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5)份

首页 / 教案 /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2页《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

  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2)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3)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4)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42).

  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

  (1)32<37,因为2小,7大。所以32<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

  (十位数字相同)

  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2)按顺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计数器,十位上珠子一样多,个位上珠子多的数就大。

  用计数器,怎样比较42和37?

  数学上规定:满十进一,42十位上有4颗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颗珠子,所以32<37。

  3.归纳比较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比较数位上的数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齐声朗读。

  比较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三.课堂检测。

  1.在○里填上“>”“<”或“=”

  2.在○里填上“>”“<”或“=”。

  41○45 68○78 69○69

  57○56 80○90 98○89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解决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个新问题,比较的方法有多种。再练*中大家要选择自己能理解的,最简单的方法。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2>37. 32<37

  十位数字不同十位数字不同

  十位数字大的,个位数字大的,

  这个数就大。这个数就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2

  教学内容:P26页例题及“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

  2. 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体验学*中通过合作交流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课前知识。

  教学过程

  一、实践调查

  课前让学生在汇景新城作实地调查,调查本小区住户情况

  二、课内交流

  1、让同学们根据调查所得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根据所编的'题目独立列式

  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1)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过程

  B、师:根据以上的结果你能判断“这栋楼能住150户吗?”

  (2)讨论算法

  三、*题巩固:

  1、试一试

  11×43 24×12 44×21

  2、练一练:

  第1、2题

  3、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一个书包24元,一个文具11元,买书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3

  难点名称

  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根据按行数、列数确定一个数的位置。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等多种方式发现百数表中简单的规律。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很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现。

  2.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读一读,打个招呼吧!哇!太乱了。没关系,那就请它们先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教师为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排列规律。

  (1)第一支数队伍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排得很整齐。请它们住进从上数的第一行吧!我们一起读一读,请它们入住。(1 、2 、3 、4 、5、 6、7、 8、9 、10)

  (2)又来了一支数队伍,它们应该住在哪儿?就让他们入住第二行吧!(11、12 、13、 14、15、16、17、18、19、 20)

  (3)瞧!瞧!这里来了一支特殊队伍。(11、22、33、44、55、)这支数队伍的下一个数是几?你猜到了吗?再下一个呢?再下一个呢?再下一个呢?(66、77、88、99)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都一样,但是它们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

  (4)咦?又来了另一支数队伍。(10、19、28、37、46、55、)这支数队伍的下一个数是几?再下一个呢?(64、73、82、91)

  原来,这些数队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下面我们就按这些顺序,请其它的'数朋友也住进它们的家吧!

  全部都住满了,这儿一共有100个数呢!它们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5)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横着观察。先请从上数的第四行数出队。请小朋友们读一读,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31、32、33、34、35、36、37、38、39、40)横着看,它们的十位上的数字都是3(40除外),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多1.其它行也是这样排列的吗?小朋友们赶快找一找。

  (6)竖着看,请从左数第三排出队,(3、13、23、33、43、53、63、73、83、93)它们的个位数上的数字相同,下面一个数总比上面一个数多10。其它列也是这样吗?小朋友们赶快找一找。

  小结:百数表中无论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的数队伍的排列都是有一定顺序的,所以看起来都很整齐。

  3.为数找家,构建数之间的关系。

  这么整齐的队伍刚排好,有些淘气的数就出去玩了,只留下这一行、一列数来站岗。但淘气的数回来时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1)35的家在哪里?

  找到十位是3的这一行,再找到个位是5这一列,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家。35这个数感谢你,也感谢站岗的小士兵,帮它们很快找的了自己的家。

  (2)53也有5和3,为什么不能住在一起呢?

  35和53虽然都有5和3,但它们所在的数位不一样,所以不能住在一起。看来,为数找家,一定要看清十位和个位上的数。

  因为有这些站岗的数,大家很快就为35和53找到了家。现在,留下来站岗的数也出去玩了。只利用35和53你还能为其他的数找到家吗?

  (3)怎么给46找到家呢?

  (4)现在你能很快为67找到家吗?还有90呢?

  课堂练*(难点巩固)

  4.听说我们班小朋友这么能干,又有一位数朋友赶来了,想知道是谁吗?一位神奇的摄影师为百数表拍了一张照片,正好照到了这位数朋友。请大家看

  (1)为数和数组找家

  你能猜猜这张照片中那些数朋友还没回来吗?

  只要把握了百数表中数朋友的排列顺序,就能很快找出藏起来的数朋友,真方便!为了奖励大家,摄影师又拍了一张照片。你们看

  听说摄影师现在在拍照,数朋友都回来了,可是数太多了,不好拍。摄影师要求它们变队形后才能拍照。你们能帮它们变变队形吗?现在只要大家喊出“一二变”.

  (2)引入数轴

  你们能在上面为51-59这些数找出它们的家吗?

  都是数,为什么50离60那么远,离51那么*?两个数相差得越多,就离得越远;相差的越少,就离得越*。

  (3)知道了这个道理,你们能在上面为67找到家吗?

  小结

  希望今后小朋友们能认识到更多的数朋友!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4

  课题名称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百数图内的规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重难点

  本身内容与以往认知不同,要让学生初步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难点分析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

  教学方法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4:百数表

  探索新知

  1.教师课件出示百数表2.引导学生观察填好的百数表,发现规律。(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整理)师:我们共同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发现规律。

  a.横着看: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依次变大。

  b.竖着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相同。

  c.从左上角斜着看: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从上往下逐渐变大。

  d.从右上角斜着看:从上往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依次减小

  e.谁还发现了什么?

  ①在一横行内,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

  ②在一竖行内,下面的数大于上面的数。

  ③下面的一行始终大于上面的一行数。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探究42与37的大小。

  ①42里面有4个十,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7个一。

  上面两种方法都反映出42大于37。

  我们根据百数表比较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3.说说我们不用百数表该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看图得出:

  ①先比较它们的十位,十位大的'数则这个数大。

  ②十位相等,比较它们的个位,个位大的则这个数大。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课堂练*(难点巩固)

  1.比一比,三种颜色的球中,谁多谁少?

  温馨提示:

  比较两种颜色球的多少,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两个数相差大,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两个数相差小,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2.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58>15红球比蓝球多得多或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58>10红球比黄球多得多或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四、小结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加深“位值制”的认识、理解。

  2、培养知识迁移与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计数器2个

  3、计数棒100根

  4、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旧知新

  1、教师讲小故事:猴哥和猪八戒争辩30和3谁多?

  2、我知道:

  (1)2是2个(一),20是2个(十)。

  (2)44左边的4表示(4个十),右边的4表示(4个一)。

  (4)我能在里填上>、<或=。

  45 1414 220

  1020 818 1920

  3、我知道:

  (1)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2)按顺序从1-20,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二、探究新知(提示课题)

  1、芳芳和**跳绳比赛,**跳了42下,芳芳跳了37下,谁跳得多?

  (1)讨论、汇报:42>37

  (2)质疑:为什么?

