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论文(5)份

首页 / 论文 / |

  运营管理论文 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日益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多,并且,之前采用的简单填埋生活垃圾的做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所做出的要求。本文主要着重突出城镇小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拥有的现代化的运营管理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来分析具体的运营策略及方法,希望对相类似的城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科**营

  引言

  生活垃圾填埋,是我国当前最经常使用的垃圾处理方法,这项技术也是处理生活垃圾的最终方法。其主要原因是该处理方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娴熟;运行及管理方式简单方便;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量较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用范围较广;最受大家关注的当然是运行费用较低这一优点。然而,相反的就难以避免会有一些不足,比如:填埋场的选址比较困难,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等等。生活垃圾的不适当填埋,会造成对居民用水的污染,从而威胁人们的健康,当然类似的状况也有很多,例如有毒气体的威胁等等。由此可见,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要避免填埋生活垃圾所产生的危害,就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改善,进而予以完善。

  1我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的日益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多。根据我国在20xx年度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全国共有垃圾处理厂(场)2353座,垃圾填埋量1.53亿吨(占全国垃圾处理量的90.5%),并且还在以飞快地速度增长。对于该现象,我们是必须采取一些适宜的处理措施,才可以保证我国的城市环境不会被过分污染。当然,社会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国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进而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更加趋向于卫生、高效和经济。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还是相对较大,并且,填埋垃圾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即将不能满足日常垃圾的处理要求。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在对一个城市进行相关的规划建设时,要做到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处理,也就是规划的同时,要考虑垃圾填埋场建设的要求。

  2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

  2.1实例概述

  某市大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市中心大约48km,并且该填埋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有560亩,采用卫生的填埋工艺,最终的项目总投资大约使用了16855.46万元。垃圾填埋场大概分为四个时区进行建设使用,使用的年限大概为20年。

  2.2运营措施

  2.2.1渗沥液的分层导排系统的规划建立在垃圾填埋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渗沥液淤积以及污染水源这一问题[1]。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之前的建设基础之上,再建设一个水*渗沥液收集盲沟,盲沟的高度应以5~10米为宜,并且务必使盲井与竖向收集井相连接,同时每层还应设置一液位观察井,并在其附*设置可将渗沥液输出的旁通管,这样可直接与场低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连接,如此以来,我们便可以借助该系统来实现对填埋垃圾气体的最大收容,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全面的、立体的、相互融通的渗透液导排系统,借助分层导排的设计,从而使垃圾堆积体内因渗透液下渗不良引起的滞水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2.2初始填埋相关行为的规范库区建成后初始垃圾的填埋应务必规范化。防渗系统上边第一层垃圾的铺摊其厚度不应低于3m,且该层垃圾的成分应由不含长雾化室、离子探测器和收集器构成。具有高温电离特征的光感耦合等离子体质普仪器可快速扫描各种离子,并通过其特有的接口将符合条件的离子结合起来,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地球上任何一种元素,并实现线性范围宽、多种元素分析的良好效果。地质学中被广泛应用的包裹体、地下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等工作,也经常被应用与对水、土壤、生物等关于环境检测的各个方面[2]。

  结语

  面对人们越来越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日新月异的生产方式,最终导致污染环境的恶劣因素越来越多,极大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给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所以,人们需要尽可能快地完成对生活垃圾运营系统的完善,也必须提高环境检测的技术,由此来更好的治理环境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加深了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处于进步的'良好面貌。我们必须非常清楚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以及我们的环境现状,然后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村的自然环境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对于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方面,我国会不断地加以研究,并且尽最大努力开发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运用仪器,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并且,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保护环境做起。

  参考文献

  [1]刘静,张宁,袁悦,杨芳荷.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无机阴离子[J].安徽农业科学,20xx(16)

  [2]裴广领,叶昭艳,严辉,杨燕敏,甘静兰.现代仪器分析在环境无机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xx(04)

  运营管理论文 2

  银行盈利模式与形势研判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银行业盈利模式探讨了当前盈利环境形势,就如何全面提升银行盈利水*制定了科学对策。对全面强化银行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实现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银行运营管理论文

  1、行业盈利模式

  1.1盈利模式内涵

  商业银行其采用的盈利模式通常是基于当下经济状况与相应市场制度,将资产负债作为基础结构而形成的财务收支系统。由收入层面来说,银行业盈利模式涵盖传统以及非传统两个类别。传统盈利模式其收入结构主体在于信贷利息,此模式下一般采用资产规模扩张作为主要方法。当然在过分依赖信贷的过程中,往往银行提供的服务类别并不丰富、较为单一,且各个银行间不会通过激烈的竞争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非传统盈利模式其收入结构主体则为开展非传统形式的各项业务,例如零售、私人银行以及中间业务等,该类盈利模式体现了更大的创新性、开放性与灵活性,具有更高的附加值。

  1.2盈利构成内容

  由商业银行各项利润组成内容审视,其营业收入通常涵盖纯利息、手续费以及投资获取收益等部分。依照商业银行各类经营模式,其获取的手续费通常涉猎了较多层面,例如从事中间业务获得的收入等,均属于非利息收入的内容,在服务过程中需要进行结算、完成信托服务、从事租赁管理、进行代理融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办理银行卡、提供担保服务、开展汇兑、承兑服务,办理信用证、开通理财服务以及进行期权期货交易等,这些均属于盈利的业务范畴。

  1.3反映盈利水*的主体标准

  盈利水*可通过各类指标体系进行反应,通常将利润结构的研究与分析作为核心基础,目标则是判定商业银行最终赢得利润的能力以及理财成效,衡量其可靠、可行性、合理安全性、收现水*、成长性、长效性以及绿色性。虽然各类银行发展经营业务范畴不一致、各自重点内容不有所差别,然而在反映盈利能力水*的过程中基础标准还是相类似的。例如可应用净利润、资本、资产利润、风控资本收益以及纯利息收入等指标进行反映。

  2、盈利环境形势特征

  2.1国际形势

  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出深化调整的状态,经济复苏时期已经到来,且体现出发展不*衡、乏力现象明显的问题。美国经济则复苏步伐逐步放缓,美联储加息会造成汇率的明显波动,使得资本流向受到明显影响;欧洲货币宽松产生的边际效应逐步降低,欧日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短期内难以进入快速增长轨道。虽然世界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新兴经济体,其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然而另一方面也存在货币贬值的风险,无法刺激外部需求,导致陷入负债危机的不良局面。新任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举措,反映出美联储加息更大的外溢性,逆全球化态势渐渐体现出来,使得国际领域经济发展与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预测中窥见,其分析全球经济在20xx年全年的增长仅仅为3。4%,无法达到*30年的*均成绩。美国方面,GDP始终体现了稳定的增长趋势,上年度第四季度GDP达到4。2万亿美元,其增速则为2。1%,比预期标准高。同时3月份失业率有所降低,达到4。5%,是*十年的最低标准,同时CPI连年增长。3月,美联储决定加息,上调了联邦基金利率,使其区间达到0。75%—1%。同时还预期仍会再次进行两次到三次的加息。由于大部分美联储官员制定推出紧缩联储资产的负债表,使得美元陷入趋紧流动的状态。欧洲经济呈现出逐步回暖的趋势。上一年第四季度GDP达到2。3万亿欧元总量,实现了1。6%的增速;20xx年2月CPI则达到了2%标准并呈现出稳定的态势。2月失业率则下降至9。5%,是*十年来的最低标准。欧央行通常保持宽松姿态,然而德拉吉则在最*表示提升市场利率的可能性较大。日本逐步摆脱了通缩的阴影,上一年度第四季度实现了131万亿日元的GDP总量,增速达到1。2%;20xx年2月则实现了0。2%的CPI指数%,且这一指数持续六个月始终为正值。

  2.2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处在较为合理的水*上,特点为缓慢之中趋向稳定、稳定之中趋向良好。上一年度GDP实现了6。7%的增长。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对经济建设形成了强大的支撑,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新型战略发展项目、装备制造领域均体现了高速、稳定增长,且就业形势良好,为发展转型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当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也体现了一些不足与缺陷问题,面临了严峻的考验。例如,产能趋于过剩,需求结构的日益复杂导致了明显的矛盾问题,制造行业陷入了投资瓶颈之中,且来自民间的投资陷入了负增速的状态,外部需求无法有效的发挥强大的拉动力。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了重重困难,各地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差距。我国经济会议中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运行发展陷入矛盾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问题,其根源则在于出现了结构层面的不良失衡,需要由供给方面、结构方面积极创新改革,致力于探寻一种新的供求动态*衡关系。

  2.3金融形势

  *年来,国外经济政治环境的交叉作用之下,金融形势变得更为复杂,且体现了高度的动态变化性。因此金融安全应上升到更高的级别,注重防控金融危机、把控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风险因素,积极推动金融领域的全面改革,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形成合力。同时发展金融目标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供给的更新与改革。审视当前形势,我们进行如下预期:首先,需要加深改革力度,促进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面对资金筹集途径不断丰富多样的现实背景,怎样更有效的应用金融系统、缩减企业财务管理投入成本,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加强结构改革、节约成本、提升效率为本的目标前提下更应如此。第二,金融服务实体的趋势更加明朗。目前,金融市场领域货币资金呈现出的内部循环、虚化应用的现象进一步对实体经济优化结构形成了负面影响,出现了不良失衡、盈利水*降低的问题,令金融领域陷入了资产荒的不良境地。随着去杠杆政策的颁布实施,金融将会以输血的功效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且这一功能将越发明显,体现更好的支撑性。第三,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需要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力度。*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过快增长,导致金融系统风险性逐步提升,例如不良资产的聚集、互联网金融的高风险性、快速流动性、债券违约、债务逐步扩充、影子银行等问题足以证明风险等级渐渐增强。为此需要通过有效的联动机制对金融乱象进行全面整治,增强监督管理力度,方能更好的预防风险,提升综合竞争力。

  2.4货币政策

  20xx年货币政策体现出稳健上升的特征。上一年度我国经济会议精神要求,货币政策应体现稳健性,流动性则应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实现了合理的转向。实际上,20xx年年初货币市场便呈现出中性流动的特征,各个银行在拆借利率上体现了明显的波动性,且水*较高。显现出紧*衡的资金面,同时体现了量足价高的明显特征。去年年底,为有效限定信贷增速,使之处在合理范畴中,人民银行通过贷款余额规模化管理进行调控。20xx年通过运行发展,人民银行依照季度、月度进行调控,且干预力度持续增强。直至4月中期,人民银行第一次在年内进行月中管理调控,布置各个银行降低当月发放贷款量,由此可明确从20xx年开始,信贷紧缩的态势将陷入常态化局面。

  2.5汇率走势

  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4月后期达到6。8931,与年初相比增长了0。6%。由短期层面来说,我国与美国的利差不断增加,也就是说人民币贬值的趋势有所减缓,大大改善了资本外流现象。然而由长期层面来说,美国货币紧缩的等级始终比我国高,两国利差仍旧将向着减缩的趋势发展,也就是说人民币仍旧体现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3、全面提升盈利能力对策

  3.1优化收入与成本管理,积极做好开源节流

  为提升盈利能力,应由收入以及成本两个层面双管齐下,明确客户需要,针对业务特征把握银行特色与优势,强化开发中间产品的工作力度。再者,应树立经营意识,尤其在承诺未贷以及管理税费管理环节,应做到更加精细,把控管理成本,使存款结构更加完善。

  3.2优化融资与定价,积极做好营销管理

  针对当前市场环境与形势应做好分析与研判,依照成本、客户需要优化定价模式,以更快的做出反应。再者应通过有效开发,积极合作、引入综合营销模式增强盈利能力。

  4、结语

  总之,针对银行盈利模式与当前市场形势,我们只有制定科学对策方能真正提升银行盈利水*,确保经济环境稳定有序,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桂明,吴刘杰。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xx(01)。

  [2]郭娜,祁怀锦。上市银行盈利模式与银行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xx(5)。

  运营管理论文 3

  一、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还处在传统管理模式状态下,所以必须要向现代化企业转型。因为企业正在承受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引入新理念以及新管理技术的方式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科学性,提升管理质量。经过学*,企业的管理水*有所提高,但是从企业的总体来看,多数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并没有理解先进的运营管理理论,无法发挥先进理论的作用。

  1.基础管理水*低,运营管理方式不细致

  当前国内企业对自身认识不足,盲目追求所谓先进理念,忽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企业把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在不健全的基础管理上,让企业收到效益较少。据20xx年对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基础工作都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对北京市20xx家工业企业调查中,有健全的原材料消耗额定的企业只有60%,比较健全的劳动工时定额的企业占75%,有完整原始记录的企业占40%,有比较健全的质量验收制度企业仅占有28%,能够实行全面经济核算的企业仅占到18%。

  2.现代化运营管理模式的应用程度低

  *年来,我国企业大规模的引入现代化运营管理技术,争取跟紧发达国家的发展脚步,但我国企业在运营管理模式上依旧存在问题,跟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差异,主要因为我国企业实行现代化运营管理方式时间还短。

  3.重技术改造、轻管理创新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我国运营管理水*比较落后,但技术水*和机械设备同样落后,企业运营中矛盾比较突出。但是企业在选择更新的时候,企业更看重的是看得见的技术和设备,而忽视运营管理的作用。

  二、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企业的运营体系与传统的模式发生很大改变,随着经济水*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增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服务过程改善要求更大,市场环境随时都在变化,企业的.运营理念和产品也随时变化。*年来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提高,对企业运营模式有很大影响。

  1.现代运营管理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大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发生重大改革,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企业的运营需求扩展到非制造业的营运过

  程和运营系统的研究上。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生产、组织、控制三方面,把整个运营过程细化,把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原料采购、配送适时的加入,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现代企业运营管理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现代企业的发展速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相互制约,企业想要快速成长就必须增加发展速度,而企业的效益相应的决定企业发展规模,企业高效益是企业的运营核心和关键,所以企业发展主要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规模首先应该建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由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决定。

  3.信息技术成为运营系统控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的科技逐渐被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急需变革,以适应新的生产环境。在企业运营中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对产品研发、产品特征、加工技术、信息处理和通信等方面造成影响。

  三、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发展的建议

  想要保证我国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对管理方式进行转变,不仅要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同时也要转变企业的人员组织结构以及基础管理模式等,优化企业运行流程,不断完善企业体制改革。

  1.提升企业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认识,让工作人员可以自觉的追随现代中国企业运行管理趋势,通过完善内部科学技术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管理理念。企业应该积极主动的去迎合市场发展背景下的新社会理念,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便于做出一些科学化的策略。我国企业比较重视生产经营成果。而世界上一流企业重视的则是企业经营中的过程。所以中国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发展过程,要注重经营的过程。

  2.加强基础管理,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发展:企业的运营基础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低,只有拥有良好的运营基础,结合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企业经济效益才会显著提高。完善企业日常基础管理工作,构建科学化的规章制度,将员工个人的行为规范起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完善员工工作状态,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

  3.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探索有我国特色的运营管理模式:我国企业为了快速发展,引进外国的先进运营管理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借鉴和创新的关系,结合我国现有国情和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创新,寻找适合我国企业的新运营管理理念。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需要面对愈加复杂的市场环境,竞争变得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求发展,就需要有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度,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现在企业领导者首先应该认识到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积极吸收外来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规划,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对公司合理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作者:李雪 单位: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运营管理论文 4

  一、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思路

  (一)确定专业定位

  学生的职业生涯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专业定位立足于学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职业生涯发展,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企业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实施以岗位任务为导向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相匹配。按照城轨交通运营领域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的岗位任务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机会,逐步实现从学*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突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

  组织课程围绕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的岗位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岗位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知识、能力与素养。注重职业情境中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

  (四)以岗位任务难度为线索

  由易到难课程安排行车、客运二大岗位群所主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具有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步递增的内在关系,据此将学*领域课程合理排序,学生系统学*后,获得完整的岗位职业能力。

  (五)突显以运输组织模式为依据

  实施教学以车站行车工作、调度指挥等运输生产任务为载体,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组织特点,设计学*情境,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在真实的体验中强化岗位意识,获得岗位职业能力,内化职业素养。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

  (一)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方式创新

  为确定人才规格,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企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确定本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规格。

  (二)人才培养策略创新

  本专业岗位群内部岗位之间由低到高呈递进关系,岗位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由不同岗位所需不同能力形成的,能力与岗位的递进关系成正相关。针对该专业对应的岗位群能级关系的特点,在本专业推行“循岗施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三)课程体系创新

  1.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创新对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工作》、《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和《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等5门学*领域课程,系统设计与“以岗促教、突出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2.新课程体系通过“理论+实践、实践+理论”,合理配置,将理论穿插在实践教学中,“边理论边实训、以实训促理论”,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涵盖基本技能、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等多层次,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

  (四)教学模式创新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等教学模式。

  (五)评价体系创新

  1.评价主体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成立企业人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与不同能力水*相适应的评价办法,根据学生的学*日志、实**结、管理制度、实训评价等,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2.评价指标由单维度变为多维度评价方式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评价结果由终结性评价为主变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3.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职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

  (一)立足一线,适应发展

  深入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调研,深入研究职业技能标准与工作任务。

  (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

  按照“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教学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评价评估”组织教学。

