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

首页 / 赏析 / | 赏析,古诗词,七夕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1

  鹊桥仙·七夕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2

  鹊桥仙·七夕

  宋代: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译文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赏析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曲词)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佳话。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3

  七夕

  宋代: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译文

  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

  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赏析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人意料,因为很多人把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以为神胜过人,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但诗人却对此表示怀疑。前两句的这种怀疑只涉及到神话故事本身,但这已足以造成悬念。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这两句是说: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多得有点可怕。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在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来了一个大转弯,诗人此时想起的不仅仅是人间创造幸福的巧智,还有行恶的智巧:有巧取牵夺,互相倾轧,以及繁复、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诗人赋予末一行诗中的“巧”的含义已经不同于第三行诗中“巧”的含义。恰是这种新的含义,不无道理,但又非常出人料想地拓宽了诗思的领域,这就便诗的情思和哲理向更深处开掘,一使诗具有了横空出世、奇崛诡辩之美。当人间充分运用他的机巧来进行勾心斗角的时候,要邀织女来已无意义。从四句诗的整体和诗情的深入来看,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表现得很是恰当、巧妙、深刻。

  杨朴在那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种思想和见识是很深刻的,加之诗语简练、晓白、朴实,就使诗思凝重、洗练,富有趣味。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扩展1)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1

  鹊桥仙·七夕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象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写送别,一般人都会徒增伤感,而词人却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遨游天界银河,如陆游所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一般写七夕银河,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类的柔情凄景,而词人笔下那天风海雨之势,正显露了他不凡的气魄与胸襟,这种逼人的天风海雨,便是他豪放词风形象性的说明。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2

  鹊桥仙·七夕

  宋代: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译文

  今夜是牛郎织女会面的好时光,这对相会的夫妻懒得再为耕织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娇美的月亮姊姊蹙紧了娥眉,风阿姨兴风吹雨天地反常。

  相见匆匆忙忙,短暂的聚首真不如不见,重新搅起离别的忧伤。见面的欢乐总不抵久别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带回品尝。

  赏析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人的心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此时银河*,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曲词)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佳话。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3

  七夕

  宋代: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译文

  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

  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赏析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前两句设问: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这里的“须”字,是一种怀疑和否定,从正面来解释,就是没有必要来邀请织女作这一切。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人意料,因为很多人把把牛郎织女的神话作为美妙的故事来接受,对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从未提出过质疑。以为神胜过人,天上的仙女自然比人间的一切都要聪明许多。但诗人却对此表示怀疑。前两句的这种怀疑只涉及到神话故事本身,但这已足以造成悬念。这两句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的铺垫。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这两句是说: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多得有点可怕。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在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来了一个大转弯,诗人此时想起的不仅仅是人间创造幸福的巧智,还有行恶的智巧:有巧取牵夺,互相倾轧,以及繁复、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诗人赋予末一行诗中的“巧”的含义已经不同于第三行诗中“巧”的含义。恰是这种新的含义,不无道理,但又非常出人料想地拓宽了诗思的领域,这就便诗的情思和哲理向更深处开掘,一使诗具有了横空出世、奇崛诡辩之美。当人间充分运用他的机巧来进行勾心斗角的时候,要邀织女来已无意义。从四句诗的整体和诗情的深入来看,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表现得很是恰当、巧妙、深刻。

  杨朴在那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种思想和见识是很深刻的,加之诗语简练、晓白、朴实,就使诗思凝重、洗练,富有趣味。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扩展2)

——古诗词赏析 (菁华9篇)

古诗词赏析1

  1、岩居僧——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2、庵西——赵师秀

  数里庵西路,东风去更吹。

  稻寒生叶细,松老作花迟。

  小憩嫌无侣,曾游忆有诗。

  新萤光尚小,未暗出空池。

  3、薛氏瓜庐——赵师秀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4、数日——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5、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古诗词赏析2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全诗的意旨所在,也是一直为人称道的地方。鸣奏出昂扬之音,突发出慷慨之声。主张有生之年积极创造,建立功业,名标青史。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诗人在此好像讲养生之道,其实他另有哲理,表达了一种不服老、不信甜蜜的人生态度。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出了诗人的依依不舍。

  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8、“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

  8、“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

  1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

  13、“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但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源头活水比喻学*,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者所要传递给我们的生活哲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消逝,但新的事物总是以新的面貌在不断地出现,生活不因消逝而变得虚无。

