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会大班教案范本五份

首页 / 教案 / |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 1

  活动内容:

  社会——元宵花灯会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

  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

  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

  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活动点评: 当前人们盛行过洋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往往被忽略了,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的幼儿教师从娃娃抓起,进行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使幼儿参与进来,调动了幼儿学*的积积极性。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 5

  一、 活动目标

  1、 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二、 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三、 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四、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 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 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 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 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1)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 (菁华3篇)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二、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三、教学队型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俗。

  难点:感应乐曲的重音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哇!好多灯笼啊!有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二)*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花灯造型图片)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

  (反思:这个环节做为本节活动的铺垫,得到了良好的引入效果,孩子们在观看了花灯图片后,对元宵灯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禁热烈的.讨论起自己有关花灯的经验。)

  (三)肢体花灯造型

  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

  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反思:孩子在这个游戏环节玩得非常尽兴,多次要求老师重复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每个游戏我只进行了一次,单人游戏和双人游戏孩子们都配合得很好,这个环节只是热身运动,在整节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大概需要5分钟来完成,但是实际用到的时间为10分钟。)

  (四)感应拍子和重音

  1、欣赏*民间音乐(元宵灯会)

  这么热闹的元宵灯会,还有一首好听音乐,我们一起听听《元宵灯会》。

  (1)肢体乐器(坐地)

  听音乐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后换另个地方感应拍子,拍头,肩,脸等)

  重音时拍地板。(口唱:准备好)

  (2)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认识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样,声音中敲得响的那个音,叫重音。

  (4)感应重音

  (反思:这个环节孩子听了两遍音乐,第一遍是无目的的欣赏,第二遍是有目的地倾听,听到重音拍手,孩子听得很准备。)

  2、律动游戏:跳呼啦圈摆造型

  (1)老师示范游戏,并介绍规则。

  (2)分组拿圈。

  (3)听音乐,集体游戏。

  拍子:走步/全曲快步走

  重音:造型/跳入呼啦圈,肢体做大的造型。

  (反思:这个游戏进行得比较顺利,经过上个环节的铺垫,孩子已经能清楚听辨重音,因此游戏能达到预设目标。)

  3、大型打击乐器

  (1)推出大鼓。

  (2)教师示范。

  (3)分组拿鼓棒

  (4)练*互敲鼓棒

  拍子:打棒互敲/持一对打棒,边走边以打棒互敲。

  重音:齐奏乐器/停止脚步,于散放的四种大型打击乐器(软垫、大盆或吊镲、大鼓等等)上齐奏。

  (5)配乐演奏

  (反思:乐器拍奏游戏比较混乱,有些孩子不能遵守游戏常规,影响了音乐效果,其次是我在地板上放了几个塑料盆,大部分孩子对盆比较感兴趣,由于教具分配不合理,孩子出现了争抢现象。)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活动点评: 当前人们盛行过洋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往往被忽略了,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的幼儿教师从娃娃抓起,进行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使幼儿参与进来,调动了幼儿学*的积积极性。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3

  活动内容:

  社会——元宵花灯会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

  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

  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

  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2)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实用10份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活动点评: 当前人们盛行过洋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往往被忽略了,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的幼儿教师从娃娃抓起,进行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使幼儿参与进来,调动了幼儿学*的积积极性。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2

  活动内容:

  社会――元宵花灯会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

  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

  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

  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3

  一、 活动目标

  1、 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二、 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三、 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四、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 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 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 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 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4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元宵节,你们高兴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俗?(吃元宵、挂灯笼等)

  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三、说说元宵。

  1、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吃元宵。

  刚才你做了多少元宵,现在就可以吃多少元宵。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

  (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如:看到各种各样花灯,你的心情怎样?元宵节晚上,街道上是什么样地?人们为什要挂这么多花灯?

  (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看。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

  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

  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6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惯之一。

  二、展开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7

  活动目标

  1.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俗,掌握猜谜语的简单方法。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根据谜面提示猜出答案。

  3.体验经过思考后猜出谜底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赏灯猜谜)

  2.教师小结: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俗之一。

  二、互动赏灯,相互介绍

  1.幼儿展示并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进行对比观察。

  2.引导幼儿从花灯的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简单的介绍。

  3.同伴间相互介绍各自的花灯。

  三、创设情境,尝试猜谜

  1.教师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听懂谜面所表达的意思。

  2.将幼儿的花灯悬挂起来,装扮成花灯的展台,营造一种赏灯猜谜的气氛。

  3.介绍赏灯猜谜的游戏玩法,教师当主持人,幼儿竞猜,猜对的给予颁发奖品。

  4.展开竞猜灯谜的活动,比比看,谁猜对得多,得到的奖品就多。

  5.教师给与简单的提示,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谜。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8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活动点评: 当前人们盛行过洋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往往被忽略了,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的幼儿教师从娃娃抓起,进行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使幼儿参与进来,调动了幼儿学*的积积极性。

  大班元宵灯会教案 10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

  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3)

——美术元宵灯会教案范本五份

  美术元宵灯会教案 1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画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教学过程:

  一、了解元宵节。

  1.谈话: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

  2.引导幼儿讲述: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活动呢?

