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

首页 / 教案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9、11页。

  教学目标:

  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面的线路图。并能用恰当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在双休日都喜欢和家长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车。

  师:每路公交车都有一定的行车路线,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车是不是经过我们要去的地方。

  生:看车开的方向是不是和我们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们要坐几站才下车……

  师:大家提的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泛洋嘉年华游玩,可以乘坐几路车?首先要学*如何认识路线。(出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引入:师出示路线图。

  北 会展中心(嘉年华)

  椰风寨

  厦大

  厦大西村

  黄厝

  厦大医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学 白石炮台

  认识29路车的行车路线。

  师: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生:胡里山站在学校的西面……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29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厦大出发向 行驶……

  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行车路线。

  3、出示泛洋嘉年华的导游图。

  4、师:我们乘坐29路车来到泛洋嘉年华,这里的游乐项目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游乐项目?

  5、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它在游乐园的什么位置?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问:奇遇木马在奇趣谜宫的什么方向?

  动感电影在惊天动地的什么方向?学生指名回答。

  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从入口出发去玩惊天动地、奇趣谜宫、海盗船、奇遇木马,再从出口回家,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

  b)指名介绍路线图。

  c)集体评价。

  三、巩固练*:

  1、自己阅读课本第9页,对书上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内同学评一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了新的知识,说一说今天最感兴趣的什么?为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 2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指一指。

  四、综合练*

  1、观察第2页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绘制*面图 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找到位置

  学看路线图 说出路线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

  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

  (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室填写例1。

  三、分层练*,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一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 4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够进一步熟练地运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分析教材发现,除了“方向”本身外,学生也要学会使用量角器,另外,“空间感”也是实际教学需要涉及的一项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自控力不是很强,学*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新事物的兴趣还是很强的。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在实际教学中都可以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自控力与学*注意力。由于《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特殊,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没有过多和过难的数学知识,因此自控力差与注意力分散这两个“缺点”正好可以被充分利用。

  三、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本科内容比较适合采用情境教学,因为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是太难,所以大量引入生活情境是比较可取的,对实现知识联系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帮助。情境的选择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认知和思维特征,有些很典型但却较难理解的情境不建议采用。教学学会从方位的角度去认识事物,需要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去进行。

  四、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认识和理解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并且能够在情境中尝试去确定准确的物**置。

  2、在第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会用语言去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在过程中灵活地穿**新内容可以更好地去培养学生对方向辨别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事物的探究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东偏南等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

  理解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的科学性。

  六、教学过程

  1、通过情境创建来导入新课。以台风为例: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则新闻。”“哪位同学能说说新闻中播报的台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台风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呢?我们如何确定台风是从哪个方向刮来的呢?”

  设计意图: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老师在整个导入过程中多次提到“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暗示作用,给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基础。

  2、通过自主学*来让学生探究新知

  (1)对位置相对性的认识

  “同学们能找到台风中心在哪里吗?”(借助白板聚光灯来寻找台风中心),“寻找”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由于位置是相对的,所以无法确定台风中心的具**置(缺少参照物)。

  设计意图:聚光灯很好地将学生学*注意力集中起来,也是衔接教学环节的关键。

  (2)通过确定参照点来建立方向标

  “请同学们说说如何来确定台风的中心位置呢?”因为涉及到参照点,所以需要首先明确好具体的参照物,比如以A建筑为参照物。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基于原点A的方向标,此时老师需要在电子白板上画出具体图像。

  设计意图:确定参照点是此环节的关键,也是建立方向标的关键,可以将学生此前学*过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实现及时运用方向标并且准确认识方向的效果。

  3、根据方向确定位置

  假设A在参照点的西北方向,但这样就能确定出台风的中心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此时老师需要将先前播报的新闻再次播放给学生听,比如是西北40°。显然,“40°”与“西北方向”相比更加精确,因为我们知道,在方向标中,介于“西”和“北”之间的.地方都可以被描述为西北方向,但加上“40°”后,便有了具体指向。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让学生自主研究,从而得到结果。具体操作时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谈论结束后要求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做解释。但需要注意,台风可以出现在西北40°这条线的任意地方,所以这个环节的谈论只是帮助我们离台风中心更*了一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来学*,并且运用声音以及白板的画图功能,顺利找到了具体的方向,同时也突出了合作学*的重要性。

  4、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新闻,假如新闻播报的距离为200千米,那么这个“200千米”在当前的方向标中该如何表示呢?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围绕听台风预报的情境,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与此同时利用白板的绘图功能,充分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5、小结

  关于位置与方向,要想准确描述出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必须先设定好一個参照点,它相当于整个方向标的原点,一切被画出的方向都是从这个原点出发的。因此,教学中教会学生探寻原点就很重要,这也是教学的关键点。整个教学中,有关“参照点”的问题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完成,这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后面的距离计算属于纯数学问题,虽然也很重要,但不可过早地让学生去进行计算,因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分离情境中各个环节的紧密性。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联系生活确定具体情境。在课堂开始,设定有关台风的新闻为导入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交互式白板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生长点,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例如课堂初始让学生通过回顾未知的相对性和八个基本方位确定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主动性的发挥。

  然后是教师适时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在数学生活中的表现,能够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 5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够进一步熟练地运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分析教材发现,除了“方向”本身外,学生也要学会使用量角器,另外,“空间感”也是实际教学需要涉及的一项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自控力不是很强,学*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新事物的兴趣还是很强的。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在实际教学中都可以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自控力与学*注意力。由于《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特殊,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没有过多和过难的数学知识,因此自控力差与注意力分散这两个“缺点”正好可以被充分利用。

  三、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本科内容比较适合采用情境教学,因为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是太难,所以大量引入生活情境是比较可取的,对实现知识联系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帮助。情境的选择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认知和思维特征,有些很典型但却较难理解的情境不建议采用。教学学会从方位的角度去认识事物,需要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去进行。

  四、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认识和理解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并且能够在情境中尝试去确定准确的物**置。

  2、在第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会用语言去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在过程中灵活地穿**新内容可以更好地去培养学生对方向辨别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事物的探究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东偏南等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

  理解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的科学性。

  六、教学过程

  1、通过情境创建来导入新课。以台风为例: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则新闻。”“哪位同学能说说新闻中播报的台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台风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呢?我们如何确定台风是从哪个方向刮来的呢?”

  设计意图: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老师在整个导入过程中多次提到“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暗示作用,给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基础。

  2、通过自主学*来让学生探究新知

  (1)对位置相对性的认识

  “同学们能找到台风中心在哪里吗?”(借助白板聚光灯来寻找台风中心),“寻找”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由于位置是相对的,所以无法确定台风中心的具**置(缺少参照物)。

  设计意图:聚光灯很好地将学生学*注意力集中起来,也是衔接教学环节的关键。

  (2)通过确定参照点来建立方向标

  “请同学们说说如何来确定台风的中心位置呢?”因为涉及到参照点,所以需要首先明确好具体的参照物,比如以A建筑为参照物。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基于原点A的方向标,此时老师需要在电子白板上画出具体图像。

  设计意图:确定参照点是此环节的关键,也是建立方向标的关键,可以将学生此前学*过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实现及时运用方向标并且准确认识方向的效果。

  3、根据方向确定位置

  假设A在参照点的西北方向,但这样就能确定出台风的中心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此时老师需要将先前播报的'新闻再次播放给学生听,比如是西北40°。显然,“40°”与“西北方向”相比更加精确,因为我们知道,在方向标中,介于“西”和“北”之间的地方都可以被描述为西北方向,但加上“40°”后,便有了具体指向。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让学生自主研究,从而得到结果。具体操作时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谈论结束后要求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做解释。但需要注意,台风可以出现在西北40°这条线的任意地方,所以这个环节的谈论只是帮助我们离台风中心更*了一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来学*,并且运用声音以及白板的画图功能,顺利找到了具体的方向,同时也突出了合作学*的重要性。

  4、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新闻,假如新闻播报的距离为200千米,那么这个“200千米”在当前的方向标中该如何表示呢?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围绕听台风预报的情境,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与此同时利用白板的绘图功能,充分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5、小结

  关于位置与方向,要想准确描述出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必须先设定好一個参照点,它相当于整个方向标的原点,一切被画出的方向都是从这个原点出发的。因此,教学中教会学生探寻原点就很重要,这也是教学的关键点。整个教学中,有关“参照点”的问题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完成,这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后面的距离计算属于纯数学问题,虽然也很重要,但不可过早地让学生去进行计算,因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分离情境中各个环节的紧密性。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联系生活确定具体情境。在课堂开始,设定有关台风的新闻为导入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交互式白板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生长点,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例如课堂初始让学生通过回顾未知的相对性和八个基本方位确定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主动性的发挥。

  然后是教师适时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在数学生活中的表现,能够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1)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菁华3篇)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以及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动眼、动口(观察、比较、探究、评价)能在*面图上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练*设计,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获得学*成功的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的掌握。根据参照物的不同,认清事物之间的方向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

  1、说一说你知道的八个方位,并指一指

  2、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同桌互相合作(1人指方向,1人说出来,交换进行。)

  二、引入

  1.看地图,找家乡。

  师: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都是*人,那大家对我们的国家了解多少呢?现在我来考一考大家

  师:我们住在哪里啊?(指一指)

  师:谁能具体说一说,我们的家乡在*的哪个方向?

  师:长城在我们家乡的什么方向呢

  师:判断方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先写出八个方向图,再用实际位置对照)

  2.辨别家乡位置。

  师: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我们的家乡吧。

  3.辨别学校位置。

  师:再看一看我们的学校

  4.怎样去学校的道路。

  师:小军说,我家住在学校的西南面,那小军家住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画出小军的家。

  师:小红说,我家住在学校的北面,也请同学们画出小红的家。

  (此处同学们拿出练*本,练*自己画一画)

  师: 这时啊,小红的好朋友小丁来找到她,小丁要寄信给外婆,可是他不认识路,只有让小红带他去。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走呢?同学们来帮帮他们吧。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同学问,同学答)

  5.小小设计师。

  师: 小丁的信上对外婆说,要去乌鲁木齐看望她,并带她去海南玩。

  1、请你为小丁设计一个路线。

  2、他将如何走,才能将外婆接到海南呢?好,我们首先要知道乌鲁木齐在祖国的什么地方?那我们就回过头来看一看之前的*地图。

  师:几天过去了,小丁和外婆玩的很开心,还带回很多海南的特产要分给同学们吃,明天就要上学了。

  大家看着地图告诉老师。

  问题1:学校在陈青家的哪个方向?

