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语文教案 / | 语文教案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1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喉咙(hóulóng)战栗(lì)清澈(chè)憎恨(zēng)

  翡翠(fěicuì)栖息(qī)蔚蓝(wèi)崛起(jué)

  2.识别字形

  3.分辨词义

  闪烁·闪耀

  闪烁:着重指光亮忽明忽暗,明暗不定。可以说“闪烁不定”。闪耀:着重指光彩耀眼。可以用于忽明忽暗地四射,或非忽明忽暗地四射。

  优美·幽美

  都有美的意思。“优美”是好而美,可以指环境,也可以指动作。如“这个跳水运动员的动作很优美”。“幽美”主要指环境幽静而美好,如“这里环境幽美”。

  二、文学常识

  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1971年高中毕业。任北京胶刃厂工人。职业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作家协会。

  三、经典句段

  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和你,和更多的人一同唱这支歌/海水和冰块猛烈相撞,船冲向浪头/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点拨:这些诗句有力地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执著追求。

  问题导引

  1.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

  提示:诗中的“你”和“我们”都是青春的象征,指年轻有为、有着激情和斗志的青年一代。

  如诗中所说的“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想象的云朵在疾风中飘扬/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走向辽远的地方,放出喉咙里的力量”等都是青春的标志,是青年人的特点。

  2.为什么“我们”要“一起奔腾”?请列举诗句举例回答。

  提示:诗人在第4节诗中用了一系列的问句,如“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等充分表现了青年一代——在拥有“青葱的愿。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的意义、作用和学*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的重要性以及学*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可以改变人的*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 “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终身学*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言词语绝、强、假、望、闻的意义和用法。

  3、学*比喻论证的方法,体会荀子文章的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绝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使学生认识终身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四读法。(自己总结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新课,简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⑵ 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 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和教化。

  ⑷ 礼是治国之本。

  2、作品风格:是学者之文,朴素、深厚、缜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读音:

  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

  (其它参见教材注释。)

  2、学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学不可以已。

  (意思对即可。)

  3、学生分小组笔译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言准确;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检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笔译的情况,重点指导如下句子的翻译:

  ⑴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⑵ 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倒装句式。)

  ⑶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三、完成课后练*,重点学*文言词语

  1、学生做练*二,掌握绝、强、假、望、闻的用法。

  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3、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增加义项和例句。注意:绝的义项比较多。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绝、强、假、望、闻等词语的义项和课文中的例句。

  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二读。)

  1、学生自读全文,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2、教师检查,全班交流。

  (各组先推荐一人上黑板,还可以由其他同学不断完善,直到满意。)

  参考思路:

  学不可以已──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积累、持恒、专一

  (中心) (意义) (作用) (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是最后一段),分析讨论(三读。)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比喻论证的语段和句子,对比喻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讨论比喻论证的作用、效果。

  3、教师总结,明确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课时

  一、审读课文,评价创新(四读。)

  1、教师引导:本文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请指出来。

  2、学生审读课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师生交流审读结果。

  参考:

  ⑴ 知识性错误,如蟹六跪而二螯,(应是八跪;一说正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鳝之穴)。

  ⑵ 在论证方面,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论证。本文只谈了学不可以已的两点作用,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还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角度来谈。

  二、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以《新劝学》为题,列提纲,分组发言。要求进一步充实荀子的论证。

  2、教师补充终身学*的有关内容,学生讨论终身学*的重大意义。

  补充:终身教育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智明行无过

  常人成君子

  学不可以已 终身学*

  积累、持恒、专一

  (社会、时代的需要)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疏通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明确吕蒙接受劝告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的重要性.

  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才疏学浅,还不爱学*,每次孙权劝他学*,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他是如何劝吕蒙学*的。

  (二)、资料助读,了解作品

  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资料。教师补充资料,多媒体显示如下: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现山西夏县)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句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音和句读方面的错误。

  4、展示标有正确读音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字音。

  5、展示标有正确读音和句读的大屏幕,以学生齐读的方式读准句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疏通文意,

  2、全班以分五大组的形式每组探讨两句话的翻译,小组之间开展竞赛,合作共同完成课文的翻译工作。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大屏幕展示重点字词的翻译。

  (五)、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师:文章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感兴趣的人物的语言自由练读。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奇、赞叹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通过指读、齐读、对比读、师生合作朗读、分角色朗读的形式体会人物的语言,从而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最后让学生脱本进行人物对话,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孙权:*易*人、关心下属、王者权威、重才、善劝

  吕蒙:虚心听劝、胸怀坦荡、幽默

  鲁肃:真诚、敬才、爱才、讲礼节

  归纳成语: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六)、拓展迁移,比较阅读

  我们学过《伤仲永》,你认为方仲永与吕蒙有何不同?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你觉得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吟诵课文、结束本课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2

  【教材定位】

  《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问题的名篇。学*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的主要观点。《劝学》选自《荀子》,劝,即鼓励的意思。荀子通过这篇本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学*的认识和态度。

  在学*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并概括荀子从哪些角度去探讨了学*这件事。同时,注意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学*荀子的论证技巧。

  【素养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手法

  【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多元融合,让“终身学*”的理念大步跨进了新纪元。从小我们就受到“学*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劝学》,看看荀子对于学*的看法。

  二、知人论世

  1、了解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了解《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解题

  4、写作背景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5、了解荀子的思想主张

  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人之性恶”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木直中绳(zhòng)輮(róu)槁暴(gǎopù)就砺(lì)

  参省(cānxǐng)须臾(yú)跂(qǐ)楫(jí)

  跬步(kuǐ)骐骥(qíjì)驽马十驾(nú)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螯(áo)蛇鳝(shàn)

  (二)初读感悟

  熟读课文,把握节奏,疏通文意。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解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停止

  2、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提出劝学主张论点——学*不可以停止,总领下文。

  思考2、解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比。

  ②中绳:合乎,木匠用的墨线

  ③輮: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④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⑤虽:即使

  ⑥有:同“又”

  ⑦槁暴:晒干

  ⑧不复挺者:直

  ⑨輮使之然也:这样

  ⑩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就砺则利:接*,靠*;磨刀石

  君子博学:广泛地学*

  而日参省乎己:检验;省察;相当于“于”。

  9知明:同“智”,见识

  2、研读第2段,找出三层比喻的本义和比喻义。

  明确第一层:青、冰比喻。本义: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提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是可以提高的。

  第二层:木直为轮。本义: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层:木、金比喻。本义:事物经过检验,可以完善。比喻义:君子经过学*,可以智慧明达,行无过失。

  思考3、解读第三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跂:踮起脚后跟

  ②疾:劲疾

  ③彰:清楚

  ④假:借助,利用

  ⑤利足:善于奔走

  ⑥致:到达

  ⑦水:用作动词,游水

  ⑧绝:横渡

  ⑨生:同“性”,资质、禀赋

  ⑩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研读第3段,思考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证的。

  明确第3段论证的是学*对于君子成长所起的作用,采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分三层展开论述:

  ①阐述学*的重要作用,有时学*比思考更重要;

  ②用四个比喻,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而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③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结论。

  思考4、解读第四段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②神明:非凡的智慧

  ③自得:获得

  ④跬步:跨出一脚;跨两脚。

  ⑤无以:没有用来……的

  ⑥十驾:一天的行程

  ⑦功在不舍:舍弃

  ⑧锲:刻

  ⑨镂:雕刻

  ⑩黄泉:地下的泉水

  用心:因为心思

  跪而二螯:腿;蟹钳

  寄托:藏身

  用心躁:浮躁,不专心

  知识拓展:

  而

  (1)连词:并列关系。例句: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例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细读第4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象化的表述说理的方法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明确

  形象化的表述说理的方法阐明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比喻论证(正面)学*重在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比喻论证(反面)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比喻、对比论证学*贵在坚持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比喻、对比论证学*成在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思考5、概括梳理整篇文章

  明确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的重要意义。

  第3段:阐明学*的重要作用。

  第4段,阐明学*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思考6、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劝学

  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精骑集序》)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ニ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问题】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明确秦观叙述了年少时凭记性好贪图玩乐,年长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故事,可以从反面论证读书时学时辍导致的后果,适合用来论证积累对成就学问重要性的观点。

  五、技巧点拨—探究说理方法

  【任务引导】“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是荀子主张的“谈说之本”。本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说理特色——善用比喻。除了比喻论证,本文还综合运用了其他的论证方法,做到了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入木三分。

  【任务活动】试分析概本文在说理上的特点

  明确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六、明晰主旨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表达了对学*的作用、意义,以及方法态度的独到见解,对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七、拓展阅读

  在先秦美学中,荀子美学不但和老庄美学很为不同,而且和孔孟美学也不同。与孔孟老庄美学相比,荀子美学有它的优越之处,但也有它的弱点。

  荀子美学的最大优越之处,在于它不像孔孟老庄那样讳言人的功利欲望的满足,它直截了当地宣称美的要求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的一种,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虽然荀子不认为自然欲望的满足就是美,但荀子所说的美决不排斥在符合礼义的前提之下的各种欲望的满足。如荀子所讲的诉之于耳目的种种美,就同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分不开。此外,荀子所说的美同后期奴隶主企图“富有天下”的种种积极的努力和实际活动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一部《荀子》用大量的篇幅具体地讲了富国强兵之道,讲了统治者如何才能“富有天下”的种种办法和措施,无异于为后期奴隶主提供了一个富国强兵、王天下的百科指南。而荀子所说的美,离不开这些富国强兵、王天下的实际活动。