  3.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的传统*俗。(播放ppt)

  二、了解元宵品种、做法。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出示范例,初步了解一碗元宵的画法:以前我们用彩泥和干米粉做过各种元宵,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一碗元宵。

  3.看老师讲解示范画元宵。

  (1)先画一个小碗,碗底靠着纸边。再从碗底往上画两条斜线,最后再画出碗口。

  (2)在碗口画上喜欢的元宵。

  (3)装饰小碗。

  三、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1.幼儿大胆的画出碗的形状。

  2.提醒幼儿要将元宵画圆整。

  3.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的碗边。

  四、赏花灯,赠元宵。

  1.老师提出要求:现在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碗热腾腾的元宵,你想送个哪个好朋友呢?等一会我们一边赏花灯一边吃元宵,好吗?

  2.在敲锣打鼓的欢快气氛中,边赏花灯边互赠元宵。

  美术元宵灯会教案 2

  活动目标:

  1、 知道元宵节要吃元宵,对制作元宵感兴趣。

  2、 初步学*用油泥搓圆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油泥和一块塑料垫板。

  活动过程:

  1、出示生元宵,问:这是什么?今天为什么要吃元宵?老师请大家吃元宵,高兴吗?

  2、欣赏教师做元宵。教师把一小块油泥放在手心,手指伸直,手心对着手心用力绕圈。

  3、幼儿学搓元宵。教师轮流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指导。

  4、让幼儿把自己搓的元宵送给小动物尝一尝。

  活动反思: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 ” ,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将“搓元宵”这节活动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节”同时学会“搓元宵”

  美术元宵灯会教案 3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活动准备: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活动过程: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1)幼儿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幼儿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供幼儿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美术元宵灯会教案 4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语言,体会闹花灯的欢乐气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⒈齐读课题两遍。

  ⒉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花灯。你们快看大街上!

  二、学*第一段。

  ⒈齐读第一段。

  ⒉自由练读两遍。

  ⒊说一说:读了这一段后,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口答,教师引导。)

  二、学*第二段。

  ⒈出示投影图:请同学们仔细看,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灯?(生说)

  ⒉读第一句话:“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提示:后边是“!”)

  指名读、齐读。

  ⒊轻声读课文,看文中写了几种花灯?(3 种)哪两种写得简单?哪种写得详细?

  ⒋投影出示写龙灯的句子,引导体会。

  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

  ⑴自由充分地练读句子, 想一想自己喜欢哪个词, 为什么?

  ⑵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⑶指名说,引导多种形式理解词意。

  ⑷指导朗读:喜欢哪个词,读的时候就要抓住它。读出龙灯的有趣。

  ①自由尝试。②指名读。

  ⒌读最后一句。

  ⑴指导读“龙活啦!”

  ⑵引导理解“情不自禁”,指导说一句话。

  三、学*第三段。

  ⒈师生一起读课文。

  ⒉理解“融成一片”、“响彻夜空”的意思。

  ⒊指导朗读。

  四、听录音读全文,同桌互相比赛读全文。

  五、总结板书。

  六、课外延伸:你还想看到什么样的花灯?学生练说。

  七、布置作业:把自己设计的花灯画下来,参加班级花灯设计比赛。

  板书设计:

  兔子灯

  25 闹花灯 鸽子灯 ……

  龙灯

  美术元宵灯会教案 5

  一、概述

  1、《元宵节里挂彩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5课,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简单元宵花灯的制作,元宵节的来历,特点,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2、本课领域是:综合探索,共1课时。课程结构内容包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交流对元宵节的了解,通过收集元宵节的资料,制作元宵花灯,开展猜灯谜的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来历,了解风俗*惯。

  (2)设计简单的花灯效果图。

  (3)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能够通过与小组的合作交流,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花灯设计图。

  (3)能够应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完成花灯的制作。

  (4)对同学的作业给出评价,相互交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和谐色与他们所学*析色彩线条的联系,更加热爱美术课。

  (2)通过学*,能体会到色彩的和谐美,色彩和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来历,了解风俗*惯。

  (2)设计简单的花灯效果图。

  (3)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2.难点

  (1)能够应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完成花灯的制作。

  (2)对同学的作业给出评价,相互交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四、学*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东岔中心学校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力;

  (2)学生元宵节虽然是中国大型的传统民俗节日,但是我们地处山区,处了春节比较热闹之外,其他的节日庆祝的幅度都不大,学生大多只是从电视上见过元宵花灯。

  (3)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表现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元宵节花灯的欣赏,观看庆祝元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特点;接着通过观察,了解花灯形状,色彩等特点,设计出自己的花灯设计稿,然后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花灯的制作,最后进行全班互评。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多媒体课件 ,范作。

  学生:花灯制作的废弃材料,学*资料 ,装饰材料,剪刀 ,胶等等。

  七、教学过程

  第15课 元宵节里挂彩灯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一) 课前准备

  (二) 课前欣赏:播放一段热闹的视频《闹元宵》,学生欣赏视频。

  (三) 导入新课:

  1.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种情形在哪个节日中能过看到?

