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

首页 / 读书笔记 / | 2023-02-27 00:00:00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教我们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

  什么是正面管教

  曾经,家长、老师们对孩子严厉控制、动辄惩罚。后来,很多人又矫枉过正,走向娇纵、溺爱。诚然,过度严厉或娇纵都不可取,但除了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很多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惩罚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孩子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中的一种或全部作为长期回敬我们的惩罚。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书里边有一些非常独特而且有意思的工具,比如说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工具,叫积极的暂停。在大家闹僵了,开始生气了,开始权力争夺,开始报复的时候,我们喊暂停。让大脑从“原始脑”切换到“理性脑”,事实上,我们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

  还有一种工具就是鼓励和赞扬。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两组小孩做拼图以后,一组小孩被表扬说:你真聪明。这个叫做赞扬;对另一组说:你们真是有探索精神,你们真棒。后来发现被表扬真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简单的拼图。而被表扬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难的拼图。鼓励与赞扬不同。赞扬指向人,只针对已经完成的事,有操纵性,让孩子寻求别人的'认可。而鼓励指向行为,针对努力以及改进,是尊重的欣赏的,让孩子为自己而改变,自信、自立。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用来教育孩子,更可以用来调整自己。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学会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2

  作为一本风靡全球的教育类书籍,《正面管教》(简·尼尔森)确实值得仔细品读。

  《正面管教》是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根据作者的的实践经验,为许多家长和老师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操工具。正如文题所示,书里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正向教导”,它倡导教育者要通过鼓励、感知孩子的感受等方式激发孩子内心向善、向上的力量,从而培养孩子具有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是“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在这种教育观念下,“严格”成了必要的教育态度,“慈爱”变成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即使内心是慈爱的,然而,脸上还要端着严肃,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适时的打击,泼冷水,避免孩子骄傲。这样的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对抗的发生。*几年,随着“正面管教”的兴起,这样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可以说,随着孩子接收知识渠道的增多,他们对于师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崇拜和敬畏,因而,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更大的阻力。《正面管教》所提倡的教育方法适时而变,比较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育结晶,其中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正面管教》指出,有效管教的有四个标准:一是教育态度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二是教育行为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三是教育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四是教育内容是否能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善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语气要*和,不要情绪化。坚定是指教育时,家长或者老师要坚守原则,不能毫无底线,过于宠爱。而父母和教师在坚守原则时,不能过于强势,态度要和善。良好的态度是沟通的前提,坚守原则和底线是教育的基石。

  作者一直强调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他们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假如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归属感和价值感,那么,教育行为是有效的。而哪些教育行为能为孩子提供归属感和价值感?作者提出,倾听、共情,认同,激励等行为能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判断一个教育措施是否有效,作者指出,这要看这种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很多家长会进行惩罚,之所以要进行惩罚,很多家长认为,惩罚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避免以后再次犯错。然而,尼尔森教授认为,惩罚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鼓励或者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有时候,孩子受到惩罚后,会因为生气而不去反思自己行为,他暂时不干“坏事”只是畏惧惩罚,而不是认识到问题所在。很多孩子还会继续干“坏事”,只是行为更加隐秘而已。教育不是看管,而是通过鼓励,培养孩子形成自律。

  其二,《正面管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即合作四步法。当家长与孩子发生摩擦,或者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一步是拉*两位沟通者心理距离的方法。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原因之一是矛盾双方互不理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感受,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而教师在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后,还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同情,感同身受能让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使对方放下敌意,*和沟通,这样,沟通双方也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在与对方建立好良好关系后,教育者可以着手解决双方的矛盾,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表达感受时,注意要客观地描述事实和感受,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观评论,例如,你可以说:“你今天在课堂上对我大声地反驳让我心理难受。”这样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假如你说的是“你总是喜欢顶撞我,让我很没有面子”,这样的描述可能会激起学生的愤怒,因为“总是和顶撞”这两个词是带有评价性质的,会让人内心不愉悦。因而,客观地描述事实、表达感受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从而理解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合作四步法”的最后一步是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一直强调,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教育者要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把重心放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放在惩罚孩子这件事情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引导孩子想出来,不是教师或者家长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正面管教》提倡师生或者亲子一起解决问题。尼尔森教授指出,教师可以尝试在班里召开民主会议,师生一起探寻解决班级存在问题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每一位同学提出一个本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召开会议之前,选出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在民主会议上轮流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问题一旦被提出来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可能就被解决了。尼尔森举出一个例子,她说有一位老师发现他们班同学*段时间经常嗑瓜子,后来她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那次会议学生似乎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老师比较烦恼,后来有位学生告诉她,班级嗑瓜子的现象少了。她才意识到,原来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后,可能就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而问题就被慢慢解决了。所以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召开民主会议,解决班级问题。而在家庭中,家庭会议也十分重要,家长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慢慢变得自律,有责任心。尼尔森教授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双方的,受教育者只有内化了教育内容,教育才能起到作用,而主动参与教育,就是对教育积极内化的过程。

  《正面管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教育类书籍,仔细研读,用心实践,我相信很多教育难题会迎刃而解。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3

  正面管教的书本中好多概念让我意识到我传统的观念或者传统的养育方面需要进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次大变动。在书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如何与小孩子更加友好,亲密的大门。

  “和善与坚定并行”。感觉上我在很多方面也是做到尊重小孩子的想法但是有时候让我疑惑的是我是否让他学*到了尊重或者尊重他人呢?书中说过“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但是如何去做到和善与坚定呢?

  我们总会*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孩子是随时随地的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的归结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我们培养成“讨好者”或者“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书中有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我们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之后自己在生活中要将这些话语运用起来。

  有时候我不知道如何能够去让孩子感觉我们的爱吧。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怎么做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小孩只有感受到爱后才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错误是学*的好时机。就如书中所说我们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错误当做学*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可以通过犯错误来学*时,我们是否就不会介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呢!反而可以从错误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够照着去做。

  在我没有接触书本之前我会在女儿在一些犯错误的时候会告诉她:“早跟你说过了”,“让你不要这么做,你不听”等等的话语,在接触书本后感觉到我的话语是会让他失去自信,不敢冒险,逃避事情,害怕等等情绪。希望自己之后可以告诉她:“太好了,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面又可以学*了。”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接触书本后我才知道所谓的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中。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权利之争如此常见的原因。书中提出了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使我们了解到孩子是通过这些方式在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样我们之后可以运用这四种错误目的表从中寻找我的感觉对应上去从而她现在是通过何种方式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从而我们找到相对应的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他,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4

  最*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诸多批判、期望、职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

  通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影响孩子一生的头三年》这本书后,我将其操作特点概括为四项:无表扬,不惩罚,有鼓励,设界限。人们常常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正面管教则建议父母可鼓励,但不要表扬孩子。这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即“自我价值感”。本书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并不是来源于被爱、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拥有能给孩子带来处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适应能力的技能。”表扬会让孩子把关注点从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转移到他人的评价上。但生活是残酷的,不会永远有啦啦队跟在孩子身边。鼓励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只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肯定。不惩罚,则是源于对孩子大脑及生理发育特点、阶段性的了解。

  非常小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对事情前因后果的`理解力和经验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大人头疼的行为。正面管教对此提出了一个“发展适应性”的概念,认为孩子不应因为其年龄而对应的行为而受到惩罚,这会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惩罚只会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为也必须有界限,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规则,更是为了孩子自身的安全。孩子需要反复尝试才能确认界限。正如本书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孩子都会感觉必须迫*你设定的界限,并且会时常对它们进行试探,只是为了确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动摇的。”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6

  利用假期,把《正面管教》这本书拿出来仔细读一读,感觉不论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教学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三、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四、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六、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七、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7

  初次接触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在一个育儿群中一位妈妈分享的音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找的方法,于是买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书的作者是美国教育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终生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在学*中取得好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样的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实例,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迁怒于孩子,也会为了节省时间而代替孩子做了许多本应让孩子自己的事。一直以来我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和我自己都感到很难受,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总是看我不顺眼,在我的眼里孩子总是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样子。

  那么怎样做才算有效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为基础。“和善而坚定”代表了家长的态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记住这几个字会让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中变得更加*静。

  从接触正面管教后,我尝试着把这个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刚开始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方法中,于是就赶紧让自己暂停,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以后,再去和孩子谈谈当时的感受,让孩子也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现更能把问题愉快的解决,还能想像一下下次发生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有了*等的交流和沟通,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8

  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把每次犯错当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要用和善而坚定的爱。最好选择在*静的时候处理问题,这种教育方法既可以教育孩子也可以教育自己。

  我们来看看严厉的教育方式:用严厉的方式管教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来说会产生四个反弹:憎恨、报复、反叛、退缩,这四个词语是孩子所做的反应。越是严厉,孩子的自尊水*就越低,从而就没有自律性。当父母盯着孩子从小到大学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其实孩子在那时是没有自律的,全是父母逼迫自己做的不想做的事情。好比一根弹簧,不断的积压、把压力放到最大的时候,父母放手的时候,就立马反弹了,所以一到大学就懈怠了,就放纵自我了。试问家长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应该像个导游一样,去解读、去告知。

  可以学着,用和善而有边界的爱,让孩子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觉得有人爱。当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找归属感,希望有人爱。童年没找到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会到成年后从配偶哪里获得。拜托了冰箱第四季,找到教育孩子的长期有效的正面管教方式:和善而坚定。当与孩子有正面冲突的时候,学会转身离开,告诉孩子:今后每当你让我生气的时候,我都会转身离开。我是充分的尊重你,等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回来和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感到有价值的,如何赢得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爱的联系,当孩子表现出错误的时候,父母会说,妈妈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可以告诉事情的自然后果,没关系的。学会了什么?

  把孩子的犯错当作是学*,而不是谴责。如果一味的谴责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就是想划清界限和孩子,你认为这不是父母的错,我教过他了,其实是自我怕受到谴责,不能面对问题。读后感·因为父母也有*惯性的不愿意面对困难,这是一种自然性。但是当你能和孩子一起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学会道歉,向孩子。真诚的道歉,寻求原谅,找到解决方法。任何一个家庭都会犯错的,当孩子学会道歉的时候,家庭会出现很多修复的机会。价值感:日行一善,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不求回报的事情。生活中是有很多机会是可以为别人做事的,其实是很美好的。自我认同感就会上升。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9

  EMC全脑开发教育认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们将通过正面管教家长工作坊帮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读书笔记分享:

  1.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2.“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5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3.惩罚造成的四个负面效果:1愤恨——“这不公*!我不能相信大人!”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4退缩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4.管教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5.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在这个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表现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表现以予以惩罚。孩子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们没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6.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重要性?(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7.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8.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时.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

  9.*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10.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并且会像孩子一样陷入原始脑的操纵中。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11.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潜意识是在说:我只是想有所归属,而我对如何获得归属感有一些错误的想法。同龄人的压力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同龄人的认可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寻求同龄人的认可也成为他们行为的错误目的之一。

  12.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的更好。所以要剔除家长意识中的错误概念:为了让孩子们做得更好,就要先让他们感觉更糟。

  13.强迫并不是一种为逐渐培养孩子良好品格所需的生活技能的激励因素。

  14.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后果、设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请求孩子的帮助、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执行决定、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选择会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强加后果。关注于解决问题的主旨是:问题是什么以及其解决办法是什么,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明确是要帮人而不是伤人,去掉那些伤害性或不可行的建议。当孩子可以选择一个方案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他应该选择什么会极大增进孩子的受尊重感感和责任感,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15.当你的十几岁的孩子晚上回家晚了,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在你和孩子都*静下来以后(常常到了第二天),你让孩子和你一起做头脑风暴,以找到对双方都尊重的解决方案,这就叫3R1H(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而你就是在教给孩子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让孩子明白要尊重你的要求。只要你不责备孩子,并且把错误看作是学*的机会,你和孩子就不但是在练*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且是在相互尊重,并且会共享高质量的亲情时光

  16.在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内在的、价值无量的生活技能就是让孩子知道“冷静期”的价值。当我们心绪烦燥并受原始脑支配时,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很困难的。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让孩子理解并学会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冷静下来,并且能够重新接通理性大脑时,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积极的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17.积极的暂停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不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要教给孩子,当他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18.帮助孩子探讨他们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要求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其最终结果是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帮助孩子探讨问题,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开始问启发式问题: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0

  昨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儿子,在返回来的路上,我与大家商议:“今晚我们开一次家庭会议好吗?”“好啊!”大家齐声赞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态度,我的心里也特别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马上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家庭会议。

  走到家时7:45,小女儿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儿子跑回他的卧室查看自己的宝贝东西,孩子的爸爸又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很忙的样子,“看大家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吧,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准备一下,我们的家庭会议定于7:50准时开始。”大家没有异议,于是,我也赶快跑到厨房喝一杯水,让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悄然而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我拿来纸和笔,儿子做记录,我是主持人。“家庭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会议的原则,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了一番解释。儿子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小女儿也兴奋地坐在小凳子上一个劲儿地直拍手。“会议第一项是致谢。感谢你们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饭,感谢小宝中午我去奶奶家时在路上接我,感谢小苗晚上妈妈择菜时送来小凳子。”我看到,孩子的爸爸微微笑着,儿子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小女儿乐得笑开了花。其实,刚才在做准备的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谢什么,本来以为很难发现的内容经我细细回顾原来都在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轻轻的感谢,没想到带给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许*时,我们太多地关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说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视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互相道谢。孩子的爸爸也接着说:“感谢你们的妈妈做好了晚饭,感谢小宝从老家带回了捎来的东西,感谢小苗刚才帮爸爸拿剪刀。”呵呵,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啊!接下来,儿子的致谢开始了:“感谢爸爸妈妈刚才教育我骑车子要小心,感谢小苗上楼时帮我拿东西。”儿子刚才回来的路上,骑着车子在马路中间,很危险,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诉他骑车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快慢无所谓,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骑快车、骑逞能车。孩子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最后轮到小女儿了,她想了半天,摇摇说:“不知道。”我们在旁边一起提示她:“刚才吃的饭是谁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谁牵着你的手的?“经我们一番提醒,小女儿也像模像样地致谢一番。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会议的第二项,解决我们的家务问题。

  *时一日三餐主要以我为主,打扫卫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来做,孩子们参与得较少。自己独揽家务活不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劳动的机会。首先我们通过一项决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卫生进行认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时间认领自己可以完成的卫生任务。儿子认领的任务有:刷碗、扫地并尝试每周做饭两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厅与大卫生间的拖地任务兼每天的早饭,小女儿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她指了指餐桌,“嗯,很好啊!”刚才吃完晚饭就是小女儿擦餐桌,她也感觉自己特别能干。“你还可以摆鞋子呀!”儿子在旁边提醒,是啊!小女儿*时喜欢把放在门口的鞋子一双双的摆放整齐,儿子一提醒她也连忙答应下来:“对,我摆鞋子。”剩下的家务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及厨房的打扫。我一下子感觉轻松多了。

  最后我们还确定了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的时间。就这样,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感觉很满意,小女儿还恋恋不舍地问:“妈妈,还开会吗?”期盼下一次家庭会议吧!同时也期盼通过家庭会议能够共同解决我们家庭中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孩子们更懂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

  1、正面管教是什么

  一种区别于严厉和骄纵的管教方式。和严厉的教育方式直接给孩子发号指令不同,正面管教会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和在规则以内的自由;正面管教也和骄纵不同,不会给孩子无限的自由和无限的选择。正面管教主要旨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将孩子当做社会人一样尊重、*等的对待,而不是粗暴的发出指令,或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具体的方法是:废除惩罚;废除骄纵;态度和善而坚定;当心惩罚带来的负面效果;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放弃一些荒诞的观念;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的过程中来;问启发式的问题。

  其中惩罚的长期负面效果,被称为4R: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

  2、阿德勒心理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5)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6)*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而是指所有人对*等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孩子也不例外。

  (7)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3、正面管教实际的应用

  (1)懂得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并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鼓励孩子。

  (2)重新认识不良行为

  要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所谓的不良行为,大多数时候只是小孩子做出“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已,之所以表现出不良的特征,无非是因为孩子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或者缺乏有效的技能,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阴蚀王而产生的行为等。

  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错误目的。德雷克心理学解释四个错误目的包括: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然后针对孩子的错误目的,选择适宜的鼓励方式。

  (针对各种错误目的的解决方式,因为太程式化,不摘录)

  (3)区分好逻辑后果和被包装的惩罚。

  首先要区分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自然后果就是类似于不吃饭会饿这样的,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让孩子知道这个自然后果的存在,从而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父母让孩子做什么。而逻辑后果相比于自然后果,就是有大人干预的后果。

  要防止逻辑后果滥用,或者成为被包装的惩罚,必须符合逻辑后果的四R,相关、尊重、合理和预先告知。相关的意思是,后果必须是与行为相关的,尊重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打骂等,而是应该和善而坚定的执行。预先告知,就是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她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结果出现。

  (4)关注于解决问题

  (5)有效地运用鼓励。

  其中认为比较关键的是,区分鼓励与赞扬,和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的好时光。

  赞扬的长期效果是会让孩子依赖于他人。成年人往往有一个误解,以为孩子的自尊是从赞扬中得到的,但是其实自尊只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大量的错误中学*才能*得的。

  (6)家庭会议和家庭活动

  (虽然很欣赏组织家庭会议的办法,但是书中的模式,有点太做作了。个人观点。)

  个人感想

  书中给的一些方法有些老派,而且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但是这个教育观念值得推崇。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需要时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衡量,考量自己是不是过分控制或者过分骄纵。具体的操作也要因材施教,因大环境施教,也不要指望证明管教是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方式。

  简单说正面管教就是正向鼓励,不要对孩子惩罚,也不要过分骄纵,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也要建立一定的规则,并且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等的社会人来对待,给予尊重和关注,用和善坚定的态度来传递讯息。

  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从错误中学*,改善不良行为等,从而建立一个社会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家长或者教师要实施好正面管教,要清楚惩罚存在的问题、骄纵孩子的问题,并且掌握正面管教的方式,根据孩子的特征和具体的情况用好正面管教这个工具。

  这本书有一整个系列,给出系统的解决办法,不准备拓展阅读了,有兴趣可以当育儿工具书看看。根据这个核心观点,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可能更实用。尊重、了解、体谅自己的孩子的同时,建立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规则,然后温和坚定的执行、引导和改良,就是所有的核心。这必然会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往复的过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2

  听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人一生都在追寻两样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

  什么是归属感呢?*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学校归属感这个概念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已经提出了几十年时间,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活动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想到我们的课堂上,那些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学生,是不是就缺乏了学校归属感。

  最新研究,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归属感低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症的重要指标。

  正面管教,是摒弃所有的惩罚和奖励,提倡通过鼓励满足孩子对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基本需要,帮助孩子通过以对社会有益的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从理解并处理孩子对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信念开始,然后教给他们一些以对社会有益的方式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技能。

  孩子的行为就像冰山位于水面以上的部分,是你能看到的,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是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孩子对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最深层的需要。我们*时的养育方式或教养方式,只处理行为,正面管教处理行为,也处理行为背后的原因。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丧失信心来源于没有归属感。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3

  作为一名普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我常常困扰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十分明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圆满有效。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我学着作一名合格家长的过程。我通过与优秀孩子的家长、老师的探讨,不断地自我反省并改进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读了大家公认的育儿方面的一些好书。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刚读完两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国外著作,心灵被触动,深有感慨。这里摘录一段与大家共享: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对孩子的管教,我们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都应该避免两种极端情形。孩子的要求和行为不论对错全盘服从,过于溺爱与娇惯的结果最终很可能培养一个寄生虫;无论何种情形都由家长主观臆断,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无原则服从、过度控制的结果也只可能造就一个 毫无创新力的应声虫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易于被接受的处理方式,既让孩子体会到爱与关怀(和善),又让他们自觉遵从一些必须的准则(坚定)。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讲究技巧的。

  希望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的不断自我完善与正面管教方式的实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集阳光、向上、富有责任感等诸多美德于一身之人。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4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5

  今天有幸听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其中有一个观点,和我以前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但仔细琢磨,确实有点道理。

  书中提到:孩子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可是,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书中提到了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在家里踢球,不小心打碎了一个妈妈心爱的杯子。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肯定会训斥孩子,但这样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许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呢,他先告诉孩子,这个杯子打碎了,那么昂贵,非常可惜,心里很难过,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也打碎过杯子,那么如何避免呢,孩子说可以不要在这个地方玩,因为这里陈列的都是昂贵的东西,还有什么办法呢,孩子说可以不在家里玩球。这之后,孩子就很少再打碎东西。

  由此可见,每次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因,找到方法,避免重复发生同样的错误。如果家长能以这种心态面对孩子的错误,不但心情会*和很多,孩子也不会因为训斥受到伤害,更能学会家长遇到事情处理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孩子更快的成长。

  明天开始,再碰到孩子的问题,我要学会冷静思考,找出对策,让孩子身心愉悦的积极面对,和孩子一起在错误中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扩展阅读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扩展1)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菁华9篇)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

  昨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儿子,在返回来的路上,我与大家商议:“今晚我们开一次家庭会议好吗?”“好啊!”大家齐声赞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态度,我的心里也特别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马上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家庭会议。

  走到家时7:45,小女儿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儿子跑回他的卧室查看自己的宝贝东西,孩子的爸爸又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很忙的样子,“看大家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吧,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准备一下,我们的家庭会议定于7:50准时开始。”大家没有异议,于是,我也赶快跑到厨房喝一杯水,让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悄然而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我拿来纸和笔,儿子做记录,我是主持人。“家庭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会议的原则,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了一番解释。儿子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小女儿也兴奋地坐在小凳子上一个劲儿地直拍手。“会议第一项是致谢。感谢你们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饭,感谢小宝中午我去奶奶家时在路上接我,感谢小苗晚上妈妈择菜时送来小凳子。”我看到,孩子的爸爸微微笑着,儿子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小女儿乐得笑开了花。其实,刚才在做准备的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谢什么,本来以为很难发现的内容经我细细回顾原来都在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轻轻的感谢,没想到带给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许*时,我们太多地关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说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视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互相道谢。孩子的爸爸也接着说:“感谢你们的妈妈做好了晚饭,感谢小宝从老家带回了捎来的东西,感谢小苗刚才帮爸爸拿剪刀。”呵呵,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啊!接下来,儿子的致谢开始了:“感谢爸爸妈妈刚才教育我骑车子要小心,感谢小苗上楼时帮我拿东西。”儿子刚才回来的路上,骑着车子在马路中间,很危险,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诉他骑车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快慢无所谓,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骑快车、骑逞能车。孩子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最后轮到小女儿了,她想了半天,摇摇说:“不知道。”我们在旁边一起提示她:“刚才吃的饭是谁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谁牵着你的手的?“经我们一番提醒,小女儿也像模像样地致谢一番。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会议的第二项,解决我们的家务问题。

  *时一日三餐主要以我为主,打扫卫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来做,孩子们参与得较少。自己独揽家务活不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劳动的机会。首先我们通过一项决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卫生进行认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时间认领自己可以完成的卫生任务。儿子认领的任务有:刷碗、扫地并尝试每周做饭两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厅与大卫生间的拖地任务兼每天的早饭,小女儿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她指了指餐桌,“嗯,很好啊!”刚才吃完晚饭就是小女儿擦餐桌,她也感觉自己特别能干。“你还可以摆鞋子呀!”儿子在旁边提醒,是啊!小女儿*时喜欢把放在门口的鞋子一双双的摆放整齐,儿子一提醒她也连忙答应下来:“对,我摆鞋子。”剩下的家务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及厨房的打扫。我一下子感觉轻松多了。

  最后我们还确定了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的时间。就这样,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感觉很满意,小女儿还恋恋不舍地问:“妈妈,还开会吗?”期盼下一次家庭会议吧!同时也期盼通过家庭会议能够共同解决我们家庭中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孩子们更懂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2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3

  最*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诸多批判、期望、职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4

  最*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疫情期间我又读了一遍《正面管教》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对“和善而坚定”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态度坚持已同孩子商定的规则。其次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过度控制或骄纵。

  一、寻找不良行为的原因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是因为他们在以错误的方式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作为家长不要生气,而需自我检讨。

