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语文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x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又要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2、实践学*: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的细致之处,进而阅读和品评拓展作品,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教材解析

  本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美。同时结合不同的文本,让学生体会坐着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奇妙发现和感受,体会文字的表达效果。进而通过例文研读,提升学生的*作能力。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却是学生认识“细致观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过阅读分清一般叙述和细致观察的区别,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这份细致所在及其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细致观察可以从环境、外形、行为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抓住重点词语联想动态情景,体会文中这只鸟儿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准确性。本文能够激发在生活中观察的意识,提升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词语可以通过图文了解。对于“细致观察”有初步的认知,但是还需要提升准确的判断力,提升语言的感受力,对于“细致观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还要有更加具体、系统的认知和实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3、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观察,了解观察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法:比较阅读法

  学法:边读边想象、对比辨析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词语检测:搭船沙*啦羽毛羽毛长嘴

  静悄悄吞下去捕鱼

  2、“搭船的鸟”指的是翠鸟,题目的特别之处,体现了作者与鸟相遇的方式,随机观察的好*惯。

  二、学*课文:

  1、认识细致观察,体会语言差异:

  (1)在文字描述中,有时候我们选择简单描述,有时候就要细致观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这两种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读读看,说说哪一句可以算作细致观察。

  学生交流: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地响。”属于细致观察,因为“打”字带来的力度,“沙*啦”听到的声音。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属于细致观察,因为看到人物的衣着,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师小结提示:只要是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具体的一方面,就是细致观察。第一段对环境和船夫做了细致观察。

  2、寻找细致观察,体会语言魅力: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在你认为是细致观察的语句旁边标注“Δ”,看看作者还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阅读发现,把句子读给同桌,说说细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预设1:翠鸟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上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嘴。

  (抓住颜色特点来写外形。)

  教师追问:“我看见一只彩色的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呀!”是不是细致描述?

  引导学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丽”是感觉概述。

  预设2:翠鸟捕鱼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课时,没一会儿,它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鸟的动作来写捕鱼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嘛?

  (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翠鸟的敏捷伶俐。)

  对比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冲”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现的整个、快速吃下去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一只鸟,外形和动作都可以很细致。

  三、拓展阅读:

  其实,还有一位作家也喜欢翠鸟,看看它是怎么写的,说说什么地方写得细致。

  (课件出示《翠鸟》文本,自读,组织交流。)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一篇写鸟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细致观察。

  2、尝试自己观察一处景物或者一种动物,尽量做到细致观察,看看有没有奇妙的发现。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一般描述细致观察

  环境角色外形动作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 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又要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2、实践学*: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的细致之处,进而阅读和品评拓展作品,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教材解析:本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美。同时结合不同的文本,让学生体会坐着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奇妙发现和感受,体会文字的表达效果。进而通过例文研读,提升学生的*作能力。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却是学生认识“细致观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过阅读分清一般叙述和细致观察的区别,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这份细致所在及其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细致观察可以从环境、外形、行为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抓住重点词语联想动态情景,体会文中这只鸟儿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准确性。本文能够激发在生活中观察的意识,提升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词语可以通过图文了解。对于“细致观察”有初步的认知,但是还需要提升准确的判断力,提升语言的感受力,对于“细致观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还要有更加具体、系统的认知和实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3、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观察,了解观察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法:比较阅读法

  学法:边读边想象、对比辨析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词语检测:搭船 沙*啦 羽毛 羽毛 长嘴

  静悄悄 吞下去 捕鱼

  2、 “搭船的鸟”指的是翠鸟,题目的特别之处,体现了作者与鸟相遇的方式,随机观察的好*惯。

  二、学*课文:

  1、认识细致观察,体会语言差异:

  (1)在文字描述中,有时候我们选择简单描述,有时候就要细致观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这两种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读读看,说说哪一句可以算作细致观察。

  学生交流: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地响。”属于细致观察,因为“打”字带来的力度,“沙*啦”听到的声音。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属于细致观察,因为看到人物的衣着,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师小结提示:只要是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具体的一方面,就是细致观察。第一段对环境和船夫做了细致观察。

  2、寻找细致观察,体会语言魅力: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在你认为是细致观察的语句旁边标注“Δ”,看看作者还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阅读发现,把句子读给同桌,说说细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预设1:翠鸟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上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嘴。

  (抓住颜色特点来写外形。)

  教师追问:“我看见一只彩色的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呀!”是不是细致描述?

  引导学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丽”是感觉概述。

  预设2:翠鸟捕鱼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课时,没一会儿,它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鸟的动作来写捕鱼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嘛?

