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数学

数学三年级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全班做,请学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

  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

  列出算式:376+284

  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

  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练*

  练*五第1、2题。

数学三年级教案2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这是学*本单元乘法的重要基础。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相比,学生在学*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会遇到下列一些新情况: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除了依次与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相乘外,还要继续与百位上的数乘,即还要进行几百乘一位数的运算。这是学生需要学*的新知识。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往往会个位向十位、十位向百位连续进位。这里虽然没有新的内容,但却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三位数的十位上可能是0,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碰到三位数中间的0乘一位数,这是学生尚未学*的知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单元把乘法的教学编写成四段:第70~75页着重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方法;第76~79页着重教学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是0时的乘法计算;第80~83页着重教学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最后是单元复*。为了有利于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

  1、 第70~75页教材的编写特点。

  (1) 先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向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扩展创造条件。

  第70页例题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就能自己完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应该口算,思路是灵活、开放的,教材中呈现了学生热烈交流自己算法的场景。在鼓励算法多样的前提下,教材希望学生从表内乘法类推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积,想想做做第1题作了这种引导。如从23=6想到2003=600,口算250和2500都可以想25。

  教材十分注意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因为这是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想想做做第2题的练*容量很大,能帮助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口算的程度。第3题把整百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需要进位的)结合起来练*。第4、5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整百数乘一位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其中第4题还能让学生体会数量关系:每包纸的张数包数=一共有纸的张数。第5题复*了正方形周长的算法。第6题的解题策略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口算232=64或602=30知道60个车轮不够装32辆车。这些策略与口算,学生都已经掌握,教学的作用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并积极参加交流。

  (2) 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72页例题教学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让学生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自己探索。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依次乘一位数后还要继续算什么?积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学生充分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就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试一试仍然让学生独立计算,体会乘的过程中的连续进位。例题里乘得的积是三位数,试一试乘法的积仍是三位数,想想做做第1、2题里的积大多是四位数。这样,学生就比较完整地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第3题让学生算一算,看看积是几位数,引导学生注意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有时是三位数、有时是四位数,并初步研究原因,为估算作准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四位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位数里的几百乘一位数后,结果已经超过一千;另一种是三位数里的几百乘一位数得数不满一千,加十位上进位的数后积才是四位数。对此,教材是有控制的,*题里都只出现前一种情况,不出现后一种情况,这是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教学要求作出的规定。

  (3) 练*七突出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练*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和笔算的综合练*。在计算方面加强估算,仍然是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安排在第6题。这是在想想做做第3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只要根据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即对几百乘一位数的得数满不满一千作出判断。这里仍然不出现几百乘一位数的得数不满一千,加上十位进的数才满一千的情况。第5题通过题组渗透乘法结合律,让学生在计算后发现20042的结果与2008的积是相等的。

  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也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列式和计算并不困难。教材希望学生通过解题继续理解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如第3题里的绕一周要的时间绕的周数=一共要的时间、第4题里的每包克数包数=一共的克数。另一个内容是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在前面已经学过。教材希望学生通过解题,巩固已有的解题思路,要让学生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2、 第76~79页教材的编写特点。

  (1) 在具体实例中概括0与一个数相乘得0。

  计算中间或末尾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首先要会计算0乘一个数,这是一个新知识。第76页上面的一道例题让学生从0+0+0=0改写出03=0或30=0,首次感知3与0相乘得0,体会积是0的合理性。然后在想一想中类推出07或80。通过这些题学生能发现0和任何一个数相乘都得0,并应用于想想做做第1题。

  (2) 让学生自己进行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第76页下面的一道例题主要教学1024应该怎样算。教材先引导学生估计,然后用竖式计算。这里进行估计起两个作用:一是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估计的能力;二是让估计与笔算相互印证,如果估计与笔算的结果相符,表明估计与笔算都正确。

  1024的竖式应该怎样算,教材让学生自己完成。为了防止学生遗漏三位数十位上的0乘一位数这一步,教材提示学生思考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77页想想做做第2题由于201个位的1乘3得数不满10,所以2013的积的十位上是0;607个位上的7乘4得数满10,所以6074的积的十位上不是0。这道题能让学生明白两点: 一是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二步是算0乘一位数。二是乘数中间有0,积的十位上不一定都是0。第3题是根据学生经常发生的计算错误设计的,让学生找出错在哪里并改正,帮助他们避免类似的错误。学生在找出错在哪里的过程中,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也得到锻炼。第5题四个书架上的书都在200本左右,用2004=800能估计出四个书架大约共有多少本书,这是生活中常用的估算。第6题可以提出柳树有多少棵、松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松树比柳树少多少棵这些不同的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按先解答哪一个,再解答哪一个的顺序理一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法思路。

  (3) 教学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另一种竖式的写法。

  第78页例题个位上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分两步教学。首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教材在学生的交流中详细展开了口算的过程,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上来,突出从412=48向4120=480的推理。还出现了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算法计算1204的竖式。在这些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接着教学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另一种竖式,这种竖式计算的思路和步骤与口算一致。竖式的形式有了变化,竖式中的蓝色虚线表示要先算12乘4,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一个0。教材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把两种竖式联系起来理解,防止割裂开来记忆。

  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竖式的另一种写法,开始学生可能不太适应,所以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题都先写出了竖式,让学生接着算下去,掌握乘的方法以及在得数末尾添0的技巧。第2题才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完整的竖式。

  学生先后学*的几百零几乘一位数与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可能会相互干扰。因此,教材在想想做做第3题及时组织对比,防止混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通过本单元的计算教学,不要进位的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应要求学生口算;要进位的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应让学生笔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要求学生口算。

  3、第80~83页教材的编写特点。

  (1) 图文结合,直观呈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80页例题用图画呈现了6袋乒乓球,每袋装5个,还用文字告诉学生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要解决的问题是买这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想想做做里的实际问题也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便于学生理解题意,促进他们有目的地收集数学信息。只要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整理,有条理地讲述出来,解题思路也就随之形成了。

  (2) 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和反思,形成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考,体会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例题有不同的解法,左边的解法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这个问题是怎样想到的?右边的解法先算6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这个问题是怎样想到的?这些都是学生交流的主要话题和重要内容。教材让学生先解答再交流,为提高交流的效率创造条件。

  想想做做里的实际问题,每道都有不同的解法。教材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交流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但不对学生提出一题多解的要求。

  (3) 练*八围绕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设计。

  这个练*里的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第1题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乘法口算,有几百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笔算主要练*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其中第2题里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三组笔算题,让学生掌握乘数中间的0与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形成计算技能。第3题估计各道题的积比4000小还是比4000大,这是在判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基础上的一次提高,也是对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十多的一次发展。可以在学生广泛交流想法的基础上,集中他们的智慧,先把三位数看成最接*的整百数,并通过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进行判断。这里仍然没有出现由于三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引起积大于4000的情况。

  解决的实际问题里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步计算的。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仍然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如每幢住的户数幢数=一共住的户数、单价数量=总价。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仍然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会思考、形成解题思路上。

  另外,还设计了找规律的内容。第6题里有三组计算,只要先算出同组的三道题的得数,再比比三道题里的乘数的变化情况和积的变化趋势,就能找到规律。对发现的规律,学生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表示出来。一是指出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规律。二是接着各组的三个算式,再写出一些具有相同规律的算式。

  4、 复*的编排。

  第1题整理本单元教学的乘法口算,并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这些口算。第2题组织本单元教学的笔算综合练*,每组的三小题分别是各位上都不是0的、十位上是0的、个位上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引导学生在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乘数中间、末尾是0的乘法。在处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上,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第4、6题是估计。其中第4题是在练*八第3题的基础上以新的形式出现,形式虽然有了变化,但估算方法没有变,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会这里的变和不变。第6题联系实际问题进行估计。

  第7~9题是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既有本单元教学的连乘问题,也有二年级(下册)教学的实际问题。其中第9题以文字叙述为主,这是实际问题呈现形式的变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读题,读懂题意。

数学三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力目标:

  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目标:

  增加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师出示:星期六,淘气和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笑笑买了一套《*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师巡视。学生计算结果,师注意关注学生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才同学们帮笑笑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棒!在买书的时候,淘气也遇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二、互动解疑

  1.师出示: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汇报

  板书:3.2+11.5=?

  2.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买书付钱的问题,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样计算3.2+11.5的?

  生1: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也就是14.7元生2:可以用竖式计算。3元2角3.2元+11元5角+11.5元16元7角16.7元

  (4)小组讨论。

  (5)完成课本试一试的题目,你会做吗?

  三、启思导疑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的加法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四、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7万状的第1题。

  2.用竖式计算。

  2.5+0.2 3.9-2.9 6.5+3.1 3.小小文具店:小丽到文具店购买文具。一把尺子1.5元,一本笔记本2.1元,一个文具盒5.3元,一支钢笔4.4元。

  (1)一把尺子和一支钢笔一共多少元?

