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首页 / 赏析 / |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鸨羽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③靡:无,没有。盬(gǔ古):休止。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⑤怙(hù户):依靠,凭恃。⑥曷:何。所:住所。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⑧极:终了,尽头。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⑩常:正常。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鸨羽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 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

  ③靡:无,没有。盬(gǔ 古):休止。

  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⑤怙(hù 户):依靠,凭恃。

  ⑥曷:何。所:住所。

  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⑧极:终了,尽头。

  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

  ⑩常:正常。

  赏析:

  作者:佚名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鸨羽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③靡:无,没有。盬(gǔ古):休止。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⑤怙(hù户):依靠,凭恃。⑥曷:何。所:住所。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⑧极:终了,尽头。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⑩常:正常。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翻译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

  ③靡:无,没有。盬(gǔ古):休止。

  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⑤怙(hù户):依靠,凭恃。

  ⑥曷:何。所:住所。

  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⑧极:终了,尽头。

  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

  ⑩常:正常。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鸨羽

  [先秦]佚名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

  大鸨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柞树盬。王侯家的徭役无止又无休,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我可怜的父母靠什么养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盬,我何时才能返回我的家乡?

  大鸨扑棱棱地扇动着翅膀,成群落在丛生的酸枣树盬。王侯家的徭役无休亦无止,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可怜的父母有什么吃的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盬,什么时候我才能不再奔忙?

  大鸨扑棱棱地飞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桑树盬。王侯家的徭役从来没有头,我不能回家耕种稻谷高粱。可怜的父母吃什么活着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盬,苦命的日子何时恢复正常?

  注释

  鸨(bǎo):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栎树,一名柞树。

  靡:无,没有。盬(gǔ):休止。

  蓺(yì):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怙(hù):依靠,凭恃。

  曷(hé):何。所:住所。

  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极:终了,尽头。

  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根,引申为鸟翅。

  尝:吃。

  常:正常。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徭役沉重、民不聊生之苦的诗歌。全诗三章首句均以大鸨这种鸟本不会在树上栖息,却反常地栖息在树上来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的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煳口,其苦情可见一斑。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唿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阅读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1)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中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中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中河相通连。中汉,中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权贵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赏析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首联“莫把阿胶向此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纯为徒劳无功之举,以此为喻,暗示当时科举取士之虚伪;“此中天意固难明”,当时奸邪当道,以曲求通之事举不胜举,谁能真正明了天意。将讽喻之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言论大胆而尖锐。

  颔联“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以具体描述黄河之“曲”与“浊”来进一步描画科场黑暗之现实状况。黄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说,郦道元《水经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刘禹锡《浪淘沙》词有“九曲黄河万里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一高适《九曲词》解题:“《河图》曰:‘河水九曲。’”这里以黄河之“曲”通“中汉”为题,一语双关,所谓“曲”,表面上指黄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实际上指科举考试中各种见不得人的不正当手段与途径,而“中汉”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人主或朝廷,这样看来,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谓难于登天,官场科举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见一斑。后句中的“昆仑”是古人误解的黄河发源之地,“才出昆仑便不清”,从源头上就是“浊”,此中寓意显而易见,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不公正社会的鞭笞。

  颈联“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其间包含了两个典故,从具体层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的誓词,意为保王公贵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张骞寻黄河源头遇仙之事。两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门士子想要出将入相是比登天还难的。此句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怀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联的“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一声无奈的感叹,愤意难*,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切定黄河,而又别有所指,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诗人对于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2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

  译文

  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中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

  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中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中河相通连。中汉,中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无论今后出现什么事情,你们的领地也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与汉乐府中的所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权贵把持朝政。占斗,指严君*观测星象。

  客槎(chá):指张骞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的征兆。

  赏析

  罗隐的这首《黄河》,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对唐末昏暗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写照,尤其是大力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首联“莫把阿胶向此倾”借意于庾信《哀江南赋》:“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其意云,即使用再多阿胶也无法将黄河之浑浊澄清,纯为徒劳无功之举,以此为喻,暗示当时科举取士之虚伪;“此中天意固难明”,当时奸邪当道,以曲求通之事举不胜举,谁能真正明了天意。将讽喻之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言论大胆而尖锐。

  颔联“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以具体描述黄河之“曲”与“浊”来进一步描画科场黑暗之现实状况。黄河自古即有“九曲”之说,郦道元《水经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刘禹锡《浪淘沙》词有“九曲黄河万里沙”,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一高适《九曲词》解题:“《河图》曰:‘河水九曲。’”这里以黄河之“曲”通“中汉”为题,一语双关,所谓“曲”,表面上指黄河河道的蜿蜒曲折,实际上指科举考试中各种见不得人的不正当手段与途径,而“中汉”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人主或朝廷,这样看来,一般士人渴望投身仕途之途可谓难于登天,官场科举之腐朽不堪于此更可见一斑。后句中的“昆仑”是古人误解的黄河发源之地,“才出昆仑便不清”,从源头上就是“浊”,此中寓意显而易见,是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也是对不公正社会的鞭笞。

  颈联“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其间包含了两个典故,从具体层面上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前者是汉高祖*定天下、分封群臣时的誓词,意为保王公贵族之爵位永存;后者是张骞寻黄河源头遇仙之事。两句合意,可知一般的寒门士子想要出将入相是比登天还难的'。此句从另一个侧面再次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怀才不遇之感也暗含其中。加上尾联的“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一声无奈的感叹,愤意难*,是对上天的控诉,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这首诗切定黄河,而又别有所指,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诗人对于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

  创作背景

  罗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在讲求出身门第、奥援引托、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故而其诗歌颇多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黄河》即为其抒泄心中愤懑不*之气的杰作。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古风其十一·黄河走东溟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古诗简介

  《古风·黄河走东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感叹时光流逝,人世苦短,年貌易改,言外有劝人惜时之意。

  翻译/译文

  浩荡黄河,滚滚东去,一刻也不停留,太阳东升西落,何时慢下过它的脚步?

  时光就如同这东去的黄河,西落的日头,匆匆忙忙地奔走

  我也不再年青,春花萧瑟,已经到了秋后,只有白发如霜撒满头

  人啊!怎么可比劲松?年年常绿,青春难以挽留。

  我欲乘飞龙而去,吸取日月的光华,让青春永放光彩!

  注释

  ⑴东溟:即东海。

  ⑵“逝川”句:喻失去的光阴。

  ⑶春容:少年之容。

  ⑷秋发:衰暮之发。

  ⑸云螭:云中之龙。螭,传说中的独角龙。

  ⑹“吸景”句:谓阻止太阳运行,即让时光停止。这里,吸与驻同义,都是阻止之义;景与光彩同义,都指日。

  赏析/鉴赏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一首。此诗当作于中晚年,白发已经比较多的时候,每当临镜的时候,都仿佛在提醒诗人抓紧时间,学道抑或学佛。其实回报社会是他永远不改的情怀,只是壮志不酬,悲愤满怀。

  前四句言时光易逝。首二句比兴。中四句言年貌易改。末二句突发奇想——阻挡日光前进。这是李白浪漫主义诗句的典型。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水龙吟·过黄河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

  注释

  昆仑:昆仑山,在今新疆。

  王:同“旺”。

  隆:盛。

  鼓:敲打船舷。屈原《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

  汗漫:广阔无边。

  绵邈:广泛无边、广远。

  乘槎:《荆楚岁时纪》载:“张华《博物志》云: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遇织女、牛郎之故事。

  鉴赏

  上片落笔先写黄河浊流波涛滚滚,向东流去,永无休止。从空间上写气势之大,从时间上写其存在之久。二者合璧构成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气魄宏大,雄浑恣肆,为全词定调。“经天亘地”六句,从黄河的源头昆仑写起,黄河从昆仑发轫,横亘于天地之间,狂飚巨浪,激越澎湃,轰鸣震天,六句写尽黄河声威。以下由写景转入人事,黄河流经中原,哺育中原,使中原旺气长存。黄河的声势象征了元朝的国势。当时正是元朝鼎盛时期,词人由黄河的壮阔而想到国家的强大,情景相融,不仅加深描写的力度,而且也符合特定的政治环境和人物心态。

  下片转向对“过黄河”的描写。黄河的气势,振奋了渡河人的心胸,因此在渡河时神采飞扬,慷慨激越,扣舷高歌,歌声“响凝空碧”,透出了词人内心蕴蓄的豪情。“壮游”三句抒写自己壮游天下的雄心,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河山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愿望。下文还进一步写出他想像汉代张骞一样,乘槎追寻黄河源头,遨游银河,在壮游之中又融进浪漫成分,在浪漫想象的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写“过黄河”的激情豪兴。乘浮槎究河源,是对上片黄河源头的照应,上下一气,首尾照应,用“我欲”、“谁夸”领起,是词人主观意识的体现,总揽全文。全词把黄河雄壮的气势和自己的豪迈胸襟互相渗透,妙合无隙,风格雄浑闳肆,气势磅礴。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

  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2)

——牡丹原文赏析及翻译通用5篇

  牡丹原文赏析及翻译 1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宋代·刘克庄《昭君怨·牡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我曾经见到名你。文章中说只有洛阳的姚黄才是独步天下的名花。(现在)与芍药和琼花相比,真是亏待了你。

  昔日你生长在花圃中,王侯将相争相观赏,如今花圃荆棘丛生,你与狐兔相种。请不要说起中州的惨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注释

  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递转,上下片同。

  洛阳旧谱:古代洛阳盛产牡丹,故“洛阳旧谱”指牡丹谱之类的书。

  姚黄:牡丹珍贵品种之一,被誉为花王,北宋时十分名贵。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记载道:“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又云:“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

  广陵花:指芍药和琼花。广陵:地名,在今扬州,古时以产芍药闻名。

  亏:委屈。

  旧日王侯园圃(pǔ),今日荆榛(zhēn)狐兔:旧时王侯的园圃长满了荆榛,狐狸、兔子乱窜。荆榛:荆棘;狐兔:暗喻敌兵。

  中州: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带,时在金人占领之下。

  赏析

  大多数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辟富贵气象。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词人独辟蹊径,写牡丹*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上片首二句“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写牡丹*身世。姚黄魏紫在当时是牡丹中*名贵品种,这里单举姚黄,是以姚黄代名贵牡丹花种。“独步”二字,准确、简洁地说出这些牡丹*美丽和名贵。三、四句转写目前。芍药、琼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虽经战火摧残,但仍*朝廷,常为词人咏歌。而牡丹命运独苦,沦落于敌人*铁蹄下,犹如昭君,成为朝廷孱弱**牺牲品。这是对牡丹*同情,炼是对朝廷当政者*怨愤。

  下片“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描绘了国破家亡后中州*惨象,同时炼形象地表明了牡丹*处境。盛世繁华时姚黄魏紫,倾国倾城;山河破碎中*一片焦土,牡丹炼就只剩下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命运了。词人*忧国之心,离黍之哀,炼通过这些形象*描写,得到充分*表现。文字极为精炼,含义极为丰富。“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感情。怕人说中州*惨境,并非怯懦,而是更翻进一层,说明爱中州之深,言明光复中州之心*迫切,炼说明未能渡江驱敌*愤恨心情。在堂堂男子汉空能壮志、报国无门*南宋末年,词人那种不*静*心潮是不言而喻*。结句“怕花愁”,实则是自己愁不堪忍。而词人采用曲折写法,不仅能表现出惜花*深厚情意,而且炼能引读者进入境界,仿佛与牡丹相对,见其愁态,而不能无动于衷。

  全词构思精妙,对比鲜明,感情深沉,达意委婉。虽是一首小词,却做到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并且结构严谨,层层相扣。借咏牡丹而生发出一个富有积极意义*主题来,是与词人*一腔爱国热情紧紧相连*。感时伤世,寄情于花,充分表现了对国家人民命运*时刻关注。