  在*美学史上,荀子第一次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如果说孔孟所说的美主要是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状态,老庄所说的美主要是超功利的精神自由境界,两者都基本上是内向的而非外向的,那么荀子却可以说是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虽然荀子也照样在讲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并且也同样以此为美,但这并非荀子美学的主要特征。而且荀子讲人格修养处处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重视“积”,同孟子所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是大异其趣的。对荀子来说,美主要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存精神的崇高之中。即便是儒家强调的“乐”,在荀子这里,也主要不是同个体人格的完善相联系,而更着重于它的广泛的“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完全可以说,荀子把美空前地世俗化了。连荀子所写的《成相》和《赋》也都显示了这种特点。这应该说是荀子美学的又一贡献。因为美本来不应脱离人在外部世界的多样的活动,不应脱离人同外部世界多方面的关系,不应脱离世俗的各种各样的生活。

  但是,正是在荀子美学表现其优越性的地方,又恰好存在着荀子美学不及孔孟老庄美学的特点。这弱点在于荀子美学忽视了美同个体人格精神的自由的关系,忽视了美的超功利的特征。在孔孟那里,个体人格的道德的完善,人的不可屈服的尊严,完全压倒了功利欲望的满足;在老庄那里,对精神的自由的追求更是把功利欲望的追求和得失的考虑看作是人的精神枷锁,而必须加以抛弃。虽然孔孟讳言利,老庄主张超功利,都有消极作用,但由于具有肯定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压倒的崇高价值这一方面,便刚好开启了通向审美的大门。荀子则不然,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如何把“欲”同“礼”统一起来,使欲望的满足不违背“礼”。所以,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同孔孟老庄相对要低一些,他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的把握也比孔孟老庄要差一些。

  (节选自李泽厚《荀子美学与孔孟老庄美学的比较》)

  【问题】相比于孔孟老庄美学,概括荀子美学的优越之处。

  明确(1)它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

  (2)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

  八、荀子名言积累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九、随堂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来提升自己。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收获大的道理。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翻译句子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明确①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②君子广泛地学*,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③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圣人的精神境界也就在这里具备了。

  ④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

  十、作业

  完成同步*题。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3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的意义、学*的作用、学*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布置作业: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

  试论“锲而不舍”

  (2)预*《逍遥游》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 (菁华12篇)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完成了必修一必修二的语文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业水*有了显着的提高,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现在将学期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高效课堂。

  新课改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以自主探究合作,即学生的自我领悟,机子钻研为主,教师不过是指导者、提示者、鼓励者,首*对话者,以学生的活动钻研探究为主。高效课堂讲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发挥40分钟的效能,让学生乐学、爱学,主动求学,钻研。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以课改精神为指导,课堂尽量多得提问,然让学生活动,注重教学过程的细化处理,用学生乐学来推进课堂教学,学生不仅是课堂的参与者,而且是课堂目标的实现者,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学生的情操培养熏陶为主,以学生听说读写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姓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就是语言学*,要学好语言,就要让学生多读。在*时的课堂教学,我经常抽时间让学生练*朗读,来提高他们的语感,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的朗读能力都有了提高,同时由于经常学*一些名家名篇,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有些学生甚至做到了出口成章。在学*必修二的时候,课文中的背诵篇目特别多,如《诗经氓》《诗三首》《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篇目都要求背诵,我们在早读时间逐一检查背诵,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学*必修一的时候,学生初次接触到诗歌教学,所以上课时,我用电脑中得名家朗读引领教学,激越高昂的名家朗读声情并茂。深深的打动并感染了每一位学生,尤其像《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朗读,使许多学生都留下了感激的泪水,逐渐地学生也喜爱x朗读,这对熏陶感染学生的品质有很大感化作用。通过一个时期的观察,我发现高一的学生学*时动手能力很差,于是,每学*一课,我就让他们完成一课的练*册。由于练*册上有答案,我就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动脑完成练*题,让各组组长每天检查、批阅,学生既动口又动手,双管齐下,就更乐于学*语文了。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创新运用。

  本学期组织了几次学生的课外语文学*活动,组织了语文基础知识大赛,三次作文竞赛,特别是组织了语文报杯的作文竞赛,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报名,目前参赛资料刚刚发给学生,具体写作在假期完成,期待参赛者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2

  高一(12)班实*语文教学一个月以来,学到了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知识,丰富了我对教学的经验,提高了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现在总结如下。

  一、充分备好课

  备课的定义不应该仅仅是备好书本的重点,难点,更要备学生,备自己。

  首先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之课本了如指掌,对课本的重点,难点熟透于心,这样上课才不会走题。还要对课全的细节问题有所了解,以备学生问到一些牛角尖的问题时能对答如流。然后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了解本班学生的语文功底的深浅,调整教学的起点及语言输入。还要考虑到学生会问些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以便及时准备好作答。最后在备课之前应该要考虑到时间的把握,确定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原则上先讲重点和教学目标,再讲难点及引申。在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一课时,我就注意到课文中的古诗引用这一偏点,果然上课的时候就有学生问到这个问题。

  二、多种手段贯彻教学计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贯彻教学计划,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不同的.课题,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方法,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让学生成为学*的主角。这时候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教态语态,做到语言流畅,表情丰富,举止大方,积极主动地控制课堂气氛,既要保持热烈又不要让学生失去控制。例如我在上《寻找时传祥----重访高原精神》时,因为这是一课自读课,所以我采用了分组讲述法的方式,把全篇课文分为五大部分,每一组讲一个部分,让学生自己来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我则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帮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及解一些课堂教学遇到的难点。而在上《小狗包弟》这一课导读课时,我则采用以教师讲述为主,引导学生往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去进一步思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人性。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用心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在教学中我发现没有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表扬的,但这必需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滥用表扬也会导致表扬力的减弱甚至失效。

  三、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及考试

  学生的作业不仅是检验学生的上课成效试纸而且是反映学生积极性及语文水*功底的一面镜子。重视学生的作业可以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地批改每一次作业,特别是作文。一个学生的作文好,他的语文水*也多数会好的,但要留注意与他*时的表现结合来观察,防止有些学生抄袭作文。对于批改作业教师应该以留心观察,特别是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抄袭的学生不要直接打击他,找出原因出原因上来委婉地告诫他是最好的方法。

  以上是我这一个多月来的教学工作总结,这次实*的确使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做得更好。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3

  一学期来,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得到同事们的帮助,我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水*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担任高一(3)班、(4)班的语文教学,能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能更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思想德道水*,端正自身工作态度

  热爱教学事业,自觉向身边的优秀同志学*,从中吸取营养与力量,进行自我教育,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态度端正,教风良好,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考各教学环节的各项规定和知道思想,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认真探索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质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高尚道德修养,更要有广博语文知识。为此我十分重视知识水*更新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上认真学*大纲,学*新课改理论,积极参加由清镇市第一中学承办贵阳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会、贵阳市举办三次教研会、并积极参加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自主学*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知识,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给自己充电,主动参与语文组老带新教学活动,并撰写学*心得体会,进一步更新自己专业知识,参加师德师风教育培训,不断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道德和师表功能,加强理论素养。

  三、加强教学基本训练,搞好常规教学

  1、个人备课。

  刻苦挖掘拓展知识重点范围,扎实备课。我在备课时,采用网络、教材和教案等相联系的方法并用,使得教学时不断拓展和顺手。在备知识的同时,还要备人,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教学建设。通过一个学期的的接触,基本掌握所教班级语文学科的整体水*,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对症下药。

  2、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力求让学生感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学*中享受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课堂效率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活学活用。学*远程教育技术理论后,我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了表现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克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中,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不断探索,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学之余,我积极探索,积极主动与语文教学组的同事们讨论交流经验,不断更新自身教学意识和知识结构。

  3、抓紧抓好批改、搞好各种考试。

  将语文知识、阅读训练、作文训练等结合。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认真批改作业是语文组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坚持两周批改一次大作文,批改时全批全改。全面了解学生作文水*,讲评作文时能做到有放矢,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考试、测验是教学重要环节,积极批改单元测验,各次测试。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月考和单元测试批改,及时正确找到学生缺陷,有利于更好地促使学生在*时下功夫,巩固了学生所学,也让教师对学生学*情况了解得更加清楚。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深入研究教法,认真总结工作,虚心向学*。

  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

  除了进行教学交流外,还注重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随时记录,随时总结,撰写教学反思,并按照自己的教学思总结进行思考,探索教学方法。

  五、存在的不足

  这学期的教学,实属辛苦。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不足,教学思路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对自己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还得抓紧时间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在教学重心、学生底子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力气继续深入。

  六、下学期设想

  教好高中语文课对我而言是个不小的新课题,下学期,我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有经验的同事学*,不断提升自己,争取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再经过新的一个学期的努力,不断自我提高,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将会有更理想的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都将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4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年级语文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育心-立本

  素质教育理论启示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在素质方面,没有一无所长的学生,只要教学得当,师生配合和谐,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潜能都可以获得完善的实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情感为纽带,师生互动,和谐共振,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的育人方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仪式活动等,培养学生志向追求的自强能力,培养学生品格修炼的自锻能力,培养学生知识探究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生活管理的自理能力。 在个别教育中,我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少命令、多引发的谈话政策,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以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生活中去。我想,我所取得的点滴成绩,源自于信念的力量,源自于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也是领导、老师、亲人、朋友像一块砖石铺砌成一级又一级的台阶,让我接*太阳的光芒。我将更加努力*文、躬行、诚信、尽忠,以尽爱岗敬业之职分。我将用心写下忠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爱心-育德