  (2)一个文具盒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数学三年级教案4

  设计说明

  1、重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统计的相关知识,然后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把学*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2、重视对统计表的观察和分析。

  在复*统计知识时,引导学生观察复式统计表,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的统计表的使用条件,从而联系实际恰当地选择统计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导入复*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复式统计表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

  ⊙整理复*复式统计表的相关知识

  1、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和使用条件。

  师:谁能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哪些优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1)在反映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时可以使用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以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为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和帮助。

  2、复*复式统计表的制作。

  (1)引导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课件展示一个复式统计表,学生观察后汇报:复式统计表一般包括: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2)回顾绘制复式统计表的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回顾绘制复式统计表的方法:

  ①确定统计表的名称,填写制表日期。

  ②确定统计表的行数和列数。

  ③制作表头,填写表头中各栏类别。

  ④填写数据并核对。

  3、出示教材110页3题。

  (1)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汇报结果。

  (2)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充分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使用条件和优点,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联系实际,强化提高

  1、三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你能根据下面的成绩完成统计表吗?你有什么发现?(单位:个)

  男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

  39 29 38 36 32 28 39 28 33 37

  40 42 37 32 35 29 31 34 33 38

  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

  32 30 27 40 33 28 35 36 35 41

  33 29 38 36 28 34 29 23 31 22

  三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表

  人数成绩/个

  性别:男、女

  40以上

  36~40

  30~35

  30以下

数学三年级教案5

  教学内容:《混合运算》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6-5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混合运算》是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6-57页的内容,本节课是“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不带括号的两极混合运算。教材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即:饮料问题及购鞋问题。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分析,归纳出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既锻炼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又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分析:

  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些学生在课外还接触了两级混合运算,并从父母或其它渠道获得了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可以说,本节课的学*活动是在学生有一定运算基础的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同时,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促使其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学*的兴趣,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教具准备:CAI

  教学重点: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主要知识点为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以后进一步学*混合运算知识的基础,因而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的。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本着生活化、问题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获得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以“廉价超市”清点库房这一现实情境为切入点,导出“饮料问题”,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数学信息,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理归纳,又通过解决“鞋子问题”进一步探索、归纳出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终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数学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大家喜欢喝饮料吗?“廉价超市”清点库房,发现还有这么多瓶饮料,请看大屏幕。(出示56页主题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发现的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针对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以生活中这一生动的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愿望,为进一步学*新知做好铺垫。]

  (学生可能提出:我想求三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我想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教师要有选择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浅显问题即时解决,重点问题集中解决,较难问题课下解决。对于本课有关的问题教师要板书,有待于集中解决。]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解决饮料问题

  师:刚才有位同学提的问题是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试算,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想第一个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生1:24+24+24+8=80(瓶)

  生2:24×3=72(瓶)

  72+8=80(瓶)

  请该生说一说每步算的是什么。

  生3:24×3+8=80(瓶)

  生4:8+24×3=80(瓶)

  (3、4算法如果出现,教师给予表扬。)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写算式的?

  生:我是仿照以前学过的加减混合算式来写的。

  生:我在书上看见过这样的算式。

  (如果生3和生4的方法没有出现,教师可提出郎蓝灵鼠的问题:把生2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师:你能不能说一说你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4×3+8

  =72+8

  =80(瓶)

  师:说得真不错,哪位同学的算式和他的一样?(学生举手)你能不能再说说?

  生:我先算的是乘法,然后算加法。第一步求的是3箱饮料有多少瓶,第二步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瓶。

  师: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算式?

  [鼓励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个性话的做法。]

  生:老师,我是这样列的,8+24×3。

  师:啊,你的算式和他们的真不一样。那这个算式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小组讨论。

  生:我也是先算的乘法,求的是3箱有多少瓶,再算加法,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瓶。

  师:为什么不先算8+24呢?小组讨论。

  生:不可以,因为那样得数就不对了。

  生:我们先算乘法,是要先求3箱一共有多少瓶,然后才能求一共有多少瓶。

  师:原来是这样啊。在这两个算式里,我们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8+24×3

  =8+72

  =80(瓶)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这一生活中生动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新知识有机结合。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尝试应用,解决购鞋问题

  师:刚才我们顺利地解决了饮料问题,再来看一看“廉价超市”两款漂亮的鞋子。(出示57页主题图)谁把有关鞋子的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学生观察、汇报。

  师: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试算,全班交流。

  [在解决完“饮料问题”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购鞋问题”,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落实了学生学*的“主体性”,关注了学*的“亲历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品格。]

  生1:36÷4=9(元)

  63-9=54(元)

  请该生说一说每步算的是什么。

  生2:63—36÷4=54(元)

  (请该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中没有出现这个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改写)

  师:63—36÷4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然后呢?

  3、知识归纳、内化

  师:我们再来回顾这两个算式(24×3+8和63—36÷4),看它们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集体回顾这两种算式的运算过程)

  师:那向这种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应该怎么说呢,让我们小组共同讨论一下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归纳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走进生活,体验成功

  师:今天,我们总结了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愿意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做一些练*吗?(愿意!)

  (教师组织学生解决课后“练一练”*题)

  [设计意图:1题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最后交流;2、3题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做法,鼓励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的解题思路。]

  四、畅谈收获,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过得愉快吗?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今后,在数学学*活动中,你准备怎么做?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打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

  [在本节课结束之前引导学生畅谈收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带来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三年级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搭配

  同学们,我想向你们打听件事,你们知道食堂今天为我们准备了什么饭菜吗?课件出示“菜谱一”,为了营养均衡,我准备吃一荤一素两样菜,谁能帮我搭配一下。板书课题《配菜》。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谱)

  ①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②老师小结

  2、(出示星期五的菜谱)

  ①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你是怎样想的?

  ④与学生共同总结这类题的解决方法。

  三、实践应用

  1、参观动物园。

  2、搭配服装。

  四、全课总结体验成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看图体温并解答

  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均每盒有多少个?

  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

  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学*新课

  1、观察图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⑴224/2=112(本) 112/4=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⑵4*2=8(层) 224/8=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4、讨论比较。

  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三、应用提高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2、想想做做2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想想做做3

  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注意提示学*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

  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较。

  四、课堂作业

  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研究。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

  (1)鼓励学生探究

  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

  (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

  (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78 56÷8×15 32×3+37

  学生说说计算顺序。

  (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

  设计意图:练*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

  四、归纳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5-70÷2

  =45-35

  =10(元)

  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3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面积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意义,扎实地掌握面积单位,本节课在设计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新知的积极性。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

  新课伊始设计了阿凡提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接着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较*面图形的大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每解决一个矛盾,就向目标迈进一步,最后想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就自然地引进了面积单位,而且对后面讲的人们规定的常用面积单位也就容易理解了。这样,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究之中,体现了学*的主动性。

  2.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时,让学生明白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在比较两个曲边图形以及摸橘子的表面时,明确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的概念。动手摸面和体会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的长度进行区分、比较。

  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感受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

  通过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过程,从而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进而学*面积单位1*方厘米、1*方分米和1*方米。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受不同单位的大小,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米尺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学生准备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让我们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

  课件播放:……巴依老爷想无偿占有阿凡提的院子,可阿凡提不同意。因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份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生1: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表示长度。

  生2: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巴依老爷只能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师:你知道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状态。

  ⊙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很喜欢玩拍手游戏吧!今天,谁来和老师拍手?在拍手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请大家比一比,是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呢?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

  1.感知面积的意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面和**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明确: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表面的大小就是**表面的面积。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的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的封面)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桌面的大小就是什么?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说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什么?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并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这里有四个图形,有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一个不封闭图形)

  说明: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要研究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必须是封闭的。

  师:大家能看出另外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

  小结:看来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小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生发表意见后,师出示课件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方式摆放,说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练*十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整理

  1、复*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xx×1013×3021×3043×20xx×4051×7063×3072×10

  巩固复*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笔算打好基础。

  2、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32×1342×11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

  1、笔算。

  12×4432×1342×1121×2323×3241×2122×2334×12

  全体同学在练*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31× 3123×3322×24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31× 1312×1222×11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43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惯,树立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乘法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了

  (1)口算。哪类题目可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2)笔算。哪类题目要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里的两位数我们指的是一般的情况,不包括整十数

  (3)估算。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把两位数看成是很接*它的整十数来估算的。估算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

  2、关于乘法,我们这一课要学什么,有谁知道吗?

  板书课题: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探究:

  1、其实末尾有0的乘法也就是我们前面口算中出现的那类题,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口算,今天要笔算。

  (1)、谈话:今天我们仍然到奶牛场去参观,看看奶牛场一天能生产多少牛奶。(出示主题图)

  (2)、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2530=

  2、学生用已有的笔算知识列出竖式计算

  交流:板书: 3 0 或 2 5

  观察两个竖式,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3、注意看老师的竖式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板书:

  问:这个竖式和刚才的竖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0没有和什么数位对齐)

  猜: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在算的时候先不要考虑它)

  遮去0,现在的竖式变成几乘几?(25乘3)

  一起来算一算:75。

  好了吗?(没有,还要添上0,得数是750)

  把这个竖式和刚才的竖式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个竖式?为什么?

  说说这种简便竖式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指出:它其实和口算差不多,先不看0,最后添0。

  4、即时训练。

  想想做做1。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学生计算时,注意提醒学生积的末尾0的处理。

  说说做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算简便?

  5、学这个简便写法有什么用呢?

  大家来看这道题:3804500

  这是一道三位数乘四位数,你能不能用新学的办法来计算?

  随学生回答并板书,结合板书指出:先不看0,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

  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样就会了,不过最后还要加上3个0。

  看来学了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更难的计算。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3

  问:题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你能想到什么?

  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2、想想做做4

  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列式的,又该怎样进行估算。提

  醒学生用约等号连接估算结果。

  3、想想做做5

  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收集到哪些信息,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算

  式,如果学生独立计算有困难,教师重点提问:20人正好租4条船能推

  算出什么?

  4、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后,先观察*面图,找到方向标,确定图中的方向,再

  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想想做做2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例题先让学生按照竖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口算方法算出结果,然后介绍简便的笔算方法,这样安排可以减少计算的错误,并使学生产生学*笔算简便方法的需求.


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菁华6篇)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间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年除夕之夜我们都和亲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联欢晚会的直播节目。你看,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新授

  (一)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1、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交流,指名汇报。

  2、你想知道有关秒的什么知识?

  生1:一秒有多长?