  (三)策略灵活,适应订单

  订单班有很大的随机性,有时在进校就组班,还有的在毕业时组班。

  (四)工学结合,上岗对接

  实现学生上岗对接。通过学生2年在校内学*,1年在企业的具体真实工作岗位顶岗实*和毕业实*,基本实现“上岗对接”。

  运营管理论文 5

  【摘要】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加剧、西部大开发的持续进行,对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西部高速公路路网的构建应更具有科学性、高效性与便捷性。甘肃作为西部经济发展中一员,在整个西部布局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要想加快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与国家总体规划快速接轨,加大该省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必然性工作。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基础设施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指引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到“十二五”时期,累计投资800多亿元,其中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就达到了400多亿元,路网改造、农村公路、公路水路运输站、机场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扩大中,路网形成。从“十五”到“十一五”仅仅五年的时间里,高速公路新增里程986公路,甘肃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xx公里。

  1甘肃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收费公路里程4032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13.3万公里的5.1%,全省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为65.70亿元;20xx年,全省收费公路里程4172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13.8万公里的5.5%,全省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为73.59亿元。最*5年来,甘肃省公路养护总里程达到11.28万公里。截止到20xx年,甘肃省对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提高到了198亿元,其增长速度约为20xx年的300倍,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甘肃省积极推行“通过贷款方式来建设公路,建成后以收费方式来偿还贷款”政策,同时申请国家补助,先后将800多亿投资到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上来,充分发挥了**职能的作用,推动了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除此之外,较现阶段的省道车辆行驶速度高出1.5倍,相距500km左右的两个地区可当日往返,相距900km左右的两个地区可当日到达,4/5以上的县城可在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路网直通的城市包括兰州、嘉峪关及张掖等一些重点旅游城市。同时也推动了该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甘肃电信高速公路移动信号覆盖共物理基站11个,新建4G数据基站与2G语音基站共站6个,建设投资381.23万元。目前电信公司高速公路沿途2G语音覆盖56.5KM,覆盖率67.42%,4G覆盖25.91KM,覆盖率30.92%,基本实现连续覆盖,4G*均下行吞吐率为61.7mb?ps。在本次通信工程建设中,为保障高速公路全线语音畅通,甘肃电信积极与集团公司沟通,紧急调拨6套2G基站用于高速公路信号覆盖建设,按时完成基站开通工作。

  2甘肃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问题

  2.1管理体制不灵活

  高速公路管理就是公共产品所供给的一个范围,**机构通过对现有公共部门的利用实现对高速公路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际上这种管理就是一种垄断行为的表现。由于长时间的垄断,致使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对市场改革创新形成障碍,失去了市场机制原有的动力与驱动,最终给高速公路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原来的计划性向市场性转换,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各行业的市场体制不断得以健全与完善,在这种形势下,**职能也同样发生了转变。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管理机构逐渐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转变成对高速公路的监督与管理,这种监管职能的转变与市场体制相适应,同时也逐渐取代了**集中管理与集中垄断。

  2.2运营管理资金短缺

  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实行统一标准补助的形式,由于各市、县**在财政投入方面的权限极为有限,在项目前期规划过程中往往出现工作经费短缺的现象,且新建项目的配套资金很难落实或在长时间内无法落实,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建设严重存在资金缺乏的现象,地方财政在这方面的补助力度不高。所以,已建高速公路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不高,很多技术标准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高速公路最低要求,由此造成公路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给后续的高速公路管理养护形成更大的工作压力。

  3甘肃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公路管养体制

  按照***颁发的《推进高速公路管养体制深入改革及实施方案》及甘肃省出台的高速公路管护政策等,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一些先进的公路管养体制,甘肃省在高速公路管养过程中应严格遵照“国家统一部署、各级**分级管理、以县为责任主体单位、省市扶持监督具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甘肃省高速公路管养体制。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管理机构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安排管理养护人员的岗位与职责,科学部署管理人员。市交通局、县交通局可成立相应的高速公路管理处,同时以市、县为单元建立相应的高速公路管护团队,对高速公路管养人员予以合理部署和安排。原则上讲,高速公路需要配备1名公路管理养护人员/2公里。

  3.2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通过广告的方式实现对公路名称的拍卖,基于以上各种方式来拓展高速公路管养的筹资渠道。通过高速公路建设,增加当地税务增收,进而为当地高速公路管养提供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高速公路管养质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管养资金多与少,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在高速公路管养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有效资金的充分利用,进而为高速公路管养质量提供保障。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监督力量、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养公积金管理制度,进而为公路的管养工作创造更多的资金来源。

  4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往往与其管理模式不匹配,高速公路管理的滞后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没有节约资源,而且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困难。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高速公路管理的创新,以求确保两者之间协同发展与进步。

  作者:卢生海 单位: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建军.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交通世界,20xx.

  [2]张军琳.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综合评价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xx.


运营管理论文(5)份扩展阅读


运营管理论文(5)份(扩展1)

——网络管理论文范本5份

  网络管理论文 1

  摘要:伴随着世界经济、网络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改变着人们生活节奏、工作方式。在一系列的生活工作变化之下,人们的营销环境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变化。所以企业应当对营销管理予以变革,使之符合营销环境,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开展网络化、市场化、有效化的营销活动,以便推动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营销管理如何变革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经济时代;营销管理;变革

  网络经济是指以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网络化是现代化高科技信息技术发展所推动的。在网络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发展日益快速的情况下,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工作方式。在此种情况下,企业营销管理方面应当积极地进行营销管理变革,开展网络化、市场化的营销管理,使之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能够更好地规划、监管市场营销活动,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营销管理的深刻变革

  (一)营销对象变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市场细化。而在逐渐细化的市场环境中,传统营销因为没有对营销群体进行细分,其所开展的营销活动自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随着网络经济逐渐占据市场,人们纷纷在网络上进行消费,针对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提供营销服务。由此看来,营销对象发生了变革,从具有某一特征的用户群转变为单个的消费者。

  (二)营销基础变革

  以往所开展的市场营销活动遵循“4P营销”,即从卖方角度出发,提出影响买方消费的四个营销因素,以便卖方可以科学、合理地规划营销活动,更好地进行产品销售。但随着网络经济的推进,网络上的经营活动,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与感受。基于此,在促进营销交易上必然要以“4C营销”为营销基础。也就是考虑买方的消费需求,提出4C策略,将顾客整合到营销之中,如此可以更好地进行营销活动[1]。

  (三)营销方式变革

  网络经济时代下,营销方式的变革是指传统的间接营销转变为现代的直复营销。众所周知,传统的营销活动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往往要经过多个中间商传递之后才能面向市场,势必将产品价格提高,影响市场营销效果。但网络经济下所开展营销活动不同,是企业在网络环境中直接与消费者沟通,顾客通过对产品的了解,直接下订单付款,企业直接为顾客邮递产品。这使得营销方式发生了转变。

  (四)营销组织变革

  以往所进行的营销活动,均是由企业组织营销团队,在某个场地或一些店面展开营销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到营销组织。但网络经济下所开展的营销活动则是通过网络渠道展开的,人们能够在网站上、APP上、网页上观看到营销活动,如若想具体了解营销活动内容,可以和专门的*台或渠道与客服人员进行沟通。但顾客却不能与营销组织直接接触。所以,网络经济时代下实体营销组织转变为虚拟营销组织。

  二、网络经济时代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经济时代下,网络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支柱。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准确把握网络经济进行营销活动,作关系,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及相关信息、相关服务,以便企业能够实时了解消费者心声,不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更好地服务广大消费者,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充分利用网络*台优势

  网络经济时代下,随着营销管理的变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日益重要。为了使企业营销管理变革可以符合时代特点、贴*消费者、联系市场,应当注意充分利用网络*台的优势,即结合营销管理应用需要,搭建网络营销*台,利用*台收集信息,如消费者、市场、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信息,从中提炼有价值信息,以此为依据进行营销管理优化,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总体来说,在网络经济时代到来之际,营销环境的变化使得市场营销向体验式影响、绿色营销发展。基于此,为了使营销管理更好变革,在企业充分发挥作用,应当注意加强产品创新、顾客的忠诚度的提高、网络*台优势的运用等,提高营销管理利用率,促进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下更好发展。

  网络管理论文 2

  网络社区被认为是胜利网站的首要组成部份,网络社区究竟能发生多少直接的商机,恐怕没有人可以说患上清楚。然而,从营销的角度来斟酌,1个胜利的商业网络社区依然拥有首要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搜集潜伏顾客信息;增强与潜伏顾客的交换;增添潜伏顾客的数量;增添顾客虔诚度;便于顾客服务等。

  如果您需要在自己的网站树立社区,在计划以及管理网络社区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尤其注意。

  (一)明确网络社区的定位以及主题

  依据社区的范围以及介入者的成份,可将网络社区划分为综合性社区以及专业社区两种主要情势,每一种社区通常又会依照不同的主题分为若干版块,象咱们熟知的网易虚拟社区就是1个包括几10个版块的综合性社区,内容笼盖了糊口、情感、文学、电脑、音乐、股票等等年青人糊口的几*所有方面,Chinaren.com网上社区定位于在校大学生及刚走出校门的年青人,而Alibaba.com定位于网上商人社区,依据行业性质划分为不同的种别。

  从网站的商业价值来说,综合性社区以及专业社区各有优势,前者通常可以吸引大量人气,首先获得网民的注意力,然后通过网络广告等情势获得收入,而专业性社区常常直接蕴涵者商机,例如1个关于汽车的社区,其会员中极可能有大量潜伏购买者。

  除了了站以外,其它专业网站或者者企业网站,在创立社区时通常会定位于专业社区,那末,是否出产甚么产品的企业就建1个该产品的论坛,让消费者来发表关于某产品的意见?这样显然不行,由于社区成员之所以介入的基本缘由是可以与其他成员交换信息,并了解自己但愿的信息,同时,网络社区又是1个休闲的场所,会员但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自己感兴致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见解。

  (二)肯定社区的功能

  1般来讲,1个社区中最经常使用基本功能如下,可依据自己的特定情况抉择:

  论坛:也称为电子公告板(BBS),是虚拟网络社区必不可少的功能,大量的信息交换都是通过BBS完成的,会员通过张贴信息或者者回覆信息到达相互沟通的目的。有些简易的社区乃至只有1个BBS系统。

  聊天室:在线会员可以实时交换,对于某写话题有共同兴致的网友通常可以应用聊天室进行深刻交换。

  讨论组:如果1组成员需要对于某些话题进行交换,通过基于电子邮件的讨论组会觉患上无比利便,而且有益于构成大社区中的专业小组。

  免费邮件:为了不不同邮件提供商电子邮件之间通讯的时间差乃至互相屏蔽的现象,时常在同1社区的成员之间交换常常偏向于使用该社区提供的web mail。

  即时信息:如果为在线成员提供相似于ICQ的即时信息交换工具,将为会员交换提供更大的利便。

  留言系统:如果错过了与网友同时在线交换的时间,留言系统将施展首要作用。

  回复通知:如果你在论坛上发的帖子但愿患上到他人的回复,而又不能时常上网查看的话,就需要回复通知功能,将他人回复的信息发送到指定的电子邮箱中。

  信息定制:社区可以提供管理者预会员之间,和会员之间的多向交换,管理者可能有许多信息要向会员发布,应当允许会员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网络社区的管理

  互联网上现有的许多网络社区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的缺点,我曾经留心过1些商业网站的社区,介入者寥寥,1个主题下面每一天只有几条信息,乃至几天才有1条信息,造成这类结果的缘由多是多方面的,比如网站走访量比较小,话题过于专业或者种别过于详细等。所以,如何吸引尽量多的成员来介入是相当首要的。

  1个胜利的社区在管理时,需要在以下方面充沛斟酌会员的需要:

  利益同享:这是网络社区的基本动身点,如果会员从中不能分享到自己所指望的利益,或许就不会对于该社区关注。会员指望的利益包含切实的物资利益,也包含了解有价值的信息、与志趣相投者的交换、取得心理知足等多方面内容。

  开放性:1个社区最活跃的是其核心成员,但仅有核心成员的介入是不够的,据估量八0%以上的社区成员通常不发表任何言论,但总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加入进来,应当营建1种开放、同等的氛围,不管新老会员,均可以自由介入。

  潜伏会员:因为互联网的社区良多,新用户在抉择是不是加入1个社区时,1般会先经由1段时间的考察以及了解,对于于尚无注册为正式会员的用户,应当给予了解社区的机会。

  会员虔诚:为会员提供附加价值促进对于社区的虔诚度以及依赖性,例如尤其的折扣、不按期的奖励措施等,必要时可应用网下的沟通机会增强会员与社区的瓜葛。

  环境维护:不要让嘈杂的广告呈现在社区里,大量的广告会使会员觉患上厌烦,也能够聘用主要成员介入社区管理,授权他们删除了与主题无关的帖子,或者者其它非法言论、歹意中伤等信息。

  (四)网络社区的推行

  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社区成千上万,并不是随意1个社区都会有大量用户主动介入,因而,网络社区建成发布以后,还需要进行1系列的推行流动。

  网络社区的推行的推行法子实际上相似于新网站的推行法子,可以提交给搜寻引擎的相干分类,在分类广告中发布信息,到其他相干社区发布新社区开张的动静,乃至可以应用网络广告、邮件列表等方式吸引目标用户的注意。

  另外,如果你的网站已经经先于网络社区发布并具有必定量的走访者,可以充沛应用网站来为网络社区展开推行流动。例如,在网站上发布社区开张的动静;象为产品做广告宣扬1样在网站上宣扬介入社区的益处;在网站公布其他成员参加社区获得收成的证明材料或者举荐书;按期约请专家或者知名人士作为佳宾参加社区的流动,预会员现场交换,或者者解答会员的问题;为社区会员创立1份免费电子杂志,可以在每一期电子刊物的结尾处提示会员回来介入社区的流动……

  网络管理论文 3

  1血站实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1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风险管理的概念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是一门现代化的新兴管理学科。西方国家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早,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就曾被许多美国企业加以利用,来应对经营风险。反观国内,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主要应用于商业机构。

  1.2血站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血站系统中,风险管理的理念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更不用说在血站系统中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了。血站这种机构,由于采供血工作的特殊性,运行过程中会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的突发事件经常让人措手不及。然而,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意识在不断增强,*年来与血站采供血相关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这些纠纷的出现,就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采供血工作环节中的任何疏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对日常工作程序进行严格管理,预见风险,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化解。

  2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优越性

  血站的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说是医用血库,它的效率是医院能否挽救生命的关键。在传统的血站管理模式中,信息闭塞,效率低下,存在着许多弊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端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为血站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管理信息的透明化、准确化、及时化和全面化,能够极大地优化血站风险系统的管理工作。因此,所有的血站都应该采用这种网络化的方式,加强风险管理。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网络化管理系统对风险管理的作用。

  3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管理对血站风险管理的作用

  由于所涉行业的风险性,实行风险管理的行业都是高风险的行业,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突发事件的风险,风险管理必须融入到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不能将其视作孤立的管理活动,它应该是与整个管理系统相适应的动态管理过程。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全方位、全过程地覆盖整个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整体的风险管理构架,使风险管理产生长效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实际效用。

  3.1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血站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进行风险预警,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整个评估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就在于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能够帮助血站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机制。

  3.1.1风险识别

  这需要收集大量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最好的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网络化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能够识别出血站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分析出风险故事发生的可能原因,力求在损失发生之前改变危险局面。血站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错综复杂,要在这种条件下甄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实属不易,因此必须实行主动防御的机制,选择一种适当的方式来控制风险漏洞的形成。显而易见的是,血站的风险可能来自于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例如血液采集或血液检测、血液储存、血液运输等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就体现在全面防御每个工作环节,监测工作过程、分析数据进行趋势判断等等,来识别潜藏的风险,这是人力所无法比拟的。

  3.1.2进行风险分析

  摸清现存风险的性质,分析判断风险的损害程度。根据处理大量信息的结果,可以找到潜在的风险以及风险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采取措施使风险降低到最小,在行动之前,还有一项工作是不能省略的,那就是充分理解风险的类型和性质,以及判断最坏的损害程度。计算机系统能够获得的信息以及信息结果进一步识别风险类型,对风险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得出风险的成因、风险的源头、风险形成的过程,还有不加以阻止的最坏结果,这些结论都是作为风险评价和对策措施的重要输入条件。

  3.1.3风险评价

  自血站的风险管理开始的那一刻起,血站就应该根据风险管理的方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应对风险的准则,并将它作为评价风险的标准。风险评价就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应风险准则来确定风险等级。以此来决定哪些风险需要处理以及如何处理。计算机系统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结论,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确定,过滤掉不需处理的无大碍的风险,警示需要严肃处理的重大风险。

  3.2计算机网络化系统包罗了整个风险管理的信息处理

  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信息的收集、流动和处理工作在风险管理中贯穿始终。血站的采供血工作结构复杂、流程繁多,相关的内外部信息十分庞杂。例如血站职工的信息、科室日常工作的信息、献血者和用血者信息、临床用血单位信息等,传统的管理模式依靠人工来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归入档案,他们不能保证工作不出现失误,不能保证信息不会遗失,也不能保证这琐碎的工作的效率,整个过程既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又缺乏时效性。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后,这些收集、分类、更新等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都能够得到保障。在高质量的管理信息下,风险沟通才能够得以实现。正是由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时效性,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沟通和协商才能贯穿于风险管理的每个阶段,提前沟通并设计出应对风险的合理方案,不断降低风险的破坏程度。

  3.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监督和检查风险管理的过程

  想要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方式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审视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明确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对血站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监测,将风险管理绩效与管理目标作出比对分析,找出现实工作与理想预期之间的差距;还可以根据监测到的血站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和改变风险管理的框架,保证框架的实时效力。图1为风险管理框架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关系结构。3.4计算机网络化系统能够追溯风险管理中的文件管理风险管理活动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记录在案,这样能够在风险处理过后进行工作总结和反思。日后再出现类似的风险状况,还可以引以为例,借鉴成功的做法,规避无用或起反作用的做法。风险管理中的文件所涉种类多,数量大,人工整理保存起来十分琐碎麻烦,效率也很低,对人力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系统能够极大地**管理人员,让人力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且保证文件管理工作的稳妥性。

  4管理成效

  抽取建设血液管理信息系统,20xx到20xx年,仅两年时间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下表格,分别抽取20xx年和20xx年20xx名献血者的档案进行管理情况分析。由表1可见,使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后,献血者资料的保存度、更新速度、完整度和准确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紧急情况下,采血的速度和血量、人次都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反映血站的应急能力和工作效率,下表为20xx年和20xx年采血环节在紧急情况下的对比。由表2可知,自从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血站对应急情况的处理效率大有提高。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管理对血站的风险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血站正在逐步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虽然还存在着不足,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革新,血站的风险管理一定会越来越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赵霞.采供血机构建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xx(19):98-101.