  ①摆一摆:

  ②数的.组成: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

  4个十比3个十多。

  (3)归纳: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4)摆一摆,比一比(卡片学具)

  3040 4535 8736 5775

  2、佳弟和于雅在一次口算比赛中,佳弟得了25分,于雅得了23分,谁得的分数高?

  (1)请两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拔珠

  (2)两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十位上一样,个位上不一样。

  (3)归纳: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再现百数表

  (1)竖着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十位上的数越来越大)

  (2)横着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个位上的数越来越大)

  (3)你还知道了什么?(百数表里100最大,因为它是三位数)

  4、阅读课本P42例5

  三、巩固应用

  1、P42做一做第1题。

  2、P42做一做第2题。

  3、小游戏:数字对对碰,数字排排坐!

  93>87>75>64>55>50>48>33>25>23>15>9

  4、我会比

  2723 3330 4252

  6446 6688 99100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P44 、P45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5)份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5)份(扩展1)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教案 (菁华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加深“位值制”的'认识、理解。

  2、培养知识迁移与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计数器2个

  3、计数棒100根

  4、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旧知新

  1、教师讲小故事:猴哥和猪八戒争辩30和3谁多?

  2、我知道:

  (1)2是2个(一),20是2个(十)。

  (2)44左边的4表示(4个十),右边的4表示(4个一)。

  (4)我能在里填上>、<或=。

  45 1414 220

  1020 818 1920

  3、我知道:

  (1)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2)按顺序从1-20,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二、探究新知(提示课题)

  1、芳芳和**跳绳比赛,**跳了42下,芳芳跳了37下,谁跳得多?

  (1)讨论、汇报:42>37

  (2)质疑:为什么?

  ①摆一摆:

  ②数的组成: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

  4个十比3个十多。

  (3)归纳: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4)摆一摆,比一比(卡片学具)

  3040 4535 8736 5775

  2、佳弟和于雅在一次口算比赛中,佳弟得了25分,于雅得了23分,谁得的分数高?

  (1)请两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拔珠

  (2)两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十位上一样,个位上不一样。

  (3)归纳: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再现百数表

  (1)竖着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十位上的数越来越大)

  (2)横着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个位上的数越来越大)

  (3)你还知道了什么?(百数表里100最大,因为它是三位数)

  4、阅读课本P42例5

  三、巩固应用

  1、P42做一做第1题。

  2、P42做一做第2题。

  3、小游戏:数字对对碰,数字排排坐!

  93>87>75>64>55>50>48>33>25>23>15>9

  4、我会比

  2723 3330 4252

  6446 6688 99100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P44 、P45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2页《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

  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2)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3)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4)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42).

  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

  (1)32<37,因为2小,7大。所以32<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

  (十位数字相同)

  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2)按顺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计数器,十位上珠子一样多,个位上珠子多的数就大。

  用计数器,怎样比较42和37?

  数学上规定:满十进一,42十位上有4颗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颗珠子,所以32<37。

  3.归纳比较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比较数位上的数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齐声朗读。

  比较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三.课堂检测。

  1.在○里填上“>”“<”或“=”

  2.在○里填上“>”“<”或“=”。

  41○45 68○78 69○69

  57○56 80○90 98○89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解决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个新问题,比较的方法有多种。再练*中大家要选择自己能理解的,最简单的方法。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2>37. 32<37

  十位数字不同十位数字不同

  十位数字大的,个位数字大的,

  这个数就大。这个数就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教案3

  教学目标

  能根据100以内两个数的比较大小,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重点分析

  100以内数是一年级学生刚刚才认识的,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教学方法

  1举例说明法

  2引导学生观察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回顾旧知

  给数字宝宝找房子。出示数字2 38 46 5 63 9 68 100

  第一个房子是一位数的房子,第二个房子是两位数的房子,第三个房子是三位数的房子。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今天一大早,小松鼠和小白兔出去采蘑菇,采着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回来,小松鼠兔采了46个蘑菇,小白兔采了38个蘑菇,同学们,你们说说谁采的多呢?为什么呢?

  1利用小木棒比较46和38的大小。

  用小木棒摆一摆:46由4捆小木棒和6根小木棒

  38由3捆小木棒和8根小木棒

  左边是46,右边是38,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呢?(板书:><=)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6在38的后面,所以46>38。

  (2)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46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所以46>38。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在两个计数器上分别拨出53和56

  (2)比较53和56的大小,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方法一:根据数的顺序来比,53在56的前面,所以53<56。

  方法二:53和56的十位上都是5,表示有5个十,所以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上的数,53的个位上是3,56的个位上是6,所以53<56。

  (3)训练比较大小。

  35○39 46○48 63○69

  3.再次观察42>37和23<25这两组数,归纳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点拨及小结。

  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课堂练*(难点巩固)

  (1)25○23

  86○89

  99○99

  谁大?

  小结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2都是两位数时,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3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教案4

  课题名称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百数图内的规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重难点

  本身内容与以往认知不同,要让学生初步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难点分析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

  教学方法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4:百数表

  探索新知

  1.教师课件出示百数表2.引导学生观察填好的百数表,发现规律。(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整理)师:我们共同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发现规律。

  a.横着看: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依次变大。

  b.竖着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相同。

  c.从左上角斜着看: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从上往下逐渐变大。

  d.从右上角斜着看:从上往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依次减小

  e.谁还发现了什么?

  ①在一横行内,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

  ②在一竖行内,下面的数大于上面的数。

  ③下面的一行始终大于上面的一行数。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探究42与37的大小。

  ①42里面有4个十,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7个一。

  上面两种方法都反映出42大于37。

  我们根据百数表比较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3.说说我们不用百数表该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看图得出:

  ①先比较它们的十位,十位大的数则这个数大。

  ②十位相等,比较它们的个位,个位大的则这个数大。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课堂练*(难点巩固)

  1.比一比,三种颜色的球中,谁多谁少?

  温馨提示:

  比较两种颜色球的多少,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两个数相差大,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两个数相差小,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2.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58>15红球比蓝球多得多或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58>10红球比黄球多得多或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四、小结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数的顺序》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 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 )位数,100是( )位数,82是( )位数。

  (2)、28的8在( )位上,表示( )个( );2在( )位上,表示( )个( )。

  (3)、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99里有( )个十和( )个一,它后面是( )。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 )、37 69、70、( )、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 11○9 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 ),的是( )。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2□ 47="">□7 100>3□ 58<5□ 78<□2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5)份(扩展2)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菁华5篇)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1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一)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增加活动机会,让学生经历对物体的收集、观察、摆弄、分类和比较过程,形成对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在看、摸等活动中,学会动手操作、观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激趣。师述:请大家把你收集的实物拿出来,观察一下,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带的是哪些实物。

  2、学生汇报:3、揭题:认识物体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合作分类

  师述:这么多形状不同的物体,你们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呢?同桌的同学先商量商量,然后动手分一分。

  2、汇报分类方法:师小结:其实在数学王国里的每一类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有谁知道?