  二、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注意:当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要啰嗦,不要说“我早就说过……”。这样的话语,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无益,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

  (二)多问启发性问题

  在孩子犯错时,不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而是多问启发性问题,如“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下次怎么避免呢?”。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引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三)积极的暂停

  当发生冲突时,给双方情绪缓冲期。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暂停”,如一起阅读。如果孩子比较大,可以提前和孩子沟通,如果发生冲突时,你会先暂时离开现场,等你们都冷静下来了,再一同商量解决方案。

  (四)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

  当孩子反复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不要去唠叨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告诉孩子你自己会做什么。如孩子总是将脏衣服乱扔时,不要去强制要求孩子把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面,你只需告诉孩子你只会洗脏衣篮里面的衣服,并和善而坚定地实施。

  (五)教孩子从错误中学*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而不是在犯错后垂头丧气。在犯错后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便是给孩子树立了正面的榜样。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的错误,同孩子一同寻找解决方案。

  (六)定期开家庭会议

  每周可以设定固定的一天开展家庭会议。由家庭成员轮流主持。

  家庭会议的内容如下:

  1、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并举出实例。

  2、专注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并达到全员一致意见。如未达到一致意见,该问题推迟至下次家庭会议。

  3、讨论家务事分配,鼓励孩子承担家务活。

  4、计划家庭活动。

  5、分享错误经历,并一同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学*“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6

  昨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儿子,在返回来的路上,我与大家商议:“今晚我们开一次家庭会议好吗?”“好啊!”大家齐声赞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态度,我的心里也特别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马上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家庭会议。

  走到家时7:45,小女儿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儿子跑回他的卧室查看自己的宝贝东西,孩子的爸爸又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很忙的样子,“看大家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吧,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准备一下,我们的家庭会议定于7:50准时开始。”大家没有异议,于是,我也赶快跑到厨房喝一杯水,让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悄然而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我拿来纸和笔,儿子做记录,我是主持人。“家庭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会议的原则,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了一番解释。儿子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小女儿也兴奋地坐在小凳子上一个劲儿地直拍手。“会议第一项是致谢。感谢你们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饭,感谢小宝中午我去奶奶家时在路上接我,感谢小苗晚上妈妈择菜时送来小凳子。”我看到,孩子的爸爸微微笑着,儿子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小女儿乐得笑开了花。其实,刚才在做准备的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谢什么,本来以为很难发现的内容经我细细回顾原来都在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轻轻的感谢,没想到带给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许*时,我们太多地关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说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视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互相道谢。孩子的爸爸也接着说:“感谢你们的妈妈做好了晚饭,感谢小宝从老家带回了捎来的东西,感谢小苗刚才帮爸爸拿剪刀。”呵呵,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啊!接下来,儿子的致谢开始了:“感谢爸爸妈妈刚才教育我骑车子要小心,感谢小苗上楼时帮我拿东西。”儿子刚才回来的路上,骑着车子在马路中间,很危险,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诉他骑车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快慢无所谓,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骑快车、骑逞能车。孩子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最后轮到小女儿了,她想了半天,摇摇说:“不知道。”我们在旁边一起提示她:“刚才吃的饭是谁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谁牵着你的手的?“经我们一番提醒,小女儿也像模像样地致谢一番。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会议的第二项,解决我们的家务问题。

  *时一日三餐主要以我为主,打扫卫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来做,孩子们参与得较少。自己独揽家务活不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劳动的机会。首先我们通过一项决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卫生进行认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时间认领自己可以完成的卫生任务。儿子认领的任务有:刷碗、扫地并尝试每周做饭两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厅与大卫生间的拖地任务兼每天的早饭,小女儿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她指了指餐桌,“嗯,很好啊!”刚才吃完晚饭就是小女儿擦餐桌,她也感觉自己特别能干。“你还可以摆鞋子呀!”儿子在旁边提醒,是啊!小女儿*时喜欢把放在门口的鞋子一双双的摆放整齐,儿子一提醒她也连忙答应下来:“对,我摆鞋子。”剩下的家务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及厨房的打扫。我一下子感觉轻松多了。

  最后我们还确定了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的时间。就这样,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感觉很满意,小女儿还恋恋不舍地问:“妈妈,还开会吗?”期盼下一次家庭会议吧!同时也期盼通过家庭会议能够共同解决我们家庭中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孩子们更懂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7

  正面管教,可谓是最*非常流行的育儿之法,今日受命于学校拜读之下写之如下之愚见。

  一、孩子是在追寻归属感中成长的

  我们再成长,我们却忘记了曾经的我们成长的“坑”。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想确认的其实是爸爸妈妈是否真的爱我。这种爱,十分的奇特,它完全与家庭的贫富程度是区别开来的。为之父母的我们十分简单又异常复杂的便是,如何让孩子能感受到这份爱,给予孩子归属感。孩子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群体,从一出生确定与确信世界归我,我心动而万物随我心动,慢慢变为我是宇宙的尘埃,漂浮于尘埃,如何找到依靠,这也是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的根本。在他们觉得是尘埃时,我们并未走进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是他可信任的朋友,家庭是他们的港湾。好的亲子关系,绝对是有归属感的亲子关系。

  二、承担后果的能力

  当年,巨婴国可谓轰动一时,“啃老族”、“巨婴大母神”这些词的出现正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或者说连根本的因——果关系都没有弄清楚,就“被迫”长大,使得巨婴们根本没有行为能力。婚姻中最常被抱怨“云老公”不就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从小没有承担过行为能力的后果,多数希望寄托于长大后他能明白,或者,父母总是为他们托起天,天大的事有“老子”顶,却不知小时不承担后果,生活总有一天会让我们吃够苦头。责任感是从小培养的结果,是在承担行为后果的总结。不去承当应有的后果,哪来的责任?

  三、我们厌恶着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却又不得不重复他们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小时候,每每觉得父母教育之不妥处,时常会心里暗自想着:以后,我有孩子坚决不那样。然而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却无意识地去重复一些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不当方式,而这种无意识非常之可怕就是,你能明白,在这些不当的方式会带来什么伤害,却还是不自觉地对着你的孩子在重复。这就需要你更多地去了解,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或许可以请你的孩子的老师,其他妈妈,看看相关的书,集思广益。毕竟,教育孩子是比造宇宙飞船更加复杂以及困难的事。

  四、我们的语言是有力量的

  这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我们忽视了语言的力量。我们生气时,那些没经过大脑的语言,能深深伤害到别人,这一点适合于对孩子也适合于夫妻,情绪脑发挥作用时我们都冷静一下,再沟通。读后感·这也是本书最喜欢的一个点,积极暂停,当我们被情绪脑控制时,不要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应该各自暂停、冷静。

  五、孩子出来问题100%是你出了问题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我们为此感到生气、沮丧、懊恼时,请停下来指责孩子,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的方式哪里没有正确,我们应该在修正中前行,而不是指责傲慢中失去了我们的孩子。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曾经的教育圣经都不断被现今理念所不断打破,所以,你还信你的方式能一条路走到底?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断磨合、改进,出来挨着石头过河,行不出更好的方式。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8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9

  1、正面管教是什么

  一种区别于严厉和骄纵的管教方式。和严厉的教育方式直接给孩子发号指令不同,正面管教会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和在规则以内的自由;正面管教也和骄纵不同,不会给孩子无限的自由和无限的选择。正面管教主要旨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将孩子当做社会人一样尊重、*等的对待,而不是粗暴的发出指令,或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具体的方法是:废除惩罚;废除骄纵;态度和善而坚定;当心惩罚带来的负面效果;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放弃一些荒诞的观念;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的过程中来;问启发式的问题。

  其中惩罚的长期负面效果,被称为4R: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

  2、阿德勒心理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5)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6)*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而是指所有人对*等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孩子也不例外。

  (7)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3、正面管教实际的应用

  (1)懂得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并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鼓励孩子。

  (2)重新认识不良行为

  要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所谓的不良行为,大多数时候只是小孩子做出“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已,之所以表现出不良的特征,无非是因为孩子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或者缺乏有效的技能,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阴蚀王而产生的行为等。

  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错误目的。德雷克心理学解释四个错误目的包括: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然后针对孩子的错误目的,选择适宜的鼓励方式。

  (针对各种错误目的的解决方式,因为太程式化,不摘录)

  (3)区分好逻辑后果和被包装的惩罚。

  首先要区分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自然后果就是类似于不吃饭会饿这样的,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让孩子知道这个自然后果的存在,从而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父母让孩子做什么。而逻辑后果相比于自然后果,就是有大人干预的后果。

  要防止逻辑后果滥用,或者成为被包装的惩罚,必须符合逻辑后果的四R,相关、尊重、合理和预先告知。相关的意思是,后果必须是与行为相关的,尊重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打骂等,而是应该和善而坚定的执行。预先告知,就是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她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结果出现。

  (4)关注于解决问题

  (5)有效地运用鼓励。

  其中认为比较关键的是,区分鼓励与赞扬,和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的好时光。

  赞扬的长期效果是会让孩子依赖于他人。成年人往往有一个误解,以为孩子的自尊是从赞扬中得到的,但是其实自尊只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大量的错误中学*才能*得的。

  (6)家庭会议和家庭活动

  (虽然很欣赏组织家庭会议的办法,但是书中的模式,有点太做作了。个人观点。)

  个人感想

  书中给的一些方法有些老派,而且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国情,但是这个教育观念值得推崇。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需要时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衡量,考量自己是不是过分控制或者过分骄纵。具体的操作也要因材施教,因大环境施教,也不要指望证明管教是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方式。

  简单说正面管教就是正向鼓励,不要对孩子惩罚,也不要过分骄纵,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也要建立一定的规则,并且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等的社会人来对待,给予尊重和关注,用和善坚定的态度来传递讯息。

  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从错误中学*,改善不良行为等,从而建立一个社会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家长或者教师要实施好正面管教,要清楚惩罚存在的问题、骄纵孩子的问题,并且掌握正面管教的方式,根据孩子的特征和具体的情况用好正面管教这个工具。

  这本书有一整个系列,给出系统的解决办法,不准备拓展阅读了,有兴趣可以当育儿工具书看看。根据这个核心观点,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可能更实用。尊重、了解、体谅自己的孩子的同时,建立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规则,然后温和坚定的执行、引导和改良,就是所有的核心。这必然会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往复的过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扩展2)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

  通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影响孩子一生的头三年》这本书后,我将其操作特点概括为四项:无表扬,不惩罚,有鼓励,设界限。人们常常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正面管教则建议父母可鼓励,但不要表扬孩子。这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即“自我价值感”。本书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并不是来源于被爱、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拥有能给孩子带来处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适应能力的技能。”表扬会让孩子把关注点从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转移到他人的评价上。但生活是残酷的,不会永远有啦啦队跟在孩子身边。鼓励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只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肯定。不惩罚,则是源于对孩子大脑及生理发育特点、阶段性的了解。

  非常小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对事情前因后果的理解力和经验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大人头疼的行为。正面管教对此提出了一个“发展适应性”的概念,认为孩子不应因为其年龄而对应的行为而受到惩罚,这会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惩罚只会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为也必须有界限,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规则,更是为了孩子自身的安全。孩子需要反复尝试才能确认界限。正如本书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孩子都会感觉必须迫*你设定的界限,并且会时常对它们进行试探,只是为了确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动摇的。”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2

  初次接触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在一个育儿群中一位妈妈分享的音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找的方法,于是买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书的作者是美国教育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终生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在学*中取得好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样的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实例,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迁怒于孩子,也会为了节省时间而代替孩子做了许多本应让孩子自己的.事。一直以来我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和我自己都感到很难受,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总是看我不顺眼,在我的眼里孩子总是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样子。

  那么怎样做才算有效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为基础。“和善而坚定”代表了家长的态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记住这几个字会让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中变得更加*静。

  从接触正面管教后,我尝试着把这个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刚开始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方法中,于是就赶紧让自己暂停,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以后,再去和孩子谈谈当时的感受,让孩子也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现更能把问题愉快的解决,还能想像一下下次发生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有了*等的交流和沟通,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3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上次单位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大家都很喜欢看也都进行了推荐,想必是一本好书!假期的时候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收获良多,使得对教育存在一些困惑的我茅塞顿开。

  《正面管教》首先提出要运用正面管教方法,必须知道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以前的观念中确实知道对学生教育态度要和善,但当学生或孩子发生所谓的“不良行为”时,我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需要制止这种行为,而且态度必须是明确、坚定的。但看到这本书我才理解和善而坚定的正确运用方法,和善不是取悦也不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的纵容、放过或者代劳,而是要从态度、情感上尊重孩子;而坚定也不意味着惩罚、说教和其他形式的控制,而是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家长和老师要以坚定态度让自己、孩子和当时的`情形都得到客观的尊重,并坚定和孩子一起或引导孩子自己认识到“不良”行为发生后果要自己承担,并思考以后如何避免。

  书中阐述孩子和大人最重要的关系不是赢了而是赢得。什么是赢得?什么又是赢了?反思日常生活工作用好像很多时候都是赢了孩子们,赢了一时,却输了孩子,输了自己的威信,特别是在和高年级孩子过招的时候!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其中很多的思想、方法,在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还要继续加以消化,并学*使用。相信它能开阔我教学管理的思路,能促进我与学生的师生关系,能推动、引领我的教学之路。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4

  昨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儿子,在返回来的路上,我与大家商议:“今晚我们开一次家庭会议好吗?”“好啊!”大家齐声赞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态度,我的心里也特别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马上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家庭会议。

  走到家时7:45,小女儿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儿子跑回他的卧室查看自己的宝贝东西,孩子的爸爸又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很忙的样子,“看大家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吧,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准备一下,我们的家庭会议定于7:50准时开始。”大家没有异议,于是,我也赶快跑到厨房喝一杯水,让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悄然而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我拿来纸和笔,儿子做记录,我是主持人。“家庭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会议的'原则,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了一番解释。儿子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小女儿也兴奋地坐在小凳子上一个劲儿地直拍手。“会议第一项是致谢。感谢你们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饭,感谢小宝中午我去奶奶家时在路上接我,感谢小苗晚上妈妈择菜时送来小凳子。”我看到,孩子的爸爸微微笑着,儿子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小女儿乐得笑开了花。其实,刚才在做准备的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谢什么,本来以为很难发现的内容经我细细回顾原来都在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轻轻的感谢,没想到带给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许*时,我们太多地关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说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视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互相道谢。孩子的爸爸也接着说:“感谢你们的妈妈做好了晚饭,感谢小宝从老家带回了捎来的东西,感谢小苗刚才帮爸爸拿剪刀。”呵呵,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啊!接下来,儿子的致谢开始了:“感谢爸爸妈妈刚才教育我骑车子要小心,感谢小苗上楼时帮我拿东西。”儿子刚才回来的路上,骑着车子在马路中间,很危险,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诉他骑车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快慢无所谓,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骑快车、骑逞能车。孩子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最后轮到小女儿了,她想了半天,摇摇说:“不知道。”我们在旁边一起提示她:“刚才吃的饭是谁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谁牵着你的手的?“经我们一番提醒,小女儿也像模像样地致谢一番。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会议的第二项,解决我们的家务问题。

  *时一日三餐主要以我为主,打扫卫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来做,孩子们参与得较少。自己独揽家务活不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劳动的机会。首先我们通过一项决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卫生进行认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时间认领自己可以完成的卫生任务。儿子认领的任务有:刷碗、扫地并尝试每周做饭两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厅与大卫生间的拖地任务兼每天的早饭,小女儿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她指了指餐桌,“嗯,很好啊!”刚才吃完晚饭就是小女儿擦餐桌,她也感觉自己特别能干。“你还可以摆鞋子呀!”儿子在旁边提醒,是啊!小女儿*时喜欢把放在门口的鞋子一双双的摆放整齐,儿子一提醒她也连忙答应下来:“对,我摆鞋子。”剩下的家务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及厨房的打扫。我一下子感觉轻松多了。

  最后我们还确定了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的时间。就这样,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感觉很满意,小女儿还恋恋不舍地问:“妈妈,还开会吗?”期盼下一次家庭会议吧!同时也期盼通过家庭会议能够共同解决我们家庭中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孩子们更懂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

  听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人一生都在追寻两样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

  什么是归属感呢?*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学校归属感这个概念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已经提出了几十年时间,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活动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想到我们的课堂上,那些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学生,是不是就缺乏了学校归属感。

  最新研究,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归属感低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症的重要指标。

  正面管教,是摒弃所有的惩罚和奖励,提倡通过鼓励满足孩子对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基本需要,帮助孩子通过以对社会有益的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从理解并处理孩子对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信念开始,然后教给他们一些以对社会有益的方式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技能。

  孩子的行为就像冰山位于水面以上的部分,是你能看到的,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是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孩子对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最深层的需要。我们*时的养育方式或教养方式,只处理行为,正面管教处理行为,也处理行为背后的原因。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丧失信心来源于没有归属感。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6

  作为一名普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我常常困扰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十分明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圆满有效。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我学着作一名合格家长的过程。我通过与优秀孩子的家长、老师的探讨,不断地自我反省并改进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读了大家公认的育儿方面的一些好书。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刚读完两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国外著作,心灵被触动,深有感慨。这里摘录一段与大家共享: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对孩子的管教,我们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都应该避免两种极端情形。孩子的要求和行为不论对错全盘服从,过于溺爱与娇惯的结果最终很可能培养一个寄生虫;无论何种情形都由家长主观臆断,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无原则服从、过度控制的结果也只可能造就一个 毫无创新力的应声虫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易于被接受的处理方式,既让孩子体会到爱与关怀(和善),又让他们自觉遵从一些必须的准则(坚定)。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讲究技巧的。

  希望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的不断自我完善与正面管教方式的实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集阳光、向上、富有责任感等诸多美德于一身之人。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7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教我们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

  什么是正面管教

  曾经,家长、老师们对孩子严厉控制、动辄惩罚。后来,很多人又矫枉过正,走向娇纵、溺爱。诚然,过度严厉或娇纵都不可取,但除了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很多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惩罚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孩子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中的一种或全部作为长期回敬我们的惩罚。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书里边有一些非常独特而且有意思的工具,比如说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工具,叫积极的暂停。在大家闹僵了,开始生气了,开始权力争夺,开始报复的时候,我们喊暂停。让大脑从“原始脑”切换到“理性脑”,事实上,我们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

  还有一种工具就是鼓励和赞扬。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两组小孩做拼图以后,一组小孩被表扬说:你真聪明。这个叫做赞扬;对另一组说:你们真是有探索精神,你们真棒。后来发现被表扬真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简单的拼图。而被表扬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难的拼图。鼓励与赞扬不同。赞扬指向人,只针对已经完成的事,有操纵性,让孩子寻求别人的认可。而鼓励指向行为,针对努力以及改进,是尊重的欣赏的,让孩子为自己而改变,自信、自立。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用来教育孩子,更可以用来调整自己。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学会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8

  今天来谈谈《正面管教》这本书。

  《正面管教》这本书也是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版了。经过几次修订。作者是简·尼尔森。在今天的中国,它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一本儿童教育书和一种教育方式。甚至出现了很多相关的培训机构。

  我接触《正面管教》是最*一两个月的事情,很遗憾,自己没有更早接触到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中阐述的理念和方法,其实正好可以解决我心中的一些困惑。如果能够更早的应用这本书中提供的一些指导原则和方法,我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遇到一些麻烦。所以我是非常诚恳的推荐这本书的。

  当今育儿的书特别多,为什么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因为这本书主题鲜明,方法简洁有效。它的主题之一就是大家非常头疼的孩子的不良*惯和不良行为问题。当然内容远不止如此。同时,它是一本理论坚实简洁,且在方法和案例方面,讲得非常通透且详实的一本书。它所基于的理论,正是来自我非常欣赏的心理学家阿德勒。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书,不是那种泛泛而谈却言之无物的书。

  01 正面管教理念核心:和善而坚定

  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归纳起来就是和善、坚定四个字。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式。

  正如正面管教字面意义所示,它倡导的是正面而非负面的方法,也就是避免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而是正面的鼓励的方式。正面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和善,也就是对孩子态度友善,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另一个是坚定,就是在对孩子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方面立场坚定,避免滑落到宠溺、娇纵的一面。

  这实际上遵循了中国的中庸之道,是我很欣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式能达到什么目的呢?在这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能培养出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也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正是大多数父母的期待和梦寐以求。

  02 理论基础

  尼尔森在书中指出,它的理论基础来自阿德勒,后者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正是心理学名著《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他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但其基本观点与之大相径庭。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而弗洛伊德则强调人的生物学本能,人的成长过程只是本能的自然展开,其行为是先天决定的。

  其次,个体心理学视人格为统一的整体,强调其不可分割。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内在各种动机、特质、兴趣、价值所构成的统一整体;而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这些不同的部分,各部分各司其职。

  第三,个体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人格的中心。阿德勒认为,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物。

  尼尔森采纳了这些基本概念,尤其是社会的人(合作)和社会意识。不过尼尔森把社会意识称为社会责任。她在书中谈论的许多方法和工具,例如著名的逻辑后果,都是基于上述基本概念和理论。

  所以对《正面管教》感兴趣的读者,了解一下阿德勒的理论和著作是有帮助的。

  03 正面管教方法和工具概览

  正面管教不仅有坚实的基于阿德勒人格学说的理论基础,而且基于这个理论发展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并把这套方法总结为简洁的几个工具,同时结合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这大概是很多人喜爱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书中并没有将它的方法和工具做一个罗列和总结,这里我试图梳理和总结一下:

  1.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2. 针对不良行为的“目的揭示法”工具。

  3. 针对不良*惯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工具。

  4. 关注解决问题的积极暂停和启发式提问方法。

  5. 有效的鼓励方法。

  6. 解决权力之争和促进合作的家庭会议和班级会议。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工具。如果我们孤立的来看待使用这些工具,会显得有些零散。实际上,所有这些方法和工具都有共同的内核,我总结为理解,尊重,合作,责任八个字。全书倡导的和善和坚定,也是建立在这八个字基础之上。如果我们能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尊重,我们就能更好的做到发自是内心的和善;而之所以对孩子坚定,也是因为基于合作和责任的要求。

  我们很多时候对孩子不良行为态度粗暴,其实正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这些行为不了解和不理解。如果多了一份了解和理解,我们就能更好的尊重孩子。而目的揭示法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同样的,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要尊重孩子。所以我认为,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以及目的揭示法,处于所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和核心地位。而其他方法和工具,都是它们的一个扩展和延伸。

  通过上面梳理,我们就对这些方法和工具的内在要求和联系,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

  另外正面管教孩也谈到了父母的性格以及生活态度取向,对孩子的影响。这也是重要的内容。

  正面管教篇幅很长,方法和工具也非常多,这里我重点谈一谈,对我帮助比较大的几个方面。

  04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孩子出现问题或者不听话时,很多父母倾向于控制和责备孩子。但书中指出,不要赢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前者意味着控制,后者意味着尊重和合作。怎么来赢得孩子?书中提供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向孩子表达你的理解,并向孩子得到核实。

  第二步:向孩子表达同情。但同情并不意味着认同和宽恕孩子的不良行为,只是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第三步:向孩子说出你自己的感受。如果你也有的类似行为和感受,可以向孩子说出。

  第四步,询问孩子,要避免将来出现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那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议。

  前两个步骤是最关键的。这是一种倾听的姿态和艺术。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孩子,孩子才愿意听你的,才会跟你合作。

  当我读到这些时,其实发现这跟咨询师和来访者相处是类似的。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学*正面管教的方法时,是在要求父母成为一个初级的心理咨询师。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尊重,共情这些基本的能力和方法。

  这几个步骤看起来简单,其实对父母要求蛮高的,需要父母们耐心体会和练*。

  05 针对不良行为的目的揭示法

  孩子的不良行为是许多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点。

  其实父母们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看法就发生了问题。父母要正确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行为。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

  书中指出大人眼中孩子“不良行为”的几种情况: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其实并非真正的不良行为。只是行为不当。

  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并且会像孩子一样陷入原始脑的操纵中。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也就是说,孩子行为背后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这一共同目的又可以细分为四个小的目的和行为,其背后对应不同的'错误观念。即:

  错误目的一:获得关注。错误观念:我只有获得关注,才能获得归属感。

  错误目的二:获得权力。错误观念:只有我说了算时,才能获得归属感。

  错误目的三:报复。错误观念:我不好过,但你也别想好过。

  错误目的四:自暴自弃。错误观念:我觉得我做不好了。

  作者指出,父母需要仔细的鉴别这四种不同的错误目的和行为。因为它们对应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其中,目的一和四比较相像,孩子都表现为失望和沮丧。但目的一在孩子获得关注后会有好转,而目的四中,孩子则要求父母走开。

  另外一种鉴别线索是,父母对照自己的感受。如果感到受到伤害,那就是目的三:报复。如果感到受到控制,那就是目的二:权力。

  对于目的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对目的二,父母就应该适当的退出权力之争,改由合作和建设性的方式。对目的三,实际上是孩子的补偿机制,仍然需要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对目的四,则需要给孩子设定一个小的目标,一点点帮他建立自信。

  因此,这对父母仍然有比较高的要求。父母需要仔细的观察,并且体会孩子行为的目的和逻辑,予以不同的恰当处理。

  06 针对不良*惯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工具

  这也是两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用来解决孩子的不良*惯,让他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非常有效。

  所谓自然后果,就是一种不加干涉的方式,完全由孩子去体会和承担这种不良*惯造成的自然会发生的后果。

  书中讲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然后果的例子。

  孩子上学需要自己带午餐。但这个孩子上学经常忘带午餐。以前妈妈会给他送去。但学*了正面管教后,这位妈妈不再给孩子送午餐。孩子只有向老师借钱买午餐。妈妈知道后跟老师约定,不要让老师借钱。孩子没有饭吃,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就和善而坚定的说,我相信你能自己解决。

  这个孩子就只能问同学借一点面包吃。这样他就吸取了教训。以后就很少再忘记带午餐了。

  这个例子很好的解释了,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惯,父母其实不应该替孩子承担他们该做的事。但心软的父母可能经常不忍心,所以就需要父母在执行时非常坚定,狠下一条心来。

  而逻辑后果是,某一个后果,是双方事先约定的。与自然后果不同的是,逻辑后果要求父母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

  书中同样讲了另一个精彩的逻辑后果的例子。

  一个妈妈,她的几个孩子经常不按时吃饭。后来她和孩子约定,早饭在8点半结束。如果晚于这个时间还没有吃饭,就只能等到中午再吃。这就是父母和孩子约定的某件事情逻辑后果。

  其中一个孩子挑战了这个规则,故意拖到8:31来吃饭。但妈妈和善而坚定的跟他说,对不起,早饭已经结束了,我相信你能坚持到中午,这是我们约定好的。孩子哭闹着去抓食品吃,但妈妈每次都坚定的制止,一直持续了45分钟。第二天仍然如此,但持续的时间短了。此后,孩子就再也不敢挑战规则,乖乖的执行。

  所以要执行好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关键是父母要意志坚定,但仍然以和善的态度进行。从而帮助孩子真正养成良好的*惯,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承担起他们该有的责任。

  另外我注意到,和很多吹嘘自己的书的作者不同,尼尔森在这里谨慎地指出,父母要非常慎重的使用这些工具。因为在多年的教学中,尼尔森发现很多父母使用逻辑后果,进行变相处罚。这也是各位父母们要用心体会和注意的。

  07 关注解决问题的积极暂停和启发式提问方法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应该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本身。

  当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时,可采用积极暂停的方式,让双方都冷静一下。

  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命令的方式。书中也举了一个比较精彩的例子。例如,当要求孩子学会打扫厨房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在厨房变得干净之前,你可以做些什么呢?如果孩子遗漏了什么,我们就可以进行提醒。总之,我们不应直接给出答案或者直接命令。

  08 有效的鼓励方法

  尼尔森非常提倡对孩子进行鼓励。孩子只有在感觉好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

  但鼓励也需要有效的方法。倒如,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安排特殊的时光;抱一抱;让孩子从错误中学*,等等。

  09 一点体会

  正面管教确实是一套有效而实用的教育方法。尽管我接触时间不长,但已经在尝试使用,取得了初步效果。

  我感觉,要正确应用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关键仍然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对于那些惯于批评或惩罚孩子的父母,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尊重和理解孩子,如何变得和善。对于那些惯于娇纵孩子的父母,则需要学会如何变得坚定,要学会让孩子承担他们的责任。

  同时,每个工具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场合,要仔细辨别。

  对于今天对孩子娇纵和惩罚大行其道的中国,正面管教的出现,是一个非常积极而有意义的事情。我衷心希望中国的学校和家庭都能推广正面管教的方法和理念,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和社会合作能力,从小学会承担责任,建立自信,为他们将来建立健全的自尊自立的人格打下基础。

  如果比较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和正面管教教育法,我发现它们的内核仍然是一致的,就是,都是要发现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给予孩子爱。但蒙台梭利法更注重孩子自我内在天性的发展,而正面管教更侧重于父母和老师以积极参与和合作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发展孩子社会化的一面。两种方法真实可以互相补充。尤其在幼儿园阶段,可以更多的应用蒙台梭利法,利用其精神胚胎和敏感期原则,以便更好的发展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则可以更多的应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发展孩子的社会合作能力和其他各方面能力。

  但所有方法的前提,都要求父母和老师,从尊重和理解孩子开始。

  20xx/4/13,北京。

  《陪伴》是一个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系列文集,也是一部孩子陪伴散文随笔集。按照孩子成长时间顺序,每篇文章均会重点探讨某个亲子教育主题,寓教育理念和方法于活泼的亲子互动和真人真事之中。从来没有一本书,既是孩子的成长记录集,又是父母的自我成长集;既是亲子互动集,又是教育理念和方法集;既是一个家庭的镜子,也是天下家庭的镜子;既是一个女儿的童心,也是一个父亲的拳拳之心。这就是摆在你面前的这本《陪伴》,一部岁月的留痕,一部未来的期许。

  《正面管教》文字缩略

  本 期 解 读 本 期 解 读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无理取闹、纵容撑腰的大有人在,以致于舆论声中的“我要是那家长...

  饮水思源806

  88《正面管教》上(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管教”这个词常常被误用。很多人把“管教”和“惩罚”划等号,或者至少相信惩罚是有助于达到管教目的的一种方法。然而,“管教”(discipline)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

  Sting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无理取闹、纵容撑腰的大有人在,以致于舆论声中的“我要是那家长,没话说,一顿胖揍,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这样”都成...

  白瑛

  《正面管教》积极的纪律,笔记002

  和善而坚定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 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无理取闹、纵容撑腰的大有人在, 以致于舆论声中的“我要是那家长,没话说,一顿胖揍,看他以后...

  让爱在每一天

  正面管教精华

  荐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无理取闹、纵容撑腰的大有人在,以致于舆论声中的“我要是那家长,没话说,一顿胖揍,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这样”都成了...

  梦**

  爱,不是说说而已

  一个离异的女人,外加慢跑了四年的爱情长跑。总是看不到结局,在现任丈夫的出现果断结束了,毫无留情的感觉。期间,有美好的花前月下,有痛苦的死去活来。 不过总会过去了。 恋爱都是美好的,丈夫的出现,曾几何时令自己幸福的忘了自我。他幽默诙谐,大方开朗,体贴醉人...一切看来都是优点...

  若香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9

  作为一本风靡全球的教育类书籍,《正面管教》(简·尼尔森)确实值得仔细品读。

  《正面管教》是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根据作者的的实践经验,为许多家长和老师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操工具。正如文题所示,书里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正向教导”,它倡导教育者要通过鼓励、感知孩子的感受等方式激发孩子内心向善、向上的力量,从而培养孩子具有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是“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在这种教育观念下,“严格”成了必要的教育态度,“慈爱”变成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即使内心是慈爱的,然而,脸上还要端着严肃,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适时的打击,泼冷水,避免孩子骄傲。这样的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对抗的发生。*几年,随着“正面管教”的兴起,这样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可以说,随着孩子接收知识渠道的增多,他们对于师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崇拜和敬畏,因而,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更大的阻力。《正面管教》所提倡的教育方法适时而变,比较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育结晶,其中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正面管教》指出,有效管教的有四个标准:一是教育态度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二是教育行为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三是教育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四是教育内容是否能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善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语气要*和,不要情绪化。坚定是指教育时,家长或者老师要坚守原则,不能毫无底线,过于宠爱。而父母和教师在坚守原则时,不能过于强势,态度要和善。良好的态度是沟通的前提,坚守原则和底线是教育的基石。

  作者一直强调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他们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假如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归属感和价值感,那么,教育行为是有效的。而哪些教育行为能为孩子提供归属感和价值感?作者提出,倾听、共情,认同,激励等行为能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判断一个教育措施是否有效,作者指出,这要看这种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很多家长会进行惩罚,之所以要进行惩罚,很多家长认为,惩罚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避免以后再次犯错。然而,尼尔森教授认为,惩罚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鼓励或者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有时候,孩子受到惩罚后,会因为生气而不去反思自己行为,他暂时不干“坏事”只是畏惧惩罚,而不是认识到问题所在。很多孩子还会继续干“坏事”,只是行为更加隐秘而已。教育不是看管,而是通过鼓励,培养孩子形成自律。

  其二,《正面管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即合作四步法。当家长与孩子发生摩擦,或者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一步是拉*两位沟通者心理距离的方法。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原因之一是矛盾双方互不理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感受,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而教师在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后,还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同情,感同身受能让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使对方放下敌意,*和沟通,这样,沟通双方也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在与对方建立好良好关系后,教育者可以着手解决双方的矛盾,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表达感受时,注意要客观地描述事实和感受,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观评论,例如,你可以说:“你今天在课堂上对我大声地反驳让我心理难受。”这样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假如你说的是“你总是喜欢顶撞我,让我很没有面子”,这样的描述可能会激起学生的愤怒,因为“总是和顶撞”这两个词是带有评价性质的,会让人内心不愉悦。因而,客观地描述事实、表达感受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从而理解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合作四步法”的最后一步是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一直强调,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教育者要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把重心放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放在惩罚孩子这件事情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引导孩子想出来,不是教师或者家长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正面管教》提倡师生或者亲子一起解决问题。尼尔森教授指出,教师可以尝试在班里召开民主会议,师生一起探寻解决班级存在问题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每一位同学提出一个本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召开会议之前,选出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在民主会议上轮流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问题一旦被提出来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可能就被解决了。尼尔森举出一个例子,她说有一位老师发现他们班同学*段时间经常嗑瓜子,后来她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那次会议学生似乎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老师比较烦恼,后来有位学生告诉她,班级嗑瓜子的现象少了。她才意识到,原来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后,可能就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而问题就被慢慢解决了。所以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召开民主会议,解决班级问题。而在家庭中,家庭会议也十分重要,家长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慢慢变得自律,有责任心。尼尔森教授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双方的,受教育者只有内化了教育内容,教育才能起到作用,而主动参与教育,就是对教育积极内化的过程。

  《正面管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教育类书籍,仔细研读,用心实践,我相信很多教育难题会迎刃而解。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0

  苏州的好朋友告诉我她在理发时一个年青的理发师说的话,他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现在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我认为,一个人的管教方式对他的性格有所影响,而性格会在有爱人有子女后展现出美与不美。我相信人的一生最关键的是家庭,家庭的美满与否是幸福指数的最关键。

  马斯汀太太与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朝她吼。马太太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你都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的回答:我什么也没做。

  马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发火呢。

  琳达阴着脸颓丧的坐在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太太继续以责备的口吻说: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没什么可做的。

  马太太在学*正面管教,也想到了“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种态度,以和善的语气说:我敢肯定老师当众吼你,你一定觉得非常丢脸(1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狐疑的看着转变态度后的妈妈,马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众吼我了,我觉得又生气又丢脸。(2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我不过是想借别人铅笔,我认为老师不应该为这点小事吼我,这不公*。

  马太太说:恩,我理解你肯定那么想,你看看能有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还会这么难堪。(4关注于解决问题)

  最后琳达以多准备铅笔解决了问题。

  我的回忆里很多次这种问题造成的不愉快的经历,最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孩子连向我倾述的意愿都没有了。只让孩子不信任我,不再和我分享她在学校的一天。我想和她做朋友的愿望也被自己推向更遥远的日子。

  之前,我想我们可以直接表达有多么爱她,愿意和她分担一切她所遇到的问题,我通常会告诉她:爸爸妈妈是你最好的朋友,所有的事情都愿意和你一起解决。但仅仅这么说了,并没有好好的做,因为我没有做好情绪控制,事情也没有得到良性的发展。

  当妈妈以不和善的语气责问时,孩子的内心充满敌意和受伤害之后的委屈。一旦妈妈和善的用合作的4个步骤后,问题能随之解决。

  这4个步骤可以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友善的做了1、2两点,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尊重,关心,是上述步骤的根本。

  这本书里有上百条非惩罚式管教的实用建议。然而,在知道怎么做之前,最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坚定的做下去。

  有一件事让德雷克斯忧心忡忡,很多父母“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赢了”是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更重要。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准确的表达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如果一个孩子把牛奶洒到地上,解决办法是让他清理干净,只要大人以和善坚定的语气——哎呦,你该怎么办呢?来引起孩子的注意。问比教来得更有效,告诉孩子怎么做可能会引起他的拒绝或反抗,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

  第二章中还有一个我们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自尊

  如果我们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种伤害。自尊是孩子自己内在的感觉,而不是通过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这些给予孩子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很可能变成讨好者,学会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不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得到的是“他尊”。

  我们能为孩子做有意义的事,教会孩子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观点。通过允许孩子失败来学会解决问题,这些将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

  今天有幸听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其中有一个观点,和我以前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但仔细琢磨,确实有点道理。

  书中提到:孩子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可是,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书中提到了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在家里踢球,不小心打碎了一个妈妈心爱的杯子。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肯定会训斥孩子,但这样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许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呢,他先告诉孩子,这个杯子打碎了,那么昂贵,非常可惜,心里很难过,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也打碎过杯子,那么如何避免呢,孩子说可以不要在这个地方玩,因为这里陈列的都是昂贵的东西,还有什么办法呢,孩子说可以不在家里玩球。这之后,孩子就很少再打碎东西。

  由此可见,每次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因,找到方法,避免重复发生同样的错误。如果家长能以这种心态面对孩子的'错误,不但心情会*和很多,孩子也不会因为训斥受到伤害,更能学会家长遇到事情处理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孩子更快的成长。

  明天开始,再碰到孩子的问题,我要学会冷静思考,找出对策,让孩子身心愉悦的积极面对,和孩子一起在错误中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2

  EMC全脑开发教育认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们将通过正面管教家长工作坊帮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读书笔记分享:

  1.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2.“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5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3.惩罚造成的四个负面效果:1愤恨——“这不公*!我不能相信大人!”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4退缩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4.管教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5.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在这个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表现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表现以予以惩罚。孩子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们没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6.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重要性?(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7.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8.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时.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

  9.*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10.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并且会像孩子一样陷入原始脑的操纵中。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11.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潜意识是在说:我只是想有所归属,而我对如何获得归属感有一些错误的想法。同龄人的压力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同龄人的认可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寻求同龄人的认可也成为他们行为的错误目的之一。

  12.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的更好。所以要剔除家长意识中的错误概念:为了让孩子们做得更好,就要先让他们感觉更糟。

  13.强迫并不是一种为逐渐培养孩子良好品格所需的生活技能的激励因素。

  14.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后果、设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请求孩子的帮助、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执行决定、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选择会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强加后果。关注于解决问题的主旨是:问题是什么以及其解决办法是什么,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明确是要帮人而不是伤人,去掉那些伤害性或不可行的建议。当孩子可以选择一个方案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他应该选择什么会极大增进孩子的受尊重感感和责任感,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15.当你的十几岁的孩子晚上回家晚了,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在你和孩子都*静下来以后(常常到了第二天),你让孩子和你一起做头脑风暴,以找到对双方都尊重的解决方案,这就叫3R1H(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而你就是在教给孩子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让孩子明白要尊重你的要求。只要你不责备孩子,并且把错误看作是学*的机会,你和孩子就不但是在练*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且是在相互尊重,并且会共享高质量的亲情时光

  16.在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内在的、价值无量的生活技能就是让孩子知道“冷静期”的价值。当我们心绪烦燥并受原始脑支配时,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很困难的。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让孩子理解并学会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冷静下来,并且能够重新接通理性大脑时,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积极的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17.积极的暂停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不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要教给孩子,当他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18.帮助孩子探讨他们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要求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其最终结果是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帮助孩子探讨问题,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开始问启发式问题: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3

  正面管教的书本中好多概念让我意识到我传统的观念或者传统的养育方面需要进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次大变动。在书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如何与小孩子更加友好,亲密的大门。

  “和善与坚定并行”。感觉上我在很多方面也是做到尊重小孩子的想法但是有时候让我疑惑的是我是否让他学*到了尊重或者尊重他人呢?书中说过“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但是如何去做到和善与坚定呢?

  我们总会*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孩子是随时随地的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的归结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我们培养成“讨好者”或者“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书中有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我们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之后自己在生活中要将这些话语运用起来。

  有时候我不知道如何能够去让孩子感觉我们的爱吧。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怎么做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小孩只有感受到爱后才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错误是学*的好时机。就如书中所说我们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错误当做学*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可以通过犯错误来学*时,我们是否就不会介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呢!反而可以从错误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够照着去做。

  在我没有接触书本之前我会在女儿在一些犯错误的时候会告诉她:“早跟你说过了”,“让你不要这么做,你不听”等等的话语,在接触书本后感觉到我的话语是会让他失去自信,不敢冒险,逃避事情,害怕等等情绪。希望自己之后可以告诉她:“太好了,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面又可以学*了。”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接触书本后我才知道所谓的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中。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权利之争如此常见的原因。书中提出了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使我们了解到孩子是通过这些方式在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样我们之后可以运用这四种错误目的表从中寻找我的感觉对应上去从而她现在是通过何种方式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从而我们找到相对应的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他,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4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中国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学*“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5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扩展3)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

  苏州的好朋友告诉我她在理发时一个年青的理发师说的话,他是在棍棒教育下长大的,现在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我认为,一个人的管教方式对他的性格有所影响,而性格会在有爱人有子女后展现出美与不美。我相信人的一生最关键的是家庭,家庭的美满与否是幸福指数的最关键。

  马斯汀太太与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朝她吼。马太太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你都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的回答:我什么也没做。

  马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发火呢。

  琳达阴着脸颓丧的坐在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太太继续以责备的口吻说: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没什么可做的。

  马太太在学*正面管教,也想到了“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种态度,以和善的语气说:我敢肯定老师当众吼你,你一定觉得非常丢脸(1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狐疑的看着转变态度后的妈妈,马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众吼我了,我觉得又生气又丢脸。(2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我不过是想借别人铅笔,我认为老师不应该为这点小事吼我,这不公*。

  马太太说:恩,我理解你肯定那么想,你看看能有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还会这么难堪。(4关注于解决问题)

  最后琳达以多准备铅笔解决了问题。

  我的回忆里很多次这种问题造成的不愉快的经历,最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孩子连向我倾述的意愿都没有了。只让孩子不信任我,不再和我分享她在学校的一天。我想和她做朋友的愿望也被自己推向更遥远的日子。

  之前,我想我们可以直接表达有多么爱她,愿意和她分担一切她所遇到的问题,我通常会告诉她:爸爸妈妈是你最好的朋友,所有的事情都愿意和你一起解决。但仅仅这么说了,并没有好好的做,因为我没有做好情绪控制,事情也没有得到良性的发展。

  当妈妈以不和善的语气责问时,孩子的内心充满敌意和受伤害之后的委屈。一旦妈妈和善的'用合作的4个步骤后,问题能随之解决。

  这4个步骤可以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友善的做了1、2两点,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尊重,关心,是上述步骤的根本。

  这本书里有上百条非惩罚式管教的实用建议。然而,在知道怎么做之前,最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坚定的做下去。

  有一件事让德雷克斯忧心忡忡,很多父母“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赢了”是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

  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更重要。我们说话的语气往往能准确的表达我们言语背后的感觉。如果一个孩子把牛奶洒到地上,解决办法是让他清理干净,只要大人以和善坚定的语气——哎呦,你该怎么办呢?来引起孩子的注意。问比教来得更有效,告诉孩子怎么做可能会引起他的拒绝或反抗,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

  第二章中还有一个我们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自尊

  如果我们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种伤害。自尊是孩子自己内在的感觉,而不是通过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这些给予孩子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很可能变成讨好者,学会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不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得到的是“他尊”。

  我们能为孩子做有意义的事,教会孩子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观点。通过允许孩子失败来学会解决问题,这些将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2

  通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影响孩子一生的头三年》这本书后,我将其操作特点概括为四项:无表扬,不惩罚,有鼓励,设界限。人们常常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正面管教则建议父母可鼓励,但不要表扬孩子。这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即“自我价值感”。本书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并不是来源于被爱、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拥有能给孩子带来处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适应能力的技能。”表扬会让孩子把关注点从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转移到他人的评价上。但生活是残酷的,不会永远有啦啦队跟在孩子身边。鼓励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只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肯定。不惩罚,则是源于对孩子大脑及生理发育特点、阶段性的了解。

  非常小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对事情前因后果的理解力和经验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大人头疼的行为。正面管教对此提出了一个“发展适应性”的概念,认为孩子不应因为其年龄而对应的行为而受到惩罚,这会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惩罚只会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为也必须有界限,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规则,更是为了孩子自身的安全。孩子需要反复尝试才能确认界限。正如本书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孩子都会感觉必须迫*你设定的界限,并且会时常对它们进行试探,只是为了确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动摇的。”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3

  EMC全脑开发教育认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们将通过正面管教家长工作坊帮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读书笔记分享:

  1.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2.“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5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3.惩罚造成的四个负面效果:1愤恨——“这不公*!我不能相信大人!”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4退缩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4.管教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5.父母和老师们最常使用的过度控制方式就是奖励和惩罚。在这个方式下,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表现并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表现以予以惩罚。孩子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们没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6.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重要性?(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7.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8.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时.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

  9.*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10.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并且会像孩子一样陷入原始脑的操纵中。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11.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潜意识是在说:我只是想有所归属,而我对如何获得归属感有一些错误的想法。同龄人的压力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同龄人的认可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寻求同龄人的认可也成为他们行为的错误目的之一。

  12.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的更好。所以要剔除家长意识中的错误概念:为了让孩子们做得更好,就要先让他们感觉更糟。

  13.强迫并不是一种为逐渐培养孩子良好品格所需的生活技能的激励因素。

  14.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后果、设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请求孩子的帮助、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执行决定、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选择会带来的后果而不是强加后果。关注于解决问题的主旨是:问题是什么以及其解决办法是什么,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明确是要帮人而不是伤人,去掉那些伤害性或不可行的建议。当孩子可以选择一个方案而不是由别人来告诉他应该选择什么会极大增进孩子的受尊重感感和责任感,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15.当你的十几岁的孩子晚上回家晚了,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在你和孩子都*静下来以后(常常到了第二天),你让孩子和你一起做头脑风暴,以找到对双方都尊重的解决方案,这就叫3R1H(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而你就是在教给孩子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让孩子明白要尊重你的要求。只要你不责备孩子,并且把错误看作是学*的机会,你和孩子就不但是在练*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且是在相互尊重,并且会共享高质量的亲情时光

  16.在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内在的、价值无量的生活技能就是让孩子知道“冷静期”的价值。当我们心绪烦燥并受原始脑支配时,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很困难的。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让孩子理解并学会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冷静下来,并且能够重新接通理性大脑时,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积极的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17.积极的暂停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不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要教给孩子,当他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18.帮助孩子探讨他们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要求孩子参与进来,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确定对他们重要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其最终结果是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把后果强加给孩子,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备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帮助孩子探讨问题,关键是要停止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开始问启发式问题: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4

  利用假期,把《正面管教》这本书拿出来仔细读一读,感觉不论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教学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三、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四、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六、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七、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我依然没有看,但是想写个读后感,因为我认为此书精华就在“正面”一词。

  节前,我回复了一张儿童问题贴,当时就在想,这坛上多人推荐了《正面管教》一书多次,为什么这个“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于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帖子,却明白了我初来此坛时面临的状况。

