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

首页 / 论文 / | 论文,艺术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1

  内容摘要:艺术的情怀和哲学智慧的结合,成就了*画的精神。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我们追寻探索*古代哲学的精神,从“和”“道”虚实变化、淡泊致远中,探求*艺术中反映民族与文化精髓的艺术表现语言。

  关键词:*哲学 和 道 笔墨 意象 虚实

  艺术的使命就在于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适合的艺术表现。而人的心灵意志和高远旨趣,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都要表现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以诗书礼乐作为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浑然天成的大和谐。古典和谐美作为古代艺术的理想,它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作为最高的精神田园,从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时间与空间,将心中的意向等处理和组织为一个*衡、和谐、有序的统一体。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代许多的杰作都是山水花鸟、树木青竹,山涧溪畔往往能见一人或两人,或对饮成趣,或*沉浸在天地的美妙之中,从中领会超越自然与人生的妙道,无不体现了“和”之“道”。

  何谓“和”?*哲学“以和为贵”,认为“和”是世界万物最本真、最具创生性的状态。和即是谐和、统一,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一切矛盾得到调和的世界才是最高的美,一切艺术作品,也正是世界调和的反复。所以才有庄子以和注释德,即是指人的本质就是和,正所谓“德者成和之修也”。人和上升为天和,庄子是以天和为道,和就是天的本质,只有和才能生道,才能生万物,“生生不已”;但它不同于“同”。“同”是缺乏生命力的,它意味着单调一律;而“和”是能化异为同,化矛盾为统一,却又允许异物的存在,逍遥出尘世,驰骋于艺术的大美世界中。在此状态中,精神是大超脱、大自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和”的思想渗透在*画艺术中,使得*画艺术在笔墨表现上讲“两和”。一是笔墨技巧之和。在用笔与用墨上讲求相反相成之理,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象地比喻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可谓用笔单有力不够,还应刚中带柔;而墨法之妙又全在笔出,清代画家方薰说道:“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混浊,燥不可涩滞。”笔、墨依照一定程式在纸、绢、壁上作画时产生的点、线、面、团、叠加、渗透、摩擦、转折,行笔徐疾、轻重、粗细,用墨运水多少所产生的光涩、枯润、曲直、方圆、厚薄,齐乱种种效果,这些效果引出的刚柔、道媚、老嫩、苍秀、生熟、巧拙、雅俗种种感受,以及技巧上的虚与实、巧与拙、繁与简、疏与密等矛盾双方达到了和谐统一,对立的概念成为相反相成的统一体,合乎天之造物,自无轻佻浑浊之病;另一是讲求笔墨精神之和。画由心生,笔为骨,墨为魂,“笔墨相为表里,笔为墨之经,墨为笔之纬,经纬联络,则皮燥肉温,筋骨健,而笔之四势矣。”*绘画认为笔墨二者要互生、互动,和谐统一,才能“画以笔取气,以墨取韵”,这样才能达到如王维所言:“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南西北,宛而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和”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象之和。*画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有限的笔墨空间表达无限的“意”,无限的“象”。*画的意境是什么?翟墨在他的《审美意境的构成》中这样说道:“意境,也可称为有情之境,因为它是由审美主体和客体各种矛盾的复杂关系所构成,它属于比形象更为丰富的美学范畴。画家按照自己的理想将生活中的实景用美的形式在作品中表达出来,形成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文学上是所谓的“言外之意”,而绘画中往往是“象外之境”,虚实相间,重在自身的体会与研修,强调内心的主观情思与自然物象的交融、浑化。它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空间包容了人类心灵与自然宇宙最深处的生命境象。

  意境的创造最重要的是画家必须有一颗能体悟宇宙本原的诗心。现实世界中的人物鸣禽、虫鱼走兽、山川草木、江海湖泊、流云烟霞等自然物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蓬勃无尽的创作源泉。

  *哲学重视自然,对宇宙人生之道的把握,实际上是凭一种浸透着主体生命意识的诗性直觉。*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带有浓厚的诗人、艺术家素质,而*诗人的灵性从来就蕴含着一种悠悠的形上情怀。*哲学是诗性的,*艺术是高妙的。在世人看来,国画作品所表现的是一种飘飘欲仙的理想王国与人类的不受世俗污染的真性情,仿佛是艺术家追求的一种出世情怀。作为*哲学而言,它本身很难界定,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它关心的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天地未画前”。这是透着理想主义情怀的追求,体现在哲学家和艺术家心中,便成为对人生理想不断的追求,正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不断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中,超越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求天地合一。这种操练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会丧失,所以,为了达到圣人的理想,他们是永远不会懈怠的。

  这种情怀自然体现在画家的笔墨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即富于暗示但却不是一泄无余。这也是*绘画所追求的艺术目标。暗示的语言是如此的不明晰,但是所蕴含的几乎是无限的。在《庄子》的《外物》篇中这样说道:“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按照道家的思想,道不可道,只能暗示。笔墨的作用,好比语言,不在于它的固定形态或是含义,而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们去悟道,引发人们去分享个人的所得,个人对待整个世界大美的态度。局限笔墨的所谓线条技法、浓淡干湿,其实都应该在完成它们的暗示作用后忘记,不要让人被并非必要的形式语言所拖累。*些年来,对笔墨的争论喧闹如此,其实不过是闹剧一场,我们所关心的不是笔墨本身的状态,而是讨论其真正的内心世界,外部状态不过是内心宇宙的反映。虚与实就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

  *传统哲学理论认为: “宇宙空间是个太虚之境。太虚凝而成气,气聚而成物,物散而为气, 气复散而为太虚。自然宇宙是气与太虚的统一,即物与空间的统一。” 我们知道虚与实也是*古代艺术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有形与无形,主观与客观,直接与间接,有限与无限,思想与意象等等,共同构成了*传统的审美观。我们读古诗词,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是“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体会到的往往是言外之境,弦外之音,让人如入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画诗同理,所谓境生于象外,艺术意境具有“象”与“境”两个不同层次,由实入虚、由虚悟实,虚实相对,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画墨与空白中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点点墨迹,和那画家苦心经营的看似不经意的空白,淡淡的几缕云烟,疏疏的几尾秋苇,或为江湖,或为深水,天地一体,渐入渐出,空灵之气跃然纸上。这正是“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则愈出。”“橐”即风箱,天地犹如一个巨大的风箱,充满了“气”,能使万物流动,生命不竭。车轮中心孔是空,车轮方能转动;杯子中间空,方能盛物;“气”是表现物体以外的“虚”,没有“气”,作品就没有生命。在*画的意象结构中,没有虚空、空白,其意境就难以体现。*画以线造型,取的就是线与线之间空白的含与意味,线为实,其为虚,体为空,其为实。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画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可谓实得“逼真而神境生”、虚得“空灵皆成妙境”的宇宙生命的空间。

  如此“妙境”与“空灵”,追根溯源可以称之为“道”。

  在*古代哲学中,道被视为生命最终极的本源,它也是*古典美学观念的原型。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是天地产生之先的原始混沌,它是万物形成之母,无从命名,我们称“道”为“道”时,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指称,正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老子的这一倾向,他所讲的“气”与“象”之间才能产生紧密关系。审美是对有限的“象”的观照,进而实现对“道”的观照。庄子说的“心斋”“坐忘”,都说明先要做到“澄怀”才能“味象”。“澄怀”就是“坐忘”,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会有虚静空明之心境,才能实现对宇宙本体和生命的审美观照,即对道的观照。画家往往很注重自身的“虚静”之天性,很似孔子所谓的“乃凝于神”,因为“凝于神”,他所创造的作品,就不在外而在于他的精神之内,此时再“加手”去创造,不是以主观去追求客观的形态,而是以自己的手、自己的笔墨实现自己精神中的形与意,这样才能毫不歪曲地进入虚静之心的“表象”,主客观合一的创造也就无怪乎可以“惊扰鬼神”了。宋代郭熙将画家这样一个审美的胸怀称之为“林泉之心”,所谓“胸中宽快,意思悦适”正是此意。唐代美学家提出“境生于象外”,进一步地道出了“境”作为审美客体,比“象”更能体“道”。意象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作品才有生命力;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就是这一思想的概括,它成为几千年来*画的最高美学法则。

  当一切喧嚣归于沉静,自然之心则归于淡泊。老庄皆以自然为道的特质,以为自然脱俗方能悟道。道是*淡天真的,只有去除一整套繁缛因明,才能外静内净,方能直指人心。万物以自然为性,至丽之极,而反若*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正因为如此,虽然艺术必然要求变化,虽然凡是生命的东西必然有自然变化,但是没有淡泊的心灵,就无法窥视到对象的精神,画的再是尽诙诡怪异之变,也是死物而已。苏东坡所以知画,所以能创作有飞扬生命力的作品,就是因为他懂得保持一颗淡泊的心灵,“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为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所以体悟“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这成为*画基本性格的归结。

  王国维在分析古典艺术成就时说:“最粹之文学,若自其思想言之,则又是纯粹之哲学也”,唯以其纯粹,故哲学与艺术通而为一,纯粹乃指哲学与美术为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因为“哲学与美术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故不能尽与一时一国之利益合,且有时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若夫忘哲学美术之神圣,而以为道德之手段者,正使其著作无价值者也。”*哲学的终极关怀是做人,认为人类本真生命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扭曲,突破世俗的利益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然;可见,*古代哲学精神是以道德为精神,以内在真实为鹄,寻找生命的真实就必然要回归本来的心灵。这样的哲学价值一旦被艺术化,被艺术所吸收,艺术也就不仅仅是现实之外所构成的幻象,而是深化展开为生命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冯友兰.*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

  [2]张世英. 程朱陆王之学与西方*现代哲学.文史哲.1992年第5期

  [3]徐复观.*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云雪梅.黄宾虹画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6]老子.老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7]俞建华.*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8]何智明.唐五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2

  摘要:纵观陶瓷的发展历史和现代诸多的陶瓷艺术品,不难发现陶瓷绘画始终与*画紧密相连,没有完全脱离*画的渗透影响,在陶瓷绘画中无一不是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因素,极富*画的寓意和启发。换句话说,*画有多少种技法和流派,陶瓷绘画中便可以找到多少种与其相似的技法和风格,从艺术理论的观点上可以说两者异流同源。两者不仅同样带有根深蒂固的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而且从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本文旨在以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为基础,指出*画和陶瓷绘画之间的共性,从而讨论*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画;陶瓷绘画;发展历程;共性;影响

  在中华几千年来文明悠久的文化遗产中,*画和陶瓷绘画无疑成为最为耀眼的明珠,两者是互为渗透、互相借鉴,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起来的*画对陶瓷绘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鲜明文化特征的*画在很多方面都对陶瓷绘画产生渗透的影响,比如在意境上、气韵上和笔墨线描上都显示出共性。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形式上看,陶瓷以*画的技法和神韵来体现独有的一种风格,陶瓷艺术家们在吸取了*画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陶瓷艺术装饰,在瓷器的装饰上开辟了新的艺术美感。

  一、我国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

  陶瓷器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文化标志性的遗产,它始终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超越了时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早在远古的陶器时代,人们就用直观的线条在陶器上进行装饰,一般按照不同的艺术风格可将分为几个阶段,以直边三角形与线条结合为主、装饰抽象程式化的半坡型彩陶;以同心圆为中心图形、装饰风格多运用直线和曲线结合的马家窑彩陶;而在半山型、庙底沟型和马厂型陶瓷中则普遍应用了各种纹路作为表面线条装饰的表现方式,这个时期的陶艺在线条上体现出独特的地位和魅力。进入宋代,随着陶瓷绘画的不断进步,在对陶瓷的装饰上更展现出工艺特性,使其绘画线条饱满手法娴熟,形成自然的釉面裂纹线条,而在明代,陶瓷绘画装饰往往用曲线形式的藤枝和缠绕的花枝交错与画面,在瓷器上形成富贵的艺术感,产生一种质朴、高雅、流畅的美。在*现代时期,我国的陶瓷绘画被升华,其绘画装饰艺术中构图严密、线条浑圆、形象夸张,大多以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著称,在绘画手法上,线条显示出健康欢快的民间气息。

  二、分析*画和陶瓷绘画之间的共性

  首先,早在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彩陶成为最为古老的绘画艺术,也是陶瓷与绘画最早的结合,我国的陶瓷绘画和*画这两种传统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相互交融发展,两者共同遵循着相同的美学思维,在精神意境上存在共同性。也就是说艺术如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所产生的意境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意境可以极大度的展现艺术的美感,它也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衡量美的最高标准。它们都是心灵与景物的结晶,比如陶瓷艺术家冯晓矛在《乡情》作品中则是借鉴自然景观的题材,表现一种宁静的韵律感,绘画上的部分有远山、山泉、小溪、农舍等,都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喻之美,因此,陶瓷画与*画的相通意境具有将现实生活的美体现在艺术作品上的魔力,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

  其次,在绘画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出气韵在*画中占有极强的艺术地位,无论在汉唐还是在宋朝,*画对气势的推崇被各个时期应用的尽善尽美,以静气、逸气体现宁静优雅成为绘画的主流,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荆浩的《雪溪图》等都折射出绘画对象的内在神韵,将自我的精神反衬到对象中。而陶瓷绘画虽然与*画在工艺上和用笔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并不能影响陶瓷绘画所表现出的气韵。它有别于一般的民俗绘画,而是成为颇具气韵的绘画艺术,明显提升了传统陶瓷所表现出的文化格调。此外,陶瓷绘画带有民间世俗的娱乐趣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生动气韵,如作品“天启青花人物碗”,画中犹如动态的牛,牛背上的牧童和顶风冒雨的人,这些物产生了无限趣味和遐想,整个绘画体现着气韵生动的审美情结。

  再次,依靠笔墨语言表现自然神韵的*画,从根本上体现出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和艺术审美,也就是说,笔墨即精神。*画由于收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在笔墨上讲究古朴淡雅和自然空灵的趣味,它是对万物体验后的艺术升华。而*陶瓷绘画在用料用彩的技巧上与*画的笔墨用法大致相同,不论是唐代之后的青花分水还是明清时代的彩瓷体现,都可以浓重感受到*画般的笔墨味道,因此,可以说陶瓷绘画是*画艺术延续下新的转变,将*画丰富的笔墨表现力与陶瓷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片新的艺术领域,充分体现出*画在陶瓷绘画中的重要影响。

  三、*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1.*画对陶瓷绘画中的粉彩和新彩的影响很大,在陶瓷绘画中,陶瓷艺术家一般用线绘画苔,用点、染画山石,这在景德镇的“珠山八友”上被明显体现出,把*画的传统技法和陶瓷绘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就粉彩花鸟来说,以程意亭为代表的粉彩工艺堪称一绝,其作品融合*画和陶瓷粉彩工艺为一体,并巧妙的运用在陶瓷绘画的笔触下,代表作《翠鸟荷花》中,岩石上的翠鸟同时俯视水中的鱼和荷花,凸显出画面的丰腴,共同勾画出一副动态的美图,尤其是荷花花瓣边缘的曲线勾勒,体现出植物的韵态和趣味,让人无限遐想。

  2.*画对陶瓷绘画中古彩线描的影响较为突出,古彩线描科学合理的加入了*画白描的技法,再加上工艺美术的装饰技巧,使得陶瓷绘画中的古彩线描风格独特,浑然天成。在陶瓷绘画中主要的古彩线描方式虽然不像粉彩以圆润饱满和柔和秀逸著称,但是它却透漏出古朴典雅之感。从20世纪50年代始,古彩艺术蓬勃发展,而现代的陶瓷古彩构图疏密错落有致,在材料上和技巧上乃至装饰上都有所改进,从而使陶瓷绘画艺术有了新的特点和风格。在*画的基础上,陶瓷绘画继承了其构图特点和色彩搭配,而且融入现代手法把粉彩同古彩相结合,形式别具一格的装饰风格。

  3.*画对陶瓷绘画中青花的影响也比较鲜明,青花于*画的笔墨工具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很多陶瓷艺术家在陶瓷装饰上绘制青花时,都会多多少少受*绘画的影响,注重借鉴古今名作中的绘画特征和线描特点。由于时代文人和审美意志的介入,使得陶瓷绘画者的素质潜移默化,从而使陶瓷绘画中的青花成为*画更为亲*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画还是陶瓷绘画,所表现出的青花绘画中都体现着绘画者的感情与生活相结合的精神产物,青花山水作为陶瓷绘画的一种表现为陶瓷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结语

  总之,纵观我国的陶瓷绘画历史,*画风格成为其中的主流形式,两者都是*的国粹精华所在,共同承载着*千年的文化格调,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当今被广为传播和发展,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和民族特色的新的文化形式。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陶瓷绘画艺术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以扎实的绘画风格和文化底蕴,加入陶瓷艺术家的真实情感,使传统深厚的*文化深入到其中,从而创造性的创作出情景交融的陶瓷作品,从而向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3

  [关键词]*画 底蕴 特质 发展

  [摘要]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使人们获得全新的视觉经验,*画的笔墨语言面临着转型的问题。*画所具有的*文化特色的艺术造型,*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民族艺术文化特质,是西洋绘画中所没有的。应从意境来看待画家的作品底蕴。

  如何扭转当今*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和浅薄?如何来看待*画的底蕴。*画的文化品格,是由中华民族文化在其起源和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所规定的。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化史,造成了*绘画举世无双的稳定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品格,又都是丰富而不是背离*文化的基本立场。而且石涛是我国清代著名画家和画论家,用他的语录可以推出现代*画的发展。现在选择三个方面略作分析。

  一、*画文化深度和广度的卓越品格和*画独特的文化

  *画与*文化的传统精神是互为表里的。*国画是流传千古,*的国粹。“*绘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它的思想根基源于*的道、儒、释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画去探寻*文化的民族精神,反过来用*哲学思想、宗教文化的理念与思维去透析*画,进而发现其中的外在与内在关联。

