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单位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1

  教学内容:

  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推导,使学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填空: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2*方米=( )*方分米 45*方厘米=( )*方分米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计算:

  (1)一个长方体盒子,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底面积是30*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质疑:猜测一**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2.师: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利用学具来操作。

  (2)四人小组活动。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过程: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4)师: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单位呢?

  (5)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

  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还能想到什么?

  据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师:关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组交流。

  (3)抽生汇报,师注重引导学生表述准确、完整: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dm3。

  三、新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第50页试一试第1题,独立完成。

  2.书第51页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比较。

  3.书第51页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书第51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5.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换算成120立方分米。

  6.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2*方米=( )*方分米 45*方厘米=( )*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 分米3

  1升=1000毫升 1m3=1000 dm3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小正方体、量杯、1分米3盒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1dm3的盒子,

  提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

  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

  学生通过摆设,得出: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二、试一试

  1、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第1题

  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学生进行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测理由。

  1排摆10个

  每层可以摆多少排?算一算,每层可以摆多少个?(10×10×=100个)

  1分米=(10)厘米

  盒子里可以摆几层?

  算一算,1dm3的盒子里可装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

  10×10×10=1000

  根据1米=10分米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操作模型,认识和理解厘米3和分米3之间的进率。

  结合厘米3、分米3与升、毫升之间的关系,推导公式:

  1升=1000毫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

  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练一练

  1、学生练*

  2、反馈

  计算1m3=Udm3

  学生计算:

  10×10×10=1000分米3

  得出:1米3=1000分米3

  学生分析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

  1、学生先填一填。

  2、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

  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为了更好地学*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 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提出问题。

  (1)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 10)

  (2)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100)

  (3)提问: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设疑引入。

  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并提出问题——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再现问题。

  大胆猜测一下,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学生猜测进率可能是1000)

  2.探究验证。

  师: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呢?需要我们进行验证。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1分米3=1000厘米3”。

  (1)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究。

  (要求:①各组长拿出体积为1分米3的小正方体,各位同学拿出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②先讨论探究的方法,再共同找出答案)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操作验证——摆:我们发现1分米3=1000厘米3。我们把10个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摆10排正好是一层,这一层小正方体的体积和就是100厘米3。摆这样的10层就得到一个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0个100厘米3,也就是1000厘米3。

  (学生汇报后,用课件展示摆的过程)

  ②操作验证——切:我们组的想法是把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切成若干块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我们比了比,沿着大正方体的长、宽、高各可以切成10块,10×10×10=1000(块),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③推理验证——算:我们小组是算出来的。把体积为1分米3的正方体的棱长用厘米作单位,棱长就是10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0×10×10=1000(厘米3),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④利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验证——想: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3)教师小结:大家已经验证了1分米3=1000厘米3。想一想,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米3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全班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推导过程。

  [板书:1米3=(1000)分米3]

  师:你能说一说,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小结: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摆、切、算等方法验证了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共同验证了“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个猜想。

  (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

  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液体的体积单位:1升=1000毫升,1L=1dm3)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1

  教学内容:

  书第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想一想、试一试第1、2题,练一练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推导,使学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惯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常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和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填空: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2*方米=( )*方分米 45*方厘米=( )*方分米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计算:

  (1)一个长方体盒子,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水池,它的底面积是30*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质疑:猜测一**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2.师: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1)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利用学具来操作。

  (2)四人小组活动。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过程: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4)师: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单位呢?

  (5)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

  师: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还能想到什么?

  据学生回答板书: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师:关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组交流。

  (3)抽生汇报,师注重引导学生表述准确、完整: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dm3。

  三、新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书第50页试一试第1题,独立完成。

  2.书第51页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引导学生比较。

  3.书第51页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书第51页练一练第2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5.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换算成120立方分米。

  6.书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30厘米=( )分米 5米=( )厘米

  2*方米=( )*方分米 45*方厘米=( )*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 分米3

  1升=1000毫升 1m3=1000 dm3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小正方体、量杯、1分米3盒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1dm3的盒子,

  提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

  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

  学生通过摆设,得出: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二、试一试

  1、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第1题

  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学生进行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测理由。

  1排摆10个

  每层可以摆多少排?算一算,每层可以摆多少个?(10×10×=100个)

  1分米=(10)厘米

  盒子里可以摆几层?

  算一算,1dm3的盒子里可装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

  10×10×10=1000

  根据1米=10分米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操作模型,认识和理解厘米3和分米3之间的进率。

  结合厘米3、分米3与升、毫升之间的关系,推导公式:

  1升=1000毫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

  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练一练

  1、学生练*

  2、反馈

  计算1m3=Udm3

  学生计算:

  10×10×10=1000分米3

  得出:1米3=1000分米3

  学生分析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

  1、学生先填一填。

  2、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

  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为了更好地学*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 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提出问题。

  (1)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 10)

  (2)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100)

  (3)提问: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设疑引入。

  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并提出问题——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再现问题。

  大胆猜测一下,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学生猜测进率可能是1000)

  2.探究验证。

  师: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呢?需要我们进行验证。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1分米3=1000厘米3”。

  (1)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究。

  (要求:①各组长拿出体积为1分米3的小正方体,各位同学拿出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②先讨论探究的方法,再共同找出答案)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操作验证——摆:我们发现1分米3=1000厘米3。我们把10个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摆10排正好是一层,这一层小正方体的体积和就是100厘米3。摆这样的10层就得到一个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0个100厘米3,也就是1000厘米3。

  (学生汇报后,用课件展示摆的过程)

  ②操作验证——切:我们组的想法是把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切成若干块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我们比了比,沿着大正方体的长、宽、高各可以切成10块,10×10×10=1000(块),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③推理验证——算:我们小组是算出来的。把体积为1分米3的正方体的棱长用厘米作单位,棱长就是10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0×10×10=1000(厘米3),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④利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验证——想: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3)教师小结:大家已经验证了1分米3=1000厘米3。想一想,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米3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全班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推导过程。

  [板书:1米3=(1000)分米3]

  师:你能说一说,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小结: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摆、切、算等方法验证了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共同验证了“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个猜想。

  (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

  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液体的体积单位:1升=1000毫升,1L=1dm3)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1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内容很抽象,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节课共有两个教学内容,其一为体积,其二为体积单位,下面就着重从这两个方面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反思一下我的课堂教学。

