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工作计划,小学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写作水*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篇章结构,书写较长篇幅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

  (一)目的:

  1.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不会学*,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大、易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便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惯的最佳时期。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xx年成立民族打击乐团队伍不断壮大,坚持每周活动。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打击乐为核心的民乐艺术特色。孩子们不仅有了一技之长,而且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研究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校本课程的研发权给予了一线的教师,那就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时也感到机遇与挑战是并有的。正如我们的老师所想的那样:这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一种责任、一种渴望、一种成功。我们将和它一起成长。

  3.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望欣园小学建校以来,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作为望京科技创业区“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殷切期待。*几年来,望京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民族自豪感,从而丰富内心世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艺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二)依据:

  1、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市人民*贯彻*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和《朝阳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

  2、我校的办学理念:创办高质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学校。为培养德智双全、身心共健、才艺俱佳、健康快乐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校资源条件:设施完善,专用教室齐备,多媒体设备先进。教师工作热情高,且积极肯干;多数教师有可开发的特长。学生质朴、乐学,兴趣广泛。绝大多数家长综合素质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工作。社区参与学校办学的愿望较高,且与学校建立了较好的协作关系,学校有一定的号召力。

  4、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以及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关于校本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结果。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积累艺术文化深厚的底蕴,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通过民族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四、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和能力,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开发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区拥有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五、开发原则

  1、互补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做到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3、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学生是学*的主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还重视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

  4、全面性原则:尽可能利用校内教师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内容形式上可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设置课程的合理结构

  我校本着校本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既要考虑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考虑我校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既要取国家课程为主之长,又要补国家课程不足之短,既要考虑学生的合理负担,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校本课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设置:

  a)根据对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的问卷调查,拟开设民族工艺、民族器乐、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课程。

  b)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

  c)每班每学期校本课程课时数为16。

  课程领域课程名称涉及年级课时开发时间选修必修

  民族艺术民族工艺三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器乐四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服饰五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建筑六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七、课程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

  1、加强校本课程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2、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3、校本课程编辑组的人员参与听、评课的指导,做好校本课程的监控、测评,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相关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学*兴趣,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允许孩子们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书法作品、一盒录音带、一个小制作……)放到记录袋中,可以想象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己又长大了,或许这作品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课程管理

  ㈠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杨绣川(校长),副组长:纪萍、沈春燕、张素琴

  成员:徐英丽、胡立荣、张歧、孙向伟、彭兴杰。

  ㈡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通过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的调查问卷确定校本课程所设置的内容。

  3、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能否满足学生、家长的意愿。

  ㈢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内容:《校本课程学*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等内容。培训方式:集中学*、交流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㈣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主讲教师姓名、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时间(周课时、总课时)

  2、课程简介

  3.确定课程目标:(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

  4、课程的内容:拟定课程的纲和目

  5、设计学*方法:体现课程的特点、符合活动主题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6、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7、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㈤学校正式开题,编辑教师自主选择。

  学校向编辑组成员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教师自主选择进行编辑。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学校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十、课程的开发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步理清开发思路,拟订开发纲要,确定开发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三)修改纲要,开始撰写课程计划、文本,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四)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学校报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五)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第三阶段:拓展阶段

  对教材内容的调整

  在使用校本课程文本的时候,将根据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从学*内容的选取、诵读内容的数量上不断对文本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根据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工作规范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学*多种花样跳绳方法,增进兴趣,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素质,增强各科学*兴趣和学*动力,特制定以下策略研究工作计划:

  一、切实抓好基础训练,加强耐力的提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基础打牢,才能完成花样跳绳的技术。

  二、详细分周明确学*目标:(1—3)周:单人花样与双人花样的练*,(3—6)周:三人花样与个人双摇花样,(6—9)周:四人长绳花样跳,(9—12)周:交互绳花样跳,(12—15)周:四长交互绳的花样,(15—18)周:绳网的花样跳,(18—21)周:8人花样跳绳套路。

  三、在每节课的练*中,分步进行教学练*,先讲解后示范,分自由练和同伴练,教师及时纠正动作,发现跳的好的同学要做展示,分享经验和进行传帮带,每节课都要进行花样考核,要求达到良好标准,不达到标准的要进行补课练*。

  四、运用表扬鼓励,奖励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参与兴趣,做好跳绳擂台赛的准备,制定合理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挑战自己的潜力,引导学生进行花样创新和套路的尝试,给学生创造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机会!

  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光是说理论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而真的要落到实处实施却是很难,那就要学校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教师十二分的努力、坚持;只要上下同心,我们也能其利断金。所以我们在计划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到位,保障实施:

  1、学校领导到位。

  为了进一步落实体艺“2+1”,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体质,学校大力致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以体育、音乐、教师为成员的学校花样艺术跳绳课程的开发小组,并拨出专用资金,购置了不同种类的跳绳、摇绳,保证了课堂教学等活动顺利进行。学校还不时的跟体育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共同探讨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在我们体育组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师生认识、宣传到位。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把不同教学内容安排到大课间中,每个班级每个星期都保证两次的学*和巩固的时间,不仅教师做好示范,而且组织了一直有四到六年级组成的花样跳绳队进行教学然后分配到各个年级中去指导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练中学、学中叫,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真正的做到“人人会跳绳,跳好花样绳”的教学目标。

  3、构建框架到位。

  花样跳绳的构建框架是以学校为基础,以花样跳绳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结合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探究创新,具有初步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生为目标,详细制定了课程开发的总目标和三个水*的分目标,编写活动型综合课程进行课堂实施研究。

  4、学生人人参与到位。

  每天安排跳绳活动、每周安排展示比赛,所以学生每一个人都会充分开动脑筋,积极和老师交流,统一思想,教师虚心学*研究,如此学生都热情高涨,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特长,提高了健康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体育骨于的培训到位,协助到位。

  各年级各班甚至各人选择的项目样式几乎都有不同,只靠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织有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强调体育骨干加以配合,我们*时经常召集体育骨干开会、讨论,并参与活动,加大了指导、组织与管理的力度,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质量。

  6、评价、激励到位。

  学生的新思想、新花样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教师要谦虚学*,接纳。每周一要及时公布上周活动较好的班级、较好的个人,并张贴上墙;每月对总体考核好的班级、个人要分发奖状,而这一切全部纳入班主任老师的量化考核;对学生的考核要分层次,先是自我评,然后学生评、分组评,最后班主任、体育老师综合评。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

  一、组织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高景美刘瑞明担任校本课程主要决策人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进行全面实施研究。

  副组长:初良英(教务主任)项宝琴(教研主任)

  戚世英(发展评价主任)贺金玲(政教主任)

  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物性工作。

  成员:李桂秋(教务干事)祖春芳(发展评价干事)李广东(政教干事)

  主管校本课程的具体信息、资料收集与校本课程档案管理工作。

  2、课程实验组主要成员

  马兰黄瑛冯秀英韩玉香郑加红张文权孙明星洪霞王建玲李祖华陈艳萍肖勇李凯秀宋学斌马艳霞毕桂贞崔静雯丁建军张瑞琴李红兵李海霞戚世英

  二、开发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课题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二十一世纪将是教育和学*起核心作用的时代。但是,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一种“维持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无法承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我校进行了教师培训,培训的重点除了介绍“多元智能”课程的理外,还选送有关人员出去学*,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我校根据党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结合学生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三、开发目标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我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2、具体目标

  选修课:在完成教学规定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后,培养学生语文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课:艺术类;培养音乐、美术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少数同学艺术特长得到发展。体育类;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初步掌握基本健身技能。技能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初步学会计算操作。学科类;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一批尖子。

  四、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

  五、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安排在下午。

  六、组织实施

  开发内容

  (一)选修课程:

  1、学科课程:英语听说、语文口语交际、语文写作、语文阅读积累。

  2、微型课程:法律知识、环保知识、心理讲座。

  (二)活动课程

  艺术类:声乐合唱、舞蹈、腰鼓、剪贴、书法、绘画。

  体育类:乒乓球、武术、棋类。

  技能类:英语语音语视听阅读、科技制作、计算机。

  学科类:数学竞赛指导、英语阅读竞赛指导、语文作文竞赛指导。

  七、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做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价条件。

  (3)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5

  课程改革在我县已进行了三年多的时间,我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清形势,看准目标,不断学*,勇于实践,克服各种困难,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使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此,我校根据市教科(20xx)14号文件,对新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20xx年全校共有学生数79人,6个教学班和1个学前班。有教职工11人。在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0人,在专任教师中,大专毕业9人,高中毕业1人。获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二、课程改革自查情况

  (一)、课堂教学质量状况

  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中,改善学生的学*方式是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得以实现的一项目标。学*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方法的改善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是课改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确保*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学校领导不定时到各班随堂听课,要求教师课后主动和领导交换意见,不断改进自

  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听课采取不打招呼推门进的方式,目的在于确实掌握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做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课改新理念的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提供保证。

  在我校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尽管是初步的、质量不是很高的,但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的改善却是普遍的。从我们听课中可以感觉到一些精彩的、引人入胜的导言,师生相互尊重、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后的喜悦,热烈讨论、合作学*的场景,搜集资料后介绍给同学们时的自豪感,还有多媒体的运用等等,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对全校学生的调查中,“我所喜欢的老师和喜欢的课”涉及到各个学科非常普遍, 经常得到老师鼓励的是76%;99%的学生认为作业对自己有帮助,认为某一课作业多的仅占9%;害怕考试的学生仅占2%,课上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占88%。与以前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感觉到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方法的改善、学生学*兴趣的提高。总之,在这项工作中还是取得了进步。

  (二)、教师对理解新课程标准及掌握新教材状况

  任何改革,思想观念应先行。面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我们选准思想关这一突破口,组织我校骨干老师大力攻关,全力以赴。 三年内我校分别派出莫翠琼、李会玲、徐丽萍等多位教师到桂林参加新课程标准的培训,还组织其他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二级培训,学*培训回来后,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写一篇学*心得,学校教导处还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讨论。此外,只要有机会,我校就会拿出有限的经费,组织年轻的骨干教师参加桂林市教育部门举办的“漓江之春”、“漓江之秋”和周边县举办的各种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讲座,回来后就要他们每人上一节试教课,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其他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实施新课程中,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改革后面的教学,我们在教学质量检测结束后及时组织老师们开总结会,写总结汇报。 通过一系列的学*活动,我们全体老师,转变了教学思想,掌握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我们全体老师,边学*边摸索,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旅程中迈进了新的步伐。

  (三)、课程改革管理的状况

  我校认真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和《荔浦县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永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强化常规管理,保证教学工作规范正常的运行。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学校把“八要”作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并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依据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与要求,教导处对每位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辅导都有明确的要求,并加大*时不定期检查力度,并在校务会议上把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期末把各次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学期教学工作考核评估中。对在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教师,进入教导处跟踪对象,进行继续听课查检的跟踪,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进。这样即强化了教学检查的作用,对个别教师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对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校本教研及课程改革科研状况

