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

首页 / 论文 / | 论文

《康复医学》的论文1

  摘要:

  康复医学被称为“第三药”(临床医学是第一药,预防医学是第二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预防、医疗和康复已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身体。康复医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百年来,现代康复医学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

  康复医学、脑卒中、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器械训练

  1.学科起源和认识:

  起源: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认识: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

  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2.康复案例:

  2.1.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随着医学水*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肢体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强感觉输入的作用。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患侧。一般按从肢体*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做3遍。患者意识清醒后尽早开始做自助被动运动。

  2)**变换:主要时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1至2h变换**一次。**变换包括被动、主动向健侧和患侧反射,主动、被动向健侧和患侧横向移动。

  3)神经促进技术:可酌情选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的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以诱发粗大运动、抑制异常运动。

  4)功能性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形成都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效果,可酌情应用。

  5)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均可酌情进行。

  6)言语治疗:有言语障碍者应进行评估和治疗。

  7)心理治疗:由于发病后时间较短,一般一时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常有否认、拒绝、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障碍。首先评定患者现在的心理障碍,再根据病员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适当药物配合治疗等。

  2.2.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其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为主。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如能对脑性瘫痪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即争取在出生后6—9个月的阶段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并且可以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1)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变患儿的生理异常,促进脑发育,减轻残疾程度,改善功能或预防残疾发生,一般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物理疗法:可配合采用水疗(水中运动疗法)、电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3)中医疗法:中医、针灸对脑瘫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应充分发掘并利用。

  4)手术疗法:通过改善患儿的解剖异常来消除其功能障碍。

  5)康复护理:为巩固患儿的治疗和训练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脱穿衣裤鞋袜、刷牙洗漱、独自进食、大小便处理)、防止并发症等。

  6)运动疗法: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是神经发育学的治疗,常用英国Bobath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纠正异常姿势,提高其身体移动的能力。

  7)作业疗法:常使用功能性作业疗法和儿童作业疗法,目的是改善患儿上肢的活动能力和手部运动的灵巧性等,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8)语言治疗:对语言发育迟滞和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9)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应用:采用特殊装置或人工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

  10)文体疗法:根据小儿活泼好嬉戏的特性,通过游戏、体育比赛等形式调动患儿的情绪和主动性来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促进患儿全身心的功能改善。

  11)音乐疗法:利用音乐对患儿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训练和矫正患儿的生理缺陷,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改善患儿的精神生活。

  3.感受和建议:

  经过上半年的短暂研究,我意识到,疾病的康复不仅需要良好的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后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疾病的后遗症更是如此。临床医生在掌握临床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应熟悉康复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上半年的学*一直很开心,但因为时间少了一点,学不完相关内容的系统,只是略读了一下内容,带着一些遗憾,就这些感觉的基础上。

  建议我们以后可以多补充一点时间,我们可以以具体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模仿康复治疗的相关方法,说明注意事项。那会更形象更容易记住。

《康复医学》的论文2

  【摘要】

  脑瘫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发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痈等并发障碍。针灸一直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西医颅部解剖及神经学为用,通过头部特定的穴位和适量的刺激来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血气的作用,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

  脑瘫、针刺、中医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以下简称脑瘫或CP)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当今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CP的发病率世界各地报告不一,据文献报道,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0.18%一1.4%。

  祖国传统医学没有脑瘫的名称,但历代对相当于本病的“五迟”、“五软”、“五硬”等有关描述记载却不少。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便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的记载。《小儿药证直诀·行迟齿迟》中也有“长大不行,行则脚细,齿久不生,生则不固”,以及“发久不生,生则不黑”,行迟、齿迟、发迟等证候,并未明确提出“五迟”。直至《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方将古代分述的各类迟证,归纳在一起,并冠以“五迟”名称。至宋代以后《婴童百问·五软”又提出五软名称,如云:“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在《古今医统·五软五硬”中又提到了五硬,“五硬证,头硬不能俯视,气奎胸隔,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日五硬。”

  祖国医学认为脑瘫的病因不外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先天因素:父母精血不足、孕母患病、胎气受损等可导致患儿精髓不足、筋骨痪弱而发病。如《*集成·胎病论”载:“胎怯者···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孕妇”。

  《活幼心书·明本论·五软》日:“或父好色贪酒,气体虚弱,或年事已迈,而后见子”。《活幼心书·明本论·五软》云:“有因母血海久冷,用药强补而孕者……爱自降生之后,精髓不充,筋骨痪弱,肌肉虚瘦,神色昏慢,才为六淫所侵,便致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后天因素:幼儿护养失宜,饮食不调,外感六淫,内生痰饮、癖血等,加之后天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为邪气所犯而发病。脑瘫发生的病因多端,这些因素皆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瘫痪症状。虽临床表现不一,但其病机主要责之为筋脉肌肉失养、阴阳失调、痰癖交阻等几个方面。这些病机不是割裂、孤立的,它们同时可存在,或相互影响,或相互转化。

  1针灸对脑瘫的治疗

  1.处方选穴

  (1)头针为主:“靳三针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在40余年的亲自临床实践基础上,集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之精华,总结现代国内外临床针灸经验之最新研究成果,其头穴主取头四项,即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颖三针:耳尖直上2寸及该穴前后各1寸;脑三针:脑户及左右脑空;智三针:神庭穴及左右本神穴。于海波等仁78应用靳三针为主,头部取四神针、颗三针、脑三针醒脑开窍、健脑益智。王琴玉等对43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及靳三针疗法,进行头针留针l h与30min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对比观察,以GMFM为评测方法,结果表明治疗后两个针刺组运动功能均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头针留针l h组对跪爬、坐、站几个运动功能区的改善优于留针30min组。

  张全明等将98例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76例)和对照组(22例)进行临床观察,针刺组取四神针、颖三针、脑三针、智三针、舌三针、风池、哑门为主;对照组口服脑复新0.1~0.29,Y一氨酪酸0.25一0.29,每日3次;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2mL,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59.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汤氏头针,由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老中医汤颂延创立,与其他头针取穴不同的头针体系。汤氏头针将人的头部意象为一个整体,以百会为界,将头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为仰式人体,后半部为伏式人体,其上、下肢随身自由垂下。取穴: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腰骸区、上肢阴阳区、下肢阴阳区等。头针标准化方案,历橘华采用了头针的标准化方案,选顶中线、顶旁一线、顶颖前斜线、额中线。

  (2)体针:督脉为主:张虹叫主取百会、风府、大椎、身柱、脊中、腰阳关、风池。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督脉,可振奋一身之阳,促进生长发育;督脉络肾入脑,刺督脉可补髓益脑,改善患者智力;另外,督脉行贯头、颈背、腰骸,为人体之柱,刺之可强筋壮骨,纠正运动异常。夹脊穴为主:张小莉等主取夹脊穴、十七椎、长强穴治疗小)乙脑瘫,认为夹脊穴途径长,路经肌肉多,深浅层方向均有,每穴相伴发出脊神经支亦多,主治范围广泛;其它:邱泽亮体针选取颈项部的风池、风府、大椎、肩井;腰臀部的肝俞、肾俞、秩边、环跳、殷门为主穴,配合四肢部的阳经穴位4一10个,滋其精髓、濡其筋脉。

  2.其它方法

  其它方法如

  (1)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发挥了经穴刺激与药物双重作用。药物常选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或维生素B12,取穴与常规穴相同。

  (2)推拿方法:

  推拿按摩直按刺激肌肉和神经组织,恢复肌组织弹性、改善骨和关节的活动性和稳定性,降低肌组织张力,恢复肌力*衡,按摩疗法改善经络功能活动,调节卫气营血,驱邪扶正,防止肌体畸形出现。此外,尚有灸法、耳针、三棱针、皮肤针、穴位埋线以及多种方法结合等。主取头针四项及手三针、手智针、八邪。头针四项包括脑三针、颖三针、智三针、四神针,是靳瑞教授在研究针灸治疗脑病20余年的基础上所创的一组特定取穴方法,主要治疗脑瘫、中风、自闭、多动等脑源性疾病。头针四项的基本原理在于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补益肝肾、振奋督阳。《内经》言:“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视头部为灵机出入之要道,故在针灸治疗脑瘫时,

  必取头针四项再辅以辨证配穴,充分体现规范化治疗与个体性治疗的结合,目的是将机体内一切修复的、代偿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促进脑瘫儿的脑功能康复。“四神针”位于巅顶,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肌经所过区域,有经络入脑,刺之可以调整脑腑经气,治疗大脑病变所致的精神、神志疾病;“智三针”位于前额,额叶与智能及情感有关,故针之能治疗神志、智力方面疾患;“脑三针”位于小脑部位,对参与协调躯体的*衡机能及技巧性随意动作有影响;“颗三针”位于颗部,相当于大脑颗叶,与感受性语言及记忆机能有关,针刺该部对肢体运动障碍有明显疗效。

  “手三针”为治疗上肢运动障碍的重要组穴,其中曲池、合谷是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上的经穴,外关内通手厥阴经,与阳维脉相交会。“手智针”为心包和心经的穴位,能养心安神,化癖通络,主治儿童多动、失眠、癫痈,对手腕手掌麻痹或者活动障碍均有作用。“八邪”属于经外奇穴,位于手背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临床取穴方便,具有较强的调和局部气血,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使经脉得以濡养,运行流畅,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随证取穴,从整体入手,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全面改善患儿运动能力、认知功能、言语功能以及社会适应性等。

  总结:

  中医在治疗CP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针灸、穴位注射、推拿按摩、辨证用药是临床治疗CP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头针为主综合治疗CP疗效显著。中医认为CP与脑、督脉、肾、脾有直接关系,故取穴以头针和体针之阳明经穴、膀肤经穴和督脉为主。从所查阅的文献资料统计,穴位选用最多的有头部运动区、感觉区、听觉区、语言区,经络多选手足三阳经、督脉、足太阴经等,如百会、风池、哑门、肩鹃、内外关、足三里、环跳、三阴交,结合穴位注射、推拿等治疗,使全身气血融会贯通,改善内络血疲的病理状态,改善微循环,激发神经细胞的应激机能,恢复脑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分型.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2]王琴玉,袁青,张壮涛等./靳三针0不同留针时间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对比.*临床康复,2005,9(11):156

  [3]卞金玲,韩艾,贺军等.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针灸,2001,21(6):323一325

  [4]张小莉,王祥荣.针刺夹脊为主治疗小儿脑瘫354例疗效观察.*针灸,2000,20(5):269

  [5]于海波,靳瑞.针刺对小儿脑瘫患者诱发肌电图的即时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8,17(3):6一7

  [6]韩群英.脑性瘫痪中西医治疗与康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第一版:64

  [7]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一版:124

  [8]胡卫东,于磊,赵献亮等.对小儿脑瘫患者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处理.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2):934

《康复医学》的论文3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康复医学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器官、肢体功能康复转变为心身整体功能的康复,康复医疗技术也从单一的生理功能康复向跨学科综合康复协作发展。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尝试对康复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康复医学;康复心理学;临床科学思维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人体伤、残、疾病后的康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后遗功能障碍,其内在要求与新医学模式是一致,因为现代康复医学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器官、肢体功能康复转变为心身整体功能的康复,康复医疗技术也从单一的生理功能康复向跨学科综合康复协作发展。这就使得在康复医学专业教育培训计划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和培训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目前的康复心理学课程,基本满足了专业培训的要求,提升了学生对现代康复和健康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巧,拓展了临床思维,为将来更好的服务临床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发现,由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和心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造成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学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为了提高康复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尝试对康复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根据康复心理学特点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安排

  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接受并逐渐适应残疾现实,挖掘他们的潜力,重新回归社会,同时,康复心理学还探索残疾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心理与躯体在残疾时的相互影响[1]。我院现在康复心理学使用的教材是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也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康复心理方面的本科教材,这本教材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康复治疗学的集大成者,由于是包含多个学科,所以突出的特点是学科领域范围广,难点重点分散,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而内容较多造成教师无法就难点、重点问题深入讲授和探讨。

  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有些课程内容上有一定交叉和重复,比如同时安排有精神病学和康复心理学,据笔者初步调查,不少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也存在类似状况。从教材内容的重叠到教学安排的重复,导致不同教研室之间经常需要调整、协调,不能很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对几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课时太少,内容太多、太杂,存在重复教学,造成学生记忆、理解困难。理论教学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是教材的编写需要周期和时间,解决问题还是要立足现有教材,应该根据学科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或者自编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同时可以在教学安排上多做工作,由于康复心理学其中的心理学部分是基础,以往相当多的学时被心理学占用的,而疾病、伤残后以及康复治疗中的心理变化和治疗特点,这些与临床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所剩学时少而无法深入讲授,有些内容只能进行压缩和删除,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特点,除了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应适当增加学时,同时增加学生的见*、实*课次数,必要时可调整教学内容,将康复心理学中涉及的医学心理学单独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并剔除康复心理学中有关精神病学的内容,从而释放教学时间给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心理学史教学,培养学科历史观,增强学科认同感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将康复治疗学纳入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以来,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康复医学观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心理因素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对非心理专业学生来说,特别是医学生而言,长期接受的理性思维培训容易造成重实证轻推理与逻辑的思维模式。心理学是逐渐脱胎于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人的心理过程又较为复杂,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是尚未验证的假设,加之心理学专业概念、术语相对比较抽象,在讲授过程中同学不仅难于理解,而且对许多学生而言,缺少实证的心理学还很难同“科学”联系在一起,所以存在轻视本课程学*,学*动力不足的状况。少部分同学对心理学热情很大,但又难于把握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有时片面夸大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医学的严谨与客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宏观以及历史的角度介绍心理学,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学科历史观,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使得“康复”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教材和课时的限制,康复心理学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与心理等方面,教师讲授的多是心理理论、治疗技巧、实践操作等较微观较具体的问题,教学大纲也没有心理学发展史方面的要求。这种教学不可能使学生对学科的历史发展,其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心理学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也无法使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心理学有个总体和宏观的把握,没有了历史性思维,学生对学科就缺乏认同,也就容易造成偏见和排斥。具体到临床应用中就会形成同学只会教条的理解理论,只知道心理学的各个流派,而不知道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所以,加强心理学史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历史观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3 加强临床实验以及实*、见*学*,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培养临床技能和科学思维

  康复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良好的思维*惯是治疗师的基本素质。思维是人们对实践对象的能动反映、主体构建和自主反思的心理性操作过程[2],思维或思维方式的品质,决定着我们认识实践对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是在医学认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追寻客观真理,掌握规律,解决疾病和健康之间联系、变化和发展的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培训,不仅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重点与难点,还能够尽可能地培养学生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时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调动和启发他们的能动性,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也成为康复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由于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心理现象与过程的复杂性,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客观介绍心理学目前面临的困境,注意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既认识到心理对人的作用,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要看到目前神经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对心理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各种社会心理测试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还可以对心理康复的疗效变化进行有效的量化,为康复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课以及实*、见*课学*。在实验课中,重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训练徒手心理测量技巧以及测量结果评估;分组练*心理治疗与咨询技巧;模仿残障患者的特点,开展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加深对伤残患者心理状况的理解。在临床见*、实*期间,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敢于接触患者,敢于实践,走出教材,最后再对各个病案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每一个病案的经验得失,以疾病为中心,分析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从“病”到“患者”,从生物学到社会心理,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康复医学中,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康复医学的内容;同时,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认知理论、心理生理学、人本理论的发展也使得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不断渗透,推动着康复心理学的发展,而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统筹兼顾好教材和相关内容的安排,重视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康复心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贺丹军.康复心理学.华夏出版社,2005,10.

  [2] 黄富峰.道德思维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8.

  [3] 刘典恩,刘晓芹.医学科学思维与医学道德思维比较研究.*医学伦理学,2005,18(4):45-48.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1)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

《康复医学》的论文1

  摘要:

  康复医学被称为“第三药”(临床医学是第一药,预防医学是第二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预防、医疗和康复已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身体。康复医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百年来,现代康复医学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

  康复医学、脑卒中、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器械训练

  1.学科起源和认识:

  起源: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认识: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

  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2.康复案例:

  2.1.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随着医学水*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肢体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强感觉输入的作用。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患侧。一般按从肢体*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做3遍。患者意识清醒后尽早开始做自助被动运动。

  2)**变换:主要时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1至2h变换**一次。**变换包括被动、主动向健侧和患侧反射,主动、被动向健侧和患侧横向移动。

  3)神经促进技术:可酌情选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的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以诱发粗大运动、抑制异常运动。

  4)功能性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形成都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效果,可酌情应用。

  5)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均可酌情进行。

  6)言语治疗:有言语障碍者应进行评估和治疗。

  7)心理治疗:由于发病后时间较短,一般一时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常有否认、拒绝、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障碍。首先评定患者现在的心理障碍,再根据病员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适当药物配合治疗等。

  2.2.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其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为主。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如能对脑性瘫痪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即争取在出生后6—9个月的阶段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并且可以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1)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变患儿的生理异常,促进脑发育,减轻残疾程度,改善功能或预防残疾发生,一般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物理疗法:可配合采用水疗(水中运动疗法)、电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3)中医疗法:中医、针灸对脑瘫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应充分发掘并利用。

  4)手术疗法:通过改善患儿的解剖异常来消除其功能障碍。

  5)康复护理:为巩固患儿的治疗和训练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脱穿衣裤鞋袜、刷牙洗漱、独自进食、大小便处理)、防止并发症等。

  6)运动疗法: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是神经发育学的治疗,常用英国Bobath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纠正异常姿势,提高其身体移动的能力。

  7)作业疗法:常使用功能性作业疗法和儿童作业疗法,目的是改善患儿上肢的活动能力和手部运动的灵巧性等,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8)语言治疗:对语言发育迟滞和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9)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应用:采用特殊装置或人工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

  10)文体疗法:根据小儿活泼好嬉戏的特性,通过游戏、体育比赛等形式调动患儿的情绪和主动性来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促进患儿全身心的功能改善。

  11)音乐疗法:利用音乐对患儿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训练和矫正患儿的生理缺陷,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改善患儿的精神生活。

  3.感受和建议:

  经过上半年的短暂研究,我意识到,疾病的康复不仅需要良好的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后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疾病的后遗症更是如此。临床医生在掌握临床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应熟悉康复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上半年的学*一直很开心,但因为时间少了一点,学不完相关内容的系统,只是略读了一下内容,带着一些遗憾,就这些感觉的基础上。

  建议我们以后可以多补充一点时间,我们可以以具体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模仿康复治疗的相关方法,说明注意事项。那会更形象更容易记住。

《康复医学》的论文2

  【摘要】

  脑瘫指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发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痈等并发障碍。针灸一直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西医颅部解剖及神经学为用,通过头部特定的穴位和适量的刺激来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血气的作用,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

  脑瘫、针刺、中医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以下简称脑瘫或CP)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当今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CP的发病率世界各地报告不一,据文献报道,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0.18%一1.4%。

  祖国传统医学没有脑瘫的名称,但历代对相当于本病的“五迟”、“五软”、“五硬”等有关描述记载却不少。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便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的记载。《小儿药证直诀·行迟齿迟》中也有“长大不行,行则脚细,齿久不生,生则不固”,以及“发久不生,生则不黑”,行迟、齿迟、发迟等证候,并未明确提出“五迟”。直至《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方将古代分述的各类迟证,归纳在一起,并冠以“五迟”名称。至宋代以后《婴童百问·五软”又提出五软名称,如云:“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在《古今医统·五软五硬”中又提到了五硬,“五硬证,头硬不能俯视,气奎胸隔,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日五硬。”

