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

首页 / 论文 / |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在不断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丰富,感觉统合训练也应运而生,它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对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做了探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望为小学体育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小学体育;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小学体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在不断提高。教育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实践和调查,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有着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很多小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但是由于家长工作的繁忙和不够重视,小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日益严重。小学体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丰富,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体育教育,预防和改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新时代的小学体育教育中出现了感觉统合训练,这种形式对于预防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其良好地融合于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方方面面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改善作用。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的英文为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一般被用来针对人体神经系统的需要,引导人体对其受到的感觉刺激来做适当的反应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主要被用在儿童和神经系统受到过创伤的人群。现在的人从小由于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等影响,出现了很多有着感觉综合能力失调的特殊儿童,他们往往对一些感觉刺激缺乏感觉学*能力。感觉统合训练指人体的脑对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练*的过程,它往往涉及儿童的大脑、心理、身体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互相联系、协作,通过对人体的视觉、听觉、感觉、肌肉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刺激,实现人体大脑与各种身体机能的协调运作,从而提高人体大脑感觉神经系统的灵敏性,锻炼人体左右脑共同发展。

  二、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以及危害

  (一)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一旦在受到心理或者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时,就十分有可能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一方面,小学生的神经系统受过刺激或者创伤甚至摄入较多含铅物质就很可能影响神经系统,从而导致感觉统合失调;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学*生活中,如果小学生缺少感觉刺激训练也有可能导致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在小学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视觉失调、触觉失调、听觉失调、*衡能力失调等几个方面。另外,小学生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在处于胎儿时期时的孩子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或者妈妈受到过严重身体创伤,在出生后其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一旦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身体的其他方面的机能就可能随之出现问题。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小学生的神经系统得不到全面的感觉刺激就会导致其感觉统合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进而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首先,小学生出现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可能会影响小学生自身的性格和气质,严重时就可能会产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障碍,从而影响着其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感觉统合失调将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认知水*,进而影响小学生的肢体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导致日常行为和活动能力产生障碍,进一步影响正常的学生生活。再次,感觉统合失调还有可能给小学生带来学*上的障碍,他们的学*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行为,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惯。最后,患有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的小学生与同龄人相比在智力水*、身体协调能力上会存在明显的差距,小学生一旦因此出现心理上的障碍,就极易出现孤僻、焦躁、与他人发生冲突等现象,难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也影响着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长此以往,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得不到改善和调节就可能出现恶性循环,不仅影响日常的学*生活,也影响小学生的个人发展。

  三、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使得体育课堂趣味性十足感觉统合训练通过融于体育教学中,其具备浓郁的趣味性、娱乐性、探索性,可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如果只是体育老师单纯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没有融合体育教学,学生可能觉得缺乏趣味性,从而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游戏的互动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愉悦轻松的体育课堂当中享受游戏的乐趣可以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感觉统合水*。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感觉系统的发展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对小学生的感觉系统展开训练,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仅能够起到一定程度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感知、了解自身的反应机能,强化神经系统的感应能力,促进左右脑协同发展。学生在很多体育游戏中可以通过感觉训练,在懂得体育游戏规则的同时获得了知识,提高身体机能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感觉系统的发展。

  (三)有利于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感觉统合训练与运动相结合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衡力、肌肉控制力以及协调力,促进左右脑发展。例如*衡木、跷跷板等体育游戏既简单又可以锻炼小***能力,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和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的作用。儿童在小学阶段的神经感觉系统较为活跃,是对其进行感觉刺激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阶段开展有效的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在预防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同时,纠正一部分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同步发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

  (四)有利于带动小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通常来说,男孩、女孩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是不一样的。女孩会喜欢舒缓一些的体育运动,而男孩更加喜欢运动强度相对大一些的运用。感觉统合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局限性,训练的适用性往往可以让大家共同参与进去,通过多形式的、丰富的体育运动形式带来感觉刺激,使得小学生形成良好行为*惯,有利于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四、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的策略研究

  (一)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体育老师去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有效且适度地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进去,通过体育游戏中的训练给予小学生有效身体刺激,让小学生的感官发生变化。对于出现轻微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的训练强度是大多数小学生的身体可以适应的,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对于身体的肢体动作有着不同的要求,相对应的带来的感觉刺激存在差异。恰当且适度的体育训练内容还要保证体育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符,这样一来,对小学生的身体进行有效感觉刺激可以保证感觉统合训练质量。

  (二)提高对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体育课程中的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核心内容,体育老师要不断提高对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通过体育游戏和感觉统合训练的良好结合,让小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日常的体育训练环节,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感觉统合训练的特点去设置相关的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体育思维,使得小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顺利达成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例如仰卧滑滑梯、*衡木等游戏都是小学体育课堂中常见的且可以实施的体育游戏项目,都能够在感觉统合训练当中刺激到校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发挥良好的锻炼效果。

  (三)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虽然感觉统合训练的体育游戏运动强度相对来说不大,属于比较安全的训练项目,但是体育老师的风险意识还是要有的。体育老师要对每一个不同特征的小学生充分考虑其体能承受能力,设计小学生能够完成的动作,不能一味地顾着游戏创新而忽略游戏的安全性。例如,很多蹦跳类的游戏是训练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的主要游戏类型,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游戏的难度和时长,对于很多运动天赋不够的孩子要多多给予关注和关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助其完成游戏任务,确保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游戏。在体育游戏教学开始之前,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状况。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时刻关注儿童,将其安全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

  (四)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合理利用体育器材是感觉统合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想提高和改善体育课堂中的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借助体育器材进行辅助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单纯的肢体运动做得多了也会枯燥无味,体育器材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体育训练内容,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锻炼热情。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丰富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积极拓展体育器材的新玩法。例如,跳绳是小学体育锻炼当中的一种重要器材,体育老师可以拓展这一器材的玩法,比方说可以用跳大绳或者花式跳绳的方法,通过其多元化功能丰富小学生的活动形式,不断增强小学生对自身体姿势的调控能力和肢体动作的把握能力,从而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感觉刺激,促进小学生的多元体育能力的发展。

  (五)关注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班级和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父母影响的不同,其个人的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和爱好兴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时需要特别关注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兴趣和感觉统合训练以及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融合性,这样才能保证感觉统合训练效果,从而使得感觉统合训练质量明显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需要立足小学生不同年龄段来制定体育教学活动,向低年级的小学生传递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向高年级的小学生传递具备技术性的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六)强化学生思维神经系统的功能针对大多数正常的小学生,体育老师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一些感觉统合训练去强化学生思维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现象的发生。比如,体育老师可以将操场上的跑道设计成曲线,或者设置成迷宫。学生从某个起点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出口就算获胜。这种简单的体育游戏在达到训练学生跑步能力的目的的同时,还能锻炼到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强化学生思维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反应能力,其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感受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当中。小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感觉统合训练的在同时进行,这不仅仅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预防感觉统合失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超.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J].体育风尚,20xx(10):66.

  [2]顾峰.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20xx(8):71.

  [3]卢琦.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xx,17(24):98-99.

  [4]张鸿庭.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xx,10(20):48-50.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2

  摘要: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原则,介绍了扮演类、创编类与比赛类游戏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游戏;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生具有活泼爱动的特点,他们喜欢和教师、同学进行一些互动活动,特别是一些游戏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这种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原则

  体育游戏有利于体育教学,但也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

  1. 以学生为出发点

  在不同学*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学*学段:一到二年级为一个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智力发育和认知水*较低,心理素质水*也不高,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尽量选择内容简单易懂、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智力水*和认知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心理素质也强,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应较一二年级的难度有所提高,内容上要贴合该阶段学生的生活。

  2. 以体育为中心

  既然是体育课,所有的教学辅助手段都应该围绕体育进行,采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辅助教学目标的完成,切不可进行游戏时候忽视教学目标的完成。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游戏的体育性,过于注重游戏的形式和娱乐性,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如果仅仅把体育游戏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独立环节,势必造成表面上学生的学*兴趣比较高,但是学*重点脱离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无效。因此,在应用游戏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和应用的游戏必须是以体育为核心。

  3. 规划好游戏时间和参加人数

  游戏的时间和人员分配也是体育游戏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游戏时间过短,学生难以进入状态,起不到游戏的效果;如果游戏时间过长,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致使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计划游戏时间,保证游戏既能发挥作用,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对于游戏人数,应坚持逐步增多的原则,即教师先进行游戏示范,然后让两至三名学生跟着做,学生基本掌握游戏规则后,再逐步增加人数。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实践

  1. 扮演类游戏

  表演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这种游戏形式也最为常用。如很多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动物的动作有联系,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装扮成相应的动物。比如在進行立定跳远的体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打扮成小兔子或小青蛙的形象,然后进行跳远练*。在讲解动作技巧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加入这些动物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表演小动物,产生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编创类游戏

  教师在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时,可以不提前设定游戏,而是在对体育项目的具体技巧进行讲解后,让学生自己编排游戏,然后开展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比赛类游戏

  这类游戏就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游戏比赛完成教学内容。在进行篮球教学过程中,待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游戏小组进行篮球比赛,教师作为裁判。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会有意识地利用相应的技巧,避免出现犯规动作,而且比赛需要学生团队合作,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在比赛中得到提高。比赛分出胜负后,教师要注意重新进行人员搭配,保证没获胜的学生也能在下几轮游戏中获胜,以让大部分学生体会胜利的喜悦,从而保持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非常有意义。应用过程中把握好应用的原则,掌握应用方法,方能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黄涛.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xx(8).

  [2]王喜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区,20xx(8).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3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求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强壮学生的身体,帮助小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意志品质,增加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小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形成集体主义意识与团队观念。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感受到体育学*的乐趣,从而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提高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法

  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我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多年,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认为利用调动学生的学*欲望、养成良好的体育学**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发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要自小学抓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主动探索体育知识。本文主要研究了培养小学生体育学*兴趣的主要策略,希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意义

  学校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手段,保证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在小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制订合理计划、明确学*目标、开展有组织的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水*,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一)帮助小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小学生年龄还小,还没有深入接触过社会,在思考问题时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保证学生对体育学*具有较高的欲望,才会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才能希望自己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保证体育活动具有较高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帮助小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与认识,将体育学*与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体育游戏取自学生的生活当中,其属于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特点,有着较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欲望。利用将体育活动设计为各种角色扮演与模仿活动,能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了解自己在生活与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在体育学*中引入异彩纷呈的体育游戏,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敢于思考、大胆创造。体育游戏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与判断,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判断能力。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情感,发展自己的思维水*。参与体育游戏时必须要动手、动脑,与其他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协商,需要尝试自不同角度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际体育锻炼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为学生参与实践创造大量机会,鼓励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中,自身运动技能也会不断提高,有效锻炼了自己的骨骼与肌肉,进一步强健身体。利用参与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形成各种生活技能与劳动技能,如提高走、跑、跳、投的灵活度与敏捷性,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快速提升,使其能够迅速融入到生活当中。

  二、提高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水*的主要策略

  (一)选择合理的教学场地。开展体育游戏离不开场地支持,教师要结合学生人数与游戏内容选择合理的游戏场地。第一,场地必须*整安全,不管哪种类型的游戏都具备一定的比赛性质,只有保证学生安全才能促使游戏的顺利开展;第二,场地要提前划清边界,一旦游戏过程中失去了清晰的边界要求,则游戏活动会失去约束,导致游戏的无序与混乱,甚至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第三,游戏场要远离教室,小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会忘我地投入,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各种声音,因此要远离教室保证其他学生不受影响。

  (二)确定体育游戏内容。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与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游戏,在开展游戏前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学*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保证游戏内容设计使小学生学*到大量体育知识,感受到体育学*的快乐。小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与理解能力,因此,小学生游戏应该以简单易行、通俗易懂的内容为主。在开展体育游戏过程中帮助小学生深入理解学*内容,为小学生补充大量课外知识,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三)结合学生情况创设游戏情境。在开展体育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学*情境,学生处于情境当中可以增加情感体验,感受到生活与学*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在学*立定跳远时,过去长时期内,大多体育教师都要求学生依次试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成绩也不理想。而利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将立定跳远设计为蛙跳,几名学生同时参与练*、举行比赛,在教师与同学的喝彩声中,学生们争先恐后,热情高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体育游戏必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小学生喜欢体育游戏,是因为体育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假如游戏的趣味性不强,不能得到小学生的认可。那么这样的体育游戏则会失去对小学生吸引力,小学生也不会主动参与。只有使小学生感到游戏的新奇与新鲜,才能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如果相同的体育游戏频繁出现,那么会引起小学生的厌烦,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所以,教师要对一些小游戏稍加改造,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游戏,如变化游戏规则与比赛方法,则会使这些传统游戏又充满了趣味性。

  (五)开展体育游戏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要求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过程中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师在游戏前要公布游戏纪律,缺失了纪律约束的体育游戏是无序的游戏,甚至会伤害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制订严格的游戏规则,每一名小学生务必认真遵守。在开展体育游戏过程中,一旦发现违反纪律的现象,教师则需立即中止整个游戏,在全体学生的注视下教育违纪学生,有利于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六)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最*几年,体育伤害事故不断出现,甚至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体育安全工作。学校也需加大宣传力度,以引起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在体育游戏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时刻关注运动安全,保证体育游戏遵循一定的环节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发现运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需无条件服从教师的指挥,不允许学生独立行动。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利用小学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体育课学*中引入游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实现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遵循教育教学目标敢于突破教材限制,创新体育游戏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最为合理的体育游戏,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江顺达.论小学体育的游戏设计及应用[J].赤子(上中旬),20xx,(15).

  [2]熊雄.小学体育游戏的创编及多元效应研究[J].科普童话,20xx,(18).

  [3]姚国忠.运用体育游戏,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知识文库,20xx,(08).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4

  摘要:国家富强从孩子抓起,*些年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就已经提出了,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从小就抓好学生的教育问题。现阶段国家更是逐渐的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把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惯,放在了首要位置。因为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能提高学*其他学科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就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引言: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个科目,课堂气氛相对活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但是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普遍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懒教,遇到比较难的教学项目就直接略过,没有积极的应对态度,对于教学形式,“百年不变”,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浅谈一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小学体育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所需的人才已经有考试型转变为能力型。因此,现代教育的不足慢慢的暴露在人们的眼前,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产物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理论知识做背景,又有动手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就要重视小学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带球跑步”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道具是每队参赛者加上一个气球,同时准备若干气球备用,两根绳子,标注下起点和终点。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给每对搭档发一个气球,之后让每对搭档把自己的气球吹起来,缚住气嘴。让所有参赛搭档站到起跑线之后,告诉参赛队员们这里马上开始一场带球赛跑比赛,赛程是从起点跑到终点,再从终点跑回起点。第一个回到起点的小组获胜。这种游戏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1.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步入社会不能适应,虽然他们有很好的学历,但是因为适应不了社会的压力,导致于不能找打很好的工作,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分配好角色,即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排成队,站在母鸡的背后,老鹰叫着做赶鸡的动作,众小鸡在母鸡的后面东躲**,做惊恐状。如果老鹰碰到小鸡,小鸡就要从队伍中出来,一场游戏之后,在重新分配角色。通过让学生们一起参加这个游戏提高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2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2.1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些落后,所以体育课的上学时间收到了其他学科的压制。比如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经常性的占用学生的体育课,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孩子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从而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2缺乏管理体系: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管理体系的弊端。例如:很多小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都不高,这就造成了很多体育教师都是非专业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学体育课堂的活动比较匮乏,并没有完善其体育设备。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措施

  3.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加大优秀体育教学的宣传梯度,才能够为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良好的基础。

  3.2完善体育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式学*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着重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服务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但是在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的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目的行不强,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引导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他们往往认为只是换个方式玩而已,对体育教学没有什么概念,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用合适的自主式学*方法。(2)采用合作式学*的教学模式: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教学现状,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落实不到位,教学方法创新较少,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捆绑游戏开提高学生的合作关系。所谓的“捆绑行动”就是用一根拔河长绳和若干长跳绳,将一个小队的人捆绑成一团,然后一起走过百米长的障碍区,完成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这个游戏是要靠整个小组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式学*。

  4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小学的体育教学,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兴趣是极其重要了。以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其发展的形式并不乐观。我们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多注重体育的实际目的,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教学目标。从各个角度,进行体育学*,多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合理应用和转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爱上体育运动,成为积极、健康、努力、向上的茁壮成长的花朵。只有学生爱上了体育锻炼,才能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提高其它学*的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权光范.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与探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5):144-145.

  [2]乌日格西拉图.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才智,2015,(5):64-64.

  [3]程艳飞.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简单体会[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0):260-260.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5

  摘要:体育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是在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转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笔者结合*时教学实践,谈谈课堂上如何引趣激情。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 低年级教学 体育教学

  一、寓练于趣

  体验表明,直接兴趣是低年级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出发点,学*动机主要表现在对活泼的形式感兴趣。有趣的过程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成为他们最初学*、锻炼的动力。我针对儿童这一心理特点,从教学过程情趣化入手,以具体的情节和活泼的形式作为诱发上课兴趣的引线,使学生对即使枯燥的教材也不觉乏味,从而乐于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便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一)融于游戏之中儿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情节、形象、角色和竞争机制等特点,利用游戏的这些因素,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便能使教学任务在儿童逞强好胜心理驱使下顺利完成。如:在教一年级“立正”这个单调的动作时,让学生初步知道动作方法后,就不在反复进行口令或演练,不然会越练越疲沓;而是让学生做一个“捉不会立正的人”的游戏,游戏中谁也不甘被捉住,于是便都认认真真地做“会立正人”。教师在进行一步鼓励和纠正,“某某小朋友的立正姿势真好!”,“嘿,某某也不错!”、“瞧,某某多精神!”······儿童在忘情的练*中,积极而主动,紧张而愉快,动作质量不断改进、提高。

  (二)借助故事情境

  借助故事情境使儿童随着活动的烟花感受乐趣,愉悦身心,获得知识,提高活泼能力。如:在进行队列综合练*,提高反应速度的教学时,创编了一个“下雨了”的故事情境。

  教师:“天空多么晴朗,小朋友们,快出来玩吧!”于是,孩子们做着各种自己想象的动作,欢快的活动起来。

  教师:“看,阴雨啦!”

  学生:“不怕!”教师:“刮风啦!”学生:“不怕!”教师:“下雨啦!”学生:“快跑回家!”迅速跑到规定的家里。教师注意观察和评价动作迅速,达到队列要求的队,并逐渐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如:站成横队、纵队、圆圈队等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阴、雨、电的自然常识,使儿童知道沐风浴雨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但是,遇到恶劣的雷雨天气就必须躲避了,于是又增加了“打雷了”,“快跑回家”的情节,冰逐渐提高了集体动作反应快捷和协调配合能力的要求,促进了集体意识的增长。

  二、寓练于思

  把一项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不论是新授教材或是复*教材,通常是先讲解、演示,接着让学生随着描摹动作过程,然后再一人接一人或一组接一组地操练。这样的教学沿袭了几十年,认为这就是“规范化”的教学规律。随着教学观念的演化,我逐渐感悟到这种“我说你听”、“我做你看”、“我令你行”的“传统模式”,其实是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典型表现。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以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程式为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呢?

  (一)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课前准备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要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较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课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和教具,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创设多种自主学*活动是学*主动参与的关键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就必须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学*模式,应创设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体会,主动地学*。从学*氛围的创设和学*方法的创新中,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动参与的关键。教师的一切有效作为都是为学生的学与练服务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善于表现自己,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短。为培养他们学*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由被动转向主动。

  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多思考,鼓励与众不同,做他人之所不能。例如,在一年级学生跳绳中,教师请同学们在半分钟之内不但跳得多,而且能跳出2-3 个花样来。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不少学生做出了许多新动作。有的后摇绳,有的两**换跳。还有的体前两笔交叉跳等。学生的思维真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学生想象碰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他们,使其想象得合理,创新的成功。

  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地主动参与学*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体验,已促进身心发展。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境中游戏玩耍。组成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学*情境结合,使他们身处活泼之中锻炼身体,学*动作,在学*中创新在与同伴的结合中体验学*的快乐。例如:在一年级教材《小鸭子舞》的学*中,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鸭子一天的活动”的故事,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模仿,采用音乐、头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场地学生尽情地模仿:鸭走、鸭叫、鸭子游泳等。在课中紧紧扣住故事的情与景,使情景交融,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玩,玩中练的氛围之中。不但身心得到发展,而且懂得了小鸭子一天的生活。分组活动是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小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缩影。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学*这一形式,使学生体验到个人融入群体的主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构建体育教育内容时,不仅考虑学生学什么,更要从学生自身发展和需要出发,体现学生的针对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降低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热爱学生,努力学*和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与教学要求的关系,在教学中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低年级体育课教学质量。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阅读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1)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范文10份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1

  摘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 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目前,美术教育中三种较广泛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至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缺少“灵气”。以上教学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方法呢?