  16、“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1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词人自己吧。

古诗词赏析3

  好事*

  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词前小序点明全词的中心是“望月”,同时点明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夜”,地点是“万花川谷”。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诚斋”,是杨万里书房的名字,“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读完这两句,人们自然地要问:既然“诚斋”与“万花川谷”相去不远,何以月光照到了“万花川谷”,作者的书房里不见月光呢?紧接着两句“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

  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过对照描写,用“未到”和“先到”点明,此时诚斋仍处在朦胧暗影之中,而“万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写“万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

  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这样,词的结尾两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个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杨万里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诚斋体”在当时也颇有影响。本词语言*易自然,意境新鲜,生活气息浓郁,说明他的词风一如他的诗风。

古诗词赏析4

  好事*

  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赏析:

  词前小序点明全词的中心是“望月”,同时点明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夜”,地点是“万花川谷”。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诚斋”,是杨万里书房的名字,“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读完这两句,人们自然地要问:既然“诚斋”与“万花川谷”相去不远,何以月光照到了“万花川谷”,作者的书房里不见月光呢?紧接着两句“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

  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过对照描写,用“未到”和“先到”点明,此时诚斋仍处在朦胧暗影之中,而“万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写“万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

  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这样,词的结尾两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个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杨万里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诚斋体”在当时也颇有影响。本词语言*易自然,意境新鲜,生活气息浓郁,说明他的词风一如他的诗风。

古诗词赏析5

  《送别》(又名《送杨子》)(李白,一说岑参作)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赏析:

  首联“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描写的是送别的地点以及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诗人以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兴,宕开一笔,铺陈叙述。李白在送别友人的宴*上喝得是酩酊大醉,这是李白对朋友的不舍,也是李白个性的写照。酒是李白诗文的一大母题,诗人感情或是因酒而生或是借酒浇愁,酒早已成为了李白诗的象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或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甚至有直接以酒肆之名为诗题的《金陵酒肆留别》,“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酒的意象在李白诗中大量出现。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梨花喻雪,在古代诗文中多有出现,同样出名的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颔联对仗工整,使诗文具有形式、音韵之美。而“梨花”、“杨叶”的意象又具有唐诗典型的形象美的特点,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千树梨花竞相开放,柳叶新芽迎风摇曳。然而这美好的春景中却蕴藏着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美好的春日风光却无人陪伴自己欣赏。此外,“杨叶”即柳叶,“柳”“留”谐音,古人折柳相送的传统由来已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李白送别诗歌与众不同,往往能够将分别之情写成普遍化的集体感受。在这首《送别》中,没有提到送别的友人到底是谁,却把自己的深情厚谊寄托在“梨花”“杨叶”这些意象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颈联“惜别倾壶醑,临分增马鞭”这句是全诗的点题之句,诗文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送别友人。在送别友人的宴*上,诗人“倾壶”一饮,这是男人之间的送别方式,没有温婉的语言,也没有依依惜别的柔情,只是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寄于酒中,一饮而尽。待到真的要分别之时,“马上赠鞭”,以示纪念。同样也是男人的赠别,尽管舍不得却故作豪迈。

  尾联“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目送友人“颍上去”,想象着友人的路途,这在李白诗文中同样也是很常见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写目的地之景而浮想联翩,因景生情,因景结情,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吧,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寄托。而无论何时何地的人们在送别之时,都会产生“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的共鸣。我想,诗人也会担忧友人旅途的劳顿吧!

  *古代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五千年的积淀,一言概括则为“雅”。无论是送别,还是思念,古人都将自己的浓情蜜意寄于诗文中。古典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送别诗在这颗颗明珠上闪烁着一缕缕的光芒。在交通发达,通讯便捷的今天,没有“劳劳亭、长亭”这些专门为送别而建造的场所,离别之情已显弥足珍贵,不用鸿雁传书,也没有古人的离愁别恨。现在的我们也许只有从古诗词中才能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了吧!

