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

首页 / 故事 / | 故事,农村创业

农村创业故事1

  大学生回乡种田20xx亩年收入280万

  今年28岁的陈林嶓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杭州工作了三年。“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很好,水稻田里也能成就一番事业。”陈林嶓说,当他说出要回到家帮助父亲经营家庭农场的想法后,同样是大学毕业的妻子姜雅萍表示了赞同,与他一同辞去了杭州的工作。

  两位80后年轻人,告别都市,回到农村,这让许多同龄人不解。“既然选择远离都市的喧嚣,那就安心在农村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

  陈林嶓花了20万元购置的农用植保飞行器,一次可携带32斤农药,一天可喷洒300多亩稻田。“用机械代替人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陈林嶓说。农场*年来不断引进犁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多种农用机械来替代人工,见效十分显著。去年农场1300多亩稻田共收获了稻谷100多万斤,销售额达到280多万元。

  陈林嶓能吃苦,要不是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和一股书卷气,人群中的陈林嶓经验老道的样子还真看不出是个走出象牙塔不久的大学生农村人艰辛励志创业历程农村人艰辛励志创业历程。

  回到农场后,夫妻俩一同跟着父亲和农场的农民下地,熟悉机械操作和农事管理;省下逛街、上网的时间去听当地农业局给农民上的农技课;书架上各种农技、农机书籍逐渐多了起来……知识、经验在日积月累中变得更为丰富。图为陈林嶓喷花剿灭农田旁的一枝黄花。

  如今,小两口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学生农民。经过一年的发展,农场也从原来的1300多亩扩增到2100多亩。

  农场*年来还引进智能玻璃温室、烘干机等多种农用机械来替代人工。

  陈林嶓一有空就学*农技、农机、管理市场等知识。

  “农技、农机、管理、市场……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对于未来,陈林嶓有着新的谋划:扩大种植面积、选新品种、搞绿色循环农业……未来创业的路还很长,陈林嶓希望每一步都走得实实在在。对家庭农场的未来,陈林嶓信心满满。

  80后不要年薪百万要到田里种蔬菜

  “这袋冰菜叶子有沙土,弄干净了再放进框。”5月14日下午4点,1983年出生的樊明名忙着向当天签了协议的成都20个家庭配送新鲜的“洋蔬菜”,全是从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引进的香蕉瓜、朝鲜蓟、冰菜等。“作为推广,每个家庭每年8000元左右,每周配送两次最新鲜蔬菜,每次5斤左右。”

  20xx年,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立,他成为园区第一个业主,成立彭山禾苗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蔬菜。3年过去了,按他的话讲,现在才开始“扭亏为盈”。而在20xx年之前,他是深圳某通讯企业的副总经理,负责整个东南亚市场的销售,年薪超过100百万元。

  年薪百万工作不干了,到田里种蔬菜?这位?“80后”是咋想的?

  年薪百万不要为什么要种菜?

  想起以前穿高档西服上班的日子,樊明名还是觉得那时安逸,之前负责手机主板设计,后来当了销售副总经理。“早上8点半开个会后,查看一下各地的销售行情,下午2点半就‘下班’,去和朋友喝咖啡交流一下讯息农村人艰辛励志创业历程投资创业

  ”说这话时,他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头天晚上?3点半他才从峨眉半山七里坪的种植基地回来,早上7点又到成都小区推介自己的绿色“洋蔬菜”。

  这么累,为什么要种?樊明民表示,在深圳的“朋友圈“很多人感叹现在的食品安全成问题,”还是不打农药或者少打农药的绿色蔬菜安全些!“”高档法式餐厅才有的朝鲜蓟可不可以买到家里做?“众多朋友的想法与中央鼓励农业发展的“刺激“,加之父亲在老家种了40多年蔬菜的经验,让他谋生了流转土地种蔬菜的想法。

  但他的想法一开始遭到了父母、妻子和朋友的一致反对,“疯了哦?一年一百万不要,跑去当农民捏泥巴?“

  但是,樊明民很坚定自己的想法。

  “企业副总,以后大不了就是总经理,人生还是单调了些。“樊明民认为,人生就像一条固定长度的线段,如果经历丰富,就会向线段中上起下浮的曲线,这样曲线拉长后,整个线段也才会”变长“。

  城里人下乡 能不能挣钱?

  樊明民想让人生变“长“的理想刚开始被现实击得粉碎。

  20xx年---20xx年,樊明民流转的500亩土地全部种的青椒、茄子、白菜、萝卜等普通蔬菜,结果遭遇了比如青椒1毛钱一斤的销售超低价。

  一年多时间,土地流转费*50万,工人工资100多万,还有大棚钢架、种子、化肥等各种开支,他直接亏了200多万。相当于两三年的收入一下子化为了泡影。

  “地还种不种?“”肯定要种。“虽然家人都很不理解,但是父母从重庆搬来眉山,从事服装外贸工作的妻子也带着刚出生的女儿从深圳回来帮他。

  遭遇失败后,樊明民调整了思路,有着以前当IT老总经常出国的经历,他想起了在日本、韩国很受高端人士青睐的冰菜、朝鲜蓟等“洋蔬菜“。随即,他用几个月时间重新到这些国家考察,与瑞士先正达种子公司、美国圣尼斯种子公司寻求合作。种子公司在负责种子提供的同时,还提供技术指导,这为”门外汉“的他解决了后顾之忧。

  以前种子论袋卖,一袋种子1000粒才10多元,“洋蔬菜“种子论粒卖,一粒1.5元—2元。成本增加不少,蔬菜销售价格也”水涨船高“农村人艰辛励志创业历程农村人艰辛励志创业历程。比如,樊明名透露,这一季5亩的冰菜采摘了2个多月,就已经收入16万,而且接下来还有3个月的采摘期。”朝鲜蓟的价格更是直逼200元一斤400元一公斤,都是广州、深圳的高档法式餐厅预订,我们空运过去的。“

  “今年开始已经盈亏持*了,随着客户群的不断打开,下一步盈利不是问题。“虽然截至目前,已经投入了800万,但对于销售盈利,樊明名有足够的信心。

  这从他在成都的家庭配送推广也可以看出来,5月14日一天时间,他和同事在一个小区做推介,签了20个家庭配送协议。“一次一个小区有20户,你想想成都有多少小区?“从今年开始推行家庭配送以来,他已经与成都300多个家庭签订了协议。“园区到成都,只有40分钟车程,这也是配送蔬菜很好的距离。“

  同时,他也在园区附*农户收集土鸡蛋、菜籽油等特产供给自己的合作家庭。“我们现在的蔬菜很少打农药,完全符合绿色蔬菜的标准,还在七里坪流转了几百亩种植有机蔬菜。”

农村创业故事2

  《农业创业故事案例》

  东北小伙包子铺创业 1万元白手起家一年卖一亿个包子

  家在东北农村的王海鹏,从18岁起就外出闯荡。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打过短工,跑过长途,还开过饭店,好不容易积攒下了10万元钱,却误入非法“传销”组织,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走投无路之下,王海鹏带着仅有的1万元钱,来到了烟台。在一家农贸市场里,他经营了一家快餐摊子,一年下来刚刚有点起色。这时候年轻的王海鹏却突然决定要养猪!

  没想到王海鹏的养猪事业,刚一开始就碰上了大钉子,一场瘦肉精事件,让他养猪场的猪全部滞销。眼看着猪场的猪一天天长大,王海鹏是心急如焚。苦闷的海鹏冥思苦想,突然想起做包子。原来,当年他刚到烟台的时候,经营过快餐摊,卖过肉包子,当时卖的好的时候,几天就能够卖掉一头猪的肉,如果重操旧业,也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养猪场的燃眉之急。说干就干,王海鹏马上开始寻找铺面,很快他就在烟台大学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没多久,王海鹏的包子铺就开业了。

  包子铺开业第一天就收入了1000多块钱。之后,他的包子铺更是每天排起了长队。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吸引人的好办法,他将馅料加工放到了包子铺现场,让顾客们看了更加放心。就这样,王海鹏的包子铺很快就走上了正轨,每天都能卖掉一头猪,小小的包子,一下子缓解了养猪场的压力。

  没多久,王海鹏又用 47万元的高价收购了一家叫做“张包包”的包子铺。这时候的王海鹏仍然一点都不敢大意,无论是购买蔬菜,还是肉类的加工,他全都亲力亲为,为的就是能够保证自己包子的品质。就这样,全的包子店搞得风风火火,每到吃饭时间,店里都是排满了长队。王海鹏趁热打铁,一年时间内又在烟台陆续开办了三家店。

  此时,烟台当地一家餐饮公司,也看中了“张包包”这个品牌,并迅速与王海鹏达成了投资合作。不到半年时间,“张包包”包子店就在烟台陆续开了20家店。然而就在他满心欢喜,期待未来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好多老顾客都说,他家包子的味道变了农业创业故事案例_农村创业故事欣赏投资创业。

  原来那家餐饮公司将重点放在开发分店上,对包子质量不是很在乎。王海鹏无奈之下干脆提出两家分手。可万万没想到,“张包包”的品牌已经被那家餐饮公司注册了。如果想继续经营,就还得跟那家公司合作,可眼前的现实是,两家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无奈的王海鹏,陷入了极度沮丧中。性格刚强的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状态,他要从重新开始,注册新的品牌。

  打定主意重打鼓、另开张的王海鹏,给自己的包子店起了新的名字:玄兴包子

  而且这一次创业,他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就是要在2年时间里,让自己的新品牌再次在烟台打响。

  经过了这一番风雨,王海鹏对再次起步的包子事业更加珍惜,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做包子上,因为他深深知道,决定未来成败的还是包子的质量。那个时候,他是厨房、前台连轴转,虽然很累,但却很开心,因为只要想到未来,内心就充满了无限的能量。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又陆续在全国开办了300多家分店,通过建立全机械化的中央厨房,机器包的包子更是让他的产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现在每年总计能卖出1亿个包子。

  如今老王的梦想就是在5年内,包子年产量做到13个亿包子,全国每一个人都能吃到他的一个包子。

农村创业故事3

  “节奏很慢,特别安逸,是我在成都的那种生活状态。”曹陈江感慨颇深地说道,“在这样的状态下,人就会缺乏斗志。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已过而立之年,但不甘如此*淡生活的曹陈江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成都。他回到了老家的农村,从养殖黄粉虫开始,到养土鸡,卖土鸡蛋,卖土鸡等,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慢慢打造出一家集生产到销售的生态美食体验店。他骄傲地说,让城里人享受到“农村福利”是自己一直努力的事业。

  告别成都慢生活,回乡创业从当农民开始

  2001年曹陈江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期间做过快递客服,机电销售,后来做建材生意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数百万元,也因此定居成都。在孩子出生后,一方面不想过成都的慢节奏生活,另一方面希望孩子接受福建本土的文化和成长环境,曹陈江决定把生意转手后回到老家,从零开始。