  [2]孙振宇,陈玲,白月武,关鹏.血站现代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网络化的应用[J].中外医疗,20xx(21):47.

  [3]邱玉霞,刘庆佩,李雪英.血站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03):259-260.

  [4]朱永明,励修楣.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输血杂志,20xx(12):961-963.

  [5]王春.浅谈采供血机构信息化建设[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xx(05):63-65.

  网络管理论文 4

  摘要: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与服务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档案管理一方面增加了管理者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对于需要档案资料的群体来说,获得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也是非常繁琐的。因此,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的含义、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改革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改革策略,期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及档案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档案管理部门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效率及服务质量。

  关键词:社会信息化;档案管理;背景

  随着网络应用人群的逐步增加及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便捷,人们渴望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得所需要档案资料的意愿也逐步增强,如何更有效、更便捷、更安全的为人们提供与之生活相密切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功能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使档案信息更有效、更广泛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更为便利的、系统的为社会发展提供便利,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应抛弃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发展传统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档案管理相结合的档案管理模式,在发展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系统档案资料的整合,通过以各级综合档案馆为主,各类内部档案管理机构为辅,使档案资料覆盖文化、教育、历史、科技等不同系统、不同行业。本文主要围绕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档案信息化管理改革的内涵,探明社会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改革的根源,明确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改的路线及策略,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及档案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档案管理部门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效率及服务质量。

  一、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档案管理改革的含义

  1、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第一步就需要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是档案归属于当地所在档案馆或相关档案管理机构内,各档案馆之间信息流通较少,造成了档案信息的蔽塞,不利于发挥档案信息服务社会的作用,另外也很难为群众服务。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我国县级以上的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只接收所属一级机构的档案和有代表性的二、三级机构的档案,这就造成很多的二级、三级档案无法进馆,从而这些档案很难被群众所检索到,更难被利用到。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数字化的传播手段,结合档案馆、系统内、企业、社会等多方的档案信息资源,以数字档案馆为信息*台,使该*台成为档案信息的汇集,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2、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储器等软硬件设备构成的数理化档案管理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管理与利用,而忽视传统的实物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等管理职能,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改革,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档案管理机构应在履行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便利的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发布*台、信息交流*台,丰富网络档案信息的查询手段,建立不同类别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拓宽服务渠道,满足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同时要注意确保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二、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原因

  (一)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力建设网络及通信等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网络普及率达到50.3%,过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移动网络的速度也在提高,截至20xx年12月,手机网民中通过手机无线上网的比例高达90%。因此公众通过网络所获得信息的方式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惯。

  (二)扩大档案信息利用范围的需要

  传统的档案信息查询只能是查询者到档案所在的档案馆或相关资料管理部门查询,在实际的应用中档案的需求者可能与档案所在馆距离非常远,因此不能给档案需求者提供便利的查询、利用条件,档案利用范围非常有限。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改革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实现档案信息的便利化、数字化,同时档案资料在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守档案资料保存的保密制度,在数字信息*台所公布的档案信息一定是在保证档案信息资料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将分散在各个档案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档案信息汇集到专门的档案信息查询*台上,便于公众查询、使用。

  (三)便于档案资料信息的整合

  如何将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档案信息整合到一起,各档案部门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同时规范档案资料的分类、效益等。在进行档案资料数字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应在保证资料信息的真实性的前提下逐步将档案资料信息化、数字化。传统的档案信息在档案室保管阶段档案的信息是按照问题集中,移交档案馆后按照全卷宗整理,不同部门、机构的档案管理部门按照自己的管理方式进行档案管理,从而造成各个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的不流通性。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要求各级、各档案管理部门在符合保密和开放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及公众的需要采用以数字化、网络化等形式对各级、各部门的内部档案管理机构的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做到对档案信息的相对集中管理、查询,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档案信息查询工作。

  三、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档案档案管理改革的原则

  (一)信息技术应用与档案资料资源整合相协调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各个档案馆的档案资料进行信息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各类信息的分类统一管理,也有利于加强各档案馆及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建立相关的查询*台,便于公众查询。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间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传递时间越来越短,在此背景下国家档案馆、省档案馆或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应首先对目前各自的档案保管情况的相关信息进行相互交流,并对如何构建合理的资源*台进行探讨,对各自的档案信息化*台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并使各系统*台之间能够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流,最终达到以点带面,逐渐形成一个档案馆群,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公众服务机构。

  (二)择优分类与循序渐进并重

  在对档案信息信息化、数字化的分类过程中,档案信息的分类应按照保密程度、公众需求程度、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对于公众与社会需求较大的档案信息资料,应优先对这部分资料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分类,便于公众查询利用。另外,在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分类的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也应该对所有档案资料进行预测,对将来一段时间可能需求量较大的档案信息进行优先分类。在档案资料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明确纸质档案的信息类型,由于档案都是原始数据或信息的最真实凭证,在提供利用时要保障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区分缓急与先易后难兼顾

  档案数字化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查询电子版的档案资料信息可以有效保护原版档案资料,通过查阅电子档案减少对原版资料的查阅次数,从而减少人为的对档案原件的损害。因此在进行数字化档案的初期,就应该先对珍贵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对于原来就是数字化的档案资料,在经过前期的整理、归档鉴定、保管等步骤后,符合保密制度便于向公众开放的数字化信息资料可通过网络上传到相应的查询*台供用户查询、使用。而对于纸质、胶片、声像等档案就需要先进性数字化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就需要各级根据档案信息转换的难易程度分别进行上传,对于较为容易上传的资料,应优先上传。对于不同类别的档案资料要根据其类别逐步实现数字化、信息化。

  四、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档案管理改革策略

  (一)正确运用与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地促进各档案管理部门间的协调发展

  就目前来看,各级部门、各系统内的档案管理部门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部门,对档案资料的管理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及特点,在工作中正确、灵活地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有效的协调各部门、系统间的档案交流工作,并可以及时调节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健全与完善法律、法规是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改革的的重要保障。

  (二)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制度及执行标准

  在档案资料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诸多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大家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已经建成使用的档案网站中竟然有将*30%的网站无链接。因此,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是目前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就档案管理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执行标准,但制定的各类制度与标准都是其系统内自己的标准,就执行标准来看,各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如果这种情况还继续存在,档案数字化信息的统一管理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制定统一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及执行标准不仅有利于档案资料的管理,更有利于促进各部门、单位间档案资料的有效共享利用,从而最终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三)逐步构建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台

  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台包含高速的网络传输功能、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先进的软硬件设施等,利用各网络站点的信息互联技术将各个站点的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汇总,以国家档案馆和地方综合为整合主体将各部门、单位内的档案资料进行汇总,用户即可以通过该*台进行信息查询、信息浏览、信息下载等。

  (四)提升档案工作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水*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但要熟练掌握传统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相关信息化知识。如在对电子文件进行资料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掌握数据库及网络知识等,在进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工作中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应用技术技能,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门,必然要融入到数字化新媒体当中,档案目前也以多种载体形式呈现在大众的面前,无线传输技术、快速扫描技术对档案网络管理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档案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敢于突破自己,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者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改革势必会经历一个漫长发展的完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与帮助,也需要档案管理部门自身在改革与发展中充分认识信息化档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积极推动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作者:许长春 单位:山东省体育训练结算中心

  参考文献:

  [1]张锐.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模式,作用绩效与措施对策[J].山西档案20xx.

  [2]刘洪洲.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管理对策[J].黑龙江档案,20xx.

  [3]任义娥,李肖军.试析现代信息技术与档案信息安全[J].兰台世界,20xx.

  [4]李欣佳.社会信息化视阈下档案管理转型研究[D].黑龙家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网络管理论文 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信息化建设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山于其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给企业带来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漏洞,譬如网络骇客、网络诈骗、病毒攻击、邮件传送等紧密附着在计算机系统中,造成网络系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网络系统安全性降低。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深入对中小企业中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进行分析成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争相关注的重要课题。

  1中小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从*年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来看,许多计算机病毒在发作时并没有显不出其特有的目标性,而其隐蔽性更加显著。许多中小企业山于没有提前防范而被攻击,造成信息传输中断、数据丢失、网络阻塞甚至系统瘫痪等,这无疑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1. 1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小企业逐步迈向世界。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交流*台,是国内中小企业与外界相互沟通的先决条件。鉴于互联网络的开放化和高度共享性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导致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日趋泛滥。据NCSA相关调查显示,美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受到了计算机病毒的侵袭,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一方面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网络设备安全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资源共享化特征与信息安全管理始终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网络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口趋严峻,各类病毒、骇客、木马程序对企业网络的攻击日益激烈,对中小企业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2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信息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决策。但山于信息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安全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部而言,丢失300MB的数据极有可能意味着损失了13万元的人民币,而对于财务部门而言则意味着损失了16万元人民币,对于工程部门而言,其损失金额甚至可能高达80万元。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丢失了关键数据,并且在半个月之内依旧无法恢复,则该企业极有可能直接被市场淘汰。

  2加强中小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策略

  2. 1安装防火墙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防火墙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可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合理控制,并对计算机使用人员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在这一过程中,可实施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隔离与访问控制,杜绝不良信息、非法网站及不良网站的传播,起到净化网络资源的作用。防火墙的使用能有效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实现网络不安全信息的完全阻隔,保护计算机免受恶意攻击。在企业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库中储存着大量信息,是企业信息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在内网与互联网之间建立一个保护屏障,即防火墙。利用防火墙技术构成安全网关,保护内网不受到非法用户的入侵。在此基础上,还应及时安装杀毒软件,以防比木马程序的出现,时刻保护内网安全。

  2. 2完善密码技术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日趋复杂化,而有效的密码技术是防比网络安全事件的重要途径。完善的密码技术可使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杜绝非法窃取及恶意软件攻击问题的发生。同时,密码技术的充分利用,可在网络信息生成时,有效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从源头做起,强化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2. 3提高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检测、响应、评估损失情况、预测攻击及起诉支持等作用。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入侵检测技术,派遣专人实时监督和记录进出网络的各项操作行为,并按照系统技术人员的预先设置进行切断性操作,从而有效防比网络攻击行为,尽可能减少因网络攻击带来的损害。

  2. 4控制和限定入网访问者

  对入网访问者进行控制与限定是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主要方法,能有效防比用户对其的违规性操作或非法使用,以保证中小企业的网络系统资源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受到损害。入网访问的控制与限定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识别用户名、二是验证口令、三是验证用户身份。只有当用户名识别正确,用户才能进行口令输入操作,否则不能登录网络;当验证口令正确之后,用户才能使用网络。同时,还需要对一些使用秘钥和保存重要信息的文件严加限制,强化密码的安全水*,一旦出现系统漏洞则需及时进行修补,严禁对外公开系统内部网络的使用情况。

  2. 5全面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主要在于计算机用户的安全管理,这就需要加强计算机用户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然而现阶段,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维护人员与用户素质较低,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因此许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事件都是山于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人员与计算机用户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工作,包括计算机安全法、保密法、数据保护法以及计算机犯罪法等,使全体员工了解自己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以及应履行的权利、义务。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如计算机上网人员行为准则、计算机信息管理制度、网络运行维护与管理制度等,教育全体上网人员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维护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使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迫切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为中小企业员工营造一个清洁、有效的网络环境,为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树强.中小企业中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安全探讨田.民风(科学教育),20xx, (9 ).

  [2]杨博.浅谈中小企业网络安全及解决方案田.科技视界,20xx,(29).

  [3]刘翌龙.浅谈网络管理与维护田.无线互联科技,20xx,(6).


运营管理论文(5)份(扩展2)

——旅游管理论文范本5份

  旅游管理论文 1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青年课题《旅游产品质量管理探析》的最终成果

  内容摘要: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及其提供过程综合作用的复合体。本文通过对旅游产品本身及其质量管理特性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旅游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旅游产品特性质量管理

  一般来讲,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或欲望的消费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旅游业由于涵盖范围较广,旅游产品体现为多种特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概念。

  旅游产品概念及特性

  从旅游者角度看,在旅游过程中购买并消费的旅游产品大部分是接待服务和导游服务,所购回的除了少量有形物质产品之外,总体上是一次完整的经历,而不是一件实物;旅游企业要为游客提供包括行、购、娱、食、住等各个方面的一揽子产品,旅行过程中的所有片断共同构成游客的旅游经历。因此,旅游产品是旅游吸引物及其提供过程综合作用的复合体,包含实现一次全程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组合。在旅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都同等重要,在产品质量趋同的情况下,优质服务成为企业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由于服务具有不同质性,旅游产品质量不单依靠产品本身,只有一部分可由供应者自主评定,其余部分必须由旅游者亲身实践并依据自身感受来评价其质量和价值,因此游客的感受和评判标准异常重要,但是涉及主观心理因素,旅游者出游动机各不相同,难以对产品质量进行客观评判,目前采取的办法是通过外部检验标准对服务进行评价,一般由**或行业组织对该行业质量制定相应标准,使服务规范化和体系化成为优质服务的保证,旅游企业也在尝试引入一套完整的适合本身行业特点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旅游产品的独特性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利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参与一系列自己选择的环境和背景下发生的活动,目的是得到不同的精神收益。不同于一般消费者,旅游者更多地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经历,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由于旅游经历由多种复杂的行为构成,服务质量的评判只能建立在个人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之上。游客自始至终直接参与到服务生产系统,不仅对最终产品进行比较和评价,而且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价,由于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存在同时性,使服务质量不可能预先“把关”,发生质量问题也难以“返修”,使顾客行为、顾客预期和感知、产品组合等变得较为重要。

  旅游产品质量特性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服务产品质量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衡量顾客满意度和确定服务质量标准方面面临的困难。通常地,理论界将服务质量分成客观质量和主观质量:客观质量是对有形因素进行客观评价;主观质量是指对无形因素进行主观评价,无形因素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技能及其服务态度等。

  作为旅游企业,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的质量差异,不仅与产品和服务本身有关,还与提**品,增进顾客经历有关,在竞争态势、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以及技术等要素挤压下,旅游产品质量主要体现在无形要素方面,例如品牌、企业管理模式、销售网络等。对旅游产品来说,企业不仅对服务质量中的硬性指标负责,还要对服务的消费感受负责,而且功能性质量远比技术质量重要得多,为了更好地完善产品质量,旅游企业应当有自己的服务评价体系,将其与可感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合在一起,共同在评价旅游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特性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者的各种经历和体验被不断商品化,旅行社、航空铁路交通以及旅游目的地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旅游企业管理不仅是简单地提供旅游活动或设施,以常规方式进行管理,还应把质量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进行柔性管理,承认顾客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旅游服务管理质量的基础。不仅如此,专业人员应当在特定旅游环境中给游客提供方便,并给予引导,旅游管理人员还应深入了解游客的消费行为和服务管理的特点。

  消费者评价服务产品质量标准

  一般来讲,顾客对服务的评价取决于对所接受服务的感受与事先期望之间的比较,当顾客对服务的感知等于或超过了对服务的预期时,就会感到满足;如果低于顾客预期,就会认为是低质量的。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企业对这些期望的诠释存在差异旅游管理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包含许多相互管理的行为,旅游营销中最重要的是让旅游者到来之后所感受到的比其预期的要好,这样不但使旅游者达到消费满意,还会向家人及朋友推荐,从而扩大企业的正面形象传播。