古诗词赏析6

  教学目标:

  1、明确古诗词中考考点。

  2、熟悉古诗词中考常考题型。

  3、掌握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1、鉴赏课内外古诗词,从不同角度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把握品析古诗句、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练运用古诗词中感悟情感主旨,和字句赏析类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考古诗词阅读是必考点之一,但也是大家丢分最多的阅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拨开云雾,见答题技巧。

  二、活动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一学)

  学生根据*三年泸州市的古诗赏析中考题,归纳考题的特点。再分小组合作完成《醉花阴》的诗词赏析。

  1、学生谈中考诗词题型特点,(教师明确),以及读古诗的步骤。

  2、听朗读后有感情朗读《醉花阴》

  3、学生讲述该诗的内容,以及简介作者。

  4、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诗词赏析题,并用规范的语言和答题模式回答。

  5、总结答题模式

  三、活动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一练)

  1、学生阅读《望岳》,根据今天大家一起讨论的中考题的两个出题的角度为《望岳》出两题,并附上参考答案,看看谁做的最快最好!

  2、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做诗词鉴赏阅读时,只要我们牢记这几点,拿出“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气势,多练*,多总结,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诗词赏析7

  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2、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

  3、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4、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5、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时接触过后和常识的一定要尽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写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古诗词赏析8

  诉衷情·寒食

  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古诗简介

  《诉衷情·寒食》描写西湖寒食游览之盛况。开头两句点明地点、时令。“寒食更风流”则是全篇点睛之笔。以下“红船”、“花外”极写游人之盛和西湖的具体环境。“三千粉黛”以下三句,用数字领起全篇精神。“三千”极写“粉黛”之多,“十二”描“高楼”宽敞。实际词人如此为之的深意是表达富贵荣华都如过眼云烟的人生感悟。这首寒食词通篇热烈,最后归结到四大皆空的境界:“一片云头”。此词构思新颖,立意深刻。

  注释

  ①涌金门:西湖地名。

  ②小瀛州:西湖中小岛。

  ③红船:彩饰游船,即“画舸”。

  赏析/鉴赏

  此词写西湖寒食时节游人盛况。全词奇丽清婉而造境空灵,歌咏西湖的诗词佳作中别饶风姿,构思新颖,立意深刻。

  上片开头两句点明地点、时令。首句称西湖为“小瀛洲”。“瀛洲”为海上神山之一。月山有水的胜地,用海上神山比之也正相合。而西湖之秀美又不似海山之壮浪,着一“小”字最贴切不过。下句“寒食更风流”则是全篇点睛之笔。“风流”一词本常用于写人,用写湖山,是暗将西湖比作了西子。寒食佳节,作为游览胜地的西湖更是别有景象,不同常日,故“寒食更风流”。“更风流”进一层,仍是笼统言之,三句以下才具体描写,用语皆疏淡而有味。把游湖大船称做“红船”,与“风流”“小瀛洲”配色相宜。厉鹗《湖船录》引释道原诗:“水口红船是妾家”,则红船或是妓船,故有“歌吹”。“花外有高楼”则用空间错位的笔触画出坐落湖畔山麓的画楼。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湖上飘着一层柔曼的轻纱,过片“晴日暖,淡烟浮”就清妙地画出这番景致。于是春花、红船、画楼、湖光、山色共同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画外还伴奏着箫管歌吹之音乐。于此处下“恣嬉游”这三字,才觉真力弥满,游春士女之众可想而知。词人却并不铺写这种盛况,而采有了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手法写道:“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以“粉黛”代美人,言外香风满湖,与“风流”二字照应。美人竟然如此之多,则满湖游众之多更不待言了。“阑干”与“高楼”照映,又包括湖上的亭阁,使人窥斑见豹。

  结尾三句用数字领起全篇精神。“三千”极写“粉黛”之多,“十二”描“高楼”宽敞。实际词人如此为之的深意是表达富贵荣华都如过眼云烟的人生感悟。同时语言精整而凝炼。特别是鼎足对的运用很有趣味,写随数目的递减,景象渐由湖面移向天外,形象由繁多而渐次浑一,意境也逐渐高远,至最后的“一片云头”之句,颇含不尽之意。《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李白《宫中行乐词》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作者巧用“浮云”之喻,于写足繁华热闹之后,著一冷语,遂使全篇顿添深意。

古诗词赏析9

  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中

  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作者用富于想象的诗句,给我们描写了月亮上、广寒宫里的景色,“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白了中庭的地面,树上栖息着乌鸦,一个冷冷清清的夜晚展现在我们面前。“冷露无声湿桂花”,月亮上的露珠已经悄悄地湿透了树上的桂花,说明了夜已经很深了,天气透着细细的寒意,展现了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的意境。“今夜月明人尽望”,诗人用了极为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今天的月亮很明亮,天下所有的人都在望着它。紧接着诗人马上用了转折语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道谁还在想念自己的亲人。同是望月,人各不同。诗人有感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可以想象诗人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月明人静、中秋望月、思念亲人的特定环境,非常动人。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扩展3)

