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妈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家教指导书,内容贴*实际,书中介绍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理念,对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有所涉及,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初为人父母的八零后阅读。

  通读全书,有几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第一,就是如何与孩子相处。在传统思维中,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听我们的话,按照我们的想法和指令去生活学*,往往我们在这种管理性的思维模式中,过分限制了孩子的天性,最终导致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所以,我觉得作者传达的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等的人来对待,引导他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是安排好他的每一件事,或者替他做好每一件事。给他更多的鼓励,去强化他的优点,并推而广之,而不是反复强调他的缺点或者错误。想要孩子做好某件事,就要想方设法保护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而不是通过反复地指令和强迫去让孩子做,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这件事,甚至最终把这件事放到了敌对的位置上。比如想要孩子好好学*,就要保护他对学*的兴趣,而不是通过大量的作业来滋生他对学*的反感,不是通过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来加强他对考试的焦虑。

  第二,作者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小学主要解决的是学*兴趣问题,初中主要解决的是学*方法问题,到了高中,才是真正比拼学*能力的时候。所以说,在小学初中阶段,学校已经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渲染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家长这个时候就不要对成绩再有过分的关注和追求。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成绩并不会与孩子将来的成功与否有决定性的关系。这一点我从实际经历中就深有体会,小学和初中阶段学*成绩不佳的同学,在走入社会后,他们的成就并不一定就比学*成绩好的同学差。不过我虽然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我觉得作者总结的更精准,更透彻。所以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他对学*的兴趣,不要让他对学*感到厌烦甚至恐惧。

  在此,我也郑重地推荐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都来读一读,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的,我们每个人的孩子都是一块玉,如果我们只会拿着锄头去雕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大家好,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运动的人,人们说喜欢运动的人,注意力集中时间会比较短,可能有一定的道理。要是让我在球场上打球我可以玩上两三个小时,要是说安安静静的看书就困难了。回想起来,我好像没有过废寝忘食看书的经历,也没有哪部书可以吸引我一口气看完。但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改变了这一“历史”。其实和这本书结缘还是源于老婆大人,那段时间她看了这本书,说这本书很好,很实用,是现在最畅销书之一,于是给我下达了任务,一定要看。当时心想读就读吧,在我们学校这么浓厚的读书氛围中自己也不能落后啊,人总是要进步吗。但是读完两个章节以后,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不光因为我有个三岁的儿子,更重要的是我现在是一名小学教师。我知道在座的老师好多都已经读过了,体会和感受肯定比我深的多。我是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没看过的老师,尤其是没有小孩或是小孩子还小的老师,真的很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研究,并自己培养了一个十分优秀的女儿。这本书是她十六年的教子手记。

  一直以来,关于学*的一个最流行的概念就是“学*要刻苦”。许多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向他们灌输这样的概念,要求年龄尚小的孩子刻苦,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学前就唠叨说,上学后不能尽情玩了,要用功学*,孩子上学后,就不断教导孩子,在学*上要刻苦努力,并且在具体的学*活动中,这样要求他,以期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学*态度。学*上用功勤奋是必须的,但用刻苦的言语和思路来要求孩子,这往往是在干一件南辕北辄的事情。

  把学*这件事和一种令人不舒服的苦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她会使孩子在想到学*时就有微微的不快。谁会喜欢苦呢?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而吃苦,必须基于她有足够的理性和毅力,这种理性和毅力连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她来要求孩子就更不合适了。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孩子更是如此,感觉甜的东西他就喜欢,感觉苦的东西他就讨厌。

  我们原本想要孩子喜欢学*,却把学*过程作成苦馍馍,只把结果设想成为甜馅饼。要孩子天天吃着苦馍馍,去想甜馅饼。过程天天具体而真实的陪伴着孩子,目标却遥远的虚无缥缈。当她在吞咽苦馍馍中感到厌倦时就被批评为不刻苦。被要求以那想象中的甜来压抑这真实的苦,孩子不具有反驳**教导的能力,她只是感受到了这里面的不和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在这里我还想起了一个章节,题目是“不做穿西装的野人”说得就是你粗暴的对待孩子是因为你心里早已清楚,你打孩子一顿或是骂孩子一顿,既能解气,他又不会把你怎样。你在孩子面前是权威,是主人,你不用担心打骂后的后果,所以你总是忍不住,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大人你就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因为你也害怕。我觉得说的非常非常的有道理。)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有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据说在二战期间,一名好的瑞士钟表匠被胁迫去给纳粹制造一批高质量的钟表,尽管他费了相当的力气,却始终做不到战争前的水*,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有心理学家分析,这是因为他制造钟表时的心境不一样,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离到什么程度,活动的意义就减少到什么程度,并使活动成为一种苦工,一个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会逃避。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和老师越要孩子用功学*,孩子越对学*提不起兴趣。

  儿童并非不知道刻苦学*可以换来好成绩,她只是做不到。当学*活动没有唤起他的愉快体验时,她就无力去调动自己的主动精神,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懒散、不刻苦、不认真等——许多人以为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实是她上进的天性被扭曲了。

  家长和教师应该研究儿童的特点,体恤儿童的心理,注意从“学*情感”方面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刻苦”是一种成熟的学*品格,她不会凭空产生,她是在理性和兴趣的土壤上生长的。孩子在各个学*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一样,就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作者认为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

  在培养孩子勤奋学*方面,恰是不能强化“苦”,而要尽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学*是苦的,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避免它在学*活动中感觉苦闷。

