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

首页 / 教案 /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1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文章的主要线索是:梦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二、教学要求。

  1、素质思想品质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基础知识教学点。

  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3、能力训练要求。

  学*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四、课前准备。

  幻灯,投影,录相。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2、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难。

  1、读准字音。

  扑朔迷离、倘徉、涟漪、震慑、伫立、繁衍、眸子、粗犷。

  2、理解词语。

  (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2)倘徉: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3)温柔恬静: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4)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5)涟漪:小波纹。

  (6)伫立:站立。

  (7)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概括段意。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从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2)全文应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3)学生汇报:

  ①学生甲:课文重点描写了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共五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自然段):青海湖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湖水蓝得可爱。

  第三段(4自然段):青海湖草滩有一种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第四段(5自然段):青海湖是鸟的世界、绝妙的世外桃源。

  第五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②学生乙:我把课文的3、4、5自然段合并,因为它们都是介绍青海湖的内容,因此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5自然段):青海湖的湖水蓝、草滩美、水鸟多,像一幅美丽的大画卷。

  第三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③老师总结:同学们的思路活跃,两种分段方法都可以。

  (4)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要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并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

  (三)熟读课文,体会重点。

  1、指名读第二段。

  (1)画出人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2)学生汇报:

  学生A: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这是个比喻句,把作者来到青海湖比作是扑进了巨大的画卷,非常形象地说明青海湖像画卷一样美。

  学生B: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这句话体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

  学生C: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表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这一段话把青海湖的水写绝了。海洋、天空的蓝比不上它的净、深湛、温柔、恬静。接着又把湖水比做蓝锦缎,小女孩的眸子。那是多么生动、闪亮而有生机呀!青海湖的水蓝得太可爱了。

  学生D: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睛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渴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这段话写出了草滩的美。草滩是碧绿的,山峦是深褐色的,银色公路像哈达。在这优美的景致中,几头牦牛在漫步,为宁静的草滩增添了活力。

  学生E:我认为这句好。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这里用衬托对比的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与众不同,是粗犷的、自然的、质朴的。

  学生F: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这些天上飞的各种美丽的鸟,水中游的五彩鱼为青海湖增添了美的色彩和活力。

  老师小结:同学们书读得好,各抒已见,理由说和简明,棒极了。

  2、投影:联系课文说说。先理解带点的字,再理解句子。

  谁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1)现实指青海湖像一幅画卷。湖水蓝得十分可爱;草滩景色美得粗犷、美得自然、美得质朴;青海湖是鸟的天下。这些就是现象。

  (2)梦幻指青海湖太美了,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仿佛这么美的景色只能在梦中出现。

  (3)理解全句。

  学生汇报:因为青海湖太美了。水蓝得可爱,草滩美得粗犷、自然、质朴。在这里成千上万只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栖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色。这一切美得不敢让人相信,让人觉得只有梦幻中才能有此美景。

  (四)重点句子解析。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这是作者欣赏美丽的青海湖后发出的感叹。青海湖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使人看后犹如在梦幻中,所以作者感叹欣赏青海湖后竞不相信是大自然的现实。

  2、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

  作者将美丽的青海湖比作一幅画卷,十分生动。青海湖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表明作者喜爱青海湖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由衷地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观看有关介绍青海湖的录相。

  (六)板书设计。

  (七)课堂作业设计。

  1、把不正确的拼音划去。

  扑朔迷离、倘徉、朝前一倾、眸子。

  2、扩句。

  (1)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2)我们欣赏美景。

  3、把排列错乱的句子写通顺。

  难忘 这堂课 令人 真

  高老师 三十年 工作了 在教育战线

  (八)课堂作业设计答案。

  2、一望无边的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我们尽情地欣赏着森林公园的美景。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2

  【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学*重点、难点】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教学准备】青海湖风景图(挂图或网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

  2、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青海湖(板书),作者还说它是梦幻般的湖(板书)。你想了解它吗?

  二、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3:

  教师引导:作者来到青海湖畔,“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作者虽然介绍了在这幅画卷里是“绿茵茵的草滩”,长满“黄灿灿的油菜花”和“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但相比之下,重点写的是什么?

  2、§4:(1)这节开头的“抬眼望去”,望见了什么?

  (2)眼前的美景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3)作者幻想到了什么情景?

  3、§5: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4、组织讨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并联系课文内容来讲。

  5、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时要把惊奇、赞美、被陶醉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课外延伸:

  1、鼓励学生摘录、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

  2、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青海湖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支寻找其他湖泊的资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3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文章的主要线索是:梦幻�D�D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二、教学要求。

  1、素质思想品质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基础知识教学点。

  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3、能力训练要求。

  学*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四、课前准备。

  幻灯,投影,录相。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2、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难。

  1、读准字音。

  扑朔迷离、倘徉、涟漪、震慑、伫立、繁衍、眸子、粗犷。

  2、理解词语。

  (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2)倘徉: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3)温柔恬静: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4)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5)涟漪:小波纹。

  (6)伫立:站立。

  (7)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概括段意。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从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2)全文应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3)学生汇报:

  ①学生甲:课文重点描写了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共五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自然段):青海湖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湖水蓝得可爱。

  第三段(4自然段):青海湖草滩有一种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第四段(5自然段):青海湖是鸟的世界、绝妙的世外桃源。

  第五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②学生乙:我把课文的3、4、5自然段合并,因为它们都是介绍青海湖的内容,因此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D5自然段):青海湖的湖水蓝、草滩美、水鸟多,像一幅美丽的大画卷。

  第三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③老师总结:同学们的思路活跃,两种分段方法都可以。

  (4)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要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并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

  (三)熟读课文,体会重点。

  1、指名读第二段。

  (1)画出人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2)学生汇报:

  学生A: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这是个比喻句,把作者来到青海湖比作是扑进了巨大的画卷,非常形象地说明青海湖像画卷一样美。

  学生B: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这句话体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

  学生C: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表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这一段话把青海湖的水写绝了。海洋、天空的蓝比不上它的净、深湛、温柔、恬静。接着又把湖水比做蓝锦缎,小女孩的眸子。那是多么生动、闪亮而有生机呀!青海湖的水蓝得太可爱了。

  学生D: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睛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渴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这段话写出了草滩的美。草滩是碧绿的,山峦是深褐色的,银色公路像哈达。在这优美的景致中,几头牦牛在漫步,为宁静的草滩增添了活力。

  学生E:我认为这句好。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这里用衬托对比的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与众不同,是粗犷的、自然的、质朴的。

  学生F: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这些天上飞的各种美丽的鸟,水中游的五彩鱼为青海湖增添了美的色彩和活力。

  老师小结:同学们书读得好,各抒已见,理由说和简明,棒极了。

  2、投影:联系课文说说。先理解带点的字,再理解句子。

  谁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1)现实指青海湖像一幅画卷。湖水蓝得十分可爱;草滩景色美得粗犷、美得自然、美得质朴;青海湖是鸟的天下。这些就是现象。

  (2)梦幻指青海湖太美了,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仿佛这么美的景色只能在梦中出现。

  (3)理解全句。

  学生汇报:因为青海湖太美了。水蓝得可爱,草滩美得粗犷、自然、质朴。在这里成千上万只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栖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色。这一切美得不敢让人相信,让人觉得只有梦幻中才能有此美景。

  (四)重点句子解析。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这是作者欣赏美丽的青海湖后发出的感叹。青海湖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使人看后犹如在梦幻中,所以作者感叹欣赏青海湖后竞不相信是大自然的现实。

  2、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

  作者将美丽的青海湖比作一幅画卷,十分生动。青海湖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表明作者喜爱青海湖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由衷地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观看有关介绍青海湖的录相。

  (六)板书设计。

  (七)课堂作业设计。

  1、把不正确的拼音划去。

  扑朔迷离、倘徉、朝前一倾、眸子。

  2、扩句。

  (1)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2)我们欣赏美景。

  3、把排列错乱的句子写通顺。

  难忘 这堂课 令人 真

  高老师 三十年 工作了 在教育战线

  (八)课堂作业设计答案。

  2、一望无边的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我们尽情地欣赏着森林公园的美景。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4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3、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激发对大自然和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心

  课前预*

  1、熟读课文,说说作者写青海湖时还引用了哪几个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的作用是什么?

  答:神话传说西海龙王的传说,文成公主的传说,二郎神的传说。

  作用:渲染青海湖的神秘色彩,增添青海湖浓郁的文化历史色彩,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

  2、青海湖真正的成因是什么?

  答:早在两三千亿万年以前……才形成现在的青海湖。(见课文第9段)

  3文、题中为什么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的?

  答:梦幻是神奇的、美丽的,而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所以文题中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从四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梦幻的:(1)湖水醉人的蓝色;(2)环境氛围的清幽;(3)神秘的传说;(4)神奇的`鸟岛及丰富的鱼类。

  课堂练*

  1、仔细阅读课文第5段,思考:作者在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是,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作简析。

  答: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举例简析:略

  2、认真阅读课文第6段,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视角看青海湖的?从哪些词语看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答:先远望,再仰望、望,后俯视。从“再顺眼望去”“再往上”“而我的脚下”看出是按由远及*的顺序写景。

  3、青海湖如此之美,而那位年轻的司机为什么“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

  答:青海湖美得让人震撼,所以这位年轻的司机只能保持肃穆,生怕亵渎它;他“默默地望着”是被陶醉在梦一般的美景之中了;这种美只能用心去体会,因此他“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从侧面写出了青海湖的美。

  4、“仅仅这些神话般的传说,就有多么迷人啊!而蓝色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又似乎在悄声叙说着青海湖遥远的历史。”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过渡,承上启下。

  5、作者写神奇的鸟岛,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鸟的呢?

  答:数量之多、色彩之多、品种之繁、来源之广。

  6、赏析下列句子。

  (1)“我扑向七月的清晨”,“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两个“扑”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生动地写出了“我”的热切盼望、深深陶醉的心情。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湖水柔软顺滑、透明洁净、蓝得发亮又富有动感的特点。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3)“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句中的“甜丝丝”“凉爽爽”怎样理解?

  答:在这里不只是身体的感觉,也是一种心里感受。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感。

  7、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答:本文以梦幻为情感线索,描述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和珍爱之情。

  课后拓展:

  1、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仿句:

  2、下面是某公园草地告示牌的文字,请你重新设计新的告示文字。要求语言得体、文雅。

  原告示牌:严禁穿越草地,违者罚款10元!

  新告示牌:走路绕一绕,小草笑一笑!

  3、本文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这种观察方法叫做“定点观察法”。这种方法可按由*及远或由远及*、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等的顺序。请用定点观察法观察你家乡秋天的景色,写一段文字。要求:抓住季节景物特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情于景,300字左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5

  【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学*重点、难点】

  理解对湖水的描写和对湖周围风光的描写,从中体会到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教学准备】青海湖风景图(挂图或网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

  2、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青海湖(板书),作者还说它是梦幻般的湖(板书)。你想了解它吗?

  二、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方式(个人,小组等)阅读课文,想想并讨论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3:

  教师引导:作者来到青海湖畔,“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作者虽然介绍了在这幅画卷里是“绿茵茵的草滩”,长满“黄灿灿的油菜花”和“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但相比之下,重点写的是什么?

  2、§4:(1)这节开头的“抬眼望去”,望见了什么?

  (2)眼前的美景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3)作者幻想到了什么情景?

  3、§5: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4、组织讨论:“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并联系课文内容来讲。

  5、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有感情地读一读。朗读时要把惊奇、赞美、被陶醉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课外延伸:

  1、鼓励学生摘录、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

  2、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青海湖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支寻找其他湖泊的资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6

  学生视角

  青海湖质朴、粗犷、自然的美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清新、柔美的词句也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学生学*的欲望。

  难点

  文章文字的描述与学生的想象之间会有一些距离,体会、想象梦幻般的青海湖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思考

  文章以华丽柔美的语言描绘出作者眼中的青海湖。学生会对这些生疏的词所描绘的景象产生困惑。所以教学时,最好借助于录像,在学生面前展示画面?再引导学生合理地想象,加之人情人境地朗读,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收获。

  重点

  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体会青海湖特有的湛蓝与质朴。

  设计特色

  读看结合,读想结合,读中悟情。

  信息资料

  师生共同查阅关于青藏高原、青海湖与文中提到的其他湖的`资料以及“世外桃源”的来历。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祖国山川的感情。

  2.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的青海湖,各有什么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自由交流

  1 学生板书课题,注意指导梦幻两个字,并引导体会梦幻的意思。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梦幻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2.对于这个文题我们都想交流哪些内容?

  学生可以把由题目所想到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开启思路,更要从文题中了解青海湖以及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的一些资料。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一些课文以外的知识,增加学*语文的兴趣。)

  二、交流预*所得

  1.这课文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

  (这是一个几乎能全员参与的问题,哪怕读懂了一词、一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2.这课文哪部分能激发起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

  (这一问题设计能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章的重点,以读代讲,以体会作者的用词之美,在读中积累语言。一个为什么。又引导学生抓 特点,体会作者的技巧,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知道一些方法。)

  教师加大指的时间,尤为青海湖的蓝、质朴的美,更要在读中体会。说喜欢的原因时,也要结合文章中的重点词。

  3.观看录像,看看镜头中的青海湖。

  (在观赏的基础上更能感受青海湖的美,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便于教师指导朗读。)

  4.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感情。

  5.谈谈自己对这文章的、引导学生从语言、层次、等方面来,借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的素养。不仅知道作者怎样写,还要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三、文章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理清文章的顺序。可以说先写……再写……然后写……也可以用列提纲的形式。只要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

  2、学生全文。

  四、课堂练*

  1.填空。

  青海湖位于( )的青海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 )和 ( ),面积( )*方公里。

  2.填充词语。

  扑朔( )( ) 温柔( )雅 毫不( )( ) 酣畅( )( )

  世外( )( ) 畅游( )( ) 安家( )户 繁荣( )( )

  五、实践活动

  我们领略了梦幻般的青海湖,其实祖国的那么多的名湖还有待于我们欣赏。请开个旅行社,每个成员都是小导游,用自己查询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这些湖有西湖、东湖、南湖、鄱阳湖、玄武湖、昆吵湖……

  板书

  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蓝——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质朴——粗犷、自然

  鸟的世界——数万、生机勃勃

  鱼的天堂——一群群、一层层、金灿灿、红艳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7

  学生视角

  青海湖质朴、粗犷、自然的美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清新、柔美的词句也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学生学*的欲望。

  难点

  文章文字的描述与学生的想象之间会有一些距离,体会、想象梦幻般的青海湖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思考

  文章以华丽柔美的语言描绘出作者眼中的青海湖。学生会对这些生疏的词所描绘的景象产生困惑。所以教学时,最好借助于录像,在学生面前展示画面?再引导学生合理地想象,加之人情人境地朗读,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收获。

  重点

  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体会青海湖特有的湛蓝与质朴。

  设计特色

  读看结合,读想结合,读中悟情。

  信息资料

  师生共同查阅关于青藏高原、青海湖与文中提到的其他湖的资料以及“世外桃源”的来历。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祖国山川的感情。

  2.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的青海湖,各有什么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自由交流

  1 学生板书课题,注意指导梦幻两个字,并引导体会梦幻的意思。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梦幻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2.对于这个文题我们都想交流哪些内容?

