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数蛤蟆》教学反思1

  20**年9月29日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这一天,我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堂公开课。

  为了这一天,我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写教案,做课件,在*行班试讲,回家后自己再反复揣摩、修改。这样做,就是想让自己的第一次亮相能出彩些。虽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还是对这堂课有不少担心,既兴奋、又紧张。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我的第一堂公开课就这样开始了。我尽量放慢语速,让自己显得从容淡定。课上,我利用《数蛤蟆》一课,给学生讲解了2/4拍,讲了附点节奏,讲了唱歌的基本状态、跳音的`处理、高音的唱法,讲了指挥的基本动作,并植入了二部合唱的概念。

  虽然课上出现了电钢琴没电、笔记本电脑没电等意外,但我整体上感觉还不错,最得意的地方就是在于给学生传授了很多知识。唯一的不足就是和学生的配合不够好,课上调动积极性较差,这是我当时的看法。

  随后的几天,我还是在按照老套路教学,课上滔滔不绝地讲知识,可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了。孩子们似乎学的并不快乐。作为教师,我只顾自己讲,完全没有顾及学生们的感受。每节课讲这么多知识,就是给中学生讲,恐怕他们也很难做到整节课都保持高昂的学*热情吧?更别说这些才六、七岁的孩子了。

  从小就怀揣着当老师的梦想,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作为一名新老师,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无可厚非,可是方式方法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收获知识,这才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是我终生努力的方向,不但要保持着对学生的爱,更要有灵活的头脑,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之路走得更远。

《数蛤蟆》教学反思2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表现它的可爱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歌曲歌词运用简单的重复手法,孩子很好记,而且朗朗上口。学生很喜欢这首歌,学起来也很起劲。

  本节课,我还是先从节奏入手,在学生熟悉了歌曲节奏以后,让学生自己加入歌词,来按节奏读歌词。之后,我让孩子们听着琴演奏的旋律自己加入歌词,学生很快就能学会这首歌曲了。在学唱的同时,我让学生注意去听,每个乐句的特点。孩子们的耳朵锻炼的机会不够多,很难能听出旋律的特点,通过我让学生唱前半句,听后半句的方法,孩子们能辨别出,一个乐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是一样的。

  学会旋律后,我又给孩子加入了律动,让他们边做边唱,增加了趣味性,孩子们也不至于枯燥。但是,课后我发现,其实这个环节应该放给孩子们自己去进行编创,锻炼他们的创编能力和意识。以后的课堂上还是要多放手给学生,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数蛤蟆》教学反思3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歌曲具有一定的“启智性”,帮助学生熟悉量词的用法。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歌曲结构更加完整。通过学*学生能够体会民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

  我以猜谜导入本课内容,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以猜谜语导入新歌,衔接自然生动,有创新,让孩子们在无意识中接触歌曲。让学生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体会歌曲的风趣幽默,并找出歌曲旋律的相同处,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歌曲,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在情感上起到了把歌曲推向高潮的作用,避免演唱的单一性。

  本课的一大特色是创编歌词环节,把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了音乐教学的总目标。通过学生互助解决疑难及共同演唱, 从一只蛤蟆到两只蛤蟆、三只蛤蟆不同歌词的创编,遵循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既复*了歌曲,又充分展开想象,开动脑筋,极大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在充满情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

  我在设计本课时,选择孩子喜欢的童谣进行拓展教学,这些童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符合孩子的心理,乐于被孩子接受。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通过说唱和表演的方式来完成对童谣的收集与改编。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童谣,使学生体会集体创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和注意观察事物的良好*惯。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数蛤蟆》教学反思1

  20**年9月29日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这一天,我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堂公开课。

  为了这一天,我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写教案,做课件,在*行班试讲,回家后自己再反复揣摩、修改。这样做,就是想让自己的第一次亮相能出彩些。虽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还是对这堂课有不少担心,既兴奋、又紧张。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我的第一堂公开课就这样开始了。我尽量放慢语速,让自己显得从容淡定。课上,我利用《数蛤蟆》一课,给学生讲解了2/4拍,讲了附点节奏,讲了唱歌的基本状态、跳音的`处理、高音的唱法,讲了指挥的基本动作,并植入了二部合唱的概念。

  虽然课上出现了电钢琴没电、笔记本电脑没电等意外,但我整体上感觉还不错,最得意的地方就是在于给学生传授了很多知识。唯一的不足就是和学生的配合不够好,课上调动积极性较差,这是我当时的看法。

  随后的几天,我还是在按照老套路教学,课上滔滔不绝地讲知识,可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了。孩子们似乎学的并不快乐。作为教师,我只顾自己讲,完全没有顾及学生们的感受。每节课讲这么多知识,就是给中学生讲,恐怕他们也很难做到整节课都保持高昂的学*热情吧?更别说这些才六、七岁的孩子了。

  从小就怀揣着当老师的梦想,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作为一名新老师,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无可厚非,可是方式方法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收获知识,这才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是我终生努力的方向,不但要保持着对学生的爱,更要有灵活的头脑,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之路走得更远。

《数蛤蟆》教学反思2

  20xx年9月29日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不同寻常的,这一天,我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堂公开课。

  为了这一天,我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写教案,做课件,在*行班试讲,回家后自己再反复揣摩、修改。这样做,就是想让自己的第一次亮相能出彩些。虽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还是对这堂课有不少担心,既兴奋、又紧张。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我的第一堂公开课就这样开始了。我尽量放慢语速,让自己显得从容淡定。课上,我利用《数蛤蟆》一课,给学生讲解了2/4拍,讲了附点节奏,讲了唱歌的基本状态、跳音的处理、高音的唱法,讲了指挥的基本动作,并植入了二部合唱的概念。

  虽然课上出现了电钢琴没电、笔记本电脑没电等意外,但我整体上感觉还不错,最得意的地方就是在于给学生传授了很多知识。唯一的不足就是和学生的配合不够好,课上调动积极性较差,这是我当时的看法。

  随后的几天,我还是在按照老套路教学,课上滔滔不绝地讲知识,可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了。孩子们似乎学的并不快乐。作为教师,我只顾自己讲,完全没有顾及学生们的`感受。每节课讲这么多知识,就是给中学生讲,恐怕他们也很难做到整节课都保持高昂的学*热情吧?更别说这些才六、七岁的孩子了。

