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 ~ 51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三、教学准备

  3种点心、2种饮料的贴图;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的贴图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时早餐喜欢吃什么?如果给你提供汉堡、馒头、蛋糕3种点心,(贴3种点心图)你准备选什么?如果只选1种点心,共有几种选择?

  再给你提供牛奶、豆浆2 种饮料,(贴2种饮料图)如果只选1种饮料,共有几种选择?

  如果请你选1种饮料再配1 种点心做早餐,你准备怎样搭配?

  谈话: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二) 独立探索,合作交流

  1、独立探索

  谈话: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朋友动手验证一下,你能写写画画表示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2、小组交流

  谈话:你是怎样选择的,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比谁的方法最好。

  3、全班交流

  谈话:哪一组先来交流你们的方法。

  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无序找,让其余学生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交流你现在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4、谈话:你能用符号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5、教师贴出符号。谈话:这是老师用的符号,谁来说说怎样选择,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1) 边演示边小结学生找的顺序:先找1种饮料,可以分别和3 种点心搭配,两种饮料就有2个3种不同的搭配,共6种。

  (2) 谈话:有没有其他的找法了?边演示边小结学生的方法:先找1种点心,可以分别和2种饮料搭配,3种点心一共有3个2种搭配,共6种。

  6、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规律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饮料的种数X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

  (三) 教学“想想做做”

  1、做第2题。谈话:早餐吃完了,接下来你通常做什么事?(上学)

  上学前我们搭配一套衣服穿。

  出示一组服装,说说有些什么衣服?(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

  问题1: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3=9种)

  问题2: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

  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2=6种)

  问题3:不管怎样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方法1:6+9=15种。方法2:3X5=15种)

  问题4:你最喜欢怎样搭配?

  2、做第1题。谈话:穿上你最喜欢的衣服,我们一起到学校去。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少年宫去,(出示路线图)说说你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

  3、谈话:少年宫双休日开设了很多兴趣班,你知道星期六开哪些班,星期天开哪些班吗?如果两天你都去少年宫你准备怎样选择?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五、小结拓展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规律了吗?同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搭配?(小组合作出题)

  解读:

  1、创设了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课教师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搭配,如:早餐、服饰、兴趣班课程的选择等搭配问题,并有几句过渡语很自然地把几个环节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充满生机。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教师重视让学生找的过程,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进程。

  3、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本课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到图、从具体到抽象的几个过程,并通过“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数学模型。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2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虽然学生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肯定会有好多学生能正确地算出得数。在学生列出9+3=12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里面拿出1,和9合起来是10,再加2是12;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 ~ 51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三、教学准备

  3种点心、2种饮料的贴图;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的贴图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时早餐喜欢吃什么?如果给你提供汉堡、馒头、蛋糕3种点心,(贴3种点心图)你准备选什么?如果只选1种点心,共有几种选择?

  再给你提供牛奶、豆浆2 种饮料,(贴2种饮料图)如果只选1种饮料,共有几种选择?

  如果请你选1种饮料再配1 种点心做早餐,你准备怎样搭配?

  谈话: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二) 独立探索,合作交流

  1、独立探索

  谈话: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朋友动手验证一下,你能写写画画表示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2、小组交流

  谈话:你是怎样选择的,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比谁的方法最好。

  3、全班交流

  谈话:哪一组先来交流你们的方法。

  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无序找,让其余学生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交流你现在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4、谈话:你能用符号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5、教师贴出符号。谈话:这是老师用的符号,谁来说说怎样选择,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1) 边演示边小结学生找的顺序:先找1种饮料,可以分别和3 种点心搭配,两种饮料就有2个3种不同的搭配,共6种。

  (2) 谈话:有没有其他的找法了?边演示边小结学生的方法:先找1种点心,可以分别和2种饮料搭配,3种点心一共有3个2种搭配,共6种。

  6、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规律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饮料的种数X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

  (三) 教学“想想做做”

  1、做第2题。谈话:早餐吃完了,接下来你通常做什么事?(上学)

  上学前我们搭配一套衣服穿。

  出示一组服装,说说有些什么衣服?(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

  问题1: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3=9种)

  问题2: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

  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2=6种)

  问题3:不管怎样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方法1:6+9=15种。方法2:3X5=15种)

  问题4:你最喜欢怎样搭配?

  2、做第1题。谈话:穿上你最喜欢的衣服,我们一起到学校去。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少年宫去,(出示路线图)说说你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

  3、谈话:少年宫双休日开设了很多兴趣班,你知道星期六开哪些班,星期天开哪些班吗?如果两天你都去少年宫你准备怎样选择?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五、小结拓展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规律了吗?同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搭配?(小组合作出题)

  解读:

  1、创设了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课教师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搭配,如:早餐、服饰、兴趣班课程的选择等搭配问题,并有几句过渡语很自然地把几个环节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充满生机。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教师重视让学生找的过程,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进程。

  3、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本课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到图、从具体到抽象的几个过程,并通过“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数学模型。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4

  一年级上册教材在最后一个单元安排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本册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了10以内加减法以及10加几等与十几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如果能熟练背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题目,能帮助他们顺利解决很多后续的学*。所以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这部分内容分两段教学,我是这样做的:

  一、学*9、8、7、6加几

  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最先学*的就是9+几,学*9+4时,我先带学生复*了凑十歌和10加几等与十几的题目,出示例题后,我让学生先摆小棒算得数,学生有的想到接着数的办法,10、11、12、13,。有的学生就想到了用凑十法算,先给9一根凑成10,10再加3等与13,我让学生代表分别汇报了这两种想法,然后问学生喜欢哪种办法,班里学生都说喜欢凑十法。于是就多练了几遍凑十法,学生熟练掌握了。而且初步形成认识,是把小数拆开给大数凑成十。

  学生学*9+几时还比较顺利,学*8、7、6加几时有的学生有点迷糊了,还是把小数拆成1和几,于是我又引导学生想,你需要把大数凑成十,因此拆小数时要好好想一想,到底拆成几和几合适。当时有一些家长也给我说有的孩子有时犯迷糊,我安慰家长不用着急,一年级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以前每年我们都遇见过,多练*就好了。

  我还告诉学生和家长,用凑十法计算时,一般是拆小数给大数凑成10,也可以拆大数给小数凑成10,要灵活运用。凑十法只是一种计算方法,还是要尽快让孩子把得数背下来。

  我还告诉学生和家长,以前学的10以内加减法,和现在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必须让孩子背会得数,因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重要,例如:如果能熟练背会,填未知数9+( )=15这种题就能快速做出来,不用再费脑子计算思考。再比如以后要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14-6=,学生只要会背6+8=14,那么直接就能想到14-6=8。试想,数学考试时那么多进位加法题目,孩子怎么可能每道题都现算,现想得数?

