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咏怀古迹》教案1

  目标展示: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学导结合:

  一、昭君出塞而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

  明确:诗人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怨恨)

  四、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

  明确: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五、赏析诗歌

  ㈠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㈡三读诗歌,鉴赏语言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深化拓展: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梯度训练:

  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比较阅读,说说两诗在风格上有怎样的不同。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注释:汉代长安附*的月亮,月光照着昭君。一走上去玉门的道路,从此去向天涯再也不会归来。汉代的月亮还是从东海出来,可昭君嫁到西方没有回来的日子。长年严寒的燕支山只有雪当作花,美丽的昭君憔悴了,湮没在胡地的风沙中。活着时她没有黄金送人,致使画师将她画丑。死后留下了青冢使人叹息。

  跟进反思:

  小结:

  诗人借咏昭君村和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胸怀。

  本诗塑造了王昭君鲜活的人物形象。昭君有山川一样的坚强性格,有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的爱国之情,有对昏庸的统治者的怨恨之情,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作业布置:

  ⑴背熟《咏怀古迹(其三)》

  ⑵预*“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教后反思:

  素材积累

  杜甫的眼泪为谁流

  刘鹗有言:“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象也。”有一份灵性,即有一份哭泣。似乎杜甫的泪腺特别发达,感情特别丰富,灵性特别富有,心灵特别敏感,境界特别阔大,正义感、责任感也特别强烈。随便翻阅杜诗,都可以读出大把大把的泪水来:杜甫为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哭,为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而哭,为国家烽烟四起、兵革不断而哭,为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哭,为壮士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而哭……他的泪水是滔滔雄波滚滚岩浆,一滴滴都是沥血大爱,一声声都是冲霄大恨,不哭则已,一哭,往往成为虎吼龙吟,感天动地的绝唱!

  一哭百姓生死离别、鸡狗不如的兵役之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苛政毒民的累累罪恶。读杜甫的《兵车行》,我永远也忘不了三个令人撕心裂肺的场面。其一是开头写惊天动地的人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笔下,灰尘弥漫,兵车隆隆,战马萧萧,人流如织,令人目眩;耶娘妻子,奔走相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震耳欲聋!如此人哭马嘶、烟尘滚滚的巨幅送别图,给人以视听感受上的强烈冲击,集中展示了万千家庭妻离子散的悲惨遭遇,骇人听闻,触目惊心!其二是结尾写悲惨哀怨的鬼泣:“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青海边,古战场。*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冷寂阴森、鬼哭狼嚎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首尾两个场景,遥相呼应,浑然一体。一写生离,“牵衣顿足拦道哭”,眷恋不舍,悲愤绝望,一哭铸成冲天恨!一写死别,“新鬼烦冤旧鬼头”,怨声载道,天地动容,一哭吐露血海仇!其三是中间惊心动魄的荒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荆棘横生,满目凋残。唐王朝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破坏了农业生产,扰乱了农民的安定生活,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广人稀,十室九空,生灵涂炭,无以为生的悲惨局面。三个场面,写人哭马嘶,人诉鬼怨,凄凄惨惨,悲悲戚戚,倾注了诗人的悲悯情怀,控诉了统治者的滔天大罪。

  二哭百姓一贫如洗、哀哀无助的生存之苦,控诉统治者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狼子野心。杜甫的《白帝》描写了战后农村的荒凉破败、哭声遍野的凄惨景象,后面四句是这样写的:“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荒郊野外,逸马遛达,人烟稀少;千家万户,十室九空,满目疮痍。孤苦无依的寡妇,以泪洗面,哀哀无告,她的丈夫或许死于战乱,然而官府对她家也决不放过,搜刮尽净,残忍至极!秋天的原野上传来阵阵哭声,却辨不清哪个村庄哪户人家有人在哭泣。这四句诗文由点及面,写不辨东西、无处不在的哭声,写游荡无主、孤独落寞的逸马,实际上烘托出连绵战乱给农村带来的萧条和冷清,悲哀和苍凉。杜甫的另一首诗《又呈吴郎》则以恻隐之心体察黎民苍生的战乱之苦。写一个扑枣老妪,无食无儿,无以为生,只好扑枣度日。生存之艰难尴尬令人心酸!然而,诗人的亲戚吴郎却不恤人情,不察人意,对这位哀哀无助的老妇冷眼相待,百般刁难,孤苦伶仃的老妪向诗人诉苦,官吏们的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已使她一贫如洗,度日艰难。杜甫怜悯这位扑枣老妪的痛苦,也责怪自己亲戚的见死不救,更重要的是,他由此及彼,由小到大,想到了天下正在饱受战乱之苦,和这位老妇一样无以为生的百姓。诗歌最后两句这样写道:“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流泪,泪流满面,泪湿衣襟。这伤心一哭,倾注了诗人对农民不幸遭遇的深挚同情,也显示出诗人对统治阶级兴师好战,敲榨盘剥的无比愤慨。

  三哭国家山河破碎,壮士阵亡的时局之忧,抒发诗人伤时忧国,思家念亲的真挚情怀。杜甫的《春望》写于诗人陷身安史叛军之手时期,山河破碎之恨和家园离散之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全诗这样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前四句写花鸟感时恨别,堕泪惊心,暗示叛军作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给诗人带来的怵目惊心之感。花鸟无情,尚且如此,离乱诗人,何以堪忧?后面四句抒战火连天,家书不至的离乱之思。烽火遍地,战乱不绝,消息阻隔,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诗人不觉于焦急渴盼之际,穷极无聊之时,搔首踌躇,顾影自怜,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老悲愁,思家念亲,一种徒呼无奈,老泪纵横的凄惨愁容宛然可睹。杜甫的《悲陈陶》则渲染天地同悲,万众同悼的凄惨情思。“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陈陶之战,唐军惨败,叛军大胜,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四万义军勇赴国难的惊天壮举动人心魄,感人肺腑!身为胡兵铁蹄烈血之下的“故园都人”北向而望,失声痛哭,哭热血男儿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悲壮情怀,哭亡国之民同仇敌忾、赴汤蹈火的沉毅豪勇,哭大唐官军挥师南下、收复长安的殷殷期盼。哭声震天,浩气长存,风云为之失色,天地为之动容,一种至大至刚的爱国之气充盈天地,激荡人心!

  四哭英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旷世之悲,抒发诗人萧条不遇,惆怅失志的人生遗恨。杜甫的《蜀相》凭吊古迹,临风结想,发思古之幽情,吐胸中之块垒。“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杜拜谒*,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专写碧草萋萋,自荣自枯,黄鹂呖呖,空鸣空放,荒芜落寞之气扑面而来。如此肃穆寂寥的氛围引发诗人的沉思感慨:忆武侯,殚精竭虑辅佐君王,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三分天下,功高盖世;哭武侯,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沉吟的老杜,不禁汍澜被面,老泪纵横!悲千秋百代仁人志士,大智大勇,为国为民,却功业未就而撒手人寰;念有唐盛世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却落魄潦倒,报国无门。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所哭者壮!《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是杜甫的另一首吊古伤今,鸣抱不*之作。“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官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在老杜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乃至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诗歌以志士之悲发端。宋玉《九辨》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决非纯粹写景,旨在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风流儒雅”是庚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殷仲文的成语,老杜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有远见的志士。“亦吾师”,玉逸注:“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辨》以述其志。”上述引用或化用表明,老杜意在肯定宋玉乃才人志士,决非一般的文章高手。可是千秋百代的人们只记得他的文采词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人们欣赏宋玉的《高唐神女赋》中的云雨之欢的风流艳事,却不解作家讽谏君主淫惑误国的耿耿忠心;时至今日,凡夫俗子津津乐道的仍是楚王神女云雨欢会的山峰荒谷。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难怪老杜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了,哭志士不遇之悲,哭志士蒙冤之恨;其实老杜也是壮志凌云,才学满腹,一生坎坷,萧条不遇,颇与宋玉类似。“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诗)是愤世嫉俗之语,更是反唇相讥之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怎么可能只满足于皓首穷诗书生一个呢?怅望古迹,怀想千秋,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以志士蒙冤抒落拓之愤,千古同悲,万代同哭!

  五哭君王*定叛军,中兴有望的气象之新,抒发诗人心系国运,忧乐相生的悲喜情怀。这方面最曲型的诗作莫过于《春望》,抒写诗人忽闻叛乱已*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老杜忽闻*叛乱军,收复失地,喜极而泣,老泪纵横。写自己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放舟东下,归心似箭;写妻子,愁云不见,凄苦全无,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写春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暖意融融;写归程,身在剑外,心归故乡,顺风顺水,轻舟如梭。全诗营造出一种喜出望外,行云流水的欢快氛围。试想,“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何能不“狂”?国运拨云见日出,涕泪沾衣喜欲狂啊,老杜一哭,浸透了多少喜悦激情,渲泄了多少人生快意!《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则将诗人九死一生的惊喜和国家中兴有望的气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悲喜交集,动人心弦。“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鸣咽泪沾巾。”想以前,诗人陷身长安,落于叛军之手,愁肠百结,万箭穿心,以泪洗面,度日如年;忆昨天,逃命山间小路,险相环生,命悬一线,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念现在,劫后余生,喜达行所,委以官职,功业有望;看君王,重建唐室,东山再起,信心百倍,气象一新。如此于己于国有益有利的大好局势,怎能不让诗人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呢?呜咽低泣,是九死一生,*安而泣;是国运昌明,中兴而泣;是情动于衷,喜极而泣。老杜一哭,倾尽心中狂喜,吐露无恨感慨。

  清末大名士易顺鼎,极喜哭泣,自号哭庵,说过惊世之语:“人生必备三副热泪,一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从来沦落不遇佳人。此三副热泪绝非小儿女惺忪作态可比,惟大英雄方能得其中味。”杜甫哭父老乡亲艰难苦恨,哭黎民百姓水深火热,哭英雄志士抱负成空,哭国家君王中兴大作,哭热血男儿勇赴国难,哭山河破碎,*,……唯独不哭自己,他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他忘记了个人的生死安危,杜甫是一个大英雄,巨笔写信史,铁青担道义,壮哉杜诗!痛哉斯文!回首今天的男人,眼睛流淌的多是小女人的泪水,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为仕途上的鸡虫得失,为同事邻里夫妻之间的小是小非,嘤嘤哭泣,痛不欲生,我不禁纳闷:杜甫,你的泪还能流多久?

《咏怀古迹》教案2

  目标展示: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学导结合:

  一、昭君出塞而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

  明确:诗人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怨恨)

  四、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

  明确: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五、赏析诗歌

  ㈠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㈡三读诗歌,鉴赏语言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深化拓展: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梯度训练:

  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比较阅读,说说两诗在风格上有怎样的不同。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注释:汉代长安附*的月亮,月光照着昭君。一走上去玉门的道路,从此去向天涯再也不会归来。汉代的月亮还是从东海出来,可昭君嫁到西方没有回来的日子。长年严寒的燕支山只有雪当作花,美丽的昭君憔悴了,湮没在胡地的风沙中。活着时她没有黄金送人,致使画师将她画丑。死后留下了青冢使人叹息。

  跟进反思:

  小结:

  诗人借咏昭君村和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胸怀。

  本诗塑造了王昭君鲜活的人物形象。昭君有山川一样的坚强性格,有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的爱国之情,有对昏庸的统治者的怨恨之情,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作业布置:

  ⑴背熟《咏怀古迹(其三)》

  ⑵预*“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教后反思:

  素材积累

  杜甫的眼泪为谁流

  刘鹗有言:“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象也。”有一份灵性,即有一份哭泣。似乎杜甫的泪腺特别发达,感情特别丰富,灵性特别富有,心灵特别敏感,境界特别阔大,正义感、责任感也特别强烈。随便翻阅杜诗,都可以读出大把大把的泪水来:杜甫为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哭,为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而哭,为国家烽烟四起、兵革不断而哭,为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哭,为壮士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而哭……他的泪水是滔滔雄波滚滚岩浆,一滴滴都是沥血大爱,一声声都是冲霄大恨,不哭则已,一哭,往往成为虎吼龙吟,感天动地的绝唱!

