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9加几教案1

  教学要求:通过练*使同学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同学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同学操作

  同学用自身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二、创设情境

  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

  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

  (同学列式计算,指名说说)

  教师板书:9+7=16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

  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

  同学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同学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

  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

  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

  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师:(边演示边问)假如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

  同学试做,然后集体订正。

  四、针对同学练*情况进行小结。

  五、课堂练*:练*十七第2、6、7题。

9加几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

  (出示小猴图)

  它给大家带来了 “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

  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先加起来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9+5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这样9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盒子外4个。)

  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板书:9 4)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列出算式9+4

  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在算式下注出思维线路图:??

  (4)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因为我们学过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

  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7)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不但爱学*,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怎样算?

  提问: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6块凑成10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路最简便。)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

  (3)引导小结。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9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找出规律。

  提问:比较第一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结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的“2”对第二种发现的学生加以肯定并表扬)

  提问:在第二组两题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三组呢?(请学生以在第一组中发现的规律说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发现)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

  4.悄悄算。(“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你们是怎样学会9加几方法的?

9加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

  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P99T1

  ⑴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只小绵羊?

  ②生数

  ⑵再出示右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

  ②生数

  ⑶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9+7

  2、揭题:9加几的练*课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1、生独立算9+7=?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9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100T6(补充 9+5)

  ①学生独立口算、连线。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9T3

  (1)出示第一幅图

  ① 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师:蚂蚁虽小,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

  ②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交流算法

  (2)出示第二幅图

  ①看图说图意

  ②生独立列式计算

  ③交流算法

  4、出示P100T4

  ①学生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②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知道什么?

  ③列式计算后校对

  5、出示P100T5

  ①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②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本课作业

  让家长出题,你来说,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

9加几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 9 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 )=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 9+1+5= 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 20 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①点数出结果。②接着数,数出结果。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 13 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纸箱内有 9 盒饮料,箱外有 4 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 9+4 计算。(板书:9+4)②演示 9+4 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 9+4 的得数呢?重述凑 10 的过程:放进箱里 1 盒是 10 盒,箱外面还有 3 盒,10 盒加上 3 盒一共是 13 盒。③说明 9+4 的口算方法。算 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 9+4 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 9+1 得 10,所以算 9+4,先把4 分成 1 和 3;9 加 1 得 10,再加 3 得 13。然后,在 9+4 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男生有 9 人,女生有 6人(3)教师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 9人与女生 6 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得数是几?(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 20 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 9+4、9+6 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 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 9 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 加几)我们已经知道 9+4=13、9+6=15,那么 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摆一摆,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十七第 2 题。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二十第 1 题。(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做练*二十第 4题。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9加几教案2

  教学要求:通过练*使同学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同学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题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同学操作

  同学用自身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二、创设情境

  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

  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

  (同学列式计算,指名说说)

  教师板书:9+7=16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

  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

  同学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同学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

  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

  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

  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师:(边演示边问)假如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

  同学试做,然后集体订正。

  四、针对同学练*情况进行小结。

  五、课堂练*:练*十七第2、6、7题。

9加几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活动,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凑十法”,一年级上学期“9加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口算9加几,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棒2捆(10根一捆)、做题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练*

  1、口答.

  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几和几,5可以分成几和几.

  2、 口算

  9+1=() 9+1+2=( ) 9+1+5=( ) 9+1+3=( )

  二、出示目标。

  三、探究新知。

  小红去超市买东西,买生活用品花了9元钱,买其他的物品花了3元钱,一共花了几元钱?

  9+3=( )

  用摆小棍的方法计算得数。

  因为9+1=10,所以算9+3可以先把3分成1和2,9+1=10再加2得12。利用凑十法。

  归纳“9加几”的凑十法方法:

  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四、巩固练*。

  课本上第98页做一做第一题,先说做法,再动手圈圈,计算出来。练*十七的第1题、第3题、6题(找朋友)

  五、口算。

  观察: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1、 第一个加数都是9

  计算,引出课题“9加几”

  2、得数个位上的数字比第二个加数少1,教学反思《一年级上学期“9加几”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想到1+9凑成10)

  六、练*。

  出示卡片 9+()=16 9+( )=12 9+()=14 9+8=( )

  综合能力:姐姐过生日时,一口气吹灭了9根蜡烛,还有4根没熄,你知道姐姐是几岁的生日吗? 9+4=13

  七、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动手、动脑、动口研究了“9加几”,学会了“凑十法”,找到了其中的规律。现在都能很快进行口算了。瞧,我们学*的“凑十法”多有用啊!聪明的孩子,你能不能试着用“凑十法”解决“8加几、7加几”呢?请小朋友们课后一起研究一下吧!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9 + 3 = 12

  提示:用凑十法计算简便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去超市买东西,提出要花的钱数,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调整了教材的呈现顺序,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师出示小黑板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得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同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教师通过9+3重点说明“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凑十”的思维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二、口算,引出课题《9加几》

  本节课我们将例1、例2融为一体,从儿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数字表示的算式,并引导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使知识的过程呈现得很自然。这样处理,完成了教学的必要环节,但又不拘于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总之,在整堂课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不断的改造自己。我会继续努力、进步!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9加几》教学设计 (菁华9篇)

《9加几》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中互相带动学*心理水*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⒊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运动会场景图、师生共同准备18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性练*

  ⒈出示卡片“9+()=10”,指名回答。

  ⒉口答

  2 4 6 3 5

  / / / / /

  1 () 1 () 1 () 1 () 1 ()

  ⒊口算:

  9+1+2 9+1+5 9+1+3

  二、新课

  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20以内的加法。

  ⒈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同学们,十一月份也就是十四周我们学校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比赛开始了,运动场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子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俊问:“还有多少盒?”

  ⒉教学例1

  ⑴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学生出现四种算法:

  a.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盒。

  b.从9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c. 从4接着数:箱子外面4盒,然后接着5,6,7,……12,13,一共有13盒。

  d.用“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在加上剩下的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四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

  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 9+4)

  理解“凑十法”

  教师: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9+4=13

  问: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④ 利用教材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问:踢毽子和跳远的一共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 9+6)

  问: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练*

  ⒈练*十七第1题

  ① 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 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⒉练*十七第3题

  ①“糖块图”

  ②“蚂蚁抬大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③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题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的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五、课堂练*

  练*十七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借助学具学*。

  教学反思:

  9加几是在学生学*了11~20各数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为进一步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⒈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的浓厚兴趣为目的。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好动、坐不住的特点,创设情境,以我们学校刚开过运动会为切入点,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关。

  2、 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对原来的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反击。尊重学生的想 法,鼓励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坏,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⒊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的教为明天的不教,是教他们的学*方法,而不是死搬硬套做几套题。本节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另外,这节课如要用做活动课件来说明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兴趣会更厚,记忆会更深,效果会更好。

《9加几》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师一捆带5根磁性小棒,学生各20根)、小黑板卡片(填空题)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知道9加几都有哪些算法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11-20以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将对今后的计算产生直接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学生既能联系巩固旧知识,又能更好地为学*“8加几”、“7加几”等打下基础。

  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通过圈一圈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评价:

  1、针对目标一,主要采取观察、比较、交流计算9加几,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2、针对目标二,注意采用交流性评价和样题评价。通过观察、比较、练*等方法,能准确计算9加几的结果。

  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求:

  环节一,回忆旧知,情景引入、复*旧知:

  1、对口令。

  复*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10+8

  3、闯关成功的我们可以去运动会场了。能快速说出2-9的分成和组成,能正确计算10加几的得数。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1、图片上有什么数字信息?

  2、箱子里有几盒牛奶?箱子外面有几盒牛奶?

  3、提出数学问题。

  4、列算式。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①带着问题,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②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给适当地指导。能找出图片上的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会列算式。

  环节三,汇报交流,梳理方法课本练*第89页例题。

  1、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画一画,圈一圈,掌握算法;

  3、说说圈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法;

  4、做一做1题。

  ①指导学生说算法;

  ②指导学生圈一圈;为什么要这样圈?

  ③指导学生说算法。

  学生会画,会圈,会算。

  环节四,对比分析,感悟优法课本第89页做一做第2,3题。

  说说你的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做练*,总结发现:结果都是十几;得数十几中的几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掌握此规律会计算得又快又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

  总结算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环节五,体会应用课本练*二十第2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规律。

  会用凑十法较准确计算。

  环节六,全课小结,拓展方法学生尝试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凑十法的方法是什么?能说出凑十法即可。

《9加几》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简单的9加几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问题情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算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与他人交流算法。

  教具学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导入:同学们,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邀请同学们去参加,大家想不想去?(出示公园图片)别急!公园管理员刚才告诉老师,只有完成智慧屋里的题才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出示智慧屋图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了智慧屋里的题,大家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啦,高兴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书中情景图)仔细观察,你发信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交流提问,针对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师:“一共有几只鹅?”怎样用算是表示呢?

  (生可能说:9+3=并追问9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师:9+3到底得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卡片摆一摆、数一数或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生自主探究9+3的计算方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能说:

  生: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我是把9记在心里再接着数3个就是12个。

  生:我是从3只里拿出1只和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2只就是12只。

  (教师适时鼓励表扬)

  师:大家开动脑筋用数数、接着数、凑十的方法,计算出了9+3=12,真了不起。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下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学生同桌活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算出草地上共有多少只鹅。快那边的葵花姐姐和叶子妹妹请你们帮忙两道题,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啦!(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好朋友帮忙,算完后把你的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自主探究)

  师:你是怎样算的?这道题中9表示什么,2呢?还可以用那个算是表示?

  (生说算法师板书算式)

  三、课间活动

  师:同学们都是助人为了的好孩子 ,葵花姐姐和叶子妹妹一定会对你们的帮助表示感谢。你们高兴吗?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一七说歌《数字谣》吧!

  (师生一起说《数字谣》)

  我们要向童谣里说得那样去做,一定会成为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

  四、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同学这么聪明,不远处的花丛中小蝴蝶已排好队要靠靠大家呢,你们看!(出示小蝴蝶图)你们能接受挑战吗?(能!)谁先来?

  师:为什么要3+9,9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还可以用那个算是表示?(生说算法师板书算式)

  师:小蜜蜂也不服气了,看它们也排着队伍赶来了,谁来接受挑战?

  (方法同蝴蝶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狭小蝴蝶和小蜜蜂不敢不服起了!你们看它们还表扬大家呢!