  *国画的特点多样性,阴与阳即黑与白的互动,这就是笔墨最原始的抽象形式,笔墨是人性品格和人文品格的外化与张扬,它折射出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人的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学识品位等。阴阳二气也蕴含在*画的点和线中。此乃阴阳相生之道,不悟此道,断定画不出优美的点和线。显而易见,点和线在*画形式语言体系中是画面形态的基本语汇之一,点和线突出*画的文化品格

  *画在创作过程中,不强调自然界对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肖似真物,而更多的是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使作品达到形象兼备,遵循“立象以尽意”的原则。

  如何使作品达到形象兼备,“立象以尽意”呢?一般而言,这与国画家们的品格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向西画靠拢,西方文化的痕迹已经让许多*画的味道变得越来越“新”,也让人感到怪怪的,新鲜形态之下,难识其审美意象之所在。不由得思衬:这样*画就走向了现代?这样的*画就有现代品格?失去精神内在的形式只能是短暂的时尚躯壳,它难以长期延续地进入文化品格高度。因此,必须从*画的文化品格中去认识、光大*画艺术应有的精神之脉,形成自然而然于现代文化之列的和合之态。如果把握不当,则有可能从根本上遮蔽掉*画主体精神所应有的文化品格要求。

  二、从诗词意境来看待画家的作品底蕴

  一些诗歌寄寓了对人世丑恶现象软弱曲从、毫无骨气的社会风*的嘲讽,拓宽画境意趣,点出画面蕴含的主题,反映世态炎凉对世人心灵的扭曲。把这种夸张变形的嘲讽图深化为对世风日下、人心堕落的挽叹与痛惜。 *书画“成教化、助人伦”的渊源与“文以载道”的文学(包括诗词)功用相同,用张彦远之语阐释便是“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

  无论变形夸张的“三驼”人物画,还是花鸟写意的芭蕉大鹅,更有泼墨写意的墨葡萄,抑或境界优美的山水田园画,都是诗情画意的杰作。*画多是诗化了的画境,心与物冥,内心感悟的笔墨体现。这些作品,描述心智,富涵诗情,多激情,带有强烈的感染力。

  西方油画,多以记录的形式,对物写生,以毕真为尚,重色彩对比,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画学理论,而国画则注重内涵的文化理念,它的底蕴是诗化的。所以说一首好诗,往往借助意象,笔探幽微,蕴含着渺远的物外之情,意外之意。好的画作,也应如是。作为一名*画家,应该潜下心来,求索绘画的优良传统,讲究些气韵笔墨景思类的义理,厚积底蕴。

  从以上分析可见,石涛话录中关于继承与发展的独到见解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画底蕴,是对后学的一种醒示。对现代国画语言的转型仍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国画当随时代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价值较之传统农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物质的高度发展,绘画领域中出现了用水彩颜料画*画或用素描的方法表现*画及用其它材质、技法表现*画的探索和研究,其它造型艺术学科的知识已然渗透到了*画中,使国画的表现语言可以寻找到具有现代性的其它材质作为表现的媒介。在现代,笔墨的内涵被扩大了,但仍用笔墨代指绘画的表现语言。笔墨只不过是山川形质的修饰,根据事物形体的生长规律,其他材料也可以把这个物体的形象书写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式的`审美思想始终是*画笔墨书写的核心,画面的形式通过笔墨具体呈现出来的,笔墨的安排和限定随形式而生发。笔墨对事物形象的组织要以实物为参照并对审美客体进行描写,在表现审美客体时具有极大的个性化的选择性和发挥性,每位画家用笔墨应对现实生活时都有一个可发挥的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见,*画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有其几千年的文明脉络和人文认知,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人文化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如果连*画都要去迎合西方人的品评标准,那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由此也证明了对民族文化缺少深刻的了解和体悟。*画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品格。只有坚持这种认识并指导艺术实践,我们的*画创作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郎绍君.*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潘运告.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4]叶宗镐.傅抱石美术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4

  【摘要】绘画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与载体,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不断交流、碰撞,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画的审美特征,有助于发扬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对现代*画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现代*画的表现力,并对其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现代*画;审美特征

  所谓现代*画,是与传统*画相对而言的。明清以前的*画具有明显的古典特征,被称为传统*画[1]。而*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绘画艺术传入我国,特别是造型技术、构成观念与色彩技法的引入,对*画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产生巨大了影响。*画以其广阔的胸襟兼容并蓄,促进了*画艺术的变革。现代*画借鉴西方绘画技法,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与传统*画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画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特征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一、中西绘画艺术融合理念

  著名学者彭吉象先生曾这样形容中西绘画艺术:“*绘画崇尚意境,西方绘画崇尚形象;*绘画重视表现手法,重视画面感情,西方绘画重视对客观对象的再现,注重理性;*绘画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方式,西方绘画则是以光和色表现物象。”总而言之,*绘画重视对意象的表达,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两种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差异性[2]。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是因为两地不同文化、思想背景导致的,泾渭分明且并无高下之分。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一种趋势,许多*画家开始了解西方绘画、学*西方绘画,加入到研究中西方绘画差异的队伍中。在全球一体化背景,我们该怎样对待中西融合理念?其实,中西融合并不等于摒弃传统,只有尊重中西方绘画艺术,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长处,并与*特色相互借鉴,才能促进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二、现代*画艺术的表现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中西方艺术的融合,*画家们逐渐舍弃了传统的那种理想主义,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他们的艺术作品更多的是体现画家们的价值取向,而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现代*画艺术的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画的表现也有了很大变化。

  (一)创作题材的多元化

  传统*画的题材内容多为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画可选择的题材内容也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题材外,现代*画更多地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出现了很多描写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作品。例如吴冠中先生的《吴江人家》,充分体现了现代艺术家对人文生活的关注;何士扬先生的《夏日的海滩》,则是发掘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美;还有艺术家韩书力、李伯安,他们的作品主要描绘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3]。

  (二)绘画技法博采众长

  传统*画中的构图、敷色、用笔、用墨等技法自成体系,有明显的*特征。而现代*画的创作技法吸收中西绘画艺术精华,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现代*画技法向传统学*、向少数民族学*、向西方学*,不断创新与尝试,增强了现代*画的表现力,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绘画语言的创新

  现代*画十分重视绘画语言功能的倾向,建立与传统*画不同的审视方式,不断丰富现代*画的表现能力。在绘画材料上,发挥毛笔、墨和*画颜料的优势,并利用*面设计、装饰性等手法增强作品的空间层次与环境氛围;在造型上,继承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方式,又运用空间关系与几何结构,实现画面抽象与写实的统一;在色彩上,吸收西方光线与色彩的表现技法,并将其与水墨风格融合,拓展了现代*画在语言和主体情境表达上的空间。

  三、现代*画的审美特征研究

  (一)西方绘画对现代*画审美观念的影响

  *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在精神层面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优秀的绘画作品,无论是传统的水墨画还是西方油画,不仅能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绘画是一种只能意会的艺术形式,他通过线条、色彩等方式,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以及思想上的震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现代*画是中西方艺术融合的产物,它围绕现代观念展开,与传统*画具有很大的差异。西方艺术中的解剖、素描、透视理论对现代*画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人物画,西方艺术的引入使得对人物的刻画更加形象逼真。这样使得传统*画中较为冷门的人物画一反颓势,成为现代绘画艺术中的主要形式。这也表明,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是在特点的时间段形成的,是社会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讲,越是新奇、越是具有异域风情的内容,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就越是强烈。也正是因为如此,融入西方绘画艺术的现代*画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迅速。

  (二)外在审美特征分析

  1.新绘画材料对审美空间的拓展

  绘画材料作为*画的媒介,能够体现绘画艺术的观念精神,对绘画审美形态的表现有重要影响。现代*画家们为了创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也会选择独特的绘画材料。例如潘天寿创作使用自制的显浆纸,画作中会出现特殊的机理效果;傅抱石喜用牛皮纸,追求的是笔道在边缘的毛状痕迹渗化效果。除此之外,有的艺术家会选择铜版纸、布等特殊材质;有的艺术家会使用冰冻的墨块,追求冰块自然融化形成的图案;还有的画家摒弃传统的毛笔,改用油漆刷进行创作[4]。这些独特绘画材料的使用,不仅是个人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拓展了现代*画的审美空间。

  2.对传统笔墨形式的继承

  笔墨是*画艺术表现中的重要物质材料,用笔和用墨是*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画中的构图、勾勒、渲染等基本技法都离不开笔墨。画家所用的笔墨是对物象感受神化了的笔墨,画中的意境也是笔墨神化的意境,体现了*画艺术的审美理想追求。现代*画家也都讲究笔墨的应用,将用笔和用墨技术发挥到极致,例如石鲁先生的《南泥湾道中》,就是其深厚笔力的体现;而刘子健先生的作品强调黑白,重墨轻笔,用墨色构造意象。随着*画的发展,笔墨已不仅仅是指笔和墨,他们已经成为人们对于*画的审美*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3.画面空白的应用

  空白是*画中特有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无画处”[5]。*画家在创作出主题内容以后,一般不会为作品添加背景,而是赋予作品中空白处特殊含义,有的表示天空,有的表示大海,用来衬托所描绘的主体。空白是一种审美符号,也是*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从哲学范畴上讲,是道家虚无与禅宗空灵境界的体现。无论是传统*画,还是现代*画,空白已经成为*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画审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内在审美特征分析

  1.意境美

  在西方绘画思想的影响下,现代*画的表现形式多为写实、抽象、写意、表现等形式的自由组合。现代*画追求意象语言的表达,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画整体意形同构系统所体现出来的“写”的特点上,也体现在各种图式要素与对象之间构成的内在抽象的一致性上,更是蕴含在*化的笔墨样式和境界中。意境作为*画的审美标准,从古至今都未改变。例如*画大师李可染,在创作中会将自身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追求画面意境完美地表达。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画的意境追求已经从对虚无、悠远环境的塑造,向着表现生命激情的方向转变,人们对*画的审美需求也更具有时代感。

  2.现代*画的审美取向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现代*画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多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状态的变化。随着*绘画与西方艺术的融合,很多*画家都在学*西方绘画技术,以期对*画进行创新。西方绘画艺术对*画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与世界接轨,也是*画发展的方向。现代*画艺术正跟随时代发展的方向,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现代*画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画的创作途径,创作量也逐年增高,这也是*画发展中的必然现象。现在*画的审美取向也向着现代化、全球化靠*。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画也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画要想创新,必须立足民族特点,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要从西方绘画艺术中提取精华,实现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时代在不断发展,现代*画要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美术作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娅楠.抽象元素在现当代*画艺术语言中的演变与发展[D].山东理工大学,2014.

  [2]潘绍雄.从审美角度看“空”在国画中的表现[J].芒种,2014(15):239-240.

  [3]吴丹.线条在中西绘画的运用和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2015(9):203.

  [4]卢宗业,韦联华.亦古亦今中西兼融--黄独峰绘画美学思想探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4(1):125-128.

  [5]姚全兴.传统风神现代感哲理诗意--画家虞世超的艺术审美特色[J].美与时代旬刊,2015(3):11-15.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5

  影响着*画的因素很多,“中和”思想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中和包括中、和两部分。中,即适中,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偏不倚之意;和,即*和,融合之谓。古人很早就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对立统一关系。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就需要将“中和”思想渗透在画画的每个阶段中。本文将从造型、笔墨、着色等三个方面分析“中和”思想在*画中的体现。

  一、造型

  对*画应该有两方面的理解:一个是外在的物质方面,另一个是内在的精神方面。而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融合就是一幅成功*画的体现。每个画家在处理画面时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人体比例的同时要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加减、强弱等方面的处理。在观察客观事物时要抓住对人物的第一直观感觉,画家要根据自己的联想画出人物的基本形象。这时的画介入了画家的精神层面,但又不脱离真实的客观形象。主观或客观,这两方面的轻重也并不是按一比一来划分,而是应该根据画家在处理画面时需要进行分配,这就需要画家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以此达到中和的目的。

  工笔人物画造型更注重对人物的客观刻画。比如王美芳的《鹦鹉面前不敢言》,画中展现了唐代宫廷妃子们圆脸尖下巴,身体比例协调,形象高大,头戴皇冠,她们虽然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在深宫后院,被帝王冷落的情绪正是画面中女子们的真实流露生活的一个侧面,把人物画漂亮并不难,难的是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画家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适当的夸张后的再造形象。这中间既有现实生活的影子,又有画家自己的情感因素。适度的夸张过后,画家们也要尊重客观形象,严格地把人体比例和结构如实地反映在唐时宫廷女子的整体处理上。作品是客观存在事物实体与画家精神情感结合的共同产物。

  而写意人物画更注重画家精神方面的介入。如王西京的画追求的就是写实和写意这二者之间的契合,《知音世所稀》中无论是线条的表现还是墨的运用都让人感觉到他用笔的简洁和洒脱。画面描绘的是一位抚琴的隐士遇到知音,以及知音难求的喜悦心情。他们穿着宽松的衣服,一个人弹琴,另一个人依附在旁边认真欣赏琴艺。画面中人物没有工整严谨的线条,只用了比较狂放的线条来抽象描画,两人的五官有所改动,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知己难得的心情。周围的山和竹叶是用粗笔蘸墨横扫出来的,抛开了技法显的更加自如。人和景各占了画面的一半,人物大部分留白,竹叶以墨色为主,黑白分布均匀。画家以生动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命的态度。画家把自己的感情蕴藏在形体美,这正是自然与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中和思想的体现。

  二、笔和墨

  笔和墨是*画最不可缺少的要素。*画讲究笔墨相互渗透,笔中有墨,墨中见笔,追求笔墨与纸的恰如其分的渲染,达到苍润互应的笔墨效果。在《山水决》里就这样说“落笔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不可太轻,轻则燥而不润。”要求用笔的时候要掌握好这个“度”。 成功作品应该是笔法多样,软硬适度,尽可能笔锋端正,不生偏侧,用力要沉着、压实,速度要保持均匀。随时根据需要调整力度、速度,以达到“重而不板,坦而不滞,松而不浮”的适度和谐。另外在技法上多种墨法应刚柔相济,焦、重、浓、淡、清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墨色在山水作品中起到了“中和”的效应,这正是中和思想对立统一存在,相互统一的艺术体现。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充分体现了“中和”之美。碎而坚实的笔墨,凸出了雄伟壮观的山水形象。画中山和水的线条苍劲有力,又以淡墨抹出,湿软的墨迹与干硬的笔痕完美结合。

  三、着色

  *画在着色方面也是有许多讲究追求画面整体色彩的搭配,要求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在上色上要淡而不薄,浓而不浊,艳而不俗。追求以适当为主,反对过而不及。着色时切不可着急,要保持内心的稳定,经过“三矾九染”式的调整,宁可染不到位,也不可以染得太过。因为,没染够的地方还可以在最后的调整中复加,而染的太过地方却不容易处理改正。由此也可以说明*画的着色也是非常讲究对“度”的把握,要求浓淡适中,厚薄适度,而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达到画面的整体和谐的效果,所以说*画的着色也体现着“中和”思想。

  比如宋代小品《虫草图》就体现了着色的中和。画面背景用仿古色作为主体,画面的空间重点突出主体虫和草。画家是从草的叶子有一定体积感的地方开始分染,使得画面具有浑厚感和体积感。色彩大致一看是一个色调,其实颜色十分丰富,如对叶子中的深绿、墨绿、淡绿、黄绿、赭黄等颜色的描绘,很详细的从嫩叶、老叶、虫叶、枯叶的质感和色调进行描绘,都是通过在统一色调下的很细微的变化中得以展现。画幅虽然不大,但很细微的地方都表现得淋淋尽致。冷暖色适宜,厚薄度得当,达到中和之美的绘画艺术效果。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造型、笔墨、着色等三个方面分析“中和”思想在*画中的表现和对绘画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处理画面时,要灵活掌握“中”的尺度,以达到画面效果的和谐。可见,“中和”之美在*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画的继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郎绍君.笔墨论稿.文艺研究, 1999(03)

  [2]刘治贵.*绘画源流.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邓月琴.论*画之中和精神.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6

  一、课程设置的作用及意义

  我国的高职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要为国家输送职业化、专业化的应用技术人才,高职美术教育也不例外,接受高职美术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成为美术教育、服务的一线人才,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根据培养目标来制定科学的科目内容和科目结构,体现着教育者对于专业内容的把握、教学渐进程度的把握以及对我国现行教育政策的把握,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需求及未来发展的把握。课程设置关系到学生在高职求学的数年间能否科学系统地掌握应有的知识,能否在毕业之后从容应对社会带来的挑战。

  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生具体情况,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来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一定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较为广博的综合知识面的未来人才,才能圆满完成我家对于需求人才的培养目标。综上我们可以认为,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前置步骤也是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教育教学有着具体化的要求,课程设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需要慎重以待。

  二、高职美术教育中*画教学现状

  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历史悠久,黄炎培先生早在民国时期就开办了以培养教育者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但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对于高职教育不够重视,我国青少年阶段的职业教育与文化教育形成了对比鲜明的两条粗细腿,发展远不如文化教育发达。在经历了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阵痛之后,我国教育领域才重新重视起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才逐渐得以发展壮大。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办学经验仍然缺乏,发展模式和教育模式相对于国外也较为落后,甚至部分高职专业的教育模式是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压缩版”,学生学*压力较大。

