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菁华3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1

  开始读此书纯属兴趣使然。此前对王阳明只知其人不明其思想,简单理解他是唯心主义者,忽然之间关于他的书籍登上各家书店畅销柜台,想着会不会是当下有人为了赚眼球或者哗众取宠而翻出这些尘封的历史记忆。此书作者对王阳明思想学识颇有见解,以叙事体讲述王阳明心学对于初期接触心学者,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相对比较浅显易懂。要深入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非本书之学术功能,做为打开心学之门的引路者,此书值得一读。

  王阳明堪称心理学大家,其倡导心学思想,相信遵从内心的天理以致良知,则可达无往不胜、处变不惊、处乱不散的境界。但它并非与“唯心主义”划等号,它是基于对外界物的认知而从内心找答案,相信外界万物与内心天人一体。这是很有辩证思维的,在物的基础上读心,然后专注于内心良知,保持恒久定力与耐心。

  王阳明心学思想不是避世的,相反地,它是提倡入世建立功业的,但它又是反对纯粹为功名利禄而去入世,而是以遵从内心良知去建功立业,不能被心中私欲遮蔽内心良知去求名求利。这一点,通过王阳明江西剿匪、*定宁王之乱、广西*叛等创下名垂史册的功业,却在当时未能获得应有之功名,甚至险遭恶人之不测,对此他看得风轻云淡。这是一种站在良知的至高境界,所表现的宽广胸怀和洞悉世事的智慧。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2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观王阳明的一生,年少发狠做圣人,无畏言语贬龙场,于最低谷之处,迎来龙场悟道,后得人生伯乐,实现少年之理想。在战场上的他诡计多端,用王阳明的话来说,这是攻心,书中也提到王阳明对于这种做法是怀着愧疚的。再后来,打山贼,*定宁王造反,他始终远离朝政,为一方百姓着想,年老之时,不得已上路安定广西,路过之地,百姓、门徒无不顶礼,可想其在众人心中之威严。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小篇幅写到王阳明的负面之处,比如家室混乱,也曾有过私心占宁王府财产等等。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圣人并不是完美的人,他们也会犯错,他们也会有所疏漏,只是不断的在进取罢了。

  书的另一部的是讲王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从心上求理,遵循良知的指引,然后按照良知去行事。这于现实有很大的意义,规避了朱熹门徒只在知上下功夫,忽略行的弊端。于我们而言,更是提醒着我们,读书并不只是为了读书,其最终目标应该是去实践书中道理。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3

  过去半个月啃了两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和《又笨又慢*天下曾国藩》,都是度阴山写的。都说*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既然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是圣人,我既然一起读了,那就一起写吧,这就是“一个半圣人”。

  格物致知。我之前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是探究万事万物,从中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朱熹理学的解释,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在阳明心学中还有另外的解释,“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人的念头,因为外物是人心的映射,“致知”就是达到良知。整体的意思就是要不断纠正自己的念头,使我们找到“良知”。人都是有良知的,同时也有万千个念头,这些念头中有好有坏,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真我的,也有自我的,那么我们的良知就可能被一些出于私欲的念头遮蔽,使其蒙上灰尘,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断地格自己的念头,擦拭心灵,使良知清明。

  知行合一。虽未行动,念头一起,便是行了。反省自身,之前也会容忍自己脑海中许多没有付诸实践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王阳明告诉我们,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这种念头“格”掉,虽然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想了,就是一种“行”。书中有一个故事,是王阳明外出郊游看见一处肥美的良田,于是有了占为己有的念头,当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王阳明及时警觉,立即眉头紧锁,开始自我用功明知道当天黄昏,才对弟子们说:“终于把他克掉了,真难啊”。同样的情景也反复出现在曾国藩的故事里,曾国藩在带兵攻打太*天国的时候,由于*对湘军的掣肘。曾国藩也多次产生抱怨的念头,每当此时,他就拿出自己的绝技“诚”字诀自我用功。他们两人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前几天我读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稻盛先生也说“庄严其心”,也说“反省自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由此可见,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有非常不得了的克己修身的功夫。