  顾客和企业对服务质量的认知之间存在差异由于企业对顾客偏好的重视程度不同,一些企业容易将少数顾客的要求或偏好看作是大多数人的需求,从而出现判断错误,可能会使用不合适的设备,雇佣不合适的人员等,最终导致企业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顾客期望。

  企业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顾客期望存在差距虽然企业准确理解了顾客需求,但在制定服务质量标准时,管理人员可能认为企业无法提供或不应当完全提供顾客所需服务;或者企业领导人会以其他方面为重点,去掉所谓多余的服务环节来提高服务效率等,导致企业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无法满足顾客需求。

  企业提供的服务未能达到其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企业正确理解顾客需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详细服务标准,但在服务过程中,一线人员因工作乏味或缺乏良好的奖惩机制不愿完全按照服务标准为顾客提供服务,或者因其能力所限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而不能确切地知道如何给顾客提供满意服务,出现“角色模糊”或者“角色不明确”。

  企业的对外宣传与提供的实际服务内容不符企业在进行促销过程中,经常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技巧,以期美化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有时是企业为开拓市场而做出的服务过度承诺,实际却无法做到,使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从而转向其它竞争企业。

  旅游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特质

  对于旅游产品来讲,由于很多旅游产品供应商同时面向一般消费者和旅游者,具有多重运营目标,所以旅游产品比一般服务产品提供的内容宽泛,服务内容和范围也会根据不同要求和不同价格确定不同等级。随着旅游市场日趋成熟,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越来越熟悉,消费经验日益丰富,消费预期相应提高,促使旅游企业一方面加速设施设备,一方面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标准;同时,来自消费者协会组织和媒体等第三方机构对旅游企业包括景点、住宿、交通等在内的服务质量监督,也相应提高对旅游业产品质量的要求程度。因此,旅游产品供应商需要面临新的挑战,不断推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产品。

  旅游企业质量改进方案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产业规模达到相当水*,旅游产品供给基本满足游客需求,已走过了数量急速扩张阶段,逐渐步入提升质量的成熟阶段,因此注重旅游产品质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督法规,敦促旅游企业注重产品服务质量,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服务质量标准较难把握,服务质量波动较大,消费者对此投诉颇多,主要集中在宾馆、饭店和景点的服务质量管理水*不高,服务不到位等方面,一些星级饭店尽管在硬件设施方面满足了顾客需求,但是在软环境方面却远远不够,例如酒店服务员在楼道内大声喧哗、马桶滴水等行为虽属小事,在日常管理中也常被忽略,大大影响了客人对酒店服务的整体印象,甚至会影响到对整个旅游过程的评价。因此旅游企业应注重顾客评价质量的软标准,并积极推进标准化运营体系。

  软标准建立在消费者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依据顾客评价作为判断标准,通过顾客与员工或其它人进行专门交谈收集确切信息,为企业满足顾客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信息反馈。但在实践中,由于实施成本过高,企业往往将软标准硬化,实行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具体内容包括:能够在任何时间与顾客保持接触;能够对顾客的各种要求做出实时反应;具有弹性保障系统和人员以满足顾客的实时要求;创造和顾客的双边对话机制。

  目前,许多旅游企业已经根据这一管理体系以及行业自身特点,逐步改善旅游产品质量。例如,景点、饭店、旅行社、航空公司等部门采纳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先进技术,不断改善客房预订系统和票务系统以提高服务质量,广泛运用互联网搜取游客信息,从而改进服务体系。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能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达到相对一致的水准,消费者对所接受的服务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的需求日益迫切,建立并推行服务标准体系成为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所谓服务标准化,是企业为使服务达到最佳效果而制定的可重复使用的统一规程和标准,从而使服务这一软指标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目前在旅游业中,一些国际大集团已实现了全球化经营管理,通过特定名称、企业信誉保证达到一定的服务水准,将业务拓展到世界各国,如凯悦、希尔顿、莱麦丹等酒店集团。

  对于旅游业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服务标准体系,应由三个子体系组成,即工作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旅游企业作为以提供服务产品为主的行业,企业通过与游客在履行服务过程中的接触活动来展现质量,供应方以提供服务为主,服务工作即为其产品。因此,服务标准体系以服务工作标准为主体,涵盖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具体来讲,服务工作标准包含三个要素:服务标准,亦即服务所要达到的质量效果;服务工作规程,即为达到服务标准,在服务过程所应履行的操作程序;服务物质条件,即提供服务时所使用的物质标准。在服务标准体系中,技术标准主要指提供服务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等标准,管理标准则是为确保服务工作标准的全面实施所提供的一系列管理保障,包括履行管理(含监督与考核)必备的组织机构、人员、规划、信息资料、教育培训、后勤保障及信息化管理手段等。

  在企业外部,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和监督一般采取体系认证制度,主要对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效果和企业排名进行认证,对不同企业的同一服务项目依据服务的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征制定统一质量标准。这些不同性质的服务采取不同方式的体系认证,例如饭店星评、景区等级评定采取的评价方法是认证形式与IS09000族体系认证两种体系。此外,旅游业还应当吸取国外同行业经验,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结构建立并发展自身的认证体系。

  实施标准化服务,建立外部认证体系,不仅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支出,还可以精简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同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可信赖度。对于实施服务标准化的企业而言,这些标准在单位内部具有强制性,而在外部必须依法接受当地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客观上降低了消费者评判服务质量的难度,减少了主观不确定性的干扰。

  实践表明,服务质量标准水*愈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愈强。因此,通过实现标准化体系,旅游产品质量将更加有章可循。

  来源:商业时代 2006年20期

  旅游管理论文 2

  随着假日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景区超载问题比比皆是。本文归纳了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利益群体,即**、游客和景区三方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应监督落实带薪假期,增加私人假期;游客应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惯;景区应做好“分洪”与“泄流”工作等解决景区超载现象的有效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外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引起的景区超载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时当旅游景区处理不当时,甚至还会出现拥堵和踩踏等事件,这不仅影响旅游景区的形象,更会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针对景区超载问题,国家以及旅游相关管理部门也都十分重视,也曾经提出过“门票预约制度”和《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但由于缺乏强制性,使得超载现象仍然存在,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从根本上找寻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原因及有效对策。

  一、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原因

  1.**方面的原因

  早在2007年我们国家就已经通过了《带薪年休假条例》,该《条例》本是缓解法定假日扎堆出游的可行办法,但在实际落实中,由于各单位不重视等种种原因导致带薪休假落实制度落实的不好,且《条例》本身尚未制定责任追究方面的条款,缺乏强制性等,让落实“带薪休假”困难重重,导致上班族还只能选择在法定假日集中出游,这就造成了假日里景区人满为患的景象。

  2.游客自身原因

  引起景区超载现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游客自身。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游客还停留在到景区门口“一手交钱一手拿票”的*惯,由此而带来的景区无法预料的超载现象也不在少数。此外,有些游客明知景区游人已满,但都希望“不虚此行”,因此想法设法挤进景区,这不仅会使景区的旅游资源和景区设备超负荷,更无法保证旅游者自身的旅游质量。

  3.景区方面的原因

  在景区方面,多数景区还存在短视的思维,他们只怕游客不来,哪管游客不适,哪会考虑资源受损,对国家及相关部门的规定因其没有强制措施就不执行或躲避执行,由此造成的景区主动超载、拥堵等现象屡禁不止。此外,多数景区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未能有效的疏导和指挥,这不仅使景区秩序混乱,甚至还会导致游客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严重影响旅游景区的形象和游客自身的旅游感受。

  二、解决景区超载现象的对策

  1.**应监督落实带薪假期,增加私人假期

  **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监督各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加强监管,保证带薪假期的顺利落实,缓解上班族集中出游的现象。此外,**应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使得企事业单位意识到落实带薪假期是对每位工作人的必要的尊重,也是让大家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最佳手段,鼓励各单位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并形成制度的执行不完全依赖于强制措施,而需要公众自觉遵守的好风气。最后,如果我们能够向西方国家一样拥有旅游假、儿童亲子假等私人假期,并且增设护士假和教师假等私人假期,那么错峰出游将不再是一种奢望。因此,我们希望**能够监督落实带薪假期,增加私人假期,加强对景区的监管,做好政策方面的制定与落实工作,解决游客因出游时间集中而引起的景区超载现象。

  2.游客应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惯

  从游客方面来看,一定要让游客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惯。目前,主动预约的客人并不多,多数游客仍然怀着侥幸的心理盲目前往景区。因此,如何有效引导游客进行预约将是解决因游客自身原因而引起超载现象的关键所在。在这里要将游客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打算出游的游客,一类是已经在途中的当日游游客。对于打算出游的游客应倡导预约优惠等政策引导游客在途牛网、携程网等网站上进行景区门票预订。而对于当日游游客,则可以通过百度地图热力图来了解景区的拥挤情况。景区热力图是百度根据多年来对全国热点景区及商业圈的统计推出的大数据可视化产品,它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的描述景区的游人分布、密度及变化趋势,其中绿色表示游人稀少,橙色表示游人密集,红色表示游人拥挤,游客据此确定当日游的行程顺序将有效的错开客流高峰。如果每位游客都能养成出游前预约的好*惯,将会解决因游客自身原因而引起的景区超载现象。

  3.景区应做好“分洪”“泄流”工作

  从景区管理方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景区可以采取诸多措施来解决景区的超载现象。首先,从思想上,景区的管理部门应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能因利益驱使就不限制游客人数,而应多方配合测算出景区科学的容量,并严格按照景区规定的容量限制游人数量,避免景区主动超载再次发生。其次,景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台、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高速公路入口、景区入口等途径及时向游客公布景区最新咨询,使游客“心中有数”,合理预约或理性前往景区。此外,对于博物馆等景区可以采取限制游客在展厅的停留时间,以缓解高峰时期的游客流量;对于主题公园等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景区可以采取提前开园或延长开放时间来缓解客流高峰;对于千岛湖等交通工具受限的景区可在黄金周开设备用通道,增加船只数量,以解决因景区内交通工具受限而引起的游人拥挤现象;对于资金和规模等条件允许的景区,可以考虑增加景区内的设施设备和扩大规模,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游人需求;而对于景区的关键游览点和游览线上,在高峰时期要增加人力疏导,以保障景区的游览秩序,防止因缺乏有效疏导而引起的游客拥堵、滞留、踩踏等事件的发生。总之,景区要想方设法做好“分洪”与“泄流”工作。

  旅游景区超载现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解决好景区的超载现象,才能达到**管理好、景区有钱赚、游客体验高等三方共赢的局面,也只有**、景区和游客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从实质上解决景区的超载现象。

  旅游管理论文 3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与创业教育现状

  随着中国旅**业的蓬勃发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政策和扶持方面的倾斜和导向作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还存在诸多不足。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与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教育专业面相对狭窄

  传统教育理念对我国高职教育影响很大,如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模式,僵化了教育形式,更加注重的是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不足。此外,旅游管理作为一种服务性工作,被误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行业,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很难全心全意投入进去。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面相对狭窄,系统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教学更多限制在酒店和旅行社两个部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管理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如市场营销、旅游规划、景区管理等。但是当前就业、创业教育对这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

  2.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准备不足,缺乏创业观念的教育

  当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就业,对创业兴趣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教育的缺乏,狭隘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简单地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并且将创业看作是很难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高职学校对创业观念的教育缺乏客观性,致使学生对创业认识不足,缺乏深刻理解和风险意识,没有理性的创业精神,创业观念只停留在理想认识,创业很难达到“踏实”阶段。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就业受阻”而不得不去创业。

  3.就业、创业教育的支持不足,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突出

  当前中国高职教育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验用具和教学设施的购买上,而对就业、创业教育的投入支持不足。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动机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教育过程,而是自我激励或社会刺激,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没有实质性内容,父母成了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者,特别是创业的学生认为原始资本投入应依靠父母。这一切都是相关教育的误区,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创业的支持明显不足。当前高职旅游教学最大的不足是忽视了学生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4.教育环节存在漏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上岗需要“双证”,不仅要有教师资格证,在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实际实践能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名不副实,有的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但是却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属于“有证无业”,没有参加过旅游业实际生产、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双师型”老师数量不少,但是实际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不高。教育环节上很难做到连续有序,存在漏洞,实践教育环节不科学。

  三、开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几条措施

  1.高职教学应注重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职教学注重就业、创业意识培养应该贯彻始终,在学生入学第一天就开始注重相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比如开展就业、创业的校园活动,把教学课程融入实际生活中,渗透于班会、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同时,根据就业、创业课程目标开展各种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如开展就业创业方案大赛,参观中小型企业,专题访问,邀请优秀就业创业人进行专题讲座。树立学生自主就业、创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个性心理品质。

  2.强化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丰富就业、创业知识

  强化文化建设,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宣传,积极调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宣传,如宣传栏、校园刊物、报告会、行业专家专题讲座。组织就业、创业活动,推动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就业、创业实践工作可以通过创业园区进行实际实践培训,学生可以提出申请项目,然后根据自己能力进行实际创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台,指导老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力度的帮助和扶持,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创业环境建设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相互协作。

  3.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应构建具有就业、创业特色的课程结构。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如企业管理、产品开发、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方面的课程,把创业精神和课程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把创业常识、就业指导、创业心理技能、市场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对就业、创业的了解。

  4.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实战教育

  校企合作能够将教育拓宽到实际工作过程中,与社会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共同创建实践基地,激励学生深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加大实践资金投入,整合理论,增加实践课时。通过扩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还应该注重老师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而且要为学生解惑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旅游管理论文 4

  一、旅游专业毕业生流失的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一方面旅游企业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创新型、实用性旅游专业型人才且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大量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旅**业。

  xx年,据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显示,共有星级饭店一万两千多家,在完成数据管理的一万一千家星级饭店里,员工*均人数达到一百二十万九千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为二十五万三千人,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流失问题显得相当严重。

  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潜流失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损失现象如此严重的原因,除了与这些毕业生的主观选择等相关因素有关,更应该与中国的酒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客观原因密不可分,而且饭店的客观原因对主观因素的选择影响较大,再解决潜在流失的问题上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主观因素

  *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由原来的统一分配向自主选择和双向选择转变。在这种模式下,毕业生和雇主之间的信息更加透明,更加自由和公*。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拥有什么,他们能做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并愿意选择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所以,虽然没有在刚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事业定位,但在工作中他们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二)客观原因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是流失的主要成员,但是他们发挥专业知识的*台需要饭店来提供,饭店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因此,饭店本身就是造成高校毕业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饭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潜流失的影响

  潜在损失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从潜流失成本的角度来看,至少包括高校毕业生的个人成本、高等教育的社会成本和酒店成本三个方面。

  三、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流失的对策

  (一)学校的思考

  旅游院校的应合理设置培养目标。目前旅游院校的'教育理念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全面科学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宽口径、厚基础;二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其特点是重视专业应用能力。对于酒店企业来说,前者会有少量需求,后者则更多。因此,如何处理好博与专、高与低的关系,是旅游院校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旅游院校必须根据学校的性质、层次和目标建立切合实际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的广泛性和高的培养目标必然导致学生的目标不明确,专业不突出。二是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的基础课程,它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法的基本要求,而且满足了企业和社会的特殊需要。

  (二)饭店企业的思考

  饭店企业的经营思想是为了饭店企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控制学生员工的流失,必须改善酒店内部因素,完善学生的使用管理制度。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科学确定学生的招聘需求。根据适用性原则,饭店企业应根据饭店所需人才的类型,分析和确定学生的招聘需求。二是重视职业生涯管理。

  (三)大学毕业生的角度

  作为旅游管理大学毕业生,想要进入饭店企业必须从服务员的准备工作做好,虽然是最基本的服务员,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為次日后行政工作做好准备。

  四、结语

  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流失问题,不仅导致大学毕业失去到饭店发展的机遇,饭店业也失去了可以创造未来的专业人士,无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还是酒店或饭店业,放弃去饭店工作或饭旅游管理毕业生的流失都是损失,因此,在未来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加强专业培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饭店管理的能力,饭店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饭店管理专业高校毕业生开放就业机会,共同努力,改变大学毕业生流失的现状。

  旅游管理论文 5

  旅游业属典型的服务行业,其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是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而对旅游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则是旅游目的地认清自身优劣,进而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进行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对山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然需求的多样性使得旅游服务质量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且从概念上看,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者通过比较其接受服务水*与期望目标得出的对某一特定服务的感知,即主观判断在评价中发挥主要作用,这将使得评价结果极为模糊。在众多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中,模糊综合评价法,由于能够较好地处理上述问题,成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本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山西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中,以期为山西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1山西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山西旅游业面临前极好的发展机遇。首先,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遍布全省的文化遗产,使得其旅游资源在全国独树一帜。且从全国旅游市场来看,山西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应属于新兴市场,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旅游发展后劲大,这是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次,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推进,为山西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使得长期以来山西旅游业投入不足的局面有了大幅改观,尤其是煤焦企业的旅游投资热情高涨,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再次,全省基础设施的完善,扩大了旅游市场的半径,拓展了招商引资的渠道。尤其是大西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周边地区甚至境外旅游者与山西的时空距离,对山西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此,山西旅游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这对山西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快速到来,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日趋理性,消费需求日益丰富,其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愈加严苛。面对不断成熟的市场,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才能保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长期以来,山西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对软件提升重视不够,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日渐突出,这必然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速度。因此,提升服务质量是当前山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目前山西旅游服务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为山西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依据,进而为山西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

