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菁华10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劝学》教案1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可以改变人的*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 “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

《劝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君子生非异也()

  明确:(1)kuǐ(2)qì(3)lu(4)zhng(5)y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2)在论述学*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提高人的水*;“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的。

  教案点评: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学*本课首先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再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最后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劝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解课文内容大意,并背诵全文。

  2、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

  3、品味人物对话并说出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4、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

  品味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三国演义》吗?知道孙权、吕蒙、鲁肃是怎样的人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资治通鉴》里的一则关于品蒙读书的故事。(板书课题)

  2、学生自读题解,画出其中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的文字。

  3、翻译课文:

  ⑴ 齐读课文。

  ⑵ 对照注解,自行翻译课文。

  ⑶ 根据你对下列词语所处的上下文内容大意(语境)的理解,揣摩其含义(板书)。

  初 谓 岂 邪 掌 但 耳 熟若 就 遂

  ①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② 全班讨论翻译课文

  5、分角色朗读:

  ① 先同桌练*

  ② 再请三位同学朗读

  ③ 讨论

  孙权: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亲心、期望,语重心长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十分惊奇的神态。

  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6、小结: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吕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他们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7、质疑问难

  8、巩固拓展:

  ① 试背课文(比赛)

  ② 吕蒙读书迅速长进对你有什么启示?

  全班讨论

  9、作业

《劝学》教案4

  第一课时

  同学们,下面我们上《劝学》。

  《劝学》是我们这个学期要上的最后一课文言文,这一课是我们特意留下来的,对于我,是早有预谋的,对于大家,不知是否是有备而来?-----(回答可能是:是或不是)

  (回答是):既然大家是有备而来,那么我们就给众多的领导教师检阅我们的成果!

  (回答不是):既然大家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好,那就让我们使出浑身数解,希望我们能不让各位领导老师失望!

  1、 诵读课文

  下面我们先大家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音及通假字移到正文上,然后读一下课文,注意停顿: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分钟)

  2、解题:

  ①下面我们看题目《劝学》是什么意思?

  勉励学*,劝是勉励、鼓励的意思。

  我们以前学过这个意思吗?--学过,“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课本P90,注解第22)

  为什么要勉励学*呢?

  --学*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时尚口号:知识改变命运)

  --学*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学不可以已

  ②作品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

  《荀子》是部什么样的著作?(--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及学法指导之课文导读)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BC.313-BC.238)所著,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本文节选部分出自文章开始几个段落。

  荀况是诸子百家的哪个流派?其思想如何?

  儒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另两位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西汉董仲舒,南宋朱圣人朱熹)

  他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称之为荀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洵之讳,写作孙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有人曾评价,庄子、荀子瓜分了*文化:

  荀子在其两大弟子手上赢得了庙堂*--韩非成了帝国的教父,李斯成了秦帝国的宰相;

  庄子赢得了江湖*,成为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艺术的宗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呢?(--见《创新设计》文学常识)

  1)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认识掌握它,利用它。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2)他主张与时俱进。“与时迁徙,与世偃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

  "法后王"、"王道""霸道"并用,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3)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此与孟子的“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相对。

  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课文讲析

  正因为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所以要“劝学”。

  下面我们来看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请同学们再齐读一下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

  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练*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下面请一个代表上来板书一下练*一,把提示的比喻句也一并写上,并标上序号,中间的字可用省略号表示。

  再请一个同学上来给二、三、四段的比喻按练*一提示的分论点进行分类。

  组内就练*一及两位同学的板书进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师:请同学们根据填写好的练*一背诵本文

  (生集体背诵)

  师:自读全文,然后合上书背诵全文

  师:下面分析第二段,本段一共用了5个比喻,论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学*的意义。

  ①作者以青胜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板书:青青于蓝,冰寒于水)

  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句式特点:a.+于=比较,可译为:比……a.

  成语溯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板书:直木为轮)

  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头之间的“有”,常通“又”。

  如碑文上常有的`“享阳某十有几”《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生: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

  生: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来改变,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学*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推理方法:类比推理, 以类比排列的方式,引物连类,取譬设喻,从而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可以提高人的知识能力

  类比例证:蝴蝶花开蝴蝶飞,鹧鸪草长鹧鸪啼。门前种得相思树,落尽想思人未归。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的重要性。学*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第一课时结束前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二三,下节课抽查

  第二课时

  1、 抽查两人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 请不点名由五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练*二五组加点词的辨析

  3、 请7位同学自觉得上黑板完成练*三的通假字

  4、 分析课文三至四段

  1)、分析第三自然段

  先请一名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生: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

  第2、3句为第二层,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

  第4句为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

  师: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分总关系。

  师: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外物,各种客观条件,这里指学*,学到的知识。

  师: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的重要性? 类比: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可以成就自己

  善假于学,可以弥补己之不足)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词语分析:而:①表修饰:终日而思, 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②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表转折:而青于蓝,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至千里,而绝江河。

  ④表假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恂恂而起,而吾蛇尚在。

  2)分析第四段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四段。

  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

  生:这段主要论述学*态度。

  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无以成江海”,阐述学*要善于积累;

  第二层,从“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要专心。

  (板书:学*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生:比喻。

  师:第一层的前面两个比喻句与“积善成德”一句是什么关系? 类比关系。

  第二、三层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对比论证。

  师:为什么要专心?一心不能两用,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者在课文节选之后作了明确回答: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特点:n.+ 之 + a.(句末)=a.+ n.,又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词类活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活用为状语)

  3)小结:

  师: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故曰:学不可以已。

  知识改变命运,学*成就人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口不能吃成胖子,一眼不能看遍九州。一心不能两用。

  所以,学*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专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珍惜现在,以学广才,立志成学,争取做一个于国于家于己都有用之人。

  4)作业布置

  ①课外收集一些古代有关劝学的名言名句;

  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劝学文字

  ③有条件去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劝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课文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ò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 xìng )非异 跬( kuǐ )步

  骐骥( qí )( jì) 驽马( nú ) 锲(qiè )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 ) 镂 ( lòu ) 螯( áo ) 蛇鳝( shàn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取之于蓝:提取/蓝草

  木直中绳:合乎 其曲中规: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察,反省 对于,

  知明而行无过:明达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

  2,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zhì),智慧。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4,古今异义(古/今)

  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

  2、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5,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课堂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 然后由学生评议 教师再点拨翻译要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一)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停止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设问引出本段结构:这一段作者是从学*的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这一段着重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了五个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四、布置作业

  整理知识点 疏通全文 背诵前两节

  第二课时

  一,研*第三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三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2)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形作名 高处

  (3)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4)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3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二、研*第四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 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 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三、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第四课时

  四、简析文章写作特色。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但我们读了觉得一点也不枯燥,很有趣味性,文 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为什么?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文言知识归结

  1.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

  (3)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5)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劝学》(节选)一文*有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研读课文很有帮助,并且“而”是高考必考的12个文言虚词中的重点,《劝学》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归类如下:

  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二、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四、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五、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总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善假于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五百字。

  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劝学》教案6

  一.教学内容:

  《劝学》

  二.学*目标:

  1.掌握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其他一些古汉语知识。

  2.翻译全文。

  3.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从而树立正确的学*态度。

  三.目标重点: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论述,明确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古汉语知识。

  3.准确翻译。

  四.目标难点:

  1.第一段中五个比喻之间的关系。

  2.荀子在《劝学》中劝人们学*的内容。

  五.走*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改造获得的。

  荀子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探寻背景:

  荀子处于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旧*末期。他曾在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的稷下学宫讲过学,做过楚国的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后失官失居,著书立说,教授学生。《劝学》是荀子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劝勉人们努力学*,“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荀子》这些观点,从认识论上讲,符合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从政治意义上讲,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六.语篇结构分析

  全文共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论述学*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3段:论述学*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4段:论述学*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七.疑难问题探析

  1.第一段中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行并列的关系吗?请分析说明。

  从论证思路上看,本段可分为两层:(1)前两个比喻说明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2)后三个比喻说明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延伸拓展,逐渐深入的。前两个比喻和后三个比喻的关系也是如此。

  2.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是学*文化知识吗?

  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附录:荀子《劝学》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递进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的)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4)因求假暂归(假期,休假)

  (5)假以雄权(授予,给予)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劝学》教案7

  一、导入新课

  在学*方面,不少同学存在着疑惑。没关系,荀子的《劝学》也许可以帮我们解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荀子的《劝学》。(板书)

  二、作者简介、解题

  1、关于荀子这个人和《荀子》这本书,我们看一下注释①

  补充: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恶的本性,故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育功能的重要。《荀子》这本书现存32,今天我们要学的《劝学》就是这本书第一篇的节选。

  2、题目中“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提问)

  明确:劝勉、勉励。《勾践灭吴》中“国人皆劝”中的“劝”也是这个意思。“劝”的繁体字写作“勸”,这是一个形声字。凡是“力”作形旁的字大多有勉励的意思,如努、励。因此,“劝学”就是勉励人们学*的意思。那么,荀子是怎样勉励人们学*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三、疏通文意

  1、首先,听老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这篇文言文比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

  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5、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讲解。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同时板书)

  6、重点讲解

  ①学不可以已(停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的“已”也是此义。)

  ②于:青,取之于(从)蓝,而青于(比,用在形容词后的介词“于”都当“比”讲)蓝

  ③指名翻译:木直中(合乎)绳,輮以为轮,其曲(弧度、弯度,形容词作名词)中规。

  明确: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④虽有槁暴(即使,如《勾践灭吴》中“虽无四方之忧”的“虽”也是此义)

  ⑤不复挺者(直)

  ⑥指名翻译:君子博学而日(名词作状语)参省乎己,则知(通“智”,智慧)明而行无过矣。

  明确: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⑦指名翻译:顺风而(表修饰,连接状语和动词的“而”往往表修饰。)呼,声非加疾也,而(表转折)闻者彰(明显,显著。同“欲盖弥彰”的“彰”)。

  明确: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很清楚。

  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利爪牙,强筋骨”),上食埃土,下(“上”、“下”名词作状语)饮黄泉,用心一也。

  7、对“跬步”加以讲解:“步”为会意字,左脚向前跨出去,右脚再向前跨出去称为一步;“跬”是半步,相当于现在的一步。

  8、同时指出文中的两个错误:蛟龙为人们虚构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螃蟹也会打洞,只是偶尔寄居于蛇鳝之穴,可见荀子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如同学们来得丰富。当然也有人认为荀子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才用此例。

  指出教材中的一个注释错误:“功在不舍”的“舍”应为“停”的意思,注释把意思译反了。

  9、掌握了这些字、词、句再结合注释,文章内容就不难理解了。请同学们带着理解把课文再齐读一遍。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文章内在逻辑关系。

  刚刚同学们读得很好,说明大家对于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我们学*文言文如果仅停留在理解字词、能翻译的层面上,是不能把握古人的思想精华、文章精髓的。因此,我们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1、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预*过了,文中荀子提出的一个总观点是什么?(齐答)“学不可以已”。荀子用“君子曰”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就像我们写文章喜欢用名人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一样。

  提问: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学不可以已”?

  明确:因为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2、文中哪一小节是写学*的意义的?(齐答)第2节。

  第2节是不是直接谈学*的?(齐答)不是。

  下文哪里第一次谈到了学?(齐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前面几句又讲了什么内容?和这句又有何联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引导:“青于蓝”、“寒于水”两个“于”表明前后二者不同,否则无法比较。青和蓝相比、冰和水相比有怎样的变化?(齐答)前者较后者有提高。

  弯木可以变直、直木可以变曲、金属可以边锋利,这说明它们有何改变?(齐答)它们的性状发生了改变。

  无论是“提高自己”还是“改变*性”都是一种变化。物可以变,那么人可以变吗?(齐答)可以。物变需要条件吗?(齐答)需要。

  青要经过蓝的提纯,冰要经过水的降温,直木经輮才曲,弯木受绳才直,金属就砺才利。

  那么人的改变需要什么条件?(用原文回答)“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必须“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的意义相当重大。

  齐读第2节。

  3、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必须“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说的是学与什么的关系?(齐答)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荀子认为二者何者更重要?(齐答)学更重要。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见学*的作用之大。

  学*的作用在于什么?(齐答)弥补不足。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述学*的作用的?