  2.今天我们就来学*新课(板书课题)

  (四) 欣赏评析:

  1.课件出示彩灯图片。

  2.接下来让我们再跳上龙舟一路前行欣赏各具特色的花灯。穿过一道彩虹桥可以看到水面上有改编自民间故事的水漫金山灯,双龙戏珠灯,岸上有充满浪漫气息的月亮星星灯,店铺里挂满各色灯笼,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着漂亮的花灯,真是流光溢彩热闹非凡呀!

  3.认真观察各种各样的彩灯,从颜色、造型等方面欣赏花灯的美

  (五)探索研究:

  1、同学们想设计一款什么造型的花灯呢?请同学上讲台来把自己的想法画一画。

  2、对于这些草图谁有合理化的建议提出来帮他修改一下。

  3、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鼓励其他同学大胆修改,提出意见。

  (六)欣赏评述:

  1、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花灯即将诞生,不过先不要着急,再来欣赏这几盏出自同学之手的花灯,看看你比较喜欢哪一盏,说说理由。

  2、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七)教师示范:

  1、出示教师制作的花灯,从材料、做法、装饰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技法探究。

  2、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灯的制作方法。

  (八)合作交流:

  1、出示教师制作的花灯,从材料、做法、装饰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技法探究。

  2、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灯的制作方法。

  (九)合作交流,协作完:

  1、相信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的制作创意。

  2、合作完成花灯制作,小组合理分工,制作装饰并把灯谜书写粘贴在花灯上。

  (十)作品欣赏:

  1、看着一盏盏构思巧妙,制作精细的花灯把我们的教室装扮成灯的海洋,在这个美丽的作品下还藏着一条条灯谜等着大家共同分享,下面请同学们有秩序来赏花灯,猜灯谜吧!

  2、学生有秩序赏花灯,猜灯谜。

  八、教学评价设计

  1、注重过程性评价,倾向于学生设计过程,理解过程,制作过程的评价;

  2、突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班交流性的评价;

  3、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如何被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九、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类型,由于我们地处山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元宵节的了解不够,学生只是从电视上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学生欣赏了元宵节得的相关视频及一些彩灯的图片,兴趣相当的浓厚。在进行彩灯设计时,好多学生的作品非常有创意,很漂亮,但在根据效果图制作彩灯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稿的难度问题,有些脱离实际,有些则是材料不足,因此只有少数学生完成了作业。

  对于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说,在制作材料的寻找上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可用的材料相对较少,我觉的,如果将彩灯的制作与我们本土的材料相结合,会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因此,开发课程资源,是我们山区教师的一个长期的探索,研究过程。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4)

——元宵灯会教案优选【十】篇

  元宵灯会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不由得”、“要是”各写一句话。

  2.学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会按照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学*课文,理解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热爱军属老奶奶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热心为军属做有益的事的*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学重点:会按照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学*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中的两个长句的意思,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元宵、一年一度、愣住、惦记”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理解课文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一读,认识“宵”,查字典理解“宵“在词浯中的意思,说说元宵节是指哪一天?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元宵灯会上发生的一件感人的事情。

  2.听课文录音思考课后问题1,感知课文内容。

  3.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生字多读几遍,记字形。

  (2)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想想词义,完成课后作业1。

  4.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新词、正音。重点读好:栩Io楞ll叩缤bh

  (2)识记字形,提出难写、易错的字。重点指导:郎、鹤、牌、属。

  {3)交流课堂作业1,并说说还学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5.指导分段。

  (1)再读课文,找到与课后问题相对应的内容。

  (2)课文开头、结尾分别写了什么?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说分段理由。)

  6、学*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生边听边想象雪后夜晚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景色。

  (3)出示句子:“天上挂着明月,地上泻满银辉。”

  ①给“泻”换个词。

  ②对比读一读体会“泻”在句子中表现出的动态美。

  (4)有感情地读第一段。

  7.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课堂作业第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按照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边学*课文,理解课文第二、三段,理解“灯火辉煌”、“栩栩如生”、“亭亭玉立”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通过对重点句的理解体会星星和李老师关心热爱军属张奶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学*第二段。

  (1)边默读课文边思考。

  课文怎样写出学校灯会热闹的情景?用“一”划出概括写灯会热闹的句子,用( )划出具体写灯会热闹的.句子。

  (2)引读第二段。

  (3)交流总起句、总结句,理解“灯火辉煌”,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学校礼堂灯火辉煌的原因。

  (4)细读分述部分。

  ①课文写到了哪些灯?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理解:“栩栩如生”、“亭亭玉立”、“凌空欲飞”在课文中的意思。

  ②找出课文中写灯笼的颜色、样子的词语。

  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③看图想象:灯会上还会有什么灯?用上“有……有……有……”说一说。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6)小结:作者运用“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写出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面。

  2.学*第三段。

  (1)边读边思考:星星看到元元捎来的娃娃灯,想到了什么,她又怎么做?

  (2)交流讨论:星星看到元元捎来的娃娃灯,想到了什么?