  一、灿烂的微笑,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易*人的感http://www.省略/wenzi/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美术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美术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给学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给了他们更多的学*选择权,以至学生会相信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他们,更不会批评他们。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张扬个性的空间。何愁美术课堂没有活力与激情?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需要这样的语调!一些其他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都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就更不当回事了。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夸张,也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更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感人的、振奋人心的,是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小溪潺潺;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学生也会觉得这老师有新鲜感,就喜欢他上课。

  三、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兴趣

  进入新课的学*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肚子里的故事》这一课时,我运用电教设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播放一个小朋友的梦境视频,创设一个童话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才导入新课。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与学*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运用现有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视听感官也是很敏感的,多展示新鲜的画、配合有效的音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那么美术课堂也会变得光芒四射,甚至人生也将熠熠生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2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国家课改实验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下面以一年级《分蛋糕》一课为例,谈谈这一模式的实践效果。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钻研教材,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三方面构思和优选途径,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启发学生,只有设计的情境具有勉力,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就会乐学、好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一、创设导入情境,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为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的开端和背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将学生带人情境之中。例如上课伊始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设计让学生欣赏歌曲《生日歌》,学生说出歌曲名字后教师问: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唱最合适?学生答:过生日时唱这支歌。然后我适时地提议开个“生日宴会”,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又问:“生B宴会”最常吃的是什么食品?学生很快答出:生日蛋糕。这时我及时小结:对,我们在开生日宴会之前就要把蛋糕准备好,并板书“蛋糕”。

  二、借助媒体,增加直观印象

  上好一堂课有必要借助媒体来辅助教学,选择媒体创设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要视课型、教学内容、学生水准而定。利用电脑、电视、幻灯、实物投影等展示,如亲临其境,增加直观印象,丰富视觉,提高学生学*兴趣。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蛋糕外形特点,用视觉形象解决教学难点。在课中,我在电脑中设置点燃的蜡烛,让学生做吹蜡烛的动作,教师操作演示。这一燃一灭的蜡烛,学生积极的参与,把学生带入过生日时的场景,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用一种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自觉地运用音乐,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和运用音乐的。1.在本课中我以歌曲《生日歌》为主,先让学生欣赏而后又弹琴让学生唱,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2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播放乐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制作。3.在展示评价作品的环节中,我弹奏乐曲《铃儿响丁当》,让学生拿着星娃娃,在音乐停止前把星娃娃送给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学生手里,这样师生既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又能调控好这一环节的时间,避免了低年级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超过。4.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放录音《幸福拍手歌》,学生跟教师随音乐做律动,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得到充分的休息。

  四、创设愉悦环境,自主探究学*

  美术教学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像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教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蛋糕,学生们立刻露出了惊奇的赞美的神情。在学生猪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后让学生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方法表现?从而自然地把学生带进自主探究的学*过程中。在分蛋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边跟老师拍手念儿歌(圆圆的蛋糕真香甜,切开它,分几份,大家一起来分享,快快乐乐到永远),边看老师演示拼摆蛋糕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想:除蛋糕之外,还有什么食品可以分并一起分享?学生答出有西瓜、菠萝……接着我找一名学生帮我把剪好的水果贴在蛋糕的周围。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师演示过程中,以达到乐中学*的效果。最后让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的作品,让他们分析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再一次把学生带人自主探究的学*过程中。

  五、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调动学*欲望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潜力很好,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说话。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让学生设想:如果我是这块蛋糕,我怎样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喜欢。学生们跃跃欲试,没有了拘谨,有的介绍说:“我是一块又香又甜的奶油蛋糕,你看我多漂亮,人们一闻到我,就馋得直流口水,如果你吃上我一口会变得更快乐。”还有的说:“我是酸甜可口的果冻蛋糕,你们吃到我会变得更聪明。”学生们在说的过程中乐起来,同时又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最后在小结前我又设置了一个话题:除了我们班同学外,你还想和谁一起分享这块蛋糕,并对他说些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这样做使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情绪。

  通过对《分蛋糕》一课所进行的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实验,我认为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看、做、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要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2. 在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置身于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会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效率特别高。

  3. 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各环节要联系紧密,必须为中心课题服务。教师的仪态要自然,落落大方,还要善于运用美的语言。

  4. 教师的范画要进行精心设计。制作一幅美的作品,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3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通过美术的学*有利于小学生更加乐观的成长。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因此导致参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很难有效地从中获取充足的知识,这样对学*效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教学就是教师将需要讲解的课程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讲述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美术;有效性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一些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不仅应用于经济领域,在教学、医疗等领域还有很好的应用。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学生很难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参与到其中,因此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也很难从教学中熟练掌握一些美术知识与绘画技能,这样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兴趣低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许多的优越性,对学生综合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教师应该注重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没有在学*中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性由于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主动意识较弱,很难主动地参与到美术的教学中,所以在小学的美术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很难表现充足的学*兴趣。而且大多教师都是通过教材进行美术内容的讲解,学生仅通过教材中少量的图片和文字很难对美术有足够的了解。从教材中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绘画的技能,导致学生不能理解美术的语言艺术和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这样就会使学生的作品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可能因此失去学*美术的兴趣。而且美术教材内容中包含了许多名家的画作,例如毕加索、梵高等,这些名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深奥性,对学生的理解也会产生阻碍,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热情的因素。

  2.一些教师都有着固定的教学观念在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固守以往的教学观念,例如课堂中仅通过教材进行美术的教学,教材的知识内容只是一些知识要点的囊括,没有全面地解释某一知识点,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知识吸收的有效性。而且这样很难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吸收,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教材中内容有限,仅通过教材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视野,而在美术的学*中,绘画者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使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所以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对学生的美术能力与审美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的一些建议

  1.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当前的小学美术学*中,学生都是围绕教材进行学*,仅通过教材的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视野,使学生无法全面地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而且这样的学*方式还会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总是站在单一的角度思考,这样会造成思想的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认识到网络技术对于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通过网络去寻找合适的资源,在对网络资源进行研究和学*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量。

  2.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情境教学,以图片或者动画形式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课堂,相比传统课堂中教师通过粉笔一笔一画的板书,它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学生都会有新颖感,可以吸引学生的学*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多媒体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3.通过多媒体技术突显教学重点一些学生可能没有良好的*惯,没有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进行标注,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再次记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即通过在幻灯片中的圈画文字,或者通过视频展开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深刻。相比传统课堂单调的黑板,多媒体教学则给学生很强的视觉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白文章内容的重点或者中心思想。多媒体中有很多小功能,比如圈画功能,当出现重点语句或者错误的地方,教师可以用这个功能圈画出,作为强调。而且通过多媒体屏幕的表达尤其是体现在色彩的表达,使景物可以生动地表现在眼前,这有利于学生对图画的理解,从而可以挖掘出图画所要表达的含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应用于教学领域,需要教师围绕着所要进行的教学对象进行有效的设计,再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这样可以将更多的媒体信息传输给学生,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相比较传统的美术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优越性,教师需要重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这样对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梅.例谈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A版[J]20xx(7)

  [2]廖迎;试论多媒体对高校“两课”教学的促进作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5)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4

  一、对于互动式教学的理解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知的一个过程,也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它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互动模式,关键在互动。教学期间,学生、教师、课本完成积极的三方互动。同样,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学生和教材、环境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惯,实现自主创新学*。在承认学生和老师是教学模式中双主体的前提下,改变应试教学和传统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创建师生*等互助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目标,学生能够在不同层次达成多次参与,形成基本的美术观念。

  二、小学美术互动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美术课堂中,很多老师主要是以学生作业画得像不像为准,没有将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联系起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意识。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仍然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学生完全失去学*美术的兴趣,教学效果十分有限。

  2.形式化问题严重

  小学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基本都是在讲课,学生动手机会很少,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课内外的作业,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并不多。另外,小学美术教师也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没有给学生留下时间思考,过于追求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经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3.师资力量不足

  统计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美术老师并非专业老师,老师也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由于老师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不足,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没能构建良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另外,有些小学美术教师是其他课程的代课教师,导致教师专业性很差,教给学生的知识也非常有限。

  三、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

  1.构建互动式教学环境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社会常识和各自的性格特点,积极地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优化。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充分利用多媒体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采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增加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在学*外国的美术作品时,通过播放与艺术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领会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和蕴含的思想。

  3.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老师尽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观察物,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和探讨;尽可能为美术教学提供多条线索,没有固定的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激发学生的思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给老师和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互动式教学模式走进学生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学*效率。

  2.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答一个问题困难得多,尤其是在美术这种需要创造力的学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不断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传统教学模式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提高学生素质。

  五、结束语

  总体来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应用后,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这门学科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拥有独特的教学特点,互动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师生交流模式的一种创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5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情感渗透;教育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路径

  1.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环境与学*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鲁雅婕.人教版与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xx.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6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7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

  (一)比较注重模仿

  一些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忽视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单纯教学生画“简笔画”,认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学会描画一种物体,绘画的基础就有了。殊不知,这种不用观察、思考,只需模仿的方法,只会让小学生离艺术越来越远。当代美术教育讲究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鼓励他们用心钻研,主张表达,讲究标新立异而不是简单模仿。因此,美术教师要认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要懂得绘画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技术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认为可以速成

  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都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底积累,大师名作的灵感也许只是一瞬间,但是那一瞬间的福灵心至是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日积月累的磨练,由量变积累成的质变。教师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而一些小学美术教师为了在短期内体现出教学效果,往往会在从一开始就传授学生大量的绘画技巧,让学生脱离了艺术的本身而去追求繁琐的画工。的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会完成一幅画,但那时候就仅仅是一幅画,而不是一件作品了。绘画本身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它是人们心中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对小学生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活动。我们所运用的各种笔法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不要本末倒置才好了。

  (三)力求达到规范

  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一种涂色书,给学生们准备好了参照物,不仅仅是图案、大小,甚至该用什么颜色都有明确的规范。一幅印刷的色彩清晰的图画,旁边把颜色去掉只留白,然后让学生照着填色。笔者认为这种图书绝对不能采用,因为它对小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学生不能把颜色涂出框外,为什么要有框?为什么要有颜色限制?谁规定天空必须是蓝色的?谁规定每一片树叶经络分明才算是好的作品?那不能称为作品,仅仅是复制而已。学生的画里运用的颜色,往往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绿色的天空、彩色的树干后面隐藏的是他们想对这个世界表达的思想,而这些就在日复一日的填色中被消磨殆尽。当学生不能用语言文字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是绘画;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学生通过色彩的渲染来宣泄快乐,通过形的描绘来构建自我认知的空间,通过与身边伙伴的互动,来学*与他人相处,然后开始步入社会生活。

  二、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一)美术教学应该走向“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使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生活的技能,在观察、实践、思考中抽象出事物的特性,并用画笔艺术地表现出来。笔者已清醒地认识到“艺术生活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力求达到生活化。例如,笔者在教学生画砖墙的时候,不是在课堂上立即教学,而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观察砖墙是什么颜色、砖块垒砌有什么特点等。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有的学生说砖墙是青色的,有的说砖墙是红色的,有的说是彩色的;有的学生说砖是一块叠一块垒砌的,有的说是一层砖和一层砖是错缝垒砌的。此时,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砖墙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出砖墙的特点。在学生对该事物有了清晰、完整的认识后,笔者才开始一步一步教学生砖墙的画法。

  (二)美术教学应该关注“人文性”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在传授学生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和净化,它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可以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采用明快的颜色,说明他的内心充满喜悦;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充满暗淡的色调,则说明他的心情是灰暗的。此时,笔者会和学生谈心,了解他的心思,如果发现该学生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三)美术教学应该启迪“灵性”

  灵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绘画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美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灵性”,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从而使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四)美术教学应该呈现“开放性”

  教师思维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开放性”。要想美术教学活泼生动,必须使其呈现出“开放”的状态,不断吸收外界新的信息,定期重组所有的环节、因素和关系,构建和“生长”新的知识体系,保证教师的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常新,促使教学功能不断优化,确保美术教学健康快速地发展。所以,笔者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为学生营造动态的、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学*氛围,能够使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血肉”。

  (五)美术教学应该突出“自然性”

  在现代美术教学课程中,简单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美术课程内容纷繁复杂的状况。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不断整理、概括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美术知识,运用最“自然”的教学方式渗透到学生内心,进而使其外化为学生对艺术审美。这种教学的“自然性”,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三、总结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要摒弃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8

  摘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 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目前,美术教育中三种较广泛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至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缺少“灵气”。以上教学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方法呢?

  一、灿烂的微笑,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易*人的感http://www.省略/wenzi/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美术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美术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给学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给了他们更多的学*选择权,以至学生会相信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他们,更不会批评他们。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张扬个性的空间。何愁美术课堂没有活力与激情?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需要这样的语调!一些其他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都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就更不当回事了。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夸张,也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更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感人的、振奋人心的,是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小溪潺潺;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学生也会觉得这老师有新鲜感,就喜欢他上课。

  三、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兴趣

  进入新课的学*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肚子里的故事》这一课时,我运用电教设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播放一个小朋友的梦境视频,创设一个童话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才导入新课。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与学*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运用现有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视听感官也是很敏感的,多展示新鲜的画、配合有效的音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那么美术课堂也会变得光芒四射,甚至人生也将熠熠生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9

  一、引入语文元素,凸显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来表述美术与文学艺术的相得益彰再好不过。如诗如画用来形容山水的美,彰显了美术与语文元素的相互促进和融合之美。语文是文字的传承,美术是造型视觉艺术,将语言文字的诗情画意融入到美术的流畅线条中,能彰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施诗歌配画、日记和作文配画,或者将美术的点、线、形、色彩、明暗与空间等视觉艺术,以优美的文字语言进行表述,显示出艺术的美。如版面设计相关知识的学*,结合语文中的艺术字体、文字搭配等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小组学*模式,展开黑板报或电子版小报的设计,使得小报布局合理、颜色协调、搭配得当。在小学美术学*中融入语文艺术,彰显文字中的图案美,激发学生创新思考。

  二、引入音乐元素,凸显节奏韵律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音乐相对流动,是时间艺术,美术相对静止,是空间艺术。美术与音乐的整合符合动静搭配原理,将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与思维创造的音乐艺术,以可视化的美术艺术呈现出来。同时,美术教学可以借助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如“听音乐画音乐”这一小节知识的学*,引导学生将美术与音乐结合起来,在感悟音乐的同时,自由想象,画出学生心中所想,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音乐中呈现出来的内容。以不同的线条、色彩搭配、画面设置彰显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魅力。又如引入“彼得与狼”音乐艺术,引导学生在音乐故事中畅想,发散思维,深入学*美术知识。以音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将音乐思维中的意境以可视化的美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三、引入数学元素,凸显立体思维

  美术不是一门单方面的艺术,它不能独立存在。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学*,对提升学生美术艺术的.作画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缺乏对数学三视图、立体图形知识的学*,美术学*就会受到阻碍。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凸显学生立体思维,体现数学学科特色,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为美术学*增加动力。如“拼拼搭搭”知识的学*,结合数学中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与立体图形知识,分析点线面组合的规律,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拼搭出画面生动的组合。又如“纸柱造型”知识的学*,结合数学中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裁剪、卷压、折叠、黏贴等方法,打造出纸雕艺术。纸雕是一种运用卷曲、立面、立折、立柱、立体,将*面纸立体化的技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结合生活用品与建筑,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

  四、引入科学元素,凸显无限奥秘

  小学科学课程是自然、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的融合,没有将每个学科进行细分,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发展与自然环境。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花鸟鱼虫的*性、特点与生活环境,探索自然的瞬息万变与灵活多样。结合眼观、耳听、手摸,进行比较分析,将这些知识与美术艺术融合起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了解,更好地运用到艺术学*中。如“自然现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分析下雨、打雷、刮风、下雪时的自然现象,或者展现火山、瀑布、夕阳等景象,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小学美术学*过程中。又如“春天的色彩”相关知识,也涉及科学中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感悟和体验,将其表现在美术作品中,以此强化学生艺术体验,提升艺术素养。

  五、结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小学美术教学有效与语文元素、音乐元素、数学元素、科学元素整合起来,凸显语文的诗情画意、音乐的节奏韵律、数学的立体思维、科学的无限奥秘。将多学科元素的优势和特点融入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美术课堂上多学科艺术交融、整合与升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美术课堂的生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与艺术修养。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10

  美术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人文学科,美术教育必须遵循美术活动的规律。我校地处山区农村,如何使美术教学适应学生和当地实际是美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以适当、适量的乡土教材来辅助国家制订的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学的方便,乐于接受,又能很好的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情况,了解、分析、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水*和能力后,遵循新课程理念,初步探究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在开发校本教材时,我们注重突出本地的乡土资源,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学生更爱学美术了,还培养了爱家乡的情感。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作为美术课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已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被广大一线的美术教师所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我也对本地有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搜索整理,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利用。

  我校地处农业为主的地区,这里蕴涵着丰富的美术文化,为我们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广大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利用这一特点,在全校大力开展了贴*学生生活体验,利用乡土自然材料资源,就地取材,开发美术学*内容。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于是就设置了欣赏评述环节,通过一些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家乡的历史、名人、古迹、特产、民间工艺品等,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和意识,使学生了解家乡、立志建设家乡,扮靓家乡。

  二、发挥优势探索创新

  家乡地处山西河北交界地,旅游景点较多又是革命圣地和古中山国的遗址,人杰地灵,拥有大量内容独特、类型丰富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怎样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已成为我们美术教师亟需突破的一个课题。于是,我们通过以下的一些举措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罗列、筛选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

  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丰富,若要将它作为美术课程进行系统学*,先将这些美术课程资源罗列出来,并将它们进行分类、筛选,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帮助学生去挖掘和欣赏。

  (二)、根据教材抓住时机,有效渗透地方性美术资源。

  我们在学*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百花园》一课时,学生在校园写生中发现学校的花草稀少可塑性低,透过大门可以看到山边和喝水旁的花草已陆续开放,于是我们走出校门*距离接触自然的美丽和描绘花草的动人的细腻。使学生在无声无息的情境中体会和揣摩。

  (三)、以本地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1、布贴造型教学

  我们在上《春天在哪里》一课时,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学校外面就是田地,同学们在地头田间观察、畅想,回到教室用各种花色的废旧布头再现美丽的田野,学生的制作完全出乎老师的的意料。有的粘贴出了自己和父母丰收时的喜悦,有的表现了雪夜村庄的幽静,有的表现了蝴蝶纷飞的情趣,有的表现了田野风光的另类,各具特色。这是以往美术课看不到的。布贴画的妙处不仅在于它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应用的材料颜色丰富。跟画笔相比布贴有它独特的优势:一块带红点的布就可以做一条石子路,一块小花布就可以成为一块绿草地,上面还点缀着一丛一丛的野花。此处根本不用担心颜色涂不匀的问题。粘贴的材料也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一开始我们用乳胶,用双面胶,但效果都很不理想。学校的老教师提议用白面打糨子粘布。我们试过后果然粘得很结实,而且还很环保,也不用花太多的钱买,真是经济实用。

  2、树皮贴画造型教学

  农村学生出门见庄稼,抬头见树木。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千姿百态,与很多物体的形状相似,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春天在哪里》的又一个收获是,学生们在走出校园观察的时候拣回来一些树皮,树叶,小野花等材料,上《拼拼贴贴“马赛克”》纸贴画那课时有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能用这个树皮做大树吗?”这句话启发了我,我说:“我们下节课所有同学都去找这些树皮,树叶,野草之类的的乡土材料,我们用这些材料在上一课。”学生们一听是用这些材料兴趣更浓了。课上大家都分别举着自己手中的树皮说,我这个象个大虾、我这个象只老鹰、我这个象只狐狸……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了出来,我又顺着他的想象讲解了构图,画面的完整性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你看看给老鹰添加什么背景,它就成了一张完整的作品了。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有做主体的有做背景的,有加工形状的,有粘贴的。*时被用来当柴烧的树皮树叶,在学生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

  3、家乡布艺——虎头帽﹑虎头鞋造型教学

  我们这的小孩在百岁这一天一定要头戴虎头帽,脚踏虎头鞋,做个老虎枕头,自有一番喜庆气象,为了寻找素材我们在家乡的集市上搜寻卖虎头鞋的老太太,老奶奶很高兴她的有人欣赏她的作品,为了让学生了解有关虎头鞋的传说及相关知识,我们带着学生走**间老艺人听他们讲述虎头鞋的故事。不光是女生喜欢,男生做出的鞋也很棒,学生制作的简直是没有两只重样的,全部都各具特色。

  三、大胆尝试、初见成效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摸索,依托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挖掘了大量的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并将一些课程资源在自己的美术教学中加以开发利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收获。

  一是学生能够就地取材来上美术课了,他们经常把身边经常听到、看到的一些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与课堂有机地结合。

  二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教科研水*。学*地方性美术课程,并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教学时必须自己去开发、编写、实践。提高了教师自己参与科研、进行科研的水*。

  三是发掘了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使地方具有特色的美术资源深入学生内心,增强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的各种秸杆等等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结合当地资源,可以设计出很多有趣的课。

  实践证明,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更重要的是热爱美术、学*美术的人多了,孩子们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2)

——浅谈幸福的议论文范文5份

  浅谈幸福的议论文 1

  许多人都问,幸福是什么,它在哪里呢?很简单,幸福就在生活的小事里:当你学*到深夜时,妈妈给你端来一杯热牛奶,这就是幸福;当你受伤时,有人轻轻地为你擦干眼泪,仔细地为你涂上药,让你感觉不到疼痛,这就是幸福;当你遇到困难时,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替你分担,这就是幸福。

  如果有人问我:“你幸福吗?”我会自豪的回答:“是的。”因为我没有理由蒙骗那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彻底醒悟了:我实在是太幸福了。

  那晚,没有月亮,一切好像都昏沉沉的,我的大脑神经仿佛在打仗,眼皮怎么也睁不开,头十分烫,妈妈见此情此景,立马拿来温度计,给我夹上。过了几分钟,妈妈结果温度计立刻傻了眼,三十九度,妈妈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没办法,妈妈只好背着我去医院。我趴在她的背上,披着雨衣,而妈妈呢,什么也没披。妈妈背着我在这泥泞的道路上,走一步就会出现一个水洼。

  不知为什么,这次去医院的路格外长。豆大的雨点混着妈妈的汗水滴在路上,此时我多希望变成一把雨伞,替妈妈遮风挡雨;多想要身变成一块毛巾,为妈妈擦去脸上的汗水。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到了医院。妈妈忙着为我挂病号,交医疗费,我却在洁白的病床上睡着了。过了许久,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清爽。噢,原来外面下雨了。对了,妈妈呢?我左瞧瞧又看看,妈妈在床的左边睡着了,我往上一看,原来有一扇窗户锈住关不上了,妈妈怕我被风吹着便用单薄的身体挡着,不时还有一些雨点落在衣服上,像利剑一样,很快消融了。

  这时妈妈醒了,我的泪水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妈妈抚摸着我的头问:“好点了吗?”我点了点头,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幸福地笑了。

  幸福不仅藏在母子情中,也躲在同学间的友情中。

  一次,我在上楼梯时摔倒了,是他将我扶到医务室进行简单的包扎。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我的腿化脓了,是他每天不辞辛劳地给我辅导功课。等我的腿稍微好点之后,他便每天扶我去学校,那段日子里我十分感激他,觉得很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他在母爱的涓涓细流里,流进我的心中;它在永不破灭的友情里。

  现在大家都知道幸福在哪里了吧!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经历过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

  幸福无处不在!

