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

首页 / 诗词 / |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1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1.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2.雪山:祁连山脉。

  3.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4.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5.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与匈奴联合,屡次遮杀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计刺杀楼兰王,"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汉书・傅介子传》)。此以楼兰泛指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赏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2

  原文:

  从军行

  [唐代]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就点出了这里也许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便难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了。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表现出来。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3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最新的小学生古诗词鉴赏从军行: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4

  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语文学*效率不高、语文成绩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师责备,准备了从军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刘学锴)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从军行,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5

  从军行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玄漠云*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注释

  燕支山:一名删丹山,在丹州删丹县南五十里。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

  稽洛:山名,即稽洛山。

  渔阳:地名。战国燕置渔阳郡,秦汉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蓟州为渔阳郡,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唐杜甫《后出塞》

  诗之四:“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遥裔:遥远。隋?卢思道《河曲游》

  诗:“丰丛鸡树密,遥裔鹤烟稠。”

  骖cān:同驾一车的三匹马。有时也指位于两边的马。

  边徼jiào:亦作“�徼”。边境。赊shē,距离远。

  陇头:陇山。借指边塞。

  田畴:泛指田地。

  麾huī,指挥。

  干戚:亦作“干�K”。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也是武舞所执的舞具。指征战。单chán于: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

  注释

  1、此诗为歌行体。歌行体是古代乐府诗的一体。后从乐府发展为古诗的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也多变化。宋?姜夔《白石诗话》:“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体凡》:“�z乐府�{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歌,曲之总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歌最古;行与歌行皆始汉,唐人因之。”

  2、燕支山,一名删丹山,在丹州删丹县南五十里。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

  3、稽洛:山名,即稽洛山。

  4、渔阳:地名。战国燕置渔阳郡,秦汉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蓟州为渔阳郡,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唐?杜甫《后出塞》诗之四:“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5、遥裔:遥远。隋?卢思道《河曲游》诗:“丰丛鸡树密,遥裔鹤烟稠。”

  6、骖cān同驾一车的三匹马。有时也指位于两边的马。

  7、边徼jiào:亦作“�徼”。边境。

  8、赊shē,距离远。

  9、陇头:陇山。借指边塞。

  10、田畴:泛指田地。

  11、麾huī,指挥。

  12、干戚:亦作“干�K”。盾与斧。古代的两种兵器。也是武舞所执的舞具。指征战。

  13、单chán于: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

  赏析

  1、意象宏阔:唐代边塞诗多有从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的特色,本诗也不例外。比如像“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等句,都写得气势磅礴。

  2、对仗精美:本诗虽是七言歌行体,但其中有不少的句子运用律句的特色,声韵上讲究*仄相对,对仗也工整巧妙。如:“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玄漠云*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等等,都使诗句显得有堂堂之阵、正正之师般的整饬气象。

  3、铁血柔情:此诗主旋律是雄壮慷慨的,但并非一味地心如铁石,毫无亲情、爱情可言。本诗从“杨叶楼中不寄书”(杨叶楼,应指征人妻子所居之楼)开始,转入柔情款款、音韵轻柔舒缓的另一个乐章,词语也清丽起来,像“杨叶楼”、“莲花剑”、“海外明月”、“天边落花”等,一下子就将人们的思绪带到那渴望已久的家乡,想起那楼头窗前终日翘首凝望的红颜佳人。

  4、基调昂扬:此诗作为盛唐的边塞诗,透出一股立功立业的高昂之气,虽然战事艰苦凶险�D�D“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虽然思乡思亲情切�D�D“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但是众将士抱着“匈奴未灭不言家”的决心和斗志,不把敌虏首脑打得投降(单于系颈)不罢休,这句“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说得相当豪迈,和李白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是一致的,都反映了盛唐当年那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概。

  这首诗用典较多,害得江湖夜雨搬来辞源,找了半天,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首诗的传播。注意该诗中好多典故并非实指,比如“燕然石”、“稽洛川”等,并非是唐朝当时作战的地方,这里只是借用汉代典故而已。这些典故,对于唐代的读书人来说,是大家熟知的事情,并非生僻之词,只是流传到我们今天,就并非人人都一目了然了。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1)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5篇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1

  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语文学*效率不高、语文成绩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师责备,准备了从军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今译]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刘学锴)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从军行,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2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试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参考答案】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即可)。

  2。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军情危急。壮士的心里难以*静。带着用兵的符信离开了都城,精锐的军队开赴敌人的巢穴。战斗正是激烈的时候,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急风杂着鼓声呼啸着。宁愿作一名普通的百夫长浴血杀敌,也胜过作一个百无用处的书生啊?

  【鉴赏】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3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1.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2.雪山:祁连山脉。

  3.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4.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5.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与匈奴联合,屡次遮杀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计刺杀楼兰王,"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汉书·傅介子传》)。此以楼兰泛指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赏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4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试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参考答案】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即可)。

  2。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军情危急。壮士的心里难以*静。带着用兵的符信离开了都城,精锐的军队开赴敌人的巢穴。战斗正是激烈的时候,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急风杂着鼓声呼啸着。宁愿作一名普通的百夫长浴血杀敌,也胜过作一个百无用处的书生啊?

  【鉴赏】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5

  古诗原文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翻译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注释解释

  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诗文赏析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2)

——从军行诗词鉴赏优选【5】篇

  从军行诗词鉴赏 1

  古诗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 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翻译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解释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独上:一作“独坐”。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新声:新的歌曲。

  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龙荒:荒原。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一作“雁门关”。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数民族**。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辕门:指军营的大门。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烽:指烽火台。

  诗文赏析

  组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其一】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其二】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其三】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其四】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其五】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像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其六】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和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和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部队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和自豪心理。

  【其七】

  第七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用笔隐曲,语浅意深,余味不尽。

  诗的前三句写山多、烽火台多,以及边塞将士对烽火的依赖,均属静态描述,突出了唐军在玉门关一带边防设施的完善和布防的到位。至第四句笔锋一转,引入的动态画面,视野之中闯入了一匹马儿,但转瞬又消失在深山密林里。动静结合,形成叙述力度上的张弛美感。而“不见踪”则又将马行之疾,山林之深准确地刻画了出来。虽然已经看不见马了,但仍然能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让读者隐约地感到边防健儿身手的敏捷。这种结尾,颇为耐人寻味,正如诗人在《诗格》中谈到结尾一句如何处理时所写的那样:“每至落句,常须含蓄,不令语尽思穷。”全诗起笔突兀,收笔婉转,而又似乎绵里藏针,读来颇感意味深长,值得玩味。

  从军行诗词鉴赏 2

  古诗原文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译文翻译

  湖海之滨冷风次得泥土冻裂,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

  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注释解释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将士生活。

  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泊都叫“海”。这里指天山脚下的湖泊。

  折:断。

  横笛:横吹的一种笛子。

  直上:一直向上、向前。

  创作背景

  陈羽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中唐,其时,唐代边患不断,描写战士生活的诗歌层出不穷,这首诗即使作者早年宦游,任职幕府时所作。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就点出了这里也许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便难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了。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表现出来。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诗词鉴赏 3

  古诗原文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译文翻译

  北方边塞的战火已照在秦汉离宫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兵出长安再出祁连山关隘。

  执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剑的士兵都是征来的良家子弟,跨白马执金缰的都是侠义少年。

  凌晨起就在边塞之地摆下“偃月”之阵,夜幕临*时便以“鱼丽”之阵战胜驱除匈奴的左贤之官。

  历战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状如李广以石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无穷的故事,山岭上则是汉将霍去病胜敌后缴械敌方祭天用具的的美传。

  战事绵绵似天涯般没有穷尽,战场距蓟门(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遥。

  早上见到的是马岭关上的滚滚黄沙,晚上看见的是匈奴王庭处的兵阵如云。

  (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树已长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战的亲人仍未回还。

  心如飘雪随夫远至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飞悬到内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而那万里之遥的关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独自应对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别离后的时光飞逝似流水使人有断肠之痛,那塞外的苦战和寒冷连战马之骨都屡屡受伤。

  塞外的节气与物候与内地大不相同,冬秋长而春季短。

  萧萧长风尚可伴河而渡,南归之雁也可依时不断的逝向天边。

  从军而去,直到离皇城万里去远征。想那汉宣帝渭桥见匈奴单于而和好罢战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战不能的将军们还将何处寻求征战以邀功名呢?

  注释解释

  朔方:北方。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

  甘泉: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

  飞将:飞将军李广。

  祁连:山名。匈奴语意为“天山”。广义的祁连山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公里。狭义的祁连山系指最北的一支。

  犀渠:用犀皮制成的盾牌。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玉剑:玉具剑,剑鼻和剑镡用白玉制成的剑。

  良家子:好人家的子弟。

  金羁jī:金饰的马络头。

  *明: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偃月:横卧形的半弦月。喻天黑。半月形的阵营。

  右地:匈奴右贤王的领地。西部地区。对“左地”而言。左地,汉代匈奴左贤王辖下的上谷以东地区。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鱼丽:鱼丽阵。

  左贤:匈奴的左贤王。

  经:曾经。

  衔箭:以口含箭。犹中箭。出自李广射石虎典故。

  金人:铜铸的人像。指佛像。

  穷已:穷止。穷尽。

  蓟门:即蓟丘。

  迢递:遥远貌。连绵不绝貌。

  马岭: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马岭村。

  合:合起。聚集。

  龙城:有说汉时匈奴地名。为匈奴祭天之处。有说龙城是指河北卢龙。

  奇树:少见之树种。

  堪攀:能够攀折。

  塞外: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叫“塞北”。

  殊:过期。很,甚。

  天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中国新疆中部。

  五原:关塞名。即汉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芳菲:芳香。花草盛美。

  本自:原本自然。原本出自。本来就,一向是。

  旧来:原来,从来;向来。

  边庭:边境的朝堂。

  节物:时节和物品。与华异:与中华大地不同。

  冬霰xiàn:冬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春不歇:在春天里都不能停歇。

  长风:远风。暴风;大风。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形容凄清、寒冷。

  连连:连续不断。

  映天:反映在天空。

  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

  单于:匈奴的君长的称号。

  渭桥:汉唐时代长安附*渭水上的桥梁。离别之地。

  拜:拜服。

  诗文赏析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辞·*调曲》。

  在历代众多《从军行》诗作中,卢思道的这首是传播得较为广泛的。据《古今诗话》载: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楼就吟咏了本诗中的“庭前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句,可见在唐代这首诗就很受欣赏。