  心外无物,读懂了自己,就读懂了天下人,世间一切的道理都是“我心具足”的,世人心中有良知,有善有恶,有七情六欲,我心中也有良知和善恶,也有七情六欲。所以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天下人。当然我水*有限,只能理解到人这个层面上了,王圣人说的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山川草木,飞虫走兽都是一样的。这一点等我长大了再体悟吧。

  人皆可以成圣。说了王圣人这么多,再说说曾圣人,其实我是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觉得意犹未尽,采取找了本同系列的《又笨又慢*天下曾国藩》,读完之后整体感觉度阴山在调侃曾国藩,一点都不严肃。在这本书中描述的曾国藩就跟智商跟不上一样,然而他还成功地*定了太*天国,真的让人很不理解。他真的很笨,有个故事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就是小偷进他家准备干一票,结果曾国藩回来了,小偷就躲床底下,曾国藩开始背书,结果背来背去都不行,直到小偷都替他着急了,从床底下钻出来背了一遍,扬长而去,然后曾圣人接着背,所以,这位曾圣人不是一般的笨。但是根据评判圣人“三不朽”的标准,他确实做到了立德(整天拿着个“诚”字诀克来克去),立言(他那《曾国藩家书》大概就是为这个准备的),立功(就拿*定太*天国这一件事就够吹三辈子),这么说他确实是我辈楷模。那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你多笨,比着曾圣人去做就行了,运气好了你也是个圣人,这就是“人皆可以成圣”。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1)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菁华3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1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观王阳明的一生,年少发狠做圣人,无畏言语贬龙场,于最低谷之处,迎来龙场悟道,后得人生伯乐,实现少年之理想。在战场上的他诡计多端,用王阳明的话来说,这是攻心,书中也提到王阳明对于这种做法是怀着愧疚的。再后来,打山贼,*定宁王造反,他始终远离朝政,为一方百姓着想,年老之时,不得已上路安定广西,路过之地,百姓、门徒无不顶礼,可想其在众人心中之威严。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小篇幅写到王阳明的负面之处,比如家室混乱,也曾有过私心占宁王府财产等等。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圣人并不是完美的人,他们也会犯错,他们也会有所疏漏,只是不断的在进取罢了。

  书的另一部的是讲王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从心上求理,遵循良知的指引,然后按照良知去行事。这于现实有很大的意义,规避了朱熹门徒只在知上下功夫,忽略行的弊端。于我们而言,更是提醒着我们,读书并不只是为了读书,其最终目标应该是去实践书中道理。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2

  1、真心实意地把王阳明当作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都是他忠实的拥趸。1513年,日本人了庵桂梧把心学带回日本,300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了举世皆惊的“明治维新”,摇身一变而成为世界强国

  2、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用王阳明的解释就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

  3、理学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欲

  4、王阳明对任何一件事只要痴迷起来,就会倾注十二分的精力,这种使人震惊的热情让他在每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专家级人物

  5、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6、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7、虔诚的坚持唯一志向,是读书之本;循序渐进,是读书的方法

  8、无论多么宏大深渊的宗教,在人性面前都要俯首称臣。王阳明在佛教领域多年的浸染和探究,终于在最被人忽视的人性上看穿了佛教的弊端。正如他创建心学后所说的,佛教是逃兵的避难所。佛教徒所以出家,就是想逃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这五伦中他们本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9、什么是洒脱?王阳明用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必计较付出多少

  10、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11、生活自有它自己的准则,凡是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凡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毫无意外地肯定会发生

  12、要避免灾祸,就要守护内心的光明,尽管表面上可以屈服。采取这种态度,再大的灾难都是浮云。有时候,人必须隐藏他的光芒,以便在当时的困难处境之下仍能让他意志占上风,内心深处必须意志坚定,并且要一点都不流露在外。如此,就能在困难中坚持

  13、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14、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15、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世事也在变幻,但那些良知未被遮蔽的心对于孝顺的要求却是亘古不变的。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是:让父母心安。

  16、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我却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17、一个人只要把内心的善完全唤醒,就能体会到圣贤的滋味。很少有人愿意体会圣贤的滋味,因为他们已在世俗世界浸染了太久

