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

首页 / 语文教案 / |

  《劝学》语文教案 1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的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一;补充练*。

  2背诵全文。

  3、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劝学》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课文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ò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 xìng )非异 跬( kuǐ )步

  骐骥( qí )( jì) 驽马( nú ) 锲(qiè )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 ) 镂 ( lòu ) 螯( áo ) 蛇鳝( shàn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取之于蓝:提取/蓝草

  木直中绳:合乎 其曲中规: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察,反省 对于,

  知明而行无过:明达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

  2,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zhì),智慧。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4,古今异义(古/今)

  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

  2、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5,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课堂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 然后由学生评议 教师再点拨翻译要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一)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停止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设问引出本段结构:这一段作者是从学*的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这一段着重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了五个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四、布置作业

  整理知识点 疏通全文 背诵前两节

  第二课时

  一,研*第三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三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2)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形作名 高处

  (3)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4)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3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二、研*第四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 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 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三、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第四课时

  四、简析文章写作特色。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但我们读了觉得一点也不枯燥,很有趣味性,文 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为什么?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文言知识归结

  1.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

  (3)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5)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劝学》(节选)一文**有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研读课文很有帮助,并且“而”是高考必考的12个文言虚词中的重点,《劝学》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归类如下:

  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二、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四、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五、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总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善假于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五百字。

  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劝学》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中,学*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课文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ò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 xìng )非异 跬( kuǐ )步

  骐骥( qí )( jì) 驽马( nú ) 锲(qiè )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 ) 镂 ( lòu ) 螯( áo ) 蛇鳝( shàn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取之于蓝:提取/蓝草

  木直中绳:合乎 其曲中规: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察,反省 对于,

  知明而行无过:明达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

  2,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zhì),智慧。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4,古今异义(古/今)

  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

  2、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5,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课堂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 然后由学生评议 教师再点拨翻译要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一)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停止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设问引出本段结构:这一段作者是从学*的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这一段着重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了五个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四、布置作业

  整理知识点 疏通全文 背诵前两节

  第二课时

  一,研*第三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三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2)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形作名 高处

  (3)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4)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3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二、研*第四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 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 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三、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意义很大,所以学*不能停止;二是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

  第四课时

  四、简析文章写作特色。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但我们读了觉得一点也不枯燥,很有趣味性,文 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为什么?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文言知识归结

  1.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

  (3)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5)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劝学》(节选)一文**有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研读课文很有帮助,并且“而”是高考必考的12个文言虚词中的重点,《劝学》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归类如下:

  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二、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四、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五、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总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善假于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五百字。

  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劝学》语文教案 4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喉咙(hóulóng)战栗(lì)清澈(chè)憎恨(zēng)

  翡翠(fěicuì)栖息(qī)蔚蓝(wèi)崛起(jué)

  2.识别字形

  3.分辨词义

  闪烁·闪耀

  闪烁:着重指光亮忽明忽暗,明暗不定。可以说“闪烁不定”。闪耀:着重指光彩耀眼。可以用于忽明忽暗地四射,或非忽明忽暗地四射。

  优美·幽美

  都有美的意思。“优美”是好而美,可以指环境,也可以指动作。如“这个跳水运动员的动作很优美”。“幽美”主要指环境幽静而美好,如“这里环境幽美”。

  二、文学常识

  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1971年高中毕业。任北京胶刃厂工人。职业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三、经典句段

  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这支歌/海水和冰块猛烈相撞,船冲向浪头/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点拨:这些诗句有力地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执著追求。

  问题导引

  1.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

  提示:诗中的“你”和“我们”都是青春的象征,指年轻有为、有着激情和斗志的青年一代。

  如诗中所说的“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想象的云朵在疾风中飘扬/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走向辽远的地方,放出喉咙里的力量”等都是青春的标志,是青年人的特点。

  2.为什么“我们”要“一起奔腾”?请列举诗句举例回答。

  提示:诗人在第4节诗中用了一系列的问句,如“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等充分表现了青年一代——在拥有“青葱的愿。

  《劝学》语文教案 5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的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已是“曝”的古字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一;补充练*。

  2、背诵全文。

  3、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劝学》语文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一)学*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意义和学*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

  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诵读第2段。

  (八)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揖”“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揖”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

  (九)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十)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一面的认识。)

  《劝学》语文教案 7

  【教材定位】

  《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问题的名篇。学*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的主要观点。《劝学》选自《荀子》,劝,即鼓励的意思。荀子通过这篇本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学*的认识和态度。

  在学*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并概括荀子从哪些角度去探讨了学*这件事。同时,注意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学*荀子的论证技巧。

  【素养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手法

  【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多元融合,让“终身学*”的理念大步跨进了新纪元。从小我们就受到“学*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劝学》,看看荀子对于学*的看法。

  二、知人论世

  1、了解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了解《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解题

  4、写作背景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5、了解荀子的思想主张

  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人之性恶”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木直中绳(zhòng)輮(róu)槁暴(gǎopù)就砺(lì)

  参省(cānxǐng)须臾(yú)跂(qǐ)楫(jí)

  跬步(kuǐ)骐骥(qíjì)驽马十驾(nú)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螯(áo)蛇鳝(shàn)

  (二)初读感悟

  熟读课文,把握节奏,疏通文意。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解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2、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提出劝学主张论点——学*不可以停止,总领下文。

  思考2、解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比。

  ②中绳:合乎,木匠用的墨线

  ③輮: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④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⑤虽:即使

  ⑥有:同“又”

  ⑦槁暴:晒干

  ⑧不复挺者:直

  ⑨輮使之然也:这样

  ⑩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就砺则利:接*,靠*;磨刀石

  君子博学:广泛地学*

  而日参省乎己:检验;省察;相当于“于”。

  9知明:同“智”,见识

  2、研读第2段,找出三层比喻的本义和比喻义。

  明确第一层:青、冰比喻。本义: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提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是可以提高的。

  第二层:木直为轮。本义: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层:木、金比喻。本义:事物经过检验,可以完善。比喻义:君子经过学*,可以智慧明达,行无过失。

  思考3、解读第三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跂:踮起脚后跟

  ②疾:劲疾

  ③彰:清楚

  ④假:借助,利用

  ⑤利足:善于奔走

  ⑥致:到达

  ⑦水:用作动词,游水

  ⑧绝:横渡

  ⑨生:同“性”,资质、禀赋

  ⑩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研读第3段,思考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第3段论证的是学*对于君子成长所起的作用,采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分三层展开论述:

  ①阐述学*的重要作用,有时学*比思考更重要;

  ②用四个比喻,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而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③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结论。

  思考4、解读第四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②神明:非凡的智慧

  ③自得:获得

  ④跬步:跨出一脚;跨两脚。

  ⑤无以:没有用来……的

  ⑥十驾:一天的行程

  ⑦功在不舍:舍弃

  ⑧锲:刻

  ⑨镂:雕刻

  ⑩黄泉:地下的泉水

  用心:因为心思

  跪而二螯:腿;蟹钳

  寄托:藏身

  用心躁:浮躁,不专心

  知识拓展:

  而

  (1)连词:并列关系。例句: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例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细读第4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象化的表述说理的方法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明确

  形象化的表述说理的方法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比喻论证(正面)学*重在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比喻论证(反面)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比喻、对比论证学*贵在坚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比喻、对比论证学*成在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思考5、概括梳理整篇文章

  明确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的重要意义。

  第3段:阐明学*的重要作用。

  第4段,阐明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思考6、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劝学

  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精骑集序》)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ニ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问题】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明确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年长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故事,可以从反面论证读书时学时辍导致的后果,适合用来论证积累对成就学问重要性的观点。

  五、技巧点拨—探究说理方法

  【任务引导】“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是荀子主张的“谈说之本”。本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说理特色——善用比喻。除了比喻论证,本文还综合运用了其他的论证方法,做到了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入木三分。

  【任务活动】试分析概本文在说理上的特点

  明确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六、明晰主旨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表达了对学*的作用、意义,以及方法态度的独到见解,对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七、拓展阅读

  在先秦美学中,荀子美学不但和老庄美学很为不同,而且和孔孟美学也不同。与孔孟老庄美学相比,荀子美学有它的优越之处,但也有它的弱点。

  荀子美学的最大优越之处,在于它不像孔孟老庄那样讳言人的功利欲望的满足,它直截了当地宣称美的要求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的一种,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虽然荀子不认为自然欲望的满足就是美,但荀子所说的美决不排斥在符合礼义的前提之下的各种欲望的满足。如荀子所讲的诉之于耳目的种种美,就同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分不开。此外,荀子所说的美同后期奴隶主企图“富有天下”的种种积极的努力和实际活动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一部《荀子》用大量的篇幅具体地讲了富国强兵之道,讲了统治者如何才能“富有天下”的种种办法和措施,无异于为后期奴隶主提供了一个富国强兵、王天下的百科指南。而荀子所说的美,离不开这些富国强兵、王天下的实际活动。

  在中国美学史上,荀子第一次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如果说孔孟所说的美主要是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状态,老庄所说的美主要是超功利的精神自由境界,两者都基本上是内向的而非外向的,那么荀子却可以说是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虽然荀子也照样在讲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并且也同样以此为美,但这并非荀子美学的主要特征。而且荀子讲人格修养处处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重视“积”,同孟子所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是大异其趣的。对荀子来说,美主要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存精神的崇高之中。即便是儒家强调的“乐”,在荀子这里,也主要不是同个体人格的完善相联系,而更着重于它的广泛的“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完全可以说,荀子把美空前地世俗化了。连荀子所写的《成相》和《赋》也都显示了这种特点。这应该说是荀子美学的又一贡献。因为美本来不应脱离人在外部世界的多样的活动,不应脱离人同外部世界多方面的关系,不应脱离世俗的各种各样的生活。

  但是,正是在荀子美学表现其优越性的地方,又恰好存在着荀子美学不及孔孟老庄美学的特点。这弱点在于荀子美学忽视了美同个体人格精神的自由的关系,忽视了美的超功利的特征。在孔孟那里,个体人格的道德的完善,人的不可屈服的尊严,完全压倒了功利欲望的满足;在老庄那里,对精神的自由的追求更是把功利欲望的追求和得失的考虑看作是人的精神枷锁,而必须加以抛弃。虽然孔孟讳言利,老庄主张超功利,都有消极作用,但由于具有肯定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压倒的崇高价值这一方面,便刚好开启了通向审美的大门。荀子则不然,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如何把“欲”同“礼”统一起来,使欲望的满足不违背“礼”。所以,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同孔孟老庄相对要低一些,他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的把握也比孔孟老庄要差一些。

