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1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画出几厘米长的线段。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认识了厘米之后学*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观察、自主操作来熟悉测量的方法。最后是教学画一条几厘米长的线段的方法。

  我觉得学生在学*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另外,学生在作图时很容易画不准确,长出一些,或者不到一些。因此后来我让学生先在0和几刻度的地方点一个小点,然后再把两点连起来。这样作图的情况会好一些。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2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 因此我根据这课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第二,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这个观念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拉链扣、纽扣宽度等等,对学生建立1厘米与生活实际练*起来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算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算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题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下节课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上要多下些功夫。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3

  认识厘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还要学会用厘米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些任务和目标来开展。这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准备毛线、直尺等学*用具以及上课开始前的一些准备,这节课的课前准备还是做得非常充分的,90%以上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也做得非常成功,教学开始,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可以吗?同学们都非常乐意,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然后同学们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操作,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本节课《认识厘米》的学*。新知的教学,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通过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常用厘米作单位,并讲述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因此1厘米可以写成1cm,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尺子比划比划,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比划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通过找一找尺子上其它的一厘米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使学生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 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 一带而过。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5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阅读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1)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面图形,有了*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我刚刚上过《厘米的认识》这节课,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因此 使学生建立起“1 厘米”的 长度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教学的的: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 在讲授新课之前,播放“阿福的新衣”动画,让孩子带着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去思考,在小组交流一下,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为学*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氛围。

  二、直观领会得新知。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看一看、读一读、比一比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学*新知。

  (一)直观感知,认识1厘米。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 、 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 1 厘米”,并且知道从 0 刻度到 1 刻度之间就是 1 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 1 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 1 厘米的长度。

  2、读一读 。在孩子们互相指过1厘米以后,读一读: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 、比一比。让学生伸出大拇指指一指大拇指的宽度指的是哪部分?在尺子上比一比你的大拇指的宽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

  4、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 1 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 1 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用眼睛观察、用手比划、用笔画出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三 ) 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 1 厘米”、“几厘米”之后,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教学生用尺子测量长度的:1、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一拃?说一说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量一量自己一拃的长度,让同桌验证。通过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数学教学中贯穿自主高效的教学原则。贯彻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学*的能力。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2)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十)份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2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这节课,让我至今难忘,是它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原因有:

  1、时间太仓促,准备不充分,包括课件和教具。

  2、对数学的新课标理解不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在自己。其实仔细想想,一年级已经是第二年教了,教材不应该是问题了,可恰恰是由于对教材的.重难点掌握不准确,抓不住突破重难点的环节,致使课堂毫无出彩之处。 回想自己的课堂,每次集体听课,都会出现讲不完的现象。这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凡事不能深入的去理解,只弄个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备教材、备学生,真正操作起来,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课堂的不可操作性。且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只是停留在学会的层面上,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待提高。以后,要为自己创造磨课的机会,群策群力,寻求进步。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3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4

  上课前,我的心里并没有底,尽管这一课已是磨课数遍,但是心中仍有顾忌。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到外校接班上数学课,心想:自己的引导是否会到位;是否能调动起学生的学*兴趣等。我也深知孩子们的应答我根本是无法预料的,但我又特期待与孩子们的表现。

  本节课的学*,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比长短”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的积累中,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等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所以本课的教学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关注了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从学生兴趣出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先是通过故事《阿福的新衣》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引发认知冲突:裁缝师傅用手给阿福量衣服的长度,告诉徒弟身长三拃,徒弟认真地用自己的手量了三拃,做好了衣服。可阿福穿在身上,却太小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进而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拃做出来的衣服大小不同,让学生理解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揭示1厘米——认识1厘米——制作并认识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量一量(量课前“师傅和徒弟的一拃长”及“数学书的宽约几厘米”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学会测量。通过让学生实际测量师傅和徒弟的一拃各有多长,并通过比较,再次体会建立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特别是在教学“制作刻度尺”这一操作活动时,学生们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力求完美,体验到学*的快乐。

  数学要来源于生活和现实,应用于生活和现实。我觉得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导学生亲历数学思维的过程,学生研究的内容是现实的,采用了探究研讨法,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没能很好地引导其他同学及时准确的评价,特别是来自于同伴的评价,这样会更有效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知识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6

  1、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中的问题。1厘米有多长?怎么用拇指和手指表示出1厘米的长度?想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我们的食指的手指大约1厘米,可以把食指放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中间,然后轻轻离开。这样表示出的距离大约是1厘米。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课堂环境及教师的引导下很活跃。

  2、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水*。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上的.自卑心理。这样既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不足之处:

  1、课堂上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时,学生想到的种类比较少。思维没有扩出去,停留在教室里,缺少对生活的观察。

  2、在用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时,教师提前进行了方法的引导。但是总体来看效果不够理想。课堂纪律有些乱。学生的估计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再教设计:

  1、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2、先引导正确方法,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引导。注意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在小组长的培养方面还要多下功夫,更多的是方法的指导。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7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 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 一带而过。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8

  【教学内容】

  《厘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

  长度观念。

  3、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

  的估计意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

  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1厘米的小棒、8厘米的小棒、5厘米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上衣,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师傅说:“欢迎,欢迎,我来给你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拃、两拃、三拃,身长三拃;袖长……” 量完之后,师傅有事要出门,就让徒弟来做。徒弟边做边量:身长三拃,一拃、

  两拃、三拃……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上衣,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连忙走过来,量了量阿福的新上衣,然后对徒弟说:“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 徒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把你想的说给同桌听。

  生1:徒弟没有认真做。

  生2:徒弟没有用尺子量。

  生3: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我们看书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出示女孩说的话:他俩的拃不一样长。(生齐读)

  师:看来她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再看小男孩是怎么说的。一起读男孩的话(用同一个人的拃量就好了)

  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用师傅的拃量师傅做,用徒弟的拃量徒弟做,就好了。

  师:是呀,这样做阿福就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服了。

  [反思:本环节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紧接着引导他们在对故事的思考,并从中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学*,合作交流

  1、认识尺子

  (1)初步感知

  师:小博士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看:

  (出示小博士的图案和文字: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一起读!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这儿就有一幅放大的尺子图,(出示尺子图)。

  师:认真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总结。

  生1:有数。

  师:有哪些数?一起读。

  生一起读:0、1、2、3、4、5、6、7、8、……

  生2:有许多长、短不一样的线。

  师:对!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是刻度线。这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表示0刻度。

  师:你认为0刻度在尺子表示什么?