  体认真的看一看、摸一摸,并和它们玩一玩。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新朋友长得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行吗?赶快行动吧!

  ⑵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⑶整理学具。4、联系生活说一说。

  师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见到过这些形状的物体吗?三、形成表象逐步抽象

  1象出图形来。

  圆柱长方体球

  2、记忆想像: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样子。四、分组活动体验感悟

  1、游戏:看谁拿得快拿得准。老师说物体的名称,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实物。小组内同学做游戏。

  2、实践活动:巧巧手

  ⑴小组合作搭一件你喜欢的东西。⑵展示作品。3、数一数: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立体图形的认识

  圆柱长方体

  正方体

  球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加深“位值制”的认识、理解。

  2、培养知识迁移与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计数器2个

  3、计数棒100根

  4、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旧知新

  1、教师讲小故事:猴哥和猪八戒争辩30和3谁多?

  2、我知道:

  (1)2是2个(一),20是2个(十)。

  (2)44左边的4表示(4个十),右边的4表示(4个一)。

  (4)我能在里填上>、<或=。

  45 1414 220

  1020 818 1920

  3、我知道:

  (1)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2)按顺序从1-20,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二、探究新知(提示课题)

  1、芳芳和**跳绳比赛,**跳了42下,芳芳跳了37下,谁跳得多?

  (1)讨论、汇报:42>37

  (2)质疑:为什么?

  ①摆一摆:

  ②数的组成: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

  4个十比3个十多。

  (3)归纳: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4)摆一摆,比一比(卡片学具)

  3040 4535 8736 5775

  2、佳弟和于雅在一次口算比赛中,佳弟得了25分,于雅得了23分,谁得的分数高?

  (1)请两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拔珠

  (2)两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十位上一样,个位上不一样。

  (3)归纳: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再现百数表

  (1)竖着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十位上的数越来越大)

  (2)横着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个位上的数越来越大)

  (3)你还知道了什么?(百数表里100最大,因为它是三位数)

  4、阅读课本P42例5

  三、巩固应用

  1、P42做一做第1题。

  2、P42做一做第2题。

  3、小游戏:数字对对碰,数字排排坐!

  93>87>75>64>55>50>48>33>25>23>15>9

  4、我会比

  2723 3330 4252

  6446 6688 99100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P44 、P45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3

  课题名称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百数图内的规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重难点

  本身内容与以往认知不同,要让学生初步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难点分析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

  教学方法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4:百数表

  探索新知

  1.教师课件出示百数表2.引导学生观察填好的百数表,发现规律。(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整理)师:我们共同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发现规律。

  a.横着看: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依次变大。

  b.竖着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相同。

  c.从左上角斜着看: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从上往下逐渐变大。

  d.从右上角斜着看:从上往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依次减小

  e.谁还发现了什么?

  ①在一横行内,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

  ②在一竖行内,下面的数大于上面的数。

  ③下面的一行始终大于上面的一行数。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探究42与37的大小。

  ①42里面有4个十,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7个一。

  上面两种方法都反映出42大于37。

  我们根据百数表比较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3.说说我们不用百数表该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看图得出:

  ①先比较它们的十位,十位大的数则这个数大。

  ②十位相等,比较它们的个位,个位大的则这个数大。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课堂练*(难点巩固)

  1.比一比,三种颜色的球中,谁多谁少?

  温馨提示:

  比较两种颜色球的多少,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两个数相差大,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两个数相差小,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2.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58>15红球比蓝球多得多或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58>10红球比黄球多得多或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四、小结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4

  难点名称

  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根据按行数、列数确定一个数的位置。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等多种方式发现百数表中简单的规律。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很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现。

  2.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看!它们来了。读一读,打个招呼吧!哇!太乱了。没关系,那就请它们先排好队,再和我们见面,好吗?为了让它们排得更整齐,教师为它们准备好了各自的房间。现在就欢迎它们入场吧!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排列规律。

  (1)第一支数队伍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排得很整齐。请它们住进从上数的第一行吧!我们一起读一读,请它们入住。(1 、2 、3 、4 、5、 6、7、 8、9 、10)

  (2)又来了一支数队伍,它们应该住在哪儿?就让他们入住第二行吧!(11、12 、13、 14、15、16、17、18、19、 20)

  (3)瞧!瞧!这里来了一支特殊队伍。(11、22、33、44、55、)这支数队伍的下一个数是几?你猜到了吗?再下一个呢?再下一个呢?再下一个呢?(66、77、88、99)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都一样,但是它们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

  (4)咦?又来了另一支数队伍。(10、19、28、37、46、55、)这支数队伍的下一个数是几?再下一个呢?(64、73、82、91)

  原来,这些数队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下面我们就按这些顺序,请其它的数朋友也住进它们的家吧!

  全部都住满了,这儿一共有100个数呢!它们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5)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横着观察。先请从上数的第四行数出队。请小朋友们读一读,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31、32、33、34、35、36、37、38、39、40)横着看,它们的十位上的数字都是3(40除外),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多1.其它行也是这样排列的吗?小朋友们赶快找一找。

  (6)竖着看,请从左数第三排出队,(3、13、23、33、43、53、63、73、83、93)它们的个位数上的数字相同,下面一个数总比上面一个数多10。其它列也是这样吗?小朋友们赶快找一找。

  小结:百数表中无论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的数队伍的排列都是有一定顺序的,所以看起来都很整齐。

  3.为数找家,构建数之间的关系。

  这么整齐的队伍刚排好,有些淘气的数就出去玩了,只留下这一行、一列数来站岗。但淘气的数回来时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1)35的家在哪里?

  找到十位是3的这一行,再找到个位是5这一列,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家。35这个数感谢你,也感谢站岗的小士兵,帮它们很快找的了自己的家。

  (2)53也有5和3,为什么不能住在一起呢?

  35和53虽然都有5和3,但它们所在的数位不一样,所以不能住在一起。看来,为数找家,一定要看清十位和个位上的数。

  因为有这些站岗的数,大家很快就为35和53找到了家。现在,留下来站岗的数也出去玩了。只利用35和53你还能为其他的数找到家吗?

  (3)怎么给46找到家呢?

  (4)现在你能很快为67找到家吗?还有90呢?

  课堂练*(难点巩固)

  4.听说我们班小朋友这么能干,又有一位数朋友赶来了,想知道是谁吗?一位神奇的摄影师为百数表拍了一张照片,正好照到了这位数朋友。请大家看

  (1)为数和数组找家

  你能猜猜这张照片中那些数朋友还没回来吗?

  只要把握了百数表中数朋友的排列顺序,就能很快找出藏起来的数朋友,真方便!为了奖励大家,摄影师又拍了一张照片。你们看

  听说摄影师现在在拍照,数朋友都回来了,可是数太多了,不好拍。摄影师要求它们变队形后才能拍照。你们能帮它们变变队形吗?现在只要大家喊出“一二变”.

  (2)引入数轴

  你们能在上面为51-59这些数找出它们的家吗?