  古乐府《从军行》大多写军旅生活的艰苦和征人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这首诗的前半部是写征战将士英勇奋战,长戍不归的戎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诗篇一开头,便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北方的烽火接连不断地传来战争的消息,军情紧急,令人担忧。甘泉是西汉的皇宫名,“照甘泉”在这里代指向朝廷报警。“飞将”即西汉著名将领李广。接着,诗中便描绘了这位“长安飞将”的英姿。“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箫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犀渠”是盾的一种。“*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这两句中“右地”指右北*,左贤代指匈奴的重要首领。“*明”和“薄暮”写出了将士们在边塞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偃月”和“鱼丽”是古代的两种战阵的名称。这里诗人用了极简炼的文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紧张的征战生活。“屯右地”“逐左贤”都是李广所为。接下来“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用了两个典故。《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道:“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山上金人曾祭天”也用的是汉代典故,汉大将霍去病出征西域,获胜,“收休屠祭天金人”。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进一步表现出征匈奴的将士的神威,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英勇的将士,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诗的前半部着重塑造了飞将军李广的形象,以李广来代指当时的征战将士,采取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写法,既是赞扬汉代名将李广的.业绩,又是当时征战将士生活的写照。把历史和现实揉合在一起。

  自“天涯一去无穷已”开始,写将士和他们妻子的两地相思。诗从两处落笔,感情转为忧怨。“无穷已”原指路途遥远,这里写出了将士们遥无归期的征战生活。“蓟门”“马岭”“龙城”均为北方的地名,在这里都是虚指。连年的战争使将士家中的亲人,对着遥远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诗人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长期和残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五原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这里写了亲人们在极寒冷的塞外,远隔千里,因此人们只能发出“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的叹息。《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有《关山月》曲,《乐府题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在写征夫思妇的诗中,常用到关山和月。人们想着万里之外的亲人,谁能独自欣赏那美丽动人的月亮呢?“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既写出了边地将上的生活苦寒,又写出了他们悲切的怨情。“伤马骨”出自陈琳的“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冬去春来,在远离故土的异地他乡,将士们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雁归而人未归,萧萧长风,行行归雁,蕴含着征夫思妇无限的思乡离情。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可说是全诗的总结,龙庭是匈奴祭祀的地方,“出龙庭”在诗中指出征之远。“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意思是说匈奴已投降了,将军再到哪里去建功立业呢?言外之意是:边塞的将士总该回来了吧!

  《诗薮》说“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行》,音响格调咸自停匀,气体丰神,尤为焕发。”可以说《从军行》影响了唐以来的七言歌行。

  隋朝统一了分裂三百来年的中国,结束了东晋以来南北对峙的局面。作为隋代的诗人卢思道,在他的诗中,也融会了南朝和北朝的风格,在《从军行》中,既写将士的英勇出征,又写了思妇闺怨,既有“长安飞将出祁连”“白马金羁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的清丽、哀怨,南北的风格在卢思道的《从军行》里得到了较和谐的统一。

  从军行诗词鉴赏 4

  古诗原文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译文翻译

  北方边塞的战火已照在秦汉离宫故地的甘泉山上,似同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兵出长安再出祁连山关隘。

  执掌犀皮之盾和冰玉利剑的士兵都是征来的良家子弟,跨白马执金缰的都是侠义少年。

  凌晨起就在边塞之地摆下“偃月”之阵,夜幕临*时便以“鱼丽”之阵战胜驱除匈奴的左贤之官。

  历战的山谷中都留下了状如李广以石为虎箭入石中的神力无穷的故事,山岭上则是汉将霍去病胜敌后缴械敌方祭天用具的的美传。

  战事绵绵似天涯般没有穷尽,战场距蓟门(今北京城北)迢迢三千里之遥。

  早上见到的是马岭关上的滚滚黄沙,晚上看见的是匈奴王庭处的兵阵如云。

  (征人行前)庭院中植下的佳树已长到可以攀人的大小,可塞外作战的亲人仍未回还。

  心如飘雪随夫远至于新疆中部的天山之外,又若浮云飞悬到内蒙西部的五原城中。

  而那万里之遥的关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独自应对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别离后的时光飞逝似流水使人有断肠之痛,那塞外的苦战和寒冷连战马之骨都屡屡受伤。

  塞外的节气与物候与内地大不相同,冬秋长而春季短。

  萧萧长风尚可伴河而渡,南归之雁也可依时不断的逝向天边。

  从军而去,直到离皇城万里去远征。想那汉宣帝渭桥见匈奴单于而和好罢战之事(事在公元前51年),欲战不能的将军们还将何处寻求征战以邀功名呢?

  注释解释

  朔方:北方。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

  甘泉:甘泉宫。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

  飞将:飞将军李广。

  祁连:山名。匈奴语意为“天山”。广义的祁连山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公里。狭义的祁连山系指最北的一支。

  犀渠:用犀皮制成的盾牌。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玉剑:玉具剑,剑鼻和剑镡用白玉制成的剑。

  良家子:好人家的子弟。

  金羁jī:金饰的马络头。

  *明: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偃月:横卧形的半弦月。喻天黑。半月形的阵营。

  右地:匈奴右贤王的领地。西部地区。对“左地”而言。左地,汉代匈奴左贤王辖下的上谷以东地区。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鱼丽:鱼丽阵。

  左贤:匈奴的左贤王。

  经:曾经。

  衔箭:以口含箭。犹中箭。出自李广射石虎典故。

  金人:铜铸的人像。指佛像。

  穷已:穷止。穷尽。

  蓟门:即蓟丘。

  迢递:遥远貌。连绵不绝貌。

  马岭: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马岭村。

  合:合起。聚集。

  龙城:有说汉时匈奴地名。为匈奴祭天之处。有说龙城是指河北卢龙。

  奇树:少见之树种。

  堪攀:能够攀折。

  塞外: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叫“塞北”。

  殊:过期。很,甚。

  天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中国新疆中部。

  五原:关塞名。即汉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芳菲:芳香。花草盛美。

  本自:原本自然。原本出自。本来就,一向是。

  旧来:原来,从来;向来。

  边庭:边境的朝堂。

  节物:时节和物品。与华异:与中华大地不同。

  冬霰xiàn:冬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春不歇:在春天里都不能停歇。

  长风:远风。暴风;大风。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形容凄清、寒冷。

  连连:连续不断。

  映天:反映在天空。

  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

  单于:匈奴的君长的称号。

  渭桥:汉唐时代长安附*渭水上的桥梁。离别之地。

  拜:拜服。

  诗文赏析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辞·*调曲》。

  在历代众多《从军行》诗作中,卢思道的这首是传播得较为广泛的。据《古今诗话》载: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楼就吟咏了本诗中的“庭前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句,可见在唐代这首诗就很受欣赏。

  古乐府《从军行》大多写军旅生活的艰苦和征人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本篇也是如此。

  这首诗的前半部是写征战将士英勇奋战,长戍不归的戎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诗篇一开头,便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北方的烽火接连不断地传来战争的消息,军情紧急,令人担忧。甘泉是西汉的皇宫名,“照甘泉”在这里代指向朝廷报警。“飞将”即西汉著名将领李广。接着,诗中便描绘了这位“长安飞将”的英姿。“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箫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犀渠”是盾的一种。“*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这两句中“右地”指右北*,左贤代指匈奴的重要首领。“*明”和“薄暮”写出了将士们在边塞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偃月”和“鱼丽”是古代的两种战阵的名称。这里诗人用了极简炼的文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紧张的征战生活。“屯右地”“逐左贤”都是李广所为。接下来“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用了两个典故。《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道:“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山上金人曾祭天”也用的是汉代典故,汉大将霍去病出征西域,获胜,“收休屠祭天金人”。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进一步表现出征匈奴的将士的神威,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英勇的将士,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诗的前半部着重塑造了飞将军李广的形象,以李广来代指当时的征战将士,采取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写法,既是赞扬汉代名将李广的业绩,又是当时征战将士生活的写照。把历史和现实揉合在一起。

  自“天涯一去无穷已”开始,写将士和他们妻子的两地相思。诗从两处落笔,感情转为忧怨。“无穷已”原指路途遥远,这里写出了将士们遥无归期的征战生活。“蓟门”“马岭”“龙城”均为北方的地名,在这里都是虚指。连年的战争使将士家中的亲人,对着遥远的塞北望眼欲穿,但是“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诗人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长期和残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五原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这里写了亲人们在极寒冷的塞外,远隔千里,因此人们只能发出“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的叹息。《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有《关山月》曲,《乐府题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在写征夫思妇的诗中,常用到关山和月。人们想着万里之外的亲人,谁能独自欣赏那美丽动人的月亮呢?“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既写出了边地将上的生活苦寒,又写出了他们悲切的怨情。“伤马骨”出自陈琳的“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冬去春来,在远离故土的异地他乡,将士们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雁归而人未归,萧萧长风,行行归雁,蕴含着征夫思妇无限的思乡离情。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可说是全诗的总结,龙庭是匈奴祭祀的地方,“出龙庭”在诗中指出征之远。“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意思是说匈奴已投降了,将军再到哪里去建功立业呢?言外之意是:边塞的将士总该回来了吧!

