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单位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1

  今天上午,我在五(10)班教室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许多数学老师进行了观摩,课后也及时给予了评价。通过教学和评课这两个环节,我的感受颇深。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探索发现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教学中通过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为10厘米,让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接着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并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结合大家的意见,我这节课比较突出的.优点有:

  (一)课堂上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我先让学生猜想,再进行探究验证,最后得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结论,然后再运用次结论进行单位换算。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在想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且使教学环节看起来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二)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无论是前面的探究活动,还是后面的换算练*,以及最后的开放式应用题,我都能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己观察,自己验证,自己发现,自己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教学设计有新意,课堂总结有特色。因为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就是一个推理过程和一个运用过程,如果不设计一点创意性的玩意儿,学生很容易疲倦。所以,我懂了点脑筋,课前复*时安排了学生分类的活动,中途练*时让学生背向黑板进行问答,最后的课堂总结,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表演了一段快板,让学生兴奋了几次,以致这节课不那么枯燥。

  当然,“看花容易绣花难”,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一)教师口语过多,无效问题多,占据了不少教学时间。邓丽萍老师对我的课观察显示,我喜欢重复问全班学生“对不对?”、“同意吗?”,这是我*时上课的教学*惯所致,说明教学语言还不够严谨,不够精炼,有待改进。

  (二)给予学生进行小组学*的时间不够长,而且没有有效地反馈。课堂上确实有很多次让学生讨论的机会,但是时间稍短,感觉有些走过场。应该多给点时间学生们充分的讨论、探究。

  (三)板书结论口语化,不严谨。学生课堂上反馈“大单位化小单位要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要除以进率”,虽然在口头上我提到了大单位就是高级单位,小单位就是低级单位,可是板书时仍写成学生的反馈,我以为尊重了学生,实际上忽略了作为数学教师的严谨、科学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2

  一、复*旧知,引出研究问题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我们是怎样得到1*方分米=100*方厘米这个结论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推导过程。

  3.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演示课件:每排摆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10排,问:这一层一共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大小正方体?摆这样的10层呢?学生列式:101010=1000个

  4.得出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5.类推: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6.巩固练*(略)

  三、实际应用

  1.出示教材中的例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组织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课

  我们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他们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呢?学生看书,填表。

  反思:

  1.目标让学生提出

  学生是学*的主人,这是每个教师都认同的一个理念,但是怎样将这样一个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呢?不妨从目标让学生提出做起。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前两个知识的学*经验,在面对体积单位时是有能力提出学*目标的。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提出学*目标的机会,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别人(教师)让我解决的问题相比,学生自然倾向于前者。

  2.方法让学生探究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在做单位之间的化聚练*时出错,埋怨学生不细心。冷静的思考一下,学生做错题的原因真的都是不细心吗?有多少学生在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有多少学生记混单位之间的进率而闹出笑话。造成学生会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授给学生渔,而只授给学生鱼,学生收获的鱼多了,改用的时候就分不清该取哪条鱼了。

  就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设计如下:

  1.借助一条线段是学生明确要表示长短要用长度单位,复*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他们之间的进率。

  2.有一条线段过渡到一个面,继续演示课件,形成一个正方形,问学生要表示这个图形的大小用什么单位。复*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他们之间的进率。此阶段的教学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由线过渡到面,借助课件或教具演示帮助学生回忆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应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继续演示课件,由面过渡到体,问学生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后问学生:接下来,你们认为我们该研究点什么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主人翁的意识。

  4.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此环节教师要放慢教学节奏,结合学生的汇报及时适时地点拨指导,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注意对学生学*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评价。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之所以是1000,而不是100,是因为正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0厘米(分米),在1010的基础上,又乘了一个10。学生头脑中一旦有了由一条1分米(10厘米)的线段到一个边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再到一个棱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体的清晰、完整的过程,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

  6.演示课件后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刚才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化的时间。

  7.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8.巩固练*:体积单位间进率的专项练*。

  9.引导学生探究不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之后进行专项练*。

  10、综合练*,可以融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3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探索发现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教学中通过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让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单位计算它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而1dm=10cm,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得出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并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这节课我比较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无论是前面的探究活动,还是后面的换算练*,以及最后的开放式应用题,都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己观察,自己验证,自己发现,自己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1

  一、复*旧知,引出研究问题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我们是怎样得到1*方分米=100*方厘米这个结论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推导过程。

  3.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演示课件:每排摆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10排,问:这一层一共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大小正方体?摆这样的10层呢?学生列式:101010=1000个

  4.得出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5.类推: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6.巩固练*(略)

  三、实际应用

  1.出示教材中的例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组织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课

  我们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他们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呢?学生看书,填表。

  反思:

  1.目标让学生提出

  学生是学*的主人,这是每个教师都认同的一个理念,但是怎样将这样一个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呢?不妨从目标让学生提出做起。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前两个知识的.学*经验,在面对体积单位时是有能力提出学*目标的。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提出学*目标的机会,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别人(教师)让我解决的问题相比,学生自然倾向于前者。

  2.方法让学生探究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在做单位之间的化聚练*时出错,埋怨学生不细心。冷静的思考一下,学生做错题的原因真的都是不细心吗?有多少学生在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有多少学生记混单位之间的进率而闹出笑话。造成学生会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授给学生渔,而只授给学生鱼,学生收获的鱼多了,改用的时候就分不清该取哪条鱼了。

  就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设计如下:

  1.借助一条线段是学生明确要表示长短要用长度单位,复*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他们之间的进率。

  2.有一条线段过渡到一个面,继续演示课件,形成一个正方形,问学生要表示这个图形的大小用什么单位。复*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他们之间的进率。此阶段的教学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由线过渡到面,借助课件或教具演示帮助学生回忆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应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继续演示课件,由面过渡到体,问学生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后问学生:接下来,你们认为我们该研究点什么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主人翁的意识。

  4.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此环节教师要放慢教学节奏,结合学生的汇报及时适时地点拨指导,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注意对学生学*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评价。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之所以是1000,而不是100,是因为正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0厘米(分米),在1010的基础上,又乘了一个10。学生头脑中一旦有了由一条1分米(10厘米)的线段到一个边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再到一个棱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体的清晰、完整的过程,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