  18、修养和学问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是一回事,不可分割

  19、用儒家语境来说,禅宗注重的是修养(尊德性),而几乎没有学问(道问学)。而他的心学是既有修养又有道问学的。禅宗没有进取,而他的心学就是一门要人进取的学说。这是王阳明心学和禅宗最灵魂的区别

  20、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21、那些精明的人往往都是用心的人,用心的人就会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秘密

  22、在心上用功存天理去人欲,锻造强大的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

  23、“触之不动”正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它是希望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宠辱不惊,不因得失而动心。

  24、“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的目的就是让人心存天理,有真理在心,就不会对任何荣辱动心。他以此希望人人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任何事和物来触之,都不会因之而动。

  25、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6、王阳明心学说的是,不要迷信自己的经验。世间一切瞬息万变,拿从前的经验对待新出现的事物是胶柱鼓瑟。尤其是当你面对新对手时,经验就是道教的.丹药,会神不知鬼不觉地置你于死地

  27、人面对事情时如果有侥幸心理,必定失败。即使真有人能躲过,但大多数人一定躲不过

  28、按王阳明的心学,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29、王阳明心学虽然和朱熹理学一样,把道德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但王阳明心学有一条很重要:提升个人道德固然重要,不过用严厉的手段扫荡那些不道德的人和事更重要

  30、任何一件事靠你一个独坐想象,无论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做事时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这才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31、王阳明心学,说白了,就是让人用心的学问。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一件事,只要你用心,正如王阳明所说,道理就在你心中,你用了这个道理,就必能成事。“用心”其实就是一种使命感,为了一个目的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32、道理其实就在你心中:天下一切事,都是你良知的事

  33、年轻时涉世未深,内心浮躁,心不定就难成事。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34、人只要时刻格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35、政治无是非、无亲情,利害即是非

  36、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

  37、人因性格、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看待事物时的态度就会迥然不同

  38、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术否”)?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得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39、对付恶人,千万别引发他的恶性,你不能和恶人直来直去地对着干,要懂得斗争的技巧。恶人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最怕的就是丧失利益。对付他们,只需要给他们摆清利害关系,他们就会知难而退

  40、仁者所以无惧,是因为做事全凭良知。

  41、“致良知”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按王阳明的话说则是,由于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所以它就是天理,致我心的良知于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就得到了天理,于是皆大欢喜

  42、我们现在可以追溯王阳明如神的用兵事迹,他对付江西土匪和朱宸濠未败一战,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他在多方面考察和大量资料搜集后,一旦定下战略就绝不更改。这恰好就是“致良知”的力量

  43、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所以人不必靠典籍,也不必靠其他外在的方面来证明,良知刹那间一发作,那就是正确答案。但千万不能有第二次发作,也就是在一件事上不要反复思考,记住你面对事情时脑海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最佳方案,这也就是真正的致良知。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就应该致良知,相信自己良知的力量,按良知的指引做出决定,这样才不会疑虑和悔恨

  44、所谓“狂”,就是在相信真理的前提下时刻坚持真理、践履真理,其他一概不管。或者说,和真理无关的事就不是我的菜,对于不是我的菜,我不需伪饰,只要本色表现就可以了

  45、天理是什么,其实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对一个道理达成的共识。

  4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7、王阳明一生*证了三次道:一次是贵州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致良知”;第三次就是这次在浙江余姚证出了“四句教”

  48、要学会王阳明心学非常简单:只要按良知的指引去真切地为人处世,并持之以恒,圣贤的境界就在眼前

  49、无论是在江西还是广西,王阳明的战场不在外而在心上。他最擅长的实用心理战既简单也不简单。说他的心理战简单,不过是用真情实意感动对手,或是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招数让对手晕头转向,然后发出致命一击。说他的心理战不简单,是因为他的心理战表面上看没有规律可循。什么时候该用招抚,什么时候该采取军事行动,看似随心所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

  50、事情来的时候,尽我的良知应付。没有事情来的时候,也不要去找事,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

  51、他在精神上的艳遇让他早年的内心世界放荡不羁

  5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53、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54、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圣人也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而你一出生就具备这两种素质,所以你就是个潜在的圣人。只要你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致良知),那就是圣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的,是圣人;勉强自己而致良知的,是贤人;不肯去致良知的说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那就是愚人。虽然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但他的良知却仍然存在。如果能致良知,那和圣贤就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圣愚的良知是一样的,只要肯“致”,那就是“人人皆可为尧舜”

