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

首页 / 计划 / | 数学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1

  一、复*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

  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在复*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加减法与乘法的验算。

  3、四边形:

  认识*行四边形,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

  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班级情况分析

  (一)学**惯:

  整体上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二)数学能力情况

  学生整体学*情况在“复*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四、复*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重心”。

  2、复*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2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三(1)班共有学生41人。学生中绝大部分能够自觉学*,课上能认真听讲,善于思考,作业积极完成.但还是有许多学生学*上不花心思,作业书写质量差,不按时完成作业,这些是学**惯不好,能够补救.但是我们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成绩总是不理想。

  本学期复*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学*态度和知识面不足的补*上。对于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我将及时对他做好思想工作,使他能够安心于学*上。对于知识落后的的学生,要求他不懂多问、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同时在生活上多关心、学*上多辅导,共同努力争取有较大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复*内容:

  除数;年、月、日;*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

  复*重点:

  1、正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惯,并能够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2、牢记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牢记每个月以及*年、闰年的天数;能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物体*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判断方格纸上图形*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移。

  4、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按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

  5、知道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复*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复*目标

  1、正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惯,并能够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2、牢记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牢记每个月以及*年、闰年的天数;能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物体*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判断方格纸上图形*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移。

  4、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按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

  5、知道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四、采取措施

  1、加强基本概念的复*,引导学生以旧引新获取新知识。

  2、在基本知识复*好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取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可鼓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对于后进生要做到多鼓励,多关心,辅导他们争取在原有学*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4、在应用题复*中,应重点放在复*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上,可充分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在复*中充分运用教具、实物、示意图来帮助分析、推理,然后加以概括,有利于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6、复*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面掌握数学复*的目标,结合复*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3

  一、教材说明

  本册的复*内容包括:万以内的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时、分、秒及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本册第九单元“集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中没有单独安排复*。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等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三位数的加、减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难点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根据《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第一学段只学*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而第二学段没有安排笔算加减法的内容;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因此,本单元的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多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

  3.“四边形”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至于四边形的概念和*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初步认识就可以了。

  4.“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时、分、秒”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千米

  和吨”主要是让学生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时间和质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这两部分内容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探索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5.“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体会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都是分数。至于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二、 复*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复*重点:

  复*万以内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中连续进位的乘法,分数的含义。

  五、 复*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七、课时安排(28课时):

  1、万以内的加减法………………………………8课时

  2、多位数乘一位数………………………………8课时

  3、四边形…………………………………………4课时

  4、时、分、秒和千米和吨………………………4课时

  5、分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扩展1)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1

  一、复*时间:

  1月6日至1月18日

  二、复*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24时记时法、认数、千克和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观察物体、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简单的统计和可能性大小)

  三、复*目标:

  总目标:通过对本册知识点的系统复*,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1.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2.学生对本学期学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四、复*策略:

  1.认真引导和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内容和学*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自我反思、评价,使每一位学生在总结、自主评价中有成功的收获,发现自己数学学*的薄弱。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个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复*时有的放失,提高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认真研究复*题的内容。不仅要弄清*题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更要弄清它在数学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价值,适当补充相应的*题。

  3.注重在总复*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培优补差。比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识。

  4.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相互合作的机会。比如统计的复*中,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记录、整理数据,完成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五、具体安排:

  元月6日前 在复*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内容和自己的学*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反思。

  元月6日 24时记时法

  元月9日 认数、千克和克

  元月10日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元月11日 观察物体、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

  元月12日 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简单的统计和可能性大小

  元月13日~ 16日 综合练*卷(2张8K)

  元月17日 考前指导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三(1)班和三(2)班,两个班共101人。经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在计算方面,在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面,在数学思想方面等等都有了相对二年级一个较大的进步。三(1)班学生的思维较为灵活,但部分学生较为浮躁,倾听方面差,书写马虎,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三(2)班的学生课堂注意力比较集中,课堂纪律较好。作业书写好的学生很多。但两头的学生差距比较大,学困生的思维和学*能力比(1)班差,也很懒。两个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估算*惯与能力有待提高;(2)部分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如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答题速度过于缓慢;(3)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学生能做到节约时间。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

  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

  三、复*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

  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在复*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复*重点:

  万以内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

  五、复*难点:

  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概念的体验与换算;四边形;解决问题。

  六、复*措施

  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算理、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在总复*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培优补差。比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认识。

  6、精讲精练,保持学*兴趣。

  7、班内的后进生,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8、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六、复*时间安排

  万以内的加、减法 ………………………………………………………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 ………………………………………………………1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课时

  四边形 ………………………………………………………1课时

  时、分、秒、千米和吨 ………………………………………………………1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1课时

  综合练* ………………………………………………………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3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三(1)班共有学生41人。学生中绝大部分能够自觉学*,课上能认真听讲,善于思考,作业积极完成.但还是有许多学生学*上不花心思,作业书写质量差,不按时完成作业,这些是学**惯不好,能够补救.但是我们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成绩总是不理想。

  本学期复*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学*态度和知识面不足的补*上。对于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我将及时对他做好思想工作,使他能够安心于学*上。对于知识落后的的学生,要求他不懂多问、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同时在生活上多关心、学*上多辅导,共同努力争取有较大的进步。

  二、教材分析:

  复*内容:

  除数;年、月、日;*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

  复*重点:

  1、正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惯,并能够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2、牢记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牢记每个月以及*年、闰年的天数;能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物体*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判断方格纸上图形*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移。

  4、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按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

  5、知道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复*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复*目标

  1、正确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惯,并能够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2、牢记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牢记每个月以及*年、闰年的天数;能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

  3、认识物体*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够判断方格纸上图形*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移。

  4、知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按要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有根据的判断。

  5、知道千米和吨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四、采取措施

  1、加强基本概念的复*,引导学生以旧引新获取新知识。

  2、在基本知识复*好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取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可鼓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对于后进生要做到多鼓励,多关心,辅导他们争取在原有学*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4、在应用题复*中,应重点放在复*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上,可充分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在复*中充分运用教具、实物、示意图来帮助分析、推理,然后加以概括,有利于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6、复*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面掌握数学复*的目标,结合复*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扩展2)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复*计划 (菁华3篇)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复*计划1