  (节选自李泽厚《荀子美学与孔孟老庄美学的比较》)

  【问题】相比于孔孟老庄美学,概括荀子美学的优越之处。

  明确(1)它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

  (2)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

  八、荀子名言积累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九、随堂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来提升自己。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收获大的道理。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翻译句子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明确①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②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③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圣人的精神境界也就在这里具备了。

  ④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

  十、作业

  完成同步*题。

  《劝学》语文教案 8

  【教材定位】

  《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问题的名篇。学*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的主要观点。《劝学》选自《荀子》,劝,即鼓励的意思。荀子通过这篇本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学*的认识和态度。

  在学*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并概括荀子从哪些角度去探讨了学*这件事。同时,注意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学*荀子的论证技巧。

  【素养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手法

  【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多元融合,让“终身学*”的理念大步跨进了新纪元。从小我们就受到“学*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劝学》,看看荀子对于学*的看法。

  二、知人论世

  1、了解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了解《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解题

  4、写作背景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5、了解荀子的思想主张

  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人之性恶”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木直中绳(zhòng)輮(róu)槁暴(gǎopù)就砺(lì)

  参省(cānxǐng)须臾(yú)跂(qǐ)楫(jí)

  跬步(kuǐ)骐骥(qíjì)驽马十驾(nú)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螯(áo)蛇鳝(shàn)

  (二)初读感悟

  熟读课文,把握节奏,疏通文意。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解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2、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提出劝学主张论点——学*不可以停止,总领下文。

  思考2、解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比。

  ②中绳:合乎,木匠用的墨线

  ③輮: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④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⑤虽:即使

  ⑥有:同“又”

  ⑦槁暴:晒干

  ⑧不复挺者:直

  ⑨輮使之然也:这样

  ⑩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就砺则利:接*,靠*;磨刀石

  君子博学:广泛地学*

  而日参省乎己:检验;省察;相当于“于”。

  9知明:同“智”,见识

  2、研读第2段,找出三层比喻的本义和比喻义。

  明确第一层:青、冰比喻。本义: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提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是可以提高的。

  第二层:木直为轮。本义: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层:木、金比喻。本义:事物经过检验,可以完善。比喻义:君子经过学*,可以智慧明达,行无过失。

  思考3、解读第三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跂:踮起脚后跟

  ②疾:劲疾

  ③彰:清楚

  ④假:借助,利用

  ⑤利足:善于奔走

  ⑥致:到达

  ⑦水:用作动词,游水

  ⑧绝:横渡

  ⑨生:同“性”,资质、禀赋

  ⑩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研读第3段,思考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第3段论证的是学*对于君子成长所起的作用,采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分三层展开论述:

  ①阐述学*的重要作用,有时学*比思考更重要;

  ②用四个比喻,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而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③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结论。

  思考4、解读第四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②神明:非凡的智慧

  ③自得:获得

  ④跬步:跨出一脚;跨两脚。

  ⑤无以:没有用来……的

  ⑥十驾:一天的行程

  ⑦功在不舍:舍弃

  ⑧锲:刻

  ⑨镂:雕刻

  ⑩黄泉:地下的泉水

  用心:因为心思

  跪而二螯:腿;蟹钳

  寄托:藏身

  用心躁:浮躁,不专心

  知识拓展:

  而

  (1)连词:并列关系。例句: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例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细读第4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象化的表述说理的方法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明确

  形象化的表述说理的方法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比喻论证(正面)学*重在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比喻论证(反面)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比喻、对比论证学*贵在坚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比喻、对比论证学*成在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思考5、概括梳理整篇文章

  明确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的重要意义。

  第3段:阐明学*的重要作用。

  第4段,阐明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思考6、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劝学

  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精骑集序》)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ニ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问题】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明确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年长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故事,可以从反面论证读书时学时辍导致的后果,适合用来论证积累对成就学问重要性的观点。

  五、技巧点拨—探究说理方法

  【任务引导】“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是荀子主张的“谈说之本”。本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说理特色——善用比喻。除了比喻论证,本文还综合运用了其他的论证方法,做到了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入木三分。

  【任务活动】试分析概本文在说理上的特点

  明确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六、明晰主旨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表达了对学*的作用、意义,以及方法态度的独到见解,对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七、拓展阅读

  在先秦美学中,荀子美学不但和老庄美学很为不同,而且和孔孟美学也不同。与孔孟老庄美学相比,荀子美学有它的优越之处,但也有它的弱点。

  荀子美学的最大优越之处,在于它不像孔孟老庄那样讳言人的功利欲望的满足,它直截了当地宣称美的要求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的一种,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虽然荀子不认为自然欲望的满足就是美,但荀子所说的美决不排斥在符合礼义的前提之下的各种欲望的满足。如荀子所讲的诉之于耳目的种种美,就同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分不开。此外,荀子所说的美同后期奴隶主企图“富有天下”的种种积极的努力和实际活动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一部《荀子》用大量的篇幅具体地讲了富国强兵之道,讲了统治者如何才能“富有天下”的种种办法和措施,无异于为后期奴隶主提供了一个富国强兵、王天下的百科指南。而荀子所说的美,离不开这些富国强兵、王天下的实际活动。

  在中国美学史上,荀子第一次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如果说孔孟所说的美主要是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状态,老庄所说的美主要是超功利的精神自由境界,两者都基本上是内向的而非外向的,那么荀子却可以说是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虽然荀子也照样在讲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并且也同样以此为美,但这并非荀子美学的主要特征。而且荀子讲人格修养处处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重视“积”,同孟子所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是大异其趣的。对荀子来说,美主要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存精神的崇高之中。即便是儒家强调的“乐”,在荀子这里,也主要不是同个体人格的完善相联系,而更着重于它的广泛的“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完全可以说,荀子把美空前地世俗化了。连荀子所写的《成相》和《赋》也都显示了这种特点。这应该说是荀子美学的又一贡献。因为美本来不应脱离人在外部世界的多样的活动,不应脱离人同外部世界多方面的关系,不应脱离世俗的各种各样的生活。

  但是,正是在荀子美学表现其优越性的地方,又恰好存在着荀子美学不及孔孟老庄美学的特点。这弱点在于荀子美学忽视了美同个体人格精神的自由的关系,忽视了美的超功利的特征。在孔孟那里,个体人格的道德的完善,人的不可屈服的尊严,完全压倒了功利欲望的满足;在老庄那里,对精神的自由的追求更是把功利欲望的追求和得失的考虑看作是人的精神枷锁,而必须加以抛弃。虽然孔孟讳言利,老庄主张超功利,都有消极作用,但由于具有肯定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压倒的崇高价值这一方面,便刚好开启了通向审美的大门。荀子则不然,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如何把“欲”同“礼”统一起来,使欲望的满足不违背“礼”。所以,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同孔孟老庄相对要低一些,他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的把握也比孔孟老庄要差一些。

  (节选自李泽厚《荀子美学与孔孟老庄美学的比较》)

  【问题】相比于孔孟老庄美学,概括荀子美学的优越之处。

  明确(1)它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

  (2)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

  八、荀子名言积累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九、随堂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来提升自己。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收获大的道理。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翻译句子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明确①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②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③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圣人的精神境界也就在这里具备了。

  ④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

  十、作业

  完成同步*题。

  《劝学》语文教案 9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古代议论性散文,前面是《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观的理解,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起着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面的文言知识的学*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利用幻灯片激发学*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

  三、说学法:

  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布置预*:预*《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一课时:

  1、导入:由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现代学*有没有价值,针对现代学生厌学的现象讨论,引入学*的价值和意义。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

  (2)、荀子简介,复*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教师朗读范读,正字正音。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出观点,读出论据,读出论证思路。

  根据预*,学生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鼓励学生质疑。

  4、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5、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

  6、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总结:《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五、教学设计依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授课的过程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努力掌握学*文言文的基础和阅读的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享受“天光云影共徘徊”美的感觉。

  《劝学》语文教案 10

  教学背景

  尝试把文言文教学和议论文写作教学相结合,摸索读写结合的新方法。

  实施策略

  本节课设计通过对课文的讲解,给学生传授三大方面的知识

  (1)文中几个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认识学*的重要性和学*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3)学*议论文的写作,掌握其中的一种论证方法和运用分论点的方法构思的技巧。

  教学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归纳以及读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且直观学*分论点对中心的论证所起的积极作用;掌握议论文要讲清的三大内容(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实施过程:

  一、作者简介:

  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晚年到楚国,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令,以后居于兰陵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强调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它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论述学*问题的一篇重要。全文论述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长期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的道理。

  二、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学生试译全文难句,教师点拨指正:(此内容略)

  四、讲解设喻的运用,并分析

  说明: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称为“设喻论证”。(通常又称为“比喻论证”)其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

  (一)、诵读分析第l段并分析。

  1、 诵读的准备。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2、 学生练*诵读。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然后检查学生试背,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第一段: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1、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2、提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这个观点的。)

  3、提问: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4、提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要“博”则“不可以已”;“日”亦有“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1、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2、提问:这三组设喻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再问: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幻灯片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二)、诵读第二段并分析。

  第二段文理分析,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以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为主。

  1、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列举出来。

  2、 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3、 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四组设喻,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

  学生熟读、背诵这一段。

  (三)、诵读第3段并分析。

  第三段文理分析,以学生自主学*为主。

  五、总结全文,结合议论文的写作,辅导学生议论文的写作。

  1、 中心内容。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讲清“什么”)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作用(分论点之二)(讲清“为什么”)

  “不已”才能做到积累、坚持、专一——态度、方法(分论点之三)(讲清“怎么做”)

  教师点拨分析:

  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 设喻的运用。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正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反复设喻,使内容逐步加深。

  3、 对举(对比)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六、布置作业

  1、 熟练背诵全文

  2、 完成作业“思考与练*”三、四、五

  教学反思

  这节课对文言文和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教法作了一次新的尝试,读、析、讲的能力有所提高,可惜一课时的学*时间,无法从文言文的新课教学过渡到写的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大的不足。拟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次尝试这种结合,希望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劝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扩展阅读


《劝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扩展1)

——《劝学》语文教案 (菁华5篇)

《劝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脉络,把握主题;准确翻译文言词句

  2、技能目标: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文中吕蒙刻苦学*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2、学*文中吕蒙刻苦学*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文句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翻译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一、导入新课,同层展评:朗读课文,并流畅准确的翻译。(5分钟)

  二、结合学*建议,学生自主学*:(10分钟)

  1、朗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脉络,把握主题;

  2、准确翻译文言词句

  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三、学生同层交流,小组展示、质疑问难(10分钟)

  四、师生共同探究,构建知识体系。(15分钟)

  (一)关键词句的翻译

  1、关键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岂:难道

  邪 :相当于“耶”表反问语气 “吗”

  但:只 见:知道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

  关键语句

  1)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蒙以军中多务辞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3、积累成语:(2分钟)

  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比喻才识尚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二)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把握主题

  理清文章发展脉络

  1、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c. 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学法指导:再细读课文后完成。

  总结:文章围绕学展开,出现的三个人物分别是:

  孙权 学--吕蒙 学—鲁肃 学

  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人物的表达的?