  生3:表示0厘米

  生4:表示从0开始量

  师:对!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板书:0刻度-----起点)

  生5:尺子上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

  师:请继续看大屏幕。

  师:一起读。

  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6: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说的真完整!

  师:对,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厘米CM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反思:认识尺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的观察和阅读完成,少了一些老师教的痕迹,多了一些学生自主学*的空间。除了cm两个字母学生不认识,其余内容一气呵成。]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厘米。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板书:1厘米) (出示下图)

  师:从哪到哪是1厘米呢?谁能指给大家看?(找两生到前面去指。)

  生1:从0到1是1厘米。

  生2:从5到6是1厘米。

  师:下面请你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把尺子,边指边说从几到几也是1厘米?

  生3:从2到3是1厘米。

  生4:从10到11是1厘米。

  生5:从7到8是1厘米。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说给老师听!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A、从小棒中找1厘米。

  师:请你从学具盒里找到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一起说)

  生:1厘米。

  师:看来大家都找对了,那就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向自己表示祝贺吧!(生欢呼)

  B、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吗?试一试!举起来让老师看。请放下!

  师:同学们真能干!表示得都很接*!

  C、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小电脑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齐读。

  师:小电脑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让我们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真是会审题的孩子!我们先看小明有什么发现?一起读。

  师:小明发现了什么?

  生: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出示小明在尺子上比的图)小明是怎样知道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的?

  生:他是在尺子上比的。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他食指的宽度在0和1之间。

  师:真是会观察的孩子!把掌声送给他!

  师:你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几厘米呢?请在尺子上比比看!

  生齐说:1厘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1:钉子长1厘米。

  师: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学生说的不一定是图钉,当时应该反问一句:“你说的钉子有多长?能用手势比给大家看吗?”给发言学生一个补充完善的机会。)

  生2:我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3:小蚂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还有许多小手高举着)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大声说给老师听!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听课,而且还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都大约是1厘米。

  请看:(出示图片,老师解说:透明胶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计算器上按键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大门牙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重点环节,我安排了六次活动:找大屏幕尺子上的1厘米、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找出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用手势比出1厘米、找生活中的1厘米、欣赏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了活动的重点。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学生1厘米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准确的。]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从哪到哪是2厘米呢?(自己在

  尺子上找一找吧。)

  生1:从0到2是2厘米

  生2:从5到7是2厘米

  生3:从8到10是1厘米。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好!除了找出1厘米和2厘米,在尺子上你

  还能找到几厘米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生:我找到了4厘米,从0到4是4厘米。

  生:我找了5厘米,从0到5是5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老师带来了关于尺子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配音小资料:古时候,我国是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国用英尺作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不一样,买卖物品时就出现不同的意见,造成了交易的不方便。为了便于交流,世界上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并且做成了米尺。因此,世界各国统一用米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就是米尺的一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是什么尺子的一部分?

  生:米尺。

  [反思:通过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对厘米这一常见的长度单位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米尺的由来”这一小资料的引入,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

  4、用尺子量。

  (1)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怎样用尺子量物品的长度。(板书:测量)

  师:齐读要求。

  师:这道题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1:让我们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纸条在哪儿呢?谁能上来指一指?

  (指名一生上台指)

  师:怎样量呢?我们看老师是怎么说的?一起读。

  (出示老师说的话: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老师说了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师:想一想,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先干什么?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说的真完整!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指着)请看: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了吗?

  生齐:对准了。

  师:再干什么呢?

  生: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师:请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知道纸条有多长了吗?

  生:5厘米

  (2)学儿歌,促理解。

  关于测量老师还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呢!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吧!(出示配乐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食指宽一厘米;

  用直尺量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反思:这首儿歌既让学生巩固了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测量方法理解。同时还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让学生放松身心,活跃气氛。]

  (3)动手测量:

  师:现在你想不想量一量?请你从学具盒里任选一根小棒量出它的长度。

  生:我量的是5厘米。

  师:他选的是绿色的小棒,也是选绿色的举手。你们量的是几厘米?

  生:5厘米。

  师:谁和他选的不一样?

  生:我量的是8厘米。

  师:他选的是蓝色的小棒。也是选蓝色的举手。你们量的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和他俩选的都不一样?

  生:我选的是红色的小棒,长1厘米。

  师:和她选的一样量的结果也一样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能干!量的都很准!

  [反思: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再学儿歌促理解,最后让学生动手测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一起说。

  生:厘米的认识

  师: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1:我知道0刻度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生2:我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3:我知道了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同学们都是会学*的孩子!我们还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你认为自

  己学的怎么样啊?(生纷纷举手)

  师:一起大声说!

  生:非常好!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

  [反思:学生的总结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总结的机会,教给他们及时梳理所学内容的方法。]

  四、自主练*,拓展应用。

  师:下面福娃宝宝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看谁反应最快?今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是什么?

  生:奥运会!

  师:今天老师把奥运会的奖牌带来了,请看(课件出示),一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一齐大声说:金牌、银牌、铜牌

  师:每块奖牌后面都藏着一道题,如果你能把题做对,就能取得

  一枚奖牌,现在你想挑战哪枚奖牌?

  生一起兴奋的说:金牌!

  师:那好!我们就挑战金牌!小明正不高兴呢!他遇到什么难题了?认真听!(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生1:再买一把新尺子。

  师: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非常好!现在小明就用这把断尺子来量,该怎么办呢?

  [反思:这位学生听完这道题目的第一反应想到买一把新尺子,虽然他没有回答出与学*内容有关的答案,但却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里我并没有否定这种方法,而是让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

  生:可以从2开始量。

  师:这位同学真会思考!把掌声送给他!

  (出示这种情况)请看:小棒的左端对着几?

  生:小棒的左端对着2。

  师:右端对着几?

  生:右端对着14。

  师: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1:14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小棒的长度究竟是几厘米?为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2厘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从2开始量的就要从14厘米里面去掉2厘米。

  师:所以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一起说:12厘米。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也能知道小棒的长度也是12厘米?