——七夕节的相关古诗词 (菁华3篇)

七夕节的相关古诗词1

  小重山·七夕病中

  宋代: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七夕节的相关古诗词2

  诉衷情·七夕

  宋代:吴文英

  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载客槎还。

  河汉女,巧云鬟。夜阑干。钗头新约,针眼娇颦,楼上秋寒。

七夕节的相关古诗词3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宋代:赵以夫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扩展4)

——七夕古诗词 (菁华6篇)

七夕古诗词1

  001秋蕊香·七夕(宋)吴文英

  懒浴新凉睡早。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月冷波光梦觉。

  怕闻井叶西风到。恨多少。粉河不语堕秋晓。云雨人间未了。

  002.诉衷情·七夕(宋)吴文英

  西风吹鹤到人间。凉月满缑山。银河万里秋浪,重载客槎还。

  河汉女,巧云鬟。夜阑干。钗头新约,针眼娇颦,楼上秋寒。

  003.凤栖梧·甲辰七夕(宋)吴文英

  开过南枝花满院。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高树数声蝉送晚。归家梦向斜阳断。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银烛罗屏怨。陈迹晓风吹雾散。鹤钩空带蛛丝卷。

  004.六么令·夷则宫七夕(宋)吴文英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005.惜秋华·七夕(宋)吴文英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006.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宋)吴文英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007.小重山·七夕病中(宋)吕渭老

  半夜灯残鼠上檠。上窗风动竹,月微明。梦魂偏记水西亭。琅玕碧,花影弄蜻蜓。

  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酒阑人散斗西倾。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008.七夕歌(宋)张耒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009.鹧鸪天·七夕(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010.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宋)晏几道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011.七夕诗(唐)卢 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012.七夕诗(唐)卢 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013.七夕(唐)卢 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014.牵牛织女(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

  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015.七夕(唐)杜 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016.他乡七夕(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017.七夕(唐)罗 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018.七夕(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019.古意(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020.七夕曲(唐)王建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车。

  021.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唐)毛文锡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022.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唐)李嘉祐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023.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024.七夕(五代)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025.菩萨蛮(宋)苏轼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闻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026.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027.古别离(宋)庚肩吾

  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

  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028.行香子(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029.二郎神·七夕(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030.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古诗词2

  《辛未七夕》原文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辛未七夕》赏析

  碧落银河之畔,正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良好场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风玉露之七夕才相会呢?大约正是由于仙家之好别离吧?疑而不解,正反映出诗人苦闷难释的孤寂心态,语意感伤,心境难堪。

  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离别之苦,才有佳期之乐。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最后想到民间风俗,问:“既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为乞巧,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