  明确:用了四个比喻。

  学*的作用在于弥补不足,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用原文齐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也就是要“善假于物也”。这里“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

  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普通人没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荀子勉励人们学*,就是想让人们通过学*改造自己、去掉恶劣本性从而成为君子。儒家有个观点“人皆可以为尧舜”,尽管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相对,但在这个问题上殊途同归。孟子认为人通过后天的学*保持善的本性就可以成为君子、圣人。

  同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言下之意就是普通人不善于学*、不善假于物。如:去年有条新闻轰动全世界:科学家们利用微型机器人进入埃及金字塔法老墓中探秘。微型机器人是科学家们研制并加以利用的,机器人做的是人无法做的工作。我们普通人就无法发明出这种机器人帮我们工作。所以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

  齐读第3节。

  现在我们知道了学*的意义和作用,明白了学*的重要性。既然学*这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学*呢?怎样又叫做善于学*呢?这就涉及到学*的方法和态度问题,也就是第4小节讲的内容。

  4、指名朗读第4节,其他同学思考:这小节共讲了几层意思?概括一下每层内容。各层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明确:作者指出:学*的方法在于点滴积累(板书);学*的态度在于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板书)。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是做到积累的必要保证,因为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很多同学都懂得“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但往往“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这正是学*的大忌。

  提问:这里作者除了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外,还使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这种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齐读第4节。

  这小节对我们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相关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5、结合板书,回顾全文内容。

  这篇《劝学》虽是节选,但相对完整。文章开头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不可以已”,也就是“是什么”(板书);接着讲了“为什么”(板书)“学不可以已”,因为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提高自己、改变*性,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应该“怎么办”(板书)呢?要注重点滴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文章思路相当清晰。

  齐读全文。

  五、简析文章写作特色。

  1、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但我们读了觉得枯燥吗?(齐答)不枯燥。为什么?

  明确: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使得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动、具体明白,更易为人接受。

  2、文章读起来拗口吗?(齐答)不拗口。反而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取得这种效果的?

  明确:运用了排比和对偶,因此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六、课堂小结。

  这篇《劝学》除了思想内容给我们很大启发,其写作技巧也值得我们学*借鉴。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传颂不衰的原因。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归纳文中“而”的用法。

  补充:劝学删节部分译文:

  这是删节部分:

  因此,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溪,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聆听古代君王的遗言,也就不知道学问的广博。干国、越国、夷族、貉族的人,刚生下时,他们啼哭的声音都是一样的;待他们长大后,其风俗*惯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造成的。《诗经》里有诗说:“唉呀你这位君子,不要一心沉溺于安逸,心满意足地供奉你的职位,充当追求正直的德行,这样,神明才会理解你,支持你,赐给你最大的幸福。”人的德行的境界,没有比接受道的教化更高的了;人的幸福,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幸福的了。

  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用羽毛构筑自己的窝巢,再用毛发将它纺织起来,系挂在芦苇的嫩条上。一遇风吹,芦苇的嫩条折断,蒙鸠的窝巢也就掉在地下,结果巢里的鸟蛋被打破,幼鸟被摔死。这并不是蒙鸠的窝巢筑得不完好,而是由于它所系结的东西太脆弱。西方有一种树木,名叫射干,树茎只有四寸长,可它生长在高山上面,就能俯临百丈深渊。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的树茎就能够长得长些,而是它所生长的地势使它如此的。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需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变得跟黑泥一样黑。香草兰槐的根叫做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礼”“仁”之道。

  各类事物的发生,肯定都有它的根源。人的荣誉或耻辱的来临,也必定和他自己品德的优劣相一致。肉腐朽了会生蛹,鱼枯烂了会生虫。懒散到连自身安危都不顾的时候,灾祸也就要降临了。太刚强了很容易自己折断,太柔弱了也容易自受其约束,自己邪恶肮脏,那就必然造**们对你怨恨。把干、湿不同的柴草堆置得一样,火总会朝着干燥的一堆烧去;一样*整的地面如果有干有湿,水也总是向着潮湿的地方流去,野草和树木总是共同生长,飞禽和走兽也总是成群地居住,万物就是这样各自依从自己的同类以生存。所以箭靶一旦张设,箭也就会对着它射去;森林一旦繁茂,伐木者也就拿着斧头来了;树木一旦成荫,众鸟也就会飞来栖息;醋一有酸味,蚊蝇也自然会飞来相聚。说话有时会带来灾祸,行动有时会招致耻辱,因此,君子应当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所以,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的人,就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十字路上徘徊不定的人,任何一条路的尽头他都不能到达;同时,事奉两位君主的人,任何一方也都不会容纳他。眼睛不可能同时看清楚两件东西,耳朵也不可能同时听清楚两个声音。螣蛇没有脚却能凌空起飞,鼫(shí)鼠虽然具有飞、爬、游、挖、走五种技能,但它飞不能上屋,爬不能到树顶,游不能渡涧,挖不能掩身,走不能走在别的动物前面,所以依然穷困而无法可想。《诗经》里有诗唱道:“布谷筑巢桑树上,专心致志将七只小鸟哺养。善人君子,其行动要专一不邪,不但行动要专一不邪,意志也必须坚定不移。”所以君子行事应当将心志集中到一点上来。

《劝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的重要性及学*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

  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的意义、作用及学*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

  四、学*课文

  1、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⑴ 是全文的文眼。

  ⑵ 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2、讲解第二自然段:

  ⑴ 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⑵ 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

  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

  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蓝、水、木在外力作用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⑶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輮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⑷ 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论述学*的重要性。

  ⑸ 词语:

  輮、槁暴、受、就、中。

  3、讲解第三自然段:

  ⑴ 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⑵ 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⑶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⑷ 词语:

  致、绝、假。

  四、课后作业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⑴ 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⑵ 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贵在坚持。

  ⑶ 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词语:

  跬、镂、一、焉。

  三、总结全文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的意义、作用及学*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四、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五、完成*题

  1、课后思考练*题。

  2、基训上的*题。

  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劝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3. 认识本文论述的学*意义、作用、态度、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

  4. 体味本文充分运用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文中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加强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充分体味比喻的意义和妙用。

  课时安排: 6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两篇有关“学*”的小议论文,白寿彝提出治学的“三个境界”,谢冕又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荀子就以他睿智的思想告诉了我们学*的重要性以及学*的方法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2.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同时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人的学*,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题解(出示投影)(提问、教师点拨)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文章中作者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熟读课文

  1、学生预*,初步感知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3、学生齐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三、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一段(学生找出中心句):提出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段(学生找出中心句),“善借于物”即善于向外界学*,这样就可以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谈了学*的方法和态度(学生找出中心词):“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强调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3.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一、提出中心论点,并论证学*的意义

  二、论证学*的作用

  三、论证学*的方法、态度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课文第一、二部分:

  第一部分:

  1、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可以”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1:名词 “青”2:形容词。 “于”1:从 “于”2;比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

  “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揉”,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4)“日”:名作状,“每天”。 “参”,同“三”。

  2、学生齐读第一段。

  3、 教师明确本段第一句话“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现在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差不多,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以此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之前。所以学*可以使自己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用“輮”来比喻学*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

  得出的结论是: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喻义:人通过学*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不断的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板书}

  青——胜于———→蓝

  提高自己

  冰——寒于———→水

  直木——輮————→轮

  木———受绳———→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利

  结论: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喻义:人通过学*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二部分:

  1、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终日而思”和“跂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抬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2)“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文理分析。

  (1)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用了五个比喻。

  这五个比喻的共同点是:“善假于物”。

  (2)作者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落实到“学*”上来说: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3)“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里强调的是“借助外界”,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板书)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于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共性:“善假于物”。

  结论: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喻义:人通过学*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注:教师提示学生回顾荀子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强调后天的学*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从而提高自己成为君子乃至圣人的修养,所以荀子特别重视学*的作用。

  3、 教师引申:在学*和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不利条件,每个学生都应该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足,在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

  作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学不可以已( ) ②木直中( )绳 ③使之然( )也

  ④声非加疾( )也 ⑤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 ⑥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

  2.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

  ①虽有( )槁暴( ) ②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③君子生( )非异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①已:停止。②中:符合。③然:这样。④疾:强。⑤假:借助。⑥绝:渡过。①有--又 暴--曝 ②知--智 ③生--性 }

  第五、六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第三部分、总结课文、整理重点词句。

  一、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a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

  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2、学生齐读第三段。

  3、教师出示问题:荀子在本段中强调了哪些优秀学*品质,除了运用比喻论证外还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明确:学生不难得出本段中强调的三种优秀品质——积累、恒心、专注,以及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4、拓展延伸:积累、恒心、专注,是一个人学有所成的三种关键品质,我们在

  *常的学*生活中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这种品质。教师在此处设置“缺点曝光台”和“优点展示厅”两个栏目,针对这三种学*品质,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不足,也大方说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进而激励学生不断增强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修养。

  5、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板书}

  积累(1) 积土、积水——积善 (正面)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反面)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反面)

  坚持(2)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正面)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反面)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面)

  专一(3) 蚓无……用心一也; (正面)

  蟹六……用心躁也。 (反面)

  6、课文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7、本段主旨:学*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二、总结课文: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劝学》尽管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

  1、大量运用贴*生活的比喻阐明事理。(释理通俗,形象鲜明)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观点突出,说理深刻)

  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结构采用“总—分”式。(纲举目张,条理清晰)

  4、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

  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提高自己(2个比喻)

  学*的意义

  改变自己(3个比喻) 喻证

  学不可以已 学*的作用——弥补不足(5个比喻) 道理明白

  积累(4个比喻) 具体生动

  学*的方法、态度 恒心(4个比喻) 对比 深入浅出

  专心(2个比喻) 论证

  三、整理词句:

  1、通假字:輮,有,暴,知,生。

  2、活用字: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A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省略句:輮(之)以为轮

  (4)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4、一词多义

  (1)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2)蛟龙生焉(生长,动词)

  (1)骐骥一跃(一,数词) (2)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

  (1)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词)(2)金就砺则利(锐利,形容词。下文“蚓无爪牙之利”的“利”同此)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形容词)(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智慧,名词)

  5、成语:青出于蓝胜于蓝、锲而不舍、积善成德

  四、课堂作业:

  1、练*册

  2、背诵全文

  课后记:本文多用对偶,夹用排比,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背起来难度不大;大量运用贴*生活的比喻阐明事理,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分析课文时,我注意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本文论述的学*意义、作用、态度、方法,并用以指导学生日后的学*。学生初中基础不够扎实,在一些文言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

《劝学》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一)学*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

  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诵读第2段。

  (八)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揖”“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揖”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九)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十)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一面的认识。)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扩展阅读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扩展1)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

《劝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学*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劝学(教师中心稿)教案。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劝学(教师中心稿)教案》。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

《劝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君子生非异也()

  明确:(1)kuǐ(2)qì(3)lu(4)zhng(5)y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结合完成“思考和练*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二)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二)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2)在论述学*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提高人的水*;“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的。

  教案点评: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学*本课首先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再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最后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劝学》教案3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的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劝学》教案4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可以改变人的*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布置作业 :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

  试论“锲而不舍”

  (2)预*《秋水》。

《劝学》教案5

  教学设想:

  本单元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大板块,下分两个小版块:“获得教养的途径”“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意在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让学生知道读书学*的重要,以及如何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益。从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上,学会恰当地表达思想,学*朴素的文风。

  本文来自第一小板块“求学之道”,这个板块有两篇文言文《劝学》《师说》。《劝学》主要知道学*对成长的重要,《师说》拜师对成长的重要。既是文言文,本文又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还是要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要求与目标:

  1、学*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3、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课时安排:3教时

  第一课时:以检查预*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背诵默写全文。作业并检查纠正(注:后半课时用于预*《师说》。)

  第一课时

  内容:以检查预*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2段。

  过程:

  一、导入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为什么人需要在学*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从师问道?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杰作?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现在,是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今天我们开始学*“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板块。学*这个单元,注意从经典中获得教益,学*观点的表达,学*朴素的文风,学*生动、清晰地阐述抽象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学《劝学》。

  二、检查预*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輮( ) 虽又( ) 槁( )暴( ) 砺( ) 参( )省 ( )乎己 知( )明 跂( ) 生( )非异也 跬( ) 骥( ) 驽( ) 锲( ) 镂( ) 螯( )

  (2)听写:

  三、简介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述又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和孟轲虽然同属于儒家学术的派别,但他在性善说上和孟子恰好相反,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要通过后天学*、反省才能够弃恶为善。

  四、诵读第1段,并理解积累

  1、诵读

  2、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劝学——已——于(1)——于(2)——于(3)——以为——有——暴——“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

  劝学—— 《劝学》本文是原文的节选,原文比较长,本文选了前面的'部分内容。

  已——

  于(1)——

  于(2)——

  于(3)——

  有——

  暴——

  日——

  3、解决疑难

  4、学生练*翻译

  5、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这几组设喻从总体上看,说明什么道理?