  一哭百姓生死离别、鸡狗不如的兵役之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苛政毒民的累累罪恶。读杜甫的《兵车行》,我永远也忘不了三个令人撕心裂肺的场面。其一是开头写惊天动地的人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笔下,灰尘弥漫,兵车隆隆,战马萧萧,人流如织,令人目眩;耶娘妻子,奔走相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震耳欲聋!如此人哭马嘶、烟尘滚滚的巨幅送别图,给人以视听感受上的强烈冲击,集中展示了万千家庭妻离子散的悲惨遭遇,骇人听闻,触目惊心!其二是结尾写悲惨哀怨的鬼泣:“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青海边,古战场。*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冷寂阴森、鬼哭狼嚎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首尾两个场景,遥相呼应,浑然一体。一写生离,“牵衣顿足拦道哭”,眷恋不舍,悲愤绝望,一哭铸成冲天恨!一写死别,“新鬼烦冤旧鬼头”,怨声载道,天地动容,一哭吐露血海仇!其三是中间惊心动魄的荒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荆棘横生,满目凋残。唐王朝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破坏了农业生产,扰乱了农民的安定生活,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广人稀,十室九空,生灵涂炭,无以为生的悲惨局面。三个场面,写人哭马嘶,人诉鬼怨,凄凄惨惨,悲悲戚戚,倾注了诗人的悲悯情怀,控诉了统治者的滔天大罪。

  二哭百姓一贫如洗、哀哀无助的生存之苦,控诉统治者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狼子野心。杜甫的《白帝》描写了战后农村的荒凉破败、哭声遍野的凄惨景象,后面四句是这样写的:“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荒郊野外,逸马遛达,人烟稀少;千家万户,十室九空,满目疮痍。孤苦无依的寡妇,以泪洗面,哀哀无告,她的丈夫或许死于战乱,然而官府对她家也决不放过,搜刮尽净,残忍至极!秋天的原野上传来阵阵哭声,却辨不清哪个村庄哪户人家有人在哭泣。这四句诗文由点及面,写不辨东西、无处不在的哭声,写游荡无主、孤独落寞的逸马,实际上烘托出连绵战乱给农村带来的萧条和冷清,悲哀和苍凉。杜甫的另一首诗《又呈吴郎》则以恻隐之心体察黎民苍生的战乱之苦。写一个扑枣老妪,无食无儿,无以为生,只好扑枣度日。生存之艰难尴尬令人心酸!然而,诗人的亲戚吴郎却不恤人情,不察人意,对这位哀哀无助的老妇冷眼相待,百般刁难,孤苦伶仃的老妪向诗人诉苦,官吏们的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已使她一贫如洗,度日艰难。杜甫怜悯这位扑枣老妪的痛苦,也责怪自己亲戚的见死不救,更重要的是,他由此及彼,由小到大,想到了天下正在饱受战乱之苦,和这位老妇一样无以为生的百姓。诗歌最后两句这样写道:“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流泪,泪流满面,泪湿衣襟。这伤心一哭,倾注了诗人对农民不幸遭遇的深挚同情,也显示出诗人对统治阶级兴师好战,敲榨盘剥的无比愤慨。

  三哭国家山河破碎,壮士阵亡的时局之忧,抒发诗人伤时忧国,思家念亲的真挚情怀。杜甫的《春望》写于诗人陷身安史叛军之手时期,山河破碎之恨和家园离散之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全诗这样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前四句写花鸟感时恨别,堕泪惊心,暗示叛军作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给诗人带来的怵目惊心之感。花鸟无情,尚且如此,离乱诗人,何以堪忧?后面四句抒战火连天,家书不至的离乱之思。烽火遍地,战乱不绝,消息阻隔,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诗人不觉于焦急渴盼之际,穷极无聊之时,搔首踌躇,顾影自怜,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老悲愁,思家念亲,一种徒呼无奈,老泪纵横的凄惨愁容宛然可睹。杜甫的《悲陈陶》则渲染天地同悲,万众同悼的凄惨情思。“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陈陶之战,唐军惨败,叛军大胜,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四万义军勇赴国难的惊天壮举动人心魄,感人肺腑!身为胡兵铁蹄烈血之下的“故园都人”北向而望,失声痛哭,哭热血男儿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悲壮情怀,哭亡国之民同仇敌忾、赴汤蹈火的沉毅豪勇,哭大唐官军挥师南下、收复长安的殷殷期盼。哭声震天,浩气长存,风云为之失色,天地为之动容,一种至大至刚的爱国之气充盈天地,激荡人心!

  四哭英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旷世之悲,抒发诗人萧条不遇,惆怅失志的人生遗恨。杜甫的《蜀相》凭吊古迹,临风结想,发思古之幽情,吐胸中之块垒。“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杜拜谒*,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专写碧草萋萋,自荣自枯,黄鹂呖呖,空鸣空放,荒芜落寞之气扑面而来。如此肃穆寂寥的氛围引发诗人的沉思感慨:忆武侯,殚精竭虑辅佐君王,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三分天下,功高盖世;哭武侯,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沉吟的老杜,不禁汍澜被面,老泪纵横!悲千秋百代仁人志士,大智大勇,为国为民,却功业未就而撒手人寰;念有唐盛世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却落魄潦倒,报国无门。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所哭者壮!《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是杜甫的另一首吊古伤今,鸣抱不*之作。“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官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在老杜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乃至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诗歌以志士之悲发端。宋玉《九辨》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决非纯粹写景,旨在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风流儒雅”是庚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殷仲文的成语,老杜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有远见的志士。“亦吾师”,玉逸注:“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辨》以述其志。”上述引用或化用表明,老杜意在肯定宋玉乃才人志士,决非一般的文章高手。可是千秋百代的人们只记得他的文采词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人们欣赏宋玉的《高唐神女赋》中的云雨之欢的风流艳事,却不解作家讽谏君主淫惑误国的耿耿忠心;时至今日,凡夫俗子津津乐道的仍是楚王神女云雨欢会的山峰荒谷。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难怪老杜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了,哭志士不遇之悲,哭志士蒙冤之恨;其实老杜也是壮志凌云,才学满腹,一生坎坷,萧条不遇,颇与宋玉类似。“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诗)是愤世嫉俗之语,更是反唇相讥之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怎么可能只满足于皓首穷诗书生一个呢?怅望古迹,怀想千秋,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以志士蒙冤抒落拓之愤,千古同悲,万代同哭!

  五哭君王*定叛军,中兴有望的气象之新,抒发诗人心系国运,忧乐相生的悲喜情怀。这方面最曲型的诗作莫过于《春望》,抒写诗人忽闻叛乱已*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老杜忽闻*叛乱军,收复失地,喜极而泣,老泪纵横。写自己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放舟东下,归心似箭;写妻子,愁云不见,凄苦全无,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写春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暖意融融;写归程,身在剑外,心归故乡,顺风顺水,轻舟如梭。全诗营造出一种喜出望外,行云流水的欢快氛围。试想,“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何能不“狂”?国运拨云见日出,涕泪沾衣喜欲狂啊,老杜一哭,浸透了多少喜悦激情,渲泄了多少人生快意!《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则将诗人九死一生的惊喜和国家中兴有望的气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悲喜交集,动人心弦。“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鸣咽泪沾巾。”想以前,诗人陷身长安,落于叛军之手,愁肠百结,万箭穿心,以泪洗面,度日如年;忆昨天,逃命山间小路,险相环生,命悬一线,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念现在,劫后余生,喜达行所,委以官职,功业有望;看君王,重建唐室,东山再起,信心百倍,气象一新。如此于己于国有益有利的大好局势,怎能不让诗人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呢?呜咽低泣,是九死一生,*安而泣;是国运昌明,中兴而泣;是情动于衷,喜极而泣。老杜一哭,倾尽心中狂喜,吐露无恨感慨。

  清末大名士易顺鼎,极喜哭泣,自号哭庵,说过惊世之语:“人生必备三副热泪,一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从来沦落不遇佳人。此三副热泪绝非小儿女惺忪作态可比,惟大英雄方能得其中味。”杜甫哭父老乡亲艰难苦恨,哭黎民百姓水深火热,哭英雄志士抱负成空,哭国家君王中兴大作,哭热血男儿勇赴国难,哭山河破碎,*,……唯独不哭自己,他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他忘记了个人的生死安危,杜甫是一个大英雄,巨笔写信史,铁青担道义,壮哉杜诗!痛哉斯文!回首今天的男人,眼睛流淌的多是小女人的泪水,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为仕途上的鸡虫得失,为同事邻里夫妻之间的小是小非,嘤嘤哭泣,痛不欲生,我不禁纳闷:杜甫,你的泪还能流多久?

《咏怀古迹》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 写什么?(写景)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咏怀古迹》教案4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教学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课内语文教学法

  教具器材朗读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美读诗文(读):

  1、欣赏课文录音。

  2、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3、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诗文,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4、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四、问——细读句子,体味情感。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此处可由学生自由提问题,没有问到的师补充预设的问题。)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

  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试)明确: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学生自由鉴赏(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四、(再试)解决问题、共同探究诗歌主题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五、评——说出你学*诗歌的感受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

  作业(学以致用):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声。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提示方向: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声。”(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咏怀古迹》教案5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 (菁华5篇)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1

  原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

  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注释:

  ⑴宗臣:后人崇拜的大臣。

  ⑵羽毛:指鸾凤。

  ⑶身歼:身灭。

  赏析: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读者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诗人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诗人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的意思。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个“纡”字,突出诸葛亮委屈地处在偏僻的地方,经世怀抱只能算“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也只不过是“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是议论中高于其他诗人之处。

  诗人联想起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和胆略,如同见到了他那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方面是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说:“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说:这一评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读者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得挂齿。诗句写得这样曲折跌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这首诗通篇议论但不空泛,句句含情,层层蓄势,到诗的尾联达到高潮:“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束于这里的最强音上。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2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原文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屋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解

  1、蜀主:指刘备。

  2、征吴:对吴有企图。

  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

  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

  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日抱一体之诚,千秋享一体之报。”

  译文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诸葛*庙长年在附*为邻;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发抒了无限感慨。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3

  原文: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

  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注释:

  ⑴宗臣:后人崇拜的大臣。

  ⑵羽毛:指鸾凤。

  ⑶身歼:身灭。

  赏析: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读者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诗人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诗人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的意思。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个“纡”字,突出诸葛亮委屈地处在偏僻的地方,经世怀抱只能算“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也只不过是“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是议论中高于其他诗人之处。

  诗人联想起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和胆略,如同见到了他那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方面是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说:“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说:这一评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读者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得挂齿。诗句写得这样曲折跌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这首诗通篇议论但不空泛,句句含情,层层蓄势,到诗的尾联达到高潮:“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束于这里的最强音上。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4

  《咏怀古迹·其五》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解】:

  1、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

  2、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

  3、三分割据:指魏蜀吴鼎立。

  4、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

  5、伯仲之间: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是说不相上下,也即当于伊吕间求之之意。伊、吕,商代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

  6、指挥若定:言诸葛亮治政用兵从容镇定。

  7、失萧曹:意谓萧、曹虽也是宗臣,比之诸葛亮未免不及。

  8、祚:帝位。

  【韵译】

  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千士流芳;

  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肃穆清高。

  天下三分的局势,是经他策划运筹;

  千百年来,他才能象鸾凤振羽云霄。

  他辅佐刘备,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

  指挥从容镇定,萧何曹参不能比超。

  时运不好,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

  心志虽坚,终因军务繁艰死于积劳。

  【评析】

  进谒*而追怀诸葛亮。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5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韵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评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信然。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咏怀古迹》教案(精选10篇)

  《咏怀古迹》教案 1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诗

  【过程与方法】

  ①、把握,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②、背诵全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②、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形式认读

  ⒈让学生通过个体自由诵读、对读和集体诵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

  ⒉听教师范读,品评感悟。再读全词。

  要求:①、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②、韵律节奏,处置得当;

  ③、情感丰沛,运气自如。

  (三)披文入境,整体感知。

  说明:何谓“披文入境”?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首先通过作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初步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再在充分了解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确认作品的主题思想。

  “披文入境”的重要途径:置身诗境;知人论诗。

  1、置身诗境,梳理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美女王昭君出塞,埋骨大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②、这首诗写了主人公的什么事情?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明确: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怨恨”

  ③、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写什么?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目的何在?【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这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毓yù :养育),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2、知人论世、重难点突破

  ①、【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yānzhī (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②、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个小人之所以奸计得逞,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③、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三)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这不是与标题“咏怀”不符?

  明确:借事抒情——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怨恨。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2、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3、鉴赏艺术手法有何特点?

  虚实结合即事抒怀对比拟人

  (四)知识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诗作,完成问题

  明妃曲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1、简析这首作品中明妃的形象特点?

  2、对比王诗和杜诗感情的异同?

  (五)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咏怀古迹》教案 2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咏怀古迹》教案 3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

  教学难点

  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教具器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昨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幻灯链接)

  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的感情。

  四、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五、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

  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

  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

  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

  (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7、《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明确: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六、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

  七、补充,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学以致用: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声。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声。”(借景抒情、比喻)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咏怀古迹》教案 4

  目标展示: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学导结合:

  一、昭君出塞而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

  明确:诗人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怨恨)

  四、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

  明确: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五、赏析诗歌

  ㈠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㈡三读诗歌,鉴赏语言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深化拓展: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梯度训练:

  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比较阅读,说说两诗在风格上有怎样的不同。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注释:汉代长安附*的月亮,月光照着昭君。一走上去玉门的道路,从此去向天涯再也不会归来。汉代的月亮还是从东海出来,可昭君嫁到西方没有回来的日子。长年严寒的燕支山只有雪当作花,美丽的昭君憔悴了,湮没在胡地的风沙中。活着时她没有黄金送人,致使画师将她画丑。死后留下了青冢使人叹息。

  跟进反思:

  小结:

  诗人借咏昭君村和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胸怀。

  本诗塑造了王昭君鲜活的人物形象。昭君有山川一样的坚强性格,有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的爱国之情,有对昏庸的统治者的怨恨之情,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作业布置:

  ⑴背熟《咏怀古迹(其三)》

  ⑵预*“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教后反思:

  素材积累

  杜甫的眼泪为谁流

  刘鹗有言:“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象也。”有一份灵性,即有一份哭泣。似乎杜甫的泪腺特别发达,感情特别丰富,灵性特别富有,心灵特别敏感,境界特别阔大,正义感、责任感也特别强烈。随便翻阅杜诗,都可以读出大把大把的泪水来:杜甫为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哭,为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而哭,为国家烽烟四起、兵革不断而哭,为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哭,为壮士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而哭……他的泪水是滔滔雄波滚滚岩浆,一滴滴都是沥血大爱,一声声都是冲霄大恨,不哭则已,一哭,往往成为虎吼龙吟,感天动地的绝唱!

