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首页 / 工作计划 / | 2022-11-10 00:00:00 [db:标签-标题]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本学期校本课程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三、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2、校本课程内容

  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3、具体要求:

  (1)任课教师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计划应详细列述学生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改措施、成果展现方式。附有教学配当,配当中应列出每周的具体学*内容,教师参照教学配当进行授课,教导处根据教学配当内容予以不定期检测。

  (2)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自主提高,采用适合学会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参与热情科学合理应用激励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3)任课教师应注意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注重授后反思,及时调整和弥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任课教师注意选取恰当合理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期末以成果回报的方式进行验收评定,成绩纳入教师终结性评价体系。

  4、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第三节课

  四、评价方法: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积累的各种过程性资料以及成果展示,每学期分别评出优、良等级。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动进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等级。分别是优、良、合格。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把读书活动渗透在国学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感悟、辩论,加深理解;对能力强的学生,引导阅读原文。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国学《弟子规》。

  四、具体目标:

  1、必背《弟子规》;

  2、选读书目:各班根据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书目,每学期读书至少在两本以上;

  3、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五、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开展班级图书借阅活动。

  2、检查学生诵读效果。

  3、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相应活动。

  4、检查读书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方案也明确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加快规范我校校本课程管理的步伐,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特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3、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学科的交*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4、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训目标与现有的课程和资源,独立或合作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形成、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式

  (一)开发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应当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成长、发展出发。

  2、比例均衡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学校各类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3、综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限制,要求多门学科的综合,但多学科的综合并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将各种不同的内容拼盘,而是学科之间的一种有机结合。只有各种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并摆脱学科的痕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

  4、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要对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6、资源共享、整合资源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尽可能地利用或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二)开发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活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1、以选用和改编为基本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各课程中发现最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

  2、以新编和重组为基本方式,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历史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还可以与教研人员、专家合作。必要时,学生、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都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三、校本课程的结构与科目

  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需要,我校暂定开发以下校本课程:

  科目

  所有年级的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注:每科中的具体课程可根据形势、教师能力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动。

  四、实施与评价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设想

  1、教师培训。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作为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框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而不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教会教师自己拟定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澄清课程纲要与教科书的区别,学会运用合作模式与连续模式来开发校本课程。

  2、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按一般格式撰写所开设课程的详尽的《课程纲要》。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4、拟定校本课程设置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订三年的校本课程设置计划。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设想

  1、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及《课程纲要》的评价。《课程纲要》由课程审议委员会最终确定可试用性,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通过听课、向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考核,确定出优、良、较好、一般、差五个等级,对于评价差的课程应逐步完善。

  2、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采用书面知识、制作结果定量定性的评定,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

  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每学期都向学生和老师征求意见,校务委员会自我评价并更改。

  评价的结果向相关人员公布。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有组织、落实人员、按程序实施,并有制度、设备与经费的保证。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

  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① 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② 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 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的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6、在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课 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7、遵循校本课程开发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开发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使我校校本课程内容真正开发成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回顾这一学期的校本课程工作,我们总结出不少经验,这与学校领导和很多老师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我们会取长补短,让学生们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代。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本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建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自己的家乡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小立志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2、提高综合能力,发挥学生潜能。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识范围一般,知识面比较狭窄,在这方面加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学期学生对名胜学*,学生们了解了家乡名胜由来、搜集歌颂家乡名胜的诗歌、并将自己游览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受到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具体措施:

  1、注意积累相关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种资源,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实验。

  3、综合与开发有机结合。

  五、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不断反思,形成经验。

  六、个人业务学*安排:

  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促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3、研究教材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努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时间,多多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搜集、筛选并积累有益相关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七、实践活动:

  1、办一期介绍家乡的手抄报。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家乡景色,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并在下方配上一首小诗。要求图文并茂。

  2、搜集革命先烈的故事,开一次读书演讲会。

  八、时间安排:

  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与《国学启蒙》隔周上一课。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6

  一、开发背景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汉字的形体结构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书法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美学艺术的博大精深,书法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性格、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升。

  二、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自我完善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将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基于“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结合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视作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逐步把本校建成教学上的高效益、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三、校本课程的依据

  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曾经这样说过:“学写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宇,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由此可见,规范性地写好汉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语文基本功。小学生写好字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认真细心的学*态度及良好的意志品格,更是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汉字是用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结构。在教师日积月累的教育中,孩子们逐渐对汉字的形体美有所感悟,就能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写好字的良好愿望。人能写字,反过来字也能“写”人。当学生将字写正确、结构比例恰当,达到整齐、清楚、易认、美观的要求后,便养成了认真细心的学*态度及良好的意志品格。汉字不只是纯粹的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演绎成一种文化。汉字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个性的精灵。写字不单是一种书面传递信息的工具,写字还具有审美的价值,她所传承的是民族文化,民族的精神。小学生学写汉字,写好汉字,就是接受汉字的熏陶。

  我校试图从育德、启智和审美三个维度,努力构建一个把书法与育人功能相结合、书法训练与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相结合的训练体系。在我校“以学生为本”的教改精神引领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我校提出了“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开发实施了以书法为主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试图营造一种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规范书法课程开设,严格训练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规范汉字笔画、笔顺和字形,严谨优美汉字的结构布局,养成学生良好的书法*惯,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特长,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和审美能力。

  (二)具体目标

  A、学生发展目标:

  知能目标:

  1、帮助小学生学*和掌握写字(书法)艺术的一般知识;

  2、学*并养成良好的书写*惯,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以及具备熟练的硬笔楷书、行书写字(书法)书写技能;

  3、指导小学生逐步养成最基本的对写字(书法)作品审美兴趣;

  4、指导小学生逐步提高表现写字(书法)美的能力。

  发展目标:

  1、引导小学生在写字(书法)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写字(书法)的兴趣爱好;

  2、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逐步形成写字无差生,培养一批书法特长生;

  3、在练字过程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意志力、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造、实践的能力;

  4、通过写字(书法)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5、引导小学生在学*书法过程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培养继承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情感。

  B、教师发展目标: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课程理论,实现角色转变,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艺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促进专业水*的提高。

  C、学校发展目标:

  营造书法艺术良好环境,利用书法教学活动的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五、实施内容与要求

  (一)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书法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惯,进行写字(书法)基本技能的训练。

  2、围绕写字教育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

  (1)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历代书家故事、书家介绍、书家作品、书苑常识等;

  (2)开展写字(书法)竞赛、书法展览;

  (3)组织参观各类书法展,欣赏(写字)书法作品;

  (4)成果展示。

  (二)本学年具体教学安排:

  第1课时:介绍工具及书法基础知识(继续强调执笔。坐姿。用笔)

  第2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一) ——_横(复*长横,短横,左尖横等) +例字练*

  第3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二)____竖(复*垂露,悬针)+例字练*

  第4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三)_____ 点(复*左点、右点、竖点等) +例字练*

  第5课时 :楷书笔画的写法(四)_____ 言字旁、折(复*横折。竖折)、提+例字练*

  第6课时 :楷书笔画的写法(五)_____ 钩(1)(竖钩,斜钩,卧钩) +例字练*

  第7课时 : 楷书笔画的写法(六)____ 钩(2)(横钩,竖弯钩,横折钩) +例字练*

  第8课时 : 撇(斜撇,长撇) 、捺(*捺,斜捺) +例字练*

  第9课时 : 组合笔画练*, 单字临摹练*

  第10课时 : 组合笔画练*, 单字临摹练*

  (三)各段要求:

  低年段:

  1、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笔方法,培养学*兴趣。

  2、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做事认真的态度。

  中年段:

  1、比较熟练地书写汉字,做到字迹工整、美观,培养良好的写字*惯。

  2、教育学生知道做一个怎样的人。

  高年段:

  1、能熟练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形成书写风格。

  2、教育学生要懂得怎样做人。

  六、课程的实施建议

  1、基本知识

  (1)由主讲老师讲授书法中最基本的知识,并进行相应辅导。从学生的特点,兴趣和实际出发,体现儿童的教育特点,以描、临、画、说、看、听、记,多方位体现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兴趣,建立审美观点。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书法学*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优秀自主学*的情境,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意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方式,增加学生书法实践的机会。

  (3)体现娱乐和情趣,课堂要充满生活气息。

  (4)重视情感的导向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书法教学的目标,老师要用美的人格、美的字体、美的形象影响学生,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字型的积累,多种能力的培养。

  2、基本技能

  掌握最基本的握笔姿势和写字方法。要求以规范化的训练为基础。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发展审美能力。以钢笔为工具打好硬笔的基础。

  3、实践活动

  让学生能从书法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能从书法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课程评价方式

  评价方法多样化,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生集体评的方法。

  (一)基本知识(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

  1、教材的选择:是否按照老师要求选择教材。

  2、交流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交流,相互学*。

  3、参与的态度:是否有认真踏实的学*态度

  (二)基本技能(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

  1、低年级:坐姿、写姿、笔姿是否合格,基本笔法是过关。

  2、中年级:是否能正确、熟练地书写,做到工整、美观。

  3、高年级:是否能正确、熟练地书写,写出自己的风格。

  4、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硬笔书法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7

  一、组织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高景美刘瑞明担任校本课程主要决策人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进行全面实施研究。

  副组长:初良英(教务主任)项宝琴(教研主任)

  戚世英(发展评价主任)贺金玲(政教主任)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物性工作。

  成员:李桂秋(教务干事)祖春芳(发展评价干事)李广东(政教干事)

  主管校本课程的具体信息、资料收集与校本课程档案管理工作。

  2、课程实验组主要成员

  马兰黄瑛冯秀英韩玉香郑加红张文权孙明星洪霞王建玲李祖华陈艳萍肖勇李凯秀宋学斌马艳霞毕桂贞崔静雯丁建军张瑞琴李红兵李海霞戚世英

  二、开发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课题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二十一世纪将是教育和学*起核心作用的时代。但是,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一种“维持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无法承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我校进行了教师培训,培训的重点除了介绍“多元智能”课程的理外,还选送有关人员出去学*,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我校根据党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结合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三、开发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选修课:在完成教学规定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后,培养学生语文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课:艺术类;培养音乐、美术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少数同学艺术特长得到发展。体育类;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初步掌握基本健身技能。技能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初步学会计算操作。学科类;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一批尖子。

  四、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

  五、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安排在下午。

  六、组织实施

  开发内容

  (一)选修课程:

  1、学科课程:英语听说、语文口语交际、语文写作、语文阅读积累。

  2、微型课程:法律知识、环保知识、心理讲座。

  (二)活动课程

  艺术类:声乐合唱、舞蹈、腰鼓、剪贴、书法、绘画。

  体育类:乒乓球、武术、棋类。

  技能类:英语语音语视听阅读、科技制作、计算机。

  学科类:数学竞赛指导、英语阅读竞赛指导、语文作文竞赛指导。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做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价条件。

  (3)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8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写作水*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篇章结构,书写较长篇幅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9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2、21世纪之际,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这一目标出发,教育的创新呼唤教育的特色。我校选择了以乒乓项目作为本校的特色。

  3、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体育是实现德育、智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强学生体质,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民族存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终身大事。众多的体育项目,尤其是运动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学*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发展。

  4、从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现状来看,极大多数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着五项素质"达标"转,很少在传授学生掌握某种运动技能上下功夫。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本人以为学生要在体育中达到"主动",首先是要对体育有兴趣,兴趣则来自体育中的成功感,而成功的关键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会"了才能体现"主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而让他们的终身受益。

  5、当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负担过重,另一个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针对这样的通病,强化体育功能尤显重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2、培养体育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好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3、通过开设乒乓项目的特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乒乓的兴趣,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素质。

  4、通过六年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乒乓技能水*。

  5、通过全校性的群体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乒乓、打乒乓、喜爱乒乓的群体氛围,促进乒乓传统项目的开展,并对培养和输送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业余训练,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一,坚持全体参与。创建乒乓特色学校,全校学生都在该实验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方法,更要大胆创新,搜索新思路,走体教结合之路,走改革发展之路。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作量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之达到可行有效之目标。

  第四,承认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教学步骤进行,提高兴趣,打好基础,发展提高。

  第五,管理的系统性。在实验中要考虑技能水*的掌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制定计划、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一贯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考虑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系统发展和良性辐射的关系,又要考虑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第六,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深圳前海学校由乒乓传统项目发展到乒乓特色学校,并辐射到学校的其他方面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打好基础,抓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是达到长期目标的起步和关键。

  第七,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发展的自由基地,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第八,乒乓和其他项目相结合。把乒乓项目作为龙头项目,同时兼顾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相互呼应补充。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乒乓运动技术水*的同时也提高其他运动水*的提高。

  四、教学构架

  一、乒乓球教学模式的三种形式

  1、“观仿——辅纠——练*”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主的项目,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顺利教学的基础,是***兴趣的前导。教师正确示范或播放教学录象,让学生观看、自由模仿。

  ②教学过程

  ③教学组织:个人、小组、多人互相模仿与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练*后达到掌握的目的。

  ④结果:通过学生的模仿、讨论、练*,学生发挥了体育学*的自我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运动的能力。

  2、“实战”教学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是两人对练的项目,一切的基本功练*都是为了完整的对练,只有把球“打”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水*。“实战”是使水*提高的有效途径。

  ②教学过程

  ③组织方式:学生分组自主对练,相互学*、观摩、指导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运动技能。

  ④效果:学生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各尽所能。

  3、考核评价模式

  ①指导思想:我们应注重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体育环境中学*运动。“技能+素质+参与态度+实际能力+自我健康规划+理论知识水*”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的学*提高给予学生“健康”的评价。

  ②考核模式

  个人评价20%

  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50%

  基本技能练*

  实战对练

  综合评价100%

  参与

  ③组织方式: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应以“人”及实际情况考核,体现重在参与、发展、健康的内涵。

  ④效果:学生考核积极,心情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五、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1、乒乓文化:收集有关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了解乒乓球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熟悉世界和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优秀事迹。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设乒乓球文化墙,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乒乓球基本知识,欣赏一些高水*的比赛,并用说学的知识进行现场解说评论或欣赏完比赛后写一些评论文章。

  2、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⑴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⑵掌握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发球抢攻等技巧。

  ⑶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能初步适应环境,根据环境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

  3、竞赛规则:通过*时的教学、比赛和体育节中各年级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培训,向同学们讲授有关乒乓球竞赛组织和比赛规则,通过比赛中实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乒乓裁判员一整套操作程序。

  4、乒乓交流:开发乒乓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了解“乒乓外交”历史,激发爱国情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

  5、乒乓管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乒乓球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乒乓球馆管理制度、乒乓球教练员职责、乒乓球馆财产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2)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从传统毛笔书法中吸取了有益的养分,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兼收毛笔之长,更好地发挥了硬笔的特点,或凌厉挺拨、刚健瘦硬;或纵横挥洒、飘逸刚媚;或凝重浑朴、韵味隽永;或玲珑温雅、秀美自然。硬笔书法各体皆宜,楷书、行楷、仿宋、行书、魏碑、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无不风格迥然,赏心悦目。3、硬笔书法具很强的群众性。当今硬笔书法之所以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反响之广,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缔结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良缘”。硬笔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用性。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期望能把自己笔下的汉字写得规范、美观。一支硬笔,随身可带,随时可用。因此很多人都在利用这个方便条件努力提高书写水*。

  3、课程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目标与内容

  1、校本课程的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与练字方法,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内容

  任何一门艺术应尊重传统,重视基础是人们的共识,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教育应以传授基础知识和传统理论为起点,使学生逐渐地有思想、有能力地向书法艺术的深层拓展,在不断的追求中探究、创新,步步提高。因此,在整个书法教学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过程。

  初一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部分。是书法教学中对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简单的书法理论知识,基本笔画的笔法技法,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以及衍化出来的以独体字为主的教学内容。其中,在一个个小单元之间,列出一些思考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进行探究。通过欣赏,激发兴趣;临摹体验,把握写字技巧;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开发潜能、健康成长。

  初二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如何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安排的部分。它讲授了书法中点画组合变化的规律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点画组合才恰当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正确的用笔方法,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创作作品方面的探究,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使学生乐学、乐写、乐练。经过看、对临、临、背临的过程,写出最为规范、最有法度的字体——楷书。

  初三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熟悉书法、理解书法部分,是书法教学中继续练*笔法技法及字的结构安排,认识汉字的演化规律,了解宋体、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各异的形态,迥然的风格,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了解“文房四宝”的发展,了解书法的布局章法,赏析书法作品,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做到取各家之长,为自己书法的发展蕴伏契机,创作出较高水*的书法作品。

  初四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感受书法、鉴赏书法部分。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进一步赏析书法作品,增强对书法鉴赏能力,体验书法情趣,丰富书法体验,提高书法表现能力,了解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学*他们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我校“励志、勤学、遵纪、健美”的学风,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法知识为切入口,以学生创作书法作品为形式,力争为艾一的“优秀”上添上一笔。

  五、编写原则

  “硬笔书法”教材遵循“规律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材编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观察――理解――实践――反馈――再实践的练*模式;关注了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系统性。从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字形的结体特征――作品的章法等。二是操作的系统性。经过看、对临、临、背临、创作几个过程;突出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培养双姿和对书法的兴趣为主;高级阶段,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体验书法的情趣;发展阶段,丰富书法的体验,提高书法的表现能力。

  六、组织机构

  组长:李学东

  副组长:董元明孙崇敬李艳轲

  成员:亓芹刘士刚冯莉杨军波付英沙连莲张庆鹏亓秀岚

  七、管理与运作

  在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边研究边实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运作。学校实行课程、教师、班级三线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包括教材、授课时间、练*时间、作业要求、教学评价等;教师管理分为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课任教师,分别给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和考核机制;班级管理主要指教室内外的“硬笔书法作业展栏”和黑板报、校报的管理。

  1、行政推动

  (1)不断提高书法指导教师的鉴赏与指导水*。我们知道,要想在短时间中提高教师的书法水*是较为困难的。但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鉴赏水*与指导水*却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采用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

  (2)规范课程的授课时间。每周一节书法课外,利用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形式,确保硬笔书法的有效指导。

  (3)各科齐抓共教。硬笔是学生进行各科学*的主要文具。而各学科的作业便是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的*台。因此,我们将硬笔书法的练*融入了各学科*时的作业之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动笔与结构调整的训练,让各科教师做好作业书写的监控与指导。

  2、营造环境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硬书技能,实现硬书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努力营造校园书法环境,打造“翰墨校园”。开辟全方位的硬笔书法宣传阵地。在教室、楼道、宣传橱窗等地方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长廊。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实践,贴*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更具有激励性。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让学生的书法作品与校园人文建设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硬笔书法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心向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法比赛,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校进行硬笔书法教学的主渠道,我们也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1)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硬书水*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特别关注了因材施教,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特意空出时间进行个别教学。

  (2)注意训练的多样化。写字教学要特别注重训练的多样化,以使教学始终富有吸引力,而丰富多变的训练形式往往能唤起学生学*的欲望,诱发其持久兴趣。如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字的写法,可以编成歌谣、绕口令等,便于掌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赛中练,字形相同写法相*的字放在一起配对练,反之可进行对比练等等。

  (3)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要使写字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趣味性。如利用电化教学,学生练字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悠美的乐曲中养成心静如水,认真成性的*惯;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讲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等等。

  4、榜样引领

  (1)名人引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悠久的人文艺术的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着实是后人学*的楷模。比如东晋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僧智永学书退笔如冢,唐怀素无纸用芭蕉叶作书,唐虞世南寝被中画腹,唐真卿为官之刚正不阿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生动的活教材。开展以“我崇拜的书法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让全体学生去查资料,写体会,进行心得交流。各班组织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每期黑板报都要刊登书法家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学书法的意义,更是用书法家勤学苦练、名垂千古的故事唤醒沉醒在学生心中的对书法情结,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2)生生引领。如果说书法家的轶事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本校优秀学生勤学的事例就有更强的感召力。本校中的优秀学生,所有同学不但听到,而且亲眼目睹。看着她的作品、欣赏她书写时的快乐。一是作品引领:挑选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定期地进行更换,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之余产生书写的冲动。二是表演引领: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现场书法表演,组织学生观摩。从同伴身上感受书法的乐趣,来引发自己的热情。