  6、试背诵

  先自读两遍,然后检查试背。

  7、学生齐背一遍

  四、诵读第2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

  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齐读

  3、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而1——而2——而3——而4——而5——而6——而7——而8

  “彰”──

  “利足”──

  “致”──

  “能水”──

  4、解决疑难

  5、学生练*翻译

  6、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

  请归纳本段大意:

  7、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8、作业:看读本中的文言文

  第二课时

  内容:诵读第3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背诵1、2段

  二、指名翻译1、2段

  三、诵读第3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齐读

  3、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无以”——致千里——至千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有何特点——“上”“下”——“跃”“驾”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

  “无以”——

  而致千里—— 无以至千里——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下”——

  “跃”“驾”——

  4、解决疑难

  5、学生翻译

  6、层次分析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7、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

  8、先背诵本段,再背诵全文。

  四、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中心论点

  分论点之一

  分论点之二

  分论点之三

  2、探讨:和周围同学交流讨论——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他的“性恶”说有什么联系吗?

  3、本文运用设喻论证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4、本文在句式上还使用了对举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学生举例

  讨论对举的作用

  五、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

  第三课时

  内容:背诵默写全文。作业并检查纠正(注:后半课时用于预*《师说》。)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故意弄错,至多三处);学生互查。

  二、当场默写课文

  二、完成练*并检查纠正

  三、预*《师说》

《劝学》教案6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可以改变人的*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 “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

《劝学》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复*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的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补充练*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二、三。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3.鉴赏本文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背诵课文

  2.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三个分论点。一、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在论述学*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提高人的水*;“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的作用。

  (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课文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3.背诵课文,体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比较本单元已学过的三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季氏将伐颛臾》:在言行记录中绘声绘色刻出人物神态、气质,善用反诘句加强语势。

  《寡人之于国也》:整齐的排偶句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容不迫的语言,具有雄辩的气势。

  《劝学》:善于使用比喻说理,正面设喻与反面设喻结合,设喻与说理结合灵活,善于运用排比句,文章富有气势。

  四、总结、扩展

  《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五、布置作业

  学*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篇有关学*或加强修养的短文。

  板书设计:

  提高自己 青出于蓝

  中 学*的重要性 冰寒于水 木受绳则直 知明而行无过矣

  心(正面设喻) 改变自己:輮木为轮 金就砺则利

  论 学*的作用:弥补自 登高博见

  点 己不足(反复设喻)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善假于物也

  ↓ 假舆马 假舟揖

  学 要积累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不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可 学*的方法和态度 要坚持不懈 骐骥 驽马

  以 (正反对照设喻) 朽木 金石

  已 要专一 蚓——用心一 (积的保证缺一不可)

  蟹——用心躁

  【背景材料】

  一、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 313—公元前 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省临淄县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公元前 238 年失官家后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劝学》原文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三、补充注释

  [君子]开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君子”,是作者用虚拟法发表议论,用以增强观点的权威性,加强观点的说服力。后文的“君子”,如“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则是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 “已”,废止,停止。

  [揉]一作“煣”,用火烤,使竹、木弯曲。

  [日参省乎己]“参”,也解作“叁”,读sā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

  四、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酉,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 借鉴荀子有关学*的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4. 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

  对荀子的学*观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跂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其曲中规( )

  (5)虽有槁暴( )(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生非异也( )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

  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1. 检查背诵

  2.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

  在学生预*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2)在论述学*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提高人的水*;“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

  学*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

  论述的。

  4.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5.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

  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的。

  6.课下作业:

  1.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名言警句、诗歌文章。编辑《劝学名言录》。

  2.学生交流学*体会,写一篇以“学*”为话题的诗歌或散文。

《劝学》教案9

  文本解读:

  《劝学》节选自战国后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的作品《荀子劝学》。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勉励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议论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中,运用比喻手法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教学设想:

  根据学情和文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拟以诵读为主要活动,指导学生以学*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的方式落实课文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文中的重点字词;学*文本的主要观点,领会学*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本文的比喻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体会课文所论述的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并运用到自己的学*生活中去。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学*《劝学》的主要观点,领会学*的能力;学*本文的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

  今天很偶然发现了一个有蕴味的句子,可惜它是残缺的,大家可尝试将它补充完整。(投影残句:可以使人免除人生的三大痛苦:贫穷、烦恼与孤独。如工作、学*、奉献等。)大家补充的都很有道理。对于同学们来说呢?关于学*的名言举不胜举,大家可以说说(指名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两千多年前的儒学大师荀子关于学*的谆谆教诲。它的题目是:《劝学》。(激发兴趣,启发谈话,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导入新课,使学生生产急于阅读的欲望。)

  二、美文品读。

  1.教师示范朗读,扫清难点字音。提问学生题目的含义 。明确:《劝学》中的劝是劝勉之意,说明本文是一篇论说文,劝学即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

  2.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用笔画出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根据你对荀子的了解思考文章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同桌间交流)

  (板书:性恶论 学不可以已)

  3.背诵第4段,同桌相互检查。提问:这段主要论证的内容是?

  明确: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

  4.齐声朗读第4段,读后将开始学*小组学*活动。各小组任务:①借助工具书和书中注释,疏通第4段字词句的解释与翻译。② 各小组汇总难点字词句,老师讲解。

  三、问题探究。

  学生齐读,教师点拨,思考问题:这一段论述关关于学*的方法和态度,用什么方法论述的?明确:比喻。

  问:用了几个比喻?分几层论述?各是论述哪个方面的?明确:十个比喻。分三层论述,论述了(积累、坚持、专心)?

  每一层的比喻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对比关系。板书:正反对比设喻

  积 第一层:积累--写积与不积达到的不同的效果,积从正面论证,不积从反面论证,以此比喻说明人只有不断的学*才能见识广博

  第二层:坚持--写舍与不舍达到的不同的效果,先从反面论证,舍会怎样,再正面论述,不舍又会如何。以此比喻说明人只有坚持才会有所成就

  第 三层 :专心--写专与躁分别达到的不同的效果。蚯蚓的专是从正面论述,螃蟹的躁是从反面论述以此比喻说明,人只有专心一意才会有收获。

  提问:三层都采用了对比设喻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明确:使中心论点更生动鲜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联系现实来小结: 去年我校高考状元是洪汉寺,考取华中科技大学。他学*方法是什么呢?据他的班主任说:把*时做错题目整理在一本很厚的本子上,及时抽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错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地思考类似的题目。这种学*方法他坚持了三年,状元就是这样炼成了。之所以能成为状元是因为他做到了荀子所提倡学*的方法和态度:不断反思,积累,坚持

  四、积累与提高。

  我们很多同学喜欢在课外收集名人名言,诗词对联之类的,现在,我们就这积累、坚持、专心各举出一句名言警句或者对联来。(学生答,教师私下也作准备,以防学生答不上来)

  (教师准备)积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泰山不辞小土,方能成其大。

  坚持: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专心: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年时,课堂外的嬉戏玩耍,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给你荒废的人生;青年时,校园外的功名利禄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给你虚荣的人生;中年时,社会上的灯红酒绿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给你堕落的人生。这也告诉我们要专心:少年时,专心于读书,青年时,专心于学业,中年时专心于家庭事业。

  现在我们分角色背诵一下第四段:男生读正面设喻的句子,女生读反面设喻的句子。

  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因为学*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所以,就是不能停。这样,运用了大量的比喻,采用正面设喻,反复设喻,正反对比设喻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背诵第3段。

  板书设计:

  劝学

  观点:学不可以已 性恶论

  第四段:学*的方法和态度 论证方法

  积累 坚持 专心 设喻 对比(反衬)

《劝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的重要性及学*的方法与态度。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的意义、作用及学*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

  四、:学*课文。

  一、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深寒曲

  明确: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

  取为輮

  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

  “輮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

  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3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明确:论述学*的重要性。

  4词语:輮、槁暴受就中

  三、讲解第三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4词语:浮≈隆假

  四、课后作业: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词语:跬镂一焉

  三、总结全文。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的意义、作用及学*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四、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五、完成*题

  1、课后思考练*题

  2、基训上的*题

  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扩展2)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

劝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法学法】

  朗读法,揣摩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老师有几个问题请教同学们:

  1、孙权是三国中哪一个国的开国君主( )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2、在孙权心目中胆识、学问、才能、谋略仅次于周瑜的大将是( )

  A、关羽 B 、吕蒙 C、鲁肃

  二、介绍故事出处和文中人物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三、朗读感知课文

  1、听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要显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2、疏通文意。

  要求:同学们间互相翻译句子,把有疑问或不懂的词、句作符号。

  3、检查自学情况。

  词:(1)卿今当涂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2)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难道

  (3)但当涉猎 只 粗略地阅读

  句:(1)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2)卿言多务,孰若孤? 比得上

  4、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见PPT)

  5、口译全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谈论天下大事 ,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课文

  (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以分为几层?

  可分两层。

  1、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2、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二)、朗读并理解:

  1、第一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涉猎,见往事耳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亲*、关心和期望的一句话是_____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

  (三)、朗读第二层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主动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4、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

  6、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7、评价孙权、吕蒙、鲁肃?

  孙权: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善劝)

  吕蒙: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好学)

  鲁肃:鸟随鸾凤飞腾远, 人伴贤良品德高。 (敬才、爱才)

  五、总结、归纳:

  孙权:关心下属、*易*人、谆谆善诱

  劝

  吕蒙:前:才疏学浅(吴下阿蒙)

  后:好学、自信(刮目相待)

  8、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10、 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

  六、比较阅读

  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吕蒙和方仲永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七、揣摩语气

  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八、讨论、质疑。

  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说出来,大家来帮帮你。

劝学教案2

  课题

  《劝学》

  课型

  文言文新授

  课时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2、学*“于、者、而、焉”4个文言常用虚词;复*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能力点

  1、学*从三个角度对比论述中心的方法。

  2、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3、背诵全文

  教育点

  体会学*对于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了解学*应持有的态度和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其现实意义。

  重难点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和对比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PPT)

  师:“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你知道这几句话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吗?

