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案实用十篇

首页 / 教案 / |

  《隆中对》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

  2、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解题

  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三、诵读,思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

  4、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说明了什么?

  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

  5、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说明了什么?

  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6、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一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

  二是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隆中对》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教学过程】

  《隆中对》第一课时

  一、预*导学

  1、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D�D诸葛亮。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

  主遂诣亮()倾颓()陇亩()不可胜数()

  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

  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着作郎,*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着《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2、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⑼信:通"伸",伸张。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⒁挟:xié,挟持,控制。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2、学生熟读并翻译课文。

  四、达标提升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患有所不辟也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

  B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

  C惟博陵崔川*、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

  4、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5、(1)《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朝史学家。所着《》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2)曹操比于袁绍,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 时】:两课时

  【教 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解题:

  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划分朗读节奏。(完成课后练*题一)

  4、齐读课文。

  四、新课讲授:

  (一)、疏通文意。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 [友善]友好。 [信然]确实这样。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隆中对》教案 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朗读

  2、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程序

  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朗读,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新课(1分钟)

  由诸葛亮足智多谋导入

  二、有关内容介绍(4分钟)

  1、隆中,山名,在今湖北,刘备当年三次到此请诸葛亮出山。

  对,回答,应对。

  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2、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陈寿,史学家《三国志》

  4、明确学*任务

  三、正音与朗读(30分钟)

  1、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注释,默读课文。

  陇亩lǒng mǔ 父 fǔ 颍yǐng 庶 shù

  屯tún 卧wò 枉wǎng

  窃 qiè 度duó 信shēn

  胜shēng 抑yì 挟xié 塞sài 沃wò 殷yīn 戎róng 将jiǎng 荆jīng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重点字词(10分钟)

  1、见课文注解,补充于下:

  将军岂愿见之乎 岂,可。

  然操遂能克绍 遂,竟然。

  2、特殊句式

  时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判断句

  君与俱来 省略句

  3、练*二

  度,估计。 遂,于是、就。

  挟,挟持、控制。 诚,的确。

  就,接*。枉,委屈。顾,看望。

  箪,用竹筐装着。壶,用水壶盛着水酒。 (名词作动词)

  五、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任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检查朗读

  二、理清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抱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君谓计将安出?

  答曰:天下形势:豪杰并起。

  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刘表)

  益(刘璋),可夺之。

  将军,跨有西和南抚外结内修

  4、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讨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运用

  明确: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

  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练*一

  1、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内政与外交: 内修政理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

  夺取荆益、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必要性→可行性)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隆 中 对

  (一)简述诸葛亮的抱负。①

  (二)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②

  (三)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③④⑤

  (四)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⑥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

  《隆中对》教案 5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创意说明

  变换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学*的兴趣;虚拟对话,领略古人情怀。

  教学目标

  1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

  2感受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3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文眼是哪句话?为什么?

  2.趣味感知隆中方略。教师出示古三国军事地图,要求学生转变角色充当诸葛亮为台下的刘备(由同学们充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策略应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这样的句子是好找的,但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呢,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了,这时,老师应适时点拨。隆中对前,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徐庶却谓为信然,为文章的蓄势内容; 隆中对时,诸葛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畅达,从中可以想像到诸葛亮讲话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对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证明诸葛亮自比管、乐并非妄说,此段仍扣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句 ;隆中对后,关、张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情好日密却不悦,刘备便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一反一正,犹如高潮之后的余波,把诸葛亮的形象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

  2.学生对照地图解说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说出诸葛亮那种意气风发的神采,说出诸葛亮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还要注意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 四人小组在台下练*,然后派几个代表上台说,同学们结合课文点评代表们的优劣所在。)

  四、品读课文,揣摩妙点

  同学们精读课文,就文章的结构、条理、语言、详略、战略思想等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下品读仅供参考:

  A.结构:蓄势--高潮--余波

  B.条理:隆中对话的条理性,不可争、不可图--可争、可图--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按照这个条理指导背诵)

  C.详略:隆中对话正面详写突出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侧面略写他人的评论、语言、行为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D.语言:(要引导学生品味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仅仅用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思想状貌、体躯外貌以及生*抱负勾画出来。

  2.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

  E.思想: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两点是最可贵的,实事求是和强调人的因素。曹操的实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诸葛亮认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语气侧重在人谋的正确。这里,诸葛亮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从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实际情况出发,诸葛亮制定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方案。在制定这一方案时,主要也是从人的因素来考虑的。

  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孙权的情况以后指出:刘备只能在曹操、孙权的势力范围之外谋出路--首先夺荆州这个用武之国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诸葛亮制定这一方案时,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荆州的刘表不能守益州的刘璋又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爱抚人民,有本领的人都不想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这就提供了夺取荆、益的客观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和,才能成就霸业,这样的思想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五、虚拟对话,思接千载

  由精通三国的同学演绎诸葛亮(也可把全班分成两组),同学们可根据课文提炼有趣话题,虚拟对话,古今碰撞,更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和古人情怀。

  教师可提供以下话题:

  1.在《隆中对》中,您很重视人的力量,为何在您去世后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

  2.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3.你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之势,这种形势为何没出现?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根据隆中对策的思路,进行背诵。

  相关链接:

  (一)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8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琼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27,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思考:从这段文字中,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跨有荆、益的?

  (二)

  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

  思考:明代的罗贯中以《三国志》中的《隆中对》作为蓝本,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罗贯中的小说,看看小说和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隆中对》教案 6

  教学立意和要求:

  秉五柳先生“不求甚解”和诸葛亮自己“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总体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反复诵读,于情感熏陶之外,培养文言语感,积累相应的语言材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要求学生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教学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第二步 课堂演绎

  一、导课。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开场,点明诸葛亮这个名字在民族历史传统中作为智慧符号的现象和意义。

  二、开读。作为感悟领会的重要环节,要求用重视历史沧桑的心态和模拟特定人物口吻的语调来读。首先,用录音范读或教师范读。再学生齐声通读课文一遍,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纠正相关误读和心态语调不到位的地方。继而,给足时间,让学生对照课文和字典词典,在读准字音和粗通文意的基础上,分角色(陈寿、刘备和诸葛亮)自主或教师点名朗读。

  三、感知。从最后一段开始,抓住刘备比喻,确定君臣二者鱼水相得的关系。此处可略做阐发:“鱼水”之喻于后代影响至巨,唐太宗将君民比喻为“船与水的关系”,***将军民比喻为“鱼水关系”。本文以“鱼水相得”为小结,我们的研读可看作事物发展之果,再回溯到篇首,探究事物发展形成之因。教师或引导学生杂说,或点名个别回答,归纳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

  第一段:诸葛为人,蓄“水”待发。作为传记的基本要素,这一段依次介绍了传主的职业身份、爱好、身高、志向和交友,塑造的是一个隆中十年、淡泊明志却又高远雅怀的隐士形象。

  结合本段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网上查阅,简单介绍诸葛亮的生*。可提出三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一是“好为《梁父吟》”说明诸葛亮的什么特点?二是“身长八尺”的介绍仅仅就身高而身高吗?三是对诸葛亮自比而起的友与时人、众与寡的评价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先主器友,荐“水”将用。这一段有别于上段的正面介绍,而做侧面展示,通过其朋友徐庶的推荐来渲染诸葛天才难得的人物性格。以写法而言,既是变化,又是照应承接。

  第三、四两段:鱼儿问计,放“水”对策。这两段是文章的重心部分,刘备的三顾茅庐而问计,既是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广告姿态,又是他考察真伪、试探深浅的手段。“三往”,见其诚:“屏人”状其密;言说内容,可以看出他的急不可耐(由短句和语意体现)。刘备所说,分三个方面,首是严峻局面,次是承担己责,后是求计问策。诸葛亮的回答,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以十年的潜心修为,解刘备的长期困惑。

  以写法而言,这一部分又为正面展现。

  最后两段,用刘备的称善和形象比喻,再一次侧面烘托诸葛亮英明睿智的形象。

  通过以上串讲和粗略分析,板书本文的思路结构:

  ①蓄水静待(正)

  ②荐水替用(侧)

  ③问水求计

  ④放水对策

  ⑤称善情好

  ⑥鱼水相得

  四、精研。把第四段作为精读详解的对象。为了获得直观效果,让学生提供从网上查得的东汉末各地豪强的割据图和三国鼎立图,前者照应诸葛亮指定蓝图方略时的天下形势,后者印证诸葛亮终生为之奋斗而形成的实际局面。同时,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多种诵读方式,将文字读顺,大意读懂;再师生合作探究;诸葛亮隆中潜卧十年,精心为刘皇叔度身打造的战略蓝图是什么?对于天下形势,诸葛亮是如何依次进行分析的?刘备的优势及其一统天下的策略方针是怎样的?在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大体的共识,板书如下:曹操人谋转强百万之众挟天子不可争锋孙权贤能为用国险民富江东三世为援不图

  荆州 其主不守 用武之国 环境优越

  益州 璋弱鲁北 人思明君 高祖成业

  优势:帝室 信义

  策略:西和南抚 外结内修

  蓝图: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

  严密的推理分析,具有谨严的逻辑结构。诸葛亮身居茅庐,何以能够如此明察天下呢?引导学生就文章和诸葛亮自身的修养寻找答案。第一段中透露有二:一是高远的志向;二是高朋相交。就修为说,诸葛亮《诫子书》有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十年隐居,一朝出山,浓墨重彩写春秋,诸葛亮在躬耕垄亩、立志远图之初,实在比我们同学大不了几岁。此中启迪在哪?当要提及。

  五、背诵。师生同背,重申开读时的要求。

  第三步 影视放映

  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有关诸葛亮出山的内容于课堂上放映,要求学生将直观形象和根据文字所想像的形象两相比较,看看何处是严格依据史实,哪些地方有较大的艺术加工。

  第四步 基础检验

  1、注音:垄 诣 胄 沔 箪

  2、解释几组多义词:

  为 ①好为《梁父吟》 ②谓为信然 ③以弱为强者 ④贤能为之用

  谓 ①谓为信然 ②谓先主曰

  已 ①自董卓已来 ②已拥百万之众 ③志犹未已

  将 ①则命一上将 ②将荆州之军 ③计将安出

  3、整理归纳本文的通假字

  第五步 拓展延伸

  1、利用网络或图书,搜集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或对联五首(副)以上。

  2、本文“凡三往,乃见”只五个字,《三国演义》在37和38回里写成五千余字。

  要求学生必读这两回的相关文字,感悟小说作者的创造虚构。有余力和兴趣者,可通读《三国志·诸葛亮传》。

  3、与家人交流对诸葛亮的看法,尤其注意倾听父母的意见。

  《隆中对》古今异义

  【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义:拜访

  今义:照顾

  【凡三往】

  古义:总共

  今义:*凡

  【孤不度德量力】

  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大概

  今义:危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义:一天天

  今义:太阳

  【遂用猖獗】

  古义:因此

  今义:使用

  【遂用猖獗】

  古义:失败

  今义:凶狠而放肆

  【抑亦人谋也】

  古义:而且

  今义:压抑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古义:可以把

  今义:表示许可

  《隆中对》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用革,名词作状语

  壶:用水壶,名词作状语

  《隆中对》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隆中对》字词归类复*

  读一读写一写

  好(hào)为 乐(yuè)毅 诣(yì) 屏(bǐnɡ)人 倾颓(tuí)