  由于资金和我校师资实力有限,我校目前没有申请课题研究的项目,但我们不会放弃和停止对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五)、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上,还缺少明确科学的综合指标,导致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不太明显。

  (2)教师课堂方法与新教育理念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还不强。

  (4)缺少图、音、体、科学等科目的专业教师,对这些科目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力度有待加强。

  总之,我校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困难面前不低头,问题面前不推卸,要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检查组领导的指导下,定将发扬成绩,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和培训,认真挖掘学校办学的自身优势,更好地完成上级教育部门交给我们的任务,为教育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1)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6篇)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

  一、校本课程开发需求评估

  1、学校特色建设的需求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以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陶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作文教学是我校办学特色,十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课题研究,包括《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两个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中审美功能的研究》《生活作文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3个陶研会、教育学会省级课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读写结合能力的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的研究》《作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作文教育资源的研究》《生活作文教育中渗透新时代荣辱观教育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5个吴江市级规划课题等。作文与学生学校生活、与社区活动联系紧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我校作文特色相结合。

  2、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同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学*主体的地位、学*方式、学*内容上存在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3、学生发展的需求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校中外来民工子女占了将*三分之一,学生家庭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行为*惯普遍较差,校本课程应该能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惯服务,让每一位学生乐于读书、勤于作文、真诚做人。

  4、学校及社区资源分析

  学校与社区都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环境优美,校园内草木华滋,翠绿掩映,亭台错落,小径通幽,是一所花园式农村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有“一廊”——行知廊,廊内张贴着学校特色建设的活动剪影,是学生、教师表现自我、展示才情的舞台;“三亭”——咀华亭、舒逸亭、韵读亭,每个亭子都制作了具有古色古香的木质匾额、对联;“四园”——含英园、咀华园、舒园、逸园,地球仪、荷花池、蓝竹亭、九曲桥、翠竹林等景点巧妙融合,相映成趣。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小中高教师4人,高级教师45人,市名教师2人,吴江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4人。学校硬件设施到位,有各类专用教室23间,各类器材齐全,达到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标准。

  学校所处八都社区,虽地处偏僻,但*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企业众多,华鑫集团、通鼎电缆、丹龙纺织、苗圃场等企业为我校学生德育实践基地。社区内河网密布,“小桥、流水、人家”随处可见。社区周围,风景名胜众多,社区北端有双塔桥,震泽镇有慈云塔、师俭堂,接壤的南浔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需求评估,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勤于实践,乐于写作,在“读书、实践、*作”中丰富素养,健全人格。

  2、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学*一门形成自己特长的课程。

  3、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中,形成创新意识。

  4、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校本课程的结构与门类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设想

  1、课程实施

  (1)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与《学校课程审议制度》。

  (2)培训教师,学校将新课程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

  ①培训内容。

  主要是对我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技术的培训。

  A、确定课程目标的培训。先引导教师研究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和分析我校“具体的学生”及其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纲要》撰写技术的培训。具体内容:一是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要求写实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要贯彻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总目标要求、涉及新课程目标三大领域。二是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三是课程实施建议。涉及课程实施的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人数等。四是课程评价建议。现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C、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培训。一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活动方式。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几种不同的开发活动方式的技术要求。二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即知识的结构性,观念之间的逻辑性,实现目标的完整性以及符合儿童学*需要的适应性。

  D、课程评价技术的培训。包括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如何设计评价工具、收集改进和分析反映校本课程教学情况的数据与证据、明确改进教学的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与评价的具体操作等环节。

  E、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自我培训。包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如何审议、教师的课程实施与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皮鞋审议委员会自身价值的评定等内容的培训。

  ②培训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即学校将新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临床诊断”模式,针对校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如对学校教育哲学的认同、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师《课程纲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等。“案例教学”模式,即通过对单元校本课程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受训者对这个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培训方法。其操作程序为:课前准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结论。“师徒制”模式,让年青教师跟随一些熟练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学*。此外还有个性化培训模式、自选式培训模式、实践性培训模式等有机结合。学校主要是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采用以上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来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3)申报与审议。需要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并附《课程简介》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经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门类目录》,分必选与自选两大类,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人数少于15人,则此门课程予以取消。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决策后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根据审议反馈结果实施校本课程。

  (5)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按校本培训《课程纲要》撰写的格式要求,撰写详尽的《课程纲要》。

  (6)实施《课程纲要》。学生开始选修课程,教师进一步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①学校课时计划安排为:校本课程课时比例占学校总课时的10%,暂无地方课程。具体安排为:每周五下午第二与第三节为校本课程任选课时间;各年级每周一至周五各有一节必选课程:1—2年级为《围棋》,3至6年级为《生活与*作》。②教师运用选用、改编、新编等多种开发方式,根据校本课程的特殊性,按照综合性和针对性原则选择、组织符合《课程纲要》的校本课程内容。③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④教学方式与学*方式。教法,必选课程分层教学(按年级认知水*);任选课程倡导因材施教(按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学法,小组合作学*、小伙伴互动式学*、自主探究式学*相结合,学生在多种学*方式的选择运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风格,快乐学*。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的审议活动,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分别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及其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其执行等进行民主参与与科学决策的价值判断,促进校本课程的健康成长。

  2、评价设想: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必须对校本课程进行学校内部评价,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课程纲要》、教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1)《课程纲要》的评价要素:主要有:①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教育哲学相符合,是否明确清楚;②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是否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适合学生的认知水*与年龄特征,多学科综合,内容融为一体,而且内容的设计有弹性。)③课程组织是否恰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④课程评价是否标准明确,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2)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的评价。其主要方法有观察、调查、问卷、课堂实录与案例评析。

  (3)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是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主体,学生在学*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应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测验、学*成果展示等。

  (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主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多种反馈信息,评估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的建议。由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组织阶段性评价,一般一年进行一次。校本课程评价程序主要包括:

  ①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课程纲要》,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②编制评价工具,设计一种获得教师、学生行为记录的工具。

  ③收集、分析、整理反映校本课程学与教的信息,建立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袋”。

  ④反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校本课程的教与学,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计划和重点。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一是校长树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意识,全面负责学校组织机构的建设,而且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成民主化的状态。二是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审议制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成为民主决策的过程。三是学校其他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如教导处)实行人本管理,并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团结全校教职工民主决策的作用,确保优质、高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和沟通网络

  一是学生在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下确立自己希望学*的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学*的课程;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教师有权决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学校教育哲学和相关文件对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进行评估审议,并交由教师和学生自行选择实施,从而形成三个层面、各方面人员广泛参与的课程决策结构。二是学校提供教师与课程专家沟通的机会,为参与课程开发的各团体或小组之间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并认真计划沟通交流的内容和形式,让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皆能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沟通网络。

  3、持续的校本培训

  除了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对校本课程实验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外,学校应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获得各种学*机会。学校还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持续不断的培训策略,让老师们在行动研究中养成课程开发的意识、反思课程开发的能力。

  4、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支持系统

  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所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的评估、利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并且积极努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主动积极争取大学课程专家的指导,积极争取与社区、*对话,获取广泛的支持。充分利用区教育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建立校内、校外两个支持系统。

  5、制度保障,建立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一是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制度,如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校本课程教师培训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和校本课程开发奖励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二是系统研究,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各项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的校本课程内部评价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6、学校文化的建设,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学*共同体

  积极探索有活力、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从下到上、主动参与、集体学*、相互信赖和尊重、能各抒己见、共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学*共同体”,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2

  一、课程开发背景

  xx小学位于xx岛市海港区光明路xx号。,原是一所厂企学校。20xx年初归属秦皇岛市海港区,20xx年初被教育局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定点学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14631*方米,校舍及其他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共计7101*方米。教学楼建于1995年,有24间教室;有大小办公室16间。科艺楼建于1978年,有12间教室,最多可容纳1300多名学生。学校配置的功能教室有:卫生室、音乐室、劳动室、体育室、美术室、少先队室、科技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建立了校园网,正在筹划标准图书、阅览室。各个专用教室配备了基本的设备设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

  我校现有在编教职工6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4人,支教教师3人,专任教师55人。

  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生总数789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弟523人。我校自从被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后,外地学生逐年增加。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有的孩子行为怪癖,有的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方言);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大多只顾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与家长沟通也非常困难。我们老师们付出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就一遍一遍教;他们随时转入,我们的老师就随时给他们补课,有时一补就到灯火通明的夜晚;与家长沟通困难,请不来,我们的老师就一遍遍打电话、发信息,家访不在家,接着再去,什么时候堵住什么时候算。所以说我校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

  通过强化学生行为*惯的养成教育,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学*《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经典诵读活动,将《弟子规》列为校本课程。德育处每周定出一个行为要点,进行重点规范。加强各种文明礼仪的培训,增强学生文明意识。通过反复训练,检查督导,以及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内化,达到知行的统一。引导学生感受道德、付诸行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惯。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办出“特色学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

  2、具体目标:

  ⑴、让学生在“兴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在实践与体验中,学会学*;在美的艺体活动中,学会健体。

  ⑵、提高学生品德、审美、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⑶、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专业水*,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⑷、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管理队伍及评价体系。

  三、课程结构与门类

  我校校本课程坚持科学与人文整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弟子规》,1——6年级每班必学,课时按课表每周一节。选修课以兴趣特长类为主,包括《十字绣》、《书法》、《毛衣编织》、《折纸》、《唐诗宋词欣赏》、《舞蹈》等。面向1——5年级,每双周校本课上。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三级领导小组(校级、中层、年级组或教研组)和耀华小学校本博客网。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抓好教师培训,开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班,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学*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懂得实施校本课程;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价。

  3、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学校做好开发、实施的协调、安排实施、检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层分项管理、检查、评估制度,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工作。

  (二)、课程评价

  1、对课程的评价

  针对课程的有效性、设置的合理性、内容的完整性及课程开发的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每学期一次,学期末进行。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师的积极开发意识和有效指导方法。

  (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3)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4)看教师的经验总结。

  3、对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者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既参与态度进行等级评价,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册内。

  五、课程实施保障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校本课程理论指导小组。

  2、经常组织学*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4、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考的新机制。

  5、每位教师开学初拟写好《课程纲要》,每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成果展示。

  6、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7、每学期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8、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3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完成课程实施水*评价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由任课教师拟定学科评价方案,教导处具体负责方案的指导审核及校本课程教师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评价注重多元化和个体化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时上课听讲、学*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4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写作水*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篇章结构,书写较长篇幅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5

  为了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依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课程开设情况

  1、开齐开足学科课程

  在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前由学校教学部门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由校行政会讨论研究,形成课程方案、教师分工、学校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科课程的开设中,我校能严格执行《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中的相关规定,本着既要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科学地安排各学科课程。对于新课改中的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课程,除开足课时之外,还安排专业的人员执教。加强各学科组的建设,从人员配备、教学设施,实验场地等都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并设立了学科的分管校长(行政),具体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2、强化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我校的传统课程,特别是在书法、剪纸、美术等项目上已经初步形成特色,因此我校在加强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同时,重视特色课。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6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全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新课程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改革,对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深感这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任重而道远。为此,我校将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落实精神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努力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特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1、全面组织培训、学*与研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坚持以“高”(高标准)、 “严”(严要求)、“实”(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师资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迎接关于实施新课程情况的调研。