  浅谈幸福的议论文 2

  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得到一把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人人都为得到幸福而努力。然而,幸福之门究竟在何方?

  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幸福,也得到不同的幸福。有的人把物质上的满足看作成功。杰克·伦敦这样想,在几部小说的成功之后,陶醉于挥金如土的奢靡;隋炀帝这样想,他“大方”的一掷千金为琼花;葛朗台这样想,每日以欣赏靠吝啬与狡诈积攒下来的金币为乐。

  然而,幸福毕竟是人内心自发产生的愉悦情感,把金钱作为幸福的基础,当然是极其不稳定的,这样得到的所谓幸福,也只能靠物质享受刺激神经得到,短暂满足后,巨大的空虚会把他们击垮。于是,杰克·伦敦在大房子中自杀,虽然他曾教导我们热爱生命;隋炀帝被反抗的人民推翻,成为后世君主的反面教材;葛朗台赢得了金钱,却失去了亲人,带着空虚的内心向金币告别。

  人们把天使看作幸福的象征,天使之所以会飞翔,因为他们把自己看得很轻,倘若翅膀下挂着沉甸甸的`金钱,是飞不高远的。所以,通过物质的满足来寻找幸福,找到的只是幸福的替代品。正因如此,有人开始尝试避开世俗的名利诱惑,想在宁静中自我修炼,提升人格的境界,以此来获取幸福。

  正如不求甚解的陶渊铭、超凡脱俗的周敦颐,他们隐居离世,避开纸醉金迷对自己幸福观的冲击,在山水诗文中寻求快乐,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得到幸福。但是,这种在宁静淡泊中得到的幸福,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亦或者,是狭隘的幸福。隐士在自己的内心得到幸福时,可曾给别人带来幸福?没有。这种自我的小幸福太*淡了。

  最终,那些胸怀天下,情系祖国的仁人志士,在为国家、为百姓的奋斗中找到了最高层次的幸福。杜甫闻听收复失地后,“漫卷诗书喜欲狂”;***在刑场之上可以激昂演讲;***在**会议中纵情大笑。他们的喜悦与激动是以把国家放在首位的信念为前提,他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革命的曙光,他们便得到了幸福,他们做到了难得的忘我,他们得到了宝贵的超凡快乐。

  幸福从何而来?从金钱中得来的幸福,太缥缈,太浅薄;从隐居修身中得来的幸福,太*淡,太狭隘。唯有从心系天下,为民奋斗中得来的幸福,才是真幸福。在追求忘我的境界中,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之门。

  浅谈幸福的议论文 3

  幸福可以多种多样,幸福的存在是让人感到世界周围都有温暖,但幸福的涵义不仅仅只有这样,人们能在挫折中找到反省的幸福,能在困难中找到希望的幸福,能在逆境中找到逢生的幸福,幸福需要360度的角度去观察。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次失败和成功,有的人认为失败永远是痛苦的,而成功才是幸福。我却认为成功和失败是一样的,在每次成功的背后都会有许多次的失败。我想失败并不意味着离成功又远了一步,而是更*了一步。

  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失败了上万次,终于找到了用钨来做灯丝。别人问他,那失败的那么多次,没想过放弃吗?他说,我的每一次失败只是说明了那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让我寻找另外的材料,所以我最终能找到用钨来作灯丝,终于成功了。古有汤系夏台,文王囚?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而后其卒王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破吴师。苏秦说秦王不成而后刺骨读书终佩六国相印。纵观世界,无数科学家都是历经砥砺方才有所成就,诺贝尔,居里,伦琴等等。而***也是一次次的失败后才走向成功的。

  而我,深刻体会到经历失败是多么幸福啊!失败,任何人都不愿意,但有时无法避免。但只要在失败时找到幸福的存在。就像在考试中考砸了,但这不正是指引你走出失败的道路吗?在失败中求知的过程是一种充实的幸福呀!贝多芬、爱迪生、焦裕禄等等名人何尝不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我个人来说,每当我在为失败灰心丧气的时候,内心就会涌出一种动力,一种下次一定要成功的动力。所以失败,可以敲醒人们沉睡的灵魂,可以激活无限动力。所以,当你失败时,你应该感到幸福。为上帝敲响你的警钟而感到幸福。

  一次次的失败如果被*常人所经历,一定会感慨世间的不公。因为只看到了成功人士的成功,并没有看到在遭受失败之后的奋斗。如果一次次的失败被渴望成功的人所经历,非但不会抱怨老天不公,甚至会感谢这一切的失败。因为把失败看作成功之前的磨砺,是为了锻炼自己。

  当你面对失败时,能从容的'走向它,微笑的面对它,那是一种自信,也是你的幸福;当你战胜失败时,能再次挑战它,决不退缩,那是一种勇气,也是你的幸福;当你走向成功时,能告诉别人,说你能从失败中倒下,就能从失败中站起时,那是一种毅力,也是你的幸福。

  失败,是一块石头,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成功是幸福,失败也是幸福,那是一种酸楚的甜蜜。在任何时候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的目标在前方,因为我有再爬起来的勇气,因为失败也是一种幸福!

  浅谈幸福的议论文 4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喜欢与爱的人在一起,领略美丽的风光,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沉思,享受着天伦之乐,互谈人生的理想……这些应该都是幸福的。

  幸福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有了它心情会为之怡悦,做事情也能如鱼得水,事倍功半。当然没有了幸福,就如万物没有了阳关,失去了生机;犹如池塘没有了鱼儿,一潭死水,死一般寂静;没有了幸福,人便会颓废遇到挫折,便就是一厥不振。

  然而,美妙的幸福从何而来?

  幸福从互相关爱与帮助中来。李白和杜甫的互相关心与鼓励,成就了诗仙与诗圣的幸福友情;众天使之间的互相帮助使他们吃饱喝足,共享幸福时光;特蕾莎修女给穷人们的关爱,收获幸福生活;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之人送温暖,获的幸福人生;林浩为地震中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捕捉享福的剪影……幸福正是如此,它在人与人的互相帮助中悄然而生,象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开的正艳。

  一个人在田园中劳作,汗流浃背,可他觉的很幸福,他便是幸福的;另一个人躺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他觉的自己不幸福,他就是不幸福的。幸福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你觉的你是幸福的你便是,幸福从心而来,幸福在自己心中。

  既然,幸福从心而来,那么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体验幸福。江水感恩大海它“奔流到海不复返”,浩浩荡荡,那是它唱着感恩的歌;落叶感恩大地,落叶归根,它虽已是残骸,但他始终跳跃着幸福的舞蹈;诸葛亮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仍然诠释着感恩的'内涵……心怀感恩,他们体验着感恩的幸福,感恩在心,每天都充满快乐。

  同时我们也应该有一颗知足常乐之心去收获幸福,孔夫子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范仲淹面对荣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享受着幸福,收获着它,并以次为乐。

  在似水年华的岁月里,有太多的幸福等我们去收获,幸福很简单,它发自人们内心,在互帮互助中出迸出灿烂的幸福之花。我们应该怀着积极乐观而有充满感恩的心,在百驹过隙中去织出绵绵密密的网,去捕捉人生海洋中那叫做幸福的鱼,我相信,有幸福同行,一路不会寂寞。

  浅谈幸福的议论文 5

  我们的幸福是从哪里来的?是父母的辛勤劳动带来的,是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彼此信任共同营造出来,是自己辛辛苦苦一手拼搏争取来的。对于这几点我深有体会,我认为最后一点尤为重要。

  我认为幸福就是心灵的*静,是美好的生活,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饱满的精神生活,是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满足,总之幸福就是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让人愉悦的东西,它是无所不在的,存在人们的心理和现实社会中,它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不信,你看:

  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社会里,是***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腾飞,社会安宁祥和,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就是幸福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生活在战乱

  纷飞,生活难以保障,时刻感到惊恐的孩童们来说,那是他们一直期待的。我们现在所获得的一切,所用的一切都是父母辛辛苦苦的挣取来的,是父母用自己的汗水努力拼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舒适清净的优良学*环境,在父母的抚养呵护下,我们茁壮成长走上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这些难道不是幸福吗?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也是幸福的来源,这样做,人们就生活在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下,彼此之间没有争斗,矛盾,这是多么的惬意啊!

  诚然,父母的养育,国家的安定,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都是幸福的来源。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拼搏,争取各种不同的幸福,才是幸福最主要的来源。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学*优异,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他进入一家民营公司当职员,工资千元左右,他并不满足,在下班期间利用闲暇时间努力学*企业管理知识,他学*的非常认真,不断的将学*的.方法用于工作当中,提高了自身水*,职位不断提升,工资也随之提高。三年左右,在别人对他非常羡慕时,他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他又跳入另一家公司发展,得到了不少的工作经验,他更加努力学*,逐渐提高自身管理水*。又用了三五年时间,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他考上了世界著名管理学院进行深造。现在,他已经在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中任职,年薪数百万元。

  这样的例子很好的告诉我们,幸福如果是依靠别人的给予,是非常有限的。最关键的是要自己去奋斗,用汗水去见证成功的喜悦。文中提到的那个人要是没有进取心,不提高自身素质去追寻自己的幸福,他最终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怎么实现自身的价值?

  朋友们,幸福的来源有很多,有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奋斗。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去拼搏一个美好的明天!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3)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5份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1

  一、初高中化学的差异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它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初中化学记忆内容较多,大部分同学死记硬背,以“记忆、重现、模仿”的学*方法为主,学生养成很强的依赖性。初中教材浅显易懂,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自然现象或者演示实验入手,学*化学概念和知识,时间也充裕,在老师的“知识翻炒”下,学生感觉初中化学并不难学。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难度加大,要求学生不是单纯记忆,而是举一反三,能灵活应用和推理。高中化学容量大、知识点多,课时少,要求学生具有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实验方面也不是照搬照做,不仅要明白实验原理和目的,并且学会设计实验探究,思维方法在理性层次跃迁。高中化学不仅需要一定的学*能力,还要有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初高中化学的不同要求和脱节导致学生进入高中感觉化学很难学,高中老师大部分没有教过初中化学,也不了解初中化学的学情,感觉学生很难教。因此,怎样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探究

  1.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心理的衔接。

  进入高中的学生,是通过中考筛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有着优等生的优越感和对高中的迷茫感。在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中,我们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感觉初高中的异同,既要让学生有接受挑战、战胜困难的准备,又要有在新的学*阶段争创佳绩的信心。精心设计一些挫折,使学生在知识点和思维上的弱点暴露,让他们了解高中化学并不是像初中化学那么容易,找到努力方向,并且付之行动,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要加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对高中化学充满希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梳理知识要点,实现知识内容的衔接。

  在化学衔接教学中,知识点的梳理是我们高中化学老师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事情。哪些知识是初中化学有的,哪些知识是高中化学需要延伸和深化的,哪些是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是全新的概念,不能让学生产生陌生和恐惧的想法,高中化学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系统,处理教材和准备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例如,对于电解质这块内容,初中化学学*了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我们高中化学就要在此基础上深化扩展,为离子反应的书写埋下伏笔。还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化学浅尝辄止,就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简单做介绍,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它不断的深化。从化学价的变化和电子的得失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从电子的转移到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配*,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书写到原电池、电解池的学*与应用,应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在与初中教学的衔接中不断升华。通过与旧知识的衔接,学生也能顺利走上学*轨道,在深化中不断获取新内容,逐渐适应高中化学的学*。而对于一些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知识,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做到“开门红”,不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恐惧和拒收的感觉。通过笔者调查,大多数对高中化学产生恐惧和失去学*信心的原因是关于“物质的量”的学*。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学*的第一个新知识,是贯彻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但这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实验的引入,也没有具体物质的反应。学生对这个概念完全陌生,这需要化学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在学生以前学*的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世界慢慢引导他们接受这个新概念,做好缓冲教学,从而让学生转入并接受高中化学的学*。

  3.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实现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侧重知识点记忆,高中化学更注重学*能力的培养,有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这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做好衔接,有利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桥梁。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打开思维空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除了教师演示实验,更注重学生个人实验。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理解能力,也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的逐步加入,更有利建立“让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的积极主动性。

  4.指导正确的学*方法,实现学*方法的衔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化学教师更注重学*方法的指导。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学*方法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有一定的依赖性。高中化学老师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指导他们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多归纳,养成良好的学**惯,做好学*方法的衔接。高中化学的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着很大的知识网络系统,所以指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到各知识点的联系性和规律性。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找出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学*起来轻车熟路。还比如有机化学的学*,其中氯代烃、醇、醛、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建立知识网络图,复杂的有机题目迎刃而解。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属于自己的学*方法,对于高中化学的学*就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能应用自如。

  5.建立师生良好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

  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对一切很陌生和迷茫,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多和学生接触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良好的师生关系,会除去师生之间由于陌生而带来的不适应感,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从而增强学*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师生配合默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高中生学*化学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做好这个衔接工作,能帮助学生打开学*高中化学的大门,从而顺利投入高中化学的学*,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2

  1、注重示意图、流程图、模型等的教学,形成直观教学

  有些教学内容不容易用实验来演示,如炼铁的高炉、冶炼铝的电解槽、工业制硝酸、硫酸的过程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工厂参观实物。但多数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这时一般使用示意图流程图等教具,这些虽然同实物有一定差距,但同样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且这些图形是经过人为简化的,可以排除一些与所学知识无关的情节,突出所要认识的部分。因此,对教学有独特的作用。在绘制和使用这些图像时,除注意图形的比例、整体效果外,还要用颜色等设法突出反映部位、物质流向等重要情节,使学生一目了然。化学教学所涉及的物质及其变化,是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的,对于微观粒子的形象、结构及内部运动状况,我们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如原子、电子,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甚至用高倍显微镜也看不到。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常常使用示意图、模型等这些相对直观的教具。虽然这些示意图、模型的真实性较差,但它通过人为的方法放大、着色等,给这些微观粒子赋予宏观的逼真的形象,这是微观粒子结构及其运动方面的教学不可缺少的直观材料。如讲甲烷的分子结构时,只讲它是正四面体结构,告诉键角,画出*面结构,学生是很难理解其空间结构的。而做出甲烷的球棍模型,并用不同的颜色做出碳原子和氢原子,那么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甲烷的分子结构很容易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明晰的形象,它的空间构型就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2、充分运用幻灯、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直观教学幻灯、影视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给化学教学,特别是在直观教学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如它们可以显示一些不易观察到的实物、设施;还能够对化学实验进行规范化的演示,还能够对受现实条件限制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进行演示;而对于物质的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等能变静为动,比模型能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示或模拟出来。因而教师应注重开发和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例如还可以将有机反应机理制作成三维动画,能比较真实的体现出新键形成,将“电子云”、“晶体结构”制作成CAI课件,将化学世界变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直观,变看不见的微观为看得见的宏观,“鼠标一点,万语千言”。

  3、促进联想和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想象的素材。例如,“原子核沉浸在电子的海洋中”,氧化还原反应想象为各种价态的原子互相之间“争夺电子的斗争”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贴切的比喻等都是引发学生想象的催化剂和载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和把握化学现象和本质,大胆、自由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运用比喻、类比、联想等方法技巧对化学现象和本质进行想象、加工和创新的*惯。在这个过程中,实验、模型以及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是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想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探求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相关的策略方法,对于高中化学现实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3

  摘 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老师本身的素质,还要依靠外界环境的帮助。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老师们开始优化教学手段和方式,也在逐渐改变教学理念,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关键词:化学 新课改 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接受各种挑战,让学生能逐渐形成活跃的思维,同时在学*中不断探究,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在新课改中,老师要从根本上让学生改变落后的学*方式,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和谐、*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有效性教学。

  一、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1、正确理解新课标,用心体验新教材

  新课改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学目标、内容增删与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的改革,突出表现化学课程与社会生活、科技信息的关系;新教材更多地与现代信息相结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还添加了科学探究、学与问、资料卡片、科学视野、实践活动、思考与交流、归纳与整理、科学史话等8个小栏目,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我们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新教材,发挥它最大的功能。

  2、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教学难度

  从*年的高考化学题来看,其难度有所降低,但高中的扩招却造成了高中生整体素质较低的问题,这让老师在日常教学和作业布置中不得不降低难度,但又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训练,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必须调整教学战略,多开展培优辅差工作,组建兴趣小组,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将学*内容制定得浅显一些,教学中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作为老师,要时刻以学生为本,要照顾到学生的情绪,根据学生的实际课业情况不断去改革教学模式,保证师生在教学中实现双赢。

  3、“激励、民主、开放、探究”要成为每堂课的主旋律

  对于新教材,它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理念上焕然一新,老师将现代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重点总结出来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开始不再只对知识点进行记忆,而是不断去探究、分析,提高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教学

  现代计算机对图片的处理能力很高,它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对微观事物处理得更宏观,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将枯燥化为生动。比如,在课件《离子键与共价键》中,通过计算机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和化学键的方式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经过不断的实验和分析,而很多化学规律也是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首先,老师要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并亲自观察实验反应,享受实验现象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与激情,提高他们的学*兴趣;对于化学现象,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分析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自主学*和获得知识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就是以问题为核心,探索问题的答案,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集中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激励学生更好地独立地完成作业。通过学生做实验题,老师还能及时获取学生学*的情况,对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有所了解,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好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6、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中增强学*的热情

  体验学*就是学生亲自参与社会生活学*,通过实践接触,增强感知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学*、乐于探究、多动手动脑,而亲身体验学*就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新型学*方式,有了体验,那知识就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要扩展到人生、价值观的范畴,将学*过程转变为健全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的过程。

  二、总结

  新课改的进行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师,对新课改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但我们也不排除还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是现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都是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4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基本上是整堂课以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记忆为主。由于方法单一,所以学生课堂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无从谈能力培养了。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也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教学方法1

  1.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学*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学实验证明,学生没有阅读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书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和化学概念,抓不住段落的中心思想,不会使用教科书,也缺乏阅读教科书的兴趣。这种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不能从阅读教科书中去深入理解和巩固,很快又会模糊和忘记。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乐趣。如物理性质让学生阅读自学,物质的用途可引导学生结合化学性质,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总结得出。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讨论,共同设计,得出方法、步骤、装置等。在进行有机化学中的甲烷、乙烯、乙炔实验室制法的教学时,可采取上述方法。

  2.高中化学的学*方法

  因为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区别,所以要学好高中化学的方法,一方面,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要明确告诉学生,知识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课前主动预*,养成仔细阅读每一节即将要学的内容的好*惯,做标注和预*笔记,在课前就搞清哪些知识是自己就能学会的,哪些是不会的或拿不准的。课上主动思考,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好*惯,主动配合老师的教授。另一方面,重视课后的主动复*巩固,再结合课堂笔记阅读课本"把书读厚"。养成从高一一开始就记"错题笔记"的好*惯,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题、难题,多与同学交流,逐步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养成记课堂笔记的良好*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抓住课前预*的问题集中解决,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课后的复*巩固很重要,这是知识巩固、消化、提高的关键。通过这些环节的深入透彻的落实,明确知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规律,使所学的知识成网、成串,形成知识体系是指日可待的。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学好化学还应重视化学实验。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应细致地观察现象、探究产生现象的原因,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克服做实验只看热闹而不动脑的坏*惯。课外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书本中实验的改进。真正使化学实验成为理解知识、深化知识、突破难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武器。做好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同时,也往往能学到不少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大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只要有信心、有实际行动就一定能学好化学。