  回家后该做点什么呢?曹陈江一时毫无头绪,直到一次和农大教授的对话打开了他的思路,教授建议曹陈江可以从事农业,尝试“黄粉虫项目”,其衍生产品包括鸡蛋,土鸡养殖等十分广泛。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曹陈江眼前一亮,这不正是适合自己的事业吗?“打造原生态美食,让城里人享受到农村福利”这个念头开始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在对黄粉虫的养殖难度及市场前景充分调查后,曹陈江回到老家宁化县开始他的创业之路。虽然黄粉虫的衍生产品繁多,但刚起步的曹陈江决定以鸡蛋为主,求精而不求多。当时正值入冬气温骤降,黄粉虫孵化率急速降低,而这就意味着母鸡将失去食物来源。一筹莫展的曹陈江在YBC(*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China)的帮助下请来了多位专家,原来黄粉虫孵化率低是因为天气寒冷,其生活的适宜温度是25度以上。找到了病根后,曹陈江对症下药,通过调剂室内温度解决了这一难题。

  塑造品牌鸡蛋,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

  到了来年春天,虫也足够了,母鸡也长大了,那么鸡蛋自然就源源不断了。收获鸡蛋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致命的打击让曹陈江喘不过气来。农场日均可以出产1000多个鸡蛋,那销路怎么办?其实曹陈江并不是没有想过销路问题,他也曾通过在社区推销,放到奶粉店销售等方式打开市场。但是一方面销量有限,另一方面销量时多时少极不稳定。如今这种不完善的销售体系完全支撑不起农场的供应量。

  他陷入了反思,由于黄粉虫鸡蛋的成本高市场定价一颗鸡蛋约要3元,这样的高定价若是没有品牌,又怎么能让消费者接受呢?痛定思痛,曹陈江开始规划一条品牌鸡蛋的道路,满易鸡蛋就这样诞生了。而仅仅有品牌还不够,如何打造品牌知名度?如何打开销路?如何得到消费者认可呢?一个又一个难题接踵而至。

  在那段灰暗的时光里,曹陈江消瘦了许多。没找到新销路前,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这些鸡蛋免费送给福利院、残联等机构,这直接造成了十几万元的经济损失。真正的转机是在一个叫李青的人出现后,李青是新华都的财务总监。他们的关联要从YBC说起,曹陈江的项目成为YBC的扶持项目后,YBC给他配备了“一对一”的专业导师,而这个导师就是李青。正是在李青的帮助下,满易鸡蛋进入了新华都等几家大型超市的卖场,最好的时候月销量可以达到20多万元。此外,为了更好的塑造品牌的概念,曹陈江还开起了“满易精品行”,通过店面里的展示等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黄粉虫鸡蛋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

  从为酒店供应土鸡到打造一站式生态美食体验店

  一次社交活动改变了曹陈江。在活动上他认识了一位从事酒店行业的朋友小A,小A在得知曹陈江的创业项目后,感慨万分地说,现在原生态的食品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了。而这也正是他们酒店所需要的,他希望曹陈江可以成为他们的供应商,为他们提供土鸡等原生态食品。曹陈江盘算了一番,觉得有能力供货且有利可图就答应了。

  回到宁化后他开始投资新建鸡舍,购买土鸡苗。一只土鸡的生长周期大概是8-10个月,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后,为酒店输送土鸡才不到两个月,因国家政策的影响餐饮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低谷。接到酒店方面的订单急剧减少,而由于前期为养殖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曹陈江若是停止养殖业就要承受巨大的亏损。

  此时的“满易鸡蛋”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曹陈江灵机一动,与其依赖酒店订单,不如在自己经营的“满易精品行”出售土鸡。为了丰富品类,曹陈江还推出了宁化土特产等专柜。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消费者对“满易鸡蛋”的认同并不能直接转换成对土鸡的认同。且小小的店面又支撑不起数量庞大的土鸡销售。“怎样可以吸引消费者”的难题摆在了曹陈江的面前。他不禁想,既然土鸡等土特产是种食品,而食品需要品尝,那为何不开一家专营土菜的餐厅,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吃到美味,这样一来自然就解决了销路。

  遭到“H7N9禽流感”“洗劫”,镇定自若

  可能是命运有时候爱开玩笑,在历经市场调研,选址,装修后,正要开业的“满易食府”遭到了“H7N9禽流感”的“洗劫”。曹陈江颇为无奈地说,那段日子简直是不堪回首。不过在经历了前几次的种种困难坎坷,这一次,曹陈江并没有乱了阵脚,他冷静了下来,受H7N9的影响,土鸡虽然暂时不能吃,但是还可以吃农家土猪肉,可以吃山上的兔子,还有数不尽的农家菜。曹陈江一方面自建养殖基地,另一方面也通过和别的创业者合作,由他们提供一些土特产来丰富“满易食府”的食品品类。“满易食府”是曹陈江打造的生态产业链的终点,更是生态农场事业的起点。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1)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

农村创业故事1

  《种一亩大棚灵芝投资18万年收10万,白魁伟种灵芝致富》

  文章导读:“种灵芝,投资大,风险大,回报也大。”白魁伟介绍说,种植一亩大棚灵芝,成本投入8万多元,一次种植,生长期3至4年,一年采三茬,除去成本和人力,每亩*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十几栋白色钢构大棚格外惹眼,棚内一朵朵戴着白色小帽子的灵芝从地里悄悄探出头来,像一个个小雨伞。6月20日上午,在市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董事长白魁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城区岗头村参观了这里的灵芝种植基地,亲眼目睹了灵芝仙草的风采。

  灵芝俗称“仙草”,是我国医学库中的一种珍贵食药用菌,具有滋补强壮、固本扶正、延年益寿等功效,但灵芝对日照、气候等条件要求苛刻,养殖难度较大。“种灵芝,投资大,风险大,回报也大。”白魁伟介绍说,种植一亩大棚灵芝,成本投入8万多元,一次种植,生长期3至4年,一年采三茬,除去成本和人力,每亩*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是晋城市农字号企业家族中的新丁,其经营者白魁伟曾是商界有名的“销售能手”。2010年,从商20余载的他,因看中高端食用菌市场,义无反顾地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在城区西上庄办事处岗头村建起了高端食用菌生产厂。

  嗅到商机,看好高端食用菌市场

  日前,记者走进市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从外面看,这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一走进生产车间,便看到里面摆放着一排排铁架子,层架上的圆柱体生长着褐黄色的灵芝。这些灵芝长出时间不长,大多只有半个手掌大小,一些甚至只有耳朵大小。在另一个车间,一排排整齐的耳棒上,“盛开”着朵朵洁白的银耳。据介绍,这里生产的成熟灵芝和银耳,少部分直接销售,大部分将被进一步加工。

  记者还了解到,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园区内设有一栋用于生产银耳、黑木耳、灵芝和蔬菜育苗的三层联动智能温室大棚,以及相应生产配套车间。

  据介绍,白魁伟1997年下海创业,一直经营润滑油贸易。经过20多年发展,他的生意不断扩大,代理的润滑油种类已经囊括了国内外主要品牌,是晋城的“润滑油大王”。其白手起家时建立的中山资贸服务客栈也已经改制成为晋城市新中山能源贸易有限公司,并发展成为一家资产总值7000多万元,年销售额上千万元的大型贸易公司。

  他和食用菌结缘是在2010年。当时,白魁伟察觉到,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养生,而银耳、灵芝等高端食用菌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有疗效。在考察过多个项目后,他正式决定转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我做事一定要做到底,食用菌工厂的建设虽然经历了资金、人才、技术等诸多困难,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白魁伟说。

  耗费心血,做农业如同养小孩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关键点是技术。以灵芝为例,一棵灵芝从菌种到成芝,一般要4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刚开始因为技术不过关,种出来的灵芝卖相不好,白魁伟根本赚不到钱。

  记者还了解到,食用菌工厂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技术要求可不低。

  首先需要引进菌种,然后自己培育改良。菌种好不好,有没有生霉菌,只有行内人才能看出来。菌种培养好了,下一步就是做菌包,也就是灵芝的“营养包”。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专门有一间配料房,堆放着一大堆木糠和麦麸混合的成品,它们就是“营养包”的组成材料。

  “一个‘营养包’里,只能长一棵灵芝,之后就成了废包。”白魁伟说,“营养包”做好后,要用蒸汽高温消毒,像蒸包子一样,这样才可以杀死“营养包”里的杂菌和虫子等。这个环节很重要,如果不消毒,什么菌都能长出来,一些杂菌具有传染性,可能毁掉整个种植场的灵芝。

  消毒后,工人要把菌种放进“营养包”里。“在无菌的环境下,到特制的接种箱里,才能种菌种。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工具是消过毒的镊子、接种钩等。”他说,菌种种好后,才可以放到生产车间内,让它慢慢生长。这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技术人员一天要查看好几次,看菌种出不出菌、有没有杂菌长出来等。

  “就和养小孩儿一样细心,要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只有这几个方面都做好了,菌种才能长得好。”他说。

  销路理想,已经打开周边市场

  白魁伟说,夏季是灵芝销售的淡季,因为天气比较热,买的人不多。因此,他们现在销售的主打产品是银耳。“其中,我们公司推出的“伊人仙”鲜银耳,已经在晋城、长治等周边城市的各大商超上市。”

  “上午已经卖出了价值1万元的银耳,下午还有人来提货,这段时间非常忙碌。”白魁伟说。他告诉记者,新鲜的银耳含有的天然胶质比干银耳高得多,口感好,更有观赏性,因此效益也要比干银耳好些。

  鲜银耳利润可观,市场前景好,但其弊病是不能长时间保存,常温下仅能保存2天,采摘下来放到冰箱保存也不过10多天,远远没有干银耳贮藏得久。因此鲜银耳在我市及其周边可谓是独门买卖,市场前景远大。当然,白魁伟在营销策略上也留了一手,他往往会挑选品相好鲜银耳当做鲜货出售,剩下的烘制成干品。

  “未来生产稳定,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后,我们还将挑选一部分有兴趣的农户,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保底回收、农户接包零成本和免费培训帮扶等方式,带动附*村庄的群众共同致富。”白魁伟说。

农村创业故事2

  《农业创业故事案例》

  1987年,储五金出生于安徽岳西县温泉镇西营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父母以做砖窑为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流行做砖瓦房,所以土砖卖得很好,家境还不错。12岁那年,储五金的父亲开始执着于中医治疗白血病和癌症的药物研究,并以此为业,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家庭条件一落千丈。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毕业后,没有上高中,只能选择到岳西扶贫培训中心进行学*。

  为减轻父母的负担,早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在培训中心学*不到一年后,2004年3月,16岁的储五金带着父亲给的400元和母亲借来的300元钱踏上了北上京城的火车,开始了北漂之旅。尽管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找工作的艰辛依然让不谙世事的储五金感受到了大城市的人情冷暖。在北京街头的霓虹灯下,16岁的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个多月后,他花光了所有积蓄,从做装修的亲戚家借了70元钱,通过中介介绍,进入到*电子科学研究院的EDMI中心从事电路板焊接和维修工作。因为当时还未满18周岁,EDMI中心迟迟不给他转正,所以工作了半年多之后,储五金就离开了研究院。尽管干的时间不长,但作为国内一流的电子科技公司,研究院的工作经历还是给储五金下一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帮助。2005年到2008年,储五金先后在北京志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和富力通能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设备组装、维修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工资也从最初的不到1000元上涨为5000元左右。