  2、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从课内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科技发展,全方位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3、继续发展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探究、验证、发展、推广实验。在此基础上,在教研工作与活动中都应有意识地确立、渗透以新课程实施相关的新的立项课题。以科研促进、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发展,为全面走进新课程积累实践经验,奠定基础。

  4、通过扎实开展、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程的培训、学*、实验、探索、总结、交流活动,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综合素养,伴随着新课程与学生一起成长,使我们的校园、教师、学生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5、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开发并利用好课程资源、发挥校本资源,努力把各项设施、各科学具、用具、图书等资源与新课程实施联系起来,实现配套优化,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学*,加强培训,理解体验教育新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革命,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改革。在这场变革面前,每一个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的问题,要敢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要认真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新课程所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才有可能深入人心、付诸实施。

  (一)加强学*,理念先行。

  1、本学期我们继续要求一年级教师要认真学*和研究新教材,弄清新教材的体例、特点、要求,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果。

  2、1——6年级各教研组利用业务学*时间继续深入学*《纲要》《课程标准》。尤其是课程理念与本学段的具体目标,要求每位老师牢记于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

  3、本学期,继续创设交流*台,开展“如何激发学生学*兴趣”主题研究活动,让教师在反思和体验中与新课程进行“亲密”对话。

  4、每位老师要自抽时间,结合《XX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等其他学科教学杂志的学*研究,展开对“课标”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

  (二)有效组织,培训引路。

  1、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各年级老师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

  2、进一步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基本理念、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等等,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性认识,防止把课程改革演变为简单的"换教材"。在培训模式上改变过去单纯灌输的方式,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法,让教师领略新的理念和内容,体会新的教法和思路。

  3、以“学术沙龙、经验会、讨论会、讲座”等形式,围绕新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以及新教材教学进度、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新教材教法。通过研讨、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师感悟并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我校的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发展,使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朝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研究,狠抓落实,实践体现教育新理念。

  把新理念转化为实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本学期,我们将全面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类型上,从不同的逻辑范畴,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注重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重视显性课程,同时充分挖掘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尽心尽力,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去订购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

  1、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将举行大规模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以此来推动我校教师的全面业务水*。同时,创设条件,打通学科界限,努力寻找新的课程资源。

  2、探索创建家校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是课改深入的关键。如何使新课程好的理念、好的思想、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都知晓、理解、认可,直至参与到其中,这是课改顺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课改实验中,我校要建立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课改氛围。

  3、积极利用好校本课程。为各年级学生选配了《可爱的家乡—米家务》。本学期,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地加以使用,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与优化发展。

  (二)注重过程,强化学科课程管理。

  新的课程改革应赋予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新的要求和内涵,教学过程着重于转变学生的学*方式。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强化管理。

  1、强化集体(合作)备课的管理。

  有效的集体(合作)备课活动,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搞好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集体(合作)备课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提高教研组集体(合作)备课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个人钻研备课——一人主讲,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使集体(合作)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有效果,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强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将多层面、多层次地举行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会、讲座、课题研究、合作备课等多种形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情趣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强化作业设计的创新。

  布置作业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化和个性化,每两周应布置一次活动性、实践性作业。

  4、强化教育评价的多元。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芦咏莉博士曾说,我们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而在评价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学*过程与发展过程进行评价;要关注对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要给学生创造多次测试的机会,让每次测试都成为一次学*过程;要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和成功的乐趣。

  (三)全面启动,优化非学科课程的作用。

  非学科课程主要是指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活动、课外兴趣活动等。

  1、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认真学*,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2)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十)份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1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 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 写作水*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 写作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 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 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 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 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 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 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 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 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 篇章结构,书写较长 篇幅 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 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 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 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 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 评价。

  形成性 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 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 精神。形成性 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 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2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

  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① 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② 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 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的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6、在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课 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7、遵循校本课程开发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开发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使我校校本课程内容真正开发成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回顾这一学期的校本课程工作,我们总结出不少经验,这与学校领导和很多老师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我们会取长补短,让学生们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代。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3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本学期校本课程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三、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2、校本课程内容

  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本课程。

  ①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3、具体要求:

  (1)任课教师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计划应详细列述学生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改措施、成果展现方式。附有教学配当,配当中应列出每周的具体学*内容,教师参照教学配当进行授课,教导处根据教学配当内容予以不定期检测。

  (2)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自主提高,采用适合学会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参与热情科学合理应用激励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3)任课教师应注意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注重授后反思,及时调整和弥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任课教师注意选取恰当合理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期末以成果回报的方式进行验收评定,成绩纳入教师终结性评价体系。

  4、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第三节课

  四、评价方法: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积累的各种过程性资料以及成果展示,每学期分别评出优、良等级。

  2、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动进程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等级。分别是优、良、合格。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4

  一、校本课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程意图:

  随着新目标英语全面推广使用,中考英语对学生的写作水*要求不断增大,书面表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多。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词法,句法等方面基本功的训练,熟悉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和图表,写出故事梗概,各种文体的作文,简单的应用文。要求内容贴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四、实施教师具体情况:

  朱玉娟老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初三(一)、(二)班英语教师

  五、选课学生具体情况:

  初三(一)、(二)班全体学生练*写作,

  六、具体实施方法:

  (1)能熟练的运用基本词汇,扩大词汇量。

  (2)巩固语法和结构,并适当加深语法知识、强化写作技能;扩大英语阅读量。

  (3)通过提纲式写作,,给出关键词,写出完整文章等方法手段。

  (4)通过学生练*写作,开发学生英语的思维和运用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

  (5)要求学生呢个学会概括,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培养篇章结构,书写较长篇幅作文。

  (6)、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已,授课过程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写作为主,每写一个话题都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己写,自己练。

  七、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4月份至6月份

  2、课时安排:俩周一课时。

  3、内容安排:通过对招领,日记,书信,通知,以及说明文,记叙文,看图说话等的写作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4、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5、授课地点:教室

  八、评定方式与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便主动。通过学生的作品给出优或良等。

  九、达到效果:

  通过学*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一般内容的其它文体的文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5

  为了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依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课程开设情况

  1、开齐开足学科课程

  在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前由学校教学部门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由校行政会讨论研究,形成课程方案、教师分工、学校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科课程的开设中,我校能严格执行《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中的相关规定,本着既要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科学地安排各学科课程。对于新课改中的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课程,除开足课时之外,还安排专业的人员执教。加强各学科组的建设,从人员配备、教学设施,实验场地等都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并设立了学科的分管校长(行政),具体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2、强化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我校的传统课程,特别是在书法、美术等项目上已经初步形成特色,因此我校在加强基础学科的课程建设同时,重视特色课程的开设。本学期,我校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具有知识新、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在三至六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每周1节)。

  3、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建立是学校创建特色的需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我校结合实际初步拟定“书法”的校本课程内容,本学期利用地方和校本课时在一至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硬笔书法”课程3--6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软笔书法”。

  4、严格控制课时量和教学进度

  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我校严格按《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中的要求落实工作,一、二年级周课时26节、三—六年级周课时30节,坚持不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做到执行规定不含糊,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定期检查,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

  5、确保体育活动锻炼时间

  阳光体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它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形成健康体魄,更好地学*和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一、二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三、六年级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每天上午安排30分钟固定时间进行大课间操活动,确保了学生每个学*日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个别学科师资不配套,没有专职教师,只能是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如科学、品德、综合实践等),导致教师的专业水*参差不齐,有待提高。

  2、由于受到人员编制、岗位设臵和教师工作量不均衡等种种特殊原因的影响,个别学科课时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自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校积极寻求整改措施,力求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各级学科培训、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并抓住人事制度改革的契机,调整教师结构,配臵好学科教学人员,保证课程计划的落实,争取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与标准严格相符,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校办学水*做出努力。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6

  本学期,根据期初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应了当今时代民主决策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的场所是学校,关注学校的课程自主,体现出民主参与课程决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时间,以多种形式开展学*和培训,切实改变教师课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

  的创造者。使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通过学*新的课程理念,我更加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条件。而学生的发展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

  三、实施内容及要求: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① 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

  ② 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

  ③ 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具体作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设节,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保证开足课时。

  2、校本课程科任教师应加强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尽心尽力搞好校本课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课程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努力提高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在搞好教研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下大力气创建一支素素质高、信心足、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

  4、搞好校本课程的评估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讲求实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评估工作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的一环。为此,拟在本期内完善好评估细则,每期末认真进行评估、奖优罚劣,并将评估结果进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评估中。

  5、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制度,使课程开发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做出成效。

  6、在实施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总结中不断开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课 程教研组每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总结前段取得的成绩,改进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二是科任教师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中的失误,充实、开发校本课程内容。每期末,无论是教研组,还是教师个人,都要认真收集好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7、遵循校本课程开发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的原则,在开发校本课程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及社区团体的意见,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改进充实与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使我校校本课程内容真正开发成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课程。

  回顾这一学期的校本课程工作,我们总结出不少经验,这与学校领导和很多老师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我们会取长补短,让学生们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代。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新、全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新课程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工作改革,对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我们深感这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任重而道远。为此,我校将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落实精神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努力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特拟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1、全面组织培训、学*与研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坚持以“高”(高标准)、 “严”(严要求)、“实”(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师资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走进新课程。迎接关于实施新课程情况的调研。

  2、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从课内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科技发展,全方位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学*、探究性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3、继续发展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探究、验证、发展、推广实验。在此基础上,在教研工作与活动中都应有意识地确立、渗透以新课程实施相关的新的立项课题。以科研促进、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发展,为全面走进新课程积累实践经验,奠定基础。

  4、通过扎实开展、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程的培训、学*、实验、探索、总结、交流活动,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综合素养,伴随着新课程与学生一起成长,使我们的校园、教师、学生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5、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开发并利用好课程资源、发挥校本资源,努力把各项设施、各科学具、用具、图书等资源与新课程实施联系起来,实现配套优化,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三、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学*,加强培训,理解体验教育新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是换一本教科书,而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革命,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改革。在这场变革面前,每一个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重新学*的问题,要敢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要认真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新课程所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才有可能深入人心、付诸实施。

  (一)加强学*,理念先行。

  1、本学期我们继续要求一年级教师要认真学*和研究新教材,弄清新教材的体例、特点、要求,尽快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果。

  2、1——6年级各教研组利用业务学*时间继续深入学*《纲要》《课程标准》。尤其是课程理念与本学段的具体目标,要求每位老师牢记于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

  3、本学期,继续创设交流*台,开展“如何激发学生学*兴趣”主题研究活动,让教师在反思和体验中与新课程进行“亲密”对话。

  4、每位老师要自抽时间,结合《XX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等其他学科教学杂志的学*研究,展开对“课标”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感悟。