  度(duó)德量力 存恤(xù) 胄(zhòu) 箪(dān)食壶浆 屯(tún)新野

  (2)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检”,挑选】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3)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4)一词多义

  已【a、停止:然志犹未已 b通“以”:自董卓已来 c已经: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遂【a、就:由是先主遂诣亮 b因此:遂用猖蹶】

  因【a、凭,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b于是:因屏人曰】

  为【a、 动词,吟诵:好为《梁父吟》 b判断词,是:谓为信然 c、表被动,被、替:贤能为之用 d、动词,作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于【a、连词,跟、和: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介词,在:欲信大义于天下 c、介词,向: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将【a将领:则命一上将 b调动,率领:将荆州之军 c君谓计将安出】

  (5)古今异义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古:常常;  今:每当】

  此人可就见 【古:接*,趋向;   今:副词,表结果】

  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拜访;    今:照顾,回顾】

  主上蒙尘 【蒙受风光,专指皇帝遭难出; 今:蒙上灰尘】

  遂用猖獗 【古:失败;   今: 猖狂】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一天天;  今:太阳,天日】

  《隆中对》教案 7

  教学建议

  一、课文题解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隆中对》教学设计示例 2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 :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隆中对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四、总结、扩展

  做课后练*三。

  五、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

  2.课后练*一。

  《隆中对》教案 8

  【教学目标】

  1.体会和学*“记言”的史家笔法。

  2.巩固学*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理解和感悟诸葛亮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本文“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值得体会与学*。

  2.在学*中,除继续巩固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以外,还可选取不同版本进行比较阅读,更为深入地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把握人物形象,领略人物魅力。

  3.进一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启发感悟思考。在疏通文意,理清思路,积累文言词汇,背诵精彩段落等方面放手组织合作学*,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时鼓励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鼓励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观赏视频,导入新课学*。

  1.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片断。

  2.请同学们说一说,电视剧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三国时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3.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真正的收获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明确:是诸葛亮在隆中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4.老师评价,导入新课学*。

  正所谓“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走进陈寿的《三国志》,去重温那一次伟大的会谈吧!

  二、走进课文,合作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大家共同解答。

  2.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准确断句如:长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等。

  3.长句不多,容易读顺畅,齐读课文。

  正音:好(hào)为乐(yuè)毅诣(yì)屏(bǐnɡ)人

  度(duó)德量力存恤(xù)胄(zhòu)箪(dān)食壶浆

  4.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结合注解听读理解,初步把握大意,概括段落层次。不太理解的词句,就勾画下来共同讨论。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勾画。

  (2)请同学概括文章层次内容。

  明确:(参考)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介绍诸葛亮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2段)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4段)三顾茅庐后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5<6段)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3)交流文章中不理解的词句。

  可能提出的句子有:“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等

  三、品读对话,领略智者胸怀。

  1.课文最后,刘备感叹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是什么让刘备有如此之感受呢?

  学生可能会说:是诸葛亮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诸葛亮的筹划很有道理,是诸葛亮的分析坚定了刘备的信心,等等。

  2.老师适时引导: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下面就让我们分小组进行品读,参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一些想法,看看会从对话中发现些什么?

  3.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重点阅读课文第4段,共同发现。教师巡回指导,可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中。

  4.分享交流合作学*的探究成果,提高阅读的深入度,充分把握文章内容。

  学生可能有的思考:

  我们发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理由是当时北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有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的。只有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而“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所以诸葛亮分析:刘备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益。另外,“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且荆州四通八达,“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所在地有利于成就霸业。

  我们发现诸葛亮确实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刘备见诸葛亮之前已经失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的出路,正好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使他看到了光明的前途,重拾了兴复汉室的信心。

  5.老师恰当评价,引导同学进行深入地探讨:这些发现很好地体现了“隆中对策”的作用,那么,诸葛亮除了为刘备谋得成就霸业的根据地外,还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他的雄才伟略呢?

  学生再次回到课文,进行思考讨论。

  诸葛亮提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建议,那就是——北拒曹操,东联孙权的战略主张。这条主张说明了诸葛亮的目光远大,身居荒野而心怀天下。因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只在与东吴联合抗曹,才有可能成就霸业。

  “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第二课时

  一、比较阅读,丰富认知视野。

  1.上节课我们观看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改编自明代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它又是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创作的。下面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文字,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

  2.下发小说片段,学生阅读,讨论。

  3.交流阅读感受,老师适时评价。

  学生可能有的感受:

  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注重细节的文学性,而史籍则重在记人物的语言。

  老师可点示一下:“记言”是我国史**实的一种方式,作者通过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小说的细节描绘和文学加工的作用:如增强可读性等等。还可引导学生对照课文,看看小说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以便更好地体会不同体裁的特点。如:小说细致描写了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也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又如:小说详细加工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更好地衬托了刘备的真挚情义。

  课文仅从语言上刻画了诸葛亮的形象,而小说还从多方面展现了诸葛亮的个性,如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这样再回到课文中,对诸葛亮的认识就不在是*面的,而是立体的了。比如:他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勿庸质疑,另外还感受到了他的清高和孤傲,如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再如: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说明他不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二、巧妙延伸,感悟人物风采。

  1.看来,不同的版本还能触类旁通,通过小说和史籍的对比阅读,我们还有了对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又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此项旨在引导学生的个性评价,鼓励多角度,同时训练口头表达的精炼顺畅。

  2.同学们谈感受。

  学生可能谈到的内容:智慧谋略方面,悲剧命运方面,忠心耿耿方面,镇定兼具温情方面,传说中神奇的方面等等。

  3.教师小结。

  每个人眼中的诸葛亮都是各具丰采的,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搜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更好地认识他,使自己心中的诸葛亮形象更加丰满。

  《隆中对》教案 9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学*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解说:语文学*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提高能力,学以致用。通过本文学*,指导说理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自读程序]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当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自读点拨]

  一、《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三、“文眼”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五、诸葛亮的策略

  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的确足智多谋。而他的规划和策略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解说:“点拔”的目的在于导学。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时真正掌握方法而应注意的重点,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讲深讲透”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尤应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自主解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点到为止”即可,而不能包办代替。)

  [自读思考]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或小随笔。

  (解说:“自读思考”采用与课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既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又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延展训练,对学生探究式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答案

  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略)。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隆中对》教案 10

  教学建议

  一、课文题解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语文教案-隆中对。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隆中对》。”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隆中对》教案实用十篇扩展阅读


《隆中对》教案实用十篇(扩展1)

——隆中对教案 (菁华6篇)

隆中对教案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朗读

  2、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程序

  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朗读,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新课(1分钟)

  由诸葛亮足智多谋导入

  二、有关内容介绍(4分钟)

  1、隆中,山名,在今湖北,刘备当年三次到此请诸葛亮出山。

  对,回答,应对。

  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2、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3、陈寿,史学家《三国志》

  4、明确学*任务

  三、正音与朗读(30分钟)

  1、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注释,默读课文。

  陇亩lǒngmǔ父fǔ颍yǐng庶shù

  屯tún卧wò枉wǎng

  窃qiè度duó信shēn

  胜shēng抑yì挟xié塞sài沃wò殷yīn戎róng将jiǎng荆jīng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重点字词(10分钟)

  1、见课文注解,补充于下:

  将军岂愿见之乎岂,可。

  然操遂能克绍遂,竟然。

  2、特殊句式

  时人莫之许也宾语前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

  君与俱来省略句

  3、练*二

  度,估计。遂,于是、就。

  挟,挟持、控制。诚,的确。

  就,接*。枉,委屈。顾,看望。

  箪,用竹筐装着。壶,用水壶盛着水酒。(名词作动词)

  五、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任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检查朗读

  二、理清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抱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君谓计将安出?

  答曰:天下形势:豪杰并起。

  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刘表)

  益(刘璋),可夺之。

  将军,跨有西和南抚外结内修

  4、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讨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运用

  明确: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

  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练*一

  1、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内政与外交: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

  夺取荆益、联吴灭曹、统一全国(必要性→可行性)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隆中对

  (一)简述诸葛亮的抱负。①

  (二)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②

  (三)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③④⑤

  (四)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⑥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

隆中对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教学过程】

  《隆中对》第一课时

  一、预*导学

  1、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

  主遂诣亮()倾颓()陇亩()不可胜数()

  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

  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着作郎,*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着《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2、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⑼信:通"伸",伸张。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⒁挟:xié,挟持,控制。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2、学生熟读并翻译课文。

  四、达标提升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自董卓已来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患有所不辟也D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

  B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

  C惟博陵崔川*、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

  4、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5、(1)《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朝史学家。所着《》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2)曹操比于袁绍,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教案3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学*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解说:语文学*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提高能力,学以致用。通过本文学*,指导说理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自读程序]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当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自读点拨]

  一、《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三、“文眼”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五、诸葛亮的策略

  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的确足智多谋。而他的规划和策略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解说:“点拔”的目的在于导学。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时真正掌握方法而应注意的重点,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讲深讲透”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尤应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自主解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点到为止”即可,而不能包办代替。)

  [自读思考]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或小随笔。

  (解说:“自读思考”采用与课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既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又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延展训练,对学生探究式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答案

  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略)。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隆中对教案4

  【教材依据】

  《隆中对》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在学*了《陈涉世家》和《唐雎不辱使命》两篇讲读课文后的一篇自读课文,是对学生前面讲读课文的检测和实战训练,同时又为下一课《出师表》的学*打下基础。

  【设计思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实词,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理解隆中对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文言文重点语句的翻译训练;对比阅读理解。

  【教法选择】

  根据这节可相对简单的特点,加上班级同学学*小组健全,运作良好,同学的自学能力较高,可采用合作性学*的方法,教学时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安排学生分组训练,完成翻译的任务。

  【学法指导】

  文言文的学*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助的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合作性学*时,可由学*小组内的组长安排进度,边讨论边动手,在共同完成翻译的基础上,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教学准备】

  课前预*: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正音,安排学生朗读课文,发现错误的读音及时更正。将重点的文言文实词勾划出来,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全文朗读,翻译。

  一、导课:由“三顾茅庐”的故事导入。

  1、简介《三国志》及“四史”的相关知识。

  2、解题“对”的含义“对策”。

  二、检查预*:由学*小组在课前将预*题写在黑板上,题目包括文学常识,字音和重点实词(预*题由学*小组出题,但是教师必须提前检查,做到与教学统一,并对试题进行指导。)要求出题的小组安排同学在黑板上完成预*题,其余同学在练*本上完成预*题。

  三、讲授新课:

  1、组织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课文。

  2、听写重点文言实词:谓许 躬 虽然 信然 器 屈致 凡 屏 度

  猖獗 挟 殆 胄 揽 将 身 箪

  3、在听写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文的翻译训练,同学根据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一个同学记一段,便于交流。

  4、在学生自主翻译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出重点直译的句子,对翻译速度快的同学进行专项训练。