  牡丹原文赏析及翻译 2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译文

  很庆幸这些牡丹花开时,枝叶俱茂,所以花朵隐约依稀,它们也毋须互相依倚着争奇斗艳,以轻盈相比。

  清晨到来时一朵朵花儿都像新妆的面庞一样,对着赏花的宾客偏偏都含着羞怯不语的深情。

  没有心机的双燕时时从花上掠过,多情的游蜂却正在花间盘旋采蜜。

  多年来我已懒于过问世事,令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暂时明亮起来。

  注释

  阴隐:一作“隐约”。牡丹花开时,枝叶已盛,故云隐约。

  相倚:指花枝互相依倚支撑。斗:争斗比较。

  陵晨:凌晨,清晨。并作:同作。

  无机:没有心机,无意。

  多思:多情。经营:此指蜂于花间盘旋采蜜。

  是事:事事,凡事。

  暂眼明:眼睛为鲜花照亮。

  赏析

  这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四十八岁,在朝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后升任太子右庶子,逢牡丹花开,心情畅快,遂作此诗。

  创作背景

  第一联“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写牡丹“同开俱阴隐”,不必“相倚斗轻盈”,这是指牡丹花之间同开俱隐约,还是以牡丹与别的花相比较,并未言明。从诗意看,似指牡丹花之间可能性为大。“幸”字流露了作者担心、紧张情绪。“何须”则是劝告语气,正应“戏题”二字。这联写了牡丹同开俱隐约,又写了它们之“斗轻盈”。“阴隐”“轻盈”写牡丹的神态,但这并不轻松。这一联里显然凝聚着韩愈内心探处的难言之隐。清黄叔灿《唐诗笺说》认为“有比意”。究竟是比官场中人事纠葛,还是仕途升腾降落,难以探究。总之,韩愈似乎是将自己感慨寓于其中了,因而就格外有韵致。

  第二联“凌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就牡丹的神态作进一层描绘。“并作”仍强调同样的特征,同上联“同”、“俱”呼应,更说明斗轻盈的不必要。是上联旨意的形象论证。晚唐罗隐《杜丹花》诗写道:“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确实可以看是受韩诗的影响,不过相比之下,韩的“对客偏含不语情”更含蓄别致,有回味的余地。再加上或许含有某种隐情于其中,就更引人入胜了。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一联描绘了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实际也是渲染了牡丹花所处的环境。就牡丹自身而言,“斗轻盈”就已经具有人格意识,“新妆面,不语情”就更强化了这种意识,这都是从牡丹本体出发,自然显现,而双燕、游蜂作为牡丹的身外之物也频频关照、时时拂掠、苦苦经营,而作为牡丹自身却又有念想。诗人似乎无意涉及,也就不必探究其中是不是藏有微言大义。单就艺术描写角度看,写出了牡丹花的艳丽姿态,及其繁华场面,有很强吸引力,显示了作者深厚语言工力非同寻常。而最后“长年是事皆抛弃,今日栏边眼暂明”就很清楚表露了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清汪佑南《泾草堂诗话》就认为晚唐诸家咏牡丹“尽态极妍,总不如昌黎一首”,似乎有些过份,因诸家所咏自有其特点自有其角度,不能一概而论,但就艺术上的“轻清流丽,无意求工”这一点说,却道出了韩愈这首咏牡丹诗的特色。而这一特色,恰恰是韩愈将自己心理感受注于诗中所致。清张鸿《批韩诗》认为这首诗有韩愈“不著色”的体格,确是一语中的。较之那些浓彩重饰只求形似的咏牡丹之作,韩愈这首《戏题牡丹》还是充满神韵的。它不仅显示作者驾驭语言的工力,描绘了牡丹的丰采,而且,在“戏”的背后,似乎也含有严肃的命题。这才是韩愈这首诗被评诗家称道的真正原因。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牡丹原文赏析及翻译 3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翻译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注释

  牡丹:属毛茛科植物,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初夏 开花,单生,大朵,一般有 红、白、紫三色。

  占断:占绝。独占的意思。

  好物华:美好的景物。

  洛川神女,即“洛神”。三国魏曹植作有《洛神赋》。洛川:洛水。

  破:突破,超出、胜过的意思。

  赏析

  该诗赞美牡丹花的仙气神韵。前二句说明牡丹人人爱。 “好物华”就是好景色,洛阳城里的好景色让牡丹花占据并垄断了,谁人不喜欢,从人们的普遍爱好和崇尚着笔,直截了当。表面是提问,实是表明牡丹人人皆爱,“占断城中好物华”一句,即是对提问的回答。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无怪人称牡丹是“国色天香”。

  “疑是洛川I神女作”,以虚拟之笔,将牡丹与传说中的美女洛神比类,曹植《洛神赋》描绘洛川神女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飙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此诗结句“千娇万态破朝霞”,即取意于《洛神赋》,将牡丹之形、态、色以一“破”字托出。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犹言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干姣百媚、千姿百态,神女般地钻出,犹如朝霞样的神奇。 “破”字形象,有种活灵活现的态势。诗人以洛神喻牡丹,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诗人是用了加倍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创作背景

  徐凝,约813年前后在世,与施肩吾、白居易、元稹友善,方干曾师事之长庆三年,尝于杭州开元寺题牡丹诗,以“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之句,为白所赏,被白举荐。唐文宗大和五至七年(831--833年)间曾游洛阳,与白居易等相唱和,此时疑为此间所做。

  牡丹原文赏析及翻译 4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译文

  很庆幸这些牡丹花开时,枝叶俱茂,所以花朵隐约依稀,它们也毋须互相依倚着争奇斗艳,以轻盈相比。

  清晨到来时一朵朵花儿都像新妆的面庞一样,对着赏花的宾客偏偏都含着羞怯不语的深情。

  没有心机的双燕时时从花上掠过,多情的游蜂却正在花间盘旋采蜜。

  多年来我已懒于过问世事,令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暂时明亮起来。

  注释

  阴隐:一作“隐约”。牡丹花开时,枝叶已盛,故云隐约。

  相倚:指花枝互相依倚支撑。斗:争斗比较。

  陵晨:凌晨,清晨。并作:同作。

  无机:没有心机,无意。

  多思:多情。经营:此指蜂于花间盘旋采蜜。

  是事:事事,凡事。

  暂眼明:眼睛为鲜花照亮。

  赏析

  这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四十八岁,在朝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后升任太子右庶子,逢牡丹花开,心情畅快,遂作此诗。

  创作背景

  第一联“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写牡丹“同开俱阴隐”,不必“相倚斗轻盈”,这是指牡丹花之间同开俱隐约,还是以牡丹与别的花相比较,并未言明。从诗意看,似指牡丹花之间可能性为大。“幸”字流露了作者担心、紧张情绪。“何须”则是劝告语气,正应“戏题”二字。这联写了牡丹同开俱隐约,又写了它们之“斗轻盈”。“阴隐”“轻盈”写牡丹的神态,但这并不轻松。这一联里显然凝聚着韩愈内心探处的难言之隐。清黄叔灿《唐诗笺说》认为“有比意”。究竟是比官场中人事纠葛,还是仕途升腾降落,难以探究。总之,韩愈似乎是将自己感慨寓于其中了,因而就格外有韵致。

  第二联“凌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就牡丹的神态作进一层描绘。“并作”仍强调同样的特征,同上联“同”、“俱”呼应,更说明斗轻盈的不必要。是上联旨意的形象论证。晚唐罗隐《杜丹花》诗写道:“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确实可以看是受韩诗的影响,不过相比之下,韩的“对客偏含不语情”更含蓄别致,有回味的余地。再加上或许含有某种隐情于其中,就更引人入胜了。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一联描绘了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实际也是渲染了牡丹花所处的环境。就牡丹自身而言,“斗轻盈”就已经具有人格意识,“新妆面,不语情”就更强化了这种意识,这都是从牡丹本体出发,自然显现,而双燕、游蜂作为牡丹的身外之物也频频关照、时时拂掠、苦苦经营,而作为牡丹自身却又有念想。诗人似乎无意涉及,也就不必探究其中是不是藏有微言大义。单就艺术描写角度看,写出了牡丹花的艳丽姿态,及其繁华场面,有很强吸引力,显示了作者深厚语言工力非同寻常。而最后“长年是事皆抛弃,今日栏边眼暂明”就很清楚表露了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清汪佑南《泾草堂诗话》就认为晚唐诸家咏牡丹“尽态极妍,总不如昌黎一首”,似乎有些过份,因诸家所咏自有其特点自有其角度,不能一概而论,但就艺术上的“轻清流丽,无意求工”这一点说,却道出了韩愈这首咏牡丹诗的特色。而这一特色,恰恰是韩愈将自己心理感受注于诗中所致。清张鸿《批韩诗》认为这首诗有韩愈“不著色”的体格,确是一语中的。较之那些浓彩重饰只求形似的咏牡丹之作,韩愈这首《戏题牡丹》还是充满神韵的。它不仅显示作者驾驭语言的工力,描绘了牡丹的丰采,而且,在“戏”的背后,似乎也含有严肃的命题。这才是韩愈这首诗被评诗家称道的真正原因。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牡丹原文赏析及翻译 5

  原文

  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注释

  锦帏(wéi):锦帐。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厕质锦帷,承芳绮缛。”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此句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

  “绣被”句:用鄂君举绣被拥越人的典故。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

  “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故舞时玉佩乱翻。

  折:一作“招”。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石家”句: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荀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荀令即荀彧,字文若,为侍中,曾守尚书令。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

  “我是”句:自诩有才。《南史·江淹传》载,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叶:一作“片”。朝云:指巫山神女。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唐元稹《白衣裳》诗:“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赏析

  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开头借用《典略》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次句用《说苑》典故,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诗人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犹堆”二字刻画花苞初盛时绿叶紧包的形状,与“初卷”相呼应。

  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饰物;郁金裙指郁金草染色的裙。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

  前两联重在描绘牡丹静中的形态,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石家蜡烛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何曾剪”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烛芯自不必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是说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岂待香炉熏烘。据说荀彧到人家,坐处三日香。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说“可待熏”。

  尾联写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诗托物咏怀,当为李商隐早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3)

——《菊》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菊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翻译

  一年将*在篱笆边,几枝菊暂且开得欢。

  白雪裁剪出细蕊密,金蕾开放香气连连。

  千年曾为贫士之酒,一生都被霜雪摧残。

  春日花丛不要轻薄,彼此行止都是天然。

  注释

  岁云暮:即岁暮。一年将*时。

  纤蕊:纤细的花蕊。

  白衣:犹布衣,古未仕者著白衣。

  青女霜:青女,神话中霜雪之神。

  轻薄:轻浮刻薄,不厚道。

  行藏:谓出仕即行其所学之道,或者退隐藏道以待时机。后因以“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但据诗意可知作于秋日菊花盛放之时。作者生活在动乱迭起的晚唐时代,久受压抑,其所作之诗,多讽刺现实或官僚集团,这首诗即是借咏物而刺世之作。

  赏析

  一年精*,本已是万木凋落,百花残尽之时,作者想不到篱笆旁边那枝枝菊花开放了,“几朵依稀散晚香”,这“数枝”花为冷漠的秋季增添了艳丽的色彩。这就是诗的开头两句所叙述的内容。作者接着描写道:“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这两句是说:白色的菊花像白雪剪裁而成,那密密的花蕊纤细柔软,金色的菊花,花蕾刚刚绽开,清香才流溢出来。作者抓住菊花的色彩,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腻地予以刻画。菊花,黄白相间,艳丽多姿,也算是大自然的宠儿。可是“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它也是历尽了人间的沧桑。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去后,以一介贫士的身份退隐田园,每日里种菊南山,酣歌纵酒,(尤爱菊花酒)虽酒债处处,但精神却得到了超脱。“千载”句便暗指此事。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菊花,实地里却是作者自身的慨叹。据史载,作者因恃才傲物,多所讥讽,以故为公卿所恶,曾十上不中。故其思想情绪借诗人表达出来。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这两句是说:春天的花草你没有必要因为开在春光里就沾沾自喜,似乎了不得,从而轻浮刻薄,其实呀,你开在春天,我作为菊花开在秋天,都是天定的,并不是自然厚爱你而薄待我,大家彼此都差不多。言外之意则是:“你们那些官运亨通的人不要瞧不起这个‘白衣’人。你们为官固然饭好,可是自古是‘伴君如伴虎’,每天你们难道不是‘战战惊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吗?我作为一个‘白衣’,虽说手中没有生杀予夺之权,可是我生活得自由、坦然。可见,我们‘彼此有行藏’啊!”在警告春花不要自我狂妄而轻视白菊的同时,严肃地指出群花应各自尊重本来的生长规律和特定禀性。

