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3-03-03 00:00:00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质的量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1

  “物质的量”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是高一化学的重难点,贯穿着整个高中化学学*的始终,作为一个工具,“物质的量”是连接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的桥梁,新教材把它放在高一化学开始,当学生带着兴奋、好奇、期待、畏惧等诸多复杂情绪踏入高中化学世界时,他们的第一个较量对手就是“物质的量”,这一回合较量的成败对他们树立整个高中化学学*信心至关重要。

  “物质的量”的教学,从往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今年我对“物质的量”一节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3、学会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教学效果总结

  1、教学目标中的(1)中涉及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关系不能理顺;

  2、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计算十分困难;

  3、用“摩尔”来计数离子、电子尤其困难。

  4、初学“摩尔”时的困难挫伤了学生学*化学的积极性,在期中考后的调查中,约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感到化学学*困难,成为高一学生在化学上的首个拦路虎之一,而且在后面的学*中,学生一遇到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相当一部分同学视之为难题。

  三、学情分析

  1、了解学情。

  为什么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这么困难?为什么一接触到电子、离子的计算学生都傻了眼?学*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下面来分析高一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由于“摩尔”计量的对象是微粒,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知道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

  所以在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学*中,要求学生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学生无法建构化学反应与物质得失电子的关系,当题目要求计数微粒的电子数时,学生更一头雾水,再结合摩尔的计算,太困难了。因此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摩尔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另外,初中化学计算的单一性也是是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失败的更直接的客观原因,初中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质量的计算。”由于中考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求是低的,所以即使是学*成绩很差的后进生通过大量的机械的训练也能对这类简单的计算熟练掌握,同时也形成思维定势,养成思维依赖。当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要求计算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物质的微粒数这些物理量时,很多学生往往先求质量,再通过公式转化为各个物理量,把非常简单的计算过程变成繁琐无比。综上所述,我认为,初中课标对微粒及计算的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2、了解教材。鲁教版必修一化学教材中关于“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运用编排如下:在“物质的量”一节的结尾部分“物质的量浓度”的内容后面,有一句话:学*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例如,2H2+O2=2H2O可以理解为2molH2与1molO2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接着安排了用一个交流研讨题。显然,鲁教版的思路是“建立方法”,利用研讨题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的计算体系。但是教材中没有相应的标题来突出这部分计算的重要性,没有例题供学生自学,教参中也没有安排相应的课时,以至我们往往用很短的时间来处理这部分内容,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是失败的,最后还必修补充讲解。

  四、教学策略

  在高一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下,如何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体系呢?我提出如下建议:

  (1)开学初至少安排几节初高中衔接课。最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之一包括:按原子序数的顺序背诵1至18号元素,会画1至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会懂得一些典型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在衔接课里打破初中单一的计算体系,让学生学*各种计算技巧,比如守恒法、量差法等,提高计算能力。

  (2)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在初中是不做要求的。那么,在高一教授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时必须把它做为一个新的知识点,用几个实例建立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当学生感受到“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时,较容易建构“1摩尔碳和1摩尔氧气生成1摩尔二氧化碳”的认识。

  (3)教授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至少用两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循序渐进地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的计算体系,在计算中要求学生分别以“质量”为核心和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进行对比,让学生体验到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带来的便捷感、舒适感和成就感。

  反思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它贯穿始终,在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应进行反思。新课程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较高,这就需要老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堂课。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2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着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高中化学的开始。

  1.“物质的量”教学难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学*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西方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西方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

  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2.“物质的量”学*难点及其发展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过程中,学生的学*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

  3.“物质的量”的教学建议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控制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负担,增加学*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4.新课程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课时1:物质的量

  师生探究1: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粒为单位存在的米与以袋装为单位的商品关系探究微小物件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呈现,解决微小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表征方法——引入集合体概念。

  师生探究2: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疑问。

  师生探究3: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巩固三个概念及相互转化的简单计算。

  课时2:“物质的量”的巩固与“摩尔质量”

  问题解决: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及应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量间的相互转化;不同层级微粒数的简单换算。

  师生探究1: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微粒的个数、质量是否相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巩固物质微粒数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相互简单计算。

  师生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3

  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打下一定的基础。鉴于这节课的课标,我在这节课采用了并进式教学,对物质的量浓度边讲边做配制试验,让学生在试验讲解后就进行实际的操作。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4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初学时会将“物质的量”与“物质量”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可以类比学生学过的一些物理量,如质量、时间、长度、温度、电流强度等,这样学生就可真正体会“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设计实验:如何用普通天*测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也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然后进一步假设,如果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粒的大米能满足全球 60 亿人吃多久?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深刻体会到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

  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我是按以下程序进行教学的:

  (1)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给出物质的量的符号

  (2) 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 介绍摩尔的基准,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 讨论使用摩尔的注意点

  (5) 讨论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6) 例题分析

  (7) *题巩固

  (8)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在进行摩尔质量的教学时,先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道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质量比为 16:12 ,然后同时扩大 NA 倍,比值还保持不变,而 1 摩尔碳原子质量为 12 克,所以 1 摩尔氧原子质量为 16 克,可以进行推广, 1 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当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这样摩尔质量的理解便顺理成章。在进行物质的量计算教学时,以两个关系式为抓手:

  N=n · NA

  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带单位运算,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5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定量实验,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思考去体会,归纳总结出每个实验步骤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并能做初步的误差分析。

  在进行本节内容教学时,通过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考虑到内容的难度和定量实验的特征,通过类比学生初中学过的质量分数的配制作为一个知识迁移。同时实验中要确定量以及计量数的关系,并对定量和定性进行不同层次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辅助以实验能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解决教学难点,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加以讨论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教学中尽量发挥本学科的特点。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6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是行之有效的。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7

  摩尔虽然和千克、米一样也是一个单位,但学生却感到无法建立起它和“物质的量”的联系。有的学生反映物质的量不就是物质的质量或者数量吗?质量和数量不都有各自的单位吗?何必再来一个摩尔。学生问题不少,使教学内容难以推进。回头想来几乎每界高一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很煎熬。仔细一想,并不是学生笨,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物质的量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

  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从以上诸多的“知道”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感受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由此看来初中课标对微粒观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如“1个CO2含1个C原子,1molCO2含1个C原子”,可见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举例子。我常用的一个例子是一箱啤酒装12瓶啤酒,两箱啤酒共有24瓶啤酒,x箱啤酒共有12瓶啤酒。1mol微观粒子就像一箱啤酒是一个集体,只不过一箱啤酒的个体是12个,而1mol微观粒子个体是6.02×1023个。当学生感到概念模糊时,不要直接想微观粒子的情况,而是想想啤酒的集体“箱”和个体“瓶”的关系。

  好在“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而提高难度。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阅读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1)

——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让学生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并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目标

  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目标

  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学*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自然科学的学*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态度。

  科学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教具准备:

  容量瓶、天*、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药匙、小黑板、氯化钠

  教学方法:

  设疑、启发、实验、讲解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初中化学课中我们已经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数,我们都知道,它不涉及溶液的体积。但是,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往往是量取溶液的体积,而很少称量溶液的质量。此外,在进行有关化学反应计算时,利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物质的量计算很方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只要我们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就可知道所取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物质。根据这个设想,人们就找到了“物质的量浓度”这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物质的量浓度。

  [讲述]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探究小实验。课本中给出的是配制0.5L,0.2molNaCl溶液,在做实验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仪器。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容量瓶,先介绍它的构造:容量瓶是细颈、梨行的*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瓶颈处标有刻度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瓶内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容量瓶的规格实验室里常用的容量瓶有100ml,200ml,500ml,1000ml

  容量瓶突出的特点:

  1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

  2是一种精确量器

  3不能用于溶解或稀释,也不能用于保存溶液,即配制好的溶液要立即转移到细口试剂瓶中。

  为了避免溶质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溶质应该首先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待溶液温度达到室温后,再将其转移至容量瓶中。

  介绍完了仪器后,我们再回到实验中。

  [设问]同学们想一想,配制溶液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学生]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板书] 1计算

  [讲述]好,我们来一起计算一下所需NaCl的质量,由前几节课的学*我们知道0。2molNaCl的质量为0。2molx58.5g/mol=11。7g我们已经算出NaCl的质量为11.7g,那么我们用什么来称取NaCl的质量呢?

  [学生]托盘天*

  [板书] 2称量

  [讲述]对,因此第2步就应是用托盘天*称取NaCl11.7g

  [讲述]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会了它的使用,今天我请一位同学来称量一下,看看同学们对托盘天*的使用是否掌握。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称量(在同学称量时老师边说托盘天*的使用注意事项)大家再想想,如果溶质是液体,它用什么来量取?

  [学生]量筒。

  [讲述]对,如果所取的溶质为液体时我们应用量筒来量取。称量好之后,我们将它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大家注意一下,因为我们今天所配制的溶液为500ml,所以所加水不能超过500ml

  [板书] 3溶解

  [演示]溶解过程

  [设问]溶质溶解后能否马上转入容量瓶中呢?

  [讲述]是的,不能。因为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容量瓶上标有温度,为了避免溶质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应待恢复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

  [板书] 4转移

  [讲述]把小烧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时应注意,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了避免溶液洒出,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至容量瓶中

  [设问]大家再想一想,现在这个烧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处理?

  [讲述]目的是为保证溶质尽可能的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我们应用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小烧杯2——3次。将洗涤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板书] 5洗涤(目的是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

  [讲述]当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距刻度线1——2CM处应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应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线,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板书] 6定容(目的是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

  [演示]定容

  [设问]定容时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能否用胶头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讲述]不能,因为此时溶液中溶剂便多,溶液浓度低于所要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所以,定容失败了,只好重来。在定容时还要注意凹液面下缘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切忌俯视或仰视。

  [演示]定容完后,应把容量瓶瓶塞塞上,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反转,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一过程叫摇匀

  [板书] 7摇匀

  [演示]最后,我们将已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板书] 8贴标签

  [设问]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讲述]俯视刻度偏小浓度偏大

  仰视刻度偏大浓度偏小

  [讲述]配制完溶液后,我们再回到课前我给大家所提出的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它是用单位体积溶液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例如,上述实验所配制的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也就是说,1L这样的溶液里含有0.4molNaCl,所以溶液的组成可表示为0.4mol/l。像这样,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表示,常用的单位为由定义可知,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讲述]大家注意一下,这里分母上是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分子上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摩尔质量。为了巩固一下概念,我们来做道练*题。

  [小黑板]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__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_______mol/l

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第二课时: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供练*用的胶片

  [引言]我们在初中时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可以构成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这说明,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么,联系他们的桥梁是什么呢?科学上,我们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欲想知道究竟,请认真学好本章内容。

  [板书]第三章物质的量

  [过渡]什么是物质的量呢?它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认识的对象。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讲解]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其符号为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不能分开。长度、温度的单位分别是米和开尔文,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符号mol,简称摩。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讲解]课本上列出了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供大家参考。

  [稍顿]既然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的,那么,物质的量的1个单位即1mol表示的数目是多少呢?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书上有关内容,并得出结论。

  [板书]2.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3.1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mol-1。

  [讲解]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对6.02×1023这个数据的得出,有着很大的贡献,用其名字来表示该常数,以示纪念。

  [投影练*]填空

  1.1mol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

  2.2mol氢分子含个氢原子。

  3.1molSO是个硫酸根离子。

  [讲解]物质的量只限制了所含粒子个数的多少,并没限制粒子种类,所以,使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

  [投影练*]

  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1mol氢×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B.1molCO2√

  C.1mol小米×小米不是微观粒子

  [评价上题,得出结论]

  [板书]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投影]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1.1.204×1024个H,合多少mol?

  2.5mol的O2中有多少个氧气分子?

  3.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粒子总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三者的关系为:

  [板书]5.

  [讲解]摩尔是一个巨大数量粒子集合体,可以有0.5molO2,0.01molH2SO4等,而分子、原子等,就不能说0.5个或0.01个。

  [投影练*]

  1.0.5mo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

  2.2mol水中含有个水分子,个氢原子。

  3.1molH2SO4中含有个H2SO4分子,个硫酸根离子。

  4.1mol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5.1个水分子中有个电子,1molH2O中呢?

  [小结]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单位为摩尔,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板书设计]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3.1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位为mol-1。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的种类。

  [教学说明]物质的量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师应按教学内容的要求,深入浅出地讲清物质的量的概念,不要希望一节课就能解决概念的全部问题,也不要认为讲明白了学生就应该会了。实际上,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或计算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只有在本章教学和后续的各章教学中,帮助学生反复理解概念、运用概念,不断地纠正出现的错误,才能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较灵活地运用这一概念。

  ★第二课时

  [教学用具]投影仪、胶片、一杯水

  [复*提问]1.1mol物质所含粒子的个数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来的?

  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总个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引入]教师取一杯水,对同学说:

  “老师这儿有一杯水,老师想知道这杯水里有多少个水分子,现在让你们来数,能数得清吗?”

  回忆初中有关水分子的知识:

  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清。

  很显然,靠我们在座的大家一个一个来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是完不成任务的。那么,能否有其他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只要称一下这杯水的质量,就可以很轻易地知道!

  连接水分子这种粒子与水的质量之间的桥梁,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物质的量。

  “下面,就让我们来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推导并板书]

  [板书]

  微观一个C原子一个O原子一个Fe原子

  ↓扩大6.02×1023↓扩大6.02×102↓扩大6.02×1023

  1molC原子1molO原子1molFe原子

  ↓↓↓

  质量0.012kg=12gxgyg

  相对原子质量121656

  [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若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学生计算]得出x=16y=56

  [问]要是1molNa原子或1molH原子的质量呢?