  5、成立书法学社

  为了适应学生成长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发挥、主动书写的需要,学校成立学生硬笔书法学社。由硬笔书法优秀生担当正副会长,由学生自己管理,实现双姿达标和硬笔书法全员达标。开展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最容易简单化――“字好与不好”。用一个界定不清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充其量只能甄别和选拔,无法衡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只会丧失学生的写字兴趣,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发展,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提出综合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等。其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小小书法家成长卡”。以这张成长卡为记录学生的书法成长过程,不仅使它成为一种监测的手段,也使它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有利依据。再次,加强对学生书法作品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不仅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也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硬书法水*。此外,通过书法练*作品展览板与书法创作作品展览橱,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2、教师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业务常规检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听课评课、教案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专业和课程价值进行评价,其次学校制定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激励制度,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阶段访查,对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学校将依据各方面的评价数据和反馈信息,对硬笔书法学校课程课程开发实施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根据学校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课程的准入退出制度调整下一轮次的结构。

  总之,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校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第一步,它的开发实施,将会对我校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累经验与教训;它的开发实施,将关系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与深化,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实施好硬笔书法这一学校课程,为我校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1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某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某某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某某某某某某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师资培训。选派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范围

  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以下6个领域:

  1、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诗词、散文、政论,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通过环境调查、科学普及、小发明、小制作等,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3、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4、艺术探究领域。通过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欣赏、创作及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爱好及特长,拓宽艺术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使学生感受艺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品位,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5、体育与健康领域。通过开展体育团队、快乐体育、围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掌握运动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运动欣赏能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6、农业技能领域。结合本地特点,依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农业生产劳动,增进学生对农业劳动的体验,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各种技能,使课程内容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邀请区校本课程建设领带小组、教研员到校指导工作。

  3、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发1—2种校本课程,九月份全面实施。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少到多,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古诗诵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二、主要工作成绩

  1、课程组织

  (1) 与课内课外相结合。

  《古诗吟唱》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实施,在每周3安排1课时的校本拓展课进行。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 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召开了古诗诵读吟唱会、组织演讲赛, 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 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开设“文化午餐” , 让学生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

  (3)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加大语文等学科教改力度,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把《古诗吟唱》引入教学、 测评内容;开设诵读吟唱课,探讨诵读吟唱指导的模式方法;巩固周一兴趣社团成果,以文学社为主体,将经典诵读吟唱作为活动内容的延伸;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诵读、吟唱的时间。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通过读诵记载、默写卡片、争星挂章等活动,学生体验了诵读的成功愉悦,增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的感受。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吟、唱、舞、画” 等环节进行自评、 互评、 组评、 师评, 激励学生沉醉其中。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吟唱古诗与课外阅读列为重点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2、实施过程重点做到

  (1)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诵读、吟唱古诗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2)既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诵读、吟唱,按学校的要求每周完成一首古诗的诵读、吟唱,要让全班学生、全校学生都能唱。

  (3)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诵读、吟唱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诵读、吟唱篇目,但不把诵读、吟唱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高兴地唱,美美地品,提高学*古诗的质量。

  3、教学采用胡基本方式

  在古诗诵读、吟唱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的*仄调读法。

  ②中年级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仄调,让他们学*根据自己标的*仄调练*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③高年级学生掌握了*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氛围。

  (4)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5)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

  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课程评价方法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

  ③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对古诗学*的态度。

  ②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③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①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②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三、有待解决胡问题

  为了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以后还要做到六个落实:

  1、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午间5分钟诵读、吟唱古诗,学校在拓展型课程中2周安排1节校本拓展即《古诗吟唱》,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吟唱。

  2、辅导落实

  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法定的诗文诵读、吟唱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

  3、内容落实

  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古诗吟唱》,做到每天读一首,每周唱一首,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4、任务落实

  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吟唱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5、管理落实

  对古诗诵读、吟唱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6、评价落实

  学校把各班开展古诗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考该,并规定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让学生吟唱古诗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让小学生在经典古诗的吟唱中,享受学*的快乐,感悟圣贤的德行,不仅可以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即一首首沁人心脾的馨句壮语,一个个启迪智慧,宽广胸怀的史实和人物,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荡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实践证明,古诗吟唱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完全人格的培养。这也必将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精神,贯彻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潜力及素质,使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学者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出发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合作学*,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开发、改善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校园,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学*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校园透过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和综合素质,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

  校本开发技术培训资料:《课程纲要》撰写技术,选取组织课程资料的技术,课程评价技术等。

  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从教师的教学潜力和教育科研潜力。

  2、开展学术研究,使校本课程高质量,上档次。

  切实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开展听评入门课,示范课等活动,用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情研究,努力提高和学*的用心性、主动性,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

  3、探索良性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构成校园特色,从四方面展开校园内部评价: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状况、学生学业成绩、后继发展推荐。并透过多种反馈信息对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方案、改善实施推荐。

  三、本学期具体的工作

  1、开学初期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编撰方法,并构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2、学期中开展由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的教研的活动,交流经验,深入探讨,共同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3、教导处对校本课程进行过程中调控,参与听棵、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实施状况,及时总结经验,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4、有选取的强化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了,以构成校园特色课程。

  5、学期末加强对课程资料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所编撰教选取教学方法、设计课时良和教学进度等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意见,修正编撰的教材。校园组织对已开设课程教学状况反馈,对以后校本课程开展提出推荐。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4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高教师专业水*,为我校培养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一个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

  2、《微景观》校本课程不光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引导学生与课本教学相结合。通过微景观植物的制作,再现课本中的情景,从而达到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课本内容。我们通过开展《微景观》课程,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认知这门艺术,领悟《微景观》的艺术风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共同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想象、创造空间。

  2、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三、课程设置:

  微景植物知识

  微景苔藓养殖技术

  《微景——丝绸之路》

  《微景——草原》

  《微景——舟过安仁》

  《微景——铃儿响叮当》

  《微景——百花园-采花》

  《微景——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微景——编花篮》

  四、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区组织教师多学*多考察,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搞好教学大赛:

  本学期将组织全体学生微景观成品展示课活动,通过比赛,激励每位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学*状态,在提升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课程。

  (四)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发学生学*微景观制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微景观》的实施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校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体教学水*。

  二、研修目标

  1、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备课活动,使自己由学*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者,逐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及水*。、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孩子特点、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孩子学*方式的转变上。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孩子学*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 “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孩子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为本)的转变,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好。

  四、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3、认真参加参与各校教研活动与“小组学*研讨”活动,将培训学*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树立现代孩子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相信孩子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孩子的主体精神,促进孩子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我对自己的专业水*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决心不断学*,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把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扩展阅读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扩展1)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菁选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该为接下来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课程名称:乒乓球课

  课程类型:活动类课程

  适用学生:1、2年级学生

  时间:2课时/周

  执教者:王文亮

  课程定义:1、课程的性质:属校本课程选修课2、指导思想:以《全面健身计划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二期课改精神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与提高学生的乒乓球的运动水*,为以后申报区乒乓球特色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

  2、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协调等体能。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普及和提高、稳固和提升我校乒乓球队在区初中校的优势地位。

  二、课程内容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的国球,我校的学生非常喜欢这项目,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在二期课改中也把乒乓球列为必学的教学内容。

  《乒乓球》校本课程内容共分四章:运动概述;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对抗训练比赛及考核。

  三、学*方式及教学方式

  (一)学*方式

  1、合作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顺延到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讨论,练*。

  2、体验式、发现式学*: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学内容不直接向学生提供,让学生自行发现,然后加以内化。

  (二)教学方式

  1、讲授示范法:教师应示范讲解并加。

  2、指导点拨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3、竞赛法: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运用比赛形式,比谁学得快,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及时反馈。

  4、任务驱动法: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用和创新能力。

  四、学*评价方式

  (一)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通过学*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为以后申报特色项目打好基础。

  (二)学*评价的方式

  首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学*态度,团结协作等。

  第二,根据学生的身体差异进行评价。

  第三,*时练*比赛与考查相结合。

  第四,教师综合评价,给予“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档。

  技能目标:

  低年级段

  掌握正确的推拍法和击球的准备姿势,进行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的训练。

  单项训练:学*握板、拍球、正手攻球(正手位、侧身位斜、直线)、推挡(中线、斜线、直线)、搓球(慢搓、快搓)、拉球、发球、接发球以及单步、滑步、还原步等步法。

  结合技术:学*左推右攻、搓中转拉、正手*台攻结合中台攻等。

  基本战术:学*简单的线路变化战术和旋转变化战术,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

  中年级段:在巩固、提高已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技、战术的训练。

  1、单项训练:学*(继续学*)正手攻球(掌握突击、扣杀技术,打出左、中、右各条线路)、推挡(快拨)、反手攻球、搓球(搓加转、不转球)、拉球(一板快拉)、弧圈球、发球(发不同旋转、落点的`球)以及跨步、交叉步、结合步等步法、双打。

  2、结合技术:学会两个或两个以上位置、线路、技术步法、旋转的结合。

  3、基本战术:学*用相似手法发不同旋转落点的球,进行中等力量或发力抢攻;发急球为主配合发*网球进行抢攻;用反手推挡、搓球控制、搓中转拉、拉中找机会抢攻;拉、搓、吊结合,伺机抢攻等。

  高年级段:在巩固、提高已学内容、技、战术的基础上,按类型划分快攻类、快弧类、削球类进行训练。

  1、单项训练:进一步学*正手攻球(发力打弧圈球、放杀高球等)、推挡(推下旋、减力挡、推挤弧圈球)、发球与接发球(从出手速度、旋转强度、落点变化,提高已学的各种发球质量,掌握正、反手一至两套发球方法)、拉球(搓长、摆短、撇侧旋)等。

  2、结合技术:了解快攻类、快弧类、削球类打法各自的基本技术和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基本战术:学*推攻、拉攻、搓攻、接发球等战术,逐步形成各自(至少一种)的打法。

  教育目标:

  低年级段:

  1、通过接触乒乓球,观看乒乓球比赛,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做到爱家乡、爱集体、爱亲人敬长辈。

  2、通过学打乒乓球,了解乒乓球运动规则,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进而自觉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中年级段:

  1、通过打乒乓球,使学生学会合作,懂得尊重他人,并在生活、学*中形成礼貌、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等优秀品质。

  2、通过参加乒乓球比赛,感受竞争,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

  高年级段:

  1、通过观看比赛,开展班队主题活动,了解自信的重要,做到沉着、自信、坚毅、进取。

  2、通过学*我国、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史,知道继承、创新是发展、强大的根本。

  能力目标:

  低年级段:

  1、初步认识自我,能在**的帮助下控制、调整自己,具有良好的生活、学*、劳动*惯。

  2、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在老师的帮助下,能通过一些途径获取部分信息,并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3、遇到问题,能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主动探究,做到不怕难、不胆怯。

  中年级段:

  有较强的注意力,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有高度的自制力,学会自控、克制。

  掌握多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具有相应的能力,如查阅资料、访问、上网等。

  具有团结协作、互相学*的能力,如小组学*、自主开展班队活动等。

  学会发现、分析,善于总结,逐步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高年级段: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倾听他人的意见,能与他人*等地交流与合作,具有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2、能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会用学*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3、学会创新,能创造性地学*、活动等。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实验项目课题的推进要求,和学校的特色发展由课堂转向课程,通过课程建设展现教育理念。特色课程的建设作为发展的实施载体,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历史”和“科技”。通过阅读和环保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学校特色课程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开发校本课程,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实现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好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组内树立课题研究意识,组织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提倡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每位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学校课题进行研究,注意研究成果的积累与的推广。

  三、工作原则

  1、领导到位。为了实现“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的办学思想,学校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统筹规划,教学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由教务处具体抓课题的常规工作。学校科研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的论证、申报、管理、验收工作,把握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学校将把本课题研究工作确立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班子身先士卒,主动承担课题,一线教师积极参与。

  2、规划到位。子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定期召开课题开题会、阶段成果验收会、阶段成果研讨、交流会等,使每位教师做到课题有立项、有实施、有阶段性总结、有成果。

  3、考评到位。学校将把开展教育科研与教师工作业绩、评职、晋级、评优挂钩,加大权重。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促使每位教师的科研实践工作落到实处,早出成果。

  4、学*到位。以自学为主,立足于自省自察。教师通过以前的学*和实践,已经掌握了一些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并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一些教师对研究的理论、方法掌握还不够系统,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强调自学后的反思,反思的实质在于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20xx年的阶段任务

  1、语文、科技两个小组将围绕以“历史”和“科技”为主题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红楼梦》和《科学手册》。

  2、拓宽校本课程的开发领域,数学、外语、体育学科要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1—2门。

  3、加大对老师的培训力度。

  4、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推进实施,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加大师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奖励机制。探索校本课程的有效评价机制,制定出本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激励评价方案。

  5、在总项目及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实施操作,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认真撰写论文和案例,并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完成撰写中期报告、典型案例、校本教材读本初稿或论文。

  6、召开阶段成果总结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7、在总项目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实施操作,并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成果(案例、论文、总结,形成特色。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五、月工作重点

  二、三月:

  1、组织阅读课题组成员研究校本教材。

  2、聘请专家对教师阅读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培训。

  3、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交流研讨活动,由该组教师在课题组织的协调下,定主题、定内容、定形式主持活动。

  四月:

  1、校本教材的审稿与印刷。

  2、拓宽校本课程,教研组内研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五月:

  1、教师代表上研究课;聘请专家、教师评课。

  2、举办学生作品展,呈现学*研究成果。

  3、召开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总结会。

  六、七月:

  1、完成校本课程开设的学生问卷调查和分析。

  2、教研组内确定特色校本课程。

  3、教师围绕相关课程进行材料的搜集整理。

  九月:

  1、组织阅读课题组成员学*。

  2、聘请专家对教师阅读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培训。

  十月:

  校本课程实施研讨会。通过校本教材的实施,及时地总结,找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时地进行修正。

  十一月:

  1、校本课程展示课;聘请专家、教师评课。

  2、举办学生作品展,呈现学*研究成果。

  3、召开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总结会。

  十二月:

  1、完成校本课程开设的学生问卷调查和分析。

  2、校本教材的修正。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二胡是中国最为普及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年来随着国家教委要加强对青少年美育教育的指示精神,学二胡的青少年日渐增多。实践证明:学*二胡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性情、促进学*成绩的提高是有莫大益处的。

  本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二胡三步曲”。

  第一步:学会运弓。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左手的按指了,在学*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咪音乐教师网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

  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教学实践使我觉得三步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三步教学法针对儿童的基础与心理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从心理上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其觉得“我也能拉二胡”。二是学会了读谱视唱,打下了乐理基础。三是“我不但会唱歌而且还会拉歌”,使学生增强了优越感,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二胡的兴趣。

  另外,我们计划多方配合、综合教学。 三步教学法指专业教师而言,要使学生巩固提高二胡水*,还必须有本校音乐教师与家长的两方面的配合,进行综合教育。在学校,音乐老师要有重点的辅导师学乐器的学生,增设乐理基础课,提高他们的识唱水*;安排乐队的集体训练,上合奏课,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在家里,家长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每天要保证不少于一小时的练琴时间。双休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游玩,听听音乐,看看展览。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艺术修养。咪 音乐教师网 n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愿孩子们能有一个快乐的二胡之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

  一、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通过校本特色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情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绘制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绘制学*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人格。

  二、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教学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

  5、进行手工创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教学安排

  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兴趣小组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一、两次,活动制度化。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内容,而这次的兴趣小组学*的内容主要从巧用油画棒方面着手,以刮蜡画为主,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辅。所以,小组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1)重点辅导学生刮蜡画方面的学*;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从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3)、指导学生从事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惯,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我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举行美术绘画比赛。

  美术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活动资源

  1、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2、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3、有效的利用校内外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绘制。

  (六)活动评价建议

  1、随时评价。对积极参加和投入活动,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

  2、对活动中学生想象力丰富、设计独特、有新的构思和创意的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

  3、学生互评或自评作品,学会欣赏别人。评价也是观察、反思、提高的重要环节。

  4、鼓励有合作、探索精神的小组给予奖励。

  5、展示学生作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美术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把读书活动渗透在国学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感悟、辩论,加深理解;对能力强的学生,引导阅读原文。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国学《弟子规》。

  四、具体目标:

  1、必背《弟子规》;

  2、选读书目:各班根据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书目,每学期读书至少在两本以上;

  3、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五、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开展班级图书借阅活动。

  2、检查学生诵读效果。

  3、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相应活动。

  4、检查读书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2)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从传统毛笔书法中吸取了有益的养分,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兼收毛笔之长,更好地发挥了硬笔的特点,或凌厉挺拨、刚健瘦硬;或纵横挥洒、飘逸刚媚;或凝重浑朴、韵味隽永;或玲珑温雅、秀美自然。硬笔书法各体皆宜,楷书、行楷、仿宋、行书、魏碑、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无不风格迥然,赏心悦目。3、硬笔书法具很强的群众性。当今硬笔书法之所以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反响之广,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缔结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良缘”。硬笔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用性。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期望能把自己笔下的汉字写得规范、美观。一支硬笔,随身可带,随时可用。因此很多人都在利用这个方便条件努力提高书写水*。

  3、课程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目标与内容

  1、校本课程的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与练字方法,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内容

  任何一门艺术应尊重传统,重视基础是人们的共识,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教育应以传授基础知识和传统理论为起点,使学生逐渐地有思想、有能力地向书法艺术的深层拓展,在不断的追求中探究、创新,步步提高。因此,在整个书法教学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过程。

  初一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部分。是书法教学中对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简单的书法理论知识,基本笔画的笔法技法,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以及衍化出来的以独体字为主的教学内容。其中,在一个个小单元之间,列出一些思考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进行探究。通过欣赏,激发兴趣;临摹体验,把握写字技巧;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开发潜能、健康成长。

  初二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如何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安排的部分。它讲授了书法中点画组合变化的规律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点画组合才恰当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正确的用笔方法,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创作作品方面的探究,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使学生乐学、乐写、乐练。经过看、对临、临、背临的过程,写出最为规范、最有法度的字体——楷书。

  初三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熟悉书法、理解书法部分,是书法教学中继续练*笔法技法及字的结构安排,认识汉字的演化规律,了解宋体、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各异的形态,迥然的风格,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了解“文房四宝”的发展,了解书法的布局章法,赏析书法作品,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做到取各家之长,为自己书法的发展蕴伏契机,创作出较高水*的书法作品。

  初四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感受书法、鉴赏书法部分。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进一步赏析书法作品,增强对书法鉴赏能力,体验书法情趣,丰富书法体验,提高书法表现能力,了解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学*他们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我校“励志、勤学、遵纪、健美”的学风,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法知识为切入口,以学生创作书法作品为形式,力争为艾一的“优秀”上添上一笔。

  五、编写原则

  “硬笔书法”教材遵循“规律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材编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观察――理解――实践――反馈――再实践的练*模式;关注了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系统性。从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字形的结体特征――作品的章法等。二是操作的系统性。经过看、对临、临、背临、创作几个过程;突出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培养双姿和对书法的兴趣为主;高级阶段,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体验书法的情趣;发展阶段,丰富书法的体验,提高书法的表现能力。

