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

首页 / 赏析 / |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

  原文:

  秋日偶成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文: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早晨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头照得一片通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jué)东窗日已红。

  从容:不慌不忙。觉:醒。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静观:冷静观察。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通:通达。

  富贵不淫(yín)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淫:放纵。豪雄:英雄。

  赏析:

  这首诗虽说是秋天偶然写成,细细分辨却可看出程颢的人生态度。就是心境悠闲,不慌不忙,丝毫不觉得任何压力。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户外,放眼望去。以*静的心情去欣赏万物时,发现无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颇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与特殊胜景,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们应该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享受自然的乐趣。

  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学修养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首句“闲”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无事不从容”,即事事从容。从容的表现就是第二句描绘的“睡觉东窗日已红”。一觉睡醒,红日高照,满窗红亮。一、二两句可看作因果关系。以下进一步申述事事从容的结果,宣讲理学哲理。

  颔联说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程颢说的“格物”当然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程颢说“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所谓“格物”就是“理与心,而人不能会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从内心大作文章。他们认为万物都有一个绝对不变的理。只有这样,春夏秋冬,四季佳景,才能和别人一样地同享共待。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即“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思”就是思考,抽象、概括,亦即颔联所谓的“静观”。“思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结果,就可以抽象出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践乐”。按照二程的理学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们认为,天之生物有贵贱等级的区别,有大小,有长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颢要求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男子汉若能修养到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伟丈夫。

  在生命的悲情与思考之下,诗人超越了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这首诗表现的是道,是静观,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但是到了静观的境界,能够*静的看待世间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这就是一种超越。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2

  原文:

  秋日偶成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文: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早晨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头照得一片通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jué)东窗日已红。

  从容:不慌不忙。觉:醒。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静观:冷静观察。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通:通达。

  富贵不淫(yín)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淫:放纵。豪雄:英雄。

  赏析:

  这首诗虽说是秋天偶然写成,细细分辨却可看出程颢的人生态度。就是心境悠闲,不慌不忙,丝毫不觉得任何压力。睡眠充分,精神充足,走出户外,放眼望去。以*静的心情去欣赏万物时,发现无一不具特色,各有其存在的道理,颇具自得的神情。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风光与特殊胜景,这些都要靠人去品味。我们应该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享受自然的乐趣。

  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学修养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首句“闲”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无事不从容”,即事事从容。从容的表现就是第二句描绘的“睡觉东窗日已红”。一觉睡醒,红日高照,满窗红亮。一、二两句可看作因果关系。以下进一步申述事事从容的结果,宣讲理学哲理。

  颔联说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纷纭变幻,千奇百态,但只要静静地观察,就能穷极物理、格物致知。程颢说的“格物”当然不是今人所说的科学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程颢说“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所谓“格物”就是“理与心,而人不能会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从内心大作文章。他们认为万物都有一个绝对不变的理。只有这样,春夏秋冬,四季佳景,才能和别人一样地同享共待。颈联进一步解释“自得”之境界。程颢所谓的“道”是同“形”一起来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则叫“道”。“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即“器”,而道与器的关系是道藏于器,即具体的器离不开抽象的道。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思”就是思考,抽象、概括,亦即颔联所谓的“静观”。“思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结果,就可以抽象出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践乐”。按照二程的理学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们认为,天之生物有贵贱等级的区别,有大小,有长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颢要求处富贵而不淫,安贫贱而自乐。男子汉若能修养到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伟丈夫。

  在生命的悲情与思考之下,诗人超越了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这首诗表现的是道,是静观,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但是到了静观的境界,能够*静的看待世间一切,也就是真正的英雄了,这就是一种超越。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3

  原文: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译文

  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们相伴游园,并作赏花的诗。

  如今的花还是与往年的一样,怎么我的心情却与往年不一样了?

  注释

  花月底:花前月下。

  相从:相伴随。赋:作。

  浑:尽,简直,完全。

  安得:怎得。情怀:心情。往时:过去。

  赏析:

  《偶成》前两句“”其中“十五年前”是指夫妇俩在青州屏居的时候,还是赵明诚死之前,夫妻二人在江宁的时候,这恐无人能考证出来。“花月底”指花前月下,也是古代谈情说爱的场景,正是甜蜜的过去反衬出现在的心酸。“相从”,这时指夫妻二人相伴相随。“曾”字点出了那过去的好时光,夫妻二人情趣相投。这是充满了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二人夫唱妇随,花前、月下、赏花、赋诗的甜蜜日子的回忆。

  后两句“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的诗境。与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写作手法相似。两个“似”字,前一个“似”是花和月似旧时,承接第一句的“花月底”。“安得”一词,是这两个“似”的转折。后一个“似”是心情再也不似旧时,让人感叹世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抒情诗,道出了李清照丧夫后孤苦落寂的心怀。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4

  原文:

  偶成

  [*现代]鲁迅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译文

  文章如同尘土,我还能做什么呢?举目遥望,又引起我无穷的思念。

  我痛恨祖国的文艺园林一片寂寞荒凉,什么时候啊,春兰秋菊才能相继开放。

  注释

  文章如土:指革命文艺作品在白色恐怖下不能发表,不值钱。秋:往、到。

  东云:东方的云,指日本。惹:牵惹,引起。

  芳林:芳香的花木,比喻日本和中国进步的文化。

  春兰秋菊:意为春兰、秋菊等香花连续开放,永远不绝。春兰、秋菊都是香花。鲁迅这里的意思是说,青年革命作家被害早死,文艺园林寥落,香花不能相继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缘事抒怀的诗作,实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激烈斗争实况的形象记录。它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文坛百花凋残、众芳零落的荒芜景象;真实地反映了***摧残革命文艺的黑暗现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以及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不惧强权,决心同其战斗到底的坚定立场和斗争精神。从而,充分地体现了鲁迅时时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爱国深情。

  这首诗,是鲁迅久积悲愤、愤涌而出的结果。因而,在无限悲愤之中蕴藏着呐喊的豪情,在凝炼精短的字里行间显示出与其战斗的韧劲。诗意婉转,而又义正词严,比喻浅豁,却又含而不露,用典质朴,但又朴而见雅。全诗层层递进,不枝不蔓,前后唿应,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极强的感染力,显示了作者思想的高度与艺术的精度。首句直揭黑暗的现实、险恶的环境,为下面诗情的展开作了铺垫。次句暗述朋友的规劝,一个“惹”字,既牵动了作者重返“旧游之地”的“梦思”,又倾吐了作者“如处荆棘”的恶劣环境的愤慨。第三句中的一个“恨”字,寓托深刻,既含有作者对***摧残文坛罪行的无比憎恨,又含有作者对为革命而献身的革命战友的深情怀念。这一句,既以“芳林寥落”与首句的“文章如土”相唿应、相补充,又起引出末句的作用,以兰、菊不同季节开放为喻,暗述自己“很难成行”的缘由,表达了作者誓与他们斗争到底的不屈意志与坚强决心。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5

  原文: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译文

  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们相伴游园,并作赏花的诗。

  如今的花还是与往年的一样,怎么我的心情却与往年不一样了?

  注释

  花月底:花前月下。

  相从:相伴随。赋:作。

  浑:尽,简直,完全。

  安得:怎得。情怀:心情。往时:过去。

  赏析:

  《偶成》前两句“”其中“十五年前”是指夫妇俩在青州屏居的时候,还是赵明诚死之前,夫妻二人在江宁的时候,这恐无人能考证出来。“花月底”指花前月下,也是古代谈情说爱的场景,正是甜蜜的过去反衬出现在的心酸。“相从”,这时指夫妻二人相伴相随。“曾”字点出了那过去的好时光,夫妻二人情趣相投。这是充满了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二人夫唱妇随,花前、月下、赏花、赋诗的甜蜜日子的回忆。

  后两句“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的诗境。与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写作手法相似。两个“似”字,前一个“似”是花和月似旧时,承接第一句的“花月底”。“安得”一词,是这两个“似”的转折。后一个“似”是心情再也不似旧时,让人感叹世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抒情诗,道出了李清照丧夫后孤苦落寂的心怀。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阅读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1)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范本5份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

  春日郊外

  宋代: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译文: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住在城里,还丝毫没能感受到春光;今天漫步郊外,惊喜地发现,原来榆树槐树早已抽芽,半绿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我更喜爱它那峰顶还留存着皑皑白雪;池塘的水渐渐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天气暖和,黄莺骄吟,其声如人亲切交谈;微风从草地吹来,夹杂着阵阵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我怀疑这景中藏有美妙的诗句,刚想为你们拈出,忽然又感到迷濛茫然。

  注释:

  城中未省(xǐng)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未省:还没知道。省,这里是“省察、领悟”之意。黄:鹅黄色,指榆树、槐树新芽的娇嫩。

  山好更宜馀(yú)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水生:水涨。倒垂杨:映出杨柳的倒影。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莺边日暖如人语:这句为倒装句,原序为“日边莺暖语如人”。天气暖和,黄莺骄吟,其声如人亲切交谈。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佳句:好的诗句。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初春郊外的景象。诗首联树色泛黄的细微变化中来描写早春的到来;中间两联对仗十分精采,赋予春水以人的活力,自然诗趣盎然,黄莺暖语、风送药香的独特感受写得很有诗味,使有色有声的郊外早春景象有了芳馨的气息。尾联道出创作中常见的一种奇特现象,就是许多诗人面对名山胜景,想写诗填词,却束手无策,留下无穷的遗恨。整首诗格律谨严,简淡而富有风致。在句法上,有*叙,有拗折,充分显示了作者锤炼布局之工。

  首联“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当城里人还为春寒料峭所困,不知领悟春光的时候,而郊外却早已是榆槐吐嫩,春色满原了。早春,最先透露春消息的不是桃红李白,而是溪边阳坡上榆槐枝头的鹅黄初绽。不仅立意新,又足见诗人敏锐的感察力。“春光”、“榆槐”,高度概括,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

  颔联“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全篇警句,紧承“春光”二字展开形象化描写。上句写远景:远山泛绿,依稀尚见斑斑积雪,色彩鲜明,更衬远山之葱翠。唯“积雪”方显“山好”。