  师: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探究到这么多算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算式的相同点,引出课题,教师并板书)

  对!今天通过数学游艺活动学*了9加几的算式,下面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到了,谁来当小考官,也出几道9加几的算式。

  (学生出算式并自己解决)

  师: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多多,瞧,小河边上多热闹呀,告诉大家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发言)

  师:接下来,我们在小河边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找朋友,学生出示相应数字卡片)

  五、 畅谈收获:

  数学游艺活动到这里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都开动了脑筋,并获得了许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谁愿意把你这捷克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发言)课下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好朋友听,说给你的同桌听、说给爸爸妈妈听。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乘智慧之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9加几》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11-20以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将对今后的计算产生直接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学生既能联系巩固旧知识,又能更好地为学*“8加几”、“7加几”等打下基础。

  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通过圈一圈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评价:

  1、针对目标一,主要采取观察、比较、交流计算9加几,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2、针对目标二,注意采用交流性评价和样题评价。通过观察、比较、练*等方法,能准确计算9加几的结果。

  学*过程:

  环节一,回忆旧知,情景引入

  1、复*旧知:

  (1)对口令。

  复*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

  1、对口令。

  复*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3、闯关成功的我们可以去运动会场了。能快速说出2-9的分成和组成,能正确计算10加几的得数。

  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

  1、图片上有什么数字信息?

  2、箱子里有几盒牛奶?箱子外面有几盒牛奶?

  3、提出数学问题。

  4、列算式。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 带着问题,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 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给适当地指导。能找出图片上的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会列算式。

  环节三,汇报交流,梳理方法课本练*第89页例题。

  1、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画一画,圈一圈,掌握算法;

  3、说说圈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法;

  4、做一做1题。

  1 指导学生说算法;

  2 指导学生圈一圈;为什么要这样圈?

  3 指导学生说算法。学生会画,会圈,会算。

  环节四,对比分析,感悟优法课本第89页做一做第2,3题。说说你的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做练*,总结发现:结果都是十几;得数十几中的几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掌握此规律会计算得又快又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总结算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环节五,体会应用课本练*二十第2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规律。会用凑十法较准确计算。

  环节六,全课小结,拓展方法学生尝试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凑十法的方法是什么?能说出凑十法即可。

《9加几》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

  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

  (练*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老师祝贺你们研究成功,这节课满意吗?不过有一点点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有办法?

  9+9=18 9+4=13 9+5=14 9+7=16

  9+8=17 9+3=12 9+2=11 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是本着以下几个理念进行地: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而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9加几》教学设计8

  活动片段展示:

  我首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

  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再用小棒来代替饮料来数一数。

  生1:我是1盒1盒地数……一共13盒。

  生2:我是2瓶2瓶数,再加1盒……一共13盒。

  生3: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4:我是先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老师有意识地抽出各种数法的代表来比赛看谁数得快)

  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同时数一数老师这里一共有几朵花。(出示红花9朵,黄花8朵,分三组来数)

  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

  ……

  反思:

  上面的教学片段,我从情境入手,从学生学*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能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把凑十法强加给学生,因为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动脑思考获得的。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成功的快乐。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数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有些学生认知水*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9加几》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中互相带动学*心理水*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有一场生动有趣的运动会正在进行,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开始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1和几组成几与10和几组成十几的*题)

  1、口答

  3 4 6 5

  / / / /

  1 ( ) 1 ( ) 1 ( ) 1 ( )

  2、口算:

  9+( )=10 9+1+2=( )

  9+1+3=( ) 9+1+6=( )

  10+5 10+8 10+6 10+2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大家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踢毽子9人,跑步6人,跳远7人。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没有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菁华3篇)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同学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教学重、难点: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同学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俺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俺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协助俺,和俺一起去吗?同学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题。

  复*: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复*2):汤姆讲述:俺带来了一束鲜花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同学分类) 8+1 10+1 2+6 4+10 7-3 8+10

  师::今天这节课,俺们就来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观察例图: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电脑演示),仔细看一看,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两局部?(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同学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同学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

  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

  同学自身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3、瞧:晚会上还准备了水果,咦,香蕉上怎么有算式,你会算吗?完成做一做2。做完问同学你有什么发现?

  4、俺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 你会算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能熟练地珠心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认识钟面,能说出整点时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玩,你们喜欢吗?老师知道啊,动物园也有作息时间的,你们看,这是动物园开门的时间,这是动物们吃饭的时间,这是动物园关门的时间(课件出示三个钟面)。那么动物园是什么时候开门的?动物们是什么时候吃饭的?动物园又是什么时候关门的?生回答。

  二、基本练*。

  今天我们是去动物园玩,那么进入动物园前我们先来个热身赛。

  1、全盘拨入5(2、8),拨去。

  2、全盘拨入4,加3,拨去。

  全盘拨入5(4),加5(6),拨去。

  3、心算,师出示卡片,学生心算,珠象图校对。

  3+4 8-4 5+5 10-1

  17-10 13-3 10+4 9+10

  三、新授性练*。

  1、看图说三句话,列式计算。

  下面我们去动物园了,你们看,这里有一群多么可爱的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泳(10只),还有的在草地上玩耍(7只)。

  (1)你能看着这幅图说三句话再列式计算吗?请几位学生反复说,根据所说的列两道加法算式。

  10+7=17 7+10=17

  怎么会算得那么快呢?(a.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b.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心算,边拨边说,突出个位档和十位档。

  (2)谁会用三句话说减法题目呢?先悄悄说给同桌听,全班交流。

  根据所说的三句话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再心算,边拨边说。

  2、写算式比赛。

  刚才我们根据图写了四道算式,这几道算式中都有10、7、17这几个数,它们有一定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学过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这样的算式你会写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在开运动会,我们小朋友也来个比赛,请你也写一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请两位学生说,同桌互说。

  说出所有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算式,你会算吗?

  3、三数连加游戏。

  出示1——9的数字卡片,老师从黑板上拿下一张8,请一位学生帮忙找8的大朋友

  (2),再请一位学生任意拿一张,三数连加心算。

  请两组每组三位学生来做这个游戏,想想你怎么会算那么快?

  4、数字接龙。

  小朋友们你们看,那里有一群小动物们排好队要准备接力跑了(课件出示),每个动物身上都有一个数,等一个个小动物出来时你们心算一下等于几,最后到终点我们看看是否赛过了小动物们。

  5、给动物找家。

  小朋友,玩了一天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家了呀?可是你们看,有一群小动物和 一起玩得找不到家了,我们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后再回家好吗?

  四、比一比。

  练*,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一星题、二星题、三星题,能心算的心算,有困难的可以请算盘帮忙,做完后用实拨检查。

  五、思考题。

  动物园的小动物们看我们小朋友那么聪明,托老师带来了一道思考题,要和我们比一比,我们来做做这道思考题。(和练*同步出示,快的可看思考题)。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掌握口算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初步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及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2、 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利用加法计算减法打下基础。

  3、 在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十加几及相应减法。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复*20以内数的组成。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2个十是( )。

  2、 易老师带来了一些花,奖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学生分类)8+1 10+1 2+6 7-3 8+10 11-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知教学

  1、 实物出示实物出示一捆小棒和三根小棒。

  看到这幅图你能列出四个算式吗?动笔写一写。

  汇报:10+3=13 3+10=13

  13-10=3 13-3=10

  观察思考:这些算式的计算有什么特点?

  小结: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10得几,十几减几得10.

  2、 拨数。

  学生齐声介绍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拨几颗珠子就是表示几个一,十位拨几课珠子就表示几个十。

  10+5= 18-10= 6+10= 17-7= 11+3= 14-2=

  3、 介绍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3 + 10 = 13 13 - 3 = 10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三、巩固练*。

  1、 听写算式。

  被减数是16,减数是10,差是几?

  一个加数是12,另一个加数是4,和是几?

  一个加数是10,和是18,另一个加数是几?

  差是3,被减数和减数可能是几?

  一个加数是 ,另一个加数是 ,和是 。

  2、 在○里填>、<或=。

  10+3○12 13-10○3

  5+10○18 11+2○14

  四、 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会了什么?

  五、1、师生对口令。

  2、数学游戏P90.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数学《9加几》教案 (菁华5篇)

数学《9加几》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

  1.练*十九第1题(图片:练*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

  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使学生学会学*,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9加几》教案2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第69~71页的单元主题图,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和练*十三第1,2题。

  教学提示: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教学目标:

  1. 在生活情境中理解“9加几”的口算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感受口算9加几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多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重点:

  会口算9加几。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20根,(或小圆片20个)。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或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谈话法、主题图导入、复*回忆导入法等。

  谈话法:同学们,今天起我们来学*第5单元的知识,有信心学好吗?

  主题图导入法: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同学们,这是一节体育课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请大家观察,图中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会说有踢足球的,有做游戏的,还有跳绳的。教师进一步问:大家能不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指名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分别给予肯定,然后点题。同学们所提的这些问题中多数都要用到我们第五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由主题图的情境引入,既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复*巩固导入法

  师:学新内容之前,我出几道题目考考你们,看谁完成得又准又快。

  1、复*10加几。(课件出示复*题)

  10+1= 10+4= 10+2=

  10+5= 10+9= 8+10=

  9+10=

  指名回答,回答正确后教师点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给予鼓励指导。

  2、复*数的组成:分一分。

  指名学困生回答。

  师问:9加几等于10?板书:9+( =10

  启发谈话:我们把9+1等于10换一种说法,可以说成是9和1凑成10.这节课我们要用9和1凑成10的方法,也就是“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题。(板书课题:9+几)

  【设计意图】复*巩固导入法适合班级情况不太好的情况或者计算练*不够的班级。有教师提出“在课前复*阶段可以先行练*让学生圈出10朵红花等活动”,目的是渗透“凑十法”。我以为不是很妥。仔细分析本课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主题图中明显突出了“算法多样化”这一思想,这很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所以在下面新课教学中,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想一想9加4等于几,其目的也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出现“从1数起”、“接着9数”、“凑十”等多种方法,如果课前过于强调“圈十”,学生有了这一强烈刺激,恐怕在探究9加4等?的环节中很难出现多种方法了,这与新课程及教材意图不符。当然,当学生在探究中得出“凑十”方法后,教师确实应该强调“圈十”这一过程,并指导学生动手圈一圈,让学生有个明确的表象。

  二、动手操作 探求新知

  以下教学接着上面的主题图导入法来开展教学

  1.教学例题1.