  都是数,为什么50离60那么远,离51那么*?两个数相差得越多,就离得越远;相差的越少,就离得越*。

  (3)知道了这个道理,你们能在上面为67找到家吗?

  小结

  希望今后小朋友们能认识到更多的数朋友!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5

  一、教学内容

  数的组成。(教材第35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看图数数。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几瓶牛奶,有几瓶酸奶的。(学生相互交流,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100以内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组成

  二、学*新课

  教学教材第35页例2。

  (1)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

  师:怎样摆能一眼就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引导学生明确: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每捆十根;摆四十六根时,先摆四捆,每捆十根,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七十里面有7个十,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

  (2)老师任意摆出一个两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互相说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一人用小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出这个两位数及这个两位数的组成。(两个人交替进行)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5页下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答案:3 5

  四、课堂小结

  你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了吗?

  板书设计

  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反思

  1.教学时首先说说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复*100以内数的认识。生活中的数是学生都熟悉的,利用此素材作为教学的内容,不但贴*了学生的生活,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自己检验数的正确与否。除了一个一个地数以外,还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选用不同的方法数数,比较哪些方法更准更快。然后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数数、摆小棒,汇报交流。建立10个一是十,100个一是一百,10个十是一百,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三十五,八十是由8个十组成的等意识。

  2.本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中更容易接受。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结绳计数

  “结绳计数”是远古时代的人们最常用的记数方法,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数字,人们在计数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所谓“结绳计数”就是用打绳结的办法来计算物体的数量。传说中,古代的国王们出去打仗的时候,因为没有日历,就采取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计算天数,当绳子上所用的结都被打开的时候,也就是战争该结束的时候。

  当然,除了“结绳计数”外,远古时代的人们还发明了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用利器在骨头上刻下痕迹来计算数字。由于“结绳计数”这一方法最为方便可行,所以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5)份(扩展3)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菁华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1

  教学内容:

  信息窗3

  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教学重难点: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 的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练*:

  25+10= 16+8= 27+7=

  15+6= 35-25=

  2.20-8=?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退位加十”。

  二、新授

  (一)观察情境图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回收了许多的废旧物,咱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的结果。

  (二)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口算)

  1.“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

  (1)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找出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2)你认为可以怎样列算式?(24-8=)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4-8不够减,怎么办?

  (3)你能用学具摆出来吗?同位俩互相合作,在全班进行交流。

  (4)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集体交流,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更好?说说理由。

  2. 分解法: 摆小棒法:

  24 - 8= 16 先摆出24根小棒,把其中的一捆先拆成10根,用14根去减8根,体会退位加十的过程。

  10 14

  6

  (三)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二班收的易拉罐比三班少几个?”

  (1)根据问题能找到哪些有关的信息?

  (2)怎样列算式?自己解答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练*

  13-6= 33-6= 53-6=

  83-6= 93-6=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1—5、聪明小屋

  教学目标:

  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聪明小屋是本课难点。

  教具准备:

  练*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

  1.自主练*1

  拿出一组练*:45-3= 45-7=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其他练*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2.自主练*2:大减价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各部分含义。

  3.自主练*3:踩气球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3)全班汇报交流。

  4.自主练*4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编数学故事,进行交流。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5.自主练*5

  (1)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明确图意。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能解决吗?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4)全班交流。

  二、聪明小屋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填数。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2

  上课日期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掌握100以内两个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两个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难点:归纳总结出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导学共乐

  1.生活情境导入。

  师:昨天老师买了两本书,你们知道哪本书贵,哪本书便宜吗?

  课件出示老师买的两本书。

  2.揭示课题。

  师:要比较这两本书哪本贵哪本便宜,其实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比较大小(1)]

  自学共思

  1.比较42与37的大小。

  (1)师:这里有两个数,42与37,比一比,谁大?谁小?(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尝试比较,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比较方法。

  合学共研

  1.比较42与37的大小。

  (1)师:这里有两个数,42与37,比一比,谁大?谁小?

  师:请同学们尝试比较,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比较方法。

  学生尝试比较,教师巡视。

  (2)交流展示方法。教师根据巡视情况指名汇报。

  1:摆小棒。分别用小棒摆出42根和37根,42根比37根多,所以42大于37。

  2:根据数的组成来比。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所以42大于37。

  3: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大于37。

  4:只看十位,就可以比较出数的大小。

  (3)师:同学们用这么多的方法比较出了42和37的大小,非常好!怎样快速地比较呢?

  教师板书:42>37

  展学共享

  比较23与25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比的都是十位不同的两位数,那如果是十位相同的两个两位数,我们还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吗?(课件出示)

  (1)同桌两人合作,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23和25。

  (2)借助计数器比较23和25的大小,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师板书:23<25

  延学共促

  归纳总结:

  师:我们刚才学*了两位数大小的比较,谁来说一说,有什么又对又快的好方法?

  检学共长

  练*。

  1.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新授

  课题

  多些、少些

  单元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3

  上课日期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探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法、练*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课件出示*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新的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自学共思

  课件出示教科书P48例8情境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整包的就有30本,另外还有2本单本的,根据这些信息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合学共研

  1.探究整十数加一位数。

  师:求一共有多少本写字本,要怎样列式?

  师:30+2=32,你是怎样想的?

  (1).3捆小棒加2根小棒,一共32根小棒。

  (2)1包是十本,3包就是3个十本,3个十和2个一加起来就是32。

  (3)用个位0+2=2,再把十位上的3落下来,所以30+2=32。

  师:30+2=32,那么2+3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利用数的组成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32。

  因为30+2=32,所以2+30=32。

  教师板书:30+2=32 2+30=32

  课件出示口算题,学生迅速抢答。

  师:这些数都是整十数与一位数相加,不管是几十加几还是几加几十,都是求几个十加上几个一,结果都是几十几。

  2.探究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师:我们接着来看图,现在我们知道,老师买了32本写字本,如果老师拿走2本,还剩多少本?如果老师拿走30本,还剩多少本?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先独立算一算,然后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1)利用数的组成想。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

  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3个十,还剩2个一,就是2。

  (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计算。因为30+2=32,所以32-2=30,32-30=2 。

  教师板书:32-2=30 32-30=2

  展学共享

  归纳小结。

  课件出示。

  师:这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有很多,怎样计算比较快?

  延学共促

  1.完成教科书P48“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订正。

  2.完成教科书P49“练*十一”第1题。

  师: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得数,填在教科书上。

  (2)订正得数,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竖着一组一组读读算式。

  3.完成教科书P49“练*十一”第2题。

  师:要看55瓶矿泉水够不够,应该怎么想?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

  检学共长

  1.基础训练(我会算)

  30+2=() 3+10=()87-7=()

  20+4=() 3+20=()77-7=()

  10+6=() 6+30=()67-7=()

  5+20=() 9+40=()57-7=()

  2.能力提升

  40+8=48 6+20=26

  8+()=()6+()=()

  48-()=()26-()=()

  48-()=()26-()=()

  1.思维拓展

  63=60+()80=()-4

  65=()+5()-7=40

  55=50+()70=()-()

  29=()+()30=()-()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练*

  课题

  练*十一

  单元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4

  上课日期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难点:区分“数位”与“位数”,“数位”与“位置”。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课件出示*题。

  2.情境导入。

  师:猜一猜,老师手中是什么?(1颗珠子)

  师:老师会用这颗珠子表示10,你们信吗?(出示计数器,把珠子放在十位上)怎么样,现在它表示多少?(10)

  师:一颗珠子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表示10,计数器是我们学*数学的好朋友。看下面的计数器,你觉得怎么样?(课件出示)

  同桌间相互合作完成。(课件出示标明个位和十位的计数器)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课题:读数和写数)

  自学共思

  课件出示教科书P36例3。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师:同学们,课件上有一些五颜六色的纽扣,你们能很快数出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师:这三个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来读、写呢?

