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

首页 / 教案 / |

  物理中考复*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4.知道*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5.知道*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6.知道*面镜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和*面镜成像特点,培养观察、

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 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面镜成像的探究过程及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反射定律中“三线共面”这个结论的得出,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三线共面”是一个难点。

2.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以及漫反射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仅抽象,学生还很容易根据思维定式而在理解中出错。因此,这也是一个难点。

3.实像和虚像的理解与区别。

【教具准备】光的发射定律探究仪,激光电筒,__面镜,*面玻璃,蜡烛,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照射在一个隐藏的*面镜上,让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学生猜测并回答光的传播方向为什么会改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光的反射:一束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照在另一种介质(*面镜)表面上后,改变了光的方向,又回到原来的介质(空气)中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实际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发生光的反射,人眼之所以看见一个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从物体表面反射过来的光线进入人眼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光的反射”。

(二)进行新课

一、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1 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引出概念。

利用光具盒介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的概念,启发学生用数理结合的观点进一步观察入、反射光线的几何位置关系,学生找到它们的对称轴,用量角器量出对称轴与*面镜之间的夹角,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引入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

实验2 教师演示:研究“三线共面” 利用自制教具,让学生观察纸板向前折和向后折时,能否观察到反射光线,总结光的反射定律的前两条内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根据本实验,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三线共面”,突破了这一难点。 实验3 学生探究:研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紧接着,让学生猜想及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并填写实验报告单(见附页),总结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学生在表述结论时,有可能将入射角、入射光线叙述在前)

1

实验4 教师演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

遮挡住反射光线,观察到入射光线依然存在;再遮挡住入射光线,观察到不再有反射光线。从而得出结论:先有入射光,才有反射光。教师强调光的反射定律的正确表述顺序,并板书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板书]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接着点明光的反射定律实质上规定了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多媒体演示:光路的可逆性。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反射是可逆的。 [板书]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课件展示巩固性问题,深化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全面理解。 例1:补充光路图,并求反射角和入射角。

30º

例2:补充光路图,并求反射角和入射角。

例3:在明亮处的两名同学,甲同学能通过镜子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能看到甲的眼睛吗?如果甲同学在暗处,乙能看到吗?

通过例1练*基本光学作图法。

00通过例2让学生知道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时的情况。并板书。

00[板书] 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也为0

通过例3让学生加深对光的反射和光路可逆的理解。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实验5 教师演示:研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师用小镜子反射光线,照入同学眼睛。

师问:会有什么感觉?周围的其他同学会有什么感觉?在*面镜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射呢? 课件展示镜面反射,总结出镜面反射的定义。

师问:如果在镜面上铺一张白纸,又会有什么感觉呢?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白纸表面看起来很*滑,实际上表面上有很多凸凹不*的地方,一束*行光照在白纸上后,法线不再*行,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也不再*行。课件展示漫反射,总结出漫反射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书本、正是由于它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总结: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在于反射面是否*滑。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板书]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讨论:甲同学说,雨后的夜晚,地面上亮处是水坑;而乙同学说,地面上暗处是水坑。你觉得他们谁说的正确?请说出理由。

结合课件讲解此问题。

2

通过这道讨论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更加深刻地理解漫反射的特点。

三、*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面镜,*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具体地说就是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探究指导:要探究*面镜成像特点,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面镜后面仿制一块光屏(白纸),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因此我们无法用尺子去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你选用什么样的“*面镜”?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何比较物像的大小、形状的关系? 5)怎样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

6)怎样通过实验判定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交流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结果:

1)*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面镜的距离与到*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__________. 5)当物体远离或靠**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虚像

方法1:从*面镜成像原理出发

让学生结合课本70页图5-1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射向*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指出镜*面镜发射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不会相交.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们*惯的认为看见的东西都在前方,会觉得反射光像是从前方镜中的像点射来的.实际上镜中并没有光直接到达.这说明虚像点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的. 老师演示:(用摄像机代替学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点燃的蜡烛放在*板玻璃前,通过玻璃观察观察到像,并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认为接收到像,移动摄像机的镜头绕过玻璃直接对准光屏,光屏上并无像存在.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尝试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学生对*面镜成虚像产生强烈印象.然后通过对*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2)像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比较能接收像点实际上不存在的观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因而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可告诉学生,人们的这个认识的由来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

五、*面镜的应用

*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面镜的应用.除课本上提到的,可以让学生列举还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面镜,并结合每种情况,分析*面镜起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出通过本节学*有哪些收获并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光的反射

一、反射定律

内容:

二、种类

3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三、*面镜成像的特点:

1、虚像

2、等大

3、等距

4、垂直

四、实像和虚像

五、*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路

2、成像

【布置作业】

1.课下探究:水中燃烧着蜡烛

在桌子上放两摞书,象图5-3-13中那样把一块玻璃直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为了便于移动它,你可以把蜡烛尾部烧熔;然后把蜡烛粘在一个旧瓶盖里).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 

2.完成本节的课后作业题。

  物理中考复*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方面的内容。本节设计有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力与运动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那就是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转变错误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推理,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者是八年级学生。有利的方面是:经过一年的物理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学*了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做好了铺垫。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二)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课时我主要采用“演示法”与“科学推理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

(三)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方法。我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投入到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四)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多媒体

教师演示用: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等

学生分组器材:

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斜面、毛巾、棉布、乒乓球等

丰富的教学设备,尤其是身边的器材拿来实验,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动,总结观点→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科学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强化理解→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延伸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约5分钟)。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学生实验后上台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

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实验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第二环节:感受活动,总结观点(约3分钟)

让学生用力推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体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缘故。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受体验,观察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论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约20分钟)

本环节设计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flash课件展示实验,用严格的推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伽利略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回顾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去的分组实验探究做一个铺垫。

第二步:学生分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学*教材,小组自选器材完成实验。

1、我们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中观察什么?

2、几种不同的物体铺在木板上,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怎样保证小车开始时的速度相同?

4、实验中,如果我们把表面换成更光滑的玻璃,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吗?

5、如果表面比玻璃更光滑呢?

6、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

7、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怎样?

通过这些难度不同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主制定方案,完成实验,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应该通过实验来验证。

第三步:用flash课件再次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肯定和总结。

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是错误的,伽利略的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是正确的。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渐渐停下来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合力推理,不是凭空想象。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和对科学的执着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实验,了亚里士多德的长达2000年的错误理论,为后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演示和总结,对前面提出的观点进行判断,为学生确立正确的观点。结合伽利略的实验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第四环节:科学推理,得出新知(约5分钟)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动画能够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

提问: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将永远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不受阻力时会怎样呢?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静止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教师讲解:为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在科学正确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得出可信的结论,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教师再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观点和探究过程与伟大科学家是一致的,从而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探究的自信心,为终身学*打下基础。

第五环节:剖析定律,强化理解(3分钟)

如何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透彻,一直是很多学生学*的大难题,通过对这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本节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3、力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时主要强调“一切”、“不受外力”、“总保持”的含义,并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

用视频冰球比赛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强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并阐述实验推理法的应用。

第六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

1、回归课本

分析课本开头三幅图片,分析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2、情景讨论

在体育上,我班同学都参加了哪些项目?现在请大家思考,假如你正在和同学赛跑时,突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不变的性质。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是否也有这种性质呢?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本环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得到升华,通过练*,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第3题为下一节的惯性学*做好铺垫。

第七环节: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约4分钟)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用5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

(1)__年奥运会即开幕,我国运动员将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赛跑时,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2)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位

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 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

(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力的作用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状态,而是( )

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践作业:

(1)上网查寻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的相关资料,了解他们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贡献。

(2)以“假如力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两个:通过书面作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小论文的写作,需要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同时通过实践作业的完成可以形成对知识的复*回顾。

  物理中考复*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2)能用公式P=Wt 解答相关的问题。

2、 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 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电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

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

有什么区别?

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1、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义法。

P=Wt

P——功率 W——功 t——时间

2、 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与表示单位中W的含义。

  物理中考复*教案 4

【浮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4、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饮料瓶(去底)、弹簧测力计、细线、铝块

学生: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盐水

圆柱体(标有等距离空格)等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万吨巨轮能在海面乘风破浪,*稳航行;节日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在水中轻盈地上下游动。提问:这些现象都蕴含了什么物理知识?

学生:浮力

师: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浮力的产生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推进新课

一、浮力

1、什么叫浮力?浮力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教师提示:阅读课本,结合二力*衡条件,受力*衡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分析漂浮在水面物体的受力情况)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浮力吗?浮力该如何测量?

演示实验:(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铝块,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铝块所受重力。

(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看看示数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分析实验现象相互交流,回答: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同时得出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

学生活动:(对比、分析、讨论得出)(1)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2)浮力的一种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

3、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实验:(1)如图甲,将乒乓球放入倒置

的无底饮料瓶中,向饮料瓶中

加水,乒乓球并不浮上来。

(2)如图乙,用手堵住饮料瓶口,

乒乓球浮上来。乙

学生活动:对比两次乒乓球受到水的压力情况,结合课本上的浸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受到液体的压力情况,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教师提示: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知识,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压力情况)

(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浮力产生的原因,需要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课本P51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你的猜想和依据。

学生活动:讨论、说出猜想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提出猜想进行分析,剔除不合理猜想猜想总结:①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③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④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有关

2、要验证上述猜想,应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学生:控制变量法

3、分组实验,每小组同学探究其中一个猜想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针对本组要探究的猜想,设计实验步骤及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然后进行探究实验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③各组派代表汇报实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教师活动:①巡回指导实验操作

②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给出评价

③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对猜想进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三)课堂小结:

1、浮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四)当堂检测

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12N,将其一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2、将一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盐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的是()

A、水B、酒精C、盐水D、无法确定

板书:

10.1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

4、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教学反馈:

1、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练*不够,留待课后完成,

2、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学会了称重法测浮力,为下一节学*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基础。

  物理中考复*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玻璃

水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阅读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1)

——中考物理复*教案实用五份

  中考物理复*教案 1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

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

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时,G÷F浮=P物÷P液

  中考物理复*教案 2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批改作业,搞好单元过关,将教学的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参加进修学*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力学的有关知识。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物理课教学。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兴趣,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但一些基本物理学**惯已初步养成。本学期准备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注意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促进中等生的整体进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等学*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5)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物理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6)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物理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7)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方法措施

1、搞好模式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2、悉心钻研教材,以深入了解学生为一手资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3、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余负担。

4、搞好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5、认真设计、精心批改作业,把作业落在实处,抓在手上。 搞好单元过关,把单元过关当做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来做。

6、抓好尖子学生,为各种竞赛和升学打好基础。

7、抓好后进生,提高及格率。

8、做好课外辅导,堵好教学中的漏洞,提高教学质量。

9、搞好物理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兴趣。

10、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和进取心。

  中考物理复*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

(五)教学后记

  中考物理复*教案 4

一、基本说明

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学内容

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

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

4)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的难点。

3、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

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者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 ?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

出示图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晒得很烫,而海水却很凉,你有这种感觉吗?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

推进新课

一)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实验之一,设计和实验操作的难度较大,需要注意及时指导和协助学生,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观察到相应的实验现象,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下面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加以具体说明。

(1)提出问题

从生活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不同,这里还要把这个比较笼统的问题描述为明确具体的可验证的物理问题。教师可以予以引导:如果上面两幅图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显然,它们吸收的热量必定相等。那么,不同物质(如水和砂子),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等时,它们吸收的热量也相等吗?