  此诗以轻巧从容见长,它吐语隽永有致,意蕴却深邃绵厚。

  《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2

  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及注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杀:草木枯萎。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

  不第:科举落第。

  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创作背景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译文

  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

  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

  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

  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注释

  菊:此处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孙: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阳节。

  秋香:菊花。

  由来:因此从来。

  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赏析:

  题为菊,但通篇不用一个菊字,但句句写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草,个头较高,从外形看,与菊苗太大的差别,养尊处优的公子王孙们,是很容易把菊苗当作蓬蒿的。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训斥王孙公子“菊草不分”。其实这是鄙视他们不识人才。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九日枝枝*鬓毛”,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重阳节,这一天,我们的先人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于鬓上。这第二句是说,菊苗到了重阳节,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与蓬蒿有了本质的区别。你看,一枝又一枝的菊花插在大家的鬓发间。请问:有乱插蓬蒿的吗?哈哈没有。这第二句,作者作为菊花是多么自豪啊,人们终于认识到它的价值。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

  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清代]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篱的菊花下,酣梦一觉方醒,只觉得天上的云与月混在一起,还看不分明。

  如此花下飘飘欲仙的酣眠,不是为了追寻庄间梦蝶的感觉,只是为回忆陶渊明爱菊、赏菊的风雅。

  睡去以后,心思随着南归的大雁远去,美梦却被蟋蟀的鸣叫声每每惊醒。

  醒来以后,我的幽怨还能找谁去诉说?只有把无限的情思寄托于衰草寒烟。

  注释

  秋酣一觉清:秋菊酣睡,梦境清幽。

  “和云”句:唐代张贲以“和霜伴月”写菊,兹换一字,以写菊花梦魂高飞;以“不分明”说梦境依稀恍惚。

  ⑶登仙”句:说梦魂翩跹,仿佛成仙,但并非是羡慕庄间变作蝴蝶。庄周梦中化蝶事见《庄间·齐物论》。这里引“庄生蝶”是为了点“梦”。

  忆旧:实即“梦旧”,诗题中“梦”字句中不出现是咏物诗技巧上的讲究。寻盟:表示结交友好,语出《左传》。这一联构思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诗句的启发。

  故故:屡屡,时时。

  赏析:

  此诗是写菊花之梦,也是写咏菊者之梦。因写梦境,故用扑朔迷离的笔法。菊花在酣梦中进入和云伴月的佳境,去寻高朋结良盟。但遇种美妙的境界常被打断,因之产生种种懊恼和幽怨。

  因为林黛玉的孤傲是做出来给人看的,因此她的《菊梦》和《咏菊》《问菊》一样,也比较扭曲:“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她做遇个梦,不是为了羡慕庄周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纯然感觉,只是为了效仿陶渊明,作一作能博取美名的清高秀。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清高正如遇些菊花诗一样,是刻意装出来的。是在明知“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情形下,而刻意效仿出来的。目的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小文人式的对世俗名位的求之不得的哀怨,并同时博取清高的美名和旁人的同情。因此,一遇到真正能考验她能够取法陶令的时候,她就丢下遇些“孤标傲世偕谁隐”、“满纸自怜题素怨”的标榜而不管,一个劲地去高歌“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了。

  《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残菊

  清代: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译文及注释

  露凝霜重渐倾欹(qī),宴赏才过小雪时。

  倾欹:指菊倾侧歪斜。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

  蒂有余香金淡泊(bó),枝无全叶翠离披。

  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半床落月蛩(qióng)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秋风:《红楼梦》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

  注释

  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

  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

  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秋风:《红楼梦》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但倘若作者有所寓意,则一字之别含义不同。自汉武帝作过“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秋风辞》后,“秋风过客”就成了时光短暂、好景不长的代用语。为便于推究原意,今从脂本。

  简析

  此诗为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贾探春(蕉下客)作,是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最末一首。此诗作为小说人物诗,深刻展现了探春富于冷静理性的性格。“残菊”即“残局”,暗寓大观园少女们的悲剧命运。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4)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十篇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赏析: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集评】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宋词名篇赏析》: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常中就显得不*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古诗简介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爱情诗,前二句谓月下幽会的爱情生活和道教修炼的生活很难两全齐美,想同深锁在道观里的宋华阳姊妹是何等艰难,后二句月色美好,诗人希望与宋华阳姊妹共赏明月,料想玉楼上的水晶帘仍像以前那样透明光洁。这首诗前两句运用典故,后两句正反相合,加浓了情深意厚,美事难成的寓意。

  翻译/译文

  偷桃窃药是两件美事,可惜难两全。玉阳碧城十二楼,曾经幽禁过彩蟾。

  本来我应跟三位美女,一起欣赏月光团圈。那华阳观玉楼,仍然像透明的水精帘。

  注释

  ⑴宋华阳姊妹:作者在玉阳山学道时暗恋的宋华阳姊妹,均是女道士。

  ⑵偷桃:道教传说,谣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被谪降人间。窃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嫦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⑶十二城:亦作十二楼、十二层城,道教传为仙人居处,此借指道观。彩蟾: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以指月,此指代宋华阳姊妹。

  ⑷三英:三朵花,指三位女性,即宋华阳姊妹。

  ⑸水精帘: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长安城发生了震撼朝野的“甘露之变”,李商隐也受其影响,在彷徨中决定到玉阳山去“学仙”,约为四年,这时结识了女道士宋华阳姊妹,也可能因此产生了恋情。《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就写下了当时这种初恋的情感。诗人早已向宋华阳姊妹发出过自己情爱的信息,但始终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消息,当然诗人仍存有幻想,实现自己的情感愿望,于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鉴赏

  首两句是诗人心中发出的感喟,一种深情的阻隔,即使*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先引用两个典故来喻意,一是用嫦娥偷灵药得仙人月,来喻宋氏姊妹已飞升成仙,一是用东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来喻诗人自己,作者说:但仙、凡两境界,“事难兼”啊,今夜我只能望着高楼,“彩蟾”被锁在深阁,城关重重,哪能相见呢?这两句中“兼”与“锁”两词写出了人间种种阻隔,心愿与现实总是相违,在情爱生活中同样如此,对诗人而言,人间无形阻难感受更深了。

  后两句点出“月夜”,诗人此时此景的想像与感受应是如此的:在这明月皎洁,月光如银,安详宁静的夜晚是多么好的时光啊,如果我们三人相聚于山水亭角之间,开怀言志,情感交触,共赏明月,然而这仅是一种梦幻和想象了,抬头一望,我只能出神地仰视一下你们高楼上悬挂的水精帘了。这时抒情主人公的心情只能是诗人在绝句《嫦娥》诗中写的两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此诗后两句在构思上有一个特色,即“应”与“未”对举,“正”与“反”相合,这更加浓了情深意厚,美事难成的寓意。句中“共”与“仍”也是相反相承的,“共”是美好的意愿,而“仍”却蕴藏了生活中多少阻碍与不测。看来李商隐是深于情感的,但是否能冲过对于功名之企求,恐怕也只是“玉楼仍是水精帘”了,做人的难度也就在这里。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3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品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地,小洲。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望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只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水边。《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21)逐:追随。

  (22)月华:月光。

  (23)文:同“纹”。

  (24)闲潭:幽静的水潭。

  (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

  (26)潇湘:湘江与潇水。

  (27)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9)乘月:趁着月光。

  (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作品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作品鉴赏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在此处却别开生面,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整体把握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像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取景考究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 《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誉为“孤篇盖全唐”之杰作。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是扬州人,无可争议。然而,对《春江花月夜》诗的取景地点,却有不同的说法。

  至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是曲江,一种说法是大桥,一种说法是瓜洲。

  曲江说

  在众多对《春江花月夜》的介绍中,认为是写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津一带。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说,“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写的就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

  秦汉时期,长江上的广陵潮便已是一大名胜奇观,曲江的广陵潮便已是一大奇观,当年潮涌上溯至广陵城南曲江江段时,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牵绊,形成怒涛奔涌之势。其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使无数骚人墨客荡气回肠,也留下许多传世的文字诗篇。如西汉大文学家枚乘的《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乎广陵之曲江。”现今学者一般认为,广陵潮完全消失在公元766到779年唐代大历年间。

  “张若虚生活的时代,广陵潮还没有完全消失,他依然能看到潮起潮涌的景象。”韦明铧说,比他略小的诗人李白在《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里,曾留下了‘便睹广陵潮’之句。另外一位唐代诗人李绅在《入扬州郭》序中也曾说到:“潮水旧通扬州郭内,大历以后潮信不通。李欣诗‘鸬鹚山头宿雨晴,扬州郭里见潮生’,此可以验。”

  “在月圆之夜,诗人站在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作了这首‘春江花月夜’。”韦明铧说,全诗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刻画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炉,充满幽美邈远、惝恍迷离、五彩炫目、气通苍穹的夜景。

  瓜洲说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千古传诵,让天下人皆知瓜洲。诗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生动描述,赞咏了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和邈远的人生感悟。”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说,瓜洲自古素有“长江运河第一古镇”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座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古镇。历史上的瓜洲,既是商旅要津,又是兵家要冲,还是人文要地。李白曾过瓜洲古渡,作《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白居易诗《长相思》中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之句。

  据了解,瓜洲正在打造“春江花月夜”景区,以扬州诗人张若虚“孤篇盖全唐”的巅峰之作《春江花月夜》为主题,完美展示瓜洲的古镇风貌和独特风情。在体现“春”之韵、“江”之景、“花”之美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月”文化、发展“夜”经济,扮靓古镇的“诗情画意、浪漫情怀”。

  大桥说

  “‘春、花、月、夜’四景随处皆有,而‘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景象,就发生在大桥镇的南部扬子江江畔。”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唐代扬州的海岸线在今泰州与江都接壤的中间部位,也就是今大桥镇的东部边缘。站在大桥镇的南部扬子江江畔,既可看江,又可望海,加上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就能觅得“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句。其次,晚唐诗人罗隐在开元寺写了《广陵开元寺阁上作》一诗。他在诗中描写所见景观时有这样两句:“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罗隐与张若虚相距的年代只有百数十年,应该说张若虚所描写的“江”、“海”地理位置变化不大,证明了大桥镇一带是当时的长江入海口,只有在大桥镇的江畔才能取得描写《春》诗里“江”和“海”的美景。

  顾仁说,大桥镇的古地名与诗中的诗句也完全吻合。古时大桥名白沙,诗人在诗句中写道:“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就是说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水边*地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了。这正是古镇名称和当时实景被诗人炼成了诗句,而诗人的诗句复又印证了古镇名称和江畔的地貌。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赏析: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集评】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艾治*《宋词名篇赏析》: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常中就显得不*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枝,另一枝,有“使……‘别枝’”之意。

  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xi&agra一ve;n):出现,展现。

  【翻译】

  树上睡梦中的喜鹊被明亮的月光惊醒了,以为天亮了,从一根树枝跳到了另一根树枝上;轻轻吹拂的夜风不时送来蝉儿的阵阵鸣叫。田野里稻花的芳一香阵阵飘来,喧闹的蛙儿好像在诉说着丰收的年景。

  天边偶尔还可以看得见点点星光在闪烁,转眼之间山前竟然稀稀疏疏地下起了雨来。赶紧避雨吧,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拐过一段弯路跑到小溪的桥上,嘿,土地庙树林边的那家茅舍小店忽然展现在眼前。