  一天上课我检查9加几和8加几,发现多数孩子背的不熟练。有家长签字说孩子只能提高计算速度,背会得数可能性不大。我告诉这些家长不要低估了自己孩子的能力。以前我们教的每一级学生都要求背会,难道我们班的孩子就背不会?只要天天练*,天天背,一定能背会。

  二、5、4、3、2加几

  前面学*的9、8、7、6加几,一般都是大数加小数,一般用拆小数给大数凑成十,学*5、、4、3、2加几,都是小数加大数,最快的计算方法是先想大数加小数等于多少,这进一步体现了9、8、7、6加几的重要性。如果想不起来大数加小数的'得数,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拆小数或大数都可以。在课堂上我发现经过几天的训练,多数学生对于9、8、7、6加几的得数已经熟练背会了。

  总之,学生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所有的方法都只是一种计算方法,最快的方法就是把所有题目的得数熟练背会,做到张口就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希望全班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都能尽快背会所有题目的得数。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5

  今天教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例5,这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情境——运动场中啦啦队表演图,看着这一幅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不受局限,我在本课为孩子们创设了比较大的空间:

  空间一: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始。出示主题图后,我先给了孩子们观察图的时间,但没有让他们说看到了什么,而是直接将要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一共有多少人?”那么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答案,有的算式列成了“8+7=15”,有的列成了“9+6=15”,列出算式后,我还重点让列式的孩子给同学们讲了为什么这样列,孩子们讲的非常完整“第一排有7个小朋友,第二排有8个小朋友,两排一共有15个小朋友”,“我看到男生有9个人,女生有6个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15个人”。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空间二:找不同,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

  在学生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两种解答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得到的,列式不同,但解答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加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进一步体会了加法的含义。

  这一例题的解决让学生切实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6

  在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认为刚开始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最后,从“算法多样化”中提炼出“算法最优化”,达到“算法熟练化”。

  一、作好铺垫。

  先上好“凑十”准备课。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凑十法”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在以后学*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其他计算都有好处。让学生明确:给9、8、7、6、5凑十各需几,为学*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1、复*10的组成。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学*“凑十” 。

  2、学生动手摆小棒(低年级计算教学一定要从实物入手,效果才会好),分别给9、8、7、6、5凑十。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8、7、6、5凑十教法类似),师生一起来拍手说一说。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给5凑十需要5,5加5等于10。

  3、总结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二、体现数学生活性。

  以9加几教学内容为例,我首先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再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首先创设情景: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

  培养创新意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如:

  (1)数出来的:1、2、3、4、5……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2)妈妈买了9瓶,然后接着数爸爸买来的饮料10、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3)我把爸爸买的饮料拿1瓶放在妈妈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4)我把妈妈买的饮料拿7瓶放在爸爸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5)我知道10+3=13,那么9+3=12,9比10少1,得数就少1。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用小棒摆一摆: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妈妈买的饮料,右边摆3根代替爸爸买的饮料,小组内互相讨论,汇报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9+3=12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9+3=12把9分成2和7,7加3得10,10加2得12。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无论是哪个学生,只要能以自己的学*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我想这样的学*都是有效的。

  四、从“算法多样化”中提炼出“算法最优化”。

  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为此,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应当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出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当然不应是教师主观指定的算法。最佳或较佳方法中的标准,一是简捷方便,二是具有一般性,也就是在同类问题中均可使用,这两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作用,这是学*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凑十法”包括多种方法:如“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等。在学生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我又给学生作出适时的引导,对众多方法作出适当的点拨,学生不仅了解了方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对“多样化”的`计算进行筛选,培养优化意识,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例9+3:

  师:看到9想到了谁?生:看到9想到1。

  师:为什么是1?

  生:因为9和1能凑成10。

  师:那这个1从哪儿拿呢?

  生:从3中间拿,3借1个给9变成了10。

  师:那3借走了1个还是3吗?

  生:3借走了1个成了2,9+3就等于12。

  要教学这种方法。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他们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学会“多中选优,择优使用”。选择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能提高计算速度。

  五、达到“算法熟练化”,练*设计体现趣味性。

  我认为,便于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又感兴趣的方式,都属于好的练*方式。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练*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例: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走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快算出来。通过此题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成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小星星,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摘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星?让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再列出算式、计算。另外,我还把式题编制成练*卡片,供学生做抽卡游戏,既可以经常进行练*,学生又有兴趣;让学生举数字卡片,和教师一起完成找“朋友”练*,既可以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口算的情况。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等都是很好的练*形式。

  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要及时、到位,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小结是必要的。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7

  《20以内进位加法》是一年级上期计算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知识点,也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它也是以后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学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知识学*效果的好坏,将对今后学生计算的准确和迅速程度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这一部分知识的接受上产生问题,没有掌握好,计算会很慢而且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进行口算练*和多位数的笔算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一年级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教材编排中这部分知识分为三节新授课教学,第一节学*《9加几》,在这节课中学生会初步接触“凑十法”;第二节学*《8、7、6加几》,在这节课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凑十法”,会熟练用“凑十法”计算大数加小数;第三节课学*《4、3、2加几》,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大数,还可以用交换加位的位置,变成大数加小数来计算,也为以后学生加法交换律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能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合适的凑十法进行计算,在口算小数加大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凑十法”,只有少数孩子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来计算。在这部分知识的学*期间,我组织很多、各式各样的口算练*,有自制的口算卡片、有自制的口算课件、有自制的口算练*题卡,分小组口算比赛、请学生当小老师自已出题来考考其他的孩子、同桌互相出题练*口算。多形式、大剂量的练*,让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知识重点的把握效果较好,口算的准确性和迅速性得到大幅提高。在期末考试中,16分的口算题,1.5班的口算准确率达到97.98%,1.6班的口算准确率达到96.06%,(试题中还出现了较多的超纲题目)。

  总之,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精讲多练,使大部分孩子对这部分知识都能顺利掌握,但还是有极个别的孩子在口算时计算速度较慢,还要多加练*熟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8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小羊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小羊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虽然学生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肯定会有好多小朋友能正确地算出得数。在学生列出9+3=12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只小羊中拿来一只,和9只合起来是10只,再加2只是12只;有的说一只一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9

