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

首页 / 课件 / |

  教学课件ppt 1

  教学目标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是很深的。

  2.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自己设计展示方案,展示自己的暑假作品,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力目标

  1.通过交流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生活体验的*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品味暑假生活带来的快乐。

  2.对新学期的学*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暑期趣事的交流,让学生品味暑假生活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对新学期的学*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暑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大家暑假过的好吗?

  学生:(略)

  老师:大家在暑假经历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学生:(略)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谈一谈你在暑假经历的趣事和感受。(过渡)

  【讲授新课】

  一、暑假的趣事和感受(板书)

  (一)暑假的趣事(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页,我们认真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图中的同学们正在交流他们在暑期经历的趣事。让我们也来谈谈你所经历的趣事吧!

  (让同学们自由结组,进行交流。)

  学生:(略)

  老师:大家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找几个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略)

  (还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暑期参观”、“暑期活动(一)”、“暑期活动(二)”、“暑期夏令营”;图片“安全伴我过暑假”、“好书伴我过暑假”、“暑假科普”、“快乐暑假”等。)

  老师:暑假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在暑假经历的趣事中,我们肯定会有一些感受深刻的事情,我们先来看一看下面这个同学在暑假经历了什么趣事,他有什么感受?(过渡)

  (二)我的感受(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三页,认真看一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这个同学通过暑假和爷爷摘西瓜、卖西瓜,学到了什么?他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略)

  (还可给同学讲文本资源中“农村孩子如何过暑假”、“我的暑假生活”等知识。)

  老师:我们大家是不是也有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呢?给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略)

  老师:大家从这些事情中,或多或少都得到了一些收获,下面大家把这些感受、收获记录下来吧!

  学生:(略)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四页,看下面这首儿歌,跟我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略)

  老师:暑假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走向社会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收获。”大家看儿歌上面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的很好,他们在展示他们的暑期作品,下面,让我们也来让我们举办一个暑期的作品展吧!(过渡)

  二、暑期作品展(板书)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暑假航模赛”、“暑假手工”、“暑假学画”。)

  老师: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可能也参加了好多类似的活动,做了一些自己的作品。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展示我们的暑假作品。

  学生:(略)

  (让同学们讨论交流,老师引导,制订一个展示方案。)

  老师:下面大家把自己课下准备的作品拿出来向大家介绍、展示一下吧!

  学生:(略)

  (暑期作品展览,同学们谈参观后体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使学生交流了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品味了暑假生活带来的快乐;培养了学生观察、积累生活体验的*惯,以及他们的表达交流能 力;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暑假作品,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鼓舞,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对新学期的学*生活充满了信心。

  教学课件ppt 2

  乡村风光

  我的小外公,住在宁波乡村。

  每当炎炎夏日来临时,我们就会去那没有喧闹声的、阴凉的乡村度过一段时间。

  那里是那么的美不胜收。

  清晨,启明星高挂在天空中,似乎在最后一段时间里耀武扬威。

  用不了几分钟,启明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时,一阵子规的叫声打破了原本的寂静:“咕咕!”大公鸡也“喔喔”叫了起来——最美的时候——早晨到了,朝阳从山后渐渐升起,河塘里,青蛙“呱呱”地叫着,好像在嘱咐孩子要小心。

  村庄里的人们已经起床了,有的**,有的喂鸡,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炎热的中午到了,狗吐着舌头热得不愿叫唤,母鸡带着自己的鸡宝宝们纷纷躲到阴凉处打起了盹,劳作的人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休息,我们可没受到影响,

  因为大自然送了我们独特的“空调间”——葡萄园,我们把椅子架在园中,葡萄藤为我们架起一片阴凉的天地,渴了就伸手摘一串紫得发亮的葡萄,那种快乐不言而喻。

  下午的.乡村最美,水田里一条条吃饱喝足的小草鱼吸引着满山遍野的白鹭们。

  它们可真是神速,眨眼间就抓住小鱼从你眼前飞走了。

  这时候,只要你一跺脚,“几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便会立即出现在你的眼前。

  夜晚的乡村是安静的,在路灯照不到的地方,随处可见一团团的小亮点,定睛一看,原来是那些打着灯笼的萤火虫们正在巡逻。

  深夜里,蛐蛐唱着不同的小曲儿,伴随着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安稳得进入梦乡。

  夏日的乡村真是美不胜收,比《乡村四月》里的“绿遍山原白满川”还美。

  教学课件ppt 3

  目的要求: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使学生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江省地图。

  2、与当地邮局联系,准备实地参观采访。

  3、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一、谈话引导,激情导入。

  1、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2、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3、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找找自己的家乡。

  3、自主合作,找到家乡。

  (1) 几个学生自由组合成“找家乡小队”,在省地图上找家乡。

  (2) 小队上台指着地图汇报。

  4、开展小型的在地图上找家乡比赛活动。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书本的空格中。

  2、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3、学生上台展示。

  四、小结谈体会。

  教学课件ppt 4

  探究:

  1、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

  知识:

  1、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有用简单器材做的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情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点:

  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教学准备:

  铁钉、气球、小玻璃杯、石子、灯泡、木棍、四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瓶、砂、盐、锯末、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两个大小不同的螺母、装有水的水槽、天*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玩潜水艇时,我们发现潜水艇里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一般物体的沉浮又与什么有关呢?

  2、推测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如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3、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看看有没有推测错的物体,把水中上浮的物体和水中下沉的物体分成两堆,并在教材上记录。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此因素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推测,并将推测结果记录在教材上。

  2、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及名称。

  3、教师演示实验: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都浮了起来,两个重量不同的螺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

  教师提问:这和同学们的推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小木块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轻的螺母也沉下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怎样来研究?

  4、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讨,制定尽量完善、有效的观察、测量、记录方法。

  5、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指导。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们不容易想到用剩下的一个塑料瓶装水来进行实验,不容易将“水的重量”作为物体沉浮的一个“界线。同时由于塑料瓶有一定重量的关系,有可能会影响实验效结果,在实际数学中,建议尽量用小塑料袋,减小同于容器重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物体沉浮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4、让学生汇报本课的研究与发现,并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对自己此前的猜测,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知上的误区,修正自己的思维。

  四、拓展与应用.

  1、说一说潜水艇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课题:自由研究

  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创建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沉浮规律的认识。

  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创建性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体在液体中沉浮规律的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与观察。

  教学准备:

  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故事与事实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同学们了解了不少物体沉浮的秘密。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

  2、有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演示:把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且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寻找与他人不一样的办法。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不用工具,不改变马铃薯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启发思考,为什么人可以躺在死海中看书看报?

  四、拓展于应用。

  1、说一说马铃薯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

  五、总结交流。

  教学课件ppt 5

  备课时间 .6.14 执教时间 .6.15~16教案总序号:63、64

  教学目标 :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正音。

  二、解释重点字词

  三、个别学生朗读、翻译,边明确。

  四、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讨论: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2、讨论: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3、讨论: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第二课时

  一、全班齐读,正音。

  二、解释重点词语

  三、串讲课文。

  四讨论:

  如何理解“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刚才合情合理你的狗白着出去,黑着回来,你难道会不觉得奇怪吗?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所以,《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批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后记:寓言深刻的寓意要讲明,讲通,让学生理解。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阅读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1)

——教学课件ppt菁选

教学课件ppt模板

教学课件ppt模板1

  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

  1、诚实守信

  设计理念:较高质量的传美课堂生活,必须拓展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学生获得道德认识、道德评判方面的收获,也应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学会合作交流等隐性教学目标的追求,那么传美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对道德认识的掌握,而应体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生活环境与空间,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他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因此传美课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活动的多样化,生活角色的选择,把时间和空间放手给学生,打破传统观念,让学生到生活中、社会中、网络中去学*,再回到课堂中经过教师的教学有机指导,相信会更加充满活力。

  设计特色:乐于参与,主动汇报

  教材简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小学高年级组的一课。本课列举了古今往来名人们诚实守信的事例,并且对这一美德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阐述,为培养学生的修养提供了很好材料。

  教学对象分析: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思想,做事不踏实,缺少责任感,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与人为善,做事情缺少诚信等。针对这些情况,我选择了这一课目。

  教学目标:

  1、指导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2、懂得生活中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真正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引导如何真正做到“诚实守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布置同学们到生活中、网络中、社会中去做调查,挖掘同学间、邻里间、商家中的典型事例;

  2、从多种渠道(听到、看到书报中、网络中的)古代、*代、现代社会中名人的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

  3、收集反面事例,分析原因及后果,谈感想;

  4、收集值得讨论的事例,

  (诚实守信与哥们义气的区别是什么?)

  5、收集有关公益广告、名言警句、儿歌。

  注:以上可自己完成也可小组内完成,自由选择,汇报时可制作课件、图表、表演等方式。

  教师准备:

  1、 深入到各组中了解收集情况,指导归类整理,

  2、 设计汇报环节。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同学们,上次课结束的时候我们布置了本次课的内容那就是“诚实守信”。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四个字的?(可结合资料谈、可查字典、可以从字面、从自身经历谈。)

  教师:看看书中是怎样说的?(诚实守信,就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假,说话办事实事求是讲信用。)

  教师:那么诚实守信有哪些意义呢?(汇报收集的资料)

教学课件ppt模板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学课件ppt模板3

  1、上超市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购物前先确定计划,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来进行。

  2、知道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识,能尝试着自主购物。

  3、体会超市购物的乐趣,学会文明购物。

  教学重点:

  学会在购物前先确定计划,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来进行。知道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识,能尝试着自主购物。

  教学难点:

  体会超市购物的乐趣,学会文明购物。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购物前要有计划,知道购物要根据需要来进行。

  2、能评判购物时的行为是否正确、文明。

  教学准备:

  学生做一个小调查:家里还需要什么;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我准备买什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点击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

  2、谁知道刚才图片里展示的是哪个地方?学生回答。(超市)没错,那你们去过超市吗?什么情况下你们会去超市呢?学生回答。(去过,要买东西的时候。)

  3、当我们要买一些东西的时候会去超市,超市里货物齐全,比较方便购买。那今天我们就要讲一讲“上超市”的有关事项。黑板书写课题:上超市。

  点击超市的环境图。

  二、课文学*

  1、昨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做了一个小调查(点击文字),先请小朋友们和小组里的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你调查的结果。

  2、刚才小朋友们讨论得很热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应该买我们需要用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不应该随心所欲地购买;购买时心中要有家人,除了父母,也要考虑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及客人的需要;购物要有计划,要考虑自己的购物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

  3、小朋友们真不错,知道去超市买东西前要先想好我们需要什么,那么,进了超市后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呢?

  点击的三个问题:家里还需要什么?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我准备买什么?

  三、体验感悟

  1、下面让我们进入“火眼金睛”游戏,比一比谁的小眼睛最尖,找到小明在超市里不正确的行为最多。(点击动画)学生发言时教师适度提问:错在哪里?由此引导学生正确购物的方法。

  小明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但还有些地方是做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向他学*。学生自由发言。

  2、小明在超市里购物的有些行为是对的,有些是需要改进的。小朋友你们回忆一下,*时你们去超市的时候觉得自己哪些地方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呢?

  点击动画“小明在超市”。

  四、课外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进超市要注意的事项,谁能说说你学到了哪些要注意的事项?学生自由发言。(要有计划;要为大家考虑;购物时要讲文明、懂礼貌……)

  2、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逛逛,了解超市的布局。

教学课件ppt模板4

  1. 了解人们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 知道塑料制品因为“极难降解”和“燃烧时释放毒烟”等原因会造成环境污染。

  3. 知道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意识到人类正确使用物质的重要性。

  4. 意识到物质的使用对人类的生活即存在有利的一面,又存在有害的一面。

  教学准备

  1. 纸杯、方便筷、保鲜袋、餐巾纸、易拉罐、商场或超市的塑料袋等。

  2. 反映一次性用品用过之后去处的图片:废品回收站、垃圾堆、铁路附*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放在同学们桌上的这些物品都认识吗?它们有什么用

  2.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板书课题: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也就是说它们原本的功能只能被使用一次。

  二、讨论

  1. 你们还知道哪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2. 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分别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写在62页的表格中。

  3. 小组汇报

  4. 将学生汇报的情况记录在以下表格中

  材料一次性生活用品名称

  木材方便筷. 牙签. 纸杯……

  ……

  5. 讨论:

  (1)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是你经常使用的?用过之后,你一般怎么处理它们?(2)被丢弃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最后到哪里去了?

  (3)这些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品除了丢弃之外,还可以怎么处理?

  三、塑料制品的处理方式

  1.刚才同学们谈到了用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处理。正好书上63页也提到了这类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处理。一起来看看,书上说的和你们说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

  2. 看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3.当前塑料制品的回收率很低,大多数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和填埋在地下。虽然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大多数是无毒的,但是由于塑料制品的一些特殊性质。它们还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

  4. 布置实验任务。分组实验:将一个塑料袋.

  一根牙签和一张餐巾纸埋在同一个花盆中,定期给花盆中的泥土浇水,保持盆内泥土的湿润。每隔1周挖开泥土观察并记录(64页表格)一次它们的变化,持续观察1个月

  5. 各小组制定考察计划。明确分工,明确实验方法. 实验地点等

  第二课时

  一、交流

  1. 各小组在实验之后有什么发现?

  2. 介绍:塑料制品在自然条件下大约需要200~400年才可以像木制牙签和餐巾纸一样被分解掉。当它们被埋在地下,会妨碍植物的生长;当它们飘散在四周,会丑化环境,如果被动物误食会使动物死亡;当它们被随意焚烧,会释放有毒气体污染空气。由于废旧塑料制品多数是白色的,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白色污染”。

  二、正确使用塑料制品

  1. 我们的生活中可以不用塑料制品吗

  2. 在塑料制品的使用上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 怎样正确处理被使用过的塑料制品?

  三、正确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1. 我们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改变目前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那么,像方便筷.

  牙签这样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的一次性木制品,是不是就可以随意使用呢?(1m3木材可生产13000双方便筷,目前我国一年消耗约260亿双木筷,大约需要200万m3木材)无节制的使用这些一次性的木制生活用品会造成什么后果?

  2. 讨论: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我们该不该用?应该怎么用?

教学课件ppt模板5

  25. 望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

  1、写字练*,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教学课件ppt模板6

  教学目标:

  探究:

  1、通过学*,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

  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

  知识:

  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

  情感: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学难点:

  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课 时: 2课时

  课时1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

  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

  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问题:

  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

  三、作出预测

  问:根据你*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

  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

  四、室外观察、采集土壤。

  问: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等。

  五、室内探究。

  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才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

  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

  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

  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课时2教学过程:

  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

  1、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捏土壤 手是湿的

  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空气)

  搅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几层,上层黏土,下层砂

  烧土壤 有烧头发的味道(腐殖质)

  2、根据学生对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进行评价。

  二、拓展延伸

  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

  目的:

(1)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起。

  (2)引导学生谈谈土壤中污染物的问题。

  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适当介绍“保护土壤小知识”。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提出的其他问题,留作学生课外研究作业。

  三、课后练*

  1、土壤的成分有 等。

  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气的?

教学课件ppt模板7

  第七课时

  ●课题

  §1.5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索——引导相结合

  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探索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及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看课本图片

  图1-15

  一种液体每升含有1012个有害细菌,为了试验某种杀菌剂的效果,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发现1滴杀菌剂可以杀死109个此种细菌.要将1升液体中的有害细菌全部杀死,需要这种杀菌剂多少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这是和数学有密切联系的现实世界中的一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幂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得出这个问题的结果.

  [生]根据题意,可得需要这种杀菌剂1012÷109个.