  2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山西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思路

  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目前山西旅游服务质量水*一般,说明山西旅游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改进。同时,经计算,游客对其中旅游厕所、购物、康体娱乐等方面的评价偏低。故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助推山西旅游进一步发展,必须从以下几处寻找突破。

  2.1强化厕所建设与管理

  从调查结果可知,旅游者对旅游厕所的评价最低,因此,强化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应成为山西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重点方向。在旅游厕所建设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设计旅游厕所的数量与分布,同时应加强厕所标识建设。其次,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旅游厕所安全、卫生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游客文明如厕的引导也是厕所管理过程中的必修课。总之,山西旅游要发展,必须解决旅游厕所“脏、乱、差、少、偏”的问题。

  2.2规范旅游购物环境

  旅游购物是旅游增收的重点,混乱无序的购物环境不仅降低了游客购买欲,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地区旅游形象。因此,山西旅游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切实优化旅游购物环境,尤其对五台山、云冈石窟、*遥古城等重点旅游目的地,有必要实施规范旅游购物的专项整治。

  2.3提升康体娱乐服务

  提升康体娱乐服务,首先从宏观上来看,要从康体娱乐设施的数量及科学分布入手,保证供需*衡,创造有序竞争环境。从中观上看,应丰富康体娱乐项目的种类,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从微观上看,各企业应注重服务细节,形成自身独有的服务文化。

  2.4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测

  为进一步提升山西旅游服务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定期进行旅游服务质量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用制度的手段促进山西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综上,山西旅游业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环境,认清其旅游服务质量现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必定会使山西旅游发展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运营管理论文(5)份(扩展3)

——学生管理论文(5)份

  学生管理论文 1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要求远远高于高校其他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是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交的最后一份书面作业。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最后一次执手训练。对学生来说,写作毕业论文,是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过程。对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这可能是一生最后一次在老师精心指导下,完成一篇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的机会。因为客观地说,本科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可能经常会有写工作总结、写心得体会、为领导起草讲话稿、为报刊写文章的机会和任务压给你,但不会再有人像指导老师那样仔细帮你拟订提纲,一遍遍地帮你修改文章,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为你斟酌,找出一个个错别字,订正一个个病句,在花费大量的心血后,师生共同完成一篇符合质量要求的文章。工作单位的领导可以对你的文稿做一些修改,可以要求你重写,但不会一字一句帮你修改。所以,可以说,写毕业论文,对于不再读硕士的本科生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老师严格指导下的能力培训,最后一次从老师身上获取知识。据本人几年来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现在的`本科生,大部分在大学四年中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论文写作训练。写作毕业论文,掌握撰写论文的程序、技巧,学会查阅资料和运用资料,实在是走上工作岗位前一个必需且必经的步骤。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耐心辅导,严格要求,要切实按大纲要求,用好、用足写作时间(一般是8周到一学期),并充分利用好己有的图书资料,使学生真正掌握写作学术文章的方法、途径和技巧,以为毕业以后的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也要认识到,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机会。当然,大学四年,教师检验学生的学*效果、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毕业论文却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反映,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综合反馈。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时学*成绩不错,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不一定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这里就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里是否存在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否应对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实行分类指导甚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为其人生道路的设计提出某些建议?这些可以说是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当然,学生的毕业论文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份财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特别优秀的自然是少数,但据本人的经验,每一届学生毕业时,都会留下一部分上乘之作,这些文章可以成为后边学弟学妹的参考,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料。今年上半年,我们系的老师就将过去三届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作了一番整理和加工,以优秀论文集的名义印刷出版,发给每位学生一本,学生都一致赞许,感觉开了眼界,说对写文章很有帮助。

  此外,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写好毕业论文特别是日后能在公开刊物发表,对于启发学生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人毕业论文写的是中**史题材,毕业不久文章就发表了,自己当时深受鼓舞,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而研究领域就是中**史。此后,自己就一直将研究方向定位于党史,二十年下来,自感在这一领域也小有成就,某些领域还在国内党史界起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毕业论文写作对提高教育质量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提高论文质量就成为永久的话题。这中间论文指导教师起着主要的作用。可以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水*、能力和态度。因为学生是受教育者,对于写学术论文,他们一般还未曾实践过。怎样选择主题,怎样查找资料,怎样组织材料,他们都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指教。

  但应该说,最*几年,由于高校大幅度扩招,不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年轻教师、低学历教师比例偏大,学生毕业人数远大于教师能指导的学生数,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己成为严峻任务。行政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任务更为艰巨。无奈之下,各学校或二级学院不得不放宽对论文指导老师的资格要求,増加每个教师的指导人数。这样一来,毕业论文的质量就难以保障了。这个问题的解决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经过努力,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笔者本人作为浙江一所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的负责人,长期担任院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的组长和答辩委员会的主任,一直致力于探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经过研究,还是得到了一些心得,在此提出来,与同行商榷。

  提高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在于选好选准指导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并使用好这些资料,通过艰苦的努力写好一篇水*较高的学术论文,这需要老师的认真指导,需要教师自身具备驾驭学术论文的能力。因此,要首先聘任那些学术水*较高、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同时根据可能适当増加其指导的学生数量以充分挖掘他们的工作潜力。对于年轻老师,可以让他们先做骨干教师的助手,并由老教师对他们进行传帮带,待掌握了指导工作的规律和基本要求后再让他们独立指导学生。在这里切忌只向他们分配任务,而不对他们进行业务提高,即只布置任务,无落实措施的简单方式。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工作完成后的质量检查。当然,这一工作在论文答辩阶段就可穿**行。我院这几年,随着毕业生数量不断増加,论文指导需要的教师也越来越多。我们开始规定只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才有指导资格,现在连刚毕业不久的硕士生也在指导论文了,但由于我们一开始就安排他们先做助理,后再独立承担指导任务,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当然,这中间,院系领导和高职称教师还需认真关注年轻教师的工作情况,检查他们指导的论文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在我们学院,这是学院赋予老教师的权力,也是老教师的责任。当然,即使这样,我们的论文指导教师也还是不能满足要求。对此,我们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教师,另一方面积极聘请社会各界专家特别是校内专家担任我们的兼职教师,专门指导毕业论文,这大大缓解了师资不足的矛盾。诚然,优秀教师的引进,不是二级学院所能决定的,但二级学院对这一工作的重视与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如果只从完成任务角度考虑,也许一名助教也完全可以让他去指导论文,但论文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抓毕业论文的质量,还需提高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要督促老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同时又要通过研讨、培训来提高所有教师的指导能力,并鼓励教师通过带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与教师一起撰写论文,以实现教学相长。

  当然,除去上述条件之外,指导好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必须认真负责,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们经常讲教师这一职业需要教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需要有对学生、对事业的强烈的爱心,要忠诚于教育事业。而指导毕业论文更是需要教师有这种职业道德。可以说,如果抱着应付、凑合的态度,指导论文也不会是难事,但要真正以高度责任心和对学生的诚挚爱心来对待,则的确是一件比较艰辛的工作。因此,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要从教师抓起。对于毕业论文写作,各高校自然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我们学院就规定了五稿(最少四稿)定稿制,对教师的每一次批阅,我们都要求留下文字资料。工作结束,我们要逐一检查,看教师在指导中究竟投入多大的工作量,投入了多大的精力。结合该教师所指导的学生的论文情况,我们对教师的指导工作给出适当评价。对于指导工作不太认真的教师,我们一般在下学年度分配指导任务时,用减少指导学生数的办法予以警示。同时,将此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事关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各高校历来都十分重视。但毕业论文质量控制,又是一件事关各方面条件的系统工程。这里有学校的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等多种因素。作为二级学院,我们负责具体操作,应该说负有第一位的责任,但不管有多少矛盾,我们认为主要矛盾是指导老师的水*、能力和工作态度。抓好这一工作,需要努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根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指导任务,同时要严格要求教师,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督促教师树立高尚的师德,全身心地投入这一工作,兢兢业业地进行指导。这样,毕业论文质量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学生管理论文 2

  本文主要从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健全失业保险法律体系;谨慎的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强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功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缺乏最高层次的立法、适用对象扩大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合同制农民工、将失业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充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农民劳务、考虑大学生的失业保险问题、失业保险制度应该包括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两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加强再就业培训针对性,提高再就业培训效果、加大基金对再就业的倾斜、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的支出比例、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与再就业相联系等,具体请详见。

  一、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健全失业保险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法律依据主要为1999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条例》只是一个行政法规,而立法层次直接决定制度的束力。由于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缺乏最高层次的立法,一方面,导致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困难。据1998年下半年的统计,全国企业拖欠保险费总额达365亿元;另一方面,导致各种挪用、挤占、截流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层出不穷。从影响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妨碍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就业促进方面的支出。因此,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度的实施需要立法层次的保证,这也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基础。

  二、谨慎的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一)适用对象扩大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合同制农民工。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主要限于城镇劳动者,而不包括乡镇劳动者和城市农民劳务者。考虑到失业保险的本质特征--普遍性,从理论上讲,所有的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劳动者均应包含在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失业保险的对象应包括各种劳动者。

  鉴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时,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在制订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或修改条例时,应适当扩大失业保险的适用对象,将失业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充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农民劳务,应该允许在城市从事较固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按属地原则加入失业保险。

  (二)考虑大学生的失业保险问题。大学生失业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相对存在且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因为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根据规定,则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又是不可能领到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虽然《关于切实做好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将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纳入“低保”范围,但是领取“低保”程序繁杂,条件苛刻。所以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再就业,创造财富,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强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功能

  如前所述,失业保险制度应该包括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两个方面。相比之下,促进就业更为重要。所谓促进就业是指通过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失业者的就业问题。

  (一)加强职业培训。中国劳动力具有绝对数量多而相对综合素质低的特点,普通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是促进就业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再就业培训针对性,提高再就业培训效果,提高再就业率。有关部门在开展培训前,必须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对培训对象具体情况的分析,采取个性化的培训和就业服务,在培训方式、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等方面,为失业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提高培训效果。另外,应该把失业登记部门与劳动部门、职业介绍部门合在一起,在失业人员进行失业人员登记,办理失业金申领程序的同时,进行职业介绍登记,参加劳动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再就业率。

  (二)加大基金对再就业的倾斜。加强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基础便是有资金作保证。对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比例均应显现出倾斜性,以协助失业保险的这一功能的更好发挥,体现失业保险在治理失业方面的主动性。

  1、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的支出比例

  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上,中国偏重单纯的生活保障,在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不能有效为促进就业提供资金上的保证。由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用于职业培训项目的基金支出比例,所以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再就业上的资金就具有较大的弹性,从而对再就业支出方面难以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再就业的实质性进展受到影响。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如德国**使再就业培训经费放在各项失业投入的首位。中国的失业保险法规应扩大保险基金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费用的提取比例。在立法上把当前的不确定比例固定下来,明确规定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促进再就业和基本生活方面的法定比例,使再就业方面的支出比例具有刚性。在确保失业人员失业期间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扩大现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积极加大促进再就业的支持力度。

  2、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与再就业相联系

  中国失业保险金的领取与再就业的关联性不大,这种简单发放失业保险金而与促进再就业脱钩的现象不利于促进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应改进目前的方法,使其与再就业相联系。多数失业保险相对完善的国家对失业者领取失业补贴都有相当严格的制约条件。制定这些限制条件的目的均是为了促进失业人员尽早结束失业状态。如在德国失业保险法中规定,失业者只有努力地寻找工作,接受各方面提供的“合适的”工作机会,才能享受失业补贴;日本的失业保险制度也规定,如果失业人员在半年内还找不到工作,则取消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可见,西方国家对于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均是与再就业行为息息相关的。这种相关联的方式,可以促使失业人员积极寻求就业可能,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不会给任何惰性创造机会。中国亦应对失业保险金的发放附加一定条件,而不是只是简单地用时间来约束,具体途径可以包括:对于提前就业者进行补助,补助额为提前时间段内所应领的失业保险金的一定比例,激励失业者寻找就业机会;灵活发放失业保险金,对于有可行创业计划的失业人员,可考虑一次性发放多月的失业保险金,作为其创业资金;对于不积极参加就业培训的失业人员,可以采用适当减少失业保险金或对于参加失业培训的失业者给予增加失业保险金的方法,鼓励失业人员努力提高技能,尽早就业。

  学生管理论文 3

  摘 要:新一届**强调依法治国,而具体到高校这一社会组织,则应该强调依法治校。本文探讨了法律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希望本文能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法律角度;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

  *来高校涉及法律诉讼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在社会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产生了怀疑。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从法律视角看待学生管理问题,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一、明确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权利界定

  在法律视角之下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就必然要明确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权利范围。高校首先应该明白自身的权责范围,要确保尊重学生的正当权利和义务,高校不能越界行使权力。当前高校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就是无视权利界限“横冲直撞”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正当权利。高校借着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名义随意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侵犯学生的权益。所以高校应该明白什么事情是自己的权责范围之内的,又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应该放手的。因此在有关法律条例之中我们应该明确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权责范围并给予明确的定义划分,重点要对大学生所能享有的正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我们同时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普及,告诉学生他们合法享有的权利,让学生不至于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还毫不知情甚至无动于衷,要帮助学生拿起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另外对于高校方面也要出台相对应的明确系统的法律条文,规定高校法人的地位和高校所能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当前阶段我国高校大部分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立的,在行政体系之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其权责范围之内,高校有发放证书、学历证明还有进行惩罚奖励的权利。但是在现行规定的高校权利范围之中有很多都是没有考虑过学生利益的、强制执行的,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不公*的,高校在某些方面严重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高校自身有权利决定是否录取一名学生,学生在学*结束之后是否能够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等也是由高校自己决定的。不难看出,当前高校是拥有很多的权利的,甚至有很多权利是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的。所以,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我们应当确定高校的法人地位,让学生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寻求帮助,挽回自己的损失。

  二、积极保证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明确划分高校和学生的权利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积极保证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如果学生的这个权利受到侵害,那么学生应该能够有合法的途径进行申诉。首先,应当在当前法律实行的基础之上扩大其保留原则的适用范围。简单来说就是立法部门应该切实尊重学生的权利,将学生的合法权利放到法律实行范围之内,不能让学生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连正常申诉的途径都找不到。对于学生在学校期间确实做出的不正确的事情不能完全由学校一方单独决定,而是应该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切实的保护学生权利,要求高校根据相关的法律条例进行合法的处理。其次,行政诉讼的范围也应该适当的给予扩大。在现行的法律之中我国的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还不能真正做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高校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学生权利方面发生冲突的时候并没有合适的处理手段。最后,是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科学的检查监督体制对高校进行严格的督察,要求学校切实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给予严肃的处理。

  三、严格监督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形成

  除了上述条件之外,我们还应该严格监督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形成,确保高校实行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不侵犯学生的合法正当权利。在制定的过程之中校长办公室要切实发挥其沟通联系的作用,通过校长办公室将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教务处还有研究生处等积极的联合起来,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任务划分。在进行管理制度规划的过程之中不能是一群人闭门造城,而是要打开门接受学生们的监督,让学生们参加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中来。在制度规划和形成的工作之中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召开听证会,听取学生代表们的意见。在规划草案形成之后学校应该进行大范围的公示,让学生就自己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提问,同时也要将草案提高上级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查,学生们和上级部门的意见必须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还应该进行备份。

  四、保障学生的申诉权利

  法律角度下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制度。在学生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学生要有能够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地方。学校内部需要有学生申诉制度,当问题无法内部解决的时候社会上也要提供合法的渠道让学生进行申诉。所以社会上也应该存在有中立的第三方对学生和高

  学生管理论文 4

  摘 要:

  目前,学校规模扩大,工作繁杂、资料众多,开发一套适合大众的、兼容性好的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学生信息是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数据资源,但其包含的数据量大,涉及的人员面广,而且需要及时更新,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既不易于规范化,管理效率也不高,所以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学生信息管理成为必然的趋势。开发SIMS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而且也加快了查询速度、加强了管理。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使用SQL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使其拥有较大的数据容量和快速的运行机制。而对于后者使用JSP作为开发工具要求应用程序设置用户权限管理,完成信息录入、信息查询、信息修改、信息删除等功能。整个系统在Tomcat5.5服务器上运行,针对不同的用户完成不同的功能。

  关键词: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SP;数据库;信息查询;信息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育机构也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让工作人员感到头疼,无法及时地更新数据信息,无法获得最快最新的信息,查询效率低下,工作效率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也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功能模块齐全,用户使用简单。因此,开发这样一套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因此,我们决定利用自己较熟悉的JSP编程,利用SQLServer20xx作后台数据库管理。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学校学生信息管理处的学生基本信息和详细信息的管理、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竞赛时操行分奖励分的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和用户信息管理,同时实现对学生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一、总体设计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管理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模块。根据其目前的机构设置,主要有六个模块,分别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操行信息、奖励信息、专业成绩、综合测评及用户信息管理模块。本系统管理员拥有完全的权限管理系统,实现对这些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而学生用户只拥有查询、浏览等操作。