  问题2:说一说陈青上学的路线。

  三、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说说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说说在找位置与方向时,特别要注意哪些?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中需要教师准备一些辅助教具:*地图,中山市地图以及学校的*面图,以及练*题对应的简图。

  本节课是练*课,如果只是单一的形式进行教学,可能很难提起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复*导入

  1、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表示出班级“x”同学的位置?指一生说。(这位同学是用数对表示的)

  2、以学校为参照点点,说一说旗医院的位置?指一生回答。(旗医院在学校的西北方向)(这位同学用方向表示,为什么不用数对表示了?反之,第一问为什么没有用方向表示?)

  3、师小结引出新课,表示位置的时候,区域小,没有参照点时可以用数对表示,比如第一小题。区域大有参照点时要用方向表示,如第二问,可是在学校西北方向的建筑还有很多,比如水泵厂家属楼,锦山市民广场,西府加油站等等,怎样能更具体的表示出旗医院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新课探究

  1、出示课本情境图,说一说图中讲述的是什么事?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1:A市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学生先说,说的不准确不完整。师:说的有道理,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A市东偏南3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东方向为起始边,向南旋转30°的过程。)

  预设2:在图中怎样画东偏南30°?(这个问题稍后解决)

  预设3:是以谁为参照点的东偏南30°。(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不错)

  预设4:台风中心在哪个大的区域内?(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及周边”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你的想法与老师的不谋而合)

  预设5:能不能说南偏东?(你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新,能不能这样说?“能”谁知道用“南偏东”应该如何表示?学生先叙述)(说的不错,看来用图结合着说会更好。课件展示:南偏东60°,南偏东6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南方向为起始边,向东旋转60°的过程。与东偏南30°,他们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因此东偏南30°亦可以表示为南偏东60°。那么北偏西20°,还可以表示为什么?生说“西偏北70°”像这样你还能举个例子吗?)(同学们真厉害,能够举一反三,老师也要向你学*)

  2、我们理解了题意,把不明白的问题也解决了,考验大家的时刻到了,(教师出示只有4个方向的方位图,学生每人一份)你能用方位图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置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完成。

  3、选取有代表性的图在展台展示,并说一说这幅图能不能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置,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预设:1、没标名称的;2、没标度数,距离的;3、东偏南30°画错的;4只有方向没有距离的等等)

  4、现在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准确的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置了吗?

  5、修改自己的图,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6、展示两个组的图,并说说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7、小结:怎样确定物体的具**置?

  先画出4个方向的方位图;再画出方向,标出度数;用一条线段表示一定的距离,标出图上的距离;标出各个名称。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三、巩固练*

  独立完成课本20页的“做一做”,再在小组里交流。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四、我的收获与思考

  五、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具**置:方向、距离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3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五课时

  练*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2)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菁华3篇)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以及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动眼、动口(观察、比较、探究、评价)能在*面图上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练*设计,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获得学*成功的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的掌握。根据参照物的不同,认清事物之间的方向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

  1、说一说你知道的八个方位,并指一指

  2、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同桌互相合作(1人指方向,1人说出来,交换进行。)

  二、引入

  1.看地图,找家乡。

  师: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都是*人,那大家对我们的国家了解多少呢?现在我来考一考大家

  师:我们住在哪里啊?(指一指)

  师:谁能具体说一说,我们的家乡在*的哪个方向?

  师:长城在我们家乡的什么方向呢

  师:判断方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先写出八个方向图,再用实际位置对照)

  2.辨别家乡位置。

  师: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我们的家乡吧。

  3.辨别学校位置。

  师:再看一看我们的学校

  4.怎样去学校的道路。

  师:小军说,我家住在学校的西南面,那小军家住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画出小军的家。

  师:小红说,我家住在学校的北面,也请同学们画出小红的家。

  (此处同学们拿出练*本,练*自己画一画)

  师: 这时啊,小红的好朋友小丁来找到她,小丁要寄信给外婆,可是他不认识路,只有让小红带他去。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走呢?同学们来帮帮他们吧。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同学问,同学答)

  5.小小设计师。

  师: 小丁的信上对外婆说,要去乌鲁木齐看望她,并带她去海南玩。

  1、请你为小丁设计一个路线。

  2、他将如何走,才能将外婆接到海南呢?好,我们首先要知道乌鲁木齐在祖国的什么地方?那我们就回过头来看一看之前的*地图。

  师:几天过去了,小丁和外婆玩的很开心,还带回很多海南的特产要分给同学们吃,明天就要上学了。

  大家看着地图告诉老师。

  问题1:学校在陈青家的哪个方向?

  问题2:说一说陈青上学的路线。

  三、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说说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说说在找位置与方向时,特别要注意哪些?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中需要教师准备一些辅助教具:*地图,中山市地图以及学校的*面图,以及练*题对应的简图。

  本节课是练*课,如果只是单一的形式进行教学,可能很难提起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2

  教材分析:

  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本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创设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置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向运动”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思路:

  因为教材中的“公园定向运动”的情境虽然来自现实生活的素材,但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故本节课笔者创设了“牧童指路”、“确定老师的家的位置、学生的家的位置”等学生熟悉的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本课力图体现鲜明的教学层次性:导入时让学生在原有用“观测点”和“方向”确定位置的基础上,初步意识到确定位置时用上“距离”的`必要性;新授时又从探索物体所在观测点的方向、探索物体与观测点的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三个层次组织教学;自学教材是学生对新授知识的自我检测;实践应用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渗透爱国、爱父母等教育。整节课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试图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教师的帮助,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并适时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准备:投影、地图、量角器、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牧童指路”图让学生联想一句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面对诗人杜牧的问路,牧童关键要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创设“问路”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初步感知确定位置除了明确“观测点”和“方向”两要素外,如果加上“距离”就更好了。)

  2、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其实,这就要用到我们数学上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位置与方向,认识了八个方向。谁能把这八个方向不重复、不遗漏地说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复*三年级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地说出八个方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4、以我们学校为观测点,让学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一下你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

  5、任意找出一位学生,让跟他家是同一个方向的学生举手。

  师:我知道了,你们的家在一个地方,对吗?

  (不对,这些学生的家有远有*。)

  6、师小结:

  看来要具体地说清楚你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只说明方向还不够,最好还要说清楚什么才行?(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观测点、方向、距离

  (设计意图:许多学生的家在学校的同一方向,但他们的家却不在同一地方,再次让学生意识到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只说方向不全面,还要说清楚与观测点的距离)

  7、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观测点、方向、距离”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二、自主探索

  1、探索物体所在观测点的方向。

  (1)师:刚才我了解了许多同学的家所在的位置,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家在学校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让学生确定老师家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课件出示“老师家的位置”和“小明家的位置”

  (3)让学生说说老师的家和小明的家各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都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4)引导学生想办法从方向上区分老师的家和小明的家的位置?

  引导学生说出,要精确指明方向可以加上“角度”。 板书:角度

  我们可以利用物体方位与四个正方位所形成的角度更加准确地描述方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方向上区分在同在学校东北方向的“老师的家”和“学生的家”的位置,由原来的从大体上确定物体的方向,过渡到具体的说出物体所在观测点的角度,引出本节课的难点。)

  (5)投影出示角度。(老师家的方向与东的夹角是30°)

  (6)让学生试着加上“30度”,精确地说出老师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学生可能会说:东偏北30°、 北偏东30°、北偏东60°、东北方30°、东偏北30°等

  (7)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师小结:“东偏北30°”和“北偏东60°”都对,但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夹角比较小的方位,所以说成是“东偏北30°”,而不说“北偏东60°”

  (8)仿照说一说

  让学生精确地说出小明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北偏东30°)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通过讨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探索物体与观测点的距离。

  (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要想知道老师家的具**置只知道精确的方向还不够,必须知道老师的家到学校的距离。

  (2)投影出示“从学生的家到学校大约3千米”,让学生说说老师家离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课件上从学校到小明家的线段被分成三等份,从学校到老师家的线段被分成四等份,每一份线段的长度相等。)

  3、确定物体的位置。

  (1)师对照板书让学生从“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四个方面来说一说老师家所在学校的具**置?

  可以多找几位学生说说,从而得出“老师的家在学校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4千米。”

  (2)让学生仿照 “老师家在学校的具**置”说说“小明家在学校的具**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物**置的方法。)

  三、自学释疑

  1、让学生自主观察数学书第17—18页的内容,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的疑问。

  3、投影出示网上下载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定向运动”和“检查点”,渗透锻炼身体的意识。

  (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

  检查点就是预先绘在地图上的,当运动员到达检查点时可发现检查点的标志,参加者在标志上做记号,证明他曾到达该处。但检查点之间的路线却没有限制,通常两点之间的路线会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4、师小结:

  如果你对“定向运动”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课后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也在我们这儿发展发展定向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者从网上找资料学*,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同时把本节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5、让学生合上教材说说1号检查点在起点的什么位置。

  (1号检查点在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1千米。)

  四、实践应用

  1、独立完成第18页做一做。

  (如果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教师可与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中,如,写“学校”在“小明家”的位置时,我要求学生先找出较小的那个夹角,这个角是“北偏东”,还是“东偏北”,明确较小角是“北偏东”后,就把量角器的中心与“小明家”的点重合,“0刻度线”与“正北线”重合,这样所度量的角才是正确的。再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在图上这一段距离被*均分成了几份”,最后思考如何确定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

  2、完成第20页练*三的第1题。

  (1)教师出示地图,先让学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这些城市大约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在全班交流。

  (3)让学生找一找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的位置,说说你父母在哪个城市打工,那个城市大约在黄山区的什么方向上,能否想办法算出那个城市离黄山区大约多远,让学生体会父母在那么远的地方打工的艰辛。

  五、总结反思

  1、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确定位置的方法呢?

  3、回应课初。

  课上到这儿,面对诗人杜牧的问路,你认为牧童该从哪几方面给诗人杜牧指路?

  (设计意图:呼应导入的情境,让学生明确确定位置的四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3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五课时

  练*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3)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实用五份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1

  教学内容:

  P18/例1(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判断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要是你去公圆玩,迷路了怎么办?