  但每次在企业干得最好的时候,储五金都毅然选择了离开。“5000元的工资乍看起来不少,但是在北京这个高消费的大城市,也仅够我自己生活,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改变家里的经济条件。而且当时的我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仅靠打工,也不会有更长远、更好地发展。于是,在那个时候,创业的种子就在我的心底悄悄地生根发芽。”储五金说。

  2007年,岳西籍在京同乡联谊会上,储五金被当选为副秘书长,但当时的他只是个北漂草根,而同乡会的很多负责人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储五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加快了创业的步伐。

  同年11月5日,储五金注册成立北京同创互达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磨难变成好风景

  2007年,刚刚20岁的储五金利用身上仅有的7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注册成立了北京同创互达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代理就花去了3500元。因为当时太年轻,没有经验和资本,储五金贷不到款,借不到钱,为了让公司能维持下去,他开始了边工作边创业的艰辛之路。

  公司注册成立后,储五金用剩下的3000多元钱,在10*方米的出租房内安装了一部电话,购置了一台二手电脑。在公司同事的帮助下建了一个销售网站。由于没有资金做推广,他只好在每天晚上下班回来后,发免费网贴寻找客户源。后来借了同事的4000元钱,在百度做了推广。为了减免600元服务费,他来来*跑了百度总部3趟。

农村创业故事3

  《农业创业故事案例》

  东北小伙包子铺创业 1万元白手起家一年卖一亿个包子

  家在东北农村的王海鹏,从18岁起就外出闯荡。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打过短工,跑过长途,还开过饭店,好不容易积攒下了10万元钱,却误入非法“传销”组织,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走投无路之下,王海鹏带着仅有的1万元钱,来到了烟台。在一家农贸市场里,他经营了一家快餐摊子,一年下来刚刚有点起色。这时候年轻的王海鹏却突然决定要养猪!

  没想到王海鹏的养猪事业,刚一开始就碰上了大钉子,一场瘦肉精事件,让他养猪场的猪全部滞销。眼看着猪场的猪一天天长大,王海鹏是心急如焚。苦闷的海鹏冥思苦想,突然想起做包子。原来,当年他刚到烟台的时候,经营过快餐摊,卖过肉包子,当时卖的好的时候,几天就能够卖掉一头猪的肉,如果重操旧业,也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养猪场的燃眉之急。说干就干,王海鹏马上开始寻找铺面,很快他就在烟台大学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没多久,王海鹏的包子铺就开业了。

  包子铺开业第一天就收入了1000多块钱。之后,他的包子铺更是每天排起了长队。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吸引人的好办法,他将馅料加工放到了包子铺现场,让顾客们看了更加放心。就这样,王海鹏的包子铺很快就走上了正轨,每天都能卖掉一头猪,小小的包子,一下子缓解了养猪场的压力。

  没多久,王海鹏又用 47万元的高价收购了一家叫做“张包包”的包子铺。这时候的王海鹏仍然一点都不敢大意,无论是购买蔬菜,还是肉类的加工,他全都亲力亲为,为的就是能够保证自己包子的品质。就这样,全的包子店搞得风风火火,每到吃饭时间,店里都是排满了长队。王海鹏趁热打铁,一年时间内又在烟台陆续开办了三家店。

  此时,烟台当地一家餐饮公司,也看中了“张包包”这个品牌,并迅速与王海鹏达成了投资合作。不到半年时间,“张包包”包子店就在烟台陆续开了20家店。然而就在他满心欢喜,期待未来的时候,问题又来了,好多老顾客都说,他家包子的味道变了农业创业故事案例_农村创业故事欣赏投资创业。

  原来那家餐饮公司将重点放在开发分店上,对包子质量不是很在乎。王海鹏无奈之下干脆提出两家分手。可万万没想到,“张包包”的品牌已经被那家餐饮公司注册了。如果想继续经营,就还得跟那家公司合作,可眼前的现实是,两家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无奈的王海鹏,陷入了极度沮丧中。性格刚强的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状态,他要从重新开始,注册新的品牌。

  打定主意重打鼓、另开张的王海鹏,给自己的包子店起了新的名字:玄兴包子

  而且这一次创业,他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就是要在2年时间里,让自己的新品牌再次在烟台打响。

  经过了这一番风雨,王海鹏对再次起步的包子事业更加珍惜,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做包子上,因为他深深知道,决定未来成败的还是包子的质量。那个时候,他是厨房、前台连轴转,虽然很累,但却很开心,因为只要想到未来,内心就充满了无限的能量。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又陆续在全国开办了300多家分店,通过建立全机械化的中央厨房,机器包的包子更是让他的产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现在每年总计能卖出1亿个包子。

  如今老王的梦想就是在5年内,包子年产量做到13个亿包子,全国每一个人都能吃到他的一个包子。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2)

——农村养殖创业项目 (菁华3篇)

农村养殖创业项目1

  羊的养殖

  *几年来,羊肉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羊绒、羊毛也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羊的养殖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从肉羊养殖前景来说,1、羊肉成为一种理想、安全的肉类替代品,羊肉的消费量和出口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羊肉价格稳定,市场*稳。山区农村创业项目——从*10年的养殖市场分析看,猪、鸡等的行情均不稳定,价格经常大起大落,而羊的销路看好。由于肉羊繁殖相对缓慢,数量的增加与市场需求增大处于动态*衡状态,使之成为广大农民投资小,效益稳的养殖项目。3、羊肉产量的下降,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羊肉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生态养猪

  生态养猪,这种养猪模式主要适宜于300~1000头左右的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养殖大户及养殖小区。山区农村创业项目——是中科院博士周传社和他的几位师兄、师弟,共同研发了一种全新的生态养猪模式:利用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尿,从而解决农村粪污随意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养殖虫子鸡

  虫子鸡可不一般,不仅鸡肉营养鲜美,就连喂鸡的黄粉虫也浑身是宝。创办养殖户、合作社,带动农户,实行饲料、鸡苗、疫苗统一配置。还可养殖山地鸡、万源黑鸡等,营养价值高受顾客欢迎,销路才不会差。据了解,一只万源黑鸡的纯利润在10元左右,如果养上2万只,一年的收入就是20万元,甚是可观。山区农村创业项目——农村发展养殖业要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种养殖技术,确保产业的效益,才能达到增收的效果。

  蓝孔雀

  山区农村创业项目——蓝孔雀是一种肉质鲜美的高档美味佳肴,市场每千克孔雀肉售价150-200元;制作的孔雀标本国内每架售价6000元,出口价更高达1万元以上。

农村养殖创业项目2

  山区农村创业项目——蓝孔雀是一种肉质鲜美的高档美味佳肴,市场每千克孔雀肉售价150-200元;制作的孔雀标本国内每架售价6000元,出口价更高达1万元以上。

农村养殖创业项目3

  牡丹集观赏、绿化、食用、药用于一体。目前农村种植什么最赚钱?667*方米产丹皮600~800公斤,667*方米产值万元左右,667*方米用种4公斤,种价600元。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3)

——农村创业致富优秀项目 (菁华3篇)

农村创业致富优秀项目1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教育问题在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普遍老百姓也开始深刻意识到教育的意义,现在的小孩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农村早教”的诞生也是存在他的价值的。做这样一家早教生活馆,专门提供学龄前一些儿童的早教与智力开发,是很受欢迎的。农村由于教育水*的缺乏,老百姓的知识水*有限,这样使得有很大一部分家庭,愿意把孩子放到这里进行早期的教育。生活馆提供初期阶段的语言训练、智力游戏、运动教育、音乐及潜能的开发等。一般可以按月或按日收费,打比方20元/人/天,这样的早教机构,一天如果有20人来,收入就有400元,一个月就有万元的收益。这样的服务目前在农村少有,做得最早的总是最有市场的。

农村创业致富优秀项目2

  在农村逢年过节,也很热闹,走亲访友是常事,礼品的馈赠也是你来我往的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节后每家每户基本都有留置一大堆别人赠送的礼品和包装食品,然后对于不少家庭来说,有很大一部分礼品没有真正利用,有些人不偏好这些礼品、或是不舍得用,导致这些礼品出现浪费。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家能够回收礼品的商家,这就解决了老百姓的需求,在农村经营礼品的回收,如烟、酒、高档礼品食品等,将这些收购的物品还可以再次销售给有需要的人,各求所需,从事农村礼品回收与再销,利润不小。

农村创业致富优秀项目3

  我们都知道,现在广告行业一直都是吃香的行业,在农村只要您有广告经营的头脑,你也能在这个领域里挣得不少,农村也有很多的广告资源,但缺少统一的管理,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一些墙体广告,现在农村民房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农村民宅的墙体广告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如果您是当地人,就可以用合理的价格承租到老百姓的墙体广告,选择一些国道两旁或者乡村交通要塞的民宅,跟房主谈好可以按合同5-10年租用。手头墙体资源越丰富,经营起来优势更大。墙体广告招商项目也很多,这样的墙体广告也是特别受到商家青睐,如医疗机构、汽车销售、生活服务、家电销售、商场开业等。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4)

——农村创业致富好项目 (菁华3篇)

农村创业致富好项目1

  1、开一家特色小吃部

  如果你有吃苦耐劳的好品格,手中拥有一万元资金,可以考虑在县城闹市或乡镇*所在地开一家特色小吃部,经营的花色品种要符合当地人的饮食*惯。例如开个粥店、糊辣汤店、馄饨店、羊汤店、饼丝店、烧烤店、杂粮店,以早餐、晚餐、便餐为主,以特色、快捷、实惠、风味取胜,让食客花上两三元钱就能吃饱吃好。店铺租金、流动资金、购置桌椅及餐具厨具各项投资加在一起,有1万元足够。

  请仔细评估你准备开店的位置,如属于旅游城市或者说热闹地区,人流量较大,并且地方*真心支持,您可以尝试入手。不过,要记住,1,卫生很重要,第一视觉基本上就奠定了您的饭店在客户心中的地位;2,请先分析下其它和您的店面类似的店家,从他们处您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2、开一家压面店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面食转化机彩三相电或两相电作为动力,每小时压制面粉25公斤到15公斤不等,投资约需3000-5000元。这种面食转化机可压制空心面、削面、五角星、菱形、猫耳朵、银耳面等多种造型,迎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盘点用微信创业的好项目投资创业。

  可在交通便利的城乡结合部或居民区附*开店,租金加上机器投资总共需7000元左右,以每天加工50公斤面粉为例,纯收入可达40元。如果能捎带出售面粉、杂粮、食用油之类的商品,赚得更多。

  3、开一家幼儿园

  农村人现在也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如果你能歌善舞,富有爱心,家里住房宽敞,可考虑开办一家幼儿园。开幼儿园的主要投资是购置玩具,可量力而行。每名幼儿每月学费20元计算,一年10个月约为200元,招收30名幼儿的年收入约为6000元。