  (学生纷纷说自己的理解)

  师:是的,是关于学*的诗句。青少年好学,像太阳初升,光芒四射;壮年好学,像中午的阳光,明媚而艳丽;老年好学,像燃着了蜡烛,也会放出一缕光明。类似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

  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杂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师:这写诗句都是劝勉鼓励人们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及学*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板书文题)二、荀子简介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PPT显示,学生朗读,标记重点):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荀子》共32篇,内容异常丰富。他一生“序列著述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他的文章,善于分析问题,论题鲜明,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有很强的逻辑性。笔力浑厚,音节整齐,语言质朴、精炼。

  三、解题。

  《劝学》的“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作者在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或教师范读,正音字(PPT)

  中zhōng輮róu砺lì参cān省xíng有yòu

  知zhì暴pù生xìng跂qì臾yú螯áo

  2、学生齐读,识记。

  五、再读文本,质疑问难

  1、生自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和注解初步理解文意。

  教师提示:用红笔标画出你不理解的重要的难解的字词句,借助工具书和手中的材料,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2、小组成果展示:(展台展示)

  第一组:通假字

  ①暴pù已是“曝”的古字②“輮”通“煣”,使……弯曲。③“有”通“又”。④“知”通“智”zhì,智慧。⑤“生”通“性”,资质,禀赋。

  第二组:古今异义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今天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②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用心一也(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④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江河)⑤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非蛇⑥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藏身;今义:“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第三组:词类活用①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④用心一也:一,数词做动词,专一。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

  第四组:一词多义

  ①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②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向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每月十五日)

  ③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并列关系)吾尝跂而望矣(连词,修饰关系)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转折关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承接关系)锲而舍之(连词,表假设关系)

  ④于:青取之于蓝(介词,从)而青于蓝(介词,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介词,向)

  第五组: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②.省略句輮(之)以为轮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蟹(有)六跪而二螯③.倒装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3、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②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译:(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精神智慧”;“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焉,语气词,“了”。译: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精神和智慧得到提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比喻为帮凶、走狗。“强”读qiáng,强健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地下的泉水。“用心”,“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学生结合工具书和老师的讲解,自译全文,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六、重点品读,合作探究

  (一)问题探究:(PPT)

  1、《劝学》的主旨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的?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劝学》的主旨是什么?

  生: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师:荀子说人要学*,而且要不停止。那么学*什么?荀子也给出了界定,那就是要学*儒家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作者是如何来论述的呢?

  生范读第一节

  生:作者并没有直接来论述,而是通过青、冰、木来说理。

  师:由蓝到青,由水到冰,由木直到弯曲,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条件可以改变,得到提高,由此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人通过学*也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得到提高,成为一个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这正是学*的意义。(教师板书: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的意义)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生:设喻。

  师:连用五个比喻句,借助自然现象说明一个抽象的到底,这是设喻。(师板书:设喻)

  生齐读第一段。

  生背诵第一段。(理清背诵思路)

  教师检查,纠正易错字。如:已、輮、有、槁暴、砺、己、知。

  (二)研读第二段:

  师:第二段的论证和第一段有什么相似的之处?

  (学生默读)生:仍然是用设喻来说理。

  师:找出比喻句并翻译。

  学生展示,补充。

  生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略)

  生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略)

  生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略)

  生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译略)

  师:连用四个比喻句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译)

  师:借助外物,可以使自己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声音更强,走的更远。人的本性没什么不同,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就在于能借助外物来弥补不足,取长补短,改变恶的性情,达到另一种境界。

  (教师板书:弥补不足,学*的作用。)

  学生自读第二段,背诵。

  师检查背诵。(抽查,强调抓住比喻句来梳理思路纠正易错字。如:臾、跂、致、生。)

  (三)研读第三段:

  师:人要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应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表看法

  生1:要认真学*

  生2: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精神

  生3: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学*

  生4:要不断的向别人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生5:多读书,读经典著作,让自己更加有教养:

  生-----------

  师:大家说的都非常有道理,好的学*方法确实可以事半功倍,荀子在《劝学》里又给了我们哪些思考呢?

  生范读第三段

  教师提示:其他生标画出关于学*方法的语句。

  生展示自己画出的.语句(略)

  师:开头四个比喻句,(学生齐读)这四个句子强调的是什么?

  生:积累

  师:你有哪些积累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谈自己的做法。如:积累好的语段、名言警句等)

  师: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师:要做好积累,还应该怎么做?

  生:要坚持。

  师:作者是如何来论述的?

  生齐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金石可镂。”

  师:这里仅仅是用了设喻来论证吗?

  生:还有正反对比。

  (师板书:对比)

  师:有了积累和坚持还不够,我们来看最后一组比喻:“蚓无爪牙之利------”

  这个句子如何理解?

  生翻译(略)

  师:注意把握这个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其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作者借助蚓和蟹来告诉我们学*还要专一。只有专一,才能做好事情。

  学生再读全文,背诵。

  小结:

  本文是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但读来却不枯燥乏味,正是因为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有一下几点特点:(PPT)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学生小结:我的收获---------------------------------------------。

  七、跟踪训练(PPT)

  ①.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参省(cān)锲(qì)跬步(guǐ)木直中绳(zhòng)

  B.槁(gǎo)暴(pù)跂(qì)骐骥(jì)

  C.砺(lì)驽马(nú)蚯蚓(yǐn)虽有槁暴(yǒu)

  D.须臾(yú)镂刻(lóu)舟楫(jí)闻者彰(zhāng)

  ②.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就砺则利(磨刀石)B.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道)D.非能水也,则绝江河(横渡)

  ③.下列各项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輮以为轮B.上食埃土

  C.既来之,则安之D.然而不王者

  ④.下列各项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輮使之然也②有志矣,不能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③石之铿然有声者④以须炉火之然也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A.①⑤B.②③C.②④D.①③

  ⑤.对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①而绝江河②老子犹堪绝大漠③用心一也④一死生为虚诞

  A.①②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同

  C.①②同,③④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⑥.《劝学》的中心论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学不可以已。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答案:1.B2.C(智慧)3.D(名词活用为动词)4.A5.A6.C

  八:布置作业(PPT)

  1、完成相关练*题

  2、背诵全文

  教后记:

  这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在把握和处理上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中适当降低难度,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解决基础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对重点难点问题给予解答,这样更有针对性。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提前布置下去,在预*中积累一部分。小组成果展示中补充自己没发现的。安排课下继续整理并积累。

  朗读,仍然是学*语文的法宝。结合本篇文章采用设喻说理和长短句的交替使用,以及排比的使用,安排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收获。

劝学教案3

  内容分析: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鲜明,各具风韵;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学情分析:

  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

  能力目标

  准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文章的朗读与分析了解

  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应该学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与生活中应该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并认真的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然而,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导入新课

  听讲

  二、简介作者生*、创作以及《资治通鉴》的基本情况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治*三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他反对王安石实行变法。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废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集》、《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30卷。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穿1362年史事。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组织学生进行材料交流并出示板书

  将课后查阅的资料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范读课文并对学生进行“如何概括段意”的学法指导

  概括段落大意

  四、准确翻译课文,并识记重点词语

  1、 师生互动进行掌握文章的基础知识:学生设疑,教师答疑;

  2、 教师出示板书,检验讨论结果,并完成“研讨与练*”第二题。

  组织、参与学生讨论,并进行适时指导

  分组讨论:

  1、 设疑;

  2、 翻译文章

  五、揣摩品味课文

  1、 认真朗读课文,试回答如下问题:

  1)孙权劝学的过程与结果分别如何?你查到了那些资料可以说明吕蒙学有所成?

  (过程:指出“学”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指出“学”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演义》第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等)

  2、 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完成板书)

  3、 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吕蒙何方仲永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

  六、表演课文

  1、 按原文内容表演课文,尽量使用原文的语言进行对话;

  2、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使用现代汉语进行表演;

  3、 将表演的背景设置为现代社会,可进行合理的想象,中心议题应该展示《孙权劝学》一文的现代意义。

  提出表演的要求与规则,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剧的表演

  表演课文,评价表演

  七、总结

  同学们,*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虽然英雄已去,但他们的豪情与才智却奖被人们永世传诵。还记得《西江月》这首荡气回肠的古词吗?让我们一同来背诵一下,感受历史,激励斗志。

  总结全文,背诵《西江月》

  听讲,背诵《西江月》

  八、布置作业

  学完《孙权劝学》一文,想必你一定有所感触,试结合你对吕蒙的认识写一篇短文,题材、字数不限。

  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板书设计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孙权 → 吕蒙 ← 鲁肃

  (善) ↘ (听) ↓ (证) ↙

  劝

  课后记:本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分析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传神的风格。

劝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劝、中、假、绝”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于、而、焉、之”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方法;

  3、学*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提高说理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要求:

  1、 熟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与工具书,疏通字词、文意并划出不理解的部分与同学讨论;

  2、 完成《学*与评价》“学*过程评价”相关内容和“积累与评价”1-4题;

  3、 结合文章内容,思考课本“问题探讨”第1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我们不仅现在要学*,将来走向社会还要不断地学*,建立终身学*的理念,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来“劝学”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劝学》。

  二、解题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风格。

  三、简介《荀子》及作者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四、整体把握

  1、听录音,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检查预*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輮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读,有时还需要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三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指定三名学生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学不可以已”。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

  五、具体研*

  (一)研*第一段。

  1、诵读第一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的学*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4、归纳“于”的用法。

  5、讨论。

  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的重要意义的?

  6、学生齐读第一段。

  (二)研*第二段。

  1、诵读第二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跂:提起脚后跟。致:达到。绝:横渡。假:凭借。

  4、归纳“而”的用法。

  5、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请同学翻译)

  6、讨论。

  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的重要意义的?

  7、学生齐读第二段

  (三)研*第三段。

  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焉:。之:。

  4、讨论。

  这一段作者阐述学*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有哪些?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5、学生齐读第三段

  六、问题探讨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理解成自主学*、从师学*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说说理由。

  提示:超越前人什么要先弄清楚,自主学*,从师而学的最终目的是对“教养”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的拥有。

  七、课堂小结

  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但是他到底“劝”什么学*什么呢?

  明确: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

  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善、求美。

  2、这一节课我们学*了文章的大体内容,作者连用很多比喻,反复论证学*的意义和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请同学们根据板书试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的好处。(课本第39页第3题)

  3、完成《学*与评价》第25-26页,第5-6题。

  九、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劝学教案5

  执教:成都市树德中学尹德华

  说明:该课在20xx年11、26四川省高中语文课堂大赛,获省级一等奖

  授课班级:宜宾市宜宾一中高20xx级七班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四川省高中语文课堂大赛赛课课堂实录

  辅助用具:三张幻灯片。

  教师问:“请大家看幻灯片,21世纪最受欢迎的人才应该具备哪几种技能?你们想想,大家说一说”

  学生答:知识、口才、创新、设计、计算机、想象力……

  教师讲:黑曼在美国的《未来学家》杂志上列出了21世纪最受欢迎的人才应该具备的七种技能?:(展示幻灯片1)展示幻灯片的七种能力,同学们记住,你要想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人就要从这七个方面去努力。今天我在这个课堂上我要教大家这当中的三种能力:一、筛选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二、说服他人的能力。三、不断学*的能力。这堂课来学*《劝学》

  (教师板书课题:劝学)

  教师讲: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劝”字我写的是一个繁体字,这是一个形声字,形声字中带“力”字的普遍有个规律:多有“勉励”的意思,所以,劝学不能解释为“规劝学*”或“劝阻学*”,而应该是勉励学*。之前提到的七种能力,在《未来学家》杂志上提及,似乎是对未来的畅想,但是我们的祖先在2300多年荀子就用最为形象的语言做了最响亮的论述:“学不可以已”(教师板书)这也是全文的首句。同学请回答该怎样断句?