  就如同社会不公*问题的现象总结,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点:*等意识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等,却手把手教不了,因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识也是一种认识,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书中的`事例和行为指南,首先应该是帮助家长们去理解什么叫“正面”,而不是一种教条的行为结论灌输。举个例:小时候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可不是为了“天”只能对“地”,“雨”只能对“风”。否则,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就在这种唯一正确中给教没了。所以,我不看书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因为现实家庭情况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则相同。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进入中国后,还出现了一问题,国内营销活动给这本书加上了不实之词。比如:“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对于那些爱心无比,现实中又因为管教孩子而无比心痛的父母亲来说,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但仅是广告词而已。竖立规则和界限,如果语言文字就可以了,还要监狱干嘛?记得以前某偶像电视剧中有句台词“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干嘛?”,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广告词,对于营销父母们去学*学*“正面管教”是双赢,但是对于教条思维的大脑来说,也伴随着,世上有无负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虚妄认识。这不是该书应有的东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6

  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常见的做法就是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孩子,批评孩子,直到孩子妥协,流下眼泪方才罢休。想想自己*时面对犯错孩子的时候,少不了也要批评几句,尤其是自己正在忙的时候就更加生气,感觉孩子为什么总要给自己加忙呢。问孩子原因的时候,有的孩子又闭口不谈更让人恼火了。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常常犯的错误就是太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往往会火冒三丈却仍然相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可冷静下来想想,学生虽然当时面对老师的指责没说什么,甚至留下了我们以为的懊悔的泪水,其实孩子内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没有从心底里接受我们的做法。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要经过四个步骤: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其实孩子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赢了”孩子又能怎样呢?真正的“赢得”了孩子吗?赢得孩子的认同了吗?恐怕更多时候适得其反吧。孩子希望我们理解,听听他们内心的感受,并且渴望我们的认同,想听听老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读完这本书感觉满满的全是干货,对自己以后的班级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办法。“和善与坚定”他们之间并不矛盾,他们可以并行,今后我也将用“不惩罚、不骄纵”的方式来有效管理孩子。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7

  鼓励的方式有很多。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例如:班主任安排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当班长来管理班,交警叔叔安排闯红灯的行人在路边维护几分钟的交通秩序。

  作出弥补。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感觉与等值惩罚有点相似。

  安排特别时光。想起在《小王子》这本书中,狐狸请小王子驯养他的那个故事。“第二天,小王子来到原地。‘最好是在同一时刻赴约,’狐狸说,‘比方说,你定在下午四点钟来,那我从三点钟开始就会感到高兴。会面的时刻愈是临*,我就愈发感到高兴。一到四点钟,我就会激动起来,兴奋起来,我会认识到要获得幸福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如果你什么时候来压根就没准儿,那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酝酿我的心情……会面就得有会面的讲究。’”狐狸的这段话不由让我们感受到约会般的美好心情。在家中,虽然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但是,哪段时间是真正属于孩子的美好时光呢?安排一个与孩子共处的特别时光,让一个时间从此变得意义非凡,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也充满美好的回忆。

  鼓励自我评价。从肯定孩子的有点开始,鼓励孩子对自我进行评价,从而改进不完善的地方。

  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训练孩子要注意:用清晰的语言使孩子明白该如何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用启发式的语言帮助孩子改进。可以用充满乐趣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训练。在我们改变做法之前,要告诉孩子。

  日常惯例表。在寒假,孩子制定了寒假作息计划,其中包括起床、学*、睡觉、玩耍等的时间。今天上午,到了学*的时间,孩子还在玩得兴高采烈的,我提醒他说:“接下来到什么时间了?”他回答说:“作业时间。”说完,就去房间写作业了。按照日常惯例表帮助孩子慢慢学会自我管理。

  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发现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试试抱一抱。有一次,小女在卫生间不小心摔倒了,她哭着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的'我给了她一个拥抱。没一会儿,她就不哭了,告诉我说:“不疼了,妈妈。”然后就去玩去了。拥抱好像是一张创可贴,能够安抚受伤的心情。

  这一章的内容非常丰富,中心是让我们牢记一点“鼓励”,只要心中想到的是给予孩子信心,那么就不会做出惩罚的事情。面对不良行为,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对于孩子不会做的事情,要花一些时间通过训练让孩子学会。在家庭中安排一个特别时光,感受家庭的温馨,让浪漫与爱驻我家。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8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教我们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

  什么是正面管教

  曾经,家长、老师们对孩子严厉控制、动辄惩罚。后来,很多人又矫枉过正,走向娇纵、溺爱。诚然,过度严厉或娇纵都不可取,但除了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很多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惩罚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孩子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中的一种或全部作为长期回敬我们的惩罚。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书里边有一些非常独特而且有意思的工具,比如说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工具,叫积极的暂停。在大家闹僵了,开始生气了,开始权力争夺,开始报复的时候,我们喊暂停。让大脑从“原始脑”切换到“理性脑”,事实上,我们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

  还有一种工具就是鼓励和赞扬。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两组小孩做拼图以后,一组小孩被表扬说:你真聪明。这个叫做赞扬;对另一组说:你们真是有探索精神,你们真棒。后来发现被表扬真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简单的拼图。而被表扬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难的拼图。鼓励与赞扬不同。赞扬指向人,只针对已经完成的事,有操纵性,让孩子寻求别人的认可。而鼓励指向行为,针对努力以及改进,是尊重的欣赏的,让孩子为自己而改变,自信、自立。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用来教育孩子,更可以用来调整自己。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学会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9

  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把每次犯错当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要用和善而坚定的爱。最好选择在*静的时候处理问题,这种教育方法既可以教育孩子也可以教育自己。

  我们来看看严厉的教育方式:用严厉的方式管教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来说会产生四个反弹:憎恨、报复、反叛、退缩,这四个词语是孩子所做的反应。越是严厉,孩子的自尊水*就越低,从而就没有自律性。当父母盯着孩子从小到大学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其实孩子在那时是没有自律的,全是父母逼迫自己做的不想做的事情。好比一根弹簧,不断的积压、把压力放到最大的时候,父母放手的时候,就立马反弹了,所以一到大学就懈怠了,就放纵自我了。试问家长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应该像个导游一样,去解读、去告知。

  可以学着,用和善而有边界的爱,让孩子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觉得有人爱。当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找归属感,希望有人爱。童年没找到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会到成年后从配偶哪里获得。拜托了冰箱第四季,找到教育孩子的长期有效的正面管教方式:和善而坚定。当与孩子有正面冲突的时候,学会转身离开,告诉孩子:今后每当你让我生气的时候,我都会转身离开。我是充分的尊重你,等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回来和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感到有价值的,如何赢得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爱的联系,当孩子表现出错误的时候,父母会说,妈妈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可以告诉事情的自然后果,没关系的。学会了什么?

  把孩子的`犯错当作是学*,而不是谴责。如果一味的谴责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就是想划清界限和孩子,你认为这不是父母的错,我教过他了,其实是自我怕受到谴责,不能面对问题。读后感·因为父母也有*惯性的不愿意面对困难,这是一种自然性。但是当你能和孩子一起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学会道歉,向孩子。真诚的道歉,寻求原谅,找到解决方法。任何一个家庭都会犯错的,当孩子学会道歉的时候,家庭会出现很多修复的机会。价值感:日行一善,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不求回报的事情。生活中是有很多机会是可以为别人做事的,其实是很美好的。自我认同感就会上升。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0

  听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人一生都在追寻两样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

  什么是归属感呢?*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学校归属感这个概念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已经提出了几十年时间,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活动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想到我们的课堂上,那些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学生,是不是就缺乏了学校归属感。

  最新研究,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归属感低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症的重要指标。

  正面管教,是摒弃所有的惩罚和奖励,提倡通过鼓励满足孩子对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基本需要,帮助孩子通过以对社会有益的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从理解并处理孩子对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信念开始,然后教给他们一些以对社会有益的方式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技能。

  孩子的行为就像冰山位于水面以上的部分,是你能看到的',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是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孩子对于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最深层的需要。我们*时的养育方式或教养方式,只处理行为,正面管教处理行为,也处理行为背后的原因。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丧失信心来源于没有归属感。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

  作为一本风靡全球的教育类书籍,《正面管教》(简·尼尔森)确实值得仔细品读。

  《正面管教》是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根据作者的的实践经验,为许多家长和老师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操工具。正如文题所示,书里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正向教导”,它倡导教育者要通过鼓励、感知孩子的感受等方式激发孩子内心向善、向上的力量,从而培养孩子具有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是“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在这种教育观念下,“严格”成了必要的教育态度,“慈爱”变成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即使内心是慈爱的,然而,脸上还要端着严肃,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适时的打击,泼冷水,避免孩子骄傲。这样的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对抗的发生。*几年,随着“正面管教”的兴起,这样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可以说,随着孩子接收知识渠道的增多,他们对于师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崇拜和敬畏,因而,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更大的阻力。《正面管教》所提倡的教育方法适时而变,比较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育结晶,其中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正面管教》指出,有效管教的有四个标准:一是教育态度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二是教育行为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三是教育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四是教育内容是否能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善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语气要*和,不要情绪化。坚定是指教育时,家长或者老师要坚守原则,不能毫无底线,过于宠爱。而父母和教师在坚守原则时,不能过于强势,态度要和善。良好的态度是沟通的前提,坚守原则和底线是教育的基石。

  作者一直强调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他们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假如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归属感和价值感,那么,教育行为是有效的。而哪些教育行为能为孩子提供归属感和价值感?作者提出,倾听、共情,认同,激励等行为能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判断一个教育措施是否有效,作者指出,这要看这种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很多家长会进行惩罚,之所以要进行惩罚,很多家长认为,惩罚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避免以后再次犯错。然而,尼尔森教授认为,惩罚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鼓励或者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有时候,孩子受到惩罚后,会因为生气而不去反思自己行为,他暂时不干“坏事”只是畏惧惩罚,而不是认识到问题所在。很多孩子还会继续干“坏事”,只是行为更加隐秘而已。教育不是看管,而是通过鼓励,培养孩子形成自律。

  其二,《正面管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即合作四步法。当家长与孩子发生摩擦,或者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一步是拉*两位沟通者心理距离的方法。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原因之一是矛盾双方互不理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感受,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而教师在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后,还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同情,感同身受能让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使对方放下敌意,*和沟通,这样,沟通双方也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在与对方建立好良好关系后,教育者可以着手解决双方的矛盾,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表达感受时,注意要客观地描述事实和感受,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观评论,例如,你可以说:“你今天在课堂上对我大声地反驳让我心理难受。”这样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假如你说的是“你总是喜欢顶撞我,让我很没有面子”,这样的描述可能会激起学生的愤怒,因为“总是和顶撞”这两个词是带有评价性质的,会让人内心不愉悦。因而,客观地描述事实、表达感受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从而理解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合作四步法”的最后一步是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一直强调,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教育者要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把重心放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放在惩罚孩子这件事情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引导孩子想出来,不是教师或者家长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正面管教》提倡师生或者亲子一起解决问题。尼尔森教授指出,教师可以尝试在班里召开民主会议,师生一起探寻解决班级存在问题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每一位同学提出一个本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召开会议之前,选出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在民主会议上轮流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问题一旦被提出来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可能就被解决了。尼尔森举出一个例子,她说有一位老师发现他们班同学*段时间经常嗑瓜子,后来她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那次会议学生似乎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老师比较烦恼,后来有位学生告诉她,班级嗑瓜子的现象少了。她才意识到,原来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后,可能就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而问题就被慢慢解决了。所以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召开民主会议,解决班级问题。而在家庭中,家庭会议也十分重要,家长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慢慢变得自律,有责任心。尼尔森教授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双方的,受教育者只有内化了教育内容,教育才能起到作用,而主动参与教育,就是对教育积极内化的过程。

  《正面管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教育类书籍,仔细研读,用心实践,我相信很多教育难题会迎刃而解。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2

  昨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儿子,在返回来的路上,我与大家商议:“今晚我们开一次家庭会议好吗?”“好啊!”大家齐声赞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态度,我的心里也特别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马上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家庭会议。

  走到家时7:45,小女儿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儿子跑回他的卧室查看自己的宝贝东西,孩子的爸爸又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很忙的样子,“看大家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吧,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准备一下,我们的家庭会议定于7:50准时开始。”大家没有异议,于是,我也赶快跑到厨房喝一杯水,让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悄然而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我拿来纸和笔,儿子做记录,我是主持人。“家庭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会议的原则,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了一番解释。儿子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小女儿也兴奋地坐在小凳子上一个劲儿地直拍手。“会议第一项是致谢。感谢你们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饭,感谢小宝中午我去奶奶家时在路上接我,感谢小苗晚上妈妈择菜时送来小凳子。”我看到,孩子的爸爸微微笑着,儿子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小女儿乐得笑开了花。其实,刚才在做准备的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谢什么,本来以为很难发现的内容经我细细回顾原来都在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轻轻的感谢,没想到带给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许*时,我们太多地关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说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视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互相道谢。孩子的爸爸也接着说:“感谢你们的妈妈做好了晚饭,感谢小宝从老家带回了捎来的东西,感谢小苗刚才帮爸爸拿剪刀。”呵呵,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啊!接下来,儿子的致谢开始了:“感谢爸爸妈妈刚才教育我骑车子要小心,感谢小苗上楼时帮我拿东西。”儿子刚才回来的路上,骑着车子在马路中间,很危险,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诉他骑车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快慢无所谓,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骑快车、骑逞能车。孩子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最后轮到小女儿了,她想了半天,摇摇说:“不知道。”我们在旁边一起提示她:“刚才吃的饭是谁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谁牵着你的手的?“经我们一番提醒,小女儿也像模像样地致谢一番。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会议的第二项,解决我们的家务问题。

  *时一日三餐主要以我为主,打扫卫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来做,孩子们参与得较少。自己独揽家务活不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劳动的机会。首先我们通过一项决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卫生进行认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时间认领自己可以完成的卫生任务。儿子认领的任务有:刷碗、扫地并尝试每周做饭两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厅与大卫生间的拖地任务兼每天的早饭,小女儿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她指了指餐桌,“嗯,很好啊!”刚才吃完晚饭就是小女儿擦餐桌,她也感觉自己特别能干。“你还可以摆鞋子呀!”儿子在旁边提醒,是啊!小女儿*时喜欢把放在门口的鞋子一双双的摆放整齐,儿子一提醒她也连忙答应下来:“对,我摆鞋子。”剩下的家务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及厨房的打扫。我一下子感觉轻松多了。

  最后我们还确定了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的时间。就这样,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感觉很满意,小女儿还恋恋不舍地问:“妈妈,还开会吗?”期盼下一次家庭会议吧!同时也期盼通过家庭会议能够共同解决我们家庭中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孩子们更懂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3

  《正面管教》这本书在上次单位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大家都很喜欢看也都进行了推荐,想必是一本好书!假期的时候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收获良多,使得对教育存在一些困惑的我茅塞顿开。

  《正面管教》首先提出要运用正面管教方法,必须知道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以前的观念中确实知道对学生教育态度要和善,但当学生或孩子发生所谓的“不良行为”时,我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需要制止这种行为,而且态度必须是明确、坚定的。但看到这本书我才理解和善而坚定的正确运用方法,和善不是取悦也不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的纵容、放过或者代劳,而是要从态度、情感上尊重孩子;而坚定也不意味着惩罚、说教和其他形式的控制,而是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家长和老师要以坚定态度让自己、孩子和当时的情形都得到客观的尊重,并坚定和孩子一起或引导孩子自己认识到“不良”行为发生后果要自己承担,并思考以后如何避免。

  书中阐述孩子和大人最重要的关系不是赢了而是赢得。什么是赢得?什么又是赢了?反思日常生活工作用好像很多时候都是赢了孩子们,赢了一时,却输了孩子,输了自己的威信,特别是在和高年级孩子过招的时候!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其中很多的思想、方法,在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还要继续加以消化,并学*使用。相信它能开阔我教学管理的思路,能促进我与学生的师生关系,能推动、引领我的教学之路。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4

  今天有幸听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其中有一个观点,和我以前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但仔细琢磨,确实有点道理。

  书中提到:孩子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可是,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书中提到了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在家里踢球,不小心打碎了一个妈妈心爱的杯子。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肯定会训斥孩子,但这样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许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呢,他先告诉孩子,这个杯子打碎了,那么昂贵,非常可惜,心里很难过,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也打碎过杯子,那么如何避免呢,孩子说可以不要在这个地方玩,因为这里陈列的都是昂贵的东西,还有什么办法呢,孩子说可以不在家里玩球。这之后,孩子就很少再打碎东西。

  由此可见,每次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因,找到方法,避免重复发生同样的错误。如果家长能以这种心态面对孩子的错误,不但心情会*和很多,孩子也不会因为训斥受到伤害,更能学会家长遇到事情处理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孩子更快的成长。

  明天开始,再碰到孩子的问题,我要学会冷静思考,找出对策,让孩子身心愉悦的积极面对,和孩子一起在错误中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5

  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经常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或者行为不规范,而去对孩子进行惩罚,惩罚的作用可谓是立竿见影,短期有效,但*日里的惩罚累计起来,却发现我们的惩罚在慢慢失去效果,或者说,只有加重惩罚的力度才能达到效果。日积月累的惩罚后发现,孩子的脾气随着惩罚越来越大,那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正面管教》里提出,我们需要用坚定且和善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积极的暂停”就是孩子在犯错时,我们可以去运用的一个小工具。

  我们都听说过“冲动是魔鬼”,因为人在暴怒的瞬间,理性脑的盖子打开了,人在此刻处于被“动物脑”控制的时刻,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是气话,做出来的事也是极具破坏性而且对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论是孩子还是**,在意识到自己有脾气来了,理性脑的.盖子即将要掀开了,要有意识的察觉并采取“积极暂停”的方法。

  适当的停一停,听上去很不合理。问题都发生了,为何不立即解决,反而要求停止呢?可是这恰恰符合人的心理诉求。我们只有在情绪*静的情况下,才能比较理智的解决问题。当我的孩子因为触犯了一些原本定好的规则时,我会去指出,或者制止孩子,但孩子的反应很有可能是不认同,不配合。而他的不配合,就会引起我的怒火,开始骂孩子这不对,那不对,越说越来气,这时的我简直是点着的炮竹,如果他再做一点点错事,我绝对是会忍不住想要动手惩罚他了。

  经过多次的努力后,我尝试了积极的暂停,当我意识到自己在不停的唠叨时,我决定暂时离开案发现场,去没有孩子的地方呆着,这样的好处是,没有孩子在眼前,你的理智脑仿佛在恢复过来,动物脑开始慢慢退下去。当我觉得可以再面对孩子时,我重新找到我的孩子,跟他说,妈妈刚才太着急,态度不好。我发现当我的态度处于*和状态时,孩子也不那么激动,而且也愿意配合了。我想这大概就是“积极暂停”的功效。

  “积极的暂停”,不只是为了让孩子感觉好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感觉好起来后,一起商量计划,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书中还提了几点怎样进行“积极的暂停”,和孩子一起创建一个暂停去,让他们自己决定暂停区是什么样的,放什么东西。还可以让孩子给暂停区取个特别的名字。当他们沮丧时,问“去你的某某区有帮助吗?”让孩子意识到暂停区的作用。还有就是做出使用积极暂停的榜样,等我们自己沮丧或者生气时,去我们自己的暂停区。

  也许家长们会问在孩子“暂停”时允许他们做些愉快的事情,允许孩子玩儿玩具、读书、休息或听音乐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大家会觉得孩子要遭到惩罚(感觉更糟)才能做得更好,当往往是当孩子们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在你让他积极暂停的时候跑了出来怎么办?是不是要继续送回“暂停区”呢?实际上只要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改变,就没有必要再送孩子回“暂停区了”

  我们要做的是要记住积极暂停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变行为,而不是用权力让孩子吃苦头,如果当时孩子自己选择去他的“特别的地方”——一个他帮着布置的地方——直到他心情好起来,就会更有效。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对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扩展4)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 (菁华3篇)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1

  #这个暑假,很有幸拜读了“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封面正中的三行红字,“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问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它问出了无数家长和老师的心声。虽然我走上教学岗位才短短两年的时间,作为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学生相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何有效处理常常是困扰我的问题。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这本书提出了“正面管教”这样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法,让我产生了深深的疑问,这样的方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否真的有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随着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犯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叛逆、顽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之前当班主任,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我让班里孩子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予以勉励,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在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的孩子。启发性的问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让老师会和家长停止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作者还认为,将启发式问题运用在班会当中,效果也很不错。对我们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本书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2

  疫情期间我又读了一遍《正面管教》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对“和善而坚定”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态度坚持已同孩子商定的规则。其次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过度控制或骄纵。

  一、寻找不良行为的原因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是因为他们在以错误的方式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因此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作为家长不要生气,而需自我检讨。

  二、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注意:当孩子犯错时,千万不要啰嗦,不要说“我早就说过……”。这样的`话语,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无益,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

  (二)多问启发性问题

  在孩子犯错时,不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而是多问启发性问题,如“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下次怎么避免呢?”。这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引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三)积极的暂停

  当发生冲突时,给双方情绪缓冲期。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暂停”,如一起阅读。如果孩子比较大,可以提前和孩子沟通,如果发生冲突时,你会先暂时离开现场,等你们都冷静下来了,再一同商量解决方案。

  (四)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做什么。

  当孩子反复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不要去唠叨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告诉孩子你自己会做什么。如孩子总是将脏衣服乱扔时,不要去强制要求孩子把脏衣服放到脏衣篮里面,你只需告诉孩子你只会洗脏衣篮里面的衣服,并和善而坚定地实施。

  (五)教孩子从错误中学*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而不是在犯错后垂头丧气。在犯错后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便是给孩子树立了正面的榜样。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的错误,同孩子一同寻找解决方案。

  (六)定期开家庭会议

  每周可以设定固定的一天开展家庭会议。由家庭成员轮流主持。

  家庭会议的内容如下:

  1、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并举出实例。

  2、专注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问题,并达到全员一致意见。如未达到一致意见,该问题推迟至下次家庭会议。

  3、讨论家务事分配,鼓励孩子承担家务活。

  4、计划家庭活动。

  5、分享错误经历,并一同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3

  我将书看下来,认为在学*正面管教,使用正面管教工具得要从始至终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一、和善而坚定的态度。

  让我认识到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重要性,和善就是“尊重”,和善就是要父母以尊重的态度,用态度影响的行为和言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并接受孩子的感受。坚定,就是父母对原则、规则的坚持,让孩子感受到在养育的过程中不仅包含着对他的爱,还有原则的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是实施正面管教所有工具的基础,父母要在不断学*中首先做到改变自己。自己的改变,就会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家人和孩子,从中也就会看到了孩子和家人的改变。

  二、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重要的。

  是被当作*等的主体来对待,是被家庭中其他成员需要的。这样孩子就不为了寻求家庭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不会形成自卑的心理或因此而变得毫无责任心。父母可以与孩子约定一些手势或动作来表达孩子的被关注需求。在关注过程中,父母需要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点,以便孩子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中逐步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要做到这点,父母要多给自己心理暗示:相信孩子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做正确的选择。

  三、孩子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那么就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上来,最好的就是要长期的.组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规则的制定、让孩子发现家庭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参与到父母和孩子在执行规则及解决问题的互相监督中来。家庭会议通过实践下来,可以实行家庭成员轮流组织、主持会议,孩子的积极性显得特别得高,由此激发孩子参与自我管教的主动性。

  四、行大于言。

  父母首先得弄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的事又该怎么去做?这些,孩子都用“心”在看着呢。父母只有弄清楚这些,还要注意到“说一千遍不及做一遍”的道理。曾有老师让家长和她一起做一个动作:将右手以“OK”手势放在下巴上,结果12位妈妈有10位都跟着Lily老师将手势放在了脸上,因为老师是放在脸上的。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时的唠叨、催促、提醒浪费了多少言语这项功能,更让我深信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作业拖拉都是因为家长的行为在引领着孩子这么做的,因此孩子自动忽略了我的唠叨、催促、提醒。父母一定要切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用正确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并坚持不懈。

  五、不允许惩罚孩子。

  将孩子做错事的情况转变为帮助孩子学*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并弥补错误,长此以往,培养并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为父母的我们,儿时一直接受被惩罚式的教育,也*惯性地去惩罚孩子,要做到不惩罚孩子是多么大的挑战!但父母在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实践下来,发现原来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只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不惩罚是多么令双方都感到轻松的事儿。父母可以根据“矫正错误的三个R”,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和孩子一起讨论他做错事的后果,引导孩子从错误行为中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思考自己如何解决问题以及行动方案,支持孩子弥补错误,引导孩子主动吸取此次的经验,为孩子今后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本书中一共介绍了27种基本工具,不管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很有必要好好读读。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扩展5)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菁华6篇)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

  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把每次犯错当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要用和善而坚定的爱。最好选择在*静的时候处理问题,这种教育方法既可以教育孩子也可以教育自己。

  我们来看看严厉的教育方式:用严厉的方式管教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来说会产生四个反弹:

  1、憎恨;

  2、报复;

  3、反叛;

  4、退缩。

  这四个词语是孩子所做的反应。

  越是严厉,孩子的自尊水*就越低,从而就没有自律性。当父母盯着孩子从小到大学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其实孩子在那时是没有自律的,全是父母逼迫自己做的不想做的事情。好比一根弹簧,不断的积压、把压力放到最大的时候,父母放手的时候,就立马反弹了,所以一到大学就懈怠了,就放纵自我了。试问家长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吗?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应该像个导游一样,去解读、去告知。

  可以学着,用和善而有边界的爱,让孩子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觉得有人爱。当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找归属感,希望有人爱。童年没找到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会到成年后从配偶哪里获得。

  拜托了冰箱第四季,找到教育孩子的长期有效的正面管教方式:和善而坚定。

  当与孩子有正面冲突的时候,学会转身离开,告诉孩子:今后每当你让我生气的时候,我都会转身离开。我是充分的尊重你,等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回来和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感到有价值的,如何赢得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爱的联系,当孩子表现出错误的时候,父母会说,妈妈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可以告诉事情的自然后果,没关系的。学会了什么?