  一、复*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倍的认识、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在复*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5、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

  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复*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重心”。

  2、复*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复*进度

  12月9日:时、分、秒

  12月12日至14日:万以内的加减法

  12月15日:测量

  12月16日:倍的认识

  12月19日:多位数乘一位数

  12月20日:长方形和正方形

  12月21日:分数的初步认识

  12月22日:数学广角

  12月26日:综合练*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复*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了更好的复*本册教材知识,在复*中抓住重点难点,把知识归类串线,结网,使学生在复*中能提高能力,补救知识缺陷,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特制定本次复*计划。

  二、复*内容:

  1、乘除法

  2、小数加和减

  3、24时记时法

  4、长方形和正方形

  5、方位

  6、统计与可能性

  7、认识分数

  8、解决问题

  三、复*形式:

  分类复*、综合复*

  四、复*措施: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复*位置与方向时,可结合教科书,可以先让学生用八个方向词语说一说小朋友家的周围有什么;然后再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结合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怎样识别方向和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看懂简单的路线图。教师可以在图上加几条公共汽车路线,丰富情境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重新绘制简单的地图,让学生描述。这样既复*了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北、南、东或西)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另外,也为今后进一步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复*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做题,了解学生计算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还应注意通过一定的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还可以设计估算和笔算3个家庭*均每月用电数的题目,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复*统计时,教师要让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了*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复*面积时,让学生结合实例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先让学生独立估计,再合作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让估计得比较准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让估计得不够准确的学生说一说误差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既可复*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和测量的能力。

  5.加强时间观念的培养。复*年、月、日时,要注意全面复*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知识,可借助表格进行系统整理时间单位,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6.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正确列式计算。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注意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不要求一个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复*计划3

  一、复*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二、复*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掌握一些运算的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惯。

  2、进一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年、闰年等。

  3、掌握一些观察物体、*移图形的方法。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4、认识千米和吨,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和小数,比较它们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小数的加减运算。

  5、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够区别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知道一些统计的方法,会计算几个数的*均数,初步了解*均数的作用。

  7、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看、写、算等解题的*惯。

  三、复*的重点:

  以乘法、除法的计算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作为复*的重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四、复*的时间及安排:

  5个课题。

  建议:第一课时以乘法、除法的计算为主要内容。完成110页第1—3题。

  第二课时以千米和吨、*移为主要内容。完成第111———112页第4———8题。

  第三课时以分数、观察物体为主要内容,完成第112———113页第9———14题。

  第四课时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为主要内容,完成第114页15———17题。

  第五课时敎者自己根据本班情况确定复*的内容。

  五、复*的策略:

  以学生自己复*为主,复*时让学生先复*(看看、想想、做做)可以根据学生练*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复*的内容,也可以敎者增加内容进行练*。敎者要做到复*的内容要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心中有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扩展3)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菁华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内容:

  1、除法。

  2、年、月、日。

  3、*移和旋转。

  4、乘法。

  5、观察物体。

  6、千米和吨。

  7、轴对称图形。

  8、认识分数。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统计。

  11、认识小数。

  12、整理和复*。

  三、简要复*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主要内容学*状况

  1、数与代数:口算乘除法,笔算乘除法以及估算学得都很好,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不太熟练,年月日、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连续两次*均分的实际问题训练,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练*,从实际中了解千米与吨的知识。

  2、空间与图形:对生活中常见的*移、旋转、对称现象已初步形成了概念,物体的三视图学得也较好,但面积的单位、计算却还有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练*一些*移图形的训练,进行与计算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训练。

  3、统计: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学得较好,但求*均数的方法却存在着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求*均数时只求出总数而不再去求*均数的现象多进行练*,并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均数,从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五、采取措施

  1、 使用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在期末复*中尽最大地努力弥补。

  2、重视学生学**惯的培养(尤其审题*惯),学*方法的指导。

  3、老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复*有针对性、实效性。

  4、课上注重知识的整理,基本概念理解到位,比较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5、 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一题多用。如:一些图形中面积的计算。

  6、关注后进生,加强对他们的辅导。

  六、复*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课时安排(11课时+机动):

  1、除法——1课时

  2、年、月、日——1课时

  3、*移和旋转——1课时

  4、乘法——1课时

  5、观察物体———1课时

  6、千米和吨———1课时

  7、轴对称图形——1课时

  8、认识分数———1课时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课时

  10、 统计——1课时

  11、 认识小数——1课时

  12、 综合练* ——机动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扶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二、复*目标:

  (一)数与代数:

  1、元、角、分与小数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交流。

  2、乘法

  (1)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能进行较合理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进行判断。

  3、认识分数

  (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掌握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对称、*移和旋转

  (1)能正确分辩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

  (3)能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面积

  (1)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能清晰分辩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含义,并解决相关简单生活问题。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与可能性

  1、了解*均数的意义和学*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4、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5、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三、复*重点:

  小数的读写法、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和应用;对称图形、*移和旋转的辨认、对称图形和*移图形的画法,两位数成两位笔算和应用;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和应用,面积单位的转换和大小比较;分数的意义、读写法和大小比较和应用,求*均数和可能性、体操表演和比赛场次问题。

  四、复*难点:

  对称图形和*移图形的画法,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和应用,面积单位的转换和大小比较,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五、复*方法:

  1、按照先分类复*,再分单元查缺补漏、最后期末模拟测试的顺序进行分类复*要重在梳理,把知识点窜成线,连成面,织成网;单元查漏补缺要多收集书本、小学数学、单元卷上易错题进行练*,再通过期末模拟试卷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惯、答题*惯。

  2、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要结合历年的期末试卷,研究考题,本学期共复印4套试卷,围绕数学书、小学数学、单元卷设计练*,把经常做错的题目归纳,练*。

  3、加强基础训练与提炼方法、拓展能力、提升思维相结合,加强计算过关训练。

  六、复*时间安排

  1、数与代数(3课时);

  2、空间与图形(1课时);

  3、统计与概率(2课时);

  4、综合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3

  一、复*指导思想: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班的孩子们的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班里还有少部分学生学*状态不稳定,在学**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不善于学*,不愿意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水*,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因此,复*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时,不仅复*相应的知识点,并且把相应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注重尤其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扶优补差,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四、复*内容:

  1、数与计算:

  (1)在整理与复*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分数加减法,比较小数、分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认识对称、旋转和*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图形。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面积问题。

  3、统计与*均数问题:

  理解*均数的含义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学*求*均数。

  重点:

  理解*均数的含义,会求*均数。

  4、小数、分数:

  使学生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分数;感受比较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运用小数、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5、面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2个班一共有学生136人,大部分的孩子们对数学学*的兴趣比较浓厚,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任务。有12%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学**惯差,在学*时存在许多困难。还有4个学生由于家庭原因*时家庭作业不及时,学*态度不好,单元测试也是徘徊在及格线上。在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1、有少数学生惰性强,学*态度不端正,浮躁,不踏实。

  2、计算能力退步,特别是乘除法笔算和混合运算,学生对以前所学的表内乘除法和百以内加减法有所遗忘,没有养成用草稿纸的*惯。针对以上现象,在复*期间,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对本学期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在难题、难掌握的题目上加以专项练*;同时,还要尽量帮他们改掉坏*惯,并交给学生初步的数学复*方法,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

  二、复*内容

  1、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行与相交

  3、统计与概率:统计

  三、复*目标

  1.在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熟练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感受数学学*的快乐,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5

  期末复*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的过程,在这个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过程中的缺漏,使六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确实抓好复*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贯彻大纲,重视复*的针对性。

  大纲是复*的依据,教材是复*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重点。要根据*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效果。

  二、梳理拓展,强化复*的系统性。

  复*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的效果。

  三、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数学复*不是机械的重复。复*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的大忌。复*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六、面向全体,全面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总复*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基本应呈标准正态分布,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适当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不能掌握小学数学应该达到的要求。

  七、在复*过程中,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练*题,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毕业班数学复*课的备课,重点要抓住二点:一是要把握教材内容,善于提炼和归纳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二是要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精心选择和设计练*题。练*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题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要在众多的复*资料中挑选和重心组织质量高、准对性较强的题目(题组),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和当前的教改形势创造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

  八、我们在制定复*计划、实施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复*单纯为应付考试的错误思想,防止在复*中不适当地加重学生过重负担,大量挤占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只重少数学生提优、轻多数学生提高和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错误做法,应该把复*看作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巩固、整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要检查前阶段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为以后的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2、克服复*中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基本结构的做法。

  3、克服复*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提高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做法。

  4、克服复*中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

  5、克服复*中只注意大纲和课本,不关注课改和(标准)的做法。

  九、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巩固知识、整理知识。4—5周

  第二阶段 归类训练发展提高 3周

  第三阶段 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2周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扩展4)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1

  一、复*内容:

  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复*,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学*水*的整体提高。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切勿因基础题而粗心导致错误。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发散学生的思维,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三、复*重难点:

  (一)复*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难点:

  1、24时记时法,主要体现在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计算经过的时间;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释现象,提出问题等。

  四、复*方法:

  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精选*题;

  2、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组织课后练*和综合练*,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

  五、复*时间安排:

  1、整理和复*(6课时);

  2、综合检测和试卷分析(8课时左右);

  3、整合和优化,补充和拓展(4课时左右)。复*计划, 期末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2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47人。有xx人左右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惯,但缺乏问题意识。20左右中等生学*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而学困生较多,这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佳。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学生在作业上,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解决问题列式结果单位括号只写一半等情况。班内还存在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完整地读完题目,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状态很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复*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概要:本册教材共xx个单元(其中包括总复*),主要学*以下内容:

  1、数与计算:“动物的名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校园一角”是学*有余数的除法。“儿童乐园”是初步认识分数。“儿童公园”是学*多位数乘一位数。

  2、空间和图形:在“校园一角”中认识四边形,在“走进新农村”中学*时分秒。

  3、统计知识:“元旦活动”学*统计与可能性。

  4、实践活动:通过“数学广角”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与方法,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复*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2.有余数的'除法。3.多位数乘一位数。4.四边形。5.时、分、秒,米、分米、厘米和千米和吨。6.分数的初步知识。7.可能性。8.数学广角。

  四、复*目标

  1.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得到提高。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复*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2.多位数乘(除)一位数。

  六、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七、复*方法

  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

  4.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5.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八、复*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困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转困措施

  1.对各学困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转化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学困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九、复*时间安排:20xx年12月15日至20xx年01月xx日

  教学进度:本册内容的复*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时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2月15日 一、测量 4

  12月16-20日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8

  12月21日 三、四边形 4

  12月22-24日 四、有余数的除法 6

  12月27日 五、时分秒 5

  12月28-31日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 8

  1月3-4日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4

  1月5日 八、统计与可能性 2

  1月6日 九、数学广角 2

  1月9日 回顾与整理综合练*卷 2

  1月xx日 考前指导,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3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

  二、教材简析: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的联系

  2.改进应用题的编排,加强解题方法的教学

  3.加强发展空间观念

  4.适当加强简易方程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加强能力、良好思想品德和学**惯的培养

  三、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

  3、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5、使学生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6、使学生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这一册中口算、笔算、解方程、应用题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定如下表:

  四、教学措施: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

  1、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中,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独立思考,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经验,培养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五、教学进度:(全期合计80课时)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3课时)

  1、小数乘法(9课时)

  2、小数除法(12课时)

  整理和复*(2课时)

  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4课时)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4课时)

  2.应用题(7课时)

  整理和复*(2课时)

  实践活动:节约能源(1课时)

  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3课时)

  1.*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3、梯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1课时)

  整理和复*(2课时)

  实践活动:绿化校园(1课时)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24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6课时)

  2、解简易方程(6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10课时)

  整理和复*(2课时)

  第五单元:总复*(6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扩展5)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汇总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1

  教学目的:

  通过练*一的练*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

  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与计算*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求第(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在练*本上试一试。

  板书:30×16+40×18

  提出问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5题。

  2、第33页第1——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希望大家*时多煅练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好学生。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和复*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惯。

  2.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惯。

  3.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4.体会到小组合作在复*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的内容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内容和自己的学*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出示小组汇报要求:

  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

  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

  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

  二、复*乘法与除法

  1.复*口算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x5=4x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x5=

  3.复*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x9≈,可以用50x9,也可以用52x10进行估算。

  三、复*分数的初步认识

  1.认识分数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

  (2)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均分。

  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

  (2)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

  今天我们复*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和复*的?你有什么收获?