  农村创业网说明有: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兄弟远离家人和孩子,所以造成年迈的'父母孤苦伶仃和幼小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您可以尝试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培养留在家乡的儿童,着重素质教育,如电脑学*,体育培训等。同时给年迈的父母提供散心的场所。此二者皆可以为您自己致富,同时又可以造福于乡亲。

  4、开办家庭旅店

  如果你家位于旅游名胜风景区附*,或位于去风景区必经之路,家庭住房宽敞闲置,可考虑开办一家家庭旅店。以4间房为例,可设单人间、双人间、4人间、8人间,收费标准分别为每人30元、20元、10元、5元,可给住店客人提供饭菜,收取一定的费用。办家庭旅店一次性需一万元投资,但物品可长期使用,只要注意干净卫生,定能吸引客人。

  5、开一家农村用品租赁店

  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的工具很多,但一家一户不可能购全。有条件者,可投资一万元左右,购一些农民必用物品出租,收取租金。可出租的商品大致有三类:一是婚丧之事用品,如婚纱、相机、厨具、摆酒*用的桌、凳及酒具等;二是建筑用具、如模板、手推车、储水罐等;三是小型农机,如播种机、脱粒机、铡草机等。可采用滚动发展的方式,逐步添置。

  6、开一家美发店

  乡村理发美容是个空白,很具市场潜力,男女青年可学会美容美发技艺,将店开在乡镇所在地。一万元足够学费和购置美发、美容设备。如经营得当,每月利润当在20xx元以上。

  7、开家农资专场店

  在人口较多的村子或乡镇所在地,租一家沿街门店,开办一家农资专卖店,出售种子、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投资约需1万元左右,由于商品是农民生产中必需之品,使用数量较大,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如自己资金不够,可考虑和县城或省城大店联营,获取专卖的利润。

农村创业致富好项目2

  其一:农机具租赁市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农民不可能购齐生产所需的农用机具,有条件者可在农村组织开办农机具租赁市场,实行有偿服务。在吉林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交易会上,许多展会上的农民纷纷表示,在紧张的农忙(春耕等)季节,他们往往要东奔西跑地联系农机,有时候去晚了还联系不上。现在他们迫切地希望有专门的农机租赁市场,以解决他们在农耕生产时的后顾之忧。

  其二:科技服务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方面的各种先进、实用的技术。如果在农村开设科技服务市场,帮助农民解决问题的同时,能获得可观的报酬。

农村创业致富好项目3

  自然肥是农家有机肥的统称,自然肥除了提高质量外,还要针对市场需求“绿色化”,这是市场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自然肥产业也是城市垃圾的最终归宿,自然肥生产完全可以人工化、工厂化、产业化。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5)

——农村创业致富优秀项目 (菁华3篇)

农村创业致富优秀项目1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教育问题在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普遍老百姓也开始深刻意识到教育的意义,现在的小孩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农村早教”的诞生也是存在他的价值的。做这样一家早教生活馆,专门提供学龄前一些儿童的早教与智力开发,是很受欢迎的。农村由于教育水*的缺乏,老百姓的知识水*有限,这样使得有很大一部分家庭,愿意把孩子放到这里进行早期的教育。生活馆提供初期阶段的语言训练、智力游戏、运动教育、音乐及潜能的开发等。一般可以按月或按日收费,打比方20元/人/天,这样的早教机构,一天如果有20人来,收入就有400元,一个月就有万元的收益。这样的服务目前在农村少有,做得最早的总是最有市场的。

农村创业致富优秀项目2

  在农村逢年过节,也很热闹,走亲访友是常事,礼品的馈赠也是你来我往的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节后每家每户基本都有留置一大堆别人赠送的礼品和包装食品,然后对于不少家庭来说,有很大一部分礼品没有真正利用,有些人不偏好这些礼品、或是不舍得用,导致这些礼品出现浪费。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家能够回收礼品的商家,这就解决了老百姓的需求,在农村经营礼品的回收,如烟、酒、高档礼品食品等,将这些收购的物品还可以再次销售给有需要的人,各求所需,从事农村礼品回收与再销,利润不小。

农村创业致富优秀项目3

  我们都知道,现在广告行业一直都是吃香的行业,在农村只要您有广告经营的头脑,你也能在这个领域里挣得不少,农村也有很多的广告资源,但缺少统一的管理,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一些墙体广告,现在农村民房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农村民宅的墙体广告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如果您是当地人,就可以用合理的价格承租到老百姓的墙体广告,选择一些国道两旁或者乡村交通要塞的民宅,跟房主谈好可以按合同5-10年租用。手头墙体资源越丰富,经营起来优势更大。墙体广告招商项目也很多,这样的墙体广告也是特别受到商家青睐,如医疗机构、汽车销售、生活服务、家电销售、商场开业等。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6)

——农村在家适合创业项目 (菁华3篇)

农村在家适合创业项目1

  “小花农”是一种DIY产品(自动动手做的意思)。家庭园艺DIY产品在市场上的面孔比较新,但符合市场需求。譬如“小花农”看上去只是一个罐子,但是里面已经配好了种子、花泥、花肥,只要定时浇水,种子就开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突出“小花农”可以让人轻轻松松做个花匠,享受创作带来的巨大乐趣的附加情感价值。把“小花农”当作送给朋友的礼物来推荐,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销售手段。做到既保证品种尽量丰富,又能很好地与所在顾客的需求特点结合起来。

农村在家适合创业项目2

  鸭蛋农村有很多散养的鸭子,但销售情况一般,鸭蛋也很便宜。而村里有很多红土,用红土做咸鸭蛋,容易出油黄,口感也好。可以利用好本土资源做咸鸭蛋的生意。买村民的零散的鸭蛋,雇佣有经验的村民帮忙腌制,同时定制包装盒,设计商标,就可以创业了。同时还可以开发更多的农副产品,进行包装销售,让地道的绿色农副产品走上餐桌。

农村在家适合创业项目3

  开办屠宰场和冷冻库从目前的农村发展情况来看,养猪的.农户比较多,而针对这个行业,猪肉市场价格并不是很稳定的,首要面对的问题:养猪的成本以及市场行情是否理想,当养到要出栏的时候,如果市场情况并不理想,而又苦于养猪的劳累以及养殖中需要大量的饲料成本,这种情况下又不得不出栏了,从而就造成了养猪回报率低、劳动得不偿失。如果在农村开办一家屠宰场和冷冻库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就可以把猪进行屠宰冷冻,当市场行情转好的时候再投入市场。充分发挥有效资源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而又有高效益的回报,这就降低了农村养猪的市场风险,所以在农村开办屠宰场和冷冻库是很有潜力的。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7)

——农民创业故事 (菁华3篇)

农民创业故事1

  “互联网+”浪潮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编织城市钢筋网的农民形象重新改写,一批敢闯敢拼、熟悉城乡规则的农民新一代也融进农村移动互联网创业。

  来自贵州的90后农民工关迪创办的“乡乡快运”项目*日获得1000万元天使融资。乡乡快运定位于城乡快运,解决*3万乡镇及300万乡村不通快递,物流、出行困难的痛点。而这位90后的创业动力,却来自于独特的择偶标准——非白富美不娶!

  在乡村,取包裹比寄包裹还要贵

  因为最让关迪难以释怀的是,自己和其他同村伙伴往家寄电商等包裹,永远无法送达村里。家人有几种选择,一是偶尔请人带,二是走十几里山路去镇上或县城取,来回一天。当然也可以坐车,来回车费几十块,特别是去县城取包裹的费用更高,比寄包裹还贵。乡乡快运首先要通过共享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村村通快递。

  在乡村,关键时候永远在等车

  关迪从小生活在贵州大山里,深受父母从商影响,十五岁就高中辍学经商创业,深刻感受到乡村与城市的巨大差距。记忆最深的是村里有位老人突发疾病,需要紧急送往县医院,那时候还没有急救车,方圆几公里内也找不到一辆车,只能众人一边用担架往镇上抬,一边让人跑镇上找车。耽误了几个小时,往县城赶的途中老人去世。十年过去了,乡村一直没有改变的还是找不到车进城。城里的女朋友,第一次到村里后就提出分手,原因让关迪很受触动,不愿意再在路上等两个小时还等不到车。乡村运营车辆与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客货两运,乡乡快运通过共享方式,让乡村人不再在路边等车。

  关迪第一次创业做城乡贸易,其实就是从城市拿货到村里卖,物流信息不透明,从城市租用的货车费用很高,高额的成本让关迪血本无归,只能外出打工积累资本。第二次创办养鸡场,遭遇禽流感,本来没事的鸡也不敢留,几块钱一只卖给村里人,每家几十只,天天吃鸡。到现在村里人提起鸡肉就起鸡皮疙瘩。剩下的鸡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车运出去,很快染上禽流感,只能成堆活埋处理。

  在乡村,用修房积蓄第三次创业

  2013年,关迪第三次创业,吸取前两次教训,买了十来辆电动车和面包车,在城乡间做物流客运生意。没有车的时候找不到车,等买了车,才发现又不好找货源和客源。关迪和几个小伙伴从城里学了一招推广,就从村里到县城、市里到处粘贴小广告,整整贴了一个星期,接活多了起来。但很快接到了一个“大活”,被罚把粘贴的广告清掉,干了一个星期。没钱罚,只能负责再冲洗一个星期的小广告。

  多次创业的历练,让关迪看到了乡村物流、出行巨大的.信息空白。“我们几亿乡村青年,要么打工寄居在城市的屋檐下,要么在通往城市的中学里,他们与乡村之间或相隔千里或山路几十里。他们作为最先接触移动互联的新一代,却与留守乡村的亲人们一起,成为不能享受现代物流、出行的八个亿,更别奢谈他们利用网络走出去”。

  关迪带上准备在老家修房的三十万积蓄,只身来到北京。在积蓄即将殆尽之时,寻找到了七个年龄横跨七零八零,来自百度、联想等大公司的合伙人,创办“乡乡快运”。这个项目得到了众多天使投资人的青睐,嘉润天使、嘉腾资本及多名乡村天使投资人联合投资1000万。三个月时间,快递点覆盖2800个县30000多个乡镇;注册快运司机15万,报名司机过百万。乡乡快运已成长为城乡快运第一品牌。乡乡快运将聚合链接乡村1000万辆运营车辆,物流、出行信息透明一网打尽,村村通快递,让乡村与世界同步,乡通天下。

  创业动力来源于白富美的择偶条件

  谈到创业的最大动力,关迪表示自己创业除了解决乡村用户痛点,最主要还是通过创业达到自己的择偶标准,找个白富美,实现“个人+”。创业十多年的关迪如今还是一个人。很多当年的乡村小伙伴有一半辍学打工,回家早早结婚,孩子已经会打酱油了。还有一部分跃出农门,考上大学在城市工作。

  当年的喜欢的人也已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在外企上班,成为白骨精,形同陌路。那个讨厌在乡村路上等车的姑娘成为了汽车4s店顾问,天天看到车永远不用等车。关迪认为创业得经得起折腾,择偶也得屡败屡战往高处走,这样才充满希望,“我觉得现在农村跟城市没有区别,也不用分什么农村人、城市人,为什么我就不能找个白富美对象呢?白富美也可以成为我们乡村青年照进现实的梦想嘛!”