  2、孙权的话表现了对吕蒙的什么态度?从文中找出,仔细分析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4.结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5.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总结一下人物形象吗?

  (四)拓展延伸: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五)、当堂检测(5分钟)

  (六)、作业设置:(1分钟)

  必做:同步一、二、能力迁移一;

  选作:能力迁移:二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劝学 就学 赞学

  孙权 ——→ 吕蒙 ←—— 鲁肃

  (善劝) (肯学) (爱才)

  吴下阿蒙 ————→ 刮目相待

  启示:肯学、勤学

  写法:对话描写

《劝学》语文教案2

  教与学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的文学常识。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刻苦治学、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的重要意义。

  教与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2、难点:理解刻苦治学、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的重要意义。

  教与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司马光的有关资料。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用多媒体出示)

  二、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先听录音,后查找不懂的字音,及不懂字词的注释。(同学自由上台板书,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提示:听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强调: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邪yé更gēng

  2、对照注释,自读理清课文情节。(显示问题,允许讨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大惊——结友)

  3、请学生看课件显示图片分角色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提示:一组一个同学,由同学推选,一个复旁白部分,一个复述孙权的话,一个复述吕蒙的话,一个复述鲁肃的话.

  (二) 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议一议: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

  学法指导: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1)研讨学*要点一: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要求: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学法指导: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提示:

  ①“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小结: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2)研讨学*本课要点二: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

  提示: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可以看出来。

  1、精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说说这些语言描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神情和内心世界,揣摩其作用。

  提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语言)

  学法指导: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精彩之极。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触动心弦的句子。

  提示:四个人合作讨论、理解、然后明确,师适时点拨与补充。

  例如:

  1、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是什么意思?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出了孙权的什么语气?

  3、“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你如何理解。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以上问题仅供参考。课堂中还出现其他问题恰当处理。

  三、课堂练*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提示:

  ①读书学*非常重要。(学*对成长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和办事能力。

  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四、拓展延伸

  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五、教师总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六、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情境写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学,学*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字以上)

  七、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吕蒙辞学——就学

  鲁肃—论议—吕蒙大惊——结友

  八、学后记:教后记:

《劝学》语文教案3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劝学”中的“劝”字理解得准确与否是能否正确理解文意的一个突破口。“劝”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解释为“劝阻”、“劝解”等意。但是在古汉语中却不是这样解释。大凡古汉语中用“力”作形旁的,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劝勉,鼓励)”、“努(勉力)”、“劭(劝勉)”、“勖(xù)勉励)”等。“劝”也不例外,也是劝勉、鼓励之意。全文以“劝学”为题,就是鼓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字在现在也还保留着“鼓励”的意思,如:“天津劝业场”中的“劝”。

  2、本文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几个比喻?它们在表义上有何内在联系?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是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一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3、第3段中用了几个比喻?它们在意义上有何内在联系?

  第3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彻,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的学*。

  4、第四段中作者共用了几个比喻?请分析其意义和关系。

  本段共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积善成德”,正面说明了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的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积累还需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二者缺一不可。

《劝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2、那么通过学*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的意义)学*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答:不是。)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

  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四)导入下一段:学*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呢?下面我们来学*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学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

  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生答:学*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

  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

  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要专心。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六、总结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的意识,因为学*能开阔人的视野,学*能增长人的学识,学*能改善人的生活,学*能提高人的品位,学*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七、作业

  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

  2、背诵课文。

《劝学》语文教案5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古代议论性散文,前面是《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观的理解,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起着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面的文言知识的学*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利用幻灯片激发学*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

  三、说学法:

  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布置预*:预*《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一课时:

  1、导入:由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现代学*有没有价值,针对现代学生厌学的现象讨论,引入学*的价值和意义。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

  (2)、荀子简介,复*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教师朗读范读,正字正音。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出观点,读出论据,读出论证思路。

  根据预*,学生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鼓励学生质疑。

  4、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5、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

  6、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总结:《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五、教学设计依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授课的过程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努力掌握学*文言文的基础和阅读的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享受“天光云影共徘徊”美的感觉。


《劝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扩展2)

——语文教案劝学合集五篇

  语文教案劝学 1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预*

  1、 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1)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二课时

  一、 试背诵全文。

  二、 复述课文(学生讲讲的内容和背景)

  三、 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 (目标4)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一、二、三。

  B、背诵全文。

  C、写写这篇给你的启示。

  六、说课精要:解决本课重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教后记: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教后记: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学生能够理解和找到文中的主旨。背诵的情况也是良好。

  语文教案劝学 2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布置作业: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

  试论“锲而不舍”

  (2)预*《逍遥游》

  语文教案劝学 3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古代议论性散文,前面是《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观的理解,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起着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面的文言知识的学*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利用幻灯片激发学*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

  三、说学法:

  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布置预*:预*《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一课时:

  1、导入:由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现代学*有没有价值,针对现代学生厌学的现象讨论,引入学*的价值和意义。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

  (2)、荀子简介,复*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教师朗读范读,正字正音。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出观点,读出论据,读出论证思路。

  根据预*,学生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鼓励学生质疑。

  4、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5、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

  6、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

  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总结:《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五、教学设计依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授课的过程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努力掌握学*文言文的基础和阅读的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享受“天光云影共徘徊”美的感觉。

  语文教案劝学 4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喉咙(hóulóng)战栗(lì)清澈(chè)憎恨(zēng)

  翡翠(fěicuì)栖息(qī)蔚蓝(wèi)崛起(jué)

  2.识别字形

  3.分辨词义

  闪烁·闪耀

  闪烁:着重指光亮忽明忽暗,明暗不定。可以说“闪烁不定”。闪耀:着重指光彩耀眼。可以用于忽明忽暗地四射,或非忽明忽暗地四射。

  优美·幽美

  都有美的意思。“优美”是好而美,可以指环境,也可以指动作。如“这个跳水运动员的动作很优美”。“幽美”主要指环境幽静而美好,如“这里环境幽美”。

  二、文学常识

  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1971年高中毕业。任北京胶刃厂工人。职业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三、经典句段

  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这支歌/海水和冰块猛烈相撞,船冲向浪头/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点拨:这些诗句有力地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执著追求。

  问题导引

  1.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

  提示:诗中的“你”和“我们”都是青春的象征,指年轻有为、有着激情和斗志的青年一代。

  如诗中所说的“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想象的云朵在疾风中飘扬/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走向辽远的地方,放出喉咙里的力量”等都是青春的标志,是青年人的特点。

  2.为什么“我们”要“一起奔腾”?请列举诗句举例回答。

  提示:诗人在第4节诗中用了一系列的问句,如“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等充分表现了青年一代——在拥有“青葱的愿。

  语文教案劝学 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存”、“坚持不懈”和“用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存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机动的写作特点。

  教学假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懂得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懂得其意义和用法,接着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考虑和练*”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懂得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懂得,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懂得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差不多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标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结束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崇高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懂得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懂得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能够已。(已,结束,学*不能够结束,不能够放松,不能够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解释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解释学*能够使人提高自个儿、转变自个儿。)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缘由),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解释学*能够转变人的*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解释学*能够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能够已”。

  第3段:解释学*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3个侧面证明只要擅长学*,擅长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接着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照,强调了学*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照,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运用学*、运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运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运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运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啥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擅长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本事,擅长运用处界条件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个儿,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能够已”,不可放松。

  第4段,解释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必须不断积存、坚持不懈、用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要靠积存,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存。正反对照,解释学*必须不断积存。)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从反正两面论证学*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照,从正反两面论证学*要用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来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能够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安排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3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答复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地方,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缘由。)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润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因此”。)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劝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扩展3)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合集10篇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背诵全文。

  2、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为主,适当辅以讲授

  课前准备:查阅资料,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14-1-55)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滁( )壑( )琊( )潺( )酿( )辄( )霏( )

  暝( )洌( )蔌( )弈( )翳( )觥( )偻( )

  3、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2、集体解决第1自然段的重点字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醉翁亭记》复*资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滁ch州壑h琅琊lng y潺chn暝mng伛偻yǔ lǚ山肴yo野蔌s

  弈y觥gōng阴翳y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 (2)翼然临于泉上临:靠*。

  (3)太守自谓谓:命名。 (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5)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 (6)佳木秀而繁阴秀: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7)山肴野蔌蔌:菜蔬。 (8)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9)树林阴翳翳:遮盖。 (10)太守谓谁谓:为,是。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往来不绝: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前呼后应: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答。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原文填空。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本文借醉翁亭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句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描写山间四季的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文中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课文中描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的一段文字。

  若夫日出而林霏出,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沽,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练*合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环滁(   )琅琊(   )辄(  )伛偻(  )(  )

  山肴(   )野蔌(   )射者中( )觥筹( )

  颓然(   )林壑(   )

  二、一词多义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临溪而鱼(         )佳木秀而繁阴(       )

  三、解释加点的字词

  环滁皆山也( )云归而岩穴瞑( )

  晦明变化者( )野芳发而幽香( )

  杂然而陈者( )弈者胜( )

  日出而林霏开(   )( )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 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⑵ 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置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身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⑴ 陈说(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⑵ 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⑶ 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⑴ 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身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身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⑵ 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衔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3

  《醉翁亭记》教案

  1、识字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词,句。

  3、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古文中的判断句。

  本节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语言的优美。 2、梳理文章结构

  3、理会文章中心4、理解写景抒情的特点。

  5、理解欧阳修旷达情怀,与民同乐的积极政治思想。

  教学过程:

  复*导入:1、古代汉语中“也”一般用在什么时候(判断句)举例

  2、请同学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授新课

  一、简介文章写作背景,作者

  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一位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做出重大的贡献。宋代很多著名的.文学字都是出自于他的门下,“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而且与“柳宗元,韩愈”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曾和范仲淹在朝廷任副宰相,当时范仲淹实行政治改革被罢官,欧阳修替范仲淹向皇帝谏言,并愤怒的斥责一些其他官员,因此也被贬致滁州任太守。

  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贬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二、互动游戏,熟悉文章结构:

  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洒,在乎山水之间)

  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乐)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

  三、板书(略)

  其实本文是一篇千古名篇,为什么呢,究竟有哪里写作方面的优点?