  六、组织机构

  组长:李学东

  副组长:董元明孙崇敬李艳轲

  成员:亓芹刘士刚冯莉杨军波付英沙连莲张庆鹏亓秀岚

  七、管理与运作

  在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边研究边实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运作。学校实行课程、教师、班级三线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包括教材、授课时间、练*时间、作业要求、教学评价等;教师管理分为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课任教师,分别给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和考核机制;班级管理主要指教室内外的“硬笔书法作业展栏”和黑板报、校报的管理。

  1、行政推动

  (1)不断提高书法指导教师的鉴赏与指导水*。我们知道,要想在短时间中提高教师的书法水*是较为困难的。但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鉴赏水*与指导水*却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采用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

  (2)规范课程的授课时间。每周一节书法课外,利用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形式,确保硬笔书法的有效指导。

  (3)各科齐抓共教。硬笔是学生进行各科学*的主要文具。而各学科的作业便是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的*台。因此,我们将硬笔书法的练*融入了各学科*时的作业之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动笔与结构调整的训练,让各科教师做好作业书写的监控与指导。

  2、营造环境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硬书技能,实现硬书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努力营造校园书法环境,打造“翰墨校园”。开辟全方位的硬笔书法宣传阵地。在教室、楼道、宣传橱窗等地方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长廊。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实践,贴*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更具有激励性。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让学生的书法作品与校园人文建设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硬笔书法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心向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法比赛,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校进行硬笔书法教学的主渠道,我们也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1)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硬书水*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特别关注了因材施教,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特意空出时间进行个别教学。

  (2)注意训练的多样化。写字教学要特别注重训练的多样化,以使教学始终富有吸引力,而丰富多变的训练形式往往能唤起学生学*的欲望,诱发其持久兴趣。如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字的写法,可以编成歌谣、绕口令等,便于掌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赛中练,字形相同写法相*的字放在一起配对练,反之可进行对比练等等。

  (3)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要使写字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趣味性。如利用电化教学,学生练字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悠美的乐曲中养成心静如水,认真成性的*惯;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讲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等等。

  4、榜样引领

  (1)名人引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悠久的人文艺术的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着实是后人学*的楷模。比如东晋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僧智永学书退笔如冢,唐怀素无纸用芭蕉叶作书,唐虞世南寝被中画腹,唐真卿为官之刚正不阿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生动的活教材。开展以“我崇拜的书法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让全体学生去查资料,写体会,进行心得交流。各班组织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每期黑板报都要刊登书法家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学书法的意义,更是用书法家勤学苦练、名垂千古的故事唤醒沉醒在学生心中的对书法情结,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2)生生引领。如果说书法家的轶事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本校优秀学生勤学的事例就有更强的感召力。本校中的优秀学生,所有同学不但听到,而且亲眼目睹。看着她的作品、欣赏她书写时的快乐。一是作品引领:挑选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定期地进行更换,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之余产生书写的冲动。二是表演引领: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现场书法表演,组织学生观摩。从同伴身上感受书法的乐趣,来引发自己的热情。

  5、成立书法学社

  为了适应学生成长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发挥、主动书写的需要,学校成立学生硬笔书法学社。由硬笔书法优秀生担当正副会长,由学生自己管理,实现双姿达标和硬笔书法全员达标。开展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最容易简单化――“字好与不好”。用一个界定不清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充其量只能甄别和选拔,无法衡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只会丧失学生的写字兴趣,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发展,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提出综合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等。其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小小书法家成长卡”。以这张成长卡为记录学生的书法成长过程,不仅使它成为一种监测的手段,也使它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有利依据。再次,加强对学生书法作品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不仅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也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硬书法水*。此外,通过书法练*作品展览板与书法创作作品展览橱,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2、教师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业务常规检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听课评课、教案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专业和课程价值进行评价,其次学校制定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激励制度,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阶段访查,对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学校将依据各方面的评价数据和反馈信息,对硬笔书法学校课程课程开发实施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根据学校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课程的准入退出制度调整下一轮次的结构。

  总之,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校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第一步,它的开发实施,将会对我校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累经验与教训;它的开发实施,将关系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与深化,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实施好硬笔书法这一学校课程,为我校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7

  一、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是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资源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以安全教育,文化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惯教育为主,旨在指导、培养、教育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觉阅读有关课外书籍,讲一讲,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为尽快让学生适应在校的生活与学*。确保学生生活自理。

  2、如今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骄、娇二气严重,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共处,不会过集体生活,为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为此开设校本课程以加强教育和引导。

  3、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

  4、改变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5、充分重视学校的传统和拓展,教师资源和优势,社区资源的优势和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社会家长的需要,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相关,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课程,从而拓展学*空间。

  6、建立学*过程与学*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实时调整,不断创新,学生形成特长,学校形成特色。

  7、要通过两年学*,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学会与人共处,促使学生自主、自立、自信、自强。

  三、课程内容及活动安排

  1、公路交通安全

  1课时

  2、一些节日的由来

  1课时

  3、路队安全教育

  1课时

  4、五一劳动节

  1课时

  5、注意提防坏人

  1课时

  6、保护环境

  1课时

  7、上学路上的安全

  1课时

  8、生了病怎么办

  1课时

  9、感冒与流感

  1课时

  10、防地震教育

  1课时

  11、我们的节日

  1课时

  12、学做自己事

  1课时

  13、爱惜学*用品

  1课时

  14、守秩序

  1课时

  15、做了错事以后

  1课时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常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课程共同开发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计划。

  二、主要目标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不仅设想将国家必修课纳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而且开设排球、科技种植、少年军校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我校将动员全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分层:依据学生的学*能力、知识水*和个人意愿,划分A、B、C三个层次,打破行政班,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2、分组:打破单一固定行政班的组织形式,按课程类型、学*内容、学*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3、分块:课程编制中对时间、空间、内容模块进行分割,以保证各类课程的`实施。校本课安排在周二、四下午。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三、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学生选修以自愿为主,当发生某科选修的人数过多时,由班主任和教导处一起协调,建议学生选修其它学科。要求每生每学期至少选修1共同体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4、学校课程开发关注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校本课程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5、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上级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6、在学校课程开发上,无论是选用、改编或新编课程,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附安排:

  校本课程课表(年级)

  科目人数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手工折纸一年级朱焕祥见课表教室

  科技种植(上)二年级谢建昌见课表教室、种植基地

  科技种植(下)三年级谢建昌见课表教室、种植基地

  国防教育四年级班主任见课表教室、操场、部队

  专题日记五、六年级语文老师见课表教室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9

  根据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工作规范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学*多种花样跳绳方法,增进兴趣,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素质,增强各科学*兴趣和学*动力,特制定以下策略研究工作计划:

  一、切实抓好基础训练,加强耐力的提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基础打牢,才能完成花样跳绳的技术。

  二、详细分周明确学*目标:

  (1-3)周:单人花样与双人花样的练*,

  (3-6)周:三人花样与个人双摇花样,

  (6-9)周:四人长绳花样跳,

  (9-12)周:交互绳花样跳,

  (12-15)周:四长交互绳的花样,

  (15-18)周:绳网的花样跳,

  (18-21)周:8人花样跳绳套路。

  三、在每节课的练*中,分步进行教学练*,先讲解后示范,分自由练和同伴练,教师及时纠正动作,发现跳的好的同学要做展示,分享经验和进行传帮带,每节课都要进行花样考核,要求达到良好标准,不达到标准的要进行补课练*。

  四、运用表扬鼓励,奖励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参与兴趣,做好跳绳擂台赛的准备,制定合理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挑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进行花样创新和套路的尝试,给学生创造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机会!

  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光是说理论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真的要落到实处实施却是很难,那就要学校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教师十二分的努力、坚持;只要上下同心,我们也能其利断金。所以我们在计划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到位,保障实施:

  1、学校领导到位。

  为了进一步落实体艺“2+1”,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体质,学校大力致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以体育、音乐、教师为成员的学校花样艺术跳绳课程的开发小组,并拨出专用资金,购置了不同种类的跳绳、摇绳,保证了课堂教学等活动顺利进行。学校还不时的跟体育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共同探讨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在我们体育组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师生认识、宣传到位。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把不同教学内容安排到大课间中,每个班级每个星期都保证两次的学*和巩固的`时间,不仅教师做好示范,而且组织了一直有四到六年级组成的花样跳绳队进行教学然后分配到各个年级中去指导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练中学、学中叫,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真正的做到“人人会跳绳,跳好花样绳”的教学目标。

  3、构建框架到位。

  花样跳绳的构建框架是以学校为基础,以花样跳绳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结合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探究创新,具有初步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为目标,详细制定了课程开发的总目标和三个水*的分目标,编写活动型综合课程进行课堂实施研究。

  4、学生人人参与到位。

  每天安排跳绳活动、每周安排展示比赛,所以学生每一个人都会充分开动脑筋,积极和老师交流,统一思想,教师虚心学*研究,如此学生都热情高涨,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特长,提高了健康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体育骨干的培训到位,协助到位。

  各年级各班甚至各人选择的项目样式几乎都有不同,只靠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织有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强调体育骨干加以配合,我们*时经常召集体育骨干开会、讨论,并参与活动,加大了指导、组织与管理的力度,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质量。

  6、评价、激励到位。

  学生的新思想、新花样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教师要谦虚学*,接纳。每周一要及时公布上周活动较好的班级、较好的个人,并张贴上墙;每月对总体考核好的班级、个人要分发奖状,而这一切全部纳入班主任老师的量化考核;对学生的考核要分层次,先是自我评,然后学生评、分组评,最后班主任、体育老师综合评。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0

  一、课程定位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开发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四、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某某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某某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某某某某某某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师资培训。选派参加各级培训、观摩和讲座;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研讨;学校提供相应书籍资料和网络*台,让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将进一步拟定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范围

  初中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有以下6个领域:

  1、民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诗词、散文、政论,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等,汲取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生态、动物植物、宇宙空间、资源环境、工艺技术、科学创造等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通过环境调查、科学普及、小发明、小制作等,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了解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3、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4、艺术探究领域。通过开展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欣赏、创作及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爱好及特长,拓宽艺术文化视野,丰富精神生活,使学生感受艺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爱好与追求,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品位,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5、体育与健康领域。通过开展体育团队、快乐体育、围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掌握运动与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运动欣赏能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6、农业技能领域。结合本地特点,依据本地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及农业生产劳动,增进学生对农业劳动的体验,增强科技兴农的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各种技能,使课程内容适应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务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邀请区校本课程建设领带小组、教研员到校指导工作。

  3、每个教研组至少开发1—2种校本课程,九月份全面实施。

  4、学校尽可能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5、完善管理网络和运作流程,确保我校校本课程从少到多,从有到精,尽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评价

  ⑴教师执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⑵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⑶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⑷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⑸学校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和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

  ⑹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

  一看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二看学生学*的成果展现,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长记录袋,记入学生成长报告册及其它相关档案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古诗诵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二、主要工作成绩

  1、课程组织

  (1) 与课内课外相结合。

  《古诗吟唱》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实施,在每周3安排1课时的校本拓展课进行。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 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召开了古诗诵读吟唱会、组织演讲赛, 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 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开设“文化午餐” , 让学生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

  (3)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加大语文等学科教改力度,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把《古诗吟唱》引入教学、 测评内容;开设诵读吟唱课,探讨诵读吟唱指导的模式方法;巩固周一兴趣社团成果,以文学社为主体,将经典诵读吟唱作为活动内容的延伸;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诵读、吟唱的时间。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通过读诵记载、默写卡片、争星挂章等活动,学生体验了诵读的成功愉悦,增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的感受。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吟、唱、舞、画” 等环节进行自评、 互评、 组评、 师评, 激励学生沉醉其中。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吟唱古诗与课外阅读列为重点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2、实施过程重点做到

  (1)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诵读、吟唱古诗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2)既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诵读、吟唱,按学校的要求每周完成一首古诗的诵读、吟唱,要让全班学生、全校学生都能唱。

  (3)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诵读、吟唱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诵读、吟唱篇目,但不把诵读、吟唱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高兴地唱,美美地品,提高学*古诗的质量。

  3、教学采用胡基本方式

  在古诗诵读、吟唱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的*仄调读法。

  ②中年级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仄调,让他们学*根据自己标的*仄调练*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③高年级学生掌握了*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氛围。

  (4)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5)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

  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课程评价方法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

  ③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对古诗学*的态度。

  ②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③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①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②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三、有待解决胡问题

  为了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以后还要做到六个落实:

  1、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午间5分钟诵读、吟唱古诗,学校在拓展型课程中2周安排1节校本拓展即《古诗吟唱》,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吟唱。

  2、辅导落实

  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法定的诗文诵读、吟唱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

  3、内容落实

  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古诗吟唱》,做到每天读一首,每周唱一首,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4、任务落实

  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吟唱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5、管理落实

  对古诗诵读、吟唱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6、评价落实

  学校把各班开展古诗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考该,并规定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让学生吟唱古诗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让小学生在经典古诗的吟唱中,享受学*的快乐,感悟圣贤的德行,不仅可以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即一首首沁人心脾的馨句壮语,一个个启迪智慧,宽广胸怀的史实和人物,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荡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实践证明,古诗吟唱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完全人格的培养。这也必将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坚持加快发展、坚持优化质量、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人才强教、坚持提高效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施、推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二、工作目标

  1、探索利用校本资源库的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断补充、完善资源库的建设,为校本课程的持续发展不断努力。

  2、立足长远,继续推进校本课程教学的电子化备课工作,保证全面建设完成相关电子教案。

  3、围绕课题研究工作,全面推进阅读特色课程的建设,促进校园阅读文化建设。

  三、主要工作

  1、继续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积极利用资源库服务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上学期我们学校在新学校里建设了茶文化研究基地。在校本教师的努力下我们还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低年级《我爱大自然》校本教材的教材配套设施开发工作。在多年的风筝节活动中,我们已经形成了相关制作材料的供给机制。这一切事实上标志着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库已经初步完成。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怎样利用好资源库,使它不断服务我们的校本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建设资源库的目的是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每一个校本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树立“我建为我用”的意识,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积极使用,二是不断完善。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检验我们前阶段工作的优劣,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现需要努力的方向,“建”和“用”才能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教材开发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也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2、积极推进校本教学的电子化备课工作,减轻教师负担,保证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严格地遵循“实践评估开发”校本开发规律,完成了三套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目前我们的'任务是切实地实施好教材,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本领,形成特长。

  上学期我们三到六年级的校本教师进行了校本教学的电子化备课试点工作。在实践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作,实际上这仍然是教材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开发教材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将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电子化备课的工作,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保证教学质量。具体分工如下:杨慧、张未涛老师负责《风筝》上半册,李岩云老师负责《风筝》下半册。五年级老师负责前1/3,六年级老师负责后2/3。这个分工在一年内完成。每月两认真检查都要出示相关电子教案。

  3、积极围绕阅读课题推进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我们学校的阅读文化课题已经申报立项为无锡市重点课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校都要把课题研究作为亮点工程来抓,校本课程都要围绕课题的推进进行阅读课程的建设,主要采用的是《亲*母语》阅读教材。文化张力的渗透关键要靠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这方面的引领、启蒙,提高阅读效益,提高文化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人文精神。五年级校本课还要安排吴文化的学*,以家乡的深厚人文历史影响一代新人,培养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四、具体工作安排9月份

  1、学*本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计划,明确工作思路。

  2、各年级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4月份

  1、校本资源库使用情况调研

  2、完善资源库建设动员

  5月份

  1、电子备课工作交流。

  6月份

  1、校本课堂教学调研

  7月份

  1、小结本学期工作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3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写作水*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篇章结构,书写较长篇幅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4

  校本课程是以校园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校园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校园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能够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能够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校园自**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透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好处,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取,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资料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能够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资料上的开放能够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能够促进资料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资料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资料,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贴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校本教材的开发资料,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取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校园的实际状况,结合各科的特点来组织实施。

  课程选取: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取为主,选修课以校园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校园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组长:仇洪财校长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副组长:杜崇辉、孙宝武、孙正保。

  审议教师的开发设想,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员:各教研组组长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必须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潜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

  组织教师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等有关材料。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观。

  (2)专题研究

  校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透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带给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校园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校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精神,贯彻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及素质,使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学者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合作学*,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开发、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学*是教学研究的基础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和综合素质,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

  校本开发技术培训内容:《课程纲要》撰写技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课程评价技术等。

  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开展学术研究,使校本课程高质量,上档次。

  切实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开展听评入门课,示范课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情研究,努力提高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

  3、探索良性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从四方面展开学校内部评价: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情况、学生学业成绩、后继发展建议。并通过多种反馈信息对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建议。

  三、本学期具体的工作

  1、开学初期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编撰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2、学期中开展由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的教研的活动,交流经验,深入探讨,共同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3、教导处对校本课程进行过程中调控,参与听棵、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4、有选择的强化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了,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5、学期末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所编撰教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时良和教学进度等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修正编撰的教材。学校组织对已开设课程教学情况反馈,对以后校本课程开展提出建议。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扩展2)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菁选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二胡是中国最为普及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年来随着国家教委要加强对青少年美育教育的指示精神,学二胡的青少年日渐增多。实践证明:学*二胡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性情、促进学*成绩的提高是有莫大益处的。

  本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二胡三步曲”。

  第一步:学会运弓。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左手的按指了,在学*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咪音乐教师网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

  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教学实践使我觉得三步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三步教学法针对儿童的基础与心理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从心理上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其觉得“我也能拉二胡”。二是学会了读谱视唱,打下了乐理基础。三是“我不但会唱歌而且还会拉歌”,使学生增强了优越感,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二胡的兴趣。

  另外,我们计划多方配合、综合教学。 三步教学法指专业教师而言,要使学生巩固提高二胡水*,还必须有本校音乐教师与家长的两方面的配合,进行综合教育。在学校,音乐老师要有重点的辅导师学乐器的学生,增设乐理基础课,提高他们的识唱水*;安排乐队的集体训练,上合奏课,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在家里,家长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每天要保证不少于一小时的练琴时间。双休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游玩,听听音乐,看看展览。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艺术修养。咪 音乐教师网 n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愿孩子们能有一个快乐的二胡之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

  校本课程是以校园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校园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校园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能够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能够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校园自**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透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好处,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取,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资料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能够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资料上的开放能够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能够促进资料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资料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资料,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贴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校本教材的开发资料,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取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校园的实际状况,结合各科的特点来组织实施。

  课程选取: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取为主,选修课以校园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校园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组长:仇洪财校长

  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副组长:杜崇辉、孙宝武、孙正保。

  审议教师的开发设想,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员:各教研组组长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必须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潜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

  组织教师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等有关材料。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观。

  (2)专题研究

  校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透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带给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校园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校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方案也明确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加快规范我校校本课程管理的步伐,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特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3、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学科的交*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4、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训目标与现有的课程和资源,独立或合作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形成、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式

  (一)开发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应当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成长、发展出发。

  2、比例均衡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学校各类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3、综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限制,要求多门学科的综合,但多学科的综合并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将各种不同的内容拼盘,而是学科之间的一种有机结合。只有各种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并摆脱学科的'痕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

  4、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要对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6、资源共享、整合资源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尽可能地利用或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二)开发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活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1、以选用和改编为基本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各课程中发现最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

  2、以新编和重组为基本方式,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校本课程进行自主开发。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历史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还可以与教研人员、专家合作。必要时,学生、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都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三、校本课程的结构与科目

  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需要,我校暂定开发以下校本课程:

  科目

  所有年级的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注:每科中的具体课程可根据形势、教师能力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动。

  四、实施与评价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设想

  1、教师培训。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作为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框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而不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教会教师自己拟定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澄清课程纲要与教科书的区别,学会运用合作模式与连续模式来开发校本课程。

  2、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按一般格式撰写所开设课程的详尽的《课程纲要》。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4、拟定校本课程设置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订三年的校本课程设置计划。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设想

  1、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及《课程纲要》的评价。《课程纲要》由课程审议委员会最终确定可试用性,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通过听课、向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考核,确定出优、良、较好、一般、差五个等级,对于评价差的课程应逐步完善。

  2、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采用书面知识、制作结果定量定性的评定,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

  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每学期都向学生和老师征求意见,校务委员会自我评价并更改。

  评价的结果向相关人员公布。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有组织、落实人员、按程序实施,并有制度、设备与经费的保证。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高教师专业水*,为我校培养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形成一个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

  2、《微景观》校本课程不光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引导学生与课本教学相结合。通过微景观植物的制作,再现课本中的情景,从而达到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课本内容。我们通过开展《微景观》课程,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认知这门艺术,领悟《微景观》的艺术风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共同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想象、创造空间。

  2、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三、课程设置:

  微景植物知识

  微景苔藓养殖技术

  《微景——丝绸之路》

  《微景——草原》

  《微景——舟过安仁》

  《微景——铃儿响叮当》

  《微景——百花园-采花》

  《微景——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微景——编花篮》

  四、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区组织教师多学*多考察,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搞好教学大赛:

  本学期将组织全体学生微景观成品展示课活动,通过比赛,激励每位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学*状态,在提升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课程。

  (四)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发学生学*微景观制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微景观》的实施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校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5

  根据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工作规范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学*多种花样跳绳方法,增进兴趣,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素质,增强各科学*兴趣和学*动力,特制定以下策略研究工作计划:

  一、切实抓好基础训练,加强耐力的提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基础打牢,才能完成花样跳绳的技术。

  二、详细分周明确学*目标:

  (1-3)周:单人花样与双人花样的练*,

  (3-6)周:三人花样与个人双摇花样,

  (6-9)周:四人长绳花样跳,

  (9-12)周:交互绳花样跳,

  (12-15)周:四长交互绳的花样,

  (15-18)周:绳网的花样跳,

  (18-21)周:8人花样跳绳套路。

  三、在每节课的练*中,分步进行教学练*,先讲解后示范,分自由练和同伴练,教师及时纠正动作,发现跳的好的同学要做展示,分享经验和进行传帮带,每节课都要进行花样考核,要求达到良好标准,不达到标准的要进行补课练*。

  四、运用表扬鼓励,奖励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参与兴趣,做好跳绳擂台赛的准备,制定合理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挑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进行花样创新和套路的尝试,给学生创造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机会!