  学生可以把由题目所想到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开启思路,更要从文题中了解青海湖以及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的一些资料。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一些课文以外的知识,增加学*语文的兴趣。)

  二、交流预*所得

  1.这课文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

  (这是一个几乎能全员参与的问题,哪怕读懂了一词、一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2.这课文哪部分能激发起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

  (这一问题设计能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章的重点,以读代讲,以体会作者的用词之美,在读中积累语言。一个为什么。又引导学生抓 特点,体会作者的技巧,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知道一些方法。)

  教师加大指的时间,尤为青海湖的蓝、质朴的美,更要在读中体会。说喜欢的原因时,也要结合文章中的重点词。

  3.观看录像,看看镜头中的青海湖。

  (在观赏的基础上更能感受青海湖的美,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便于教师指导朗读。)

  4.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感情。

  5.谈谈自己对这文章的、引导学生从语言、层次、等方面来,借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的素养。不仅知道作者怎样写,还要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三、文章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理清文章的顺序。可以说先写……再写……然后写……也可以用列提纲的形式。只要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

  2、学生全文。

  四、课堂练*

  1.填空。

  青海湖位于( )的青海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 )和 ( ),面积( )*方公里。

  2.填充词语。

  扑朔( )( ) 温柔( )雅 毫不( )( ) 酣畅( )( )

  世外( )( ) 畅游( )( ) 安家( )户 繁荣( )( )

  五、实践活动

  我们领略了梦幻般的青海湖,其实祖国的那么多的名湖还有待于我们欣赏。请开个旅行社,每个成员都是小导游,用自己查询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这些湖有西湖、东湖、南湖、鄱阳湖、玄武湖、昆吵湖……

  板书

  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蓝——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质朴——粗犷、自然

  鸟的世界——数万、生机勃勃

  鱼的天堂——一群群、一层层、金灿灿、红艳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8

  目的要求:

  1、了解作者的观赏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重点:

  了解作者的观赏顺序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预*

  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

  二、导入

  1、导语

  在我国,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着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2、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为4635*方公里,比我省洞庭湖大1.5倍还要多,环湖360多公里。据说过去骑马环湖跑一圈要十多天,现在用吉普车,环湖一圈也得花一天的时间。

  青海湖,原叫青海,1929年青海省成立才加一“湖”字,以区别于省名。民间认为青海湖是“西海”,直至现在,那里的许多老年人仍称之为“西海”。

  其他方面介绍可引用教参P16。

  三、朗读课文

  借助朗读带,把学生引入到文中青海湖那梦幻般的意境中。

  四、自由朗读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你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朗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最高水*,通过朗读来体验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以突破难点)

  五、重点品读,探究领悟:

  1、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观赏青海湖的?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草滩”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湖水”湖水

  “再顺眼望去……乌云”乌云

  “再往上,……晴空”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草滩……山峦”草滩与山峦

  “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公路

  “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司机

  “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牦牛

  “阳光越来越明媚……三五个岛屿”岛屿(联想到传说、历史,鸟岛与湖中的鱼)

  “我们沿着……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板书:

  万里晴空――司机――牦牛――岛屿(联想)

  山峦――草滩――我(公路,到达)――草滩――湖水――乌云

  2、本文语言富于音乐感,从文中找出带有叠词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并归纳。

  绿茵茵的草滩、黄灿灿的油菜花,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甜丝丝的,凉爽爽的空气,金灿灿、红艳艳的鱼儿。

  读起来节奏感鲜明,富有音乐美,给人一种轻松、舒展的感觉,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

  3、朗读下列,体会文章语言美

  (1)它蓝似海洋,……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作者为了突出青海湖水的晶莹明澈,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读起来富有音乐敢,比喻得也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水的蓝,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水的纯净纯洁,不受半点污染,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2)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作者为这静谧的美所震慑,不敢跑,也不敢喊,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在美中陶醉。这种间接的抒情比直抒胸臆表达的感情要更加强烈。

  (3)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青海的美是现实的,这样神奇、美丽的地方,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感觉仿佛是在梦境一般。所以说: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小结: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诗一般的文字,描写了青海湖如梦幻般的神奇美丽,表达了对青海湖的喜爱与爱护之情。

  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背诵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并造句。

  2、背诵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9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文章的主要线索是:梦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二、教学要求。

  1、素质思想品质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基础知识教学点。

  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3、能力训练要求。

  学*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四、课前准备。

  幻灯,投影,录相。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2、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难。

  1、读准字音。

  扑朔迷离、倘徉、涟漪、震慑、伫立、繁衍、眸子、粗犷。

  2、理解词语。

  (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2)倘徉: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3)温柔恬静: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4)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5)涟漪:小波纹。

  (6)伫立:站立。

  (7)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概括段意。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从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2)全文应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3)学生汇报:

  ①学生甲:课文重点描写了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共五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自然段):青海湖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湖水蓝得可爱。

  第三段(4自然段):青海湖草滩有一种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第四段(5自然段):青海湖是鸟的世界、绝妙的世外桃源。

  第五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②学生乙:我把课文的3、4、5自然段合并,因为它们都是介绍青海湖的内容,因此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5自然段):青海湖的湖水蓝、草滩美、水鸟多,像一幅美丽的大画卷。

  第三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③老师总结:同学们的思路活跃,两种分段方法都可以。

  (4)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要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并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

  (三)熟读课文,体会重点。

  1、指名读第二段。

  (1)画出人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2)学生汇报:

  学生A: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这是个比喻句,把作者来到青海湖比作是扑进了巨大的画卷,非常形象地说明青海湖像画卷一样美。

  学生B: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这句话体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

  学生C: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表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这一段话把青海湖的水写绝了。海洋、天空的蓝比不上它的净、深湛、温柔、恬静。接着又把湖水比做蓝锦缎,小女孩的眸子。那是多么生动、闪亮而有生机呀!青海湖的水蓝得太可爱了。

  学生D: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睛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渴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这段话写出了草滩的美。草滩是碧绿的,山峦是深褐色的,银色公路像哈达。在这优美的景致中,几头牦牛在漫步,为宁静的草滩增添了活力。

  学生E:我认为这句好。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这里用衬托对比的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与众不同,是粗犷的、自然的、质朴的。

  学生F: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这些天上飞的各种美丽的鸟,水中游的五彩鱼为青海湖增添了美的色彩和活力。

  老师小结:同学们书读得好,各抒已见,理由说和简明,棒极了。

  2、投影:联系课文说说。先理解带点的字,再理解句子。

  谁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1)现实指青海湖像一幅画卷。湖水蓝得十分可爱;草滩景色美得粗犷、美得自然、美得质朴;青海湖是鸟的天下。这些就是现象。

  (2)梦幻指青海湖太美了,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仿佛这么美的景色只能在梦中出现。

  (3)理解全句。

  学生汇报:因为青海湖太美了。水蓝得可爱,草滩美得粗犷、自然、质朴。在这里成千上万只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栖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色。这一切美得不敢让人相信,让人觉得只有梦幻中才能有此美景。

  (四)重点句子解析。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这是作者欣赏美丽的青海湖后发出的感叹。青海湖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使人看后犹如在梦幻中,所以作者感叹欣赏青海湖后竞不相信是大自然的现实。

  2、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

  作者将美丽的青海湖比作一幅画卷,十分生动。青海湖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表明作者喜爱青海湖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由衷地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观看有关介绍青海湖的录相。

  (六)板书设计。

  (七)课堂作业设计。

  1、把不正确的拼音划去。

  扑朔迷离、倘徉、朝前一倾、眸子。

  2、扩句。

  (1)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2)我们欣赏美景。

  3、把排列错乱的句子写通顺。

  难忘 这堂课 令人 真

  高老师 三十年 工作了 在教育战线

  (八)课堂作业设计答案。

  2、一望无边的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我们尽情地欣赏着森林公园的美景。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10

  目的要求:

  1、了解作者的观赏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重点:

  了解作者的观赏顺序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预*

  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

  二、导入

  1、导语

  在我国,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着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2、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为4635*方公里,比我省洞庭湖大1.5倍还要多,环湖360多公里。据说过去骑马环湖跑一圈要十多天,现在用吉普车,环湖一圈也得花一天的时间。

  青海湖,原叫青海,1929年青海省成立才加一“湖”字,以区别于省名。民间认为青海湖是“西海”,直至现在,那里的许多老年人仍称之为“西海”。

  其他方面介绍可引用教参P16。

  三、朗读课文

  借助朗读带,把学生引入到文中青海湖那梦幻般的意境中。

  四、自由朗读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你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朗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最高水*,通过朗读来体验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以突破难点)

  五、重点品读,探究领悟:

  1、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观赏青海湖的?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草滩”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湖水”湖水

  “再顺眼望去……乌云”乌云

  “再往上,……晴空”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草滩……山峦”草滩与山峦

  “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公路

  “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司机

  “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牦牛

  “阳光越来越明媚……三五个岛屿”岛屿(联想到传说、历史,鸟岛与湖中的鱼)

  “我们沿着……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板书:

  万里晴空――司机――牦牛――岛屿(联想)

  山峦――草滩――我(公路,到达)――草滩――湖水――乌云

  2、本文语言富于音乐感,从文中找出带有叠词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并归纳。

  绿茵茵的草滩、黄灿灿的油菜花,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甜丝丝的,凉爽爽的空气,金灿灿、红艳艳的鱼儿。

  读起来节奏感鲜明,富有音乐美,给人一种轻松、舒展的感觉,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

  3、朗读下列,体会文章语言美

  (1)它蓝似海洋,……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作者为了突出青海湖水的晶莹明澈,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读起来富有音乐敢,比喻得也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水的蓝,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水的纯净纯洁,不受半点污染,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2)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作者为这静谧的美所震慑,不敢跑,也不敢喊,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在美中陶醉。这种间接的抒情比直抒胸臆表达的感情要更加强烈。

  (3)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青海的美是现实的,这样神奇、美丽的地方,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感觉仿佛是在梦境一般。所以说: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小结: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诗一般的文字,描写了青海湖如梦幻般的神奇美丽,表达了对青海湖的喜爱与爱护之情。

  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背诵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并造句。

  2、背诵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阅读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菁华3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1

  学生视角

  青海湖质朴、粗犷、自然的美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清新、柔美的词句也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学生学*的欲望。

  难点

  文章文字的描述与学生的想象之间会有一些距离,体会、想象梦幻般的青海湖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思考

  文章以华丽柔美的语言描绘出作者眼中的青海湖。学生会对这些生疏的词所描绘的景象产生困惑。所以教学时,最好借助于录像,在学生面前展示画面?再引导学生合理地想象,加之人情人境地朗读,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收获。

  重点

  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体会青海湖特有的湛蓝与质朴。

  设计特色

  读看结合,读想结合,读中悟情。

  信息资料

  师生共同查阅关于青藏高原、青海湖与文中提到的其他湖的资料以及“世外桃源”的来历。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祖国山川的感情。

  2.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的青海湖,各有什么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自由交流

  1 学生板书课题,注意指导梦幻两个字,并引导体会梦幻的意思。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梦幻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2.对于这个文题我们都想交流哪些内容?

  学生可以把由题目所想到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开启思路,更要从文题中了解青海湖以及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的一些资料。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一些课文以外的知识,增加学*语文的兴趣。)

  二、交流预*所得

  1.这课文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

  (这是一个几乎能全员参与的问题,哪怕读懂了一词、一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2.这课文哪部分能激发起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

  (这一问题设计能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章的重点,以读代讲,以体会作者的用词之美,在读中积累语言。一个为什么。又引导学生抓 特点,体会作者的技巧,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知道一些方法。)

  教师加大指的时间,尤为青海湖的蓝、质朴的美,更要在读中体会。说喜欢的原因时,也要结合文章中的重点词。

  3.观看录像,看看镜头中的青海湖。

  (在观赏的基础上更能感受青海湖的美,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便于教师指导朗读。)

  4.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感情。

  5.谈谈自己对这文章的、引导学生从语言、层次、等方面来,借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的素养。不仅知道作者怎样写,还要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三、文章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理清文章的顺序。可以说先写……再写……然后写……也可以用列提纲的形式。只要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

  2、学生全文。

  四、课堂练*

  1.填空。

  青海湖位于( )的青海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 )和 ( ),面积( )*方公里。

  2.填充词语。

  扑朔( )( ) 温柔( )雅 毫不( )( ) 酣畅( )( )

  世外( )( ) 畅游( )( ) 安家( )户 繁荣( )( )

  五、实践活动

  我们领略了梦幻般的青海湖,其实祖国的那么多的名湖还有待于我们欣赏。请开个旅行社,每个成员都是小导游,用自己查询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这些湖有西湖、东湖、南湖、鄱阳湖、玄武湖、昆吵湖……

  板书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蓝——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质朴——粗犷、自然

  鸟的世界——数万、生机勃勃

  鱼的天堂——一群群、一层层、金灿灿、红艳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2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3、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激发对大自然和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心

  课前预*

  1、熟读课文,说说作者写青海湖时还引用了哪几个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的作用是什么?

  答:神话传说西海龙王的传说,文成公主的传说,二郎神的传说。

  作用:渲染青海湖的神秘色彩,增添青海湖浓郁的文化历史色彩,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

  2、青海湖真正的成因是什么?

  答:早在两三千亿万年以前……才形成现在的青海湖。(见课文第9段)

  3、题中为什么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的?

  答:梦幻是神奇的、美丽的,而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所以文题中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

  课文从四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梦幻的:

  (1)湖水醉人的蓝色;

  (2)环境氛围的清幽;

  (3)神秘的传说;

  (4)神奇的鸟岛及丰富的鱼类。

  课堂练*

  1、仔细阅读课文第5段,思考:作者在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是,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作简析。

  答: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

  2、认真阅读课文第6段,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视角看青海湖的?从哪些词语看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答:先远望,再仰望、望,后俯视。从“再顺眼望去”“再往上”“而我的脚下”看出是按由远及*的顺序写景。

  3、青海湖如此之美,而那位年轻的司机为什么“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

  答:青海湖美得让人震撼,所以这位年轻的司机只能保持肃穆,生怕亵渎它;他“默默地望着”是被陶醉在梦一般的美景之中了;这种美只能用心去体会,因此他“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从侧面写出了青海湖的美。

  4、“仅仅这些神话般的传说,就有多么迷人啊!而蓝色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又似乎在悄声叙说着青海湖遥远的历史。”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过渡,承上启下。

  5、作者写神奇的鸟岛,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鸟的呢?

  答:数量之多、色彩之多、品种之繁、来源之广。

  6、赏析下列句子。

  (1)“我扑向七月的清晨”,“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两个“扑”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生动地写出了“我”的热切盼望、深深陶醉的心情。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湖水柔软顺滑、透明洁净、蓝得发亮又富有动感的特点。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3)“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句中的“甜丝丝”“凉爽爽”怎样理解?

  答:在这里不只是身体的感觉,也是一种心里感受。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感。

  7、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答:本文以梦幻为情感线索,描述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和珍爱之情。

  课后拓展:

  1、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仿句:

  2、下面是某公园草地告示牌的文字,请你重新设计新的告示文字。要求语言得体、文雅。

  原告示牌:严禁穿越草地,违者罚款10元!

  新告示牌:走路绕一绕,小草笑一笑!

  3、本文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这种观察方法叫做“定点观察法”。这种方法可按由*及远或由远及*、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等的顺序。请用定点观察法观察你家乡秋天的景色,写一段文字。要求:抓住季节景物特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情于景,300字左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学*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2、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

  1、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

  青海湖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 米,*均水深*20米,蓄水量754亿立方米。含盐量6‰。矿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

  三、作者简介

  冯君莉,女,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几十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青海湖风光的?

  明确: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明确:

  相关语句 观赏顺序

  青海湖到了,…… 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观赏草滩

  在着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 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观赏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鸟湖岛的轮廓…… 观赏鸟岛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 观赏结束

  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美景,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五、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1)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从哪几个部分具体描写了青海湖?

  (3)如何理解题目中的“梦幻”二字?