这已经是一个可验证的问题,其中包含限制条件,如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等、不同物质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验技术条件予以控制和测量,为下面设计实验提供了基础。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这仅仅是一个实验计划而已,还要具体设计怎样 实现这些要求。具体做法是:不同物质选择水和砂子;质量相等要用天*称 量;升高的温度通过温度计测量出来;水和砂子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因此要用两个相同的加热源(如相同的酒精灯,但从安全性考虑,尽量不要用通常的“热得快”等电加热器)。另外,装水和砂子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通过观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搅拌,否则会受热不均匀。实验中也可选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对比进行研究,可以省去搅拌的麻烦。 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属易燃品 ,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由此看来,本实验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直接采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不管采用哪种,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义,包括其中的单位等,这是以后阅读、使用和设计表格必备的知识。

实验的步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以锻炼他们设计实验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兹举一例,仅供参考:①按照图16.3-1和图16.3-2所示,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组装两套器材;②用天*分别称取100 g水和砂子,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③记录水和 砂子开始时的温度;④同时对水和砂子加热,记录在加热1 min、2 min、3 min……时水和砂子各自升高的温度。

本实验的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同组学生互相配合,对实验结果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只要能得出定性结论即可。

(3)分析与论证

学生实验取得数据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的时间长短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描述结论时,初学的学生不一定能做到简洁而准确,只要能大致地将问题表达清楚,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但教师一定要规范描述到“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热量比砂子吸收的热量多”。

二)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直接给出,但教师要引领学生解析其中的关键词及其含义。如为什么要限定“单位质量”“温度升高1 ℃”,这是因为比热容是以热量来定义的,而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比热容是初中物理出现的一个由两个以上物理量来定义的物理概念,教师对概念的表述与单位的教学都要充分估计学生认知的困难,把铺垫和引导做得细一些。

对于比热容的单位,要结合阅读数据表“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明确其含义。因为热量计算公式课标没有要求,教学不必要补充传统教材中的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不引入相关计算,而是把重点放在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上。

通过阅读数据表,要求学生知道水的比热容,会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这里可以设计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水来取暖?汽车中为什么用水来做冷却剂?这些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应先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后汇报辨析,教师梳理总结。对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教师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其两方面的含义:质量相同、升高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来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也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热水来取暖。

三)热量的计算

展示问题1:①1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很容易即可得出:吸收的热量Q1=4.2×103 J。

展示问题2:2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2=2×4.2×103 J=8.4×103 J。

展示问题3:2 kg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讨论得出:吸收的热量Q3=50×8.4×103 J=4.2×105 J。

展示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吸=cm(t-t0)。

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物体放出热量计算公式:Q放=cm(t0-t)。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一个完整的探究应包括哪些过程。

2.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

3.Q吸=cm(t-t0)。

4.Q放=cm(t0-t)。

  中考物理复*教案 5

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t

单位:m/s或者是km/h

例题:书本23页

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

练*:20m/s= 54km/h=

例题:书本24页

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

2.匀速直线运动

指导学生观察图1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

*均速度:v=s/t 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

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

(四)作业

1.书本26页第一、四题

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

(五)教学后记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2)

——中考复*教案物理优选【5】份

  中考复*教案物理 1

一、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第四章第一小节内容。从知识结构来看,"光的折射"一节是在学生学*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面镜成像之后编排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光传播规律的进一步学*。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折射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研究这些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研究控制光路的*面镜、透镜等基本元件以及它们的成像原理,就构成了光学的基本内容。这些知识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就本节内容"光的折射"来说,它不但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而且也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二、学情

1.学生已具备的前期认知基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路可逆及光的反射;

2. 初中生学*的特点是学*兴趣很广泛,但这种兴趣还仅限于一般的直接兴趣水*,满足于被新鲜的生活、实验现象所吸引,容易忽略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②。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

③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的初步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④能够应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观察折射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②使学生体验通过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归纳出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在自主实验和探究的学*过程中,培养细心观察和相互交流的学**惯与合作精神。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初步规律。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初步折射规律;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现象。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索、讨论等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动手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通过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以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自主学*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因此,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方式。

六、教学程序

1、温故而知新

简要复*"光的反射现象",设问: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在表面发生反射外,还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呢?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先让学生观察几种现象:

现象一:观察水中的游鱼

由看到鱼时光的传播路径提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又会怎样呢?".

现象二:水中断筷

从以上现象引入,不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学*折射现象的意义,而且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设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出课题)

给学生留下悬念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为下面的自主探索实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好铺垫。

3.新课教学

(1)课本活动4.1:教师出示并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让学生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试问:谁能将所观察到的光路图大致画出来?请一同学上黑板画光路图,其余同学在下面画,然后互相交流、评价。

(2)课本活动4.2: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况。首先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并让学生用观察到的现象检验猜想是否真确,画出光路图。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交流。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画的光路图,先由学生评价再与教师事先画好的规范的光路图比较,同时介绍折射光线、折射角等相关概念。

(3)分析论证、归纳规律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光路图分析归纳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各组的结论,不断补充整合,归纳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老师可作适当启发:除了发现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外,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时候有的同学还可以归纳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相关知识。

(4)。知识迁移、深化理解

设问:如果让光从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情况会怎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画出猜想的光路图。

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实际做一做试试看。

学生接着继续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情况,并通过充分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光从玻璃或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得出光折射时的特点。并介绍光的可逆性。

为了加深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作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光路图。

5.规律应用、首尾呼应——师生共同解释现象(渗透STS思想)

现象一:水中断筷的现象(学生分析+多媒体动画解释说明);

现象二:折射使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的现象(安全教育);

现象三:视频演示说明雨后美丽的彩虹、海市蜃楼、大气的折射等现象的原因。(书本p86生活、物理、社会)

课堂练*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测评题"并指导学生完成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8、布置作业。

1.复*本节课文。

2.练*册相关*题。

3.预*第二节"透镜"

七、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在界面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光从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应用:海市蜃楼,彩虹。

  中考复*教案物理 2

课程标准: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2.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3. 知道杠杆的*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学*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特别是对使用杠杆能省力有比较丰富的体验(但认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衡条件的探索学*,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过程。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

  中考复*教案物理 3

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l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 。

难点:1.速度概念的建立;

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设计意图:回顾物**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环节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

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

演示实验:

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

【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

2.交流总结;

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 ②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环节三】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

教师提出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1.创设情境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__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 min,怎样比

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教师启发: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个量设置成一样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计算两位冠军每1s内运动的路程,每一个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情况下进行比较。

2.速度

我们*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称作速度,用符号v表示。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 ,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所以 。物理量都有单位,那么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呢?

学生数学中学过路程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所以会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教师补充在交通运输中我们还常用到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1m/s=3.6km/h。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强调常用的几个。

【环节四】速度应用(多媒体展示)

例题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计算,规范计算步骤:①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②如果相同的物理量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③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强调公式变形,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学生自主解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速度概念;例题展示规范学生解决物理题的步骤并学会速度公式的变式,同时注意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模块二: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一】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多媒体展示两个网球运动时频闪照片,提出问题:①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②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③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提示可以用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第一个网球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也就是运动快慢不变,并且一直沿着直线运动,并且运动方向不变,我们成这样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设计意图:用频闪摄影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物体的运动情况,加深学生记忆;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思考,引出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快慢不变即速度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均速度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改变即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时快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率研究,也可以用 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就是用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均速度。此时s是某段的总路程,t是某段的总时间,v表示的就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均速度。

例题: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 km,求火车的*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总结提升,构建本节知识网络。

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

1 m/s=3.6 km/h

二、在变速运动中,v= 求出的是*均速度。

  中考复*教案物理 4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情趣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施教策略: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FLASH模拟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FLASH制作动态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3、用多媒体制作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

难点: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

克服策略: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得出,加深认识

【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具体应用: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2、创设问题的情境;3、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4、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学生控制策略:创设与当前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实际相关的学*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与自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使学生学*直观性和形象化。要在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教学设计策略:本课的设计采用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各种学*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教与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信息到使用信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学*环境(如学生实验,课件展示等),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密度计等实验不仅仅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且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学会研究,初步学*探究式学*方法。

【课前准备】

1、准备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400ml烧杯,200 ml烧杯,50 ml烧杯,盐,水,酒精,鸡蛋,量筒,铅笔,铅丝

2、密度计,潜水艇模型,自制热气球(教师演示用)

3、制作POWERPOINT,利用shockwave flash object插件插入flash.exe。

【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俄罗斯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开POWERPOINTRT,学生浏览有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开头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情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而且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没有一个明显的正确答案或固定的答案,学生也许不可能一开始便获得对提出问题的全面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也许很幼稚,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想法中合理的一面,进而进一步提出问题)

新授

一、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实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过程)

结论:控制物体浮沉的途径:

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少浮力使物体下沉

改变液体密度

改变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减小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下沉。

(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教师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从而激发自主探索的学*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过程三:探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下沉、上浮或悬浮,即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

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 G物

研究物体的下沉、上浮条件

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上浮。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F浮 G物

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下沉。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下沉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F浮 G物

分析讨论得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

分析鸡蛋漂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 G物

状态 漂浮 悬浮 沉底 上浮 下沉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探究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在这里,教师需精心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景,教师的功夫,主要花在设疑,导疑上,最后的释疑留给学生自己解决)

多媒体演示:解释下沉、上浮和悬浮所表示的运动过程.(由学生填入物体所受浮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提出问题:产生漂浮和悬浮的条件都是F浮=G,它们有区别吗?

启发思考:两种情况下v排与v物关系不同

(教学设计理念: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考虑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及教学的要求,选用能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问题的理性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对概念、规律的正确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情况(“三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二过程”:上浮、下沉)有比较深的认识。)

二、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人类利用浮力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初可能从抓住漂浮的树木免于灭顶之灾得到启示,而抱住或骑在 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密度小于水的木材受到的浮力。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物体浮沉的例子吗?

(由学生举例,教师利用演示文稿插入一个FLASH:大屏幕上展示万吨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潜水艇在水中潜行;飞艇在空中遨游等动画,色彩鲜艳,声象并茂,同时刺激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时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工作的?)

应用一:密度计

探究密度计的原理的它的刻度特点

密度计(利用铅笔和一小段铁丝),要求:使自制密度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

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观察自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

(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是学生学*知识,增强能力,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敢于“放”。学生*惯了老师在台上讲,在台上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课,被动看实验的惯常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应有所创新,把自己的三尺讲台向学生开放,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与探索未知,学生自已制作一个密度计来探究密度计的刻度特点及原理的效果,事实证明不知比教师在讲台上再次强调效果好上多少倍)

应用二、潜水艇

介绍潜水艇: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

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

2、 演示:潜水艇小实验,简介装置,进行演示,使模型上浮和下沉。

多媒体演示,重点观察潜水艇的水舱及水舱中水的多少对潜水艇浮沉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结论: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教学设计理念: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调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地进行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用三:气球和气艇:

阅读课文思考。

问:其体内充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它为什么能够升空?

问:节日气球、热气球、飞艇能不能无限制升空?

问:若要它下降,可采取什么方法?

(这部分教学设计中,笔者把教材中原来由教师讲授的部分内容必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讨论的学*方式,学生根据问题或纲要阅读课文,找出重点、钻研难点,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设计实验加以解决,笔者在上这节课时,用家用垃圾袋、酒精棉球做了模拟热气球升空实验,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兴趣高涨)

应用四:打捞沉船

在沉船下部用结实的钢带将其托住,在钢带的两端固定浮筒,现在浮筒中注满水,使筒沉到船附*与钢带结合,然后排出筒中水,水的浮力就把筒和船一起推向水面。

布置作业

(1)课外小实验:浮沉子的制作

(2)课外小调查:就我国在长江中打捞中山舰的故事写出一个综合报告,并就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和“泰坦尼克号”沉船打捞问题写出建议,要求从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台的科学频道和时事频收集信息,从科学书刊、科学杂志了解浮力的知识,沉船打捞技术,过去的打捞案例等。

(设计理念:课外的学*活动是课堂学*的延伸,它们可以提高学生学*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十一章 功与机械能

通过这一章的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本章教材围绕“机械能”的概念展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而把“功”的概念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要认真分析其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复*教案物理 5

一. 指导思想:

新学期又开始了,本人继续在市局“*衡发展,重视全体”,“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的指导思想领导下,在认真总结自己上学期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三.情况分析

本人所教的九年级6、7、8三个班中,6班、7班的基础比较差,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弱,8班的基础整体很好,已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灵活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

主要是以复*为主,系统地复*初二、初三的物理知识。

五. 工作措施:

1. 认真学*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的观念更新,学*的内容科学,学*的方法优秀。

4. 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的重要性,也会学*,爱学*,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课后有复*,课堂勤学*;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 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

6.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15节以上。

六、教学进度:略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3)

——物理综合复*中考教案范本五份

  物理综合复*中考教案 1

一、教材的特点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其中还编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与老教材的课程目标相比,它更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课改精神,这节课我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其中一个因素。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初二学生对摩擦有感性认识,只是还没有从物理学角度对它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了贴*学生,一上课我就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的实验,并提出问题:“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待学生回答后,我们本节就要来学*科学探究:摩擦力。