  一、因需施教

  关于有效学*的阐述铺天盖地,但我拙劣的认为有效学*其实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因需论教。即在孩子需要学的时候教,用孩子需要的方式教。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揭示了学*目标之后,我在黑板上直接板书了在学*目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体积”二字,提出了一个统领“体积认识”的开篇问题:凭你的感觉,体积是用来描述什么的?来了个开门见山,直奔教学内容的中心。孩子们的反应不是很强烈,这在我的意料之中,而在我认为这样的矛盾恰恰是我最需要的,正所谓“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此处正是新知识的最佳生长点,于此处展开教学必定事半功倍。我坚信这一点,并得到了事实的证明。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每天上演的都是他们自己。这是一班不很爱表现自己的学生,在此之前我和他们只有过20来分钟的短暂接触,他们就给了我这样的印象——有时会启而不发,他们不会怜悯一个使尽浑身解数却依然被挂在讲台上的老师。对于这样一群孩子,我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在课前谈话的时候,不设计过多的不好回答的问题,也不会联系本节课教学内容而设计巧妙的问题先“入木三分”,而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旁不相干的问题:我们见过一次面了,老师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我就想让他们在思考、回答这样一个轻松的问题的过程中,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心智障碍,勇敢的表达自己哪怕是极其单纯可笑的言辞,同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很巧妙的回应来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因为我相信自己,我能做到。也许是我和他们进行的课前谈话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也许是出示的那4条学*目标让他们对这节课的学*有了信心?还是我找准了他们有效的学*和我有效施教的最佳时机?我不敢确认,也有可能是所有做法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他们竟然逐渐进入了亢奋的学*状态,后面的一些表现让我对自己先前对他们的偏见逐渐消失,上课差不多5分钟后我就不像初次接触后那么担惊受怕被挂在讲台上了。

  二、因生定材

  教材是什么?是范例、是材料,是引子、是引玉的砖、是一己之言,就像指挥千军万马打仗的将军下达的一道命令,将军说:拿下敌人的阵地!怎么拿?用什么方式拿?只靠地面陆军还是地空组合?是正面攻击还是背后突袭?是钢对钢铁对铁还是潜藏卧底里应外合?完全按照将军命令的字面意思去做的,大概只有成为烈士一种可能。教材是专家编写的,专家就是将军,我们作为教师就是那些作战指挥,孩子们就是冲锋杀敌的士兵。作战指挥很重要,蛮干楞干都是刽子手、屠杀自己兄弟的千古罪人,兄弟们的小命儿攥在你手里,战争的成败取决于你,而绝不是将军和那道命令。

  究竟怎么创造性的使用甚至对教材进行发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不必强求一致。我们千教万教,无非是教人求真、求真知,取得决胜权。在这样的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到位很关键,过去的经历和曾经的体验很重要,最具说服力。大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材这一形式必须服务于知识这一内容、学生这一主体、教师这一主导。

  体积,对于孩子们来说,似曾相识但又很茫然,我牢牢抓住了孩子们这一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打破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文本束缚,以一个全新的“实验”分两个层次认识了体积。第一步:认识“空间”;第二步:认识空间的“大小”。

  我采取的做法是模拟实验,在学生面前摆放着满满一烧杯蓝色的水,然后通过假想石头入水后的情景及发生的现象(水会溢出),并对现象进行分析(杯子里面的空间原来是全被水占据着,现在石头进去了,抢去了一些空间,一部分水没地方去了,只能溢出来),从而教学“世间万物大到星球,小到板凳,有形到人和物,无形到空气和细菌,都——占空间”(空间对于孩子们应该说很熟悉,在此只是一种生活经验的链接、抽取);又通过假想一块较大的石头入水后的现象(溢出更多的水),教学“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串联板书,体积的意义这半幅“阵地”不攻自破,取得阶段性的战斗胜利。

  而课本提供的实验是将上述两个层面上的现象合成展现的,况且是通过水面上升来表现“占空间”,靠水面上升高低表现“空间有大有小”。我认为以我这种拙劣的教学技艺会很乱套,呈现给孩子们的也许只是一个观察性的实验。事实上,这个实验更多表现的只是水面上升有高有低的现象,从而得到“空间的大小”的结论,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就鬼使神差的决定让水溢出来,并通过所溢出水的多少抓住他们的思维,得到体积概念中两个层次性的结论。

  关于操作,我不屑于是否真的进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原话儿),再加上孩子们生活中有很多相关的经历和经验,实际操作的效果无非是更生动、形象,教材也无非是这种目的,而这样的认识对于孩子们简直是司空见惯,提起的兴趣只会冲淡主题,而想象不会,它只会让我们的思维更深刻、更具逻辑。数学的学*是不能只依靠形象思维的,适度的逻辑思维会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这也许就是“数学味儿”吧。我不想弄出一节像物理课、科学课那样的数学课,所以在这里和后面都有所体现。

  三、因效论果

  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效果包括三个方面,即

  1.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

  2.认知策略与学*策略的精进

  3.知识的建构与运用

  在这节课上,我力争朝这三个方向使劲儿。

  首先是前面已经提到的对孩子们关于空间(体积)的生活经验的有效利用(所谓的开门见山那一片断、想象性的实验等),又借助模拟实验,运用观察、想象、比较、分析等方法加以丰富和提升,内化为一种认知策略。这种策略可以通俗的这样解释一下: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借助瓶瓶罐罐来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靠思维,在头脑中来模拟这样的过程,就是楞想。

  其次就是后半程对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创建前的提示。“想计量火柴盒的体积”,显然我们前面学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是不能用的,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时候又是孩子们发生内需的愤悱时机,而联系此前安排的那一过渡环节,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创建一个立体图形模样的“计量标准”,还是“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这个时候我自认为联系创建面积单位从而计量*面图形的面积的知识和方法是最值得借鉴和利用的,本来不敢轻易向一起联系的东东竟然作为一种“知识基础”,其实这样的设计经过了很痛苦的推敲。现在回想起来,向理论上靠一靠,就是为了追求孩子们“经历”、“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从而形成一种学*策略,即类比、推理。

  再次就是创建体积单位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这节课是我就是想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满足他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让他们像数学家那样从已有的知识中受到启发、挖掘出灵感、创造出“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学*的策略、解决问题和困惑的策略。此外,无形之中使体积单位从认知领域脱离和分离出来,直接应用到问题的解决,虽然课堂最后时间不够用了,只有利用超出的4分钟来进行应用练*,但孩子们兴犹未尽、跃跃欲试,让我不好意思停下来给他们这样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从应用的效果看,和以前执教这节课的效果比较而言,我很满足,也许“经历了——记住了”永远是一个真理。