  生2: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提问。

  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3、小结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三、巩固练*

  1、练*十四,第1题,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大约每天睡9( );小红戴红领巾需要20( );电饭锅煮米饭大约要25( )。

  学生独立做。说一说想法。

  2、做一做2。(感受时间的长短)

  教师掐表,让学生做一样自己喜欢的事情,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学生一起做。

  3、小游戏: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二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贴*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

  1、完成“练*一”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一”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一”第5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求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求周长的计算。

  2.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等方式经历求周长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求周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惯,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衢州的哪些公园(学生自由发言)

  喜欢逛公园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一个小街心公园游览一下吧。

  板书课题:游园

  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46页情境图,提问

  观察公园*面图,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如果学生没说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就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张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公园边的小路散步。算一算,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巡视指导,让先做完的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做法

  ①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②190+410=600(米)240+560=800(米)200+200+=400(米)600+800+400=1800(米)

  师:这位同学,请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对学生发言给与恰当的评价,并启发学生说出不一样的方法。重点学*怎样凑整。

  可以问:你是怎样想的?谁跟他的想法一样?你为什么这样做?

  谁还有类似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哪里比较相似?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不同在哪里?

  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其实我想的和你们一样,我也喜欢这种方法。同学们用好办法求出了公园的周长,那么算一算中图形的周长你们会算吗?请同学们先自己算一算。

  二、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书。

  重点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

  36+20+36+20(36+20)×236×2+20×222+22+22+2222×422×2+22×2引导学生明白各个算式的意思。可以提问

  图中只有一个36和一个20,你写了两个是怎么回事?

  谁还有不同方法?你是怎样想的?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简便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出示题目)

  师:房顶三角形长20米,房子高(不包括房顶)长41米,房子宽39米,房子的周长是多少米?(20+41+39+41+20=161(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上的例1~例5,练*二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条若干张,圆形纸片1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梨。

  提问:把12个梨*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3)

  2.分绳子。

  提问:把6米长的绳子*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可用几表示?(板书2)

  3.分铅笔。

  提问:把3枝铅笔*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枝?可用几表示?(板书1)

  二、新课

  1.教学例1。

  (1)教师提问:把一个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几表示?教师演示:把一个饼(实物图)*均分成两块,把分后的两块重合起来,让学生看到它们的大小完全一样。告诉学生这样就把饼*均分成了两块。

  (2)把一个饼(实物图)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提问:可不可以说是*均分成了两块?为什么?

  *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来学*一种新的数分数。

  把一个饼*均分成2块,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板书)。

  (3)指导学生读。

  (4)指导学生写。

  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均分,把一个饼*均分成2块,在横线下面写

  2,表示其中的1块,在横线上面写1,写作。(教师在两块半个饼上分别写上。)

  (5)涂色练*。

  让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上。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条,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标出。

  (6)指导练*。

  教师拿出画有下面几个图形的挂图,让学生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教学例2。

  (1)先出示一个整圆,再把它*均分成三份。

  提问:这个圆被*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想一想:是不是只要把一个圆分成三份,每份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指导学生写出。

  (3)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标上。

  3.教学例3。

  学生自己拿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

  提问:把这张纸*均分成了几份?

  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把这个分数写出来。(一人板书,全班齐练。)

  数一数这张长方形纸上有几个。

  4.教学例4。

  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再填空:

  把一张长方形纸*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分之(),写作。

  5.教学例5。

  (1)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线段*均分成10份。

  提问:把一分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图上标出。

  (3)数一数这条线段一上有几个。

  6.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指出上面我们学*的……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结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回答:

  分母表示什么?(把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什么?(其中的1份。)

  三、课堂练*

  1.做一做中的第1题。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让一些先折出来的同学示范怎么折。分数的折法很多,只要学生能折出最常见的几种折法就行了。

  2.做一做中的第2题。

  这道题是判断题,学生判断后要说一说为什么。

  3.做练*二十七的第1~5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四、课外作业

  用正方形纸片分别折出它的、。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秋游图,把每种食品都*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用拍手表示。

  二、认识几分之一、操作深化。

  1、直观操作、初步感知。

  老师演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两份,问: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揭题: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小结:把一个蛋糕*均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贴)

  2、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折一折,并涂出这张纸的1/2吗?

  学生活动。

  这些折法都不同,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表示?

  师:虽然折法不同,但他们都把这张长方形*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3、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也可以用1/2来表示?

  4、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想想看,在生活中1/2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看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5、认识几分之一(5分)

  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你想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吗?

  (小组活动:表示出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汇报:说说看你表示的是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每人向同组的小伙伴介绍自己表示的分数。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6、教学各部分名称及写法。

  7、用分数来表示一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想想做做1

  谁来说说看图1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图2呢?说说看为什么能用1/6表示?图3图4

  8、感受几分之一与1的关系:想想做做3

  请大家看屏幕,把一张纸条全部涂满颜色用1来表示。

  随着电脑的演示,让学生猜猜看:现在涂色部分是这张纸条的几分之一?

  观察一下从中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小结:同样长的纸条,*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实验:(每小组有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实验:用两张同样大小的纸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1/4,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小结:1/2大于1/4

  2、猜想

  那请你猜一猜,1/8和1/2、1/4比一比大小怎样?

  你是怎么想的?

  3、验证

  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纸片折一折、涂出它的1/8,和它的1/2、1/4比比,看看我们的猜想正确吗?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数就越小。

  4、想想做做第5题。

  四、全课小结

  1、回顾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找分数: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寻找分数。

  3、小结:生活中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4、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连乘运算,对后面学*两、三位数乘两位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前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对连乘的顺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将难点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

  教学教法:

  估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讲解等教学方法,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与组员交流,最后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教学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互相交流*同进步。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一、复*旧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有了前面的基础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列出综合算式,为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适逢我校组织学生到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我将教材中的运动会情境改为学生即将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注意,接着提出问题一“买2箱大约要花多少钱”,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估算。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学生来说,估算比列式计算更有难度,他们可能会无法正确理解估算的意思而与精算混淆,因此在教学估算过程中,我先引导他们完成问题一,必要时给他们展示估算的方法之一:先估计一箱矿泉水要多少钱,再估计2箱矿泉水要准备多少钱,然后鼓励他们思考和寻找更多的估算方法。这里还准备了第二种估算方法:先求2箱矿泉水大约多少瓶,再求2箱矿泉水大约要准备多少钱。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估算,让学生体验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结果可能不相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当然学生可能会想出异于这两种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我都会给予肯定,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理解估算时每一步为什么那样想。

  接着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5页“试一试”第2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为更深刻地体验估算,我结合具体情境自行设计了两道练*题:估算全班总体重;估算全校课室的风扇总数。将难点降低,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和理解估算。至此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

  探索完估算以后,再解决问题二“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学生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惯采用分步计算,我就会让学生回忆在复*旧知阶段采用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列综合算式,引入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且要求学生能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学生普遍会先计算“1箱需要多少钱”,这时我会这样问:“除了可以先算出1箱矿泉水的钱,还可以先算出什么呢?看谁能想出第二种方法”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爱表现的心理会促使他们去开动脑筋,发现更多的解答方式。

  因为连乘的算式以前已经学过,只是数学比以前大一些而已,所以这里只简要点拨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45页“试一试”第一题,也就是进入了练*巩固阶段。

  三、练*巩固

  从教学重点出发,我又设计了一道连乘式*题:一栋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3个课室,每个课室有45个座位,这栋教学楼共有几个座位?

  完成之后,再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至此,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板书设计:

  买矿泉水(连乘)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24×3 =72 (元) 24×2 =48(瓶)

  72×2=144(元) 48×3=144(元)

  24×3 ×2 24×2 ×3

  = 72×2 = 48×3

  = 144(元) = 144(元)

  答:共花了144元。

  力求简洁,突出重点。


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5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研究。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

  (1)鼓励学生探究

  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

  (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

  (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78 56÷8×15 32×3+37

  学生说说计算顺序。

  (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

  设计意图:练*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

  四、归纳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5-70÷2

  =45-35

  =10(元)

  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研究。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

  (1)鼓励学生探究

  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

  (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

  (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78 56÷8×15 32×3+37

  学生说说计算顺序。

  (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

  设计意图:练*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

  四、归纳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5-70÷2

  =45-35

  =10(元)

  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3

  《谁跑得快》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的。这个内容是学生学*数量关系的基础。

  “速度”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学生都知道我们常说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快慢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便不太清楚。

  整节课大致分成了一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开课时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谁跑得快”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随后出示一组时间,小牛说我跑得快,对吗?必须得知道路程才能比,从而出现各自家离学校的路程,再让学生比较。现在能比谁跑得快了吗?让学生讨论争辩后得出:那么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观点与思维的碰撞,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要知道谁快,必须比较他们的速度。引出学*速度的必要性。要比谁跑得快,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比一比谁跑得快?让学生自主想办法解决。不能直接比较的,就计算一分钟跑了多少米?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在讨论中提炼出速度的概念。实际上相同时间内比路程就是比速度。

  2、交流比较快慢的方法,引出速度概念。通过情境揭示速度的含义后,让学生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速度、教师展示交通工具与一些动物的速度,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后,让学生找速度表示方法的相同点,概括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就是速度。

  3、规范速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通过例题和补充例题,加以落实,强化了速度单位。

  4、通过计算,归纳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5、拓展与巩固:判断、生活应用、开放题三类题型对本课知识进行巩固与升华。

  对速度含义的理解应该作为本课重点。速度有快有慢,单位也各不相同,这需要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应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要知道谁快,必须比较他们的速度。教学中一些环节处理的过于着急,比如速度定义的出示,可以在学生试着说一说速度的定义之后,多举一些生活中有关速度的实例,如人、自行车、汽车、磁悬浮、飞机、火箭的速度,可以适当地填写单位,让学生更清楚的感知一些常用的速度。还可以选取人类、动物和自然现象中的典型例子的运动速度,让学生感知从刘翔跑步速度飞快到猎豹奔跑速度惊人再到光速的不可想象,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最后戏剧性的出现慢速的蜗牛,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进而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还可以结合身边教室与操场的长度进行实践,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起来。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生活中感悟数学、体验问题冲突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2)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跑过步吧,那你们知道我们班谁跑的最快吗?