  ①按照“星星是怎么看到娃娃的——娃娃灯是哪儿来的——星星想到了谁”引读第三段。

  穿插理解词语:停留(联系上下文)、记挂、好评(换词)。

  ②划出写星星想到张奶奶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到星星是一个心地善良、关心老人的好孩子。

  (3)星星是怎么做的?

  ①稍作自由准备后,指名表演星星、李老师搀扶张奶奶以及对话的过程。

  ②表演中理解“搀扶”、“小心翼翼”、“乐呵可”等词语的意思,评议中使学生体会星星、李老师对张奶奶的关心和爱护o

  ③出示句子:

  她看见有个穿大红风雪衣的阿姨,搀扶着张奶奶,正小心翼翼地向学校走来。

  “搀扶”、“小心翼翼”反映了老师怎样的思想感情?

  抓住这两个词,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4)军属老奶奶为什么那么高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两段。

  4.作业:完成课堂作业第3、4、5(1)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四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用“不由得”、“要是”各写一句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热爱军属老奶奶的思想

  感情,初步养成热心为军属做有益的事的*惯。

  (二)教学过程

  1.复*引入:

  (1)听写句子:她看见有个穿大红风雪衣的阿姨,搀扶着张奶奶,正小心翼翼地向学校走来。

  (2)评议,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你知道星星和李老师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4)导人:李老师和星星关心、尊敬、热爱军后张奶奶,在元宵灯会的助上没有忘记她。师生俩搀扶着张奶奶向学校走去。这节课我们学*课文最后一段。

  2.学*第四段。

  (1)出示这一段话,指名读。

  (2)“闪动着两簇火苗儿”指什么?(李老师的红色雪衣和星星的红领巾。)

  (3)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如有困难,教师可以“火苗儿”所代表的意义和师生俩表现出来的品德加以引导。)

  (4)抓住重点词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学了课文后,你和星星比一比,要向她学*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关心、尊敬、热爱老人,为老人多做好事。)

  4.造句指导。

  (1)用“不由得”造句。

  ①出示句子,星星看着看着,不由得想起了元元的邻居军属张奶奶。

  ②“不由得”是什么意思?(不禁、不由自主地。)

  ③分析句子,注意写出:在什么情况下,谁不由得怎么样。

  ④口头造句。

  (2)用“要是”造句。

  指导方法同上,使学生理解—“要是”表示一种假设。

  (3)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

  5.作业。

  (1)听写生字、词。

  (2)完成课堂作业第5(2)题。

  元宵灯会教案 2

  活动目标

  1、 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 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 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 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 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肢体造型和乐器感应重音。孩子们基本上达成我的预定目标,课堂氛围很活跃,孩子们积极表现,意犹未尽。

  为了让孩子们准确的感应重音,在第一环节,我让孩子听着鼓声踏着有序步伐前进,遇到重音时孩子任意做出造型,老师的敲鼓声要有轻重之分,这样孩子才能准确感应重音。

  孩子通过身体律动和乐器来感应重音,我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探索感应重音的方式,这样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即兴表演,这一点孩子做得很好,当孩子两人合作通过摆花灯造型来感应重音的环节,孩子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这是老师应该要求孩子按老师的指定方向,跟随音乐的拍子前进,重音时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总的来说,孩子的课堂氛围很活跃,积极参与游戏,教师要注意的就是每次听音乐之前,老师都要提出要求,语言简单明了。

  元宵灯会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二、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三、教学队型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俗。

  难点:感应乐曲的重音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哇!好多灯笼啊!有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二)*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花灯造型图片)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

  (反思:这个环节做为本节活动的铺垫,得到了良好的引入效果,孩子们在观看了花灯图片后,对元宵灯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禁热烈的讨论起自己有关花灯的经验。)

  (三)肢体花灯造型

  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

  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反思:孩子在这个游戏环节玩得非常尽兴,多次要求老师重复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每个游戏我只进行了一次,单人游戏和双人游戏孩子们都配合得很好,这个环节只是热身运动,在整节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大概需要5分钟来完成,但是实际用到的时间为10分钟。)

  (四)感应拍子和重音

  1、欣赏中国民间音乐(元宵灯会)

  这么热闹的元宵灯会,还有一首好听音乐,我们一起听听《元宵灯会》。

  (1)肢体乐器(坐地)

  听音乐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后换另个地方感应拍子,拍头,肩,脸等)

  重音时拍地板。(口唱:准备好)

  (2)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认识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样,声音中敲得响的'那个音,叫重音。

  (4)感应重音

  (反思:这个环节孩子听了两遍音乐,第一遍是无目的的欣赏,第二遍是有目的地倾听,听到重音拍手,孩子听得很准备。)

  2、律动游戏:跳呼啦圈摆造型

  (1)老师示范游戏,并介绍规则。

  (2)分组拿圈。

  (3)听音乐,集体游戏。

  拍子:走步/全曲快步走

  重音:造型/跳入呼啦圈,肢体做大的造型。

  (反思:这个游戏进行得比较顺利,经过上个环节的铺垫,孩子已经能清楚听辨重音,因此游戏能达到预设目标。)