  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光是说理论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真的要落到实处实施却是很难,那就要学校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教师十二分的努力、坚持;只要上下同心,我们也能其利断金。所以我们在计划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到位,保障实施:

  1、学校领导到位。

  为了进一步落实体艺“2+1”,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体质,学校大力致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以体育、音乐、教师为成员的学校花样艺术跳绳课程的开发小组,并拨出专用资金,购置了不同种类的跳绳、摇绳,保证了课堂教学等活动顺利进行。学校还不时的跟体育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共同探讨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在我们体育组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师生认识、宣传到位。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把不同教学内容安排到大课间中,每个班级每个星期都保证两次的学*和巩固的时间,不仅教师做好示范,而且组织了一直有四到六年级组成的花样跳绳队进行教学然后分配到各个年级中去指导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练中学、学中叫,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真正的做到“人人会跳绳,跳好花样绳”的教学目标。

  3、构建框架到位。

  花样跳绳的构建框架是以学校为基础,以花样跳绳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结合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探究创新,具有初步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为目标,详细制定了课程开发的总目标和三个水*的'分目标,编写活动型综合课程进行课堂实施研究。

  4、学生人人参与到位。

  每天安排跳绳活动、每周安排展示比赛,所以学生每一个人都会充分开动脑筋,积极和老师交流,统一思想,教师虚心学*研究,如此学生都热情高涨,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特长,提高了健康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体育骨干的培训到位,协助到位。

  各年级各班甚至各人选择的项目样式几乎都有不同,只靠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织有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强调体育骨干加以配合,我们*时经常召集体育骨干开会、讨论,并参与活动,加大了指导、组织与管理的力度,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质量。

  6、评价、激励到位。

  学生的新思想、新花样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教师要谦虚学*,接纳。每周一要及时公布上周活动较好的班级、较好的个人,并张贴上墙;每月对总体考核好的班级、个人要分发奖状,而这一切全部纳入班主任老师的量化考核;对学生的考核要分层次,先是自我评,然后学生评、分组评,最后班主任、体育老师综合评。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6

  一、课程开发背景

  耀华小学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光明路68号。始建于1931年,原是一所厂企学校。20xx年初归属秦皇岛市海港区,20xx年初被教育局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定点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14631*方米,校舍及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共计7101*方米。教学楼建于1995年,有24间教室;有大小办公室16间。科艺楼建于1978年,有12间教室,最多可容纳1300多名学生。学校配置的功能教室有:卫生室、音乐室、劳动室、体育室、美术室、少先队室、科技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建立了校园网,正在筹划标准图书、阅览室。各个专用教室配备了基本的设备设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6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4人,支教教师3人,专任教师55人。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生总数789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弟523人。我校自从被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外地学生逐年增加。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有的孩子行为怪癖,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方言);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大多只顾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与家长沟通也非常困难。我们老师们付出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就一遍一遍教;他们随时转入,我们的老师就随时给他们补课,有时一补就到灯火通明的夜晚;与家长沟通困难,请不来,我们的老师就一遍遍打电话、发信息,家访不在家,接着再去,什么时候堵住什么时候算。所以说我校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通过强化学生行为*惯的养成教育,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经典诵读活动,将《弟子规》列为校本课程。德育处每周定出一个行为要点,进行重点规范。加强各种文明礼仪的培训,增强学生文明意识。通过反复训练,检查督导,以及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内化,达到知行的统一。引导学生感受道德、付诸行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惯。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办出“特色学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

  2、具体目标:

  ⑴、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在美的艺体活动中,学会健体。

  ⑵、提高学生品德、审美、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⑶、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⑷、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三、课程结构与门类

  我校校本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整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弟子规》,1——6年级每班必学,课时按课表每周一节。选修课以兴趣特长类为主,包括《十字绣》、《书法》、《毛衣编织》、《折纸》、《唐诗宋词欣赏》、《舞蹈》等。面向1——5年级,每双周校本课上。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三级领导小组(校级、中层、年级组或教研组)和耀华小学校本博客网。

  组长:王艳秋

  副组长:张美鸽

  组员:李艳杰吕广卫杜红1——6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校本教师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学*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懂得实施校本课程;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学校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二)、课程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针对课程的有效性、设置的合理性、内容的完整性及课程开发的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每学期一次,学期末进行。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积极开发意识和有效指导方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3)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4)看教师的经验总结。

  3、对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者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既参与态度进行等级评价,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册内。

  五、课程实施保障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校本课程理论指导小组。

  2、经常组织学*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4、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考的新机制。

  5、每位教师开学初拟写好《课程纲要》,每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成果展示。

  6、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7、每学期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8、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7

  教师现状:

  我校史地生组教师10名,其中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7名。50岁以上教师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1名,其中最年轻的已有十年教龄。在年龄和职称上为开展校本研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开展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经组内同事集体讨论,以历史学科为试点进行研修。

  就教师教学现状而言,通过各级调研、专家咨询,认为我组教师很敬业很钻研,基本功也较扎实,教学经验较丰富,基本上都能胜任当前的教学工作。但教法还较传统,教学过程还较*淡,对学*策略的研究不够,对学生调动不够。我们通过反思,自己也觉得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还不浓,对历史课的投入还不多。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课堂,赋予课堂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成为我们校本研修的焦点。这恰恰也与学校生命教育主课题赋予课堂生命活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课程理念: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教师的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用共同的智慧力量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培训就是聚焦课堂,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同时关注教研组内涵的发展,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校本研修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我们的校本研修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是基于自身的课堂而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研究。因此我们研修培训的重心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从学校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培训活动的质量。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强调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是教研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教学"临床诊断"式的研究,也是最实际的,最有效的,最贴*学生需要的教学研究。

  专题研修争取一次研讨能有一定深度地解决一个"问题",把日常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专题,让教师的问题意识上升为专题意识,保证了校本研修的有效性。也使校本研修更趋向教、学、研一体化,让教师“在学*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在开展校本研修培训的过程中,教研组的团结协作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前提。而专家引领则是使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障。

  课程目标

  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研修培训中,教师不断地学*,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改变传统教师培训中更注重知识、理论培训的倾向,在研修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个人反思和同伴互助巷结合,使教师对本来有些模糊的问题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对尚未认识的东西有所意识并逐步重视,从而有针对性地拾遗补漏,进行再学*,使教师专业要求更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既提高教学效率,赋予课堂生命活力,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共同成长和发展,自身的生命价值、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教研组成为教师学*的共同体,呈现出勃勃生机。

  课程内容:

  1、以校为本,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紧抓课堂焦点问题,确立研讨专题,加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

  本研修培训立足于找到问题到展开研修,因为只有找到我校历史教学的问题所在才能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教师教学现状,现确立研修培训的专题,“加强历史阅读的研究”“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有效作业的研究”等三个专题。把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我们校本研修培训的主要内容。

  2、以课例为载体,以群体合作为*台,全员参与,连环跟进,实现校本研修的教、学、研一体化,提高校本研修培训的有效性。

  在确立基于教学问题的研讨专题后,我们以课例为载体,以群体合作为*台,探索连环跟进式教研模式,即先学*有关专题的理论→备课组集体备课→课堂实践→教研组围绕课堂实践进行专题研讨→个人反思→原执教者再实践(其他老师进行再实践),将研讨结果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撰写课例等,每个专题拟进行三次研修培训。共计九次左右。

  具体如下:

  次数 内容 备注

  专题一 加强历史阅读的研究

  1 学*有关专题的理论、备课组集体备课

  2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3 个人反思

  专题二 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

  4 学*有关专题的理论

  5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6 原执教者再实践

  专题三 有效作业的研究

  7 学*有关专题的课例、讨论

  8 课堂实践、听课、评课研讨

  9 撰写课例交流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施行本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学生带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材料选取,体现教育材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本质教育的决议》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全体建造与开展的方针,探究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本身实践,外部经历,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究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开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渐把我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育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称为标志的特征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进步教师的专业化本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地培育出有特性、有特征、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施行方针:

  1、在校本课程施行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培育自信心、树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2、进步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施行校本课程的潜力,特性是进步教师的理论水*。争夺宣布高质量的论文,编撰有特征的`案例。

  3、针对现在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开展的教育理念来激起学生的内涵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归纳本质的进步,发明一种更适合学生需求的育人环境。

  三、校本课程材料:

  现在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经典诗词赏析读本《书香小筠》归纳实践活动教程《我动手我快乐》心理健康教程《倾听花开的声响》《淡墨痕》。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从学校实践出发,结合全体建造开展的方针建立了以下各学段校本课程材料安排:一至二年级是《书香小筠》三至四年级是《我动手我快乐》五年级是《倾听花开的声响》

  往后我们将在这基础上陆续开发《礼貌礼仪》、《爱我梨乡》、《数学与生活》等系列校本课程。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力度,在树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相关项目开发小组,建立组长,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用心安排运作,编撰计划,安排人员,落实编写使命,反馈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2、用心安排教师进行业务学*和校本培训,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旧课程理念,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好处和意图,清晰怎么开发校本课程,进步教师队伍的归纳本质。

  3、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建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色、学校特征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撑,对表现突出,有立异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赏。

  4、严格校本教材课程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式课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文本,有计划;同时,根据实践状况,可有计划地灵敏运用课时,对有些课作弹性化处理,使校本课程进入良性的开展轨迹,并在实践过程中,把握材料,堆集经历,不断充实完善、进步校本课程的质量。

  5、坚持校本课程研讨制度,把校本课程开发和施行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惯例工作,年内举行至少四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记载,有材料,有总结,有课题。

  6、用心营建校本课程开发空气,校本课程的限定项目和自主项目有机结合,发掘教师内涵潜力,提倡教师独立或合作申报项目,学校领导部门及时给予技术与经费方面的支撑。

  7、学校的各部门、各条线用心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施行带给有利条件,如图书馆、电脑房、科技室等,专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应给予有力的支撑。

  五、校本课程施行的安排和管理

  1、任课教师仔细备好每一节课,仔细施行,教育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2、任课教师边工作边培育有经历的教师、主干带新教师;任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学*。

  3、任课教师要仔细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历,编撰校本课程案例、论文。

  4、清晰课堂惯例,进一步标准教育行为,要做到“三不,两仔细”:不迟到,不上没准备的课,不随意调课、代课;仔细编写教案,仔细收集课程资源上好课。

  5、校本课程小组及教导处将采纳查看与随机查看相结合方式定时把查看成果予以反馈。

  6、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有记载

  六、校本课程的点评

  本学年将在校本课程的点评方面作一些测验,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对课程开发施行者的点评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点评

  2、对学生的点评

  3、对课程的点评举行校本课程评价会议,不断完善我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指导精神,贯彻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及素质,使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学者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合作学*,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开发、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学*是教学研究的基础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及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和综合素质,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成长。

  校本开发技术培训内容:《课程纲要》撰写技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课程评价技术等。

  培训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提高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开展学术研究,使校本课程高质量,上档次。

  切实加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开展听评入门课,示范课等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情研究,努力提高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

  3、探索良性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从四方面展开学校内部评价: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情况、学生学业成绩、后继发展建议。并通过多种反馈信息对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建议。

  三、本学期具体的工作

  1、开学初期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编撰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校本课程观。

  2、学期中开展由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的教研的活动,交流经验,深入探讨,共同提高,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3、教导处对校本课程进行过程中调控,参与听棵、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4、有选择的强化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力度了,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5、学期末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所编撰教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时良和教学进度等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修正编撰的教材。学校组织对已开设课程教学情况反馈,对以后校本课程开展提出建议。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0

  一、组织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高景美刘瑞明担任校本课程主要决策人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进行全面实施研究。

  副组长:初良英(教务主任)项宝琴(教研主任)

  戚世英(发展评价主任)贺金玲(政教主任)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物性工作。

  成员:李桂秋(教务干事)祖春芳(发展评价干事)李广东(政教干事)

  主管校本课程的具体信息、资料收集与校本课程档案管理工作。

  2、课程实验组主要成员

  马兰黄瑛冯秀英韩玉香郑加红张文权孙明星洪霞王建玲李祖华陈艳萍肖勇李凯秀宋学斌马艳霞毕桂贞崔静雯丁建军张瑞琴李红兵李海霞戚世英

  二、开发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课题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二十一世纪将是教育和学*起核心作用的时代。但是,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一种“维持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无法承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我校进行了教师培训,培训的重点除了介绍“多元智能”课程的理外,还选送有关人员出去学*,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我校根据党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结合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三、开发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选修课:在完成教学规定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后,培养学生语文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课:艺术类;培养音乐、美术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少数同学艺术特长得到发展。体育类;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初步掌握基本健身技能。技能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初步学会计算操作。学科类;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一批尖子。

  四、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

  五、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安排在下午。

  六、组织实施

  开发内容

  (一)选修课程:

  1、学科课程:英语听说、语文口语交际、语文写作、语文阅读积累。

  2、微型课程:法律知识、环保知识、心理讲座。

  (二)活动课程

  艺术类:声乐合唱、舞蹈、腰鼓、剪贴、书法、绘画。

  体育类:乒乓球、武术、棋类。

  技能类:英语语音语视听阅读、科技制作、计算机。

  学科类:数学竞赛指导、英语阅读竞赛指导、语文作文竞赛指导。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做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价条件。

  (3)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古诗诵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二、主要工作成绩

  1、课程组织

  (1) 与课内课外相结合。

  《古诗吟唱》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实施,在每周3安排1课时的校本拓展课进行。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 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召开了古诗诵读吟唱会、组织演讲赛, 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 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开设“文化午餐” , 让学生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

  (3)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加大语文等学科教改力度,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把《古诗吟唱》引入教学、 测评内容;开设诵读吟唱课,探讨诵读吟唱指导的模式方法;巩固周一兴趣社团成果,以文学社为主体,将经典诵读吟唱作为活动内容的延伸;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诵读、吟唱的时间。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通过读诵记载、默写卡片、争星挂章等活动,学生体验了诵读的成功愉悦,增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的感受。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吟、唱、舞、画” 等环节进行自评、 互评、 组评、 师评, 激励学生沉醉其中。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吟唱古诗与课外阅读列为重点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2、实施过程重点做到

  (1)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诵读、吟唱古诗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2)既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诵读、吟唱,按学校的要求每周完成一首古诗的诵读、吟唱,要让全班学生、全校学生都能唱。

  (3)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诵读、吟唱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诵读、吟唱篇目,但不把诵读、吟唱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高兴地唱,美美地品,提高学*古诗的质量。

  3、教学采用胡基本方式

  在古诗诵读、吟唱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的*仄调读法。

  ②中年级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仄调,让他们学*根据自己标的*仄调练*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③高年级学生掌握了*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氛围。

  (4)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5)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

  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课程评价方法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

  ③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对古诗学*的态度。

  ②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③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①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②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三、有待解决胡问题

  为了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以后还要做到六个落实:

  1、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午间5分钟诵读、吟唱古诗,学校在拓展型课程中2周安排1节校本拓展即《古诗吟唱》,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吟唱。

  2、辅导落实

  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法定的诗文诵读、吟唱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

  3、内容落实

  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古诗吟唱》,做到每天读一首,每周唱一首,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4、任务落实

  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吟唱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5、管理落实

  对古诗诵读、吟唱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6、评价落实

  学校把各班开展古诗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考该,并规定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让学生吟唱古诗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让小学生在经典古诗的吟唱中,享受学*的快乐,感悟圣贤的德行,不仅可以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即一首首沁人心脾的馨句壮语,一个个启迪智慧,宽广胸怀的史实和人物,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荡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实践证明,古诗吟唱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完全人格的培养。这也必将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本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建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自己的家乡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小立志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2、提高综合能力,发挥学生潜能。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识范围一般,知识面比较狭窄,在这方面加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学期学生对名胜学*,学生们了解了家乡名胜由来、搜集歌颂家乡名胜的诗歌、并将自己游览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受到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具体措施:

  1、注意积累相关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种资源,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实验。

  3、综合与开发有机结合。

  五、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不断反思,形成经验。

  六、个人业务学*安排:

  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促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3、研究教材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努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时间,多多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搜集、筛选并积累有益相关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七、实践活动:

  1、办一期介绍家乡的手抄报。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家乡景色,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并在下方配上一首小诗。要求图文并茂。

  2、搜集革命先烈的故事,开一次读书演讲会。

  八、时间安排:

  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与《国学启蒙》隔周上一课。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3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2、21世纪之际,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这一目标出发,教育的创新呼唤教育的特色。我校选择了以乒乓项目作为本校的特色。

  3、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体育是实现德育、智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强学生体质,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民族存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终身大事。众多的体育项目,尤其是运动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学*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发展。

  4、从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现状来看,极大多数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着五项素质"达标"转,很少在传授学生掌握某种运动技能上下功夫。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本人以为学生要在体育中达到"主动",首先是要对体育有兴趣,兴趣则来自体育中的成功感,而成功的关键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会"了才能体现"主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而让他们的终身受益。

  5、当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负担过重,另一个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针对这样的通病,强化体育功能尤显重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2、培养体育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好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3、通过开设乒乓项目的特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乒乓的兴趣,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素质。

  4、通过六年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乒乓技能水*。

  5、通过全校性的群体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乒乓、打乒乓、喜爱乒乓的群体氛围,促进乒乓传统项目的开展,并对培养和输送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业余训练,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一,坚持全体参与。创建乒乓特色学校,全校学生都在该实验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方法,更要大胆创新,搜索新思路,走体教结合之路,走改革发展之路。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作量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之达到可行有效之目标。