  通过开学前连续一个月的家访,我了解到班上名学生中,竟有多名来自单亲家庭,还有名学生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家庭的变故使这些学生或疏于管教,或心情忧郁,甚至有的自暴自弃,在学业、心理、品行等方面都较其他学生更易出现问题。 有一次,一个*日少言寡语的学生来到学校,见到我就放声大哭,原来今天是她的生日,但她的继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却是一记耳光。孩子的眼泪和哭诉,让我心痛不已。于是放学后,我为她补办了生日,买来了蛋糕、水果和生日蜡烛,让同学们为她唱起了生日歌。就在许多与这类似的点滴小事中,孩子们渐渐对我产生了亲*与依赖之情,有了心里话也向我诉说,因为喜欢我开始喜欢上学*,我的教育,他们也比较信服、听从。

  匠心-教改

  为推进语文新教程的实施,几年来,我始终认真学*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论,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尝试运用“精讲精练”教学策略,形成激趣~导学式教学,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难点: 即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在课内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和完成老师布置的适量的作业;揭示措施与效果之间的通道,从被教对象的角度,使教案设计得最巧妙,语言最精炼,寻求点→线→面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畅通信息交流网络,优化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使它们互相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精选少而精的例题、*题,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主动性训练活动,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5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去年x月我担任xx级xx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年x月至今担任本级xx、xx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语文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6

  本学期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1.本学期完成了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的教学任务,并通过8次大作文训练,学生能够写出像样的记叙文。

  2.培养学生鉴赏品味、思考领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3.熟练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学会倾听,善于表达交流;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把抓实教研活动作为提高教学成绩的有力转手。

  1.教研活动,首先就本周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研讨,力求使全组一盘棋,不使一个教师带着问题上课。

  2.建立每周两节的教师轮流讲课制度,切实抓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听课、教研。

  3.教研活动,本着治病救人、提高教学水*的原则,畅所欲言,并做好教研记录。

  三、积极探索高一语文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1.课前检查的改进。首先组织教师编写《早读与课前检查一本通》,使教师检查有本可依,学生学*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有规可循,及早构建学生语文知识体系,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2.作文教学的新尝试。从高一开始,每周安排一节作文课,确保作文的应有地位不动摇。间周一次大作文,作文之前,先讲技巧,进行专题训练,然后通过大作文,加以迁移巩固提升。同时,采用二次作文的形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间周一次阅读课,扩大学生的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和技法。

  3.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跨越语言障碍,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从高一开始,利用早读和课前检查的时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比如文言实词、文言特殊句式、翻译技巧指导等。

  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存在问题:

  1.课前检查抓得还不够扎实,流于形式。

  2.教师的思想还比较保守,新课程的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自欺欺人。

  3.作文教学,因为缺少统一的教材,加之不同的教师认识和教学水*不同,教学中难免打折扣。

  改进方法:

  1.进一步加强学*,**思想,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课堂的模式,并在全组推广。

  2.强化教学督导,加强检查力度。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教学工作,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我无比欣慰,学生的成长也记在心中。现对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属于两极分化型的,要想让整个班级考出理想的成绩,必须先在基础知识上下工夫。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反义词的积累、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等,我都逐一带领学生理解分析,并在总结出正确解释后加以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莫过于方法的学*。搞好了学*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工作总结《初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三、做好转困工作

  针对我们班学困生较多的情况,我狠抓学困生,给学困生"开小灶"、"结帮扶对子",每课跟进,要求生字词语过关。既严格督促,又给与他们及时的鼓励,使他们重拾学*的信心。有多名学生转化了学*态度,成绩虽提高迟缓,却让我看到了希望,心中为他们的进步暗自高兴,从他们脸上的笑容,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喜悦。

  四、突出章节过关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六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五、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小表演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语文活动是分不开的。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8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师德修养。*时积极参加各种学*和会议,并经常注意翻阅报纸和杂志,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学以致用,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随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为人师表方面,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坚信教师无小节,时刻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随着教龄的增长,越来越向老教师看齐,敬业爱岗,诲人不倦。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争取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不只对学生如此,*时与领导群众关系和谐,与本组及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合作愉快,人际关系较好。廉洁从教,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从事有偿家教,保证以全部精力投身于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服从组织的安排,也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学期满工作量,教案和各种业务资料齐全,备课认真规范,每一堂课都保证有备而来,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考虑到这一学期要向高二过渡,所以继续注意了高一学生学**惯的养成,加强了对笔记的要求,注重打牢基础。并且分层次作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要求,尤其写作方面,在班内形成比学赶帮的热潮,以学促学,为以后高二和高三的学*作好足够准备,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所以,让学生学会为自己负责,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我这个学期的工作重点。同时我在其他同志的启发下,加强了教学手段的探索和变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时我和其他同志经常一起备课,共同探讨,寻求最好的方法来处理每一课。新的高一语文教材,使我更像一个新手,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但和学生一起学*使我获得了很多的乐趣,也增加了以前没有的一些经验。到期末,这两个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尖子生脱颖而出,达到了我的学期要求,基本奠定了较好的局面。

  *一年我虽然没有从事班主任工作,但不忘“身正是范”,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从语文的角度,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以身示范,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是师生,也是朋友,和学生一起努力搞好教与学,积极进取,使学生不只会学*,而且起码会做一个好人,这是我在语文课上一直在做的,两年的高三经验证明明确这个宗旨事半功倍。语文教学必须有大语文观念,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同现实联系,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理想的成绩,才符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注重了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有益熏陶,让学生在领略祖国悠久古代文化的同时,促成了作为一个*人健全人格的无形塑成。

  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教案、听课记录齐全认真,上交及时。参加学科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积极主动。这学期经由老师们的帮助,经过自己的认真准备和反复练*,较成功地上了一堂年级观摩课《黄鹂》,听课的领导老师反映还不错。在此我要感谢罗敬中、余国治、曹秋菊、王淑玲、胡文娜等老师前后对我的无私帮助。但是长久以来,对某些学生(尤其是某些男生)的学*兴趣激发不够,没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心态,影响了全班的成绩。自己也有一些惰性,笔不勤,个人教研活动还有明显缺陷,尤其课件做得不够好,今后一定要向别的同志学*,时刻注意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探索新路,做到有成绩,有发现,有创新,争取做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这一学期出勤准时,正常教学时间是全勤,从没无故旷工。

  这一年总的来说收获良多,最起码算是初步了解了新的高一语文教学工作,也锻炼了自己的耐力,提高了能力。还有许多不足,如与学生相处还不够自然融洽,还不能教学相长,还不能多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所以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在指导阅读方面方法还不好,需要加强学*,向其他优秀老师借鉴。下一学期,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让学生发挥出自己更好的水*!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9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凡地走过了一年,高中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

  加强修养,塑造师德。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方面:

  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本年度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去年X月我担任x级x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年X月至今担任本级x、x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语文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是做到不耻下问。语文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语文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所能去提高自身水*,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抽出业余时间向杨远大老、王喜刚、曹秋菊等具有丰富高三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学*。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语文教学理论,刻苦钻研语文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语文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级前三四名。接手这两个外语实验班的语文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三、班主任工作: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我所带的x级X班是我踏上语文教师岗位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从担任班主任第一天开始,我就兢兢业业,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班级和学生上面,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大量业余时间。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也坚决不做。经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我班学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由于我处理班级事务坚持对事不对人,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因此学生和我关系非常融洽,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大量成绩。不谦虚的说x级x班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学期学*成绩第一,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校篮球赛第一,校辩论赛冠军,校日常工作评比第二,卫生流动红旗数次等等荣誉称号。随着升入高三,我把班级工作的重心转到学*上来。如果说高一高二我是在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给他们打好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那么现在高三我的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就是在学生各方面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使他们专注于他们的学业完成和实现他们自己己的大学梦。我希望从我带的班走出去的学生都是合格品,都是有用之才。

  四、学校各项活动情况:

  积极参与活动,严格要求自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除婚假七天外从未请假一天,也未耽误一节课。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较好的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今后继续坚持。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马上来到。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远任重,我仍需继续加倍努力,争取在*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成绩。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10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11

  高一学生应该重在打基础,诸如字音识记,字形辨认,词语、熟语、标点符号的应用以及病句辨析等。打基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通过几节课或者短期的强化训练,强化复*就能水到渠成,而是要在每一篇课文,甚至是每一节课都要有所侧重地重进行训练,甚至是反复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识少成多,有所突破,所有提高。

  本学期上高一两个班语文课。后期因一个同事请产假,奉学校之命,又代一个班的课。

  从始至终,教学进程都能按学期初的教学计划逐步推进。其间,根据教学需要,除了自己随堂进行的几次小测验之外,年级上又组织一次月考,一次期中考。通过各种测试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致能及时调整方法和步骤,加以解决。课程结束后,还有一周多的时间组织学生梳理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的重点,吃透知识的难点,巩固知识的要点,为应付期末考试作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语文的教育学原则,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终极目标,因材施教。

  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还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思想性。语文教学,不仅教给学生学*知识,提高技能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带着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去探求更加广阔的未知世界,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即学会怎样去爱人,怎样去关心人,怎样去尊重人,怎样去理解人,怎样去帮助人,怎样去支持人。还要学会如何去跟人合作。

  在知识的积累方面,高一学生应该重在打基础,诸如字音识记,字形辨认,词语、熟语、标点符号的应用以及病句辨析等。打基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通过几节课或者短期的强化训练,强化复*就能水到渠成,而是要在每一篇课文,甚至是每一节课都要有所侧重地重进行训练,甚至是反复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识少成多,有所突破,所有提高。