  把孩子的犯错当作是学*,而不是谴责。如果一味的谴责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就是想划清界限和孩子,你认为这不是父母的错,我教过他了,其实是自我怕受到谴责,不能面对问题。因为父母也有*惯性的不愿意面对困难,这是一种自然性。但是当你能和孩子一起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学会道歉,向孩子。真诚的道歉,寻求原谅,找到解决方法。任何一个家庭都会犯错的,当孩子学会道歉的时候,家庭会出现很多修复的机会。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2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3

  最*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诸多批判、期望、职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4

  《正面管教》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就其中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以及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三种主要互动方式、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做了说明,第二部分开始明确一些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容易被我们误解或忽略的概念。

  书中一直强调:在知道“怎么做”之前,要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当我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才能风度哦的了解人类的行为,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不良行为,以及为什么正面管教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容易被我们理解偏差或错误的概念。

  1.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比如我们通过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等互动,这些都是比较好玩的且乌海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如果孩子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他们可能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会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念。要把犯错误当成学*的大号机会,允许他们经理失败,并让他们再出现问题时学会自己去解决,这样他们才能学会适应、学会对待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在这里,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感觉到被需要,例如我们可以请孩子帮忙一起做家务、一起完成某件事,尽管他们做的比较慢或者常常帮了倒忙,也需要让他们一起参与。此刻他们或许是不熟练不擅长的,但多次的尝试会让他们学会的,一定不要图一时的省事而放弃让他们帮忙,否则,将来等到认为他们可以帮忙时,他们也不会再帮忙了。

  2.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就会收到鼓励,也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的方法。所以,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书中讲到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运用。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想孩子合适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以为这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的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的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其实,简单来说也就是共情或者我们*时说的处理事情之前先处理情绪,当我们经过前两个步骤,已经处理或帮助孩子处理情绪,情绪处理好之后人就会逐步转向理性,能够听进去话了。我们大人尚需要情绪的出口及发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果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或者“我早就...”任谁听到这样的话理解的都不会是帮忙、支持,而是指责,所以处理情绪很重要。这是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货说了什么更重要。

  3.孩子是社会人

  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是,也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他们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并形成着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应该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长的信念。

  4.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行为适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而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孩子对想要达到的目的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我们大人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更何况是孩子),有时,他们对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其行为方式达到的效果也往往与目的被盗而驰,错误的行为会惹人讨厌,而他们会越迫切的追求归属感,这会形成恶性循环,因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定要充满爱意和亲切。

  5.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6.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行为不当的孩子试图在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理解这一信息或这一概念,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做出反应,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其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7.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意愿,学知识又有什么用处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用、被需要。所以让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8.*等

  9.犯错误时学*的好时机

  不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大人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家人聚在一起时,每个人说出自己当天犯的一个错误,以及自己学到了什么,会让孩子看到犯错误的价值所在,也是在一种友善的环境中学*。这里有一个矫正错误的三个R(承认——啊,我犯了一个错误;和好——我向你道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10.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去斥责孩子,还认为孩子不理解,殊不知当我们带着怒气或者斥责的口吻时,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爱,而是羞辱和指责,所以,下一次,换一下方式吧。直接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静的说出来,可能更有效果。

  总的来说,这些概念都在传输一个观念:理解背后的行为,处理情绪之后再处理事情。人都是感性的,需要被理解、被需要,当被理解了的时候,才会有惊人的爆发力。否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教我们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

  什么是正面管教

  曾经,家长、老师们对孩子严厉控制、动辄惩罚。后来,很多人又矫枉过正,走向娇纵、溺爱。诚然,过度严厉或娇纵都不可取,但除了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人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很多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惩罚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孩子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中的一种或全部作为长期回敬我们的惩罚。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书里边有一些非常独特而且有意思的工具,比如说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工具,叫积极的暂停。在大家闹僵了,开始生气了,开始权力争夺,开始报复的时候,我们喊暂停。让大脑从“原始脑”切换到“理性脑”,事实上,我们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

  还有一种工具就是鼓励和赞扬。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两组小孩做拼图以后,一组小孩被表扬说:你真聪明。这个叫做赞扬;对另一组说:你们真是有探索精神,你们真棒。后来发现被表扬真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简单的拼图。而被表扬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当中,更多地选择了更难的拼图。鼓励与赞扬不同。赞扬指向人,只针对已经完成的`事,有操纵性,让孩子寻求别人的认可。而鼓励指向行为,针对努力以及改进,是尊重的欣赏的,让孩子为自己而改变,自信、自立。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用来教育孩子,更可以用来调整自己。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学会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6

  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经常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或者行为不规范,而去对孩子进行惩罚,惩罚的作用可谓是立竿见影,短期有效,但*日里的惩罚累计起来,却发现我们的惩罚在慢慢失去效果,或者说,只有加重惩罚的力度才能达到效果。日积月累的惩罚后发现,孩子的脾气随着惩罚越来越大,那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正面管教》里提出,我们需要用坚定且和善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积极的暂停”就是孩子在犯错时,我们可以去运用的一个小工具。

  我们都听说过“冲动是魔鬼”,因为人在暴怒的瞬间,理性脑的盖子打开了,人在此刻处于被“动物脑”控制的时刻,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是气话,做出来的事也是极具破坏性而且对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论是孩子还是**,在意识到自己有脾气来了,理性脑的盖子即将要掀开了,要有意识的察觉并采取“积极暂停”的方法。

  适当的停一停,听上去很不合理。问题都发生了,为何不立即解决,反而要求停止呢?可是这恰恰符合人的心理诉求。我们只有在情绪*静的情况下,才能比较理智的解决问题。当我的孩子因为触犯了一些原本定好的规则时,我会去指出,或者制止孩子,但孩子的反应很有可能是不认同,不配合。而他的不配合,就会引起我的怒火,开始骂孩子这不对,那不对,越说越来气,这时的我简直是点着的炮竹,如果他再做一点点错事,我绝对是会忍不住想要动手惩罚他了。

  经过多次的努力后,我尝试了积极的暂停,当我意识到自己在不停的唠叨时,我决定暂时离开案发现场,去没有孩子的地方呆着,这样的好处是,没有孩子在眼前,你的理智脑仿佛在恢复过来,动物脑开始慢慢退下去。当我觉得可以再面对孩子时,我重新找到我的孩子,跟他说,妈妈刚才太着急,态度不好。我发现当我的态度处于*和状态时,孩子也不那么激动,而且也愿意配合了。我想这大概就是“积极暂停”的功效。

  “积极的暂停”,不只是为了让孩子感觉好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感觉好起来后,一起商量计划,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书中还提了几点怎样进行“积极的暂停”,和孩子一起创建一个暂停去,让他们自己决定暂停区是什么样的,放什么东西。还可以让孩子给暂停区取个特别的名字。当他们沮丧时,问“去你的某某区有帮助吗?”让孩子意识到暂停区的作用。还有就是做出使用积极暂停的榜样,等我们自己沮丧或者生气时,去我们自己的暂停区。

  也许家长们会问在孩子“暂停”时允许他们做些愉快的事情,允许孩子玩儿玩具、读书、休息或听音乐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大家会觉得孩子要遭到惩罚(感觉更糟)才能做得更好,当往往是当孩子们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在你让他积极暂停的时候跑了出来怎么办?是不是要继续送回“暂停区”呢?实际上只要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改变,就没有必要再送孩子回“暂停区了”

  我们要做的是要记住积极暂停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变行为,而不是用权力让孩子吃苦头,如果当时孩子自己选择去他的“特别的地方”——一个他帮着布置的地方——直到他心情好起来,就会更有效。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对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扩展6)

——《正面管教》读后感菁选

《正面管教》读后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我想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以心*气和的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从孩子的角度换位进行思考,我们的教室一定会充满爱与欢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当然,不管什么样的方法最需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儿童观。尊重、理解、关爱孩子的成长,赢得孩子,而不是要操纵孩子。这是最*经常听到的关于正面管教的观点,学校的师训处也常常会推送一些正面管教的内容来分享。貌似通过采用正面管教方式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更好的`和学生相处。恰巧上课时候的纪律问题,对问题学生的处理是我最薄弱的环节,对于吵闹的班级和学生我甚至惧怕上他们的课。有时想要让他们更加的听话,就摆出老师的姿态,我常常会像泼妇似的大声怒骂,这样的方式也只能使他们安静一会儿。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非常的苦恼。

  刚好,年级组长处有《正面管教》这本书,借来拜读了一下。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书中的成功案例吸引,我也可以成功吗?我尝试着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我选择了两个不听话、不配合的学生来尝试。这两个孩子总是在上课时打嘴仗,无视我在讲台上的讲解,无视课堂,从不做操作练*,总是肆无忌惮。小A最*特别爱说脏话,总和小B有仇似的,骂完了特别过瘾解恨!而小B也绝不会示弱,大声的怒骂回去,然后来来往往没几次紧接着动手动脚,太让我崩溃!每周一节信息课,次次如此,不断的发火、镇压,我都够了!

  很显然,这是每个老师最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我开始责怪我自己,感觉自己被学生无视,很没有面子。可是,阅读了正面管教的教学后,我开始这样尝试。

  1、减少摩擦。

  因为我带的班级比较多,不能记住所有的学生,所以为了上课的方便,我让学生按照学号坐,小A和小B是25号和30号,刚好在同一排,虽然中间隔了几个同学,仍被他们无视,最终我决定把他们换开,换到看不见对方的位置。这样能减少双方的摩擦。

  2、鼓励。

  事先和小A、小B约定,这节课哪位同学守纪律,讲的话少,声音轻,对同学有礼貌,老师就给那位同学加星。一开始,他们还是会很吵,两个都会讲话,但是下课后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鼓励了讲话稍少的小A,给小A加星,很显然,小A有点难为情。我也给小B加了一颗星,小B也很诧异,“因为你有进步啊!”我笑着说,小B也脸红的低下了头。看来这招表演和鼓励是有效的。

  3、和学生合作。

  之前我会请纪律和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我做一些小事情。这次我尝试让小A和小B帮助我做事。我对他们说:“我可以请你们帮助老师做些事情吗?我很需要你们两个合作帮老师把交了作业的同学登记好!”他们听了,很配合的帮我做登记,一个报学号,一个做记录。两人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4、给学生选择。

  小A不做作业,还打扰旁边认真操作的同学。我对小A说:“我给你几个建议,好不好?第一,老师再教你一次,你再慢慢做,只要你做了作品就好,完成之后你就可以玩一会儿单击小游戏;第二,你可以请一位好朋友来帮助你!”第三、不做作业,老师只能收回你的电脑,你只能在座位上坐着,也许你坐不住,还要打扰其他同学,其他同学又会告状。小A很识趣的选择了第一个建议。终于,他在那节课交了作业,虽然作品不尽人意,但还是有进步的,我很欣慰。

  这些,都是我接触正面管教的学*之后的一些教学片断,一些我的改变和学生的改变。或许总结得不系统,但是很真实,就是我现在的教学现状。相比以前而言,我现在轻松了很多。我知道,未来,还有很多可以提升、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到时候再一起分享。

《正面管教》读后感2

  自从我接手这级新初一以来,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动不动就爱对着学生大吼大叫,他们一天不让我生气,感觉就像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一直很苦恼,怎么和这帮“不听话”的孩子处好呢?刚好假期里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让我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

  “正面管教把重点放在创建一个互相尊重和支持的班集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去追求学业和社会的成功,使教室成为一个培育人、愉悦和快乐地学*和成长的场所。”这一点我感触最深了。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教室,如果他们在教室里每天听到的都是老师的吼叫,那让他们积极快乐地去学*是不可能的。我一直想让我的学生能在我的带领下快乐地学*和生活,所以我必须想办法来改变我对他们的.态度,不能简单粗暴地来处理问题,要尊重他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令人惊讶的是,相互尊重的教师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竟然是什么也不做,看看会发生什么。”我上课容不得半点干扰,一有学生说话、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没有学*资料、不做笔记……我一下子就来气了,非得训斥一番,这样课堂上很多时候,我都是在“灭火”,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师生的心情也不好,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可记得有几次,我因为生气,竟然什么也没做,只是在静静地看着,结果说话的学生慢慢停了下来,有的学生还抱怨说话的学生,我有一种找到同盟军的感觉。看来,一件事有很多处理办法,并且肯定有很棒的法子在等着你,所以我要努力去探索,争取把教室打造成一个充满爱和欢乐,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地方。

  “如果你用大量的时间说、命令、要求和告诉,但却不用行动执行,你的话就会从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学生就会变得对老师充耳不闻。”“另一方面,如果你把事情只说一遍,并且执行,学生们就知道你说话时算数的。”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一直坚持说到就要做到,我对学生说的事,就一定去做,不会去许诺一些做不到的事。这样不但能帮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而且还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现在我有几个学生最特别甜,也特别快,许诺个事情张嘴就是:“老师,我明天保证完成作业。”“老师,我下次肯定能默写好。”……当时把老师哄个开心,下次作业还是没完成,默写还是写得很差。我说过他们很多次,说话要负责任。希望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下,他们能成为讲信用的人。

  “很多老师确实关爱自己的学生,但孩子们却得不到这种讯息。”“每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她就冲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当着同学们的面羞辱他们。”“当我批评我的学生们时我的声音大得足以让其他人都听到。当我说学生做的好事时,声音轻得其他人通常都听不到。”感觉这就像在说我自己。我确实很关爱我的学生,可以说全身心都投在他们和我女儿身上,但是我总是冲着他们吼叫,他们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吗?肯定不会。另外,我是不是太吝啬对他们的赞美了?教了他们一个学期了,是不是受到我表扬的学生太少了?我女儿就说我总是教训她,从不表扬她。我是不是要学着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能适时地大声地表扬他们?

  有一天,巴克利先生正在处理一个正在上课想入非非的学生。他将手轻轻放在这个男孩的肩上,说:“想象一下。你 8岁了。你起了床,打开音乐电视频道。你知道里面的每一个歌手和每首歌曲的所有歌词。但是,会有人给你一份工作吗?没门!为什么呢?因为你在我的课堂上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凝视天空了。”这个学生抬起头来,咧着嘴笑了,然后打开了书。这种幽默的方法比大声叫学生的名字,提醒他注意听讲好多了。

  书读完了,我还在深思,我是有能力改变现在我和学生这种僵持的局面的,这需要我用心去发现那些美妙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对待这些有头脑的、有思想的孩子们!

《正面管教》读后感3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应该读这本书:如果你是一名老师,那你更应该读本书;我既是一名两个孩子的家长,又是多名孩子的老师,我更更应该读这本书。

  说实在的,看到这本书的目录时,让我感觉到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我不愿读下去,临*开学,为了完成任务,强制自己静下心来读这本书,我却发现这本书让我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有了全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弃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长,既有骄纵的和善,亦有惩罚的坚定,而剔除了骄纵的无规矩和惩罚的过分严厉。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有效的运用鼓励。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优点等,让我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

  第一: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

  及时的赞扬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德雷克斯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显而易见的就是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比如我们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回答问题表现得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你回答的真完整”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记得我们班王子轩刚到教室来上学时,让他回答问题,简直声音比蚊子还小,每次都这样,当时我真的想发火,到底问问他还能说话吧。可是理智告诉我,不能发火,越发火,可能他越害怕,越不敢说了,以后会产生心理影响。我就克制住心里的怒火,抓住时机转而进行对他鼓励,:“孩子,今天老师感觉你有了小小的进步,你回答问题考虑的更全面了,声音特别好听,如果你的声音能够再大点,把你说的能够让每个同学能够听见,那将更完美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更棒的,加油!”每次回答问题,我都会找出优点对他进行鼓励,慢慢的孩子自信了,声音变大了,回答问题更积极了。

  第二:改善,而不是完美

  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管自己的孩子多么努力,多么优秀,他们总是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我们太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尤其是很多家长把以前自己不足的方面或者没实现的目标,都寄希望于孩子,一旦孩子做不到,家长们就会很生气,指责孩子,结果双方都很痛苦。

  今年暑假大儿子考试,道法考的不好,生物考的不错,按照以前,我会很不开心,会责问孩子那一门为什么没考好?现在则会想,儿子有一门考得好,为什么不开心呢?而且儿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这次找到原因,下次努力改进,这也是另外一种提高的机会,我应该感到开心才对啊!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对改善的关注要重于结果的关注,对孩子优点的关注多于缺点的关注,这样我们眼中就有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孩子也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我们眼中的样子。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你看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心中有朝阳,到处是阳光。

  作为一名家长,我会把鼓励有效地用到孩子的身上,作为一名老师,我会把鼓励有效地用到我的学生身上。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4

  教育就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所以它就具有一定的观赏意味,可是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何尝具有观赏性?就是那些逢场作秀排练、演练了很多次的公开课,它的观赏性也未必有多高,同样的思维考究后,那整日关起门上的家常课、自己*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不难想象它们的面目一定是可憎的了,《正面管教》及《儿童纪律学》读后感。所以肯定的说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至于问题的根源所在我觉得深究的意义也不见得有多大,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的方法。读了《正面管教》和《儿童纪律学》两本书之后,结合书籍中的做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一下几点深有体会:

  一、建立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犹如我们读过的《五十六号教室》中所提到的信任一般,尊重这是建立和善、坚定正面管教的前提所在。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实施正面教育的四个基本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于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候再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这只是本书中**与孩子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在**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下完全是能够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所以,尊重是相互的,是开展一切活动与沟通的前提条件。自己在班级管理中虽然也力求做到信任和心*气和,可有时候自己却因为孩子的纪律问题出现朝着孩子大声呵斥的现象,而且心里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惯,出发点没有错,其实这一来师生间建立起来的信任就会被破坏,甚至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重新建立,或许仍心存芥蒂,这样的代价真是不敢想象。

  二、变赢了为赢得很多时候我们总在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名义,扮演着孩子们心目中的大灰狼形象。对于我们的要求他们没有心甘情愿的接受,于是我们就拿出一副惟我独尊的长者威严,要求孩子必须如此,结果表面上孩子是屈从了,也接受了。可是孩子内心里是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去做得,可想而知,这样的效果并不如愿。那我们何不改变一下策略,表示认同和理解之后赢得孩子的心,让他成为你的合作者,欣然接受出色完成呢?所以与孩子*等对话,不去考虑自己所谓的尊严,而忽略孩子的人格尊严,做真正意义上的*等者,那样才会赢得孩子。

  三、解决问题讲究策略当孩子出现问题是我们要关注的是什么?仔细分析孩子问题背后隐藏的东西他到底是在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或是报复,自暴自弃,以及出现这些行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然后想办法鼓励孩子,采取有效的鼓励方式注重如何解决问题,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我们现在再去怒气冲冲的追究责任,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造成必要的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应的惩罚了,而惩罚的.结果只有四种可能:愤怒、报复、胆怯、反叛。所以我们也来试着改变一下,积极的暂停,双方进入冷静期,然后通过启发式问题,慢慢走*孩子的世界,考虑孩子的感受,然后做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找一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或头脑风暴法,按照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到知识,把错误当成学*的机会。这样下来孩子*得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出现问题是的抱怨和指责。其实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也必须在错误中学*,在错误中总结,与孩子一起成长,把每一次犯错看成一次难得的学*机会。心*气和的坚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充分用这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实践到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边学边用,那样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那时的教育也许才真正具有艺术。

《正面管教》读后感5

  遇见《正面管教》,仿佛看到了一束光。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它,让我在梦想堂遇见问题时适时解决。

  梦想堂,六个小组正在激烈讨论,争分夺秒地完成自己小组的绘本制作。我在下面巡视,发现其中一名女生正无所事事地站在一台电脑跟前,摸索着什么。我气势汹汹地走到她的跟前,严肃批评了她,让她迅速回到小组。看得出她很不愿意,可是为了不耽误各小组的进度,我并没有关心她的心情如何。随即便接着巡视并指导各组的完成情况。下后,我按照惯例把他们从梦想教室送回普通教室。等我返回发现,那名女生拖着步子,极不情愿地走在**室的途中。

  就在这时,我才猛然意识到,这个女孩,如果用这种心情进入下一堂,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我必须正式跟她沟通这个问题。

  《正面管教》关于解决问题的R1H,给了我合适的解决方案。我应该遵循相关、尊重、合理及有帮助这几个要点。

  想到这里,我拦住了她,十分温和的询问她,为什么脱离小组,一个人玩耍。可能是看我态度温和,她开始向我解释,本组内的小成员都不同意她画插画或者写字,她没事干,就只能自己去找事干……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武断批评一个心灵已经受伤的孩子,实在是不应该。

  我告诉她,小组成员明显不信任她,既然语言表达很苍白,为什么不试着用行动去说服他们呢?她特别认同的点了点头,我终于看到了她的笑脸。随后我便让她回了教室。

  说实话,我当时的成就只是在于合理解决了一个问题,没有把这个学生推出梦想堂之外,可是第二周的梦想让我意识到,我当时做了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

  上安排好各小组之后,我马上发现,还是那个姑娘,其他都是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只有她,选择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地在纸上画着什么。我有些生气,快步走到她跟前,正当我准备严肃地提醒她,应该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作品时,我发现,她在按照我的建议完成。自己做出作品:她设计的封面,不是简单的字,而是将字和插画结合在一起,一眼看过去便能读懂他们的绘本,我过去拿起她的作品,跟小组沟通,说明她作品的可行性,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自觉主动的让她配合加工完成一半的封面设计……

  看着他们和谐的配合,我在心里暗喜,幸亏我遇见了《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带给我的益处不仅仅体现在梦想堂管理。常态堂管理同样适用。那是庆六一比赛前夕,所有小朋友都已经准备好走台,就在这时,一名小朋友迟到,匆匆忙忙跑过,看见他明显不太好意思,我就微笑着问他:"是起晚了吗?"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随即我便让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愣了一下,显然他没有想到我会采取如此温和的方式解决。接下的排练,他比*时投入了很多,整个一天的学*生活特别积极。我不由得庆幸,一个简单的改变,竟会影响孩子整天的`状态。

  过了两周,他妈妈才跟我谈起,问我,那天孩子迟到为什么没有批评孩子。她本想借我的手改变孩子赖床的毛病。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我又跟孩子进行了耐心的交流,并且通过我们所学的《一分钟》引导他,现在孩子迟到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

  以后的堂上,堂外,我还会面临很多的突发状况,我要时刻记得《正面管教》中的各种案例及应对方法。走*孩子,贴*孩子的心,你才会更加真切地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你才会给予更多的理解,同时用更加合适的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会让《正面管教》陪伴我的整个教学生涯,我相信它会带给我更多的得心应手,更多的成就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6

  早听说这本书如何好,终于在这个假期翻开它。的确是本好书!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们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合上这本书,可能再遇到问题到底怎样正面管教不一定马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但书中很多理论像警钟一样不断敲打着我的心。

  “当过度控制对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时,其代价是什么?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服从。用惩罚和奖励的方法控制学生,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 孩子没办法学会为自己的的行为负责。骄纵的道理也一样。”

  作为一名老师多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能自律,而不是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么多年对学生的管理大多情况不是惩罚就是奖励。这都是外在的`控制。这样管教的结果都是暂时性的,正确的行为不可能长久。我也常思考:怎样不奖励也不惩罚能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但一直困惑着,没有更好的方法。庆幸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

  “对于理解正面管教来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样他们就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长期效果。”刚看到这句话,还挺高兴,觉得学校也提倡让学生共同讨论规则,最起码还有这样的理念,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出的规则到底起什么作用,概念是模糊的。

  记得班里有一部分学生爱讲话,尤其是在走廊,对于这个问题我很头疼。一天中午,准备让在走廊爱讲话的的孩子一起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坐在一边,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七嘴八舌讨论着,他们热情挺高,也很重视,但提出的办法全是惩罚性的:不许出去完,给作业,坐十分钟等。最后我也没别的更好的办法,但本能地觉得惩罚不妥。我打断了孩子们的讨论,问了他们此时有什么感受,这个讨论的过程也也起到了点作用。

  等我看到第六章《关于解决问题》还真讲了出现问题该怎样处理的方法。就是大家一起讨论规则。但显然我并没有真正理解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

  当我们了解,就会理解,当我们理解,就会尊重。只有真正尊重,才会给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我并不了解孩子一旦被惩罚后会怎样,所以也不理解孩子,就做不到真正尊重孩子。出现问题每人都积极参与是对的,也是照葫芦画瓢而已。现在知道上述例子中孩子们找的全是伤人的方法,只能排斥爱讲话的孩子,而不是帮人,让孩子获得归属感。

  书中那个爱拿别人铅笔的小女孩体验了两种解决方法的感受,一个是当同学们想办法惩罚她时在班里渐渐“缩小”,一个是大家想办法帮助她时慢慢“涨大”,我仿佛亲眼看到这孩子在两中截然不同理念下的“暗淡无光”和“闪闪发光”的眼睛。

  当我们关注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这正我期待的教育。我一直把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作为工作重点,现在明白了不是你告诉他与人要和气,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在班会**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是尊重,爱护会怎样,打击、伤害又会让人怎样。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写到这时,儿子把我的包从凳子上蹭掉到了地上(可能还不知道):“没看见!捡起来呀。”哎呀,不对,应该这样说:“包碰掉了,该怎么办?”

