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2-02 00:00:00 教案

归去来兮辞教案1

  教学目的:

  1、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2、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2、弄懂并积累“来、胡、奚、而、以、谏、樽、觞、眄、审、容膝、策、矫、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在1600多年前一位*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是他隐士情怀的最好表白。(板书文题)

  二、了解作都及解题

  1、学生读注解① ,明确虽要识记的内容。学生读印发资料,详细了解陶渊明的追求及情感。

  陶渊明的家乡是靠*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 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吏的品格。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在41 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确实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柯》《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

  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2、【题解】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本文虽属辞赋,但言辞浅切、畅达,旷逸之情沛然流出,自然成韵。结构井然有序、谨严绵密,匠心独运而不见斧凿之痕。

  《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 通过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

  明确三点理由: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

  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注释:[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忍):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着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译文:我的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三、诵读及整体把握

  说明:诗歌、辞赋一定要强调读,在读中积词会意、读中感悟、读中辨析、

  读中融会贯通,文言诗歌、辞赋,尤要强调如此。

  (一)朗读常规指导:本文属“辞”体,多为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六字句:按三拍读, 3、3顿或1、2、1、2顿。如“舟遥遥/以/轻甩,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另外还应注意语调、语气。三字句2、1顿;五字句2、3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二)教师范读一遍。提醒注意听语顿的特点。

  (三)学生诵读

  1、一读——一字一词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上面提到的字词,理会文义;

  2、二读——概括地读,明确韵脚,分清层次,理清各层次的大意;

  第1段押ui 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为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2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熹微”,押i / ui 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衡宇,有酒盈樽”押un 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说的气氛;第三层“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还”“桓“,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闲适恬淡,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第3段用一韵,押ou 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概。

  第4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 韵,韵脚有“之”“期”“籽”“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情神自由。

  3、三读——理清线索,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粗略辨析作者的思想;

  辞归——归途——归舍——归园——归田——归心

  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4、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四、具体赏析,体会感情:

  1、诵读第1段,思考: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明确: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最后的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心为形役”,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形”,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思考: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2、诵读第2段,思考:作者辞官回乡时的心情如何?

  明确: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

归去来兮辞教案2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设计说明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为了便于研*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在研*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研*课文

  (一)、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幻灯片1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二)、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灯片2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三)、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

  幻灯片3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有陶潜的诗为证:

  幻灯片4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一)、书面完成课后练*一、二。

  (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板书设计:

  自责 鄙弃官场

  自悔 蔑视权贵

  归 辞官归田 自觉 向往田园

  去 自醒

  来 隐士情怀

  兮 归家途中 淡泊明志 闲适自在

  辞 愉快生活 抵家欣喜 固穷守节 厌恶官场

  到家闲适 躬耕田园 诗酒琴书

  坚定决心

  隐居乡间

归去来兮辞教案3

  教学目的

  1、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了解辞赋特点,体悟作者的情感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导语:“兼济天下”规范了多少*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看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情况)

  (二)预*检查:

  1、齐读原文

  2、自找毛病:正字音,断句读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3、文中有三句话”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已矣乎”,你觉得该怎样读?大家自由读一读。点读,读得怎样,待会儿见分晓。

  4、字词句式

  (1)引壶觞以自酌引:取过来

  (2)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愉快

  (4)”复驾言兮焉”是什么句式宾语前置

  (5)文中还有哪些宾语前置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三)课文内容:

  1、标题自由浏览注解①

  2、“辞”是一种文体,它有“铺采螭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所谓“铺采螭文”,即铺叙、讲求骈偶。齐读第二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铺叙的。

  归途—→归家—→归园

  ↓↓↓↓

  前四句抵家室内生活室外生活

  3、诵读全文,朗朗上口。这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

  ①请大家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韵脚来第一层押i/ui韵,韵脚有“衣”“微”;第二层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第三层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

  ②本文还有许多双声词、叠韵词、叠字,找出来双声如“惆怅”“崎岖”等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这样一来,文句就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了)

  4、请大家选句读,进一步体会文句的骈偶特点老师说上句,大家读下句(师)。“舟遥遥以轻飏”(生)“风飘飘而吹衣。”(师)“倚南窗以寄傲”(生)“审容膝之易安”(师)“云无心以出岫”(生)“鸟倦飞而知还”(师)“善万物之得时”(生)“感吾生之行休”

  5、所谓“体物写志”即表达作者的志向。本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志向?自由诵读第四自然段,哪个是最主要的“乐夫天命”什么意思?“乐于顺从天命或自然”

  6、为什么作者只能“乐夫天命”,做官可以兼济天下呀,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找一句话作答“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跳读第三四自然段,作者凭什么觉得“昨非”?“世与我而相违”“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8、“今是”在这两段中有着怎样的体现?(可概括回答)“悦情话”“听琴书”“春及事农桑”“赋诗舒啸”“乘化乐天”

  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无法忍受官场对人本性的扭曲,他有回归田园、崇尚自然的本性,这正可谓“穷则独善其身”。

  9、刚开始时那三句话究竟怎样读?

  (生作答)“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

  (师)“已矣乎!”能不能换成“归去来兮,”(生)不能,因为作者虽有些轻松但又有些无奈。(师)分析很正确。请大家读出这些语气来。

  (四)读完本文,作者醉情于山水田园的原因,我们都懂了吗。请你谈谈对作者“乐夫天命”的看法

  陶渊明毕竟是一位刚刚归隐山林的文人,情感的欢畅和忧思交替涌现,在文中,陶渊明没有把情感单一化,闲居心情愉快中夹杂着沉郁。这种复杂心情也时隐时现:“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他哀叹自己的不幸人生:“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消极情绪和盘托出,同时也透出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也归田而“行休”的伤感。我们虽然不敢武断地说他像我国古代一些隐士(如姜尚等)一样走“终南捷径”或“亦宦亦隐,以待明主”之路以实现宏伟大志,但他那颗不忘世情之心是可以触摸到的。是客观条件限制了陶渊明(“世与我而相违”),不可能使他有什么大的作为,因而他愤恨起与他高尚节操不合的社会环境,选择了老庄的“以自隐无名”道家思想来劝慰和强迫自己,“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说明他处在极端不合理的现实中,想用这种态度消除思想矛盾,完全超越于现实之外。其实,这有违于他的初衷,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当然,至于以后他“连辟公府不就”又另当别论了,那是他彻底淡忘世情的坚决态度。而作此文时的诗人则受挫官场,其徘徊哀伤之情是真实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真正的隐逸文人形象才鲜活地矗立在我们眼前。而《归去来兮辞》逼真地再现了一代隐士生活的心路历程,是我们了解*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不可视而不见。

  (五)小结: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今天我们进一步体会了陶渊明在中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1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

  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

  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集体朗读——自由朗读——解读练*——讨论归纳”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2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其中的神韵。只有多读多思才能对作品有更透彻的理解,才能真正的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这也是更好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学校实行分层次教学,本学期我所执教的教学班跨了两个层次,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基础不一样,所以教学起点也会有所差别,而且必须照顾到所有学生,所以在备课时我有意识的将A层次的起点提高,B层次的起点降低,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教学情境和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差别。

  首先,教师应该注意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这其实是老生常谈,《归去来兮辞》对于B层次的同学有点吃力,所以上课时他们的状态并不是最好的,这时教师就应该适当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扭转这种状态,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的角色当中。如果这时我能想起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给学生讲讲魏晋时期的风尚,或者讲讲名人眼中的陶渊明,抑或是讲讲陶渊明的轶事,我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但是当时我只是提醒学生注意,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学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提醒中度过了这堂课,可见这堂课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课堂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给A层次同学上课时,我以为他们的基础不错,可以适当的多拓展一些知识,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在讲序的.时候我有意识的多扩充了一些字词,把学生学过的没学过的字词,都讲给他们,表面上看学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础知识然而实际上从第二节课反馈的情况看,第一节课的效率并不高,这就告诉我,课堂教学内容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学生能否掌握。对于本文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3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设计说明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为了便于研*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在研*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准备

  1、 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 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以课下题注为准

  3、 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研*课文

  (一)、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幻灯片1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二)、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灯片2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三)、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

  幻灯片3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有陶潜的诗为证:

  幻灯片4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一)、书面完成课后练*一、二。

  (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板书设计:

  自责 鄙弃官场

  自悔 蔑视权贵

  归 辞官归田 自觉 向往田园

  去 自醒

  来 隐士情怀

  兮 归家途中 淡泊明志 闲适自在

  辞&np; 愉快生活 抵家欣喜 固穷守节 厌恶官场

  到家闲适 躬耕田园 诗酒琴书

  坚定决心

  隐居乡间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2

  一、课文悟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千古一喟,耐人寻味,生命智慧,亦尽在其中。

  但能够像陶渊明一样,饱含深情并坚决地喊出“归去”的,“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归去来兮!”一个“归去”,富含着对故乡、对心灵归属地的确认,“有四方之事”和“风波未静”的官场对诗人来说只是“异地”,是“异乡”,是个人精神无法生根的“漂泊地”,而在漂泊中,牵挂心灵的永远是故土田园。“田园将芜”,自己的精神又何尝不是*乎荒芜呢?庭院中的松菊似乎也在思念着:诗人吧?否则,如何会与诗人一样在思念中日渐憔悴?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表明作者的归隐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缘于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种深刻反思,是对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抉择,是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这里,陶氏的“归去”缘于“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归田之喜悦是一种智者的喜悦,正是这种智慧,使陶渊明显示出与当时及后世诸多“隐士”的不同。

  看,无论是庭中孤松,还是山间闲云,田园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流连忘返。亲戚晤谈、弹琴读书可以乐其心;参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啸,或临流赋诗。从此,孤寂、惆怅与他绝缘。虽然人生有限,但“乐夫天命复奚疑”。对于诗人来说,他既不要求富贵,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愿眼下时光美好,自己融人其中,孤往独游,无忧无虑,了此一生。

  当然,辞中各段也时隐时现地存有些疑问:“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陶渊明即使在归去之时内心亦有波澜,情绪并不*静,这些*似于自我安慰的语句,以及对归去之时家园美好生活的种种憧憬,其实是接受新生活之前的一种自我调节。但是,无论如何,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所以说,陶氏的归隐是对官场主动放弃之归,是执著人生寻找真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对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与热爱,他所做的是追求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于田园,在*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读觞咏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

  刘熙载说:“陶渊明为文不多,且未尝经意,然其文不可以学而能;非文己难,有其胸次为难也。”(《艺概》卷一)也许陶渊明之“胸次”对我们当代人有着更多的引导价值吧。

  二、亮点探究

  1.站在船头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

  探究学*:飘荡前行的一叶扁舟上,站着从彭泽弃官归家的诗人陶渊明。骀荡的江风,吹得他衣袂飘拂,俨然仙人一般——笼中的鸟儿此时终于重返自然了。他的快乐又有谁能体会呢?人生的美好与难以企及处,便在于心灵的自由与悠然;人生永恒的瞬间,也常常缘起于那片刻的安闲:只不过是轻轻飘过一缕云烟,便有了难言的满足;只不过是闲叙几句家常,便有了一整日的温暖——“归去处”才是陶渊明心灵的归宿。在那个并不富足的田园里,他欣然开怀,洒脱自在,一如那朵无心出岫的白云。其实,田园处处可寻,千载难觅的,是那般快乐而满足的心。

  2.温馨的家庭是陶渊明归隐的保证,而一个家庭中少不了女主人的支撑,你能从陶渊明的描写中隐见他妻子的身影么?

  探究学*:“童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人室,有酒盈樽。”可见,家里为了迎接陶渊明的归来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我们便可以隐然看见妻子的形象了。她既是一个理家抚幼、能干贤淑的人,又是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多情的人。不论陶渊明的辞官归家会给她带来什么,她都没有半句怨言,早早一番忙碌,给丈夫准备好了一壶酒,并且斟好了满满的一杯,只为给丈夫接风洗尘。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她默默地站在背后,面带喜悦的微笑看着他们。她理解丈夫的心理,看见他的眉头是舒展的,自己心里也便感到快慰了。

  3.辞中的“松”“菊”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

  探究学*:“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其二)“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望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其七)陶渊明的诗中离不开这些意象,因为这是他飘逸、醇厚诗歌风格的酵母,是他淡泊、真淳而又孤傲人格的象征。“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来时,见庭院仍有傲霜独立的青松,历寒而愈秀的秋菊,顿时感到无限欣慰——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惟我不变,所求不变,那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

  4.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话中包含的思想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课文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给以详尽解答,可以请同学们自由讨论。

  探究学*: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陶渊明是在逃避,他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是消极的。其实,看一个人生活得是否积极,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的弃职归田,断不能说其意志消沉,是消极处世,恰恰相反,他所追求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书卷中追求安谧,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静心境。你看:“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有意义,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岂不快哉!这便是他所理解的“天命”。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是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

  5.文中出现了18个“以”字,各是什么用法?还有若干疑问词,可以顺势加以拓展总结。

  探究学*:这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这篇文章中出现的疑问词有“胡”(“胡不归”,相当于“为什么”)、“奚”(“奚惆怅而独悲”,相当于“为什么”)、“焉”(“复驾言兮焉求”,相当于“什么”)和“曷”(“曷不委心任去留”,相当于“为什么”)。除此之外,其他常见的疑问词还有“何”(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盍”(或“阉”“盖”,如:“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安”(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宁”(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恶”(或者“乌”,如:“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等。

  6.请从“淡远”与“闲适”,“疏放”与“旷达”,“拙朴”与“清新”这几组词语中选择最适合于《归去来兮辞》风格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探究学*:应该是“淡远”“疏放”“拙朴”最为贴切。

  “淡远”同“闲适”相*,都表现为一种闲散、恬逸的意境。然而“淡远”比“闲适”纯净,其根源在于诗人淡泊、恬逸的情志,清静无为,乐天从命,不汲汲于利禄,不营求于荣华,以无牵无挂、与世无争的.眼光去静观默察世相人生;而“闲适”则偏重于表现在朝官绅志得意满时的闲情,常笼上一层华丽堂皇的富贵气,或带有故作骄矜、雍容华贵的气派。

  “疏放”同“旷达”相*,都包含豁达开脱的人生哲学和追求闲逸、安宁的自娱意识。然而,“旷达”往往以自我解嘲、及时行乐的方式来摆脱当时的苦闷,往往带有某种悲慨无奈的色彩;“疏放”则采取超尘脱俗、安分守拙的方式,在宁静淡泊中,忘却人世的烦恼,一心想在幽静的大自然里寻找心灵的避风港,“守拙归园田”。

  “拙朴”同“清新”相*,都是在豪华媚俗的外衣剥落之后的淳真。但是“清新”更多地体现在一种语言文字的追求与雕琢中;“拙朴”大多如口语不经意流出,自然真切,是诗人心胸的真实展示,读起来无限亲切熨帖。

  陶公的语言看似简易,其实正是艺术造诣高超的表现。“精能所至,反造疏淡。”(苏轼)这种语言,是超越了华丽雕饰之后,达到返璞归真、炉火纯青的标志。

  三、选题设计

  1.对于本文的写作时间,有人说是在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初(如课本注释就如是说),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对于序与辞是否一时之作,也有不同见解。请你推敲一下,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研究方法:

  (1)可以多方考证前人对此问题的争论,理解不同见解。

  (2)可以想像作者当时所处情境,推知创作的深层心理和过程。同时可以进一步寻求佐证,如张衡的《归田赋》。

  (3)指向:陶渊明此文应该是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时其想像归程及归后的种种情状。浪漫主义的想像,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

  参读书目:

  (1)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在《晋书》《宋书》《南史》中,陶渊明都被列在《隐逸传》中,而南宋诸学者则多为他冠以“忠义”的冠冕,那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拂衣归田里”之举,究竟是为了虚浮的隐居高名,还是为了世俗道德的忠义呢?

  研究方法:

  (1)深入考察陶渊明断断续续为官的13年间,他徘徊不定,几度进出的历史事实。

  (2)了解“真”是陶渊明生而具有的一种可贵的秉赋,正如苏东坡所云:“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这种“委心任去留”的任真自得之意,绝非隐逸或忠义的名号可拘囿的。

  (3)当然,寻求现象背后的原因,还可以采用新的视角,从深层心理上揭示陶渊明的人格结构。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字词。

  2、把握全文结构,理淸文章脉络,熟读成诵。深入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3、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简单辨析作者的思想。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一词多义现象,了解“以而、之”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倒装句、省略句两种句式,能够将文本准确流畅地翻译为现代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辞的体裁特点,领会作者的感情及志向。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全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难点:

  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桃花源记》中,谁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陶潜。陶潜不仅仅为世人描绘出了一幅闲适静谧的世外桃源景象,他还带领我们走进了“五柳先生”,感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少年时,受儒学熏陶,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东晋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难有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他29岁开始出仕,历13个年头,时官时隐3次,做官时间总计不过4年。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赋《归去来兮辞》。

  三、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或372或376-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为彭泽县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代表作品: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另一类题材的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

  四、题目解说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归隐吧”。来,助词,无义。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啊”。辞,古代的一种文体,源于“楚辞”。本文是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归田园时所作,分为“序”和“辞”两部分。序”部分说明了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是理解本文的关键。“辞”部分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愉快的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描述作者迷途知返和辞官归田的决心,表达了作者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2、3段),写回归田园之乐。

  第三部分(4段),抒发自己决心归隐、不再犹豫的坚毅情怀。

  六、全文分析

  1、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

  出仕是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而非本意。这也为后面作者辞官做了铺垫。

  2、作者在序文中对他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诗人在序文中提到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四点: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怅然慷慨,深愧*生之志”;四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陶渊明发现出仕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心力交瘁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仕于当时污浊的官场使他感到“深愧*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弃官归田。

  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怎样深刻的内涵?