  五、练*:

  完成练*二十三第1,2,3,4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3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58~60页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61~62页教学周长的含义;第63~65页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66~69页是单元练*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这两种*面图形,首先是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教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教材希望学生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因此为学生的学*活动提供内容、线索,并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学生拿几张(注意:不是一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量、比,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第58页的几张照片,起启发和鼓励学生操作的作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对几个图形的操作后发现的,是在交流中呈现的。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无序、不系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经历“无序——有序”“零散——完整”的过程,两个小卡通的对话是众多学生的发现经过整理后的概括。在学生分别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后,教材要求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的地方吗?引导他们比较这两种图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并且对边相等。教材组织学生进行比较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巩固对图形特点的初步认识,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只要求学生知道这两种图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还不讲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想想做做”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设计安排。第1题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在钉子板上围过这两种图形,那时他们是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认识围的,现在再次围这些图形,要紧扣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思考和操作。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围成的图形有什么特点。第3题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图示的方法折、剪,并问学生“剪出的是正方形吗?为什么?”要求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折、剪的过程作出解释。这道题再次让学生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4题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大正方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点。其中用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答案是开放的,各有两种不同拼法,有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也是本节教材的知识。第59页先告诉学生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然后在“想想做做”中练*。第5、6题再现了什么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什么是正方形的边长,并结合度量和估计突出长、宽与边长都是线段的长度。第7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通过画图形并说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长、宽与边长等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这部分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2、联系实际事例教学周长的含义,初步建立周长概念。

  围成的*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教材中没有出现抽象的周长定义,只要求学生联系实物与图形理解周长的含义,能通过自己的操作表达对图形周长的理解。

  第61页例题,先出现一个儿童游泳池,池的上口一圈边线用粗黑线表示,教材通过卡通说出“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这句话里的“池口黑色边线的长”直观形象地描述了周长的属性——图形一周的长度。例题中又画了一双手在用绳子沿树叶的边围一圈,并把绳子拉直放到直尺上量长度,其中前一幅图突出“一周”,后一幅图突出周长是长度。再次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同时还让他们看到可以“拉曲成直”,便于度量周长。

  “试一试”引导学生继续认识*面图形的周长。通过“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和“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认知迁移,以对物体表面周长的认识来理解*面图形的周长。学生在说、量、算等活动中,理解*面图形一周所有边的长度的总和是图形的周长,这里面既有周长的概念,又有计算周长的基本方法,两者有机融合成一体。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周长,什么是四边形的周长,明确这些图形一周的长是它们的周长。然后要学生说说怎样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可以用细线沿图形的边围一圈,拉直了量一量;也可以分别量出图形各条边的长,再相加。

  “想想做做”第1~3题起巩固周长概念的作用,其中第2题通过描出各个图形的边线,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周长是围成*面图形一周的边的长度总和。第4、5题测量或计算图形的周长,第4题特意在各个*面图形中设计了长度相同的边,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各图形的周长,为以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第6题引导学生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是一道实践活动题。

  3、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第63页例题计算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篮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是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鼓励学生想想算算,希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可能根据周长的含义,采用把各条边的长度连加的方法求得周长。有些学生可能联系长方形的特点,或者先分别算出两条长的和与两条宽的和,再相加得到周长;或者先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教材要求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由于学生尚未学*四则混合运算,所以求长方形周长暂时应分步列式计算。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它的周长就是求什么,为寻找算法确定方向。第二,在交流算法时首先要抓住是怎样求各条边长度总和的,其次才是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因为各种算法的式子虽然不同,但本意是一致的,都是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列出来的。差异在于有没有利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个特征。第三,能想到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这种方法的学生不会多,对这种算法的讲评要多一些,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这种方法。

  教材第64页“试一试”通过求手帕的周长这个实际问题,继续让学生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预计学生不会有困难。无论是长方形周长还是正方形周长,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计算公式,主要原因是鼓励学生探索、尊重学生的创造,逐步从算法多样到算法同一。至于计算公式,在以后的教材中会适时总结的。

  “想想做做”共六道题,第1~3题以巩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方法为主要目的,学生或是利用题中给出的长、宽或边长的数据求周长,或是先量出长、宽与边长的长度后再算周长。第4、5题解决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题使学生明白,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仅仅是数学中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第6题是答案开放的题,能使学生看到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不相等的。

  练*六是全单元的整理与综合,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等各个内容。练*设计避免过多的纯计算训练,注重周长的实际应用、估计图形的周长以及图形的拼合变化。第7题在方格纸上设计周长20米的花圃,教材举了一个长方形为例,学生的设计不要局限于长方形。什么形状的图形、画在方格纸的什么位置上都可以,只要图形是封闭的、周长是20米都是正确的设计。

  4、实践活动富有基础性、操作性、开放性和合作性。

  《周长是多少》这次实践活动的五个内容都是围绕周长的含义与计算设计的,这些内容中既有长方形、正方形,又不局限于这两种图形。分别让学生围、搭、拼、量、算、估,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对*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线围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小棒搭、用小正方形拼自己想的图形,方法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益。“量一量”要求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教材通过“你量了哪几条边?是怎样算的”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简单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实践活动中的各个内容都以小组学*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从而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互补。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4

  总复*(四)

  教学目标:

  1、继续复*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中,我们都复*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5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58~60页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61~62页教学周长的含义;第63~65页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66~69页是单元练*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这两种*面图形,首先是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教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教材希望学生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因此为学生的学*活动提供内容、线索,并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学生拿几张(注意:不是一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量、比,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第58页的几张照片,起启发和鼓励学生操作的作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对几个图形的操作后发现的,是在交流中呈现的。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无序、不系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经历“无序——有序”“零散——完整”的过程,两个小卡通的对话是众多学生的发现经过整理后的概括。在学生分别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后,教材要求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的地方吗?引导他们比较这两种图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并且对边相等。教材组织学生进行比较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巩固对图形特点的初步认识,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只要求学生知道这两种图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还不讲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想想做做”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设计安排。第1题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在钉子板上围过这两种图形,那时他们是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认识围的,现在再次围这些图形,要紧扣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思考和操作。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围成的图形有什么特点。第3题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图示的方法折、剪,并问学生“剪出的是正方形吗?为什么?”要求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折、剪的过程作出解释。这道题再次让学生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4题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大正方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点。其中用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答案是开放的,各有两种不同拼法,有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也是本节教材的知识。第59页先告诉学生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然后在“想想做做”中练*。第5、6题再现了什么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什么是正方形的`边长,并结合度量和估计突出长、宽与边长都是线段的长度。第7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通过画图形并说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长、宽与边长等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这部分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2、联系实际事例教学周长的含义,初步建立周长概念。

  围成的*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教材中没有出现抽象的周长定义,只要求学生联系实物与图形理解周长的含义,能通过自己的操作表达对图形周长的理解。

  第61页例题,先出现一个儿童游泳池,池的上口一圈边线用粗黑线表示,教材通过卡通说出“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这句话里的“池口黑色边线的长”直观形象地描述了周长的属性——图形一周的长度。例题中又画了一双手在用绳子沿树叶的边围一圈,并把绳子拉直放到直尺上量长度,其中前一幅图突出“一周”,后一幅图突出周长是长度。再次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同时还让他们看到可以“拉曲成直”,便于度量周长。

  “试一试”引导学生继续认识*面图形的周长。通过“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和“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认知迁移,以对物体表面周长的认识来理解*面图形的周长。学生在说、量、算等活动中,理解*面图形一周所有边的长度的总和是图形的周长,这里面既有周长的概念,又有计算周长的基本方法,两者有机融合成一体。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周长,什么是四边形的周长,明确这些图形一周的长是它们的周长。然后要学生说说怎样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可以用细线沿图形的边围一圈,拉直了量一量;也可以分别量出图形各条边的长,再相加。

  “想想做做”第1~3题起巩固周长概念的作用,其中第2题通过描出各个图形的边线,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周长是围成*面图形一周的边的长度总和。第4、5题测量或计算图形的周长,第4题特意在各个*面图形中设计了长度相同的边,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各图形的周长,为以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第6题引导学生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是一道实践活动题。

  3、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第63页例题计算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篮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是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鼓励学生想想算算,希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可能根据周长的含义,采用把各条边的长度连加的方法求得周长。有些学生可能联系长方形的特点,或者先分别算出两条长的和与两条宽的和,再相加得到周长;或者先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教材要求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由于学生尚未学*四则混合运算,所以求长方形周长暂时应分步列式计算。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它的周长就是求什么,为寻找算法确定方向。第二,在交流算法时首先要抓住是怎样求各条边长度总和的,其次才是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因为各种算法的式子虽然不同,但本意是一致的,都是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列出来的。差异在于有没有利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个特征。第三,能想到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这种方法的学生不会多,对这种算法的讲评要多一些,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这种方法。

  教材第64页“试一试”通过求手帕的周长这个实际问题,继续让学生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预计学生不会有困难。无论是长方形周长还是正方形周长,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计算公式,主要原因是鼓励学生探索、尊重学生的创造,逐步从算法多样到算法同一。至于计算公式,在以后的教材中会适时总结的。

  “想想做做”共六道题,第1~3题以巩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方法为主要目的,学生或是利用题中给出的长、宽或边长的数据求周长,或是先量出长、宽与边长的长度后再算周长。第4、5题解决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题使学生明白,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仅仅是数学中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第6题是答案开放的题,能使学生看到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不相等的。

  练*六是全单元的整理与综合,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等各个内容。练*设计避免过多的纯计算训练,注重周长的实际应用、估计图形的周长以及图形的拼合变化。第7题在方格纸上设计周长20米的花圃,教材举了一个长方形为例,学生的设计不要局限于长方形。什么形状的图形、画在方格纸的什么位置上都可以,只要图形是封闭的、周长是20米都是正确的设计。

  4、实践活动富有基础性、操作性、开放性和合作性。

  《周长是多少》这次实践活动的五个内容都是围绕周长的含义与计算设计的,这些内容中既有长方形、正方形,又不局限于这两种图形。分别让学生围、搭、拼、量、算、估,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对*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线围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小棒搭、用小正方形拼自己想的图形,方法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益。“量一量”要求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教材通过“你量了哪几条边?是怎样算的”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简单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实践活动中的各个内容都以小组学*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从而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互补。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6

  一、教学内容

  练*一8---15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概括总结,点明课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

  板书:复*课

  (二)复*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请你算一算:

  (1)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飞镖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

  学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买羽

  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个班想成25个班,20×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质疑:有什么疑问?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在计算25×12时,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教师: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的非常好,当一个数与25相乘时,如果乘数中含有因数4,就先算25×4,这样简便。那你知道怎样计算26×35吗?

  3.数学规律。

  (1)先口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这些算式,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怎样计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25相乘时,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结果不变。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100后再除以4(缩小4倍)实际上就是扩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对于这样的规律,同学们要灵活运用,分析一下是乘25简便还是除以4简便,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思维训练8---13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4、1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现?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你还有哪些困惑?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7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复*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本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中没有单独安排复*。可让学生通过练*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第112页的第1题,既复*了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北、南、东或西)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另外,也为今后进一步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第112~113页的第2、4题,第2题设计了估算和笔算3个家庭*均每月用电数的题目,让学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如第113页的第5题,既复*了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了*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如第114页的第7、8题,既复*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复*了估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115页的第11、12题,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复*时,对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复*,教师应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中还有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其他内容的复*,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对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内容要重点复*,使学生都能够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如果有机动时间,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对第一学段(前六册教材)的内容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适当进行系统整理和复*,全面完成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2.复*位置与方向时,结合教科书第112页的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用八个方向词语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然后再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结合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怎样识别方向和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看懂简单的路线图。教师可以在图上加几条公共汽车路线,丰富情境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重新绘制简单的地图,让学生描述。

  3.复*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通过让学生做第112页的第2题,了解学生计算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还应注意通过一定的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