  从小就怀揣着当老师的梦想,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作为一名新老师,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无可厚非,可是方式方法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收获知识,这才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是我终生努力的方向,不但要保持着对学生的爱,更要有灵活的头脑,积极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之路走得更远。

《数蛤蟆》教学反思3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表现它的可爱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歌曲歌词运用简单的重复手法,孩子很好记,而且朗朗上口。学生很喜欢这首歌,学起来也很起劲。

  本节课,我还是先从节奏入手,在学生熟悉了歌曲节奏以后,让学生自己加入歌词,来按节奏读歌词。之后,我让孩子们听着琴演奏的旋律自己加入歌词,学生很快就能学会这首歌曲了。在学唱的同时,我让学生注意去听,每个乐句的特点。孩子们的耳朵锻炼的机会不够多,很难能听出旋律的特点,通过我让学生唱前半句,听后半句的方法,孩子们能辨别出,一个乐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是一样的。

  学会旋律后,我又给孩子加入了律动,让他们边做边唱,增加了趣味性,孩子们也不至于枯燥。但是,课后我发现,其实这个环节应该放给孩子们自己去进行编创,锻炼他们的创编能力和意识。以后的课堂上还是要多放手给学生,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数的世界》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数的世界》教学反思1

  今天在教学《数的世界》这一课时,我体会到教学过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里的“深、浅”是针对孩子而言的,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浅”的呢?那就是孩子身边接触过的事物,或者孩子在以往的学*中获得的知识经验。

  本节课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水果店”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也有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与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从生活中学*数学。在教学中我在让孩子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时,我考虑到孩子在学*小数的时候,已经对整数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所以我先介绍整数,再介绍孩子相对陌生的自然数。

  孩子因为熟悉整数,很快就进入了学*状态。还有在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时,也是让孩子先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再确定因数关系。

《数的世界》教学反思2

  《数的世界》是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学过的数的基础上来研究学*的。学生已经知道学过的数有整数(负数)、小数、分数,而本节课探讨的是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是把0除外的。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学生弄清了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特别是班上的一位男生概括地很准确: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而所有的整数不一定都是自然数。有同学还提醒大家注意:0既是自然数,又是整数。看来,学生是真正参与到学*中来了,这个知识点是掌握了。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主要要求学生能针对具体的乘法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又是谁的倍数?而具体研究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怎样?最小的因数是几?的因数是几?等问题是在后面专门学*,本课时只要学生知道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并自己能举实例说明。但还有一点,书中特别提到是在自然数(非零)范围内研究,学生在判断一道题时,把这个要求忽略了。即:2.1×3=6.3,6.3是3的倍数,3是6.3的因数。学生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研究的范围没有弄清,所以这是一个重点,要反复强调。

《数的世界》教学反思3

  《数的世界》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即教学因数和倍数。在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用乘法算式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而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

  由于这是节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比如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认识了各类数之后,我创设有效了数学学*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直接告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智能内化。在理解因数和倍数中,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第一就是因数和倍数的范围(非零自然数),我是这样处理的:通过一组算式让学生说谁的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如3×5=15,6×8=48,9×4=36,12×5=60等,学生越说越顺口,越说越有劲,我突然抛出了1.5×6=9这个算式,结果有同学陷入了沉思(我认为这些同学感觉到了与刚刚的哪些算式有点不一样),但也有同学还是举手这样答道:1.5和6是9的因数,9是1.5和6的倍数,话一说完,就见那些沉思的同学有几个高高举起了手,迫不及待的说:我们说研究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的自然数范围里,可这里的1。5不是自然数,所以不可以说1.5和6是9的因数,9是1.5和6的倍数。我就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统一了认识,真正认识到了因数和倍数的范围,从而为理解概念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而第二个关键性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我采取了几个递进的环节进行处理:一开始我就直接告知,让学生鹦鹉学舌。如通过学生写的3×4=12 这个算式,我就说,这时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通过一些类似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试着说,很快学生就有了第一感性认识;接着我用一个游戏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我举了三个数字卡片,分别是3、6和12,让学生很快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为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3是6和12 的因数,6也是12 的因数;6和12都是3的倍数。我追问:那我说,6是因数,12是倍数可以吗?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认识到6相对于12是因数,而相对于3却是倍数;而12相对于6才是倍数,它相对于其他的数就说不定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互依存的含义,更好的理解了概念的内涵;最后我让同坐两人一组,一人说任意一个自然数,另一个同学则找出它是谁的因数,谁的倍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由于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本节课,学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体验中,享受到了数学思维的快乐,我想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有理数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有理数除法》教学反思1

  笔者于本年度暑假期间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暑期培训,其一项目是磨课,课题是《有理数除法》,通过磨课,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同时也产生了几点看法,特记之,以供切磋。

  一、关于课题引入

  细细地揣摩这部分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小学中已经学*了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明确知道它们互为逆运算,所以,本节课开门见山,直接利用这个关系,通过一组具体的乘除法运算,验证了这种关系在有理数范围内也同样适用,然后通过小帖示,将这种关系一般化,整个设计过程体现了建构思想,同时也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操作性、针对性是很强的。

  在磨课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在如何引入这一节课时颇费心思,设计了许多异彩纷呈的情境:利润问题、统计问题等等,这些情境的引入无疑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了其学*兴趣,加深了对有理数除法应用的认识,但也应看到,如果没有课前充分的预*、酝酿,这会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认识的难度——很多学生还没转过神来,就被带到了下一个学*环节里去了。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了。

  二、有理数除法则(二)的给出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师生整合后得出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a÷b=a×”之后,不少教师主张给出一个题组,如①(—8)÷(—4);②(—8)÷(—);③8÷(—4);④8÷(—);⑤(—8)÷4;⑥(—8)÷;⑦0÷(—8).让学生根据刚刚得到的法则进行运算,然后观察算式结构与结果特点,总结出有理数除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得0”。这样处理,与新课标理念并无相悖之处,但教材编写者为什么就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呢?仔细推敲来,笔者以为上述处理有不妥之处:淡化了有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互逆关系。如此一来,两种算法则的推导就变得相对独立了,有另起炉灶之嫌,破坏了有理数运算体系的有机性,同时对本小节内容来讲,这样处理,使知识变得松散,重点不突出,且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

  三、完成上述两个法则的认识之后,可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例5,教师通过巡视,发现解题的差异性,并予以展示,通过对比,引导灵活运用两个法则进行运算,使运算简便,然后进行强化训练,熟悉有理数除法运算,这样,层层递进,有利于减缓学生练*的盲目性,比一股脑儿塞给他们要好一点。