  高职美术教育是“压缩版”中的典型。虽然我国开设美术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占高职院校总数的九成之多,且仍在增多,但课程设置有诸多让人诟病的地方,国画课程的削减就是其中一例,作为*的国粹和一种审美体现,学生不能够在课堂上系统的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失。*画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将*几千年来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设置*画课程,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画遭到的冷遇与其较难掌握以及需要较为身后的美术功底不无关系,但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这门艺术教学。

  高职美术教育除了是本科美术教育的“压缩版”之外,由于*没有先例,高职美术教育的大方向仍旧是西式美学,包括素描、水粉、油画、版画、雕塑等等,*年来又新增数码绘画专业,除了专业的书画高职院校外,综合类高职院校的*画课程则沦落为选修课甚至没有相关课程,让想要了解的学生求学无门。

  除了专业课程之外,高职院校还设置有基础课程,这类课程一般是专业课程的铺垫以及一些综合类的知识,以高职美术教育为例,基础课程包括语文、美术史、所学艺术门类的专业理论等等,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衔接性的作用,让学生可以顺利从文化课程的培养过渡到职业化的培养模式当中,因此基础课程对于高职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高职美术教育*画课程的价值

  高职美术教育*画课程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独特的绘画技法、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拓展学生对于美学领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美学常识、同时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模式的了解和热爱还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影响着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程度的不同,这是教育的隐性价值——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认得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美术教育领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影响其一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偏好,让学生将艺术模式理解、并通过绘画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内化成为自身的一种修养,国画作为*的国粹,在这个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国画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乃至世界有着广泛的声誉,在美术馆欣赏国画,就像是观看一部特殊的幻灯影片,一张一张的为观者铺陈当年的历史片段,例如捣练图当中姿态各异的唐代仕女们组成的捣练片段,可以让观者直观得了解到唐代女子的服饰、发型、配饰、身材的特点,学生在学**画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手腕、手肘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生疏的历史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画课程的学*,学生可以将东西两种技法相互融合,形成符合新时代审美潮流的新的艺术形式,例如*画的技法当中的写意、留白、白描等等可以和西方的绘画技法相结合,绘画出更加符合当今*人审美的美术作品,同时国画也可以吸收西方的光影、铺色的观念,为当代的国画创作提供新的活力,雕塑专业则可以以*画当中的夸张和简略的相对关系为灵感,制作出来与西方写实雕塑截然不同的雕塑作品,因此美术教育专业设置*画课程也有着创新发展的价值。

  四、高职美术教育中*画课程设置

  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门类不仅仅是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再现出来,更重要的,艺术是一种表达方式,传递作画人的审美理念、文化素养、艺术偏好甚至包含一定的政治倾向。

  国画对于画师有着较高的要求,绘画技法是一个方面,文学、历史的积淀则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国画水*的高低除了画面的直观印象之外,还有画面的意境。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我国国画师资资源较少,另一方面高职期间在校学*国画的时间、强度都十分有限,因此我国的国画教学则更多应当注重基础技法的教学以及国画相关文化知识的学*,包括线条的勾勒、墨量的掌握、墨色的浓淡、国画颜料的调色运用、留白的技法等等,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对课程进行解读和教授,让学生不会畏难而消极应对课程,同时能够为其他专业技术课程留足课时。 与任何一门艺术一样,*画的学*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也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练*,这种练*包括技法的练*、艺术思维的练*和文化运用的练*,力求让作品能够有意境有灵魂,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现代高职美术教育*画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职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就业教育,这类人才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坐办公室的高级白领,也不是在

  工厂当中辛苦劳作的蓝领。人们根据应用性人才的就业模式,认为这种人才可以被称为“灰领”。高职美术教育培养出来的的学生,既要能动脑——对于艺术和客户需求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又要能动手——可以出色圆满完成创作目标,符合客户需求,这样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经过实践锻炼,能够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补足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空缺。

  *画课程的教学目标则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画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法,能够在工作当中熟练运用*画的相关元素进行设计、创作、应用,*画课程不是为了培养我国未来的国画大师,也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国画教育人才,二是以高职的整体课程教学目标为蓝本,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画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文化理论达到满足应用的水准即可,绘画技法也以数种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的国画技法为主,同时在教学当中吸取西方绘画的教学经验,让学生以铅笔为过渡工具,先体会*传统绘画的线条美,再用毛笔来进行勾勒学*。

  我国的高职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以美术服务人员这个就业方向为培养导向标,第二个原则是要努力提高学*者的文化素养和学*能力,这与国画教育的培养方式不谋而合,第三个原则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这不仅仅是绘画的能力、雕塑的能力,还包括职业道德、主动学*新专业知识等等的能力。

  (二)建立合理化*画课程设置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后,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有所侧重,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注重*画教育的实用性和基础性。基础性体现在*画是*文化的精粹之一,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爱好人群,学**画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理解国画当中古人的雅意;实用性体现在教师对于国画技法的教学,包括线条的游蛇走龙之势、墨迹的浓淡相宜之色,教授学生一些特定的绘画模式和对应模式,让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笔墨表达出来或铿锵或柔美的气质,甚至可以通过墨迹线条的疏淡关系表达出来一种音乐美。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避免培养出来“技高德低”的人,而要力求培养出来有着良好素养的“匠才”。

  结语

  笔者从多年高职美术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国画学*、绘画的经历出发,认为我国的高职美术教育领域不能放弃*画的教育,虽然课程设置会有一些困难,且容易遭到学生的冷遇,但笔者认为,只要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吸纳创新思维、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些问题都会逐渐解决。高职院校是一个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笔者也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掌握国画技法的人才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扩展阅读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扩展1)

——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扩展2)

——绘画艺术下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优选【5】份

  绘画艺术下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1

  摘要:纵观陶瓷的发展历史和现代诸多的陶瓷艺术品,不难发现陶瓷绘画始终与中国画紧密相连,没有完全脱离中国画的渗透影响,在陶瓷绘画中无一不是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因素,极富中国画的寓意和启发。换句话说,中国画有多少种技法和流派,陶瓷绘画中便可以找到多少种与其相似的技法和风格,从艺术理论的观点上可以说两者异流同源。两者不仅同样带有根深蒂固的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而且从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本文旨在以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为基础,指出中国画和陶瓷绘画之间的共性,从而讨论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画;陶瓷绘画;发展历程;共性;影响

  在中华几千年来文明悠久的文化遗产中,中国画和陶瓷绘画无疑成为最为耀眼的明珠,两者是互为渗透、互相借鉴,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起来的中国画对陶瓷绘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鲜明文化特征的中国画在很多方面都对陶瓷绘画产生渗透的影响,比如在意境上、气韵上和笔墨线描上都显示出共性。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形式上看,陶瓷以中国画的技法和神韵来体现独有的一种风格,陶瓷艺术家们在吸取了中国画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陶瓷艺术装饰,在瓷器的装饰上开辟了新的艺术美感。

  一、我国陶瓷绘画的发展历程

  陶瓷器的出现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文化标志性的遗产,它始终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超越了时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早在远古的陶器时代,人们就用直观的线条在陶器上进行装饰,一般按照不同的艺术风格可将分为几个阶段,以直边三角形与线条结合为主、装饰抽象程式化的半坡型彩陶;以同心圆为中心图形、装饰风格多运用直线和曲线结合的马家窑彩陶;而在半山型、庙底沟型和马厂型陶瓷中则普遍应用了各种纹路作为表面线条装饰的表现方式,这个时期的陶艺在线条上体现出独特的地位和魅力。进入宋代,随着陶瓷绘画的不断进步,在对陶瓷的装饰上更展现出工艺特性,使其绘画线条饱满手法娴熟,形成自然的釉面裂纹线条,而在明代,陶瓷绘画装饰往往用曲线形式的藤枝和缠绕的花枝交错与画面,在瓷器上形成富贵的艺术感,产生一种质朴、高雅、流畅的美。在*现代时期,我国的陶瓷绘画被升华,其绘画装饰艺术中构图严密、线条浑圆、形象夸张,大多以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著称,在绘画手法上,线条显示出健康欢快的民间气息。

  二、分析中国画和陶瓷绘画之间的共性

  首先,早在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彩陶成为最为古老的绘画艺术,也是陶瓷与绘画最早的结合,我国的陶瓷绘画和中国画这两种传统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相互交融发展,两者共同遵循着相同的美学思维,在精神意境上存在共同性。也就是说艺术如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所产生的意境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意境可以极大度的展现艺术的美感,它也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衡量美的最高标准。它们都是心灵与景物的结晶,比如陶瓷艺术家冯晓矛在《乡情》作品中则是借鉴自然景观的题材,表现一种宁静的韵律感,绘画上的部分有远山、山泉、小溪、农舍等,都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喻之美,因此,陶瓷画与中国画的相通意境具有将现实生活的美体现在艺术作品上的魔力,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

  其次,在绘画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出气韵在中国画中占有极强的艺术地位,无论在汉唐还是在宋朝,中国画对气势的推崇被各个时期应用的尽善尽美,以静气、逸气体现宁静优雅成为绘画的主流,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荆浩的《雪溪图》等都折射出绘画对象的内在神韵,将自我的精神反衬到对象中。而陶瓷绘画虽然与中国画在工艺上和用笔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并不能影响陶瓷绘画所表现出的气韵。它有别于一般的民俗绘画,而是成为颇具气韵的绘画艺术,明显提升了传统陶瓷所表现出的文化格调。此外,陶瓷绘画带有民间世俗的娱乐趣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生动气韵,如作品“天启青花人物碗”,画中犹如动态的牛,牛背上的牧童和顶风冒雨的人,这些物产生了无限趣味和遐想,整个绘画体现着气韵生动的审美情结。

  再次,依靠笔墨语言表现自然神韵的中国画,从根本上体现出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和艺术审美,也就是说,笔墨即精神。中国画由于收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在笔墨上讲究古朴淡雅和自然空灵的趣味,它是对万物体验后的艺术升华。而中国陶瓷绘画在用料用彩的技巧上与中国画的笔墨用法大致相同,不论是唐代之后的青花分水还是明清时代的彩瓷体现,都可以浓重感受到中国画般的笔墨味道,因此,可以说陶瓷绘画是中国画艺术延续下新的转变,将中国画丰富的笔墨表现力与陶瓷绘画艺术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片新的艺术领域,充分体现出中国画在陶瓷绘画中的重要影响。

  三、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1.中国画对陶瓷绘画中的粉彩和新彩的影响很大,在陶瓷绘画中,陶瓷艺术家一般用线绘画苔,用点、染画山石,这在景德镇的“珠山八友”上被明显体现出,把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陶瓷绘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就粉彩花鸟来说,以程意亭为代表的粉彩工艺堪称一绝,其作品融合中国画和陶瓷粉彩工艺为一体,并巧妙的运用在陶瓷绘画的笔触下,代表作《翠鸟荷花》中,岩石上的翠鸟同时俯视水中的鱼和荷花,凸显出画面的丰腴,共同勾画出一副动态的美图,尤其是荷花花瓣边缘的曲线勾勒,体现出植物的韵态和趣味,让人无限遐想。

  2.中国画对陶瓷绘画中古彩线描的影响较为突出,古彩线描科学合理的加入了中国画白描的技法,再加上工艺美术的装饰技巧,使得陶瓷绘画中的古彩线描风格独特,浑然天成。在陶瓷绘画中主要的古彩线描方式虽然不像粉彩以圆润饱满和柔和秀逸著称,但是它却透漏出古朴典雅之感。从20世纪50年代始,古彩艺术蓬勃发展,而现代的陶瓷古彩构图疏密错落有致,在材料上和技巧上乃至装饰上都有所改进,从而使陶瓷绘画艺术有了新的特点和风格。在中国画的基础上,陶瓷绘画继承了其构图特点和色彩搭配,而且融入现代手法把粉彩同古彩相结合,形式别具一格的装饰风格。

  3.中国画对陶瓷绘画中青花的影响也比较鲜明,青花于中国画的笔墨工具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很多陶瓷艺术家在陶瓷装饰上绘制青花时,都会多多少少受中国绘画的影响,注重借鉴古今名作中的绘画特征和线描特点。由于时代文人和审美意志的介入,使得陶瓷绘画者的素质潜移默化,从而使陶瓷绘画中的青花成为中国画更为亲*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中国画还是陶瓷绘画,所表现出的青花绘画中都体现着绘画者的感情与生活相结合的精神产物,青花山水作为陶瓷绘画的一种表现为陶瓷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结语

  总之,纵观我国的陶瓷绘画历史,中国画风格成为其中的主流形式,两者都是中国的国粹精华所在,共同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格调,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当今被广为传播和发展,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和民族特色的新的文化形式。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陶瓷绘画艺术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以扎实的绘画风格和文化底蕴,加入陶瓷艺术家的真实情感,使传统深厚的中国文化深入到其中,从而创造性的创作出情景交融的陶瓷作品,从而向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绘画艺术下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2

  【摘要】绘画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与载体,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不断交流、碰撞,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有助于发扬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现代中国画的表现力,并对其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现代中国画;审美特征

  所谓现代中国画,是与传统中国画相对而言的。明清以前的中国画具有明显的古典特征,被称为传统中国画[1]。而*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绘画艺术传入我国,特别是造型技术、构成观念与色彩技法的引入,对中国画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产生巨大了影响。中国画以其广阔的胸襟兼容并蓄,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的变革。现代中国画借鉴西方绘画技法,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与传统中国画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现代中国画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特征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一、中西绘画艺术融合理念

  著名学者彭吉象先生曾这样形容中西绘画艺术:“中国绘画崇尚意境,西方绘画崇尚形象;中国绘画重视表现手法,重视画面感情,西方绘画重视对客观对象的再现,注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方式,西方绘画则是以光和色表现物象。”总而言之,中国绘画重视对意象的表达,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两种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差异性[2]。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是因为两地不同文化、思想背景导致的,泾渭分明且并无高下之分。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一种趋势,许多中国画家开始了解西方绘画、学*西方绘画,加入到研究中西方绘画差异的队伍中。在全球一体化背景,我们该怎样对待中西融合理念?其实,中西融合并不等于摒弃传统,只有尊重中西方绘画艺术,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长处,并与中国特色相互借鉴,才能促进绘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二、现代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中西方艺术的融合,中国画家们逐渐舍弃了传统的那种理想主义,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他们的艺术作品更多的是体现画家们的价值取向,而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现代中国画的表现也有了很大变化。

  (一)创作题材的多元化

  传统中国画的题材内容多为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画可选择的题材内容也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题材外,现代中国画更多地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出现了很多描写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作品。例如吴冠中先生的《吴江人家》,充分体现了现代艺术家对人文生活的关注;何士扬先生的《夏日的海滩》,则是发掘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美;还有艺术家韩书力、李伯安,他们的作品主要描绘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3]。

  (二)绘画技法博采众长

  传统中国画中的构图、敷色、用笔、用墨等技法自成体系,有明显的中国特征。而现代中国画的创作技法吸收中西绘画艺术精华,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现代中国画技法向传统学*、向少数民族学*、向西方学*,不断创新与尝试,增强了现代中国画的表现力,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绘画语言的创新

  现代中国画十分重视绘画语言功能的倾向,建立与传统中国画不同的审视方式,不断丰富现代中国画的表现能力。在绘画材料上,发挥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的优势,并利用*面设计、装饰性等手法增强作品的空间层次与环境氛围;在造型上,继承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方式,又运用空间关系与几何结构,实现画面抽象与写实的统一;在色彩上,吸收西方光线与色彩的表现技法,并将其与水墨风格融合,拓展了现代中国画在语言和主体情境表达上的空间。

  三、现代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研究

  (一)西方绘画对现代中国画审美观念的影响

  中国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在精神层面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优秀的绘画作品,无论是传统的水墨画还是西方油画,不仅能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绘画是一种只能意会的艺术形式,他通过线条、色彩等方式,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以及思想上的震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现代中国画是中西方艺术融合的产物,它围绕现代观念展开,与传统中国画具有很大的差异。西方艺术中的解剖、素描、透视理论对现代中国画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人物画,西方艺术的引入使得对人物的刻画更加形象逼真。这样使得传统中国画中较为冷门的人物画一反颓势,成为现代绘画艺术中的主要形式。这也表明,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是在特点的时间段形成的,是社会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讲,越是新奇、越是具有异域风情的内容,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就越是强烈。也正是因为如此,融入西方绘画艺术的现代中国画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迅速。

  (二)外在审美特征分析

  1.新绘画材料对审美空间的拓展

  绘画材料作为中国画的媒介,能够体现绘画艺术的观念精神,对绘画审美形态的表现有重要影响。现代中国画家们为了创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也会选择独特的绘画材料。例如潘天寿创作使用自制的显浆纸,画作中会出现特殊的机理效果;傅抱石喜用牛皮纸,追求的是笔道在边缘的毛状痕迹渗化效果。除此之外,有的艺术家会选择铜版纸、布等特殊材质;有的艺术家会使用冰冻的墨块,追求冰块自然融化形成的图案;还有的画家摒弃传统的毛笔,改用油漆刷进行创作[4]。这些独特绘画材料的使用,不仅是个人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拓展了现代中国画的审美空间。

  2.对传统笔墨形式的继承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表现中的重要物质材料,用笔和用墨是中国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中的构图、勾勒、渲染等基本技法都离不开笔墨。画家所用的笔墨是对物象感受神化了的笔墨,画中的意境也是笔墨神化的意境,体现了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理想追求。现代中国画家也都讲究笔墨的应用,将用笔和用墨技术发挥到极致,例如石鲁先生的《南泥湾道中》,就是其深厚笔力的体现;而刘子健先生的作品强调黑白,重墨轻笔,用墨色构造意象。随着中国画的发展,笔墨已不仅仅是指笔和墨,他们已经成为人们对于中国画的审美*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3.画面空白的应用

  空白是中国画中特有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无画处”[5]。中国画家在创作出主题内容以后,一般不会为作品添加背景,而是赋予作品中空白处特殊含义,有的表示天空,有的表示大海,用来衬托所描绘的主体。空白是一种审美符号,也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从哲学范畴上讲,是道家虚无与禅宗空灵境界的体现。无论是传统中国画,还是现代中国画,空白已经成为中国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画审美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内在审美特征分析

  1.意境美

  在西方绘画思想的影响下,现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多为写实、抽象、写意、表现等形式的自由组合。现代中国画追求意象语言的表达,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中国画整体意形同构系统所体现出来的“写”的特点上,也体现在各种图式要素与对象之间构成的内在抽象的一致性上,更是蕴含在中国化的笔墨样式和境界中。意境作为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从古至今都未改变。例如中国画大师李可染,在创作中会将自身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追求画面意境完美地表达。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中国画的意境追求已经从对虚无、悠远环境的塑造,向着表现生命激情的方向转变,人们对中国画的审美需求也更具有时代感。

  2.现代中国画的审美取向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现代中国画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多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状态的变化。随着中国绘画与西方艺术的融合,很多中国画家都在学*西方绘画技术,以期对中国画进行创新。西方绘画艺术对中国画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与世界接轨,也是中国画发展的方向。现代中国画艺术正跟随时代发展的方向,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现代中国画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途径,创作量也逐年增高,这也是中国画发展中的必然现象。现在中国画的审美取向也向着现代化、全球化靠*。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画也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中国画要想创新,必须立足民族特点,既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要从西方绘画艺术中提取精华,实现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时代在不断发展,现代中国画要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美术作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娅楠.抽象元素在现当代中国画艺术语言中的演变与发展[D].山东理工大学,2014.