  祖国医学认为脑瘫的病因不外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先天因素:父母精血不足、孕母患病、胎气受损等可导致患儿精髓不足、筋骨痪弱而发病。如《*集成·胎病论”载:“胎怯者···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孕妇”。

  《活幼心书·明本论·五软》日:“或父好色贪酒,气体虚弱,或年事已迈,而后见子”。《活幼心书·明本论·五软》云:“有因母血海久冷,用药强补而孕者……爱自降生之后,精髓不充,筋骨痪弱,肌肉虚瘦,神色昏慢,才为六淫所侵,便致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后天因素:幼儿护养失宜,饮食不调,外感六淫,内生痰饮、癖血等,加之后天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为邪气所犯而发病。脑瘫发生的病因多端,这些因素皆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瘫痪症状。虽临床表现不一,但其病机主要责之为筋脉肌肉失养、阴阳失调、痰癖交阻等几个方面。这些病机不是割裂、孤立的,它们同时可存在,或相互影响,或相互转化。

  1针灸对脑瘫的治疗

  1.处方选穴

  (1)头针为主:“靳三针疗法”,是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在40余年的亲自临床实践基础上,集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之精华,总结现代国内外临床针灸经验之最新研究成果,其头穴主取头四项,即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颖三针:耳尖直上2寸及该穴前后各1寸;脑三针:脑户及左右脑空;智三针:神庭穴及左右本神穴。于海波等仁78应用靳三针为主,头部取四神针、颗三针、脑三针醒脑开窍、健脑益智。王琴玉等对43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及靳三针疗法,进行头针留针l h与30min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对比观察,以GMFM为评测方法,结果表明治疗后两个针刺组运动功能均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头针留针l h组对跪爬、坐、站几个运动功能区的改善优于留针30min组。

  张全明等将98例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76例)和对照组(22例)进行临床观察,针刺组取四神针、颖三针、脑三针、智三针、舌三针、风池、哑门为主;对照组口服脑复新0.1~0.29,Y一氨酪酸0.25一0.29,每日3次;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2mL,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59.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汤氏头针,由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老中医汤颂延创立,与其他头针取穴不同的头针体系。汤氏头针将人的头部意象为一个整体,以百会为界,将头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为仰式人体,后半部为伏式人体,其上、下肢随身自由垂下。取穴: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腰骸区、上肢阴阳区、下肢阴阳区等。头针标准化方案,历橘华采用了头针的标准化方案,选顶中线、顶旁一线、顶颖前斜线、额中线。

  (2)体针:督脉为主:张虹叫主取百会、风府、大椎、身柱、脊中、腰阳关、风池。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督脉,可振奋一身之阳,促进生长发育;督脉络肾入脑,刺督脉可补髓益脑,改善患者智力;另外,督脉行贯头、颈背、腰骸,为人体之柱,刺之可强筋壮骨,纠正运动异常。夹脊穴为主:张小莉等主取夹脊穴、十七椎、长强穴治疗小)乙脑瘫,认为夹脊穴途径长,路经肌肉多,深浅层方向均有,每穴相伴发出脊神经支亦多,主治范围广泛;其它:邱泽亮体针选取颈项部的风池、风府、大椎、肩井;腰臀部的肝俞、肾俞、秩边、环跳、殷门为主穴,配合四肢部的阳经穴位4一10个,滋其精髓、濡其筋脉。

  2.其它方法

  其它方法如

  (1)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发挥了经穴刺激与药物双重作用。药物常选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或维生素B12,取穴与常规穴相同。

  (2)推拿方法:

  推拿按摩直按刺激肌肉和神经组织,恢复肌组织弹性、改善骨和关节的活动性和稳定性,降低肌组织张力,恢复肌力*衡,按摩疗法改善经络功能活动,调节卫气营血,驱邪扶正,防止肌体畸形出现。此外,尚有灸法、耳针、三棱针、皮肤针、穴位埋线以及多种方法结合等。主取头针四项及手三针、手智针、八邪。头针四项包括脑三针、颖三针、智三针、四神针,是靳瑞教授在研究针灸治疗脑病20余年的基础上所创的一组特定取穴方法,主要治疗脑瘫、中风、自闭、多动等脑源性疾病。头针四项的基本原理在于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补益肝肾、振奋督阳。《内经》言:“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视头部为灵机出入之要道,故在针灸治疗脑瘫时,

  必取头针四项再辅以辨证配穴,充分体现规范化治疗与个体性治疗的结合,目的是将机体内一切修复的、代偿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促进脑瘫儿的脑功能康复。“四神针”位于巅顶,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肌经所过区域,有经络入脑,刺之可以调整脑腑经气,治疗大脑病变所致的精神、神志疾病;“智三针”位于前额,额叶与智能及情感有关,故针之能治疗神志、智力方面疾患;“脑三针”位于小脑部位,对参与协调躯体的*衡机能及技巧性随意动作有影响;“颗三针”位于颗部,相当于大脑颗叶,与感受性语言及记忆机能有关,针刺该部对肢体运动障碍有明显疗效。

  “手三针”为治疗上肢运动障碍的重要组穴,其中曲池、合谷是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上的经穴,外关内通手厥阴经,与阳维脉相交会。“手智针”为心包和心经的穴位,能养心安神,化癖通络,主治儿童多动、失眠、癫痈,对手腕手掌麻痹或者活动障碍均有作用。“八邪”属于经外奇穴,位于手背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临床取穴方便,具有较强的调和局部气血,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使经脉得以濡养,运行流畅,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随证取穴,从整体入手,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全面改善患儿运动能力、认知功能、言语功能以及社会适应性等。

  总结:

  中医在治疗CP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针灸、穴位注射、推拿按摩、辨证用药是临床治疗CP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头针为主综合治疗CP疗效显著。中医认为CP与脑、督脉、肾、脾有直接关系,故取穴以头针和体针之阳明经穴、膀肤经穴和督脉为主。从所查阅的文献资料统计,穴位选用最多的有头部运动区、感觉区、听觉区、语言区,经络多选手足三阳经、督脉、足太阴经等,如百会、风池、哑门、肩鹃、内外关、足三里、环跳、三阴交,结合穴位注射、推拿等治疗,使全身气血融会贯通,改善内络血疲的病理状态,改善微循环,激发神经细胞的应激机能,恢复脑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分型.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2]王琴玉,袁青,张壮涛等./靳三针0不同留针时间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对比.*临床康复,2005,9(11):156

  [3]卞金玲,韩艾,贺军等.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针灸,2001,21(6):323一325

  [4]张小莉,王祥荣.针刺夹脊为主治疗小儿脑瘫354例疗效观察.*针灸,2000,20(5):269

  [5]于海波,靳瑞.针刺对小儿脑瘫患者诱发肌电图的即时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8,17(3):6一7

  [6]韩群英.脑性瘫痪中西医治疗与康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第一版:64

  [7]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一版:124

  [8]胡卫东,于磊,赵献亮等.对小儿脑瘫患者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处理.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2):934

《康复医学》的论文3

  [摘要]

  中医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与健康和健康密切相关,而且涉及哲学领域,如成功的道路和人类的道路。然而,大多数时候,中医学的思想主要是医疗的范畴,而忽略了中医的广泛辐射及其与法律、文化、生活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各种类型的大学教育教学水*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高等院校也逐步提高,对大学生的要求已不局限于某一学科和理论本身,还提高了质量和同等重要的精神。如果中医的大学教育理念,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对中医理论带来的健康知识,使身体更加健康,也包括在人类知识的内涵的理解,实践中医理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论述了中医学的概念、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融入大学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

  中医学;大学教育;教育教学;可行性

  1、中医的概念

  若想对中医的概念做较为透彻的了解,首先要避免对中医概念不合理或片面的理解误区。很多人可能认为中医就是用*传统手法医病救人,只属于医术的范畴。其实,医病仅仅是中医领域中一个非常微小的部分,中医的理念远超过治病养生的范畴,囊括了为人、修身、成功等哲学文化范畴。中医即中和之道,行事为人符合规律。其本质是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中医是唯一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得如此完美的中华文化,其余如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对人的生存皆无实用价值,即使是里面真有实用价值的部分也被中医所吸纳。中华文化的精髓即是包容,中医则是包容体现之大成者。说到中医,就必须要提及“中医人”这个概念。中医人是将中医的理论与实践展示给人们的群体,是中医之践行者,是中医之守护人。中医作为自然调控的手段,中医人已不再是单独的治病救人,其承担的更多的是天地对生命的宏观调控职责。中医治病讲究“*治于权衡”,而圣人治世讲究“*天下”,二者极其相似,都是体现天地间宏观调控的能力,故古人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中医人是真正的智者,能人所不能,把握病人生命状态,解病人之危,;中医人又是真正的明者,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极限,用生命阐释着对中医理解。真正的中医人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可以达到人的最高体现,而且其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可以高度的完美协调。当代大学生若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必然对其窥视生命之真谛有巨大的带动力。

  2、中医理念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中医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三点:中医是为人之道、中医是成功之道、中医是健康之道。身体和心灵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身体和心灵二者的关系是互为影响,互相效力,通过一种合宜方式,二者将会共同促使一个人的身心达到一种*衡健康的状态。中医就是这个促进身心达到*衡健康的合宜方式。掌握了中医之道并真正活出来,融汇在每日的生活中,将会从本质上扭转一个人原本可能混乱迷茫的生活状态,朝向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去奔跑。

  2.1中医是健康之道

  对身体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未病先治的理念,通过一些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目的。中医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探讨的是饮食方面。因为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饮食的原则: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下午要吃少。三是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中医养生主张用食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第二要顺应四时。按照《黄帝内经》说,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第三要调畅情志。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两面性,既能利于人,又能害与人,同样人的情绪变化有利有弊。情志养生即指通过有目的地激发某种情志变化,可选择性地矫正太过情志所造成的气机紊乱,使即将破坏的身体机能恢复正常,以防患于未然。比方说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思伤脾,要是像林黛玉一样的个性,就是过悲,悲伤肺,以至于她也是死于肺痨的。第四要起居有常。这是养生的基本要求,也告诉我们要依照正确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才能延年益寿。向学生普及中医学与健康养生有关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当下时代各种不良环境、生活*惯及社会潮流的影响下,树立中医养生观念,落实到自身的点滴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带动学生从身体到心灵的健康素养的提升。

  2.2中医是为人之道何谓“养心”?

  中医中的《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保持*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养心”就是拥有心理*衡的重要方法,也是健康长寿之道。德者养心“积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养生的手段。仁者养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可以概括为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个人如果能达到如此之境界,其心境必定是欣慰和宽松,而不是懊恼、愤恨和作奸犯科后的恐惧,因此,“仁者寿”。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寿。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最高的境界像水那样,保持高贵的天性,却甘愿将姿态放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哲理养心哲理养生,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哲理养生是高层次的保健养生,与德、仁相辅相成,异曲同工,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磨炼才能做到,是道德品质、气质修养、文化水*、经验阅历的集中表现。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医理念,能够促使他们正确地待人待己,热爱学*,讲究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也是养生防病的前提。

  3、将中医学理念纳入大学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大学可以从专业设置和教师培养方面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中。在专业设置方面,可先将有关中医的精华及基础知识有关的书籍作为选修课程纳入大学教学专业设置当中。给予中医知识一定的学时要求,可按考查或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情况。对学生和班级老师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中医这门学科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而是一门和必修课几乎等同的重要课程。在教师培养方面,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中医知识上获得学术、身心甚至生命层的改变,首先应从教师入手,对教师队伍进行中医学术知识的培训。这个培训不应是短期的形象工程,乃是与教学相结合,贯穿于每一个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使教师对中医知识有一个不断积累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从而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学*中医,对教师本身的身心灵也带来了福音,使教师能够将所学的做人之道行出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此外,由于中医作为一门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同样新颖。这大大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懂、学生都不懂而只能跟着班级老师走的节奏,拉*了学生和班级老师之间的距离。

  不断学*的过程也是培养教师谦卑受教、和学生共同学*的心态,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随时和学生交流学*的心得。

  4、结论

  中医人是真正的智者,不能把握病人的生活状态,解决病人的危险。中医人是真正的明人,他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用生命诠释中医的认识。真正的*医生可以达到最高的社会和个人价值,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可以高度协调。当代大学生如果对中医有一定的了解,必然会窥视人生的真谛,有着巨大的动力。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2)

——中医医学论文 (菁华3篇)

中医医学论文1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路线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受到*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说”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至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

  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认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渐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此,《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

  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①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②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灵枢天年》);③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④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此,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虽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实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

  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

  《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可以说“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可以推知张仲景掌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认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如果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可以说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结构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说”。以儒家为中心,旁采佛、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说”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因为“命门学说”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说的基本模式。*现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模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看作该模式的雏形。严格说来,这种模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实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说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过程及生命活动的具体机制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仍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

  清代的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顾[4]。部分医家并不满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谛,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更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

  2.1生理学的概念

  “生理”一词,*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人自己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说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渐在*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过程,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传统文化直接影响。

  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与*文化有密切关系。秦汉是诸子思想相互融合与各家学说逐渐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文化向来被认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6]。因此,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外,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此,“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别。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达到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标”[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标[9]。

中医医学论文2

  一、芳香温通

  1.温通心阳《灵枢五味》曰:“心病者,宜食……薤”,这是最早用薤白治疗心病的文献记载。薤,即薤白,俗称小根蒜,味辛、苦性温,该品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为治胸痹之要药。《金匮要略》在此基础上创制多首以薤白为主药的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均以温通散寒为立方主旨。张仲景以“阳微阴弦”高度概括了胸痹胸阳不振、痰浊瘀血乘其位导致阴乘阳虚、血运不畅、胸痹而痛的病因病机。《伤寒论》温通心阳之主方乃是桂枝甘草汤,经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方中桂枝用量大于炙甘草,取桂枝辛温通阳,甘草甘缓补虚,两药配伍,辛甘并用,振奋心阳,温通血脉,治疗胸痹心痛,有如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心阳得通,阴寒、瘀血、痰浊尽皆消除。

  2.温经散寒在《素问调经论》中认为胸痹心痛的病机为“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归纳本段文字可知,本病疼痛的病机为寒、瘀痹阻心脉,不通则痛。此外,寒邪还可损伤阳气,兼有导致气虚的趋向。所以治疗方法当以散寒、活血兼顾,并同时配合补益之品为法。从此角度分析,则《伤寒论》中当归四逆汤最为适宜。当归四逆汤在《伤寒论》中治疗血虚寒厥证,其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虽未提及心痛的症状,但从症状上分析体现了血虚、寒凝血脉的病机。根据“异病同治”,病机相同则治法相同的原则,则本方可用于治疗血虚、寒凝心脉的胸痹。目前也有应用本方治疗冠心病的研究。如杨传印应用当归四逆汤原方,根据症状加减治疗42例寒凝心脉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疗效评价标准,则病情好转38例,有效率为90.5%。

  3.回阳救逆汗为心之液,血汗、津血异名同源。《伤寒论》指出大汗大下、火逆烧针等误治因素可损及心阳。轻可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重则出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以及“厥逆汗出,脉微细,但欲寐,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等阴阳格拒或阴盛阳衰的危重证候。此时病情危笃,全身脏腑衰竭,虽同为少阴虚寒,但仍以心阳暴脱、君火亡竭为主要病理基础。肾阳虚损虽属必然,然不致如此凶险,故为其次。冠心病心绞痛四肢不温及四肢发凉的表现,其共同发病基础为血液循环障碍。其即中医的“四逆”,四逆是指四肢逆冷,由指端向心方向发冷。芳香温通心阳之方剂多以回阳救逆的干姜、附子为君药,多配合补气药,回阳救逆,阳气运行,则血脉通畅。《伤寒论》中有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雷蕊娥等以本方加减治疗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s,LVEF)、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期(PEP/LVET)方面优于对照组(32例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0.05。且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四逆汤治疗组无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

  二、气血双补、健脾化浊

  中医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脾胃运化失常有密切关系。“治病必求于本”。因此,重视脾胃,并通过调理脾胃防治冠心病才是治本之法。“心胃同治”法标本兼顾、通补兼施,既能补脾健胃启生化之源以固其本,又能助心血运行通其络以治其标,补而不助其阻塞,通而不损其正气,辨证合理,比单行活血化瘀或理气止痛之法疗效更佳。《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创了从脾胃论治胸痹心痛之先河,其论述:“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即理中汤,其次如橘枳姜汤等,都是从中焦论治。郭立恒等指出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虚气血乏源。在治法上应健脾益气,“标本同治”更有利于机体内有害物的清除(氧自由基),使血脂、血黏度降低,心肌供血状态改善,血栓形成的不利因素消除。曹洪欣等通过对150例胸痹心脾两虚证患者的36项指标进行逐步分析,指出益气养心、健脾化痰法是治疗心脾两虚型胸痹的基本治疗法则。王香存、赵国定、李浩等治以补中气、健脾胃,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中气虚弱甚者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减。张映梅应用归脾汤加减,益气活血,气血双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气虚弱型56例,结果为显效28例,占50%;好转24例,占43%;无效4例,占7%;总的有效率为93%。于归脾汤中适当加入赤芍、川芎、丹参、三七等活血化瘀通脉之品,诸药合用,使心脉通畅、心气得补、脏腑功能恢复而获效。

  三、活血化痰,宣痹通脉

  “痰瘀互结”病机是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生痰生瘀,导致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失和。痰凝气滞,津运障碍,因痰致瘀;血运失调,痰阻络脉,瘀闭不通,继而痰浊与瘀血交结,而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结果。沈绍功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胸闷、胸痛、痞满、痰多黏稠、舌边有瘀斑、舌苔厚腻浊、脉弦滑等,辨证既属痰瘀互结,又有脾运化不及的症状,提出从痰瘀论治,予以痰瘀同治之方剂,药物组成为瓜萎、薤白、水蛭、石菖蒲、郁金等,诸药合用具有祛痰通络、活血止痛之功。邓铁涛认为冠心病早期以“痰”为治,祛痰兼以活血,治以邓氏温胆汤,药用:枳壳6g,竹茹10g,法半夏或胆南星10g,橘红6g,茯苓12g,丹参12g,党参15g,甘草6g。痰湿偏重加浙贝母、薏苡仁等;若口干,改党参为太子参30g,加桃仁、红花、田七等。到了疾病中后期,则以痰瘀互结甚至瘀血征象更为突出,此时可用失笑散、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等加强活血化瘀之力,配伍半夏、瓜萎、薤白、胆南星、浙贝母、橘络等兼以祛痰;痰瘀互结较甚者,可用温胆汤酌情配伍三棱、莪术、虫类药等活血散结之品。

  四、调肝活血

  冠心病血瘀证的共性已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所证实,而肝气郁结在血瘀证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瘀阻心脉乃为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肝气刚劲失柔,疏泄无度,郁滞不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滞心络,乃发心痛。明代彰潢云:“肝为凝血之本”。李东垣《医学发明》说:“血者,皆肝所主,恶血必归于肝”。《辨证录》曰:“夫肝气最喜条达,一遇忧郁之事,则涩滞而不可解”。唐容川《血证论》中说:“以肝属木,木气充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以上均为肝郁血瘀的最佳论述。国内外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在《冠心病论治》中也指出,老年人心绞痛的发作常与情志抑郁不畅有关,主张应用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王行宽等提倡“如人病心痛不可止治心痛,必须兼治肝”,其系列研究表明自拟的从肝治心组方(人参、郁金、柴胡、熊胆、白芥子、九香虫、鸡血藤等)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等。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疏肝行气活血治法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性,抗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减轻主动脉及冠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和脂质沉积,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等作用。综上所述,肝郁血瘀不仅具有理论基础、临床疗效,也有一定的药理学佐证。王进自拟疏肝通瘀汤(柴胡、香附、枳壳、延胡索、丹参、红花、当归、白芍、川芎、郁金)治疗中医辨证为肝气郁滞、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3例,取得良好疗效,观察显示可以缓解心绞痛发作,明显改善症状。