  3、大型打击乐器

  (1)推出大鼓。

  (2)教师示范。

  (3)分组拿鼓棒

  (4)练*互敲鼓棒

  拍子:打棒互敲/持一对打棒,边走边以打棒互敲。

  重音:齐奏乐器/停止脚步,于散放的四种大型打击乐器(软垫、大盆或吊镲、大鼓等等)上齐奏。

  (5)配乐演奏

  (反思:乐器拍奏游戏比较混乱,有些孩子不能遵守游戏常规,影响了音乐效果,其次是我在地板上放了几个塑料盆,大部分孩子对盆比较感兴趣,由于教具分配不合理,孩子出现了争抢现象。)

  元宵灯会教案 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活动点评: 当前人们盛行过洋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往往被忽略了,为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的幼儿教师从娃娃抓起,进行传统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使幼儿参与进来,调动了幼儿学*的积积极性。

  元宵灯会教案 5

  目标:

  1、了解我国元宵节挂花灯,猜灯谜等风俗*惯。

  2、体验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的花灯若干

  2、幼儿与家长共同搜集灯谜

  3、制作汤圆材料,活动室桌面布置

  4、小礼品

  5、在活动室将元宵灯悬挂好并将灯谜贴在上面

  活动过程:

  一、制作节日汤圆

  1、主持人:今天是 20xx年的元宵节,很高兴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能和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度过这个愉快热闹的元宵节。首先我们小朋友们要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节日汤圆。

  2、家长与幼儿自由组合,自由发挥制作汤圆

  二、看花灯,猜灯谜

  1、主持人:哎呀,刚才的场面真热闹,我们小朋友和爸爸妈可真巧

  做好了这么多汤圆,还有很多形状不一样的呢,下面我们先来看花灯猜灯谜,之后再来品尝我们的节日汤圆,好不好?

  2、家长与幼儿自由结伴猜灯谜。

  (1)猜中后将灯谜拿下来,在背面写下名字,并领取一份小礼物。

  3、评选猜谜最多的亲子组合。

  4、品尝节日汤圆

  5、活动结束

  元宵灯会教案 6

  活动目标

  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肢体造型和乐器感应重音。孩子们基本上达成我的预定目标,课堂氛围很活跃,孩子们积极表现,意犹未尽。

  为了让孩子们准确的感应重音,在第一环节,我让孩子听着鼓声踏着有序步伐前进,遇到重音时孩子任意做出造型,老师的敲鼓声要有轻重之分,这样孩子才能准确感应重音。

  孩子通过身体律动和乐器来感应重音,我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探索感应重音的方式,这样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即兴表演,这一点孩子做得很好,当孩子两人合作通过摆花灯造型来感应重音的环节,孩子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这是老师应该要求孩子按老师的指定方向,跟随音乐的拍子前进,重音时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总的来说,孩子的课堂氛围很活跃,积极参与游戏,教师要注意的就是每次听音乐之前,老师都要提出要求,语言简单明了。

  元宵灯会教案 7

  活动形式:集体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我国元宵节的意义及民俗*惯。

  2、引导幼儿成分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

  3、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社会性品质。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看灯会,给幼儿讲灯,丰富他们对花灯的认识;请家长为幼儿准备一盏花灯,带到幼儿园在教室或室外一角布置灯会。

  2、请五六位幼儿分别化装成老人和孩子。

  3、元宵、花灯挂图各一幅。

  三、活动过程

  1、忆元宵

  出示元宵和花灯的图片,引起幼儿对元宵节的回忆和谈元宵节的兴趣。

  (1)看了这幅图想起什么事情。

  (2)元宵是用什么做的?吃起来什么味?

  (3)元宵表示什么意思?

  2、观灯会

  (1)教师向幼儿提出观灯要求:要仔细观看灯的颜色、形状几特点。

  (2)幼儿自由结伴观花灯,可与同伴相互介绍自己的花灯特点,然后请同伴到灯会中找出它。

  (3)插入情景:“老人”带“孩子”观灯,其中一个孩子吵着看不到,老人无奈。观察幼儿怎样处理,必要时给予指导,是幼儿懂得相互关心和照顾。

  3、总结性谈话。

  元宵灯会教案 8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

  2、引导幼儿自然欢快的歌唱,引导幼儿练*“闹”字的下滑音,准确把握空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赏灯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论了关于灯的内容,我们用唱歌的形势来迎接元宵节好不好?