  合学共研

  两位数的写法与读法。

  (1)教学“40”的写法与读法。

  ①摆一摆。

  师:黄纽扣有四十粒,先用小棒摆一摆。

  4捆小棒,1捆10根。

  ②拨一拨。

  师:那你会用计数器来表示出4捆小棒的数量吗?同桌两人合作,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这种方法。

  师:十位上的这4颗珠子,表示什么呢?个位上怎么1颗珠子也没有?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个位上的0不写行吗?为什么?

  师:这个数该怎么读呢?

  板书:读作:四十

  展学共享

  1.知识迁移。

  ①出示27根小棒。

  师: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说说你是怎么拨的,然后写出“27”并读出来。

  ②出示33根小棒。

  师:像刚才一样,拨、说、写、读这个数。

  学生演示拨法。

  师: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同桌相互议一议。

  师小结: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

  2.建立数感。

  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有多少粒?(一共有100粒)

  (1)在计数器上拨珠。先一颗一颗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

  师:再拨一颗是几颗?

  师:10个一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2)在十位上,一颗一颗地拨,拨出9颗珠子。

  师:这9颗珠子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

  师:10个十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3)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00。

  学生在计数器上填“百位”,再拨出100。

  (4)引导学生探究100的读法和写法。

  师:对照计数器试写100,并读一读。

  延学共促

  1.完成教科书P37“做一做”第2题。

  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完成,然后同桌间交流。

  2.完成教科书P39“练*八”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题。

  检学共长

  1、基础训练(读读写写)

  (1)三十八二十二四十三三十六九十九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19 34 88 58 100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5个一8个十4个十1个一5个十13个一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能力提升(按要求写数,各写5个)

  个位是6的两位数十位是3的两位数

  3、思维拓展(猜猜我是谁)

  我是87和89的邻居()我和55一样大()

  我由3个十和6个一组成()我是70个一()

  我是22前面的数()我由3个一和9个十组成()

  我是29后面的数()我是6个十()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练*

  课题

  练*八

  单元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5

  师: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2.探究“19、28、37、46、55、64、73、82、91”的规律。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4百数表中从右上到左下这一斜行的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斜行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展学共享

  1.填写百数表,分步解构。

  师:请同学们完成百数表。

  (1)学生独立完成百数表,老师巡视指导。

  (2)观察交流。

  师: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找一找,涂一涂。课件出示涂色后的百数表。

  师:我们先横着看,先看第二行,你发现了什么?其他各行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3)出示一个不完整的百数表,任意指定一个位置,让学生说出该处的数是多少?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

  2.化整为零,深入感知。

  师:想一想,16的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各是多少?那45呢?79呢?

  师: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个数的上面的那个数比它小10,下面的那个数比它大10

  一个数的左边的那个数比它小1,右边的那个数比它大1。

  延学共促

  1.连点成画。

  完成教科书P44“练*九”第1题。

  学生独立连线后集体展示。

  2.填数成轴。

  完成教科书P44“练*九”第2题。

  师:观察这一条线上的数,你能发现什么?

  从左到右,依次增加1。

  学生独立填数,然后说说是怎么填的。

  师:77是更接*70还是更接*80?为什么?那72呢?

  全课小结,促进内化师: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检学共长

  1.基础训练

  (1)填一填

  48 52

  100 97

  (2)比一比

  46○54 76○86 58○91

  66○68 100○99 56○92

  53○50 9○49 48○50

  2.能力提升(排一排)

  110 45 66 35 75 60 82

  (1)从大到小排一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小到大排一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维拓展

  (1)、比71小而比68大的数是()和()。

  (2)、比29大而比32小的数是()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新授

  课题

  比较大小

  单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5)份(扩展4)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菁华5篇)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要不我们就一起来数数看!

  (揭示课题: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激发观察兴趣。(出示第2~3页的图画)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小学

  (1)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美丽的学校,同学们先自己看一看,图画里画了些什么?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它们在哪里。(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

  (3)教师点击学生向老师敬礼的场面,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2、数图画中的数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人和物的个数)

  (1)数数量是“1”的人和物。

  师:图画中有几位老师?(生答:1位老师。老师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一位老师并加上圈。再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是“1”。)

  引导学生答出:一面**、一个花坛、一个足球……

  强调:它们的数量都是几?

  师:像一面**、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量“1”来表示。(出示数字“1”,并认读数字1)

  (2)数其他数量的人和物。

  数到数量是“2”以上的人或物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些数量的。

  (学生可能答:看出来的、数出来的)让数出来的学生,指着数给大家看一看。

  强调:数数时一定要口、手一致。

  3、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本第4~5页的图画(或贴出10个数字,让学生读一读)。

  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数。然后同桌互读,集体交流,先从1读到10,再从10读到1。最后老师指一个数让学生齐读这个数。

  三、拓展延伸

  数身边的实物。

  在图画中我们数出了数量1、2、3……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里有这些数量吗?

  (可以引导学生找:几扇门、窗,几盏灯)

  强调:数量后面的单位名称。

  四、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8页练*一的1、2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一、数一数,再照样子在□里面画“○”。

  二、我能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12分)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能正确表达出比的结果。

  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一些特殊物体的对应。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4、培养学生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特殊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比较的物体(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

  教师:手套若干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

  问: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

  (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

  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

  问:生活中我们外出活动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

  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板书:比较

  【利用故事情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直接点出本课所要学*的内容,使学生明确本】

  二、动手实践

  体验方法

  师:在你们的桌上分别有铅笔与笔套、瓶子与瓶盖、语文本与数学本,现在请你们同桌一

  起来比一比哪样物体多,哪样物体少?

  生:同桌合作进行比较

  师:请你们来汇报一下比较结果

  (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

  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

  问:你们都会比较物体的多少了吗?谁能说说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交流

  【二期课改提倡合作学*,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悟知识和方法。老师在学生已经知道

  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比较物体多少,从而让学生体

  验和感知比较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手、脑、口同时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巩固练*

  方法运用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动手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物体的多少,接下来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书上的小伙伴来解决困难,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1、P20题2(左图)

  问:图上是谁?她要比什么?

  生:是小巧,要比较布丁和盘子哪个多,哪个少?