  [2]潘绍雄.从审美角度看“空”在国画中的表现[J].芒种,2014(15):239-240.

  [3]吴丹.线条在中西绘画的运用和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2015(9):203.

  [4]卢宗业,韦联华.亦古亦今中西兼融--黄独峰绘画美学思想探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4(1):125-128.

  [5]姚全兴.传统风神现代感哲理诗意--画家虞世超的艺术审美特色[J].美与时代旬刊,2015(3):11-15.

  绘画艺术下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3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使自然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艺术。中国画是反映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绘画艺术。中国画与园林景观设计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两者都符合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都有对美的追求。园林景观设计融入中国画艺术,能拓展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空间。文章在阐述中国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重点从中国画的留白、空间表现技法、意境等方面阐述中国画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画;园林景观设计;留白;意境;审美

  现代园林景观在满足人们漫步、休憩、观赏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现代人渴望简单的生活和心灵上的放松,重视园林景观的审美化和情景化,这就要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突破口,进行艺术创新。中国画与园林景观设计虽然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但在色彩、构图、尺度等方面都遵循艺术基本的美学原则,都有对美的追求。所以,研究中国画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中得到新的诠释。

  一、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

  1.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园林景观是指园林中的自然景色或人工创造的景色。园林景观设计是设计者按照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设计者的审美观念,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在园林中营造建筑、种植植物、改造地形和布置园路,创造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景观环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运用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使景观设计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赋予园林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

  2.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密不可分

  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密不可分、血脉相连。古人云:“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中国造园家就是画家,一座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幅三维风景画、写意中国画。中国画是画家对景观的悉心观察和感悟,是画家心境和情感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中国画就是中国园林景观的意象图。中国画与现代园林景观具有共同的文化、思想基础,均表达了中国的自然美学观。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互相渗透、影响和补充,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画的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精神需求相吻合,两者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与审美精神。中国园林景观和中国画都崇尚“天人合一”之美,中国造园注重情景交融,给人一种景在画中、意在画外的情趣美,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要求和审美心理。中国园林景观是中国画的物化形态,如杭州西湖赏月,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是景观审美意境的物化。中国画的章法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相吻合,两者均体现了中国人的简洁、含蓄的审美精神。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之一就是“计白当黑”,园林景观在设计中故意留有空白,以虚空传递丰盈,给观者以余味无穷的深远意境。中国画描摹的多为开放空间,创造出立体的空间意趣;园林景观设计也多追求无尽往复的山水空间,如苏州古典园林“处处邻虚,方方侧景”,小小园林,总给人一种游之未尽的遗憾。点、线、面是中国画中有意味的形式,将它们组合起来就可以经营一幅画。园林景观设计是造园者“在天地中作画”,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都是中国画中的意境在自然现实中的景物布局图式,都是中国画艺术的原理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植入与营造。

  二、中国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留白的应用

  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美学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空白处对比着墨处,可以突出主体,表达作品的中心思想;空白处承载着无限的内容,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园林景观中的留白通过虚与实塑造景观空间,虚实相生,实中见虚,以实写虚,既可以满足景观的基本功能,又可以营造意境空间,让欣赏者获得更多的灵感与创意。园林景观设计尊重自然与人文环境,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注重对新环境的延展,保留原环境中的精髓,创造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追求园林景观的统一性、完整性。如,龙安寺石庭院中的岩石景观就为龙安寺营造了一种宗教意义的空间,体现了道家“知足之足,常足矣”的思想。龙安寺石庭院中有15块岩石,这15块岩石布局奇特,不管从哪一个方向看,都只能看到14块。再如,苏州留园入口的留白艺术处理,空间开合曲折,光线明暗变化,游客透过露窗、门洞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园内景色。走过通道,游客豁然开朗,园内美景尽现眼前,形成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又如,中国杨凌新时代商业广场的景观设计就是中国画留白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成功运用。设计师结合基地现状和对留白的研究,从留白整体思想的角度,把农业和商业的结合作为设计重点,贯通广场的上下空间,创造农科城的商业环境景观。

  2.空间处理技法的应用

  中国画不拘泥于感性直观,而把三维空间与第四维时间联系起来,增加景深。中国古典山水画传统的空间处理方式有“三远法”,“三远法”所构成的空间表现为*面化的、具有节奏的层次空间。古典园林景观北京颐和园苏州河在设计时就运用了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技法,将建筑、树木、朱桥等景观分层设置,在视觉上增加了景物深度,扩大了空间,给人以望不尽的深远感。颐和园苏州河岸边的树木设置也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层次,树种有垂柳、红枫、青松等,分层栽植,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和色彩层次。虚实结合是中国画的空间处理技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原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利用虚实空间的营造手法,创造出公共的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等,这些空间能供游人进行观赏、游憩和休闲活动,能表达出园林景观的空间形态与深邃意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利用虚无形态寄托设计师的情感、观念和哲理,表现设计师追求的理想审美境界。“虚”是无形无影、似雾非雾和若隐若现的,能让人产生丰富的主观联想,因物移情,缘情发趣。园林景观空间不但有三维空间的多样性,还有第四维时间的多变性,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变化无常。特别是第四维度的景观营造,同一景象可以产生无穷的景面,景观随观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景观景象的季相与时令的表现,可以通过植物配置增强季节感,如,可栽植一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杭州西湖苏堤有桃、柳、荷、桂和梅等植物,科学地配置这些植物的空间,能使西湖苏堤四季有景:春景是桃、柳,夏景是荷花,秋景是桂花,冬景是梅花。春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夏景浓荫密布;秋景层林尽染;冬景苍松翠柏,暗香浮动。

  3.意境的应用

  中国画的意境就是作者寄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中国画追求神色气韵、象外之象与韵外之致。中国画意境由作品选材、画面构图、画面艺术处理等共同构成,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营造出“画外之意”的意境。空灵之美是中国画意境的主要内容。园林景观设计就是把中国画的二维虚实转化为现实存在的三维空间虚实,实质上是一种空间的置换。园林景观设计是用写意手法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使有限的园林景观空间具有无限空灵的审美意境。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深山藏古寺”,古寺建筑在深山老林里若隐若现,营造出“有声更觉静”的空灵境界。山水之美是中国画意境的表达方式,中国画中蕴含着国人的山水情结。中国人把自然山水环境作为审美对象,所以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标志之一,几乎无园不山、无园不水。游园者在欣赏园中山水时就可以摆脱琐事困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如,苏州的拙政园,岛屿间列,水面曲折往复,亭榭奇石隐约迷离,时隐时现,一步一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美不胜收。结语现代园林景观的意境创造、设计风格多得益于中国画,与中国画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也多得益于对中国画的理解,以中国画的意境为参照,设计中融入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景观设计融合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设计师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并创新运用美学法则,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和形式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再现,使现代园林景观作品富有中国韵味。

  参考文献:

  [1]杨中贵,陈文志.水墨画视野中的现代景观设计.工业设计,2012(3).

  [2]徐涛.景观空间创造——景观设计方法探讨.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7).

  绘画艺术下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4

  一、中国画的色彩构成及艺术情感

  当代中国画的设色革新在传统笔墨与色彩表现上是十分独到的,色彩对形体的超越产生的意境写意性与水墨实现了完美的融合,画面体现了传统文人的高尚文雅,又表达了现代色彩的精神情感与意蕴。于是,当我们用这样的观点去关照龙瑞先生作品《去延吉路上的景色》,画作中山石皴擦之处,用汁绿淡淡加染一层,皴染之后再以赭石加淡墨渲染山石。由于这两种颜色具有温暖与沉静的视觉色感,很适宜表现清丽明洁的山光树色,如此娴熟的设色技巧表现出龙瑞先生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色彩。还有作品《永远的香格里拉》,这幅山水作品似乎没有固定光源和合乎比例的明暗亮度层次梯度,而是采用垂直光分布、正面光来表现光亮,背面、侧面用密集的皴擦来表现,色彩的渲染对山石皴擦光影的分布也起到了主导作用。莽莽无垠的雪岭极具气势,在一片绝世之净域、旷古之境界,形成了画面的亮色,而前景雄浑的山岩和苍劲的青松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这种境界的设色观念、审美取向和思想情感是多种因素所形成的,画面中既有中国水墨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西方色彩的外在形式美,从而完善了这幅作品主题的塑造与亮点。

  二、美术史教学是中国画设色观念转向的重要基础

  在西方绘画色彩中,比较注重在绘画中光的表现效果,强调画家对光色关系的视觉感受。十九世纪后期的印象派推崇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结合运用,这也是西方绘画色彩在“固有色”的基础上的一次重要革新,以至于对现代绘画设色思潮和绘画流派都产生了影响。其实在相当的程度上,传统设色与现代色彩的衔接与取材还是需要一个与其相适应的*台,还要将传统文化内涵转向现代艺术价值观。此时,我们通过美术教育课程,教授学生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了解色彩空间结构、掌握色彩形体等艺术表现能力,在保持传统水墨气韵的前提下,追求光色变化的细节,运用临摹、写生在创作中发挥出现代绘画色彩之美。课程中,我们欣赏了龙瑞先生的写生作品《夏日海边的风光》和《日内瓦湖畔古城堡》,这两幅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充分显示了山水画设色取材的革新,龙瑞先生把塞尚的技法语言兑入黄宾虹的写意手法,用色彩和光影建立空间关系,以饱和度不相同的点光来取代*面光,打破了传统重彩画的*面光画法,使画面显现出强烈的节奏感。这种“引西润中”气韵审美的艺术状态,显然是基于“随类赋彩”理论之上又一新的拓展与发展,画面创造出了一种观念性和形体感,让色彩充满了精神情感的新境界。

  三、中国画设色取材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画十分注重色彩的主观性表现,色彩在画面上最能集中代表民族精神,设色的取材是与审美取向和思想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形成的,由此所产生的意境艺术效果和色彩魅力正是课程教学的重点所在,这也是中国画的设色取材在艺术创作中进一步追求完美的轨迹。南朝宗炳曾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以色貌色”的设色理念,意思是以施于色彩来表现五项的固有色,其中当然也含有主观运用色彩的意思。历来中国画对于色彩的应用,主要是考虑画面本身的艺术效果,而不是拘泥于对象实际的色彩。传统的中国画设色因色彩的性质和材料的特点,对自然界中的色彩进行归纳演绎时,则变得更加单纯与概括,这种概括的主观性使得画面拥有了超强的装饰性。而当代画家在继承这种色彩的装饰性同时,便把它与笔墨相结合,实现了色彩的当代转换,它不仅表现了空间和自然界的光影变化,还营造画面的意境与情致,从而创新了中国画色彩的形式美。

  四、结语

  中国画设色的多元结构形成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其作用力在中国画设色领域所引起的深层变化,反映着美术教育也应随当代艺术的发展而更新观念,从理论到实践以哲学思想来认识,扩大艺术创新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在这个多元结构长期共存的时代,美术教育还要与多元的绘画艺术在相互的作用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此消彼长地向前发展。

  绘画艺术下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5

  作为现代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动漫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与艺术性特征,需为受众带来更为享受的视觉效应。但现行大多动漫设计作品多表现出的空洞枯燥特性,当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时便可发现,许多文化内涵都未能融入作品设计中,究其原因在于忽视现代文化潮流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导致动漫作品不具备较强的美感。因此,对动漫设计中中国画元素的融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动漫设计中中国画思维元素的引入

  (一)中国画思维元素的具体介绍

  中国画思维元素在特征上主要以表现性为主,其构成要素主要以韵味、神采、构思以及意境为主。以其中意境为主,我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多从山水画艺术作品着手,将其体现的意境作为创作的最高境界。事实上,这种意境概念主要源绘画中的笔墨,以“知白守黑”一词为例,其将意境创造过程中布白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而布白自身代表的意境也是水墨动画美感的重要体现。再从思维元素中的神采角度看,中国画自古以来便强调“神似”,如许多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在作品中都可用于比作人的神韵、神态等,着有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便是最好的体现。

  (二)动漫设计中思维元素的应用

  动漫设计中思维元素的融入实质是将中国画涵盖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渗透在动画作品中。例如,我国第一部具有水墨特征的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其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借鉴齐白石的绘画作品,充分利用鱼、虾等形象,使动漫作品充分展示出生命的律动。从整个作品创造的意境看,小蝌蚪的形象与齐白石绘画作品下姿态各异的虾在形象上极为相似,主要采取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方式,为受众带来无限的遐想。该动漫作品在推出后得到国内外动漫领域的认可,充分说明动画电影中中国水墨画融入的实际价值。再以动漫作品《山水情》为例,其在风格上也体现出明显的水墨画特点,尽管该动漫作品仅有18分钟,但每个画面中都可寻找到笔墨画情趣因素,为人带来空灵、清新、洒脱之感。由此可见,中国画思维元素中的意境可作为现代动漫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丰富动漫作品自身的同时也可展现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二、动漫设计中中国画表现元素的融入

  (一)表现元素的的主要特征分析

  中国画在类型上更侧重于人物、山水以及花鸟等类型,而不同类型下的中国画所体现的用笔、用墨以及章法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笔墨方面更强调为形神结合、笔墨兼备的身韵,而章法布局方面除做到虚实相生外,还需体现出宾主呼应特征。因此,动漫设计过程中便可结合不同表现元素特征,确保将其中的色彩、意境、笔墨等表现特征在动漫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动漫设计中表现元素的应用

  关于表现元素融入动漫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第一,笔墨表现语言的融入。作为中国画主要表现元素,水墨画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得益于其展示出不同的人物、山水以及花鸟等造型方式,动漫作品展现的画面感极为强烈。以童话作品《牧笛》为例,该作品中便充分结合笔墨表现语言,如其中水牛形象完全是李可染画家水墨画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可发现该作品中,将方济众画家的高山流水景象引入,使其作为作品的背景,以此为动漫作品赋予更加独特的魅力。第二,从表现元素中的构图为例,对其中的构图在又可叫做章法,其在画面中的体现主要以虚实与布白关系为主。从许多传统中国画中便可发现,对于画面空白处直接采取的“计白当黑”手段,将营造出画外有画境界。而动漫设计也可借鉴这种形式,特别在动画场景意境传达过程中,需考虑如何通过虚实与布白关系将更多意境融入作品中。

  另外,现代动漫设计中对于构图的引入也能够起到动漫场景效果丰富的效果,以上海世博会《清明上河图》动画作品为例,其便借鉴我国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理念,其创设的场景效果体现出移步换景、多视点透视等特征.

  三、动漫设计中中国画造型元素的融入

  (一)造型元素的相关介绍

  中国画在造型元素上主要以意向造型以及以线造型为主,其中线条的侧重于表达客观事物,所体现的传达意味为人带来虚实结合之感。而在意向造型方面,主要通过“意向”使事物精神内涵得以充分表达。因此,中国画造型元素上的意向造型、以线造型可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实现物象画面形象构筑的目标。

  (二)动漫设计中造型元素的应用

  大多动漫作品设计中首先需做好动漫角色设计的考虑,需保证动画造型的夸张变形、符号化等特征都体现出来,这与中国画中提出的“意象”与“线条”可完全吻合,使动漫角色形象的塑造更为鲜明。例如,《大闹天宫》动画作品,其在造型设计过程中漫画家张光宇便利用敦化壁画中仙女造型,使动漫作品中角色直接通过少数线条勾画出来。再如动画作品《三个和尚》,其在动画形象塑造过程中也融入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通过简约的线条将作品中角色形象、性格等进行表达。事实上,中国画造型元素中,“线描”是最常见的手法,其既可在写实与写意风格中运用,也能够以方圆对比或变形的形式呈现。动漫设计完全可借鉴这些特征,对不同动漫角色形象或不同性格等利用“线描”进行设计。综合来看,动漫形象的所有动作形式都需依托于线条进行支撑,若需使动漫角色动作表现更为完美,应保证线条造型元素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四、结语

  动漫设计中中国画元素的融入是丰富动漫作品内涵的重要途径。实际融入中应正确认识中国画体现的文化价值,将其涵盖的思维元素、表现元素以及造型元素等引入具体设计过程中,解决动漫作品空洞枯燥问题,并保证更多传统中国文化的融入,为动漫设计带来全新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光强.中国画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有效运用[J]. 现代装饰(理论),2015,03:113.