农民创业故事2

  黑塔何许人也?知道的人肯定不多。其实,人们每天吃的醋,传说就是他最先发明酿造的.许朝辉何许人也?此人乃一普通农民,然而却是一个年青的发明家,现创办了陕西蒲城县鼎丰酿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开发、研究酿造设备及工艺并推广。有人称他为当代黑塔,其实他受之无愧。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子路。许朝辉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颇深的。在年仅二十九岁的生涯中,他在酿造业的崎岖小道上,经历了一条不寻常的生活,有曲折,有艰难,也有成功的喜悦。沿着这条道路,他还要继续走下去,也许,这就是他活着的人生价值。

  求索之路

  蒲城县自古多才俊。不论是精忠报国,发动“西安事变”,挽国于危难之际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还是泽润三秦,兴修“八惠渠”,拯民于水火之中的**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无一都表明了蒲城人杰地灵。许朝辉就出生在蒲城县城西南30里的甜水井乡郭村。郭村是一个小村子,可是却很育名气,倒不是因为出了什么大人物,而是以酿醋而闻名。很久以来,郭村醋就流入周边地区,郭村人也被称作“做醋的”。1973年,也就是许朝辉出生那一年,他的父亲担任了村里新建成的醋厂厂长。小时候,他就经常听父亲给他讲老祖先酿醋的传说:杜康早发明了酿酒,他有一个儿子叫黑塔,有一次,杜康把洒酿坏后,就把酒糟掩埋了,结果没有盖实,二十一天后酒糟发出了一种奇怪的香味。黑塔在这天的酉时发现后,尝了一下,感觉有一股很酸的味道,于是他受到启示,经过反复实验一努力,最终酿出了香醋。“醋”字也是黑塔造的,左右拆分后就是二十一日酉时,表明最早发现的时间。在醋厂里长大的许朝辉嗅惯丁醋的清香,也耳闻目睹了酿醋的艰辛.传统的酿醋方法,要经过淘米、蒸料、麦芽糖化、制酒曲、发酵等二十几道工序,一次制醋从原料发酵到渗出醋液需要100多天。以前酿制过程都是露天作业,一坛醋好与不好还要看老天爷开不开恩;有时没有酿好,一坛醋做坏了,只好白白倒掉。看着父亲紧锁的双眉,从那一刻起,许朝辉就想,如果我能让粮食一天变成醋,不用那么辛苦,又浪费粮食,那该多好呀!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我要成为当代的黑塔,一定超过古人。时光荏冉,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高中毕业后的许朝辉回到了农村,回到了父亲的厂里,亲身体会着酿醋的艰辛。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单调生活没有磨灭许朝辉的意志.相反,小时候的理想在他心中越来越明析了。劳动之余,他就买一些关于酿造的书籍钻研起来。看到儿子整日如痴如呆的样子,父亲决定让他进修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92年,许朝辉自费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系进修学*。他是一个好学的人,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追着老师问个明白,渐渐的,老师都喜欢上了这个学*认真的清瘦的年青人,时常给他推荐一些关于酿造的书籍材料。整整一年,许朝辉几乎没有回过家。每到节假日,同学们玩得玩,散得散,只有他一个人捧着书本,在校园里找一块僻静的地方如痴如呆地学*,他已经完全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越学,他觉得自己懂得越少。于是,进修期间,他又参加了上海市*酿造职业学校的函授学*,全面系统地学*酿造知识。通过学*,他对酿造的原理有了全面掌握,对国内酿造行业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了感觉到了自己所接触的是一块空白地,在这块领域上研究的人还很少。此时,他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了一种兴奋,就象斗牛士正式入场前的兴奋一样。也许,他感觉到了在这块领域里今后必将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杨凌的进修学*和上海的函授学*为许朝辉今后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他这辈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就是圆他小时候的一个梦想一一成为当代黑塔。许朝辉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那么他也没有自来这个世界。学业结束后,许朝辉又外出考察了200多家酿造厂家。每到一处,他都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认真学*,做好笔记,掌握了大量技术参数和工艺参数,累计下来,他做的笔记竟有120多万字,摞起来有半米高。在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领域里,许朝辉如鱼得水,尽情地游着。

  周游全国归来后,许朝辉在父亲的厂里做起丁实验.小的实验不知做过了多少次,他感到自己离成功相距不远了。他决定做一次大的实验,目标是24小时内完成酿醋过程。为了做好这次实验,许朝辉花3000元做了一套简单的实验设备,在旬阳县订做了实验用的大木桶,从杨凌农科院买来了淘汰的试验仪器仪表。最终,他获得了成功,不仅实现了24小时酿出鲜醋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液态发酵的酿造原理:醋酸菌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细菌,其繁殖从不间断,这种单细胸生物可将发酵基质酒精转化为醋酸。但它顺利工作要求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如恒定的温度、最佳的通气次数及底物与产物的浓度比等.经过无数的实验,许朝辉掌握了这些关键的工艺参数。

  在研究液态发酵的同时,许朝辉又发现酿造工艺上的两个重大突破口。一是固化菌技术,这是酿造史上的一场。固化菌技术是把传统的细菌,放入培养基内,以钙离子进行固化;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固化菌颗粒不断释放出细胞,再振荡和氧气条件下转化为乙酸,这种转化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转化率几乎达到理论值。二是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这种技术以德国为代表,属于外国垄断技术,*年来德国人依靠此技术不断将产品向*延伸和扩张。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是通过一个特定的转子和定子的相对高速转动,从而使产品吸入空气,形成负压,达到迅速气化的目的。实验虽然成功了,但试验设备确实太原始了,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于是许朝辉想到了应用电技术,把生物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以便于工业化大生产需要。他预感到*酿造史上的一个奇迹要出现了。对研究这样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技术,如果不是许朝辉的叙述,我们无法想象,高中学历的他是如何解决一个个难题的。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根本没有实验的条件;他没有充足的资金,实验所需的大量材料和设备他是无法拥有的;他几乎什么都没有。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耐心。事实上,没有人说许朝辉是一个学者,也没有人给他评一个什么专家教授的职称,更没有人给他许一个什么官衔。我不知道,这是我们社会的悲哀。但是,我想,至少他可以算得上一个农民发明家,至少他可以称得上一个没有职称的酿造专家吧。解决电子控制部分的技术难题成了许朝辉的一块心病。一天,他看到报纸,说南宁科委重视科技人才,破格提拔了一名工人为高级工程师,此人对电子电控技术非常精通。许朝辉为这人的事迹所感动,亲自去了一趟南宁,答应一个月给人家6000元钱,3个月完成电控部分。经过两个月的工作,虽然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由于当时电器部分的一个关键电子原件质量不过关,主要是材料不行,再加上许朝辉也提供不了充足的经费,所以只好搁浅了。虽然这个工程师搞得不是很成功,但许朝辉临走时还是给他拿了10000元,他说不能让人家白白辛苦一趟。

  1996年,许朝辉同西安科技大学合作,终于研制成功了液体发酵电子监控器,实现了微生物发酵活动规律用电子控制的目标。这表明,*酿造行业将面临着一场最大的。成功了,当许朝辉确切这好消息是真的后,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独自一人自斟自饮起来,直到喝得酩酊大醉。窗外劈劈叭叭的大雨声惊醒了他,许朝辉冲出屋外,对着天空大声狂喊:老天爷,你下得再猛一些吧。

  创业之路

  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酸字首当先。许朝辉的创业生涯是在一种酸楚无奈的情况下逼出来的。为了求学和搞科学实验,他几乎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家里人虽然没有一句埋怨的话,但他还是感觉到了身上的压力。作为一个男子汉,长了二十好几的人了,连自己都养不活,许朝辉感到一丝悲裒。他想把自己的技术转让出去,可是没有人相信他,任凭他怎样说,换来的只是人们怀疑的目光,老祖宗酿醋几千年,用得都是老办法,你许朝辉就能一天酿出醋,该不是吹牛吧。甚至有些人还讥笑说,就凭他那两下子,还能搞出什么名堂,那个发明八成是骗人的。无奈之下,许朝辉决定自己创业,他要让世人明白他的发明不是假的。万事开头难。但让许朝辉没有想到的是,社会上的知识比书本上的还要难懂。本该受运行的一个项目,没有人支持他,他走一步都要看别人的脸色。有一次,为了办一个手续,我们的一个人民公仆竟让他跑了七次还是不给办理。许朝辉不明白,为什么普通的一个事,非得如此来回折腾:后来他找到了这家执法单位的领导,才算有了结果。有人提醒他,小伙子,你太不懂行情了,县官不如现管,你找了人家领导,今后人家还不豁皮(注:此为*年来蒲城流行语,意思是不让事情成功)你。但许朝辉就有一股牛脾气,越难的事情他越要干下去。

  1996年,许朝辉的鼎丰酿造研究所终于成立了。没有喜庆的鞭炮,没有热闹的剪彩,一切都在*静中度过。之所以选用鼎丰这个名字,许朝辉说,这是因陋就简为“鼎”是古代烹煮的含义。“鼎丰”的含义就是希望企业以后能在酿造行为中异军突起,茁壮成长,同时也希望鼎丰的用户能够和企业一样,步步高升。许朝辉最先在县城租了一间门面,结果一连几个月竟无人问津,此时他连吃饭都没有了,偶然的一个机会,蒲城县科技局的一个同志得知了许朝辉的事情,就帮忙在本单位为他找了个地方。在热心人的帮助下,研究所渐渐有了起色,也有一些人上门咨询技术。终于有一天,一位客户看中了许朝辉的技术,向他订购一台酿醋设备。许朝辉甭提有多高兴了。他一手设计了第一台设备的图纸,然后联系了蒲城县苏坊镇的一家私人企业进行加工,然而出师不利,由于这家企业根本就不具备加工能力,焊接的不锈钢焊缝存在严重问题,产品不得不报废,一次损失效地*十万元,而这家私人小厂根本就没有偿还能力。许朝辉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他的家底已经用完,而且欠了客户一屁股债,实际上,他破产了。许朝辉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经常与微生物打交道,他说微生物也是生命,只要环境适宜,它会以几何数字增长,生命力极其顽强。长期的钻研学*使他眼睛变得高度*视,长期伏案工作使他身体变曲即,长期辛苦操劳使了筋疲力尽,然而许朝辉没有倒下,他就是生命力顽强的微生物。这次致命的失败没有摧垮他。短暂的迷离后,许朝辉又振奋起来,他求爷爷告奶奶借贷了十万块钱,亲自监工,在西安一家大型军工厂加工成了第一台自动连续制醋机。

  这台设备采用进口锈钢制造,配置有液体发酵电子监控器,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生产、自动上料,自动育种。酒醪在机内经20244小时生化即可流出香醋。其发酵速度之高堪称一绝,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工艺的860分之一,产量却提高了23倍,香醋风味柔和丰满,优于一切速效法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乙酵转酸率不低于80%,可连续产出37度醋;生产原料广泛,包括淀粉质原料、糖类物质、酒类物质及其它果类原料。设备及工艺主要优点是产酸速度快,产酸速率高,能在自动控制状态下完成整个发酵过程,便于工业化生产。