  《辛未七夕》作者简介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七夕古诗词3

  七夕

  宋代王禹偁

  去年七月七,直庐闲独坐。

  西日下紫微,东窗晖青琐。

  露柳蜩忽鸣,风帘燕频过。

  寂寂红药階,槿花开一朵。

  时清无诏诰,性澹忘物我。

  兀然何所营,横枕通中卧。

  梦入无何乡,蛱蝶甚幺麽。

  孰谓处深严,自得放匍惰。

  中官传宣旨,御诗令属和。

  惊起俨衣冠,拜舞苍苔破。

  逸翰龙蛇走,雅调金石播。

  洋洋百世音,乃赓强牵课。

  暮随丞相出,自谓天上堕。

  归来备乞巧,酒肴间瓜果。

  海物杂时味,罗列繁且夥。

  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

  宠辱方若惊,倚伏忽成祸。

  九月谪商於,羁縻复穷饿。

  凤仪困鸱吓,骥足翻鱉跛。

  山城已僻陋,旅舍甚丛脞。

  夏旱麦禾死,春霜花木挫。

  吾亲极衰耄,吾命何轗轲。

  稚子啼我前,孺人病我左。

  玄发半凋落,紫绶空垂拖。

  客计鱼脱泉,年光蚁旋磨。

  昨夜枕簟凉,西郊忽流火。

  河汉势清浅,牛女姿婀娜。

  商土本硗瘠,商民久劳瘅。

  霜旱固不支,水潦复无柰。

  居人且艰食,行商不通货。

  郡小数千家,今夕唯愁呵。

  吾儿索来禽,倾市得一颗。

  举家成大笑,愁眉略舒軃。

  自念一岁间,荣辱两偏颇。

  赖大道依据,故得心安妥。

  穷乎止旅人,达也登王佐。

  匏瓜从系滞,糠粃任扬簸。

  批凤不足言,失马聊自贺。

  委顺信吾生,无可无不可。

七夕古诗词4

  一、织女

  星河一道隔天涯,

  仙地无情不是家。

  漫掷金梭牵冷月,

  盼来今夕日先斜。

  二、牛郎

  烟波浩渺水声残,

  剪剪河风夜夜寒。

  一载今宵难再待,

  轻身早已跃桥栏。

  三、鹊喜

  月落天河积水清,

  寒星点烛鹊桥明。

  难为仙鸟知人意,

  忍得欢心不作声。

  四、私语

  星光今夕接波光,

  一道新桥满桂香。

  天上人间凝此会,

  葡萄架下早秋凉。

  五、别离

  秋风黄叶欲辞枝,

  河汉仙桥搭即移。

  纵是相逢无片刻,

  断魂不只别离时。

七夕古诗词5

  辛未七夕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柳梢青·七夕

  刘镇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鹊桥仙·月胧星淡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惜秋华·七夕

  吴文英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

  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七夕古诗词6

  1、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鹿柴——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9、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0.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3、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4、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人。

  15、舟夜书所见——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6、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7、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8、滁洲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9、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0、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1、清*乐.——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2、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23、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4、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5、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6、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8.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9.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0.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扩展5)

——古诗词赏析 (菁华6篇)

古诗词赏析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翻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译文二

  雎鸟不停地在水中的绿洲上和鸣歌唱。

  文静美好的少女,是少年心中的好配偶。

  长长短短的荇莱,在船的左右两边求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是少年日夜美好的追求。

  文静美好的少女难以追求,朝思暮想,魂牵梦绕。

  思悠悠,思悠悠,唉!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的荇莱,左边右边来采摘。

  对那文静美好的少女,鼓瑟弹琴迎她过来。

  长长短短的荇菜,左边右边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敲钟击鼓让她笑逐颜开。

  注释解释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淑女”。

  芼(mào):择取,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创作背景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先秦时代民歌。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诗经》是*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韵文的源头,是*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文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古诗词赏析2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古诗词赏析3

  已酉新正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赏析:

  这是一首写喜庆春节的五律诗。

  第一、二句,从气候角度写春节期间的祥和:无风无霜,春意盎然。

  第三、四句,日历上又多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年。

  第五、六句,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

  最后两句,写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诗人客居他乡,油然而生孤寂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种反客为主的写法,即为反衬手法。

  除夜·乾坤空落落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赏析:《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赏析: 长期飘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还独自滞迹在他乡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这首诗就真切地抒写了诗人当时的际遇,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之情。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起句突兀,却在情理之中。除夕之夜,万家团聚,自己却还是浮沉宦海,奔走旅途,孤零零地在驿馆中借宿。长夜枯坐,举目无亲,又有谁来问寒问暖。人无可亲,眼下就只有寒灯一盏,摇曳作伴。“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之情。“寒灯”,点出岁暮天寒,更衬出诗人思家的孤苦冷落的心情。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赏析:这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乐成张少府(子容)的官邸度过的。孟浩然与张子容,既有同乡之谊,又是通家之好,更加两人年青时曾同隐鹿门山,晨夕相处,亲密无间,此次孟浩然专程远道来访,张子容当然热情接待。除夕之夜,张子容的官邸,灯火辉煌,画烛高烧,筵备珍馐,酒斟柏叶。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叙着别后离情,当时内心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间还有卢氏歌女演唱《梅花》古曲,她的婉转歌喉,更增添了两位诗人的兴会。

古诗词赏析4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解】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萧索清冷。堪:可以。

  苹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遣:使得。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的聚会。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几:多少回。孤:通辜,辜负。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潇湘: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赏析】

  这首《玉蝴蝶》是作者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悄悄,忧愁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