  2.高芸芸.中国画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178-180.

  3.程格格. 浅谈中国画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186-187.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扩展3)

——儿童画荷花的绘画作品欣赏 (菁华3篇)

儿童画荷花的绘画作品欣赏1


  


  


  


  


  

儿童画荷花的绘画作品欣赏2

  有人喜爱富贵华丽的牡丹花,有人爱清香扑鼻的茉莉花,还有的人爱独傲霜雪的腊梅……我呢,却爱那*凡的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这就是荷花的本色,也可以说是它的性格,*惯吧。

  一片池塘中长着一片绿油油的荷叶,如果走*细看荷叶就更显得婀娜多姿。那高的,的大的,小的,嫩绿的,深绿的,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争先恐后的朝上生长。早晨,荷叶上还粘着象珍珠一般的露珠。微风用手轻轻地摇动荷叶,“珍珠”便跌了下去,渐起一片小小的水花,便不见了。

  六月下旬,荷花开了。那鲜嫩的荷花亭亭玉立于绿叶之上,淡红色的花瓣向四周张开,迎着晨风微微颤动,显得十分美丽娇媚,那天真的粉红里还透着一派羞涩。风大了,一片花瓣掉了下去,成为一片小舟,让风吹着它,一起去寻找美丽的梦。

  娇艳名贵的花,要经过人们的精心培植,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而荷花却不要人们的.恩赐自己就能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生长。一年一年,一次一次地为人们献出美化生活的花朵它这种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啊!

  我爱荷花,是因为它点缀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因为它无私的把令人陶醉的花朵献给了每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们。

儿童画荷花的绘画作品欣赏3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花,我最喜欢的是荷花。

  炎热火辣的夏天,荷花池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荷花。有的微微展开了几片花瓣儿,悄悄地从荷叶底下慢慢地探出粉红色的小脑袋,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欣然怒放,一片片的花瓣儿看上去粉嫩粉嫩的,摸起来好像丝绸织成的,真引人注目。

  小鱼甩甩尾巴游过来,躲在荷叶底下,好像在偷听荷花姐姐和荷叶妹妹的悄悄话;小鸭子拍着水花赶过来,仿佛被荷花的美丽吸引了,静静地待在荷花池里,不想游出去。

  阳光照在湖面上,反射着弯弯曲曲的波光,像一幅多彩的画卷。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犹如一个个披着薄纱坐在绿船上的仙女,缓缓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多美的花啊,我爱荷花!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扩展4)

——幼儿艺术绘画活动策划方案 (菁华5篇)

幼儿艺术绘画活动策划方案1

  (一)活动时间:

  六一儿童节期间(具体时间待定)

  (二)活动地点:

  少年文化宫(或某公园)

  (三)活动内容

  1、由家长代替参赛儿童尽心实名制签到。

  2、组织儿童在家长的帮助下,现场设计并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卧室或其他房间。

  3、本公司组织评委组进行现场打分,每一组选出一幅最好的作品,予以奖励,其他参赛者也可得到纪念品一份。

  4、安排本公司的金牌设计师,全程免费为家长专题讲解家装知识。

  5、促销优惠方案:(可选)

  1)儿童房精品设计方案展示(主要是展示设计图片,最好加上设计理念说明)

  2)xxxx品牌儿童房家具7折优惠,现场交设计订金同时再送600元儿童房家具优惠券

  3)现场交设计订金,再送儿童7寸写真集摄影卡一张

  4)现场举办儿童才艺大赛,参赛儿童即送“海之峰”精美礼品一份

  5)装修88折优惠,同时设计订金交多少,就送多少主材或家居产品代购券(最高限3000元)

  6、活动结束前,以抽签的形式产生一位全场大奖(奖项待定)。

  (四)相关媒体

  1、媒体种类:巢湖电视台、相关纸媒、各大网站、户外气球以及施工现场的户外媒体

  2、宣传方式:

  1)在当地报纸做1/2或1/4版广告宣传

  2)重点小区进行业务人员推广,重点学校单位进行公关,印刷一批宣传单页

  3)安排电话营销人员对前期咨询的客户或小区电话名单进行电话告知

  4)公司内部海报

  5)活动现场设置一个弓形门,现场内部以可爱的气球等饰品点缀,另外进行海报宣传(印刷几十份海报)

  3、最好电视台后期有报道

  4、各大网站的后期报道

  (五)注意事项

  5、参赛儿童年龄不宜太大,最好要求有家长带领;大赛规则要精心制定。

  6、活动开始前,家长要填表报名,主要是电话号码,儿童年龄,地址,家装与否,喜欢的家装类型(选择题)

  7、活动时间不可过长,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8、活动前一个礼拜,本公司要和幼儿学校做好公关,最好能统一组织

  9、前期发放宣传单,争取通过儿童传达给家长

  10、活动地点要在繁华地段

  11、活动结束后,一定要致电参赛家庭,进行电话营销

  (六)、经费预算

  1、广告费:

  1)报纸广告费用:2300元

  2)电视台前期广告和后期跟踪报道费用:5000元

  3)宣传单5000份费用157g A4 800元/ A8 500元

  1、借场地及气模等道具费用:500元左右

  2、购买礼品和相关必需品费用:1500元

  3、公关费用:500元(包括与学校,租赁方的公关)

  4、人员工资及其他开销费用:500元(包括车补、饭补、后期电话营销的电话费等)

  5、机动费用:700元

幼儿艺术绘画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背景:

  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派浩瀚的巨流。弘扬美的艺术文化,宣传美的传统精髓,将艺术文化发扬光大,是当代中学生不可松懈的责任。为此我校决定举办“发扬艺术之光,共创魅力校园”优秀绘画作品展。促进各同学的学*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二、活动目的:

  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加强学校文化氛围,提高在校学生的美术鉴赏水*打造具有艺术学部特色的文化活动。我们将以独特的方式,向全校师生展示学生艺术的才华和文化蕴涵。通过举办画展,给同学们一个真正展示自我风采和勇气的舞台。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个专业。

  三、作品征集时间:

  20XX年5月10日安排给各班学*委员召开活动会议,由学*委员传达活动具体内容。

  20XX年5月20日—20XX年5月25日征集优秀作品。

  作品征集方式:各班级学*委员统一收齐后在规定时间交到学*部

  四、作品展览时间:

  20XX年5月25日由专业老师在征集作品中选出优秀作品,20XX年5月28日—20XX年5月29日展出作品

  五、作品展览地点:

  沙雅三中教学楼前

  六、画展参展对象:

  1、全体绘画爱好者

  2、作品类别:围绕专业课作业展开(以色彩、油画、素描、手绘画等作品为主。)

  3、参展作品由美术教师统一装裱

  4、参展作者作品类别、幅数不限

  5、参展作品要求:题材内容健康向上、风格不限

  6、参展作品一律由学校保留和收藏

  七、参展待遇:

  1、积极参展的个人,学校将为其颁发积极个人奖

  2、奖项设置及奖金:

  ①一等奖:3名(荣誉证书一份,奖金待定)

  ②二等奖:5名(荣誉证书一份,奖金待定)

  ③三等奖:7名(荣誉证书一份,奖金待定)

  ④优秀奖:10名(荣誉证书一份)

  八、预期效果:

  希望通过这次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艺术文化活动,全面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和气氛。引导青年大学生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兴趣,发现和培养青年大学生艺术设计人才,提供对青年大学生健康有益的作品。充分展示专业发展今年来得丰硕成果,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九、总结:

  20XX年5月30日学校开活动总结大会,发表对活动举办的看法。

幼儿艺术绘画活动策划方案3

  教育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观察周围的熟悉的事物

  2、引导幼儿边玩边学,在游戏的方式中发挥他们的想象与潜能,用线条、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3、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对色彩、形体的了解,掌握各种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

  4、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能力,发展交往能力

  教学安排:

  一共16课时,其中4节水彩笔画,4节线描画,4节油画棒画,4节水粉画,分别是:

  第一课时玩耍

  用线条表现小昆虫的动态规律,有侧面的、躺着的、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出一副色彩鲜艳的水彩笔画

  第二课时音乐会

  青蛙们音乐会开始拉!有的谈钢琴,有的吹笛,有的打鼓,每只青蛙都在高兴的表演

  第三课时 宝贝睡醒了

  猫头鹰们好象在聚会,有一只刚飞来,有的已经在树上了,以线条勾勒出鹰的神态动作

  第四课时 树儿滑滑梯

  大树是小朋友的好朋友,它的舌头是小朋友的滑滑梯,大树上的树丫中间还可以划船,整副画以油画棒的颜色过渡衬托出一片欢乐的景象

  第五课时 我的一家

  初步学*用线条勾勒出房间的立体感,并用简单线条进行装饰,感受家庭的温馨与快乐

  第六课时 丰收的季节

  果园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大树上的果实,人们劳动的笑脸,连天空中的小鸟也来一起唱丰收之歌了

  第七课时 花裙子

  学*用对称的方法设计一条花裙子,然后配上漂亮的图案,以此增强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八课时紧张的早晨

  用画画记日记,记下马路上见到的自行车来来往往忙碌的景象,透露出一片紧张的气氛

  第九课时 狮子大王

  学*用油画棒进行渐变的手法涂色,并画出狮子凶猛又不失威风的形象

  第十课时可爱的花朵

  学*试探用混色、点涂、*涂的方法对花瓣进行装饰,感觉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

  第十一课时 好看的脸

  画出不同脸形的特点,大胆的进行夸张和表现,自由搭配颜色,让画的脸更加吸引人

  第十二课时毛毛虫

  学*正确的使用水粉笔,掌握姿势,学*水粉的*涂,感受其与其他材料作画的不同

  第十三课时勤劳的蜘蛛

  进行油画棒与水粉的混合使用绘画,感受不同材料同时作画的乐趣

  第十四课时孔雀开屏

  初步学*用油画棒与水粉的颜色渐变,以及孔雀的羽毛排列的规律,成放射形

  第十五课时蝴蝶

  尝试先涂色再勾线的方法,颜色要饱满,水尽量少加,作到笔触柔和

  第十六课时 雪景

  用白色颜料在深色卡纸上画出雪地,并从白色逐渐添加蓝色达到渐变的效果。

幼儿艺术绘画活动策划方案4

  一、活动方案的目的意义

  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组织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作为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全校和班级的美术骨干,推动全校的美术学*、美术活动以及为培养美术人才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欣赏、评述能力,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作兴趣。

  二、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

  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与活动时间

  1、适用于1—6年级。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

  2、活动时间:每天的大活动时间

  (一)准备阶段:

  1、制订实验计划

  2、学*有关理论

  3、探索教学形式

  4、研究教学内容

  (二)实验阶段

  1、进行理论讲解

  2、探索教学模式,开设美术知识讲座、观摩活动

  3、实验阶段性测试,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三)实验总结阶段

  1、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美术绘画的兴趣

  2、撰写实验论文

  3、举办绘画比赛,专栏展出学生的美术绘画作品,评出优秀绘画作品等。

  4、实验教学成果汇报

  四、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和活动步骤

  (一)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装饰画、自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二)活动步骤:

  1、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活动要固定,通常每周一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易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任课教师筛选,确保参加学员的水*,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

  小组活动主要有三方面:⑴重视基础训练,对素描、色彩、速写、工艺美术,抓住难点强化训练,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问题。⑵指导学生参加与校园环境布置,重点辅导学生设计艺术节、运动会的徽标,设计海报、黑板报、墙报,学*布置会场、美术展览等等,边学边实践,边干边提高。⑶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观察与热爱生活的*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较高艺术品味的作品来。

  2、经常开设美术知识讲座。

  优秀的美术作品对于学生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上、审美能力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审美属性日益突出,缺乏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现代人,将不可避免出现困惑和缺憾。通过美术鉴赏和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我们经常举行美术知识讲座,诸如《世界名画欣赏》、《世界风景画欣赏》、《*服饰欣赏》、《全国美展欣赏》等等,通过多媒体观看全新的各类美术图像,同时还观看录像、放幻灯,或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翻看大画册,边看边议,畅谈感想。

  3、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成果,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精心绘制,多出佳作,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4、组织观摩活动。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美展和图片展,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条件允许我们还请主办者来校与学生见面交谈,或当场示范作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同学们得益颇多。

  5、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我们举行了速写、美术字、墨板报设计、简笔画、记忆画等比赛,通过训练比赛,大大促进了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六、活动的作用:

  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七、预期成果形式:

  实验报告、论文、专栏展示等

幼儿艺术绘画活动策划方案5

  为了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和亲子创作的快乐,培养孩子"从小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传递共建"延安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理念,结合我班特色课,制定我班庆六一"亲子美工"活动方案如下:

  一、亲子绘画主题

  "美丽家园快乐成长"

  二、活动对象

  各班幼儿和家长

  三、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活动准备

  1、油画棒、水彩笔、水粉

  2、剪刀、胶棒

  3、硬卡纸、海绵纸、皱纹纸、及时贴

  4、一次性纸杯、勺子、盘子、纸碗、泡面桶、瓶盖、瓶子、酸奶盒等

  5、各类适合活动的音乐。

  五、活动细则

  1、参赛画纸规格:a4、a3纸。作品正面右下角必须贴上参赛卡。

  2、参赛作品由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作品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水彩、水粉、油画棒、蜡笔、粘贴、拓印、剪纸等。

  3、幼儿可以凭票进入活动场地,进入时需看活动规则。

  4、进入活动后幼儿可自主选择材料,但是需以"勤俭节约,变废为宝"为主。

  5、进入活动场地家长把手机调为静音,不随意走动,以免影响幼儿操作。

  6、由于活动室较小,家长带领幼儿时要轻走、轻拿、轻放、轻说等。

  7、幼儿和家长可随时进入,但是要在四十分钟内完成作品,这样可让其他小朋友继续进入活动场地。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扩展5)

——研究生论文致谢 (菁华6篇)

研究生论文致谢1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有得时念吾师。本科阶段,导师郭华瑜教授就是我们*建筑史这门课的任课老师,郭老师用丰厚的学识和*易*人的讲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知识的大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我有幸拜郭老师门下,更是深深受益于老师的关心和教导。郭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必将使我终生受用。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郭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我向我的导师郭华瑜教授表示深深的感谢与祝福。

  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赵和生教授、胡振宇教授、施梁教授、周立教授在论文开题阶段给予的鼓励和宝贵意见。

  感谢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的胡汉生老师和紫禁城学会的徐广源老师。他们分别是研究明代陵寝和清代陵寝的专家前辈,但二位老师*易*人,给了我热情的指导和帮助,慷慨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与测绘图纸。他们渊博的学识,谦虚严谨的学风使我深受教育。

  感谢在调研过程中给予帮助与便利的十三陵、清东陵与清西陵的工作人员、当地村民和景陵大碑亭施工现场的工人师傅。我与他们素不相识,但他们的淳朴善良时时在激励我的调研工作。

  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孙璨老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感谢我们工作室李双辰、张欣、乔艾艺、谢娜、王筱思和陈扬诸位同门好友三年来的鼓励与支持。感谢刘书宇和丁杰两位同学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多年来的诸多关照。感谢我的舍友张健在学*和生活上给予的无私帮助。

  感谢佳艺图文店的工人师傅。没有他们的劳动,论文将无法展现在大家面前。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参加论文答辩的胡振宇教授、施梁教授、赵和生教授、*教授和陈宇教授。

研究生论文致谢2

  论文的顺利完成预示着我三年的硕士生活即将结束,也为我在母校的人生最美好的七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三年的时间太长太长,经历了太多事情,三年的时间又太短太短,转瞬即逝大家都已经要分开了。还清楚的记得迎来新同学时的欣喜,集体活动中的欢声笑语,紧张的学*中的忙里偷闲,学术创作中的绞尽脑汁,没课时的百无聊赖,寻找工作时的焦急万分。时光如水般流逝,忙得我们仿佛还没有看清同窗的彼此就又要踏上新的征程。

  在此我要首先感谢我的导师xx教授在三年研究生期间给予我的关怀与指导,他以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循循善诱、不拘一格的教导风格深深的影响着我,也使我在学术方面不断进取、刻苦追求。感谢xx老师在统计方法和科研思路上的教授与鞭策,这些是我的毕业论文得顺利以完成的重要因素。感谢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等理论课教师的辛勤工作,他们的教学内容是我毕业论文思路的源泉。

  在学*和生活中我诚挚的感谢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等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感谢研究生教务xx老师,她不辞辛劳的为我们安排课程、开题和各类学术活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阅历。资料的查阅无疑是研究生学*的重要部分,在此过程中感谢资料室xx老师给予的无私帮助。作为班长,我要感谢研究生期间同学们对于我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也为我的不周向各位道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年来我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的宿舍里,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院系,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相互的关心和爱护,经过了三年的时间我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年龄最小的我总是需要她们的宽容和理解,在此也向她们道声感谢、珍重!

  感谢xx同学在论文外文资料收集和整理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论文的实验是在——学校进行的,特此感谢该校领导的支持,感谢xx等一线教师的悉心配合和热心帮助。

  感谢远方的家人,他们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七年前,我带着理想也带着家人的嘱托来到了美丽的丽娃河畔,回想大学时的青涩,研究生生活的忙碌,过去的种种都历历在目,在心里升起的已不仅仅是感动,现在就要离开心中仍有隐隐的不舍。一路走来,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华东师大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几年,这也是我以后永远值得自豪的。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心想事成!