  而1012÷109= =

  =10×10×10=1000(个)

  [生]我是这样算1012÷109的.

  1012÷109=(109×103)÷109

  = =103=1000.

  [师]1012÷109是怎样的一种运算呢?

  [生]1012×109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1012÷109我们就称它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师]很好!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和现实世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

  Ⅱ.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及其应用

  [师]下面我们就先来看同底数幂除法的几个特例,并从中归纳出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出示投影片§1.5 B)

  做一做: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m>n).

  (1)108÷105;(2)10m÷10n;(3)(-3)m÷(-3)n.

  [生]解:(1)108÷105

  =(105×103)÷105 ——逆用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

  =103;

  [生]解:(1)108÷105

  = = ——幂的意义

  =1000=103;

  [生]解:(2)10m÷10n

  = ——幂的意义

  = =10m-n ——乘方的意义

  (3)(-3)m÷(-3)n

  = ——幂的意义

  = ——约分

  =(-3)m-n ——乘方的意义

  [师]我们利用幂的意义,得到:

  (1)108÷105=103=108-5;

  (2)10m÷10n=10m-n(m>n);

  (3)(-3)m÷(-3)n=(-3)m-n(m>n).

  观察上面三个式子,运算前后指数和底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归纳出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吗?

  [生]从上面三个式子中发现,运算前后的底数没有变化,商的指数是被除数与除数指数的差.

  [生]从以上三个特例,可以归纳出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am-n(m,n是正整数且m>n).

  [生]小括号内的条件不完整.在同底数幂除法中有一个最不能忽略的问题:除数不能为0.不然这个运算性质无意义.所以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中规定这里的a不为0,记作a≠0.在前面的三个幂的运算性质中,a可取任意数或整式,所以没有此规定.

  [师]很好!这位同学考虑问题很全面.所以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为:am÷an=am-n(a≠0,m、n都为正整数,且m>n)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描述呢?

  [生]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师]能用幂的意义说明这一性质是如何得来的吗?

  [生]可以.由幂的意义,得

  am÷an= = =am-n.(a≠0)

  [例1]计算:

  (1)a7÷a4;(2)(-x)6÷(-x)3;

  (3)(xy)4÷(xy);(4)b2m+2÷b2;

  (5)(m-n)8÷(n-m)3;(6)(-m)4÷(-m)2.

  (7)地震的强度通常用里克特震级表示.描绘地震级数字表示地震的强度是10的若干次幂.例如用里克特震级表示地震是8级,说明地震的强度是107.1992年4月,荷兰发生了5级地震,12天后,加利福尼亚发生了7级地震.加利福尼亚的地震强度是荷兰地震强度的多少倍?

  分析:开始练*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时,不提倡直接套用公式,应说明每一步的理由,进一步体会乘方的意义和幂的意义.

  解:(1)a7÷a4=a7-4=a3;(a≠0)

  (2)(-x)6÷(-x)3=(-x)6-3=(-x)3=-x3;(x≠0)

  (3)(xy)4÷(xy)=(xy)4-1=(xy)3=x3y3;(xy≠0)

  (4)b2m+2÷b2=b(2m+2)-2=b2m;(b≠0)

  (5)(m-n)8÷(n-m)3=(n-m)8÷(n-m)3=(n-m)8-3=(n-m)5;(m≠n)

  (6)(-m)4÷(-m)2=(-m)4-2=(-m)2=m2.(m≠0)

  (7)根据题意,得:

  106÷104=106-4=102=100

  所以加利福尼亚的地震强度是荷兰的100倍.

  评注:1°am÷an=am-n(a≠0,m、n是正整数,且m>n)中的a可以代表数,也可以代表单项式、多项式等.

  2°(5)小题,(m-n)8÷(n-m)3不是同底的,而应把它们化成同底,或将(m-n)8化成(n-m)8,或把(n-m)3化成-(m-n)3.

  3°(6)小题,易错为(-m)4÷(-m)2=-m2.-m2的底数是m,而(-m)2的底数是-m,所以(-m)4÷(-m)2=(-m)2=m2.

  Ⅲ.探索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想一想:

  10000=104, 16=24,

  1000=10(), 8=2(),

  100=10(), 4=2(),

  10=10(). 2=2().

  猜一猜

  1=10(), 1=2(),

  0.1=10(), =2(),

  0.01=10(), =2(),

  0.001=10(). =2()

  [师]我们先来看“想一想”,你能完成吗?完成后,观察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生]1000=103, 8=23,

  100=102,4=22,

  10=101.2=21.

  观察可以发现,在“想一想”中幂都大于1,幂的值每缩小为原来的 (或 ),指数就会减小1.

  [师]你能利用幂的意义证明这个规律吗?

  [生]设n为正整数,10n>1,当它缩小为原来的 时,可得10n× = = = =10n-1;又如2n>1,当它缩小为原来的 时,可得2n× = =2n÷2=2n-1.

  [师]保持这个规律,完成“猜一猜”.

  [生]可以得到猜想

  1=100, 1=20,

  =0.1=10-1, =2-1,

  =0.01=10-2, =2-2,

  =0.001=10-3. =2-3.

  [师]很棒!保持上面的规律,大家可以发现指数不是我们学过的正整数,而出现了负整数和0.

  正整数幂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乘,如an(n为正整数)表示n个a相乘.如果用此定义解释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显然无意义.根据“猜一猜”,大家归纳一下,如何定义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呢?

  [生]由“猜一猜”得

  100=1,

  10-1=0.1= ,

  10-2=0.01= = ,

  10-3=0.001= = .

  20=1

  2-1= ,

  2-2= = ,

  2-3= = .

  所以a0=1,

  a-p= (p为正整数).

  [师]a在这里能取0吗?

  [生]a在这里不能取0.我们在得出这一结论时,保持了一个规律,幂的值每缩小为原来的 ,指数就会减少1,因此a≠0.

  [师]这一点很重要.0的0次幂,0的负整数次幂是无意义的,就如同除数为0时无意义一样.因为我们规定:a0=1(a≠0);a-p= (a≠0,p为正整数)

  我们的规定合理吗?我们不妨假设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对于m≤n仍然成立来说明这一规定是合理的.

  例如由于103÷103=1,借助于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103÷103=103-3=100,因此可规定100=1.一般情况则为am÷am=1(a≠0).而am÷am=am-m=a0,所以a0=1(a≠0);

  而am÷an= (m

  因此上述规定是合理的.

  [例3]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

  (1)10-3;(2)70×8-2;(3)1.6×10-4.

  解:(1)10-3= = =0.001;

  (2)70×8-2=1× = ;

  (3)1.6×10-4=1.6× =1.6×0.0001=0.00016.

  Ⅳ.课时小结

  [师]这一节课收获真不小,大家可以谈一谈.

  [生]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指数还有负整数和0指数,而且还了解了它们的定义:a0=1(a≠0),a-p= (a≠0,p为正整数).

  [生]这节课还学*了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a≠0,m,n为正整数,m>n),但学*了负整数和0指数幂之后,m>n的条件可以不要,因为m≤n时,这个性质也成立.

  [生]我特别注意了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几个性质,都有一个条件a≠0,它是由除数不为0引出的,我觉得这个条件很重要.

  [师]同学们收获确实不小,祝贺你们!

  Ⅴ.课后作业

  1.课本P21,*题1.7第1、2、3、4题.

  2.总结幂的四个运算性质,并反思作业中的错误.

  ●板书设计

  §1.5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

  归纳: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说明:am÷an= = =am-n.

  语言描述: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a0=1(a≠0)

  a-p= (a≠0,p为正整数)

  3.例题(由学生板演)

  ●备课资料

  参考练*

  1.下面计算中,正确的是( )

  A.a2n÷an=a2

  B.a2n÷a2=an

  C.(xy)5÷xy3=(xy)2

  D.x10÷(x4÷x2)=x8.

  2.(2×3-12÷2)0等于( )

  A.0 B.1 C.12 D.无意义

  3.若x2m+1÷x2=x5,则m的值为 ( )

  A.0 B.1 C.2 D.3

  4.(a2)4÷a3÷a等于( )

  A.a5 B.a4 C.a3 D.a2

  5.若32x+1=1,则x= ;若3x= ,则x= .

  6.xm+n÷xn=x3,则m= .

  7.计算:[-2-3-8-1×(-1)-2]×(- )-2×70.

  8.计算:( )-1+( )0-( )-1.

  9.已知10m=3,10n=2,求102m-n的值.

  10.已知3x=a,3y=b,求32x-y的值.

  答案:1.D2.D3.D4.B

  5.- -36.37.-18.-

  9. 10.

教学课件ppt模板8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 个;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3.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变形。太阳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5.练*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听读识字。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太阳卡通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师: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学生自由猜谜。

  (贴上太阳)

  师:下面,我们就伴随太阳的升起,一起去欣赏那美丽的世界。(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全文)

  点评:教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范读课文。

  (课件演示内容)

  学生边听边看。

  点评:课件逐字演示课文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对课文中的每个字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课件配音是童音,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聆听课文,不觉产生一种亲切感,很快地入情入境。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试着用借助拼音或问问同桌的方法解决。

  学生自学课文。

  师:谁愿意带大家读读。

  学生带读。

  师:同桌互读。读对了给对方画一个小太阳

  点评:反复地读课文,既是熟悉课文的过程,更是随文识字的重要途径。在读文识字过程中,教师注意渗透学生合作和评价的意识。

  四、强化识字。

  1.文中识字。

  学生带读、跟读。

  2.卡片识字。

  学生多种形式读(指名、分组、男女生)

  3.游戏识字。(猜字游戏)

  点评:识字有层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文中识字到文外识字,每一个层次的教法都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

  课间操:《上学歌》

  今天,外面艳阳高照,让我们在太阳底下跳个舞吧。

  五、课内外结合,复*巩固课内知识,深入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师:现在,大家休息一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传,从前有十个太阳。他们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所以人们每天只看到一个太阳。有一天,十个太阳觉得太没意思了http://www.520xy8.com/article/,他们一起跑到天空。土地烤焦了,禾苗晒死了。人们没法活了。于是,人们请来会射箭的天神来到人间。要他教训教训这十个太阳。

  (出示后羿射日图)

  你愿意当后羿,做个射日的英雄吗?

  (出示十个太阳)

  我们不用箭,用我们的智慧来让小太阳消失。只要把小太阳出的难题回答出来,小太阳就会消失。谁来试试?

  课件内容:

  (1)太阳:还有一个什么名字?

  (2)猜谜语:两个人手拉着手,是什么字?

  (3)跳:用这个字组个词。

  (4)草: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森: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6)照:请你带着大家读一遍这个字?

  (7)叫:用这个字组个词。

  (8)请你用手写出水这个字。

  师:九个太阳都被我们的智慧消灭了,剩下的这个让老师来消灭吧?为什么不能射?

  学生展开讨论。

  师小结:看来,太阳对我们的用处还真大。小太阳听懂了你们的话。愿意每天认真工作,不再捣乱。他说:人类与太阳是好朋友。他愿意为人类做贡献。为了表示诚意,他送给人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点击最后一个太阳,出现“美丽的世界”)齐读。

  点评:这里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有综合性,又充满娱乐性。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接受的信息量很大,既听了故事,了解了人与太阳的关系,又巩固了识字。

  六、总结、读文。

  1.播放录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太阳带给我们的美丽的世界。

  2.齐读全文。

  教学反思:

  太阳》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认识音的长短,用“fa”读出节奏,并能用柔和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创设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认识音的长短,用“fa”读出节奏。

  在课前,我复*了柯尔文手势“do”到“sol”,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到音除了有高

  低,还有长短,老师唱这两个名“3”和“5 —”,让学生听辨音的长短,由此来介绍“x”和“x —”这两种节奏型,并试着用“fa”来读一读。

  2、猜谜导入歌曲

  在教唱歌曲前,我出示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由此揭示今天的课题——太阳,猜

  猜谜导入的形式,即可吸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又很快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引出课题。

  3、边拍手边读歌词

  在读歌词的环节,我没有让他们每一拍拍一次手,而是让他们每读一个字拍一次手,这样拍手的目的是让他们体会音的长短不同而形成的节奏的不同,并遇到两拍的时候,双色并拢延长。

  4、利用柯尔文手势来熟悉旋律,感受音高。

  在学唱歌谱这一环节,我用柯尔文手辅助教学,老师出示手势,学生唱出旋律,如果音

  高有问题老师及时纠正,这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音准,一来也可以熟悉旋律,为唱歌词做铺垫。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在用柯尔文手势进行辅助教学时,学老师出示手势后,他们唱唱名的音准有些问题,演唱方法也没有注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演唱。

教学课件ppt模板9

  我也会当家

  教学目标:

  1、 通过当家实践,懂得勤俭持家是一门学问,学会勤俭节约。

  2、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为家长分忧。

  3、 愿意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关心家庭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勤俭持家,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难点:品尝当家的滋味,理解父母的辛劳。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一周布置学生留心观察父母每天在家所做的各项工作,并做记录。

  教学设计:

  一、 亲亲我的父母

  1、 教师:你知道吗?你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做了一些什么工作?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父母所做的事情,由一名学生做记录并代表小组综合发言,其他学生提供发言资料。

  3、 学生代表上台将自己组内父母所做的工作做综合汇报。如:做饭、照顾老人、洗衣等,这些我们是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工作是我们无法在家里看见的,如上班赚钱、为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等。

  4、 教师小结:我们的爸爸、妈妈多辛苦呀,他们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还要不辞辛苦地操持着我们的家庭。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呢?

  5、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感情。

  二、 试试我来当家

  1、 学生阅读一则日记。

  2、 教师:你愿意试一试,当一回家吗?做每件事情都就有个计划,就像父母在支配家庭开支时都有个预算。让我们一起来制订一个当家计划。

  3、 确定当家主题。教师可以“餐桌行动”为例,行动内容:制订一份菜谱,上农贸市场买一次菜;回家做一餐午饭或晚饭。

  4、 小组合作研究当家计划表。讨论:我打算在本次行动中做些什么工作;哪些工作能独立完成,完成的方式是什么;哪些工作需要父母协助。教师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5、 交流当家计划,评出最合理的当家计划。

  三、 当家实践,立刻行动

  以“餐桌行动”的实践活动为例:

  1、 教师根据家庭状况,让学生自带所需的买菜钱,少则5元,多则50元,由学生自己决定。

  2、 在农贸市场,经过40分钟的交易,学生或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购买了各种菜,准备好了当天的晚餐。学生在菜市场的门口,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的买菜经验,不时哈哈大笑,像是打了个大胜仗;也有细心的同学在比较、分析之后,发现自己的买价高于其他同学,脸上有了红晕。这种交流没有任何的时空限制,使学生感到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学生表达的观点也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在当家活动中,学生验证了自己计划的正确与否。

  3、 当晚,学生亲自下厨,一改以往“饭来张口”的局面,引起了家长的极大关注,其中有47位家长以书面形式对该活动进行了热情的反馈,他们深深感到“餐桌行动”提高了学生的理财和生活能力,更促进了家庭的和谐。有的家长被子女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家长还为自己的子女拍照、摄像。

  四、 写写当家不易

  每个参与当家的学生都写一份主题为“当家的滋味”的材料,题目自定。在这份材料的后面附上家长的评价。

教学课件ppt模板10

  教学目标

  1、认识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知道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

  2、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猜测大棚能生长反季节蔬菜的原因。

  3、能制定考察计划,按照计划考察大棚,对考察结果进行记录。

  4、能根据对大棚的考察记录进行分析,认识到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5、意识到大棚蔬菜能方便和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大棚蔬菜也有不足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反季节蔬菜,提前建造一个模拟塑料大棚,温度计、湿度计等。

  学生准备:温度计、湿度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了解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猜测大棚能生长反季节蔬菜的原因,制定考察大棚的计划。

  一、认识几种反季节蔬菜

  出示几种课前收集到的几种反季节蔬菜,组织学生观察。可设计以下问题。

  1、认识这些蔬菜吗?