  今天教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例5,这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情境——运动场中啦啦队表演图,看着这一幅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不受局限,我在本课为孩子们创设了比较大的'空间:

  空间一: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始。出示主题图后,我先给了孩子们观察图的时间,但没有让他们说看到了什么,而是直接将要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一共有多少人?”那么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答案,有的算式列成了“8+7=15”,有的列成了“9+6=15”,列出算式后,我还重点让列式的孩子给同学们讲了为什么这样列,孩子们讲的非常完整“第一排有7个小朋友,第二排有8个小朋友,两排一共有15个小朋友”,“我看到男生有9个人,女生有6个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15个人”。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空间二:找不同,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

  在学生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两种解答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得到的,列式不同,但解答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加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进一步体会了加法的含义。

  这一例题的解决让学生切实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10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题以及双语课的语言氛围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性没有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巡视走马观花,而未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参与到他们的探究中。对于进位加法的算理,未给与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落实,讲透,使得在时间控制上有些偏差。在游戏时我原本设计先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分工,但教学时有所遗漏,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己职责不明,未达到预期的竞争场面。

  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阅读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1)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菁华3篇)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

  一年级上册教材在最后一个单元安排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本册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了10以内加减法以及10加几等与十几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如果能熟练背会20以内退位减法的题目,能帮助他们顺利解决很多后续的学*。所以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这部分内容分两段教学,我是这样做的:

  一、学*9、8、7、6加几。

  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最先学*的就是9+几,学*9+4时,我先带学生复*了凑十歌和10加几等与十几的题目,出示例题后,我让学生先摆小棒算得数,学生有的想到接着数的办法,10、11、12、13,。有的学生就想到了用凑十法算,先给9一根凑成10,10再加3等与13,我让学生代表分别汇报了这两种想法,然后问学生喜欢哪种办法,班里学生都说喜欢凑十法。于是就多练了几遍凑十法,学生熟练掌握了。而且初步形成认识,是把小数拆开给大数凑成十。

  学生学*9+几时还比较顺利,学*8、7、6加几时有的学生有点迷糊了,还是把小数拆成1和几,于是我又引导学生想,你需要把大数凑成十,因此拆小数时要好好想一想,到底拆成几和几合适。当时有一些家长也给我说有的孩子有时犯迷糊,我安慰家长不用着急,一年级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以前每年我们都遇见过,多练*就好了。

  我还告诉学生和家长,用凑十法计算时,一般是拆小数给大数凑成10,也可以拆大数给小数凑成10,要灵活运用。凑十法只是一种计算方法,还是要尽快让孩子把得数背下来。

  我还告诉学生和家长,以前学的10以内加减法,和现在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必须让孩子背会得数,因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重要,例如:如果能熟练背会,填未知数9+()=15这种题就能快速做出来,不用再费脑子计算思考。再比如以后要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14-6=,学生只要会背6+8=14,那么直接就能想到14-6=8。试想,数学考试时那么多进位加法题目,孩子怎么可能每道题都现算,现想得数?

  一天上课我检查9加几和8加几,发现多数孩子背的不熟练。有家长签字说孩子只能提高计算速度,背会得数可能性不大。我告诉这些家长不要低估了自己孩子的能力。以前我们教的每一级学生都要求背会,难道我们班的孩子就背不会?只要天天练*,天天背,一定能背会。

  二、5、4、3、2加几。

  前面学*的9、8、7、6加几,一般都是大数加小数,一般用拆小数给大数凑成十,学*5、、4、3、2加几,都是小数加大数,最快的计算方法是先想大数加小数等于多少,这进一步体现了9、8、7、6加几的重要性。如果想不起来大数加小数的得数,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拆小数或大数都可以。在课堂上我发现经过几天的训练,多数学生对于9、8、7、6加几的得数已经熟练背会了。

  总之,学生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所有的方法都只是一种计算方法,最快的方法就是把所有题目的得数熟练背会,做到张口就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希望全班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都能尽快背会所有题目的得数。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

  本学期我又教一年级,打开教材第一感觉教材在更新,让我意识到我的教学理念也要更新,尽管自己教龄比较长但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仍认真地备好每节课。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我进行了一些调整。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把《9加几》和《8、7、6加几》分为两课时教学。我认为合理的安排,精心的设计也能用一课时解决。

  第二调整教学过程:

  《20以内进位加法》主要是让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教材是这样安排的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重点讲凑十法,在凑十法中既可以看大数拆小数,也可以看小数拆大数。通过一节课的学*学生反而不知道怎样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怎么办呢?我把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把9加4作为教学的重点,突破凑十法,看到9想到1,9和1凑成10,所以我们把4分成1和3。那4还可以分成2和2,什么数与4相加要把4分成2和2呢?学生前面对凑十法理解得比较透彻,马上想到了4和8相加时把4分成2和2.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6(6分成1和5)、()+6(6分成2和4)、()+6(6分成3和3)这三组算式中都是加6为什么为什么分成的数不同呢?他们分别与谁相加呢?为什么?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凑十法”。

  第三精心设计练*:

  我出了两组题进行练*。第一组是:9+29+39+49+59+69+79+89+9第二组是:8+38+48+58+68+78+8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的加数和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善于思考,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迅速牢固的.掌握9加几和8加几的得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反思:

  1、这节课只是让学生系统的学会了“凑十法”为学生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指明了一条路。如果学生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还需要课后加强练*。

  2、这节课的教学容量比较大,对后进生还需要单独辅导,多加练*。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3

  今天教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例5,这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情境——运动场中啦啦队表演图,看着这一幅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不受局限,我在本课为孩子们创设了比较大的空间:

  空间一: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始。出示主题图后,我先给了孩子们观察图的时间,但没有让他们说看到了什么,而是直接将要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一共有多少人?”那么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答案,有的算式列成了“8+7=15”,有的列成了“9+6=15”,列出算式后,我还重点让列式的孩子给同学们讲了为什么这样列,孩子们讲的非常完整“第一排有7个小朋友,第二排有8个小朋友,两排一共有15个小朋友”,“我看到男生有9个人,女生有6个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15个人”。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空间二:找不同,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

  在学生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两种解答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得到的,列式不同,但解答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加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进一步体会了加法的含义。

  这一例题的解决让学生切实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2)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菁华3篇)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虽然学生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肯定会有好多学生能正确地算出得数。在学生列出9+3=12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里面拿出1,和9合起来是10,再加2是12;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