  (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翠鸟的敏捷伶俐。)

  对比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冲”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现的整个、快速吃下去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一只鸟,外形和动作都可以很细致。

  三、拓展阅读:

  其实,还有一位作家也喜欢翠鸟,看看它是怎么写的,说说什么地方写得细致。

  (课件出示《翠鸟》文本,自读,组织交流。)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一篇写鸟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细致观察。

  2、尝试自己观察一处景物或者一种动物,尽量做到细致观察,看看有没有奇妙的发现。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一般描述 细致观察

  环境 角色 外形 动作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观察到的事物,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品读句子,抓住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描写,想象翠鸟静立和捕鱼时不同的情景,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点

  品读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模块一:初读课文,激发观察兴趣

  活动1:直接揭题,关注题眼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第五单元一篇新的课文:搭船的鸟(板书课题)。

  2.观察生字:“搭”字,怎样书写才美观呢?(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的提画下面,字形紧凑。)看来,只要留心观察,学*中就会处处有收获。

  3.了解词义:这个字可以组什么词呢?能联系生活说一说吗?搭积木、搭桥、搭配、搭车(顺便搭乘别人的车辆,有可能还是免费的)、搭船(顺便乘坐别人的船)……

  活动2:观察课题,设问质疑

  1.观察课题,学生自主质疑: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呢?搭船的是一只什么鸟呢?它长什么样子?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它搭了谁的船?它搭船要去哪儿呢……

  2.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思考:“搭”是本课课题中关键的字眼,顺便搭乘,顺势而为,这个“搭”字使这只鸟儿富有灵性,体现了人与鸟在自然中和谐。因此,观察这个“搭”字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组词,加深对这个字义的认知;继而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设问质疑,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活动3:观察汉字,自主识记

  1.出示生字新词,同桌相互交流,纠正易读错的字词。

  第一组:翠绿、长嘴、蓑衣、船舱、外祖父,母亲、鹦鹉、船篷。(读好*舌声;读好前鼻音“亲”qin、后鼻音“鹦”yīng“篷”péng。)

  第二组:衔着、摇着橹、吞了下去。(读好边音“橹”lǔ。)

  第三组:沙啦、哗啦,行啦、好啦、是不是我的耳朵有毛病啦?(读准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里读第一声lā,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时读轻声la。)

  2.相机出示图片,认识“蓑衣”“橹”“船篷”等生活中不常见的物品。

  【思考: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识记字词这一环节要直奔重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字音与字形,关注汉字的构字特点,这其实也是对“留心观察”这一单元主题的落实。】

  模块二:再读课文,明晰观察事物

  活动1:默读课文,自主观察探究

  1.出示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这趟旅途中,“我”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都有哪些发现呢?

  2.学生自主探究,圈画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

  活动2:小组交流,感知观察要点

  1.通过研讨,你们小组有什么收获呢?你发现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

  2.小组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预设1:“我”观察到翠鸟的外貌(第②自然段)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在“我”眼中,这是一只什么样子的小鸟呢?(作者观察到这是一只羽毛颜色很漂亮的小鸟,样子很美丽)

  出示图片,直观观察,学生朗读,读出色彩鲜艳。

  预设2:“我”观察到翠鸟捕鱼的动作(第④自然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这只小鸟是怎样捕鱼的呢?(作者观察到这只翠鸟在水里捕鱼吃,动作非常快,很迅速)

  出示图片,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读出动作迅速。

  预设3:“我”观察雨中船上的场景(第①自然段)

  (1)“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学生交流:“雨下得很大,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沙*啦的响声(拟声词)。

  教师引导:“我”仔细倾听,留意到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音。仔细倾听,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周围的世界,这是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板书:仔细倾听)

  (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学生交流:船夫在用力划船,披着蓑衣,摇着橹。(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导:对照图片,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蓑衣能防雨,船夫使劲摇着橹,想早点将“我们”送到目的地……)

  品读文字:作者观察到船夫在雨中划船的衣着与动作,非常细致。能结合文中语句读出这些美好的发现,看来同学们也是善于观察的学生。那么你能读好你的这些发现吗?自由练读、指读、互评再读、齐读(读出雨点击打的声响和船夫用力摇橹的画面)

  活动3.回归整体,感悟观察好处

  1.感悟课题之妙:一次*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的留心观察,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你能说说对这只“搭船的鸟”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这是一只很聪明很有灵性的鸟儿,它搭乘我们的船,不是它不会飞,也不是它想要到达其他什么地方,而是想搭乘我们的顺风船,方便它自己捕鱼。

  再读课题,感悟“搭”字之妙,感悟人鸟之和谐相处。

  2.感悟单元主题:“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示)

  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作者拥有这样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再加上会倾听的耳朵,故能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和场景。因此*时我们也要这样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

  【思考:在多种方式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初步感受翠鸟的外貌与捕鱼动作,仔细观察雨天船上的场景;继而图文结合,感悟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初步感知这一切美好事物的发现,来源于“我”对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从而明确感知本单元的主题——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模块三:集中书写,重点观察引导