  师:请你比一比并将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同桌

  生:进行比较

  反馈

  注:学生如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的请学生交流怎样做是一一对应(用线连一连)

  2、P20题2(右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是小丁丁,他在比较瓶子和塞子哪个多,哪个少?

  师:请你自己比一比

  生:交流

  3、P20题3 生:独立完成比较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

  全班交流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用今天学到的本领为小伙伴解决的困难。

  【从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到看图进行比较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因此老师创设为小伙伴解决困难的情景来巩固比较的方法,其目的可以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巩固比较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敢于向困难进行挑战,对自己树立信心。】

  四、联系实际

  拓展提高

  1、出示7只手套和4个小朋友的图片

  问:看看谁来了?老师要给他们发手套,请你们看看老师准备的手套够不够?

  生:四人一组讨论

  上黑板演示怎么分?(注意:1人分一副手套,同时还要注意左右手的搭配)

  问:黑板上的小朋友分的合理吗?为什么?

  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2、联系生活实际

  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2对应1的呢?

  生:举例

  3、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

  【数学的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生活中常常会存在许多的特殊性的问题。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要解决生活实际,对于一些特殊问题要考虑全面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惯。

  教学重点:学*按一定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在议一议,评一评,分一分的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物体如何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惯。

  设计新意:通过举例加深学生会按照标准分类。

  教学准备: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学具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观察教材的插图。

  提问:课桌上有些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整理,各种物品应放在文具盒里还是放在学具盒里。

  总结:这些物品可以按用途分类分成文具和学具两类。

  引导学生把自己课桌上准备的学具﹑文具进行整理﹑分类。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是怎样整理的,分成了几个部分,各是哪些物品。

  二、巩固与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识别画的各是什么动物。从左往右排列,上面一排是金鱼﹑狗﹑青蛙﹑海狮﹑鲸,下面一排是鹿﹑螃蟹﹑猴﹑松鼠﹑虾﹑小鸟。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这些动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把它圈出来;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则不要圈。

  2、第2-4题。

  先让学生讨论怎样分,确定分的标准后,再动手分一分。

  其中第2题可以按食品和非食品分类,第3题可以按水﹑陆﹑空分类,第4题以按蔬菜和水果分类,也可以按它们不同的颜色分类。

  三、总结评价。

  要让学生观察﹑讨论,弄清按什么标准分,自己分一分。要根据*题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独立学*或合作完成。还要组织学生交流分类的结果和分类的思考。

  板书设计: 分一分

  学具盒 水中交通工具

  文具盒 陆上交通工具

  水里动物 空中交通工具

  陆地动物 蔬菜 水果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4

  本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让学生在学会计算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教材分十几减9,十几减8、7,十几减6、5、4、3、2,单元复*四部分。

  1教学十几减9,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

  学生经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不但掌握了这些加法的计算方法,而且积累了通过实物操作探索算法的经验,这就为主动学*退位减法创造了条件。教材把十几减9的教学设计成四个层次。

  (1) 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操作进行计算,教学的重点不是算出得数,而是计算的过程与方法。例题教学13-9,学生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列出减法算式后,由于首次接触退位减法,很自然地会进行从13个桃里减去9个的操作,而且减去9个桃的过程与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多样算法是客观存在的。教材营造主动学*的氛围,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考进行操作并交流方法。教学时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操作的步骤。如,先在盒子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与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又如,从12根小棒里先减去2根,再减去7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理解同伴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出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但是学生借助操作实物进行计算,一般不会用加法算减法。因此,教材通过大卡通提出这种算法,并联系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2) 想想做做第2、3题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一共有8道题,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教学其中的3道题,另外5道题安排在想想做做第2、3题里教学。在计算后5道题时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先是看图思考: 9块和(6)块合起来是15块,15块去掉9块剩下6块。然后是看算式思考: 9+(2)=11, 11-9=2。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又不能勉强全体学生都用这种算法。如果部分学生喜欢其他方法也是允许的。

  (3) 想想做做第4题通过口算练*初步掌握十几减9,教材把10-9、19-9与8道退位减法题集中在一起,不仅联系了旧知,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退位减法的特点和算法。这道题可以反复使用,暂时不要对学生提出计算速度方面的要求,而要关注计算的思路、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抽出少数几题,要求学生说说计算时的思考。

  (4) 想想做做第5题整理十几减9,按被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些算式,学生从中会有新的发现。如相邻算式的变化,各道题的差与被减数个位上数的联系等。这些发现渗透了函数思想,扩展了计算思路与方法,有助学生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得数。

  练*一是配合十几减9安排的。第1题利用情境图重温减法的意义和十几减9的算法,第2~5题进行口算练*。教材避免让学生进行枯燥的练*,尽力提高各道题的练*价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第2题按被减数是单数且从小到大的顺序和被减数是双数且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列8道减法算式,学生在练*中会有新的感受。第3题以顺利跳过每个树桩的情境激励学生认真计算,培养良好的计算心理。第4题检测和反馈计算情况,让师生了解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效果。第5题在加减两步计算中综合练*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提高计算能力。

  2教学十几减8、7,加强算法的抽象思考。

  十几减8、7是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教学的。十几减9较多地借助实物操作或依靠操作表象进行计算,十几减8、7则把实物操作活动抽象成数的计算活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有7道题,十几减7的退位减有6道题,这些题分别安排在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里教学。

  (1) 遵循规律,组织抽象思考。

  学生学会抽象思考的一般过程是: 实物操作抽象成数的运算根据数的运算再思考应用到其他计算上。

  第5页例题教学15-8,先让学生操作实物,把十几减9的操作方法应用于十几减8,为开展抽象思维构筑*台。教材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喇叭,既是一种学*策略的提示,也便于开展操作活动,实现算法多样化。

  把操作小棒抽象成数的有序运算是例题的教学重点。破十减和*十减都要分两步计算,因为相应的操作是分两步进行的。如从15根小棒中拿掉8根,可以先拿掉5根,再拿掉3根。因此,15-8可以先算15-5=10,再算10-3=7。教材引导学生看着小棒图反思操作活动,经历抽象成数的运算的过程,在学会计算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反复说说15-8的计算方法,有助于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试一试里的两道题,教材没有提供形象思维的支撑材料,也不希望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得出结果,而是鼓励学生能举一反三,用例题中获得的方法计算其他退位减法的题。

  教材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算法,并通过交流加强对算法的体验。想想做做第1题虽然在图上圈一圈就能看出得数,但仍然要求学生算一算,再次经历把操作实物的活动抽象成数的运算的过程,更好地体验算法。