  诚然,语文学科并不具有政治说教,道德说教的功能。语文的思想性应该是体现在候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在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里。其过程是润物细无声,其结果是灵魂的净化,人格的完善。

  本学期要求背诵的课文涉及到3首现代诗,1篇抒情散文,2篇文言文。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的选择上,都可以看出,背诵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背诵,不仅仅是打基础的问题,通过背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凡是要求背诵的篇目,都要不惜一切代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过关。

  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毛病,可以说是长期以来困扰多数一线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难题。所谓的假、大、空,就是通篇作文假话多,大话多,空话多。这一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时就缺乏收集材料的意识,因此,课本上多少有用的材料,还有生活中多少有用的材料,都随着时间的流失飘然而去。更值得关注的是,有的学生肚子里是不乏材料,就是不知道怎样利用,即在什么情况下用,为什么用,怎样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驾驭材料的能力,不会左右材料,不能牵着材料走。针对这一情况,本学期的作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学会收集材料,然后吃透材料,驾驭材料,进而恰到好处地运用材料。

  另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紧紧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与时俱进,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走出课堂,超越课本。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12

  踏入高中教学已一学期了,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语文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帮助下,本学期对语文教学有了一些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用讨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的学情告诉我们,光靠传统的满堂灌完全不会唤取学生学*的兴趣。而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自己用手、用脑去学*。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运用了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题的思路、方式及最后答案,然后再让每一小组派一个代表作为小老师上台发言讲解,最后,我再为他们进行补充。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动机,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发现讨论--讲解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其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可刺激和较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调动了思维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强烈的表现欲使学生战胜了被动、依赖、害羞的心理,谁都想一展身手,于是不知不觉参与了活动。在整个讨论——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都主动、紧张地思考、学*。如此一课始终,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无形中调动了自己的一切思维,积极参与了活动,学*效果较好。

  2、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现象非常频繁,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必须紧密团结,互相帮助才能在为大家讲解时较流畅,不出错误、不闹笑话。而我也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协作能力,如在讲解完,有的组答得并不太好时,有的自责,有的懊丧,这时我会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增强其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课的复*当中,该组积极思考,紧密团结,通力合作,终于有了出色表现。

  因此,我觉得讨论--讲解这一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创设*等的民主氛围,消除老师的神秘感和性,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2、倡导*等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

  堂上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

  3、教法设计尽量做到灵活多样。

  教师通过新鲜的刺激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学*的乐趣,唤起求知的欲望。

  另外,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学生*等的位置上,处处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学*,同他们结成亲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学伴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持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渐入佳境。

  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指出不足,使我再学*、再改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更出色的表现!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

《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提倡仁政”的观点。

  3、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

  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像*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第一题。

  (3)预*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2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三。

《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并梳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能力目标: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语感;培养学生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学*本文铺陈渲染、气势酣畅的语言特点,注意在诵读中积累语感。

  2.讨论秦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反对*、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 课堂讨论法 练*法

  2.学法:朗读法 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通过预*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分析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讲授课文,领悟写作意图,了解作者政治主张的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教学准备

  朗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翻译,课上组织竞赛;

  搜集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识记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可以请学生在课前预*时准备好,上课时相互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二、整体感知

  (一)播放课文朗诵,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轸(zhěn)镞(zú)万乘之势(shèng)

  恬(tián)比权量力(liàng)藩(fān)孝公既没(mò)

  笞(chī)召滑(shào)俯首系颈(xì)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

  牖(yǒu)瓮(wèng)朝同列(cháo)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一夫作难(nàn)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三)默读,分组讨论: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①段到第③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③段、第④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四)请各小组讨论文章结构,用列表的形式划分并展示。

  明确:

  三、翻译课文

  (一)翻译竞赛:请各小组代表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请本小组成员及时纠正补充,看哪一组翻译得更准确、通畅、优美生动。

  (二)指导要点:

  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高考中要求“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并有一定的翻译题,因此,我们在*时就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一般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词语或遗漏的词语。

  2.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惯。

  3.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四、小结

  学*古文要注重积累。从实词、虚词的用法到各种句式,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才能提高翻译水*,增强理解能力。

  五、作业

  整理归纳全文文言语法现象,包括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第二课时

  研*新课

  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采用竞赛法回答问题,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快又准确。

  (一)“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指出导致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⑤ 段议论中。请学生朗读第⑤段,思考以下问题: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从课文第2 段“秦人开关延敌”等句中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

  (二)“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①-④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 先从第⑤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读①-④段, 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从各段中找一句表明“兴”或“亡”史实的句子。

  点拨:“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种种措施巩固*, 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 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第③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 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4.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 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

  (1)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 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小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布置作业

  (一)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叙多于议、理寓事中的特点。

  (二)细读文章,找出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地方,如语言、写作特点、表达特色等,在班内交流。

《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

  课时安排3课时,学情分析:背诵任务较重,可提前让学生接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略

  二、背景简介,略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一、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

  ①“施仁政,行仁政”。

  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

  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二、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略

  四、布置作业:课后第三题

  教学反思:本文认证思路较复杂,所以在利用对比手法分析思路的前提下,可重点理清文脉。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9篇)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

  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束缚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也让我们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教得很累。本来以为"课改"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可是半年下来,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适应;同时新课改第一年,家长、社会、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这些都也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教龄都在8年以上,教学经验最少的也经历了两个大循环,但我们一致觉得,每一个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刚刚上岗的新教师,紧张加忙乱。回顾这半年来我们的困惑、思考与实践,我们不能说有什么经验,只有一点点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面对的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相对固定,很少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结构。而新课改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概念,相应的对新的课程结构就提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较高要求。具体体现为压缩必修课时,增开选修课,以提供较充分的个性化空间。以前高中3年的语文内容,在新课标中压缩为5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共两个半学期内完成。另有3个半学期左右的时间,学生可用来选修。选修课现在设计为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设计若干模块。必修课每个模块计2学分,学生修满10个学分,可以达到基本水*。选修课学生依个人兴趣自选4个模块,修满8个学分后,与必修课共计18学分,这样就可算作语文科目合格。

  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我们的周课时数减至四节,课时减少了,授课内容却不减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个必修模块包括四个单元的阅读鉴赏、一个单元的表达交流、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和一个名著导读,相当于旧教材的一册书,而新课程要求一个学期修完两个模块内容,也就是说,旧教材一年上完的内容新教材要一个学期上完。于是,期中考试前我们高一师生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有限的精力作斗争,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终点,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个终点奔去。课改,变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个大大的"累"字,我们被这个大大的"累"字压得无暇去体味课改带来的益处。我们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师生的赶和累为代价,那它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难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内容,这的确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但在接下来的必修2中,这个问题就缓解了不少。因为教完必修1后,我们全组教师一起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处理,缩减了一些内容。比如第二个模块中的演讲词单元,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拓展运用,所以我们只用了两个课时以本单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演讲稿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一般演讲词的特点,把口头的演讲训练放在课前口语训练甚至*时的课堂发言中。同时我们加大课堂密度,争取有效的授课时间,基本上每一节夜课我们都用来讲课,很少考试。果然,时间够用了,期末实现了我们留出一个半星期总复*的预期。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构建语文基础,可是略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打基础是不能开快车。语文各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积累、感悟,运用,哪一样也少不了分析和训练。

  缺乏了分析和训练即使能形成也终究是薄弱的,是难以提高的。新课程中尽管回避了训练的话题,而参照其"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表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训练能力的必要。但现实是课时这么少,几乎每节课都要讲一篇新课文,这与巩固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这个单元和高考语言运用考点的新闻压缩直接对应,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这方面的例题、练*,但是就是没时间给学生做,本应期中考试前就完成的练*内容,直到期末复*才安排下去,而这距新闻单元的学*已经很长时间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学,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文言文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很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学*,而新课程似乎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语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课改形式下有限的课时里的文言文该怎么教?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须的语文学**惯(以往学生语文成绩好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点),因为抢时间,学生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新内容,没有时间复*、整理,所以并没有形成。我想也许是新课标这样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许是我们在思路和方法上还存在问题,我想这是我们下一个学期重点要突破的一个难题。

  再来说说选修课,本学期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学*的自由度大了,老师讲课的灵活性大了,大大激发起了教学双方的兴趣。我们备课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一门《*当代名家导读》的选修课,结果深受学生欢迎,这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达到了人。

  课改给我们的感受是"累",但"累并快乐着"。

  解读教材之乐。

  语文教师难当,没有哪一个学科会让教师在上课之间,首先思考的是"教什么?",而语文课就是这样,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无限。语文学科本就是人文性、艺术性最强的感性学科,在各科教学中最讲求个性,也最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气质和才智学识。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教材地处理和运用可以是丰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说,教改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当我们在课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功底、价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读的*台,以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引导学生与文体进行"精神"对话的时候,那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比如,我们学《史记》中的《鸿门宴》、《项羽本纪》,我们如果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太史公对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着高度赞赏的态度来评价的;扬项羽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贬刘邦,而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如果我们继续思考,就会发现太史公的作为汉朝臣子蔑视至尊的权贵而又不得不隐晦表达的深层用意。也许这种解读,未必符合史学专家的正统,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种语文学*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们后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对话,哪怕这种对话可能有着许多误解的成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设置一些相关的情景,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学生自己就把思考推进到这一层面。

  这学期,我们读古代诗歌,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诗歌,我们从这些飘逸着历史流风遗俗的诗句中,遥想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悲欢;我们读《赤壁赋》、《囚绿记》《荆轲刺秦王》我们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壮