  《诗薮》说“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军行》,薛道衡《豫章行》,音响格调咸自停匀,气体丰神,尤为焕发。”可以说《从军行》影响了唐以来的七言歌行。

  隋朝统一了分裂三百来年的中国,结束了东晋以来南北对峙的局面。作为隋代的诗人卢思道,在他的诗中,也融会了南朝和北朝的'风格,在《从军行》中,既写将士的英勇出征,又写了思妇闺怨,既有“长安飞将出祁连”“白马金羁侠少年”的奔放、雄健,又有“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的清丽、哀怨,南北的风格在卢思道的《从军行》里得到了较和谐的统一。

  从军行诗词鉴赏 5

  原文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注解

  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韵译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评析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3)

——王昌龄《从军行》诗歌鉴赏合集五篇

  王昌龄《从军行》诗歌鉴赏 1

  《从军行》

  王昌龄(其八)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鉴赏】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第一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王昌龄《从军行》诗歌鉴赏 2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唐代: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译文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注释

  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

  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动:惊动。行人:征人。

  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

  笳(jiā):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

  黄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黄河一作金河。

  陲(chuí):边陲,边地。

  系:捆绑。名王:指匈奴首领。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九年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王维早年热衷政治,在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亲眼目睹一次普通的规模不大的出征,以及出征将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作者感同身受写这首诗。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早年热衷政治,奋发有为,他的边塞诗流露出爱国主义的思想,具有豪壮的英雄气概。这首诗描写了发生在边陲的一次战斗。“吹角”二句,先从行军写起。凌晨,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把他们从梦中催起。于是他们紧张地准备出发,“喧喧”二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们起床后出发前紧张忙碌的热闹场面。“笳鸣马嘶乱”以下四句,具体写战斗的过程。当双方将要遭遇时,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一个“乱”字,概括了双方即将投入战斗时笳鸣马嘶嘈杂一片的情景,但本句语义的重点在自己一方的“马嘶”。马的兴奋,正说明战士的兴奋。“争渡金河水”的“争”,写出了战士们人人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奋勇渡河,踊跃杀敌的激愤精神。“日暮”二句,写战斗一直紧张地进行着,直到太阳落到“沙漠边”,在那烟尘弥漫的战场上还传来战士的厮杀声,于此可见战斗的激烈。最后“尽系名王颈,归来见天子”写战斗取胜后,将士们凯旋而归的情景。他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然后带回来献给天子,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充满了积极报国奋发向上的情绪,流露了诗人前期较为进步的政治倾向和爱国热情,具有盛唐边塞诗激情满怀、催人振奋的时代特色。节奏鲜明,语言铿锵,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用凝练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高度的语言技巧。

  王昌龄《从军行》诗歌鉴赏 3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注】

  ①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②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③公主琵琶:指汉朝公主远嫁鸟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

  ④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啪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宿的种子。

  烽火:古代报警的信号。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北。泛指塞外河流。

  公主琵琶:汉武帝以公主嫁西域乌孙国王,命制琵琶,使其作乐,以解乡思。

  闻道玉:用汉武帝不许攻西域不利之汉将回玉门关之典。

  逐:追随。

  蒲萄:即葡萄,西域特产,汉武帝时入贡。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赏析。(3分)

  答:答案要点:

  ①作者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泪等意象,

  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

  ③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

  ④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赏析。(3分)

  答:答案示例一:

  ①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②年年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得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

  ③如此对比,讥讽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好大喜功。(每点1分)

  答案示例二:

  ①这两句诗运用典故,

  ②诗人借用汉武帝为求区区蒲桃启战端的典故,

  ③讽刺了当今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每点1分)

  【赏析】: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王昌龄《从军行》诗歌鉴赏 4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诗鉴赏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百战沙场碎铁衣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破碎不堪,可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

  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 城南已合数重围。战斗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伏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本诗所描述的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突破口,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从诗中看,所写的战争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在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力重千钧,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却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联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在这样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难以做到的。

  王昌龄《从军行》诗歌鉴赏 5

  从军行七首

  唐代:王昌龄

  (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诗歌赏析

  【其一】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与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其二】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与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与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其三】

  这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与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 队伍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 队伍战斗力量的强大。

  【其四】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与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其五】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与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与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像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与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队伍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队伍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 队伍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与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 队伍,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与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 队伍,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与“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与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其六】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与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与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与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 队伍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与军力的一种自信与自豪心理。

  【其七】

  第七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用笔隐曲,语浅意深,余味不尽。

  诗的前三句写山多、烽火台多,以及边塞将士对烽火的依赖,均属静态描述,突出了唐军在玉门关一带边防设施的完善与布防的到位。至第四句笔锋一转,引入的动态画面,视野之中闯入了一匹马儿,但转瞬又消失在深山密林里。动静结合,形成叙述力度上的张弛美感。而“不见踪”则又将马行之疾,山林之深准确地刻画了出来。虽然已经看不见马了,但仍然能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让读者隐约地感到边防健儿身手的敏捷。这种结尾,颇为耐人寻味,正如诗人在《诗格》中谈到结尾一句如何处理时所写的那样:“每至落句,常须含蓄,不令语尽思穷。”全诗起笔突兀,收笔婉转,而又似乎绵里藏针,读来颇感意味深长,值得玩味。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4)

——《风》古诗词鉴赏 (菁华3篇)

《风》古诗词鉴赏1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可以吹落金黄的叶,可以催开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注释:

  ①解落:吹落,散落。

  ②三秋:指秋天。

  ③能:能够。

  ④二月:指春天。

  ⑤过:经过。

  ⑥斜:倾斜。读xi,现在读xi。

  析:

  这是一首单纯写风的诗,前两句写,吹落秋叶,吹开春花,风成了季节的使者,时间的代言,好像赋予了风神奇的。后两句写,可掀千尺浪,可斜万竿竹,进一步突显风的气魄。然而,由于未融入人的情致,相较于北宋著名词人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就少了诸多韵味了。

  李峤是武后、中宗时期的文坛领袖,与唐代政治、文学家苏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李峤共作有咏物诗120篇,诗词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至服务器用,一应俱全、包罗万象。这首《风》便是其中一首。但所作之诗,虽刻意描绘,却略无兴寄。明清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评价李峤的诗: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他的诗和他的处世之道一样,过于规矩,过于保守,以至少了人情景致。

《风》古诗词鉴赏2

  古诗原文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翻译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解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 《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衣”。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鸳”。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欹斜”。欹(qī):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创作背景

  此词很难确切系年,应该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在有的版本中,题作”离情“或”春怀“。当作于赵明诚闲居故里十年后重新出仕、李清照仍独自留居青州时。赵明诚担任地方官的时候,二人曾有过短暂的离别。

  诗文赏析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闺情、伤别,在*古代诗词创作中,大约也算是永恒的主题之一了。但是,在李清照之前,真正出自少女作家之手,而又能以纯情的笔致、高雅的格调来曲写闺事的作品,并不多见,更不要说能透过闺情这一侧面,反映出一个人心灵的历史,折射出某时代的治乱沧桑了。

  李清照的这首《蝶恋花》写闺中离情,在她的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既不像早年之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出了青年夫妻间特有的别离相思之苦;也不似她晚年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借咏梅来抒发备尝战乱流离、伉俪生死睽隔的凄楚情怀。这首词中,抒情主人公,生活依然安定,情感亦较深沉,整篇以高雅的精神生活为基点,写她同丈夫赵明诚暂别后的孤寂落寞。

  上片前三句,既以明丽的色彩描绘早春持有的风物,也表现出对生活的信心、期望和热爱。她不写料峭春寒,而选择了“暖雨晴风”;“柳眼梅腮”,更以拟人之笔,细腻地描摹出她对万物复苏的审美情感。“柳眼”,是说杨柳初生的嫩叶象人刚刚张开的睡眼;“梅腮”则创造性地刻画出早梅花发时的生动意象。梅在落叶果树中是花发最早的一种,它的:花先叶开放,又往往两朵齐出,或呈淡红,或呈粉白,用少女的双腮比拟它,可谓一字传神。“已觉春心动”,既象是说大自然透出了春的信息。又似景物触动了缕缕春愁。“酒意诗情谁与共?”这*乎内心独白的一句,便把别后相思与失落之感直接道破了。但这句貌似直露,实则含蓄,其中高度凝炼地概括了赵李二人夫妻生活所独具的丰富内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是诗人和学者。论创作天才,赵不及李;讲学者气质李逊于赵。李清照天才秀出,其作品“俯视巾帼”、“压倒须眉”;赵明诚治学精慎,每能“援碑刻以正史传”;夫妻各有所长,巧妙互补,达到了“意会心谋,目往神授”的入化境界。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为他的学术著作《金石录》所写的《后序》中,就曾深情地追怀他们共同创造的、交织着文艺、学术、爱情的美好经历。结婚之初,赵明诚还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先出”,就往往“质衣取半千钱,步火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后来赵明诚出为郡守,更是“竭其俸入”,以贿金石、图籍,就连李清照也为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而以摩蕊彝鼎,校勘史传,指摘疵病,其析疑义为最大的乐趣。所以“酒意诗情谁与共冬决不是寻常士大夫的花前月下,浅醉低吟,而是指更深刻、更丰富、更高雅,甚至更崇高的精神生活。这种生活的暂时中断,怎能不令人感到难以忍受的精神失落?所以难怪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而不胜负荷了。

  下片选取了闺中生活的三个典型细节,分层次、多侧面地刻画了李清照的孤寂情怀。乍试夹衫,山枕独倚,夜弄灯花,把“酒意诗情谁与共”的内心独自;化成了生动的视觉形象。特别是最后两句,借用古人灯花报喜之说,其深夜剪弄,就不只为了消解浓愁,而更透出了对丈夫早归的热切期待。

《风》古诗词鉴赏3

  古诗原文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波远。

  译文翻译

  帘幕在微风的吹拂下,款款摆动,燕子轻语呢喃,像是交流着情话。酒醉醒来,柳絮随风纷飞凌乱。整整一个春天,心里所想的'情人至今仍未见。长满青苔的庭院,连晚开的花儿都凋落殆尽了。