  第四,承认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教学步骤进行,提高兴趣,打好基础,发展提高。

  第五,管理的系统性。在实验中要考虑技能水*的掌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制定计划、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一贯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考虑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系统发展和良性辐射的关系,又要考虑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第六,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深圳前海学校由乒乓传统项目发展到乒乓特色学校,并辐射到学校的其他方面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打好基础,抓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是达到长期目标的起步和关键。

  第七,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发展的自由基地,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第八,乒乓和其他项目相结合。把乒乓项目作为龙头项目,同时兼顾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相互呼应补充。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乒乓运动技术水*的同时也提高其他运动水*的提高。

  四、教学构架

  一、乒乓球教学模式的三种形式

  1、“观仿——辅纠——练*”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主的项目,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顺利教学的基础,是***兴趣的前导。教师正确示范或播放教学录象,让学生观看、自由模仿。

  ②教学过程

  ③教学组织:个人、小组、多人互相模仿与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练*后达到掌握的目的。

  ④结果:通过学生的模仿、讨论、练*,学生发挥了体育学*的自我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运动的能力。

  2、“实战”教学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是两人对练的项目,一切的基本功练*都是为了完整的对练,只有把球“打”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水*。“实战”是使水*提高的有效途径。

  ②教学过程

  ③组织方式:学生分组自主对练,相互学*、观摩、指导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运动技能。

  ④效果:学生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各尽所能。

  3、考核评价模式

  ①指导思想:我们应注重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体育环境中学*运动。“技能+素质+参与态度+实际能力+自我健康规划+理论知识水*”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的学*提高给予学生“健康”的评价。

  ②考核模式

  个人评价20%

  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50%

  基本技能练*

  实战对练

  综合评价100%

  参与

  ③组织方式: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应以“人”及实际情况考核,体现重在参与、发展、健康的内涵。

  ④效果:学生考核积极,心情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五、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1、乒乓文化:收集有关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了解乒乓球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熟悉世界和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优秀事迹。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设乒乓球文化墙,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乒乓球基本知识,欣赏一些高水*的比赛,并用说学的知识进行现场解说评论或欣赏完比赛后写一些评论文章。

  2、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⑴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⑵掌握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发球抢攻等技巧。

  ⑶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能初步适应环境,根据环境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

  3、竞赛规则:通过*时的教学、比赛和体育节中各年级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培训,向同学们讲授有关乒乓球竞赛组织和比赛规则,通过比赛中实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乒乓裁判员一整套操作程序。

  4、乒乓交流:开发乒乓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了解“乒乓外交”历史,激发爱国情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

  5、乒乓管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乒乓球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乒乓球馆管理制度、乒乓球教练员职责、乒乓球馆财产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4

  一、开发背景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汉字的形体结构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书法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美学艺术的博大精深,书法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性格、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升。

  二、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自我完善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将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基于“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结合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视作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逐步把本校建成教学上的高效益、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三、校本课程的依据

  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曾经这样说过:“学写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宇,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由此可见,规范性地写好汉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语文基本功。小学生写好字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认真细心的学*态度及良好的意志品格,更是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汉字是用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结构。在教师日积月累的教育中,孩子们逐渐对汉字的形体美有所感悟,就能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写好字的良好愿望。人能写字,反过来字也能“写”人。当学生将字写正确、结构比例恰当,达到整齐、清楚、易认、美观的要求后,便养成了认真细心的学*态度及良好的意志品格。汉字不只是纯粹的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将汉字本身演绎成一种文化。汉字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个性的精灵。写字不单是一种书面传递信息的工具,写字还具有审美的价值,她所传承的是民族文化,民族的精神。小学生学写汉字,写好汉字,就是接受汉字的熏陶。

  我校试图从育德、启智和审美三个维度,努力构建一个把书法与育人功能相结合、书法训练与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相结合的训练体系。在我校“以学生为本”的教改精神引领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我校提出了“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开发实施了以书法为主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试图营造一种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规范书法课程开设,严格训练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规范汉字笔画、笔顺和字形,严谨优美汉字的结构布局,养成学生良好的书法*惯,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特长,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和审美能力。

  (二)具体目标

  A、学生发展目标:

  知能目标:

  1、帮助小学生学*和掌握写字(书法)艺术的一般知识;

  2、学*并养成良好的书写*惯,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以及具备熟练的硬笔楷书、行书写字(书法)书写技能;

  3、指导小学生逐步养成最基本的对写字(书法)作品审美兴趣;

  4、指导小学生逐步提高表现写字(书法)美的能力。

  发展目标:

  1、引导小学生在写字(书法)过程中逐步形成对写字(书法)的兴趣爱好;

  2、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逐步形成写字无差生,培养一批书法特长生;

  3、在练字过程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意志力、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造、实践的能力;

  4、通过写字(书法)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5、引导小学生在学*书法过程中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培养继承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情感。

  B、教师发展目标: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课程理论,实现角色转变,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艺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促进专业水*的提高。

  C、学校发展目标:

  营造书法艺术良好环境,利用书法教学活动的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

  五、实施内容与要求

  (一)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书法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惯,进行写字(书法)基本技能的训练。

  2、围绕写字教育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

  (1)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历代书家故事、书家介绍、书家作品、书苑常识等;

  (2)开展写字(书法)竞赛、书法展览;

  (3)组织参观各类书法展,欣赏(写字)书法作品;

  (4)成果展示。

  (二)本学年具体教学安排:

  第1课时:介绍工具及书法基础知识(继续强调执笔。坐姿。用笔)

  第2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一) ——_横(复*长横,短横,左尖横等) +例字练*

  第3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二)____竖(复*垂露,悬针)+例字练*

  第4课时:楷书笔画的写法(三)_____ 点(复*左点、右点、竖点等) +例字练*

  第5课时 :楷书笔画的写法(四)_____ 言字旁、折(复*横折。竖折)、提+例字练*

  第6课时 :楷书笔画的写法(五)_____ 钩(1)(竖钩,斜钩,卧钩) +例字练*

  第7课时 : 楷书笔画的写法(六)____ 钩(2)(横钩,竖弯钩,横折钩) +例字练*

  第8课时 : 撇(斜撇,长撇) 、捺(*捺,斜捺) +例字练*

  第9课时 : 组合笔画练*, 单字临摹练*

  第10课时 : 组合笔画练*, 单字临摹练*

  (三)各段要求:

  低年段:

  1、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笔方法,培养学*兴趣。

  2、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做事认真的态度。

  中年段:

  1、比较熟练地书写汉字,做到字迹工整、美观,培养良好的写字*惯。

  2、教育学生知道做一个怎样的人。

  高年段:

  1、能熟练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形成书写风格。

  2、教育学生要懂得怎样做人。

  六、课程的实施建议

  1、基本知识

  (1)由主讲老师讲授书法中最基本的知识,并进行相应辅导。从学生的特点,兴趣和实际出发,体现儿童的教育特点,以描、临、画、说、看、听、记,多方位体现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兴趣,建立审美观点。

  (2)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书法学*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优秀自主学*的情境,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意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方式,增加学生书法实践的机会。

  (3)体现娱乐和情趣,课堂要充满生活气息。

  (4)重视情感的导向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书法教学的目标,老师要用美的人格、美的字体、美的形象影响学生,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字型的积累,多种能力的培养。

  2、基本技能

  掌握最基本的握笔姿势和写字方法。要求以规范化的训练为基础。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精神。发展审美能力。以钢笔为工具打好硬笔的基础。

  3、实践活动

  让学生能从书法练*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能从书法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课程评价方式

  评价方法多样化,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生集体评的方法。

  (一)基本知识(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

  1、教材的选择:是否按照老师要求选择教材。

  2、交流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交流,相互学*。

  3、参与的态度:是否有认真踏实的学*态度

  (二)基本技能(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

  1、低年级:坐姿、写姿、笔姿是否合格,基本笔法是过关。

  2、中年级:是否能正确、熟练地书写,做到工整、美观。

  3、高年级:是否能正确、熟练地书写,写出自己的风格。

  4、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硬笔书法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5

  一、课程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信心,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学会多种交往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交往中体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境界,培养明理诚信、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充分体现我校“学生为本,发展至上”的办学理念,着眼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潜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学生学会倾听,能大胆、主动与人交往,乐观、开朗、自信;

  6、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课程资料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潜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礼貌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资料分为以下几个教学

  1、*惯养成

  2、优秀诗文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

  5、安全教育

  三、课程实施及推荐: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齐,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四、课程管理

  1、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网络,确保课程教学落实到实处。

  2、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能手。

  3、努力构成发展性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五、课程评价:

  1、兴趣是学*的第一动力,在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尤其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活泼。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从每个学生的说话中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对学生的语病也要及时纠正。

  2、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的潜力

  3、具体实施:

  1)学*兴趣浓厚,想说,爱说

  2)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资料;

  4)有表达的'自信心。用心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能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和他人合作。

  六、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七、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扩展3)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精选10篇)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武术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创建“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武术教学方案》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4、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5、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7、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让武术与教学真正地融合一体,“让学*成为*惯,让人爱成为品格”。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科学管理

  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2、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部署实施学校武术教学工作的依据。学校校本课程开设武术课之后,怎样上好武术课程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根据武术教学方案的要求,和体育课的精神,规范堂课质量。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探索“学生体育素质”的评定标准。

  4、抓好大课间工作

  本学期体育组要狠抓大课间的质量,将武术操纳入到学校大课间的内容中来,有针对性地对各班级进行武术操的检查与评比。

  四、各月工作安排

  1、九月份:

  (1)根据上级体育工作的要求,制定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制定学校“武术教学工作”详细的的计划。

  (2)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期初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和教案,要求体育组制订出本学期的武术教研方案,将各周的武术教学内容做以详细而周密的安排。

  (3)将武术拳纳入到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来。

  (4)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2、十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及学生跟踪检测情况的落实与开展。

  (2)结合校武术队的训练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查缺补漏。

  (3)完整地将武术拳和大课间的内容进行连接,作好音乐方面的衔接工作,指导学生学会听音乐进行大课间的活动。

  (4)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3、十一月份:

  (1)抓好常规的武术教学,严格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师武术课的教学情况,教师的教案,及学生跟踪检测情况的落实与开展。

  (2)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要求全班至少有90%的学生要掌握好两套操,对于个别不会不好的孩子应该做好针对性教学的准备。

  (3)做好武术队训练的详细计划的制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的安排。

  4、十二月份:

  (1)结合校武术队的训练计划,作好检查与落实工作。

  (2)继续对各班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要求每班不达标的孩子不超过5%。

  (3)做好武术队训练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4)开展“学校武术节”系列活动之即:“武术拳”一二三年部的竞赛。

  (5)武术教学的检测与情况分析。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古诗诵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二、主要工作成绩

  1、课程组织

  (1) 与课内课外相结合。

  《古诗吟唱》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实施,在每周3安排1课时的校本拓展课进行。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 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召开了古诗诵读吟唱会、组织演讲赛, 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 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开设“文化午餐” , 让学生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

  (3)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加大语文等学科教改力度,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把《古诗吟唱》引入教学、 测评内容;开设诵读吟唱课,探讨诵读吟唱指导的模式方法;巩固周一兴趣社团成果,以文学社为主体,将经典诵读吟唱作为活动内容的延伸;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诵读、吟唱的时间。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通过读诵记载、默写卡片、争星挂章等活动,学生体验了诵读的成功愉悦,增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的感受。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吟、唱、舞、画” 等环节进行自评、 互评、 组评、 师评, 激励学生沉醉其中。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吟唱古诗与课外阅读列为重点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2、实施过程重点做到

  (1)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诵读、吟唱古诗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2)既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诵读、吟唱,按学校的要求每周完成一首古诗的诵读、吟唱,要让全班学生、全校学生都能唱。

  (3)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诵读、吟唱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诵读、吟唱篇目,但不把诵读、吟唱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高兴地唱,美美地品,提高学*古诗的质量。

  3、教学采用胡基本方式

  在古诗诵读、吟唱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的*仄调读法。

  ②中年级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仄调,让他们学*根据自己标的*仄调练*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③高年级学生掌握了*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氛围。

  (4)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5)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

  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课程评价方法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

  ③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对古诗学*的态度。

  ②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③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①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②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三、有待解决胡问题

  为了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以后还要做到六个落实:

  1、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午间5分钟诵读、吟唱古诗,学校在拓展型课程中2周安排1节校本拓展即《古诗吟唱》,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吟唱。

  2、辅导落实

  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法定的诗文诵读、吟唱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

  3、内容落实

  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古诗吟唱》,做到每天读一首,每周唱一首,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4、任务落实

  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吟唱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5、管理落实

  对古诗诵读、吟唱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6、评价落实

  学校把各班开展古诗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考该,并规定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让学生吟唱古诗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让小学生在经典古诗的吟唱中,享受学*的快乐,感悟圣贤的德行,不仅可以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即一首首沁人心脾的馨句壮语,一个个启迪智慧,宽广胸怀的史实和人物,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荡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实践证明,古诗吟唱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完全人格的培养。这也必将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3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2、21世纪之际,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这一目标出发,教育的创新呼唤教育的特色。我校选择了以乒乓项目作为本校的特色。

  3、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体育是实现德育、智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强学生体质,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民族存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终身大事。众多的体育项目,尤其是运动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学*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发展。

  4、从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现状来看,极大多数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着五项素质"达标"转,很少在传授学生掌握某种运动技能上下功夫。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本人以为学生要在体育中达到"主动",首先是要对体育有兴趣,兴趣则来自体育中的成功感,而成功的关键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会"了才能体现"主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而让他们的终身受益。

  5、当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负担过重,另一个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针对这样的通病,强化体育功能尤显重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2、培养体育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好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3、通过开设乒乓项目的特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乒乓的兴趣,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素质。

  4、通过六年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乒乓技能水*。

  5、通过全校性的群体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乒乓、打乒乓、喜爱乒乓的群体氛围,促进乒乓传统项目的开展,并对培养和输送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业余训练,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一,坚持全体参与。创建乒乓特色学校,全校学生都在该实验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方法,更要大胆创新,搜索新思路,走体教结合之路,走改革发展之路。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作量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之达到可行有效之目标。

  第四,承认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教学步骤进行,提高兴趣,打好基础,发展提高。

  第五,管理的系统性。在实验中要考虑技能水*的掌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制定计划、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一贯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考虑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系统发展和良性辐射的关系,又要考虑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第六,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深圳前海学校由乒乓传统项目发展到乒乓特色学校,并辐射到学校的其他方面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打好基础,抓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是达到长期目标的起步和关键。

  第七,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发展的自由基地,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第八,乒乓和其他项目相结合。把乒乓项目作为龙头项目,同时兼顾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相互呼应补充。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乒乓运动技术水*的同时也提高其他运动水*的提高。

  四、教学构架

  一、乒乓球教学模式的三种形式

  1、“观仿――辅纠――练*”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主的项目,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顺利教学的基础,是***兴趣的前导。教师正确示范或播放教学录象,让学生观看、自由模仿。

  ②教学过程

  ③教学组织:个人、小组、多人互相模仿与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练*后达到掌握的目的。

  ④结果:通过学生的模仿、讨论、练*,学生发挥了体育学*的自我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运动的能力。

  2、“实战”教学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是两人对练的项目,一切的基本功练*都是为了完整的对练,只有把球“打”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水*。“实战”是使水*提高的有效途径。

  ②教学过程

  ③组织方式:学生分组自主对练,相互学*、观摩、指导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运动技能。

  ④效果:学生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各尽所能。

  3、考核评价模式

  ①指导思想:我们应注重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体育环境中学*运动。“技能+素质+参与态度+实际能力+自我健康规划+理论知识水*”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的学*提高给予学生“健康”的评价。

  ②考核模式

  个人评价20%

  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50%

  基本技能练*

  实战对练

  综合评价100%

  参与

  ③组织方式: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应以“人”及实际情况考核,体现重在参与、发展、健康的.内涵。

  ④效果:学生考核积极,心情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五、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1、乒乓文化:收集有关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了解乒乓球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熟悉世界和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优秀事迹。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设乒乓球文化墙,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乒乓球基本知识,欣赏一些高水*的比赛,并用说学的知识进行现场解说评论或欣赏完比赛后写一些评论文章。

  2、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⑴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⑵掌握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发球抢攻等技巧。

  ⑶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能初步适应环境,根据环境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

  3、竞赛规则:通过*时的教学、比赛和体育节中各年级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培训,向同学们讲授有关乒乓球竞赛组织和比赛规则,通过比赛中实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乒乓裁判员一整套操作程序。

  4、乒乓交流:开发乒乓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了解“乒乓外交”历史,激发爱国情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

  5、乒乓管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乒乓球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乒乓球馆管理制度、乒乓球教练员职责、乒乓球馆财产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依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并积极响应国家“xx”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结合《艾山一中校本课程发展规划》(试行),特将“硬笔书法”这一民族瑰宝定为我校的学校课程加以开发、管理,实施。

  二、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书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更具生命力。

  2、学生成长的需要

  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从儿时学写字开始,钢笔、圆珠笔等硬笔,几乎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一生的路程。有人为自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为自己无法写出像模像样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获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写字的缘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机遇。当然伴随年龄增长的同时,人们在写字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进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正确的指导。写字非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字写好了,并能从中体现出法度才称之为书法。硬笔书法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理解书法的内涵,培养孩子们硬笔书法的能力,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而且通过练字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浮躁心态,养成认真、细致、专一的良好学**惯,通过书法欣赏、创作,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俗影响,培养学生高尚优雅的生活情趣,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及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学生写字现状的需要

  当前青少年的写字水*有着普遍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有四:(1)学*紧张,生活节奏加快;(2)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选拔继续学*深造的重要标准的现状,致使学校、家庭、学生容易产生急功*利的思想,放松了对书写的要求;(3)现代技术的应用,电脑文字处理技术水*越来越高,运用广泛,普及面广,严重冲击着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瑰宝,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写字训练;(4)写字“双姿”的不端正,导致部分学生*视、体形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4、师资条件的具备

  以前,我校曾长期开展过写字课教学,有一定的师资基础。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写字水*,而且激发了部分教师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杨军波、亓芹、张庆鹏、沙连莲等老师自费到莱芜书画院等地进修学*,提高了自身的书法技能和理论水*,为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哲学家康德说:“手是脑之分店”。经常锻炼手,能使大脑保持活力、思维敏捷灵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脑对各种信息刺激的反射活动,在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上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指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和大脑皮质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强手指运动,能扩大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点,促进大脑发育。瑞典学者莫右巴哥也指出:“为了活跃大脑,要把动手运动作为一种爱好。”因此指导同学们进行硬笔书法训练,是一项全面发展人脑的好活动。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学科依据

  (1)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与它赖以萌发、生存、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的。鲁迅先生曾赞誉钢笔“方便、省时间”,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可以说,硬笔书法已经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2)硬笔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从传统毛笔书法中吸取了有益的养分,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兼收毛笔之长,更好地发挥了硬笔的特点,或凌厉挺拨、刚健瘦硬;或纵横挥洒、飘逸刚媚;或凝重浑朴、韵味隽永;或玲珑温雅、秀美自然。硬笔书法各体皆宜,楷书、行楷、仿宋、行书、魏碑、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无不风格迥然,赏心悦目。3、硬笔书法具很强的群众性。当今硬笔书法之所以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反响之广,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缔结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良缘”。硬笔书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用性。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期望能把自己笔下的汉字写得规范、美观。一支硬笔,随身可带,随时可用。因此很多人都在利用这个方便条件努力提高书写水*。

  3、课程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学生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四、目标与内容

  1、校本课程的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是:“为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练得基本功,学会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与练字方法,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校本课程的内容

  任何一门艺术应尊重传统,重视基础是人们的共识,书法也不例外,书法教育应以传授基础知识和传统理论为起点,使学生逐渐地有思想、有能力地向书法艺术的深层拓展,在不断的追求中探究、创新,步步提高。因此,在整个书法教学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过程。