  4.复*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第113页第3题复*口算,结合第4题复*估算和笔算。教师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再通过练*二十五中的有关练*或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使全体学生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5.复*统计时,让学生分析第113页第5题中的数据,对*年来该地区沙尘天气的发展变化趋势有一个判断;让学生谈谈感想,有什么办法减少沙尘天气,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

  6.复*年、月、日时,要注意全面复*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知识,可借助表格进行系统整理时间单位,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7.复*面积时,结合第114页第7题,让学生结合实例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第114页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估计,再合作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让估计得比较准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让估计得不够准确的学生说一说误差出现在什么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和测量的能力。

  8.复*小数的初步认识时,除了结合第115页的第9、10题外,还可用一些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含义,体会到小数与分母是10和100的分数的联系。

  9.复*解决问题时,可结合第115页的第11、12题,了解学生是否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正确列式计算。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注意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不要求一个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10.关于练*二十五中一些*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先让学生估算,再用笔算。有的学生可能估算的结果与笔算的答案不同,如把58看成60,11看成10,估算结果是600,答案是不能一次送走这批人;实际情况是58×11=638,一次能送走这批人。上面的估算方法按照一般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却得出了相反的答案。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实际问题时怎样选择比较合适的估算策略,才能解决问题。上面的估算方法问题出在:1辆车能坐58人,如果把11看成10,等于少运了58人,58相对于620人来说误差较大。因此,估算时计算60×11=660比较合适。因为把58看成60,1辆车多运2人,10辆车才多运20人,误差相对较小。这样就能得出“一次能送走这些人”的正确答案。

  第5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对人均消费粮食的变化趋势有一个判断。在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供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丰富,所以人均消费粮食越来越少。

  第9、13题,教师注意结合题目进行环保教育。

  练*二十五最后的思考题,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到第三学段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要用到这种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下。

  由题中的条件可知:

  3杯水+空瓶=440,

  2杯水+3杯水+空瓶=600,

  所以2杯水+440=600,2杯水=600-440,得出1杯水=80克。

  空瓶=200克。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11页:植树。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人人参与口算,学生能够简单的、有条理的阐述思考过程。

  4、结合形式多样的练*,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口算

  804=30006=608=

  311=1005=232=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出示课件)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

  这道题就是把36人*均分,分成每组3人,要想算出可以分成多少组,应该用除法来解答。板书:363

  怎样算出这道题等于多少呢?

  (设计思考:教师提供本课的主题图的画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探究算法

  (1)用乘法想除法

  因为12乘3等于36,所以36除以3,就等于12。他使用乘法来想除法的结果。

  (2)用分小棒的方法

  (出示课件)用小棒分一分。

  36根小棒。她先把3捆小棒*均分,每组分3根,可以分成10组。再把6根小棒也*均分,每组3根,可以分两组。10组加2组就是12组。

  我们可以用这三个算式表示小盈分小棒的过程。

  303=1063=210+2=12

  (3)直接口算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写在个位上,这样就算出了得数是12。

  为什么要把1写在十位上么?

  这里的1表示的是1个十,所以要把1写在十位上。

  (设计思考: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空间,倡导算法多样化,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且不固定计算思路,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试一试

  试一试,并说一说你的口算方法。633=262=444=

  三、巩固练*

  1、算一算,说说每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

  82=603=804=

  802=663=844=

  8002=693=884=

  2、夺红旗

  461=993=484=1005=6309=

  7208=963=862=4008=1803=

  小朋友请看刚算的这些题,它们的除数都是几位数?

  除数都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

  3、解决问题

  教材第10页第2题2。

  教材第11页第2题

  第1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应该用除法解决。777=11。

  答: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11倍。倍在这里不是单位名称。

  第2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应该用减法解决。777=70(元)

  答:一双鞋子比一副手套贵70元。

  第3小题。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1)买8副手套要多少元?你来解答一下吧。

  (2)买3副手套和一双鞋一共要多少元?请你解答出来。

  请看正确答案。37+77=21+77=98(元)

  答:买3副手套和一双鞋要98元。

  4、第11页第3题

  (设计思考: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练*机会,在练*中,让学生解决多信息,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还可以用小棒帮助算。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下课以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9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 )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 )千克,( )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课件出示:

  蓝鲸大象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一车皮的煤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

  4、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单位化聚(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1)常见的拖拉机载重2吨,也就是( )千克。

  (2)T是“吨”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有段路路口有一个限载重5T的标志,这个路口最多能让一辆载重( )千克的车通过。

  (3)当年曹冲称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 )吨。

  (4)(课件出示地磅、车辆衡图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现在可以用地磅、车辆衡直接称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冲当年那么麻烦了。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学了几个质量单位?他们分别怎样使用?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4)中国举重运动员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上将160( )的杠铃举过了头顶。

  2、课件出示情境图:“还记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马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想过桥的事吗?他们能同时过桥吗?怎么过桥?”

  3、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大约多少天就能节约1吨水?

  5、节水教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出示图片。倡导学生“节约用水。”

  (四)课堂作业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教案 10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对全册课本的主要内容进行复*。教材先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100以内)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积100以内)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万以内的减法,一个因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的笔算,然后复*两步混合运算的式题和应用题;再复*时间单位、角和直角的概念;最后是应用题的综合练*。通过总复*,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深化概念,正确计算,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100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积100以内)和一位数除两位数。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万以内的减法,一个因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

  2、掌握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两步混合式题。

  3、进一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解答以“求剩余”、“相差关系”、“和”等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三、复*重点与难点

  1、复*重点:万以内减法、一个因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以及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

  2、复*难点: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并正确解答。

  四、教学时间7课时。

  (1)万以内的减法总复*(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正确地口整百整十、整千整百减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数。

  2、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万以内减法,能用减数和减数相加等于被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万以内减法的笔算退位减法。

  难点:连续退位减法。

  (三)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明确复*目标。

  小黑板出示:

  复*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2、能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十、整千整百减整百整十、整千整百数;

  3、掌握减法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

  4、能掌握减法验算方法,养成验算*惯。

  2,复*口算。

  口算,直接写出得数。

  52+2670-5567+972-25

  95-2145+1881-34、47+36

  600+8001500-7005000+400

  900-3007900+120093-71

  (1)检查校对。,

  (2)同桌互说52+26、95-21、600+800、900-300的口算方法。

  (3)指名说说口算方法。

  3、复*笔算。

  (1)请学生独立计算:4801-45641600-539

  (2)整理:

  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②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c、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寻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再减。

  (3)出示

  9100-27969010-2796

  9001-27964060-2805

  ①学生列竖式计算。

  ②根据学生练*情况,提出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a、认真书写,数字、符号、得数不要抄错;

  b、认真计算,做一步查一步,计算退位减法时,千万不要忘记减去退去的数。

  (4)检查减法计算是否正确,有哪些验算方法。

  ①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②验算9001-27964060-2805

  4、综合练*。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980910049475948

  一427-7407一3456-325

  56317035914513

  (2)下面方框可以填几。

  两次退位两次进位

  51383246

  -1口口4+2口3口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了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减法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对照复*目标,你能得几分?