  3.渗透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技能

  听、说、读、写、算、实验操作技能是科学基本技能。语言是在获取科学知识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科学素养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教师语言的生动、语气的夸张、语调的抑扬顿挫、句式的转换、逻辑的严密、洋溢的激情、形体语言的运用,都能充分发掘学生的联想和思维能力,充分显示科学美、简洁美、逻辑美、通俗美、风趣美、声调美和韵律美等特点。例如:在讲述"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这一节中"石油的用途"时,老师热情饱满地用激昂的语调,如行云流水似地表述道:汽车在*坦的公路上奔驰,轮船在蔚蓝的大海上航行,战鹰在碧空中轰鸣,它们都离不开石油。五颜六色的腈纶衫,舒适耐穿的旅游鞋,潇洒骑士的坐骑,年轻小姐的化妆品,故日:石油乃"工业之血液"、"动力之源泉"。由于表述得抑扬顿挫、激昂悠扬,学生群情振奋,兴趣盎然。通过表述给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美感,同时也把石油的价值和用途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兴趣及听、说能力,并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美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大自然及现实生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实验性及逻辑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化学之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只是启迪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真谛作缜密、深邃、冷静的思考,显示事物的"美",而且能揭示其"真"。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值得重视,应认真探索。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美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而且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大有作为的。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5

  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开展微课教学,教师要借助网络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化,建立微课系列,促进教学知识立体化,创建实验场景,确保化学实验直观化。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创新要求,以微课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教学课堂。它通过创建一节较小的教学视音频,可以集中讲解和传授某个单一、具象化的教学主题。通过这些简短的教学课程,能够为学生创建“自助式”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中和课后复*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研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模式,可以迎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将各种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具象化,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也能充分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效率。

  2微课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特点

  微课是由美国教学研究者在2008年率先提出的教学理念,不仅集中于微型教学所建立的教学环境,更是通过解构主义来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微型、在线或者移动的教学环境。微课的核心内容微课的建立和创新点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它通过以视频、音频为主要教学载体来记录课堂教学内容或者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宣导和有效构建,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化学学*的协同进步。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视频,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微课的教学媒介作用,突出微课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多媒体化、教学引导媒介化,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的学**惯,实现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各个教学环节都能利用微课进行充分包装,展现给学生以结构清晰、主题鲜明和资源丰富的课堂教学小环境,实现从教学设计、素材整理、课件制作、课堂互动及教师评定等全方位的创新发展[1]。微课的教学特点微课教学的全部内容建立在微课视频这种教学工具上,而视频内容包括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难点解析、教学互动和教学评价等。1)微课的内容形式决定了教学内容。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干,一般教学视频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这种时间简短、结构鲜明的内容形式注定了微课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非常透彻,也需要微课的立题非常重要,需要认真规划;受众定位要求必须明确,必须满足绝大部分高中生的化学学*需要;情境定位必须明确,能够迎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需求。2)微课的授课形式决定了教学氛围。微课视频的授课形式与课堂实操、优秀教案讲解不同,它是通过PPT课件的形式来辅助教师的讲解,它的授课过程可以在备课阶段,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课后复*巩固阶段。此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了很大部分,而微课可以完整呈现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现象和实验成果[2]。因此,微课可以给课堂教学创造轻松愉悦、节奏感强的教学氛围。3)微课的功能特色决定了教学成果。微课教学的突出功能在于点式教学,它能够通过微视频独立教授一个化学知识点,能够结合学生的学*需要和沟通需求创建个性化微视频。而在此基础上,配合课堂教学实操,再加上教师讲解,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完整展现在视频界面上,而录制的微视频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和回家后都能学*,并且可以反复观看。而这些功能特色都提高了学生的学*效率,加强了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价值取向和教学引导,促进了课堂教学成果的转化。

  3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教师对微课教学模式的理解和专业知识的欠缺,在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把握好微课的应用范围微课是国内学者从国外的网络课堂中研究衍生出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属于一种舶来品,在2010年以后才在国内学术杂志和教学期刊上被广泛探讨。目前,微课的教学模式和创新手段还在探讨摸索过程中,但是很多教师已经认为微课可以取代传统课堂。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微课可以提高不同学*层面的学生学*的主动性,同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也存在师生互动性不强,短暂的播放内容很难将课堂教学内容讲得面面俱到。而面对复杂综合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概括性知识,单纯运用微课教学就显得片面单薄了。没有充分理解教学与微课的辩证关系微课教学的核心环节和教学重点就是微课内容的制作,它是服务于教学的,而教学成果又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微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需要认真了解课堂教学目标,仔细划分课堂教学环节,将每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浓缩成3~10分钟的视频教学内容,而录制的内容需要教师集合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体验和课堂教学流程,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都加入微课视频的录制、剪接中。而面对微课实验教学和课余实践的需求,教师应该侧重加强微课视频的教学引导和分享交流的过程,可以将实验教学的过程和实践操作的结论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尚未建立完善微课教学的授课*台微课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台,需要加强电脑、多媒体、信息*台和网络设备等硬件建设。而在微课教学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视频画面清楚稳定,图片构图合理,录制声音清晰准确,能够满足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录制微课视频片头时,应该注明教学标题、教学核心内容提示,方便学生在以后学*中查找和调取;在录制微课视频内容时,应该做到教学知识点的有效解析,满足教学目标的仔细划分,掌握授课*台的操作要领。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和录制教学内容,也方便化学教师利用微课这种教学媒介来串联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演练,运用微课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示范工作。

  4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推动微课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借助网络资源,建立完整的微课系列,创建真实的实验情境,保证化学教学的全面有序开展。借助网络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转化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教学环节很难衔接,教师在备课阶段即使投入大量精力,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汲取到全部知识点。借助微课资源*台,可以极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学生的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能力,录制不同内容的微课视频,然后将微课视频上传到微课资源*台。学生在课前就可以搜索下载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也可以授课后反复观看,加强复*巩固。而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实现高中化学思维的有效转换。如在组织教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时,教师可以预先给学生发放问卷单,了解学生的学*状况、兴趣点和知识层次,结合学生的综合状况,在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后,根据油脂、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概念制作微视频,上传到微课资源*台,组织学生下载学*。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了解学生的学*兴趣点、知识掌握情况。建立微课系列,促进教学知识立体化当前,高中课堂教学必须服务于高考需要,而高中化学的考试*题和考点相对固定,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建立微课系列,实现微课教学知识的立体和完善,建立完善的考试学*体系,将大量的课堂训练和模拟考试纳入微课视频系列中。这样有利于学生研*和巩固,实现*常的训练和测试都能有题可查,做到解题过程清晰明了,解题思路烂熟于心。而在微课系列的创建过程中,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热门知识点的解析,做到选题简明、重点突出、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和形式新颖,将微课视频的技术规范纳入高中化学考试*题库的建设中来,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知识立体化。实验证明,相对于传统的纸笔训练而言,微课视频所带来的视觉、听觉和逻辑思维等多重冲击更能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和记忆能力,通过反复播放微视频*题,就可以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化学知识点,促进考点立体化教学[3]。创建实验场景,确保化学实验直观化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的化学场景和化学反应如何直观反映,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阻碍学生化学逻辑思维提高的拦路虎。通过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具体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化学实验真实还原到学生面前,而学生通过拖动和等倍放大,可以快速、慢速和等倍距离放大观察化学反应,教师过去的言传身教转变成具体的视频讲解。这样可以最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实验现象,增强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此外,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将失败的化学实验或者错误的化学实验操作录制成微课视频,将化学实验的错误原因和操作步骤完整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了解化学实验背后所蕴藏的化学原理,避免危险的化学实验操作。最重要的是,利用微课实验视频有助于学生深入化学实验的背后,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培养良好的化学逻辑思维。

  5总结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还属于新鲜事物,它的教学特点和应用特征还在不断归纳和总结之中。教师应该抱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吸取其教学优点,摒弃其教学缺点,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这才是采用微课教学的最大受益之处,应该加以足够的思考与反思。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4)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十份

  教育教学论文 1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1.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目标的错位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简单化甚至教学模式的填鸭化。无论是考证辅导班式的教学还是《经济法》纯理论教学,都停滞在讲授理论和加强课堂与课后练*的传统教育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期刊网上就这一主题专门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显示,虽然有个别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但结果无外乎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图表法、案例教学法或双向提问式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些学校倒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作了一定的反思,引入了网络手段,可是却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只把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台,供学生浏览学*、下载资料。在这些网络教学中,网络的教学特征,教学功能,教学互动等优势都没有完全体现发挥出来。因此,都没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果一般。

  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笔者关于这一问题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研,学生们普遍表示,《经济法》课程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上课学*、下课背书、考前做题,非常地传统,也非常地无趣。传统的填鸭式与题海式的传授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获得的《经济法》知识难以巩固,教学中的前学后忘成为普遍现象,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本就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后果更加明显。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如果纯粹为了考试而教学,是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我们应该去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知识、应用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1.理论依据构建。

  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指引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最终形式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这么认为的依据是著名的“情境认知理论”。《经济法》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法》教学的要求契合情境认知理论的特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动的情境相吻合。这样,使学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形成科学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共同体的文化。而要在课堂上去模拟与《经济法》相关的、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学情境,唯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来实现。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应该实现以下几方面创新:

  (1)教学目标上,应该以实现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而非提升考试通过率。

  (2)教学内容上,应该建立在教材基础上,能够为网络所共享的教学课件、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试题库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脱离教材。

  (3)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在注意情境设计、协作学*环境设计、网络教学策略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具体的知识点要尽量采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

  (4)在考试设计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考试,实现随机题库制与无纸化考试相结合,减轻教师阅卷负担,减少阅卷出错率,同时节约学校的经费资源。

  2.教学目标设计。

  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仅仅以顺利完成期末考试或提升考证通过率为目标,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信息化建设正好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真正实现素质与技能教育。笔者以为,高职《经济法》教育应根据高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避免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和能力分离、教学和考证分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一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网络化教学则可以完成这一任务。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理论知识进行情景模拟预设,然后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机———机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设的模拟情景去学*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对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3.课堂教学创新。

  《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关键在于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这一举措必须要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契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考证与就业的需要,从而摸索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经济法》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教学内容创新。可以考虑在保证《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使用教学案例,只不过教学案例要与情景模拟法相结合,在案例设计时要注意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在合适的案例中可以考虑由学生来扮演案例的主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同身受,提升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是要大量地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情景模拟法,《经济法》教学过程非常适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而这也正是引入网络化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唯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方可实现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电子元素将教学案例形象的在计算机上表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的乐趣,深刻地理解知识适用的条件,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手段创新。网络化教学离不开电子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好《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教学课件、动画软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将其上传到机房或校园网络*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4.考试制度改革。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够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实现作业与考试制度的创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布置和批改任务。在考试前,教师要首先出试卷、印试卷、装订试卷、分装试卷,考完试以后还要辛苦地阅卷、核分、填写成绩单,可谓事倍而功半。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下,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实现无纸化的作业与考试,节约教学资源。

  第一,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进行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当场完成,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辅导和答疑,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完成自动批改,结果会传到教师计算机上,由教师根据结果再进行重点讲解。

  第二,教师在考试前只编写并在网络上按照规定格式上传试卷即可,题量、分值与考试时间都可以事先在计算机上设定好。学生考试在机房进行,直接进行上机考试,在试题库中随机抽题,不仅杜绝了学生相互作弊的可能性,还可以在考试完毕后由计算机立即统计出学生的考试成绩,并通过网络上传到教务系统,无须教师再辛苦地阅卷,更不会出现核分和登陆成绩时不小心出错的情况。

  这样,在网络条件下,最终可以实现作业与考试的无纸化,节约了学校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实现了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反思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对《经济法》课程实施网络化教学改革,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建设满足了情境认知理论对教育的要求,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职业人才的目的,并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进路。

  教育教学论文 2

  一、当前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怪象:幼儿教师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却不会教学、无法组织活动。这种教师教育现象与教师资格认证导向标有着很重要的联系。要解决上述疑问,必须分析当前现行的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当前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作为幼儿教师入职的考核标准,过于统一和单一,导致了诸多问题。第一,幼儿教师认证的标准对幼儿教师资格申请者的考核过于简单,设置的教师入职“门槛”过低,没有体现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无法对申请者的教学能力进行科学、全面的考察,致使部分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第二,幼儿教师资格类别、等级单一。目前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只有一种,没有严格规定和划分幼儿教师持证的适用范围。同时目前教师资格认证主要针对的是初入职教师的资格认证,缺乏从幼儿教师知识能力更新和专业发展的角度考虑,缺少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且持续性激励,不能满足幼儿教育机构对不同层次能力教师的需求。第三,幼儿教师资格证终身化,不利于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教师资格终身制意味着教师一旦获得教师资格后,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没有任何约束力,在今后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就失去了现实意义。[1]第四,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幼儿教师入职后的相关利益缺乏联系,如教师收入、教师编制、教师职称、教师培训、教师流动、教师荣誉等,因此难以激励在职幼儿教师主动学*与进修的热情,不利于幼儿教师整体专业水*的提高。第五,现行的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对幼儿师范教育的质量规格没有明确的导向及监督评估作用。目前各大中专幼儿师范毕业生只要能顺利毕业,就能顺利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因此获得资格证书很难代表幼儿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出现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除了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起步晚、不够完善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对科学主义范式下“技术理性”的推崇。[2]主要表现为:教师资格制度过于统一和刚性,缺乏对实际实施过程的考虑;幼儿师范院校教师培养目标过于笼统、宽泛、高要求,较少从“个体人”的角度出发制定培养计划等等。在“技术理性”的教育范式下,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是不能如意的,因为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环境、结果都自有其个体特点,不能以抽象的普遍性规则来要求个体。[3]

  二、发展性: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重构思路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重构,首先应重视资格制度本身的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引进授权于学术的、专业性的社会团体,发挥其在制度建设中的专业指导和监管功能,并从职能让渡的角度将相关专业性、技术性的业务工作交由这些团体承担,充分发挥这些专业团体的作用,确保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4]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重构必须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促进教师的终身学*,其核心特点是教师专业的发展性。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应当有严格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资格认证机制。取消当前教师资格终身制度是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发展的一个趋势,教师资格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设立不同等级并法定其有效年限,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申请不同的教师资格证。申请的不同级别的教师资格证书有不同的刚性和弹性标准要求,级别越低刚性标准要求越高,以统一的权威的标准严格考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师教育教学的科学性;级别越高弹性标准要求越高,重在考察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情境性事件的创造能力,强**师教育教学的智慧与艺术。如针对新手教师、有经验的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专家教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证认证体系。其中弹性要求也包括资格认证过程中考虑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教师发展需求存在差异。幼儿教师资格认证考核还应当体现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完整的教师知识结构,包括“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5]幼儿教师更强调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指导他们的行动。实践性知识常常隐藏在教师的整体经验之中,它能被提炼为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将受到教师行动的检验,并指导他们的行动。通常在解决面临的具体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来,具有行动性、身体化、默会性的特征,必须被“做出来”。[5]另外,幼儿教师资格认证考核还应多元化。考核方式可以包括笔试、面试、申请者教师教育成长个性化档案袋评估、个人特长展示等,考核的内容可包括基本技能考试、论文考试、能力倾向检查、心理健康评估等。最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重构,不仅是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一些标准和指标体系,更需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实施过程的支持系统和辅助措施,否则其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只是徒劳。如经费政策支持、法律法规保障及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协作配合等。[6]

  三、“发展性”教师资格制度对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而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以个人内在化思维为主要运作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靠个人内部语言达到对事物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传统意义上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更多体现在一日活动、环境创设等“技能”层面,而非“能力”。在这里,我们借鉴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把教师教学能力界定为: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必备的、随着从教时间的增加而发生质的动态变化的核心能力及其组合。主要包括知识提取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与教学执行能力、教学效能感、教学个性、职业性向等等。[7]新时期对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重构提出了进一步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要求,自然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非“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能否准确领悟教育相关理论、能否胜任各项教学工作、能否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以及能否引起学生成功学*和个人满足”所持的一种认知和信念。教学效能感会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以及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具有较高教学效能感的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教育工作的价值以及是否具备教育好儿童的能力能产生清楚的认识和判断;相信自己有能力积极、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儿童,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效能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终身学*的能力

  知识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需要幼儿教师树立终身学*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更新知识和经验,具备终身学*的能力。不仅学校是学*的场所,幼儿园和社会更应视为自己学*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的结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与更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教师。

  (三)幼儿教师应具备教学反思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教师对教育事件进行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幼儿教师在活动开展后,针对活动目标实现、重难点突破、幼儿表现等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好的实践经验,发现不足,并通过对不足之处进行理性思考,主动寻找改进和提升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减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错误,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另外,教师通过反思还可以直接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促进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

  (四)幼儿教师应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幼儿教师将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融会贯通的产物,它是判断教师在专业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幼儿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巨大,对幼儿认知和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或循循善诱,巧于设疑;或论证严密,具有逻辑说服力;或语言风趣,富有幽默感等等。

  四、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路径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重构对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那么,如何发展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幼师院校、幼儿园应提供何种发展的路径,是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契合度

  目前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主要效力在于非幼儿教育学历或没达到相应学历要求的申请者,对幼儿师范院校学历的申请者几乎没有起到“门槛”作用,幼儿教师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教师资格的“低准入”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高要求”不一致,使得幼儿教师在入职过程中表现出教学能力的不足。因此,**部门提高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契合度,是发展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衔接

  幼儿师范院校应从课程的设置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加强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衔接,从而发展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调整现有的幼儿教师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衔接。将专业标准中教师评定的内容与幼儿教师培养课程建立互动关系,即课程内容与教师资格鉴定、考核的内容保持一致。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拓宽公共基础课,加强文理渗透,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设置丰富的教育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水*及教育科研能力,调整学科比例,增加学科前沿知识,延长教育实*时间,加强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形成一定的教育反思能力,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活动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8]其次,建立配套评价体系。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应当是幼儿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参照标准,是考察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建立“立体化”的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师范院校只能解决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职前培养问题。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要保持持续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投入、院校主体、机构参与”的立体化培养培训体系。**应加大对幼儿教师职后参与教学能力发展培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将幼儿教师参与教学能力发展相关培训纳入职称考核、工资绩效的考核中,以激励教师参与教学能力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的衔接。对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前期的新教师培养及后期的教师学历达标和学位提升体系进行统一设计,做好政策衔接。师范院校作为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体,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更新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前教育机构应以提高培训的质量效益为发展的方向。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及教学个性的培养是核心。在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中,应关注、倡导和营造能够培养教师教学个性的氛围,通过对特级教师的研*和骨干教师的成长调查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验分析,鼓励教师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教育教学论文 3

  摘要:若想使“学困生”变为学优生,激发他们学*物理的兴趣,引发和树立正确的学*动机,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开发“学困生”隐在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物理的欲望,为成功学*物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激发;学困生;兴趣

  常言说:“千人千品,万人万相”。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充满希冀的来到学校,而初二的有些学生会由于初一的成绩不理想,自感升学无望,逐渐对学*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经验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良好的“开场陈词”激发“学困生”的学*兴趣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好奇,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稳地踏上学*物理的轨道,入门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心和迫切情绪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学*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由于“学困生”失去学*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差异,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等对待。同一起点,同一教师,但根据你们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我不会是同样的教学方式的,我相信你们每一位都会象历届学生那样成功的喜欢上物理。”在上新课前采用几个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学科的大门,在上课时对学生说我们先来看两个魔术,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把手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物体离开手,它一定会掉下来,如果加上用力吹气,物体掉得更快。但实验现象恰好相反,学生的求知欲又被激起,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会进一步提升,效果显著。然后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杯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出倒杯纸托水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用“了解和赏识”激发学困生的学*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给他们必要的鼓励和赏识。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

  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改变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多几把尺子,开发学生多种发展潜能,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马克吐温说:“我能为一句赞美之词不吃东西”,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便却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份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赞美之词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三、以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四、以创设学*情景激发“学困生”与学*的兴趣。

  情景不仅是“一种刺激”而是教学目标相应的知识活动。与情景活动相应结合的一种人为优化的场景,这种有意识创设的,优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客观情景,在教师语言的启迪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景,如临其景,不仅促使全班学生,全神贯注地认知,而且激发学生有情感地主动参与学*,如在讲磨擦时可让学生回忆在家拉手推车时,同样重的车走在水泥路上和土路上的感觉、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拉重车和轻车的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磨擦力大小的因素。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即使“学困生”也会主动参与讨论,因为他有生活亲历,现象直观,结果易得。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中学的“学困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困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困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实。

  教育教学论文 4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做好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管理是其生存之本。全面质量管理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市场人才培养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时,就需要实施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稳定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对外界做出质量管理宣传教育模式,发挥高职院校全面建设的主导性作用。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运用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通过创新将其引入高职院校教学领域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监控,通过提高管理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一)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

  全过程是指高职院校要贯穿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始终,通过开展质量管理打造适合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只有保证教育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优质人才输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做好专业调研工作,设置与市场发展建设相适应的专业,打造教学优质*台,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具有优势。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已经加快,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当根据所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定位,满足高职院校所在城市市场需求达到留住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目的。我国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为出发点,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动向预测国家及地方需求变化趋势,与国家管理部门经常沟通积极调整专业的内容和重点,紧跟技术发展建设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招生、培养、管理、服务都是全过程质量管理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从传统“事后把关”质量管理模式转变成为“事先预防”质量管理模式,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技术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二)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全员参与是指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管理人员和教学服务人员等全部参与到学校质量管理中来,做到全员奉献人人有责。学校质量管理的提高不仅仅依靠高层领导,更重要的还要依靠广大师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主体是领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师对人才市场考察调研建立专业固定模式培养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创新型技术性人才。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做到人人有责,学校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号召,提高责任心提高服务性全员参与管理。只有提高每位工作者的积极性,从教育质量的各个环节入手,落实到个人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标准,使得学校上至领导、下至学生都具备重视质量管理建设的良好素质,从而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三)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