《有理数除法》教学反思2

  笔者于本年度暑假期间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暑期培训,其一项目是磨课,课题是《有理数除法》,通过磨课,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同时也产生了几点看法,特记之,以供切磋。

  一、关于课题引入

  细细地揣摩这部分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小学中已经学*了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明确知道它们互为逆运算,所以,本节课开门见山,直接利用这个关系,通过一组具体的乘除法运算,验证了这种关系在有理数范围内也同样适用,然后通过小帖示,将这种关系一般化,整个设计过程体现了建构思想,同时也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操作性、针对性是很强的。

  在磨课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在如何引入这一节课时颇费心思,设计了许多异彩纷呈的情境:利润问题、统计问题等等,这些情境的引入无疑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了其学*兴趣,加深了对有理数除法应用的认识,但也应看到,如果没有课前充分的预*、酝酿,这会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认识的难度——很多学生还没转过神来,就被带到了下一个学*环节里去了。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了。

  二、有理数除法则(二)的给出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师生整合后得出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a÷b=a×”之后,不少教师主张给出一个题组,如①(—8)÷(—4);②(—8)÷(—);③8÷(—4);④8÷(—);⑤(—8)÷4;⑥(—8)÷;⑦0÷(—8).让学生根据刚刚得到的法则进行运算,然后观察算式结构与结果特点,总结出有理数除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得0”。这样处理,与新课标理念并无相悖之处,但教材编写者为什么就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呢?仔细推敲来,笔者以为上述处理有不妥之处:淡化了有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互逆关系。如此一来,两种算法则的推导就变得相对独立了,有另起炉灶之嫌,破坏了有理数运算体系的有机性,同时对本小节内容来讲,这样处理,使知识变得松散,重点不突出,且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

  三、总结

  完成上述两个法则的认识之后,可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例5,教师通过巡视,发现解题的差异性,并予以展示,通过对比,引导灵活运用两个法则进行运算,使运算简便,然后进行强化训练,熟悉有理数除法运算,这样,层层递进,有利于减缓学生练*的盲目性,比一股脑儿塞给他们要好一点。

《有理数除法》教学反思3

  有理数的除法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有理数的除法.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安排倒数的概念学*。通过讲解与练*,学生基本能掌握。

  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可以采用课本的“做一做”做为探究除法法则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并应该讲清楚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求解。2、在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解决问题。

  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分式的约分掌握不好,在今后的学*中加强锻炼。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猜数游戏》教学反思 (菁华3篇)

《猜数游戏》教学反思1

  本单元教材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展开:会用字母表示数、常用的运算规律、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解简单的方程,会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探索用等式性质解“ax+b=c”这样较复杂的方程。让学生初步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在单元前3个课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并学*了用“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b”和“x+a=b”的简单方程。通过猜数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找出等量关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新的了解:设未知数。并自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发现方程并非已学的简单方程。在教师引导下,先运用加减等式性质求出“ax=c”,再运用乘除等式性质求出未知数。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找到2种等式性质的综合运用方法。

  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运用2种等式性质解“ax+b=c”这样较复杂的方程,能在教师的示范下简化解方程的步骤,基本建立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的概念。

  1、在对教材的把握上,应该由教师给予的知识性问题,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简化解方程的过程,是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自己又对单元教材进行了系列化的研究,有助于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

  2、同时,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比如,在探索如何解教复杂的方程时,在“2X”的处理上给予了足够的观察思考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研究角的空间。这里揭示出隐藏在数学教材背后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自然沟通。

  3、在处理“2X”的问题时,通过学生观察课件,去感悟“2X”作为一个未知数,同时又是一个加数的双重身份,实现了学生运用两种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一个蜕变。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1、在让学生用两种等式性质解方程时,对“几X”在等式中的角色强调过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淡化角色的强调,学生更能接受。2、缺少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判断、强化、比较、组合。对课堂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资源捕捉能力不够。3、教师问题的提出不清楚,影响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在教师把的太牢,问题提得太小,太细,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的很小,学生思维空间小了,思维的差异性呈现不够,资源生成也变得很少。其中也表现出我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不够。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率。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猜数游戏》教学反思2

  《猜数游戏》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1~5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重点在于探究并掌握有关6的加减法的计算;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的问题。

  回顾前期的学情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学生在幼儿园时对6的加减法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再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一定会让大部分孩子提不起兴趣,有炒冷饭的无聊感觉。同时学生间的知识储备差距又会让一些孩子在课堂上有一种“我算的好慢、其他同学比我强”的挫败感。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我们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主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形成过程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多种学*方式获得对6的加减法的全面认识。让学生成为数学活动的主角,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游戏贯穿全课,巧妙设置悬念。

  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数学课中的游戏,可以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满足儿童的天性,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也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

  教学伊始我就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先进行语言交流,一句“今天我和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整节课的设计可以说是游戏串,从师生合作的“手指游戏”到学生操作完成的“摆智慧果”以及本课重头戏的“猜数游戏”,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学*兴奋点,将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课堂上来。可以说孩子们在今天的课堂上就是充分地“玩”。

  当然这个“玩”并不是随意的、简单的,它背后却是另有深意。如:在玩猜数游戏的过程里,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棋子,然后两手一捂,打开一只手,露出棋子,让学生猜另一只手有几颗棋子,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逐步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猜出数量只是完成了一个目标,我还要求孩子们用适当的算式来表示这个猜的过程,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巩固了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谓一石三鸟。这种潜移默化的数学知识的*得比重复的训练与单纯的讲授效率更高,学生也能够在一个更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

  二、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小学生学*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有效的学*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课教学中,我们就在“玩”上下功夫,特别注意了把思考贯穿“玩”的全过程,将“玩”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如:“摆智慧果”这个游戏,表面看是摆学具凑数,实质上是让学生边操作边感知6的组成。而且我们还给学生的这次“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边摆学具边记录算式。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直观形象逐步抽象概括,最终建模的过程。这个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到了学生的学前积累差异,为那些在学前还没有完全掌握6的加法计算的孩子提供了学*的时间与空间;为已经有了学*经验的孩子则创建了再探究的*台,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上各取所需,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重“技能”掌握,更重“思维”提升。