  6.演示课件后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刚才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化的时间。

  7.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8.巩固练*:体积单位间进率的专项练*。

  9.引导学生探究不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之后进行专项练*。

  10、综合练*,可以融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2

  今天上午,我在五(10)班教室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许多数学老师进行了观摩,课后也及时给予了评价。通过教学和评课这两个环节,我的感受颇深。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探索发现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教学中通过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为10厘米,让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接着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并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结合大家的意见,我这节课比较突出的.优点有:

  (一)课堂上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我先让学生猜想,再进行探究验证,最后得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结论,然后再运用次结论进行单位换算。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在想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且使教学环节看起来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二)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无论是前面的探究活动,还是后面的换算练*,以及最后的开放式应用题,我都能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己观察,自己验证,自己发现,自己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教学设计有新意,课堂总结有特色。因为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就是一个推理过程和一个运用过程,如果不设计一点创意性的玩意儿,学生很容易疲倦。所以,我懂了点脑筋,课前复*时安排了学生分类的活动,中途练*时让学生背向黑板进行问答,最后的课堂总结,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表演了一段快板,让学生兴奋了几次,以致这节课不那么枯燥。

  当然,“看花容易绣花难”,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一)教师口语过多,无效问题多,占据了不少教学时间。邓丽萍老师对我的课观察显示,我喜欢重复问全班学生“对不对?”、“同意吗?”,这是我*时上课的教学*惯所致,说明教学语言还不够严谨,不够精炼,有待改进。

  (二)给予学生进行小组学*的时间不够长,而且没有有效地反馈。课堂上确实有很多次让学生讨论的机会,但是时间稍短,感觉有些走过场。应该多给点时间学生们充分的讨论、探究。

  (三)板书结论口语化,不严谨。学生课堂上反馈“大单位化小单位要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要除以进率”,虽然在口头上我提到了大单位就是高级单位,小单位就是低级单位,可是板书时仍写成学生的反馈,我以为尊重了学生,实际上忽略了作为数学教师的严谨、科学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3

  一、复*旧知,引出研究问题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我们是怎样得到1*方分米=100*方厘米这个结论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推导过程。

  3.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小组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演示课件:每排摆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10排,问:这一层一共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大小正方体?摆这样的10层呢?学生列式:101010=1000个

  4.得出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5.类推: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6.巩固练*(略)

  三、实际应用

  1.出示教材中的例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组织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课

  我们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他们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呢?学生看书,填表。

  反思:

  1.目标让学生提出

  学生是学*的主人,这是每个教师都认同的一个理念,但是怎样将这样一个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呢?不妨从目标让学生提出做起。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前两个知识的学*经验,在面对体积单位时是有能力提出学*目标的。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提出学*目标的机会,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别人(教师)让我解决的问题相比,学生自然倾向于前者。

  2.方法让学生探究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在做单位之间的化聚练*时出错,埋怨学生不细心。冷静的思考一下,学生做错题的原因真的都是不细心吗?有多少学生在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有多少学生记混单位之间的进率而闹出笑话。造成学生会死记硬背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略了授给学生渔,而只授给学生鱼,学生收获的鱼多了,改用的时候就分不清该取哪条鱼了。

  就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设计如下:

  1.借助一条线段是学生明确要表示长短要用长度单位,复*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他们之间的进率。

  2.有一条线段过渡到一个面,继续演示课件,形成一个正方形,问学生要表示这个图形的大小用什么单位。复*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他们之间的进率。此阶段的教学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由线过渡到面,借助课件或教具演示帮助学生回忆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应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继续演示课件,由面过渡到体,问学生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后问学生:接下来,你们认为我们该研究点什么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主人翁的意识。

  4.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汇报。此环节教师要放慢教学节奏,结合学生的汇报及时适时地点拨指导,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注意对学生学*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评价。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之所以是1000,而不是100,是因为正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0厘米(分米),在1010的基础上,又乘了一个10。学生头脑中一旦有了由一条1分米(10厘米)的线段到一个边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再到一个棱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体的清晰、完整的过程,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

  6.演示课件后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刚才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化的时间。

  7.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8.巩固练*:体积单位间进率的专项练*。

  9.引导学生探究不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之后进行专项练*。

  10、综合练*,可以融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面积单位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方厘米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 )分米=( )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2)500厘米=( )分米=( )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3、谈话引入:我们复*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A、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看作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

  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

  (3)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000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处?

  (名称、进率两方面。)

  (二)体积单位的互化。(演示课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例3:8立方米、0.54立方米各是多少立方分米?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

  想:因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8立方米有8个1000立方分米

  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题同上理) 1000×0.54=540,填540

  2、出示例4:3400立方厘米、96立方厘米各是多少立方分米?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教师:审题时首先要注意什么?试说出这两道小题的解答过程和算理。

  想:因为1000立方厘米为1立方分米, 3400立方厘米中包含有多少个1000立方厘米,就有几立方分米,列式:3400÷1000=3.4,填3.4

  (第2题同上理)96÷1000=0.096填0.096

  3、教师:请对比例3,例4,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板书:

  (例3下面)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例4下面)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4、教师:想一想,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换算的方法相同,但进率不同。)

  (三)练*。

  1、2立方米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

  板书:2+80÷1000=2+0.08=2.08,填2.08

  2、5.34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示: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转化?

  板书:1000×0.34=340 填5和340。

  3、3.09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老师:从上面三道题的解答中,你们有什么体会?