  一哭百姓生死离别、鸡狗不如的兵役之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苛政毒民的累累罪恶。读杜甫的《兵车行》,我永远也忘不了三个令人撕心裂肺的场面。其一是开头写惊天动地的人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笔下,灰尘弥漫,兵车隆隆,战马萧萧,人流如织,令人目眩;耶娘妻子,奔走相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震耳欲聋!如此人哭马嘶、烟尘滚滚的巨幅送别图,给人以视听感受上的强烈冲击,集中展示了万千家庭妻离子散的悲惨遭遇,骇人听闻,触目惊心!其二是结尾写悲惨哀怨的鬼泣:“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青海边,古战场。*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冷寂阴森、鬼哭狼嚎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首尾两个场景,遥相呼应,浑然一体。一写生离,“牵衣顿足拦道哭”,眷恋不舍,悲愤绝望,一哭铸成冲天恨!一写死别,“新鬼烦冤旧鬼头”,怨声载道,天地动容,一哭吐露血海仇!其三是中间惊心动魄的荒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荆棘横生,满目凋残。唐王朝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破坏了农业生产,扰乱了农民的安定生活,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广人稀,十室九空,生灵涂炭,无以为生的悲惨局面。三个场面,写人哭马嘶,人诉鬼怨,凄凄惨惨,悲悲戚戚,倾注了诗人的悲悯情怀,控诉了统治者的滔天大罪。

  二哭百姓一贫如洗、哀哀无助的生存之苦,控诉统治者横征暴敛,敲骨吸髓的狼子野心。杜甫的《白帝》描写了战后农村的荒凉破败、哭声遍野的凄惨景象,后面四句是这样写的:“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荒郊野外,逸马遛达,人烟稀少;千家万户,十室九空,满目疮痍。孤苦无依的寡妇,以泪洗面,哀哀无告,她的丈夫或许死于战乱,然而官府对她家也决不放过,搜刮尽净,残忍至极!秋天的原野上传来阵阵哭声,却辨不清哪个村庄哪户人家有人在哭泣。这四句诗文由点及面,写不辨东西、无处不在的哭声,写游荡无主、孤独落寞的逸马,实际上烘托出连绵战乱给农村带来的萧条和冷清,悲哀和苍凉。杜甫的另一首诗《又呈吴郎》则以恻隐之心体察黎民苍生的战乱之苦。写一个扑枣老妪,无食无儿,无以为生,只好扑枣度日。生存之艰难尴尬令人心酸!然而,诗人的亲戚吴郎却不恤人情,不察人意,对这位哀哀无助的老妇冷眼相待,百般刁难,孤苦伶仃的老妪向诗人诉苦,官吏们的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已使她一贫如洗,度日艰难。杜甫怜悯这位扑枣老妪的痛苦,也责怪自己亲戚的见死不救,更重要的是,他由此及彼,由小到大,想到了天下正在饱受战乱之苦,和这位老妇一样无以为生的百姓。诗歌最后两句这样写道:“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流泪,泪流满面,泪湿衣襟。这伤心一哭,倾注了诗人对农民不幸遭遇的深挚同情,也显示出诗人对统治阶级兴师好战,敲榨盘剥的无比愤慨。

  三哭国家山河破碎,壮士阵亡的时局之忧,抒发诗人伤时忧国,思家念亲的真挚情怀。杜甫的《春望》写于诗人陷身安史叛军之手时期,山河破碎之恨和家园离散之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全诗这样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前四句写花鸟感时恨别,堕泪惊心,暗示叛军作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林木苍苍,给诗人带来的怵目惊心之感。花鸟无情,尚且如此,离乱诗人,何以堪忧?后面四句抒战火连天,家书不至的离乱之思。烽火遍地,战乱不绝,消息阻隔,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诗人不觉于焦急渴盼之际,穷极无聊之时,搔首踌躇,顾影自怜,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老悲愁,思家念亲,一种徒呼无奈,老泪纵横的凄惨愁容宛然可睹。杜甫的《悲陈陶》则渲染天地同悲,万众同悼的凄惨情思。“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陈陶之战,唐军惨败,叛军大胜,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四万义军勇赴国难的惊天壮举动人心魄,感人肺腑!身为胡兵铁蹄烈血之下的“故园都人”北向而望,失声痛哭,哭热血男儿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悲壮情怀,哭亡国之民同仇敌忾、赴汤蹈火的沉毅豪勇,哭大唐官军挥师南下、收复长安的殷殷期盼。哭声震天,浩气长存,风云为之失色,天地为之动容,一种至大至刚的爱国之气充盈天地,激荡人心!

  四哭英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旷世之悲,抒发诗人萧条不遇,惆怅失志的人生遗恨。杜甫的《蜀相》凭吊古迹,临风结想,发思古之幽情,吐胸中之块垒。“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杜拜谒***,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专写碧草萋萋,自荣自枯,黄鹂呖呖,空鸣空放,荒芜落寞之气扑面而来。如此肃穆寂寥的氛围引发诗人的沉思感慨:忆武侯,殚精竭虑辅佐君王,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三分天下,功高盖世;哭武侯,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沉吟的老杜,不禁汍澜被面,老泪纵横!悲千秋百代仁人志士,大智大勇,为国为民,却功业未就而撒手人寰;念有唐盛世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却落魄潦倒,报国无门。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所哭者壮!《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是杜甫的另一首吊古伤今,鸣抱不*之作。“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官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在老杜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乃至曲解,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诗歌以志士之悲发端。宋玉《九辨》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决非纯粹写景,旨在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风流儒雅”是庚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殷仲文的成语,老杜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有远见的志士。“亦吾师”,玉逸注:“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辨》以述其志。”上述引用或化用表明,老杜意在肯定宋玉乃才人志士,决非一般的文章高手。可是千秋百代的人们只记得他的文采词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人们欣赏宋玉的《高唐神女赋》中的云雨之欢的风流艳事,却不解作家讽谏君主淫惑误国的耿耿忠心;时至今日,凡夫俗子津津乐道的仍是楚王神女云雨欢会的山峰荒谷。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难怪老杜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了,哭志士不遇之悲,哭志士蒙冤之恨;其实老杜也是壮志凌云,才学满腹,一生坎坷,萧条不遇,颇与宋玉类似。“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诗)是愤世嫉俗之语,更是反唇相讥之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怎么可能只满足于皓首穷诗书生一个呢?怅望古迹,怀想千秋,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以志士蒙冤抒落拓之愤,千古同悲,万代同哭!

  五哭君王*定叛军,中兴有望的气象之新,抒发诗人心系国运,忧乐相生的悲喜情怀。这方面最曲型的诗作莫过于《春望》,抒写诗人忽闻叛乱已*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老杜忽闻*叛乱军,收复失地,喜极而泣,老泪纵横。写自己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放舟东下,归心似箭;写妻子,愁云不见,凄苦全无,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写春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暖意融融;写归程,身在剑外,心归故乡,顺风顺水,轻舟如梭。全诗营造出一种喜出望外,行云流水的欢快氛围。试想,“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何能不“狂”?国运拨云见日出,涕泪沾衣喜欲狂啊,老杜一哭,浸透了多少喜悦激情,渲泄了多少人生快意!《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则将诗人九死一生的惊喜和国家中兴有望的气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悲喜交集,动人心弦。“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鸣咽泪沾巾。”想以前,诗人陷身长安,落于叛军之手,愁肠百结,万箭穿心,以泪洗面,度日如年;忆昨天,逃命山间小路,险相环生,命悬一线,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念现在,劫后余生,喜达行所,委以官职,功业有望;看君王,重建唐室,东山再起,信心百倍,气象一新。如此于己于国有益有利的大好局势,怎能不让诗人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呢?呜咽低泣,是九死一生,*安而泣;是国运昌明,中兴而泣;是情动于衷,喜极而泣。老杜一哭,倾尽心中狂喜,吐露无恨感慨。

  清末大名士易顺鼎,极喜哭泣,自号哭庵,说过惊世之语:“人生必备三副热泪,一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从来沦落不遇佳人。此三副热泪绝非小儿女惺忪作态可比,惟大英雄方能得其中味。”杜甫哭父老乡亲艰难苦恨,哭黎民百姓水深火热,哭英雄志士抱负成空,哭国家君王中兴大作,哭热血男儿勇赴国难,哭山河破碎,***,……唯独不哭自己,他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他忘记了个人的生死安危,杜甫是一个大英雄,巨笔写信史,铁青担道义,壮哉杜诗!痛哉斯文!回首今天的男人,眼睛流淌的多是小女人的泪水,为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为仕途上的鸡虫得失,为同事邻里夫妻之间的小是小非,嘤嘤哭泣,痛不欲生,我不禁纳闷:杜甫,你的泪还能流多久?

  《咏怀古迹》教案 5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于绵丽之中隐含着诗人的悲愤,不可以艳诗视之,应读得既有韵致,又不流于轻浮。

  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亦略有变化:“群山”二句点明咏歌的对象,可用诗人指点望中之景的口气读,不快不慢;“一去”二句概括叙述昭君一生,有怜其远嫁之意,速度要慢些,“台”“留”二字可有延长音,以示咏叹。

  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画图”二句属于用事(亦称用典),借汉元帝后悔之情写昭君之怨,辞艳而情悲,字字皆泪,宜用沉抑、低回之调读;“千载”二句是全诗高潮,点明昭君之“怨”,两句须一气读出。“千载琵琶”四字用*调,“作胡语”三字用升调,至“分明怨恨”升到最高点,然后用降调徐徐读最后王宇,有余音绦绕之感。

  二、整体感知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四川云阳)到达夔州(今四川奉节东),一住两年。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430多首诗,占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长篇。从总体看,不少论者都认为在思想内容上比过去的作品略见逊色,其实,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堪称传世之作,《咏怀古迹》(共五首)即是一例。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Sh了)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庚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官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可资参考。

  咏昭君这一章内容大意在“诵读提示”中已略及,勿庸赘述。

  三、鉴赏要点

  1.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枢,《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议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2.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咏怀古迹》诗歌鉴赏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本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我们应该承认,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珮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珮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珮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本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为什么不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呢?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咏怀古迹》原文和译文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咏怀古迹》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王昭君、杜甫,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分组合作赏句炼字,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掌握诗歌鉴赏的角度。

  二、学情分析:

  本首诗是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的其中一篇。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通过初中三年的知识积累,他们对诗歌应该不陌生,并有一定的学*方法,但不系统。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总结古诗鉴赏的角度,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鉴赏实践中。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和技巧。

  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四、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多媒体幻灯片,调动学生学*兴趣,充实课堂。

  五、教学方法运用及分析:

  点拨法、美读法、分组鉴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吧?它形容的是谁呢?对,它形容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的美丽。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作者、历史背景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文本信息和知识积累,说说杜甫与王昭君的生*。关于杜甫唐玄宗天宝五年,杜甫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后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四川云阳)到达夔州(今四川奉节东),一住两年。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430多首诗,占全诗集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长篇。《咏怀古迹》(共五首)即是1一例。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关于王昭君(此环节可插入到诗歌的分析中)昭君选秀入长安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擅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昭君出塞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当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又生二女。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疏通字音,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谈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2、师生互动:学生回忆鉴赏诗歌的角度。

  教师总结:鉴赏诗歌的角度:

  (1)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

  (2)语言,特别是炼字;

  (3)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想象、衬托、对比、虚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4)思想内容和情感。

  (四)、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学生活动:再读诗歌,分组分角度鉴赏诗歌。 参考角度:

  1、诗歌开头景物描写的`特点和用意;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赏析炼字,如“空”字;

  4、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主题;教师点评并归纳总结:

  1、诗歌开头景物描写的特点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字,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徒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景物描写的用意

  问题设计: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身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明确:不同意,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3、赏析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去”对“独留”,将昭君生前寥落、死后寂寞,写得入骨三分。“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写出塞之景,“向”写思汉之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和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设计:

  “一去”与“独留”

  三重对比

  “紫台”与“青冢”

  “一死”与“一生”

  4、赏析语言

  “环佩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字鉴赏。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多么强烈。这样一个美女,竟落得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引申:昭君的怨恨

  解疑: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一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

  二怨元帝昏庸,终生遗恨

  三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

  5、诗歌主题及诗人情感:

  明人王嗣奭的《杜臆》对这组诗的写作目的做了很好的解释:“怀庚信、宋玉,以

  3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官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咏怀古迹》教案 7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所以昭君的不幸,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其三)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教学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教具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补充

  课前抽学生背诵《秋兴八首》,检查学*及复*情况。一、导入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二、题解及背景介绍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昨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三、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幻灯链接)

  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的感情。四、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明确: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五、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7、《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明确: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诗人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六、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七、补充,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学以致用:

  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声。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声。”(借景抒情、比喻)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咏怀古迹》教案 8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M,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所以昭君的不幸,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g,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其三)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领悟情境教学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教具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补充

  课前抽学生背诵《秋兴八首》,检查学*及复*情况。一、导入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00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二、题解及背景介绍看到标题我们应该猜得出来,《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昨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三、听示范朗诵,学生正音并认真品味诗歌情感。(幻灯链接)

  明确诗歌风格:沉郁怨愤的感情。四、学生齐读,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明确: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五、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理解诗歌。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读出主人公了么?(王昭君)

  2、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一个词。(怨恨)3、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之上最尊贵的**,对于我们今天一般人的理解而言,她应该是草原逐日的千里驹上最幸福的那个人,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明确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4、香溪水畔聪颖异常的那个女子,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6、佳句鉴赏(这首诗歌当中,我认为有两句诗写得非常美,我自己很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同道中人?)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明确: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确: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7、《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明确: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g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诗人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身死异国,环��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六、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请我们轻轻地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想象长城外才盛开的那些清香,想象风沙呼啸的沙漠下,骑马壮的英雄,还有那,夕阳下的青冢,望向故乡。(播放蔡琴的《出塞曲》)七、补充,鉴赏咏史诗的三步骤。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2、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体悟感情)3、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学以致用:

  西施滩崔道融

  宰�和鑫夤�,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声。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明确:

  1、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鸣不*,立意较浅。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崔诗“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声。”(借景抒情、比喻)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比、反问)

  《咏怀古迹》教案 9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诗

  【过程与方法】

  ①、把握,揭示词作的深层意蕴。

  ②、背诵全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②、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形式认读

  ⒈让学生通过个体自由诵读、对读和集体诵读,感知《菩萨蛮》的词律特征。

  ⒉听教师范读,品评感悟。再读全词。

  要求:①、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②、韵律节奏,处置得当;

  ③、情感丰沛,运气自如。

  (三)披文入境,整体感知。

  说明:何谓“披文入境”?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首先通过作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初步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再在充分了解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确认作品的主题思想。

  “披文入境”的重要途径:置身诗境;知人论诗。

  1、置身诗境,梳理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美女王昭君出塞,埋骨大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②、这首诗写了主人公的什么事情?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明确: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怨恨”

  ③、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写什么?