  (二)有效组织,培训引路。

  1、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各年级老师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

  2、进一步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基本理念、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指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等等,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性认识,防止把课程改革演变为简单的"换教材"。在培训模式上改变过去单纯灌输的方式,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法,让教师领略新的理念和内容,体会新的教法和思路。

  3、以“学术沙龙、经验会、讨论会、讲座”等形式,围绕新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评价以及新教材教学进度、实验进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新教材教法。通过研讨、交流的形式,提高教师感悟并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我校的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发展,使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朝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研究,狠抓落实,实践体现教育新理念。

  把新理念转化为实践,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本学期,我们将全面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类型上,从不同的逻辑范畴,做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注重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重视显性课程,同时充分挖掘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尽心尽力,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去订购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了。

  1、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学期,我们将举行大规模的教师基本功竞赛,以此来推动我校教师的全面业务水*。同时,创设条件,打通学科界限,努力寻找新的课程资源。

  2、探索创建家校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是课改深入的关键。如何使新课程好的理念、好的思想、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都知晓、理解、认可,直至参与到其中,这是课改顺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在课改实验中,我校要建立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课改氛围。

  3、积极利用好校本课程。为各年级学生选配了《可爱的家乡—米家务》。本学期,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更有效地加以使用,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它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与优化发展。

  (二)注重过程,强化学科课程管理。

  新的课程改革应赋予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新的要求和内涵,教学过程着重于转变学生的学*方式。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强化管理。

  1、强化集体(合作)备课的管理。

  有效的集体(合作)备课活动,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搞好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集体(合作)备课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提高教研组集体(合作)备课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个人钻研备课——一人主讲,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使集体(合作)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有效果,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强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将多层面、多层次地举行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会、讲座、课题研究、合作备课等多种形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情趣化,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强化作业设计的创新。

  布置作业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体现层次化和个性化,每两周应布置一次活动性、实践性作业。

  4、强化教育评价的多元。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芦咏莉博士曾说,我们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而在评价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学*过程与发展过程进行评价;要关注对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要给学生创造多次测试的机会,让每次测试都成为一次学*过程;要注意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和成功的乐趣。

  (三)全面启动,优化非学科课程的作用。

  非学科课程主要是指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活动课程又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活动、课外兴趣活动等。

  1、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认真学*,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与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体教学水*。

  二、研修目标

  1、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备课活动,使自己由学*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者,逐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及水*。、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孩子特点、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孩子学*方式的转变上。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孩子学*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 “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孩子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为本)的转变,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好。

  四、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3、认真参加参与各校教研活动与“小组学*研讨”活动,将培训学*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树立现代孩子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相信孩子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孩子的主体精神,促进孩子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我对自己的专业水*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决心不断学*,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把个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9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一个学*型的文化氛围,为教师构建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台,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念。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教研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创新意识,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在此,我特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英语教学仍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校本研修为主*台,以“如何提高小学英语的趣味性”和“提高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题,立足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孩子的`素质水*,促进我个人与孩子的共同发展。

  二、个人研修目标与要求:

  1、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孩子学*方式的转变上。

  2、通过学*校本课程,使自己成为一名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孩子个性,能够实施人文关怀和科学教育的勤学*、善思考的新型教师。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努力争做反思型、研究型和学者型教师,为孩子做好榜样。

  4、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争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勇于吃苦,勤洁廉正的教师。

  5、树立终身学*的理念,不断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理论水*和实践能力。

  6、结合教学实践,把个人校本研修工作做好,从而为整个学校的校本研修而努力。

  三﹑学*内容:

  1、听评课,在学校有计划的安排下认真听课、评课。

  对象以本校教师为主,本学期至少听15节课。

  2、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分层教学”为具体研修内容,积极与同事交流研讨,力争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大面积提高孩子的成绩。

  3、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及报刊,并作好教学随笔。

  4、认真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写好教学设计。

  四、活动与实施:

  1、加强学*,提高意识。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和政治理论学*,全面贯彻《英语学科教学常规》,提高自身常规意识。

  2、抓住随堂听课的有利时机,广泛听取反馈意见并积极改进,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

  3、学*教材、理解教材、探索教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及时研究解决,不断积累课改工作经验。

  4、利用网络进行学*与交流。利用网络学*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路水*,并要求自己每个学期制作不少于2节的课件。

  5、树立现代孩子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相信孩子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孩子的主体精神,促进孩子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6、认真做好每天的教学后反思,得出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教师的自身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而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台,根据孩子实际,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遵守学校的安排,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参与校本研修,和同行们共同学*,共同提高。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10

  一、校本课程开发需求评估

  1、学校特色建设的需求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以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陶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作文教学是我校办学特色,十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课题研究,包括《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两个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作文教学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中审美功能的研究》《生活作文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3个陶研会、教育学会省级课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读写结合能力的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的研究》《作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作文教育资源的研究》《生活作文教育中渗透新时代荣辱观教育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5个吴江市级规划课题等。作文与学生学校生活、与社区活动联系紧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我校作文特色相结合。

  2、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同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学*主体的地位、学*方式、学*内容上存在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3、学生发展的需求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校中外来民工子女占了将*三分之一,学生家庭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行为*惯普遍较差,校本课程应该能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惯服务,让每一位学生乐于读书、勤于作文、真诚做人。

  4、学校及社区资源分析

  学校与社区都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环境优美,校园内草木华滋,翠绿掩映,亭台错落,小径通幽,是一所花园式农村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有“一廊”――行知廊,廊内张贴着学校特色建设的活动剪影,是学生、教师表现自我、展示才情的舞台;“三亭”――咀华亭、舒逸亭、韵读亭,每个亭子都制作了具有古色古香的木质匾额、对联;“四园”――含英园、咀华园、舒园、逸园,地球仪、荷花池、蓝竹亭、九曲桥、翠竹林等景点巧妙融合,相映成趣。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小中高教师4人,高级教师45人,市名教师2人,吴江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4人。学校硬件设施到位,有各类专用教室23间,各类器材齐全,达到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标准。

  学校所处八都社区,虽地处偏僻,但*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企业众多,华鑫集团、通鼎电缆、丹龙纺织、苗圃场等企业为我校学生德育实践基地。社区内河网密布,“小桥、流水、人家”随处可见。社区周围,风景名胜众多,社区北端有双塔桥,震泽镇有慈云塔、师俭堂,接壤的南浔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需求评估,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勤于实践,乐于写作,在“读书、实践、*作”中丰富素养,健全人格。

  2、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至少学*一门形成自己特长的课程。

  3、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中,形成创新意识。

  4、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校本课程的结构与门类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设想

  1、课程实施

  (1)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与《学校课程审议制度》。

  (2)培训教师,学校将新课程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

  ①培训内容。

  主要是对我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技术的培训。

  A、确定课程目标的培训。先引导教师研究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和分析我校“具体的学生”及其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纲要》撰写技术的培训。具体内容:一是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要求写实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要贯彻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总目标要求、涉及新课程目标三大领域。二是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三是课程实施建议。涉及课程实施的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人数等。四是课程评价建议。现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C、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技术培训。一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活动方式。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几种不同的开发活动方式的技术要求。二是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标准。即知识的结构性,观念之间的逻辑性,实现目标的完整性以及符合儿童学*需要的适应性。

  D、课程评价技术的培训。包括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如何设计评价工具、收集改进和分析反映校本课程教学情况的数据与证据、明确改进教学的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与评价的具体操作等环节。

  E、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自我培训。包括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如何审议、教师的课程实施与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皮鞋审议委员会自身价值的评定等内容的培训。

  ②培训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即学校将新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临床诊断”模式,针对校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如对学校教育哲学的认同、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师《课程纲要》撰写中存在的问题等。“案例教学”模式,即通过对单元校本课程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受训者对这个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培训方法。其操作程序为:课前准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结论。“师徒制”模式,让年青教师跟随一些熟练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学*。此外还有个性化培训模式、自选式培训模式、实践性培训模式等有机结合。学校主要是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采用以上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来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3)申报与审议。需要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并附《课程简介》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经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门类目录》,分必选与自选两大类,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这门课程的人数少于15人,则此门课程予以取消。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决策后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学校根据审议反馈结果实施校本课程。

  (5)教师撰写《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按校本培训《课程纲要》撰写的格式要求,撰写详尽的《课程纲要》。

  (6)实施《课程纲要》。学生开始选修课程,教师进一步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①学校课时计划安排为:校本课程课时比例占学校总课时的10%,暂无地方课程。具体安排为:每周五下午第二与第三节为校本课程任选课时间;各年级每周一至周五各有一节必选课程:1―2年级为《围棋》,3至6年级为《生活与*作》。②教师运用选用、改编、新编等多种开发方式,根据校本课程的特殊性,按照综合性和针对性原则选择、组织符合《课程纲要》的校本课程内容。③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班级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④教学方式与学*方式。教法,必选课程分层教学(按年级认知水*);任选课程倡导因材施教(按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学法,小组合作学*、小伙伴互动式学*、自主探究式学*相结合,学生在多种学*方式的选择运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风格,快乐学*。⑤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的审议活动,建立科学的工作程序。分别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及其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其执行等进行民主参与与科学决策的价值判断,促进校本课程的健康成长。

  2、评价设想: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必须对校本课程进行学校内部评价,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课程纲要》、教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1)《课程纲要》的评价要素:主要有:①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教育哲学相符合,是否明确清楚;②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是否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适合学生的认知水*与年龄特征,多学科综合,内容融为一体,而且内容的设计有弹性。)③课程组织是否恰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④课程评价是否标准明确,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2)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的评价。其主要方法有观察、调查、问卷、课堂实录与案例评析。

  (3)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主要是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主体,学生在学*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应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测验、学*成果展示等。

  (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主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多种反馈信息,评估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修订方案,改进实施的建议。由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组织阶段性评价,一般一年进行一次。校本课程评价程序主要包括:

  ①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课程纲要》,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②编制评价工具,设计一种获得教师、学生行为记录的工具。

  ③收集、分析、整理反映校本课程学与教的信息,建立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袋”。

  ④反馈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校本课程的教与学,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计划和重点。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

  一是校长树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意识,全面负责学校组织机构的建设,而且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成民主化的状态。二是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审议制度,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成为民主决策的过程。三是学校其他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如教导处)实行人本管理,并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团结全校教职工民主决策的作用,确保优质、高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和沟通网络

  一是学生在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下确立自己希望学*的内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定学*的课程;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教师有权决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评价方法;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学校教育哲学和相关文件对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进行评估审议,并交由教师和学生自行选择实施,从而形成三个层面、各方面人员广泛参与的课程决策结构。二是学校提供教师与课程专家沟通的机会,为参与课程开发的各团体或小组之间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保障,并认真计划沟通交流的内容和形式,让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皆能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沟通网络。