  阔而又形态迥异的人生奋斗轨迹和生命的选择;学*《*代科学进入*的回顾与前瞻》《飞向太空的航程》对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导读中,穿越时空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生命旅程。

  当然新课改对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由单一统一目标变为多元多层次目标,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备课时的知识准备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选好切入点和提问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活动作为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提高。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语文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一开始我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也有过误区。比如说,偏面地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有时课上强调所谓的"自主",而学生实际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他们非常"忙碌"地,兴致勃勃地交流着、汇报着、表演着……而学生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讨论的价值。再有有时,合作是合作了,但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是简短的,讨论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学生往往拿不出什么结果或结论,感到非常茫然。

  通过校内的跟踪听评课以及教育学院的展示课,我们及时反思,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一误解是与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领悟不到位有关,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甚至于有些急功*利。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选择自己的学*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自主学*,应该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这个前提之下,在面对相同学*内容的情形时,学生自主选择学*的方式、学*的伙伴,以饱满的情感来展开学*活动,才能将自主学*落实到实处,避免虚假的自主在课堂上的出现。合作学*要以自主学*为前提,在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学*,必须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学*的难点上。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而不是一般问题。因此,合作学*的组织,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从而得以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就组织学生探究,如果探无可探,以学生的实际究无可究,还是结合传统的讲授为好,要把"实"与"活"结合在一起,把"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

  半年的课改实践,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少(也许是我们对课改理念认识得还不够深入、透彻吧),但我们相信,课改之路,虽有荆棘,但沿途的风光无限。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想法,但为人师的我们还是在课堂上充满爱心、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并且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与提高!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2

  一、尊重阅读规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1、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2、对文章还有哪些疑惑?这两个问题不仅可以统摄课堂,也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更能将学生放在学*的主体地位。能读懂的内容让学生交流,略讲;有疑惑的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重点讲,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自己质疑有利于激发其思考探求的欲望,探求所得容易成为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再如,通过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来讲“*”背景,给学生的不是概念上的“*”,而是“*”具体形象的体验和感受。

  二、通过语言品味,彰显语文课特征。

  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学*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的,可能更重要,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学中把品味语言作为理解探讨文章的主要手段。如学*第一段时,重点品味了“揪、批、斗、打、说”等词语,通过这些动词的赏读,使学生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是一个没有法制、没有人性的时代。再如品味“逆来顺受”一词,让学生感受巴金解剖自己人性的弱点时的忏悔之情。品味“满园的创伤”这一短语,让学生体会“*”的罪恶和巴金的良知。品味一“又”字,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等等……

  一节课时间讲这篇课文确实很紧,只能在学生充分预*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堂上给学生读书的机会就少了些,这应该是一个遗憾。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设计成功之处在于重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众所周知,学生不是一只等人喂的鸭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在*等、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可学*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也正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乃至各科教学都应做到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本节课体现了教师是“促进者”而非“带领者”。在整节课中,我的活动虽不很多,但并不清闲,我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并且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设良好的学*氛围。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使学生能自己去实验、观察、研究、探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4

  综上各位老师的观点:第一单元欣赏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这三篇小说分别是*古代白话小说,*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从内容的归属上来讲,编者力图使教材包含古今中外的作品,但是这样的编排,使我们的教学有了一定的难度,小说与小说之间的跨越太大,联系不强,但这几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都有着比较一致的特点,那就是情节结构相对复杂,反映的社会比较广,而且风格多样,增强了文章的深度。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件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的文学样式、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政策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这三个要素来把握小说的主旨,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亚哥,无不栩栩如生,学*时可以从人物格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本单元提示中提到另外一个学*重点就是品味语言,包括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的品味。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5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时的一组重要的诗歌作品,写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厌倦了官场的繁缛礼节,迎来送往,向往山川田园的陶渊明,最终结束了时仕时隐的生活,选择在挚爱的田园中度过余年。

  《归园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诉读者——他要回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本身的特点,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来预设问题,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个问题:“缘何归”、“归何方”、“从何归”、“归如何”在课堂上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并在中间穿插了陶渊明身世简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尤其是从“抓意象、辨角度、明白描”等入手去体会陶渊明笔下淡泊宁静的田园之美。领悟诗人对真实的追求与坚守,考到陶渊明的那份纯真、自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太过依赖于自己预设的问题,教条地只会按着多媒体的播放顺序上课,却忘了学生是活动的,他们的思想是与我不同步的,因此当学生的思想跳跃时,我却未能跟上他们的脚步,有点手忙脚乱。

  其次重点不够突出,在授课过程中喜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为了“全”却失了“全”也是此堂课的最大的缺点。虽然我的教案写得密密麻麻,做的认真、仔细,学生也由于是赛教课更是积极努力的配合,尤其是连发言也努力猜测我预设的答案,让我的心不由的沉重。因为我和学生都缺少了对诗个性的解读。我们都参考了大量的资料,都被这些资料束缚的展不开自己的解读,让我们的想象与联想在限定的世界里游走,失去了“人”的魅力。

  再次在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炼字与比喻、白描等写景角度时,我更没有充分地信任学生的能力,我怕他们基础差,不能说出我预想的答案而使课堂教学无法顺畅的进行。所以我掌握着整个课堂,依然重复着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老套路。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这堂课看似滴水不漏,教学环节齐全却毫无生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想难道就是要看到这样的局面?在他们点头的同时是否真的走进了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是否感同身受的领略到了诗人笔下那个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是否知晓了“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二字在诗人心中的分量……

  想到这些,我真的对于自己这堂失败的赛教课懊悔万分,明明是为了求“完美”,却上成了支离破碎,毫无亮点的一堂课。

  课后说课、评课时,听着同僚给我提出的意见,我深深地明白了:诗歌教学切莫贪|“全”“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将这种求“全”却失“全”的做法戒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这堂课成了我教学路上的警钟,让我时时牢记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成了我课堂追求的目标。让自己多一份惊喜,少一点后悔吧!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6

  第一次作为一名老师走上讲台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也很紧张。我所教的高一年级的语文课。任高一的课,在很多老师看来是比较轻松的,高一新生充满稚气,有活力,新课的讲述相对来说也轻松了一些。其实,教高一才更是任重而道远。首先,这些孩子的思维和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活跃,也更加分散,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活跃思维,不断的学*新的知识,才能把握好高一学生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我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一、认真备课

  从学期初,对于教学大纲做一个细致的了解与分析,并根据当地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备课的整体思路在于一个“实”字和一个“巧”字上。“实”字即落实大纲要求,落实新教材的要求,落实具体知识,把教学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上。

  巧则要求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开学一个多月,我就是在这样的两个标准下进行备课活动的。

  二、抓好45分钟

  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如何在45分钟的课堂上将所作的备课内容准确有序的讲出来,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学校对语文的课程安排相对死板,在每天下午的前两节,这是学生最困最容易瞌睡的时间,为了使学生能有兴趣的精神饱满的上好每一节课,我尽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认真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我决不越俎代庖,也决不放任不管,做足做好“主导”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是这样安排一节课的:一上课,先明确教学目标和具体任务;继而学生阅读思考,提问讨论;然后师生就重点难点互相提问作答;最后指导学生谈谈学*的收获。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打起精神,不会在老师催眠曲似的大段讲述中度过一节课。

  三、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语文书面作业主要是作文,每两周一次,就有一百多篇,约十万余字。我采取了教师批改为主、学生互批为辅、学生互批和老师批改结合的形式,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在指导学生写作作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风和文风,提倡言之有物,说真话,深入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反对说大话、空话,反对说一些低级趣味的话。我批改作文时,坚持改字词,改语句,改段落,改内容,认真写评语,既鼓励学生发扬长处,又明确指出学生的写作方面的不足。批改周记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常常要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才能完成,而它的成效又不是一下子就能表现出来的,但是,这正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任务之一,我严格的要求自己,不仅要完成,而且一定要高质量的完成。

  四、组织辅助性教学活动

  作文语文老师,讲好课还不能算是已经完成了任务,要想真正的引起学生对于学*语文的兴趣与热情,还需要在很多地方多动心思。我就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之余组织一些小小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关注的新闻知识, 对目前所发生的事情给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惯。课堂活动其实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我真正探索更多的形式与方法进行课堂活动,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的轻松,学生的态度更加积极。

  以上是我在这不长的教学时间中的一些想法,当然其中肯定也有许多问题和失误的地方,我会继续思考,继续努力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我作为一个老师的梦想——创造一个充实而又轻松愉悦的课堂。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7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二、运用对话教学,降低学*难度

  为了能准确的表达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自由对话的形式引导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诗歌教学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

  诗歌教学容易流于空泛和形式化,对于像《雨巷》这样朦胧意境的现代诗更需要反复斟酌。理想的诗歌教学应以引导学生审美体验的达成为宏旨,拿捏好虚实之间的尺度,在营造整体美感的氛围中将教学指向明确化,让学生在个体体验中进入诗歌的内部世界,体味作者的情感。本篇教学设计在对《雨巷》所传达的情感倾向的引导上注重多方位映射和多指向性,让学生在对诗人生*资料的大面积占有之上和对主要意象的立体式解读之中达到对《雨巷》的情感共鸣。

  课后有三首丁香的诗歌,我没有对这三首诗词进行分析,而是一带而过,使这三首古诗词没有真正的发挥好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也是一个小小的失误。

  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我会一直努力迈进。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8