  学生答:学/不可/以/已“已”是“停止”,全句就是说:要不断的学*。这是七种能力之一。再看应该怎样说理?我们都不喜欢别人板着脸孔说教,那么怎样有说服力,怎样将忠言不是说得逆耳而是说得顺耳?这是一个人的本事和能力,这就是论证。所以,怎样有说服力是有方法的,那就是要学会一些论证方法。

  好,现在我们来训练第一种能力:筛选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并用这个能力来练*背诵。也许有同学会说背诵多简单;也许有同学会说背诵太难。那么通过这堂课的训练,所有的同学都会觉得很容易。有一个词汇:“读书”,不知大家留意了吗?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对话:“王大妈:孩子在哪里读书?”“在宜宾中学读书。”但是实际上,应该改成:“在宜宾中学做作业。”(学生、教师齐笑)“读书”一词成为整个学*行为的代名词,足见其重要性,但是却被我们大家忽略了,今天我要在这个课堂再一次唱响这个词汇:“读书”。

  教师非常规范而精彩的朗读。(当堂博得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在颁奖和总结的大会上再次做了朗读)。教师指令:“听教师朗读的时候要拿起笔来句读或做圈点”。

  学生齐读

  教师纠正几个语音:穴(xué)中规(zhòng)

  学生再齐读一遍。

  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来训练:怎样筛选信息?怎样用筛选信息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的背诵?先来看看作者选取了哪些比喻的对象,同时讲解一些字词:

  (教师板书:蓝草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从蓝草中提取;

  水――冰讲: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说明客观事物是可以改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木讲: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中:合乎)直木被火烘烤就变得弯曲。

  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虽”字是转折点,也是背诵的一个重要信息。

  金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反省自己,那么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

  土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教师:请同学看这些所选比喻对象的特点。

  学生:(七嘴八舌的2抢答:是金、木、水、火、土,是五行)

  教师:你们很了不起,我有个问题:哪里是火?

  学生:使之然也“”字通“,用火烘烤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是一个重大发现,长期以来这个问题都被人们忽略了。《教师教学用书》高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208页上这样写到:《劝学》的写作特点是“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明白,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从今天同学们的发现来看,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没有充分地解读出该篇的精髓。作者不但不是随意地选取比喻的对象,而恰恰是用心良苦。“五行”在*古文化中的重要性自不用说,看看,草木是万物之本,水是万物之源。而论据的代表性和概括性更是得以充分的体现。比喻论证不仅要求形象还要求美。这个内容应该可以成为教参的补充。(全场热烈的掌声)

  请同学们头脑中装着这几个信息,再次朗诵这个段落,准备背诵。课后用这个相同的方法背诵全文。

  学生齐读。

  教师纠正:故/木/受绳/则/直

  学*第三段:捕捉信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方法)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教师问:“这整个段落的核心句是哪句?”

  学生答:“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教师问:“这当中的核心词汇呢?”

  学生:“善假于物也。”

  教师讲:我记得有句话说:一个最有本事的人,不是看他多有本事,而是所有有本事的人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服务。(全场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善假于物。那么同学们在学*的过程中,“假”什么?怎样“假”?也就是说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怎样借助外物来解决问题?

  同学1回答:看资料、查工具书。

  同学2回答:我记得一个老总说:21世纪最大的智慧就是剽窃别人的智慧。当然这个“剽窃”是不对的应该改成“借鉴”。要想学好就应该借鉴别人的方法,再劳逸结合。(全场热烈的掌声)

  教师:很好!大家的掌声就是对你最好的评价。强调几点:善――擅长假――借助物――外物

  教师:最后一个自然段,这里主要说学*中最重要的方法――积累。*时你们有积累的*惯吗?今天带了笔记本没有?是*时就没有,还是忙着来上课忘了?应该有,所有学科都应该有。不仅要积累,还要分类。

  分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土――山――风雨

  这在哲学上就称为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也体现了学科之间是相通的,荀子特别强调积累。

  分析:什么是君子?

  学生答:学不可以已就是积累。

  教师:一个人不断地学*,积累,就明了礼义。明了礼义,就是称为君子。这是第一层体现了积累的重要性。第二层: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生:这是说积累的坚持不懈,要日积月累。

  第三层:专心致志。这里有个难点: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彝族的语言有一个特点,比如:“一块黑板擦”他们会说“黑板擦一块”。请看这里有个什么语言现象?

  学生:“倒装”!

  教师:什么倒装,再具体一点。

  学生:定语后置。

  教师:彝族的语言现象有些接*古汉语。初中学过的有:“马之千里者。”(《马说》)译为:千里马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种山记》)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课文的这一句应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第三个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常用的是打比方的方法,比喻不仅仅是把抽象的事物现象化,而且比喻句本身也很美。下面我们一“宽容”这一对象来做一个练*,学*。要求用比喻句来表达,一句或两句都行,三个连续的就更棒了,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两分钟)

  学生1:宽容是寒日里一缕朝阳,宽容是酷暑里的一屡轻风。

  学生2:天空接纳了每一片云彩,无论美丑,所以广袤无边;大地拥抱了每一寸土地,无论贫富,所以宽广无边,大地拥抱了每一条河流,无论大小,所以无边无际。(全场掌声)

  教师:看来我们不是缺少这种能力,只是缺少开掘,今天我就是来开掘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荀子很了不起,德国号称哲学之乡,在那里产生了无数的哲学界的顶级人才,如:黑格尔、康德、叔本华等。但是现在从这里的声音说:“错了!真正的哲学是在*,赶快派传教士到*去。”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信息。那么在今天的这个名篇当中,就论证这一点来说有没有不尽如人意甚至是不够科学的地方呢?同学们敢不敢去怀疑?

  学生齐声说:“敢!”

  (让学生讨论了两分钟)

  学生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蟹是有八只脚,而不是六只脚。儿歌里唱到:螃蟹一呀,爪八个,两只眼睛那么大一个。

  学生2:螃蟹的两个爪不是用来挖洞的,不是它不用心,而是它没有那个能力。

  学生3:蟹和蛇是会挖洞的。蟹和蛇是利用天然的缝隙,用头钻进去,转动身子,产生动力,从而挖成洞穴的。

  教师:这也是善假于物。今天教给大家的三种能力,大家有收获吗?

  学生齐声说:有!

劝学教案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复*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的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补充练*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二、三。

  3.背诵课文。

劝学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语文教案-劝 学。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补充练*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

劝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解课文内容大意,并背诵全文。

  2、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

  3、品味人物对话并说出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4、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

  品味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三国演义》吗?知道孙权、吕蒙、鲁肃是怎样的人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资治通鉴》里的一则关于品蒙读书的故事。(板书课题)

  2、学生自读题解,画出其中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的文字。

  3、翻译课文:

  ⑴ 齐读课文。

  ⑵ 对照注解,自行翻译课文。

  ⑶ 根据你对下列词语所处的上下文内容大意(语境)的理解,揣摩其含义(板书)。

  初 谓 岂 邪 掌 但 耳 熟若 就 遂

  ①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② 全班讨论翻译课文

  5、分角色朗读:

  ① 先同桌练*

  ② 再请三位同学朗读

  ③ 讨论

  孙权: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亲心、期望,语重心长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十分惊奇的神态。

  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6、小结: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吕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他们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7、质疑问难

  8、巩固拓展:

  ① 试背课文(比赛)

  ② 吕蒙读书迅速长进对你有什么启示?

  全班讨论

  9、作业

劝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

  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1)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二课时

  一、试背诵全文。

  二、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三、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目标4)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一、二、三。

  B、背诵全文。

  C、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六、说课精要:解决本课重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的重要性。

  2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3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看导语、注释1(作者、作品简介)

  二、检查预*情况

  1、正音

  卿邪孰遂

  2、朗读课文

  三、看书下注释,了解全文大意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字多义

  四、阅读课文概括情节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五、课文在材料的安排、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六、分析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孙权:严格要求殷切期望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

  才干谋略大有长进

  七、找出文中成语并解释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看

劝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用多媒体展示)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2)在论述学*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提高人的水*;“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的。

  六、课后作业

  以《劝学》为话题,结合当前实际,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扩展3)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

劝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荀子》;掌握文言基本知识点。

  2、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和学*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

  【荀子介绍】

  荀子:名况,又名卿,人称荀卿或孙卿,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子主张性恶论,并且认为自然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治理天下既要“礼治”,又要“法制”。

  荀子与孟子的差异:“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梁启雄《荀子简释》)

  【《荀子》介绍】

  《荀子》:荀子所著,共32篇,其中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其文笔雄辩,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又善比喻,有独特风格。

  【字词、文言知识点和内容】

  1、同学们,荀子特别强**育和后天学*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的重要性和学*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不可以已。

  2、荀子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学*不可以停止?

  明确: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态度。

  3、文章通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怎样论证的?

  明确:论证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比喻论证)、作比较、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等。本文通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板书见后)

  【艺术特征】

  1、比喻论证的方法:本文是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2、富有音韵美的语言:本文的语言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韵律美。文中的比喻大都采用对偶、排比的句式,整齐和谐,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使文章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多用偶句,兼用散句,既整齐对称,又参差错落,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还用了一些排比句,读起来语气畅达,有气势。

  【板书】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比喻句

  学*的意义:提高、改变自己①②③④⑤

  学*的作用:弥补不足①②③④⑤

  学*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①②③④

  坚持⑤⑥⑦⑧

  专一⑨⑩

劝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学*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劝学(教师中心稿)教案。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劝学(教师中心稿)教案》。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

劝学教案3

  内容分析: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鲜明,各具风韵;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学情分析:

  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

  能力目标

  准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文章的朗读与分析了解

  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应该学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与生活中应该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认真的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然而,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导入新课

  听讲

  二、简介作者生*、创作以及《资治通鉴》的基本情况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治*三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他反对王安石实行变法。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废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集》、《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30卷。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穿1362年史事。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组织学生进行材料交流并出示板书

  将课后查阅的资料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范读课文并对学生进行“如何概括段意”的学法指导

  概括段落大意

  四、准确翻译课文,并识记重点词语

  1、师生互动进行掌握文章的基础知识:学生设疑,教师答疑;

  2、教师出示板书,检验讨论结果,并完成“研讨与练*”第二题。

  组织、参与学生讨论,并进行适时指导

  分组讨论:

  1、设疑;

  2、翻译文章

  五、揣摩品味课文

  1、认真朗读课文,试回答如下问题:

  1)孙权劝学的过程与结果分别如何?你查到了那些资料可以说明吕蒙学有所成?