  (一)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为每位在校学生就其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班级、照片、政治面貌、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备案,以同一年入学的学生为单位,部分资料来源于入学档案。并对其信息进行相应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

  (二)学生操行信息管理

  每周定时公布学生*期的早检、查房、查课、卫生、院系表扬、院系批评情况,并对情况恶劣的学生的给予警告,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每月统计总体情况,就每班做一张详细表,其内容包括学生学号、姓名、通报批评和通报表扬等。

  (三)学生奖励信息管理

  统计每位学生参加省级、院级、系级的各种比赛,依照学生手册,及时为学生加上相应的奖励分。至于青年志愿者、拾金不昧者等需加奖励分的,由学工部老师出示证明,并加以公章,然后加其奖励分。

  (四)学生专业成绩管理

  针对每学期的期末考试,管理员对每个学生的各门成绩进行登记、汇总和上传。该管理完成学生对成绩的查询、浏览、打印等功能,管理员对成绩的各种操作功能。

  (五)学生综合测评管理

  每学期,依据学生专业成绩、操行成绩、奖励成绩,计算出学生综合测评,并对学生进行排名操作。

  (六)用户信息管理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用户的各种权限管理工作,包括登记新用户、老用户找回信息、修改用户密码、修改用户注册信息、删除用户账号等功能,从而方便于用户的管理。

  二、系统模块功能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对学生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系统功能描述为:

  (一)登陆功能

  系统需要一定的安全性,如果谁都能随便登陆系统的话,系统面临的数据将非常的危险,且有可能会受到蓄意破坏者的攻击。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必须拥有密码才能登陆到本系统里面。不同的用户其权限也不一样。就想现在网络流行的一种聊天工具一样,分会员和非会员一样,不同的用户享受不同的服务而且权限也不一样,在该系统中把用户权限分成管理员和学生。

  (二)输入功能

  为管理员提供对所有信息的输入功能,便于更好的维护系统。

  (三)查询功能

  为所有用户提供查询的功能,可查询允许范围内的所有信息。

  (四)维护功能

  为学生提供查询,管理员提供对所有信息的修改、删除等功能。

  学生管理论文 5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影响着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和人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学会自我管理,发展个性,健康成长,就应该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管理好自己,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勃勃生机.创立个性化的班级,使学生共同健康成长。

  一、设立岗位负责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班级不仅设有班干职位,还设有许多岗位,如学*组长、作业检查员、读书检查员、班级财物管理员、纪律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等各种各样的管理岗位。有的人管关教室的窗,有的人管关教室的门,有的人管拿粉笔,有的人管宿舍鞋子的摆放,有的人管口盅的放置等,做到每事都有人专管,让班级的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每个学生都负责好自己的`岗位,谁做得好就表扬,做不好班级被扣分的就要罚写字背书等。

  多种岗位的设立,为学生提供一个又一个张扬个性,增长才干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为了使每个学生更加丰富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人人一岗位的同时,还实行岗位轮换制,有时一周换一次,有时一个月换一次。让学生体验各种岗位的乐趣,也让学生在工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很好地培养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意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管理班级,班主任工作就很轻松了。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上中锻炼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组织各种活动,如讨论会、球类比赛、舞蹈表演,诗文朗诵比赛、画展、出墙报等。学生自定主题,自定活动方式,自定活动方案,自己组织。还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各种活动,每项活动都有专人负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我班学生参加学校篮球比赛,我就由学生选出男女队的队长,然后由队长选出队员参加比赛。开展活动不仅在校内,有时也在校外开展。如利用传统文化节日上街打扫卫生,组织青年志愿者慰问五保户。有时围绕一定的课题,对大自然、社会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激发了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三、打造班级个性,发挥集体的力量,让集体教育学生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组成成分,个性特征,知识基础,家庭情况等都不一样,班主任应该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班级的优势,并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发挥这些优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创办班级小报、班级日志,自行设计班歌、班训、班规,体现了班级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了班级精神。创建民主、和谐、理解、支持的班级人际关系。

  在这里,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互动,促使每个人都追求真诚、相信他人,班级的所有成员相互理解、支持和欣赏,形成和谐轻松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自己的班级个性,班级特色。它能让每一个班级成员在与众不同中产生强烈的班级自豪感,这是班级产生凝聚力的源泉。班级个性特色能让任何班级活动有了保证,让学生有了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一个有个性特色的班级,同学们就有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对学生的评价,让评价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对学生的评价是激励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首先,在班级内开展每月一评。每个月评出学*、体育、卫生、助人、文艺等“明星”。“明星”是这个月在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这种评价使班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局面,让受表扬者形成自信,让未受表扬者形成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惯,产生自励。

  其次,是岗位评价,由其他同学对某同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是否满意的评价,如果不满意,其他同学要对他提出更好的建议,帮助他更好地完成他的岗位工作。

  再次,班委会和纪律小组的评价。按照学校操行量化管理的评定细则,每月评一次,综合本月学生的学*、纪律、奖励等情况,评出A、B、C、D、E五个等级,把评定结果上交学校政教处,存到学生的学籍档案里。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人人争上进。

  最后,班主任和家长的评价,由班主任对每个学生一学期来的德、智、体、美、劳作出综合评价,把结果写到学生的报告手册上,向家长汇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作出评价后向班主任反馈,共同教育学生。评价视情况对学生及时表彰,自主、全面、及时、富有激励的评价,使学生时刻都受到鼓舞。

  总之,我们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班级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健康成长。


运营管理论文(5)份(扩展4)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经济管理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要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管理;措施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村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占据很大的比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人民的经济条件、文化水*等严重阻碍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解决城乡之间的矛盾,必须要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比较繁杂,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但现实中,国家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地方**也没有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农村地区在经济管理中缺乏制度保障,经济管理工作难以有序进行;同时,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制定了经济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制度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些制度不仅不能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反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缺乏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并且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前瞻性。但是,由于农村条件较差,大多数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又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不具备管理的能力,导致农村经济难以得到快速的发展。

  (3)管理资金缺乏。由于长期以来国家过分重视城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年来,**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发展农村经济,但是资金投入力度完全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管理的需要。

  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便难以有效的开展。国家必须要真正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缓和社会矛盾。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同时,各地**也要根据法律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法规、规章,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管理,土地流转、承包管理,宅基地管理等等,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支持。

  2.2加强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推进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与支持。此处的相关部门,不仅包括农业部门,也包括各地县级**和乡镇**部门,这些部门不仅要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也要提供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的.帮助。

  2.3引进专业的优秀管理人才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引进专业的优秀管理人才。在21世纪,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要引进先进的人才,同时培养本地人才并留住人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他们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农民的生活水*。因此,引进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管理中,管理人员必须要了解当地的环境、语言,可以与当地农民有效的沟通。可以说,培养本地人才,**出资鼓励本地大学生回乡创业,是比较实用的办法。除了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提高他们的道德水*,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知识、道德素质较高的专业化经济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实行定岗定员制度和责任制,尽量保证每个地区每个岗位都可以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每个地区的经济管理工作都有专业人员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究负责人员的责任。这样可以避免责任的推诿,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4加强农村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地方经济管理基金库

  农村经济管理资金缺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强农村的资金管理,国家需要加大财政方面的投入,地方**政策要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同时,各地需要建立农村经济管理基金库,鼓励先富起来的人们捐款,或者投资建厂,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定期制作财务报表,清算财务,并向当地人们公开资金收支状况。

  3、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需要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引进专业的优秀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地方经济管理基金库。这样才能真正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运营管理论文(5)份(扩展5)

——生产管理论文(精选5篇)

  生产管理论文 1

  摘要:为保障国家财产和人生财产安全,确保普及电站能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各级领导、全体员工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切实抓好抓实。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在水电站工作经验,阐述了本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指导思想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水电站

  1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1现代水电站安全生产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电行业的运行方式也在逐步转变。在水力发电领域,传统的运行方法,主要有:动态规划法、微增率法等。目前,我国的AGC应用主要是基于电网调度,针对水头变化小(即大库容)的水电站,根据网上的需要信息确定其负荷,然后用微增率法在机组间分配负荷,即从负荷到最小化流量。从以上所述的使用的情况来看,由于最初软件设计的出发点不是基于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从而导致有些电站使用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说,由于微增率法是完全根据数学理论推导而来的,其工程实用性面临很大的实现难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继续不断的创新,以推动提高本水电站安全生产。

  1.2安全生产的意义何在

  安全生产在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的设备,使生产过程安全顺利、高效率高产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这个最基本目标,只有通过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实现。劳动者工作环境好,劳动者在生产中感到自身安全健康有保障,自然就会发挥出主人翁的精神,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作为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把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设备的完好,保证生产顺利高效进行,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切实抓好,决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可见,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2如何做好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

  2.1关键要从安全教育做起

  树立牢固安全意识是保证水电站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几年,我们一直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使出,把每个职工从被动的“要我讲安全”转移到“我要讲安全”,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2.1.1通过正面教育、反面教育、奖励教育和处罚教育。正面教育,就是树立先进个人典型,以先进个人事迹为榜样,使职工自觉增加安全责任心。反面教育,就是以常见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奖励教育,就是对工作中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重奖、重用;处罚教育,就是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或由于“三违”造成事故者,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使职工感到罚得心痛,触及灵魂。

  2.1.2通过培训技术,让职工熟*生产过程,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水电站工作涉及到的很多生产设备,对于一个新职工而言都是陌生的,而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某些细节,或者粗心大意,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所以必须对新职工专门设立一段安全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初步对水电站的生产流程作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加深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2.2前提是员工技术要到位

  2.2.1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跟班见*,让新职工尽快熟*工作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其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学*设备的构造、运行原理、设备性能、技术状况、操作技术要点、安全生产过程、规范等。通过比较详细的培训,进入见*期,见*期间,要不定期考察培训期培训的内容。最后在见*期满后,经统一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2.2定期开展全员技术培训,不断更新职工对新设备,新技能的掌握。由于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不断研发诞生,对于全体员工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还不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运行班、零点班、四点班等可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集中学*培训新技术。由主管新技术的副处长授课,从基础理论学起,结合水电站的实际情况,有安排,合理地授课,使职工都能够从机组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加深对新技术的学*和掌握。每年进行两次职工统一考试,考试成绩直接和年终考核挂钩,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学*新技术掌握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3重中之重是生产设备管理要到位

  生产设备是水电站的主要生产工具,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维护好生产设备,以及保证生产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

  2.3.1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账单。

  其具体做法是,对每台机组建立全面的技术档案,记录机组安装时的技术参数,运行中发生过哪些异常、故障或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时是怎样处理的,需要更换过哪些零部件,机组的维修期限,以及每次维修后的试验记录,随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询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对设备维修备件准备充足,并及时补齐,做到检修时能快速方便地进行。

  2.3.2动员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

  每件设备都有职工专门负责,要求职工对所管理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必须掌握,熟悉常见故障及处理,加强正常巡视、维护,动员全体职工参与到设备管理中来。必须把每个月,每个班次的设备运行缺陷上报到管理处,及时备案处理。

  2.3.3健全问题反馈制度。

  水电站需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设备运行分析会议,由各班长参加,共同研究分析问题的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全体共同分析解决上个月上报的设备缺陷和问题,具体落实到检修班,进行检查维护维修,并做好实时记录。对设备问题的备案,实行销号制,有条件能及时解决的,就要及时销号,短时间内不能得不到解决的,及时记录在案,并积极创造条件,待缺陷解决后再销号。

  2.4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对于法律,有专门负责执法的部门,也有专门负责监管执法的部门。而对于一个水电站,对安全生产也同样需要有管理的部门和监督的部门。对水电站进行针对性巡视检查,其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水电站需制定了内容详细的巡视检查项目,由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执行。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每小时进行1次巡视检查,每4个小时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采取尽可能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并及时上报。而监管部门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中相关记录进行核实,并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其巡视检查的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个水电站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工作的落实。通过监督检查工作我们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生产设备的缺陷,从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

  3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松懈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重视,全体职工参与。我认为只要做到了以上列出的各个方面,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实现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有效的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德鲁克(Drucker,P.F.).体育教学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2]姚小风.生产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

  [3]安维州.工厂安全生产管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xx.

  生产管理论文 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药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并且国家颁布的GMP,将药品生产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进行重新的定位。为此笔者针对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人们群众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风险管理;药品生产管理

  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国外药品风险管理工作的显著效果流向我国,因此我国对于药品生产风险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并在逐步的深入。我国最新颁布的GMP提出了质量风险管理等内容,这就意味着我国对于制药企业的自身水*加强了管理,并且有效的加强了对于药品生产管理的监督。

  1药品质量风险管理

  1.1风险管理的来源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颁布了有关21世纪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有关的风险管理的方法,并且首次应用到制药行业当中。不久之后欧盟就对风险管理开始重视起来[1]。从理论上来看,质量风险管理的提出是对人们用药安全的一个保障,同样也是对于制药企业管理水*的完善、提升,极大化的促进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化的管理方式。

  1.2在药品生产中质量风险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药品生产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药品的研发、药品的生产以及药品在销售的全过程中将风险降到最低。这就意味着对药品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确保药品的质量问题得到很好的降低。药品生产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对药品进行风险的评估,对药品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回归。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2]。在这里风险评估包括对药品中存在风险的识别,并以药品风险进行分析,以及评价;而风险的控制指的就是风险降到,以及接受风险这两部分;风险回归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风险进行交流。

  2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2.1可以有效的避免风险的再次发生

  在对于药品的研发生产等制造过程中,以及药品在储存、分发、使用的过程中做到严格的监控可以有效的避免风险的再次发生。并且对于药品的缺陷,或者是质量的问题都是通过制药企业生产药品的各个部门进行相关的沟通,并且进行大型的研讨,并做相关的记录,严格分析出现这种缺陷的原因,并将其列入药品质量档案中,对于药品的缺陷,或者是问题的有效看、措施进行整改并记录在册,为以后的药品研发提高相关的依据[3]。若是由于制药人员的粗心,或者是制药人员的失误而造成的,应给予相关的处分,杀鸡儆猴,有利于加强制药人员的责任心,如果是因为制药技术,或者是制药设备的问题,那么从根本上就激励了药品研发人员的斗志,进而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制药企业对于风险的重视,对于药品在生产中的关注,并且可以为药品的缺陷提供个人的意见,并且起到了让制药人员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极大化的预防了药品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的避免了药品风险的再次发生。

  2.2将风险进行规避

  通过风险管理对风险管理程序的最后结果进行审核,特别是对可能会影响到以前的质量管理的事件进行审核,例如:对于药品在清洁方面进行审核,对于制药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及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过敏反应等待都可以有效的将风险降到最低的范围之内。当再次通过审核的时候就可以清楚的理解到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不适用人群等,这样就直接将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规避[4]。或者是由于某药品处方变化而存在的潜在风险,或者是供应商发生改变,环境发生改变等等,所要引发的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对风险质量做出的评估,同时将还没有上市的药品进行严格的管理,做到事先排除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制药企业应该通过供应商审计,或者是签订的处方变更等,所需要的通知协议将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制药行业的相关部门在风险管理程序中所进行的风险的沟通,有效的促进了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得制药行业通过全面的信息将药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或者是进行调整从而最大化的提高药品的使用效果。当发现已经出售的药品发生质量的问题,制药企业可以通过评估,沟通等将风险降到最低,并进行记录,评审之后要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在药品的存储和运输方面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的将药品质量做到做大的保障,可以总结经验,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也能有效的促进制药行业市场竞争,从而促进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3结语

  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深层含义就是对于药品在生产中的质量管理,对药品的质量、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监督,从而有效的提高质量风险管理的目的,保证人们群众的用药安全,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制药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贾银霞 陈珺晗 单位:上海现代哈森( 商丘) 药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文慧,袁彦稳.论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企业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xx(07):282~284.

  [2]徐侃敏.浅析药品生产中的风险管理[J].海峡药学,20xx(12):291~293.

  [3]于文佩.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风险管理[J].中国质量,20xx(05):19~21.

  [4]赵阿华.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5):179.