  设备卖了出去,许朝辉针对生产中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酸气酒精如何回收,在生产稳定性上和功能上如何提高等,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现在机器主要功能有一、自动育种、培菌;二、自动上料、测量,自控多点温度:三、均匀布气和停电时自动保护菌种;四、机内调配风味和自动开发花色品种。目前全自动、连续性、工业化的制醋机己形成系列产品,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犹如微生物顽强的生命力一样,只要给够一定条件和适宜的环境,它就能够茁壮成长。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初仅有一个人的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拥有销售部、服务部、研究所和一个设备加工厂,员工数十人,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机构。

  然而困绕企业发展最大的难题还是资金不足。许朝辉一直为此而头疼。没有办企业之前,为了实验他不得不寻求家里的支持;办了企业之后,到处都要钱。没有法,只好到处筹集体资金,他说自己是靠贷款起家的,当贷款达到16万元时,他的第一台机器问世了。

  1998年,在杨凌农博会上,许朝辉研制的DG系列自动制醋机被授予“后稷金像奖”,并在现场被20多家企业、个人订购。

农民创业故事3

  红枣、核桃、黄豆、小米、苦菜、土豆粉条……农家土特产,绿色无污染,农家货成了网店新宠!把这些土特产拿到网上去卖的人名叫王小帮,他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叫“山里旺农家店”的店铺,“坐山吃山”卖山里货赚钱。

  王小帮本名王志强,33岁,1978年生,初中文化,山西吕梁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村一位普通农民。2008年开办自己的第一家网店,销售自家种植的红枣、小米、核桃等原生态绿色农产品。现任山西王小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他的网店年销售额达600万元。

  坐山吃山网上卖粗粮

  打开“山里旺农家店”的页面,王小帮骑摩托送货的照片映衬着沟壑重重的黄土地,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王小帮的店铺运营不到1年,已经累积到3颗钻的信誉,买家好评率达100%。

  在这交通不便、通讯不捷的山沟沟里,王小帮怎会想到在网上开店的呢?

  2000年时,王小帮和妻子远离家乡,到北京打工。2006年春节,王小帮夫妇回到家乡,他竟用自己在北京攒下的4900元钱,买回一台电脑。王小帮回忆说:“在北京看到别人在网上打游戏、购物。我就想,没准在网上卖东西还真是条致富的路子。”

  吕梁山虽然是穷乡僻壤,但是农作物都是自家种的,用的是农家肥。王小帮在淘宝网上注册了店铺之后,准备“坐山吃山”。“很多城里人现在提倡吃粗粮,我就卖这些城里少有的东西。”于是,他把家里的花生、小米、红枣、核桃都拍成照片放到网上。

  这些颗粒饱满、绿色天然的山货很快就引起了人们注意。没几天,第一笔生意来了。紧接着,第二笔、第三笔……王小帮来劲儿了。他开始背个袋子,走家串户,收购新鲜的小米、红枣等农产品。

  交通很不便无奈发*邮

  店铺走上正轨后,曾经认为上网就是不务正业的父母终于认可了儿子的创业方向。很快,王小帮一人忙不过来了。于是全家人齐上阵:父亲帮忙打包送货,母亲和妻子在家拣黄豆、核桃,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问题也存在,问题出在送货上。王小帮所在的临县位于吕梁山西侧,属国家级贫困县。由于交通不便,整个县城除邮局,就没有别的快递公司。而邮局发送的EMS特快专递价格又比较高,王小帮只好给顾客发*邮。

  “*邮1斤到上海,五六块钱就行,EMS得20多块钱,这个差别就大了。”王小帮说,一般货物都有五六斤,*邮的续重也相对便宜。但通过*邮发货不方便,最不方便的是顾客必须上邮局取货。“网购大家图的就是方便、节约时间。”王小帮无奈地说,有的顾客下订单后,一看是发*邮,立马就取消订货。除不方便外,邮局还很慢,一般要7—15天才能到货。

  送货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好在寄出的货品从没出过差错。如果对方没去邮局领货,退了回来,王小帮总会耐心地在网上询问:您还需要我重新给您寄吗……就这样,顾客的抱怨慢慢减少。

  他在自己的网店首页写了一首打油诗:“淘宝我最牛,就我发*邮。淘宝我最穷,就我在山村。*邮最最慢,山货我最鲜。”尽管如此,还是有个别买家没有看清物流说明就下了订单,三四天没收到货就提交了退款申请。针对这种情况,王小帮一律先点击同意,把钱退给买家,然后再通过旺旺说明情况,请对方在收到货后再补款。他说:“别人买我的东西是相信我,我更得相信他们。”

  王小帮这种真诚负责的态度赢得了不少买家的称赞,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恶搞蹿红添商机卖土货月赚5000

  就这样,王小帮在保证货物质量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

  2009年2月,王小帮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在网上恶搞了。事情起源于2009年春节,王小帮参加了淘宝网举办的“网络创业先锋大奖赛”。参赛的帖子叫“电脑、相机、铁驴子、山货,一根网线串起来,我就是网商。”帖子里上传了他的大量生活照片,没想到这个帖子迅速在各大论坛流传开来。王小帮憨厚纯朴的形象引来了各路PS高手的兴趣,一时间,“大肚哥王小帮”系列搞怪模样蹿红网络。

  看到各种搞怪图片,王小帮的妻子刘林梅感叹说,咱普通人也过了把“明星瘾”。恶搞图片流传不久,王小帮惊讶发现,自己店铺的浏览量开始大幅度上升。“店铺原来的浏览量有100左右吧,有恶搞图片以后,每天都有三五百,还促成很多成交量。”这个意外收获让全家人都很兴奋。

  王小帮成了淘宝明星,网友们纷纷找到王小帮,有人跟他聊天,也有人要买他东西,王小帮有问必答。很快,一个月就能赚到*5000元。他的“山里旺农家店”也被评为2009年度淘宝网十佳创业先锋奖。

  不久后,王小帮还和圆通快递达成协议:起价1公斤10元,续重1公斤6元;先把山货托运到太原市,再以快递寄出。如今,王小帮家里增加了两台电脑,有4人打包货物。

  说到未来的目标和期望,王小帮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山西特产的品牌形象。这个目标需要全行业的创业者达成统一共识,不要一味打价格战,而要从保证质量、做好服务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山西特产真正走出去,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青睐!

  王小帮表示,开网店让他尝到了网络销售带来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了更好的、完全可以养家糊口的新型的赚钱方式。王小帮把最先进的互联网和最原始的土特产连接起来,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


农村创业故事 (菁华3篇)(扩展8)

——农村创业故事合集5篇

  农村创业故事 1

  养殖人参鸡价格1000元只开启致富路

  一枚鸡蛋售价35元,差不多是土鸡蛋的40倍;一只鸡售价1200到2500元不等,在市场上可以买20到40只土鸡——这些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靠谱?

  靠谱!因为长潭河中坝村9组有个“养鸡怪人”龚伦朋,他从家传古医书中得到启示,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制出“人参+大米”的人参鸡饲养秘方,并经试喂获得成功。此后,他用独家研制的鸡饲料喂养乌鸡,生产“能鹏”人参鸡和人参鸡蛋投向市场,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看好。

  在长潭河侗族乡龚姓是大姓。“我们祖籍在江西,后迁入湖南,因逃水灾迁入现居地。”中坝村**龚光义介绍。当地龚氏是中医世家,明代有宫廷御医龚廷贤,清代有地方名医龚祖辉。龚伦朋打开保险柜,向记者展示龚廷贤的著作《寿世保元》等系列古医书和龚祖辉的照片原件。

  “十几岁的时候,我得了‘歪嘴风’,也就是现在的面瘫。当时到医院拿了些药没治好,父亲就叫我用醋和生石灰调和后涂在脸上,没过几天病就好了。”龚伦朋回忆当年的情形。他知道父亲讲的偏方来自家里的祖传医书,从此就对这些珍宝着了迷。

  和妻子在外地打工的十余年间,龚伦朋一直把家传医书带在身边。然而,阴阳术数、经络穴位……这个既非古文专业又非医学专业毕业的农民,要看懂古医书谈何容易!好在他生在中医世家。他买来字典,自制新旧词对照表,别人放工后休息,他一有空就学*,日积月累,记的笔记本有一摞,终于学有所获。

  龚伦朋从先祖龚廷贤的著述中看到“人参鸡”,在长辈的片言只语中得知些许信息,他决定喂养人参鸡,走好“研发、投产、销售”之路。“创新创业不是容易的事,每一步都非常艰难。”年*50的龚伦朋感慨道。

  由于饲料配方比不当、鸡子生长条件不优,喂养技术不到位……两三年下来,夫妻俩积攒的20余万元辛苦钱全交了“学费”。“最难的时候,我家电饭煲坏了都没钱添置。”妻子李绍琼回忆。虽然衣食无着,为学喂养技术,龚伦朋到外地办得好的鸡厂去义务劳动,学*知识,积累经验。

  由于养殖“人参鸡”成本高,2008年,每只“人参鸡”售价达500元、鸡蛋达15元每个。当时很多村民说:“500元一只的鸡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更别说买来吃。”由于“人参鸡”价格昂贵,农村普通百姓消费不起,导致当地顾客很少。几个月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卖出去的“人参鸡”却屈指可数,这让陷入销售困境的龚伦鹏犯难了。

  但是,即使销售情况不理想,龚伦鹏却始终坚信“人参鸡”的市场潜力和食疗疗效。白天他在网上读报,加强业务学*,晚上在鸡舍一待就是一夜,仔细观察“人参鸡”的生长特点。那段时间,妻子李绍琼以为丈夫“疯”了,成天和鸡住在一起,简直是不可理喻。为此,夫妻间发生了很多争执。“如果不是我一直坚信养殖‘人参鸡’的前途,或许我早就放弃了。但是,我就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这么多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咬牙挺过来了,现在总算是有点盼头了。”在谈到前几年的经历时,龚伦鹏还是很感慨。

  3月14日,在广东工作的好友李俊从东莞来到龚伦鹏家,详细了解“人参鸡”的销售情况。当谈到“人参鸡”价格过高、本地销售量少的情况时,两人商定由李俊联系广东商家拓宽外围销售渠道,龚伦鹏在家发展养殖。李俊回到东莞后,充分发挥自己人脉关系广的优势,通过将“人参鸡”和鸡蛋赠送给亲戚、朋友、同事试吃的方式,对“人参鸡”进行广泛宣传。随后,浙江、广东等地慕名而来的商家越来越多,每只“人参鸡”卖到1000至1200元,鸡蛋卖到每个30元。本地村民看到“人参鸡”对外销售的情况越来越好,也开始尝试购买。“现在好了,外地的销售渠道逐渐打开,我相信本地的销售情况也会越来越好。我对自己选的产业很有信心。”不管经历多少困难、遇到多少挫折,谈到“人参鸡”养殖,龚伦鹏总是信心十足。

  难关一道道攻克后,龚伦朋的事业走上正轨。在组建人参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2014年3月,宣恩县能鹏人参鸡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同时注册“能鹏”牌29类、31类两个商标。