  我们就以50米为例,请5位你认为跑得最快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所用的时间。

  [引用学生体育活动中熟悉的50米跑为情景,使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并对数学产生亲*感,进而进一步对下文的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时,速度的变化情况讨论作铺垫。]

  二、新授

  (一)路程相同时,比速度。

  师:你们认为这5位小朋友中,谁跑的最快?

  为什么? (生说理由)

  师:可见,在路程相等时,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

  (二)时间相同时,比速度。

  师:一年级的小A同学看到x号运动员跑的这个成绩,他乐坏了,高兴得说,我居然和三年级的大哥哥跑的一样快。

  师:说说你的想法。(生说想法)

  师:可见,在时间相同时,谁跑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三)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比速度。

  1、学*速度的单位

  师:刚刚我们说,路程相等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相等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那么,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该怎么比快慢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揭题)谁跑得快

  来看看小丁丁和小胖之间的PK赛,小丁丁说“我3分钟走了180米,小胖说“我5分钟走了250米,谁跑的快?”说说你准备怎么比?(算出每分钟所行的路程)

  师:请你在1号本上完成(1学生板演、校对)。师:再来看看摩托赛车与小汽车之间的较量。

  师:小丁丁这里是60米,摩托赛车这里也是60米,大家都是60米,是不是就是说,小丁丁和摩托赛车一样快呢?

  [相同的数据,不同的意义,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使学生在头脑中出现“冲突”,通过学生自己感悟,得出每个数据表示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路程的表达,从而引出速度的单位,并对速度的意义产生初步的感悟。]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第一个60米表示的是小丁丁每分钟行60米,第二个60米是摩托赛的1秒钟行了60米)

  师:我们光从数据上看,是一样的,这样很难区分,所以这时候,我们很需要一个能正确表示速度的单位,像小丁丁这样1分钟行使60米,指的就是他的速度(板书),我们把它写作60米/分。读作、表示?而摩托赛车的速度则应该是60米/秒。读作、表示?如果我们把速度单位这样来写,我们就能很好地进行区分了。

  师:照着老师的样子,将自己本子上的单位修改一下吧。

  师:思考这道题目,现在,你能尝试着用刚刚学到的这个本领来完整地解答了吗?(一学生黑板)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所计算的吉普车的速度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读作?

  2、感受生活中的速度,并理解速度的意义

  师:其实,除了我们刚才遇到的物体的速度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速度的信息,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一下速度吧。

  (当遇到狮子的追捕时,鸵鸟甚至奔跑的还要更快;豹子奔跑的技能,其实是一种生存的技能;遇到过电闪雷鸣吗?你能说一说,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速度的信息,做一个有心人,相信你会了解更多。

  [通过感悟生活中的速度,一方面是让学生练*速度的读法和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使学生在有趣的欣赏、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其次,使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速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介绍,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使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了解更多。其实,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 3、概括什么是速度:

  师:看来,2250米/分、340米/秒、4千米/时等等表示的都是速度,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什么是速度吗?(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4、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师:这是我们刚刚用过的6组数据(PPT呈现出之前计算过的6组数据),仔细观察,想一想,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怎样的关系?

  5、口答:

  ⑴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XXXXX 。

  ⑵自行车3分钟行驶了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XXXXX 。

  ⑶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XXXXXX 。

  [通过练*使学生能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

  带有这个标志(标志上标有60)的路共长180千米,张叔叔驾车想花2小时开完这一路段。他会超速吗?

  [本节课是《谁跑得快》的第一课时,因而在授课时着重安排解决“速度”,将“路程”与“时间”安排在第二课时,但考虑到学生思维的需求,也预设到了学生求出“路程”或“时间”来解决此题的可能,因此,除了上面练*中集中练*了解决不同物体的速度外,在此题中,我特意编写了一些特殊的数据,旨在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需要。]

  四、回顾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板书课题)通过练*,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

  1.完成第107页第6题。

  (1)出示例图,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对。

  (3)师生共同归纳。

  2.完成第107页第7题。

  (1)自由读题,独立思考完成。

  (2)集体校对。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指名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3.完成第107页第8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的规律。

  (3)独立试着往下写。

  (4)集体反馈并。

  4.完成第107页第9题。

  (1)引导看图,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填的正确。

  (3)全班交流反馈。

  5.完成第107页思考题。

  (1)尝试独立解答,如有困难可请教你的同位或小组成员。

  (2)集体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个条件中的“2倍”在图上表示出来。

  6.自由阅读“你知道吗?”

  (1)自由阅读文字介绍。

  (2)交流获得的信息。

  (3)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信息。

  (4)谈谈了解这些知识后的体会。

  7.作业(小黑板出示)

  (1)一桶色拉油,连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买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贵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三、反馈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菁华5篇)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25+8=32,8+25=( ),32-8=( )32-25=( )

  2、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买东西的经历吗?

  生发表意见。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和你们一样,小明也和妈妈一起去了商场,你们看看他们在商场里发生了什么事。(课件)

  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从图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

  生2:从图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

  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师:结果出来了,那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要来检验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

  三、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①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些方法?

  总结:加法的验算

  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试试身手:练*

  1、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在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里,最后一个单元都是“期末复*”,从三年级(上册)起,最后一个单元是“整理与复*”。从期末复*到整理与复*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而且是教与学方法的变化。

  整理是一种复*方法。中年级每一册教材里的内容多了,各个领域之间的知识技能、数学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需要通过整理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整理知识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学生整理,帮助他们组建知识结构。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先回忆全学期的学*,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复*重点。

  第107页通过大卡通和学生的讲话以及一幅插图,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学*的内容和自己的学*情况。包括先后学*了哪几个单元的知识?各单元主要学*些什么?重要的知识都理解吗?有没有忘记?重要的方法都掌握了吗?曾经发生过的错误都改正了吗?……通过回顾,使学生知道自己哪些内容学得比较好、哪些内容还存在问题,从而明确自己的复*重点。在学生回顾全学期的学*时,可以翻翻教材,逐个单元想一想,然后把回顾的主要情况在第107页的表格里填一填,或按表格的栏目说一说。让学生结合回顾学*情况,对老师提出一些建议,表达他们对教学的需要,有利于教师改进复*课的教学方法,加强复*的针对性,提高复*的效率。为了保证这一段学*活动的落实,教材在复*的第一课时安排的知识内容不多,只要完成第1~3题。

  2.以一些容量大的、综合性强的题目带动对知识的整理。

  教材中的第2题、第4题、第14题等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希望通过这些题的解答和计算带动对相关知识的回忆,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整理的目的。如第2题,在填表格时先读读表格里的两个数,再填入电视机和电冰箱的价钱,就复*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然后把四种电器的价格从高到低有顺序地排一排,复*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最后进行估计。这些问题把认识万以内数这个单元里的主要知识都提取出来了,学生在完成这些问题时,能体会到理解数的意义是关键。无论是读数、写数还是比较数的大小和估计,都离不开数的意义这个基础知识。又如第14题,先在图中涂颜色分别表示做裤子和做上衣用的布,然后让学生提出用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把认识分数这个单元里的主要内容都带出来了。学生在涂颜色时回忆分数的意义,还会结合分数的意义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在进行加、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也会联系分数意义思考,从而体会到分数的意义是这个单元里最基础的知识。

  3.复*方法灵活多样,培养学生整理复*的能力。

  本单元的复*题里设计了许多学*活动,各种学*活动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回忆整理,提高复*效率,另一方面还起着提高学生数学活动能力,指导复*方法的作用。如第4题是本册教学的乘法与除法的复*,教材把比较作为复*方法。在除法的四道题里,有些可以口算,有些需要笔算。在这些题里,有商末位是0和末位不是0的除法,有余数的和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刚好能被除数整除和不能被除数整除的除法等各种情况。教材通过“算一算、比一比”让学生明白哪些题应该口算,哪些题需要笔算;除法笔算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特别要注意些什么……

  4.注重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里的重要内容,应该重视这些能力的培养。第5题用2、4、5、6四个数字和“+”“-”两个运算符号先摆算式再计算,寓计算练*于游戏活动之中,把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学生能摆出许多算式,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练*也充分了。第6、7、8题都是解决“数与代数”领域里的实际问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计算的意义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整理解决问题时的思路。第12题利用长方形及其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道变式和开放的题,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周长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第13题里三种月饼都吃到,合起来刚好吃了一个月饼,拿的方案很多,能让学生体会答案的开放性。教材还十分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第11题安排了选择不同的操作求图形周长的问题,第15题里有小制作和活动操作的内容。用好这些题不但整理复*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求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求周长的计算。

  2.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等方式经历求周长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求周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惯,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衢州的哪些公园(学生自由发言)

  喜欢逛公园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一个小街心公园游览一下吧。

  板书课题:游园

  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46页情境图,提问

  观察公园*面图,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如果学生没说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就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张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公园边的小路散步。算一算,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巡视指导,让先做完的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做法

  ①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②190+410=600(米)240+560=800(米)200+200+=400(米)600+800+400=1800(米)

  师:这位同学,请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对学生发言给与恰当的评价,并启发学生说出不一样的方法。重点学*怎样凑整。

  可以问:你是怎样想的?谁跟他的想法一样?你为什么这样做?