  把书中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实践是另一回事。改变不能仅靠这本书,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改变从小事,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正面管教》读后感7

  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受益匪浅!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内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这是本非常好、非常实用的教育书,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从理论深度来说,教我们如何做老师,如何做父母。我相信,没有一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我常常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有时孩子犯错,我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是以言词厉色或予以惩罚,因为这种教育效果最快,孩子因为害怕老师的威严而屈服做出暂时的妥协。(教育者遇到问题时不能不知道怎么处理,只知道发火,当带着情绪去教育别人的时候,却往往会适得其反。)有时觉得不听话的孩子,尤其那些不良行为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作为老师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老师的情绪言语无形中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书中倡导对待孩子要“和善和坚定”,和善坚定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石。只有在“和善和坚定”的氛围里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和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和善和坚定也有利于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融洽。讲求“和善而坚定”的前提,是教育者抛弃惩罚、羞辱孩子。因为没有人会因为被惩罚、羞辱了而去更好地做好事情,顶多是出于害怕而屈服,但伤了孩子的自尊,且在孩子心里埋下了反叛、敌意、报复等坏的种子,而不会去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问题仍然是问题。这样的惩罚会一点点地抹杀孩子的自我,失去自信。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他是想寻求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揭秘:“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的学生并不完美,我也不完美,《正面管教》帮助我消除了对孩子不尊重的、没有长期效果的错误管教方法。帮助我找到了这种对于不完美的相处方式,从而更好地与学生们相处,从现在开始真正享受到为人师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认定若想要孩子们做的更好,就得先要孩子们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其实鼓励也是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特别是我对鼓励与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我才真切的认识到赞扬针对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它能让孩子自信,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往往想着鼓励孩子却变成了赞扬孩子。鼓励和赞扬是不同的,区分了这一观念更有利于引导孩子。

  书中提倡我们要在班会**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在与人相处时尊重,爱护是多么的重要。只要47颗种子团结在一起,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当然对《正面管教》很多理念与方法的只是粗浅的了解,希望和大家在相互沟通中能够不断领悟,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共同陪伴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8

  以前在樊登读书会听过这本书,时间久了忘光了,前天偶然机会再听樊登老师讲的时候感悟颇深,有些感悟记录下来。

  在本书《正面管教》中心就是一句话:和善而坚定。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有爱也要有边界,有原则。光有爱没有边界就成了骄纵,光有原则没有爱,孩子就不会听我们的,只能解决短暂问题,如果我们感觉教育孩子很费力,那么说你的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甚至也只能是解决短暂问题。

  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爱是一切问题根源,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大人问题也是如此,其实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在3岁之前我们可以给予无条件的爱,哭闹时就要去哄,3岁以后孩子已经懂得很多,这个时候不能光有爱,还有有边界。但是孩子又跟大人不一样地方在于,孩子对于事情的理解方面,更多靠感知力,解读能力很差。书中举例子,二胎来到后,因为小宝宝不会照顾自己,家里更多精力观照老二,老大就错误认为当自己是个小宝宝,爱哭闹,需要奶瓶,尿裤子爸爸妈妈就会照顾自己,结果是适得其反,阿黛尔解释并非事实,只是他通过感知得来的,他的行为取决于他认为的事实。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需要关爱,一个拥抱一个无言的暗号就可以满足孩子。通常这个时候大人往往就会更加气愤,其实越是愤怒,呵斥效果越差。让他感知父母是爱她的.胜过千言万语的教训来的快。

  爱是教育的前提的话,那么原则才会让这个孩子更加健康自信成长呢。何为原则,何为边界。为何要对小孩有原则,有的人喜欢对出问题孩子说,那是孩子天性,实则是大人对孩子的骄纵。我们要尊重孩子,但是要知道孩子以后也是社会人。我们不教育,迟早会被社会教育。有人说小孩子不懂法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小事告知他。这让我们想起前段时间,关于大连14岁男孩猥亵10岁女孩不成将其杀死的案件,如果说14岁还不构成法律责任的话,那么未来这个孩子也将是父母的终生负担与遗憾,因为这个孩子这么小就做出这样事情,没有走向社会,完全是家庭教育造成的,父母还以为对孩子的骄纵是爱,实则是害,今天的结果可以说是父母一手造成的。今天能**,并且**后如此淡定,还在同学群云淡风轻的谈起此事,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积纵成害呀,再比如李双江儿子李天一也是一样,孩子后半生就这么让父母给毁了。

  本书中介绍几种家教类型,严厉型,顾名思义有原则,缺乏爱的沟通;骄纵型,放任,给予无限自由,没有原则,有爱。正面管教型,是既要有爱也有原则。在现实中,每每遇到问题我们都会头痛,其实每一次问题都要把他看成学*机会,跟孩子一起解决,先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同时由要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当孩子不哭闹时候,再去训练孩子,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书中案例,如何解决孩子早晚作息问题。可能我们会遇到,到了该吃饭时候不吃,该刷牙时候,去玩玩具,该睡觉的时候,却要看绘本.....等等一系列问题,也都是我面对的。本书观点是:让孩子参与到日常作息计划中来,征求孩子意见,一起参与制定晚间作息时间表:哪个时间段玩游戏,哪个时间看动画片,哪个时间运动,哪个时间要刷牙洗脸上床,上床进行几个游戏后要关灯睡觉。包括早晨要穿什么衣服,提前一天跟孩子沟通好,这样早上时间就很轻松。甚至早餐吃啥,当让孩子参与制定这些后,早晚时间都会很美好轻松了。通过让孩子参与制定孩子有了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有动力。这样做起来不费力还有效。

  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这是一个我们选择。当我们赢了孩子,孩子就选择输了。教育孩子的路上,自己还有很长路要走,未来要正视自我问题,自我成长,孩子才会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9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儿子已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作为妈妈我在欣喜的同时,也有着诸多对于教育的困惑和烦恼。前段时间智老师为家长们推荐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读后受益匪浅。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都有着一颗深爱孩子的心,但有时却不懂得如何去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正面管教》这本书倡导的是“和善而坚定”,并且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教给孩子的教育理念。回想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会因为孩子的一些或好或坏的行为而导致自己的情绪如大海的潮汐般跌宕起伏,时高时低。当孩子好的行为让我高兴时我只有和善而忘却了对于孩子行为约束应有的坚定;而孩子的不良行为让我生气时我已毫无和善可言,只想着让孩子听自己的话,立刻改正不良行为,此时的情绪已控制了自己理性的思维,已不去探究孩子不良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根本起不到真正引导的作用,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仅仅是暂时的改正,无法起到长久有效的作用。当我生气时更多的是情绪的宣泄,表面上是我“赢了”孩子,实际上却无法“赢得”孩子的合作。

  而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给我们做出了具体的.指导,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

  ①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

  ②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③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④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而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我会将书中提出的指导方法认真掌握并积极运用到*时的教育实践中去,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理性且温和的好妈妈。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在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积极的暂停”,当父母和孩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暂停”,给彼此一个冷静的空间,当我们冷静下来并且感觉好起来后,我们再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例如“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让孩子从你决定你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自然后果或逻辑后果中学*,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出现的可能性就被消除了;例如“情绪的撤出”,从当时的情形中撤出来,等到情绪上的冲突*息下来,而不是进入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我们才能理智的解决问题。诸如此类的方法在该书中还有很多,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我在面对冲突时更好的解决问题,我会学着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诸多之前不知该如何解决的难题。

  在《正面管教》这本书中还有一个焦点就是“鼓励”,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而想要运用好“鼓励”这个工具并非易事,我们往往*惯与“赞扬”而非“鼓励",这就需要我们认清两者之间本质的区别,并运用“掌握好时机”、“为了改善而努力”、“作出弥补”、“避开社会压力"、“安排特别时光”、“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日常惯例表”、“试试抱一抱”等各种方法来实行“鼓励”。对孩子进行“鼓励”也是我在与孩子相处中所欠缺的方面,我往往将关注点放在了孩子的缺点上并进行指责和强行纠正,而不懂得运用“鼓励”将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学*运用“鼓励”将是我在今后与孩子相处中需要不断强化学*的内容。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庆幸孩子身处在这样一个和谐社会,进入了一个友爱的大集体,并遇到了各位有责任感且和善的老师,作为家长,我将更加努力学*、提升自我,助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放假前学校学生指导中心给老师们发了一本《正面管教》,在这个假期翻开它。的确是本好书!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们能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终于把《正面管教》这本书好好通读了一遍,真的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否能运用的恰当或有效,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我们能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意图。通过我的切身体会,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其二,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贴画、小奖品等。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其三,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其四,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其五,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学生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正面管教》读后感11

  很惭愧,之前为了完成任务囫囵吞枣式阅读,加之对关于家庭教育的积累不够,所以理解得很肤浅。经过几轮的读书交流,不断加深了我对正面教育的理解。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时,原先无法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一下子有了新的认知。何谓经典,就是每字每句都透着智慧的光芒。我这次细嚼慢咽,再次走进了《正面管教》,进行了整本书阅读,我会在一个页面反复停顿,闭上眼睛,细细回味字句中蕴含的深意,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情况再上心头。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其他传统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正面管教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我们感觉难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然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他的各项能力。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坚定,这是因为“和善”可以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而“坚定”则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实的态度。

  教育孩子知易行难。我们教育孩子切忌太容易受情绪的支配而陷入权利之争。我们的目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是激励孩子做的更好,而不是让孩子放弃自己;是启发孩子探索式的思考,而不是在命令、责备中招致孩子的戒备;是让孩子决定做什么,而不是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教育伊始,沟通先行。

  7——9章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一、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以友善的方式,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

  二、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

  三、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

  四、肯定会愉悦沟通。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使用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五、尊重会深化沟通。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我们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关系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当然,正面管教不会一蹴而就,过程可能会有反复,这点作者在书中就曾说道:想把《正面管教》的书扔到窗外,不想让人知道写《正面管教》的作者也会反复犯错。

  正面管教重点在于创建相互尊重和支持的班集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教室成为一个培育人、愉悦和快乐的学*和成长的场所。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爱。知易行难,那就在实践中反复推敲吧!

  读书,使大脑充实;思考,则会让智慧开花。教育绝非单方面的冥思苦想,更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中的总结和改进。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先充实自己,做好自己,与孩子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在爱与欢乐中相处,在教育的道路上始终温柔而坚定地走下去。

《正面管教》读后感12

  《正面管教》是我最*在阅读的书籍,它也是排名第一的教育类书籍。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使我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读了《正面管教》后,我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再大的问题,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第二,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第三:自尊。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和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他们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对我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很大启发。

  第四,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第五,犯错误是学*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正面管教》这本书,它不仅仅是培养孩子、教育学生的指导性书目,还是指引我个人成长的书籍。今后我会反复读它,相信它能引领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走得更远。

《正面管教》读后感13

  这个假期学校让读一本书————《正面管教》,说实在的,看了这本书的目录,让我感觉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临*开学了,为了完成任务,强制自己静下心来看这本书,我却发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七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有两个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经担任过十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弃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长,既有骄纵的和善,亦有惩罚的坚定,而剔除了骄纵的无规矩和惩罚的过分严厉。

  整体来说,正面管教就是一种鼓励模式。以往教师在针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往往采取严厉的训斥,孩子表面上服从了,但实际上不服气,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而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读完这本书,让我对鼓励和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鼓励是自己指向的,赞扬长期的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能让孩子自信。举个例子,我的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写作业都磨磨蹭蹭的,我采取了各种的方式,比如说按照我要求的时间写完作业的,给予金钱上的奖励,或语言上的表扬,但是效果甚微。以往我认为坐在孩子旁边看孩子写作业,陪伴孩子,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实际上,坐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写作业,是在精神上给予孩子的一种鼓励和支持。就比如练电子琴,在最初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边,鼓励她,帮助她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随着孩子弹琴技能的增长,现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任务,我就放手让她自己练*。鼓励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老师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受,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被家长包办代替的太多了,大人们事无巨细的替孩子们打算,抹煞了孩子办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的提高的机会,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对社会、对事情的热情。就比如说,这个假期我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军事拓展夏令营,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很担心她能不能适应这个夏令营生活,但孩子快乐自信、顽强的笑容告诉我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这件事,我深刻的认同了这本书里告诉我们的,寻找机会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学*,学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会有效,或者说老师家长的管教才会有效。

  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们一些沟通的技巧,其中有几个我非常的赞同,比如说探询,要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连接并改善沟通。和孩子一起探询问题,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这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还有一点就是尊重,当你尊重孩子时,你会认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沟通。在尊重这点上,我还需要改善,有的时候在与孩子或者学生沟通时语气过于强硬。

  我相信,读了这本书,我会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孩子,改变他人。

《正面管教》读后感14

  时光在书香中飘逝,《正面管教》这本书也伴着夏日的缓缓炎热慢慢展开。

  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看到这句话,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班的X同学,他是个特别不合群的孩子,上课时永远坐不端正,常常趴在桌上,并把椅子360度旋转。喜欢插话,走路永远不在队伍里,磨磨蹭蹭地落在班级后面,作业不按时交,订正从来不按老师的要求写……我跟他讲了无数次的道理,也经常在下课后把他单独留下来进行教育批评,可是大半学期下来,我的批评教育对他似乎不起什么作用,每次在我教育他时都是低着头,但常常是我在唱独角戏,后来还是老样子。因为我不认为他是一个笨孩子,所以我决定要在他身上花费更多的心思,争取对他有更深的了解。我想起了正面管教里的这句话,忽然领悟到,这个让我如此头疼的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正是缺爱的表现吗?

  我决定用爱“收服”他。于是我在每一次的作业中都加一张用可爱的便签纸写的小短语,信中着重表现了其实我内心有多喜欢他,字写得越来越有进步,今天又比昨天好了一些,告诉他他是我在班里第一个注意到的孩子,我觉得他优秀又阳光,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这一点从未变过!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变化,至少上语文课时听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后来,我对他更加关心,有一次,他感冒了,但是带的却还是凉水,于是我就给他倒了一杯开水,还一天多次询问他有没有感觉好一些;而当我发现他有一个很不好的*惯——喜欢在课堂上玩愤怒的小鸟橡皮,有时还打扰到别的同学。思考良久,我让他带着所有的橡皮来我办公室,在他疑惑时把我准备的两块崭新的学*橡皮和他作交换,并在送他的橡皮上刻下提醒的话……终于,我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收获,他跟最初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听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当然成绩也突飞猛进,期末考试考了“优”。

  《正面管教》一书中“安排特别时光”一节中讲到“放学后只要花几分钟作为给一个孩子的特别时光、就能帮助这个孩子感受到足够的鼓励停止其不良行为,尽管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提到不良行为。”我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班里有一个Y小朋友,上课极易分神,学*上很不踏实,试卷常常做的一团糟,小测验的成绩也不行极差。因为家长做生意,接小孩经常晚点,她常常是一个人在教室里做自己的事的。有一次,我很偶然的发现不是值日生的他在很努力地去擦黑板并且整理讲桌,我很感动,大大地表扬了他,并且跟她约定以后一段时间如果妈妈又来晚了的话我可以在教室陪她,我和他之间将有十分钟的“特别时光”,孩子听了很兴奋,像和我共有了一个小秘密。事实上我也照做了,一开始他跟我聊天时很拘谨,后来在我的引导下越来越放得开了,她很愿意和我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把他前一段时间状态不好的原因是爸爸妈妈老是吵架的事都告诉了我……当然,在“特殊时光”的作用下,她进步非常大,不仅是成绩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此外,书中还告诉我们要常常鼓励孩子。说真的,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尤其是做一个班主任,通常由于心急很*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批评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很少有人深想过批评带来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批评,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正面管教》的作者一直强调,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积累的效果。这一点对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时的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去,真正让学生们受益。

《正面管教》读后感15

  《正面管教》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就其中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以及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三种主要互动方式、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做了说明,第二部分开始明确一些基本概念,这些容易被我们误解或忽略的概念。

  书中一直强调:在知道“怎么做”之前,要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当我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才能了解人类的行为,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不良行为,以及为什么正面管教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容易被我们理解偏差或错误的概念。

  一、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给予孩子自尊,实际_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比如我们通过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等互动,这些都是比较好玩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如果孩子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他们可能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会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念。要把犯错误当成学*的大号机会,允许他们经历失败,并让他们再出现问题时学会自己去解决,这样他们才能学会适应、学会对待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在这里,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感觉到被需要,例如我们可以请孩子帮忙一起做家务、一起完成某件事,尽管他们做的比较慢或者常常帮了倒忙,也需要让他们一起参与。此刻他们或许是不熟练不擅长的,但多次的尝试会让他们学会的,一定不要图一时的省事而放弃让他们帮忙,否则,将来等到认为他们可以帮忙时,他们也不会再帮忙了。

  二、“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就会收到鼓励,也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的方法。所以,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书中讲到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运用。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想孩子合适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以为这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的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的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三、犯错误时学*的好时机

  不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大人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家人聚在一起时,每个人说出自己当天犯的一个错误,以及自己学到了什么,会让孩子看到犯错误的价值所在,也是在一种友善的环境中学*。这里有一个矫正错误的三个R:(承认:啊,我犯了一个错误;

  和好:我向你道歉;

  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四、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去斥责孩子,还认为孩子不理解,殊不知当我们带着怒气或者斥责的口吻时,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爱,而是羞辱和指责,所以,下一次,换一下方式吧。直接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静的说出来,可能更有效果。

  总的来说,这些概念都在传输一个观念:理解背后的行为,处理情绪之后再处理事情。人都是感性的,需要被理解、被需要,当被理解了的时候,才会有惊人的爆发力。否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菁选(扩展7)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实用20篇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曾经碰到几个比较特别的孩子,他们有的现在行为表现已经令我刮目相看,而他们的改变离不开我的一本教育“圣经”――《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现在与大家分享该书的阅读收获。

  该书中提到了对孩子进行合理教育的五个标准:

  1、帮助孩子感觉到心灵的连结;

  2、和善与坚定并行;

  3、长期有效;

  4、交给孩子为培养良好品格所需的'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5、能让孩子发现他们多么能干。

  正是在这些标准的指引下,面对这些特别的学生,我逐渐找到了帮助的办法。

  一、爱动手的小A同学

  小A同学个子不高,但是很结实,我刚一接班的时候,就见识到了小A同学的“厉害”,一天至少动手三次,每动手必定将另一个孩子打哭。面对这样的“小炮仗”,在《正面管教》的指导下,我制定了以下方案:

  (1)点滴进步法:我再一次找到小A,静静教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让他拿出了自己的一只手,我告诉他你看这五根手指就代表人或者的五种境界,从小拇指到大拇指,越来越厉害,等到大拇指了就是所有人都佩服的偶像,你想做哪种?他果断选择了大拇指,我说好,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你呢,现在就处于第五种境界,如果想要到第四个境界,只要你关注自己的手就行了。只要你能坚持住连续一周不动手,你就能进阶,从那以后我和他每天都聊天,他会在晚自*时兴奋的跑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今天没有动手!我有时候会夸一块他,或者偷偷的奖励他,点点滴滴中小A同学在不断地进步着;

  (2)树立自信:小A其实是一个很热心的孩子,他很热心参加班级里的劳动,尤其是班级里的水桶很重,我告诉他只有你一个人拿得动,他每次抬水的时候都很自豪也很积极,而在优化大师中他也在不断的得到奖励,这样成绩本来就不差的他越来越自信了;

  现在的小A真的变化特别大,有一次别的同学告诉我他和另一个同学打架,我以为小A把别的孩子打了,但结果恰恰相反,见到我的小A特别骄傲的告诉我:老师,他都踢我屁股了,我都没有还手!

