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常伴身边的尺如此熟悉

  学生对尺并不陌生,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和尺子成了朋友,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尺量。学生不太会像书上的例题一样用手、用铅笔盒、用铅笔等东西去量。所以教学时我没有这样呈现尺,而是借用别人的想法,先出示两条线段,复*线段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让学生想到可以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进而引出“尺是量长度的工具”。我觉得直接导入新课更贴*学生的已有基础。将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作为学生学*认知的起点,构建起探究新知识的“支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把数学研究的兴趣延伸,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2厘米,5厘米……学生不仅在头脑里建构了厘米表象,而且深刻理解了直尺上1厘米就是1大格,3厘米就是3大格等等……

  二、这尺又该怎么用

  记得有一次讲座听过这样一个看似笑话的真实事情,六年级的学生量不出考卷的长度,说是尺太短了。所以教学量物体时,特别是铅笔盒的长度,我拿了学生身边的'一把三角尺,说:“尺太短了,我量不出来。”有个学生很天真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很长,拿我的量。”我顺势问:“老师就想拿这把三角尺量,能量出铅笔盒的长度吗?帮老师想想办法。”学生马上议论开来,就有学生提出“先量到这把三角尺的最大长度,用手按住记住量到哪儿在继续量。”我补充了学生的发言,为了更清楚知道量到哪儿可以用铅笔做个记号。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大多数孩子的尺都是20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长是24厘米,必须分开量。量完几次后,我又让学生说了说求出长度的方法(将每次量得的长度相加)。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教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我让学生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在巡视学生画的过程中,看见一位学生无从下手,是因为他的尺只剩一半了,是从16开始的。我先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后来又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学生,尺子没有0刻度怎么办?怎样画出5厘米的线段呢?学生又想到了解决方法。

  学生利用这把熟悉而又陌生的尺建立起了厘米的表象,又解决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遇到的麻烦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2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面图形,有了*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3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4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三、两点思考和一点请求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厘米》是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挺多,要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尺量1厘米的长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体会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同时了解到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但是由于各人的差别,量的结果也会不同,让学生明白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从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来人们发明了测量长度单位的工具,尺子的长度单位是统一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用厘米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具体方法的知道,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学生在学*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 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 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 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 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 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 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知识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8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因此我根据这课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第二,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这个观念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拉链扣、纽扣宽度等等,对学生建立1厘米与生活实际练*起来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算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算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题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下节课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上要多下些功夫。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9

  《认识厘米》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在教学设计时,我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猜谜语导入新课,新颖富有童趣。

  以猜“一物身体扁又长,*时文具盒里装。老师让我画直线,赶快请它来帮忙。”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

  2、循序渐进,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同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放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去测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精炼、准确。如:没有讲清楚什么物体的哪条边长多少。

  2、在教学1厘米时,知识强调了从0刻度到1刻度,这样的1大格就是1厘米,没有再让学生找一找,尺上还有没有其他的1厘米,造成了学生的定势思维: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而从1刻度到2刻度就不是1厘米。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0

  认识厘米是本章第二节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拓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范围,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学*打好基础。

  本节课先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直尺引入,但学生并不认识直尺,以寻找直尺上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介绍直尺的时候对厘米的字母符号表示显得仓促而不足,同时没有指出1厘米亿可以写成1cm。

  接下来的认识1厘米及寻找1厘米过程讲解比较详细,以及周围寻找那些五的长度是1厘米的过程,语言缺乏精炼,需进一步优化及提升。

  但在直尺上寻找2厘米、3厘米及5厘米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很好,但是我引导不够,最好是让学生上台自己指一指,数一数,认一认,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且相信用学生自己的话去理解、去讲解相信效果会很好。

  在最后的用直尺量一量的活动中,学生观察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中,或许我的提示过多,其实学生的眼睛很亮,可以自己发现,我的过多问题会成为阻碍学生发现的绊脚石,这样不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之后的讨论中由于我过多的提示,学生讨论显得会比较多余。

  在最后一道题的测量线段中各有多长,犯了一个最大的忌讳,题号出现错误,幸好被一些眼明手快的学生发现,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值得学*的一位老师,他们很多时候其实是很认真的、很仔细的,反而是我比较大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对每节课做到有效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更上一层楼。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1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2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 厘米" 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 、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 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 、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 厘米" 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 厘米" ,并且知道从0 刻度到1 刻度之间就是1 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 厘米?从0 到2 之间是多少?2 厘米里有几个1 厘米?0 到5 之间是几厘米?0 到10 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 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 、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 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 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 、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 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 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 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 、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 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 、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 厘米,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 厘米里有2 个1 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 厘米" 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 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 米" 。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 厘米" 学*" 米" 。

  1 、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 厘米、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 张10 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 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和100 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 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 米" 。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 米=100 厘米的结论。

  2 、认识1 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 米有多长,1 米有多高,建立"1 米" 的实际观念。

  3 、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 三) 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 ,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 米" 和" 厘米" 大小不同," 米" 是高级单位," 厘米" 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 米" 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 厘米" 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 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本数学书厚1 米。”“篮球场长30 厘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 米和1 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 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 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 厘米、1 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 厘米、1 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3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面图形,有了*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4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5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三、两点思考和一点请求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厘米》是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挺多,要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尺量1厘米的长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体会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同时了解到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但是由于各人的差别,量的结果也会不同,让学生明白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从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来人们发明了测量长度单位的工具,尺子的长度单位是统一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用厘米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具体方法的知道,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学生在学*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6

  今天有幸来到北京路小学执教了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也备受鼓励,从中有了很多的体会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用到了各种鼓励的小标志,调到了孩子学*的欲望,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有了收获,我也感受到了教的快乐,感谢北京路小学和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以及我们办事处的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的*台,让我们在交流互动中,再一次升华了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研究。

  现在我将上课时的体会做如下反思:

  一、 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把课本中的情境图做成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使学生更乐于欣赏,从而引发对学*的乐趣,继而分析动画“这是怎么回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么明白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二、 动手实践,认识厘米

  这是一节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先让他们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感受认识一厘米,在此基础上又认识了2厘米、3厘米等等其他的几厘米长,为孩子的估测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 合作探究,学*新知

  现在教学讲究合作,在课堂中我多次培养了孩子的这种合作意识,例如: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一听,把想法和周围的伙伴交流一下等等,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认识,从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但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也为本次教学留下了不少的遗憾,真诚感谢北京路小学的老师和领导为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有了大家的指点,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多加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将上课时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做了如下的总结:

  一、 语言方面

  数学课讲究的就是精炼,但是我的课堂语言还不够专业,声音语调也未能做到抑扬顿挫,到最后甚至语气还出现了急躁,所以我还需要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找准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语言更具调动性。

  二、 课堂生成

  这主要体现在学*测量方法这个环节的处理上,也是本节课最有遗憾的地方,未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没有让教学在孩子的发现下自然顺畅的进行,比如:学*测量时一个学生未能理解为什么是5厘米,我也对他进行了相应的提问,但是追问的不够,使得他的理解不深刻,而只是强硬的被动接受了结果。能不能抓好孩子的问题,这是对我课堂组织能力的一个考验,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向名师学*,多听取意见,多注意自己的日常教学,不能让*日的坏*惯成为制约我发展的永久缺点。

  三、 教学组织

  整个课堂的组织不够紧凑,环节的衔接不能做到顺畅自然,导致我计划的拓展延伸练*未能呈现,使得孩子的学*只能停留在基础的认识阶段,没有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延伸。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审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让我体会到了来自心底的感动,伴随在我整个的教师生涯中,期待有更多这样交流学*的机会。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7

  本节课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上课时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老师,是学生学*的指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对于厘米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耳闻,所以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再加以规范指导即可。

  在认识厘米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这里我用了1厘米的小棒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感受,进而了解几厘米的具体长。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量和画,在这两部分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学*效果更加理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低年级学生,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探究的兴趣,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实践应用也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放自如,一味地牵着孩子走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反而适当放手可以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但是,在这节课里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规范性和严谨性,尺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刻度,在表达时应加上刻度二字,作为数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多加注意;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需多加强。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8

  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9

  一人同课多轮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之后,我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反思如下:

  一、 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尽量做到细致,使学生能够达成学*目标。例如在让学生感知1 厘米时,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用的是拇指与食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用的是拇指与食指指肚之间的距离,而且从尺子上比量完后,当学生把尺子撤掉之后,手指位置很容易变动,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孩子对1 厘米的感知。当听课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必须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我选择了利用学具中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把小正方体捏在手中,感觉1 厘米。结果教学效果很好,孩子们很容易借助这个棱长为1 厘米的小正方体来很好地感知1 厘米。

  二、 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发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小结,这是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一个基本方法。我在第一轮授课时,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从0 刻度量起,怎么读出物体的长度;从任意刻度量起,又怎样读出物体的长度,这样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但在第二轮授课时,尽管教师对这一知识重点进行小结了,但不是在孩子们的认识水到渠成之时,所以孩子们的认同度不高。所以在第三轮授课时,就让孩子们从教师的板书中充分地去观察,但因为教师总结的不够通俗易懂,这又让一小部分学生对这个重点理解得不够透彻。比如:从任意刻度量起,物体的长度就等于两个刻度之差,应该换种说法:不是从0 刻度量起,物体的长度就等于大刻度减掉小刻度。

  总之,教学设计得合不合理,我认为需要教师更好地去关注学生,做到以生为本,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如讨论分析之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需要在*日的教学中不断地去磨练。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20

  一、设计简说

  “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课以儿童感兴趣的测量数学书的宽度开始,动态地呈现了在测量活动中问题的产生过程,较好地实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观察、估计、读数等学*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学会量线段的长度。

  3.通过想象、估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事实。

  三、教学流程

  一、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1.情境引入:想给《数学》书包个封面,但不知道书本的宽度,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度吗?

  2.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一本书的宽,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啊?

  3.小结: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测出的结果和数据也就不一样,要使测出的结果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就必须选择统一的标准。

  二、统一工具,认识直尺

  1.利用小立方体,认识1厘米

  2.观察直尺,找共同点

  (1)一条一条的线,有长有短→这就是“刻度线”(板书)

  (2)数字,0、1、2…… →这就是“刻度”

  (3)尺上有cm→这是厘米的国际单位。

  三、观察操作,形成概念(一)认识1厘米

  1.明确1厘米概念

  (1)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的长度。

  (2)直尺上相邻两个刻度之间都是1厘米。

  2.找尺上的1厘米

  请你在尺上找到这个1厘米。你能跟老师一样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吗?在尺上,你还能找出其它的1厘米吗?

  3.表达1厘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1厘米。

  (二)认识几厘米

  1.选择感兴趣的图说长度

  2.估计几厘米四、练*巩固,内化概念四、教学思考(一)感知——经历概念的发生

  概念引入的关键是建立感性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是概念学*的.起点。因此在厘米的引入教学时,我利用给数学书量宽度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为什么同样一本书,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这一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借此契机,组织学生观察直尺,认识“刻度线”、“刻度”和厘米的国际符号cm,并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二)突破——经历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课堂中我希望能在“静”与“动”的转化中掌握厘米的本质,让学生在“具体”与“抽象”的转化中加深厘米的理解,在“数”与“形”的结合中突破厘米表象认知,在“异”与“同”的对比中凸显概念本质。

  (三)升华——经历概念的应用

  在经历了概念的发生和形成后,还要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概念融会贯通到生活中、问题解决中,这样才能够让这些数学概念不再板着一张张严肃的科学面孔,让我们的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我设计了3个星级的题目,让学生在知识整合中寻求数学能力的形成,同时三个不同层次的题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阅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1)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菁选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厘米》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新课开始,我鼓励学生选用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体会需要采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从而揭示新课内容——认识厘米,然后让学生拿出学生尺,自己认真观察,你在上面发现了什么?再通过实物投影和学生一起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是从刻度0到刻度几?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我及时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并让孩子伸出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厘米长?引导学生观察食指的宽,图钉的长,然后用尺进行测量,验证这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

  学会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我通过设计帮小马虎找错的练*,让学生在具体的测量图形中深刻地明确了使用学生尺的正确方法:1。先将刻度0与所测量的物体的边对齐,2。把尺放得和物体一样*。

  总之,本节课学生动手测量、观察讨论等活动中,学*积极性比较高,基本上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和测量技能,但不足之处是我在练*设计上忽略了学生的估测的能力的练*,另外,深度挖掘不够,如:从学生尺上1刻度到5刻度是几厘米?测量数学书的长,尺子不够长怎么办?这些都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测到的。看来,今后还应加强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上课前,我的心里并没有底,尽管这一课已是磨课数遍,但是心中仍有顾忌。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到外校接班上数学课,心想:自己的引导是否会到位;是否能调动起学生的学*兴趣等。我也深知孩子们的应答我根本是无法预料的,但我又特期待与孩子们的表现。

  本节课的学*,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的积累中,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等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所以本课的教学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关注了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从学生兴趣出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先是通过故事《阿福的新衣》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引发认知冲突:裁缝师傅用手给阿福量衣服的长度,告诉徒弟身长三拃,徒弟认真地用自己的手量了三拃,做好了衣服。可阿福穿在身上,却太小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进而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拃做出来的衣服大小不同,让学生理解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揭示1厘米——认识1厘米——制作并认识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量一量(量课前“师傅和徒弟的一拃长”及“数学书的'宽约几厘米”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学会测量。通过让学生实际测量师傅和徒弟的一拃各有多长,并通过比较,再次体会建立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特别是在教学“制作刻度尺”这一操作活动时,学生们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力求完美,体验到学*的快乐。

  数学要来源于生活和现实,应用于生活和现实。我觉得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导学生亲历数学思维的过程,学生研究的内容是现实的,采用了探究研讨法,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没能很好地引导其他同学及时准确的评价,特别是来自于同伴的评价,这样会更有效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的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教学反思《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牙齿、开关、纽扣、小奖品的宽度等等,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今天课堂上学生都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在这里我让学生比较了两种不同的量法,学生认为第2种量法从刻度3量起比较麻烦,要数或者要算。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在量一量,填一填这个活动中,留给学生很大的实践空间,既让学生测量已知物体的长度,又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物体来测量它的长度,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

  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测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测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题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我必须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上多下些功夫,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第二种方法也是一句话带过,有的没有掌握好。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在“认识厘米”的教学中,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因此在学*的头一天,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作业,让学生首先初步了解厘米,感性上的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1、故事引入,激发探究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先出示了一段录像:大裁缝教小裁缝做衣服的故事,由于测量是用的是师傅的“拃”,裁衣服时用的是徒弟的“拃”,由于标准的不同,他们做出的大小不合适,于是两个人产生了疑问,“怎么会小了呢呢?”学生看完之后议论纷纷,在这一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到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以及尺的重要作用,激发了进一步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5、量一量。教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1厘米、几厘米长度的方法。

  但是通过练*我发现,不足之处就是在实际测量时,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把尺子放在要量的物体上。需要进一步强调。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6

  在教授认识厘米时,我提出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吗?”小朋友们开始动手测量。结束后全班集体交流:

  ——我用直尺量的,大约7把尺长。(我让课前准备直尺的,所以大多数小朋友选用这种方法。但他们不认识测量单位,所以只能这样说。)

  ——我用数学书量的,大约5本。(好方法,但是说的却不够完整)

  ——我用手量的,大约9下。(他知道这个意思,表达的却不是很好,应该是9长。)

  让他们实际动手操作了,所以小朋友们都有话想说,而且不一样的方法。

  在介绍测量工具时,先让他们仔细观察直尺上面有些什么。他们发现了数字和小竖线。接着我就介绍,这些小竖线叫做刻度。其实直尺上还有个地方你没有发现呢。“cm!”“厘米!”各种声音都出来了,只认识汉字,不认识字母。“刻度0到刻度1,这么长是1厘米。”我边说边用手在黑板上比划(黑板上是课前画好一把放大的直尺的一部分)。你能找出其他刻度之间也是1厘米长吗?有两个小朋友举手,站起来回答正确。我狠狠的表扬了他。还有谁知道吗?这次举手的人明显增多了,在前一个小朋友的提示下,他们能仿照着说出来。“你们能用手在自己的直尺上指出2厘米、5厘米有多长吗?同桌之间说一说。”顿时班里人声鼎沸,同桌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不一会,班级里安静了,他们都说好了,都指出来了。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

  有了前面测量的基础,例2、例3的教授就很简单,孩子们一眼就能看出铅笔刀和红色线段的长度,并能填写完整。

  前面的几道例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发现,掌握的`很牢固,后面的作业也完成的很顺利。不过,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课时任务没有完成。但我并不担心,反倒有些欣慰。因为我发现,他们喜欢用直尺去测量身边的物体,并且能够准确的测出结果。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7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8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

  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

  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

  生3:1厘米有多长?