  下句写*景:春雨淅沥,溪流渐涨,不再枯涩,故生意盎然;**垂杨,日渐染绿,倒映水中,摇曳生姿,画面生动。唯“垂杨”方显“水生”。此句与东坡“溪柳自摇沙水清”可谓异曲同工。“生”、“欲”二字下得巧妙,前者摹写风生水起的情状,后者传递垂杨日渐苍翠之态势。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颈联“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则又变换句式,调整描写角度,从听觉和味觉方面来写春郊之景象。本来这两句按正常语序应是“日暖莺声如人语,风来草际送药香”,这样写,也是好句。但诗人却别开生面,以莺、草为主,以日、风为宾,以倒装之句式来突出花底莺声因日暖而悦耳动听,草际药香因清风而浓郁远播,让人自然联想到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丽日融和,百花争艳的无限春光。如此另辟蹊径,方不落俗套。“如人语”、“作药香”用拟人手法,以情笔写景,读来亲切,达到了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颔、颈二联,对仗极其工稳,遣词极为精当,足见诗人功力之深厚,推敲锤炼之严谨。

  尾联“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春光满眼,稍纵即逝;欲寻佳句,顿觉茫茫。其立意,与诗人另一名篇《醉眠》结句“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颇为相似。只不过后者宁静*淡,而本诗则在极尽春光烂漫之后,笔锋陡然一转,用一“疑”字引出:此中似有佳句,正欲纵笔撷取时,却又如雪泥鸿爪,难觅其踪了,空留下一片茫然,徒增惆怅。而这一怅然的感触,不仅深切道出忽有所悟,落笔忘筌的诗家甘苦;更让人倍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古难全之慨。写法上暗合东坡“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的造意,而余味过之。恰如音乐之戛然而止,而留给听众以无限之悬想,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果。

  统观全诗,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而辞意之流畅,形象之鲜明,一扫宋诗枯涩冷峭、偏重理趣之弊,堪称精品。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2

  原文:

  春日

  南北朝: 徐陵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译文: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岸边的田野村落笼罩在茫茫暮色中,清澈的江流被霞光辉映得一片绚烂。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狭窄的小径上不时有横出的树枝挡道,偶然掀起的轿帘惊起了低飞的春燕。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下轿漫步在花瓣飘落的山径上,踏过涧石,流水中时常照出我的身影。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这一幕幕景象,宛如湘水神灵打着花灯车盖,在霭霭的暮色中从洞庭湖畔回来。

  注释: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斜晖:斜阳的余光。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横枝度:穿过横出的树枝。帘:指轿帘。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承:踩。写:此指映照。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九枝盖:指画有九花的车盖。九枝,指一干九枝的花灯。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洞庭:湖名,即洞庭湖,在溯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南及西纳湘、资、沅、澧(lǐ)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藕池、调弦四口汛期泄人的洪水,在岳阳城陵矶汇人长江;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

  赏析:

  此诗前六句实写暮色苍茫、水映余晖以及横枝、惊燕、落花和流水,可谓一片春意盎然;后两句写自己陶醉于美景之中,如同神仙乘坐华美的车驾回归洞庭一样。此诗视角独特,实写美妙之极,想象十分巧妙,且升华了诗的意境。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傍晚有傍晚的好处。此刻,岸边的田野村落,均为暮色苍茫所笼罩,显得既庄严又*和。再看那清澈的江流,碧蓝蓝的,被西沉的落日所笼罩,辉映得一片绚烂。此种景象,白天则未必能看得到了。起首两句,以袅袅“岸烟”、清清江流和红火火的“斜晖”,构成了一幅极美的春景;而且视野*远、色彩柔和,正适合诗人薄暮出游的悠然之情。

  “狭径横枝度,帘摇惊燕飞”便画到*景了,诗人大约是扶轿出游的。当一乘轻轿沿曲曲林径缓缓而行时,狭窄的小径上,时有绿嫩的树枝当轿而出,需要轿夫们小心翼翼披枝向前。时有这鲜翠的疏影绿意映入轿帘,别有一番情趣。山野上还有低飞的春燕,大约以为轿中无人吧,不时飞来窥视上一眼;但当轿帘一动,它们便又疾飞而去,狡黠得很,这都是诗人那左顾右盼、时时掀帘探看的情态。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轿中赏景毕竟碍眼了些,诗人被那美好的暮景所吸引,于是出轿步行。悠然踏春,比轿中览观又多了几分乐趣:当你先走在桃红李白的.路上,晚风吹过,便有翩翩落花飘坠脚前。它们竟是如此多情,仿佛要铺出一条缤纷的花路,以迎送诗人悠闲步履一般。接着来到清澄澄的水涧,当诗人蹒跚着踏过涧石时,流水中便照见自己衣衫飘拂的清影,如此逼真的情态,再高明的画手也勾勒不出来。“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两句,不仅绘景如画,且色彩浓淡相衬,将诗人披着一身晚霞,行经花径、水涧的缤纷、清丽之境,表现得轻灵、美妙之极。

  身历其境的诗人,自然更飘飘然了。于是便引出了结尾两句奇想“流涧写行衣,何殊九枝盖”。八百里洞庭的美景,早已闻名;在这样背景上“薄暮”归来,颇令人沉醉。但诗人的思致还要“浪漫”些,他读过《楚辞》,知道屈原《湘夫人》描绘过“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往”、“九疑缤其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的神灵出没景象。而今,诗人却欣喜地感到,那缤纷的落花、照影的润水,伴送他衣衫飘拂的归来景象,宛然就与湘水神灵打着九枝车盖、从苍茫的洞庭湖畔归去无异。神幻的联想,把全诗带入了一个缥缈恍惚的奇境;而诗人,就这样消隐在春日薄暮的最后一片霞彩中。

  此诗前六句为实景:暮色苍茫、水映余晖以及横枝、惊燕、落花和流水,可谓一片春意盎然。最后两句为虚写: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如同神仙乘坐华美的车驾回归洞庭一样。这既是写美景,更是表达他的由衷喜悦,流露着他对春景的热爱。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3

  原文:

  春日醉起言志

  唐代: 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译文: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注释: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yíng)。

  前楹:厅前的柱子。

  觉来眄(miǎn)庭前,一鸟花间鸣。

  眄 :斜视。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yīng)。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赏析: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道家和佛家,都将人生看作是一场梦,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唯有育化万物又为万物归宿的“道”及普渡众生的“佛法”,才是真实的,永恒的。故李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要在醉中来忘却这如梦的人生。诗人通过醉酒表达了对丑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在醉意朦胧中,以新的眼光发现新的天地,充分享受人生乐趣。当诗人从醉梦中一觉醒来的时候,觉得烦嚣的尘世已变得分外安宁:“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庭前花丛中,有一只小鸟在鸣叫,原来春天已经到了。原来世界中还有这样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幽美境地。这种幽美之境与其说是大自然的赐与,不如说是诗人心境的表现。他醉前竟百视而不一见,而如今在醉后醒来才突然发现,正是因为李白的心境在沉醉后*静了下来,他才会在安谧宁静的春光里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幽美之境。这种发现,犹如哲学上的顿悟,使人突然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哲理境界,那是超凡脱俗的另一个世界,一切人间的忧虑和烦恼,都不复存在了。在这里宠辱皆忘,只有审美的观照、心灵的宁静。

  对于这种醉后悟道境界的突然到来,诗人非常高兴,他感到自己已很久没有这种心境了,因此感慨再三。他很想让这种心境多持续些时候,怕自己过早地酒醒,又回到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来,被种种忧心的事所折磨,因此,他还得再喝上几杯。“对酒还自倾”,直喝到月上中天。他对酒狂歌,逍遥自得,久久地陶醉在无忧无虑的世界里。

  这首诗深受陶渊明《饮酒》诗的影响,是“拟陶之作”,但又保持着李白自己的风格,写得“流丽酣畅”。不象陶渊明那样沉静、淡泊,只在沉醉的时刻,有些陶渊明的影子,等他一旦完全醒来,就又回复到豪放旷达的李白了。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4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寻芳:春游赏花。

  4、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景物

  7、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5

  原文:

  春日客怀

  明代:于谦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译文: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年年骑在马上沐浴着温暖的春风,花开花落岁月流逝似在醉梦之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头上短发天天轻梳一梳便花白了,衰老容颜借助酒浆才会一时绯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工作需要奔波在外是常有的事情.只可惜没能为国家建立尺寸之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行李简单囊中羞涩先生切莫见笑,可我独留一柄倚天长剑直刺苍穹。

  注释: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客怀:在外做事、怀念家乡的作品。年年:一本作“每年”。见春风:迎接春天。花落花开:一个个春天来了,又走了。

  短发经梳千缕(lǚ)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缕:丝,线,条。干缕白:已有千根白头发,白发很多。衰颜:衰老的容颜。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尺寸功:喻很小的功劳。这句是作者谦逊之词。

  萧涩(sè)行囊(náng)君莫笑,独留长剑倚(yǐ)晴空。

  萧涩:形容没有多少钱财。行囊:出门旅行所带的行李包。“萧涩行囊”,指行装简单,没有多少财物。长剑:象征英雄的肝胆和志向。倚青空:这里是顶天立地的意思。

  赏析:

  开头两句写年复一年,眼见秋花凋落,春花盛开,自己却劳碌奔波,在马背上度过。今天又见春风送暖,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悄然来临。目睹这美好的春景,诗人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感叹人生如梦如醉,流年似水,岁月也正在悄然逝去。一种急于盼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情溢于言表。

  “短发”两句,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诗人长期离开家乡,宦游在外,倏忽间,已到五十岁上下,头发已经稀疏变白,苍白衰老的容颜也只能借助酒力才泛出一点红润。古人不剪短头发,“短发”的“短”在这里是少的意思。头发稀疏,所以只能“轻梳”,头发本不多,又千缕皆白,至于诗人是怎样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辛苦操劳,以致身心憔悴而早衰的情形,也就可见一斑了。

  以上四句充分表现了诗人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多年为民奔走效力的情况;后面四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不谋私利,赤心报国的高风亮节。