  四、写作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写景表达情感

  回忆前面所学课文有哪些类似之处

  拓开想象回答

  情感到底是什么情感?

  五、讨论文章主旨

  表现以山水的快乐为乐

  表现一种被贬之后乐观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表现了一种官员融入百姓生活中,与民同乐的高崇品德。

  本课也就是转绕乐来写,有哪些乐?

  六、讨论“乐”

  写了哪些人的乐,哪些乐?

  鸟乐,滁人乐,太守乐,/山水之乐,

  七、教师总结:

  面对国运艰难的时候,欧阳修能在逆境中不但努力治理滁州并取得成。能写让民乐为已任,忧国忧民,并写出这样的千古名篇。

  总结:与民同乐(先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体察“也”的性情。

  (二)学*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沉潜涵泳,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

  (四)联系实际,运用现代观念评价作者的胸怀意趣和美好理想。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读准音: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读顺文:并圈出文辞优美、内涵丰富的句子。

  (3)读懂义: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钡既胄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也是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由来。今天我们一起学*这篇古典文学中的美文名篇,感受千年前的古人纵情于秀山秀水中的意趣和情怀。

  3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活动过程

  1闭音听读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该怎么读?(板书或以多媒体显示,学生认读后配上拼音)

  环滁皆山也chú 林壑尤美hè

  琅琊lángyá 饮少辄醉zhé

  日出而林霏开fēi 云归而岩穴暝míng

  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野蔌sù 觥筹交错gōng

  颓然乎其间tuí 树林阴翳yì

  (2)听老师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听准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悟内蕴(“太守乐其乐”的情怀意趣)。

  范读旨在以教师的美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吟诵涵泳,培养文言语感,体味文言文的韵味。

  2崩识林室

  (1)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停顿恰当。

  (2)质疑活动

  策略: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能自行解决的,举手质疑。

  3碧致劢涣

  (1)落实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注意古今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有亭翼然临于泉(从高处往低处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野芳发而幽香(开花)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指)

  有亭翼然临于泉(像张开的翅膀一样)

  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

  颓然乎其间者(文中是醉醺醺要倒的样子;

  然:形容词词尾,可解释为“……的样子”。)

  而溪深而鱼肥(表示并列关系)

  日出而林霏开(表示承接关系)

  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关系)

  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递进关系)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示转折关系)

  (辨析策略:这里的“而”都作连词。辨别它们的不同用法,一方面要理清词语或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要通过诵读把握语气。语意限定了虚词的用法,虚词恰当地传达了语意。全文“而”作连词用共23处,它贯通全篇,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2)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体察句子的语气

  Ⅰ弊砦讨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是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罢。

  Ⅱ辈匝瞻追�M侨缓跗浼湔撸�太守醉也。

  (一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Ⅲ比欢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积累成语

  Ⅰ弊砦讨意不在酒

  Ⅱ彼落石出

  Ⅲ宾〕锝淮

  4彼卸辽枰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设疑激趣: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醉翁亭?作者游醉翁亭的目的是什么?

  (3)诵读策略:指导同学抑扬顿挫地诵读课文,养成吟诵、咀嚼、揣摩、品味的*惯。

  5碧致刍疃

  (1)作者用层递法由远及*点出醉翁亭的位置:

  滁州→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其他情况――

  建亭者:山之僧智仙

  命名者:欧阳修(醉翁)

  (2)醉翁游亭的目的:

  欣赏山光水色,饮酒只为了助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力争成诵。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5

  《醉翁亭记》教案

  1、识字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词,句。

  3、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古文中的判断句。

  本节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语言的优美。 2、梳理文章结构

  3、理会文章中心4、理解写景抒情的特点。

  5、理解欧阳修旷达情怀,与民同乐的积极政治思想。

  教学过程:

  复*导入:1、古代汉语中“也”一般用在什么时候(判断句)举例

  2、请同学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授新课

  一、简介文章写作背景,作者

  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一位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做出重大的贡献。宋代很多著名的文学字都是出自于他的门下,“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而且与“柳宗元,韩愈”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曾和范仲淹在朝廷任副宰相,当时范仲淹实行政治改革被罢官,欧阳修替范仲淹向皇帝谏言,并愤怒的斥责一些其他官员,因此也被贬致滁州任太守。

  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贬之后写的一篇散文。

  二、互动游戏,熟悉文章结构:

  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洒,在乎山水之间)

  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乐)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

  三、板书(略)

  其实本文是一篇千古名篇,为什么呢,究竟有哪里写作方面的优点?

  四、写作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写景表达情感

  回忆前面所学课文有哪些类似之处

  拓开想象回答

  情感到底是什么情感?

  五、讨论文章主旨

  表现以山水的快乐为乐

  表现一种被贬之后乐观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表现了一种官员融入百姓生活中,与民同乐的高崇品德。

  本课也就是转绕乐来写,有哪些乐?

  六、讨论“乐”

  写了哪些人的乐,哪些乐?

  鸟乐,滁人乐,太守乐,/山水之乐,

  七、教师总结:

  面对国运艰难的时候,欧阳修能在逆境中不但努力治理滁州并取得成。能写让民乐为已任,忧国忧民,并写出这样的千古名篇。

  总结:与民同乐(先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6

  学*目标:

  1.学*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正确翻译并背诵全文。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难点:理解“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法、学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尝试

  1.熟读课文2遍。对照注释解释加点的词。

  2.给加粗字注音或据音写汉字并抄写2遍。

  环滁( )皆山 林hè( )尤美 琅琊( )( ) 水声潺潺( )

  饮少辄( )醉 林霏( )开 岩穴暝( ) 晦( )明变化

  山肴野蔌( ) 宴酣()之乐 觥()筹交错 树林阴翳()

  3.了解作者。

  4.背景介绍。

  二、互动探究

  (一)导入: (二)预*成果展示。

  (三)学*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师朗读课文,学生自读。

  3.学生读第一段,对照注释翻译,难点小组讨论解决。

  讨论交流:

  (1)醉翁亭具体的位置在哪?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这段按什么顺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怎样?

  这段由远而*,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这样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所在的方位,而且层层烘托,突出了醉翁亭之美,引人入胜。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如何理解?

  明确: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因为饮酒只是内心快乐的一种外在表现,不是因为饮酒而快乐,而是因为内心领会到山水的乐趣要通过饮酒的活动表现出来。所以醉翁的情趣在于山水之乐。从这句话中脱化出一个常用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前半句是全文中心主旨。全文的文眼就在这句话中那就是“乐”。这两句将景与情直接联系在一起。

  (4)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4.学*第2段,借助书下注释翻译。

  讨论交流:

  (1)第2段主要写什么?

  (2)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什么?四时之景的句子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3)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之景时抓住什么来写?

  写早晚抓住“明”“晦”的特点,写四季抓住春花、夏木、秋风霜、冬水石等景物来写,更富表现力。

  (4)找出本段的对偶句和散句。体会骈散结合的抑扬顿挫之美。

  三、反馈检测

  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景?

  6.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

  7.概括本段的大意。

  四、作业布置

  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佳木秀而繁阴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文中是这样描写春季的景色的:

  5.文中是这样描写秋季的景色的:

  6.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互动探究

  1.学*第3段,结合注释疏通课文。质疑。

  2.讨论交流: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四幅图画,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来。

  (2)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写太守之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3)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太守不胜酒力;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盛世,政治清明;与民同乐。

  3.学*第4段,结合注释疏通课文。质疑。

  4.讨论交流:

  (1)本段点出了三种“乐”,分别是什么? 这些乐中谁的“乐”境界最高?为什么?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禽鸟只知道自然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在人去山空后才乐;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太守既能与民同醉同乐,又能在醉后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这些人和事。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5.小结: (1)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2)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

  二、反馈检测

  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

  (1)泉香而酒冽 (2)伛偻提携

  (3)临溪而渔 (4)觥筹交错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3.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4.宴酣之乐表现在哪里?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6.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感情是(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三、作业布置

  (一)翻译句子。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6.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 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释】①共:共同(享受)。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杂然而前陈者 ⑵宴酣之乐

  ⑶有风飒然而至者 ⑷庶人安得共之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玉之言,盖有讽焉。

  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

  课文翻译: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幻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酒清而醇;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边。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壑、辄”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3.学*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2.学*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学*和欣赏这篇《醉翁亭记》吧!

  二、自主预*

  1.背景资料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2.知识链接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3.检查预*

  (1)订正字音

  滁(chú) 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僧(sēng) 辄(zhé) 晦明(huì)

  霏(fēi) 瞑(míng) 伛偻(yǔ lǚ) 携(xié) 洌(liè) 肴(yáo) 蔌(sù)

  觥筹(gōng chóu) 阴翳(yì) 弈(yì) 酿泉(niàng) 翼然(yì) 岩穴(xuè)

  朝暮(zhāo mù) 酣(hān) 颓然(tuí)

  (2)词语释义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环:环绕。

  壑:山谷。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云归:烟云聚拢。

  岩穴:山谷。

  暝:昏暗。

  晦:阴暗。

  发:开放。

  茂盛,繁茂。这里指草木茂盛。

  杂然:交错的样子。

  陈:摆开。

  (3)一词多义

  ①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趣)

  ②名 名之者谁(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③秀 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

  ④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每有会意(意旨)

  此中有真意(心思)

  ⑤高 而年又最高(大)

  风霜高洁(高爽)

  ⑥宴 太守宴也(宴请)

  宴酣之乐(宴会)

  ⑦出 水落而石出者(显露)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出来)

  ⑧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

  ⑨乎 在乎山水之间也(于) 颓然乎其间者(在)

  ⑩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4)词类活用

  ①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③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④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⑥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称呼)

  (5)古今异义(

  ①意 古义:情趣。例:醉翁之意不在酒。

  今义:意思或愿望。

  ②去 古义:离开。例:游人去而禽鸟类也。

  今义:到、往。

  ③射 古义:例:射者中。

  今义:射箭。

  (6)出自本文的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本义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山肴野蔌:野味和菜蔬。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1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二)研读分析

  (1)精读第1段并回答:这段如何划分层次?写法是什么?

  答案示例: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这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这段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鸟瞰全景,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2)精读第2段,说说它的内容、层次和写法。

  答案示例:这段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及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分三层。

  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

  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画面。

  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第3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面。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列。

  (2)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答案示例: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能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3)精读最后一段,说说哪句话体现了全文主旨?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答案示例:主旨句:醉能同其乐。“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4)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太守是为什么而醉?