  五、结论

  综观以上文献,通过总结胸痹心痛其病机治法,可以从中更加系统有条理地看到胸痹病从最初的雏形发展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在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方面形成了更为清晰的脉络,为辨治冠心病提供丰富而祥实的理论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诊疗思路和研究。中医学重视“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医理论有诸多关于胸痹的防治原则,至今仍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中医医学论文3

  【摘要】

  由阴阳五行学说引出的调理阴阳、谨和五味、三因制宜等养生观,由病因学说导出未病先防、调理脾胃的养生理论等为养生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传统饮食文化;阴阳五行;饮食养生观

  【中图分类号】

  TS97【文献标识码】A

  我们*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积淀的成果,其中蕴含大量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想,如“五行学说”中,“五味”对“五谷”膳食结构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人们的择食关键。“医食同源”巧妙地将饮食与用药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防治疾病,堪称*一绝。中医哲学思想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像一个挖不完的金库,值得我们深究。

  1*传统饮食文化所体现的中医哲学思想

  1.1阴阳学说

  其中《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而调之,以*为期”。可见调理阴阳是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机能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种属性,阴是指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阳是指具有温煦、兴奋、推动、气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1]在中医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因人、因时、因地择食的饮食观。

  1.1.1因人择食

  阴阳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和质三种类型;将食物划分为温热、寒凉和*性三种类型。“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灵枢·经水》)告诉我们:饮食因先辨其体质再决定吃什么食物调理。偏阳者应少食温热性食物,而宜食寒凉和*性食物,否则将会导致阳亢及伤阴;偏阴者应少食寒凉食物,而食*性和温热性食物,否则就会导致阴盛阳衰。阳虚者宜多食温补之品;阴虚者宜多食甘润生津的食物。

  1.1.2因时择食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体现了阴阳学说中“因时制宜”的观点。日出、春夏属阳,日落、秋冬属阴,人体饮食需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温热食物,如生姜;秋冬、下午宜食寒凉、滋润食物,如萝卜。

  1.1.3因地择食

  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呈现出复杂的地域差异,阴阳学说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我国南方属阳,北方属阴,南北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各地人们的口味也因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带湿气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气候干燥,容易出汗,喜食润燥食物。由此说明,饮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2五行学说

  在中医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传统饮食文化自然就被纳入到这一结构模式中,如把食物分为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麦、菽、稷、麻、黍),五畜(羊、鸡、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枣、李、杏、栗、桃)等。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在五味中分别是酸、苦、甘、辛、咸;在人体五脏中是肝、心、脾、肺、肾;在季节中则是春、夏、长夏、秋、冬。各五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食物五味与人体五脏来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柩·五味》)同样,五脏与五季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季属木属肝,夏季属火属心,秋季属金属肺,冬季属水属肾。由五脏与五味,五脏与五季的关系可以得出五季与五味也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关系对饮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响,饮食只有在不违背阴阳五行生克规律的前提下,才能维持着机体的动态*衡,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1.3病因学说

  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饮食病因”在中医思想里面占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失宜直接影响脾胃消化、运输功能,导致营养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饮食不卫生造成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意在告诉人们不宜食变质、腐败、不洁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灵枢·小针解》:“饮食不节,而疾生于肠胃”,饮食不节包括“食量无节”和“饮食无时”。饮食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身体健康,过少使人饥饿,水谷精微不足而营养不良;过多则使饮食积滞于胃肠,引起消化不良。饮食无时是指没有按时规律的饮食,饮食应按四季,早中晚规律进食。

  饮食偏嗜即为嗜食偏寒、偏热、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咸之物,以及嗜酒等。长期饮食偏嗜会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

  2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饮食养生

  2.1未病先防:调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通过饮食养生来维持机体*衡,而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人以水谷为生,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清·徐文弼《寿世传真》),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纳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纳腐熟水谷”,食物中的精微物质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气血x液输至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及维持其活动。脾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损,人体脏腑机能将会随之受损。因此,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传统中医饮食养生观强调必须以脾胃为本,[2]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并认为:“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中医认为养脾胃的关键在于饮食,五味偏嗜、过硬、过烫、过多或不规律饮食均会影响脾胃健康。因此,饮食只有以温、软、素、淡、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不偏嗜,寒温适宜,阴阳五味调和,方能达到饮食养生的目的。

  2.2调理阴阳寒温适宜

  饮食养生应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为依据来调理人体阴阳,使人体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衡,达到“阴*阳秘”状态。调理阴阳包括补益阴阳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气,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3]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按照阴阳学说划分属性:如食物、人类、四季、地势的阴阳属性。因此饮食宜三因制宜、寒温适宜。《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正是体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调理阴阳的目的。总之,调理阴阳、寒温适宜是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重要饮食养生方法。

  2.3谨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属性在人体五脏中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又制约着,因此,五味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将导致脏腑阴阳失衡,脏气功能紊乱,进而生成疾病。例如:过食酸,会使肝气偏盛,从而伤害脾脏,使脾气衰竭;过食咸,则使骨质受到损伤,引起心气抑郁或者肌肉萎缩;过食甜,可引起心烦胸闷,面色发黑,或使肾气失衡;过食苦,可使脾气受损而不濡润,胃气损伤而胀满;过食辛,会使筋脉损伤而松弛无力,精神消沉。因此,饮食应“谨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饮食在中医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进食方法,坚持“审因施食”,“三因制宜”,“辩证用膳”的*衡膳食观,遵循“阴*阳秘”的健康观,“健脾调胃,去除诱因,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养生观;使机体维持动态*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传统饮食方法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3)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菁华3篇)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1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方面的质量管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根据收集某院的相关资料,选定500例患者接受检验,通过检验所得出的数据分析检验技术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对策。结果:在500例接受检验的患者当中有50例患者的检验报告都出现了误差,占据了检验人员的10%。结论:目前状态下我国的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还存在着问题,导致患者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这主要是由于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医院方面需要积极完善管理工作,避免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水*的提高,科学技术也不断的进步,医疗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从而不断的革新各项技术。临床医学当中的检验技术也是不断完善的技术之一,而医疗设备以及技术的革新为临床医学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如今,临床医学当中,患者经过诊断和检验,医生已经不需要手动撰写检验报告,而是通过仪器直接获得检验报告单。检验结果将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因此,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非常重要,医院也需要重视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

  1、准备工作

  笔者从过去医院所接收的临床医学检验中选出共500例的患者,并查询其检验结果。经过比对,在500例患者当中,其检验结果存在细微的误差,当中有50例患者的检验报告都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这种误差的几率占据了总数的10%。这些患者的年龄不一、性别也不同。其中男性患者有23例不符,而女性患者则有27例不符合检验结果。患者的年龄差距也比较大,最小的患者年龄只有16岁,而最大的患者年龄也已经66岁。根据统计学来讲,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资料并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可以作为研究资料来进行分析。

  2、临床医学中检验技术方面的质量管理问题

  2.1检验设备不足

  当今社会经常会出现该种现象,患者比较多,而医院的床位稀缺。一些患者为了能够第一时间看病,甚至愿意在医院的走廊加床。在医院患者多而设备少的情况下,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导致了患者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临床医学的减压设备并不会购置太多,患者需要排队等待检验。在检验数量庞大,但设备却迟迟得不到更新的情况下,患者的检验报告就会出现误差。

  2.2医疗人员缺乏沟通

  医院的制度导致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较少,尤其是检验人员与医师之间几乎不会有时间交流。检验科室中的检验人员按照分工的不同,其所负责的工作也不同。部分检验人员负责完成患者的检验工作,而另一部分检验人员需要调试检验设备以及参与患者检验结果的分析。在分析患者的血液等信息时,检验人员不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完成鉴定,而是应该与负责患者的医师沟通交流。但检验科室中检验人员的思想往往比医师更加创新一些,检验人员愿意尝试一些比较先进的医疗检验方法,但医师并不赞同该种方法。这种情况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导致了检验人员与医师之间的沟通不慎,二者的合作关系也不亲密。

  2.3缺乏检验技术考核

  检验技术的考核是临床医学检验当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医院应该多设置考核,以此来监督检验人员的工作,不仅能督促其更加认真负责,还能有效地改正检验结果中的事物。但医院方面只是重视了检验技术的发展,反而忽略了检验技术的相关考核。检验人员的意识中认为只要完成检验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工作,而很少有人愿意比对检验结果中是否会存在误差。临床医学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使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无法改善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现状。

  3、临床医学中检验技术方面的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设备管理

  医院方面为了避免由于设备问题而产生的检验技术误差,需要改善检验技术的环境。医院方面不仅需要针对医院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还应该定期关注国外比较先进的检验设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更换检验设备。检验人员也应该受到严格的管理,按照设备的操作标准操作设备。在患者检验结果建档的过程中,医院人员认真做好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各个员工之间都相互配合,检验设备的管理将产生效果,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也将大幅度提高。

  3.2建立医疗人员共同*台

  医院要想改善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关系,可以建立起医疗人员的共同交流*台。尽管医疗人员都有其自身的工作任务,部分人员由于工作限制无法离开自己的科室,沟通*台也可以为其提供交流的机会。检验人员应该意识到自身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关联以及沟通的重要性,自主自发的与医师进行沟通,研究讨论检验结果,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检验经验,还能够使检验报告的判断更加准确。

  3.3定期考核检验技术

  医院方面应该建立完善的检验技术考核制度,在该种制度下,检验人员的检验技术质量将与其奖金以及升职机会挂钩,有效地改善了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还能够提升检验技术的水*。检验制度考核能够对检验人员进行束缚,督促其在完成检验工作时认真调试检验设备,并认真完成检验报告。无论是检验过程中的哪个环节,检验人员都将自主做出调整,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4、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正在改革医疗体制,医院需要迎合国家的改革政策,严格的遵守医疗系统中的管理规定,对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严格管理。医院方面不仅需要注意制定检查制度,还需要提升医疗人员的整体素质。相信只要医院能够定期的对检验质量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就能够有效地减少检验中出现的误差,避免由于检验失误而为患者带来的麻烦。

  参考文献

  [1]张香波.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5(15):244-245.

  [2]孙常莉,刘国刚,滕惠杰,等.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实*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08(28):5582-5583-5497.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2

  【内容摘要】

  目的:调查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临床医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表,对长沙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运用Excel2003,Access2003与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

  一是202名临床医学生毕业后选择服务基层,坚守专业;91名医学生则放弃自己所学专业而留在大城市。

  二是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医学生有不同的基层就业意愿。

  三是基层需要人才,大医院难找工作,献身基层等成为医学生投身基层的主要原因。结论:*和医学院校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更多临床医学生加入到服务基层的大流中。

  【关键词】基层服务;临床医学生;影响因素;全科医生;就业择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使医疗卫生服务和市场扩大到全国城乡、覆盖每一个人。2013年《*工作报告》中指出,各项医疗保险参保已超过13亿人,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基层服务人员作为此巨大工程的中枢力量,却如此薄弱: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素质不高,56.7%的乡村医生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资格。乡镇卫生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2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不足4%。

  在基层医疗服务人员需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临床医学生的就业选择局面却是尴尬至极———城市医院进不去,农村医院不愿待。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和医学院校如何建立有效医疗途径引导临床医学生“满腔热血走下去、心甘情愿留下来”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长沙医学院大一至大五临床医学生300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300份,有效问卷294份,系统缺失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其中男生115人,女生179人。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表《对医学生服务基层意识的调查问卷》,探究临床医学生对服务基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数据结果采用Excel2003录入,运用Access2003与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临床医学生就业选择。91名医学生(30.6%)放弃自己所学专业而留在大都市,202名医学生(68%)则选择服务基层,坚守专业。

  (二)临床医学生因家庭住址差别呈现出对服务基层的不同态度。

  (三)关于临床医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当被问“你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主要原因是?”143名选择“大医院不好找工作”,133名临床医学生选择“基层需要人才”,107名选择“我愿意献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101名则选择“说不清楚”,73名临床医学生选择“工资由*发放,收入稳定”。

  (四)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三、讨论

  (一)择业志向思考。

  1、68%的临床医学生面临就业时会选择服务基层,坚守专业。随着国家*年来越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视和建设,“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5+3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等培养方式逐步成熟,院校领导也积极组织各类亲*基层的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寒暑假的“三下乡”,大批优秀医学生扬起“筑梦”、“飞翔”、“爱满湘西”等旗帜向基层出发。医学生们更深刻地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接触基层,所以当医学生对基层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感情之后,选择服务基层的决心会更坚定。同时,30.6%的医学生选择了放弃专业留在大城市,说明一些大学生就业去向过于理想化,对未来的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地域环境及优厚的经济收入作为首选目标。

  2、不同生源地医学生有不同的基层就业意愿。不同的文化教育,不同的经济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价值观等诸多复杂因素造成了此意向差异。在县城、镇和农村这些相对省会、市级而言较基层地方的医学生更愿意毕业后回基层工作。这与于晓霞,岩磊的研究相反: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中,超过80%的学生选择到城市就业,仅有4.7%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农村医疗行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一直是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导向。此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国家大力建设基层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层服务意识已在医学生心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未来基层医务人员匮乏的僵面将被打破。

  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差异。由数据可得:男生比女生更愿意服务基层,可能因男生自感其社会责任更大或其它不定因素。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于外部环境的舒适性以及娱乐活动,比较符合女性医务人员的生理特征和女性需求。而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当中,大一大二(低年级)和大五(高年级)更愿意去基层就业。低年级刚踏上学医这条道路,踌躇满志,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现实逐渐被知晓:基层设备简陋,基层业务沟通减少,基层工资低,精神娱乐单一等等,中年级学生则选择到占优势条件的省会大城市。高年级马上面临毕业,其也更清楚职场复杂,大医院人才济济,门槛太高怕自身不符合条件,尽管小农村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许,但国家出台了基层服务激励政策,对下基层的医学生有很大优惠。权衡之下,高年级更倾向于服务基层。

  (二)择业价值思考。在诸多影响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中,排前三位的原因“大医院不好找工作”、“基层需要人才”、“献身基层事业”,比例分别为47.7%、44.3%、35.7%。医学生更理性思考未来就业,当今医疗纠纷频发,如中南湘雅医学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广西第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城市医院,医护人员身遭伤害的医闹事件屡见报端,而县城及农村相对基层的医院医闹报道甚少。这也从侧面看出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大于个人需求的心理,学会了规避风险。医学不同于其它专业,其救死扶伤的性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期间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培养沟通能力,向全科医生发展。从医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四、结语

  在大医院招聘会门庭若市,基层求才无人问津这样一个尴尬形势下,一方面医学生应降低自身期许,认同“基层同样出人才”的观点,展示出21世纪杰出青年人才的风范,汇一己之力,集众人之技,挑基层发展重任,为国家而献身,为基层而努力,粉碎大学生“毕业及失业”的传言。另一方面,国家和*加强各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完善、宣传和落实,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加快地区经济飞跃,提高基层医生福利待遇,才能切实吸引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同时,医学院校应以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改革所开设的专业,积极与*联合培养“免费定向班”学生和全科医生。此外,医学院校还应做好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心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组织基层服务活动,将服务基层志愿时间列入评优评先的制度中。总之,要使医学生服务基层行动和谐进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张天韧,孟令涛,张巍.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渠道探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132~134

  [2]李丽芳,何剑,刘亮等.全科医学生培养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的重要性[J].当代医学,2011,17(20):162~163

  [3]黄艳芸.当代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3):1136

  [4]于晓霞,岩磊.服务基层: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取向新渠道[J].*医学伦理学,2009,22(3):148~150

  [5]叶利军,金晓明,张丽芬等.长沙市医学生国家服务基础激励政策认知情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11):24~27

  [6]李秀芹,秋增超,罗桂华.陕西省基层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调查研究[J].*医学伦理学,2015,28(4):635~638

  [7]李渊,黄琇雯.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分析[J].*高等医学教育,2015,3:25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3

  摘要:目前来华的医学留学生越来越多,我国进行国际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对我国的医疗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学留学生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部分,而心脏内科是医疗教育界最关注的科室之一,论文仅就心脏内科临床医学留学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及讨论,为医学留学生的临床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且作为继续教育模式改革的依据。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心脏内科;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医疗等领域国际合作的日渐扩大与深入,以*为留学目的国的海外学生越来越多,医疗则是我国除汉语专业外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科。高等医疗教育的国际化输出是提高我国医疗教育质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的有利刺激因素。为培养符合国际需求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医学人才,现行的医学留学生教学方式主要以全英文方式运作,一方面可以帮助留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源,避免留学生毕业回国工作产生语言转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周边国家医学教育的市场需求。然而,在医学留学生教育逐年扩大规模的现实面前,如何保证这些学生的教育质量也是医教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英语医学学历留学生教育始于1995年,原西安医科大学招收了首批全英语教学医学学历留学生,迄今只有20年历史。而与我国原有留学生体制不同的是,原有体制是留学生学*汉语后融入本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保留经典的汉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历经*百年的发展,体系成熟稳固,效果不俗;而目前所有医学院校的留学生教育均为全英文教学,相对于学校现有的教学而言,这种模式相对独立,需要另起炉灶,构建全新的教学、课程、教材及评估系统,需要一支数量庞大拥有全英文教学能力、精湛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需要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有力支持。从国外著名医学院校到国内资深的医学院,纵观全球医学教育不难看出,优秀的医学教育需要深厚的文化传承、人文建设及庞大理论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缓慢而难见速效。目前我国快速上马的医学留学生教育仓促间要完成体系的建设,难度之大、问题之多可以想见。本文仅就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留学生心脏内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及讨论,为医学留学生的临床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教学相长——观念的冲突与解决

  来华的医学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东西亚、南亚等周边国家,以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为多。这些学生虽然每个人的家庭、文化和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前期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但他们在本国受到的教育模式则多为西方教学模式,因此学**惯亦与国内老师的要求相去甚远,在*教师眼中,他们的思维自由发散、*惯随时打断老师提问、课堂纪律差、学*针对性强但全面性差。尤其不能遵守*老师们*惯的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老师会觉得学生不够尊师及专心而影响授课积极性;学生则会觉得*老师的教授死板、照本宣科,由于缺少讨论而影响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上述问题,我们通常尝试采用折中的办法,老师在授课时会在每一个节段留出提问时间,而与学生则在课前约定,非提问时间不可随意提问打断。在临床见*与实*过程中,由带教老师引导的教学查房,要求留学生必须身穿白大衣,不迟到,不早退,端正学*态度,爱护、尊重患者,主动自我介绍,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才能进行问诊、查体等医疗行为。针对这些东南亚学生时间观念不强、自由散漫、欠缺责任感等问题,一方面设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留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与责任感,基本杜绝留学生仪表邋遢、组织纪律散漫、迟到早退等现象,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普通医学生到合格的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变。