  “离家”二句紧承前面的内容而发,说明“离家”的目的正是为了“报国”,然而离家多年却寸功未建,又深感羞惭。于谦24岁中进士,刚三十岁时,就到江西处理积案,释放了很多被冤枉判罪的百姓。从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到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即诗人三十三岁到五十一岁期间,他又做了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山西、河南巡抚。“离家自是寻常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诗人的感情又是那样的丰富细腻,目睹异乡的春日美景,他又怎能不想念故乡,产生惆怅之情呢?但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想为国有所作为,离乡的悲愁也只能是“寻常事”了。“报国惭无尺寸功”,这固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辞,却又表现出他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其实,多年来,作者又何尝“无尺寸功”。他辛苦劳碌,关怀百姓疾苦。灾年里,他下令打开官仓救济灾民。他为到处流浪没饭吃的百姓痛心,为严冬里还穿着破旧单衣的儿童难过。他希望引来天上的银河水灌溉人间的土地,还让老百姓到他的衙门里去控告贪官污吏。在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里,他像冬夜里的火把,给人们带来了温暖,所以老百姓称他为“于青天”。这两句话,实际上正是衰颜白发的诗人壮心不已,深感时光易逝,而急切盼望为国建功的心情的剖白,这正像屈原所说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萧涩”两句,诗人请求不要笑他多年为官而囊中空空,表明他只有报效祖国的长剑一柄,倚青空而立。尽管诗人多年位居**,却一生清白自守,两袖清风,行囊羞涩。以至于这位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只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英雄遇害时,朝廷派人去抄他的家,也只发现他“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这在当时贿赂成风的黑暗官场里,难得可贵。那独倚青空的耿耿长剑,正是忧国忧民,顶天立地的诗人胸中的赤胆忠心和凌云壮志的象征。

  这首诗*仄协调,颔、颈两联对仗工稳,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风格浑然淳厚,质朴刚劲。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2)

——杂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5)份

  杂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

  原文: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唐代:杜甫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译文: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秦州城上胡笳奏起乐曲,山脚下归来远行的使节。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奉皇上之命从金微调来士兵,为防御河北的叛军而远赴沧海。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士兵辛苦啊形骸黧黑,黎木稀疏啊鸟兽无几。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哪能经受这种往来征戍之苦,所恨的是叛军解除了邺域之围。

  注释:

  城上胡笳(jiā)奏,山边汉节归。

  汉节归:当时战乱未*,需调集西域兵马东征,故常有使节从秦州经过。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金微: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唐时于此置金微都护府。

  士苦形骸(hái)黑,旌(jīng)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shù),恨解邺(yè)城围。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六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杂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2

  原文: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唐代: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译文: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浑浑莽莽万山重叠,孤独的秦州城处于石谷之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地面无风,天云却飘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临关隘。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外出的使臣迟迟未能归来,效法傅介子之壮举可能是遇到了障碍。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久久地望着烟尘弥漫的天边,衰飒的`秋景正在摧残我的容颜。

  注释:

  莽(mǎng)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shǔ)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属国:即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掌少数民族事务。此处指赴吐蕃之使臣。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汉昭帝时,楼兰与匈奴和好,不亲汉朝。傅介子至楼兰,斩其王首。此以楼兰代指与唐为敌的吐蕃。

  烟尘独长望,衰飒(sà)正摧颜。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七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杂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3

  原文:

  杂诗七首·其一

  宋代:黄庭坚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译文: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天地犹如一间屋子身在其中,世间万事把我们乌黑亮丽的头发都消磨疏了。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世上有几个人能真正得到权势富贵呢?人们只是不知道自己终日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罢了。

  注释:

  此身天地一蘧(qú)庐,世事消磨绿鬓(bìn)疏。

  蘧庐: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赏析:

  “毕竟几人真得鹿”中“鹿”喻指人世间虚幻的富贵。富贵不坚牢,让人魂牵梦绕,始终不知自己是活在现实还是梦中,不知道梦醒后自己是否真正拥有。“不知终日梦为鱼”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鸟,所以飞;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鱼,所以游。你认为中的.自己,真的就是你吗?

  一世到头,皆是虚空,不必太过计较成败与得失。其实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某个瞬间而已,顺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杂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4

  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原文:

  *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

  1、著:吹入。

  2、等是:为何。

  3、杜鹃:鸟名,即子规。

  韵译

  时令将*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赏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的游子思乡之情的诗;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两句节拍为“一、二、三”,然而却谐绝句*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杂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5

  原文:

  杂诗

  明代:王夫之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生。

  译文: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悲凉的北风在半夜里呼啸,边地的'战马被惊起而嘶鸣。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

  壮士的宝刀在匣中发出风雨般的鸣叫声。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北上抗清的事业受阻,如同李广一样英勇善战的飞将军不受重视,无法出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

  祖国大地笼罩在迷茫的云雾里,到处是寒烟衰草一片凄清。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我披衣起来看这美好的夜色,银河西倾,天已将明。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生。

  国忧至今尚未解除消释,用什么来告慰我*生报国之心!

  注释:

  悲风动中夜,边马嘶(sī)且惊。

  边马:边地前线的战马。

  壮士匣(xiá)中刀,犹作风雨鸣。

  匣中刀:古人以刀剑在匣喻壮士不得志,刀剑有声,表示不*。

  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期:期会,知遇,重视。

  关河空杳(yǎo)霭(ǎi),烟草转纵横。

  杳霭:云气深远迷茫的样子。

  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生。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杂诗四首》中的第四首。顺治五年(公元648年)清军进入湘中,王夫之参加衡山义军抗清,兵败后,南走投奔广东肇庆的南明桂王**,次年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被授于掌传旨、册封之职的“行人”职务。但桂王左右的一些官僚并不以国事为重,依然大搞党争。王夫之对此极为愤慨,曾上书劾奏王化澄党争误国,王化澄等人恨之入骨,想借机害他。王夫之乃北走桂林依瞿式耜。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桂林陷落,瞿式耜殉难,王夫之辗转逃回家乡。这首诗大约写于1648—1650年之间。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3)

——菩萨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实用5篇

  菩萨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

  原文:

  菩萨蛮·玉京人去秋萧索

  五代:耿玉真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译文: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在这萧索的秋天,心上的人儿远去京城,庭院画檐下喜鹊飞起,院中梧桐纷纷飘落。倚靠着枕儿默然远想,月儿和梦境都是那么的圆美。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不知什么地方响起阵阵捣衣声让人从梦中惊醒,看着眼前的冷寂,柔肠寸断,背着烛灯哀泣不止。眉头如远山紧蹙,室外月色下的芭蕉也觉瑟瑟寒意。

  注释: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yán)鹊起梧桐落。欹(qī)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玉京:指帝都。欹枕:斜倚枕头。欹,歪斜;倾斜。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zhēn)声急。眉黛(dài)远山攒(cuán),芭蕉生暮寒。

  暗泣:暗中哭泣。眉黛:指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所以称眉为眉黛。攒:聚拢。

  赏析:

  据阮阅《诗话总龟》等**载:“南唐卢绛病痁,梦白衣美女歌曰:‘玉京人去秋萧索’云云。”从此这首小词蒙上一层迷离恍惚的神秘色彩,被看作“鬼词”。其实,这只是一首倾诉闺情的篇章,它以笔致工巧,深婉动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曾在北宋初年广为流传。从词中可知,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温柔多情、敏感娴静的女子。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在这萧索的秋天,心上的人儿远去京城,庭院画檐下喜鹊飞起,梧桐纷纷飘落。

  玉京,本道教所谓天上宫阙,用作京城的代称。在一个秋日的黄昏,她凭栏凝视,沉浸在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中。起首两句描绘出一幅飒飒秋景,景中有情。前一句点出秋气而“人去”之意,是情与景双双写入之法。“萧索”二字是一篇眼目,后一句就此点染。喜鹊历来是吉祥之鸟,鹊起而不顾,暗示丈夫一去杳无音信,闺中的主人公怅然失望也已隐然可见,细微如梧桐落叶之声清晰可闻,庭院之阒寂,女子怀想之深也可以想见了。“人去”,令人记起往昔未去之时;“萧索”,烘衬出抒情者的悲凉意绪,连带说出便觉情景相生,这正是双入法的妙处,由此开篇,全词都笼罩着瑟瑟寒意了。基调也由此确定。

  “攲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这两句是说,倚靠着枕儿默然远想,月儿和梦境都是那么的圆美。

  接下来时间由黄昏而入夜。如果说前面两句侧重渲染气氛的话,那么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中心落在思念二字上。夜不安寐,倚枕无言,用动作表现心理,形象而又委曲。“无言”是静默之状,又含“脉脉此情谁诉”之意。唯其默然远想,才引出下一句的清梦来。不知过了多久,这位辗转反侧的女子渐渐进入梦乡。梦中见到了她久别的亲人。词人把这梦中团聚和中天月圆巧妙的交织在一句之中,“圆”字双关。梦境沐浴着月的清辉,而一轮圆月又在梦的幻影之中,境界惝恍迷离,清幽怡人。梦境与现实,月色与人事两相对照反衬,使主人公的情怀表现得愈婉愈深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这两句是倒装句,说,不知什么地方响起阵阵捣衣声,把她从睡梦中惊醒,眼前的冷寂,益发加深了感伤和怅惘,她怎能不柔肠寸断,哀泣不止呢?

  “甚处”,说明砧声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是一种并不太响,而且时断时续的声音,也符合乍醒来时恍惚莫辨的情态。这种声响竟把人惊醒,可知夜之静谧了。这样看来,句中极醒目的“急”字恐怕侧重于表现人的内心感受,未必是实写砧声。“背灯暗泣”乃梦断神伤之状。“暗”字兼言情、景,思妇心境之黯然具体可感。从上文的“攲枕悄无言”到此刻的“背灯暗泣”,层层叠进,愈转愈悲了。

  “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结末两句是说,室内女子黛色如远山的眉头紧攒,室外圆月清辉之下芭蕉也觉瑟瑟寒意。

  给那攒蹙的秀眉一个特写镜头,把满怀的思念和哀怨全部凝聚在黛色如远山的眉间了。末句轻轻宕开,以景收束:“芭蕉生暮寒”。凄冷之意有真切,又朦胧,那寒气直沁入人的心里,却又不曾说破。词婉而情切,令人哀感无端,正是所谓已经结情的妙笔。

  这首词在结构上,一句景,一句情,间或情景双写。在情与景的相映、相生、相融之中,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婉曲而深切的袒露出来了。

  菩萨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2

  原文: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宋代:张孝祥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译文: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注释: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zhēn)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翻翻:飘坠状。凉砧:指捣练之砧。催金剪:古代缝制寒衣,先捣练帛使柔熟,故句云“催金剪”。

  邻翁开社瓮(wèng)。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社瓮:社酒之瓮。社,指秋社,古代风俗,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社神酬谢秋收。

  赏析:

  上片写时令,渲染出晚秋光景,“不堪频倚栏”一句用意深婉。下片写题意“赴东邻之集”,“不辞”两句,弥见主人邀客情重,设辞有味。

  菩萨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3

  原文: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清代:纳兰性德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译文:

  春天的傍晚,帘外雨收云散,濛濛的飞絮粘在蝴蝶的翅膀上,使它欲飞还住。独居在高楼之上,无人相伴,只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吹来的料峭春风。