  生产管理论文 3

  一、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速度落后

  总体来看,我国的营林的建设速度相对还是落后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营林建设没有高度关注,目前,基地建设的落慢,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林业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资金和技术投入的不足,存在利用效率低、加工工艺落后和利用数量不足等问题。行业体系直接影响了营林生产管理的水*,所以当务之急是完善营林建设的体制,制定有效的行业规范,保障生产管理工作有一个稳定的*台和依靠。

  2、营林地的自然条件

  目前,我国营林种植地点的地表状况不同,很多地方种植环境恶劣,导致苗木成活率下降,地表高低不*,保水能力差,苗木生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甚至种植地还有瓦块、砖头,残茎,土壤中伴有杂质,使得苗木的生长过程不稳定。另外,土质的低下也影响苗木对肥料的吸收,难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环境因素制约了营林的建设质量。

  3、苗木的培育和管理存在问题

  营林建设中,我们对于苗木的管理还不是很全面,损耗和栽种的实际投入量远远高于计划的投入量,使苗木的成本提高,经济因素抑制了营林建设的发展面积。对于苗木的培育管理,我国十分紧缺专业型的培育人才,当前,我国的工作群体水*偏低,不能科学的维护苗木的生长,基础因素抑制了营林建设的发展速度。

  4、人工林的营造

  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在造、用中结合不紧密,在营林生产中缺乏商业价值的考虑,营林生产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

  5、管理缺乏协调性

  目前,我国的营林管理工作还不是很到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还有待提高,对于营林的建设,要从管理者到实际操作者都重视本职工作,相互之间紧密配合,才能最大力度的建设好营林绿地。

  二、改革营林生产体制,在实践环节中强化管理职能

  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能充分保证营林生产在培育森林的储备资源,并且积极推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林区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实践环节解决营林生产的重要性。目前,营林生产管理机构已经由原来多家管理改变为营林生产投资公司及分公司分层统一管理的体制,营林生产的投资公司已经成为营林生产资金投入的主体。营林生产的有偿投资、联营合作造林或租赁山场造林全部由营林生产投资公司代表与产权单位签订协议。

  三、营林生产与林业资源的利用,要在实践环节中强化

  加强营林生产对林业资源利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其重要性主要是从林业资源的产权功能上表现出来的。林业资源产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产权主体的激励、约束和对林业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由于林业资源产权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林业资源产权的所有者必然要发挥林业资源产权的作用,希望在实现林业资源产权主体物质利益时可以有效避免林业资源的浪费。尽管产权未必会使产权主体最优地利用林业资源,但是产权可以激励主体利用林业资源的积极。

  四、加强进行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林业产业结构追求的一种最优状态就是达到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是一种在林区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最优效益的目标下,达到林业各产业和谐发展的状态。目前,森林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形势下,林业产业应谋求与自然环境的*衡发展,林业部门应该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基础,密切关注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生态环境后果,多层次开发、利用营林生产的用地。

  五、市场经济发展与营林生产的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与营林生产的发展不仅包括传统的林木种植业,还包含经济林的培育业等新型产业。营林生产体系要想达到森林资源总量的丰富,营林生产单位面积产出率高,就必须加大对营林生产的投入力度及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建立健全,扩大森林资源培育规模,满足国内对工业原料需求。充分利用营林生产中队种植野生植物、养殖野生动物,提高林地的利用率还要采取措施鼓励任何形式的投资者建立特色的营林生产基地和花卉基地。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加大造林力度,是保障生态公益林的采伐促进营林生产的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六、实践环节中提高生产管理能力的建议

  1、注重林苗基地建设,关注苗种培育工作

  我国农业的发展是比较发达的,其根本原因是我们选择了许多优秀的品种,优胜劣汰,不断的对品种进行甄选。对于营林建设工作也一样要从基础做起,加强林苗基地的建设,给建设人员培育优良苗种创造一个良好的*台。首先,我们应该对林苗基地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选择合适的环境,结合实际需求。

  2、学*良好的技术,科学化管理

  树木的种植和管理都是营林的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地点相对都很偏僻,条件艰苦。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建议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如果地区偏远,利用网络进行远程的学*,一定要不断强化科技的管理手段,只依靠经验完成工作,是不能长远发展的,不断的融合新的管理方法,对知识理解运用,营林的建设人员才能掌握好林木的生长状态,维护林木健康,为林业建设巩固基础。

  3、注重营林建设中苗木维护的管理

  在营林建设中,主体要素就是苗木的栽种和管理,以往的工作者,大多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以及简单的树木管理能力就进入岗位,但是,对于苗木真正的维护技术掌握的并不多,导致了一些苗木后期维护不到位,苗木出现病态、死亡等。综上所述,我们要结合科技,提高苗木的管理技术。在苗木管理上我们进步的空间还很大,时代的变革,建设速度加快,我们要适应新的社会状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用科技化的手段来提高对苗木的管理。苗木生长土壤的检测、肥料的配给、种类特征分析、以及期间病虫害的防治,都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培育出更好的苗木。我们要认知到,以科学作为一个*台,尽最大能力为我国的营林建设保驾护航。

  七、结语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使我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进行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这也是我们在夯实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必须坚持的内容。不断的提高营林管理能力,以保证整体绿化工程的质量,良好的生产管理手段推动营林建设的脚步,为绿色生态产业打下基础,树立有效的行业规范,改善技术手段,融合科技化、规范化的执行理念,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政策,以促进我国营林建设的发展。

  生产管理论文 4

  【摘要】 本文就盘绕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形式的创新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以期可以为现代企业提供更便利有效的生产管理形式,促进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确保现代企业运营目的的顺利完成。

  一、引言

  现代知识经济形势之下,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开展应战,现有的生产管理形式显然曾经不能顺应新时期的开展请求了。因而,在最*这些年,很多企业都在研讨与讨论生产管理形式的创新途径,而且曾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抢手的议题之一。目前,曾经有很多企业都在对传统的生产管理形式进行深思,试图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尽可能的使得现代企业可以摆脱这种问题的搅扰,最终走上现代化的生产管理道路,进一步保证企业生产运作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有利于企业运营目的的顺利完成。

  二、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现状

  由于遭到多方面要素的影响,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要素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影响要素中既有政治和社会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要素。这些要素互相交错在一同,最终给现代企业开展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要素。目前来看,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产品竞争的特性主要表现如下: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产品种类日益增加,产品本钱构造发作了变化,交货期短,这些都决议了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要发作很大的变化。那么,现代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开展,就要正确的把握市场,及时开发并生产出市场所需求的新产品来,这是现代企业能否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之地的关键性要素。此外,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时开展,交通运输业的兴旺兴隆,全球贸易政策又相对宽松,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企业生产和贸易的发作曾经再没有国界之分,很多企业开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生产产品和开辟市场,进行公司或者企业之间的并购,逐渐构成了一些范围较大的跨国企业。这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商业时机,优化资源的应用,可以使本钱更低、销售更便当、因此,它们也更具市场竞争力。当然,这些企业并购并不是倚强凌弱,而是一种两相甘愿的强强兼并,是为了更好的扩展范围,进而完成优势互补。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生产管理现状也遭到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影响就是,我国制造业取得了极大的开展,并使得我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又提出了,我们应该要完成工业化的信息化道路,让现代企业可以在禁受各种外部环境干扰的状况以下,可以取得更好的开展前景。

  三、企业生产管理形式的内涵

  所谓企业生产管理形式,指的就是企业把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各种资源,经过高质量、低本钱且快速及时的转化为市场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指导和控制办法。应该来说,企业这个词自从降生之日起,就是和质量、本钱和时间、生产周期联络在一同的,换句话说,这些都是企业的三个中心活动,而企业的生产管理形式就是盘绕这三个方面展开并不时开展的。刚开端的时分,企业的生产管理就是和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三个中心要素联络在一同的,这三个中心要素就是质量、本钱和生产周期。无论是何种要素,都需求企业生产管理形式的创新,这关于现代企业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企业生产管理形式主要是“设计→生产技术→制造”一系列的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时完善,各种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多,现代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多,各种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快,这就使得企业要投入更鼎力量和更多留意力进行新产品的研讨与开发,从而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可以向着纵向延伸。此外,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市场变化使得企业必需尽快与市场、利润、顾客严密相连起来,由于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职能范畴不再局限于生产系统的内部运转管理,而是也要从横向进行生产管理的拓展。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生产管理就是指对生产进行方案、组织与控制,而且经过生产管理,既满足顾客及合同请求,还要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应用,然后使得企业可以高效、低耗、高质、灵敏、准时地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为顾客提供称心服务。从实质上来说,企业生产管理就是以生产管理为中心的整个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形式创新途径剖析

  (1)现代企业要创重生产管理形式,能够进行精益生产管理。应该来说,精益生产管理曾经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抢手话题,同时又是一个难点所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时完善,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剧烈,现代企业假如不再转变观念,就会生产出畅销的产品。因而,现代企业就要尽力改善生产体系,努力跟上顾客的需求,尽可能的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种生产管理形式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即不时改善生产过程,根绝糜费,持续改善。我们要进行整体规划,逐渐改善,改动观念,进步效益,人才鼓励,势在必行,要重点关注企业的库存,突出销售的重要位置,还要进行适量生产,并强调“人本”,不时“简化”生产流程,对企业各种职能进行整体优化和变革,精益生产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和创新。普通来说,现代企业应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动,特别是随着现代化信息程度的进步,各种全新的理论和办法不时涌现出来,让精益生产与大范围分离起来,在既定的产品市场和技术配备前提下,优化流程控制,标准操作行为,在工艺解析的基础上精确把握关键工艺道路、关键工序,强化主要工序的工艺执行,从而到达精密化控制的目的。此外,还要树立关联规范,依据这种生产加工的根本特征对生产各个环节施行有效管控,进而完成有效控制。还应该以在制品为主线树立转道即时反应机制-动态方案调度,完成高效率的动态方案调度管理。

  (2)现代企业要依据企业竞争力的五大要素是种类、质量、价钱、时间和服务,不时采取措施来提升本身的市场竞争力。现代企业要依据产品和服务对生产系统的请求,比方说本钱效率、质量、牢靠性、柔性,并依据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开展的根本请求,即生产管理范围扩展化,组织机构动态化,产品设计智能化,生产方案准确化,生产系统柔性化。这种柔性生产管理形式包含了物的柔性和人的柔性两个方面,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为中心的高度柔性的技术手腕而进行的多种类小批量的弹性生产,要表现出技术柔性、反映迅捷、生产弹性、生产分散、产种类类丰厚多样。由于柔性生产管理可以加强企业的应变才能,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本钱,可以顺应顾客需求,可以保证柔性管理的完成。详细来说,柔性生产管理形式要进步员工素质,员工是最具有柔性的无价资源,培育虚拟企业,让企业借助外部资源而完成集成多方优势、进步本身竞争力。进行业务流程重建,不时进步现代企业的灵敏机动性,注重开展技术基础,为企业疾速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响、进行有效管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总之,现代企业生产管理面临着宏大的压力和应战,传统的生产管理形式曾经显然不能顺应当前开展的需求,这是我国企业必需尽快考虑的问题,由于我国企业中制造业是重点,它们的生产管理形式将直接关系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因而,我国企业应该采用现代化的精益生产管理和柔性生产管理形式,尽可能的降低本钱,降低耗费,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生产管理形式,为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台,从而实在进步现代企业的生产效率,推进企业的持续、安康、稳定开展。

  生产管理论文 5

  要:本文涉及企业安全事故预防与应对措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全面落实操作规程,按照规章制度,加强企业监管,强化监控能力,把安全放在第一的指导思想,彻底消除隐患,充分防止事故发生。

  关键词:现场管理; 安全生产; 管理预案; 工业工程

  一、企业安全事故中的预防预警行动

  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1.1思想准备。强化宣传,增强职工自我防备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做好预防生产事故的准备。1.2组织准备。成立完整的应急救援组织,充分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及应急救援责任人,增强生产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队的.发展,按照粮食仓储管理的特征,粮食仓储企业应当设立应急救援队、救援通信队、安全保障队、后勤服务队等,并为生产事故提供应急技术人员。1.3现场处置方案准备。根据不同的作业区域,分别修订企业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方案,主动面对各种情况引发的生产事故。1.4坚持值班制度。上下级企业安排值班,基层储粮企业要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紧急时期要加强昼夜巡逻制度。1.5经常开展安全生产作业检查。上级储粮管理公司不定期组织对基层储粮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基层储粮企业抓好自查。经过反复检查,确保各环节安全隐患及时查明,并要求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2.基础设施事故预防预警。2.1基础设施建设事故预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符合建设要求、符合标准要求和设计规范。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抓好施工安全,重视工程质量。2.2新建设施使用前安全性能的测试。新建仓库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仓库强度检验工作,配备专业人员监测仓库在装粮后的情况,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并按照规定处理。2.3露天囤、土堤仓等事故预防。土堤仓、室外堆垛,应按照安全标准进行操作,合理垫层,保证库房底部防潮措施;合理的配备阶梯,为日常工作检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便利。2.4设施设备老化等事故的预防。仓库线路的老化可能会给操作人员带来触电事故,阶梯和其他设施可能因为锈蚀等的破坏造成安全隐患。部分仓库必须定期维修检查,使其能力达到储粮标准要求。3.生产作业操作事故预防预警。生产作业的操作和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并拟定和完善各环节、各作业单位的操作要求。3.1入粮前的预防与要求。(1)根据粮食的种类、数量及运输方式,制订接受方案;(2)检查生产作业区域的设施、管道、检测装置、通风设备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3)清楚坑道内、陈仓内残留的灰尘及粮食;(4)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带,以免高空坠落。3.2来粮车辆的安全预防。库区内的粮食运输应按照有关规定,凡是进库车辆在库区内必须配备专业人员统一调度;加强车辆交叉处安全防范。严禁行人行走粮食运输专用线。3.3机械作业设施安全预防。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启动和关闭作业线设施。(1)正确操作运输、装载料仓等设备,防止设备伤人。(2)生产过程中,随时检查作业区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可高负荷运转。设备运行时,严禁接触任何作业部位,不能在设备运转中进行维修。(3)严禁在作业区附*进行切割、电焊等明火操作,防止粉尘爆炸。3.4严禁超载储粮。粮食高度不得超过粮食线,仓储结束后应及时铲*粮面。避免超载或部分荷载引起筒仓体倾斜、墙体开裂、仓库坍塌事故。3.5进仓作业安全预防。对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入库粮食取样,*整粮食面或当地作业,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熏蒸后要确认仓内熏蒸药剂含量到达安全要求以及仓内不处于低氧状况及才可以入仓;(2)进入浅圆仓时,必须设有安全梯、自动梯、安全带等安全措施;(3)操作时必须确保仓库外有人员的监护。3.6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安全操作保护措施;卸粮时,卸粮跳板必须结实牢固,防止发生人员跌落。3.7闷塔事故预防。增强粮食清理,定期清塔,避免形成塔内***部堵塞,保障排粮机流畅,临时停电时,一定要关闭总电源,开启风门散热,排除提升设施内留下的粮食。3.8残毒事故预防。粮仓熏蒸结束后,确认仓内熏蒸后残留药剂含量要到达相关安全要求状况时,才能许可操作人员进入仓内。3.9安全防火工作,重在预防。根据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展开区域内环境信息的危害评价和综合分析工作。自愿接受本地消防**等机构的消防监督检査。

  二、储粮企业安全事故的响应程序及应急处置

  生产作业事故发生后,在保证其他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要及时救援,现场负责人在立即报告的同时,要采取相应应对措施。1.设施事故应急措施。当产生设备设施、露天堆放坍塌时,现场相关负责人应立刻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并立刻组织相关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发生火灾时,要按照火灾应急预案进行。2.生产作业操作事故应急措施。在生产操作中,当发生设备伤人、人员跌落、人员掩埋、窒息、触电等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抢救现场。3.火灾事故应急措施。3.1当发生火情时,发现者应及时向事单位消防部门和值班人员报警,消防部门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处理,并根据火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3.2如局部发生火情,能够轻松扑灭时,发现人员在向消防部门报警的同时,应具备使用现场的灭火器具的能力,并及时进行扑救。3.3如火势较大,即将发生火势蔓延时,应马上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企业各相关部门,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企业各部门在接到通知时要立即行动,带领相关人员,到达指定位置,按各自职责展开工作。

  三、储粮安全事故指挥与协调

  1.指挥与协调机制。企业事故应急部门根据灾情告知相关部门及其救援队伍。救援队伍要在现场救援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领导下,相互配合,组织协同作战,全方面展开救援,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应有效果,。现场事故应急专业指挥人员到来前,现场人员要采纳*时灾情预警演练情况,采取正确措施控制灾情。当安全事故较大时,应急救援人员要成立研究小组,对紧急事件进行分析,整理出紧急处理方案。依据现场事态的发展,对灾情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判断,找出有效的措施。并参与事后的灾情评定等级、危害程度鉴定,指挥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接下来的救援行动和应急处理。2.指挥与协调主要内容。(1)提出现场应急救援行动要求;(2)协调专业救援队伍,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现场救援工作;(3)协调受到威胁的周边群众的人员疏散工作;(4)协调交通管制区,建立现场警告区,确定重点保护区;(5)根据现场相关部门返回的检测结果,最终确定人员的疏散、转移和返回工作。3.储粮安全事故分级。依据事故发生的严重性、突发性、影响程度、形成后果等因素对发生的事故分为Ⅴ级(轻微)、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特别重大)。Ⅴ级是指一次造成1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Ⅳ级是指一次造成1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Ⅲ级是指一次造成100万元(含)以上、2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1至3人。Ⅱ级是指一次造成200万元(含)以上、4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4至11人。Ⅰ级是指一次造成400万元(含)以上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12人(含)以上。

  四、应急终止与灾后恢复

  应急处置后,事故现场应急指挥人员确认现场情况已达到应急预案结束状态,再由指挥负责人下达应急结束命令。对于火灾等事故,应急终止后要对部分受损但仍有使用价值的粮食进行抢救处理,并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抓紧清除垃圾残骸;储粮化学药剂、粉尘爆炸事故,在应急处置结束后,要确认事故现场中的有害气体完全排除干净,并保证现场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安全标准才能允许工作人员进入,并对现场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并组织安排参与救援的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对一些基础设施受损的要及时安排改造维修,使其尽快投入到生产中。应急处置结束后,储粮企业要吸取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教训,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要成立应急事故调查小组,查清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涉及到的工作人员。对事故发生的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对事故发生中,失职、渎职的人员严肃处理。任何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都当在规定期限内向保险公司和地方工伤保险部门申报。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结束后要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评价,对救援行动中有显著作用的人员进行公开表扬,并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应急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经验,增添措施,查找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全系统生产作业事故应急工作水*。

  五、结语

  运用对工业工程基本理念与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密切结合,在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管理与工业工程理念中寻找解决企业安全问题的方法,建立企业安全管理预案,为建设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易树*.基础工业工程(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2]吴子丹.粮油仓储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xx.