  (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外,还要注意审清题中哪一部分需要转化。)

  (四)练*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例5: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2米,宽1.5米,厚0.0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方法一: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方法二:2.2米=22分米 1.5米=15分米 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答:这块钢板的体积是33立方分米。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

  0.9立方米=( )立方分米 54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8立方分米=( )立方米 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0.3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0.5立方米=500立方厘米( ) 2.6立方分米=2立方米60立方厘米( )

  四、课堂总结。

  1、体积单位的进率。

  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

  板书:

  五、课后作业。

  1、4*方米=( )*方分米

  4立方米=( )立方分米

  2.5*方米=( )*方分米

  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0.3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8立方米=( )立方分米

  46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4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六、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设计力求突出以下两点:

  1.复*铺垫,引入新知。

  在复*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新知,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方式,它能有效地促进知识间的融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设计通过复*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和*方厘米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建立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2.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新知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时,首先利用课件出示两个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一个棱长为10厘米,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接着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最后通过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主动参与学*过程,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学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板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10)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方米、*方分米、*方厘米,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板书: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进率:100)

  3.说出两个不同单位的名数之间是怎样换算的?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米=( )厘米 24分米=( )米

  2.05*方分米=( )*方厘米

  30.2*方分米=( )*方米

  4.我们已经学*了体积单位,你知道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吗?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板书: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师: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教学,便于引导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探究新知

  1.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比一比。

  出示一个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想一想,它们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2)算一算。

  计算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 dm3,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000 cm3)

  提问: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1 dm3=1000 cm3)

  (3)议一议:为什么1 dm3等于1000 cm3?

  生1:我是把棱长1 dm看作10 cm,再求体积,即10×10×10=1000(cm3),所以它们的体积相等。

  生2:我是把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的体积看作由1000个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组成的,这样就得到10×10×10=1000(cm3),所以它们的体积相等。

  生3:我是把棱长10 cm看作1 dm,再求体积,即1×1×1=1(dm3),所以它们的体积相等。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练*七第5——10题。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信心。

  三、学重点与难点:

  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

  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它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巩固练*。

  1、填空。

  (1)300厘米=( )分米,4.6米=( )分米,

  300*方厘米=( )*方分米,4.6*方米=( )*方分米。

  3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4.6立方米=( )立方分米。

  (2)92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5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9.8升=( )立方分米=( )毫升,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2、做练*七的第5题。

  (1)学生看图算出两堆木块的体积。

  (2)引导学生思考:每堆木块的体积与它右边的容器的容积有什么关系?再来进行推算。

  3、做练*七的第6题。

  (1)学生独立作业时,再三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2)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4、做练*七的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是引导学生注意每一个计算结果的单位写得是否正确。

  5、做练*七的第8题。

  (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6、做练*七的第9题。

  学生读题后,先集体进行分析,在引导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7、做练*七的第10题。

  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说说从里面量的数据和从外面量的数据分别有什么关系,然后再由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能力空间。

  1、砌一道长24米,宽20米,高3米的砖墙,如果用每块体积的18立方分米的砖来砌,一共要这样的砖多少块?

  2、每瓶药水50毫升,装瓶,一共有药水多少升?如果有4.5升药水,一共可以装多少瓶?

  (五)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引导学生进行。

  (六)作业。

  1、课前思考:

  (1)认真学*潘老师与孙老师的备课,与孙老师有同感,也想补充复名数改写。

  (2)第二,在完成教材上内容的同时,可结合《天天练》上的*题进行讲评,因为教材上这课内容中单位换算的*题不多,在《天天练》倒有不少相应的实际问题中有这方面的训练。

  (3)第三,在教学新授的同时,边利用自*课时间复*前面的知识,发现不少学生教材上的内容也有遗忘。

  2、补充题:

  3时20分=( )分,2.41吨=( )吨( )干克,3080克=( )千克( )克,5分40秒=( )秒。

  3千克4克=( )千克,1840千克=( )吨( )千克,8.32*方米=( )*方米( )*方分米。

  7.004 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学生对书上的练*掌握的不错,作业的反馈情况也比较理想,就是对于补充的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改写掌握的还不够。打算在自*课上再加强训练。

  3、课后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是一节练*课,针对体积单位换算和体积、表面积计算进行了综合练*,主要完成了教材上的练*。分析一下学生的练*情况:

  (1)类似教材第32页上第7题这种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棱长求表面积和体积的题目,是最基本的,所以每位学生都能正确列出算式来计算表面积或体积,但计算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小数乘法错误就较多。

  (2)教材第8、9、10题涉及到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大部分学生也能在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但计算的正确率仍有待提高,还有少数学生不会分析题中要求解决的问题是计算表面积还是体积,以及如何根据题中的信息来正确列式。

  (3)题目中如有些数据的单位名称不一致,学生往往置之不理,把它们当成单位是一样的来计算。

  针对这些情况,在后面的单元复*课中要加强指导和相应的练*进行训练。

  由于前面补充了不少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题,自认为教材上的*题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没有想到独立作业中,学生的正确率不高。

  4、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有困难,个别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转化,独立思考根本不行。

  (2)思考方法正确了,小数乘法计算不过关。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所以本课教学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大胆的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出现------光凭看和猜不能统一答案,同时为学生准备了必须的操作工具,让学生带着问题,满怀疑惑和好奇去探索。学生刚学*完面积的推导,很容易想到摆的方法。但摆的方法毕竟不简便,其他的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更好的方法——量边长,因为直尺是以厘米作单位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也是以*方厘米为单位的;也有的同学想出,不用操作,直接将1分米换算成10厘米进行面积计算。不同的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时间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的。

  1、 复*与思考。

  复*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同时设计成生活中的问题,贴*生活,实践了课标中的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应用。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

  2,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自己的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资料外,我还让他们用不同的单位计量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如:对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如课桌、写字台等;对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测量,如教室、住室等,测量后再分别计算出面积。

  学生首先猜想、悟出“1*方分米与1*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1*方米=100*方分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学生独立设计试验,在组长的组织下真正的探究。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也明白,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3,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学生探究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我把导入时的问题设计成第一道练*,将20*方分米直接转化成*方厘米,学生在这时已经可以解决了,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积极的将问题加以解答,是对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这种“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最后总结时我设计了一个题目:1*方米=( )*方厘米,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同时又是对原有知识的综合利用。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融会贯通,应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尽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建立在长度单位基础之上的,通过前面学到的1*方分米、1*方米定义的得来,借助图形卡片,再次重现这些较大面积单位的得出过程。如边长1分米(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1分米乘1分米=1*方分米,同时还可以写成10厘米乘10厘米=100*方厘米,从而得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

  教学中,尽量借助较直观的物体与课件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两个相邻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得来过程。有些学生在面积第一节课给出的“面积格子卡片”学具中,早已有了1*方分米=100*方厘米的发现,他们有的是通过数的办法看出来的,有的通过数后自己结合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将“为什么?”化解开来。