  [学生讨论,得出

  结论]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

  [设问]那么,对于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1mol的质量是多少呢?离子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因为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就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对于离子来讲,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1mol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离子的式量。

  [板书]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物质的原子(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投影练*]

  1molH2O的质量是g

  1molNaCl的质量是g

  1molNa+的质量是g

  1molS的质量是g

  [讲解]由以上我们的分析讨论可知,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我们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说,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

  [板书]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单位:g·mol-1或kg·mol-1

  表达式:M=

  [讲解]依据此式,我们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构成物质的粒子集体联系起来。

  [投影练*]1.Na的摩尔质量

  2.NaCl的摩尔质量

  3.SO的摩尔质量

  (注意单位)

  [教师]下面,让我们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进行计算。

  [投影]例1.24.5克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分析]由式子M=可得n=,我们可以通过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出M(H2SO4)=98g·

  mol-1,题中给出了H2SO4的质量m(H2SO4)=24.5g

  解: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摩尔质量为98g·mol-1。

  n(H2SO4)==0.25mol

  答: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5mol。

  [练*]1.1.5molH2SO4的质量是,其中含有molO,molH,其质量分别为和。

  2.0.01mol某物质的质量为1.08g,此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例2.71gNa2SO4中含有Na+和S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分析]因Na2SO4是由Na+和SO构成的,1molNa2SO4中含2molNa+和1molSO,只要我们知道了Na2SO4的物质的量,即可求出n(Na+)和n(SO)。

  解: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摩尔质量为142g·mol-1。

  n(Na2SO4)==0.5mol

  则Na+的物质的量为1mol,SO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思考]

  [教师拿起一上课时的那杯水]问:已知,我手里拿的这杯水的质量是54克,大家能算出里面所含的水分子的个数吗?

  [n(H2O)==0.3mol

  N(H2O)=nNA=3×6.02×1023=1.806×1024个]

  [小结]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数目虽然相同,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相同,以g为单位时,其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微观1个C1个O1个Fe

  ↓扩大6.02×1023倍↓扩大6.02×1023倍↓扩大6.02×1023倍

  1molC1molO1molFe

  质量0.012kg=12gxy

  相对原子质量121656

  因为元素原子的质量比=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比

  所以x=16y=56

  [结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的(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

  单位:g·mol-1kg·mol-1

  表达式:M=m/n

  [教学说明]此课时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有关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关系的推导。这往往是由于初中学*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不甚明了所致。因此,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先复*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另外,有关摩尔质量的单位也是学生容易忽略的。

  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教学目标

  1.在学生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通过气体摩尔体积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用具

  投影仪。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第二课时: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通过上一节课的学*,我们知道,1mol任何物质的粒子个数都相等,约为6.02×1023个,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那么,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即摩尔体积)又该如何确定呢?

  [教师]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我们都可以用摩尔质量做桥梁把它计算出来。若想要通过质量求体积,还须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

  [学生]还需知道物质的密度!

  [教师]请写出质量(m)体积(V)密度(ρ)三者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来填写下表。

  注:质量与体积栏内的数值由学生填写。

  [投影]温度0°C、压强101kPa请同学们根据计算结果,并参照课本上的1mol几种物质的体积示意图,分析物质存在的状态跟体积的关系。

  [学生讨论]

  [结论]1.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的物质,体积不同。

  2.在相同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3.同样是1mol的物质,气体和固体的体积相差很大。

  [指导学生参看课本上1mol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插图和有关数据,来体会1mol同样物质,当状态不同时,其体积的差异]

  [教师]请大家参考课本内容和自己计算所得数据,分析和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微观因素?

  2.当粒子数一定时,固、液、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3.为什么相同外界条件下,1mol固、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不同,而1mol气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基本相同?

  4.为什么比较一定量气体的体积,要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学生活动,回答]

  [老师总结]1.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粒子数的多少、粒子本身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三个因素。

  2.当粒子数一定时,固、液态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本身的大小,而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

  3.在固态和液态中,粒子本身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体积的不同,而不同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有着*似相同的体积。

  4.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

  [讲述]对于气体来说,我们用得更多的是气体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且外界条件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体积,这给我们测定气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为此,我们专门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也是我们本节课所学的重点。

  [板书]一、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讲解]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符号为Vm,表达式为Vm=。

  [板书]符号:Vm

  表达式:Vm=

  单位:L·mol-1

  [讲解并板书]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或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约是22.4L)

  [讲解]1.为了研究的方便,科学上把温度为0°C、压强为101kPa规定为标准状态,用S·T·P表示。

  2.气体摩尔体积仅仅是针对气体而言。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只与气体的分子数目有关,而与气体分子的种类无关。

  [投影练*]判断正误

  1.标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物质应是气体)

  2.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未指明条件——标况)

  3.标况下,1molO2和N2混合气(任意比)的体积约为22.4L。(√,气体体积与分子种类无关)

  4.22.4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5.任何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只在标况下)

  6.只有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L。(×,不一定)

  思考:同温同压下,如果气体的体积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否也相同呢?所含的分子数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因为气体分子间的*均距离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改变,各种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均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的分子个数也相等。这一结论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发现的,并被许多的科学实验所证实,成为定律,叫阿伏加德罗定律。

  [板书]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讲解]由上述定律我们可以推出如下推论:

  [板书]同温同压下:

  [小结]影响物质的体积的因素有多种,对于气体,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含有相同的体积。为此,引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约为22.4L·

  mol-1。只要同学们正确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涵义,就很容易做气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相互换算。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表达式:Vm=

  单位:L·mol-1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1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教学说明]本课题立足于师生共同探究和讨论,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很好地理解了气体摩尔体积,但在课下对有关条件特别容易忽略。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注重强调外界条件对气体的影响。

  ★第二课时

  [复*练*]

  [投影]1.在标准状况下,2molCO2的体积是多少?44.8LH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它们所含的分子数是否相同?

  2.在标准状况下,若两种气体所占体积不同,其原因是()

  A.气体性质不同B.气体分子的大小不同

  C.气体分子间*均距离不同D.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

  [引言]在以前的学*中,我们知道了物质的量与质量及粒子个数的关系,上节课我们又学了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大家能否找出这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呢?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并最后归纳]

  [讲解]我们知道物质的量是联系质量和粒子集体的桥梁,也是与气体的体积密切相关的物理理,以此为中心,我们可得出以下关系:

  [板书]

  [讲解]根据我们上节课讲过的内容,大家想想在m与V,M与Vm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大家讨论]

  [结论]Vm·ρ=MVρ=m

  [把上列关系补充在上面所写的关系网中]

  [过渡]下面我们就在熟悉以上各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学*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板书]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投影]例1.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要知道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必须用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这需要气体的物质的量做桥梁。根据我们上面对各量关系的讨论,可进行如下计算:

  解:n(CO2)==0.05mol

  因为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1

  所以0.05mol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CO2)=n(CO2)Vm=0.05mol×22.4L·mol-1=1.12L

  答:在标准状况下,2.2gCO2的体积为1.12L。

  例2.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克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学生先思考并计算,教师巡看,然后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分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因此,要求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首先应计算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据M=ρVm可以求出:据M=也可以求出结果。

  [解法一]解:在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密度为:

  ρ==2.86g·L-1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1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ρVm=2.86g·L-1×22.4L·mol-1=64g·mol-1

  即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解法二]解: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0.03mol

  摩尔质量为:

  M===64g·mol-1

  即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答: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请大家下去以后考虑该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

  [投影]

  [补充思考]现有3.4gH2S和0.1molHBr气体。

  (1)不同条件下,哪个分子数较多?

  (2)相同条件下,哪个该用较大的容器装?

  (3)不同条件下,哪个质量大?大多少?

  (4)哪个所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多?多多少?

  (5)其中含S和Br各多少克?

  [解答](1)条件不同时,例如改变压强或温度,只能改变气体的体积,改变不了分子的数目,因为两者均为0.1mol,所以两者分子数目相等。

  (2)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体积相同,所以应用一样的容器装。

  (3)不同条件下,只改变聚集状态不改变其质量。0.1molHBr的质量=0.1mol×81g·mol-1=8.1g,比H2S多4.7克。

  (4)H2S含的H比HBr多0.1mol。

  (5)S为3.2g,Br为8g。

  [小结]有关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必须熟悉各量之间的关系,对气体进行的计算,尤其要注意外界条件,对于同一个问题,可通过不同途径进行解决。

  [板书设计]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教学说明]涉及物质的量的计算,概念较多,而概念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解题的质量,所以,采取边学边练*、边比较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

  ★第二课时

  [复*巩固]

  [投影]1.已知某1LH2SO4溶液中含有250mL浓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

  2.已知每100克H2SO4溶液中含有37克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

  [设问]那么,要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必须从哪方面着手呢?

  [结论]必须设法找出溶液的体积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教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做如下练*。

  [投影]3.将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物质溶解于水,得到体积为V的溶液,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引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与质量分数的区别,本节课我们来学*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联系及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投影]例1.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为1.28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从上节课的知识我们知道,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都可用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因此,二者之间必定可以通过一定的关系进行换算。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分析可知,要算出物质的量浓度,必须设法找出所取溶液的体积及其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由于浓度是与所取溶液的多少无关的物理量,所以,我们既可取一定质量的溶液来计算,也可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来计算,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解法一:

  取100g溶液来计算

  m(H2SO4)=100g×37%=37g

  n(H2SO4)==0.37mol

  V(液)==78.12mL=0.078L

  c(H2SO4)==4.8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8mol·L-1。

  解法二:

  取1L溶液来计算

  V(液)=1L

  m(H2SO4)=V[H2SO4(aq)]·ρ·w=1000mL×1.28g·cm-3×37%=473.6g

  n(H2SO4)==4.8mol

  c(H2SO4)==4.8mol·L-1

  答:37%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8mol·L-1。

  [思考题]对于溶质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的某溶质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式为:()。

  [同学们思考后]

  [板书]c=

  [练*]市售浓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市售浓H2SO4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c==18.4mol·L-1)

  [设问过渡]如果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及溶液的密度ρ,又怎样求其质量分数呢?

  [同学们对上式推导后得出]

  [板书]w=

  [投影]例2.已知75mL2mol·L-1NaOH溶液的质量为80克,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在已知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还须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依题意,

  我们可进行如下计算:

  解:75mL2mol·L-1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n=c(NaOH)·V[NaOH·(aq)]=2mol·L-1×0.075L=0.15mol

  m(NaOH)=n(NaOH)·M(NaOH)=0.15mol×40g·mol-1=6g

  w(NaOH)=×100%=×100%=7.5%

  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5%。

  [教师]根据以上的计算,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各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学生们完成上述关系后]

  [过渡]在实际生产中,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溶液,还往往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如喷洒农药时,须把市售农药稀释到一定浓度才能施用,实验室所用一定浓度的稀H2SO4也均由浓H2SO4稀释而来,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板书]三、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设问]溶液在稀释前后,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学过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稀释时所遵循的规则来分析稀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遵循的规律。

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必修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化学知识,而《物质的量》这一节的学*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通过练*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养成学*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摩尔的概念及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间的转化。

  二、教学方法分析

  (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强调指出学*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 教学程序

  [课前检测]:(1)1个H2O中含___个H,___个O,___个原子。

  (2)105个H2SO4中含___个H,___个S,___个O,___个原

  (3)1个C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4)1个NH3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帮助学生回忆微粒间的转换关系,为从"个 --> 摩尔"的转化做好铺垫)

  [导入]:

  (1)由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大米的单位(粒)和实际生活中并不使用粒的矛盾为后来引出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小和多提供思考模式。

  (2)通过反应方程式:C + O2 === CO2 引导学生讨论:反应实质是什么?(微粒间的反应);实际中是采用称取质量的方法进行反应,质量如何体现反应的实质?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1.993X10-23g , 计算12g碳含多少个碳原子?(约6.02X1023个碳原子)

  [小结]:用所学的知识表达反应实质是很麻烦的,必须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新课讲解]: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投影]:1971年第14次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七个基本物理量:

  [思考]:既然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为什么单位不是“个”,而是"摩尔",两者有何关系?

  [举例并讨论]: 一盒粉笔 ---- 50支粉笔

  一打羽毛球 ---- 12支羽毛球

  一箱啤酒 ---- 24瓶啤酒

  一摩尔微粒 ---- ?个微粒

  (通过联系生活中小和多的统一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摩尔的概念,并由此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讲解]: 一摩尔微粒----NA个微粒

  阿伏加德罗常数(NA):12g C-12(含六个质子六个中子的碳原子)所含碳原子个数,约等于6.02X1023mol-1。(在导入中,学生已通过计算得到此数据)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简称:摩 符号表示:mol

  每摩尔物质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投影练*1]:1mol碳原子含有_______个碳原子

  1mol铁原子含有_______个铁原子

  1mol氧气含有________个氧分子

  1mol硫酸含有________个硫酸分子(基本概念的理解

  [归纳小结]:学*物质的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1)物质的量--物理量,摩尔--单位;

  (2) 研究对象--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或特定组合)

  (3)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名称:

  [例]: 两种方法:

  文字表达--碳原子,硫酸分子,氧气分子,氢氧根离子

  符号表达-- C , H2SO4 , O2 , OH—

  [投影练*2]: 根据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判断正误:

  1.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摩尔是单位)

  2.1mol氢,1mol原子氧 。(物质的量研究对象是微粒)

  3.阿伏加德罗常数无单位。

  4.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强调学*基本概念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结]:再次对所介绍概念进行复*与强调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重视与理解。

  [投影练*3]:1.1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水分子

  2.0.5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

  3.4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

  4.1.204X1024个水分子是_______摩尔水分子

  (不再是简单的1mol微粒,稍加深难度)

  [投影练*4]: 1、1mol氧气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氧分子,含有____个氧原子,___摩尔氧原子。(O2 ~2O)

  2、0.5mol水分子中含有___摩H2O,___摩H,___摩O___个H2O,___个H,___个O(H2O ~ 2H ~ O)

  3、0.1mol Na2SO4中含有___mol Na+, ___mol SO42-

  4、1mol C含有___mol质子,3.5mol C 含有___mol质子 ( 1个C~ 6个质子)