  明确:(1)本文按游前、游中、游后自然分为三部分。

  全文共12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去青海湖。

  第二部分(第5~11段),领略青海湖的美。

  第三部分(第12段),离开青海湖。

  (2)文中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青海湖美在:

  A、湖水蓝得醉人;

  B、环境氛围清新幽静;

  C、神话传说神奇迷人;

  D、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湖水之蓝。首先,直接用赞美的语言描写,如“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其次,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再次,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湖水之蓝描绘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像“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此外,还从蒙语藏语的音译,从青海湖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科学角度来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

  写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雨后,晴空,凉爽的空气,碧绿的草滩,金灿灿的油菜花,悠闲的牦牛,连绵起伏的山峦,这样幽美的环境如诗如画,令作者及读者“在美中陶醉”。文中还适当地引用神话传说,更为画卷似的环境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写神奇的鸟岛及丰富的鱼类。文中分析了鸟岛形成的客观历史原因,气候适宜,鱼类丰富,正是鸟类生存、繁衍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写鸟,突出了色彩、品种之繁多,聚集地之广阔,云集之鸟不计其数。写鱼,用“满湖”“成群结队”来形容,足见其数量丰富。写夏季与冬天的情景,尤其写冬季冰上取鱼,不仅说明鱼类之丰富,而且也显得有趣。

  文中最后写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从环保的侧面表现出作者对青海湖的珍爱。

  (3)梦幻是神奇美丽的,而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所以文题中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是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首尾呼应,是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课文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途中“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接着写原以为只会在梦境中出现的美好景物,现在却呈现在眼前,令作者惊喜交加。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因而“梦幻”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是暗线。

  六、品读赏析,揣摩语言

  同学们,刚刚我们随着冯君莉一起神游了青海湖:(多媒体配乐展示青海湖风光)浩浩青海湖,湛蓝的湖水,烟波万顷;碧绿的草滩,羊群如云;金黄的油菜花,迎风飘香;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

  梦幻般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我们就来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是怎样营造这梦幻般的意境的。

  1、读美文

  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描写得最好的语段,大声地、动情地朗读,并揣摩你找到的语句好在哪里?(用了哪个词或哪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2 品美点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欣赏到的美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好在哪里。

  示例: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句中运用叠词“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句中连续运用比喻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生动贴切。玻璃是透明、极少杂质的,用“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突出了它柔软顺滑、透明洁净的特点;小姑娘的眼睛是闪亮、富有生气的,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涟漪,写出了湖水富有动感、蓝得发亮的特点。同时运用叠词“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运用排比写出了雨后的青海湖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句中运用叠词“甜丝丝”“凉爽爽”既摹写出了空气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

  4)“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句中“一群群”“一层层”写出了鱼儿之多;“金灿灿”“红艳艳”描绘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5)“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运用比喻,以“奔腾的骏马”比喻乌云,生动地表现出了乌云的动态美。

  6)“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突出了湖水蓝得纯正、深沉。

  7)“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运用排比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七、写作特色

  1、课文前后呼应,结构紧密。

  课文标题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使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课文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途中“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接着写原以为只会在梦境中出现的美好景物,现在却呈现在眼前,令作者惊喜交加。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

  2、语言优美柔和,含蓄深远,善用叠词。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梦一般的美景,文中有许多地方语言相当优美,读起来清凉爽口,沁人心脾。“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静。”、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亮晶晶的眸子。”这些语言乍一读优美而不乏朴素,娴雅而又有生机,细细品味,则又韵味无穷,意义深远。(参照结构分析)

  善用叠词也是作者语言的一大特色。“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蓬勃生气的景象。“甜丝丝”、“凉爽爽”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另外还有“水灵灵”、“亮晶晶”、“金灿灿”、“红艳艳”等,这些叠词点缀在文中,使语言显得活泼生动、富有灵气,使事物可爱、动人,同时也将意思表达得更加贴切。

  八、拓展延伸

  作者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2)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菁华3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了解课文观察与现象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

  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青海湖在哪儿?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扬)

  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地理老师请教。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以它粗犷、质朴、自然的美享誉世界。今天,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

  (放音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四、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

  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青海湖 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五、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

  1、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这篇课文哪部分能激发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3、观看课件,领会青海湖的美丽景色。(青海湖不仅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而且是个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四、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学*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2、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

  1、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

  青海湖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 米,*均水深*20米,蓄水量754亿立方米。含盐量6‰。矿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

  三、作者简介

  冯君莉,女,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几十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青海湖风光的?

  明确: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明确:

  相关语句 观赏顺序

  青海湖到了,…… 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观赏草滩

  在着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 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观赏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鸟湖岛的轮廓…… 观赏鸟岛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 观赏结束

  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美景,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五、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1)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从哪几个部分具体描写了青海湖?

  (3)如何理解题目中的“梦幻”二字?

  明确:(1)本文按游前、游中、游后自然分为三部分。

  全文共12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去青海湖。

  第二部分(第5~11段),领略青海湖的美。

  第三部分(第12段),离开青海湖。

  (2)文中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青海湖美在:

  A、湖水蓝得醉人;

  B、环境氛围清新幽静;

  C、神话传说神奇迷人;

  D、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湖水之蓝。首先,直接用赞美的语言描写,如“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其次,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再次,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湖水之蓝描绘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像“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此外,还从蒙语藏语的音译,从青海湖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科学角度来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

  写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雨后,晴空,凉爽的空气,碧绿的草滩,金灿灿的油菜花,悠闲的牦牛,连绵起伏的山峦,这样幽美的环境如诗如画,令作者及读者“在美中陶醉”。文中还适当地引用神话传说,更为画卷似的环境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写神奇的鸟岛及丰富的鱼类。文中分析了鸟岛形成的客观历史原因,气候适宜,鱼类丰富,正是鸟类生存、繁衍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写鸟,突出了色彩、品种之繁多,聚集地之广阔,云集之鸟不计其数。写鱼,用“满湖”“成群结队”来形容,足见其数量丰富。写夏季与冬天的情景,尤其写冬季冰上取鱼,不仅说明鱼类之丰富,而且也显得有趣。

  文中最后写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从环保的侧面表现出作者对青海湖的珍爱。

  (3)梦幻是神奇美丽的,而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所以文题中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是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首尾呼应,是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课文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途中“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接着写原以为只会在梦境中出现的美好景物,现在却呈现在眼前,令作者惊喜交加。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因而“梦幻”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是暗线。

  六、品读赏析,揣摩语言

  同学们,刚刚我们随着冯君莉一起神游了青海湖:(多媒体配乐展示青海湖风光)浩浩青海湖,湛蓝的湖水,烟波万顷;碧绿的草滩,羊群如云;金黄的油菜花,迎风飘香;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

  梦幻般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我们就来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是怎样营造这梦幻般的意境的。

  1、读美文

  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描写得最好的语段,大声地、动情地朗读,并揣摩你找到的语句好在哪里?(用了哪个词或哪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2 品美点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欣赏到的美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好在哪里。

  示例: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句中运用叠词“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句中连续运用比喻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生动贴切。玻璃是透明、极少杂质的,用“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突出了它柔软顺滑、透明洁净的特点;小姑娘的眼睛是闪亮、富有生气的,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涟漪,写出了湖水富有动感、蓝得发亮的特点。同时运用叠词“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运用排比写出了雨后的青海湖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句中运用叠词“甜丝丝”“凉爽爽”既摹写出了空气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

  4)“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句中“一群群”“一层层”写出了鱼儿之多;“金灿灿”“红艳艳”描绘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5)“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运用比喻,以“奔腾的骏马”比喻乌云,生动地表现出了乌云的动态美。

  6)“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突出了湖水蓝得纯正、深沉。

  7)“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运用排比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七、写作特色

  1、课文前后呼应,结构紧密。

  课文标题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使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课文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途中“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接着写原以为只会在梦境中出现的美好景物,现在却呈现在眼前,令作者惊喜交加。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

  2、语言优美柔和,含蓄深远,善用叠词。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梦一般的美景,文中有许多地方语言相当优美,读起来清凉爽口,沁人心脾。“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静。”、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亮晶晶的眸子。”这些语言乍一读优美而不乏朴素,娴雅而又有生机,细细品味,则又韵味无穷,意义深远。(参照结构分析)

  善用叠词也是作者语言的一大特色。“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蓬勃生气的景象。“甜丝丝”、“凉爽爽”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另外还有“水灵灵”、“亮晶晶”、“金灿灿”、“红艳艳”等,这些叠词点缀在文中,使语言显得活泼生动、富有灵气,使事物可爱、动人,同时也将意思表达得更加贴切。

  八、拓展延伸

  作者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范本10份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1

  学生视角

  青海湖质朴、粗犷、自然的美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清新、柔美的词句也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激起学生学*的欲望。

  难点

  文章文字的描述与学生的想象之间会有一些距离,体会、想象梦幻般的青海湖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思考

  文章以华丽柔美的语言描绘出作者眼中的青海湖。学生会对这些生疏的词所描绘的景象产生困惑。所以教学时,最好借助于录像,在学生面前展示画面?再引导学生合理地想象,加之人情人境地朗读,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收获。

  重点

  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体会青海湖特有的湛蓝与质朴。

  设计特色

  读看结合,读想结合,读中悟情。

  信息资料

  师生共同查阅关于青藏高原、青海湖与文中提到的其他湖的资料以及“世外桃源”的来历。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祖国山川的思想感情。

  2.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的青海湖,各有什么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自由交流

  1 学生板书课题,注意指导梦幻两个字,并引导体会梦幻的意思。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梦幻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2.对于这个文题我们都想交流哪些内容?

  学生可以把由题目所想到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开启思路,更要从文题中了解青海湖以及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的一些资料。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质疑、解疑,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一些课文以外的知识,增加学*语文的兴趣。)

  二、交流预*所得

  1.这篇课文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

  (这是一个几乎能全员参与的问题,哪怕读懂了一词、一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2.这篇课文哪部分能激发起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

  (这一问题设计能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章的重点,以读代讲,以体会作者的用词之美,在读中积累语言。一个为什么。又引导学生抓 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知道一些写作方法。)

  教师加大指导读的时间,尤为青海湖的蓝、质朴的美,更要在读中体会。说喜欢的原因时,也要结合文章中的重点词。

  3.观看录像,看看镜头中的青海湖。

  (在观赏的基础上更能感受青海湖的美,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便于教师指导朗读。)

  4.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引导学生从语言、层次、思想等方面来评价,借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的素养。不仅知道作者怎样写,还要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三、总结文章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理清文章的顺序。可以说先写……再写……然后写……也可以用列提纲的形式总结。只要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

  2、学生总结全文。

  四、课堂练*

  1.填空。

  青海湖位于( )的青海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 )和 ( ),面积( )*方公里。

  2.填充词语。

  扑朔( )( ) 温柔( )雅 毫不( )( ) 酣畅( )( )

  世外( )( ) 畅游( )( ) 安家( )户 繁荣( )( )

  五、实践活动

  我们领略了梦幻般的青海湖,其实祖国的那么多的名湖还有待于我们欣赏。请开个旅行社,每个成员都是小导游,用自己查询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这些湖有西湖、东湖、南湖、鄱阳湖、玄武湖、昆吵湖……

  板书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蓝——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质朴——粗犷、自然

  鸟的世界——数万、生机勃勃

  鱼的天堂——一群群、一层层、金灿灿、红艳艳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2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不要总是笼统说热爱大自然)文章的主要线索是:梦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教学要求]

  素质思想品质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基础知识教学点 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能力训练要求 学*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课前准备]

  幻灯,投影,录相。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 教学目的

  (同教学法要求)

  二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难

  1、读准字音。

  扑朔迷离 倘徉 涟漪 震慑 伫立 繁衍 眸子 粗犷

  2、理解词语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倘徉: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温柔恬静: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涟漪:小波纹。

  伫立:站立。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概括段意。

  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从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全文应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学生汇报:

  学生甲:课文重点描写了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共五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自然段):青海湖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湖水蓝得可爱。

  第三段(4自然段):青海湖草滩有一种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第四段(5自然段):青海湖是鸟的世界、绝妙的世外桃源。

  第五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学生乙:我把课文的3、4、5自然段合并,因为它们都是介绍青海湖的内容,因此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5自然段):青海湖的湖水蓝、草滩美、水鸟多,像一幅美丽的大画卷。

  第三段(6自然段):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老师总结:同学们的思路活跃,两种分段方法都可以。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要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并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

  (三)熟读课文,体会重点

  1、指名读第二段。

  画出人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学生汇报:

  学生A:“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这是个比喻句,把作者来到青海湖比作是扑进了巨大的画卷,非常形象地说明青海湖像画卷一样美。

  学生B:“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这句话体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

  学生C:“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表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这一段话把青海湖的水写“绝”了。海洋、天空的蓝比不上它的净、深湛、温柔、恬静。接着又把湖水比做“蓝”锦缎,小女孩的眸子。那是多么生动、闪亮而有生机呀!青海湖的水蓝得太可爱了。

  学生D:“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睛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渴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这段话写出了草滩的美。草滩是碧绿的,山峦是深褐色的,银色公路像哈达。在这优美的景致中,几头牦牛在漫步,为宁静的草滩增添了活力。

  学生E:我认为这句好。“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这里用衬托对比的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与众不同,是粗犷的、自然的、质朴的。

  学生F:“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这些天上飞的各种美丽的鸟,水中游的五彩鱼为青海湖增添了美的色彩和活力。

  老师小结:同学们书读得好,各抒已见,理由说和简明,棒极了。

  2、投影:联系课文说说。先理解带点的字,再理解句子。

  “谁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1)“现实”指青海湖像一幅画卷。湖水蓝得十分可爱;草滩景色美得粗犷、美得自然、美得质朴;青海湖是鸟的天下。这些就是现象。

  (2)“梦幻”指青海湖太美了,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仿佛这么美的景色只能在梦中出现。

  (3)理解全句。

  学生汇报:因为青海湖太美了。水蓝得可爱,草滩美得粗犷、自然、质朴。在这里成千上万只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栖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色。这一切美得不敢让人相信,让人觉得只有梦幻中才能有此美景。

  (四)重点句子解析

  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析 这是作者欣赏美丽的青海湖后发出的感叹。青海湖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使人看后犹如在梦幻中,所以作者感叹欣赏青海湖后竞不相信是大自然的现实。

  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

  析 作者将美丽的青海湖比作一幅画卷,十分生动。青海湖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表明作者喜爱青海湖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由衷地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观看有关介绍“青海湖”的录相。

  (六)板书设计

  (七)课堂作业设计

  1、把不正确的拼音划去。

  扑朔迷离 倘徉 朝前一倾 眸子

  2、扩句。

  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我们欣赏美景。

  3、把排列错乱的句子写通顺。

  难忘 这堂课 令人 真

  高老师 三十年 工作了 在教育战线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设计

  2、一望无边的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我们尽情地欣赏着森林公园的美景。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3

  目的要求:

  1、了解作者的观赏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重点:了解作者的观赏顺序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文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预*

  初读课文,借助字典,扫清生字生词

  二、导入

  1、导语

  在我国,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着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2、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为4635*方公里,比我省洞庭湖大1.5倍还要多,环湖360多公里。据说过去骑马环湖跑一圈要十多天,现在用吉普车,环湖一圈也得花一天的时间。

  青海湖,原叫青海,1929年青海省成立才加一“湖”字,以区别于省名。民间认为青海湖是“西海”,直至现在,那里的许多老年人仍称之为“西海”。

  其他方面介绍可引用教参P16。

  三、朗读课文

  借助朗读带,把学生引入到文中青海湖那梦幻般的意境中。

  四、自由朗读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你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朗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最高水*,通过朗读来体验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以突破难点)

  五、重点品读,探究领悟:

  1、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观赏青海湖的?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草滩”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湖水”湖水

  “再顺眼望去……乌云”乌云

  “再往上,……晴空”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草滩……山峦”草滩与山峦

  “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公路

  “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司机

  “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牦牛

  “阳光越来越明媚……三五个岛屿”岛屿(联想到传说、历史,鸟岛与湖中的鱼)

  “我们沿着……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板书:

  万里晴空――司机――牦牛――岛屿(联想)

  山峦――草滩――我(公路,到达)――草滩――湖水――乌云

  2、本文语言富于音乐感,从文中找出带有叠词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并归纳。

  绿茵茵的草滩、黄灿灿的油菜花,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甜丝丝的,凉爽爽的空气,金灿灿、红艳艳的鱼儿。

  读起来节奏感鲜明,富有音乐美,给人一种轻松、舒展的感觉,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

  3、朗读下列,体会文章语言美

  (1)它蓝似海洋,……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作者为了突出青海湖水的晶莹明澈,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读起来富有音乐敢,比喻得也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水的蓝,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水的纯净纯洁,不受半点污染,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2)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

  作者为这静谧的美所震慑,不敢跑,也不敢喊,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在美中陶醉。这种间接的抒情比直抒胸臆表达的感情要更加强烈。

  (3)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青海的美是现实的,这样神奇、美丽的地方,置身其中,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现实,感觉仿佛是在梦境一般。所以说: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小结: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诗一般的文字,描写了青海湖如梦幻般的神奇美丽,表达了对青海湖的喜爱与爱护之情。

  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背诵

  七、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并造句。

  2、背诵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4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这一单元是游记单元,单元设置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学*本单元内容,掌握阅读和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它同时也是一篇寄情于景的抒情性散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在高原上充满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它不仅景色壮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作者通过这一篇散文,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说教学目标

  本课是一篇游记,根据游记这一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确定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方法

  本文是第一单元游记中的第三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文章体裁的阅读方法,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内容,体味文字中蕴涵的景之美、情之美。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我采用“1+1高效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阅读模式”来进行教学。“主体阅读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自读感知――研读探究――讨论评价――拓展延伸”。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学生还要准备相应的学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在老师的激励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互动,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师生之间的协调互动作为主要的学*方式,来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树立“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该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应该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进而形成新的高效课堂运行机制。这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是:

  第一个环节:自读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观看青海湖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预*文本内容。进而让学生对青海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所学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学*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研读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作者观赏了青海湖的哪些景色?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赏青海湖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学生在预*中又相继提出了自己的问题:1、青海湖哪一处景色最美?