  这节课的教学既有操作这种显性的“玩”,也思维有隐性的“玩”。如教学设计中增加的整理算式这个环节就是一场思维游戏。这个活动就是学生数学思维拓展的隐性的“玩”,这个活动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这个活动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形式美。

  我认为对学生而言学*新知之后如果仅仅只进行单纯的计算练*,那只是对技能技巧的训练,没有最大化地达成教学利益。如果让孩子们把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算式进行整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挑战,能再次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同时也体现出数学学*实践性、探索性的特征。

  实践证明这个活动还是非常有效的,学生把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有的按得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规律整理、有的则按加数(或减数)的大小规律整理。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两次整理活动,从第一次加法算式整理时的犹豫不确定,到整理减法算式时的坚决而自信;从第一次的疑惑到第二次的笃定;从第一次的寥寥数人举手到第二次的抢着发言。可以说孩子们在回顾梳理知识的同时,发现了6的加减法“秘密”,既为后续学*加法表、减法表做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规律,只要细心留意观察就能够发现。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一节课也总有它的不足之处,对于这节课来说内容比较多,有大量的学生游戏活动时间,所以在处理练*的时间问题上就把握得不是很好。课堂上对学生交流汇报环节的组织应该做好预设,准备的再细致一些就更好了。

《猜数游戏》教学反思3

  《猜数游戏》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1~5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重点在于探究并掌握有关6的加减法的计算;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的问题。

  回顾前期的学情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学生在幼儿园时对6的加减法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再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一定会让大部分孩子提不起兴趣,有炒冷饭的无聊感觉。同时学生间的知识储备差距又会让一些孩子在课堂上有一种“我算的好慢、其他同学比我强”的挫败感。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我们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主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形成过程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多种学*方式获得对6的加减法的全面认识。让学生成为数学活动的主角,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游戏贯穿全课,巧妙设置悬念。

  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数学课中的游戏,可以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满足儿童的天性,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也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

  教学伊始我就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先进行语言交流,一句“今天我和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整节课的设计可以说是游戏串,从师生合作的“手指游戏”到学生操作完成的“摆智慧果”以及本课重头戏的“猜数游戏”,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学*兴奋点,将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课堂上来。可以说孩子们在今天的课堂上就是充分地“玩”。

  当然这个“玩”并不是随意的、简单的,它背后却是另有深意。如:在玩猜数游戏的过程里,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棋子,然后两手一捂,打开一只手,露出棋子,让学生猜另一只手有几颗棋子,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逐步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猜出数量只是完成了一个目标,我还要求孩子们用适当的算式来表示这个猜的过程,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巩固了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谓一石三鸟。这种潜移默化的数学知识的*得比重复的训练与单纯的讲授效率更高,学生也能够在一个更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

  二、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小学生学*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有效的学*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课教学中,我们就在“玩”上下功夫,特别注意了把思考贯穿“玩”的全过程,将“玩”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如:“摆智慧果”这个游戏,表面看是摆学具凑数,实质上是让学生边操作边感知6的组成。而且我们还给学生的这次“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边摆学具边记录算式。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直观形象逐步抽象概括,最终建模的过程。这个过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到了学生的学前积累差异,为那些在学前还没有完全掌握6的加法计算的孩子提供了学*的时间与空间;为已经有了学*经验的孩子则创建了再探究的*台,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上各取所需,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重“技能”掌握,更重“思维”提升。

  这节课的教学既有操作这种显性的“玩”,也思维有隐性的“玩”。如教学设计中增加的整理算式这个环节就是一场思维游戏。这个活动就是学生数学思维拓展的隐性的“玩”,这个活动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这个活动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形式美。

  我认为对学生而言学*新知之后如果仅仅只进行单纯的计算练*,那只是对技能技巧的训练,没有最大化地达成教学利益。如果让孩子们把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算式进行整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挑战,能再次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同时也体现出数学学*实践性、探索性的特征。

  实践证明这个活动还是非常有效的,学生把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有的按得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规律整理、有的则按加数(或减数)的大小规律整理。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两次整理活动,从第一次加法算式整理时的犹豫不确定,到整理减法算式时的坚决而自信;从第一次的疑惑到第二次的'笃定;从第一次的寥寥数人举手到第二次的抢着发言。可以说孩子们在回顾梳理知识的同时,发现了6的加减法“秘密”,既为后续学*加法表、减法表做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规律,只要细心留意观察就能够发现。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一节课也总有它的不足之处,对于这节课来说内容比较多,有大量的学生游戏活动时间,所以在处理练*的时间问题上就把握得不是很好。课堂上对学生交流汇报环节的组织应该做好预设,准备的再细致一些就更好了。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1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重点是让孩子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是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形成数感。学生学*的基础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仔细研究了课本、教参、学*巩固以及名师课例。这节课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变得简单的过程。总结下来,这节课的突破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方法的.迁移。

  孩子们在一年级上册学*过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所以在复*导入环节,我设计了59<68、78>72等两位数大小的比较,让孩子说说比较方法。最后小结,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时,可以想他们在数线上的位置,也可以选择一个中间数做参照,以59、68为例,选60作为参照,59比60小,68比60大,从而确定59<68。也可以想数的组成,59里面有5个十,而68里面有6个十。在次基础上,孩子比较940和1899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先让孩子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让他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

  比较940和1899这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很快说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这个结论。我没有急于总结,而是启发孩子,你是怎么想的?接下来,孩子说,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还可以想什么呢?学生说还可以想数的组成,940是9个百,1899里面是8个百。这时我追问,1899是有什么组成的?1个千。1个千相当于几个百?10个百。还可以考虑什么呢?在数线上的位置,这个孩子没有说出来,我给他们点了出来。经历这样丰富多彩的思考过后,我们小结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接下来,我又引导,你还有相似的结论吗?生两位数小于三位数,三位数小于四位数等等,最后得出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这个比较方法。

  三、注重学生参与。

  每个知识点的生成,我都让孩子自然参与,自然得出结论。在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后,才展开交流思辨。就拓展延伸这道题,3、0、8、9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孩子们很快得出最大的四位数是9830,最小的是多少呢?小孩子写8309,还有的写3098,这时,我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让孩子在消息栏讨论,最后得出3089是最小的四位数。那第二大是多少呢?第二小是多少呢?让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路碰撞,最后得出,个位和十位互换得出第二大,第二小。孩子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神奇。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不足,时间把控依然是我要克服的首个问题。学生想不出来时,有几次没有管住讲的冲动。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2