  小A现在依然是一个偶尔暴脾气的同学,但是他现在可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了。

  二、爱管闲事的小B同学

  小B同学情商很高,这个孩子每次和他谈话,他都能像小大人一样蹦出许多道理,但是言行不一、明知故犯,而且这个小家伙犯起混来,胆子奇大无比、我行我素。

  危机教育:小B上面提到的问题真正得到缓解是在他犯了一次打错后,他因为插队被同学阻止而对同学大打出手,这件事情造成的恶劣影响让我真正下定狠心管教这个孩子,三个字:冷处理。来自学校、家长的坚定冷静态度重于让他意识到这一次不再是说一说那么简单了,*两周的冷处理重要让这个孩子开始发生改变,他不再明知故犯,而是懂得及时的悬崖勒马,不再去频繁试探规则的红线。

  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复杂的艺术,《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教会我们班主任如剑术大家,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愿班主任们都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2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海伦凯勒这句话使我明白,书籍能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事物与知识,让我们狭隘的认知观得到了扩充,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无数奇妙的东西。

  来到明远小学已一月有余,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能够提升自己的,莫过于读书这件事了。在这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内,朗朗读书声沁人心脾。踏上三尺讲台,让我明白教书育人的重责已扛上肩头。在校领导的推荐下,我有幸拜读了《正面管教》这一本书,书中富有深意的现实事例,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教会我如何运用合理的管教方式。

  一、和善与坚定并行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轻老师,自己往往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而《正面管教》给我提供了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骄纵的方法――和善而坚定。

  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其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和善不等于骄纵,坚定不等于惩戒,而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孩子们才有机会培养出自尊自爱自律、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去到了美术特长教室,一位同学把自己的马克笔弄坏了,便嚎啕大哭了起来,瞬间影响了课堂秩序。美术老师见此状况并没有说任何责怪他的话语,而是把这位同学叫到自己的身前,告诉这位同学:“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但是不能接受你的做法。”接下来帮助他调整呼吸情绪,最后在老师的指点下,该同学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并重新投入到了绘画当中。

  美术老师这样的做法,不正是书中提到的“赢得合作的四步骤”嘛!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关注于解决问题。

  美术老师把书中的教育方式运用到现实教学中,非常值得我借鉴学*。

  二、耐心同鼓励兼并

  在第七章的目录,写着这样一句话:“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的确,鼓励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没有鼓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极大有可能缺乏自信,甚至自我否定。因此,我们要正确鼓励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我的一节书法特长课上,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总喜欢在我的背后做小动作说小话,而且书写时也是乱糟糟一团。

  刚开始我还心情气和地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但是他并没有改正,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捣乱,我便让他坐到了我的跟前,得到我的“特别关注”。

  每次上课我都会特地看他,耐心地指导他一笔一画书写,在他的耳旁对他说:“一次比一次好,有进步。”再到后来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的进步。

  通过一次一次的鼓励,我发现了这个学生的转变,从刚开始的调皮到现在的可以安静地投入到书写中。看到他现在这样的状态,着实让我感觉到了教师的鼓励、肯定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状态。

  三、把犯错误看作学*的好时机

  正如上面的两个例子所述,两位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秩序,但是“一点点的不完美并不太糟糕。”他们能真实反映出教师运用合理的管教方式对学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促使学生们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好的一面发展。这就印证了“把犯错误看作学*的好时机”。

  读了这本《正面管教》,让我收获良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灵活运用正确合理的管教方式,先改变自己,再循序渐进地改变学生,和孩子们在更加安心舒适、自信自强的环境中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3

  在《正面管教》盛行30年之后的今天,我才第一次与它邂逅,可就是这初次的邂逅,却又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忍不住要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推荐给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知道,它已经走进了我的内心,撩动了我的心弦。我也将它引入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它来指引我前进的路。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学生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学生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项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

  在读到第六章:“关注于解决问题”时产生了很大的共鸣。特别认可115页的这段话:我们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而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让孩子认真考虑相关的情形,并要求他们运用一些基本指导原则,比如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等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告诉我:今天值日的小A没擦黑板。我一看满黑板的字就火了,当场就宣布让小A负责擦一个星期的黑板。可后来还是发现不断有学生忘记擦黑板,问题根本没解决。回想,当时的自己因为生气,所以更多的是关注过去,处理眼前的情况,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关注于惩罚,却没有真正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后来我在班会课上,让学生做头脑风暴,为有助于同学及时擦黑板讨论解决方案。当时出现的状况就像书中举的例子一样,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让忘记值日的同学再罚一周”,“把他的名字大大地写在黑板左上角”,“罚他下午放学打扫卫生”等等。我们的孩子们都是和我一样只关注惩罚,而不会真正去帮助这个同学解决问题。见到此情形,我就认真地反思自己,是我们老师长期的做法把孩子们领偏了。我就慢慢领着孩子们去关注解决问题,惩罚只能让这个同学更难受并不会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他忘记的'原因,给他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经过一番引导后,孩子们又重新给建议,这次就好多了。“让同桌或组长提醒一下他”,“如果他着急上厕所或作业没完,我们班干部就先帮他擦了”,“让他把今天我要檫黑板这几个字写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等等。

  的确,当我们肯花时间去训练孩子,并且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施展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时,孩子们就会成为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手。当他们受到尊重的对待,再次出现问题时,孩子会开始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这些都是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处事方式的成果。所以,透过现象,发现了背后的问题后,一旦转变了某种*惯性的思考方式,你肯定会有惊喜,甚至会感觉“原来事情这么简单”。

  这个单元让我产生共鸣的还有“启发式问题的提问技巧,避免使用‘为什么’来问(这里我需要觉察和反思,因为*时总是控制不住会用为什么来发问,我觉得我需要更多刻意练*)。”“为什么”听起来像是在指责,并且会招致孩子的戒备。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发自内心,我们不要在心里给孩子预设答案,不要在你和孩子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时提问。

  “刚开始学*正面管教的父母和老师们,应该每次只做一件事情,并且记住不要害怕不完美。”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和鼓舞,很大程度上给我减少了焦虑的情绪。欲速则不达,以后我不能急于求成,每次只做一件事情,允许自己不完美,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来适应新时代的孩子们!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4

  读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大概有三、四遍了吧,每次都有不同感受,还记得第一次读完的时候就记住了要和善要和善,不能惩罚孩子造成孩子心理创伤,然后导致自己都不敢严肃教育孩子;

  第二次读完记下了要鼓励孩子,不要赞美孩子,然后每次孩子完成一件事、学到了一个技能后,每次开口鼓励孩子前都反复默念:要鼓励,不要赞美。

  后来决心参与了一次线下正面管教家长课程之后,不断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哪种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对正面管教的理念愈发认同。

  所以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读书感悟,文章较长,为方便阅读,分两篇推送。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

  那正面管教到底是什么呢?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简·尼尔森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所以《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与方法供父母或老师使用,去培养孩子获得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和善而坚定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在书的开始,作者就引用了鲁道夫·德雷克斯的.话解释了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法的必要性。

  德雷克斯说:“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

  现在社会男女*等,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变了,父亲和母亲之间是*等的,而孩子总是以父母为榜样开始模仿的,那么也就是说孩子会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也是*等的,因而当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时候,孩子自然就反抗。

  所以《正面管教》书里一直在强调父母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正面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5

  暑假里,我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里,我们有时都会认为惩罚和骄纵会永远存在。很多人都会从这两个极端考虑问题。那些认为惩罚有效的人,通常就会惩罚孩子。那些不相信惩罚的人,常常就会走向另一端,对孩子骄纵。正面管教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与孩子沟通时找到一条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路。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来学校就乖乖的一段时间了,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看了这本书发现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有收获,没有爱上学*,反而会对这门课的老师产生厌恶,根本达不到学*的目的。

  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深想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了,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相互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

  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让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的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的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6

  《正面管教》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就其中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以及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三种主要互动方式、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做了说明,第二部分开始明确一些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容易被我们误解或忽略的概念。

  书中一直强调:在知道“怎么做”之前,要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当我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才能风度哦的了解人类的行为,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不良行为,以及为什么正面管教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容易被我们理解偏差或错误的概念。

  1.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觉的概念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比如我们通过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等互动,这些都是比较好玩的且乌海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如果孩子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他们可能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会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念。要把犯错误当成学*的大号机会,允许他们经理失败,并让他们再出现问题时学会自己去解决,这样他们才能学会适应、学会对待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在这里,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感觉到被需要,例如我们可以请孩子帮忙一起做家务、一起完成某件事,尽管他们做的比较慢或者常常帮了倒忙,也需要让他们一起参与。此刻他们或许是不熟练不擅长的,但多次的尝试会让他们学会的,一定不要图一时的省事而放弃让他们帮忙,否则,将来等到认为他们可以帮忙时,他们也不会再帮忙了。

  2.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就会收到鼓励,也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的方法。所以,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书中讲到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运用。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想孩子合适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以为这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的.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的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其实,简单来说也就是共情或者我们*时说的处理事情之前先处理情绪,当我们经过前两个步骤,已经处理或帮助孩子处理情绪,情绪处理好之后人就会逐步转向理性,能够听进去话了。我们大人尚需要情绪的出口及发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果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或者“我早就。。。。。。”任谁听到这样的话理解的都不会是帮忙、支持,而是指责,所以处理情绪很重要。这是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货说了什么更重要。

  3.孩子是社会人

  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是,也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他们随时随地都在做着决定,并形成着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应该做什么才能求存或成长的信念。

  4.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行为适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而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孩子对想要达到的目的并没有清醒的意识(我们大人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更何况是孩子),有时,他们对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想法是错误的,其行为方式达到的效果也往往与目的被盗而驰,错误的行为会惹人讨厌,而他们会越迫切的追求归属感,这会形成恶性循环,因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定要充满爱意和亲切。

  5.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6.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行为不当的孩子试图在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理解这一信息或这一概念,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做出反应,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其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7.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意愿,学知识又有什么用处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用、被需要。所以让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8.*等

  9.犯错误时学*的好时机

  不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大人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在家人聚在一起时,每个人说出自己当天犯的一个错误,以及自己学到了什么,会让孩子看到犯错误的价值所在,也是在一种友善的环境中学*。这里有一个矫正错误的三个R(承认――啊,我犯了一个错误;和好――我向你道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10.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去斥责孩子,还认为孩子不理解,殊不知当我们带着怒气或者斥责的口吻时,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爱,而是羞辱和指责,所以,下一次,换一下方式吧。直接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静的说出来,可能更有效果。

  总的来说,这些概念都在传输一个观念:理解背后的行为,处理情绪之后再处理事情。人都是感性的,需要被理解、被需要,当被理解了的时候,才会有惊人的爆发力。否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7

  我小的时候,妈妈常常教育我:待人接物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哪怕我各方面都很优秀,妈妈也不会夸赞我,从来不会对我说一句表扬或者是鼓励的话,最多就是把我得到的奖状贴在洁白的墙上,无形地告诉到访家里的客人,我的孩子还是不错的,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得到的最好的表扬方式。如果哪次考试不好,妈妈还会拿我和邻居的某某同学孩子作比较,可是我只能敢怒不敢言,她根本不知道我的内心有多难受,原本已经是一个失败者,还要在这“伤口”上撒盐,简直就是雪上加霜。那时的我是多么需要别人一句鼓励。

  如今,我不单为人母,还是40多个孩子的老师,我深刻的意识到给予孩子鼓励,犹如给予植物充足的水分。刚开始,我以为夸赞孩子就是一种鼓励,以为说“你好棒”那么简单。我们是夸赞孩子的行为过程还是夸赞孩子的行为结果?这两种方式有着不同的结果,鼓励孩子是夸赞孩子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因此才能得到那么好的结果,孩子的内心的力量感就会增加。当把握了这一个原则,我们就不会随意夸赞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学生了,我们就知道怎样的鼓励才是最有效果的。

  我经常教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从不同的幼儿园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行为*惯也有很大的区别。刚开始,孩子们写的字歪歪扭扭,不能再田字格里占正确的格式,*时我除了让家长配合让孩子家里练字之外,我在课堂更是常常地去鼓励。我没有跟孩子们说他们写字很难看,我每天只是让他们学会从众多个字当中找出你认为好看的字,然后孩子们就挑出了自己认为好看的字,第一天挑出了两个,第二天挑出了四个……直到有一天,他们只能挑出写得不好的出来,这个过程,我只是轻描淡写,毫无痕迹,但是孩子们的字却越写越好了,我在批改作业是,还常常写上:孩子,你的字越来越好看了!

  鼓励让孩子充满了自信,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促使孩子更加优秀,在我的教育事业中,它将成为我的“杀手锏”!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8

  今后的社会最缺少的是什么?两个字,人才。人才是什么?简言之就是有用的人,这个有用的人包含了很多,比如:作为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办事能力,或是一技之长的技术能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出生,我们这些做家长就在给他们做着不断的规划,为了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人。在我们“好心”的规划化中,他们在一代代失去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与幸福。现在的孩子们固然可以有着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幸福?我们作为家长又是否真正的关心过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和精神世界呢?何为养育?其实就是生养和教育。生养孩子,就是赋予他们生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茁壮成长;而教育就是用最合适有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绽放自己的生命力。所以作为家长,养育自己的子女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不断需要我们家长学*的课题。

  《正面管教》,这一书,分享给家长们的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孩子父亲的我,在阅读了这书之后也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之共勉。

  父母是子女们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影响终身的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最初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孩童时期的子女的影响特别的大,可以说那是孩子们唯一接触的社会关系。当自己的孩子再成长一些,步入了校园课堂生活之后,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于孩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慢慢超越家庭环境在那期间的影响程度。最后当自己的孩子在全部的校园学*生活结束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他们会再次回归家庭关系。因为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小视,作为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在每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孩子,这个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我们要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家庭关系和环境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千千万万的家庭,现在与我相同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子女的教育。其实不论用什么方法,教育的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积极有效的和消极无为的。

  1、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本书中向我们推荐的正面管教这样的方式。

  2、消极无为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种相对极端的方式,例如:骄纵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无原则的宠溺自己的女子;严厉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控制,严厉的管教,似乎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身为家长的我们选择何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会深深的影响孩子未来的学*和生活的。

  为人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自然是希望自己在教育中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但是方法再多也多不过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因为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学*方法之前,我更倾向于先了解,为什么别的家长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就能成功?为什么我的孩子身上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又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等等。只有追根溯源找到问题存在的本根,我们才能有效的对症下药,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改变我是家长听我的权威思维误区。

  我们作为家长要改变一个思维误区,孩子是我们的骨肉,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生养了他们,但是我们没有权利,盲目的、没有原则的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成为的人”。这个是多么自私的父母才会做的事情啊。设想一下,我们年轻的时候学*成绩不是很好,拿不到班级的前一名,我们被我们的父母打骂的`时候是何种感觉?而现在我们为人父母却反过来要求我们的孩子成为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甚至是全校第一。看看这个是多么苛刻的要求。他们仅仅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这个是真的为孩子们好么?还是冠名了“为孩子好”来实现我们年轻是未曾做到和实现的人?孩子不是我们拿来实现我们愿望的对象,而是造就未来更多不可能的事情的梦想家。我们不应该做折断孩子梦想的侩子手,而是应该做孩子梦想的灯塔、指南针,帮助他们找寻方向,为他们插上翅膀,向着他们梦想的方向起飞。

  于此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是尊重和理解,这个我觉得是开启与孩子沟通的第一步,只有赢得了孩子对我们的信任,他才愿意真正打开心扉与我沟通他内心的想法。当然我们表达的态度和气氛首先是要给孩子营造一种友善的气氛,这样他才愿意听我说或是跟我说。

  其次,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我觉得更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好的坏的行为产生,但是产生各种行为的最终导向是一样的,就是孩子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前我们总是会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听话,让他不要做什么他就是会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让他不要做的时候,他越是要做,让他往西越是往东。然后我们会将这样的行为归结为孩子的叛逆。现在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停话?是不是他在用这种叛逆的方式表达他的不满,表达他对于家长对他的忽视的反抗,或是简单的说,他就是有一种不安全感,害怕失去父母亲的爱。然后他通过跟我们“反着干”的事实来引起我们的关注。其实身为家长的我们会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孩子很多的感受,往往正是这种忽略让他慢慢养成这样的行为态度。然而一旦养成这种不良的*惯,我们可能要花上2倍、3倍甚至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想更多的办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惯。了解了这些,现在会试着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和孩子约定一个只属于我们彼此的“特殊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暂时丢开一切,仅仅和孩子共同相处玩乐学*,一同成长。“赢得”孩子对我们的尊重。

  最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怎么样?我们是怎样的人?会直接或间接在孩子身上显现,成就或是影响一个孩子。

  对于孩子而言的环境其实是可以分为两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学校的环境不仅仅是一种学*氛围的营造,师生之间的尊重沟通,同学之间的友善相处,俗话说的“*朱者赤*墨者黑”。这些均能改变孩子,但这个问题是作为家长无能为力改变的。对于家庭环境,我们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氛围是如何?是遇事积极合作的、还是相互抱怨的,这个首先会给我们的家庭定下一个家庭环境的基调。而日后我们的育儿行动中也会慢慢改变这个氛围,会趋于更好,亦或是更糟。我们与孩子共同营造的家庭环境的好坏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各方面的身心成长。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它一定是拥有一种和善的、坚定的、富有爱的力量的环境。当然,在育儿行为中,家庭成员越多,参与的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意见和分歧也就越多,所以要建立好的家庭氛围首先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家庭成员战线。在这个战线中,我们家长之间要相互约定,不可以用消极的抱怨的方式对待家人。这个行为其实是另一种的骄纵孩子,因为孩子很会看颜色,他会在家人之间对教育产生分歧时找那些“最容易心软”的家人,然后哭闹着,让他们站在自己的一边,这样慢慢就衍生出众多的骄纵的教育模式的家庭。良好的环境是要让孩子学会彼此坦诚交流,然后用爱和包容来影响和改变家人。让孩子懂得争执、讨论是为了更好的找寻问题的答案,然后找出解决方案,最终趋向统一。

  同样的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建立首先在与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本身。从我这个父亲开始自省和改变。

  我是积极向上、热情、真实、真诚的人,那作为家长,我就要用这些人格魅力影响孩子,不是让孩子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下,而是要孩子仰望着说:“看,我拥有一个多么高大的爸爸,我要成为他这样的很棒很棒的男人!”这个就是让孩子在影响中找寻真正的自我,让他了解他是社会人,是社会人就有社会责任感,就有在社会生活的行为导向。我们身为家长其实很多时候小看我们自己孩子的大脑,虽然他们是孩子,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看到的,用耳朵记录听到的,很多生活的道理他们就会这样似懂非懂的吸收,在幼小的脑海中落下根,慢慢成长发芽。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发现从我们孩子口中会不经意间吐露出那些经典而又老成的话语,开始跟你凯凯而谈人生真理了。我们甚至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忘记了什么时候,什么人教过孩子这个人生道理。这就是社会生活和我们不经意间的生活相处中对孩子深深浅浅的影响,作为家长的我们与其花时间想办法让孩子去参加各种补*班、钢琴班,不如让孩子用最真实的心拥抱大自然,在自然中自然而然学会更多的道理,懂得为人的基本,学会自我思考和发现自然。而这个时候的我们,其实才是最需要学*的人,学*让自己如何成为拥有正向能量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信念,在这种教予中孩子会体悟到更多的关心和责任。言传身教总比呆板的说理强的多,这个可以更加真实的让孩子体会到,了解到一切的成功都源于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是最原生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自己。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我成长,更让孩子成长,我愿“赢得”一个先学会做人的孩子,“赢得”一个拥有正面力量的孩子,“赢得”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赢了”孩子对我的顺从和依赖,那其实是在孩子身上输了自己,输了一个父亲的职责。

  最终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在不断地努力摸索中造就更多美好的未来星和梦想家,相信未来一定更美好。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9

  最*受学校的推荐和影响,我拜读了美国教育学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管教孩子的实例,是一本让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受益终身的作品,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管教方式有了深刻的反思。孩子自身应该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做为家长的我们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土壤和阳光,让他们枝繁叶茂,引导他们长成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和强制孩子,长成我想像中设定的模样。

  首先书中提到“和善而坚定”。和善,是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孩子交流沟通时*等和善的一种态度。遇到问题首先应该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强制性去命令、责备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观察思考,进行自我反省,理解尊重对于孩子的意义。坚定,是我们基于尊重的基础上,对于规则的一种坚持。既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给予的爱,又要表达我们的界限和立场,让孩子对事情有边界感,从而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坚定与和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是让我们的教育更友好、更和谐、更有效的基石。

  其次“欢迎错误”。关于孩子犯错的问题,我们可能会担心犯错,然后会批评孩子,或者给孩子贴上调皮捣蛋的标签。但是恰恰相反,对于避免犯错,会让人变得死板、害怕。我们应该理解孩子对于犯错很正常,更要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向被伤害的人道歉、到共同解决问题,勇敢的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将错误看做是一次学*的机会,给他们更多地包容和成长空间。

  还有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对于孩子,他们的归属感主要来自家庭,家就是他们的归属。价值感则来源于他们对于家庭的作用。有时候孩子缺失归属感,会让他们用一些过激的行为去寻求关注,所以我们在了解孩子行为的同时正确对待,去鼓励失去信心的孩子、去倾听情绪低沉的孩子、去拥抱胆小无助的孩子、去肯定积极努力的孩子......要经常告诉孩子,你相信他学*和进步的能力,让孩子认识到自我价值,体会到对家庭和父母的归属感。

  作为父母,任重而道远。正面管教始于孩子的出生,并持续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边学边做,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中不断进步,把爱和能量传达给孩子,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0

  早就听说过《正面管教》但是一直没有拜读,最*迎来了这本被无数家长、老师所推崇的书。拿到手首先翻看序言,原来作者竟是7个孩子的母亲,29个孩子的祖母,着实吃了一惊。无意中看到书里的一句话:总有几个孩子,能让二年级的老师想提早退休,能让四年级的老师想赶紧放暑假。看到后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很想看看书中有什么方法来“管教”这一类孩子呢。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拿到新书先看目录是我的*惯,我一下子被第三章的“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吸引了,不管其它先看看这章再说。书中说在家中排行最大的孩子和排行最小的孩子,在性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老大的特征是负责任、独立、好胜、循规蹈矩、保守等,因为老大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必须成为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老小最明显的特征是娇惯,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娇惯而且被哥哥姐姐娇惯,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错误地认为,他们必须不断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性,常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来激励别人为自己做事。相比较而言,最小的孩子可能很难适应学校生活。独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两个孩子。所以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呈现出老大或老小的心理特征。从我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来看,去年一年级刚入学时,有个别孩子呈现出任性、规则意识差的状态,对小学生活的适应相对较慢,甚至有一两个孩子到现在也无法按照学校的规则要求去做,非常自我。看了书中所写,再回想一下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确实存在孩子在家中排行最小,或者父母十分娇纵孩子这种现象。

  书中还提到,教师的出生顺序也会影响个人的执教风格。身为老大的老师通常喜欢负责。偏爱条理和秩序,最乐意看到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按照他们说的去做。我就是独生女,而且偏向于老大的心理特征。看到这里,我更加觉得自己特别需要这本书了,希望能够从本书介绍的正面管教的方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通过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来达到让学生们有秩序的目的,切忌成为权威型的老师。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1

  我是一位一岁女宝宝的妈妈,但是我不是很喜欢xx的妈妈或者xx的太太/妻子这样的称谓,我更喜欢做我自己,所以我希望大家叫我振敏/Bella。

  初识正面管教是在孕期,由于孕吐厉害便待业在家,那会在家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看育儿帖和听微课。当时听完一节简单的正面管教微课之后的感觉说的真对,我以后要照做。

  后来宝爸一直在我耳边鼓励我学*一下正面管教,说不定你还可以找到你的爱好呢!当时并没有很放在心上!后来是在宝爸给我的学*资料中看到了导师李丛――虫虫的微信,便加了好友,一直看虫虫导师的朋友圈分享,可以一边尽情的工作,一边陪伴两个宝宝成长,真的好羡慕她的工作和生活。

  17年4月份我在千聊课程中听到了虫导分享的《如何成为一个正面管教讲师以及成为一个正面管教讲师的五大好处》,深深触动到我,五月份又在虫导的千聊直播间听了几位正面管教讲师的成长经历分享之后,我便萌发了做一名正面管教讲师的想法!正好赶上京东618的活动,便买了所有正面管教的书籍,在家边看孩子边抽空看书!

  *几个月一直在打听有关正面管教的家长课和讲师班,微博搜索,向虫导打听山东地区的讲师微信。很幸运,能够与侯琳老师在微信上相识,可以在家门口学到这样优秀的课程!也通过侯琳老师与王娜老师通过微信相识,接下来我的大脑就要享受一场思想上的饕餮盛宴啦!