  每当被问起最喜欢上什么课时,很多孩子都会回答我:“体育课!”所以我常常羡慕起体育老师:让孩子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想必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体育课场地大,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

  2、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而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3、有例如:毽子、短绳、跑步、做操等多种项目供孩子自由选择。

  4、通过竞赛等形式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及时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细看来,除了第一条无法毗及外,其余3条均是数学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参与性,选择性,合作性这几方面花了心思进行设计,同时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kitty猫为情境主线,在民主,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孩子因此感受到了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的乐趣。

  参与性:上课的开始我首先提出质疑:8+5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用学具分别表示8和5,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补充,使他们体验了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

  选择性: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合作性:合作如何有价值有成效?合作了是否还需要独立思考?我个人认为:合作是在对老师布置的学*任务独立完成有困难或依*个人力量能够完成但效率远低于集体完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获益斐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小组分工明确,有的小组合作意识不强,所以两极分化明显,这样的差距也使学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题以及双语课的语言氛围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性没有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巡视走马观花,而未深入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参与到他们的探究中。对于进位加法的算理,未给与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落实,讲透,使得在时间控制上有些偏差。在游戏时我原本设计先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分工,但教学时有所遗漏,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己职责不明,未达到预期的竞争场面。

  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3

  本学期我又教一年级,打开教材第一感觉教材在更新,让我意识到我的教学理念也要更新,尽管自己教龄比较长但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仍认真地备好每节课。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我进行了一些调整。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把《9加几》和《8、7、6加几》分为两课时教学。我认为合理的安排,精心的设计也能用一课时解决。

  第二调整教学过程:

  《20以内进位加法》主要是让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教材是这样安排的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重点讲凑十法,在凑十法中既可以看大数拆小数,也可以看小数拆大数。通过一节课的学*学生反而不知道怎样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怎么办呢?我把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把9加4作为教学的重点,突破凑十法,看到9想到1,9和1凑成10,所以我们把4分成1和3。那4还可以分成2和2,什么数与4相加要把4分成2和2呢?学生前面对凑十法理解得比较透彻,马上想到了4和8相加时把4分成2和2.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6(6分成1和5)、()+6(6分成2和4)、()+6(6分成3和3)这三组算式中都是加6为什么为什么分成的数不同呢?他们分别与谁相加呢?为什么?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凑十法”。

  第三精心设计练*:

  我出了两组题进行练*。第一组是:9+29+39+49+59+69+79+89+9第二组是:8+38+48+58+68+78+8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的加数和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善于思考,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迅速牢固的.掌握9加几和8加几的得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反思:

  1、这节课只是让学生系统的学会了“凑十法”为学生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指明了一条路。如果学生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还需要课后加强练*。

  2、这节课的教学容量比较大,对后进生还需要单独辅导,多加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3)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优选【五】份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本单元分三小节完成,第一节,学*9加几,这一小节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凑十法,第二节,学*8、7、6加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凑十法,同时要求学生在“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几种方法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第三小节,学*5、4、3、2加几,这一小节是完全脱离实物,让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进一步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算法,也为今后学*加法的交换律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能根据具体的题选择合适的凑十法,在口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惯用凑十法,只有少数学生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另外一个算式来口算的方法。本单元的解决问题与以往的解决问题相比,有两个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在得数后面写出单位名称,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2

  今天教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例5,这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情境——运动场中啦啦队表演图,看着这一幅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不受局限,我在本课为孩子们创设了比较大的空间:

  空间一: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始。出示主题图后,我先给了孩子们观察图的时间,但没有让他们说看到了什么,而是直接将要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一共有多少人?”那么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答案,有的算式列成了“8+7=15”,有的列成了“9+6=15”,列出算式后,我还重点让列式的孩子给同学们讲了为什么这样列,孩子们讲的非常完整“第一排有7个小朋友,第二排有8个小朋友,两排一共有15个小朋友”,“我看到男生有9个人,女生有6个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15个人”。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空间二:找不同,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

  在学生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两种解答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得到的,列式不同,但解答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加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进一步体会了加法的含义。

  这一例题的解决让学生切实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3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虽然学生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肯定会有好多学生能正确地算出得数。在学生列出9+3=12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里面拿出1,和9合起来是10,再加2是12;有的说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4

  《20以内进位加法》是一年级上期计算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知识点,也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它也是以后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学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知识学*效果的好坏,将对今后学生计算的准确和迅速程度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这一部分知识的接受上产生问题,没有掌握好,计算会很慢而且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进行口算练*和多位数的笔算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一年级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教材编排中这部分知识分为三节新授课教学,第一节学*《9加几》,在这节课中学生会初步接触“凑十法”;第二节学*《8、7、6加几》,在这节课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凑十法”,会熟练用“凑十法”计算大数加小数;第三节课学*《、4、3、2加几》,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大数,还可以用交换加位的位置,变成大数加小数来计算,也为以后学生加法交换律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能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合适的凑十法进行计算,在口算小数加大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凑十法”,只有少数孩子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来计算。在这部分知识的学*期间,我组织很多、各式各样的口算练*,有自制的口算卡片、有自制的口算课件、有自制的口算练*题卡,分小组口算比赛、请学生当小老师自已出题来考考其他的孩子、同桌互相出题练*口算。多形式、大剂量的练*,让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知识重点的把握效果较好,口算的准确性和迅速性得到大幅提高。在期末考试中,16分的口算题,1.5班的口算准确率达到97.98%,1.6班的口算准确率达到96.06%,(试题中还出现了较多的超纲题目)。

  总之,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中精讲多练,使大部分孩子对这部分知识都能顺利掌握,但还是有极个别的孩子在口算时计算速度较慢,还要多加练*熟练。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5

  本学期我又教一年级,打开教材第一感觉教材在更新,让我意识到我的教学理念也要更新,尽管自己教龄比较长但还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仍认真地备好每节课。对于《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内容我进行了一些调整。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把《9加几》和《8、7、6加几》分为两课时教学。我认为合理的安排,精心的设计也能用一课时解决。

  第二调整教学过程:

  《20以内进位加法》主要是让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教材是这样安排的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重点讲凑十法,在凑十法中既可以看大数拆小数,也可以看小数拆大数。通过一节课的学*学生反而不知道怎样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怎么办呢?我把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把9加4作为教学的重点,突破凑十法,看到9想到1,9和1凑成10,所以我们把4分成1和3。那4还可以分成2和2,什么数与4相加要把4分成2和2呢?学生前面对凑十法理解得比较透彻,马上想到了4和8相加时把4分成2和2.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6(6分成1和5)、()+6(6分成2和4)、()+6(6分成3和3)这三组算式中都是加6为什么为什么分成的数不同呢?他们分别与谁相加呢?为什么?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凑十法”。