  幼:好

  二、教师播放音乐

  1、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幼:闹花灯、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敲鼓声。

  2、师:你们听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弹琴,小朋友仔细听一下赵老师唱的是什么?(教师弹奏,便于幼儿清楚地感知歌词的内容,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理解。)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说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跟唱;教师重点突出“闹”字的下滑音唱法;教师与幼儿设计手势语,让幼儿准确的把握空拍的节奏。

  4、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的唱歌曲。

  5、采取男女对唱的形势,并加上动作,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将歌曲中的灯名替换成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自己看到的灯名,使音乐活动达到高潮。

  反思:用歌唱的形势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过元宵节除了唱,还可以猜灯谜,接下来设计了活动《猜灯谜》。

  元宵灯会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二、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三、教学队型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俗。

  难点:感应乐曲的重音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哇!好多灯笼啊!有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二)*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花灯造型图片)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

  (反思:这个环节做为本节活动的铺垫,得到了良好的引入效果,孩子们在观看了花灯图片后,对元宵灯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禁热烈的讨论起自己有关花灯的经验。)

  (三)肢体花灯造型

  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

  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反思:孩子在这个游戏环节玩得非常尽兴,多次要求老师重复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每个游戏我只进行了一次,单人游戏和双人游戏孩子们都配合得很好,这个环节只是热身运动,在整节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大概需要5分钟来完成,但是实际用到的时间为10分钟。)

  (四)感应拍子和重音

  1、欣赏中国民间音乐(元宵灯会)

  这么热闹的元宵灯会,还有一首好听音乐,我们一起听听《元宵灯会》。

  (1)肢体乐器(坐地)

  听音乐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后换另个地方感应拍子,拍头,肩,脸等)

  重音时拍地板。(口唱:准备好)

  (2)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认识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样,声音中敲得响的那个音,叫重音。

  (4)感应重音

  (反思:这个环节孩子听了两遍音乐,第一遍是无目的的欣赏,第二遍是有目的地倾听,听到重音拍手,孩子听得很准备。)

  2、律动游戏:跳呼啦圈摆造型

  (1)老师示范游戏,并介绍规则。

  (2)分组拿圈。

  (3)听音乐,集体游戏。

  拍子:走步/全曲快步走

  重音:造型/跳入呼啦圈,肢体做大的造型。

  (反思:这个游戏进行得比较顺利,经过上个环节的铺垫,孩子已经能清楚听辨重音,因此游戏能达到预设目标。)

  3、大型打击乐器

  (1)推出大鼓。

  (2)教师示范。

  (3)分组拿鼓棒

  (4)练*互敲鼓棒

  拍子:打棒互敲/持一对打棒,边走边以打棒互敲。

  重音:齐奏乐器/停止脚步,于散放的四种大型打击乐器(软垫、大盆或吊镲、大鼓等等)上齐奏。

  (5)配乐演奏

  (反思:乐器拍奏游戏比较混乱,有些孩子不能遵守游戏常规,影响了音乐效果,其次是我在地板上放了几个塑料盆,大部分孩子对盆比较感兴趣,由于教具分配不合理,孩子出现了争抢现象。)

  元宵灯会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

  2、引导幼儿自然欢快的歌唱,引导幼儿练*“闹”字的下滑音,准确把握空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赏灯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论了关于灯的内容,我们用唱歌的.形势来迎接元宵节好不好?

  幼:好

  二、教师播放音乐

  1、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幼:闹花灯、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敲鼓声。

  2、师:你们听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弹琴,小朋友仔细听一下赵老师唱的是什么?(教师弹奏,便于幼儿清楚地感知歌词的内容,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理解。)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说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跟唱;教师重点突出“闹”字的下滑音唱法;教师与幼儿设计手势语,让幼儿准确的把握空拍的节奏。

  4、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的唱歌曲。

  5、采取男女对唱的形势,并加上动作,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将歌曲中的灯名替换成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自己看到的灯名,使音乐活动达到高潮。

  反思:用歌唱的形势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过元宵节除了唱,还可以猜灯谜,接下来设计了活动《猜灯谜》。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5)

——大班语言闹元宵教案范本5份

  大班语言闹元宵教案 1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元宵节,你们高兴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俗?(吃元宵、挂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

  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三、说说元宵。

  1、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六、吃元宵。刚才你做了多少元宵,现在就可以吃多少元宵。

  七、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

  大班语言闹元宵教案 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趣。

  2、发展幼儿完整地表述自己生活经验的能力。

  3、引导幼儿畅谈元宵节中的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连贯讲述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难点:讲述的内容完整有意义。

  活动方式:

  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图片、用花灯布置活动室,纸、笔、花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上面有什么?知道什么节日才会挂花灯?教师讲述花灯的来历。

  二、展开

  1、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会挂花灯,在这欢乐的`日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事是让你最快乐的?谁能讲一讲?

  2、幼儿间互相讲一讲。

  3、请个别幼儿讲述。

  启发引导幼儿讲述完整,有一定的内容。

  4、教师也来讲一件高兴的事,启发幼儿完整的讲述和记忆。

  三、结束

  请幼儿拿出纸和笔,将自己所见所想的高兴事画下来。

  大班语言闹元宵教案 3

  活动时间:

  20xx年x月26日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活动准备:

  音乐、面团、花灯、邀请家长代表8位。

  活动目的:

  1.了解元宵节时一些主要的风俗*惯。

  2、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流程:

  一、介绍元宵节。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看花灯、猜灯谜,是为了庆祝一个节日,你们知道吗?