  在教学本册《数的比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种物品的多少,能用20以内的数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已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序(当然中重度除外),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此刻,我反思的是这其中的第一个环节,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以前学*多和少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比较。现在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而且要用>、<来表示,是一种感知上的过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想要过渡得好的关键还是旧知识的迁移,把所要学*的知识和已学的知识衔接起来。

  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我在导入过程中,用了很多实物来演示,让学生说说哪些多哪些少,凭直观观察,就一些中重度的学生也能看出,哪些多哪些少。有了这样的过渡,学生的已有知识又唤回来了,但目的是不仅仅停留在原有认知上,而要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上。例1是通过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引出两种数量相等。出示例图时,学生都在数是几个,结果我没问多少个,我问: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一样多,都是四个。中重度的学生也紧跟的说出是一样。这对于他们来讲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环节。所以我也没有浪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只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表示两个数相等用等号=,如4等于4,写作4=4,读作4等于4。之后,也举了很多例子,再说明几遍。

  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之后,我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教学例2,认识>和<。过渡时,我设置疑问,问:两数相等用等于号,不一样了,用什么符号表示呢?紧接着,我出示例2图,小鸡和小鸭、三角形和圆形。学生忙着数数,我让他们先不用急着数,用眼睛看看,哪些多,哪些少,这样学生很快就回答是小鸡、圆形多,小鸭、三角形少。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一步讲解:这就说明他们之间有多有少,不是相等的。那么相等用等于号,不相等用什么呢?不等号有两种-----大于号和小于号。接着我让学生数数,数后我板书。在我板书后,学生这下都蒙了,不认识这两个符号,不懂得应该怎么样读。借例题我进行一番讲解:小鸡5只,小鸭3只,5只比3只多,所以5比3大,写作5>3。三角形5个,圆形6个,5个比6个少,所以5比6小,写作5<6。讲解完后又带领学生读了几遍。为了让学生记住两个不等号的读法,我又向学生说明:主要看左边,把大于号小于号看成口,左边张大嘴就是大于号,闭着嘴就是小于号。读式子的时候,我指着左边,让学生反复的练*,最后基本能分清楚大于号和小于号了。在分清楚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课堂游戏,我教他们用手势语来判断大于号和小于号。(是<的,伸出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紧;是>的,则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然后出示1到9九张卡片,发给九位学生,告诉同学,这九位是数字王国成员中不可少的,他们现在要进行比赛,比比谁的年龄大。你们用手势语来表示,老师分别请两位学生上来,下面的同学纷纷举起手势,刚刚开始可以说是手无足措,都乱了,后来才慢慢适应了。这节课就在游戏中结束了。

  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轻度学生基本掌握,中度学生初步掌握,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戏这一环节,学生的情绪激昂,他们可能注重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而忽视了活动能给他们所带来的认识。还有鼓励做得太少,虽然知道有些学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应该给与表扬,至少参与其中了,不能给予忽视。这节课突出的瑕庇是玩与学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理想。通过不断的反思,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有突破的。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3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重点是让孩子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是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形成数感。学生学*的基础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仔细研究了课本、教参、学*巩固以及名师课例。这节课经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变得简单的过程。总结下来,这节课的突破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方法的迁移。

  孩子们在一年级上册学*过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所以在复*导入环节,我设计了59<68、78>72等两位数大小的比较,让孩子说说比较方法。最后小结,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时,可以想他们在数线上的位置,也可以选择一个中间数做参照,以59、68为例,选60作为参照,59比60小,68比60大,从而确定59<68。也可以想数的组成,59里面有5个十,而68里面有6个十。在次基础上,孩子比较940和1899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先让孩子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让他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

  比较940和1899这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很快说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这个结论。我没有急于总结,而是启发孩子,你是怎么想的?接下来,孩子说,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还可以想什么呢?学生说还可以想数的组成,940是9个百,1899里面是8个百。这时我追问,1899是有什么组成的?1个千。1个千相当于几个百?10个百。还可以考虑什么呢?在数线上的位置,这个孩子没有说出来,我给他们点了出来。经历这样丰富多彩的思考过后,我们小结出,三位数小于四位数。接下来,我又引导,你还有相似的结论吗?生两位数小于三位数,三位数小于四位数等等,最后得出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这个比较方法。

  三、注重学生参与。

  每个知识点的生成,我都让孩子自然参与,自然得出结论。在大多数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后,才展开交流思辨。就拓展延伸这道题,3、0、8、9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孩子们很快得出最大的四位数是9830,最小的是多少呢?小孩子写8309,还有的写3098,这时,我没有急于公布答案,让孩子在消息栏讨论,最后得出3089是最小的四位数。那第二大是多少呢?第二小是多少呢?让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思路碰撞,最后得出,个位和十位互换得出第二大,第二小。孩子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神奇。

  当然本节课我也有不足,时间把控依然是我要克服的首个问题。学生想不出来时,有几次没有管住讲的冲动。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数蛤蟆》教案 (菁华5篇)

《数蛤蟆》教案1

  数蛤蟆

  ——中班歌唱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在音乐中表演是种快乐的事。

  2、学*小组合作,敢于展现自己。

  3、锻炼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台录音机、4个小鼓、若干根小木条。

  活动过程:

  1、出示青蛙的图片玩抢答游戏,引出主题。

  (1)幼儿分成4小组,每小组4个人。

  (2)每组放有一个小鼓,发给每个小朋友每人一条小木条。

  (3)指导语:小朋友,你们都见过青蛙了,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去观察过它们呢?下面我们来玩抢答游戏好不好呀?游戏规则是,老师提问小朋友来抢答,你们哪一组的小朋友知道答案就赶紧敲一下你们面前的鼓,哪一组先敲响鼓哪一组就先回答老师的问题,答对了就奖给小红旗一面,看哪一组得的红旗最多。

  (4)教师给幼儿提问。

  ①蛤蟆有几张嘴?

  ②蛤蟆有几只眼睛?

  ③蛤蟆有几条腿?

  ④蛤蟆都吃些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创编有趣的青蛙动作。

  (1)指导语:好了,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知道一只蛤蟆,一张嘴,两眼睛,四条腿,那我们把这些句子连起来编成一首儿歌好不好呀?