  活动1:观察细节,准确辨析

  1.出示形*字及形*部件:羽—翠,吞—天—夭,捕—甫—冉。

  2.学生仔细观察,辨析相似部分的细微区别。

  羽、翠:当“羽”变为“翠”字上面的部件时,要写得扁一些,并且两笔横折钩都变成横折,“翠”字下面的“卒”字最后一笔悬针竖,从横上稍微出头即可。

  活动2:观察难字,举一反三

  1.出示一组同偏旁生字:嘴、啦、响、哦,观察结构特点。

  2.重点观察“嘴”字,交流书写要点。

  嘴:左小右大,把握口字旁的比例与位置;右边笔画多,每个部件要写得扁一些,相互之间做到谦让紧凑。

  活动3:书写练*,互评反馈

  1.学生练写:在《*字册》上重点描红与临写易错字、难写字。

  2.评析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再写,逐个进步。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又要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2、实践学*: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的细致之处,进而阅读和品评拓展作品,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教材解析

  本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美。同时结合不同的文本,让学生体会坐着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奇妙发现和感受,体会文字的表达效果。进而通过例文研读,提升学生的*作能力。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却是学生认识“细致观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过阅读分清一般叙述和细致观察的区别,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这份细致所在及其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细致观察可以从环境、外形、行为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抓住重点词语联想动态情景,体会文中这只鸟儿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准确性。本文能够激发在生活中观察的意识,提升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词语可以通过图文了解。对于“细致观察”有初步的认知,但是还需要提升准确的判断力,提升语言的感受力,对于“细致观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还要有更加具体、系统的认知和实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3、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观察,了解观察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法:比较阅读法

  学法:边读边想象、对比辨析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词语检测:搭船沙*啦羽毛羽毛长嘴

  静悄悄吞下去捕鱼

  2、“搭船的鸟”指的是翠鸟,题目的特别之处,体现了作者与鸟相遇的方式,随机观察的好*惯。

  二、学*课文:

  1、认识细致观察,体会语言差异:

  (1)在文字描述中,有时候我们选择简单描述,有时候就要细致观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这两种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读读看,说说哪一句可以算作细致观察。

  学生交流: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地响。”属于细致观察,因为“打”字带来的力度,“沙*啦”听到的声音。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属于细致观察,因为看到人物的衣着,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师小结提示:只要是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具体的一方面,就是细致观察。第一段对环境和船夫做了细致观察。

  2、寻找细致观察,体会语言魅力: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在你认为是细致观察的语句旁边标注“Δ”,看看作者还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阅读发现,把句子读给同桌,说说细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预设1:翠鸟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上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嘴。

  (抓住颜色特点来写外形。)

  教师追问:“我看见一只彩色的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呀!”是不是细致描述?

  引导学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丽”是感觉概述。

  预设2:翠鸟捕鱼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课时,没一会儿,它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鸟的动作来写捕鱼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嘛?

  (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翠鸟的敏捷伶俐。)

  对比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冲”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现的整个、快速吃下去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一只鸟,外形和动作都可以很细致。

  三、拓展阅读:

  其实,还有一位作家也喜欢翠鸟,看看它是怎么写的,说说什么地方写得细致。

  (课件出示《翠鸟》文本,自读,组织交流。)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一篇写鸟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细致观察。

  2、尝试自己观察一处景物或者一种动物,尽量做到细致观察,看看有没有奇妙的发现。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一般描述细致观察

  环境角色外形动作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反思1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讲<搭船的鸟>这一课时,对生词的理解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看图理解

  由于我们生活在离河、海拔远的地方,很多孩子对船比较陌生,没有亲眼见过船,对船舱、船篷、蓑衣橹不理解,我就通过看图,指着图说明船各部分的名字。

  二、结合上下文理解

  上述几个生词除了看图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帮孩子们理解,如:“我们坐在船舱里”通过“我们坐在”学生知道在图中找“我们”坐的地方是船舱。“雨点打在船篷上”通过雨点打在,说明船篷是遮在我们头上的顶,从图中很快找到船篷,“蓑衣”“橹”也是一样的`道理。

  三、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衔”和“吞”,我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的。有的孩子见叼着的样子,并用表演来说明。“吞”字,有的学生举例为嚼就咽下去。

  当然对词语的理解方法还有很多,如:换词,查字典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反思2

  在学*第10课《搭船的鸟》时,我和孩子们重点来学*了有关翠鸟的样子和捕鱼的段落. 我们都意犹未尽,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课前预*课文,对课文有了一些了解,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了解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惯。在此,也希望家长朋友陪同孩子走好这段不熟悉的查找之路。(在家读熟,课上才能很好地介绍给同学们.)