  谁还有类似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哪里比较相似?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不同在哪里?

  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其实我想的和你们一样,我也喜欢这种方法。同学们用好办法求出了公园的周长,那么算一算中图形的周长你们会算吗?请同学们先自己算一算。

  二、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书。

  重点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

  36+20+36+20(36+20)×236×2+20×222+22+22+2222×422×2+22×2引导学生明白各个算式的意思。可以提问

  图中只有一个36和一个20,你写了两个是怎么回事?

  谁还有不同方法?你是怎样想的?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简便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出示题目)

  师:房顶三角形长20米,房子高(不包括房顶)长41米,房子宽39米,房子的周长是多少米?(20+41+39+41+20=161(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上的例1~例5,练*二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条若干张,圆形纸片1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梨。

  提问:把12个梨*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3)

  2.分绳子。

  提问:把6米长的绳子*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可用几表示?(板书2)

  3.分铅笔。

  提问:把3枝铅笔*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枝?可用几表示?(板书1)

  二、新课

  1.教学例1。

  (1)教师提问:把一个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几表示?教师演示:把一个饼(实物图)*均分成两块,把分后的两块重合起来,让学生看到它们的大小完全一样。告诉学生这样就把饼*均分成了两块。

  (2)把一个饼(实物图)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提问:可不可以说是*均分成了两块?为什么?

  *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来学*一种新的数分数。

  把一个饼*均分成2块,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板书)。

  (3)指导学生读。

  (4)指导学生写。

  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均分,把一个饼*均分成2块,在横线下面写

  2,表示其中的1块,在横线上面写1,写作。(教师在两块半个饼上分别写上。)

  (5)涂色练*。

  让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上。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条,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标出。

  (6)指导练*。

  教师拿出画有下面几个图形的挂图,让学生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教学例2。

  (1)先出示一个整圆,再把它*均分成三份。

  提问:这个圆被*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想一想:是不是只要把一个圆分成三份,每份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指导学生写出。

  (3)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标上。

  3.教学例3。

  学生自己拿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

  提问:把这张纸*均分成了几份?

  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把这个分数写出来。(一人板书,全班齐练。)

  数一数这张长方形纸上有几个。

  4.教学例4。

  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再填空:

  把一张长方形纸*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分之(),写作。

  5.教学例5。

  (1)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线段*均分成10份。

  提问:把一分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图上标出。

  (3)数一数这条线段一上有几个。

  6.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指出上面我们学*的……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结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回答:

  分母表示什么?(把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什么?(其中的1份。)

  三、课堂练*

  1.做一做中的第1题。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让一些先折出来的同学示范怎么折。分数的折法很多,只要学生能折出最常见的几种折法就行了。

  2.做一做中的第2题。

  这道题是判断题,学生判断后要说一说为什么。

  3.做练*二十七的第1~5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四、课外作业

  用正方形纸片分别折出它的、。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均数

  例2:用*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例2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40页2、41页3、5


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菁华9篇)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通过大量关于年、月、日资料的收集和阅读,来主动的学*和思考关于大月、小月、*年、闰年方面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年、闰年的`天数,会判断某年是*年还是闰年。

  2、把年、月、日的知识与生活连贯起来,把有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4、渗透爱国主义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

  *年、闰年的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年历卡、草稿本、查阅的资料、预*年历上2月及全年的天数。

  教师:课件、水果卡片、2句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高兴吗?那让我们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板书:20xx年10月19日时分)

  2、20xx年,年是什么单位?还有其他时间单位吗?(月、日、时、分),我们已经学过时分秒,今天我们来研究年月日(齐读:年月日)

  二、探索新知

  (一)自学年月日之间的联系

  1、年月日是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你在哪些物体上见过年月日的?(课件演示:物体上的年月日),还有许多,下课自己找一找。

  2、我们的日子一年一月一日的过着,你们知道一年一月一日的来历吗?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方面的小知识(课件演示:年月日的来历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跑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跑一周的时间为一月;地球在绕太阳跑的同时自己也在不停的自转,自转一周为一日。),原来一年一月一日是跟什么星球的运动有关系的?(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

  3、除此以外,年月日还有许多丰富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自学书本44页,要求填写表格,并阅读后面的文字(大声)。

  4、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大月)谁补充?(小月)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还有一个月呢?

  5、怎样方便的记住大小月?(拳记法、儿歌)可以用喜欢的方法记大小月。

  6、我们认识了大小和二月,下面来练一练。

  24个月=( )年

  5年=( )个月

  1星期=( )天

  小红到奶奶家作客,住了62天,正好2个月,这2个月分别是( )月和( )月。为什么是7、8月?为什么小红要住62天?

  (二)探索判断*闰年的方法

  1、知道了2月有28天或29天,下面进行竞赛,给一个年份,看谁能很快报出这一年2月天数和全年天数,请同学们拿出年历卡,准备好了吗?现在看屏幕。(从 1996年到20xx年的年份随机出示)观察1996到20xx年总天数,发现什么?(有365天和366天)天数是怎样算的?(*年:317+304+28闰年:317+304+29或365+1)为什么会相差一天,这一天差在哪个月?我们把2月为28天全年为365天的这一年叫*年,把2月为29天全年为366天的这一年叫闰年,看一看这里有哪些年是*年,哪些年是闰年?(多人说)

  2、 再看看*润年的排列顺序,你发现了什么?(每4年一循环)如果把*、闰年除以4,结果会怎样?用1996、1997年试一试,你发现什么?那么你知道怎样判断*闰年吗?(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3、 判断闰年,先看左边的2个年份(1978年、1904年),算一算。

  4、 算一算1900年,(学生发现1900是4的倍数,认为是闰年),看1900年2月的月历,28天,说明1900年是*年,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个小知识(课件演示:闰年的来历)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小结公历年份是400的倍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现在谁能说1900年为什么是*年呢?20xx年呢?2100年呢?

  5、 会判断了*年和闰年,下面来看,我们知道年月日是表示较长时间,有比年更长的时间单位吗?(1世纪=100年)

  (三)综合练*

  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老师想送给你们一些礼物,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要想吃到水果必须先回答水果先生提出的问题。

  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 )天。

  请说说你出生在哪一年,那年的2月有多少天?

  今年全年有( )天,合( )个星期零( )天。

  单数都是大月吗?

  一年中有哪几个大月?

  1世纪是多少年?我们现在生活在多少世纪?

  怎样判断*闰年?告诉方法。

  2100年2月有( )天。

  (四)课外延伸

  1、 除了书本上,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 柠檬先生有个问题:东东已经16岁了,可是他只过了4个生日,你知道他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三、总结

  时间和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送给同学们一首歌《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祝大家幸福快乐每一天。

  板书设计:

  年、月、日

  1世纪=100年

  大月(7个)1 3 5 7 8 10 12(31天)

  小月(4个)4 6 9 11(30天)

  2月 28天或29天

  *年:365天 3012+7-2

  闰年:366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400的倍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的:

  (一)结合实际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二)在探究活动喝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小数

  (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二)教学难点:小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购物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购物好吗?

  生:好。

  师:但这次购物有点特殊,是在教室里面,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幻灯片)。

  生:铅笔。

  师:多少钱一支?(出示幻灯片)

  生:5角。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那大家还想买些什么文具呢?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好,大家想买的东西很多,那我们来看一下钢笔的价格是多少?

  生:8元。

  师:尺子呢?

  生:1元零6分。

  师:笔记本呢?

  生:3元5角。

  (教室据学生回答完毕,再出示幻灯片,并板书)。

  师:大家想一下,可以小组讨论,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价格还有其它写法吗?(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进行教学)

  师:我们可以把这些价格用元表示出来,大家仔细看好了,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出示幻灯片)

  生:出现了小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元、角、分与小数(教师板书)。

  (二)新课

  1、初步认识小数

  (1)认识小数的各部分

  师:大家观察一下,今天我们学的书与*时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出现了小数。

  师:很细心,像0。50、1。06、3。50的数我们就称为小数,来,大家跟老师念一遍,像0。50、1。06、3。50的数我们就称为小数,读两遍。

  生:齐读)“像0。50、1。06、3。50的数我们就称为小数。

  师:那下面大家看一下屏幕上哪些都是小数,哪些数是整数(出示幻灯片)。

  师:小数是哪些?

  生:1。50、2.70、16.85、9。99。

  师:那整数呢?

  生:1、5、3、20。

  师:回答得很好,小数与整数有什么不同?

  生:出现了小圆点。

  师:我们称小圆点为小数点,小数前面的数我们称为整数,小数后面的数我们称为小数部分。

  师:下面大家分小组认识小数的各部分,由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数来进行认识。一分钟后由小组派代表说出你们的讨论结果。

  师:大家讨论好了吗?

  生:讨论好了。

  师:那哪个小组先来?看看哪个组表现得。

  生:(依次点名或学生自愿说,老师作适当点评,也可请学生自评或他评)。

  师:看来大家认真预*了,你们表现得很好,下面由老师出题,大家自由回答,比一比,哪组回答的又快又准。

  师:准备好了吗?老师姚开始了(出示幻灯片)。生:3。55。

  师:它是小数吗?

  生:是。

  师:它的整数部分是?

  生:3。

  师:小数部分呢?

  生:55。

  (2)小数的读法

  师:这些小数你们会读吗?

  生:会(由实际情况定)

  师:那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指着黑板)

  生:0。5元、1。06元、3。05元。

  师:我们回忆一下,小数怎么读?

  生:从整数部分开始读,遇到小数点读点,最后读小数部位。

  师:大家认为他说得对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作总结。

  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师:现在大家打开教科书,翻到第2页。

  师:图画上没支铅笔多少钱?