  3、持续的校本培训

  除了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对校本课程实验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外,学校应鼓励所有教师都参与力所能及的课程开发研究,并保证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获得各种学*机会。学校还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持续不断的培训策略,让老师们在行动研究中养成课程开发的意识、反思课程开发的能力。

  4、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支持系统

  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所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的评估、利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并且积极努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主动积极争取大学课程专家的指导,积极争取与社区、**对话,获取广泛的支持。充分利用区教育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建立校内、校外两个支持系统。

  5、制度保障,建立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一是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制度,如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校本课程教师培训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和校本课程开发奖励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二是系统研究,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各项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的校本课程内部评价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6、学校文化的建设,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学*共同体

  积极探索有活力、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从下到上、主动参与、集体学*、相互信赖和尊重、能各抒己见、共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学*共同体”,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3)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1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一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明确目标,开发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学行动纲领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体两翼(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英语和艺术教育为两翼)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新课改为我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社会办学单位,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实施中供给了学生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探究中学*、在体验中学*、主动学*和合作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学校在开发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并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供给了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为开发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1、开发程序

  首先根据我校的办学宗旨拟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学校有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由承担具体课程开发的人员编制课本。

  2、开发活动方式

  我校根据课程开发宗旨,学校采取引进、部分开发、独立开发的方式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活动。引进了中国舞蹈艺术学院考级教材;部分开发了美术科的国画、素描、色彩;独立开发了《简笔画》和《人文素养》第一册教材、《牛津英语》和《马宏英语》等。这些教材体现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利用科学性和严谨性,确保与国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表中,学校课程分限选类和任选类。限选课每周每班安排6课时参加艺术类的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筝、书法(软笔、硬笔)、绘画(国画、简笔画、素描、色彩)舞蹈。英语沙龙1-3年选用《马宏双语》教学、教师自编常用口语练*,进行阅读、英语小作文等。4-6年级选用《牛津英语》,每周每班5课时英语课。《人文素养》第一册是由教师编写的学校生活、环境保护、磨难教育等教学资料的教材。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学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一样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2、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经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由于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时间短,对评价的研究还缺乏深度,还没构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在课程改革的深入阶段继续研究,构成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2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为学生带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取和资料选取,体现教育资料的多元性和选取性。

  空竹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抖空竹也是一项全身的体育运动。在学校开展空竹教学,能够使这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得以继承,也能够使学生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心肺系统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把“多姿多彩的空竹”作为了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开展起来。空竹,是我国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把抖空竹作为校本课程,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多姿多彩的空竹”活动,学*空竹知识,练*空竹技巧,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课程实施目标

  1、发展身体灵活性,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2、基本掌握科空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逐步学*花样动作,提高自我健身潜力.

  3、培养学生体育与健身的状况,*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4、培养民族自豪感,群众主义、竞争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课程实施的有利条件

  通过对空竹的了解和对学校场地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思考,我们认为开设“花样空竹”这门课程有以下便利条件:

  1、简便易教,简单易学。抖空竹的每一个花样都有自我的动作要领,只要教师掌握了要领,加以练*就能熟练的掌握这个花样。通过动作的分解教学,就能把这个花样动作简明扼要的教给学生,学生只要掌握了动作要领并加以练*,就能较快的掌握这个花样。

  2、培养创新,寓教于乐。在抖空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花样的创新和动作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抖空竹时发出的哨声,有时在配合优美的音乐进行花样的组合,能够增加学生在优美的氛围中开展此项体育活动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受场地、时空的约束较小。开展抖空竹的教学不需要太大的场地,正常的学校操场都能开展,学生在体育课上、课间十分钟的操场上都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抖空竹的活动。

  三、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花样空竹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没有可参考的资料。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以校本教研的方式用心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1、初步探索出了花样空竹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结合体育传统项目的教学特点,经过多次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确立了空竹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视频观看和基本动作示范,让学生简明扼要的掌握动作的要领;多种形式的练*,模仿练*、小组结对练*、学生动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在练*中逐步的完成这个动作;拓展活动,在学生能够完成本节课花样动作的基础上,把学生以前学过的动作进行自由的组合和在创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为我们常态化的课堂实施带给了坚实的保障。

  2、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辅助练*或准备。在校本课程花样空竹实施一段时期以后,我们尝试把抖空竹作为常规体育课的课前准备练*或课中的小游戏。抖空竹需要全身的运动,是一项有必须强度的体育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课前准备能较好的使学生进行热身,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个和抖空竹有关的小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愉快抖空竹练*的过程中,增进群众观念、团队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兴趣小组跟进。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成立“花样空竹”兴趣小组,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空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如今,很多同学都觉得抖空竹很好玩,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的用心性很高,见到别人玩出了新花样,自我就想学,有时自我还能创出个新花样,就别提有多高兴了!据了解,花样空竹有一百多中不一样的花样,此刻空竹队的同学已掌握花样空竹动作十余种。小队员们在抖空竹的学*中,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并将空竹这一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今年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我班学生又熟悉掌握了单轮空竹的抖法。

  四、实施效果

  开设校本课程“花样空竹”以来,学生的学*热情高涨,学*氛围浓厚,逐步构成我校的一个特色。学生练*抖空竹成了我校学生课间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一向以来的努力,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术和花样组合,并能进行表演,空竹项目深受师生的喜爱,掀起了一股空竹热。我班43名学生,对空竹的两种绕线方法都已经掌握到位,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抛、接动作,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勤加练*此刻每个学生都已经学会了指串、腿串、走钢丝、小猴上树等。我们还进行了各项空竹趣味活动:画空竹、做空竹小报、班级抖空竹展示、中华绝活抖起来等各项活动。正是有了人人抖空竹的氛围,在抖空竹的过程中能磨练人的意志、锻炼身体、培养创新潜力和团队精神。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3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主要进行了手工折纸和陶泥陶艺教程,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校本教研制度

  学校组织并确定研究资料,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年会、论文交流、教研论坛、专题讲座、专家报告。教学分析、课例展示、专题研究、教学工作阶段小结。

  其次是“课的研究”,课的研究始终作为我校教学研究的中心活动,包括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全过程的研究,其中教师的备课和说课作为组内教研活动的重点。学期内由各学科分管主任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典型的课进行专题分析和指导。

  二、重视教师个人学*和反思:

  教师要构成读书学*与反思的*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构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合理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的提高,本着以上宗旨,学校具体做法如下:

  观念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首位的。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所以,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把打造新课改理念放在了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首要位置。

  三、以崭新的教师评价,鼓励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提高。

  在新课改中做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学评价也应建立起一种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新模式。

  我们认为:新的对教师评价模式,要以事业心、职责感为核心,引导教师结创新精神和探索本事的偏爱和关注,新模式应强**师评价的建设性和激励性,尤其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所以,我校将“建立以教师自评为核心的教师评价”做为新课改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教师则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所以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对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长抓不懈,才能为课改供给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4

  一、本人在课程开发和构建上秉承了如下几个原则:

  本学期担任了四年级《布贴画》的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期即将来临,本人现将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导向性与协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谋求与国家课程协调一致,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简单重复,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

  (2)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育资料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进一步的学*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充分体现地方或学校的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4)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资料要有可选择性,学生能够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资料,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本事,培养创新精神。

  (5)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校本课程在课程资料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资料,合理编排。资料呈现形式应当活泼多样,通俗易学。

  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本人注意了如下几点:

  (1)倡导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各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所造成的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观、真实。

  (2)突出从学*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供给有效的与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3)加强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经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4)关注学*过程的生成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实践、实验操作、交流探究等学*方式,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本事。

  (5)进取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学*方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本事在学*中整合提高。

  三、到达了期初制定的课程目标

  1.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2.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本事、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以调查活动为载体,供给了学生亲*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本事、探索精神和户外活动本事,养成了环境职责感和环境友善行为。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5

  一个学期的校本课程又结束了,回想本学期的教学,有苦也有乐,经过对校本课程的总结,我也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有了自我的看法与认识。

  1、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带的是四到六年级的计算机课程,这学期参加校本课程的学生共有22人,这些学生基本上是新的学生,并且六年级中占多数。在学期初分组时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相搭配,原先学过的与新学生相搭配,学有余力的与相对薄弱的相搭配。在这个班中有许多学校“知名的人物”,淘气是有名的,在分组时将这些学生都调配开,分散在不一样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课堂的纪律。

  2、学生的管理

  校本课程中的学生是各个班的学生,在管理上就要求教师多下功夫,在学生*时的管理中,我采用了学生“自治”的方法,用学生来管理学生,每个班有一名负责的学生,每一天报告学生的人数以及没有来的学生的原因,这样保证学生在教师的视线之内,人数清。选好小组长,学生中有了小教师。伙伴教学的模式初步构成,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教师也有了小助手。

  3、课程的选择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景,课程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学期是以photoshop的图片处理为教学资料,加上了中国传统包粽子的动手活动。在校本课程资料的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让学生有作品,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让他们时刻都有成就感。

  4、学具的准备

  计算机课和其它课程不一样,每一次课程的资料只能保存在计算机中,机房的计算机是大家共用的,有时会出现资料删除的现象,针对这一情景,在学期初我教给学生将每课的作品上传给教师,这样学生能够记录下自我的每一次成长的历程。为了更好地记录学生学*的资料,培养学生好的学*方法,构成良好的学**惯,在课堂上还要求学生记笔记,学*资料要求学生全部记录下来。

  5、教学的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先进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实践操作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每节课设置相关任务,每节课都有不一样的主题,经过自主操作、团体讨论解决问题,针对不一样的学生,我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学生遇到问题教师适当帮忙解决,高年级的学生主要经过讨论自我解决。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学*本事。

  6、个人知识的提高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就要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教师的知识对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我,让自我的教学技能更有深度与广度。带领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共有4名同学获奖,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奖。

  有思考就有前进的动力,下学期的校本课程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4)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 (菁华3篇)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1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结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学生年龄在15-16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与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所以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惯。

  二、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性和学*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本事。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一样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三、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规定动作,了解所*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结合游戏和降低规则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本事。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本事。

  3、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经过多种联系继续发展灵敏、速度和有氧耐力,明白营养需求及选择对健康的影响。根据自我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4、正确评价自我的运动本事,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设置适宜的体育学*目标方法,增强自尊与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5、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评说比赛和表演。

  四、运动参与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体育的锻炼方法

  2、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本事。

  3、根据自我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五、教学资料

  1、跑(50米、耐力跑800米1000米、往返跑25米)

  2、田径跳(立定跳远)掷(投实心球)

  运动技能教学重点: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本事和有氧耐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本事和抗疲劳的本事。

  3、足球(变向运球射门、脚法不限)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排球(垫球)

  教学重点:以篮球的基本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培养运动兴趣。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2

  一、活动目的:

  通过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及运动技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活动要求:

  1、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操场集中。

  2、体育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大声喧哗,在操场不准做与体育学*无关的事,应听从体育教师的安排,保证体育过程中的安全。