  55、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充当别人的上帝,任何人也就不可能有资格控制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才有权力控制和支配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人能主导你的人生,那也只能是你自己

  56、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上帝就在我们心中,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必求神拜佛,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神佛

  57、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这是王阳明要告诉我们的人生真理

  58、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让你的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权威”的牺牲品

  59、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心中的贼有很多,不过不出七情六欲(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六种欲望:色、声、香、味、触、法)

  60、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或者说,良知认为错的欲望就是私欲

  61、我们的欲望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而不能让它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

  62、人的私欲看似有六种,实际上只有两种,那就是名利之欲和生存之欲

  63、上天赋予人的命运,悠远深邃,永不停歇

  64、千万别被一些传统和常规所束缚,你要与时俱进,随时而变,大丈夫不能被诺言、世间的规矩所控制。只要是良知认为“适宜”的事,大胆去做,勇敢地去打破常规

  65、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有人说是功名利禄,有人说是安居乐业,也有人说是用无限的知识充实自己。不论是哪种追求,都需要用心。专心做事才有可能实现追求

  66、世上有无数人,听到对自己的赞誉,马上手舞足蹈。听到对自己的毁谤时,马上就气冲斗牛。这种闻誉则喜,闻毁而怒或是戚戚然的人,是不是像个被人控制的木偶?而外在的评价就是它的主人。主人要他笑,他就笑;要他怒,他就怒。可能要跳也可,要他爬也可;要他死,甚至都可能实现。一个被外物所控制的人,他的自我在哪里呢?

  67、王阳明相信人生是多变的,没有人可以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操心”的事,是愚蠢的人干的。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68、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要操心你的良知。这就是王阳明心学,它高屋建瓴,直指终极密码。

  69、想要获得幸福,只要不和外物的对立就可以了。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

  70、天下一切事情就怕“用心”两个字,任何一件事,只要你肯下苦功,肯用心,几乎就没有做不到的。

  71、*人喜欢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而西方人则喜欢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获得幸福

  72、人生在世第一大难题不是洪水猛兽这些大自然的挑战,而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3、理学家们给“仁”下的定义是:生理上有对万物的知觉,这一知觉进而能感悟到道德性的东西。

  74、对天下万事万物不要总是动心,不要总是让心内有太多的事。我们追逐权势名利尊位,实际上对很多人而言,这都是心外的事,可他们非要把这些都拉到自己心中来

  75、“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首先要求的就是要我们在内心的良知上用功,良知光明了,它会指引你,做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如果宇宙中的那些天理就在我们心中,那么,每个人不必向外去寻求,就可以在内心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

  76、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

  7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8、每个人都有良知,而每个人的良知都会被物欲、私欲遮蔽,想要获得完全的良知,只要把物欲和私欲祛除就是了

  79、直觉就是意识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大概是意识的源反应,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只是能引起意识源反应的机会很稀少。也许人类在语言意识未建立前,依靠的就是这种意识的本能反应——直觉。

  80、蜜蜂能以最省的方式精准地建造坚固的六角巢穴,它肯定不懂人类的物理学,它靠的就是本能的直觉

  81、为什么直觉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因为我们在构造逻辑关系时,有极强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就是私欲,为了构造完美的逻辑关系,我们会左右论证和辩驳。这就是说,我们从我们私心的立场出发在制造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制造出来后可能是完美的,但它总有雕琢的痕迹。雕琢的东西必有私欲在,因为我们制造它出来的目的无非是获得成就感。

  82、如果你的良知光明,没有乌云和尘埃的遮蔽,它在刹那间给你指引的声音犹如滚滚天雷。可当我们被物欲遮蔽后,它的声音虽然微弱,却仍然能被我们听到。那么,问题就在这里,我们虽然听到了,却不遵循它的指引,这就是不能致良知了

  83、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3

  过去半个月啃了两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和《又笨又慢*天下曾国藩》,都是度阴山写的。都说*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既然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是圣人,我既然一起读了,那就一起写吧,这就是“一个半圣人”。