  (过程:指出“学”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指出“学”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演义》第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等)

  2、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完成板书)

  3、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吕蒙何方仲永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

  六、表演课文

  1、按原文内容表演课文,尽量使用原文的语言进行对话;

  2、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使用现代汉语进行表演;

  3、将表演的背景设置为现代社会,可进行合理的想象,中心议题应该展示《孙权劝学》一文的现代意义。

  提出表演的要求与规则,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剧的表演

  表演课文,评价表演

  七、总结

  同学们,*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虽然英雄已去,但他们的豪情与才智却奖被人们永世传诵。还记得《西江月》这首荡气回肠的古词吗?让我们一同来背诵一下,感受历史,激励斗志。

  总结全文,背诵《西江月》

  听讲,背诵《西江月》

  八、布置作业

  学完《孙权劝学》一文,想必你一定有所感触,试结合你对吕蒙的认识写一篇短文,题材、字数不限。

  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板书设计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孙权→吕蒙←鲁肃

  (善)↘(听)↓(证)↙

  劝

  课后记:本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分析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传神的风格。

劝学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孟、断、织、推、今、呢、堂、呆、念、逃、眼、泪、改”等13生字,会写“改、就、机、泪、呆、今、怎、念”8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使学生懂得学*、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课文使学生懂得学*、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生字,掌握生字、词语。

  教具准备:生字卡 收集关于孟轲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出示课件1)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由于思念父亲,就住在墓地附*。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 ,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学生念书,也跟着他们学了起来。有一天,孟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读书,你把我送进学堂里去吧。”孟母终于发出了舒心的微笑??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自然衔接,导入新课

  在孟轲进入学堂以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孟轲的母亲非常的生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孟母又是怎样教育孟轲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断织劝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四、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出示课件2)

  2、形*字比较:党——堂 稚——推 继——断 桃——逃(出示课件3)

  3、加一加: 皿——孟 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五、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指导书写:“改”字的左边是“己”的变形,右边是“攵”。 “就”字的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念”上面是“今”不是“令”。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上下衔接

  1.(出示课件4)抽卡认读生字,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2.齐读课文。

  二、学*课文,进入情境

  1.小组讨论:(出示课件5:孟轲与孟母的话)

  孟母听了孟轲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轲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

  2.全班汇报,师生评价。

  三、分好角色,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是什么样的神态、心情、语气。

  2、同桌练*分角色表情朗读。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4.分角色演课本剧。

  安排好出场顺序,观众同学注意安静,演完后,找同学来评价。

  四、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通过学*这个剧本,希望大家能学*孟轲知错就改,努力学*,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劝学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复*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的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补充练*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 zhòng 砺 lì 参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给本课 12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 “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二、三。

  3.背诵课文。

劝学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的重要性.

  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才疏学浅,还不爱学*,每次孙权劝他学*,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他是如何劝吕蒙学*的。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品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多媒体显示如下: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现山西夏县)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

  4、展示标有正确读音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字音。

  5、展示标有正确读音和句读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句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疏通文意,

  2、全班以分五大组的形式每组探讨两句话的翻译,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合作共同完成课文的翻译工作。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大屏幕展示重点字词的翻译。

  (五)、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师:文章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感兴趣的人物的语言自由练读。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奇、赞叹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通过指读、齐读、对比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体会人物的语言,从而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让学生脱本进行人物对话,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孙权:*易*人、关心下属、王者权威、重才、善劝

  吕蒙:虚心听劝、胸怀坦荡、幽默

  鲁肃:真诚、敬才、爱才、讲礼节

  归纳成语: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六)、拓展迁移,比较阅读

  我们学过《伤仲永》,你认为方仲永与吕蒙有何不同?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你觉得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吟诵课文、结束本课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八)、作业设计

  文中有多处省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扩写《孙权劝学》,完善人物形象。语言可用文言,可用白话,也可文白夹杂,字数不限。

  文中有多处空白,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话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学生在补充时可文言可白话,可文白夹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劝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荀子61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劝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课文分析

  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用多媒体展示)

  A、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一词多义

  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2)在论述学*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提高人的水*;“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

  指导学生齐背课文,进一步体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和论证艺术。

  五、小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的。

  六、课后作业

  以《劝学》为话题,结合当前实际,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劝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劝、中、假、绝”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于、而、焉、之”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方法;

  3、学*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提高说理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要求:

  1、 熟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与工具书,疏通字词、文意并划出不理解的部分与同学讨论;

  2、 完成《学*与评价》“学*过程评价”相关内容和“积累与评价”1-4题;

  3、 结合文章内容,思考课本“问题探讨”第1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我们不仅现在要学*,将来走向社会还要不断地学*,建立终身学*的理念,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来“劝学”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劝学》。

  二、解题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风格。

  三、简介《荀子》及作者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四、整体把握

  1、听录音,纠正自己预*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检查预*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輮以为轮

  (6)、虽有槁暴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

  3、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读,有时还需要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三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4、指定三名学生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明确:“学不可以已”。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

  五、具体研*

  (一)研*第一段。

  1、诵读第一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的学*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4、归纳“于”的用法。

  5、讨论。

  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的重要意义的?

  6、学生齐读第一段。

  (二)研*第二段。

  1、诵读第二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跂:提起脚后跟。致:达到。绝:横渡。假:凭借。

  4、归纳“而”的用法。

  5、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请同学翻译)

  6、讨论。

  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的重要意义的?

  7、学生齐读第二段

  (三)研*第三段。

  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

  2、质疑。

  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焉:。之:。

  4、讨论。

  这一段作者阐述学*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有哪些?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5、学生齐读第三段

  六、问题探讨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理解成自主学*、从师学*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说说理由。

  提示:超越前人什么要先弄清楚,自主学*,从师而学的最终目的是对“教养”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的拥有。

  七、课堂小结

  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但是他到底“劝”什么学*什么呢?

  明确: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

  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善、求美。

  2、这一节课我们学*了文章的大体内容,作者连用很多比喻,反复论证学*的意义和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请同学们根据板书试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的好处。(课本第39页第3题)

  3、完成《学*与评价》第25-26页,第5-6题。

  九、组内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板书

劝学教案10

  内容分析: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人物形象孙权、吕蒙、鲁肃性格鲜明,各具风韵;人物对话富有情趣,虽然短小,但却令人寻味。

  学情分析:

  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并通过朗读了解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识记重点字词及其翻译;

  能力目标

  准确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并通过文章的朗读与分析了解

  文章的创作特色,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应该学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与生活中应该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并认真的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有句古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见,良药与苦口,忠言与逆耳总是相伴相随的。然而,我认为如果讲究说话的策略,良言却可以被包装上一层甜蜜的外壳,变得易于人们接受,那么将会产生“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的表达效果,这便是语言的艺术与魅力。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来学*《孙权劝学》这一堂课,让我们共同步入三国时代,来领略一下古人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采。

  导入新课

  听讲

  二、简介作者生*、创作以及《资治通鉴》的基本情况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治*三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他反对王安石实行变法。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京主国政,数月间尽废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集》、《嵇古集》。

  2、《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30卷。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穿1362年史事。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组织学生进行材料交流并出示板书

  将课后查阅的资料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范读课文并对学生进行“如何概括段意”的学法指导

  概括段落大意

  四、准确翻译课文,并识记重点词语

  1、 师生互动进行掌握文章的基础知识:学生设疑,教师答疑;

  2、 教师出示板书,检验讨论结果,并完成“研讨与练*”第二题。

  组织、参与学生讨论,并进行适时指导

  分组讨论:

  1、 设疑;

  2、 翻译文章

  五、揣摩品味课文

  1、 认真朗读课文,试回答如下问题:

  1)孙权劝学的过程与结果分别如何?你查到了那些资料可以说明吕蒙学有所成?

  (过程:指出“学”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指出“学”的可能性:“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演义》第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等)

  2、 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完成板书)

  3、 试分析《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篇课文在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吕蒙何方仲永的不同?

  (《孙权劝学》:对话为主,言简意赅;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听讲,记笔记

  六、表演课文

  1、 按原文内容表演课文,尽量使用原文的语言进行对话;

  2、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使用现代汉语进行表演;

  3、 将表演的'背景设置为现代社会,可进行合理的想象,中心议题应该展示《孙权劝学》一文的现代意义。

  提出表演的要求与规则,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剧的表演

  表演课文,评价表演

  七、总结

  同学们,*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虽然英雄已去,但他们的豪情与才智却奖被人们永世传诵。还记得《西江月》这首荡气回肠的古词吗?让我们一同来背诵一下,感受历史,激励斗志。

  总结全文,背诵《西江月》

  听讲,背诵《西江月》

  八、布置作业

  学完《孙权劝学》一文,想必你一定有所感触,试结合你对吕蒙的认识写一篇短文,题材、字数不限。

  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板书设计

  15、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孙权 → 吕蒙 ← 鲁肃

  (善) ↘ (听) ↓ (证) ↙

  劝

  课后记:本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分析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传神的风格。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扩展4)

——《劝学》教案 (菁华6篇)

《劝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第1、2、3段,背诵1、2、3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及学*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投影: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注明。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五、师生共同研*课文

  1.研*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3)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两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

  (4)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2.研*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跂而望 登高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辑 绝江河

  (3)要求学生模仿第2段的思维推理模式,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

  教师引申: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4)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跂②致③绝④假

  3.学生朗读2、3段,背诵1、2、3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两名学生独立背诵。

  二、师生共同研*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明确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4.学生齐背第4段。

  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

  明确: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学*文化知识。

  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当然,荀子讲学*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2. 提问: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

  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

  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的重要性。

  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

  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惛惛”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

  (这样分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哲理美的层次,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五、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多媒体逐题显示:

  (1)选出古今义相同的一项(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蚓无爪牙之利

  C.用心一也

  D.先帝不以臣卑鄙

  (2)从下列四句中,找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选三名学生回答。

  明确:(1)B(A.寄托:托身、寄居,今义多指把理想感情托付于具体的人或物。C.用心:指思想意识的活动,今义指读书用功,遇事肯动脑筋。D.卑鄙:指地位卑贱,见识短浅,今义多指品质、道德败坏)

  (2)B(4句都是变式句,A、C、D都是定语后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

  2.选五个学生完成课后练*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

  在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2.完成课后思考练*三。

《劝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终身学*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言词语绝、强、假、望、闻的意义和用法。

  3、学*比喻论证的方法,体会荀子文章的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绝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使学生认识终身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四读法。(自己总结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新课,简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⑵ 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 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和教化。

  ⑷ 礼是治国之本。

  2、作品风格:是学者之文,朴素、深厚、缜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读音:

  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

  (其它参见教材注释。)

  2、学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学不可以已。

  (意思对即可。)

  3、学生分小组笔译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言准确;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检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笔译的情况,重点指导如下句子的翻译:

  ⑴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⑵ 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倒装句式。)

  ⑶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三、完成课后练*,重点学*文言词语

  1、学生做练*二,掌握绝、强、假、望、闻的用法。

  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3、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增加义项和例句。注意:绝的义项比较多。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绝、强、假、望、闻等词语的义项和课文中的例句。

  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二读。)

  1、学生自读全文,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2、教师检查,全班交流。

  (各组先推荐一人上黑板,还可以由其他同学不断完善,直到满意。)

  参考思路:

  学不可以已──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积累、持恒、专一

  (中心) (意义) (作用) (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是最后一段),分析讨论(三读。)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比喻论证的语段和句子,对比喻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讨论比喻论证的作用、效果。

  3、教师总结,明确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课时

  一、审读课文,评价创新(四读。)

  1、教师引导:本文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请指出来。

  2、学生审读课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师生交流审读结果。

  参考:

  ⑴ 知识性错误,如蟹六跪而二螯,(应是八跪;一说正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鳝之穴)。

  ⑵ 在论证方面,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论证。本文只谈了学不可以已的'两点作用,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还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角度来谈。

  二、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以《新劝学》为题,列提纲,分组发言。要求进一步充实荀子的论证。

  2、教师补充终身学*的有关内容,学生讨论终身学*的重大意义。

  补充:终身教育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智明行无过

  常人成君子

  学不可以已 终身学*

  积累、持恒、专一

  (社会、时代的需要)

《劝学》教案3

  一、导入新课

  古乐府诗《长歌行》有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呢?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 ,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有劝勉、鼓励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疏通文意、整理文章重点文言知识点:

  1. 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槁 gǎo暴pù 砺lì 参省cān 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跂qì 舆yú 生xìng 蛟jiāo 跬kuǐ 骐qí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螯áo 鳝shàn

  2. 梳理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②古今异义

  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专心、认真

  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③重点实词:劝、学、青、中、极、致、假、绝、兴、功、强、用

  ④重点虚词:于、者、而(课堂上只讲解“而”,其他两个字要求学生课下归纳)

  而: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⑤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青,取之于蓝

  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冰,水为之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翻译重点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二、课文赏析

  一.整体感知全文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中心论点明确了以后,第二三四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在谈什么?