  5、1mol Na+ 含有___mol电子, 10mol Na+ 含有___个电子(1个Na+ ~ 10个电子)

  (提高难度,让学生通过练*自己总结出由已知微粒的物质的量到与之相关联的微粒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小结]: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换:物质的量 微粒数 NA

  [随堂检测]:

  A、1mol HCl 含____个HCl 分子,1.806X1024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考查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B、0.5mol H2SO4 含有____mol H , ____mol S, ____mol O, 共_____mol原子。(考查由物质的量向所含原子数的运算方法)

  C、3.01X1023个Cl— 的物质的量是___mol,含___个电子,含____mol电子,含_____个质子,含______mol 质子。

  (考查给出离子的微粒个数,如何算出离子及所含质子、电子的物质的量)

  [讨论]:1摩尔的任何物质的质量是多少?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间的关系)

  五、板书

  1、定义: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 单位:摩尔--简称:摩 符号表示:mol

  (1) 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2) 阿伏加德罗常数(NA):12g C-12所含碳原子数 NA =6.02X1023 mol-1

  3、注意:

  (1)物质的量是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

  (2)研究对象: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

  团或特定组合)。

  (3)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名称。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2)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质的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1

  摩尔虽然和千克、米一样也是一个单位,但学生却感到无法建立起它和“物质的量”的联系。有的学生反映物质的量不就是物质的质量或者数量吗?质量和数量不都有各自的单位吗?何必再来一个摩尔。学生问题不少,使教学内容难以推进。回头想来几乎每界高一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很煎熬。仔细一想,并不是学生笨,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物质的量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

  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从以上诸多的“知道”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感受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由此看来初中课标对微粒观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如“1个CO2含1个C原子,1molCO2含1个C原子”,可见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举例子。我常用的一个例子是一箱啤酒装12瓶啤酒,两箱啤酒共有24瓶啤酒,x箱啤酒共有12瓶啤酒。1mol微观粒子就像一箱啤酒是一个集体,只不过一箱啤酒的个体是12个,而1mol微观粒子个体是6.02×1023个。当学生感到概念模糊时,不要直接想微观粒子的情况,而是想想啤酒的集体“箱”和个体“瓶”的关系。

  好在“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而提高难度。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是行之有效的。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3

  “物质的量”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是高一化学的重难点,贯穿着整个高中化学学*的始终,作为一个工具,“物质的量”是连接微观和宏观、定性和定量的桥梁,新教材把它放在高一化学开始,当学生带着兴奋、好奇、期待、畏惧等诸多复杂情绪踏入高中化学世界时,他们的第一个较量对手就是“物质的量”,这一回合较量的成败对他们树立整个高中化学学*信心至关重要。

  “物质的量”的教学,从往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今年我对“物质的量”一节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3、学会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二、教学效果总结

  1、教学目标中的(1)中涉及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关系不能理顺;

  2、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计算十分困难;

  3、用“摩尔”来计数离子、电子尤其困难。

  4、初学“摩尔”时的困难挫伤了学生学*化学的积极性,在期中考后的调查中,约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感到化学学*困难,成为高一学生在化学上的首个拦路虎之一,而且在后面的学*中,学生一遇到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相当一部分同学视之为难题。

  三、学情分析

  1、了解学情。

  为什么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这么困难?为什么一接触到电子、离子的计算学生都傻了眼?学*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下面来分析高一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由于“摩尔”计量的对象是微粒,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知道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

  所以在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学*中,要求学生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学生无法建构化学反应与物质得失电子的关系,当题目要求计数微粒的电子数时,学生更一头雾水,再结合摩尔的计算,太困难了。因此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摩尔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之一,另外,初中化学计算的单一性也是是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失败的更直接的客观原因,初中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质量的计算。”由于中考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求是低的,所以即使是学*成绩很差的后进生通过大量的机械的训练也能对这类简单的计算熟练掌握,同时也形成思维定势,养成思维依赖。当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要求计算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物质的微粒数这些物理量时,很多学生往往先求质量,再通过公式转化为各个物理量,把非常简单的计算过程变成繁琐无比。综上所述,我认为,初中课标对微粒及计算的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2、了解教材。鲁教版必修一化学教材中关于“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运用编排如下:在“物质的量”一节的结尾部分“物质的量浓度”的内容后面,有一句话:学*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例如,2H2+O2=2H2O可以理解为2molH2与1molO2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接着安排了用一个交流研讨题。显然,鲁教版的思路是“建立方法”,利用研讨题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的计算体系。但是教材中没有相应的标题来突出这部分计算的重要性,没有例题供学生自学,教参中也没有安排相应的课时,以至我们往往用很短的时间来处理这部分内容,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是失败的,最后还必修补充讲解。

  四、教学策略

  在高一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下,如何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体系呢?我提出如下建议:

  (1)开学初至少安排几节初高中衔接课。最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之一包括:按原子序数的顺序背诵1至18号元素,会画1至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会懂得一些典型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在衔接课里打破初中单一的计算体系,让学生学*各种计算技巧,比如守恒法、量差法等,提高计算能力。

  (2)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在初中是不做要求的。那么,在高一教授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时必须把它做为一个新的知识点,用几个实例建立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含义,当学生感受到“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时,较容易建构“1摩尔碳和1摩尔氧气生成1摩尔二氧化碳”的认识。

  (3)教授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至少用两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循序渐进地建构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新的计算体系,在计算中要求学生分别以“质量”为核心和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进行对比,让学生体验到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带来的便捷感、舒适感和成就感。

  反思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它贯穿始终,在每一个环节中老师都应进行反思。新课程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较高,这就需要老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堂课。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4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初学时会将“物质的量”与“物质量”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可以类比学生学过的一些物理量,如质量、时间、长度、温度、电流强度等,这样学生就可真正体会“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设计实验:如何用普通天*测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也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然后进一步假设,如果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粒的大米能满足全球 60 亿人吃多久?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深刻体会到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

  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我是按以下程序进行教学的:

  (1)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给出物质的量的符号

  (2) 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 介绍摩尔的基准,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 讨论使用摩尔的注意点

  (5) 讨论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6) 例题分析

  (7) *题巩固

  (8)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在进行摩尔质量的教学时,先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道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质量比为 16:12 ,然后同时扩大 NA 倍,比值还保持不变,而 1 摩尔碳原子质量为 12 克,所以 1 摩尔氧原子质量为 16 克,可以进行推广, 1 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当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这样摩尔质量的理解便顺理成章。在进行物质的量计算教学时,以两个关系式为抓手:

  N=n · NA

  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带单位运算,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5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定量实验,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思考去体会,归纳总结出每个实验步骤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并能做初步的误差分析。

  在进行本节内容教学时,通过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考虑到内容的难度和定量实验的.特征,通过类比学生初中学过的质量分数的配制作为一个知识迁移。同时实验中要确定量以及计量数的关系,并对定量和定性进行不同层次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辅助以实验能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解决教学难点,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加以讨论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教学中尽量发挥本学科的特点。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6

  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是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化学枯燥、难学,虽花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对学*缺乏自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过程变为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本节课是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学*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并为以后的学*打下一定的`基础。鉴于这节课的课标,我在这节课采用了并进式教学,对物质的量浓度边讲边做配制试验,让学生在试验讲解后就进行实际的操作。对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等方法,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避免过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失去表达的机会,应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7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着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高中化学的开始。

  1.“物质的量”教学难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学*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西方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西方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

  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2.“物质的量”学*难点及其发展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过程中,学生的学*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

  3.“物质的量”的教学建议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控制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负担,增加学*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4.新课程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课时1:物质的量

  师生探究1: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粒为单位存在的米与以袋装为单位的商品关系探究微小物件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呈现,解决微小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表征方法——引入集合体概念。

  师生探究2: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疑问。

  师生探究3: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巩固三个概念及相互转化的简单计算。

  课时2:“物质的量”的巩固与“摩尔质量”

  问题解决: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及应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量间的相互转化;不同层级微粒数的简单换算。

  师生探究1: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微粒的个数、质量是否相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巩固物质微粒数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相互简单计算。

  师生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3)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优选【5】篇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1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着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高中化学的开始。

  1.“物质的量”教学难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学*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西方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西方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

  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2.“物质的量”学*难点及其发展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过程中,学生的学*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

  3.“物质的量”的教学建议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控制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负担,增加学*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4.新课程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课时1:物质的量

  师生探究1: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粒为单位存在的米与以袋装为单位的商品关系探究微小物件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呈现,解决微小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表征方法——引入集合体概念。

  师生探究2: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疑问。

  师生探究3: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巩固三个概念及相互转化的简单计算。

  课时2:“物质的量”的巩固与“摩尔质量”

  问题解决: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及应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量间的相互转化;不同层级微粒数的简单换算。

  师生探究1: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微粒的个数、质量是否相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巩固物质微粒数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相互简单计算。

  师生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2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个定量实验,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思考去体会,归纳总结出每个实验步骤过程中的注意问题,并能做初步的误差分析。

  在进行本节内容教学时,通过分析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考虑到内容的难度和定量实验的.特征,通过类比学生初中学过的质量分数的配制作为一个知识迁移。同时实验中要确定量以及计量数的关系,并对定量和定性进行不同层次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辅助以实验能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解决教学难点,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加以讨论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教学中尽量发挥本学科的特点。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3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很多学生初学时会将“物质的量”与“物质量”混为一谈,在教学中可以类比学生学过的一些物理量,如质量、时间、长度、温度、电流强度等,这样学生就可真正体会“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设计实验:如何用普通天*测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也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然后进一步假设,如果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粒的大米能满足全球 60 亿人吃多久?学生通过计算可以深刻体会到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

  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我是按以下程序进行教学的:

  (1) 介绍物质的量的概念,给出物质的量的符号

  (2) 介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3) 介绍摩尔的基准,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 讨论使用摩尔的注意点

  (5) 讨论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6) 例题分析

  (7) *题巩固

  (8)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在进行摩尔质量的教学时,先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道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质量比为 16:12 ,然后同时扩大 NA 倍,比值还保持不变,而 1 摩尔碳原子质量为 12 克,所以 1 摩尔氧原子质量为 16 克,可以进行推广, 1 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当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这样摩尔质量的理解便顺理成章。在进行物质的量计算教学时,以两个关系式为抓手:

  N=n · NA

  在解题过程中强调带单位运算,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4

  “物质的量”作为基本物理量,是高中化学必须学*的概念,“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高中化学定量研究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历次教材改版中,“物质的量”在教材的呈现顺序几经变化:有的版本考虑到它的基础性安排在第一章,有的版本考虑到学*难度,在第一章安排了物质性质再过度到“物质的量”学*而安排在第二章。在新课程下,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鲁科版,都安排在化学必修1教材的第一部分“认识化学科学”中,成为学生学*物质性质前最先接触的重要概念。其中,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苏教版安排在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鲁科版安排在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编着者在新课标框架内对“物质的量”的处理大致相当,即把“物质的量”概念作为引领学生学*高中化学的开始。

  1.“物质的量”教学难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普遍感到“物质的量”难教、难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学*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质的量”实质上是用集合体的形式来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在汉语系统里,描述物质多少时有着丰富的量词:个、双、打、堆、捆等,针对不同的物质使用不同的量词在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已根深蒂固。而西方表述上则没有这些量词,只用单复数即可,“物质的量”作为不同微粒的共同表征也在情理之中。西方文化中对集合体的概念是单一明确的,而在汉文化中则是混乱而不明确的。“物质的量”来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翻译成汉语“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难以融入学生已有的词语系统中,以至于不少学生理解为“原子的量”或“分子的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思维是以语言进行的,有着怎样的语言系统就会有相应的思维方式。用汉语系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源于西方语言系统的“物质的量”是学生学*的最大障碍,从微粒个数到微粒的集合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困难。相对而言,我们已有的数目和量词等概念对学*“物质的量”是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可回避地对两者进行对比,实际上效果并不佳,存在着越说越糊涂的现象。“物质的量”、“摩”等词本身缺乏汉语的亲切感,外来词难以融入已有的词汇中,导致两者的关系容易混淆。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为物理量,比如,求摩,某物质的摩是多少,摩尔数等词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

  其二,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初中科学对微观结构要求的降低和大量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导致当前高一学生微观想象力的弱化,物质组成的层级不清,各种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不清,“物质的量”到底是微观还是宏观搞不清。教材对概念表述也比较模糊。如苏教版这样阐述:“由于化学变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间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然后说到:“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质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阐述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它不像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那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可比性,学生难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物质的量”概念缺乏实验基础,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实验”能力。其他化学原理、化学概念往往都有实验基础,比如,化学*衡、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来佐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

  2.“物质的量”学*难点及其发展

  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过程中,学生的学*难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概念的相对集中造成学生学*困难。科学概念是从科学探究结果中形成的形而上的抽象认识,一直是学生学*的难点。“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相对地呈现在开始系统学*化学的学生面前,其学*难度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如前所析原因,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到这块知识难学。

  其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性工具,学*成效表现在各种量的相互转换上。学*困难的表现之一就是这种转换不熟练,容易混淆。比如,阿氏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与22.4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在计算中,学生容易回到用质量作为中心物理量的老路上去,主动运用“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能力不足。这与学生未能全面掌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法则有关,沿用初中建立起来的计算系统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这种沿用阻碍了新计算系统的建立。

  第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由于浙江省初中科学是以知识综合性进行编排,化学体系相对欠缺,学生对化学微粒的认识深度不够。比如,水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含有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延伸到各种微粒间的“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转换困难。

  然而,从已有的教学经验来看,“物质的量”随着化学学*的深入,学生理解、应用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到了高一第二个学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应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与表述。由此可见,“物质的量”的学*掌握过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应用过程,一个有情境有需要的应用过程。“物质的量”给学生带来的学*困难是暂时性的,随着化学学*的深入与应用“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将不再把“物质的量”当障碍。