  在百尺高楼之上,将所有的栏杆倚遍,但那细雨和浓云,总是将视线遮拦。还不知道情人早晚归来的确切消息,只能望着斜阳映照水流,流向远方。

  注释解释

  撩乱:纷乱,同“缭乱”。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待的事。

  犹:还,仍。

  百尺朱楼:朱楼即红楼,富家女子所居,“百尺”形如其高。

  倚(yǐ):靠。

  抵死:总是,老是。

  *波:*缓而广漠的水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晚春的景象令词人惜暮春思远人,于是创作了这首伤春怀远的作品。但也有记载这首词的作者是欧阳修,作者是否为晏殊,尚有疑问,学术界较支持作者为晏殊的说法。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远之作。

  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伤春怀人的悲愁和由此引发的纷乱心绪。开篇三句写闺妇触目所见之景,以景起情:晚春的和风轻轻地吹动着帘幕,燕子双双在檐廊的巢上啾啾话语。如此的良辰美景,愈加勾起了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怀念,以至主人公借酒浇愁。然而,愁而饮,饮而醉,碎而睡,一觉醒来,只见庭院的柳絮随风舞。“双语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衬,即以乐景写哀情,以成对燕儿的亲切话语,对照闺妇块然独处的孤独和凄冷。一个“醉”字,展示了主人公忧愁之深。两句合起来,写出了主人公所处的季节(晚春)、时间(午后)、地点(闺房)和眼前的景物(燕、柳),描绘出一幅暮春时节的风物图画,明里写景,暗里抒情,写物亦人。“心事”一句,明点出闺妇的心态。整整一个春天,在孤单、愁寂中度过,心里想的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犹未见”与柳絮的“飞撩乱”相呼应,用的是陪衬,即以哀景写哀情,沸沸扬扬的柳絮在风中飘飞与闺妇思念情人的纷乱心绪是极相吻合的。“余花”句,进一步点染了暮春时节的浓重氛围。长满青苔的庭院,连晚开的花儿都凋落殆尽了。然而,花落人不在,燕语人不归,春老红残,香消色减,青春飞逝,衬托出主人公的悲伤。整个上片,以景语为主,景语与情语互见,物象与心绪交融,反衬与陪衬杂用。特别是最后一句,写得情味隽永,深曲委婉,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下片通过对景的拓展来达到对情的深化,进一步从视野的被阻隔来表现相思之无极。“过片”三句,写闺妇为相思所折磨,禁不住登楼望远,以从“天际识归舟”中求得一丝半缕精神上的安慰。可是,展现在她面前的是如烟的春雨和布满浓云的灰黯的天空,眼前的一切都被严严实实地遮盖了,什么也看不见。“百尺”句,勾勒出闺妇倚楼怅望的痴情形象,朱楼而“百尺”,状楼之高,望之远。“闲倚遍”,言登楼之频繁,盼归之殷切,怀人之情深,惆怅之浓重。“薄雨”句,再次点明季节的特征。“抵死”句,说视线被阻,世事多艰,难如人意。主人公不能“望尽天涯路”,而是“抵死遮人面”,望而不能,盼而难求,足见“天地终无情”,其愁苦之深可想而知。由于主人公盼归不能,音信又断,所以就只能是“消息未知归早晚”,游人什么时候回来,无处得知。末句“斜阳只送*波远”,写得极为疏淡、含蓄,具有丰富的表现层次:一说闺妇登楼倚望从薄雨之日到斜阳之时,景观的变换暗示盼归持久;二说游子取水路而归;三说闺妇等待心爱之人而每每落空,终究失望;四说闺妇盼归的离情愁绪如悠悠江水,“无穷无尽”、“欲断更流”。

  本词全篇写得语浅情深,词约意浓,反映了封建社会痴情男女悲欢聚散的人生苦难。全词通过暮春景象的描写,表现了闺妇对游子的殷殷思念之情和盼归不能的惆怅、幽怨的心绪。通篇写得淡雅、含蓄、和婉,体现了晏词的一贯风格。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5)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 (菁华3篇)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春色暮。

  译文翻译

  烟雾苍茫,风雨凄迷。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荒野渡口。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

  注释解释

  南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仄换韵。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凄凄:寒凉貌。《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鹧(zhè)鸪(gū):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为*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扁(piān)舟:小船。临野渡:靠*荒野渡口处。

  水*:水面*静。

  诗文赏析

  这首《南乡子》,是一幅着墨不多的水墨画,一片江乡暮春景色,却被作者弄得满纸春愁。说起来,烟当然漠漠,而雨却未见得人人都觉得凄凄。以愁眼看世界,雨不免凄凄。至于岸花零落,当然是自然现象,但斯时也故有斯落也。它自落它的,根本不买任何人的账,看落花泛乡愁的人,即使给他看花开,他也只会看到“愁”。有人说,这是点明时间,却没有想到乡愁与时间全不相干,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乡愁只能在某个时间段才会产生。作者只是把他无处发泄的思乡之情,像喷泉一样喷射,谁碰上也免不了变成“愁根恨苗”。作者的感情,使这些烟枝雨叶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从这些被扭曲了的事物身上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此词给读者的是“愁云恨雨,满目凄清”的感觉,而拆碎下来,却是烟、雨、落花与鹧鸪的叫声而已。但就在开头这十三个字里,却使人觉得这些碎玉零珠滚滚而来,既是互相连贯,又能互相配合。说到底,这都是作者那条感情丝线上悬挂的琼瑶,它们是由感情组织在一起的。

  这首词属于“单调小令”,但它有个特色,那就是前十三字用*韵,后十七字换仄韵。从韵脚的改变,使人产生一种分了上下片的错觉。实际上这首词在行文方面也的确如此。前十三字,以比兴见作者情思;后十七字,用叙述方式说明上文的情思是自己的乡愁。在韵脚上似断,而在文字和内容上却一气呵成。

  野渡扁舟,水*潮退,是不得不思乡处,客路风雨,又值春意阑珊,又是不得不思乡之时。野渡凄寂无人,不堪鹧鸪之啼也。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字少思深,*易感人。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2

  《南乡子》

  (清:纳兰性德)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注释:

  (1)淬(cuì):浸染,此处犹言“血染”。吴钩:兵器,形似于刀,古时吴地以善于铸造这种锋利的兵器闻名,诗词中常以“吴钩”泛指锐利的兵器,犹言“宝刀”、“宝剑”;

  (2)龙战地:比喻群雄逐鹿天下的战场;

  (3)废丘:废弃的坟丘。

  赏析:

  此为边塞词。上片写景,由荒凉凄冷的塞外之景联想到当年此处正是群雄逐鹿、硝烟弥漫的战场,那时的.“龙战地”曾是何等喧嚣、何等豪迈。歇拍又跌入“塞草霜风”的荒凉现实。下片抒情,转入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慨。过片“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两句,道出词人真实内心:青丝会被时间染成白发,英雄壮志会被岁月磨灭,当年横戈跃马、气冲斗牛的豪情最后只能变成英雄末路的老迈。“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大好的年华、短暂的人生,不能在追名逐利中虚度。拜相封侯,那都不过是表面的辉煌。君不见,多少功业彪炳一时的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也只是一座座废弃的坟丘。如果说少年时期性德亦曾有过横戈跃马、建功立业的壮志,那么侍卫生涯的身不由己让性德渐生厌倦,年华老大,昔年壮志却无一实现,从雄心勃勃的少年壮志,到升任侍卫、丧失自由后的怀疑与茫然,官场的历练并没有让性德变得世故圆滑,反而让他更清醒地意识到:用牺牲自我的个性作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仕途显达,对于他的人生追求而言是多么的虚幻。性德曾对朋友如此感叹:“弟比来从事鞍马间,益觉疲顿。发已种种,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与严绳孙书》)可为此词作注。

《南乡子》古诗词鉴赏3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清代高鹗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注释

  甘露:古人认为国君德至大,和气盛,则甘露降。瑶池:古代传说中西王母所居宫阙中的地方。这里似指宫廷。

  迟迟:久远。

  莲台:佛语,莲华之台座。大士:菩萨之通称。

  孜孜:殷勤恭谨貌。

  杨枝:佛徒净齿之具。桂枝:唐以来传说月中有桂,登科为月中折桂枝。本词语意双关:因佛门助他与故人畹君相会,故谢杨枝;又庆幸中举,故谢桂枝。

  评解

  此词写于乾隆五十三年秋、高鹗中顺天乡举时与恋人畹君久别相会的情景。作者科举得意之时,又与所恋之人久别重逢,天从人愿。字里行间透露出由衷的欣喜之情。全词写得情真意挚,缱绻缠绵,雅丽和婉。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6)

——古诗词鉴赏 (菁华5篇)

古诗词鉴赏1

  原文: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原题

  太和九年李训、郑注败后,仇士良愈专恣。上登临游幸,未尝为乐,或瞠目独语。左右莫敢进问,因赋此诗。

  译文

  宫中御道已长满秋草,我很少乘车游览;

  上林苑的鲜花压满枝头,我也无心观赏。

  登高远望,更觉心思无限,这心思连我的侍臣也不知道。

  注释

  (1)辇路:皇宫中帝王行车的路。即皇宫内的道路。辇:皇帝的马车。

  (2)上林:汉代宫苑名。也指皇宫园林。

  (3)凭高:登高。凭:倚,这里指临高眺望。

  (4)何限:无限。

  赏析:

  李昂(即位前名李涵)在位十四年。他登基后宦官一直专权,甘露事变后他更是失去了人身自由,一生软弱,郁郁而终。他工于五言,诗风清俊有骨气。这和他的性格似乎不大一样。也许李涵本人也不是糊涂昏庸之辈,不过是唐王朝末期国家颓败的气数使他没有更大的作为罢了。