  [3]王影.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

  [4]尹航标.工业工程方法在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xx(3):11-15.

  [5]***,杨振和,张涛.粮食仓储企业进出粮作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J].粮食科技与经济,20xx(6):11-14.


运营管理论文(5)份(扩展6)

——创新管理论文优选【5】篇

  创新管理论文 1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服务于过往高速公路的旅客和其出行质量的重要保证。服务区运营状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体现了本地公路交通发展的整体形象和总体服务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管理好服务区?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探讨,以下是我对服务区管理方面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一、服务区管理应具备的创新能力

  服务区管理是每个服务区管理人员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服务区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经营业绩、社会效益的好坏,还体现着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水*。抓好管理,提供一流的服务这是根本,只有在抓好服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赢得过往司乘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人们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信任度,全方位对过往旅客提供服务创造一个优美的出行环境,提升整条高速公路总体服务水*,这才是我们服务区管理者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产生的历史并不长,还是一个新事物,我们在管理方面只能通过考察学*别人的管理方式和经验,所以还有很多欠缺,还没有取得真经。最突出的问题是:管理观念老旧,管理方式简单,缺乏创新性、预见性、超前性。很多服务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理念)建设上,多少都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导致很多服务区给人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感觉,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怎样去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呢?我想可以通过组织整个公司的管理团队进行专题研讨交流,充分发挥群体智慧,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不断推进服务区管理走向功能多样化、服务人性化、服务特点个性化、服务细节精准化。还可以借鉴国外有特色的服务区,开拓思路建设特色服务区。

  二、服务区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区经营的目标主要是两大效益:一是社会效益,二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的良性发展。我们管理单位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同时也希望满足经营商的正当经营权益,而目前多数服务区经营商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为了最大经济效益着打算。各自的目标不同就表现在工作方向上的侧重点不一样。在服务项目设置、服务理念、经营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找到一个合适的,双方都能接受的“点”,把问题解决好,而这也最考验管理能力和水*。

  随着交通事业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标准和服务水*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不得不对服务的经营项目、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进行深度探讨,找到一条具有极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满足经营者的正当经济效益的合作道路。

  三、服务区管理理念的创新决定服务区未来

  未来我们国家在服务区经营理念上的发展方向,根据经济效益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总体发展水*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服务区今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向全方位功能型,业态多样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要有新思维、新办法、新理念。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加强与多方合作,立足创新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服务区,把有特色的新鲜事物引进来,实现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通过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服务区的综合服务水*

  创新管理论文 2

  一、县级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养老保险基金缴纳断续

  *年来,我囯经济持续发展,企业面临改革发展的新契机。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一些县级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滑坡,出现经济效益不景气、资金紧张的现实问题;甚至一些传统经济模式下的县级企业出现倒闭或关停并转,这就造成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个人及企业的养老保险基金无法承担,过分依赖相关的**部门,出现财政“捉襟见肘”的现象。

  (二)养老基金社会化发放,基金收缴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当前,养老基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模式,也就是说,无论企业是否存在欠缴的情况,企业相关的退休职工都能按时领取养老金,这样就对企业不能构成生存压力,出现“交与不交一样”的情形。所以,在养老金方面,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而相关的养老保险机构,对企业的约束机制不断明确,日益暴露出养老保险金征缴难的问题。

  (三)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降低了社保经办机构的积极性

  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之后,实现了***门统一管理的局面。但对于县级**而言,在财政能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相关经费的拨放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养老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至于财政成为了养老保险的最后承担者。这样一来,社保经办机构的积极性明显降低,且在思想认识上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所以,当前县级社保基金管理仍需要不断的创新。

  二、强化县级基金管理的创新之举

  (一)延展社保的覆盖面,实现层次性的统筹管理

  当前,县级的一些集体企业或囯有企业,已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覆盖,而在非公有制企业方面,仍存在较低的覆盖面。所以,在社保基金管理的未来工作中,要切实做好城镇非公有制企业的养老保险的覆盖。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在养老保险方面存在意识差的问题,且多半老板对参保持“不支持”态度,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以“大户”为突破口,实现以点带面的社保情形。

  (二)提高养老金的收缴率,强化征缴力度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拒缴、欠缴养老金的企业,相关部门要予以高度的重视,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囯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劳动法》等,从严管理。拖欠养老基金的个人及企业,可以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采取加收利息的方式进行处理;对拒缴或有能力而不缴养老金的企业或个人,可以进行公开的曝光,并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给予其严厉的惩罚。同时,将降低缴率作为相关部门的责任考核内容,切实强化征缴力度。

  (三)完善省级养老保险金统筹管理,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穷实基础

  完善省级养老保险金统筹管理,可以发挥其高度的社会化优点,强化社会保障能力。当前,要进一步的做好省级养老保险金的统筹管理,特别是逐步完善省级统筹管理制度,全面抓好县级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对相关部门建立管理责任机制,并逐步健全基金征收的激励机制与基金缴补的约束机制,以制度的方式提高咅级**部门的积极性,实现省级全面而有效的统筹社会保障基金。

  (四)强化养老金的支出管理,促进社保基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首先,要对提前退休进行有效的控制,严格依据相关的政策,审批企业提前退休的行为。并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确保养老金支出的合理管理;其次,对养老金的发放实行动态管理模式,特别是对于离退休职工的动态管理非常重要,对离退休职工的正常调资、减人减资、增人增资等情况,进行及时而全面的掌握,以确保养老金高效而有序的进行;最后,切实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增加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银行间的数据共享管理,有效的降低工作上的失误或乱发的问题,促进县级社保基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结语

  养老保险关系到千家万户,切实做好基金管理是保障民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务实社保基金管理,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当然,县级社保基金管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在不断完善与改革的进程中,是可以解决现有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囯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创新管理论文 3

  一、新常态下的我国公共管理环境变化

  (一)全球化、区域化已成世界发展方向,公共管理方式在发生变化

  首先,随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变化,世界各国、各区域发展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开放化是其共有特点,也代表着公共管理要走向开放,并且开放力度会越来越大;其次,全球化、区域化影响下,世界各国、各区域之间的关系由“隔离”变得“唇齿相依”,各国家、区域之间的公共管理需要加强合作。

  (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社会进步,可能引发新的公共管理问题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其也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同一国家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衡,从而引发新的公共管理问题;以我国为例,受现代科技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越来越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但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加大。

  (三)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公共管理问题集中出现

  自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社会生产工业化程度大幅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的大幅增加与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的急剧增长,我国公共管理的空间在短期内发生剧烈重组与集聚,公共管理结构变得复杂、异常,问题开始集中出现。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公共管理问题爆发

  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极大改变,但公共管理问题也趋于集中爆发;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体制的成功改革与快速发展,而政治体制改革却缓慢不前,特别是行政分权改革、社会法治建设进程的相对滞后,可能会导致公共管理问题的集中“爆发”。

  二、我国公共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管理“泛行政化”问题明显

  受到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公共管理组织运行方式、权利来源和工作目标等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有着明显的“行政化”特点,该特点一方面有效的保证了公共管理组织的正常、稳定运行,但是另一方面也由于“行政化”的影响,各区域、各公共管理组织表现的相对过于独立,不利于工作开展。

  (二)公共管理缺乏有力法律保障支持

  在公共管理领域,决定公共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法律与法规,其为公共管理实施提供着重要保障和支持。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领域,由于缺少健全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支持,导致公共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影响公共管理工作效果。

  (三)公共管理主体缺乏协作、合作精神

  行政化特点导致各区域、各公共管理组织之间表现的相对过于独立,是制约公共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各公共管理主体本身缺乏协作、合作精神,也是制约公共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壮大公共管理力量,增强公共管理工作效果。

  (四)公共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待建立、完善

  对于公共管理而言,我国还不存在一套完善、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甚至多数地区没有公共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尝试建立专门的公共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从公共管理组织、政策制定与执行效果、相关人员工作业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效果等角度、指标上对公共管理进行评价。

  三、新常态下的我国公共管理创新路径

  (一)加快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形成新公共管理有效方法

  所谓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就是说**要从传统的**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即逐步拓宽社会治理与管理视野,在特定公共事务领域应发展与利用非官方组织,形成多元、多样的公共管理主体,借助这些公共管理主体发挥公共管理作用,逐步形成一套异于传统的新的公共管理有效方法。

  (二)加强公共管理法制建设,为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相应公共管理法律、法规的缺失,也导致针对同一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公共管理主体提出的解决对策、方案等的各不相同,形成一种各不相让的局面,而各方又不能保证自己的方案有效,在再次出现问题时忙于推卸责任。为此,必须加强公共管理法制建设,为公共管理工作效果提供有效保障与支持。

  (三)促进公共管理组织之间合作,建立多层面组织结构

  新常态下,传统公共管理制度、方式、方法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小;要求各公共管理组织应该顺应全球化、区域化发展潮流,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合作,让公共管理组织朝着多层次、网络化的结构方向发展,保证各公共管理组织能够有效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

  (四)建立与完善公共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提升管理效果

  公共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公共管理组织、**及相应工作人员所取得的业绩、决策制定与执行效果等进行考察、评价;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上级部门提供更加真实、准确、有效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也能成为公共管理主体自身改进的契机,切实提高公共管理组织自身的工作水*。

  创新管理论文 4

  摘 要:饭旅游店只有通过自身的管理创新参与市场竞争、保持和拓展市场、不断壮大消费群体,才能实现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

  关键字:旅游饭店;人才;创新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所依赖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这使得饭店的创新管理向成为在良好的机遇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原动力。本人就从饭店创新管理研究的现状入手,谈谈本人对旅游饭店创新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是饭店创新管理的核心

  理念创新,是指形成能够比以前更好地适应旅游饭店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新概念、新看法或新构想的活动。饭店的管理者只有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和饭店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转变自己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并付诸管理及运作实践,引导饭店健康发展。理念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活动的先导或基础。在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管理理念创新已成为旅游饭店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市场需求在变化,作为企业生产力的资本、人才和科技等要素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了饭店业生存和发展的复杂环境,因此饭店管理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必须按照“**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管理理念与实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服务内容的创新是表现饭店价值的途径

  旅游饭店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确立细分的目标市场,有效地开辟新市场。要了解顾客对饭店的满意度和饭店为顾客创造的价值就得不断跟踪顾客,了解顾客的价值评价,以便为顾客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服务内容的不断创新才是饭店参与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要通过与顾客的沟通和花样百出的服务举措让顾客真正获得更高价值。在服务创新个性化阶段,饭店业应当提供快速、专业、个性化的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形式,根据顾客需求和心理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使之获得令人惊喜的服务。在顾客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要求饭店服务企业必须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特点,充分满足顾客的要求,在服务创新方面狠下工夫。当然,服务创新并不是搞什么宏大的工程,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做每一件事。服务本无止境,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生活水*提高了,人们对服务的要求也不像以前那样单调与公式化,现在顾客追求的是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这就要求饭店管理者和员工从处处细心观察、揣摩、了解、理解客人的需求,并努力为顾客满足推出与众不同的服务。

  三、人才的创新管理是提升饭店实力的渠道

  用创新的人才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动力。首先,要多方面关心员工,使他们感觉到饭店家庭的温暖。一般来说,大多数饭店的员工都是远离家庭而工作,在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环境中工作,员工就不能发挥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力量。因此,饭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给员工安排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然后,营造一个*等友爱,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管理人员首先应能理解员工精神和感情需要,除为他们争取更合理的权益外,更应依赖每位员工谦虚待人、多干实际工作,多接触最底层的员工,理解其心声,关心每位员工的生活情况或帮助解决困难。最后,饭店给员工积极好学向上者提供方便条件。在竞争中生存,在生存中发展,管理人员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为那些努力工作、不断创新的员工实现自身目标创造条件,如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提供加工学*的场地和时间,同时让他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先进技术再加上自己的才智和本店风味特色,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还需创造条件,培养、提拔有能力、有发展的员工,给予表扬嘉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四、营销管理的创新是推广饭店的便捷之径

  市场高度的细分化与多元化营销策略随着新时代旅游的发展,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态势。饭店要注重市场需求的细分化,实行“小市场、大份额”战略,通过开发个性化产品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来赢得目标顾客,许多有着鲜明特色和明确市场定位的主题饭店增多,如:现代商务饭店、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与此同时,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旅游饭店的营销策略呈多元化趋势。

  创新管理论文 5

  一、路桥工程和施工技术

  路桥工程,首要的就是提高路桥施工的管理工作水*。与此同时路桥施工技术也是极为关键的,一般来讲施工工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采用多种机械和设备完善施工的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在路桥施工的过程必须遵循合同中的条例执行工作,合理的分配技术人员的工作,并加大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从而确保路桥施工工作能够正常运行,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二、路桥工程施工具备的特点

  1、路桥施工产品复杂。路桥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是因为路桥工序和产品过多而造成。路桥中有很多不一样的产品,这些的类型不同产品的材料和作用也是不同的。路桥工序也比较复杂,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下才能完成。与此同时,工程项目施工种类和作用都相同的产品,分别在不一样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就会出现很多的误差或问题,所以就造成路桥工程存在繁琐、复杂性。

  2、流动性较大。路桥工程的流动性也是很大的,这对于施工管理来说难度系数更大。路桥和企业施工时有很大差异的,因为路桥施工的流动性较大,路桥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在几年内对很多地方同时进行管理。这就会造成对施工人员工作的影响。与此同时,路桥工程中有很多地点都设在偏远地区,施工者不能有效的投入到工作,从而影响了路桥工程的整体效益和效率。

  3、施工计划管理。像一般的路桥建设需用地域面积都很多,多会采用露天作业的方式进行施工。这种建设也经常会收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出现中断施工的状况。所以路桥施工工作,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必须提高对其的重视,能够全面客观的考虑到所有的方面,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三、路桥施工过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1、路桥施工工序较为繁琐。路桥施工工序比较复杂,点多线长也使施工难度系数提高,所以就需要投入很多的设备和人力去保证施工的效率,同时这种方式也加大了路桥施工的成本,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

  2、不能合理使用路桥施工设备。路桥施工的环境导致其项目施工的条件较差,这时就需要合理的运用相关的设备进行辅助施工,如挖掘机、压路机,还有打桩机和钻机等设备,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并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些机械,也没有做好施工设备的保养和管理工作。

  3、路桥施工材料欠缺。路桥施工工程的材料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合理的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保证桥梁的整体质量和后续的施工工作。但是路桥施工的材料较多,而施工人员对其的需求又非常大。如路桥中会用到的钢筋水泥材料,采购人员一般会以降低工程成本为目的,重视材料的价格而忽略了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

  4、路桥施工人员分配不均。施工技术人员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作为整个工程的主体,其技术水*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每个项目的建设都需要管理者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工作,而合理的分配施工人员的工作也是对路桥建设的保障。部分管理者会出现人员工作分配不均的现象,造成工作比例失调的现象。

  5、路桥施工的安全意识不强。路桥施工的过程是比较长的,因为交叉性作业繁多,从而就要采用大量的设备,露天作业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也是有很大的威胁,而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也是路桥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项目工程的相关安全的培训也较少,同时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自身对安全的问题没有重视起来,抱有侥幸的心里认为事故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忽略要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

  6、路桥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路桥工程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这很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居住的居民。施工过程中没有有效的降低噪音,对于施工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如一氧化碳、悬浮颗粒也没有按照环境质量的标准合理的控制。

  四、路桥施工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

  1、成本创新管理。成本创新管理需要做的是通过施工材料的采购,在保证施工材料的前提下,通过市场的对比,找到价格合理、质量过关的施工材料。从而降低材料购买的成本,利用现代化网络模式实时关注施工材料价格变化的动态,每次领取材料为避免浪费需要按照实际的施工工作和施工单位材料领取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去领取,从而确保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达到成本创新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2、设备创新管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保证了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而设备的创新管理需要做的是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从而控制了施工设备的事故发生频率,同时也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度,降低了路桥施工设备问题资金的损失。

  3、人员合理分配创新管理。路桥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人员的分配工作,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施工过程注意每个施工组工作的衔接,确保路桥施工能够正常有效进行。

  4、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路桥施工必须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其次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的问题。管理单位可以奖惩的方式给予施工人员以鼓励或惩戒,将上述内容与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联系到一起,如加强相关的培训,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总结总之,路桥施工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到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技术等问题,通过相关的培训和实践加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施工技术,根据实际的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形成路桥施工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从而推动路桥工程的发展建设工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