  3.“物质的量”的教学建议

  在传统教材及其教学中,“物质的量”往往花费较多的课时数,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概念。实践结果表明,尽管花了较多的教学用时,这些学*困难仍然存在。在新教材体系中,“物质的量”安排的课时数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缩减,如何实现较短的教学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从产生学*困难的根源和对学生学*要求两方面探讨。

  新课标必修部分对“物质的量”的要求是:“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化学的重要作用。”其教学基本要求是:“认识物质的量,并能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物质质量及微粒数的简单计算。”发展要求是:“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用有限的教学课时达成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用最少的时间突破这些概念理解中的困难期。不必过多纠缠于概念的剖析而重在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物质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相互换算中逐渐得到强化。不必过多纠缠概念是否吃透讲透而重在应用中领会。“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缺乏应用的任务驱动,学*困难的解决是低效的。

  其次,教学中不宜用“堆”、“捆”等量词作为类比,而宜直接引入“集合体”,以免强化量词产生负迁移效应。不宜前后概念过多联系而重在删繁就简,突出主题,构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概念衍生关系,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体系即可。重视几个相互关系式,而不必推广到诸如传统教学中必讲的阿氏定律及其推论等,控制教学难度与深度,降低学*负担,增加学*信心。

  第三,“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应用难度。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强化“物质的量”的应用,引领学生逐步摆脱初中以质量为基础的计算体系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

  4.新课程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课时1:物质的量

  师生探究1: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粒为单位存在的米与以袋装为单位的商品关系探究微小物件往往以集合体的形式呈现,解决微小物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表征方法——引入集合体概念。

  师生探究2:探究1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引领学生体验任何宏观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微观粒子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意识,产生如何表述巨大数量微粒的学*疑问。

  师生探究3:化学反应间微粒数量定量研究中如何实现微粒个数与宏观质量、体积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得出采用集合体来研究,为引入“物质的量”概念做好铺垫。

  教师讲授:开门见山地简要给出“物质的量”、“摩”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物理量及单位,国际规定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及*似值,得出微粒数量与“物质的量”相互转化的计算式。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巩固三个概念及相互转化的简单计算。

  课时2:“物质的量”的巩固与“摩尔质量”

  问题解决: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及应用;“物质的量”与微粒数量间的相互转化;不同层级微粒数的简单换算。

  师生探究1: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微粒的个数、质量是否相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巩固物质微粒数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相互简单计算。

  师生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与参加反应的微粒数、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教师讲授:如何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例题示演。

  问题解决:给出练*题,模仿、巩固简单的方程式计算。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5

  摩尔虽然和千克、米一样也是一个单位,但学生却感到无法建立起它和“物质的量”的联系。有的学生反映物质的量不就是物质的质量或者数量吗?质量和数量不都有各自的单位吗?何必再来一个摩尔。学生问题不少,使教学内容难以推进。回头想来几乎每界高一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很煎熬。仔细一想,并不是学生笨,初中“微粒观”的过低要求是导致物质的量计算失败的客观原因。

  初中化学课标对微粒观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知道”是教学中最低层次的要求,从以上诸多的“知道”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对初中学生“微粒观”的要求仅仅是能感受微粒的客观存在的直观的层面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要求会看,不要求会画,1至18号元素不要求背诵。对于电子,初中学生仅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关系密切”。由此看来初中课标对微粒观要求是偏低的,它导致初高中教材的脱节。

  作业中的典型问题如“1个CO2含1个C原子, 1molCO2含1个C原子”,可见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物质的量的定义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高一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不能满足从宏观到微观之间的相互过渡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我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举例子。我常用的一个例子是一箱啤酒装12瓶啤酒,两箱啤酒共有24瓶啤酒,x箱啤酒共有12x瓶啤酒。1mol微观粒子就像一箱啤酒是一个集体,只不过一箱啤酒的个体是12个,而1mol微观粒子个体是6.02×1023个。当学生感到概念模糊时,不要直接想微观粒子的情况,而是想想啤酒的集体“箱”和个体“瓶”的关系。

  好在“物质的量”不同于其他化学概念或原理,没有讲透会产生“夹生饭”现象,“物质的量”及其衍生概念学生会在应用中逐渐深化,“物质的量”的应用需要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宜一蹴而就而重在逐渐形成,不搞一步到位,讲究细水长流,在应用中强化,随着教学深入而逐渐加深而提高难度。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4)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 (菁华3篇)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1

  好不容易结束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和《化学方程式》的新课教学,总体感觉好难,好累!老师累,学生也累!这些既抽象又容易混淆的知识让学生的大脑象灌了糨糊一样的理不清头绪!

  不过,虽然离期末已经很*了,虽然剩下的时间有点紧张,但从现在的新课来看,前面花大量的时间来学*和梳理这些微观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事实证明,也是很有效的。因为现在上新课时,提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术语,班上大部分同学不需要老师的任何提示就可以自己动手去写,这充分说明夯实了基础,学生不仅会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且能长期保持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所以,不要为了赶进度不顾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抢着上新课!

  在学*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知识的过程中,我一直注重知识的落实。无论是新课还是作业,我都引导学生按照知识的系统性进行学*,让学生反复的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多次反复的练*,学生温故而知新,进而掌握了这些微观而抽象的知识!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2

  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4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本单元内容,从微观的世界介绍了世间万物的构成,是学*化学的基础。本单元没有试验,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中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等内容非常的抽象,对于初三的学生难于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很多,难点也很多,是学生两个月来的第一块硬骨头,其中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相关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的计算。如果这单元的内容不被掌握,整个初中化学没法学,中考没法考。*一个月的时间中,在期中考试之前,终于结束了这部分的内容,以下是我对本单元教学中,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作业安排和*题讲评中一些问题的反思。

  课时一、原子的构成

  本课时内容分为两部分: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分为两节课教学。

  第一部分原子的构成,这部分内容与初二物理中学*过的内容有些重复,物理中说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因为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整体不带电。本节课的重点是: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2、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无难点。我的设计:从学生已知的知识点入手,结合书本的两张表以及flash演示,请学生自己观察,讨论。

  首先是三种粒子的带电情况和质量情况,再补充核电荷数的概念,最后是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等式的推导。结合书本的练*,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整节课用时很短,因此我认为该部分内容不需要一整节课,可以与相对原子质量合为一课。核电荷数是一个新的概念,在读的时候读成核/电荷数,有助于学生理解。书本的两张表包含了很多的信息,充分的运用好两张表格,可以挖深出不少有用的信息。如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整体不带电的原因。《评价手册》中的题目,可以安排在课堂上完成双基要览部分。

  第二部分相对原子质量,书本对概念的介绍过详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我,事后我发现,定义部分不一定要介绍的详细,实在太抽象,说不清,只要记住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忽略不计。关键是运用,也就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为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打基础。教学过程中,借用表4-2和表4-3,学生可以自己得出等式。

  课时二、元素

  本课时内容分为三部分: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分为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介绍元素的概念。重点是物质,原子,分子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了解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内容涉及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转换,很难很抽象。其次就是考纲要求的记忆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设计之初,我做了课件,但我听了老教师一节课后,决定放弃课件,用板书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边记笔记的同时,一边理解,加深记忆。从学过的物质引入,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分析,强调组成,构成的区别。然后画图表,表达出4个名词的联系。最后让学生自己找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4种元素,运用谐音“养闺女贴”,学生感兴趣,记得牢。教学后感觉在4个名词的辨析和联系上,学生,尤其是女生,不好掌握,尽管结合着例子讲,但是从学生反应上看,还是抽象,弄不懂。我有点后悔,这部分是书本要求的重点,不能不讲,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一下子理解这么多,很难。这部分的练*也不多,考试时候不会出到具体的题目,是不是不该这么大张旗鼓的讲,浪费时间呢?

  第二课时。介绍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重点就是介绍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微观),然后就是背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部分,书本安排在这里,只要求了解一横行是一周期,一纵行是一族,介绍元素周期表现在发现七个周期,16个族,每个单元格的信息。教学的时候,我只是在课堂上把表4-3上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读了一遍,想让学生下去自己背,实际上学生回去基本上不背,应该在课堂上让他们背,然后结合练*,在课堂上完成记忆,但这又很耗时。元素符号的意义,举个H的例子,再举个Fe的例子,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书本的资料部分介绍了从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看它属于哪种元素。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因为没有介绍核外电子排布,所以内容犹如隔靴搔痒。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在第三课时结合核外电子排布,介绍了什么样的在一周期,什么样的在同一族,为什么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

  课时三、离子

  本课时内容分为两部分: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两节课完成。

  第一部分,核外电子排布。我在教研员面前开课,准备了很久,结果效果不好。本部分的重点是:1、核外电子根据能量不同分层排布。2、画原子结构示意图。3、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种类的概念。难点就是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许多学生会认为电子在核外的轨道上运动,实际上不是轨道,而是电子层。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又没有生活经验可循,只有书本图4—9。现在我觉得不需要对学生解释如何分层,说不清,就两句话: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2、能量越低的电子越往内层排。第二是画结构示意图,

  上课的时候,我先让大家画稀有气体的,然后找出规律:8电子稳定。然后是金属,非金属。后来教研员教我一手,《评价手册》双基要览第一题,在课堂上完全围绕这一题展开教学,全在里面了,以后一定要改。

  第二部分,粒子的构成,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根据之前学*的内容,了解原子为了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此时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阴阳离子的概念通过看书得出,重点是读写离子符号。另一个重点就是书本79页最下面的表,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有关原子团的内容,书本说的不清不楚,教学时,我还跳到后面,介绍五种离子,现在看来,像那样蜻蜓点水式的讲还不如不讲。《评价手册》拓展延伸的题目也非常的好,4个问题包含了所有的知识点。

  第四单元、物质购成的奥秘

  该单元非常难,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分为三部分:化学式的概念和读写,化合价的相关运用,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分为8课教学,4节新授+4节练*。

  书本写的很不好,在没有说化合价之前就把化学式的命名和读法说了。在讲化合价的时候,简单的.用一句“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带过,非常的含糊,重点放在运用上。整个教材比较乱,至少我看不懂思路。我参照了我旧教材,为学生补充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然后从共价键、离子键的角度,从根源上谈化合价。我的本意是好的,结果不大好,新教材这么写,有减负的需要,更是因为运用和概念没什么关系。这里的学生基础很差,共价键、离子键对他们来说太难理解了,以后不能这么干。看来我又犯了完美主义的错误了,人教版的教材还是能面向各个学校的学生的。

  教学过程中,我第一节课在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介绍了化学式的概念和意义后,跳过了书本上化学式的读写,介绍了化合价,结果效果很差,算是我上的最差的一节课了,还是一节公开课。整个结束后,我发现学生对命名掌握的不好,原因就是上课的时候一带而过的原因,我再次宣誓:蜻蜓点水似的讲解不能再说了。化合价是重点和难点。这个东西学生没法理解,死背化合价吧,对学生又很困难。编口诀吧,两个礼拜都有人没背下来,这些记不住,化学式和化合价之间的相互推求根本就无法完成。第二节课介绍化合价,从共价键、离子键说,时间明显不够。第三节课讲相互推求,方法比较好掌握。一说一举例,学生全懂,但是一到练*,全蒙掉了,事实上,现在学生在化学式和化合价之间的相互推求的题目中出现问题,就是不会背化合价的原因。第四节课,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半说半练,上课的时候,我觉得设计的有些仓促,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很多孩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练*就布置下来了,结果只能随大流。4节新授课我都没有给学生布置硬性的作业,这是个很大的失误,这里的学生实在不自觉,如此重要的内容以为我和他们玩了4天呢。最后一天相对分子质量的运算,我布置了书本上的练*题,让学生写在作业本上,强调作业格式的规范。第二天我做了认真的批改,还写了评语,结果发现大家写的不好,第二天我退回去一半人重写,订正。

  化合价的概念不必纠结,运用才是最重要的。说到运用,无非是化合价和化学式之间的相互求算,再者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运算。这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计算,要说难吧,真不难,小学数学水*的计算,但是其中包含的化学意义却比较难。以我的经验来看,运用的东西,需要反复的练*达到熟练,这部分类容也是接下来学*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练*的机会并不少,书本课后练*,评价书册,补充*题,加上我复印的试卷两份。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3

  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虽然在物理课的学*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

  其中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所以复*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边实例引导学生寻求科学答案,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变化的微观实质,让学生试着用分子和原子的理论解释化学变化,利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进一步深入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复*学生加深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以及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加深巩固了离子的知识,认识并理解了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学生对于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复*就变得轻松起来。

  学案总结的知识点全面,重难点突出,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通过这次复*在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5)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较多,包括六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及一个探究实验。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设计的基本策略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概念和常识。

  以航天员所带的食物种类及作用,带入新课,在感悟中思考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还为后面的学*做了充分的铺垫。在学*主要的营养物质之前,先了解学生的已知常识,再让学生学*新知,循序渐进,尽量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探究活动中,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通过探究,亲自测量了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对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事实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学*时,设计“我的健康我守护”活动,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查阅资料,认识到无机盐和维生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再利用常见食物成分表,查阅相关营养成分的主要食物来源,激发了学生守护健康,形成良好的饮食*惯的意识。

  不足之处:探究实验时,在实验室学生比较活跃,一些注意事项在班级里强调较好。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2

  1、“角色扮演”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具体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角色扮演也不是生物学中任何教学内容都能适用的:那些本已具有具体形象或生动描述的分类、形态、解剖结构的生物学内容,毋需设计角色扮演;而那些带有很强的说理性或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抽象概念,则是尝试开展“角色扮演”的最好剧本。它能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

  2、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我们要指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研究和讨论,努力引导学生争取进行角色扮演的机会,找到进行角色扮演的主题。角色扮演的进行要有必要的准备,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上即时进行,分组讨论演出。课前准备诚然能够使表演更加完美,即兴演出虽然有时略显粗糙,但鲜活且更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使课堂上常有出彩的地方。

  3、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处于主体地位,身兼资料收集员、编剧、导演、演员多职,而贯穿始终的是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水*和对生活点滴的洞察力,以及他们的表演才能。小小的“角色扮演”,提供给了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拉*了学生和书本知识的距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正日益突出。如何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能力,已成为了每位教师备课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角色扮演”的方法,对*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的形成,提高学生学*生物学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等许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是七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节课的做法。

  一、课堂教学案例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事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

  3、关注事物中的营养物质,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的观点。

  围绕目标1

  我采用说相声的角色扮演方式。我是这样设计的:阅读过课文后大家都知道,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对人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任务是向同学们表白一下自己对人体的作用。目标确定之后,同学们便跃跃欲试,兴趣昂然,小组成员之间展开积极的讨论。然后,请6位同学上台。表演者在台上用夸张的手法吹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就象说相声一样,各说各的重要性,真是各说各的理,互不想让,难解难分,最后要求每人用2分钟时间做个总结。究竟谁对人体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呢?最后就由同学们给予评价,评价之后每个人自然就记住了营养物质的作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1

  目标2

  我采用“学生看病”的角色扮演方式,学*无机盐与维生素的知识。我的设计如下:

  师: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生:无机盐和维生素。

  师:完全正确。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都非常多。如果同学们有

  挑食的毛病,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

  生:课前挑选的一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自说自演一位缺碘的病人。

  师:看来这位同学病得不轻。同学们都是“小医生”,能帮这位病人诊断一下他得了什么病吗?