  对于宫廷除了皇帝没有谁更有发言权了。这是一首先写景转而直抒胸臆的诗。

  从诗的内容上看,这首作品应该写于甘露事变之后。路边的秋草和上林苑里的繁花相比,既不美丽,又不茂盛,只是**凡凡的野草,而且这秋草是不起眼,没有人注意的道边草罢了。秋风一过,秋草只能随风而倒,全没有坚定自主的力量。所以看似在写宫中的一般气象,实际也说明了文宗只是个傀儡而已。后面的诗句里就带着骨气了,他宁愿凭高无限意的生活下去,而不稀罕整日复同侍臣的虚假君主生活。

  就算御花园是天下最美的花园,但是文宗皇帝是不贪图这将要凋零的美丽的,他心中的理想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登上统治者的高位,而不是做一棵依附于宦官的墙头草。王室的后代能有这样的理想,也算难能可贵了。唐代末期混乱的局势下,李姓王室已经处于了衰颓中。诗的开头说辇路上长起了秋草,这是不应该的,宫人连起码的除草工作都不认真对待了,可见王室的没落程度。这时候的文宗皇帝可能只有说说心中理想的权力了,要真的振兴唐王朝似乎仅是空想了。文宗远大的理想可贵在还没有忘记昔日先人打下的江山,但是这只能被理解为文宗身上有着贵族的骨气,他一个人是不能实现如此艰巨的目标的。其实他就是一个空想家。

  他的心理后人是应该理解的,长期受人摆布,连人身自由都成问题的文宗皇帝很难抒发自己的苦闷。这首作品的立意还是有它的高明之处的。文字上抓住了宫廷的特点,像上林苑、辇道、侍臣,都是宫廷特有的。宫中题,表现在环境上,也是宫中人生活的写照。

  宫廷除了它应有的繁华,热闹,也有许多神秘的黑暗面。书籍里也曾记载了许多宫廷中阴险复杂的倾轧,宫廷斗争历来是最危险的斗争,连皇帝本人都深陷这种漩涡的时候,一个王朝就处于深深的危机当中了。

古诗词鉴赏2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译文翻译

  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注释解释

  倚胡床:坐靠胡床。倚:坐靠。

  诗文赏析

  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了柳外纳凉地方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在诗人看来,这也可算“最是人间佳绝处”(《睡足轩》)了。胡床,即交椅,可躺卧。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是为了远离尘俗;秦观“倚胡床”以“追凉”,是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他们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处的。

  一二两句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宫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此诗以纳凉为题,诗中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之处。诗人首先经过寻访,发现了这个处所的秘密,其次进行具体布置,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个“自清凉无汗”的世界。

  宋人吕本中曾在《童蒙诗训》中评论“少游此诗闲雅严重”(《诗林广记》引),“闲雅”当指此诗词语上的特点而言,“严重”则涉及此诗严肃而郑重的内容。它很可能是秦观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但是,透过诗句的表面,却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这种把创作念图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写法,读者应着意体会。

古诗词鉴赏3

  原文: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磐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注释:

  1.考槃(pán盘):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说槃为木盘。

  2.硕人:形象高大丰满的人,不仅指形体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宽:心宽。一说貌美。

  3.寤:睡醒;寐:睡着。寤寐连用,即过日子。

  4.矢:同“誓”。谖(xuān宣),忘却。

  5.阿:山阿,山的曲隅。一说山坡。

  6.薖(kē科):貌美,引为心胸宽大。

  7.过:失也,失亦忘也。

  8.陆:高*曰陆。一说土丘。

  9.轴:徘徊往复,自由自在。一说美貌。

  10.告:哀告,诉苦,哀诉。

  翻译:

  远离尘嚣隐居到山涧之畔,伟岸的形象啊心怀宽广。即使独身孤零零地度日,誓不违背隐居的高洁理想。

  远离世俗隐居到山岗之上,伟岸的形象啊心神疏朗。即使独身冷清清地度日,誓不忘记隐居的欢乐舒畅。

  远离喧闹隐居到黄土高丘,伟岸的形象啊心志豪放。即使独身静悄悄地度日,誓不到处哀告不改变衷肠。

  赏析:

  这是一首隐士的赞歌。题目的解释,自来都包涵赞美的意思。毛传说:“考,成;槃,乐。”朱熹《诗集传》引陈傅良的说明:“考,扣也;磐,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黄熏《诗解》说:“考槃者,犹考击其乐以自乐也。”总之,题目定下一个愉悦赞美的感情调子,使读者在接受上有了感受的提示和理解的引导。

  全诗分三章,变化不大,意思连贯。无论这位隐士生活在水湄山间,无论他的言辞行动,都显示畅快自由的样子。诗反覆吟咏这些言行形象,用复沓的方式,加深读者的感受。

  诗集中描写两个内容。一是隐士形象。“硕人”一词,本身就带有身体高大与思想高尚双重含义。全诗反覆强调“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突出“宽”、“薖”、“轴”,实际上表示隐士的生活是自由舒畅的,心胸是宽广高尚的。他远离浊世,又使浊世景仰。因此,这个隐士虽然隐居山间水际,但仍然是受人们敬重仰羡的社会人。《诗序》说,这首诗是讽刺卫庄公的,因为卫庄公“不能继先王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看来,隐士是贤者,处身于穷乡僻壤,倒是对的。至于是否直接讽刺卫庄公不用贤人,就诗本身来说,并没有明显的昭示。所以,硕人是隐士,是贤者,是有高尚思想宽广胸襟的伟人,诗内诗外,都得到表现。诗歌反覆吟咏,给人印象就深刻了。诗中描写的另一个内容,是隐居的环境。“考槃在涧”、“考槃在阿”、“考槃在陆”,无论在水涧、山丘、高原,都是人群生活较少的地方。隐士之所以叫做隐,当然并不仅仅在于远离社会生活。虽说前人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山”的说法,在朝廷、市井之中做隐士不是不可以;不过,一般说来,隐士大多数指远离人群集中活动的范围,到山林、水际、海岛等较荒僻地方去生活的一批人。也可以说是自愿从社会中自我放逐者。诗歌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把隐居的环境写得幽静雅致。山涧、山丘、黄土高坡,都不涉一笔荒芜、凄凉、冷落,反而成为一个符合隐士所居的幽雅环境。那么,贤良的隐士在幽雅的环境中,就如鱼得水,散步、歌唱、游赏,自得其乐,舒畅自由。于是,隐居之乐也永远不能忘却,更不想离去了。贤人、幽境、愉悦三者相结合,强烈地表达出硕人的隐居,是一种高尚而快乐的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赞美的。

  诗歌每章一韵,使四言一句,四句一章的格式,在整齐中见出变化。特别是可歌的《诗经》,在吟唱中音韵的变化,就使歌声抑扬有序,载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充盈空间,不绝于耳了。

  隐逸诗自六朝始盛,至渊明始大,然推其始,则在考槃。这首诗创造了一个清淡闲适的意境,文字省净,词兴婉惬,趣味幽洁,读之觉山月窥人,涧芳袭袂,一种怡然自得之趣,流于行间。末句”独寐寤宿,永矢弗告“,意隽韵远。(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

古诗词鉴赏4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如20xx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20xx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查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味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

  (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用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

  (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古诗词鉴赏5

  原文: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译文:

  直译繁花靠*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韵译登楼望春*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父吟。

  注释(1)客心:客居者之心。(2)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来天地:与天地俱来。(3)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变古今:与古今俱变。(4)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这位两句是说唐代*是稳固的,不容篡改,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唐代宗广德年间九月,吐蕃军队东侵,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引导吐蕃人攻占唐都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十月下旬,郭子仪收复长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进攻,占领了松州、维州等地。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5)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荣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还:仍然。(6)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梁父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父”通“甫”读三声fǔ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赏析: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诗人生活的时代只有刘后主那样的*,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读者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尤其值得读者注意的是,首句的“*”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高楼”却*在咫尺之间。远景*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人浦起龙评论说:“声宏势阔,自然杰作。”(《读杜心解》卷四)沈德潜更为推崇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唐诗别裁》卷十三)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7)

——春晓古诗词鉴赏菁选

春晓古诗词鉴赏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晓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晓古诗词鉴赏1

  春晓

  作者: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春晓古诗词鉴赏2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原文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诗句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古诗赏析」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天到来时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花香鸟语,好一派春天回暖,万物复苏的场景。

  初读古诗《春晓》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评价孟浩然这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为“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写情,诗人孟浩然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片段,正是诗人孟浩然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诗人孟浩然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从后两句诗中可知,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这首古诗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春天时节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注解】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韵译】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评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春晓古诗词鉴赏3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的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春晓》的赏析

  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春晓》的作者孟浩然介绍

  孟浩然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与王维并称"王孟"。李白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8)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通用五篇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 1

  译文

  暮色苍茫,风*浪静,一叶孤舟有气无力的停在江边。还记得快乐的往事,如同水光山色给人以美的享受。你遭到沉重打击,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佳人离你而去。即便佳人归来,和楚襄王梦高唐、赋行云一样,不过是梦幻而己,并非现实。

  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但楚天特地,展现眼前的也只是凝贴碧空的暮云朵朵。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不要愁得头发都苍白了。笑你太多情,连青衫都湿透了。

  注释

  陈季陵:陈天麟字季陵,宣城人,绍兴进士。曾知赣州:茶商军进犯赣州、吉安,陈季陵协助辛稼轩将其*定。

  倦客:疲惫之游客。苏轼《书普慈长老壁》诗:“倦客再**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些个:一些,一点儿。如言这些个,那些个。宋代俗语。