  楼外柳丝已经凝成轻烟,暮色降临,笼罩在楼顶的鸳鸯瓦上。不要再凭栏远望,夕阳下绵延不尽的远山,只能引起内心的无尽伤悲。

  注释: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xù)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玉楼:指华丽的楼阁。

  柳烟丝一把,暝(míng)色笼鸳(yuān)瓦。休*小阑(lán)干,夕阳无限山。

  柳烟: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故称。暝色:暮色,夜色。休*:《昭代词选》作“休问”。阑干:栏杆。

  赏析:

  上阕,词人以渐进的手法写主人公独立小楼所见之景。首二句写主人公眼看楼外云散雨住,飞絮牵住蝴蝶飞行的脚步,一派春意阑珊之景,这样美好的景致不禁令人想入非非。接下来,词人马上反跌一笔,“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两句与楼外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主人公在小楼上,只能望着远处美好的春景,而回看四周,只有冰冷的四壁,感受到的也只有吹来的凉风,流露出主人公心中隐隐的伤感。

  下阕首二句续写春色,景情交融:楼外是杨柳青青,暮色冥冥,烟笼翠瓦,楼中人则心有戚戚,笼在心头的是那如烟雾般的愁绪,进而逼出“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两句,暗自警告自己,切莫凭栏望远啊,在这蒙蒙之色中,只能眼见夕阳渐渐低沉,落入远山,而思念的人更在远山之外,望也望不到,只是徒增伤感罢了。结尾两句,与“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写主人公在小楼中所见之景,全为景语,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毫无矫揉造作之气,令人回味无穷。词中之景都是从闺阁中所看到的,伤情之人眼中的景象都是凄迷伤感的,因此“不洗铅华,而自然淡雅。”此词写得十分含蓄,只描写景物而不明确表达其作词之意,很类似于《花间集》的风格。

  菩萨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4

  原文: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五代:冯延巳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译文: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美丽的环状发髻慵懒地披散在枕头上,凤钗斜斜地别在发髻上。沉沉地坠入春水荡漾,杨花飞舞的迷幻梦境中。红烛流着血色的红泪,翠屏上的画烟波浩渺泛着丝丝寒意。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时光渐渐流逝,心上人远在天涯。清晨,我独自噙着泪水梳洗着新式妆容,只见窗外梅花一片片飘落在染满寒霜的大地上。

  注释:

  娇鬟(huán)堆枕钗(chāi)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娇鬟:柔美的发髻,这里指头发。钗横凤:即凤钗横。杨花梦:春梦、美梦。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锦壶催画箭:喻指时光流逝。玉佩天涯远:意思是佩玉之人(即思念之人、心上人)远在天涯。严妆:浓丽整齐的装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怨妇思远之作的闺怨词。

  女主人公因相思坠入了恍惚迷离的梦境,在最后,她仍然“和泪试严妆”,噙着泪水梳洗着新式妆容,只因为心中还有一份念想:她希望她的心上人能早日归来,让他看见她美丽的模样。只可惜她等来的却是音信杳无的绝望。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两句是写女主人公酣睡情态及甜蜜梦境——春水溶溶,魂梦悠扬。“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两句则是写午夜梦回所见的实景,与前句虚实映射、悲欢相衬。

  过片点明缘由,之所以梦醒再难入眠,苦捱更漏,原是分离已久,人在天涯啊;最后两句则是写天亮时情景,人在极度孤寂中和着泪水梳妆打扮,只有霜雾里飞落的片片梅花知我悲苦。该词用语洗炼,意蕴绵长,很能代表冯延巳词的特点。

  菩萨蛮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5

  原文:

  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清代:顾贞观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译文: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注释:

  山城夜半催金柝(tuò),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hán)闻马嘶。

  金柝:古代军中巡夜所击之器,即刁斗。此指夜间更声。枕函:即枕头。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赏析:

  此词描写作者深夜羁旅孤馆,遥忆地下亡人的寂寞、凄凉的况味。上片写羁旅山城,思念亲人,辗转不寐的情景。夜半金柝,孤馆灯花,窗外渐白,鸡鸣马嘶,写尽彻夜无眠的况味。下片写孤馆凄凉,愁梦频惊,月色朦胧,树影惨淡,使人愈觉伤凄。这首小令,神韵甚佳,颇有情致。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4)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菁华5篇)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

  原文:

  留春令·咏梅花

  宋代: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译文: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作为梅花的老朋友,我立在梅花溪上,只见如烟的暮霭笼罩着梅树枝梢,胧的月儿高挂在树梢上空,此刻我牵挂月下雾中的梅花,油然而生愁思,感到无可奈何。溪中那细长的春水点缀着黄昏的景色,而我对梅花的相思之情就像溪中春水一样悠长,没有停止过。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梅花曾把她的芳心深挚地许给了我,因而我连做梦也在苦苦思索最美好的诗句,来表达我对她的爱意。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

  注释: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shāo)月树。一涓(juān)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涓:细小的水流。没顿:没有停止。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春月点破黄昏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词人以情观花,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

  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今后梦魂隔。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似,由词意可知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

  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显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前句写情,后句写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挂愁”很是形象,也是词人爱用的字眼。他曾在《八归》中说:“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这“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八个字,清辞奇思,深得词家三昧。姜夔说:“邦卿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就此而论,实在是恰切之评。

  过拍两句:“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写词人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暮色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词人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顿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

  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此时犹沉浸在昔日欢爱的回忆中。梅花本来无情,而词人以情观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然,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切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梦劳诗苦!”这个“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

  因而词人无限哀怨地说出末结两句:“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写到这里,词人的心头更加沉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闻说”,未必是真,但在词人想来,疑虑难释。只能失望地将之当真。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

  从这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

  原文: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译文: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玉堂前有一棵梅花树,梅树花谢花开,却不知为谁而开为谁而谢。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年复一年,不见旁人相惜,唯独那吹拂的春风,每年归来相探。

  注释: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玉堂: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唯有:只有,唯独。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很有《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自怜之意,后两句的春风一年一度的相惜,有传达出一种惆怅和无奈之感,但是还是有感谢之意在,或许花落花开不为春风,但是春风却依然牵挂。作者的惆怅自怜情怀显露无疑,孤芳难自赏,唯有春风来。诗句当中自然也有对春风的感激。

  鉴赏这是一首集句诗,即集合前人诗句而成。集句体诗,始于汉魏间诗人应璩、傅咸,唐人称为“四体”,至宋时盛行。王安石最为擅长,能因难见巧,信手拈来,顷刻而就。这首“梅花”绝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题作《送吴显道》),系截取唐宋四位诗人的诗句,经过巧妙组合,赋予新意,而又辞气相属,如出己手,无牵强凑合的痕迹。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代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唐人万首绝句》卷十二)“为谁零落为谁开”乃是唐代诗人严惮《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风最相惜”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万首绝句》卷二五)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归来”则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锦江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宋诗记事》卷八九)诗中的梅花,既有“零落”又有“开”,表明了诗人对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感受,让读者在看到花木零落的同时,又欣赏到梅花迎春、春光明媚的景色。一年一度的冬去春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这首诗主要是借原诗句所包含的情绪色彩和象征意蕴,来显示与烘托一种朦胧迷离的内在心境。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确实有所变化,从倾向改造世俗社会转向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从为人转向为己,个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重要。他已经超越了世俗与入世的分别,体会解脱的自在,体会融入自然的恬静,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3

  原文:

  梅花

  宋代: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译文: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走到荒林的尽头,只见一条布满青苔的小路,通向竹林深处,那里数枝梅花傲然开放。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尽管花色洁白,它却羞于与向阳的白雪为伍。它本想与春风结伴,迎风展瓣又耻于自我为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长在野桥旁边的梅花呵,你好像只愿意接受月光的恩惠。寒谷中,只要根还在,到了春天你依然会抽枝吐蕊。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我酒醉之后,不忍心睡在庭前梅树之下,是害怕春风突然吹落花瓣,让我触目伤怀洒泪。

  注释: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径:狭窄的道路。苔:苔藓植物,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绝知南雪羞(xiū)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恐:害怕。

  赏析:

  诗人着意突出梅花之品节,而不是突出其形之美。梅花不慕盛春之荣华,不畏霜雪,也不步他花之后尘,独自在冰天雪地之中傲然开放。

  诗歌为突出梅的高尚品节,从三层意义上进行对比描写:

  一是开放于“竹梢深处”,荒林、苔藓之类更烘托出梅之清高风格;

  二是与南雪相比,与桃杏众花相比,南雪易于消融,而梅花却不易凋谢,梅花也不像桃杏众花那样,轻易委身于东风;

  三是以其生长环境之恶劣、冷寞烘托其品节,即使在野桥边、寒谷中,它也能显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此诗托物寓志,借梅花抒发自己真实情感。在张道洽的所有梅花诗中,确为上乘之作。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4

  原文:

  梅花

  五代: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译文: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注释:

  殷(yīn)勤移植地,曲槛(jiàn)小栏边。共约重(chóng)芳日,还忧不盛妍(yán)。

  殷勤:情意恳切深厚,亦指恳切深厚的情意。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也指井栏。重:再次。妍:美,如“争妍斗艳”。”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gài)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步障: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溉:灌、浇水。花:开花。名词活用为动词。蛾眉: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常作美女代称。这里借指周后。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赏析:

  此诗题为《梅花》,却不是一首咏物诗,而是咏叹与梅花相关的人和事。据《全唐诗》载:“后主尝与周后移植梅花于瑶光殿之西,及花时,而后已殂,因成诗见意。”

  此诗首联起句“殷勤移植”语,即指这次移植梅花之事;“移植地”便是“瑶光殿之西”的“曲槛小栏边”。李煜、周后(即昭惠皇后)都是极富雅趣之人,又凭着帝王皇后的特殊条件,便为自己的生活极力营造出优美的氛围。他们以销金红罗罩壁,以绿钿刷丝隔眼,糊以红罗,种梅花其外,兴之所至,便有了移植梅花之事。颔联写道“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意思是记得当时还曾担心,梅花“重芳日”,只恐“不盛妍”。唯其如此,颈联便接着说:“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为了给梅花“阻风”,这两位形影相随的伴侣还特意为梅花牵开了漂漂亮亮、长长宽宽的“步障”;为了给梅花浇水,也还曾不辞“乘月”披星之劳。实指望来年能观赏到夫妻共同移植、一块浇灌的梅花的艳美风姿。可是,又有谁能料到花开前后,这正该供夫妻共赏同乐的美景良辰,而“蛾眉却不前”。尾联的这一慨叹,紧承在语流上逐层推进的前三联而发,于升至极高处的波峰浪尖,忽发哀音,跌入深潭,凄恻动人,给读者心灵以强烈冲击。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5