  2、如果让我们自己编排游览青海湖的行程,怎样安排最为合理?

  这些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也纳入到学生共同研讨的范畴之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把自己所找景色及观察顺序板书到黑板上。

  第三个环节:讨论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青海湖是美丽的,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导游,正带领着一个旅游团来到青海湖旅游,请你依据这篇文章,选取青海湖的一个景点,拟写一段导游词。可以灵活地选取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添加到你的导游词中。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充分研讨文本的基础上,自己写出导游词,并交由本组同学加以讨论,最后选出优秀的答案加以展示。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这一这环节中,我重点设计了这一道思考题:作者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怕这里的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又不致于破坏青海湖的环境?

  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辨。而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往往会逐渐统一起来。

  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中甚至还拟了一些保护青海湖的宣传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这四个环节,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充分体会到这篇游记所蕴涵的语言之美、景色之美、人文之美。

  四、说教学设想

  在教学时,教师要十分注重创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良好氛围,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青青的草地、迷蒙的鸟岛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意韵之美。在第四个环节中,如果时间允许,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教师为学生实现新的发展所创设的有利的教学情境,会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青海湖那神奇而壮丽的风光之中。

  五、说板书设计

  本文的板书设计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在进行第二个环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到黑板上自己去书写从文章中找到的青海湖的美丽的景色。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容易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学生主动发展的良好效果。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5

  课题: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粗犷、自然而质朴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学*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3、激发学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美。

  2、学*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青海湖风光录象

  教学方法:启发法 朗读感悟法 自主性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辽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东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齐读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找出文中与题目照应的句子。理解“梦幻”。(因为青海湖美,作者欣赏过后,有如在梦境中的感受。

  2、默读交流,文中分几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美?

  3、师生交流板书:湖水清,环境美,鸟多。

  4、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写出段意。

  三、熟读课文,质疑问难。

  1、通读全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2、师生互相交流解答问题。

  四、小结

  师:我们了解到作者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青海湖的美。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青海湖是祖国大地上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一个咸水湖。它四面环山,景色奇特。这节课我们去领略青海湖的风光。

  二 、学*全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组织小组学*,要求找到有关句子。

  读读想想,从那些描写中读到了美?为什么?

  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学*成果。

  3、朗读体味,想象描画。

  (1)学生再次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 描写青海湖美的句子,练*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A 小组为单位练*朗读,看谁读得最美。

  B 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读给全班听,师生评议。

  (2)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描绘一张青海湖的风景画,要求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

  A 学生自己作画。 B 展示作品,并配以解说词。

  (3)欣赏青海湖风光录象。

  三、总结升华,迁移增效。

  1、假如你正面对青海湖,你会对它说什么?

  2、作者写青海湖美,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湖 水 蓝

  环 境 美

  青海湖 鸟 (世界) 如梦境

  鱼 (天堂)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四、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的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7

  1、了解青海湖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爱国之情。

  2、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课文根据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样?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小组为单位交流学*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设计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2、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3、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

  板书设计:

  纯净、深湛、温柔、恬静

  湖水蓝蓝锦缎似的

  水灵灵蓝晶晶

  青一片碧绿一幅

  海草滩美连绵起伏褐色巨大

  湖一条银色画卷

  水鸟美世外桃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学*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

  (2)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作者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20xx年7月,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拉开了

  (多媒体配乐展示环湖赛图片)

  帷幕。这一赛事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不仅仅因为比赛的激烈,还因为比赛的地点在青海湖畔。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冯君莉走进青海湖(多媒体出示课题),去感受它梦幻般的美。

  (设置意图:利用多媒体在悠扬的钢琴曲中展示“环湖赛”及青海湖风光图片,意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营造最佳学*氛围。只有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 自读感知,合作解读

  (一)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

  为了更好地领略青海湖的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1、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赏的青海湖?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了青海湖的美?3、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到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

  (2)班内交流。

  师生共同明确:

  问题1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观赏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观赏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观赏海岛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教师小结:作者叙述、描写由*及远、由天空到地面,很有层次。

  问题2:

  青海湖美在

  (1) 湖水蓝得醉人;

  (2) 环境氛围清新幽静;

  (3) 神话传说神奇迷人;

  (4) 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青海湖景物的特点,从多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问题3:

  梦幻。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以“梦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到扑进梦幻般的现实,使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表达了作者见到青海湖时的惊喜以及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设置意图:此环节强化了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进行自主、合作学*。)

  三 品读赏析,揣摩语言

  同学们,刚刚我们随着冯君莉一起神游了青海湖:(多媒体配乐展示青海湖风光)浩浩青海湖,湛蓝的湖水,烟波万顷;碧绿的草滩,羊群如云;金黄的油菜花,迎风飘香;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

  梦幻般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我们就来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是怎样营造这梦幻般的意境的。

  1、读美文

  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描写得最好的语段,大声地、动情地朗读,并揣摩你找到的语句好在哪里?(用了哪个词或哪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2 品美点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欣赏到的美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好在哪里。

  示例: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句中运用叠词“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句中连续运用比喻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生动贴切。玻璃是透明、极少杂质的,用“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突出了它柔软顺滑、透明洁净的特点;小姑娘的眼睛是闪亮、富有生气的,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涟漪,写出了湖水富有动感、蓝得发亮的特点。同时运用叠词“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运用排比写出了雨后的青海湖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句中运用叠词“甜丝丝”“凉爽爽”既摹写出了空气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

  4)“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句中“一群群”“一层层”写出了鱼儿之多;“金灿灿”“红艳艳”描绘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5)“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运用比喻,以“奔腾的骏马”比喻乌云,生动地表现出了乌云的动态美。

  6)“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突出了湖水蓝得纯正、深沉。

  7)“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运用排比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交流讨论非常热烈,可以感受到大家真正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叠词以及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景美文更美的效果。(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叠词具有明显的描写性和形象色彩。使用叠词,既起到了强调作用,使形象鲜明活跃,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具有音乐美。

  运用比喻生动贴切,可以突出景物的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运用排比叙写景物,使语意丰满,语势连贯流畅

  运用对比更有助于突出事物的特征。

  以上正是同学们应该学*和吸收的地方。

  (设置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领会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叠词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四 拓展延伸,仿写佳句

  同学们品味了美的语言,是不是胸中也涌动着创作的激情。下面就用你们的慧眼来发现美、欣赏美,并用手中的笔来描绘它。(多媒体展示一组风景图片)请大家任选其中一幅画,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观赏顺序,用一、两句话进行描写。(至少用上一两个叠词或一种修辞手法。)

  学生活动:自由仿写。(教师巡视)

  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写作才华?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师生点评。

  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不但品味了大作家生动优美的语言,而且还学以致用,写出了不少的佳句,体验到了小小的成功。课上时间有限,希望大家课下多留心生活,勤练笔,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美。

  (设置意图:此环节意在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学*,学*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表达能力。)

  五 链接生活

  每一处美景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人们在享有它们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它们。作者当年是带着矛盾和担心离开青海湖的。十几年过去了,青海湖的现状不容乐观,青海湖的未来更令人担忧。请同学们看一则资料。(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现状资料)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

  教师:俯瞰青海湖,它就像“地球母亲的最后一滴眼泪”。(多媒体展示青海湖俯瞰图)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措施或想法,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呢?

  学生活动:提出具体措施或环保标语。

  教师小结:环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想法落实到行动中,并呼吁更多的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设置意图:此环节意在使学生对自然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更加珍爱大自然、珍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学*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2、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目标

  1、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公里,南北宽约63公里,周长360多公里,面积4500多*方公里,湖面海拔3200 米,*均水深*20米,蓄水量754亿立方米。含盐量6‰。矿化度15克/升。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

  三、作者简介

  冯君莉,女,天津人,1956年出生,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几十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青海湖风光的?

  明确: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明确:

  相关语句 观赏顺序

  青海湖到了,…… 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观赏草滩

  在着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 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 观赏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 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 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鸟湖岛的轮廓…… 观赏鸟岛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 观赏结束

  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美景,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及远,由上至下,言之有序。

  五、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1)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从哪几个部分具体描写了青海湖?

  (3)如何理解题目中的“梦幻”二字?

  明确:(1)本文按游前、游中、游后自然分为三部分。

  全文共12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去青海湖。

  第二部分(第5~11段),领略青海湖的美。

  第三部分(第12段),离开青海湖。

  (2)文中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青海湖美在:

  A、湖水蓝得醉人;

  B、环境氛围清新幽静;

  C、神话传说神奇迷人;

  D、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湖水之蓝。首先,直接用赞美的语言描写,如“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其次,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再次,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湖水之蓝描绘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像“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此外,还从蒙语藏语的音译,从青海湖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科学角度来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

  写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雨后,晴空,凉爽的空气,碧绿的草滩,金灿灿的油菜花,悠闲的牦牛,连绵起伏的山峦,这样幽美的环境如诗如画,令作者及读者“在美中陶醉”。文中还适当地引用神话传说,更为画卷似的环境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写神奇的鸟岛及丰富的鱼类。文中分析了鸟岛形成的客观历史原因,气候适宜,鱼类丰富,正是鸟类生存、繁衍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写鸟,突出了色彩、品种之繁多,聚集地之广阔,云集之鸟不计其数。写鱼,用“满湖”“成群结队”来形容,足见其数量丰富。写夏季与冬天的情景,尤其写冬季冰上取鱼,不仅说明鱼类之丰富,而且也显得有趣。

  文中最后写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从环保的侧面表现出作者对青海湖的珍爱。

  (3)梦幻是神奇美丽的,而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就如同梦境般奇妙。所以文题中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是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首尾呼应,是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课文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途中“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接着写原以为只会在梦境中出现的美好景物,现在却呈现在眼前,令作者惊喜交加。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因而“梦幻”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是暗线。

  六、品读赏析,揣摩语言

  同学们,刚刚我们随着冯君莉一起神游了青海湖:(多媒体配乐展示青海湖风光)浩浩青海湖,湛蓝的湖水,烟波万顷;碧绿的草滩,羊群如云;金黄的油菜花,迎风飘香;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

  梦幻般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我们就来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是怎样营造这梦幻般的意境的。

  1、读美文

  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描写得最好的语段,大声地、动情地朗读,并揣摩你找到的语句好在哪里?(用了哪个词或哪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2 品美点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欣赏到的美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好在哪里。

  示例: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句中运用叠词“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句中连续运用比喻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生动贴切。玻璃是透明、极少杂质的,用“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突出了它柔软顺滑、透明洁净的特点;小姑娘的眼睛是闪亮、富有生气的,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涟漪,写出了湖水富有动感、蓝得发亮的特点。同时运用叠词“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运用排比写出了雨后的青海湖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句中运用叠词“甜丝丝”“凉爽爽”既摹写出了空气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

  4)“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句中“一群群”“一层层”写出了鱼儿之多;“金灿灿”“红艳艳”描绘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5)“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运用比喻,以“奔腾的骏马”比喻乌云,生动地表现出了乌云的动态美。

  6)“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突出了湖水蓝得纯正、深沉。

  7)“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运用排比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七、写作特色

  1、课文前后呼应,结构紧密。

  课文标题用“梦幻般”来形容青海湖,虽虚犹实,使读者感受到青海湖诱人的魅力。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使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课文开头写作者在前往青海湖途中“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憧憬。接着写原以为只会在梦境中出现的美好景物,现在却呈现在眼前,令作者惊喜交加。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

  2、语言优美柔和,含蓄深远,善用叠词。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梦一般的美景,文中有许多地方语言相当优美,读起来清凉爽口,沁人心脾。“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静。”、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亮晶晶的眸子。”这些语言乍一读优美而不乏朴素,娴雅而又有生机,细细品味,则又韵味无穷,意义深远。(参照结构分析)

  善用叠词也是作者语言的一大特色。“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蓬勃生气的景象。“甜丝丝”、“凉爽爽”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有甜蜜之感。另外还有“水灵灵”、“亮晶晶”、“金灿灿”、“红艳艳”等,这些叠词点缀在文中,使语言显得活泼生动、富有灵气,使事物可爱、动人,同时也将意思表达得更加贴切。

  八、拓展延伸

  作者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10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这一单元是游记单元,单元设置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学*本单元内容,掌握阅读和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它同时也是一篇寄情于景的抒情性散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在高原上充满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它不仅景色壮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作者通过这一篇散文,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说教学目标

  本课是一篇游记,根据游记这一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确定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方法

  本文是第一单元游记中的第三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文章体裁的阅读方法,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内容,体味文字中蕴涵的景之美、情之美。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我采用“1+1高效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阅读模式”来进行教学。“主体阅读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自读感知——研读探究——讨论评价——拓展延伸”。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学生还要准备相应的学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在老师的激励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互动,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师生之间的协调互动作为主要的学*方式,来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树立“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该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应该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进而形成新的高效课堂运行机制。这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是:

  第一个环节:自读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观看青海湖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预*文本内容。进而让学生对青海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所学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学*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研读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作者观赏了青海湖的哪些景色?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赏青海湖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学生在预*中又相继提出了自己的问题:1、青海湖哪一处景色最美?

  2、如果让我们自己编排游览青海湖的行程,怎样安排最为合理?

  这些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也纳入到学生共同研讨的范畴之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把自己所找景色及观察顺序板书到黑板上。

  第三个环节:讨论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青海湖是美丽的,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导游,正带领着一个旅游团来到青海湖旅游,请你依据这篇文章,选取青海湖的一个景点,拟写一段导游词。可以灵活地选取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添加到你的导游词中。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充分研讨文本的基础上,自己写出导游词,并交由本组同学加以讨论,最后选出优秀的答案加以展示。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这一这环节中,我重点设计了这一道思考题:作者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怕这里的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又不致于破坏青海湖的环境?