  6、课堂作业。

  计算并验算:

  6548-3127875+43195000-1284

  1280-7951625+35783020-1456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扩展6)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精选十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1

  一、复*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二、复*重难点、关键

  (一)复*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位的含义以及比较大小。

  2、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3、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

  1、简单图形的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

  2、图形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面积意义的认识,能用自选图形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含义,体会学**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四、复*具体措施:

  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年级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情况。再针对各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部分: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6、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五、复*课时安排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1课时

  2、面积与周长………………………………………………………1课时

  3、统计与概率、小数与分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

  4、位置与方向、“年、月、日”、对称、*移和旋转…………1课时

  5、解决问题…………………………………………………………1课时

  6、综合练*…………………………………………………………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2

  一、复*时间:

  20xx年11月19至20xx年1月6日

  二、复*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位置与变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简单的统计和统计与可能性。

  三、复*目标:

  总目标:通过对本册知识点的系统复*,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1.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2.学生对本学期学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四、复*策略:

  1.认真引导和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内容和学*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自我反思、评价,使每一位学生在总结、自主评价中有成功的收获,发现自己数学学*的薄弱。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个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复*时有的放失,提高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认真研究复*题的内容。不仅要弄清*题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更要弄清它在数学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价值,适当补充相应的*题。

  3.注重在总复*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培优补差。比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识。

  4.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相互合作的机会。比如统计的复*中,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记录、整理数据,完成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五、具体安排:

  11月19日前 在复*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内容和自己的学*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反思。

  11月19日 认数、千克和克

  11月20日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1月21日 位置与变换

  11月22日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月24日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

  11月25日 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

  11月26日 简单的统计和可能性大小

  11月27日~ 12月5日 综合练*卷

  12月6日 考前指导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3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数、分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年月日,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均数、统计与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和等量代换等问题。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时,不仅复*相应的知识点,并且把相应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注重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扶优补差,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二、复*内容:

  1、数与计算:

  (1)在整理与复*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1)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4)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3、统计与*均数问题: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学*求*均数。

  (2)、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学*分析简单的数据信息,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作出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4、 复*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方向与位置:

  (1)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3)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5、小数:使学生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面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课时安排:

  1、数与计算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 1课时

  3、统计与*均数问题 2课时

  4、复*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2课时

  5、小数 2课时

  6、面积 1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4

  一、 复*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复*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 复*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5

  我们马上就进入学期末复*阶段了,孩子们要做好总复*,我们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要复*的内容主要如下:

  一、内容:

  1、万以内加减法

  2、 四边形

  3、有余数的除法

  4、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5、分数的初步认识

  6、 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具体目标

  1)万以内加减法

  ①这个在复*的时候,掌握运算的法则和加减法的正确性是我们在复*的过程中要注意的。

  ②可以非常流利的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③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好*惯。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四边形

  ①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②寻找解决生活中的求周长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③激发学生探究、复*与整理知识的兴趣。

  3)有余数除法

  详细的复*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②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竖式进行正确计算。

  ③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用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5)分数的初步认识

  ①初步复*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②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

  6)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结合实例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正确估计,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

  重难点

  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复*长、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灵活解答长、正方形周长。

  4)掌握计算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3、复*方法::

  1)整理归纳法

  复*阶段,主要帮助大家复*过往的知识,为考试的知识梳理做好准备。

  2)讨论明辩法

  进入复*阶段,采取讨论法以进一步明晰疑难问题。可以在理论层面进行讨论,也可以举例子深入浅出地分析道理。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缺漏,以助矫正。

  3)变题比较法

  复*阶段,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我们还是会做各种的课后*题,学生会接触各式各类的*题。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水*,设计了一题多变的练*。

  4)查漏补缺法

  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有目的去练*自己的弱项,我们要在实际的练*中提高不足的地方。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6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口算和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对质量单位换算和年月日知识掌握得较好。周长的简单计算能解决,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周长问题时,有很多出错情况。计算不仔细造成的错误很多。应用题的理解还不够好,还需加强练*。目前二班的后进生情况较突出。

  复*目标:

  1、计算:

  (1)熟练进行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

  (2)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正确进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4)能对乘、除法的结果进行适当的估算。

  (5)能正确进行乘除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2、常用的量:

  (1)对常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有正确的概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质量单位。

  (2)能正确对千克、克和吨进行换算。

  (3)能正确进行千克、克、吨之间简单的计算。

  (4)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闰年、大月和小月。

  (5)知道一年有四个季度及每个季度的天数。

  (6)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7)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3、空间与图形:

  (1)观察由三个(或更多的)正方体所搭成的图形,能正确分辨不同角度所得的图形。

  (2)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求多边形的周长。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4、统计与概率:能对事情发生与否作出合理的判断,了解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复*重点: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笔算。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3、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相关两步计算问题。

  4、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5、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如何判断闰年、大月和小月、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

  复*策略与方法:

  1、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2、错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设立错题小册子。

  3、选择适当的练*题型与题量,帮助学生在练*过程中,打开思路。

  4、利用学优生的资源补差,就是由来已久的“二帮一”学*形式。

  5、统观全册教材,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7

  复*内容: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复*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8

  一、复*要求

  1、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按复*内容把学生已学的知识按四块进行整理。达到数学知识.