  所以,我们的教学仍旧需建立在学生的学*方法之上,这样的教学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与理解。在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三个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后,我们对面积与长度单位间不同的进率进行了小结,让学生由直观上升到理性的知识体系,形成总结与经验,明确各级单位进率的化解办法。

  但有些同学仍然很容易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弄混淆,更有很多学生在学了面积单位的进率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也有了负面迁移,自觉地将长度的进率也都变成了百进制。同此我得出这样一个感觉:光说不练的数学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只练在当下的数学教学更是空洞的,数学知识有仅像盖楼房走阶梯,更应该是一个链条,紧密地联系,长期地转动,知识才能持久地被掌握与拥有。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圆柱的体积》的课后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圆柱的体积》的课后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圆柱的体积》一课,觉得比以前上得轻松,回到办公室细细品味上课的过程,颇有几分感受:

  在本课中,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圆柱的体积该怎么求?”时,能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根据已有的知识作出“转化”的判断。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表达得不是很清晰。但学生的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这些“猜想”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折射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利用已切开的圆柱体教具进行验证,在讨论声中,学生获得了真知。可见,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并给以科学探究方法的引导,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这点上,我对学生的探究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节课再次让我知道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设计教法的前提。

  在引导学生解决“粉笔的体积”等这个问题时,课堂上有学生把它当作圆柱体积来求,提出:“误差这么小,是可行的。”而且那位学生要求的仅是一个大约的数值,所以用这种方法可以。但这种计算粉笔体积的方法可行吗?如果我不提出疑义,也不加以说明,就会给学生造成“圆台的体积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计算”的错误认识,对学生的后续学*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我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使学生发现*面图形中的一些规律照搬到立体图形中有时会行不通,懂得知识并非一成不变的,有其发展性,初步理解三维空间物体与二维*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为进一步学*积累经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虽不能很快获得结论性的知识,但却尝试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增进了情感体验。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就学生的发展而言,谁能说让学生经历这样探究的过程,不也比获得现成的结论更富有积极的意义?

《圆柱的体积》的课后教学反思2

  《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了“圆的面积计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由于圆柱和长方体都是直柱体,长方体的体积是底面积×高,因而我引导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是否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接着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也就是验证说明。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理念,因而我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的“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的方法,即“怎样把圆柱转化成已知的形体”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接着就“怎样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这个问题,让他们观察、研究、讨论。学生受到以前“圆的面积”推导过程的启发,都知道应把圆柱*均分成若干份切开,拼成*似的长方体。由于学生没有学具,因此我用教具演示整个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底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的什么?(周长的一半即πr)长方体底面的宽相当于圆柱底面的什么?(圆的半径r)再根据长方体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V=πr2×h或V=S×h。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提供了空间。

  我觉得本课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学生除了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外,还懂得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说是既授之于“鱼”,又授之于“渔”。

《圆柱的体积》的课后教学反思3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教材中有关圆柱的提积的应用所呈现的内容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书本知识为生活中的知识。

  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地教学生,而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原形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本来很枯燥的圆柱的体积应用的题材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体会数学奥秘的积极性。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才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通过寻找这些信息背后的信息,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但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①由于中心问题空间较大,具有挑战性,中下等学生自主探索有一定的难度;②实践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花时间太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这都是以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感知、去观察、去应用。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1

  体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没参照物对空间观念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容易把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混淆。在教学前,我广泛收集教具,如饮料瓶、油瓶等,到教具室、实验室借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量杯、量筒、滴管,亲自用卡纸做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在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实际感受。如让4个学生大致围出1立方米的空间。尤其是容积单位的感受如出示500毫升的绿茶、280ml的营养快线、和学生一起用量杯量出2.5升的水,用滴管数出1毫升到底有几滴等等。教学后,学生在做练*时,如给实际生活物品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准确率挺高的。课后我在想可能是学生真的充分感受了体积单位,看来只要我们课前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抽象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也是能消化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2

  《体积单位换算》这节课我是按照*时上课的要求来上的,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上课的效果看来比精心准备的公开课来得实在一些,就此也对这节课的设计以及上课后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备课阶段的反思

  本节课的最初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体积单位,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但是考虑到1000这个数字太大了,如果说要让学生感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就用1000个学具小正方体装在1个1立方分米的学具盒内,但是一千个这样的小学具不好找,再说找到了也得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实践操作。基于以下原因:1.考虑到自己的课件操作水*较好。2.观察法也是学生学*数学的一种方法, 虽然不常用,但也在一定的领域产生相应的作用!3.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也是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学*的方式,使学生易于并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显示的、探索的数学活动。所以本节课期望通过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来理解这个进率关系。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纯粹依靠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的观察学*法和教师的讲解法为主。所以本节课教师的语言要求非常关键,重点在于10个小正方体排过去长10cm也就是1dm,宽数过去共有10个小正方体共10cm也就是1dm,高数上去共有10个小正方体共10个10cm也就是1dm。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加强了板书的设计,力求以合理醒目的板书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

  1.由于制作的课件能够很好的给学生以直观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又有个计数器来记录小正方体的个数,学生一边观看演示,一边跟着计数器来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很好的理解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如果说直观演示从感性的角度来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通过第二环节的.推导给学生从理性推理的角度来认识这个规律。

  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参与反应和课后*题的完成情况,可以感觉到这节课的上课效益还是挺好的。

  我想这次课上得比较成功的原因是课件的制作能够比较直观的给学生1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可以装1000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从而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样课件的动态演示消除了以往静态的模型教学。

  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能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我又担心没有符合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回头我又想了想,让学生通过观察不也是让学生在体验吗?经历并不一定局限在所谓的动手操作吧?想想现在的课堂为了迎合新课标的要求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动手操作而出现有动手没有实质的空虚课堂!我这节课虽然没有通过学生的动手,但却让学生动眼动脑,经历了这个知识的形成啊!回想起学生一边观察课件的演示一遍随着课件小正方体的增1,2,3,……,10,20,30,……,100,200,300……的数,不是印证了他们也在体验这个过程吗?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3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我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 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 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我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统一的标准去度量)。这样的学*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菁华6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利用的是实验,使学生用亲身体验来了解,体积的涵义。而后得出体积的定义,再后就是判断物体体积的大小,能用肉眼分清体积大小的我们可以用观察能分辨体积的大小,之后进行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一、实验引入,在实际操作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的兴趣之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体积的认识性。