  【赏析】

  辛弃疾(1140-1207),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先后任湖北、江西、湖南安一抚使等职。任职期间,曾采取过各种强兵富国措施。他一生坚持抗金,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因此,曾长期闲居江西农村,熟悉了乡村生活。他的词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就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作品在构思上颇有特点,上下两阙分别抓住特点描写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

  上阙:重点写晴朗的夜晚。词人抓住“明月”、“清风”、“稻花”、“蛙声”的特点,描绘了一个清朗、幽静、丰收在望的夜晚。词人从视觉上以“惊鹊” “别枝”突出月光之明亮;从听觉上以“半夜鸣蝉”反衬夜半清风之煦暖,以“说丰年”渲染“蛙声”之浑厚雄壮热闹;从嗅觉上以“稻花”飘来的芳一香给人丰收的想象。简短四句话,寥寥几种事物的勾画,一个清朗、幽静、温馨、恬淡、悦耳、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凡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似乎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这一动人场景。

  下阙:这里与上阙不同,上阙写的是大环境,大背景,而这里词人笔锋一转,由远及*地叙写眼前的惊喜,“七八个”说明月光明亮,可见的只有几颗大而亮的星星在闪烁,可见夜之明朗。“两三点”说明雨点稀疏,一走而过而已,可见是随风而来的阵雨。然而,那也得避一避呀,于是想起原来这里曾经有一个茅舍小店,此时却看它不见,正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路转溪头忽见”,拐过一道弯路,走上小溪桥头,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现在词人面前。欣喜若狂的程度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词人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喧闹,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抒写了夏夜的村野风光的幽美。全词笔调灵活生动,亲切轻快,情景交一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古典词作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少有的佳作。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6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古诗简介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爱情诗,前二句谓月下幽会的爱情生活和道教修炼的生活很难两全齐美,想同深锁在道观里的宋华阳姊妹是何等艰难,后二句月色美好,诗人希望与宋华阳姊妹共赏明月,料想玉楼上的水晶帘仍像以前那样透明光洁。这首诗前两句运用典故,后两句正反相合,加浓了情深意厚,美事难成的寓意。

  翻译/译文

  偷桃窃药是两件美事,可惜难两全。玉阳碧城十二楼,曾经幽禁过彩蟾。

  本来我应跟三位美女,一起欣赏月光团圈。那华阳观玉楼,仍然像透明的水精帘。

  注释

  ⑴宋华阳姊妹:作者在玉阳山学道时暗恋的宋华阳姊妹,均是女道士。

  ⑵偷桃:道教传说,谣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被谪降人间。窃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嫦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⑶十二城:亦作十二楼、十二层城,道教传为仙人居处,此借指道观。彩蟾: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以指月,此指代宋华阳姊妹。

  ⑷三英:三朵花,指三位女性,即宋华阳姊妹。

  ⑸水精帘: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长安城发生了震撼朝野的“甘露之变”,李商隐也受其影响,在彷徨中决定到玉阳山去“学仙”,约为四年,这时结识了女道士宋华阳姊妹,也可能因此产生了恋情。《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就写下了当时这种初恋的情感。诗人早已向宋华阳姊妹发出过自己情爱的信息,但始终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消息,当然诗人仍存有幻想,实现自己的情感愿望,于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鉴赏

  首两句是诗人心中发出的感喟,一种深情的阻隔,即使*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先引用两个典故来喻意,一是用嫦娥偷灵药得仙人月,来喻宋氏姊妹已飞升成仙,一是用东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来喻诗人自己,作者说:但仙、凡两境界,“事难兼”啊,今夜我只能望着高楼,“彩蟾”被锁在深阁,城关重重,哪能相见呢?这两句中“兼”与“锁”两词写出了人间种种阻隔,心愿与现实总是相违,在情爱生活中同样如此,对诗人而言,人间无形阻难感受更深了。

  后两句点出“月夜”,诗人此时此景的想像与感受应是如此的:在这明月皎洁,月光如银,安详宁静的夜晚是多么好的时光啊,如果我们三人相聚于山水亭角之间,开怀言志,情感交触,共赏明月,然而这仅是一种梦幻和想象了,抬头一望,我只能出神地仰视一下你们高楼上悬挂的水精帘了。这时抒情主人公的心情只能是诗人在绝句《嫦娥》诗中写的两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此诗后两句在构思上有一个特色,即“应”与“未”对举,“正”与“反”相合,这更加浓了情深意厚,美事难成的寓意。句中“共”与“仍”也是相反相承的,“共”是美好的意愿,而“仍”却蕴藏了生活中多少阻碍与不测。看来李商隐是深于情感的,但是否能冲过对于功名之企求,恐怕也只是“玉楼仍是水精帘”了,做人的难度也就在这里。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7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注释

  苍苍:苍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绝:冲断。

  驰道:《三辅黄图》: “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凤凰楼,在凤凰山上。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

  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注释

  苍苍:苍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谢眺诗《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绝:冲断。

  驰道:《三辅黄图》: “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晋代衣冠成古丘力”诗句。全句意思是古墓已坏,长满松树。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凤凰楼,在凤凰山上。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因有风集此,·赦名。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见《景定建康志》)

  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赏析

  月光照着南京,诗人不尽悲从中来。星星还是那几颗星星,而金陵的王气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路之尽头是浩淼的湖水,古墓上的苍松翠柏老态龙钟;昔日那么繁华的妈鹊观、凤凰楼、清暑殿和乐游苑,也都荒废残破,少有人来。萧瑟的秋风中,还可以听到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金陵自三国东吴以来,连续是好几个朝代的首都,在帝王将相的经营下,它的繁华程度和消费水*达到了顶点。东晋在这里定都以后,建造清暑殿,重楼复道,是夏天乘凉的好地方。南朝宋修驰道,一直通到玄武湖,长达十余里。凤凰山上有凤凰楼,覆舟山下有乐游苑,从山南到山北,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宫观台榭。南朝齐诗人谢眺作诗说:“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可见它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在作为政治中心的金陵,文学艺术也发展繁荣起来。这首先是因为皇帝的提倡,而且好几位皇帝就是文学家或艺术家,在他们周围聚集了大批文士;其次也因为金陵地处江南,民歌流行,艺术土壤丰厚,滋养出华丽璀璨的艺术之花。

  但这一切都成为过去。面对着傲岸的诗人李白,只剩下萧瑟的秋风和素净的月光。秋风里,隐隐传来《韦树后庭花》的乐声,这种靡靡之音,这种亡国之音,这昭示着金陵衰落原因的曲子,现在还在被人唱着!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8

  春山月夜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翻译/译文

  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

  掬起一捧泉水,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抚弄山花,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唯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又是深深的依恋。

  夜风送来了钟声。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

  赏析/鉴赏

  诗的开头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从通篇着眼,如果不能在接着展开的三、四句中将“胜事”写得使人心向往之,那么,其余写“赏玩忘归”的笔墨,势将成为架空之论。

  在这吃紧处,诗人举重若劲,毫不费力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能设想还有比这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第四,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程的远*。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呢!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9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译文

  在一个月夜渡过七里滩,见到的风光景色奇异无比。我吟诵此词,声音差不多传遍各山。

  今夜秋月的光,正洒向桐江。像专为照耀严光高隐的足迹。风景夜露都不是人世所有,我独坐船头吹奏竹笛。无数秋声产生于群山,星月倒映在水中,我怀疑又在驾鹤成仙的梦里。远处传来了船桨划水声,那是渔翁傍着西岩刚刚歇宿。

  心中回忆谢翱被葬在这里,从那以后再不见狂放不羁的人,使我感到孤独。流萤静静地闪着三四点冷光,穿过了前湾的茅屋。清净的林中藏着烟雾,山峰高得遮住了月,帆影摇晃在倒映翠峰的绿水里。我乘船随着流水飘荡,远处的白云静卧深谷。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又名“念奴娇”等,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七里滩:又称“七里濑”、“七里泷”,在浙江省桐庐县严陵山西边,**群峰峭立,绵延七里而水流湍急。

  桐江:也称“桐庐江”,即钱塘江流经浙江省桐庐县的一段。

  当年高躅(zhú):当年高人严光隐居的遗踪。严光,字子陵,东汉会稽余姚人。躅,足迹。

  吹竹:吹竹笛。

  万籁(lài):各种秋声。

  一星在水:星月倒映在水里。严光曾被指为客星夜侵帝座。

  鹤梦:驾鹤成仙的梦。

  挐(ráo)音:船桨拨水的声音。挐,通‘‘挠”,船桨。

  西岩渔父初宿:化用柳宗元《渔翁》中“渔翁夜傍西岩宿"句。

  汐(xī)社沉埋:文天祥被杀后八年(1290年),谢翱与吴思齐、冯柱芳等登西台大哭遥祭,并把他们诗酒聚会之所称为“汐社”,取期晚而信之意。谢翱死后,被吴思齐等人葬在钓台。

  清狂:放荡不羁的意思。

  萤:即萤火虫。

  峰危限月:峰高遮月。

  白云远卧深谷:以白云象征隐士的高风。

  赏析

  此词上片专从听觉感受方面写乘船夜过七里滩时的景色。词人重点写刚出发时的思绪、行动和见闻。“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这三句交代了夜渡的原因:为了追寻古代高尚隐士足迹。但是,往事千年,夜静天黑,时间、环境变化,古迹看不见了。“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风景奇绝,仿佛连风露也不一般,词人不禁情动于中,提箫吹奏。接着,词人笔锋一转,集中写吹箫的音响效果:“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箫声飞扬于夹岸连山之中,引发各种自然声籁,在山中到处出现。天上星光,水中也反映着星光,天水相映,万籁齐鸣,甚至把睡着的鹤也惊醒了。“孥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在词人所乘船附*,忽然传来船桨拨水的响声,原来是夜渔的老人,已经收网归去,停船宿夜了。夜已深这层意思,自然表达出来。上片在描写上,突出人物、山水、自然界对声音的感受。以听觉感受来写夜行船的经历,使读者体会到黑夜的环境特点,同时又暗示了月上之前词人就急于过七里滩的迫切心情。这也为下片集中写月夜下的视觉感受做了很好的过渡。从词人急切乘船,船头吹箫的行为,也体现了他愉悦、和谐的情绪。

  下片专从视觉感受方面写月夜下七里滩的美景。过片先以怀古引出,遥与上片“当年高躅”呼应:“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独”字,点明了联想历史时的自身感受。由于“独”,无人交谈,只好诉诸视觉。接着便集中眼中所见的桐江**,山水景物。最吸引视觉的,在黑暗中莫如光亮了:“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萤光虽小,但在黑夜中是活动的亮点,衬托出**村落的寂静。夜深人静,所见只有自然界的山水了。“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林木清秀,烟霭阵阵;山峰高耸,月亮也被挡住。江上白帆,出没在与碧空一色的江水上。词人的眼光,从*而远。先写*岸的萤光、茅屋、树林,再写高处的山峰、月亮,最后写远处的帆影波光,逐层伸延,如展开一卷桐江夜月图,使江山胜景,由*而远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再收回视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白云在深谷中舒卷,既是词人所见,也是词人的寄意。只有象白云那样自由自在,才能体味大自然的美好。

  全词清俊秀逸,气象不俗,宛如画境,以写景为主,很精巧地体现了夜游的特点,所描绘的景色则突出了清秀幽雅的韵味,给人一种秀雅的审美情趣,同时又融入对古代高士的崇敬之情和超然物外、情景神会的独特感受。

  创作背景

  康熙六十年(1721年)秋,词人拜访友人,夜过桐庐七里滩时创作此词,借以记述所见所感。

  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色深沉,月光窗照半边庭院,北斗星横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窗。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韵译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

  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

  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注释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纵横,这里指横窗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新透:第一次透过。

  赏析:

  【评析】:

  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刘建勋)

  【简析】:

  刘方*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出名的诗人,存诗不多。但他的几首小诗却写得清丽、细腻、新颖、隽永,在当时独具一格。