  全方位是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不仅涉及到教学质量管理还包括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全方位管理表明学校质量管理模式已经体现到学校发展建设的各个部门、各个层面。高职院校的工作部门从结构上课划分为三个部门:第一,指挥部门,这个部门的人员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董事会或高级领导班子,通过发挥监控作用对各职能管理部门进行主次划分,能够使得部门之间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的辅助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教育管理部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是否能够良好开展是高职院校管工作的重心和出发点,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工作来完成,因此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教学管理的全方位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改革模式、工作评价、教学目标定位以及社会服务,教学管理涉及师资队伍管理到人才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第三,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虽然教育质量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学校后勤部门的管理改革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学校的后勤部门和学校关系不明确,在管理中后勤部门通常只注重自身利益,使得宿舍管理出现脏乱差的现象,服务质量十分低下,但学校管理却无从下手,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实施全方位管理就可建立起高质量的管理体系,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就是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从市场发展建设出发,打造服务于民的优秀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要遵循市场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对学校的宏观管理需求具有清晰的定位,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健康有序的稳定发展。同时需要两个正确定位:第一,把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方向,使得高职院校专业具有特色化在市场建设中颇受欢迎;第二,把握人才培养战略模式和鲜明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水*的综合性高科技技术人才。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环境,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定位,高职院校就能够高质量高水*的稳定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公立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并存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市场竞争必须选择适合时代发展的有效管理模式才能保障高职院校立于不败之地。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可以使高职院校在技术性、技能性教育范围内的质量得到提高,才能够使高职院校得以生存,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市场定位已有超越普通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扑面而来的竞争形势,普通高职院校必须对学校管理质量进行改革,因此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建立高职院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其关键词就是“职业”与“技术”,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对学校专业进行定位时应当对人才市场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调查,正确了解市场所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差额。这有这样才能够设置正确的专业,为市场输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使学校名称享誉人才市场符合社会需求。因此,对市场正确调研是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实现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

  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与国外高校进行中外合作。但国外高校与我国高职院校合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我国高职院校首先要确保办学质量,使得信誉度走在高职院校的最前端,因此要建立具有特色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互动、合作项目研究已经成为目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国高职教育要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打造一批适合国际化发展需要的高科技技术人才,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提供优质人才的地位得到提高,与国际市场形成竞争,是我国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高职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教育规划建设中的重大改革,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发展中潜移默化的需要,满足人才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改革要以学生为重心,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尊重用人单位,征求他们的建议进行专业技术结构的调整,重新对教学课程规划设置,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从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要进行教育改革就需要求全体教师深入学*全面质量管理,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做出积极响应,重点发挥人才培养战略模式。

  (二)重点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而是否具有良好的管理队伍决定高职院校管理水*得高低。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管理的改革,积极开放思想虚心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建议,将管理岗位人员与师资队伍人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校管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制定管理方法和措施,督促管理人员相互学*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目的,所以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拔应当使用专业技术人员,高职院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既有管理经验又有科研经验且热衷于管理事业的管理干部,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第三,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选拔评价机制,也可使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评价,努力提拔具有管理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形成一支具有优良管理素质结构合理的健康型的管理队伍。

  (三)引入ISO9000族系列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各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进行总结颁布了ISO9000族系列标准,目的是为了提高国际各个组织质量建设的运作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当从基础阶段开始抓起,根据高职院校目前开展的有效管理模式中总结实际情况,与ISO9000族系列标准相结合取得质量认证证书。而全面质量管理有效实施具有长期性,需要达到质量监管组织所制定的标准才能够成功推行,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建设水*均不达标,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而ISO9000族系列标准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只要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体系化的管理模式就可达到质量管理标准,学校就可在管理建设中贯彻实施。由于全面质量管理和IS09000族标准的管理模式界限划分差异性不大,因此二者相互结合可使质量管理发挥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为了保证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变换管理模式灵活面对外界变化。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作为核心内容,为了保证更好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运用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思想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运用新的发展策略实现新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全面教学管理质量体系。

  教育教学论文 5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中职公共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言工具的掌握,同时“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遗憾的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学生厌学情绪强,学生普遍更注重对专业课的学*特别对热衷于考级、考证,而不予重视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这一现象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语文教育被边缘化?本文主要从导向型教育改革思路出发,探讨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方案。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一、中职语文教育导向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导向型教育改革的内涵

  导向型教育改革是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确定一定的目标,把握一定的方向,以目标是否达到、方向是否偏离作为教育改革成败的衡量标准。导向型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能够明确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使改革方案更具可执行性,而不至于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

  (二)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亟待改革,这是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常见的建议有如下几种:第一,教育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这一观点,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也应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以专业化为导向;第三,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导向;教育改革应遵循“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基本路径。

  可见,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就语文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且均以导向型教育改革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育改革方法论上的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的改革导向,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育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强调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职语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现有机制上的反思与完善,突出人文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寻求*衡,并为中职语文教育探寻到良好的切入点,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成功几率。

  (二)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需方特点。

  中职语文教育的接受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趋于成型。中职学生们存在提升人文素养的主客观需求,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个仅仅有技术的人,应符合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

  (三)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语文教育应服务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或专业,会导致语文教育承载过多、过度的其他职能,导致语文教育背负过于沉重的压力,强化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反,语文教育应建立在对语言文学的审美基础之上,强调学*过程中的感悟、快乐、心得、体验,而不应使语文教育过于工具化。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导向改革方案的落实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人文素养培育,确立基本的改革路径与方案。结合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对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之推进突出如下建议:

  (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拓展阅读面

  阅读是语文学*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终生阅读的*惯。阅读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另一方面,阅读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接受,也包含着信息的过滤、消化、反馈等阶段。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对语文教科书中相关文学作品和篇章的解析与审美上,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过程固然需要对一定的数量的美文进行解析与评价,课堂教育中教师所提供的分析范本是有限的,学生必须掌握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惯,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

  (三)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中职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内外兼修的文化人。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则应通过角色转换,由学生作为语文学*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倾听者,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地畅谈有关国家、民族、社会、生命、爱等一切话题,使学生的人文情感被充分激发,使学生从“学”到“说”,从“接受”到“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体验可以得到增强。

  总之,导向型教育改革应作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能够使中职教育改革目标明确化,更有利于达到改革目标。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面的拓展,并在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等场合,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倡导、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交流语文学*过程中的人文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惯,并保持终生,真正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教育教学论文 6

  1合作学*的含义

  合作学*的概念是由罗伯特.斯莱文最早提出的,最初指的是小组学*,主要是通过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地学*,而教师设置的小组获胜奖励可以使小组间形成合作竞争关系,激发组内凝聚力和全体学生的学*积极性。小组内成员对小组的责任是均等的,人人都有表现机会和成功机会,这是合作学*的特点所在。合作学*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激发自主学*的方法,它通过组内合作、组内竞争、组间合作、组间竞争等方式使学生自主性地进行探究和学*。目前阶段国内对合作学*大致有三个观点:

  第一,小组合作方法,就是将学生合理分成较为均等的学*小组,使小组成员享受同等的教学资源。

  第二,集体合作学*方式,这种方式是集合两个或以上的学生在一起进行合作学*,互相合作提高学*质量。

  第三,将合作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运用在教学形式之中。

  合作学*体现在五个方面:依赖性、责任性、互动性、技能性和自我评价[2]。而体育合作学*可以理解为是以学*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动态体育运动相互促进,评价标准是以团体成绩为主,促进整体学生共同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新视角的教学模式。

  2合作学*为高校体育教学展现新视角

  体育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学生们对运动的爱好不一,这给体育教学的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过分统一的组织活动会占用学生练*爱好运动的时间,而过分的自由活动又会导致以请假、旷课等方式来逃避体育课学*,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不理想,优秀率较低,甚至成绩还在及格线上浮动。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

  第二,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非但不处于主体地位反而处于被动接受体育锻炼的位置;

  第三,教学目的不明显和教学内容陈旧。

  大多数体育课采用的是传统教材内容,无法引起学生兴趣,而且没有目的性,教学质量也就不高。为了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会脑体并用,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应该开展另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也就是合作学*模式。合作学*模式在不同的国家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在美国合作学*主要看重的是体育技能、竞争意识的提高,而欧洲和其他地方的国家有些则更注重培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借鉴他国合作学*的方式和方法对我国体育教育方面是有益的,为体育教学展现了一种新视角下的教学模式[3]。

  合作学*通常是将学*水*不同、体育能力不同的各个同学合理*均地组成小组,由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为了集体荣誉,使全员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和提高,形成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一种团队关系。在学生努力去完成同一个任务时,他们之间是存在着一种同舟共济的依赖性的,这种依赖性可以是合作的、竞争的、个人奋斗的;合作是为了渡过难关,竞争是为了集体荣誉,个人奋斗是为了表现自己,为小组争光。这种合作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还能够增加集体凝聚力,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体育是竞争性的,也可以是合作性的,个人荣誉需要个人的努力去争取,团体荣誉则需要整体的努力和配合去取得。由此可见,合作学*是体育课堂教学中非常适合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作学*除了能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增强体质以外,还能够培养学生领导与参与,自我探究,主动学*的性格,从而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活动热情和创新能力,学会分享荣誉和分担责任。在共同努力中让学生感觉到一种责任感;在信任与被信任、认同与被认同之中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出一个展现自我的*台;在合作学*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完成小组任务,这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所不具备的特点。

  3体育合作学*的实行措施

  3.1进行课前设计

  课前设计是指在开展一节体育课前,教师要先针对拥有的资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安排出一个主题,并做出一份整体设计,预期可能达到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目标。首先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资料,结合他们的能力、性格、特长、兴趣等方面,制定一个合理的能顾及到全部学生的主题;其次教师根据所设主题进行目标确定和学*环节计划;再次要合理划分小组,让各个小组的能力大致处在一个水*线上;还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合理的教学方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后要及时监控课堂进度,使各个环节得以顺利开展,确保合作学*模式的成功[4]。

  3.2分组合作学*

  这是合作学*实施阶段。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先按照计划将学生分组,然后简单介绍教学主题和教学目的,再重点讲解合作学*的目的。在合作学*的过程中,学生先是要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然后根据小组任务自由讨论,通过交流探讨等手段做到合理分工,相互帮助完成任务。最后在各小组完成任务以后,要通过比赛或者展示来表现各小组的任务成果,让学生相互鼓励,互相学*,共同提高。

  3.3掌控各小组的学*进度

  课堂学*中教师要经常巡查各小组的学*进度,合理给出建议,引导他们自我调节,相互制约,养成自觉完成任务的*惯。并对学生在合作学*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加以指导,使各小组间的分工环节得以顺利开展。

  3.4更新评价机制

  传统的体育评价制度还是按照学生个人的达标成绩给学生打分,让学生被迫相互竞争,可能会导致学生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所以在进行评价打分时要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更新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重在激励。评价的重点应该在于学生的进步上,而不是结果的评比上,让每一个参与者的努力都得到肯定,尽量客观、科学地进行评价,而在肯定个人的努力上还要强调小组的成绩,把个人的努力表现作为加分融进小组成绩中,激励学生努力学*[5]。另外,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客观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结语

  合作学*方法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运动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操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整体荣誉,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教学中,应该大力实施合作学*模式,借鉴国外合作学*模式的优点,设计合作学*环节,科学合理地分组,系统地提高整体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对学生来说即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能够在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子,学会分享快乐和分担责任,对小组目标进行积极大胆的思考,主动探究学*体育技巧,培养锻炼身体的*惯。由此可见,合作学*作为一种非常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是值得体育教育者学*、借鉴,以及充分应用的一种新视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论文 7

  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情感教育

  情感以及知识这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身为学*活动的主体,中学生极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就应该对存于数学知识之内的各种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对有效的激励手段加以使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够更加积极。

  1。对存于数学知识之中的情感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挖掘理智、道德以及审美情感是存于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三大主要情感。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用自身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中学数学的感染力更为强烈。

  2。对多个渠道以及多种手段进行利用来开展情感教育若想使学生所具有的情感更加积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时就应该重视对教学手段的研究,使得数量更多的、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得以被运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实现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如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数学教学对于多媒体的合理利用,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对数学学*更有兴趣。

  3。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建立在情感维度基础上,教师针对数学教学内容所进行的加工以及组织工作,目的是为了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时,数学知识能够具有更加积极的情感。教师可以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使学生的学*兴趣能够被激发出来,对于数学学*更有热情。

  4。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学生均是具有情感的个体,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情感交融。通过对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败例子进行总结,可以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的学校往往会有较多冲突发生,为实现师生间情感的有效互动,教师应该对下述问题加以注意:

  第一点,教师应该重视保护学生所具有的自尊心。中学生内心往往比较脆弱敏感,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其中的一点就是要对批评方法进行把握。每个人都会犯错,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够只是对学生进行一味地指责,应该采取循循善诱的手段,使学生对于自己所犯错误予以清醒的认识。

  第二点,教师对于所有学生都应该做到公*的对待。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能更为偏爱那些学*优异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成绩较不理想的学生可能会相对比较冷漠。这种做法极易造成教师、学生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所有学生施以公*对待,促进教师、学生间的情感交融。

  第三点,教师要尽可能地对学生想要成功的需求予以满足。成功性是情感教育所具有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其所能地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时,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存于数学内容之中的各种情感因素进行挖掘,使情感教育环节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所具有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也应该重视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使数学教学工作获得良好成果。

  教育教学论文 8

  摘要: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的现状,从体系理论研究、教学一体化、自评与他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等四方面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进行了探讨,从发展性、全面性、动态性和特色等方面阐述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职业学校数量日益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问题给人带来不少担忧。回顾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许多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数量增长—质量下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这样的发展过程。目前相当多的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办学条件落后,无法确保教学质量。对于学校而言,教学质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因此,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评价。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通过监控与评价的主体采用一定的运行机制和标准作用于客体,然后收集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全面评价教学工作、诊断与更正教学过程的偏差等活动,从而改进教学工作,最终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结构系统。

  1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类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通常都是通过学生评价、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管理者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几种形式进行,这种监控和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但其效果还不够理想。

  1.1欠缺对体系理论的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大量、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诸如体系架构、环节设置、实施部门、评价标准及反馈处理等均需要反复论证,认真思考研究。然而,目前国内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大都来源于高等教育,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如果长期缺乏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很可能由于缺乏理论支撑使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进而直接影响到监控和评价效果。

  1.2注重“教”,轻视“学”

  目前的职业教育过于注重抓“教”的方面,而轻视“学”的方面。因此,导致现行教学评价模式的重点就成了评价教师的“教”,评价指标过多地关注了老师教这个过程,即使有对学生的评价,其目的也都是为评价教师服务,缺少学生对于教学的主观感受、缺少学生对于“学”得的反思和评价。重视学生学*的结果,忽视学*的过程;重视学生被动接受,忽视发现创新。这种只追求结果而轻视过程的作法,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他们的创新。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判断一堂课是否是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从中学到了东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

  1.3重视“他评”,忽视“自评”

  现阶段教学质量评级的方式主要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为主,这些评价方式都属于“他评”。以定期的教学检查和不定期的课堂听课采用“评价表”、“听课打分”的方式进行。对于“他评”,学校通常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源以期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因为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招生和学生的就业等。但是对于“自评”关注度不高,这是因为“自评”不会学校造成较大的外部影响,很多学校采取的态度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加上教职工之间都是同事关系,很难不被人情左右,导致评价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和优势。

  1.4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现阶段多数职业院校采取的都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通常的方式是在课程结束和学期结束时,给各个学生一个百分等级分数,作为学生该课程的学*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只考虑到了结果,缺乏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9-13]。应该更新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利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的评价方法,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思考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合理的评价手段,基于广泛的支持和参与而进行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1统筹发展性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只是院校的手段,并不是目的。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教师真正投入到自身岗位中。以促进教师专业和能力发展为目的,以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关注眼前,更应该考虑未来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劣势,使其更加了解自己,提升其综合实*。

  2.2注重全面性

  教学评价应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研究者,学生应自觉学*、独立思考。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仅仅把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依据,而应以学生的发展为衡量尺度。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在于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状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保持学*的热情,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3重视动态性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是相对稳定,但其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在日常管理中,院校应在自然、常态的条件下,对于影响教学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归类分析,有明确的和便于操作的指标和标准,建立起一个教育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对于其指标体系根据时代进步保持动态性。

  2.4突出特色

  由于各院校办学历史不同、情况不一,教学工作评价模式不可能统一。不管采用何种机制与形式,只要管用,能达到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效果,就是合理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注重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传统办法,在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既是一个教学工作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院校管理的理论问题。院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其终极目的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试方法及评价模式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过程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考试内容多元、成绩构成多元、考试管理全程监控等全方位、全程性的评价体系。

  教育教学论文 9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观的实施,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科技化和多样化。而现代教育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幼儿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在加工处理信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并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使之与自己的授课内容相结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成效。本文围绕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幼儿教学展开讨论,希望能给教师们以启迪。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幼儿教育教学;探讨

  在数字化的时代,一切都在快速发生变化,想要不被时代抛弃,就要跟紧时代的步伐。教育也是如此。课堂教学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代化及教育技术可以很好地把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利用刺激幼儿的五官来进行教学,从而优化教育结果,动静结合,生动直观地把知识传授给幼儿,使他们得到很好的启发。

  一、现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

  素质教育被列为现代教育任务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教育方法只是强硬地把知识灌输给儿童,不管这些知识在幼儿阶段能不能接受,也不论教育方式,以至于让很多孩子产生了不想学*、惧怕学*的心理。孩子的知识没有得到增强,学*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在幼儿阶段,一定要重视素质教育,要让幼儿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上来,就需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而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对学*产生兴趣,从而自主的学*,使幼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位。

  (二)教学模式的更新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的性格培养,品质塑造等方面出发,既能够提高幼儿的知识吸收效率,又能弥补传统教育观的缺陷,使孩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让幼儿明白,学*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任务,他们应该自助学*,做学*的主人,促使他们积极探索,多思考多提问,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任务。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设置电视栏目,增强幼儿的自控力

  幼儿处于一个自控力低下的阶段。因此,若想幼儿能在教育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就要使课堂活动充满娱乐性,让幼儿觉得活泼有趣,就会主动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上来,比如播放一个动画片,猴子过桥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像动画片里的猴子一样在过桥时互相推挤是无法过河的,只有谦让才能让大家顺利过河。孩子就会懂得,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人多的情况,要自觉地排队,要遵守纪律,懂得尊重长辈。另外就是通过奖励机制来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上来,谁答对了问题就可以获得一个小的奖励,比如一颗糖果或一朵花。孩子们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努力学*,从而完成教学目标。这样,学生的自律性也得到的提高,老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比较容易再进行类似的活动。

  (二)增设团体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的精神

  在课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游戏来激起学生的学*兴趣,比如分组做游戏,老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当幼儿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他们就会学会团结合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完成任务。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很多孩子被家长溺爱得有些自我为中心,但只要把他们放到集体中,他们就会为了融入这个集体而作出相应的改变。从而变得自立和温和,不再是小公主、小王子,而是能够进行正常人际交往的儿童,对他们未来融入社会也有一定的帮助和影响。

  (三)创设课堂情景,提升幼儿学*能力

  现代教育最重视的莫过于学生的素质拓展。为了使幼儿能够全面得到锻炼,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因此教师要多创造课堂情景,使学生能够在情景中得到成长,使他们成为个性化的个体。比如制作一个PPT,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画来进行语言练*,对这个画面进行描述,从而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形容能力。或者让他们针对图画,对老师提出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

  三、结语

  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育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保证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彻底贯彻现代化教育观,改革新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完美地展现出来,以解决幼儿在学*中面临的阻碍和各方面的难题。使幼儿能够在合适的、正确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雷巧娟,武瑛,李会功.幼儿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应用[J].科技风,20xx(14):224.

  [2]曹秋.增强课堂的生机与活力———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J].教育前沿:理论版,20xx(2):111-112.

  [3]冯慧.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谈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xx(5):101-102.