  赏析/鉴赏

  此词除感情真挚,写景尤为突出。作者所写之景,有眼前的苍茫落日,合碧暮云,也有记忆中的水光山色,但不论是哪一类景物,都能写得形象鲜明,情含景中。尤其是对水光山色的描写,以“眉来眼去”四字状之。把无生命的山水,写成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真是奇妙之至,也生动之至。加之作者在叙事时,又使用了抒情手法,有时甚至以议论代替抒情,行文中又略见跌宕起伏,便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别离。开头两句写景:暮色苍茫,风*浪静,一叶孤舟有气无力的停在江边。这些景色,给离宴涂上了一层凄苦色彩,烘托出一派离别气氛。“还记得”二句回忆往事,写双方有道一段相处的美好时光。“眉来眼去,水光山色”,真令人回味不已。这段看似快乐的往事,而今已不能再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过是以乐景写哀,更增加离人的悲哀而已。“倦客”二句写离别。倦客,当指陈季陵,称之为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因其遭到沉重打击,神志颓丧,已“不知身*远”了;“佳人已卜归消息”。也是一种婉转的说法,其实是恰在此时,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陈季陵痛苦不堪。末二句写后会无期。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一个假设句,说明即便佳人归来,和楚襄王梦高唐、赋行云一样,不过是梦幻而己,并非现实。

  词的下片主要劝勉与激励。“些个事”四句,劝陈季陵不要为那些小事而烦恼。是说那些小事儿有谁能事先知道,既然事已如此,恨也没用,想也没用,让它过去算了。“但楚天”二句。是说佳人虽然归去,楚天还是有情的么!“暮云凝碧”四字,再写暮色,以照应开头;“日幕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这里虽只提到暮云凝碧,从语境上说也应包含“佳人殊未来”在内,和上片“佳人已卜归消息”迢相呼应,且重申了“佳人难再得”之意。“过眼”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白头”呢!煞拍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陈季陵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陈季陵振作起来,其用心之良苦,可想而知。

  在古代,除了爱情之外,亲情友情也同样重要,在古代诗词中,黄昏怀人的情感不独出现在情人之间,朋友之间离别的黄昏之思也成为诗歌中的特有内容。如《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清·李渔《窥词管见》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的情出,写的景明,即是好词。”此词写景尤为突出,开头“暮色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烘托出一种悲伤的气氛。“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满江红·赣州*上呈陈季陵太守》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江西提点刑狱司设在赣州,即今江西赣州市。

  此词是赠给赣州太守陈季陵。陈天麟字季陵,历知饶州、襄阳、赣州,并有惠绩,未几罢。陈季陵因何罢职,史无明言,但不会因为在镇压茶商军中有失职行为,因为辛弃疾在上给朝廷的奏章中是把镇压茶商军的成功归功于陈季陵。辛弃疾在词中说“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根。休重亿。”因为那些小事儿,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才在宴*上赋词慰之。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 2

  满江红·敲碎离愁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翻译

  仿佛要把我满怀的离愁敲碎似的,纱窗外,阵阵清风把翠竹摇得簌簌作响。自从他走了之后,悠扬的玉箫声也从此听不到了。我倚在高楼上苦苦思念着,有多么孤独冷清!眼前已是暮春三月,到处飞絮落花,令人怎么能够开怀。举头望去.远处的群山一片碧绿——眼看夏天就要来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拿起他寄来的信,从头再读一遍。

  倾诉相思的字句,徒然充满了信纸。可是相思之情,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哎,是什么东西滴落衣襟上?那是满把的泪水啊!但愿漫山遍野的芳草,不至于让他迷失道路。讨厌的是簇簇垂杨,却老是遮断我眺望的视线。最凄苦的时刻,就是月亮在苍茫的暮色中升起来时,我还倚着栏杆守候着、守候着,却不知守候什么。

  注释

  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 敲碎了。

  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

  倚楼人独:独自一人倚偻。

  不堪:禁不住,忍受不住。不堪,不能忍受。

  三月暮:晚春时节的景象。

  千山绿:春花落去后一片翠绿,指夏天将到来。

  一纸寄来书:寄来的一封书信。

  “相思字”二句:意思是信上写满相思的话,也是徒然。盈幅,满篇。

  罗襟:指丝绸衣襟。

  盈掬: 满把。形容眼泪很多。

  行客:指女子所思念的人。

  垂杨:即垂柳。

  碍:遮避。

  离人:伤离的人。女子自谓。

  立尽月黄昏:意思是从清晨立到日没月出。

  阑干曲:栏干的角落。

  赏析一

  这首词从语气看像是出于女性所作,很有可能是作者设想中情人对自己的怀念。上阕“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写昼长天暖之时,闺房内外,十分寂静,甚至只有窗前轻风吹动翠竹的声音,才会惊动闺中的人,中断她的凝思,敲碎她的离愁。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愁闷。“敲碎”既体现了静中之动,又以动衬静:“离”字点出了词中之情。

  这两句景情结合,以景为主,虽是开头,但在全词中却写得最细腻。“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写出主人公的生活状况:所爱之人去了,自己孤独无伴,只好常常倚楼遥望,由于无人欣赏,所以也就无心去吹箫了。“人去”、“人独”,是“倚楼”、“吹箫”的原因。第一个“人”字是对方,是主人公想念的`人;第二个“人”字是主人公本人。“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承“倚楼”句,写登楼所见的风景,又点出了时令。“千山绿”虽然可爱,但“三月暮”却又意味着春光消逝、好花凋谢,对于爱惜青春的女性来说,便有“满眼不堪”之感。这表现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上面写的,是日常的一般生活;这两句写的是一个特殊的细节。主人公不断地把情人寄来的信,从头细读,这进一步表现她的孤独无聊,也开始深入地揭示了她思念情人的深切感情。这是通过行动来写情的,是事中之情。

  上阕写景写事,没有直接抒情。下阕“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直接抒情:情人寄来的信,满纸写着“相思”之字,说明他没有忘记自己,信中的字,不能安慰、满足自己的“相思”之意,也包含自己没有机会向情人倾吐相思、取得补偿之意。

  思念情人除了空读来信之外,还设法安慰自己,但仍不免“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小珠般的点点眼泪,轻轻地、不断地滴在罗衣上,不但染衣,而且几乎“盈掬”。这两句再以事写情,体现了身份、性格特点,最可看出主人公是个女性。“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又接着以景补充抒情。“芳草”句,意本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而又有发展。对比辛词《摸鱼儿》“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或本作“无归路”,意同),则此说“不迷”者,便有盼望他能够回来和归程并不艰难的意思:“垂杨”句,指暮春杨柳长得浓密,却碍人眼界,使人不能远望。二句分写两边,而意自关联。因上句有盼望游人能归意,故倚楼望其或即翩然来归;但“垂杨只碍离人目”,“只”字有怪怨的感情色彩,怪垂杨别的作用不起,“只”起碍人望远的作用。两句将楼头思妇的细微感情,曲曲传出。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最后归结,仍从事中写情。第一句从早到晚,第二句呼应上阕的“倚楼”。垂杨遮眼,尽管望不到天涯行人的去处,但是仍然站在楼上阑杆旁边,直到黄昏月亮出来。因此用“最苦”两上字来充分地修饰,不仅详尽地表达了这两句,而且是详尽地表达了全词之情。

  赏析二

  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抚时感事的爱国主义词章,以词风豪迈雄大著称于世,但“稼轩词,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邹祗谟:《远志斋词衷》)在这些“作妩媚语”的作品中,也不乏优秀篇章,这篇《满江红》就属这类作品。

  这是一首写离人痛苦的词。

  起始三句,是“纱窗外,风摇翠竹,敲碎离愁”的倒装,把“敲碎离愁”写在首句,不仅是韵脚的需要,也起到开篇点明题旨,扣住读者心弦的作用。“敲”字使人体会到,主人公的心灵受到撞击,“碎”是“敲”的结果。也就是说,主人公本来就因为与情人离别而忧愁的心绪,被风摇动翠竹的声音搅得更加烦乱了。“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写出环境的静寂,也描绘出主人公在情人走后形只影单,独守空房,百无聊赖的情景。“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暮春三月,已是落花时节,“不堪”似是伤春,实际上仍是思人,言思念之极,无法忍受;“已觉千山绿”,是说在忧愁苦闷中登山高楼,不知不觉中发现漫山遍野已经“绿”了。这两句承上启下,烘托气氛。闺中人因思念外出人而无精打彩的情景历历在目。“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思念情人,不能见面,于是反复把他的来信阅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有的,词人把这种生活现象直接用白话写入词中,读来分外亲切。苏轼有一首《沁园春》,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这是说写信人估计收信人会“时时开看”;辛词则直接写收信人把不知读了多少遍的信“从头读”。两位词人描写的角度不同,但意境相,或者是两位巨匠的思路共通,不谋而合;或者是稼轩受东坡的影响。

  下片继续写相思之苦。“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阅读远方来信,表达相思之情的字“盈幅”,也就是现在口语说,“写满了纸”,但人却不能见面,那分离的痛苦仍旧不得解脱,终至是满把泪水,湿透罗襟。用“足”字说明离恨绵绵无期,用“掬”夸张地形容泪水之多,皆是传神之笔。以上几句极力渲染情人不能见面的痛苦。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芳草”句很容易使人想起苏轼的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是说异地他乡的“芳草”,并不能使“行客”迷途忘返,言外之意说他终究是要归来的;后句说杨柳的枝条阻碍了视线(因此闺中人极目远望也无法看到自己的情人);这就形象地写出她盼望行人归来,望眼欲穿的情景。“最苦是、立尽黄昏月,栏杆曲。”结尾二句夸张地说因为天天等到月下黄昏,倚着栏杆翘首以望,以致把栏杆也压弯了,这当然让人“最苦”的。结尾与上片“倚楼人独”相呼应,照应题目,写尽离愁。

  这篇抒写离情别绪而陷于苦闷的词作,无疑是南宋社会的动荡中现实生活的反映。祖国南北分裂,无数家庭离散,备受亲人伤离的痛苦。辛弃疾本人也远离故乡,对这种现象也深刻了解,颇有体验,因此在他笔下才出现了这样抒写儿女之情,表达离人痛苦的词章。无须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地去寻找什么政治寄托,只就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来说,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满江红·敲碎离愁》大致可系于宋宁赵扩庆元三年(1197)春,是时作者隐居瓢泉。有的著者说,看语气此词为思念歌姬之作。其实思念某一歌姬之作可能能是它的写作契机,而词的主人公则是一个思妇。她所思念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心爱的而又远行的丈夫。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 3