  二、外语VS母语——语言是个大问题

  语言是所有接收医学留学生的医学院都会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全英文授课”在医学留学生教育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无可替代。但到了临床见*和实*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力不从心”。教师与留学生间的交流、留学生与病人间的交流成为教学最大的阻碍。这种阻碍,会导致留学生丧失学*兴趣,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如何解决语言问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教师与留学生间的语言交流问题

  学校留学生多来自尼泊尔、印度等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留学生们公共英语基础扎实,能无障碍用英语交流,但他们普遍有较重地方口音,故与教师的交流中存在一定障碍。当然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参差不齐的英语口语水*及相对于留学生而言的“口音”亦会影响知识的教授传播。解决教学中语言交流的问题,老师是主导,带教老师的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在对留学生的教学质量上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保证带教老师的质量才能提高留学生培养的质量。心脏内科对留学生带教老师的选择条件,首先必须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及丰富的专业外语词汇,兼顾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发现,带教老师的外语水*与临床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兼顾,青年教师语言过关但缺乏临床经验,高年资教师则与之相反。师资力量的培训是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上,心脏内科通过科内选拔,组成英文教学的骨干团队,对该团队进行强化专业英文培训;同时,在心脏内科的对外国际交流中给予该团队额外的机会参与全程翻译,包括床旁查房及不同规模的讲座,给予团队观摩全英文课堂及床旁教学的机会。而针对师生间口音不熟悉、交流困难等问题,心脏内科在教学期间另行组织多样化的互动,给带教老师与留学生之间创造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间相互了解,拉*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为师生之间交流和教学过程架起一座桥梁,创造亲切和谐的教学氛围,从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到国情宗教等,使师生之间能更快地适应彼此发音,使留学生在留学期间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让留学生开展评教评学的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提出对教学的意见与建议,以激励师生共同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做到教学相长。

  (二)医患间语言交流问题

  在医学生的教育中,与师生语言障碍同等重要的是医患间的语言障碍,这种障碍对教学的影响更加突出。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在临床见*和实*过程中,留学生需要到病房与患者密切交流,准确采集患者病史,顺利进行体格检查等。留学生中的绝大多数人未进行过正规的中文学*或培训,这给留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带来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我国患者中的英语交流能力几乎为零;双方语言的问题,最终将导致临床见*和实*中的有些关键步骤常难以顺利进行,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简单操作等常规临床工作中即使有带教老师帮助翻译,有部分同学仍很难顺利地完成。针对解决留学生与患者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心脏内科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在医学留学生教育前期,通过开设中文学*班,主要学*日常问候语如:您好、早上好、谢谢、不客气,您哪里不舒服?等,以及与心内科相关的症状用语如: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开展此中文学*班的目的就是快速解决医学留学生在临床见*和实*中和患者沟通交流遇到的一些语言问题,此学*班不仅提高了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水*,而且通过对汉语词汇的认识及词汇来源的一些了解,使得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是心脏内科借鉴了华西医科大*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介入教学活动的经验,培训了一批英文基础较好的研究生做志愿SP,充当模拟患者角色,以克服留学生中文基础较差,尚难以与临床患者进行顺畅沟通的困难。标准化病人是指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症患者,经过培训后,能准备表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旨在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3种功能。自1990年开始,由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三校协作,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赞助,启动将SP引进国内的医学教育。此模式不仅能帮助留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和交流能力培训,而且有助于加强心脏内科研究生自身的理论和技能训练,同时也加强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训练,使他们今后有机会留学国外,更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对外交流的需求。

  三是由带教老师引导的半英语半中文式查房,即英汉双语教学,选取病情稳定的典型病例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让汉语较好的留学生对其进行病史采集,不能用中文表达的由带教老师翻译,其他留学生可以补充询问,带教老师在一旁全程指导,之后由一名留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最后对此病例进行总结讨论,培养他们诊断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此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吸取了全英文教学和经典的汉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因此更有利于医学留学生的`接受,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阶段性地和留学生们互相交流,及时的改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三、教学方式的融合:传统VS现代

  传统的医学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缺乏讨论;这种教学的优点是知识传授系统且全面,缺点在于易忽略细节,泛泛而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佳。而这种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留学生教育中更显弊端:由于语言障碍,授课教师以非母语授课,其授课质量及讲解程度必然会受到较大限制,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临床教学则更为突出,病例分析及思路讲解由于其即时性及随机性,教师备课不易,讲解深入程度更容易受影响。而在这种教学方式里学生多为被动接受,在语言受限的前提下,学生积极性会受到极大限制,影响教学质量。现代医学教育强调以临床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将各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这一教学方法的代表即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模式),由美国医学教育家Barrows教授于1969年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心脏内科在医学留学生教学、临床见*及实*课程中采用这种模式,通过以具体病例及问题为基础、留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侧面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激发留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旨在培养留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提高留学生理解并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心脏内科是专业极强的学科,学*中的理解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心电图学、电生理学及影像诊断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点多,知识体系繁杂,记忆及理解都相对困难。对以中文母语教授的学生尚且如此,以英文为主要语言学*的留学生而言,就更多了一个老师教授困难的障碍。为能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心脏内科知识,培养其自行解决问题的学*能力,心脏内科在课堂讲学及床旁见、实*过程中均采用PBL教学法,带动学生主动学*的风气并增强临床思维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课堂讲学中,适当根据讲学内容穿插病例,并有针对性地提问。而在临床带教前,心脏内科专门组织人员编写典型教学病例,课前给予病案、问题及参考书目。课中教师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中心,针对临床面临的具体问题引导讨论,让留学生自主进行分析、诊断,并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及策略。

  四、重视度的提高:带教教师and管理部门

  随着学校医学教育与国际的接轨,将会有更多留学生来学校学*深造。因此留学生教育对学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国际学院及各个教学医院已经在思想上认识到医学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切实进行带教教师的培训和留学生的管理已经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教学医院除了落实好国际学院留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外,还应严格按照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留学生进行管理,切实做到留学生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临床科室应建立留学生实*管理档案,由科室教学秘书或教学专干负责,作为出科考核的一部分,使留学生更加重视临床实*。

  总之,对于我校及多数医学院校来说,医学留学生的临床实*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需要在以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改革,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则医学留学生教育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收获。综上所述,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在于发现问题后及时地找到针对该问题的处理对策。比如留学生课堂的学**惯与老师期望的不同,我们约法三章,彼此互相尊重、教学相长;由全英文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英汉双语教学模式,让国外留学生也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方式发展为SP介导的模拟教学和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这些教学方式更能为留学生接受,并且培养了留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当然,我们需要借鉴国家重点医学院校的留学生培养教育经验和模式,让学校的留学生培养更加成熟。如果可以将带教老师送入到国家重点医学院校学*他们的教学经验的话,将能更直接地感受重点医学院留学生的培养,但这需要高校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随着心血管病学的迅速发展,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深化,心脏内科医学留学生的培养工作对带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教会留学生尽快将心脏内科理论知识综合应用,掌握心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锻炼其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冬梅,王周凯欣,颜时姣等.留学生临床医学本科(MBBS)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4(8).

  [2]李治国.医学留学生教育模式及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3]左川,曾静,付*,欧阳钦,王一*.临床医学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与实践[J].西部医学,2008(6).

  [4]高雪.基于问题的学*(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利与弊[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1).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4)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 (菁华3篇)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1

  [摘要] 通过分析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掌握基础、熟读经典、学*医案及教学方式、教学师资、教学*台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解决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的状况,培养高素质的中医高级人才。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维;现状;对策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自己掌握的中医理论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判断和分析疾病本质、发病规律,制订治疗、预防疾病的原则及处方用药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活动[1]。中医的整体观决定了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宏观性。中医历来重视运用整体、系统、动态的方法来认识人体生理及病理规律,注重分辨人体脏腑、组织在阴阳五行属性及与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相关性。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思维具有自身的特点,从人体整体与局部、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自然、人体与社会诸方面之间的联系中考察、诊断、治疗疾病,是普遍联系思维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对临床诊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中医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

  1 目前现状

  1.1 培养模式单一陈旧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多采“材、统一大纲”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过度强调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而忽略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忽略学生沟通技能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导致医学生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有些学生临证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更谈不上因时、因地制宜,及时果断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1.2 思维方法机械、简单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疾病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病理过程。在临床上,有些学生仅根据首次采集的资料,进行动态观察,不仔细推敲,综合分析,就直接作出诊断。有些学生凭直观印象,对患者病史、体征或辅查资料任意取舍。对能够支持自己诊断的资料作为判断疾病的主要依据,而把一些不支持自己诊断的资料随意删去,这样容易导致诊断片面性。有些学生对临床诊疗性思维的程序不清楚,常常收集资料条理不清、主次先后不一,或单纯依靠先进的检查手段,不进行科学的推理分析,过于相信某些检查提供的相关数据或结果,直接得出疾病诊断。这些机械简单的思维方法过于草率,容易造成失治误治。

  1.3 思维片面化、缺乏系统性

  学生在诊断时缺乏对症状、体征、检查和疾病进行横向对比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常常根据书本上的典型表现,或者一直受初诊诊断的影响,生搬硬套地去诊断疾病;在诊疗思维过程中,对病情的动态发展变化欠考虑,仅重视治疗方法或药物的共性,却忽视了患者的个性特点及疾病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在病房处理患者时,对老师的过分崇敬也会对治疗患者没有自己的观点,缺乏主动性思维,不敢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发表自己观点,表现出在临床思维上的盲从和依赖[2]。有些学生仅仅掌握临床症状、体征表面特点,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层次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全面分析,缺乏综合判断的*惯及能力,也使得临床诊断缺乏系统性,经不起推敲[3]。

  1.4 临床带教老师缺乏责任心

  医学生临床实*时间大多在一年左右,带教老师至关重要。有些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对临床带教投入精力不够。有些带教老师自己工作时间不长,缺少应有的临床经验和积累;也有些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教学方法欠缺,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查房简单,选择病例随便,没有典型示范特征,辨证思路不清晰,治疗原则欠妥当等,学生难以从中学到知识,更缺乏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2 培养对策

  2.1 掌握中医诊疗特点

  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是通过“系统综合”的方法,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各种症状进行分析,了解病变的部位、性质、病因、病机,判断具有阴阳五行属性的脏腑组织的病理关系,分析机体正气与病邪盛衰的关系,辨别归属相应的“证”。在治疗上,根据疾病病机的不同,确定治疗大法及方案,达到体内阴阳的*衡。因此在临床具体进行中医诊断治疗时,一定要遵循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辨病与辨证结合,学会运用“同病异治”及“异病同治”,针对所判断的“证”给出中医的治法方药[4]。医学生必须掌握中医临床诊疗特点,才能正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治,提高临床综合应用能力。

  2.2 加强经典知识培训

  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培训,要重视对经典理论知识的温故与研究,包括《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内经》等经典著作的学*。多读前人医案,逐步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研究历代名医诊治疾病的经验及教训,使原本零散的、无序的、混杂堆砌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而建立起有机的知识体系,多读医案对于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5]。同时,通过跟随名老中医临床抄方也非常重要,尤其学*一些老中医在四诊及辨证思维方面的经验对日后临床大有收益。实现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过程,为其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奠定扎实的基础,逐步形成完善的中医临床思维。

  2.3 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PBL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培养临床思维能力[5]。PBL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给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机会;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宗旨使学生目的性明确,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以“多学科综合为核心”的最高要求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既是无形的压力,同时也是无限的动力,使得他们主动地温*多学科知识;采用“提问、讨论、展示、总结”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分析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沟通能力。

  2.4 临床病案分析

  临证医案学*是中医的一种特殊传承学*方法,它的存在与中医临床诊疗的复杂性和经验性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经典医案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使后人在临床中少走弯路,尤其是名老中医的诊疗方法及辨证思路,对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同样,临床病例讨论也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病例的探讨,学生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认识,从更深层次掌握疾病的正确诊治过程,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6]。

  2.5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育之中。在此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汉堡大学已用CT和MRI横截面影像制成三维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图谱,以供医学生的解剖教学和课后训练。在外科模拟手术方面,外科手术模拟系统由清华大学研制成功,它是通过计算机辅助作用实施;在针灸模拟教学方面,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都建立了三维人体针灸模型,充分运用良好的人机交互系统,在医学本科生模拟教学中获得了满意效果[7]。所有这些教学研究成果对医学生技能培养提供了条件,实验教学*台不断发展与壮大,但这些研究均局限在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上,在临床思维能力模拟教学方面少有类似的报道与应用。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是医学教育的难点和热点,我校经过多年众多专家的不懈努力,正在致力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正在承担江苏省高等教育立项重点课题,研发的成果“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台”对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小结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8](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GMER),提出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在医学生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是在后期临床实*中注重培养,在早期基础课及临床课教学中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惯,也是培养一名优秀的中医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正确的临床思维是医生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今后成为以“临床问题为主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教育者应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出发,使学生具备运用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能力,增强学生运用中医思维、中医手段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终身学*的能力,以完成大学生核心能力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1-2.

  [2] 陈丽娜,李飞,杨宗凯,等.关于实*医生临床思维现状的思考[J].*高等医学教育,2001,(1):94-95.

  [3]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4):66.

  [4] 王华楠.在与西医临床思维的比较中加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80-282.

  [5] 韩善夯,朱蓓蓓.如何加强实*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259-260.

  [6] 刘朝圣.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8,16(8):139-140.

  [7] 左令燕,杨鹏.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2,15(5):260.

  [8]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J].医学教育,2002,(4):23-25.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2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发展状况笔者深入调研了建国以来我国有关中医药科技成果4个重要数据来源,分别是国家科技部研制发布的“国家科技成果网”(NAST)、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撰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以及最*开发的建国以来“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台”。这4个数据库的建立发展情况如下。

  1 国家科技成果网1.1 国家科技成果网概况NAST是由国家科技部创建的以科技成果查询为主的大型权威性科技网,已收录1978-2007年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经省、市、部委等一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所认定的科技成果约12万项,库容量以每年3~5万项的数量增加,充分保证了成果的时效性。同时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上网查询,还可进行全国科研单位、上网科技网站查询,发布科技成果供求信息等。此网站登记在案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共有*万项。

  1.2 国家科技成果网的板块设置NAST网的成果总库中,分为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应用阶段、科技人才库和单位库等板块。各板块所能搜索到的字段包括:成果名称、所属年份、成果类别、所属高新技术领域、成果应用行业、转让范围、推广形式、成果水*、计划类别、所处阶段、成果体现形式等32个字段,较完备地体现了成果各类项目的基本信息属性,从外部和内部对成果信息进行描述,是我国收录信息完备数据量丰富的权威性最高的成果收集单位。

  2 《*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储数据资料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收编了1978-1999年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708项。其收编范围涵盖了国家及各部、委、局;收编奖别网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设立的中医药科技奖励,是中医药类成果获奖信息最全的一本获奖项目集成。

  3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3.1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基本概况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由*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于1999年研制而成,由于各种问题而未公开发行。该成果数据库光盘将1949-1999年在医药领域获得重大国家级奖项的4 033项科技成果收录在案。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根据检索浏览需要,共设置了顺序号、中文项目名、单位邮编、协作单位、任务来源、性质分类、行业分类、申报单位、鉴定部门、鉴定形式、获奖等级、水*、特征词、主题词、类型、关键词、分类号、获奖名称、摘要等23个字段。

  3.2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的缺点3.2.1 系统落后由于该数据光盘开发于1999年,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语言相对落后,导致系统开发的界面不够友好,系统的稳定性也不稳定。另外,操作和浏览功能设计的也不够人性化,检索界面所展示的信息含量少而单调,因此交互性比较差,不能被用户便利地使用。

  3.2.2 字段属性设置针对性不强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记录的内容侧重于科研课题项目的介绍,未以科技成果为主线设计结构,对科研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数、产生的科技成果名称以及大量与科技成果相关的字段属性均未明确设置。

  3.2.3 数据范围不合理该系统记录的是医药卫生领域的科研项目,因此包含了与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建设不相关的大量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另外,该库只记录了获奖的科研项目,而大量未获奖的但较有记录价值的科技成果被遗漏了。

  3.2.4 未推广利用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尽快将先进、成熟的卫生科技成果进行扩散和推广,提高医学科研效益,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许多成果由于种种原因在开发后被束之高阁,没有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4 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台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旨在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个是字段的设置上既要充分满足科研课题本身的基本属性,又要全面而系统地反映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第二是希望通过科技成果库的构建,能够较全面地摸清中医药科研的总体情况。基于此目的,“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台”收录了建国以来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成果8 105个。“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台”利用原有的工作基础,采集了4个不同数据来源的中医药成果,整合了不同的数据内容,设计了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建立了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并保证中医药科技成果发布系统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各类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立都对成果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信息整合,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多功能、多途径检索查询及数据的在线分析统计,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了资源管理和应用基础,为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及成果管理政策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数据支持。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3

  1临床用药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的崛起,生活节奏的加快,为满足人们简便、快捷治疗的要求,中成药应运而生,并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发挥了中药的作用。但由于逐利机制,中成药越来越多,品种层出不穷,临床使用较混乱。尤其是目前临床医师比中医师开的中成药还要多,但临床医师却很难完全正确地使用中成药。举例来说,比如咳嗽,《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如:风寒、风热、寒湿、脾虚、肾虚、肝火、肺虚等,治疗咳嗽也是根据不同的个人,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开具不同的方剂。但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有很多种,如清肺化痰颗粒、百部止咳糖浆、密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口服液、苏黄止咳颗粒、玄麦柑桔颗粒等等,临床医师则很难分辨到底患者咳嗽应该用哪种中成药,一般都是靠“经验”开药,或者干脆多开几种,同时吃,反正吃不坏,治不好也没关系,大家都治不好。殊不知,咳嗽用药在中医来讲,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用药错误,可能会加重症状,或者变生其他的病变,比如哮喘。如果患者的咳嗽是由于风寒所致,此时再用寒凉药物的话(目前市面上大多是寒凉止咳药),很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哮喘,久治不愈。

  2加强中医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对临床医师的中医教育非常必要,医学生是未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后备力量,他们绝大数将会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将是药物治疗的决定者,也是宣传和实行合理用药的主要技术力量;他们对合理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临床合理用药水*和医疗服务质量;其次,选择的医学生基本系统接受完了高等医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医学和药学知识理论基础,较普通大众理解和掌握干预内容能力强,预期干预较好;再次,医学生与从业医师比较,临床经验较少,没有自己用药*惯影响,且无其他因素干扰,较易接受干预,是较好的干预对象;加强对医学生这一群体的合理用药意识和行为的宣教干预,对提高医学生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知识水*与能力,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3措施

  3.1提高对中医药学的认识

  首先要提高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认识,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世界各国都逐渐认识到中医的重要性,并且都在研究中医。但在我国,很多临床医学生却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瞧不起中医,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人要求废除中医,这是很不对的。当年胡适就是废除中医的领军人物,他得了重病,在西医判死刑的情况下,请中医医治,最后病治好了,胡适说“中医很糊涂,不科学,但是能治病”。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思考的角度不同。中医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个人得病,从人的角度出发,因此采有所谓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正气不足;而西医思考的是这个人得的是什么病,从病的角度出发,因此才有所谓的什么炎性反应、病毒、细菌等等。二者都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痛苦,只不过殊途同归而已。