  原文:

  梅花

  清代:汪中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译文: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孤寂的客馆中,寒梅开始绽放,春风脚步徐缓地来到树下。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此时故乡的园中花已经开了又凋谢了,江上春尚寒,只有一枝独开。

  注释: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孤馆:孤寂的客舍或旅馆。发:开放。款款:徐缓的样子。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江上:一本作“江树”。

  赏析:

  这是一首乡情诗,写作者因在客地见梅花而牵惹起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此诗以故园和客馆梅花开放的早迟不同,表现出客居异地的孤凄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首句写客地见梅。梅开报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照理说自有一番喜庆之气,可诗人的心态却不甚佳妙,表现出的是“孤”,是“寒”,一开篇就流露出深重的乡思乡愁。诗曰“孤馆”,表明诗人是做客他乡,馆居异地。出于一种水是家乡美、月是故乡明的感情。诗人甚至觉得客馆的春风也来得特别迟,它是款款而来,姗姗而至,大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那种难耐的孤凄。以上两句写客地见梅,不言乡思而乡思自浓,不写乡愁而乡愁自现。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接下来两句写怀念故乡。“故园花落尽”,是说故乡的梅花早已凋落殆尽。这里的“花”承首句的.“梅”,当指梅花而非言他花,如指他花落尽,就显得与事实不符。汪中故乡在江苏扬州,江南春天虽早,亦不至于百花凋残而客馆寒梅始花。这一句以故乡花落,反衬客馆始花,进一层写出作者客居他乡的孤苦意绪。“江上一枝开”,这一句是回过头来写客馆的梅花,故园花已落,客馆花才开,以两地花开时差作比,突出表现出“哪里都没有家乡好”这种*人民的传统心态,抒发了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汪中这首诗,从题材上说并无新颖之处,只不过是一首极为普通的乡情诗。但从艺术上看,却能以极*淡之语表现最浓烈之情。以梅花写乡情,为人熟悉的还有陆凯《赠范晔诗》和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这两首与此诗粗略的比较,就可发现,前两首有点像一出独幕剧,都有两人物出现在诗中,陆凯诗托语驿使代问朋友,王维诗是迫不及待地问讯故乡来客家中情况,而汪中此诗则是独白,没有对象在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那种做客他乡的孤苦之情也就更加溢于言表。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5)

——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一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古诗简介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传达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翻译/译文

  其一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ī):疏落,衰败。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赏析/鉴赏

  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翻译

  ⑴晦:阴历月末。

  ⑵输:负。

  ⑶白髭:嘴边的胡子发白了。

  ⑷管领:主管的意思。

  赏析

  在唐宋时期,以送春感怀为题材的词作相当普遍。其构思立意,大都是抒写男女情思,春去撩入,离愁别恨,或者惜春冶的情景。比如诗意。此处与“插花还起舞”相连接,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旷达乐观的风貌。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说:“真字是词骨。”这首词中性灵的流露,具有一种真实、自然之美。

  这首自抒情怀的词作,语言朴质自然,明白晓畅。“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语意显露,造句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又不落前人窠臼。这种个性化语言的倾吐,既是时光与生命相撞击产生的火花,又疑聚着词人“坐中”瞬间的真实感受,因而富有自然的风韵。

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都已变化太多。

  只有门前那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涟漪的镜湖的碧水,还是旧时模样。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注释

  偶书:偶然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赏析:

  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5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翻译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都已变化太多

  只有门前那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涟漪的镜湖的碧水,还是旧时模样。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创作背景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贺知章辞官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此时他已有八十六岁,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这首组诗就是他回到故乡后所写。

  鉴赏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相互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6)

——劝学原文翻译注释 (菁华3篇)

劝学原文翻译注释1

  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 通:)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翻译

  君子说:学*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记》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记》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本是件很需要专心志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注音

  木直中(zhòng)绳

  其曲(qu第一声)中(zhòng)规

  揉(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通“叁”)省(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跂(qǐ)

  假舟楫者 假(jiǎ)

  楫(jí)

  生(xìng)非异也

  跬(kuǐ )步

  骐骥(qí 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òu)

  螯(áo )

  蛇鳝(shàn)

  朽(xiǔ)

  假舆(yú)

  善假(jiǎ)于物

  朽木不 折(zhé)

  爪(zhǎo) 牙

  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于:从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以为轮:輮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用墨线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0.彰:清楚。

  21.假:借助,利用。舆:车。

  22.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

  23.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24.绝:横渡。

  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兴:起,兴盛。

  28.焉:于之,在那里。

  29.渊:深水。

  30.蛟:一种似龙的生物。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而,表因果关系。

  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4.骐骥:骏马,千里马。

  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6.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37.锲:用刀雕刻。

  38.金石可镂: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这两说高中课本中没有提到)

  41.螯:螃蟹的大钳子。

  42.躁:浮躁,不专心。

  43.神明:精神智慧。

  44.跪:脚,蟹腿。

劝学原文翻译注释2

  《劝学》作者介绍:荀况(约前313——前238年)战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字卿,人们尊称他为荀卿。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用排比,又善用比喻。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

  一、字音

  木直中(zhng)绳

  輮(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省(xǐng)

  须臾(yú)

  跂(qì)

  楫(jí)

  生(xìng)非异

  跬(kuǐ )步

  骐骥(qí 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u)

  螯(áo )

  蛇鳝(shàn)

  二、字义

  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 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 槁,枯。暴,同“曝”,日晒。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经墨线丈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

  13、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走到千里之远的(地方);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它不停的走。雕刻(一下)就放着(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之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原文翻译注释3

  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 通:)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翻译

  君子说:学*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记》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记》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没有比亲*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本是件很需要专心志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注音

  木直中(zhòng)绳

  其曲(qu第一声)中(zhòng)规

  揉(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通“叁”)省(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跂(qǐ)

  假舟楫者 假(jiǎ)

  楫(jí)

  生(xìng)非异也

  跬(kuǐ )步

  骐骥(qí 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òu)

  螯(áo )

  蛇鳝(shàn)

  朽(xiǔ)

  假舆(yú)

  善假(jiǎ)于物

  朽木不 折(zhé)

  爪(zhǎo) 牙

  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于:从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以为轮:輮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用墨线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靠*。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0.彰:清楚。

  21.假:借助,利用。舆:车。

  22.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

  23.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24.绝:横渡。

  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兴:起,兴盛。

  28.焉:于之,在那里。

  29.渊:深水。

  30.蛟:一种似龙的生物。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而,表因果关系。

  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4.骐骥:骏马,千里马。

  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6.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37.锲:用刀雕刻。

  38.金石可镂: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这两说高中课本中没有提到)

  41.螯:螃蟹的大钳子。

  42.躁:浮躁,不专心。

  43.神明:精神智慧。

  44.跪:脚,蟹腿。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7)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实用10份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

  原文: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清代:厉鹗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译文: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注释: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rǎn)冉,小山三四点。

  冉冉:袅袅升动貌。

  艇(tǐng)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jiàn)。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临鉴:对镜。绿盘:喻荷叶。

  赏析:

  厉鹗词以典丽见长,此词“秋浓人淡”、“绿盘疏粉艳”两句,尤为颖异尖新。上片是人看景,清远空灵之极;下片是景中人,遐想绮旎。全词清雅婉丽,意境幽美。风味在**、白石之间。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2

  原文:

  游月陂

  宋代: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译文: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在月陂岸堤上东西南北来回行走,北面拥有高耸入云的百尺高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一切事物已随秋天节气而发生变化,显出萧条的迹象,暂且趁着水边傍晚的凉意,畅饮几杯。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水中云影悠闲自相映照,林下泉水声从寂静中传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世事繁杂何必计较太多?只要遇到好的时节,便和朋友相约,再来游玩一番。

  注释:

  月陂(bēi)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月陂:水泊名。因形如月,故名月陂,遗址在今洛阳洛水之南。四徘徊:谓东西南北来回行走。中天:天中,空中。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zūn)聊为晚凉开。

  万物:统指字宙问的一切事物。秋气:秋日萧条、肃杀之气。樽:酒杯。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水心:水中。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无端:谓人世间的事很繁杂,没有头绪。何足计:哪里值得计较。约:邀请。重陪:再次伴随。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首联写游月陂堤,中间二联从秋色和秋声方面表现主观上的闲静与自然界的幽静合二而一,尾联写诗人的感触。这首诗写写“静观自得”,作者把秋色、秋声、秋气、秋水描绘得形象动人,意境恬静清新,声韵和谐,对仗工整。

  从首联可以看出,在一个天高气爽、月明如水的秋天夜晚,诗人登上月陂堤岸,东走西游,悠然四顾。江面茫茫,月色溶溶,向北望去,看到那百尺高台,宛若天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此时登上月阪堤,也是心与物会,景与情融,自然涌出颔联两句“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秋气萧瑟,“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万物自然改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程颢对秋气,似乎并不如欧阳修那样“噫嘻悲哉”他依然是“闲来无事不从容”,那么悠然自得的“一樽聊为晚凉开”,斟上一杯美酒,冲冲凉意,乐在其中。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而简练,“改”“开”二字有声有色。

  颈联“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即中的“闲”、“静”二字进一步写自己心境的从容自得。移情于物,明明是自己心境“静”、“闲”,仿佛大自然界的万物也是“闲”、“静”的。蓝天白云倒映于绿水碧波之中,是因为“闲”,淙淙的泉流之响,是因为树木的幽静。“泉声静自来”可直译为“泉声自静来”,是“鸟鸣山更幽”的逆向思维。观水面闲云之影、听林下流泉之声,这对程颢来讲当然是惬意的,不同于俗人为名利奔走,因事务而缠身。

  末联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他认为人世间有些事,说不上有什么来由。繁杂而无头绪,不值得去认真计较。人生待开怀时且开怀,只要逢上佳节,约上几位知交,重游月陂堤,相陪举杯痛饮,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此诗声韵和谐,对仗工整。在程颢的笔下,月陂堤内外,林含情,水有意,泉有声,物体志。显然是作者追求超凡入圣、清静自如的理想境界。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3

  原文: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

  宋代:陆游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

  译文: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看尽江、湖、河、海,阅过千万山峰。小小的云梦泽薮,哪里会芥蒂在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借得一点天真,请来了西塞山前的月亮;与我一齐倾听东林寺的钟声。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没有想到我今天能够再次故地重游,老僧却记得八年前相逢的情景。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