  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目的何在?【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这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毓yù :养育),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2、知人论世、重难点突破

  ①、【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yānzhī (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②、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个小人之所以奸计得逞,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③、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三)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这不是与标题“咏怀”不符?

  明确:借事抒情——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怨恨。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2、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3、鉴赏艺术手法有何特点?

  虚实结合即事抒怀对比拟人

  (四)知识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诗作,完成问题

  明妃曲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1、简析这首作品中明妃的形象特点?

  2、对比王诗和杜诗感情的异同?

  (五)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咏怀古迹》教案 10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明确】“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讨论】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点拨之六】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点拨之七】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原载《语文学*》2002年第2期)

  八、课外作业:将上面的话题作文扩展成文。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菁华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

  教学目标:

  1.把握本词“景、史、情”相融合的写作特色。

  2.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课内赏析课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方式复*作者

  略

  一首诗词,要读懂,首先仍是字词入手。语文实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朗读,同学评价,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2.检查字词的理解。

  3.集体朗读。

  4.师范读或者听多媒体的朗读。

  解释:词与诗歌不一样,押的是入声韵。入声韵现在已不存在,现在无锡的老言颇有点相像。举例试用无锡话读。入声韵的特点是压抑,此词虽然是豪放词,然归根结底是压抑的情感。

  5、学生朗读,要求:体会文化

  三、品味鉴赏:词是有章法的,理解词要一层一层的看。全词共八句,分别是:

  1、第一句从眼前江景起兴,由眼前的大江联想到历史长河,引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讨论:你认为第一句指的是眼前的大江吗?

  哪几个词是最有历史感的?“浪淘尽”是什么意思?

  (任何英雄人物都会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笔苍凉)

  2、点明怀古内容,引出古战场。

  故垒西边……这是真是赤壁吗?何以见得?

  3、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气势和赤壁的雄奇。

  “乱石穿空”写什么?“惊涛拍岸”突出什么?“卷起千堆雪”写什么?

  (写山,雄俊,力度。惊涛,表明水,江流的湍急。雪在质感上比浪形象,生动)

  4、过渡,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写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怎样联想到英雄的?

  (得江山,造江山,是一种野心的表达,看到美景,想拥有,以江山代表自己的成就。

  5、写周瑜英雄形象,以美人陪衬英雄,突出少年得志。

  写英雄为什么一定要写美人?

  (周瑜当年34岁,英气,才华,美人爱英雄自古以来就如此,美人嫁英雄相得益彰。如果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美人就不是他的了。

  6、写周瑜赫赫战功,以曹军惨败反衬周瑜儒将风流。

  讨论版本中的“墙橹”“强虏”哪一个词好?

  为什么是“羽扇纶巾,儒将风流”?

  7、由怀古到伤己,抒发自己年*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为什么想周瑜会伤自己?(年龄、功业相比)

  这是怎样的心情?(抑郁)

  多情应笑我,多的是什么情?(抑郁之情,早生华发,一“早”字体现此情)

  8、洒酒酬月,表现自己化解胸中郁闷,以求精神超脱的心态。

  “人生如梦”“人间如梦”哪个更好?

  (一指个人,一指所有人。此词更多指的是对自己人生无法把握,虚幻的。人间,则指普遍心态,个人认为,还是“人生”较好。

  9、与周瑜相比之后的感叹:江山在,周郎不在,东坡在,事业不在最后只能洒酒祭江,豪放中见旷达,苍凉中见洒脱。

  四、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1、要有壮阔景

  2、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的情

  五、迁移

  以此法读下一首《京口北固亭怀古》。

  要求:一句句分析,说出理解来。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塑造人物的手法。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

  四、 教学设备:多媒体。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他的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

  二、诗词鉴赏:

  (一)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多媒体显示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

  ,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著有《东坡全集》。

  看一下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一个是词牌(念奴娇),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就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词题——赤壁怀古——已经点明了写作背景:游赤壁(写景)怀古(咏史、抒情)。

  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本中注释的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3年(公元1079年)作者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5年,苏轼已经47岁了,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这首作品,可知是在他得意时还是在他失意时所作?——失意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作品:1、范读(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

  2、齐读(同学们朗读时要能够体现豪放风格,读出感情来)。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把握: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2、赏析:

  (1) 上阕赏析:

  ★ 赤壁的景色是怎样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词句)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哪位同学来解释这句词的意思?——(参考)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的风流人物,就像东流的江水,随着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苏轼这一句,很少有人能比,能够写得出来。他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很自然地想起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是不是很熟悉呢?——《三国演义》片头曲,(多媒体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句的音像。)——哪个地方有区别?——英雄人物、风流人物。(提问解释)

  英雄人物: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风流人物: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杰出人物。

  分析“风流人物”(拿“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作比较,拿苏词“风流人物”与毛诗的“风流人物”作比较,分析“风流人物”的内涵。)

  ★ 词作哪句点出怀古的内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分析词句)西边的旧时营垒,是令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大战的古战场。

  ——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苏轼游的是赤鼻矶,在湖北黄冈,而赤壁之战的赤壁,是在现在的湖北赤壁市。——不是真赤壁,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作吗?

  ——不是,他知道的,所以说是“人道是”,特意说明“是人们说”,而不是“我以为”。苏轼仅是借此抒发思古之幽情而已。

  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不能,因为“郎”字给人家一种年轻的感觉,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词人可能联想到哪些豪杰?

  ①(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哪些动词?——穿、拍、卷。——哪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穿”字写出了江岸上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的险峻地势。——山势险峻

  “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巨浪惊险

  “卷”字突出了江水的澎湃气势。——江水汹涌澎湃

  ②(目的)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③(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知人善用的刘备、足智多谋的周瑜……

  三 乱石穿空 一 横槊赋诗的曹操

  人 国 (山势险峻) 江 时 驰马射虎的孙权

  道 周 惊涛拍岸 山 多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是 郎 (巨浪惊险) 如 少 知人善用的刘备

  赤 卷起千堆雪 画 豪 足智多谋的周瑜

  壁 (江水汹涌澎湃) 杰 ……

  上阕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景为人物作铺垫

  【小结】 景←────────→人

  面对此景多感慨

  再齐读上阕,体会一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

  教学目的:

  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借咏史怀古抒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词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及旷达豪放的意境。

  3、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流派风格。

  重点难点:

  借古抒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教学方法:

  之前学生接触过词的知识以及苏轼的作品,教授本课应在复*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讨论诵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如绚丽的星空,辉耀古今。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宋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题目)。

  二、关于词

  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说词的发展,说到词的发展则必须说到苏轼。

  1、词的发展

  词是一种和乐可唱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初始是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时所唱的曲词,故叫曲子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词在唐代还不能入大雅之堂,诗人在写诗之余偶尔为之,晚唐五代到宋早期,词也只是写些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题材极窄。那种深邃阔大的怀古之情装不进词的形式里,词风也以婉约清丽为主。到苏轼为之一变,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凡入诗者皆可为词。且大气豪放,一改传统,开一代词风,成为豪放一派的领军人物,使词这一文学式样,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这以后的词坛,豪放与婉约并举,清丽与壮歌齐晖。

  2、词的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词牌和题目之分,词牌规定了句数字数和声律,与内容无关,如“念奴娇”。词又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叫片或阕。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人,*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和全才。散文、诗歌、书法、绘画样样皆精,且成就卓著。散文与其父其弟皆为唐宋八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书与米芾等并称四大家,画开徽州一派。苏门一家传世美谈甚多。有一副联赞道: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当时47岁,两年前贬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苏早年有大志,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下,屡遭贬斥。两年前因写诗遭人诬陷,被捕入狱,险遭杀害。但他的达观使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被贬后复杂心情的反映,他借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

  四、内容分析

  这首词属中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赤壁之景,抒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淘洗;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多少历史英雄,被时间的流水淘洗而去。此句交代赤壁的环境,既是写眼前之景,又含有暗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江,不是历史的长河吗。此句开头,登高怀远,视野开阔。一下子概括千古,真是大气磅礴,尽显豪壮情调。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一说古战场遗迹。“人道是”,即“人说是”。据考,三国时的赤壁在武昌,苏轼游得赤壁在黄州,名赤鼻矶。词人用“人道是”,可见他知,此赤壁非彼赤壁,只是借以表达怀古而已。三四句写赤壁的地点,并引出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石”写山势。乱,多而杂,写山势,照应前面登高远望视野开阔,奇峰异岭尽收眼底。凸显了山势的奇崛和高峻。“惊涛”,因波涛汹涌,令人心惊,故曰“惊涛”;以显水之汹涌。“千堆雪”,巧用比喻,即显宏大又显壮观。此句写景,用笔极简,但笔力雄健,景色奇绝,场面壮观。非大手笔不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上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曰“江山如画”。接下来则盛赞“一时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战这个舞台上,一时间有多少英雄共同演出了着雄壮大剧。此句总结概括,上承写景,下启周瑜,收束上片。

  ——上片写景感怀,视野旷达,气象万千,荡人心魄。尽显豪放之风。

  下片写周瑜和自己,重在叙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因远曰遥;小乔句表面写婚姻,实则写其年少,有英雄衬美人的作用,以凸显少年英雄,奋发有为----此句写人,英雄年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三国演义》给人们一个误解,以为只有诸葛亮这样装束。实则不然,魏晋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这种名士派头。“羽扇纶巾”借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其韬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诗人笔下的周瑜,何其豪壮。此句凸显其英雄业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指精神;故国,赤壁;神游故国,是说自己身临赤壁,思接周瑜,精神进入到当年的环境。“多情应笑我”是倒置句,即应笑我多情。想到周瑜34岁建立奇功,自己已*中旬“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两者何其不同。写自己多情,一事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老大徒伤,于是慨叹人生,借酒浇愁。酹,将酒洒地,表示祭奠。因月在江中,故用。此句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消极情绪和苍凉之感。但此句却难掩作者达观之情。

  ——下片写人,先写周瑜,后写自己;周瑜让人景仰,自己壮志难酬。

  总看全词,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的巨大魅力。

  五、艺术特点

  1、情调豪放

  写景抒情,人物塑造。

  2、烘托映衬

  烘托映衬,是用乙托甲,使甲更为突出的手法。作品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到周瑜步步缩小,而周之后,笔锋一转,引出自己。这样,前边的一切都退居到陪衬之位。到这儿读者才明白,写古人古事,只是手段,以古比今,抒情言志才是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实是苏词的代表作品,古今词坛经典,今天我们学*这首千古绝唱,不仅汲取着思想的营养,还能感受到通篇散发的艺术魅力。

  六、作业

  1、背诵。

  2、整理有关词的知识。

  3、体会作品表现的'豪放风格。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

  教学目的:

  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借咏史怀古抒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词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及旷达豪放的意境。

  3、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流派风格。

  重点难点:

  借古抒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教学方法:

  之前学生接触过词的知识以及苏轼的作品,教授本课应在复*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讨论诵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如绚丽的星空,辉耀古今。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宋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题目)。

  二、关于词

  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说词的发展,说到词的发展则必须说到苏轼。

  1、词的发展

  词是一种和乐可唱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初始是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时所唱的曲词,故叫曲子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词在唐代还不能入大雅之堂,诗人在写诗之余偶尔为之,晚唐五代到宋早期,词也只是写些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题材极窄。那种深邃阔大的怀古之情装不进词的形式里,词风也以婉约清丽为主。到苏轼为之一变,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凡入诗者皆可为词。且大气豪放,一改传统,开一代词风,成为豪放一派的领军人物,使词这一文学式样,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这以后的词坛,豪放与婉约并举,清丽与壮歌齐晖。

  2、词的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词牌和题目之分,词牌规定了句数字数和声律,与内容无关,如“念奴娇”。词又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叫片或阕。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人,*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和全才。散文、诗歌、书法、绘画样样皆精,且成就卓著。散文与其父其弟皆为唐宋八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书与米芾等并称四大家,画开徽州一派。苏门一家传世美谈甚多。有一副联赞道: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当时47岁,两年前贬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苏早年有大志,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下,屡遭贬斥。两年前因写诗遭人诬陷,被捕入狱,险遭杀害。但他的达观使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被贬后复杂心情的反映,他借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

  四、内容分析

  这首词属中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赤壁之景,抒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淘洗;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多少历史英雄,被时间的流水淘洗而去。此句交代赤壁的环境,既是写眼前之景,又含有暗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江,不是历史的长河吗。此句开头,登高怀远,视野开阔。一下子概括千古,真是大气磅礴,尽显豪壮情调。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一说古战场遗迹。“人道是”,即“人说是”。据考,三国时的赤壁在武昌,苏轼游得赤壁在黄州,名赤鼻矶。词人用“人道是”,可见他知,此赤壁非彼赤壁,只是借以表达怀古而已。三四句写赤壁的地点,并引出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石”写山势。乱,多而杂,写山势,照应前面登高远望视野开阔,奇峰异岭尽收眼底。凸显了山势的奇崛和高峻。“惊涛”,因波涛汹涌,令人心惊,故曰“惊涛”;以显水之汹涌。“千堆雪”,巧用比喻,即显宏大又显壮观。此句写景,用笔极简,但笔力雄健,景色奇绝,场面壮观。非大手笔不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上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曰“江山如画”。接下来则盛赞“一时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战这个舞台上,一时间有多少英雄共同演出了着雄壮大剧。此句总结概括,上承写景,下启周瑜,收束上片。