  最后,说说多媒体课件以及学教具。

  1.课件:

  花费了3个晚上,几经修改,讲课的前一天晚上,在爱人和女儿的提醒下还进行了一处改动,在练*题里把一个“电视机牌的微波炉”(爱人语)图片更换掉了。在这个课件中,我最想倡导的就是每页幻灯片下面的一排“按钮”,别小看它们,因为它们可以保证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方便哪。

  2.学教具:

  我为孩子们提供的学具是60个很规则的厘米立方块(购于淘宝网,4块/30个,运费10块,总计18,自费)、100多个用橡皮切成的不太规则的厘米立方块(采购于定点商店,女儿协助切成)和火柴盒(1个/组,俊泉批发部,0.5元/包*2),目的在于让孩子真真切切的进行体验、感受和动手操作进行计量,提升和丰富经验从而形成知识与能力。

  教具两个,一个是从韩城小学借的分米立方块,一个是在富兴五金商店现场办公制作出来的1立方米的框架。目的就不说了,效果很显著,当孩子们看到1立方米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当我随手点到的两名同学钻进去体验它的内部空间的时候,当每一名同学从框架里钻过去走出实验室的时候,他们会对立方米这个单位留下深刻印象的,我想若干年后,遇到立方米这三个字的时候,想到这个大家伙,我也就知足了。而且,他们或许会想起在他们的学*过程中曾经有我这么一个“幽默”、因为“爱笑”而显得有点儿“老”的老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2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在听课时隋老师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隋老师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课堂教学来看,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性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性的教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中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事物组织教学,学生比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开展合作学*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隋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高潮阶段,教学效果比较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听这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概念性的课有一定挑战性,教学中,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观念。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3

  1、对教材处理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的概念,加之活经验不足、对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不强,教学难度较大。教材不熟时间又紧,我便在网上观看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视频,便采取"拿来主义"依葫芦画飘的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却没有深入思考每个环节的活动该占的比重,通过这一环节我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或者说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导致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知识生成。

  2、课堂教学不够严谨,细节处失误较多。

  *时教学我重算理轻算法,导致部分学生心里明白,说不出来。又因为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也不注意数学专业术语的精准性、板书规范性及对学生解题步骤,格式,书写的要求,长期以来导致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

  *时我总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要学的知识是学*效率的体现,从未要求学*提前预*也很少课后复*,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惯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愿自主学*,不会自主学*,慢慢地也失去了学*的兴趣与能力。

  我虽着急,但也深知提升自己非一朝一夕之事,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1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内容很抽象,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节课共有两个教学内容,其一为体积,其二为体积单位,下面就着重从这两个方面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反思一下我的课堂教学。

  一、因需施教

  关于有效学*的阐述铺天盖地,但我拙劣的认为有效学*其实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因需论教。即在孩子需要学的时候教,用孩子需要的方式教。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揭示了学*目标之后,我在黑板上直接板书了在学*目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体积”二字,提出了一个统领“体积认识”的开篇问题:凭你的感觉,体积是用来描述什么的?来了个开门见山,直奔教学内容的中心。孩子们的反应不是很强烈,这在我的意料之中,而在我认为这样的矛盾恰恰是我最需要的,正所谓“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此处正是新知识的最佳生长点,于此处展开教学必定事半功倍。我坚信这一点,并得到了事实的证明。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每天上演的都是他们自己。这是一班不很爱表现自己的学生,在此之前我和他们只有过20来分钟的短暂接触,他们就给了我这样的印象——有时会启而不发,他们不会怜悯一个使尽浑身解数却依然被挂在讲台上的老师。对于这样一群孩子,我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在课前谈话的时候,不设计过多的不好回答的问题,也不会联系本节课教学内容而设计巧妙的问题先“入木三分”,而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旁不相干的问题:我们见过一次面了,老师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我就想让他们在思考、回答这样一个轻松的问题的过程中,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心智障碍,勇敢的表达自己哪怕是极其单纯可笑的言辞,同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很巧妙的回应来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因为我相信自己,我能做到。也许是我和他们进行的课前谈话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也许是出示的那4条学*目标让他们对这节课的学*有了信心?还是我找准了他们有效的学*和我有效施教的最佳时机?我不敢确认,也有可能是所有做法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他们竟然逐渐进入了亢奋的学*状态,后面的一些表现让我对自己先前对他们的偏见逐渐消失,上课差不多5分钟后我就不像初次接触后那么担惊受怕被挂在讲台上了。

  二、因生定材

  教材是什么?是范例、是材料,是引子、是引玉的砖、是一己之言,就像指挥千军万马打仗的将军下达的一道命令,将军说:拿下敌人的阵地!怎么拿?用什么方式拿?只靠地面陆军还是地空组合?是正面攻击还是背后突袭?是钢对钢铁对铁还是潜藏卧底里应外合?完全按照将军命令的字面意思去做的,大概只有成为烈士一种可能。教材是专家编写的,专家就是将军,我们作为教师就是那些作战指挥,孩子们就是冲锋杀敌的士兵。作战指挥很重要,蛮干楞干都是刽子手、屠杀自己兄弟的千古罪人,兄弟们的小命儿攥在你手里,战争的成败取决于你,而绝不是将军和那道命令。

  究竟怎么创造性的使用甚至对教材进行发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不必强求一致。我们千教万教,无非是教人求真、求真知,取得决胜权。在这样的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到位很关键,过去的经历和曾经的体验很重要,最具说服力。大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材这一形式必须服务于知识这一内容、学生这一主体、教师这一主导。

  体积,对于孩子们来说,似曾相识但又很茫然,我牢牢抓住了孩子们这一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打破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文本束缚,以一个全新的“实验”分两个层次认识了体积。第一步:认识“空间”;第二步:认识空间的“大小”。

  我采取的做法是模拟实验,在学生面前摆放着满满一烧杯蓝色的水,然后通过假想石头入水后的情景及发生的现象(水会溢出),并对现象进行分析(杯子里面的空间原来是全被水占据着,现在石头进去了,抢去了一些空间,一部分水没地方去了,只能溢出来),从而教学“世间万物大到星球,小到板凳,有形到人和物,无形到空气和细菌,都——占空间”(空间对于孩子们应该说很熟悉,在此只是一种生活经验的链接、抽取);又通过假想一块较大的石头入水后的现象(溢出更多的水),教学“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串联板书,体积的意义这半幅“阵地”不攻自破,取得阶段性的战斗胜利。