  3.2加强中医课堂教育

  目前临床医学生的中医课堂教育的课时是非常少的,五年本科教育,只有六十几个学时,还没明白什么是中医,课程结束了,比较负责的、讲的好的中医教师可能让学生多明白一点,但也只是一点而已,有很多医学生甚至不能听课,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毕业后即使在临床,也很少使用中医知识,另一方面很多医学生面临的是考研、找工作,哪里有时间来学什么中医。因此,建议增加医学生的中医课程,且在大学一入学就开课,加强中医的初始教育。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教授给医学生多开中医学讲座,提供较典型的临床病例,尤其是一些临床医师请中医会诊的成功病例,拓宽医学生的临床思路,也可以为其将来临床的合理用药起到一定的作用。医学生只有提高中医学的知识,提高合理运用中成药的水*,才能在临床上更好地运用中成药为广大患者服务。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5)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菁华3篇)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1

  【内容摘要】

  目的:调查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临床医学生的基层服务意识。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表,对长沙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运用Excel2003,Access2003与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

  一是202名临床医学生毕业后选择服务基层,坚守专业;91名医学生则放弃自己所学专业而留在大城市。

  二是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医学生有不同的基层就业意愿。

  三是基层需要人才,大医院难找工作,献身基层等成为医学生投身基层的主要原因。结论:*和医学院校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更多临床医学生加入到服务基层的大流中。

  【关键词】基层服务;临床医学生;影响因素;全科医生;就业择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使医疗卫生服务和市场扩大到全国城乡、覆盖每一个人。2013年《*工作报告》中指出,各项医疗保险参保已超过13亿人,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基层服务人员作为此巨大工程的中枢力量,却如此薄弱: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素质不高,56.7%的乡村医生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资格。乡镇卫生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2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不足4%。

  在基层医疗服务人员需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临床医学生的就业选择局面却是尴尬至极———城市医院进不去,农村医院不愿待。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和医学院校如何建立有效医疗途径引导临床医学生“满腔热血走下去、心甘情愿留下来”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长沙医学院大一至大五临床医学生300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300份,有效问卷294份,系统缺失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其中男生115人,女生179人。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表《对医学生服务基层意识的调查问卷》,探究临床医学生对服务基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数据结果采用Excel2003录入,运用Access2003与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临床医学生就业选择。91名医学生(30.6%)放弃自己所学专业而留在大都市,202名医学生(68%)则选择服务基层,坚守专业。

  (二)临床医学生因家庭住址差别呈现出对服务基层的不同态度。

  (三)关于临床医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当被问“你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主要原因是?”143名选择“大医院不好找工作”,133名临床医学生选择“基层需要人才”,107名选择“我愿意献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101名则选择“说不清楚”,73名临床医学生选择“工资由*发放,收入稳定”。

  (四)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三、讨论

  (一)择业志向思考。

  1、68%的临床医学生面临就业时会选择服务基层,坚守专业。随着国家*年来越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视和建设,“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5+3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等培养方式逐步成熟,院校领导也积极组织各类亲*基层的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寒暑假的“三下乡”,大批优秀医学生扬起“筑梦”、“飞翔”、“爱满湘西”等旗帜向基层出发。医学生们更深刻地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接触基层,所以当医学生对基层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感情之后,选择服务基层的决心会更坚定。同时,30.6%的医学生选择了放弃专业留在大城市,说明一些大学生就业去向过于理想化,对未来的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地域环境及优厚的经济收入作为首选目标。

  2、不同生源地医学生有不同的基层就业意愿。不同的文化教育,不同的经济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价值观等诸多复杂因素造成了此意向差异。在县城、镇和农村这些相对省会、市级而言较基层地方的医学生更愿意毕业后回基层工作。这与于晓霞,岩磊的研究相反: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中,超过80%的学生选择到城市就业,仅有4.7%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农村医疗行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一直是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政策导向。此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国家大力建设基层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层服务意识已在医学生心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未来基层医务人员匮乏的僵面将被打破。

  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差异。由数据可得:男生比女生更愿意服务基层,可能因男生自感其社会责任更大或其它不定因素。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于外部环境的舒适性以及娱乐活动,比较符合女性医务人员的生理特征和女性需求。而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当中,大一大二(低年级)和大五(高年级)更愿意去基层就业。低年级刚踏上学医这条道路,踌躇满志,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现实逐渐被知晓:基层设备简陋,基层业务沟通减少,基层工资低,精神娱乐单一等等,中年级学生则选择到占优势条件的省会大城市。高年级马上面临毕业,其也更清楚职场复杂,大医院人才济济,门槛太高怕自身不符合条件,尽管小农村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许,但国家出台了基层服务激励政策,对下基层的医学生有很大优惠。权衡之下,高年级更倾向于服务基层。

  (二)择业价值思考。在诸多影响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中,排前三位的原因“大医院不好找工作”、“基层需要人才”、“献身基层事业”,比例分别为47.7%、44.3%、35.7%。医学生更理性思考未来就业,当今医疗纠纷频发,如中南湘雅医学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广西第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城市医院,医护人员身遭伤害的医闹事件屡见报端,而县城及农村相对基层的医院医闹报道甚少。这也从侧面看出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大于个人需求的心理,学会了规避风险。医学不同于其它专业,其救死扶伤的性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期间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培养沟通能力,向全科医生发展。从医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四、结语

  在大医院招聘会门庭若市,基层求才无人问津这样一个尴尬形势下,一方面医学生应降低自身期许,认同“基层同样出人才”的观点,展示出21世纪杰出青年人才的风范,汇一己之力,集众人之技,挑基层发展重任,为国家而献身,为基层而努力,粉碎大学生“毕业及失业”的传言。另一方面,国家和*加强各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完善、宣传和落实,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加快地区经济飞跃,提高基层医生福利待遇,才能切实吸引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同时,医学院校应以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改革所开设的专业,积极与*联合培养“免费定向班”学生和全科医生。此外,医学院校还应做好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心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组织基层服务活动,将服务基层志愿时间列入评优评先的制度中。总之,要使医学生服务基层行动和谐进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张天韧,孟令涛,张巍.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渠道探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132~134

  [2]李丽芳,何剑,刘亮等.全科医学生培养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的重要性[J].当代医学,2011,17(20):162~163

  [3]黄艳芸.当代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3):1136

  [4]于晓霞,岩磊.服务基层: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取向新渠道[J].*医学伦理学,2009,22(3):148~150

  [5]叶利军,金晓明,张丽芬等.长沙市医学生国家服务基础激励政策认知情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11):24~27

  [6]李秀芹,秋增超,罗桂华.陕西省基层医务人员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调查研究[J].*医学伦理学,2015,28(4):635~638

  [7]李渊,黄琇雯.医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分析[J].*高等医学教育,2015,3:25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2

  摘要:目前来华的医学留学生越来越多,我国进行国际教育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对我国的医疗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学留学生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部分,而心脏内科是医疗教育界最关注的科室之一,论文仅就心脏内科临床医学留学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及讨论,为医学留学生的临床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且作为继续教育模式改革的依据。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心脏内科;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医疗等领域国际合作的日渐扩大与深入,以*为留学目的国的海外学生越来越多,医疗则是我国除汉语专业外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科。高等医疗教育的国际化输出是提高我国医疗教育质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的有利刺激因素。为培养符合国际需求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医学人才,现行的医学留学生教学方式主要以全英文方式运作,一方面可以帮助留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源,避免留学生毕业回国工作产生语言转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周边国家医学教育的市场需求。然而,在医学留学生教育逐年扩大规模的现实面前,如何保证这些学生的教育质量也是医教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英语医学学历留学生教育始于1995年,原西安医科大学招收了首批全英语教学医学学历留学生,迄今只有20年历史。而与我国原有留学生体制不同的是,原有体制是留学生学*汉语后融入本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保留经典的汉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历经*百年的发展,体系成熟稳固,效果不俗;而目前所有医学院校的留学生教育均为全英文教学,相对于学校现有的教学而言,这种模式相对独立,需要另起炉灶,构建全新的教学、课程、教材及评估系统,需要一支数量庞大拥有全英文教学能力、精湛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需要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有力支持。从国外著名医学院校到国内资深的医学院,纵观全球医学教育不难看出,优秀的医学教育需要深厚的文化传承、人文建设及庞大理论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缓慢而难见速效。目前我国快速上马的医学留学生教育仓促间要完成体系的建设,难度之大、问题之多可以想见。本文仅就昆明医科大学医学留学生心脏内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及讨论,为医学留学生的临床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教学相长——观念的冲突与解决

  来华的医学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东西亚、南亚等周边国家,以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为多。这些学生虽然每个人的家庭、文化和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前期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但他们在本国受到的教育模式则多为西方教学模式,因此学**惯亦与国内老师的要求相去甚远,在*教师眼中,他们的思维自由发散、*惯随时打断老师提问、课堂纪律差、学*针对性强但全面性差。尤其不能遵守*老师们*惯的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老师会觉得学生不够尊师及专心而影响授课积极性;学生则会觉得*老师的教授死板、照本宣科,由于缺少讨论而影响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上述问题,我们通常尝试采用折中的办法,老师在授课时会在每一个节段留出提问时间,而与学生则在课前约定,非提问时间不可随意提问打断。在临床见*与实*过程中,由带教老师引导的教学查房,要求留学生必须身穿白大衣,不迟到,不早退,端正学*态度,爱护、尊重患者,主动自我介绍,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才能进行问诊、查体等医疗行为。针对这些东南亚学生时间观念不强、自由散漫、欠缺责任感等问题,一方面设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留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与责任感,基本杜绝留学生仪表邋遢、组织纪律散漫、迟到早退等现象,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普通医学生到合格的临床医生的角色转变。

  二、外语VS母语——语言是个大问题

  语言是所有接收医学留学生的医学院都会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全英文授课”在医学留学生教育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无可替代。但到了临床见*和实*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力不从心”。教师与留学生间的交流、留学生与病人间的交流成为教学最大的阻碍。这种阻碍,会导致留学生丧失学*兴趣,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如何解决语言问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教师与留学生间的语言交流问题

  学校留学生多来自尼泊尔、印度等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留学生们公共英语基础扎实,能无障碍用英语交流,但他们普遍有较重地方口音,故与教师的交流中存在一定障碍。当然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参差不齐的英语口语水*及相对于留学生而言的“口音”亦会影响知识的教授传播。解决教学中语言交流的问题,老师是主导,带教老师的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在对留学生的教学质量上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保证带教老师的质量才能提高留学生培养的质量。心脏内科对留学生带教老师的选择条件,首先必须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及丰富的专业外语词汇,兼顾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发现,带教老师的外语水*与临床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兼顾,青年教师语言过关但缺乏临床经验,高年资教师则与之相反。师资力量的培训是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上,心脏内科通过科内选拔,组成英文教学的骨干团队,对该团队进行强化专业英文培训;同时,在心脏内科的对外国际交流中给予该团队额外的机会参与全程翻译,包括床旁查房及不同规模的讲座,给予团队观摩全英文课堂及床旁教学的机会。而针对师生间口音不熟悉、交流困难等问题,心脏内科在教学期间另行组织多样化的互动,给带教老师与留学生之间创造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间相互了解,拉*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为师生之间交流和教学过程架起一座桥梁,创造亲切和谐的教学氛围,从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到国情宗教等,使师生之间能更快地适应彼此发音,使留学生在留学期间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让留学生开展评教评学的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提出对教学的意见与建议,以激励师生共同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做到教学相长。

  (二)医患间语言交流问题

  在医学生的教育中,与师生语言障碍同等重要的是医患间的语言障碍,这种障碍对教学的影响更加突出。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在临床见*和实*过程中,留学生需要到病房与患者密切交流,准确采集患者病史,顺利进行体格检查等。留学生中的绝大多数人未进行过正规的中文学*或培训,这给留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带来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我国患者中的英语交流能力几乎为零;双方语言的问题,最终将导致临床见*和实*中的有些关键步骤常难以顺利进行,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简单操作等常规临床工作中即使有带教老师帮助翻译,有部分同学仍很难顺利地完成。针对解决留学生与患者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心脏内科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在医学留学生教育前期,通过开设中文学*班,主要学*日常问候语如:您好、早上好、谢谢、不客气,您哪里不舒服?等,以及与心内科相关的症状用语如: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开展此中文学*班的目的就是快速解决医学留学生在临床见*和实*中和患者沟通交流遇到的一些语言问题,此学*班不仅提高了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水*,而且通过对汉语词汇的认识及词汇来源的一些了解,使得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是心脏内科借鉴了华西医科大*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介入教学活动的经验,培训了一批英文基础较好的研究生做志愿SP,充当模拟患者角色,以克服留学生中文基础较差,尚难以与临床患者进行顺畅沟通的困难。标准化病人是指从事非医技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症患者,经过培训后,能准备表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旨在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3种功能。自1990年开始,由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三校协作,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赞助,启动将SP引进国内的医学教育。此模式不仅能帮助留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和交流能力培训,而且有助于加强心脏内科研究生自身的理论和技能训练,同时也加强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训练,使他们今后有机会留学国外,更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对外交流的需求。

  三是由带教老师引导的半英语半中文式查房,即英汉双语教学,选取病情稳定的典型病例患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让汉语较好的留学生对其进行病史采集,不能用中文表达的由带教老师翻译,其他留学生可以补充询问,带教老师在一旁全程指导,之后由一名留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最后对此病例进行总结讨论,培养他们诊断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此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吸取了全英文教学和经典的汉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因此更有利于医学留学生的`接受,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阶段性地和留学生们互相交流,及时的改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三、教学方式的融合:传统VS现代

  传统的医学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缺乏讨论;这种教学的优点是知识传授系统且全面,缺点在于易忽略细节,泛泛而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佳。而这种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留学生教育中更显弊端:由于语言障碍,授课教师以非母语授课,其授课质量及讲解程度必然会受到较大限制,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临床教学则更为突出,病例分析及思路讲解由于其即时性及随机性,教师备课不易,讲解深入程度更容易受影响。而在这种教学方式里学生多为被动接受,在语言受限的前提下,学生积极性会受到极大限制,影响教学质量。现代医学教育强调以临床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将各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这一教学方法的代表即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模式),由美国医学教育家Barrows教授于1969年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心脏内科在医学留学生教学、临床见*及实*课程中采用这种模式,通过以具体病例及问题为基础、留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侧面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激发留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旨在培养留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提高留学生理解并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心脏内科是专业极强的学科,学*中的理解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心电图学、电生理学及影像诊断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点多,知识体系繁杂,记忆及理解都相对困难。对以中文母语教授的学生尚且如此,以英文为主要语言学*的留学生而言,就更多了一个老师教授困难的障碍。为能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心脏内科知识,培养其自行解决问题的学*能力,心脏内科在课堂讲学及床旁见、实*过程中均采用PBL教学法,带动学生主动学*的风气并增强临床思维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课堂讲学中,适当根据讲学内容穿插病例,并有针对性地提问。而在临床带教前,心脏内科专门组织人员编写典型教学病例,课前给予病案、问题及参考书目。课中教师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中心,针对临床面临的具体问题引导讨论,让留学生自主进行分析、诊断,并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及策略。

  四、重视度的提高:带教教师and管理部门

  随着学校医学教育与国际的接轨,将会有更多留学生来学校学*深造。因此留学生教育对学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国际学院及各个教学医院已经在思想上认识到医学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切实进行带教教师的培训和留学生的管理已经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各个教学医院除了落实好国际学院留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外,还应严格按照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留学生进行管理,切实做到留学生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临床科室应建立留学生实*管理档案,由科室教学秘书或教学专干负责,作为出科考核的一部分,使留学生更加重视临床实*。

  总之,对于我校及多数医学院校来说,医学留学生的临床实*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需要在以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改革,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则医学留学生教育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收获。综上所述,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在于发现问题后及时地找到针对该问题的处理对策。比如留学生课堂的学**惯与老师期望的不同,我们约法三章,彼此互相尊重、教学相长;由全英文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英汉双语教学模式,让国外留学生也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方式发展为SP介导的模拟教学和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这些教学方式更能为留学生接受,并且培养了留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当然,我们需要借鉴国家重点医学院校的留学生培养教育经验和模式,让学校的留学生培养更加成熟。如果可以将带教老师送入到国家重点医学院校学*他们的教学经验的话,将能更直接地感受重点医学院留学生的培养,但这需要高校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随着心血管病学的迅速发展,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深化,心脏内科医学留学生的培养工作对带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教会留学生尽快将心脏内科理论知识综合应用,掌握心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锻炼其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冬梅,王周凯欣,颜时姣等.留学生临床医学本科(MBBS)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4(8).

  [2]李治国.医学留学生教育模式及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3]左川,曾静,付*,欧阳钦,王一*.临床医学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与实践[J].西部医学,2008(6).

  [4]高雪.基于问题的学*(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利与弊[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3

  在离今天一百多年以前的1892年首次采用顺逆结合法完成了胆囊切除术,仅有0.1%—0.2%的患者因手术死亡,使得成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且临床广泛使用的手术。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因胆囊萎缩而出现粘连、胆囊炎坏疽或肿胀等情况导致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进而致使手术操作者难以下手或者在手术过程中致使胆道损坏。为此,探索更加简单、快捷、安全且效果的手术方法,成为了百年来医学界追求的目标。笔者治通过将顺行和逆行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胆囊患者实施开腹式胆囊切除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从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胆囊患者中选取84例,其中女性53例,男性31例;患者年龄均为22—85岁;其中58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炎症,5例胆囊息肉,21例胆囊结石合并化脓坏疽或急性炎症;12例实施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探查取石、置T型管引流,72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1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入住医院后,经过72h的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实施胆囊切除术。6例患者同时伴有急性胆原性胰腺炎。另有51例患者合并了其他急慢性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1.2手术方法

  首先以颈底切除法为原型实施顺行法,也可以将其称之为自胆囊管开始的胆囊切除术,主要方法为在可视情况下将胆囊与其周围粘连的组织逐渐分离开来,随之将暴露出的Calot三角解剖,准确区别胆总管、胆囊管和肝总管,后将位于胆囊颈上部呈现为囊状扩大的Hartmann袋提起,顺着颈部上方将腹膜切开,细心将其逐渐从胆囊管中游离出,运用直角或长弯钳将细线缠绕在胆总管与胆囊管交合的间隙处的胆囊管上,与胆总管保持0.5—1cm的距离,再将缠绕在胆囊管上的细线打一个松节但不扎紧,仅用于做标示。后再实施逆行法,再在距离胆囊底部肝床1cm距离处,将胆囊浆膜层切开,沿着浆膜的间隙运用钝锐性结合的方法将胆囊从肝床是上逐渐剥离出来,在剥离时,需以便进行剥离一边进行止血,直至胆囊Calot三角处,在确定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无误后,采取双结扎方法将胆囊动脉断开,同样在距离胆总管0.5—1cm处将结扎线收紧,随后将胆囊管切断将胆囊取出,胆囊管残端可在原结扎线远端再缝或结扎一道,并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再对浆肌层进行包埋缝合处理。

  2、结果

  84例患者通过实施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均健康出院,成功率达到了100%,且手术中未发生任何意外情况。术后2例穿毛细胆管漏,但通过及时引流处理,患者这3—4d逐渐痊愈,其他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感染、出血或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均住院时间为(4.5±1.1d)。对84例患者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跟踪随访,了解到84例患者无任何一例患者出现胆道残余结石、胆道损伤的情况。