  (1)掌握运算顺序,熟练进行万以内加减两步混合计算,提高正确率。

  (2)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加减法的关系熟练求未知数,简便计算,速算和估算。

  (3)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分清条件和问题,弄清每一道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题。掌握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分清求积和求商。

  (4)掌握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掌握重量单位吨,形成体系。

  2.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

  (1)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惯。

  (2)在梳理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复*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

  (5)复*时在学生“求同”的基础上,鼓励“求异”。例如提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组成各种问题;联系生活由学生编制数学问题。

  二、复*重难点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笔算;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3、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相关两步计算问题;

  4、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5、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

  三、复*策略: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

  2.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积极辅导差生,让基本的大纲要求必须100%的实现达到。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四、关注学困生:

  在*时的教学中我们年级的教师就非常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主动与这些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与学生家长共同制订孩子的成长计划,确实保证孩子的学*质量。在期末的练*中知识的横、纵建构更是他们的新难点,因此辅差更是重中之重,除了认真批改,复*练*更要督促对错误的纠正,甚至反复练*直至掌握。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9

  一、复*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复*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复*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七、课时安排(16课时):

  1、万以内的加减法………………………………4课时

  2、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4课时

  4、四边形………………………………………...…2课时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2课时

  6、分数的初步知识………………………………2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10

  总复*目标:

  ⒈在梳理本学期各领域知识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惯。

  ⒉以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为背景,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巩固小数的读写方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⒊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⒋进一步巩固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的有关知识,推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⒌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画面不同,根据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事物;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巩固测量和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周长的方法,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总复*时间安排:

  一、数与代数

  ⒈数的认识:围绕“认识小数”这一单元内容,帮助学生借助元、角、分和长度单位为背景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1课时

  ⒉数的运算:围绕“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认识小数”等几个单元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的运算的算理。4课时

  ⒊常见的量:围绕“年、月、日”这一个单元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1课时

  二、图形与几何

  围绕“观察物体”“周长”这两个单元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画面不同,能正确进行选择和判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复*巩固测量一般图形周长的方法,鼓励方法多样化。2课时

  三、综合与实践

  数学好玩:2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菁华3篇)(扩展7)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实用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1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如下: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他们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活动。比如程文杰、韩兴宇等,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学*成绩一直保持较好。有的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能力跟不上,比如方启奥、王家奇等他们在学*方法上,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复*重难点:

  复*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

  2、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

  3、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五、时间安排:

  位置与方向 一周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周

  统计年、月、日 一周

  面积解决问题一周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2

  我们马上就进入学期末复*阶段了,孩子们要做好总复*,我们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要复*的内容主要如下:

  一、内容:

  1、万以内加减法

  2、 四边形

  3、有余数的除法

  4、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5、分数的初步认识

  6、 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具体目标

  1)万以内加减法

  ①这个在复*的时候,掌握运算的法则和加减法的正确性是我们在复*的过程中要注意的。

  ②可以非常流利的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③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好*惯。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四边形

  ①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②寻找解决生活中的求周长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③激发学生探究、复*与整理知识的兴趣。

  3)有余数除法

  详细的复*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②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竖式进行正确计算。

  ③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用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5)分数的初步认识

  ①初步复*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②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

  6)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结合实例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正确估计,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

  重难点

  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复*长、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灵活解答长、正方形周长。

  4)掌握计算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3、复*方法::

  1)整理归纳法

  复*阶段,主要帮助大家复*过往的知识,为考试的知识梳理做好准备。

  2)讨论明辩法

  进入复*阶段,采取讨论法以进一步明晰疑难问题。可以在理论层面进行讨论,也可以举例子深入浅出地分析道理。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缺漏,以助矫正。

  3)变题比较法

  复*阶段,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我们还是会做各种的课后*题,学生会接触各式各类的*题。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水*,设计了一题多变的练*。

  4)查漏补缺法

  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有目的去练*自己的弱项,我们要在实际的练*中提高不足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3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学*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复*内容

  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千米和吨

  5、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

  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数学广角--集合

  三、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复*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然后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精讲多练,练*的形式要多样化。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4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更好地安排复*时间,特制订本计划:

  今天是12月17日,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三年级上册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大块:单位转换、图形问题、计算问题(三位数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初步认识和可能性等问题。

  一、 总体把握

  本周开始我计划用一周的时间对这四部分知识分五个课时以课本为主进行总结复*,同时每课时布置一次课堂练*,然后用下周通过学校的摸底测试,看看具体孩子掌握的情况,看看哪部分知识掌握的不好然后下阶段有针对的复*。

  二、重点加强复*

  用三课时进行重点知识训练讲解,例如:图形问题、计算问题(三位数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两大部分是本册书的重点也是难点,应当重点练*。

  三、专项应对练*

  专项练*一:画图问题,1课时;

  专项练*二:应用题练*,5课时;

  加减法应用题,多位数乘一位数应用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周长应用题。

  专项练*三:计算练*,两课时。

  四、易错点总结

  安排一课时进行提醒易错点,主要强调要认真,特别是计算时要认真并要及时验算。另外,强调认真审题,例如:要求单位是否统一等。做完题后一定要认真检查,骄傲使人落后!

  五、补充措施

  针对上次月考时班内计算能力下降、解决问题能力不高的问题,坚持每天让孩子做到每日一练,即每天坚持做6道计算和2个应用题。这也是针对三年级考试的特点而训练的,因为在一二年级考试中计算量还不算太大,三年级计算量明显增加而且难度增加,并且题量也相对大了不少。这个每日一练的补救措施我觉得就很有必要了,同时,题量不多,孩子做的多了会树立做题的信心。

  总之,在复*期间要注意让孩子树立信心,树立目标,做好总结,让孩子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5

  一、复*内容:

  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复*,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学*水*的整体提高。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切勿因基础题而粗心导致错误。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发散学生的思维,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三、复*重难点:

  (一)复*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难点:

  1、24时记时法,主要体现在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计算经过的时间;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释现象,提出问题等。

  四、复*方法:

  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精选*题;

  2、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组织课后练*和综合练*,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

  五、复*时间安排:

  1、整理和复*(6课时);

  2、综合检测和试卷分析(8课时左右);

  3、整合和优化,补充和拓展(4课时左右)。复*计划, 期末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