  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

  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

  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0

  认识厘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还要学会用厘米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些任务和目标来开展。这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准备毛线、直尺等学*用具以及上课开始前的一些准备,这节课的课前准备还是做得非常充分的,90%以上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也做得非常成功,教学开始,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可以吗?同学们都非常乐意,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然后同学们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操作,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本节课《认识厘米》的学*。新知的教学,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通过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常用厘米作单位,并讲述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因此1厘米可以写成1cm,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尺子比划比划,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比划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通过找一找尺子上其它的一厘米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使学生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1

  一、总评

  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

  2、重点把握准确,放在认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

  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后挑战题留足时间。

  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准确。

  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0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

  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生机会展示不同的方法。

  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二、自我反思

  本节课聚焦认识厘米和用直尺测量。

  (一)认识厘米的部分思路梳理:

  1、产生必须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庹”的复*导入可以砍掉,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到最后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直接从矛盾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交流不方便,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

  2、找尺子中的一厘米。首先要让学生对直尺上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直尺上有数字、有长度单位(厘米或cm),有三种长短不一的刻度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0刻度线,它是直尺的起始点。对名称的认识要有但是要快。找尺子中的一厘米是重点,直尺上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去比这个长度,只有这一段是一厘米吗?拿着这个标准在直尺上移动找到别的一厘米。1—2、2—3、3—4、4—5、5—6、、、、、、得出结论: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这一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边隐藏的1厘米的物品。如“纽扣的宽度、圆珠笔的笔帽的长、语文书和数学书合起来的厚度……”学生发现的越多,就对1厘米了解的越透彻,对1厘米的长度越敏感,为之后填合适的单位的学*做铺垫。

  (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

  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教师最后总结方法:

  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

  2、物体左边对着0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如果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继续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0开始量,也可以从中间开始量,从0开始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开始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

  (三)关于挑战题

  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很多种方法。

  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具体有两种操作。

  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7(厘米)

  第二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

  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

  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

  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吸收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开始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驳,“绝对不可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似乎也有点道理。孩子们似乎离真相*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么办呢?查格子似乎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到底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解释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线上,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盘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很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可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明,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考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如果把绳子向左拉,一定能拉到0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着信心。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容易在自己的聪明中迷失自我。

  (四)关于评价

  自我反思,我是一个不善评价的人。虽然深知课堂评价的种种好处,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堂,记过很多,网上查过很多,但是一直都是待进步的。评课的时候,贤梅老师说有个孩子到前面展示完想法之后,由于我没有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往回走的时候尴尬地伸了伸舌头,回座位时的神情和去展示的时候判若两人。学会正确地给予评价,学会正确地引导评价是我今后一个阶段将要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不管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地引导舆论,给犯错的孩子以包容和启发,进步肯定是要的,慢慢来也行。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2

  这一模块的内容是知道长度单位的意思,知道厘米的具体长度,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首先,举出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长度的现象,向学生介绍长度的具体意思,如,人的'身高,课本的的长和宽,铅笔的长度等,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时要量出一个物体的具体的长度是多少.

  然后是介绍在量长度时要用着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着重介绍厘米的具体长度,可以让同桌之间比一比1厘米到底有多长,多长是2厘米,多长是5厘米.让学生对厘米有一个具体的感知.

  介绍如何用直尺量一个线段的长度,首先是介绍直尺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思,0刻度是做什么用的,如何数出一个线段的数值.然后师生共同量一条线段.要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操作时的方法.

  最后学*如何画一条线段.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3

  《认识厘米》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在教学设计时,我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既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但又不盲从课本,设计了一定的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猜谜语导入新课,新颖富有童趣。

  以猜“一物身体扁又长,*时文具盒里装。老师让我画直线,赶快请它来帮忙。”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知的学*。

  2、循序渐进,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同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3、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放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去测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不足之处:

  1、语言不够精炼、准确。如:没有讲清楚什么物体的哪条边长多少。

  2、在教学1厘米时,知识强调了从0刻度到1刻度,这样的1大格就是1厘米,没有再让学生找一找,尺上还有没有其他的1厘米,造成了学生的定势思维: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而从1刻度到2刻度就不是1厘米。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4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着*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2)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优选【20】篇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 厘米" 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 、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 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 、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 厘米" 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 厘米" ,并且知道从0 刻度到1 刻度之间就是1 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 厘米?从0 到2 之间是多少?2 厘米里有几个1 厘米?0 到5 之间是几厘米?0 到10 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 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 、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 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 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 、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 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 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 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 、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 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 、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 厘米,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 厘米里有2 个1 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 厘米" 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 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 米" 。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 厘米" 学*" 米" 。

  1 、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 厘米、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 张10 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 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和100 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 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 米" 。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 米=100 厘米的结论。

  2 、认识1 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 米有多长,1 米有多高,建立"1 米" 的实际观念。

  3 、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 三) 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 ,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 米" 和" 厘米" 大小不同," 米" 是高级单位," 厘米" 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 米" 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 厘米" 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 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本数学书厚1 米。”“篮球场长30 厘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 米和1 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 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 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 厘米、1 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 厘米、1 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3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4

  上课前,我的心里并没有底,尽管这一课已是磨课数遍,但是心中仍有顾忌。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到外校接班上数学课,心想:自己的引导是否会到位;是否能调动起学生的学*兴趣等。我也深知孩子们的应答我根本是无法预料的,但我又特期待与孩子们的表现。

  本节课的学*,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的积累中,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等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所以本课的教学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关注了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从学生兴趣出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先是通过故事《阿福的新衣》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引发认知冲突:裁缝师傅用手给阿福量衣服的长度,告诉徒弟身长三��,徒弟认真地用自己的手量了三��,做好了衣服。可阿福穿在身上,却太小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进而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做出来的衣服大小不同,让学生理解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揭示1厘米――认识1厘米――制作并认识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量一量(量课前“师傅和徒弟的一��长”及“数学书的宽约几厘米”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学会测量。通过让学生实际测量师傅和徒弟的一��各有多长,并通过比较,再次体会建立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特别是在教学“制作刻度尺”这一操作活动时,学生们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力求完美,体验到学*的快乐。

  数学要来源于生活和现实,应用于生活和现实。我觉得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导学生亲历数学思维的过程,学生研究的内容是现实的,采用了探究研讨法,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没能很好地引导其他同学及时准确的评价,特别是来自于同伴的评价,这样会更有效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5

  这个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的说教学反思这个活动,我觉得是一次非常好的活动。前面的老师都说得很精彩,当大家都在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时,我的头脑里就在努力地搜寻以前的教学情景,我到底说哪课的反思。突然我想到了去年上二年级时,教“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这堂课,给我的印象挺深,现在我就对这堂课中的一个片断来进行反思。

  这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堂课是先教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然后体验1厘米有多长,再是教学测量的方法。

  教学测量的方法时,我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让学生估这张纸条长多少厘米。学生就有很多答案:什么10厘米、9厘米、8厘米。(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接着我就说:要知道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我们只有通过测量才能知道,老师在测量这张纸条时,同学们要注意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测量的?一会儿老师要找同学来说一下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我就开始测量了,边测量时我就边说:我们测量物体时,一般将物体*放在桌子上,为了让同学们能看的清楚,老师把纸条贴在黑板上。现在我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对着几厘米,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然后请一名学生上来看一下这张纸条的.长度。

  接着我再提问了:谁来说一下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就说了:在测量时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还有学生说:要把物体放*后再测量。然后我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这样可以使新知学生掌握得更牢固些。

  随后,让学生拿出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一张纸条,也先让学生估一估长多少厘米,然后再请他们用刚学到的测量本领来测量一下。学生刚动手测量,我就听到有一个学生带着哭腔大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子不是新的,是我姐姐用过的,上面没有”0“刻度,是从”3“开始的,我测量不了。

  听到后,我顿了顿又问: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帮助他吗?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马上有学生就非常大方地说:用我的尺子量。我又接着说,他的尺子没有了”0“刻度,还能量,大家来动动脑筋想一想怎么样量?(学生发表了很多看法)随后我就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将尺子的”3“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再从”3“刻度往后数大格,物体占了几大格,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同样可以将尺子的”6“刻度”2“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来测量,这是另外一种测量方法。然后再做后面的练*2。测量蝗虫跳的有多远时是将尺子的7厘米对准一端,再数蝗虫跳了几大格。

  这节课我在备课时并没有注意备练*题,所以只备了一种测量方法,就是将尺子的”0“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当学生带着哭腔告诉我他的尺子没有”0“刻度时,我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就让学生讨论一下该怎样帮助他,作为缓兵之计,我抓紧时间翻阅课本,发现测量蝗虫跳远的距离的练*题,于是我想到了这种测量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最后再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测量方法,那个拿旧尺子的同学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尺子量纸条的长度了,他不再因为自己是用旧尺子而自卑了,这件事给我很深的感触。让我体会到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深挖教材,备好课

  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备好课,备全课,包括练*题。在这课的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上虽然都没有提到第二种测量方法,但是练*题里却有这样的练*,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不应该只备教科书和老师用书,应该把教材中的练*题也认真仔细地研究一番。要不是因为那位同学拿一把旧的尺子,上面没有”0“刻度,那么在这节课中,我就可能只教给学生一种测量的方法。因此,我应该感谢那位同学。同时,我也想提醒我们所有老师,不要认为咱们对教材已经很熟悉了,上课前一定要备好课。

  二、 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说他的尺子是旧的,上面没有”0“刻度时,我们 有些老师可能就会训斥学生说:谁让你拿旧尺子,你如果买上新尺子,不就有”0“刻度了吗?这样,我们可能不但发现不了另外一种测量方法,也会使那位拿旧尺子的同学更加自卑,学*兴趣低落,甚至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要一昧地对学生批评呵斥。这是我对这个教学片断所想到的一些反思,说得有不妥之处,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6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 厘米" 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 、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 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 、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 厘米" 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 厘米" ,并且知道从0 刻度到1 刻度之间就是1 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 厘米?从0 到2 之间是多少?2 厘米里有几个1 厘米?0 到5 之间是几厘米?0 到10 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 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 、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 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 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 、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 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 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 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 、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 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 、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 厘米,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 厘米里有2 个1 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 厘米" 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 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 米" 。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 厘米" 学*" 米" 。

  1 、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 厘米、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 张10 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 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和100 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 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 米" 。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 米=100 厘米的结论。

  2 、认识1 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 米有多长,1 米有多高,建立"1 米" 的实际观念。

  3 、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 三) 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 ,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 米" 和" 厘米" 大小不同," 米" 是高级单位," 厘米" 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 米" 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 厘米" 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 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本数学书厚1 米。”“篮球场长30 厘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 米和1 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 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 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 厘米、1 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 厘米、1 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7

  本节课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上课时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老师,是学生学*的指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对于厘米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耳闻,所以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再加以规范指导即可。

  在认识厘米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这里我用了1厘米的.小棒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感受,进而了解几厘米的具体长。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量和画,在这两部分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学*效果更加理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低年级学生,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探究的兴趣,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实践应用也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放自如,一味地牵着孩子走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反而适当放手可以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但是,在这节课里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规范性和严谨性,尺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刻度,在表达时应加上刻度二字,作为数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多加注意;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需多加强。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8

  《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来说,稍难了一些。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这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效率会大大提高。

  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宽度、大门牙、眼睛、田字格、开关按钮等等,这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一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概念。

  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数。通过对比,让孩子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速。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 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 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知识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0

  《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来说,稍难了一些。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这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效率会大大提高。

  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宽度、大门牙、眼睛、田字格、开关按钮等等,这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一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概念。

  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数。通过对比,让孩子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速。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1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 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 一带而过。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4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5

  【教学内容】

  《厘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

  长度观念。

  3、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

  的估计意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

  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1厘米的小棒、8厘米的小棒、5厘米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上衣,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师傅说:“欢迎,欢迎,我来给你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两��、三��,身长三��;袖长……” 量完之后,师傅有事要出门,就让徒弟来做。徒弟边做边量:身长三��,一��、

  两��、三��……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上衣,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连忙走过来,量了量阿福的新上衣,然后对徒弟说:“告诉你身长三��,怎么做成了两��?!” 徒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把你想的说给同桌听。

  生1:徒弟没有认真做。

  生2:徒弟没有用尺子量。

  生3: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我们看书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出示女孩说的话:他俩的��不一样长。(生齐读)

  师:看来她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再看小男孩是怎么说的。一起读男孩的话(用同一个人的��量就好了)

  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用师傅的��量师傅做,用徒弟的��量徒弟做,就好了。

  师:是呀,这样做阿福就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服了。

  [反思:本环节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紧接着引导他们在对故事的思考,并从中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学*,合作交流

  1、认识尺子

  (1)初步感知

  师:小博士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看:

  (出示小博士的图案和文字: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一起读!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这儿就有一幅放大的尺子图,(出示尺子图)。

  师:认真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总结。

  生1:有数。

  师:有哪些数?一起读。

  生一起读:0、1、2、3、4、5、6、7、8、……

  生2:有许多长、短不一样的线。

  师:对!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是刻度线。这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表示0刻度。

  师:你认为0刻度在尺子表示什么?

  生3:表示0厘米

  生4:表示从0开始量

  师:对!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板书:0刻度-----起点)

  生5:尺子上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

  师:请继续看大屏幕。

  师:一起读。

  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6: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说的真完整!

  师:对,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厘米CM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反思:认识尺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的观察和阅读完成,少了一些老师教的痕迹,多了一些学生自主学*的空间。除了cm两个字母学生不认识,其余内容一气呵成。]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厘米。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板书:1厘米) (出示下图)

  师:从哪到哪是1厘米呢?谁能指给大家看?(找两生到前面去指。)

  生1:从0到1是1厘米。

  生2:从5到6是1厘米。

  师:下面请你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把尺子,边指边说从几到几也是1厘米?

  生3:从2到3是1厘米。

  生4:从10到11是1厘米。

  生5:从7到8是1厘米。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说给老师听!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A、从小棒中找1厘米。

  师:请你从学具盒里找到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一起说)

  生:1厘米。

  师:看来大家都找对了,那就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向自己表示祝贺吧!(生欢呼)

  B、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吗?试一试!举起来让老师看。请放下!

  师:同学们真能干!表示得都很接*!

  C、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小电脑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齐读。

  师:小电脑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让我们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真是会审题的孩子!我们先看小明有什么发现?一起读。

  师:小明发现了什么?

  生: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出示小明在尺子上比的图)小明是怎样知道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的?

  生:他是在尺子上比的。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他食指的宽度在0和1之间。

  师:真是会观察的孩子!把掌声送给他!

  师:你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几厘米呢?请在尺子上比比看!

  生齐说:1厘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1:钉子长1厘米。

  师: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学生说的不一定是图钉,当时应该反问一句:“你说的钉子有多长?能用手势比给大家看吗?”给发言学生一个补充完善的机会。)

  生2:我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3:小蚂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还有许多小手高举着)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大声说给老师听!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听课,而且还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都大约是1厘米。

  请看:(出示图片,老师解说:透明胶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计算器上按键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大门牙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重点环节,我安排了六次活动:找大屏幕尺子上的1厘米、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找出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用手势比出1厘米、找生活中的1厘米、欣赏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了活动的重点。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学生1厘米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准确的。]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从哪到哪是2厘米呢?(自己在

  尺子上找一找吧。)

  生1:从0到2是2厘米

  生2:从5到7是2厘米

  生3:从8到10是1厘米。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好!除了找出1厘米和2厘米,在尺子上你

  还能找到几厘米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生:我找到了4厘米,从0到4是4厘米。

  生:我找了5厘米,从0到5是5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老师带来了关于尺子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配音小资料:古时候,我国是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国用英尺作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不一样,买卖物品时就出现不同的意见,造成了交易的不方便。为了便于交流,世界上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并且做成了米尺。因此,世界各国统一用米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就是米尺的一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是什么尺子的一部分?

  生:米尺。

  [反思:通过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对厘米这一常见的长度单位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米尺的由来”这一小资料的引入,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

  4、用尺子量。

  (1)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怎样用尺子量物品的长度。(板书:测量)

  师:齐读要求。

  师:这道题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1:让我们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纸条在哪儿呢?谁能上来指一指?

  (指名一生上台指)

  师:怎样量呢?我们看老师是怎么说的?一起读。

  (出示老师说的话: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老师说了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师:想一想,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先干什么?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说的'真完整!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指着)请看: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了吗?

  生齐:对准了。

  师:再干什么呢?

  生: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师:请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知道纸条有多长了吗?

  生:5厘米

  (2)学儿歌,促理解。

  关于测量老师还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呢!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吧!(出示配乐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食指宽一厘米;

  用直尺量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反思:这首儿歌既让学生巩固了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测量方法理解。同时还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让学生放松身心,活跃气氛。]

  (3)动手测量:

  师:现在你想不想量一量?请你从学具盒里任选一根小棒量出它的长度。

  生:我量的是5厘米。

  师:他选的是绿色的小棒,也是选绿色的举手。你们量的是几厘米?

  生:5厘米。

  师:谁和他选的不一样?

  生:我量的是8厘米。

  师:他选的是蓝色的小棒。也是选蓝色的举手。你们量的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和他俩选的都不一样?

  生:我选的是红色的小棒,长1厘米。

  师:和她选的一样量的结果也一样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能干!量的都很准!

  [反思: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再学儿歌促理解,最后让学生动手测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一起说。

  生:厘米的认识

  师: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1:我知道0刻度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生2:我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3:我知道了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同学们都是会学*的孩子!我们还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你认为自

  己学的怎么样啊?(生纷纷举手)

  师:一起大声说!