  生:数大格。

  师: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小明正在高兴的对我们笑呢!(出示小明小的画面)刚才这道题想法对的举手!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枚金牌放在正前方,恭喜你们!为自己欢呼一声吧!

  [反思:学生只有个别的想到了以“2”为起点的测量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小棒长度,这说明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明白这种测量方法及其中的道理,如果此时能及时地用数大格的方法进行验证,会更有说服力。]

  2、夺银牌

  师:现在你想摘取哪枚奖牌?

  生:银牌

  师:一只可爱的小猴也在量物品呢!(请看,齐读)小猴要让我们干什么?

  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

  (出示下面的题目):

  (1)钉子长3厘米。 ( )

  生:让看一看小猴量的长度对不对。

  师:我们先来看他量的第一样物品,一起读。

  生:错

  师:同意的举手!再看它量的第二样物品。一起读!

  (2)铅笔长5厘米。()

  生:对!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错!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2:铅笔的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3:从1开始量也可以!铅笔的长度就是5厘米

  师:小猴这道题虽然测量的方法有变化,但它得到的结果是对的,

  这种测量物体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再看它量的第3样物品,一起读。

  (3)小棒长7厘米。()

  师:一起说。

  生:错!

  师:应该是几厘米?

  生齐:9厘米。

  师:刚才3道题都做对的举手!请拿出一枚银牌!祝贺你们!

  [反思:这道题的处理,我只让学生进行了判断对错,对意见

  一致的没有再强调说明理由,感到有一种不明朗的感觉。如果把题目要求改为“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为什么?”更合适一些。]

  3、夺铜牌

  师:现在还剩一枚铜牌,还想得到它吗?(出示下面的题目):

  师傅的一拃是( )厘米。

  生:18厘米。

  师:继续看大屏幕,一起读。出示:

  徒弟的一拃是( )厘米。

  生:12厘米

  师:怪不得徒弟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呢!

  师:同学们,请伸出你的一拃,举起来,估计一下,你的一拃大约有多长?

  生1:11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到底有多长?请你量一量。

  生1:12厘米

  生2:11厘米

  师:刚才估计的很接*的举手!恭喜你们!每人取得一枚铜牌!

  师:你们还想了解身体上其他的小秘密吗?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我们的身高大约130厘米;我们的一庹长大约120厘米;我们的脚长大约20厘米;我们的手长大约15厘米……)

  我们的一步长大约30厘米。

  师:刚才得到3枚奖牌的请举手!真棒!为自己鼓鼓掌吧!

  [反思:这道题通过了解估计手掌的长度,引出学生熟悉的一些身体上的长度,它们就像一把把小尺子,会在今后的学*生活中帮学生估计测量周围的物体的长度。]

  五、课外研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尺子,其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尺子,比如:卷尺、软尺,课下就请你调查: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尺子?每种尺子有什么用途?

  [反思: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

  [课后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厘米的知识.

  第二,注重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在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的动作思维下发展到抽象思维,借助于小棒、手指宽等实物感知,强化思维表象,从而形成正确的1厘米的概念。然后运用迁移,让学生认识几厘米,并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第三,我注重情感的交流和过程的体现。

  时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自己去回顾、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此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人探究、小组研讨、合作交流,力求学生的数学学*和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注重多样练*的设计。

  为了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掌握对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练*。在基础性练*中设计了“师傅一拃有多长”和“徒弟一拃有多长”、“看小猴量的物品正确吗?”,在拓展性练*中设计了“帮小明解决难题”。情景串与问题串的构建,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热情高,全身心投入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环节收的太快,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今后,我还需下大力气,不断研究实践,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9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0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3)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范本五份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 1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 2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 3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 4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 5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4)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

  我刚刚上过《厘米的认识》这节课,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因此使学生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教学的的: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播放“阿福的新衣”动画,让孩子带着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去思考,在小组交流一下,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为学*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氛围。

  二、直观领会得新知。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看一看、读一读、比一比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学*新知。

  (一)直观感知,认识1厘米。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 、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 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 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读一读。在孩子们互相指过1厘米以后,读一读: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 、比一比。让学生伸出大拇指指一指大拇指的宽度指的是哪部分?在尺子上比一比你的大拇指的宽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 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用眼睛观察、用手比划、用笔画出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 1厘米”、“几厘米”之后,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教学生用尺子测量长度的:1、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一拃?说一说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量一量自己一拃的长度,让同桌验证。通过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数学教学中贯穿自主高效的教学原则。贯彻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学*的能力。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2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 、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 、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 、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 、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 、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 、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米" 。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米" 。

  1 、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 。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

  2 、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3 、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本数学书厚1米。”“篮球场长30厘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5

  一人同课多轮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之后,我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反思如下:

  一、 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尽量做到细致,使学生能够达成学*目标。例如在让学生感知1 厘米时,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用的是拇指与食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用的是拇指与食指指肚之间的距离,而且从尺子上比量完后,当学生把尺子撤掉之后,手指位置很容易变动,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孩子对1 厘米的感知。当听课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必须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我选择了利用学具中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把小正方体捏在手中,感觉1 厘米。结果教学效果很好,孩子们很容易借助这个棱长为1 厘米的小正方体来很好地感知1 厘米。

  二、 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发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小结,这是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一个基本方法。我在第一轮授课时,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去发现从0 刻度量起,怎么读出物体的长度;从任意刻度量起,又怎样读出物体的长度,这样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但在第二轮授课时,尽管教师对这一知识重点进行小结了,但不是在孩子们的认识水到渠成之时,所以孩子们的认同度不高。所以在第三轮授课时,就让孩子们从教师的板书中充分地去观察,但因为教师总结的不够通俗易懂,这又让一小部分学生对这个重点理解得不够透彻。比如:从任意刻度量起,物体的长度就等于两个刻度之差,()应该换种说法:不是从0 刻度量起,物体的长度就等于大刻度减掉小刻度。

  总之,教学设计得合不合理,我认为需要教师更好地去关注学生,做到以生为本,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如讨论分析之后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需要在*日的教学中不断地去磨练。火车开啦教学反思活动课教学反思绘画游戏教学反思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5)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范本十份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1

  数学学*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学生需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所以,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学*过程,是我执教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的首要任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对数的认识的。活动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具体做法是:出示画有100块方块的学*计数卡,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10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的xx。