  而课本提供的实验是将上述两个层面上的现象合成展现的,况且是通过水面上升来表现“占空间”,靠水面上升高低表现“空间有大有小”。我认为以我这种拙劣的教学技艺会很乱套,呈现给孩子们的也许只是一个观察性的实验。事实上,这个实验更多表现的只是水面上升有高有低的现象,从而得到“空间的大小”的结论,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就鬼使神差的决定让水溢出来,并通过所溢出水的多少抓住他们的思维,得到体积概念中两个层次性的结论。

  关于操作,我不屑于是否真的进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原话儿),再加上孩子们生活中有很多相关的经历和经验,实际操作的效果无非是更生动、形象,教材也无非是这种目的,而这样的认识对于孩子们简直是司空见惯,提起的兴趣只会冲淡主题,而想象不会,它只会让我们的思维更深刻、更具逻辑。数学的学*是不能只依靠形象思维的,适度的逻辑思维会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这也许就是“数学味儿”吧。我不想弄出一节像物理课、科学课那样的数学课,所以在这里和后面都有所体现。

  三、因效论果

  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效果包括三个方面,即

  1.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

  2.认知策略与学*策略的精进

  3.知识的建构与运用

  在这节课上,我力争朝这三个方向使劲儿。

  首先是前面已经提到的对孩子们关于空间(体积)的生活经验的有效利用(所谓的开门见山那一片断、想象性的实验等),又借助模拟实验,运用观察、想象、比较、分析等方法加以丰富和提升,内化为一种认知策略。这种策略可以通俗的这样解释一下: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借助瓶瓶罐罐来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靠思维,在头脑中来模拟这样的过程,就是楞想。

  其次就是后半程对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创建前的提示。“想计量火柴盒的体积”,显然我们前面学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是不能用的,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时候又是孩子们发生内需的愤悱时机,而联系此前安排的那一过渡环节,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创建一个立体图形模样的“计量标准”,还是“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这个时候我自认为联系创建面积单位从而计量*面图形的面积的知识和方法是最值得借鉴和利用的,本来不敢轻易向一起联系的东东竟然作为一种“知识基础”,其实这样的设计经过了很痛苦的推敲。现在回想起来,向理论上靠一靠,就是为了追求孩子们“经历”、“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从而形成一种学*策略,即类比、推理。

  再次就是创建体积单位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这节课是我就是想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满足他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让他们像数学家那样从已有的知识中受到启发、挖掘出灵感、创造出“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学*的策略、解决问题和困惑的策略。此外,无形之中使体积单位从认知领域脱离和分离出来,直接应用到问题的解决,虽然课堂最后时间不够用了,只有利用超出的4分钟来进行应用练*,但孩子们兴犹未尽、跃跃欲试,让我不好意思停下来给他们这样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从应用的效果看,和以前执教这节课的效果比较而言,我很满足,也许“经历了——记住了”永远是一个真理。

  最后,说说多媒体课件以及学教具。

  1.课件:

  花费了3个晚上,几经修改,讲课的前一天晚上,在爱人和女儿的提醒下还进行了一处改动,在练*题里把一个“电视机牌的微波炉”(爱人语)图片更换掉了。在这个课件中,我最想倡导的就是每页幻灯片下面的一排“按钮”,别小看它们,因为它们可以保证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方便哪。

  2.学教具:

  我为孩子们提供的学具是60个很规则的厘米立方块(购于淘宝网,4块/30个,运费10块,总计18,自费)、100多个用橡皮切成的不太规则的厘米立方块(采购于定点商店,女儿协助切成)和火柴盒(1个/组,俊泉批发部,0.5元/包*2),目的在于让孩子真真切切的进行体验、感受和动手操作进行计量,提升和丰富经验从而形成知识与能力。

  教具两个,一个是从韩城小学借的分米立方块,一个是在富兴五金商店现场办公制作出来的1立方米的框架。目的就不说了,效果很显著,当孩子们看到1立方米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当我随手点到的两名同学钻进去体验它的内部空间的时候,当每一名同学从框架里钻过去走出实验室的时候,他们会对立方米这个单位留下深刻印象的,我想若干年后,遇到立方米这三个字的时候,想到这个大家伙,我也就知足了。而且,他们或许会想起在他们的学*过程中曾经有我这么一个“幽默”、因为“爱笑”而显得有点儿“老”的老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2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在听课时隋老师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隋老师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课堂教学来看,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性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性的教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中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事物组织教学,学生比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开展合作学*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隋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高潮阶段,教学效果比较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听这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概念性的课有一定挑战性,教学中,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观念。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3

  1、对教材处理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的概念,加之活经验不足、对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不强,教学难度较大。教材不熟时间又紧,我便在网上观看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视频,便采取"拿来主义"依葫芦画飘的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却没有深入思考每个环节的活动该占的比重,通过这一环节我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或者说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导致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知识生成。

  2、课堂教学不够严谨,细节处失误较多。

  *时教学我重算理轻算法,导致部分学生心里明白,说不出来。又因为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也不注意数学专业术语的精准性、板书规范性及对学生解题步骤,格式,书写的要求,长期以来导致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

  *时我总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要学的知识是学*效率的体现,从未要求学*提前预*也很少课后复*,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惯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愿自主学*,不会自主学*,慢慢地也失去了学*的兴趣与能力。

  我虽着急,但也深知提升自己非一朝一夕之事,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优选【5】篇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1

  关于长度单位,在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同时知道了1米=100 厘米,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的另外两个成员分米和毫米。这一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物体的测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基础,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并不算难,但如何表述换算的过程对一些小朋友来说并非轻而易举。基于这些预设,我在进行的设计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疑引题,设置悬念。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没有开门见山的引出例题,而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小兔说:“我跳了9分米”,小猫说:“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跳得比较远。

  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学生自由说)

  师: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学了今天的“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一个悬念吸引着孩子们急于知道到底谁跳得远,而判断的.关键就是要知道分米和毫米的换算规则,有了这一铺垫,引出今天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了。

  二、注重过程,训练有素。

  由于上一节课的铺垫,对于6厘米=60毫米,绝大多数小朋友都能说出来,但问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就说出了。基于此,我没有急于要答案,而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小朋友知道自己想法的根据,增强自信。讨论过后,知道的小朋友明显增多,说的过程也比较完整。