  2、知道这些蔬菜正常状态下是什么时间上市的吗?

  农村的孩子知道各种蔬菜的生长季节,但可能很少见到这些反季节蔬菜;城里的孩子经常见到反季节蔬菜,但对这些蔬菜的正常生长季节很陌生。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前搜集一些学生熟悉的反季节蔬菜,比如西红柿、豇豆、辣椒等;提前让学生访问家长,了解西红柿、豇豆、辣椒等常见的蔬菜的生长季节,这样才会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对比这些蔬菜的生长环境。

  二、交流关于反季节蔬菜的知识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反季节蔬菜,并做记录。

  1、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是大棚种植的?

  2、这些蔬菜正常生长时是什么时间上市?

  3、把你认识的反季节蔬菜的名称,以及它正常生长的季节写下来。

  学生可以就自己知道的反季节蔬菜写出3-5种,这个环节也可以在课前提前安排学生收集。

  三、猜测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

  1、交流:你知道哪些反季节蔬菜?

  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反季节蔬菜。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这可能与大棚里的什么条件有关?

  学生可能会猜测:与气温有关,与湿度有关,与太阳有关,还可能猜想与大棚里的生物有关等等。这些猜测与学生在此之前进行的农作物与土壤的研究、农作物与化肥的对比实验的研究有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在一块土壤上,在上面建造大棚后,农作物的哪些生长条件发生了改变?

  3、在交流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猜测写下来。

  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猜测,其目的在于,收集事实后能和自己以前的猜测做比较。

  四、制定考察计划

  在考察真正的大棚之前,应该制定一个简单的考察计划。比如要考察哪些内容?考察时要带什么仪器?记录表如何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来指导学生制定考察计划。

  1、要到大棚里去考察,我们做哪些准备?带什么工具或仪器?

  2、大棚里面和外面会有哪些不同?我们要考察哪些内容?

  3、怎样设计记录表?

  4、我们如果要考察大棚,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交流他们的看法。学生可能会围绕温度和湿度等来制定考察计划。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除了要考察大棚内的环境外别忘考察大棚外的环境,这样才能把大棚内外的环境进行对比。大棚内外的事实应该包括气温、湿度等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记录更多关于大棚里的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强调纪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考察真正的大棚,分析大棚的环境为什么能种植反季节蔬菜,辨析大棚蔬菜的好处与不足。

  一、提出考察时应注意的事项

  教师带学生考察时应该再次强调注意安全等事项。教师要考虑细致,要具体到坐什么车,怎样走,怎么分组,带哪些工具和仪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记录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考察计划,再提出出去考察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实地考察

  教师带学生一起到大棚实地考察,并做好记录。

  三、整理分析收集到的事实

  考察大棚里的生长环境后,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条件,分析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蔬菜。

  1、考察大棚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知道,大棚里的温度比外界高,湿度比外界大。还有推测,比如大棚里二氧化碳浓度高等。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对学生能积极动脑进行推测的行为加以鼓励,但对推测的结论则不予肯定,因为推测还需要科学的验证。

  2、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植物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阳光、空气和土壤。

  3、大棚里哪些条件适宜植物生长?大棚里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适宜喜高温的农作物的生长。

  4、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蔬菜?教师引导学生就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蔬菜分组展开研讨,把学生研讨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四、思考与拓展

  1、大棚蔬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吃过大棚蔬菜吗?它的味道和自然生长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2、大棚蔬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3、通过研究大棚蔬菜,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

  大棚蔬菜虽然四季都有,特别是在冬季,能丰富我们的餐桌,但是由于大棚里的农作物受阳光照射不够,导致口味较淡,维生素含量偏低。大棚蔬菜由于这些不足,还是没有正常生长的农作物好吃,营养也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农作物。由此,希望学生能意识到,大棚能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大棚也有其不足。

教学课件ppt模板11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惯。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引入学*:

  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说说: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

  二、电池的分类:

  1、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

  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自己可不可以随意去解剖电池?

  2、学*课文在的短文,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

  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

  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

  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

  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

  1、学生结合课文中插图读懂制作方法。

  2、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

  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或社区、街道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里去。

教学课件ppt模板12

  教学目标

  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5、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通过本课学*,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3、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菇、金针菇、香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蘑菇的资料。

  一、导入。

  (1)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导入的方式:看一看,实验桌上放着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会生长蘑菇?

  (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蘑菇的生活环境。

  (3)提问:你还知道关于蘑菇的哪些知识?

  二、观察蘑菇。

  (1)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2)用小刀把蘑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看,蘑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

  (4)整理观察到的蘑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三、认识蘑菇属于真菌。

  (1)小组研讨:蘑菇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交流,整理意见。

  (3)讲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四、认识食用菌和毒菌。

  (1)提问:吃过蘑菇吗?我们*时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吗?

  (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五、课外调查: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

  第二课时

  一、了解细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师展示一幅细菌或病毒的彩图,这是什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2)交流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病毒的知识。

  (3)观察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和病毒的照片。谈一谈: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们是细菌和病毒,我们也许会认为它们很美丽,但当我们明白了它们是什么之后,我们可能觉得它们很可怕。)

  (4)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病毒也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小结: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们因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见,被称为微生物。现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员?

  二、展示食用菌调查成果。

  (1)小组交流、展示。

  (2)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为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用菌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名称、特点、外形图、主要食用价值等。)

  (4)名片展示与评价。

教学课件ppt模板13

  第七课 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

  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忆: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的“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的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

  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的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特征。

  交流:从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

  植物的共同特点

  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的结构特征等。(这样的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基础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

教学课件ppt模板14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怎样搭配食物》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怎样搭配食物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 做出自己一天的“食物金字塔”;

  ● 设计一天的食谱,并用食物卡片模拟配午餐。

  2、知识与技能

  ● 知道如何科学搭配食物,通过搭配食物,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增进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纸餐盘、白卡纸、彩色笔。

  2、教师准备: 自制课件——分别以咸食、甜食、肉类、油炸类食物为主的四份食物;膳食结构金字塔方案;各个年龄段人的健康饮食知识介绍等资料;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片断。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认识

  吸收营养要全面合理,不偏食很重要

  1. 激趣导入(放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给纪先生背的“吃饭论”的一段)。

  (1)引导学生谈谈对“男人要吃饭、女人要吃饭、老人要吃饭、小孩要吃饭、夏天要吃饭、冬天要吃饭、早上要吃饭、晚上要吃饭……”一段话的认识。

  (2)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算吃得好呢?你是怎样认为的?看看学生对“吃得好”的理解是否存在误区。

  2. 用多媒体出示教材中呈现的四份搭配好的食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份食物,最不喜欢哪一份,同时说明理由。

  3. 集体讨论: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搭配食物?(问老师、问家长、同学讨论、问厨师、问饭店里的服务员、上网浏览、到图书馆查资料、自己尝试一下……)

  4. 确认:为什么不自己尝试一下?

  二、指导学生开展趣味性的配餐实践活动

  1.自己设计一份晚餐食谱。

  (1)小朋友每人设计一份晚餐菜单,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2)在小组里面交流、评价,并进行修改。

  (3)每小组评选出一份最佳菜单,在全班交流。(以“合理、好吃、省钱”为标准进行全班评价)

  2.利用食物卡片来配餐。

  每小组把评选出的一份菜单用食物卡片进行配餐。如果要用到卡片上没有的菜,自己用水彩笔简单地画出来。

  3.用实物进行模拟配餐。

  三、指导学生认识食物合理搭配的原则

  1.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搭配才算合理呢?你的搭配合理吗?(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膳食结构金字塔基本方案”)

  (1)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① “金字塔”分为几层?

  ② 每层有哪些食物?

  ③ 各是哪类食物?

  ④ 一共有几大类食物?

  ⑤ “金字塔”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⑥ 我们在搭配食物时应注意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结果。(需要把几大类食物搭配着吃,而且下层的食物要吃得多,上层的食物相对要吃得少等等)

  (3)学生对照比较自己的设计,看是否符合上述原则,作简要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小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各种营养种类要齐全,数量要充足,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合适,各食物之间的搭配要合理而且科学,并举例说明。(如柿子和螃蟹不能同时食用;菠菜和豆腐也不能同时食用等)

  四、指导学生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1.阅读“饮食小常识”。

  2.修改自己小组的配餐。

  3.课外延伸——继续关注家人和周围人的合理饮食,身体健康。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份可行的一周餐单,指导家庭饮食。

教学课件ppt模板15

  教学目标:

  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科学知识:

  1、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日晷资料及碟片。

  2、制作日晷材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课后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

  1 、每个小组汇报测量数据及研究成果;

  2 、小结;

  二、自主学*:

  1、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

  ( 1 )谈话:现在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古代有时钟吗?他们怎么知道时间?

  ( 2 )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

  ( 3 )讲述: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确实,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并制作了计时工具——日晷。

  ( 4 )看书,认识各种日晷;

  ( 5 )讨论: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教师适当讲解)

  ( 6 )介绍:日晷;

  2 、制作简易太阳钟:

  ( 1 )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 2 )看书、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

  ( 3 )动手制作;

  ( 4 )展示、评比。

  3 、玩手掌日晷:

  ( 1 )讲述: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

  ( 2 )看书,了解具体情况;

  ( 3 )教师讲解、演示;

  ( 4 )室外活动:玩手掌日晷;

  三、总结本课教学内容。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2)

——小学美术一年级ppt课件范本5份

  小学美术一年级ppt课件 1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领域),“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领域。),“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领域。),“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领域。),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二、学情分析:

  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比较弱。

  三、基本情况:

  本年级有21人,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期美术考核人人合格。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存在问题:

  1、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特别是工艺),使作品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强。

  2、部分学生作业上交或做作业方面速度比较慢。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

  2、各种基本*面形和常用色的认识与运用。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

  4、学*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方法,培养正确的绘画、制作姿势与*惯。

  5、欣赏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二)能力培养要点

  6、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儿童从无意想象过度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度到创造想象。

  7、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

  (三)审美教育要点

  8、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9、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运用现代教学设施及教学仪器进行课堂教学。

  2、喻教与乐、喻教于美术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个人展望: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七、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1课 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 教学程序:

  一、播放下雨的视频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小雨沙沙。

  2、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吧。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学*用点和线画雨

  1、欣赏雨的图片

  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

  2、画雨

  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

  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

  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

  1、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

  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 小结:生命雨露

  2、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

  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

  1、出示教材步骤图1

  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作业

  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 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

  五、展开联想 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我们要更亲*自然,保护大自然。

  小学美术一年级ppt课件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发现的眼睛观察雨的变化,用长短、粗细、疏密等不同的点和线,表达雨中的情景,还有色彩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雨中的情景,体验角色在雨中的不同心情,表现学生在《下雨啦》中的独特心情和情景。体验不同的观察方法(从局部感知到整体感受),提高观察细节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画笔对线条、色彩表现《下雨啦》的愉悦心情,通过观察感受雨中的独特美感,享受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状态。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学*观察的方法,发现不同的雨,用长短、粗细、疏密等不同的点和线,表达雨中的情景,还有色彩的表达。

  教学难点:表现角色动态、雨具在雨中的联系及不同情景故事。

  解决措施:通过观看视频,观察雨的多种形态,利用图片定格下雨的瞬间,引导学生对比、欣赏,找到雨与点、线之间的联系,体验用有方向感的点、线画雨景,带来的不同美感。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都不见。”(谜底:雨)

  (板书)下雨啦

  (二)探索新知

  看视频,观察下雨的自然现象。边看边想用怎样的线条画看到的雨,老师也可在黑板上示范。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下雨时的情景,局部定格,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提问: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有些动物找地方躲雨,有些动物喜欢雨天。湖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

  1、雨的模样

  你眼中的雨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画雨)

  师生共同点评:

  蒙蒙细雨——稀疏的线、软柔的线

  磅礴大雨——粗重的线、密密的线

  雨的方向——随风而动的斜线

  2、雨的色彩

  想一想,女孩子眼里的雨是什么色彩呢?

  你能用什么色彩的雨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出示绘本插图《七彩下雨天》带着不同的心情和美丽的想象,我们心中的雨也变成七彩的了。

  3、雨的故事

  雨中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人们穿雨衣、打雨伞,马路上的伞就像一朵朵色彩艳丽的小花。

  妈妈们打着伞来接孩子,同学们已经互相照顾撑着伞走在路上。

  小动物们会找个地方躲雨、有的还会把荷叶当伞呢……

  4、动画示范

  动画示范画伞和穿雨衣的人。

  归纳:我们画雨,可以根据季节或是心情选择雨的颜色,表现出雨中的故事。

  5、创作引导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2)说说自己的创意,想画怎样的雨中故事。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用点或线表现出下雨的情景,画一画雨中的故事。

  作业步骤:

  1、先用记号笔勾线画出主体的人物或动物;

  2、画雨,要注意雨和风的方向;

  3、凃主体色,注意露出主体颜色,

  4、添加环境,注意雨景的色彩。教师巡视、帮助学生。

  (四)作业讲评

  组织学生的作品,展开自评、互评。

  1、介绍“我”用了怎样的线条画了怎样的雨,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本课总结: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观察了雨的模样、画出了雨的色彩、讲述了雨的故事,表达了独特的心情,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美发生在《下雨了》……

  (五)拓展

  观察家乡的'雨季,体会家乡雨景的独特美感,画画《下雨了》的连续剧。

  《下雨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造型·表现,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细细地观察,会发现很多事物在雨中都产生了变化,人物、动物都会因为自己的需求产生不同的心情,欣赏画笔画下的雨中故事,体会下雨时的快乐和互相帮助的情谊。

  一年级的孩子观察事物简单,对事物的印象常常是先入为主,引导孩子们去细致地观察事物,细细体会其中的特点,是美术课

  小学美术一年级ppt课件 3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色彩、名称、*性等方面的知识。

  2、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昆虫不同的特点画出不同昆虫的作品。

  2、学生评价时描述的多角度。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到入新课

  1、教师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飞”一圈。

  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虫。他们有的在空中轻舞飞扬,有的在草丛中悠闲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着搬家,有的却在树叶上沐浴阳光??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虫。

  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的影片。教师扳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昆虫,你最喜欢那一种昆虫?为什么喜欢呢?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教师归纳板书:形状、颜色、*性。让学生明白了解的要点。

  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它们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请你们互相说一说这种昆虫,讨论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来介绍它。

  3、教师发给每组学生昆虫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来介绍这种昆虫?选一位同学来介绍。

  4、学生介绍完那一种昆虫,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仪上就出现这一种昆虫形象(绘画作品)。请学生看是怎样表现昆虫的特征的。

  5、出示作品,看看画家们是怎样表现的。

  三、表现

  1、教师演示画出昆虫。一边画一边讲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 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所画昆虫的特征

  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评价: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昆虫,你们看,它们正在开联欢会呢。去欣赏一下,他们是谁?美在哪里?

  1、将学生的作品剪出,贴在展台上,学生分组欣赏参观。

  2、教师随意拿一只“昆虫”放在投影仪上,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说一说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收获很大,你将如何处理你的小昆虫呢?是送给好朋友,还是放在家作小摆设,或就扔掉呢?