  生:0。5元。

  师:钢笔呢?

  生:8元。

  师:尺子呢?

  生:1。06元。

  师:笔记本?

  生:3。50元。

  师:水彩笔?

  生:16.85元。

  1认识一位小数的实际意义

  师;每支铅笔0。50元,谁知道0。50元是多少钱?

  生:5角。

  师:几个一角是1元?

  生:十个。

  师:那就是说5角师一元的几分之几?

  生:十分之五。

  师:我们以元为单位用小数可以表示成什么?

  生:0。5元。

  1认识两位小数的含义

  师;那么每把尺子师1。06元,它是多少钱?

  生:一元零6分。

  师:几个一分十一角?

  生:十个。

  师:几个一角是一元?

  生:十个。

  师:几个一分是一元?

  生:一百个。

  师:那大家想一想6分是一元的几分之几呢?

  生:一百分之六。

  师: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如果我们以元为单位用小数可以怎么表示?

  生:1。06元。

  师:下面请大家做一下课本上第二页的*题,还是同学们已经提前做好了?

  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师:哪个同学愿意回答第二幅图,它表示的师几元几角几分?

  生:十二元五角零分。

  师:用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呢?

  生:12.50元。

  师:大家想一想,5后面的0可以省略吗?

  生:可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0表示的师没有的意思,在末尾可以省略。

  师:如果老师不小心把0和5的位置互换了,即写成了12.05元,0还可以省略吗?

  生:不可以,因为0代表的是角,5代表的是分,分比角小,如果省略了0,就成了12.5元了,与12.05元不同。

  师;大家认为他回答的对吗?还有其它的补充吗?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灵活进行)。

  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谁来总结一下末尾师0的小数的情况?

  生;如果末尾师0,可以省略不写。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应该加上小数二字,因为若是整数则末尾的0肯定要写,不能省略。

  师:那把这两位小朋友的话综合起来,我们应该怎么说呢?大家小组讨论一下,互相交流一下各自意见,待会自愿起来说。

  生:(讨论后)对于整数来说,末尾的0不可以省略,还有补充吗?生:不论是小数还是整数,中间的0都不可以省略。

  师:小朋友们考虑得很全面,下面我们接着第三幅图,哪个小组来提问?(学生举手)。

  生1:图中表示的是几元几角几分?

  生2:2元0角4分。

  生1: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呢?

  生2:2.04元。

  生1:中间的0可以省略吗?

  生2:不可以。

  (老师作必要的提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提问)。

  (三)做游戏

  (提前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图)。

  游戏规则:由每小组派出两名代表,一名随意抽出卡片,另一名回答卡片代表的师多少钱,其它小组成员做好相应记录,回答得是否正确,最后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最多最准确,每个小组两分钟。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生:元、角、分与小数

  师:小数的读法是?

  先从整数部分读起,小圆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师:那遇到末尾有零的小数呢?生:不用读。师:在读小数部分时,我们应接顺序来,不能跳读,中间有0的一定要读。

  (五)作业

  1、完成课本第三页中的练一练的第一小题。

  2、在日常生活中,超市里有许多价格牌,请适当摘抄五个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价格牌,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元、角、分与小数

  1、铅笔:5角→0。5元,读作零点五元。

  2、钢笔:8元→8。00元,读作八点零零元。

  3、尺子:1元6角→1。06元,读作一点六零元。

  4、笔记本:3元5角→3。50元,读作三点五元。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均数

  例2:用*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理解*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例2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40页2、41页3、5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的: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2、教学例4

  (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

  (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P106“做一做”

  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三、练*

  P1094

  第4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1小题,只要红比蓝多,就能满足条件。第2小题,只要蓝比红多,都满足条件。

  P1095

  教学反思: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学会合作学*。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复*

  完成口算除法的练*题一组。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三、探索新知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2、指名列式,板书。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3、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方法:

  1、2×30=6060÷2=30

  2、6÷2=360÷2=30

  4、将答案写在书上。

  5、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6、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应用

  1.60÷3200÷5240÷8120÷4

  560÷7900÷3180÷6270÷9

  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均每人……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均每天看多少页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提问:从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问号)。

  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

  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会解答,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教师板书)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

  提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没有不同的算法,教科书上的第二种解法不再教学。如果有学生说到第二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表示的意思,即裤子的价钱是1个3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妈妈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出示问题: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指名读问题。

  (2)谈话:我们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会解答吗?做在练*本上。指名板演。

  (3)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问:有用第二种方法解答的吗?如果没有,不再教学这种解法,如果有第二种解法解答的,让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比较。

  提问:这两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学生回答时,把课题板书完整。

  三、组织练*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是求什么。

  独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样解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

  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

  学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对。

  4.补上合适的条件。

  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________,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

  (1)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

  (2)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图。

  编一道用今天学*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7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

  (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 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

  做一做(66页)

  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板书)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

  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测量,做一做(67页)

  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4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练*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备注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十七 第1题。(分组练*)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四、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五、布置作业:练*十七 第2题,填在书上。

  六、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例1 例2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连乘运算,对后面学*两、三位数乘两位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前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对连乘的顺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将难点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目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

  教学教法:

  估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讲解等教学方法,老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与组员交流,最后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教学学法:

  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互相交流*同进步。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一、复*旧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有了前面的基础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列出综合算式,为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适逢我校组织学生到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我将教材中的运动会情境改为学生即将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注意,接着提出问题一“买2箱大约要花多少钱”,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估算。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学生来说,估算比列式计算更有难度,他们可能会无法正确理解估算的意思而与精算混淆,因此在教学估算过程中,我先引导他们完成问题一,必要时给他们展示估算的方法之一:先估计一箱矿泉水要多少钱,再估计2箱矿泉水要准备多少钱,然后鼓励他们思考和寻找更多的估算方法。这里还准备了第二种估算方法:先求2箱矿泉水大约多少瓶,再求2箱矿泉水大约要准备多少钱。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估算,让学生体验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结果可能不相同,但都可能是正确的。

  当然学生可能会想出异于这两种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我都会给予肯定,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理解估算时每一步为什么那样想。

  接着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5页“试一试”第2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为更深刻地体验估算,我结合具体情境自行设计了两道练*题:估算全班总体重;估算全校课室的风扇总数。将难点降低,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和理解估算。至此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

  探索完估算以后,再解决问题二“买2箱矿泉水共花多少钱”学生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惯采用分步计算,我就会让学生回忆在复*旧知阶段采用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列综合算式,引入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且要求学生能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学生普遍会先计算“1箱需要多少钱”,这时我会这样问:“除了可以先算出1箱矿泉水的钱,还可以先算出什么呢?看谁能想出第二种方法”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爱表现的心理会促使他们去开动脑筋,发现更多的解答方式。

  因为连乘的算式以前已经学过,只是数学比以前大一些而已,所以这里只简要点拨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45页“试一试”第一题,也就是进入了练*巩固阶段。

  三、练*巩固

  从教学重点出发,我又设计了一道连乘式*题:一栋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3个课室,每个课室有45个座位,这栋教学楼共有几个座位?

  完成之后,再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至此,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板书设计:

  买矿泉水(连乘)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24×3 =72 (元) 24×2 =48(瓶)

  72×2=144(元) 48×3=144(元)

  24×3 ×2 24×2 ×3

  = 72×2 = 48×3

  = 144(元) = 144(元)

  答:共花了144元。

  力求简洁,突出重点。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求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求周长的计算。

  2. 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等方式经历求周长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求周长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惯,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衢州的哪些公园(学生自由发言)

  喜欢逛公园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到一个小街心公园游览一下吧。

  板书课题:游园

  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46页情境图,提问

  观察公园*面图,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如果学生没说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就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张奶奶每天早晨都要绕着公园边的小路散步。算一算,张奶奶走一圈是多少米?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教师巡视指导,让先做完的学生板演。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做法

  ①240+410+200+190+560+200=1800(米)

  ②190+410=600(米)240+560=800(米)200+200+=400(米)600+800+400=1800(米)

  师:这位同学,请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对学生发言给与恰当的评价,并启发学生说出不一样的方法。重点学*怎样凑整。

  可以问:你是怎样想的?谁跟他的想法一样?你为什么这样做?

  谁还有类似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哪里比较相似?

  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不同在哪里?

  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其实我想的和你们一样,我也喜欢这种方法。同学们用好办法求出了公园的周长,那么算一算中图形的周长你们会算吗?请同学们先自己算一算。

  二、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书。

  重点指导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

  36+20+36+20 (36+20)×2 36×2+20×2 22+22+22+22 22×4 22×2+22×2 引导学生明白各个算式的意思。可以提问

  图中只有一个36和一个20,你写了两个是怎么回事?

  谁还有不同方法?你是怎样想的?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简便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出示题目)

  师:房顶三角形长20米,房子高(不包括房顶)长41米,房子宽39米,房子的周长是多少米?(20+41+39+41+20=161(米))


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扩展6)

——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

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并体会实验的次数越多,结果就与估计的结果越接*。

  2、引导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条件变化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了变化。

  3、学生进一步感受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

  教学准备:球、棋等活动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乒乓球)

  它是我们的国球,喜欢这项运动吗?(喜欢)

  乒乓球比赛时,是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呢?(抛硬币)那双方队员猜中的可能性怎么样啊?(可能性相等)

  下面我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想玩吗?那好,顺便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听得最清楚,合作最成功,老师就授予他们合作星,有信心比吗?

  二、摸球活动,体悟等可能性

  1、出示球。

  师:看,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屏幕出示)

  准备的球各两个,混放在一起。

  每次任意摸一个,摸40次。

  师问:你能估计一下每种花色的球可能会摸到多少次吗?