  教师:大家所提的数学问题中有2个涉及“9加几”,我们就先解决饮料瓶数问题(课件呈现主题图中饮料图)盒子内有9瓶饮料,盒子外有3瓶饮料,如何求饮料的总瓶数?请同学们想想怎么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9+3

  教师:谁来说说结果是多少?(继续板书:9+3=1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9加3等于12的?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饮料瓶,摆一摆,看看你能用哪些方法计算9加3。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或者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一位同学说一说你的算法?

  (1)把9看作10,10+3=12,3—1=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红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2):接着往后数3个,10,11,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蓝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3)9和1组成10,把3分成1和2,先用9加1得10,再用10加2得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小男孩的方法。

  教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

  学生:我这样算……

  教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很多方法,都很好,翻到教科书第70页,看看你的'方法和书上哪个小朋友算的一样?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例1,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师小结算法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算法算起来又快又准?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说一说。(师注意组织课堂中的小组讨论,避免一个孩子说其余的都在玩的情况出现)

  谁到展示台上演示这种算法?

  指名演示,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时评议。

  师:我们可以把这种算法写出来,大家注意看。(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写出算法,这个观点我不同意,费时费力难度不是一点的大)

  师:先把3分成1和2,再把9和1凑成10,最后10+2得12.师边写边示范。

  师:这个方法就是叫做“凑十法”。你们学会了这种方法吗?下面再来试着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吧。

  课中活动

  唱歌:青蛙跳水歌。

  1只青蛙跳下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跳下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跳下水,6只眼睛12条腿。

  4只青蛙跳下水,8只眼睛16条腿。

  【设计意图】消除课中的疲惫现象,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利于学*后面内容。

  2.教学例2

  教师:解决了饮料瓶数问题,我们又来看小朋友的游戏图(出示主题图中小朋友游戏部分),谁来说说图的意思?

  指名回答:有9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5个,一共有多少个?

  教师:求一共多少个,怎样列算式?谁会列?(板书:9+5=)

  教师: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9+5。

  学生自行计算。

  教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我这样算……新 课 标 第 一 网

  预设

  方法一:接着数,即从9往下数5个

  方法二:把9凑成10(看大数,分小数)

  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把5分成1和4,先算9+1=10,在算10+4=14

  方法三:把5凑成10(看小数,分大数)

  因为5和5凑成10,所以把9分成5和4,先算5+5=10,在算10+4=14

  方法四:把9看成10,10+5=15,多加了1,所以要从15里把多的1减去,即15-1=14

  教师:大家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看来学得不错。用凑十法计算的同学请举手。看,这么多同学喜欢凑十法,说明这种方法确实很好,大家要多多使用这种方法,而且凑十法,也有两种凑法,被同学们都发现了,你们真聪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叙述自己的算法,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计算后摆一摆并写出得数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有多种摆法,如摆成两行,下面一行7个,上面一行6个,然后采用跳数的方法,2,4,6,8,10,12,用加上多出的1个,共13个。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多种摆法,根据摆的方法所对应计算思路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计算9加几时,辅以摆一摆的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9加几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法”的理解。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让同桌的两位学生对着9加几的算式,按照图中提供的方式,进行计算,强化算理。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集体订正时还应引导发现规律:横着看,第一排都是连加,都有9+1,第二排,都是一步计算;竖着看,结果都相同。都是9+几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过程、同学的学*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注意到本节课的学*过程、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数学《9加几》教案3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第69~71页的单元主题图,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和练*十三第1,2题。

  教学提示: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理解“9加几”的口算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感受口算9加几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多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重点:

  会口算9加几。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20根,(或小圆片20个)。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或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谈话法、主题图导入、复*回忆导入法等。

  谈话法:同学们,今天起我们来学*第5单元的知识,有信心学好吗?

  主题图导入法: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同学们,这是一节体育课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请大家观察,图中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会说有踢足球的,有做游戏的,还有跳绳的。教师进一步问:大家能不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指名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分别给予肯定,然后点题。同学们所提的这些问题中多数都要用到我们第五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由主题图的情境引入,既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复*巩固导入法

  师:学新内容之前,我出几道题目考考你们,看谁完成得又准又快。

  1、复*10加几。(课件出示复*题)

  10+1=10+4=10+2=

  10+5=10+9=8+10=

  9+10=

  指名回答,回答正确后教师点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给予鼓励指导。

  2、复*数的组成:分一分。

  指名学困生回答。

  师问:9加几等于10?板书:9+1=10

  启发谈话:我们把9+1等于10换一种说法,可以说成是9和1凑成10.这节课我们要用9和1凑成10的方法,也就是“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题。(板书课题:9+几)

  【设计意图】复*巩固导入法适合班级情况不太好的情况或者计算练*不够的班级。有教师提出“在课前复*阶段可以先行练*让学生圈出10朵红花等活动”,目的是渗透“凑十法”。我以为不是很妥。仔细分析本课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主题图中明显突出了“算法多样化”这一思想,这很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所以在下面新课教学中,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想一想9加4等于几,其目的也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出现“从1数起”、“接着9数”、“凑十”等多种方法,如果课前过于强调“圈十”,学生有了这一强烈刺激,恐怕在探究9加4等?的环节中很难出现多种方法了,这与新课程及教材意图不符。当然,当学生在探究中得出“凑十”方法后,教师确实应该强调“圈十”这一过程,并指导学生动手圈一圈,让学生有个明确的表象。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以下教学接着上面的主题图导入法来开展教学

  1.教学例题1.

  教师:大家所提的数学问题中有2个涉及“9加几”,我们就先解决饮料瓶数问题(课件呈现主题图中饮料图)盒子内有9瓶饮料,盒子外有3瓶饮料,如何求饮料的总瓶数?请同学们想想怎么列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9+3

  教师:谁来说说结果是多少?(继续板书:9+3=1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9加3等于12的?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饮料瓶,摆一摆,看看你能用哪些方法计算9加3。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或者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一位同学说一说你的算法?

  (1)把9看作10,10+3=12,3—1=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红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2):接着往后数3个,10,11,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蓝衣服小女孩的方法。

  (3)9和1组成10,把3分成1和2,先用9加1得10,再用10加2得12。多媒体课件显示教科书上小男孩的方法。

  教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

  学生:我这样算……

  教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很多方法,都很好,翻到教科书第70页,看看你的方法和书上哪个小朋友算的一样?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例1,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师小结算法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算法算起来又快又准?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说一说。(师注意组织课堂中的小组讨论,避免一个孩子说其余的都在玩的情况出现)

  谁到展示台上演示这种算法?

  指名演示,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时评议。

  师:我们可以把这种算法写出来,大家注意看。(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写出算法,这个观点我不同意,费时费力难度不是一点的大)

  师:先把3分成1和2,再把9和1凑成10,最后10+2得12.师边写边示范。

  师:这个方法就是叫做“凑十法”。你们学会了这种方法吗?下面再来试着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吧。

  课中活动

  唱歌:青蛙跳水歌。

  1只青蛙跳下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跳下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跳下水,6只眼睛12条腿。

  4只青蛙跳下水,8只眼睛16条腿。

  【设计意图】消除课中的疲惫现象,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利于学*后面内容。

  2.教学例2

  教师:解决了饮料瓶数问题,我们又来看小朋友的游戏图(出示主题图中小朋友游戏部分),谁来说说图的意思?

  指名回答:有9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5个,一共有多少个?

  教师:求一共多少个,怎样列算式?谁会列?(板书:9+5=)

  教师: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9+5。

  学生自行计算。

  教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我这样算……

  预设

  方法一:接着数,即从9往下数5个

  方法二:把9凑成10(看大数,分小数)

  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把5分成1和4,先算9+1=10,在算10+4=14

  方法三:把5凑成10(看小数,分大数)

  因为5和5凑成10,所以把9分成5和4,先算5+5=10,在算10+4=14

  方法四:把9看成10,10+5=15,多加了1,所以要从15里把多的1减去,即15-1=14

  教师:大家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看来学得不错。用凑十法计算的同学请举手。看,这么多同学喜欢凑十法,说明这种方法确实很好,大家要多多使用这种方法,而且凑十法,也有两种凑法,被同学们都发现了,你们真聪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叙述自己的算法,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计算后摆一摆并写出得数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有多种摆法,如摆成两行,下面一行7个,上面一行6个,然后采用跳数的方法,2,4,6,8,10,12,用加上多出的1个,共13个。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多种摆法,根据摆的方法所对应计算思路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计算9加几时,辅以摆一摆的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9加几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法”的理解。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让同桌的两位学生对着9加几的算式,按照图中提供的方式,进行计算,强化算理。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集体订正时还应引导发现规律:横着看,第一排都是连加,都有9+1,第二排,都是一步计算;竖着看,结果都相同。都是9+几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过程、同学的学*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注意到本节课的学*过程、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数学《9加几》教案4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和动机。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亲历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惯。

  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9+4=13b9+4=13

  1336

  1010

  c9+4=10+4-1=13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做一做第二题)

  师: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结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9+2=9+9=9+4=

  9+8=9+6=9+7=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

  ①都是9加几。

  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③得数都是十几。

  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本及书中练*的部分内容。

数学《9加几》教案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

  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

  1、看画面说图意。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小兔白白送来9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

  (1)逐个数数。如从9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2)半按群数数。如从9开始数,接着10、12、14跳到数数。

  (3)用凑十法计算。这部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较好,数感比较强。

  (4)圈十按群计数:

  ①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②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活动三:故事延伸,方法迁移

  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羊嘟嘟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长颈鹿哥哥还想请你们帮帮忙,算一算:9+3=、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地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活动四:实践运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的问题没有难倒我们。小鸟姐姐又送来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2、小猫钓鱼。

  师:猫妈妈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这一次小猫钓鱼可认真了。猫妈妈钓的鱼放在大鱼缸里,小猫钓的鱼放在小鱼缸里。小猫心里可高兴了,它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说大鱼缸里有几条鱼,小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说法:

  ①猫妈妈和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②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

  ③小猫比猫妈妈少钓了几条鱼?

  ④小猫再钓几条鱼就和猫妈妈同样多?