  三、动手操作有效,精彩生成。

  “想想做做第5题”有两条线段,先让小朋友去估一估,然后去测量自己估的对不对。在巡视环节,我看到霈妍在拿手掌比划,于是,我过去问她怎么估的。她说:“刚才老师让我们量了自己手掌的宽,我的手掌大约宽6厘米,我看还多出多少,我估计了一下第一条线段大约是10厘米。”我听了很惊喜,这就是知识的迁移,有了这一根据,估计的也就比较接*事实了。

  当然,课后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以下几点存在不足:

  一、题目要求没有充分强调。

  在做“想想做做第1题”时,题目要求是这样的“先分别量出下面图形中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再说说用毫米做单位是多少厘米”。解决这题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测量,去记录,但在学生动笔做之前,我忽略了让学生去认真研读题目要求,要先量出每天边是多少厘米,没有了这一要求,有些小朋友在写的时候就有可能去记录多少毫米。

  二、忽略了学生学*知识的遗忘规律。

  在“想想做做第2题”图中是说一个手掌宽8厘米,要求换算成多少毫米,为了使孩子们印象深刻,我增了一个环节是“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宽”。因为在上学期的实践活动课上,有一个让小朋友自己量手掌宽的环节,所以在今天这节课时我就没有教什么叫手掌的宽,结果有些小朋友就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量法。这一点提醒我以后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达到课堂的进一步高效。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2

  总的来说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不是很难,在学生已经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基础上来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的换算,课本通过两个例题分别演示了如何从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从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而本课最主要强调的还是学生在转化时的想法,基于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数学课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的学生学*很被动,只是作表面文章。一道题目他会知道怎么解答,但真正让他们说说每一道题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呢?他又说不清,或又辞不达意;又或者有同学能有条理地说清楚了,但大部分学生不能谦虚地倾听,而是觉得只要知道结果就行了。我觉得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完整简洁的语言描述能力,这样既搞清楚做题的思路,又能够加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一举两得。所以像今天这节课,我先作个简单的引导帮助学生说,然后由他们自己有条理地进行表述。比如 :在教学“6厘米以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这样一道题目,我先让学生说说答案,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我这时适时给出一个想法的概框“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是___个___毫米,就是___毫米。”让学生自己练说。

  二、 数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本单元练*时会出现一些要小朋友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时不太注意生活中的事物,再加上刚刚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因此这样的题目是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有的小朋友甚至会直接拿尺子去测量图中所给出的实物图,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就要求老师时时提醒小朋友到生活中找一找,哪些东西可以让我们来进行估测,不至于错得太离谱。适时给予一些小小的练*补充,以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3

  关于长度单位,在上学期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同时知道了1米=100 厘米,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的另外两个成员分米和毫米。这一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物体的测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基础,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并不算难,但如何表述换算的过程对一些小朋友来说并非轻而易举。基于这些预设,我在进行的设计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疑引题,设置悬念。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没有开门见山的引出例题,而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小兔说:“我跳了9分米”,小猫说:“我跳了80厘米”。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跳得比较远。

  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学生自由说)

  师: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学了今天的“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一个悬念吸引着孩子们急于知道到底谁跳得远,而判断的关键就是要知道分米和毫米的换算规则,有了这一铺垫,引出今天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了。

  二、注重过程,训练有素。

  由于上一节课的铺垫,对于6厘米=60毫米,绝大多数小朋友都能说出来,但问为什么,有些小朋友就说出了。基于此,我没有急于要答案,而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小朋友知道自己想法的根据,增强自信。讨论过后,知道的'小朋友明显增多,说的过程也比较完整。

  三、动手操作有效,精彩生成。

  “想想做做第5题”有两条线段,先让小朋友去估一估,然后去测量自己估的对不对。在巡视环节,我看到霈妍在拿手掌比划,于是,我过去问她怎么估的。她说:“刚才老师让我们量了自己手掌的宽,我的手掌大约宽6厘米,我看还多出多少,我估计了一下第一条线段大约是10厘米。”我听了很惊喜,这就是知识的迁移,有了这一根据,估计的也就比较接*事实了。

  当然,课后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以下几点存在不足:

  一、题目要求没有充分强调。

  在做“想想做做第1题”时,题目要求是这样的“先分别量出下面图形中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再说说用毫米做单位是多少厘米”。解决这题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测量,去记录,但在学生动笔做之前,我忽略了让学生去认真研读题目要求,要先量出每天边是多少厘米,没有了这一要求,有些小朋友在写的时候就有可能去记录多少毫米。

  二、忽略了学生学*知识的遗忘规律。

  在“想想做做第2题”图中是说一个手掌宽8厘米,要求换算成多少毫米,为了使孩子们印象深刻,我增了一个环节是“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宽”。因为在上学期的实践活动课上,有一个让小朋友自己量手掌宽的环节,所以在今天这节课时我就没有教什么叫手掌的宽,结果有些小朋友就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量法。这一点提醒我以后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达到课堂的进一步高效。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4

  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本节的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其次要把把情境的创设、旧知的复*和新知的'引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显得自然朴实,真实有效。

  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一个复*导入的情景模式。让学生想想以前学过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进率的初步记忆。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单位的变化,从而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但是因为动手操作时间过长的关系,练*部分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这是一个遗憾,希望以后能够好好的注意。

  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5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简单换算。本节课的两道例题是把厘米单位换成毫米单位和把厘米单位换成分米单位。之后的练*涉及了单位换算,比较大小,估一估。本节课可谓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综合型的课需要调动孩子的知识就多,由于是低年级孩子,总觉得这是不是能力要求有点高呀!所以在备课时我一直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理清这纷繁的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呢?于是我设计了一条长度单位关系图,图如下: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简图,在这不知道怎么打出来,望见谅)。但是实际上课时,我发现孩子们似乎对于我突然的用这样的方式整合四者关系有点迷糊,一时不是很能接受,于是我有利用下午的课重新一点一点带着孩子们分析四者关系,理出四者的关系线路图,通过课后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还是能接受的,这也给了我有进一步非教学本节课的思考。

  其实我把四者关系用线路图给孩子理出来是类似于友善用脑的思维导图模式,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强的工具学科,一味地记住是对孩子有很大挑战性的。低年级的知识简单,内容不是很丰富,所以之前的教学很少往带着孩子进行思维图的构建上,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又在想,难道非要等到孩子们年级升高,知识复杂之后才来进行思维图整理教学引导?为什么不在孩子的'低年级学*的知识简单是慢慢带着孩子从小养成和掌握这种学*方法,我想那样到了中高年级他也已经会自行把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了,学*能力肯定会很大超越别人。

  本节课的教学也给了我今后教学的一个努力方向,其实我们区的东山小学一直也是这个项目的特色学校。很希望今后能多多去学*学*,也能使我的孩子们通过思维导图快乐的学数学用数学,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游刃有余。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实用5篇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1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48、49页的例1、2和练*十二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熟练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2.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有条理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数据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

  难点: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利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任务,让学生体会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夯实基础。

  1.课前准备

  ? 1千米=(?)米1千克=(?)克? ? 1米=(?)厘米?