  教育教学论文 10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观点,这一观点迅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推广。如此可见“德”的重要性。师德是为师之本。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最美教师张丽莉危急时刻,用瘦弱的身躯挡在失控客车的前面,奋力抢救学生,最终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她的义举正是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高尚的师德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身,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具有标识作用,所以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教师有了人格魅力,他才会有威信,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他的教育才会获得较大的成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培养和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以此铸就高尚的师德。

  教师的师德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健全的个人人格素养。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不把教书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的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他们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也只有这样人,才会爱岗敬业,大公无私,才会以崇高的师表风范出现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中,才会自觉地用自己的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熏陶下才会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才会有益于未来社会的发展。

  教师的师德来源于个人渊博的学识和优雅的气质。拥有优雅气质的教师一定是学识渊博、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充满活力的人。这样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他们很会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倍受学生的喜爱,他的品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和培养。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的各方面性格能得到良好的影响,受益终生。拥有优雅气质的教师一定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衣着仪表,他们在洁身自好的同时,也会影响和教育学生讲究仪表,注意文明,让那些行为不检点人在他面前自显形秽,无地自容,从而予以收敛,并逐渐养成注意良好自身形象的优秀品质。

  教师的师德来源于出众的口才和准确敏锐的判断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教师,他们很会说话,很讲究语言艺术,注重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这样的教师学生喜欢接*,并很容易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他的口才,他的能力让学生折服。他对学生教育的话语才有分量,才富有感召力,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震慑力,对学生的教育是深远的。这样的教师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事物的变化具有前瞻性,进而能对学生因材施教,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他们对事物的发展方向有着准确的判断,从而能得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处理学生的纠纷时,他们善于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关键,提高办事的效率,会让学生受到教育,并心服口服。

  教师的师德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宽容和慈爱。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不是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是学生学*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他们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他们对学生在探索的过程,在学*生活中的过失,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相信并让学生自己纠正过失。他们会在*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他们胸怀博大,能包容性格各异与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长者,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良好的行为*惯的养成,更会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热冷暖放在心间。

  教师的师德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他们始终以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他们不会陶醉在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的失败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他们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更加丰硕的成果。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作一个具有美好人格魅力的人,要拥有一颗宽容学生、信任学生的博爱之心。让我们每个教师努力地培养自身的素质,用自己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品德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5)

——以合作议论文范文5份

  以合作议论文 1

  有一句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一个和尚抬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些话说的都是团队合作的力量,要远远的大于个人的力量。有时候你自认为自己强大,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其实是自己愚昧,井底之蛙。就好像篮球一样,是五个人之间的合作,如果你光一个人冲,就算不被累死,你也赢不了,比赛。

  不过合作之间如果两个人没有默契,两个人之间不能交心,没有信任的话,那反而会造成一种矛盾和更大的困难,导致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的不断增加,咱们这个国家,或者说是人类已经开始走向了新的时代,早已不是几千年前的那一个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更不是以前那种战场厮杀,一人骑马挑战千军万马的年代。在现在这个社会,仅仅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成就大事的。所以你需要合作伙伴,你拥有家庭,你需要一个伴侣,然后需要一个孩子。你去创办一个公司,需要一个信赖的合伙人,也需要值得信赖的手下底下的员工。你出门办事,不只是靠自己的关系,你可能还需要有你的朋友。所以说,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只是大海中小小的一片叶子,想要获得成功达到人生的巅峰,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很难的,所以说从这些经验和例子上来说,得出的这么一个结论,团队胜于个人,想要成功,就需要拥有自己的团队。

  说到团队就不得不说合作,如果说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那是一个团队吗?不是,那仅仅是多个人而已。什么叫做团队,你必须要有凝聚力,你们的心必须在一起,你们的信仰必须是一致的。而且你们一定要有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为之奋斗努力,也就是说,你们之间需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凝聚力,否则你们不仅在事业上很难有成就,在社会的发展中,也很难再与其他队伍的竞争中处于一个优势的地位。所以说,合则共赢不合则散,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

  我们可以经常的看到天上的大雁组成一个完整的'队形,向着前方向着高空飞行。其实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他们的飞行的形状一般都是v字型,在最前方的那只大雁为首领,它会在前面开路,带领其他的燕群飞行,而减少阻力。连动物界都有这么聪明的举动,咱们人类更应该看重合作,因为这样的队伍飞行可以大大的减少空气的阻力,而节省雁群的体力。这就好,比团队合作的时候,你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一样,但是你非得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你就会费力费脑。所以说,和不把这一个事情,这一项工作交给你信任的伙伴呢,从而减少时间,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呢?

  团队之前需要合作企业之间需要合作,国家之间也需要合作,而对于个人也需要合作,需要朋友,现在是个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时代,在这么一个社会中,有很多很多的机会存在,我们是否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登上自己的人生高峰,就看你有没有合作的精神。千万不要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扛,一枝独秀,并不是英雄。

  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大家所有人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生活中,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掌握这些技巧,知道给我们带来好处,去学*去努力,一起,共赢。

  以合作议论文 2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团结力量大,透过分工合作,将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上一次的运动会,我们班参加了一项团体比赛──大队接力,大家秉持着同心协力、勇往直前的心,且在练*时认真又努力,并发挥了合作的精神,终于获得了接力赛的冠军!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当我们在做家事的时候,也可以分工合作,就像洗衣服的时候,可以妈妈洗衣服,爸爸再晾起来,衣服干了之后,兄弟姐妹就合作把衣服一起折起来,所以,只要大家合作无间,再多的事,也能完成,同时,家庭气氛也会越来越和谐。

  反之,如果我们不合作会怎么样呢?记得有一次,同学们一起打扫厕所时,每一个人都很用心,想把厕所扫得亮晶晶的。但是,却有一个人不愿打扫,反而顽皮地拿着水管到处乱喷,害大家全身都湿透了,还被老师生气的教训了一顿,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呀!

  因此,合作非常的重要,如果大家一起携手合作的话,三人同心,黄土也能变成黄金,再难的事也可以完成,但若是不合作呢?则会孤掌难鸣,一个人不管做任何事,都不会比和别人互助合作,做得好,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合作,才有美好的成果。

  以合作议论文 3

  江苏省沛县自20xx年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病员急剧增多,报销人次大幅增加,给新农合资金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一、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

  目前,沛县共有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481个,其中村级430个、镇级27个、县级6个、市级18个,形成了多层次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结算网络化、电算化,补偿稽查制度。农民参合人数由20xx年59.1万人增加到20xx年94.78万人,参合率由最初的60.75%提高到100%;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20xx年各级财政投人资金1005万元,20xx年增加到2.67亿元。20xx年累计补偿229.91万人次,累计补偿41402.05万元,县镇两级住院费用政策补偿比达到83%。

  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持续有效筹资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强调“个人、集体和**多方筹资”、“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但实际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筹资难度相当大,特别是一些贫困镇区,农民支付能力不高,筹资能力明显不足。镇村干部和乡村医生筹集个人负担的部分成本较大,效率较低,甚至出现了个别村干部、卫生室人员垫付农民个人负担资金的现象。

  (二)重复参合参保现象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制度设计因素,比如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允许在城镇就读的学生和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这部分人员有的已参加了新农合,造成重复参合参保。二是信息不能共享,由于现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由两个不同的机构承办,两种基金的筹资时间不一致,新农合信息*台与医疗保险信息*台没有实现对接,对参保人员信息核实的难度较大,造成重复参合参保现象的发生。

  (三)基本药物品种价格不够合理。一是基本药物目录过窄,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基本药物数599种,远远低于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894种。目前,群众较常用的品牌药、小儿适宜剂型药品、眼科等小科用药药物品种缺失。而且常用品种配送不及时,有时不定期缺货,有的甚至长期缺货,如三七片、丹参片、甘草片等,加之少部分慢性病人常用药品以及群众已经接受并且*惯了的常用药品不在目录之内。二是部分药品价格不尽合理,部分基本药物中标价不仅高于制度实施前自主采购价,甚至还高于制度实施前的药品零售价。

  (四)基层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部分乡镇卫生院执业水*低,服务不规范,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较突出。乡村医生素质参差不齐,少数村级卫生室执行基本药物价格和诊疗服务标准不到位,有的没有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报销相关费用。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一)强化制度宣传,优化医疗服务。要对村组干部进行专业的系统化培训,广泛、深人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把参合办法、权利、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要按期公布住院补偿报账费用,增加透明度,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要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业务水*和工作效率,改变服务态度,向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务。

  (二)整合医疗制度,避免重复参保。按照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制度之间的*稳有序衔接工作,将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一合并实施,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机构合并归一个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利于降低管理成本,防止财政资金的重复投人。

  (三)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成本。建议在符合国家医改政策的前提下,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或增补药物目录品种,特别是儿童、老人、妇女等重点人群常见病防治药品,以满足群众合理的基本用药需求。继续推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采取药品集中采购、公开询价、竞标和区域配送等办法,减少购销环节,降低药品购销成本。同时,组织药监部门加大对农村药品市场的整治力度,严格农村药品批零企业的经营准人,打击非法经营,净化农村医药市场。

  (四)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定点机构监管。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坚持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诊疗程序和用药行为,控制目录外用药,对药效相同或相*而不同药名的药品,医疗机构必须采用目录内用药。要加大对“滥用药”、“滥检查”、“滥用高值耗材”、“炒卖病人”、“滥收住院病人”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认定点医疗机构、病区执业医师的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严重违反规定的,要取消定点资格。

  以合作议论文 4

  中国有句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就足以证明合作的重要性。

  没有人比李致新更能深刻地体会“合作”含义的了。从1988年到1999年的短短十二年间,李致新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壮举,与黄金搭档王勇峰一起成为最先登上七大洲最高峰的中国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一个人在自然面前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人组成的集体能够克服人们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是有首歌吗?“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

  其实啊,人们协作的领域何止在挑战自然、挑战极限方面呢?不久前,科学界的一条消息再次引起世人关注:中、美、日、德、法、英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绘制出了比此前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更为完整、更为准确清晰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不是六国科学家协作的成果吗?不仅科学家们在合作,人体内3万至4万个基因细胞也像人一样甚明事理,彼此分工合作,组成了据说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人,其功绩实该彪炳史册!

  也是不久前──不,该说是上个世纪了,还有个时髦话题,那就是:全球化。据说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一万多个零部件,其中的绝大部分是非波音公司独自生产或者美国国内公司生产的,而是产自世界各国的众多公司,咱中国还为他们提供了飞机的*衡尾翼呢。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齐集美国,由波音公司组装。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合作互补越来越密切,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就会像波音公司与各零部件生产公司的关系一样,表现出更大的依赖性,世界便逐渐成为人们所说的地球村。

  这时,我又想起了物理上的“力的合成”理论。两个力合成时,只有方向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合力才最大;当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有夹角甚至相反时,合力就会变小甚至为零。

  以上种种的事例都能证明协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动物世界,还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成就事业,都需要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合作。

  以合作议论文 5

  人生中,一个人若想有所发展,他就离不开众人对他的帮助与支持,离不开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上演的一段又一段故事,无不说明合作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曾记否,秦灭六国就是利用六国的不团结、不合作的这个弱点逐一攻破的。故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道:“灭六国者六国也,而非秦也。”若是六国能团结起来抗秦,六国之亡或许就能免矣。秦始皇用其远交*攻之策,而六国君主只顾自己的利益,却没想到正中秦人心怀,这六国灭亡的事实就深刻地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由此可见合作是多么重要呀!

  还记得那个黑色的“5·12汶川大地震”吗?中华大地上发出了阵阵的撕裂声,国人悲痛万分。但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它震不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团结关爱的合作之情。

  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美丽的山河图,纵然山河破碎,纵然困难重重,但人们手拉手,心连心,筑成了一座坚强不摧的长城。我们也看到了**战士们义无反顾冲向废墟的身影,看到了白衣天使悉心照料着受伤的群众,看到了心理老师耐心地为孤子们讲述着梦想的伟大,看到了用爱编织成的一件件物品运向灾区……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了更加顽强的中国。

  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伟业积累在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个体上,是一个个*凡的付出,却造成了伟大的传奇。爱迪生因发明电灯而流芳于世,但他的发明离不开全身沾满土灰的工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离不开那些为新中国事业顽强奋斗的人。

  而我们,从现在起更应该明白合作的重要,前面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你走过去需要的不仅是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众人的帮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有信心向前吗?

  迈入新时代雄心勃勃的你,别忘了合作就是力量,合作会让你充满活力与信心。

  拥有合作,才能拥抱成功。俗话说“兄弟齐心,齐力断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只有拥有合作,才能拥抱成功。一人之力是站在海岸遥望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需要风浪的推动;一人之力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需要朝霞的映衬;一人之力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形了的婴儿,需要母体的滋养。

  合作是通向成功的指向标。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30年时间精密观察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精确可靠的资料,但不善于理论思维和科学整理未能有重大发现。临终前第谷将资料交给开普勒,并告诫他按这些资料编制星表。第谷的精确观察和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终于引出行星三大定律的发现,揭开天体运动的秘密。没有合作,哪来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合作是铺向成功的基石。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多次立功,并使完璧归赵,被赵王重用。担任赵国宰相时,廉颇将军居功自傲,十分不服气,并处处刁难。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廉颇处处相让。在廉颇明白了蔺相如的初衷后,非常惭愧,亲自到宰相府负荆请罪。他们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精诚合作,是赵国日渐兴旺,将相和被传为历史佳话。没有合作,哪来的国家兴旺?

  合作是开往成功的列车。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联军抗击秦国的侵略,但是由于眼前利益,不能很好的合作,导致失败。若各国在当时精诚合作,集中各国兵力,物力和财力,是一定能够打败秦国的,所以说拥有合作,才能拥抱成功。

  让成功之花在合作的土壤里盛开;让成功的清泉在合作的泉眼里喷涌;让成功的山鹰在合作的蓝天中翱翔;让我们在合作中拥抱成功。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事情都无法避免竞争这个现象的存在。

  我们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事情也都无法避免合作这个现象的存在。

  所谓竞争,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为谋求他们共同需要的资源而进行比较、追赶和争胜的过程。而合作则是个人或群体为谋求共同的目的彼此配合的社会行为。另外,竞争和合作都是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要的。

  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始终充满着竞争,竞争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正置身于为中华崛起而奋力拼搏的历史大竞争的洪流之中,要自觉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焕发人生的光彩,促进社会的进步。从个体来说,竞争影响人生。竞争能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很大,而安于现状的惰性也同样大。竞争意味着对人的潜能的释放。勇敢地参与竞争能拓宽人生业绩,对人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合作具有极大的社会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合作.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合作产生人的群体力量—社会力量,这种力量是单独个体的力量所无法比拟的,也不等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没有哪个人能够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人与人之间需要融洽、和谐,需要互相帮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是需要帮助的。个人只有与他人合作,才有力量。良好的合作,人们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人与人之间既存在着竞争也存在着合作,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信心,不敢跟其他人勇敢竞争,那么我们就是懦夫,我们的成长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但是为了自己的成功,不愿意跟他人交流,不愿意告诉他人自己掌握的知识,也就是说不肯相互合作,那更是一种做人的失败。一个不懂得跟他人合作的人,即使暂时可以取得一点成就,但他不可能永远成功,因为这个社会是合作的社会,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的今天,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同时又需要更加紧密合作的社会。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能力。

  只有在真正意义上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学*、工作和生活中知道真正应该怎样做的,也只有在真正意义上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把竞争与合作用到我们现在乃至今后的学*工作中去,让竞争与合作这个理念贯穿我们的整个行动中,在竞争与合作中,发挥我们的材质、开发我们的潜力、增长我们的信心、助我们走向成功.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6)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范文5份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1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由于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整个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要环节。本校非常重视天然药物化学的实验教学环节,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并在课时安排上将实验课的课时数与理论课课时数的比例提高至1:1。做好实验准备工作是确保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顺利开展的前提,意义重大。为确保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本文着重从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理论水*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和加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理论水*和业务能力的培养

  随着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教学实验已由单纯验证性实验转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且实验内容多由药学、色谱学、波谱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学等学科共同构成,这就要求从事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应不断学*和拓展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时刻关注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动态,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可行的实验方案探索和改良,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和业务能力。

  2做好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教学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将课上所学理论加以验证,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准备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完善性和科学性既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我们认为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制定周密的实验准备工作计划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用品种类多而复杂,有些实验内容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准备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因此,要想做好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准备工作,必须有周密的计划。首先,实验技术人员需认真研究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了解实验内容和目的,核对实验课表,并根据课表及实际情况,按日期制定实验教学进度表,防止漏课、误课。其次,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确定的具体实验项目,并对实验项目、实验室情况、学生班级及分组情况、实验带教老师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总。最后,实验技术人员需要认真研读实验指导,根据教学进度表以及具体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实验用药品、试剂、耗材的采购以及实验仪器的调试工作。此外,实验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存在操作不当等问题,需提前做好应急措施的准备以便能及时处理,比如预留一些实验用材料等,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用品的短缺或仪器故障,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和进度。

  2.2认真做好预实验

  实验教学是一种以验证科学理论和探索客观规律为主的实践活动,须准确、客观、真实地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总结。预实验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做好预实验能够使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带教老师了解实验环境、清晰实验流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等,明确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获得正式实验前的最初资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教学的质量[8<。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预试中相关实验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初略计算出学生实验时需要的数量,并对所需实验材料的库存量进行核实,查缺补漏,提前做好准备,保证实验进度和教学质量。天然药物化学很多实验,都涉及薄层色谱或成分鉴别,实验过程中需用到不同种类的展开剂(或洗脱剂)和显色剂,而此类试剂大多需要现配现用并再次进行预试,检测新配制显色剂的显色效果和展开剂的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进而保证后续实验的显色和分离效果,避免因不同批次的试剂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3科学总结不断改进

  总结是做好各项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每次总结,可以全面、深人地了解以往的实验教学工作情况,并正确认识以往实验教学工作中的优缺点,后续实验教学工作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实验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比如,我们每次实验结束后与带教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对整个实验方案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和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淘汰落后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方法。比如,在做提取实验中,以前常用溶剂提取法中的回流提取法,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现改用超声仪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节约成本,操作简单,不存在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加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与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环境分不开。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3.1实验材料的管理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需要用到各种药品、试剂、耗材等材料,在实验准备工作中,实验技术人员应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及其保管、处理的方法。每次实验前应列出所需的实验材料清单,若实验过程中需用到有毒、易爆、存在安全隐患的试剂或其它特殊材料,应认真给学生讲解清楚相关实验用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下课后要求学生及时将有关实验用品按照要求整理好,经老师核实无误后方可离开。

  3.2实验仪器的管理

  实验仪器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仪器管理是搞好教学、推动实验室发展、促进科研水*提高的重要保证[1°]。由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所用设备品种较多,为了保证实验课的正常进行和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在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准备工作过程中,应做到:(1)实验开始前,实验技术人员须准备、调试、检查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在提前熟悉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关仪器正确使用的培训,在保障实验顺利开展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仪器损害;(2)实验过程中,仪器若出现不稳定或故障时,要求学生及时告知带教老师或实验技术人员,不可自行打开仪器或强行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仪器损害甚至带来安全隐患;(3)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仪器使用实际情况,做好仪器使用情况登记工作,对于不稳定的或出现故障的仪器要写明原因,方便后续实验前的仪器调试及仪器后期维修。

  3.3实验室安全卫生的管理

  清新整洁的实验室卫生环境是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的前提。由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涉及提取、分离、成分显示鉴定等实验,常需要用到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易挥发试剂,如高浓度酒精、石油醚、甲醇、氯仿等,实验课结束后有些药液、药渣、显色剂等会残留在实验台和地面上,如不进行及时、彻底的清理,将对实验环境卫生和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产生严重影响。此外,部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认真考虑人身防护(包括实验者和来访者)措施,实验室均需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因此,本着“隐患胜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的精神,实验室需制定切实可行、详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卫生细则,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和学生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在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好的实验氛围的同时,确保安全、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4结语

  实践证明,充分和科学的实验准备工作是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石,做好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准备工作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能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积极学*新理论并探索新的实验准备工作方法,逐步实现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的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准备的质量。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2

  如今,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的有效形式,更是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试验手段。分析化学实验的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它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目前,环境问题频频发生,社会对研究环境方面的人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研究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因此,培养环境工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而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可以与环境学科融合,做出一些方面的改革或改进。文章融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技术能力,为分析化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为新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1结合环境专业特点,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单调,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受到了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实验教学以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为背景,将相关科研项目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还将引起学生的科研兴趣[4],促进了分析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例如,河池学院教师申请了有关广西南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项目,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项目中测定矿区中的微量重金属铜和锌含量引入其中。先向学生介绍铜和锌的物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等。然后简单介绍南丹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情况,铜锌的监测方法,可选用络合滴定法,也可选用原子吸收法,教师顺着科研的思路进行讲解,然后对其测定过程进行讲解与演示。这样,学生从中学*到了滴定法中的络合滴定,以及仪器分析法中的原子吸收法的设备和操作方法等等,对该测定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较多的兴趣,还接触了科研项目,将知识学以致用,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

  2增加环境方面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提升学生综合实验素质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实验技能,来提高扎实的专业基础素质。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创新能力,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定。基础性实验技能是片段式的,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可将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者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有机地综合在一个实验当中,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扩大化,更高效地去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5]。例如,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结合河池学院承担的广西东兰坡壕湖的水质监测项目,开设对其水质科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方法,设计“水体特性分析与质量评价”、“坡壕湖水质测定与建模”等实验。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有关书籍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有时候不可能一次成功,在多次的失败与尝试中找到最佳的方案,不仅激发学生学*的探索性,自觉性,提高了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环境监测的主动性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环节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较多,缺少感性认识,针对这种现状,有时候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无不是一种好的方法。比如多媒体。科技的进步使得多媒体教学普遍进入课堂中,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相比传统的黑板板书的教学,多媒体减少了课堂的板书量与板书花费的大量时间,同时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录像、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主动性。像分析化学实验中,学*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时,教学可以以对亚硝酸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测定相应的吸光度为例,而这也是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实验的一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大气中氮氧化物讲起,介绍其测定方法,若选用甲醛吸收法时,教师对实验原理和过程予以讲解,通过视频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大气采样器,观看采样器进行氮氧化物的采样,规范操作步骤,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如何将配置标准溶液,以及标准溶液以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值在分光光度计中测定的过程,同时对关键步骤不断强调,以及强调一些注意的事项。整个过程显得内容充实,拓宽了学生的环境知识面,全面地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再比如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实地参观考察。这项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过程,可开阔学生的环境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有些大型仪器是模拟工业企业设计的,教师应参与指导学生到校外实*,在认识实*阶段以调查为主,在中期实*和生产实*阶段,带领学生去参观,由实*单位负责人给学生进行细致地讲解,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设备,掌握设备的完整操作流程,把课堂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4举办实验技能竞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

  分析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是得到分析数据的基础,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6]。尽管努力提高学生实验的研究性和综合性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常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弱等现象。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强化环保意识,可以开展以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强化绿色化学理念。这种技能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选择监测污染物为对象,尤其是对污染元素的定性和常量组分的定量分析,来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基本分析化学操作和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质量[7];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理解化学原理理论,一举两得。在竞赛中可适当增加一些绿色化学的知识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

  5结语

  通过以上提出的实验教学改革,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应用性能力。通过与环境工程学科的融合,坚持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向,并不断积累经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会更好地服务社会,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康学军,张建新,许茜,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实践初探[J].大学化学,20xx,20(4):20-21.