  1、时人莫之许也。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3、君与俱来。

  4、凡三往,乃见。

  5、非唯天时,亦抑人谋也。

  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5、检查学生翻译情况,安排同学在黑板上翻译重点句训练。

  6、交流翻译结果,对重点句及时更正,并指出翻译的方法,特别是判断句,省略句的翻译。

  四、再通读全文,完成课后练*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1、本文篇幅较长,教学前的预*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预*中,处理读音,朗读节奏,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为教学打下基础,也为课堂教学赢得时间。指导学*小组出好课前预*题,对课堂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小组的作用,在小组学*的基础上拔尖。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用定向训练题进行专项训练。教师的教学采用点拨的方法,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做好尖子生的培养。

隆中对教案5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隆中对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 时】:两课时

  【教 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解题:

  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划分朗读节奏。(完成课后练*题一)

  4、齐读课文。

  四、新课讲授:

  (一)、疏通文意。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 [友善]友好。 [信然]确实这样。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隆中对》教案实用十篇(扩展2)

——《隆中对》教案 (菁华5篇)

《隆中对》教案1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隆中对》教案2

  【学*目标】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的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辨析、说出词类活用现象。

  2、能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要旨及战略方针。

  4、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

  【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诸葛亮对当时时局的超前分析和应对策略的提出。

  【学*难点】

  了解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形象的写法。

  【学法导引】

  尝试“角色演读”法学*,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有选择地扮演角色,发挥自己“主角”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学*,降低了文言文学*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

  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知识链接】

  1、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的《隆中对》片断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学*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作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把智、诚作为我们后人终身追求的典范。

  2、社会形势

  东汉末年,朝廷中政治腐败,民间爆发黄巾起义,许多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较为强大的有袁绍、刘表、孙坚、吕布、张鲁、刘璋、曹操等,而汉室皇族后裔的刘备也有匡汉室之志。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屯兵于新野县已有七年了。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1)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2)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3)古今异义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古:常常;今:每当】

  此人可就见【古:接*,趋向;今:副词,表结果】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拜访;今:照顾,回顾】

  主上蒙尘【蒙受风光,专指皇帝遭难出;今:蒙上灰尘】

  遂用猖獗【古:失败;今:猖狂】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一天天;今:太阳,天日】

  二、课堂导学

  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孙权:

  刘表:刘璋:

  张鲁: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

  4、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

  5、体会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的写作方法。

  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

《隆中对》教案3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学*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解说:语文学*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提高能力,学以致用。通过本文学*,指导说理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自读程序]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当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自读点拨]

  一、《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三、“文眼”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五、诸葛亮的策略

  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的确足智多谋。而他的规划和策略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解说:“点拔”的目的在于导学。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时真正掌握方法而应注意的重点,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讲深讲透”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尤应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自主解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点到为止”即可,而不能包办代替。)

  [自读思考]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或小随笔。

  (解说:“自读思考”采用与课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既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又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延展训练,对学生探究式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答案

  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略)。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隆中对》教案4

  教学建议

  一、课文题解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隆中对》教学设计示例 2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 :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隆中对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四、总结、扩展

  做课后练*三。

  五、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

  2.课后练*一。

《隆中对》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级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隆中对》教案实用十篇(扩展3)

——隆中对教案优选【十】份

  隆中对教案 1

  (一)教学背景分析

  这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的,围绕新课标,教师转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观念,冲破文言文的考试评价体系的规囿,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活动教学模式),按照“见仁见智”的阅读原理,实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先让学生各抒已见,再由教师相机点拨,从而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撞击阅读心得的火花。这也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进行学*。

  (二)教材分析

  《隆中对》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这篇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之为“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战略形势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因此,学*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做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还可以为下一课《出师表》的学*垫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什么?他们与七、八年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想一是知识容量的拓宽,二是学*深度的增加。对于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仅仅围绕一篇课文对字词意义和句子翻译,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要求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九年级课文文言文课文较长,“句句串讲,字字落实”的模式高耗低效,效果不明显。学生“只是用耳,用手,耳听手记,惟独不用口与心,思维禁锢了,积极性压抑了,学*能力泯灭了”只有找到一个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九年级学生学*文言文的需要。

  (四)教学重点及确定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这个形象的塑造是逐步深入完成的,所以教学重点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五)教学难点及确立

  作者始终围绕着诸葛亮对策这个中心思想,围绕着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结构布局为清晰十分严谨,这是学生学*全文的一个关键,更是一个难点。

  (六)说学法

  初三学生已完全具备搜集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综合能力,但如何更好地解决调动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手,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制定如下学法指导: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先通过《三国演义》主题歌激起学生学*兴趣,再出示三国挂图分析形势,导入新课。

  2、通读课文,读通课文。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或齐读,或默读,将生字词意义,疑难语句的学*权交给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解决,个别示范等多种形式并举,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师培养了学生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说课稿》,来自网!

  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他们不仅能真正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

  3.初步感知,互动感悟。

  我依据学生自己的*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记,获取阅读本文的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然后把阅读所得在全班进行交流,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复读印证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认识,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尤其是对诸葛这一人物的分析就是师生互动的结晶。

  4、研读“对策”,角色演读。

  我针对学*重难点,找到局部突破口――“隆中对策”进行引导分析,采用角色演读的方法。这既是阅读技巧的指导,又是文言字词句含义理解的检查。

  在这环节中使用大屏幕展示重点问题,使教学生动形象,也可加深印象,更好地进行赏析。

  5、我评“对策”,拓展思维。

  为使学生能主动探究的学*,我设计迁移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以便能正确看待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进行了“问题――活动”文言文教学模式。

  我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角色演读”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评‘对策’”环节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降低了文言文学*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问题――活动”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型学*文言文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讨论阅读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一点收获,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隆中对教案 2

  教学设想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预*要求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20xx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xx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20xx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20xx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20xx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

  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

  ⑼信:通“伸”,伸张。

  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

  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

  ⒁挟:xié,挟持,控制。

  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

  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

  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

  2.熟读第3、4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

  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

  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26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业。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不关心和观察时局,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和借鉴。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借鉴。

  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六、学生齐诵第4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4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隆中对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

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师表》和《三国演义》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宽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评价】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所以,如果有必要,导语的设计可以稍长一些。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1.“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陈寿,西晋史学,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它以记言为主,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

  二、字词归类。

  1.生字识记。

  好(hào)为乐(yuè)毅诣(yì)屏(bǐnɡ)人

  度(duó)德量力存恤(xù)胄(zhòu)箪(dān)食壶浆

  倾颓(tuí)屯(tún)新野

  2.通假字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②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③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⑤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义。

  ①已:a.停止:然志犹未已

  b通“以”:自董卓已来

  ②遂:a.就:由是先主遂诣亮

  b因此:遂用猖蹶

  ③因:a.凭,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b于是:因屏人曰

  ④为:a.动词,吟诵:好为《梁父吟》

  b判断词,是:谓为信然

  c.表被动,被、替:贤能为之用

  d.动词,作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⑤于:a.连词,跟、和: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介词,在:欲信大义于天下

  c.介词,向: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古今异义。

  ①猖蹶:a.古义:失败,例句:遂用猖蹶

  b.今义:凶猛而放肆

  ②许:a.古义:承认,例句:时人莫之许也

  b.今义:允许,赞许

  ③就:a.古义:接*,靠*,例句:此人可就见

  b.今义:多用作连词

  ④可以:a.古义:可以把(它),例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⑤国:a.古义:地势,例句:国险而民附

  b.今义:国家

  三、重点语句解析。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常把自己比作齐国名相管仲、燕国名将乐毅,当时的人没有承认他这种说法。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入胜。写诸葛亮自比管、乐,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也记述了诸葛亮胸怀大志,不同于芸芸众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人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写出了诸葛亮决不屈身俯就的品质和至高无上的尊严,为刘备屈身亲往隆中求见诸葛亮作了铺垫。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我有诸葛亮,就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课外知识拓展

  学了《隆中对》,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

  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

  隆中对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学*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② 学*说理的一些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 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② 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② 做尊重知识,重视人 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的人。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时1

  教学要点: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划分段落,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把握对策的核心内容和战略方针。

  一、导入新课:

  《蜀相》云:“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多媒体显示课文背景资料。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 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陈寿,西晋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2、《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的名相。现在,“诸葛亮”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智慧的象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好(hào) 为《梁父( fǔ )吟》 遂( suì) 诣( yì)亮 屏 (bǐng)人 倾(qīng 颓( tuí)

  度(duó)德量力 信( shēn)大义 于天下 猖 獗 (chāngjué) ) 吴 会(kuài) 殆 ( dài )

  民殷(yīn )国富 存恤( xù ) 帝室之胄( zhu) 诸 戎( zhū róng) 箪( dān)食壶浆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注意下列难句翻译:

  ① 因屏人也。 ② 君与俱来。 ③ 时人莫之许也。

  ④ 欲信大义于天下。 ⑤ 贤能为之用。 ⑥ 孤不度德量力。

  ⑦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⑧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3、朗读课文,实行个别读,齐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

  4、小组讨论题展示:

  1、 是谁在问?——先主刘备。

  2 、问谁?————问诸葛亮。

  3 、问什么?“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

  4 、为什么问?——A 、有徐庶的推荐。B 、先主的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5、 是谁在回答——诸葛亮。

  ◎ 全文结构概括

  ① 诸葛亮年轻时事情, 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

  ②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亮的才能

  ③ 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④ 刘备以“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课时2

  四、熟读课文,探究交流。

  6、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

  A、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

  B、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

  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

  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

  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 、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

  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

  ① 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② 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③ 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④ 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

  8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① 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② 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9、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于正面描写,而B、C、D、E则属于侧面烘托。

  10、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五、课堂总结

  (一)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1、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2、初出茅庐:比喻刚到新手缺乏经验。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

  4、赞诸葛亮的诗:“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整匡扶。片言妙论三分定,一*高论自古无。先取荆州为家业,后吞巴蜀建皇都。要知鼎足为形势,须向茅庐指画图。”

  (二)板书设计:

  本文结构

  一、诸葛亮青年时代之事→→抱负→→作铺垫

  二、徐庶推荐诸葛亮→→侧面烘托

  1、不具备向东或向北

  三、刘 备 问 计 ↗ 发展的可能性 ↘

  诸葛亮对策 → 2、夺取荆、益州二州 →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 作为根基 ↗

  3、修明内政,联吴抗曹

  四、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侧面烘托

  隆中对教案 5

  教学依据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最早记载诸葛亮的篇章,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新课标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

  这篇文章对刘、诸葛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反映得清晰明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方式

  推动合作学*

  文言文的学*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

  组织阅读比较

  通过史传文学《隆中对》和小说《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照中辨别和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了解它对小说等其他语言艺术方式的影响。

  启发思考感悟

  学*者的学*,不应该是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实现学*目标的关键,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过程中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教学构思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通过吟诗,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上。

  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

  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辨析词语古今的变化,为深入阅读课**进一步的铺垫。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引导学生理清刘备、诸葛亮二人对话的含义,重点品读诸葛亮话语的深刻含义和政治价值,体会其超群的政治智慧。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

  缭绕清流牵一脉——读物为活水,推舟

  交流自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印象和感受,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诸葛亮的故事的课外作业 。

  课堂实录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师:“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份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轻松短小四句诗,却颂赞了《隆中对》里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啊。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

  师:你从这诗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卧龙”谁不知道啊,诸葛亮呗。

  师: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事情和收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啊。这首诗可不只是写到“茅庐三顾心相知”的佳话,写的还有“先生分鼎画图中”啊!