  活动五:游戏活动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考虑到有些班级学生比较多,集体做这个游戏的效果也许不太理想,也可以把这个游戏改变成其他方式。

  参考游戏:“比比谁算的多”(小组活动)

  先在小纸片上分别写1、2、3、4、5、6、7、8、9、10这十个数。然后折起来,用抓阄的方式,抓到几就把它与9相加,4人小组在一分钟里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多。

  课后反思

  1、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地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差异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9加几教学反思 (菁华5篇)

9加几教学反思1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调整了教材的呈现顺序,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 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师出示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组内同学听。学校运动会这一情境非常贴*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景图意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提出问题“还有多少盒饮料,你能算出来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学生可能会想出三种以上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同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教师通过9+4重点说明“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凑十”的思维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 选择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进行解答。本节课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提出问题,抽象出加法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用加法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 动手操作,体会“凑十法”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先借助例1,在学*9+4时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学*9+6时再让学生自己摆一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本节课我们将例1、例2融为一体,从儿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数字和符号表示的算式,并引导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使知识的过程呈现得很自然。这样处理,完成了教学的必要环节,但又不拘于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北窘诳谓萄У氖9加几的计算方法,应使学生明确“凑十法”是计算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比较简便,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2薄按帐法”的思维过程不要求学生必须死记,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就可以了。因此,本课时教学时不必总结计算规律。

  3北窘诳问9加几的第一节课,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口算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口算得又对又快。

9加几教学反思2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课伊始,我从学生熟悉运动员进行曲导入主题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开运动会的主题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4等于多少?让学生上黑板来摆一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根一根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这节课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让学生说的环节过少,没有做一定量的练*题。

9加几教学反思3

  《9加几》是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一、复*旧知,做好铺垫

  在本节课的最开始,我从两部分给学生进行了复*:①2-9的分与合,②连加运算,如9+1+2=12,9+1+7=17,9+1+3=13,明确计算的顺序,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知道“十”是一个计数单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储,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复*之后,出示例一图,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明确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列出算式9+4。接着分组讨论9+4的算法。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比较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算法,整理出凑十法的思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练*时注重层次性,由直观到抽象,学生思维的高度不断提升,在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奥妙,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背景,增强学生学*的兴趣。

  纵观整节课,一开始学生对凑十法的思路掌握的还不是很好,在交流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说凑十法的过程,在反复的练*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凑十法,并学会用凑十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另外在凑十法的讲解上还可以更细致,可以尝试通过多问,直到把学生都问会。比如,在讲解9+4的算法时,可以问:①4为何要分成1和3,因为9比10少1。1和9凑成10②最后为何变成了10+3?因为4去掉1变成3,10+3=13。

  在练*的处理上也可以根据练*的层次性,重新安排做题的顺序。想想做做第1题,形象的展示了凑十的过程,可以把这题提上来,放在例题之后,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第5题,独立完成计算后,让学生找规律,弄清楚少的1去哪了。

9加几教学反思4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0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上完课后,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兴趣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课伊始,我从学生熟悉运动会导入主题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开运动会的主题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4等于多少?让学生上黑板来摆一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根一根数的方法,知道 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3、不足之处:

  让学生说的环节过少,没有做一定量的练*题。但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指导老师和其他同事的帮助下,我一定会尽快的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9加几教学反思5

  《9加几》是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了11~20个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有一部分的学生已经学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但是不是很熟练,而且在方法上各有不同:有些学生使用从一个加数开始往上数的方法;有些用物品摆出来数一数的方法,极少有学生或没有学生会使用凑十法来计算。因而学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等有关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学*整个20以内的进位加法至关重要。学生掌握好了本节的知识,可为进一步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把本节课重点放在理解“凑十法”的思想过程上,“凑十法”不仅是20以内加法的核心方法,也是将来学*加减法简便运算的重要方法(凑整)的基础。上完课后,我对本课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首先利用课件显示10加几的复*题。为新的学*作了铺垫,并由复*题总结出10 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了10就可以使运算又快又准的进行。接着让学生认真的观察主题图,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算法探讨,对不同的算法加以肯定,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使学生在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初步认识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上课开始时,我出示了饮料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式,学生很快列出了“9+4=13”,接着,我让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如下: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2:我是接着9的后面数10、11、12、13。

  对学生的不同算法我给予了表扬和肯定,学生的潜力不可估量。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开运动会的主题图,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节课在学生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我首先出示凑十法凑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对凑十法的理解。在学生理解了凑十法的意义之后,我设计了各种有趣、有效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接着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凑十法的过程的同时也加深体会了凑十法的意义。

  在这一次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巩固凑十法的时候出现的形式单一,都是将一个图片移动,凑成十个,其实可以换些比较多样的形式,像是将9个和1个圈起来也表示凑十的过程,就因为在这个点上设计的不够,在后面学生完成做一做练*第一大题的时候,班上有一半的学生不能准确的圈出十个图片来。再来一个明显的失误就是由于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在课堂中出现了操作不同步的现象。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8加几》教案合集10篇

  《8加几》教案 1

  教学目标:

  1.会用迁移的学*方法,主动探索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2.会用多种方法来口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优化大数加小数的口算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初步具有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思路: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复*铺垫

  新的一年快到了,老师想带大家去儿童乐园,想去吗?这里有几张入场券,成功闯过下面三关的.小朋友就能拿到免费的入场券。

  (1)第一关(拆一拆)

  10(8,)10(7,)10(6,)

  (2)第二关(算一算)

  9+4=9+5=9+8=

  9+6=2+9=9+3=

  说一说9+4的计算过程。

  (3)第三关(说一说)

  8+2+4=147+3+2=126+4+7=17

  二、情境引入,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恭喜大家!这么多人都拿到了儿童乐园的入场券,没拿到的,也别泄气,后面还有机会。你们知道儿童乐园都有什么好玩的吗?

  碰碰车8元激流勇进7元水上滚球5元

  旋转木马6元观览车4元过山车9元

  请在上述项目中选择不同的两项,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1)要求玩碰碰车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怎样列式?(8+5)

  (2)8+5=□你是怎么算的?(有困难的小朋友可借助小棒)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情预设:

  ①从8开始,接着数9、10、11、12、13;

  ②从1开始数,1、2、3、4、5……、13;

  ③用小棒从左边拿出2根放在右边凑成10,10与3合起来是13;

  ④用小棒从右边拿出5根与左边凑成10,10与3合起来是13.

  (4)摆一摆

  请用小棒操作的同学到台前摆给大家看一看。

  追问:为什么要从左边拿2根放在右边?为什么要从右边拿5根放在左边。

  (5)体验算法:出示儿童乐园的游戏项目:

  碰碰车8元激游勇进7元水上滚球5元

  旋转木马6元观览车4元过山车9元

  请选择不同的两项,在自己的练*本上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说一说你是按什么方法算的。

  学情预设:

  ①玩碰碰车和激游涌进一共多少元?8+7=□

  ②玩碰碰车和旋转木马一共多少元?8+6=□

  ③玩碰碰车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8+5=□

  ④玩碰碰车和观览车一共多少元?8+4=□

  ⑤玩激游涌进和观览车一共多少元?7+4=□

  ⑥玩激游涌进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7+5=□

  ⑦玩激游涌进和旋转木马一共多少元?7+6=□

  ⑧玩旋转木马和水上滚球一共多少元?6+5=□……

  (6)优化算法

  ①7+6=□,请你想一想,怎样算比较快?

  为什么把6拆成3和3.

  ②回顾比较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以用凑十法。

  不同点:9加几是把9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

  8加几是把8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

  7加几是把7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3和几;

  6加几是把6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4和几;

  ③优化算法:

  在做8、7、6加几时,可用“拆小数、凑大数”或“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大家认为哪一种方法方便就用哪一种方法计算。

  (7)你觉得玩碰碰车和过山车一共多少元?

  8+9=□(说一说你的算法)

  学情预设:

  ①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和7合起来就是17

  ②因为9和8=17,所以8+9=17

  小结:在做计算时,可用“凑十法”来计算比较快,也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来计算。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1.摘星星

  8+7=★4+8=★8+3=★2+8=★

  8+6=★9+8=★8+5=★8+8=★

  (1)指名算,划线的要求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生独立在书上算

  (3)校对

  2.想想填填。

  8○6=149○8=178○4=13

  8○6=29○8=112○7+7

  6+5○=105+8○7+6

  四、归纳小结,完善认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做8、7、6加几的题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8加几》教案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的*惯。]

  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

  《8加几》教案 3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参观了小猴子的水果店,现在老师又带你们去参观茄子老师家开的乐器店好不好?(课件出示图)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把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8+7=□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用小棒代替喇叭,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7=15

  25

  10

  还可以怎样算?

  板书:8+7=15

  53

  10

  小结:这些都是“凑十法”,不一定都拆较小的数,有时也可以拆较大的数。

  谁来说说这两道题是怎样凑十的?(交流算法)

  5、试一试。

  书上P84“试一试”中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你能根据提示来计算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摆学具,独立完成后同伴交流。

  (2)指名板演。

  (3)让一生评价。

  (4)引导加深理解“凑十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里有一些白菜和苹果,你们如果能很快地圈出各10个再正确地算出得数的话,那么这些白菜和苹果就是你的了。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已经学了8、7加几的算法,现在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采蘑菇”: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认识当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写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开火车”:分小组进行,每组利用数字卡片进行。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今天我们上的这节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86例题,试一试,P86~87“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白兔妈妈带着小兔也来了,你听它在考小猴子:“如果要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可是,小兔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你们能帮帮小兔吗?先说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

  你想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5个怎样减去8个?

  2、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不能一下想出来的话,可以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不同的算法。

  5、讨论:可以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试一试。

  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5-8,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想加算减)为什么呢?