  第三精心设计练*:

  我出了两组题进行练*。第一组是:9+29+39+49+59+69+79+89+9第二组是:8+38+48+58+68+78+8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的加数和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善于思考,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迅速牢固的掌握9加几和8加几的得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反思:

  1、这节课只是让学生系统的学会了“凑十法”为学生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指明了一条路。如果学生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还需要课后加强练*。

  2、这节课的教学容量比较大,对后进生还需要单独辅导,多加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4)

——《万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万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学*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所带来的成功。出现了这样几种口算方法:

  (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学生没有想到,我还是提示学生相处了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当然,例3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基础,例3的笔算也就不成问题了。我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自己上来把你的算法说说同学听听,再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他的理由。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万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2

  本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着眼于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学*数学,引导学生亲历探索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和*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在学*验算之前,设置了一个买衣服和鞋子的情境,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并算出了得数后,很自然的有一个疑问:“算得对不对呢?”从而产生了验算的要求,使加法的验算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学*的。

  在新授的教学中,因为验算是学生第一次碰到,学生在讨论验算方法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问题,学生感觉有点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所以我结合情境,让学生分析一套运动服的价钱、一双运动鞋的价钱、付的总钱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小组讨论验算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着去写验算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然后再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算法、算理。

《万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我在上课时引导同学们看例题:第三周收集了192个矿泉水瓶,第四周收集了219个,问同学们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让同学们自己先讨论一下该怎么样进行估算,然后全班交流。有的同学一时反映不过来,积极性不高,我开始引导同学们可以先把192这个准确数转换成一个接*192并且是整百的或者是整百整十的一个数,那192可以看成190或者200,219就可以看成220或者200,但是对于去掉19个数变成200有一些同学有些不理解,觉得去的太多了,在做练*题时有很多同学只是把一个准确数看成几百几十想不到去掉十几个数变成几百,甚至还有的同学刚开始做估算题时直接把结果写成准确数了。

  针对这些情况我又在做题时又慢慢讲解,通过几次做题下来,大部分同学对于估算基本掌握了大部分同学能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个准确数变成这样一个数也可以看成那样一个数了。只是还是有同学在做估算时把握不好。我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努力。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5)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1

  今天我上了《5以内的加法》,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所以学生基本上都会计算。课后和听课老师交换意见,不足之处反思如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在新课开始的时候,让学生结合主题图说说图意,这里就是要让学生产生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的概念。让学生对“合起来”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这里我的时间用的较少,对于“合起来”这个概念的建立很快的带过去,使学生理解得不是很深刻。对于3+2的计算,可以是由图上数出,也可以想3和2合成5,在这里我问学生3+2是怎样算的,一开始学生有的说是“心算的”,有的说是“心里想的”,就是回答不出是想分与合,或者是直接就是从图上数出的。在学生这样回答的时候,我又追问了几次,学生其实心里可能就是在想分与合计算的,但是他们回答不上来,这里我就不应该再多次追问,直接可以和学生指出我们在计算加法的时候就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而且我们计算加法的主要方法也是这个,虽然后来我也给学生指出了可以这样算,但是在教学的环节中过于拖沓和累赘,显得教学的环节不是很紧凑。

  在新课教学环节的最后,教师应该适当的总结一下,如这里的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2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3+2=5表示什么?我在课上作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说,结果感觉有点像回答问题,没有对新课作出像结论一样的总结。

  在“想想做做”1~3题的练*中,分别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数、画圆圈、和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在这三题的练*中教师主要是点拨和指导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完成练*,这里我讲解的过多,没有留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另外,时间有点紧张,以致于最后一道练*学写算式的题目也没有按计划完成,原因就是前面的练*题的处理上拖沓,我本意是想通过练*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因此处理的比较细致,课后思考这样做使学生缺少了自主学*的机会。

  最后第二题是一个邮箱和信封连线的题目,我给学生做了一个邮箱送信的游戏,本意是想增加学生学*的兴趣,效果看来不是很好,有些学生注意力被分散,书上没有完成,时间过于仓促。

  总得说来,这堂课上得不是很成功。

  另外低年级阶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比如认真听、完整地说。认真听包括听老师说还有听同学说,前面做的还比较好,但有时候在听同学回答的时候表现就不是很好了。有时候觉得课堂上我说的太多,留给学生说,让他们表达的'机会不多,对他们不信任,应该多相信学生,充分给他们表达自己、阐述自己意见的机会,培养他们勇于思考,完整表达的能力。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2

  一、在情境中感悟加法含义

  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当学生能看着图说出图的意思后,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整个新课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手势演示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5以内的加法》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学过,有基础,如何在孩子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叶澜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中去,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这节课中学生既感悟到了加法的含义,又产生用加法计算的需求。给我的感觉是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的强烈要求。

  二、加强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首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找出不同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5以内的加法计算的基础是认识了数和数的合成,5以内的加法计算又是以后学*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实际问题最基础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急于将最优化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找找不同的方法,既保护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拓宽了思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后得出2和3合成 5,所以3+2=5。解决问题的时候,又让学生利用刚刚学的加法,充分体验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

  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数学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小学生需要更多的养成教育。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生成,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数学学**惯的教育。观察*惯,思考*惯,乃至心算*惯,草稿*惯等等,不是一两堂课或一两段时间学生就会养成的,不厌其烦的引导,长期的培养,良好的学**惯才会和学生的身体成长融合为一体,成长为学生良好的素质。先想说做再在教师引导,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想说做,这就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惯。

《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3

  今天教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例5,这是“用数学”的内容,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情境——运动场中啦啦队表演图,看着这一幅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能够列出不同的算式,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不受局限,我在本课为孩子们创设了比较大的空间:

  空间一: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始。出示主题图后,我先给了孩子们观察图的'时间,但没有让他们说看到了什么,而是直接将要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一共有多少人?”那么啦啦队一共有多少人呢?你能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答案,有的算式列成了“8+7=15”,有的列成了“9+6=15”,列出算式后,我还重点让列式的孩子给同学们讲了为什么这样列,孩子们讲的非常完整“第一排有7个小朋友,第二排有8个小朋友,两排一共有15个小朋友”,“我看到男生有9个人,女生有6个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15个人”。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到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空间二:找不同,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

  在学生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两种解答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得到的,列式不同,但解答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加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进一步体会了加法的含义。