  生:这几句诗是在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师:不错,正是写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事一事。《隆中对》也就是在写这次诸葛亮如何“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随着陈寿的《三国志》去回访那一次令后人赞叹不已的会面吧!

  文从旬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儿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

  师:本文长句不多,朗读起来比较顺畅。那我们就重点来扫除一下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理解大致的含义,概括一下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如果不太理解的词句,就标记下来,我们共同讨论。(师范读)

  生: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这个诸葛亮的基本情况,第2段是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事,第3、4段写三顾茅庐见面后的一番对话,第5、6段写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师:这位同学已经把文章的大意逐层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你不太理解,请提出来向大家请教。(学生就“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语句的理解提出质疑在同学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师:扫除了阅读的障碍,让我们回到阅读的主阵地上来,欣赏这为后人景仰的会面。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师: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这番对话是否确实让刘备有如获至宝之感呢?如果让你通过阅读来判断这一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生1:我会分析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2:我会分析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刘备在隆中会面前后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变化。

  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阅读任务和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小组,认真阅读课文,共同发现,一会儿,结合原文或者你了解的资料把你们的收获谈出来让大家鉴别和分享。(生分组,自由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重点参与从“诸葛亮的筹划是否有道理”的角度来思考的同学的讨论)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角度来阅读的。我们共同阅读了第4段,感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

  师:为什么说是“面对现实”的呢?

  生:诸葛亮分析了刘备面临的现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州和益州。因为,背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有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的。而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适合刘备去发展。

  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分析是“讲求实际”的呢?

  生1:诸葛亮指给刘备的出路是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地方。益州拥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荆州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所在地可谓攻守兼备。

  生2:我们是从“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的。刘备在寻找诸葛亮时已经是一败再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有一块稳定之所,而自己又无计可施,就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的出路。

  生3:我们感到刘备在与诸葛亮会面前后的态度变化明显。先前,刘备对诸葛亮还有轻视之心,在别人推荐时,根本就没有打算去请,只是说了句:“君与俱来”;在徐庶的劝告下才发生了变化。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情感“犹鱼之有水”,显得十分欣喜和满足。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明诸葛亮隆中一*话确实有充分的价值。除了像刚才同学们谈到的那样解决了刘备安身之所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呢?我们再听听这段谋略,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和课文,辨别出这番话中还有哪一条治国良策?(师朗读)

  生:诸葛亮还向刘备提出了“与孙权联合”的思路一“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师:这条谋略有什么价值呢?结合课文的分析谈一谈。

  生: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

  师:“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师:刚才我们阅读了晋代史籍《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此作为影子,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文字,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下发小说片段,学生阅读,讨论)

  生: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而且从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文学加工,而史籍很少注意事件发展中的细节,但是对人物的语言表述得十分详细。

  师:把事件的经过简略带过,但把人物的语言记载得十分详尽,这是我国史**实的一种方式,成为“记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史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

  生:清楚地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

  师:那,小说有更多的细节描绘和加工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起来有吸引力。

  师:大家一定更喜欢读这段摘出来的小说喽。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在史籍纪录的事实基础上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生1:小说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生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衬托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

  师:课文里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衬托手法呢?

  生l:有。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孑L明,犹鱼之有水“。这个细节有力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生2: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生3:诸葛亮推辞刘备,并不是真的推辞不受,而是试探刘备邀请自己的诚意罢了。

  师: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感受呢?

  生:“玄德日:‘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日:‘愿闻将军之志。”’当刘备一再恳求的时候,诸葛亮就改变了态度。

  师:课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呢?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生1:课文中的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他为刘备确定政治路线时的一番话分析非常深刻。此外,诸葛亮给人的印象还有孤傲的特点,这可以从课文两处地方看出来:一是第l段中写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只有少数几个朋友了解。常人不了解他的才干,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当然就难以被大家所熟悉了。

  生2:诸葛亮的孤傲还有一处体现,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他不像有的人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师:想不到,通过小说的启发,我们还得到了对史籍中的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缭绕清流牵一脉——课外为活水。推舟

  生1: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生2:诸葛亮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悲剧,他为刘氏王朝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他不仅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宏图伟业,而且连自己的德性都不能约束好,最终成为别人的阶下囚,让诸葛亮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历史好像给超凡脱俗的诸葛亮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生3:他有空城计退敌的镇定,有草船借箭的神机,有七星坛借风的诡异,有挥泪斩马谡的柔情,有火烧赤壁的刚毅,有三气周瑜的尖锐,……他,诸葛亮,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师:我发现大家对诸葛亮的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历史中那个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不过,不要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让我们多多搜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成为最精彩的一个吧。

  教学反思

  本文文字较为*易,学生的合作学*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对比阅读对彰显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 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水*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 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解说:语文学*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提高能力,学以致 用。通过本文学*,指导说理方法, 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点拨]

  一、《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三、“文眼”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五、诸葛亮的策略

  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的确足智多谋。而他的规划和策略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解说:“点拔”的目的在于导学。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时真正掌握方法而应注意的重点,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讲深讲透”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尤应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自主解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点到为止”即可,而不能包办代替。)

  板书设计

  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对荆、益二州,可夺之。

  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隆中对教案 7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创意说明

  变换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学*的兴趣;虚拟对话,领略古人情怀。

  教学目标

  1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

  2感受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3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文眼是哪句话?为什么?

  2.趣味感知隆中方略。教师出示古三国军事地图,要求学生转变角色充当诸葛亮为台下的刘备(由同学们充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策略应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这样的句子是好找的,但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呢,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了,这时,老师应适时点拨。隆中对前,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徐庶却谓为信然,为文章的蓄势内容; 隆中对时,诸葛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畅达,从中可以想像到诸葛亮讲话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对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证明诸葛亮自比管、乐并非妄说,此段仍扣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句 ;隆中对后,关、张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情好日密却不悦,刘备便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一反一正,犹如高潮之后的余波,把诸葛亮的形象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

  2.学生对照地图解说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说出诸葛亮那种意气风发的神采,说出诸葛亮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还要注意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 四人小组在台下练*,然后派几个代表上台说,同学们结合课文点评代表们的优劣所在。)

  四、品读课文,揣摩妙点

  同学们精读课文,就文章的结构、条理、语言、详略、战略思想等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下品读仅供参考:

  A.结构:蓄势--高潮--余波

  B.条理:隆中对话的条理性,不可争、不可图--可争、可图--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按照这个条理指导背诵)

  C.详略:隆中对话正面详写突出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侧面略写他人的评论、语言、行为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D.语言:(要引导学生品味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仅仅用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思想状貌、体躯外貌以及生*抱负勾画出来。

  2.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

  E.思想: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两点是最可贵的,实事求是和强调人的因素。曹操的实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诸葛亮认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语气侧重在人谋的正确。这里,诸葛亮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从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实际情况出发,诸葛亮制定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方案。在制定这一方案时,主要也是从人的因素来考虑的。

  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孙权的情况以后指出:刘备只能在曹操、孙权的势力范围之外谋出路--首先夺荆州这个用武之国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诸葛亮制定这一方案时,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荆州的刘表不能守益州的刘璋又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爱抚人民,有本领的人都不想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这就提供了夺取荆、益的客观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和,才能成就霸业,这样的思想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五、虚拟对话,思接千载

  由精通三国的同学演绎诸葛亮(也可把全班分成两组),同学们可根据课文提炼有趣话题,虚拟对话,古今碰撞,更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和古人情怀。

  教师可提供以下话题:

  1.在《隆中对》中,您很重视人的力量,为何在您去世后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

  2.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尽快统一中国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3.你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之势,这种形势为何没出现?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根据隆中对策的思路,进行背诵。

  相关链接:

  (一)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8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琼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27,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思考:从这段文字中,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跨有荆、益的?

  (二)

  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

  思考:明代的罗贯中以《三国志》中的《隆中对》作为蓝本,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罗贯中的小说,看看小说和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隆中对教案 8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学*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解说:语文学*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提高能力,学以致用。通过本文学*,指导说理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自读程序]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当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自读点拨]

  一、《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三、“文眼”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五、诸葛亮的策略

  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的确足智多谋。而他的规划和策略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解说:“点拔”的目的在于导学。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时真正掌握方法而应注意的重点,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讲深讲透”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尤应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自主解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点到为止”即可,而不能包办代替。)

  [自读思考]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或小随笔。

  (解说:“自读思考”采用与课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既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又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延展训练,对学生探究式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答案

  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略)。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隆中对教案 9

  教学依据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文章在介绍了卧龙怀才不遇,刘备思贤如渴的基础上详尽地叙述了二人会面的对话,对会面的经过则一笔带过,借诸葛亮之口道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的形势,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身处荒野但胸怀天下、未出草堂但乾坤已定的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形象。这种“记言”的写法极好地实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的重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一个传统与特色。

  “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颂,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本文是史书中最早记载诸葛亮的篇章,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新课标要求7—9年级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倡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些都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思路指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体会“记言”的史传写法

  这篇文章对刘、诸葛二人会面的经过写得相当简略,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写二人的对话,这种“记言”的写法是我国史传的特色,它降低了文章故事的情节性,但却将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反映得清晰明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特点。

  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个性

  “记言”写法有效地突出了诸葛亮的宏韬伟略和超群才干。他身居乡野而指点江山、定鼎天下。教学中,要能领会这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历史天空永恒星座的光彩。

  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古代词语,尝试和练*辨析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别,辨析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意义,在把握大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精彩环节和重点内容要能够复述甚至诵记,以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方式

  推动合作学*

  文言文的学*要加强诵读,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个过程可以同伴互教、互读、互评、互议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提高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推动学生形成合作学**惯,指导多种方式的互助学*。

  组织阅读比较

  通过史传文学《隆中对》和小说《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对照中辨别和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了解它对小说等其他语言艺术方式的影响。

  启发思考感悟

  学*者的学*,不应该是教师的灌输和给予。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实现学*目标的关键,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过程中应该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针对性的思考和感悟。教学构思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通过吟诗,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关注的目光逐步引到隆中和隆中对上。

  文从句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分享朗读疑难文

  言语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词语存在的多种意义,辨析词语古今的变化,为深入阅读课**进一步的铺垫。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引导学生理清刘备、诸葛亮二人对话的含义,重点品读诸葛亮话语的深刻含义和政治价值,体会其超群的政治智慧。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延伸阅读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片段),通过课文与小说片段的比较,体会史传文学的特点和小说与史传文学的渊源。

  缭绕清流牵一脉——读物为活水,推舟

  交流自己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印象和感受,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诸葛亮的故事的课外作业 。

  课堂实录

  欲识他年分鼎处——诗为引子。导入

  师:“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份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轻松短小四句诗,却颂赞了《隆中对》里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啊。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

  师:你从这诗中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卧龙”谁不知道啊,诸葛亮呗。

  师:看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但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事情和收获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了啊。这首诗可不只是写到“茅庐三顾心相知”的佳话,写的还有“先生分鼎画图中”啊!