  初一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部分。是书法教学中对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简单的书法理论知识,基本笔画的笔法技法,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以及衍化出来的以独体字为主的教学内容。其中,在一个个小单元之间,列出一些思考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延伸进行探究。通过欣赏,激发兴趣;临摹体验,把握写字技巧;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开发潜能、健康成长。

  初二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如何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安排的部分。它讲授了书法中点画组合变化的规律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点画组合才恰当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正确的用笔方法,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创作作品方面的探究,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使学生乐学、乐写、乐练。经过看、对临、临、背临的过程,写出最为规范、最有法度的字体——楷书。

  初三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熟悉书法、理解书法部分,是书法教学中继续练*笔法技法及字的结构安排,认识汉字的演化规律,了解宋体、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书体各异的形态,迥然的风格,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了解“文房四宝”的发展,了解书法的布局章法,赏析书法作品,提高对书法的鉴赏能力,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做到取各家之长,为自己书法的发展蕴伏契机,创作出较高水*的书法作品。

  初四年级的书法教程,是书法教学中感受书法、鉴赏书法部分。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进一步赏析书法作品,增强对书法鉴赏能力,体验书法情趣,丰富书法体验,提高书法表现能力,了解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学*他们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结合我校“励志、勤学、遵纪、健美”的学风,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法知识为切入口,以学生创作书法作品为形式,力争为艾一的“优秀”上添上一笔。

  五、编写原则

  “硬笔书法”教材遵循“规律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材编写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采用观察――理解――实践――反馈――再实践的练*模式;关注了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系统性。从两姿的理解――书法的初步认识(运笔的轻重、快慢、提按等)――字形的结体特征――作品的章法等。二是操作的系统性。经过看、对临、临、背临、创作几个过程;突出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培养双姿和对书法的兴趣为主;高级阶段,感受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规律,体验书法的情趣;发展阶段,丰富书法的体验,提高书法的表现能力。

  六、组织机构

  组长:李学东

  副组长:董元明孙崇敬李艳轲

  成员:亓芹刘士刚冯莉杨军波付英沙连莲张庆鹏亓秀岚

  七、管理与运作

  在硬笔书法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边研究边实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运作。学校实行课程、教师、班级三线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包括教材、授课时间、练*时间、作业要求、教学评价等;教师管理分为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课任教师,分别给出相应的目标要求和考核机制;班级管理主要指教室内外的“硬笔书法作业展栏”和黑板报、校报的管理。

  1、行政推动

  (1)不断提高书法指导教师的鉴赏与指导水*。我们知道,要想在短时间中提高教师的书法水*是较为困难的。但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鉴赏水*与指导水*却相对容易得多。因此,采用以校本培训为主体,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

  (2)规范课程的授课时间。每周一节书法课外,利用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形式,确保硬笔书法的有效指导。

  (3)各科齐抓共教。硬笔是学生进行各科学*的主要文具。而各学科的作业便是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的*台。因此,我们将硬笔书法的练*融入了各学科*时的作业之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进行动笔与结构调整的训练,让各科教师做好作业书写的监控与指导。

  2、营造环境

  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硬书技能,实现硬书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努力营造校园书法环境,打造“翰墨校园”。开辟全方位的硬笔书法宣传阵地。在教室、楼道、宣传橱窗等地方装裱学生的书法作品,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长廊。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实践,贴*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更具有激励性。其次,书法作品本身具有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到熏陶的作用。让学生的书法作品与校园人文建设融为一体,是提高学生主动书写的有效策略。这样既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又使学生每日置身于硬笔书法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起到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心向的作用。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法比赛,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校进行硬笔书法教学的主渠道,我们也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1)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硬书水*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特别关注了因材施教,在集体指导的基础上,特意空出时间进行个别教学。

  (2)注意训练的多样化。写字教学要特别注重训练的多样化,以使教学始终富有吸引力,而丰富多变的训练形式往往能唤起学生学*的欲望,诱发其持久兴趣。如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字的写法,可以编成歌谣、绕口令等,便于掌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赛中练,字形相同写法相*的字放在一起配对练,反之可进行对比练等等。

  (3)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要使写字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还要注意训练的趣味性。如利用电化教学,学生练字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悠美的乐曲中养成心静如水,认真成性的*惯;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讲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等等。

  4、榜样引领

  (1)名人引领。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悠久的人文艺术的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着实是后人学*的楷模。比如东晋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僧智永学书退笔如冢,唐怀素无纸用芭蕉叶作书,唐虞世南寝被中画腹,唐真卿为官之刚正不阿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育人的品德、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生动的活教材。开展以“我崇拜的书法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让全体学生去查资料,写体会,进行心得交流。各班组织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每期黑板报都要刊登书法家的故事……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明白学书法的意义,更是用书法家勤学苦练、名垂千古的故事唤醒沉醒在学生心中的对书法情结,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2)生生引领。如果说书法家的轶事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本校优秀学生勤学的事例就有更强的感召力。本校中的优秀学生,所有同学不但听到,而且亲眼目睹。看着她的作品、欣赏她书写时的快乐。一是作品引领:挑选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定期地进行更换,使我们的学生在欣赏之余产生书写的冲动。二是表演引领:挑选一些优秀学生,进行现场书法表演,组织学生观摩。从同伴身上感受书法的乐趣,来引发自己的热情。

  5、成立书法学社

  为了适应学生成长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发挥、主动书写的需要,学校成立学生硬笔书法学社。由硬笔书法优秀生担当正副会长,由学生自己管理,实现双姿达标和硬笔书法全员达标。开展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评价体系

  1、学生评价

  写字教学的评价最容易简单化――“字好与不好”。用一个界定不清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充其量只能甄别和选拔,无法衡量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只会丧失学生的写字兴趣,扼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发展,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提出综合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等。其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小小书法家成长卡”。以这张成长卡为记录学生的书法成长过程,不仅使它成为一种监测的手段,也使它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有利依据。再次,加强对学生书法作品的现场指导与评价,不仅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也让他们发现不足之处,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硬书法水*。此外,通过书法练*作品展览板与书法创作作品展览橱,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2、教师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业务常规检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过程督导、听课评课、教案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专业和课程价值进行评价,其次学校制定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激励制度,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行阶段访查,对成绩突出者学校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学校将依据各方面的评价数据和反馈信息,对硬笔书法学校课程课程开发实施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根据学校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学校课程的准入退出制度调整下一轮次的结构。

  总之,硬笔书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我校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第一步,它的开发实施,将会对我校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累经验与教训;它的开发实施,将关系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与深化,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实施好硬笔书法这一学校课程,为我校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的歌唱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组队设想:

  合唱团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的舞台,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更好的演唱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我校继续开设合唱小本课程。

  三、训练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和演唱

  技巧。

  2、通过练唱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四、训练要求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要求合唱队员具有一定的视唱水*及乐曲欣赏水*后才能进入合唱训练。因此,合唱课必须对学生进行声乐、乐理、视唱练耳、乐曲等项目的训练。为了科学的安排好每一节课,确实做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将综合教学法,即集视唱练耳, 节奏、乐理、歌唱、等于一体的立体式交错教学法。

  五、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合唱姿态、表情、动作、舞台造型。

  六、训练时间:

  每周二、周四活动课

  七、训练地点:

  合唱教室

  八、注意事项:

  1、学生按时参加,每次训练点名签到。

  2、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随便走动,不乱扔垃圾,保持场内环境的整洁,注意安全。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的歌唱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组队设想:

  合唱团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的舞台,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更好的演唱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我校继续开设合唱小本课程。。

  三、训练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和演唱

  技巧。

  2、通过练唱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四、训练要求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要求合唱队员具有一定的视唱水*及乐曲欣赏水*后才能进入合唱训练。因此,合唱课必须对学生进行声乐、乐理、视唱练耳、乐曲等项目的训练。为了科学的安排好每一节课,确实做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将综合教学法,即集视唱练耳, 节奏、乐理、歌唱、等于一体的立体式交错教学法。

  五、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合唱姿态、表情、动作、舞台造型。

  六、训练时间:

  每周二、周四活动课

  七、训练地点:

  合唱教室

  八、注意事项:

  1.学生按时参加,每次训练点名签到。

  2、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随便走动,不乱扔垃圾,保持场内环境的整洁,注意安全。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7

  二胡是中国最为普及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年来随着国家教委要加强对青少年美育教育的指示精神,学二胡的青少年日渐增多。实践证明:学*二胡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性情、促进学*成绩的提高是有莫大益处的。

  本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二胡三步曲”。

  第一步:学会运弓。先让学生认识二胡,熟悉二胡各部位的名称,然后重点讲授右手运弓的要领,学会持弓、运弓及中弓、长弓的运用,解决能将二胡拉响的问题,使学生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他觉得“我也能拉响二胡”,引起他的兴趣,树立起信心。作业主要是拉空弦练*及内外弦的换弓,技术上掌握运弓要“*、直”的运弓要领

  第二步:学*乐理与指法(要花几个课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右手运弓与换弓换弦之后,就要学*左手的`按指了,在学*指法之前,要对学生先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要用形象化地语言讲解音节、音符,我用上楼梯的方法讲解七声音阶,特别要强调34与71的半音关系,好比上楼梯时要上半个台阶,迈步要小,使学生明白指法中遇到半音时,两手指要并拢靠*的道理,因为如今的家庭大都住楼房,孩子们具有直观的形象易于理解,易懂易记。接着要讲音符、节拍,从全音符到十六分音符,并与学生一起象上楼梯那样,打着拍子唱出音高来。明白了基本乐理后,再讲授左手持琴搂指的要领,并按指法要求在二胡上拉出音阶,学会用双手的配合。作业存布置各种节拍的第一把位的音阶练*。这一课时的内容量较大,既教乐理又教左手指法,因此是最为关键的一课!老师要做到讲解生动,辅导耐心,引导师得法。咪音乐教师网

  第三步:拉简单乐曲.

  当学生掌握了左右手的配合与换弦练*之后,就要趁热打铁,教学生拉几首简单的儿歌乐曲,教材的内容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课本,选择比较简单的适合二胡拉奏的儿歌,例如:“小宝宝要睡觉”、“闪烁的小星”、“粉刷匠”等之类的歌曲,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稍加辅导示范就会拉了。这节课也是学生与其家长兴趣最高的一课,他们觉得“我(的孩子)不但会唱,而且也会拉了!”在儿童天生优越感的促使下,无疑提高了他的学*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教学实践使我觉得三步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三步教学法针对儿童的基础与心理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从心理上打破对二胡的神秘感,使其觉得“我也能拉二胡”。二是学会了读谱视唱,打下了乐理基础。三是“我不但会唱歌而且还会拉歌”,使学生增强了优越感,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二胡的兴趣。

  另外,我们计划多方配合、综合教学。 三步教学法指专业教师而言,要使学生巩固提高二胡水*,还必须有本校音乐教师与家长的两方面的配合,进行综合教育。在学校,音乐老师要有重点的辅导师学乐器的学生,增设乐理基础课,提高他们的识唱水*;安排乐队的集体训练,上合奏课,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在家里,家长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每天要保证不少于一小时的练琴时间。双休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游玩,听听音乐,看看展览。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艺术修养。咪 音乐教师网 n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愿孩子们能有一个快乐的二胡之旅!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乒乓球颠球运动,是一项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通过乒乓球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颖活泼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诚信、果敢、公*等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丰富校园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乒乓球技能,特制定此纲要。

  二、课程开发的背景

  《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而且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场地限制少,容纳学生多,学生喜欢,普及率高,参与广泛。而且在室内举行,风雨无阻,不受天气影响,没有身体对抗,学生不易受伤。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丰富生活,适宜终身运动。

  三、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挖掘乒乓球特色文化,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发展。

  2、通过乒乓球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速度,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心理素质。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拼搏向上的高尚情操。

  四、课程开发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能力,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最大育人功能,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

  2、坚持发展学校特色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汲取学校在以往办学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利用自身资源。不效仿,不照搬他校做法,充分体现本校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独特的自己学校的特色。

  3、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框架(主题内容)

  序号教学内容课题课时周次

  1、握拍法、游戏22

  2、练好步法、游戏24

  3、自抛自接球、游戏26

  4、拍面托球、游戏28

  5、颠球(正反颠球)、游戏410

  6、打墙球、游戏214

  六、教学策略

  1、使学生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勇于克服困难。

  2、贯彻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的原则。

  3、注意教学组织、练*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确教学安排和练*内容的目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集中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据学生的水*和身体条件的不同,可在练*方法和内容上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争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9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1、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性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构建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2、21世纪之际,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从这一目标出发,教育的创新呼唤教育的特色。我校选择了以乒乓项目作为本校的特色。

  3、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体育是实现德育、智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强学生体质,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民族存亡的大事,也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终身大事。众多的体育项目,尤其是运动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学*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成长过程中继续不断地发展。

  4、从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现状来看,极大多数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着五项素质"达标"转,很少在传授学生掌握某种运动技能上下功夫。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本人以为学生要在体育中达到"主动",首先是要对体育有兴趣,兴趣则来自体育中的成功感,而成功的关键是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会"了才能体现"主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成为他们的一技之长,而让他们的终身受益。

  5、当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负担过重,另一个是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针对这样的通病,强化体育功能尤显重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2、培养体育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打好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3、通过开设乒乓项目的特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乒乓的兴趣,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反应素质。

  4、通过六年的系统教学,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乒乓技能水*。

  5、通过全校性的群体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乒乓、打乒乓、喜爱乒乓的群体氛围,促进乒乓传统项目的开展,并对培养和输送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业余训练,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一,坚持全体参与。创建乒乓特色学校,全校学生都在该实验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继承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方法,更要大胆创新,搜索新思路,走体教结合之路,走改革发展之路。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定性分析,而且要作量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使之达到可行有效之目标。

  第四,承认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教学步骤进行,提高兴趣,打好基础,发展提高。

  第五,管理的系统性。在实验中要考虑技能水*的掌握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制定计划、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一贯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考虑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系统发展和良性辐射的关系,又要考虑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第六,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深圳前海学校由乒乓传统项目发展到乒乓特色学校,并辐射到学校的其他方面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打好基础,抓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是达到长期目标的起步和关键。

  第七,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课余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发展的自由基地,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第八,乒乓和其他项目相结合。把乒乓项目作为龙头项目,同时兼顾带动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相互呼应补充。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提高乒乓运动技术水*的同时也提高其他运动水*的提高。

  四、教学构架

  一、乒乓球教学模式的三种形式

  1、“观仿——辅纠——练*”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运动技术为主的项目,正确的运动技能是顺利教学的基础,是***兴趣的前导。教师正确示范或播放教学录象,让学生观看、自由模仿。

  ②教学过程

  ③教学组织:个人、小组、多人互相模仿与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练*后达到掌握的目的。

  ④结果:通过学生的模仿、讨论、练*,学生发挥了体育学*的自我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运动的能力。

  2、“实战”教学模式

  ①理论指导:乒乓球是两人对练的项目,一切的基本功练*都是为了完整的对练,只有把球“打”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水*。“实战”是使水*提高的有效途径。

  ②教学过程

  ③组织方式:学生分组自主对练,相互学*、观摩、指导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运动技能。

  ④效果:学生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各尽所能。

  3、考核评价模式

  ①指导思想:我们应注重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体育环境中学*运动。“技能+素质+参与态度+实际能力+自我健康规划+理论知识水*”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的学*提高给予学生“健康”的评价。

  ②考核模式

  个人评价20%

  小组评价30%

  教师评价50%

  基本技能练*

  实战对练

  综合评价100%

  参与

  ③组织方式: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应以“人”及实际情况考核,体现重在参与、发展、健康的内涵。

  ④效果:学生考核积极,心情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五、校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1、乒乓文化:收集有关乒乓球的起源及发展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了解乒乓球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熟悉世界和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的优秀事迹。挖掘校本乒乓球文化,建设乒乓球文化墙,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形成。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乒乓球基本知识,欣赏一些高水*的比赛,并用说学的知识进行现场解说评论或欣赏完比赛后写一些评论文章。

  2、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乒乓球训练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刻苦训练的好*惯,养成拼搏、进取的生活态度。

  ⑴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⑵掌握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收球、搓球、削球、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发球抢攻等技巧。

  ⑶培养健康心理和坚韧的性格,能学会自己激励自己,能初步适应环境,根据环境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

  3、竞赛规则:通过*时的教学、比赛和体育节中各年级乒乓球比赛裁判员培训,向同学们讲授有关乒乓球竞赛组织和比赛规则,通过比赛中实践的操作让学生掌握乒乓裁判员一整套操作程序。

  4、乒乓交流:开发乒乓球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了解“乒乓外交”历史,激发爱国情感。开展校际交流,培养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

  5、乒乓管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健全乒乓球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乒乓球馆管理制度、乒乓球教练员职责、乒乓球馆财产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诵读古典诗词可以帮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民族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启迪思维、培养灵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将古诗诵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二、主要工作成绩

  1、课程组织

  (1) 与课内课外相结合。

  《古诗吟唱》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实施,在每周3安排1课时的校本拓展课进行。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 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召开了古诗诵读吟唱会、组织演讲赛, 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 丰富红领巾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开设“文化午餐” , 让学生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

  (3)与课程改革相结合。

  加大语文等学科教改力度,促进课外阅读,尝试将、把《古诗吟唱》引入教学、 测评内容;开设诵读吟唱课,探讨诵读吟唱指导的模式方法;巩固周一兴趣社团成果,以文学社为主体,将经典诵读吟唱作为活动内容的延伸;课前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合理划分,放学之后适当延续,以保证诵读、吟唱的时间。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通过读诵记载、默写卡片、争星挂章等活动,学生体验了诵读的成功愉悦,增强“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的感受。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吟、唱、舞、画” 等环节进行自评、 互评、 组评、 师评, 激励学生沉醉其中。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吟唱古诗与课外阅读列为重点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2、实施过程重点做到

  (1)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诵读、吟唱古诗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2)既求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诵读、吟唱,按学校的要求每周完成一首古诗的诵读、吟唱,要让全班学生、全校学生都能唱。

  (3)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诵读、吟唱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诵读、吟唱篇目,但不把诵读、吟唱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高兴地唱,美美地品,提高学*古诗的质量。

  3、教学采用胡基本方式

  在古诗诵读、吟唱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舞一舞,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①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的*仄调读法。

  ②中年级学生掌握了拼音后教会学生怎样给古诗标*仄调,让他们学*根据自己标的*仄调练*用这种方法进行古诗吟诵。

  ③高年级学生掌握了*仄调吟诵规律后逐步让学生在体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韵味。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构成背景音乐或者让学生边用手语表达边唱古诗。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氛围。

  (4)舞一舞:学生用手语来表达古诗,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手语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5)画一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

  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一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灵活采用添画,为白描画上色的等表现手法。

  课程评价方法

  (1)评价的一般原则

  ①正面评价。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重视过程。重视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

  ③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能够进行创新。

  (2)评价的主要内容

  ①对古诗学*的态度。

  ②对有关古诗知识的理解。

  ③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3)评价方式

  ①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②教师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三、有待解决胡问题

  为了课程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以后还要做到六个落实:

  1、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午间5分钟诵读、吟唱古诗,学校在拓展型课程中2周安排1节校本拓展即《古诗吟唱》,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吟唱。

  2、辅导落实

  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法定的诗文诵读、吟唱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

  3、内容落实

  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古诗吟唱》,做到每天读一首,每周唱一首,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4、任务落实

  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分管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古诗诵读、吟唱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5、管理落实