  对于体积的概念可能学生刚刚接触,应该对每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和讲解,使在分别他们的大小的时候,更能对体积的概念产生不陌生的态度去完成判断体积的大小问题。

  三、联系前几个环节,进行现实体验体积的重要性。

  不管到哪里,我觉得对与体积这个概念是毫不分离的。正所谓学生对体积也会了解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能判断出每个物体的大小。

  四、当堂达标。

  出示根据教材练*册等参考资料来进行对这堂课的达标训练,为了更加检测出学生对这堂课的学*情况、获得的知识等方面有所帮助。

  五、结合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一堂课结束,每个学生尽量达到自己有所收获,有所了解。或者对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有所总结,使以后小组讨论方便有所进步。

  六、个人反思

  我认为这堂课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提高,能有意识的解决没个问题,小组合作也进行的比较完善,而我自己在授课的同时,有些该讲的重要部分有些遗漏,我觉得这是我的错误,今后我要继续加倍的努力争取没有这样的错误,我觉得教好几何类的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在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的准备教具和有关方面的物品,这样才能使得他们更容易的接受一堂课程的知识点。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2

  上课前,老师已经示范了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状态。

  接着用两次倒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是确实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面积单位先分后数的比较方法,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课件可做得更直观些,易于学生观察。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

  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

  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10个学生,学*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五、动手操作,注重比较。

  例如,区别1cm、1cm2、1cm3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的区别。

  六、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练*做一做第2 题,说一说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竟有个学生以为边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受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概念影响。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整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最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让学生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自主摆成不同的形状,想想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确实摆出了很多种形状,但在实物投影中展示得不够清楚,课前考虚不够周到。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猜一猜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有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考考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的理解。第二、我知道让学生完全猜出来是难度好大的,所以我也无设想学生能完全猜得准确,在学生猜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形成一种表象,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学生猜得不够准确,也让我意识到,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只强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没有让学生很好建立2个、3个或10个体积单位大小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猜不准,也是个重要因素。

  七、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3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观念,教学时从比较线的长短,*面图形的大小,立体图象的大小引入,让学生在与“长度”,“面积”等概念的比较中认识“体积”便与帮助学生在概念系统中理解新概念。

  首先是通过观察实验,从实验情境中领悟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有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接着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实物的大小,体验到要确切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来计算,并将学生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专作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划,想象,比较,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通过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体积大小,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计量体积,这是看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最后,对全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整体认知。巩固练*对教科书练*的第一题稍作引申,放在最后,要求学生记录下摆出的几种不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它的体积,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下一课学*体积的计算做铺垫。通过以上的教学,效果比较细,学生做练*题正确率比较高。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4

  教后反思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对概念的理解已经掌握得比较扎实,学*的气氛也很活跃,大家都能发表意见。就连*时不怎么发言的黎明和金粤洋都积极举手而且回答得不错,看到这一点我很开心。另外老师的过度语和提问也比较恰当。但是认真反思这堂课也有许多需要反思可改进的地方。

  不足之处

  1、信息的采集。这是师傅在评课时的说法,我没有这么好的用词,于是当时我说是“应变处理能力”。在第一个练*,估算录音机的体积时,周纪宇填的是cm3,但有学生说是dm3。我问“同意谁的想法”的时候,双方还几乎一半一半,这个时候我在想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幸好准备好的小正方体还有一些,于是我用20个摆一摆让他们来比较“是不是录音机的体积跟20个小正方体的体积相当呢?”问题很快解决了,自己也捏了一把汗。但是后来师傅的一个方法更让我茅塞顿开。上一题已经有一块橡皮的体积是8cm3,何不就利用这一题解决录音机问题?如果是20cm3,那3块橡皮叠一起就是24cm3,已经比20cm3大,想象一下录音机是不是还没有3块橡皮大呢?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又进一步得到了培养。从这一个问题看,自己的应变处理能力还要继续努力加强。

  2、学生的学*交流还不够。例如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的三个提问虽然引导了学生去往想要的方向回答,但是学生的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就相对来说被禁锢。

  3、师生角色的转变还需要注意。师傅说了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如何才能更好的往这个方向发展,老师要多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把自己当作学生,不断的设问,不断的让学生去想问题的解决办法。

  4、其他细节。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时候,可以先从手中的小立方体开始认识,再举例,而且多举生活当中的例子。例如体积是1cm3的物体,除了有书上的手指头,还有笔头,粉笔头,骰子等等。例外在“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教学中,可以先从简单到复杂的拼法去教学,例如先2块,再4块,8块,12块等。在课堂小结的分享阶段,可以分三个问题进行: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建议?你还有什么疑问?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5

  上课前,老师已经示范了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状态。

  接着用两次倒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是确实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面积单位先分后数的比较方法,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课件可做得更直观些,易于学生观察。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10 个学生,学*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五、动手操作,注重比较。

  例如,区别1cm、1cm2、1cm3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的区别。

  六、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练*做一做第2 题,说一说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竟有个学生以为边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受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概念影响。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整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最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让学生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自主摆成不同的形状,想想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确实摆出了很多种形状,但在实物投影中展示得不够清楚,课前考虚不够周到。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猜一猜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有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考考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的理解。第二、我知道让学生完全猜出来是难度好大的,所以我也无设想学生能完全猜得准确,在学生猜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形成一种表象,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学生猜得不够准确,也让我意识到,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只强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没有让学生很好建立2个、3个或10个体积单位大小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猜不准,也是个重要因素。

  七、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利用的是实验,使学生用亲身体验来了解,体积的涵义。而后得出体积的定义,再后就是判断物体体积的大小,能用肉眼分清体积大小的我们可以用观察能分辨体积的大小,之后进行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一、实验引入,在实际操作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的兴趣之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体积的认识性。