  (2)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编好的儿歌让幼儿熟悉理解歌曲。

  (3)跟随音乐,边唱歌,边跟老师表演创编的动作。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蛤蟆形象反复演唱歌曲。

  (1)学蛤蟆爸爸的'声音唱

  (2)学蛤蟆妈妈的声音唱

  (3)学蛤蟆宝形容词的声音唱

  4、引导幼儿玩《蛤蟆捉害虫》的游戏

  (1)进一名幼儿闭上双眼,原地慢慢自转,其他小朋友排圆圈绕着该幼儿向相反方向边唱边跳跃前进,当大家唱到最后一个“呱”时,全体幼儿停下,中间的幼儿伸出一只手向前指,指向哪名幼儿,他就是“蛤蟆”其他幼儿都是害虫。

  (2)蛤蟆捉害虫,害虫逃回家。(放音乐,音乐一停小朋友就不准再跑)

  结束部分:

  蛤蟆宝宝,我们今天捉的害虫可真多,拿回家去喽!

《数蛤蟆》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称做"蛤蟆",使幼儿通过数蛤蟆的嘴、眼、腿,对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认识。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儿演唱技能,训练幼儿用各种感官(耳听旋律、眼看画面、嘴说歌词、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增强幼儿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3、教育小朋友要从小爱护小动物。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够会表演。

  活动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及其旋律。

  活动准备:环境布置(池塘),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引出-主题"青蛙"。

  2、听音乐做模仿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问话方式。

  2、欣赏、示范、表演、比赛。

  3、欣赏青蛙的演变过程。

  4、观看青蛙怎样捉虫从而进行品德教育。

  结束部分:幼儿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尽情的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通过学*幼儿能够体会民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

  我教的是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简单创编歌词,能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表现自己。

  从“猜谜”入手,引起幼儿学*兴趣,“音乐图片欣赏”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望,还可以为创作表演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但在小组改编和创编歌词时,因为幼儿人数多(62)我害怕他们说不好,而引导得多一点,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较少,使创作过于形式。而且在各环节的衔接中有时语言显得有些生硬,这是我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方面。

  好的是学生学*兴趣高,对这首歌有好奇心,喜欢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旋律,唱得很到位,声音响亮,并且能在音乐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

《数蛤蟆》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称做"蛤蟆",使幼儿通过数蛤蟆的嘴、眼、腿,对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认识.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儿演唱技能,训练幼儿用各种感官(耳听旋律、眼看画面、嘴说歌词、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增强幼儿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

  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够会表演.

  活动难点:

  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及其旋律.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池塘),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引出-主题"青蛙"。

  2听音乐做模仿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问话方式.

  2欣赏、示范、表演、比赛.

  3欣赏青蛙的演变过程.

  4观看青蛙怎样捉虫从而进行品德教育.

  结束部分:

  幼儿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尽情的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选材成功:没有歌词却很有特色音响效果的律动。《数青蛙》配上一首幼儿较熟悉,且有琅琅上口有节奏的儿歌《数青蛙》,使音乐、语言与动作的结合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形成一幅青蛙边歌边舞的热闹完美图景。

  2、程序设计:采用声势活动练*→嗓音造型练*→动作造型练*→图谱识记练*→游戏练*的方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调动原有的经验来学*新知识,使幼儿脑中的旧知识得到激活,进行重新组合与匹配形成新知识。

  3、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始终遵循幼儿音乐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数蛤蟆》教案4

  设计思路:

  数蛤蟆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儿歌结构更加完整。通过学*《数蛤蟆》让幼儿体会民间童谣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并学*创编童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从小爱护青蛙。

  活动准备:

  视频玩具蛤蟆蛤蟆的叫声歌曲《数蛤蟆》

  教学过程:

  一、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幼儿:听一听是谁在叫?

  二、放视频,请幼儿欣赏。

  1、提问幼儿:图上有什么?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2、教师小结:青蛙还有一个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会捉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我们要爱护它,别伤害它。

  三、引导幼儿学*童谣。

  1、出示一只蛤蟆,请幼儿说说蛤蟆的特征。

  (1)提问幼儿: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一段童谣。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二段童谣。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诵读整首童谣。

  四、引导幼儿创编童谣。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把创编好的童谣连起来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给童谣取名字。

  五、复*童谣。

  1、引导幼儿复*童谣一遍,教幼儿用方言说一遍童谣。

  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还学会了朗诵童谣,又有了新的本领,你们真棒。

  六、结束部分:

  放音乐《数蛤蟆》,师幼一起边朗诵童谣边表演。

  附童谣:数蛤蟆

  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数蛤蟆》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四川民歌,知道四川方言中把青蛙称做"蛤蟆",使幼儿通过数蛤蟆的嘴、眼、腿,对青蛙有出步的了解和认识.

  2.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提高幼儿演唱技能,训练幼儿用各种感官(耳听旋律、眼看画面、嘴说歌词、身体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增强幼儿的感受力和节奏感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

  在熟悉歌曲之后,能够会表演.

  活动难点:

  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及其旋律.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池塘),青蛙头饰,录音机,磁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引出-主题"青蛙"。

  2听音乐做模仿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问话方式.

  2欣赏、示范、表演、比赛.

  3欣赏青蛙的演变过程.

  4观看青蛙怎样捉虫从而进行品德教育.

  结束部分:

  幼儿扮成青蛙在布置好的`池塘里尽情的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选材成功:没有歌词却很有特色音响效果的律动。《数青蛙》配上一首幼儿较熟悉,且有琅琅上口有节奏的儿歌《数青蛙》,使音乐、语言与动作的结合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形成一幅青蛙边歌边舞的热闹完美图景。

  2、程序设计:采用声势活动练*→嗓音造型练*→动作造型练*→图谱识记练*→游戏练*的方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调动原有的经验来学*新知识,使幼儿脑中的旧知识得到激活,进行重新组合与匹配形成新知识。

  3、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始终遵循幼儿音乐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数蛤蟆》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7)

——数蛤蟆说课稿(精选五篇)

  数蛤蟆说课稿 1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蛤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数蛤蟆》是一节听唱课,是花城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9课第2首歌,歌曲为2/4拍,F调,是一首活泼风趣、地方色彩浓郁的儿童歌曲,是四川民歌。“花儿梅子希”是具有地方语言特点的衬词,歌曲用歌唱、算算的趣味方法赞颂了太*盛世。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因此,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巩固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化教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生活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参与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惯。本课以培养儿童即兴创造能力为切入点,激发儿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儿童热爱音乐的情感。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数蛤蟆》初步感受四川民歌的音乐特点。