  这一例题的解决让学生切实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6)

——20以内加法教案(精选10篇)

  20以内加法教案 1

  复*内容: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复*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复*重点: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指导练*

  1、第6题复*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开火车)

  (3)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复*一位数的加法。教师可以指名从20张卡片中抽出两张卡片,很快说出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做法是: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里,如果算错了,要把卡片放回去;然后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照样说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的卡片抽完算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

  (4)复*20以内加法的游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的学生说出一个算式,另一组的学生说出得数,然后两个组再交换,由说得数组的同学说算式,由说算式组的学生说得数。说的算式同样多,哪一组答对的多,哪一组获胜。还可让每个学生拿一套写着1~20各数的卡片,在课内、外经常做加、减法的数学游戏。游戏的玩法由三人一组,一人做裁判,其他二人出卡片抢答。遇到两个一位数先算加,再用大数减去小数,裁判评定,记分,总结胜负。三人轮换做裁判。

  2、复*10以内的减法

  (1)作为游戏来复*10以内数的减法。教师可以叫几名同学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教师拿出一张(1~10)的卡片,让学生从老师拿的数里减去自己拿的数。然后教师再换一张卡片,让学生再减……还可以换几名同学来做,看哪组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2)视算(开火车)

  20以内加法教案 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2页,整理与复*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复*,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样的。

  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具准备:表格、卡片

  【教学实录】

  一、激发学趣、揭示课题。

  1、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小动物?

  生1:生2:

  师:想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生:想

  师:它们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对它们手中的算式,它们肯定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2、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些什么算式啊?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哦,都是些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前面我们还学*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还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20以内进位加法(板题)生读题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师: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吗?

  生:能

  师:真历害!那好,

  第一组小朋友写出所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二组小朋友写出所有8、7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三组小朋友写出所有6、5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四组小朋友写出所有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师: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写的?每组1人代表,记得小朋友本组的任务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生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

  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无序可横写可竖写

  (1)生写完后,师给出评价,把没写到的补上并表扬学生。

  师:下面小朋友也都写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将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队。每个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排队,下面同学也帮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排。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排好吗?

  生:像排队一样按顺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顺序地排队,8加几的排队,7加几的排

  (3)师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队放在一起成一个表,表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历害!竟然把20以内进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张表了,我们就管它叫(接着板题: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生读题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20以内加法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能力目标:参与学*活动,经历10加几,十几加几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养成良好的仔细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教学媒体:

  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等。

  学*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

  情境创设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小博士摆小棒的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今天,他带来了许多玩具想和大家一起玩。(出示课件(《20以内的加法》(一))出示小博士摆出的小棒图:先出示10根,再出示2根)。现在,你也像小博士那样摆出自己的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并说一说怎样摆的。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1、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小组内说,再汇报。 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的,并板书:10+2=12。 师引导学生汇报,并肯定这两种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师:小博士又给我们提出了摆小棒的要求:(第二幅图的内容)

  2、师:小博士不仅带来了小棒还带来了机器猫。出示钟表图,看图,说出图意,再提出问题,并列式。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12+3等于几?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

  左边摆了10根,右边摆了2根,一共摆了多少根?列式:10 +2=1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①1个十和2个一是12。②从10接着数11、12。

  学生同桌互相摆小棒练*,并说说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

  全班汇报。

  盒子里有12块表,盒子外有3块,一共有多少块表?

  列式:12+3=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①从12接着数13、14、15。②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的热情。

  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实践与应用完成练*中的1、2、3、4题(采用多种形式)

  第1题,要求学生看图说图意后,再列式解答。

  第2题,设计一个比赛的游戏。

  第3题,设计猴子摘桃子的游戏完成。

  第4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两人以花片代替蘑菇,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谁算对一道谁就可以拿走一个花片,看谁拿的花片多。

  学生从桃树上摘下桃子,算出桃子后面的得数,桃子就奖励给他。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设计多种练*的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之中。

  20以内加法教案 4

  目标:

  1、能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学*20以内的加法运算。

  2、能积极参加数学计算活动,培养良好的操作*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加法算式题卡(10加几)青蛙头饰9个,身上写着答案是11—19的加法算式的蝌蚪宝宝图片若干,数字卡片11—19。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20以内加法算式题卡。

  3、操作卷第6册第27—2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如教师出示数字卡“6”说“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回答“嗨嗨、我的1球碰5球”游戏可变换数字反复进行

  2、集体活动

  ①复*10以内的加法 教师出示答案在10以内的加法算式,请幼儿口算得出结果。

  ②学*20以内的加法

  创设情境:神奇工具显身手,刚才我们做的是比较简单的加法,稍微复杂一些的加法怎么做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工具,它的作用很神奇哦。

  教师出示教具“加法、减法板”介绍“加法、减法板”的各个部件:加法减法底板,红、蓝定规等。教师将“加法、减法板”的各个部件逐一顶出,按顺序摆放好。

  继续创设情景,可是,怎么用它来做加法呢?看,神奇的工具开口说话了,我叫加法,减法板,学*加法离不开,白色底板一长条,红蓝定规放置好,前面加数取蓝条,后面加数取红条,摆放一起看的数,做出加法快又好。我们来按它说的方法试试看。

  教师从提卡中取出一个10加几的加法算式,如“10+2=”教师先示范读出算式,然后从蓝色定规中取出10放在加法、减法板的空格中,再取出红色定规2放在定规10的后面,看看合起来是多少,即10+2=12。

  ③幼儿操作学具练*20以内10加几的加法

  3、分组活动

  教师:用“加法、减法板”做加法,是不是很简单呢?每个小朋友都来操作体验下吧。

  第一组:操作学具“加法、减法板”做10以内或10加几的简单加法练*。

  第二组:操作侧

  4、游戏活动

  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20以内加法教案 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熟练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2、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选出了运动员,现在运动会已经开始了,运动员们在紧张的比赛,服务的同学也非常的忙碌,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

  (出示课件)

  引导看图,找出图上提出的问题。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独立读出问题。

  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观察、总结。

  活动二

  1、你说我讲: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独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

  3、你说我讲:如果小组讨论时没有提出,那么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一共需要多少瓶矿泉水?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法,对于不同的算法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小组合作时要求分工明确,记录清楚明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明确这个问题不能直接解决,而应在解决了三个组分别需要多少瓶矿泉水的基础上才能解决。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学*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连续性,连贯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活动三

  自主练*:第二题“找座位”,创设游戏情境完成。

  第三题“买两样东西需要多少钱”?