  ——上片写景感怀,视野旷达,气象万千,荡人心魄。尽显豪放之风。

  下片写周瑜和自己,重在叙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因远曰遥;小乔句表面写婚姻,实则写其年少,有英雄衬美人的作用,以凸显少年英雄,奋发有为----此句写人,英雄年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三国演义》给人们一个误解,以为只有诸葛亮这样装束。实则不然,魏晋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这种名士派头。“羽扇纶巾”借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其韬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诗人笔下的周瑜,何其豪壮。此句凸显其英雄业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指精神;故国,赤壁;神游故国,是说自己身临赤壁,思接周瑜,精神进入到当年的环境。“多情应笑我”是倒置句,即应笑我多情。想到周瑜34岁建立奇功,自己已*中旬“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两者何其不同。写自己多情,一事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老大徒伤,于是慨叹人生,借酒浇愁。酹,将酒洒地,表示祭奠。因月在江中,故用。此句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消极情绪和苍凉之感。但此句却难掩作者达观之情。

  ——下片写人,先写周瑜,后写自己;周瑜让人景仰,自己壮志难酬。

  总看全词,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的巨大魅力。

  五、艺术特点

  1、情调豪放

  写景抒情,人物塑造。

  2、烘托映衬

  烘托映衬,是用乙托甲,使甲更为突出的手法。作品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到周瑜步步缩小,而周之后,笔锋一转,引出自己。这样,前边的一切都退居到陪衬之位。到这儿读者才明白,写古人古事,只是手段,以古比今,抒情言志才是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实是苏词的代表作品,古今词坛经典,今天我们学*这首千古绝唱,不仅汲取着思想的营养,还能感受到通篇散发的艺术魅力。

  六、作业

  1、背诵。

  2、整理有关词的知识。

  3、体会作品表现的豪放风格。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5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塑造人物的手法。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

  四、 教学设备

  多媒体。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他的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

  二、诗词鉴赏:

  (一)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多媒体显示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

  ,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著有《东坡全集》。

  看一下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一个是词牌(念奴娇),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就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词题——赤壁怀古——已经点明了写作背景:游赤壁(写景)怀古(咏史、抒情)。

  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本中注释的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3年(公元1079年)作者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5年,苏轼已经47岁了,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这首作品,可知是在他得意时还是在他失意时所作?——失意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作品:1、范读(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

  2、齐读(同学们朗读时要能够体现豪放风格,读出感情来)。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把握: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2、赏析:

  (1) 上阕赏析:

  赤壁的景色是怎样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词句)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哪位同学来解释这句词的意思?——(参考)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的风流人物,就像东流的江水,随着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苏轼这一句,很少有人能比,能够写得出来。他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很自然地想起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是不是很熟悉呢?——《三国演义》片头曲,(多媒体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句的音像。)——哪个地方有区别?——英雄人物、风流人物。(提问解释)

  英雄人物: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风流人物: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杰出人物。

  分析“风流人物”(拿“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作比较,拿苏词“风流人物”与毛诗的“风流人物”作比较,分析“风流人物”的内涵。)

  词作哪句点出怀古的内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分析词句)西边的旧时营垒,是令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大战的古战场。

  ——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苏轼游的是赤鼻矶,在湖北黄冈,而赤壁之战的赤壁,是在现在的湖北赤壁市。——不是真赤壁,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作吗?

  ——不是,他知道的,所以说是“人道是”,特意说明“是人们说”,而不是“我以为”。苏轼仅是借此抒发思古之幽情而已。

  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不能,因为“郎”字给人家一种年轻的感觉,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词人可能联想到哪些豪杰?

  ①(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哪些动词?——穿、拍、卷。——哪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穿”字写出了江岸上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的险峻地势。——山势险峻

  “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巨浪惊险

  “卷”字突出了江水的澎湃气势。——江水汹涌澎湃

  ②(目的)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③(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知人善用的刘备、足智多谋的周瑜……

  三 乱石穿空 一 横槊赋诗的曹操

  人 国 (山势险峻) 江 时 驰马射虎的孙权

  道 周 惊涛拍岸 山 多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是 郎 (巨浪惊险) 如 少 知人善用的刘备

  赤 卷起千堆雪 画 豪 足智多谋的周瑜

  壁 (江水汹涌澎湃) 杰 ……

  上阕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景为人物作铺垫

  【小结】

  面对此景多感慨

  再齐读上阕,体会一下。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古迹小学作文 (菁华5篇)

古迹小学作文1

  我的家乡坐落在恩施市西北角,那里没有汽笛车鸣,没有城市的繁华喧闹。那里只有巍峨雄伟的大山,只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只有勤劳朴素善良的土家儿女。我热爱我的家乡——沐抚。

  极目远眺,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独笋岩,仿佛能工巧匠的作品,鬼斧神工;那一座座险峻的绝壁,仿佛被刀劈成矗立在沐抚盆四周;那巍峨雄伟的群山之中,处处开满了野花,百花争艳,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映衬着碧绿的草坪,蔚蓝的天空,仿佛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当你还沉醉在这山的奇、险、峻之时,一条幽深的大峡谷便呈现在你的眼底,它宛如一条飞舞巨龙奔腾不止。峡谷*古树参天,古藤缠绕着古树,仿佛婴儿依偎在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馨;瀑布飞流直下汹涌澎湃,宛如一片珍珠做成的帘衣,是那样的晶莹剔透;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抚摸着峡谷,仿佛母亲抚摸着孩子,是那样的慈祥。峡谷*绝壁上的钟乳石,怪石嶙峋,如钟、如狮、如虎、如龙、如凤——,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养育了无数土家儿女。瞧!碧绿的茶园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农家少女,他们唱着原生态的民歌,哼着小调,采摘着嫩嫩茶叶。草坪上的儿童你追我赶,放着美丽的风筝。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在天空中飞翔。人们享受着无比的快乐。

  我热爱我的家乡!我热爱家乡山的奇、险、峻;我热爱家乡水的清、甜、纯;我热爱家乡人的真、善、美。

古迹小学作文2

  兵马俑、长城、故宫都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但它们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什么作用呢?而长城只是春秋时期七国为保护自己的国家而已,其它的只是虚无缥缈的回忆和幻想。而在一个幼儿园的角落里,面积不大并不起眼的古钟,却多次救人于水火!

  这是一个古老的建筑物,一共有四个石柱,是八边形的,一个石柱刻着:大清道光三十年七月初七日敬立。石梁上还刻着:万古千秋,四个大字。它的占地面积约有2*方米。亭顶有个太极图,旁边还有栩栩如生的荷花,下面便是像倒挂的郁金香的古钟了。古钟共有八个瓣,每瓣都刻着一个大字,连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希望大家生活好,对自己却没有任何要求,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钟是铜做的,约有6厘米厚,一敲起来声音很大、很响而且很清脆,敲起来方圆十几里都听得见,就因为这个曾经救过人们很多次,比如:

  一次,“砰,砰……”的响声把所有正要熟睡的人们都吵醒了,听到这个声音人们就知道起火了,大家急忙穿好衣服,慌慌张张的向有烟的地方奔去。人们纷纷救火,有的急忙挑水灭火,有的拨打119……经过努力下,火终于灭了。但人们并没有忘记是古钟帮助了他家,如果没有古钟,或许他们的家早已和其他的灰尘飘远随风而去……

  曾经有人要出高价购买这个古钟,但村民坚决反对,并把古钟保护起来,因为在人们心中古钟是无价的,这个古钟在人们心中难道不比兵马俑、长城、故宫更有价值吗?

古迹小学作文3

  风吹过树梢和花朵,在高高的蓝天下徘徊。几朵淡淡的云飘过晴朗的天空,被风吹走了。我独自走在小路上,欣赏着春天的大地。

  小路旁边的大树笔直地立着,伸出粗壮的手臂,拥抱着一片绿叶。叶儿是浅绿色、翠绿色和深绿色。远远望去,又深又浅,交织着一股绿色的生机。在绿林树下的树枝上,一些不知名的鸟儿,正在快乐地歌唱和玩耍。也许白居易说的“几只早期的莺争暖树,谁的春燕啄春泥”正是这样一个场景。

  春园特别迷人。昨天的雨冲走了花木上的灰尘。美丽的山茶花被雨水击倒,但枝叶中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微风中微微颤抖。“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草已经绿了,像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露出孩子气的微笑,热情地向我招手。

  天气晴朗,微风**,我快步走到长满柳树的河边。流水潺潺,水声如小调,柔和的旋律如此悦耳,难怪美丽的水会随着舞蹈起舞。小蜻蜓悠闲地飞翔,小蝴蝶在花丛间穿梭,温暖的阳光,散落在地上,草地和树上,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草木在阳光下的生机,春雨里的丰沛生意,都在春天荡漾。

  我的朋友,春天,草是美味的,树是多彩的,云是流动的,星星是月光。你有没有停下来欣赏过?你为什么不慢下来享受一下呢?你会发现春天风情的如画之美。

古迹小学作文4

  五月四日,爸爸妈妈带我去宜兴游玩,我知道宜兴的善卷洞是世界的三大奇洞之一。它风光独特,山青水秀,溶洞中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具有4000多年的洞文化沉积。

  进入洞中,我们首先来到了“狮象大场“和“云雾大场“,“狮象大场“的两旁侧立着巨大的宛如狮子和大象的钟乳奇观,气势雄伟,惟妙惟肖,是千万年以来水和碳酸钙融合在一起的结晶。而“云雾大场“一眼望去便是云雾迷漫,周围的钟乳石摸上去润而滑,给人一种巧夺天工的感觉。

  走出“大场“,穿过“水晶宫“我们来到了善卷洞的最佳之处。水洞是一条120米长的地下溪河,我们坐在船中,由于溶洞中水道弯曲,因此小船一会儿往东倒,一会儿往西倒,好象随时都要掉入水中,引得人们惊叫连连,给人刺激的感觉。在快要到岸时,洞上的石头滴下了一滴滴水,船主乘机说到“此水为仙水,滴后可长命百岁……“我听后深知此话是逗我们的,但是我仍感到安慰与希望。

  在善卷风景区里还有许多游乐项目,如:陶吧,滑道等,这里的陶吧还是目前国内最大。我也在这里亲手体验了一回。而滑道则是要从八百米的山坡上直到地面为止的超刺激项目,魅力无穷。

  宜兴不光有善卷风景区,还有竹海风景区,张公洞等名胜。宜兴真是个好地方!

古迹小学作文5

  我的家乡坐落在恩施市西北角,那里没有汽笛车鸣,没有城市的繁华喧闹。那里只有巍峨雄伟的大山,只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只有勤劳朴素善良的土家儿女。我爱我的家乡——沐抚。

  极目远眺,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独笋岩,好像能工巧匠的作品,鬼斧神工;那一座座险峻的绝壁,好像被刀劈成矗立在沐抚盆四周;那巍峨雄伟的群山之中,处处开满了野花,百花争艳,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映衬着碧绿的草坪,蔚蓝的天空,好像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当你还沉醉在这山的奇、险、峻之时,一条幽深的大峡谷便呈现在你的眼底,它宛如一条飞舞巨龙奔腾不止。峡谷*古树参天,古藤缠绕着古树,好像婴儿依偎在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馨;瀑布飞流直下汹涌澎湃,宛如一片珍珠做成的帘衣,是那样的晶莹剔透;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抚摸着峡谷,好像母亲抚摸着孩子,是那样的慈祥。峡谷*绝壁上的钟乳石,怪石嶙峋,如钟、如狮、如虎、如龙、如凤——,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养育了无数土家儿女。瞧!碧绿的茶园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农家少女,他们唱着原生态的民歌,哼着小调,采摘着嫩嫩茶叶。草坪上的儿童你追我赶,放着美丽的风筝。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在天空中飞翔。人们享受着无比的快乐。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山的奇、险、峻;我爱家乡水的清、甜、纯;我爱家乡人的真、善、美。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菁选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1

  【学*目标】

  1.能熟练理解和背默诗歌。

  2.了解元曲、小令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概括诗歌大意。

  3.学*并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鉴赏元曲。

  【导学方案1】

  朗读、背诵古代诗文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学积累,请你用心背诵这首小令,并且工整地默写下来。

  【自学任务单1】

  【导学方案2】

  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

  【自学任务单2】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散曲,两类。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类。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往关中的途中。

  【导学方案3】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既有写景描绘潼关的地势险要,又有怀古叙事让人意踌躇,最后又有抒情表达作者的控诉和同情,所以,学*这首古典诗歌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

  【自学任务单3】

  1.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2

  一、 导入:

  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欣赏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听的那首歌吗?这其实是明代的杨慎写的一首咏史词。我们再来听一遍吧。每次听这歌总觉得它充满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在沧桑中又透出几许人生空幻的色彩。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英雄霸主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但唯有青山与夕阳是不会改变,亘古悠长的。那白发渔樵才是世外高人,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那份宁静与淡泊。那份旷达与超脱正是出于对历史与人生的大彻大悟的理解。

  这就是咏史怀古诗,读这样的诗能让我们忘记生活中种种的烦恼,能让我们的心胸顿生开阔。杨慎这首词可以算是咏史怀古诗中的上乘之作。在杨慎之前的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叹世、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二、 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2、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用什么方法来体味呢?(品味诗中凝练的词,联想与想象)