  答案示例:①为景而醉。第1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第2段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②为人而醉。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太守醉,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③为情而醉。“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是在于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5)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案示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这“乐”也不是纯粹的乐,而是乐中含悲。为何?因为作者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所以,他乐中也含悲。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于“乐民之乐也”(与民同乐)。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职为滁州知州。“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乎“与民同乐”。

  2.写法探究

  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①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字,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② 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2段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二、课堂小结

  欧阳修在xxxx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文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这篇散文便是他对文学主张最好的艺术实践。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优美的画面、淳朴的人情,也展现了先生那旷达自适、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操。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朗读声中与先生道别吧……(配乐朗读)

  三、练*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四、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8

  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理解文中所表现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理想。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

  1“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太守之乐”乐什么?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评鉴赏法。

  学*方法: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漫步小石潭,体验了柳宗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抑郁忧伤;登岳阳楼,感悟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博大情怀,今天让我们再次登上醉翁亭,一起去品味欧阳修“醉翁之意“的旷达胸襟。

  二 认读,感受美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注意文中连用的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

  1请同学们用以下的句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是一篇( )的文章。

  2有不理解的地方么?如果有,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想问地问题提出来?

  3文中哪一个字贯穿全文,并揭示全文的主旨?

  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人之乐—太守乐—与民

  同乐。

  三 品读,发现美

  《醉翁亭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佳作。那么究竟它有那些美点。让我们运用在前面课堂上学*到的方法,以学*小组为单位,再次品读,发挥合作探究的能力,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领悟,用“《醉翁亭记》之美,美在——”的句式开头说一段话。

  学生分小组研读、讨论、回答。最后小结。

  美在语言。1语言凝练、含蓄。2骈散结合,相映成趣。3注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也”、“而”把诗一样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回环反复,一唱三叹。

  美在意境。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连缀各幅画面。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四 思考,延伸美

  1我们还学过和这篇散文写作背景、内容相类似的文章么?你

  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学生思考、探究作答。

  类似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

  共同点:寄情山水,旷达情怀。

  人生启示: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试金石。

  磨难,人生的一种财富。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人生要有所得,必须有所失。的确如此,文天祥

  为了丹心报国,甘愿把生命放弃。欧阳修官场失意,却造就了不朽的美文佳作。

  五 总结

  欧阳修、范仲淹、苏轼、韩愈,他们奉献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价值的杰出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真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神。

  六 布置作业

  1我们可爱的家乡也是风景迷人,请你发现家乡的美,来表达一种美好的心声。(不少于300字)

  2真情感悟:以我们拓展延伸的话题为主,写一篇读后感言。

  要求:从二个题中任选选一个来作。

  七 教学反思

  本文是写景美文,根据课标理念,把课文设计为三个层面处理:以课文为范例,感悟意境美,探究语言美,训练学生阅读基本方法;把课文作为靶子,诱导探究研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把课文作为引子,导引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9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主旨。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作者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集体纠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教师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五、再读课文,分析讨论

  要求:各自放声读。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

  全文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明确:乐。

  1.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乐?

  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滁人之乐。

  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种乐趣。

  3.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六、课内小结。

  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美景以及他和老百姓一起游乐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 引出

  景

  脉络 乐

  事

  归结 “醉能同其乐”(主旨)

  醉翁亭记语文教案 10

  《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赏析方法。

  本设计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1)《醉翁亭记》的第二课时。

  (2)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依据自己预*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

  (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

  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 酿泉流水图 → 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4)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三、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 写乐) 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 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4)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

  四、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五、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3.师归纳

  (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

  (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板书

  (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板书

  五、反思阅读方法:通过本课学*,你认为应如何欣赏一篇散文佳作?

  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

  1、诵读感悟内容2、探究思想背景3、赏析行文特色

  六、迁移练*: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醉翁之意不在酒)

  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 不可。(水落石出)

  七、学生读背课文,要求动情、动容,以醉翁的身份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醉意与乐趣。

  板书设计:

  醉 翁 亭 记

  欧 阳 修

  醉景:山水、朝暮、四时

  以醉写乐

  太守醉 醉人:滁人游,众宾欢

  乐中含悲

  醉情:与民同乐

  醉

  形象精练,融情入景

  文美

  我们醉 句式灵活,对散结合

  情美

  韵律独特,回环往复


《劝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扩展4)

——《鸟语》语文教案合集五篇

  《鸟语》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作者与鸟儿的交谈、猜想鸟语的意思、和鸟儿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3、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感悟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师引导学生观看“百鸟争鸣”的录象片段。 (学生边看边议论)

  2、导语:同学们,有人说鸟儿是会“说话”的,它们的语言被称为“鸟语”。(板书课题)看到这些可爱的鸟儿在枝繁叶茂的树林里翩翩起舞,听到它们悦耳的鸣叫声,你想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吗?

  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他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他从燕子的叫声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听了这个故事,你心中有什么奇思异想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鲜明生动的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面对热闹非凡的画面,学生也像鸟儿一样情不自禁地叽叽喳喳议论,这正是他们内心的主观需求,也是他们对内心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教师对课文中故事的讲述,更激发了学生对鸟儿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为深入学*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过渡:许多同学都想像公冶长一样,成为一个通晓鸟语的专家。大家想知道小作者的想法吗?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想法的一句话。

  (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然后交流。)

  2、教师借机出示: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1)你能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2)作者为什么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人呢?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语句)

  3、过渡:于是,“我”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跟它们交谈。你知道“我”都和哪些鸟儿交谈过吗?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呢?(学生交流汇报)

  4、学*探究文中“我”和鸟儿交谈的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

  A、仔细读课文,画出“我”和鸟儿交谈的句子;

  B、体会在和鸟儿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什么乐趣。

  2)学生自主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师随机演示课件)

  A、“我”和布谷鸟对话的句子是“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通过和布谷鸟的交谈,“我”知道了学*要勤奋刻苦,不敢疏忽怠慢;

  B、“我”从喜鹊“喳喳喳喳,喳喳喳喳”的叫声中,想到了它是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5、品味“鸟语”,学做“知音”。

  1)过渡:一听到鸟儿的叫声,作者便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那么,你是不是也想做一回鸟儿的“知音”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鸟儿清脆的叫声,看你是不是也能做出丰富的猜想,编织出有趣的故事来呢?

  (教师再次播放鸟儿活动的录象片段)

  2)学生观看录象片段,展开想象,编织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同学一起交流。

  [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思考、想象、感受等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

  3)过渡: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从鸟儿的活动和叫声中编织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大家虽然不一定真正体会到鸟语的意思,可是却和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作者也和大家一样,从鸟儿的身上明白了许多道理。

  (投影出示: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4)生齐读这几句话,然后和同桌讨论,完成下面的作业:

  从 的 那里,我认识到 ;从 的 那里,我懂得了 ;从 的 那里,我学到了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实践”去学*语言,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在这部分教学中,无论是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编故事,还是练*仿写句子,都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6、赏读课文,加深感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赏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1、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2、是啊,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人捕鸟、杀鸟,破坏了鸟儿生存的环境。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投影出示,学生齐读)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鸟儿,保护自然,让我们共享碧水蓝天!

  [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增强语言积累,更应该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通过前面一层一层地深入学*,学生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心中,这部分的交流升华了感情,更有助于学生把爱鸟之情转化为护鸟的实际行动。]

  附:板书设计

  鸟 语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爱护鸟类 保护自然

  教学反思

  《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深深的人鸟情,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能为学*创设良好的情境。在教学中,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百鸟齐鸣”的录像片段,把孩子们带入了鸟的世界,鸟儿那矫健的身姿、清脆的叫声,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有的同学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叹,这些正是学生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为了给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我再次播放这段录像,让他们倾听鸟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编一编有趣的故事,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文语言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两次播放录像,为学生学*创设了良好的学*情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个性思维,尊重学生感受。在课文中,小作者为了成为鸟儿的知音,“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跟它们交谈”,“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鸟的世界,体会作者的这种感受,我组织学生自己编故事、仿写句子,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一个同学在谈到喜鹊的叫声时说:“有一次,我取得了好成绩,走在回家的路上,听到喜鹊在‘喳喳喳喳’地叫,好像在说:‘祝贺你呀,祝贺你呀!’我的心里甜滋滋的。”还有的同学从布谷鸟的叫声中听出了“刻苦读书”,从燕子的叫声中体会到了“好好学*”……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了出来,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落实“三维”目标,提升人文素养。语文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增强语言积累,更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情合一”,使“三维”目标落在实处。我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破坏鸟儿的生存环境、捕鸟、杀鸟等现象,让学生来谈谈他们的看法,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将爱鸟之情转化为护鸟的实际行动,做保护鸟儿的“小卫士”。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走进了文本,激发了爱鸟、护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三维”目标有效地落在了实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鸟语》语文教案 2

  活动目标:

  1、了解法律的一般常识,培养学生能言善辩的能力。

  2、懂得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的家园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3、让学生在“亦古亦今,亦庄亦谐”的气氛中,感受到法律的尊严,活动的愉快。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实录:

  一、法庭设置:

  1、放音乐——开庭

  (听众*早坐好了,特约记者也早坐在了听众*上;其余原告、被告更羸入场站在座位处;双方律师团举着牌子入场站在座位处;观众站起来;最后老虎法官、审判员、**员进场入座,全体坐下。)

  2、(特约记者上场指着介绍:)女士们,先生们,动物朋友们,我是本法庭的特约记者,在这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见证一桩离奇而特别的案子。本案合议庭由老虎法官、猫头鹰审判员、啄木鸟**员组成。原告*上有小雁和他的辩护律师八哥,被告*上有更羸和他的辩护律师狐狸,双方律师后面各有其律师团成员若干名,听众*上有陪审团成员若干名和来自各地的热心观众。现在法庭一切准备就绪。我将及时、准确、全方位地报道案情的审理过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将目光投向这庄严而特别的法庭吧。

  二、法庭陈述:

  1、(老虎法官一拍惊堂木,庄严宣布:)小雁状告更羸射杀其母亲大雁一案,正式开庭。首先由原告小雁提请申诉。

  (小雁哭泣着说)昨天我妈妈外出回归,途中遇到射手更羸,没想到他竟拉开弓箭,“嘣”的一声,射死了我的母亲。呜,呜……我的母亲死得好惨哪!我要状告**凶手更羸!

  (更羸)报告法官,小雁纯属血口喷人!我怎么会射死大雁呢?每当我外出打猎的时候,看到一群群大雁在天空中飞翔,他们一会儿排**字,一会儿排成一字,简直就是天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啊!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射死大雁呢?