  生:问叔叔阿姨;看地图,识别方向。

  师:也就是说从图上找到每个目的的位置与方向,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方向与位置。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

  1)明明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小组讨论)

  生:首先知道1号检查点在四个方向的东北之间。而且还有一个角度是30度。

  生: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所以是东偏北30度。

  2)师:你真是太能干了!但是老师还有问题,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

  生:因为表示角度的符号标在靠正东的方向。

  3)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2.学*标出位置的方法

  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

  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

  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

  在绘制*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

  三 . 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

  四 . 作业。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2

  教材分析:

  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本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创设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置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向运动”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思路:

  因为教材中的“公园定向运动”的情境虽然来自现实生活的素材,但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故本节课笔者创设了“牧童指路”、“确定老师的家的位置、学生的家的位置”等学生熟悉的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本课力图体现鲜明的教学层次性:导入时让学生在原有用“观测点”和“方向”确定位置的基础上,初步意识到确定位置时用上“距离”的`必要性;新授时又从探索物体所在观测点的方向、探索物体与观测点的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三个层次组织教学;自学教材是学生对新授知识的自我检测;实践应用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渗透爱国、爱父母等教育。整节课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试图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教师的帮助,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能力,并适时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准备:投影、地图、量角器、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牧童指路”图让学生联想一句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面对诗人杜牧的问路,牧童关键要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创设“问路”的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初步感知确定位置除了明确“观测点”和“方向”两要素外,如果加上“距离”就更好了。)

  2、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其实,这就要用到我们数学上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位置与方向,认识了八个方向。谁能把这八个方向不重复、不遗漏地说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复*三年级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地说出八个方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4、以我们学校为观测点,让学生用这些方位词描述一下你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

  5、任意找出一位学生,让跟他家是同一个方向的学生举手。

  师:我知道了,你们的家在一个地方,对吗?

  (不对,这些学生的家有远有*。)

  6、师小结:

  看来要具体地说清楚你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只说明方向还不够,最好还要说清楚什么才行?(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观测点、方向、距离

  (设计意图:许多学生的家在学校的同一方向,但他们的家却不在同一地方,再次让学生意识到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只说方向不全面,还要说清楚与观测点的距离)

  7、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观测点、方向、距离”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二、自主探索

  1、探索物体所在观测点的方向。

  (1)师:刚才我了解了许多同学的家所在的位置,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家在学校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让学生确定老师家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课件出示“老师家的位置”和“小明家的位置”

  (3)让学生说说老师的家和小明的家各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都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4)引导学生想办法从方向上区分老师的家和小明的家的位置?

  引导学生说出,要精确指明方向可以加上“角度”。 板书:角度

  我们可以利用物体方位与四个正方位所形成的角度更加准确地描述方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方向上区分在同在学校东北方向的“老师的家”和“学生的家”的位置,由原来的从大体上确定物体的方向,过渡到具体的说出物体所在观测点的角度,引出本节课的难点。)

  (5)投影出示角度。(老师家的方向与东的夹角是30°)

  (6)让学生试着加上“30度”,精确地说出老师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学生可能会说:东偏北30°、 北偏东30°、北偏东60°、东北方30°、东偏北30°等

  (7)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师小结:“东偏北30°”和“北偏东60°”都对,但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夹角比较小的方位,所以说成是“东偏北30°”,而不说“北偏东60°”

  (8)仿照说一说

  让学生精确地说出小明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北偏东30°)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通过讨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探索物体与观测点的距离。

  (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要想知道老师家的具**置只知道精确的方向还不够,必须知道老师的家到学校的距离。

  (2)投影出示“从学生的家到学校大约3千米”,让学生说说老师家离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课件上从学校到小明家的线段被分成三等份,从学校到老师家的线段被分成四等份,每一份线段的长度相等。)

  3、确定物体的位置。

  (1)师对照板书让学生从“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四个方面来说一说老师家所在学校的具**置?

  可以多找几位学生说说,从而得出“老师的家在学校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4千米。”

  (2)让学生仿照 “老师家在学校的具**置”说说“小明家在学校的具**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物**置的方法。)

  三、自学释疑

  1、让学生自主观察数学书第17—18页的内容,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的疑问。

  3、投影出示网上下载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定向运动”和“检查点”,渗透锻炼身体的意识。

  (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

  检查点就是预先绘在地图上的,当运动员到达检查点时可发现检查点的标志,参加者在标志上做记号,证明他曾到达该处。但检查点之间的路线却没有限制,通常两点之间的路线会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4、师小结:

  如果你对“定向运动”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课后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也在我们这儿发展发展定向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者从网上找资料学*,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同时把本节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5、让学生合上教材说说1号检查点在起点的什么位置。

  (1号检查点在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大约是1千米。)

  四、实践应用

  1、独立完成第18页做一做。

  (如果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教师可与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中,如,写“学校”在“小明家”的位置时,我要求学生先找出较小的那个夹角,这个角是“北偏东”,还是“东偏北”,明确较小角是“北偏东”后,就把量角器的中心与“小明家”的点重合,“0刻度线”与“正北线”重合,这样所度量的角才是正确的。再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在图上这一段距离被*均分成了几份”,最后思考如何确定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

  2、完成第20页练*三的第1题。

  (1)教师出示地图,先让学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这些城市大约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在全班交流。

  (3)让学生找一找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的位置,说说你父母在哪个城市打工,那个城市大约在黄山区的什么方向上,能否想办法算出那个城市离黄山区大约多远,让学生体会父母在那么远的地方打工的艰辛。

  五、总结反思

  1、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确定位置的方法呢?

  3、回应课初。

  课上到这儿,面对诗人杜牧的问路,你认为牧童该从哪几方面给诗人杜牧指路?

  (设计意图:呼应导入的情境,让学生明确确定位置的四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3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五课时

  练*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面的线路图。并能用恰当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在双休日都喜欢和家长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车。

  师:每路公交车都有一定的行车路线,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车是不是经过我们要去的地方。

  生:看车开的方向是不是和我们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们要坐几站才下车……

  师:大家提的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泛洋嘉年华游玩,可以乘坐几路车?首先要学*如何认识路线。(出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引入:师出示路线图。

  北 会展中心(嘉年华)

  椰风寨

  厦大

  厦大西村

  黄厝

  厦大医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学 白石炮台

  认识29路车的行车路线。

  师: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生:胡里山站在学校的西面……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29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厦大出发向 行驶……

  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行车路线。

  3、出示泛洋嘉年华的导游图。

  4、师:我们乘坐29路车来到泛洋嘉年华,这里的游乐项目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游乐项目?

  5、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它在游乐园的什么位置?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问:奇遇木马在奇趣谜宫的什么方向?

  动感电影在惊天动地的什么方向?学生指名回答。

  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从入口出发去玩惊天动地、奇趣谜宫、海盗船、奇遇木马,再从出口回家,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

  b)指名介绍路线图。

  c)集体评价。

  三、巩固练*:

  1、自己阅读课本第9页,对书上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内同学评一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了新的知识,说一说今天最感兴趣的什么?为什么?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惯。

  3、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翻开课本20页第二题图,看一看、说一说

  (1)以市**为观测点,市**在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2)电信大楼在___偏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3)工人文化宫在_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4)科技大厦在_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5)银行在_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引入:现在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看*面图,想不想动手画一张学校的*面示意图呢?今天我们就来学*画方位图(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在图中标出建筑物的位置。

  (1)确定校园的四个方向。(东、南、西、北)

  (2)想一想、说一说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

  (3)以教学楼为观测点,按要求小组合作绘制方位图。

  A校门在教学楼正东方向50米;

  B图书室在教学楼北偏西30度的方向50米;

  C后操场**台在教学楼西偏南40度的方向60米。

  (4)小组合作绘方位图;

  (5)交流各组绘制方法;

  (6)比较各种方法,说一说哪种绘制方法更简便、更清楚;

  (7)介绍画法,指名演示*面图形的一般画法:先确定某建筑物的方向,再确定角度,最后确定距离。

  (8)展示和交流绘制结果:全班评价,查找差距,进行改正。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19页例2,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

  2、独立完成课本21页第四题;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认为在绘制方位图时应注意什么?

  课后*题

  完成课后练*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4)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 (菁华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9、11页。

  教学目标:

  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面的线路图。并能用恰当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在双休日都喜欢和家长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车。

  师:每路公交车都有一定的行车路线,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车是不是经过我们要去的地方。

  生:看车开的方向是不是和我们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们要坐几站才下车……

  师:大家提的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泛洋嘉年华游玩,可以乘坐几路车?首先要学*如何认识路线。(出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引入:师出示路线图。

  北 会展中心(嘉年华)

  椰风寨

  厦大

  厦大西村

  黄厝

  厦大医院 胡里山 曾厝安小学 白石炮台

  认识29路车的行车路线。

  师: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生:胡里山站在学校的西面……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29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厦大出发向 行驶……

  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行车路线。

  3、出示泛洋嘉年华的导游图。

  4、师:我们乘坐29路车来到泛洋嘉年华,这里的游乐项目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游乐项目?

  5、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它在游乐园的什么位置?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问:奇遇木马在奇趣谜宫的什么方向?

  动感电影在惊天动地的什么方向?学生指名回答。

  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从入口出发去玩惊天动地、奇趣谜宫、海盗船、奇遇木马,再从出口回家,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

  b)指名介绍路线图。

  c)集体评价。

  三、巩固练*:

  1、自己阅读课本第9页,对书上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内同学评一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了新的知识,说一说今天最感兴趣的什么?为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2

  教学目标:

  1、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方向,知道“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

  3、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能根据已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方向。

  5、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在实景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

  教学难点:

  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坐在教室的四个不同方向。

  一、引入

  1、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表示位置的什么词语呢?(“前后左右”)。

  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吗??(请两位位置相对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因为位置的不同所说的也不同。)

  2、怎么两位同学说得都不一样呢?

  (用“前后左右”来表示位置是相对观察的人来说的,观察的人位置变化,“前后左右”的事物也会发生变化。)

  3、揭题:

  人和物体总是位于一定的位置和方向的。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前、后、左、右”以外,你还知道什么表示位置或方向的词语吗? [板:认识方向 东南西北]

  二、认识生活中的方向

  1、在生活中我们又应该怎样辨别这些方向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最常用的方法是:

  (1)早晨,太阳在东方升起。

  (2)夜里,北极星在北方闪耀。

  (3)指南针永远能指向南方。(要求重点掌握第一点,二、三两种简单介绍。)

  2、同学们有这么多好办法,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辨认一下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对教室来说:教室的东面是哪里?有什么东西?那南、西、北面各有什么东西?你们小组在教室的哪个方向? (指名答,老师给予帮助。)

  3、确定好方向以后,同学们全体起立,面向东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南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西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北方,点点东南西北。

  4、两个同学互相做游戏,一个同学说方向,另一个同学就面向什么方向。

  5、老师站在同学们的中间,请问老师分别在你们组的什么方向?

  问:老师一直没动啊,为什么一会在东一会在西一会在南地会在北呢?

  看起来,用“东南西北”来表示方向与“前后左右”一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会有不同的方向,这说明方向是有相对性的。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1、我们画地图时一般都把“北”画在上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北 ↑

  西 东

  南

  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2、 如果把“北”画在右边,那其它三个方向怎么画?画在下边?画在左边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观察规律:

  (1)

  (2)

  (3)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东方在北方的右边。 向右转,依次是东南西北。

  四、方向的应用

  1、例1:

  (1)方向的?