  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辨。而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往往会逐渐统一起来。

  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中甚至还拟了一些保护青海湖的宣传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这四个环节,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充分体会到这篇游记所蕴涵的语言之美、景色之美、人文之美。

  四、说教学设想

  在教学时,教师要十分注重创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良好氛围,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青青的草地、迷蒙的鸟岛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意韵之美。在第四个环节中,如果时间允许,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教师为学生实现新的发展所创设的有利的教学情境,会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青海湖那神奇而壮丽的风光之中。

  五、说板书设计

  本文的板书设计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在进行第二个环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到黑板上自己去书写从文章中找到的青海湖的美丽的景色。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容易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学生主动发展的良好效果。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4)

——青海湖的写景作文菁选

有关青海湖的写景作文合集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海湖的写景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海湖的写景作文 篇1

  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有着“高原蓝宝石”之称的青海湖。那里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澄澄的,一路上我还看到了牦牛、满山的羊群。青海湖的水很纯净,里面只有一种鱼类“湟鱼”。据说这种鱼类是皇帝吃过的,所以叫做“湟鱼”。在青海湖湖畔还生活着一种频危动物——普氏原羚,这种羚羊的臀部有一个心型的大白斑,非常漂亮,可惜这种动物目前只有*千只,正逼临灭绝,稀有的动物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青海湖湖中央还有一个鱼雷发射实验基地。在岸边看不到鱼雷发射实验基地,只能坐船到湖中间才能看见。青海湖里面有个风光秀丽的小岛,岛上面有尊吉祥四宝的雕塑:有一只鸟衔来了一颗种子,把种子丢在了地上,一只兔子看见了就把种子埋进了土里,不久种子发芽了,一只猴子看见了,就用树枝在芽旁边搭了一圈栅栏,大象也看见了,于是就吸了青海湖的水给芽儿浇灌!这就是吉祥四宝的故事。四种动物叠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雕塑。

  青海湖水很蓝很蓝,湖边上的沙粗粗的,青海湖的'夕阳很美,照在湖水上波光粼粼。这就是我看到的青海湖,大自然的美真令人流连忘返啊!!

青海湖的写景作文 篇2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三江源的源头,大约有4500*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一起来到了这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

  驱车两天,一路翻山越岭,我们终于到达了青海湖。爸爸将车停靠在路边,妈妈下车向牧民问路,而我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探出头四处张望,如画的风景顿时映入我的眼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放眼望去,辽阔的大草原,绿荫如毯;牛羊成群结队,悠闲自在地吃着草,调皮的小羊在羊群中跑来跑去,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马路边,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紫色的薰衣草和五颜六色的格桑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灿烂多姿的花海,吸引着过往的`游客们。

  我们穿过花海,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湖边。

  清晨的湖边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此起彼伏的鸟鸣声打破了四周的宁静。天空湛蓝湛蓝的,云朵像撕开了的棉花糖,拉着丝似的漂浮在空中;湖面十分*静,在天空的映照下也变成了蓝色,宛如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

  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一道道金光照射在湖面上,闪烁着耀眼的金光;湖水从深蓝、浅蓝、深绿、浅绿到浅黄,再到接*白色。我们漫步在湖边,被眼前此景深深地震撼了,仿佛觉得这根本就不是湖,而更像大海,浩瀚缥缈,一望无际!一阵微风吹来,湖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湖水拍打着岸边的小石子,掀起了朵朵浪花。早就听说青海湖是咸水湖,我好奇地蹲下身子,捧起一些湖水舔了一下,呀!果然是真的,竟跟海水同样的味道,真让人匪夷所思!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此时的青海湖又恢复了清晨的宁静,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青海湖。我爱青海湖,爱她的美丽,爱她的辽阔,更爱她默默地孕育着草原上的万物。

青海湖的写景作文 篇3

  开心的暑假又来到了。八月份,我和爸爸妈妈坐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来到高原湖泊---青海湖。我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湛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地,成群的牛羊,还有那油菜花,象一片金黄色的海洋。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黑色的“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似乎在和游人相乐;群山倒映在水里,岸边五颜六色的小花朵更让人心旷神怡。来到湖边,有人戏水,有人骑马,有人在不停地照相留念,我在那里情不自禁地高声大喊:啊…。.青海湖!啊……美丽的青海湖!

  夕阳西下,青海湖披上了一层红纱,如一位含羞的少女。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青海湖。

青海湖的写景作文 篇4

  “乘火车,游鸟岛”。听到这个广告你一定觉的很熟悉吧!没错,这就是*日最火的广告,“乘火车,游鸟岛”大型活动火热报名中。今天,我也乘火车,游鸟岛了。

  坐在列车上,望着窗外的村庄和田野在眼前掠过,离目的地还有4个小时,真是百无聊赖,这时霆霆哥哥提议说:“我们打牌吧”。好!我急忙回应。不知过了多久,车厢里突然有人大喊:“快看!油菜花”。我急忙往窗外望去,啊!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犹如一片金黄的地毯,风一吹随风摆动,又像金色的波浪。我刚举起相机准备拍照,突然,我惊奇的发现在油菜花的尽头出现了一条蓝色的.绸带,绸带越来越宽,青海湖的风姿完全展现在我的眼前。青海湖就像一颗镶嵌在山谷中的蓝宝石。天是那么蓝,那么清,青海湖也是那么蓝,那么清,水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向远处望去,是连绵不断昆仑山脉和无边无际的绿草地,此时的青海湖更像披着绿色纱衣的仙女,双手捧着个一颗晶莹的蓝宝石。我急忙拿起相机狂按快门。

  列车到站了,我们转乘汽车前往鸟岛,草滩上和公路旁有许多牛羊在幽闲的散步,有一群羊一摇一晃的要穿过公路,司机急忙停下车,等待羊群过去,羊群见到汽车并不害怕,也不着急,四*八稳的过了公路。

  鸟岛终于到了,首先看到的是鸬鹚鸟,黑压压的一片,立在鸟上,随后又看到了斑头雁、鱼鸥等多种鸟类,还有五光十色的鸟蛋。鸟儿时而在岛上栖息,时而飞向蓝天,时而追着鱼儿游戏。

  最后,我们乘船来到湖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湖面,*静的像蓝色的镜子,天空也碧蓝碧蓝的,湖的四周被大团大团的翻滚云团包裹着。我仿佛感到王母娘娘和七仙女从云中飘落下来,这不正是王母娘娘的瑶池吗?时间过的真快,我依依不舍的踏上回去的列车,啊!美丽的青海湖。我为家乡有如此美丽的青海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青海湖的写景作文 篇5

  被人们称为‘梦幻之湖’的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三面环山,风景壮丽,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它用它的美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人,当然,我也不例外。

  一只脚才刚刚踏在那石子地面上,我的心就被这青海湖给勾了去。一朵朵云彩像一个个白嫩的雪山姑娘一样在青海湖边观景,还时不时地跑来跑去,发表着自已的评价。湖面水*如镜,由深渐渐变浅,最浅处与天相接,过度自如,让你找不出任何瑕疵。在一块块精致石子铺成的石滩上,一群骄美的‘耗牛大小姐’正在悠闲地散步,还会与游客跑到标有‘青海湖’三个字的石头边合影,一切都是那么完美、自然、跟谐。

  不过,说来有趣,待我走*看时,发现耗牛头上扎着一个小辫,角上挂着五彩的丝带,还有类似古代妃子头饰的'装饰品,身上穿着艳丽的服装,还妩媚地看我一眼。我立刻就喜欢上它了,于是骑上它,在湖边漫步。再扭头看那美丽的青海湖,只怪我词穷,没有合适的语言描绘,唯有心灵的震撼。

  下午,是大家骑行玩乐的时间。大人们整装待发,一声哨音后,他们用力蹬下脚蹬,飞驰而去。孩子们则随车而行,拍拍照,聊聊天,成了我们解闷的方式。如果车比大队提前一点,接着就有一群像飞地超快的马蜂一样的人们,呼啸而过,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不知道是谁的。

  摄影,也让我发现了美丽、新奇的事物,比如雪白的耗毛,健壮的马儿,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放眼望去,那一块地是油菜花的领地,他们组成了一个大乐队,嘴里哼着歌,随着风儿轻轻舞动,还散发出阵阵香气,沁人心脾。就这样陶醉其中,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骑行的终点,爸爸拿到了全队第三,赢得奖章一枚。带着胜利的喜悦,再次欣赏青海湖,湖水在缓缓地流,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是在眨眼睛向我们庆祝。

  晚饭后,我们又来到湖边。这次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没看到众鸟纷飞的景像,只看到一群归家的鸭子。有机会再来这里,感受鸟岛的魅力!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5)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合集10篇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1

  我的老家在青海,那儿有一片美丽的湖――青海湖。

  我扑向三月的清晟,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这时,我像不经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面。眼前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一阵微风吹过,油菜花左右摇摆,从远处看,就好象这一垄垄油菜花在拉着手,随着“音乐”唱起了优美的童谣。在这油菜花后面,衔接着一望无际,湛蓝的大海,美丽极了!

  青海湖是静的。当碧空万里,阳光明媚时,青海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我站在湖边,影子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

  青海湖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一阵狂风吹过,湖面泛起了一层层涟漪,开始变得不*静起来。这时,湖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奔跑,嬉戏。

  青海湖是绿的.有时,那湛蓝的青海湖竟变成绿的了.你看,那湖面就像一块绿翡翠一样闪闪发光.

  雨中的青海湖那更是奇妙无比!

  乌云密布,天空暗淡了许多。这就是提醒人们湖上大会就要开始了。过了一会儿,只听“嗵”的一声,大会进行曲响了起来,“噼里啪啦”接踵而至的就是那美丽的“礼花”飞上了天,霎时间,天空布满了五颜六色的“星星”,漂亮极了!瞧,那湖面上开满了一朵朵“鲜花”,这就是参赛1号选手,鲤鱼小姐在表演精彩的水上舞蹈,“鲜花”就是她头上的“发簪”。你想知道今天的节目是否精彩?雷鸣般的“掌声”会告诉你的。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2

  去年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有"高原蓝宝石"美称的青海湖,那里的景包十分美丽,非常值得一去,下面请大家一起跟我来欣赏这里的美景吧!青海湖海拔约3千米,是我国是大的咸水湖。我们从西宁坐大巴车出发。因为青海湖离市区很远,所要坐很久的车。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真无聊!于是,我就向窗外看去,哇!好大的草原,上面还有成群的牛羊在走来走去。这场景让我想起了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黄色,竟然是油菜花!一阵微风拂过,油菜花左摇右摆,像一阵阵金色的波浪,又如一群舞者在跳舞。

  终于到了,我们买了门票,进去了。来到青海湖畔,一望无际的湖水和天空融为一体,根本分不出哪是湖哪是天。走*一看,等混湖洲水非常蓝,就好像一块宝石镶欺在湖中失,青海湖湖水非常清,清得像一面镜子。金色阳光,洁白的云朵,五颜六色的花儿,碧绿的草,远处连绵不断的小丘,全都倒映在*静的湖面上,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水中画卷。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照,记录这美好的瞬间。

  青海湖的景色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如果有机会,你也可以来一睹她的风采。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3

  我的老家在青海,那儿有一片美丽的湖——青海湖。

  我扑向三月的清晟,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这时,我像不经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面。眼前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一阵微风吹过,油菜花左右摇摆,从远处看,就好象这一垄垄油菜花在拉着手,随着“音乐”唱起了优美的童谣。在这油菜花后面,衔接着一望无际,湛蓝的大海,美丽极了!

  青海湖是静的。当碧空万里,阳光明媚时,青海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我站在湖边,影子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

  青海湖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一阵狂风吹过,湖面泛起了一层层涟漪,开始变得不*静起来。这时,湖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奔跑,嬉戏。

  青海湖是绿的.有时,那湛蓝的青海湖竟变成绿的了.你看,那湖面就像一块绿翡翠一样闪闪发光.

  雨中的青海湖那更是奇妙无比!

  乌云密布,天空暗淡了许多。这就是提醒人们湖上大会就要开始了。过了一会儿,只听“嗵”的一声,大会进行曲响了起来,“噼里啪啦”接踵而至的就是那美丽的“礼花”飞上了天,霎时间,天空布满了五颜六色的“星星”,漂亮极了!瞧,那湖面上开满了一朵朵“鲜花”,这就是参赛1号选手,鲤鱼小姐在表演精彩的水上舞蹈,“鲜花”就是她头上的“发簪”。你想知道今天的节目是否精彩?雷鸣般的“掌声”会告诉你的。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4

  “乘火车,游鸟岛”。听到这个广告你一定觉的很熟悉吧!没错,这就是*日最火的广告,“乘火车,游鸟岛”大型活动火热报名中。今天,我也乘火车,游鸟岛了。

  坐在列车上,望着窗外的村庄和田野在眼前掠过,离目的地还有4个小时,真是百无聊赖,这时霆霆哥哥提议说:“我们打牌吧”。好!我急忙回应。不知过了多久,车厢里突然有人大喊:“快看!油菜花”。我急忙往窗外望去,啊!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犹如一片金黄的地毯,风一吹随风摆动,又像金色的波浪。我刚举起相机准备拍照,突然,我惊奇的发现在油菜花的尽头出现了一条蓝色的绸带,绸带越来越宽,青海湖的风姿完全展现在我的眼前。青海湖就像一颗镶嵌在山谷中的蓝宝石。天是那么蓝,那么清,青海湖也是那么蓝,那么清,水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向远处望去,是连绵不断昆仑山脉和无边无际的绿草地,此时的青海湖更像披着绿色纱衣的仙女,双手捧着个一颗晶莹的蓝宝石。我急忙拿起相机狂按快门。

  列车到站了,我们转乘汽车前往鸟岛,草滩上和公路旁有许多牛羊在幽闲的散步,有一群羊一摇一晃的要穿过公路,司机急忙停下车,等待羊群过去,羊群见到汽车并不害怕,也不着急,四*八稳的过了公路。

  鸟岛终于到了,首先看到的是鸬鹚鸟,黑压压的一片,立在鸟上,随后又看到了斑头雁、鱼鸥等多种鸟类,还有五光十色的鸟蛋。鸟儿时而在岛上栖息,时而飞向蓝天,时而追着鱼儿游戏。

  最后,我们乘船来到湖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湖面,*静的像蓝色的镜子,天空也碧蓝碧蓝的,湖的`四周被大团大团的翻滚云团包裹着。我仿佛感到王母娘娘和七仙女从云中飘落下来,这不正是王母娘娘的瑶池吗?时间过的真快,我依依不舍的踏上回去的列车,啊!美丽的青海湖。我为家乡有如此美丽的青海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5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泊。它不但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而且还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风景十分优美。

  青海湖十分壮观。远远望去,庞大的湖面像一面镜子,照应着蓝天白云,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走到*处看,大大的青海湖好似*着的蓝色的地毯,十分美丽。周围的牛马都在望着我们,好像在说:欢迎来到青海湖,这里很美丽哟。我突然被爸爸抱起来,放到了马背上,那只“黑龙马”慢悠悠的走到了水里。这时,湖水往我们这边涌了过来,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那场面如诗如画,水,打击着马的腿,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简直是无法形容当时的美。湖水甚至都要到岸上来了!过了一会儿,湖水终于*静了,如果此时你放眼远眺,无论怎样都无法看到对面的湖岸。我们又在写着“青海湖”的牌子前照了张相,此时,周围的牛马又叫了起来,好像在为我们送行,它们又叫了起来,好像在说:欢迎下次再来。

  美丽的青海湖,下次我一定还会来,作为中国的儿女,我为我们祖国的风景而骄傲。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6