  书上P86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一道题,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提示:从图上看,可以想8和几合成13,□里就填几。11-7=□也可以这样计算。

  (3)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4)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计算,再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采蘑菇”:如果你们能把这些题都做对的话,蘑菇就是你们的了。小组合作学*。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快快长”: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一道题,喇叭花就长高一节。看哪组的喇叭花长得。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每横行和每竖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游戏“摘苹果”:请同学们把得数大于5的苹果涂上红色,得数小于5的涂上绿色。如果涂对了这些苹果就送给你了。

  学生开火车口算。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

  五、教学后记:

  《8加几》教案 4

  设计说明

  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好铺垫。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凑十法”有所了解,并能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因此,在课前进行适当的复*,对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巩固已学知识及学*新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学*简单的推理方法。

  在教学例题8+5时,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同桌交流算法,比比谁想的算法最多等探索活动,给学生留有充分表现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而且计算的方法也得到了优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复*导入

  游戏:找朋友,将1~9这9张数字卡片发到学生手中,看看哪两名学生手中的卡片上的数字能凑成10,这两名学生就是好朋友。

  口算。(课件出示)

  8+2+4=3+7+2=

  6+4+3=5+5+5=

  先计算,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课件出示)

  9+5=9+8=

  师:上面的两道题都是9加几,同学们看到这样的题目,都能想到先把9凑成10,再加上剩下的部分,说明大家对“凑十法”已经比较熟悉了,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这样的方法学*8、7、6加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复*10的组成、连加和9加几的算法,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1页例2。

  (1)引导学生在画面上收集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提问:跑在前面的有8个学生,跑在后面的有5个学生,要求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该怎样列式呢?

  (生汇报,师板书:8+5)

  2.探究8+5的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理解计算方法。

  ①师: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并说给同桌听。(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②指名说出“凑十”的方法。

  预设生:8是大数,可以把8凑成10,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给8,与8一起凑成10,5根拿走2根还剩3根,10加3等于13,所以8+5=13。

  (2)师:除了把8凑成10外,还可以把几凑成10?(生操作,交流汇报)

  (3)填写思维图,提炼计算方法。

  (4)反馈练*,巩固新知。

  提问: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8+6、8+4这两道题吗?(生计算后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5)提问:在计算9加几、8加几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用凑十法。

  不同点:9加几是把9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8加几是把8凑成10,把第二个加数分成2和几。

  在计算8加几时,既可以“拆小数,凑大数”,也可以“拆大数,凑小数”。

  3.探究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看来8加几同学们能自己解决了,那下面这道题呢?

  (1)课件出示:学校运动会上,一(1)班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及人数如下。

  60米跑4人50米托球跑6人

  立定跳远7人4×50米接力8人

  跳绳5人60米计算6人

  师:请你任意选择两条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把算式写出来。

  (2)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你想计算哪道题?请把你的算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种开放式的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扩大学生的学*空间,既巩固了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又能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2页例3。

  (1)指名读题目。

  (2)让学生在练*本上独立计算,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2.讨论交流,明确8+9的计算方法。

  (1)提问:你是怎样计算8+9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生1:我用“凑十法”,把8凑成10之后,再算10加7等于17。

  生2:我先把9凑成10,再算7加10等于17。

  (2)课件出示:填写思维图。

  (3)提问:除了“凑十法”外,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讨论)

  (4)师引导:我们学过的哪道题也有这两个加数?

  预设生:9+8=17,9+8的加数和8+9的加数相同,得数也应该相同,所以8+9=17。

  (5)提问:根据8+3=11,你能推想出哪道题的得数?(3+8=11)

  (6)讨论: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

  3.小结:计算8、7、6加几,除了用“凑十法”外,还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我们学过的题目,更快地算出得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体验计算过程中算法的多样性。

  ⊙巩固练*

  1.教材91页“做一做”1、2、3题。

  2.教材92页“做一做”1、2、3题。

  ⊙全课总结

  这节数学课结束了,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学生畅谈收获,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布置作业

  1.教材93页1、2、3、5题。

  2.教材94页7题。

  板书设计

  8、7、6加几

  拆小数,凑大数。

  拆大数,凑小数。

  解决方案,计算方法,满足感,自信心,找朋友

  《8加几》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 )=10 8+( )=10 ( )+7=10 6+( )=10

  2.口答

  8+2+4= 7+3+2= 6+4+7=

  3.口算: 9+5=

  4.比一比:8+5= 7+5= 6+5=这三个算式与9+5=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它们都是加5的算式;

  不同点:加法算式中前面的加数不一样……

  在9+5=的算式中,用凑十的方法把5分成4和1,9加1等于10,10加4就等于14.接下来我们就借助这些计算方法来学*8、7、6加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算法:8加几的算法

  (1)计算8+5=?

  请同学们算出得数,汇报结果。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预设算法:

  a.从5个中拿出2个和8凑成10,10再加3等于13。从5个中拿2个和8凑成10,其实就是把5怎么分?(把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3=13)

  b.把8记在心里面,伸出5个指头,接着数……

  (2)学生口述师板书8 + 5 = 13

  ∧

  2 3

  10

  (3)师述:从5中分出2,跟8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3,就等于13。

  (4)动手操作,摆小棒

  请同学们把8+5=的算式用小棒来摆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提问。

  师进一步明确摆法:左面摆8根小棒,右面摆5根小棒,从右面的5根小棒中取出2根,放进左面的8根中,8添上2就是10,右面还剩3根小棒,10加3就等于13.

  2.自主探究7、6加几

  师:结合9加几和8加几的`算法,你会算7+5=,6+5=这两个算式吗?

  (1)学生思考交流.

  (2)生口述,师板书7 + 5 = 12

  ∧

  3 2

  10

  (3)请一名学生板演6+5=的计算过程,师生共评。

  3.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凑十”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课件显示,完成教科书91页“做一做”第1、2题。

  2.解决问题:课本91页的主题图。

  四、课堂总结

  大家谈一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课后*题

  完成练*题1、2、3

  《8加几》教案 6

  【设计说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8、7、6加几》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进行的,计算加法的方法与上节相同。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本节内容还兼有巩固上节教材的任务。教材中安排了三个例题(如下):

  教材中的例1创设情景引入计算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显示出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①接着数,数出结果;

  ②思考8加5等于多少。着重于引出如何计算8加5,让学生通过数小棒,再摆小棒,把上节中9凑十的方法迁移过来,将8凑成十,再抽象出计算过程。例2中有3道式子8+4、7+6、6+5,分别是8加几,7加几,6加几,要求学生不依靠实物,自己想一想该怎样算。此处,学生有学*9加几计算方法的经验,并在例1中也已经自主探究出计算8加几的方法,如果教学例2时还是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再次自主探究7加几,6加几,学生的积极性必定会大打折扣,因为计算7+6、6+5都可采用凑十法,学生很容易想到。例3中以8+9为例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

  ①把8凑成10;

  ②把9凑成10;

  ③根据9+8=17,想出8+9的得数。本例题中渗透了加法的交换律,在实际计算中,学生比较喜欢用大数加小数,应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算8+9=17,其中也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道例题层层推进,每道例题对学生的要求都不同,但笔者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对于例2,例3的安排,在方式上,似乎不紧凑,且有点重复,如:例2中单一的式子,让生重复探究,学生必定觉得索然无味,如何让学生有效积极地参与教学,自主归纳出这一类方法,让学生的学*更有挑战性,体验成功的快乐呢?面对这个问题,笔者思考着:能不能将例2、例3整合起来?利用好教材中所给的资源,设计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

  课件、自制转盘和小花、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引起兴趣

  1. 师:我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复*数的组成)

  2.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我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儿童乐园)

  3.想去吗?我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

  最后一题9+7我们一块答!(生回答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 、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1. 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你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呢?(出示主题图)

  (2)生汇报并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①数的 ②接数法 ③8+5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8加几(教学例1)

  ① 师:9加几的方法我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 学生交流后汇报:指名生上台演示。并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并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你们看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③ 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以后同学们在口算时,可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看着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装到脑子里吧!

  ④ 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算这几题,行吗? (练*P105页第1题)

  ⑤ 小结:这些题都是几加几?(8加几)8加几,怎么算?(生小结)

  (2)自主探究7、6加几(教学例2)

  ① 同学们刚才都学得很不错,下面我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介绍。)

  ② 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由生自主列式,师将板书设计成两组,一边写大数加小数,一边写小数加大数。)

  ③ 我们先看左边的算式,如:8+4,怎么算?(由学生说算法)

  ④ 那这边的.其它的算式该怎么算呢?(在小组里说说)

  ⑤ 指名生说出7加几、6加几的算法。

  (3)算法多样化(教学例3)

  师:再请看右边的算式,怎么算?如: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① 把8凑十 ② 把9凑十 ③ 从9+8=17想到8+9=17

  小结:看来解同一道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看车来接我们回家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出几句话?请大家翻开书104页,自己在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来,再计算!

  2.转盘:再来玩个快乐转盘的游戏。(转盘正中心写有8、7、6数字,)

  3.找朋友:接下来,我想请得了小花的同学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小花的反面写有一个算式如上图,没有得数,师写出一些数字,学生根据自己的算式的答案,将算式贴在相应的数字下。)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1.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棒极了,那你们都学会了些什么呢?

  2.拓展:我想请你们自己设计一个周末活动方案:在儿童乐园里,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给你20元钱,让你自己玩,你准备怎么去玩? 此表交给家长打等级,我们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方案是最佳方案,我们把它贴在班级的展示台上!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积极参与是表明学生对学*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它是对活动的创造、运用,其目的是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也就是会自主学*,它决定了活动的质量;有效参与是表明教师要着力创造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方面的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发展,提升学生学*素质与能力。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两者在教学中缺一不可。

  一、 创设生动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学*的主体,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个教学环节都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设计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学*动机,学生在良好的学*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

  1. 情绪饱满,积极学*。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兴趣与高昂的学*热情。

  【片断一】:复*导入,引起兴趣

  师:我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

  生1:5可以分成2和3

  生2:5可以分成4和1

  生3:6可以分成3和3

  师: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我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出示课件:游乐场中的游乐项目)

  师:想去吗?我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出示课件:小车上的式子)

  生:10+1=11、10+3=13、10+7=17(小组内学生依次回答后小车开走。)

  生:9+1=10、9+3=12、9+5=14、9+7=16(最后一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反思】:计算课往往让学生感到很枯燥,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上课开始,我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通过比反应、答对就出发等让学生处于一种比比、试试的心态,引起学生好奇心,唤起学*兴趣,不但激发动机,更激发思维。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片断二】:自主研究,证明算理

  师: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介绍。)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

  师:请在小组内说说,把算式记在本子上。(学生交流后回答)

  生1:我想玩旋转木马和海盗船列式是:8+7

  生2:我想玩激流勇进和海盗船列式是:5+7

  生3:我想玩旋转木马和过山车列式是:8+7

  (师将学生列的式子记下)

  师:你们都很会玩,列了这么多式子!你们能算出自己要花多少钱吗?