  格物致知。我之前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是探究万事万物,从中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朱熹理学的解释,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在阳明心学中还有另外的解释,“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人的念头,因为外物是人心的映射,“致知”就是达到良知。整体的意思就是要不断纠正自己的念头,使我们找到“良知”。人都是有良知的,同时也有万千个念头,这些念头中有好有坏,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真我的,也有自我的,那么我们的良知就可能被一些出于私欲的念头遮蔽,使其蒙上灰尘,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断地格自己的念头,擦拭心灵,使良知清明。

  知行合一。虽未行动,念头一起,便是行了。反省自身,之前也会容忍自己脑海中许多没有付诸实践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王阳明告诉我们,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这种念头“格”掉,虽然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想了,就是一种“行”。书中有一个故事,是王阳明外出郊游看见一处肥美的良田,于是有了占为己有的念头,当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王阳明及时警觉,立即眉头紧锁,开始自我用功明知道当天黄昏,才对弟子们说:“终于把他克掉了,真难啊”。同样的情景也反复出现在曾国藩的故事里,曾国藩在带兵攻打太*天国的时候,由于*对湘军的掣肘。曾国藩也多次产生抱怨的念头,每当此时,他就拿出自己的绝技“诚”字诀自我用功。他们两人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前几天我读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稻盛先生也说“庄严其心”,也说“反省自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由此可见,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有非常不得了的克己修身的功夫。

  心外无物,读懂了自己,就读懂了天下人,世间一切的道理都是“我心具足”的,世人心中有良知,有善有恶,有七情六欲,我心中也有良知和善恶,也有七情六欲。所以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天下人。当然我水*有限,只能理解到人这个层面上了,王圣人说的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山川草木,飞虫走兽都是一样的。这一点等我长大了再体悟吧。

  人皆可以成圣。说了王圣人这么多,再说说曾圣人,其实我是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觉得意犹未尽,采取找了本同系列的《又笨又慢*天下曾国藩》,读完之后整体感觉度阴山在调侃曾国藩,一点都不严肃。在这本书中描述的曾国藩就跟智商跟不上一样,然而他还成功地*定了太*天国,真的让人很不理解。他真的很笨,有个故事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就是小偷进他家准备干一票,结果曾国藩回来了,小偷就躲床底下,曾国藩开始背书,结果背来背去都不行,直到小偷都替他着急了,从床底下钻出来背了一遍,扬长而去,然后曾圣人接着背,所以,这位曾圣人不是一般的笨。但是根据评判圣人“三不朽”的标准,他确实做到了立德(整天拿着个“诚”字诀克来克去),立言(他那《曾国藩家书》大概就是为这个准备的),立功(就拿*定太*天国这一件事就够吹三辈子),这么说他确实是我辈楷模。那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你多笨,比着曾圣人去做就行了,运气好了你也是个圣人,这就是“人皆可以成圣”。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2)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30句菁华

1、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2、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3、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4、一个人只要把内心的善完全唤醒,就能体会到圣贤的滋味。很少有人愿意体会圣贤的滋味,因为他们已在世俗世界浸染了太久

5、修养和学问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是一回事,不可分割

6、那些精明的人往往都是用心的人,用心的人就会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秘密

7、“存天理去人欲”,去人欲的目的就是让人心存天理,有真理在心,就不会对任何荣辱动心。他以此希望人人都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任何事和物来触之,都不会因之而动。

8、人面对事情时如果有侥幸心理,必定失败。即使真有人能躲过,但大多数人一定躲不过

9、人类最悲痛的事就是遗忘,恩情、仇恨都能被遗忘,漫长的时间则是罪魁祸首

10、对付恶人,千万别引发他的恶性,你不能和恶人直来直去地对着干,要懂得斗争的技巧。恶人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最怕的就是丧失利益。对付他们,只需要给他们摆清利害关系,他们就会知难而退

11、仁者所以无惧,是因为做事全凭良知。

12、所谓“狂”,就是在相信真理的前提下时刻坚持真理、践履真理,其他一概不管。或者说,和真理无关的事就不是我的菜,对于不是我的菜,我不需伪饰,只要本色表现就可以了

13、天理是什么,其实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对一个道理达成的共识。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5、要学会王阳明心学非常简单:只要按良知的指引去真切地为人处世,并持之以恒,圣贤的境界就在眼前