2.进行新课

(1)介绍摩擦的分类及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由于教材中不仅研究了滑动摩擦,也提到了滚动摩擦,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摩擦的分类:摩擦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同时告诉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只重点研究滑动摩擦。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在解释这个概念时,主要强调滑动摩擦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对于“相对运动”没作过多的解释。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a.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是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我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有的学生思维受教材的影响,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对于这部分同学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提出其它猜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不局限于书本,而会提出其它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今天,我们只对两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并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

b.探究活动的第二步是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怎样证明学生自己的猜想?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我有针对性地请了一位同学来说说他们组讨论的探究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学生,问他们“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我们这组的同学是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那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和讨论、老师的点拨,学生都会制定出正确的探究计划。

c.探究活动的第三步是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前,提醒同学们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水*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至于有同学问到为什么在匀速状态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将在第六章讨论这个问题,并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我巡视各实验小组,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在每个大组我抽取了两个实验小组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索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在得到实验结论后,我继续引导学生们总结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应控制其它与该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变量控制法”。接着我再讲述:“变量控制法”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多因素问题的研究。它不仅仅适用于研究物理问题,也适用于其他科学领域问题的研究,在今后的学*和探究中,我们还要经常使用这个方法。

(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

有很多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事例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而且学生们已经通过实验获得了滑动摩擦的有关知识,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我还鼓励他们提供更多有趣的利用摩擦、减小摩擦的事例,让他们自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有关摩擦的现象,并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常用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适当地进行引导和点拨。

在减小摩擦的事例中,我上网下载了有关磁悬浮列车的资料和图片,并简单介绍了磁悬浮列车减小摩擦的原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

(4)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

从上面的讨论中,学生已经知道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擦力也并不总是有害的,接下来我让同学们继续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会是什么样呢?并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迷你小实验”,并将讨论的内容以“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3.课堂小结

我先让学生以“学到了什么”为线索进行小结,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再做适当的补充。因为学生大都只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小结,但对学*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不能做一个很好的总结,所以我在学生小节后做了适当的补充,让学生知道探索知识的过程比单纯的学*知识更重要。

  物理综合复*中考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工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二、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通过以上的学*,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三、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o米(1J=1No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四、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提出问题,猜想。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五、布置作业

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评估与交流。

课后小结

不论是否考虑机械本身重,使用机械要省力就要多费距离,要省距离就必须费力,要想既省力又省距离是不可能的。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就是功的原理。

  物理综合复*中考教案 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迁移,是学*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这一课着重学*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2、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和由来。

③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的自信心。

⑤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4、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结论,总结评价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方法的引导。

3、学生的思维障碍

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为了不分散本课重点内容的教学,我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第二课时讲解。

三、教法、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2、学法:根据以上教法及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法为:(1)学会观察生活中有关现象,通过对比,提出问题。(2)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能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3)学会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中得出结论。(4)学会把探索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实验:学生捏鸡蛋(1)用两指捏;(2)把鸡蛋放入掌手用力捏。

问:第2次为什么费了很大劲都很难捏破鸡蛋?

(本问题,在新课结束前让学生讨论,以达到学以致用,前后呼应。)

2、压力的教学

利用教材观察与思考栏目内容,通过学生阅读,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借助由学生固有知识引出压力的概念。

为了进一步扩展,加深理解。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受压力作用呢?通过学生举例后,通过多媒体把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示,并总结出共性。一、压力作用在两物体接触面;二、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

3、压强的教学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①建立问题:提出猜想,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的质疑并提出猜想,而学生猜想应建立在已有经验上,是有所依据的。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二个小实验。

实验一:书压气球,再多加几本书。

实验二:用粉笔头、针尖分别扎气球。

问: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二个实验,让学生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②设计实验

先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提示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设计实验(把学生们的设计思路用多媒体展示)。

因本节的探究性学*活动,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肥皂、针子、图钉、钩码。

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填写的表格。

一、目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的关系。

二、实验方案:应控制___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看压力作用效果是否发生变化。

三、选择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写实验表格

五、结论:

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不知从何下手的学生,,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钩码作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探究方法也很多。如选择的器材第一种用海棉、肥皂;第二种用肥皂、图针、钉子。第三种用手压钉子两端。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③得出结论:通过学生的小组实验展示,由学生们讨论总结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3、压强的计算公式: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从而得出压强的定义。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说明其物理意义。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4、压强知识的简单应用

了解压强知识的应用,将它联系在生活中能加深学生对压强意义的理解。

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

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

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物理综合复*中考教案 4

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

有关温度的知识 → 温度计

二、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 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 〕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察)

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37摄氏度 -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

4、体温计: ○1 结构、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 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

(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三、达标练*:完成物理时*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

  物理综合复*中考教案 5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安全电压

第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第三、安全用电常识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实际意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节的内容不同于前面规律性知识的学*,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STS精神。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安全电压

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技能目标

通过学*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学*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法、记忆法等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课(2')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

1、安全电压(5')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5')

先让学生将测电笔拆开(事先布置学生从家中带来测电笔),并对照教材中的图13-17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它的各部分名称,接着教师用测电笔演示教材图13-18的测电笔的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使用测电笔时,应先在有电的地方试一下,检查测电笔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误判,发生触电事故;测电笔只能在对地电压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压带电设备。

3、安全用电常识(10')

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下面的具体做法:

(1)学生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有一个初步认识。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老鼠触电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电的危害。

(3)通过媒体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片和视频(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发生)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讨论这种学*方式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有张有弛。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图中哪些是低压触电?哪些是高压触电?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架线杆、标志等方面分析)

②由图中看出低压触电是接触零线还是火线造成的?低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③由图看出高压触电是接触高压带电体造成的,还是靠*高压带电体造成的?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4)引导学生小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的原因。

(5)练*:

①家庭电路中保险丝为什么要串接在火线上?开关为什么要安装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②高压输电设备上为什么要有“高压危险”的示警标志?如发现高压线落在你附*,你怎样离开才比较安全?

通过以上*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

(三)总结归纳——得出安全用电原则(3')

通过学*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从而完成本节教材的重点。

(四)达标练*(19')

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有一名主持人,有10道抢答题,和8道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最后总分第一的获胜。

四、作业布置(1')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水*,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课题为《家庭安全用电的研究》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

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低于36V的电压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构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电常识:“四部”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绝缘层。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4)

——中考物理复*计划 (菁华5篇)

中考物理复*计划1

  九年级的这一学期是初中学*的最一个学*,也是初中阶段最为关键的一个学期,我们除了要继续学*英语知识外,还要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复*,并参加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而*几年来,各地区在致力于中考英语试题的改革,从这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其试题容量大、覆盖面广,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根据*几年中考试题特点,英语的学*规律及学生的实际英语学*情况,我决定采用了“三轮复*法”作为总复*计划,体现“金字塔”结构的特点。

  “金字塔”的底部也是复*中的`主要部分,即第一轮复*阶段训练,它约占总复*的1/2或更长的时间,其余“两轮复*阶段训练”,其中包括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模拟训练约占总时间的1/2或1/3。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和重点复*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面的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考出优异成绩。

  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阶段(20xx年3月5日-3月30日)

  指导思想: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使学生从零散知识的学*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上,使基础知识更加条理化,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

  在这一阶段我计划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知识点,讲透语言知识点的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重点把握基础词汇、词组、句型(按《08年中考说明》,词汇应掌握1500-1600个,词组200-300个左右。)具体见龙沙中学各学期期末复*提纲。

  在教材整体处理及时间分配上,3月5日开始总复*,先七年级开始,七年级上下册各两次,八年级开始每两单元一个课时,根据复*期末复*提纲,让学生对照着去复*。同时在课上再按时态等把语法总结复*一下,再针对学生的一些薄弱知识编写一些练*给学生加以练*。复*初步计划24个课时,刚好在一个月内完成。

  2.第二轮复*阶段(20xx年4月2日-4月27日)

  指导思想:在第一轮复*的基础上,针对中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对各种题型的解题能力。结合我市的中考题形,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单项填空、词汇运用和书面表达等进行专项训练,并把重点放在学法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上,引导学生了解、熟悉各个题型的特点,强化分类练*。

  3.第三轮复*阶段(20xx年5月初-5月中旬)

  在第一、二轮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以学生为主,对所复*的知识重新整理,查漏补缺。通过精心设计的综合练*,彻底消除学生的模糊意识,强化考点。让学生互相阅卷,开展讨论,不懂的或不清楚的问题再由老师最后定夺,加深印象。

  4.模拟训练(20xx年5月下旬-6月上旬)

  模拟训练是考前大练兵,是中考前的热身训练阶段。运用一些模拟题,模拟考试时间、考场要求、答题方式等,对学生进行应考、应试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5、考前心理辅导(中考前)针对具体个性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心理辅导,排除他们的考前紧张心理。

  第四部分:20xx年中考各科复*计划--物理

  20xx年中考,莘莘学子都在全力以赴复*迎考。如何在最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初中物理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中考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不以选用的教材为依据,摒弃“以本为本”的命题指导思想,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两年的中考命题特点是:

  1.突出基础性

  中考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两年中考题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而且往往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难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

  2.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提供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日常生活情景,而且大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情景,要求学生对这些情景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3.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

  *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关于科学质疑提问、科学猜想、科学实验设计与验证、科学分析、交流与评估等科学探究题在各中考题中所占的分量极重。这些试题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

  (1)以课本中的基本物理规律为素材的探究题:此类题的实验方案大多与课本不同,要求学生根据题给信息,通过分析、推理,探究出相关物理规律,这些规律大多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主要规律。由于此类题突出体现了过程与方法,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而是今后各地中考的热点。

  (2)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素材的探究题:此类题大多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提出研究问题、科学猜想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有时还要求总结出科学合理的规律.此类题有一定难度,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3)关于科学方法的探究题: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很多,其中控制变量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作为各地中考试题主要通过实际应用来考查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4.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在各地中考题中,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此类题突出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是中考命题的焦点。

  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年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此类题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中考命题的焦点。

  6.注重学科渗透和综合

  *年来,各地中考题都比较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内在融合与渗透,特别是人文思想的渗透。

  7.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

  *年来,各地中考逐步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优势资源丰富命题。此类题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智力水*,通过各种形式促使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此类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情感。

  二、有针对性复*,决胜千里

  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中考复*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对物理学史的重大发现的了解,这类试题绝大多数是源于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

  (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的意义。

  如:光滑、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PZ220-40、2.5V、0.3A、正常工作等等。

  (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等物理规律,这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此外,

  更多精品来自论文

  更多精品来自论文

  *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也考核了其他一些常用方法。如“模型法”,例如: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等。此外还有“类比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观察法”等。

  (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二轮复*: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当学*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白炽灯,就牵涉到许多物理知识,为什么灯泡内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氩等气体?灯泡的灯丝为什么要用钨丝制成?灯泡的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功率小的灯泡的灯丝细?等等。

  第三轮复*: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效果!

中考物理复*计划2

  初三年级下学期,相当长的教学时间,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中考备考复*。为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让学生把握住这一次再认识、再巩固和再提高的机会,提高复*的效果,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复*的目标:扎实双基,激活思维,严谨态度。

  双基是组成物理学科的砖和瓦,无论新课程条件下考试如何变化,扎实的双基依然是应对中考的必要条件。根据*两年物理试题拟题讲究立意,从过去的直叙式转变成情景呈现的特点,对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复*中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考试的成败,除了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个体态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如学生在认知水*相当的情况下,能不能认真细致地审题,能不能完整严格地答题个体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把严谨的学*态度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复*过程之中。

  二、具体做法:三轮递进复*。

  第一轮:拉网式双基复*。本轮复*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对于课标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复*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防止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将旧内容重复教学,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学*上因放松而疲劳现象。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既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便于他们整体提高,也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温故知新,有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方法。这一轮复*用三十六个课时。

  第二轮:整合式关联复*。以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为模块,进行相关联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在这个阶段,通过比较、类比、分类、归纳整理,让学生全面驾驭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总的提高。对一些*似现象、概念和规律要加以区分。对于不同的知识体系中的内容,也要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归类整理,如速度、路程和时间,电流、电压和电阻,质量、体积和密度,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这些量之间关系的认识,运用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密度、电阻、比热容、热值,这些量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有全面的认识,活化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在这轮复*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物理现象,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生活经验中的物理事实,对此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同时注重一题多变,旧题翻新,新中求异,异中求同,切忌就题论题,只顾找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惯。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复*。针对海南省*两年课改区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分别设置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问答专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教师在这个阶段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应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应考准备,使走进考场的每一个学生都胸有成竹。

  特别强调的是,复*的过程,同样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的教学中,切忌为应试而复*,搞填鸭式教学,搞题海战术,把学生再次推入应试教育的泥沼。教会学生复*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在复*中体验到收获的愉悦,应是教师始终不渝的追求。

中考物理复*计划3

  物理复*一般分为四轮,第一轮是章节,第二轮是板块,第三轮是专题,第四轮是综合。围绕着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物理复*备考几点做法:

  一、复*的总目标:扎实双基,激活思维,严谨态度。

  (一)、重视教材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小栏目,如活动、信息浏览,STS等,这些栏目有的是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如电冰箱的工作循环,液晶等等都是科学世界中出现的,有的锻炼我们的应用能力,在第一轮复*时,要熟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个问题,每张图片,将每一知识点真正弄懂,尝试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

  (二)、关注社会生活

  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为生活生产服务,第一轮章节复*先要把每部分的知识掌握好,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1、补充一些生活常识:如一些常见的温度、长度、时间、质量、速度、电压、功率值、安全用电常识等。

  2、通过听老师的举例,做练*,自己的观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提高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有很多情景事例可能涉及到多个物理知识,例如游泳就有浮力、蒸发、折射等问题,复*时有意识这样总结;

  4、训练答题说理的准确性,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

  (三)、注重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规律和一些概念都是通过探究的形式出现的,有的是部分,有的是全部,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复*时,对每个探究实验从这七要素方面去进行,特别是有些探究是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可以将这一类归类。评估就是讨论实验的可行性、误差、错误等。交流与合作是写出探究报告,改进探究方案等。*几年其他省市中考题有例子,可以借以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还有一些重要的实验,如测量物质的密度、测导体的电阻,测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对这些实验要多总结它们的各种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等。

  (四)、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复*了力、热、声、光、电各部分知识,要尝试应用这些知识和探究能力解决一些创新实践问题,例如给出一个新的物理情景或问题,自己提出方案进行设计探究。

  总之,复*时要注重课堂,注重基础,切不可以为自己知道就不听,少听,要多总结,多归纳,将两本书的知识浓缩在自己脑中,就一定会做到信手拈来。

  二、具体做法:四轮递进复*。

  第一轮:章节式复*。本轮复*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方法。这一轮复*时间大概是7个星期左右。

  第二轮:板块式复*。当学*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板块进行复*。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这一轮复*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复*。针对河南省*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分别设置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问答专题、探究说明专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一轮复*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

  第四轮:综合式复*。这过程是强化训练与反馈领悟阶段,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试题讲评、总结、归纳、延伸,学生反馈、领悟、升华,实实在在地弄懂弄透,提升解题能力,时间大约2个星期。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效果。

中考物理复*计划4

  一、注重研究,统筹安排

  在第一轮复*备考中必须注重备考研究。备考研究不仅要认真研究初中物理教材、课标、考试说明以及*三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生。分析了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知识薄弱环节和学*行为*惯等)后才能确定复*计划。

  中考前的备考时间是紧张的,更是宝贵的,所以,在充分备考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复*的全局统筹安排,第一轮复*在认真回顾物理系统的基础上,要依据市中考特点对知识复*要有主次侧重,不贪多求全和好高骛远。

  二、复*的重点和难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衡等知识联系密切。

  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学生对于画等效电路图的问题总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误。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作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其是电学作图学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三、具体的复*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以课本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让他们正确理解,并以书上的*题和例题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与学生做到知识日日清。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根据中考题“源于课本以高于课本”的考试特点,在复*中将各个知识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的主线,再将知识主线交织成面,形成系统,配合精选的*题对知识增强提炼性。

  分成力学、电学、热学、声学和光学四大版块,并且对知识进行综合梳理,通过口诀、推论、简便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新的整合过程,理清知识脉络,知道侧重点。

  3、综合训练,能力提高。

  通过前两步的阶梯学*后,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做图等综合应用能力,希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这一轮的复*,在知识的认知能力方面上会有一个可喜的质的飞跃。

  4、模拟中考,素质适应。

  在复*的最后阶段,通过模拟考试让学生开阔视野,多见种类题型,让学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简洁省时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5、重视改错,练后反思

  重视改错环节。练*和测试的教学目标在于发现问题,改错不仅能纠正错误认识与方法,掌握正确的知识与方法,而且还能使学生感受提高与成功,体会学*的快乐,因此,改错是学*的重要环节,应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这一工作。学生的错误认识一旦形成,纠正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容易反复,教师要引导学生耐心做好针对性强的错题记录,并常常翻看,真正形成正确认识。

  重视练后反思。回顾解题过程,进行练后反思是学生类化与内化、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是做到一题多用,一法多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捷径。教师要少讲精讲,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晚自*的安排要落到实处,给学生相对固定的大块时间,让他们能做些深入的思考分析,归纳整理工作。

中考物理复*计划5

  本学期物理课程已经结束,所以本学期教学任务就是中考复*,根据学生的现状及教学大纲要求,中考复*我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轮复*:

  (3月1日~4月30日)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这类试题绝大多数是源于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学生练*以能力大决战(小册子)为主进行复*。

  第二轮复*:

  (5月1日~5月30日)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当学*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的基础上,我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轮复*:

  (6月份)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效果。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5)

——高三物理复*教案优选【10】份

  高三物理复*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通常的取值.

3、会应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解答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能力目标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把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没有另外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这体现了物理学从简单问题入手,用理想化的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给出了频闪照相机的照片,但没有作定量的详细分析,只要求从图上看出物体越落越快,物体作加速运动即可.教材为了简便,援引伽利略的研究结果,直接给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的讲述,也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惯,根据实验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同时到达地面的事实.由 知它们的加速度必相同,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是做好实验和推理分析.

教法建议

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验,边讲边议,如果学生条件许可,可采取讨论式的教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认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为 .

主要设计:

一、自由落体运动

[方案一]

1、思考与讨论:

(1)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2)请举出一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团棉花和一块石头下落的现象)

(3)请举出一轻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小粒石子和一大张纸片下落情况)

2、分析引导:

(1)上述实验现象是因为有空气阻力存在使现象变得复杂,(教师指出)

(2)演示:把纸片团成一个小纸团,再让它和小石子同时下落的现象.

(3)提问: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

(4)演示:按教材要求做“牛顿管”实验.

3、分析与小结:

(1)分析“牛顿管”实验的特点,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2)展示课件“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效果”

(3)分析频闪效果,分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运动,进而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方案二]

1、教师提出我们要研究一种见得非常多的物体运动,即物体下落的运动,问学生: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2、启发学生回想所见过物体的下落运动,有没有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现象?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物体下落现象总结为“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配合演示)

3、提问:怎样从理论上说明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不对的?让学生看教材30页有关伽利略的推理,认识到从“重的物体下落快”会导出矛盾的结论.

4、提问: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可通过前面的演示启发学生想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得物体下落问题变得复杂.

5、教师问: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引导学生想到研究问题应从简单到复杂,因此应首先研究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情况.指出可根据实验来研究.

6、演示:“牛顿管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没有空气阻力,只有重力作用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7、教师小结: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轻重不同的物体自由下落快慢相同.

8、展示课件“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效果”,总结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分析引导: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物体,下落到同一位置时(这个位置是任意的)所用时间总是相同的.可知:这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里发生了相等的位移,由知,它们的加速度必相同.

2、让学生看书,记住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了解一些地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3、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若学生基础较好,可根据自由落体频闪照片,用分析纸带的方法 粗算一下自由落体加速度.

探究活动

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的滴在其正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测出几滴水落到盘中的总时间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请思考:为什么不只测出一滴水下落的时间即开始计算?按前面给的方法测出一个水滴下落时间 还是 ?为什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什么?实际做一做,计算一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高三物理复*教案 2

【设计思想】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体验感知不是学*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的根本动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同时,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的主人,突出学生探究学*的地位。基于以上两点,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多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是以探究性活动解决本节课的难点,由静止物体间的作用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运动物体间以及碰撞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力的传感器和计算机辅助实现。使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有深刻的认识。

?【本节教材分析】

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节分三个层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研究:一是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定性地讨论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同时变化,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二是通过实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对于静止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弹簧测力计分析其大小是相等的,而对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碰撞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总是相等,本节课通过计算机辅助实现了此环节,帮助学生深刻地建立了任何物体不管其运动状态如何,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的。三是说明该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 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如果简单重复,则学生对此不太关注、不感兴趣。因此,一开始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注意力,设置“视频文件──石头碰鸡蛋”,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设法采用各种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养学生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②理解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③能区分“一对*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②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在初中学*阶段,学生对一对力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力的大小和方向上,对于力的作用点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区分一对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对“总是”的理解。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衡力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常常把这两种力混淆。对于这两种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往往比较难以区分,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法,类比法。

【教学仪器】

PPT文件;演示用大弹簧秤、小弹簧秤各一对;带发条的小车,薄木板各一个,四个相同的短玻璃管;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个;分组实验用的弹簧秤每桌一对;力学传感器组件及计算机辅助设备等。

【教学过程】

课题 牛顿第三定律 ? 教学目标 知识 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②理解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③能区分“一对*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能力 ①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②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惯。 情感 ①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信息环境及媒体 ①展示课堂上不易操作的实验;

②模拟实际很难完成的实验操作;

③给学生提供交流思想、看法的交流*台。 ? 重点 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 难点 “总是”的理解以及应用 ? 课时 1课时 课型 探究型 教具 PPT课件 ?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 设计意图 ? ?

引课(6分钟)

新课 1.放视频文件──生鸡蛋碰石头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视频

问题:由观察到的现象进一步思考其中说明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

鸡蛋撞击石头时,鸡蛋给石头一个力,同时石头给鸡蛋一个作用力。这一对力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对力的关系

2.体验这对力的关系──同学们坐在凳子上,两脚悬空,然后用手推桌子,那么感觉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要求学生亲身体验)。

让个别学生谈体会:

(副板书)

表示出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板书)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人为的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

师:下面学生体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让学生充分体会并发表见解。

演示实验1:把薄的轻木板放在并排的玻璃管上,然后把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并轻轻按在木板上。

让学生操作并说明发生现象的原因:问:手一松,当手离开小车时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让操作手分析现象和原因。

演示实验2: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总结)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变化),这种相互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追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有什么特点?

追问:你怎么知道相等?我们能否探究这两个力的关系?

1.演示及学生实验:把两个弹簧秤勾在一起,其中两个弹簧秤相互的作用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先让两个学生(甲和乙)在黑板上演示,师生互动先让甲拉,再让乙拉,甲乙一起互拉。

之后让学生全体实验。

实验结论: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总是相同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思考:当两个物体运动起来,其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是相等吗?

2.学生实验

问题1:如图一个大车拉着一个小车运动时,大车对小车的拉力和小车对大车的拉力相等吗?

问题2:如图一个小车拉着一个大车运动时,大车对小车的拉力和小车对大车的拉力相等吗?

介绍力的传感器:力的传感器:把力的信息(大小)转换成与之对应的电信息的装置。

分两个问题分别让学生探究。

给学生演示力与传感器传递到计算机里的信息的关系。

下面介绍使用的注意事项。

学生探究前可先让学生猜想电脑上显示的作用力的图形形状和反作用力的图形形状应该有什么关系?(对称)

追思考:你想知道鸡蛋碰石头的力相等吗?

追问:你怎么知道相等?

我们也借助传感器探究实践。

二、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板书)

公式:F=-F′

师:进一步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印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很像电视、电影上放的“难兄难弟”的关系:有福同当,有难同享,同生共死……

3.下面通过例题进行研究:

例题:物体用线吊在天花板上,分析物体受几个力?并指出每一个力的反作用力、以及*衡力?要求学生上黑板做,画出示意图,然后订正错误,并分析作用力、反作用力与*衡力的区别。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衡力的区别和联系 ?

观察思考

现象:鸡蛋碎了。

现象:鸡蛋碎了;说明石头给鸡蛋一个力,这个力大于鸡蛋所要承受的力。

部分学生凭感觉回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学生参与动手体验,充分感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当你在推桌子时,桌子反过来同时推自己。

(板书)

思考

观察思考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车在向前运动的同时,木板向后运动,并且同时停止。

学生代表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

结论:车之所以向前运动是木板给它一个向前的力,同时车给木板一个向后的力,这两个力的性质一样,都是摩擦力

观察

笔记

学生回答:大小相等

1.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处于静止不动时;

?