  ??1吨=()千克1*方米=()*方分米1*方分米=()*方厘米

  2.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1.25元……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呢?你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

  ?二、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48页情景图)

  ?

  2.你们能按高矮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吗?

  3.观察数据,教师提出问题:

  (1)观察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这些数据太乱了,既有单名数又有复名数,既有单位“米”又有“厘米”。从直观上,不能直接做出判断。

  (2)怎样比较方便呢?

  预设:我们可以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后,在排队。

  导语: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小数与单位换算》。(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层层推进。

  导语:通过情景创设“给小朋友排排队”的数据观察和判断,同学们说要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相同的计量单位后再排队。4个数据中有那些名数?(“米”和“厘米”)怎么统一计量单位呢?

  (小组讨论问题。)

  预设:

  (1)4个数据中,后两个数据是以“米”为单位的,我们可以把前两个“厘米”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据,就可以排队了。

  (2)4个数据中,前两个数据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我们可以把后两个单位是“米”的数据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据,也可以排队。

  同学们,可真聪明,下面我们就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低级单位改写高级单位。

  课件出示例1

  (1)学生先独立练*,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因为1cm=,80cm有80个1cm,也就是80cm=m=0.8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0m=0.8m

  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5)明确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

  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2.教学1米45厘米=()米

  导语:1米45厘米=()米,又该怎样改写呢?真是有难度呀!开动你们的小脑瓜想一想吧?

  (1)学生按照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

  (2)课件出示问题:

  (1米用改写吗?

  (45厘米用改写吗?应该怎么改写?

  (改写后的结果是多少?

  (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

  (教师板书)

  45厘米=45÷100=0.45米。

  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1.45>1.32>0.95>0.8,所以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据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改写成高级单位。

  用公式表示: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5)完成第49页“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教学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

  课件出示例2:

  (1)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

  (3)教师小结:

  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方法一: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

  方法二: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4.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5.想一想:1米45厘米=()厘米呢?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米45厘米=145厘米。

  145>132>95>80,所以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4)小结:高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

  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据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改写成低级单位。

  6.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四、复*巩固,实践应用:

  1.第49页“做一做”。

  2.完成练*十二的1、2、3、4、5题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

  练*十二的6、7、8题

  板书设计《小数与单位换算》

  80cm=80÷100=0.80m=0.8m

  45厘米=45÷100=0.45米

  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0.8m 1.45m

  0.95×100=95厘米145cm 132cm 95cm

  1.32米=132厘米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1米45厘米=145厘米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2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难点,学生在学*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

  ()学生先独立练*,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

  ()尝试

  ()交流

  米厘米,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米作整数部分,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厘米=米,因此米厘米=米+米﹦米。

  ()理解米厘米表达的意义

  ()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大,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米(“异”代表,,)

  三、实践应用

  第页第一个“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一下昨天的内容:=÷==或者:===

  二、学*新知、自主探究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如果把情境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那些数据?

  生:、和。

  、学*例。

  ()学生独立阅读.

  ()=(),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加,合起来就是。也可以用×=也就是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全班交流。

  ()=,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拓展延伸

  =()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你能用前一节课学*的方法独立完成吗?考考你!

  、对比总结、识记歌谣:

  高级单名数→低级单名数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小,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三、实践应用:第页第二个“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高变低

  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48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熟练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

  2、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3、培养学生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位换算的过程,体验迁移学*的方法和解决问题

  思维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名数改写与小数点移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直接写出得数。

  45÷1000=3.14×1000=

  9.6×100=43÷100=

  105÷1000=2.9÷10=

  2、回顾什么是名数?什么是单名数?什么是复名数?(学生举例)

  请学生举出用小数表示的`名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出示课件例1

  师: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里有四个小朋友,他们在比身高,

  我们来给他们排排队吧!

  (1)提问:观察情景图,这些小朋友的身高各是多少?(80CM

  1m45cm1.32m0.95m)

  (2)提问:这些身高数据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有用“米”或“厘米”作单位的单名数,也有既用“米”

  又用”厘米”作单位的复名数。

  (3)提问:能直接比较他们大小吗?怎么办?

  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的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

  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小数与单位换算)

  (4)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怎样改写?

  预设:?把它们都化成相同单位再比较。

  ?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把它们都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5)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

  出示:80cm=()m

  提问:看一看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

  师: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高级单位,较小的单位叫低级单位。这道题

  就是把“厘米”作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单

  名数。

  师:应该怎样改写?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80

  80cm=m=0.8m

  100

  80cm=(80÷100)m=0.8m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要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板书:

  ÷进率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小数点向左移动)

  (6)学生练*

  24dm=()m

  1450g=()kg

  13mm=()dm

  2、学*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出示:1米45厘米=()米

  (1)提问:这道题和上道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

  方法一:1米45厘米=1米+45厘米

  =1米+0.45米

  =1.45米

  方法二:1m45cm=145cm=1.45m

  (2)提问:怎样把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小结:复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相同单位的数不变,低级单

  位的数除以进率变成高级单位的数,和原来的整数相加。

  (3)练*

  6km350m=()km

  8t40kg=()t

  5㎡20d㎡=㎡

  ()

  3、回到例题,给四位小朋友排队。

  1m45cm>1.32m>0.95m>80cm

  三、巩固练*

  1、判断对错。

  (1)305kg=30.5t(×)

  (2)25dm=250m(×)

  (3)1250cm=12.5m(√)

  2、学生之间互动

  同桌出两道“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练*题,老师抽选两组同学

  练*题,出题小组代表把练*题板书到黑板上,抽取同学回答并做

  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练*情况可提出这节课还没有涉及到的其它单

  位的换算。

  3、小结“小数与单位换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板书:(1)明方向(2)确进率(3)移小数点

  四、拓展提升(用单位换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是把一块长方形麦田的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后画出的

  图形。5

  求这块麦田的实际长

  和宽是多少米?