  生:非常好!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

  [反思:学生的总结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总结的机会,教给他们及时梳理所学内容的方法。]

  四、自主练*,拓展应用。

  师:下面福娃宝宝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看谁反应最快?今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是什么?

  生:奥运会!

  师:今天老师把奥运会的奖牌带来了,请看(课件出示),一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一齐大声说:金牌、银牌、铜牌

  师:每块奖牌后面都藏着一道题,如果你能把题做对,就能取得

  一枚奖牌,现在你想挑战哪枚奖牌?

  生一起兴奋的说:金牌!

  师:那好!我们就挑战金牌!小明正不高兴呢!他遇到什么难题了?认真听!(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生1:再买一把新尺子。

  师: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非常好!现在小明就用这把断尺子来量,该怎么办呢?

  [反思:这位学生听完这道题目的第一反应想到买一把新尺子,虽然他没有回答出与学*内容有关的答案,但却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里我并没有否定这种方法,而是让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

  生:可以从2开始量。

  师:这位同学真会思考!把掌声送给他!

  (出示这种情况)请看:小棒的左端对着几?

  生:小棒的左端对着2。

  师:右端对着几?

  生:右端对着14。

  师: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1:14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小棒的长度究竟是几厘米?为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2厘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从2开始量的就要从14厘米里面去掉2厘米。

  师:所以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一起说:12厘米。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也能知道小棒的长度也是12厘米?

  生:数大格。

  师: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小明正在高兴的对我们笑呢!(出示小明小的画面)刚才这道题想法对的举手!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枚金牌放在正前方,恭喜你们!为自己欢呼一声吧!

  [反思:学生只有个别的想到了以“2”为起点的测量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小棒长度,这说明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明白这种测量方法及其中的道理,如果此时能及时地用数大格的方法进行验证,会更有说服力。]

  2、夺银牌

  师:现在你想摘取哪枚奖牌?

  生:银牌

  师:一只可爱的小猴也在量物品呢!(请看,齐读)小猴要让我们干什么?

  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

  (出示下面的题目):

  (1)钉子长3厘米。 ( )

  生:让看一看小猴量的长度对不对。

  师:我们先来看他量的第一样物品,一起读。

  生:错

  师:同意的举手!再看它量的第二样物品。一起读!

  (2)铅笔长5厘米。()

  生:对!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错!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2:铅笔的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3:从1开始量也可以!铅笔的长度就是5厘米

  师:小猴这道题虽然测量的方法有变化,但它得到的结果是对的,

  这种测量物体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再看它量的第3样物品,一起读。

  (3)小棒长7厘米。()

  师:一起说。

  生:错!

  师:应该是几厘米?

  生齐:9厘米。

  师:刚才3道题都做对的举手!请拿出一枚银牌!祝贺你们!

  [反思:这道题的处理,我只让学生进行了判断对错,对意见

  一致的没有再强调说明理由,感到有一种不明朗的感觉。如果把题目要求改为“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为什么?”更合适一些。]

  3、夺铜牌

  师:现在还剩一枚铜牌,还想得到它吗?(出示下面的题目):

  师傅的一��是( )厘米。

  生:18厘米。

  师:继续看大屏幕,一起读。出示:

  徒弟的一��是( )厘米。

  生:12厘米

  师:怪不得徒弟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呢!

  师:同学们,请伸出你的一��,举起来,估计一下,你的一��大约有多长?

  生1:11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到底有多长?请你量一量。

  生1:12厘米

  生2:11厘米

  师:刚才估计的很接*的举手!恭喜你们!每人取得一枚铜牌!

  师:你们还想了解身体上其他的小秘密吗?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我们的身高大约130厘米;我们的一庹长大约120厘米;我们的脚长大约20厘米;我们的手长大约15厘米……)

  我们的一步长大约30厘米。

  师:刚才得到3枚奖牌的请举手!真棒!为自己鼓鼓掌吧!

  [反思:这道题通过了解估计手掌的长度,引出学生熟悉的一些身体上的长度,它们就像一把把小尺子,会在今后的学*生活中帮学生估计测量周围的物体的长度。]

  五、课外研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尺子,其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尺子,比如:卷尺、软尺,课下就请你调查: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尺子?每种尺子有什么用途?

  [反思: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

  [课后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厘米的知识.

  第二,注重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在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的动作思维下发展到抽象思维,借助于小棒、手指宽等实物感知,强化思维表象,从而形成正确的1厘米的概念。然后运用迁移,让学生认识几厘米,并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第三,我注重情感的交流和过程的体现。

  时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自己去回顾、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此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人探究、小组研讨、合作交流,力求学生的数学学*和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注重多样练*的设计。

  为了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掌握对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练*。在基础性练*中设计了“师傅一��有多长”和“徒弟一��有多长”、“看小猴量的物品正确吗?”,在拓展性练*中设计了“帮小明解决难题”。情景串与问题串的构建,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热情高,全身心投入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环节收的太快,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今后,我还需下大力气,不断研究实践,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6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7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8

  【教学内容】

  《厘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

  长度观念。

  3、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

  的估计意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

  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1厘米的小棒、8厘米的小棒、5厘米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上衣,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师傅说:“欢迎,欢迎,我来给你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拃、两拃、三拃,身长三拃;袖长……” 量完之后,师傅有事要出门,就让徒弟来做。徒弟边做边量:身长三拃,一拃、

  两拃、三拃……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上衣,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连忙走过来,量了量阿福的新上衣,然后对徒弟说:“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 徒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把你想的说给同桌听。

  生1:徒弟没有认真做。

  生2:徒弟没有用尺子量。

  生3: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我们看书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出示女孩说的话:他俩的拃不一样长。(生齐读)

  师:看来她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再看小男孩是怎么说的。一起读男孩的话(用同一个人的拃量就好了)

  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用师傅的拃量师傅做,用徒弟的拃量徒弟做,就好了。

  师:是呀,这样做阿福就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服了。

  [反思:本环节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紧接着引导他们在对故事的思考,并从中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学*,合作交流

  1、认识尺子

  (1)初步感知

  师:小博士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看:

  (出示小博士的图案和文字: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一起读!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这儿就有一幅放大的尺子图,(出示尺子图)。

  师:认真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总结。

  生1:有数。

  师:有哪些数?一起读。

  生一起读:0、1、2、3、4、5、6、7、8、……

  生2:有许多长、短不一样的线。

  师:对!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是刻度线。这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表示0刻度。

  师:你认为0刻度在尺子表示什么?

  生3:表示0厘米

  生4:表示从0开始量

  师:对!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板书:0刻度-----起点)

  生5:尺子上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

  师:请继续看大屏幕。

  师:一起读。

  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6: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说的真完整!

  师:对,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厘米CM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反思:认识尺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的观察和阅读完成,少了一些老师教的痕迹,多了一些学生自主学*的空间。除了cm两个字母学生不认识,其余内容一气呵成。]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厘米。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板书:1厘米) (出示下图)

  师:从哪到哪是1厘米呢?谁能指给大家看?(找两生到前面去指。)

  生1:从0到1是1厘米。

  生2:从5到6是1厘米。

  师:下面请你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把尺子,边指边说从几到几也是1厘米?

  生3:从2到3是1厘米。

  生4:从10到11是1厘米。

  生5:从7到8是1厘米。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说给老师听!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A、从小棒中找1厘米。

  师:请你从学具盒里找到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一起说)

  生:1厘米。

  师:看来大家都找对了,那就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向自己表示祝贺吧!(生欢呼)

  B、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吗?试一试!举起来让老师看。请放下!

  师:同学们真能干!表示得都很接*!

  C、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小电脑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齐读。

  师:小电脑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让我们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真是会审题的孩子!我们先看小明有什么发现?一起读。

  师:小明发现了什么?

  生: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出示小明在尺子上比的图)小明是怎样知道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的?

  生:他是在尺子上比的。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他食指的宽度在0和1之间。

  师:真是会观察的孩子!把掌声送给他!

  师:你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几厘米呢?请在尺子上比比看!

  生齐说:1厘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1:钉子长1厘米。

  师: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学生说的不一定是图钉,当时应该反问一句:“你说的钉子有多长?能用手势比给大家看吗?”给发言学生一个补充完善的机会。)

  生2:我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3:小蚂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还有许多小手高举着)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大声说给老师听!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听课,而且还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都大约是1厘米。

  请看:(出示图片,老师解说:透明胶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计算器上按键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大门牙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重点环节,我安排了六次活动:找大屏幕尺子上的1厘米、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找出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用手势比出1厘米、找生活中的1厘米、欣赏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了活动的重点。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学生1厘米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准确的。]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从哪到哪是2厘米呢?(自己在

  尺子上找一找吧。)

  生1:从0到2是2厘米

  生2:从5到7是2厘米

  生3:从8到10是1厘米。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好!除了找出1厘米和2厘米,在尺子上你

  还能找到几厘米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生:我找到了4厘米,从0到4是4厘米。

  生:我找了5厘米,从0到5是5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老师带来了关于尺子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配音小资料:古时候,我国是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国用英尺作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不一样,买卖物品时就出现不同的意见,造成了交易的不方便。为了便于交流,世界上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并且做成了米尺。因此,世界各国统一用米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就是米尺的一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是什么尺子的一部分?

  生:米尺。

  [反思:通过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对厘米这一常见的长度单位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米尺的由来”这一小资料的引入,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

  4、用尺子量。

  (1)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怎样用尺子量物品的长度。(板书:测量)

  师:齐读要求。

  师:这道题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1:让我们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纸条在哪儿呢?谁能上来指一指?

  (指名一生上台指)

  师:怎样量呢?我们看老师是怎么说的?一起读。

  (出示老师说的话: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老师说了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师:想一想,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先干什么?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说的真完整!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指着)请看: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了吗?

  生齐:对准了。

  师:再干什么呢?

  生: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师:请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知道纸条有多长了吗?

  生:5厘米

  (2)学儿歌,促理解。

  关于测量老师还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呢!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吧!(出示配乐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食指宽一厘米;

  用直尺量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反思:这首儿歌既让学生巩固了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测量方法理解。同时还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让学生放松身心,活跃气氛。]

  (3)动手测量:

  师:现在你想不想量一量?请你从学具盒里任选一根小棒量出它的长度。

  生:我量的是5厘米。

  师:他选的是绿色的小棒,也是选绿色的举手。你们量的是几厘米?

  生:5厘米。

  师:谁和他选的不一样?

  生:我量的是8厘米。

  师:他选的是蓝色的小棒。也是选蓝色的举手。你们量的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和他俩选的都不一样?

  生:我选的是红色的小棒,长1厘米。

  师:和她选的一样量的结果也一样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能干!量的都很准!

  [反思: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再学儿歌促理解,最后让学生动手测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一起说。

  生:厘米的认识

  师: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1:我知道0刻度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生2:我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3:我知道了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同学们都是会学*的孩子!我们还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你认为自

  己学的怎么样啊?(生纷纷举手)

  师:一起大声说!

  生:非常好!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

  [反思:学生的总结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总结的机会,教给他们及时梳理所学内容的方法。]

  四、自主练*,拓展应用。

  师:下面福娃宝宝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看谁反应最快?今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是什么?

  生:奥运会!

  师:今天老师把奥运会的奖牌带来了,请看(课件出示),一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一齐大声说:金牌、银牌、铜牌

  师:每块奖牌后面都藏着一道题,如果你能把题做对,就能取得

  一枚奖牌,现在你想挑战哪枚奖牌?

  生一起兴奋的说:金牌!

  师:那好!我们就挑战金牌!小明正不高兴呢!他遇到什么难题了?认真听!(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生1:再买一把新尺子。

  师: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非常好!现在小明就用这把断尺子来量,该怎么办呢?

  [反思:这位学生听完这道题目的第一反应想到买一把新尺子,虽然他没有回答出与学*内容有关的答案,但却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里我并没有否定这种方法,而是让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

  生:可以从2开始量。

  师:这位同学真会思考!把掌声送给他!

  (出示这种情况)请看:小棒的左端对着几?

  生:小棒的左端对着2。

  师:右端对着几?

  生:右端对着14。

  师: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1:14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小棒的长度究竟是几厘米?为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2厘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从2开始量的就要从14厘米里面去掉2厘米。

  师:所以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一起说:12厘米。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也能知道小棒的长度也是12厘米?

  生:数大格。

  师: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小明正在高兴的对我们笑呢!(出示小明小的画面)刚才这道题想法对的举手!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枚金牌放在正前方,恭喜你们!为自己欢呼一声吧!

  [反思:学生只有个别的想到了以“2”为起点的测量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小棒长度,这说明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明白这种测量方法及其中的道理,如果此时能及时地用数大格的方法进行验证,会更有说服力。]

  2、夺银牌

  师:现在你想摘取哪枚奖牌?

  生:银牌

  师:一只可爱的小猴也在量物品呢!(请看,齐读)小猴要让我们干什么?

  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

  (出示下面的题目):

  (1)钉子长3厘米。 ( )

  生:让看一看小猴量的长度对不对。

  师:我们先来看他量的第一样物品,一起读。

  生:错

  师:同意的举手!再看它量的第二样物品。一起读!

  (2)铅笔长5厘米。()

  生:对!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错!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2:铅笔的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3:从1开始量也可以!铅笔的长度就是5厘米

  师:小猴这道题虽然测量的方法有变化,但它得到的结果是对的,

  这种测量物体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再看它量的第3样物品,一起读。

  (3)小棒长7厘米。()

  师:一起说。

  生:错!

  师:应该是几厘米?

  生齐:9厘米。

  师:刚才3道题都做对的举手!请拿出一枚银牌!祝贺你们!

  [反思:这道题的处理,我只让学生进行了判断对错,对意见

  一致的没有再强调说明理由,感到有一种不明朗的感觉。如果把题目要求改为“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为什么?”更合适一些。]

  3、夺铜牌

  师:现在还剩一枚铜牌,还想得到它吗?(出示下面的题目):

  师傅的一拃是( )厘米。

  生:18厘米。

  师:继续看大屏幕,一起读。出示:

  徒弟的一拃是( )厘米。

  生:12厘米

  师:怪不得徒弟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呢!

  师:同学们,请伸出你的一拃,举起来,估计一下,你的一拃大约有多长?

  生1:11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到底有多长?请你量一量。

  生1:12厘米

  生2:11厘米

  师:刚才估计的很接*的举手!恭喜你们!每人取得一枚铜牌!

  师:你们还想了解身体上其他的小秘密吗?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我们的身高大约130厘米;我们的一庹长大约120厘米;我们的脚长大约20厘米;我们的手长大约15厘米……)

  我们的一步长大约30厘米。

  师:刚才得到3枚奖牌的请举手!真棒!为自己鼓鼓掌吧!

  [反思:这道题通过了解估计手掌的长度,引出学生熟悉的一些身体上的长度,它们就像一把把小尺子,会在今后的学*生活中帮学生估计测量周围的物体的长度。]

  五、课外研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尺子,其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尺子,比如:卷尺、软尺,课下就请你调查: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尺子?每种尺子有什么用途?

  [反思: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

  [课后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厘米的知识.

  第二,注重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在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的动作思维下发展到抽象思维,借助于小棒、手指宽等实物感知,强化思维表象,从而形成正确的1厘米的概念。然后运用迁移,让学生认识几厘米,并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第三,我注重情感的交流和过程的体现。

  时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自己去回顾、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此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人探究、小组研讨、合作交流,力求学生的数学学*和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注重多样练*的设计。

  为了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掌握对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练*。在基础性练*中设计了“师傅一拃有多长”和“徒弟一拃有多长”、“看小猴量的物品正确吗?”,在拓展性练*中设计了“帮小明解决难题”。情景串与问题串的构建,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热情高,全身心投入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环节收的太快,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今后,我还需下大力气,不断研究实践,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9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这节课,让我至今难忘,是它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原因有:

  1、时间太仓促,准备不充分,包括课件和教具。

  2、对数学的新课标理解不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在自己。其实仔细想想,一年级已经是第二年教了,教材不应该是问题了,可恰恰是由于对教材的重难点掌握不准确,抓不住突破重难点的环节,致使课堂毫无出彩之处。 回想自己的课堂,每次集体听课,都会出现讲不完的现象。这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凡事不能深入的去理解,只弄个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备教材、备学生,真正操作起来,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课堂的不可操作性。且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只是停留在学会的层面上,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待提高。以后,要为自己创造磨课的机会,群策群力,寻求进步。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20

  在一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本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通过实际丈量使同学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反思自身的教学,有以下可取之处与缺乏之处。

  胜利之处:

  1.确立难点,重组教材。教材中是认识分米在先,而我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先引入毫米的认识,我想毫米是同学现在认识到的最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借助多媒体的一些演示,使同学建立直观的表象。如毫米的认识,我让同学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学*。首先引导同学观察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一厘米,然后找一找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1毫米和1厘米是什么关系?再借助多媒体把1厘米长度放大,使同学能清晰地观察到:1厘米被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通过数一数得出1 cm =10 mm,形成毫米的概念。

  3通过用手比划长度单位的游戏,手脑并用,加深印象。同学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长,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同学在脑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观察,还需要用手比划。让同学仔细观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通过动手比划,加深同学对毫米的印象。

  缺乏之处有许多:

  1、虽然准备了较多实物,以为同学很熟悉,就出现了一下,没有让同学摸一摸感知它们的长短。

  2、1厘米的“一半”(中间的长线表示)就是5毫米,引导同学发现,可以不用逐一小格的数。

  3、画线段时应该演示,提醒同学注意画上端点,标上长度,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4、班级人数多,操作活动多时,同学的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的节奏、课堂的调控也是值得我考虑的问题,如上课指令应非常明确,让同学很明确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5、为人处世低调的我,不知不觉中会把把这种低调的情绪带入了课堂,给予他们的激情和鼓励太少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需要老师给予更多鼓励与肯定的话语。

  6、课件的取与舍,怎样少而精的用在点子上,课堂上如何不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3)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1

  1、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中的问题。1厘米有多长?怎么用拇指和手指表示出1厘米的长度?想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我们的食指的手指大约1厘米,可以把食指放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中间,然后轻轻离开。这样表示出的距离大约是1厘米。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课堂环境及教师的引导下很活跃。

  2、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水*。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上的自卑心理。这样既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不足之处:

  1、课堂上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时,学生想到的种类比较少。思维没有扩出去,停留在教室里,缺少对生活的观察。

  2、在用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时,教师提前进行了方法的引导。但是总体来看效果不够理想。课堂纪律有些乱。学生的估计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再教设计:

  1、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2、先引导正确方法,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引导。注意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在小组长的培养方面还要多下功夫,更多的是方法的指导。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2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面图形,有了*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3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着*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5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6

  一、设计简说

  “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课以儿童感兴趣的测量数学书的宽度开始,动态地呈现了在测量活动中问题的产生过程,较好地实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观察、估计、读数等学*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学会量线段的长度。

  3.通过想象、估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事实。

  三、教学流程

  一、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1.情境引入:想给《数学》书包个封面,但不知道书本的宽度,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度吗?