  此后,该公司的人参鸡、人参鸡蛋作为宣恩县的特色产品之一,先后参加23届食博会、第九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连续参加第一、第二届“中国恩施·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会”,在第二届硒博会上,人参鸡蛋获“中国名优硒产品”称号。

  经送恩施州产品质量监测监督检验所“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能鹏”人参鸡蛋硒含量为53.6μg/100g,标准要求是≥15g/㎎,高于标准3倍多。“能鹏”人参鸡和人参鸡蛋获质监部门发放的“三颗星”(富有机硒)标志标识。

  经州质监所检测,“能鹏”人参鸡蛋VB1含量1.25㎎/㎏、VB2含量3.84㎎/㎏;16种氨基酸总量186.04g/㎏;棕榈酸2.386g/100g,测定低限是0.005g/100g;锌含量3.5㎎/㎏,DHA含量0.08g/100g,等等。通过省兽药监察所检测,“能鹏”人参鸡蛋不含A02、AM02等7种常规抗生素……

  2015年7月5日,宣恩县伦鹏人参鸡开发有限公司授权武汉源实原商贸有限公司为华中地区代理销售商。人参鸡以其独特的保健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公司现有三家代理商,分布在北京、广州、武汉。

  目前,公司有三家加盟养殖户,喂养人参鸡400余只,日均产蛋200枚,年产值可达250余万元。“下一步,我将扩大生产,同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人参鸡饲料专利,开发人参鸡蛋粉。”谈起公司前景,龚伦朋信心十足。 相关新闻:

  “人参鸡场”的场主名叫龚伦朋,今年48岁,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中坝村的一名土家族农民。龚伦朋出生于中医世家,5年前他跟妻子带着打工挣下的20多万元,准备回家修建新房。在整理旧屋中祖父留下的医术书籍时,他偶然发现了其中关于“人参鸡”养殖方法和药用食疗价值的介绍,于是他跟妻子商量,先暂缓修房,将积蓄用来投资养殖“人参鸡”。

  虽然最开始妻子和邻居纷纷表示不理解,但这并未阻挡龚伦朋尝试的脚步。按照祖父留下的方法,龚伦朋几经尝试并不断改进,终于成功探索出了适合饲养“人参鸡”的“人参饲料”,逐渐形成一整套“人参鸡”养殖系统。他养殖的“人参鸡”,每只价格都在千元以上,“人参鸡蛋”也能卖出30元一个的天价。

  今年初,龚伦朋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有6户人家加入,他们按照龚伦朋的要求喂养人参鸡,再由龚伦朋统一回收外销。“接下来,我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决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龚伦朋说到,“在我们这样偏僻、贫穷的山村里,如果能发展到5000只的养殖规模,村民增收致富将不再是梦想。”

  农村创业故事 2

  退休老人三冲茶叶创业年入1200万

  本是到了享清福的年纪,家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的退休老人陶德武却因为对家乡茶叶的一片深情,将一家濒临倒闭的茶叶公司接手过来。四年来,陶德武四处奔走,找**帮忙、到银行借贷,克服重重困难,奇迹般地把公司盘活了。

  如今,陶德武的三冲茶叶公司在隆林已是家喻户晓,因为该公司已拥有5000多亩的高山生态茶园,年产干茶100多吨,年收益1200多万元,成为了该县集种植、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退休老人不清闲 痴情茶叶首创业

  开车从德峨镇**出发,绕着盘山公路向三冲村方向行驶,十几分钟后,在山腰的一处,一栋富丽堂皇的建筑出现在记者眼前。记者本以为是一处旅游景点,没想到,这栋气派的建筑竟是隆林三冲茶叶公司的办公楼。在办公楼左前方,是生产加工车间,著名的三冲茶叶便是在这里加工的。

  说起当初退休后为何还要创业,陶德武告诉记者,是一份牵挂。原来,陶德武在退休之前是一名乡镇干部,主抓当地的茶叶生产工作。“干了几十年,对原来主抓的隆林三冲茶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三冲村海拔1680米,地势高峻,山岭连绵,峰峦起伏,溪流纵横,土壤肥沃,常年云雾缭绕,“晴时早晚遍山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素有“云雾三冲”之称。在这里,种植的茶叶因得益于地形和气候的优势,成为当地的一大农业特色。

  1996年,由于市场的原因,原来经营三冲茶叶的那家企业业绩下滑,产品卖不出去,资金短缺,一些农户也申请退出。当时主抓三冲茶叶的陶德武忧心忡忡。通过听取专家意见和自己反复思考,他建议企业采取统一收购农户茶叶、统一采集、统一管理、先囤货等方式,使得企业渡过难关。2005年7月,陶德武退休。当乡镇领导询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跟领导说,他想把那家三冲茶叶公司盘下来自己做。“很多人都私下议论开了,反对的声音很多,说我年纪一大把了,有福不好好享,尽瞎折腾。”

  盘下三冲茶叶公司后,陶德武每天都很忙:走基地、进车间、跑市场,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每次碰到熟人,他们都说,看你在公司忙里忙外,跑不停,哪里像退休的人哦!”

  两起两落不灰心 力挽狂澜救公司

  2007年,茶叶市场出现波动,普洱茶被炒得虚高,其他品牌的茶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三冲茶叶也不例外。

  “茶叶卖不出去,大家都很灰心,不想做,想退出。”虽然自己也很着急,但看着大家低落的心情,陶德武还是咬牙坚持,并逐一找员工谈话,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为了带动员工和农户的积极性,陶德武创新了企业发展模式,成立茶叶合作社,将肥料免费供应给农户,待到茶叶收成时,按市场价收购。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几乎濒临倒闭的三冲茶叶公司死而复生。

  2009年,陶德武的三冲茶叶再次面临危机:市场上疯狂抢购茶叶,提高茶叶价格,导致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公司又一次面临倒闭的危险,陶德武这次是铁了心也要挽救。“不贷就死,贷了还有机会挽救,赌一把!”陶德武称那次的路走得特别艰辛,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拿出来补进去,还找银行贷了20万元。“真的是把老本都赌上了,当时我的行为很多人都不理解,家人也反对,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几个月后,公司的效益重新好转起来,陶德武心中那沉重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当时的压力是很大的,还好挺了过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陶德武仍感慨不已。

  两次的坚持,让陶德武对三冲茶叶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也特别感激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为此,他在做强做大公司的同时,也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带动三冲村的村民种植茶叶走上致富路。“我们跟农户签合同,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发放肥料,收购农户茶叶,请农户帮忙采摘茶叶,工钱一天100元。”陶德武告诉记者,刚开始只有30多户加入,后来随着公司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信誉度越来越高,更多的农户加入到种茶行业。“到现在为止,已经有500多户加入。”

  “现公司拥有5000多亩高山生态茶园,有524户农户种植茶叶,形成红、绿茶一系列产品的生产线,年产干茶100多万吨。去年,公司的总收入有1200多万元,今年的收入会更高些。”陶德武说,隆林三冲茶叶现已经走出隆林,走出广西,卖到了广东、浙江、湖北、河北等地。

  女承父业挑大梁 希望走出新天地

  公司做大做强了,陶德武开始思考今后公司的发展。“我现在年纪也大了,跑不动了,想找个接班人来替我管理公司。”陶德武膝下一儿一女,本来他打算让儿子接班,但是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的儿子对此不感兴趣,于是他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女儿身上。“我女儿陶思艺刚好是学商务的,算是专业对口。”陶德武告诉记者,他女儿2011年毕业,毕业后就跟着他在公司学*。“她学得很快,两年的时间就懂了很多,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包装。”

  2013年,陶思艺成为了公司的法人,对外营销全部由她负责。也就是在这一年,三冲茶叶“翅东”牌金毫红茶获得了第三届广西名优特“中心产品”金奖。在记者采访当天,陶思艺正从南宁准备上北京参加茶叶展销会。之后,记者电话采访了陶思艺。她告诉记者,她学的商务专业知识对她的帮助很大,此外,由于到各地进行营销,也使得她视野开阔了很多。“我想在父亲制定的公司发展模式上进行新的尝试和发展,走出新特色,让公司能够更好地发展。”

  农村创业故事 3

  《张世恒:养小黑鸡(绿壳蛋鸡)搞寄养,一只母鸡就要1000元》

  文章导读:张世恒为零售客户提供寄养服务。小黑母鸡的寄养价格为每只1000元,其中母鸡本体和母鸡所产的绿皮蛋全部归属订单客户,小黑公鸡寄养价格为每只300元,预计总体收入可达44万元,收益可观。

  5月10日,在新疆乌苏市百泉镇橙槽村村民张世恒家,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黑鸡在院落里你追我赶。

  从外表看,“小黑鸡”个头比一般鸡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为什么会有人去养殖呢?忙着给小鸡安装饮水管的养殖户张世恒道出了原因,他说:“别看它个头小,但浑身都是宝,黑羽毛、黑皮肤、黑肉质、黑骨头、黑内脏、绿壳蛋,每一样都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对于张世恒来说,小黑鸡就是他寻到的致富敲门砖。张世恒今年38岁,在乌鲁木齐开有一家传媒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张世恒发现乌苏市以养殖芦花鸡、乌鸡、文昌鸡等品种居多,绿皮蛋鸡养殖市场空缺。

  这让张世恒看到了致富的曙光。今年3月,张世恒从湖北省以每只8.5元的价格引进了1000只小黑鸡鸡苗,其中母鸡鸡苗400只,公鸡鸡苗600只。目前张世恒主要用玉米、油渣、黄豆渣喂养小黑鸡,再过段时间,他将把小黑鸡放到林下养殖,更有利于鸡的生长。

  张世恒说:“小黑鸡在林草间吃虫吃草,享受充足的日晒和运动,抵抗力远高于室内养殖的鸡,由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肉、蛋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深受市场欢迎。”

  目前,张世恒的小黑鸡已经全部签过订单,主要销往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

  除了签订订单外,张世恒还为零售客户提供寄养服务。小黑母鸡的寄养价格为每只1000元,其中母鸡本体和母鸡所产的绿皮蛋全部归属订单客户,小黑公鸡寄养价格为每只300元,预计总体收入可达44万元,收益可观。

  “我家小黑鸡的散养和无饲料添加的喂养方式很受市场欢迎,所以我就有了提供寄养服务的想法,这样客户吃得放心,我的销售也就有了保障。”张世恒说。

  有了优良的品质、可观的“钱”景和完善的订单,张世恒打算现年扩大规模,利用电商*台进行推销,线上线下同时经营,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

  相关技术:

  绿壳蛋鸡饲料配比与饲养管理方面

  饲料配比

  在饲料配制方面,主要以玉米和大麦为主,同时加入大约15% 左右的鱼粉和20% 以下的豆饼植物卵白,并且拌些切碎的红萝卜、青菜叶、青草等。至于饲料中各类要素的分配比例分别表现为30% 的玉米,20%的大麦、10% 的红薯、10% 的米糠、20% 的花生饼,4%的鱼粉和鱼骨,4% 的碳酸钙等。