  生1:当然可以,我花了15元!

  生2:我花了13元!我是这样想的,把7分成4和3,6+4=10,10+3=13

  生1:我也知道我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好,请大家在组内说一说,你所列算式的答案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组内说说)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发现?

  生1:两个式子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2:相加的两个数是一样的!

  生3:左边是大数加小数,右边是小数加大数!

  师:你们真会观察,都说对了!那我来考考你们。(拿出7+6=13、6+5=11说说另外两个式子的答案)

  【反思】: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这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将例2、3进行整合,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遇到困难同桌相互讨论,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参与各个环节,逐步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 营造和谐课堂,让学生有效参与。

  1. 思维活跃,训练有度。

  本课设计以游乐园为主线,教师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使之产生学*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张扬个性,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这样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如果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会很枯燥,因而设计趣味练*,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快乐转盘和找朋友,几乎全班参与了活动。

  2.机会充分,评价有方。

  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学生能说出来的不讲,学生能做的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的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本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让学生切身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每位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学*方式变得多样化,老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方法学*数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会学*,喜欢学*,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飞翔!

  《8加几》教案 7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惯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惯。

  教具准备:

  学生:小棒

  教师:主题图,练*题,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口算(开火车的形式)

  5+9= 7+2= 10+4= 8+10= 12+6=

  6+3= 9+6= 7+10= 9+4= 13+5=

  9+6= 15-3= 14+3= 17-5= 19-7=

  2、练*(几可分成几和几)

  出示 8 7

  2() 3()

  (1)老师指名板书,集体纠正。

  (2)小老师用“我要考考同学们”继续提问。

  二、学*新课。

  1、导入语:今天时光老人想带小朋友们乘坐时光飞船去观赏一年四季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去?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春天。

  2、春天播种希望。

  ⑴出示主题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演示过程(先出示8棵树,再出示6棵树),发挥想像力,编一个有关春天的数学故事。

  ⑵其他同学根据故事内容列出式子:8+6或6+8,教师板书两个式子。并提问:你想怎样计算?

  ⑶学*8+6和6+8的计算方法(即进位加)。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谁的算法多!

  ⑷小组派代表说算法:

  ㈠数小棒

  ㈡把6分成2和4:即8+6=14

  2 4

  ㈢把8分成4和4:即8+6=14

  4 4

  ⑸小结:计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又快又准确地得出结果,无论哪一种办法都可以。

  三、巩固练*。

  1、夏天百花争艳。

  ⑴师导入:春天里我们栽下许多花和树,夏天来了,院子里可谓鸟语花香,蝴蝶在花间跳舞,小鸟在枝头唱歌。(出示教学挂图蝴蝶图和小鸟图)

  ⑵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把观察到的告诉同桌,并列出算式(8+7和4+8),再跟同桌说说计算的方法。

  ⑶指名说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

  2、金秋收获希望(摘苹果游戏)。

  ⑴ 出示苹果树的图案(苹果上写数),要求学生对照黑板上的算式,将相对应的苹果摘下,并贴在该算式上。

  ⑵小组比赛,看谁摘得多,摘得准。

  ⑶集体纠正,请摘得又多又准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说算法)。

  8+3= 8+8=

  7+8= 11+2=

  9+9= 15-5=

  8+4= 7+7=

  9+8= 13+6=

  3、冬天储粮。

  ⑴出示教科书第75页第4题的蚂蚁图。导入:冬天快到了,勤劳的小蚂蚁们忙起来了,原来他们正为过冬准备食物呢,可是忙乱中却忘了自己的家住在几号,小朋友能不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呢?

  ⑵动手在自己的书上连一连。

  ⑶请热心肠的小朋友在黑板上为小蚂蚁找找家。

  ⑷集体订正。表扬连得快,乐于助人的孩子。

  ⑸思想教育:只有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尝到丰收的喜悦,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进位加,小朋友的想出了许许多多方法,只要能算得又快又对,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课后,小朋友去编一个进位加的数学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8加几》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复*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 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 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于10,

  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 8+4= 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7=□

  师问:8+7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师说: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

  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8+5=□ 8+6=□ 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 8+9=□

  (1)师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师问: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中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例1,通过观察小花图,看老师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8加几的凑十法是8和2凑成10。例2、例3,老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例4,老师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的安排分三个层次进行练*。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基本练*。第三层次是抢答,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动

  加法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8加几》教案 9

  课题:8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复*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 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 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于10,

  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 8+4= 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7=□

  师问:8+7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师说: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8+5=□ 8+6=□ 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 8+9=□

  (1)师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师问: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板书设计

  8 加几

  教案点评: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中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例1,通过观察小花图,看老师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8加几的凑十法是8和2凑成10.例2、例3,老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例4,老师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的安排分三个层次进行练*.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基本练*.第三层次是抢答,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动

  加法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8加几》教案 10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具操作、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等多种方 法解题,理解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的口算。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让学生在学*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和同学 的交流,灵活的选择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惯和学**惯,并在学*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8加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两个加数,恰当的`选择分解的加数,灵活的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

  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看卡片回答(设计意图,基本组成练*)

  2、 下面三个数相加怎样才能又对又快(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培养灵活思维并蕴涵伏笔)

  过渡:小朋友们想得真不错!下面这个问题你也能解决吗?

  3、教师口述:医院在口腔保健月给鱼洞四校1.1班送来了牙刷,一盒9支,另外一盒4支,你知道一共有多少把牙刷吗?(两盒都关闭,在盒子上写9支和4支) (15)你是怎样算的。(学生梳理一下9加几的算法)

  二、 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我们看一下,同学们算得对不对,怎么回事?一盒是8支,另一盒是5支。难道是医院少装了吗?

  (学生:1、是;2、没有)

  (二)小组探究、共同参与、主动学*

  分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8+5的。(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包括通过摆物品等方法来计算8+5)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选择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意见?

  让小组充分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对各种方法给予肯定。

  1、 在形式上充分展示不同的方法。直观和抽象的结合(图片代替、 分解数)

  2、 在计算的思路上展示不同的想法。(加数的选择、凑十)

  3、 讨论评价,选择算法。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四)归纳概括、形成算法

  1、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完整的看一看几种算法的过程。(把8看作10加后减2;把5分解为2和3;演示 移动和假设)

  一起比较、梳理,并进一步明确凑十法计算8+5等主要方法。

  过渡: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就解决了这道难题,下一个问题你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2、①教师出示书上例2,师让学生看懂题意后列式计算。

  ②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教师归纳:计算4+8时,可以想8+4=12,也就是说,计算时要看大数,分小数。

  3、巩固练*

  ①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8+6 8+8 3+8

  核对答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注意让学生摆一摆或圈一圈,体会凑十法。

  三、 巩固练*,拓展运用

  1、 口算

  8+2+2=

  8+2+5=

  8+4=

  8+7=

  2、 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使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数都是8,第二个加数从上到下一个比一个多1,反之少1,和的个位数比题中第二加数少2

  3、 看图说意思,再列式计算。

  4、 综合练*

  看卡片说得数(师举卡片,学生说);学生分四人小组出题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5、4、3、2加几》教案(精选十篇)

  《5、4、3、2加几》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将5、4、3、2加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几的进位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在解决5、4、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计算的角度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规律的`发现,类比迁移,自主探究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做准备

  1.师生互动复*算法。以6+9为例复*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即“凑十法”。

  2.学生抢答快速计算。9+2=8+5=8+3=7+5=6+4=9+5=

  【设计意图】

  巩固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熟练9、8、7、6加几的准确度与速度,为学生新知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比较发现,找规律

  1.在题组计算中初步感受规律存在。2+8=10+5=8+6=9+7=8+2=5+10=6+8=7+9=

  (1)学生独立计算出以上每组题的结果。

  (2)教师指名回答,订正计算结果。

  2.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看一看:观察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与计算结果。想一想: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说一说:每组题中的两个加数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结果也是相同的。

  (2)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学生自主总结规律。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语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揭示课题。带着你的发现,继续研究5、4、3、2加几。

  《5、4、3、2加几》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

  2、在观察中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训练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学*兴趣,使同学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学会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同学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口算练*

  9+59+38+58+36+58+9

  9+49+28+47+57+88+6

  (1)同学抢答

  (2)以8+9、7+8为例,请同学说一说怎样想的?

  (3)引导同学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可以交换加数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推出得数;也可以用“凑十法”计算。

  二、新课

  1、出示例15+7=?5+8=?

  (1)同学看算式后回答:这两道算式第一个加数是几?第二个加数是几?两个加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2)5+7等于几呢?你能用以前的知识做这道题吗?

  (3)同学分组讨论,指名说一说怎样想的?

  (4)5+8得多少?怎样想的?请同学回答,同座相互说。

  2、教学例24+8=?3+9=?

  (1)让同学试做,然后请同学回答是怎样想的?

  (2)指导同学看书,小结

  问:今天学*了什么内容?(板书:5、4、3、2加几)

  有什么特点?怎样算得快?为什么?

  三、巩固

  1、做第110页做一做中的第1-3题

  (1)第1题,

  左图: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

  右图:让同学自身考虑,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让同学从上往下做,并回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同学独立完成,并问:你发现了什么?