  2.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一本书的宽,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啊?

  3.小结: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测出的结果和数据也就不一样,要使测出的结果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就必须选择统一的标准。

  二、统一工具,认识直尺

  1.利用小立方体,认识1厘米

  2.观察直尺,找共同点

  (1)一条一条的线,有长有短→这就是“刻度线”(板书)

  (2)数字,0、1、2…… →这就是“刻度”

  (3)尺上有cm→这是厘米的国际单位。

  三、观察操作,形成概念(一)认识1厘米

  1.明确1厘米概念

  (1)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的长度。

  (2)直尺上相邻两个刻度之间都是1厘米。

  2.找尺上的1厘米

  请你在尺上找到这个1厘米。你能跟老师一样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吗?在尺上,你还能找出其它的1厘米吗?

  3.表达1厘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1厘米。

  (二)认识几厘米

  1.选择感兴趣的图说长度

  2.估计几厘米四、练*巩固,内化概念四、教学思考(一)感知――经历概念的发生

  概念引入的关键是建立感性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是概念学*的起点。因此在厘米的引入教学时,我利用给数学书量宽度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为什么同样一本书,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这一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借此契机,组织学生观察直尺,认识“刻度线”、“刻度”和厘米的国际符号cm,并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二)突破――经历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课堂中我希望能在“静”与“动”的转化中掌握厘米的本质,让学生在“具体”与“抽象”的转化中加深厘米的理解,在“数”与“形”的结合中突破厘米表象认知,在“异”与“同”的对比中凸显概念本质。

  (三)升华――经历概念的应用

  在经历了概念的发生和形成后,还要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概念融会贯通到生活中、问题解决中,这样才能够让这些数学概念不再板着一张张严肃的科学面孔,让我们的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我设计了3个星级的题目,让学生在知识整合中寻求数学能力的形成,同时三个不同层次的题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7

  这一模块的内容是知道长度单位的意思,知道厘米的具体长度,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首先,举出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长度的现象,向学生介绍长度的具体意思,如,人的身高,课本的的长和宽,铅笔的长度等,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时要量出一个物体的具体的长度是多少.

  然后是介绍在量长度时要用着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着重介绍厘米的具体长度,可以让同桌之间比一比1厘米到底有多长,多长是2厘米,多长是5厘米.让学生对厘米有一个具体的感知.

  介绍如何用直尺量一个线段的长度,首先是介绍直尺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思,0刻度是做什么用的,如何数出一个线段的数值.然后师生共同量一条线段.要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操作时的方法.

  最后学*如何画一条线段.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8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

  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

  生3:1厘米有多长?

  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

  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

  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10

  【教学内容】

  《厘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

  长度观念。

  3、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

  的估计意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

  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1厘米的小棒、8厘米的小棒、5厘米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上衣,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师傅说:“欢迎,欢迎,我来给你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两��、三��,身长三��;袖长……” 量完之后,师傅有事要出门,就让徒弟来做。徒弟边做边量:身长三��,一��、

  两��、三��……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上衣,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连忙走过来,量了量阿福的新上衣,然后对徒弟说:“告诉你身长三��,怎么做成了两��?!” 徒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把你想的说给同桌听。

  生1:徒弟没有认真做。

  生2:徒弟没有用尺子量。

  生3: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我们看书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出示女孩说的话:他俩的��不一样长。(生齐读)

  师:看来她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再看小男孩是怎么说的。一起读男孩的话(用同一个人的��量就好了)

  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用师傅的��量师傅做,用徒弟的��量徒弟做,就好了。

  师:是呀,这样做阿福就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服了。

  [反思:本环节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紧接着引导他们在对故事的思考,并从中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学*,合作交流

  1、认识尺子

  (1)初步感知

  师:小博士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看:

  (出示小博士的图案和文字: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一起读!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这儿就有一幅放大的尺子图,(出示尺子图)。

  师:认真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总结。

  生1:有数。

  师:有哪些数?一起读。

  生一起读:0、1、2、3、4、5、6、7、8、……

  生2:有许多长、短不一样的线。

  师:对!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是刻度线。这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表示0刻度。

  师:你认为0刻度在尺子表示什么?

  生3:表示0厘米

  生4:表示从0开始量

  师:对!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板书:0刻度-----起点)

  生5:尺子上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

  师:请继续看大屏幕。

  师:一起读。

  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6: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说的真完整!

  师:对,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厘米CM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反思:认识尺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的观察和阅读完成,少了一些老师教的痕迹,多了一些学生自主学*的空间。除了cm两个字母学生不认识,其余内容一气呵成。]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厘米。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板书:1厘米) (出示下图)

  师:从哪到哪是1厘米呢?谁能指给大家看?(找两生到前面去指。)

  生1:从0到1是1厘米。

  生2:从5到6是1厘米。

  师:下面请你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把尺子,边指边说从几到几也是1厘米?

  生3:从2到3是1厘米。

  生4:从10到11是1厘米。

  生5:从7到8是1厘米。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说给老师听!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A、从小棒中找1厘米。

  师:请你从学具盒里找到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一起说)

  生:1厘米。

  师:看来大家都找对了,那就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向自己表示祝贺吧!(生欢呼)

  B、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吗?试一试!举起来让老师看。请放下!

  师:同学们真能干!表示得都很接*!

  C、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小电脑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齐读。

  师:小电脑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让我们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真是会审题的孩子!我们先看小明有什么发现?一起读。

  师:小明发现了什么?

  生: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出示小明在尺子上比的图)小明是怎样知道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的?

  生:他是在尺子上比的。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他食指的宽度在0和1之间。

  师:真是会观察的孩子!把掌声送给他!

  师:你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几厘米呢?请在尺子上比比看!

  生齐说:1厘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1:钉子长1厘米。

  师: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学生说的不一定是图钉,当时应该反问一句:“你说的钉子有多长?能用手势比给大家看吗?”给发言学生一个补充完善的机会。)

  生2:我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3:小蚂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还有许多小手高举着)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大声说给老师听!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听课,而且还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都大约是1厘米。

  请看:(出示图片,老师解说:透明胶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计算器上按键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大门牙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重点环节,我安排了六次活动:找大屏幕尺子上的1厘米、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找出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用手势比出1厘米、找生活中的1厘米、欣赏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了活动的重点。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学生1厘米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准确的。]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从哪到哪是2厘米呢?(自己在

  尺子上找一找吧。)

  生1:从0到2是2厘米

  生2:从5到7是2厘米

  生3:从8到10是1厘米。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好!除了找出1厘米和2厘米,在尺子上你

  还能找到几厘米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生:我找到了4厘米,从0到4是4厘米。

  生:我找了5厘米,从0到5是5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老师带来了关于尺子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配音小资料:古时候,我国是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国用英尺作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不一样,买卖物品时就出现不同的意见,造成了交易的不方便。为了便于交流,世界上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并且做成了米尺。因此,世界各国统一用米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就是米尺的一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是什么尺子的一部分?

  生:米尺。

  [反思:通过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对厘米这一常见的长度单位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米尺的由来”这一小资料的引入,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

  4、用尺子量。

  (1)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怎样用尺子量物品的长度。(板书:测量)

  师:齐读要求。

  师:这道题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1:让我们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纸条在哪儿呢?谁能上来指一指?

  (指名一生上台指)

  师:怎样量呢?我们看老师是怎么说的?一起读。

  (出示老师说的话: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老师说了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师:想一想,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先干什么?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说的真完整!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指着)请看: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了吗?

  生齐:对准了。

  师:再干什么呢?

  生: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师:请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知道纸条有多长了吗?

  生:5厘米

  (2)学儿歌,促理解。

  关于测量老师还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呢!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吧!(出示配乐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食指宽一厘米;

  用直尺量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反思:这首儿歌既让学生巩固了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测量方法理解。同时还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让学生放松身心,活跃气氛。]

  (3)动手测量:

  师:现在你想不想量一量?请你从学具盒里任选一根小棒量出它的长度。

  生:我量的是5厘米。

  师:他选的是绿色的小棒,也是选绿色的举手。你们量的是几厘米?

  生:5厘米。

  师:谁和他选的不一样?

  生:我量的是8厘米。

  师:他选的是蓝色的小棒。也是选蓝色的举手。你们量的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和他俩选的都不一样?

  生:我选的是红色的小棒,长1厘米。

  师:和她选的一样量的结果也一样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能干!量的都很准!

  [反思: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再学儿歌促理解,最后让学生动手测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一起说。

  生:厘米的认识

  师: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1:我知道0刻度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生2:我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3:我知道了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同学们都是会学*的孩子!我们还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你认为自

  己学的怎么样啊?(生纷纷举手)

  师:一起大声说!

  生:非常好!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

  [反思:学生的总结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总结的机会,教给他们及时梳理所学内容的方法。]

  四、自主练*,拓展应用。

  师:下面福娃宝宝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看谁反应最快?今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是什么?

  生:奥运会!

  师:今天老师把奥运会的奖牌带来了,请看(课件出示),一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一齐大声说:金牌、银牌、铜牌

  师:每块奖牌后面都藏着一道题,如果你能把题做对,就能取得

  一枚奖牌,现在你想挑战哪枚奖牌?

  生一起兴奋的说:金牌!

  师:那好!我们就挑战金牌!小明正不高兴呢!他遇到什么难题了?认真听!(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生1:再买一把新尺子。

  师: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非常好!现在小明就用这把断尺子来量,该怎么办呢?

  [反思:这位学生听完这道题目的第一反应想到买一把新尺子,虽然他没有回答出与学*内容有关的答案,但却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里我并没有否定这种方法,而是让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

  生:可以从2开始量。

  师:这位同学真会思考!把掌声送给他!

  (出示这种情况)请看:小棒的左端对着几?

  生:小棒的左端对着2。

  师:右端对着几?

  生:右端对着14。

  师: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1:14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小棒的长度究竟是几厘米?为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2厘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从2开始量的就要从14厘米里面去掉2厘米。

  师:所以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一起说:12厘米。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也能知道小棒的长度也是12厘米?

  生:数大格。

  师: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小明正在高兴的对我们笑呢!(出示小明小的画面)刚才这道题想法对的举手!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枚金牌放在正前方,恭喜你们!为自己欢呼一声吧!

  [反思:学生只有个别的想到了以“2”为起点的测量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小棒长度,这说明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明白这种测量方法及其中的道理,如果此时能及时地用数大格的方法进行验证,会更有说服力。]

  2、夺银牌

  师:现在你想摘取哪枚奖牌?

  生:银牌

  师:一只可爱的小猴也在量物品呢!(请看,齐读)小猴要让我们干什么?

  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

  (出示下面的题目):

  (1)钉子长3厘米。 ( )

  生:让看一看小猴量的长度对不对。

  师:我们先来看他量的第一样物品,一起读。

  生:错

  师:同意的举手!再看它量的第二样物品。一起读!

  (2)铅笔长5厘米。()

  生:对!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错!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2:铅笔的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3:从1开始量也可以!铅笔的长度就是5厘米

  师:小猴这道题虽然测量的方法有变化,但它得到的结果是对的,

  这种测量物体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再看它量的第3样物品,一起读。

  (3)小棒长7厘米。()

  师:一起说。

  生:错!

  师:应该是几厘米?

  生齐:9厘米。

  师:刚才3道题都做对的举手!请拿出一枚银牌!祝贺你们!

  [反思:这道题的处理,我只让学生进行了判断对错,对意见

  一致的没有再强调说明理由,感到有一种不明朗的感觉。如果把题目要求改为“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为什么?”更合适一些。]

  3、夺铜牌

  师:现在还剩一枚铜牌,还想得到它吗?(出示下面的题目):

  师傅的一��是( )厘米。

  生:18厘米。

  师:继续看大屏幕,一起读。出示:

  徒弟的一��是( )厘米。

  生:12厘米

  师:怪不得徒弟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呢!

  师:同学们,请伸出你的一��,举起来,估计一下,你的'一��大约有多长?

  生1:11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到底有多长?请你量一量。

  生1:12厘米

  生2:11厘米

  师:刚才估计的很接*的举手!恭喜你们!每人取得一枚铜牌!

  师:你们还想了解身体上其他的小秘密吗?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我们的身高大约130厘米;我们的一庹长大约120厘米;我们的脚长大约20厘米;我们的手长大约15厘米……)

  我们的一步长大约30厘米。

  师:刚才得到3枚奖牌的请举手!真棒!为自己鼓鼓掌吧!

  [反思:这道题通过了解估计手掌的长度,引出学生熟悉的一些身体上的长度,它们就像一把把小尺子,会在今后的学*生活中帮学生估计测量周围的物体的长度。]

  五、课外研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尺子,其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尺子,比如:卷尺、软尺,课下就请你调查: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尺子?每种尺子有什么用途?

  [反思: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

  [课后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厘米的知识.

  第二,注重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在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的动作思维下发展到抽象思维,借助于小棒、手指宽等实物感知,强化思维表象,从而形成正确的1厘米的概念。然后运用迁移,让学生认识几厘米,并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第三,我注重情感的交流和过程的体现。

  时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自己去回顾、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此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人探究、小组研讨、合作交流,力求学生的数学学*和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注重多样练*的设计。

  为了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掌握对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练*。在基础性练*中设计了“师傅一��有多长”和“徒弟一��有多长”、“看小猴量的物品正确吗?”,在拓展性练*中设计了“帮小明解决难题”。情景串与问题串的构建,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热情高,全身心投入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环节收的太快,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今后,我还需下大力气,不断研究实践,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4)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菁华3篇)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1——3页,认识厘米。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蜡笔估测铅笔的长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课桌长,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测量五题的长度有不同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认识厘米,学*用直尺测量以及用厘米为单元进行估计,在练*活动中,让学生估计和测量学*用品的长度。学生对物体的长短有了初步认识,但对物体的具体长度是多少并不了解,在生活中关于测量的知识知道的很少,更少参加测量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掌握用学生尺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把尺子,一块新橡皮,一支新铅笔,教师准备课件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自己选择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质疑:为什么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测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结:对了,如果要使量的结果一样,我们就需要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你知道这种工具是什么吗?(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尺

  1、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教师投影一把尺子)请大家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2、学生汇报,老师介绍。(投影出示:尺子)

  (1)许多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从小到大)都从几开始?(0)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2)刻度线: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者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单位,人们一般用它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

  3、揭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认识1厘米

  (1)师:你们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指出:0到1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问:从1到2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从2到3这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呢?

  (2)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再说一说:还有哪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有多长。

  (1)仔细观察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一下,再记在脑子里。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学生举例)

  师课件展示书上三个例子。

  (2)亲身体验:

  谈话:刚刚我们都比画了1厘米的长度。那2厘米怎样比画呢?

  请学生说一说。(从0刻度开始,到2刻度)学生举给老师看。

  师:那5厘米你能找出来吗?(学生自己找)

  1名学生演示,并说是怎么表示出来的。(从0开始,到5刻度)

  (三)用尺子量

  1、师:下面有两个小朋友在量铅笔刀和一条线段的长度,你能帮他们看一看吗?(出示书上例2图)

  提问:铅笔刀有多长?(7厘米)

  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讲清楚从0刻度开始,到7刻度就是7厘米)

  师:说得真好,那线段呢?2-3名学生说一说怎样看出来的。

  师:我们在用尺子量长度的时候都是怎样测量的啊?