  据皇甫冉说,刘方*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壁画山水》),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这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如果诗人的笔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多少新鲜感。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来了”为题,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气暖”,是谁“偏知”呢?看来应该是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感觉到春天的来临。前者实写,后者则意寓言外,而又都用“偏知”一语加以绾结,使读者简直分不清什么是生命的欢乐,什么是发现生命的欢乐之欢乐。“虫声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受到春的气息。这些地方,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享有盛誉的名句。实际上,他的这点诗意体验,刘方*几百年前就在《月夜》诗中成功地表现过了。刘诗不及苏诗流传,可能和刘诗无句可摘、没有有意识地表现某种“理趣”有关。但宋人*惯于将自己的发现、认识明白告诉读者,而唐人则往往只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诗意感受,不*惯于言理,这之间是本无轩轾之分的。(刘学锴)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5)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5篇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1

  望江南·多少泪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古诗简介

  《望江南·多少泪》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正面写悲,通过描写词人思国流泪的情形,表达词人对故国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全词描摹细致,语言直朴,有直入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翻译/译文

  我有多少的泪水,纵横交错地流在脸上。我的心事不用拿来边哭边诉说,那笙箫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注释

  ⑴望江南:词牌名。《全唐诗》作“忆江南”,题注:一名“梦江南”,一名“江南好”,一名“梦江口”,一名“望江梅”,一名“归塞北”,一名“谢秋娘”,一名“春去也”。《花草粹编》中注云:“一名‘梦游仙’、‘梦江南’、‘江南好’。”

  ⑵断脸:《全唐诗》中作“沾袖”。意思是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断:擦断。颐(yí):下巴。全句是说,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但又横挂在下巴上,形容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

  ⑶心事: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唐刘皂《长门怨》诗之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将:拿。和:《花草粹编》、吴讷本《尊前集》中均作“如”。说:《全唐诗》、《花草粹编》中均作“滴”。和泪说:一面流眼泪,一面述说。

  ⑷凤笙:相传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爱慕他,穆公便将弄玉许配给他。后弄玉学吹箫,其声清脆悦耳,引动了凤,夫妇遂驾凤飞去。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唐韩愈《淮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休:不要。向:朝着,在。泪时:伤心落泪之时。吹:吹奏。

  ⑸肠断:形容极度悲伤痛苦。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之句。更:愈发。

  ⑹沾袖:(泪水)沾湿衣袖。

  ⑺月明:月光明朗。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赏析/鉴赏

  李煜另一首《望江南》(多少恨)用的是以反写正的艺术手法,以乐来反衬苦,笔意有曲婉之感。但这首《望江南》(多少泪)则不同,是直笔明写,正见正写,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艺术手法,因而有愈见沉痛之感。二词可同读,对作者的忧思愁恨则体会更深。

  “多少泪”即“多少恨”之续写,“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后,悲情更苦,离恨更深,作者再也无法自制,只能任凭“多少泪,断脸复横颐”了。眼泪纵横当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难收,也许有号啕之举,但是,泪可流,“心事”却不可说,一是满腔悔恨无法说,二是故国情怀不能说,自伤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现,作者心中愁苦跃然纸上。不但“心事”不可说,连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凤笙也不能吹起,这种痛苦和不自由是非常地残酷。古人悲思不可解,常有“欲将心思付瑶琴”(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之想,而这情此景,作者却连这一点奢望都不敢有。况且,凤笙向来为欢歌之用,于此时吹奏,对李煜来讲,只是徒增感慨、更添思忆而已,所以一句“休向”,使作者的幽居无奈中又多添了几分不堪回首的痛苦。于是乎,“肠断更无疑”但是惟一的结局了。这首词正是李煜入宋后“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真实写照。

  全词与“多少恨”同调,取笔不同但取意同。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深沉痛苦,描摹细致,语言直朴,较“多少恨”有更直入人心的感染力。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2

  江南旅情 (唐)祖咏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注释:

  ⑴楚山:楚地之山。

  ⑵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⑶潭橘:吴潭的橘子。

  ⑷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翻译:

  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就知道夜潮来临。我书剑飘零,羁留*于南斗之下,家乡遥远,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吴潭的美橘熟了,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赏析:

  这首作品里江南景色是一种意象中的景色,全诗仿佛都出于大概统一这样的视角。像“楚山不可极”,就将背景的广阔简洁得说明了;“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其实也是一种大概的描绘。不过诗里也有细节刻画,诗人主要用细节刻画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乡邻的牵挂,旅行中见到的优美景色固然不俗,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露得很殷切。比如用星象和季风来说明远离故乡羁绊在外的情况,为后一句的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寄送橘子做了一个铺垫,心中的乡愁之浓烈可见是真实的。

  江南烟雨名扬天下,但是江南临海,海岸线很长,这固有的广阔风光却历来少有写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恰恰是江南山川广袤的景致。说祖咏是一位心思巧妙的诗人,确实如此。

  从感情色彩上分析这首诗,诗人的表达还是很含蓄的。也许放在今天,如果做同样的事情会显得很做作,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但是放在诗人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找不到捎东西回家乡的人而苦恼就是一种思乡情怀的自然流露。

  对于诗中用到的来描绘景色的素材,大致上把江南既婉约又壮阔的秀丽山川写给了后人,也许里面有着些许豪气,但是豪气是藏在字句里的,不让读者有被气势所迫的感觉。在祖咏的《江南旅情》中,江南实在少了些脂粉气,多了些清爽。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3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翻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护城河。

  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咨嗟:叹息、慨叹。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新火:唐宋*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赏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的《望江南》增加了一叠。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景象,包括三个层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吹起柳丝千条细。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意暮而未老。“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其次,三、四句直说,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烟雨暗千家。”五句是说,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

  三个层次显示有一个特写镜头导入,再是大场面的铺叙,最后,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上片,写春景。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这首词从“春未老”说起,既是针对时令,谓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尚未老去,仍然充满春意,生机勃勃,同时也是针对自己老大无成而发的,所谓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见内心是不自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苏东坡实际上并不真能超然,这种似是非是的境界,真是苏东坡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4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注释】:

  1.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2.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4.皆:副词,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O;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7.洲:水边陆地。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朗读节奏划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写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翻译】:

  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翻译二】: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简析】:

  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望江楼上悄然独立,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夕阳西下,万舟驶过,仍没有爱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缓缓东流。心中的爱与恨,相思与失望交织一起,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赏析一】:

  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

  “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O”为水草,O、水相依而生,O失水则死。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

  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赏析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来,匆匆梳洗后,独自倚在望江楼上眺望。从这了了的八个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DD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

  ④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

  ⑤再进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来这江楼上盼归呢?

  ⑥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

  “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这时的她还没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5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古诗简介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写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全词语言朴实,清新温婉,意境含蓄优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见一个“愁”字,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将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达得酣畅淋漓。在手法上,此词运用白描写情态动作,生动传神,真挚感人,体现了小晏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翻译/译文

  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注释

  ⑴消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⑵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消魂:一作“佳期”。

  ⑶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素:白绢。古人为书,多写于白绢上。

  ⑷浮雁沉鱼:古代诗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又《汉书·苏武传》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因合称书信为鱼雁,亦有以鳞代鱼,以鸿作雁者。另亦指传书信者。

  ⑸终了:纵了,即使写成。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

  ⑹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破: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赏析/鉴赏

  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

  这首词语言清疏明畅,但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真可说是“浅语有致”。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6)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五篇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齐天乐·蟋蟀 宋朝 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齐天乐·蟋蟀》译文

  诗人庾信先是在吟《愁赋》,接着又听到一阵凄切的私语声,原来是蟋蟀在叫。露水打湿了门上的铜环,青苔侵入了井边的石板,这些地方都曾听到过它的叫声。哀怨的声音好像是在倾诉着什么,正当思妇失眠,起来寻找机杼,想织锦书寄给远方的时候。在列着画有青山的曲折屏风的闺房里,夜气凉透,孤居独宿,那是怎么样的心情啊!

  黑暗中西窗外又刮起了风雨,为什么这虫声老是应和着砧杵声,断断续续地响个不停呢?它在旅舍里迎接寒秋,在离宫中凭吊冷月,该是另有许多伤心的事罢!《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曾描写过它,那些诗句像是率意而为之的。可笑的是世上那些无知小儿女,他们蹲在篱笆旁,兴高采烈地喊叫着:快拿灯来,有蟋蟀!殊不知如果将此虫声谱成琴曲,一声声地弹奏出来,听上去一定是更加悲苦的。

  《齐天乐·蟋蟀》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兹以姜词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亦有前后片首句有不用韵者。

  丙辰岁: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名镃.张俊孙,有《南湖集》。张达可,张链旧字时可,与达可连名,疑是兄弟。

  裴回:即徘徊。

  中都:犹言都内,指杭州。

  庾郎:指庾信,曾作《愁赋》,今唯存残句。

  铜铺:装在大门上用来衔环的铜制零件。

  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砧杵(zhēnchǔ):捣衣石和棒槌。

  候馆:迎客的馆舍。

  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豳(bīn)诗:指《诗·豳风·七月》,其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句。

  漫与:率意而为之。

  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姜夔自注,“宜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齐天乐·蟋蟀》赏析一

  姜夔此词,前有小序云:“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丙辰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词先从听蟋蟀者写入。“庾郎先自吟愁赋”,庾郎,即庾信,曾作《愁赋》,今已不传,此似指《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之作。杜甫诗云:“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而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更闻”与“先自”相呼应,将词意推进一层。骚人夜吟,已自愁情满怀,更那堪又听到如窃窃“私语”的蟋蟀悲吟呢!从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

  “露湿”三句是空间的展开,目的是藉以触发更广泛的人事。铜铺,铜做的铺首,装在门上衔门环;此指门外。石井,此指井栏边。说蟋蟀鸣声在大门外;井栏边,到处可闻。“哀音似诉”,承上“私语”而来,这如泣似诉的声声哀鸣,使一位本来就转侧无眠的思妇更加无法入梦了,只有起床以织布来消解烦忧(蟋蟀一名促织,正与词意符合)。于是蟋蟀声又和机杼声融成一片。这几句遗貌取神,离影得似,妙在如“野云孤云,去留无迹”(《张炎《词论》》)。词中的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帝王、儿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组织到一篇中来。其中,不仅有词人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现实。“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思妇怀念远人的心情。面对屏风上的远水遥山,不由神驰万里。秋色已深,什么时候才能将亲手织就的冬衣送到远方征人的手中?秋夜露寒,什么时候征人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远人遥隔,如今只余一人对影自怜,又有什么情绪来寻欢作乐呢?几句言简意远,委婉尽情。

  下片首句岭断云连,最得换头妙谛,被后人奉为典范。岭断,言其空间和人事的更换——由室内而窗外,由织妇而捣衣女。云连,指其着一“又”字承上而做到境换意连,脉络暗通。寒窗孤灯,秋风吹雨,那蟋蟀究竟为谁时断时续地凄凄悲吟呢?伴随着它的是远处时隐时显的阵阵捣衣声。“为谁”二字,以有情向无情境界引向空灵深远之处。

  以下“候馆”三句,继续写蟋蟀鸣声的转移,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客馆,可以包举谪臣迁客、士人游子各色人等;离宫,可以包括不幸的帝王后妃、宫娥彩女。这些飘泊者、失意者,不论尊卑长幼,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在国怀乡愁绪袭扰心以上极写蟋蟀的声音处处可闻,使人有欲避不能之感。它似私语,似悲诉,时断时续;它与孤吟声、机杼声、砧杵声交织成一片。仿佛让人听到一组凄婉哀愁的交响乐。“豳诗漫与”,词人说自己受到蟋蟀声的感染而率意为诗了。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是,下面突然插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声情骤变,似与整首乐章的主旋律不相协调。而与友人张鎡《满庭芳》词中“八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意境相若。然细加品味,正如陈延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的确,这是这阕大型交响乐中的一支小小插曲,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所以当这种天真儿女所特具的乐趣被谱入乐章之后,并不与主旋律相悖逆,反倒使原本就无限幽怨凄楚的琴音,变得“一声声更苦”了。以乐笔写愁然,正是白石词的匠心妙用。