  学*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简单的计数卡,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而得到的。与一年级建立的10的概念,100的概念的方法一样,只是今天学的数要比以前的多得多。而后,我邀请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对1000这个概念的构建是合理的,有效的。“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的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教材安排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读法与写法为一节课,而我将两课时进行整合。改造、重组后的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2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在本课设计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喜欢动画片这点,以羊羊村建运动场的方式贯穿教学始终,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2、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新课的教学中,每次课件依次出示凌乱的1000个小正方体后,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一数,通过数的结果来校正自己估数的能力,逐步建立起更强的数感。

  3、通过形象操作来突破本课的难点。首先让学生通过数数,从一个一个的数小正方体,10个一是十,到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再一百一百的数,10个百是一千,让学生明白数数的规律,同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渗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当物体数量更多时,学生能够体会到一百一百地数更快、更简单。

  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本节课我注意了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让学生猜一猜学校会议室能坐多少人和二年级学生有多少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5、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练*当中我设计了一道1000以内数的开放题,让学生在800的前面和后面各填出两个数,组成有规律的排列,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讲出了许多有规律的排列。

  在这节课的学*中,我感觉学*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表现得比较积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还是比较理想。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3

  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采用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4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在本课设计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喜欢动画片这点,以羊羊村建运动场的方式贯穿教学始终,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2、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新课的教学中,每次课件依次出示凌乱的1000个小正方体后,都要让学生来估一估,然后再数一数,通过数的结果来校正自己估数的能力,逐步建立起更强的.数感。

  3、通过形象操作来突破本课的难点。首先让学生通过数数,从一个一个的数小正方体,10个一是十,到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再一百一百的数,10个百是一千,让学生明白数数的规律,同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渗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制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当物体数量更多时,学生能够体会到一百一百地数更快、更简单。

  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本节课我注意了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让学生猜一猜学校会议室能坐多少人和二年级学生有多少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5、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练*当中我设计了一道1000以内数的开放题,让学生在800的前面和后面各填出两个数,组成有规律的排列,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讲出了许多有规律的排列。

  在这节课的学*中,我感觉学*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表现得比较积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还是比较理想。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5

  对教材的把握,新教材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两部分,其目的何在。课前我甚至想过仍然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上。但是,我想那些专家这样编排的用意何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可能原因就在于此。

  怎样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让数数与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虽然说学生对1000以内的大数有所接触,但是很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学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采用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充分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6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也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而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又是本次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千”的概念,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同时,注重数感的培养,结合现实,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游戏、猜想、探索、讨论,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首先,我以北京体育馆引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一共能坐多少个人?大家猜过都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要大,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千以内的数。我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百一百的数,来自行挖掘数,寻找数,体验数的规律,这样的设计,比老师直观的教授,学生要乐于接受的多。同时为数的读写做了铺垫。

  数数的体验以后,读数写数就水到渠成,此环节教师通过数的构成,组成一个新数为例,板书,做好示范,通过学生上齤台板演加深印象,课件对比发现数的不同,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读写,归纳、总结,读数写数的规律,进一步的巩固了本课新知,突出了重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要回归生活,这个地方我自己觉得不错,让生欣赏生活中的1000,体验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字有数学,同样的数字不同的物体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让生产生兴趣,原来数学如此有趣。

  不足之处:

  一、在拐弯数的处理上,有些混乱。

  二、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充裕,后来觉得应该给予学生再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个人发表想法的机会再多一些会更好。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7

  1000以内数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

  在本课设计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本课要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设计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要重视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学生认、读、写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的1000以内的数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小学生能说出各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位数字的意义;结合显示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

  虽然很多小朋友都会1000以内的数,但是他们还不明白计数单位十、百、千这样抽象的概念。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教学时可利用“小精灵明明”引出问题“怎样数更大的数”,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

  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正方体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百”“千”等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教学数数方法时,可放手由学生自主地数小正方体。为了让学生感悟到数数的方法很多,可以一个一个数、一十一十数、一百一百数,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情境,感悟到数较大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的来说,我觉得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校内延伸到实际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体验数感。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8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是进一步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由于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在导入时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兴趣。

  比如首先出示两张照片,即:本班学生的“全家福”及某次我校全体师生升旗**时的照片,通过对比两张照片中的人数,不仅适时对学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的大数的存在,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学*状态,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经历过程,培养数感。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本节课通过学生猜数、估数、数数等一系列学*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把数感的培养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先估计自己小组的小棒有多少,再具体数一数有多少根;然后交流讨论怎样放在三个不同颜色的盒子里来感受不同的数位。在数1000根小棒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数数的单调,我把数数、读数及数的组成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通过数小组内的小棒、数全班的小棒,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的数,10个百是一千”;更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如何根据物体个数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即: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甚至是一百一百地数。这一教学过程,也让学生生直观的认识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及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的关系。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9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也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而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又是本次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千”的概念,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同时,注重数感的培养,结合现实,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游戏、猜想、探索、讨论,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首先,我以北京体育馆引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一共能坐多少个人?大家猜过都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要大,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千以内的数。我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百一百的数,来自行挖掘数,寻找数,体验数的规律,这样的设计,比老师直观的教授,学生要乐于接受的多。同时为数的读写做了铺垫。

  数数的体验以后,读数写数就水到渠成,此环节教师通过数的构成,组成一个新数为例,板书,做好示范,通过学生上齤台板演加深印象,课件对比发现数的不同,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读写,归纳、总结,读数写数的规律,进一步的巩固了本课新知,突出了重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要回归生活,这个地方我自己觉得不错,让生欣赏生活中的1000,体验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字有数学,同样的数字不同的物体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让生产生兴趣,原来数学如此有趣。

  不足之处:

  一、在拐弯数的处理上,有些混乱。

  二、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充裕,后来觉得应该给予学生再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个人发表想法的机会再多一些会更好。

  数学教学反思《认识1000以内的数》 10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比方说:100以内的数,毕竟这些数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初数1000以内的数,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学生的数数xx,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理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理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毕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学生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学生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学生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理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学生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如果随意让学生从多少数到多少,学生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最起码是在25分钟以上,且参与面非常广,就拿数数活动来说吧,要完成200粒左右种子的数数任务,没有小组成员的鼎力合作,在很短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同样,在各种猜一猜活动中,学生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真可谓: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是问:学生不想参与,会这样吗?课堂气氛的热烈,一方面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这节课增添了活力。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地处农村的小学,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无法为教师提供教具,更不要说学生了,从哪儿寻找资源呢?我们自己身边,同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种子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特别是与现在的时令特别吻合:正值清明时节,农村里有句俗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于是在课中我将种子搬到了课堂,另外,这里也蕴含着一些哲理:有耕耘才有收获。课中,不少教师为我的创意所感动,课后,纷纷寻问:哪来那么多种,农村的家庭怎么会没有种子,一个人几十粒,很容易就凑齐了我所要的数目。教师惊讶于我的创意,更何况孩子们呢?