2.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并向一方向缓慢运动

  高三物理复*教案 3

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对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2)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

(2) 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

2、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

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挂图。

(四)教学过程

1.复*

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

2.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继而让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3.进行新课

在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重力势能和动能都有变化,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变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们共同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1:滚摆实验。

图14.5-1,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想想做做”用铁锁做单摆。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点和最低点的位置。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

综述实验,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2: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实验可分两步做。首先手持着木球将弹簧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槽内运动。让学生分析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步实验,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下,让学生观察木球碰击弹簧片的过程。然后,分析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较直观,例如:物体从高处落下、瀑布流水等这些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有些事例比较复杂,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条曲线(抛物线)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呢?(板画足球轨迹,依图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足球离地面的高度的变化,这是判断足球重力势能变化的依据。很明显,在上升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接着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点时不再上升,说明它向上不能再运动。所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下降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科学世界

1.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人造地球卫星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围绕人造卫星,同学们还有许多的谜没有揭开。例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下来?在人造卫星内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一步学*,今天我们只讨论卫星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有时远。(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时(此处叫*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它在*地点时,速度,动能;此时离地面最*,重力势能最小。卫星由*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卫星由远地点向*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关于人造卫星的知识,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难以使学生揭开谜底,往往由此而损伤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如有可能,也可通俗地介绍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行。讲法上可用想象推理的方法。

参看图1,水*地抛出一个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它会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物体速度越快,它飞行的距离越远。人抛物体,抛出的距离不过几十米,但汽***能飞行几百米,步***能飞行几千米,而炮弹能飞行几十公里。我们可以设想,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它就能永远不落回地面,围绕地球旋转。这个速度大约是8公里/秒。如果速度再大些,物体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就由圆形变为椭圆形。人造卫星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发射的。

(五)小结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高三物理复*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

  (2)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之间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

  (2)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领略物理学的优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计算天体的质量

  1.基本知识

  (1)地球质量的计算

  ①依据: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

  ②结论:

  只要知道g、R的值,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太阳质量的计算

  ①依据: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

  ②结论:

  只要知道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T和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行星的质量.

  2.思考判断

  (1)地球表面的物体,重力就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

  (2)绕行星匀速转动的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利用地球绕太阳转动,可求地球的质量.(×)

  3.探究交流

  若已知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T和半径r,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吗?能否求出月球的质量呢?

  【提示】 能求出地球的质量.利用

  为中心天体的质量.做圆周运动的月球的质量m在等式中已消掉,所以根据月球的周期T、公转半径r,无法计算月球的质量.

  二、发现未知天体

  1.基本知识

  (1)海王星的发现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德国的加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2)其他天体的发现

  *100年来,人们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又发现了冥王星、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

  2.思考判断

  (1)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表明了万有引力理论在太阳系内的正确性.(√)

  (2)科学家在观测双星系统时,同样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分析.(√)

  3.探究交流

  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飞船进行舱外活动时,要分析其运动状态,牛顿定律还适用吗?

  【提示】 适用.牛顿将牛顿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综合,成功分析了天体运动问题.牛顿定律对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以及天体的运动都是适用的

  三、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问题导思】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是什么?

  2.有了天体的质量,求密度还需什么物理量?

  3.求天体质量常有哪些方法?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

  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其他天体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利用此关系建立方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2.计算天体的质量

  下面以地球质量的计算为例,介绍几种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

  (1)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2)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3)若已知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和运行周期T,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4)若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根据物体的重力*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得

  解得地球质量为

  3.计算天体的密度

  若天体的半径为R,则天体的密度ρ

  误区警示

  1.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任何星体.注意方法的拓展应用.明确计算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

  2.要注意R、r的区分.R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以地球为例,若绕*地轨道运行,则有R=r.

  例:要计算地球的质量,除已知的一些常数外还需知道某些数据,现给出下列各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有哪些?(  )

  A.已知地球半径R

  B.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

  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

  D.已知地球公转的周期T′及运转半径r′

  【答案】 ABC

  归纳总结:求解天体质量的技巧

  天体的质量计算是依据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列出有关方程求解的,因此解题时首先应明确其轨道半径,再根据其他已知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

  四、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

  【问题导思】

  1.常用来描述天体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

  2.分析天体运动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3.描述天体的运动问题,有哪些主要的公式?

  1.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研究天体时可建立基本关系式:

  2.四个重要结论

  设质量为m的天体绕另一质量为M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

  以上结论可总结为“越远越慢,越远越小”.

  误区警示

  1.由以上分析可知,卫星的an、v、ω、T与行星或卫星的质量无关,仅由被环绕的天体的质量M和轨道半径r决定.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时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自转一周是24小时,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2.

  例:)据报道,天文学家*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480(1),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  )

  【答案】 B

  归纳总结:解决天体运动的关键点

  解决该类问题要紧扣两点:一是紧扣一个物理模型:就是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二是紧扣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即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还要记住一个结论:在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四个物理量中,只有周期的值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增大,其余的三个都随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减小

  五、双星问题的分析方法

  例:天文学家将相距较*、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归纳总结:双星系统的特点

  1.双星绕它们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需要的向心力;

  3.双星系统中每颗星的角速度相等;

  4.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

  高三物理复*教案 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压强》,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说学情

在前面的学*中学生已经学*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过渡句)通过比较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利于后续的应用。因此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五、教学方法

(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练*题法。

(过渡句)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六、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板站在雪上,效果截然不同。再举出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为什么容易刺破皮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兴趣,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板书)

【设计意图】正如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这样的问题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我将分别演示两组实验:(1)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两个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2)实验保持与上一次乙实验相同,丙实验把小桌反过来放在海绵上,再在小桌上放一个玛法。

我将引导学生根据两次实验的现象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并说明:上述实验中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接下来我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压强,定义为: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并提问由学生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根据比值定义法,P=F/S,单位N/m2。我将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有名称:帕斯卡(Pa),并且1N/m2=1Pa。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这样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应该通过实验来验证。

最后讲授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板书),我通过出示一些生活实例的图片:推土机的宽链条、美工篆刻刀的刀头、火车上的破窗锤、火车轨道下面铺设枕木,原因是什么?学生会说出: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下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我将总结: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新课讲授完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一道练*题,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解决:水*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这个题目也能将本节课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在小结时,我会结合板书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在作业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么方式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

七、板书设计

(过渡句)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知识点由易到难的排布,重难点突出,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抓住本节课的核心。

  高三物理复*教案 6

第一课时 分子动理论

【教学要求】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2.知道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与布朗运动关系。

3.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一些宏观解释。

【知识再现】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 m.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是 ,S是水面上形成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

3.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kg

4.分子间有空隙.

5.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的测量值NA= 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十分巨大的数字,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分小,从而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 .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 ;温度越高,运动越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合力叫分子力.

2.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

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 。

知识点一微观量与宏观量关系的计算

微观量与宏观量间的关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联系的桥梁。解题时应抓住宏观量中的质量、体积、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分子数目等,微观量中的分子质量、分子大小(体积与直径),气体问题一般用正方体模型,固体、液体分子一般用球模型。

【应用1】( 07南京调研)铜的摩尔质量为 ,密度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kg铜所含的原子数是

B.1m3铜所含的原子数是

C.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D.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导示: 1kg铜的量为 ,原子数是 ,A错。1m3铜质量为 ,摩尔数为 ,原子数是 ,B错。1摩尔铜原子的质量是M,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C对。1摩尔铜的体积为 ,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D对。故本题选CD。

物质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也等于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之比。摩尔质量为分子质量的6.02×23倍。摩尔体积为分子占据体积的6.02×23倍。

知识点二布朗运动的理解

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它体现了分子运动的特点,不是分子运动。由于分子运动,对花粉小颗粒产生随机的碰撞,这种不*衡,使得花粉小颗粒运动起来。

【应用2】(08镇江调查)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 10s 记下它的位置,得到了 a 、 b 、 c 、 d 、 e 、f、 g 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的径迹

B.它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

C.在这六段时间内花粉颗粒运动的*均速度大小相等

D.从 a 点计时,经 36s ,花粉颗粒可能不在 de 连线上

导示: 花粉颗粒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10s内的径迹是复杂的,这些点连接的折线不一定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的径迹,A错。它只能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B正确。六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不等,所以花粉颗粒运动的*均速度大小不等,C错。从d点再运动6s时间,花粉颗粒可能不在 de 连线上,体现花粉颗粒运动的无规则性,D正确。故选BD。

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与引力,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快。斥力与引力的合力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又分别表现为斥力和引力。所以这里的概念容易引起混淆。A.分子间的引力比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增大

B.分子间的引力比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减小

C.分子间的斥力比分子间的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增大

D.分子间的斥力比分子间的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减小

导示: 当分子距离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距离再增大时,表现为引力,斥力减小得快,但分子力减小,ABC错,D对,故选D。

讨论分子间斥力与引力时,应区别斥力、引力和作用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距离段上的特点。

类型一分子力与宏观力的关系

与分子力特点有关的*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判断对分子力特点的描述是否正确.二是利用分子力特点研究分子力做功,分子的加速度.三是与实际相关联的问题.要正确分析这些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分子力的特点,熟知分子间斥力、引力及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应弄清楚是分子力原因还是其它力作用的结果,切不可见了相斥、相吸就与分子力联系.

  高三物理复*教案 7

  一、合运动与分运动

  1.合运动与分运动定义:如果物体同时参与了两种运动,那么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叫做那两种运动的合运动,那两种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

  2.在一个具体问题中判断哪个是合运动,哪个是分运动的关键是弄清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是哪个,则这个运动就是合运动。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就是物体相对地面发生的运动,或者说是相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所发生的运动。

  3.相互关系

  ①运动的独立性:分运动之间是互不相干的,即各个分运动均按各自规律运动,彼此互不影响。因此在研究某个分运动的时候,就可以不考虑其他的分运动,就像其他分运动不存在一样。

  ②运动的`等时性:各个分运动及其合运动总是同时发生,同时结束,经历的时间相等;因此,若知道了某一分运动的时间,也就知道了其他分运动及合运动经历的时间;反之亦然。

  ③运动的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的效果与合运动相同。

  ④运动的相关性:分运动的性质决定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这是处理复杂运动的一种重要方法。

  1.定义:已知分运动的情况求合运动的情况,叫做运动的合成。

  已知合运动的情况求分运动的情况,叫做运动的分解。

  2.实质(研究内容):运动是位置随时问的变化,通常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所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质就是对描述运动的上述物理量的合成与分解。

  3.定则:由于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均是矢量,而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从*行四边形定则,所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也遵从*行四边形定则。

  4.具体方法

  ①作图法:选好标度,用一定长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分运动或合运动的有关物理量,严格按照*行四边形定则画出*行四边形求解。

  ②计算法:先画出运动合成或分解的示意图,然后应用直角三角形等物理知识求解。

  三、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的判断方法

  1.根据*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运动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后进行判断:

  ①若a=0(分运动的加速度都为零),物体沿合初速度v0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a0且a与v0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直线运动;a与v0同向时做加速直线运动;a与v0反向时先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后将沿a的方向做加速运动;a恒定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若a与v0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则合运动是曲线运动,a恒定时,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分运动的性质决定。分别研究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必是直线,如小船过河问题;

  ②相互垂直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曲线,如*抛运动;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可能是直线(合运动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在一直线上),也可能是曲线(合运动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不在一直线上):

  四、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小船过河问题、绳端速度分解问题中的应用

  高三物理复*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

  (2)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之间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

  (2)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领略物理学的优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计算天体的质量

  1.基本知识

  (1)地球质量的计算

  ①依据: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

  ②结论:

  只要知道g、R的值,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太阳质量的计算

  ①依据: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

  ②结论:

  只要知道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T和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行星的质量.

  2.思考判断

  (1)地球表面的物体,重力就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

  (2)绕行星匀速转动的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利用地球绕太阳转动,可求地球的质量.(×)

  3.探究交流

  若已知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T和半径r,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吗?能否求出月球的质量呢?

  【提示】 能求出地球的质量.利用

  为中心天体的质量.做圆周运动的月球的质量m在等式中已消掉,所以根据月球的周期T、公转半径r,无法计算月球的质量.

  二、发现未知天体

  1.基本知识

  (1)海王星的发现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德国的加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

  (2)其他天体的发现

  *100年来,人们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又发现了冥王星、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

  2.思考判断

  (1)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表明了万有引力理论在太阳系内的'正确性.(√)

  (2)科学家在观测双星系统时,同样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分析.(√)

  3.探究交流

  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飞船进行舱外活动时,要分析其运动状态,牛顿定律还适用吗?

  【提示】 适用.牛顿将牛顿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综合,成功分析了天体运动问题.牛顿定律对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以及天体的运动都是适用的

  三、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问题导思】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是什么?

  2.有了天体的质量,求密度还需什么物理量?

  3.求天体质量常有哪些方法?