  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有着“高原蓝宝石”之称的青海湖。那里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澄澄的,一路上我还看到了牦牛、满山的羊群。青海湖的水很纯净,里面只有一种鱼类“湟鱼”。据说这种鱼类是皇帝吃过的,所以叫做“湟鱼”。在青海湖湖畔还生活着一种频危动物——普氏原羚,这种羚羊的臀部有一个心型的大白斑,非常漂亮,可惜这种动物目前只有*千只,正逼临灭绝,稀有的动物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青海湖湖中央还有一个鱼雷发射实验基地。在岸边看不到鱼雷发射实验基地,只能坐船到湖中间才能看见。青海湖里面有个风光秀丽的小岛,岛上面有尊吉祥四宝的雕塑:有一只鸟衔来了一颗种子,把种子丢在了地上,一只兔子看见了就把种子埋进了土里,不久种子发芽了,一只猴子看见了,就用树枝在芽旁边搭了一圈栅栏,大象也看见了,于是就吸了青海湖的`水给芽儿浇灌!这就是吉祥四宝的故事。四种动物叠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雕塑。

  青海湖水很蓝很蓝,湖边上的沙粗粗的,青海湖的夕阳很美,照在湖水上波光粼粼。这就是我看到的青海湖,大自然的美真令人流连忘返啊!!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7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有“高原蓝宝石”美称的青海湖。青海湖海拔3200米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与冷水湖。

  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远远望去,黄澄澄的花海衬着绿绒毯一样的草滩和后面一眼望不到边的湛蓝的湖水,真是太美了!她们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油菜花,盛开在青海湖边,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金色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地的油菜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的站在那里,小鸟飞过来告诉我,青海湖是多么的美丽。

  我和爸爸妈妈坐着车来到了湖边,一下车,我就被这无边无际的蓝色吸引了。我看到过海天一色的美景,但青海湖的湖水比大海还要蓝,比蓝天还要蓝,静静的湖面像一匹无边无际蓝色的锦缎,蓝得纯净、蓝得醉人。听导游介绍说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汉语的意思就是“青色的海”,因为青海湖海拔高,含氧量低,浮游生物少,水的能见度有8—9米,所以青海湖才会有这样美丽纯净的比蓝更美丽的“青”色。

  青海湖边有一座洁白的高高耸立的文成公主的雕像,凝视远方、神态安详。听妈妈说,关于青海湖,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1000多年前,唐朝和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文成公主的雕像现在依然静静地站在青海湖边,我想,有这么多人来看她,有这么多人喜欢她,她应该不会再想家了吧?

  我和爸爸妈妈坐着快艇来到青海湖的“二郎剑”景区,景区的广场上有一座雕像,大象上面坐着猴子,猴子上面坐着兔子,兔子上面站着小鸟,听导游介绍说这座雕像叫“吉祥四瑞”,取材于藏族传说故事,寓意人寿年丰、吉祥幸福。

  我们来到了湖边的一户牧民家,我想骑他家的牦牛,牧民答应了。牧民是个藏族人,60多岁,黑红的脸膛上挂着慈祥的笑容。这是一头白牦牛,我骑着牦牛兴奋地在想“牦牛会不会把我甩下来?”没想到这头牦牛竟然很温顺。

  后来,我和爸爸妈妈在湖边找了一处坐了下来,开始野餐了。

  就这样,我和爸爸妈妈度过了幸福的一天。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8

  在中国的地图上,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那就是青海。

  七月底,我怀着好奇又兴奋的心情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兔子”身边,开启了我的美妙之旅,而美丽的青海湖就是“小兔子”的眼睛。

  青海湖就像高原上的一颗蓝宝石,生活在湖边的藏族人叫它“错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湖。它像海水一样,喝上一口会有一股淡淡的咸味儿,它可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有4500*方千米哦!

  阳光下的青海湖,*静得像面镜子,蓝的天,白的云,倒映在湖水中,我早已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水,真是“湖水白云共长天一色”。往远处望去,湖面上鸢飞鱼跃,波光粼粼,是那么柔美,那么悠闲。

  青海的天,孩儿的面,一日变三变。

  午后,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好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一阵狂风呼啸而来,小草猛烈地摇晃着身躯,树儿也被压弯了枝条,湖面顿时像发怒的猛兽怒吼起来,浪花一个接一个地拍打岸边,水一下子涨了上来。

  忽然间,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像雪白的利箭,划破了阴暗而沉闷的天空,一声闷雷响起,“哗啦啦、哗啦啦”雨下起来了,越下越大,雨珠落在湖面上,溅起朵朵水花。

  来不及避雨的人们,一会儿功夫就成了落汤鸡,只有那一群海鸥像个精灵,在怒吼的湖面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都说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青海湖也毫不逊色,各有千秋。

  青海湖,好一方承载着美好希望的湖泊,有机会可要亲眼目睹它的风采哦!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9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开车前往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出了西宁市,*坦的柏油路蜿蜒西行。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遍布着星星点点的羊群和牦牛群。路边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明晃晃的,好像一条条金黄色的彩带,把辽阔的草原装点得格外鲜艳。紫色的薰衣草也不甘示弱,它溶和着一点樟脑和薄荷的味道,薄薄地散发着香气,驱散了人们的忧愁。路上的风景美得让人目不暇接!

  听导游说,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意思是青色的海。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面积4583*方公里。是亚洲第一大咸水湖,世界第二。青海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长达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五个小岛,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方公里,是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万只以上,现在已经建立了鸟岛自然保护区。

  汽车大约在路上行驶了两小时,我们就到达了青海湖。

  刚下车,无边无际像海一样的青海湖呈现在我的眼前,湖水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蓝,好似镶嵌在草原上的一面大镜子。远处的朵朵白云飘浮在湛蓝的湖面上,四周连绵不断的群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湖边,它一望无际,碧波万顷,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清凉的湖水拍打着浪花。我们激动得拿出照相机来拍照,妈妈为我和青海湖留下了纪念。

  青海湖,拥有中国最蓝的湖水,最美的高山牧场,这都源于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当然要回报人们,这个青海湖就是大自然对人们最好的回报。

  我希望,这份自然的'美好能永存!

  美丽的青海湖写景作文 10

  在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还有我的好朋友一起去了青海省的一个好地方,我国最大的一个咸水湖――――青海湖。

  青海湖的面积有4400*方米,周长360多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均水深20米。

  我们到了青海湖,蓝蓝的天空上没有一朵云,那湛蓝的湖水一望无限,远处看去,天、湖连成一片,让我分不清那是天还是湖。湖水有时会出现七种颜色,有:蓝、绿、青、紫……湖水有那么多的颜色,真是太神奇了!

  湖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成群的牛羊,牧民的帐篷,这迷人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有一个美丽的鸟岛,每年五月份以后就有很多很多的鸟来这里,那就是“鸟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观。

  青海湖的紫外线也是特别特别的强,如不做好防紫外线的话,那我们就会被晒“焦”了。

  我要让这神奇而美丽的青海湖变得更加引人注目,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给青海湖做宣传,宣传青海湖的神奇和美。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6)

——青海湖散文欣赏实用5份

  青海湖散文欣赏 1

  到过新疆女神一般的天池,就想要看看青海湖。天池之所以称女神,因为她四周是高高的天山雪峰,天池的水是冰冷的,显得女神般美丽而又冷艳。而青海湖是何种模样呢?

  我终于站在这蓝湛湛的青海湖畔。

  这里的湖水蓝得闪光,而天空却蓝得明净,可以看见一缕缕白云飘过,让人感到可以用手捉摸到。这里一切都是那样宁静,宁静得让我陶醉:世上还竟有这样看不到头的巨大的湖,还有四周茫茫的大草原,到处都是一丛丛红白的野花。

  世界真神奇,这巨大的青海湖,是因欧亚大陆板块挤压、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而成。造山运动不但造就世界屋脊,还产生这巨大的咸水湖,在咸水湖的四周,流淌着布哈河、哈尔盖河、倒淌河和黑马河,它们养育着茫茫的大草原。

  我站在青海湖畔凝望,远远地传来清脆的歌声:

  是谁带来永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啊———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拉索,这就是青藏高原……

  这歌声唱得高昂而带点童音。这就是歌曲《青藏高原》,当我第一次听到李娜高唱这首歌的时候,灵魂深处被深深地震动。哦!这是一首多么深沉古远的歌,我好像就飞越在一座座山川之上俯视着青藏高原,它是多么古老而又庄严,它充满千年期盼饱含无言的歌。青藏高原的歌,谁能把它唱尽呢?哦!还有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

  青海湖,就是青藏高原怀中的一颗明珠,谁会想到,波浪似的群山中竟然还有一处巨大的湖,一片高山中的海洋。

  我沿着歌声走去,在几间小店的空地上,一个高大的男孩和一个略矮的女孩,他们在边唱边跳。刚才那动听美妙的歌声,就是这个女孩唱出来的。他们见我走来,向我深深地鞠躬行了一个藏礼。男孩用汉语说:“尊敬的先生,请让我们为您跳一个藏族舞蹈!我们每人只收费两元。”他说得*静而又虔诚。

  我细看这两个小孩。男孩头戴一顶鸭舌帽,身穿露出右袖的藏锦棉服,扎一条红黄色的腰带,他的脸微黑,双颊却显得鲜红。女孩头束一朵粉红色的玫瑰布花,身穿绣花的女藏服,腰束绣有几朵莲花的宽大腰带。她微黑的脸上双颊也是鲜红。

  我点头表示同意。他们快乐地边歌边舞起来,他们似青海湖般纯洁地歌舞,这男女和声唱得悠扬而又高亢,令人感到雪山和湖水都跳动起来。

  一曲歌舞罢,小女孩甜笑着对我说:“先生,我们陪您照相,回去你可看到美丽的青海湖和我们。每人收费一元!”她的汉语说得很流畅,说话也很得体。我心里想,市场经济的文明,已经深入到古朴的民族心灵。我笑着答应他们合照的要求。

  我站在他们身后,小女孩站在右边,高兴地举起右手伸出中指和食指,表示胜利的V形,她的脸上显出纯真的笑容,而左边站着的男孩却显得端庄,像个帅哥一样。在我们身后,深蓝色闪光的青海湖,它见证了我和两个小孩美妙的时刻。女孩笑着要打开相机看画面,当见到她照得漂亮时哈哈地笑,然后对我说:“先生,你该付钱了!”

  我故意逗他们说:“别忙,你们要回答我几个问题。”

  小女孩脸色涨红焦急了。男孩倒很坦然地说:“先生你问吧!”

  我问:“你们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为什么年纪这么小就出来赚钱?”

  女孩说:“我叫央金,今年9岁,我很想读音乐学校,母亲说我没有钱,你自己去挣钱吧。我就来唱歌跳舞。”

  男孩说:“我叫桑巴。今年11岁,我母亲病了,我要挣钱为母亲治病。”

  我沉默无言,他们语言不多,但心灵是多么纯净。

  我问桑巴:“你为什么不去读书?”

  他激动地说:“会读的!我要去当**,在寺庙除了念经还学文化。”

  我问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汉语为什么说得这么好?”

  央金微笑地说:“常跟着你们说话,就像跟着母亲学唱歌一样!”

  我把钱交给桑巴,他仔细地点了钱,两人就像鸟一般飞跑嬉笑。阳光正照在他们脸上,我望着他们的背影,我的思绪不断地飘动。这是多好的男孩和女孩,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代民族的觉醒,他们在千年古老的土地上,正在寻找自己发展的新的文明。

  青海湖散文欣赏 2

  早晨,青海湖东边的山还影影绰绰,我已经来到湖边。漫步在环湖路上,轻风略微有些凉意,我拉拉衣领,阻止凉风吹入。

  东方开始发白,快了快了,太阳就要出来了。天边的云霞就像小姑娘脸上娇羞的那一抹红,越来越多,越来越红。终于,那一抹红溢出来了,成了金色的,欢快地四散开去。

  碧空如洗,青海湖的景象热情又美丽。湖里有几只小船,各自沿着自己的轨迹忙碌着。这是什么样的轨迹呢,就是船家之前在湖里放置鱼网的地方。将鱼网拉起来,有时能得到好的收获,网里有野生鲫鱼、水蜻蜓、泥鳅……当然也有一无所获的时候。收获的多与寡决定着船家脸上的表情。他们被风吹日晒的褐色皮肤上,一颦一笑全与船舱里那些鱼儿紧密相关。

  在湖畔周围,有几家农家乐,一到周末,便聚满了休闲的人群。忙碌了一个周,终于有机会邀约着出来放松放松。人们簇拥在一块儿,就像一堆蚂蚁。他们或徒步、或骑行环湖,或者三三两两在湖边的水泽垂钓,或者漫步闲庭,流连于荷塘、花圃。

  下午时分的青海湖畔,天空成了云的海洋。

  南边的云正在聚会。看情形,召集人的级别还不低呢。要不,怎么会来了那么多的云彩妹妹?它们梳着清一色的螺丝髻,驾驶着飞盘列队前来。刚飞出后山垭口,来到湖面上空,领队就收到信号:整装待命。后面的一朵云,大概等得不耐烦了,悄悄往上一纵,翘首张望。跳得匆忙,头发乱了,长发披散到了脚跟。

  这当儿,东边的云略显悠闲。它们三三两两散落在天幕。有两朵云彩大概是一对恋人,因为恋情还未公开,它俩虽眉目传情,却又故意拉开一定的距离。另外两朵云彩刚好相反,完全不顾旁边有伙伴,紧紧相拥,看得湖里的小鱼儿羞得躲进了水草深处。身后一朵云彩顶着大大的包头,应该是个老妪,它轻轻咳嗽一声,提醒前面热恋中的情侣,公众场合要讲文明,注意影响:湖里的鱼虾有好多都是未成年,少儿不宜!