  五、潜能开发

  乐乐的书桌桌面长90cm,宽50cm。如果书桌的长不变,宽延长

  20cm,那么延长后的桌面面积是多少*方厘米?合多少*方分米?

  合多少*方米?

  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来分析讲解.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困惑?

  七、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80cm=()m1米45厘米=()米

  80

  80cm=m=0.8m

  100

  1米45厘米=1米+45厘米

  =1米+0.45米

  80cm=(80÷100)m=0.8m

  =1.45米

  ÷进率

  1m45cm=145cm=1.45m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4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48、49页的例1、2和练*十二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熟练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2.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有条理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数据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

  难点: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利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任务,让学生体会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夯实基础。

  1.课前准备

  ? 1千米=(?)米1千克=(?)克? ? 1米=(?)厘米?

  ??1吨=()千克1*方米=()*方分米1*方分米=()*方厘米

  2.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1.25元……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呢?你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

  ?二、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48页情景图)

  ?

  2.你们能按高矮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吗?

  3.观察数据,教师提出问题:

  (1)观察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这些数据太乱了,既有单名数又有复名数,既有单位“米”又有“厘米”。从直观上,不能直接做出判断。

  (2)怎样比较方便呢?

  预设:我们可以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后,在排队。

  导语: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小数与单位换算》。(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层层推进。

  导语:通过情景创设“给小朋友排排队”的数据观察和判断,同学们说要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相同的计量单位后再排队。4个数据中有那些名数?(“米”和“厘米”)怎么统一计量单位呢?

  (小组讨论问题。)

  预设:

  (1)4个数据中,后两个数据是以“米”为单位的,我们可以把前两个“厘米”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据,就可以排队了。

  (2)4个数据中,前两个数据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我们可以把后两个单位是“米”的数据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据,也可以排队。

  同学们,可真聪明,下面我们就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低级单位改写高级单位。

  课件出示例1

  (1)学生先独立练*,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因为1cm=,80cm有80个1cm,也就是80cm=m=0.8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0m=0.8m

  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5)明确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

  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2.教学1米45厘米=()米

  导语:1米45厘米=()米,又该怎样改写呢?真是有难度呀!开动你们的小脑瓜想一想吧?

  (1)学生按照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

  (2)课件出示问题:

  (1米用改写吗?

  (45厘米用改写吗?应该怎么改写?

  (改写后的结果是多少?

  (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

  (教师板书)

  45厘米=45÷100=0.45米。

  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1.45>1.32>0.95>0.8,所以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据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改写成高级单位。

  用公式表示: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5)完成第49页“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教学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

  课件出示例2:

  (1)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

  (3)教师小结:

  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方法一: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

  方法二: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4.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5.想一想:1米45厘米=()厘米呢?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米45厘米=145厘米。

  145>132>95>80,所以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4)小结:高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

  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据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改写成低级单位。

  6.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四、复*巩固,实践应用:

  1.第49页“做一做”。

  2.完成练*十二的1、2、3、4、5题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

  练*十二的6、7、8题

  板书设计《小数与单位换算》

  80cm=80÷100=0.80m=0.8m

  45厘米=45÷100=0.45米

  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0.8m 1.45m

  0.95×100=95厘米145cm 132cm 95cm

  1.32米=132厘米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1米45厘米=145厘米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5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内容的选取要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便于学生思考和探究。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案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自主探究后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重组知识结构。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探究知识的过程,经历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同时,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明确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是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根据各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转化,然后按照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实现名数间的改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复*引入

  1.直接写得数。

  0.75×100= 5.67×1000=

  60.4÷100= 28÷1000=

  2.填空。

  1米 =( )分米=( )厘米

  1千米=( )米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时=( )分

  1分=( )秒 1*方米=( )*方分米

  设计意图:复*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为新知的学*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了解生活中的小数。

  (1)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小数,找一找,在哪儿见过?(教师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商品的标价、身高、体重、体温等)

  师:在同学们汇报的这些小数中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米20厘米5毫米,30.4千克,36.5℃等。通常把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这些数据都是名数;不同点是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师: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学生举手发言)

  (2)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和整数。(课件出示教材48页情境图)

  2.学*名数的改写。

  师:通过刚才所举的例子,大家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这里就有四个小朋友,他们在比身高,我们来给他们排排队吧!

  (1)提问:观察情境图,这些小朋友的身高各是多少?(80 cm、1 m45 cm、1.32 m、0.95 m)

  (2)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四个数据,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要想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预设

  生1:把它们都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生2: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生3:把它们都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3)教学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①课件出示例1。

  ②看一看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教师小结: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用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③应该怎样改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详见课堂活动卡)

  ④指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因为100 cm=1 m,所以80 cm= m=0.80 m。

  方法二 80 cm=(80÷100)m,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80÷100=0.80(m)。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教师板书:80 cm=0.80 m=0.8 m)

  (4)讨论: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教师小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就用这个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可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5)教师出示:1 m45 cm=( )m。

  ①提问:这道题与上面的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1 m45 cm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 45 cm=0.45 m, 0.45 m和1 m合起来是1.45 m)

  教师小结:把复名数改写成小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再把两者合起来。(教师板书:1 m45 cm=1.45 m)

  (6)给四个小朋友排队。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1

  本学期第二次公开课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的概念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认识两个部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以及刘教授和数学组各位老师的点评,综合自己的领悟,反思如下:

  一、导入过时,没有激发出矛盾,而且在课堂结束时没有作出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谨记,教学一定要完整,要做到知识的前后呼应。

  二、在讲述面积的定义时,讲解不够透彻,还有少部分学生对这个概念模糊,下次在讲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先讲述物体的概念,然后过渡到物体的表面,最后回归物体表面大小这个概念上,这样,很自然地引出面积的.定义。

  三、在教学三个面积单位时,过渡有点快,而且我讲解的比较多,学生思考自主探究方法的时间少,以致难点没有突破,学生对“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层次,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所以,我想在教学中应尽量把“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

  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也可让学生多估一估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四、教学中,我应该重点讲清“1*方厘米”,再放手让学生去推导,“1*方分米”、“1*方米”,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在导出面积单位时候,应该选用一个格子数目多,面积小的图形来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出矛盾,很自然的得出要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面积单位。