  2、数学游戏

  转盘出示9加几、8加几、7加几的加法。同学开火车进行。

  《5、4、3、2加几》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比较复杂的图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恰当地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逆向计算的思维方法。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学*了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师提供典型的题目,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训练,并在反思中总结出计算的易错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通过对“填加数”的题目展开讨论,得到逆向计算的多种思考方法,达到活化思维的目的。在分析和理解统计表数据的过程中,熟悉从表格中提取数学信息,并能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请学生分别计算3+8、4+8和5+8。(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

  教师随着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板书。

  教师追问其中一题是怎样算的。(复*算法的多样性)

  提问:在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会相应增加。(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

  2.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出示算式:2+9、3+9、4+9、5+9。(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

  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再请学生说出这组算式算得快的原因。

  3.请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计算这组算式:7+7、5+7、3+7、6+7、4+7。(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

  二、探究新知

  1.方法探究。

  (1)帮助米奇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

  米奇遇到了一个难题,请你来读一读。

  5+()=13

  空格中应该填几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出不同的思考过程。

  预设1:5+5=10,10+3=13,5+3=8,所以填8。

  预设2:5+10=15,15比13多2,10-2=8,所以填8。

  预设3:5+8=13,所以填8。

  2.利用方法,灵活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练*二十二第5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计算问题。

  强调方法的多样化,可以通过上一题的方法计算,也可以通过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或者和之间的变化规律解决这类计算问题。

  三、巩固拓展

  动物摘苹果图。(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7)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96页练*二十二第3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5+(8)=13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进行教学的,所以我在教学的练*题中又增加了()+A=B的形式。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对填未知加数这一学*内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加法交换律的知识也作恰当的渗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5、4、3、2加几》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法,掌握5、4、3、2加几的加法。

  2、能熟练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计算5、4、3、2加几。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计算5、4、3、2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调整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题卡。

  9+5???9+3???8+5???8+3????9+4

  9+2???8+4???7+5???6+6????6+8

  7+6???7+8???9+6???9+9????8+8

  让学生看题说得数,并选择其中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快速算出来的。

  教师:大家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9、8、7、6加几的式题,真不错!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些方法来学*5、4、3、2加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4。

  教师出示例题1:5+7=□?5+8=□??4+8=□??3+9=□,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2、提问:怎样想才能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

  3、教师组织学生比较,体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这种方法更快一些。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第1~3题。

  (1)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题都是上下对应的,上面是大数加小数,下面是相应的小数加大数。

  (3)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95页数学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以游戏形式展开。

  3、完成教材第96页练*二十二第1~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5、4、3、2加几》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使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5、4、3、2加几的计算,提高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设计:

  一、复*导入:

  1、口算9+5=9+3=8+5=8+3=9+4=

  9+2=8+4=7+5=6+5=8+6=

  2、板书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20以内的饿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合作学*,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

  A、独立思考

  B、反馈:生1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3想7+5=12,所以5+7=12(以上3种板书)

  C、: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用什么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4、做一做。

  A看图列式(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5、: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巩固练*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二十一第1题)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

  四、全课。

  《5、4、3、2加几》教案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郑老师把你们喜欢的动画片里的主人公也请了来,想不想看看他们是谁?(课件一一出示:机器猫,史努比,蜡笔小新,皮卡丘)

  师:今天这四位客人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数学问题,有没有信心解决它们?

  二.复*揭题

  1.复*

  ①师:那我们先来解决谁的呢?(请小朋友们决定,不管选择了谁,都按一定程序顺序显示)

  ②看看机器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课件显示:先来口算热热身)

  生齐说算式并直接报得数。(依次出示:9+58+39+38+5)

  ③下面直接报得数,看谁的反应最快,行吗?

  (依次出示:9+47+56+58+47+48+9)

  ④(画面停留在8+9上)8加9怎样想呢?

  2.揭题。

  师:说得真好,前些天我们学了9,8,7,6加几,今天我们来学*5、4、3、2加几。

  三.新授

  1.教学5+7(课件的画面又回到四个动画人物这里)

  ①5加7等于多少,和同桌小朋友说说怎样想?

  ②反馈:5加7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和他想的一样的或者不一样的都可以来说说)

  学生边说边板书:a.把5凑成10,把7分成5和2,5加5等于10,10加2等于12。

  b.把7凑成10,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等于12。

  c.因为7+5=12,所以5+7=12。

  ③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5+7,有拆5的,也有拆7的,还有想到交换加数位置的。现在用你最喜欢的办法,同桌两个小朋友说说怎样想。

  ④小结:在算这种题目的时候,你喜欢哪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就用哪种方法。

  2.教学5+84+83+9(画面回到四个动画人物上,选择喜欢解决的动画人物)

  ①请你们试着在纸上做一做这些题目。

  ②学生板演,同时请小朋友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③其它小朋友也选择一道,同桌两个小朋友之间说说怎样想。

  3.(画面又一次回到四个动画人物上,选择喜欢解决的画人物)

  (课件显示:你能很快把他们算出来吗?

  7+59+59+48+39+2

  5+75+94+93+82+9)

  ①你能很快把他们算出来吗?迅速地在纸上完成。

  ②校对。请学生报答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

  ③小结: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结果和不变,都是一样的。

  五.综合练*

  1.口算练*:在滚动播出的口算题中,随机出题,学生喊停,就直接进行口算。

  2.比一比

  ①(课件出示跷跷板的一端是8+4,一端是13)你觉得结果会怎样?

  ②分别解决三组(145+7;7+916;114+8)

  ③看看下面的题目会不会有点难度?(4+76+8;5+72+9)

  3.分一分

  ①将口算卡片送给今天的四个卡通人物,在练*纸上试试。

  ②反馈:机器猫:3+85+62+94+7史努比:4+83+95+7

  皮卡丘:4+95+8小新:5+9

  ③谁的卡片最少,你能再创造几个口算卡片送给小新吗?

  ④创造口算卡片给史努比,皮卡丘,机器猫。

  3.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六.根据要求涂色:得数是10的涂绿色,得数是11的涂红色,得数是12的涂黄色,得数是13的涂蓝色,看看是什么?

  课后反思: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由于这节课在授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9、8、7、6加几,应该说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凑十法”,可以看大数拆小数或者看小数拆大数。所以这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凑十法”,而是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从而避免学生一味地重复且枯燥地学*。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趣中学。

  为了提高学生学*的兴趣,我设计了四个小朋友喜爱的卡通人物,深深地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可谓开了个好头。此后,综合练*的设计也花了一番心思,比如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不停闪动的随机的口算式题,学生争先恐后地选择式题解决式题。又如为了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我又设计了形象生动的跷跷板,将算式分别摆放在跷跷板的两侧,让学生猜猜结果会怎样,学生饶有兴趣的说出理由。从教学效果来看,虽然练*密度比较大,但学生始终在不知疲倦地状态中学*着。

  (三)重视练*地层次,使学生的思维有序地发展。

  新课程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可是在思维训练中,学生常表现出思维的轻率。因此,应训练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注重思维的有序性。

  这节课我也设计了一些既吸引学生又发展学生思维的练*,比如将卡片送给这四位客人,即将5、4、3、2加几的一些题目填入11,12,13,14相应的框中,让学生说一说,等于14的算式还有哪一些,等于13的算式还有哪一些等等。这里我只是让学生任意的无顺序的说,想到一题说一题。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计算上面,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弄清被研究对象有序化的结构,学会正确地判断、推理,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适当的指导学生有序的说出等于11的算式有10+1,9+2,8+3,7+4,6+5,5+6,4+7,3+8,2+9,1+10。等于11的指导完了,学生自然而然等于12的,等于13的,等于14的都能自已找出规律,有顺序的一道一道找出来。

  如果在*时我们也能重视学生思维地有序性发展,那我想,渐渐得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

  《5、4、3、2加几》教案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

  9十5=9十3=8十5=8十3=9十4=

  9十2=8十4=7十5=6十5=8十6=

  2、8十9=?

  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5、4、3、2加几)

  二、合作学*,探究新知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学*。

  问:5十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独立试做5十7。

  ②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③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④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①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②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③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①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②第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5、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练*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二十二第l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二十二第3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集体订正。

  3、练*二十二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四、课堂小结设计,数学,教学

  《5、4、3、2加几》教案 8

  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特做如下设计:

  1.注重突出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让他们口述思考过程。如计算5+7时,想:7+5=12,所以5+7=12。让学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过程的同时,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2.注重加强练*,提高计算速度。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喜欢的“开火车”“做游戏”等练*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不断提高计算速度,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复*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9+5   8+6   9+7   7+8

  6+9   8+9   9+4   7+6

  2.指名口算。

  3.谁能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4.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算式题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从而推出得数。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5、4、3、2加几。(板书:5、4、3、2加几)

  设计意图:将9、8、7、6加几的算式题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新知做好必要的准备。

  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95页例4。

  (1)请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与前几节课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前面的加数小,后面的加数大)

  ①让学生读一读算式,举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得数的。

  ②同桌之间合作学*,计算5+7,并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预设生:把7分成5和2,5+5=10,10+2=12,所以5+7=12;把5分成3和2,7+3=10,10+2=12,所以5+7=12。

  (2)提问:这样的算式用“凑十法”计算是不是最佳选择呢?

  预设生:用“凑十法”计算比较慢,因为前面的加数太小了,算起来麻烦。

  (3)提问:那怎样想才能很快算出得数呢?

  预设生:交换加数的位置,把它变成大数加小数的算式。

  生:因为5+7就是7+5,7+5=12,所以5+7=12。

  2.形成计算的思路。

  (1)请学生在练*本上独立试算其他三道题。

  (2)指名说说自己的算法。

  师:看到5+8,4+8,3+9时你想到了哪些算式?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预设生1:看到5+8时,想8+5=13,所以5+8=13。

  生2:因为8+4=12,所以4+8=12。

  生3:因为9+3=12,所以3+9=12。

  3.教师提问: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算出得数的?

  小结:计算小数加大数的算式,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变成大数加小数来算,提高计算速度。

  4.反馈练*。

  课件出示教材95页“做一做”2、3题。

  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游戏,极速搜索。(教材95页“数学游戏”)

  2.解决问题。

  (1)教材95页“做一做”1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后列式计算)

  (2)教材96页4题。(学生在图上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再列式计算)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同桌互相说)。

  布置作业

  教材96页1、2题。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解决方案,积极参与,数学,技能,教师

  《5、4、3、2加几》教案 9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运用迁移,掌握5、4、3、2加几的加法。。

  2.能应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比较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

  3.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数学城堡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旧知,情境导入

  1、 出示动物口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进行。

  9+5 9+3 8+5 8+3 7+4

  9+4 9+2 8+4 7+5 6+5

  2、 电脑出示一个数学城堡,数学城堡上写有5、4、3、2加几。告诉学生要成为城堡的主人,必须闯过一些关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数学城堡主人的情境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 探究新知,培养能力

  1、第一关:5+7=□ 5+8=□(课件出示)

  提问:前面我们学*了口算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现在谁来闯第一关,说说口算5+7时应该怎样想?