  (2) 填空。 看图。小明站在操场中,他的东面有什么?南面?西面?北面?你是怎么确定?

  2、到走廊中看一看:假设我们站在图书馆和体艺馆的中间,那我们的东面在哪个方向?有哪些东西?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什么?(教师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

  3、看第2页小图:(北京*广场示意图)

  假设你站在中间,哪一面是北?说说你的东南西北各面都有哪些建筑物?

  五、布置作业:

  练*一第2题:说说你的房间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是怎么布置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把握方向有什么窍门?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板书设计:认识方向

  北 ↑

  西 东

  南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3

  教学目标:

  1、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方向,知道“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

  3、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能根据已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方向。

  5、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在实景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

  教学难点:

  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坐在教室的四个不同方向。

  一、引入

  1、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表示位置的什么词语呢?(“前后左右”)。

  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吗??(请两位位置相对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因为位置的不同所说的也不同。)

  2、怎么两位同学说得都不一样呢?

  (用“前后左右”来表示位置是相对观察的人来说的,观察的人位置变化,“前后左右”的事物也会发生变化。)

  3、揭题:

  人和物体总是位于一定的位置和方向的。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前、后、左、右”以外,你还知道什么表示位置或方向的词语吗? [板:认识方向 东南西北]

  二、认识生活中的方向

  1、在生活中我们又应该怎样辨别这些方向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最常用的方法是:

  (1)早晨,太阳在东方升起。

  (2)夜里,北极星在北方闪耀。

  (3)指南针永远能指向南方。(要求重点掌握第一点,二、三两种简单介绍。)

  2、同学们有这么多好办法,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辨认一下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对教室来说:教室的东面是哪里?有什么东西?那南、西、北面各有什么东西?你们小组在教室的哪个方向? (指名答,老师给予帮助。)

  3、确定好方向以后,同学们全体起立,面向东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南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西方,点点东南西北;面向北方,点点东南西北。

  4、两个同学互相做游戏,一个同学说方向,另一个同学就面向什么方向。

  5、老师站在同学们的中间,请问老师分别在你们组的什么方向?

  问:老师一直没动啊,为什么一会在东一会在西一会在南地会在北呢?

  看起来,用“东南西北”来表示方向与“前后左右”一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会有不同的方向,这说明方向是有相对性的。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1、我们画地图时一般都把“北”画在上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北 ↑

  西 东

  南

  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2、 如果把“北”画在右边,那其它三个方向怎么画?画在下边?画在左边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观察规律:

  (1)

  (2)

  (3)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东方在北方的右边。 向右转,依次是东南西北。

  四、方向的应用

  1、例1:

  (1)方向的?

  (2) 填空。 看图。小明站在操场中,他的东面有什么?南面?西面?北面?你是怎么确定?

  2、到走廊中看一看:假设我们站在图书馆和体艺馆的中间,那我们的东面在哪个方向?有哪些东西?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什么?(教师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

  3、看第2页小图:(北京*广场示意图)

  假设你站在中间,哪一面是北?说说你的东南西北各面都有哪些建筑物?

  五、布置作业:

  练*一第2题:说说你的房间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是怎么布置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把握方向有什么窍门?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板书设计:认识方向

  北 ↑

  西 东

  南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5)

——《位置与方向》小学数学教案 (菁华3篇)

《位置与方向》小学数学教案1

  复*内容:

  位置与方向(练*卷)

  复*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复*过程:

  1、 幻灯片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距离学校的位置。

  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

  结合练*卷,做练*题1

  2、 复*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结合练*卷,做练*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

  巩固练*:测一测(练*卷3、4题)

  3、 算*均距离、*均速度

  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4(2)

  4、 画路线图

  注意:

  幻灯显示:

  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学生在课堂练*本上做,说一说

  结合练*卷5

  5、 课堂小测

  一份小练*,巩固知识

《位置与方向》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一、复*导入

  1、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表示出班级“x”同学的位置?指一生说。(这位同学是用数对表示的)

  2、以学校为参照点点,说一说旗医院的位置?指一生回答。(旗医院在学校的西北方向)(这位同学用方向表示,为什么不用数对表示了?反之,第一问为什么没有用方向表示?)

  3、师小结引出新课,表示位置的时候,区域小,没有参照点时可以用数对表示,比如第一小题。区域大有参照点时要用方向表示,如第二问,可是在学校西北方向的建筑还有很多,比如水泵厂家属楼,锦山市民广场,西府加油站等等,怎样能更具体的.表示出旗医院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新课探究

  1、出示课本情境图,说一说图中讲述的是什么事?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1:A市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怎样确定?(学生先说,说的不准确不完整。师:说的有道理,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A市东偏南3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东方向为起始边,向南旋转30°的过程。)

  预设2:在图中怎样画东偏南30°?(这个问题稍后解决)

  预设3:是以谁为参照点的东偏南30°。(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不错)

  预设4:台风中心在哪个大的区域内?(谁能回答他的问题?“A市及周边”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你的想法与老师的不谋而合)

  预设5:能不能说南偏东?(你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新,能不能这样说?“能”谁知道用“南偏东”应该如何表示?学生先叙述)(说的不错,看来用图结合着说会更好。课件展示:南偏东60°,南偏东60°是以A市为顶点,以正南方向为起始边,向东旋转60°的过程。与东偏南30°,他们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因此东偏南30°亦可以表示为南偏东60°。那么北偏西20°,还可以表示为什么?生说“西偏北70°”像这样你还能举个例子吗?)(同学们真厉害,能够举一反三,老师也要向你学*)

  2、我们理解了题意,把不明白的问题也解决了,考验大家的时刻到了,(教师出示只有4个方向的方位图,学生每人一份)你能用方位图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置吗?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完成。

  3、选取有代表性的图在展台展示,并说一说这幅图能不能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置,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预设:1、没标名称的;2、没标度数,距离的;3、东偏南30°画错的;4只有方向没有距离的等等)

  4、现在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准确的表示出台风中心的具**置了吗?

  5、修改自己的图,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6、展示两个组的图,并说说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7、小结:怎样确定物体的具**置?

  先画出4个方向的方位图;再画出方向,标出度数;用一条线段表示一定的距离,标出图上的距离;标出各个名称。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三、巩固练*

  独立完成课本20页的“做一做”,再在小组里交流。

  想一想:确定物体的具**置需要哪几点?方向、距离

  四、我的收获与思考

  五、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具**置:方向、距离

《位置与方向》小学数学教案3

  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4及做一做,练*二第1、2、4题。

  学*目标:

  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辩认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积极参与探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重点:

  能辩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学*难点:

  体会位置与方向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

  第8页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删去人物及话语)。

  学*流程:

  一、激疑导入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请9名学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讲台前面。

  1 2 3

  4 5 6

  7 8 9

  3.说一说,2、4、6、8分别在5 的哪个方向?1、3、7、9分别在5的哪个方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自学交流:

  1.初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分组讨论:你们认为1在5的什么方向?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2)探讨:你认为哪一组的想法更合理些呢?……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确定哪一组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3)借助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做最终裁判。请5同学拿着指南针宣布最终结果,点拨:我们通常说“西北”而不是“北西”。

  (4)开展猜一猜活动。

  a.谁能猜猜6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b.猜猜3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c.谁愿猜猜9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2.辨认生活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

  (3)说一说,你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

  3.辨认地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出示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

  (1)根据太阳的方向确定东面,再确定其余的七个方向。

  (2)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大门、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3)议一议,多功能厅和食堂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4)想一想,操场在多功能厅和食堂的什么方向?

  三、展现提升:

  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

  四、达标测评:

  1.第8页做一做。汇报“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练*二第4题。

  (1)找一找,地图上标出了我国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适时教育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2)圈一圈,在地图上圈出武汉的位置。

  (3)说一说,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3.练*二第2题。明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辩认东北、东南、南北、西南呢?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6)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优选【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面图形面积的过程,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和*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方分米。

  2、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园面积大约有2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吴江市实验小学爱德双语分校校园面积大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师:看了这两幅照片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比本部的面积大。

  生2: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是本部的2倍。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大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

  师:同学们,李老师工作的学校、神舟6号飞船的降落伞等我们并不熟悉,但是,借助足球场来打比方,我们对它们的面积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你们*时听过或者用过这样的比方吗?今天,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新的知识。

  [思考:打比方初步渗透了这样一种观念:描述或者比较面积的大小如果有一个标准作参照,就可以把面积量化。这里打比方所借助的中介正是面积单位的雏形。这种比方也常见于报刊,常闻于言谈,也就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学*产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情感。]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如果妈妈问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准备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呢?

  生1:我想用书本来打比方。

  生2:我想用树叶来打比方。

  师:那就让我们用一些物品来铺整个桌面,看看课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少个这种物品的大小。(指导学生分别用一次性纸杯、数学练*簿、大楷簿和树叶等物品铺满课桌面,要求同一张课桌面只能用同一种物品来铺。)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来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这种物品那么大?

  生1:我是用数学练*簿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8本数学练*簿那么大。

  生2:我是用树叶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15片树叶那么大。

  生3:我铺的是大楷簿,课桌面面积大约有6本大楷簿那么大。

  生4:我铺的是纸杯,我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40个一次性纸杯口那么大。

  师:(电脑出示用四种物品铺桌面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铺物品的过程,(指铺满纸杯的图)纸杯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先数一行有10个,再数正好有4行,4 10 = 40,所以一共有40个。

  师:说得真好!(指四种铺法的图)我们用这些物品铺在桌面上,能形象地说明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但是,看了这四种铺法和得到的结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生:这些数都不同。

  师:是啊,同样大小的桌面,怎么表示面积的数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用同样的物品来铺。

  师:同学们,还记得学*长度单位时的情景吗?当时,我们用铅笔、小刀、手来测量课桌的长,也得到了不同的数,觉得不好,后来学*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要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就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思考:在课桌面上铺物品,其实质是让学生自选单位计量面积,选择的单位不同,计量结果就不同,学生因此产生统一计量单位的心理需求。提供四种物品让学生选用,增强了不同单位,不同结果的对比度,学生统一单位的愿望也更强烈,也能突出作为单位的本质特征:同一种单位的形状、大小必须相同。指导学生数纸杯个数的过程,蕴伏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长度单位的引入过程,为引入面积单位寻找了另一个固着点。]

  2、认识*方厘米。

  (1)学。

  师:(出示1*方厘米的模型)这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面积单位:1*方厘米。(板书:1*方厘米)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取出同样的一个模型。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正方形。

  师: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生:边长是1厘米。

  师: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

  师:(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2来表示(板书:cm2),也读作*方厘米。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2。

  (2)记。

  师: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天的第一位新朋友吧!举起1*方厘米的模型(示范),仔细看,用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方厘米了吗?