  利用学具卡片,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法的计算。

  学生自主选择商品,进一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活动四

  小结: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

  学生能否进行简单总结。

  20以内加法教案 6

  【教学目标】

  1、掌握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

  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情境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学法:采用合作探究法,同桌共同合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PPT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五分钟小老师上课:

  (1)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2)谁来说一下儿歌中都有哪些好朋友?(3)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好朋友读一下!(4)考考你们用凑十法来计算。

  2.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今天让我们一起玩个闯关游戏,来证明一下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么聪明!好不好!

  3.大家看闯关游戏的大门上有密码需要我们先解锁!

  二、探求新知,明白思路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闯第一关!

  出示企鹅图片!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闯第二关

  瞧!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手舞足蹈地欢迎大家呢!仔细观察,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哟!

  (出示课本9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说,你说,观察的仔细说得也很棒你们是说:(A、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B、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师: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你的小手举得最好了,你来说--声音真响亮。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呢?师:大家都解答出来了吗?一共有多少人呢?。

  师:小朋友们都是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的,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算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来说,―――说得很好,你的声音再大点就更完美了。掌声鼓励一下。

  老师小结:虽然数学信息不同,但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师:他们的解答方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哪?把你的想法跟伙伴说说,(小组讨论)首先,相同的地方有?你来说,谁来补充?那不同的地方呢?请你说―你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并且都是用加法计算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你来--你说的是: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太精彩了!

  师引导小结: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说步骤: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还有,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3闯第三关

  好,懂得了方法我们就更自信,勇敢地大步向前了。走出校门,过节大家也想去外面转转吧!别着急,下一站――动物园,在这里,有一群快乐的天鹅。

  出示书97页“做一做”天鹅图

  师:那我们仔细观察,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同桌一起说一说,不清楚的可以根据提示说。师:这一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说---哦:

  (1)左边有7只天鹅,右边有7只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7+7=14(只)观察的非常仔细,用的方法也很对。还有第二种方法,你接着说---

  (2)白天鹅有8只,黑天鹅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天鹅?8+6=14(只)太棒了!4.第四关:数清楚了天鹅,我们不打扰快乐的天鹅了接着向前走瞧!一群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也盼着小朋友们去跟他们一起玩耍。

  出示兔子图

  先观察好,能说出图意,又能解答出来的同学举手。太棒了!

  5.第五关:这一关过了,让我们一起来闯第五关,快看孩子们正在排练舞台剧呢?

  出示书99页练*二十三第1题图师:小组按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讨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师:“一共有多少人?”你用什么方法解决?快快把你的解决方法写下了。你用什么方法?算式是?板书:

  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地高,都想说,老师看看谁坐的最精神,你说,哦!你是说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戴头饰的有9人,没戴头饰的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不仅说了解答方法把图意和问题也完整说出来了,你表现得真棒,明天请你来当小老师。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是爱动脑的孩子,你来说---真了不起!

  师小结:我们也是跟刚才一样,按步骤找数学信息、列出数学算式、写出答案,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两种方法解答了这道题。

  6.第六关:除了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校园里还会张灯结彩,我们来看校园里挂的这些灯笼。

  出示书99页练*二十三第3题图

  咱们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坐得很精神,你来--―谁还想说?你来说---观察得真认真.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说---真不错!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哦,这么多人都想说,这样,你先说给同桌听,比比你们俩谁说得完整,谁来说给我们大家听,你来---真棒!你来---说得很好,真了不起!

  20以内加法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渗透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以及函数思想。

  二、教学重点:整理与复*。

  三、教学难点:观察规律。

  四、教学准备:4个人一组,每组准备一套写有进位加法的36道题的卡片。

  教者手记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学*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数学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学*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力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及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使他们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在教法上,提倡多种思路,为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意见的场所。在多种思路的基础上,侧重“凑十法”。

  例:电脑显示本班9个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和5个同学跳绳的画面,让学生根据图意说三句话。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9+5=( )。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学生实际生活的一个画面,引出课题,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体会出新知的.用途,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不仅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增添了课堂情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9+5=14,你是怎样想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想不出来的同学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提出这样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主宰一切的现象和做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共同发现知识的自由、民主的集体活动场所。充分相信学生,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动学*,主动获取,使学*变为儿童在一种积极心态调动下的原有知识经验与新问题、新知识的相互作用与融合,从而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第二问,因为学生根据数数,能够知道9+5=14,就会积极地从其他途径去探索,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使思路由一条扩展到多条,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方向。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的获得很多时候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借助学具,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能从动作中发现、思索,获得直观的知识,初步获得9+5=14的思维过程。因此我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这一环节。这样设计问题,还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已的机会,都能得到发展。

  在学生充分操作、思考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学生汇报了多种思考方法:

  3.因为10+5=15,所以9+5=14;

  4.9+5=10+5-1=14;

  5.因为9-5=4,所以9+5=14。

  这种交流,不仅是方法的交流,更是学生思维的交流,展示以“凑十法”为基础的各种算法,既有展示个性的机会,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掌握了基本计算方法,接着出示8只白鸭和5只黄鸭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两次实践后,得出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比较简便。最后用“凑十法”计算7+5=,6+5=,以此巩固“凑十法”,并提问:9+5,8+5,7+5,6+5,为什么有的5分成2和3,有的分成3和2,还有的被分成1和4?这样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归纳出给大数凑十比较简便,在观察中,总结出见9想1,见8想2,见7想3……有的学生还发现了9+几,和的个位都比几少1;8+几,和比几少2……最后,通过练*,逐步巩固,缩短思维过程,达到多重教学目的。

  20以内加法教案 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熟练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2、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选出了运动员,现在运动会已经开始了,运动员们在紧张的比赛,服务的同学也非常的忙碌,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

  (出示课件)

  引导看图,找出图上提出的问题。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独立读出问题。

  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观察、总结。

  活动二

  1、你说我讲: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独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

  3、你说我讲:如果小组讨论时没有提出,那么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一共需要多少瓶矿泉水?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法,对于不同的算法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小组合作时要求分工明确,记录清楚明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明确这个问题不能直接解决,而应在解决了三个组分别需要多少瓶矿泉水的基础上才能解决。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学*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连续性,连贯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活动三

  自主练*:第二题“找座位”,创设游戏情境完成。

  第三题“买两样东西需要多少钱”?