  先同桌两人互讲自己的想法,再请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对于各种想法都要给予肯定,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哪一种想法最好。

  教师评价:在用凑十法进行口算时,一般是看大数,分小数。如果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加数大,可以用交换位置的方法口算比较快。

  2、第二关:4+8=□3+9= □ (课件出示)

  指名几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用词准确、表述完整,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3、第三关电脑显示2+9=□

  指名三、四人讲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给他们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

  三、 反馈练*,发展思维

  现在大家都胜利闯过这些关,学会口算5、4、3、2加几,恭喜你们成为这个数学王国的小主人。下面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国王解决一些问题。

  1、 做一做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讲口算过程,指名回答。

  (3)小组比赛形式做第2、3题。

  2、 练*二十一第1题。

  3、 数学游戏。

  4、 开放题:5+( )=13 5+( )=14 4+( )=12 2+( )=11

  【设计意图: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在游戏中学*,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自我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把归纳本课内容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了什么,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游戏情境,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

  学生有了学*兴趣,学*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课始通过开火车形式复*旧知,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然后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闯数学王国这个情境,提起了他们浓厚的学*兴趣,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学*。

  2.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探究新知中,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计算方法,小组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反馈练*中,练*形式多样化,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并在开放题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3.展现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不同方法计算。

  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灵活性、独创性。算法多样化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而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研究算法,并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势必有不同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全班交流学*,把大家的思维亮点聚集在一起,智慧汇拢在一块。在出示5+6=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的主人。

  但在最后的开放题中我没有为学生创造了较大的交流算法的空间,处理得有点仓促。

  《5、4、3、2加几》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练*5、4、3、2加几的进位计算,进一步熟悉“凑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表格形式中提取数学信息,能够从比较复杂的图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恰当地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计算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目标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学*了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师提供典型的题目,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训练,并在反思中总结出计算的易错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通过对“填加数”的题目展开讨论,得到逆向计算的多种思考方法,达到活化思维的目的。在分析和理解统计表数据的过程中,熟悉从表格中提取数学信息,并能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逆向计算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复*旧知

  课件出示:

  1.请学生分别计算3+8、4+8和5+8。

  教师随着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板书。

  教师追问其中一题是怎样算的。(复*算法的多样性)

  提问:在计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和也会相应增加。

  2.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出示算式:2+9、3+9、4+9、5+9。

  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再请学生说出这组算式算得快的原因。

  3.请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计算这组算式:7+7、5+7、3+7、6+7、4+7。

  小结: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找到了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让我们的计算又准又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5、4、3、2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组类似关系算式的不同处理,复*了加数与和的变化规律,在已有凑十、连加等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二)算式混合呈现,突出审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熊、小兔子、小猪、小蜗牛和小乌龟来到了数学乐园,门票上的算式算对了,就可以进入大门啦!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1.说算理,巩固计算。

  教师挑选1个算式追问其计算方法,强调算法的多样化。

  2.减法出现,产生质疑。

  让学生找到计算错的原因。

  教师借机强调:要想计算正确,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让我们来帮帮小猪,这道题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

  有了同学们的帮助,小猪也进入了数学乐园。

  3.混合计算,强调运算符号。

  请学生总结,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预设一:要看对加减号。

  预设二:计算时要认真,看清楚加数。

  预设三:可以用上一个自己熟悉的算式和现在的算式作比较,计算能更快些。

  【设计意图】设计为小动物计算门票的情境,生动有趣地巩固计算方法;设计将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强化审题的重要性,同时提升学生口算的反应速度。

  (三)多角度思考,活化方法

  1.方法探究。

  (1)帮助小熊解决问题。

  小熊遇到了一个难题,请你来读一读。

  空格中应该填几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出不同的思考过程。

  预设1:5+5=10,10+3=13,5+3=8,所以填8。

  预设2:5+10=15,15比13多2,10-2=8,所以填8。

  预设3:5+8=13,所以填8。

  【设计意图】通过对5+()=13计算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引导学生从多种思路尝试解决逆向计算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与表达的空间。通过学生的交流,体会多种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辨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活化计算方法。

  2.利用方法,灵活计算。

  课件出示: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计算问题。

  强调方法的多样化,可以通过上一题方法计算,也可以通过加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或者和之间的变化规律,解决这类计算问题。

  【设计意图】灵活选择方法的练*分为两个层次,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认知方法,在尝试中熟练使用方法,在拓展中活化方法。

  (四)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1.学会从表格中提取信息。

  (1)从图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样求篮球一共有几个?

  (3)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2.能够从复杂图画中提取信息。

  课件出示:

  (1)从图中知道什么信息?

  (2)怎样解答呢?

  根据所提问题,分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列式计算。

  (3)为什么用加法?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从表格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升学生对表格的认知与理解,对行、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熟悉。从比较复杂的图画中提取有关系的一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识图能力,明确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巩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这节课你在计算方面有哪些收获?

  2.在解决问题方面又有哪些收获?


9加几教案 (菁华3篇)(扩展8)

——9加几数学教案实用5份

  9加几数学教案 1

  一、学*要点

  本课是第九单元的“9加几”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第96--98页。

  课本创设了校园内各项体育比赛的场景,为9加几的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材料。练*编排从具体到抽象,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重点是:通过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较熟练口算9加几掌握、运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培养学生计算意识,教育学生多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提高体素质。

  教学难点:掌握9加几中的“凑十法”。

  教具:课件或例1图片若干份

  学具:两种颜色的小棒和图片

  二、教学过程

  (一)数乒乓球

  出盒子里的9个白球和盒子外的3个黄球。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问什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2、引导或抓住问题“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请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数的过程。

  学生操作解决问题,大概归纳为以下三种方法:

  (1)点数,一个一个数出结果。

  (2)接着数,盒内有9个,从9起接着数出结果。

  (3)“凑十法”盒内有9个,放进1个黄球凑成10。

  3、比一比,想一想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直观的实物操作中初步感受凑10,从具体到抽象的同时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氛围。)

  (二)运动场上的故事

  你们*时做哪些体育运动?多做运动有哪些好处?

  展示例1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翻书96页。

  1、你看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再请学生发言。

  2、引导观察图中左下角的数饮料图。

  “在他们之前别的同学拿过饮料,看一看,数一数,还有多少盒?”你是怎么知道的?

  把你数饮料的方法与小组同学说一说。

  请学生汇报小组交流结果,并指着图片说。

  如果要最快看出,“还有多少盒?”,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合适?

  学生发言讨论,复述“凑十”过程,并在图上用连线的方法标识出“凑十”。

  9加几数学教案 2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章;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例1、例2.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惯。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96~97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98页例2图片,以及做一做第2题,五角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复*)

  1、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得数;9+()=109+1+2=?9+1+6=?9+1+4=?9+1+3=?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6人)

  3、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好多牛奶(出示牛奶画面),已经送走了一些,请大家帮小朋友们数一数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也就是说现在一共有多少盒牛奶?)

  <多媒体出示牛奶图>

  ⑴、你是怎么算出来得?能告诉老师吗?

  [交流汇报];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举手说你是咋样数的?

  (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8、9……12、13共13盒。)

  (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

  (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9加几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活动,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凑十法”。

  2、口算9加几,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发现法、问题教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棒2捆(10根一捆)、做题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练*

  1、口答.

  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几和几,5可以分成几和几.

  2、 口算

  9+1=() 9+1+2=( ) 9+1+5=( ) 9+1+3=( )

  二、出示目标。

  三、探究新知。

  小红去超市买东西,买生活用品花了9元钱,买其他的物品花了3元钱,一共花了几元钱?

  9+3=( )

  用摆小棍的方法计算得数。

  因为9+1=10,所以算9+3可以先把3分成1和2,9+1=10再加2得12。利用凑十法。

  归纳“9加几”的凑十法方法:

  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四、巩固练*。

  课本上第98页做一做第一题,先说做法,再动手圈圈,计算出来。练*十七的第1题、第3题、6题(找朋友)

  五、口算。

  观察: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1、 第一个加数都是9

  计算,引出课题“9加几”

  2、得数个位上的数字比第二个加数少1。

  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想到1+9凑成10)

  六、练*。

  出示卡片 9+()=16 9+( )=12 9+()=14 9+8=( )

  综合能力:姐姐过生日时,一口气吹灭了9根蜡烛,还有4根没熄,你知道姐姐是几岁的生日吗? 9+4=13

  七、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动手、动脑、动口研究了“9加几”,学会了“凑十法”,找到了其中的规律。现在都能很快进行口算了。瞧,我们学*的“凑十法”多有用啊!聪明的孩子,你能不能试着用“凑十法”解决“8加几、7加几”呢?请小朋友们课后一起研究一下吧!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9 + 3 = 12

  提示:用凑十法计算简便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去超市买东西,提出要花的钱数,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调整了教材的呈现顺序,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师出示小黑板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得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同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教师通过9+3重点说明“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凑十”的思维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二、口算,引出课题《9加几》

  本节课我们将例1、例2融为一体,从儿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数字表示的算式,并引导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使知识的过程呈现得很自然。这样处理,完成了教学的必要环节,但又不拘于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总之,在整堂课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不断的改造自己。我会继续努力、进步!

  9加几数学教案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

  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

  1、看画面说图意。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小兔白白送来9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

  (1)逐个数数。如从9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2)半按群数数。如从9开始数,接着10、12、14跳到数数。

  (3)用凑十法计算。这部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较好,数感比较强。

  (4)圈十按群计数:

  ①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②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活动三:故事延伸,方法迁移

  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羊嘟嘟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长颈鹿哥哥还想请你们帮帮忙,算一算:9+3=、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地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活动四:实践运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的问题没有难倒我们。小鸟姐姐又送来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2、小猫钓鱼。

  师:猫妈妈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这一次小猫钓鱼可认真了。猫妈妈钓的鱼放在大鱼缸里,小猫钓的鱼放在小鱼缸里。小猫心里可高兴了,它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说大鱼缸里有几条鱼,小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说法:

  ①猫妈妈和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②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

  ③小猫比猫妈妈少钓了几条鱼?

  ④小猫再钓几条鱼就和猫妈妈同样多?

  活动五:游戏活动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考虑到有些班级学生比较多,集体做这个游戏的效果也许不太理想,也可以把这个游戏改变成其他方式。

  参考游戏:“比比谁算的多”(小组活动)

  先在小纸片上分别写1、2、3、4、5、6、7、8、9、10这十个数。然后折起来,用抓阄的方式,抓到几就把它与9相加,4人小组在一分钟里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多。

  课后么

  1、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地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差异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9加几数学教案 5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和动机。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亲历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惯。

  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 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 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 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 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 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做一做第二题)

  师: 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结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 9+2= 9+9= 9+4=

  9+8= 9+6= 9+7= 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本及书中练*的部分内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