16、无论是在江西还是广西,王阳明的战场不在外而在心上。他最擅长的实用心理战既简单也不简单。说他的心理战简单,不过是用真情实意感动对手,或是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招数让对手晕头转向,然后发出致命一击。说他的心理战不简单,是因为他的心理战表面上看没有规律可循。什么时候该用招抚,什么时候该采取军事行动,看似随心所欲,其实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分析过程

17、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8、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19、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让你的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权威”的牺牲品

20、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或者说,良知认为错的欲望就是私欲

21、我们的欲望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而不能让它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

22、上天赋予人的命运,悠远深邃,永不停歇

23、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有人说是功名利禄,有人说是安居乐业,也有人说是用无限的知识充实自己。不论是哪种追求,都需要用心。专心做事才有可能实现追求

24、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要操心你的良知。这就是王阳明心学,它高屋建瓴,直指终极密码。

25、想要获得幸福,只要不和外物的对立就可以了。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

26、*人喜欢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而西方人则喜欢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获得幸福

27、理学家们给“仁”下的定义是:生理上有对万物的知觉,这一知觉进而能感悟到道德性的东西。

28、对天下万事万物不要总是动心,不要总是让心内有太多的事。我们追逐权势名利尊位,实际上对很多人而言,这都是心外的事,可他们非要把这些都拉到自己心中来

29、为什么直觉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因为我们在构造逻辑关系时,有极强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就是私欲,为了构造完美的逻辑关系,我们会左右论证和辩驳。这就是说,我们从我们私心的立场出发在制造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制造出来后可能是完美的,但它总有雕琢的痕迹。雕琢的东西必有私欲在,因为我们制造它出来的目的无非是获得成就感。

30、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陆九渊是通过*得到天理,然后去实行。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可都认为“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而我却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二者是一回事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3)

——王阳明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2、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5、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6、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7、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8、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9、“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10、“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11、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2、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13、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14、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15、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16、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

17、知行合一,很多人有所误解,觉得知道了就去执行就知行合一了。假如良知被私欲遮蔽,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就去执行,那是绝对错误的。举个例子,有些人认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心中埋藏着复仇心理,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江湖恩怨终究是解决不了的。知是行之始,知是至善,是心之本体。如果你真的'认知到了,自然就会去执行,执行就是知道的真是体现。他们是同步进行,这才是所谓的知行合一,大部分人误解此种深意!

18、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俗难革而易流。

19、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20、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21、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22、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23、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24、人生本没有大事,过好*常每一天,就是最了不起的修行。

25、王阳明指向烛火:这是光。

26、养吾光明心,是最高的修为。

27、有高峰,自然有低谷;有坦途,自然有坑洼。无论如何,心向光明。

28、“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29、徐樾不解。

30、身处滚滚红尘中,守住*常心、点亮光明心,方能过好这一生。

31、王阳明说“此心光明”,只要心中有光,光便无处不在。

32、王阳明有个弟子叫徐樾,自以为深谙阳明心学的真谛。

33、徐樾起先茫然,随即顿悟。

34、不仅如此,王阳明还担心,在艰苦环境下,随从们会心情抑郁。

35、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王阳明

3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

37、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

38、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王阳明

39、王阳明在诗中写道:

40、不仅如此,王阳明还担心,在艰苦环境下,随从们会心情抑郁。

  王阳明的名言警句 篇6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4)

——王阳明经典名言 40句菁华

1、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2、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王阳明

3、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王守仁《读易》

4、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王阳明《传*录》

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6、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

7、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王阳明

8、一念开明,反身而诚——王阳明《传*录》

9、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10、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阳明《大学问》

11、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12、一念改过,当时即得本心。

13、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14、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15、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16、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17、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18、而这一切的起点,在于每个人都能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价值判断。

19、一直以来,书都没有错,只是读的人错了。

20、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抛开制度变革不谈,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如果体制有毒,个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

21、一串铃音,漾起了悠扬的旋律,淙淙的流水声夹杂在呜咽的洞箫里,有些低沉,有些沉寂,带着些微的伤感。是怀念吗?这片炎黄的`浩土之上,神话的遗迹已然湮没,女娲离去了自己的孩子,唯有五帝还挂念着留下自己的魂灵。在这片没有神的土地上,祈祷已是惘然。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争得宿命之外的幸福。