  3、引导学生将作品保管好。

  小学美术一年级ppt课件 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纸拎袋的用途,初步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2、运用各种纸材、废旧材料,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一只既实用又美观新疝纸拎袋。

  3、培养关注生。

  3、培养关注生活、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滢趣与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纸拎袋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随着限塑令的实施,各种纸兇袋取代了以傘的塑料袋,便成为一种时尚、个性、环保的标志。《纸翁袋》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现代的纸拎袋在实用的基础上,对其外形、色彩、图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本课在学生掌握基本设计技能的基础上,紧密融合生活,引导学生针对纸拎袋的特征在创意、造型、图案、色彩爷方面进行一次大胆的创作。本课将运用旧挂历纸、旧画报纸:通过画、撕、剪、、插接、粘连等基破技法,进行立体和半立体纸工制作,师生共同参与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等活动,来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纸拎袋的设计制作方法,运用各种美术元翥,设计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新奇的、富有个性与创意的纸拎袋。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2、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制作的纸拎袋新颖有趣。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各式纸拎袋、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彩卡纸、剪贴材料(布、图案、贴纸等)、装饰材料(纽扣、珠子、彩绳等)、双面胶、剪刀、常规绘画工具等。(教师)课件、剪刀、胶水、旧挂历、包装纸、各种废旧材料、范催(自制学具袋、礼品、鞋服的拎袋)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出示纸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双面胶、绘画用具等,展示袋子。

  (3)揭题。

  2、欣赏感知,审美体验。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到的纸拎袋,说说它的来历和用途。

  (2)除了学生说的用途外,纸拎袋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课件展示各种功能的纸拎l袋。

  (3)好的纸拎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课件相应出示几组纸拎袋图片。教师小结:这些造型各异、风格不同的纸拎袋既方便了购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理念、文化,还体现了设计者的个性和想象力。

  3、分析讨论,尝试制作。

  (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不同造型的纸拎袋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了解纸拎袋的特点和基本形的制作方铥。

  (2)课件出示纸拎袋制作方法与步骤图,学生尝试制作纸拎袋基本形。探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怎样使纸拎袋的容量更大?怎样设计拎带会更舒服?怎样粘连会更牢固?

  4、观察发现,感悟设计。

  (1)造型。请学生想一想,你见过的、用过的纸拎袋有哪些形状?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①课件出示一组几何形纸拎袋,你发现了什么?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②课件出示一组仿生形纸拎袋,说说这些纸拎袋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教师小结:我们发现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拎袋都可以概括为基本的几何形和几何形的组旬;除几何形外,』还有具象的仿生形,如:l可爱的小兔、有趣的小狗等。

  (2)装饰。

  ①课件出示教材中以图案装饰为主的纸拎袋,思考:这些纸拎袋的图案设计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款?为什么?

  ②怎样让纸拎袋变得更美观呢?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装饰?你带了哪些材料?打算怎样装饰?课件出示:拼贴法(剪、绕、撕、折、卷、贴等)和添画法装饰的纸拎袋。教师小结: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用剪一剪、绕一绕、撕一撕、折一折、卷一卷、贴一贴等方法,让纸拎袋变得更漂亮!

  (3)拎带。你觉得拎带可以怎么制作?学生讨论。课件出示:用纸剪贴的、直接剪的、用绳穿孔的……

  5、设计制作,实践创新。

  (1)作品欣赏。

  ①课件出示学生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只纸拎袋,为什么?(引导学生从造型、装饰、担彩等方面讨论。)

  ②课件出示创意纸拎袋作品,说说它们的创意在哪里,这些纸拎袋的造型和拎带设计巧妙在哪瞿?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创造性设计的魅力。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设计,你会设计怎样的纸拎袋?你用它来干什么?

  (3)学生作业。

  ①作业内容:设计制作一只纸拎袋,以添画或拼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美化。

  ②作业要求:第一层次: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第二层次:构思新颖、造型独特、装饰美观。

  ③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优缺点及时点评。辅导要点:整体构思与造型;制作的技法与装饰方法。

  6、作业展示,学生互评。

  (1)学生作品展示。

  ①学生自评:设计师从纸拎袋的造型、装饰、材料、时能等方面进行介绍,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与创意,谈谈在创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②同学互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③思维的碰撞,学*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作品。

  (2)评选活动:制作奖(评价标准:造型美观、制作精美);创新设计奖(评价标准:造型新颖有个性、装饰美观)。

  7、课外拓展。

  学*了纸拎袋的设计与制作,希望学生在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能多设计、多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拎袋,为美化生活作出贡献。课件出示各式自制环保袋,学生欣赏并承诺不再使用或尽量少用塑料袋。

  8、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把桌面上的碎纸、废料装进我们亲手制作的纸拎袋里,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洁。

  小学美术一年级ppt课件 5

  教材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剪纸、折纸,所以一般都能通过自己的意图来剪。本课的纸拉花是由剪、撕、拉、贴为主的综合课。用各种纸片分别剪出各种形态的拉花,突出形态的特点。本课的剪拉方法较为简单,难度不大,可以留给学生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却很大,是剪拉与玩乐融为一体的学*课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的全过程,愉悦和激发他们学*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

  教学目标

  1.学*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

  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

  (1)板书课题:《剪拉花》。

  (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

  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

  (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

  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

  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

  (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

  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

  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

  (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

  6.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7.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3)

——PPT培训课件优选【五】份

  PPT培训课件 1

  一、 目的

  1、传承企业优秀的文化,树立合适的价值观,增强员工企业归宿感。 2、让新进员工了解公司,公司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3、让新进员工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标准,与工作相关的安全、质量及工艺等知识。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准录用求职者及试用期员工。

  三、职责: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及废止。 2、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及监督。 3、各部门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新员工培训的评估。

  4、各部门负责对各本部门准录用求职者及试用期员工进行培训。

  四、工作内容:

  1、培训内容

  1)公司级培训——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制培训材料及组织培训。 主要内容:对新员工的加盟表示欢迎;介绍公司简介、企业文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基础、质量体系基础等的培训;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及疑惑。

  2)部门级培训——准录用求职者及试用期员工所在部门编制培训材料及组织培训。

  主要内容: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的员工;参观部门环境;介绍部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知识、工艺知识等。

  3)岗位级培训——准录用求职者及试用期员工所在岗位主管负责人编制培训材料及组织培训。

  主要内容:质量关键控制点、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等。

  2、培训的实施

  1)公司级、部门级和岗位级培训要做到协调一致,充分沟通,共同完成新员工的入职培训。

  2)各级培训前要准备好适合的教材,明确培训人员,确定参训人数,培训时间、地点和培训形式。

  3)公司级培训

  培训对象:准录用求职者及试用期员工 培训时间:入司第一个工作日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形式:讲授式、参训式、互动式 培训人员:行政办公室负责培训岗的人员 4)部门级培训

  培训对象:司级培训考核合格的员工 培训时间:岗前培训期及试用期

  培训地点:所在部门或部门负责人指定其他地点 培训形式:授课式培训加现场指导

  培训人员:部门主管、班组长/岗位负责人、技术质量人员

  5)岗位级培训

  培训对象:部门级培训考核合格的员工 培训时间:岗前培训期及试用期 培训地点:具体岗位

  培训形式:实际演练加现场指导 培训人员:班组长/岗位负责人

  6)全体准录用求职者及试用期员工在正式上岗前,都必须进行司级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再到具体工作部门进行部门级、岗位级培训。部门级、岗位级培训根据新员工基本情况和岗位具体要求实施相应的培训,培训教材需送至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培训内容因实际需要发生变化而导致教材发生改变时的,需及时提报至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7)新入职员工培训需在试用期内完成;培训资料需及时送交给办公室负责培训岗人员(培训资料含:培训签到表、培训信息反馈表、考核试卷及试用期新员工工作表现评价表等);培训项目全部完成且考核合格(填写《新员工培训记录表》)后方可上岗。 3、培训评估及反馈

  1)各级培训教材需经过上级审核后方可使用,部门级培训需要在办公室配合下进行,负责培训岗的人员需要及时收集培训资料,做好培训总结。

  2)培训考核

  考核方式:闭卷式、问答式、互动式。新员工的公司级培训效果

  评估主以闭卷的方式结合现场提问来综合评价。部门级培训进行问答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班组级培训;班组级培训进行主要以实际操作考核。

  评估主体:部门办公室、公司人力资源部

  结果运用:培训签到表、培训信息反馈表、试用期新员工工作表现评价表及考核试卷(见附件)需保存完整,如无相关培训记录资料,公司人力资源部将予以处罚(见附件)。 1、

  PPT培训课件 2

  一、 培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的原则;

  2)知识技能培训与组织文化培训兼顾原则;

  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

  4)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二、 培训的目的:

  主要是满足企业和员工的双重需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改善企业的管理,并协调培训所需达成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

  三、培训的具体实施

  1、培训需求分析

  从组织、工作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按不同的需求分别进行培训,比如有的人需要基本知识技能,有的人需要人际技能。

  分析完之后确定培训目标,指导培训内容。

  2、培训设计和实施

  1)事先了解培训对象的特点。要与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且要根据不同职位、不同部门的员工分别进行培训,比如:对于公司上层的管理人员,培训的时候要高品位,好环境,准备资料要充分翔实。

  2)选择并分配培训的师资力量。培训师资和培训教材可以从国内国外两方面选择,分析他们的特点,适当利用。

  3)确定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1常用的在职培训方法 ○

  a.带师徒

  b.进行工作轮换

  c.教练技术

  d.开展行动学*

  e.组成初级董事会

  2常用的脱产培训方法 ○

  a.演讲法

  b.案例研究法

  c.情景模拟法

  d.行为示范法

  3、培训评估

  1)决定是否在组织内继续进行该培训

  2)对培训进行更改

  四、培训注意事项

  1、新员工培训必须在实施之前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新员工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划,对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负责人等做出详细的计划,并对执行的过程进行监控。

  2、新员工培训不是人力资源一个部门的事情。对于新员工培训的责任部门和人员,一定要明确人力资源部、高层管理者、岗位所在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划分,并保证各岗位和部门负起各自应负的职责。

  3、为了保证实际效果,新员工培训实施之后及时进行记录归档和效果评估。

  PPT培训课件 3

  (1)善用比喻

  人们总是容易听取熟悉的内容,而排斥陌生的信息。比喻,则能在陌生与熟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人欣然接受。(案例说明:锐普PPT为客户制作的纯手绘PPT课件,大量采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

  (2)善于举例

  道理总会让个人难以理解,举一个例子则可以让人少费很多口舌。(案例说明:锐普PPT为客户制作的心肺复苏工具使用流程的PPT课件)

  (3)善用数据

  清晰的数据会说话,而且胜过培训师的千言万语。以前的数据就是纯数据,新的数据模式是图和数据的统一,更具象,更有震撼力。(案例介绍:锐普PPT为客户订做的科技行业市场分析课件)

  (4)生动多变

  不要让PPT停留在一个画面10分钟以上,否则再美的画面也会让观众厌烦。(案例介绍:锐普PPT内部的PPT应用高级技能培训课件)

  (5)情节起伏

  不要一张背景从头用到尾,过渡页的应用,色彩的变化,人性化、趣味化图片的应用都能让学员为之心动。(案例介绍:slideshare举办的PPT大赛中的获奖作品)

  (6)尽量精美

  在信息时代,审美就像驾照、计算机、外语一样成为现代人的必备技能,做培训师更是如此。如果你的审美很差,做出来的东西跟“丑”连接在一起,一定会被学员唾弃,甚至会被嘲笑,这样的培训当然会一塌糊涂了。

  PPT培训课件 4

  教培行业是一个复杂的领域

  人类研究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经历了描述现象、解释原理、预测趋势和控制结果四个阶段,分别代表了人类在文学、哲学、科学和数学的发展与应用。

  越是简单直观的领域,越不需要复杂深入的研究,只用文学描述和哲学解释即可。越是复杂反直觉的领域,越需要依靠严谨的科学论证和精确的数学计算进行分析处理。

  那么教培行业究竟是一个简单的领域还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呢?

  首先,教培行业的运营模式比其它行业更为复杂。

  与其它的服务行业不同,教培行业是一个既重视体验又重视结果的行业,这导致这个行业既有情感黏性又有逻辑黏性。

  比如娱乐行业就是一个只有情感黏性的行业,消费者使用娱乐行业的产品并没有情感以外的诉求,就像一个粉丝,越喜欢一个明星,越会愿意更多地去购买他的正版唱片一样。娱乐行业产品一般不会出现消费者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强制消费的情况。

  比如餐饮行业和医疗行业就是一个很有逻辑黏性的行业,有明确的结果诉求,就是吃饱饭和看好病。如果指望通过加强餐厅服务员和食客的情感黏性或者加强医院护士和病人的情感黏性来意图增加消费频次,这是很荒谬的行径。

  但是教培行业不同,首先学生和教师会形成天然的情感依赖。教师越关注学生越帮助学生,学生就越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与教育,产生更好的学*效果从而引起更高的消费频次。反之,如果更换已经产生情感黏性的教师,哪怕替换上来的教师更优秀更出色更能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仍然会造成部分学员的流失。

  其次,教培行业的产品有着明确的目标,即使学生不愿意接受培训,不喜欢老师,也可能会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被强制消费。

  所以作为同时拥有情感黏性和逻辑黏性属性的行业,很显然教培行业的运营模式会比其它服务行业更加复杂,情感黏性与逻辑黏性任缺一个都可能导致机构失去市场份额。

  其次,教培行业的收入模式也比其它行业复杂。

  教培行业是天然的预收款并且慢结转的行业。所谓天然的预收款且慢结转属性的行业指的是该行业的产品是刚性需求、有长期整体消费目标并且目标有明确的截止点。

  举个例子,在餐饮行业、健身行业和美容美发行业中都存在预收款现象,现金流越好,说明这个企业越健康。这是因为这些行业大多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者结转速度极快,此时现金收入等同于确认收入,可以非常精准地计算出收入成本与利润。

  但是教培行业不是,教培行业过度的预收款模式就如同弱化版的庞氏骗局,只要销售收入还在扩张,那么已经危如累卵的机构还能表面上活得风风光光。一旦销售扩张不如预期,立马会导致资金链断裂,机构资不抵债,只能倒闭跑路。

  这种天然的预收款并且慢结转的属性容易让教培行业的从业人员产生错觉,把应当在财务报表中计为债务的预收款当成自己的利润,盲目地折扣促销、市场扩张,导致实际成本远远高于收入。

  现实也是如此,小心谨慎对待预收款的新东方好未来成为了行业霸主,而疯狂做大现金流的培训机构几乎都折戟沙场。

  第三,教培行业的市场模式也比其它行业复杂。

  传统行业的市场模式往往是先通过大量的市场营销产生初期种子用户,再通过用户之间口碑营销从而降低边际市场费用,如果人品爆表还有可能突然形成“病毒式营销”产生链式反应,爆发式扩张迅速占领市场(例如苹果的iphone4手机)。

  口碑营销依赖于消费者的口碑传递意愿。所有行业中,“炫耀性消费”是消费者最有意愿进行口碑传递的产品。很遗憾,教培行业的产品并不具备“炫耀性消费”的属性,而且是很“排他”的。

  例如一个家长使用某种教培产品使得孩子的成绩提升,从一个经济理性人的角度来看,他其实一定不希望他的孩子的其他同学都使用这个产品。这种属性将阻碍教培行业产品口碑的传递,即使是优秀产品的市场成本仍然会高居不下。

  最后,教培行业的产品模式也比其它行业复杂。

  绝大多数行业所提供的产品都是“白箱”产品,也就是说产品的运行机制非常的清晰明了,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产品能达成消费者的诉求和目标,或者有明确的科学途径和手段来改进产品(例如医药行业)。