  [2]孔祥*,王娟,吕海涛.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28(7):164-166.

  [3]柴立元,王云燕.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8(7):164-166.

  [4]张军香,董韶鹏,袁梅,等.科研课题向实验教学的转化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27(5):18-22.

  [5]杨文君,陶志华,何为.研究型设计型分析化学实验改革的一点思考[J].广州化工,20xx,41(24):187-189.

  [6]朱明芳,唐睿,周清,等.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启示[J].广州化工,20xx,42(14):210-217.

  [7]赵祥华,周莉,王莉敏.实验技能大赛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及创新[J].广州化工,20xx,44(4):155-156.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3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从事化学专业工作,不论是从事应用化学的,还是研究理论化学的都应该高度重视化学实验,21世纪需要的是新世纪全面型的优秀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强调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特殊作用。将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相结合,以高水*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系统性学*与研究性训练相结合,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环境。

  《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医学类和农林等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一门最基础的实验课,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和认识化学反应的事实,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一般制备和提纯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测量实验数据,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与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实验素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是学好其他专业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改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整合优选实验课内容注重实验系统性

  在深入研究化学素质及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从面向21世纪对人才的化学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出发,构建人才培养中相应的化学实验教学框架,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不同类型的专业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化学实验课程。打破化学二级学科的壁垒以及实验教学依附理论课教学的传统框架,使之成为独立的、具有自身规律和理论方法及手段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门新的课程——“大学化学实验”,以化学研究为主线,按照“化合物制备→分离→成分分析→结构鉴定→性质测试”来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循序渐进的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即“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基础训练实验”教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具备正确观察、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为综合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做出结论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在“设计实验”阶段,学生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正确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中,力求反映工科特色,努力联系工程、社会和生活实际,以实验特有的应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改革实验教学环境,实现微型化实验,处处体现实验过程绿色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副产物,因此需要我们不仅灌输学生保护环境的思想,还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环境友好化,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实际工作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1)减少或者合并验证性实验。大量的性质实验如:烃的性质、醇、酚、醚以及相应的醛、酮、醌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这些知识学生也可从课堂中获取,甚至有些知识已在中学教育过程中接触过。事实证明,压缩性质实验并不影响原有的知识层面;再者,性质实验所用的试剂多,耗量大,投入成本较高,学生每做完观察过一个实验现象,就要弃去这批用过的试剂,产生的废物多且难以进行无害处理,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污染,这与绿色办学理念相悖,因此压缩性质实验,可以节省实验教学投资。(2)实验过程的微型化操作。将合成实验中的用量减半,实验器皿实行微型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节约了实验过程中药品的用量,减少了废物废气的排放,降低了对于环境的污染,而且大大节约了实验成本,以此可以给学生多做一些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的综合动手和动脑的能力。(3)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等制作成课件,利用声音与图像,清晰而形象地显示实验全过程,能够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既形象生动,又节省药品。

  三、改革实验考试方法和实验考试评价方法,实行综合评分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时成绩合理评定非常重要,我们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各个环节、实验预*、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都给出了相应的评分细则,记入*时成绩。另外,实验考核既考操作也考理论,理论考试涵盖面广,操作考试多题抽签,并留有设计余地。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4

  【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作为医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化学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课,起着联络基础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且生物化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实验性很强的基础主干学科。生化实验技术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学会运用常规实验技术探索生命现象及本质是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急待解决的严峻问题。怎么样克服问题,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本人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1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医学生从基础课程步入临床课程的过渡学科,是学生学*专业课程的起步阶段,教师在指导实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除了加强指导外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发展进程以及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用正确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学*怎样认识自然,怎样认识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观。

  2主动交流,耐心指导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十分重要。通过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的综合情况,获得大量教学信息。如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掌握情况及学*态度等,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则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目标,理解教学内容,巩固己获得的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技能。同时,交流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依赖,活跃和优化教学气氛。

  3理论课内容和临床医学知识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课,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反映学*生化究竟与学医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要学它,对以后的临床究竟有没有帮助?这些问题其他基础学科同样会遇到。生物化学书本上的许多理论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可以消除学生心中理论和实验分离的感觉,自己动手验证某个重要的结论,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得知底物浓度、酶的浓度、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我们开设了“酶作用的特异性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这一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理论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的实验中,在实验课堂上引导学生复*血糖的调节,同时联系临床,阐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本实验联系了临床上检验血糖的方法,增强了实用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4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

  为了强化学生实验的规范化操作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写明实验方案、实验所需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实验器材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准备。虽然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实验设置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基本熟悉了实验准备的全过程,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收到了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5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实验指导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动手能力,他们是实验教学的主力军。对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按照人才培养对实验教学师资的要求进行,鼓励和帮助实验指导教师的进修与学*,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在教学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6加强实验建设,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实验

  一个学校实验教学的好坏,取决于这个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当然就是条件,就要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备、药品的种类和质量、药品和仪器是否齐全,实验室的设备,能不能满足开展学生试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的需要。

  7加强实验技能考核,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校为医学中等职业学校,生物化学的教学课时少,相应实验课时也较少,加上*几年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实验条件和设施相对滞后,每次实验学生人数较多,而实验仪器较少,在做实验过程中,少数学生缺乏主动性,只看别人操作,自己不愿亲自动手,不能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实验课只要求学生操作,不进行相关实验考核,学生缺乏压力和动力,认为做不做关系不大。其后果是少数学生易产生惰性心理,缺乏进取心,缺乏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更谈不上有所创新和发现,而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学生所必备的能力。因此,我们应从一点一滴做起,抓好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必要的考核机制,并把成绩记入总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重视实验,最终目的使每个学生成为高分高能的合格人才。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 5

  摘要:如今,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化学学科和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多数情况下,环境破坏是化学污染造成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规范实验操作,培养环保意识,以化学实验来注入环保知识,在探究实验中增强环保体验,养成良好的环保*惯,在学生学*化学知识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保教育

  引言

  初中化学实验在新课改之后,更凸显了课堂实验的探究性、灵活性与趣味性。它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意识,强调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深入分析环保教育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学*,进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一、规范化学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必然会涉及燃料、药品等,这些化学实验材料均潜藏着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在化学实验中,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化实验操作训练,使他们严格遵守实验方法、步骤,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反复强调规范性实验的重要性,确保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准则进行操作。同时,做好废弃物品处理工作,从根源上预防实验污染的发生。比如,在进行盐酸中反应检测金属(铜、镁、铁等)性质实验时,虽然学生均已不是初次进行实验,教师也再三对实验操作进行了规范强调,但某些学生仍然会掉以轻心,甚至将实验准则须知抛之脑后。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应时刻给予學生提醒:“同学们,完成实验后,剩余的废水、废液应如何处理?”学生答:“将其倒入专门回收废液的容器里。”教师问:“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学生答:“因为盐酸有较大的酸性特征,当剩余的盐酸废液接触下水道等金属物质时,可造成下水道腐蚀,还会导致水源污染,因此,需要小心地将其倒入专门回收废液的容器中。”教师总结:“同学们讲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铭记于心,实验过程中,废弃物品、药品等不随意乱倒、丢弃,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监督,在发现问题的时候马上对学生进行错误纠正,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降低实验环境污染的产生。

  二、充分利用化学演示实验,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

  充分利用化学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和学*效率。在进行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对实验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进行创新、改革,以在促进学生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环保教育,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观念。比如在“硫在氧气中燃烧”演示实验中,学生在进行自学实验的同时,教师边操作边强调:“硫取少许,将其置入燃烧匙当中,后将其置于酒精灯上,待其点燃之后,认真观察火焰所产生的颜色,后将其置入氧气集气瓶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要说的?”学生答:“我闻到了刺鼻的气味……”教师问:“大家认为刺鼻气味的产物应该是什么?”学生答:“二氧化硫。”教师再问:“二氧化硫具有什么性质特征?”学生答:“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还具有腐蚀性,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师总结:“同学们讲得都很对,二氧化硫确实是酸雨形成的诱发因素,那么我们刚才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能否排入大气?”学生答:“不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我们该如何改进这一化学实验,避免二氧化硫进入空气,进而使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实验课后,大家分组进行思考探讨。”通过充分利用化学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教学,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进行问题回答,而后教师对实验现象做分析总结,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思,最终在实验学*中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创新的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学*能力,还可使环保知识渗入学生的学*中去,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三、创新设计学生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新的课程改革之后,化学教学增添了探究性实验,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中,其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探究性实验具有较高的环保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育素材对学生展开环保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认知水*。比如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酸雨的危害性,教师在为实验物品(石灰石、集气瓶、锌粒、树叶、水等)做准备的同时,应多收集一份样本作为参考实验,可在下雨后到钢铁厂区收集一瓶雨水,让学生比较分析二氧化硫溶于水和空集气瓶置入锌粒、树叶、石灰石后的化学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即与前面相同,二氧化硫溶于水和空集气瓶置入锌粒、树叶、石灰石后的化学现象。学生观察时会明显地发现,瓶水中的树叶泛黄,石灰石表面起气泡。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实验表明了一个什么样的化学现象?”学生很快地意识到:“钢铁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教师再问:“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了环境污染可发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那么我们该如何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呢?”于是,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节约水电”“不乱丢垃圾”“遵守卫生文明准则”等。通过不断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

  化学在人们的日常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自我环保意识,是新课改后的重要革新内容之一。在初中生刚接触化学实验时对其进行环保教育,正是培养其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可以使环保理念深入学生心中,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7)

——品味_议论文范文5份

  品味_议论文 1

  只要人人都能细细的品味每一天,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充满希望。

  品味生活中的快乐。如果自己在任何情况下受到家长或老师的表扬,一次考试中的小小胜利,都是快乐的事情,值得品味。品味不是让自己沉浸在喜悦中不思进取。从中得到的快乐,把自信带给每一天,把快乐与喜悦分享给别人来品味,会让大家同自己一起快乐。在品味中还可以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来取长补短。

  品味生活中的喜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味生活中的痛苦,也是不可缺少的。

  有些人因为一些小小的不如意,从而放弃了生命。这些人都是些不会品味的人。在家中,被父母唾骂,也是值得品味的。如果把家长换做别人,谁又会有空来闲的来骂你呢?如果没有家长的管教,自己也许会觉得孤单、寂寞。在反过来品位现在,也许会变忧伤为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风靡全球的一部书或一部电影,自己看后会觉得无聊。为什么别人看后会喜欢呢?把问题的答案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会品味,没有发现其中的苦和乐,要发现其中人物的特点。品味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状态,可见品味是多么的重要。

  让我们一起品味生活吧。

  品味_议论文 2

  生活就像一道菜,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交织在一起,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找到生活的味道。

  数学课上,我的同学居然在偷吃,被我发现后递给我一点零食“贿赂”我,同学之间一定要友好相处,我还是放他一马。没想到我同桌居然向老师举报他上课吃东西,我立刻紧张起来,用祈求的眼神看着他,千万不要说我也吃了啊,可是这个不够义气的家伙最后还是说了。结果我们俩都被老师老师叫到办公室上了一节“思想政治课”。我很生气,明明是他给我吃的,为什么还要把我也牵扯进来,唉,这个世界太不公*了,生活的味道是酸的。

  我的数学成绩向来不好,每到写数学作业的时候,也就是我最痛苦的时刻,每写一道数学题,就好像打一场恶战,每当我遇到“武林高手”时,就要用尽我所有的力气才能打败他们。每一次考试就好比跑一场马拉松,总把我累得够呛,如果考砸了,结果更惨,回家就是一顿臭骂。可是不管我多么努力,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我的命可真苦呀,生活的味道是苦的。

  我的数学成绩虽然不好,上课可一直很认真听讲,记得那节数学课,老师把全班同学都狠狠“批”了一顿,唯独我例外,他说喜欢像我这样认真的学生。我脸上的温度顿时上升了好几度,心跳的速度完全不受控制,感觉自己快要“飞”起来了。我马上跑到老师旁边抱着老师,心里感觉美美的甜甜的。老师,我会继续努力学*数学的,生活的味道是甜的。

  生活是漫长的也是多味的,你们一定要去细细品味一下生活的味道。

  品味_议论文 3

  每天一杯绿茶,撒上几朵幽幽的茉莉花或者沁人心脾的白玫瑰花;听听那些或古典或激情的`音乐,再或领略一下梨园的风采;浏览一本富有哲理的小说,或一本浪漫的诗集、静美的散文;徜徉于那些不知名的山水之间,静静的享受生活,感悟人生,醉心大自然的所赐,让心灵自由地放飞,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烛光摇曳中,看袅袅的烟圈随着爱尔兰风笛的音乐轻盈地升腾,一杯宝石色的美酒,晶莹剔透,默默品味;一杯散发着醇醇香味的咖啡,优雅的把梦搅进那个旋涡,缓缓飘来的萨克斯曲也许就是天籁之音;一切都象是在梦中……此刻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任何动静都是不和谐的。然而在我眼里的这一切,终究都化成那个曾经美丽而又苍凉的手势,可望而不可及的凄迷绝丽的花。

  可是在我的选择里没有那些开到荼蘼的绚丽,也没有那些独立尘世的决绝,无须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闻之清心养神,至高至净;品之回味悠长,唇齿留香。在悠扬婉转的古典音乐里开启那扇心灵的窗户,迎接明媚的阳光。翻阅哲人的心得,畅想诗人的浪漫,憧憬墨客的高洁,兴致之极和着弦音轻轻吟来,仿佛置身于*静、和谐、清明、整洁之所。玲珑清音,丝丝入耳,烦俗之事,皆化烟云。

  “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是夜,闲来踏青,才会在诗词歌赋里觅到如此佳境。仰慕前人的淡泊名利,坦率豁达,才会有浔阳江头的琵琶声不绝于耳,才会有香炉峰的紫烟袅袅如入仙境。此刻若无闲情雅致哪来的一茶、一书、一曲、一梦?

  品味_议论文 4

  生活是一首抒情的诗;生活是一支悠扬的歌;生活是一杯醇香的酒;生活是壶清香的茶;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如果说人的一生原本是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用汗水去描绘自己奋斗、拼搏的轨迹,那么生活变是一支铅笔,用它纤细的身躯,在洁白的人生中流泻出风风雨雨。

  生活原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其他的笔。因为铅笔具有不可复返性,一去不回,会

  不断地磨损、衰减,过一段就少一段。鉴于此,我们必须学会珍惜自己的时光,认真对待每一天。

  生活原来是一支铅笔,线条简单是它最大的特点,黑色的线与白色的线相照应,搭配的朴素却不单调,富有哲理的韵味,流露出生命的真谛。

  生活原来是一支铅笔,所有笔中,算它最正直,从不歪斜。铅笔也是最表里如一,它没有其他笔那样花哨,却向世人展现了最真实的自己。

  生活原来是一支铅笔,它由我们*祖辈的大树制成,却从不倚老卖老,永远默默无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着。也正是由这无数的默默无闻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生命如花,咤紫嫣红;生命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生命和生活自古是两个形影不离的好友,拥有生命,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拥有生活,才能衬托出生命的多姿多彩。

  品味_议论文 5

  我坐在窗口,无趣地将抹上尘土的窗,推来推去,还不时傻呆呆地让目光随着窗外喧闹的麻雀一起移动,直到它们离开我的视野。

  转身端详我身后这个粉红色的“世界”,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公主卧室”,可我却品味不到它的美感。

  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窗外。两栋楼之间响亮的回声,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背着一个灰色的包袱,拄着一根棍子,拿着一个铁碗,硬币在里面翻滚着,发出“咣啷咣啷”的响声。走路还颤颤巍巍的,头上的白发怎么看,都像是终日不化的积雪。

  “真悲惨。”我自言自语着。又回头将房间量了一翻,凉爽的空调风吹得我想睡觉,可我还是打破了这一幅和谐的画面,重新回到窗口张望。

  “你给我站住!”一声嘶吼,再次抓住了我的视线:一个女人正追着一个大约十二岁的男孩,后面跟着跑的,是一个八岁左右的女孩。那个女人在路旁的拐角处,捉住了男孩,在他的手心里狠狠地打了几下:“叫你不写作业!叫你去逃课……”最后,那个女人拉起站在一旁的女孩往回走,而那个男孩则哭哭啼啼地跟在她们后面。

  “幸好我妈不是这样的”。我庆幸地说着,心中不禁流露出一丝得意。

  “吃水果啦!”妈妈打开门,在桌上放了一盘西瓜,她朝我笑了笑,走出了房间。我打开手机,缓缓悦耳的古典乐在耳边奏起。

  我不再望向窗外,而是看起了手中的那本书,吃着解暑的西瓜,品味美好的生活。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8)

——高中自律议论文范文5份

  高中自律议论文 1

  自律是一种克制,是一种反省;它更是一种风度,一份超越。会自律的人,一定会进步,会自律的人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驶向自己人生价值的彼岸。

  富兰克林用他的小黑点牢记住了各种做人处事的道理,他每日不忘反省,随时也不忘自律,他将缺点视为敌人并去积极克服它,他随时随地都在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这种做法是否礼貌,于是,他便很能克制和约束自己了,并且在自律的同时他还养成了很好的*惯,那就是无论在做什么之前总会顾及后果不会盲目。自律使他成熟,自律也使他自己更加完善。自律如一个茧,让他在里面慢慢修炼,最后羽化成蝶。自律也是他备受人敬佩,自律使他稳重,大方,行为得体,自律是一列强劲的列车,让他进步,直达成功。

  人生是树,自律是土,树滋长于土,方能枝繁叶茂,结出人生的果实。

  ***自制纸镜子,让自己每日记住行必端,言必正,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对自己的高要求使人望尘莫及而***这种自律的精神则是更加令人敬佩,自律就如一面镜子,时刻让自己清醒,时刻让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它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并配合改正,它有如土壤一般,滋养自己,使人生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也是自己迅速进步,直奔成功的终点。

  人生是茶,自律是沸水,茶用沸水冲泡,方能芳香四溢,凸显人格的高洁。

  《简爱》作者夏洛蒂的.弟弟布朗威尔因为无法克制自己,经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一度荒废学业,他的失败是因为不会自律,自律是一种对欲望的控制,是对诱惑的拒绝,自律是一种理智而冷静的思考,多一些这种思考便会使自己更明确目标,让自己展现出全部的价值,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使自己能更快进步。

  自律是金光灿烂的马缰,它让人受到理智的束缚,不偏离轨道。

  自律是一把心灵的扫帚,它让人深知不足并扫除精神污*。

  自律是一个大头钉,它让你的生命之纸时刻坚守自己的本真。

  自律是一种改造,是最严厉的自我提纯,人格的冶炼。它如同***一般使你勇往直前,不受一切阻拦,它使你飞速进步,不浪费一点时间。

  让我们铭记于心吧——就如塞尼卡所说的:“能自律的人,就是有力的人。”

  高中自律议论文 2

  每个人在学*中、生活中都会遇到对懒惰的挑战、对诱惑的挑战。有一些人在挑战未开始就选择了屈服,选择放下手头的事,去休息、去娱乐;有一些人却选择了挑战,最终战胜了自己,通过自律,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喜悦。

  学会自律,学会约束自己。

  又是两节周四自*课,老师全走了,这也代表着这两节课的收获全部由我们自己决定。如果你十分懒散,打算看小说或讲话混时间,那你的收获肯定一无所有,还可能因为讲话干扰到其他同学。如果你能够自律,就能管住自己,默默地认真地进行两小时的学*,可能你就完成了大半家庭作业,减轻了回家写作业的压力,也就为学*新知识腾出了宝贵的时间。二者相权衡,进行后者的收获必然多过前者的禄禄无为。于是,我毅然踏上了自*之路。翻开作业本,看着一道道奇形怪状的几何题,我感到了不小的压力。转过头来,我看到了小A的满面春风,或许他正与同桌聊着新鲜事;看向前方,我看到了小B的眉头紧锁,或许他正为老师的误解烦心不已呢,看着看着,我的思维早已不知游离到哪儿了。突然,一个声音在我心底响起:“要是一直这么下去,你的自*也会被荒废。”这下子,我强迫自己埋下头来,做起了几何题。只两三分钟,我发现自己已经遨游在了几何王国,同学们杂乱的声音已成了我耳边的微风,只会让我更加专注。经历了两节课的专注自*,我学会了约束自己,让自己不被外界的嘈杂所干扰,专注自己的事。