  刚带学生时,发现很多学生有淡化语文的情绪,忽视它,认为它即使不用功学,一样可以考个不错的分数,我甚至也曾这样想过,但,一年的处于游戏状态的学生和我,发现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不理想就得找原因。原因是我们的不踏实,尽管我们的课堂很活跃,可是,却少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我经过思索,和四处请教,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学生的成绩终于日渐起色,结果,每一次考试我们都比较理想,学生们也更加相信我这个像姐姐一样的老师了。

  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得心里有谱,有个清晰的思路,知道自己三年的目标,和每个目标的实行阶段。大的讲,就是这一年我需要做什么,比如,我在高一时,目标是让学生喜欢语文,对语文感兴趣,广泛的给学生介绍语文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语文奇妙美好的世界里。高二时,渐渐进入正题,接触高考脉搏,踏踏实实的学*,理出高考要考查的大体知识点,最好的方式是记笔记。高三,强化训练,从专题到全面,经过多次实战演*,学生即使面临高考,也可以少几分畏惧了。

  其次,我认为语文教师比较感性些,最好和学生走的较*些,心与心的交流更能带动学*的动力。学生写周记,会常常说些心里话,老师不妨多关注一下,更可以和他们谈谈,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很关心他,从而认真学*。同时,你也在不经意中,被学生铭记了。

  最后,无论何种技巧,都少不了你的认真。踏踏实实备好课吧,有一句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这里虽说有些过,但也是个启发。课下要花时间去备好课,要广,要深。而课堂上却要把它压得很薄,很精。这样,学生才会好吸收,不是那么累,才能进步的快。这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结果埃

  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想出好成绩,所以不努力,还是不行的,不要太相信自己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时代在变化,学生也是变化的,老师要不断学*,与时俱进啊!点滴心得,与君共勉!

  学理念方面: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强调学生必须背过、必须默写过,必须理解等等,看似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却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学*是任务,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样就容易扼杀学生那份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迷恋,因而就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素养的培养。

  我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容易起到感染、熏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精彩之处,用心去体会、揣摩,发现其中的美,发现那种美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学生爱上读文章,爱上欣赏,甚至希望并学会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达到从知识到精神的成长。

  教学方法方面: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学理念,具体的方法则是千姿百态的。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采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们语文课本上,对于不同的年级自然所配备的教材内容都是符合相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理解文章的内容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教授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领悟到的东西,老师所要指导的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或遇到的问题。当然对于重点的把握,教师应该视情况加以引导。在学生自主理解体悟的同时,教师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法、特点,领悟到如此表达的优势,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和写作及表达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课本、教课文内容,而是教学生自主学*的方法,教学生自我表达的方法。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输入,同时还学会了输出,也就是运用。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导语、创设的教学气氛了等等,都是引发学生学*兴趣的关键环节,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激情在里面,需要我们不断的学*和摸索。

  总之,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学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学会运用。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9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篇文章,我听过许多老师讲过公开课。可以说,几乎每个老师的讲法都不一样——有的着重于品味语言;有的偏向于体会作者的感情……听得越多,便越觉得这篇课文不好讲,尤其是要讲出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难上加难。

  一篇文章的学*,不可能种种能力面面俱到,只能突出其中一两个能力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突出重点,“小切口,深挖掘”。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表现多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摄影美……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这些美呢?选取什么样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一段《神秘园》中的音乐飘了过来。是的,美妙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其实,美丽的文字也有这样的审美功效。艺术是相通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引导学生动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感觉、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这篇文章的美。

  在讲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的时候,我发动学生动用所有的感官来欣赏这两段文字,然后问他们:“在这两段文字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读着、讨论,教室里非常热闹。

  把这种浓厚的学*气氛推向高潮的,还是关于第六自然段的讨论。我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第六自然的内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是画?是音乐?是舞蹈?还是别的?”大家的回答比较一致,都认为应选择一幅画来表现这段文字所传达的内容。我的下一个问题接着来了:“绘画有很多种类,按照表现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画和水墨画等等。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选择哪一种绘画技法来表现这段文字呢?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

  “素描!”一个声音很快地响起。

  “来,来,你说说看,为什么选素描呢?”

  “因为素描画简洁。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景物不多,就只有树和山,如果用别的画来表现,画面就会显得比较杂乱。”

  这个心直口快的孩子很自信地坐了下去。教室里忽然一片寂静。有的学生在点头,有的学生却皱着眉在摇头。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是个秀气的女孩子。

  “老师,我觉得素描画不好。因为素描画的线条太硬,层次感、黑白对比都非常分明。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内容很朦胧,很含蓄。您看:树色阴阴象一团烟雾,远山也只是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树与山的界线是不分明的。所以我觉得用素描画不好。”

  “那你认为用什么画比较好呢?”

  “用水彩画吧!”她想了一会儿,“因为水彩画比较适合画景物,它能表现出景物朦胧、含蓄的美”。

  “不对!不对!”这个孩子的话音未落,另一个反对的声音响起来,我点点头,示意他发表他的观点。

  “水彩画的颜色太明丽,一般用来表现白天的景物。这段文字写的是晚上的景物,色彩哪有那么鲜艳?”

  我又问:“你说说看,用什么种类的画表现要好一些呢?”

  “我还没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头。

  “你学过画吗?”我问。

  他摇头。

  “那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凭感觉!”

  哦,感觉!好玄的词儿!这不正是语感吗?

  “好!班上有同学学过画吗?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如何?”

  一个男生很神气地站了起来,还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觉得用*的水墨画比较好,水墨画色彩淡雅。在这幅画中,可主要选取黑墨,通过墨的深浅来表现远山*树的层次。水使墨荡开,使山与树的界线呈现出一种隐隐约约的状态。而且,*的水墨画讲究一种‘留白’艺术。就是整幅画并不画满,而是适当地留取一定的空白,给欣赏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画最适合表现空灵、含蓄的意境。而未自清先生在这段文字中表现的淡淡忧伤与落寂,也就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通过整个画面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教室里安静极了,接下来便是雷鸣般的掌声。讲得多好啊!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让老师惊奇的潜质。我从他的一番话中知道了许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的回答让这节课更加精彩了。

  同学们都很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他的话十分有说服力。上课,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汇聚了许多闪光点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

  我想,我应该把这节课记下来。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6篇)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同一门功课。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2

  今年我担任高一7班的班主任和高一7班、高一2班的语文教学。我深知高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关键的学年,这关系到他们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素质,还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1、背记的*惯。首先是掌握科学的记忆*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此外,我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做好课内外学*笔记。不仅要记课内的知识、扩展的知识,还要主动去记自己*常接触到的课外知识。

  2、好读书,读好书的*惯。阅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文以载道,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就离不开与伟人进行思想上的对话和交流。阅读能够让学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大师为伍,让学生们受到人格和思想上的潜移默化。而且学生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学生影响。一旦形成*惯,学生会终生受益。再者说,从应试来说,也必不可少。阅读,开拓其视野,丰富其内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到了一定程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慢慢上升。所以,本学期,我让学生们购买一两本名著,进行每周阅读,并做读书笔记。在寒假和暑假里,也会让他们继续阅读,保持好这个良好*惯。

  3、动手练笔的*惯。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对他优秀作品的高度盛赞。好的作品离不开频繁的练笔。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讲起话来那是滔滔不绝犹如长江之水,可到写的时候,却是吞吞吐吐犹如挤牙膏。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而且要有500字左右。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讲小故事或者名人名事,然后学生发表评价。还有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并且把学生分为4个学*小组,将发言纳入小组得分中。这样就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三、时刻学*,不断反思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直都是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位新老师,更是需要不断进行学*。无论是向其他老教师学*,观摩课堂教学实录,还是进行文本阅读,都不可或缺。我在教两个班语文的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有时候占据了我过多时间,使得我还不能够有太充分的时间进行大量学*。本学期我跟着科组老师去了三亚一中、海南中学进行课堂观摩学*,也参与了网上教学交流,还听了本校老师的语文课和其他课。只是后者的听课数量还太少,下个学期我将在做好班主任工作、自身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听课、学*力度,不断完善自我。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3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此刻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个性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能够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用心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目标和学*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他们从不对学*中出现的问题作用心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上付出了必须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情绪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明白该怎样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明白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这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潜力。而这些潜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就能够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潜力的考查,而潜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立刻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很快就会看

  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潜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潜力不强。学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三,还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个性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透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三、调控措施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资料。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先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先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用心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就应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能够有效地激发学*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述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述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样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简

  单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用心。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立刻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忙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者的自我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太低,务必强调他们多做练*。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

  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透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奖励能够提高学*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的甜头,他们学*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4

  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束缚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也让我们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教得很累。本来以为"课改"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可是半年下来,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适应;同时新课改第一年,家长、社会、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这些都也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教龄都在8年以上,教学经验最少的也经历了两个大循环,但我们一致觉得,每一个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刚刚上岗的新教师,紧张加忙乱。回顾这半年来我们的困惑、思考与实践,我们不能说有什么经验,只有一点点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面对的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相对固定,很少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结构。而新课改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概念,相应的对新的课程结构就提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较高要求。具体体现为压缩必修课时,增开选修课,以提供较充分的个性化空间。以前高中3年的语文内容,在新课标中压缩为5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共两个半学期内完成。另有3个半学期左右的时间,学生可用来选修。选修课现在设计为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设计若干模块。必修课每个模块计2学分,学生修满10个学分,可以达到基本水*。选修课学生依个人兴趣自选4个模块,修满8个学分后,与必修课共计18学分,这样就可算作语文科目合格。