  明确:

  这句话运用了典故,“三径”是隐士住处的代称,“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这两句话意蕴丰富,既表达了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恨自己不能早些归来的感叹。

  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审容膝之易安”之句是用了《韩诗外传》中的一则典故。北郭先生辞楚王聘,其妻表示支持,“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后以“容膝”言居室之狭小。“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世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其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了。

  5、如何理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

  明确:

  这两句一方面描写景物自然妥帖,毫无雕琢之痕又极具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又寄托深远,出则无心归则有意,这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出仕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无心”并不是作者的开脱之辞,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倦飞”,是因为自己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又将这种复杂的感情不露形迹地轻点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6、“曷不委心任去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

  明确:

  作者感叹人生苦短,余生不多,强调顺其自然,这是作者率性洒脱的人生观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另外一种形式的反抗。

  7、请分析一下,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

  明确:

  ①家园之乐:第2段写“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家人等候迎接作者的归来,尔后举家欢庆,其乐融融。

  ②田园之乐:随后作者将笔锋从写居室转到了写庭园,甚至到高处、远处等目光所及之处,精心选取了园日涉、策杖流憩、出岫之云、知还之鸟、抚孤松等几个画面,再加上前面的引觞自酌、倚窗寄做等生活场景,创造出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抒怀,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无尽乐趣及作者的孤傲坚贞之志。

  ③交往之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在这里,作者可以与亲戚们说说心里话,可以弹琴读书消除忧愁,更令他开心的是,一帮农民兄弟邀他到田里看看春天的农事。宁静美丽的乡村,朴实无华的乡民,这一切怎不让作者产生“植杖而耘耔”的愿望呢?

  ④出游之乐:作者在农事闲暇之余乘兴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可以“窈窕以寻壑”,也可以“崎岖而经丘”,出游途中所见之景,作者都娓娓道来。春意盎然,诗意盎然趣意也盎然。作者触景抒怀,流露出及时行乐之意。同时,万物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却让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但总的感情基调仍是明快愉悦和乐观的。

  8、本文主要写作者归去之乐。有人认为这乐的背后掩藏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悲哀,对此,你怎样理解?

  明确:

  “兼济天下”规范了*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消极避世。

  出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文人志士们往往会在齐家治国*天下的济世使命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陶渊明晚年的大量诗中,“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显然表明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串于他的一生。

  其*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涌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其”“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作者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的“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留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了他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吗?因此,本文中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的作品具有时代性,它们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七、中心思想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出仕和辞官的原因,以及归田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文章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八、写作特点

  (1)运用辞赋的形式来加强抒怀。

  本文具有辞赋的铺张叙事、讲求用韵、骈偶和辞藻华美等特点。文章的主旨在于说明“今是而昨非”,作者对“昨非”一笔带过,未加描写,而对“今是”,即归田后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则极尽铺陈之能事。正文第二、三两段都是描写“今是”的,包括景物的描写和心理的描写。行文注意对仗骈偶,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既保持了辞赋的文体音韵和谐、辞采艳丽的特点,又避免了堆砌辞藻的毛病,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2)语言精练,清新典雅,鲜明流畅,音韵和谐。

  作者寥寥数语写出了对整个仕途生涯的痛苦回顾和深切悔恨,遣词造句,字斟句酌,精心选择一些双声词如“惆怅”“崎岖”,叠韵词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遙遙”“欣欣”等,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辞赋兼有诗的艺术魅力。

  (3)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强烈而充沛。

  如写归家途中的景色:“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这烘托了一种离开困境而进入坦途的欢快之情。又如描写刚进庭院时看到的景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作者对家中松菊的特殊关切,说明了他志趣的高尚,特别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几句,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过去做官本来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作者的情怀与家乡自然的美好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心灵的淳朴、自由,外化在清新、幽远而富于生机的景物之中,使文章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九、补充资料

  辞

  “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十、总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述志作品,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弃官归隐后一路上的心情、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表达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乡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布置作业

  思考:本文中的“乐夫天命”是否表现了陶渊明消沉、颓废的思想?

  课后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为什么

  B.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

  C.引壶觞以自酌引:举起

  D.善万物之得时善:喜好,羨慕

  2.下列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眄庭柯以怡颜B.或棹孤舟

  C.怀良辰以孤往D.园日涉以成趣

  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复驾言兮焉求B.既自以心为形役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乐夫天命复奚疑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悔悟和庆幸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作者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为伴的闲适生活。

  (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回家后,四处走走看看,看到云从山头冒出,鸟飞回巢中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追:补救。

  2.答案:C

  解析:怀:留恋,爱惜。A项,怡:使动用法,使……愉快。B项,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D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被动句。

  4.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归去来兮辞教案通用五篇

  归去来兮辞教案 1

  教学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字词。

  2、把握全文结构,理�[文章脉络,熟读成诵。深入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3、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简单辨析作者的思想。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一词多义现象,了解“以而、之”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倒装句、省略句两种句式,能够将文本准确流畅地翻译为现代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辞的体裁特点,领会作者的感情及志向。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全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难点:

  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桃花源记》中,谁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陶潜。陶潜不仅仅为世人描绘出了一幅闲适静谧的世外桃源景象,他还带领我们走进了“五柳先生”,感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少年时,受儒学熏陶,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东晋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难有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他29岁开始出仕,历13个年头,时官时隐3次,做官时间总计不过4年。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赋《归去来兮辞》。

  三、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或372或376-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为彭泽县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代表作品: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另一类题材的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

  四、题目解说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归隐吧”。来,助词,无义。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啊”。辞,古代的一种文体,源于“楚辞”。本文是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归田园时所作,分为“序”和“辞”两部分。序”部分说明了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是理解本文的关键。“辞”部分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愉快的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描述作者迷途知返和辞官归田的决心,表达了作者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2、3段),写回归田园之乐。

  第三部分(4段),抒发自己决心归隐、不再犹豫的坚毅情怀。

  六、全文分析

  1、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有何作用?

  明确:

  出仕是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而非本意。这也为后面作者辞官做了铺垫。

  2、作者在序文中对他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诗人在序文中提到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四点: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怅然慷慨,深愧*生之志”;四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陶渊明发现出仕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心力交瘁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仕于当时污浊的官场使他感到“深愧*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弃官归田。

  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怎样深刻的内涵?

  明确:

  这句话运用了典故,“三径”是隐士住处的代称,“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松菊犹存”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这两句话意蕴丰富,既表达了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恨自己不能早些归来的感叹。

  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审容膝之易安”之句是用了《韩诗外传》中的一则典故。北郭先生辞楚王聘,其妻表示支持,“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后以“容膝”言居室之狭小。“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世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其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了。

  5、如何理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

  明确:

  这两句一方面描写景物自然妥帖,毫无雕琢之痕又极具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又寄托深远,出则无心归则有意,这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出仕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无心”并不是作者的开脱之辞,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倦飞”,是因为自己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又将这种复杂的感情不露形迹地轻点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6、“曷不委心任去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

  明确:

  作者感叹人生苦短,余生不多,强调顺其自然,这是作者率性洒脱的人生观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另外一种形式的反抗。

  7、请分析一下,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

  明确:

  ①家园之乐:第2段写“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家人等候迎接作者的归来,尔后举家欢庆,其乐融融。

  ②田园之乐:随后作者将笔锋从写居室转到了写庭园,甚至到高处、远处等目光所及之处,精心选取了园日涉、策杖流憩、出岫之云、知还之鸟、抚孤松等几个画面,再加上前面的引觞自酌、倚窗寄做等生活场景,创造出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抒怀,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无尽乐趣及作者的孤傲坚贞之志。

  ③交往之乐:“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在这里,作者可以与亲戚们说说心里话,可以弹琴读书消除忧愁,更令他开心的是,一帮农民兄弟邀他到田里看看春天的农事。宁静美丽的乡村,朴实无华的乡民,这一切怎不让作者产生“植杖而耘耔”的愿望呢?