  《正面管教》是我阅读的有关正面管教书籍的第一本书,也是阅读的较为仔细的一本书。里面有好多知识点都令我为之兴奋,不禁的拍手叫好,“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怎么就那么多人没有发现来?”下面我就列举几点我感触最深的分享:

  1、在第一章开始作者就提出了一个为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会像以前那样顺从听话了呢?”鲁道夫.德雷克斯给出了回答,一方面是社会的重大变化,以前的社会是家庭中女人服从和顺从男人,工作中下属服从和顺从领导,孩子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工作中都有“服从和顺从”的榜样,孩子自然就会很听话。

  而现在的社会都倡导人人*等,家庭中女人也像男人一样外出工作,家庭地位逐渐提高,工作中再也不是从属关系,孩子以前“服从与顺从”的榜样变成了时时刻刻在宣扬人人*等的榜样,孩子自然也会认为我与大家也是*等的,并不是顺从于或者服从于谁,自然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听话了。

  另一方面就是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心和上进心了。现在的家庭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那样为生计来努力,相反该孩子来完成的任务都有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包办了,孩子应该遇到的困难、挑战和挫折都被大人挡在了前面,溺爱是当今社会育儿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分的爱使得孩子失去了心智成长机会,待到孩子成年时家长却埋怨孩子没有责任心,其实是家长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培养责任心和上进心的机会。

  2、大人与孩子的三种互动方式让我了解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既不娇纵也不惩罚孩子的教育方式。严厉型的互动多存在于以前,“棍棒底下出孝子”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教养方式吧!只有规律没有选择的自由;娇纵型的互动多存在于当今社会,由于计划生育的限制,使得8090后多为独生子女,多数家庭都是六个**面对一个孩子,孩子在大家看来是尤其的重要,不忍心孩子受到点滴的挫折,不忍心给孩子设定规矩,给孩子无限的选择和自由。正面管教是既有规矩也有自由,文中举的例子让我对正面管教有了初步的认识。我相信,如果很多家长知道并了解了与孩子的这三种互动方式,都会选择正面管教的。

  3、在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里,讲到了有关孩子出生顺序的一些知识,我在生活中得到证实,在生活中老大的形象一般都是憨厚,实在,负责任。老小的形象一般是顽皮,依赖,具有创造性。我的父母和婆母都是家中的老小,他们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他们现在都已年过半百,但是对他们的哥哥姐姐们还是有些依赖,这种依赖就是来源于小时候哥哥姐姐对他们的关爱。

  在这部分说到了父母娇纵孩子的一个原因是满足自己的被需要感,我对这一点非常赞同,因为在我的宝宝出生之后我就是这种感觉,总感觉孩子无时无刻的需要我,我不能离开他半步,哪怕是把孩子交给爸爸或者奶奶,心里也总是放不下。

  在出生顺序与婚姻那块内容里面,作者所说的夫妻间吵架的原因往往是两人一开始是吸引对方那些特点,譬如老大和老小的结合,一开始老大喜欢照顾老小,而老小则喜欢老大的责任感,时间长了老大却开始厌倦老小的依赖,老小也渐渐开始讨厌老大处处把事往自己身上揽。老小与老小的结合,慢慢的都会讨厌对方缺乏责任感,依赖性太强,我爸爸妈妈多半就是因为这吵架!

  4、对于不良行为的定义,真的是刷新了我的认识,*常看来就是一个负面词汇,而文中的解释真的极为贴切。

  对于孩子而言,大多时候只是做了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我的宝宝现在一岁了,正在学*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有时候会显得格外淘气,而我和家人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对孩子说一些负面的话,虽然不至于达到惩罚的程度,但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了解到不良行为的概念后,我要时刻监督提醒自己和家人,宝宝只不过是做了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要做到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应该做什么就好了。

  5、自然后果:当明白了自然后果的定义之后,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父母没有对我进行救助,相信我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从小学到高中,我的父母没有因为下雨下雪而给我送伞或者接送我上学,每天上学的早餐也是我自己做,每一次考试哪怕是高考都没有陪考,我也没有抱怨过,因为我认为这都是我自己的事。也正是因为这些,培养了我坚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的人生我说了算。

  6、逻辑后果的四个R

  1.相关(Related)

  2.尊重(Respectful)

  3.合理(Reasonable)

  4.预先告知(Revealedinadvance)

  “相关”是指后果必须是与行为相关的。“尊重”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或痛苦,并且应该和善而坚定地执行;并且对所有相关人员都是尊重的。“合理”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借题发挥,并且从孩子和大人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预先告知”就是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她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结果出现(或你将会做什么)。如果遗漏了这四个R中的任何一个,就不能再被叫做逻辑后果了。

  在我的生活中,并没有家长或老师能够做到逻辑后果。我希望我对我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我感受到了惩罚造成的四个R,这种感觉并不好。

  正如书中开头写的那样:“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我希望通过学*正面管教相关的课程可以帮助我,在学*中不断探索,争取对孩子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带来最好的结果。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2

  这本书早就出现在朋友圈中,终于在这个暑假翻开拜读。这是本非常实用的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方法。

  “当过度控制对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时,其代价是什么?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服从。用惩罚和奖励的方法控制学生,大人必须随时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加以奖励,随时捕捉孩子的坏行为予以惩罚。是谁在承担责任?显然是大人!孩子没办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骄纵的'道理也一样。”

  在这点上作为老师的我深有体会,当我出差在外时,心里总是惦记着学生能不能自律?虽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但每次回来总会有告状者。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时在管理学生时大多情况不是惩罚就是奖励,用这些外在的控制教育都只能是短暂性的,正确的行为不可能长久。庆幸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发。

  孩子们更愿意遵从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这样他们就成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决策者。这是正面管教要达到的长期效果。在*时教育中,让学生们自己讨论解决问题也开展过,而现在才明白这讨论解决问题的实质——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

  我想以后的班会一定会精彩纷呈,只要学生有了问题,我就可以建议:“你愿意把你的问题放到班会的议程上吗?”而且学生们通常能够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因为学生的人数比老师多,而且在头脑风暴中会产生许多独特的想法。最终,许多管教问题就被消除了。

  在让学生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尊重,爱护会怎样,打击、伤害又会让人怎样。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把书中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实践是另一回事。改变不能仅靠这本书,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改变从小事,一言一行开始,才可能真正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3

  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的家校合作,开启了我与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以往的亲子阅读都是陪伴他读绘本故事,真正的用理论指导自己参与孩子的人生这还是第一次。

  《归属幸福论》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杨洪兴老师所著,偶然一次的交谈中,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物质的丰盈并不能带给孩子满足,精神的充实也难以产生幸福感,这种感觉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有体现,这是为什么呢?杨老师的回答给了我答案:人的幸福,不是人物质或精神需求的满足,而是人需要具备的改变世界的能力。这和我们所选择的力旺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我由衷的庆幸。

  书中向我们传递了幸福是人毕生的追求,我们用感通感知幸福的真谛;用关系编织幸福的圆满;用艺术构筑幸福的环境,用归属标志幸福的实现;用生命使幸福永恒。

  结合这一年陪伴孩子的过程,我感触很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从微小生活中发现幸福快乐的能力。

  俞敏洪在《奇葩大会》上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认为: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去看所谓的“伟大志向”能不能让他更加快乐和幸福。这也是我陪孩子这一年中不断学*到的,这一年,我从“口耳相传”的教育观到理论学*的过渡,首先感谢的就是在家长课堂中聆听陈默老师的“不做焦虑的小学生家长”,从此我就不放过校家合作中的任何一个和教育相关的信息,从中受益良多。从每天睡前的快乐分享,到班级优化大师中的表扬优点,都默默的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快乐幸福源泉,也让我深思快乐幸福其实很简单。

  二、心无旁骛,培养快乐的学*能力。

  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做起来太难,没有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能逃开这个魔咒。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20xx年考生高考成绩分布公布后,盲校学生王蕴与本地高考分仅差3分,孩子和家长都很淡定的说:“他们从不考虑排名、比较、不问分数,只想着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进步一点,学*是一生的事情,小学、初中、大学只是学*的一个阶段。”诚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心境,但我们还是要多改变一下自己,学会尊重和帮助孩子从内心去热爱学*,探索知识。孩子的世界很清澈,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慢慢改变,在上学期老师给孩子们放映《中国机长》影片,至今我的孩子还在迷恋刘传健机长,并为此查找资料、锻炼身体,保护视力等,对他而言,这些努力是实现理想的幸福的事情。

  三、不忘初心,守住家长的心理底线。

  写到这里想起了孩子小时候自己的愿望:希望他健康快乐。那时候的愿望简单而纯粹,只有对孩子深深地爱,不为他识多少字,会多少知识,只希望他健康快乐,慢慢走着可能忘了这份初心,时时反思,也使我们寻回了初心,依旧愿他健康快乐。每次讲起,都和他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孩子对父母的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这份缘纯净悠远。

  幸福的追求,不是需求的实现,而是生命状态的释放与形成。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人也像花一样,有一种人结果,成就一番事业;而有一种人不能结果,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但普通人只要有健康的性格与心态,气质可嘉,照样可以像玫瑰和郁金香一样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使世界充满阳光和快乐,影响万物的幸福。愿我们和孩子们相互陪伴,坚守幸福。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4

  在《正面管教》盛行30年之后的今天,我才第一次与它邂逅,可就是这初次的邂逅,却又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忍不住要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推荐给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知道,它已经走进了我的内心,撩动了我的心弦。我也将它引入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它来指引我前进的路。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学生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学生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项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

  在读到第六章:“关注于解决问题”时产生了很大的共鸣。特别认可115页的这段话:我们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而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让孩子认真考虑相关的情形,并要求他们运用一些基本指导原则,比如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等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告诉我:今天值日的小A没擦黑板。我一看满黑板的字就火了,当场就宣布让小A负责擦一个星期的黑板。可后来还是发现不断有学生忘记擦黑板,问题根本没解决。回想,当时的自己因为生气,所以更多的是关注过去,处理眼前的情况,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我们关注于惩罚,却没有真正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后来我在班会课上,让学生做头脑风暴,为有助于同学及时擦黑板讨论解决方案。当时出现的状况就像书中举的例子一样,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让忘记值日的'同学再罚一周”,“把他的名字大大地写在黑板左上角”,“罚他下午放学打扫卫生”等等。我们的孩子们都是和我一样只关注惩罚,而不会真正去帮助这个同学解决问题。见到此情形,我就认真地反思自己,是我们老师长期的做法把孩子们领偏了。我就慢慢领着孩子们去关注解决问题,惩罚只能让这个同学更难受并不会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他忘记的原因,给他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经过一番引导后,孩子们又重新给建议,这次就好多了。“让同桌或组长提醒一下他”,“如果他着急上厕所或作业没完,我们班干部就先帮他擦了”,“让他把今天我要檫黑板这几个字写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等等。

  的确,当我们肯花时间去训练孩子,并且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施展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时,孩子们就会成为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手。当他们受到尊重的对待,再次出现问题时,孩子会开始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这些都是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处事方式的成果。所以,透过现象,发现了背后的问题后,一旦转变了某种*惯性的思考方式,你肯定会有惊喜,甚至会感觉“原来事情这么简单”。

  这个单元让我产生共鸣的还有“启发式问题的提问技巧,避免使用‘为什么’来问(这里我需要觉察和反思,因为*时总是控制不住会用为什么来发问,我觉得我需要更多刻意练*)。”“为什么”听起来像是在指责,并且会招致孩子的戒备。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发自内心,我们不要在心里给孩子预设答案,不要在你和孩子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时提问。

  “刚开始学*正面管教的父母和老师们,应该每次只做一件事情,并且记住不要害怕不完美。”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和鼓舞,很大程度上给我减少了焦虑的情绪。欲速则不达,以后我不能急于求成,每次只做一件事情,允许自己不完美,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来适应新时代的孩子们!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5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认定若想要孩子们做的'更好,就得先要孩子们感觉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奖励”、“惩罚”这两种管教方法在我们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出现频繁,《教室中的正面管教》一书让我了解到一种不同的方式——正面管教,它是通过建立情感联结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倡导用和善、尊重的态度,以鼓励的模式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这个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因为违反纪律,被罚抄学生守则,我当时会因为害怕再被惩罚而答应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初中时候被罚把政治试卷的错题抄三遍,密密麻麻的字以及写到手软的感觉也让我变得害怕写字。反观奖励,我现在也用加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学*活动,不难发现如果某一节课老师不重视加分评价,学生就会不感兴趣。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6

  *段时间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看了邓老师写的读书心得,当时很是心动,很认同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的理念,认为与我的组织上课理念很是接*,但系统、完善、深刻的太多了。后来由于上班期间太忙,一直没能有时间仔细读这本书。后来,我迫不及待地买来这本书,仔细研读了一个多月,一边读,一边勾划,一边回顾和反思,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觉自己以前的认识真是太肤浅了,此次阅读,对于正面管教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现将我这段时间的学*体会整理下来。

  《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书中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成年人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这也正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大人制定了规则而不是由孩子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我们嘴里说着爱,却面目狰狞,怪不得孩子们疑惑,反叛。我们必须明白,给孩子们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书中几次提到这样两句话:“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我很受触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

  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对比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特别是对管教子女方面,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满足这些标准。很多时候我作为一名家长,帮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虑到孩子喜不喜欢就帮他报了,常常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尼尔森告诫我们,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我们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我们怎么做的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说过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尼尔森认为,通过鼓励来帮助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最好的方法,这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事。鼓励不是赞扬,鼓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和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可以是简单到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从而做得更好的拥抱。

  我很遗憾到现在才看到这本书,才了解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心底无私,天下宽。我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如果早些了解,我们的亲子关系可能会更好,我们的相处可能会更快乐。所幸,我发现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继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比如积极的暂停、相互尊重等,遇见另一个自己,我相信我的工作和生活会因之更和谐。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7

  在学生的集体生活中,师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就是班级。教室是什么地方?当一个生命能够唤起另一个生命,教室就是天堂。暑期,有幸接触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对于未来解决班级问题,带领学生进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正面管教:一种鼓励模式

  发展是人类不变的主旋律,成长已**们的定律,每个人都在成长,孩子更是这样。书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把孩子作为社会人来看待,以简·尼尔森为首的作者们倡导“两条轨道”并重的学*风气,如火车一样,学校的轨道也是这样,第一条轨道是学业的学*,第二条轨道是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培养。两者比较起来,后者更为重要。我再认同不过书中的这一观点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们的知识可能会赶不上大潮,但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相伴孩子们终身。

  书中有云: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如阳光雨露,可以滋润人的心灵;鼓励是一种良好的内心抚慰,给人愈挫愈勇、重头再来的力量;鼓励是一种深层的唤醒,唤醒内心的觉知。在我们的教育中,不妨把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熟记于心:1。我能行;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当我们真正想帮助孩子时,尊重就来了;当我们尊重孩子时,鼓励就来了。

  我们希望学生善于做出好的决定、学会合作、承担责任、自我把控……时,就鼓励他们吧,不吝啬美言,这样学生就有了热爱学*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人生成功需要的技能。

  2、转变思维,才能更好地鼓励

  空泛的鼓励不但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虚荣心,所以,鼓励时候,我们更要客观描述学生好的行为,不忘加上后续期待,引导学生看清未来要继续挑战的任务。这些对优等生不难做到,但对潜能生们,就需要更大的教育机智,看清需求,适时鼓励。

  一个行为不良的学生,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学生;当一个孩子对学校丧失了信心,问题行为就会接连而至。惩罚只会带来反叛、报复和退缩,透彻地分析学生行为背后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需求,才是改变问题的良药。书中一一列举了具体事例来说明,当学生们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以下四种错误目的行为中的一种: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事情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交织的,分清条理,根据孩子的`情绪、时机等适时鼓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鼓励代替责备,师爱更容易被学生感知。

  3、融入学生,和善而坚定走鼓励学生的道路

  教育界同仁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老师教几年级,就是几年级的水*。”这里的水*,不是说一个老师的综合素养,而仅仅是认知水*。这也是很多成年人能把小学数学题目做对,但给孩子讲不明白解题过程的原因之所在。反之,如果教师不把认知水*调校到所教学生的水*,那他又何尝能教好学生呢?

  班集体是有温度的,这与老师的定位有关,老师如果只在一旁,能辐射一部分,但容易受热不均,但是,如果走到班级的中间,走进学生,那他就能温暖全班人。世界上有一句温暖的话语是:我不在你前边,也不在你后面,我就在你身边。观知名高中的毕业典礼,学生激动万分地称呼班主任为某哥、某姐,我感觉这是最好的最舒服的爱的表达,彼此成为日常中的一部分。尽情融入、充分了解,鼓励就能落到实处。

  温和的是语气,坚定的是态度,在师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温和已变坚定,坚定也成了一种温和。听某姐,信某哥,孩子的改变还会远吗?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教书者的最好的姿态,读有所得、读有所乐,读有所见,不亦乐乎?与此好书,幸甚至哉!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8

  “什么是正面教育“?这是书中曾提到的一个思考题,这本书虽说还未读完,但是对于这个思考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本书大体就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即:“什么是正面教育“和”怎样进行正面教育“。作为一个八零后,其实在我上学阶段接受的是非常”中国式教育“,传统教育观下的我从未体验过新型的教育理念。我在学生时代,印象最深刻的无非就是每次考试都想第一名,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家长高兴,其实说白了,不是为了我自己。为的是不想看到父母和老师脸上失望的表情从而做事小心翼翼。我想大部分90或是80年代的孩子都有相同感受。作为书中提到,正面教育不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惩罚他们,而是要让孩子将每次错误都当成一次成长,在错误中学会经验。

  但是正面教育并不是对于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孩子不是因为害怕惩罚去改过自新,而是因为自身反思检讨去纠错改正。这不禁让我想到*代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自然后果律“,即:当儿童犯了错误或是过失时,不必直接制止或者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后果。本书中提到的正面教育和卢梭的自然后果律虽不是完全一样,但是他们都是没有直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制止和惩罚。而是用另外一种方法引导。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管时作为家长还是教师,要将孩子堪称一个个体,将判断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孩子,我们只需要稍加引导,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成长。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19

  在学生的集体生活中,师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就是班级。教室是什么地方?当一个生命能够唤起另一个生命,教室就是天堂。暑期,有幸接触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对于未来解决班级问题,带领学生进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正面管教:一种鼓励模式

  发展是人类不变的主旋律,成长已**们的定律,每个人都在成长,孩子更是这样。书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把孩子作为社会人来看待,以简·尼尔森为首的作者们倡导“两条轨道”并重的学*风气,如火车一样,学校的轨道也是这样,第一条轨道是学业的学*,第二条轨道是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培养。两者比较起来,后者更为重要。我再认同不过书中的这一观点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们的知识可能会赶不上大潮,但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相伴孩子们终身。

  书中有云: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如阳光雨露,可以滋润人的心灵;鼓励是一种良好的内心抚慰,给人愈挫愈勇、重头再来的力量;鼓励是一种深层的唤醒,唤醒内心的觉知。在我们的`教育中,不妨把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熟记于心:1。我能行;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当我们真正想帮助孩子时,尊重就来了;当我们尊重孩子时,鼓励就来了。

  我们希望学生善于做出好的决定、学会合作、承担责任、自我把控……时,就鼓励他们吧,不吝啬美言,这样学生就有了热爱学*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人生成功需要的技能。

  2、转变思维,才能更好地鼓励

  空泛的鼓励不但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虚荣心,所以,鼓励时候,我们更要客观描述学生好的行为,不忘加上后续期待,引导学生看清未来要继续挑战的任务。这些对优等生不难做到,但对潜能生们,就需要更大的教育机智,看清需求,适时鼓励。

  一个行为不良的学生,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学生;当一个孩子对学校丧失了信心,问题行为就会接连而至。惩罚只会带来反叛、报复和退缩,透彻地分析学生行为背后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需求,才是改变问题的良药。书中一一列举了具体事例来说明,当学生们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以下四种错误目的行为中的一种: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事情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交织的,分清条理,根据孩子的情绪、时机等适时鼓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鼓励代替责备,师爱更容易被学生感知。

  3、融入学生,和善而坚定走鼓励学生的道路

  教育界同仁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老师教几年级,就是几年级的水*。”这里的水*,不是说一个老师的综合素养,而仅仅是认知水*。这也是很多成年人能把小学数学题目做对,但给孩子讲不明白解题过程的原因之所在。反之,如果教师不把认知水*调校到所教学生的水*,那他又何尝能教好学生呢?

  班集体是有温度的,这与老师的定位有关,老师如果只在一旁,能辐射一部分,但容易受热不均,但是,如果走到班级的中间,走进学生,那他就能温暖全班人。世界上有一句温暖的话语是:我不在你前边,也不在你后面,我就在你身边。观知名高中的毕业典礼,学生激动万分地称呼班主任为某哥、某姐,我感觉这是最好的最舒服的爱的表达,彼此成为日常中的一部分。尽情融入、充分了解,鼓励就能落到实处。

  温和的是语气,坚定的是态度,在师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温和已变坚定,坚定也成了一种温和。听某姐,信某哥,孩子的改变还会远吗?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教书者的最好的姿态,读有所得、读有所乐,读有所见,不亦乐乎?与此好书,幸甚至哉!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20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已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有的一份美丽,让我眷恋……11月中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将一起跟随Linda老师带来的《正面管教》开启四期的课程,可以说是为我们带来一场身心的洗礼,为了我们学*的有效性,领导还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管教》书籍及践行工具卡。在学*中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分组讨论、一起分享收获、一起参与各种游戏。四次的学*让我们彼此拉*了距离,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温暖彼此、最后到欣赏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态利用工作之余阅读完这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对于学*正面管教,我有以**会:

  一、先联结情感、认同感受再纠正行为。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决孩子问题上会直接去纠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和不足。有时候,甚至还会讲一大堆的道理,认为这些道理你应该都懂,因为我是为了你好。甚至我们还天真的认为,我们这样纠正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事实是:不良行为一直存在。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我们的话呢?今天我学*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来都是因为自己没能和孩子建立好联结。

  德雷克斯说:“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关系”,先联结再纠正是要我们通过传递爱的信息,建立亲密和信任,而不是距离和敌意。这其中往往透着这样态度:“我爱你,而答案是不”;“我爱你,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场闹着要买东西,可家里的这种玩具已经很多了,你又不想纵容孩子这种出门就要买玩具的坏*惯。那么,就要在纠正孩子错误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认同感受,建立良好的关系,再去积极的影响孩子,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一旦有了情感联结,孩子们就会愿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纠正了。这里的纠正行为,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或者和他们一起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买玩具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买玩具达成共识,而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爱时,彼此之间才更可能达成共识并容易执行。因为,此时,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下面的这个案例是我运用Linda老师讲的认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为……你希望……”句式来帮助孩子解决了分离焦虑:周二早上我们班有个小女孩高高兴兴走进教室,把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里,接着跑回班级门口,往外张望着,这时脸上的笑容已经变成了两行眼泪,最后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来帮她擦拭眼泪,与她说话:“宝贝,程老师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心理很伤心,很难过,是因为你还没有来得及跟妈妈说再见,妈妈就走了对吗?”孩子听了我的话用力地点点头,哭的更伤心了。“那你希望我为你做点什么吗?”我抚摸着她的背接着问。这时孩子的情绪缓和了一些,对我说:“小程老师,我想让你抱抱我。”接着我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又和孩子约定下次先和妈妈说再见,再进教室。孩子就高兴地去吃早饭了……拥抱是最天然的动作,是最能表达爱的亲密接触,也是情绪控制和安抚最有效的动作,在我的拥抱里,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爱。相信孩子在这一整天里都不会再因为这件事产生压力了,因为她内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惧。其实,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联结,爱人,亲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联结!

  二、含糊的赞扬不是鼓励。

  德雷克斯一直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这个词来源于一个法语词根,其意思是“将心给与”,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增强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励,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让你的鼓励很具体。比如,一个孩子刚完成一个泥工作品拿给你看,而你对孩子说:“哦,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作品,你简直太厉害了!”那么你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给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悦别人,这是一个危险的人生信条。告诉这个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欢红色和黄色,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这样,就会打开交谈和一起学*的大门。不过,我个人感觉这部分有点难,稍微不注意就又说成赞扬的话了。所以,这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的练*才行!

  鼓励的方法:

  1、描述行为

  2、强调努力,而不是结果

  3、对孩子有信心,给孩子力量

  4、关注孩子的感受

  5、关注正面

  6、指出孩子的进步

  7、表情夸张,带有煽动情绪。

  三、把犯错作为最好的学*机会。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我们应当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长空间,理解他们对于自己未知的问题犯错很正常,相信他们自己已经在犯错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机会和能力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改进。将犯错作为最好的学*机会。如果孩子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我们需要“翻译”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肤浅的应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是要找到产生这样行为的,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的方式。

  随着正面管教学*的不断深入,以及回到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思考,我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周爱心计划,每个周我都将认真践行正面管教的一张工具卡,无论对孩子们,还是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我都将学以致用,以便帮助我、维护我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尊重他人,带领着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允许他人发表看法和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

  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