  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第二段: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分析第二段: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几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分析第三段: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5.分析第四段: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三、归纳文章的论证层次: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五.小结全文: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教案4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课型、课时:新课 1课时

  教学手段:

  黑板、粉笔和投影片

  教学设想:

  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一、导语设计:

  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

  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

  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 学生参与学*目标制定,益于激发学*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对之进行概括。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

  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竟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对着无标点符号之课文大声、流利学生读课文?投影片展示无标点符号之课文,训练学生断句停顿之能力。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会字音、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师: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学生单读、小组齐读。 (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四、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学生边读、边议、边圈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学生对文中疑难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

  1、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每组确定一中心发言人,展开比赛,看谁翻译的最准确。

  2、抢答题,词语解释选择正确的一项。

  3、提示古今异义现象。

  4、揣测人物语气。

  五、编课本剧,深入课文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小组内先试试。

  师:哪一组主动来表演一下?

  师:通过朗诵、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一个人的看法?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

  (本环节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学生学*课文之天

  地。让学生作为学*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互相解答。)

  六、联系课文,延伸拓展

  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师:现在,回顾一下课前我请大家帮忙解决的问题,试着再帮我劝劝这位同学。

  师:我们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呢?比方说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课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么?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从中了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这一环节既是照应,同时又是加深和强化,使学生对学*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延伸拓展的目的。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自主解决问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七、小结

  师: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共同分享?学生就自己这堂课的表现发言。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话给予适当肯定和总结,并升华德育教育。

  八、作业

  师:课后大家练*背默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学生针对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文,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板书设计: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学*的必要性

  正面描写 现身说法 学*的可能性

  鲁肃言行 结友而别侧面烘托

  (板书主要内容,尽可能做到简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

《劝学》教案5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预*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第1、2、3段,背诵1、2、3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及学*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荀子塑像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五、师生共同研*课文

  1.研*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3)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两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

  (4)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2.研*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教案《‘教案’9、劝学教案》。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辑绝江河

  (3)要求学生模仿第2段的思维推理模式,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

  教师引申: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4)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跂②致③绝④假

  3.学生朗读2、3段,背诵1、2、3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两名学生独立背诵。

  二、师生共同研*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明确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4.学生齐背第4段。

  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

  明确: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学*文化知识。

  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当然,荀子讲学*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2.提问: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

  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

  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的重要性。

  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

  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劝学》教案6

  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

  二、文学常识

  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孔子为孔圣人,孟子为亚圣),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①孟子强调“法先王”;荀子强调“法后王”,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②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②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2、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3、题解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三、语法总结

  难点翻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1、通假字(107练*三)

  ①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2、一词多义(107绝、强、假、望、闻)

  生: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蛟龙生焉(生长,动词)

  一:骐骥一跃(一,数词)

  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

  利: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词)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金就砺则利(锐利,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

  3、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4、古今异义词

  ①蟹六跪而二鳌 蟹腿,跪下

  ②蚓无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5、特殊句式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分析课文(先完成106练*一)

  第一段 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作用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第二段 学*的意义

  第一步:弄清观点

  ① 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②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

  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③既然如此,“学不可以已”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④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1、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2、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

  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之前。

  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輮”来比喻学*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

  “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第三段 学*的作用

  1、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2、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的重要性。

  ②③④⑤用来说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楫”“舆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

  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楫”,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4、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

  “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补充: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第四段 学*的态度和方法

  1、课文论述学*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论述学*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第二层论述学*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

  第三层论述学*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五、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①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

  ②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

  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结构严谨,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先阐述意义,在点明方法,由为什么——怎么办,层层深入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六、补充劝学名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吃苦中苦,难做人上人。

  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

  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

  千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莫享少年福,免受老来穷。

  积财不如教子。

  棒头出孝子,娇养忤逆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不读一家书,不知一家理。

  教子不离书,种地不离猪。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不自在,自在不**。

  棒槌钻牛皮,虽慢窟窿大。

  师打徒不恨,父打子不羞。

  年怕中秋月怕半,一周单怕星期三。

  独牛难套,独子难教。

  三年荒个秀才。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不用功,考试叫老兄。

  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

  先学做人之道,再*成材之法。

  地种不好荒一年,儿教不好害一生。

  活到老学到老,学一辈子学不了。

  丈夫无技艺,虚活一世人。

  五谷丰登不离猪,改门换户靠读书。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如篙如草。

  遗子黄金满屋,不如教子一经。

  大匠教人以规矩,良师正人以言行。

  先生先生你莫尬,你给我写个鼋鼍龟鳖灶;先生先生你莫夸,你给我

  写个飞凤家(均指繁体字)。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师傅手艺不高,教下徒弟扭腰。

  惜钱休教子,护短莫投师。

  七、练*

  (一)解释下列多义词:

  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通人和,百废具兴 汉室可兴也

  2. 学不可以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今诸生学于大学

  3.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说明下列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木直中绳 2.而绝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三)选择词义:

  1.“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

  (海瑞)素疾大户兼并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

  2.“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很、非常。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3.“致”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达到,②送达,③表达、传达④招引、引来,⑤归还、交还,⑥意态、情趣、⑦尽、极。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归( )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4.“强”有两个读音:①qiáng,②qiǎng;有以下几种常用义:①健壮、强壮,②强大、势力过人,③优越、好,④有余、有多,⑤勉强,⑥强迫,使用强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 )( )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 )(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

  ……吾去去矣。将军强留之( )

  5.“用”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任用,②使用,③采用,④用途、用处,⑤物资,财用,⑥因 、由。

  用心一也( )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

  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

  (四)区别下边各句子里加黑的词的用法: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五)翻译下面三个句子,要特别注意加黑词词义的落实: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六)填写本文不同设喻方法的例句:

  1.正反对照的形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复形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说比喻,不提论断,使道理隐含其中,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_______

  荀况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下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下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扩展5)

——《劝学》教案 (菁华5篇)

《劝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分解比喻句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图示法教会学生方法,然后以三人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提高他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如:“《劝学》到底劝人们学什么?”“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始终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进行论述。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多媒体CAI。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解题。熟读课文,把握文意。师生共同研*第1、2、3段,背诵1、2、3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及学*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三、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

  投影: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注明。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五、师生共同研*课文

  1.研*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3)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分两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行并列的,而是延伸拓展的。

  (4)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②有③就④中。

  2.研*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在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明确:跂而望 登高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辑 绝江河

  (3)要求学生模仿第2段的思维推理模式,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

  教师引申: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具有一定的外在环境和条件,有顺境,有逆境。关键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努力,发扬主观能动精神,不但会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学会创造条件改造环境。英国首相丘吉尔本来口吃,后来成为演说家,就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4)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跂②致③绝④假

  3.学生朗读2、3段,背诵1、2、3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两名学生独立背诵。

  二、师生共同研*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明确

  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①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②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4.学生齐背第4段。

  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

  明确:①比喻说理,形象透彻;②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③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学*文化知识。

  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当然,荀子讲学*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2. 提问: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

  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

  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的重要性。

  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思考。

  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惛惛”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

  (这样分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哲理美的层次,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五、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多媒体逐题显示:

  (1)选出古今义相同的一项(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蚓无爪牙之利

  C.用心一也

  D.先帝不以臣卑鄙

  (2)从下列四句中,找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选三名学生回答。

  明确:(1)B(A.寄托:托身、寄居,今义多指把理想感情托付于具体的人或物。C.用心:指思想意识的活动,今义指读书用功,遇事肯动脑筋。D.卑鄙:指地位卑贱,见识短浅,今义多指品质、道德败坏)

  (2)B(4句都是变式句,A、C、D都是定语后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

  2.选五个学生完成课后练*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

  在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2.完成课后思考练*三。

《劝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课文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ò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 xìng )非异 跬( kuǐ )步

  骐骥( qí )( jì) 驽马( nú ) 锲(qiè )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 ) 镂 ( lòu ) 螯( áo ) 蛇鳝( shàn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取之于蓝:提取/蓝草

  木直中绳:合乎 其曲中规: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察,反省 对于,

  知明而行无过:明达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

  2,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zhì),智慧。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4,古今异义(古/今)

  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

  2、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5,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课堂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 然后由学生评议 教师再点拨翻译要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一)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停止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设问引出本段结构:这一段作者是从学*的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这一段着重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了五个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四、布置作业

  整理知识点 疏通全文 背诵前两节

  第二课时

  一,研*第三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三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2)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形作名 高处

  (3)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4)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3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二、研*第四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 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 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三、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第四课时

  四、简析文章写作特色。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但我们读了觉得一点也不枯燥,很有趣味性,文 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为什么?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文言知识归结

  1.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

  (3)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5)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劝学》(节选)一文*有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研读课文很有帮助,并且“而”是高考必考的12个文言虚词中的重点,《劝学》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归类如下:

  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二、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四、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五、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总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善假于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五百字。

  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劝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劝学》

  二.学*目标:

  1.掌握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其他一些古汉语知识。

  2.翻译全文。

  3.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从而树立正确的学*态度。

  三.目标重点: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论述,明确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古汉语知识。

  3.准确翻译。

  四.目标难点:

  1.第一段中五个比喻之间的关系。

  2.荀子在《劝学》中劝人们学*的内容。

  五.走*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改造获得的。

  荀子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探寻背景:

  荀子处于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旧*末期。他曾在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的稷下学宫讲过学,做过楚国的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后失官失居,著书立说,教授学生。《劝学》是荀子从事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劝勉人们努力学*,“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荀子》这些观点,从认识论上讲,符合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从政治意义上讲,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六.语篇结构分析

  全文共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2段:论述学*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3段:论述学*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4段:论述学*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七.疑难问题探析

  1.第一段中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行并列的关系吗?请分析说明。

  从论证思路上看,本段可分为两层:(1)前两个比喻说明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2)后三个比喻说明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非*行并列的关系,而是延伸拓展,逐渐深入的。前两个比喻和后三个比喻的关系也是如此。

  2.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什么呢?是学*文化知识吗?