  对古诗诵读、吟唱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6、评价落实

  学校把各班开展古诗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考该,并规定古诗文诵读、吟唱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让学生吟唱古诗中的传世佳作,就是为了补人文文化教育这一课,使学生在吟唱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构建起新的人文精神支柱。让小学生在经典古诗的吟唱中,享受学*的快乐,感悟圣贤的德行,不仅可以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文化底蕴,更为可贵的是——即一首首沁人心脾的馨句壮语,一个个启迪智慧,宽广胸怀的史实和人物,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荡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实践证明,古诗吟唱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完全人格的培养。这也必将对少年儿童今后的学*、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产生深刻影响。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扩展4)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菁华9篇)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校全面开始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收益颇丰。所开课程多次得到了*教育学会、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及专家的好评。我校编撰的《胶南三名》在*教育学会举行的地方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现将我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一)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学校要发展就应该重视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应该重视校园精神的滋润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经过对学校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自然,了解胶南”为主题的研究内容。确定以“胶南三名”即“胶南名人知多少”“胶南名胜知多少”和“胶南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学校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校开发校本课程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胶南是我们的家乡,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学生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能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三)课程开发过程

  1、组织

  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由学生自主申报,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调查采访方案,然后根据调查采访方案的可适应性、价值性和代表性,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以民主投票方式确定组长。

  2、规划

  每小组都要对活动的主题做一个初步的规划:各活动小组都要制定出活动手册,内容包括小组调查活动计划;活动调查问题库;问卷调查表;活动剪影照片集,调查活动日记等。对每个小组活动我们依据“分队承包内容―――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展示成果”这样一条活动线索,采取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各显神通。

  例如:在“胶南名胜知多少”活动中,我们分成了五个小队,分别是:千年古迹——琅琊台队,历史遗迹——齐长城队,天然花园——珠山秀谷队,佛教圣地——石门寺队,在水一方——灵山岛队。各小队成员满怀兴趣,带着对家乡的热爱,进行实地考察,采访群众,上网查询,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调查研究。学生对各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开发时间、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目前状况及开发前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研究中,许多现状也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思考,他们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都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同时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

  3、总结

  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要求每小组做到“五个一”:办一份手抄报;写一份专题调查报告;制作一块活动展版;写一篇活动感悟或观察日记;召开一次成果展示会。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活动中更好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对有创新精神、活动表现出色的小组及个人,在活动评价时学校给予奖励。经过多年实践,学生们已将研究性学*成果编撰成《画山秀水在胶南》、《展历史画卷,颂时代风流》、《广袤的胶南大地,丰饶的胶南物产》系列丛书。

  二、开发校本课程,提炼本土文化

  学校加强对校本科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成立了校长任组长,以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组成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教导处负责调研,确定了48个校本课题,组织教师选取课题,编写教案,基础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校根据报名人数编排班级,确定活动场所,全校统一活动时间为每周周四第三、四节,号称“快乐星期四”。做到了教师固定、学生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固定,保证了校本课程的计划性和实效性。

  选修课程主要采用学科拓展、艺术特长、实践活动三种形式进行。

  学科拓展课程有政治课的“礼仪在身边”。物理课的“生活趣谈”。语文课的“走*名著”。数学课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历史课的、“历史人物大家谈”等。已经编辑成书的有:《新视点》、《博文学子必做的100个实验》、《书香伴我行》、《博文学子必读的100个修身故事》、《耕耘者的足迹》等。艺术特长课程有绘画、舞蹈、书法(软笔、硬笔)。生活技能课程有“陶艺”“摄影”“花样编织”等。在基础年级学生中施行“选课”走班。每周四下午三、四节课安排为走班制时间。正是由于成绩斐然,我校被评为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我校活动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团队活动。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社会实践。

  二是文学社活动,我校主要组织了“芳草文学社”社团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博文》校刊,已编辑59期。我校文学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文学社团。

  三是信息技术,我校信息技术培训开展的扎实有效。每学期开展的“信息技术小能手”评比活动为学校增添不少的亮色。

  三、体验收获,彰显课改成效

  回顾我们走过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之路,主要收获在以下三个方面:

  1、塑造了学生

  亲历实践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各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认真听讲,被动接受,而是自然生成了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惯。

  2、成就了教师

  我校寻求校本课程与教师发展的整合点,让教师与学生在研究性学**同成长,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课程建设能力。*几年来,我校就有五名教师出示了青岛市级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十多名教师获省市实践活动优质课一、二等奖。

  3、促进了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

  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一种彼此尊重、互相协助、追求创新的风气已经形成。同时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变革,为重塑新型的学校文化提供了契机。*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青岛市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我校也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性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实验学校。

  四、反思启迪,坚持走校本之路

  通过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要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做到以下三个“必须”:

  1、必须正确定位校本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构建学*型的校园,就是让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而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学校存在的重要的条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创新。

  2、必须真正实现校本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课程的本质指向人的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化”途径,校本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环境。因此,老师必须学会引导,学会塑造,学会研究,学会学*,学会赏识,学会与学生一起成长。

  3、必须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中的主体性

  学生不仅是教的对象,更是学*的`主体。在新课程下,教师要消除权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个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而全面地接*学生并了解学生,重视学生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会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学校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学校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有力地促使学校管理理念的改进,会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2

  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又结束了,回想本学期的教学,有苦也有乐,经过对校本课程的总结,我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自我的看法与认识。

  1、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带的是四到六年级的计算机课程,这学期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共有22人,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新的学生,并且六年级中占多数。在学期初分组时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相搭配,原先学过的与新学生相搭配,学有余力的与相对薄弱的相搭配。在这个班中有许多学校“知名的人物”,淘气是有名的,在分组时将这些学生都调配开,分散在不一样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课堂的纪律。

  2、学生的管理

  校本课程中的学生是各个班的学生,在管理上就要求教师多下功夫,在学生*时的管理中,我采用了学生“自治”的方法,用学生来管理学生,每个班有一名负责的学生,每一天报告学生的人数以及没有来的学生的原因,这样保证学生在教师的视线之内,人数清。选好小组长,学生中有了小教师。伙伴教学的模式初步构成,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教师也有了小助手。

  3、课程的选择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景,课程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学期是以photoshop的图片处理为教学资料,加上了*传统包粽子的动手活动。在校本课程资料的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让学生有作品,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时刻都有成就感。

  4、学具的准备

  计算机课和其它课程不一样,每一次课程的资料只能保存在计算机中,机房的计算机是大家共用的,有时会出现资料删除的现象,针对这一情景,在学期初我教给学生将每课的作品上传给教师,这样学生能够记录下自我的每一次成长的历程。为了更好地记录学生学*的资料,培养学生好的学*方法,构成良好的学**惯,在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记笔记,学*资料要求学生全部记录下来。

  5、教学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先进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实践操作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每节课设置相关任务,每节课都有不一样的主题,经过自主操作、团体讨论解决问题,针对不一样的学生,我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学生遇到问题教师适当帮忙解决,高年级的学生主要经过讨论自我解决。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本事。

  6、个人知识的提高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就要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教师的知识对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让自我的教学技能更有深度与广度。带领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共有4名同学获奖,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奖。

  有思考就有前进的动力,下学期的'校本课程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3

  xx年9月—xx年6月

  六年级篮球教学工作总结小学生非常热爱篮球运动,这对篮球训练是个优势,但是他们意志比较薄弱,往往一开始非常积极,但练一段时间后就热情减退。虽然篮球运动是趣味性的项目,但是在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比较辛苦的,这对生活水*越来越高,从没有吃过苦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学生在身体、心理方面的特点,并借鉴其他教师先进的训练方法,结合自己在*一年教学训练中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心得。 要抓好小学生篮球的训练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上的认识,二是体能技术上的训练。

  一、青少年对篮球运动有浓厚的兴趣是无庸质疑的,但喜欢打篮球与篮球训练是两个概念。打篮球是比较愉悦的事情,而篮球训练有时是要经常重复才能达到技术的熟炼,往往这时的篮球运动是枯燥的,这对小学生以兴趣支撑起来的对篮球运动的喜爱就提出了考验。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偶像。 小学生处于树立偶像的年龄段,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偶像,对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偶像一般是篮球明星。他们为了更多的了解篮球,经常去看nba,对明星所做的动作经常赞叹不已,还经常去模仿。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要积极的利用,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把动作尽量作到完美;在学生进行教学比赛时,教师参与其中,教师充分展示自己,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有水*,有好多地方值得去学*。

  (二)、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小学生自我观念比较强,事事追求*等,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对学生做不到的地方就大声呵斥,无疑会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障碍。另外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如果事事和你作对,那么你的训练效果必定大打折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交流方式成为学生的朋友,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你说的话学生才听得进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讲解,提高认识。 我们做什么事首先要考虑他有多大的价值,做起事来才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所理解的篮球运动一般的概念是锻炼身体,这只是对篮球运动肤浅的认识。要想让学生了解的更深刻一些,就要专门的给他们讲,从大的'的方面讲,通过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和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高队员各感受器官的功能,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及其协调能力、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运动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队员的生理、心理潜力,通过练*和比赛,使学生认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战胜自我、勇敢顽强的竞争精神。通过训练,提高运动水*,为校增光。从小的方面讲,随着 篮球的普及,各个镇区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比赛,这为篮球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既能为自己的班级争光。通过仔细的讲解,学生对篮球运动认识更深刻,训练起来也比较积极。

  (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建立积极向上的集体。 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的项目,任何分散集体的行为对它都是不利的。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很有个性,以我为中心,要让他们团结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要讲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一定的比赛、游戏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这些都足以见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在开发校本课程,办好学校特色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1、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由校长任春林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教导处绳铁杰老师和政教处马荣成主任担任,组员包括各科学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其主要职责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出正确决策,予以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

  2、组建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任春林、教师代表邢美丽、窦松海、贾国祥、学生及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制定相关管理条理,检查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二)深入调查,多方评估,前期论证

  1、深入调查学校及社区课程资源状况:

  学校资源:

  我校课程资源最具优势的是:

  我校课程资源最具特色的是有一支年青、充满活力、敢于创新的实践型教师队伍,具有承担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学校从建校起,就参加了省级课题《中小学教师心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积累了相关方面的经验,在该课程方面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教练邢美丽同志是武术世家,拜师学艺多年,又在沧州体校学*三年,业务熟练,素质很高。

  2、多方评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之本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发展、学校发展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评估。

  (1)学校的培养日标:

  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服务社会、把学生培养成“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有一份优异的成绩、有一副强壮的身体、有一手过硬的本领。”

  (2)学生的发展需要:

  从研究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特质等方面人手,我们对学生、家长、社区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并与相关专家共同诊断了学生、家长反馈的信息,发现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2)身体素质的需要;

  (3)自主探究、合作交往的需要。

  (3)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发展目标是争创一流学校,培养一流师资、造就一流人才,把学校建成

  “静谧的学园,迷人的花园,学*的乐园,温馨的家园。”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的软硬件环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成为学生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学校。

  目前学校环境基础设施差。*已经明确其发展规划,学校搞好基础课程改

  革、开发校本课程、造福一方老百姓,通过学校的发展幅射校区、带动校区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提高校区的档次。

  3、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现有资源,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会议,广泛征集教师意见,初步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素质训练、长拳、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4、发放问卷调查,向学生及家长征求意见,争取家长的支持

  初步拟定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之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全体学生及广大家长征求了意见,赢得了所有家长的大力支持。

  5、专家咨询引导,多方评估确定

  我们通过对学生、家长、上级有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并向县体育局等相关专家进行了咨询、论证,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最后统一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学校的现有资源出发,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学校及校区发展的需要,因此,最终确定武术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三)开展校本师资培训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是课程的开发,而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只有开展以校为本、有的放矢、优质高效的师资培训,才可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我们的校本培训以教师自主阅读、同伴讨论交流为基础,采取了专家讲座、集体研讨、自主反思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教师分别进行了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培训,使教师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大意义,了解了校本课程的涵义和特点,领会了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强化了课程意识,树立了明确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通过系列培训,教师掌握了相关理论、跆拳道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优质高效的教学。

  (四)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课程管理、实施、评价的基础,也是教学、评估、校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是学校与教师所开发课程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以下内容:

  1、总体目标:

  (1)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教育理念,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而全面的发展。

  (2)进一步改进并完善“武术”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努力形成校本特色。

  (3)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教师积累一定的课程开发经验,由此带动学校、教师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2、课程目标:

  (1)改善和增强学生体质

  (2)提高学生防身与自卫的能力,

  (3)磨练意志,培养学生谦逊、宽容、礼让的高尚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的情操。

  3、课程内容结构简析

  (1)武术发展史

  (2)武术与武德

  (3)现代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4)武术技术

  (5)武术品势

  (6)武术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4、课程实施:

  本课程为普修必修课,3-6年级共144课时,每周一节排入课表,采用班级授课制,由本校体育教师负责实施教学。

  (五)组织校本课程实施

  教导处、政教处是学校校本课程管理的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做好计划、

  执行、监控、测评等各项工作。参与听课、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其具体措施如下: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政教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导处、政教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五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七)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与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编写了郭桥小学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大纲;

  2、编写了郭桥小学武术普修课程材

  3、总结了一套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4、学生素质明显得到提高

  通过武术的训练,孩子们的学*进步了,变得更加懂事了。这是因为,跆拳道推尊的“礼始礼终”武德精神,能培养学生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品质,养成谦逊、宽容、礼让的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的情操,这正是我校所追求的校园文化。

  总之,我校校本课程武术的开发与实施,已经引起各级各类媒体的高度关注,为县乡艺术节及文艺晚会参加相关节目的排练、演出,受到社会各界、家长的一致好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校本课程开发也不是朝夕之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不断地学*、摸索,让校本课程在我校焕发蓬勃生机。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5

  微机这门校本课程很多学生都感兴趣,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使用电脑,对电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挑选了一些有电脑基础知识的学生来参加。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浏览网页方面的知识,打字与文字排版,文字修饰与效果,查杀计算机病毒,有关动画与特效的知识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对学生的学*、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上机查找资料、图片,有疑难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答案,在做手抄报、介绍大召的资料收集过程中,打字与排版的技能也帮了学生大忙。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打字,插入图片,做成word文件保存并打印,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拓了眼界,也陶冶了情操。下面是学生在练*过程中的一些作品展示: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输入:曹舒婷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输入:王旭杰【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输入:孙洁在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打字的速度偏慢,我叮嘱他们回家可以把要背会的课文打在电脑上,这样既是一个记忆过程,又锻炼了自己的打字速度。也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编辑文字*惯,打了一篇文章,不及时保存,或者不注意保存在哪儿,需要找的时候找不到了,这与他们接触电脑时间短有关,也是*时总在纸上写形成*惯的延续。我在他们打字时不断的提醒,告诉他们一会儿要用的东西可以先保存在桌面上,打好的材料要保存在自己专门设置的文件夹中,这样就能很容易找到所要的材料了。

  我担任微机校本课程时间不长,经验也不足,有很多没做到位的事情,课程的选择、安排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我会积极收集资料,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学的更多,练的更好。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6

  XXX中学20xx—2013学年度教师:XXX本学年担任《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教学,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和新课程,仍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边学*边教学。进一步认识到德育教学和礼仪课程在中学学校中的重要性。一学年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工作有了新的变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工作中有许多感想现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礼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范性,作为礼仪教师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礼仪课程教学就是失败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礼仪教师的一举一动最关注。因此,礼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我们礼仪课教师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关系到学生良好*惯的养成,也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明确、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是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惯。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关于培养好*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惯的危害,一正一反,一庄一谐,使学生对“养成好*惯将受益终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学生礼仪表现有反复现象。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我们经常提醒学生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校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惯,不论在哪儿见到客人、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或者行鞠躬礼,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靠老师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家长、社会共同来完成,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7

  这学期我们把《三字经》、《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底蕴,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优良的民族传统。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经典在我校传唱,在学生中耳熟能详,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以及行为*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长中也产生了较好反响。下面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寻找机会,加强教育

  我们*年来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惯养成、道德素质、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显得缺失,学生的德育难抓,纪律难管,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从背诵《三字经》开始,学校大队部跟踪指导,并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经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争取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夯实教育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教育。

  一是诵读三字经。我校把三字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列入课表,每周保证一节专授课。每天早自*重学背,课上重讲解。充分利用课间操,升旗时间诵读。并开展了诵读比赛。

  二是潜移默化品经句。我校通过网络搜索三字经作为学*资料。学生在诵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的神韵带来的美的享受;经典名曲飘入耳鼓,楼内荡漾着千年古韵之美。

  三是讲述三字经故事。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故事比赛。我们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资料分别挂到了欢喜中心校、和丰润教育信息网站上。

  三、三字经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把古代圣贤的经典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我们重点是把国学教育寓于养成教育之中,致力于使国学的精华成为支配学生行动的一种文化内涵。

  一是生动直观,见贤思齐抓养成。我们集中培训教师,把一些经典国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把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班会课上学生们动情地说:“听到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惯,改掉坏毛病,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二是互学互动,你追我赶抓养成。自国学推广以来,我们一直注重依靠学生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产生良性互动机制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感悟升华,总结实践抓养成。我们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三字经》版手抄报,谈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诵读经典可以升华人生的境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以利于把二十一世纪*变成一个真正的礼义之邦。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实践证明,“三字经”丰富文化内涵、经典的篇章语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断的增长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开阔了思维、胸怀和眼界。使学生受到教育。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8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和间接经验学*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方式是实践性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社会参与性学*、体验性学*和操作性学*等多种实践性学*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我校在开发和实施以“围棋”为主的校本课程中,正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基础等方面考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空间。培养了兴趣,锻炼了能力。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我校的围棋活动由来已久,而且多次在县级正式竞赛中夺取名次,因此,广泛而深厚的氛围自然地形成了。

  (3)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觉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

  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实践活动:以手抄报的方式举办一期有关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的板报展览。这其实就是学生的学*经历、生活的环境等生成的,很自然的内容。学生也极有兴趣和动力。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研究和体验,能说他们没有收获吗?

  (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他们自己选择学*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同样,在上例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布置了一下内容,确定了一个负责人,告诉学生自愿参与。但学生却几乎全部都参加了。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认识,虽然一开始七嘴八舌,但最终的结果是喜人的。收获最多的还是孩子们。

  (5)综合性校本课程的开设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以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因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同参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首先活动目标的综合,不仅有社会意识、科学精神等情感目标,也有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等能力目标,还有各种知识性目标;其次,活动内容综合,围绕活动主题,包含社会、环境、自然、农业、科技等各种知识;再次,活动方式也是综合的。根据主题需要,采用参观、调查、讨论、设计等多种活动形式,自主探究,积极建构。我校的综合实践课和以围棋、信息技术、兴趣体育、电子琴、研究性学*、少先队活动、以及各学科课程等都参与到了其中,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当然,如果能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更加科学地促进学校对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阳邑学校

  20xx年9月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9

  **冬寒尤厉,试点教育“春意”正酣,这次第,天高海阔,云山瀚宇,换了新颜!伏案而书,悟天籁而抚琴,携肉身而变化,躯壳随精神而远航,奏时代强音惊醒世纪风潮,歌玄天之象恢弘人文脉态,聚英才于一堂,为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做灵魂的歌者。

  教学教研,百花齐放,兴趣特长,彰显思想。龙凤试点教育执著于文化的眼光审视办学理念,紧扣教育规律传递正能量,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着眼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实基。社会前进的方向既定了学校前进的方向,思接千载不再为“学而优则仕”而茕茕孑立,心游万仞不再为“只追升学率”而形影相吊。全镇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开创教育新篇章,为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走班制直面高考新动向,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龙凤试点教育模式循序渐进中直入人心,续写**区教育新蓝图我们正在路上。

  辖区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多样,紧跟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试点教育动向,各校积极研究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课程,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画卷。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各具特色,腾挪闪躲姿势灵活,刀枪剑戟章法得当;民族舞蹈曼妙轻盈,一笑一颦皆有美感;戏曲辅导唱腔圆润,手眼身法讲究转换;钢琴合唱音调优美,技巧把控追求质感;形体舞蹈锤炼技艺,亦步亦趋美轮美奂;体育舞蹈力美结合,动作潇洒身体流畅;器乐引导形式多样,指法屈伸最见真章;美工设计步骤齐整,激活视野注重观感;素描技法种类繁多,凝神静气笔力非凡;科技制作紧跟时代,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计算机操作吸引心力,空间设计易中有难;书法练*横*竖直,撇捺人生从此起航;演讲与口才基础重要,沟通能力抓出实效;英语口语强化训练,交流对答必有良方;奥数奥赛异想天开,激发潜在能量场;花卉种植注重方法,实践能力终身共享;水电管理落脚实用,生活常识从小开展;国学文化永记心间,提升人生品位质量;棋艺技巧铺设合理,头中经纬何尝不是天地华章!