  对于体积的概念可能学生刚刚接触,应该对每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和讲解,使在分别他们的大小的时候,更能对体积的概念产生不陌生的态度去完成判断体积的大小问题。

  三、联系前几个环节,进行现实体验体积的重要性。

  不管到哪里,我觉得对与体积这个概念是毫不分离的。正所谓学生对体积也会了解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能判断出每个物体的大小。

  四、当堂达标。

  出示根据教材练*册等参考资料来进行对这堂课的达标训练,为了更加检测出学生对这堂课的学*情况、获得的知识等方面有所帮助。

  五、结合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一堂课结束,每个学生尽量达到自己有所收获,有所了解。或者对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有所总结,使以后小组讨论方便有所进步。

  个人反思

  我认为这堂课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提高,能有意识的解决没个问题,小组合作也进行的比较完善,而我自己在授课的同时,有些该讲的重要部分有些遗漏,我觉得这是我的错误,今后我要继续加倍的努力争取没有这样的错误,我觉得教好几何类的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在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的准备教具和有关方面的物品,这样才能使得他们更容易的接受一堂课程的知识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7)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菁选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1

  长发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材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低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就接触到“乌鸦喝水”的故事,于是教师将这个故事再现出来,让学生明确乌鸦从刚开始喝不到水到最后喝到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石头放入盛水杯中的实验,通过观察发现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放有石头的'杯子中不能全部倒入,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石头占据了一部分空间,所以无法倒入。继而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视机、电脑主机、老师的手机,将这三件物品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

  虽然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概念,但还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应该结合实物演示进行教学,知道分别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了这个认识还不够,还要乘胜追击,让学生去估一估身边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利用身体估摸出1立方米的大小,同时还要将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进行区分,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时才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单位。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2

  1、对教材处理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的概念,加之活经验不足、对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不强,教学难度较大。教材不熟时间又紧,我便在网上观看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视频,便采取"拿来主义"依葫芦画飘的`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却没有深入思考每个环节的活动该占的比重,通过这一环节我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或者说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导致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知识生成。

  2、课堂教学不够严谨,细节处失误较多。

  *时教学我重算理轻算法,导致部分学生心里明白,说不出来。又因为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也不注意数学专业术语的精准性、板书规范性及对学生解题步骤,格式,书写的要求,长期以来导致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

  *时我总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要学的知识是学*效率的体现,从未要求学*提前预*也很少课后复*,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惯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愿自主学*,不会自主学*,慢慢地也失去了学*的兴趣与能力。

  我虽着急,但也深知提升自己非一朝一夕之事,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3

  本课教学是在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在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前的一个知识点。对于体积概念的充分理解和对于体积单位的形象、灵活掌握,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学*的一个牢固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充分把握利用实物演示理解概念的教学方法。由于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不易理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利用两个量杯来演示乌鸦喝到水的原理、利用手来感知书包的体积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老师的故事激趣、实验验证、动手感知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认识体积概念的时候,注重与长度、面积的区别比较,形象直观地感知概念,让学生用手比划出手机、电视机、影碟机的体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体积单位时,我注重渗透“迁移”的学***。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自然而然引出体积单位。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定义1*方厘米时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来表示。由此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立方厘米的体积大小可以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大小。在学*体积单位时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较认识,利用生活中指头肚的体积大小约1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等来举例加强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学生在小组学*中学*效率不高,小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要在学*小组长的带领下让学生充分发言。小组之间要相互合作交流,将不同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展示。

  整节课的教学有值得积累的优点也有需要改进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将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利用的是实验,使学生用亲身体验来了解,体积的涵义。而后得出体积的定义,再后就是判断物体体积的大小,能用肉眼分清体积大小的我们可以用观察能分辨体积的大小,之后进行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一、实验引入,在实际操作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的兴趣之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体积的认识性。

  对于体积的概念可能学生刚刚接触,应该对每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和讲解,使在分别他们的大小的时候,更能对体积的概念产生不陌生的态度去完成判断体积的大小问题。

  三、联系前几个环节,进行现实体验体积的重要性。

  不管到哪里,我觉得对与体积这个概念是毫不分离的。正所谓学生对体积也会了解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能判断出每个物体的大小。

  四、当堂达标。

  出示根据教材练*册等参考资料来进行对这堂课的达标训练,为了更加检测出学生对这堂课的学*情况、获得的知识等方面有所帮助。

  五、结合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一堂课结束,每个学生尽量达到自己有所收获,有所了解。或者对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有所总结,使以后小组讨论方便有所进步。

  个人反思

  我认为这堂课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提高,能有意识的解决没个问题,小组合作也进行的'比较完善,而我自己在授课的同时,有些该讲的重要部分有些遗漏,我觉得这是我的错误,今后我要继续加倍的努力争取没有这样的错误,我觉得教好几何类的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在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的准备教具和有关方面的物品,这样才能使得他们更容易的接受一堂课程的知识点。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5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在听课时隋老师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隋老师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课堂教学来看,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性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性的教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中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事物组织教学,学生比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开展合作学*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隋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

  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高潮阶段,教学效果比较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听这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概念性的课有一定挑战性,教学中,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观念。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6

  上课前,观摩了名师的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引入,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这样的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状态。

  接着用两次倒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是确实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面积单位先分后数的比较方法,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8个学生左右,学*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五、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7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观念,教学时从比较线的长短,*面图形的大小,立体图象的大小引入,让学生在与“长度”,“面积”等概念的比较中认识“体积”便与帮助学生在概念系统中理解新概念。首先是通过观察实验,从实验情境中领悟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有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接着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实物的大小,体验到要确切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来计算,并将学生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专作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划,想象,比较,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通过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体积大小,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计量体积,这是看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最后,对全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整体认知。巩固练*对教科书练*的第一题稍作引申,放在最后,要求学生记录下摆出的几种不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它的体积,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下一课学*体积的计算做铺垫。通过以上的教学,效果比较细,学生做练*题正确率比较高。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8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之后进行教学的。

  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体积,也许有过体验,却难以有体积的意识。因此在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让学生摸课桌抽屉的活动。通过对比摸空抽屉和放了书包的抽屉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因学生们的书包大小不同,有的放进抽屉了,有的没放进去,由此让学生感知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据空间的现象,比较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后得出体积的概念,并让学生运用概念说一说什么是身边物体的体积。