  生:这几句诗是在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为他制定三国鼎立大计的事。

  师:不错,正是写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天下大事一事。《隆中对》也就是在写这次诸葛亮如何“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让我们随着陈寿的《三国志》去回访那一次令后人赞叹不已的会面吧!

  文从旬顺辨读疑——合作为旋律,疏通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一会儿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

  师:本文长句不多,朗读起来比较顺畅。那我们就重点来扫除一下理解上的障碍。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理解大致的含义,概括一下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如果不太理解的词句,就标记下来,我们共同讨论。(师范读)

  生: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这个诸葛亮的基本情况,第2段是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事,第3、4段写三顾茅庐见面后的一番对话,第5、6段写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感受。

  师:这位同学已经把文章的大意逐层进行了准确的概括。文章中还有哪些词句你不太理解,请提出来向大家请教。(学生就“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等语句的理解提出质疑在同学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师:扫除了阅读的障碍,让我们回到阅读的主阵地上来,欣赏这为后人景仰的会面。

  先生分鼎画图中——对话为重点。品读

  师:隆中对的关键就在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一番对话。这番对话是否确实让刘备有如获至宝之感呢?如果让你通过阅读来判断这一点,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

  生1:我会分析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生2:我会分析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

  师: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生:还可以观察刘备在隆中会面前后对诸葛亮有怎样的变化。

  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阅读任务和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小组,认真阅读课文,共同发现,一会儿,结合原文或者你了解的资料把你们的收获谈出来让大家鉴别和分享。(生分组,自由阅读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重点参与从“诸葛亮的筹划是否有道理”的角度来思考的同学的讨论)

  生:我们是从诸葛亮的筹划究竟有没有道理这个角度来阅读的。我们共同阅读了第4段,感到诸葛亮的分析是面对现实、讲求实际的。

  师:为什么说是“面对现实”的呢?

  生:诸葛亮分析了刘备面临的现状只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占领荆州和益州。因为,背面的曹操十分强大,“已拥有百万之众”,军事力量强大,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舆论优势;而东边的孙权,“国险而民附”,也是很难战胜的。而荆州的占领者“不能守”,益州的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最适合刘备去发展。

  师:为什么说诸葛亮的分析是“讲求实际”的呢?

  生1:诸葛亮指给刘备的出路是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地方。益州拥有有利的地形条件——“岩阻”,可很好地“内修政理”,而荆州四通八达,是“用武之国”,“天下有变”则可以“向宛、洛”,益州之军也可以“出于秦川”。这样的**所在地可谓攻守兼备。

  生2:我们是从“诸葛亮是否解答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来看的。刘备在寻找诸葛亮时已经是一败再败了,只能在小小的新野县藏身。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有一块稳定之所,而自己又无计可施,就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的分析指明了他的出路。

  生3:我们感到刘备在与诸葛亮会面前后的态度变化明显。先前,刘备对诸葛亮还有轻视之心,在别人推荐时,根本就没有打算去请,只是说了句:“君与俱来”;在徐庶的劝告下才发生了变化。三顾茅庐之后,与诸葛亮情感“犹鱼之有水”,显得十分欣喜和满足。

  师:大家的发言都说明诸葛亮隆中一*话确实有充分的价值。除了像刚才同学们谈到的那样解决了刘备安身之所外,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呢?我们再听听这段谋略,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和课文,辨别出这番话中还有哪一条治国良策?(师朗读)

  生:诸葛亮还向刘备提出了“与孙权联合”的思路一“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师:这条谋略有什么价值呢?结合课文的分析谈一谈。

  生: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他强大的军事力量依靠单个力量是难以应付的。

  师:“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也正是诸葛亮谋划的“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关键所在。

  他山奇石巧攻玉——小说为参照,对比

  师:刚才我们阅读了晋代史籍《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此作为影子,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小说里的文字,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呢?(下发小说片段,学生阅读,讨论)

  生: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了,而且从很多细节上进行了文学加工,而史籍很少注意事件发展中的细节,但是对人物的语言表述得十分详细。

  师:把事件的经过简略带过,但把人物的语言记载得十分详尽,这是我国史**实的一种方式,成为“记言”。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史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讨论)

  生:清楚地记下历史人物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人物的思想。

  师:那,小说有更多的细节描绘和加工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起来有吸引力。

  师:大家一定更喜欢读这段摘出来的小说喽。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在史籍纪录的事实基础上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生1:小说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就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

  生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特别是张飞,开始大骂诸葛亮是“村夫”,还说要用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后来又一再忍耐不住要耍横,这样就衬托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

  师:课文里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衬托手法呢?

  生l:有。课文最后两段中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日益密切时,“关羽、张飞不悦”,此时刘备放下三人过去长期形成的友谊,表明自己“有孑L明,犹鱼之有水“。这个细节有力衬托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

  生2: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生3:诸葛亮推辞刘备,并不是真的推辞不受,而是试探刘备邀请自己的诚意罢了。

  师: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样的感受呢?

  生:“玄德日:‘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日:‘愿闻将军之志。”’当刘备一再恳求的时候,诸葛亮就改变了态度。

  师:课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呢?你从哪些话语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生1:课文中的诸葛亮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他为刘备确定政治路线时的一番话分析非常深刻。此外,诸葛亮给人的印象还有孤傲的特点,这可以从课文两处地方看出来:一是第l段中写他“每自比管仲、乐毅“,”然而“时人莫之许”,只有少数几个朋友了解。常人不了解他的才干,说明他很少与常人接*,当然就难以被大家所熟悉了。

  生2:诸葛亮的孤傲还有一处体现,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他不像有的人追名逐利,不向有权势的人低头求荣。

  师:想不到,通过小说的启发,我们还得到了对史籍中的人物的很多新发现。读了《隆中对》,读了《三国演义》,你对诸葛亮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一段精练的话表达你对他的感受。

  缭绕清流牵一脉——课外为活水。推舟

  生1:诸葛亮神机妙算,深谋远虑,沉着果断,战无不胜,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代名词和化身。

  生2:诸葛亮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悲剧,他为刘氏王朝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然而懦弱无能的后主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他不仅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宏图伟业,而且连自己的德性都不能约束好,最终成为别人的阶下囚,让诸葛亮的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历史好像给超凡脱俗的诸葛亮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生3:他有空城计退敌的镇定,有草船借箭的神机,有七星坛借风的诡异,有挥泪斩马谡的柔情,有火烧赤壁的刚毅,有三气周瑜的尖锐,……他,诸葛亮,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师:我发现大家对诸葛亮的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而历史中那个真实的诸葛亮呢?他就隐藏在我们熟悉的这个诸葛亮之后。不过,不要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诸葛亮。让我们多多搜集和整理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成为最精彩的一个吧。

  教学反思

  本文文字较为*易,学生的合作学*应有效组织,否则变成文言疏通串讲,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

  对比阅读对彰显出原文本的特色极为有利。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要选择好拓展阅读的对比文本,形成风格反差;其次,在教学过程 中要把握对比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原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其他,否则原文本会被淡化,会成为一道引子,教学就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水*和思维视角.

  隆中对教案 10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隆中对》教案实用十篇(扩展4)

——《隆中对》教案 (菁华6篇)

《隆中对》教案1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隆中对》教案2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学*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解说:语文学*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提高能力,学以致用。通过本文学*,指导说理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自读程序]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当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自读点拨]

  一、《隆中对》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

  三、“文眼”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五、诸葛亮的策略

  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对全国的形势了如指掌,对当时政坛人物如数家珍,可见其的确足智多谋。而他的规划和策略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的说理方法。

  (解说:“点拔”的目的在于导学。以上几个问题都是为了让学生阅读时真正掌握方法而应注意的重点,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讲深讲透”的依据。教学过程中,尤应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自主解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教师“点到为止”即可,而不能包办代替。)

  [自读思考]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小论文或小随笔。

  (解说:“自读思考”采用与课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既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又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延展训练,对学生探究式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答案

  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略)。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隆中对》教案3

  【学*目标】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的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辨析、说出词类活用现象。

  2、能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要旨及战略方针。

  4、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

  【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诸葛亮对当时时局的超前分析和应对策略的提出。

  【学*难点】

  了解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形象的写法。

  【学法导引】

  尝试“角色演读”法学*,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有选择地扮演角色,发挥自己“主角”的作用。这种方式的学*,降低了文言文学*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的乐趣。其要义是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具体情境,因知世、论世而评人,又因评人而反观课文的用语,咀嚼语句中的真实内涵——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

  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知识链接】

  1、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的《隆中对》片断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学*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体会到刘备作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把智、诚作为我们后人终身追求的典范。

  2、社会形势

  东汉末年,朝廷中政治腐败,民间爆发黄巾起义,许多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较为强大的有袁绍、刘表、孙坚、吕布、张鲁、刘璋、曹操等,而汉室皇族后裔的刘备也有匡汉室之志。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屯兵于新野县已有七年了。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1)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2)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3)古今异义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古:常常;今:每当】

  此人可就见【古:接*,趋向;今:副词,表结果】

  将军宜枉驾顾之【古:拜访;今:照顾,回顾】

  主上蒙尘【蒙受风光,专指皇帝遭难出;今:蒙上灰尘】

  遂用猖獗【古:失败;今:猖狂】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一天天;今:太阳,天日】

  二、课堂导学

  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孙权:

  刘表:刘璋:

  张鲁: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

  4、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刘备:是一个思贤若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的谋臣形象

  5、体会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的写作方法。

  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

《隆中对》教案4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创意说明

  变换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学*的兴趣;虚拟对话,领略古人情怀。

  教学目标

  1深入钻研,理解和领会本传节选部分详言略事的特点与严整的行文结构。

  2感受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3感悟和把握诸葛亮垄亩隐居却全知天下的青年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获得年少奋发可为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歌词导入,营造气氛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英雄的诸葛亮成功预测了天下三分,并造就了刘备以一个极弱现实实现最终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建国神话,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古今战略决策经典。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的文眼是哪句话?为什么?