  2、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编歌词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编一编等系列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难点:听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原则,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启发教学法:我对学生不确定的问题给予方法和内容上的引导,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正确的学*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结合“聆听”“感受”“演唱”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部分,我通过谜语导入、聆听新歌、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完成。

  (一)第一环节——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谜语,让学生直观的想象,从而导入新课

  (二)第二环节——聆听新歌

  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音乐哼鸣。这样,既完成了简单的发声练*,又熟悉了旋律。欣赏完后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我给予肯定与客观的评价,然后我进行总结。这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及特点。

  (三)第三环节——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向学生解释难懂的句子。

  2)让学生跟着琴用wu模唱,熟悉旋律。再跟琴学唱乐谱,提高学生读谱能力。

  3)带词演唱。让学生跟琴试填歌词,我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歌唱。

  4)进行分组练唱、对唱、全体学生合唱。在分组练唱过程中,我将在学生中间进行单独指导,询问他们学*的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解决,然后适当提问个别学生。在唱熟练歌词的情况下,我和学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讨论旋律特点。最后,通过小组唱或个人唱形式进行演唱评比,提高学生演唱热情。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做了铺垫。

  5)再次聆听,为了培养学生表现的意识和能力,我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探讨比较合适的演唱情绪。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歌曲的情感,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演唱全曲。

  (三)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编创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最后,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自始至终都将“聆听”放在首位,凸现音乐学科本体。但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3—6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的要求,在完整欣赏和演唱了歌曲《数蛤蟆》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编创两小节歌词,为歌曲伴奏,以表现这首活泼诙谐的四川民歌。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数蛤蟆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歌曲《数蛤蟆》.《数蛤蟆》这首四川童谣,它的歌曲和曲调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学生听起来虽然感觉风趣幽默,但学*起来却有一定难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好动,愿意参加各种活动;模仿力强,能模仿教师的简单节奏;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的认知还很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辅助学生对音乐进行认知是很好的手段。

  三、教学要求:

  1.学会唱歌曲《数蛤蟆》。

  2.通过歌曲教学,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3.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4.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数蛤蟆》。

  教学难点:

  找出歌曲《数蛤蟆》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五、教学设想:

  1.快乐猜谜兴趣引入

  用小朋友喜欢的谜语动画引出了本课的主角蛤蟆。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学*欲望,同时又向学生渗透了歌曲节奏和歌词。

  2.初听歌曲渗透德育

  3.尽情游戏练读歌词

  4.卡拉OK学唱歌曲

  5.仔细观察辨别乐句

  听辨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6.开动脑筋创编歌词

  教案:

  数蛤蟆

  教学要求:

  1.学会唱歌曲《数蛤蟆》。

  2.通过歌曲教学,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3.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4.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数蛤蟆》。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找出歌曲《数蛤蟆》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1.快乐猜谜兴趣引入

  上课伊始,用小朋友喜欢的谜语动画引出了本课的.主角蛤蟆。再以教师拍手提问,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学生拍手回答的游戏方式,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学*欲望,同时又向学生渗透了歌曲节奏和歌词。

  2.初听歌曲渗透德育

  在第二个环节,首先是欣赏歌曲范唱动画,课件的动态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伴随着歌曲,孩子们看到小蛤蟆在荷叶上跳来跳去,捉着虫子,都被小蛤蟆调皮可爱机智勇敢所感染。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小蛤蟆吃什么?它帮我们捉害虫,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孩子们此时对小蛤蟆的喜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要保护它们。此时,已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情感之中。

  二、尽情游戏练读歌词

  接下来是“小蛤蟆找妈妈”的游戏,这个环节把枯燥的按节奏读歌词的练*变成了孩子喜欢的游戏,而且在游戏里,师生头戴蛤蟆的头饰,扮演蛤蟆妈妈和可爱的小蛤蟆,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歌词练*效果事半功倍。

  三、卡拉OK学唱歌曲

  《数蛤蟆》这首歌曲的学唱有一定难度。我在正式学唱歌曲之前的环节中,巧妙的融入了歌词渗透和练*,使用《数蛤蟆》的旋律作为部分教学环节的背景音乐……这些细节设计为学唱歌曲做了铺垫。

  歌曲的学唱,我一改以往的教师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教唱方法,创造性的使用了卡拉OK学唱法。我设计了卡拉OK形式的动画课件,将歌曲的范唱和伴奏的动画,配以同步的歌词字幕,让学生以最简单、最直观、最活灵活现的方式学唱歌曲。

  四、仔细观察辨别乐句

  听辨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还非常少,对于乐谱或者声音是否相同,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反而对文字、色彩这些直观的因素更为敏感。在让学生听辨歌曲的同时,我播放了歌曲词谱的课件。课件中,找出将相同的乐句的文字使用的相同的背景颜色,利用文字色彩的巧妙搭配,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帮助学生进行辨别,使孩子们有兴趣积极地进行探究,从而进行难点突破。

  五、开动脑筋创编歌词

  最后是为歌曲创编第二、三段歌词的环节。我在歌词课件中,制作了第二只和第三只小蛤蟆的出现,学生对直观形象的画面,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加入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时间,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再加上教师充满童趣的语言导入,学生热情高涨的自主探究,第二、三段歌词的创编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数蛤蟆说课稿 3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蛤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数蛤蟆》是一节听唱课,是花城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9课第2首歌,歌曲为2/4拍,F调,是一首活泼风趣、地方色彩浓郁的儿童歌曲,是四川民歌。“花儿梅子希”是具有地方语言特点的衬词,歌曲用歌唱、算算的趣味方法赞颂了太*盛世。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因此,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巩固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化教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生活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参与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惯。本课以培养儿童即兴创造能力为切入点,激发儿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儿童热爱音乐的情感。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数蛤蟆》初步感受四川民歌的音乐特点。

  2、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编歌词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编一编等系列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难点:听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原则,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启发教学法:我对学生不确定的问题给予方法和内容上的引导,进而解决教学

  难点。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正确的学*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结合“聆听”“感受”“演唱”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部分,我通过谜语导入、聆听新歌、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完成。

  (一)第一环节——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谜语,让学生直观的'想象,从而导入新课

  (二)第二环节——聆听新歌

  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音乐哼鸣。这样,既完成了简单的发声练*,又熟悉了旋律。欣赏完后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我给予肯定与客观的评价,然后我进行总结。这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及特点。