  生:缺钙。

  生:我觉得不对,缺钙只影响骨骼发育,不会影响智力。而且他的脖子也很大,应该是缺碘。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但当医生不能只看病不开药啊!你觉得要治好他的病,应该多补充哪些食物呢?

  生:海白菜。

  生:海带。

  生:海中的鱼虾。

  师:对,如果病人缺碘,可多食用海带等海产品。我们内陆地区食海产品的机会相对较少,为了补充足够的碘,我们吃的盐都是“加碘盐”。

  师:还有“小患者”愿意上台让同学们帮助诊断的吗?

  气氛非常活跃。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的学生发言踊跃,争论热烈。不知不觉同学们就完成了无机盐和维生素知识的学*。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轻轻松松完成了教学任务,既省时又省力,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和说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

  1、“角色扮演”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具体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角色扮演也不是生物学中任何教学内

  容都能适用的:那些本已具有具体形象或生动描述的分类、形态、解剖结构的生物学内容,毋需设计角色扮演;而那些带有很强的说理性或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抽象概念,则是尝试开展“角色扮演”的最好剧本。它能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

  2、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我们要指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研究和讨论,努力引导学生争取进行角色扮演的机会,找到进行角色扮演的主题。角色扮演的进行要有必要的准备,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上即时进行,分组讨论演出。课前准备诚然能够使表演更加完美,即兴演出虽然有时略显粗糙,但鲜活且更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使课堂上常有出彩的地方。

  3、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处于主体地位,身兼资料收集员、编剧、导演、演员多职,而贯穿始终的是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水*和对生活点滴的洞察力,以及他们的表演才能。小小的“角色扮演”,提供给了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拉*了学生和书本知识的距离。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6)

——《变化的量》教案菁选

《变化的量》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变化的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变化的量》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表格、图像、关系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为后面学*正比例、反比例打下基础,同时体会函数思想。

  教材呈现了三个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中,体会在生活情境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关系。这三个情境分别用表格、图像和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体会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多种形式。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民办实验小学,学校的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突显人文性,这样学生喜爱学*数学,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学生有较好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的变化。

  2、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体重的变化。

  3、师:身高、体重都会变化,这些都是变化的`量。(板书课题)

  二、观察表格,感知变量。

  1、出示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

  师:这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

  (1)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师生共同画一画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4)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2、说一说。

  (1)我发现( )随( )的增加而增加。

  (2)我发现( )随( )的减少而减少。

  3、师:通过你们举的例子,可以发现什么?

  三、通过读图,感受变量。

  1、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2、出示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

  3、读懂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一天中,骆驼体温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感受量的周期变化。

  (1)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2)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3)第二天,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第三天呢?第十天呢?

  (4)师:每天骆驼的体温总是怎样变化的?

  四、建立模型,感悟变量。

  1、出示叫的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关系的情境。

  2、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似关系吗?

  即气温h=t÷7+3。

  3、理解式子中量的变化。

  师:如果蟋蟀叫了7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14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28次呢?

  你能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4、举出而变化的例子。

  5、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这些量就是变化的量。

  五、课堂巩固,加深理解。

  1、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

  路程 正方形周长

  边长 购卖数量

  总价 行驶时间

  2、说一说,一个量怎样随另一个量变化。

  (1)一种故事书每本3元,买书的总价与书的本数。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方厘米,长方形的长与宽。

  六、全课小结,谈谈收获。

《变化的量》教案2

  教学过程:

  一、引入变量的概念

  师:老师买了10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个吃了4个,还剩?个吃了7个,还剩?个

  问:在老师刚才叙述的吃苹果这件事中有几个量?其中哪些量是变化的?怎样变化?

  (有三个量;吃的个数与剩下的个数是变化的;一个增加,一个减少。)

  师: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发生变化,可以看出,这两个量是互相依赖的变量,也可以说是相关联的量。

  二、新授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看书P18。

  1. 看第一个例子,说说这个统计表的内容是什么?

  (是小明体重变化的情况)

年龄出生时6个月1周岁2周岁6周岁10周岁
体重/千克3.57.010.514.021.031.5

  问:表中的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年龄在变,体重也在发生变化:年龄增加,体重也在增加。

  问: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图象来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呢?用一个什么图表示合适呢?(折线统计图)

  2. 看第二个例子。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这就是反映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象。请你认真观察图象,图象中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时间、体温)

  指导学生读懂图意:

  (1) 一天中,骆驼体温最高是多少?(400C)最低是多少?(350C)

  (2) 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4时到16时)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0时到4时,16时到24时)

  师:骆驼的体温是随时间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3) 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师:次日8时指第2天8时,与第一天8时相比,增加了24小时,应是图中的32时。

  3. 看第三个例子。是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的*似关系。

  问:你认为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呢?

  h=t7+3

  三、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例子。

  如: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汽车行使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等。

  问: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只要合理,老师就要给予肯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其中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我们就称这两个量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变化的量》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

  1、预*书18页内容,尝试回答书上的问题

  2、找一找其中的变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有怎样的关系?

  3、仔细看书,看看哪些关系能够用式子表示?

  二、课堂展示

  活动一:观察并回答。

  1、下表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

  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两个量?观察后请回答。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小结:小明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2—6岁和6---10岁是体重的增长高峰。说明这两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体重和年龄是一组相关联的量。体重的增长是随着人的生长规律而确定的。

  1、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自己的体重。

  活动二: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观察书上统计图:

  1、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

  2、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同桌两人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后,记录在书上,然后再在全班汇报说明。

  3、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5、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6、 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变化的规律吗?

  活动三:某地的一位学生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有如下的`*似关系。

  1、 蟋蟀1分叫的次数除以7再加3,所得的结果与当时的气温值差不多。

  2、 如果用 t 表示蟋蟀每分叫的次数,你能用公式表示这个*似关系吗?请你写出这个关系式,全班展示,交流。

  3、你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两个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四人小组交流你收集到的信息,选派代表请举例说明

  4、 你还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

  三、反馈与检测

  1、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

  路程 正方形周长

  边长 购卖数量

  总价 行驶时间

  2、说一说,一个量怎样随另一个量变化。

  (1)一种故事书每本3元,买书的总价与书的本数。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方厘米,长方形的长与宽。

  3、小明到商店买练*簿,每本单价2元,购买的总数x(本)与总金额y(元)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研究的两个量都是相关联的。它们之间在变化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研究具有相关联的两个量,在变化时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这样的知识在数学上的应用。

《变化的量》教案4

  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五年的学*,已经有较全面的知识积累,而针对本课《变化的量》而言,学生之前接触的都是常量的相关知识,对变化的量知之甚少,不过学生已有的积累及相关铺垫也将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如已掌握的用字母表示数,能够看懂的基本的表格,三种统计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新课的学*。加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具备自主学*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任务分析:

  《变化的量》不仅是一个课题,更是一种新思维,是学生后续学*正反比例,乃至初中学*函数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更加直观的体验中去感知、理解、运用变化的量,是本课的一大难点。教材中通过大量的表格、图像、关系式等函数表示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经历的过程中去观察、发现、思考各种表示方式中所呈现的变化的量,并且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本课中所涉及到的表格、统计图、关系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观察,并能将自己的观察与分析结果用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数学情景认识“变化的量”,并通过描述活动,了解其中一个变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的,知道列表与画图都是表示变量关系的常用的方法,积累表征变量的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举例与交流活动,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教学重点:找出变量并体会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1.学生感知变化

  师:同学们,大家在一起相处六年了,大家相互熟不熟悉?

  生:熟悉。

  师:那请大家仔细观看下面这段视频,猜一猜她是谁?

  播放何萍1到6岁成长视频。

  生:她是何萍。

  课件再次呈现视频中主要的四张照片。

  师:通过观看成长视频和观察这四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成长、改变、越来越高、越来越大。

  生2:体重增加、升高增加、年龄增长。

  何萍:越来越漂亮了。

  ……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十分敏锐,发现了何萍成长中的许多变化。

 此环节通过生动活泼的成长视频,结合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在直观感受变化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变化的兴趣。

  2.学生发现变化的量

  课件出示表格:何萍1到6岁的身高和体重数据。

  师:观察表格,你看到了哪些量?它们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变化的?

  生:体重和年龄,他们是变化的量。

  师板书:变化的量

  师:它们是怎样变的,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每个年龄阶段对应的体重不同,年龄越大,体重越大。

  3.知道列表和画图是表示变化的常用方法

  师:这种变化除了用课件中的列表法,能否用图来表示?如果能的话,用哪种图最合适?

  生:能,用我们学过的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图:

  学生描述变化

  师:观察统计图表,说说女孩哪个阶段体重增加得最快。

  生:从出生到2岁

  师:你能够用一句话来描述六岁前,女孩的体重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吗?

  生:6岁前,女孩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师板书: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通过设置感知变化、发现变化、表示变化以及描述变化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充分认识变化的量的同时,为后续的自主学*与合作交流作出良好的知识和方法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人类有如此变化,动物身上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沙漠之舟”骆驼的体温变化。

  课件呈现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图。

  1.自主思考,理解图意

  师: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从中都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生1:图中反应的是两个量的变化,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骆驼体温

  生2:骆驼体温最高40摄氏度,最低35摄氏度

  生3:图中25时表示次日凌晨1时。

  ......

  2.小组讨论,说说想法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一幅图能够向我们传达非常多的信息。针对骆驼体温变化图,我也有一些疑惑需要大家帮我解决,可以吗?

  生:可以。

  师:现在每个组长手里拿到的便是老师的问题:

  (1)根据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图,我们小组能获取的信息以及发现的规律有:

  (2)关于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小组还存在的问题有: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注意一下学*要求:(1)小组充分交流讨论(2)组长负责记录(3)选出一位代表展示(4)计时5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以”骆驼体温变化图“为依据,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自主学*的*台,通过两个问题营造探索氛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的过程中发现变化规律,挖掘未知问题,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变化的量。

  3.全班展示,交流成果

  组1:我们小组获取的信息是:4时~16时骆驼的体温在上升,16时~28时骆驼的体温在下降,16时骆驼体温最高。骆驼的最高体温是40摄氏度,最低提问是35摄氏度。我们的问题是: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有几次到达最高?有几次到达最低?

  师:看来他们小组同学都在积极思考,找出这么多的信息和问题。关于他们找出的信息,大家有质疑的吗?

  生:没有。

  师:谁能回答他们的问题?

  生: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有一次到达最高,有一次到达最低。

  师:分别是在什么时刻?

  生:4时最高,16时最低。

  师:很好!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的?

  组2:我们要补充的信息是:骆驼凌晨时的体温比较低,白天的体温比较高。我们存在的问题是:骆驼的体温什么时候上升得最慢?什么时候下降得最慢?

  师:你们小组提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谁能够帮他们解答?

  生1: 我觉得12时~16时上升最慢,16时~20时下降最慢。

  生2: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每天上升的速度和下降的速度是相同的。

  师:为什么?

  生2:看着像,4时~16时和16时~28时的变化曲线关于16时这条线是对称的。

  师:你很棒!关于这个高难度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到中学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现在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上,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哪组愿意上来展示?

  组3:我们组发现的规律是:一天中,骆驼的体温在4时~16时上升;第二天在相同的时间段内,骆驼的体温也会处于上升趋势。

  组4:骆驼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每天16时最高,4时最低,每天的温度变化是一样的。

  师:你能不能具体跟大家解释一下“每天的温度变化是一样的”是什么意思?

  组4:大家看骆驼的体温变化图,0时~24时与24时~48时的曲线变化是一样的,重复出现。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他把这幅图的变化规律说得非常清楚,一天的温度变化曲线在第二天会重复出现。看来骆驼的体温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数学中把这种规律叫做周期性变化。大家思考一下,骆驼体温变化的周期是多少?

  生:24时。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

  生:从图上看出来的。

  师:举例子说明。

  生:第一天4时和第二天4时温度相同,都是35摄氏度;第一天8时和第二天8时温度相同,都是37摄氏度;第一天16时与第二天16时温度相同,都是40摄氏度。

  师:你真棒!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生: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师板书: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此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深入挖掘骆驼体温变化的规律,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展示和碰撞,这种亲身体验能够让学生掌握如何去分辨哪些量是变化的量,这些量如何变化,怎样去发现这种变化,如何描述这些变化。整个过程完成了整节课难点的突破,重点的渗透。这种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对骆驼体温变化的理解彻底深入,对变化的描述更加清晰明朗,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素养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发现总结。

  1.大自然和生活中变化的量

  师:我们研究完人和骆驼相关变化的量,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大自然和生活中变化的量。

  课件出示水龙头滴水图片。

  师:这是老师偶尔在校园的洗手池里看到的景象,说说其中反应的是哪两个量,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生:滴水量和时间。滴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师:所以我们在*时用水时应注意什么?