  四、思考的一些问题。

  1、数感的建立需要过程,需要不断培养教学中安排了三次猜一猜活动:第一次是在数数之前,第二次是想一个一个地数出1000,第三次是在巩固阶段。但多数学生都没猜中,为什么呢?一方面,可能是大数,学生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可能孩子们脑海中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即数感。如何培养,关靠一节课是不行的,需要立足于*时。

  2、以百作单位的突破教学中,这一内容花了不少时间,但始终有学生想不到一百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计数,他们总认为10个一堆已经够简单的,如何突破,课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一问题,如果把“初数一千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拆分成两部分,先放手让学生数出具体的数量,然后讨论怎么摆最容易看出来,最后重新处理数出来的具体数量,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6)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1

  1、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中的问题。1厘米有多长?怎么用拇指和手指表示出1厘米的长度?想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我们的食指的手指大约1厘米,可以把食指放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中间,然后轻轻离开。这样表示出的距离大约是1厘米。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课堂环境及教师的引导下很活跃。

  2、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水*。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上的自卑心理。这样既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完成这种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不足之处:

  1、课堂上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时,学生想到的种类比较少。思维没有扩出去,停留在教室里,缺少对生活的观察。

  2、在用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时,教师提前进行了方法的引导。但是总体来看效果不够理想。课堂纪律有些乱。学生的估计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再教设计:

  1、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

  2、先引导正确方法,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引导。注意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在小组长的培养方面还要多下功夫,更多的是方法的指导。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2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面图形,有了*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3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着*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5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6

  一、设计简说

  “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课以儿童感兴趣的测量数学书的宽度开始,动态地呈现了在测量活动中问题的产生过程,较好地实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观察、估计、读数等学*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学会量线段的长度。

  3.通过想象、估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事实。

  三、教学流程

  一、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1.情境引入:想给《数学》书包个封面,但不知道书本的宽度,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度吗?

  2.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一本书的宽,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啊?

  3.小结: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测出的结果和数据也就不一样,要使测出的结果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就必须选择统一的标准。

  二、统一工具,认识直尺

  1.利用小立方体,认识1厘米

  2.观察直尺,找共同点

  (1)一条一条的线,有长有短→这就是“刻度线”(板书)

  (2)数字,0、1、2…… →这就是“刻度”

  (3)尺上有cm→这是厘米的国际单位。

  三、观察操作,形成概念(一)认识1厘米

  1.明确1厘米概念

  (1)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的长度。

  (2)直尺上相邻两个刻度之间都是1厘米。

  2.找尺上的1厘米

  请你在尺上找到这个1厘米。你能跟老师一样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吗?在尺上,你还能找出其它的1厘米吗?

  3.表达1厘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1厘米。

  (二)认识几厘米

  1.选择感兴趣的图说长度

  2.估计几厘米四、练*巩固,内化概念四、教学思考(一)感知――经历概念的发生

  概念引入的关键是建立感性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是概念学*的起点。因此在厘米的引入教学时,我利用给数学书量宽度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为什么同样一本书,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这一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借此契机,组织学生观察直尺,认识“刻度线”、“刻度”和厘米的国际符号cm,并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二)突破――经历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课堂中我希望能在“静”与“动”的转化中掌握厘米的本质,让学生在“具体”与“抽象”的转化中加深厘米的理解,在“数”与“形”的结合中突破厘米表象认知,在“异”与“同”的对比中凸显概念本质。

  (三)升华――经历概念的应用

  在经历了概念的发生和形成后,还要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概念融会贯通到生活中、问题解决中,这样才能够让这些数学概念不再板着一张张严肃的科学面孔,让我们的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我设计了3个星级的题目,让学生在知识整合中寻求数学能力的形成,同时三个不同层次的题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7

  这一模块的内容是知道长度单位的意思,知道厘米的具体长度,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首先,举出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长度的现象,向学生介绍长度的具体意思,如,人的身高,课本的的长和宽,铅笔的长度等,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时要量出一个物体的具体的长度是多少.

  然后是介绍在量长度时要用着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着重介绍厘米的具体长度,可以让同桌之间比一比1厘米到底有多长,多长是2厘米,多长是5厘米.让学生对厘米有一个具体的感知.

  介绍如何用直尺量一个线段的长度,首先是介绍直尺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思,0刻度是做什么用的,如何数出一个线段的数值.然后师生共同量一条线段.要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操作时的方法.

  最后学*如何画一条线段.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8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

  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

  生3:1厘米有多长?

  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

  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

  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10

  【教学内容】

  《厘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

  长度观念。

  3、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

  的估计意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

  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1厘米的小棒、8厘米的小棒、5厘米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上衣,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师傅说:“欢迎,欢迎,我来给你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两��、三��,身长三��;袖长……” 量完之后,师傅有事要出门,就让徒弟来做。徒弟边做边量:身长三��,一��、

  两��、三��……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上衣,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连忙走过来,量了量阿福的新上衣,然后对徒弟说:“告诉你身长三��,怎么做成了两��?!” 徒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把你想的说给同桌听。

  生1:徒弟没有认真做。

  生2:徒弟没有用尺子量。

  生3: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我们看书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出示女孩说的话:他俩的��不一样长。(生齐读)

  师:看来她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再看小男孩是怎么说的。一起读男孩的话(用同一个人的��量就好了)

  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用师傅的��量师傅做,用徒弟的��量徒弟做,就好了。

  师:是呀,这样做阿福就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服了。

  [反思:本环节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紧接着引导他们在对故事的思考,并从中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学*,合作交流

  1、认识尺子

  (1)初步感知

  师:小博士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看:

  (出示小博士的图案和文字: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一起读!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这儿就有一幅放大的尺子图,(出示尺子图)。

  师:认真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总结。

  生1:有数。

  师:有哪些数?一起读。

  生一起读:0、1、2、3、4、5、6、7、8、……

  生2:有许多长、短不一样的线。

  师:对!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是刻度线。这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表示0刻度。

  师:你认为0刻度在尺子表示什么?