  生:(齐)有了!

  师: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学生齐画1*方厘米。)

  师:再拿1*方厘米的模型对照一下,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对照,修正。)

  (3)找。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

  生1: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

  生2:我的贴花纸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

  生3:我的指甲面大约有1*方厘米。

  师:大家拿起1*方厘米的模型,和自己的指甲比一比,你哪个指甲面大约是1*方厘米?

  生1: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方厘米。

  生2:我的是中指。

  (4)拼。

  师: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再取出6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用6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在桌面上。如果有不同拼法,可以拼好一种后,再拼另一种。(学生拼图。)

  师:同桌间互相看一看,拼法相同吗?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生1:6*方厘米。因为是用6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生2:因为它们都有6个1*方厘米。

  师:这两个长方形的形状相同吗?面积呢?

  生:形状不同,面积相同。

  师:也就是说,看一个*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少*方厘米,就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一个*面图形中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

  (5)估和量。

  师:请每人从学具篮里取出一张邮票。估计一下,一张邮票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生1:8*方厘米。

  生2:20*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的食指指甲面大约是1*方厘米,刚才我用食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方厘米。

  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有1*方厘米的模型啊。大家把1*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邮票上,看看它的面积到底有多少!(学生发现一个人的面积单位数量不够,于是与同桌合作。)

  师:邮票的面积是多少?

  生:(齐)12*方厘米!

  师:为什么?

  生:它的面上能铺12个1*方厘米。

  师:请每人再拿出一张电话卡。先估计面积是多少,再用面积单位检验。(由于面积单位的数量不够,指导学生用印有1*方厘米方格的面积量具来测量。)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电话卡的面积。(实物投影仪展示蒙着量具的电话卡)

  生:先数整格的,一行有8格,共6行,6 8 = 48,接下来2个半格或3个小半格可拼成1格,大约是56*方厘米。

  [思考:五个层次的学*活动,以丰富的学*方式、流畅的活动过程、细腻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经历建立1*方厘米概念的过程。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还注意充分挖掘这些环节的内涵,比如,看一个*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与引入面积单位时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再如,数电话卡面积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惯。]

  3、认识1*方米。

  师:你们估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演示用1*方厘米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太小了!

  生2:应该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还真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出示1*方米的正方形布)猜猜看,这个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

  生:*方米。

  师:能说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吗?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板书)

  师:会用符号表示*方米吗?写在本子上。(请学生在黑板上写m2)

  师:(出示4块1*方米的布,发给每个小组1块)每组的同学先商量,准备在1*方米的布上铺什么物品,再实际铺一铺,看能铺多少这种物品。

  学生分组铺物品,三个组分别铺书本、书包、椅子,还有一个组挤着站在1*方米的布上。

  师: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铺物品的情况。

  生1:我们组在1*方米的布上铺了24本书。

  师:可你们并没有铺满,怎么知道要24本书的?

  生1:因为一排铺了6本,可以铺4排,一共能铺24本。

  生2:我们在1*方米上铺了9个书包。

  生3:1*方米上可以放4把椅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方米上可以站几个人。

  生:(齐)1、2、313人。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米?

  生1:(指屏幕)这个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方米。

  生2:我家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方米。

  生3:有的电视机的屏幕面积大约是1*方米。

  师: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方米?

  生:(齐)2*方米。

  [思考:用*方厘米量黑板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方米的意义和符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释或书写,是刚才认识*方厘米时积累的经验的即时运用。让学生自选物品铺满1*方米,是教材中站人活动的拓展,也是先前课桌面上铺物品活动的延伸。最后又回到黑板的面积,整个认识过程浑然一体。]

  4、认识*方分米。

  师:你们还想学*什么面积单位?(*方毫米、*方分米等)再学一个*方分米,好吗?你认为1*方分米有多大?*方分米怎样用符号表示?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分米。(在黑板上写出dm2)

  师:学具篮中有一个1*方分米的模型,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到模型)对照这个模型,用手比画出1*方分米的大小。(示范并指导学生比画)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分米?

  生1:(举起学具篮)这个篮子的底面大约有1*方分米。

  生2:插座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分米。

  三、巩固练*,内化新知

  师:下面我们做些练*来巩固新学的知识。请看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2题。自己在书上完成。(学生完成练*)

  师:我们先看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生1:*方厘米。

  生2:*方分米。

  师:你同意谁的意见?

  生:64*方分米。因为刚才电话卡的面积是五十多*方厘米,方桌面比电话卡大多了。

  师:再看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生:*方厘米。

  师: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生:*方米。

  师:最后看第一小题。谁把这个问题再读一读,要读出点味道来。

  生: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师:谁来回答?

  生1:*方厘米。

  生2:厘米。

  师:今天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

  生:24是数学书封面的长。

  师:你看题真仔细!我们认识新朋友面积单位,可不能忘了老朋友长度单位哦!(把黑板上的1*方分米贴在1*方米的左上角,再把1*方厘米贴在1*方分米的左上角)看了贴在一起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想法?

  生:它们相差很大。

  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

  [思考:把第一小题放在最后反馈,既不干扰练*重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把面积单位逐个再回忆一遍,又能集中注意,拓宽认知结构。三个面积单位的对比,形象鲜明,为后面学*进率埋下伏笔。]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2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初步建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正确表象。

  2.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

  学具:每小组一份面积相*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方厘米、1*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进行涂色比赛怎么样?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参加比赛,谁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组获胜。(老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故意给男生一张大白纸,给女生一张很小的白纸)。下面开始比赛!

  这时男同学纷纷喊出:老师这样不公*!我们的这张纸大,女生的.那张纸小。

  师:对,要想公*的比赛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这两张纸面大小不同,只能终止现在的比赛。下面用手摸一摸纸的表面。还有那些物体有面,他们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样?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面积,理解含义。

  (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

  ①、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②、 摸一摸:摸一摸数学书的上面,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觉?

  ③、 比一比:数学书的上面 和 文具盒的上面 ,那个面大?怎样比较的?(观察法、重叠法)

  ④、再来摸一摸、比一比练*本的面和课桌的面那个小?

  ⑤、黑板的表面和和刚才我们摸的物体的表面相比怎样?

  ⑥、刚才通过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⑦、 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① .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那些*面图形?生汇报

  ②课件展示*面图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你能看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图形大?圆形和三角形相比那个大?圆形和正方形呢?(圆形和正方形用观察法不容易看出,可利用课件动画演示重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③像这种周围都是封闭着的图形叫封闭图形,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他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这时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请同学们看清操作要求。

  (3)、课件展示:

  操作要求:

  ① 四人小组中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 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结果。

  ③ 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②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

  组1:我们组选择的是长方形纸片,绿色卡纸是一行摆6个,摆2行;红色卡纸是一行摆3个,摆3行。结果红色长方形小一些。

  组2:我们组选择的是正方形纸片,绿色卡纸一行摆了12个,摆2行;红色卡纸一行摆6个,摆3行。结果也比较出红色长方形小。

组3:我们选择了圆形纸片,发现摆的圆片之间有缝隙,无法比较 组4我们组选择的是正三角形纸片,也比较出红色长方形小。但是太麻烦!

  师:谁还有不同的摆法?

  (6)师生共同总结:操作中发现: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长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方便。

  师:我们还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时,应注意什么?(选择相同的图形)

  (7)、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也就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8)、像刚才我们用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都可以看成一个面积单位,刚才绿色卡纸上面摆了24个小正方形,就说明这张绿色卡纸的面积就有24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人们为了方便,就选择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2页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三十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

  教具准备

  皮尺。

  教学过程

  一、复*与思考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方分米=( )*方厘米

  13*方米=( )*方分米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4。(把例题进行改编,让学生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保留整百*方厘米)合多少*方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3)学生讨论由*方厘米换算成*方分米推理过程。(100*方厘米是1*方分米,*方厘米数里面有多少个100*方厘米,就是多少*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学生说出推想过程)

  500*方厘米=( )*方分米

  4200*方分米=( )*方米

  三、巩固反馈,掌握换算方法

  1、做练*三十的第5题,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2、做练*三十的第6题,请学生说一说推算过程。

  3、做练*三十的第7题,求*均每*方米收芹菜是多少千克?已知什么条件?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在哪儿?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学生把测量后所列算式写在黑板上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第71页~4页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的认识及“做一做”,练*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在操作探究中,使学生体会用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

  2、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并正确建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建立1*方米、1*方分米、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具准备:多教媒体课件,常用面积单位模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一个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实践经历,探究新知

  双击文件名便可下载:面积和面积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初步建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正确表象。

  2.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

  学具:每小组一份面积相*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方厘米、1*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进行涂色比赛怎么样?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参加比赛,谁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组获胜。(老师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故意给男生一张大白纸,给女生一张很小的白纸)。下面开始比赛!

  这时男同学纷纷喊出:老师这样不公*!我们的这张纸大,女生的那张纸小。

  师:对,要想公*的比赛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这两张纸面大小不同,只能终止现在的比赛。下面用手摸一摸纸的表面。还有那些物体有面,他们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样?我们继续研究这些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面积,理解含义。

  (1)、通过物体表面感知面积

  ①、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②、 摸一摸:摸一摸数学书的上面,再来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觉?

  ③、 比一比:数学书的上面 和 文具盒的上面 ,那个面大?怎样比较的?(观察法、重叠法)

  ④、再来摸一摸、比一比练*本的面和课桌的面那个小?

  ⑤、黑板的表面和和刚才我们摸的物体的表面相比怎样?

  ⑥、刚才通过观察和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⑦、 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① .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那些*面图形?生汇报

  ②课件展示*面图形: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你能看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图形大?圆形和三角形相比那个大?圆形和正方形呢?(圆形和正方形用观察法不容易看出,可利用课件动画演示重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③像这种周围都是封闭着的图形叫封闭图形,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他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这时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请同学们看清操作要求。

  (3)、课件展示:

  操作要求:

  ① 四人小组中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 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结果。

  ③ 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②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

  组1:我们组选择的是长方形纸片,绿色卡纸是一行摆6个,摆2行;红色卡纸是一行摆3个,摆3行。结果红色长方形小一些。

  组2:我们组选择的是正方形纸片,绿色卡纸一行摆了12个,摆2行;红色卡纸一行摆6个,摆3行。结果也比较出红色长方形小。

组3:我们选择了圆形纸片,发现摆的圆片之间有缝隙,无法比较 组4我们组选择的是正三角形纸片,也比较出红色长方形小。但是太麻烦!

  师:谁还有不同的摆法?