  六、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学生在比较卡纸面积大小时用到了观察、重叠、拼、摆等多种数学方法,但老师只评价“这种方法不错”,到底不错在哪儿,没有抓住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机会,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七、这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快马加鞭往前赶,使一些教学环节缺乏实效。还不得不漠视了许多孩子的感受,说是开放却放的不开,时间一到不管孩子们的探究是否成就将活动嘎然中止。看着孩子们的兴趣盎然,瞧他们的认真劲儿,我的心情难以*静,我应该尽可能使每个环节更充分、有效。

  不管成功与失败,这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一节课。它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评价的语言,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将数学与跟它有关的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只有通过“数学化”的过程来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生动具体、美丽鲜活的。在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中,师生共同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2

  三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空间观念较薄弱,他们在认识了面积单位后对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基本上能比划出,但在学*了面积单位的进率后,进行不同面积单位实际换算时,学生就全乱套了,有1*方米=10*方分米,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混为一谈,还有的学生知道1*方分米=100*方厘米,反过来,500*方厘米=( )*方分米 就不知道。因此让学生如何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理解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就成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1.第一个问题:探索并掌握1*方分米=100*方厘米,体现数学学*的实际意义。学生完全成为学*的主人,让学生体会像1*方米包含100个1*方分米这样的换算关系,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认真探究,活泼向上、个性张扬,正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

  2.第二个问题:推导1*方米=100*方分米。教师不直接告知进率或不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虚拟地想像,而让活动占据课堂的主要时间,是根据小学生易于接受直观性强的事物而抽象能力又比较差的年龄特点安排的。脱离活动的想像或者是计算都是抽象的、不直观的,其感知也是模糊的、浅薄的;要建立比较具体的数学概念――面积概念,就一定少不了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感知才是最深刻的。教师创设充分动手操作*台,使*方米、*方分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变得直观,使的面积单位表象变得明朗具体,从而使以后学*的*方千米也有了想像的依据。活动使得学生的感知是最深刻的。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3

  一、联系生活实践,激发探索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学会新知。本节在新课导入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物体,在抽象出这些物体的某个侧面的形状,然后再让学生比较这些面的大小从而求出面积定义。采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拉进了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的探求欲望。

  二、强化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注重了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认识*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通过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理解认识这些面积单位。不仅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而且体验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4

  一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和感受面积。面积是包含了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两层意思,我注重于从学生生活中能感受得到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认识面积,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来体会感受到表面的大小,比一比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最后通过格式化的语言来说一说()的大小叫做()的面积,建立面积表象。对于图形的面积认识,我先是出示了一组对比题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做封闭图形的面积。最后引导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封闭图形的面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将两句话概括成一句话,进一步加深了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尊重经验,引导方法,强化认识。物体表面或*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呢?我通过三组活动,由浅入深的引发了学生的对面积的更深入的思考。首先是出示了一组面积相差比较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很快就知道了答案。随后,我注意引导学生小结,让学生明确日常的生活经验也是很重要的数学学*资源,并且给这一种比较的方法还取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观察法”,再一次自然的架构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随后,我出示了一组图形,面积差别不大,引导学生比较大小。观察法不容易得出结论,我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将两个图形重叠,就能很快的比较出大小来。我再次引导学生将这一种比较的方法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学生说是“重叠法”。学生借助活动较好的完成了学*任务。初步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

  认识的不断深化是矛盾不断运动的结果。利用“观察法”、“重叠法”比较的面积的大小是浅表性思维活动。怎样才能充分调动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呢,有挑战性任务驱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又出示了一组图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前面的两种方法对于现在的比较来说都不是良策了,怎么办呢?在学生单独解决感觉困惑时,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比较的方法。随后,我让学生拿出学具,启发学生可以用学生来帮忙。出示了学具操作的要求。学生通过合作研讨和班级的交流,得出可以用利用学具摆一摆来间接比较大小,利用的学生个数多,面积就大。学生还在操作中,直观的感知了利用正方形拼摆比较合适。在活动中学生积累了初步的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也为下面的面积单位的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效的问题应出现在思维的转弯处。“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借助特定的学具。利用的学具个数多,面积就大”是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学*认识。我出示了一组遮挡住的图形,一个图形有6个小方格、一个图形有9个方格另一个图形有15个小方格。猜一猜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是最大的?学生大多是猜测是15个小方格的图形面积最大。可是揭开遮挡物以后,发现恰恰是6个小方格的图形面积最大?为什么呢?原来比较面积的大小,统一的面积单位是重要前提。

  三是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几何意识。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注意利用几何直观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意识。首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面积意义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进行感知;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引导学生借助学生进行摆一摆;在认识了面积单位时,我注意让学生用面积单位量一量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重视学生看一看和记一记,面积单位是具体,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了几个,认识后,引导学生看一看每一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在心里记下来,各个面积单位的大小,再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一个单位等。

  四是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用面积单位测量时,走都注意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再和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强化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5

  一、概念教学要从学生的理解程度出发:

  本节课的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其中的“物体表面”、“封闭图形”和“大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教师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这节课上完之后,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和理解,也就只能浮在概念的字眼表面,泛泛而谈了,更给后面的“面积单位”的学*制造了障碍。

  因此,我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分为两个层次:

  1、通过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物体(如:课桌、数学书、文具盒),先让学生找找这些物体的表面,再动手摸摸这些表面,发现了摸到的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从而理解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从学过或见过的*面图形出发,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去观察这些*面图形的不同,进而进行分类——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接着通过课件演示给图形涂满颜色,使学生发现封闭图形才有大有小,从而揭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就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面积”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并且为进一步学*“面积单位”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中巧设悬念,质疑提问,激发学生的学*欲望:

  在整个教学中,始终注重呈现和揭示矛盾,巧设悬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愿意并“迫于”要站在学*的前沿,从而保证教学的高效。

  因此,我这样设计了教学:在学生充分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后,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黑板的面和课桌面的大小,能直接看出黑板的面面积大一些。可是用这种观察法能比较出两本课本(封面大小接*)封面的大小吗?这个问题一出现,学生马上发现观察法不适用了,从而引出用重叠法比较。

  接着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去比较两个面积比较接*的长方形,可是这两个方法却无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我马上把握契机,问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呢?”。然后学生提出了一些其它的比较方法,适时抓住学生想到的“测量”后比较的方法,我及时提供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学具。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要求后,小组合作动手摆,解决了比较面积大小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悬念和问题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总想“是呀,为什么不行呢?该怎么办呢?……”有了这些想法,学生就主动站在了探究的前沿,真正成了学*的主体。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