  ④出游之乐:作者在农事闲暇之余乘兴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可以“窈窕以寻壑”,也可以“崎岖而经丘”,出游途中所见之景,作者都娓娓道来。春意盎然,诗意盎然趣意也盎然。作者触景抒怀,流露出及时行乐之意。同时,万物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却让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但总的感情基调仍是明快愉悦和乐观的。

  8、本文主要写作者归去之乐。有人认为这乐的背后掩藏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悲哀,对此,你怎样理解?

  明确: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消极避世。

  出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文人志士们往往会在齐家治国*天下的济世使命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陶渊明晚年的大量诗中,“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显然表明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串于他的一生。

  其*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涌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其”“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作者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的“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留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了他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吗?因此,本文中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的作品具有时代性,它们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

  七、中心思想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出仕和辞官的原因,以及归田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文章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八、写作特点

  (1)运用辞赋的形式来加强抒怀。

  本文具有辞赋的铺张叙事、讲求用韵、骈偶和辞藻华美等特点。文章的主旨在于说明“今是而昨非”,作者对“昨非”一笔带过,未加描写,而对“今是”,即归田后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则极尽铺陈之能事。正文第二、三两段都是描写“今是”的,包括景物的描写和心理的描写。行文注意对仗骈偶,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既保持了辞赋的文体音韵和谐、辞采艳丽的特点,又避免了堆砌辞藻的毛病,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2)语言精练,清新典雅,鲜明流畅,音韵和谐。

  作者寥寥数语写出了对整个仕途生涯的痛苦回顾和深切悔恨,遣词造句,字斟句酌,精心选择一些双声词如“惆怅”“崎岖”,叠韵词如“盘桓”“窈窕”,叠字如“�b�b”“欣欣”等,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辞赋兼有诗的艺术魅力。

  (3)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强烈而充沛。

  如写归家途中的景色:“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这烘托了一种离开困境而进入坦途的欢快之情。又如描写刚进庭院时看到的景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作者对家中松菊的特殊关切,说明了他志趣的高尚,特别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几句,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过去做官本来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作者的情怀与家乡自然的美好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心灵的淳朴、自由,外化在清新、幽远而富于生机的景物之中,使文章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九、补充资料

  辞

  “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十、总结全文

  本文是一篇述志作品,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弃官归隐后一路上的心情、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表达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乡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布置作业

  思考:本文中的“乐夫天命”是否表现了陶渊明消沉、颓废的思想?

  课后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为什么

  B.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

  C.引壶觞以自酌引:举起

  D.善万物之得时善:喜好,�w慕

  2.下列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眄庭柯以怡颜B.或棹孤舟

  C.怀良辰以孤往D.园日涉以成趣

  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复驾言兮焉求B.既自以心为形役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乐夫天命复奚疑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反思、悔悟和庆幸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作者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为伴的闲适生活。

  (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回家后,四处走走看看,看到云从山头冒出,鸟飞回巢中的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追:补救。

  2.答案:C

  解析:怀:留恋,爱惜。A项,怡:使动用法,使……愉快。B项,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D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被动句。

  4.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感情,了解辞赋的文体特点。

  2、通过分析作者辞官的原因,体会作者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和鄙弃,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 精神,学*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认识陶渊明 思想及其作品特点,掌握词赋特点。

  难点:体会陶渊明的辞官归隐的原因及其人生追求与高洁品质。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分析了文章结构,并且详细学*了序的内容,下面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二)研读赏析

  【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

  1、学*第一自然段:

  (1)思考:本段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作者辞官的原因,回家途中的欣喜之情。

  (2)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是什么?

  (3)他的心境如何?

  2、学*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中,到家后,作者感情又有什么新的表现?

  (2)到家后衣食住行又是怎样的?

  (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蕴涵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渊明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3、学*第三自然段

  (1)请一名同学诵读,其余同学注意思考,第三段接第二段继续表现作者的隐士情怀,他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2)本段开头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意?

  (3)学生探究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4、学*第四自然段

  请学生翻译最后一段,其余同学思考:

  (1)开头两句的感慨有何深意?

  (2)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三)课堂 小结

  全文以"田园将芜胡不归"领起,接着以"归思"、"归途"、"归家"、"归意"为顺序,依次抒写,最后以"乐夫天命"作结,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本文通过脱离官场之后对田园生活乐趣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向往及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有关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写一 篇三百字左右的小论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适当地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延伸,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 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而且读完之后,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易遗忘,下次在设计时需要控制朗读速度,并事先设好分工。

  归去来兮辞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读懂文章大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词句,理解作者归隐的原因,体会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表现的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喜悦以及遗世独立、乐天安命的隐士精神,学*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词句,理解作者归隐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向往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

  三、教学方法

  通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对比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导入法。导入语:“源中一日,渔耕自得其乐,无论魏晋;世外千年,保暖皆为使然,何须有汉”同学们,在1600多年前有一位诗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里有着桃之夭夭、山溪水满、鸡犬相闻、男女耕作的田园农村美景,也有淳朴热情的桃源民风,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你们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呢?他就是陶渊明,我们曾经在他的《饮酒》中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景象,也曾在《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归隐向往。今天,让我们学*《归去来兮辞》继续感受他的隐士情怀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问1:学生圈画出重点实词和虚词,比如实词“来、胡、谏、觞、容膝、盘桓、遑遑、乘化”,虚词“而、以、兮”,汇报课前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预*成果。

  明确:胡:何,为什么。谏:止,挽救。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问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注释,学生归纳文章大意。“请同学们概括本文大意。试着从描写的角度进行归纳”同桌自由交流,并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回答。

  明确:本文作于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三)深入研读

  问1:默读全文,圈画关键词句,找出作者归隐的原因。问学生“陶渊明身上有着浓厚的隐士标签,他为何要隐逸?请找出相关词句进行赏析。”

  明确:序中“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深愧*生之志”“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第一段中“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问2:在作者归隐的原因中,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并以语文小组的分组形式谈谈你们对主要原因的理解,5分钟后每个组推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点拨,提示学生结合作者其他作品《归园田居》进行比较分析。

  明确:“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深愧*生之志”“既自以心为形役”为主要原因。联系《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既自以心为形役”说明了陶渊明本性热爱自然,不愿被官场世俗之事劳神,喜欢躬耕于田园中,追求悠然恬然的田园诗意生活。“深愧*生之志”抒发生*志愿是达则兼济天下,期待百姓远离压迫剥削的理想追求。但因官场世俗黑暗,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坚定高尚的理想追求,只好归隐田园。(板书:本性爱自然、厌官场世俗、好田园之乐)

  问3:从这些主要原因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读文,并举手发言。

  明确:本性爱自然,讨厌官场世俗,喜欢归隐田园,表达了作者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向往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也抒发了他为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坚定自己高洁的人生追求。(板书:高尚的理想志趣,坚定的人生追求)

  (四)拓展延伸

  学*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感受了其中厌恶官场黑暗,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你能找出其他对于官场厌倦的诗人作品进行分享吗?让学生课下进行搜集整理。(比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也是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保持高尚的理想情操)

  (五)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总结,深化情感。作业:写一篇读后感,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归去来兮辞教案 4

  一、课文悟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千古一喟,耐人寻味,生命智慧,亦尽在其中。

  但能够像陶渊明一样,饱含深情并坚决地喊出“归去”的,“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归去来兮!”一个“归去”,富含着对故乡、对心灵归属地的确认,“有四方之事”和“风波未静”的官场对诗人来说只是“异地”,是“异乡”,是个人精神无法生根的“漂泊地”,而在漂泊中,牵挂心灵的永远是故土田园。“田园将芜”,自己的精神又何尝不是*乎荒芜呢?庭院中的松菊似乎也在思念着:诗人吧?否则,如何会与诗人一样在思念中日渐憔悴?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表明作者的归隐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缘于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种深刻反思,是对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抉择,是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这里,陶氏的“归去”缘于“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归田之喜悦是一种智者的喜悦,正是这种智慧,使陶渊明显示出与当时及后世诸多“隐士”的不同。

  看,无论是庭中孤松,还是山间闲云,田园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流连忘返。亲戚晤谈、弹琴读书可以乐其心;参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啸,或临流赋诗。从此,孤寂、惆怅与他绝缘。虽然人生有限,但“乐夫天命复奚疑”。对于诗人来说,他既不要求富贵,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愿眼下时光美好,自己融人其中,孤往独游,无忧无虑,了此一生。

  当然,辞中各段也时隐时现地存有些疑问:“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陶渊明即使在归去之时内心亦有波澜,情绪并不*静,这些*似于自我安慰的语句,以及对归去之时家园美好生活的种种憧憬,其实是接受新生活之前的一种自我调节。但是,无论如何,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所以说,陶氏的归隐是对官场主动放弃之归,是执著人生寻找真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对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与热爱,他所做的是追求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于田园,在*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读觞咏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

  刘熙载说:“陶渊明为文不多,且未尝经意,然其文不可以学而能;非文己难,有其胸次为难也。”(《艺概》卷一)也许陶渊明之“胸次”对我们当代人有着更多的引导价值吧。

  二、亮点探究

  1.站在船头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又是怎样的呢?