研究生论文致谢3

  论文的顺利完成预示着我三年的硕士生活即将结束,也为我在母校的人生最美好的七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三年的时间太长太长,经历了太多事情,三年的时间又太短太短,转瞬即逝大家都已经要分开了。还清楚的记得迎来新同学时的欣喜,集体活动中的欢声笑语,紧张的学*中的忙里偷闲,学术创作中的绞尽脑汁,没课时的百无聊赖,寻找工作时的焦急万分。时光如水般流逝,忙得我们仿佛还没有看清同窗的彼此就又要踏上新的征程。

  在此我要首先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在三年研究生期间给予我的关怀与指导,他以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循循善诱、不拘一格的教导风格深深的影响着我,也使我在学术方面不断进取、刻苦追求。感谢xxx老师在统计方法和科研思路上的教授与鞭策,这些是我的毕业论文得顺利以完成的重要因素。感谢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等理论课教师的辛勤工作,他们的教学内容是我毕业论文思路的.源泉。

  在学*和生活中我诚挚的感谢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等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感谢研究生教务xxx老师,她不辞辛劳的为我们安排课程、开题和各类学术活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阅历。资料的查阅无疑是研究生学*的重要部分,在此过程中感谢资料室xxx老师给予的无私帮助。作为班长,我要感谢研究生期间同学们对于我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此也为我的不周向各位道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年来我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的宿舍里,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院系,但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相互的关心和爱护,经过了三年的时间我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年龄最小的我总是需要她们的宽容和理解,在此也向她们道声感谢、珍重!

  感谢xxx同学在论文外文资料收集和整理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论文的实验是在学校进行的,特此感谢该校领导的支持,感谢xxx等一线教师的悉心配合和热心帮助。

  感谢远方的家人,他们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七年前,我带着理想也带着家人的嘱托来到了美丽的丽娃河畔,回想大学时的青涩,研究生生活的忙碌,过去的种种都历历在目,在心里升起的已不仅仅是感动,现在就要离开心中仍有隐隐的不舍。一路走来,永远不会忘记我在华东师大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几年,这也是我以后永远值得自豪的。

  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心想事成!

研究生论文致谢4

  时光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交通大学以其优良的学*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本论文是在导师李霞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三年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易*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李霞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也要感谢王保民等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管理学院能源课题组为本论文提供的数据和建议,还要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妹们,在科研过程中给我以许多鼓励和帮助。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法学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

  还要感谢父母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与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同时,还要感谢马元*同学、张乐同学、赵洁同学、王玥同学三年来对我的爱护、包容和帮助,愿友谊长存!

研究生论文致谢5

  时光如水,求学生涯即将结束。蓦然回首,心绪万千。在这里由衷的感谢鼓励、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亲人及朋友们。

  从2007年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师从李百浩教授,攻读硕士,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09年攻读博士,学*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至今6年的时间里,恩师的言传身教给我的学*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恩师长期从事**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学术底蕴深厚,视野开阔,在这个研究领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本人的求学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恩师不厌其烦,从曰常学*的每一阶段到硕士、博士论文选题过程中的选题立意、资料搜集整理、文章的框架安排、最后的修改与定稿,都伴随着他谆谆教诲的辛勤劳动和悉心付出,在此对恩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师恩永远铭刻于心。

  在学校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认识了师母韩秀老师,她对我的关心照顾以及深切叮咛,让我难以忘记,在此对师母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市中南建筑设计院高介华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刘玉堂教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王江萍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兴*教授、胡明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刘松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尚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田银生教授以及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喆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他们对于论文的批评指正。

  本文的完成也凝聚了亲人的倾心奉献,尤其是我的父母二十多年来无怨无悔的付出与支持,使得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感谢我的爱人孔德阳,多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支持,使我在求学的道路上能够无所顾虑。感谢我的岳父岳母在学*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借此机会对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感谢我的好友杨豪杰、邓刚、邱瑛、孙恺这几年的鼓励与关怀,感谢208工作室的师姐李彩老师、邹涵老师,师兄王大为,师弟杨竹、师妹杨婷、王欣、李婉琳、李微、魏光萍、周谟一佳等同学们带来的快乐与帮助。

  本文虽已写完,耗时较长,但研究浅薄,尚有不足,心中仍然有愧于恩师的培养和期望,唯有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求索。

研究生论文致谢6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让我感慨万千,这期间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其中有论文写作的艰辛,有收获成果的喜悦。行文至此,面对着这份代表我硕士研究生学*成果的毕业论文,心中有些许不安,唯恐辜负师长与亲友的厚望。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对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道一声感谢,并非出于客套,而是源自内心的那份诚挚与感动。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邹传教教授,从文章的选题到修改定稿,从写作的构思布局到文章细节的修改,邹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邹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负责的敬业精神,都让我受益颇多,我想邹老师传授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对我学术品德、生活态度的感染,这将使我受益终生。

  其次我要感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对我知识的教育和启迪,从他们丰富、生动的授课中,我获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同时,我非常感谢研究生阶段的师兄、师姐和同窗们,感谢他们曾经给予我的许多关心和鼓励!还要感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所列的所有专家和学者们,感谢他们对我写作这篇论文提供的莫大的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业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照和鼓励。正是他们的理解和关怀,使我安心顺利地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扩展6)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菁选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1

  一、活动背景(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

  (评: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态,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

  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

  c.幼儿练*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评:此环节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练*机会,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惯的培养。)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评: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评:评价时同时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评: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这节美术活动有了动静交替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易于消除幼儿精神上的疲劳。)

  三、活动评价(思考体会)

  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同时这一活动分别在泰州市幼儿园和朱庄乡中心幼儿园的同一年龄班进行了实施,并没有因为城乡儿童存在的经验差异而影响教学效果。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2

  教育教学目标:

  1、大胆先用多种颜色给森林小屋涂上漂亮的颜色。

  2、增强幼儿手的控制能力及对色彩的兴趣。活动准备:练*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的家是不是很漂亮吗?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你们的家在什么地方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家的'位置。

  2、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那你们知道森林里面小动物的家是怎么样的吗?它们的家又会在哪里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3、教师:森林里的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它们都可能干了,把自己的家建得非常好!

  教师出示练*册内容。

  4、教师:瞧,这就是小动物们自己建的家,漂亮吗?小朋友,现在就请你们来动动手,给森林里的小屋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二、教师示范绘画

  1、教师:森林里的小屋有屋顶、烟囱、门、旁边还有草地、石头,我们就一起把这些都涂上颜色吧!

  2、教师示范操作。并问小朋友,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把这些都涂成什么样的颜色呢?

  教师边进行绘画,边提出绘画要求:在涂颜色的时候尽量涂整洁,不要用手去摸,不要涂到线外面去了。在每个地方都涂满,不要留下空白的部分。先择好看的,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色。

  三、请幼儿进行绘画

  1、教师发练*册和油画棒,请幼儿翻到第十九页。

  2、请幼儿开始进行绘画。

  3、教师边提醒幼儿绘画要求,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析

  1、教师:小朋友,把你们涂好的让老师看一下吧!

  2、教师对部分幼儿作品进行评析,并说出好在哪里?不足的在哪里?

  3、请幼儿收拾整理作画材料。

  4、结束活动。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爱听幻想故事:感受夸张的故事情境。

  2、运用手指点画的方式创造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各种人物细节,表达自己的想象。

  3、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小人国分段长卷画。

  2、红、蓝颜料每组一份,水笔人手一支,抹布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小人国”的故事。

  1、回忆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听的`故事《小人国》吗?故事里的格列佛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小人国是怎样对待格列佛的?那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在来看看《小人国》的故事吧!

  2、出示课件,教师复述故事。

  (1)教师边看课件边听音乐讲述故事《小人国》。

  (2)看了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喜欢小人国的小人吗?你们发现他们在格列佛身上干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3)你们知道金老师喜欢哪个小人吗?为什么喜欢?

  二、观察尝试表现。

  1、教师示范印画小人的方法。

  (1)教师通过儿歌示范印画小人。

  师:“现在,金老师要来变魔术呢!把这个看报纸的小人变到画纸上。看,我是怎么变的?儿歌:伸出小手指,喝喝颜料水,上面亲一亲,下面亲一亲,我的小人变出来啦!那你们看看我的小人还缺了什么啊?”

  (2)添画人物细节。

  师:接下来,我也要请出小黑笔来帮助我,打开小黑哥哥,“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眼睛圆又圆,嘴巴弯又弯,戴上小帽子,穿上小西装,我的小人真神气!”

  (3)变化手指及手指方向表现小人。

  师:“伸出大拇指,喝喝颜料水,横着点一点,竖着点一点,我的小人变好啦!”

  (4)个别幼儿示范。

  师:“小人国里还有许多小人呢,你们喜欢哪个小人?请你把它画出来好吗?我们来看看他画的小人在干什么?”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边点画边思考,变化自己的手指、手指的方向或组合方法表现不同的人物。

  2、画一个人物后,添画四肢动作,并逐渐添发型和服饰等细节。

  四、分享交流。

  师:“哇,格利佛身上又来了这么多小人!谁来说说你的小人在格利佛身上做什么?找一找他在哪里?比一比谁的眼睛尖。

  五、结束。

  师:小人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小人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听,舞会马上开始了,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学*用横线、竖线表现格子被,并尝试用多种色彩进行作画。

  2、引导幼儿练*画横线和竖线,感受用各种色彩作画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范例一张。

  2、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1、冬天到了,睡觉时我们把什么盖在身上很暖和。(被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床被子。你们看看这床被子的被套有什么特点。

  2、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这是一床格子被,每一个格子都是方方正正的正方形,这些格子是颜色不一样的线画出来的,这样就有了很多漂亮的颜色,画出了这么漂亮的格子被。

  (二)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画一条一条的横线。然后再从上往下顺着画一条一条的竖线。这些线条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画。

  2、引导幼儿描述作画的过程,并带领幼儿进行书空练*。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发放绘画工具,引导幼儿有序摆放作画工具。

  2、引导幼儿画横线时要从上面到下面,从左往右。画竖线时也要按一定的`方向来画。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进行作画。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尽量将线条画直。颜色要搭配好。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

  (四)展示、点评幼儿作品。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形状联想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添画创作。

  2.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惯。

  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几何图形的纸张、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幼儿回忆"图形拼贴"的过程。

  1.师:上节活动中我们拼贴了一幅画,小朋友们还记得你是怎么拼贴的吗?你是用哪些图形拼贴了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2.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真棒,那这次老师要请小朋友在几何图形上画上东西,使它变成另一种东西。(根据幼儿回答小结)

  (二)教师示范添画方法。

  1.师:接下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在图形上添画的,看到几何图形我们要先想想这些图形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呢?(幼儿回答)

  2.师:哦,可以变成小汽车,然后再这图形上画2个轮子使它变成小汽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三)组织幼儿添画。

  1.教师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

  师:老师也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画有各种几何图形的纸张和水彩笔形,你们拿到纸张后,先想想纸上的图形可以变成什么东西,然后在添画使它变成另一种东西。

  2.提出要求。

  师:但在添画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第一,在画画时要保持画面、桌面、衣服的干净整洁,不可乱图乱画;第二,在画画时要保持安静,有问题可以请老师帮忙;第三,画好后拿上来给老师。现在请你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画画。

  3.幼儿完成操作材料,教师指导。

  (四)展示与分享。

  1.师:小朋友们都画好了,现在请小朋友看看你觉得哪张画的的最好看,好看在哪里。(个别幼儿回答)

  2.师:有的小朋友说这张画的很好看,它很像房子,这张画的'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都画了好看的画,你们回家后可以找找还有什么东西在上面画画后会变成另一种东西。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思考的基础上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绘画表达的技巧,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表现能力。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用撕贴添画的方法,尝试表现斑马的不同动态特征。

  2、根据斑马的不同动态,展开合理想象并愉快的与同伴分享交流。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白色铅画纸、事先做好背景的牛皮纸、记号笔、胶棒、活动ppt、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今天,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一本魔法书,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观察画面,归纳分析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斑马的身体构成

  提问:魔法书这一页上面的图符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回忆已有经验)

  小结:原来斑马的身体可以分成四部分(出示图符,归纳总结)头——小椭圆形脖子——长方形身体——大椭圆形腿——细长方形

  2、阅读步骤图,引导幼儿回忆撕贴步骤和方法导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魔法书的下一页讲了什么?

  提问:这一页你看懂了吗?

  小斑马是怎样做成的呢?你能来说一说吗?(幼儿分组讨论,个别回答)

  3、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斑马的不同动态

  导入:魔法书里真有趣,我们来看看下面还讲了些什么有趣的内容。

  提问:这里有两只斑马,它们的动作一样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寻找变化规律)

  小结:原来小斑马它的头部在不同的部位,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经验迁移,表现动态。

  提问:今天我也用魔法书里方法,制作了一只可爱的'斑马,请你猜猜我的小斑马在干什么?(出示操作模板)你能贴出和这只斑马动作不一样的斑马吗?说说你的斑马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展开合理想象,个别幼儿操作示范)

  小结:小斑马它的头部在不同的部位,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渡:你也想用魔法书中的办法来制作一匹可爱的小斑马吗?

  四、操作实践,完成任务提出任务要求:

  1、要注意仔细阅读魔法书步骤图,按照步骤制作。

  2、注意要将斑马的重点部位添加完整。

  五、分享交流,大胆表达。

  1、寻找亮点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奇思妙想。

  2、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和朋友们讲一讲,你的小斑马在草地上干什么?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练*画横线和竖线。

  2.有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良好的绘画*惯。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3个,一段音效,一幅范画。

  2.人手一盒油画棒,动物图像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注意。

  动物园是小朋友最喜欢去的地方,你有没有去过?你看到了那些动物?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电话铃声响了)"喂,你好,哦,你是动物园的,什么?你们动物园有一些动物逃出来了?有老虎,狮子,还有大灰狼,真的?什么,马上要逃到小(3)班来了。……"(话还没讲完,3个大班小朋友戴着头饰冲了进来,装成老虎,狮子,大灰狼等动物朝着小朋友大声吼叫,夺门而去。)哎呀,小动物们都逃出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会吃人的。)那怎么办呢?动物园的叔叔阿姨急死了,你们快替他们想个好办法吧!(用枪把它们杀死,把它们打死……)这个办法好吗?把它们杀死了,小朋友就看不到它们了。我们应该保护动物,而不是把它们杀死。赶快想办法。(把它们关到笼子里去,像动物园里一样把它们隔离开……)这个办法真不错,我们可以用隔离网把它们隔开,这样它们既伤害不到我们,又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样多好啊!

  三、出示背景图,教师示范画。

  刚才小朋友说了,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住在笼子里的,那笼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一格一格的,用铁丝做的……)小朋友看的真仔细!铁丝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直直的'。)对了,是直直的,就好像由许多横线和竖线拼起来的。你们看,它是谁?(出示狮子背景图)这只狮子给刘老师打了麻醉针,所以动不了,要赶快画上隔离网才行。你们先看好老师是怎么画的。

  1、示范画横线。从纸的最左边开始一直画到纸的最右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像一根小棒一样。画一条,往下移一点,再画一条。画许多许多条横线。

  2、示范画竖线。从纸的最上边开始一直画到纸的最下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一条,往旁边移一点,再画一条,画许多许多条竖线。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要求:

  1、选一支深色的油画棒笔。

  2、一只手按住纸,尽量把线画直一点,不要弯曲。空的距离不要太大,要不然,动物会逃出去的。

  3、握笔不要太上,也不要太下,握在指定的地方。身体坐直,不要靠紧桌子,头不要低的太下,注意保持距离。

  老师的要求听清楚了吗?请你选一张你喜欢的动物,开始画吧。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从纸的最边端开始画,不要画到桌上,注意画面整洁。

  五、欣赏作品。

  哇!小朋友画的真棒,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谁画的隔离网最牢固,小动物不会逃出去。动物园的叔叔阿姨一定很着急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去吧。

  活动反思:

  用童话故事带动小朋友的兴趣,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强,常常有一些"不合常规"的现象发生。打破传统蜡笔画画的框架,尝试用粉笔来作画,从纸上转移到地上,从室内走向室外,幼儿也许会更容易投入到活动中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目前美术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考虑到幼儿第一次使用粉笔,愉悦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强烈的作画愿望,进一步体验多种工具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8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体会合作的快乐。

  2、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引导幼儿回忆家中房子的形状的结构,用组合粉笔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幼儿注意观察自家房子的外形特征。

  2、各种房子的图片。

  3、每张桌子一张大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家房子的外形特征

  1教师:每位小朋友都有一个家,有的住在楼房里,有的住在*房里;有的家有阳台,有的家没有阳台,门窗也不一样。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你家的房子从外面看像什么,有几层。

  2、重点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住几楼,楼房、门窗、阳台等的结构和外形特征。

  二、交代作业要求。

  教师:老师为每张桌子准备了一张大白纸,每位小朋友把自己家的房子画上去,还可以添画树、马路和车子等。先想想画在哪里合适,想还了在开始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绘画的位置、大小和房子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下笔。提醒幼儿互相合作,互相谦让。

  四、总结评价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欣赏,分享共同创作后的喜悦。

  五、小组长收拾蜡笔。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制作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引导幼儿体验制作民间工艺品的乐趣,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合作、动手操作以及表现美的能力。

  3.引导幼儿运用捏、剪、染、画等技能大胆尝试制作简单的民间工艺品。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对民间工艺品的粗浅认识。

  2.物质准备:录像、课件、录音机、磁带、展车6个(扎染、面塑、剪纸、脸谱、风筝、贝壳饰品)、操作材料、6个民间小艺人助教。

  3.重点分析: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民间工艺品的名称、用料、制作方法和过程,学*欣赏其独特的美。

  难点分析: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简单的民间工艺品,并从中体验操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激发幼儿对参观“小小民间工艺展”的兴趣。

  2.在民族音乐的衬托下,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参观民间工艺展。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欣赏六类民间工艺品,配合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小朋友的现场操作。

  (1)面塑。讲解:用面做的民间工艺品,叫面塑。教师现场示范捏小鸟。

  (2)扎染。引导语:这件衣服上的图案是怎样制作上去的?请这位小朋友来染一下。

  (3)风筝。提问:你放过风筝吗?风筝有各式各样的,这个风筝是什么样式的?