  3、学生自由朗读点评这首诗。

  4、班内交流。

  5、教师简评。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三、 朗读背诵。

  (6)

  四、 拓展延伸

  (9)

  1、学生阅读资料思考这些这五首怀古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六首怀古诗作中哪一首立意高?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附资料:

  当此美景,二人纵有百般赞美之意,却也不知说甚么话好,只是手携着手,并肩坐在石上,胸中一片明净,再无别念,看了半晌,忽听得彩虹后传出一阵歌声。

  只听他唱的是个“山坡羊”的曲儿: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那“山坡羊”小曲于宋末流传民间,到处皆唱,调子虽一,曲词却随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语句大都俚俗。黄蓉听得这首曲子感慨世事兴衰,大有深意,心下暗暗喝彩。只见唱曲之人从彩虹后转了出来,左手提着一捆松柴,右手握着一柄斧头,原来是个樵夫。黄蓉立时想起瑛姑柬帖中所云:“若言求医,更犯大忌,未登其堂,已先遭渔樵耕读之毒手矣。”当时不明“渔樵耕读”四字说的是甚么,现下想来,捉金娃娃的是个渔人,此处又见樵子,那么渔樵耕读想来必是段皇爷手下的四个弟子或亲信了,不禁暗暗发愁:“闯过那渔人一关已是好不容易。这樵子歌声不俗,瞧来决非易与。那耕读二人,又不知是何等人物?”只听那樵子又唱道:“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他慢慢走*,随意向靖、蓉二人望了一眼,宛如不见,提起斧头便在山边砍柴。黄蓉见他容色豪壮,神态虎虎,举手迈足间似是大将军有八面威风。若非身穿粗布衣裳而在这山林间樵柴,必当他是个叱咤风云的统兵将帅,心中一动:“师父说南帝段皇爷是云南大理国的皇帝,这樵子莫非是他朝中猛将?只是他歌中词语,却何以这般意气萧索?”又听他唱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听到最后两句,黄蓉想起父亲常道:“甚么皇帝将相,都是害民恶物,改朝换姓,就只苦了百姓!”不禁喝了声彩:“好曲儿!”那樵子转过身来,把斧头往腰间一插,问过:“好?好在哪里?”黄蓉欲待相答,忽想:“他爱唱曲,我也来唱个,‘山坡羊’答他。”当下微微一笑,低头唱道: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单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她料定这樵子是个随南帝归隐的将军,昔日必曾手绾兵符,显赫一时,是以她唱的这首曲中极赞粪土功名、山林野居之乐,其实她虽然聪明伶俐,毕竟不是文人学士,能在片刻之间便作了这样一首好曲子出来。她在桃花岛上时曾听父亲唱过此曲,这时但将最后两句改了几个字,以推崇这樵子当年富贵时的功业。

  中吕 山坡羊 叹世 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檐低凹。妻蚕女织儿耕稼。务桑麻,捕鱼是,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山坡羊:中吕宫的一个常用曲调。

  三国鼎分牛继马:三国鼎分,指东汉王朝覆灭后出现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面。牛继马,指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覆灭后,在南方建立东晋王朝的元帝是他母亲私通牛姓的小吏生的。

  中吕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是秦国经营宫殿的重点。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秦宫殿名。《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见记·项羽本杨》。故曰:“阿房一炬”。

  萦纡(yu):形容水盘旋地缓慢地流着。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等国。周都镐京,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齐、秦争霹,楚、汉相争,均在这个地区。

  中吕 山坡羊 长安怀古 赵庆善

  骊山横岫,渭水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岫(xiu):峰峦。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它环绕着长安,非常秀丽。

  山河百二:喻形势非常险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苏林注:“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

  狐免悲:言古都已经荒凉,到处是狐踪免穴。

  临江仙

  (1)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2)。一壶渚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简注】

  (1)杨慎作有廿一史弹词,清张三丰注。以正史所记的事迹为题材,用浅尽文言写成。这首词即廿一史弹词中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

  (2)渔樵:渔翁、樵夫。

  【提示】宣扬历史空无、冷眼观世的思想。在古典诗歌中,此类作品很多,元代散曲尤甚。这首词被引作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影响很大。

  2、教师简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与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与《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与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与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教师简要讲解: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

  三、课堂探讨: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

  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弄清影怒聚等等

  四、堂上练*:完成下发的练*

  五、布置作业:默写这首曲子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4

  教学目标:

  体会中国古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欣赏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赏析生动的词语。

  教学设想:

  注重对诗歌的品读。注重诗歌的默写。

  教学过程:

  简介作者:张养浩(1296-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 清逸而豪放。

  简介潼关:

  潼关在商代时隶属定国,称桃林;周代时为畿内地,隶虢国,称渭;春秋隶晋,称桃林塞;战国时隶魏。秦惠文王六年(公元前332年),设宁秦县,潼关为宁秦县辖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船司空衙门,专管黄河、渭河的水运事项及船库工作。之后就以官名设县,称船司空县,新莽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船司空县,为船利县,东汉时又复名船司空县,属华阴。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属华州华山郡的定城县,西魏时撤定城县,改属敷西县,直到北周。

  隋开皇五年(公元610年),改敷西县为华阴县,潼关属华阴辖地;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华阴县改为仙掌县。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分仙掌为东部潼津县,隶虢州。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撤潼津县,并入仙掌县。公元706年复名华阴县。

  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时,设潼关为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司,明洪武九年,设潼关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撤潼关卫;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潼关县为潼关厅,民国二个(1913年)废厅,复潼关县至今。

  进行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

  提问: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这首诗。

  2、提问引导探究:

  作者所在的潼关的位置特点是怎样的?

  表里山河——潼关路——兵家必争之地——百姓生灵涂炭

  3、看到了什么景色,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

  西都: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景象是在古籍中也曾经有记载的,可是眼前的景色是一片凄凉。——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意踌躇

  4、作者发出的感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一个朝代的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使百姓经受苦难,一个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5、赏析“聚”和“怒”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2、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会借景抒情感怀,提高写作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同时有效地积累诗词曲知识。

  2、了解文章创作背景,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在慷慨悲愤的音乐声中,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引出叹世、怀古这一散曲流行的题材,进而导出新课————《山坡羊潼关怀古》。

  电脑课件出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设题目的:缩短学生与潼关的空间距离)

  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课前热身

  (1)、自由读课文(使学生排除朗读疑难,为理解文意作铺垫。)

  (2)、正音 峦(luán) 踌(chóu ) 蹰(chú ) 阙(què) 兴(xīng)

  (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听录音范读课文。再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朗读时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让学生自主品读和翻译课文,并随机抽查提问。

  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遥望古都长安城,思绪万千,心绪纷乱。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阅读材料,说说统治者和张养浩对待百姓的态度。

  资料一:元至大三年,张养浩上疏《时政书》批评朝政, “一曰赏赐太侈,……五曰土木太盛,……”。虽然非常切合时弊,却为皇帝不容,被罢官,下令不准起用。

  资料二: 英宗皇帝要在宫廷内制造 “鳌山”,张养浩以为不妥,英宗十分生气,后来虽然表扬他直言敢谏。这让张养浩想到了《时政书》的遭遇。于是:辞官退隐。十年间,朝廷七次邀请,都被拒绝。

  资料三:《元史张养浩传》载: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

  4、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资料助读: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为百姓悲凉。

  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秦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

  5、古诗创译

  例文:

  潼关怀古

  是谁,放纵着自己贪恋的目光在山水间游弋(yì )

  是谁,指点着山山水水展示一种占有欲

  那些峰峦和波涛,就是所谓的江山帝王的名字,就写在山水之间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

  帝王的名字变了又变

  一个名字,写出来就得糟蹋多少百姓死者的浓血,

  还有生者的眼泪

  五、余秋雨:“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用生动的语言评价一下张养浩。

  例文: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丢弃了官职;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花光了钱财;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付出了生命;

  他用悲天悯人的心关注着百姓的苦

  百姓用朴实的心记住了他的名

  他活着时,满城都道好官人

  病死后 ,关中人哀之如失父

  生,人赞美,亡,人赞美,

  他用生命的行动为自己的诗歌作上一个最完美的注解

  六、总结并拓展深化积累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反映了这个主题?(学生先搜集,再出示课件)

  附: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⑤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与学生一起品读、感悟、领会诗文之美,诗人之情,同时联系课文,总结全文。

  (明确: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现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慨。

  附:附板书设计

  写景 —— 潼关(山、河) 兴

  议论(主旨)———— 百姓苦

  抒情 —— 怀古(望、行) 亡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6

  一、导入

  齐背《观刈麦》第三部分导入。

  白居易在诗中表现了农民的劳苦,妇人的贫苦,今天我们从另一首元曲中再来体会一番百姓之苦。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张养浩(1270-1329),字希益,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

  曾任礼部尚书,后因感愤时政,不愿同流合污而弃职归隐。

  1329年,关中大旱,朝廷召他做陕西行台中丞,忙于赈灾事宜,积劳成疾,任职仅四个月,死于任所。

  三十年的官场生活,让他洞悉了仕途的险恶,部分作品抒发了一个封建文人欲所有为,而又怕遭受迫害的矛盾心情。

  散曲风格豪放而清逸,题材多样,以批评现实的作品最为出色。如(朱履曲)、《警世》、《咏喜诗》等,揭露官场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疾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充分的表现了他深切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2、写作背景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路过潼关时所写,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山坡羊”是北曲中用作小令的曲调之一,属六宫十一调中的中吕宫。

  这支小令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咏史怀古的名篇。

  揭示出兴亡背后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朗读

  1、听范读、

  2、自由朗读。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这首元曲的内容。

  参考: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废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五、深入探究

  1、潼关的位置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表里山河潼关路——兵家必争之地。

  2、在前往潼关的一路上,作者都看到人怎样的'景象?

  明确: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西都,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景象是在古籍中也曾经有记载的,可是眼前的景色是一片凄凉。

  3、曾经繁荣昌盛的都城都变成了眼前的凄凉景象,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灾难频繁。

  4、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一个朝代的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使百姓经受苦难,一个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六、拓展积累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为主题的诗歌、散文名句: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崔道融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⑥万人曾战死,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廖落千余里,山空水复清。——方千

  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

  七、作业

  1、积累并背诵体现百姓疾苦的诗句。

  2、背诵并默写《山坡羊潼关怀古》。

  3、完成练*题。

  板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怀古——秦汉成土

  伤今——百姓皆苦

  封志莉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7

  一、教学目的

  通过这首散曲的学*,使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

  二、教学要求

  1.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吟咏诵读,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

  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写作背景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径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么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四、文本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

  “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

  “怒”:一方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

  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奔流的险隘之处。也由此引发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四、五句,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感慨横生,激愤难*的样子。

  第六、七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点出了无限伤感的原因。

  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为百姓悲凉。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全曲之眼。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正因为这两句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五、中考试题汇编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 20xx年淄博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思考: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答: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赏析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并答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一个“聚”字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一个“怒”字表现了。 ②归结全篇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的句子是:

  (①内心的不*静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对下列诗歌理解正确的项是:判断对错

  A、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B、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峻,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C、“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8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这首曲子;

  2、理解散曲的内容与思想;

  3、体会作者把抒发的情感,并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理解散曲的内容与思想;体会作者把抒发的情感,并赏析名句。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新课

  回忆学过的小令(散曲)并有感情地诵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今天让我们将学*元代另一位散曲家张养浩的代表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课件出示课题)

  指名说出“山坡羊”与“潼关怀古” 分别是这首曲的什么?并介绍“怀古”:为咏史诗的一种形式,一般为缅怀古迹,有感而发,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二、明确学*目标

  1、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小令;

  2、理解这首小令的内容与思想;

  3、体会作者曲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其中的名句。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1、文学常识: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2、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积劳成疾而死。

  3、作品背景: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这首小令是他在赴任途中写的。他凭吊古迹,用“山坡羊”的曲调共写了九首曲子。这组小令,总主题是吊古伤今,同情人民的苦难。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题目。

  四、朗读感知,了解大意

  1、听课文示范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读、齐读。

  五、研读理解大意

  1、结合注释研读小令,理解这首小令的大意;

  2、教师指导点拨,翻译理解小令大意;

  大意:群山延绵起伏,正如聚会在一起一样,关下波涛滚滚,像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关外有黄河,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

  远望西都长安,内心思绪起伏,一路上看到不少秦汉时代的遗迹,引起无限的伤感,那成千上万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尘土。

  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兴起,受苦的仍是百姓;无论是哪个王朝的灭亡,受苦的还是百姓。

  六、品读理解赏析

  1、出示学*提纲:

  (1) 把这首散曲划分为三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与表现手法?

  (3)作者为何“意踌躇”且“伤心”?

  (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5)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学生汇报,师点拨:

  (1)第一层(前3句),写潼关险要雄伟的形势。

  第二层(中间4句),写由关中长安万间宫阕化为焦土之事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三层(后四句),指出历代王朝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2)以动写静、拟人手法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3)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4)总写作者的感慨(主旨)。

  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

  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文章中心。

  (5)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劳苦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

  3、小结:这首小曲揭示了一个什么历史规律?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4、名句赏析

  (1)名句赏析一: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炼字角度赏析)

  “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黄河水以有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这两句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2)名句赏析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内容与主旨角度赏析) “亡,百姓苦”的意思是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劳役繁重,百姓就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深刻而警策,提示了一个历史规律:不论朝代“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七、巩固训练:中考链接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八、课后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小令。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9

  一、教学目的

  通过这首散曲的学*,使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

  二、教学要求

  1.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吟咏诵读,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

  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400首,各类文*百篇。

  四 、散曲简介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跟,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五、写作背景

  《元史》载,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蹬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张养浩目击人民遭受的灾难,写下了七题九首怀古散曲《山坡羊》:《骊山怀古》(二首)、《沔池怀古》(二首)、《北邙山怀古》、《洛阳怀古》、《未央怀古》、《咸阳怀古》、《潼关怀古》等。这是一组系列的怀古之作。其吊古伤今,对壮丽山河的咏叹,对史事人情的感慨都表达了他对劳苦群众寒馁交加痛苦的心疼和体恤,对官僚当权者骄奢淫欲无耻行为的愤怒。《潼关怀古》是张养浩自己以难民的身份和眼光,对陕西这一空前灾害的写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民性和警醒的历史认识,感动了数百年!