  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古诗词赏析5

  灵风珣旗日光黑,灯影半明斜照壁。

  湘筠飒飒泣惨凄,翠裾香带兰叶齐。

  跳梁绛鼠舞碧鸡,神鸦飞出寒烟啼。

  纸钱啸火高悬树,千轮万马登天去。

  作品赏析:

  (余录幼文诗,采吴人张*集后记录撮为小传,引据衍公、吕敏题画之语,辨证纪年之误。是时侨居吴门,携书不多,聊引其端,而未及详考也。载观高、张二集,高有《答余新郑》诗云:“君初随例诣阙下,有旨谪徙钟离城。异乡何人恤患难,喜有杨子兼徐卿。去年圣恩念逐客,特赐抆拭加朝缨。初春天子下明诏,辞谢不得来南京。”杨即孟载也,余则永嘉余尧臣,“北郭十友”之一。盖三人同受淮张辟为掾属,吴亡例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余主新郑簿,杨知荥阳县,徐未知何官,当亦此时铨授,而季迪征修《元史》,正在南京,得相赠答也。杨有《梦绿轩诗》,序云:“余与徐君幼文同谪钟离,结屋四楹,幼文居东楹,余居西楹。”诗云:“去年吴城正酣战,却倚危楼望葱蒨。今年放逐到长淮,万绿时于梦中见。”则杨、徐谪濠在吴亡之次年,其赦除在洪武二年,历历可考。而张*以为吴亡后幼文隐居蜀山,洪武七年用荐起家。*自谓得诸故老传闻,其入朝死狱之年,一一舛误。《姑苏志》于孟载传,记其谪濠事,而幼文传略同,张*都无辨证。游寓中又不为尧臣立传。志成于弘治间大儒,而记载阙略如此。文献无征,不独吴故也。余撰此集,仿元好问《中州》故事,用为正史发端,搜摭考订,颇有次第。十月之交,不戒于火,三百年琬琰尽矣。劫火秦灰,斯文荡然。行且瘗砚冢笔,以答天戒。翻阅幼文之集,戚戚心动,谨书其后,以告世之君子,或亦为抚卷而三叹也。庚寅嘉*月再望,蒙叟谦益书于绛云余烬室。)

古诗词赏析6

  《夜泊牛渚怀古》

  作者: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解】: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韵译】: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评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

  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扩展6)

——七夕古诗词 (菁华5篇)

七夕古诗词1

  古诗原文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译文翻译

  身在他乡恰逢乞巧,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

  远离故土,不见妻子月下穿针,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怀念家乡。

  微风拂过带走盛夏的炎热,新月当空,初秋已快来临。

  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的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

  注释解释

  七夕:为七月初七,民间的乞巧节。

  绪风:微小的风。

  河汉:为天上的银河。

  迢迢:形容遥远的'意思。

  斗牛:星名。牵牛星。

  诗文赏析

  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更增加旅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怀。可是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孟浩然诗歌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愿望,给开元诗风注入了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

七夕古诗词2

  一、

  一叶幽蝉落梦尖,惊飘残梦里青衫。重楼灯火,梦迹绕来甜。

  那段红尘封不住,此时彩笔暗相探。天涯深处,证我月光蓝。

  二、

  秋*天遥欲寄函,柔情夕夕为君添。鹊儿可否,替我过山南。

  前世擦肩人海漫,今生如约仄*拈。深屏旧事,星暗句何堪。

  三、

  拟就词牌满意忺,人前题句奈*凡。飞觞待月,清寂影成三。

  不复当时烟柳岸,牵强此际水云笺。琉璃深处,枯笔可红蓝。

  四、

  未尽倾声古调咸,催筝窗外月来探。梅花落指,一味冷香潜。

  *我曲魂仙隐隐,铺桥云梦鹊纤纤。也随风去,咫尺挂星帘。

  五、

  去路徐升一叶帆,浮波星海鹊儿甘。依前时节,伤聚瘦银蟾。

  彼岸谁曾衣胜雪,今宵梦涨水拖蓝。殷勤鱼信,几度弄潮尖。

  六、

  累日调弦不负梅,幽香一曲白云隈。清粼如我,天意系阿谁?

  多少春时深浅梦,潜为远古往来灰。忽然七夕,试与鹊轮回。

  七、

  梦正肥时月似钩,星波欲辨是谁眸。探支月笔,消息渺难收。

  我落秦弦芳草阙,君洄楚水芷兰洲。临秋一段,底事学风流?