  (小雁)法官大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他的箭不知伤害了多少无辜的生命。我的朋友麻雀、小鹿都成了他的盘中大餐呀!昨天有人亲眼看见他拉弓射杀我的母亲,我母亲就是死在他手下的。法官大人,你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更羸)昨天,我拉的是空弓,并没有用箭,大雁不是我射死的。

  (法官说)那大雁怎么会死呢?

  (更羸说)这我也不知道。即便拉空弓,那也不是我的主意,是我家大王魏王的意思。

  (法官)传魏王!

  (魏王身后跟着谋士猴子和一名随从入场)

  (法官质问魏王)魏王,你可曾叫更羸拉弓射大雁呢?

  (魏王一脸无辜,说)众所周知,更羸是我国的射箭能手,昨天,他说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我只是想试试他是否真有这样的本事,谁知道那大雁真的掉下来了。

  (法官)请魏王一行先入座。

  (更羸说)大王,我是您手下的一名射手,我一切都按照您的意思来办,您是大王,是一国之君,我敢违背您的旨意吗?

  (魏王说)我并没叫你把大雁射死呀!

  (更羸)大王,您怎么这样说呢?您叫**啥,我就干啥。您要吃燕窝,我就马上去给您弄燕窝;你要吃麻雀,我就马上去给您打麻雀;您要吃鹿肉,我就马上去给您射小鹿。难道要射大雁不是您同意的吗?

  (小雁说)原来如此!你们狼狈为奸,你们两个都是杀害我母亲的凶手,都是我的仇人。请法官为我伸冤报仇啊!

  [更羸,魏王互相指责,表示埋怨]

  2、听众*上开始喧哗,有的说:“大雁是不是更羸射死的呢?”有的说:“更羸只拉弓,没有放箭,大雁怎么会死呢?”有的说:“大雁的死怪更羸,还是怪魏王呢?”(法官也与合议庭成员嘀咕一番)

  (法官一拍惊堂木:)肃静!

  (特约记者上场:)女士们,先生们,动物朋友们,案情审理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到底谁是凶手呢?更羸只拉弓,未放箭,大雁又怎么会死呢?魏王有没有责任呢?让我们拭目以待,静观案情的发展吧!

  三、法庭取证:

  1、(法官说)小雁,你的母亲死了,我们都深表同情,但法律是重事实,讲证据的。你有证据证明更羸和魏王是害死你母亲的凶手吗?

  (小雁说)有!我有小松鼠做证!

  (法官说)传原告证人小松鼠上庭。

  (小松鼠走出来,法官说)小松鼠,你愿意为原告作证吗?

  (小松鼠)我愿意!

  (法官说)你能保证你的证据都是真实的吗?

  (小松鼠)我保证我提供的一切证据真实可靠。

  (法官)请陈述你的证据!

  (松鼠说)昨天,我正在树上拍摄一部风景片,突然我的镜头里出现了魏王和随从的身影,于是我拍下了当时的情景。请法官大人查看!(小松鼠将录相带递给法官,然后回到座位上)

  (法官)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放录相]

  [观众看完后指指点点。有的说:哦,原来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有的说:呀,更羸真的拉的是空弓!有的说:唉,大雁太可怜了!有的说:这真是魏王同意的!]

  2、(法官一拍惊堂木)真是铁证如山哪!大胆更羸,你作何解释?魏王,难道你没有责任吗?

  (更羸的律师狐狸站起来说)法官大人,我方律师团请求商议此事!

  (小雁律师八哥)法官大人,我方律师团也请求商议。

  (法官说)好,批准你们双方律师深入律师团,听取意见,准备辩护。观众朋友你们也可以参预律师团的讨论,参预辩护。现在休庭三分钟!

  四、法庭辩护:

  1、(法官一拍惊堂木:)时间到,请各就各位!

  (坐好后,法官说:)现在进行法庭辩护。律师、律师团成员及听众朋友均可以参预辩护。

  (1)(更羸的律师狐狸首先站起来说)报告法官大人,我是被告更羸的律师。我为我的当事人辩护!

  大家都看到了,确实如我的当事人所说,他根本没用箭,怎么能说是我的当事人射死的呢?

  (2)(小雁的律师八哥)大家也看到了,正是因为更羸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这显然是更羸射死的!

  (3)(狐狸)我的当事人没有用箭,怎么能说是他射死的呢?

  (4)(八哥)那是因为你已经知道那是一只受过伤的大雁,你一拉弓,大雁就会受到惊吓,伤口会裂开,当然会坠地而死。

  (5)(狐狸)这也不是我的当事人的错呀!他是魏王的一名射手,他的一切行动都是为魏王服务的。他射大雁当然也是得到了魏王同意的。

  (6)(魏王的谋士猴子指着狐狸说)你胡说!

  (法官)下面说话的是何人?

  (猴子说)我是魏王的谋士猴子,我要为魏王辩护。更羸作为一个有名的猎手,他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却还拿一个无辜的生命来卖弄自己的本领。大雁的死更羸有不可推御的责任。

  (7)(更羸的律师狐狸说)那么魏王身边为什么要带一个猎手呢?他带猎手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得到猎物吗?所以我觉得我的当事人没有过错,即使有错,也是魏王的错。

  (8)(魏王的谋士猴子说)更羸,你别忘了,你从一个无名小卒被提升为魏王身边的贴身待卫,现在出了事,你竟把责任往魏王身上推,你这不是忘恩负义吗?

  (9)(狐狸说)要不是更羸,魏王又哪能吃到那么多美味佳肴呢?生命哪有那么安全呢?

  (10)(八哥说)法官大人,我认为被告辩护人不能在法庭上说与本案无关的话。

  (11)(法官)请被告方辩护人注意,你们的辩护不得说与本案无关的话题!

  (12)(小雁的律师八哥说)魏王作为一国之君,他不理朝政,

  却带着贴身待卫去郊外打猎,伤害无辜,要不大雁怎么会死呢?魏王也是同谋。因此我认为大雁之死,更羸、魏王都有责任。

  (13)(谋士猴子说)我认为大雁之死与更羸和魏王都没有关系,

  刚才大家都看到了,这只大雁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是谁射伤他的呢?我认为,射伤大雁的猎人才是真正的凶手。请法官大人明鉴。

  (14)(狐狸附合)对,射伤大雁的猎人才是真正的凶手,应将

  猎人缉拿归案。

  (15)(小雁的律师八哥说)我认为大雁之死,更羸、魏王、猎人都有责任,应将他们三人一起绳之以法。

  2、认罪:

  (1)(一位猎人走进法庭,大呼一声:)法官大人,我有话要说!

  [顿时,全场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投向猎人]

  (猎人说)我就是射伤大雁的猎人,我有罪。

  [全场人惊讶地说:啊?他就是射伤大雁的猎人?他来干什么?]

  (法官)肃静!

  (猎人接着说)昨天,我打猎回家,看见我的女儿坐在门前失声痛哭。女儿告诉我:“爸爸,今天我在放学路上看见一只大雁孤单失群,一边飞,还一边凄惨地叫着,他一定是受了伤。我正想去救大雁,这时一群人骑着马过来了,他们对着大雁指手划脚,说说笑笑,只见其中一个人拉开弓箭,“嘣”的一声响,大雁拍了两下翅膀就从半空中直掉下来了。”我的女儿还哭着对我说:“爸爸,大雁是我们的朋友,那个人为什么要射死大雁呢?大雁死了,他的孩子小雁多可怜呀!爸爸,求求你以后不要当猎人了,不要再伤害动物朋友了。”听了女儿的话,我十分痛苦。我知道死去的大雁一定是我射伤的那只大雁。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当猎人了。[说到这里,猎人当场折断了他的弓箭]我呼吁成立一个爱护动物的慈善机构,我愿意终身义务为幼小受伤生病的动物服务。

  (2)[更羸和魏王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更羸说)听了刚才猎人的话,我深感惭愧。我是大雁之死的直接凶手,我愿意接受法律的惩罚,并和猎人一起保护动物,做动物的卫士。

  (魏王说)我也感到惭愧。我作为一国之君,不但没保护好国内的动物,还间接地造成了大雁的死亡。现在我向小雁公开道歉(抱拳道歉),并宣布即日起建立一个保护动物的专门机构,立刻着手制定生态*衡保护法,一切猎杀动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听取意见:

  (法官)到现在为止,整个案件我们已经真相大白了。法庭辩护结束。

  本法庭将对此案做出判决。在做出判决之前,想公开征求各位的意见,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判决建议。

  (听众×××)我认为猎人能主动投案自首,法庭可以考虑从轻

  处理。

  (更羸的律师团成员×××)我的当事人更羸有悔过表现,我请

  求法庭给予从轻处理。

  (听众×××)法官大人,他们这种行为,对环保造成了极大的

  危害,建议法庭给予严惩,以警示后人。

  (陪审团成员×××)魏王应立即建立环保法律,让一切猎杀动

  物的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听众×××)猎人就是要杀害动物的人,我认为应该立即取消

  猎人行业,所有猎人应另择他业。

  (听众×××)魏王应每月支付小雁生活费500元,教育费500元。

  (听众×××)我认为魏王应向小雁赔偿精神损失费100万。

  六、法庭宣判:

  (老虎法官与审判员、**员耳语一番,一拍惊堂木)感谢各位

  提出了那么多好的建议,现在法庭进行公开宣判。全体起立。

  经陪审团、听众等提议,合议庭合议,本法庭对小雁状告更羸一案做出如下判决:

  1、魏王应立即通告全国,建立环保法律,禁止一切猎杀动物

  的行为。

  2、更羸和猎人应在本月之内协助魏王建立保护动物的专门机构,

  并终身无偿做环保卫士。

  3、魏王应带领全国人民修建动物足球场,让动物们增强体质,增强自卫能力。

  4、魏王、更羸、猎人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对大雁家属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

  法庭宣判完毕!

  七、法庭采访:

  (记者)女士们,先生们,动物朋友们,一桩离奇而特别的案子在这公正而庄严的法庭上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这个法庭,去感受一下那欢乐的气氛,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1、采访小兔子:

  (记者)小兔,对这次案件的审理你有什么看法?

  (小兔子)我觉得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们有猎人卫士保护我

  们了,我们的生命有保障了。

  2、[大家争先恐后:我来!我来!]采访×××人:

  (记者)请问你有什么感想?

  (×××人)我建议记者您应把这次整个案件的审判过程在电视

  台转播出来,让所有的人都懂得要保护动物,都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3、采访熊猫:

  (记者)熊猫大伯,你此刻的心情怎样?

  (熊猫)我觉得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想我们的熊猫家族会越来越繁荣了,我们的家园会越来越漂亮了。

  4、采访×××人:

  (记者)你能谈谈你对这一案件的想法吗?