  六、文本分析

  (配乐朗诵)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

  “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

  “怒”: 一方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 “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

  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奔流的险隘之处。也由此引发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四、五句, 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感慨横生,激愤难*的样子。

  第六、七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点出了无限伤感的原因。

  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

  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为百姓悲凉。

  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秦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全曲之眼。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正因为这两句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洛阳怀古》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骊山怀古》

  “兴,也任他;亡,也任他。”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

  “山,空自愁;河,空自流。”赵庆善《长安怀古》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北邙山怀古》

  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

  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了解元曲的体裁特点;学*如何欣赏元曲作品;熟读并背诵作品。

  2、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特点;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民本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元曲的内容,体会句意。

  三、难点:

  诗词曲中意境的体会。

  四、学法:

  诵读法、品读法。

  五、学情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已经有所了解(即:亡,百姓苦),但对“兴,百姓苦”的理解还不深刻,不能很快地转过弯来。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和技巧,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的国度,许多优美的诗篇为人们所传诵。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诗,喜欢我国古代的文学瑰宝。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品味元代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体裁介绍。

  2、作者介绍。

  3、写作背景介绍。

  (以上具体内容均以课件形式出现)

  (二)、朗读课文,把握结构美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后,请两位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

  2、正音:峦()踌()躇()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理解字词的意义,了解诗词的大意。(课件)

  5、明确本诗的结构: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写景、抒情、议论。

  (三)、品读、体会诗歌

  1、第一层(写景):课件显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找到潼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它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归纳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2、第二层(抒情):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自然就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但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而“意踌躇”呢?为什么经秦汉处而“伤心”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何等繁华昌盛,而现在,昔日的奢华已不复存在,成了一片废墟。此情此景,怎不令诗人踌躇伤心?(宫阙万间——做了土)

  3、第三层(议论):诗人的感情是不是一直停留在为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伤心之前中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大兴土木,百姓受苦;亡——战争频繁,百姓遭殃。)

  (四)、总结、深化、拓展

  1、品味诗歌的感情基调: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2、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2、培养诵读的*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1、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紧张吗?不管怎样,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说就说,说得响亮!

  2、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散曲,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题目是什么?(潼关怀古),这首曲子非常的简短,个别同学在中学的时候也已经接触过了,那还有什么好学的呢?我们有句话叫做“温故而知新”,相信大家现在重新来审视这首曲子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3、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会背的就背诵课文。(学生读课文)

  4、这么好的一首散曲,我想大家读一遍肯定不过瘾,接下来,我们就再来读一遍,如果第一次我们投入了十分的感情,那么这次,我希望大家能够投入十二分的感情。

  二、鉴赏(通过字词,解读文本)

  1、基本原则:含英咀华,就要像牛羊的反刍一样,要慢慢地咀嚼,细细地体会。

  2、解释字词:(学生读、解释,老师补充提问)

  问一下大家,预*过了吗?好的,那我来个很简单的检查,我这里有一些词语,都是课文里的,看谁知道它们的意思,记住想说就说。

  山河表里 宫阙 踌躇 苦

  (1) 山河表里:

  A、什么意思?(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这里的表什么意思?(表就是外面。)山河表里的顺序应该是山表河里。

  示例: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中午或者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冬——素湍——回清 春——绿潭——倒影)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按相承关系此句应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惑之不解——或不焉——大遗。

  这种写法就是我们文言文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合叙”,它的特点就是在同一个句子里同时表述两件或更多相关的事情。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诗就是一幅画,你可以想像,这里有座山,还有一条河,山的外面,河的里面是潼关路。(教师画,学生修正)你们再看这幅画,觉得我这样画对不对?(和聚、怒矛盾,解读聚、怒)

  ●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一个怒字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波涛的汹涌澎湃。

  ●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静和情绪。

  C、(潼关的里面是峰峦如聚的华山,外面是波涛如怒的黄河,可见潼关的地势十分险要。)正因为险要的地势,就显得十分重要,潼关就这样从一个险要的关口,变为兵家必争的战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得关中者得天下

  (2) 宫阙:

  宫阙是什么意思?(宫殿)实际上,宫、阙还是不同的,(宫是帝后太子等所住的房屋。阙是指皇宫大门两旁供瞭望的楼,泛指皇帝的住所。)宫阙是国家权利的象征,如果宫阙被毁,那国家肯定已经灭亡了。

  课文提到的宫阙是指谁的宫阙?(秦汉的宫阙)是秦汉百姓的宫阙吗?(不是,是秦汉皇帝的宫阙)

  假设要我们班同学去建咸阳宫,要多少年?

  花几十万人建成的秦宫不高一百年就毁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不久汉朝开始统治,又建了宫殿,然后汉朝的宫殿怎么又变成了土了。

  (3) 踌躇

  什么意思?本来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是指心里不安,不愉快的意思。望了西都,心情怎么就不愉快了呢?我发现古代的诗人很有意思,希望长安的时候,心情总是很不愉快。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辛弃疾《菩萨蛮》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李白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 王粲《七哀》

  这些诗人原来是为自己壮志未酬而伤心,而是什么让张养浩心情踌躇呢?

  (与其说是伤心秦汉的宫阙变为了土,不如说伤心建宫阙的百姓的苦)

  (4) 苦

  这个太简单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请组个词来解释。

  读最后一句,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觉得什么事情给百姓带来了痛苦、苦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被许多人称赞,请比较下面的句子,你们觉得好在哪里?

  兴,百姓福;亡,百姓苦。妙在独特的理解。

  兴,也任他;亡,也任他。妙在忧国忧民。

  2、读课文,造句。下面请同学来造个句子,从上面词语中任意挑选词语造一个句子,造句之前,请大家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围绕苦字。

  小结:(出示原来的地图和板书)说,我也造个句子,兴,山河表里潼关路上有白骨。亡秦汉宫阙废墟里有冤魂。此时此……刻,对于百姓的疾苦,,张养浩的内心情感是如何呢?假如你站在潼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会如何?

  三、朗读体验

  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张养浩的情感。那就带着这种情感去读课文,同时看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

  元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山坡羊属于中吕唱调,唱调是这样“高下闪赚”。虽然我们不会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效果。(听录音)

  四、古诗创译:

  (1)顺序不限,内容不限

  (2)诗意再现,自己观点

  下面就请你把对张养浩,对潼关怀古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借助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示例:

  潼关怀古

  是谁,放纵着自己贪恋的目光在山水间游弋(yì )

  是谁,指点着山山水水展示一种占有欲

  那些峰峦和波涛,就是所谓的江山

  帝王的名字,就写在山水之间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

  帝王的名字变了又变

  一个名字,写出来就得糟蹋多少百姓

  死者的浓血,还有生者的眼泪

  改改改,改朝换代

  争争争,总是战争

  苦苦苦,还是百姓最苦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作为教书以来,第一学期的汇报课,主要设计还是来自听了一节初中的大型公开课后得来的。我认为,上好课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课设计的好,一个就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高。那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的话,其实远远不够,我设计不出这样的好课,我也没有很高的教师素质。

  上了这节课后,我的感觉很好,感觉自己很适合上一些比较煽情的课,我一直追求的是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总感觉自己的情感还是比较丰富的。从高中开始,我就对语文的朗读情有独钟,每个早自*都非常动情读课文,常常引起一些同学的关注,感觉很不错,可是,自己的缺点往往是自己看不到的,作为语文教师,朗读可能并不是我的优势。

  其实,我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我完全不清楚哪些方面我会别别人优秀,哪些方面是我的若项。可是,往往又都是弱项的东西,自我感觉良好,比较感兴趣,这难道就是人没有自知之明吗?就像我喜欢跳舞,但是身材不好一样,这让我很苦恼。

  其实,选择当老师,我觉得还是没有选择错的,至少,我的语言表达在正常的情况下,还是挺清楚的。那么,无论这节课上的如何,我都应该把一份好心情保持住,继续努力,争取下次上出更好的课来。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合集5篇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 1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翻译: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注释: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②明妃:指王昭君。

  ③去:离开。

  ④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⑦省识:略识。

  ⑧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 2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原文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屋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解

  1、蜀主:指刘备。

  2、征吴:对吴有企图。

  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

  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

  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日抱一体之诚,千秋享一体之报。”

  译文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诸葛***庙长年在附*为邻;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发抒了无限感慨。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 3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原文: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

  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注释:

  ⑴宗臣:后人崇拜的大臣。

  ⑵羽毛:指鸾凤。

  ⑶身歼:身灭。

  赏析: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读者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诗人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诗人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的意思。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个“纡”字,突出诸葛亮委屈地处在偏僻的地方,经世怀抱只能算“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也只不过是“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是议论中高于其他诗人之处。

  诗人联想起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和胆略,如同见到了他那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方面是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说:“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说:这一评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读者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得挂齿。诗句写得这样曲折跌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这首诗通篇议论但不空泛,句句含情,层层蓄势,到诗的尾联达到高潮:“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束于这里的最强音上。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 4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原文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屋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解

  1、蜀主:指刘备。

  2、征吴:对吴有企图。

  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

  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

  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日抱一体之诚,千秋享一体之报。”

  译文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诸葛***庙长年在附*为邻;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发抒了无限感慨。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及翻译 5

  【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韵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评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信然。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怀古的诗歌汇总5篇

  怀古的诗歌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

  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⑵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答:

  (1)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感慨(喻伤今之意)。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2)李诗以描写为主,触景生情;皮诗以议论为主,欲夺故予,角度独特。(意思对即可。)

  怀古的诗歌 2

  教学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见下表)

  篇目类别思想感情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鲜明的对比

  石头城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寓情于景、拟人

  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借景抒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对比

  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爱国情怀词中用事

  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化用前人诗句

  过华清宫奢侈淫逸

  咏怀古迹(其三)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

  二、概念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三、类别:

  1.咏古迹

  2.怀古人

  3.忆古事

  四、归纳思想内容

  1.感慨盛衰无常

  2.感慨壮志难酬

  3.感慨国运衰微

  4.抒发爱国情怀

  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五、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如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

  六、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七、艺术特色

  2.借古讽今

  3.对比

  4.用典

  5.化用

  6.寓情于景

  八、鉴赏步骤

  (解读要求:(1)基础:明了诗人所咏的人和事(2)关键:把握诗人在吟咏古人时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解读时应思考,对于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作者态度是什么?诗人对此事别出新意的见解表现在何处?)

  1.要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在阅读一首诗词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解答鉴赏题时,注意不要被命题者设置的误区所干扰。比如1996年高考题选了元代作家阿鲁威的散曲《咏史》,故意把作者所歌颂的三国英雄诸葛亮说成是刘备,就是制造误区的一个例子。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以古讽今的杰出之作。关于诗人对史实的态度,我们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像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姑娘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酒杯,浇历史题材,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反映的,这里不但体现了诗人们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4.要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计,五饵曾闻贾谊言。取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我们要在对具体篇章的分析中仔细体味,并且从中领悟作品的基本风格。还有一点必须提醒,作为咏史怀古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主要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其它的典故,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用了五个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时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在分析时,也要留意。

  九、解答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1.懂。即写什么?