  2、通过看图,(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背诵

  通过看图片,大部分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翠鸟的样子: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孩子记忆背诵,效果不错。同时,也帮助孩子们理解着去记忆翠鸟的外貌特点,长久效果大大高于死记硬背。通过动词(飞、冲、吞),使孩子们理解翠鸟捕鱼之敏捷。

  3、开动脑筋,发表看法

  当你看到这样一只动作敏捷的捕鱼小鸟时,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好些孩子说出:翠鸟,你真了不起!也有孩子(白子阳)希望自己能和翠鸟一起去捕鱼吃.我班幽默大王兼马虎大王(春阳)说:"老师,我想提醒翠鸟吃鱼时,别让鱼刺扎着了。”

  但这节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学完课文后,应结合综合训练三中的学做资料卡片,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整理信息制作资料卡。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反思3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我也正是抓住了这个字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 “搭”字在课题中的含义。李雨蒙站起来就说是 “搭窝”的意思,因为不是我要的答案,所以我没有说什么就让她坐下了。在这里我应该进行适当的评价,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学完课文后自己判断,这个字在课题中是不是她刚才说的意思。不过好在学完课文后我又让李雨蒙回答了一开始我提出的问题,使她和大家都真正明白了“搭”字的含义。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小鸟的美丽和可爱展开讨论,它为什么美丽可爱?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我又及时的让学生按照书中的写法进行了仿写,使学生在*作方面进行了锻炼。体现小鸟的可爱,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语“一下子”、“没一会”。这两个词都是说翠鸟捕鱼速度快,用的时间短,学生在这里又补充了很多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如:“马上”“突然”“立刻”等,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衔”体现了翠鸟捕鱼的技术很高,通过词语的替换,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用词的巧妙。

  我通过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力求满足学生的学*需要。我觉得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一、让学生读课题后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确想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通过抓重点词语,词语的替换,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体会作者用词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三、仿写练*,教给了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使学生的*作水*有了一定的`提高。当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以后在备课的时候不只要备教材,还应该备学生,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更上新台阶。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观察到的事物,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品读句子,抓住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描写,想象翠鸟静立和捕鱼时不同的情景,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点

  品读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模块一:初读课文,激发观察兴趣

  活动1:直接揭题,关注题眼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第五单元一篇新的课文:搭船的鸟(板书课题)。

  2.观察生字:“搭”字,怎样书写才美观呢?(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的提画下面,字形紧凑。)看来,只要留心观察,学*中就会处处有收获。

  3.了解词义:这个字可以组什么词呢?能联系生活说一说吗?搭积木、搭桥、搭配、搭车(顺便搭乘别人的车辆,有可能还是免费的)、搭船(顺便乘坐别人的船)……

  活动2:观察课题,设问质疑

  1.观察课题,学生自主质疑: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呢?搭船的是一只什么鸟呢?它长什么样子?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它搭了谁的船?它搭船要去哪儿呢……

  2.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思考:“搭”是本课课题中关键的字眼,顺便搭乘,顺势而为,这个“搭”字使这只鸟儿富有灵性,体现了人与鸟在自然中和谐。因此,观察这个“搭”字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组词,加深对这个字义的认知;继而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设问质疑,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活动3:观察汉字,自主识记

  1.出示生字新词,同桌相互交流,纠正易读错的字词。

  第一组:翠绿、长嘴、蓑衣、船舱、外祖父,母亲、鹦鹉、船篷。(读好*舌声;读好前鼻音“亲”qin、后鼻音“鹦”yīng“篷”péng。)

  第二组:衔着、摇着橹、吞了下去。(读好边音“橹”lǔ。)

  第三组:沙啦、哗啦,行啦、好啦、是不是我的耳朵有毛病啦?(读准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里读第一声lā,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时读轻声la。)

  2.相机出示图片,认识“蓑衣”“橹”“船篷”等生活中不常见的物品。

  【思考: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识记字词这一环节要直奔重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字音与字形,关注汉字的构字特点,这其实也是对“留心观察”这一单元主题的落实。】

  模块二:再读课文,明晰观察事物

  活动1:默读课文,自主观察探究

  1.出示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这趟旅途中,“我”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都有哪些发现呢?

  2.学生自主探究,圈画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

  活动2:小组交流,感知观察要点

  1.通过研讨,你们小组有什么收获呢?你发现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

  2.小组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预设1:“我”观察到翠鸟的外貌(第②自然段)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在“我”眼中,这是一只什么样子的小鸟呢?(作者观察到这是一只羽毛颜色很漂亮的小鸟,样子很美丽)

  出示图片,直观观察,学生朗读,读出色彩鲜艳。

  预设2:“我”观察到翠鸟捕鱼的动作(第④自然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这只小鸟是怎样捕鱼的呢?(作者观察到这只翠鸟在水里捕鱼吃,动作非常快,很迅速)

  出示图片,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读出动作迅速。

  预设3:“我”观察雨中船上的场景(第①自然段)