  (从0刻度开始,到什么刻度就是几厘米)

  这两个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是这样量的(出示想1的两种不正确的方法)

  问:你觉得他们量出来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2、动手测量

  师:刚才看了他们的测量,你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

  课件出示蓝和红两条线段。学生自己动手测量。

  师提醒:在线段的上面标上长度。(展示2-3名学生的测量结果)

  提问:你觉得在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时,有什么地方是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自己总结了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从0刻度开始,尺子放正。看另一端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3、估计和测量

  (1)师:刚才我们量的物体都正好是几厘米,有的时候我们量的物体不是正好几厘米。就像这样的两条线段。(多媒体出示两条线段)

  让学生先看图回答。师指出大约的意思。

  (2)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手掌宽和食指长大约多少厘米。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填空。集体交流核对。

  (3)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食指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你的中指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吗?(2-3名汇报)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物体(铅笔或橡皮)进行估计,然后再测量出它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每组一种)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比较交流。再汇报。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那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0刻度开始)画的时候注意什么呢?

  如果我们用今天学的厘米单位去测量教室的长,你觉得方便吗?厘米一般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而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学*大的单位才行。

  作业设计:用直尺测量家中较短物体的长度。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学*中,安排了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掌握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学生在测量时有两个问题,一是动作太慢,二是操作不标准,还要加强练*。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厘米的认识”这节课是学生学*长度单位的第一节,对于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给学生留出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设计时,突出以下特点:

  1、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动手操作。

  (皮亚杰)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本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到最后的开放练*,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2、建立表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本节课,注重学生在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而建立这一表象的过程是让学生不断的感知、思考、测量、判断、验证的活动过程。通过先估计再测量,强化练*、加深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注重合作探索,培养创新意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认识手中尺子的刻度线,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够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然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练*。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在生活中具体观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观察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一厘米有多长。会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

  3、在学*中,我们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重点: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意义,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谈话,同意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同学们,看看我们这儿的桌子,好不好?学校准备再添置一批一样桌子,你能量量它有多长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并汇报测量结果。

  师:大家的方法真多啊?为什么你们的说法不一样呢?

  测量同一个物体,所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就不同。看来啊,要有一个统一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才好啊(出示各种工具),我们测量物体时一般用米尺,有了统一的工具,还要有统一的测量单位才行,孩子们请看:

  妈妈的身高165厘米。

  文具盒长20厘米。

  英语课本长23厘米。

  这些测量结果都是以什么作单位的?(厘米)板书:厘米,孩子们读一遍,现在你知道厘米是什么了吗?(一个长度单位)它不是我们吃的黑米、红米、小米、大米、它是一个-----(长度单位)?面对一个新的单位名称,孩子们,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预设:1、1厘米有多长?2、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那么这节课我就一起这节课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再说一遍,哪两个问题?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观察、还要善于动脑思考哟!(暗中告知孩子的“起点导航”)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感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尝试探究

  孩子们,拿出你的尺子,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尺子上都有什么?

  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有多长?

  三、小组互助(一)

  活动要求:

  1、拿出你的尺子,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尺子上都有什么?

  2、在小组内,说说你的发现。

  四、反馈点拨

  学生汇报:尺子上有——

  (数字、竖线、0、还有cm)

  解释“0刻度线”

  师:尽管我们用尺子可以去测量的物体可能不相同,但1厘米可是相同的,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有多长吗?你是怎么看的?

  从0到1,从1到2,从2到3。(一句话每相邻的两个数间距离就是1厘米)。

  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说说身边有哪些长是1厘米的物体呢?

  我们了1知道厘米的长度,也找出了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用手指比划下1厘米有多长,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知道了1厘米的长度了,你能在尺子上找到2厘米有多长吗?5厘米呢?

  师:孩子们,刚才通过我们观察知道了1厘米、2厘米、5厘米有多长,你说知道这些是为了什么呢?

  (学会测量物体)

  怎样以厘米为单位测量物体呢?这也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比一比1厘米的大约有多长,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一系列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识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小组活动(二):

  活动要求:

  1、先估一估手中的纸条有多长?

  2、自己动手测量,在小组内说说测量方法和结果。

  反馈点拨:

  根据孩子测量的方法及结果,及时进行点拨。

  总结:测量物体时,先用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同桌再互说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在学*测量方法的同时,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五、课堂评价:

  1、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测量的对吗?

  2、小红的尺子折断了,在测量时她遇到了难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帮帮他吗?

  铅笔长?厘米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六、课堂总结:

  在上课开始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到现在为止,你感觉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吗?一厘米有多长?知道了吗?说说第二个,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再次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结束语:

  孩子们问题解决了,你们高兴吗?其实啊都是你们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结果,你们不但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很多的快乐,厘米只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一员,下节课我们接着认识另外的一员长度单位。回到家,用尺子量一量你喜欢的物品的长度。好吗?孩子们,下课!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并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制造悬念,培养孩子的学*兴趣。)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发现不同方式测量物体带来的混乱,会选择合适的物体做标准测量。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协作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4、教具及学具准备:

  学具名称 1角硬币 三角形学具 回形针 小刀 小方快

  (长、宽、高都是1厘米)

  个数 8 5 6 6 30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孝顺的小南”,小南在故事中遇到了问题,你仔细听,看能不能帮助他。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来。

  师:课件演示,教师口述故事。孝顺的小南知道妈妈过几天就要生日了,他决定用零用钱给妈妈买一双新鞋子,小南问妈妈:“妈妈,你的脚有多大?”妈妈回答:“一拃多一点点。”小南到商店挑选了双漂亮的鞋子,用自己的小手认真地在新鞋子上拃了“一拃多一点点”心想:这双鞋妈妈一定合适。小南高兴地跑回家,急着把鞋子送给妈妈。可是当妈妈打开这份礼物时,妈妈笑了,奇怪的问:“这鞋子这么小,到底是买给我的,还是买给你自己的。”小南捎了捎后脑,怎么也想不明白 ,自言自语的地说“明明就是‘一拃多一点点’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二、 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谈话: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有一本崭新的数学课本,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课本的宽有多少,你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_小精灵 儿童网 第一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人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2、操作方法的指导:

  ①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

  ②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摆直。

  3、学生填写并汇报测量结果。

  学具名称 测量结果(数学书的宽)个 得出结论

  1角硬币 7 ①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量的结果不同。

  ②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该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三角形学具 4

  回形针 5

  小刀 3

  小方块 15

  4、小组讨论、汇报结果:为什么都是数学课本的宽,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得出结论1]5、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

  如:每组中都选用“回形针”量的同学,他们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

  6、启发学生思考:在量数学课本的宽时,想要得出相同的结果应该怎样办?[得出结论2]

  第二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二)测量不同的长度

  1、用你喜欢的方法量数学课本的宽和铅笔盒封面图片(课前准备)物品的长度。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

  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问题。

  生: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为5个“回形针”长,而铅笔盒封面图片也是是5把小刀长,都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①因为选用不同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与事实不相符。

  ②测量时,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不同物体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

  ①让学生看图,并说明图意:有5种蔬菜,左端对齐,横放在5个竖排的隔层中,隔层下面横排这5个□,让学生看图直观判断出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那么长,看不清的可用尺子对准格子的竖线比一比

  ②学生独立完成,在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强化用同一物体为标准进行测量的重要性。】

  2、“做一做”第2题。

  ①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和“高”。

  ②学生独立测量后再交流。

  测量方法指导(与前面有所不同): 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着量,而是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设计意图:用同一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使测量变得更简化】

  3、“做一做”第3题。

  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作标准,让学生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部分有困难的学生也可用正方体实物进行实际测量。

  【设计意图:为过渡到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做准备,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 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关于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说收获,是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样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下一节课《认识厘米》作知识性的铺垫和延伸。】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5)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面图形,有了*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我刚刚上过《厘米的认识》这节课,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因此 使学生建立起“1 厘米”的 长度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教学的的: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 在讲授新课之前,播放“阿福的新衣”动画,让孩子带着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去思考,在小组交流一下,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为学*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氛围。

  二、直观领会得新知。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看一看、读一读、比一比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学*新知。

  (一)直观感知,认识1厘米。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 、 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 1 厘米”,并且知道从 0 刻度到 1 刻度之间就是 1 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 1 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 1 厘米的长度。

  2、读一读 。在孩子们互相指过1厘米以后,读一读: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 、比一比。让学生伸出大拇指指一指大拇指的宽度指的是哪部分?在尺子上比一比你的大拇指的宽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

  4、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 1 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 1 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用眼睛观察、用手比划、用笔画出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三 ) 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 1 厘米”、“几厘米”之后,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教学生用尺子测量长度的:1、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一拃?说一说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量一量自己一拃的长度,让同桌验证。通过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数学教学中贯穿自主高效的教学原则。贯彻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学*的能力。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6)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通用20篇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

  《轴对称图形》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但学生*时没有过多的留意积累,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了一些轴对称图形,用于拓展学生认识的范围。

  本课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学*知识,体会知识的.形成,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观察中也学到很多知识,并且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个别学生的注意不够,并且运用多样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展示自我的勇气。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2

  一、体会与反思:

  传统几何教学把知识的获取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非常强调几何的推理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体现几何的价值,特别是几何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合情推理等方面“过程性”的教育价值。几何教学,从20世纪60年代的教具演示,到80年代的学具操作;从形式推导到公式意义的理解;从关注学*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到了探索的喜悦,对几何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1、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空间观念。

  在教学《认识图形》中,我本课打破常规,用“猜一猜”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念和学*欲望,在操作活动中,初步体念了立体和*面的转换。接着让学生在学具中辨别,在生活实例中辨别。教师精心安排的回忆,观察,操作,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这在活动四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仅仅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生与生思维的碰撞,一个方法比一个方法更有新意,一个比一个结论更加精彩。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创新的萌芽又怎能长大?

  二、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把握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化程度问题。如本节课学生通过操作体念面在体上,在反馈时,学生的表述到何程度为好?是让他停留在整体感悟不再深究?还是引领他往规范的定义上靠?如学生在找实例时说:门是长方形的。我们如何引导?

  2、合作学*的组织策略问题。由于我们还是在大班额的条件下组织教学,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提高学*效率,目前还尚无良策。

  3、让学生在*等的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学生需要时间独立思考,需要时间合作交流,需要时间展示发现和体会,需要时间进行解释说明……但时间不允许,只能在一些环节草草收场。怎么办?如果就这样浮于表面的话,如何去追求“思维的灵动”和“动态的生成”?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3

  在《认识图形》这一课里,我安排了许多对认识图形有助的搭、折、剪、分等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及图形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所以,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及后面的练*时,我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究。利用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试一试,学生在前三步动手操作时都很顺利,到第四步分一分的操作时开始有点困难,觉得无所适从,但慢慢地就觉得有乐趣了,自己不断地分,转来转去地分,学生分得可开心了!,因为可以分的方法太多了,除了书上提到的图形,其他图形学生也都分出来了其实,这些活动过程既认识了新图形,又对已经认识的图形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还了解了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而且学*的积极性非常高,个个都争着举手回答问题,抢着汇报自己的发现所以,我觉得认识图形是一种载体,探究是一种学*方式,空间观念的发展是探究中的一种有价值的获得,而且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所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思考方面的提高,动手能力的协调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心理体验对学生以后的发展的作用。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4

  “认识图形”这节课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基于学生在学*以前对这些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提供了大量实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动手摸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小组合作、动手给物体分类、观察分类后每种物体的特点,抽象概括出了每种立体的名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了引入—抽象—给出图形名称三步,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

  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使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5

  本节课内容是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简单介绍三棱柱);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立体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难点具体表现为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空间观念,比较它们的不同特征,并能正确辨认。〈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告诉我们,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广漠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小组合作学*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下探索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效地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课标”中所说的,使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尝试力求自己的课能够很好地渗透这个理念。

  1、面向全体、有效合作

  在整个教学环节,我始终把学生的体验、探索放在首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数一数、连一连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四种物体的特征,合作交流意识得到提高,同时也突破教学重点。

  ﹝片段1:分一分﹞

  师: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学生兴趣盎然,迫不急待的分组操作分类物体。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它们的形状是怎样呢?

  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长长方方的;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方方正正;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圆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从各小组汇报的情况来看,每个小组都会把大小不一样的“球”放在一块儿,也知道把所有的“正方体”物品放在一块儿。但是,各组在形状分别为“圆柱”和“长方体”的物品的分法上不尽相同,有的小组把圆柱形的物体分为细长的和粗短的两类;有的小组把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也分为两类:即把像牙膏盒那样两头是正方形的作为一类,把两头是扁扁的长方体作为一类。那么,这样分对不对呢?老师先不让大家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桌子上的所有物品,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片段2: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

  师:从刚才分类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物体是最容易辨认出来的?

  生:球和圆柱

  师马上板书(球和圆柱)。

  师:为什么?

  生:球是圆圆的,可以滚动……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再摸一摸、滚一滚你手中的球和圆柱,把你的感觉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球和圆柱分别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球是圆乎乎的,它没有**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到处地滚动。(学生先观察,然后用手摸一摸并滚一滚桌上的球,亲自感知球的特性。)

  生:圆柱是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的,大小一样。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自由滚动了。像这样的物体,不管它是长的,还是短的;是粗的,还是细的,都叫圆柱。(学生用手摸一摸细长的圆柱,再摸一摸、比一比粗短的圆柱,发现它们也是上下一样粗,两头也是**的圆面。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把原来分成两类的圆柱摆放到一块儿了。)

  师:粉笔是圆柱吗?为什么?

  生1:是,因为粉笔是直直的,上下有两个圆是**的,还可以滚动。

  生2:不是,因为粉笔一头粗点,而另一头细点。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粉笔虽然直筒筒的,可以躺着滚动,但它的两头的圆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是圆柱。

  师:你们觉得较难辨认的是什么?(正方体、长方体)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你手中的正方体、长方体,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

  生2: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

  生3: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

  生4: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生5: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

  生6: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

  生7:正方体的面是*的,像正方形……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动探索、体验、领悟与创造学*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发展,并能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会初步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和图形。

  2、精心预设,驾驭生成

  本课教学难点是正确辨认正方体和长方体,特别是学生对于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容易混淆。因此我对症下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片段3:比一比、想一想,猜想验证﹞

  教师拿着一个正方体,它的六个面身穿不同颜色衣服,从不同方向转动正方体让学生观察它的每个面,猜一猜有什么特点。

  生:它的每个面大小是一样。

  师:你的观察能力真强,思维能力很活沃,掌声鼓励。

  验证结论:教师把拿着这个正方体,把的每件衣服(六个面面)剪下来重叠起来,学生就很明显发现它们是重合在一起的,让学生直观发现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是一样的,并数一数共有多少个面,从而证明正方体的6个面大小一样,,再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和验证长方体,发现长方体上下、左右、前后的面大小一样。

  师生总结如下:

  ①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有**的6个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②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也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同正方体一样,它也有**的面,但是,与正方体不同的是,这些面的大小不是一样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教师手拿着一个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图形。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6

  “认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奠定了基矗“认识图形(一)”所认识的是后面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本节课时,创设情境,让情境贯穿课堂始终。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数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开头便创设了一个机器人送礼物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在课堂的练*部分也加上了情境的延续部分,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维持了课堂纪律。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不但的发现,不断地获得知识。在低年级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让学生亲自去分一分、认一认、摸一摸、玩一玩、说一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就应当给予肯定与鼓励。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发现这些物体的特点,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识了这四种物体后,再让学生举例子,到生活中去找这些物体的朋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加入了“如果再让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较愿意选择哪些形体的积木?为

  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们不仅从建筑中感受到了所学物体的美和作用,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7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一年级在认识*面图形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寻找、动手操作等方法了解*面图形,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简单图案,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与拼组”目的是主要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面图形的一些特征,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

  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引导到学生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中,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在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在一年级学过的哪些*面图形?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讨论热烈,有的动手画、有的写当一个个图形在他们的手中诞生时,他们兴奋异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到了*面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体验到了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学生的兴趣的带动下,我又出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又一次的兴致勃勃的合作起来。

  但是在课堂教学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不足之处:在设计这些课时,我是以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活动,心想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受学生的欢迎,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在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时,少数同学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大部分学生会动手但回报时表达能力不强,有的学生干脆不说,汇报结果时学生完全没了刚才动手操作时的劲头,而且课堂中没有了生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反思了良久……细想一下,我认为主要是我引导的不到位,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掌握。此外,在*常的教学中对学生之间的合作方面训练太少。学生没有通过探究*面图形活动获得知识的体验,只觉得好玩体会不到学*的重要性。其次,二年级学生自控表达能力能力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口头表达的*惯。所以,我觉得在新课程的环境下,要想上好一节课,除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吸引学生,还应该培养学生课堂的表达能力能力,使学生完整的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表达出来,体会到数学课不只是会算,还得把口语带到其中。总之这节课有喜有忧,喜的是学生真正学到了数学知识,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忧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太差,回答问题的连贯性不强。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多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学生的汇报能力。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8

  1、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面图形”这一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面图形的认识;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活动充满情趣,有的学生甚至忘了在上课,直接走到其他孩子旁边与他人做一些交流。