  (4)脸谱。提问:这是什么?讲解:这是京剧中的脸谱,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红脸在京剧中代表忠臣,白脸代表奸诈。

  (5)贝壳。提问:你还看到什么了?你看这些贝壳穿起来变成什么了?

  (6)剪纸。引导语:一张纸怎样能剪出奇妙的图案呢?教师现场示范。

  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都属于民间工艺品,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喜欢?”激发幼儿参与制作民间工艺品的兴趣。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组:剪纸B组:扎染C组:面塑

  D组:贝壳饰品E组:风筝F组:脸谱

  3.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提问:谁给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个展区?为什么?

  4.利用课件,开阔视野,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老师:这是麦草画、烙画、蛋雕、木雕….这些民间工艺品都是人们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用捏、剪、画等方法制作出的,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更是拿着当宝贝,很多中国的民间艺人还被邀请到全世界进行表演呢,瞧,我们中国人多了不起啊!虽然小朋友年龄小,还作不出那么精细的工艺品,但是你们可以从小多去发现、多去尝试用小手制作一些东西,我相信,等你们长大了,也会制作出更精致、更美观的民间工艺品,让我们中国的民间工艺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名,你们说好不好?

  三、延伸

  幼儿自主展示自己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用手印添画的方式表现动态的鱼。

  2、用装饰性花纹表现美丽的热带鱼。

  活动准备:

  小金鱼、蜡笔、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6页有关热带鱼的视频,有关鱼儿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金鱼,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小金鱼)对了,小金鱼很漂亮是不是,不过呀有一种鱼比它更漂亮,它叫做热带鱼,你们有没有见过热带鱼呀?”

  2.热带鱼现身

  请幼儿观看热带鱼的视频片

  师:“怎么样,热带鱼漂亮吧,你们喜欢吗?(喜欢)告诉你们哦,我最*学了一个新本领,用手就能变出热带鱼哟,你们相信吗?(幼儿发表意见)仔细看了,老师是不是真的用手也能变出热带鱼,我又是怎么变出热带鱼的呢?”

  教师用手颜料,在画纸上连续按手印,要有不同方向、不同形状、不同颜色、有的五指并拢,有的五指张开,以较快速度添画成热带鱼,引起幼儿的印画兴趣。

  师:“怎么样,我把热带鱼变出了哦。”

  讨论:哪里像热带鱼的尾巴?哪里像鱼鳍?哪里像热带鱼的`头?

  ——师:“好,现在呢就要请你们来变一变热带鱼了。”

  3.热带鱼印画(发给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6页),教师指导幼儿把整个手掌都到颜料中,在纸上按压时不能移动。

  幼儿印画,启发幼儿用双手印画出往不同方向游的热带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观察幼儿在印画活动中的情绪体验

  4.教师总结,欣赏作品

  ——师:“我的宝宝可真棒,一下子就把我用手变热带鱼的本领学会了,变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热带鱼,而且呀,我发现你们在变热带鱼的时候非常开心。”

  “好,那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为这些漂亮的热带鱼布置一个热带鱼海洋。好吗?”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眼中有幼儿,心中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的主体。整个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从中发现,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孩子从新的视觉认识到自己,幼儿沉浸于手印添画的愉悦中。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伴奏,感受乐曲的结构、性质及乐曲所蕴藏的内涵。

  2.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录音机一台、乐曲磁带几盒、画有“小鸟爱妈妈”幻灯片若干幅、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兴趣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树林里,这儿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听,谁在向我们问好!(鼓励幼儿多编几句)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儿叫录音,幼儿唱歌。

  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

  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

  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于什么?

  2.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

  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小结:这段音乐*稳、低沉,讲的是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鸟儿们在小树林里快乐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鸟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虫子喂妈妈;第三段一小节音乐做一个鸟儿飞落动作,表示鸟妈妈恢复了健康。

  (2)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师:现在我们要用打击乐器为这首乐曲伴奏了,想一想每一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最合适。

  三、第四个尝试活动,即兴舞蹈《小乌爱妈妈》

  师:小鸟多爱妈妈呀,我们小朋友也像小鸟一样爱妈妈,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您歇会儿吧!请大家跟着音乐把自己会做的事表演出来。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2、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性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认识汉字:一层、羊群、蘑菇、谈心

  活动准备:

  图片、识字卡片、磁带、幼儿人手一本《帮我早读书》、天空的背景图、活动前,幼儿曾多次观察过云彩的变化,并大胆想象云朵像什么,一会儿变成了什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谈话:我看到的云彩。

  1、幼儿介绍自己前段时间观察到的云朵,说说自己看到的云朵像什么。

  2、幼儿听音乐用动作表现云彩的造型。

  二、儿歌:天上云。

  1、教师示范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念了些什么?

  2、讨论:

  云彩为什么有趣、?它会变成什么?为什么云彩会变?

  3、结合挂图,欣赏儿歌。(听录音磁带)你喜欢儿歌中的`哪一句?

  认识汉字:一层、羊群、蘑菇、谈心。

  4、幼儿学念儿歌能听老师的指令轻轻地翻书学*用手指点认的方法阅读识字。

  5、仿编儿歌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观察想象到的云彩变化编进儿歌中。

  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想象中的云彩。

  例:天上云,一层层。

  像乌龟,像大海,像花朵,像狮子,又像两个小娃娃,坐着凳儿在谈心。

  三、分组活动。

  会变的云彩让幼儿用棉花、橘子皮、包装纸、绘画等手段表现不同形状的的云彩,贴在天空的背景图上,并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中的云彩。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支持、鼓励幼儿愿意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2.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惯。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画有柳树干的大图一张。

  2.棉签、调色盘、各色水粉颜料。

  3.各种树木的图片若干张(包括柳树)。

  【活动过程】

  1.将各种树木图片张贴在活动室周围(注意图片张贴高度要与幼儿视线*行),引导幼儿欣赏这些图片。

  2.组织幼儿坐好后谈话:

  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吗?来,让我们认识认识它们吧!"(松树、杨树、梧桐树等等)

  2)"大树和我们人一样,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树干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细;树叶也长的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描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大部分能独立完成作品。我能关注幼儿主体性,并及时指导,教学目标顺利达到。但还存在不足,发现个别幼儿画面较脏,个别幼儿不能独立完成。在以后的活动中在这方面问题中加以引导。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14

  教学活动目标:

  1.结合动物的生活*性,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不同风格的新鞋,享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创造能力。

  3.尝试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表现自己的风格特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小动物的生活*性。

  2.物质准备:自制课件、磁带、幼儿绘画工具、背景图片。

  3.重点分析:结合动物的生活*性,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不同风格的新鞋;

  难点分析:

  尝试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表现自己的风格特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导入:“小朋友,你瞧!森林里真热闹,原来是要召开动物运动会啦,让我们掌声欢迎运动员入场,你看都有谁参加?小动物们都会穿上漂亮的运动鞋参加比赛,可是一不小心他们将鞋子混在了一起,这可怎么办?正当大家发愁的.时候,小松鼠脑筋一转,想了想说:“我的鞋上有我做的记号,记号就是我最爱吃松子。”所以小松鼠很快就穿上了自己的运动鞋。大家都称赞小松鼠做记号的方法真好。”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为什么只有小松鼠找到了自己的运动鞋,它的鞋上有什么记号?(出示课件,点击小松鼠,出现“松子”花样)原来是松子,大家都知道只有小松鼠爱吃松子,所以有松子的鞋子就是小松鼠的。我们看看这些松子是怎样排队的。

  (2)你能帮小兔子找到它的鞋子吗?有萝卜图案的是小兔子的。好,找到一只。(点击1只)咦,奇怪了,怎么还有2只鞋子都有萝卜图案?到底这其中的哪一只鞋子是小兔子的?是这一只吗?不是,这两只鞋子都是穿在一只脚上的,是这一只吗?对了!只有这两只才是穿在左脚和右脚的。(对,鞋子应该是左右对称的。)什么叫左右对称呢?左右对称就是图案一样,方向不同,一个图案向左,一个图案向右。(操作课件:左右对称的鞋子放在一起)

  (3)“你能帮小猴子找到鞋子吗?”(回到主页面,点击有桃子的鞋)“小猴子的鞋应该有什么记号?”“除了桃子图案,小猴子想让自己的鞋子与众不同,更漂亮,因此它又装饰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特征?有线条装饰、菱形装饰、花边装饰、蝴蝶结等。漂亮吗?这下小猴子的运动鞋更和大家混不了了。这个办法好不好?”

  (4)出示白板、小动物:“还有许多动物因找不到运动鞋而不能参加运动会,小朋友咱们帮助这些小动物,为它设计新鞋好不好?选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按小动物的生活*性在鞋上画出相关图案,你想帮助谁?设计什么样的图案?(幼儿讨论)”

  “咱们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可以用左边、右边同步绘画的方式画出左右对称,也可以先画出一边的图案,另一边比着画方向不同的图案。这两种方法都行,看谁装饰得最适合这个小动物,小动物最喜欢,好不好?”

  2.幼儿作画,引导幼儿大胆创作,教师指导。

  三、延伸活动:

  1.互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喜欢谁的运动鞋?(及时介绍想法奇特、色彩鲜艳、有创意的的作品。)

  2.延伸:生活装饰秀:“小动物的鞋子太多了,已经穿不了这么多,剩下的鞋子怎么办呢?你看,(出示露露瓶子)变成什么了?好看吗?”“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美的事物,只要我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小手创造美,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五彩缤纷。现在我们把剩下的鞋子装饰打扮起来好不好?”布置艺术博览架,请幼儿用鞋样装饰成花瓶、笔筒、手机座、遥控座等,用自己设计美的事物装饰打扮生活。

小班艺术绘画活动教案15

  设计意图:

  沙子是自然界中的产物,然而沙画是这几年新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先年龄段的孩子很少知道并且了解沙画这一艺术形式。所以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孩子了解沙画这艺术的美。3—6岁儿童学*与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要让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特此我把目标定为:1、了解沙画的基本作话方法。2、体验沙画带来的乐趣。过程是:先观看视频,引起幼儿兴趣。2、通过视频了解沙画的作画方法。3、幼儿体验沙画乐趣。现在我将带领中一班的孩子们一起来探索和体验沙画的美。

  活动目标:

  了解沙画的基本作画方法。体验沙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先把沙铺在盒子里,抹布。视频,入场音乐,作画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轻音乐入场进入活动室。师:宝贝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进入活动室吧。

  师:宝贝们下午好!(老师下午好),让我们用最好听的声音和后面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还有客人老师们也打个招呼吧(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好,客人老师好)观看沙画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师:宝贝们你们*时画画是用什么工具画的?今天有位大师他既不是用水彩笔也不是用油画棒,他到底是用什么来画画呢?仔细看看他手上的动作哦。

  师:好的,这位大师他是用什么来作画的?他手里抓的是什么?

  小结:原来这位大师是用手在沙子上作画,我们把这个叫做沙画。了解作画基本作画方法师:这位大师都画了些什么呢?师:你看到大师作画时手上的动作是怎样的(如:画伞、人、树)谁来学学他手上的动作。(请幼儿来学)(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相应地介绍作画动作:抓、漏、刮、抠)

  如:师:这个动作叫漏,沙子从手心往小指漏出来,小朋友们学一学这个动作。

  师:你们看到大师画伞时用的什么动作吗?

  师:这个动作叫刮,伸出一个手,刮一刮,小朋友们学一学这个动作。

  师:老师还发现一个动作,不知道你们发现了吗,这个动作叫抠。可以用一个手指抠,你们觉得还可以用几个手指抠……

  师:这个沙画太有趣了,我都想来试一试。四、教师示范

  师:我先用漏的动作漏一个什么呢?(在幼儿的建议下)师:刚刚用了漏的动作,现在我用刮的动作,我刮出一条彩虹。注意哦,要重一点,要露出盒子的`白色部分。

  师:咦,我还想用抓的动作作画,现在这里有画怎么办?老师有个好办法就是轻轻的晃动盒子,刚才的彩虹就清除了。

  师:这么好玩的沙画请你们也来试试吧?先去找个位置坐下来。我们手心抓一把沙子,慢慢的漏出来。如果你漏好了就把手举起来,我就知道你漏好了。那轻轻晃动盒子,让沙子*整一点。我们再来试试刮的动作。问问个别的幼儿你们刮的是什么?清除你刮的画,请你用抓的动作也来试试吧。我们再试试抠的动作,先用一个手指抠,你能抠出什么?真好玩,现在我们用两个手指抠,抠好了告诉你同伴你抠的是什么?

  五、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师:你们想像大师一样画一整幅的沙画吗?那么现在就请你用你喜欢的动作画你喜欢的画,并给你的沙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画面丰富的小朋友,老师就把你的沙画拍下,写上你的名字,让大家欣赏。

  (运用一体机的拍摄功能拍下瞬意的作品,引导大家欣赏)

  师:小朋友们的沙画真美,现在邀请你们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来欣赏吧。

  师:让我们去下面洗干净小手,请大班的哥哥姐姐也来欣赏这么美的沙画吧。


绘画艺术下*画的审美特征研究论文 (菁华6篇)(扩展7)

——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合集5篇

  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1

  美术作品是人类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美术家通过改变事物形象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观的艺术品。艺术品通过审美过程把主客观统一起来,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物化为对象到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了精神消费产品,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最终影响客观世界。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作品的欣赏相当复杂,要想顺利完成美术欣赏教学,必须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学*的过程

  瑞士画家利奥塔德在《论绘画原理与法则》中说:“绘画是最令人吃惊的女巫,她能通过最明显的不真实使我们相信她是完美的真实。”克利也曾说过:“美术并不重视人们已经看到的东西,而是通过创造使人们看到事物。”怎么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说,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过程。

  (一)风格特色欣赏。一种风格,像一种文化的趋势一样,建立起一种期待的水*,一种心理定向,它以超常的灵敏性显示偏差和修正,如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一棵树是中国画家还是荷兰画家画的。通过中西美术形态流变,进行美术形态之间的差异性欣赏是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的,如秦汉理性化的秦俑展示与西方黑暗中世纪时期拜占庭、哥特式、罗马式的比较;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兴寺庙壁画,而此时文艺复兴的西方提倡的是人性、科学和个性自由。

  (二)情节与形式。“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绘画长于直接地再现外在世界,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为了将自己内在的情感幻象传达给别人而创造的,它必须饱含感情,从而给人以精神感染力。柯罗在树顶上、草地上和水面上所见到的是善良,米莱在这些地方所见的却是苦痛和命运的安排。《伊凡杀子》似乎最能体现惊心动魄、让人窒息的场面;《拾穗者》体现的却是*凡的美丽与命运的安排。

  从接受角度看,形式具有先行性,是艺术的语言与组织结构。英国美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美术反映客观的'真实性,即再现的真实性与表现的真实性。抽象艺术比起照相写实更难以理解接受。当学生看到波洛克的画时,不知道画的是什么而不是感觉到了什么,于是把抽象绘画归纳为两类让学生欣赏,分别以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为代表。

  (三)美术作品的边缘内容讲授。这部分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包括艺术家的生*、爱好、传说、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后人的评议,需要我们针对某一作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把艺术家的心理反映出来。优秀的艺术作品,能让公众感悟、认识到不同时代、社会、民族和不同阶层的具体生活情景、文化模式、艺术表现风格、心理性格,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人生的真谛。“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美术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据独特的优势。

  二、审美能力的提高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天赋与专业技能。艺术所能达到的一切并非都能被传达出来,艺术以技巧掌握为先觉条件,艺术家越伟大就肯定越是本能地回避他掌握的技巧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在艺术的问题上只是在有方法的地方才能有意愿。画家只是被那些能用他的语言表现的母题吸引,更倾向于去看他所画的东西而不是他所看见的。艺术家对现实的再现呈现在公众的心理上,公众通过现实的联想,更接*于艺术家所见所感,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艺术家向我们提供了可以观察的不可视的心灵领域的幻觉,但要知道如何运用我们的眼睛还是个问题。天资好的学生可能更容易去理解,后天努力、悟性低的学生更易受到专业技能的限制。

  (二)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生活变化,工业发展,科学进步引起人的审美观的变化,艺术情趣迥然。现在许多学生都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卡通动漫充斥脑海,让他们去喜欢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术作品很难,更甭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神论”“韵论”了。美是客观对象的某种价值或吸引力,就其存在形式来说,它是包含或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感觉不到就无法去欣赏美,无视美的存在。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会支配对艺术的情趣爱好,但这并非是件坏事。花朵否定花蕾,果实取代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同,互不相容,但它们的流动性却使之有机统一,构成整体生命。

  (三)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知识可以影响我们看事物的方式,一切艺术困境的根源都在于我们对视觉世界的认识。忽视学生已有认知,一味追求“纯艺术”,是错误的倾向。注重学生自主体验是关键,这样才能有助于理解力的增强、知识的积累,审美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四)生活体验与艺术实践。艺术家总是脱离不开生活的时代,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异,社会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会出现审美观的不同,标准也不一样。个人艺术实践经验不同造成各个方面的不统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鲜明的例子。这给教学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但美始终是存在的,经得起时间考验,正如罗丹所说:“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回答他的心灵。”