  教师:元宵节不仅有看花灯、猜灯谜这些好玩的活动,还有好吃的食品,猜猜是什么?教师结合幼儿用书小结:每月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时中国传统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要玩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二、师幼一起欣赏花灯。

  教师:今天我们班开灯展,每桌上都有许多盏花灯,我们去看一看吧。可以拿起来看,但是要注意轻轻拿,轻轻放回去。

  幼儿自由观赏各组的花灯,教师巡回观察,从颜色、形状或玩法方面加以提示,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描述看到好花灯,初步了解花灯的.外形特征和名称。

  请幼儿分别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看到的花灯。

  教师:灯展结束了,请小朋友上位。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刚才看到了哪些灯?教师将幼儿说到的不同种类的灯拿到展示桌上排一排,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灯。

  三、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制作元宵。

  教师:猜猜,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元宵。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呢?怎么做?家长揉面,幼儿观察揉面的姿势并模仿。

  幼儿洗手后一起搓元宵。

  四、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教师:瞧,我们元宵出锅啦!洗洗你的小手,吃元宵。

  活动反思:

  活动优点:

  1、活动的气氛比较热烈,孩子们参与度很高。特别是自己搓元宵,在搓元宵后的品尝元宵,孩子们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比较满意。

  2、有家长的参与,活动进行的比较有序。

  3、这样的活动很适合小班幼儿,通过赏灯一系列的活动更清楚地了解到元宵节这个民族节日的风俗,活动环节也是一环套一环。

  活动不足:

  1、在介绍花灯时孩子们有些胆怯,应该事先让孩子们有所准备就不会那么突然了。

  2、在煮元宵的等待环节有些空,可以安排一些内容,而且元宵下的比较慢,中间活动的衔接就不够紧凑了。

  大班语言闹元宵教案 4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大班语言闹元宵教案 5

  活动目标:

  1、学*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元宵灯会大班教案范本五份(扩展6)

——元宵观灯会作文(精选五篇)

  元宵观灯会作文 1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灯也随之好看了起来。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看灯。虽然北方的天气寒冷无比,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的,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妈妈也随着人流汇入了灯区的;德胜街。只见那德胜街的大牌楼,五光十色,“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胜”啊。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灯。看都看不过来。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的,放射出白光。美丽极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们继续往前走,只听见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歌声“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动通信公司的宣传了。果然,前面有一个舞台。上面虽然空空如也,但旁边是一个手机,(还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机广告)手机的屏幕上还有动画。哦,怪不得听见歌声,只见屏幕里的周杰伦正卖力地拿着话筒,唱着呢!看来的,元宵节不仅灯好看,还处处充满商机。

  这边刚刚送走了周杰伦,那边的刀郎又来的了。因为那熟悉的旋律“20XX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的时候来的更晚一些”真悠闲啊。原来是为九曲黄河阵做广告啊。看那九曲黄河阵,左拐右拐,精妙无比,正如人生道路上,虽然左拐右拐,但最后还是会出去,获得胜利。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元宵观灯会作文 2

  元宵节,是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

  按照中国的传统*俗,汤圆可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角色哦!做汤圆很简单:先抓一把面,搓圆,再用大拇指顶出一个像碗一样的窝,这窝就像一个家,芝麻糖可以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吧!然后关上门,一个汤圆就OK啦!接着,它们要和水来个亲密接触。汤圆一个个排着队,跳进了游泳池里。一开始,它们挺乖的,蹲在锅底休息。过了一会儿,它们按捺不住了,在快乐的波涛里,开始了它们的水上芭蕾。那一招一式,挺规范的嘛!水温越来越高,汤圆儿们憋得慌,纷纷探出头,透口气,这时,它们就可以出锅了。

  汤圆刚端上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口,好烫!我又咬了一小口,啊!芝麻的.香,糖的甜,汤圆皮的黏,多么美妙啊!嚼一嚼,香甜味越来越浓郁,都在嘴里弥漫。它们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飘来飘去,触摸我的味蕾,让我胃口大开。我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多,完全陶醉在这香甜之中。

  吃完饭,夜幕已至,我们一家人欣喜若狂地来到大坝上,大坝上人山人海!光彩夺目的灯使我眼前一片璀璨。有的树的树干上还缠着五光十色的晶条。人们头戴牛角灯,颈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手上拿着五彩缤纷的灯,真是美不胜收!彩灯把黑漆漆的大坝照得流光溢彩。大坝上热闹非凡,放炮声接二连三。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澜,姹紫嫣红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仙女散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晚照亮了,把元宵之夜变得绚丽多彩。我简直被这分外妖娆的景色迷住了。

  深蓝色的夜空中飘满了数不胜数的孔明灯。我带着好奇的心,放飞了一盏最耀眼的孔明灯。许下最美好的愿望。一起放飞,盏盏天灯,放飞人们的希望和梦想,带来光明和吉祥!孔明灯像千万个金黄色的星星,带着我的愿望越飞越高。

  我仰望天空,看孔明灯,看月亮。好圆好丰满的月啊!一轮金黄的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下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一样温柔。天空中很淡,风很轻,月很美,构成一幅画。