  然而教培行业的产品却是“灰箱”、甚至是“黑箱”产品,我们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培产品提升学生成绩的严格运行机制。

  准确地来说,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已经能准确地掌握了教师教学输出的运行机制,我们能判断出什么样的老师是优秀的“信息输出”教师。

  然而学生成绩的提升并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输出”,还依赖于学生本身对“信息输入”、“信息内化处理”、“信息再输出”的能力。而这是当今的科学技术仍然没有弄清楚的意识与认知领域,有待未来脑科学研究的突破。这种“黑箱”属性使得产品最后的结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最终的结果达不成期望,那么中间几乎所有努力都变得没有意义。

  因此消费者对于教培行业需要的是一个直接通往结果的包含“黑箱”部分的“完整产品”,而不太愿意只去购买提升成绩过程中某部分环节的产品。

  这也就是为什么教辅书只能卖30元,而拿着这个教辅书上课的老师却能卖出3000元的产品。因为教辅书无法为最终结果负责(“非完整产品”),而老师却可以成为对结果负责的责任人(“完整产品”)。

  教培行业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不对学生结果负责的“非完整产品”,哪怕技术再先进,也无法卖出合适的价格(例如题库产品)。

  从上面四点可以看出,教培行业真的是一个非常特别而又复杂的领域,需要用严谨的科学实验与理性分析才可能得出正确的规律与结论。而复杂领域的规律和结论往往是反直觉的,因此很多人凭着直觉和在其它行业的经验进入教培行业,并不能取得很好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培机构拥有核心竞争力呢?笔者通过自己十年来对行业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三条独立的经验公式定律,我将分别从培训机构增长速度、定价能力、赢利能力这三个指标来详述我对这个问题的分析。

  培训行业三定律

  教培行业的第一条定律是速度定律:教培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机构的边际广义招生成本,机构的发展速度等于资本投入(单位时间)除以边际广义招生成本。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边际广义招生成本直接取决于机构是否能低成本地获取学员家长对于产品最终效果的信任。教培行业的不断进化,就是招生模式的不断进化,从名师导向到销售导向再到课程导向最后到行为导向。

  事实上,这四种导向分别对应了教培产品获取家长信任的四个方面:课堂体验、客服咨询、产品内容、课后落实。

  当行业不断进行到新的阶段时,其实并不是全盘否定以前的做法,而是不断调整上述四个方面对于招生影响的比例,使得这个比例正好满足当前消费者市场诉求的最优占比。

  学而思和新东方优能在K12培训市场的快速崛起的本质原因就是把握住了教培市场的变化,以更低的招生成本介入市场,取得更强的竞争力而成为了增长速度最快的培训机构。

  速度定律也揭示了教培机构的兴衰规律。一家三四线城市的机构或者一家在线教育公司目前看起来生机勃勃很有可能只是恰好踩中了一个不成熟市场中不成熟消费者的不成熟信任诉求。而如果这家机构本身不能及时调整运营方式并跟上消费者逐渐成熟的步伐,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抛弃。

  教培行业的第二条定律是价格定律:教培产品的价格正相关于机构教师的*均教学质量,负相关于机构教师教学质量的离散程度。教学质量代表的是教培产品带给学生的体验和结果的总和。

  关于该定律,我首先要说明的是,在同一个机构(或同一个*台)中的同一类教培产品,即使不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差别,也不能进行普遍的因师定价,只能采用统一的价格,这和其它行业有着巨大的不同。

  这是因为教培行业提供的是“黑箱”产品,同时又是结果导向的刚需产品,这使得几乎没有家长愿意在明知教师在机构(或*台)中处于次要梯队而购买这个教师的课程,哪怕价格更便宜一些也不愿意。他们宁愿去更次的机构寻找这个机构中最好的老师。

  这样的话就会在机构中会出现强马太效应,即最好的老师进一步获得更优的资源和最多的学生来源,而其他老师因为没有学生而逐渐被淘汰,最终这家机构一类产品只能存在一个老师。这其实就是台湾和香港的模式,他们大多数机构的教师数量非常少,往往一个科目只有一个老师。

  顺带说一句,很多同行认为香港和台湾的教培行业模式很先进。但在我看来,香港和台湾的教培行业却是高度发达的落后模式。

  高度发达是因为发展时间足够长,整体社会水*更加成熟,但是高水*人才的不足和竞争的不够激烈导致他们的模式已经落后大陆至少两个时代。说到这里不得不致谢一下新东方、学大和学而思,可以说这三家机构把大陆的教培行业往前推进了一个时代。

  教培机构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如果机构要发展壮大,就不能因师定价,因为不同价格就明摆着官方说明了某些老师就是更次的教学水*。

  有些机构打出了不同级别教师不同定价的旗号,而最终结果往往是销售对家长做出让步,允许家长用C级的价格去购买A级教师的课程,所谓的因师定价只是沦为了销售工具。

  明确了机构定价的一致性后,我们再看看定律告诉了我们哪些结论。价格正相关于*均教学质量很容易理解。价格负相关于离散程度则是因为产品的价值中需要扣除消费者的试错成本。

  机构教师的教学水*越参差不齐,家长挑选教师、替换教师的频次就会越高,就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和负面口碑,使得价格不得不往下偏移才能吸引更多家长前来试错挑选。这就解释了同样是1对1教学,培训机构的价格远高于家教中心。

  由于家教中心缺乏对教师的筛选、培训、管理的能力,使得家教中心*台的教师*均质量差且水*差异极大。而培训机构至少能起到淘汰最次教师的作用,如果再有一些培训和管理,会大幅度提升机构教师的*均质量、大幅缩小机构教师的水*差距。因此教培机构教学部门的核心工作应该是通过筛选、培训、管理教师来提升*均教学质量来降低参差程度,使得产品更能掌握定价权。

  价格定律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所有机构的“名师”都有跳槽单干的冲动。机构的定价比*均教学质量还低,这自然会让教学质量最高的老师不满,会觉得自己的价值被“新老师”拉低,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独立的方式来用最低的付出获取最高的价值回报。

  但价格定律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单干教师能获得成功。这是因为单干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个人IP,跳出机构进入自由市场后,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家教中心”,个人价值会被整个市场的教学水*和离散程度更大幅度地拉低,反而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拿到可能更低的酬劳。

  当然,如果老师拥有个人IP,在市场上有个人影响力,能让消费者把他和其他的普通老师区分来,在单干初期可能会过得相当不错。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师的个人IP如果没有得当的市场运作方式,其影响力就会不断下降,三五年后很可能就泯然于众,只能通过“前XXX”老师的旗号来给自己增加价值。

  因此我建议名师跳槽单干要谨慎,一是判断自己是否有独立的市场影响力,二是要判断自己是否有市场营销能力以持续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价格定律也能解释为什么家教O2O*台必然会失败。*台与机构最大的区别在于*台是一个自由的空间,给予教师最大的自由并让其自负盈亏,通过这种方式来最大程度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与机构相比,*台省去了大量的管理费用和培训费用,这样导致*台上教师的教学水*参差不齐的程度远远高于机构。虽然教师可以在*台上自由定价,但这个定价无法获得*台的官方背书。因为如果官方为其进行高价背书必然带来马太效应最终把*台变成极少数老师的*台从而失去了*台的意义。

  没有*台官方的支持,定价就没有意义,最终家长一定还是会根据均衡价格来选择产品,这就会使优秀教师的价值进一步被拉低,自然最终是“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优秀教师离开*台。因此,在教培行业这种特殊产品下,O2O*台无论是否为名师站台背书,都会导致*台不可能持续经营下去。

  教培行业的第三条定律是利润定律:机构的长期利润取决于机构对教师的培养能力。机构的长期利润正比于所有在职教师个体价值提升的总和。

  第三定律应该是最反直觉的定律,因为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利润来源于产品质量,按理说利润应该正比于教师的价值总和,怎么会变成正比于价值提升的总和呢?我们用一个极端的案例来分析就可以推翻大家通常的认知。

  假设某家机构拥有全世界最顶尖教师,那么这家机构几乎必然是不盈利的。因为如果你给这些最顶尖的老师分成60%,就会有其它机构愿意出价80%挖走你的老师。如果你把分成提升到80%,仍然会有机构寄望于赔钱赚吆喝而给老师100%的分成。甚至你给老师100%分成了,仍然有机构可以打出补贴流量的旗号,给老师120%的分成。参考一下最*两年一些互联网教育公司的疯狂行径,大家就会明白刚才的极端案例并非虚构。

  换句话说,由于教培行业中学生对教师的黏性极大,同时行业具有情感黏性和逻辑黏性,因此教师永远会有被“剥削”的感觉。从一个经济理性人的角度分析,如果教师有更多分成或赚钱的机会他一定会选择跳槽,从而使得市场竞争中的培训机构的长期利润趋*于零。

  因此如果只从理性分析,不考虑情感层面,教师愿意接受“剥削”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在机构能获得持续的个人价值的提升和成长,使得他在未来离开机构的时候能拥有更高的价值变现。所以,只有能使得教师提升和成长的机构才有可能长期获得利润。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得到了一个看似荒谬却又正确无比的结论:培训机构其实主要不是赚取培训学生的收益,而是赚取培训教师的收益。因为教师的能力提升,他愿意把培训学生而产生的收益中的一部分让渡给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的师训部门成了机构实质上最重要的利润来源部门。

  利润定律可以解释为什么线下培训行业中,大班利润最高,小班其次,1对1最低。大家通常会认为班型大小影响了利润,但如果你在更广泛的角度去考虑,特别是互联网大班课程,你会发现互联网的大班课程可以有大的班型容量,但是并没有几家互联网教育公司能真正盈利。

  传统新东方的大班有非常高的利润率,而互联网大班课程几乎没有利润的,其原因就在于新东方的大班名师都是新东方自己培养的,而互联网机构的大班名师都是从别的机构高薪挖来的。

  想想罗永浩老师,来新东方之前只是毫无影响力的市井之徒,来新东方六年后却成为了最著名的英语老师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个人价值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东方当然可以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大班、小班、1对1利润率逐渐降低的原因是,大班名师的天花板更好,达到最优秀教师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大幅提升的过程;小班老师的天花板则低很多,能力和价值不需要提升那么高就可以成为名师;1对1的天花板更低,教师需要机构帮助提升的能力和价值很限。这是不同班型利润率不同的根本原因。

  因此要提升1对1培训模式利润率的唯一正确方式是提升1对1的教师行业标准,抬高1对1教师的天花板,让更多教师只能通过机构的培训才能成为1对1名师,这样才能让1对1机构真正增加利润。

  互联网教育培训公司如果没有持续培养教师的能力,那么无论这家公司的技术有多先进,也不可能从培训业务中赚取利润。我在此预言,没有师训能力的培训机构,无论线上线下无论班级还是1对1,它们的长期结果只能是倒闭跑路。

  利润定律公式中的系数λ是利润分配系数,它取决于机构在市场招生、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贡献。一家机构在这些方面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分配比例。

  提升分配系数λ的方式有如下四种:1、垄断市场;2、提供工具;3、分工劳动;4、变现价值。如果读者们想知道这些手段是如何提升分配系数的,欢迎大家关注校长运营圈小狼后续的文章。

  PPT培训课件 5

  一、仪容仪表

  头发——前不挡眼后不披肩,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彩发。

  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色彩鲜艳的指甲油。

  面部——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保持眼部整洁,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妆容——日常生活化妆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相配,杜绝浓妆,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

  着装——柔和大方、便于活动。不穿吊带背心、超短裙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鞋子——带班时不穿拖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底鞋。

  佩饰——带班时不佩带戒指、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所戴佩饰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二、行为举止

  体 态

  1. 脸部——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给人亲切、和蔼、可信之感,不故意掩盖笑容,忌面色阴沉、横眉立目。

  2. 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可长时间凝视一名幼儿。

  3. 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面对幼儿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

  4. 站姿——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5. 走姿——上身正直不动,双肩*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忌连蹦带跳或步履过缓,不可多人并排而行。

  6. 蹲——身体直立,双膝靠*,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7. 手势——准确适度、自然大方,忌拘谨僵硬、当众搔头、抓痒,带班时不双手交叉抱臂或双手后背。

  良 好 行 为

  1. 办公——保持安静、集中精力、抓紧时间、认真书写、分析思考;讨论问题应轻言轻语。

  2. 接待家长——起身迎送、微笑问候、点头示意;询问了解、提供帮助、反映问题。

  3. 带班教学

  坐姿——面对幼儿端坐,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或左手搭右手放膝盖上。(忌:坐幼儿桌子,翘二朗腿,腿伸得很长妨碍行走)

  指示行动——指示幼儿时用语言加手势提示,或牵着手引领指示,不拉扯身体和衣服,不随便用手指点。

  班务行动——轻声缓步,不影响幼儿的学*休息。幼儿午睡时不聊天、不打电话。(忌:始终握着茶杯、入园离园时坐着接待幼儿,扔书本)

  师幼互动——热情温和、积极应答、仔细观察、不断提示、给予评价、鼓励欣赏。

  4. 接待

  接待领导佳宾,在大门予以热情的欢迎,主动握手问好,在客人的前侧引导进入接待室,请坐,沏茶。

  介绍贵宾,按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主先客后,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要先从主方职位高者开始。

  客人临走,相送至园门外,(客先伸手)握手再见,并表示对其到访的感谢和再次的欢迎。

  值班人员对来访者主动问好,询问来访原因,提供帮助和联系,礼貌的请来访者登记。

  三、语言沟通

  1. 上课语言

  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2.生活语言

  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

  3.文明用语

  接待来宾

  主动询问,忌不理不睬、冷漠、无应答

  ——您好,请问您找谁?请问您有什么事吗?需要帮忙吗?