  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我们的周课时数减至四节,课时减少了,授课内容却不减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个必修模块包括四个单元的阅读鉴赏、一个单元的表达交流、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和一个名著导读,相当于旧教材的一册书,而新课程要求一个学期修完两个模块内容,也就是说,旧教材一年上完的内容新教材要一个学期上完。于是,期中考试前我们高一师生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有限的精力作斗争,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终点,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个终点奔去。课改,变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个大大的"累"字,我们被这个大大的"累"字压得无暇去体味课改带来的益处。我们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师生的赶和累为代价,那它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难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内容,这的确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但在接下来的必修2中,这个问题就缓解了不少。因为教完必修1后,我们全组教师一起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处理,缩减了一些内容。比如第二个模块中的演讲词单元,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拓展运用,所以我们只用了两个课时以本单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演讲稿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一般演讲词的特点,把口头的演讲训练放在课前口语训练甚至*时的课堂发言中。同时我们加大课堂密度,争取有效的授课时间,基本上每一节夜课我们都用来讲课,很少考试。果然,时间够用了,期末实现了我们留出一个半星期总复*的预期。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构建语文基础,可是略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打基础是不能开快车。语文各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积累、感悟,运用,哪一样也少不了分析和训练。

  缺乏了分析和训练即使能形成也终究是薄弱的,是难以提高的。新课程中尽管回避了训练的话题,而参照其"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表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训练能力的必要。但现实是课时这么少,几乎每节课都要讲一篇新课文,这与巩固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这个单元和高考语言运用考点的新闻压缩直接对应,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这方面的例题、练*,但是就是没时间给学生做,本应期中考试前就完成的练*内容,直到期末复*才安排下去,而这距新闻单元的学*已经很长时间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学,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文言文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很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学*,而新课程似乎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语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课改形式下有限的课时里的文言文该怎么教?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须的语文学**惯(以往学生语文成绩好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点),因为抢时间,学生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新内容,没有时间复*、整理,所以并没有形成。我想也许是新课标这样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许是我们在思路和方法上还存在问题,我想这是我们下一个学期重点要突破的一个难题。

  再来说说选修课,本学期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学*的自由度大了,老师讲课的灵活性大了,大大激发起了教学双方的兴趣。我们备课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一门《*当代名家导读》的选修课,结果深受学生欢迎,这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达到了人。

  课改给我们的感受是"累",但"累并快乐着"。

  解读教材之乐。

  语文教师难当,没有哪一个学科会让教师在上课之间,首先思考的是"教什么?",而语文课就是这样,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无限。语文学科本就是人文性、艺术性最强的感性学科,在各科教学中最讲求个性,也最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气质和才智学识。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教材地处理和运用可以是丰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说,教改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当我们在课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功底、价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读的*台,以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引导学生与文体进行"精神"对话的时候,那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比如,我们学《史记》中的《鸿门宴》、《项羽本纪》,我们如果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太史公对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着高度赞赏的态度来评价的;扬项羽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贬刘邦,而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如果我们继续思考,就会发现太史公的作为汉朝臣子蔑视至尊的权贵而又不得不隐晦表达的深层用意。也许这种解读,未必符合史学专家的正统,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种语文学*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们后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对话,哪怕这种对话可能有着许多误解的成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设置一些相关的情景,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学生自己就把思考推进到这一层面。

  这学期,我们读古代诗歌,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诗歌,我们从这些飘逸着历史流风遗俗的诗句中,遥想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悲欢;我们读《赤壁赋》、《囚绿记》《荆轲刺秦王》我们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壮

  阔而又形态迥异的人生奋斗轨迹和生命的选择;学*《*代科学进入*的回顾与前瞻》《飞向太空的航程》对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导读中,穿越时空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生命旅程。

  当然新课改对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由单一统一目标变为多元多层次目标,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备课时的知识准备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选好切入点和提问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活动作为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提高。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语文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一开始我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也有过误区。比如说,偏面地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有时课上强调所谓的"自主",而学生实际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他们非常"忙碌"地,兴致勃勃地交流着、汇报着、表演着……而学生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讨论的价值。再有有时,合作是合作了,但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是简短的,讨论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学生往往拿不出什么结果或结论,感到非常茫然。

  通过校内的跟踪听评课以及教育学院的展示课,我们及时反思,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一误解是与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领悟不到位有关,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甚至于有些急功*利。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选择自己的学*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自主学*,应该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这个前提之下,在面对相同学*内容的情形时,学生自主选择学*的方式、学*的伙伴,以饱满的情感来展开学*活动,才能将自主学*落实到实处,避免虚假的自主在课堂上的出现。合作学*要以自主学*为前提,在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学*,必须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学*的难点上。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而不是一般问题。因此,合作学*的组织,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从而得以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就组织学生探究,如果探无可探,以学生的实际究无可究,还是结合传统的讲授为好,要把"实"与"活"结合在一起,把"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

  半年的课改实践,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少(也许是我们对课改理念认识得还不够深入、透彻吧),但我们相信,课改之路,虽有荆棘,但沿途的风光无限。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想法,但为人师的我们还是在课堂上充满爱心、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并且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与提高!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工具性目标。复*衬托手法的运用

  2、人文性目标。从美学和哲学的意义上初步理解“灵魂的浪漫”,帮助学生建立更高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完成对“真正的浪漫”的深层思考。

  2、难点:理解奥地利姑娘“浪漫的灵魂”之由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2展示《泰坦尼克号》宣传海报。

  同学们认识这幅海报吗?主人公JACK、ROSE的这个动作造型给你什么感觉?

  浪漫总是让人陶醉,让人回味;而今天我们将要认识这样一个民族,一个真正浪漫的民族,他们的浪漫是深藏于灵魂之中的。

  二、作者介绍

  幻灯片3、请位同学朗读作者冯骥才资料。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和画家。“*”后成为崛起的伤痕文*动的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代表作《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莲》、《神鞭》等。

  三、赏析文本

  1、文章一开头提到了哪三个国家的姑娘?(幻灯片4)

  明确:波兰、意大利、奥地利

  2、这三个国家的姑娘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提示:波兰:“最美”

  意大利:“最没有给我留下印象的”

  奥地利:“顶特殊”、“并不漂亮,甚至有点死板,但个个灵魂却很浪漫”

  3、大家有没有发现,作者这样安排三个国家的姑娘是有侧重点的(幻灯片5),三个国家哪个为主哪个为次?

  对波兰和意大利姑娘的描写,客观上对于表现奥地利姑娘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对前两个国家的姑娘的描写,实际上是为了突出奥地利姑娘的灵魂浪漫的特点。

  这种表现方法就是“衬托”。

  复*“衬托”手法(幻灯片6)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也称映衬。这种修辞方法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关系不同,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间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

  反衬,即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间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

  师:而文中对波兰和意大利姑娘的描写,正是为了衬托出奥地利姑娘灵魂的浪漫。

  4、文中哪些句子能证明奥地利姑娘“顶特殊”、“个个灵魂很浪漫”?

  提示:①生活的环境。用维也纳很难看到现代化高楼的事实衬托他们崇尚高贵的古典精神;用奥地利人对历史、传统文明的固守衬托他们的古典趋向。而这一切,都营造了一个拥有浪漫古典主义的氛围,是对姑娘们浪漫灵魂的衬托:只有这样浪漫的土壤,才能培育出浪漫的花朵。(幻灯片8,奥地利介绍)

  ②小酒馆里的奥地利人。对于这个场景的描写,所有奥地利人都这样浪漫,当然也包括奥地利姑娘在内了。

  ③古板的老妇人。朗读13—15自然段,这些老妇人在前文有没有出现?她们是不是一些和蔼可亲、活泼热情的老太太?现在她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音乐,环境的影响。)

  小结:波兰意大利姑娘的描写、奥地利姑娘生活的环境、小酒馆里的奥地利人、古板的老妇人,都衬托出奥地利姑娘“顶特殊”、“个个灵魂很浪漫”。

  5、作者在最后对于奥地利姑娘这一“顶特殊”的思考,认为“行为的浪漫不过是表面的波澜,真正的浪漫是灵魂的浪漫”。怎么理解?

  提示:追求美,通过艺术形式这种形式去追求美,那才是真正的浪漫、灵魂的浪漫,因为“守矩的灵魂不会产生伟大的艺术”的。

  四、思维拓展

  师:对于“行为的浪漫不过是表面的波澜,真正的浪漫是灵魂的浪漫”中,到底什么是“行为的浪漫”?什么是“灵魂的浪漫”?举例说明。(幻灯片11、12)

  五、结语

  我们就以今天为起点,开始我们崭新的浪漫之旅!让我们的灵魂也浪漫起来,让今后生活中多一点浪漫的元素!