  3、讨论

  在开腹式胆囊切除术中无论是顺行法还是逆行法,均有其不同的优缺点。顺行法的主要优点为:在手术中,首先将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断开,控制了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带来的出血,同时由于胆囊距离肝门处血管或肝管等关键结构有一定距离,更加便于手术的快速实施。但其缺点主要有:在进行胆囊管游离时较模糊,特别是切口深、肥胖以及显露不易等情况的患者,在进行结扎、游离和胆囊管切断时,非常容易对肝总管或胆总管造成损伤,尤其是胆囊萎缩、胆囊炎粘连较严重、胆囊管变异、胆囊管过长或过短和胆总管并行粘连等情况时,使得手术极易给肝总管或胆总管带来损伤;并且在手术中,若过度牵拉胆囊管,极易导致被血管钳钳住的胆总管侧壁出现胆汁漏、损伤或术后胆道狭窄;此外若出现发生误切肝总管或胆总管,极难补救。逆行法的优点有:这种方法主要是从胆管的底部开始操作,循序渐进,使胆囊壁操作变得更加容易,并且有两次辨别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总管的优势,使术中发生出血或胆管受损等现象得到了控制,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缺点则主要有:由于在手术中未对胆囊动脉进行结扎,当胆囊从肝床中分离出来时,其出血量被提高且胆囊也容易破裂,这就容易给其他组织造成污染;同时在分离胆囊颈后方时,要更加精确完成游离结扎,难度更大且容易发生出血;并且手术中需不停对胆囊进行牵拉挤压,这就容易使脓性胆汁、胆囊管内小结石进入到胆总管内,进而出现继发性感染或结石清理不彻底的情况。顺行法和逆行法结合优点有:首先通过顺行法将胆囊管结扎,有效避免了结石或胆囊内容物进入到胆囊管内,再通过逆行法将逐渐将胆囊剥离至胆囊管时,以标示线作为基础,更加容易辨识出变异的胆管和胆囊动脉,还能够防止对肝门部结构造成损伤;即使在手术中出现了肝管、胆囊动脉等误扎情况,也能够将结扎线拆除重新结扎,避免了不可挽回的损伤;此外,在对胆囊管进行游离后,可将结扎线下移,更加便于胆囊动脉的查找,进而准确切断、结扎。

  总而言之,顺逆结合法集合了顺行法和逆行法所有的优势,并且手术中更加重视解剖仔细和显露,以标示线作为指引,根据胆囊壁进行手术,将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点发挥出来,使手术中,能够反复多次对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总管进行判断,避免了误伤现象的出现。此外,若手术操作人员非常熟练后,还能够有效控制手术实施时间,减少患者感染。由此可知,在实施开腹式胆囊切除手术中,顺逆结合法是一种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理想且手术时间可控制的手术方法。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6)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 (菁华5篇)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1

  一、医学专科院校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护理道德教育是医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完善学校的护理道德教育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德行兼备的优秀的护理人才。目前,医院录用护理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娴熟专业的护理技能、完善的护理知识、稳定健康的心态,对护理人才医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护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医德,培养大学生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目前的医学模式正在从“生物医学”朝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转变,产生了以家庭为单位,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全科医疗服务,医院成为了面向公众、直接服务的窗口,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同时还是以人为本政策实现的主要途径。护士是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护士的服务对象也从病人延伸到了需要进行健康保健的社会大众。随着护理范围的扩大,如果没有很好的医德就不能肩负起医疗服务的重任。所以医学专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护理道德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

  (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来年,随着医疗纠纷、护理伦理问题的不断出现,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加强护理人才的护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理人才的医德,有利于护士正确的处理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护士完美的'处理与病人之间的纠纷,从而缓解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医学专科院校进行护理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护理专业的道德教育课程设置

  医学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学制安排一般是两年在校教育,一年医院实*。根据这样的学制要求,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本文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课程的优化策略。第一阶段就是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这个时候因为学生对于护理专业还没有很深的认识,同时这个阶段学生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医学的基础课程,所以在这个阶段对于护理道德课程可以安排基础的医学人文课程,比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概论等,课程设置为每学期30—38个课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医学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第二阶段就是学生入学的第二年,在这个阶段学校会开设很多专业的护理课程,经过第一阶段的学*学生对护理专业也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护理道德教育方面可以开展一些专业的护理人文课程,比如: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学概论、护理礼仪学等,每个学期安排30—38个课时的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医学服务流程和模式,提高学生的医疗服务水*。第三阶段就是学生在医院的实*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也会在实*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职业道德取向。

  (二)改革护理专业的道德教育的课程模式

  第一,开展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通过行为、语言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某一个问题和老师、和同学交换观点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二,开展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就是通过在课堂上模拟医疗服务环境,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医疗服务的流程和模式,尽快的让学生完成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第三,开展自主型教学。自主型教学就是学生以教学大纲和书本的内容为基础进行自主的研究和学*,在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就发现的问题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或者是老师布置几个与课程相关的课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由的选择和讨论,然后将讨论结果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累计到期末考试成绩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道德教育形成自己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道德教育

  在医学专科院校的教育中,应该将护理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可以通过张贴海报等形式要做好护理道德教育的宣传。在软件设施方面,一方面可以做好网络的宣传工作,在校网上开辟一个专门的版块进行护理道德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做好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对道德护理的观点,纠正学生的不良心态,端正学生对护理道德的正确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经常聘请一些医院的优秀医护人员就护理道德知识举办专业的讲座,让学生对护理道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医护人员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护理道德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甚至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医学专科院校是护理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护理道德教育。首先要完善课程设置,然后要创新教学形式,最后要将护理道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全方位的开展护理道德教育工作。

  作者:张明立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2

  1.教育模式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形成主动认知,并且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学科,更多的科研都是在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根据对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再发展出新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临场的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中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心理,与学*的主动性。随着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索式学*教学,应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2.护理专业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是医疗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进行患者诊断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期的全心照料。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统计,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上,要远远超过其患者的主治医生,因此患者的康复周期的长短除了主治医生的治疗以外,更多的依靠护理人员的心细照顾。对护理学生的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与简单的护理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临床的判断能力,与总结能力,并且思维水*和创意能力的提高对前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心不仅仅停留于会专业的护理方法,更应该重点要求创造知识、开拓文化,要专门训练和不断开发其创造潜能,让其在岗位上能有更多的创新,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身为白衣天使应尽的责任。

  3.创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当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形成想法和见解时,老师应该用事实来验证是否正确与可行。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创作了一种名为“从做中学”的学*方法,其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在实际中实现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想法,即在做的过程中学*,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实际情况发生,所以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我形成反思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对学生的方法做出改进,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中出现的错误。灵活机动地解决,力争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护理专业属于临床性较强的一门科学,很多知识都靠“从做中学”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多的开展试验课程,利用实验课大胆要求学生进行创新,鼓励与提倡学生说出自己思维中的新奇想法,从而发现护生的创新行为,给以认同、鼓励。比如,铺床法中,被盖与床头的距离,不同版本教材中说法不一,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睡到病床上试一下,要求保证两肩部不外露,保暖,脚不跖屈,病人感觉舒适,而外观*整,少皱折。又如,臀大肌肌肉注射,有的同学*惯于右手进针,右手推药,与书本上的左手推药有差别,但只要对病人安全,没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教师都应该给以肯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可以根据以前的经典护理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头脑风暴”互相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加以总结,最后得出准确的答案,当有出入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一个思想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初期是很容易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的,因此在这时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纠正,学生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很难纠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目前我国的医疗教育还处在改革的初期,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有更多的学者与教师,也意识到了对护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背景问题等,因此,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以及国家*的导引下,较快制定和建立具有*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评价标准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一标准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有序化、全球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能有效地提高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孙艳琴 单位:吉林职工医科大学 吉林卫生学校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3

  一、“人性化”心理护理

  1.1手术前

  多数病人对手术产生焦虑、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和悲观等不良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当接*手术日期时,会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病人的忧虑更加明显。为配合病人访视,手术室可以根据各科室的特点,编写相应的访视纲要,制作心理护理手册。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过敏史、检查结果、有无合并症, 了解病人心理活动, 针对不同的病人心理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认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他们的心理反应,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给恰当的解释和安慰,让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要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1.2手术中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由于对周围环境较陌生而紧张,此时巡回护士要及时迎接护理患者,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做一些查对和解释工作,让患者感到放心和有安全感。之后,手术室护士同时和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班,核对姓名、床号、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以关切的话语询问病人术前休息情况、心理是否焦虑,扶着或推着病人进入手术间,边走边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布局和设备以打消病人对手术室的恐惧和神秘感。到达手术间后,护士应将病人扶到手术床上,轻柔地协助医师摆好麻醉**,注意不要过多暴露非手术部位,尊重病人的隐私,并不断地安慰病人,询问病人的感觉,将病人摆放成最舒适的姿势以协助完成手术。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术野消毒,术中冲洗腹腔,使用的是37℃温盐水,这大大提高了患者术中舒适度。人性化服务更需要手术室护士在操作中,动作精细、娴熟。比如,给患者摆放**时,动作要轻柔,尽量使患者舒适并保证患者的呼吸。骨突出置海面垫,以免压伤患者。约束患者时,约束带下面要称棉垫以防患者不适。术中配合要稳、轻、准;尽量减少发生器械碰撞,以减少患者的感官刺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变化,确保手术安全。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要保证室内温度保持在24 ~26℃,湿度50%左右,以防止因术中病人的低体温引起凝血障碍、术后渗血量多、切口愈合时间延长、感染增加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3手术后

  为了便于消毒和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患者进入手术室有可能暴露隐私部位,为了维护患者的尊严,在麻醉及术中应注意遮盖患者,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手术结束后,为病人穿好衣裤,即使患者尚未完全清醒,不方便穿时,也应该用病员服完全遮盖住身体,使患者及家属感到被重视及尊重。术后3 天内需要再次到病房访视患者,观察他的精神状态,伤口敷料是否清洁,伤口疼痛及睡眠情况。以诚恳的态度询问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丰富手术室护理内容,使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得到完善。

  二、“人性化”硬件设施

  2.1手术室房间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因此手术室房间,应该是洁净、照明、温度、湿度、噪音等,这些各项指标要达到国际标准,同时配有背景音乐、各种监测报警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供气系统、电视教学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工作环境,也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诊治场所。定期清洁通风管道,每月清洗风口过滤网,每3个月清洗1次初效过滤器,每年更换1次过滤器。有效保障空气层流循环系统,确保空气净化质量。同时,增设患者专用的风林通道,地面铺设清洁消毒地毯,使用医用转换车接送手术患者,减少或杜绝了在接送患者中心环节致手术室环境的污染。

  2.2手术室内的仪器

  通过增加仪器:如增加电刀、c型臂X光机、电动止血器等仪器满足各种仪器的及时供应和手术的安全,减少因仪器不足造成的患者不必要的等待。通过增加设备:如进口手术床等增加患者的**的舒适感,避免或减少压疮的发生等。

  2.3手术间的物品

  对于手术间物品、地面、墙壁每日用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

  2.4一次性医疗用品

  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严格把好购买关节、使用环节、回收环节。购进环节: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前必须查看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单位、产品批发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以及有无破损和变质等,完全符合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标准的方可使用。使用环节: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其他无菌物品分别放置,存放的房间需要保持通风干燥,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把物品存放在密闭的无菌柜内。回收环节: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登记制度,严格按规定正确操作,感染性废物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分类入袋由专职人员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丢弃造成社会污染及社会公害。

  三、总结

  3.1人性化护理能使得病人获得最佳的状态

  *年来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临床医学及手术,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改进,以期更好地做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达到尽快让患者康复的目的。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手术室, 具体贯彻到护理估计、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估各个环节之中,营造一种以病人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既舒适又安全的人文环境,使得病人在整个的手术过程中,从心理和生理上均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并尽可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为则,注重语言沟通、形体沟通以及心灵上的沟通。使患者从术前访视到术后随访,每个环节和每个场所都受到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

  3.2人性化护理可以激发护士的学*、工作的热情

  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护理服务对象的拓宽和护理服务对象的延伸,“人性化护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对护士来说也是学*、工作的好机会。其能激发护士的学*热情,更新知识结构、思想理念,促使护士不断学*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理论,如沟通技巧、社会学、人文科学等,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在不断总结中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和护理质量,直接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影响。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4

  我国的高等医学护理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现在不仅有护理专科、本科教育,而且已有硕士,博士招生培养教育了,作为一名护理本科生根据自己的亲生体会对高等医学护理教育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现报告如下:

  1把握高等医学护理教育之理念

  1.1坚持高等医学护理精英教育之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毛入学率角度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从高等医学护理教育的本质特征看,她仍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目前,国内外的护理人才都很奇缺,要实现护理精英教育,*必须加大投入,适当增加护理院校,控制招生人数,绝不能一轰而起,不受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护理教育。

  1.2坚持强化学生自主学*的教育思想

  教学相长,学生为先,教师引导,学生为本。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始终是教师必须坚持的教育思想。

  1.3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

  要围绕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调整教学课程。从知识结构方面讲,作为高级护理人才,必须具备医学、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的知识。因此应该适当增加人文科学和其它新兴科学的学*。夯实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为毕业后继续教育学*打牢坚实基础。

  1.4改变和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现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仍沿用的是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维一体和基础课-理论课-实*课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但对教学方法的改进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要努力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启新式的教学方法。如PBL(Problem-basing learning)教学法,它被认为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从诞生之时就受到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年来在国内护理教育领域也看到了它的实践结果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有利于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

  2把握高等医学循证护理教育之趋势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起源于“以实证为基础的医疗”实践,是结合护理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护理理论与方法。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求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EBN被公认为21世纪临床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循证护理是临床护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护理理论和方法。Mulhall将其定义为: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的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EBN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经验与技术的结合,更是临床护理与病人需求的结合,所以循证护理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接踵而至的需要循证护理的师资和教材,目前我国的许多护理高校正在为之努力,循证护理教育是时代和现实的需要,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个大方向,使循证护理教育更加趋于科学化,好与国际接轨。

  3把握高等医学护理实践教学之环节

  高等医学护理教育要围绕培养目标实施教育计划。我们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涉外护理,应用型高素质,全科型高级护理人才。这里要特别强调“应用”型,“全科”型高级护理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显得特别重要,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3.1上好护理综合实践课

  根据教材内容要精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例,把课堂讲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病种、病例中去,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贯通。

  3.2上好临床护理实*课

  一个人要学会游泳,不可能只在教室里讲如何游,只有下到水中学*。同理,要学好临床护理技术必须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去学*锻炼。所以临床护理实*课要特别注重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3.3上好护理社会实践课

高级护理教育要开门办学,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下到社区,上好社会护理实践课;多作社会调查,把握医学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搞好护理教育科研,多与国际交流,增强涉外护理知识;总之一句话要到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护理专业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医学护理教育论文5

  现代医学模式由*代的生物医学模式转换成“生物一心 理一社会”模式。在现代这种医学模式观念的影响下,美国护 理理论家Watson于1979年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 的观点,并将护理学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 的人性关怀的发展阶段[1]。将哲学以“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 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入到护理学“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的 内涵之中,揭示了护理学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以“关怀整体 人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包含着对自身生命价值 的关怀。这种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对临床护理人员的 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势必使传统护理的教育方式 产生很大冲击。加强护理人文教育,促使医学、护理学知识与 人文知识有机的融合,促进护士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全面 发展,已逐渐成为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

  1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2],一般包括文学、艺 术、法律、哲学、历史等多种相关学科在内的知识群[3]。人文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 精神及提高人文素养为主的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最终 目的的教育气不同教育阶段人文素质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常常有着各 自不同的特点,那么,什么是护理人文教育呢?简言之,护理 人文教育就是针对护理人员教育过程中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 人文教育。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人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更为丰富,它应牢牢把握人性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这三位 一体的蕴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 医学模式的精髓,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应建立在对“人性”充分 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培养护理人员对“人”的人文情感关 怀、与“人”的沟通技巧以及完善自我心理素质和管理素质的 能力等,目的是使护理人员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积累和 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护士相对稳定的 内在品格,加强她们自身理性、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修养,从 而提高其人文素养[6]。通过护理人文教育,培养护士强烈的 社会责任意识与神圣的职业使命感,使之在掌握扎实专业知 识的同时,还具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从而能胜任现代医学 模式下的护理工作。

  2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要求

  由于医学高新技术发展迅速,诊治手段不断进步,必然 促进现代护理技术和手段的发展,新兴先进的护理技术呈现 出专业性越来越强、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复杂的趋 势,护理人员对各种高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技术操作的 掌握水*将直接影响临床护理质量,因此,目前临床护理管理 者非常重视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水*。然而,技术层面的进 步并未带来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更多的认可,反思我们的工 作,可以发现临床护理确实也存在着技术服务和人文关爱相 互脱节的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互相排斥的两个方面。 护理人员容易将其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技术实体与病人客体无 意识的分离,从而在实践中出现了对“病”与“人”的主观分离, 造成与病人的交流仅仅停留在技术服务实体的物质层面上, 而忽视了病人作为有思维的人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背离了 现代医学模式的服务理念。

  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精髓,就是实践护理科学服 务和人文关怀服务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重新认 识人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充分冶炼人文关怀的内涵。而 如何尊重病人的权利、情感、人格和隐私,满足病人的个性化 需求,关心和爱护病人,实现对病人的整体关怀,这一系列问 题都是现代医学模式下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临床护理和护理科研活动中,不仅要关注疾病及其治疗,更要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 尊重病人的氛围,为病人提供体贴入微、技术娴熟的人性化服 务,发自内心地关爱和尊重病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质应体 现在对病人生命和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与关 注,展示护理人员的素养和品格以及对护理工作真、善、美的 追求和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践。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人员人 文素质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护理人文关怀实践的主体实践层面 上,还应体现在以人类的身心健康生存,与这种健康生存的可 持续发展为职业价值理想的观念意识层面上。有了这两个层 面的统一,现实护理实践活动中的人文关怀才能在自然、自觉 中真正体现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在要求, 也是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完美体现。

  3当前护理人文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护理专业一直被视为医学的附属专业,深受传 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直至今天,在各级护理教学过程中, 只重视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 育的问题始终存在。即使开展了相关的护理人文教育课程, 依然存在将护理专业知识教育课程和护理人文教育课程人为 割裂开来的现象,其直接不良后果是临床护理人员实际护理 操作时,存在护理服务理念不清、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操作 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让病人为护士提供的服务创造便利条 件,操作目的不是满足患者的需要,而是满足护士完成工作 的需要,因此难以满足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对护理服务 质量的期望。优质的护理服务应有机地将护理技能操作和护 理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护理技能操作是护理服务直观可见的 形式,也是护理人文关怀的载体,而护理人文关怀则更好地体 现护理服务的精神实质,是护理技能操作应用价值的体现形 式。因此,机械地割裂护理专业教育和护理人文教育与护理 工作和护理教育精髓不相符,也与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护理服 务精神相违背。

  在当前医疗市场化和商品化倾向日益严重、国家医疗卫 生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医疗护理职业价值观教育尤为 重要,而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同人文教育密不可分[7]。但由于 我国护理人文教育起步较晚、传统护理教学往往忽视人文教 育,目前对护理人文教育的研究开展较少,导致当前护理人文 教育领域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和随意性大、教学手段和方法 单一、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考核评价方法不当等问题,无法满 足现代医学模式对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要求。不过,当前护 理人文教育最大的困境,在于护理教育工作者自身对人文教 育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传统教育上将护理专业教育归属 于科学教育范畴,并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视为两种不同的 教育思想体系,未能认识到真正的教育应是科学教育和人文 教育并重的教育,忽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8]。很多 护理教育者存在强烈的实用主义观念,用培养生产劳工的方 法来培养护理人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期护生 “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就能顶岗”,特别在当前就业形势 不佳的情况下,往往把更多的精力和教育重心放在解决就业 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4 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人文教育方法的探讨