  ——哦,抱歉,这个我还不太清楚,我可以帮你问一下。

  对待同事

  a. 上班时进幼儿园见到园里的工作人员,均应问"你好""早上好"或点头致意。

  b. 在幼儿面前对同事不直呼其名,用幼儿角度的称呼:X老师、X麽麽,忌用生活中的称呼小X、老X……言谈间不涉及他人隐私。

  c. 提出意见——我对这件事有看法,因为……

  d. 提出建议——我想,能不能这样,……,供参考。

  对小朋友和家长

  问候语——你好!小朋友好!宝宝好!早上好!等。

  请求语——请、请稍等、打扰您了、麻烦你帮我等。

  感谢语——谢谢、非常感谢等。

  抱歉语——抱歉、对不起、很遗憾、请原谅等。

  道别语——再见、明天见、待会儿见等。

  宽容语——没关系、不客气、应该的等。

  打电话

  a. 打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说事。如:"喂,您好!我是中心幼儿园X班的XX老师,你是某某的妈妈吗,是这样的……"

  b. 接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询问。如:"喂,您好!佳佳幼儿园X班XX老师,请问你找谁?"或"您好!我是XX有什么事吗?"

  c. 放电话——等对方放下电话,然后再挂机。

  四、日常交流中的禁忌

  1.当家长打电话或亲自来为生病幼儿请假时

  用语:谢谢您通知我们、病情怎么样、您别着急、孩子病情稍好些,可把药带到幼儿园,我们会帮您照顾的。

  忌语:知道啦、好的、没事的。

  2.当幼儿遇到困难时

  用语:别着急,我来帮助你、你能行,再试试、有不会的,请老师或同学帮忙、不错,有进步了、挺好的、加油。

  忌语:人家都会,就你不会、你做不完就别XX、你就吃行,什么都不行。

  3.当幼儿无意出现过失时

  用语:伤着没有?下次要注意、不要紧,老师帮你、勇敢点,自己站起来、有大小便要跟老师说。

  忌语:你怎么那么傻、你自己给擦了、真讨厌、你怎么回事。

  4.当幼儿出现打闹等不良行为时

  用语:怎么回事?有事好好说,不能动手、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找老师、别人打你,你高兴吗?这样影响多不好、相信你们是知错认错的好孩子,以后不会再做这种事。

  忌语:你们两个到外面去吵、看你们吵到什么时候、现在你们打吧,让大家来看看谁赢。

  5.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事故主动向家长报告

  用语:真对不起,今天……、你别着急,是……、麻烦你观察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时,需要我们做什么,您尽管与我们联系。(次日未来园,主动打电话询问)幼儿园园长联盟园长的好帮手

  忌语:指责孩子,推诿责任。

  6.放学时家长晚接孩子

  用语:没关系,不着急、请商量好谁接,免得孩子着急、准时来接孩子,孩子会更觉得家庭的温暖、帮助家长是我们应该做的、孩子玩得很自在,晚点接没关系。

  忌语:明天早点接了、你怎么老是那么晚、我终于可以下班了。

  7.找个别家长谈话

  用语:对不起,耽误您一会儿时间,反映一下XX小朋友*期情况、在……方面要……希望您给予配合(态度*和,说话和气、委婉)

  忌语:XX一点不聪明、太吵了、在班上属于中下等、真让人心烦,小朋友也讨厌他。

  8.家长送孩子随意及走进教室

  用语:家长请留步,让孩子学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请您放心、孩子们正在用餐,请您留步。

  忌语:家长不要进来!走来走去不卫生、让他自己放书包得了。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4)

——PPT教学设计(十)份

  PPT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从爱提问到会提问。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爱提问。

  能对一些流行的说法、观点大胆质疑。

  能在动手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究,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知道,爱提问。

  对流行的一些说法、观点不盲目相信,能合理怀疑。

  感受并体验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法布尔的图片,读物《昆虫记》;厨房图片,校园一角图片,伽利略和比萨斜塔图片

  2、同学们回家观察厨房,试着提些问题;选择校园熟悉的地方,仔细观察,记下想提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我们认识了自然界中许多有生命的物体,并深入研究了水和构成我们的生活物质的材料,大家一定积累了许多的问题。这个单元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大家的问题。本单元我们要学*的是《提出问题》,今天我们首先来看怎样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授:懂得怎样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一)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

  1、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提出问题的。出示法布尔的图片以课文中介绍的法布尔的事迹为例,指出可以像法布尔那样在仔细观察中提出问题。介绍读物《昆虫记》。

  2、出示校园一角图片,讨论我们在观察校园里的生物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

  (交流:如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地方吗?栽在密封罐里的小草靠什么存活下来?)

  3、出示厨房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厨房后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如:锅盖上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用布包着锅的把柄就不烫手了?

  洗碗盆放水时,水为什么会形成旋涡?)

  (二)对一些流行的说法提出怀疑。

  1、教师讲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学生讨论:你对哪些结论产生过怀疑?

  2、你对哪些流行的说法有怀疑?

  例如:金鱼喂太多会胀死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

  “冬虫夏草”就是冬天变成虫子,夏天又变成草的一种药材。

  指导讨论,你还有哪些疑问?

  (三)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也能提出问题。

  活动:请大家来作折飞机的游戏。折好飞机后飞一飞,看看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纸飞机会拐弯?

  什么样的纸飞机飞得远?

  什么样的纸飞机在空中停留时间长?

  动动手,把你提出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三、小结

  如何理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PPT教学设计 2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斜面的作用》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1块搭斜面的*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结合影视导入新课

  播放学生喜爱的《头文字D》动画片的赛车过盘山公路的录象。

  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

  (学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 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

  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

  2、 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3、 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4、 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实验要求:

  1) 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

  2)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

  3) 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

  4) 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

  斜面的状况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A B C D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5、 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

  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一下?

  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预测 坡度越大,用力越( )

  坡度越小,用力越( )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

  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均值填入表中P17)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4)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总结。

  四、巩固与拓展

  1、现在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如我们的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螺丝、大桥……)

  用纸片演示螺丝的斜面。

  PPT教学设计 3

  教学重点:

  1、继续学*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5、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法:对话法情境法

  学法:默读法圈点勾画法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默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整体感知。(教师出示生字词)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3、这几只猫的外形和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4、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5、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一 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一34段 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三、文章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其中前两只活泼有趣,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朗读并感悟。

  提问:1、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两只可爱猫的篇幅不如一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我家三只猫最后结局都是亡失,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四、精读赏析:15一一3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案发现场: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吗?

  事实真相:鸟被另外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这只丑猫!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1)在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2)为什么会造成冤案,我的过失是什么?

  教师小结:根本原因就是“我”对那只丑猫有偏见!

  明确:对三只猫,我和家人的感情是有区别的。正因为我的偏见,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所以,较前两只猫,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更加难过。

  8、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延伸:感悟

  六:主题:应善待生命、关爱弱小勿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七: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应该善待生命、关爱弱小

  不要主观臆断、妄下断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作者家里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作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有快乐、有心酸、有愤恨,甚至有无尽的懊悔。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

  二、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的语句、抒情的语句、耐人寻味的语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被描写对象的特点,并自然而然地将人物情感蕴抒情:将内在的情感外显化,更利于情感的抒发,感染人,打动人。

  耐人寻味:“至此好久不养猫”“永不养猫”,不能忽视的句子,蕴含着作者不愿言表又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技巧方面有那些特点?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得猫一一养猫一一亡失一一再得猫一一再养猫一一再亡失一一复得猫一一复养猫一一复亡失一一永不养猫。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首尾呼应、设置伏笔:文章开头交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抛出线索,总领全文,结尾以“我记永不养猫"收篇,开拓新意,照应开头。伏笔的表现: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可谓连珠缀玉、浑然天成。

  3、鲜明的对比:之前我们非常喜爱前两只猫,使之和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后者的命运更加悲惨,以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更加突出“我”过失之大,悔恨之深,有力地突出文章中心。

  4、第一人称:文中的“我”是猫的主人,喜欢前两只猫。既是目击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便于直接抒情,解释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三、课外练笔:以“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为题写一篇500字的作文。

  四、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语言之妙结构之巧

  PPT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惯。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引入学*:

  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说说: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

  二、电池的分类:

  1、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

  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自己可不可以随意去解剖电池?

  2、学*课文在的短文,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污染环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

  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

  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

  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

  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

  1、学生结合课文中插图读懂制作方法。

  2、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

  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或社区、街道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里去。

  PPT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知道指南针、造纸、印刷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

  1、谈话导入: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在祖国这片辽阔和肥沃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你的头脑中,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到课题上(板书课题:从四大发明说起)。

  例:有人说到了四大发明或其中的一件,那么教师就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被称之为“四大发明”之一,你还知道其它三项伟大发明是什么吗?

  如果没有人说到这一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这样说:是啊,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我国还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呢,你知道分别是哪四种伟大的发明吗?

  二、交流话题

  1、学生自读课文3-6页:读读文中的插图和文字,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2、交流:

  (1)你从课文中学懂了什么?

  ①什么时候有了这项发明?

  ②这项发明在历史上曾经改变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③这项发明对世界文明有怎样的贡献?

  (2)关于这项发明,你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3)从刚才自己的学*和与同学的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现在心里想说的话。

  (交流时注意:一项发明一项发明地说,可以让学生展示一下搜集到的照片等材料,这样可以更直观。)

  (4)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吗?

  三、小结话题

  1、学了今天的课,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2、小结:是啊,我们祖国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有那么多伟大的发明,这些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真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PPT教学设计 6

  教学要求:

  1、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累积,以真实为基础,自信的展现自己身上的优点。

  2、有勇气尝试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验挫折和困难,感受成功和快乐,努力使自己成为勇敢、自信、求上进的人。

  总第19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这节课一开始请同学们听一段声音。(播放声音)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板书:喝彩

  什么叫做喝彩?

  你们见到过喝彩的场面吗?人们在为什么而喝彩?

  5、小结:

  在生活中,值得我们喝彩的人和事很多很多,精彩的表演、崇高的品质、卓越的成就都令我们情不自禁地为之喝彩。但是我们大家往往*惯

  于为别人喝彩,而你是否想过,也可以为自己喝彩呢?(板书:为我)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这节主题就是《为我喝彩》

  1、谁先来为自己喝个彩?

  有勇气第一个站出来,就值得我们为之喝彩!

  2、不少同学还没有想好是吧,那我们先开个小组交流会,请每位同学将自己认为最值得喝彩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如果有与众不同的

  ,还可以申请“专利”哦

  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其间指点。

  听了那么多同学的发言,你们认为哪些人最有资格拿到“专利”呢?为什么?(因为独特,富有个性)其实,再仔细想一想大家刚才的发言,不

  知你们发现没有,这些值得我们喝彩的地方大致可以归为几个方面。比如说:自信勇敢、活泼开朗就属于性格特点方面的闪光点。那么爱好绘画

  ,精通乐器等等呢?还有助人为乐、热爱劳动呢

  (出示: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精神品质)

  同学们说得非常对,现在你知道自己刚才是在为自己什么上的特点喝彩了吗?

  3、 小结:抓住了自己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或精神品质中的独特而富有个性的闪光点作为我们这次作文的描写对象,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总第20课时

  三、故事:《为我喝彩》

  1、听故事《为我喝彩》

  2、分析:“我”为自己的什么而喝彩?那他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表现自己这个闪光点的呢?

  四、畅谈感受活动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倾心交流各自的感受,做到既藐视困难又勇敢的进行挑战,超越自我,强化信心,做生活的强者。

  PPT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3、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

  【重难点】

  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收获的季节。

  1、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看电视、亲身体验等多种形式,了解本地区秋天的收获情况,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

  2、小组交流:同学们将自己观察、访问、看电视、亲身体验等情况和感受进行交流。可采取模拟表演等方式进行。

  二、珍惜劳动成果。

  1、围绕丰收果实是怎样得来的,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2、学*古诗、古训。

  古人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首《悯农》道出了先人对于粮食的珍惜与重视。多么朴实的感情,多么实在的道理啊!节约是美德。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首诗,珍惜粮食,爱惜食物,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

  三、举办丰收展。

  1、请学生将自己准备的秋天的果实拿出来。

  2、每个学生在集体前面介绍自己带来的果实的名称、特点等。

  3、将准备好的秋天的果实分类摆放在一起,举办丰收展。

  4、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将这些秋天的果实留下来。

  四、大家来品尝。

  1、小组合作,洗净手和水果后,削皮切块或去壳。

  2、每组做1个水果拼盘,比一比谁的拼盘有创意,水果色彩搭配得当。做拼盘时,不允许用手直接拿水果,必须用筷子。

  3、品尝水果拼盘。

  请学生蒙住眼睛品尝,并说说自己品尝的是什么水果,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PPT教学设计 8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课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

  (1)口算:

  50×2=100 50×20=1000

  25×4=10025×8=200 25×12=300 25×40=1000

  125×8=1000 125×16=200

  125×24=3000125×80=10000

  通过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就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

  板书:5×225×4125×8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30×(□×□)

  125×8×40=(□×□)×□

  (3)计算:

  43×25×4 25×43×4

  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

  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小结: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加以区分。

  (4)师生比赛,看谁直接说出结果速度快。

  25×42×4 68×125×8

  4×39×25

  (5)对比练*:

  4×25+16×25

  4×25×16×25

  (25+15) ×4

  (25×15)×4

  46×25

  (40+6)×25

  49×49+49×51

  49×99+49

  (68+32)×5

  68+32×5

  学生小组分工后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内交流。

  汇报。

  二、小结

  学生谈收获。

  PPT教学设计 9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一、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

  ⑴ 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

  ⑵ 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

  ⑶ 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

  ⑷ 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

  ⑸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PPT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104页第23课《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学*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插图卡片。

  【设计思路】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讨论学*。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谈话导入:

  世上谁是你最亲的人?最爱你的人是谁?

  (用一首歌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2、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三个儿子他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妈妈的。

  (出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根据文内注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

  2、以游戏形式学*生字,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宝宝的。

  三、小组合作,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以下三个问题,继续阅读课文:

  1、这件事发生在哪里?

  2、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3、三个妈妈提水时,三个儿子怎样做?

  四、加深巩固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

  2、表演巩固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3、提问:

  你喜欢谁?为什么?

  4、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5、提问:

  三个儿子中,你们最喜欢谁?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谁吗?

  6、教师小结:

  老师喜欢歌声嘹亮的儿子,也喜欢力气大,能翻跟斗的儿子,却更喜欢体贴、关爱妈妈的好孩子。

  思考: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五、课文延伸

  *时你是怎样孝顺妈妈的?以后又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 聪明 有力气 翻跟斗

  一个 爱唱歌 好听 唱着歌

  一个 不特别 接过水桶

  老爷爷: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5)

——数学教学课件范本5份

  数学教学课件 1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并且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补0占位的意义.

  2.能正确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旧知识的复*,引导学生探索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且理解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想补0占位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卡片若干张或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42÷2 62÷31 66×4 75÷5

  51÷3 84÷2 54÷27 20×40

  2.说出下面各题的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商是几位数?(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3.笔算:(教师出示题目,找个别学生板演.)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

  (1)教师用卡片出示

  (2)教师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口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商是多位数且商中间有零的计算法则.

  2.教学例13.

  (1)出示例13:2835÷27

  启发思考:首商写在什么地方?商是几位数?学生试做.

  引导学生讲述: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之后,百位上的余数是1,把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是13,比被除数27小,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教师列竖式板书(注:0字用彩粉笔写上,提醒注意):

  (2)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呢?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们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对着哪一位商0,然后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3)继续试商:第二次除,当移下3后,13不够除,直接移下5,这时商5不行,因为商已确定是三位数,不写0,商便成了两位数15了,0起到占位作用.

  师生共同解答:

  (4)师生共同小结: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要对着哪一位商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反馈练*.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除数是两位数,,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哪一位上面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可通过先确定商的位数的方法来检查商中间是否丢掉了0.

  数学教学课件 2

  一、学*目标:

  1.添括号法则.

  2.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完全*方公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理解添括号法则,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合理利用

  难 点: 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中适当添括号达到应用公式的目的.

  三、合作学*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 (2)4-(5+2) (3)a+(b+c) (4)a-(b-c)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变号;

  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a+b-c=a+( ) (2)a-b+c=a-( )

  (3)a-b-c=a-( ) (4)a+b+c=a-( )

  2.判断下列运算是否正确.