  (6)师生共同总结:操作中发现: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长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方便。

  师:我们还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时,应注意什么?(选择相同的图形)

  (7)、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也就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8)、像刚才我们用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都可以看成一个面积单位,刚才绿色卡纸上面摆了24个小正方形,就说明这张绿色卡纸的面积就有24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人们为了方便,就选择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修订本)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 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惯。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方米桌布一块,米尺,镜框,长方形纸若干张。

  学具: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镜框,提问: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做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学生回答后紧接着问:如果配一块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课题前半部分。(板书:面积)

  [评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亲切自然。渗透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激起学生学*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1.认识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先举几个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谈话:我们把课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课本封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文具盒盖的面积?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认识围成的*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想像把课本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引出并板书:*面图形。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面图形后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在屏幕上呈现的6个图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积?

  出示下面3个图形:

  提问:谁能比较这3个*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积的'含义”,按照这一要求,这里不再概括面积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具体地感知面积的含义。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比较充分。]

  2.教学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同桌的两张纸宽度相同,长度略有差别。)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和老师手中的纸比较面积大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再让同桌之间比较纸的面积的大小,学生发现一眼不能看出来,可能想到用重叠法或量长和宽的办法比较。

  多媒体出示长方形(15个单位)和正方形(16个单位),让学生说说如何比较其大小。演示用重叠的方法无法比较(一个较宽,一个较长)。

  多媒体演示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如图(1)、图(2)的方格。

  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说出正方形的面积大。

  多媒体出示图(3)。

  提问:图(3)也画成16个格子,和图(2)的面积一样大吗?为什么?

  讲述:如果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课题的后半部分:面积单位)

  [评析:在操作和比较中引出积单位,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学生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每个学生都感觉“这是我自己发现的知识”,有积极的学*体验。]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① 认识1*方厘米。

  学生观察1*方厘米纸片的形状、大小,量边长。引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板书:*方厘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长度到学*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提供了思维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来展开的 。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真真实实的感受,实实在在的体验。

  (二)说学法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两把不同的尺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

  2、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来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观察身边的很多物提,比如黑板、红旗、桌椅、书本等,让学生指出他们的表面在哪?

  (2)让学生比较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便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板书)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课件出示各种规则及不规则封闭图形,让学生说出什么是封闭图形。

  (2)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概念:

  通过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和封闭图形大小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面积的概念。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识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a、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b、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学生操作。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比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宽,再摆出长,计算几个几。

  (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

  (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方厘米的正方形,1*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方厘米、1*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方米吗?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

  ⑤试一试:1*方米的土地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指定不需要学生的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四)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1、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第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练*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五)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学生从学*长度到学*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了本部分的内容为四年级学**行四边形与梯形、三角形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8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板书*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师:每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研究一下.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1*方分米=100*方厘米

  师:课件出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方厘米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开动脑筋,四人一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用*方厘米做单位是100*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

  师: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方厘米)

  师:总结并板书:1*方分米=100*方厘米

  学生齐读。

  2、知识迁移1*方米=100*方分米

  师:仿照刚才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方米等于多少*方分米吗?小组在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师巡视,生汇报。

  1*方米=100*方分米。因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方分米)

  (板书) 1*方米=100*方分米

  学生读。

  师:现在,谁来告诉我每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师在黑板上贴字条) 去掉“相邻”行吗?为什么?*方米和*方厘米相邻吗?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回答师板书:1*方米=10000*方厘米

  师领读生跟读(正读反读这三个关系式)

  3、根据进率,进行换算

  师:应用这些关系,你能推算出2*方分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方分米=100*方厘米,2*方分米就是2个100*方厘米,也就是200*方厘米)

  15*方分米=( )*方厘米呢?

  反过来800*方厘米=()*方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2400*方分米=( )*方米?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举几个例子吗?(生举例)

  三、深化新知,巩固练*

  (一)、火眼金睛(下列说法对吗?)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

  1*方米=100*方分米( )

  每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我们学校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方米,合500*方分米( )

  1*方米=1000*方厘米( )

  (二)、神机妙算(你能很快说出答案吗?)

  6*方分米=( )*方厘米

  13*方米=( )*方分米

  1000*方分米=( )*方厘米

  3600*方厘米=( )*方分米

  8*方米=( )*方厘米

  (三)、大显身手

  一个正方形桌面的周长是360厘米,边长是多少厘米?这个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合多少*方分米?

  四、回顾整理、总结生成

  1、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所学内容,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2、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生畅所欲言。)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

  五、布置作业

  1、83页做一做

  2、练*二十第四题

  六、拓展延伸

  (智力闯关)

  小红家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客厅正好用了96块方砖,小红家客厅面积是多少*方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面图形面积的过程,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和*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方分米。

  2、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园面积大约有2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吴江市实验小学爱德双语分校校园面积大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师:看了这两幅照片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比本部的面积大。

  生2: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是本部的2倍。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大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

  师:同学们,李老师工作的学校、神舟6号飞船的降落伞等我们并不熟悉,但是,借助足球场来打比方,我们对它们的面积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你们*时听过或者用过这样的比方吗?今天,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新的知识。

  [思考:打比方初步渗透了这样一种观念:描述或者比较面积的大小如果有一个标准作参照,就可以把面积量化。这里打比方所借助的中介正是面积单位的雏形。这种比方也常见于报刊,常闻于言谈,也就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学*产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情感。]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如果妈妈问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准备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呢?

  生1:我想用书本来打比方。

  生2:我想用树叶来打比方。

  师:那就让我们用一些物品来铺整个桌面,看看课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少个这种物品的大小。(指导学生分别用一次性纸杯、数学练*簿、大楷簿和树叶等物品铺满课桌面,要求同一张课桌面只能用同一种物品来铺。)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来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这种物品那么大?

  生1:我是用数学练*簿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8本数学练*簿那么大。

  生2:我是用树叶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15片树叶那么大。

  生3:我铺的是大楷簿,课桌面面积大约有6本大楷簿那么大。

  生4:我铺的是纸杯,我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40个一次性纸杯口那么大。

  师:(电脑出示用四种物品铺桌面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铺物品的过程,(指铺满纸杯的图)纸杯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先数一行有10个,再数正好有4行,4 10 = 40,所以一共有40个。

  师:说得真好!(指四种铺法的图)我们用这些物品铺在桌面上,能形象地说明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但是,看了这四种铺法和得到的结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生:这些数都不同。

  师:是啊,同样大小的桌面,怎么表示面积的数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用同样的物品来铺。

  师:同学们,还记得学*长度单位时的情景吗?当时,我们用铅笔、小刀、手来测量课桌的长,也得到了不同的数,觉得不好,后来学*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要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就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思考:在课桌面上铺物品,其实质是让学生自选单位计量面积,选择的单位不同,计量结果就不同,学生因此产生统一计量单位的心理需求。提供四种物品让学生选用,增强了不同单位,不同结果的对比度,学生统一单位的愿望也更强烈,也能突出作为单位的本质特征:同一种单位的形状、大小必须相同。指导学生数纸杯个数的过程,蕴伏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长度单位的引入过程,为引入面积单位寻找了另一个固着点。]

  2、认识*方厘米。

  (1)学。

  师:(出示1*方厘米的模型)这是我们要学*的第一个面积单位:1*方厘米。(板书:1*方厘米)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取出同样的一个模型。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正方形。

  师: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生:边长是1厘米。

  师: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

  师:(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2来表示(板书:cm2),也读作*方厘米。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2。

  (2)记。

  师: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天的第一位新朋友吧!举起1*方厘米的模型(示范),仔细看,用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方厘米了吗?

  生:(齐)有了!

  师: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学生齐画1*方厘米。)

  师:再拿1*方厘米的模型对照一下,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对照,修正。)

  (3)找。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

  生1: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

  生2:我的贴花纸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

  生3:我的指甲面大约有1*方厘米。

  师:大家拿起1*方厘米的模型,和自己的指甲比一比,你哪个指甲面大约是1*方厘米?

  生1: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方厘米。

  生2:我的是中指。

  (4)拼。

  师: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再取出6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用6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在桌面上。如果有不同拼法,可以拼好一种后,再拼另一种。(学生拼图。)

  师:同桌间互相看一看,拼法相同吗?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生1:6*方厘米。因为是用6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生2:因为它们都有6个1*方厘米。

  师:这两个长方形的形状相同吗?面积呢?

  生:形状不同,面积相同。

  师:也就是说,看一个*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少*方厘米,就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一个*面图形中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

  (5)估和量。

  师:请每人从学具篮里取出一张邮票。估计一下,一张邮票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生1:8*方厘米。

  生2:20*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的食指指甲面大约是1*方厘米,刚才我用食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方厘米。

  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有1*方厘米的模型啊。大家把1*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邮票上,看看它的面积到底有多少!(学生发现一个人的面积单位数量不够,于是与同桌合作。)

  师:邮票的面积是多少?

  生:(齐)12*方厘米!

  师:为什么?

  生:它的面上能铺12个1*方厘米。

  师:请每人再拿出一张电话卡。先估计面积是多少,再用面积单位检验。(由于面积单位的数量不够,指导学生用印有1*方厘米方格的面积量具来测量。)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电话卡的面积。(实物投影仪展示蒙着量具的电话卡)

  生:先数整格的,一行有8格,共6行,6 8 = 48,接下来2个半格或3个小半格可拼成1格,大约是56*方厘米。

  [思考:五个层次的学*活动,以丰富的学*方式、流畅的活动过程、细腻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经历建立1*方厘米概念的过程。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还注意充分挖掘这些环节的内涵,比如,看一个*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与引入面积单位时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再如,数电话卡面积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惯。]

  3、认识1*方米。

  师:你们估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演示用1*方厘米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太小了!

  生2:应该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还真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出示1*方米的正方形布)猜猜看,这个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

  生:*方米。

  师:能说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吗?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板书)

  师:会用符号表示*方米吗?写在本子上。(请学生在黑板上写m2)

  师:(出示4块1*方米的布,发给每个小组1块)每组的同学先商量,准备在1*方米的布上铺什么物品,再实际铺一铺,看能铺多少这种物品。

  学生分组铺物品,三个组分别铺书本、书包、椅子,还有一个组挤着站在1*方米的布上。

  师: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铺物品的情况。

  生1:我们组在1*方米的布上铺了24本书。

  师:可你们并没有铺满,怎么知道要24本书的?

  生1:因为一排铺了6本,可以铺4排,一共能铺24本。

  生2:我们在1*方米上铺了9个书包。

  生3:1*方米上可以放4把椅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方米上可以站几个人。

  生:(齐)1、2、313人。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米?

  生1:(指屏幕)这个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方米。

  生2:我家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方米。

  生3:有的电视机的屏幕面积大约是1*方米。

  师: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方米?