  2、共同操作,独立思考,学会初步合作与交流

  本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画”面、“说”面几个环节的学*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面图的感性认识,体会“面”由“体”的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在画一画这一环节上,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任务完成得比较理想,也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以上的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与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组成员应该互帮互让。因为在老师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立体图形的时候,小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没拿到最心仪的物体而有微词,也是高高兴兴地拿起其他物体与同组小朋友进行交流,有个别学生与别的同学商量着互换手中的物体。

  3、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

  在让学生操作得到*面图形之后,我没有把学生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加以展示其画得如何的端正,而是直接要求学生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种图形所在的相应位置。在贴的时候有几个小孩把位置贴错了,给其他小孩多了一个重新分类的机会,这可真是一件好事。这样的安排既把学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让学生把各种图形进行了分类,并且初步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下一部分内容的学*做了铺垫。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学生在“摸一摸”的活动中对面的感知不够,我的引导也不够到位,如学生说出有的面是有点粗粗的,次次的,而有的面是滑滑的,我没有及时指出这是材料的质地问题,而是直接把话题引到“面是不是**的”上来。这样对*面图形的“*”字的理解就有点不够。

  2、在设计“面”由“体”得时我没有为学生准备这么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得到*面图形的多种方法,比如用印泥印、用剪刀剪下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用铅笔沿着立体图形的边描等,大部分学生直接用铅笔沿着物体的面的轮廓画。这样的结果体现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说是打了折扣。

  3、在“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面图形”这一问题时,我觉得虽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但还不够展开,没有引导好学生天南地北地把生活中的资讯加以搜索并给以发挥,如果展开得好的话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认识,更能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9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面图形,体会*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联系,《认识图形》教学反思。这体现了从立体到*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本次教学活动我以“玩”着“乐”着认图形的教学模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两点:一是从“体”切入到“面”。从学生熟知的立体图形引入,通过在立体图形上找“**的面”自然引入到新知的学*;二是针对六七岁孩子好动、爱玩,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课堂上用“玩”的形式串起一节课,将知识点蕴含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和探索性。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描一描、摆一摆,让学生乐学、愿学、玩中学,不知不觉地掌握*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从具体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从实物到模型,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直观--抽象--再创造”的过程,教学反思《《认识图形》教学反思》。上课伊始,首先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今天老师带来了上学期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一下子唤起了学生学*的热情。接着“你能想办法帮老师把立体图形上这个**的面请下来吗?”一下子把关注点由“体”集中到“面”上。当学生拿着一个立体图形,通过在纸上描,一个个*面图形想小精灵一样从自己手中“跳”出来时,他们觉得自己像是小发明家,为自己的杰作欢呼。“面”由“体”得——这个结论不言而喻。

  接下来的'“摆一摆”让学生把刚认识的图形重新从大脑中调出来,再次直观呈现,强化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记忆。“为什么没有人摆出圆形?”这样的追问把活动引向深入,唤起了学生再一次对这四种*面图形感悟和深入认识的机会。整节课,“思考”贯穿于有趣的活动中,以“玩”促思,以“做”促思,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学生的自主学*时间不好把握。如果太过于牵强的控制学生的自主交流时间,那么交流学*的有效性就受到了质疑,如果放任自流,

  那么有可能一节课的学*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2.对一些小组合作交流意识差,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倾听的同学的关注与引导还不够。

  改进措施

  1.课堂教学时注意把握孩子最佳的学*时机,在孩子注意力充沛的时候,让孩子进行有效地新知学*。

  2.给孩子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学*,让孩子在交流中进行自主探究,自主领悟,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3.在孩子的自主交流中,教师适时的引导孩子在思考中交流,在交流中倾听学*,多关注一些不善交流,不善于倾听学*的同学。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0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这一课时,主要教学目标是会认会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上这趟课之前,虽然我是做了一些准备,但是上完后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上课之前我收集了很多的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具体实物,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请学生上台来把这些物体分类,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个环节中,有学生在分类过程中把一个长方体分到了圆柱体里,并且很多同学赞同他的分法。当时我就直接否定了,事后,我反思认为这个地方不应该直接否定,因为对分类来说,只要自己觉得整齐都是没有对错的,只有更好。所以这个地方我应该这样说“好,我们把分类结果先放在这里,等上完这节课,我们再分分看,还是不是这样分。”这样,就起到了一个前后呼应的效果,第一个环节与后面巩固练*的环节紧紧相扣,会使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是巩固新知与小组合。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设置了一个“摸一摸,猜一猜”,请一个学生上台,然后蒙上眼睛,我给他一个形状让他摸,他说出名称。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参与度也非常高。每个同学都很想玩,然后我再让他们小组合作玩这个游戏,每个小组都积极动手参与。这个环节让我意识到,不是学生不爱学*,而是我们老师没有让学生爱上学*,所以我要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爱上学*。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1

  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热情一直较高,能比较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以下几个特点吧!

  一、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象是创造的灵魂。

  在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将从内向外推动学生主动学*、积极思维和乐于探索。

  二、形式多样的操作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课 标》指出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 体与*面图形。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描出物体的面一样大的三角形(或长方形),感受*面图形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体会面在体上;在钉子板 上围三角形(或长方形),学生从中可以认识这种*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在纸上画几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加深学生对这个*面图形的认识,形成表 象;摸一摸、折一折三角形(或长方形)纸,从观察、操作中认识这个图形;闭上眼睛想一想样子,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 的面是三角形(长方形),在说中学生从抽象的事物又回到具体的实物上,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还有学生按照描围画摸、折记说的步骤自己认识正 方形和圆。整个操作过程从眼、手、口等感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生在参与操作中体验到学*的乐趣,尝到学*成功的滋味,树立了学好数学的 信心。

  三、自由充足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重 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尽力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每次学生动手操作后总让他们与同桌或者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发现,或者是让 他们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不管是说,还是检查、纠正,学生都有自己的空间进行交流。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正方形和圆时,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合作交 流。这些自由充足的机会,学生不仅培养了交流合作能力,而且养成良好学**惯。在自主探索、交流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从而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四、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生活化。

  《课 标》强调要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每种*面图形都是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数学知识。每每认识完一种*面图形都让学生找一找、说 一说什么东西的面是这种*面图形。还有课外实践作业:跟父母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面是今天学过的*面图形。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内学*中与生活联系,而且在课 外实践中与生活联系。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服务于生活。

  这一课的教学安排了小组合作自学正方形和圆,小组长在这一个活动中并没有发挥到作用。如何使小组学*能得到完美的效果,小组长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将是我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2

  《认识图形》一课是北京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在设计和教学中,我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及主动探索的学*方式进行组织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教学中要求自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与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画,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有很多学生在之前就已经掌握,所以我就不仅局限于学生单纯的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从立体到*面”的探究过程,在过程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在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的收获很多。

  1、 情境导入,拉*学生的生活

  上课伊始,我通过询问学生在上学期学*过的《脚印》一课,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了形象思维之中,在学生回忆中,我把课文中的几个小动物请到了课堂上,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动画是学生最喜欢看的,设计成动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在学生观看结束时,开始追问:小动物的脚印都像什么?它们是怎样留下自己的脚印的?这时学生的兴趣很高。如果你也想给自己的小脚丫留下脚印,有什么好办法呢?这样的问题设计,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过的课文到学生熟悉的生活,这样既有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又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还为下面的学*铺垫了基础。

  2、 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

  概念性的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我们在教学中务必要找到一个有利于学生学*概念知识的“帮手”,这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在现实情景中“做”数学,为学生学*提供了实践机会,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当我提出问题:“怎样把物体的面印在纸上呢?”学生马上思考并且动手操作实践起来,他们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印一印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这样安排既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几种*面图形,也符合了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面图形。教材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其设计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活动,既可以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蕴含在活动中,又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自然地完成学*过程。并且教材选取的题材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3、 分类粘贴,展示学生的智慧

  在让学生操作得到*面图形之后,我把学生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加以展示,进行方法上的交流,然后要求学生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种图形所在的相应位置。在贴的时候学生表现的特别积极,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的图形贴上去,看到学生对学*知识的积极劲,作为老师我感到十分的欣慰。这样的安排既把学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让学生把各种图形进行了分类,并且初步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下一部分内容的学*做了铺垫。

  4、 回归生活,强化学生的认知

  在学*了新知以后,我通过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些*面图形”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面图形的认识,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还强化了学生对几种基本图形的认识。之后,带领学生欣赏多彩的相片,从美丽的动画中寻找图形,在观赏的过程中,再一次强化对图形的认识,还使他们都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不仅很有用而且数学还很美!精彩的动画效果刺激了学生的美感,让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发挥了它的作用。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 ,我虽然也有重视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在寻找物体上的面时孩子们想到的方法不够全面、精确,展示作品时,也没有明确的让孩子们评价,合作也没有达到一定的实效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对孩子学*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探究性学*的能力。本课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明性,让学生在最少的语言信息中获得最多的数学信息。在不断的修炼中,练就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同时通过这节课,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孩子们出发,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创设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获得各种能力。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3

  在家网上教学已经3周了,上一周我们班学*了本册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其中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我是这样做的:

  1、直播同步观看《同桌100》课例视频。

  在保证所有同学都在线的情况下,采用了集体观看课例视频的方法进行本节课的授课。探究轴对称图形时,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蝴蝶、蜻蜓、树叶、***照片,实物图片引入,初步发现“对称”的特点。接着通过“剪一剪”的活动,对折,画线,沿线剪一剪,制作并剪出了一件小上衣,直接揭示出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位老师的授课环节就是按照书上的'顺序进行授课,到这里时,我觉得我们班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学生还是停留在对称的含义上,能感知出它是对称的。

  接着我暂停了视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找身边的对称现象。并且将学生找到的身边的对称现象的轮廓利用媒体展示出来,自然而然地把对称现象中的立体图形引向*面图形的探究。让学生通过“对折”到“完全重合”不同认知层面来验证图形是否对称,从自发的、粗浅的“对折”,到更加严谨的“完全重合”,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得到了发展,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2、作业布置

  利用钉钉家校本和《同步课堂》开展了“剪一剪”、“猜一猜、“画一画”三个活动作业。通过“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对称轴”,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对折后对称轴两边完全重合。

  在此基础上,利用《同步课堂》布置同步练*让学生根据图形的一半猜整个轴对称图形。

  最后,通过“画一画”活动,从“实物图形剪纸”到”画轴对称*面图形”。

  对线上教学的反思:听课学*是采用钉钉直播和观看《同桌100》,作业布置采用《同步课堂》、《小猿口算》,和家校本上传作业图片的形式。网课刚刚开始的第一周,孩子们还没有完全从寒假的状态中调整过来,进取心不强。书写时漫不经心的随意涂改,作业很难做到书写工整。部分家长没有掌握网上学*的技巧,没有按时进入直播间听课。作业提交也不及时,不完整。直播课堂师生交流互动有限,不能很好的关注到学生的学*状态与情况。

  诸多的问题,不可能一次沟通就改正。在接下来的这两周里,通过家长会的沟通,微信沟通,电话交流,微信群内的表扬,情况有很大改善。

  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都是挑战,但我们能做的是认真做好当下的每件小事,脚踏实地。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4

  《认识图形》一课是北京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在设计和教学中,我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及主动探索的学*方式进行组织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教学中要求自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与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画,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有很多学生在之前就已经掌握,所以我就不仅局限于学生单纯的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从立体到*面”的探究过程,在过程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在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的收获很多。

  1、情境导入,拉*学生的生活

  上课伊始,我通过询问学生在上学期学*过的《脚印》一课,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了形象思维之中,在学生回忆中,我把课文中的几个小动物请到了课堂上,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动画是学生最喜欢看的,设计成动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在学生观看结束时,开始追问:小动物的脚印都像什么?它们是怎样留下自己的脚印的?这时学生的兴趣很高。如果你也想给自己的小脚丫留下脚印,有什么好办法呢?这样的问题设计,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过的课文到学生熟悉的生活,这样既有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又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还为下面的学*铺垫了基础。

  2、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

  概念性的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我们在教学中务必要找到一个有利于学生学*概念知识的“帮手”,这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在现实情景中“做”数学,为学生学*提供了实践机会,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当我提出问题:“怎样把物体的面印在纸上呢?”学生马上思考并且动手操作实践起来,他们通过找一找、画一画、印一印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这样安排既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几种*面图形,也符合了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面图形。教材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其设计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活动,既可以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蕴含在活动中,又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自然地完成学*过程。并且教材选取的题材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3、分类粘贴,展示学生的智慧

  在让学生操作得到*面图形之后,我把学生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加以展示,进行方法上的交流,然后要求学生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种图形所在的相应位置。在贴的时候学生表现的特别积极,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的图形贴上去,看到学生对学*知识的积极劲,作为老师我感到十分的欣慰。这样的安排既把学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让学生把各种图形进行了分类,并且初步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下一部分内容的学*做了铺垫。

  4、回归生活,强化学生的认知

  在学*了新知以后,我通过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些*面图形”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面图形的认识,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还强化了学生对几种基本图形的认识。之后,带领学生欣赏多彩的相片,从美丽的动画中寻找图形,在观赏的过程中,再一次强化对图形的认识,还使他们都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不仅很有用而且数学还很美!精彩的动画效果刺激了学生的美感,让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发挥了它的作用。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虽然也有重视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在寻找物体上的面时孩子们想到的方法不够全面、精确,展示作品时,也没有明确的让孩子们评价,合作也没有达到一定的实效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加强对孩子学*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探究性学*的能力。本课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明性,让学生在最少的语言信息中获得最多的数学信息。在不断的修炼中,练就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同时通过这节课,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孩子们出发,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创设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获得各种能力。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5

  《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在这阶段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能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对称轴。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阅读了教师用书,认真撰写教案,并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课后,总觉得这节课教学效果不理想,感觉学生学得很累。认真分析一番,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不合理。课前,我认为这个内容不是本册的重点,决定用1课时授完。课后,才发现这样安排,时间太仓促,学生对新内容的'消化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囫囵吞枣,这也学一点,那学一点,动手操作、练*、思考的时间大大缩水,最终未能掌握好新内容。

  2.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由于在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导致学生的思考、练*的时间不够,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没能深入地思考、理解,给学生的学*造成困难,重难点不够突出。

  3.教学缺乏引导策略。特别是画对称图形,让学生画,画完后教师演示,这样匆匆而过,学生没有真正体会找对应点在画轴对称图形的作用。这里我没有引导学生深刻掌握,导致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仍很肤浅,不能很好的正确地画出对称轴。我认为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学生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只能是在原地踏步。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这一节课重点不突出,难点没有突破,教学主线不鲜明,效率低。知道了自己教学上还存在的不足,我将继续对数学教学进行研究实践,希望在今后的课堂上能上出越来越精彩的数学课。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6

  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各种操作活动。一是通过动手操作复*学过的图形,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回忆学过的知识,“从老朋友中来找新朋友”。二是动中摆图形,这一过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对几个图形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对边数命名图形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学*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的能力。

  这部分对于学生来讲并没有很大的难度,许多学生在学前已基本认识了这些图形,但对于立体图形和*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还很模糊。在做题时,要求他们把四边形涂上颜色,他们把正方体也涂上了颜色。因此,在认识图形的练*课上我很注意这点,要求学生看清题分清图形。由于学生的年龄问题,有的时候学生在边数多的图形面前不是很自信,也怕他们在数边的`时候多数或少数导致错误,我在布置练*前教授了在学生做题方法中提炼的一个好方法:

  比如一个这个图形,我们事先不知道它是几边形,用个这好方法可以有准确又快,你想学吗?学生积极性很高。方法介绍:为了不多数每条边也为了不漏掉每条边,每数一条边的时候在它的边上画个小竖条,这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不会犯重数或少数的错误了,也不会把图形认错了!