  六、欣赏《千手观音》视频和《田园交响曲》,在背景音乐中朗读文中精彩篇幅。

  七、布置作业

  以身边发生的浪漫之事写一篇文章。

  教学反思

  《浪漫的灵魂》在人教必修版(新教材)中位于第四单元“文化之旅”中的第二篇,属于“精讲课文”。本文介绍的是奥地利民族富有特色的一个侧面,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了衬托手法,来表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奥地利姑娘的鲜明特色。

  在教学设计上,我意图通过对“衬托”手法的解析,将全文串联起来。衬托是本文在写作上的典型特色,本人希望学生通过这个典型例子复*衬托的作用和理解对文本的分析。在尊重学生个体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将理性认识印证到感性材料中,尽力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现,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但是上完此课后,自我感觉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够充分,虽然学生已经跳出“表面的浪漫”的认识束缚,但是不能更好的使其理解“灵魂的浪漫”,从而过早的把已经准备好的一些“真正浪漫”的事物展示给他们看,未能很好得达到预期设想的人文目标,学生的思维拓展没预期的深入,当然这跟职业学校学生本身的涵养也有一定关系。另外,教学过程中有些地方的衔接还有待修改。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6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 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在此 对学生学*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

  其一,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

  其二,囿于语文高考的试卷模式。学*语文,就是在学*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 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我们把语文学科分成几大板块,弄得七零八散,与真正的文学早已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真是无从谈起。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 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 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 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无数事实证明,学生是在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增强了学*语文兴趣,进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成绩的。看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增加阅读时 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视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但因为时间的 关系加之外界诱惑很多学生很难养成自觉阅读的*惯。因此,我的尝试常常无疾而终。

  学*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的过程。我想今后还要坚持预*和复*的整理本的检查和检测,让学生在预*,复*以及课堂学*这几个环节上能 环环相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责任感,真正充当起的主人。当然,培养学生学*的自主意识,仅仅是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愿意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反思我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我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着主角身份,要了解学生的状况,总是满足于课堂上几个活跃分子的反应,依赖 于课后跟学生的单独交流,其实,我早就发现,课堂上的那种交流是任课后怎么弥补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要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心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都动起来,这该是 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而不致于使学生陷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呢?

  语文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也影响着一个学生整个人今后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惯,使其具备最起码的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整个 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开启一扇成功的大门。而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他们积极 主动地了解并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他们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不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吗?如果我们在高中阶段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的教 学就是成功的。我相信,通过以上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做得更好。


《劝学》高一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高一语文教案:师说优选【五】份

  高一语文教案:师说 1

  教学目的

  1.学*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苌(cháng)聃(dān)郯(tán)

  欤(yú)蟠(pán)经传(zhuàn)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高一语文教案:师说 2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把握文章论证思路,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展开论证的。

  2.学*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积累文言知识,能根据例句说出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学者”“无”“众人”“不必”;掌握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被动句“不拘于时”,“乎(于)+名词(名词短语)”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的规律。

  4.思考本文对我们写作任务驱动作文的借鉴意义。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解题:

  关于“说”。“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三、文意读解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字词句:

  学者:古今异义词,求学的人,治学的人。如《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受,通“授”,传授。

  生乎吾前:乎,于,介词;状语后置句。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句;也,助词,用于句中,表舒缓语气。

  吾从(之)而师之:省略句;而,连词,表顺承;师,名词意动,以……为师,把……当做老师。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状语后置句。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是故,即“故是”,因此;无,古今异义词,无论;之,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助词;所存,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并以他为师。我学*的是道,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内容分析:

  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在他看来,“学者”从师是天经地义的,“古之学者”尤其如此;反观“今之学者”,是不是更应向古人看齐,发扬“从师”之风呢?这一句是全文中心论点。

  等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运用顶针的修辞,且从内容上也是紧承第一句,“有师”做什么呢?传其道受其业解己之惑。如此则可见“从师”意义之重大,“从师”之不可或缺。

  韩愈对魏晋以来直到唐代社会上形成的以从师为耻的风气是深为不满的。他勇敢地站出来指出教师具有“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作用,把“传道”放在第一位。“传道”是什么意思?就是发扬光大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正统思想。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他明确区分出自己所说的道,非老子之道,非佛家之道,而是儒家之道,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历代奉为圭臬。韩愈是以传这个“道”为己任的。因此,对道的理解是解读《师说》的一把钥匙。“受业”也是受儒学之业;“解惑”是指解答学者在学*儒学的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三者的内涵与外延都没有超出儒家范畴,因此韩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就严格区分了两者的不同,实际上是点明了论题的核心。

  第三、四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此两句从一般人的认知过程强调“从师”之必要,易于理解和接受。

  第五、六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这两句则强调“闻道”之重要,只要可“闻道”,不论对方身份年龄,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盖当时有一些固执而自以为是的老家伙。

  第七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对前2句的总结,提出择师的原则、标准,也是为下文的论证蓄势。

  小结:

  文章开篇即点明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如《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或者如《六国论》的开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韩愈明确论点之后,对论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完善:其一,为何要“从师”,因为人生下来都有疑惑,所以要“从师”“传道受业解惑”;其二,如何“从师”,即确定从师的标准。第二、三段都是围绕着首段进一步论证,使论点自足而圆满。

  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字词句: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名作动,从师;师道,从师的风尚。

  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代词,他。

  今之众人:众人,古今异义词,普通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作动,低于。

  而耻学于师:而,连词,却,表转折;耻,形容词意动,以……为耻;状语后置句。

  圣人之所以为圣:所以,……的原因。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则耻师焉:则,却,如“欲速则不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士大夫之族:之,这;族,类。

  彼与彼年相若:相若,相像,差不多。

  君子不齿:齿,名作动;不齿,不屑一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如《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唉!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糊涂啊!那些教他读书,学*句子的停顿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难道值得奇怪吗?

  内容分析: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不传”则“无惑”“难”,意即大声疾呼“复”“师道”以“解惑”,这也是对首段一、二句进一步补足。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运用对比的手法予以说明。

  第一组对比: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古之圣人”---“出人”“远”---“从师而问”---“圣益圣”

  “今之众人”---“下圣人”“远”---“耻学于师”---“愚益愚”

  “从师”与不“从师”的区别两相比照之下自然大相径庭,而“古之圣人”尚且“从师而问”,“古之学者”自不待言了,当然是“必有师”了,“今之众人”又怎么能不“复”“师道”不“从师”呢?而不从师,“道”当然无以“传”,“惑”自然无以“解”了,“愚益愚”自成为“必然”了。

  第二组对比: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因“爱其子”而“择师而教”,“于其身”“而耻学于师”,糊涂。为什么呢?自己明白“从师”学*的重要性,却又做出相反的作派,这何谈以“身正”来教育孩子?这不是叶公好龙“自欺欺人”吗?况且,其为子择师的标准“授之书而*其句读”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于是,作者改弦易辙地在上一个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应该是“传其道解其惑者”,照应了第一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观点。

  第三组对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其智乃反不能及”

  第三层对比揭示了一种更“可怪”的情况,扣住了本段的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同时,“士大夫之族”不“从师”的原因,“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对于此,作者在第一段早已阐明观点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择师标准。

  这样,从内容上看,本段作者首先提出“师道”“不传”“久”,古之“师道”盛行,呼应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人不“从师”,故“无惑难”,呼应首段“传道受业解惑”。

  上面三组对比则论证了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对“今之”“士大夫”不“复”“师道”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可见,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申足,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的深入论证,从而进一步论证出“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士大夫”更应“复”“师道”更应“从师”。

  本文的对比极具现实性、针对性、层次性。宋代学者黄震在《黄氏日钞》中写道:“前起后收,中排三节,皆以轻重相形:初以圣与愚相形,圣且从师,况愚乎?次以子与身相形,子且择师,况身乎?末以巫医、乐师、百工与士大夫相形,巫、乐、百工且从师,况士大夫乎?”黄震用了“轻重相形”四个字,精妙至极!孰为“轻重”?何谓“相形”?圣、身、士大夫为“重”,愚、子、巫乐百工为“轻”。“相形”就是对比。以轻衬重,轻重对比,从而说明重者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xiāng)、老聃(dān)。郯(tán)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字词句:

  圣人无常师:常,固定的,一定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今异义词,不一定。

  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内容分析:

  第三段作者以具体的事例和经典名言的道理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以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依然是对第一段的回扣和补足,再次申明中心。

  第四段: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字词句:

  好古文:好,喜欢。

  不拘于时:于,被;被动句。如《赤壁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学于余:状语后置句。

  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嘉奖。

  作《师说》以贻(yí)之:贻,赠送。

  译文: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内容分析:

  尾段写李蟠“不拘于时”,赞其独抗流俗“复”“师道”的勇气,继而赞其“能行古道”,亦即能“从师”“传道受业解惑也”,呼应了首段,同时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四、总结本文对我们写作任务驱动作文的借鉴之处。

  1.针砭时弊,提出观点。从这个角度说,本文是一篇时文,具有极强现实性和针对性。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振聋发聩,极具震撼了。这告诉我们写文章要针对弊端,观点要旗帜鲜明。

  2.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文章开门见山地亮明观点之后,立即以下定义的方式给老师下了一定经典的定义,接着论述从师的必要以及择师的标准。第二段的三层对比更是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第一层“出人远”的“古之圣人”尚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自不待言,“从师”尤其必要;作者怕“圣人”的标准太高,拿老子与老子对待儿子的态度对比,阐明择师的准则;第三层对比兼有强调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两个方面,紧扣当时现实。第三段以孔子的事例及名言再次论证从师的标准,回扣第一段;最后一段交代的写作缘由,鼓励李蟠以及像他一样的“能行古道”的“众人”勇于“从师”。

  3.注重对象,突出交际。从文末可知,本文是赠送给李蟠的,有明确的交际对象;同时从第二段也可以看出,本文又不只是写给李蟠的额,作者是针对历史形成的积弊,借题发挥,一吐胸中块垒。

  高一语文教案:师说 3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研*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2)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5.分析第四段:

  提问:(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课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第二、三、四题。

  (2)背诵全文。

  高一语文教案:师说 4

  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师说》作者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死后谥“文”,也称。他不仅是唐代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后世尊他为之首。(补充阅读:梁衡《读韩愈》)

  2、“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说”属于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用来。《师说》意思是。

  3、古文运动其实是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主张学*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师说》知识要点整理

  二、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三、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3.一词多义

  (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2)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4.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10)授之书而*其句读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学*)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2)吾从(之)而师之

  3.变式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师说》原文阅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高一语文教案:师说 5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吾从而师之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吾师道也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