  探究学*:飘荡前行的一叶扁舟上,站着从彭泽弃官归家的诗人陶渊明。骀荡的江风,吹得他衣袂飘拂,俨然仙人一般——笼中的鸟儿此时终于重返自然了。他的快乐又有谁能体会呢?人生的美好与难以企及处,便在于心灵的自由与悠然;人生永恒的瞬间,也常常缘起于那片刻的安闲:只不过是轻轻飘过一缕云烟,便有了难言的满足;只不过是闲叙几句家常,便有了一整日的温暖——“归去处”才是陶渊明心灵的归宿。在那个并不富足的田园里,他欣然开怀,洒脱自在,一如那朵无心出岫的白云。其实,田园处处可寻,千载难觅的,是那般快乐而满足的心。

  2.温馨的家庭是陶渊明归隐的保证,而一个家庭中少不了女主人的支撑,你能从陶渊明的描写中隐见他妻子的身影么?

  探究学*:“童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人室,有酒盈樽。”可见,家里为了迎接陶渊明的归来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我们便可以隐然看见妻子的形象了。她既是一个理家抚幼、能干贤淑的人,又是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多情的人。不论陶渊明的辞官归家会给她带来什么,她都没有半句怨言,早早一番忙碌,给丈夫准备好了一壶酒,并且斟好了满满的一杯,只为给丈夫接风洗尘。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她默默地站在背后,面带喜悦的微笑看着他们。她理解丈夫的心理,看见他的眉头是舒展的,自己心里也便感到快慰了。

  3.辞中的“松”“菊”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

  探究学*:“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其二)“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望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其七)陶渊明的诗中离不开这些意象,因为这是他飘逸、醇厚诗歌风格的酵母,是他淡泊、真淳而又孤傲人格的象征。“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来时,见庭院仍有傲霜独立的青松,历寒而愈秀的秋菊,顿时感到无限欣慰——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惟我不变,所求不变,那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

  4.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话中包含的思想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课文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给以详尽解答,可以请同学们自由讨论。

  探究学*: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陶渊明是在逃避,他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是消极的。其实,看一个人生活得是否积极,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的弃职归田,断不能说其意志消沉,是消极处世,恰恰相反,他所追求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书卷中追求安谧,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静心境。你看:“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有意义,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岂不快哉!这便是他所理解的“天命”。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是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

  5.文中出现了18个“以”字,各是什么用法?还有若干疑问词,可以顺势加以拓展总结。

  探究学*:这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这篇文章中出现的疑问词有“胡”(“胡不归”,相当于“为什么”)、“奚”(“奚惆怅而独悲”,相当于“为什么”)、“焉”(“复驾言兮焉求”,相当于“什么”)和“曷”(“曷不委心任去留”,相当于“为什么”)。除此之外,其他常见的疑问词还有“何”(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盍”(或“阉”“盖”,如:“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安”(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宁”(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恶”(或者“乌”,如:“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等。

  6.请从“淡远”与“闲适”,“疏放”与“旷达”,“拙朴”与“清新”这几组词语中选择最适合于《归去来兮辞》风格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探究学*:应该是“淡远”“疏放”“拙朴”最为贴切。

  “淡远”同“闲适”相*,都表现为一种闲散、恬逸的意境。然而“淡远”比“闲适”纯净,其根源在于诗人淡泊、恬逸的情志,清静无为,乐天从命,不汲汲于利禄,不营求于荣华,以无牵无挂、与世无争的眼光去静观默察世相人生;而“闲适”则偏重于表现在朝官绅志得意满时的闲情,常笼上一层华丽堂皇的富贵气,或带有故作骄矜、雍容华贵的气派。

  “疏放”同“旷达”相*,都包含豁达开脱的.人生哲学和追求闲逸、安宁的自娱意识。然而,“旷达”往往以自我解嘲、及时行乐的方式来摆脱当时的苦闷,往往带有某种悲慨无奈的色彩;“疏放”则采取超尘脱俗、安分守拙的方式,在宁静淡泊中,忘却人世的烦恼,一心想在幽静的大自然里寻找心灵的避风港,“守拙归园田”。

  “拙朴”同“清新”相*,都是在豪华媚俗的外衣剥落之后的淳真。但是“清新”更多地体现在一种语言文字的追求与雕琢中;“拙朴”大多如口语不经意流出,自然真切,是诗人心胸的真实展示,读起来无限亲切熨帖。

  陶公的语言看似简易,其实正是艺术造诣高超的表现。“精能所至,反造疏淡。”(苏轼)这种语言,是超越了华丽雕饰之后,达到返璞归真、炉火纯青的标志。

  三、选题设计

  1.对于本文的写作时间,有人说是在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初(如课本注释就如是说),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对于序与辞是否一时之作,也有不同见解。请你推敲一下,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研究方法:

  (1)可以多方考证前人对此问题的争论,理解不同见解。

  (2)可以想像作者当时所处情境,推知创作的深层心理和过程。同时可以进一步寻求佐证,如张衡的《归田赋》。

  (3)指向:陶渊明此文应该是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时其想像归程及归后的种种情状。浪漫主义的想像,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也正是构成《归去来兮辞》谋篇特点的秘密所在。

  参读书目:

  (1)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2.在《晋书》《宋书》《南史》中,陶渊明都被列在《隐逸传》中,而南宋诸学者则多为他冠以“忠义”的冠冕,那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拂衣归田里”之举,究竟是为了虚浮的隐居高名,还是为了世俗道德的忠义呢?

  研究方法:

  (1)深入考察陶渊明断断续续为官的13年间,他徘徊不定,几度进出的历史事实。

  (2)了解“真”是陶渊明生而具有的一种可贵的秉赋,正如苏东坡所云:“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这种“委心任去留”的任真自得之意,绝非隐逸或忠义的名号可拘囿的。

  (3)当然,寻求现象背后的原因,还可以采用新的视角,从深层心理上揭示陶渊明的人格结构。

  参读书目:

  (1)《陈寅恪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陈洪《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河北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4)蔡阿聪《论陶渊明的二重人格》。

  归去来兮辞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辞的基本知识、诵读要点;学*和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

  2、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3、、领会诗人反对独裁统治,维护自身尊严,进行独立思考,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境界。

  4、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持独立人格的品质;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加强朗诵,教师点拨,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师示范朗诵,点拨朗诵方法,学生练*朗诵,在朗诵中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2、难点:

  通过深入的讨论,领会诗人的追求、志向和人生境界。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加强朗诵,教师点拨,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师示范朗诵,点拨朗诵方法,学生练*朗诵,在朗诵中提出问题、互动解决;

  2、自读法。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3、讨论法。结合淘渊明其人其文,引导学生讨论辞官归隐的.价值意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4分钟)

  学生集体背诵《饮酒·结庐在人境》,导入新课。

  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提问:这首诗表达了淘渊明怎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讲授:结庐在人镜又怎么会无车马之喧闹呢?“心远地自偏”,心远离尘嚣、淡薄名利,即使是喧闹的人镜,这地方也就是“偏远”的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副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是一副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的图景。“悠然”二字写出了淘渊明对归隐生活的喜爱、自得、自足、自满之情。“此中有真意”,“此中”就什么而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有什么真意?山间夕阳西下,景色更“佳”,飞鸟结伴还家,隐居之所如此宁静诗人心境如此自得,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自满之情。

  诗歌表达了淘渊明淡薄名利、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淘渊明的归隐倾向,历来被文人所称道。对于这一点,人们为什么津津乐道呢?辞官归隐的价值究竟何在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他直述归隐原委的一首辞《归去来兮辞》,来讨论一下淘渊明归隐的原因和归隐留给我们的价值。(板书课题和作者)

  2、教师示范朗读,进行诵读指导。(10分钟)

  教师在背景音乐下示范朗诵,然后进行诵读指导。

  辞:一看到辞,我们就想起了上学期学过的《离骚》。辞,也叫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这里我们讲一下辞的节拍问题。

  和诗比较起来,辞的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韵文,与诗比较接*。

  辞,大体上四句为一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兮”不包括在六字以内,往往置于句末。虚词往往用在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

  比如:第一段后四句,构成一个小节,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前后两句分别是一组,都是六字句。按照三拍一句的规律,应该朗读为: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四字句一般读成两拍。如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还应注意句子的语气问题,疑问句一般要读成升调,感叹句一般读成降调。

  3、根据四句一节的规律,划分段落和层次,概括每段每层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6分钟)