  生3:表示0厘米

  生4:表示从0开始量

  师:对!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板书:0刻度-----起点)

  生5:尺子上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

  师:请继续看大屏幕。

  师:一起读。

  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6: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说的真完整!

  师:对,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厘米CM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反思:认识尺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的观察和阅读完成,少了一些老师教的痕迹,多了一些学生自主学*的空间。除了cm两个字母学生不认识,其余内容一气呵成。]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厘米。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板书:1厘米) (出示下图)

  师:从哪到哪是1厘米呢?谁能指给大家看?(找两生到前面去指。)

  生1:从0到1是1厘米。

  生2:从5到6是1厘米。

  师:下面请你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把尺子,边指边说从几到几也是1厘米?

  生3:从2到3是1厘米。

  生4:从10到11是1厘米。

  生5:从7到8是1厘米。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说给老师听!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A、从小棒中找1厘米。

  师:请你从学具盒里找到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一起说)

  生:1厘米。

  师:看来大家都找对了,那就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向自己表示祝贺吧!(生欢呼)

  B、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吗?试一试!举起来让老师看。请放下!

  师:同学们真能干!表示得都很接*!

  C、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小电脑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齐读。

  师:小电脑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让我们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真是会审题的孩子!我们先看小明有什么发现?一起读。

  师:小明发现了什么?

  生: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出示小明在尺子上比的图)小明是怎样知道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的?

  生:他是在尺子上比的。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他食指的宽度在0和1之间。

  师:真是会观察的孩子!把掌声送给他!

  师:你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几厘米呢?请在尺子上比比看!

  生齐说:1厘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1:钉子长1厘米。

  师: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学生说的不一定是图钉,当时应该反问一句:“你说的钉子有多长?能用手势比给大家看吗?”给发言学生一个补充完善的机会。)

  生2:我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3:小蚂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还有许多小手高举着)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大声说给老师听!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听课,而且还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都大约是1厘米。

  请看:(出示图片,老师解说:透明胶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计算器上按键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大门牙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重点环节,我安排了六次活动:找大屏幕尺子上的1厘米、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找出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用手势比出1厘米、找生活中的1厘米、欣赏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了活动的重点。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学生1厘米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准确的。]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从哪到哪是2厘米呢?(自己在

  尺子上找一找吧。)

  生1:从0到2是2厘米

  生2:从5到7是2厘米

  生3:从8到10是1厘米。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好!除了找出1厘米和2厘米,在尺子上你

  还能找到几厘米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生:我找到了4厘米,从0到4是4厘米。

  生:我找了5厘米,从0到5是5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老师带来了关于尺子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配音小资料:古时候,我国是用市尺作为长度单位,英国用英尺作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不一样,买卖物品时就出现不同的意见,造成了交易的不方便。为了便于交流,世界上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单位,并且做成了米尺。因此,世界各国统一用米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就是米尺的一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用的直尺是什么尺子的一部分?

  生:米尺。

  [反思:通过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对厘米这一常见的长度单位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米尺的由来”这一小资料的引入,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

  4、用尺子量。

  (1)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怎样用尺子量物品的长度。(板书:测量)

  师:齐读要求。

  师:这道题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1:让我们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纸条在哪儿呢?谁能上来指一指?

  (指名一生上台指)

  师:怎样量呢?我们看老师是怎么说的?一起读。

  (出示老师说的话: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老师说了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师:想一想,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先干什么?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说的真完整!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

  生:要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

  师:(指着)请看: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了吗?

  生齐:对准了。

  师:再干什么呢?

  生: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师:请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知道纸条有多长了吗?

  生:5厘米

  (2)学儿歌,促理解。

  关于测量老师还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呢!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吧!(出示配乐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食指宽一厘米;

  用直尺量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反思:这首儿歌既让学生巩固了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测量方法理解。同时还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让学生放松身心,活跃气氛。]

  (3)动手测量:

  师:现在你想不想量一量?请你从学具盒里任选一根小棒量出它的长度。

  生:我量的是5厘米。

  师:他选的是绿色的小棒,也是选绿色的举手。你们量的是几厘米?

  生:5厘米。

  师:谁和他选的不一样?

  生:我量的是8厘米。

  师:他选的是蓝色的小棒。也是选蓝色的举手。你们量的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和他俩选的都不一样?

  生:我选的是红色的小棒,长1厘米。

  师:和她选的一样量的结果也一样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能干!量的都很准!

  [反思: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测量方法,再学儿歌促理解,最后让学生动手测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一起说。

  生:厘米的认识

  师: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1:我知道0刻度在尺子上表示起点。

  生2:我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3:我知道了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同学们都是会学*的孩子!我们还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那你认为自

  己学的怎么样啊?(生纷纷举手)

  师:一起大声说!

  生:非常好!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

  [反思:学生的总结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总结的机会,教给他们及时梳理所学内容的方法。]

  四、自主练*,拓展应用。

  师:下面福娃宝宝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看谁反应最快?今年8月8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是什么?

  生:奥运会!

  师:今天老师把奥运会的奖牌带来了,请看(课件出示),一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一齐大声说:金牌、银牌、铜牌

  师:每块奖牌后面都藏着一道题,如果你能把题做对,就能取得

  一枚奖牌,现在你想挑战哪枚奖牌?

  生一起兴奋的说:金牌!

  师:那好!我们就挑战金牌!小明正不高兴呢!他遇到什么难题了?认真听!(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生1:再买一把新尺子。

  师: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非常好!现在小明就用这把断尺子来量,该怎么办呢?

  [反思:这位学生听完这道题目的第一反应想到买一把新尺子,虽然他没有回答出与学*内容有关的答案,但却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里我并没有否定这种方法,而是让学生换一种角度去思考。]

  生:可以从2开始量。

  师:这位同学真会思考!把掌声送给他!