  ①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或用典。高考试题中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或用典都是学生熟知的,不可能出学生生疏的历史事实、陌生的历史人物或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典故。例如20xx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三套诗歌赏析题同第三册李白的《越中览古》的主旨相*,取用第一册的《勾践灭吴》的历史事实。对学生生疏的内容一般给出注释。

  ②要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既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王昭君与杜甫的的连接点究竟在哪里呢?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颇为相似,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极其相似。杜甫的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而对王昭君斯人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

  ③要推敲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怀古”二字来看,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抒怀诗,那么作者在这首词中是侧重于借古讽今还是借古言态呢?从下阕作者对周瑜的描写赞美中可以发现,原来作者咏史,想要抒发的是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经固亭怀古》则既有借古讽今之意,又有借古消个人胸中块垒之心。

  ④要分析作者的写法。咏史抒怀诗的写法多样。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⑤要学会比较鉴赏,这不但对领会作者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提高鉴赏能力也很有好处。

  2.审。即审明题目要求。

  3.书。即书写答案。要依据诗歌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相关术语表达。

  4.查。即检查要点全不全,语言通不通。

  十、高考题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十、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上海卷)

  赤壁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

  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怀古的诗歌 3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六十四岁时,被召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以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执掌大权的韩侂胄。因为那时蒙古已经崛起在金**的后方,金**日益衰败,并且起了内乱。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的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在那时濒临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努力作北伐的准备。他明确断言金**必乱必亡。他又认为:南宋要取得对金作战的胜利,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他曾对宋宁宗和韩侂胄提出了这些意见,并建议应把对金用兵这件大事委托给元老重臣。这无疑是包括辛弃疾在内的。可是韩侂胄一伙人不但不能采纳,反而有所疑忌不满,他们借口一件小事故,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开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辛弃疾二十三岁从山东起义南来,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开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挤,现在又遭到韩侂胄一伙人的打击,他那施展雄才大略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这首词题为“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一开头就从镇江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说起。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仲谋(即孙权),只是现在已无处可寻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谓孙仲谋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现已无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字。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作者借这些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几句也是用历史事实。“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的北伐之策,打无准备之仗,结果一败涂地。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辛弃疾用宋文帝“草草”(草率的意思)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来作为对当时伐金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的深切鉴戒。“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韩侂胄于开禧二年北伐战败,次年被诛,正中了辛弃疾的“赢得仓皇北顾”的预言。

  “四十三年”三句,由今忆昔,有屈赋的“美人迟暮”的感慨。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至开禧元年在京口任上写这首《永遇乐》词,正好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两句,是说在京口北固亭北望,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路”是宋朝的行政区域名,扬州属淮南东路。)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过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使辛弃疾感到惊心,长江北岸瓜步山上有个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留下的历史遗迹。拓跋焘小字佛狸,属鲜卑族。他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率追兵直达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这就是后来的佛狸祠。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神鸦”是吃祭品的乌鸦,“社鼓”是祭神的鼓声。辛弃疾写“佛狸祠下”三句,表示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的话,民俗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这正和陆游的《北望》诗所谓:“中原堕胡尘,北望但榛莽。耆年死已尽,童稚日夜长。羊裘左其衽,宁复记畴曩。”彼此意思相同。

  辛弃疾这首词最后用廉颇事作结,是作者到老而爱国之心不衰的明证。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他在赵王使者面前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作的饭、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弃疾在这词末了以廉颇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辛弃疾词的创作方法,有一点和他以前的词人有明显的不同,就是多用典故。如这首词就用了这许多历史故事。有人因此说他的词缺点是好“掉书袋”。岳飞的孙子岳珂著《桯史》,就说“用事多”是这首词的毛病,这是不确当的批评。我们应该作具体的分析:辛弃疾原有许多词是不免过度贪用典故的,但这首词却并不如此。它所用的故事,除末了廉颇一事以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故事,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联,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史事,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宋词里是不多见的,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杨慎《词品》谓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是一句颇有见地的评语。

  怀古的诗歌 4

  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鉴赏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怀古的诗歌 5

  一、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的方法,古人很早就讲过,即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最*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诗,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重要。要理解诗作,就不能离开对诗人的品读,会历史的了解。实际上,就是在读中国社会发展史,读中国文化发展史,读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二、品位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的复合体,是作者的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凝聚的表现,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质的统一,它是由情和景这两个因素组成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是意境。通过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意境的指向意义,就能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有些物象和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搭配,这些值得我们注意把握。如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松、菊、梅、竹与性格高洁相联系;折柳与古代的送行相固定。

  三、体味诗眼,解读诗歌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练字。因练一个好字、好句,是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就是“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诗作体现主旨的精彩与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注意:诗歌中的一些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往往就是诗眼。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四、把握特色,重点突破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掌握已写诗歌的反战以及分类的知识。

  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体诗;按语言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咏怀诗等;还可分为律诗和绝句。

  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

  五、巧用术语,做出解答

  有了以上四步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从容沉静地顺利出题者题目设计的各种问题了。命题者从什么角度来问,那么就从什么角度来回答。最*几年的鉴赏题,无外乎就是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来设问。因此,在回答这些问题是最好用简洁的语言即术语来作答,答出关键点来。高考阅卷,是按关键点给分的。只要有关键词语,关键店,就可以获得分数。所以答题的术语,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


《咏怀古迹》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范文五份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 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是个风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

  惊涛

  浪花

  4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

  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

  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

  不得志

  仕途不*

  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8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四总结

  归纳主旨:

  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五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六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赤壁奇景

  穿

  山势险峻

  气势

  拟人

  写景

  咏赤壁

  拍

  巨浪惊险

  声音

  对偶

  夸张

  大江气势

  卷

  江水汹涌

  色彩

  比喻

  年轻得意

  英俊潇洒

  英雄风采

  咏史

  怀周瑜

  儒将风度

  非凡胆略

  抒情

  抒己感慨

  人生如梦

  壮志未酬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 2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诗的意境、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以诵读为辅助,以诗词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把握。

  本文作者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词具备了开阔雄浑、刚健清新的特点。本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握词中的意象,品味词中优美的词句,体会融情入景、虚实相生、映衬烘托的写作技巧,进而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审美品位。按“听—读—品”的.步骤进行,力求获得语感、美感、情感的熏陶,积累与运用兼容。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品味诗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学*深入地品味词的意境,感受词人抒发的豪情壮志,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新课。

  2.倾听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调动起每一个感官去体会、去领悟。

  ①听第一遍,整体感受,想象词的画面美。

  ②听第二遍,感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

  ③听第三遍,领悟词的意境美,体会词中的感情。

  3.朗读

  听别人的朗诵,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首词磅礴的气势,雄奇的意象。要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感情、韵味还要我们自己来读。

  ①读第一遍,整体把握,读准字音。读时语音要饱满圆润。学生齐读。

  ②读第二遍,注意语气,体味感情。学生自由朗读。

  诗人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就是说读诗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对诗的语言进行再表达,要注意诗的节奏、停顿和快慢。大家各自体味一下。

  ③读第三遍,进入情境,把握好语气,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朗读诗歌要具有抒情性,作到个性化的朗读。所谓个性化就是要融入自己对诗歌的体会,融入自己的性情,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朗读。

  4.品味

  指导诗词鉴赏技法。

  “品”即妙点揣摩。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揣摩这首词好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妙处?

  师生共同回忆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角度。本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鉴赏:

  ①由意象品味意境。

  找出文中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②领悟感情。

  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表达的感情。

  ③品味语言。

  指出文中哪个词用的好,哪句话写的好,好在哪里?

  ④把握写作技巧。

  回顾常见的诗词表达技巧,本文中使用了借景抒情、借古抒怀、使事用典、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手法。请找出实例,进行分析。

  各小组就其中一个角度进行鉴赏分析,推举两位同学在课堂上交流,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5.教师归纳总结

  《念奴娇赤壁怀古》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博大,雄浑奔放,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代表词作。宋代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说“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是对苏词的形象精辟的论述。

  6.布置作业

  阅读苏轼《定风波》一词探讨如下问题:

  ①体会这首词的意境。

  ②说说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感情?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③通过这两首词,归纳苏词的艺术风格。

  7.教后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豪放词,体会豪放词的风格。

  能力目标:体会

  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

  情感目标:在字斟句酌中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还原”——通过对字词运用的探讨和想象,还原写景之状。

  “体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挖掘和诵读,体悟苏轼之情。

  一 交流热身

  二 在朗读中初步感知豪放的特点

  抽读一生,初步体会豪放词的特点

  师: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豪放词的代表,你觉得“豪放”体现在哪里?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三 在字斟句酌中深入领会豪放特色

  1、写景气势磅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朗读另一版本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说说你想象中“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所描绘的图景。与课文比较后,你觉得哪一种版本更能体现豪放的特点?

  学生回答

  2、战争场面和英雄形象

  通过词语的本义和上下文的揣摩,领会相关评点,体会英雄豪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周公瑾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外有明主知遇,内有娇妻相伴。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参照上述评点,试着描述自己品味下列诗句的过程: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诵读指导:

  从两个不同版本的比较中,给我们一点诵读启示,有一些动词,在诵读时需要我们放慢节奏,加重语气来重读强调。比如“淘”、“ 乱”、“ 穿”、“ 拍”、“ 卷”等。

  学生齐读

  教师小结:第一次反思

  1、回想一下,初读本词,你注意到了自己在诵读时所涌起的豪放之感是怎样产生的吗?

  2、你能否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呈现出那气势磅礴的写景画面和指挥若定的周瑜形象?

  四、在比较中体会词的豪放内涵

  咏 赤 壁(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1、通过比较,体会诗人的情感。

  朗读李白的《咏赤壁》

  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写周瑜的时候突然把笔锋一转,引出词人自己。这也正是咏史和怀古的区别。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赞美周瑜,实际是为了和诗人自己进行对比。无论是写景,还是英雄形象的塑造,都是为了作者能更充分地抒发自己的情怀。

  2、通过互文性阅读,进一步体会诗人旷达的豪放之情。

  资料链接:

  资料一:

  对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断句和理解,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1、断句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故国神游”的主语是苏轼, “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整句话是指诗人自笑在青春不复的时候,还怀想“风流人物”,太多情了。这体现了苏轼在人生失意时的自我嘲解。

  2、断句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故国神游”的主语是周瑜,“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周瑜之笑,饱含着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

  资料二:

  1、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同年,周瑜迎娶天姿国色的小乔。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湖北黄州游赤壁时的怀古之作,这时作者四十七岁。

  3、(在黄州期间他开垦“东坡”,建造“雪堂”,参禅悟道、研*书法、广交朋友)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 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他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 一篇《承天寺夜游》。(林语堂《苏东坡传》)

  4、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阅读资料链接,结合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断句的理解和背景知识,你认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所流露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诵读指导: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记载:“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最后我们一起再铿锵有力地诵读全词,感受诗人的豪放、旷达之情。

  四、教师总结:

  第二次反思:

  联系课堂学*的环节,进行反思:

  2通过本课的学*,是否给你了这样的启示:读一首怀古词,需要自己去关注写景、咏史、抒情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怀古词的阅读图式)

  教师总结:诗人创作怀古篇章,并非单纯是为了抒发“思古之情”,而是站在现实的岸边,去体察历史。在历史中衬托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这就是“历史的回声”,这也正是本专题的精髓所在。我们在学*这个专题的其他课文时也要注意把握这一点。

  五、应用与拓展

  对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断句和理解,还有学者认为,断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故国神游”是诗人做梦回到家乡,“多情人”是指苏轼的亡妻。“笑我”、“早生华发”句,是对小乔夫婿之雄姿英发而言。结合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谈谈你的看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 4

  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的生*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情意目标: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颀赏一首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关于苏轼:

  1、生*:(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2、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三、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四、诵读词作:

  1、诵读:点击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2、提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3、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独自读。

  五、品析词作:

  (一)上阕:

  1、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呢?呈现了什么特点?

  明确:绘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2、这样的景物时在什么样的大背景下?

  明确:大江东去浪淘尽(壮阔的景色)——空间

  千古风流人物——时间

  3、赤壁是不是古战场“赤壁之战”的赤壁?

  明确:不是,注释解释。同时还有“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不是“我以为”。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5、试背上阕。

  (二)下阕:

  1、从哪几个角度写周瑜?

  学生读然后找原句。

  明确:羽扇纶巾(外貌)——儒雅、风流倜傥的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泰然自若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能否将“初嫁”换为“初嫁”?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赤壁之战当年小乔嫁给周瑜已有十年。

  明确:为了说明周瑜年轻。“小乔初嫁了”,静静的语言传出喧闹的喜悦,英雄美人,年轻有为。

  3、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

  明确:通过下面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周瑜

  苏轼

  建功年龄

  二十多岁

  四十多岁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婚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苏轼对周瑜的“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

  4、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5、试背下阕。

  六、拓展练*

  1、当代社会谁堪称英雄?谁堪称风流人物?

  学生讨论(教师多媒体提示),联系现在社会事件,寻找思考讨论,最后总结。

  与时俱进,能就人民于危难,无私奉献,坚强……,学生各抒己见。

  2、诵读背诵本词。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

  绘景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羽扇纶巾

  写人谈笑间

  墙橹灰飞烟灭

  感慨人生如梦(壮志难酬)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塑造人物的手法。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

  四、教学设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他的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

  二、诗词鉴赏:

  (一)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多媒体显示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

  ,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著有《东坡全集》。

  看一下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一个是词牌(念奴娇),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就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词题——赤壁怀古——已经点明了写作背景:游赤壁(写景)怀古(咏史、抒情)。

  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本中注释的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3年(公元1079年)作者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5年,苏轼已经47岁了,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这首作品,可知是在他得意时还是在他失意时所作?——失意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作品:1、范读(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

  2、齐读(同学们朗读时要能够体现豪放风格,读出感情来)。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把握: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2、赏析:

  (1)上阕赏析:

  赤壁的景色是怎样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词句)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哪位同学来解释这句词的意思?——(参考)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的风流人物,就像东流的江水,随着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苏轼这一句,很少有人能比,能够写得出来。他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很自然地想起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是不是很熟悉呢?——《三国演义》片头曲,(多媒体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句的音像。)——哪个地方有区别?——英雄人物、风流人物。(提问解释)

  英雄人物: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风流人物: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杰出人物。

  分析“风流人物”(拿“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作比较,拿苏词“风流人物”与毛诗的“风流人物”作比较,分析“风流人物”的内涵。)

  词作哪句点出怀古的内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分析词句)西边的'旧时营垒,是令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大战的古战场。

  ——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苏轼游的是赤鼻矶,在湖北黄冈,而赤壁之战的赤壁,是在现在的湖北赤壁市。——不是真赤壁,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作吗?

  ——不是,他知道的,所以说是“人道是”,特意说明“是人们说”,而不是“我以为”。苏轼仅是借此抒发思古之幽情而已。

  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不能,因为“郎”字给人家一种年轻的感觉,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词人可能联想到哪些豪杰?

  ①(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哪些动词?——穿、拍、卷。——哪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穿”字写出了江岸上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的险峻地势。——山势险峻

  “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巨浪惊险

  “卷”字突出了江水的澎湃气势。——江水汹涌澎湃

  ②(目的)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③(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知人善用的刘备、足智多谋的周瑜……

  三乱石穿空一横槊赋诗的曹操

  人国(山势险峻)江时驰马射虎的孙权

  道周惊涛拍岸山多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是郎(巨浪惊险)如少知人善用的刘备

  赤卷起千堆雪画豪足智多谋的周瑜

  壁(江水汹涌澎湃)杰……

  上阕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景为人物作铺垫

  【小结】

  面对此景多感慨

  再齐读上阕,体会一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