  活动的具体方法:学生先浏览全文,概括段落。然后一段一段朗诵,再按四句一节的规律划分层次、概括内容。逐层逐段背诵。(18分钟)

  返家之乐愉悦恬静的生活日常生活出游经历


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大鱼来小鱼来》教案 (菁华5篇)

《大鱼来小鱼来》教案1

  活动目的:

  1、练*幼儿钻跑的动作。

  2、加强对鱼、虾、蟹的了解。

  活动准备:

  大鱼、小鱼、虾、蟹的头饰若干。

  活动分析: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把课堂延伸到户外,既加深了幼儿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又锻炼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在小班大鱼来小鱼来这节活动课中,幼儿认识了海中的动物,鱼、虾、蟹等并学*了儿歌,通过户外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活动的主动性。

  活动过程:

  1、幼儿戴头饰,并要记住自己所戴头饰是谁,自己说一遍。(我是大鱼,我是螃蟹,我是小鱼,我是大虾)

  2、讲解游戏的玩法:老师做鱼网,小朋友们是大鱼、小鱼、螃蟹和虾,你们要一边说儿歌一边从鱼网中穿过,说到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时,谁要是被网住了,那就要说出自己是谁。

  我是一条大鱼,我是一条大鲨鱼,引导幼儿增加词汇,加强幼儿的口语练*。

  3、交换头饰进行游戏。

  4、幼儿轮流做鱼网进行游戏。

《大鱼来小鱼来》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传统儿歌的“一字韵”特点。

  2、会用对角折的方法折鱼。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蓝色海洋背景图

  2、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彩色手工纸

  3、轻柔音乐。

  活动过程:

  师幼谈话:你们是小几班的孩子(幼儿说)我听说咱小X班的孩子*时在幼儿园里都表现特别棒!对吗?(对)这么有自信,好今天就让老师来看一看,请幼儿坐下。唉!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谁?张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成为朋友。

  一、导入部分:

  对了,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特别漂亮的画面,看(出示课件海洋背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啊?(大海)你喜欢大海吗?那你想一想,大海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呢?(幼儿边说边表演)

  小结:对了,大海里有大鱼、有小鱼、大龙虾、螃蟹,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

  二、回顾儿歌:

  咦,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说到:“小鱼不来大鱼来”教师同时从口袋里出示大鱼、小鱼。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用纸折出来的)什么颜色的是大鱼?什么颜色的是小鱼(夸奖幼儿)

  三、(教师把小鱼贴在黑板上)指着大鱼提问:“这是鱼的什么?(眼睛)这是鱼的(尾巴)这是鱼的(身体)

  1、那怎么样我们才能把这只大鱼折出来呢?首先,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出示纸)提问:“这四个尖尖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角)**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边)师:“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在孩子身边游一游)你也来试试吧?现在请你轻轻的坐到桌子旁边

  2、看看我们桌子上有什么?(彩笔、纸)现在请你拿一张大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大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小结:现在大鱼有了许多的好朋友,那小鱼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在给小鱼找个好朋友吧?(幼儿做回座位上)

  3、现在请你拿一张小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小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然后,两角向上变小鱼,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小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四、总结:师幼一起评价幼儿作品。师:“这个小鱼是谁折的?这个呢,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大鱼和小鱼都找到了好朋友,他们可高兴了,那我们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儿歌《大鱼来》,是一首属于传统一字韵的儿歌,这首儿歌内容简单、重复,而且很形象、有趣,有押韵感,很适合小班幼儿学*儿歌的年龄特点。但是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怎样才能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会这首儿歌呢?这是我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首先要来考虑的问题。根据小班幼儿认识需要行动及具体形象思维的心理特征,在教育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如形象直观法、图示法等教育方法,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会儿歌。

《大鱼来小鱼来》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传统儿歌的“一字韵”特点。

  2、会用对角折的方法折鱼。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蓝色海洋背景图

  2、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彩色手工纸

  3、轻柔音乐。

  活动过程:

  师幼谈话:你们是小几班的孩子(幼儿说)我听说咱小X班的孩子*时在幼儿园里都表现特别棒!对吗?(对)这么有自信,好今天就让老师来看一看,请幼儿坐下。唉!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谁?张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成为朋友。

  一、导入部分:

  对了,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特别漂亮的画面,看(出示课件海洋背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啊?(大海)你喜欢大海吗?那你想一想,大海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呢?(幼儿边说边表演)

  小结:对了,大海里有大鱼、有小鱼、大龙虾、螃蟹,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

  二、回顾儿歌:

  咦,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说到:“小鱼不来大鱼来”教师同时从口袋里出示大鱼、小鱼。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用纸折出来的)什么颜色的是大鱼?什么颜色的是小鱼(夸奖幼儿)

  三、(教师把小鱼贴在黑板上)指着大鱼提问:“这是鱼的什么?(眼睛)这是鱼的(尾巴)这是鱼的(身体)

  1、那怎么样我们才能把这只大鱼折出来呢?首先,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出示纸)提问:“这四个尖尖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角)**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边)师:“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在孩子身边游一游)你也来试试吧?现在请你轻轻的坐到桌子旁边

  2、看看我们桌子上有什么?(彩笔、纸)现在请你拿一张大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大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小结:现在大鱼有了许多的好朋友,那小鱼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在给小鱼找个好朋友吧?(幼儿做回座位上)

  3、现在请你拿一张小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小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然后,两角向上变小鱼,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小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四、总结:师幼一起评价幼儿作品。

  师:“这个小鱼是谁折的?这个呢,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大鱼和小鱼都找到了好朋友,他们可高兴了,那我们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儿歌《大鱼来》,是一首属于传统一字韵的儿歌,这首儿歌内容简单、重复,而且很形象、有趣,有押韵感,很适合小班幼儿学*儿歌的年龄特点。但是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怎样才能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会这首儿歌呢?这是我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首先要来考虑的问题。根据小班幼儿认识需要行动及具体形象思维的心理特征,在教育活动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如形象直观法、图示法等教育方法,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会儿歌。

《大鱼来小鱼来》教案4

  活动目标:

  1、利用对角折的方法学*折小鱼,并按大小、颜色两种不同特征分类。

  2、了解大小不同的动物,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蓝色海底背景图、彩纸(红、黄、绿)、笔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唱《鱼儿水中游》进入活动室。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大海里都有什么呢?(幼儿回答)可是,你们看,这个大海里怎么一条鱼也没有呢?我们来折些小鱼放到大海里吧!

  二、基本部分

  (一)利用对角折的方法学*折小鱼

  1、学*折纸:折鱼儿。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纸从桌子上拿出来。

  提问:

  (1)这时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我们来将它们相对的角对折起来。

  (2)现在变成什么形状的了?(三角形)

  (3)再将最长一条边的两个角往上斜折变成鱼的鱼鳍,最后画上眼睛。

  2、幼儿练*折鱼。

  3、请幼儿将自己折好的鱼儿张贴的大海背景图中。

  4、请折好鱼宝宝的小朋友把他们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吧!

  (二)按颜色、大小分类

  1、按颜色不同分类。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有红色有绿色。大小,有大的有小的)

  鱼儿最喜欢玩捉迷藏了,红色的小鱼要游到红色的水草上,绿色的鱼宝宝要游到绿色的水草上,黄色的鱼宝宝要游到黄色的水草上。小朋友,你们要不要和鱼宝宝玩捉迷藏啊?(请幼儿分组帮鱼宝宝按颜色不同进行分类)

  2、按大小不同分类

  咦?你们看,这些红色的鱼宝宝里又有什么不一样?(有大的有小的),这些鱼儿可喜欢玩游戏了,瞧,他们找来了一个圆圈圈,那我们就和鱼儿来玩一个跳圈圈的游戏吧!我们把这些大的鱼宝宝送到大的圆圈里,小的鱼宝宝送到小的圆圈里。(引导幼儿按照折的鱼儿大小进行分类)

  3、教师总结

  (三)延伸:海里大小不同的动物

  大海里有大的鱼还有小的鱼,你还见过什么大的'动物?什么小的动物?(幼儿回答)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大小不同的动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放课件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告诉幼儿:大小只是相对的)

  三、结束部分

  自然界里有这么多的动物你们都喜欢那些小动物?请个别幼儿学学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叫声或走路的样子等。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动物,动物啊,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要爱护和保护他们,来,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做个游戏吧!

  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折鱼儿,从而对活动产生兴趣,再引导幼儿按照鱼儿的大小、颜色两种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以鱼儿捉迷藏、跳圈圈的游戏方式进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轻松掌握知识,如果在折小鱼时能配上小儿歌幼儿会更易于幼儿学*。

《大鱼来小鱼来》教案5

  活动目标:

  1、利用对角折的方法学*折小鱼,并按大小、颜色两种不同特征分类。

  2、了解大小不同的动物,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蓝色海底背景图、彩纸(红、黄、绿)、笔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唱《鱼儿水中游》进入活动室。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大海里都有什么呢?(幼儿回答)可是,你们看,这个大海里怎么一条鱼也没有呢?我们来折些小鱼放到大海里吧!