  (1)2a-b- =2a-(b- ) (2)m-3n+2a-b=m+(3n+2a-b)

  (3)2x-3y+2=-(2x+3y-2) (4)a-2b-4c+5=(a-2b)-(4c+5)

  添括号法则:添上一个正括号,扩到括号里的不变号,添上一个负括号,扩到括号里的要变号。

  五、精讲精练

  例: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x+2y-3)(x-2y+3) (2)(a+b+c)2

  (3)(x+3)2-x2 (4)(x+5)2-(x-2)(x-3)

  随堂练*:教科书练*

  、小结:去括号法则

  、作业:教科书*题

  数学教学课件 3

  一、解析教材内涵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了*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前两节一样,教材先通过小轿车车窗玻璃是梯形的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要求又有提高,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里仍然要运用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方法,但是从教材中学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与途径多了,可以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摆的方法;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也可以转化成*行四边形进行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

  (1)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2)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

  (3)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还可以:从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将梯形剪开,拼成一个*行四边形,等等。

  策略与方法: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能力的提高。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的学*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3)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 复*导入

  1、单元知识梳理,揭示转化思想

  师:同学们,我们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已经学*了*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那谁来说说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2、导入主题

  师:我们都是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研究面积。看来转化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借助这个方法来研究梯形的面积。(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三、利用转化,实践探究

  1、初步的想法,互受启发

  师:同学们来看,这是一个梯形。现在呀,就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利用转化的方法知道梯形的面积怎样来计算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知。

  师:大家这样一说,我们的思路就打开了。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同学们没有说到。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个学*提纲深入地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借助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填写学*单,小组进行交流。

  3、交流反馈(学生拿学具到实物展台汇报,教师拿事先预设的大教具评价,记录)

  预设:代表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这个*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

  s=(a+b)×h÷2

  代表2: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另一个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

  =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

  =ah÷2+bh÷2

  代表3:我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而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梯形的上底),三角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 *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ah+(b-a)h÷2

  代表4:把梯形上下对折,沿着折痕剪开成两部分,并拼成一个*行四边形,*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2,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

  (a+b) ×(h÷2)

  4、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用字母式表示了出来。大家来看:教师将以上的公式整理成统一的公式。

  5、找联系,字母归一

  师:看来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总结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四、课堂练*,知识巩固 学生练*本打8个格子,训练小组长批改。

  1、口答:列式计算。(梯形图形3道)

  2、解决问题 (梯形大坝)

  3、车玻璃贴膜。(4个条件)快速列式?今后要选择需要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4、篱笆问题 (书中课后练*)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在本子上列出算式,自批。

  靠墙边围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课件出示:闪3条边,闪上下边。为什么是3条边?

  五、课堂反馈,作业预留

  1、基本练*数学书90页第1题

  2、解决问题:90页第2题、124页

  3、变式练*:97页第1题。

  4、阅读作业:①、还有哪些方法?②、阅读数学书。

  数学教学课件 4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

  师:这两个你们喜欢吗?那你们喜欢谁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师:这样吧,我们调查一下,如果你喜欢松鼠的就用水彩笔把你的姓名写在红色纸片上,如果你喜欢熊的,就把你的姓名写在绿色纸片上,如果你两个都喜欢,你可以在两张上都写上你的姓名。

  师:写好了吗?

  师:为了方便,我们调查一个组好不好,请第二组的同学把你写的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如果你两个都喜欢的话,可以把你的两个姓名分别贴到他们的下面。

  2、 学生上来贴图

  3、 观察黑板上贴的情况,问: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你发现了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

  师:那么,喜欢ZIP和ZOOM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说(可能有人说12人也可能有人说其他的数)

  二、探究:

  1、 四人小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喜欢ZIP和喜欢ZOOM的人数。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如果还有意见,就让一个学生站起来,给全班同学数数,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确定12人。)

  师:那么,实际是12人,可是计算出来是其他的呢?原因在哪里?

  生回答

  师:哪些同学重复计算了,谁上来给大家找一找?

  请学生上来找出重复的人数,(师:贴哪里?)学生贴

  师:重复的有6人,算了两次,而实际应该算一次,所以我把他重叠起来。(教师说着把这6人的纸片重叠起来)

  师:刚刚,我们把他分成两类这样贴,很容易出错,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一些图、表或者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把这份名单再整理一下,使我们清楚地看出喜欢ZIP的有哪些人?喜欢ZOOM的有哪些人?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人?能不能?

  生能

  师:那这样吧,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合作之前给大家几点合作建议:

  出示合作建议:

  (1)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打算用怎样的图或表来表示?

  (2)四人小组动手在纸上画出方案。

  2、展示并介绍方案

  师:通过小组同学的努力,我发现我们的同学都已经有了方案,那哪个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时候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1) 请学生上来展示成果,并介绍方案。

  (2) 重点介绍集合圈图

  3、看着集合圈计算总人数。

  师:那么,现在你知道喜欢ZIP和ZOOM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吗?生报一遍

  三、巩固练*:

  1、把下面的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说几个)那他是怎样行动的呢?那么,这些动物是怎样行动的呢?(出示)请你按照他们的行动方式把他们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圈里。

  师:先请同学们说说怎样填,既快又不会错?

  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师:那你是怎样填的呢?问:这部分表示什么?这部分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这个大圈表示什么?

  2、 计算三(1)班加语文和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同学们喜欢动物的情况,下面,我们走进三一班去了解以下他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请看这里。

  (1) 出示名单

  (2) 根据表格画出集合图

  师:先请你根据这表格,画出集合图。

  先让学生画出集合图。

  教师边巡视边说:怎样画既快又对?

  (3) 展示集合图:

  (4) 放手让学生计算人数

  (5) 汇报,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3、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师:其实在我们*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可以举例说一说吗?

  4、我家招待客人,这些客人喜欢吃糖果的有4人,喜欢吃花生的有6人,喜欢吃花生又喜欢吃糖果的有2人,那么我应该准备花生多一点还是准备糖果多一点?

  (1)说说应该准备什么多一点。

  (2)提高:计算我家到底来了几个客人。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数学教学课件 5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3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重点难点:

  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写数、读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4)讨论:33中的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各表示什么?为什么同一数字表示的意义却不同呢?

  2、教学100的读写。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练*八第5-7题。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写数时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

  读数时,十位上有几个十就读“几十”,个位上有几个一就读“几”。

  教学反思:

  在情境中引入读写数的必要性,又通过计数器让学生认识数位,明确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从而掌握了读数写数的方法,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深化了对数及数位的理解,掌握了100的读写方法。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6)

——说课PPT课件实用5篇

  说课PPT课件 1

  一、说教材

  《葡萄沟》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族老乡。课文最后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热情洋溢的句子作为概括性的结语结束全文。全文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祖国,爱家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11个生字,理解“茂密、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情感目标:通过读文,增强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 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说教法学法 :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根据我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能力,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情景教学法 谈话引导法 读悟结合法 多媒体解惑法

  合作探究学*法 联想法 感情朗读法 品词赏句法

  六、说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课,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结束语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下是我教学本课的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走进葡萄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学文的积极性,我采用了以下导课方式: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吃水果,谁来跟大家聊聊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老师巧妙过渡: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看你通过看图片能不能猜出这是哪里?是哪个民族?(多媒体出示)板书课题,指导“葡萄”的读音,再写沟字,指导区分葡萄和葡萄沟的不同.

  请同学们走进葡萄沟,看看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学*字词,感受葡萄沟

  1、读准下列词语:

  蜜桃 成熟 梯田 茂密 凉棚 阴房 碉堡 吃够

  茂密 钉子 ***族 新疆吐鲁番 热情好客 蒸发

  (引导孩子区分密、蜜,并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

  密:茂密 秘密 告密 密林 密不透风

  蜜:甜蜜 蜜桃 蜜桔 蜂蜜 甜言蜜语

  2、读准下列多音字:

  好地方 干活 分开 钉子

  好客 葡萄干 水分 钉着

  (三)细读课文,欣赏葡萄沟:

  学生在读准了生字字音后 ,就扫清了读文的障碍,此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交流则水到渠成。而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不仅是对葡萄沟的赞美,更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从这句话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读、思、悟、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与文本进行融合,真正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安排学生浏览课文,找到这篇课文的点睛之笔。对孩子来说,这非常容易。

  此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读、划、思、交流,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此时,顺学而导,引领孩子依次走进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并用“ 因为------------------------,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作为总结,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彰显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老师无非就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引领者。

  1、学*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水果这么多,口水要流出来了,带着你的口水美美地读一读吧!)

  完成“葡萄沟------------- ,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填空

  2、学*第二自然段

  葡萄沟以葡萄而闻名,那这里的葡萄种在哪里,长得怎么样呢?请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

  在这段的学*中,我把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积累词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但同时对课文的理解又提升了孩子读的水*和层次。特别是第二句和第三句。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指导学生理解“茂密”“凉棚”

  (3)、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在这个句子的鉴赏中,我采用了朗读、品味、换词的方法引导孩子体会葡萄的多、美,接着出示图片,让孩子用学到的语言描述图片上的葡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做到了学以致用。葡萄长得这样惹人喜爱,我们要感谢勤劳的***族老乡,如果这时你去那儿,***族老乡一定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太热情好客啦!

  此时让孩子完成“葡萄沟------------- ,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填空,孩子们一定会用自己不同的解读送给老师一份份惊喜。

  3、学*第三自然段

  我们经常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学*第三自然段,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质疑上。读了这一段,你对哪些内容不不懂,可以提出来,同学之间能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老师帮助。实际上,学生不了解的就是“阴房、样子像碉堡”这些距离我们表较远的事物,我采用了实物出示的方法帮助孩子解除困惑。

  这儿挨着火焰山,气候干热多风,才使得这里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驰名中外!所以我们说:“葡萄沟------------- ,所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五)、迁移延伸,走出葡萄沟:

  把葡萄沟的美景讲给家人或朋友听,并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七、说板书

  我设计的板书不仅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水果品种多

  葡萄多、甜、美

  葡萄沟 葡萄干 色鲜味美好地方

  老乡勤劳热情好客

  说课PPT课件 2

  一、说教材

  《尊严》是四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题目简单却耐人寻味,它摘自于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一句评价语中。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最终得出他是个有尊严的人。课文对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散见于课文中,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自尊人格的品质。另外除了正面描写外,作者多处采用了侧面烘托,如:其他逃难者的表现和杰克逊大叔的评价等。特别值得揣摩的是杰克逊对女儿说的那句话:“别看他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让人感动泪流,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特别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初步形**生观和价值观之际,对尊严话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通过看图,谈体会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年轻人请求、坚定的语气,初步学*默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期待

  1、借助媒体或课件等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害。人们由于遭灾而饥饿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进入情境。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到哪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关于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同时对文中“骨瘦如柴”、“狼吞虎咽”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有体会。

  3、导入课文内容。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可有一人例外。他是谁?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

  (此处落实默读的训练要求和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的注意点:“惬意”这个容易读错的词,帮助学生正音、释意

  生字教学中抓住读音的重点是尊、呈、善。字形的重点是堪、款、瘦,采用观察和范写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书写。

  2、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说第一节,设问: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给这群逃难者食物是出自什么心态?学生了解到是一种施舍,是一种不*等的交易,为下面年轻人不肯白吃东西作了情感铺垫。接着请学生概括年轻人怎么做?

  年轻人不愿意不劳而获,他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三)研读言行,体会尊严

  1、启发学生抓住矛盾质疑深入理解课文:年轻人是否不如其他逃难人那么饥饿呢?默读课文,来找到相关语句,体会年轻人的饥饿和困乏。

  ①逃难人的外貌描写: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此句因年轻人也是逃难者这一,故也能体会出他的疲惫、困乏。)

  ②外貌描写: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③动作描写: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此刻产生了第一个矛盾冲突,他这样饥饿为什么不肯吃呢?这样激起了学生阅读兴趣,产生思考的欲望。

  2、感悟年轻人的语言

  (1)默读课文3-5小节,划出年轻人说的话。

  (2)引读年轻人的语言:教师用语言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读书,为下面自主感悟作铺垫。

  (3)进行角色转换:你如果这样饥饿,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呢?用意是让学生与年轻人产生鲜明的反差,更激起他们深入探究其不肯吃的原由。

  (4)再读感悟,写会。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细细追究年轻人心里真实的想法。: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付出劳动后才肯吃这份食物。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做人的根本。

  (5)组织交流

  3、侧面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找出杰克逊大叔的心里想法,谈谈体会。感受他对这位年轻人的赞赏之情。

  (2)他为什么要给他捶背的活,明确他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一方面是尊重他的人品,另一方面是在不伤害他自尊的情况下为他能吃饭找个台阶,担心他会饿坏了。这样让学生感悟到一点只有自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为揭示中心埋下伏笔。

  (3)给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加上提示语。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信息综合融入在情景对话中。

  (四)人物评价,质疑“富翁”

  1、引读课文第六节

  师语言导入:面临饥饿,还想到要保存自己的尊严。年轻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难怪杰克逊大叔把他留了下来,很快他成了()。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这么评价年轻人:“()”。

  2、学生质疑:他什么都没有,可为什么说他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尊严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为中心的揭示提供了思考的支撑,可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的个人解读、感悟与其他同伴的想法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火花,完善自己的认识。

  3、集体交流,完善解读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了,集体交流为他们搭设了很好的舞台。教师点拨:尊严是自尊自强的骨气,是人生的底价,坚信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尊重换来尊重。

  4、抓“富翁”与“尊严”之间的联系: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使学生的情感和文中人物内的情感产生激烈的碰撞。加深了理解,突破了难点。

  5、综合评价人物:你觉得这个年轻人会成为富翁吗?为什么?你想对杰克逊说些什么?

  引读结尾一节,事实证明杰克逊大叔的见解是正确的。20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正如当初杰克逊预言的那样,再次齐声朗读那句评价语。

  (五)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尊严是贯穿于文中年轻人的言行中,看似故事的*淡记叙,却蕴涵着尊严的深意,我设计了一整体的回归,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再次去感知故事,把握人物。“作者为什么要以‘尊严’为题呢?引导学生懂得: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教师的总结语不仅升华了文章中心,更是留给学生一份回味,一种思考。以次来总结全文,可谓画龙点睛。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收集和尊严有关的一、二句名言背一背或收集有关尊严的小故事读一读,写写体会。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说课PPT课件 3

  设计思路:

  本组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本课是落实本组训练重点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我”对三十年前和闰土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两人之间儿时真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喜爱、佩服和怀念的情感。本课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2.主要采用自主的学*方式, 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给学生自行探究,帮助学生学会学*。

  3.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胯、匾、缚、稻、猬、谓、汛”,理解“一柄、胯下、刺猬、所谓、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设计说明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 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 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 (板书: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句子。

  (二)出示词语(展示课件第三屏) “猬”和“谓”字的意思。

  (三)集体交流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其间──其中 无端──无缘无故 素──向来 如许──如此 希奇──稀奇

  (四)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引入形象,初识闰土

  (一)过渡: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与他分别三十年了,但“我”时常想起他,常常惦着他。每当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鲁迅文章中的有些词语较为深奥,理解后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根据部首区别

  (二)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另外的学生 边听边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段中用了哪个词将景、人、物有机 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抓“其 间”一词)

  (四)课件播放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结 合观察图画朗读第一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四 屏)

  (五)尝试背诵这一段。 四、抓住外貌,喜爱闰土

  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画面之美,文字之美并积累内化语言。

  (一)过渡:这一年,“我”家轮到了大祭 祀的值年,需要一个人来看管祭器,闰土因此 来到“我”家,我们于是相识了。

  (二)默读第四自然段,用“____”画出 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描写中可以 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一组句子: 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正在厨房里,圆圆的脸,头戴一顶毡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 毡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展示课件第五 屏)

  1.学生读句子。

  2.比一比,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可爱。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

  3.自由读,指导朗读,读出闰土的健康、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让学生 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 特点)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与闰土初次见面,对这位朋友 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节课,我们再与他好好交 流。

  六、作业

  背诵第一自然段。

  说课PPT课件 4

  一、说教材

  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主要是通过课文来进行观察自然、保护环境的延伸和拓展。其中《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学常识为主的叙事文章。它以事情发展为顺序,讲述了我和同伴去旅游时看到一只幼龟被嘲鸫啄食。他们不顾向导的劝阻,让向导把幼龟放入大海,结果指使更多的海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截然相反的结果。

  通过本篇的教学,继续学*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之道。

  这篇课文我准备了两个讲授,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生字;理清脉络,讨论段落划分。第二课时:复*生字,朗读课文,读后谈感受;教学课文,理解词语,总结全文。

  我着重讲第二课时,针对可是的安排和学生的认知实际,我确定以下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反之则会弄巧成拙;

  2.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词语,体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意;

  3.基本技能目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说教学要点

  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是重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难点。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本科选用了“细读,精读,默读整体感知;讨论体会”为主的教学方法。为什么寻用这种方法呢?本课是一篇丰富学生见识,使学生受到启发的文章。精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默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思考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说学法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这节课可知导学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学*方法,知导学生以朗读来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说学生情况

  中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大自然,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借助本课的学*,对他们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有很好的帮助。

  六.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 一)释题

  板书课题,什么是“道”?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自然界究竟有什么规律呢?