22、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

23、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权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24、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透过昏黄的纸窗,我仿佛看见阳明和徐爱二人正在促膝长谈,没有名缰利锁,尽弃一切俗欲,时而激烈辩论,时而抚掌大笑。往来古今,四极八荒似乎都已凝滞在此时此地,寰宇之间,只有他师徒二人的交谈之声,讨论着世间最朴素、最纯粹的道理,不知东方之既白……

25、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26、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27、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

28、弱者制造麻烦、违法闹事,强者动用权力、*镇压。在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中,别说法律,神也无法阻挡人们放大自己利益边界的热情,直到它遭遇更强大的阻力。

2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 《传*录》

30、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传*录》

3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 《传*录》

32、“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录》

33、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王守仁 《传*录》

34、天理即人欲 ——王阳明

35、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王阳明

36、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3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38、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39、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4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5)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优选【五】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1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2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读了郦波老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仍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看到度阴山写的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又有了再读王阳明的渴望。

  再次纵览王阳明的一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为之肃然起敬。悟道心学、南赣剿匪、*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每一件于他人而言已是辉煌的一生,对王阳明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王阳明用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

  再读王阳明,对心学又有了一些更深的感悟。

  致良知:守住心中底线。

  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坚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所以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恶之心,但很多时候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遮挡我们的良知,功利之心、贪欲之念、纵情之求,我们忘记了要时时打扫自己的良知,让它清澈、明净、透明,反而被自己的欲望层层包裹起来,忘记了良知的存在。

  ******说“不忘初心”,现在想来,也有不忘良知的意义。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要偏离了良知的道路,不要与自己的初心越走越远。

  致良知更重要的还要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这个世上终有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别,就是很多人无法把良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些我们曾经坚持的、捍卫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欲横流中逐渐面目全非,逐渐不知所踪。

  事上练: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定宁王。

  事上练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

  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

  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华,能催生出前行的动力,能让*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让*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3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4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5

  本次读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这书里有种力量。或许有人会说又是本鸡汤。我负责的告诉你绝不是鸡汤。这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阅读本书,把藏在身体深处的力量挖掘出来。这种力量叫做“致良知”。

  它类似于心理学。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很多原理。但很少教我们方法怎么运用。而阳明心学确能简单易懂的理解去践行,确实佩服这位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第二事上练。

  **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整理自己的思想。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伟大**“***”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对白》。当代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而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真的很伟大,做到了知行合一。养育了一群子女,学历都非常的高,都非常的出色。李昌钰的成长和人生的道路基本也是他的母亲给他指明的。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私欲极低的人,一个教会儿女“致良知”的人。真心的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

  对于李昌钰本人,也是我学*的榜样。每天工作16小时,吃饭都怕浪费时间。就是这种勤奋成就了他。他也能做到知行合一。他有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这个目标自己怎样做可以达到,并长期努力坚持付出。最终成了华人神探,现实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说到这里,我一直说别人的故事,我也来讲讲自己的体会和事上练。自从理解了良知的力量,简单的理解了阳明先生致良知。认为自己良知也被蒙上了一层较厚的灰尘和污渍。上至孝,中至信,下至公共社会。自己的私心太强。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有些脸红,很多行为不够光明。

  比如对父母的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有孝心,但做的很少,知行不一。前几年觉得自己对朋友以真心相待,这几年反而没有了,利益心太重,还是私欲太重。自己也会学着占便宜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参与感没那么强,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或者自己等着结果直接受益就好了,还笑别人费力不讨好。等等……我的良知被社会的*气所蒙蔽了。

  通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也初步了解“良知”的力量。一个人做到无私自然无畏。无私无畏不是说不作为。你做的事情只要符合良知,你的心中就没有任何恐惧。比如革命先烈,他们就是心中的无私所以伟大。比如我们看到美女会不好意思对视。说白了还是心理有私欲。比如我们看到我们的上司和老板,有时不敢面对也是心理的私欲在作祟。只有去除这些私意,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发挥自己强大本身的力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