  生1:每种各摸10次。

  师:你的意见呢?生2:一样

  师:你的意思就是摸到每种花色的可能性差不多。都同意吗?

  过渡:同学们的这种估计准不准呢?

  2、说明合作要求,小组活动

  下面我们分小组合作,由组长组织摸球,记录员负责记录工作,同学们依次摸球,每次摸完后并检查记录的是否正确。

  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教师巡回,随时鼓励并给效果好的小组发五角星。

  电脑出示

  师:你会涂出条形图来表示出本组摸球的结果吗?把它涂在(实验一)的图中。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

  3、分析数据,体会等可能性

  师:摸球的结果和你们的估计差不多吗?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展示统计图并说明。

  生1:红球摸了…….

  生2:我们组…….

  师:同学有其他的意见吗?

  师:也就是说实验的结果和咱们的估计还是差不多。

  4、拓展思维,延伸理解

  (1)师:对于这个实验,老师还有话可说,刚才我们摸了40次,估计每种摸10次,如果摸80次,估计每种摸次?如果摸200次呢?

  其中第几组摸*球----次,其他组呢?看,摸40次是*球的次数离估计的10次差几个,看作摸80次时*球就摸了几次,离估计的20次只差几次?看作摸200次…….你看摸球的次数越多,就离估计的值越接*。

  (2)师:如果再放进四个黄球,任意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么样?

  生1:摸黄球的次数会加多。

  师:是这样吗?你赞同吗?

  生2:同意

  师:各组选择加入一定数量的球,把结果记在实验二的表中。

  教师巡回。

  师:你们组加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实验后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组呢?

  师:同样摸球40次,为什么两次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呢?

  生:里面球的个数发生了变化。

  师小结:看来事情发生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可能性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过渡:玩过摸球,再下下棋好吗?

  三、下棋活动,体会可能性的变化

  1、师:下棋时,经常会用到色子,看如果在这个色子上涂红、黑色来下棋,如果你是裁判,正方体该怎么涂色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会三面涂红色,三面涂黑色,这样公*。

  师:你的意见呢?

  生2:我也一样,那样的话掷到它们的可能性相等。

  2、出示书中的规则,

  小正方体,五个面涂红色,一个面涂黑色。

  问:这样你愿意下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1:不愿意,因为这样不公*。

  生2:我要下,不公*也行。(事后了解到他就是想玩了)

  3、师:给黑棋一点优惠,黑色朝上,黑子走两格。你想会怎样呢?

  学生争论。

  4、师:下一下,再说。

  5、小结:交流体会

  四、课堂总结

  这样的活动后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总结游戏的乐趣,学到了知识等等)

  师:游戏中隐藏了许多的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游戏中的数学

  五、解释成语,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游戏中隐藏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用一些词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看看这五个成语:

  *分秋色十拿九稳希望渺茫天方夜谭百发百中

  你能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解释它们吗?

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 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二、教学时间:4课时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P29——32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物体质量的方法,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样食品(出示蜜枣、膨化食品),他们在争吵到底谁比较重,你能想个办法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讨论,得出结论:掂一掂、称一称、看一看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学生尝试称一称蜜枣的重量

  谈话:通过掂一掂,我们发现蜜枣比较重,但它到底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称一称吧。

  学生活动,交流称的结果并说出自己是怎样看出重量来的。

  谈话: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到底“1”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台秤吧。

  2、认识秤面,认识千克

  学生观察秤面,说说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g和数字刻度)

  问:你知道g表示什么么?

  讲述:g是千克的符号,称一般物体的重量时,通常用千克做单位,千克又叫公斤,如果用秤称物体的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那么如果秤面上指针指着2呢是多重呢?你能看出这台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物体吗?

  3、学生再次称一称蜜枣,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看图体温并解答

  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均每盒有多少个?

  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

  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学*新课

  1、观察图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⑴224/2=112(本) 112/4=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⑵4*2=8(层) 224/8=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4、讨论比较。

  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三、应用提高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2、想想做做2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想想做做3

  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注意提示学*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

  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较。

  四、课堂作业

  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

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并体会实验的次数越多,结果就与估计的结果越接*。

  2、引导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条件变化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产生了变化。

  3、学生进一步感受知识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相对复杂的背景中进一步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

  教学准备:球、棋等活动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乒乓球)

  它是我们的国球,喜欢这项运动吗?(喜欢)

  乒乓球比赛时,是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呢?(抛硬币)那双方队员猜中的可能性怎么样啊?(可能性相等)

  下面我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想玩吗?那好,顺便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听得最清楚,合作最成功,老师就授予他们合作星,有信心比吗?

  二、摸球活动,体悟等可能性

  1、出示球。

  师:看,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屏幕出示)

  准备的球各两个,混放在一起。

  每次任意摸一个,摸40次。

  师问:你能估计一下每种花色的球可能会摸到多少次吗?

  生1:每种各摸10次。

  师:你的意见呢?生2:一样

  师:你的意思就是摸到每种花色的可能性差不多。都同意吗?

  过渡:同学们的这种估计准不准呢?

  2、说明合作要求,小组活动

  下面我们分小组合作,由组长组织摸球,记录员负责记录工作,同学们依次摸球,每次摸完后并检查记录的是否正确。

  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教师巡回,随时鼓励并给效果好的小组发五角星。

  电脑出示

  师:你会涂出条形图来表示出本组摸球的结果吗?把它涂在(实验一)的图中。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

  3、分析数据,体会等可能性

  师:摸球的结果和你们的估计差不多吗?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展示统计图并说明。

  生1:红球摸了…….

  生2:我们组…….

  师:同学有其他的意见吗?

  师:也就是说实验的结果和咱们的估计还是差不多。

  4、拓展思维,延伸理解

  (1)师:对于这个实验,老师还有话可说,刚才我们摸了40次,估计每种摸10次,如果摸80次,估计每种摸次?如果摸200次呢?

  其中第几组摸*球----次,其他组呢?看,摸40次是*球的次数离估计的10次差几个,看作摸80次时*球就摸了几次,离估计的20次只差几次?看作摸200次…….你看摸球的次数越多,就离估计的值越接*。

  (2)师:如果再放进四个黄球,任意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么样?

  生1:摸黄球的次数会加多。

  师:是这样吗?你赞同吗?

  生2:同意

  师:各组选择加入一定数量的球,把结果记在实验二的表中。

  教师巡回。

  师:你们组加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实验后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组呢?

  师:同样摸球40次,为什么两次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呢?

  生:里面球的个数发生了变化。

  师小结:看来事情发生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可能性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过渡:玩过摸球,再下下棋好吗?

  三、下棋活动,体会可能性的变化

  1、师:下棋时,经常会用到色子,看如果在这个色子上涂红、黑色来下棋,如果你是裁判,正方体该怎么涂色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会三面涂红色,三面涂黑色,这样公*。

  师:你的意见呢?

  生2:我也一样,那样的话掷到它们的可能性相等。

  2、出示书中的规则,

  小正方体,五个面涂红色,一个面涂黑色。

  问:这样你愿意下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1:不愿意,因为这样不公*。

  生2:我要下,不公*也行。(事后了解到他就是想玩了)

  3、师:给黑棋一点优惠,黑色朝上,黑子走两格。你想会怎样呢?

  学生争论。

  4、师:下一下,再说。

  5、小结:交流体会

  四、课堂总结

  这样的活动后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总结游戏的乐趣,学到了知识等等)

  师:游戏中隐藏了许多的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游戏中的数学

  五、解释成语,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游戏中隐藏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用一些词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看看这五个成语:

  *分秋色十拿九稳希望渺茫天方夜谭百发百中

  你能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解释它们吗?

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5

  教学内容: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教学例1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结合学生汇报,

  5、教师板书: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三、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 240÷3=80

  五、巩固练*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7页1.2

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6

  教学内容: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教学例1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结合学生汇报,

  5、教师板书: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三、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24÷3=8 240÷3=80

  五、巩固练*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7页1.2


数学三年级教案 (菁华6篇)(扩展7)

——三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6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徽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在设计徽标的活动中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4、在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运用对称、*移、旋转规律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1、联系生活,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小小设计师

  谈话:同学们,老师在课前收集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一组精美的图案)这些图片好看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案?学生自由回答。

  2、激趣引入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这样的图案,你们说,这样的图案设计起来容易吗?不过,通过今天的学*,相信同学们会改变你的想法。(设计意图:把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以多媒体的形式动态展现,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美的产生,引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学*的兴趣。)

  二、从图案到图形,认识图形的变换

  1、从给定的图案中找到基本图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插图)这个图案,可以看成几个部分的组合?每个部分的图形形状一样吗?师:这4个部分的形状一样吗?(形状一样,方向不一样)指其中一个问:它叫什么图形?(基本图形)在你们的桌子上还有其他三个图形,你们能不能也像这个图型一样,找出它的基本图形?(课件出示72页四幅插图)师:找到了吗?哪个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指一指,圈一圈

  2、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运动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基本图形,还知道了这些图形都发生了运动。这些基本图形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呢?下面就请两个同学一组探讨一下,这些图形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师贴出四幅基本图形)

  师:研究清楚了吗?谁愿意上来说说发生了怎样的运动,才变成了这些图形。指名到黑板上说一说基本图形怎样运动才得到一幅美丽的图案。(第一、二幅)同时板书:*移、轴对称、旋转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同样一个图形可以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得到,看来不同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得到同样的一幅美丽的图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两幅图是怎样的运动方式?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第一、二幅图的运动方式时)师:最后的这两幅图型谁可以一次性地把它们运动方式说一说?