  (三)第三环节——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向学生解释难懂的句子。

  2)让学生跟着琴用wu模唱,熟悉旋律。再跟琴学唱乐谱,提高学生读谱能力。

  3)带词演唱。让学生跟琴试填歌词,我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歌唱。

  4)进行分组练唱、对唱、全体学生合唱。在分组练唱过程中,我将在学生中间进行单独指导,询问他们学*的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解决,然后适当提问个别学生。在唱熟练歌词的情况下,我和学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讨论旋律特点。最后,通过小组唱或个人唱形式进行演唱评比,提高学生演唱热情。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做了铺垫。

  5、再次聆听,为了培养学生表现的意识和能力,我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探讨比较合适的演唱情绪。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歌曲的情感,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演唱全曲。

  (三)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编创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最后,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自始至终都将“聆听”放在首位,凸现音乐学科本体。但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3—6 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的要求,在完整欣赏和演唱了歌曲《数

  蛤蟆》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编创两小节歌词,为歌曲伴奏,以表现这首活泼诙谐的四川民歌。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数蛤蟆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数蛤蟆》是一首四川童谣,它的歌词和曲调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学生听起来风趣幽默,但学*起来却有一定难度。

  歌曲采用我国民族五声音阶创作而成,商调式,四儿拍。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紧凑,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节奏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为歌曲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情绪。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一共有六句。歌曲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表现出蛤蟆跳水,有水的情景。衬词“太*年”“荷儿梅子梭”的运用具有地方特色,增添了活泼的情趣。

  二、学情分析:

  本堂课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他们对事物好奇,而且好动,愿意参加各种活动,模仿力较强,能模仿简单节奏,但是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认知还不够,所以我设计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来辅助学生对音乐进行认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生唱会歌曲《数蛤蟆》。

  2、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3、学生为歌曲创编歌词, 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益虫从我做起。

  .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找出歌曲《数蛤蟆》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为歌曲编创歌词。

  五、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模仿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六、教学流程:

  为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环节

  1、快乐猜谜,揭示课题。

  首先以小朋友喜欢的猜谜语引出本课的主角蛤蟆。播放图片,向小朋友介绍蛤蟆的本领,激起孩子们对蛤蟆的喜爱之情,并揭示课题。

  2、看动画,回答问题。

  播放动画视频《数蛤蟆》,让小朋友带着问题观看动画。看一看动画中地上有什么,水里有些什么,然后分小组讨论进行汇报。

  3、发声练*

  用小蛤蟆的叫声(咕呱)来发声,要求学生发出短促 有力 有弹性的声音,为后面学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声音基础。 3、初听歌曲 渗透德育

  在第二个环节,首先是欣赏歌曲范唱动画,课件的动态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伴随着歌曲,孩子们看到小蛤蟆在荷叶上跳来跳去,捉着虫子,都被小蛤蟆调皮可爱机智勇敢所感染。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小蛤蟆吃什么?它帮我们捉害虫,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孩子们此时对小蛤蟆的喜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要保护它们。此时,已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情感之中。

  4、师生游戏、学*歌曲

  先播放本课中的歌曲,让孩子初听音乐,从中感受欢快的节奏。然后出示歌词,师生按照节奏读歌词,同时手拍节奏;最后师弹钢琴以问唱的方式,引导学生答唱,这样互助学*歌曲。师生互助学*,这样练*了学生的模仿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接着播放《数蛤蟆》音乐,让孩子先听一遍,对比一下,再完整地跟唱一次。

  5、反复实践、辨别乐句。

  结合学*歌曲时拍打的节奏,来引导小朋友找出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用一样的颜色标出来,然后小组分工合唱歌曲。

  6、开动脑筋、编创歌词。

  最后是为歌曲编创第二、三段歌词的环节,我在课件中,制作并出示第二只和第三只蛤蟆的出现,学生对直观形象的画面,乐于接受、易于理解。有了多媒体信息的加入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时间,使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把小朋友回答的歌词填入歌曲之中唱一唱。

  7、德育渗透

  学*了《数蛤蟆》这课之后,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我们了解了蛤蟆是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导小朋友应该保护蛤蟆、保护动物、还要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更应该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数蛤蟆说课稿 5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蛤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数蛤蟆》是一节听唱课,是花城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9课第2首歌,歌曲为2/4拍,F调,是一首活泼风趣、地方色彩浓郁的儿童歌曲,是四川民歌。“花儿梅子希”是具有地方语言特点的衬词,歌曲用歌唱、算算的趣味方法赞颂了太*盛世。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求知欲浓,已经具有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获得新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因此,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巩固和提高音乐表现力,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化教育。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认识到生活给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参与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惯。本课以培养儿童即兴创造能力为切入点,激发儿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儿童热爱音乐的情感。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数蛤蟆》初步感受四川民歌的音乐特点。

  2、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编歌词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编一编等系列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难点:听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原则,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启发教学法:我对学生不确定的问题给予方法和内容上的引导,进而解决教学

  难点。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正确的学*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结合“聆听”“感受”“演唱”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部分,我通过谜语导入、聆听新歌、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完成。

  (一)第一环节——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谜语,让学生直观的想象,从而导入新课

  (二)第二环节——聆听新歌

  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随音乐哼鸣。这样,既完成了简单的发声练*,又熟悉了旋律。欣赏完后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我给予肯定与客观的评价,然后我进行总结。这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及特点。

  (三)第三环节——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向学生解释难懂的句子。

  2)让学生跟着琴用wu模唱,熟悉旋律。再跟琴学唱乐谱,提高学生读谱能力。

  3)带词演唱。让学生跟琴试填歌词,我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歌唱。

  4)进行分组练唱、对唱、全体学生合唱。在分组练唱过程中,我将在学生中间进行单独指导,询问他们学*的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解决,然后适当提问个别学生。在唱熟练歌词的情况下,我和学生一起唱旋律,并分析讨论旋律特点。最后,通过小组唱或个人唱形式进行演唱评比,提高学生演唱热情。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做了铺垫。

  5、再次聆听,为了培养学生表现的意识和能力,我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探讨比较合适的演唱情绪。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歌曲的情感,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演唱全曲。

  (三)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编创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最后,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自始至终都将“聆听”放在首位,凸现音乐学科本体。但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3—6 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的要求,在完整欣赏和演唱了歌曲《数

  蛤蟆》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编创两小节歌词,为歌曲伴奏,以表现这首活泼诙谐的四川民歌。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