  2.趣味感知隆中方略。教师出示古三国军事地图,要求学生转变角色充当诸葛亮为台下的刘备(由同学们充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策略应对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这样的句子是好找的,但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呢,学生可能无从下手了,这时,老师应适时点拨。隆中对前,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徐庶却谓为信然,为文章的蓄势内容; 隆中对时,诸葛亮分析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畅达,从中可以想像到诸葛亮讲话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对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证明诸葛亮自比管、乐并非妄说,此段仍扣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句 ;隆中对后,关、张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情好日密却不悦,刘备便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一反一正,犹如高潮之后的余波,把诸葛亮的形象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

  2.学生对照地图解说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说出诸葛亮那种意气风发的神采,说出诸葛亮那种酣畅淋漓的气势,还要注意说话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 四人小组在台下练*,然后派几个代表上台说,同学们结合课文点评代表们的优劣所在。)

  四、品读课文,揣摩妙点

  同学们精读课文,就文章的结构、条理、语言、详略、战略思想等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下品读仅供参考:

  A.结构:蓄势--高潮--余波

  B.条理:隆中对话的条理性,不可争、不可图--可争、可图--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按照这个条理指导背诵)

  C.详略:隆中对话正面详写突出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侧面略写他人的评论、语言、行为烘托诸葛亮的形象。。

  D.语言:(要引导学生品味言简而意丰的特点)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仅仅用22个字,就把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思想状貌、体躯外貌以及生*抱负勾画出来。

  2.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只用一个善字

  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写了出来。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

  E.思想: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两点是最可贵的,实事求是和强调人的因素。曹操的实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诸葛亮认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语气侧重在人谋的正确。这里,诸葛亮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从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实际情况出发,诸葛亮制定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方案。在制定这一方案时,主要也是从人的因素来考虑的。

  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孙权的情况以后指出:刘备只能在曹操、孙权的势力范围之外谋出路--首先夺荆州这个用武之国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诸葛亮制定这一方案时,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荆州的刘表不能守益州的刘璋又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爱抚人民,有本领的人都不想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这就提供了夺取荆、益的客观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只有人和,才能成就霸业,这样的思想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五、虚拟对话,思接千载

  由精通三国的同学演绎诸葛亮(也可把全班分成两组),同学们可根据课文提炼有趣话题,虚拟对话,古今碰撞,更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和古人情怀。

  教师可提供以下话题:

  1.在《隆中对》中,您很重视人的力量,为何在您去世后竟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

  2.操既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你为什么不投奔曹操尽快统一*结束民不聊生的日子?

  3.你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之势,这种形势为何没出现?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根据隆中对策的思路,进行背诵。

  相关链接:

  (一)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8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琼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27,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思考:从这段文字中,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跨有荆、益的?

  (二)

  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

  思考:明代的罗贯中以《三国志》中的《隆中对》作为蓝本,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罗贯中的小说,看看小说和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隆中对》教案5

  教学设想

  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充足理由,得出明确结论的说理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应该引导学生学*。通过对隆中对策的学*,使学生了解诸葛亮怎样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当时形势,推断未来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帝业的政策和策略,从而认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远见。教学过程 中注意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导入 新课

  1.出示预先准备的《三国形势图》。

  2.东汉末年,广大农民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纷纷举行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3.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镇压农民起义军,因此各地豪强武装扩大了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势力最大。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以几万兵力打败袁绍几十万大军之后,到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军阀,整个黄河流域,几乎都在他的控制范围。

  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包括现在的江苏*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刘表据有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二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省。张鲁占据了现在四川省北面的汉中一带。

  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二、板书课题,解题

  对,对策。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三、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

  1.学生默读。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借助工具书、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2.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3.学生个别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4.学生齐读全文。

  四、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五、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明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二、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1.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明确:“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4.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明确:从*、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明确: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明确: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7.建立根据地以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应该怎么办?

  明确:根据地解决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但如何“信大义于天下”“成霸业”“兴汉室”呢?因此诸葛亮进一步为刘备谋划了北伐曹操的战略蓝图,指明了建立根据地以后应该如何行动。

  谈如何北伐曹操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1)条件如何?

  ①有政治资本;②深得人心;③人才荟集。

  (2)怎样准备?

  ①军事上,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

  ②民族关系上,“和”“抚”各部族,解除后顾之忧;

  ③外交上联合孙权,共击曹操;

  ④内政上革新政治。

  (3)如何行动?

  ①等待时机,兵分两路;②钳形攻势,直取中原。

  这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先主曰:‘善’!”则含蓄地流露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表明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在这段对策里,诸葛亮针对刘备提出的问题,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具体分析了敌我情况和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为刘备确定的“成霸兴汉”的建国策略具体周详。从后来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来看,其预见性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惊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见识。

  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层层深人,摆事实,讲道理,有根有据,结论明确。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和借鉴。

  三、教师评点第四段。

  最后写“关羽、张飞等不悦”,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犹鱼之有水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是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第4段。

  2.把下面的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硅,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亮少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

《隆中对》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陈寿和《三国志》。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4、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课前预*,结合课文的注释,借助有关的工具书通读课文。

  2、进行朗读教学,重点讲解重点的字词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诸葛亮自尊自重、谨慎持重和刘备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学*他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课文重的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难点:

  1、理解本文是怎样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表现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的。

  2、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千多年来,诸葛亮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充分展示了一代名相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卓越才能。在人们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满怀报国之情的英雄人物,更是我们崇拜的智慧之神。今天,让我们走*诸葛亮,一睹其风采。

  二、解题:

  1、陈寿,晋朝人,史学家。著《三国志》。《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2、《隆中对》是其中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对”,回答、应对,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3、背景介绍

  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是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4、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5、词语积累:

  一词多义:

  谓 认为 谓为信然 对……说 谓先主日

  已 停止 然志犹未已 通“以”自董卓已来 已经 已历三世

  信 确实 谓为信然 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 同“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 这样 谓为信然 但是 然志犹未已

  用 因此 遂用猖獗 利用 贤能为之用 运用 此用武之国

  词性活用:

  箪 用箪 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壶 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

  通假字:

  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 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

  句式:

  (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省略句。君与俱来。

  (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6、齐读课文。

  四、小结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试背诵课文第四段。

  第二课时

  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读课文 品人物: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2、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和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4、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5、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是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刘备说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出对汉室江山的焦虑之情。“凡三往,乃见”既说明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

  6、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可争,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战略:占据荆益,易守难攻;取得外援,抚民养兵;偏安一隅,以待时机。

  7、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政治蓝图:成霸业,兴汉室。

  战略方针: 夺取荆州、益州,作为“霸业”的根基;结好孙权,联吴灭曹;抚和戎越,内修政治。

  根据:①不具备向东或向北发展的可能性。②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课文结尾为什么要写“关羽、张飞不悦”?

  ——最后写“关羽、张飞不悦”,实际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犹鱼之有水来”的比喻,形象地解释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9、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诸葛亮和刘备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一个胸怀韬略,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才智过人的谋臣形象。

  刘备:一个胸怀大志,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精于用人之道的英雄形象。

  三、观历史 谈感悟:

  结合历史及电视剧《三国演义》谈谈你心目中这葛亮。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予评价。

  四、拓展延伸

  积累关于诸葛亮的诗词、对联、词语、故事: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五、小结: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

  2、预*《出师表》。

  附:板书设计

  亮自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庶推荐: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 备三顾:凡三往,乃见。

  曹 孙 记

  分析政治形势 荆 益 事

  中 将军优势

  亮对策: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记

  对 制定战略方针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言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 ……

  备推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教案实用十篇(扩展5)

——《隆中对》阅读答案优选【十】篇

  《隆中对》阅读答案 1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隆中对》)

  【小题1】《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 、 、其中最主要的是 。 (2分)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B.时先主屯新野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C.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小题3】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B.扶苏以数谏故 C.遂许先帝以驱驰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小题4】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

  【小题5】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2分)

  甲文: _____ 乙文:

  【小题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远佞。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 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等方面的内容来概括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拜访。B、驻扎。C、答应,大约。D咨询。经过分析,应选C。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拿。B、因为。C、来。D、凭借。例句中“以”的意思为“因为”,所以选“B”。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D.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甲文中诸葛亮的生*介绍“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及出世的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已文中“刘备拜访诸葛亮时所说的内容“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来概括甲乙两段的大概内容为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 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时,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替”,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猜”,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看”;再读一遍,保证句子准确通顺——“念”;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写”。所以翻译时,除了注意“于是在的意思、孤作者自称、度是估计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比如(1)句就要补出省略的主语“诸葛亮”,同时还要保证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性、准确性。

  《隆中对》阅读答案 2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21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

  小题1:解释加点字词。(6分)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B.既帝室之胄()

  C.总揽英雄( )D.夙夜忧叹 ( )

  E.庶竭驽钝( ) F.攘除奸凶(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迎将军者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B.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以伤先帝之明

  C.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当奖率三军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先帝知臣谨慎

  小题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均可) (2分)

  小题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文段正体现了前半句中的“ ”,【乙】文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2分)

  小题6:诸葛亮备受后世推崇,而【甲】【乙】两段文字正好体现了他最受推崇的两个方面特点,你认为是哪两个方面呢?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大概B后代 C招致 D早 E比喻才能*庸 F铲除

  小题2:A

  小题3:(1)不仅仅是时机好,也是人谋划得当。

  (2)这些就是我(诸葛亮)用来报答先帝(刘备)并且尽忠于陛下(刘禅)的职责与本分。

  小题4: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小题5: “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6:【甲】远见卓识【乙】忠心耿耿,需结合文段加以分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文言文词语,*时有应多识记积累。“驽”本义是劣马,在此处用的是比喻意义。

  小题2:A

  试题分析: A项中的“以”,前一个是“来、用来”的意思,后一个是“把”的意思。B项中的“之”意思都是“的”。C项中的“率”都是“率领”的意思。D项中的“知”意思都是“知道”。

  小题3:(1)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注意“非惟……抑亦……”固定句式的翻译。②翻译时要注意“所以”字在句中表示目的,是“用来”的意思。

  小题4:根据两文比较可知,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回答时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均可

  小题5:通读甲乙两文,根据题目的要求可用原文来回答问题。

  小题6:读懂文意,分析并提炼出人物的高贵品质,尽量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谈,注意语言的简洁通顺。

  《隆中对》阅读答案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yì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小题1: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B.此人可就见(接*、趋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则名微而众寡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国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信义著于四海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小题3:翻译下面文言文语句。(4分)

  ① 将军宜枉驾顾之。 (2分)

  译文: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2分)

  译文:

  小题4: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围绕“隆中对”的“对”前、 “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小题5: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2分)

  ①孙权: ②益州: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①将军应该屈尊亲自拜访他。②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小题4:B

  小题5:①联(合) ②夺(取、占)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中的“诣”应该解释为“拜访,请教”,所以选A。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中的“而”,第一个表并列,第二个表转折;B项中的“之”,第一个是 “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C项中的“因”,第一个是“于是”的意思,第二个是“凭借,靠”的意思;D项中的“于”都有“在”的意思,所以选D。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翻译时要注意“宜”和“顾”的意思必须要翻译出来。第二句翻译时要注意这是一个问句,译文也必须为问句形式,同时需注意“然”和“谓”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对照原文分析,B项中应该是先谈“必要生”,再谈“可能性”。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一个字”的要求和“不能用原文中的词”这一限制条件。由原文“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概括出对孙权是“联(合)”的态度,对益州则是“夺(取,占)”的态度。

  《隆中对》阅读答案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2—24题(10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用:

  (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日:

  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参考答案:

  22.(4分,每小题1分)(1) 拜访

  (2)通伸,伸张(须写出本字和解释。)

  (3)因此

  (4)每天

  23.(3分)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她。(以卒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4.(3分)C

  《隆中对》阅读答案 5

  阅读《隆中对》选段,完成15—18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

  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度德量力: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挟天子而令诸侯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曹操比于袁绍 比至陈

  B.欲信大义于天下 愿陛下亲之信之

  C.贤能为之用 士卒多为用者

  D.豪杰并起 广起,夺而杀尉

  18.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诸葛亮认为应该占有荆、益二州的理由是什么?(2分)

  答案:

  15.答案:(1)衡量 (2)大概、恐怕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每小题1分。

  16.答案:

  (1)(曹操)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

  (2)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呢?