  生:一定要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

  师:大家真是节能环保的好孩子!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我们生活和大自然中都有那些变化的量,他们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生1:一天内,太阳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生2:汽车的速度不变,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此环节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细节:水龙头滴水,让学生直观感受水龙头漏水量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同时,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理念。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子,学以致用,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变化。

  数学中变化的量

  师:大家都说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接下来我们一来看一个数学中的例子:

  当圆柱的底面积等于10cm2时,圆柱的体积和高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结合上表的数据和具体操作,说说圆柱的体积与高之间的变化关系。

  学生结合圆柱进行操作并讲解:假设这些相同的圆柱的底面积都是10cm2,高是1cm,2个叠加在一起的时候,高是2cm,体积是10cm2;4个叠加在一起的时候,高是4cm,体积是40cm2;6个叠加在一起的时候,高是6cm,体积是60cm2。圆柱的体积与高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圆柱的体积随着高的增加而增加。

  师:你说得真好!那这种变化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生:底面积不变。

  师:数学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希望大家多多去发现。接下来请同学们来观察我们发现的三种变化:6岁前,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骆驼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周期性变化;(3)底面积不变,圆柱的体积随着高的增大而增大。它们都分别涉及到几个量?

  生:两个量。

  师:这两个量有关联吗?

  生:有。

  师: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师板书: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变化的量》这一课题是学*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基础。学生准确辨析变化的量以及正确表述其具体变化,能够促进学生对正反比例的理解和学*。在课堂中采用大量的直观感受、自主体验的活动,从个体到一般,从一般再到抽象出变化的量的概念,最后总结,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智慧。

  (四)练*巩固,应用。

  摩天轮座舱随时间的高度变化

  课件出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⑴转动过程中,到达的最高点是( )米,最低点是( )米。

  ⑵转动第一圈的过程中,( )分到( )分高度在增加;( )分到( )分高度在降低。

  ⑶到达最高点后,下一次再到达最高点需要经过几分?

  学生独立思考并讲解。

  生:转动过程中,到达的最高点是18米,最低点是3米。转动第一圈的过程中,0分到6分高度在增加;6分到12分高度在降低。到达最高点后,下一次再到达最高点需要经过12分。

  师:你是怎样算出12分的?

  生1:2×6=12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补充一下?

  生2:18-6=12

  师:为什么是18减去6呢?

  生2:因为6是第一次到达最高点的时刻,18是下一次到达最高点的时刻。

  师:这两位同学都很棒!所以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个数据对应的意义理解透彻。

  神奇的叫声

  师: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好!老师决定教大家一项技能:我能根据蟋蟀每分钟的叫声次数猜出当时的气温是多少,大家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生:想

  课件出示图片:

  师:这就是其中的奥妙,你能不能用我们数学中数量关系式的形式把其中的奥妙呈现出来?请独立思考完成。

  指定学生黑板完成。

  生:蟋蟀1分叫的次数÷7+3=当时的气温

  课件出示图片:

  师:如果用字母来代替这些数量,你能完善刚才的关系是吗?

  生:能,n÷7+3=t

  师:同学们表达得十分完整,现在老师说蟋蟀每分钟叫的次数,你能说出当时的气温吗?

  生:能

  师:蟋蟀1分叫7次。

  生:当时的气温约是4摄氏度。

  师:蟋蟀1分叫14次。

  生:当时的气温约是5摄氏度。

  师:蟋蟀1分叫35次。

  生:当时的气温约是8摄氏度。

  师:你们真棒!都掌握了这项技能,通过刚才的描述过程,谁能说说蟋蟀1分叫的次数和当时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生:气温越高,蟋蟀1分叫的次数越多。

  归纳小结

  师: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变化的量,其中会有这样的两个量,当一个量发生变化。

  生:另一个量也发生变化。

  师:这两个量有什么关系?

  生:相关联、对应关系。

 此环节通过两个典型的例子:摩天轮座舱高度变化,蟋蟀每分叫声次数随气温的变化,强化学生对变化的量的理解;深化学生对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对应关系。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总结,归纳提升。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师:具体来说呢?

  生1:6岁前,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生2: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生3:气温越高,蟋蟀1分叫的次数越多。

  ......

  师:大家都说得十分完整!那么这些变化可以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吗?如果可以的话,能用哪些方式呢?

  生1:可以,表格。

  生2:图。

  生3:式子。

  ......

  课件呈现以下内容:

  师:同学们真棒!除了文字,图、表和式子是表示“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重要形式。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中多观察、勤思考,运用掌握的数学方法把大自然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条理化、简单化,并加以解决。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在正式学*正比例反比例之前,专门设计三个具体情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并尝试对这些关系进行大致的描述。

  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为学生创设开放式自主学*的*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在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深入体验“变化的量”的生成过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视频和课件,展现量的变化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提高了学生对学*内容的直观感知,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学*过程,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解题的思路与探索。借助图表,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并将知识课堂变生活课堂, 教学深入浅出,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规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变化的量》教案5

  变化的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观察并回答。

  1.下表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

  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两个量?观察后请回答。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小结:小明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2-6岁和6-10岁是体重的增长高峰。说明这两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体重和年龄是一组相关联的量。但体重的增长是随着人的生长规律而确定的。

  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自己的体重。

  二、活动二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观察书上统计图:

  1.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

  2.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同桌两人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后,记录在书上,然后再在全班汇报说明。

  3.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5.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6.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的规律吗?

  三、活动三

  某地的一位学生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有如下的.*似关系。

  1.蟋蟀1分叫的次数除以7再加3,所得的结果与当时的气温值差不多。

  2.如果用 t 表示蟋蟀每分叫的次数,你能用公式表示这个*似关系吗?请你写出这个关系式,全班展示,交流。

  3.你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两个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四人小组交流你收集到的信息,选派代表请举例说明。

  4.你还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两个量都是相关联的。它们之间在变化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研究相关联的两个量,在变化时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这样的知识在数学上的应用。

《变化的量》教案6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如温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物价的变化、季节的变化、身高体重的变化等。从数学的角度探索现实世界中的变化及变化规律,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从常量的世界进入了奥妙无穷的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预测未来。

  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函数的核心是把握并刻画变化中不变其中变化的是过程,不变的是规律(关系)。函数的定义通常有两种:即变量说和对应说,变量说便于从宏观上动态地把握,对应说便于从微观上静态地认识;函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语言描述法、解析式表示、表格表示和图像表示。函数思想在小学阶段强调的是渗透,教师应创设变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本性,让学生于变中把握不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学*内容分析

  变化的量是在学*正比例和反比例之前的一节准备课。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模型,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预测未来,而本单元的正比例、反比例就是两个重要函数。对函数的学*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国际数学发展的趋势表明:对于变量之间关系的探索、描述应从小学非正式的开始,丰富早期对函数的经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变化规律也使学生从常量的世界进入了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为了让学生在学*正比例和反比例之前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变量,有些变量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材在变化的量这一课中,设计了三个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变量与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尝试对这些关系进行大致的描述,体会函数思想。

  在正式学*正比例、反比例之前,结合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变化的量,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对这些关系进行大致的描述,为后面学*正比例、反比例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学*正比例、反比例时不再觉得抽象难懂,也有利于学生函数思想的形成。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函数内容的学*从实际背景和生活经验开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并逐步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拓展,小学主要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初步模型,到中学逐步上升到严谨、抽象的数学概念。

  2、 学生情况分析

  其实以前学生学*的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和单价、数量、总价等)、探索数和形的变化规律、字母表示数以及五年级和六年级上学期的看图找关系,已经为学生积累了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经验。本节课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对这些变化的量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化的认识,知道可以多种形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学生有了一些变量的生活经验,但是从数学的角度学生对具体情境中相互依存的两个变量能感悟多少呢?为此,我对六(5)班37名学生做了前期调查问卷测试,结果分析如下:

  问卷试题: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小青记录了一壶水加热过程中水温变化的情况,数据如下:

  水加热过程中水温变化记录

时间(分)012345678910
水温(℃)2022

25



30405063758596100

  (1)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2)说一说水烧开之前水温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3)你还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变化的量的例子吗?试着写出几个

  测试结果分析:

(1)回答只有水温一个量变化的(2)不能描述水温随着时间变化而升高的(3)举例直说事物名称没有描述关系变化
8人8人15人
占全班22%占全班22%占全班41%

  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正如开始我们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里,学生能感受到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如温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物价的变化、季节的变化、身高体重的变化等。但是有接*一半的学生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探索现实世界中的变化及变化规律,不能感悟到很多变量和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学生还没有从常量的世界进入奥妙无穷的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此更加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 教学手段说明

  分类思想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分类以比较为基础,比较是分类的前提,分类是比较的结果。数学中的分类思想,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种类,进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本节课将在分类辨析中比较,使学生对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解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对这些变化的量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化的认识,知道可以多种形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数据和图像的深入分析,整体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初步探究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主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和语言进行交流和分析,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过程:

  1、导语:儿子过7岁生日时,我们为他点上了生日蜡烛,过了一会儿,我儿子突然喊起来:妈妈,我发现蜡烛越来越短了!我随口说道:当然了,蜡烛燃烧的越多,剩余的自然就越短。

  这个情境中有没有哪两个量变化关系特别密切呢?

  2、你能举出一个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的例子吗?(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变化的量)

  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变化的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变化的量。(板书:变化的量)

  (一)初步感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的变化的量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身边变化的量的例子,请你看一看每一个情境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它们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先独立观察、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请针对你感兴趣的一个情景说一说。

  (二)整体感知,根据变化的趋势分类

  我们发现刚才的每个情境中都存在两种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会随着发生变化。这些情境中有的量的变化关系具有共同的特点,请你尝试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先思考,再小组交流。将同类的序号填在表格内,并简单写写每一类的特征。

  小组汇报,[板书分类序号、特点]

  小结:小明的体重和年龄的变化实际是有规律的,只不过规律不明显,受是知识和方法的限制,我们现在还研究不了,将来到了高中,我们可以继续研究。骆驼的变化呈现周期性规律,1个周期就是24小时。

  (三)深入研究递减的变量间的联系和区别。

  今天我们就按照这种分类方法继续深入研究变化的量,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刚才,我们将1和2分成了同一类,虽然都是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就减少,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让我们来一起深入研究一下这两组(一增一减)变化的量,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学*材料(作业纸)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研究。再整体观察分析,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1.汇报交流。

  学生预设:从表格和图象两方面阐述,

  小结:从表格中的数据能看出,同样是一增一减,燃烧长度和剩余长度是和不变(课件)。分的杯数和每杯的量是乘积不变(课件)。

  从图象中也能看出这两种关系(课件)。并且同学们还发现蜡烛燃烧是有尽头的,图象是一条线段。而水是分不完的,图象无限趋*横轴,但不与横轴相交。

  看来在变化的量中,还有不变的量,这个不变的量,决定了两个变化的量的关系,决定了他们的变化趋势。

  2.总结方法

  我们刚才观察两种变化的量时,你们都采用了什么方式进行的研究呢?他们有什么优势呢?(图象直观,便于观察整体的变化趋势,表格准确,可以借助数据进一步计算深入分析)

  三、机动:对同增类的分析

  刚才在分类时候,大家都同意将34分成一类,认为两个量的变化是同时增加的,你打算采用哪种方法进行研究呢?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研究材料,小组合作,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四、小结全课

  1、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能谈谈这节课你的感受或问题吗?

  2、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这些变化的量,都是我们以前已经知道并应用过的,例如正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面积都是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内容,包括其他的情境中的变量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今天我们从量的变化的角度出发,将数据和图形结合在一起观察分析,通过一次次的分类,发现在我们熟悉的这些规律中蕴含着更多的奥秘。同学们,其实变化的量中还有更多规律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

  五、学*效果评价分析

  课后学生是否能从具体情境中发现相互依存的两个变量,并能用不同方式(语言、表格、图像或关系式)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化的量》教案7

  资源简介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

  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9~40页

  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数学情境认识“变化的量”,并通过描述活动,了解其中一个变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的,知道列表与画图都是表示变量关系的常用的方法,积累表征变量的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举例与交流活动,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而变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变化特征,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4、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惯。

  重点难点

  重点:找出变量并体会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难点:用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年我们上的是数学课,数学有一个研究的对象是量。比如:每袋食盐重500克;我们数学书的单价是7.34元,共有113页;***广场的占地面积是44公顷……手的只数,课本的单价、页数,占地面积这些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下面同学们看几个短片,你能从中发现哪些量?

  播放短视频(1、电梯上升;2、高铁时间和速度变化;3、阳光下影子边长)

  生1:我发现了电梯从六楼上到了八楼。

  生2:我发现了,时间和速度。

  生3:我发现的影子在变长。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楼层、时间、速度和影子的长度,这些量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这些量都是变化的。

  师:对,这些量都是变化着的,我们又称之为变化的量(完成板书:变化的量)

  2、探索交流

  活动一:

  师:生活中像这样变化的量还有很多,比如说妙想6岁之前的体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妙想六岁之前的体重是怎样的?

  生:越来越重。

  师:那我们怎么用数学的办法来表示呢?……(出示表格)淘气他是用列表的方法。(板书:表示方法:表格)请同学们观察,在表格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

  生:有年龄和体重这两个变化的量。(板书:体重和年龄)

  师:体重是怎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生:年龄增长了,体重增加了。

  生: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师:说的`真好!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笑笑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这种变化的情况,她用的是什么办法?对,他用的是画图的方法。(出示图,板书:画图)怎么看这个图?

  生:先看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

  师:在这里横轴表示的是年龄,纵轴表示的是体重。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出生时到2岁体重增加的最快。

  生:体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师:同学们想一想,笑笑的体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一直增加下去吗?