  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

  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其他天体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利用此关系建立方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2.计算天体的质量

  下面以地球质量的计算为例,介绍几种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

  (1)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2)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3)若已知月球运行的线速度v和运行周期T,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4)若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根据物体的重力*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得

  解得地球质量为

  3.计算天体的密度

  若天体的半径为R,则天体的密度ρ

  误区警示

  1.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任何星体.注意方法的拓展应用.明确计算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

  2.要注意R、r的区分.R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以地球为例,若绕*地轨道运行,则有R=r.

  例:要计算地球的质量,除已知的一些常数外还需知道某些数据,现给出下列各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有哪些?(  )

  A.已知地球半径R

  B.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

  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

  D.已知地球公转的周期T′及运转半径r′

  【答案】 ABC

  归纳总结:求解天体质量的技巧

  天体的质量计算是依据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列出有关方程求解的,因此解题时首先应明确其轨道半径,再根据其他已知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

  四、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

  【问题导思】

  1.常用来描述天体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

  2.分析天体运动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3.描述天体的运动问题,有哪些主要的公式?

  1.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研究天体时可建立基本关系式:

  2.四个重要结论

  设质量为m的天体绕另一质量为M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

  以上结论可总结为“越远越慢,越远越小”.

  误区警示

  1.由以上分析可知,卫星的an、v、ω、T与行星或卫星的质量无关,仅由被环绕的天体的质量M和轨道半径r决定.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时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自转一周是24小时,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2.

  例:)据报道,天文学家*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480(1),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  )

  【答案】 B

  归纳总结:解决天体运动的关键点

  解决该类问题要紧扣两点:一是紧扣一个物理模型:就是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二是紧扣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即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还要记住一个结论:在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四个物理量中,只有周期的值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增大,其余的三个都随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减小

  五、双星问题的分析方法

  例:天文学家将相距较*、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归纳总结:双星系统的特点

  1.双星绕它们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需要的向心力;

  3.双星系统中每颗星的角速度相等;

  4.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

  高三物理复*教案 9

  【考点自清】

  一、*衡物体的动态问题

  (1)动态*衡:

  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衡状态中。

  (2)动态*衡特征:

  一般为三力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化,一个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3)*衡物体动态问题分析方法:

  解动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的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

  解析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衡方程,求出应变物理量与自变物理量的一般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区间确定应变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图解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若干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依据某一参量的变化(一般为某一角),在同一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的*衡力图(力的*形四边形或三角形),再由动态的力的*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边的长度变化及角度变化确定某些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

  二、物体*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临界问题:

  (1)*衡物体的临界状态:物体的*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态。

  物理系统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突变(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种物理过程转入到另一物理过程的状态)时所处的状态,叫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和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

  (2)临界条件:涉及物体临界状态的问题,解决时一定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临界条件。

  *衡物体的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采用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怎样,然后再根据*衡条件及有关知识列方程求解。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2、极值问题:

  极值是指*衡问题中某些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高三物理复*教案 10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

  (2)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3)知道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4)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物理真知形成的历史过程;

  (2)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验事实以及实验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3)知道某一物质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不同规律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教学难点: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提问:前面我们学*了有关光的一些特性和相应的事实表现,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来认识光的本质和把握其特性呢?(光是一种物质,它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特性,分别举出有关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等实验事实)。

  我们不能片面地认识事物,能举出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类似的事或物吗?

  (二)进行新课

  1、康普顿效应

  (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

  1923年康普顿在做X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3)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与规律:

  按经典电磁理论:如果入射X光是某种波长的电磁波,散射光的波长是不会改变的!散射中出现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

  ①除原波长外出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

  ②新波长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波长的偏移为

  波长的偏移只与散射角有关,而与散射物质种类及入射的X射线的波长无关,

  =0.0241?=2.41×10-3nm(实验值)

  称为电子的Compton波长

  只有当入射波长与可比拟时,康普顿效应才显著,因此要用X射线才能观察到康普顿散射,用可见光观察不到康普顿散射。

  (4)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

  ①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

  ②无法解释波长改变和散射角的关系。

  (5)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①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②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

  ③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和散射角有关。

  (6)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①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②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③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2、光的波粒二象性

  讲述光的波粒二象性,进行归纳整理。

  (1)我们所学的大量事实说明: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分立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

  (2)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物理学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

  3、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大量光子行为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行为显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6)

——中考总复*计划范文五份

  中考总复*计划 1

  环顾学*生涯,我觉得最薄弱的科目是数学、化学,强项是文综和语文。每次月考都有化学,数学拉分,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我应该加强。我觉得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应该认真听课,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完全消化,让思维与老师同步。一般先以课本为先,书上的内容是基础。在掌握的基础上,做专项训练,按层次补缺和提高。我还需要建立一本错题集,将在练*中做错的题目和尚未弄懂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逐一解决,形成巩固。在复*中应该提倡务实精神,也应该重视规范化和格式化,要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因为任何一次不规范的答题都有可能造成失分。我的具体提分措施如下:

  1、因为我最薄弱的一项科目是化学,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填空题丢分多,化学元素性质掌握不牢固。空闲时间多看化学方程式,每天记1~2条化学知识,按老师的指导进行作练*。争取每次考试练*都在60分以上。

  2、按照老师的讲解做考纲和作业的题目,提前认真预*,多做深,精的题目,拓展思维。

  3、每天坚持朗读外语作品,养成良好的语感。认真识记考纲后面的单词,严格避免中考因单词而失分。认真复*和预*全效的考点聚焦和附录,要求重点掌握语法,句型。注意活学活用。

  4、语文多看课外书,提高作文水*,争取每次作文分数都在30以上。

  5、认真识记物理公式,物质常量,电学和光学是物理里我最薄弱的环节,我要跟随老师的总复*,认真,仔细的巩固电学和光学知识。根据考纲认真复*各点知识,按时完成作业,做笔记。

  6、根据考纲认真复*历史知识点,在未来的2个多月里循环复*,加强记忆,认真记忆老师归纳的口诀,表格,利用它们能很好的记忆知识点,关注今年发生的时事,联系时事与中学历史的联系。

  7、根据考纲与全效上面的题目和知识点循环复*,背诵。由于今年中考政治变得很活,所以不能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认真参考往年的中考题。

  中考总复*计划 2

  20xx年初中物理总复*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制定有效的复*计划,提高复*效率就更显得重要。

  我的复*过程是“二轮一冲刺”,即:第一轮单元复*,时间从3月初到4月底,第二轮是综合训练、摸拟测试,时间从5月初到5月下旬,第三轮就是最后冲刺,即查漏补缺,下面分阶段简单叙述复*过程:

  1、第一轮复*、单元复*。由于今年的时间特别紧张,因此不可能一节一节复*,只能一单元一综合,知识要点复*分为达标和巩固两部分,基本知识点都以填空形式给学生,实验以各种题型给学生;每个专题通过系统有机的组合,会使整个初中物理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知识的网络结构,复*质量才会提高。练*以琼海教研室发的各单元综合练*为主。复*时,引导学生牢牢紧扣每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以课堂为主阵地,突出重点精讲,难点也在课堂上逐步消化。

  2、第二轮复*、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这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尤其是今年中考方向实验比重加大,为适应中考物理学科的试题特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模拟试卷的训练是必不可少。在模拟测试中,每次学生练题都要规定限时完成,切忌随意性不定时的练*,综合训练题和模拟测试题都不宜过多,以覆盖整个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识点、考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主。

  3、最后冲刺、查漏补缺。在冲刺阶段,我们将基本概念和基本实验再一次让学生熟悉一遍,增加知识的覆盖面;同时小结归纳一些易记易忘、考前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摸索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点,使学生查漏补缺;最后留一些时间指导学生看书,看做过的练*,看错题集,使学生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熟悉题型。

  中考总复*计划 3

  复*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生物总复*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中考要求》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紧扣中心,强化训练,培养能力。但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有序的总复*计划,并使总复*计划顺利妥当实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也是能够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的有力武器。

  一、制定复*实施方案

  1、确定复*目标:从复*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并制定三方面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2、考虑复*形式:复*大体有“背”、“考”、“练”三种形式,具体要求是:

  ①背:抓住本质,建立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精讲就要精选,精选要做到:训练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不重复做,

  ②考:为了避免学生复*时产生厌学情绪,考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比如小组互考,老师抽考,小组抢答,书面考试等;

  ③多练:科学选题,注意点面,强化训练细评:细致分析练*与试卷,指导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选择复*方法:可采用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等方法,并力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练*是提高复*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主要练的是生物组自己制定修改的《生物中考指南》,通过选择难度适中的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采取矫正补救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在练的基础上进行讲评,可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只讲不练不行,只练不讲也不行。只有讲练结合,和谐交替,才能有效地提高复*效果。

  5、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在复*过程中,充分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练*、讨论、讲评可巩固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选择适量情境新、联系实际、开拓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

  二、制定复*方法

  “两轮复*法”要求先全面复*,后进行重点复*和中考模拟考试。做到着眼全面,突击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和重点复*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即系统全面又有侧重的复*,基本上能使大部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

  (一)、各阶段时间安排及要求:

  1、第一轮复*阶段

  本轮复*为“全面复*打基础”阶段,要求:抓纲务本、夯实基础、全面复*、单元过关。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师生全面扎实复*基础知识,具体地说:教师“依纲靠本”扎实地讲清各单元知识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同时教师在复*前,要向学生说明考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自觉的与老师配合,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共振的功效。

  此阶段将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效果:

  1、教师应根据每节课复*内容,精选练*,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供学生练*,并通过适量的检查批改,检测复*效果,为下一轮重点、难点复*提供依据。

  2、把书本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列出复*提纲,让学生课后去整理识记。

  3、面向全体学生,对优等生增加试题难度,对学*有困难的学生降低复*难度,并让优等生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让其共同发展,中等生让其有追赶的对象,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4、深入备课,全面了解学生,从课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复*内容、方法,并把它落到实处。

  5、把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复*的全过程,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对试题的答案不要求唯一,学生只要思路清新、符合题目要求即可,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

  6、加强学生读图、填图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识图外,还要会填图,要具备一定的识图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复*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绘图,并尽可能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把图展示给学生,以达到将生物知识的掌握融会到图上的目的。

  (二)第二轮复*阶段

  本轮复*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阶段,要求:强化重点、强化难点及疑点、误点、弱点、考点强化,精讲,多综合,多练*。针对学生第一轮复*,反馈情况,以及《考纲》的重点要求。

  重点、难点内容。以使学生在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基础上,能把握重点,突破重点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应用。

  此阶段:

  1、采取五个专项训练,教师应精选练*,在备考过程中,发挥集体的智慧。结合考点,精心组题,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在课堂精讲,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辨析疑点,查找误点、弱点,突破难点。

  2、在复*中,可以采用课堂教师提问、抽写、抽背、自查、课下学*小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复*情况。特别是对于班级学*处于中游、中下游的学生,缺少学*的自觉性,需要教师和学*小组的同学多加督促和帮助。个别学生应及时与其班主任老师、学生家长联系,及时解决学生学*中、思想上出现的问题。

  3、课后,要精选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练*,供学生在课后专项训练,并尽力使学生题题有所收获。

  4、与学生谈心、交流,鼓舞学生的斗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做学生的朋友,多与他们交流,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信任,促进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及时帮学生解决学*上和心理上的问题,提高教学复*的效果。二是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自己的教学改进工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促使教学相长。

  5、最后练*四套综合模拟试卷。

  总之,在生物总复*中,老师要紧扣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将课文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要抓住进化和适应两条主线,紧扣重点内容展开教学。同时通过一系列训练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这样,才能使生物复*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考总复*计划 4

  一、考试前十几天的复*计划

  由于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考生不用太过于紧张,可以把自己以前做过的笔记和错题本拿出来仔细的看一看,面对各种解题的方法、答题模式以及答题的规范和细节好好记一记。如果是理科和数学,还要多看一些公式、定理之类的。此外,做题的技巧不能生疏,考生还要多进行*题练*,但也不用练*大量的题型,适当的做一些压轴题即可。另外考生要进行整理,好好整理*期做过的题,不会的及时梳理或者请教他人。

  二、考前几天的复*计划

  到了这个阶段考生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培养答题思维,二是要积累考试素材。要培养好答题思维,考生首先就要学会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移和加速。具体做法则是考生在看完一门科目的知识点之后就丢开这门科目,迅速的投入到对下门科目知识点的思考中。当考生能做到这一点之后,考生就能很快的投入到各种科目的答题氛围中了。而关于积累考试的素材,无非就是积累一些作答的素材,例如英语作文素材、语文作文素材,还有一些名人名言、典故和新闻热点。这样真到要写作文的时候,考生才不至于无话可写。