  (×××人)通过今天这一案件,我更加认识到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以后我们不要再去酒楼吃蛇呀,青蛙呀,鹿肉呀这些东西,而且我们还要叫爸爸妈妈,周围的人都不要吃。没人吃,也就没有去捕杀这些动物了。

  (×××人)我建议我们班的同学组织一个义务稽查队,看见哪个酒楼卖禁止捕杀的动物就马上举报。让他们不敢再卖那些受保护的动物了。

  5、采访燕子:

  (记者)燕子,你的心情怎样?

  (燕子拉着周围的人跳着:)我们将和人类成为亲密的朋友了,我们有法律了,我们有更美好的家园了!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了!

  6、采访听众×××:

  (听众×××)我建议猎人将他们射箭的本领传授给**队,让**队的叔叔都能成为神枪手,好捉拿坏人。

  7、采访小雁:

  (小雁说)虽然我的妈妈不幸去世了,但如果她知道通过今天的法庭审理,人类和我们动物将从此和谐共存,我想她九泉之下也会瞑目了。

  8、(记者将镜头对准威严的老虎法官)法官大人,请您谈谈您对这一案件审理的看法吧!

  (老虎法官)我认为这是一次公开、公正、公*、民主的法庭审理。在这里,我看到了人类的进步,也看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美好前景。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爱护每一种动物,每一棵花,每一棵草。

  9、(记者说)观众朋友们,这是一次公开、公正、公*、民主的法庭审理。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法律的尊严,更看到了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动人场面。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共同拥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吧!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八、放歌曲

  《我爱我的小动物》(大家一起歌舞)

  《鸟语》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赤褐色、疾飞、锐利等。联系上下文理解“荡漾、陡峭、锐利”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与翠鸟捕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3.学*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学*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惯。

  教学准备:翠鸟图片以及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投影图片:停在苇秆上的翠鸟。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

  2.出示课题,板书:《翠鸟》

  3.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翠鸟什么样?它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本领?……)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一)师范读

  1.师:你们听……(教师范读)。你们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师:大自然多美啊!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苇秆”应读“wěi gǎn”,不要读成“wéi gān”。

  “翠”、“饲”是*舌音。

  “赤”、“衬”是翘舌音。

  (二)、检查自学,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翠”上边是“ ”,不要写成“羽”。

  “秆”左边是“禾”,不要写成“木”。

  “绣”右下角是“乃”,不要写成“反”。

  “腹”右边的中间是“日”,不要写成“目”。

  “衬”左边是“衤”部,不是“礻”字部。

  “希”上边的第二笔是“ ”,不要写成“乀”。

  2.区别形*、同音字,作巩固练*。

  秆()绣()衫()疾()

  杆()锈()衬()急()

  泡()锐()饲()希()

  抱()脱()词()稀()

  三、布置作业

  1、课文读三次

  2、完成生字本

  《鸟语》语文教案 4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后齐读。

  2.读了课题,想问什么问题吗?(鸟儿怎么会说话呢?会说些什么话呢?人怎么能听懂鸟儿的话呢?……)

  二、初渎指导

  1.自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通晓矫健犒赏催促无拘无束

  疏忽怠慢预报应验呆愣愣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渎流畅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渎音。

  ①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②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催、猜”是*舌音,“疏、喳”是翘舌音莺”是后鼻音。

  ③齐读。

  交流词语掌握情况。矫健、通晓、犒赏、疏忽、无拘无束。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讨沦。

  3.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 “我”从鸟儿们的浯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精读指导

  1、学*第——段

  齐读第1自然段。做一填空题。齐读。

  2、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讲公冶长的故事。理解“通晓”。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哪几句话最能反映“我”的这种心情;

  导读第2、3两句。

  4、小结。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牛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检查复*

  新授课文

  1.学*第二段。

  自由渎第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渎几遍。

  读后讨沦,相机指导朗读。

  ①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乌的喜爱? (亲切、分明)

  指导朗读。

  ②这样无拘无束的——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a.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b.指导朗读“我”与布谷鸟的对话。

  同桌互渎,指名分角色渎。

  ③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我”与布谷鸟之间充满了感情。布谷鸟仿佛成厂“我”的好朋友.时时提醒“我”好好学*,不断催“我”奋进)

  指导朗读。

  ④练*朗读第4-9自然段。

  2、渎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勺浯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引导渎第10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指名读第1l门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厂异常深厚的感情?

  读后讨论。

  指导朗读。

  小结:“我”不光听懂了乌语,而日-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学*第三段:

  “我”与鸟儿之门建守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4.讨沦:为什么说“乌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5.小结。

  指导背诵

  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很容易背诵。

  2.重点指导背诵其他部分。

  (1)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按语言的叙述顺序进行已亿。

  ①边读边记:作者先写刊‘么,再写什么?(先写爷爷讲的公冶长的传说,再写“我”听到传说后产生的愿望及行动)

  ②练*背诵。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我”与布谷鸟进行有趣

  1.出示牛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观察田字格’卜生字的写法,说逗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催、傻”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些;“怠’’上中下三部压紧能写得过长;“冶”是两点水,不能写成三点水。、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鸟语》语文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观察一种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通晓矫健催促无拘无束疏忽预报应验呆楞楞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交流。

  3、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指读生字词。

  二、精读指导

  1、学*第一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填空:我从小就爱鸟,爱看(),爱()。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指名讲公治长的故事。理解“通晓”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治长’啊!”这句话怎样读?(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2、学*第二段。

  (1)自由读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后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①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亲切、分明)指导朗读

  ②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指导朗读

  ③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2)读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引读第10自然段。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读后朗读,指导朗读。

  (3)小结:“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3、学*第三段。“我”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讨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3、总结。

  四、作业

  1、造句:疏忽……顽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很容易背诵。

  2、重点指导背诵其他部分。

  (1)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按语言的叙述顺序进行记忆。

  ①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练*背诵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①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

  ②练*背诵。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写法,说说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

  四、作业

  1、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3、比一比,再组词。

  治()催()碌()预()

  冶()摧()绿()硕()

  4、按课文内容填空。

  从()的燕子那里,我()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的大雁那里,我();从()的苍鹰那里,我()……

  5、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六、板书设计:

  15鸟语

  接*交谈

  鸟语倾听猜想(丰富)

  人类的朋友

  七、教学后记:苏教版小语四下《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着“我”的经历,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到深深的人鸟情,教学这一课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爱鸟

  课开始,我借助多媒体播放“百鸟争鸣”的视频画面,以此把学生领进鸟儿的世界,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于是,他们也像鸟儿一样情不自禁地叽叽喳喳议论开来,此时的情绪表达是他们的主观所需,于是感叹句、反问句等表达强烈感情的话语此起彼伏:“多么可爱的鸟儿呀!”“怎么会有这么多鸟儿呢?”“太壮观了!”“鸟儿的鸣叫真听牙!”由此可见,鸟儿的形象美已把学生心中的“爱鸟情”激活。

  二、引发对话——知鸟

  在学生对鸟儿已有“好感”的基础上,教师再绘声绘色地讲述公冶长的故事,使鸟儿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此时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心声。“鸟儿”真能表白么?我们能否听懂?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走进文本。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此时,把课文读通、感知课文内容便是“触及精神需要”,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进行自主、有效的对话。

  三、启发性灵——懂鸟

  有人曾经说过: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们说不清,但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与鸟儿动听的交谈感染着他们,由动听到动心,他们也想尝试着做鸟儿的知音。于是,再次播放百鸟争鸣的视频请学生欣赏,并创设让他们表现的空间,即:观后可把自己的收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种“有我之境”中,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进他们曾经经历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们独特的心态聆听鸟语,并将他们的独特的感受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在文中搜索与“我”同感的句段,细细欣赏品味;有一位学生谈到“‘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这一句时说:“有一次,我考了双百分,放学的路上,喜鹊枝头叫,仿佛在说:‘恭喜你呀,恭喜你呀!’所以我认为喜鹊真能给我们带来喜讯。”说完,他动情地朗读了第10自然段;有的迫不及待地寻找恰当的语言,进行了创造性的表述:鸽子“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分明是催促我“多读点书,多读点书”,白头翁在告诉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学生说,上次我过生日,同学们为我唱了这样一首歌“小斑鸠对我说:‘咕咕’,幸福,‘咕咕咕咕’,真幸福。你可真幸福”,这次听鸟语,我仿佛又听到这首歌??孩子们尽情地渲染着,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教师适时点拨。

  四、情感延伸——护鸟

  学生在上述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已默默地渗透到他们的心中,鸟能给人启迪、带来智慧和乐趣,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联系旧知,学生知道鸟儿是森林的护卫天使,是人类的朋友。你现在最想为鸟儿做点什么?孩子们有的写诗赞鸟,有的写护鸟标语,有的走出校园为鸟儿护窝搭巢??爱鸟之情化为实际行动,既升华了情感又付诸了实践。

  爱鸟、知鸟、懂鸟、护鸟,将文本激活,将旧知激活,将孩子们的情感激活。声声鸟语都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体现着孩子们心中的爱鸟情。的柔弱无援,还可欣赏某些写法。以下为阅读的第三层面: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经受人文熏陶,提升心灵感悟。


《劝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扩展5)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范本五份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 1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学*的重要性和学*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2.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复*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4.学*荀子用辨证的方法使文章的道理说得透彻浅显却又有气势充沛有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探究词义,学*比喻等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第1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要善于区分。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诵读教法

  六、教学设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介绍作者、解题;正字正音;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有y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ng砺lì参cān省xǐng跂qì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学*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全部“练*”,并当堂讨论。

  2.背诵全文。

  教学后记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存”、“坚持不懈”和“用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存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机动的写作特点。

  教学假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懂得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懂得其意义和用法,接着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考虑和练*”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懂得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懂得,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懂得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差不多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标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结束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崇高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懂得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懂得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能够已。(已,结束,学*不能够结束,不能够放松,不能够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解释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解释学*能够使人提高自个儿、转变自个儿。)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缘由),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解释学*能够转变人的*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解释学*能够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能够已”。

  第3段:解释学*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3个侧面证明只要擅长学*,擅长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接着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照,强调了学*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照,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运用学*、运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运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运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运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啥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擅长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本事,擅长运用处界条件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个儿,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能够已”,不可放松。

  第4段,解释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必须不断积存、坚持不懈、用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要靠积存,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存。正反对照,解释学*必须不断积存。)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从反正两面论证学*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照,从正反两面论证学*要用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来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能够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安排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⑵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⑶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德育目标:

  ⑴ 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⑵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

  1、提纲式教学法。

  2、点拨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T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熟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齐读课文或听录音。