  生:不会,长大后人的体重就不增加了。

  师:是啊,所以说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有范围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再这样说就不合适了。

  活动二:

  师:用画图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表示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出示骆驼体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图中有哪两个变化的量?

  生:体温和时间(板书)

  师:同学们看着横轴上表示的时间,有没有感到奇怪的地方?

  生:有的时间比24还大。

  师:一天才24个小时,怎么会有比24还大的时间呢?

  生:那是第二天的时间。

  师:那你能分清楚哪是第一天的时间哪是第二天的时间吗?

  生:从0时到24时是第一天的时间,从24时到48时是第二天的时间。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请你们打开书,完成图下面的三道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生完成后及时反馈。

  出示问题一:

  师:谁来指一下哪个点表示最高体温,哪个点表示最低体温?

  生到讲台指一指。

  师:它们各表示多少度?

  生:40度和35度。

  出示问题二:

  师:谁来指一指那一段表示体温上升,那一段表示体温下降?

  生指一指后回答:从4时到16时体温在上升;0时到4时和16时到24时体温在下降。

  出示问题三:

  师:第二天8时是几时?为什么?

  生:是32时,因为24加8等于32。

  师:和前一天的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生:两个时间的体温相同。

  师:还有类似的情况吗?

  生1:第二天4时和前一天的4时的体温相同。

  生2:我发现第二天和前一天的时间相同体温也相同。

  师:你真善于观察。如果让你画出第三天骆驼体温的变化情况,你能画出来吗?

  生:能,只要和前面两天画的一样就好了。

  师:真厉害,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了。像这样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相同,周而复始的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周期性变化。(板书:周期性变化)

  活动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的这几个量,妙想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都是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板书)。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情况。比如:每天的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公共汽车到站了,下车的人数越多,车上的人数越少;我们班的同学站队做操,站的队数越多,每队的人数越少;购买的作业本数量越多,应付的钱数越多……你还能找出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子吗?

  先让学生互相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活动四: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这么多的发现。有一个小朋友也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出示“练一练”第三题)。在他的发现中有哪两个变化的量?

  生:蟋蟀1分叫的次数和气温。

  师:如果用t表示蟋蟀1分叫的次数,用n表示气温,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思考并写出来后指名同学说一说。(板书: n÷7+3= t)

  师:如果知道n=140,你能算出当时的气温吗?

  生计算,并回答:气温大约是23度。

  师:同学们请看,这次我们有用了一个关系式表示两个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板书:关系式)

  三、巩固练*

  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2题。

  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最后找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课堂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留心生活中遇到的变化的量,并和同学说一说其中一个量是如何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变化的量》教案8

  变化的量

  教学内容:变化的量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变化的量,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变化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变化的量。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l.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说出两个比。(教师板书)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就根据比和比值来学*比例,并且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比例的意义例1。

  让学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较每组里两个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指名板演)

  (1)3:524:40(2):7.5:3

  追问:比值相等,说明每组里两个比怎样?

  说明3: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比值相等,也就是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

  3:5=24:40(板书)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比怎样?:和7.5:3也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板书::=7.5:3这个式子也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

  2.下面两个比之间的哪些○里能填=,为什么?

  1:2○3:60.5:0.2○5:2

  1.5:3○15:3:2○:1

  提问:填了等号后的式子是什么?1.5:3和15:3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指出: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后看是不是相同的两个比。

  3.教学例2。

  出示例2,让学生先写出两天中汽车行驶的路程与行使时间的比。提问:怎样判断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让学生判断并写出比例。提问:能不能组成比例?(板书比例式)为什么?强调:只有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比例。

  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看书自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看黑板上的比例,说一说其中的内项和外项。让学生自己选择比例,计算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要求观察,从中发现什么。让学生口答结果。提问:从上面的计算里,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请你说一说外项和内项。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追问: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5.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出示3.6:1.8和0.5:0.25。让学生自己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2.6:1.8和0.5:0.25能组成比例吗?你怎样判断的?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判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算。填写以后,提问学生:为什么填这个数?

  1.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

  2.让学生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6=5:()0.8:()=1:自己填写后小组交流。

  完成练一练。

  自己完成后小组交流,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并说明可以用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判断,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四、全课小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内容?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可以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五、布置作业

  练*九第1~6题。

《变化的量》教案9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并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交流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和探索意识。通过引导学生汇报并借助手势说明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身高的变化情况,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年龄和身高这两个变量。

  2.在观察中捕捉数学信息。

  教学中,遵循主体性原则,结合教材具体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空间,使学生不但经历从情境图中找到互相依存的两个变量,并真实感受到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的过程,而且在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在思考中进一步丰富对函数的感受。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图象等深入分析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互相依存的两个变量存在的普遍性,体会到变量与变量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为后面学*正比例与反比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调查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体重的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激趣。

  谁能借助手势形象地说明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身高变化情况?(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

  2.导入新课。

  在青少年时期,我们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都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年龄、身高、体重这些变化的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亲身经历的身高的'变化引入,通过语言描述和手势,让学生在初步认识生活中存在着变化的量的同时,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探究新知

  1.观察、感知变量。

  (1)观察表格,感知变量。

  淘气和笑笑分别用表格和图表示了妙想6岁前的体重变化情况。

  年龄

  出生时

  2岁

  4岁

  6岁

  体重/kg

  3.5

  14.0

  18.0

  21.0

  教师提问:

  ①观察上面的表格和图,想一想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②说一说妙想6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学生互相交流、汇报后教师总结:妙想6岁前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③体重会一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吗?

  教师小结:体重和年龄是一组互相依存的量。但体重的增长是由人的生长规律决定的,现在我们还不能把这种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因为我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2)观察图象,感知变量。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变化的量》教案10

  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关联的变量;明白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会随着发生变化的特点。

  2.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等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惯,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找出变量并体会量之间存在着的关系。重点突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寻找表格、图象中变量之间的变化情况,掌握变量之间的关系。难点用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难点突破掌握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后,引导学生用合适的语言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教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引导发现法、以教促学法。学法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方式,理解具体情境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调查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身高和体重变化情况。过程引入

  1.同学们,你们从出生到现在,身高是如何变化的?先估计一下,再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与讨论。)

  2.我们不但只有身高在变化,我们的体重也在变化,你们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体重变化情况吗?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出生到现在体重的变化情况。

  3.我们知道从出生到现在,身高和体重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也就是说身高和体重都是两个变化的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变化的量。(板书课题:变化的量)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自己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变化的量,引起学生探究这些变化的量的欲望。

  探新(一)探究妙想的体重变化情况。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调查了几名同学从出生到现在的身高和体重变化情况,淘气和笑笑也在调查妙想的体重变化情况。他们还画出了图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妙想体重变化情况的表格和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和图,看看表格和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认真观察,寻找数学信息。)

  2.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哪些量在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回答:妙想的'年龄和体重在变化。

  3.追问:妙想6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学生回答预测:

  生A:妙想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重。

  生B:我发现妙想从出生到2周岁这段时间体重增长最快。

  4.质疑:人的体重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一直增长?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回答:这是不一定的,因为有的人的体重增长到一定时候,就停止增长了。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体重还会减少。

  小结:人的年龄和体重是互相关联的两个量,人的体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二)探究骆驼的体温变化情况。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表,分析了妙想从出生到6周岁前的体重变化情况。下面,我们继续来探究骆驼的体温变化情况,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骆驼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要求学生观察。

  1.提问:表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

  2.追问:图中弯曲的线表示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弯曲的线表示的是骆驼的体温在48小时内的变化情况。

  3.再追问: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哪些量在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温度和时间在变化。

  4.请学生结合图表下面提出的问题,分析每个问题的答案。

  (1)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巡视。

  (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找到的答案与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内形成统一的意见,反馈汇报。

  5.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们发现骆驼体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回答:骆驼的体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变化的周期是一天。

  (三)寻找生活中变化的量。

  过渡:同学们通过探究,了解了年龄和体重、温度和时间这些变化的量。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找出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子吗?先想一想,再和同学互相交流。

  1.学生思考回忆后,把找到的相关例子和同学交流。

  2.教师指名说一说自己发现的生活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例子。汇报时,学生只要说的是两个相关联的变化的量,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交流中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关联的变量,我们可以利用图表等形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巩固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当底面积一定时,圆柱的体积与高之间的关系。

  (3)指名汇报。学生回答预测:当圆柱的底面积等于10c㎡时,圆柱的体积随圆柱高的变化而变化,体积随高的增加而增加。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集体订正。学生汇报预测:

  (1)转动过程中,到达的最高点是18米,最低点是3米。

  (2)转动第一圈的过程中,0至6分时高度在增加,6至12分时,高度在降低。

  (3)到达最高点后,下一次再到达最高点需要经过12分钟。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一练”第3题。

  (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出数量关系。

  (3)小组交流后反馈汇报。引导学生回答:t=n÷7+3。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深化,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层次的练*。通过巩固拓展练*,不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在练*中得到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了解了很多变化的量,如:年龄和体重是两个变化的量,时间和骆驼的体温是两个变化的量。反思本节课主要是感受变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遵循“学*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一理念,本节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

  (1)以观察分析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相关联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以验,教学中,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如让学生在理解相关联的两个变量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寻找相关联的量,激发学生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回忆;

  (3)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同伴交流等形式,互相合作,共同获取知识。对于初次接触函数知识的小学生来说,对量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虽然作了努力,但有些学困生仍不能透彻地理解量的含义,这是本节课教学中的失误,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改进。

  板书变化的量两个变量:

  1.年龄和体重的变化;

  2.时间和骆驼体温的变化。

《变化的量》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活中有哪些变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吗?

  (学生已经完成“课前准备”,选择几个学生回答)

  2、师: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在发生变化。如: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在变,我国的人均收入、生产总值等等都在变化,象这样的会变化的量,我们都称为变量。

  3、师:象这样的例子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变化的量”。

  设计意图:学生预*后直接导入新课,加深对“变化的量”的认识,寻找生活中的量的认识,引起新课的学*积极性。本环节的课前准备是要学生独立完成。

  二、进行新课,掌握变量。

  1、请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学一学”。

  2、师:小组交流刚才的自主学*的内容。并确定中心发言人。

  3、小组进行自我展示。

  (1)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

  学生谈群学体会:人的年龄和体重是相关联的两个量,人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小结。我发现(体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设计意图:课本呈现出第一幅情景图,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年龄与体重的变化,能够回答问题,发现年龄与体重的变化情况,小明的体重随年龄的变化,学生先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2)沙漠之舟

  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课件出示:出示骆驼体温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

  A、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B、一天中,骆驼体温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C、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D、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E、每天骆驼的体温总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意图:通过教学第二幅情景图,认识有关沙漠之舟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读懂统计图,回答问题,通过问题,发现规律。这是本环节的教学目标,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已有基础。

  3、蟋蟀与气温的关系

  A、出示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关系的情境图。

  B、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似关系吗?

  生:气温h=t÷7+3。

  C、理解式子中量的变化。

  师:如果蟋蟀叫了7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14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28次呢?

  你能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这些量就是变化的量。

  教学意图:这环节学生理解蟋蟀的叫声用关系式表示,大多学生通过书上的文字提示,都可以完成关系式,个别不行的,就个别辅导。

  三、课堂巩固,加深理解。

  1.说一说,一个量怎样随另一个量变化。

  (1)一种故事书每本3元,买书的总价与书的本数。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方厘米,长方形的长与宽。

  2、小明到商店买练*簿,每本单价2元,购买的总数x(本)与总金额y(元)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

  设计意图:我在这一课的练*设计上,没有太多的练*量,反而注重巩固课本上的练*。由难到易,重质不重量,希望通过补充练*提高后进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部分学生的梳理知识。

  四、全课小结,谈谈收获。

《变化的量》教案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十二册1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用表格、图像、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关联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互相关联的变量。

  教学难点:

  辨别哪些相关联的量可以用字母表示,怎么样表示?哪些不能。

  教学过程:

  一、体会什么是变量

  师: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在发生变化。如: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在变,我国的人均收入、生产总值等等都在变化,象这样的会变化的量,我们都称为变量。

  二、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互相关联的变量。

  师:往往一些量的改变会引起另外一些量的改变,比如:身高的改变会引起体重的改变;购物时,单价或数量的改变,会引起总价的改变;象这样的例子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变化的量”

  1、小明体重变化情况

  (1)说说表中出现了哪些量?它们是怎么样变化的?说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今后他的年龄和体重还可能怎么样变化?

  小结:人的年龄和体重是互相关联的两个量,人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骆驼的体温变化

  (1)出示骆驼体温变化统计图,先观察认识统计图中反应出哪些信息。

  (2)依次回答书中的三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小结:请说说骆驼的体温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3、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

  (1)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

  (2)这两个量的关系跟前两种情况比有什么不同?

  (3)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两个量的关系吗?前两个例子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4)小结:用语言表达圆的直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

  二、巩固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象这样互相关联的两个变量,一个量总是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你们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应肯定)

  师将学生举的一些例子板书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在这几组互相关联的量中,哪些量可以用含有字母的等式来表示?

  三、练*

  请说说哪两个变量是互相关联的?在互相关联的两个量中,哪些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

  (1)人的身高与体重 (2)人的长相与身高 (3)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

  (4)人的身高与跳绳的速度(5)每袋米重50千课题:变化的量

《变化的量》教案13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在变化;我国的人均收入、生产总值等也都在变化,象这样会变化的量,我们都称为变量。而且往往一些量的改变会同时引起另外一些量的改变,比如:身高的改变会引起体重的改变;购物时,单价或数量的改变,会引起总价的改变等;象这样的.例子简直是举不胜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变化的量”。板书:变化的量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从语言上整体感知什么是变量,加深对“变化的量”的认识,寻找生活中的量的认识,引起新课的学*积极性。本环节的活动是老师讲述,学生用手势表现出到现在体重、身高与年龄的变化。问题直接由老师提出。简洁高效。)

  二、自主学*,小组探究

  1、老师提供研究素材。

  (1)初次感受两个量的变化。

  课件出示表一,

  某班女生人数始终为20人。

  男生/人3031323334……

  全班人数/人5051525354……

  请学生观察分析表中有哪些量是在发生变化?它们的变化关系又是如何?