  我敞开窗儿睡了,是谁把我惊醒?原来远处的村野,还有水碓夜舂。

  注释: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jiè)吾胸。

  东林寺:庐山著名古刹,晋高僧慧远所建,为我国古代著名寺院之一。自唐代开元以来,是诗人墨客歌咏题名处所。云梦:楚国泽名。其址大致包括今湖南益阳、湘阴以北,湖北江陵、安陆以南地区。芥:芥蒂,比喻心中的嫌隙或不快。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西塞山:在湖北省大冶县东,山临长江,是古代水战的要塞。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今再到:陆游曾于1171年(乾道七年)入蜀中途来东林寺游览。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duì)无人夜自舂。

  虚窗:敞开窗。野碓,碓是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木杠,杠的一端装置一块圆石,以足连续踏木杠的另一端,石连续起落,可以舂米,故舂米有连续的声响。野碓,山野间的水碓。

  赏析:

  首联以议论入诗。颔联写邀月闻钟,涤除尘虑,表现对游宦的厌倦。颈联用转折含蓄的笔法,写与老僧的话旧,表现出诗人对东林寺的深厚感情。尾联写山寺熟睡和野碓夜舂,点明题旨。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诗的起势突兀,好似千里归来,有说不尽的心意。事实也是如此。诗人由临安到夔州,再由夔州到南郑,然后调往成都府,又在蜀州、嘉州任官。最后顺江东下,来到九江。他宦游八年,不仅阅尽巴山蜀水;就是汉中、云栈、剑阁,也无不跋涉;至于长江、汉水,浩渺的洞庭湖也尽在游赏之中。诗人行程万里,真可以说是“看尽江湖”,阅尽了“千万峰”。

  陆游的“不嫌云梦芥吾胸”句,既用了司马相如的句意,也含有苏轼诗句的意思。这句是说,云梦虽大,对于一个“看尽江湖千万峰”的人来说,它岂能梗塞在我的心中,言外之意,云梦在我心目中也不过是小小的水泽罢了,既能容纳它,也能忘却它;至于宦海沉浮,人间的恩怨,更算不得什么。这首诗以议论开始,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行程,抒发了胸臆,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情怀。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再次表现了诗人豪放豁达的胸怀。这本是写实之笔。诗人留宿在东林寺,眼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耳听着寺里悠扬的钟声,这境界确实很清幽,但不免又想起一段往事。那是乾道六年八月中秋节。诗人曾记述过当时的月景:“空江万顷,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生无此中秋也。”(《入蜀记》)这优美的中秋夜景,是诗人人蜀途经西塞山,在大江对岸留宿时所见到的。自此以后,那如紫金盘的明月似乎一直伴随着自己,今日在庐山脚下,又看到她,何不邀来共听古寺钟声。月下闻钟,当然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诗人对钟声那样感兴趣。但用佛教的说法,寺院的钟声可以发人深省。这两句诗写得洒脱而含蓄,反映诗人对幽静的东林寺的喜爱。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远客”是诗人自谓。诗人没想到今日又旧地重游,真是喜出望外,而且老僧还曾记得昔日相逢的情景。这两句虽似浅*,但含意丰富,从中可见诗人倦于仕途,委心任运的思想。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从这句透露出诗人喜出望外的心情。“虚窗”指敞窗,敞窗入睡,而且睡得很熟,说明诗人心情坦然,忘怀一切。“谁惊觉”的“谁”字不仅指人,也包括各种声音。虚窗熟睡”点明题旨,全篇诗意尽蕴含其中。结句以野碓夜春的田园生活把诗人沉寂的心带进一个新的境界。

  从全诗来看,首联以议论入诗,这是宋人常用手法。此诗意境高旷超脱,得庄生委心任运之旨至于“野碓无人夜自舂”,虽说是化用唐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句法,但别出新意。前者写静,后者写动,各有千秋。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4

  原文:

  游月陂

  宋代: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译文: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在月陂岸堤上东西南北来回行走,北面拥有高耸入云的百尺高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一切事物已随秋天节气而发生变化,显出萧条的迹象,暂且趁着水边傍晚的凉意,畅饮几杯。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水中云影悠闲自相映照,林下泉水声从寂静中传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世事繁杂何必计较太多?只要遇到好的时节,便和朋友相约,再来游玩一番。

  注释:

  月陂(bēi)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月陂:水泊名。因形如月,故名月陂,遗址在今洛阳洛水之南。四徘徊:谓东西南北来回行走。中天:天中,空中。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zūn)聊为晚凉开。

  万物:统指字宙问的一切事物。秋气:秋日萧条、肃杀之气。樽:酒杯。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水心:水中。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无端:谓人世间的事很繁杂,没有头绪。何足计:哪里值得计较。约:邀请。重陪:再次伴随。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首联写游月陂堤,中间二联从秋色和秋声方面表现主观上的闲静与自然界的幽静合二而一,尾联写诗人的感触。这首诗写写“静观自得”,作者把秋色、秋声、秋气、秋水描绘得形象动人,意境恬静清新,声韵和谐,对仗工整。

  从首联可以看出,在一个天高气爽、月明如水的秋天夜晚,诗人登上月陂堤岸,东走西游,悠然四顾。江面茫茫,月色溶溶,向北望去,看到那百尺高台,宛若天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此时登上月阪堤,也是心与物会,景与情融,自然涌出颔联两句“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秋气萧瑟,“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万物自然改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程颢对秋气,似乎并不如欧阳修那样“噫嘻悲哉”他依然是“闲来无事不从容”,那么悠然自得的“一樽聊为晚凉开”,斟上一杯美酒,冲冲凉意,乐在其中。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而简练,“改”“开”二字有声有色。

  颈联“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即中的.“闲”、“静”二字进一步写自己心境的从容自得。移情于物,明明是自己心境“静”、“闲”,仿佛大自然界的万物也是“闲”、“静”的。蓝天白云倒映于绿水碧波之中,是因为“闲”,淙淙的泉流之响,是因为树木的幽静。“泉声静自来”可直译为“泉声自静来”,是“鸟鸣山更幽”的逆向思维。观水面闲云之影、听林下流泉之声,这对程颢来讲当然是惬意的,不同于俗人为名利奔走,因事务而缠身。

  末联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他认为人世间有些事,说不上有什么来由。繁杂而无头绪,不值得去认真计较。人生待开怀时且开怀,只要逢上佳节,约上几位知交,重游月陂堤,相陪举杯痛饮,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此诗声韵和谐,对仗工整。在程颢的笔下,月陂堤内外,林含情,水有意,泉有声,物体志。显然是作者追求超凡入圣、清静自如的理想境界。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5

  原文: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宋代: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译文: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这使我常常梦见故乡江南,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轻轻吹来,使人感到很惬意。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

  注释: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sān)毵。香尘扑马喷金衔(xián),涴(wò)春衫。

  九曲池头:据考察,苏州并无九曲池。三月三:阴历三月三日。魏晋以后固定这一天为上巳节,人们都到水边嬉游采兰或洗沐,以示驱除不祥,名叫“修禊”。毵毵:枝条细长的样子。衔:马嚼子。涴:污染。

  苦笋鲥(shí)鱼乡味美,梦江南。阊(chāng)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鲥鱼:生活在海中,五六月间入淡水产卵时,脂肪肥厚,味最鲜美,中国沿海各大河流中都有。阊门:苏州城的西门。

  赏析:

  这首小词的结构是独特的。上片语言绚丽,写京都春景,下片语言淡雅,写江南春景。作者对两处春景都有着一份爱意,这之中的`感情是含蓄、复杂而又微妙的。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杜甫《丽人行》描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文学作品中常有以少总多的效果,在这里贺铸用“九曲池头三月三”这样的词句,调遣着杜诗所铺叙极写的曲江水边丽人踏青的壮观。借着读者的联想,贺铸轻而易举地将杜诗的意境拽到了读者面前,柳丝摇曳,美女如云。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仍未直接写人,但士女如云,帝城春游的场面,却从一个侧面被渲染出来了。照说,通过香尘来写游人之多,也是较常见的写法。但“香尘扑马喷金衔”一句,却颇能造成气氛。《东京梦华录》云:“**旧日多乘驴,宣、政间惟乘马,披凉衫,将盖头背系冠子上。少年狎客,往往随后,亦跨马轻衫小帽。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谓之‘花褪马’,用短缰促马头,刺地而行,谓之‘鞅缰’,呵喝驰骤,竟逞骏逸。”贺铸曾居汴京,于都人行乐场景自寓于目而记于心,故能绘声绘色,生动地写出了境界。经过这样渲染后,再接上“沆春衫”三字,这春便有十二分的浓腻。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下片写江南春景。苦笋、鲥鱼乃江南美味,佐酒佳肴。王安石《后元丰行》诗云:“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欧阳修《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诗云:“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这美味佳肴足以引起人对江南的怀念。这种怀念又让人想起晋代的张翰。时政混乱,翰为避祸,急欲南归,于是托词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蓴羹、鲈鱼脍,辞官归吴。贺铸于“梦江南”中透露着的也是思归的情愫。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结句将这种情愫表达得更为清晰。“君到姑苏去,人家尽枕河。”门巷对着烟水,春日将暮,晚风恬静,点点归舟,缓缓地驶来,悠悠地落下白帆。“晚风恬”的“恬”字,极其准确地把握江南日暮晚风的特点。风恬,烟水更美,归帆落得更悠闲。“恬”,不仅是风给人的印象,也是词人此刻想到江南烟水时的情绪表现。“落归帆”三字,用语淡淡,造景淡淡,心绪似也淡淡,然而于淡淡之中分明有着一份浓浓的乡思。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6

  原文: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唐代:柳宗元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译文: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于永贞元年九月诗人被贬永州,如今北归走了四千里,从永州回到了长安。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朝廷下诏许可在暖和的春天返回京城,在回途的官道上两旁处处开放了新花。

  注释:

  十一年前南渡(dù)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十一年前:指公元八前。五年诗人被贬离开长安的时间。南渡:指被贬到永州。四千里外:永州北距长安约四千里。四千里:这里说“四千”,是举其成数。

  诏(zhào)书许逐阳和至,驿(yì)路开花处处新。

  许:许可。逐:跟随。阳和:暖和的春天。驿路:官道,古时供传车、驿马通行,沿途设有驿站。

  赏析:

  头两句是说,11年前被贬于4000里外的永州,此时终于回来了,语含喜悦,也有感慨。后两句借用景物来描写回京路上的欢快心情。春光,鲜花,是实景,但也是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这样借景抒情比直接叙述更加生动,真切。末句“处处新”三字用得精当,值得好好体味。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这里看来是对事实的描述,其实精炼地概括了诗人复杂和激动的情感。其中包含着他对当年遭受贬斥的愤懑,对长期放逐生活的回忆,以及重回长安时的激动心情。交集的百感凝聚在诗句的朴素描绘之中,增强了抒情力量。

  “诏书”使他伴随着温暖的.春天一同回到长安来,路上的景物明媚喜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朝廷诏返京城,又是红这阳春季节,驿路上花开簇簇,既清新又温暖,此时面对此景,再有一步就可迈入长安东城门的诗人不能不深感激动、喜悦,激动、喜悦而不明说,仅用“处处新”三字来见意,便胜过了万语千言。因此“驿路开花处处新”,这是诗人自己精神状态的写照,反映出诗人的愉快心情和愿望。这是写花,更是写人,是将人的情意寄托于花,又由花来表人之情意,含蓄蕴藉而不失自然流转,堪称得体。

  然而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事实上,顽固保守势力并没有放松对他的打击,他回到长安后所得到的却是再一次贬逐。所以,诗篇在抒发他的战斗理想的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大地主顽固派的**本质缺乏认识,对顽固派头子唐宪宗始终存有幻想,反映出诗人自己的阶级局限性。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7

  关山月

  南北朝:徐陵

  原文: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译文:

  (1)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上,出征的人儿思念遥远的故乡。

  (2)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难以入眠。

  (3)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旗星照耀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着祁连山。

  (4)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如今战争这样残酷频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从军生涯回家。

  注释:

  (1)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关山:边境要塞之地,指征战人的所在地。三五月:阴历十五的月亮。客子:在外地出游或出征的人。秦川:指关中地区,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原地带。

  (2)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思:想到。妇:指客子的妻子。这句和下句时客子想象的情景。当:对着。未眠:没有睡觉。

  (3)星旗映疏勒(lè),云阵上祁(qí)连。

  旗:星名。星旗:就是旗星,古代人认为它代表战争。映:照耀,映照。疏勒:汉代西域的诸国之一,王都疏勒城在今新疆***自治区疏勒县。云阵:就是阵云,像兵阵一样密布的浓云。祁连:山名,指新疆***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4)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战气:战争气氛。从军:在军队中服役。复:又,再。

  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流露出对征人远离亲人的同情,对战争的谴责,这首诗作成功之处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人民性,摆脱了宫体诗作内容的贫乏。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而后四句则又转回到边塞的征夫心怀:战事犹酣,解甲归田恐是遥遥无期,忧虑无限,无形中也对应思妇在高楼遥望边疆而无眠,隐含了思妇伤心地牵挂,企盼早日相聚。这样一种构思巧妙地突出:对战争的怨恨;对夫妻别离思念之同情;对圆月美景却带来了更多离愁的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映”更见城楼军旗飘荡,杀气迷弥。“复”更突出归期遥遥。这也显露诗人纯熟的诗歌语言和*时的功底。

  全诗通过将士征战四方的历程,影射出思念之情,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向往和*的心情。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8

  原文:

  减字木兰花·春月

  宋代:苏轼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译文: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春夜的庭院中,月儿正在当空。银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似优美的舞步。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发出阵阵幽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那轻风吹拂薄雾笼罩的春月,总是照着少年行乐的地方。不像秋天的月光照着孤独的远行人,更备感凄凉。

  注释: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láo)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wǎn)娩(wǎn)香。

  春庭:春季的庭院。月午:指月亮升到天顶。阴历十五日半夜。摇荡香醪:指月光下花香如陈酿的酒香在飘溢。香醪,美酒佳酿。光欲舞:梅花晃动引得月光不定,如同梅花在舞蹈。半落:微微低垂。婉娩: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轻云薄雾:轻柔的云,薄薄的雾,喻月光柔美与梅花香飘。秋光:秋月。离人:离开家乡与亲人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上片写景。月下赏花,饮酒赋诗,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读者关心的是诗人举杯时所产生的感受和联想。苏轼此首写他把月光斟进自己的酒杯里,让读者与他一起分享美酒的芬芳和清光。这种感受是新奇的,大胆的,但又是合理的,自然的。开篇的“月午”,不是早已指明中天明月光正泻向杯中。而“摇荡”一词,正透露出诗人举杯相属的豪兴而使月光翩然起舞。诗人从寻常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寻常的诗意,于*易中见工夫,逸趣中显天才。月色是这样的皎洁明净,所照之处冷浸一片银色。聚星堂前的.梅花也更显得璀灿晶莹,洗尽铅华见雪肌。诗人不禁离*,漫步于积水空明的回廊上。此时他始觉幽香袭来,柔顺清润,以至于物我两忘,陶醉在这优美安谧的境界之中。

  下片发议论。过片由“半落梅花”而来,“欲落梅花更多情”,何况这梅花烟雾轻笼,有一种朦胧含浑之美。花前月下,自古以来“总是少年行乐处”,这少年是泛指,也是指赵德麟。诗人很赏识这位年轻的签判,称赞他“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他们*时诗歌唱和,此时又同饮花下,“齿发日向疏”的太守,也有与少年同游乐之意。最后以其夫人关于月色的议论作结,他认为这议论富有诗意。

  在这首词中,他选取了月色、梅花,冷香,回廊,烟雾等,构成清幽恬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良辰美景的珍惜,使他的精神从政治得失中解脱出来,一念清净,旷达闲适,这表现了他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9

  原文: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清代: 吴锡麒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注释: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

  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吴蚕:吴地盛养蚕,因称良蚕为吴蚕。

  赏析:

  江南三月,红瘦绿肥,莺啼蝶飞,春光老去。欲寻旧梦,再到前溪,柳过三眠,桑径人稀。结句“寒倚一梯烟”,极有情致,耐人寻味。全词风流秀逸,流丽自然。

  《月》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10

  原文:

  喜迁莺·暑风凉月

  宋代:辛弃疾

  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译文:

  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暑风吹拂,凉月洒辉。那无数荷叶亭亭玉立,似绿衣使者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荷花如少女含羞,掩映在绿叶之间,参差错落,似怀妒意而争美赛艳。羞与潘妃为伍,远胜六郎高洁。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晚晴时刻,似公子佳人并肩而立。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不要说去采陆上长的香草,缘木去摘水中开的芙蓉会有收获。当年屈原恨与君王离别。双方心有阻隔,媒人徒劳无功,即便勉强结合,也因情浅而易决裂。《离骚》千古流芳,至今未歇。一切休问,但举杯畅饮,如露荷翻叶。

  注释:

  谢赵晋臣敷(fū)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喜迁莺:词牌名。有小令与长调两体。此词为长调,双调一百零三字,仄韵。赵晋臣:《上饶县志》:“赵不迂,字晋臣。”敷文:《铅山县志》:“赵不迂,士礽四子,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芙蓉:荷花的别名。见寿:为我祝寿。见,范围副词,释为“我”。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rǎn)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lù),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亭亭:挺拔娇好貌。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持节: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节,古代使臣用以证明身份的信物。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掩冉:掩映,彼此遮掩,互相衬托。参差:不齐。芙蓉:一作“芙蕖”。步衬潘娘:潘娘系指南齐东昏侯宠妃潘妃。貌比六郎:六郎系指唐代张昌宗。张昌宗、张易之都以姿容见幸于武后,贵震天下,时人号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新唐书·杨再思传》:“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华,非也;正谓莲华似六郎耳。’其巧谀无耻类如此。”佳人:貌美的女子。

  休说,搴(qiān)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搴:拔取。木末:树梢。灵均:屈原的字。离骚:《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品。千杯:此处以荷叶喻酒杯。露荷翻叶:谓倾杯一饮。此以叶上露珠喻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咏荷。起句点明时令,用“爱”字领起五句正面咏荷文字,写其姿态之美。接着从反面衬托荷花品第之美,再比荷花比佳人。下片抒情。先化用屈原诗意,叹惜当年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以寄托自身赤城报国却连遭打击的惨痛经历和愤懑不*之情。最后借千杯痛饮,浇胸中磊块。全词多处用典,寄托遥深。

  上片赞赏荷花。首句点明时令,“暑风凉月”,正是荷花盛开的大好时光。以下用一“爱”字带出“亭亭”五句,正面描绘水上莲荷的美好仪态。满地莲叶,耸出水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似无数绿衣侍者持节而立。在这一群绿衣持者的簇拥下,千朵荷花,竞相怒放。她们或时隐时现,如含羞少女,犹抱绿叶半遮面;或参差错落,姿态万千,似各怀妒意而争美赛妍。这是一幅令人心醉的水上绿叶红花图。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这两句用南齐潘妃和唐张昌宗典故。以清水芙蓉之质,竟为一宠妃作衬托的工具,叫人痛心;以张昌宗辈无耻之尤,绝不能与芙蓉相比洁白。所以,词人用“堪恨”“谁洁”两组词语,一方面表示对潘、张之流的鄙弃,一方面也就突出了荷花的质洁品高。前五句写荷花的姿态美,这两句是写荷花的品格美。潘、张之流既不足道,那么,有资格能和芙蓉相提并论的,唯有白鹭。白鹭浑身皆白,象征着纯洁无邪;一生往来水上,意味着超尘忘机。谢惠连有《白鹭赋》赞曰:“表弗缁之素质,挺乐水之奇心。”又因它风度翩翩,杜牧《晚晴赋》曰:“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窥此美人兮,如慕悦其容媚。”词中“白鹭”两句兼含二义而以后义为主。傍晚雨晴,有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犹如公子佳人双双并肩而立。白鹭入图,*添出不少生机与美趣,真是妙笔生花。

  下片抒情,多半采用楚辞诗句,而又一意贯之。“休说”七句化用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和“交不忠兮怨长”等句,原意为到水中去采缘木而生的薜荔,到树梢去摘水上开花的芙蓉,不可能成功。男女各怀心思,媒人来回折腾,也是徒劳无功,双方爱之不深,必然容易决裂。这是隐喻楚王听信谗言,亲佞远贤,使屈原有志难酬。