  西边的云追着夕阳的足迹,拼命往身上脸上涂抹阳光的金辉。为了获得太阳的青睐,作为铁杆粉丝,云彩各显神通。一朵云彩幻化身形,连隐形的翅膀都展开来,通透清灵;一朵云彩舞动长袖,拉着夕阳的长胡子撒娇卖萌;一朵云彩不甘落后,化作长龙想把其他云彩比下去,却不料夕阳已经下山,金龙变成了黑龙,沉沉睡去……

  皓月当空,周围的浮云闲散地漂浮着,那些形状各异、厚薄不一的云块,有的轻得像棉絮,有的厚得像城墙。皓月穿过云层照见青海湖畔的景致:明镜似的湖面已经沉沉睡去,白天在水里调皮嬉戏的鱼虾也进入了梦乡,枕着湖底软软的泥土,盖着银子一般的丝绒被,好生让人羡慕。湖堤上星星点点的路灯慵懒地散发出光晕。明月的光辉有些清冷,倒是路灯,淡黄色的光略显暖和,伴着月夜环湖的人儿。

  我还想继续欣赏云卷云舒,青海湖畔的路灯已经悄然亮起。湖水里星星眨着眼睛,听小鱼儿说起云彩的故事,笑得惬意。

  青海湖散文欣赏 3

  虽为青海人,了解青海湖的美,还是从著名女作家冯君莉那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美文开始的。真正见到青海湖,是在2002年7月。初识青海湖,就见证了青海湖的浩淼无边和她的另一面。

  夜行西海

  新千年是一个多事的年份,先是“千年虫”困扰考验着全球人的智慧,这是大事,天塌下来自有大个儿顶着,而我妻子单位效益惨淡,于这年破产,妻子和千千万万个企业职工一样,一夜之间成为下岗工人。在国有企业工作*20年,从农村角度来看是个“公家人”,这下却成了没人管、没人问的人,心里落差何止百丈?可她是个要强的人,不愿意坐在家里闲吃饭,何况我工资也不高。她时刻想出去挣点钱补贴家用。妻子她姐夫在省一家路桥公司任项目经理,正在青海湖边上改建315环湖公路,为8月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做准备。想临时安排她去工地实验室上班,不想得了急性阑尾炎,不得不做手术。出院一个月,正赶上我放暑假,我们打算一起上青海湖工地。

  一天下午五点多,一辆装满货物的生活车来接我们。车子驶出西宁,在通海稍作停留,装了点东西,在落日的余辉里驶进了湟源峡。

  车身沉重的三康货车载着我们,奔跑在青藏公路上,我的思绪早已飞散开去。湟源峡也称西石峡,峡谷逼窄,山石险峻,沟谷流水汹涌,涛声震天;依峡谷而建的公路蜿蜒曲折,穿峡而过。自古以来,西石峡就是西宁通往牧区的重要交通要道,著名的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道均由此穿过。路边有五处崖壁雕凿摩崖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0年)丹噶尔抚边同知黄文炳书写的“山高水长”和清嘉庆五年(1800年)由西宁兵备道鄂云布所题“海藏咽喉”,还有“转危为安”等著名石刻,这些石刻证明那个年代,湟源峡地势的险要与恶劣。而今,驼铃声声、马帮出没的西石峡早已天堑变通途。太阳早已遁入山背后,远山*水,在车窗外一闪而过。过日月山时,外面什么也看不清,只从司机师傅口中得知,我们的三康货车正行进在日月山口,旁边就是著名的日亭和月亭,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在这里演绎了一千多年,曾留下多少凄惨壮美的故事。

  晚上行车,只见前面两道光柱射的很远,笔直的柏油马路如一道半透明的光柱一样,伸向远方,感觉越远越高,如利剑直插天边。路两旁不远处可见两道网围栏,一直伸向远方,常有草原鼠跑上公路,横穿公路。不时看到前面天际繁星点点,继而灯火阑珊,走*发现,旁边有一些筑路工地及料场,挑着惨白的灯,沿途的村镇,街灯昏暗,店铺紧闭,偶见一两个身穿藏袍的人一闪而过。想象着公路两侧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一些向阳背风处藏着几个藏族定居点,黑牛毛帐篷、土墙羊圈、拴在拴马桩上的马匹、狂吠的藏狗……

  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妻子躺在后边座位上睡着了,而我睡意全无,想着女作家冯君莉初次看到青海湖的惊奇,想象着黑暗笼罩下旷野里的物事,想象着前面青海湖已卸去靓丽的盛装,静静地躺在夜幕下沉睡,想象着我见到青海湖时的样子。

  天上的青海湖

  突然,开车师傅说,前面右边那一道白线就是青海湖。我透过风挡玻璃,看到右前方半空中隐隐约约有一条白线,这就是青海湖?这就是青海湖的湖面吗?感觉湖面抬高了许多,一个命题蓦然间出现在脑际——天上的青海湖!

  我们的车追逐着这道白线疾驰,白线始终若即若离,走了几个小时,就是走不到它的尽头。

  到达目的地泉吉乡已是第二天凌晨两点。这是一个灯火通明的大院,院子里有一排*房,*房前面整齐地扎着七八顶军绿色帆布大帐篷。管理员把我俩安排在一顶空帐篷里,里面有七八张行军床,选好自己睡觉的地方,头一挨着枕头,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起床已是九点多,出了帐篷,只见偌大的院子里只有几个人在忙碌着,没有多少声响,人们都到工地去了。因为我们初来乍到,姐夫特意安排食堂留了饭。吃过饭,我们急着要去看青海湖,食堂的师傅说,海看着*,其实直线距离也有二十里远,步行去看海,费事的很。我注意到,这位操着本地口音的厨师说到了海,是啊,是青色的海!

  泉吉隶属刚察县,是青海湖北边靠西的一个乡,国道315线和青藏铁路横贯全境。姐夫他们的工程队正在改建国道315线公路环湖段,他们负责二十多公里路面的铺油工程。工期紧,要为八月份举办的首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铺*道路。

  我们走出大院,想找一个制高点看青海湖。出门发现只要眼前没有建筑物遮蔽,远处那一抹白线还是挂在天边,和昨夜不同的是,那道白线清晰多了,而且白线上面有一层深蓝色,质感很强,似一堵厚厚的玻璃墙,长长地挂在目之所及的地方,与天相接。虽是七月天,早上飘过一阵雪花,背阴向阳的地方,嫩绿的小草已经钻出来了,冷风一阵阵吹过来,带着海腥味,叫人不觉打个寒颤。

  泉吉乡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有本地的藏族同胞,穿着长袍蹬着马靴,牵着马慢慢走过,或有青年骑着蚂蚁头老幸福摩托车疾驶而过。我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经过改装的北京吉普车特别多,大都卸去了顶蓬,只剩四个轮子的底盘和上面的骨架,像电影里美式军用吉普一样,上面开车的蜷曲着头发,架着墨镜,光着膀子,车子开得飞快,后面腾起一阵尘土。见了几辆同样的吉普,问别人,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开吉普的是一些倒卖湟鱼的鱼贩贩。这一年,青海湖还没有全面封湖育鱼(全面封湖育鱼开始于次年2003年),这里活跃着几百号靠倒卖湟鱼为生的人。

  姐夫作为国道315线某标段路面铺设柏油的项目经理,这天由于一点事情被监理方无故停工,上百号民工和几十台双桥货车及大型柏油摊铺机熄火停下来,姐夫心里憋屈,说下午正好陪我们去海边转转。

  办攒好伙食,坐着长城赛佛,走过一段砂石路,从一路口向南拐入草滩,向青海湖驶去。由于长期车轮的辗压,小路两侧留下两道深深的凹痕,如铁轨一样逶迤远去。赛佛车四轮紧紧扣着凹槽,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行驶。路边是大草滩,一敦敦芨芨草如旗帜一样高高扬起,在风中飘动。

  镶着白边的青色大海就在前面。

  青海湖听涛

  车子在一条小河边停下来。这条小河不知流淌了多少年,弯弯曲曲,流水在原野上切割下去*半米的河道,现在是丰水期,河水非常清澈,水流无声,河底砂石历历可见,但见有的砂石飘动起来,并不停地移动,不,是鱼!而是一条条鱼,看清了,是无数条鱼在游动,正是“半河河水半河鱼”,这是青海湖湟鱼溯游而上,到淡水河产卵摆籽,我们见到了湟鱼洄游的壮观景象。我们脱掉鞋袜,蹚进水里,只觉得脚面和小腿上有鱼嘴碰触和鱼尾扫过的感觉,酥酥的、痒痒的。眼前如云彩一样的湟鱼向上游游去,争先恐后,金黄色的鱼背在河水的折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光彩。

  赛佛直接开到大湖边缘。车子停在离水面二三十米的地方,我们踩着砂石向湖边走去,谁也不说话,都被浩瀚的大湖镇住了。

  只见一个个波浪如车轮一般滚动着,由远及*,由小到大。跳跃的水面以一定的节奏涌动着,深蓝的、厚重的、浩淼的湖水就在眼前。这哪里是我日思夜想的青海湖,这简直就是一片汪洋大海呀!

  我心目中的青海湖是*静的,如一面镜子,一面巨大的、蓝色的镶嵌在日月山下的镜子,她一定静如处子,羞涩而含蓄,等待着远方的游子,前来朝拜……眼前的青海湖就是聚集着无限力量的大海,暗藏着无数想急于跳出海面的精灵,它们拥挤着、躁动着、呐喊着。它们在焦急等待,它们在大声喧哗,伺机如百万年前逃逸的大海一样逃离而去,因为它们时刻在思考,放荡不羁的大海为何被囚禁在这里,作高原的囚徒。

  太阳跌入地*线,海风飕飕,几个人看着高出地面的青海湖,捡起脚下的石子,奋力扔向远处,在海涛的怒吼声中不见一点踪影,也没有发出自己的一点响动。我们站立在这茫茫大湖边缘,面对这靛青色汹涌澎湃的海水,心中终于释然。人生本就曲曲折折,遇点挫折又如何?在苍茫的大湖面前,人们如几枚移动的草芥,渺小的失去了自己,多少的得失荣辱又算得了什么?暂时的艰难困苦终会化为过眼云烟,如青海湖一样,百万年的守望。我明白了,青色的海,不是海。重要的,既是湖,却也具备了海的气势。

  回去的时候,发现赛佛车的轮子深陷在泥沙里。我们几个人推推搡搡好半天,车子没有向前挪动半步。天气越来越晚,能见度越来越小,湖水越加深沉,涛声沉闷而毫无节奏地灌进耳朵。就凭眼前我们几个人的力量,赛佛车是无论如何走不了的。姐夫叫司机去工地叫人,妻子守在车里,我们站在湖边,面对大湖的咆哮,心里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害怕湖水会涨起来,害怕传说中的水怪会伸出长长的脖子把我们吞噬,更害怕在这天高月黑的夜晚,那些开着改装的北京吉普车的偷鱼者对大湖的攫取。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远处有了汽车的灯光,救援的人来了,一辆货车停在远处,下来十几个民工,在车子前面拴上绳子,大家高喊一二三,车子在湖边动起来,赛佛终于脱离泥泞,来到小路上,我们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下来了。

  青海湖在后边越发深沉,涛声、风声越来越大,却被赛佛的马达声掩盖了。第二天,姐夫的工程如常开工,妻子也舒展开紧蹙的眉结,我在工地实验室帮了几天忙,经常抽空跑出去,远远地看着挂在天上的青海湖。

  大约十天之后,我坐那辆回省城办伙食的三康车离开工地,离开了青海湖。后来我又多次去看青海湖,去鸟岛、去151、去二郎剑、去沙岛,也到过几处湟鱼洄游观景台,对青海湖有过新的理解,但初识青海湖的经历记忆犹新。

  青海湖散文欣赏 4

  人间瑶池天上来,仙境丽水伴花开,

  朝饮霞光梳青黛,暮浴夕阳香自栽,

  湖风仙骨胜玉岱,万顷清碧美惊呆。

  ――青海湖记

  忘了是哪一位博友从青海湖回来后写下的一段感叹:“生命是一条河,左岸是幸福与甜蜜,右岸是*淡与哀伤。总想在左岸停靠,把右岸留在身后。幸福在远方,远方在左岸,青海湖就是左岸!”读后,令我想入非非,想青海湖,想塔尔寺,想西部的凛冽广袤,想生命的坚韧刚强……所以决定,去一趟青海,以自己的方式看望青海湖,了却我对它的魂牵梦绕。

  花了两天时间,我们开车于傍晚时分到达了高原城市――西宁。从炎热的南昌,一路风尘仆仆地赶来,当呼吸到第一口高原凉嗖嗖的空气时,忍不住打了个寒战,然而,心中却高兴的说:青海湖,我真的来了,就要和你见面了。

  第二天一清早,等不及太阳上班,就急冲冲地吃点方便面把肚皮打发了,挎上相机,立马开车朝着青海湖的方向驶去……

  起伏蜿蜒的公路一路向上,在美丽的祁连山脉中穿行,当阳光乍露时,眼前是一大片祁连大草原,成群结队的牛羊,俨然是公路上的主人,毫不客气地慢悠悠地走在汽车的前头,对骑在马背上放牧人的长鞭口哨充耳不闻,听得不耐烦了,突然一个转身,顶起双角,怒视面前的汽车,引得我们一阵“哈哈”。

  渐渐,高山似乎矮了,公路像飘带般地柔美,路上的指示牌显示,青海湖区到了。

  远远,就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高原的、混着青稞和牧草的清香,渐渐,香味越发浓郁,盛夏时节,我见到了一大片延伸到湖水边的金灿灿的油菜花!我愕然!因为在记忆中,油菜花只属于春天!外婆说过:“惊蛰至,惊雷响,春雨飘,油菜黄。”而在这青海湖边,在夏风的吹抚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安静地绽放着,金黄色映艳了湖边的天空!

  下得车来,我扑进了美丽的油菜花地,与这邂逅的油菜花细细交谈。高原上的油菜花黄得很纯粹,没有一丝杂质,它不像江南的油菜花那样娇柔,金黄色中还夹着缕缕白色,显得娇嫩华美。高原的风沙,已洗去了油菜花的柔弱,把刚烈的妩媚揉进了它的生命,在清冽的空气中,散发出阵阵经过磨砺的清香,展现出黄金般的品格。

  我喜欢油菜花。这份喜爱,缘于女性的本能,也缘于父亲。三年自然灾害中,父亲曾带领他的战士,在航空发动机厂的大山中,开垦出了几亩山地,早春时分播下种子,我们几个随军的孩子,每天都会拎着小水桶上山,给油菜地浇水,看油菜冒出嫩嫩的小芽。当滚滚春雷响起,阵阵春雨飘过时,山地上的油菜就忽啦啦地开花了。一夜间,不见了碧绿,只有一片金黄!蜜蜂来了,蝴蝶来了,它们尽情地在油菜花中翩翩起舞,我和小伙伴们追逐着飞到地边处的蝴蝶,从不敢踏进油菜花地半步,因为父亲和叔叔们说过:一簇油菜花就能结几荚子油菜籽,碰掉了花,就结不了籽,也就少了好些香喷喷的油!要知道,那时候父亲和叔叔们种的油菜可是要为国家榨油的呢。

  长大了仍然喜欢在春天时分去看油菜花,但从没有像青海湖边的油菜花能给我带来如此地振撼!它们生在高原上,长在青海湖边,在氧气稀少的环境中,托起了生命最灿烂的辉煌!

  缓行在青海湖边,满眼的浩渺让我想起那首凄美温婉的哈萨克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那个地方,现在就在我的身边!金银滩草原,紧挨着青海湖,有一条小河穿流其间,南北**会开不同的小花。北岸的草原上常盛开叫金露梅的黄色小花,南岸的草原则是洁白的银露梅。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引得人们驻足流连。夏季,正是金银滩草原最美的季节,到处可见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

  不知是否是美丽的青海湖,美丽的金银滩造就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卓玛,使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思念,成就了他的一世才情,也让才女三毛忧郁心碎。如今的金银滩还留下了这段传说,也留下了许多叫卓玛的姑娘。爱情,在这里像青海湖水那样没有羁绊,也像丰绕的金银滩草原那样没有枷锁。青海湖区,它永远不会小资,它的广袤和磅礴足以让一切开阔!

  在青海湖,一天的时间太短。看湖、看草原、看油菜花、看山坡炊烟、看经幡飞舞,看湖鸟翱翔……驻足就会流连忘返,远处,又在栩栩动人,每一处都舍不得丢弃,恨不得通通走遍,然而时间有限,只好选择无奈,让心灵控制性地穿越。转身离开时,夕阳已穿过美丽的云山,照在湖面上,湖水潾潾,金光闪闪……,脑海中此刻只剩下一个词:“啊!青海湖……”

  青海湖散文欣赏 5

  一直以来,喜欢风铃,喜欢它不经意间发出的旋律,简单又自然,叮叮咚咚……

  从卧室到阳台的过道间,挂着一串风铃,样子再普通不过了,四个蓝色带点细细花纹的空心圆柱,底端是一只同色系的蝴蝶,微风吹过,蝴蝶便轻舞飞扬,小小的圆柱便摇摇摆摆起来,怯怯地发出一些声响,在卧室与客厅间回荡。

  这串风铃,是我几年前买下的。

  我爱在精品屋前流连驻足,因为实在抵不住店内的诱惑,小巧又精致的小东西向我招摇着,脚步不觉间就停下来了。仔细瞧来,揣摩它的妙处,感受一份妥贴的心意,实在是件乐事……掀开盖子,随着音乐,便有一小小美女翩翩起舞的八音盒;一个质地、款式、颜色都符合心意的小相框;一件简洁又漂亮的手工布艺的小挂件,都让人爱不释手。

  忽然间,又被一阵轻轻的声响所吸引,在房间的一角,我看到了一只样子极普通的风铃,好像在提醒我它的存在。店主见我对风铃感兴趣,便拿出各种各样的风铃随我挑选;有的是一串串的小铃铛,样子有些花哨,声音轻且细,像铃铛的声响;有的样子古朴、华美,声音浑厚又凝重,仿佛暮鼓晨钟,有些沉重;选来选去,还是刚才的那串风铃最合心意,造型简单,声音洒脱又利落,像泉水叮咚,像溪流淙淙,就是它了!从此我的房间里便多了一些声响,这声响,让心情也变得清爽又舒畅!