  (2)感受两个量的变化。

  课件出示表二,

  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

  年龄出生时6个月1周岁2周岁6周岁10周岁

  体重/千克3.57.010.514.021.031.5

  1、这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请你认真的观察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吗?今后他的年龄和体重还可能怎么样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交流。

  3.组内说一说。

  ()随()的增加而增加。

  ()随()的减少而减少。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将您们组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2.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互相评价,质疑对话。

  (1)从表中知道小明的年龄和体重。

  预设回答:

  ①上表中小明的年龄和体重在发生变化.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②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

  变化规律:人的年龄和体重是相关联的两个量,人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小明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6岁和6~10岁是体重的增长高峰。说明这两个阶段是孩子的成长的重要阶段。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7)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1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 教师 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在视线和凹面相*时, 教师 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 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

  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 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 教师 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

  5.实验进度的安排

  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 教师 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

  6.实验报告

  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 教师 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2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 教师 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在视线和凹面相*时, 教师 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 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

  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 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 教师 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

  5.实验进度的安排

  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 教师 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

  6.实验报告

  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 教师 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3

  20xx年12月25日,星期二第三节课,作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健康课堂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构建多种健康课堂的基本流程和模式框架》课题组成员之一,按课题组的安排,我在学校物理实验室讲了一节健康课堂的入门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在评课中,课题组的成员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理科学科是否适用导学案,而起因则是因为我的这节实验课课堂与导学案完全脱节。

  原来这节课的导学案我是照抄照搬现在九年级同事的本节导学案的(原导学案附后),今年八年级启用新教材,而九年级教材没变,导致八年级第六章与九年级第十一章内容相同,我仅仅作了简单的修改。结果在课堂中出现了下列问题:

  1、虽然有导学案,但是我和学生们根本没用一秒钟,导学案形同虚设,从而导致课堂中自学导学、交流协作、展示激励、深化引领、巩固拓展这些环节没有做或体现不出来。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用天*和量筒正确地测出液体(盐水)和固体(小石块)的密度,而事实上学生在自学导学上就耽搁了太多的`时间,有很多学生10分钟只填写了两个空,我问了他们,都说自学导学部分太难,看不懂。最终我为了保证教学重点得到落实,而不得不硬着头皮连自学导学这一环节都搁置了,更加不谈展示激励了,因为这时很多组实验根本就未做好,展示什么呢?

  2、课堂中难点未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能分析出所测物质的密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并及时更正,有三个组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大于2g/cm3,有一个组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小于1 g/cm3,这样的结论很显然都是错误的,但由于时间所限,只能由我简单讲了,学生没有用实验验证,似懂非懂。

  3、没有有效的展示激励的措施。在教学中,面对着12个小组,我只能一组一组地巡视,做的好的说一声好,做的差的指出不当之处,组与组之间无法进行对比,没有交流,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究其原因,是因为备课时没有备学生,不该利用三年级的导学案,不是这份导学案不好,而是学生不同。初二上学期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不说很多实验器材不知如何使用,也不说如何来设计一份误差最小的实验方案,仅仅是这个物理实验室也是学生第二次进来,这样状况的学生怎能与初三的学生相比呢?这节课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痛定思痛,我接受了苏校长的建议,重新设计了一份导学案,又邀请课题组的成员于12月28日(周五)在我带的另一个班讲了这一节课,效果得到课题组成员和学生的一致认同,我也自觉满意。这份导学案有如下特点:

  1、自学导学、交流协作、展示激励、巩固拓展部分都大为简单、简化,都紧紧扣住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绝不拖泥带水,做到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2、创新了展示激励的方法。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如下图所示),只记录12个组所测得的最终结果(盐水的密度和小石块的密度),而且说明谁先测出来谁先填写表格,前三名的和单个的都会奖分,能够找出其他组错误之处的组或个人也给予高额的奖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个别的落后组也是一种激励。这种简单的做法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惊人的效果,得到了课题组所有成员的肯定。

  组 别

  盐水的密度(g/cm3)

  小石块的密度

  (g/cm3)

  组 别

  盐水的密度(g/cm3)

  小石块的密度

  (g/cm3)

  一组

  七组

  二组

  八组

  三组

  九组

  四组

  十组

  五组

  十一组

  六组

  十二组

  3、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由于导学案主要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合作、交流。例如我在设计时预想到学生在设计试验步骤是会有几种方法,但在实际上课时,发现学生的试验方案有很多种,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学生在讨论方案时,各抒己见十分活跃,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讨论之中去,对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动,我也给了他们充分的展示机会。另外第六组所测得的两个物理量怎么测都偏小,这时组长要求我给他们换一架天*,换后,他们一下子就测出了正确的结果,真正体会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避免了单纯炒冷饭的尴尬境地,让学生感到有趣、有得,从而真正达到学*的目的,我也及时称赞了他们。

  从这两节课取得的迥异的效果来看,导学案作为采取引发式教学的一种媒介和手段,能让教师水到渠成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学*兴趣和管理好自我情绪,否则就会回到原来填鸭式教学的老路上来,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导学案也非常适用于物理的教学。只不过每一节课的导学案都要教师自己动手编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在教学中还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真正放手,同时要能不断创新激励评价方法,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4

  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如果现有量筒一次仍不能盛取溢出的水量,可慢慢将物体浸入,并多次盛接和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物体的体积。2.如何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石蜡)的体积?

  可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浸没于量筒中液体时对应的体积,然后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石蜡的体积。

  该问题一方面是对量筒使用方法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探究怎样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我们选择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为研究对象,具体教学中也可选择其他种类的液体和固体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密度。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盐水和石块(或其他样品)密度时所用的数据及所得的结果。注意不要强求一致,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让学生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物理公式计算,间接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值。

  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并根据数据得出结果,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而是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由于有上一节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一实验的基础,因此本节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完成的。

  教学中建议以小组讨论形式,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定些条条框框,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求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清楚说明其理由。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十分有意义的。

  通过“探究性学*”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我们看到,学生首先是非常欢迎这样的课型,他们觉得既紧张又轻松。在认真讨论准备的过程中,给了学生**思想、发散思维、提高能力、展示特长的机会,开拓了学生自行探究的空间,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的`愿望。本课题的研究,也拓展了老师对学生全面评价的方法和途径。过去只按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学*效果的“好”与“差”,现在通过“研究性学*”,来展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纠错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配合协作意识等,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更合理、更客观,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的积极性。

  反思五: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在进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探究实验中,本人首先让学生复*了一下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的公式,通过公式知道如果要求物质的密度,就要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来测量,物体的体积有的可以用量筒直接测量,有的则不用。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密度比水大的,可以用排水法,就是在一个量筒里加入一点量的水,再将物体放入水中液面上升,两个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如果密度比水小的,比如木块可以用压入法、吊挂法、捆绑法、埋砂法等。分组实验用天*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量筒和量杯的使用]量筒和量杯是实验室中常用于测液体体积的仪器。使用时应注意:

  1.首先观察量筒刻度单位和最小分度表示的体积,以及最大测量体积值。

  2.要置于水*桌面上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底部(或凸形液面顶部)相*。

  3.读数时。液面靠*哪条刻度线,就读该刻度示值。一般不作估读。实验时要注意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后通过公式就能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在查密度表,可以知道是什么物质。例如探究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有学生的探究方案是先测出一杯盐水的总质量,把整一杯盐水倒入量筒测出体积,然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得出盐水的密度。还有的是先用天*测出空量筒的质量,然后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测出他们的总质量同时得出盐水的体积和质量算出盐水的密度,看到这种情况,我引导他们分析各种方案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比较他们的探究方案的优劣,用误差最小的做实验,后来我发现学生很快完成了探究实验,并且效果很好。我也感到很轻松和愉悦。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课堂上一定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我不但教得轻松愉悦。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也让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教学理念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有多么的重要。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更深入的体会它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是我自己本身的问题,就是我的口头禅太多,而且语言太*淡,没有激情,其次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样学生进行实验后更能理解。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5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 教师 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在视线和凹面相*时, 教师 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 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

  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 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 教师 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

  5.实验进度的安排

  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 教师 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

  6.实验报告

  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 教师 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菁选(扩展8)

——物质的量教案优选【5】篇

  物质的量教案 1

  [课题] 第三章第一节:物质的量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过程]

  [引入基本概念] 18克水可以用托盘天*称量,但1个水分子却无法称;1把大米可以称量,1粒大米却无法称,但1粒大米质量可以计算,同理,1个水分子的质量也可以计算,通过物质的量进行换算。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板书] 一、物质的量

  [类比]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幻灯或小黑板)7个基本物理量一览。正如时间、质量这些物理量一样,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板书]1、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符号:n。

  [讲述] 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用摩尔作为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符号为mol,简称摩。

  [板书] 二、摩尔

  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2、符号:mol。

  [过渡] 1mol的粒子到底含有多少个粒子?又怎么跟质量联系起来呢?

  [讲述] 每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它的标准,如质量的单位——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摩尔这个单位是以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而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也即1mol12C中所含C原子个数约为6.02×1023个。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以NA约为6.02×1023个。

  [板 书] 3、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个。

  [举 例]

  [讲 述]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摩尔这个概念只适用于微观

  2、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例:1molH2、2molNa+。

  3、6.02×1023只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似值,约字不能漏掉。

  [计 算] n=N/NA

  0.1molH2中,含有 molH。

  2molCH4中,含有 molC, molH。

  3.01×1023个H2O中,含有 molH, molO。

  0.1molNa作还原剂时,失去的电子数是 个。

  [过 渡] 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数目虽然相同,但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呢?

  [复 *]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以12C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1个12C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1个O原子质量是:2.657×10-26。那么,O的相对原子质量=12×2.657×10-26/1.993×10-26=16。

  [讲 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1个C的质量与1个O的质量之比是12∶16。因此1molC与1molO的质量之比是12∶16。又1molC质量为12g ,因此1molO质量为16g。

  由此推出,1mol任何粒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这个质量就是摩尔质量,即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板 书] 三、摩尔质量

  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3、单位:g/mol

  4、计算公式:M=m/n

  [举 例] 课本上例题。

  [小 结] 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概念。

  [作 业] 课本P48*题。

  物质的量教案 2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粒子符号

  物质的式量

  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

  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

  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个。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个铁原子,是56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个硫酸分子,是98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的式量是23。1mol钠离子含有个钠离子,是23g。的式量为17。1mol氢氧根离子含个氢氧根离子,是17g。

  [学生思考]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规律?

  [结论]①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此处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引入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推导得出

  [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计算得出x=16gy=32g

  [得出结论]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1mol分子的质量应该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而对于离子,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离子的式量。)

  物质的量教案 3

  一、 教材分析

  1. 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物质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懂得了 “物质的量”这个新物理量的应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物质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能力,同时为电解质溶液,中和滴定的学*奠定基础。

  2. 教学内容

  本课题共包括三大内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存在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新的理论知识,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物质的量这个新物理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单位以及应用。

  3. 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方法。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从达到本课题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以及和本单元《从实验中学化学》中心内容的联系来看,《物质的量》这一内容的重点,可以确定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和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析】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来看,教学的难点应该是“通过举例分析总结得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些新概念及如何应用” 。由于高一学生化学科学意识还比较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同时《物质的量》是纯理论性的知识。要使学生感兴趣、完全理解物质的量这一个新的化学概念,需要多联系生活,通过举例,把理论性知识生活化,并引导学生回想以前所学知识,通过例比的方法来学*本节课知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避免单一的授课方式,教师应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⑴游戏。通过学生数粉笔的活动,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为接下来的课题的引入做准备。

  ⑵质疑。游戏后,对游戏结果提出质疑,结合生活分析,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⑶分析总结。在“物质的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的能力,运用已学知识学*新知识的能力。

  二、 学情学法分析

  ⒈ 学情分析

  ⑴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物质的量是一个新的化学概念,比较抽象,以高一学生的已有化学知识和科学素养,要完全理解,并懂得运用比较困难。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化学知识,并能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对比来理解记忆新知识。

  ⑵ 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学生理解能力基本没问题,但是处理信息能力及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等能力较差,因而在此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⒉ 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学,是学生动脑,掌握科学的学*方法。

  ⑴ 思——敢思会思

  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思考,积极配合教师,改变“被动”、“灌输式”的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这样,即活跃了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必要与快乐。

  ⑵ 探索——发现问题

  对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⑶ 回顾对比——举一反三

  本节教材是理论知识,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再对比引入新知识,能更好的理解记忆新概念。

  2、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以讲述教学法为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思考去认知新知识,“发现”得出结论和规律性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通过举例,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发现化学问题,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类比的方式来学*理解新概念。

  综上所述,可依据“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得出结论——回顾对比——加深理解——提问——学会应用”。

  物质的量教案 4

  一、课题:高一化学-物质的量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第1课时

  四、授课教师:卜婷婷

  五、教学目的:1、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知道摩尔,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学会已知粒子的数目、摩尔质量中的任意一个求另一个。2、知道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学会已知物质的量、质量中的任何一个求另一个。

  六、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 摩尔质量的概念 物质的量的求法 已知质量求摩尔质量 已知物质的量求粒子数

  七、教学难点对物质的量 摩尔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八、教学过程

  1、通过复*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从宏观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两个角度来分析该方程式,从而得到宏观与微观必然存在某种联系的结论,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物质的量”。

  2、举出几个与物质的量作用相似的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发明。如:12 个 = 1 打等。

  3、讲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符号、单位。

  4、物质的量的单位引出本课的第二个重点——“阿伏加德罗常数”;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由来,数值(强调其单位)。

  5、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给出公式:n = N / NA

  6、运用上述公式做计算练*。

  7、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注意“粒子”的概念。

  物质的量教案 5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