  这种方法学生很快用到了练*中,错误率大大减少。新方法掌握的都很快很好。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7

  一直以来,“做数学”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新课改倡导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课堂上把做数学看成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做数学可以让孩子获得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真知,享受体验的快乐。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课堂上,我与他们共同一同分享着做数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在教学《谁的手儿巧》时,课前我布置学生将生活中的物品带进课堂。原本也很矛盾,这么大的班额,让每位学生都从家中带两至三种物品,课堂上一定会很乱,教师课堂上不好组织怎么办?后来一想,只要能有利于学生发展,一定要有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因此,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从家中每人带二至三种物品。课堂上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用所带的物品进行拼搭。我对孩子们说,这节课咱们比比看,谁的手儿最巧,哪个小组合作得最默契,拼搭的图形最漂亮?一时间,孩子们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接下来孩子们就忙活起来了。小手拼摆着、比划着,小脑袋晃动着,小嘴说着,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这时我巡回在孩子们中间,当走到二组时,我看到一个调皮的男孩手中拿了一个大大的塑料球时,这个球的大小和篮球的大小不相上下,当时我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我批评他说:拿这么大的球能拼搭图形吗?说完我到别的小组去了。一会儿每个小组的孩子们陆续地拼出了非常漂亮的作品。看,一幅幅经过孩子们用心雕琢的作品产生了,有的拼出了火车、火箭、宇宙飞船、高楼、楼前还有一个美丽的花园、电脑、机器人,真是难以想象,这些作品是出自一年级孩子之手。有人说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不可低估的,在我看来,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走*儿童的世界,那儿将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那儿你将收获"意外",补充知识。着实让我为他们课堂上精彩的表现而喝彩,孩子们的表现更是让我惊诧于学生的智慧,孩子们的思维不时地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让我激动不已。我发自内心感慨:可不能小看了这些刚入学的孩子们。孩子们笑嫣如花,我从那一张张灿烂的笑容中感受到了幸福。接下来,每个小组要分别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时二组同学介绍了他们小组的作品,他们设计的是一个机器人,当我看到这个机器人时,我惊呆了。他们把那个大大的球放在杯子上,做成了机器人的身体。我问:能说说你们在拼搭图形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这时,带那个大大的球的.男孩告诉我:我们在用这个球拼图形时,发现把球放在下面球就会来回滚动,没法拼,这时我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球的下面放一个不锈钢的水杯,这样球就定住了。我表扬了他们,我庆幸给他们了一个做数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他们一个说的机会,试想,如果当时我没有给他们一个说的机会,就会扼杀一个孩子的灵动的思维。另一个小组孩子的作品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六组他们用各种形状的物体拼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楼房,在介绍中,他们说这是我们第二小学,不知怎么的,听到他们的介绍,我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就对他们的学校有着如此深的感情,真令人感动。我没有放过这个好的教育素材,我对全体学生说,老师很高兴,这个小组能用手中的物品拼出我们的学校,我为你们自豪,看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庆幸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的机会,课堂上,我是真诚的,学生是激动的,这种真诚的情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那么融洽,那么*等。学生不再拘束,思维得到激励,不再禁制,在心灵的舒畅中开放了教学,开放了空间。我想: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将与我的学生一起携手,让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8

  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热情一直较高,能比较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想以下几个特点吧!

  一、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象是创造的灵魂。

  在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将从内向外推动学生主动学*、积极思维和乐于探索。

  二、形式多样的操作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课 标》指出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 体与*面图形。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描出物体的面一样大的三角形(或长方形),感受*面图形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体会面在体上;在钉子板 上围三角形(或长方形),学生从中可以认识这种*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在纸上画几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加深学生对这个*面图形的认识,形成表 象;摸一摸、折一折三角形(或长方形)纸,从观察、操作中认识这个图形;闭上眼睛想一想样子,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 的面是三角形(长方形),在说中学生从抽象的事物又回到具体的实物上,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还有学生按照描围画摸、折记说的步骤自己认识正 方形和圆。整个操作过程从眼、手、口等感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生在参与操作中体验到学*的乐趣,尝到学*成功的滋味,树立了学好数学的 信心。

  三、自由充足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重 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尽力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每次学生动手操作后总让他们与同桌或者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发现,或者是让 他们互相检查、互相纠正。不管是说,还是检查、纠正,学生都有自己的空间进行交流。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正方形和圆时,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合作交 流。这些自由充足的机会,学生不仅培养了交流合作能力,而且养成良好学**惯。在自主探索、交流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从而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四、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生活化。

  《课 标》强调要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每种*面图形都是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数学知识。每每认识完一种*面图形都让学生找一找、说 一说什么东西的面是这种*面图形。还有课外实践作业:跟父母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面是今天学过的*面图形。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内学*中与生活联系,而且在课 外实践中与生活联系。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服务于生活。

  这一课的教学安排了小组合作自学正方形和圆,小组长在这一个活动中并没有发挥到作用。如何使小组学*能得到完美的效果,小组长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将是我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19

  认识图形这一课是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课的学*将他们的已有的感 性经验进行整理抽象。针对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理解和处理,为了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主要关注:

  一、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在 本节课中一系列的知识点都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来获得。兴趣是推动学*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同时根据学生好 奇、好动心理,课上就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每个小组一堆实物(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魔方、小木块等)玩一玩,分一分,在这样的过程 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感知了这些实物的形状,并为后继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氛围。又如:在摸一摸环节中,让学生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球、圆柱、长方体、正 方体有什么感觉,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这样不仅每个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而且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体的特征。充分调动了学 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二、创设游戏环境、让学生快乐学*

  为 了更好的联系生活,应用所学知识,教师设计了多种有趣的游戏。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根据对正方体、长方体等的认识,寻找生活中的实物,这样能把物体、 几何图形、图形名称联系起来感知。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在对图形的观察、触摸、感知后,直接用手进行触摸物体,使学生能通过触摸准确想象出物体的 形状,并同几何图形联系到一起,说出物体的.图形的名称。找一找的游戏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内容,学生通过触摸,找出物体。摆一摆的游戏,让学生 通过摆长方体或正方体等图形,感知拼摆后所形成的图形,并有效感知其数量,如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一个大正方体需要几个,并从不同侧面观察拼摆图形的形状。

  在游戏中,让学生快乐运用所学知识,并进一步进行升华,提高对图形的认识,有效的分清物和图的联系,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纵 观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参与热情高、学*兴趣浓,从他们欢乐的笑脸上,从他们友好的话语中,从他们不愿离开的脚步里,从他们天真的眼神中,我又一次感受到做 教师的快乐,为师者还有何求呢!拥有这些足以!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20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中数与空间的教学开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学*几何概念。这时候的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我把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本节课的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这节课的时候,我先从长方体教起,然后又教的正方体、圆柱和球。但是,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具球和圆柱总是乱滚,影响了同学们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的同学手里不断地玩球和圆柱。所以我反思,如果先教学球和圆柱会更好。因为球和圆柱会乱滚,最先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同学们会最先抓住球的特点:可以任意方向滚动。而圆柱的特点是:可以沿着一个方向滚动。其他两个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不能滚动的。然后再按照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顺序,逐个观察立体图形的特点。相信这样调整一下,同学们的.学*效果会更好。

  除此之外,同学们对于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认识不够清晰。有的同学认为是正方体。我想原因是,一年级的同学还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应该拿一个这样的实物,跟正方体实物进行比较。同学们肯定能够一目了然,并且印象深刻。最后,再布置回家制作或找到今天学的立体图形,带到学校来。同学们一定会把这一部分知识学的更扎实。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7)

——《认识角》教学反思汇总20篇

  《认识角》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在课前教师针对学生己有的认知水*,设计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比较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和边之间的关系。通与普通的教学相比,本次教学更强调学生参与角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注重了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的感悟。学生得到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由老师包办。

  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必须强调个体的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清晰的空间观念。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己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从前期的调查中,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角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对角己经有了很朴素的初步认识,故教学中可以深挖角的初步认识的内涵,这也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认识角》这一课中,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课堂教学中针对性的出现练*,让学生明白,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尖尖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两条线没有一个公共顶点,所以也不是角。

  由于学生对怎样的图形是角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故本节课教学步骤有所调整。首先课前引入环节进行了设计,在发现角的这一环节,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虽然学生并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辨认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角。所以,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角的环节不需花费太多时间,重点在于如何画角、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加入一定量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创造出角,这就是将学生大脑中己有的角的形象用具体的实物呈现出来。接下去,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教师会尽可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再给予适时的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创造工作,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这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知。

  而通过活动角的操作,学生在把角变大边小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明白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强化了认知,在他们的动手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他们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在感受中思考,从而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通过后续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角的大小的辨别方法,己经有了很直观的认识,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材料,通过课堂上一系列有关角的大小的操作活动,学生己经在脑海里建立起角的大小的概念。明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度无关这一角的特点,初步发展了空间观念。

  但是问题同样存在,学生在教学后对角的概念己经有了本质的理解,他们在教学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够举一反三,他们己经能够找到角,但是他们对两个角拼起来也是一个角这点,还缺乏一定的认知。

  而这一点则需要教师在课后加强引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练*纸上画一画角的符号,同时标上数字的方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多的是形象思维,他们无法在大脑中直接形成很清晰的角的形象。通过画图的方法,能让他们把头脑中的表象具体到纸上。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会产生冲突。两条边能组成一个角,在中间再添上一条边,则又形成了两个角。那么,原来的那个角算不算角呢?冲突产生学生自然而然会理解,原来的那个角也要计算在角的总数之内。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空间观念也获得了建立,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认识角》教学反思 2

  长宁中心小学 毛雪缘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活动的角。

  【学具准备】

  活动角、球、圆柱、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小棒。

  【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

  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以下几方面考虑:。

  1、借助直观形象,运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4、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为本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棵树图片(树干由一些竹竿支撑着),提出疑问:你知道为什

  么这两棵树要用竹竿支撑着吗?有什么作用?

  2、课件演示竹竿与树干、地面之间形成了夹角,引出“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觉角的存在及角的作用,激发学生学*角的兴趣。)

  3、出示剪刀、扇子、钟面图,引导学生知道身边的物体就有角,引出课题。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认识角

  1、摸角:

  让学生分别摸一摸,仔细地找一找桌上的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长方形、三角形中,哪些图形上有角?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角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图形中初步感知角,使学生建立角的表象,从而感受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3、出示一个角,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再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小结角的特点。

  4、学生用小棒摆角,再展示。

  5、找角:学生与同桌讨论教室哪有角?找一找,指一指。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的动态过程,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标画角

  1、质疑,引出标画角。

  2、示范标画角。

  3、学生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中各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标画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体验中反思,准确、科学地掌握标画角的方法,深化对角的认识。)

  (三)比较角的`大小

  1、引导学生玩一玩活动的角,感受角是怎样变大、变小的。

  2、引导学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让学生把刚才在两个三角形中所标画出的两个不同的角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角大?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4、让学生在数学书上找一个角,再和课桌上的一个角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角大?引导学生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缺乏感性的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根据儿童学*的这一特点,特设计实际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学*几何知识。)

  三、巩固知识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2、比较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

  3、拓展练*:找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系列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得到升华,检测学生的认知效果。)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总结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自觉地将知识系统化,并在自我评价中树立学*的自信心。)

  五、欣赏角

  给学生欣赏一组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

  (设计意图:用美丽的图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角为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再一次体会角无处不在,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反思】

  纵观整节课,感觉好的方面有:

  一、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引出“角”,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新知的信心。从“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摆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

  二、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

  易,学生接受起来也较为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因此整个课时我将观察、操作、演示、验证、交流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突破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难点时,通过操作开展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角的两条边拉开和合拢,角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角的大小和什么相关。针对如何来比较角的大小,使学生通过实践意识到比较角的大小要把两个活动角的顶点叠在一起,把其中的一条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谁的张口儿大谁的角就大,从而有效地强化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效果不错。但是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让学生通过展示汇报来理解感悟,没有特别强调和总结,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三、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中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数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学*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的全过

  程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方法,让他们学会学*。

  四、不足之处

  教然后才知不足,这节课如果我的教学观念能更开放,增加丰富对角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能面向全体,结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会更有帮助。另一方面,我觉得设计内容偏少,对角的知识延伸拓展还不够,对低学段学生认知经验准备不足,认识不足,以后应加强对重点知识的重复和强调,以及教学时间的把握。

  教学这节课后,我深知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作一名好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能够灵活调控,紧紧抓住数学本质性的东西进行交流;其次,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学生有思考、有观察、有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面要广,让全班学生都能够真真正正的动起来,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最后,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的主体,通过一些创造性活动,探索性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20xx年5月

  《认识角》教学反思 3

  《认识角》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通过本节的学*学生的空间观念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学生对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所以教学时我采用的是先让学生感知角,丰富学生的感知;二是在生活中找角,巩固对角的认识;三是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四是画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五是演示角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思维;六是总结介绍角,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我有以下一点体会: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现数学。通过让学生感知角——找角——做角——画角——演示角——介绍角一系列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在过程中我也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找一找、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想一想、玩一玩、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总之,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不仅主动获取新知,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是教然后才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精炼严谨,以后多学*加强锻炼;二是个别同学玩活动角时没有思考问题,老师放任自流,没能及时调控好,以后需加强。三是角的大小比较中我没有特别强调和总结,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认识角》教学反思 4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认识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本节课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打破教材的局限,重组教学材料,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1.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课伊始,我使用游戏“摸圆形”教学手段引入新课。利用这一情境,引出新课内容-角的学*,体现了“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一精神,然后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找生活中的角,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尤其是由生活中的角引出数学中的角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应于几何图形从立体到*面的知识体系。

  2.利用卡通情境,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这是国标本实验教科书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卡通动物带领闯关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在卡通动物的带领下,一步步展开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活动充满童趣,学生在趣中悟、在乐中学。

  3.安排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悟、做中学。

  学生是学*的主人,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我都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认识角》教学反思 5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资料,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忙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透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透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透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整堂课中,我创设了直观、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透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本节课的优点:

  1.角来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认识角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那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透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这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再用一组决定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2.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且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创造角的环节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进一步巩固,而且让学生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能够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大多数学生倾向于边长的角大,这时老师透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齐,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巧妙的一比,不单帮忙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样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本节课有待改善之处:

  1.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

  2.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在钟表上找角时,有学生比划出了一个圆形,我预设时没有想到,因此我只是问了一句:“这是角吗?”然后让其他学生来找角。其实我能够在学生认识了角的特征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说说为什么圆形不是角,能够帮忙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再比如在反馈用毛线创造角时,预设是同桌合作拉出一个角,让他们说说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然后松开其中一条边,让学生决定这还是角吗,体会角的边务必是直直的。但实际反馈时,上来展示的第一组用毛线拉成了一个三角形,第二组用毛线和吸管拉成了一个“T”型,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我只是匆匆就走了个过场。之后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其实这是很好的生成资源,能够和练*中的数角联系起来。我没有好好利用,实在是可惜。

  《认识角》教学反思 6

  1、大胆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在课一开始就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让学生给图形分类,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形象的发现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教授新课做好了铺垫。在学*新知这一大块,又精心的设计了四个环节的学生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仅贴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2、合理引导,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带给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始终坚持学生在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中获得充分释放,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学*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师生共同体验了学*进程中的苦与乐。

  3、利用多媒体优势,把抽象知识直观化。

  一位数学家以前说过:“数学这一学科是如此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机会把它弄得趣味化”。若利用课件在数学课中创设情景,能够营造出欢快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有强烈的学*动机,能够直观形象的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画法,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学*过程。

  在教学环节中,值得我们思考的有很多,比如:怎样把握整个教学环节和有限课时的冲突,有没有更合理的环节设计……

  《认识角》教学反思 7

  教学完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我有了一些想法。在二年级下册的8个单元知识的难易排列中,我原本是把角的认识排在后面的。但真正教完后感觉到,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些易错点和重难点。

  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认识其他图形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学生学*本课前,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还认识了线段。学生先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并且在学*这些图形中已经对角有了一些感受。所以在教学第一课时《认识角》时,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顺利,学生能够正确的说出角的特征,在实物、简单的图形中找到角。课后练*的情况也还可以,说明学生在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时较为简单,并能正确识别角。

  因为前一课时较为轻松,所以在认识直角、钝角、锐角时我没想到学生会出现许多问题。教材安排的先认识直角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绝大部分学生对直角都有着特别的感知,因为前面学*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直角组成的。再通过和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学生在认识钝角、锐角的基础上同时也了解了它们和直角的关系。这里,教材的意图是把锐角、钝角的认识初步定为在“比直角大”“比直角小”这个层次上,既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提供了方法,同时也强化了对直角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上,我好教学生如何判断直角:用三角板的直角来比划。而在真正写作业时,问题就出现了:1。少部分学生不能找准三角板上的直角。2。不能正确使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3。部分学生不能自觉使用三角板来判断角。

  经过两次练*后,我发现这几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1。对直角的直观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当角的摆放发生变化时,就不能很快的辨别出来。2。上课教学比较角时,不够细致,部分孩子可能不能完全学会方法。3。学**惯不到位,老师的要求有了,但是检查还不够严谨。针对这几个问题,在接下来的练*课中,我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有质量的进行练*。

  《认识角》教学反思 8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难点是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及应用。虽然人民币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是一个新知识,但是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个初浅的认识阶段。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认识1元,1角,5角,这些人民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基本都能分辨。但2角的纸币现在比较少见,所以有可能不认识。至于1分、2分、5分这些已经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了,对于现在的学生是陌生的。为了更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掌握,我在课前几天让孩子与家长一起玩人民币的游戏(可认识钱,可随便抽一张人民币与家长比大小等),在游戏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些不认识人民币的孩子通过此活动,对于人民币有了初浅的认识,有一部分家长会根据书上的内容拿出1分、2分、5分的人民币让孩子认识。

  教学时我请孩子拿出你喜欢的那张人民币,向同学进行展示介绍各是多少,并说说自己的辨认方法,加深了他们的印象,也总结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这样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在学*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没有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估计不足而让学生对学*产生倦怠情绪。

  通过本节课的学*,我发现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起点,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学过程中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能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 “做”数学的乐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角》教学反思 9

  在本节课上,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知识。因此整个课时我将观察、操作、演示、验证、交流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搭一搭、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突破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难点时,通过操作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动画来开展探究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角的两条边拉开和合拢,角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角的大小和什么相关。针对如何来比较角的大小,使学生通过实践意识到比较角的大小要把两个活动角的顶点叠在一起,把其中的一条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谁的张口儿大谁的角就大,从而有效地强化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效果不错。但是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让学生通过展示汇报来理解感悟,没有特别强调和总结,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在处理想想做做第四题时,我设计了折一折活动,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角,指指折出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最后顶点不变多折几个比大小,操作起来困难最大。学生不理解更不会折。这还需要我再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意图。