  在学生初步理解体积的意义之后,我出示两个大小很接*的长方体,让学生明确为了应用的'方便,需要给物体的体积确定单位。从而引进常见的体积单位cm,dm,m。为了让学生能掌握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我设计了摸,说,找,估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掌握1cm,1dm,1m的大小。如在找体积大约是1cm的物体时,学生想到了自己一截手指头,一颗大牙……1m有多大学生是最不容易掌握的,因此我在教室里用几根米尺搭了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让学生蹲进去看可以蹲几个学生,并追问如果换成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或是换成六年级的学生又能蹲几个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突破这个难点。

  整堂课从教学的设计来看,过程严谨,逻辑性强,各环节过渡也比较自然,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对比处理得不够,这部分理解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时容易产生混淆。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回顾长度、面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两个单位的理解,通过对比学生也很容易想到如何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为今后学*体积的计算打基础。

  其次,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初步感知体积时有个学生已经说出空间一词就应立即板书,抓住这个词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描述什么是物体体积时,学生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举例引导学生描述;在寻找生活中物体体积接*1立方米的物体时,学生说到操行评分表的体积时,应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面和体的区别。最后出现教学时间不够时,教师应灵活处理练*题。

  第三是教师还应多学*教学语言的艺术,在评价学生、激励学生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9

  教后反思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对概念的理解已经掌握得比较扎实,学*的气氛也很活跃,大家都能发表意见。就连*时不怎么发言的黎明和金粤洋都积极举手而且回答得不错,看到这一点我很开心。另外老师的过度语和提问也比较恰当。但是认真反思这堂课也有许多需要反思可改进的地方。

  不足之处

  1、信息的采集。这是师傅在评课时的说法,我没有这么好的用词,于是当时我说是“应变处理能力”。在第一个练*,估算录音机的体积时,周纪宇填的是cm3,但有学生说是dm3。我问“同意谁的`想法”的时候,双方还几乎一半一半,这个时候我在想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幸好准备好的小正方体还有一些,于是我用20个摆一摆让他们来比较“是不是录音机的体积跟20个小正方体的体积相当呢?”问题很快解决了,自己也捏了一把汗。但是后来师傅的一个方法更让我茅塞顿开。上一题已经有一块橡皮的体积是8cm3,何不就利用这一题解决录音机问题?如果是20cm3,那3块橡皮叠一起就是24cm3,已经比20cm3大,想象一下录音机是不是还没有3块橡皮大呢?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又进一步得到了培养。从这一个问题看,自己的应变处理能力还要继续努力加强。

  2、学生的学*交流还不够。例如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的三个提问虽然引导了学生去往想要的方向回答,但是学生的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就相对来说被禁锢。

  3、师生角色的转变还需要注意。师傅说了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如何才能更好的往这个方向发展,老师要多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把自己当作学生,不断的设问,不断的让学生去想问题的解决办法。

  4、其他细节。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时候,可以先从手中的小立方体开始认识,再举例,而且多举生活当中的例子。例如体积是1cm3的物体,除了有书上的手指头,还有笔头,粉笔头,骰子等等。例外在“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教学中,可以先从简单到复杂的拼法去教学,例如先2块,再4块,8块,12块等。在课堂小结的分享阶段,可以分三个问题进行: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建议?你还有什么疑问?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体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作答)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2、“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

  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二、揭示体积

  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吗?

  手机 影碟机 电视

  学生回答后,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概念)

  三、列出体积单位。

  1、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体积相*的长方体。(单凭观察,难以比较)

  2、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后,学生很快就确切的说出:左边的长方体体积大于右边的长方体体积。(因为左边长方体有16 个小长方体,而右边的只有15 个)

  说明: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是用线段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那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用正方体来表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

  四、认识体积单位。

  1、“请你猜一猜1cm3、ldm3 、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讨论后让生看着实物共同小结:

  棱长是Icm 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手指尖);

  棱长是ldm 的正方体,体积是ldm3(粉笔盒);

  棱长是l m 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一台洗衣机)。

  2、“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 个1cm3 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4cm3 )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 个体积是1Cm3 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五、课题练*:(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借助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让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教学中,我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11

  上课前,老师已经示范了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状态。

  接着用两次倒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是确实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面积单位先分后数的比较方法,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课件可做得更直观些,易于学生观察。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10 个学生,学*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五、动手操作,注重比较。

  例如,区别1cm、1cm2、1cm3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的区别。

  六、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练*做一做第2 题,说一说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竟有个学生以为边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受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概念影响。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整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最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让学生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自主摆成不同的形状,想想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确实摆出了很多种形状,但在实物投影中展示得不够清楚,课前考虚不够周到。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猜一猜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有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考考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的理解。第二、我知道让学生完全猜出来是难度好大的,所以我也无设想学生能完全猜得准确,在学生猜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形成一种表象,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学生猜得不够准确,也让我意识到,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只强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没有让学生很好建立2个、3个或10个体积单位大小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猜不准,也是个重要因素。

  七、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8)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5份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经历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惯。

  3、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初步学会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

  4、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兴趣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以往教材相比,这部分知识在结构上与义务教材大体相同,但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应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2、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教科书的第82~83页例4及练*二十的相关*题。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应该说小学生从学*长度到学*面积,从学*长度单位的进率到学*面积单位的进率,是认识发展的一次突破。学好本课内容,不仅能巩固前几节课知识,还能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为以后学*立体图形打下基础。由于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受负迁移影响,学生计算面积进率时容易出错。例4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教材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1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方厘米。至于1*方米与1*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教学重点是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是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切实参与1*方分米=100*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三、教法、学法

  1、由于学生在以往生活、学*中较频繁接触周长等一些进率为10的单位,受相邻长度单位进率为10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相邻单位进率都是10的错误迁移。再加上三年级学生思维分配力较弱,有时在计算中会顾此失彼,出现错误。因此,要加强对比,寻找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相邻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它们的进率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