  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通过写听蟋蟀鸣声,寄托家国之恨。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分辟蹊径,别开生面,用空间的不断转换和人事的.广泛触发,层层夹写,步步烘托,达到一种凄迷深远的艺术造境。

  《齐天乐·蟋蟀》赏析二

  这是一首以歌咏蟋蟀而著名的词篇。词中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被幽囚的皇帝和捉蟋蟀的儿童等等,巧妙地组织到这一字数有限的篇幅中来,层次鲜明地展示出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仅有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观实。“离宫吊月”等句所寄寓的家国兴亡之叹是比较明显的。

  词的写法很有特色。概括说来,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富有音乐性,二是富有层次性和节奏感。所谓富有音乐性,就是说,读者在读过这首词以后,除了通过文字进入词的意境以外,同时,又象是听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一般,获得了音乐上的美感享受。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是从蟋蟀的哀鸣声中获得灵感,并且从音乐这一角度展开联想,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蟋蟀的哀鸣声、诗人的吟诵声、思妇的织机声、捣衣的砧杵声、被囚者的悲叹声、儿女们的欢笑声以及哀苦的琴声等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首短小的词里,几乎可以使读者听到或联想到夜里所能听到的一切声响。当然,词中出现的种种音响,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或机械的再现,而是作者把自己从客观事物中得到的感受,即感情反映,通过诗歌这一形式而创造出的一种音乐形象。从音响和音乐这一角度来进行艺术构思,这一指导思想在小序中说得比较清楚:“闻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功父先成,辞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由于夜间只闻蟋蟀之声而不见其身形,从“声”这一角度构思不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新颖的。还有,词的最后两句写道:“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所谓“写入琴丝”,也就是把词中所写到的各种音响形象全都谱成乐曲,由琴弦弹奏出来。这说明,词中所写到的一切声响,都已经过作者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姜夔是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于谱曲,至今还保留他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板眼符号,所以虽然有人经过努力已经译成简谱,却仍不能恢复宋时歌唱的真相。但是,我们却从这首词里听到了他用文字捕捉到的种种音响,以及用文字谱写成的优美旋律。这首《齐天乐》,实际上就是一曲由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总悲吟的交响乐。

  所谓富有层次性(或节奏感),就是说,这首词从音乐这一特性来讲,作为发展音乐主题的全曲结构是层次清楚而又谨严的。借用音乐术语来说,这首词是一个变奏曲的结构,除引子。(或称呈示部)和尾声(或称尾曲)以外,中间共有四段变奏,这四段变奏,还可分为变化部(前两段)和再现部(后两段)。下面,我们就按这一结构层次逐一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首词的引子实际只有两句:“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前一句写的是诗人的吟诵声,意即通过诗词来表现人间的愁苦。后一句写的是蛩音,即蟋蟀的哀鸣。吟赋,已愁苦难堪,更何况又加之以凄厉的蛩音?从“先自”到“更闻”是感情的层进,是人蛩杂写,二者相互烘托、融合,奠定全词的基调,构成全词的主题。从“露湿铜铺”到“都是曾听伊处”是第一乐句(或第一段),是蛩者的变奏。在吊有铜环的门边,在布满苍苔的井口,总之到处都是一片蟋蟀的鸣声。从“正思妇无眠”到“甚情绪”是第二乐句,是人声的变奏。写的是孤栖独处的思妇,听到蟋蟀的哀曲,想起远征在外的丈夫,赶快起身寻找织布的机梭,以便为丈夫织一身御寒的衣服。“曲曲屏山”二句暗写“壁间蟋蟀有声”,并与思妇的“独自夜凉”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实际上把人声与蛩声这两个不同的乐思交织在一起,汇合**声、机声、蛩声三者难以区别的和弦,使乐曲出现了阶段性的高潮,并以“甚情绪”这样抒情性旋律作短暂的休止,使主题得以初步发展,变化部到此完成。过片,从“西窗又吹晴雨”到“相和砧杵”是第三乐句,作人声与整音汇合的变奏。写的是在人声、机杼声、蛩声之外,突然又增添了风声、雨声、砧杵声。在这一系列声响的间歇,可以听到断续的蟋蟀声,似乎是在为那特别响亮的捣衣的砧杵声作伴奏。从张炎开始,历代词人都同声赞赏这换头一句“曲之意不断”,并由此得出结论说“作慢词最是过变不要断了曲意”。从乐曲这一个角度讲,当然也应如此。音乐的主题不仅于此应再度出现,并且还要有所变更。人的哀叹与蟋蟀的悲鸣,到此形成强烈对比与互相排斥,同时还要为矛盾的解决做好准备。从“候馆迎秋”到“别有伤心无数”是第四乐句,是人世愁苦哀叹声的大变奏,写的是客馆离人的长吁,被幽囚的皇帝的悲叹,把乐曲推到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思想高度,形成全曲的高潮,结束了再现部。“豳诗漫与”到终篇是尾曲,在完美结束之前,乐曲又出现了新的不安与不协;“世间儿女”捉蟋蟀的灯笼之光与欢乐之声,同“离宫吊月”的悲叹形成“对抗力量”,形成极强的对照。就思想讲,这几句构成了对南宋苟且偷安,不图进取,而只顾寻欢逐乐这一可悲观实的批判。这种批判,从侧面衬托并深化了主题。

  下面,紧接着是旋律的直线下降:“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这一旋律,是在情绪高度激发之后,形成情绪的转折,它通过抒情性很强的琴声,弹出了词人难以抑止的悲愤,终于以深沉悲苦的音调,结束全篇。

  《齐天乐·蟋蟀》创作背景

  姜夔此词,前小序可知,词作于丙辰年是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译文:

  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

  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

  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

  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

  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

  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

  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

  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

  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

  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

  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

  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

  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

  在出巡的**凭吊故国的月圆。

  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

  象《豳风·七月》,都可即*成篇。

  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

  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

  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

  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注释:

  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

  裴回:即徘徊。

  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

  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

  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

  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候馆:迎客的馆舍。

  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

  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赏析:

  赏析一

  姜夔此词,前有小序云:“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丙辰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 ;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词先从听蟋蟀者写入 。“庾郎先自吟愁赋 ”,庾郎 ,即庾信,曾作《愁赋》,今已不传,此似指《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之作。杜甫诗云:“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而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更闻”与“先自”相呼应,将词意推进一层。骚人夜吟 ,已自愁情满怀,更那堪又听到如窃窃“私语”的蟋蟀悲吟呢!从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

  “露湿”三句是空间的展开,目的是藉以触发更广泛的人事。铜铺,铜做的铺首 ,装在门上衔门环;此指门外。石井,此指井栏边。说蟋蟀鸣声在大门外;井栏边,到处可闻 。“哀音似诉 ”,承上“私语”而来,这如泣似诉的声声哀鸣,使一位本来就转侧无眠的思妇更加无法入梦了,只有起床以织布来消解烦忧(蟋蟀一名促织 ,正与词意符合)。于是蟋蟀声又和机杼声融成一片。这几句遗貌取神,离影得似,妙在如“野云孤云 ,去留无迹”(《张炎《词论》》)。词中的蟋蟀的鸣声为线索 ,把诗人、思妇、客子、帝王、儿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组织到一篇中来。其中,不仅有词人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现实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思妇怀念远人的心情。面对屏风上的远水遥山,不由神驰万里。秋色已深,什么时候才能将亲手织就的冬衣送到远方征人的手中?秋夜露寒,什么时候征人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 ?远人遥隔,如今只余一人对影自怜,又有什么情绪来寻欢作乐呢?几句言简意远,委婉尽情。

  下片首句岭断云连,最得换头妙谛,被后人奉为典范。岭断,言其空间和人事的更换——由室内而窗外,由织妇而捣衣女。云连,指其着一“又”字承上而做到境换意连 ,脉络暗通。寒窗孤灯,秋风吹雨,那蟋蟀究竟为谁时断时续地凄凄悲吟呢?伴随着它的是远处时隐时显的阵阵捣衣声 。“为谁”二字,以有情向无情境界引向空灵深远之处。

  以下“候馆”三句,继续写蟋蟀鸣声的转移,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客馆,可以包举谪臣迁客、士人游子各色人等;离宫,可以包括不幸的帝王后妃、宫娥彩女。这些飘泊者、失意者,不论尊卑长幼,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在国怀乡愁绪袭扰心以上极写蟋蟀的声音处处可闻,使人有欲避不能之感 。它似私语,似悲诉,时断时续;它与孤吟声、机杼声、砧杵声交织成一片。仿佛让人听到一组凄婉哀愁的交响乐。“豳诗漫与”,词人说自己受到蟋蟀声的感染而率意为诗了。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是,下面突然插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声情骤变,似与整首乐章的主旋律不相协调。而与友人张鎡《满庭芳》词中“八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意境相若。然细加品味,正如陈延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的确,这是这阕大型交响乐中的一支小小插曲,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所以当这种天真儿女所特具的乐趣被谱入乐章之后,并不与主旋律相悖逆,反倒使原本就无限幽怨凄楚的琴音,变得“一声声更苦”了。以乐笔写愁然,正是白石词的匠心妙用。

  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通过写听蟋蟀鸣声,寄托家国之恨。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分辟蹊径,别开生面,用空间的不断转换和人事的广泛触发,层层夹写,步步烘托,达到一种凄迷深远的艺术造境。

  赏析二

  这是一首以歌咏蟋蟀而著名的词篇。词中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被幽囚的皇帝和捉蟋蟀的儿童等等,巧妙地组织到这一字数有限的篇幅中来,层次鲜明地展示出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仅有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观实。“离宫吊月”等句所寄寓的家国兴亡之叹是比较明显的。

  词的写法很有特色。概括说来,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富有音乐性,二是富有层次性和节奏感。所谓富有音乐性,就是说,读者在读过这首词以后,除了通过文字进入词的意境以外,同时,又象是听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一般,获得了音乐上的美感享受。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是从蟋蟀的哀鸣声中获得灵感,并且从音乐这一角度展开联想,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蟋蟀的哀鸣声、诗人的吟诵声、思妇的织机声、捣衣的砧杵声、被囚者的悲叹声、儿女们的欢笑声以及哀苦的琴声等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首短小的词里,几乎可以使读者听到或联想到夜里所能听到的一切声响。当然,词中出现的种种音响,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或机械的再现,而是作者把自己从客观事物中得到的感受,即感情反映,通过诗歌这一形式而创造出的一种音乐形象。从音响和音乐这一角度来进行艺术构思,这一指导思想在小序中说得比较清楚:“闻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功父先成,辞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由于夜间只闻蟋蟀之声而不见其身形,从“声”这一角度构思不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新颖的。还有,词的最后两句写道:“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所谓“写入琴丝”,也就是把词中所写到的各种音响形象全都谱成乐曲,由琴弦弹奏出来。这说明,词中所写到的一切声响,都已经过作者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姜夔是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于谱曲,至今还保留他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板眼符号,所以虽然有人经过努力已经译成简谱,却仍不能恢复宋时歌唱的真相。但是,我们却从这首词里听到了他用文字捕捉到的种种音响,以及用文字谱写成的优美旋律。这首《齐天乐》,实际上就是一曲由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总悲吟的交响乐。