  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双阙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更无人擫笛傍宫墙,苔花碧。

  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戎策。办一襟风月看升*,吟春色。

  翻译

  马缰轻勒,西风伴送我这个使金行客。虽已三天,我仍行道迟迟,留恋故都风物。汴京是我的家乡,黍离麦秀之地,曾是繁华街陌。远眺双阙龙凤影,宫内空剩鸳鸾阁。再也没有人,持笛天津桥,傍宫阙。眼前只见苔花碧。

  天助我大汉,人民怀念宋朝;金虏当灭,他们的臣子都离心离德。愿王师,泰山压顶行天讨,快收复故国。老夫空有救国术,却无由得献*戎策。只新诗准备,待河清海晏,祖国统一。我放开歌喉,吟唱春色。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

  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缓辔:放马徐徐而行。

  三宿:三天。

  桑梓:故乡的代称。

  锄耰:前者指锄,后者用以整地,类似耙之功用。

  双阙:宫城前供了望的楼。

  龙凤影:谓龙楼风阙。

  相:看重。

  鳌极:指边疆。

  *戎策:*定异族入侵的策略。

  办:准备。

  创作背景

  公元1204年(宁宗嘉泰四年),韩侂胄欲谋伐金,次年遣李壁,命史达祖陪同前往。金章宗完颜璟生辰在九月一日,南宋于六月遣使,七月启行,闰八月抵金中都。事毕返程,于九月中经过汴京。汴京是史达祖的故乡。九月二十一日离汴时,为抒发心中感想,特作这首词。

  赏析

  首先说一下,词题中的“怀古”。从全词内容看,实在没有多少“怀古”成份。写孔、孟之事是在运用典故,擫笛宫墙是借喻,都是一点即可,没有就古人之故事作深入阐述。而其余部分则都是在写自己,说当世,以“伤今”则更为妥当。大概是因为“伤今”不便明说,只好借“怀古”来打打掩护罢了。

  起笔“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就用了《孟子》两处的典故。《孟子·公孙丑下》说孟子离开齐国,在齐国都城临淄西南的昼县留宿了三晚才离去(“三宿而后出昼”)。有人背后议论他为什么走得这样不爽快,孟子知道了就说:我从千里外来见齐王,谈不拢所以走,是不得已才走的。我在昼县歇宿了三晚才离开,在我心里还以为太快了哩,我岂是舍得离开齐王啊!——这就是“三宿”两字所概括的内容。又《万章下》说:“孔子……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这两句用典,很能表达词人留恋旧京、故乡,至此不得不去而又不忍离去的心情。再加以“缓辔”二字表行动带难舍之意,“西风”二字表时令带悲凉之情,充分衬托出词人此际的心绪。不想行而终须行了。“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昔日汴京繁华时,“都城左*,皆是园圃。……次第春容满野,暖律暄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东京梦华录》卷六)。此时词人行到故乡郊外,只见旧日园林,尽成种庄稼之地(锄耰是种田的农具),感慨之情,已含景中。词写到郊外农村景色,说明离京已有一段路了,然后接写“双阕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回过头来再说城内。词题为“出京”,按行路顺序是由城内出至郊外,这里倒过来写并非无故,盖所写城内景观乃是在郊外回望所见,一个“远”字足以说明,条理还是顺的。“桑梓”三句除寓有黍离之悲,更重要的是为回头望阕作必要的过渡。“双阙”句写回望眼中所见宫殿影象。《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条说:“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悉用朱红杈子。”词人出郊回望所见的正是龙凤双阕之影。“双阙”代指大内皇宫,其中曾经有过朝廷、君王,统包在“双阙”之内,然而它“远”矣!“远”字体现了此时眼中空间的距离,更体现了心上时间的距离。故国沦亡,心情无法*静。

  “九门”句更作进一步的`嗟叹。“九门”泛指皇宫,“鸳鸾”本为西汉后宫诸殿之一,见班固《西都赋》和张衡《西京赋》。这里特拈出“鸳鸾”一处以概其余,则为了与上句的“龙凤”构成对偶。由“鸳鸾”又生出一“翼”字,与上句的“影”字为对。句言后宫“空锁”,语极沉痛,其中包含着汴京被金攻破后“六宫有位号者皆北迁”(《宋史·后妃·哲宗孟皇后传》)这一段痛史。“更无人擫笛傍宫墙,苔花碧”,用元稹《连昌宫词》“李笛傍宫墙”句而反说之。天宝初年唐室盛时歌舞升*,人民安居乐业,宫中新制乐曲,声流于外,长安少年善笛者李笛听到速记其谱,次夕即于酒楼吹奏。此词反用其事,以“无人擫笛”映照宫苑空虚、繁华消歇景况;苔花自碧,亦写荒凉。其陪同使节北行词中也有“神州未复”、“独怜遗老”的感情抒发。至此回经旧都,远望宫阕,宜有许多感叹之情;而图谋克敌恢复中原的急切心事,亦于此时倾吐,于下片见之。

  上片多写景,情寓景中,气氛压抑悲怆。下片转入议论,仍是承接上片牵国事的意脉,而用语则转为显直,大声疾呼:“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汉”、“虏”字代指宋与金,“天”谓“天意”。古人相信有“天意”,将事势的顺逆变化都归之于“天”。“天相”意为上天帮助,语出于《左传·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相”。“天厌”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天而既厌周德矣”,“厌”谓厌弃。事势不利于金即有利于宋。《永乐大典》卷一二九六六引陈桱《通鉴续编》载:“金主自即位,即为北鄙阻等部所扰,无岁不兴师讨伐,兵连祸结,士卒涂炭,府藏空匮,国势日弱,群盗蜂起,赋敛日繁,民不堪命。……韩侂胄遂有北伐之谋。”

  就在李壁等出使的这一年春,邓友龙充贺金正旦使归告韩侂胄,谓在金时“有赂驿吏夜半求见者,具言虏为鞑(蒙古)之所困,饥馑连年,民不聊生,王师若来,势如拉朽”,侂胄“北伐之议遂决”(见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罗大经是肯定这些密告者的,说是“此必中原义士,不忘国家涵濡之泽,幸虏之乱,潜告我使”。这也是“民怀国”之一证。《通鉴续编》所谓的“群盗蜂起”,即是说的金境内的农民起义军,也是“民怀国(宋)”的又一证。以上这些情况,对金国内部必有影响,李壁、史达祖一行当有更新的情况了解。如此年六月,金制定“镇防军逃亡致边事失错陷败户口者罪”,七月,定“奸细罪赏法”(均见《金史·章宗纪》),反映了其内部的不稳。总的看民心向着宋,背着金,大可乘机恢复,统一全国。话虽如此说,但一想到自己并非无才,只因未能考取进士不得以正途入仕,只屈身作吏,便觉英雄气短,于是接着有“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戎策”的大声慨叹。最后“办一襟风月看升*,吟春色”,“办”是准备之义,“升*”即上文“建瓴一举,并收鳌极”,国家恢复一统的太*盛世,也就是下句的“春色”。

  这里一个“看”字耐人寻味。“*戎策”既因自己无位无权而“不预”,“收鳌极”又望其成,则只有等着“看”而已,其中也颇含自嘲之意。“吟”字上应“诗人”。风月满襟,畅谈春色,把政治上的理想写得诗意十足,也补救了下片纯乎议论的偏向,以此结束,情韵十足。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 4

  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凋无色。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

  芳井韵,寒泉咽。霜著处,微红湿。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好漉乌巾连夜醉,莫愁金钿无人拾。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升庵词品》谓唐人小说《冥音录》说:“曲名有《上江虹》,即《满江红》。”又名《念良游》、《伤春曲》。《乐章集》、《**集》并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格为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下片十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姜夔始改作*韵。此词系仄声韵体。

  刘朔斋:朱祖谋笺:《齐东野语》:“刘震孙,字长卿,号朔斋,尝为宛陵令,与吴毅夫唱酬。”梦窗词集中另有《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呈朔翁》词一首。和韵:指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浥(yì):湿润,沾湿。

  萸(yú):茱萸。

  漉(lù):即用纱布等物滤出液体。

  钿(diàn):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鉴赏

  “露浥”两暗,扣题中“赋菊”。此言夜露湿润了刚刚当放的菊花,可惜现在已经不是重阳佳节,过了赏菊的当令时节,但是这菊花还是我行我素地傲霜斗雪而独自放香。因为菊有“宁愿枝头抱香死”的气节也。“还却笑”两暗,用“茱萸”、“桂花”与菊花作一对比。此言只可笑那茱萸花随着重阳节的过去而也随即败落凋零,并且桂花也在树上纷纷地凋谢而显得毫无生色;惟有菊花宁愿在枝头上抱香而死,却不改其傲霜斗雪的本质噢。明是赞菊,暗中也含有以菊花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表明自己有菊之傲骨,而无萸桂之媚俗态也。“杯面”两暗,述秋景。此言杯中的酒香与园中的菊香混合在空气之中,引得群蜂四处飞舞。而篱笆下蟋蟀也正在“暗暗”地鸣叫着,它好园在告诉人们:秋已深矣。“爱玲珑”两暗,再次“赋菊”。此言园中的水池边上,主人家用千枝万朵的菊花交织成一架玲珑透剔的花屏风,月光透过它照射在水池之中,就倒影出憧憧的花影来。

  “芳井韵”四暗,承上启下。此言在园中的水井边,寒泉旁都当放着各式各样的菊花,供人欣赏。那经霜的菊叶,湿润中透出了微红的颜色。“共评花”两暗,述共同赏菊,填词吟诗。词人说:“我们共同观赏着花园中这许多菊花,同时还在品评着菊花的优劣,而且还互巾比赛,看看哪一位才思敏捷先作成佳词好诗?”“好漉”两暗,述赏花饮酒至通宵。古时酒有清、浊之分,故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有“绿蚁新醅酒”的描述,就是饮带酒糟的'浊酒。这里词人所饮的也是浊酒,所以饮前先用“乌巾”漉净酒糟,才可饮用。此言词人面对香花、佳人作通宵漉酒畅饮,但他边狂饮浊酒,边还笑着对侑酒的佳人说:“你不要发愁我会醉得失态,如果你头上的金钿钗掉在地上,我还能马上替你拾起来插上呢。”“算遗踪”两暗,述酒醒。言词人酒醉后醒转,发现床头枕边尚遗留了佳人身上的物件,不觉睹物思人,倍增巾思。