  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

  《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

  附录:荀子《劝学》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递进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的)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4)因求假暂归(假期,休假)

  (5)假以雄权(授予,给予)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劝学》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 ,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接* 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

  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第3题。

《劝学》教案5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的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 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 (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 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

  对荀子的学*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

  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

  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性: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木直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作用: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扩展6)

——《孙权劝学》教案 (菁华5篇)

《孙权劝学》教案1

  一、教材内容分析

  《孙权劝学》一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主要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记事简练。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并理解课文大致的意思;理解故事所阐明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概括、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的

  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借助于多媒体和各种参考资料,引导学生朗读、表演、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开卷有益”,读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学*者特征分析

  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强,能自主学*并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教师启发引导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十二课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由《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败走麦城”引入,介绍孙权、吕蒙、鲁肃,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激发阅读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先介绍,老师再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对比阅读、课外拓展等多种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构建新的学*模式。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触动心弦的句子。

  提示:四个人合作讨论、理解、然后明确,适时请求老师点拨与补充。设计意图: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学生“开卷有益”的道理。

  资源准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提问:你在预*中对作者和《资治通鉴》了解多少,由学生先介绍,不完整老师再补充。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议一议: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

  四帮助学生通读全文并理解文意。

  教学流程图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总结;课后,通过测试题和作业来作评价和反馈。

  八、帮助与总结

  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学*、探究、讨论、课堂发言等给予及时的评价、引导和总结;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次课综合性总结;课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网上的讨论发言,教师给予引导与总评,并且对课堂延伸部分提出的几个问题的探究情况作评价和反馈。

《孙权劝学》教案2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他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课文学*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全文几个人物?几次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4、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5、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6、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7、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3、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生: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幻灯演示)

  六、拓展延伸

  师: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七、课堂小结

  八、背诵课文。

《孙权劝学》教案3

  【学*目标】

  1.结合注释,积累文言字词,了解文章故事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学*重点】

  通过角色扮演,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学*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预*指导】

  (一)知识链接

  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文章所叙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孙权大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后,不久病死于江陵。鲁肃接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学*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句子所表示的语气,标注在括号内。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1)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见吕蒙进步之大;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鲁肃爱才敬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看出吕蒙对于自己的进步相当自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生动地表现出了吕蒙的颇为得意。

  (3)通过学*,吕蒙由“______________”变得使人“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3.阅读《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两篇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2)摘抄选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3)比较赏析:

  【课后巩固】

  结合课本注释,翻译下面的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_____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

  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

  及鲁肃过寻阳:____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

《孙权劝学》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学*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观。

  二、教学重点

  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

《孙权劝学》教案5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孙权劝学》教案设计》。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

  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二。


《劝学》教案 (菁华10篇)(扩展7)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精选10篇)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过程和方法:

  1.学*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等多义词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教学重点】

  1.比喻论证

  2.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全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指导学生参阅《讲练通》(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

  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学生阅读课文,自学释疑

  要求:学生完成《讲练通》“基础自主预*”部分

  三、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参考答案】“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参考答案】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参考答案】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参考答案】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

  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四、质疑探究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参考答案】

  1.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

  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学*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

  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有劝勉、鼓励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疏通文意、整理文章重点文言知识点: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槁gǎo暴pù砺lì参省cānxǐng知zhì明须臾yú

  跂qì舆yú生xìng蛟jiāo跬kuǐ骐qí骥jì

  驽nú锲qiè镂lòu螯áo鳝shàn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要“直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梳理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②古今异义

  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

  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今义:专心、认真

  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③重点实词:劝、学、青、中、极、致、假、绝、兴、功、强、用

  ④重点虚词:于、者、而(课堂上只讲解“而”,其他两个字要求学生课下归纳)

  而: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⑤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青,取之于蓝

  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冰,水为之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翻译重点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五、小结本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是疏通并归纳了文章重点的文言知识点,其中“而”的用法很重要,请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记忆、积累。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尝试背诵文章。

  六、布置作业

  1.梳理本文“于”、“者”的用法。

  2.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上节课知识导入

  提问一些重点的实词和句子的意思,如劝(劝勉、鼓励),绝(横渡)……

  翻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中心论点明确了以后,第二三四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在谈什么?

  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第二段: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分析第二段: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第一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几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分析第三段: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

  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5.分析第四段: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三、归纳文章的论证层次: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

  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五、小结全文: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拓展探究: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尝试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来写一段话,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2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

  学*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比喻论证)

  学*的作用:弥补不足(比喻论证)

  学*的方法、态度:积累,恒心,专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道理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3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òng砺lì参cān省xǐng跂qì臾yú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二、三。

  3、背诵课文。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4

  【教学标高】

  1、从字词的角度说,要掌握12个生字的读音,掌握文中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的词义,积累4个文言常用实词(于、者、而、故)的用法,掌握6个古汉语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2、从句式的角度说,要了解一些文言文特殊句法,如省略句、倒装句等。

  3、从内容上来说,要能概括每一段所论述的中心。

  4、从分析能力的培养上来说,要能够从文章的句式中分析它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5、从手法的赏析上来说,要能发现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如:设喻的妙用、对举的妙用、对比的运用等。

  6、从感受与体验来说,要能结合文章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要能把感悟潜移默化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

  【教学设想】

  1、要加强朗读与背诵的训练力度,让课堂读起来。

  2、译读课文中,尽量调动学生自己的潜能,进行自讲活动,老师纠错评点。

  3、把分析与概括相结合,先概括各段的论述要点,这是由语言到思想,然后开始分析,让学生说作者的这个思想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这是由思想到语言。

  4、对于手法的赏析,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5、对与感受与体验,这是联系生活,加强体验活动,把课文中所获的东西化进于自己的生活。

  基于以上的想法,教学活动的思路这样安排:铺垫──朗读──译读──内容──发现──感悟。

  【实施过程】

  一、铺垫

  1、由初中课文《孙权劝学》引入。今天同样来学一篇荀子的《劝学》。

  2、荀子乃何许人也?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朗读

  1、自读,把不认识的字圈上,并查字典,或结合课_释解决。

  2、齐读,后老师正音。(通过课件把要掌握的读音打出来,或板书于黑板让学生来注音。)

  3、自由走读朗读,把课文读得流畅。每人至少要读三遍。

  4、老师通过齐读来检查流畅的程度。

  三、译读

  1、自读自译。自己对照注释,自己一句一句讲其大意。

  2、同桌对译。一个读原文,一个说译文,两个人相互补充。

  3、点一生译。老师针对其译的情况进行纠错或补充。(老师在学生翻译的过程中,要把教学标高的第一条中关于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内容渗透进去。)

  4、附全文译文:

  君子说:学*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四、内容

  1、你认为本文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

  学不可以已也──中心论点,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学*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2、本文的第二、三、四段各自论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表达后形成如下板书:

  二段论述学*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段论述学*的作用──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段论述学*的方法态度──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过程和方法:

  1.学*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等多义词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教学重点】

  1.比喻论证

  2.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全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指导学生参阅《讲练通》(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

  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学生阅读课文,自学释疑

  要求:学生完成《讲练通》“基础自主预*”部分

  三、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参考答案】“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参考答案】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参考答案】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参考答案】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

  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四、质疑探究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参考答案】

  1.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

  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学*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6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文意,学*议论文文章的写作方法。

  2、学*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升学生论辩说理能力。

  3、明确学*对一个人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学*必须通过“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提升的道理。

  (一)知识导入

  关于人性的善恶,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各有见解,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荀子的思想见解有逻辑分析,有论证过程,自成思想体系,相对成熟。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正因为“人性恶”,所以荀子主张通过学*教化,抑制恶,使人性的恶向善不断地转化。所以荀子提倡学*,强调学*的必要性,提出“学无止境”。

  (二)用心听读

  教师示范朗读,请学生请准字音,节奏,语调和情感。

  (三)用情朗读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整齐句式的气势,读出作者对所有学*者的劝谏之情。

  (四)用智赏读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读出文章流畅的文脉,一边读,一边领悟,交流分享《劝学》的论证手法。

  1、文章内容讲述“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学*的重要意义,努力学*必须靠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

  2。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短小精悍,情韵悠长。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7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róu通�в�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òng砺lì参cān省xǐng�qì臾yú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而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А保�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二、三。

  3、背诵课文。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

  (2)掌握朗读、背诵的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荀子的劝学,了解学*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和良好的品德。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从名言名句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重本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认真努力地学*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也曾是雄心勃勃,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任何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无不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与荀子《劝学》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

  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有劝勉、鼓励之意。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疏通文意、整理文章重点文言知识点: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槁gǎo暴pù砺lì参省cānxǐng知zhì明须臾yú

  跂qì舆yú生xìng蛟jiāo跬kuǐ骐qí骥jì

  驽nú锲qiè镂lòu螯áo鳝shàn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要“直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梳理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②古今异义

  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不真实

  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的简称

  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心思今义:专心、认真

  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③重点实词:劝、学、青、中、极、致、假、绝、兴、功、强、用

  ④重点虚词:于、者、而(课堂上只讲解“而”,其他两个字要求学生课下归纳)

  而: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

  ⑤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名词作状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青,取之于蓝

  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冰,水为之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翻译重点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五、小结本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是疏通并归纳了文章重点的文言知识点,其中“而”的用法很重要,请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记忆、积累。并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尝试背诵文章。

  六、布置作业

  1.梳理本文“于”、“者”的用法。

  2.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上节课知识导入

  提问一些重点的实词和句子的意思,如劝(劝勉、鼓励),绝(横渡)……

  翻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整体感知全文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中心论点明确了以后,第二三四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在谈什么?

  明确: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说,即是全文的分论点:

  第二段: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段: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学*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3.分析第二段: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第一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几个比喻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分析第三段: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

  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5.分析第四段: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的作用。学*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三、归纳文章的论证层次: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

  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五、小结全文: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拓展探究: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观点?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了“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尝试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来写一段话,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2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

  学*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比喻论证)

  学*的作用:弥补不足(比喻论证)

  学*的方法、态度:积累,恒心,专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道理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课文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ò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 xìng )非异 跬( kuǐ )步

  骐骥( qí )( jì) 驽马( nú ) 锲(qiè )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 ) 镂 ( lòu ) 螯( áo ) 蛇鳝( shàn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取之于蓝:提取/蓝草

  木直中绳:合乎 其曲中规: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察,反省 对于,

  知明而行无过:明达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

  2,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zhì),智慧。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4,古今异义(古/今)

  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

  2、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5,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课堂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 然后由学生评议 教师再点拨翻译要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一)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停止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设问引出本段结构:这一段作者是从学*的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这一段着重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了五个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四、布置作业

  整理知识点 疏通全文 背诵前两节

  第二课时

  一,研*第三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三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2)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形作名 高处

  (3)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4)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3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二、研*第四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 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 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三、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第四课时

  四、简析文章写作特色。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但我们读了觉得一点也不枯燥,很有趣味性,文 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为什么?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文言知识归结

  1.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

  (3)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5)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劝学》(节选)一文**有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研读课文很有帮助,并且“而”是高考必考的12个文言虚词中的重点,《劝学》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归类如下:

  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二、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四、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五、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总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善假于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五百字。

  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学*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观。

  二、教学重点

  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

  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

  现在,我们学*《孙权劝学》(板书《孙权劝学》)。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世称涞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2.范读课文,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3.我们大声自由朗读;

  4.提示字音,卿(qing) 涉(she) 孰(shu) 遂(sui) (为wei 更geng)多音字;

  5.找出通假字途、涂,邪-耶,表反问语气,语末助词,译成吗;

  6.下面我们齐读;

  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我们了解一下,看注解①。再找人读。

  7.请同学们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8.四人一组,找出小组问题,自己的问题在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一组一个代表,说不全的可以补充。

  9.重点句子,找出,画出,对不懂的字句或字义,找开课件,用黑色加粗的条纹加重;

  10.在译句子时重点词不能漏译;

  咱们对号入座,调整顺序的有,蒙辞以军中多务,博士一词是官名,可以留用(国号、年号、官名、人名、书名等可以照录不译);

  11.文言中古今异译,但:只,只是,今是转折性连词;

  12.找一找古今异译的词;

  13.文言文译文五字法,展示课件,并找人读取;

  14.一起朗读课文,出示课件中的四幅图,(一、孙权劝吕蒙学*图,二、孙权现身说法图,三、鲁肃与吕蒙论议图,四、吕蒙与鲁肃结友图)。

  研讨:怎样读出语气?

  因为这篇文章是写人叙事的文章,要读出语气,就要从读言上下功夫,我们看看孙权的语言,我们结合孙权的身份。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郎,孤学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第一句,严励、关心的语气;

  第二句,怒气;

  第三句,语重心长,现身说法。

  这一段,孙权饱含关怀、苦口婆心的劝告吕蒙,我们认为孙权是一个什么性格特点的人?

  孙权,爱惜人才,好学,关爱部下,善劝

  我们再看吕蒙,坦诚、豪爽、知过能改、肯于努力学*、能听取意见;

  鲁肃,论职位、论才能都高于吕蒙,爱才、敬才、有礼;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师生之间互动)

  文中出现了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找同学造句子。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学识尚浅。现在多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四、拓展升华

  关于读书学*的名人名言也不少,请找出一两则,如:读书破尤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就是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结合我们所学的《孙权劝学》,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待学*。

  板书:

  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

  爱才 坦诚 爱才

  关爱部下 豪爽 敬才

  善劝 知过能改 文人雅士

  好学 有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