  利用学具卡片,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法的计算。

  学生自主选择商品,进一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活动四

  小结: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

  学生能否进行简单总结。

  20以内加法教案 9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基本口算练*1.看课件口算。

  8+37+66+58+68+87+58+47+76+67+42.听算。

  8+29+49+57+38+39+68+76+410+87+5

  二、新课

  1.出示例4。屏幕显示: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自然围成两圈(如例4图)。此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文字与声音同步)

  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6人一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请各组代表发言。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①点数出小兔的总只数。1,2,3,...,15;一共15只。

  ②按左、右两群计数,用加法算。列出算式8+7=□(只),然后算出得数。……

  (2)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计数,再计算。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小兔?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

  接着,让学生数出白兔的只数(10只)和灰兔的只数(5只)。然后,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10+5=15(只)

  4.小结

  (1)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做练*二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08页上面第1题。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

  2.独立填写算式。[8+4=12(只)]

  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想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

  4.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1)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

  (2)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

  (3)交流。

  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

  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

  5.强化认识。

  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四、练*

  做教科书第108页上第2题。

  教学反思: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填完后,集体订正。有错误的及时纠正。若出现把10-3算成10+3的情况,特别要强调:做题时要认真看题,仔细计算,才能算对。千万不要做"小马虎"。

  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复*

  本节课教材首先列出了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下面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进位加法的排列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下面安排有“数学游戏”,要求学生根据得数找算式卡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同时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然后是练*二十四中各种形式不同的练*。

  教材的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系统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渗透对知识整理和复*的方法。第二,在观察分析表格,发现规律的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三,充分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进行练*。

  根据以上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在游戏中,对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进行复*。

  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小组合作,学会对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复*,并体验对知识的整理过程。

  培养合作意识和方法。

  培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对函数思想的渗透,在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一题多解的能力。

  二、教学情境精品片段与分析:

  情境一:

  抽礼物游戏:

  师:小朋友们,昨天是什么节日?(圣诞节)昨天老师没来,其实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数学礼物,谁来摸一摸,你会抽到什么呢?

  活动:学生从礼物盒里抽取算式卡片,口算,并选取其中较难的两三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算一道就让学生拿一道算式放在实物投影上。

  [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创设生动、有趣的学*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学*。因此创设了从派送圣诞节礼物这个情境导入

  ,这样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情绪。孩子们都想从盒子里抽一张卡片礼物来算一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口算变得有趣,好玩,乐于去接受。在孩子们主动的学*中,对20以内的加法口算方法进行了练*和巩固,也让他们感受到口算练*也是很有意思的。]

  情境二:

  师:刚刚小朋友们算的这些算式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实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有?

  生:很多

  {师抓一把放在实物投影上}

  师:这么多的算式摆在一起你感觉怎么样?

  生:很乱

  师:那怎么办?

  生:把它们理一理

  师:真是个好办法!那如果让你来整理,你打算怎么整理?

  [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让学生记住某种方法,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面对某种问题,体验某种事实。所以在上一环节后自然地引导创设出一个很多算式摆在一起的乱糟糟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体验到对知识整理的必要性,孩子们的兴趣也在体验事实的过程中萌发。]

  三、教学重难点精品片段与分析

  活动设计一

  讨论摆法。

  生1:按得数整理。

  生2:按9加几,8加几,7加几这样分类整理。……

  2、师:听了这么多的想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整理一下?

  生:想。

  师:老师已经给小朋友准备好了算式卡片,小朋友轻轻地把它拿出来,摆一摆,贴一贴。记住,只有8分钟的时间哦,最快完成的小组可得一颗星星。开始!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教学反思: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拿出书上的表格让学生观察,而是充分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自己整理出20以内的加法表。学生经历了一次系统整理和复*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初步感知了复*整理的方法。

  活动二: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1)师: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这组的作品。

  活动:学生介绍自己这组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引导深入。如:为什么和相等?渗透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大,和也一个比一个大;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加数小一,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加数大一,和不变。

  (2)师:现在我们不介绍自己的了,我们讲一讲其他组的,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让学生发现和自己摆的不一样的组的规律)

  (3)师:老师发现有几个组没完成,你们组为什么没完成?(渗透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他们组摆的是有规律的,就问:你们猜猜看他们接下去会怎么摆?你为什么这么猜?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通过生生评价,既交流了整理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并适时的渗透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分析表格中,通过教师适当的提问引导,初步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思。]

  三、练*设计精品片断与分析

  练*设计一:

  抢答游戏:

  1、师生抢答

  师指算式,生抢答。

  2、生生抢答

  以小组为单位,有一人指,其余三人抢答,然后轮换。

  [这个抢答游戏把这节课整理的表格的规律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融汇其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兴趣,能使孩子们更好地巩固知识,学会应用。而且这个游戏能反馈出学生这节课的学*效果,对这张表格的规律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环节。]

  练*设计二:

  教材112页“数学游戏”:

  教师报一个得数,学生根据得数找算式卡片,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练*较上个练*而言,思维上的挑战性更强一些,通过这个练*,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而且又一次地应用了表格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练*设计三:

  走迷宫: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刚刚对这么多的算式进行了整理和复*(板书:整理和复*),摆出了一张像楼梯一样的图,其实这幅图还蛮好玩的哦,小朋友们想不想玩?

  我们来玩一个走迷宫的游戏,迷宫的入口在这里,要求是我们走过的算式的得数一道比一道多1,你能走出迷宫吗?小组商量一下,你打算怎么走,再在自己编的表格上画一画。

  2、小组合作

  3、汇报教学反思: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他们进行创造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先决条件。在练*中,教师努力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了富有童趣的走迷宫的练*,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这样一个一题多解的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不在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发现者和研究者,学生不再是学数学,而是“做”数学,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20以内加法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法,掌握5、4、3、2加几的加法。

  2、能熟练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计算5、4、3、2加几。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计算5、4、3、2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调整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题卡。

  9+5……9+3……8+5……8+3……?9+4

  9+2……8+4……7+5……6+6……?6+8

  7+6……7+8……9+6……9+9……?8+8

  让学生看题说得数,并选择其中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快速算出来的。

  教师:大家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9、8、7、6加几的式题,真不错!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些方法来学*5、4、3、2加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4。

  教师出示例题1:5+7=□?5+8=□??4+8=□??3+9=□,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2、提问:怎样想才能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

  3、教师组织学生比较,体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这种方法更快一些。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3题。

  (1)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题都是上下对应的,上面是大数加小数,下面是相应的小数加大数。

  (3)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95页数学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以游戏形式展开。

  3、完成教材第96页练*二十二第1~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