  二、基本部分

  (一)利用对角折的方法学*折小鱼

  1、学*折纸:折鱼儿。

  师:下面请小朋友把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纸从桌子上拿出来。

  提问:

  (1)这时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我们来将它们相对的角对折起来。

  (2)现在变成什么形状的了?(三角形)

  (3)再将最长一条边的两个角往上斜折变成鱼的鱼鳍,最后画上眼睛。

  2、幼儿练*折鱼。

  3、请幼儿将自己折好的鱼儿张贴的大海背景图中。

  4、请折好鱼宝宝的小朋友把他们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吧!

  (二)按颜色、大小分类

  1、按颜色不同分类。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有红色有绿色。大小,有大的有小的)

  鱼儿最喜欢玩捉迷藏了,红色的小鱼要游到红色的水草上,绿色的鱼宝宝要游到绿色的水草上,黄色的鱼宝宝要游到黄色的水草上。小朋友,你们要不要和鱼宝宝玩捉迷藏啊?(请幼儿分组帮鱼宝宝按颜色不同进行分类)

  2、按大小不同分类

  咦?你们看,这些红色的鱼宝宝里又有什么不一样?(有大的有小的),这些鱼儿可喜欢玩游戏了,瞧,他们找来了一个圆圈圈,那我们就和鱼儿来玩一个跳圈圈的游戏吧!我们把这些大的鱼宝宝送到大的圆圈里,小的鱼宝宝送到小的圆圈里。(引导幼儿按照折的鱼儿大小进行分类)

  3、教师总结

  (三)延伸:海里大小不同的动物

  大海里有大的鱼还有小的鱼,你还见过什么大的动物?什么小的动物?(幼儿回答)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大小不同的动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放课件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告诉幼儿:大小只是相对的)

  三、结束部分

  自然界里有这么多的动物你们都喜欢那些小动物?请个别幼儿学学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叫声或走路的样子等。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动物,动物啊,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要爱护和保护他们,来,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做个游戏吧!

  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折鱼儿,从而对活动产生兴趣,再引导幼儿按照鱼儿的大小、颜色两种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以鱼儿捉迷藏、跳圈圈的游戏方式进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轻松掌握知识,如果在折小鱼时能配上小儿歌幼儿会更易于幼儿学*。


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小班健康《我自己来》教案 (菁华3篇)

小班健康《我自己来》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并掌握简单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给幼儿带一件和幼儿身上所穿衣服不同款式的衣服来幼儿园。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喔喔喔,太阳出来啦,睡醒了,要起床了,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请幼儿举手来回答)

  老师:起床以后我们要先穿好衣服,鞋袜,然后刷牙、洗脸、女孩子还要梳头发,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做动作吧。

  (老师弹“生活模仿动作”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幼儿跟着老师一拍做一个动作,如:刷牙、洗脸、穿衣服等)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发现衣服的不同样式,学*衣物的不同穿、脱方法。)

  老师:刚才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用什么动作表示穿衣服的?原来刚才我们穿的是一件需要扣纽扣的衣服啊。其实在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你们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穿的。

  老师: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们几种穿衣服的方法。

  (1)纽扣衣服:先穿两只袖子,然后将衣服穿到身上,从下往上扣扣子。

  (2)套头衣服:先穿两只袖子,在套头。

  (3)后面有拉链的衣服:先按套头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请老师帮忙拉后面的拉链。

  老师: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吗?

  三、幼儿判别对错。

  老师:现在老师讲一些发生在小朋友身上的事情,你们说说他们做的对不对?小琴早上起床,看见妈妈正在做早饭,她就自己将外套,裤子穿好,不要妈妈帮忙;成成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几次成成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后成成终于起来了,但是他要爸爸帮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脚乱的。

  老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好呢?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要早点起床,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活动结束。

小班健康《我自己来》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并掌握简单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逐步的生活技能;

  2、增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自己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呢?你们都是自己完成这些事情的吗?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回答。

  2、教师:那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这些动作吧!

  3、教师弹奏音乐,请幼儿做动作,如:刷牙、洗脸、穿衣服等。

  二、引导幼儿发现衣服的不同样式,学*衣物的不同穿、脱方法

  1、教师:刚才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穿衣服的呢?

  请幼儿回答并小结:哦,原来刚才我们穿的是一件需要扣纽扣的衣服啊。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衣服。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穿着不同样式的衣服的孩子。并说一说他们的衣服都是怎么样穿的。

  3、教师逐一讲解各种衣服的穿法。

  纽扣衣服:先穿两只袖子,然后将衣服穿到身上,从下往上**子。

  套头衣服:先穿两只袖子,再套头上。

  后面有拉链的衣服:先按套头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请老师帮忙拉后面的拉链。

  裤子:先套两只裤脚,再拎裤腰。

  4、教师讲解脱衣裤的方法。

  5、请幼儿用自己身上的衣服进行穿、脱衣服的练*,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教师讲述一些情景问话,让幼儿在判别对错的过程中建立自主意识

  1、教师讲述事例:

  老师认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小琴,一个叫成成,小琴早上起床,看见妈妈正在做早饭,她就自己将外套、裤子穿好,不要妈妈帮忙;可是成成的爸爸早上叫了好产次成成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来,最后成成终于起来了,但是他要爸爸帮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脚乱的。

  2、教师:小朋友,你们说说小琴和成成哪个小朋友做得好呢?为什么呢?如果是你,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回答并小结。

  4、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学*的几种穿、脱衣服的方法,并鼓励幼儿回家后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班健康《我自己来》教案3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整理”。

  【设计意图】:开展比赛,激发兴趣;分析结果,导入课题。初步认识自己整理的好处。

  (一)教师活动

  1.组织教学。

  2.以竞赛形式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3.记录学生完成1-5项任务的时间,计个人。计小组。

  (二)学生活动

  1.按要求做,参加竞赛。

  (1)从书包中取出《品德与生活》教材放在桌面中央。

  (2)从书包中取出文具盒放在桌面右上角。

  (3)从文具盒中取出铅笔。

  (4)打开课本42页,把铅笔夹在42—43页码中。

  (5)安静端坐。

  2.比赛后最快、最慢的学生谈谈体会。

  (三)活动点评

  1.注意学生活动细节:取出铅笔时是否将文具盒关好放回原处?

  2.课堂小调查: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有谁是自己整理书包的?

  二、读图明理,尝试“整理”。

  【设计意图】:以图中人物的形象启发学生,从帮着做到学着做,在尝试中提高能力。

  (一)教师活动

  1.42页图1-2的故事,激发学生整理书包的愿望。

  2.组织整理书包比赛:有意识的按照今天的课表选择待整理课本文具,让学生进行整理,多出物品暂不放入书包。观察记录。

  3.归纳:分类整理的方法。

  (二)学生活动

  1.指名学生完成书包整理过程,注意观察先后顺序。

  2.学着做:怎样整理书包?

  3.复赛:课的开始的比赛活动。再次体验:整理带来方便。

  (三)活动点评

  1.注意听清活动要求。

  2.整理书包时可以自己安排先后顺序,体现归类、整齐、方便。

  三、指导践行:学会“整理”。

  【设计意图】:练*运用整理方法,完成简单整理工作,并进行思维训练。

  (一)教师活动

  1.课件:课堂整理小练*。

  2.指导完成44—45课文练*。

  3.教学儿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4.指导学生新编儿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二)学生活动

  1.完成课堂练*:

  ①将物品“奶糖、袜子、水彩笔、饼干、手套、牛奶、文具盒、尺子、太阳帽”分类放入三个整理箱内。

  ②帮明明按照一日课表(语文、数学、音乐、品德与生活)整理书包。

  ③听题作判断(44-45页图中内容)。

  2.填涂颜色:44—45页图,做到了在“○”涂上喜欢的颜色。没有做到的,努力做到。

  3.学儿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4.编儿歌:《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整理离不开双手,以“会会”的句式自编儿歌,并配以动作表演。

  (三)活动点评

  1.编儿歌注意以学生观察过和体验过的生活小事入手。

  2.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自理,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四、总结拓展:目的“整理”。


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通用5篇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1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2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推翻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3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预读,初探——通读,质疑——精读、解疑——解读、练*”,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本堂课本着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教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味的目标,采用愉快教学的方式,以朗读为主,通过三读:

  一、学生初读,注意音义。

  二、教师朗读,体会文章的情感,给学生思考空间。

  三、磁带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风格,探究作者心情及归田之由。

  在以课文为本的同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营造情感氛围,用情教人,教学中师生双方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内容。整堂课过程较为流畅,教师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受到感染,气氛融洽,而且让学生评判老师的朗读,学生兴趣很高,听课认真,思考问题十分主动,但是教师诵读这个关键环节教学处理还有一点缺陷。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很高,但由于对学生引导不够,一部分学生想全文都抓,反而无从入手,而且读完之后,间隔时间过长,学生易遗忘,这一环节需要控制朗读速度,并事先设好分工,比如让每组学生重点落在某一段上。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4

  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辞赋特点;体悟作者超出尘世的隐逸的情感。而教学难点就在于诵读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规范了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 的共鸣,

  终于,我比较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正面的影响——追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5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推翻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归去来兮辞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通用5篇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1

  新课程中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树立体验阅读、拓展阅读、创造性阅读教学观,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真情,在拓展中不断积累,在创造中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会获得成长和发展,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时“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把学生不只看作是教学的对象,同时还是教学的资源;把教师不只是看作知识信息的传递者,同时还是课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倾听者、处理者;不只是把教学看作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学《归去来兮辞》时,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如“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辞赋特点;体悟作者超出尘世的隐逸的情感。而教学难点就在于诵读中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我采用了诵读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达则兼济天下”规范了多少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我们一起学*了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看我们能从中找到他醉情于山水田园之乐的原因,并体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终于,我比较成功地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复杂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从中得到正面的影响――追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这一开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资源,让学生很容易获取更多的表象资料,拓宽视野完成知识的重组,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掘;教师更便于主导学生很好完成学*任务。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很好体现,是学*者与教学者、学*者与学*者、学*者与课文内容、学*者与教学媒体的和谐互动,使师生都能分享到互动之乐。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2

  刚刚结束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的教学,教完之后,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和困惑。本单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去品鉴文章精彩的语言形式美。但在教学中,我对于引导学生感受抒情散文的优美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 关于文章诵读的问题

  我带的是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语文素养不是很深。课前,我计划花3个课时将本课结束。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感受陶渊明彻底与官场决裂之后躬耕农田的愉悦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许矛盾和犹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要求是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节奏。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以范读和诵读指导为主,学生一句句、一段段地细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归去来兮辞》这种“辞”文体在断句、升降调方面的规律,从而读准节奏,读出语气。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诵读中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个层面是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诵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其学*文言文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兴趣问题,他们对于“辞”这种文体了解较少,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够深刻,而且也没有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范读。因此,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遍读还比较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读学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觉了。虽然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诵读:教师范读、领读、齐读、分组读等等,但还是没有收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课程拖沓,不能按预期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诵读。这也让我知道了,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学的核心——学生。

  二、 关于内容取舍的问题

  课文教学中,课文导入是一个亮点,最能体现语文课新、奇的特点;文体知识可增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背景资料补充对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关于作者思想及其影响的介绍;文言知识更不能省,必须全面而综合地介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对所有的问题我都不愿舍去。

  备课时,设计所有这些内容当简则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未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舍弃一个内容,不愿简化一个环节,导致教学重点的突显受影响,未能迅速地进入文本的解读和欣赏,以至于淡化了文本是关键,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主旨。

  三、关于课文深层次问题探究的疑惑

  新课程教学理念中,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关于本文,也有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那就是课后练*第三题中提到的: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流露出作者悲观、消极的意味,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问题我留给学生一起探究、讨论,但从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回答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很让人困惑。而我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很好地阐释清楚,这从学生那似懂非懂的表情中可略知一二。

  这些都是我的疑问和困惑,还有待我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3

  9月24日,我在高二年级四班、五班先后进行了《归去来兮辞》第一课时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回顾陶渊明其人其作品;认识“辞”这一文体;结合课下注释,会翻译全篇文章。至于文章的内涵主要放在下一课时探讨。

  就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为认真,但还有两个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一是导学案“课前学*”部分有一处明确指导学生补充积累字和读音,但大部分学生只把老师设置的空填了一下,并未自己补充,其实,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要远远多于那几个空,正是出于懒惰,才没有亲自补充、亲自积累。我应该经常提醒学生养成积累的*惯,学*语文首先就应有这种意识,否则很难做到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二是导学案“课前学*”部分有一处要求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文言文时有种积累的意识,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课外文言文阅读,但有的学生不知道该积累什么,有的只写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并未举出文中的例子,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收获都没有;有的积累了陶渊明写作的特点。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如果针对高考考点,另外一些例子倒值得积累,比如:“寻”译为“不久”;“胡”、“奚”、“曷”等疑问代词的用法。我应该在这一方面对学生有所引导,再结合练*题中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培养他们积累知识点的意识。

  至于本文的翻译,其实课下注释已很详尽,因此,我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先自主翻译,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最终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写到黑板上,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展示,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但最终的结果是,有的课下注释明确标注的问题,又被同学们写上了黑板,这证明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没有认真完成,对文言文翻译不够重视。虽然我在后面设置了“测一测”这一环节,但我设计的问题太少,对于检测他们的翻译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因此,以后我会强化他们对文言文的翻译,并最好给学生一个“检测学案”,检测他们的学*情况,主要包括默写、翻译、重点字词意义及用法等与高考考点密切相关联的知识。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4

  一、教材处理反思:

  关于《归去来兮辞》一文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教师用书认为本文是辞官归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该如何定位,将对教学方法产生较大影响,本着有利教学的原则和个人悟读的心得,我采用了归隐之前、将归未归这一观点。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本身与社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何况“辞”,追溯其源头――楚辞,本是浪漫主义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想象,乃是陶渊明创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为将归之际,人未归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象,想象总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着一股惬意、一股坚毅,而现实的归家,不说旅途之苦,清贫之家,无米下锅之际,或许愁容满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韵吗?再联系作者的生*及课文之序,本文的由来便一目了然。陶渊明青少年时,曾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并非士族之家,要想通过做官来伸展个人志向实现抱负,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一方面,他与唐时的李白经历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文风也偏走浪漫。

  二、教学方法反思:

  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处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该是做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整个教学方法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上难免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意境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依据单元提示,本单元为汉魏晋散文赏析;但本文体裁为“辞”,根据辞的特点,虽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诗。通观本文内容,不管是从句式、韵律、意境来看它是一首美诗。这点教师用书也认同,点明“此体裁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定位以诗,则以朗读感知为中心,感受并体会本文潇洒脱俗而富于人情味的特点,让学生读的充分,是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意境也不再是难题。因而本课程以朗读为主要形式,贯穿阅读教学全过程,我预设之为“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集体朗读、自由朗读、解读练*、讨论归纳”这一教学过程,希望以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判断,吸取精华而弃其糟粕。

  归去来兮辞教学反思 5

  刚刚结束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的教学,教完之后,心里总觉得有些遗憾和困惑。本单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和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去品鉴文章精彩的语言形式美。但在教学中,我对于引导学生感受抒情散文的优美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 关于文章诵读的问题

  我带的是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语文素养不是很深。课前,我计划花3个课时将本课结束。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重点在于感受陶渊明彻底与官场决裂之后躬耕农田的愉悦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许矛盾和犹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要求是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节奏。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以范读和诵读指导为主,学生一句句、一段段地细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归去来兮辞》这种“辞”文体在断句、升降调方面的规律,从而读准节奏,读出语气。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诵读中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K”调,疑问句读“�J”调)。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个层面是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诵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其学*文言文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兴趣问题,他们对于“辞”这种文体了解较少,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够深刻,而且也没有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范读。因此,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遍读还比较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读学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觉了。虽然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诵读:教师范读、领读、齐读、分组读等等,但还是没有收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课程拖沓,不能按预期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诵读。这也让我知道了,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学的核心――学生。

  二、 关于内容取舍的问题

  课文教学中,课文导入是一个亮点,最能体现语文课新、奇的特点;文体知识可增加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背景资料补充对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关于作者思想及其影响的介绍;文言知识更不能省,必须全面而综合地介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对所有的问题我都不愿舍去。

  备课时,设计所有这些内容当简则简。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未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舍弃一个内容,不愿简化一个环节,导致教学重点的突显受影响,未能迅速地进入文本的解读和欣赏,以至于淡化了文本是关键,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主旨。

  三、关于课文深层次问题探究的疑惑

  新课程教学理念中,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关于本文,也有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那就是课后练*第三题中提到的: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流露出作者悲观、消极的意味,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问题我留给学生一起探究、讨论,但从几个基础不错的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回答得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很让人困惑。而我在解答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很好地阐释清楚,这从学生那似懂非懂的表情中可略知一二。

  这些都是我的疑问和困惑,还有待我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