  “千古”两句化用《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犹未沫”诗意,谓屈原之世虽已去远,但其《离骚》却流传千古,犹自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词人赞美屈原有荷花那种“出于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赞美他精神不朽,流芳百世。同情他君臣异心的不幸遭遇,和赍志以殁的悲剧结局。尤其令人愤慨不已的是,这一切居然自古而然。所以词人在下片一开头就用“休说”一词表现感情上的激愤,结拍又用“都休问”一句承转跌宕:一切都休再提说了吧,“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唯求对花痛饮,一醉忘忧。殷英童《咏采莲》诗云:“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这里的“露荷翻叶”,是借喻倾杯式的豪饮。词的结尾很是干净利索,既巧妙地紧扣咏荷题目,又将自身满腹牢骚不*之气一吐而尽。

  好用事,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人或讥其“掉书袋”,或褒其“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刘熙载《艺概》)。就这首词的用事来说,颇见特色。不仅多而奇,而且一意贯串,寄托遥深。上片用“步衬潘娘”“貌比六郎”两个典故,下片大量运用楚辞入词,都是用得贴切而意深。潘张因为长得俊美而受君王宠爱,屈原却因品质高洁而被楚王流放,世上不能有这等道理。是以“堪恨”“谁洁”“休说”“休问”诸句,激荡着一股愤郁不*之气。辛弃疾生*以复国自许,文韬武略,集于一身,不想两次被免落职,赋闲田园,正所谓报国有志,请缨无门。因此,当他握笔作词时,常常借古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这也正是辛词好用事的缘故。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8)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5篇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1

  望江南·多少泪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古诗简介

  《望江南·多少泪》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正面写悲,通过描写词人思国流泪的情形,表达词人对故国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全词描摹细致,语言直朴,有直入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翻译/译文

  我有多少的泪水,纵横交错地流在脸上。我的心事不用拿来边哭边诉说,那笙箫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注释

  ⑴望江南:词牌名。《全唐诗》作“忆江南”,题注:一名“梦江南”,一名“江南好”,一名“梦江口”,一名“望江梅”,一名“归塞北”,一名“谢秋娘”,一名“春去也”。《花草粹编》中注云:“一名‘梦游仙’、‘梦江南’、‘江南好’。”

  ⑵断脸:《全唐诗》中作“沾袖”。意思是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断:擦断。颐(yí):下巴。全句是说,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但又横挂在下巴上,形容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

  ⑶心事: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唐刘皂《长门怨》诗之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将:拿。和:《花草粹编》、吴讷本《尊前集》中均作“如”。说:《全唐诗》、《花草粹编》中均作“滴”。和泪说:一面流眼泪,一面述说。

  ⑷凤笙:相传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爱慕他,穆公便将弄玉许配给他。后弄玉学吹箫,其声清脆悦耳,引动了凤,夫妇遂驾凤飞去。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唐韩愈《淮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休:不要。向:朝着,在。泪时:伤心落泪之时。吹:吹奏。

  ⑸肠断:形容极度悲伤痛苦。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之句。更:愈发。

  ⑹沾袖:(泪水)沾湿衣袖。

  ⑺月明:月光明朗。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赏析/鉴赏

  李煜另一首《望江南》(多少恨)用的是以反写正的艺术手法,以乐来反衬苦,笔意有曲婉之感。但这首《望江南》(多少泪)则不同,是直笔明写,正见正写,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艺术手法,因而有愈见沉痛之感。二词可同读,对作者的忧思愁恨则体会更深。

  “多少泪”即“多少恨”之续写,“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后,悲情更苦,离恨更深,作者再也无法自制,只能任凭“多少泪,断脸复横颐”了。眼泪纵横当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难收,也许有号啕之举,但是,泪可流,“心事”却不可说,一是满腔悔恨无法说,二是故国情怀不能说,自伤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现,作者心中愁苦跃然纸上。不但“心事”不可说,连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凤笙也不能吹起,这种痛苦和不自由是非常地残酷。古人悲思不可解,常有“欲将心思付瑶琴”(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之想,而这情此景,作者却连这一点奢望都不敢有。况且,凤笙向来为欢歌之用,于此时吹奏,对李煜来讲,只是徒增感慨、更添思忆而已,所以一句“休向”,使作者的幽居无奈中又多添了几分不堪回首的痛苦。于是乎,“肠断更无疑”但是惟一的结局了。这首词正是李煜入宋后“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真实写照。

  全词与“多少恨”同调,取笔不同但取意同。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深沉痛苦,描摹细致,语言直朴,较“多少恨”有更直入人心的感染力。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2

  江南旅情 (唐)祖咏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注释:

  ⑴楚山:楚地之山。

  ⑵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⑶潭橘:吴潭的橘子。

  ⑷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翻译:

  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就知道夜潮来临。我书剑飘零,羁留*于南斗之下,家乡遥远,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吴潭的美橘熟了,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赏析:

  这首作品里江南景色是一种意象中的景色,全诗仿佛都出于大概统一这样的视角。像“楚山不可极”,就将背景的广阔简洁得说明了;“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其实也是一种大概的描绘。不过诗里也有细节刻画,诗人主要用细节刻画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乡邻的牵挂,旅行中见到的优美景色固然不俗,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露得很殷切。比如用星象和季风来说明远离故乡羁绊在外的情况,为后一句的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寄送橘子做了一个铺垫,心中的乡愁之浓烈可见是真实的。

  江南烟雨名扬天下,但是江南临海,海岸线很长,这固有的广阔风光却历来少有写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恰恰是江南山川广袤的景致。说祖咏是一位心思巧妙的诗人,确实如此。

  从感情色彩上分析这首诗,诗人的表达还是很含蓄的。也许放在今天,如果做同样的事情会显得很做作,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但是放在诗人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找不到捎东西回家乡的人而苦恼就是一种思乡情怀的自然流露。

  对于诗中用到的来描绘景色的素材,大致上把江南既婉约又壮阔的秀丽山川写给了后人,也许里面有着些许豪气,但是豪气是藏在字句里的,不让读者有被气势所迫的感觉。在祖咏的《江南旅情》中,江南实在少了些脂粉气,多了些清爽。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3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翻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护城河。

  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咨嗟:叹息、慨叹。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新火:唐宋*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赏析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的《望江南》增加了一叠。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景象,包括三个层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吹起柳丝千条细。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意暮而未老。“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其次,三、四句直说,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烟雨暗千家。”五句是说,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

  三个层次显示有一个特写镜头导入,再是大场面的铺叙,最后,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上片,写春景。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这首词从“春未老”说起,既是针对时令,谓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尚未老去,仍然充满春意,生机勃勃,同时也是针对自己老大无成而发的,所谓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见内心是不自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苏东坡实际上并不真能超然,这种似是非是的境界,真是苏东坡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4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注释】:

  1.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2.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4.皆:副词,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O;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7.洲:水边陆地。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朗读节奏划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写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翻译】:

  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翻译二】: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简析】:

  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望江楼上悄然独立,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夕阳西下,万舟驶过,仍没有爱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缓缓东流。心中的爱与恨,相思与失望交织一起,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赏析一】:

  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

  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

  “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

  “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O”为水草,O、水相依而生,O失水则死。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

  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

  【赏析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来,匆匆梳洗后,独自倚在望江楼上眺望。从这了了的八个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DD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

  ④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

  ⑤再进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来这江楼上盼归呢?

  ⑥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

  “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这时的她还没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5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古诗简介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写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全词语言朴实,清新温婉,意境含蓄优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见一个“愁”字,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将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达得酣畅淋漓。在手法上,此词运用白描写情态动作,生动传神,真挚感人,体现了小晏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翻译/译文

  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注释

  ⑴消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⑵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消魂:一作“佳期”。

  ⑶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素:白绢。古人为书,多写于白绢上。

  ⑷浮雁沉鱼:古代诗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又《汉书·苏武传》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因合称书信为鱼雁,亦有以鳞代鱼,以鸿作雁者。另亦指传书信者。

  ⑸终了:纵了,即使写成。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

  ⑹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破: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赏析/鉴赏

  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

  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

  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

  这首词语言清疏明畅,但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真可说是“浅语有致”。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9)

——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五份

  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刘建勋)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陈志明)

  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翻译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都已变化太多

  只有门前那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涟漪的镜湖的碧水,还是旧时模样。

  注释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

  衰:减少,疏落。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创作背景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贺知章辞官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此时他已有八十六岁,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这首组诗就是他回到故乡后所写。

  鉴赏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相互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3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翻译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注释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赏析

  这首诗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来人事半消磨。”这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杜甫《赠卫八处士》)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ī):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6)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7)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赏析: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鉴赏

  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扩展10)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鸨羽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③靡:无,没有。盬(gǔ古):休止。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⑤怙(hù户):依靠,凭恃。⑥曷:何。所:住所。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⑧极:终了,尽头。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⑩常:正常。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2

  鸨羽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 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

  ③靡:无,没有。盬(gǔ 古):休止。

  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⑤怙(hù 户):依靠,凭恃。

  ⑥曷:何。所:住所。

  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⑧极:终了,尽头。

  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

  ⑩常:正常。

  赏析:

  作者:佚名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鸨羽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③靡:无,没有。盬(gǔ古):休止。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⑤怙(hù户):依靠,凭恃。⑥曷:何。所:住所。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⑧极:终了,尽头。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⑩常:正常。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翻译

  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靠谁养活我爹娘?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赡养父母哪有粮?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保):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②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

  ③靡:无,没有。盬(gǔ古):休止。

  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⑤怙(hù户):依靠,凭恃。

  ⑥曷:何。所:住所。

  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⑧极:终了,尽头。

  ⑨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

  ⑩常:正常。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是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敷叙耳,中问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鸨羽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鸨羽

  [先秦]佚名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译文

  大鸨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柞树盬。王侯家的徭役无止又无休,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我可怜的父母靠什么养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盬,我何时才能返回我的家乡?

  大鸨扑棱棱地扇动着翅膀,成群落在丛生的酸枣树盬。王侯家的徭役无休亦无止,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可怜的父母有什么吃的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盬,什么时候我才能不再奔忙?

  大鸨扑棱棱地飞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桑树盬。王侯家的徭役从来没有头,我不能回家耕种稻谷高粱。可怜的父母吃什么活着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盬,苦命的日子何时恢复正常?

  注释

  鸨(bǎo):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栎树,一名柞树。

  靡:无,没有。盬(gǔ):休止。

  蓺(yì):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怙(hù):依靠,凭恃。

  曷(hé):何。所:住所。

  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极:终了,尽头。

  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根,引申为鸟翅。

  尝:吃。

  常:正常。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徭役沉重、民不聊生之苦的诗歌。全诗三章首句均以大鸨这种鸟本不会在树上栖息,却反常地栖息在树上来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的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煳口,其苦情可见一斑。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与控诉,甚至唿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