  因为是和韵,所以全词以词人的寄托、臆想为多,不必词人亲自观赏菊花后才能填之。

  《满江红》古诗词鉴赏 5

  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凋无色。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

  芳井韵,寒泉咽。霜著处,微红湿。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好漉乌巾连夜醉,莫愁金钿无人拾。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升庵词品》谓唐人小说《冥音录》说:“曲名有《上江虹》,即《满江红》。”又名《念良游》、《伤春曲》。《乐章集》、《**集》并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格为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下片十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姜夔始改作*韵。此词系仄声韵体。

  刘朔斋:朱祖谋笺:《齐东野语》:“刘震孙,字长卿,号朔斋,尝为宛陵令,与吴毅夫唱酬。”梦窗词集中另有《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呈朔翁》词一首。和韵:指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浥(yì):湿润,沾湿。

  萸(yú):茱萸。

  漉(lù):即用纱布等物滤出液体。

  钿(diàn):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鉴赏

  “露浥”两暗,扣题中“赋菊”。此言夜露湿润了刚刚当放的菊花,可惜现在已经不是重阳佳节,过了赏菊的当令时节,但是这菊花还是我行我素地傲霜斗雪而独自放香。因为菊有“宁愿枝头抱香死”的气节也。“还却笑”两暗,用“茱萸”、“桂花”与菊花作一对比。此言只可笑那茱萸花随着重阳节的过去而也随即败落凋零,并且桂花也在树上纷纷地凋谢而显得毫无生色;惟有菊花宁愿在枝头上抱香而死,却不改其傲霜斗雪的本质噢。明是赞菊,暗中也含有以菊花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表明自己有菊之傲骨,而无萸桂之媚俗态也。“杯面”两暗,述秋景。此言杯中的酒香与园中的菊香混合在空气之中,引得群蜂四处飞舞。而篱笆下蟋蟀也正在“暗暗”地鸣叫着,它好园在告诉人们:秋已深矣。“爱玲珑”两暗,再次“赋菊”。此言园中的水池边上,主人家用千枝万朵的菊花交织成一架玲珑透剔的花屏风,月光透过它照射在水池之中,就倒影出憧憧的花影来。

  “芳井韵”四暗,承上启下。此言在园中的`水井边,寒泉旁都当放着各式各样的菊花,供人欣赏。那经霜的菊叶,湿润中透出了微红的颜色。“共评花”两暗,述共同赏菊,填词吟诗。词人说:“我们共同观赏着花园中这许多菊花,同时还在品评着菊花的优劣,而且还互巾比赛,看看哪一位才思敏捷先作成佳词好诗?”“好漉”两暗,述赏花饮酒至通宵。古时酒有清、浊之分,故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有“绿蚁新醅酒”的描述,就是饮带酒糟的浊酒。这里词人所饮的也是浊酒,所以饮前先用“乌巾”漉净酒糟,才可饮用。此言词人面对香花、佳人作通宵漉酒畅饮,但他边狂饮浊酒,边还笑着对侑酒的佳人说:“你不要发愁我会醉得失态,如果你头上的金钿钗掉在地上,我还能马上替你拾起来插上呢。”“算遗踪”两暗,述酒醒。言词人酒醉后醒转,发现床头枕边尚遗留了佳人身上的物件,不觉睹物思人,倍增巾思。

  因为是和韵,所以全词以词人的寄托、臆想为多,不必词人亲自观赏菊花后才能填之。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9)

——古诗词鉴赏答案合集五篇

  古诗词鉴赏答案 1

  观沧海

  [东汉末年]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场面。

  在这水波摇荡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3.为什么作者笔下的秋天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4.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表现的场景。请你谈谈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这四句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这样壮丽的诗境来自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5.分析《观沧海》中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这样壮丽的诗境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古诗词鉴赏答案 2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友人出塞①吴伟业

  其一

  鱼海②萧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劝君休望零支塞,木叶山头是故乡。

  其二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注:①友人因罪流放宁古塔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辞官归乡不久的诗人,在吴江垂虹亭置酒相送。②鱼海:即“捕鱼儿海”,远在塞北内蒙古之境。

  (1)零支塞是友人出关必经的边塞,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当友人离去途经此地时,诗人本该劝他“回望”故乡,却不合情理地劝他“休望”,为什么?(4分)

  (2)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主要不同?请简析之。(4分)

  答案

  (1)①背井离乡的人途中的回望,只会徒增几分乡关日远、一去难返的哀慨和绝望。诗人的劝慰,正是深切地把握了友人出塞时的凄绝心态。(2分)②反常的劝慰,使思乡之情流徙之苦倍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2分)(意思对即可)

  (2)①第一首诗运用想象手法,悬拟友人出塞途中的凄凉景象,表现友人肠断天涯之伤。(2分)②第二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在风雪肆虐的黑水与亭草渡船的江南的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流徙生涯的牵挂与担忧。(2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古诗词鉴赏答案 3

  诗歌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秋景图,体现出秋天不同的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9.作者用了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等意象(景物)(1分)来表现传统秋意冷寂、凄清、萧瑟的一面(1分);结尾又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等意象(景物),(1分)展现了秋天明朗、绚丽、多彩的一面(1分)。

  古诗词鉴赏答案 4

  怀金陵

  张耒

  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

  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

  注:①张耒,北宋淮阴人,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后受牵连数遭贬谪。

  ②变:曼色,染色。

  (1)诗中第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诗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全诗紧扣诗题中“怀”字用墨,请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1)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烂漫之游的怀念,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隐寓对宦途的心灰心冷。(原则上每点1分。实际评卷可适度放宽,答“怀念”或“向往”2分,第三点1分。意思对即可。)

  (2)主人公沉醉于金陵美景,(1分)任随孤舟荡漾,卧听雨打芰荷。(1分)刻画了一位放

  浪、潇洒而又孤独、落寞的主人公形象。(2分)(主人公心境1分,具体情景分析1分,形象概括两个侧面各1分;意思对即可。)

  (3)首句以忆游起,点“怀”;次句转写北归境况,侧面写“怀”之深切;三、四两句实写烂漫之游,与首句呼应,突出“怀”之真切。(每旬1分,意思对即可)

  古诗词鉴赏答案 5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 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 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用自己的话概括首联中水国春天的特点。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些特点的?(3分)

  (2)中间两联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1)特点是春寒料峭,阴晴不定(1分)。颔联写春天细雨湿衣,写出了寒冷(1分),颈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体现阴晴不定的特点(1分)。

  (2)视听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想象或虚写亦可)的表现手法。情感:依依惜别之情(1分)和对朋友的牵挂(1分)。

  (3)尾联体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官场失意的情怀(1分)。诗人借朋友传话给湖南相识的的人,自己青袍今已误儒生,仅仅做一员小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2分)。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实用五篇(扩展10)

——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五)份

  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 1

  原文: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译文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注释

  ①海:当时天山附*的大湖。

  ②横笛:笛子。

  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自治区内。

  鉴赏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就点出了这里也许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便难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了。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表现出来。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 2

  从军行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古诗简介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翻译/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其三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其七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赏析/鉴赏

  《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其一】

  组诗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十分巧妙、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 3

  从军行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注释

  遴:谨慎选择。

  骁勇:犹勇猛。

  秋霜:秋日的霜。

  马当:山名。在江西省彭泽县东北,北临长江。山形似马,故名。相传唐王勃乘舟遇神风,自此一夜达南昌。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注释

  遴(lín):谨慎选择。骁xiāo勇:犹勇猛。

  秋霜:秋日的霜。

  马当:山名。在江西省彭泽县东北,北临长江。山形似马,故名。相传唐王勃乘舟遇神风,自此一夜达南昌。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鉴赏

  本诗描写了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艰苦危险的守边生活,歌颂了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守边卫国的牺牲精神。一、二句写对戍边将士严格挑选,主人公因骁勇敏捷,在三十岁时便远离故乡来到荒凉的北疆。三、四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写征战生活的艰辛,并说明在边境上已度过无数年头。用“流星”比喻“玉弹”,生动形象;“宝剑”上落满“秋霜”,说明宝剑的锋利,“秋霜”也蕴含着岁月悠悠、思乡念家之感。五、六句借反映边关生活的《折杨柳》曲调衬写边关荒凉,没有春意,只能从笛曲中想象出杨柳的风姿,并极力烘托边关的险峻。“书角”、“杨柳”有着浓重的军旅色彩,在此更突出诗的主题。末二句着重突出了将士的精神风貌,“长驱”、“驰捷”与首句之“骁勇”遥呼,照应了开头,又表现出守关者杀敌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 4

  原文: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注释

  1.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2.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赏析:

  赏析一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赏析二

  这是一首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诗,其内容已基本失去专写“军旅苦辛”的古义,也无法合乐歌唱,因而,有别于汉魏乐府曲辞中的(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一般来说,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边塞”一类而已。盛唐边塞诗,从总体上看,大多气势磅礴,极富悲壮崇高之美。李白的这首诗就写得辞健气壮,慷慨激昂,有撼人心族的艺术魅力。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诗人用*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百战”,意谓战事频繁。“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其中,“碎”字下得绝妙,颇值玩味。将士的恺甲都已冻碎难着,令人宛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军将士因长期作战,来不及休整,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从军行原文翻译赏析 5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古诗简介

  《从军行》是初唐诗人杨炯边塞诗的代表作,借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实际为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从军的辛苦。

  翻译/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静。

  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

  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3.西京:长安。

  4.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5.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6.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7.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8.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鉴赏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