  (出示这种情况)请看:小棒的左端对着几?

  生:小棒的左端对着2。

  师:右端对着几?

  生:右端对着14。

  师: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1:14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小棒的长度究竟是几厘米?为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2厘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从2开始量的就要从14厘米里面去掉2厘米。

  师:所以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

  生一起说:12厘米。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也能知道小棒的长度也是12厘米?

  生:数大格。

  师: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小明正在高兴的对我们笑呢!(出示小明小的画面)刚才这道题想法对的举手!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枚金牌放在正前方,恭喜你们!为自己欢呼一声吧!

  [反思:学生只有个别的想到了以“2”为起点的测量方法,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小棒长度,这说明部分学生并不是真正明白这种测量方法及其中的道理,如果此时能及时地用数大格的方法进行验证,会更有说服力。]

  2、夺银牌

  师:现在你想摘取哪枚奖牌?

  生:银牌

  师:一只可爱的小猴也在量物品呢!(请看,齐读)小猴要让我们干什么?

  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

  (出示下面的题目):

  (1)钉子长3厘米。 ( )

  生:让看一看小猴量的长度对不对。

  师:我们先来看他量的第一样物品,一起读。

  生:错

  师:同意的举手!再看它量的第二样物品。一起读!

  (2)铅笔长5厘米。()

  生:对!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错!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2:铅笔的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3:从1开始量也可以!铅笔的长度就是5厘米

  师:小猴这道题虽然测量的方法有变化,但它得到的结果是对的,

  这种测量物体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再看它量的第3样物品,一起读。

  (3)小棒长7厘米。()

  师:一起说。

  生:错!

  师:应该是几厘米?

  生齐:9厘米。

  师:刚才3道题都做对的举手!请拿出一枚银牌!祝贺你们!

  [反思:这道题的处理,我只让学生进行了判断对错,对意见

  一致的没有再强调说明理由,感到有一种不明朗的感觉。如果把题目要求改为“小朋友们,看看我测量的长度正确吗?为什么?”更合适一些。]

  3、夺铜牌

  师:现在还剩一枚铜牌,还想得到它吗?(出示下面的题目):

  师傅的一��是( )厘米。

  生:18厘米。

  师:继续看大屏幕,一起读。出示:

  徒弟的一��是( )厘米。

  生:12厘米

  师:怪不得徒弟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呢!

  师:同学们,请伸出你的一��,举起来,估计一下,你的'一��大约有多长?

  生1:11厘米

  生2:13厘米

  生3:12厘米

  师:到底有多长?请你量一量。

  生1:12厘米

  生2:11厘米

  师:刚才估计的很接*的举手!恭喜你们!每人取得一枚铜牌!

  师:你们还想了解身体上其他的小秘密吗?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我们的身高大约130厘米;我们的一庹长大约120厘米;我们的脚长大约20厘米;我们的手长大约15厘米……)

  我们的一步长大约30厘米。

  师:刚才得到3枚奖牌的请举手!真棒!为自己鼓鼓掌吧!

  [反思:这道题通过了解估计手掌的长度,引出学生熟悉的一些身体上的长度,它们就像一把把小尺子,会在今后的学*生活中帮学生估计测量周围的物体的长度。]

  五、课外研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尺子,其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尺子,比如:卷尺、软尺,课下就请你调查: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尺子?每种尺子有什么用途?

  [反思: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

  [课后反思]:

  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厘米的知识.

  第二,注重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在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的动作思维下发展到抽象思维,借助于小棒、手指宽等实物感知,强化思维表象,从而形成正确的1厘米的概念。然后运用迁移,让学生认识几厘米,并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第三,我注重情感的交流和过程的体现。

  时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自己去回顾、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此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人探究、小组研讨、合作交流,力求学生的数学学*和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注重多样练*的设计。

  为了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掌握对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练*。在基础性练*中设计了“师傅一��有多长”和“徒弟一��有多长”、“看小猴量的物品正确吗?”,在拓展性练*中设计了“帮小明解决难题”。情景串与问题串的构建,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热情高,全身心投入到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

  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环节收的太快,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今后,我还需下大力气,不断研究实践,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7)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本五份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建立数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是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所谓数感,实际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成为当前广大教师颇受关注的问题。

  《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通过摆一摆、捆一捆、比一比、说一说,让学生达到会认、会数、会读,理解数的组成和十进制的概念。如果不会用这些知识来描述现实或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知识是“死”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从而发展数感。

  一、亲历建模过程,建立数感

  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让学生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课前谈话中,教师选择一捆和十根之间的特殊关系,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

  当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摆放能让别人很快看出是12根”时,呈现出8种摆的方法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此时,教师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巧妙地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兴奋,异口同声说出12根。

  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这种方法,我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看数说组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也体验经历了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数感。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学生经历实物操作(摆小棒)──表象操作(在脑中摆小棒)──符号操作(看数,直接说组成)的过程,从而建立起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的数学模型。可见,建立数概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感是不能传授的,它是由学生在学*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产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获得数的敏感性,从而建立数感。

  二、重视实践应用,形成数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发展数感。“生活中,你在哪儿见或用过这些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寻找教室里的,回忆经历过的。学生这分分秒秒地思考,反映出他们对数的兴趣,16个整体音节,18路汽车,12色水彩笔等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数,这些不是他们胡编乱造的,而是他们正在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描述生活,解释现实,这是数感的具体表现。

  三、激励猜测验证,发展数感

  数学猜测是一种数学想象,能简缩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验证是指学生在进行探索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引入时,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猜猜“有多少个草莓?”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的相对大小,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有兴趣地数数,又了解了学生的起点,可谓是一箭三雕。实践应用部分,翻书页、数出10页纸摸摸有多厚等问题情境的设计,促使学生加深对数意义的理解,选择参照物,逐步得出合理的结果,也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数学意识,发展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的学*的核心目标,学生数感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有责任让数感贯穿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

  1、学生的学*方式是多样的。纵观《11-20各数认识》的教学,一般教师采取边进边演示的方法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告诉学生表示1个十,然后逐一加上1是11、12,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意思认识计数单位。这样以教师教为主的方法,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尝试发现的机会,形成认真听、认真记,用老师的语言进行表达这种学*方式,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入手,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自己思考、尝试发现、相互交往、合作研究的机会,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和十位时,我以小组实践活动的形式让他们一起研究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铅笔是多少?把10根捆成一捆,用1捆加几根表示十几的方法,作为学生的创造活动的闪光点。