  综合管理

  雏鸡饲养管理,刚进雏鸡在育雏期,最为关键的就是做好保温工作 [3],在育雏前1 ~ 2 d 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 ℃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以后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 ℃,至4周龄后,可保持在21 ~ 23 ℃。其核心原则就是令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就可以了 ;并且要注意在育雏期内进行通风换气。

  至于密度,10日龄最好50只 /m3,20日龄30只 /m3,30日龄20只 /m3。随之进行饲喂管理强化,保证先饮水后开食,全天饲喂全价雏鸡饲料,保证每天喂食至少5次,1 ~ 3周雏鸡喂食量应为13 g/羽,而3 ~ 8周雏鸡喂食量标准应为34 g/ 羽,总共分为4 ~ 6次投喂 ;育成鸡按照绿壳蛋鸡大小状况和强弱状况以及公母状况等进行分群饲养,与此同时,要全面保证舍内干燥,定期处理鸡舍粪便 ;四季饲养模式安排尤为重要,春季为产蛋旺季,所以需进行鸡舍卫生清洁和生态消毒,选用优良消毒产品,做好疫病监测工作和防疫工作等 ;秋季饲料务必达成营养丰富,合理延长产蛋期,冬季防寒保温和通风工作皆应紧密安排,地面垫料操作势在必行 ;产蛋鸡饲养管理过程中,鸡舍内应设置产蛋箱,箱内需放入细砂予以搅拌,掺入骨粉和草木灰及甘草粉等,还有就是温控措施需愈加完善,严控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室内温度维持在13 ~ 23 ℃之间,室内湿度需维持在60% 左右。

  农村创业故事 4

  《种一亩大棚灵芝投资18万年收10万,白魁伟种灵芝致富》

  文章导读:“种灵芝,投资大,风险大,回报也大。”白魁伟介绍说,种植一亩大棚灵芝,成本投入8万多元,一次种植,生长期3至4年,一年采三茬,除去成本和人力,每亩*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十几栋白色钢构大棚格外惹眼,棚内一朵朵戴着白色小帽子的灵芝从地里悄悄探出头来,像一个个小雨伞。6月20日上午,在市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董事长白魁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城区岗头村参观了这里的灵芝种植基地,亲眼目睹了灵芝仙草的风采。

  灵芝俗称“仙草”,是我国医学库中的一种珍贵食药用菌,具有滋补强壮、固本扶正、延年益寿等功效,但灵芝对日照、气候等条件要求苛刻,养殖难度较大。“种灵芝,投资大,风险大,回报也大。”白魁伟介绍说,种植一亩大棚灵芝,成本投入8万多元,一次种植,生长期3至4年,一年采三茬,除去成本和人力,每亩*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是晋城市农字号企业家族中的新丁,其经营者白魁伟曾是商界有名的“销售能手”。2010年,从商20余载的他,因看中高端食用菌市场,义无反顾地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在城区西上庄办事处岗头村建起了高端食用菌生产厂。

  嗅到商机,看好高端食用菌市场

  日前,记者走进市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从外面看,这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一走进生产车间,便看到里面摆放着一排排铁架子,层架上的圆柱体生长着褐黄色的灵芝。这些灵芝长出时间不长,大多只有半个手掌大小,一些甚至只有耳朵大小。在另一个车间,一排排整齐的耳棒上,“盛开”着朵朵洁白的银耳。据介绍,这里生产的成熟灵芝和银耳,少部分直接销售,大部分将被进一步加工。

  记者还了解到,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园区内设有一栋用于生产银耳、黑木耳、灵芝和蔬菜育苗的三层联动智能温室大棚,以及相应生产配套车间。

  据介绍,白魁伟1997年下海创业,一直经营润滑油贸易。经过20多年发展,他的生意不断扩大,代理的润滑油种类已经囊括了国内外主要品牌,是晋城的“润滑油大王”。其白手起家时建立的中山资贸服务客栈也已经改制成为晋城市新中山能源贸易有限公司,并发展成为一家资产总值7000多万元,年销售额上千万元的大型贸易公司。

  他和食用菌结缘是在2010年。当时,白魁伟察觉到,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养生,而银耳、灵芝等高端食用菌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有疗效。在考察过多个项目后,他正式决定转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我做事一定要做到底,食用菌工厂的建设虽然经历了资金、人才、技术等诸多困难,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白魁伟说。

  耗费心血,做农业如同养小孩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关键点是技术。以灵芝为例,一棵灵芝从菌种到成芝,一般要4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刚开始因为技术不过关,种出来的灵芝卖相不好,白魁伟根本赚不到钱。

  记者还了解到,食用菌工厂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技术要求可不低。

  首先需要引进菌种,然后自己培育改良。菌种好不好,有没有生霉菌,只有行内人才能看出来。菌种培养好了,下一步就是做菌包,也就是灵芝的“营养包”。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专门有一间配料房,堆放着一大堆木糠和麦麸混合的成品,它们就是“营养包”的组成材料。

  “一个‘营养包’里,只能长一棵灵芝,之后就成了废包。”白魁伟说,“营养包”做好后,要用蒸汽高温消毒,像蒸包子一样,这样才可以杀死“营养包”里的杂菌和虫子等。这个环节很重要,如果不消毒,什么菌都能长出来,一些杂菌具有传染性,可能毁掉整个种植场的灵芝。

  消毒后,工人要把菌种放进“营养包”里。“在无菌的环境下,到特制的接种箱里,才能种菌种。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工具是消过毒的镊子、接种钩等。”他说,菌种种好后,才可以放到生产车间内,让它慢慢生长。这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技术人员一天要查看好几次,看菌种出不出菌、有没有杂菌长出来等。

  “就和养小孩儿一样细心,要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只有这几个方面都做好了,菌种才能长得好。”他说。

  销路理想,已经打开周边市场

  白魁伟说,夏季是灵芝销售的淡季,因为天气比较热,买的人不多。因此,他们现在销售的主打产品是银耳。“其中,我们公司推出的“伊人仙”鲜银耳,已经在晋城、长治等周边城市的各大商超上市。”

  “上午已经卖出了价值1万元的银耳,下午还有人来提货,这段时间非常忙碌。”白魁伟说。他告诉记者,新鲜的银耳含有的天然胶质比干银耳高得多,口感好,更有观赏性,因此效益也要比干银耳好些。

  鲜银耳利润可观,市场前景好,但其弊病是不能长时间保存,常温下仅能保存2天,采摘下来放到冰箱保存也不过10多天,远远没有干银耳贮藏得久。因此鲜银耳在我市及其周边可谓是独门买卖,市场前景远大。当然,白魁伟在营销策略上也留了一手,他往往会挑选品相好鲜银耳当做鲜货出售,剩下的烘制成干品。

  “未来生产稳定,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后,我们还将挑选一部分有兴趣的农户,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保底回收、农户接包零成本和免费培训帮扶等方式,带动附*村庄的群众共同致富。”白魁伟说。

  农村创业故事 5

  当越来越多的农夫涌进城里务工寻找致富阶梯的时候,一些大学生恰好相反,他们自愿抛却优胜的城市糊口,回到农村种菜、养猪……在安远县三百山镇“众诚瓜果栽培基地”,笔者见到了6名“80后”的大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但相同的“田园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借款30万元起家,到*百亩的现代农业瓜果栽培基地的形成,五彩斑斓的田园承载着他们的“绿色梦想”。

  创业冲破观念壁垒

  “现在的前提已经好多了,刚开始创业时,一穷二白,连住的地方也没有,真是苦!”谈到创业难,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专业的朱安成说,他最难忘的是刚刚建基地时,很多亲友不理解:一个大学生带着女友到外埠的农村干农活,简直太没出息了。当时精神压力很大。

  建设初期,搭建大棚、购种、化肥农药及试验每样都需要大量资金,他们6人分成3伙入股,每股10万元。起初,父母们不太支持。郭帅以前在郑州省城一家公司做种子销售员,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抛却不乱的工作到农村去种地,家里人不理解。郭帅一方面给父母做工作,另一方面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李华和杜宗涛的父母思惟都比较传统,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念了大学还去种田。但这些年青人没有动摇,由于这一创业极具挑战性。

  6个年青人抱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引进了“日本小青瓜”、“红春早玉”、“一口茄”、“娃娃菜”等十几个瓜、果品种,一年种3茬至4茬,错开上市高峰,并把销售点定位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他们把大学5年里学到的知识全都搬了出来,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路。6人的梦想随第一批种子一起植根入土。育苗锄草、施肥浇灌、测温挂牌、修剪打药……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都是农家活,说起专业,说起基地的前途,大家决心信念十足。李晓艳娇小玲珑,力气最小,天天随着几个大男生进大棚玩泥巴,经常搞得一身泥一身汗,活像个“村姑”,她却兴奋地说:“我现在和土地特别亲,一天不下地,心里就直发痒。”杜宗涛负责观测、记实、统计作物的生长情况。夏季是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高峰期,尽管大棚里的温度都快50℃了,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天天往返十几遍地跑,小心翼翼地庇护着这些“绿色法宝”,一个夏天下来,整个“烤”成了“非洲难民”。

  每一个品种从试种到成功上市都得经由天气、水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反复研究和实验,毫不是件轻易的事。2007年春天,他们试种的2个大棚“初春红玉”西瓜无缘无端地死了十几株。郭帅立刻把解剖图片等相关资料发给河南科技学院的蔬菜教授李新峥和王广印。经由诊断,原来西瓜得了炭疽病,他们及时按照教授的要求,用炭清和叶面肥做激素调整,增强了作物的抗疫抗病性,挽回4万多元经济损失。“我们能有今天,多亏这两位教授的匡助和鼓励。”朱安成说,毕业后,他们一直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经常在网上探讨解决栽培技术挫折。

  六位大学生常常围坐在电脑前,寻找商机。

  花开沃野润心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1年多来的努力,如今,长长的“小青瓜”、红红的“圣女果”、拇指般大小的“一口茄”脱颖而出,荒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大棚里结满了五彩斑斓的果实。而6名大学生齐心合力、吃苦刻苦、经得起失败、敢于挑战现实的'创业故事和精神也受到当地庶民的称赞。

  据负责跑销售的郭帅先容,因为基地里出产的全是当地没有的蔬菜、瓜果,而且他们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固定的销售市场,这些“绿色食物”以高出当地市场3倍至6倍的价格销往各地,亩均收入*4万元。目前,产品在广东、上海市场供不应求。

  在劳动中互相理解,在劳动中产生爱情。

  谈起如何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让现代农业植根新农村?朱安成说,最好的方法是用实际步履说话,通过基地示范让农夫了解到,大棚蔬菜能打破季节和市场的限制;新品种可以拓宽市场需求:“订单农业”能给农夫增产增收带来保护。未来农业发展应该走一条生态、轮回、高效节约的道路。2008年我们预备再投入100多万元资金,把种植面积扩大2倍,并增加5个至15个新品种。目前,他们已经拿出了具体的方案,预备带领当地庶民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进行推广种植,据预算,每亩比过去至少可以增加两三千元的收入,再接下来就是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基地将建设成为集生态农业、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农家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家园。

  六名年青的天之娇子,顺着时代发展的巨轮,载着田园创业的梦想,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