  所谓富有层次性(或节奏感),就是说,这首词从音乐这一特性来讲,作为发展音乐主题的全曲结构是层次清楚而又谨严的。借用音乐术语来说,这首词是一个变奏曲的结构,除引子。(或称呈示部)和尾声(或称尾曲)以外,中间共有四段变奏,这四段变奏,还可分为变化部(前两段)和再现部(后两段)。下面,我们就按这一结构层次逐一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首词的引子实际只有两句:“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前一句写的是诗人的吟诵声,意即通过诗词来表现人间的愁苦。后一句写的是蛩音,即蟋蟀的哀鸣。吟赋,已愁苦难堪,更何况又加之以凄厉的蛩音?从“先自”到“更闻”是感情的层进,是人蛩杂写,二者相互烘托、融合,奠定全词的基调,构成全词的主题。从“露湿铜铺”到“都是曾听伊处”是第一乐句(或第一段),是蛩者的变奏。在吊有铜环的门边,在布满苍苔的井口,总之到处都是一片蟋蟀的鸣声。从“正思妇无眠”到“甚情绪”是第二乐句,是人声的变奏。写的是孤栖独处的思妇,听到蟋蟀的哀曲,想起远征在外的丈夫,赶快起身寻找织布的机梭,以便为丈夫织一身御寒的衣服。“曲曲屏山”二句暗写“壁间蟋蟀有声”,并与思妇的'“独自夜凉”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实际上把人声与蛩声这两个不同的乐思交织在一起,汇合**声、机声、蛩声三者难以区别的和弦,使乐曲出现了阶段性的高潮,并以“甚情绪”这样抒情性旋律作短暂的休止,使主题得以初步发展,变化部到此完成。过片,从“西窗又吹晴雨”到“相和砧杵”是第三乐句,作人声与整音汇合的变奏。写的是在人声、机杼声、蛩声之外,突然又增添了风声、雨声、砧杵声。在这一系列声响的间歇,可以听到断续的蟋蟀声,似乎是在为那特别响亮的捣衣的砧杵声作伴奏。从张炎开始,历代词人都同声赞赏这换头一句“曲之意不断”,并由此得出结论说“作慢词最是过变不要断了曲意”。从乐曲这一个角度讲,当然也应如此。音乐的主题不仅于此应再度出现,并且还要有所变更。人的哀叹与蟋蟀的悲鸣,到此形成强烈对比与互相排斥,同时还要为矛盾的解决做好准备。从“候馆迎秋”到“别有伤心无数”是第四乐句,是人世愁苦哀叹声的大变奏,写的是客馆离人的长吁,被幽囚的皇帝的悲叹,把乐曲推到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思想高度,形成全曲的高潮,结束了再现部。“豳诗漫与”到终篇是尾曲,在完美结束之前,乐曲又出现了新的不安与不协;“世间儿女”捉蟋蟀的灯笼之光与欢乐之声,同“离宫吊月”的悲叹形成“对抗力量”,形成极强的对照。就思想讲,这几句构成了对南宋苟且偷安,不图进取,而只顾寻欢逐乐这一可悲观实的批判。这种批判,从侧面衬托并深化了主题。

  下面,紧接着是旋律的直线下降:“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这一旋律,是在情绪高度激发之后,形成情绪的转折,它通过抒情性很强的琴声,弹出了词人难以抑止的悲愤,终于以深沉悲苦的音调,结束全篇。

  评解

  这首词的主旋律是个“愁”字,沿秋色、秋声、秋思运笔,布置意象,形成“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特色。上阕有庚信《愁赋》比兴,使秋声、秋思宕向深处,丰富内涵。下阕用砧杵之声比兴,写候馆、离宫,其“别有伤心无数”暗指四十年前被掳到北方去的宋室君臣,他们在囚禁中迎秋吊月,又有何感。“豳诗漫与”句巧妙地将上文一齐收拢。“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以陈廷焯的说法是“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有心人之苦”。“一声声更苦”,结语余音袅袅。此词题材虽小,立意却比较高,意境也深沉开阔得多。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译文:

  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

  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

  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

  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

  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

  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

  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

  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

  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

  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

  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

  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

  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

  在出巡的**凭吊故国的月圆。

  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

  象《豳风·七月》,都可即*成篇。

  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

  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

  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

  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注释:

  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

  裴回:即徘徊。

  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

  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

  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

  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候馆:迎客的馆舍。

  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

  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赏析:

  赏析一

  姜夔此词,前有小序云:“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丙辰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 ;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词先从听蟋蟀者写入 。“庾郎先自吟愁赋 ”,庾郎 ,即庾信,曾作《愁赋》,今已不传,此似指《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之作。杜甫诗云:“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而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更闻”与“先自”相呼应,将词意推进一层。骚人夜吟 ,已自愁情满怀,更那堪又听到如窃窃“私语”的蟋蟀悲吟呢!从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

  “露湿”三句是空间的展开,目的是藉以触发更广泛的人事。铜铺,铜做的铺首 ,装在门上衔门环;此指门外。石井,此指井栏边。说蟋蟀鸣声在大门外;井栏边,到处可闻 。“哀音似诉 ”,承上“私语”而来,这如泣似诉的声声哀鸣,使一位本来就转侧无眠的思妇更加无法入梦了,只有起床以织布来消解烦忧(蟋蟀一名促织 ,正与词意符合)。于是蟋蟀声又和机杼声融成一片。这几句遗貌取神,离影得似,妙在如“野云孤云 ,去留无迹”(《张炎《词论》》)。词中的蟋蟀的鸣声为线索 ,把诗人、思妇、客子、帝王、儿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组织到一篇中来。其中,不仅有词人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现实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思妇怀念远人的心情。面对屏风上的远水遥山,不由神驰万里。秋色已深,什么时候才能将亲手织就的冬衣送到远方征人的手中?秋夜露寒,什么时候征人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 ?远人遥隔,如今只余一人对影自怜,又有什么情绪来寻欢作乐呢?几句言简意远,委婉尽情。

  下片首句岭断云连,最得换头妙谛,被后人奉为典范。岭断,言其空间和人事的更换——由室内而窗外,由织妇而捣衣女。云连,指其着一“又”字承上而做到境换意连 ,脉络暗通。寒窗孤灯,秋风吹雨,那蟋蟀究竟为谁时断时续地凄凄悲吟呢?伴随着它的是远处时隐时显的阵阵捣衣声 。“为谁”二字,以有情向无情境界引向空灵深远之处。

  以下“候馆”三句,继续写蟋蟀鸣声的转移,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客馆,可以包举谪臣迁客、士人游子各色人等;离宫,可以包括不幸的帝王后妃、宫娥彩女。这些飘泊者、失意者,不论尊卑长幼,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在国怀乡愁绪袭扰心以上极写蟋蟀的声音处处可闻,使人有欲避不能之感 。它似私语,似悲诉,时断时续;它与孤吟声、机杼声、砧杵声交织成一片。仿佛让人听到一组凄婉哀愁的交响乐。“豳诗漫与”,词人说自己受到蟋蟀声的感染而率意为诗了。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是,下面突然插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声情骤变,似与整首乐章的主旋律不相协调。而与友人张鎡《满庭芳》词中“八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意境相若。然细加品味,正如陈延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的确,这是这阕大型交响乐中的一支小小插曲,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所以当这种天真儿女所特具的乐趣被谱入乐章之后,并不与主旋律相悖逆,反倒使原本就无限幽怨凄楚的琴音,变得“一声声更苦”了。以乐笔写愁然,正是白石词的匠心妙用。

  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通过写听蟋蟀鸣声,寄托家国之恨。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分辟蹊径,别开生面,用空间的不断转换和人事的广泛触发,层层夹写,步步烘托,达到一种凄迷深远的艺术造境。

  赏析二

  这是一首以歌咏蟋蟀而著名的词篇。词中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被幽囚的皇帝和捉蟋蟀的儿童等等,巧妙地组织到这一字数有限的篇幅中来,层次鲜明地展示出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仅有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观实。“离宫吊月”等句所寄寓的家国兴亡之叹是比较明显的。

  词的写法很有特色。概括说来,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富有音乐性,二是富有层次性和节奏感。所谓富有音乐性,就是说,读者在读过这首词以后,除了通过文字进入词的意境以外,同时,又象是听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一般,获得了音乐上的美感享受。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是从蟋蟀的哀鸣声中获得灵感,并且从音乐这一角度展开联想,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蟋蟀的哀鸣声、诗人的吟诵声、思妇的织机声、捣衣的砧杵声、被囚者的悲叹声、儿女们的欢笑声以及哀苦的琴声等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首短小的词里,几乎可以使读者听到或联想到夜里所能听到的一切声响。当然,词中出现的种种音响,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或机械的再现,而是作者把自己从客观事物中得到的感受,即感情反映,通过诗歌这一形式而创造出的一种音乐形象。从音响和音乐这一角度来进行艺术构思,这一指导思想在小序中说得比较清楚:“闻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功父先成,辞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由于夜间只闻蟋蟀之声而不见其身形,从“声”这一角度构思不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新颖的。还有,词的最后两句写道:“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所谓“写入琴丝”,也就是把词中所写到的各种音响形象全都谱成乐曲,由琴弦弹奏出来。这说明,词中所写到的一切声响,都已经过作者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姜夔是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于谱曲,至今还保留他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板眼符号,所以虽然有人经过努力已经译成简谱,却仍不能恢复宋时歌唱的真相。但是,我们却从这首词里听到了他用文字捕捉到的种种音响,以及用文字谱写成的优美旋律。这首《齐天乐》,实际上就是一曲由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总悲吟的交响乐。

  所谓富有层次性(或节奏感),就是说,这首词从音乐这一特性来讲,作为发展音乐主题的全曲结构是层次清楚而又谨严的。借用音乐术语来说,这首词是一个变奏曲的结构,除引子。(或称呈示部)和尾声(或称尾曲)以外,中间共有四段变奏,这四段变奏,还可分为变化部(前两段)和再现部(后两段)。下面,我们就按这一结构层次逐一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首词的引子实际只有两句:“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前一句写的是诗人的吟诵声,意即通过诗词来表现人间的愁苦。后一句写的是蛩音,即蟋蟀的哀鸣。吟赋,已愁苦难堪,更何况又加之以凄厉的蛩音?从“先自”到“更闻”是感情的层进,是人蛩杂写,二者相互烘托、融合,奠定全词的基调,构成全词的主题。从“露湿铜铺”到“都是曾听伊处”是第一乐句(或第一段),是蛩者的变奏。在吊有铜环的门边,在布满苍苔的井口,总之到处都是一片蟋蟀的鸣声。从“正思妇无眠”到“甚情绪”是第二乐句,是人声的变奏。写的是孤栖独处的思妇,听到蟋蟀的哀曲,想起远征在外的丈夫,赶快起身寻找织布的机梭,以便为丈夫织一身御寒的衣服。“曲曲屏山”二句暗写“壁间蟋蟀有声”,并与思妇的“独自夜凉”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实际上把人声与蛩声这两个不同的乐思交织在一起,汇合**声、机声、蛩声三者难以区别的和弦,使乐曲出现了阶段性的高潮,并以“甚情绪”这样抒情性旋律作短暂的休止,使主题得以初步发展,变化部到此完成。过片,从“西窗又吹晴雨”到“相和砧杵”是第三乐句,作人声与整音汇合的变奏。写的是在人声、机杼声、蛩声之外,突然又增添了风声、雨声、砧杵声。在这一系列声响的间歇,可以听到断续的蟋蟀声,似乎是在为那特别响亮的捣衣的砧杵声作伴奏。从张炎开始,历代词人都同声赞赏这换头一句“曲之意不断”,并由此得出结论说“作慢词最是过变不要断了曲意”。从乐曲这一个角度讲,当然也应如此。音乐的主题不仅于此应再度出现,并且还要有所变更。人的哀叹与蟋蟀的悲鸣,到此形成强烈对比与互相排斥,同时还要为矛盾的解决做好准备。从“候馆迎秋”到“别有伤心无数”是第四乐句,是人世愁苦哀叹声的大变奏,写的是客馆离人的长吁,被幽囚的皇帝的悲叹,把乐曲推到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思想高度,形成全曲的高潮,结束了再现部。“豳诗漫与”到终篇是尾曲,在完美结束之前,乐曲又出现了新的不安与不协;“世间儿女”捉蟋蟀的灯笼之光与欢乐之声,同“离宫吊月”的悲叹形成“对抗力量”,形成极强的对照。就思想讲,这几句构成了对南宋苟且偷安,不图进取,而只顾寻欢逐乐这一可悲观实的批判。这种批判,从侧面衬托并深化了主题。

  下面,紧接着是旋律的直线下降:“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这一旋律,是在情绪高度激发之后,形成情绪的转折,它通过抒情性很强的琴声,弹出了词人难以抑止的悲愤,终于以深沉悲苦的音调,结束全篇。

  评解

  这首词的主旋律是个“愁”字,沿秋色、秋声、秋思运笔,布置意象,形成“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特色。上阕有庚信《愁赋》比兴,使秋声、秋思宕向深处,丰富内涵。下阕用砧杵之声比兴,写候馆、离宫,其“别有伤心无数”暗指四十年前被掳到北方去的宋室君臣,他们在囚禁中迎秋吊月,又有何感。“豳诗漫与”句巧妙地将上文一齐收拢。“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以陈廷焯的说法是“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有心人之苦”。“一声声更苦”,结语余音袅袅。此词题材虽小,立意却比较高,意境也深沉开阔得多。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齐天乐·蟋蟀 宋朝 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齐天乐·蟋蟀》译文

  诗人庾信先是在吟《愁赋》,接着又听到一阵凄切的私语声,原来是蟋蟀在叫。露水打湿了门上的铜环,青苔侵入了井边的石板,这些地方都曾听到过它的叫声。哀怨的声音好像是在倾诉着什么,正当思妇失眠,起来寻找机杼,想织锦书寄给远方的时候。在列着画有青山的曲折屏风的闺房里,夜气凉透,孤居独宿,那是怎么样的心情啊!