  3、在学*应用这一教学环节时,让学生看生活情境图,用数把看到的事物表示出来。在这里我没有采取先看什么,再看什么这种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而是给予学生自主学*的权利,他们可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事物,用数表示个数,也可以根据各自的观察能力,发现不同的类型的物体,用不同的数表示他们的个数。自己学*,更能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以改变学生学*行为为重点,选择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我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创设民主的、*等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课堂教学气氛,去满足学生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需要,减少压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另一方面借助评价的手段,促进师生情感,激励学生的学*,让他们体验成功,促进自身价值的形成。

  5、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何等的重要。在小组实践活动中,有的孩子抓了一把铅笔争执不下,……因为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大大降低了小组活动的实效性,严重影响课堂的推进,目标的达成。吃一堑长一智,在不了解学生的学**惯前提下,慎用类似的操作活动。换一种思路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如仅提供给小组十多支铅笔,直接让学生思考可能更适合一年级的学生。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3

  《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打下算理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一、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

  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观认为,学*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11—20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方式,在关注学*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享受学*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4

  1、学生的学*方式是多样的。纵观《11-20各数认识》的教学,一般教师采取边进边演示的方法把10根小棒捆成1捆,告诉学生表示1个十,然后逐一加上1是11、12,使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意思认识计数单位。这样以教师教为主的方法,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尝试发现的机会,形成认真听、认真记,用老师的语言进行表达这种学*方式,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入手,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自己思考、尝试发现、相互交往、合作研究的机会,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和十位时,我以小组实践活动的形式让他们一起研究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铅笔是多少?把10根捆成一捆,用1捆加几根表示十几的方法,作为学生的创造活动的闪光点。

  3、在学*应用这一教学环节时,让学生看生活情境图,用数把看到的事物表示出来。在这里我没有采取先看什么,再看什么这种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而是给予学生自主学*的权利,他们可选择各自感兴趣的事物,用数表示个数,也可以根据各自的观察能力,发现不同的类型的物体,用不同的数表示他们的个数。自己学*,更能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以改变学生学*行为为重点,选择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我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创设民主的、*等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课堂教学气氛,去满足学生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需要,减少压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另一方面借助评价的手段,促进师生情感,激励学生的学*,让他们体验成功,促进自身价值的形成。

  5、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何等的重要。在小组实践活动中,有的孩子抓了一把铅笔争执不下,……因为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大大降低了小组活动的实效性,严重影响课堂的推进,目标的达成。吃一堑长一智,在不了解学生的学**惯前提下,慎用类似的操作活动。换一种思路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如仅提供给小组十多支铅笔,直接让学生思考可能更适合一年级的学生。

  小学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5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我上的内容是数11至20各数日的认识第一课时。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想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南昌创建文明城市,和老师一起出去走走,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兴趣。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每次都这样一根一根数,感觉怎么样?”“看这些运动员上场,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在学*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主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数的组成,我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整节课中,我感觉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如,认识11时,我的设计是让学生自己拿出11根小棒有什么方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担心学生拿出学具后很难维持纪律,不敢放开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而改为看图说话,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动手的时间有点不足。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8)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5份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

  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在认识厘米之前,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切身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一环节准备不够充分,效果不是很明显。我是这样设计的: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纸条,问学生:你知道这张纸条有多长?有些学生准备拿尺子上台测量,但又不知道怎么读尺子上的刻度。我开始引导,老师认为这张纸条有两个黑板擦那么长。谁能像老师这样用你手边的物品来测测纸条的长度,这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很多学生拿着自己的学*用品测量了这张纸条的长度,有的说有一支铅笔那么长,有的认为有老师的教鞭那么长.....为什么同样的一张纸条,选择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测出的结果会不一样?由此启发学生想到:应选择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去量。虽然学生被老师一直牵着转,但还是体会到了测量需要同一个物品做标准。

  为了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首先让学生找到尺子上的1厘米,用眼看,把1厘米的长度印在头脑中;用手比划,感知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当学生完成这一流程,已基本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

  “用厘米量”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我设计的是“看老师测量的方法对吗?”让学生在老师错误的操作中掌握规范的测量方法,同时在测量之前,让学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由于学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估测的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但学生对估测很感兴趣。

  由于我班学生年龄偏小,*时没养成良好的操作*惯,一节课中如果涉及到操作的环节,学生们喜欢把学具当玩具玩。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操作,我得好好思考思考。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

  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 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 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知识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5

  在一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本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通过实际丈量使同学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反思自身的教学,有以下可取之处与缺乏之处。

  胜利之处:

  1.确立难点,重组教材。教材中是认识分米在先,而我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先引入毫米的认识,我想毫米是同学现在认识到的最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借助多媒体的一些演示,使同学建立直观的表象。如毫米的认识,我让同学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学*。首先引导同学观察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一厘米,然后找一找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1毫米和1厘米是什么关系?再借助多媒体把1厘米长度放大,使同学能清晰地观察到:1厘米被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通过数一数得出1 cm =10 mm,形成毫米的概念。

  3通过用手比划长度单位的游戏,手脑并用,加深印象。同学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长,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同学在脑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观察,还需要用手比划。让同学仔细观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通过动手比划,加深同学对毫米的印象。

  缺乏之处有许多:

  1、虽然准备了较多实物,以为同学很熟悉,就出现了一下,没有让同学摸一摸感知它们的长短。

  2、1厘米的“一半”(中间的长线表示)就是5毫米,引导同学发现,可以不用逐一小格的数。

  3、画线段时应该演示,提醒同学注意画上端点,标上长度,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4、班级人数多,操作活动多时,同学的注意力易分散,课堂的节奏、课堂的调控也是值得我考虑的问题,如上课指令应非常明确,让同学很明确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5、为人处世低调的我,不知不觉中会把把这种低调的情绪带入了课堂,给予他们的激情和鼓励太少了。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需要老师给予更多鼓励与肯定的话语。

  6、课件的取与舍,怎样少而精的用在点子上,课堂上如何不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