  我过了一个香香甜甜、红红火火的元宵节。我带着美好的愿望,走向明天。

  元宵观灯会作文 3

  正月十五的晚上,姑姑请我们去火锅店,丰盛的晚餐摆满了一桌,我们一家人共吃团圆饭。我对全家人在这难忘元宵夜,相聚在这里,共度良宵的幸福之情难以言表。

  吃过饭后,我们从火锅店出来,看到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在路边的空地上,有许多的小朋友在放烟火,五彩的火花不时从天空呼啸划过,或是从*地窜出,把元宵节的夜空装扮的更加灿烂绚丽。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县城的广场上,广场上正在举办着灯展。这儿的灯真多啊!你瞧,各家店铺门口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有纸的、纱的、玻璃的、塑料的……有的灯套着粉红色的外套,有的灯穿着金色的裤子,有的灯披着淡蓝色的披肩,有的'还衬着变色的五彩衣。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最后我们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元宵晚会,其乐融融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乐。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观灯会作文 4

  在元宵佳节那一天,老妈带我来到了中山公园观灯,一进门,我信就发现这时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侣,有手牵手的你子或母女,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人。这里什么灯都有:树上挂着的灯,地上摆着的灯,水中漂着的灯。每一盏灯都栩栩如生。

  刚进公园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两只可爱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势,好象调皮的对我们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里,每盏灯有每盏灯的架势,每盏灯有每盏灯气魄,每个灯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最引人生目的还是那条“中国龙“。它长30米,宽2米,高6米。青色的龙鳞描着金色的花纹。我订真一看,嗬!原来是用一盆盆绿叶金花的菊花装扮成的。“中国龙“的嘴里衔着一个银白色的钢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国龙“的两只前爪向前跃,后腿直向后蹬,好像在天空中腾云驾雾。“中国龙“大气磅礴,楞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它盛气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就像是在微笑,真是美丽壮观,与蔼可亲。

  面对着这一条与蔼可亲的巨龙,我真想问它: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阵风吹了过去,龙须抖动了一下,像在说,我从远古来,要把与*带到末来去。

  来这儿观赏的人们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个母亲抱着自已的孩子说:“看,那么多漂亮的菊花做的。“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说“好气派的巨龙啊!真大!”有的也许是在这里看不够,也许是想把这珍贵的镜头带给亲朋好友观赏,连话都没来得急说,就开始拍照了。嘿嘿,还有人连三角架都带来了。没相机的就用手机,反正大家都想记录下这美丽的“中国龙“,连老外也不例外。

  在春寒料峭的元宵佳节,怎么满池的荷花都开了?哦!原来是荷花灯呀!还伴着荷叶呢。风一吹,荷花像穿着粉色纱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荧光闪烁的湖面比做一个舞台的话。几十朵荷花边与一群小鸭们游了过来,看着天空与星星玩耍,与月亮聊天,我仿佛也加入了这荷花灯的行列。看花灯的人们仿佛也加入进去一起舞蹈起来……

  这明亮的荷花、荷叶,让我感到像一个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个花灯。这荷花,荷叶就像把我带回上天似的,就算在这寒冷的元宵节里也倍感温暖。

  时候不早了,我往大门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让我大饱眼福,看完了这个又看那个,看完那个又看不够这个,搞得我连个路都认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园大门,我还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节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灯展每年也只办一次,真希望这灯展一年办得比一年好,待来年,我还要来这里看灯展!

  元宵观灯会作文 5

  “咚咚咚,咚咚咚”,外面锣鼓喧天、张灯结彩。今天是元宵佳节,我要看灯去!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大街上。只见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式各样的花灯早已摆放好,把整个大街照得如同白昼。我被吸引到一只金光闪闪的牛灯那里。这只“金牛”头戴一朵大红花,牛角上挂着中国结,非常喜庆。在中国,耕牛象征着五谷丰登,象征着勤劳。站在“金牛”前,我许了一个愿:祝愿农民伯伯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祝愿我们祖国的经济牛气冲天。

  我又向西边走去。嗬!好漂亮呀!只见一个个走马灯呈现在我眼前。走马灯上装饰着莲花、菊花,还挂着好多盏红灯笼,非常精致,格外漂亮。我们的祖国不就像一匹在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吗?

  我顺着人流往前走。那边人头涌动,那么多人在干什么呀?我快步走过去,好不容易才挤到里面。原来是秧歌队呀!人们打扮成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好多人物,演绎着取经路上的种种传奇。我觉得创作者构思巧妙,独具匠心。这一神话故事的再现,不正是鼓舞人们在世界经济萧条时勇于克服困难、奋斗进取吗?

  正在我欣赏这精彩的表演时,又被一阵阵悠扬的音乐和一阵阵欢歌笑语吸引过去。我看到前面搭建了一个漂亮的舞台,台下人头攒动,观众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台上,演员们正在唱歌跳舞,好不精彩,好不热闹!他们在歌唱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歌唱人民富裕安康的新生活。同时,也在祝愿祖国未来20××年里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看着这一幕幕场景,我感慨万分。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单是20××年中国就发生了很多大事,备受世界瞩目。百年一遇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祖国蒙受空前灾难,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永不言败的精神。“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并出色地完成了高难度的太空行走,展示了我们祖国高超的科技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辉煌的20××年过去了,我们进入崭新的2016年,祝愿家乡五谷丰登,祖国蓬勃发展,世界友好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