  (五)艺术家与大众欣赏。艺术作品一旦成为审美对象,也就是得到欣赏,它就成为沟通创作者即美术家与欣赏者的桥梁。美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思想感情,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去了解美术家,即成对话关系。如果艺术作品不符合大众欣赏口味,那两者之间也就无法沟通,艺术家也努力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大众去了解他们心中的艺术,但两者之间肯定是有距离的,艺术是不等同于生活的。

  三、坚持***统一的审美理想是艺术欣赏教学的宗旨

  艺术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文化中的其他门类有着同等地位。人们期望从艺术欣赏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鼓舞,不是压抑、消极颓废和血腥与暴力。艺术应该趋向于***,坚持以大美的原则进行教学,不迎合有悖美的标准的误导、诱惑,通过美术欣赏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陶冶,情感的滋养和崇高理想的精神鼓舞。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陈传*《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4

  [3](英)贡布里希著《艺术与幻觉》,周彦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4]《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2

  舞蹈运用视觉美、听觉美、感觉美、内涵美等多个方面传递人的思想、观点、情感。让表演者和观众感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幼儿舞蹈教学承担着幼儿审美启蒙的重要使命,教师要善于从舞蹈题材挖掘潜在的教育价值和美学心理,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舞蹈学*氛围,培养幼儿舞蹈审美趣味

  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处于萌芽阶段,学*某一学科的驱动力主要依靠兴趣与好奇。幼儿舞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合理手段刺激幼儿对舞蹈形态的探求欲望,形成主动追求和模仿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舞蹈审美的意向和*惯。

  1、幼儿园应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安全、自由的舞蹈学*软硬件环境,在舞蹈室的墙壁、天棚、角落等处进行艺术性的装饰,给幼儿的视觉造成审美冲击,产生对舞蹈学*的好感。

  2、舞蹈教师应主动构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幼儿觉得被尊重和关爱,在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中,自热、尽情舒展肢体,提高舞蹈教学的体验效果。

  3、舞蹈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心理常识,在舞蹈教学的初级阶段,重点给幼儿提供生动有趣的舞蹈欣赏,练*一些律动感强的简单动作,使幼儿产生对舞蹈艺术的向往和信心。教师可以为幼儿编排故事舞蹈“美与丑”,将文明和不文明的形象、举止、言行、表情、态度等用动感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让幼儿对美和丑的看法经历一个直观的认知过程,教师再加之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幼儿初步形成对事物美学层面的鉴赏眼光与能力,在今后学*和生活中,自觉形成对美好心灵的追求与模仿。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注重幼儿内心审美感悟

  审美教育并非直接地告知和强制就能实现,要在对美的品味、思考、交流和感悟中渗透和滋润。在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应关注幼儿的真情实感,用活泼、轻松的教学方法打造出互动型课堂。例如,小游戏、模仿比赛、角色表演等形式,吸引和鼓励幼儿参与其中,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之伴随音乐节奏自然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舞蹈教学中,结合本节课既定的教学题材和目标,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情境,打造立体和形象的画面感,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展开天马行空的幻想,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舞蹈的内涵和意境美。

  三、采用符合幼儿认知的教学语言,提供审美能力展现*台

  幼儿舞蹈教学采用具有童真的肢体语言,让幼儿被生动化、趣味化、故事化的舞蹈表演感染,开心快乐地投入到动作的观看和模仿中。在主动练*中,增强体质与肢体协调性,开发幼儿大脑智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另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一生的性格与*惯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舞蹈实践的机会,让幼儿有展示舞蹈学*成果的舞台,使之增强自我意识,形成表演的勇气和信心。在儿童节、教师节等节假日举办文艺汇演,定期举行舞蹈比赛等,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增强对舞蹈的鉴赏能力,开阔审美的视野。例如,《美丽的金孔雀》课堂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描绘一下心中的孔雀形象,使课堂变成幼儿自由联想和表现的舞台。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孔雀的视频,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孔雀美轮美奂的开屏现象,形成对孔雀的视觉冲击和对美丽事物的强烈感知,播放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片段,使幼儿的心灵*距离感受艺术之美,然后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幼儿随着《美丽的金孔雀》视频翩翩起舞,融入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欢欣之情,提升对舞蹈语言和肢体动作、内心感悟相结合的默契度。最后,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幼儿划分成几个小组,让之合作讨论和交流,改编自己心中的“金孔雀”形象,使舞蹈更能体现幼儿的内心想法和设计,然后,组织班级分组比赛,锻炼幼儿的审美观察力和创新力。总之,幼儿教师要深入研究舞蹈教学方法,努力让幼儿产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培养幼儿独立审美的素养和能力,使幼儿在舞蹈学*过程中,感知***,不断丰富课堂体验与生活感悟,为早日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个性奠定良好基础。

  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3

  摘要: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陶冶情操。当前高中课时紧张,学生思绪总是被高度绷紧,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应试教育教学体系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学*心态,缓解学生压力,教师应该在学生音乐审美、鉴赏方面多下工夫,帮助学生建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任务繁重,学生学*压力大,这时如果学生对于音乐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享受能力,其可以有效的环节学*压力,促进学生综合水*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应该在音乐课堂要积极实行一些有利于学生积极心态塑造的情境,让学生在怡然自得、无压的环境中充分的释放自己。

  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使之充分体会音乐情感

  音乐类型至繁多,要想让学生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知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分类较为熟悉,从学生对音乐认识方面着手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为纯音乐和有歌词的音乐,向来学生比较乐意倾听有歌词的音乐,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上来看,教师应该授予学生正确认识音乐的观念。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锻炼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以期能与音乐人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便达到陶冶情操,深化情感的目的。因此,教师从纯音乐中逐步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组成,如:节奏、乐器和旋律等,让学生在不掺杂其他外围因素的前提下不断的具备对音乐的感知审美能力,同时对纯音乐的选择应该具有可高度审美鉴赏的特点,帮助学生能够顺利理解曲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淋漓尽致地达到共鸣。让学生在领会了音乐的形式和组成的前提下,教师在再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触角引入到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领域,让学生在传统的古典音乐中寻求一些历史典故,从音乐中丰富中国的文化思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进行一个对比,如《高山流水》和《菊花台》进行对比,从而冲击学生对音乐认识的层面,为整个音乐体系的鉴赏奠定审美的基础。

  2、注重音乐课题导入,丰富学生审美角度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渗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当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音乐课题导入,全面丰富学生审美角度。好的音乐课题导入是将学生思维顺利牵扯到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能够将思绪充分的融入到当前的音乐氛围,才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高压的审美情操,对于塑造学生的真、善、美的性格的养成具有显著功效。首先对与课题引入的音乐要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例如:可以引入《欧洲民间音乐》一课的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相关的欧洲民间场景的音乐,其画面要与此音乐尽可能表达的感情要切合,同时画面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这样首先可以在视觉和浅听觉上可以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该传输学生关于欧洲国家一些音乐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音乐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进学生对此音乐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在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力度上进行充分的把握,从而呼唤起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再如:在学*《码头工人歌》时,教师应该寻找一段关于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音乐背景资料,让学生对于音乐描绘的场景具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学生在了解相关背景条件下能够深刻体会人们当时手的压迫和反抗斗争的情感,不断启发学生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切入点。

  3、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升联想想象能力

  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领域,是整个音乐学*活动的基础,而联想是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者见过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与作者所表达出的感情达到共鸣。经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所具有的构成形式,如欧美音乐、音乐主义、交响曲、合唱、浪漫曲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挖掘教材音乐的独特感染气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曲目去培养学生对音乐场景的想象能力,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便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格罗菲的《大峡谷》一曲,教师应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作品旋律对于学生听觉上具有怎样的冲击,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中充斥着电闪雷鸣、风雨漂泊的景象,教师指导学生意识到强弱刚劲有力的对比,对于整曲音乐的表达方式上具有怎样的作用,通过这样对学生联想、想象方面的刺激,并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闷雷滚动声交织而成的风声雨声,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力。通过联想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所在,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音色、力度上不断感受作者在制作时所具有的情感,以便使学生对音乐鉴赏具有一定的方向,并能够充分通过想象来体会欣赏,从而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在学生对于音乐的精神美过程不要过多的干预,让学生的情感能够自由流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也是素实施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情况下有效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张永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xx.

  [2]王梦雨.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xx.

  [3]陈宁.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01:168.

  [4]崔宏.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xx,63:170.

  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4

  摘要:声乐作为一种艺术,属于一种审美意识形态领域,它的发展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体系和大众精神文化内涵,并映射了特定时期社会整体审美文化的趋向,本文从声乐艺术的语言审美、情感审美、声腔美和表演审美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声乐艺术的发展进展及规律,立足声乐的审美价值,折射音乐的审判意识,培养声乐艺术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审美;声乐;艺术;培养

  声乐艺术的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审美认识、审美能力、审美感受,也不断与时俱进。每一位声乐表演者在表演中如何突出表演效果,让声乐情感更丰富,塑造的形象更丰满、更动人,并挖掘出声乐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奇妙的审美感受,这是每一个歌唱者积极探寻和研究的重点。

  一、声乐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我国古代儒家学派高度重视审美与艺术陶冶,在表演、聆听音乐艺术中追求审美与艺术的结合,从而实现儒家学派“礼乐”的美学宗旨。在正统雅乐的声乐实践过程中,戏曲艺术的美学精神,成为中国古典声乐艺术的典范。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以意境美为自己的最高境界,纵观我国的古代声乐艺术史,声乐传统审美在戏曲艺术成为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国粹。每个时代独特的审美文化,体现出这一时代的思维共性和审美时尚性。某一时期的声乐艺术抒发了当时审美主体的内在情感,并拍手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生活风尚。因此,声乐艺术反映并构成当时的人民大众社会审美取向,当然同时,大众审美体系又反作用于声乐艺术,使声乐艺术在当时的社会中不断与时俱进,因此,在探索不同时期声乐艺术的文化时,根据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来看待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结合这一时期的具体社会时代背景、客观环境因素,来分析我国审美理念的积淀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声乐艺术发展特征,可以为我们建立起开放的、时代的、科学的声乐艺术审美评定体系。

  二、声乐艺术的审美角度分析

  声乐的审美是以乐表演艺术为中介,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思想和情感上共鸣,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它通过声乐艺术中的语言、音律、声腔和表演等方面来传播,它的审美角度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声乐艺术的语言审美

  声乐艺术是一种音乐语言的传播和表达,通过声乐艺术来表情达意,将声乐艺术作为情感艺术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讲,声乐艺术是一种声音化了的语言艺术,是一种全世界的语言,全人类的语言。在声乐审美过程中,文学语言转化为音乐语言,将语言和旋律完美地融合,达到***的审美需求。

  (二)声腔的审美

  声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它需要通过声腔的音响效果传达。追求歌唱者如果能自如地控制音色,音量,就能使声乐的发声效果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并达到非常好的美感效果。音量和音色控制自如得当,强而不紧,轻而不松。例如:《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声腔美学上的崇高和优美,给人以听觉上的豪迈,用声腔丰富的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一种英雄的气魄,借声腔的气韵与歌词格调保持一致,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三)声乐的情感审美

  声乐是情感的艺术,因此情感审美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成功的歌唱都表达着歌唱者的心灵感受,倾注着歌唱者的爱憎情感,这也是引起听众共鸣的真正原因所在。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喔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哼,……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衣裳笑意写在脸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喔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在情感审美时真实,听众如往事历历在目,歌唱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听众相互对应,把悠悠乐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曾撩拨起无数人对故乡的思念,那种饱含着浓浓乡情、散发着淡淡的乡愁,这种充满真实的声乐情感,艺术感染力强,唤起广大听众的情感共鸣。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四)声乐的表演审美

  在声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共包含了声乐技巧和表演效果两个方面,演唱者在表演时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除了掌握声乐技巧外,其中对表演中的审美非常重要。《长相知》男女追求爱情场合中少女对唱的歌词。这种以对唱形式追求爱情的形式,在我国不少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早已成为一种古老的传统的表演方式,女主人公一连列举了自然界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来表达自己追求爱情的心愿,情真意切,将声乐技巧和表演效果相互糅合,通过表演的推动来完成情节的发展。因此,在声乐的审美中,表演审美体验是不可或缺的,歌词与旋律的情景交融,词曲音韵规律的节奏尽可能通过旋律更好的表演和烘托歌词的思想和情感。声乐表演不仅为欣赏者提供审美,并且培养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声乐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表演者的再创作,它区别于绘画等非表演性艺术门类,声乐通过表演者将声乐作品与听众联系起来,从而最终实现审美价值。那些拥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声乐作品都是通过精湛的声乐演唱技巧和表演能力赋予声乐艺术崇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声乐演唱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独唱、重唱、合唱三种。从听觉效果来看,声乐独唱的表演形式,常常是单旋律线条的展现,它的表现范围很广,而且是其他演唱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当然很多的声乐作品,其表演效果是通过重唱和合唱的演唱来表达效果,比如《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场面宏大,给人震撼的体验效果。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的宏大场面,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创作史上的一个经典,她用交响大合唱的形式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壮美山河,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斗争精神;痛斥了入侵者的残暴;描述了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人民群众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壮丽景象。当下的声乐演唱表演的因不同形式的组合来适应新时代审美群体的需求,很多的声乐合唱艺术由于自身的群众性、参与性等表演,突显出声乐审美有着与其他表演形式所不及的重要地位。此外,各种民间或官方组织的合唱比赛促进了大众合唱艺术的发展,很多民间合唱团也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对于声乐合唱的参与性,促进了民间合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他们的声乐表演完美体现了合唱艺术无与伦比的魅力。综上所述,在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声乐的表现力极其丰富,声乐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不仅以语言、声腔、情感、表演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还培养和引导了欣赏者的审美能力提升,只有主客体审美意识不断的融合并衍化发展,最终萌生了美的意识与概念,但我们才能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家的审美能力。总之,声乐艺术的审美是一种综合和多维的审美,它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而广阔,情感不断深远而富于变化,在声乐艺术的审美研究上,必须把握声乐艺术审美的本质和规律,发现声乐艺术之间存在的深刻的内在联系,才能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声乐不同于其它艺术的真正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4.

  [2]田丁.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J].中国音乐,2002(7).

  [3]李晋伟,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4]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5

  一、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般形态下,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台上唱一句,学生在台下学唱一句,抑或老师打节拍指挥,学生在下面跟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唱,简简单单地去模拟音乐的发音。这么僵化的教学讲授模式,只能使学生不断地失去此中的乐趣。假设把一方传输,另一方被动接受的模式,变化成为两方能够进行互动交流的模式,把学生变成老师,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这样就会在心中得出*时不一样的感觉,就会找到其中的差别,进行自我学*和感受。音乐教育的要领要本着两方面发展、分析选拔、标新立异的主旨,深刻开掘学生的艺术天赋,在个体对音乐的见解中凸显课程的意义,为这些标新立异的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示*台。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并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改变重实践、轻扮演的传统状况,增进表演的课时,将讲堂教学与舞台魅力融合起来,为学生上舞台,实现实践,为学生的学*提供机会,促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达到学生对音乐的磨练、个人唱功及表演能力的综合性提高。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大家只重视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练*,而忽略了联想、愿望、创造这些情感的因素。疏忽了音乐关于审美育人的目标以及对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育,从而致使音乐教育不但索然无味并且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任何乐趣。对于音乐教育要面向所有的人这一点,身为音乐教育的我们来说是必须要明确和知道的,教师这时的使命并不是让自己的学生成为音乐家、艺术家,而是更多地应该为很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打好音乐基础,帮助他们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才能的音乐文化艺术的喜爱者,并且让学生在学*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一种快乐的情绪,能够对音乐发出一种由心而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让他们常常带着浓浓的喜爱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坚持一种对音乐学*的主动性并有愉悦的体会,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升。

  三、音乐教育的一项基本使命是对学生审美才能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在音乐讲授大纲上所提到的关于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同其余的学科来比较,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美育要素,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也就意味着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美育教学体验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点和关键性的作用。对于音乐的欣赏是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才能的作用,并且是唯一不可替代的一个功能。对于学生审美才能的培育,除了那些学生在音乐学*中所必须要掌握的艺术基础知识以及了解艺术体现的方法和窍门外,并且对艺术欣赏类的活动还要大力鼓励学生去参加,培育学生对美的追求,加深对美的了解。

  四、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才能的重要手段

  人们只要对某事物产生快乐喜爱的情绪,就会乐此不疲地去学*。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快乐和喜爱,才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只有培育和激发出学生的学*兴趣,才能够抓住其注意力,进而提高其才能、思维才能和标新立异的才能。因此,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其最好的路径、最有效的法子,便是举行音乐欣赏讲授。对于美的喜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音乐演奏作品中,声乐曲也罢、器乐曲也罢,这些都存在许多许多美的要素。就好像一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奏,在音乐响起的一开始,在不安静的课堂气氛中学生马上就安静了下来,那婉转朴素的旋律,流转多变的节奏,小河流水的演奏,就仿佛学生来到音乐景象中去了。由此可见,经过这种娱乐性的欣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五、音乐欣赏是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艺术活动

  音乐欣赏是孩子的听觉感知、感情体会、欲望遐想、创造性思维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练*手段。这类艺术手段,可以陶冶孩子的艺术音乐观赏能力,培育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学生用倾听的方法来进行音乐的欣赏,这里面只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态感触才能,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然而,对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调式速度、力度、曲式的听辩才华,很多学生都具备这一方面的能力了,这就需要学生从开始一点一滴学起,从最初级的到最高级的,先要对音乐进行自我赏识和感触,然后才能够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六、结束语

  学生在参与理论验证的机会非常少的情况下,很多的演出或比赛就会演变成突击排演。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学校举办音乐角逐大赛、手艺大赛,等等,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地接触社会,不断地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举办活动,还能够为学生积累很多的演出经验,通过不同的专题和题材,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为今后音乐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