  (1)“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学生交流:“雨下得很大,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沙*啦的响声(拟声词)。

  教师引导:“我”仔细倾听,留意到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音。仔细倾听,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周围的世界,这是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板书:仔细倾听)

  (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学生交流:船夫在用力划船,披着蓑衣,摇着橹。(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导:对照图片,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蓑衣能防雨,船夫使劲摇着橹,想早点将“我们”送到目的地……)

  品读文字:作者观察到船夫在雨中划船的衣着与动作,非常细致。能结合文中语句读出这些美好的发现,看来同学们也是善于观察的学生。那么你能读好你的这些发现吗?自由练读、指读、互评再读、齐读(读出雨点击打的声响和船夫用力摇橹的画面)

  活动3.回归整体,感悟观察好处

  1.感悟课题之妙:一次*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的留心观察,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你能说说对这只“搭船的鸟”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这是一只很聪明很有灵性的鸟儿,它搭乘我们的船,不是它不会飞,也不是它想要到达其他什么地方,而是想搭乘我们的顺风船,方便它自己捕鱼。

  再读课题,感悟“搭”字之妙,感悟人鸟之和谐相处。

  2.感悟单元主题:“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示)

  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作者拥有这样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再加上会倾听的耳朵,故能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和场景。因此*时我们也要这样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

  【思考:在多种方式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初步感受翠鸟的外貌与捕鱼动作,仔细观察雨天船上的场景;继而图文结合,感悟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初步感知这一切美好事物的发现,来源于“我”对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从而明确感知本单元的主题——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模块三:集中书写,重点观察引导

  活动1:观察细节,准确辨析

  1.出示形*字及形*部件:羽—翠,吞—天—夭,捕—甫—冉。

  2.学生仔细观察,辨析相似部分的细微区别。

  羽、翠:当“羽”变为“翠”字上面的部件时,要写得扁一些,并且两笔横折钩都变成横折,“翠”字下面的“卒”字最后一笔悬针竖,从横上稍微出头即可。

  活动2:观察难字,举一反三

  1.出示一组同偏旁生字:嘴、啦、响、哦,观察结构特点。

  2.重点观察“嘴”字,交流书写要点。

  嘴:左小右大,把握口字旁的比例与位置;右边笔画多,每个部件要写得扁一些,相互之间做到谦让紧凑。

  活动3:书写练*,互评反馈

  1.学生练写:在《*字册》上重点描红与临写易错字、难写字。

  2.评析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再写,逐个进步。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又要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2、实践学*: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的细致之处,进而阅读和品评拓展作品,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教材解析

  本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美。同时结合不同的文本,让学生体会坐着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奇妙发现和感受,体会文字的表达效果。进而通过例文研读,提升学生的*作能力。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却是学生认识“细致观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过阅读分清一般叙述和细致观察的区别,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这份细致所在及其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细致观察可以从环境、外形、行为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抓住重点词语联想动态情景,体会文中这只鸟儿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准确性。本文能够激发在生活中观察的意识,提升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词语可以通过图文了解。对于“细致观察”有初步的认知,但是还需要提升准确的判断力,提升语言的感受力,对于“细致观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还要有更加具体、系统的认知和实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3、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观察,了解观察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法:比较阅读法

  学法:边读边想象、对比辨析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词语检测:搭船沙*啦羽毛羽毛长嘴

  静悄悄吞下去捕鱼

  2、“搭船的鸟”指的是翠鸟,题目的特别之处,体现了作者与鸟相遇的方式,随机观察的好*惯。

  二、学*课文:

  1、认识细致观察,体会语言差异:

  (1)在文字描述中,有时候我们选择简单描述,有时候就要细致观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这两种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读读看,说说哪一句可以算作细致观察。

  学生交流: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地响。”属于细致观察,因为“打”字带来的力度,“沙*啦”听到的声音。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属于细致观察,因为看到人物的衣着,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师小结提示:只要是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具体的一方面,就是细致观察。第一段对环境和船夫做了细致观察。

  2、寻找细致观察,体会语言魅力: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在你认为是细致观察的语句旁边标注“Δ”,看看作者还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阅读发现,把句子读给同桌,说说细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预设1:翠鸟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上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嘴。

  (抓住颜色特点来写外形。)

  教师追问:“我看见一只彩色的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呀!”是不是细致描述?

  引导学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丽”是感觉概述。

  预设2:翠鸟捕鱼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课时,没一会儿,它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鸟的动作来写捕鱼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嘛?