  (二)回顾

  1、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么?

  2、出示图片,了解太*洋绿龟的相关知识。

  (三)紧抓蠢事,引入探究

  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理解“愚不可及”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令作者如此后悔呢,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件怎样的事。

  (作者他们救了一只幼龟而害了许多只幼龟。)

  概括板书“救龟”──“害龟”。

  “救龟”与“害龟”分别是哪几段?(3~4,5~8)

  (四)抓关键词,学*“救龟”(3~4)

  读读第三段,你觉得这一段里值得你积累的词语有哪些?(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找到这两句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用你的动作来说明这两个词的意思。(指名表演)

  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幼龟非常谨慎,写出了“侦查”之意。)

  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幼龟很谨慎,你知道是哪个么?(突然,说明其动作快。)

  齐读第三段

  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啊,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啊,咱们来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找找游人和向导不同反应的词语。

  1、游人:紧张 焦急 呼喊

  2、向导: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冷淡

  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如果你是幼龟,你会怎样感激向导呢?

  (五)学“害龟”,体会心情

  1、故事到这里结束,该是完美的结局。可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指名读5、6段,看图,想象惨状,体会“饱餐一顿”。

  2、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由于得到错误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龟爬了出来,成了食肉鸟的美餐。我们真是干了一件_____的事。此时此刻,作者和同伴们的心情怎样?吃惊、震惊、后悔、自责。

  3、填上适当的词语,读句子。

  同伴( )地说:“天哪,看我们做了什么!”

  (六)明道

  1、沙滩上的惨剧正在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补救。读第七段,把描写向导和我们的动作的词语画出来。此时的心情怎样?

  交流:摘下、放进、抓起、奔跑。

  此时向导和我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这些幼龟──赶紧、迅速、气喘吁吁)

  朗读体会心情。

  2、我们的补救有效果吗?尽管我们竭力抢救,可不少幼龟还是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读第八段。出示句子: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我们此时会想些什么呢?

  向导由若无其事到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么样?

  3、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说的那句话(出示)还会劝告他吗?你还会哀求他吗?还会去指责他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现在你对向导的话,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七)作结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课外探讨;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七、说板书

  自然之道

  救 害; 游人:紧张 焦急 呼喊── 震惊 悔恨

  向导:冷淡 极不情愿 ── 悲叹…

  说课PPT课件 5

  设计思路:

  本组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本课是落实本组训练重点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我”对三十年前和闰土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两人之间儿时真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喜爱、佩服和怀念的情感。本课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2.主要采用自主的学*方式, 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给学生自行探究,帮助学生学会学*。

  3.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胯、匾、缚、稻、猬、谓、汛”,理解“一柄、胯下、刺猬、所谓、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设计说明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 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 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 (板书: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句子。

  (二)出示词语(展示课件第三屏) “猬”和“谓”字的意思。

  (三)集体交流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其间──其中 无端──无缘无故 素──向来 如许──如此 希奇──稀奇

  (四)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引入形象,初识闰土

  (一)过渡: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与他分别三十年了,但“我”时常想起他,常常惦着他。每当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鲁迅文章中的有些词语较为深奥,理解后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根据部首区别

  (二)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另外的学生 边听边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段中用了哪个词将景、人、物有机 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抓“其 间”一词)

  (四)课件播放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结 合观察图画朗读第一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四 屏)

  (五)尝试背诵这一段。 四、抓住外貌,喜爱闰土

  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画面之美,文字之美并积累内化语言。

  (一)过渡:这一年,“我”家轮到了大祭 祀的值年,需要一个人来看管祭器,闰土因此 来到“我”家,我们于是相识了。

  (二)默读第四自然段,用“____”画出 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描写中可以 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一组句子: 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正在厨房里,圆圆的脸,头戴一顶毡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 毡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展示课件第五 屏)

  1.学生读句子。

  2.比一比,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可爱。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

  3.自由读,指导朗读,读出闰土的健康、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让学生 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 特点)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与闰土初次见面,对这位朋友 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节课,我们再与他好好交 流。

  六、作业

  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7)

——音乐教学课件范文5份

  音乐教学课件 1

  一、音乐器材室由专人负责,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二、一般音乐器材应上架、摆放整齐,保持整洁。根据器材的不同性能、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震、防碰等工作

  三、各种器材、设备要建账登记,定期按照学校标准清查,对新购置的器材,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库方能进入器材室。

  四、要严格执疗器材的领用、借用管理制度。损坏、丢失、报废器材均按有关规定办理。

  五、学校音乐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使用,不准外借。使用器材完毕,应清理整洁,及时归还上橱。

  六、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音乐教学课件 2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两部音乐作品《草原小姐妹》(草原放牧)欣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和艺术作用;了解怎样鉴赏音乐,提高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并理解音乐中所富含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放牧》第一主题的曲调,体验情感,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所发挥的的艺术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理解音乐是如何通过要素来表达情感的。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高中生都喜欢听流行歌曲,因此询问学生*时为什么喜欢听,引出音乐可以表达思想,可以增添生活情趣。

  2、提出音乐的这些好处后,进而引发学生思考,音乐史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表达它的想法的呢,或者作曲家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乐思的。提问过后引入新课。

  二、 新课讲授

  1、初步学*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音色: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2、依据教材上所示例运用讲授法着重讲解节奏、力度和速度。

  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3、作品鉴赏

  通过鉴赏作品《草原小姐妹》之《草原放牧》体会音乐要素和音乐语言的作用

  (1)先为学生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草原小姐妹》是根据蒙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表现了她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提问并请学生讨论乐曲的风格。

  总结出乐曲清新活泼,充满活力,并具有浓郁的内蒙民间音乐色彩的特点。

  4、选段欣赏

  (1)先聆听“引子”部分,提问这是什么主奏乐器?为何要用这种乐器表现小姐妹的形象?

  通过学生回答得出答案:琵琶,小姐妹的主导动机,能很好的塑造英雄形象。

  (2)欣赏乐曲“第一主题”思考音乐刻画小姐妹怎样的形象? 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说明理由。

  与学生共同得出答案: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和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之后教师补充,这是根据吴应炬作曲的电影动画片《草原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也是本协奏曲的主要主题。速度小快板,节奏轻快,对形象的塑造恰如其分。

  (3)以同样的方法再鉴赏“第二主题”,从而总结出“第二主题”缓慢的速度、宽广的节奏、起伏的旋律、柔和的音色和力度,表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和主人公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三、巩固提高

  再次整体欣赏乐曲,并跟随音乐轻声哼唱,加深乐曲印象。并回顾乐曲中音乐要素和语言的运用。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乐曲通过音乐要素,非常好地塑造了音乐形象,包括人物、情景、风景等。音乐张弛结合,有起有伏,动静相宜。并布置作业希望大家下课后找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运用“抓住音乐要素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进行鉴赏。

  五、板书设计

  主要以PPT 的形式呈现。

  六、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课件 3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四)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五)总结

  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浪漫主义大都表现个人主观情感,热衷于不同寻常的事物或异国情调的题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

  (六)收集中外艺术歌曲。

  音乐教学课件 4

  活动内容

  风儿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唱准休止符和弱起旋律。

  2、在教师的指挥下能和同伴相互配合练*双声部。

  3、体验、表达歌曲中风儿思念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脚踏琴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与妈妈分离时的心情,体验风儿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2、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根据需要提问:歌词说了一件什么事?风儿找不到妈妈它是怎样说的?他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话?

  (2)帮助幼儿诵读:体验风儿找不到妈妈焦急心情和思念妈妈的情感。

  (3|)幼儿齐读歌词: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风儿风儿还在刮,它在找妈妈,问过小树,问过小花,妈妈妈妈你在哪?别把我丢下。(告诉小树,告诉小花,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风儿好想她。)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突出休止符和弱起节拍的唱法。

  (2)引导幼儿跟唱歌曲,启发幼儿比较演唱 “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两句唱法的不同,体验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3)引导幼儿尝试双声部合唱:一组幼儿哼唱,一组幼儿唱词,感受合唱的美。

  4、说一说,你爱自己的妈妈吗?你小时候妈妈是怎样爱你的,说一说与妈妈之间发生的最有趣的一件事情。相互交流后让幼儿说一说,自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热爱自己的妈妈?

  5、活动延伸:在阅读区组织幼儿开火车背诵古诗《游子吟》,请幼儿从家中带来妈妈的照片,互相认识小伙伴的妈妈并用流利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请幼儿回家帮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说一句祝福的话。把歌曲《风儿想妈妈》唱给自己的妈妈听。

  音乐教学课件 5

  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属于典型的情感教学。音乐教育最富情感的艺术,情感体现来源于环境刺激。CAI进入课堂教学。CAI能容纳大量的信息,并迅速地反映给学生,还能将抽象的音乐通过画面、图片一系列处理后变得通熟易懂,使音乐形象化。但是音乐又是以听觉为主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所以我们利用CAI课件在音乐教学中要正确的使用:

  (一) 增强学生对音乐情景的了解与体验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城市的学生*时看到的就是汽车、电车、地铁、自行车、对于草地、白云、马儿,可以说知道得很少。因此,在教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学生很难理解歌词的意境。考虑到小学生见识少,很少有人去过草原牧区,可利用CAI课件,通过直观教学的方法,给他们放一段有关草原牧区的VCD画面,并配上音乐,使同学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还为歌曲编写了模仿牧民小骑手的骑马动作,使原来单一枯燥的唱歌课变得生动活泼。

  (二) 多媒体CAI课件,给学生的舞蹈编排提供资料

  在音乐欣赏课《瑶族舞曲》中,有一个环节是请同学们为乐曲景编排舞蹈。如果不给学生一点素材,我想象表演将会十分生硬,缺乏艺术感觉,甚至会有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于是,我剪辑了一些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情景,特别也播放了瑶族人民喜庆时的舞蹈场景,给同学们一定的素材、资料。同学在表演时既有模仿,也有创新,表演十分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畏难情绪变成了喜欢。

  (三) 形象直观演奏示范

  学校,不可能配齐所有乐器,一位教师也不可能掌握所有乐器的演奏方法,这就使在介绍乐器的特点及分类时变得抽象、枯燥。学生不易接受、理解。如在课中运用CAI课件,我们可以找到有关这些乐器的图片,进行相应的注解。同时可制作动画演示其使用方法或剪辑一些演奏家的演奏技巧,为加深学生印象,还可以制作练*题,如显示给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几种乐器,请同学们选择。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生的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CAI教学为音乐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课件ppt范本5份(扩展8)

——半截蜡烛的教学课件优选【5】份

  半截蜡烛的教学课件 1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敌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周旋时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学*他们的爱国精神。

  3、通过朗读,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沉着、镇定,抓住文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等,并用课本剧形式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有感情的朗读,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沉着。

  教学准备:课件(重点段落、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说说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装着情报的、关系到一家人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利益)

  2、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搜查,我们不得不佩服伯诺德夫人聪明的才智和过人的胆识。

  3、然而,一天晚上,这半截蜡烛却成了所有人特别是伯诺德夫人一家关注的焦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读的时候思考,为什么在这天晚上这半截蜡烛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晚上会用到蜡烛,蜡烛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他们一家三口人的姓名也会结束)

  4、蜡烛随时会熄灭,情报会暴露,伯诺德夫人一家在这关键的时刻就会想尽办法拯救这半截正在燃烧的蜡烛。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3~7自然段,看看这一家人怎样拯救这场灾难的,其中你最佩服谁?

  三、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

  1、学生浏览

  2、交流:

  ⑴伯诺德夫人

  你最佩服她的什么?(沉着、镇定……)

  你从文中哪里读到的能给大家读读吗?(她看着……)

  读得好吗?谁再来试试?

  “急忙”是她慌张吗?(抓紧时间……)为什么不迅速吹熄蜡烛呢?“轻轻地”体会到什么?(临危不乱……)

  ⑵杰克

  你最佩服他的哪里?(镇定、不露声色……)

  齐读重点句子(在斗争的……)

  为什么搬木柴?被夺回后还有意义吗?为什么还去搬回?(不露声色)放到句子里再读!

  的确,在蜡烛被夺回后,杰克搬回木柴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地坐待着……他在等什么呢?谁能用“要是……”的句式说说他当时心里想的话?而同学们所说的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这半截燃烧着的蜡烛也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⑶杰奎琳

  为什么佩服她?(解除了危机)

  如果危机不是她解除的,你还佩服她吗?为什么呢?佩服她什么呢?(道晚安)

  她在最关键的时刻,把装着情报的蜡烛捧到了敌人面前,向敌人说晚安,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她的确让人佩服!

  四、表演:

  1、这一家人凭着沉着、镇定、勇气战胜了敌人,保住了情报,让人不得不由衷的佩服,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些令人佩服的人物来演一演?

  2、学生准备、表演。

  五、总结: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镇定与勇气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作业:

  把这个精彩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来演一演。

  板书:

  伯诺德夫人

  半截蜡烛(拯救) 杰克

  镇定、勇敢、机智

  半截蜡烛的教学课件 2

  教学目的

  1.学*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学*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学*生率新词

  l.自读课文,要求:

  (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率新词。

  (2)指读、正音后齐读。

  (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附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xx,(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怕一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学*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

  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

  2.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儿?

  指导朗读第2节第3句,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办法巧妙。)

  4.齐读第一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率表,注意每个生率的笔画与结构。

  2.重点指导“厄”与“遭”两字。

  3.钢笔描红、临写。

  4.反馈。

  六、作业练*

  1.抄写生率新调。

  2.读课文。

  半截蜡烛的教学课件 3

  学情分析

  本班级共有37人,学生聪明好学、活泼,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并且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开展学*,动手能力强,大胆,敢想敢说,集体荣辱感强。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短小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若德夫人的家是反***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若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若德夫人、杰克、杰奎林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读记本课的“解释”等词语,并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2、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3、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4、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5、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6、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 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四、学*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半截蜡烛的教学课件 4

  学情分析

  本班级共有37人,学生聪明好学、活泼,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并且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开展学*,动手能力强,大胆,敢想敢说,集体荣辱感强。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短小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若德夫人的家是反***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若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若德夫人、杰克、杰奎林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读记本课的“解释”等词语,并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2、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3、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4、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5、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6、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 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四、学*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6、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半截蜡烛的教学课件 5

  教学目标:

  知识:学*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情感: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生字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生字词

  2、出示词语,朗读词语

  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

  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

  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

  厄运:困苦的遭遇

  摇曳:摇晃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三、理清课文脉络

  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写大儿子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作业

  1、描红

  2、抄写词语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

  听写词语

  二、学*课文

  (一)学*第1、2自然段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

  2、交流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

  4、妙在哪儿?

  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1)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2)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3)办法巧妙。

  (二)学*第37自然段

  1、过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智、勇敢)

  3、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1)伯诺德夫人: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万一结束

  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2)杰克

  动作:(慢慢地)站,(*静地)伸、端,(不快不慢)走,(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3)杰奎琳

  语言:司令官先生上楼睡觉吗?

  什么是娇声?(甜美可爱的声音)

  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不会遭拒绝。)

  4、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四、请学生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附板书

  23、半截蜡烛

  点燃熄灭

  重新点燃端走

  夺回拿上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