  3、爱护体育设施和用品。

  4、努力学*,致力于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体育常识知识,(体育项目、体育设施、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各种田径运动项目)。

  2、速度、灵敏练*:

  (1)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踢腿跑、十字交叉步。(2)加速跑30、60米。

  (3)蹲居式起跑、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3、耐力练*:

  计时跑、定距跑、变速跑、走跑交替等。

  4、弹跳力和力量练*:(1)各种跳跃练*。

  (2)各种腰、背、腹肌练*。

  5、训练负荷强度及时间:

  每周训练1次,每次1节课。训练时间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

  6、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两周测一次成绩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月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四、活动措施:

  1、体育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体育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身体素质较高、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一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

  4、以集体训练为主,以个人练*为辅,以培养技能为主进行教学,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5、进行体育游戏,培养体育兴趣,调动学*积极性。开展体育竞赛,训练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协作能力。

  6、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制度,准时参加体育活动。明确学*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检验学生的训练成果。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校本研训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体育内涵发展和形成学科特色,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越上一个新台阶。

  贯彻实施教育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贯彻《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多种形式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和教研活动,创建“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以学校的学科体育特色为突破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体育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校本研训活动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课外体育活动”等计划。

  2、召开体育教师会议,布置本学期相关体育工作任务,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3、健全“两课、两操、两活动”,重点抓大课间(早操),制定具体的广播操比赛和训练实施方案,全校动员,课间操重点抓好广播操的训练。

  4、根据“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并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并向东坝镇各完小、办学点下发关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通知,及相关要求和说明。

  5、筹备三十一届镇运动会,制定相关计划与规程,相关通知要求下发到全镇各校,认真选拔运动员,并初步确定各年级组运动员名单,以积极的态度备战镇运动会。

  6、按县教育局要求,完成四-六年级学生健康知识网上在线答题和健康知识测试。

  7、加大校本研训和校本建设,积极开展校本研训(地点待定),每学期每位专职体育教师不少于6次体育研训活动、兼职体育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次,做到有备课、有评价、有总结。

  8、积极参加县小学相关体育教学研讨活动。

  9、开展镇、校体育校本主题研训活动(时间、地点待定)。

  十月份:

  1、认真组织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2、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的管理,对体育室使用记录进行记载。

  3、加强体育课堂安全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安全活动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锻炼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

  4、编排镇运动会秩序册,筹备并召开镇三十一届运动会。

  5、举行校一~六年级广播操比赛。

  6、积极学校体育校本研训主题活动(地点待定)。

  7、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准备工作。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进行认真准确的成绩测试。

  十一月份:

  1、继续做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2、积极组织开展校、县体育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时间待定)。

  3、参加县教育教学相关教学交流研讨,并结合学校体育校本教学研讨开展主题汇报。

  4、完成XX-XX学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并向国家数据库上报。

  十二月份:

  1、继续认真组织并开展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体育相关教学活动研讨观摩(时间待定)。

  2、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冬季三项体育锻炼活动。

  3、各班认真选拔长跑运动员,开展冬季长跑运动会。

  4、积极参加县体育研训系列主题活动,并做好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月份:

  1、体育老师加强自身的学*,撰写教学心得及教学论文。

  2、体育工作总结。

  3、进行资料归档。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5)

——小学校本课合唱教学计划实用5篇

  小学校本课合唱教学计划 1

  为了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进一步展示我校落实素质教育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大部分音色较好,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比较有音乐潜力及天赋的孩子。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有经过上学期的训练,也基本了解气息、歌唱的正确位置。但也存在气吸的浅、位置低、口腔张不开、下巴紧等现象。

  二、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使学生达到声音上的和谐统一、自然清新、明亮甜美的效果,需要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现象。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一)科学正确的气息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如**练*、抽泣练*、放松叹气练*、闻花香练*等来体会胸腹式

  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训练等。这一环节,我采用先集体示范讲解、再“一对一”严格把关检查指导的方法。

  (二)重视发声训练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气息及声音水*,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如:*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学生“奶声”“扁嘴”的现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母音口形,多用“a”“o”的母音训练。针对字头吐不清、喷吐能力差的学生,多用爆破音的字进行练*。并让学生坚持说普通话。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四)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三、歌曲的演唱:

  掌握了声乐基本功,队员将把发声训练与歌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满足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如:独唱、重唱、组唱等。使学生更多得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通过排练好一首歌曲,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四、曲目的选择。

  本学期,将重点排练《让我们荡起双桨》。

  五、活动时间:

  周五下午两节课

  总之,我将努力完善我的教学,尽我所能,让孩子们那甜美、纯净的童声充满校园。

  小学校本课合唱教学计划 2

  为了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进一步展示我校落实素质教育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大部分音色较好,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比较有音乐潜力及天赋的孩子。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有经过上学期的训练,也基本了解气息、歌唱的正确位置。但也存在气吸的浅、位置低、口腔张不开、下巴紧等现象。

  二、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使学生达到声音上的和谐统一、自然清新、明亮甜美的效果,需要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现象。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一)科学正确的气息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如**练*、抽泣练*、放松叹气练*、闻花香练*等来体会胸腹式。

  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训练等。这一环节,我采用先集体示范讲解、再“一对一”严格把关检查指导的方法。

  (二)重视发声训练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气息及声音水*,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如:*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学生“奶声”“扁嘴”的现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母音口形,多用“a”“o”的母音训练。针对字头吐不清、喷吐能力差的学生,多用爆破音的字进行练*。并让学生坚持说普通话。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四)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三、歌曲的演唱:

  掌握了声乐基本功,队员将把发声训练与歌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满足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如:独唱、重唱、组唱等。使学生更多得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通过排练好一首歌曲,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四、曲目的选择。

  本学期,将重点排练《让我们荡起双桨》

  五、活动时间:

  周五下午两节课

  总之,我将努力完善我的教学,尽我所能,让孩子们那甜美、纯净的童声充满校园。

  小学校本课合唱教学计划 3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决定培养一支专业的童声合唱队。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本学期合唱队活动情况作以下安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合唱兴趣小组的成员以三年级每个班级的声乐特长生和音色美、音准好的同学为主,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发声方面的知识,并且声音上由于年龄差距不大,融合性较好,所以声音方面比较好训练,但是由于是小学生,音乐修养还比较差声音的艺术性训练起来比较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制定与学生的审美能力相符的歌曲。

  二、活动目标及训练方法

  (1)训练目的: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来规范师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2)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三、声音训练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

  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4、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5、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四、训练内容:

  三月份:选拔队员。气息训练、基本发声训练。

  四月份:音准练*,节奏练*,歌曲练*。

  五月份:各声部的协调和统一训练。

  五、训练时间:每周一下午第四节课

  六、训练地点:西二楼多媒体教室

  七、活动负责人:XXX

  小学校本课合唱教学计划 4

  为了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进一步展示我校落实素质教育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的学生大部分音色较好,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比较有音乐潜力及天赋的孩子。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有经过上学期的训练,也基本了解气息、歌唱的正确位置。但也存在气吸的浅、位置低、口腔张不开、下巴紧等现象。

  二、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使学生达到声音上的和谐统一、自然清新、明亮甜美的效果,需要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现象。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一) 科学正确的气息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如**练*、抽泣练*、放松叹气练*、闻花香练*等来体会胸腹式

  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训练等。这一环节,我采用先集体示范讲解、再“一对一”严格把关检查指导的方法。

  (二)重视发声训练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气息及声音水*,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如:*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学生“奶声”“扁嘴”的现象、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母音口形,多用“a”“o”的母音训练。针对字头吐不清、喷吐能力差的.学生,多用爆破音的字进行练*。并让学生坚持说普通话。掌握好普通话的正确发音。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四)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三、歌曲的演唱:

  掌握了声乐基本功,队员将把发声训练与歌曲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满足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如:独唱、重唱、组唱等。使学生更多得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通过排练好一首歌曲,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四、曲目的选择。

  本学期,将重点排练《让我们荡起双桨》

  五、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两节课

  总之,我将努力完善我的教学,尽我所能,让孩子们那甜美、纯净的童声充满校园。


  小学校本课合唱教学计划 5

  一、课程开设依据: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作为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合唱可以启迪心智,尤其能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其合作意识。

  二、课程目标

  1. 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校本课程。从简单的轮唱形式入手,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建立对合唱的浓厚兴趣。

  2. 掌握一些发声方法、发声技巧和基本的音乐常识、乐理知识。

  3. 通过演唱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合唱曲目,净化学生的心灵,增长技能。在合唱排练过程中学会团队协作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了解合唱相关知识,掌握合唱发声方法,发声技巧及基本乐理、音乐常识。一学期内能完整的演唱三首以上合唱曲。

  适应对象:三至五年级

  四、课程开设时间及授课地点:

  每周三下午第六、七节课在学校合唱音乐教室。

  五、注意事项

  注重基础的旋律和节奏培养。为以后的多声部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预期效果

  通过合唱教学,培养学生建立对合唱的浓厚兴趣。将教学与视谱、唱歌、欣赏、创作相结合。在一个学期之内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读谱视唱旋律,并能演唱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合唱曲目,并在学期结束时顺利展示。

  七、具体措施:

  1. 保证校本课程实施期间,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

  2. 认真备好校本课程的教案

  3. 采用集体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

  4. 唱与趣相结合,真正把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落到实处。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6)

——小学校本课程计划优选【5】篇

  小学校本课程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依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学生的学*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和任务性的教学途径,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新课标的理念,这学期我们将开展英语校本课程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二、活动目的:

  通过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通过听说读写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加强学*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提高外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拓展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三、我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认知发展水*和情感需要,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为四项:歌曲,歌谣,字母发音规则,课本剧。教师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确定了各项的具体内容。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歌曲与歌谣教学

  1.在每节课中渗透。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氛围,用反复欣赏、略讲主要词意、逐步跟唱的自然*得形式进行。

  2.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用于学*新内容前营造气氛,在学*新内容后,学生感到疲倦时,用它来调节、放松学生的情绪;下课前用它来巩固,让学生课后还有余音在耳的感觉。

  3.唱演结合,培养学生艺术气质。鼓励学生试着用旧谱编新歌唱,试着自己编歌谣吟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策略的指导。

  (二)字母发音规则

  通过口诀等形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则,进而进行拼读、拼写单词的训练,最终帮助学生解决单词难背诵的问题。

  五、教学模式及方法:

  倡导研究性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努力提供选择空间、交流机会;多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教师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服务角色,交流共享;将“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小学校本课程计划 2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方案也明确规定:“赋矛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加快规范我校本课程管理的步伐,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特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下。

  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椐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老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要对学生的需求、教师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资源共享、整合资源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尽可能地利用或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二)开发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指导下合作探索、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活动。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途径:

  1、以选用和改编为基本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开发。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各课程中发现最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

  2、以新编和重组为基本方式,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校本课程

  进行自主开发。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历史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副油箱上联系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还可以与教研人员、专家合作。必要时,学生、家长及社区有关人员都可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结构与科目