  夜已深,周围一片寂静,家人睡下了,我随手翻阅着书页,忽然传来轻轻柔柔地一声“叮叮咚咚”!像是老朋友的一声轻唤,仿佛怕我寂寞试探着问:用我陪吗?那一串“叮咚”也含着几分幽怨的,可能是我*来冷落它的缘故吧,我披衣而起,找来细软的棉布,把它上上下下擦拭一番。

  风铃是有灵性的,你信吗?*些天,风铃响得多了,急促起来,哦,是秋风渐起,它在提醒我晚上要关好门窗呢。

  无论你是寂寞感伤还是欣喜轻狂,听到这叮叮咚咚的风铃声,你的心便在顷刻间沉静下来,变得温柔又深情,那感觉像什么呢?就像月光,像如水的月光。

  一串风铃,一声叮咚,一个朋友,一句叮咛……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7)

——青海湖_汇总5篇

  青海湖_ 1

  等手机闹钟叫起来,我匆匆起床,因为今天我们要去中国第一大湖泊——青海湖,青海湖是一个咸水的内陆湖,也是一个神奇的湖泊。

  我们从多巴基地至青海湖有1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时而走公路,时而走黄土路,穿越了草原、沙丘以及大片的油菜花,看到这美景,我们几乎忘记了晕车的难受,大家这一批来青海写生的艺术家们,拿起相机,拍照留念,这令人陶醉的沿途的风景,被艺术家们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

  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来到了美丽的青海湖,它分一湖和二湖,向远处眺望,水天一色,向*处看,湖水天蓝色,一层一层地,再往前看,天蓝色产生了变化,变成了宝蓝色,随后往后望,有一点深蓝色,把湖泊点缀得更加神秘!

  为什么会有一层层的颜色呢?是因为有水怪在胡闹?还是错觉?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随身的《十万个为什么?》依然找不出正确的答案,这时孔爷爷的外孙——英浩哥哥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了我答案,原来是因为湖床和我们陆地一样有山峰、田野、峡谷、盆地……由于深度不同,所以颜色也不一样,再配上怒放的油菜花,简直波光潋滟,调上满地金黄,绘成这美丽的天然图案画,令人心旷神怡。

  大美青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海湖的蓝,比大海纯洁,比天空厚重,微风轻轻吹过,才把我从梦境中吹醒,哦!这如诗如画的青海湖!

  青海湖_ 2

  暑假我和爸爸还有妈妈去了青海湖,青海湖的特色都是一些手链等各式各样的东西。在去青海湖的路上有牦牛、绵羊、马还有一只珍惜的梅花鹿。我在那里抱了一只可爱的小绵羊照了一张相。我也骑着牦牛找了一张相,一开始我的脸僵硬。后来听妈妈说牦牛是非常乖的,我才表情慢慢的轻松了下来。照完了相,我们又进了车继续了我们去青海湖的旅程。

  过了一会儿,我们在车里坐着,我们呀有看见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他们呀一个个都生机勃勃的他们黄的可不得了,我们要进去,还要收费呢!我们只好在它的包围外照相。好了我们终于到了青海湖,在那里当地人把青海湖叫做海子,当我们到青海湖的旁边时那水湛蓝湛蓝的,一望无际,好像真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那里我都穿的是棉袄我进去后我门坐的是观光车在上坡的过程中非常非常的凉,上去后。我和爸爸坐了那小型卡丁车那上下起伏的惊险真的是非常的刺激。那里还有坐快艇的、乘坐豪华游轮的我们照相时刚好就赶上了一艘豪华游轮。我们把它当为背景找了许多的相,到了最后,我们为了证明我们去了青海湖,我们利用了青海湖的石碑找了相呵呵,这次的青海湖一日游可真开心啊!

  青海湖_ 3

  今天我们来到了西宁,来一睹青海湖的风采。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一望无际。天公作美,天气还算不错,离青海湖越*,我的心情就越发激动。

  一下车,放眼向湖水望去,心中的杂念瞬间被摒弃,*静与舒适取而代之。

  碧蓝的湖水中透着淡淡的绿色,光线从天上厚厚的云层缝隙中漏下,轻柔的覆在青海湖之上,湖面波光粼粼,一闪一闪的光芒在湖面上跳跃着,微风抚摸着水波,湖面泛开丝丝波纹。远处,目所能及的湖水边缘与淡蓝的天色融为一体,是真正的水天一色,水天相接。由于海拔高,天空、云层与大地似乎十分接*,仿佛触手可及。若真是可以,真希望感受一下云朵的触感。一切都那么美好,静谧,游人们也是静悄悄的,生怕惊扰了青海湖,惊动了她高尚的灵魂。

  云朵逐渐聚集,云层越堆越厚,天空的光线逐渐黯淡,此时的青海湖又显现出一种不同的风采。失去了光线的照耀,青海湖的湖面不再闪光,反而增添了一些威严与微小的压抑。此时青海湖的深不见底完全显露了出来,深深的湖水给人以敬畏。青海湖庄严地端坐在中国大地之上,拢着袖子,为周围的人们降下祝福与庇护。

  我呆呆的站着,灵魂仿佛融入到了青海湖,血液被湖水重新润泽,感受到了她的包容与慈爱,浑身被重新洗涤,焕然一新。

  我衷心向青海湖表达我的赞誉与依恋。

  青海湖_ 4

  青海湖位于我国青海省西宁市的远郊,它犹如浩瀚的大海,一望无际、美丽无比。

  早晨,去青海湖看日出必不可少。一开始,东边的天空渐渐泛白,慢慢的,云雾散开了,白色的天空变黄了。之后又变成了淡淡的橙色,太阳公公露出了半个红彤彤的脸蛋。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日出东海了,太阳光芒四射,像一把把利剑射在湖面上。这时湖面上映出了一个像小花似的红太阳。中午,太阳高挂天空,似乎是在蓝绸缎上的一朵小红花,时不时吹来一些暖风,青海湖碧波荡漾,十分美丽。它的边上耸立着一块刻有“青海湖”三个字的大巨石,那也为青海湖添增了不少的色彩。傍晚,太阳日落西山,吹来晚风时,湖水荡起一片片水花,那是水姑娘头上的发花儿。哗啦啦……下雨了,青海湖变得威武了。轰隆隆,轰隆隆……开始狂欢的礼花上了天,你想知道篝火晚会是否好玩吗?那雷鸣般的掌声会告诉你!

  夜深了,青海湖静静地打着回旋,慢慢流动,好像唱着美妙又动听的歌曲,哄着人们入睡。

  青海湖_ 5

  暑假,爸爸和妈妈带我去青海湖玩,我开心极了。

  我们在路上走着,我看着这窗外的“黄土高原”心里万分疑惑:“这方圆几百里的大沙漠寸草不生,怎么可能有湖呢?想在这儿看见湖?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嘛!”刚说完,我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一角,出现了一丝蔚蓝,是天空?是蓝布?还是说……是光的反射?*了,更*了!那冰山一角成了“汪洋大海。”是湖,是青海湖!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哦!那湖,如同一块蔚蓝的宝石,如同一片江洋!那蔚蓝的湖,反射着太阳的金光,让我如痴如醉。湖面上风*浪静,如同一面镜子,我站在它面前,水里也出现一张和我一模一样的脸,它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什么,它就干什么。不一会儿,起风了,而它也玩够了这游戏,不再学我,又炫耀起它的美貌。

  起风了,湖面荡起波纹,金波漾漾。镜子碎了,变得弯弯曲曲,连绵起伏,正如同一群白色海鸟从远处飞来,又好似一条条白色丝绸在飞舞。风正向我面前吹来,越来越大,一大翻一大翻的波浪卷来一大群一大群的湟鱼。它们被浪打晕了,又卷到岸上来,它们甩着无力的小尾巴,想回到水中。有一条湟鱼上岸太高,回不去了,正做着垂死挣扎。它筋疲力尽,躺在那里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我轻轻地捧起它,小心翼翼的放回水中,它甩甩尾巴,离开时,它吐了一串小小的气泡,气泡在我眼前慢慢扩散开来。我想:这是它在对我说“谢谢”吧。我看着它,直到它完全消失在水波中。

  青海湖,如同一支五彩的蜡笔,为我美好的童年增添了一条优美的彩虹。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实用10篇(扩展8)

——美丽的青海湖_优选【五】篇

  美丽的青海湖_ 1

  暑假,我跟随妈妈来到了被誉为“地球上最后一滴眼泪”的青海湖。

  一看到这美丽的青海湖,我就被这美丽的景象震撼了:湖水碧蓝碧蓝的,犹如一块刚染好的蓝手帕。举目远眺,青海湖*静得看不出一点儿波纹,像一位身穿蓝衣裳的亭亭少女躺在水面上,静静地、甜甜地睡觉。*了,*了,我和青海湖亲密接触了,我发现青海湖不但蓝还很清,清得连湖底的一粒粒细小的石子儿都能看见。

  浪潮时大时小,大时,像一头凶猛的狮子朝我们扑来,让人心惊胆战;浪小时,像一位温柔和蔼的妈妈抚摸着自己的孩子。浪有时不大也不小,像一个正在沉睡中的婴儿,幸福地躺在摇篮里。

  上船了,我坐在船上观赏风景。我望望天,又望望青海湖,总觉得青海湖就是第二个蓝天。湖面波光粼粼,就像是一条条快乐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阵风吹过,湖面漾起波纹,仿佛从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变成了满脸皱纹的“黄脸老太婆”。

  下船了,我坐在沙滩边的一把躺椅上,边吃土豆饼,边欣赏青海湖。湖连着天,天连着湖,水天相接,呈现出美丽的景象。这青海湖,简直就是高原上的一颗蓝宝石啊!这时,太阳洒下一束金色发亮的光,青海湖顿时变得金光灿灿,反射出五彩缤纷的景象,真像一个仙境啊!

  虽然我已经离开青海湖很长时间了,但心里总想着青海湖,希望将来我还能去青海湖看一看,玩一玩。

  美丽的青海湖_ 2

  阳光明媚的日子,走在青海湖边,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有时波澜不惊,有时宁静柔和,有时欢快,有时阴沉……

  走在青海湖边欣赏,感受青海湖的美妙,那清凉的空气,使我舒畅。听见浪花在你的耳边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让我聆听自然界注明的歌唱家——海浪的绝世音乐。文件青海湖中那潮湿的空气,让这种潮湿天然的空气渗透我全身。

  我看见这美丽的青海湖,海鸥在湖面上飞翔,海浪在吹打着砂石,“沙沙沙……”一旁的树林轻轻吹动,在微风的吹拂下高大挺拔,在阳光的照射下长得嫩绿,茂盛,并且,在雨水的呵护下十分健康。

  如今已是一处闻名中外的风景区。正在这时,一只鱼儿从湖面上一跃而起,又过了一会儿第二只,第三只鱼……一个接着一个地蹿了出来,真是有趣!

  鱼儿们好像在演奏一首乐曲。我躺在沙滩上享受着天然的沙床,浪花在我脚边轻轻地挠我的脚丫子,太阳照着青海,使青海湖变得银光闪闪,青海湖真美啊!它比巨大的钻石更亮,比优雅而美丽的凤蝶更美,比夜晚的香港更多彩。

  我爱青海湖,爱它湿润的空气,爱它美妙的而音乐,爱它的风景,爱它的一切。我真想永远留在这美丽的青海湖畔!

  美丽的青海湖_ 3

  假期,我和爸爸妈妈,还有爸爸的朋友张叔叔一家自驾游要去青海湖了。

  一大早,我们出发了,第一站兰州,我们吃了正宗的兰州拉面后,继续前行,下一站直达西宁市,经过了七八个小时才到,晚上找好宾馆早早就睡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兴致勃勃前往日月山,因为上边风太大了,我们就没呆一会就走了。爸爸开车前往青海湖,一路上我的心情激动,不由得向窗外看看,沿路高原美景,一眼望去,绿油油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在吃草。我想起学过的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动现牛羊。向远处望去,有许多白色的,黑色的小点点。牛儿羊儿们悠闲的吃着草,这时,我给爸爸说我想骑马,爸爸就停车,我非常的高兴,我骑了一匹白色的马,马儿走的不快不慢,虽然颠的我屁股很疼,我在马上吹着风,觉得快活极了。再往前走就是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不时有游客下车拍照,我们也不例外。不一会,青海湖到了,一眼看到蔚蓝的湖面和天混为一体,几乎分不清哪里是湖,那里是天,湖水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蓝,我又是骑牦牛照相,又是骑马照相,留下美好的记忆,真是兴奋极了。我们又来到沙岛,滑沙可把我和雪儿吸引住了,我们疯玩起来。我们又去了几个景点,玩到晚上七八点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青海湖真是个美丽的地方。明年还想来。

  美丽的青海湖_ 4

  这个暑假我和姥爷姥姥一起去了青海省西宁,在青海省西宁,我到过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一个是青海湖,我是和姥姥、老姑、还有一个叫*子航的小男孩一起去的,他是我老姑的孙子。

  刚到日月山,就看到一个路牌,上面写着:“青海湖——中国最美的湖”,远远望去湖面好像和天连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不愧是中国最美的湖,果然名不虚传。

  我们一走到湖边,就忍不住叫起来:哇,这么大的湖啊!我和*子航就立刻拖鞋拖袜,然后又挽起裤腿后,走到湖边儿,迎着浪花玩儿水,那儿湖里的水很清澈,我们玩的最开心的是玩“打水漂”,就是用小石头水*的投向水面,让石头擦着水面向前“飞”,我们比赛着看谁投的好。玩的不亦乐乎。

  浪也挺大的,在那,我还发生一个惊险的一幕,正当我玩的高兴时。突然一个大浪向我迎面扑来,我没有防备,把我半截身体都打湿了,姥姥远远看到,吓的半死,连连喊我回来,她说真怕大浪把我裹到湖里。

  又玩了一会,我们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美丽的青海湖_ 5

  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青海湖旅游,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距西宁市151公里处,又叫151基地,也是三江源的源头,是一个遥远又美丽的地方。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们随旅游团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青海湖畔,青海湖湖天一色,一望无际,太阳照在湖面上,湖面上就波光粼粼,轻盈剔透,一艘艘快艇飞快的划过湖面,远处的雪山、白云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美丽的湖水清澈明亮,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倒影出天空中的云彩和远处高山,就连人的身影也映在水面上。沙滩上的人有的在用细沙堆城堡,有的在湖岸边泡脚,有的小朋友在在嬉笑追打。湖中央还有一个鱼雷发射基地,听爸爸说那里已改**们娱乐的好场所。我拿起一块石头向湖里扔去,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圆圆的浪花,一浪推着一浪向四周散去。这时海鸟扇动着洁白的羽毛飞来飞去,上下翻飞轻盈的掠过水面,嘴里发出好听的叫声,好像在说:“真漂亮,真漂亮!”,我们在青海湖畔玩了很久,照了许多照片,因为旅游团还有其它项目,我只好跟着爸爸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青海湖,心里默默的说“再见了!

  青海湖,明年如果有时间我还会来看你的!”,我爱辽阔的草原,爱雪山白云,更爱美丽的青海湖。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