  (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翠鸟的敏捷伶俐。)

  对比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冲”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现的整个、快速吃下去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一只鸟,外形和动作都可以很细致。

  三、拓展阅读:

  其实,还有一位作家也喜欢翠鸟,看看它是怎么写的,说说什么地方写得细致。

  (课件出示《翠鸟》文本,自读,组织交流。)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一篇写鸟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细致观察。

  2、尝试自己观察一处景物或者一种动物,尽量做到细致观察,看看有没有奇妙的发现。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一般描述细致观察

  环境角色外形动作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花钟》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首篇,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本课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好,进入三年级,有了一定的学*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处在农村,对收集资料的条件有限,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设计

  学*目标:

  1、学*和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语言实践中,学*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学*作者能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情境为手段,利用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花的特点。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画出喜欢的句子。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学*作者表达的方法。注重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训练语感。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在语文的实践中学*和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与课文有关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识花名激趣导入

  1、同学们,往前看,你们看见什么了?

  2、是啊,多美的花钟啊!你们还认识这些花吗?请用不同的方式和这些花打声招呼好吗?(课件出示九种花)

  3、这么多花真可谓是——用书中的话进行概括(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4、过渡语:同学们闻到花朵的香味了吗?你们喜欢这些花吗?让我们带着花朵娇艳,花的芬芳,再次走进这美丽神奇的花钟吧。(板书课题)

  二、研读发现,品花时,赏花开

  1、同学们,花钟上花儿朵朵,课文中花仙子们更是争齐斗艳,热闹非凡。同学们想不想赶快去看一看呢?

  2、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文,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认真体会体会,看看你有哪些发现呢?

  3、学生自学汇报。

  (1)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那你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吗?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2)汇报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喇叭花:对比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喇叭想干什么呢?

  谁想吹吹小喇叭,多种形式练*朗读。

  同学们还见过其他颜色的牵牛花吗?练*说句子。

  牵牛花真是一个能干的小号手啊!

  蔷薇花:谁能绽开笑脸给大家看看?

  同学们在什么时候才能绽开美丽的笑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引导练读

  睡莲:和同学们一起起床的花还有蒲公英花。

  万寿菊:男生练读,气势盛大的。

  烟草花:会醒来,会看夜景,真有意思。

  月光花:做动作,她在跳什么舞呢?

  ……

  (3)花钟上仅仅有这几种花吗?从哪可以看出来?(省略号)

  (4)通过课后查找资料,谁还知道什么花在几点钟开放?

  4、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5、课件出示填一填,同学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6、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第一自然段的呢?

  7、填表格

  序号开花时间开花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自学探究,寻原因

  1、过渡语:同学们能用学*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来自学第二自然段吗?比一比看谁收获最多。如果有问题,可以小组讨论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呢?

  4、大自然真奇妙,其实不同植物开花不同的原因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和老师一起去探究。

  5、自学第二自然段。找出花开时间与什么有关。

  四、读中感悟,赞花钟

  1、过渡语:同学们已经探寻了花的奥妙,想不想看看植物学家修建的花钟?

  2、欣赏世界各国的花钟

  花钟上的这些花会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多么有趣啊!

  3、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来夸夸科学家这种伟大的创举吧!

  4、(课件出示)——齐读最后一句话。

  5、这可真有趣!(板书:有趣)用花的开放,就可以表示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花钟”。

  五、拓展延伸,练手笔

  1、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真是奇妙无穷,刚才大家通过读、想、说、记,你们一定学会了很多知识吧!谁想说一说。

  2、同学们真会学*,都让老师羡慕了。那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把花开写得那么细腻,用词那么形象准确吗?

  3、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种老师喜欢的花。(课件出示)教师读下水文。同学们能不能向老师这样,也写一写你喜欢的花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相信你一定会写得更精彩的!

  4、练笔,交流

  5、课外延伸: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花或事物,写一写观察日记。

  6、(出示课件)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3花钟

  不同时间开放

  温度、湿度、光照

  花钟原因有趣

  动物活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体会,在读中培养语感,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花钟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我采用了“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的学*方式,教给学生学*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从而一步步去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深入浅出,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迁移,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课外延伸和知识拓展,教师写下水文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突出了语文课堂读、说、写想结合的学科特点,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还有不足之处。

  1、教师在引导语言上,可能是重点词语不突出,过高的估计学生的学*能力和水*,造成学生把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成了句子,应给学生充分的学*思考时间,让学生画一画,然后再读一读。

  2、在板书设计环节,虽然能够突出教学重点,但设计却不够完美,和原设计有一定的出入。

  【课例点评

  选入这篇课文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惯。执教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知花的美丽与可爱,让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从而引入课文内容。

  执教者紧扣训练的重点,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对各类花的喜爱之情,教师再用亲和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在学生交流体会的基础上,教师相机的点拨,引发学生讨论、朗读,重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读出自己的感受,尊重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执教者采用了“教”与“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完第一自然段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学*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自学下面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具有层次性,这也比较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教师注重发现学生好奇心,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体现了语文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执教者注重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有个性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