  生:(齐)2*方米。

  [思考:用*方厘米量黑板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方米的意义和符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释或书写,是刚才认识*方厘米时积累的经验的即时运用。让学生自选物品铺满1*方米,是教材中站人活动的拓展,也是先前课桌面上铺物品活动的延伸。最后又回到黑板的面积,整个认识过程浑然一体。]

  4、认识*方分米。

  师:你们还想学*什么面积单位?(*方毫米、*方分米等)再学一个*方分米,好吗?你认为1*方分米有多大?*方分米怎样用符号表示?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分米。(在黑板上写出dm2)

  师:学具篮中有一个1*方分米的模型,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到模型)对照这个模型,用手比画出1*方分米的大小。(示范并指导学生比画)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分米?

  生1:(举起学具篮)这个篮子的底面大约有1*方分米。

  生2:插座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分米。

  三、巩固练*,内化新知

  师:下面我们做些练*来巩固新学的知识。请看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2题。自己在书上完成。(学生完成练*)

  师:我们先看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生1:*方厘米。

  生2:*方分米。

  师:你同意谁的意见?

  生:64*方分米。因为刚才电话卡的面积是五十多*方厘米,方桌面比电话卡大多了。

  师:再看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生:*方厘米。

  师: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生:*方米。

  师:最后看第一小题。谁把这个问题再读一读,要读出点味道来。

  生: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师:谁来回答?

  生1:*方厘米。

  生2:厘米。

  师:今天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

  生:24是数学书封面的长。

  师:你看题真仔细!我们认识新朋友面积单位,可不能忘了老朋友长度单位哦!(把黑板上的1*方分米贴在1*方米的左上角,再把1*方厘米贴在1*方分米的左上角)看了贴在一起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想法?

  生:它们相差很大。

  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

  [思考:把第一小题放在最后反馈,既不干扰练*重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把面积单位逐个再回忆一遍,又能集中注意,拓宽认知结构。三个面积单位的对比,形象鲜明,为后面学*进率埋下伏笔。]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10

  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7)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教案实用五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旅游中的数学”中“快餐店”这一具体情境,体验到日常生活中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丰富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让学生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和评价意识,使学生获得学*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拓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小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已经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而这节课,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之一――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应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巩固、应用、拓展数学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快餐店的情境图,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将解决现实问题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选择创造一定的数学方法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合作学*的群体意识。这样一来,就留给我们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进行创造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与本县同类学校比较属于中等水*。学生学*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活动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对于生活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课堂,他们尤为喜欢。几年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在独立思考之上的小组合作的意识。《标准》总体目标明确地提出: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这就导致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所以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特点,在设计这节课时,以“介绍菜单、合理的点菜、配菜、定价位”为情节,对各个环节进行串联,力求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挑战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主动探索的氛围和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

  四、课堂实录

  (一)情境引入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快餐店的店面图。

  (二)介绍菜单

  师:请一位同学扮演服务员向顾客介绍本店的菜单,谁想试一试?

  生1:本店有拌豆腐、土豆丝、炒芹菜……(只介绍了菜名)

  生2:我觉得我能说得更好、更全面。顾客您好!本店现有凉菜拌豆腐3元、土豆丝4元、水果沙拉6元;热菜有鱼香鸡丝7元、炒芹菜4元,……(此学生不但报出了菜名,还报出了价格。)

  师: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还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本店最贵的菜是鱼香鸡丝,的是拌豆腐。

  生2:我发现土豆丝与炒芹菜的价钱一样。

  生3:我发现各种饮料的价格都一样。

  生4:我还发现水果沙拉比烧茄子贵一些。

  ……

  (学生意犹未尽。)

  (三)合理点菜

  1、顾客1

  师:本店的第一位顾客就是老师。老师点什么呢?共花多少钱?请大家都来帮我想一想,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想老师应该要一个水果沙拉,因为能美容,还要鱼香鸡丝有营养,再要一个烧茄子、一瓶饮料、一碗米饭。一共花21、50元。

  生2:太浪费了吧!刘老师吃得了吗?我认为刘老师应该点一个鱼香鸡丝、一碗米饭、还有一瓶矿泉水就足够了,一共花10、50元,比生1的便宜。

  生3:我知道刘老师喜欢吃土豆丝,所以要一个土豆丝、一碗面条、再加上一瓶果汁,一共花8、50元。比他们的方法便宜一些,也很合算。

  ……

  2、顾客2

  (1)师:假如你们一家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学生设计消费方案,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汇报。

  生1:我家有三口人,我要点一个水果沙拉、一个鱼香鸡丝,还有一个土豆丝,外加三碗米饭、2瓶果汁、一瓶汽水,一共花27、50元。

  生2:我家也有三口人,我和妈妈都喜欢吃土豆丝,所以我们要一个土豆丝花4元,爸爸爱吃豆腐,我们再要一个拌豆腐3元,再加上3碗米饭,每种饮料来一瓶,一共花17、50元。

  生3:我们家是第一次来本店,所以我每一种菜都要一个,一共花……(还没有等生3说完,其他学生已经着急地站起来想打断他的发言。)

  生4:我反对生3的做法,快餐店的菜这么多,你每一种都要,你们一家吃得了吗?太浪费了吧!

  生5:我也有同感,假如你们是为了尝一尝本店的菜,你们可以分成几次来,每次点不同的菜,就可以了。

  生3:好吧!我接受。让我再想一想。

  生6:我家有4口人,所以我要点4个菜才够吃……

  ……

  (四)新菜定价

  师:李叔叔在经营快餐店的同时,顾客都反应肉食太少了。于是,他就加了一道辣鸡块的菜。这个菜色香味美,比鱼香鸡丝的本钱要高一些,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卖多少钱?生1:我认为这是新菜,应该便宜一些推出,所以定价8元。

  生2:我认为它的本钱比较高、味香,所以定价12元。

  ……

  师:根据大家的定价,假如在刚才你们一家点的菜上减去一个菜,再加上这个菜的话,你们要花多少钱?

  生1:我们一家要花的钱是27、50―6=21、50(元),21、50+8=29、50(元)。

  生2:17、50-4=13、50(元),13、50+12=25、50(元)。

  ……

  (五)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三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

  生1:为了吸引顾客,我们小组认为三菜可以是:鱼香鸡丝、水果沙拉,烧茄子,再加一个三鲜汤。

  生2:我们反对,假如这样配菜的话,快餐店肯定要亏本了。我们小组认为三菜一汤应该是,土豆丝、鱼香鸡丝、炒芹菜,再加一个紫菜汤,正好20元,这样能保证不亏本,也能给顾客赠送米饭。

  ……

  (六)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有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及车溪风景区美景视频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课件:春天来了

  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到民俗风景区宜昌车溪去看看。我们要到车溪旅游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租车)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或向往,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接着出示宜昌风景区春天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动一:租车

  1、(课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独立阅读信息后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们班的同学有31名,为了安全学校还派了9名老师。

  (2)大车每辆限乘18人;小车每辆限乘12人。(大车、小车图)

  2、我们怎样租车呢?(对话框出示问题)

  3、研究租车方案

  温馨提示:

  (1)请独立设计租车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谁的办法多!

  (2)四人小组交流,并对组内租车方案进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组合作,能把组内的想法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A、学生活动

  B、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格,你认为那种整理得?为什么?(学生比较租车方案统计表)(板书:有序思考) 4、这么多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请看(课件添加信息):大车每辆160元,小车每辆120元。

  5、猜一猜:哪种方案最省钱?

  (板书:空位最少最省钱)

  5、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分组计算各种方案需要多少钱、

  比较得出租1辆大车2辆小车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优越,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活动二:购门票

  1、出示信息:同学们,我们坐上汽车很快就来到了车溪风景区的大门口,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信息),购买门票就可以进去啦!

  **票每张80元,学生票每张40元。

  团体票40元/人(45人起订)

  2、提出问题:怎样买门票最合算?

  3、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设计方案。

  (2)集体交流

  (三)游车溪:课件出示:车溪美景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游览车溪。(看图片及介绍)

  师:我们徜徉于车溪的青山绿水时,无尽的乡土气息如清泉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仿佛回到了“梦里老家”。

  【设计意图】解决了租车问题后,学生已经略显疲惫。欣赏车溪风景区美景,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得到短时的放松,还能起到过渡的作用。

  (四)活动四:用餐

  师:醉人的景色真是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肚子饿了。同学们我们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体出示37页快餐店图片

  1、合理点菜

  (1)师:假如你们一组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汇报。

  (4)仔细看看,哪种订餐方案好,为什么?引导得出点菜时注意营养,荤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时注意养成节俭的*惯。(板书:荤素搭配,注意营养,节约不浪费)

  2、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点菜设计中,再与组内成员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优越;对别人点的菜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增强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热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乐

  师:同学们,今天的旅游活动很顺利愉快,你们开心吗?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谈收获)

  师补充: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约费用,还要注意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学*是有意义的,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四、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共同解决了旅游中许多问题,你们真棒!旅游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要考虑,如时间,住宿等等,课后为班级制定一份旅游计划。下节课再全班交流。

  作业:

  设计旅游计划

  这次旅游,同学们非常高兴,还有很多收获,你们想去哪儿游玩?

  布置学生设计旅游计划,填写旅游计划书。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教案 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2、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3、通过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整理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

  们继续来复*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复*

  1、回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怎么进行简便计算的?进行简便算法时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个别汇报

  当一个两位数可以分解为两个一位数相乘时,可以把两位数除法改为除数是一位数的连除式题。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题目都可以这样的,有些题目这样并不能很简便,做时要灵活运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教案 4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等。(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练*二十五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

  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知识梳理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

  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要点复*

  1、面积与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

  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

  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

  通过练*,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简单换算。

  2*方米=( )*方分米, 5*方分米=( )*方厘米

  300*方分米=( )*方米 808*方厘米=( )*方分米

  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方米 1*方千米=100公顷

  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面积计算。

  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

  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四、课堂活动

  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

  请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结果填在表中,然后再进行测量和笔算。最后将测量并计算的结果与估算进行比较,看看误差多少。

  五、课堂作业

  练*二十五第8、9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教案 5

  设计说明

  本节课围绕“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等数的运算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本节复*课在教学设计上对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关注:

  1、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比较多,在复*时必须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复*巩固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以往练*中出现过的错误进行回顾和整理,反思自己在计算中经常会出现的错误,组织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错误的再次出现。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广泛搜集各种类型的*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

  1、回顾本学期学*的知识。

  师:上节课我们复*了小数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复*“数的运算”部分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本学期你都学过哪些运算?