  三、独立操作,感受一个图形的变换

  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这几个图形的运动方式,它们都是通过那个图形在运动?(基本图形)下面请你从桌上的四幅图中拿出一个基本图形,把它放在前面看一看,它复杂吗?(不复杂,很简单),老师手中的这个基本图形它只有一笔,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图形,通过运动,就得到了这么美丽的图案,看来简约也能创造美,你们想不想用这个简单的图片自己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课件演示一组图片制作过程)

  师:请同学们选取自己的图片素材,运用学过的图形运动方式,设计出与老师不同,自己喜欢的图案。注意,在设计的同时,要思考你的基本图形发生了怎样的运动。开始。师:谁手中有这样素材的作品也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分别展示4个基本图形呈现的作品。展示的同时,说出所设计的图形的运动方式。)

  师:你们觉得哪幅图形运用了旋转的运动方式?还可以看做哪种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得到同一个美丽的图案。你们觉得他的图案像什么?

  师:一个如此简单的图形,在同学们的精心设计下,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你们真是了不起!小黄狗把你们的作品送去了织布厂,可是织布厂的工人觉得你们的图案太小了,我们的布很大啊!接下来怎么办啊?谁来说说?(可以用基本图形*移)课件出示图样。

  问:我们可以用哪个图形*移?(大的正方形图片)怎么*移?师:刚才都谁是这么拼的?接下来我们就现场拼一拼。

  师:之前我们是把基本图形拿来运动,现在我们是把整个图形运动,这也就是说,我们把这么一个整个图案看做了基本图形进行*移,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比较方便)现在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基本图形,(指大的)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可是我要的布比这大得多怎么办?(可以把整块布进行*移或旋转)(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出难点。)

  四、自主设计,尝试设计

  师:老师只教了你们把基本图形进行运动,你们却能举一反三,这是一个很好地学*方法。刚才是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基本图形,你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呢?课前那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课件演示制作过程。)师:先做出基本图形,接下来再做基本图形的运动。再看一组图片(课件展示)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学都发了四张中间有复写纸的纸,你们可以把你们喜欢的图案画在上面,然后把画好的图案拼在大的正方形纸上。开始吧!(师行间巡视指导)师:如果完成了,可以涂上颜色,同座互相交流一下,告诉他你的作品是怎样运动出来的。(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巩固了新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里是把美术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过同学们动手画图,培养学生对设计产生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从而创造美。)

  五、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都可以运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制作出不同的图案,你们真是了不起。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小设计师。板书课题:小小设计师。今天这节课就要接*尾声了,这节课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来说一说?老师用一首小诗来总结图形的变换,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图形变换真奇妙,简简单单换新貌。学*数学练本领,美化生活乐淘淘。师:只要利用我们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一定能创造出生活中更美丽的图案!【设计意图:用这首小诗做结尾,不禁能激励学生学*数学的热情,还能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及对生活的热爱。这里也是语文学科、思想品德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三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在学*过程中初步学*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教师出示:28×4=16×7=29×4=43×2=12×4=

  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中说的“每天往返两次”是什么意思吗?怎样要这样列式呢?

  同学们会算这道题吗?那你们会算什么?

  能说一说这节课学*的内容与前面学*的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完成243×2,132×3。

  2.教学例2

  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你觉得在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巩固练*

  (1)指导学生完成练*五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五第2题。四、课堂小结

三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下面那些话是表示重量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问:你见过下面哪几种秤

  2.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你知道哪个是重量单位吗?

  观察图像,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3.总结: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体有多重!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

  1.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算一算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及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4、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1、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

  2、能正确找出全部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

  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

  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还有别的办法吗?

  用手中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

  二、学*新课

  1、对称图形的概念。

  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

  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

  三、巩固练*

  (一)反馈练*:

  1、电脑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指出对称轴。

  生:蝴蝶、脸谱、*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没有对称轴。

  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对称轴?

  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试用小棒摆出对称轴。

  (二)拓展练*: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这些字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

  1、你的学号是多少?这个数字是对称的吗?

  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

  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

  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

  四、全课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案5

  第3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24时计时法(教材第82~83页及相关*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3.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重点难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2.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刘老师今天想考考大家的猜谜能力,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谜语。

  生:钟表。

  师:同学们的能力可真强,现在钟面上是几时(课件出示:钟表9时),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生1:上午9时,我在上课。

  生2: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随机板书:上午9时晚上9时)像这样,在9时的前面加上上午或者晚上的词语,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谁能再举一个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生:凌晨3时早上6时中午12时下午4时晚上11时

  师:同学们对普通计时法已经掌握了。

  【新课讲授】

  1.认识24时计时法。师:老师知道大家很喜欢看电视,中央台今天有哪些精彩的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中央台节目单。

  师:观察这个节目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获取信息,发言。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你们有问题要问吗?

  生1:为什么这些时间的前面没有加“上午、下午、晚上”的词语?

  生2:16时是几时?

  生3:《美术星空》和《七巧板》间隔多长时间?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先猜想一下16:00是几时?(课件出示)

  生1:4时。

  师:是4时吗?

  生:下午4时。师追问:16:00为什么是下午4时?

  生:时针第一圈走了12个小时,再走4小时就是16时。16时就是下午4时。

  师:真聪明,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数学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

  2.感知24时计时法。

  师:课件出示(晚上12时),这是几时?

  生:晚上12时。

  师:对,当我们沉睡在梦乡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晚上12时它既是前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课件演示:0时)

  师:请把你钟面上的时刻调到0时,利用钟表学具,从0时开始,边拨边数,研究一下从0时往后是几时?然后把你的发现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咱们看哪个小组的研究最深入,发现最多!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师:每个小组的研究发现都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证实一下你们的想法。开始一天的旅程吧!(课件出示)

  师:可以跟着数。一天结束了吗?

  生:没有。

  师:从0时到12时,时针走了几圈?是几小时?

  生:1圈,12小时。

  师:时针继续转动,现在是几时?

  生:13时。追问:为什么是13时?

  生:时针已经走了12个小时,再加上1小时就是13时。

  师:说得真好,掌声送给他。老师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一样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师:继续,现在是几时?

  生:17时,我正在写作业。

  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现在是几时?

  生:24时。(0时)我们正在睡觉。

  师:一天结束了吗?(结束了)

  师:从12时到24时,时针走了几圈?是几小时?

  生:1圈,12小时。(课件出示:一天的时间。)

  师:小博士告诉大家,这种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师:根据刚才的研究探索,(课件出示:钟表)想一想,外圈数和内圈数有什么关系?

  生1:内圈是时针走第1圈的时间。外圈是时针走第2圈的时间。

  生2:外圈数比内圈数多12。

  3.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24时计时法计时了,想不想做小主持人预报节目?正好我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正在招聘小广播员,条件是要用24时计时法预报,你想试试吗?老师相信你能行!课件出示:红领巾广播站节目预报。学生自己练*播报。

  师:谁第一个来应聘?(指名播报)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根据学生表现师小结。

  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普通计时法是怎样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如果是第一圈的时间,直接把前面的词语去掉。如果是第二圈的时间,把前面的词语去掉,还要在几时的基础上再加12。

  师:24时计时法又是怎样转化成普通计时法的?

  生:如果是第一圈的时间,直接加上前面的词语。如果是第二圈的时间,把前面的词语加上,还要用几时减掉12。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化。24时计时法因为使用方便,被广泛的应用于交通、邮电、广播等许多部门。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生:电话、万年历、手机、电视……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那赶紧来挑战一下!

  【课堂作业】

  教材第83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同学们,一节课40分钟就在我们的研究、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5页“练*十八”第1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

  教学板书:

  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对应时刻相差12小时。

  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计时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得比较多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如何使学生接受24时计时法并学会用它来计时,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前猜谜,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观察钟面,说说你可能在做什么事情?

  通过对普通计时法的简单介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做铺垫。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中央台精彩的电视节目,提高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为24时计时法的学*做好铺垫。

  2.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有趣的事物。因此,应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选取生动有趣、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在本课的教学中,以课本中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为教学资源,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使学生经历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到了数学学*的价值。

三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自己往下写分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建立几分之一分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

  各类卡片图,各类折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T: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在奥运赛场上有公*、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老师又用公*、公正的方法来教育我们,你也想做一个公*、公正的裁判员、小法官和小老师吗?(想!)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小华、小丽两个小朋友。

  a:出示6个大苹果,怎样公*、公正来分一分。(要求学生说出*均分成两份,学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样公*、公正来分一分。(*均分成两份,学生分。)

  c:出示两个汉堡,又该怎样来分?(齐分,学生上去分。)

  (小结:我们都把它们进行了*均分板书。)

  d:出示一个大饼,你能公*公正地来分一分吗?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揭题: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它叫做分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不断摸索:

  1.认识。

  T:刚才我们把一个大饼通过*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就是。那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表示*均分,再写2表示把大饼*均分成了2份,再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大饼*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师拿起分好的大饼:左边这一份是整个大饼的,那右边这一份呢?(齐说:)

  同桌活动:从信封中拿出各种折纸,你能折一折这些图形的吗?(请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

  T: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折一折了(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折纸,随便一折,将它剪下,举起一块说是。)(学生反对,强调没有*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的例子?(学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折出来,画出来。

  请学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纸,折出自己想出的一个分数,用画阴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请画得最快的几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写上你所表示的分数。(教师选取部分,一起评价,并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达)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一口气来说一说:

  2.用手势来判一判:

  3.根据分数在图中涂阴影,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些分数的大小:

  4.它是一个长方形,把它这样对半*分,再*分在每一块上涂上颜色,你知道每种颜色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吗?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今天,你收获了多少,能一起来分享吗?

  2.课外,请你再去折一折,你还能折出多少分数来?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