  读写结合,是本课例的亮点。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训练语言,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理念,所以,执教者设计了小练笔。通过练笔不仅迁移了作者的表达方法,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了美好的情感。体现了语文的特点。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如: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

  ⑴ 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词比赛。

  ⑵ 小组开火车比赛。

  ⑶ “顺风耳”比赛。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

  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

  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

  ⑴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

  ⑵ 草地会变颜色: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中午,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傍晚,花朵又( ),是( )色的,草地就变成( )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

  1、“摘蒲公英”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奖励。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

  2、学生画画。

  3、成果汇报。

  四、写字指导

  1、默读田字格中的生字,想象用什么办法记住。

  2、全班交流。

  3、教师着重指导“耍、绒、瓣、察、假”。

  4、学生练*写字。

  【课后反思】

  挥洒想象和才情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语文的快乐。《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说:“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说:“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我!”唯恐我不让他回答。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3、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敬礼。”这句子和学生*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我们将开展一次活动,那么,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该怎样记录呢?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巧用体验 移情朗读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呢?看到一名学生带来的一套白族服装,我灵机一动,马上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请她套上这套服装。当她再次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立刻传来一片赞叹声,我看到,自豪与喜悦也漾在了她的脸上。我马上提议:“你能用现在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片断吗?”她有了新的朗读体会,果然读得声情并茂。接着,我又让在坐的全体同学用刚才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他们也读得入情入境。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反思汇总5篇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1

  《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学*目标有两点: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二是通过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那么,在《搭船的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围绕本单元目标,通过抓住翠鸟的“外形美”、“动作快”这两点展开学*,通过朗读教学与小练笔延伸,在朗读中体会翠鸟的“外形美”,捕鱼“动作快”,加以让学生懂得细心观察,多留意身边的美好事物。最后通过小练笔巩固渗透写法。那么,一整节课下来,我既有完成了公开课任务的欣喜,也有许多遗憾之处,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有:

  1、整个教学流程的总体思路比较清晰,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导入视频,然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翠鸟捕鱼的“动作快”,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到文本中,再去朗读文段。

  不足之处:

  1、前期准备教案过程中,“备学生”这个环节相对不足,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和小组讨论环节有待规范,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加以重视与指导。

  2、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比较生硬,有时候抛出去了一个问题,学生会有点蒙,课堂调控能力有待加强。

  3、课堂时长安排前松后紧,小练笔那个环节时间不足,如果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先准备好相关的检测单,观看完视频直接在检测单上进行练笔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2

  《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围绕本单元目标,通过抓住翠鸟的“外貌美丽”、“动作敏捷”这两点展开学*,通过朗读教学与小练笔延伸,在朗读中体会翠鸟的“外貌美丽”、捕鱼“动作敏捷”,加以让学生懂得细心观察,多留意身边的美好事物。最后通过小练笔巩固渗透写法。

  一、谈话导入,拉*与学生的距离

  给学生出示一组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告诉他们,最后一张图片是老师和女儿在动物园喂鸽子,让学生观察动物和人相处很和谐,丝毫不怕人,说明人只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就会有很多的乐趣。

  紧接着出示一组词语,让学生进行词语闯关,并观察这些词语,发现规律,让学生找这些词语出现在第几自然段中,学生很快找到在第二、四自然段中。

  指导生字,“翠绿”的“翠”上下两部分都要扁。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卒”下横要长,一竖在下横上边出头,竖是悬针竖。

  二.品读动情,丰富体验。

  课文第二、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我”观察的细致,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直接聚焦二、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教学。首先,了解“我”对翠鸟外貌的观察。我先让学生带着“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的问题自读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学生交流,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貌颜色鲜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细致观察”进行学*。先初步感知“作者对那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第二、四自然段作者观察了翠鸟的外形以及翠鸟捕鱼时的动作。

  引导学生边读第二自然段边想象画面,并出示翠鸟图片进行观察,说一说翠鸟的样子,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学*作者从整体到部分并把每一部分观察得清清楚楚的方法。

  课外拓展,点翠工艺。

  在学*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时,进行了简单处理,让学生找到有哪几个动词?动词说明了什么?“一下子”“不一会儿”的用词之妙。接下来让学生带着动作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自己看到的翠鸟捕鱼的情形。

  指导生字“吞”,上下结构,下面的“口”就是嘴巴,代表喉咙,他的造字本义就是敞开喉咙,不嚼而咽,让学生体会。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播放视频,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翠鸟捕鱼的精彩瞬间,看了这段视频,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感受,继而引导学生体会观察事物不仅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心去感受。