  4.1创建良好的护理人文教育*台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台,必须要适合接受教育的主体 的自身特点,试图简单通过增加一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或者 多开几次人文知识讲座,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难以取得 理想效果的。学生置身于校园求学,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学校 作为学*环境应当发挥主导*台的作用。通过培育校园文化 精神、熏陶学生道德情操、优化教育环境、激励学生情感诉求、 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等方式,全面地提升学生的 人文境界,在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中构建护理专业人文素质 的教育氛围。

  由于教育资源和时空的限制,学校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 社会对高等护理人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6气尤其是难以真 正满足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护理服务的 对象在社区和医院,因此,护理人文教育应当综合应用学校、 社区和医院3种不同的*台,建立“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 实*”的护理联合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环境和资源, 通过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学*同 情与关爱别人、掌握人际沟通交往技巧等各种人文素质。

  4.2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内涵专业教育是现代护理教育的前提,同时必须以人文素质 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正如在护理工作中通过护理技术操作的 具体细节传递护理人文关怀一样,护理人文教育与护理专业 教育的相互渗透是以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来实现的。通过专业课教学,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其中, 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专业人文素质。在学*专业知识时, 不再单纯学*疾病和护理操作技能,而是努力将对疾病的主 体,即对病人的关爱融入其中,例如学*疾病的临床表现时, 要转化成感受病人真切的痛苦;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学* 中,学会建立*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 人际关系,学会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陶冶职业情操。这种突破 学科的界线使人文教育以渗透方式融入专业课的教育之中, 使学生能较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人文知识,达到人文知识与护 理学实践“一体化”的目的[1°_12],以提高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4.3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研究,构建高素质的护理人文教 育师资队伍护理人文关怀的观念源于西方,我国在此方面的理论研 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大部分概念是引自国外或其他学科,有 些概念抽象程度极高,而有些概念与护理专业关系不够密切, 不仅不能体现本土文化的护理特征,也很难护理人员理解和 应用气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护理学科本质的回归,更好地开 展护理人文教育,目前亟待探索如何建立现代医学模式下与 我国社会现实相适应的、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护理人文关怀 和人文教育系统的研究体系。

  由于我国在护理人文教育领域起步较晚,护理人文师资 队伍极为匮乏。而护理人文教育水*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 师资队伍的素质恰恰是关键。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水*、 治学态度、人际交往、举止言行等都可对学生产生言传身教的 影响,因此,不仅要培养专业化的护理人文教育的教师队伍, 同时还必须加强所有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学校不仅要重视 和关心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自身也要重视自身人文素 质的提高。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将直接提升整个校园文 化水*,从而使学生置身于人文环境优异的教育氛围中,在潜 移默化中接受护理人文教育。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7)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

康复医学的论文1

  摘要: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结合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从临床疗效出发,为适应临床岗位的需要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如何在现代医学氛围浓厚的环境当中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医康复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中医思维并掌握传统康复的常用技术,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总结,希望能为高职院校传统康复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康复;中医康复;教学

  许多临床对照实验已证实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结合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1]。从临床疗效出发,为适应临床岗位的需要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我校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我校将本门课程设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学*毫针刺法、艾灸、推拿、拔罐等传统康复技术,通过课程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上述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学情比较特殊,目前,在校生有两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其中一个为高考统招班(以下简称高招班),另一个为自主单独招生班(以下简称单招班)。单招班学生的整体水*偏差,而且其中有部分学生为社会人士,文化学历水*较低,高招班情况相对较好,但是由于高考分数普遍不高,整体上水*也偏低。不管是单招班还是高招班的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普遍不爱动脑、贪玩、比较懒惰、缺乏学*主动性。而任何一项技术的学*都首先要求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勤奋练*才能掌握好。所以,针对实际情况,为培养出能适应临床岗位的高职技能型人才,现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抓基础,固基石

  “沙上建塔”容易倒塌,学*技术也一样,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支撑就不会有优秀的技术。经络循行、腧穴定位、主治、操作方法都是中医康复技术的重要基础知识,必须牢固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实训室授课,教师先进行理论讲课,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及重要知识的展示,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趣味故事的引用加深学生的印象,利用模型及真人模特进行经络循行及腧穴定位展示,让学生对经络循行及腧穴的相关内容有全方位的认识。多媒体讲授完毕之后,班级分成2大组,由带教老师以讲―点―画方式进行经络循行及腧穴定位示范,结束之后,学生2人一组,进行定位练*及记忆。最后,通过随堂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学*效果,并将随堂考核成绩纳入期末考试成绩,整个学*氛围非常紧张,有利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勤练*、强技术

  要想拥有一项过硬的技术,那就必须多练*。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技术课程,其中的毫针刺法、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技术,无一不是要通过勤奋练*才能掌握好的。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2]激发及保持学生学*兴趣,培B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利用随堂考核模式营造紧张学*氛围,利用晚自*及周末开放实训室给学生提供场地练*以加强操作能力。毫针刺法练*先采用纸垫及棉花团练*法,分别练*指力及持针方法、力度、进针速度、角度、深度等,然后选取常用穴位如曲池、合谷、印堂、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不同针刺方法的分组(2人一组)练*,练*之前均由教师示范操作,人体练*前强调不同位置穴位的进针安全方法及针刺意外的处理,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消毒进行规范化操作。推拿手法练*分基本手法和分部练*两类。在进行推拿基本手法教学时,教师先进行基本手法动作分解讲解,结合视频及学生身上示范操作,然后学生2人一组进行练*,教师在旁指导及纠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基本手法的要点及操作。在进行分部推拿教学时,以临床常见病为例进行讲解教学,如颈项部推拿以颈椎病为例(或者以学生当中常见的颈项部疼痛为例)进行讲解,结合视频及教师示范操作,然后学生2人一组练*,教师在旁指导及纠正。推拿手法要求学生课后多练*,可相互操作,达到学以致用。艾灸、拔罐、刮痧练*以实训课练*为主,教师示范,学生相互练*,最后依次随堂考核过关。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学水*

  “校企合作”形式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实时安排学生去医院见*,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中医康复技术,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的认识更加清晰。除课程教学安排的见*之外,我们同时与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沟通,为学生争取周末及寒暑假见*的机会,学生可利用假期自主去医院进行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机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的课程教学,必须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除引进人才之外,同时还需对专任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及安排临床实践。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重技术的临床操作课程,与临床联系紧密。我校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及业务能力,每年要求教师参加临床实践不低于1月的时间。并且,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进修以提升自我能力。同时,可利用“校企合作”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校企合作”单位聘请教师为学生讲授实践技术知识。

  五、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在我校开展的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交流互动法、案例法等等。我校中医康复技术课程总课时72学时,但是教学内容多,导致课时相对较少,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减少传统教学法的耗时缺点[3]。任务驱动法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交流互动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案例法多采用临床常见疾病进行举例,以常见疾病为例进行讲解并操作示范能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临床知识,激发学生学*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尝试其他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兴趣且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如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工作坊模式”,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4]。

  高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学*并长期保持学*的积极主动性,是我们的一个大难题。而在给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中医康复技术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放弃一贯的西医思维,运用中医思维解决中医康复技术当中的相关问题,难度更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做到让学生抓基础、固基石、勤练*、强技艺,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管齐下,才能培养出胜任临床岗位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闯.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

  [2]史洁.“任务驱动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

  [3]刘荣,冯淑兰.多媒体教学及网络*台在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

  [4]郑洁.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实践教学的初步探索[J].*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2).

康复医学的论文2

  康复医学被称为“第三药”(临床医学是第一药,预防医学是第二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预防、医疗和康复已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身体。康复医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百年来,现代康复医学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康复医学、脑卒中、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器械训练

  1、学科起源和认识:

  起源: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认识: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

  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病人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2、康复案例:

  2、1、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治疗:随着医学水*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病人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肢体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强感觉输入的作用。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患侧。一般按从肢体*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做3遍。病人意识清醒后尽早开始做自助被动运动。

  2、**变换:主要时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1-2h变换**一次。**变换包括被动、主动向健侧和患侧反射,主动、被动向健侧和患侧横向移动。

  3、神经促进技术:可酌情选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的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以诱发粗大运动、抑制异常运动。

  4、功能性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形成都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效果,可酌情应用。

  5、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均可酌情进行。

  6、言语治疗:有言语障碍者应进行评估和治疗。

  7、心理治疗:由于发病后时间较短,一般一时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常有否认、拒绝、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障碍。首先评定病人现在的心理障碍,再根据病员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适当药物配合治疗等。

  2、2、小儿脑瘫病人的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其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为主。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如能对脑性瘫痪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即争取在出生后6—9个月的阶段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并且可以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1、药物治疗 目的是改变患儿的生理异常,促进脑发育,减轻残疾程度,改善功能或预防残疾发生,一般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物理疗法 可配合采用水疗(水中运动疗法)、电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3、中医疗法 中医、针灸对脑瘫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应充分发掘并利用。

  4、手术疗法 通过改善患儿的解剖异常来消除其功能障碍。

  5、康复护理 为巩固患儿的治疗和训练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脱穿衣裤鞋袜、刷牙洗漱、独自进食、大小便处理)、防止并发症等。

  6、运动疗法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是神经发育学的治疗,常用英国Bobath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纠正异常姿势,提高其身体移动的能力。

  7、作业疗法 常使用功能性作业疗法和儿童作业疗法,目的是改善患儿上肢的活动能力和手部运动的灵巧性等,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8、语言治疗 对语言发育迟滞和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9、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应用 采用特殊装置或人工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

  10、文体疗法 根据小儿活泼好嬉戏的特性,通过游戏、体育比赛等形式调动患儿的情绪和主动性来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促进患儿全身心的功能改善。

  11、音乐疗法 利用音乐对患儿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训练和矫正患儿的生理缺陷,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改善患儿的精神生活

  3、感受和建议:

  经过上半年的短暂研究,我意识到,疾病的康复不仅需要良好的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后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疾病的后遗症更是如此。临床医生在掌握临床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应熟悉康复医学知识,为病人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上半年的学*一直很开心,但因为时间少了一点,学不完相关内容的系统,只是略读了一下内容,带着一些遗憾,就这些感觉的基础上。

  建议我们以后可以多补充一点时间,我们可以以具体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模仿康复治疗的相关方法,说明注意事项。那会更形象更容易记住。

康复医学的论文3

  [摘要]中医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与健康和健康密切相关,而且涉及哲学领域,如成功的道路和人类的道路。然而.大多数时候,中医学的思想主要是医疗的范畴,而忽略了中医的广泛辐射及其与法律、文化、生活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各种类型的大学教育教学水*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高等院校也逐步提高,对大学生的要求已不局限于某一学科和理论本身,还提高了质量和同等重要的精神。如果中医的大学教育理念,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对中医理论带来的健康知识,使身体更加健康,也包括在人类知识的内涵的理解,实践中医理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论述了中医学的概念、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中医药融入大学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医学;大学教育;教育教学;可行性

  1、中医的概念

  若想对中医的概念做较为透彻的了解,首先要避免对中医概念不合理或片面的理解误区。很多人可能认为中医就是用*传统手法医病救人,只属于医术的范畴。其实,医病仅仅是中医领域中一个非常微小的部分,中医的理念远超过治病养生的范畴,囊括了为人、修身、成功等哲学文化范畴。中医即中和之道,行事为人符合规律。其本质是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是唯一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得如此完美的中华文化,其余如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对人的生存皆无实用价值,即使是里面真有实用价值的部分也被中医所吸纳。中华文化的精髓即是包容,中医则是包容体现之大成者。说到中医,就必须要提及“中医人”这个概念。中医人是将中医的理论与实践展示给人们的群体,是中医之践行者,是中医之守护人。中医作为自然调控的手段,中医人已不再是单独的治病救人,其承担的更多的是天地对生命的宏观调控职责。中医治病讲究“*治于权衡”,而圣人治世讲究“*天下”,二者极其相似,都是体现天地间宏观调控的能力,故古人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中医人是真正的智者,能人所不能,把握病人生命状态,解病人之危,;中医人又是真正的明者,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极限,用生命阐释着对中医理解。真正的中医人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可以达到人的最高体现,而且其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可以高度的完美协调。当代大学生若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必然对其窥视生命之真谛有巨大的带动力。

  2、中医理念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中医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三点:中医是为人之道、中医是成功之道、中医是健康之道。身体和心灵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身体和心灵二者的关系是互为影响,互相效力,通过一种合宜方式,二者将会共同促使一个人的身心达到一种*衡健康的状态。中医就是这个促进身心达到*衡健康的合宜方式。掌握了中医之道并真正活出来,融汇在每日的生活中,将会从本质上扭转一个人原本可能混乱迷茫的生活状态,朝向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去奔跑。

  2.1中医是健康之道

  对身体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未病先治的理念,通过一些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目的。中医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探讨的是饮食方面。因为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饮食的原则: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下午要吃少。三是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中医养生主张用食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第二要顺应四时。按照《黄帝内经》说,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第三要调畅情志。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两面性,既能利于人,又能害与人,同样人的情绪变化有利有弊。情志养生即指通过有目的地激发某种情志变化,可选择性地矫正太过情志所造成的气机紊乱,使即将破坏的身体机能恢复正常,以防患于未然。比方说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思伤脾,要是像林黛玉一样的个性,就是过悲,悲伤肺,以至于她也是死于肺痨的。第四要起居有常。这是养生的基本要求,也告诉我们要依照正确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才能延年益寿。向学生普及中医学与健康养生有关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当下时代各种不良环境、生活*惯及社会潮流的影响下,树立中医养生观念,落实到自身的点滴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带动学生从身体到心灵的健康素养的提升。

  2.2中医是为人之道何谓“养心”?

  中医中的《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保持*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养心”就是拥有心理*衡的重要方法,也是健康长寿之道。德者养心“积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养生的手段。仁者养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可以概括为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个人如果能达到如此之境界,其心境必定是欣慰和宽松,而不是懊恼、愤恨和作奸犯科后的恐惧,因此,“仁者寿”。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寿。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最高的境界像水那样,保持高贵的天性,却甘愿将姿态放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哲理养心哲理养生,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哲理养生是高层次的保健养生,与德、仁相辅相成,异曲同工,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磨炼才能做到,是道德品质、气质修养、文化水*、经验阅历的集中表现。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医理念,能够促使他们正确地待人待己,热爱学*,讲究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也是养生防病的前提。

  3、将中医学理念纳入大学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大学可以从专业设置和教师培养方面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中。在专业设置方面,可先将有关中医的精华及基础知识有关的书籍作为选修课程纳入大学教学专业设置当中。给予中医知识一定的学时要求,可按考查或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情况。对学生和班级老师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中医这门学科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而是一门和必修课几乎等同的重要课程。在教师培养方面,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中医知识上获得学术、身心甚至生命层的改变,首先应从教师入手,对教师队伍进行中医学术知识的培训。这个培训不应是短期的形象工程,乃是与教学相结合,贯穿于每一个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使教师对中医知识有一个不断积累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从而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学*中医,对教师本身的身心灵也带来了福音,使教师能够将所学的做人之道行出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此外,由于中医作为一门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同样新颖。这大大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懂、学生都不懂而只能跟着班级老师走的节奏,拉*了学生和班级老师之间的距离。

  不断学*的过程也是培养教师谦卑受教、和学生共同学*的心态,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随时和学生交流学*的心得。

  4、结论

  中医人是真正的智者,不能把握病人的生活状态,解决病人的危险。中医人是真正的明人,他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用生命诠释中医的认识。真正的*医生可以达到最高的社会和个人价值,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可以高度协调。当代大学生如果对中医有一定的了解,必然会窥视人生的真谛,有着巨大的动力。


《康复医学》的论文 (菁华3篇)(扩展8)

——康复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书汇总五篇

  康复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书 1

  引言

  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的责任,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赫曼·赫塞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目标对我来说是一个愿景,一个让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时间如白驹过隙,稍不留神就从指缝间溜去。如果对未来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任日子就这样没有方向的过着,让日新月异的知识就这样变化着,而自己不付出任何行动,一生也就这样无聊的过完了。

  在大学这么一个重要的时期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及职业生涯做规划,能更进一步的认识自己,关注自己的特长,明确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及其素质要求,确定努力的方向,有意识的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并通过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对大学的学*更有针对性。

  我希望自己在大学毕业时,再回首这段重要的岁月,能对自己说我不后悔。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因素与其他因素来讲述属于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一、优缺点

  个性乐观,追求上进,乐与交往,独立坚强,诚实守信,富有同情心,喜欢接触新事物,善于团队合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性格比较急躁,容易发脾气,遇事不够冷静,缺乏持久性,做事比较粗心,。

  二、兴趣爱好

  喜欢读书,尤其是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爱好绘画,也喜欢看漫画。喜欢音乐,尤其是含有中国元素的音乐。

  第二章职业认识

  第一节临床医学素质要求

  一、临床医生的主要工作

  负责门诊诊断、参加急诊抢救工作、开具处方、作出饮食建议、询问检查病人、书写病历、记录病案等等。

  二、工作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内、外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同时必须具备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能够分析心电图、胸片,同时熟悉呼吸机、心电图机等常见仪器的使用;应该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除此之外,良好的沟通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节内外环境

  一、内环境

  家庭并不富裕,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家人对我要求比较高,但不会过多干涉我的决定,给我独立发展的空间,当然也会提供他们的建议。选择学医都得到了家人的鼓励、支持,这更让我有充足的信心面对未来的求医之路。

  二、外环境

  所在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医疗特色优势明显,临床教学基地完善。相对丰富和优厚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技能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有名的附属医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就业机会。

  第三节职业机会评估(SWOT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政策的实施,医学研究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逐渐提高;卫生事业的改革,拓宽了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渠道;生命科学的崛起,增加了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机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学人文学科需要医学人才参与学科建设;加入WTO,提供了医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台。

  威胁因素(T):毕业生数量剧增,社会的需求增速有限;医生趋于饱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受市场竞争的影响,一些医疗机构在竞争中遭到淘汰,从而影响了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使各大医院:医疗单位用人自**增加,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社会上高层次人才的紧缺和医疗卫生单位出于发展规模的需要,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出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上移现象。

  二、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有正确的理想目标和为理想奋斗的行动;扎实的专业知识;专心谨慎,认真负责,待人以诚,谦恭和蔼;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并积累了经验。

  劣势因素(W):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中值过高;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言语表达不是很好;临床经验不足。

  由以上SWOT分析可知,选择这个行业是正确的。但要进一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表现性、竞争性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目标确定

  从小我就想做一个很有能力、经常可以帮助他人的人。现在学*专业知识已经有两年了,经过详细的调查和认真的思考,我决定把我的目标设定为:做一名出色的内科主治医生。

  第四章计划实施

  在校期间。完成在校的理论学*,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明确专业学*兴趣,确定专业学*方向,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进一步明确社会对本专业的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强化专业学*和实践训练。取得计算机二级,英语六级证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职业适应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强化个人责任意识,提高抗挫,抗压能力。

  实*阶段。在各医院科室中轮转学*,巩固课本了理论知识,脚踏实地,善问敢动手,了解各个科室的工作情况,并及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计划。

  研究生阶段。由于目前对这一阶段了解不多,计划暂定。

  医师阶段。计划暂定。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由于优先考虑目标的达成,或者盲目和周围的人比较目前待遇,因此有些时候会忽视脚下的道路。目标要看得远一些,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三步地走",脚跟站稳了,步子才能迈得大一些。看见别人走得快,而自己却不顾实际情况也要跟着跑,其结果要么是力不从心累倒了,要么是一不留神摔倒了。所以,按计划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五章反馈与修正