  评分标准:本小题4分。每小题2分。(1)题“挟”和“令”的翻译各占1分;(2)题翻译出“箪”、“壶”的活用占1分、反问句式占1分。

  17.答案:C

  评分标准:本小题2分。

  18.答案要点:

  ①荆、益二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用武之地;②荆、益二州的拥有者昏庸无能,不

  能守。

  《隆中对》阅读答案 6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豪杰并起 ( )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 )

  ③利尽南海 ( ) ④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B.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译文:

  【小题3】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小题4】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2分)

  【小题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4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两个即可)

  答案【小题1】①起兵、起事 ②图谋 ③物资 ④爱抚、爱惜

  【小题2】A曹操于是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

  【小题3】此诚不可与争锋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小题4】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5】诸葛亮舌战群儒,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锦囊妙计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起 图 恤”根据语境即可推断出意思。“利”是注解中的重点字,也是极需注意的字,此句中是名词用法,即“物资”之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非惟”“抑亦”‘ 争锋’等。“非惟”是不仅,不只的意思,“抑亦”是而且的意思,和前面的“非惟”是固定搭配。‘争锋’是争强,争胜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原文中的“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可知,句子前半部分分析曹操的状况,最后提出对待曹操的策略,即“此诚不可与争锋”。 根据语句“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可知,对待诸戎、夷越要“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点评:整体理解文章,到问题出现的语段去寻找答案,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原文中一定有答案,我们一定认真去提取,务必用原文语句作答。

  【小题4】试题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内容,可知语段先分析曹操,接着分析孙权,后分析荆益二州。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战略方针,继而写出了最终的战略目标即结尾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的语句,即这个句子就是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及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做到整体感知。

  【小题5】试题分析:学*〈出师表〉和〈隆中对》时老师们都会补充,即使没有补充,在*时看的

  电视剧《三国》里,也有一定的积累。如: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火烧赤壁 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 三气

  周瑜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等,有关诸葛亮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三个

  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故事的积累和概括能力。

  点评:学*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尤其是文言文课后作业里面出现的积累题一定要做,并且及时复*,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隆中对》阅读答案 7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 ②挟天子而令诸侯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④将军既帝室之胄

  小题2:下面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贤能为之用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B.①曹操比于袁绍②信义著于四海

  C.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②辍耕之垄上

  小题3:句子翻译。(4分)

  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小题4: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通“伸”,伸张 挟持 大概 后代(2分)

  小题2:C(2分)

  小题3:(1)不仅仅是时机好,也是人谋划得当。(2分)(2)这大概是老天拿它来资助将军,将军难道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2分)

  小题4:目标:成就霸业、兴复汉室。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的通假字“信”,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A项“为”一是“被”一是“对”,B项“于”一是“与”一是“在”,D项“之”一是“的”一是“到”,故C对。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惟”“ 抑亦”“谋”“殆”“资”“所以”等,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从文段中最后几句“若……”中概括,注意这几句是先说策略后说目的的,与题目提问的顺序相反。

  《隆中对》阅读答案 8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

  (4)此人可就见 就: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

  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

  [答案]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诣:拜访。就:接*。(每词1分) 1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每句2分) 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2分)

  《隆中对》阅读答案 9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日:“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备由是诣亮 诣太守,说如此

  B.欲信大义于天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将军既帝室之胄 无丝竹之乱耳

  D.信义著于四海皆以美于徐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主编的《__________》一书。

  参考答案:

  1.A

  2.(1)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2)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3.孙权的**,已历三世,**巩固;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心归附)。

  4.司马光 资治通鉴

  《隆中对》阅读答案 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题。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司马光《隆中对》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

  (2)智术浅短,遂用猖蹶___________________

  (3)利尽南海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加粗“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挟天子而令诸侯

  B.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C.国险而民附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3.翻译下列句子。

  (1)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

  (1)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州、益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戎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话后,只说了一个“善”字,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下此时此刻刘备的心理活动。(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伸”,伸张。

  (2)同“猖獗”,颠覆,失败。

  (3)物资。

  2.B和D

  3(1)刘备按此去拜见诸葛亮,总共三次前往,才得以见到。

  (2)这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主人不善守治,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意思对即可)

  4.(1)此诚不可与争锋

  (2)可以为援(结好)

  (3)夺取、占领(跨有)

  (4)抚和(意思到即可)

  5.示例:

  太精彩了,孔明真是神人啊!真乃天助我也!有了孔明,不愁大业不成!(意思到即可)


《隆中对》教案实用十篇(扩展6)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实用十篇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1

  你去的时候惴惴不安,天上的太阳还烧得正旺,我一低头,看见你柔弱的小手攥在母亲掌心里头;

  你去的时候心怀忐忑,路上的行人正热得发慌,我一抬头,瞧着你小小的额头正汗水直流。

  亲爱的孩子,你从炙烤的大地上迈步走来,盛夏的八月以足够的热情把你们集合在一起,为期一周的军训即将开启,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也就此开始。

  军装在身,钢铁将代替稚气,坚强将战胜懦弱,自立将取代依赖,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就是一名军人。请用力的挥挥手,告别昨日的稚嫩和娇柔;请用力地握紧拳,告诉自己“我能行”!

  军训是你们入校面对的第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你们完成初中学业的第一步。在这里你们即将开启人生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第一次自己排队打饭、铺床叠被;第一次烈日炎炎下,风吹雨打中排练队列;第一次经受严明的纪律、如山的军令……

  没有了大树的凉荫,没有了似水的柔情,你们或许第一次感受到成长中或苦或疼的滋味,但是坚强的意志长于斯,严明的纪律始于此。

  正所谓硬铁百锻,乃能铸无价之钻;厉兵千练,方可成威武之师。只有不畏艰险,才可以傲立峰顶,只有不怕困苦,才可以百炼成钢。

  一身戎装一个兵,优秀的小战士们,瞧瞧你们头顶的太阳,这就是初中生涯赠与你们的第一课。

  学校组织一年一度的军训实践生活,增强了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了同学们团结一致的品质。同时让家长和孩子们也尝试了第一次分离的滋味和感受。

  以前,每天放学后孩子回来都会大声喊:“我回来了!”然后抓紧时间去完成作业。抽出时间还会和我说说这一天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让我也从中享受着童年的乐趣和他那种纯洁的思想。

  在忙碌的日子里与他一起成长。再看到了晚上他那疲惫一天的身子倒头就睡,那酣睡的样子是那么无忧无虑,孩子的天真烂漫在睡梦中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他不在的这几天里家里一片安静,但这种安静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静,反而是一种莫名的寂寞和无聊。家里没有了往日的欢歌笑语,只有耐心的期待。每天快速翻日历倒成了*惯性动作了,

  再加上天气的变化便不禁担心起孩子的冷暖,明知道有老师和教官的细心照料下是错不了的,可无论怎么劝说自己都按捺不住那颗急切不安的心啊!在几天的期盼中终于盼来了班主任老师的信息说:“孩子们一切安好,勿挂念。明日一早返校!”第二天早早就来到了校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看着那有序有列的队伍从车上下来,第一感觉就是孩子们长大了,在回家的路上认真的倾听着他给讲述着这几天军训的生活经历。那语气说的是绘声绘色,那实践感想更是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军训生活让他受益匪浅。

  孩子回来后家里又恢复往日的欢乐和笑语,军训几日回来后不仅仅感受他懂事了,也看到了他进步,更体会到了他在家的重要性。家中有他才有乐,他是家中宝啊!

  放下电话后,欣喜之余我的内心也久久不能*静:其实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坚强和勇敢。虽然苦,虽然累,他们的意志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了磨砺!我想也只有经历了这样的锤炼,孩子们才会有勇气和毅力完成好接下来的挑战。

  非常感谢长郡双语实验中学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么一次宝贵的人生体验,感谢敬业、细心又非常有爱心的齐老师,这么多天日夜全程地陪伴孩子们,给与他们辛勤的教育和极大的关爱;感谢认真的教官们,酷暑下对孩子们进行严格训练,你们辛苦啦!

  xx班的孩子们,坚持就是胜利,加油喔!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勇敢坚强,超越自我,百炼成钢!你们是最棒的!

  学校组织军训,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磨练意志,培养自理能力的好机会。作为家长,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孩子的意志,增加社会经验,增加体质。一是要让孩子们学*部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尤其是纪律、时间观念。要充分有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的观念,因为在一场战役中,一分钟甚至几十秒就能结束战斗,所以时间的观念要加强,要遵守纪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这点。二是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完成。

  不怕苦,不怕难,就讲走正步,要走好并非易事,好的军人,走正步走得好的,一踏入社会,走路的气质也不同,仔细观察就知道了。生活上吃住都要自己弄了,不能挑食,衣服自己洗,你*时干得少,还挑食……最后希望,孩子在这次军训中,和同学互相帮助,团结互助友爱,很好的完成这次军训任务。

  正如学校所说的,军训是增强高中生国防观念、提高军事素质和才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军训,你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真正理解“不抛弃不放弃”、团队协作的精神……你从小学就参加军训,我相信军训对你来说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每次的军训让你有不同的收获。军训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希望你能得到锻炼,加强体质,同时注意休息,圆满完成这次军训任务!加油!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2

  学校组织军训,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磨练意志,培养自理能力的好机会。作为家长,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孩子的意志,增加社会经验,增加体质。一是要让孩子们学*部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尤其是纪律、时间观念。要充分有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的观念,因为在一场战役中,一分钟甚至几十秒就能结束战斗,所以时间的观念要加强,要遵守纪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这点。二是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完成。不怕苦,不怕难,就讲走正步,要走好并非易事,好的军人,走正步走得好的,一踏入社会,走路的气质也不同,仔细观察就知道了。生活上吃住都要自己弄了,不能挑食,衣服自己洗,你*时干得少,还挑食……最后希望,孩子在这次军训中,和同学互相帮助,团结互助友爱,很好的完成这次军训任务。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3

  光阴似箭,仿佛昨天的你还是一株幼嫩小苗,经过雨水的浇灌、阳光普照后茁壮成长,逐渐脱掉身上的外壳,即将离开大树对你的呵护。

  今天你怀揣心中的梦想来到学校,来到了历史悠久、千年传承的学校,我们全家为你感动、兴奋。虽然当天下着小雨,但丝毫未影响到你难以*复的心情,一进校门,感受到学校领导及老师们对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温暖的目光注视着你们,用温暖的怀抱迎接来至四面八方新同学。

  “军训”是人生重大事情,不只是一种形式,是人生中一次洗理,难以忘怀。你们肩负着重要使命,国家民族兴旺、繁荣昌盛需要你们这带人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军训不仅锻炼了个人的身体体质,同时教会每个人遵守纪律、令行禁止,让每个人懂得如何与别人协调一致,让我们的集体更加有力量。在军训期间,希望你认真听取教管指导,认真练*好每个环节的动作,不要怕苦,不要怕累,争做优秀的学员。把军训中的不畏艰险、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带到你以后学*当中。

  期待你28号能做到英资飒爽的表现。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4

  知道你已经投入紧张而有意义的军训生活。

  军训为你提供了强身健体和砥砺品格的机会,为以后的学*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相信,这次军训生活定能体验多多,收获多多,为你的高中学*生活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军训,是你进入高中学*的重要一课,也是三年高中生活乃至今后人生之路的必修课,它将对你的成长、学*和事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你会终生难忘。因为军训能培养良好的*惯,磨炼顽强的意志,军训过程有苦有累,但可以使你懂得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苦和汗水。无条件服从教官,服从老师,可以让你养成听从父母的教育、遵循老师的教诲。我相信你的自立、自理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你的意志会更坚强,你的集体主义观念会更强烈,相信你一定能给老师、父母和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雨田,你已经从烂漫的少年逐渐成长成一个青少年,美好的三年高中生活转瞬即逝,你独立能力强、勤于思考,我相信你能规划好自己的学*生活,注重掌握各科学*规律和方法,汲取别人的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将要逐渐面对社会、面对朋友、面对家人和所要肩负的责任,牢记爷爷的谆谆教诲,学会感恩,这也是人生和社会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学会享受多彩的人生、幸福和快乐,同时也要不断开拓、创造自己的生活。

  在你的人生旅途上,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至亲挚友,也是你的精神支柱,我们定能同甘苦,共奋斗,共同谱写和谐家庭的美好未来。

  在紧张的军训生活之余,好好和同学相处,服从纪律,注意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多喝些水,注意个人卫生,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和老师、医生讲。

  爸爸妈妈盼你*安、健康、满载着收获与快乐回家。

  军营男子汉,爸爸将用双臂迎接你!