  数学活动可以说在每个课堂都有,但活动后到底有没有取得效果呢?一堂课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作一名好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能够灵活调控,紧紧抓住数学本质性的东西进行交流;其次,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学生有思考、有观察、有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面要广,让全班学生都能够真真正正的动起来,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最后,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的主体,通过一些创造性活动,探索性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教然后才知不足,如果教学观念能更开放,增加丰富对角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能面向全体,提高学*的有效性,这节课我想会更好。

  《认识角》教学反思 10

  在认识角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袋子里的东西,找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尖尖的角。然后,每人用一张圆形的纸折出一个角来,借此认识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角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即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角。

  接下来,用活动角和两个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板,小组一起合作找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很高,也找到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再引申到实际生活中,从大屏幕的几幅图片中,辨别哪些是直角、锐角和钝角,学生找得也很好。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角来,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有的用胳膊,有的用手,有的用脚,有的用腿,各种各样的角都出来了,一节课就在这样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美中不足的是,老师讲得还是太多。

  《认识角》教学反思 11

  现实世界是数学知识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在这环节能让学生给角的各部分起名字,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将学*主动权放给学生;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这环节教学中也有个人反思的地方,比如当学生回答“角的样貌是那些物体留下来的”时,如果能及时捉住有用信息,用孩子的话去引导“生活中能没有角吗?”这样就更能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表现,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观点,并及时捉住有用信息,去引导学生,调控整个教学,使学生的学*活动不断深入,思维水*不断飞跃,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上完这堂课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才是学*的实践者,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才能获得有效培养,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认识角》教学反思 12

  (一)反思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我创设形象生动、愉悦和教学情境(摆小棒),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学*新课奠定基础。

  2、从直观入手,透过多媒体演示找出主题图中的角,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从事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观察讨论抽象出角的基本特征,完成知识的独立建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透过学生折角和摸角,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正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透过辨认不同方向的角,让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加全面

  4、观看电脑演示,全班学生用手势决定所给的图是不是角,掀起学生的学*热潮。

  5、用铅笔把图形中的角画出来,从而透过练*,强化学生对角特征的掌握。

  (二)反思教学重难点:

  一节课是否上得成功,主要是看能否到达教学目标,其次是看重难突出了吗?能在课堂教学中帮孩子解决难点吗?因为教学就是为了帮学生解惑。我这节课的难点是:1、透过比较操作体会角大小跟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2、用重叠法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但我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末能突破第二个难点,因为我采取剪短角的边长和延长角的边长的长度,引导学生不够到位,效果不显著。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就应让学生透过用两或三个不同颜色表示长度不同边长的角,再用重叠法透过学生直观比较,就很容易观察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反思教学方法:

  这节课我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图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但做为老师就应如何去放,什么时候收呢?这才是最重要的。就这节课来说,我在画角教学环节不够放,先用电脑演示画角,再让学生画角,虽然学生对于画角的步骤比较好,但这样的处理学生只会画出同一方向的角,从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后我们今后对于这个教学环节能够放手让学生尝试画角,在展示他们的作业的时候就能够互相纠正画角的正确步骤了,这样让那些已犯错误的学生印象深刻。

  (四)反思整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体现了一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没有很好的“吃透”教材、分析好目标、重难点是不可能设计好一份教学设计的,而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没有很好地分析学生的思维的发展,突破难点不够深入,所以在写教学设计前,还是要很好的理解教材,首先要做好单元教学设计及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备课时注意这节课前后知识的联系,并设计好本节课的目标、重点、难点,还要思考到自己的学生的具体学*状况。

  三、我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具体状况出发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如课前多创设一此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在课堂上多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动手操作的潜力、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认识角》教学反思 13

  5月21日,很高兴再次见到杨xx老师,荣幸的杨老师这次能指导我的《认识角》这节课,更加佩服杨老师在听完课后只花了20分钟准备就给我们呈现了一次非常精彩又实在的讲座。下面结合杨老师对于我的课提的一些意见,谈一些自己的学*感悟。

  1、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尊重孩子的自身的经验。

  对于角的学*,学生这次第一次在数学课堂上认识角,我认为学生对于角的认识是“一无所有”的,所以不敢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展开前置性学*。杨老师建议,可以先尝试让学生自己试着完成自主学*单,老师放手让他们自己分辨出哪些是角,找出不同的图形中有几个角。认真思考了下,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时在生活中肯定见到过角,也许父母在生活中已经告诉过他们哪里有角,他们已经有过角的知识的体验,数学课堂上应该是将他们这些经验得到总结和升华。前置性学*是自主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我想下一次在上这节课时我会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试着找一找角,让他们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来重新认识角。

  2、了解孩子真实的思维,尊重其内心的想法。

  杨老师发现有2个孩子认为钝角不是角,并询问了孩子的内心的真实想法,这种发现能力是我在课堂上做不到的,而这种弯下腰聆听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的值得我学*。这两位学生认为钝角形状的角不是角,原因并不是任凭我们老师自己主观的猜想,认为学生在判断是不是角是根据有没有顶点和边是不是直的这两个原因,真正原因是受老师示范的角是锐角的定向思维的误导。如果我能向杨老师一样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我想肯定有效的解决孩子的疑惑。

  3、重视教师角色的示范。

  学生会受老师示范角定向思维的误导,在刚开始黑板上示范的角是锐角,以及后面做活动角变大变小时都是锐角,如果这个环节老师能将角拉得更大,变成一个钝角问学生这是不是角,就会减少钝角不是角的错误。

  4、重视细节,有效组织好合作学*。

  这节课有两次小组合作,一次是在小组内指一指角,一次是小组合作做角。在指角的小组活动中,为了让小组合作有序,我设计让学生按1号到6号的顺序指角,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杨老师对于小组合作提了一些看法,建议我们教师课前可以从规模、目标和细节三个方面来认真思考合作如何来组织合作学*,强调合作学*一定要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对于指角的小组活动可以先让学生每个人自己说,再两个人合作指一指、说一说,这样避免了重复指角过程,也节省了一些时间。

  《认识角》教学反思 14

  星期一匆匆从湖州赶回来,一堆棘手的事情等待去完成,包括星期四的公开课,这也是本学期数学组第一次教研活动。此次湖州执行学*了几何画板,因此此次开课选择了《角的初步认识》,一节几何课,也让自己尝尝鲜。首次尝试用几何画板上几何课,也是很值得回忆的。

  一、由熟悉的图形引入

  备课前翻阅各版本教材,多是由操场情境引出角,这样安排确实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但我的这帮孩子们,这个学期才见到素未谋面的操场,且生活经验缺乏,能按老师的要求乖乖地、准确地找出角吗?既然数学教学要摸清学生已有基础,于是,我基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等有角的图形的基础,选择以“露出角,猜出背后的图形”为切入口引题,并从图形中抽象出角。

  二、运用口诀,简化难题

  朗朗上口的口诀,有时可以将复杂的步骤简单化,学生也喜欢。在本课中,我想了两个口诀:①当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出示“角有一个尖尖点,它的名字叫顶点;角有两条直直线,它的名字叫做边”,突出角的尖尖点和直直边;②在画角时,也出示了一个口诀,简化步骤。*时在教学中我也常用口诀,比如在算进位加、退位减时,编出了一个顺口溜,学生学得很开心。

  三、巧用画板,变不可能为可能

  以前在执教《角的分类》时,一直纠结于在PPT中如何让边旋转起来,而今运用几何画板,一切都显得轻松了。①两条不相交的线,想要变成角,直接拖动来得更简单,就不需要PPT的动作路径;②利用不同角度旋转,让角不断改变朝向,但始终是角,通过直观对比感知,深化角的本质特征;③设置旋转,让角随意变大变小。通过两角比赛,让大小比较富有生命力,在几何画板的依托下,能让学生大脑中建立角的大小观念。

  当然,遗憾总存在于课堂中,由于准备匆忙,课堂必备的语言没有用心思考,思路也有些混乱。

  ①内容安排过密,学生学起来并不轻松。

  ②忽视学生独立参与活动的细节。

  ③练*有些难,可能想让练*设计的出彩,却忽略了学生的能力。

  反思也点到即止,匆匆而过,此次开课有欢喜亦有汗水。

  首尝画板之喜悦,意犹未尽;

  首见学生之配合,难能可贵;

  首当其冲之课堂,犹为珍贵!

  《认识角》教学反思 15

  上完本节课堂,收获较多,感触颇深。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画角、认角、比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生活中身边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通过这节课堂的学*,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其实我也在准备这一节课堂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虽然教学想法及教学思路还好,比如用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三角尺比较大小,为了证实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但是环节的设置不是很好。应该先出示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小三角尺,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再用课堂件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三角板比大小,课堂间演示的是重叠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更加直观的看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如果引导学生直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是有困难的,此时应该借用一个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来用重叠的方法比,可是这一环节完成的太短。如果这个环节放的时间再多一些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还让我体会很深的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还要在课堂堂环节的设计上多下功夫,力争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

  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这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认识角》教学反思 16

  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出发,对教材进行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论的体现。

  二、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参与学*活动,不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认知发展,更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摸角。无一不是学生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学生的全员参与,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活动的教学思想。

  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鲜明特征,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动脑又动手,可以使学生手脑结合,心灵手巧。本节课自始自终贯彻了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绪,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者为中心,以学生自己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好的教案是本节课成功的前提,这样的教案说清楚了一节课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问题,对教师准确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在写教案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理论联系实际,对培养研究型的教师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我校“八个一”校本研训形式不断深入,“教案”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符合学校教师的实际,能积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认识角》教学反思 17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有以下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一、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探索的动机。

  课的开始,教师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寻找角开始,接着,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寻找三角板的角,逐步抽象出角的形状。密切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亲切感,自然地就会产生了一种乐于参与学*的积极性。

  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积极参与。

  这节课中,我为学生的探索设计了一系列活动。首先,寻找生活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认识角的特征;其次,画角,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然后从形式多样的图形中标出角,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通过玩角,比一比角的大小、形状,激发学生寻找角的秘密互相交流。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学*兴趣浓厚,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样获得的概念,理解是深刻的,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体现了课改中数学“活动化”的要求。

  三、巧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

  在初步认识角时,我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描出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是教然后才知不足,经过思考,总结如下:

  1、画角和比角前应给出操作的要求

  在本节课对画角的处理中,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出的角的特点来自己画角,如果在画之前有要求,比如,比谁画得快,画得多,在画的过程中挑选画的好的和画的不对的,这样学生参与学*的过程就会更积极,对角的认识就会更深刻。比角大小时应该给学生多加点思考性,比如,比谁做的角最大,比谁做的角最小,这样既为后面学*比较角的大小做了铺垫,还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思维。

  2、应该强调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节课总体的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欠考虑的地方,比如,在学生找角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先集体找,再单独汇报,这样学生就全员参与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

  《认识角》教学反思 18

  下面就束老师“角的认识”一课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应当说角的认识是我们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角的起始课, 束 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校园生活中的角导入,将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运用,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折一折、画一画、做一做、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形成角的概念。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特点:

  一、还数学素材以生活本色。

  低年级的孩子更多的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束老师在进行教材的选取及呈现上充分利用了教材。在课的开始课件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境图,通过观察,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角板等。通过找角的活动,使学生对角图形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数学的兴趣。

  二、重视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领悟数学知识。

  本节课中,在引导探索,形成角的表象这一过程中,束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找角、摸角、指角、折角、画角等多种操作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形成角的表象,由实物到图形、由具体到抽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再回归于生活这一基本理念。束张教师又设计了在生活中找角这一过程体验,通过在图形中找角这一体验,学生把头脑中形成的角的表象与角的`图形对应了起来,学生经历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对图形的个体经验。并通过后面练*的辨认作出了一些判断,从而强化了形成的表象,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辅助教学。

  本节课束张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如:课的开始的校园情境图、生活化的角、角的画法等多媒体的呈现,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了角的概念的表象,突出了重点。校园实物图中闪现的红色的角,易拉罐、水龙头、剪刀等具有典型性的物品的角过渡到图形逐渐放大的显示效果,在本节课中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也为后面的画角打下了基础。的确,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教材的解读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彼此倾听和分享各自的认识成果的过程。由此要求我们教师应具有收集教育教学实践信息资源的能力,能对信息加以整合,扬长避短,从而不断创新出新的课程资源。

  《认识角》教学反思 19

  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从多方面向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用心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如:设计让学生动手比赛折角,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还设计让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等。透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忙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

  二、创设搞笑的数学情境。数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忙。我也努力在这方面进行设计,也取得了必须的效果。如:在引入的时候,插入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画,调动起他们学*的用心性,从而更有兴趣的来学*有关角的知识;在找角时,设计让学生观察、寻找教室的角,透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学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重难点。本节课透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课件演示形象、直观,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从不同侧面我了解到,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见过的角和头脑中的角,主要还有:人民币中的“角”、牛角、羊角、墙角等等,所以要建立一个几何中的“角”,要把“角”从生活中抽象出来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

  《认识角》教学反思 20

  三角形的分类既作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实验方法,分小组完成。既可以利用手头已有的三角形,也可以用小棒摆其他的三角形,认识到三角形是无限多的,观察记录每个三角形角的情况,进而将三角形按角分三类。进而让学生比较三类三角形的异同点,使教学向深层次推进,促进了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本课安排了根据露出的一个角猜三角形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重点放在只露出一个锐角来猜三角形上,这个答案不是唯一的,它有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三种可能,通过这个练*,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等能力。

  在前面判断三角形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选择练*由浅入深,并注意从不同角度来强化知识。最后的练*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将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8)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10)份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1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2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3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4

  1、本节课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旧知引新,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厘米和米”的概念,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的状态。

  2、在探索新知的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撕纸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

  3、在探索新知的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些实物,如利用五分的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埋下伏笔,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数时不仅要数0到刻度1之间这一段,也要数数其他相邻的整厘米刻度间的`小格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1厘米=10毫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不足:

  1、按米、厘米、分米、毫米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一般,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懂,对这几个单位的关系理不清。

  2、单位换算这一难点突破得不够彻底,尖子生有喂不饱的现象。

  3、学生实际测量的机会不够多。

  4、板书没能充分地体现重点和难点。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5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6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7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8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9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 10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20篇(扩展9)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5份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

  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在认识厘米之前,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切身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一环节准备不够充分,效果不是很明显。我是这样设计的: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纸条,问学生:你知道这张纸条有多长?有些学生准备拿尺子上台测量,但又不知道怎么读尺子上的刻度。我开始引导,老师认为这张纸条有两个黑板擦那么长。谁能像老师这样用你手边的物品来测测纸条的长度,这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很多学生拿着自己的学*用品测量了这张纸条的长度,有的说有一支铅笔那么长,有的认为有老师的教鞭那么长.....为什么同样的一张纸条,选择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测出的结果会不一样?由此启发学生想到:应选择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去量。虽然学生被老师一直牵着转,但还是体会到了测量需要同一个物品做标准。

  为了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首先让学生找到尺子上的1厘米,用眼看,把1厘米的长度印在头脑中;用手比划,感知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当学生完成这一流程,已基本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

  “用厘米量”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我设计的是“看老师测量的方法对吗?”让学生在老师错误的操作中掌握规范的测量方法,同时在测量之前,让学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由于学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估测的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但学生对估测很感兴趣。

  由于我班学生年龄偏小,*时没养成良好的操作*惯,一节课中如果涉及到操作的环节,学生们喜欢把学具当玩具玩。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操作,我得好好思考思考。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

  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 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 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知识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5

  在一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本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通过实际丈量使同学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反思自身的教学,有以下可取之处与缺乏之处。

  胜利之处:

  1.确立难点,重组教材。教材中是认识分米在先,而我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先引入毫米的认识,我想毫米是同学现在认识到的最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借助多媒体的一些演示,使同学建立直观的表象。如毫米的认识,我让同学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学*。首先引导同学观察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一厘米,然后找一找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1毫米和1厘米是什么关系?再借助多媒体把1厘米长度放大,使同学能清晰地观察到:1厘米被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通过数一数得出1 cm =10 mm,形成毫米的概念。

  3通过用手比划长度单位的游戏,手脑并用,加深印象。同学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长,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同学在脑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观察,还需要用手比划。让同学仔细观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通过动手比划,加深同学对毫米的印象。

  缺乏之处有许多:

  1、虽然准备了较多实物,以为同学很熟悉,就出现了一下,没有让同学摸一摸感知它们的长短。

  2、1厘米的“一半”(中间的长线表示)就是5毫米,引导同学发现,可以不用逐一小格的数。

  3、画线段时应该演示,提醒同学注意画上端点,标上长度,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4、班级人数多,操作活动多时,同学的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的节奏、课堂的调控也是值得我考虑的问题,如上课指令应非常明确,让同学很明确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5、为人处世低调的我,不知不觉中会把把这种低调的情绪带入了课堂,给予他们的激情和鼓励太少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需要老师给予更多鼓励与肯定的话语。

  6、课件的取与舍,怎样少而精的用在点子上,课堂上如何不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