  预设

  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师:小数的加减法我们上节课已经复*过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一下整数的相关运算。

  2、结合教材*题,复*“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

  (1)复*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课件出示教材92页3题。

  师:请同学们圈一圈,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个体汇报。

  师相机指导,学生结合点子图和小棒图重点说清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巩固算理。

  (2)复*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题:

  327+46-135   (126-62)×6

  1000-582-10472÷8+75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运算顺序。

  让全做对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3)复*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件出示*题:

  80×3=70×9=40×6=500×9=

  100×5=6×300=420÷7=630÷7=

  900÷3=2×20xx=7×60=400÷8=

  学生开火车计算。

  指名说算法后,一起回顾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回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92页7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题意独立解决问题,并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

  指名汇报思考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生1:我从问题入手,要求应找回多少元,要用付的钱数减去买篮球花的钱数。

  生2:我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数量关系,先求出4个篮球一共花的钱数,再用200减去买篮球一共花的钱数,所得的就是应该找回的钱数。我认为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弄清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按部就班地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8)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公开课教案范本5份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公开课教案 1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指一指。

  四、综合练*

  1、观察第2页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绘制*面图 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找到位置

  学看路线图 说出路线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公开课教案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8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 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

  三、 学*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 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1:交流预*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公开课教案 3

  教学内容

  人教三年级下册P3-P8。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4、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

  2、教学难点:快速辨别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太阳吧,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那同学们有观察过太阳吗?(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

  学生1:太阳是圆的。

  学生2:太阳每天从东边出来。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

  师:(多媒体演示)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二、教授新课

  教学东、西、南、北。

  师:我们看看学校的鸟瞰图。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什么面呢?请同学们回答一下。

  学生:西面。

  师:这位同学学得非常快啊!那我们再看看教学楼在校园的什么面,大门在校园的什么面。请大家举手回答。

  学生1:教学楼在校园的北面。

  学生2:大门在校园的南面。

  师:同学们太聪明啦!都学得很快。

  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面向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向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学生们跟着念起来。)

  师:我们再看看学校的示意图。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大门在操场的下面,就是再操场的.南面。我们再看下面的题目。

  学生们踊跃回答问题,老师对同学们的正确答案给予肯定和赞赏。

  师:我们再看看***的布局,根据图读一读:***城楼在**的北面,人民大会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西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东面。(学生们跟着念起来。)

  接着老师又找学生回答问题。

  师:我们再观察校园的鸟瞰图,餐厅在校园的什么角,存车处在校园的什么角,科技楼在校园的什么角?大家来想一想。

  学生:餐厅在校园的西北角,存车处在校园的东南角,科技楼在校园的西南角。 师:回答的太棒了!现在大家都可以作一个小小向导了。看谁愿意主动做小向导?(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对答案进行公布,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肯定,对回答错误的给予鼓励。)

  师:大家应该都喜欢去动物园吧!那我们来看看动物园的示意图。说出各动物场馆分别在花坛的什么方向。(学生们都踊跃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们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巩固练*

  师:我们再看看街心广场的分布。请同学们回答银行、车站、公园、饭店各在街心花园的什么方向?(老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找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肯定和夸奖,对回答错误的同学进行鼓励,鼓励下次再接再厉。)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懂得辨认方向了吗?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公开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加强学生对四个方位的认识和辨认能力,并能灵活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

  (4)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教具:

  校园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师:新学期,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的位置好吗?(出示课题:位置与方向)

  师:今天我们用东、南、西、北这些新的方位知识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学会辨认东、南、西、北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师:生活中,你观察过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吗?

  师:现在坐在教室里观察,你能在黑板上的哪个方向画出太阳?(指名一个学生画,同时老师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面)

  师:从黑板上太阳的位置,你能知道我们教室里哪一面是东面吗?请大家面向东面。

  2、分组讨论,合作探索

  师:我们借助太阳知道了东面,还有几个方向怎样确定呢?

  3、游戏激趣,巩固运用

  (1)用手势表示方位

  老师说一个方向,学生迅速用手指出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快速应变能力)

  (2)快速转向辨认方位

  师:面向北(生: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面向南(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

  面向东(生: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面向西(生:前西,后东,左南,右北)

  (二)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1、用东、南、西、北描述教室各个方向有什么物体?

  2、模拟情景:说出物体所在的方位。

  师:请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公园里的游乐馆,它们分别是海洋动物馆、马戏表演馆、

  海豚游泳馆、儿童影视馆。

  请四名学生分别站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游客和导游

  游客:请问我要去海洋动物馆该怎么走?

  导游:向东走。

  3、介绍自己的房间

  师:谁能用我们学*的方位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是如何布置的?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简单画出某某同学的房间布置图。

  (三)、学以致用

  学生先在操场上仔细观察,然后两人一组,互相介绍

  1、学生用东、南、西、北描述校园各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

  2、学生介绍校园的物体分别在什么方向。

  3、学生之间开展一人提问,一人解答,并尝试根据所给方向寻找目的地的活动。

  三、总结:

  我们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的原则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公开课教案 5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同学的生活经验,让同学识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实际的数学活动,培养同学识别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识别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识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识别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同学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同学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身的记录,完成学校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北

  三.分层练*,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 教案优选【五】篇(扩展9)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范本五份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1

  通过第一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上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引导学生认识实际方位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以教室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教室的*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的区别认识

  由动物园图认识全部八个方向后,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和认识其他4个方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间的一竖区分左边为西,所以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告诉学生由于西和东,北和南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字一横划分,上方是北,即西北、东北;下方是南,即西南、东南。

  三、图上方位要确定

  在确定某一的方位时,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为标准,它又是另一个方位。以花坛为标准是在花坛的.北面,而以大门为标准,则在大门的东北角上。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

  总之第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2

  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时候,我先让学生回忆了三年纪关于方向的知识和四年级上学期学*怎么样量角的知识,因为这两个知识点都要灵活掌握,学生才能比较熟练进行方向的确定。因此本课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接着,进行小组探讨确定物体具**置的方法:

  1.找到大方向。

  2.确定角的偏向。

  3.量准距离。

  学生像这样慢慢的说,基本上能掌握方法。

  在练*做一做的时候,学生存在的问题普遍是:角的偏向判断或者度量不准;个别学生大方向掌握不到位,后来在张**的知道之下,我意识到主要是课前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复*不够到位,导致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效果。

  《位置与方向》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出物**置这一课时的难点是:在准确把握方向的基础上,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然后确定单位长度,再标出距离。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多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物体具**置的绘制。同时,我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思维。

  本节课不够理想的'地方就是:学生对方向还不是很明确,容易找错大方向;角度度量不是很准确;学生的学**惯不够好,绘图不清晰、书写不干净。这些都是在教学中要多多强调的地方。

  《位置与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今天学*的是体会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书本以“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距离1067千米。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为例题。首先,我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几个方向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僧两人小组相互说一说北京和上海的相对位置。最后总结规律:相对物体的相对位置是:方向相反、角度一样、距离不变。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关键性就是: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即参照物)。“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要求他们在观察点画好坐标轴),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位置与方向》描述并绘制简单的线路图描述简单的线路图,是在三年级学*的基础之上,加上前几个课时的用具体的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方法来进行描述。通过“两人小组说个人说集体说后进生说”大量训练,基本上都会叫准确的描述线路图。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3

  三下《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后,再来学*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的。在这个单元,学生要知道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图上的方向,还要会看路线图,根据方向来指路。对空间观念差的孩子来说,这个单元的学*简直是在云里雾里走,分不清方向。

  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这么多方位,会辨认方向并指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生活常识的基础上认识方向

  学生对太阳东升西落、北极星、指南针、夏天南风、冬天北风等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上课时把他们的已知经验引发出来进行复*,自然联系到四个方向的认识上。然后通过变换位置指认方向,学生明白了位置的改变使我们面对的方向不一样,画下的方位图也不一样,为了方便看图,统一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画图方法。

  2、利用各种途敬记忆方向

  学生即使知道了方向,但指认起来依然困难重重,极易混淆东西、南北,更不用说八个方位一起记了。我首先让学生在每一幅图中标明方向再来辨认,减低难度。然后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用固定的手势来表示固定的方向,如指右上为东北,右下为东南等。再通过游戏练*来巩固记忆,在练*中不断地指认多次巩固。

  为了和抽象的题目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我又想出了箭头记忆法帮助学生来记方向,把手势化为纸上的箭头,来记忆八个方向。在做题时可以直接用箭头来帮忙,从哪儿到哪儿,画箭头,然后认箭头方向就比较容易了。

  3、同桌合作,多说多练多运用

  学生总以为自己方向都认识,觉得这个单元根本不用老师教,自己完全可以解决,所以上课时注意力不太集中,老喜欢做后面的题目。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好上课的时间,我在一个内容的学*后都会让他们及时巩固,特别注意让他们互相说说,考考,指指。有时在学*之前就让他们自己先表现下自己会的。这样做,使他们上课时更投入,而且互相之间互相考察,也可以让会的教不会的。常常用游戏的形式,也让他们愿意主动听清规则和要求。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4

  《位置与方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新增添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我觉得本单元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

  这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上、下、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进一步学*水*方向的东、西、南、北方位的概念。教材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会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我认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结合具体的情景和儿童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经历认识方向的过程,从中体会方位知识,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3、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会到方位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达到以上几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大量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例1的教学,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说一说自己面对的是哪个方向?(因为我们的教室是东、西向的,学生面对的是西面,所以我让全体向后转。刚好是早上,学生很容易联系生活经验想起自己面对的是“东”。)“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又是什么方向呢?”我还来不及介绍,孩子们已不由自主地畅所欲言说了起来,此时的我已无需多言……随后组织孩子们改变面对的方向,确定其余方向。整堂课学生是在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如:例5的教学,我组织学生“当导游”,让学生在“导游”的角色中学会看有八个方向的路线图,能够根据路线图向自己的“游客”描述行走的路线。在这样的活动中学*,学生兴趣盎然,学*效果极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数学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营造出探究的学*氛围,让孩子们成为数学学*的主人。例如: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所在位置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最后在班上交流。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再如:组织学生模拟当导游,为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当学生认识了基本的方位之后,我又让学生根据本校的位置,画出学校位置示意图;让学生根据文字所述,画出某路公共汽车行走线路图等等,让学生在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因此,多么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5

  本周结束了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有了前一年位置与方向的教学经验,我对自己的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这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任意方向,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因为学生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空间想象力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室和校园内认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以下是我在教学本单元之后觉得学生必须掌握的两个例子。

  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还要提醒学生每画(走)到一个地方,就要画上方向标,标出名称。

  对于以前学生们的难点动手作路线图,我采用合作的形式教学,小组合作完成一副线路图,这样学生们可以互相指导,都参加了思考与动手,再单独让他们完成路线图,这样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引导,动手起来也会更好。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