  学会自律,学会管理自己。

  又到了一周周末,一大早,父母告诉我,他们要去商场采购,这一天由我自己在家过。看着空荡荡的家,我的眼睛又不由自主地盯到了电脑了,正当我准备按下开关,又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你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为什么依然不能自我节制呢?”我愣了愣,回到了书房。看了看窗外,我强迫自己*静下来,开始预*物理。转眼间一上午已经过去。我看了看自己预*的成果,一股成就感涌上了心头。吃过饭,我与相约的好朋友外出打球,锻炼了一下午身体,也放松了心情。回到家中,回想着自己第一次真正地管理好了自己,一阵感动袭来,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学会自律,学会反省自己。

  快期末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开始变得更少。一天晚上,我完成了作业,正准备去看课外书,耳边突然响起了老师的话“想一想文言文注释都记牢了没?”我重新坐了下来,翻开了书,一条一条地过,果真发现了许多已经遗忘了的。我把它们又巩固记忆了一遍。这时我发现自我反省十分重要,能够对所学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所学。

  学会自律,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高中自律议论文 3

  所谓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即指不受外界困境和邪恶影响,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驱使,也不受神意、天命的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立法”,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动的道德原则。它是依赖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任性,强调“出自法则”去行动(利他、利己)。自律使人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纠正不道德动机,在道德法庭上,自己充当起诉人和审判官,检查和审判自己的言行。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自律”,指的是人的行为受自己内在独立思考和价值标准的支配而不是外在的社会规则。

  自律能力,指道德选择和行为是依据通过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的人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所谓自立即自我“立法”,也即自我要求,这涉及道德认识,道德理想诸方面;所谓自行即自我“行政”,也即自我锻炼、自觉践行,养成道德行为*惯;所谓自控即自我“司法”,也即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与通常所谓“良心”或“内心的道德法庭”相似。具体内容包括:自主思考、自我劝告、自我选择、自我修养、自我践行、自我克制、自我防御、自我督促、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塑造、自我判断、自主责任心和自我负责,以及独立的社会适应和交往协作等能力。

  相对而言,他律是指由外在因素决定自己意志的道德准则,即道德选择与行为是由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支配的(如恐惧、压力、图取报偿等)。处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往往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需要靠教师和家长的约束来行动。随着主体自身成熟,这种外在权威形式逐渐转换为青少年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但应该看到,学生在其道德意识建构过程中,情绪性动机、遵从权威和功利性动机占很大比重,效果与动机很难统一,这决定自律的不稳定性。

  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和主观途径。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格在道德方面的规定性,它由价值目标(动力和导向因素)、价值原则(准则因素)和道德责任心所构成的统一体。道德人格完善,则指主体自主作出的道德决定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地被实现的状态或境界。具有自律的人表现出健康人格特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包容性、坚持性和自主性等。

  高中自律议论文 4

  自律,是一门从先秦就开始的一门学问。《礼记》中记载:“君子必慎其独也。”“慎”即“心真”,“独”指“独处”,独处之时仍旧心真,谨慎行事。

  慎独是自律的境界。唐代张九龄在《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曾说到:“不能自律,何以正人?”明代的大学士徐溥就是自律的典范。他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地,黄豆和黑豆数量持*,他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后来为官,他还一直保留着这一*惯。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正是因为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品德,最终才成为了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拥有了自律,我们就可以取得长足进步,走向成功,古今皆如此。大家都应该知道鲁迅刻“早”的故事吧。鲁迅自幼勤奋好学,但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入狱,父亲患病,他为了生计经常奔走于当铺、药铺之间。一天,他上学迟到了,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可不许迟到!”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默默地回到书桌前,刻了个“早”字。后来,父亲的病更重了,他更是频繁地到当铺典当物品,再到药铺买药。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按时到达私塾,看到书桌上的“早”字,非常欣慰。正是凭着自律,长大后他也愈发优秀,在文坛上留下了不朽的杰作,成为时代、民族之魂!

  虽然我们还只是中学生,但同样需要自律。老师不在班时,我们要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学*任务;写作业遇到难题时,不是想着搜答案,而是深入思考,独立解决;课堂讲解再无趣,也不会走神,而是坚持听下去。学*上如此,生活中也如此:无论多紧急,也会遵守交通秩序;时间再匆忙,也要坚持阅读;即使不喜欢,也不肆意评论他人……

  自律能让我们抵制不良诱惑,不仅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益,对于我们今后走上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律成为我们隐形的翅膀,带领我们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高中自律议论文 5

  自律是一种克制,是一种反省;它更是一种风度,一份超越。会自律的人,一定会进步,会自律的人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驶向自己人生价值的彼岸。

  富兰克林用他的小黑点牢记住了各种做人处事的道理,他每日不忘反省,随时也不忘自律,他将缺点视为敌人并去积极克服它,他随时随地都在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这种做法是否礼貌,于是,他便很能克制和约束自己了,并且在自律的同时他还养成了很好的*惯,那就是无论在做什么之前总会顾及后果不会盲目。自律使他成熟,自律也使他自己更加完善。自律如一个茧,让他在里面慢慢修炼,最后羽化成蝶。自律也是他备受人敬佩,自律使他稳重,大方,行为得体,自律是一列强劲的列车,让他进步,直达成功。

  人生是树,自律是土,树滋长于土,方能枝繁叶茂,结出人生的果实。

  ***自制纸镜子,让自己每日记住行必端,言必正,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对自己的高要求使人望尘莫及而***这种自律的精神则是更加令人敬佩,自律就如一面镜子,时刻让自己清醒,时刻让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它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并配合改正,它有如土壤一般,滋养自己,使人生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也是自己迅速进步,直奔成功的终点。

  人生是茶,自律是沸水,茶用沸水冲泡,方能芳香四溢,凸显人格的高洁。

  《简爱》作者夏洛蒂的弟弟布朗威尔因为无法克制自己,经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一度荒废学业,他的失败是因为不会自律,自律是一种对欲望的控制,是对诱惑的拒绝,自律是一种理智而冷静的思考,多一些这种思考便会使自己更明确目标,让自己展现出全部的'价值,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使自己能更快进步。

  自律是金光灿烂的马缰,它让人受到理智的束缚,不偏离轨道。

  自律是一把心灵的扫帚,它让人深知不足并扫除精神污*。

  自律是一个大头钉,它让你的生命之纸时刻坚守自己的本真。

  自律是一种改造,是最严厉的自我提纯,人格的冶炼。它如同***一般使你勇往直前,不受一切阻拦,它使你飞速进步,不浪费一点时间。

  让我们铭记于心吧——就如塞尼卡所说的:“能自律的人,就是有力的人。”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5份(扩展9)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范文5份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1

  一、实验生活化,激发学生学*热情

  物理实验是辅助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实验的操作方式也会对学生的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只是全程自行操作,而不关注学生的实践或者学生对实验的问题,这种实验一定是失败和无效的。所以学生仍然是实验过程的主题,教师进行实验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物理知识,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关注,生活化的实验方式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力”的学*,实验要针对“重力”、“弹力”、“摩擦力”、“液体的阻力”这些内容进行探究。因此教师便可以从生活化的例子中进行引导,教师可以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力’的现象,包括你们现在坐在教室,或者走路,或者睡觉等等一系列活动都受着各种力。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教师可以邀请两位学生走上讲台,相互双手按住对方的肩膀,然后教师让他们互相推对方进行“摔跤”游戏。这时候教师便可以问学生:“这个时候,两位同学分别有哪些受力点呢?他们周围存在着哪些受力点呢?”学生们通过观察可以总结出受力现象:肩膀受到的压力、脚上的摩擦力、讲台承受着双方身体的重力……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便能发现这些受力现象。教师通过学生现场演示的实验法向同学们讲解了力现象的问题。从“摔跤”这个实验中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方式就是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自主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能动性和探究性都体现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所以物理实验教学也要落实到学生本身,只有学生在自主性的操作中才能感受到物理的奇妙之处,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分量,从而也激励着学生更加关注知识的探究性学*,促进物理教学的发展。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中有关“能源环境”的内容,其中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探究,学生们就可以自行准备物理实验的器材和相关材料。在准备器材时,学生就面领着实验准备过程的重要环节,便是实验器材和材料的选择问题。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模式使得学生无法刻意留意到教师在实验时所采用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导致学生在进行*题训练或者在评述物理实验现象时难以进行判断实验操作的对错,对物理教学的持续型发展起着不利作用。所以学生只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操作、自我总结才能达到对物理现象和物理本质理解的目的。固体、液体和气体是常见物质的三种状态,学生进行探究时需要一个完整的思路和操作流程,才能完成对这三种状态的实验探索,得出相关的结论。这个过程考验了学生自主计划、自主实践、自主总结的能力,也只有在这样种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锻炼相应的实际能力。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学生从自主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思考和认识,从而推动着他们更加深入物理的学*。

  三、合作交流式的实验方式促进知识的交融

  实验教学的模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也才能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才能进行学***的对比,促进自身的学*发展。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几个小组进行探究。学生在实验准备过程中需要进行分工,比如设备的安防、实验数据的记录、数据的总结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小组成员进行协调和安排,这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大锻炼。学生在准备器材时比如线圈、电源、永磁体这些器材,仍然需要留意线圈需要闭合回路,电源需要可调电流等情况,这些细节关系着实验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这些细节的准备也是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所忽略的事情,教师演示时往往忘记或者忽视对器材细节的强调,导致学生认识物理现象仍让存有漏洞,对学生的学*有着不利影响。而学生在进行合作实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操作发现这些问题,加深了对物理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地方的印象,有助于他们学*态度的改善,学生因此会更加认真地专注于细节问题,避免大问题的产生。所以合作式的实验教学法使得学生能够有机会去发现问题,完善学*。

  四、结束语

  总之,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模式对于物理的学*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实验模式的生活化,以及学生自主操作实验和合作操作实验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物理学*中获得有效的知识。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2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方面

  面对高考压力,教师和家长更加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物理教学也更加注重理论性的知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考纲以及学生分数上,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而且在高考中,并不需要学生亲自进行物理实验,所以实验教学也就显得不够重要,只要能够将实验的原理、使用器材、步骤、结果等背诵出来就可以,由于长期受到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物理实验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二)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际参与和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在物理实验前,大部分教师先将实验的原理、器材、步骤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全部讲述给学生,并进行实验演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学生的实验操作只要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进行即可,即使有学生有创新的想法,也会被教师呵斥。长此以往,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逐渐降低,只是按部就班地模仿教师的实验,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师的实验能力差

  教师的能力素质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中物理实验需要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例如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用数码相机记录*抛运动的轨迹、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抛运动的装置等,教师对这些设备缺乏系统的技能培训和学*,不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的操作效果自然就不理想。

  二、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要实现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物理教学中,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地位,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不断提高学生物理学*的理念,学生要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水*,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实现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利用趣味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何种年龄段的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都愿意花心思学*。高中物理知识比较复杂,难度也很大,物理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也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使他们愿意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实现良好的实验教学。如学*液体表面张力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进行多孔纸片托水的实验,在一个空玻璃瓶里装满有色水,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用有孔纸片盖住瓶口,用手压着纸片,将水瓶倒转,使瓶口朝下,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学生会觉得很神奇,教师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以及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增强学*效果。

  (三)设置探究式的实验内容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为学生设置更多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对实验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加深对实验结论的认识和理解,开发学生思维。在探究性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灵感,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增加学生对成功的体验。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解决物理问题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如在学*《摩擦力》时,教师设置探究性实验,给学生准备小车、细线、砝码、*板弹簧秤、软毛刷等器材。

  (1)将一软毛刷放在水*桌面上,对软毛刷施加一水*拉力但软毛刷始终静止,通过改变水*拉力的大小和方向,观察软毛刷的毛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探究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变化规律。

  (2)将物理书放在水*桌面上,将装有四个砝码的小车放在书上。用*板弹簧秤对小车施加从零逐渐增大的拉力,观察随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以及弹簧拉力大小变化。通过探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四)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物理教学中广泛地引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场地、仪器、危险程度等问题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由学生亲自完成,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实验步骤和物理现象,对于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在讲授电压、电流时,学生对于电流、电压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flash工具制作相应的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总之,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并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物理实验,使学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3

  摘要:

  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思想影响下,重理论、轻实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更多采用的是偏重记忆理解、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中有重结果、轻过程,轻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养成的倾向。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现状;改进建议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而物理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概念、规律、结论往往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概括得出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实验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失去创新能力

  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思想影响下,重理论、轻实验,把物理实验仅仅当作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工具和手段,忽略了学生学*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更多采用的是偏重记忆理解、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在物理学*中有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轻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养成。学生做实验时我们往往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长期*惯于按照老师教的去做。实验没有学生的自我参与性,学生就只剩下了枯燥的任务。这样学生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在遇到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我们的学生能力有限、水*低,而应该认识到,这样做学生会失去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也很难达到培养动手动脑的效果,最终将使学生失去创新能力。

  二、实验程序化,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实验课注重程序化和验证已知的结论,学生做实验常常是因为去实验室好玩或只是被动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在实验课上,教师总是先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统统讲一遍。各步骤都规定好了该干什么,只要按照老师设定的程序做实验,获得与老师实验数据差不多的数据。做好实验后很多学生也不会积极主动得去分析、处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就更谈不上发现问题了。而且学生的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大部分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但与应达到的水*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少数学生进入实验室根本就呆在那里浪费时间,由于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很多,老师往往也顾不过来。时间长了,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三、实验课堂化,使学生与生活脱节

  物理实验不仅仅为物理教学提供典型模型及案例、验证已知的物理规律和定律,更在于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实践,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用实验解决问题,连接生就是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然而目前的实验教学只重视与高考有关的物理实验知识与技能,与学生的生活脱节,这样造成了物理实验的课堂化,学生认为物理实验就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离自己的生活有相当远的距离。

  1、改变实验重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验的主体是学生,实验的重心应当放在学生上。我们重新审视物理课堂实验,理应给它一个新的定位,实验不应再被看作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附属品或者是学生的可有可无的活动,而应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应从教师指导下地被动观察向教师引导下的主动观察转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亲身观察体验和操作中,加深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并学*一些实验操作方法,为自己实验奠定基础。在*时的实验课中,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例如,讲解“水流星”时,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桶在最高点时,桶内的水对桶底的压力是竖直向上的,有必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实验可以用细线系一小球来代替小桶,让学生在竖直面内转动,感觉一下细线对手的作用。还有像“单摆”、“内能的变化”、“摆的共振”等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堂上演示给全班看,这样的演示不仅完全可能,而且获得了更好的效果。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操作加强了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学生学到更为鲜活生动的物理知识,能锻炼动手实验的能力,能培养动手实验的意识。

  2、改变实验形式,多进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各有特点,在教学中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最大的不同是在于,在未知结果的情境下,在教师引导和配合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交流的一种实验形式。它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教学目标,它不仅关注“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高中阶段,由于受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限制,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探究性实验数量相对较少。对于这部分验证性实验,学生基本上不参与实验的操作、更不参与实验的设计,只是按部就班地观察、读数和记录,无须认真观察和思维就能成功,这和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有很大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简单化、片面性认识。所以,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变部分教师验证性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把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设计成探究型实验,先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想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受到的阻碍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明确好探究方向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通过讨论得出实验方案、步骤,设计好表格,自己组装好实验器材,按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把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学生完全能在实验数据的反复比较分析中找到金属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这样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相应的思维方法步骤,学会如何控制物理条件,学会在什么条件下测量哪些物理量,学会选择怎样的测量手段,数据记录表格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3、改变实验观念,紧密联系生活、社会、科技,培养学生兴趣课堂上精彩实验往往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适时的加以引导,把实验的范围从课堂上引导到生活中去,多介绍一些生活中相关的小实验让学生课下试探着去做,想必不少学生会比较容易的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选材料,依靠学校资源*台及社会网络资源共享*台,在教师和社会的帮助下,积极开展小实验小制作。课外小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醒学生通常哪些生活用品可以完成哪些小实验,比如像铅笔可以演示滑动摩擦、静摩擦,可以说明导体与绝缘体,钢笔可以演示大气压的存在,生活中的物品像一根筷子、一玻璃杯水能做许多光学实验,废旧的日光灯或灯泡可以做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等等。对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样动手制作,并把自己的展示给学生看,与学生比一比,以激发学生动手实验、动手制作的热情。总之,物理实验能很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包括我们教师在内,都应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转变。改革物理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闫桂琴.中学物理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冯杰.高中物理探究实验及案例教学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4

  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脱离了实验就无从谈物理。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与实验紧密联系,物理规律和知识都是通过物理实验不断总结而来。物理实验作用之大,首先它能将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的语言,还在于它能够将物理原理转换成物理现象,非常直观形象。此外,物理实验趣味性浓,学生通过实验更易于接受物理知识,归纳物理规律,加深物理原理的记忆。物理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一些物理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验和物理是分不开的,物理本身就是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物理学家的不断总结和不断修正得来的。实验操作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实验课是他们大展身手的一个好机会。一些学生可能物理成绩不是很理想,而动手能力却很强,这会让他们中物理实验课上信息大增,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也可以促进物理知识的学*。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逐渐学会探究性学*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1、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素质。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素质,这样才能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要通过不断地学*掌握好物理学理论,实验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等,还要保持刻苦钻研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例如: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灵活处理,“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做、学生看;“做一做”多是课后小实验,这些内容如何来安排更加合理,如果忽略会不会对以后的教学有影响;练*中有很多的小实验是不是要学*做还是只是作回答,这些问题都要处理好。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对物理教学中的疑难实验进行专题学*和研究,对一些现有实验进行改进等,还应该接受新的实验理论,新的实验思想,并及时应用于指导自己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2、在物理实验中设置情景教学。物理课也要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学有所得。物理实验本身就是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丰富有趣的物理课堂实验导入。通过情境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方法导入课堂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物理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使原来呆板的知识变得灵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能在新的背景下,在实验中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通过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比如在进行“单摆”教学时,可以设置情景教学:冬天,小乐去长春玩,卖了一个摆钟,当时钟表时间和当地保持准确,而回到福建时,走了几天,发现时钟相差了几分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来进行讨论,大胆猜想。

  3、合理调整课堂结构。物理实验中理论探究也有实验探究。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探究,也可以从实验上探索。比如在教《电磁铁》这章内容的时候,可以采取两种探究,一是探究“外形一样的电磁铁与通电螺线管比较谁的磁性更强”,二是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影响因素”。要探究第一项内容时,要学生从理念上探索,在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以后,铁芯在电流的作用下被磁化了,在铁芯磁性和通电螺线管磁性共同的作用下导致电磁铁比另一根外形一样的通电螺线管磁性更强。之然,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将物理课上好,物理老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内容,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找好方法进行重难点的突破,如哪些要着重讲解,哪些只要提及就可,都要心中有数,还要注意教学的进度,不宜太快,也不要太慢,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活化教材,优化知识结构。

  5、鼓励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本身也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实验教学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于我们的实际现实中。实验教学有利于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到物理知识。比如在教授变压器原理时.让学生在一旁观察,老师可以对简单的变压器进行演示实验,观察后让学生总结变压器的结构和用途,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将变压器的原线圈和副线圈分别和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灯泡连接在一起,并仔细观察灯泡有什么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发现灯泡亮了,这是为什么?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表述这个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也掌握了电磁感应线圈中的互感现象,也掌握了知识。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物理理论知识在不断地更新,新课程标准对物理知识的要求也不再限于书本,而更加注重实验性。因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努力使创新的教育不断走向深入,将实验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陆焰,黄树清.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实验探究教学[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11).

  [2]潘绍伟.浅析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J].广西轻工业,2010,(3).

  [3]胡孟群.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5

  一、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实验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要耐心解答学生所遇到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完善实验环节,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需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氛围,为学生的物理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整个实验环节,实验设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全面衡量学生的物理知识水*。而在设计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和思维特点,让学生将实验和物理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以便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及过程

  在实验设计环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环节,引导学生找出实验现象及过程的关键点,并重点解决重难点知识,科学梳理物理实验知识,同时,详细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水*。

  3.引导学生注重分析和总结教学实验

  在实验教学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实验过程,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肯定并鼓励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自主完成实验目的和目标以后,产生相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学*自信心;同时,需要对学生的不足予以指正,让学生看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有计划地进行弥补。

  二、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促使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事先设定好教学方向,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完成模拟实验后,教师应为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四、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兴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再现和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物理公式、概念和原理,夯实学生的物理学*基础。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只小皮球,要求高个子学生进行演示,将皮球举过头顶,然后向下抛,让学生直观、真实地感受到自由落体的过程,即落体运动就是在不受外力阻碍的情况下,物体受重力自由下落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引入启发式、发问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探讨自由落体的规律。学生在真实的情景模拟状态下,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度的相关概念,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这一概念的感受会更加深刻,同时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会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三、总结

  物理学科的关键就是实验教学。教育工作者要**思想,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水*。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物理知识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