  由于学生还没学过用100乘、除,所以只要求学生口头推算。如要求8*方分米=( )*方厘米,可以这样想:因为1*方分米里面有100个*方厘米,8个*方分米就有8个100*方厘米,也就是800*方厘米。又如要求300*方厘米=( )*方分米,可以这样想:因为每100*方厘米是1*方分米,300里面有3个100,就是3*方分米。

  2、学法点拨

  (1)面积单位进率的推导与直观图象相结合。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如1*方分米的正方形图片中让学生用1*方厘米的小方块摆,或画、或算来得出1*方分米=1000*方厘米的结论。

  (3)要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面积单位换算时,老师要注重学生想的过程,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推导1*方米=100*方分米。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惯。

  3、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3、看来同学们猜测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推导1*方分米=100*方厘米

  1、生拿出红色的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2、指名回答: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方分米)。

  3、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方厘米呢?请开动脑筋,发挥小组合作力量,动手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5、师小结板书:1*方分米=100*方厘米。

  (二)知识迁移

  1、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提问两个问题:

  (1)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2)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

  3、汇报交流板书:1*方米=100*方分米。

  4、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方分米=100*方厘米;1*方米=100*方分米。

  (三)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2、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三、实践应用

  1、练*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厘米

  1*方米=()*方分米 1*方分米=()*方厘米

  2、完成83页“做一做”。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7*方分米=70*方厘米1800*方米=18*方分米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0—132页的例1—例3,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三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学具、教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准备边长1米、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

  1、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长度单位。

  2、让学生说出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师板书: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3、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教师:我们知道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推导1*方分米=100*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个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拿出1分米的正方形。

  师: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生1:我们用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1*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方厘米。

  生2:我们用直尺去量1*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方厘米)。

  生3: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方厘米)。

  师: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同学们真聪明。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方厘米做单位都是 ……

  生:100*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方分米作单位是1*方分米,用*方厘米作单位是100*方厘米,那么1*方分米等于多少*方厘米呢。

  生:1*方分米=100*方厘米。(板书)

  接着让学生左手拿着1*方分米的正方形,右手拿着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想一想1*方分米里含有多少个*方厘米。

  2、迁移类推,理解进率。

  师: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方分米=100*方厘米,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1*方米与1*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从上面的试验中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法,来加以说明)

  学生汇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这个1*方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10=100(*方分米)

  师: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方米=100*方分米。(板书)

  3、总结概括,掌握进率

  师: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在课题后板书100)

  三、应用拓展,巩固进率。

  师:我们了解了1*方米=100*方分米,1*方分米=100*方厘米,又知道了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下面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例3: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面的面积是25*方分米,合多少*方厘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个人的推想过程。(1*方分米是100*方厘米,25*方分米就是25个100*方厘米,所以25*方分米=2500*方厘米)

  2、做一做:(学生说出推想过程)

  3*方分米=( )*方厘米

  16*方米=( )*方分米

  3、小结:以上几道题都是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这样的题首先想到进率,(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有几个高级单位的数就有几个100.

  四:综合训练

  1、练*三十的第1题(提醒学生先看清楚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还是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然后再做)。

  2、练*三十的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三十的第4题。

  第一、二问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问要求学生说出思路,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

  五、课堂小结

  结合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小结。

  六、板书设计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00)

  1*方分米=100*方厘米 例3:(略)

  1*方米=100*方分米 25*方分米=2500*方厘米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题目,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70页例6。

  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方分米=100*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的经验,你能推出1*方米等于多少*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方米=100*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8*方米=()*方厘米。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方米=()*方分米。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00*方厘米=()*方分米。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一填、

  7*方米=()*方分米3*方分米=()*方厘米

  700*方分米()*方米10*方米=()*方分米

  4800*方厘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黑板的面积是3()

  3、一块长方形玻璃,它的长是40厘米,宽是2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合多少*方分米?

  四、思维训练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0厘米,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分米?

  2、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宽是6米。如果用每块面积是6*方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约多少块地砖?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理解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掌握了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第六课时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页例7、72页例8及第74页5—8题,75页9、10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6400*方厘米=64*方分米

  2、学*教材第72页例8。

  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

  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方米)

  18*方米=1800*方分米

  3×3=9(*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9×200=1800(*方分米),1800*方分米=18*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巩固练*

  1、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页的第5题,集体订正。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方米=60*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方分米。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8题。

  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然后独立完成。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最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第6题:18×12=216(*方分米)

  答:墙报的面积是216*方分米。

  (18+12)×2=60(分米)

  答:花边总长60分米。

  通过练*,明白需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求面积,二是求周长,所用公式不同,所用的单位也不同。

  第7题:6×3=18(*方米)18—3=15(*方米)

  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5*方米。

  解决此题时要让学生明白:用墙壁的面积减去黑板的面积,才是粉刷的面积。

  第8题:200×6=1200(米)1200×8=9600(*方米)

  答:能给9600*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让学生明白洒水车洒水的面积是长方形,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洒水的宽度是8米不变,洒水的长度是(200×6)米,长×宽就是洒水的面积。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第10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独立完成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楼房高15()数学书厚6()

  课桌面的面积33()课桌长8()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

  3、教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2分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在黑板四周贴一条彩带,彩带的总长是多少?

  3、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15分钟能压多大面积的路?

  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扇窗户,每扇窗户2*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五、思维训练

  1、判断。

  (1)用14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6厘米。

  (3)6公顷=600*方米

  (4)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5)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6)用4个1*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4*方米,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2、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两个同样的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类推的能力.

  3.培养探索、应用的意识.渗透变与不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研究1*方分米与1*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例1.出示自学提纲: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B.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C.1*方分米与100*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也可看作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分米=1(*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0(*方厘米)

  (3)1*方分米=100*方厘米(板书)

  2.推导1*方米与1*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1*方米与1*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划分成100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即100个面积为1*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1*方米=100*方分米(板书)

  (3)思考:1*方米等于多少*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三、巩固练*

  1.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方米=(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2.判断.

  (1)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2)4*方米=40*方分米 ( )

  (3)50*方米和50米一样大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课后作业

  1.3*方米=( )*方分米 5*方分米=( )*方厘米

  15*方米=( )*方分米 26*方分米=( )*方厘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方分米?用面积是25*方分米的水泥方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