  让学生回答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应该和他们和谐相处,不能因为它们外表美丽而伤害它。进而告诉学生前面我们提到的“点翠”首饰虽然华美,但需要取用翠鸟的羽毛,对翠鸟造成无法消除的伤害,被取过羽的翠鸟往往很快死亡。因此很多人形容点翠工艺是:“残忍的华美。”制作一支小小的点翠金簪,或许就要用数只乃至数十只翠鸟的羽毛;明朝皇后的凤冠修复时所需要的翠鸟总数达几万只。这就意味着几万只翠鸟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啊,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去观察生活,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保持一颗爱心,爱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才能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才能使大自然更加神奇、美丽。

  三、学*观察,尝试表达

  播放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猫玩球时候的动作,同学来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学生试写,全班交流,组织评议,教师评价。

  只要我们养成细致观察的*惯,生活中的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也能被我们抓住,用文字记录下来。

  四.不足之处

  1.备课过程中,“备学生”不足,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和小组讨论环节有待规范,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加以重视与指导。

  2.通过抓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体会作者用词是经过反复推敲的。

  3.生字教学,体现较少。

  4.朗读安排时间少,多有感情地朗读和精心的默读

  5.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更上新台阶。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3

  《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我让学生先读一读课后题,带着其中的要求自读课文,了解“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比如,第一自然段,“我”观察了雨天船上的场景。第二、三、四自然段,观察了翠鸟的外貌,以及翠鸟捕鱼的样子。然后,可引导学生通过对翠鸟站在船头的描写,结合插图,理解“搭船的鸟”的.意思。

  通过重点段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课文第二、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我”观察的细致,应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我”对翠鸟外貌的观察教学第二自然段,我先让学生带着“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的问题自读思考,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翠鸟的外貌引人注目,羽毛鲜艳,还有一张长嘴、非常美丽,引导学生边读第二自然段边想象画面,并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翠鸟的样子,感受外貌的美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在了解了“我”对翠鸟的观察后,还需要回归课文的整体,引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比如,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先通过第一自然段了解旅途的环境,感受这是一次*常的旅行,在这次*常的探亲之旅中,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最后我引导学生认识到:*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像这样留心观察,积累*作的素材。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4

  《搭船的鸟》讲的是作者和母亲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雨过天晴之后,作者发现船舷上有一只漂亮的鸟,他仔细的观察鸟,发现鸟是搭了他们的船在捕鱼吃,在母亲的告知后知道了那是一只翠鸟。

  我第一课时上的比较成功,第一课时我主要的目的就是认生字,读书课文,并且明白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朝着三个目标的方向,我安排的教学内容很适当,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再小组内读,最后指名在全班读,经过这么几次的读,大多数的同学基本上能读熟了,再让他们认读生字,并且离开课文内容和词语意境去认生字,巩固的更好,最后的时候,小组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部分学生直接说到了要保护动物,保护鸟类等,还有一些同学说的很好,把课文内容很好的说了出来,有一些话说的不完整,在我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说的很好。

  在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吸取了上次课的经验教训,严格控制自己的语言,我发现更多的让学生去说可以说的更好,课堂的效果更好,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我不在把内容说的深了,不把问题问得深了,我把自己当做二年级的孩子,和他们共同去探讨问题,和他们融在一起。

  我渐渐地明白了,其实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在于学生学了多少,发现了多少,真正的领悟到了多少,我会更加努力,进步,去了解孩子的认识情况,把课上的更好,让学生理解的更好。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5

  《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以儿童的口吻和视角,来写自己观察到的自然中的景象。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

  1.教学效果:本篇课文是*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有两个学*要求: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二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而这篇精读课文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接下来的*作打好基础。为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环节:第一,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先从整体入手,了解作者观察到了哪些事物;第二,聚焦外形,*得方法。整堂课,以第二自然段的外形描写为主,通过抓关键颜色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在观察时抓住了外形中最有特点的颜色。而后,通过交换语句,联系图片,进一步理解作者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最后拓展《翠鸟》片段内容作为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有顺序地观察。通过以上种种方法,步步紧扣,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理解作者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将观察所得写下来。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于作者使用的观察方法理解较好,也能使用到课外的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一课一得,参与性较高。

  2.成功之处:接下来重点教学第二、四自然段,学*作者观察的方法,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在学*翠鸟的“外形”时,首先学生带着“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的问题自读思考。我叫了几个学生来谈,其实应该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切实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学*真正发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再由小组代表汇报——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真正关注学生学*。我进行小结后引导学生边读第二自然段边想象画面,并出示翠鸟图片进行观察,说一说翠鸟的样子,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学*作者从整体到部分并把每一部分观察得清清楚楚的方法。然后,出示鹦鹉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个地方我没有因为太害怕孩子们写不出来,就给与过多的提示,限制孩子们的思维。

  3.不足之处:回顾整节课,预设的东西还是有点多,忽视对学生的生成性指导,当学生提到“鹦鹉”这个词语也能让他感受到美丽时,急于下定论,而没有静下心听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4.改进措施: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更明确以后在备课的时候不只要备教材,还应该备学生,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