  三千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教育之本位是要返璞归真,教化之本意应归位于灵魂的升华。开办校本课程研发,旨在呈现学生学校生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命的色彩,追求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义务教育要真正变成培养人的教育,就得改革以往之惯性思维,龙凤试点教育模式探索、挖掘的正是“如何培养人?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这一根本思路。身为龙凤教育人,我们只做灵魂的歌者,只做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歌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改路上,问题很多,困难很多,无前人经验可供借鉴,要想在荆棘丛生中寻找出路,就只有披荆斩棘。龙凤教育人群策群力,为了获得源头活水,教学之余查阅资料,夜深人静瞑目苦思,写教案、备学案,分析论证校本课程的教学规律,一心只求教学相长。独领风骚非易事,狂揽风云豪气壮,结果即便只是梦想,也要在追梦的路上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做灵魂的歌者,追精神之源起,顺天地之大道,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做灵魂的歌者,寻本心之慧根,厚德方可载物,自强才能不息。

  做灵魂的歌者,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见**区教育教学大乘气象。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扩展5)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6篇)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一、校本课程开发需求评估

  1、学校特色建设的需求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以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陶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作文教学是我校办学特色,十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课题研究,包括《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两个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中审美功能的研究》《生活作文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3个陶研会、教育学会省级课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读写结合能力的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的研究》《作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作文教育资源的研究》《生活作文教育中渗透新时代荣辱观教育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5个吴江市级规划课题等。作文与学生学校生活、与社区活动联系紧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我校作文特色相结合。

  2、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同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学*主体的地位、学*方式、学*内容上存在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3、学生发展的需求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校中外来民工子女占了将*三分之一,学生家庭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行为*惯普遍较差,校本课程应该能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惯服务,让每一位学生乐于读书、勤于作文、真诚做人。

  4、学校及社区资源分析

  学校与社区都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环境优美,校园内草木华滋,翠绿掩映,亭台错落,小径通幽,是一所花园式农村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有“一廊”——行知廊,廊内张贴着学校特色建设的活动剪影,是学生、教师表现自我、展示才情的舞台;“三亭”——咀华亭、舒逸亭、韵读亭,每个亭子都制作了具有古色古香的木质匾额、对联;“四园”——含英园、咀华园、舒园、逸园,地球仪、荷花池、蓝竹亭、九曲桥、翠竹林等景点巧妙融合,相映成趣。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小中高教师4人,高级教师45人,市名教师2人,吴江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4人。学校硬件设施到位,有各类专用教室23间,各类器材齐全,达到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标准。

  学校所处八都社区,虽地处偏僻,但*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企业众多,华鑫集团、通鼎电缆、丹龙纺织、苗圃场等企业为我校学生德育实践基地。社区内河网密布,“小桥、流水、人家”随处可见。社区周围,风景名胜众多,社区北端有双塔桥,震泽镇有慈云塔、师俭堂,接壤的南浔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需求评估,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勤于实践,乐于写作,在“读书、实践、*作”中丰富素养,健全人格。

  2、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学*一门形成自己特长的课程。

  3、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中,形成创新意识。

  4、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校本课程的结构与门类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设想

  1、课程实施

  (1)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与《学校课程审议制度》。

  (2)培训教师,学校将新课程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

  ①培训内容。

  主要是对我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技术的培训。

  A、确定课程目标的培训。先引导教师研究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和分析我校“具体的学生”及其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纲要》撰写技术的培训。具体内容:一是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要求写实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要贯彻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总目标要求、涉及新课程目标三大领域。二是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三是课程实施建议。涉及课程实施的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人数等。四是课程评价建议。现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C、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培训。一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活动方式。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几种不同的开发活动方式的技术要求。二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即知识的结构性,观念之间的逻辑性,实现目标的完整性以及符合儿童学*需要的适应性。

  D、课程评价技术的培训。包括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如何设计评价工具、收集改进和分析反映校本课程教学情况的数据与证据、明确改进教学的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与评价的具体操作等环节。

  E、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自我培训。包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如何审议、教师的课程实施与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皮鞋审议委员会自身价值的评定等内容的培训。

  ②培训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即学校将新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临床诊断”模式,针对校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如对学校教育哲学的认同、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师《课程纲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等。“案例教学”模式,即通过对单元校本课程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受训者对这个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培训方法。其操作程序为:课前准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结论。“师徒制”模式,让年青教师跟随一些熟练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学*。此外还有个性化培训模式、自选式培训模式、实践性培训模式等有机结合。学校主要是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采用以上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来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3)申报与审议。需要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并附《课程简介》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经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门类目录》,分必选与自选两大类,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人数少于15人,则此门课程予以取消。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决策后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根据审议反馈结果实施校本课程。

  (5)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按校本培训《课程纲要》撰写的格式要求,撰写详尽的《课程纲要》。

  (6)实施《课程纲要》。学生开始选修课程,教师进一步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①学校课时计划安排为:校本课程课时比例占学校总课时的10%,暂无地方课程。具体安排为:每周五下午第二与第三节为校本课程任选课时间;各年级每周一至周五各有一节必选课程:1—2年级为《围棋》,3至6年级为《生活与*作》。②教师运用选用、改编、新编等多种开发方式,根据校本课程的特殊性,按照综合性和针对性原则选择、组织符合《课程纲要》的校本课程内容。③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④教学方式与学*方式。教法,必选课程分层教学(按年级认知水*);任选课程倡导因材施教(按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学法,小组合作学*、小伙伴互动式学*、自主探究式学*相结合,学生在多种学*方式的选择运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风格,快乐学*。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的审议活动,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分别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及其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其执行等进行民主参与与科学决策的价值判断,促进校本课程的健康成长。

  2、评价设想: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必须对校本课程进行学校内部评价,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课程纲要》、教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1)《课程纲要》的评价要素:主要有:①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教育哲学相符合,是否明确清楚;②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是否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适合学生的认知水*与年龄特征,多学科综合,内容融为一体,而且内容的设计有弹性。)③课程组织是否恰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④课程评价是否标准明确,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2)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的评价。其主要方法有观察、调查、问卷、课堂实录与案例评析。

  (3)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是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主体,学生在学*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应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测验、学*成果展示等。

  (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主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多种反馈信息,评估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的建议。由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组织阶段性评价,一般一年进行一次。校本课程评价程序主要包括:

  ①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课程纲要》,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②编制评价工具,设计一种获得教师、学生行为记录的工具。

  ③收集、分析、整理反映校本课程学与教的信息,建立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袋”。

  ④反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校本课程的教与学,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计划和重点。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一是校长树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意识,全面负责学校组织机构的建设,而且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成民主化的状态。二是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审议制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成为民主决策的过程。三是学校其他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如教导处)实行人本管理,并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团结全校教职工民主决策的作用,确保优质、高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和沟通网络

  一是学生在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下确立自己希望学*的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学*的课程;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教师有权决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学校教育哲学和相关文件对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进行评估审议,并交由教师和学生自行选择实施,从而形成三个层面、各方面人员广泛参与的课程决策结构。二是学校提供教师与课程专家沟通的机会,为参与课程开发的各团体或小组之间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并认真计划沟通交流的内容和形式,让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皆能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沟通网络。

  3、持续的校本培训

  除了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对校本课程实验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外,学校应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获得各种学*机会。学校还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持续不断的培训策略,让老师们在行动研究中养成课程开发的意识、反思课程开发的能力。

  4、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支持系统

  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所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的评估、利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并且积极努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主动积极争取大学课程专家的指导,积极争取与社区、*对话,获取广泛的支持。充分利用区教育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建立校内、校外两个支持系统。

  5、制度保障,建立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一是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制度,如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校本课程教师培训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和校本课程开发奖励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二是系统研究,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各项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的校本课程内部评价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6、学校文化的建设,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学*共同体

  积极探索有活力、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从下到上、主动参与、集体学*、相互信赖和尊重、能各抒己见、共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学*共同体”,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

  一、课程开发背景

  xx小学位于xx岛市海港区光明路xx号。,原是一所厂企学校。20xx年初归属秦皇岛市海港区,20xx年初被教育局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定点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14631*方米,校舍及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共计7101*方米。教学楼建于1995年,有24间教室;有大小办公室16间。科艺楼建于1978年,有12间教室,最多可容纳1300多名学生。学校配置的功能教室有:卫生室、音乐室、劳动室、体育室、美术室、少先队室、科技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建立了校园网,正在筹划标准图书、阅览室。各个专用教室配备了基本的设备设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6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4人,支教教师3人,专任教师55人。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生总数789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弟523人。我校自从被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外地学生逐年增加。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有的孩子行为怪癖,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方言);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大多只顾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与家长沟通也非常困难。我们老师们付出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就一遍一遍教;他们随时转入,我们的老师就随时给他们补课,有时一补就到灯火通明的夜晚;与家长沟通困难,请不来,我们的老师就一遍遍打电话、发信息,家访不在家,接着再去,什么时候堵住什么时候算。所以说我校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通过强化学生行为*惯的养成教育,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经典诵读活动,将《弟子规》列为校本课程。德育处每周定出一个行为要点,进行重点规范。加强各种文明礼仪的培训,增强学生文明意识。通过反复训练,检查督导,以及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内化,达到知行的统一。引导学生感受道德、付诸行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惯。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办出“特色学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

  2、具体目标:

  ⑴、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在美的艺体活动中,学会健体。

  ⑵、提高学生品德、审美、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⑶、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⑷、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三、课程结构与门类

  我校校本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整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弟子规》,1——6年级每班必学,课时按课表每周一节。选修课以兴趣特长类为主,包括《十字绣》、《书法》、《毛衣编织》、《折纸》、《唐诗宋词欣赏》、《舞蹈》等。面向1——5年级,每双周校本课上。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三级领导小组(校级、中层、年级组或教研组)和耀华小学校本博客网。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学*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懂得实施校本课程;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学校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二)、课程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针对课程的有效性、设置的合理性、内容的完整性及课程开发的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每学期一次,学期末进行。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积极开发意识和有效指导方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3)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4)看教师的经验总结。

  3、对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者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既参与态度进行等级评价,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册内。

  五、课程实施保障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校本课程理论指导小组。

  2、经常组织学*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4、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考的新机制。

  5、每位教师开学初拟写好《课程纲要》,每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成果展示。

  6、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7、每学期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8、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完成课程实施水*评价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由任课教师拟定学科评价方案,教导处具体负责方案的指导审核及校本课程教师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评价注重多元化和个体化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时上课听讲、学*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写作水*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篇章结构,书写较长篇幅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5

  为了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依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课程开设情况

  1、开齐开足学科课程

  在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前由学校教学部门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由校行政会讨论研究,形成课程方案、教师分工、学校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科课程的开设中,我校能严格执行《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中的相关规定,本着既要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科学地安排各学科课程。对于新课改中的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课程,除开足课时之外,还安排专业的人员执教。加强各学科组的建设,从人员配备、教学设施,实验场地等都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并设立了学科的分管校长(行政),具体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2、强化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我校的传统课程,特别是在书法、剪纸、美术等项目上已经初步形成特色,因此我校在加强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同时,重视特色课。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全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新课程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改革,对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深感这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任重而道远。为此,我校将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落实精神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努力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特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1、全面组织培训、学*与研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坚持以“高”(高标准)、 “严”(严要求)、“实”(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师资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迎接关于实施新课程情况的调研。

  2、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从课内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科技发展,全方位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3、继续发展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探究、验证、发展、推广实验。在此基础上,在教研工作与活动中都应有意识地确立、渗透以新课程实施相关的新的立项课题。以科研促进、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发展,为全面走进新课程积累实践经验,奠定基础。

  4、通过扎实开展、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程的培训、学*、实验、探索、总结、交流活动,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综合素养,伴随着新课程与学生一起成长,使我们的校园、教师、学生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5、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开发并利用好课程资源、发挥校本资源,努力把各项设施、各科学具、用具、图书等资源与新课程实施联系起来,实现配套优化,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学*,加强培训,理解体验教育新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革命,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改革。在这场变革面前,每一个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的问题,要敢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要认真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新课程所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才有可能深入人心、付诸实施。

  (一)加强学*,理念先行。

  1、本学期我们继续要求一年级教师要认真学*和研究新教材,弄清新教材的体例、特点、要求,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果。

  2、1——6年级各教研组利用业务学*时间继续深入学*《纲要》《课程标准》。尤其是课程理念与本学段的具体目标,要求每位老师牢记于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

  3、本学期,继续创设交流*台,开展“如何激发学生学*兴趣”主题研究活动,让教师在反思和体验中与新课程进行“亲密”对话。

  4、每位老师要自抽时间,结合《XX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等其他学科教学杂志的学*研究,展开对“课标”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

  (二)有效组织,培训引路。

  1、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各年级老师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

  2、进一步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基本理念、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等等,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性认识,防止把课程改革演变为简单的"换教材"。在培训模式上改变过去单纯灌输的方式,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法,让教师领略新的理念和内容,体会新的教法和思路。

  3、以“学术沙龙、经验会、讨论会、讲座”等形式,围绕新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以及新教材教学进度、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新教材教法。通过研讨、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师感悟并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我校的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发展,使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朝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研究,狠抓落实,实践体现教育新理念。

  把新理念转化为实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本学期,我们将全面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类型上,从不同的逻辑范畴,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注重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重视显性课程,同时充分挖掘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尽心尽力,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去订购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

  1、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将举行大规模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以此来推动我校教师的全面业务水*。同时,创设条件,打通学科界限,努力寻找新的课程资源。

  2、探索创建家校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是课改深入的关键。如何使新课程好的理念、好的思想、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都知晓、理解、认可,直至参与到其中,这是课改顺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课改实验中,我校要建立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课改氛围。

  3、积极利用好校本课程。为各年级学生选配了《可爱的家乡—米家务》。本学期,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地加以使用,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与优化发展。

  (二)注重过程,强化学科课程管理。

  新的课程改革应赋予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新的要求和内涵,教学过程着重于转变学生的学*方式。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强化管理。

  1、强化集体(合作)备课的管理。

  有效的集体(合作)备课活动,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搞好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集体(合作)备课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提高教研组集体(合作)备课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个人钻研备课——一人主讲,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使集体(合作)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有效果,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强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将多层面、多层次地举行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会、讲座、课题研究、合作备课等多种形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情趣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强化作业设计的创新。

  布置作业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化和个性化,每两周应布置一次活动性、实践性作业。

  4、强化教育评价的多元。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芦咏莉博士曾说,我们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而在评价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学*过程与发展过程进行评价;要关注对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要给学生创造多次测试的机会,让每次测试都成为一次学*过程;要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和成功的乐趣。

  (三)全面启动,优化非学科课程的作用。

  非学科课程主要是指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活动、课外兴趣活动等。

  1、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认真学*,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扩展6)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 (菁华3篇)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1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结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学生年龄在15-16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与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所以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惯。

  二、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性和学*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本事。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一样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三、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规定动作,了解所*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结合游戏和降低规则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本事。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本事。

  3、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经过多种联系继续发展灵敏、速度和有氧耐力,明白营养需求及选择对健康的影响。根据自我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4、正确评价自我的运动本事,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设置适宜的体育学*目标方法,增强自尊与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5、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评说比赛和表演。

  四、运动参与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体育的锻炼方法

  2、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本事。

  3、根据自我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五、教学资料

  1、跑(50米、耐力跑800米1000米、往返跑25米)

  2、田径跳(立定跳远)掷(投实心球)

  运动技能教学重点: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本事和有氧耐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本事和抗疲劳的本事。

  3、足球(变向运球射门、脚法不限)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排球(垫球)

  教学重点:以篮球的基本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培养运动兴趣。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2

  一、活动目的:

  通过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及运动技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活动要求:

  1、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操场集中。

  2、体育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大声喧哗,在操场不准做与体育学*无关的事,应听从体育教师的安排,保证体育过程中的安全。

  3、爱护体育设施和用品。

  4、努力学*,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体育常识知识,(体育项目、体育设施、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各种田径运动项目)。

  2、速度、灵敏练*:

  (1)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踢腿跑、十字交叉步。(2)加速跑30、60米。

  (3)蹲居式起跑、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3、耐力练*:

  计时跑、定距跑、变速跑、走跑交替等。

  4、弹跳力和力量练*:(1)各种跳跃练*。

  (2)各种腰、背、腹肌练*。

  5、训练负荷强度及时间:

  每周训练1次,每次1节课。训练时间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

  6、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两周测一次成绩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月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四、活动措施:

  1、体育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体育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身体素质较高、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一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以集体训练为主,以个人练*为辅,以培养技能为主进行教学,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5、进行体育游戏,培养体育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开展体育竞赛,训练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协作能力。

  6、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制度,准时参加体育活动。明确学*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检验学生的训练成果。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校本研训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体育内涵发展和形成学科特色,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越上一个新台阶。

  贯彻实施教育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贯彻《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多种形式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和教研活动,创建“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以学校的学科体育特色为突破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体育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校本研训活动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课外体育活动”等计划。

  2、召开体育教师会议,布置本学期相关体育工作任务,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3、健全“两课、两操、两活动”,重点抓大课间(早操),制定具体的广播操比赛和训练实施方案,全校动员,课间操重点抓好广播操的训练。

  4、根据“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并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并向东坝镇各完小、办学点下发关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通知,及相关要求和说明。

  5、筹备三十一届镇运动会,制定相关计划与规程,相关通知要求下发到全镇各校,认真选拔运动员,并初步确定各年级组运动员名单,以积极的态度备战镇运动会。

  6、按县教育局要求,完成四-六年级学生健康知识网上在线答题和健康知识测试。

  7、加大校本研训和校本建设,积极开展校本研训(地点待定),每学期每位专职体育教师不少于6次体育研训活动、兼职体育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次,做到有备课、有评价、有总结。

  8、积极参加县小学相关体育教学研讨活动。

  9、开展镇、校体育校本主题研训活动(时间、地点待定)。

  十月份:

  1、认真组织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2、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的管理,对体育室使用记录进行记载。

  3、加强体育课堂安全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活动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锻炼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4、编排镇运动会秩序册,筹备并召开镇三十一届运动会。

  5、举行校一~六年级广播操比赛。

  6、积极学校体育校本研训主题活动(地点待定)。

  7、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准备工作。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进行认真准确的成绩测试。

  十一月份:

  1、继续做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2、积极组织开展校、县体育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时间待定)。

  3、参加县教育教学相关教学交流研讨,并结合学校体育校本教学研讨开展主题汇报。

  4、完成XX-XX学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并向国家数据库上报。

  十二月份:

  1、继续认真组织并开展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体育相关教学活动研讨观摩(时间待定)。

  2、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冬季三项体育锻炼活动。

  3、各班认真选拔长跑运动员,开展冬季长跑运动会。

  4、积极参加县体育研训系列主题活动,并做好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月份:

  1、体育老师加强自身的学*,撰写教学心得及教学论文。

  2、体育工作总结。

  3、进行资料归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