  最后祝军训顺利!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5

  女儿,昨天,看到你穿迷彩服戴着军帽走进校园,我和爸爸都很感慨,我家娃儿英姿飒爽如同小木兰。

  晚上,爸爸每隔一小时就会说“小孩儿现在正在做什么呢”;早上起床,看到阳光灿烂洒满你空空的房间,我和爸爸首先想到的都是会不会晒到,是否记得抹防晒霜。

  “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你要离开我们不过7天,距离不超过100公里,我和爸爸就觉得空落落地,连*时粗心大意的爸爸都一直在念叨:房间里有几个孩子一起住啊,到底有没有蚊子啊,早上几点起床啊。妈妈也非常惦记,不知道你晚上睡得好不好,是否记得刷牙洗脚,和同学们相处得怎么样。

  其实爸妈都知道,你是一个独立能力很强的孩子,完全能够面对独自离家的困难,也可以应对军训的`辛苦,和同学们同吃同睡同出汗也会很快乐。妈妈相信你能很好地做好军训的每项安排。

  妈妈觉得,这次军训虽然辛苦,但肯定会成为你生命中特别鲜明的记忆,就象爸爸常常会记起他毕业前为论文收集数据走遍中国的好几个省,妈妈则对大学实*的经历津津乐道。

  因为,你经历的每一次苦难都会是你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因为,同你一起经历艰苦的人会成为你真心的伙伴;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苦会慢慢在回味中变成甜;

  还因为,你很少有机会吃苦,军训是难得的机会,要珍惜哦。

  7天的时候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这7天,你会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作息时间不同,每天做的事不同,很辛苦,也会很快乐。妈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参加过,很羡慕你啊。军训是孩子们成长必经的一段路啊,没走过会有缺憾。

  妈妈对你有几个期望:

  一是珍惜这次吃苦机会,努力做到教官和老师的要求。

  二是少抱怨多自我激励,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我希望你多看到对你有提高有帮助的一方面,少抱怨不好的方面;抱怨不但会让自己心情不好,而且爱抱怨的孩子不招人喜爱啊。

  三是和同学好好相处,争取多交到好朋友;你是独生子女,一个人*惯了,家里都是宠着你。妈妈希望你和同学相处时,多看别人的优点,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交到好朋友。妈妈觉得,你这么优秀这么可爱的孩子,一定会交到很多好朋友的。

  四是要注意身体,讲卫生。军训很辛苦,每天在太阳下训练,汗如雨下,高强度的运动,你更要注意身体,每天尽量搞好个人卫生,如果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别倒下。

  最后,爸爸和妈妈相信你,我家优秀的娃儿一定会完成军训,胜利回家。爸爸、妈妈和小猫都在家等你哦!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6

  1.激发潜能,超越自我,追求梦想,挑战人生。

  2.天骄十六,不懈追求,勇往直前,争创一流。

  3.人生就是一种追求,一种努力,一种期盼。

  4.希望你戒骄戒躁,为了整体的荣誉,坚持到底。

  5.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互助,争创佳绩。

  6.团结进取,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共铸辉煌!

  7.不要羡慕*稳的生活,不要畏惧苦闷的心境。

  8.遵守铁的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惯生活*惯。

  9.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0.坎坷是一种经历,让我们真切的理解人生。

  11.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1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13.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风吹雨打,荆棘遍布的道路。

  14.逆境磨练人、逆境是老师、逆境之苦可变甜。

  15.与其用泪水悔恨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7

儿子:

  今天你们军训即将结束,刚才在学校网站看到你们班持抢列队训练的视频,全体参训队员整齐的动作,有力的刺杀,展现出你们男子汉的威武,爸爸真为你们高兴!

  七天的训练,相信你一定吃了不少苦。但是,昨天我浏览了你们训练的过程,剪贴了你在训练中的一些照片,中午妈妈回来看后很激动,我们为你的表现而高兴,也为你在这七天坚持训练吃苦耐劳而自豪!必定你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同学们一起过集体生活。孩子,你做的很棒!

  艰苦而有意义的军训要结束了,爸爸相信你一定有不少切身感受,希望你好好的在心里总结,然后认真的写一范文篇心得体会,作为你高中生活的开端,为你人生之路树立起一面不怕累肯吃苦的旗帜。更加希望你把这种精神转移到你今后的学*中,完成你高中阶段艰苦的学*任务,愿你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我和妈妈下午等你回家,让我们一家人一起过上一个快乐的周末。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8

  儿子,今天你们军训即将结束,刚才在学校网站看到你们班持抢列队训练的视频,全体参训队员整齐的动作,有力的刺杀,展现出你们男子汉的威武,爸爸真为你们高兴!

  七天的训练,相信你一定吃了不少苦。但是,昨天我浏览了你们训练的过程,剪贴了你在训练中的一些照片,中午妈妈回来看后很激动,我们为你的表现而高兴,也为你在这七天坚持训练吃苦耐劳而自豪!必定你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同学们一起过集体生活。孩子,你做的很棒!

  艰苦而有意义的军训要结束了,爸爸相信你一定有不少切身感受,希望你好好的在心里总结,然后认真的写一范文篇心得体会,作为你高中生活的开端,为你人生之路树立起一面不怕累肯吃苦的旗帜。更加希望你把这种精神转移到你今后的学*中,完成你高中阶段艰苦的学*任务,愿你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我和妈妈下午等你回家,让我们一家人一起过上一个快乐的周末。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9

  灿烂明媚的阳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此刻,他们正在接受军训的最后检阅。为期x周的军训,在不知不觉中结束,然而它却给予他们甚多。那整齐有序的步伐,那昂头挺胸的气魄,那嘹亮恢弘的口号,无一不在展示他们训练的成果。是的,短短的x天军训,教会我们的恐怕不只是那稍息立正的军式训练,更多的`,它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意志的沐浴,精神的洗礼。

  它教会我什么是坚强的意志。那笔直的腰身,挺起的胸膛,昂扬的势气,告诉我那是军人的飒爽英姿;那骄阳下伫立的身影,那汗水中神采奕奕的双眼,那支撑着沉重身躯却依旧丝毫未动的双腿,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他们有着铁铸的信念,钢焊的意志。他们,这群正直而不乏潇洒、严肃而不乏幽默的教官们,将他们铁的纪律带到我们面前,教会我们什么是军人的风范,什么是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它教会我什么是团结的力量。那创造中的和谐摩擦出美丽的火花。看吧,豪迈而整齐的步伐,伴着那嘹亮的口号,一排排,一列列,是那样赏心悦目,振奋士气。团结就是力量,再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授予我们人生的哲理,告诫我们为人的理念,更在军训的训练中,铸起了一座不倒的城墙,集体的荣誉感让我们将它演绎得淋漓尽致,愈见丰美。不是吗?团结的动力使我们反败为胜的那一刻,涨红的双脸,雀跃的欢呼,又让我们真实地体验着这份欣喜,更让我们感悟:有种力量叫团结。

  家长对孩子军训寄语 10

  女儿,昨天,看到你穿迷彩服戴着军帽走进校园,我和爸爸都很感慨,我家娃儿英姿飒爽如同小木兰。

  晚上,爸爸每隔一小时就会说“小孩儿现在正在做什么呢”。早上起床,看到阳光灿烂洒满你空空的房间,我和爸爸首先想到的都是会不会晒到,是否记得抹防晒霜。

  “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你要离开我们不过7天,距离不超过100公里,我和爸爸就觉得空落落地,连*时粗心大意的爸爸都一直在念叨:房间里有几个孩子一起住啊,到底有没有蚊子啊,早上几点起床啊。妈妈也非常惦记,不知道你晚上睡得好不好,是否记得刷牙洗脚,和同学们相处得怎么样。

  其实爸妈都知道,你是一个独立能力很强的孩子,完全能够面对独自离家的困难,也可以应对军训的辛苦,和同学们同吃同睡同出汗也会很快乐。妈妈相信你能很好地做好军训的每项安排。

  妈妈觉得,这次军训虽然辛苦,但肯定会成为你生命中特别鲜明的记忆,就象爸爸常常会记起他毕业前为论文收集数据走遍中国的好几个省,妈妈则对大学实*的经历津津乐道。

  因为,你经历的每一次苦难都会是你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因为,同你一起经历艰苦的人会成为你真心的伙伴。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苦会慢慢在回味中变成甜。

  还因为,你很少有机会吃苦,军训是难得的机会,要珍惜哦。

  7天的时候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这7天,你会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作息时间不同,每天做的事不同,很辛苦,也会很快乐。妈妈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参加过,很羡慕你啊。军训是孩子们成长必经的一段路啊,没走过会有缺憾。

  妈妈对你有几个期望:

  一是珍惜这次吃苦机会,努力做到教官和老师的要求。

  二是少抱怨多自我激励,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我希望你多看到对你有提高有帮助的一方面,少抱怨不好的方面。抱怨不但会让自己心情不好,而且爱抱怨的孩子不招人喜爱啊。

  三是和同学好好相处,争取多交到好朋友。你是独生子女,一个人*惯了,家里都是宠着你。妈妈希望你和同学相处时,多看别人的优点,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交到好朋友。妈妈觉得,你这么优秀这么可爱的孩子,一定会交到很多好朋友的。

  四是要注意身体,讲卫生。军训很辛苦,每天在太阳下训练,汗如雨下,高强度的运动,你更要注意身体,每天尽量搞好个人卫生,如果有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别倒下。

  最后,爸爸和妈妈相信你,我家优秀的娃儿一定会完成军训,胜利回家。爸爸、妈妈和小猫都在家等你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