  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需要,我校暂定开发以下校本课程:

  科目:所有年级的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注:每科中的具体课程可根据形势、教师能力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动。四、实施与评价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设想

  1、教师培训。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作为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框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而不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教会教师自己拟定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澄清课程纲要与教科书的区别,学会运用合作模式与连续模式来开发校本课程。

  2、撰定《课程纲要》。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按一般格式撰写所开设课程的详尽的《课程纲要》。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3、拟定校本课程设置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三年的校本课程设置计划。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设想

  1、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及《课程纲要》的评价。《课程纲要》由课程审议委员会最终确定可试用性,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通过听课、向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考核。确定出优、良、较好、一般、差五个等级,对于评价差的课程应逐步完善。

  2、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采用书面知识、制作结果定量定性评定。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

  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每学期都向学生和老师征求意见。校务委员会自我评价并更改。评价的结果向相关人员公布。

  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有组织、落实人员、按程序实施。并有制度、设备与经费的保证。

  成立健全的组织

  学校成立课程审议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相关人员构成。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制定有关的开发与管理条例,检查与监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

  2、教导处

  主要职责: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全校各门课程及各教研组的课程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各项工作的关系,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

  教研组与备课组

  教研组与备课组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学年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对老师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学校课程和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课程管理提供邻居;联系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以促进课程全力的形成。

  教学辅助科室提供开课的技术支持。

  (二)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确定如下制度:课程审议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校内课程评价制度,老师教育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

  (三)设备与经费到位

  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学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课程实施与开发、教师培训、设备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

  小学校本课程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惯和基本技能,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小学生写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有关中国汉字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写好汉字的热情。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惯。做到“三个一”(眼睛离纸*面一尺,胸口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

  3、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基本笔画、偏旁部首。

  (1)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

  点、横、竖、撇、捺、等。

  (2)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

  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

  (3)汉字的间架结构: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

  三、具体措施:

  1、写字教育。写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惯的过程。要练好字,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或少的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

  2、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3、精心设计写字过程,采取灵活多样富有童趣性的活动,如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者笑话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4、强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惯。

  5、教师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不少于25分钟。

  6、关注学生的作业*惯、书写*惯,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7、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8、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9、开展“远离橡皮”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惯。

  10、做好写字评价工作。评价防止形式单一,要体现多角度,多元化特点。

  11、展开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也可以抽签的形式举行级的写字比赛。

  12、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教师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小学校本课程计划 4

  一、活动目的

  本小组以激发学生练字兴趣,通过学生练*地书,为学*软笔书法做铺垫,通过软笔书法带动硬笔书法。同时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把学校的特色教学深入一步,使两者完美结合,以期达到以点带面,提高全校的书写水*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

  每周周三、周五最后一节课。

  三、活动地点

  四年级二班教室。

  四、活动形式

  集中统一培训。

  五、活动内容

  学*楷书,本学期重点练*起笔、运笔、收笔的基本规律,楷书基本笔划(点、横、竖等)的写法,独体字的写法,合体字的基本组合规律。

  六、活动步骤

  1、、组建书法校本课程小组

  小组成员以四年级的学生为主,对于其他年级的,兴趣浓厚,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参加,人数控制在16人以内。

  2、具体计划校本课程小组的活动内容

  1——3周学*软笔书法基本知识。起笔、运笔、收笔基本笔划的写法,穿插在字中练*。

  4——6周进一步巩固基本笔划,练*独体字。

  7——9周结构练*,以独体字为主,注重笔划变化。

  10——12周合体字组字规律,笔法的变化。

  13——15周合体字组合规律,书写规则。

  16——18周综合练*。

  3、举办书法比赛

  一是检查一下学生的学*情况,通过比赛以正规的形式,场所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展台,以此带动全校的书写热潮。二是为“迎新年”书画展寻找一些资料,也是对校本课程小组成员成绩的展示和肯定。

  小学校本课程计划 5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 总体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三、 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班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为课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以《塞外明珠---官厅湖》为教材,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兴趣,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班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7)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实用5篇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为了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活动,并通过参与活动,努力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水*。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的合格和优秀人才,本人特制定个人校本计划。

  二、发展总目标

  做一名师德高尚、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被学生和社会称道的教师;做一名有一定理论功底、科研能力、专业技能的教师。

  自己脚踏实地的干好工作,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教师。

  1、努力学*新课程理论,认真上好体育课,把新课程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争取体育会考达到95%以上。

  3、本队坚决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指标,单上线率达到100%,双上线率达到70%,争取名列前茅。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在体育训练要有所突破,争取培养出全县拔尖的田径选手,做一名体育骨干教师。

  抓好本队训练工作:抓技术、抓技巧,“多、快、好、省”的进行科学训练。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虚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训练水*。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上课的教学质量达到校级优秀的水*。认真学*,创造机会,争取能够参加县级优质课比赛,并取得好成绩。认真训练,抓好教学,为迁安二中成为河北名校、国家强校多作贡献。在新课改下,根据体育生的特点,创设班级特色,在文化课方面打好基础,为高三冲刺做好准备,争取新生上线率达到65%以上,创造体育神话。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能够获得参加市体育优质课评选资格。能够转化成全能型教师,成为二中体育名师。

  三、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仔细的反思本规划,对于不足的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对于不合当时情况的及时进行修订,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完善,做到有计划,同时有变化。

  2、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乐观、积极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3、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在目标上与原来的一致。从而不偏失方向。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制定身体锻炼目标,落实体育教学常规,增强学生体质,强化学生*惯培养。注重两操的管理,提高学生健体意识。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使之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及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适应世代发展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和期终考核的成绩反馈来看,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现在班级中绝大部分同学喜欢体育、并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的各项活动中来,但有部分同学惰性很强,上课怕吃苦,一遇到跑步或比较累的活动就经常找借口请假,因此他们的耐力和毅力还有待于发展。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调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的态度,提高学*的积极性,在开学初期,结合学校的一日常规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学**惯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工作的基本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以期在这个学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期教学目标

  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体育与保健常识和体育与保健实践两大部分。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以及参加体育锻炼与营养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脊柱的异常弯曲以及运动后肌肉酸痛的消除的办法。

  体育与保健实践部分分:田径(跑、跳、投)、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田径中的跑主要是要求跑得姿势正确,初步掌握上下肢协调配合,能跑得直,跑得快,并能跑得持久;跳跃包括一般跳跃、跳高、跳远三项以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提高全面的身体素质。

  四、具体教学措施

  1、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解除学生为老师而锻炼,为上课而锻炼的那种依赖心理,是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好*惯。

  2、体育锻炼贵在持之以恒,只有经常坚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告诉学生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

  3、将体育课积极的延伸的课外,教育学生利用活动课和课外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4、做好以优带差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 3

  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结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学生年龄在15-16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与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所以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惯。

  二、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性和学*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本事。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一样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三、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规定动作,了解所**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结合游戏和降低规则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本事。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本事。

  3、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经过多种联系继续发展灵敏、速度和有氧耐力,明白营养需求及选择对健康的影响。根据自我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4、正确评价自我的运动本事,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设置适宜的体育学*目标方法,增强自尊与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5、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评说比赛和表演。

  四、运动参与

  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体育的锻炼方法

  2、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本事。

  3、根据自我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五、教学资料

  1、跑(50米、耐力跑800米1000米、往返跑25米)

  2、田径跳(立定跳远)掷(投实心球)

  运动技能教学重点: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本事和有氧耐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本事和抗疲劳的本事。

  3、足球(变向运球射门、脚法不限)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排球(垫球)

  教学重点:以篮球的基本技术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培养运动兴趣。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音乐、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活动时间

  每周四、五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跳绳、跑步、球类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六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定时间、定目标、定对象),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不断提高理论水*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能有锻炼的良好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精神面貌的建设。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5、训练学生跑的能力。如:接力跑、短跑、拍球跑比赛等,设计跑的游戏,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6、训练学生跳的能力。如:单腿跳、双腿小兔子跳、青蛙跳、立定跳远、跳绳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7、训练学生掷的能力。如:掷纸飞机、掷垒球、掷沙包等。

  8、设计各种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两人三足、踢毽子、转呼啦圈等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综合素质。

  (二)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严格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辅导老师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班级多,学生多的特点,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坚持快乐体育活动为主,群体竞赛为辅的原则。

  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将体育和艺术融为一体。

  三、活动要求

  1、每一位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到活动中去。学生因病不能参加活动需向班主任请假。

  2、各班在指定位置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开展活动,确保40分钟活动时间。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3、各班不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来补课。

  四、器材准备

  班级组织自备和学校提供器材相结合。

  五、场地划分

  根据季节的变化、活动项目的改变而不定期的改变学生的运动场地

  六、活动内容安排

  依据校本教材内容开展。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8)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汇总5篇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1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乡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实践能力。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十分困难的。学生是学*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量力而行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4)个性化原则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校特色。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我校有一批有志于从事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他们有较高的积极性和潜在素质。据此,可开设声乐、器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类课程;朗诵、演讲、写作等文学类课程;篮球、乒乓球、象棋等体育类课程。

  2)西安丰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西安丰镇是个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古文化调查发掘了一大批文物古迹和历史史料,有500年以上古建筑22座,古桥梁3座等,有诸葛亮后裔、刘备后裔、李频后裔等家普和珍贵史料计10姓、12套,2000余万字,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西安丰“江南悬空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叶古民居、里叶十里荷花等景点。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了解古文化,让学生通过参观欣赏、考察等方式,更深地了解家长的历史,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进行美的熏陶,以及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西安丰镇地理环境优越,土壤肥沃。莲子产业已成为我镇的支柱产业,先后建成了杭州市莲子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浙江省莲子出口创汇示范基地,里叶白莲获浙江省名牌、省农博会金奖。还有西瓜、红花菜、柑桔等农特产品也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种植莲子的方法、莲子生长的过程、莲子的功用等常识类课程,了解家长的特产。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活动)。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而大型的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如春游、秋游等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组织。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及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的兴趣需求、学*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

  (1)评价内容多元化;

  (2)评价过程动态化;

  (3)评价个体主动化;

  (4)评价方式的质性化;

  (5)评价行为日常化;

  (6)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工作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1、根据《小学课程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课程结构。

  2、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3、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规划与审定,发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是:立足本校本土,重点突破,全员参与,稳步推进,全面展开。工作上要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领导,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校本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2、民主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针对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长。

  4、人文性原则

  在校本课程的目的上,崇尚个性;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为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保障,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

  5、趣味性原则

  校本课程要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学*动机。尽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本土性原则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以模块形式或专题形式开设,每个模块以18学时为宜。

  2、按课程计划实施教学。对课程教法、学法进行研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寻求教学方式的创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3

  一、课程指导 思想

  以教书育人为宗旨,认真贯彻“健康第一” 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发挥体育教学的特殊功能。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我校在体育课中进行了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尝试,以体现新课程主动、创新、实践、合作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跳绳运动的技能技巧,养成团结合作,敢于拼搏,不畏困难的品质,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 思想。