  三、临*考试的复*计划

  马上就要备考了,考生要做的事情同样还是很多。一则考生要检查考试工具、身份证、准考证等考试要用到的东西准备好了没有,考生千万要切记,不要把身份证或者是准考证夹到书里,这样很容易遗失。二则越是临*考试,考生越要注意身体健康和饮食健康,不要吃的太油腻,也不要吃一些垃圾食品,要是身体出了问题,极有可能会耽误考试。三则考生要*复好自己的心情,不要让自己压力太大,跟身边人处好关系,这样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最后考生要制定考试的方案,让自己考试节奏更*稳,也能让考试更顺利。

  以上,就是中考详细的复*计划,希望考生们可以把握好自己复*的节奏,自信的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

  中考总复*计划 5

  20xx年初中物理总复*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制定有效的复*计划,提高复*效率就更显得重要。

  我的复*过程是“二轮一冲刺”,即:第一轮单元复*,时间从3月初到4月底,第二轮是综合训练、摸拟测试,时间从5月初到5月下旬,第三轮就是最后冲刺,即查漏补缺,下面分阶段简单叙述复*过程:

  1、第一轮复*、单元复*。由于今年的时间特别紧张,因此不可能一节一节复*,只能一单元一综合,知识要点复*分为达标和巩固两部分,基本知识点都以填空形式给学生,实验以各种题型给学生;每个专题通过系统有机的组合,会使整个初中物理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知识的网络结构,复*质量才会提高。练*以琼海教研室发的各单元综合练*为主。复*时,引导学生牢牢紧扣每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以课堂为主阵地,突出重点精讲,难点也在课堂上逐步消化。

  2、第二轮复*、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这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尤其是今年中考方向实验比重加大,为适应中考物理学科的试题特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模拟试卷的训练是必不可少。在模拟测试中,每次学生练题都要规定限时完成,切忌随意性不定时的练*,综合训练题和模拟测试题都不宜过多,以覆盖整个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识点、考点、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主。

  3、最后冲刺、查漏补缺。在冲刺阶段,我们将基本概念和基本实验再一次让学生熟悉一遍,增加知识的覆盖面;同时小结归纳一些易记易忘、考前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摸索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点,使学生查漏补缺;最后留一些时间指导学生看书,看做过的练*,看错题集,使学生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熟悉题型。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7)

——物理高考复*教案(精选五篇)

  物理高考复*教案 1

《曲线运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提问

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直线运动?

2.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这个问题。

新课学*

展示图片: 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地球 转弯的火车

这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何特点?

( 轨迹是曲线)

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除了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区别?2.观察课本P32图6.1-1和图6.1-2

思考: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

3.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4.是不是象我们大家猜测的这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P32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到结论: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切线方向

5.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呢?

结合课本P33图6.1-4阅读课本P33前两段加深曲线的切线的理解。

6.阅读课本P33第四段,试分析推理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速度是________(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 因此曲线运动是________。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提出问题:既然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那么由

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 可知受力不为零,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2.实验探究

器材:光滑玻璃板 小钢球 磁铁

演示:小钢球在水*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给你一磁铁,如何使小钢球①加速仍做直线运动。②减速仍做直线运动。③做曲线运动。制定你的实验方案。

实验验证:请两名同学利用他们的方案来进行验证。演示给全体学生。

分析论证:

直线加速: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

②直线减速: 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

③曲线运动: 的方向与 成一夹角

结论: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4.实践应用:

飞机扔炸弹,分析为什么炸弹做曲线运动?

讨论题:结合本节所学与前面知识体系来分类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小结

同学们根据自身特点,各自进行。曲线运动是轨迹为 的运动.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曲线运动的方向是 的

2.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

3.曲线运动一定是 运动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 上 。

课后*题

课堂练*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2.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变力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受恒力作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只要受到合外力就一定做曲线运动

3某物体受同一*面内的几个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撤去其中一个力,而其它力不变,则该物体( )

A、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其轨迹可能是曲线

D、其轨迹不可能是直线

4.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有可能处于*衡状态

C.速度方向一定时刻改变

D.受的合外力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参考答案:1.AD2.BC3.C4.AC

  物理高考复*教案 2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二、自主学*,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二、观察课本中前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中的后三个图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 出原因:

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力学 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

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有力作 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 )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 )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 )

(5)受提着重物在水*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 )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 )

三、阅读课本“功的计算”部分的内 容,然后填写下列空白.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

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 -----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 )

S----____-----_________( )

在国际单 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 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 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

【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

所做的功是多少?

五、拓展提升

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

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

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路上前 进,马的水*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

4.某人沿水*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

5.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B 用力提着水桶水*匀速移动

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 D 物体在光滑的*面上运速移动

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

7.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

A 6×103J B 9×103J C 3×104J D 3.9×104J

8.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A 750J B 150J C 没有做功 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

A 拉大车做的功多 B 拉小车做的功多

C 拉力对两车 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S的距离,则功的计算公式W=FS( )

A 只适于甲 B 只适于乙 C 只适于甲和丙 D 甲、乙、丙都适用

11.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

  物理高考复*教案 3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t

单位:m/s或者是km/h

例题:书本23页

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

练*:20m/s=54km/h=

例题:书本24页

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

2.匀速直线运动

指导学生观察图1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

*均速度:v=s/t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

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

(四)作业

1.书本26页第一、四题

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

(五)教学后记

  物理高考复*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行星的运动)看本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断、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渗透科学发现的方_教育。

2、培养学生的猜想、归纳、联想、直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月——地检验的推倒过程

教学难点: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太阳对 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力使行星不能飞离太阳;地面上的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上;是什么使得物体离不开地球呢?是否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造成的呢?

若真是这样,物体离地面越远,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就应该越小 ,可是地面上的物体距地面很远时受到地球的引力似乎没有明显减小。如果物体延伸到月球那里,物体也会像月球那样围绕地球运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 种力。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二)新课教学:

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假想—_推导——实验检验

(1) 牛顿对引力的思考

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他对天体和地球的引力确实作过深入的思考。牛顿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产生如下的假想: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其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就是靠劂的引力维持。同样,地球不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的物体,而且也可以吸引很远的物体(如月亮),其引力也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牛顿进一步猜想,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这些力具有相同的本质,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其大小都与两者间距离的*方成反比。

(2) 牛顿对定律的推导

首先,要证明太阳的引力与距离*方成反比,牛顿凭着他对于数学和物理学证明的惊人创造才能,大胆地将自己从地面上物体运动中总结出来的运动定律,应用到天体的运动上,结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理论上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距离r的*方成反比,还证明引力跟太阳质量M和行星质量m的乘积成正比,牛顿再研究了卫星的运动,结论是:

它们间的引力也是与行星和卫星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方成反比。

(3)。牛顿对定律的检验

以上结论是否正确,还需经过实验检验。牛顿根据观测结果,凭借理想实验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牛顿设想,某物体在地球表面时,其重力加速度为g,若将它放到月球轨道上,让它绕地球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为a。如果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F1,和在月球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作用力F2,都是来自地球的吸引力,其大小与距离的*方成反比,那么,a和g之间应有如下关系:

已知月心和地心的距离r月地是地球半径r地的60倍,得。

从动力学角度得出的这一结果,与前面用运动学公式算出的数据完全一致,

牛顿证实了关于地球和物体间、各天体之间的引力都属于同一种性质力,都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的假想是正确的。牛顿把这种引力规律做了合理的推广,在1687年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表来表达牛顿推证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看书,教师引导总结)

(1)什么是万有引力?并举出实例。

(2)万有引力定律怎样反映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其数学表达式如何?

(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2.公式:

3.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

F为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单位:N.

m1、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单位:kg

r为它们间的距离,单位:m

G为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单位:N·m2/kg2.

4.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①万有引力F是因为相互作用的物体有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与初中学*的电荷间的引力、磁极间的引力不同。

强调说明:

A.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星球间,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B.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C.万有引力的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D.万有引力的独立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也与周围有无其他物体无关.

② r为两个物体间距离:

A、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r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

B、若是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相距较*,则应把r理解为它们的几何中心的距离。

C、若物体不能视为质点,则可把每一个物体视为若干个质点的集合,然后按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各质点间的引力,再按矢量法求它们的合力。

③ G为万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质量都是1kg的两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的引力

随堂练*:

1、探究:叫两名学生上讲台做两个游戏:一个是两人靠拢后离开三次以上,二个是叫两人设法跳起来停在空中看是否能做到。然后设问: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万有引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各自之间或人与物体之间,为什么都对这种作用没有任何感觉呢?

具体计算:地面上两个50kg的质点,相距1m远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多大?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6.0×1024kg,地球半径为***×106m,则这个物体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F1=1.6675×10-7N,F2=493N)

(学生计算后回答)

本题点评:由此可见通常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小,一般不易感觉到。而物体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人与地球)就不能忽略了。

2、要使两物体间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保持不变

B.使两物体间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C.使其中一个物体质量减为原来的1/4,距离不变

D.使两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1/4

答案:ABC

3.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物体在距离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为( )

A. 1 B 1/9 C. 1/4 D. 1/16

提示:两处的加速度各由何力而产生?满足何规律?

答案:D

三.引力恒量的测定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却没有给出引力恒量的数值。由于一般物体间的引力非常小,用实验测定极其困难。直到一百多年之后,才由英国的卡文迪许用精巧的扭秤测出。

(1)用扭秤测定引力恒量的方法

卡文迪许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不易观察的微小变化量,转化为容易观察的显著变化量,再根据显著变化量与微小量的关系,算出微小变化量。

问: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如何实现这一转化?

测引力(极小)转化为测引力矩,再转化为测石英丝扭转角度,最后转化为光点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较大)。根据预先求出的石英丝扭转力矩跟扭转角度的关系,可以证明出扭转力矩,进而求得引力,确定引力恒量的值。

卡文迪许在测定引力恒量的同时,也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四)、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重点理解定律的普遍性、普适性,对万有引力的性质有深层的认识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万有引力的普遍性。它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力。

(2) 万有引力恒量的普适性。它是一个仅和m、r、F单位选择有关,而与物体性质无关的恒量。

(3) 两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 万有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和质量分布均匀球体间的相互作用。

课后*题

课本71页:2、3

板书

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

2、万有引力定律

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②公式:

G是引力常量,r为它们间的距离

③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

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重要意义:

3.引力恒量的测定

4.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①万有引力F是因为相互作用的物体有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与初中学*的电荷间的引力、磁极间的引力不同。

强调说明:

A.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星球间,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B.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C.万有引力的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D.万有引力的独立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也与周围有无其他物体无关.

② r为两个物体间距离:

A、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r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

B、若是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相距较*,则应把r理解为它们的几何中心的距离。

C、若物体不能视为质点,则可把每一个物体视为若干个质点的集合,然后按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各质点间的引力,再按矢量法求它们的合力。

③ G为万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质量都是1kg的两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的引力

  物理高考复*教案 5

物体的质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

托盘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

托盘天*、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

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教学

(一)物体的质量

1.质量的概念

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

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

(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

(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

(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抽象概念的方法)

(二)质量的单位:

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

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

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

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

3.千克原器

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

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似比较,来

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学*使用托盘天*

1.认识托盘天*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真观察天*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

天*,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

2.学*使用托盘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对照托盘天*实物,阅读《托盘天*使用说明书(摘要)》。

(2)尝试调节天*的横梁*衡。

(3)练*: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错误所在,

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如:

① 天*没有放在水*台上;

② 调节天**衡时,游码未归零;

③ 加减砝码用手拿取;

④ 超过量程;

⑤ 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⑶使用托盘天*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

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

(4)交流,了解学生对托盘天*的掌握程度。

①使用托盘天*时,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如果天*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如何调节*衡螺母?

如果指针偏右呢?

②判断天*横梁是否*衡时,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

怎样快速判断横梁是否*衡呢?

③你是怎样安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的操作程序的?

④你是怎样读取待测物体质量的?