  (2) 进一步引导算减想加。

  在十几减9的时候,曾经教学了利用9加几计算十几减9。由于初步教学这种算法,许多学生还不*惯使用。在十几减8、7时再次教学算减想加,希望更多的学生学会并喜欢这种方法。想想做做第2~5题把算减想加的教学设计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直观引导下的思考,图中显示了8和几合成14,那么14减8就等于几;接着把8加几的进位加和相应的十几减8,7加几的进位加和相应的十几减7编成题组,让学生先算加法的和,再算减法的差,体会利用加法能得到减法的结果,并感受这种算法的简捷;最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由于学生在前两个层次里不仅学会了算减想加,而且对这种算法产生了兴趣,因此,要鼓励学生自觉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练*二通过第1题和第8题继续加强算减想加的引导。第1题让学生体会只要说出进位加法里的一个加数是几,就算出了相应的退位减法的得数是几。第8题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关系,发现一道进位加法的题能算出两道相关的退位减法题的差。通过这样的安排,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算减想加的方法。

  3教学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更尊重学生的算法选择。

  经过十几减9、8、7的教学,学生基本形成并掌握了自己喜欢的方法。退位减法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说出十几减几的差,只要算得对、算得快,使用哪种算法都可以。因此,教学十几减6、5、4、3、2时,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独立计算的空间。第9页例题仅出现11-5和11-6两道算式,不规定必须使用某种算法,让他们自主选择算法。

  例题、想想做做第1、2题以及练*三第1题,都把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编在一起,用同一道进位加就能得出两道退位减的结果。这样的安排能引导大多数学生自觉地算减想加。

  4通过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复*第2~4题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教学的退位减法,有层次地安排了五项活动。

  (1) 列出减法表。

  第2题的减法表的左边第一竖排依次写出了十几减9退位减的所有算式,其他竖排里写出了部分减法算式。教材先引导学生竖着看表格,发现各个竖排里从上到下依次排列11减几、12减几的算式。了解表格的结构以后,再让学生在空格里填写其他减法算式。通过整理减法表,回顾了本单元教学的全部计算题。

  (2) 继续研究减法表,发现更多的规律。

  教材引导学生横着看减法表,发现从上往下每个横排依次是11减几、12减几18减几的算式;在同一横行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大1,算式的得数依次小1。教材还要求学生斜着看减法表,发现同一斜行里的减法算式得数相同,如12-9和11-8的得数都是3;斜着看还能发现得数是2的算式只有一道,得数是3的算式有两道得数是9的算式有八道。随着规律陆续发现,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学过的退位减法,并有结构地保存在记忆中。

  (3) 寻找有联系的算式。

  第3题以13-6和13-7为例,引导学生先寻找它们的联系,看出在计算时用的是同一道进位加法。然后编出像这样有联系的几组算式,进一步加强算减想加的计算思路。

  (4) 在减法表上进行口算练*。

  第3题还让学生从减法表中任意选算式、说得数,为学生提供了简便易行且高效率的练*活动。这道题可以在班级、小组或者同桌间进行练*,也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练*,增加练*的容量。这一练*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是直接说出得数,不必详细地说出思考过程。对少数尚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算法指导,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也可以利用其他算式进行推算;另一方面应要求他们努力记住这些题的得数。

  (5) 写出得数相同的算式。

  第4题写出与12-6或16-8得数相同的其他减法算式,这是在熟练口算退位减法和发现减法表里斜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道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要经历算式到得数、得数到算式的思考过程。虽然思维难度大了,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对熟练掌握口算退位减法是很有好处的。

  5结合计算教学,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本单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如第9页例题,11个蘑菇减去一种蘑菇的个数就得到另一种蘑菇的个数。又如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排球(或足球)的总个数减去虚线一边的个数,就得到虚线另一边的个数。这样的数量关系还有第10页第5题、第12页第5题、第15页第10题等。教学这些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比较相同和不同,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1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 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 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 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教学准备:

  1. 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 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 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 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 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 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

  3. 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

  4. 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练*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 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

  3. 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 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2. 总结:今天学*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5)份(扩展5)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合集五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创设了“估一估有多少只羊”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100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多得多。首先,带领学生一起估测,说出自己估的方法,选择最好的方法,通过与20只羊对比,出示百羊图,通过数小棒,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的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会数100以内的数并明确数的组成。

  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但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数,谁能按照顺序从0数到20呢?

数的真是太棒啦!那谁能说一说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呢?

20里面有( )个十?1个十8个一合起来是( )?

今天老师又请来了一些数字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同学们请看,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31,67,90)你们真是太厉害了,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数的组成,板书课题:数数 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交流方法

  春天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有一群小羊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了草地上,请同学们估一估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羊?那草地上到底有多少只羊呢?请同学们数一数吧!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一共有多少只羊?(一共有20只羊)老师给大家准备与羊数量同样多的圆形,一个圆形代表一只羊,你能把你的数法展示给大家吗?(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同学们真是太聪明啦!竟然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认为哪种数法更好呢?(我认为10个10个数更好,因为10个10个数数得又快又准)这些是20只羊,接下来又有一群羊来到了草地上,请同学们对比一下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生自由言论,70只,98只……)同学们说的数都比20只多得多,那我们就来数一数草地上到底有多少只羊呢?老师拿出了与羊数量同样多的小棒,一根小棒代表一只羊,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羊?你数出了多少根小棒了吗?(100根)数的真好!

  2、在数数中明确10个十是一百

  (1)数小棒

  那同学们现在就用满十根捆成一捆的方法再数一数小棒吧!你捆了多少捆(10捆)一捆就是1个十,我们以前学过10个一是十,那十个十又是多少呢?(10个十是一百)那我们一捆一捆的数吧!(10。20。30。40。50。60。70。80。90。100)

  (2)数小羊

  那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数小羊吗?羊我们不能把它捆起来?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十只十只圈起来)说的真是太好啦!那你们把小羊请出来吧,请同学们在图上数一数,圈一圈吧!谁能告诉大家你数出了多少只羊?(我是10只羊圈在一个圈,我总共圈了10个圈,10个十就是一百)同学们,他说的好不好啊?(好)我们掌声鼓励一下。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0。20。30。40。50。60。70。80。90。100)原来草地上有100只羊啊!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你们有信心挑战一下吗?

  3、数的组成

  我手里有6捆小棒,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60根)你是怎么知道的?(1捆小棒是10根,6捆就是60,)同学们真是太聪明啦!那在想一想60是由( )个十组成的呢?那老师想摆出46根小棒,我应该怎么摆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棒摆一摆吧!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我先拿出4捆小棒,4捆小棒就是4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6根小棒就是6个一,合起来就是46),同学们思考一下,46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47)47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48)48再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49)49再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50)你是怎么知道的?(9根小棒添上1根小棒是10根,10根小棒就是一捆,原来有4捆,再加上现在的1捆,一共就是5捆,5捆小棒就是50)说得真是太好啦!那谁能再说一说79添1是多少?(80)99添1 是多少?(100)那同学们,我们不用小棒了,我们把小棒收回盒子里,接下来老师有个小要求,接下来我们从53数到80,不要忘记遇到整十我们就要做一个捆的动作。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原来我们班每名同学都是数数小能手啊!

  三、巩固练*

  1、我们有一个好朋友小猪在逛超市时由于贪玩屋里吹满了泡泡,怎么数都数不清,请同学们先估一估有多少个泡泡,你能帮它数一数到底一共有多少个泡泡吗?