  二、跳绳校本课程的目标:

  跳绳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利,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同时体现健身性特点和终身体育理念,在体育课中实施“快乐跳绳”,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快乐地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参与跳绳学*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跳绳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体育锻炼伴随他们的一生。

  跳绳校本课程让学生掌握跳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加以运用;提高学生的体能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 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高尚的团队 精神。

  三、跳绳校本课程原则:

  学校在确定跳绳校本课程内容及进行实践时,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学校体育课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调适时,充分考虑各个领域所占的比重,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另外,开发跳绳课程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二是迁移性原则。学生在参与跳绳运动的学*中所掌握的体育常识,获得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等都有助于其更好地掌握体育学科其他相关技能,灵活迁移到其他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内容中。三是实用性原则。跳绳运动既符合学生的经济条件也适合我校的场地环境和时间空间的限制等,内容简单易学,适合于全体学生学*与掌握。

  四、跳绳校本课程实施和组织的方法:

  1、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

  水*一学段以“情境激趣式”为主。重点是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培养*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激发***兴趣,因而趣味性是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首先予以考虑的因素。用绳子玩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例如把短绳放在地上当作小河,让学生双脚向前跳过去,也可以把短绳当作小陷阱,让学生绕过陷阱的游戏等。

  水*二学段以“竞争合作式”为主。重点是分层次教学与分类指导,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竞争合作的能力。跳绳教学内容以双人前后跳绳、双人并排跳绳等双人合作练*内容使学生通过合作锻炼,掌握各种跳绳动作,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作用。并通过游戏、竞赛等各种教学手段,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竞争,激励了学生的进取心,营造合作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水*三学段以“自主合作探究式”为主。重点是进一步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学*效果。跳绳运动不但可以个跳,还可以多人跳、集体跳,而多人跳绳就必须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体会在练*各种花样跳绳中只有运用合作学*,才能够获得成功与快乐。

  2、特色课间操及课间活动。课间操是增强学生体质、完成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学生人数较多、操场面积有限,所以我校用学生*时上课用的短绳编排了一套“静力绳操”,把*时的广播体操换成“静力绳操”。这种形式的课间操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间操模式。

  3、体育节系列竞赛活动。学校本着“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体育 精神,对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及运动会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造,每年都在学校体育节中举行各种形式的跳绳比赛。同时,增加了“花样跳绳”和“集体跳长绳”的表演赛等形式新颖的游戏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快乐跳绳”的体育运动 精神。

  4、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成立了跳绳兴趣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特长发展的需要,又能为各级体育竞赛做好准备。跳绳兴趣小组,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体育活动小组。

  通过跳绳课堂教学、“静力绳操”、跳绳兴趣活动小组、体育节跳绳比赛等系列活动课程,营造良好的跳绳运动氛围,使我校跳绳校本课程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跳绳运动对锻炼学生的*衡协调能力、发展下肢力量、磨炼意志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跳绳校本课程 评价体系:

  1、 评价的原则

  在实施校本课程自我 评价时,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 评价,使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知识学*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积?这些能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科学*的兴趣和学*能力,使学生在关怀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成长。

  2、 评价的策略

  (1)适时的教师 评价。基本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跳绳练*的兴趣。教师从学生的学*中,观察、分析掌握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的后半段进行适当 评价,过早的 评价会使学生的学*兴趣受到压抑。

  (2)学* 评价方式的程序操作。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单元初期的 评价主要是由老师承担,而教师的 评价更大程度上是正确引导学*,此时教师 评价相对多一些,而学生的学* 评价相对少些,单元学*后期,逐渐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我 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 评价,教师还放手让学生们进行“自我 评价、生生 评价、组内 评价、组间 评价等等”。

  (3) 评价方式和发展性内容。 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自已口头 评价、学生的口头相互 评价、学*小组和相互 评价、教师教学后记的 评价、学生的学*成长记录 评价等方面。 评价的发展性内容还根据教材发展有所变化。单元学*的开始,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未成熟,是从学*到熟练的定型时期,教师多指导,不要让学生在泛化期中过多接受 评价, 评价的重点应侧重在学*的态度、行为上,应以激励和表扬语言来肯定学生学*的优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的兴趣与情趣。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4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第二部分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部分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按照我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评价设想: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二、实施建议

  (一)总体思路:

  1、编写教材或讲义2、制定计划(课时)3、落实教师4、分段实施5、考试考核。

  (二)校本课程的课时

  阅读每周1课时足球每周1课时

  三、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卢锋

  副组长:卢丽丹

  组员:徐宏顺庄洁许丽萍甘中华陶丽芳朱家宜

  全体语文教师、体育教师

  四、组织管理

  1、学科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学生可根据不同爱好参加不同课程学*。

  2、学科根据不同年级讲授不同的内容。可以单独开班授课,也可以上大课。

  3、每个学生参加1门以上课程的学*。

  4、学分的记录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

  5、教研组负责编写教材和汇集资料。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师授课及负责检查和管理,教研组长负责管理记录授课情况。

  第四部分

  一、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二、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足球》体育组

  2、《阅读》语文组

  三、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5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寨里河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文化——家乡特产等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采摘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及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的学*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4.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5.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6.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7.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十、课程的开发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步理清开发思路,拟订开发纲要,确定开发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三)修改纲要,开始撰写课程计划、文本,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五)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学校报镇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六)镇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七)、技术顾问定期来校上课。

  (八)、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间、大棚、石材厂、采摘园实地学*。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9)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精选五篇)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1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县直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较强活动能力的农村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寨里河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文化——家乡特产等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采摘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及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的学*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4、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5、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6、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7、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十、课程的开发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步理清开发思路,拟订开发纲要,确定开发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三)修改纲要,开始撰写课程计划、文本,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五)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由学校报镇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六)镇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七)、技术顾问定期来校上课。

  (八)、定期组织学生到田间、大棚、石材厂、采摘园实地学*。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2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校本课程是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生打好“学会做人,学会学*,学会健身,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需求,使学生的学*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一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文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断,让学生赏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中,低年级重视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中年级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能力的培养。高年级主要学*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方法。总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我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在各年级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需求,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满足了不同学段的发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5、学校安排专职教师,做到有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阶段总结、跟踪纪实等材料。

  六、校本课程开发框架:

  (一)领导小组:

  组长:a

  成员:b

  (二)工作小组:

  组长:c

  成员:d

  (三)编委分工情况: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

  1、每学期按15课时开发,有总体目标。

  2、每课有课题、教学目标(必须有情感目标),最好设有*题。

  3、按每学期订一册,有课本封皮、目录。

  4、单元题目为小一号字,课题为小三号字,其他为四号字。

  5、根据课程需要,可有插图。

  七、课程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

  2、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4、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及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的兴趣需求、学*效果等。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3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且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以学校为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它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一)校本课程的性质:

  1、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3、开发的场所是具体学校能拥有自**。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1、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学校的发展上来说,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断开发,才会体现学校特色。

  3、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4、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1)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更贴*实际,具有更多的适应性。

  (3)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

  (4)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

  1、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关注教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1)关注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关注学校科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紧紧抓住了我校足球、阅读的学科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龙头。

  (3)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最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理念。学生需求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

  第二部分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是以足球、阅读为主要内容,根据我们的初步设想,目标确定为:

  1、总体目标

  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树立健康第一,终生健身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三部分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办法

  按照我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评价设想: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并作为“十佳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二、实施建议

  (一)总体思路:

  1、编写教材或讲义2、制定计划(课时)3、落实教师4、分段实施5、考试考核。

  (二)校本课程的课时

  阅读每周1课时足球每周1课时

  三、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卢锋

  副组长:卢丽丹

  组员:徐宏顺庄洁许丽萍甘中华陶丽芳朱家宜

  全体语文教师、体育教师

  四、组织管理

  1、学科根据不同年级开设不同课程。学生可根据不同爱好参加不同课程学*。

  2、学科根据不同年级讲授不同的内容。可以单独开班授课,也可以上大课。

  3、每个学生参加1门以上课程的学*。

  4、学分的记录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

  5、教研组负责编写教材和汇集资料。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师授课及负责检查和管理,教研组长负责管理记录授课情况。

  第四部分

  一、师资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根据我校在职教师的现状,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二、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1、《足球》体育组

  2、《阅读》语文组

  三、相应措施

  1、教科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4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作、数学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吕壮君、刘洋、丁春锋、毕圣杰、邵娜、曲春贤、于宏伟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编委:王成芹、吕壮君、于爱芳、苗文静、谷静、高娃、高涛、栾鲁华、曹正、郑晓峰、纪水英、韩杰、曲春贤。

  六、实施过程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1)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标准》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多方合力,共同协作。教导处负责制定整体方案,审议课程纲要、教材、学科评价体系,负责过程管理、分期工作计划、检查实施、培训指导等工作;总务处负责课程开展所需的物质保障,协调资料的征集和保养、场地的建设,场地活动的设施供应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取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使校本课程融于生活、融于社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认真落实课程目标

  1、校本教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资源,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思,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2、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并及时对学生的学*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3、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至少开展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一次,活动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实效;每学期末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成果展示评比一次,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4、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分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确保师生安全。

  (三)完成课程实施水*评价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由任课教师拟定学科评价方案,教导处具体负责方案的指导审核及校本课程教师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评价注重多元化和个体化

  1、对教师的评价注重过程性

  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方案(附件1)、课堂教学(附件2)进行评价。学校采用调查问卷(10%)、听课记录(20%)、检查教师教学方案计划及教案(20%)、博客(每月)总结(20%)、教学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实。

  2、对学生学*情况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时上课听讲、学*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按A、B、C、D分四个等级

  为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学*的兴趣和态度,采取观察、考查、现场汇报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组织阶段性作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年级、校内学生作品展览,如,学*笔记、手抄报、手工作品、照片、征文等,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

  二是要有学*结果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的学*情况。学期结束,教师根据校本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地参与的情况,采用开卷考查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成绩,给与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合理的等级成绩。(见附件4、5)

  以上课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同时呈现合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走进威海》《名曲名画欣赏》等重视人文熏陶和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田小学子因此洋溢着书香高雅气质、自强创新品质和模范小主人风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分年级选修的橡皮泥、陶艺、折纸、剪纸等课程,遵循了由易到难,渐入内涵的规律,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兴趣、有悟性的小艺术家;而在此基础上,补充开设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引领孩子发展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飞翔。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1、根据《小学课程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课程结构。

  2、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3、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规划与审定,发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是:立足本校本土,重点突破,全员参与,稳步推进,全面展开。工作上要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领导,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校本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2、民主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针对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长。

  4、人文性原则

  在校本课程的目的上,崇尚个性;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为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保障,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

  5、趣味性原则

  校本课程要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学*动机。尽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本土性原则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以模块形式或专题形式开设,每个模块以18学时为宜。

  2、按课程计划实施教学。对课程教法、学法进行研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寻求教学方式的创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