  2、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多媒体显示:

  1、第一组,通假字:

  ⑴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

  ⑵ 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2、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òng) 砺(lì) 参(cān) 省(xǐng) 跂(qì)

  臾(yú) 螯(áo)

  五、师生共同研*课文

  1、研*第1段:

  中心论点:君子⑴曰:学不可以已⑵。

  ⑴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⑵ 已:停止。

  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研*第2段:

  ⑴ 学生齐读第2段:

  ⑵ 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① 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 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④ 輮:使…弯曲。

  ⑤ 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 有:通“又”。

  ③ 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 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 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 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 就:动词,靠*,接*。

  ④ 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 参:验,检查。

  ② 省:省察。

  ③ 乎:相当于“于”。

  ④ 知:通“智”,智慧。

  ⑤ 过:过错。

  ⑶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

  青─→蓝 冰─→水

  胜于 寒于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輮 绳 砺

  ⑷ 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

  ① 人只要不断学*,就能得到发展、提高; ② 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3、研*第3段:

  ⑴ 学生齐读第3段。

  ⑵ 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① 须臾:片刻。

  ② 跂:提起脚后跟。

  ③ 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 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 假:借助,利用。 ② 舆:车。

  ③ 利足:脚步快。

  ④ 致:达到。

  ⑤ 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 绝:渡。

  ⑦ 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 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⑶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⑷ 提问:作者选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1、2、3题。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存”、“坚持不懈”和“用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存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机动的写作特点。

  教学假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懂得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懂得其意义和用法,接着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考虑和练*”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懂得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懂得,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懂得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差不多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标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结束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崇高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懂得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懂得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能够已。(已,结束,学*不能够结束,不能够放松,不能够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解释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解释学*能够使人提高自个儿、转变自个儿。)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缘由),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解释学*能够转变人的*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解释学*能够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能够已”。

  第3段:解释学*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3个侧面证明只要擅长学*,擅长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接着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照,强调了学*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照,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运用学*、运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运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运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运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啥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擅长运用学得的知识和本事,擅长运用处界条件补充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个儿,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能够已”,不可放松。

  第4段,解释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必须不断积存、坚持不懈、用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要靠积存,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存。正反对照,解释学*必须不断积存。)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从反正两面论证学*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照,从正反两面论证学*要用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来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能够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安排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2.那么通过学*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的意义)学*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答:不是。)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四)导入下一段:学*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呢?下面我们来学*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学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生答:学*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要专心。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六、总结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的意识,因为学*能开阔人的视野,学*能增长人的学识,学*能改善人的生活,学*能提高人的品位,学*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七、作业

  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用多媒体)

  劝学

  《荀子》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板书设计1

板书设计2


《劝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扩展6)

——《孙权劝学》语文教案汇总五篇

  《孙权劝学》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知道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2. 讲述文章内容,背诵课文,揣摩语言,说出文章给人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 课前收集有关作者等资料,孙权和吕蒙的故事。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生动的对话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

  2. 小组合作,对比阅读《孙权劝学》与《伤仲永》,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

  2. 勉励学生重视学*,养成读书的好*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翻译、背诵课文。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难点:美读课文,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韵味 。体味对话的情味

  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练*资料;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这部作品道出了三国时多少英雄人物的英雄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了解一下三国时吕蒙的故事。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绍

  1. 多媒体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请一位同学讲讲这个故事。

  2.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作者、作品及背景 的资料。之后,多媒体显示。

  (三)整体感知,背诵课文

  1. 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多媒体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教师提示一些字的读音。请一位学生认读,由其他学生订正。

  2.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理解字词,翻译课文。(有不会翻译的'地方提出来,小组解决不了的提交老师)

  2)小组竞赛。全班分四个小组,分发练*资料,完成后派代表展示。(文言字词句解释)

  教师指导,并适时点拨。

  3.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背诵思路。学生齐背。

  (四)合作研讨,品析对话

  1)品析本文言简意丰、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感受三位人物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课件显示)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体会人物个性。

  3)积累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刮目相看”。

  (五)体验反思,总结全文。

  提问:吕蒙由不学到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思考,踊跃发言。教师评议,赞赏中含期盼,给他们信心。

  (六)比较阅读,延伸拓展

  比较阅读《孙权劝学》和《伤仲永》,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小组合作探讨后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七)积累运用,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2)如果你的朋友也像吕蒙不爱学*,你会怎样劝说?请写一个片段。

  《孙权劝学》语文教案 2

  【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情境”,“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论,将本课设计为: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多角度评价表演,形象地感知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为主,教师积极参与,适时点拨为辅的教学形式。另外,可将吕蒙与方仲永作比较,进行延伸迁移,贯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⑵ 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⑶ 学*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2、能力目标

  ⑴ 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⑵ 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3、德育目标

  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要重视学*,养成读书的好*惯。

  4、教学重点:

  ⑴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⑵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

  2、表演法。将本课设计为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教师适时点拨教学形式,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

  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

  4、竞赛法。进行快速背诵竞赛,激发学生的赶超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伤仲永》一文,文章写方仲永从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今天我们学*一篇有关古人年长始学,学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孙权劝学》。

  二、题目、作家作品简介

  1、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 ,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2、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由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⑵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1、范读。《孙权劝学》究竟怎样劝吕蒙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2、齐读课文,熟悉内容。

  四、译读课文,积累词句,疏通文义,理清结构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当途:当道,当权

  辞:推辞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见往事:了解历史。

  2、理解下列成语并学会运用。

  吴下阿蒙:吴下,指吴县,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张已荣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例句)经过刻苦学*,小海的成绩突飞猛进,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3、理解下列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 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

  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

  ②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4、疏通文义,理清结构、

  口译课文,标出问题,小组探讨,理清结构。

  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五、情景再现,表演课文内容,评价表演

  1、表演故事。按自己的理解表演课文,尽量使用原文的语言进行对话,可进行合理的想象。

  让学生分小组表演,再抽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准备评价表演。

  2、评价表演。从表演有没有把握好人物语言情味、人物形象等方面来评价。

  ⑴ 评价演员孙权

  ① 涉及到的语言情味有以下几项。

  Ⅰ “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应该怎样表达?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

  Ⅲ “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应该怎样表达?

  反问句,语重心长,言辞恳切、鼓励吕蒙求学。

  ⑵ 人物形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孙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点拨:孙权的这番劝言,先揭示学*的必要性,再说学*的目的、方法,然后揭示学*的可能性,委婉的批评,最后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表现出他的善劝。)

  ⑵ 评价演员吕蒙

  ① 涉及到的语言情味的有: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得、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② 人物形象

  虚心受教,善于学*。

  ⑶ 评价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六、背读课文,体验反思,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七、延伸迁移

  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吕蒙:当涂掌事,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

  方仲永:五岁能诗,贤于材人远矣。少年不学,一事无成。

  八、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 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⑵ 但当涉猎( )

  ⑶ 见往事耳( )

  ⑷ 即更刮目相待( )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⑴ 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

  ⑵ 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语言运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经过学*,吕蒙感叹道“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在你的周围,你的朋友、同学、兄弟姐妹等等,他(她)们中有人发生变化吗?请将这一变化写出来。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孙权劝学》语文教案 3

  《孙权劝学》是一篇名篇,它是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所写的一篇劝课文章,文章中孙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后人阐述了学*的重要性,表达了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才的珍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

  本篇教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和作者的生*。

  2、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内涵。

  2、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3、写作法: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和作者的生*。

  2、讲解

  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孙权的亲身经历、劝学的意义和方法等。

  3、讨论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4、写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孙权劝学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

  1、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通过课堂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孙权劝学》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

  本篇教案通过讲解、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当代教育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孙权劝学》语文教案 4

  【学*目标】

  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2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3、积累一些成语,掌握一些写作方法,获得一点启示。

  【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叫吕蒙,吕蒙武艺高强,勇猛无比,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这不,吴国国君孙权都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就让我们从今天的这篇课文《孙权劝学》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司马光,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与他相关的知识(展示)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三、分层次读课文,整体把握。

  1、师范读,生听读,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步骤:师先读,生听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只要读准字音即可。在学生试读一遍后,出示下列重点字词,让学生识记,反馈,记忆。

  吕蒙卿当涂岂涉猎更邪

  2、二读。要求读准节奏。

  过渡语(文言文朗读讲究有节奏,大家再次读课文,要求注意句中的停顿,把握好节奏,大家先自己练*一下)

  步骤:生自由练*(师留意身边学生),生自由展示,师引导纠正,再找几名学生个别读,最后全体学生齐读。

  3、三读。读懂词义。

  步骤: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了解重点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然后个别展示,师生纠正后学生反馈记忆。

  4、四读。读懂句意。

  只要刚才老师标示的那些词语意思你明白了,要想翻译现在这几个句子易如反掌,谁来表现一下?

  步骤:生自由发言,从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5、五读。读懂文意。

  马上就要揭晓谜底了,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从头到尾的讲述一下?

  步骤:找1—2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然后师生齐读。

  6、六读。读出语气。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每个人物说话的`语气,然后比赛一下,看哪个小组读的最形象,语气把握最准确。(幻灯展示,生自由发言,师引导)

  步骤:师生共同分析每个人物说话时的心理,语气,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分角色朗读,最后自由选择角色在班级里面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

  四、把握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

  步骤一:说一说:故事大意。师引导,有几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既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又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做铺垫。

  分析结构分析内容总结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五、总结全文,比较阅读。

  多媒体显示吕蒙和方仲永,学生思考二人的经历和结果,通过比较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感悟。(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学完这篇文章,大家在语言积累上有什么收获?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个人思想认识上有什么收获?

  (五)结束语。

  以开卷有益的成语作结,鼓励大家好好学*,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这篇文言文课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教学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朗读。“读”贯穿课文始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师范读、学生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课文,让学生达到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文意、最后引导学生研读对话,读出语气、读出感情。整节课的教学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感悟文章主旨,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让人能够直观感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的扩充课堂容量,教学更直观。

  三、能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方仲永和吕蒙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反思,今后该怎么学*,效果较好。

  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运用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活动欠灵活,课堂拘泥于多媒体操作,使得一些环节不敢大胆的展开,课堂不敢放开。

  二、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够深入,,花的时间少,而且展开的讨论有限,没能展开来讲。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三、没有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缺少更多的生活体验的交流,当然这也和本文的内容有关。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我和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是我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中,我们师生之间的合作会更默契,更愉快。

  《孙权劝学》语文教案 5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他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课文学*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全文几个人物?几次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4、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5、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6、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7、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3、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生: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幻灯演示)

  六、拓展延伸

  师: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七、课堂小结

  八、背诵课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