  2、小猪又跑到了玩具区,把货架上的口哨弄乱了,我们帮忙数一数有多少个哨子,好吗?

  3、嘴馋的小猪又来到了糖果区,买了一堆的糖果,让我们先圈出10颗糖,再估一估有多少颗吧!小猪非常感谢大家帮忙。

  四、总结

  谁能用1——100之间的数说句话呢?(我们班有38人、彩虹有7种颜色,有12个生肖,一年有12个月,一个星期有7天,有56个民族)同学们的知识可真渊博,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有10根手指,那老师想要100根手指,我应该找几个人到前面来呢?(10个人)为什么呢?(10个十是一百)真是太棒了,那老师就来找10名同学,我们开始数,数到你之后把手举起来。同学们请看这就是100根手指,同学们做得太棒啦!同学们我们掌声鼓励,看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开心吗?(开心)老师也很开心,下节课我们继续一起探索数学的奥秘,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数数 数的组成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1.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

  2.理解同一数字不同数位数字的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尝试教学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计数棒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你们愿意陪老师一起玩吗?(猜数量)

  2.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堆计数棒。你们知道有多少根吗?

  3.引导学生猜测

  二、新授

  1.如果再增加一根小棒现在有多少根呢?再加一根呢?再加一根呢?

  引导学生进行数数

  2.解决23的组成

  (1)二十三根小棒怎么摆才可以让别人一眼看出是二十三?

  (学生自主摆小棒分享体验,后得出结论:10根10根摆最后再摆3根,就能让人一眼看出。)

  (2)23的组成

  观察摆出的小棒说说23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3是由2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小结:10个一是十,一个十里面有10个一。

  2.解决23和32的区别

  (1)继续接着数数从23数到32。

  (学生开火车数数)

  (2)32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①摆一摆

  学生自主摆出32,并想一想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②说一说

  说出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③比一比

  比一比23和32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32和23的区别。)

  得出结论:

  23和32不一样。23中的2表示2个十,32中的2表示2个一,23中的3表示3个一,32中的3表示3个十。

  三.数数

  (1)接着往后数,从34数到45。

  (学生集体数数,注意39到40的变化。)

  (2)数出45后面的5个数

  (引导学生分辨往前数和往后数的方法。)

  2.填一填

  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8个一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通过“填一填”复*巩固《数的组成》相关知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破题: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

  五、作业设计:

  1.35页“做一做”第一题,第二题。

  2.练*八:第3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10,一个十里面有10个一。

  10个十是100,一百里面有10个十。

  教学反思

  一、注重基础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猜数,让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

  二、关注数感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体会到比认识100以内各数更上位的知识,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存在的问题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学生第一次数数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数学生数数声音拉的很长,导致数数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学*过程较紧张。学*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在摆100根小棒时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3

  教学目标

  能根据100以内两个数的比较大小,能正确运用“ 〉、〈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重点分析

  100以内数是一年级学生刚刚才认识的,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教学方法

  1举例说明法

  2引导学生观察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回顾旧知

  给数字宝宝找房子.出示数字2 38 46 5 63 9 68 100

  第一个房子是一位数的房子,第二个房子是两位数的房子,第三个房子是三位数的房子。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今天一大早,小松鼠和小白兔出去采蘑菇,采着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回来,小松鼠兔采了46个蘑菇,小白兔采了38个蘑菇,同学们,你们说说谁采的多呢?为什么呢?

  1利用小木棒比较46和38的大小。

  用小木棒摆一摆:46由4捆小木棒和6根小木棒

  38由3捆小木棒和8根小木棒

  左边是46,右边是38,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呢?(板书:><=)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6在38的后面,所以46>38。

  (2)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46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所以46>38。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在两个计数器上分别拨出53和56

  (2)比较53和56的大小,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方法一:根据数的顺序来比,53在56的前面,所以53<56。

  方法二:53和56的十位上都是5,表示有5个十,所以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上的数,53的个位上是3,56的个位上是6,所以53<56。

  (3)训练比较大小。

  35○39 46○48 63○69

  3.再次观察42>37和23<25这两组数,归纳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点拨及小结。

  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课堂练*(难点巩固)

  (1)25○23

  86○89

  99○99

  谁大?

  小结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2都是两位数时,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3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4

  教学内容:

  信息窗3

  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教学重难点: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 的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练*:

  25+10= 16+8= 27+7=

  15+6= 35-25=

  2.20-8=?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退位加十”。

  二、新授

  (一)观察情境图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回收了许多的废旧物,咱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的结果。

  (二)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口算)

  1.“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

  (1)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找出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2)你认为可以怎样列算式?(24-8=)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4-8不够减,怎么办?

  (3)你能用学具摆出来吗?同位俩互相合作,在全班进行交流。

  (4)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集体交流,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更好?说说理由。

  2. 分解法: 摆小棒法:

  24 - 8= 16 先摆出24根小棒,把其中的一捆先拆成10根,用14根去减8根,体会退位加十的过程。

  10 14

  6

  (三)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二班收的易拉罐比三班少几个?”

  (1)根据问题能找到哪些有关的信息?

  (2)怎样列算式?自己解答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练*

  13-6= 33-6= 53-6=

  83-6= 93-6=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1—5、聪明小屋

  教学目标:

  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聪明小屋是本课难点。

  教具准备:

  练*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

  1.自主练*1

  拿出一组练*:45-3= 45-7=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其他练*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2.自主练*2:大减价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各部分含义。

  3.自主练*3:踩气球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3)全班汇报交流。

  4.自主练*4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编数学故事,进行交流。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5.自主练*5

  (1)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明确图意。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能解决吗?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4)全班交流。

  二、聪明小屋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填数。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5

  上课日期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过程与方法: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出示第33页图。

  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数数、数的组成。

  自学共思

  1.先估一估,图上一共有多少只羊?

  2.用自己的方法数数,图上有多少只羊?

  合学共研

  1.课件示例1。

  (1)数数----一个一个(或一根一根)地数,从一数到三十;从一数到五十二;从一数到一百。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十根十根的数,数十次就是一百。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之间的关系。

  2.课件示例2。

  (1)明确几十的组成。(摆小棒)

  (2)明确几十几的组成。(摆小棒)

  展学共享

  1.课本第35页“做一做”。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延学共促

  1、估一估两种夹子各有多少个?P38练*八第一题。

  (1)观察两种夹子,哪种颜色的夹子比较好数?为什么?

  (2)数黄夹子有什么好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2、独立完成P38练*八第二题。

  先圈出10颗,再估计并记录结果

  检学共长

  1.基础训练

  (1)我能数出下面各数后面连续五个数。

  二十七五十六七十三八十八

  (2)在下面各数后面数出4个数来。

  三十七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五十九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九十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能力提升

  3个十和5个一组成()32个一是()

  6个十是()8个一和1个十组成()

  3.思维拓展:写一写。

  51、53、( )、()59

  38、()、34、32、()、()

  90、()、( )、93、94、()

  80、79、()、()、()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新授

  课题

  读数、写数

  单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