  黑暗中西窗外又刮起了风雨,为什么这虫声老是应和着砧杵声,断断续续地响个不停呢?它在旅舍里迎接寒秋,在离宫中凭吊冷月,该是另有许多伤心的事罢!《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曾描写过它,那些诗句像是率意而为之的。可笑的是世上那些无知小儿女,他们蹲在篱笆旁,兴高采烈地喊叫着:快拿灯来,有蟋蟀!殊不知如果将此虫声谱成琴曲,一声声地弹奏出来,听上去一定是更加悲苦的。

  《齐天乐·蟋蟀》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兹以姜词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亦有前后片首句有不用韵者。

  丙辰岁: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名镃.张俊孙,有《南湖集》。张达可,张链旧字时可,与达可连名,疑是兄弟。

  裴回:即徘徊。

  中都:犹言都内,指杭州。

  庾郎:指庾信,曾作《愁赋》,今唯存残句。

  铜铺:装在大门上用来衔环的铜制零件。

  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砧杵(zhēnchǔ):捣衣石和棒槌。

  候馆:迎客的馆舍。

  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豳(bīn)诗:指《诗·豳风·七月》,其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句。

  漫与:率意而为之。

  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姜夔自注,“宜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齐天乐·蟋蟀》赏析一

  姜夔此词,前有小序云:“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丙辰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词先从听蟋蟀者写入。“庾郎先自吟愁赋”,庾郎,即庾信,曾作《愁赋》,今已不传,此似指《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之作。杜甫诗云:“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而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更闻”与“先自”相呼应,将词意推进一层。骚人夜吟,已自愁情满怀,更那堪又听到如窃窃“私语”的蟋蟀悲吟呢!从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

  “露湿”三句是空间的展开,目的是藉以触发更广泛的人事。铜铺,铜做的铺首,装在门上衔门环;此指门外。石井,此指井栏边。说蟋蟀鸣声在大门外;井栏边,到处可闻。“哀音似诉”,承上“私语”而来,这如泣似诉的声声哀鸣,使一位本来就转侧无眠的思妇更加无法入梦了,只有起床以织布来消解烦忧(蟋蟀一名促织,正与词意符合)。于是蟋蟀声又和机杼声融成一片。这几句遗貌取神,离影得似,妙在如“野云孤云,去留无迹”(《张炎《词论》》)。词中的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帝王、儿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组织到一篇中来。其中,不仅有词人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现实。“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思妇怀念远人的心情。面对屏风上的远水遥山,不由神驰万里。秋色已深,什么时候才能将亲手织就的冬衣送到远方征人的手中?秋夜露寒,什么时候征人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远人遥隔,如今只余一人对影自怜,又有什么情绪来寻欢作乐呢?几句言简意远,委婉尽情。

  下片首句岭断云连,最得换头妙谛,被后人奉为典范。岭断,言其空间和人事的更换——由室内而窗外,由织妇而捣衣女。云连,指其着一“又”字承上而做到境换意连,脉络暗通。寒窗孤灯,秋风吹雨,那蟋蟀究竟为谁时断时续地凄凄悲吟呢?伴随着它的是远处时隐时显的阵阵捣衣声。“为谁”二字,以有情向无情境界引向空灵深远之处。

  以下“候馆”三句,继续写蟋蟀鸣声的转移,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客馆,可以包举谪臣迁客、士人游子各色人等;离宫,可以包括不幸的帝王后妃、宫娥彩女。这些飘泊者、失意者,不论尊卑长幼,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在国怀乡愁绪袭扰心以上极写蟋蟀的声音处处可闻,使人有欲避不能之感。它似私语,似悲诉,时断时续;它与孤吟声、机杼声、砧杵声交织成一片。仿佛让人听到一组凄婉哀愁的交响乐。“豳诗漫与”,词人说自己受到蟋蟀声的感染而率意为诗了。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是,下面突然插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声情骤变,似与整首乐章的主旋律不相协调。而与友人张鎡《满庭芳》词中“八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意境相若。然细加品味,正如陈延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的确,这是这阕大型交响乐中的一支小小插曲,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所以当这种天真儿女所特具的乐趣被谱入乐章之后,并不与主旋律相悖逆,反倒使原本就无限幽怨凄楚的琴音,变得“一声声更苦”了。以乐笔写愁然,正是白石词的匠心妙用。

  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通过写听蟋蟀鸣声,寄托家国之恨。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分辟蹊径,别开生面,用空间的不断转换和人事的广泛触发,层层夹写,步步烘托,达到一种凄迷深远的艺术造境。

  《齐天乐·蟋蟀》赏析二

  这是一首以歌咏蟋蟀而著名的词篇。词中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被幽囚的皇帝和捉蟋蟀的儿童等等,巧妙地组织到这一字数有限的篇幅中来,层次鲜明地展示出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仅有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观实。“离宫吊月”等句所寄寓的家国兴亡之叹是比较明显的。

  词的写法很有特色。概括说来,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富有音乐性,二是富有层次性和节奏感。所谓富有音乐性,就是说,读者在读过这首词以后,除了通过文字进入词的意境以外,同时,又象是听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一般,获得了音乐上的美感享受。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是从蟋蟀的哀鸣声中获得灵感,并且从音乐这一角度展开联想,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蟋蟀的哀鸣声、诗人的`吟诵声、思妇的织机声、捣衣的砧杵声、被囚者的悲叹声、儿女们的欢笑声以及哀苦的琴声等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首短小的词里,几乎可以使读者听到或联想到夜里所能听到的一切声响。当然,词中出现的种种音响,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或机械的再现,而是作者把自己从客观事物中得到的感受,即感情反映,通过诗歌这一形式而创造出的一种音乐形象。从音响和音乐这一角度来进行艺术构思,这一指导思想在小序中说得比较清楚:“闻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功父先成,辞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由于夜间只闻蟋蟀之声而不见其身形,从“声”这一角度构思不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新颖的。还有,词的最后两句写道:“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所谓“写入琴丝”,也就是把词中所写到的各种音响形象全都谱成乐曲,由琴弦弹奏出来。这说明,词中所写到的一切声响,都已经过作者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姜夔是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于谱曲,至今还保留他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板眼符号,所以虽然有人经过努力已经译成简谱,却仍不能恢复宋时歌唱的真相。但是,我们却从这首词里听到了他用文字捕捉到的种种音响,以及用文字谱写成的优美旋律。这首《齐天乐》,实际上就是一曲由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总悲吟的交响乐。

  所谓富有层次性(或节奏感),就是说,这首词从音乐这一特性来讲,作为发展音乐主题的全曲结构是层次清楚而又谨严的。借用音乐术语来说,这首词是一个变奏曲的结构,除引子。(或称呈示部)和尾声(或称尾曲)以外,中间共有四段变奏,这四段变奏,还可分为变化部(前两段)和再现部(后两段)。下面,我们就按这一结构层次逐一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首词的引子实际只有两句:“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前一句写的是诗人的吟诵声,意即通过诗词来表现人间的愁苦。后一句写的是蛩音,即蟋蟀的哀鸣。吟赋,已愁苦难堪,更何况又加之以凄厉的蛩音?从“先自”到“更闻”是感情的层进,是人蛩杂写,二者相互烘托、融合,奠定全词的基调,构成全词的主题。从“露湿铜铺”到“都是曾听伊处”是第一乐句(或第一段),是蛩者的变奏。在吊有铜环的门边,在布满苍苔的井口,总之到处都是一片蟋蟀的鸣声。从“正思妇无眠”到“甚情绪”是第二乐句,是人声的变奏。写的是孤栖独处的思妇,听到蟋蟀的哀曲,想起远征在外的丈夫,赶快起身寻找织布的机梭,以便为丈夫织一身御寒的衣服。“曲曲屏山”二句暗写“壁间蟋蟀有声”,并与思妇的“独自夜凉”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实际上把人声与蛩声这两个不同的乐思交织在一起,汇合**声、机声、蛩声三者难以区别的和弦,使乐曲出现了阶段性的高潮,并以“甚情绪”这样抒情性旋律作短暂的休止,使主题得以初步发展,变化部到此完成。过片,从“西窗又吹晴雨”到“相和砧杵”是第三乐句,作人声与整音汇合的变奏。写的是在人声、机杼声、蛩声之外,突然又增添了风声、雨声、砧杵声。在这一系列声响的间歇,可以听到断续的蟋蟀声,似乎是在为那特别响亮的捣衣的砧杵声作伴奏。从张炎开始,历代词人都同声赞赏这换头一句“曲之意不断”,并由此得出结论说“作慢词最是过变不要断了曲意”。从乐曲这一个角度讲,当然也应如此。音乐的主题不仅于此应再度出现,并且还要有所变更。人的哀叹与蟋蟀的悲鸣,到此形成强烈对比与互相排斥,同时还要为矛盾的解决做好准备。从“候馆迎秋”到“别有伤心无数”是第四乐句,是人世愁苦哀叹声的大变奏,写的是客馆离人的长吁,被幽囚的皇帝的悲叹,把乐曲推到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思想高度,形成全曲的高潮,结束了再现部。“豳诗漫与”到终篇是尾曲,在完美结束之前,乐曲又出现了新的不安与不协;“世间儿女”捉蟋蟀的灯笼之光与欢乐之声,同“离宫吊月”的悲叹形成“对抗力量”,形成极强的对照。就思想讲,这几句构成了对南宋苟且偷安,不图进取,而只顾寻欢逐乐这一可悲观实的批判。这种批判,从侧面衬托并深化了主题。

  下面,紧接着是旋律的直线下降:“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这一旋律,是在情绪高度激发之后,形成情绪的转折,它通过抒情性很强的琴声,弹出了词人难以抑止的悲愤,终于以深沉悲苦的音调,结束全篇。

  《齐天乐·蟋蟀》创作背景

  姜夔此词,前小序可知,词作于丙辰年是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 5

  蟋蟀

  佚名〔先秦〕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译文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注释

  聿(yù):作语助。莫:古“暮”字。除:过去。无:勿。已:甚。大(tài)康:过于享乐。职:相当于口语“得”。居:处,指所处职位。瞿(jù)瞿: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逝:去。迈:义同“逝”,去,流逝。外:本职之外的事。蹶(jué)蹶:勤奋状。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慆(tāo):逝去。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

  鉴赏

  就诗论诗,此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在户”与此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此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此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从触**感说则是“兴”。诗的三、四句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此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此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