(四)其它一些测量质量工具:

课后调查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通过互联网或产品说明书

获取相关信息。

五、信息浏览:

物体的速度接*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大的。

小结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质量单位。

4.正确使用托盘天*测质量。

练*设计

1.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填写在下表中。

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 垒球 排球 篮球 足球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 。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量约为4000 。

(4)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质量约为4.2 。

3.如图所示,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相同。现用该台秤

称某物体的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衡,所加

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若把该物

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 (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用天*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在称物体

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5.一架托盘天*,由于更换了其中一个托盘,称量前无法把天*调节*衡,

即使把*衡螺母旋到最右端,指针最终也只能指着分度盘中央左边一个

分度的地方。现要使用这架天*测量物体的质量,请你设计两种应急的

使用方案。

方案一: 。

方案二: 。

6.学*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

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

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

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m/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

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

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物理中考复*教案范文五份(扩展8)

——初三中考物理复*计划实用五份

  初三中考物理复*计划 1

  中考物理备考复*计划

  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与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知识点多、知识面广。

  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需要理解。

  ③物理实验的方法及操作需要掌握。

  ④会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等。

  针对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怎样确定复*方向、方法,进行高效复*呢?下面就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考物理备考的建议。

  明确中考物理命题的趋向

  纵观*几年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发现中考物理命题切实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题目结合具体问题,创设生活式的物理情境,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考查同学们运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特别注重与实验探究有关内容的考查,开放型试题逐年增加。预计2008年中考,考查同学们科学探究能力的题目仍将是物理试题的一大特色,而且将重点考查科学探究中的探究方法、设计过程。

  采用三轮复*法,螺旋提升、决胜中考

  明确中考物理命题的特点和趋向后,在中考复*前应询问老师复*目的和计划,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复*方法和计划。中考物理复*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专题复*,优化网络仿真模拟,体验中考的三轮复*法。复*时制定的计划要对每一轮的时间分配和要完成的任务都有严格、细致的安排。

  第一轮:紧扣课本,夯实基础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础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所有中考题的来源。分析中考成绩显示,无论是成绩差的同学,还是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基础题失分严重的现象。第一轮复*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复*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

  ◆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

  ◆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测量?

  ◆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是什么?

  ◆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是什么?

  ◆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达10%~15%。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等。复*时要通过具体例子来理解和认识这些科学方法,如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欧姆定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规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变量法合力、串并联的总电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电流、电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类比法。

  总之,第一轮复*一定要以课本为主,对课本上的每一段话、每一幅图、每一个实验都要认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基本规律,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在复*中及时向老师提出,或向同学请教,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真正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既全面又深刻。

  第二轮:专题复*,优化网络

  物理知识点间存在着纵与横的相互联系,某一知识点可能是为另一知识点引桥铺路,而另一知识点又往往是前一知识点的深化与延伸。在第一轮复*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第二轮复*时应打破章节的限制,完善并梳理初中物理知识结构,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巩固知识,形成一个由知识点到知识面、最后到知识网络的综合体,使复*具有系统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专题复*:

  1、按照知识点可以将初中物理分成力、热、声、光、电等版块,用知识树的形式把每个版块涉及的内容展现出来,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样将有助于同学们将第一轮复*的零碎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弄清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由点到面的知识网络。

  2、按照中考题目类型,可以分为选择、填空、实验探究(包括操作实验)、计算、信息综合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体会每种题型常见解题方法,使复*纵横交错,既练*了解题技巧,又能从整体上掌握复*重点。另外*时要注意观察思考社会或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些热点常常也是中考的热点。如2008年奥运会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嫦娥一号卫星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等。

  3、通过对某些特殊知识点的深挖细究,达到对某一类知识或某一专题的融合、深化。例如电学中的滑动变阻器,是探究欧姆定律、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器。同学们可以总结滑动变阻器在每个实验中的用途,深化对电学实验的理解。例如所有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共同作用是:

  ◆保护电路。

  ◆通过改变自身电阻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而由于每个实验的不同,使滑动变阻器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

  ◆探究欧姆定律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保证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欧姆定律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从而达到多次实验探究规律的作用。

  ◆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多次测试取*均值以减小误差的目的。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而比较小灯泡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还可以控制电流相等,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又如可以通过密度的测量将质量、浮力、二力*衡、杠杆*衡原理等力学知识贯穿起来,还可以将力学中测量仪器的使用归纳和总结。

  第三轮:仿真模拟,体验中考

  这一轮复*的时间不长,是演*模拟、查漏补缺的阶段,是整个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主要是为增强同学们考试的自信心、熟悉中考的氛围和时间、调整中考前的心态。不要盲目地大题量训练,要给自己留下思考反馈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一轮复*期间,可以将第一、第二轮复*中做过的易错题进行归纳、梳理,建立错题档案集,研究自己的错题,寻找自己思维或知识的漏洞,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目的。

  初三中考物理复*计划 2

  一、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的学*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状态,一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冲刺状态,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需要重新树立信心,有些学生当时学的不好,需要重新学*,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更需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氛围,让学生动手动脑,引导学生改进学*策略和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复*的意识。

  二、复*目的: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迎接中考试做准备。

  三、复*重点:

  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

  2、重点实验、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

  五、具体安排:

  复*过程中分三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八年级上、下册基础知识的复*,这些内容学生学*的时间较长,大部分已经遗忘,通过复*,让学生对丢失的知识引起回忆,并能运用;并在复*期间穿插综合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助于对九年级知识的记忆和提高,时间安排在三月和四月上旬。

  第二部分:分块复*与综合复*并举,分块复*(力、热、声、光、电),以力学和电学为主,综合复*,练*几套与中考类型相*的综合题,时间安排在四月份中旬和下旬。

  第三部分:中考模拟训练、专题复*同时进行,时间安排在五月、六月,进入总复*阶段,以模拟、自编综合题为主,并针对复*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穿插复*。

  六、复*策略:

  基于学生八年级知识的遗忘,九年级刚学完印象较深的情况,所以在复*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主导工作,力争将复*落到实处。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确定好所要抓住的边缘生、注意落实到人,特别要注意帮助偏科的学*物理有困难的学生。课堂上多注意学生的情绪,尽量调节好课堂气氛,多提问,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学*的氛围中来,积极思考;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充分发挥每一堂课的效率;课后作业布置要注意质、量,质的方面,从中考角度考虑,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中考类型题,分层布置,这样做,对一些差点的学生能接受,好一点的学生又能巩固和提高;课后,做好辅导工作,学生个别有不自觉的,教师要起到一个监督和疏导工作;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多些,对一些特别学生多些关心。在做好上面的各项工作后,还要即时反馈,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考核时,以基础为主,难题少量让学生感觉不是很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

  初三中考物理复*计划 3

  物理复*一般分为四轮,第一轮是章节,第二轮是板块,第三轮是专题,第四轮是综合。围绕着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是物理复*备考几点做法:

  一、复*的总目标:扎实双基,激活思维,严谨态度。

  (一)、重视教材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小栏目,如活动、信息浏览,STS等,这些栏目有的是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如电冰箱的工作循环,液晶等等都是科学世界中出现的,有的锻炼我们的应用能力,在第一轮复*时,要熟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个问题,每张图片,将每一知识点真正弄懂,尝试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

  (二)、关注社会生活

  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为生活生产服务,第一轮章节复*先要把每部分的知识掌握好,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1.补充一些生活常识:如一些常见的温度、长度、时间、质量、速度、电压、功率值、安全用电常识等。

  2.通过听老师的举例,做练*,自己的观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提高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有很多情景事例可能涉及到多个物理知识,例如游泳就有浮力、蒸发、折射等问题,复*时有意识这样总结;

  4.训练答题说理的准确性,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

  (三)、注重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规律和一些概念都是通过探究的形式出现的,有的是部分,有的是全部,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复*时,对每个探究实验从这七要素方面去进行,特别是有些探究是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可以将这一类归类。评估就是讨论实验的可行性、误差、错误等。交流与合作是写出探究报告,改进探究方案等。*几年其他省市中考题有例子,可以借以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还有一些重要的实验,如测量物质的密度、测导体的电阻,测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对这些实验要多总结它们的各种测量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等。

  (四)、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复*了力、热、声、光、电各部分知识,要尝试应用这些知识和探究能力解决一些创新实践问题,例如给出一个新的物理情景或问题,自己提出方案进行设计探究。

  总之,复*时要注重课堂,注重基础,切不可以为自己知道就不听,少听,要多总结,多归纳,将两本书的知识浓缩在自己脑中,就一定会做到信手拈来。

  二、具体做法:四轮递进复*。

  第一轮:章节式复*。本轮复*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在此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整理,归类等复*方法。这一轮复*时间大概是7个星期左右。

  第二轮:板块式复*。当学*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板块进行复*。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这一轮复*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

  第三轮:针对性专题复*。针对河南省*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分别设置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问答专题、探究说明专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中考试卷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一轮复*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

  第四轮:综合式复*。这过程是强化训练与反馈领悟阶段,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试题讲评、总结、归纳、延伸,学生反馈、领悟、升华,实实在在地弄懂弄透,提升解题能力,时间大约2个星期。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效果。

  初三中考物理复*计划 4

  指导思想:本着以中考考纲为基本依据,抓好每一轮的各环节复*,切实落实基础,突出物理教材的特点,争取在稳拿基础分的基础上,在作图、实验与探究、简答及计算题等方面体现优势。同时要求教师在本班对基础差的学生不能滑钩,狠抓*均分,过去我们只跟其他兄弟学校比进重点高中的人数,现在形势不同了,要更换观念!

  一、复*目标:

  第一轮、对“双基”进行巩固和提高;

  1、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2、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

  第二轮、专项复*及综合训练

  1、通过计算、作图、实验与探究等题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综合训练,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学情分析:本届学生物理基础较为薄弱,实验设计与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学*能力上,只少部分学生能应对自如,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学*能力不足现象,学起来很吃力。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没有意识到中考的严谨性,心存侥幸。因此,本次复*应从基础出发,以本为本,逐步提高,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能力,创新与合作能力。

  二、复*过程:

  现在我校主要进行第二轮复*,以综合题测试、讲评为主要形式。主要训练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答题技巧的掌握、考试时间的安排、心理调节等方面,使学生在考试中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将自己的水*发挥到最佳。同时关注。

  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

  ②关注社会热点(如环保,能源,新农村建设。

  ③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自己的身高体重,估计自己跳绳,爬楼,做俯卧撑的功率。

  ④关注问题情景(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景。

  ⑤关注探究过程(例如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识的获得过程。

  ⑥关注探究过程的思考(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对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是为了什么?你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纸片间压强大小变化的。

  ⑦关注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等效法等。

  ⑧关注生活中的现象(例如老虎钳的设计和使用中的物理知识。

  ⑨关注材料信息题(让学生从所给的材料信息中筛选出与试题有关的信息进行解题.同时还应当关注新闻热点,注意捕捉新闻事件中所包含或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第三轮复*主要针对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分门别类进行个别指导,这一阶段还要注意到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争取复*内容完美。

  另外,在复*过程中还要因阶段考试的需要调整复*进度。因学生对不同内容掌握的程度不同调整复*的式。因考试信息而调整复*方向。

  总之,通过三轮复*,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反复和强化练*,由浅入深,既有点的知识,又有面的综合,从而使知识得以系统化,使学生能力得以提高和加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复*,物理运用能力有所提高,中考取得理想成绩。

  初三中考物理复*计划 5

  一、基本学情分析

  经过最*的期中考试、月考,大多数同学的物理学*情况已经较为明晰的反映出来,一般而言,一个班级会有20%的同学是物理成绩比较差的,50%的同学在60-80徘徊,基本稳定在这一分数段,剩下的30%是属于分数较高的一段,应该说此时两极分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到了初三会有部分同学选择放弃物理,不愿意听课写作业,其实经过初二一学年对物理的接触或多或少了解物理学*方法,经过一轮轮的复*还是可以把物理学好的。

  二、复*课原则

  1、老师安排复*课不能简单地对知识点罗列,突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围绕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搭建框架。一方面这样学*好的同学不至于觉得复*很枯燥,另一方面可以较好的帮助成绩稍差的同学。

  2、课时设计根据学校计划、考试时间、新课进度安排,复*课时针对期末考点总结分析、物理题难易度,争取每课都可以有反馈、每周有检测。

  3、复*模式多样化,比如小组、帮带、学生讲课等形式,关于物理实验可以多安排同学们自觉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同学们的兴趣,更可以提高复*效率,而且可以加深记忆。

  4、分层练*、分层作业、分层辅导。这一点主要针对优秀生和学*困难的同学,物理学起来比较吃力的同学一对一教育品牌学思堂建议还是抓住基础,争取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点,物理学*较轻松的同学我们建议多攻克难题,加深对物理的理解及和生活实际的结合。

  5、模拟训练不可少,到了期末复*这一段时间,各类复*试卷非常多,可能同学们觉得不耐烦甚至选择不做,但这里我们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此阶段的练*非常重要,尤其对初三的同学们来说更是如此。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