  计划与现实,总会有些许差距。计划好的事情有时候会因为现实中的某些突发事情打乱,这就是"天有不测风云"吧。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对计划进行修正后继续实施。当今社会可谓瞬息万变,医生这个行业对我来说是一种承诺,是对病人生命健康的承诺。但世间疾病有千千万万种,治好所有的病是一种挑战。怎么把这些计划实现,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解决好随时遇到的困难,用理性面对一切!怎么面对?决不退缩、勇往直前便是我人生的主题,我会运用我的专业知识为我的病人努力!为了使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能有效实施,需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事物在不断变化,而绝大部分变化是难以预见的,如天灾、社会变化、政策等。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网络、朋友、同事的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并且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修正规划.并随机应变调整行动方案。收集信息后,要慎重考虑是否需要修改计划,如果决定修改,尽量在原定计划基础上进行修改,修改时应该注意计划的可行性,避免胡乱修改。

  结束语

  计划订好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施并取得成效。这一点时刻都不能忘记。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只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订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包括我自己。因此,在遇到突发因素、不良影响时,要注意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仅要及时面对、分析所遇问题,更应快速果断地拿出应对方案,对所发生的事情,能挽救的尽量挽救,不能挽救的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作出最好矫正。这样即使将来的作为和目标相比有所偏差,也不至于相距太远。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但是,无论眼底闪过多少刀光剑影,只要没有付诸行动,那么,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得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成功,只垂青有充分磨砺、充分付出的人。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康复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书 2

  第一部分:自我认知

  1.1 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

  (1) 性格类型及特点

  类型:专家型-追求能力与独立

  特点:考虑问题理智、思路清晰、有判断力,能运用高度理性之思维做出判断,对自己个人的要求非常之严格,标准*乎完美,甚至也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有很强的自制力,坚持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做事,具有极强的独立性。有独特的、创造性的观点,喜欢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在感兴趣的领域里,愿意投入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力。常常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一切,如果形势需要,你的批判会非常坚强和果断。

  (2) 成功愿望

  成功愿望较强。具体表现是:①有强烈的成功愿望,愿意为之辛勤努力。②主动性强,接到一个任务后,最先开始推动的人很可能就是你。③重大局,不贪小利,很少感情用事 。④ 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意志坚定,责任心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 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动机上处于中等程度。具体表现是:①愿意与人为善,乐意和他人合作。②不会涉入别人的事,和朋友保持适当的距离,坚持自己的空间。③具有一定察言观色的技巧。

  (4) 挫折承受能力

  挫折承受力很高。具体表现是:①意志顽强,在逆境中不失斗志,面对失败愈挫愈勇,敢于挑战困难的任务。② 在新的或不确定的情境下你敢于探索,不惧怕失败,并且把失败和挫折看作是促使你进步的强大动力。③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快就能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重振旗鼓。

  (5) 优点与缺点

  优点:能看到别人没有发现的可能性,以及事情背后潜在的意义。再复杂困难的事物都能理解,喜欢在理论和智力上接受挑战。自信满满,只要自己想好了,就会不顾一切地采取行动去实行。不愿照搬他人,会创造自己的方法体系来完成目标。有雄心和志向,魄力强,善于影响他人,敢打敢拼,富有开拓精神,不惧怕风险和挑战。有很强的动力去胜任工作,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标准高,重视工作的原则性。想象力丰富,能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面对阻挠时也会义无返顾地去实现目标,意志坚强。果断、坚决,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善于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擅长一个人作,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

  缺点:过于注重远见卓识,不考虑实际情况,很容易忽略和错过与自己理论模式不符的细节和现象 。有时表现地过于强势,让人难以接受有时会过于固执和死板,沉迷于一些出色的但不重要的想法中。有时表现得莽撞,不计后果。

  (6) 适合职业

  ①在高等教育和医学领域高度复杂的体系,能提供独立的环境,并实现所希望的自我成长。适合职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数学家、心理学者、外科医生、生物医学研究人员。②喜欢独立研究和策划,着眼长远计划。适合职业:律师、法官、新闻分析师/撰稿人、建筑师、投资/商业分析家、飞行员、侦察/情报专家。③喜欢运用创造力来开发奇特的方法,和飞速发展的高科技设备或产品打交道也非常合适你。适合职业:电脑系统分析员/程序员/工程师、生物医学人员、科学家/研究员、设计工程师软件开发、网页设计、技术人员、网络主管、商业分析员。④商业和金融领域与吻合你的对高分析力的追求。适合职业:管理顾问、经济学者、策划人员、金融分析师、预算分析家、资产鉴定人员。

  1.2 360度评估

  (1)自我评价

  优点:自信,坚持自己的原则,善于一个人做事,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有远大的志向,经常会在工作或学*中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不愿意照搬别人的做事方法。

  缺点:有些内向,缺乏交际手段,有时过于死板和固执,甚至莽撞做事不计后果。

  兴趣爱好:业余爱好 读书、听音乐、看电影;

  喜欢的文学作品 《厚黑学》、《三国演义》、《人性的有点》、《人性的弱点》;喜欢的歌曲《爱拼才会赢》、《红日》、《灰色空间》

  (2)家人评价

  优点:听话,喜欢学*,不惹是生非,有上进心,在没有取得优秀成绩时会有些伤心并且会更加努力并会在下次证明自己。

  缺点:有些内向,虽然朋友很多也很广,但是在有些时候不会处理在很多朋友之间的问题。

  (3)老师评价

  优点:聪明,有上进心,有自己独特的学*方法,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自信满满,学*劲头十足,是学*好的同学中非常厉害的对手。

  缺点:缺乏人际交往的手段,不是很爱沟通。

  (4)好友评价

  优点:聪明,自己的工作和学**是做的很出色,人缘好,对每个朋友都很真诚,很实在。

  缺点:有时不爱说话,在聚会时一个人待在那里。

  1.3 自我认知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总结:我有许多优点,要好好的保持下去,但同时我也有很多不足,要在以后的学*和工作中不断的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要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让自己的性格变的更加外向一些,多学学外交能力和手段,使自己能更好的与社会中的各个阶层的人进行沟通,*衡好工作与生活,让生活与工作两方面都得到最大的满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同时我也把他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最好,坚强的面对任何事情。要选好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得到最大的释放。

  第二部分: 职业认知

  2.1 外部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父母都是农民,但是我的父母也有很高的知识水*和想法。他们很重视我的学*,但是从来不是强硬的要求我达到什么程度,只要我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就可以,我的成绩也一直没让他们失望,虽然高考成绩没有发挥出我的实力,但是他们告诉我在大学里要不断的锻炼自己,并且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只要是学*方面的有益的东西他们都愿意为我花钱,他们也很鼓励我从各个方面发展。我的父亲比较喜欢读书,经常还能和父亲聊一些历史和文学。父亲经常和我聊一些处理问题和人际关系的方法,在这方面我非常羡慕我父亲,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任何人都能处理的很好。

  (2)学校环境分析

  我的大学是佳木斯大学,他位于黑龙江的东部地区,是省属重点高校,虽然他和那些知名高校相比不是很出名,也不是我理想的大学,但是他是一所综合性很强的大学,并且已经来到这里就要努力学*,证明自己。学校有很多的教学设施和书籍,让同学们有很多的东西来学*。

  (3)社会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对我们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包括国际、国内与所在地区3个层次的分析,来了解和认清国际、国内和自己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建设、政策要求及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寻求各种发展机会。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

  (4)目标地域分析

  我想去的城市是北京,首先我的亲属在那里,到了那里能够更方便一些,另外,北京是综合性产业城市 。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虽然那里的竞争很激烈,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更能体现有实力的人的实力。

  2.2 目标职业分析

  (1)目标职业

  作为康复治疗学的学生,我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康复医师,成为康复医学方面的专家。

  (2)职业说明和工作内容

  ①是什么:康复医师是指以应用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对病人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恢复或改善其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专业人员。

  ②做什么:1.询问和检查病人,应用必要的设备进行功能评测;2.对检查和功能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开具康复处方;3 .指导综合康复治疗; 4.主持对出院病人进行康复效果总体评定和提出全面康复建议;5.提供恢复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6.指导社区康复工作; 7.与临床相关科室进行业务协作和咨询。

  ③怎么样: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来年得到广泛的关注,迅猛发展。康复医学的宗旨是修复、完善功能——肢体、言语、智力、心理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生活质量。

  ④谁能做:1.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2.熟悉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等; 3.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4.有亲和力,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

  (3) 就业与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综合医院康复科,理疗科,针灸推拿科从事医疗、科研工作,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院、老人院、康复机构,工厂等健康保健机构从事医疗或康复护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发展前景:我国人口多;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副作用”就是独生子女的`赡养压力增加,需要社会化的康复医疗体系。中国现在的发展很迅速,生活条件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生活越来越悠闲,在别无其他渴求的情况下,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奔劳,随着民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康复医学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2.3 S W O T分析

  (1) 我的优势和使用

  我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并且我院是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中国第一所从事脑性瘫痪防治、康复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为省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佳木斯大学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护理学(康复护理)和康复治疗学两个本科专业,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能够在我院学到很好的康复医学知识和实践。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 我的劣势

  缺少临床经验,现在很多医院在招聘时不仅需要你的学历,还要求你有临床经验,所以不仅要有学历还要有临床经验。

  (3) 机会

  目前康复人才还是比较短缺的,要抓住机遇,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加强熟练程度,使自己成为康复医学方面的佼佼者。

  (4) 面临的威胁

  我会选择考研,但是如果选择考研可能没有实*的机会,一旦考不上研,找工作将面临危机。

  2.4 职业认知小结

  康复医学是一门崭新的医学学科,目前我国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康复治疗学高等教育在国内陆续开展,康复医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残疾人、老年病和慢性功能障碍者,以恢复其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功能为目标。就目前国内康复医学以及社会需求,我国需要大批康复治疗人才,因而探索适应我国康复医学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适应医学发展已从纯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因此,发展康复医学教育,培养康复治疗人才,是顺应客观形势以及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部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1职业目标和路径

  (1) *期目标

  我是俄语考生,首先考过俄语四级,然后在去考过国二,最后从零起点学起考过英语四级。在专业课方面好好学*,多掌握康复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实践时更好的进行操作。在寒暑假时我要争取到与我所学的专业有关的工作单位实践,增加自己的经验,重点把握在这些活动中的素质,如创造力、人际交流的能力、领导能力、团队精神等,我希望自己均衡发展。

  (2)中期目标

  考研,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最后考博。如今考研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加上我一直就有考研的打算,所以我准备考研,在考研的基础上能够多学*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我可能会去考取全科医生资格证。

  (3)长期目标

  研究生毕业后,我会选择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工作,同时我希望能在一些本城市的大学或是专科学校教学,为进一步的培养康复人才贡献力量。成为康复医学方面的专家,在中国康复医学中有一定的建树。

  3.2 制定行动计划

  (1)短期计划

  俄语四级已经过了,国二已经考完正在等待结果,英语正在学*中,要把英语学好,同时俄语还要继续学*,每天坚持背单词,学好专业知识,多问、多思考、经常参加学校或是学院举行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2)中期计划

  准备考研内容,学好西医综合、政治,外语,如果可能的话会去参加培训班。在多锻炼一些口语,为以后在工作中做好基础

  (3)长期计划

  认真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边工作边学*,让自己时刻都充实,在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多了解康复医学方面的知识,研究出更好的康复技能。

  第四部分:评估与调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回遇到许多难以预测的事情。职业规划固然好,但更重要在与其具体实施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作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而且职业规划归规划,实际归实际。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遇到问题,所以为了自己的现实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我结合自己在现实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情况对职业规划进行评估分析和作出相应的调整。

  结束语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要坚持不懈,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牢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在这里,这份职业生涯规划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这个规划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康复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书 3

  一、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老师,医生,作家,慈善事业

  2.职业能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了人体发育学,言语治疗等专业知识,掌握基础手语,了解康复护理知识。能与老人和孩子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并能利用生活和书本及实践知识来指导工作。

  3.个人特质(或性格特征):我是一个简单,大方,重于实践,开拓进取,不断学*,勇于树立全新自我的人。做事认真负责,有耐心有恒心。开朗,乐观是我的主要特点,积极面对人生。自信的我让人觉得很强大,我坚强更有爱心。我乐于助人,有善心,有同情心。

  4.职业价值观:尽最大的努力,付出自己最大的热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为其撑起信心就是最伟大的工作。

  5.胜任能力:一颗爱心+一颗恒心+一颗学*向上的心,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做好我的工作。

  自我分析总结:我的性格和兴趣都很适合任教和医学道路,我更喜欢这工作。

  二、职业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我从小出身在农民家庭,家里大人们都是乐善人士,有一颗善良的心。发善心,要有一颗热忱的心。我从小就想当一个老师或和医生。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未来播撒爱的种子,是祖国花园的最美园丁。医生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带给别人健康,救死扶伤,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我外公是一个骨伤外科医生,我的专业和外公的工作想链接,为我从事的康复专业打下基础。父母亲从小就非常支持我从事任教和教书的道路,他们的支持和肯定让我多了一分自信。

  2.学*环境分析:我就读于xx卫生学院,学校一直以来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的社会义务人员,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老师教书认真,学校同学也认真学*,学校形成了医学院校独有的学*氛围。我们班同学,和我每天坐在最前排的同学,学*严谨认真让我动力倍增。良好的学*环境为我学*道路锦上添花。

  3.社会环境分析:随着社会经济水*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提高,对于健康认识的重视,对于我们康复的.需求变大。但由于车祸的增加,自然灾害的频发,传染病的增多等等因素,使得对于医务人员的的需求增加,对于我们康复专业更是如此。老人和孩子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被人们提到高度重视,社区和医院医疗完善建设,对于康复人才的渴求,我们就业机会大,就业前景广阔。但同时,这个新兴专业,康复之前发展不够完善,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大。

  三、职业定位

  1.短期目标: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多涉猎医学知识,认真学*

  2.中期目标:考证,成为初期和中期康复治疗师,多去残疾聋哑等学校学*,弥补实践的不足

  3.长期目标:根据个人专业能力,资金能力,在生源地以后投资一个属于自己的康复中心,服务社会,便捷他人。并多参加慈善事业活动。

  总结:学医三年,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班级活动,和社会活动。学*手语来服务康复专业工作。我会认真对待这个专业的学*,认真工作负责任,做好各个阶段的计划。

  康复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书 4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本人于20xx年9月考入广西医科大学,将在20xx年6月毕业。为人诚恳、性格温和、勤劳能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严格要求、积极进取、认真负责。现在就读的是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

  二、内外部环境分析

  (1)优势

  做事认真负责,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学校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上课认真听,积极思考问题,深得老师的喜爱

  待人诚恳温和,与人相处友好,人际关系不错,乐于助人,体贴他人,*惯性地为他人着想,得到同学的拥护。

  喜欢学*新的知识,经常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寻找答案,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做事坚持不懈,有始有终。

  生活态度积极乐观,遇到问题,勇于面对并解决,碰到挫折,能较快调节自己的`心情,注意身体的锻炼,拥有健康的体魄。

  思维缜密,能较周全地考虑问题,善于发现方案的不足或缺陷,并及时作出修改,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

  (2)劣势

  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比大多数同学稍慢,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其他同学会稍有一点点欠缺学*和听课不够专心,上课时会分心去想其他与学*无关的事,有时候心情不好时,看不进书

  参加的集体活动过少,不利于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低,话少多沉默,有时缺乏自信课外方面的事情少关注,社会上的事情知之甚少,生活阅历少,人生经历不丰富,冒险精神不够

  家庭背景不好,父母亲都是农民,家庭所能给予的支持相对较少,将来毕业找工作也只能靠自己

  三、外部环境分析

  (1)机会

  新医改的提出为我们当今的医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社区医院、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医学人才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面临的国际化形式给个人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展现个人优势

  在学校还有很多学*的机会,身边也有很多优秀的朋友和同学,可以向他们学*,并建立构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的提高,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医药行业备受关注,为我们以学生提供了有意就业机会

  (2)威胁

  社区医院、西部地区的医务工作者待遇低,很多以学生宁可打工也不去那里工作,造成资源的浪费国际化的环境同时也意味着国际范围的竞争和挑战,对个人技术和素质的要求也就更高,我们势必面临着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更大挑战

  当今优秀的人才很多,而机会不一定是均等的,这是就不单单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对个人的发现机会、展示自己并把握机会能力的考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提高,更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而对于即将毕业的我没有任何的工作和实践经验

  四、SWTO策略分析

  (1)SO战略

  抓住在校学*的机会,努力学*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实力

  (2)WO战略

  充分利用大学资源,积极主动和同学交流、积累经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是身边的资源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3)ST战略

  发挥主动学*的优势,积极学*电脑、英语等方面的知识,考取相应的证书,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保障

  (4)WT战略

  树立信心,积极参加一些有竞争性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树立危机感,未雨绸缪,多为以后做打算*期规划

  20xx年9月--20xx年6月(大二学*阶段)

  课前预*,认真听课,课后复*,牢固掌握好生理和生化这两门课,争取期考时,这两门课成绩优秀。其他课程也要学好,其掌握程度可不要求那么高。同时复*好上学期的解剖和组胚课,加深对其的掌握,另外过英语六级。参加两个星期的见*,掌握基本器械识别。

  20xx年9月--20xx年6月(大三学*阶段)

  以学好专业课为主,*常时多注意听英语和粤语,提高自己的英语和粤语水*,并争取完成一篇系统的综述或META分析论文的发表

  20xx年9月--20xx年6月(大四学*阶段)

  重点抓专业课的学*,同时思考自己将来从事那个科。多花时间在实验室,掌握基本的实践操作,继续英语的学*

  20xx年9月--20xx年6月(大五学*阶段)

  重视专业课的学*,发表一篇系统的综述或META分析论文,为实*做好充分的准备

  20xx年9月--20xx年6月(大六大七实*阶段)

  掌握好医院里面的多种看病诊断技术,熟悉各项操作流程,打好和医生的关系

  中期规划

  20xx年9月--20xx年6月

  20xx在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继续深造学*

  20xx年6月--20xx年底

  通过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备创办一家诊所

  xx年

  购置一套房子。

  康复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书 5

  一、前言

  在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利器对各家医院而言如何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的手段;而每个人医护工作者而言职业生命有限的不的规划势必会生命和的浪费我试着为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才有动力。

  二、自我评价

  我当代本科护理学生家里最大的希望有用之才*时喜欢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爱看杂志类的书籍*时与人友好相处基础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做事、投入但毅力、恒心不爱运动有时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时多愁善感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三、内外环境分析

  当今社会医院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以疗效为、以服务求生存医院聚集一批精萃的医学人才医院中有护理组织发展战略、护理人力资源需求、组织护理队伍的群体结构、组织护理人员的升迁政策等等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与行动计划

  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护理事业发展这本人特对未来十年作规划如下:

  1、20xx—20xx年学业有成期: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工作、生活能力个人综合素质并就业(规划见后)

  2、20xx—20xx年

  熟悉期:3年左右的的尝试努力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主要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考好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期间主要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

  (3)生活*惯、兴趣爱好:交际的环境下尽量有规律的个人*惯并参加健身运动

  3、20xx—20xx年在的工作岗位上

  五、评估

  计划固然好但更的在于其实践并任何只说不头来都会一场空然而现实未知多变的定出的计划随时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