  八、

  妒月遥天对影君,一弦细细绝红尘。传花旧句,没万里泥云。

  九曲星眸秋水远,无题蝉语绿窗昏。南楼凝伫,夜色已无痕。

  九、

  一入新秋月半痴,再三叠梦已贫辞。深匀故事,催促鹊偷期。

  怀古愿身能溯水,消尘借酒遣相思。鸥盟若在,倚竹白云陂。

  十、

  在水千年只是初,波声入耳碧相濡。流云对著,为我一牵椐。

  谁画今秋弦上月,我将来世网中鱼。载浮光景,天净映飞乌。

  十一、

  一棹孤篷汉水旁,溯洄千载岸苍苍。每秋映我,既有露为霜。

  灵鹊桥端铺旧约,仄*网里绝微芒。蒹葭瘦减,衣染竹风黄。

  十二、

  索醉一年今夕风,穷眸高阁数星空。星河洄溯,鹊驾可曾通?

  山伫传奇人不老,云铺潋滟梦其中。穿屏千结,乘月与谁同。

七夕古诗词3

  七夕

  罗隐〔唐代〕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鉴赏

  七夕,阴历七月七日,相传为牛郎渡过银河与织女为一年一度相会。这天晚上,民间陈列瓜果,穿针乞巧。这首诗就是写七夕的。首联:“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角是二十八宿中的角宿,络是网络,当指雾气网络在角宿上。星河,天上的银河,是分离牛郎织女的。菡萏天,是荷花盛开的天气。大概想象牛郎织女在银河边看到角宿和荷花。这是说的.天上情景。下句指人间,有一家人家欢笑地在院子里铺置红布的筵*,摆上瓜果,来穿针乞巧。

  次联:“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谢女檀郎,泛指女子和男子。这家的女子把箧中的珠子倒空,要这家的男子写出歌咏七夕的锦绣诗篇,放到那个箧里。这里就要写七夕的诗而言。玑:小珠。三联:“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上一句指天上,香帐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这是制作结婚用的圆帐。牛郎织女相会,也要制作圆帐。簇是指丛聚成团,把香罗几重叠起来缝制圆顶帐子,正是丛聚成团,故称簇。窈窕,状美好。“排窈窕”,既指安排得很好,也指安排好织女,窈窕也指女子的美好。这联下一句指人间,那家人家的妇女引线穿针来乞巧。穿好针来拜美好的织女星。婵娟,美好,指织女星。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古代计时的铜壶滴漏报天将亮了,牛郎织女又要分别了,所以惆怅茫然,这样相会的佳期又要等一年。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对比写法,第一句写天上的景物,第二句写人间的情状,有景物,又有欢笑,构成天上与人间相对照。二联专写人间,不提七夕,在“锦绣篇”里暗指咏七夕。三联又是对照写法,“香帐簇成”指天上,“金针穿罢”指人间。“铜壶漏报”二句指天上。此外,第一联写人间“欢笑”,与第四联写天上惆怅相对。一乐一悲,构成映衬。再像写谢女的空出箧子来装檀郎的锦绣篇,写人间男女在七夕的欢乐,又与牛郎织女的临别惆怅构成映衬。在这样的映衬里,就是衬出天上不如人间了。再就写天上或人间的词句来看,首句、五句、七句、八句写天上,二句、三句、四句、六句写人间,即四句写天上,四句写人间。但这首诗题为《七夕》,应以写牛郎织女相会为主,因此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所以这样安排。作者写人间的欢乐胜过天上,在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七夕古诗词4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辛未七夕》(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古意》(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宋)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鹊桥仙》(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七夕》(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二郎神七夕》宋柳永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七夕古诗词5

  1、《迢迢牵牛星》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他乡七夕》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3、《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4、《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七夕》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的古诗词赏析 (菁华3篇)(扩展7)

——七夕节的诗句和古诗词 30句菁华

1、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2、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3、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9、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夏日怀友》徐玑

10、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咏荷诗》江洪

1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2、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13、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

14、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折荷有赠》唐·李白

15、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采莲曲》李亚如

16、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17、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18、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忆余杭》潘阆

1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2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2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浣溪沙》李璟

22、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紫菱洲歌》

23、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

2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6、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27、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28、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关于七夕节的诗句。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杨璞《七夕》

2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古诗十九首之一》

30、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优美的诗句请关注: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

  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 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