  这里作者举了一个她女儿圆圆的例子,圆圆上高中后,学*很累,她偶尔也会抱怨说太累了,表现出松懈。孩子本来已经觉得苦了,这个时候家长就更不能以“要懂得吃苦”这类正面说教让她苦上加苦了,这个时候应该想办法减淡她对苦的体验,向她提示“学*不苦”。作者采取了两个办法来帮助她。

  一是找了些高考状元谈经验的资料,尤其是那些谈刻苦用功的,让她知道凡是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没有一个不勤奋。这表面上看是强化了学*要刻苦,实际上缓解了她对苦的感受。既然状元们都那么用功,那么自己用功也就是正常的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没有向她提一句要求她吃苦用功的话。

  二是和她一起读了本《科学的故事》,尽管她高中时学*很忙,我仍然建议她浏览了这本书。这本书编的很好,它呈现了数学、化学、物理、医学等各学科的大致发展脉络,以许多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其中艰难的历程。圆圆从这里看到人类科学知识的积淀是那样不易,仅仅是氧气的发现就经历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坎坷。想想自己可以轻易地拿着薄薄的教科书纵览前人每一种惊人的成就,她由此觉得很幸运,自己不过是这些伟大成果的享用者,有什么苦呢。

  高考结束后,很多孩子仿佛一下从地狱中钻出来了,有的人恨不得把书撕了。圆圆有些奇怪自己怎么没有这种感觉,日子好像和以前差不多,无非是生活内容不一样了。这可能是因为她在高考前一直没有那种特别压抑、特别苦累的感觉吧。

  我们经常读到一些古今中外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们如何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被当作“刻苦学*”的例子来激励后人。它们使人深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真理。事实上,每一个忘我地投入到学*和工作中的人,她一定是对学*和工作建立起了兴趣和责任感,这种兴趣和责任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常常超越生理需求。*常人看到的是它们在饮食起居上的“苦”,看不到他们置身于喜爱的事情中的“乐”,就以为他们是凭借“苦”取得成功的。实际上,他们不“苦”,他们其中享受的乐趣别人体会不到。

  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首先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这件事里掺杂进让他感觉不快的因素——学*不要“刻苦努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这本书虽然写的大部分是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教育是相通的,教师在教学中,能以家长的心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以孩子的兴趣出发,寓教于乐,不仅是为了孩子的一阵子着想,更是为孩子的一辈子着想。书中的很多观点和方法对我的工作都有很大帮组,我能做的是,尽量做到让我的课堂充满乐趣,让我的学生们收获更多的健康与快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为了提升做母亲的素养与能力,更好地尊重与理解孩子,进而陪伴儿子走过一段幸福旅程,*期我集中精力阅读了有关家庭教育类的优秀书籍。其中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与写作的尹建莉女史大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14。10)令我爱不释手,作为一名懂教育的母亲,她既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又有丰富的实践精神,不仅培养爱女成功而且身体力行帮助很多有育子问题的朋友排忧解难,成功地践行了从“一位有心妈妈”到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的不*凡历程!

  该书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得到著名学者、热衷教育公益事业的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的首肯并引起众多家长朋友的强烈共鸣。我也是受益者之一,读之越深越感到做好母亲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因为孩子各自特点、性格不一,且他们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其独特的心理、生理特点,家长的教养方式、素养水*以及教育理念也各有不同,所以,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学会在做父母的过程中领悟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与孩子互动之艺术。这正是我阅读该书得到的初步体验。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所以在众多家教类书中脱颖而出,完全是因为作品质量上乘!作者有思想有主见,善于发现家庭教育的细节问题,尊重事实勇于讲真话,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并用智慧与经验妥善地解决问题,令人信服。例如很多家长对孩子迷恋电子游戏深恶痛绝,而生活中作者女儿也是如醉如痴,但作为好妈妈的尹建莉客观理性地分析了电游让孩子产生兴趣的根源,不像一般家长那样简单粗暴地横加干涉,而是欲擒故纵,让孩子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因此而造成的学业损失让其在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中“吃一堑长一智”,并因此得出经典结论:“如何让孩子既能玩游戏又懂得自我约束,怎样才能娱乐、成长两不误?”由此看出一位母亲非凡的耐心、慧心与用心!

  众所周知,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与修行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智慧的母亲陪伴孩子在幸福中成长,在有心无痕中收获**、成才的点点滴滴!这正是需要我深入体会的科学教育理念。

  阅读篇篇内容充实的文章,深感作者为了孩子、为了真理不断进取,抨击当下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同时亦提供可参考的方法让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显示了一位教育学者的良知与责任。透过鲜活的文字与真实的个案,作者不以自己育儿成功而唬人、蒙人;不讲套话,可读性很强;教育观科学可信,所有引文均表明出处,不误导人;一位优雅知性的母亲与“教育专家”的内涵有机相融,给关注独生子一代教育的家长朋友们提供了可靠的范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启迪最深之处、也是最佩服作者真知灼见的地方是:身为知识分子出身的尹建莉勇于直面自己所处阶层的人性弱点,“高学历有本事的强势家长为什么培养出没出息不能自立的低能儿?”一语道破天机,“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不一定懂教育之规律”。是的,多少家长认为自己花费心思为什么孩子不成材呢?原来原因就在自己身上。很多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知识分子培养出眼高手低的孩子就是实例。

  任何作品都有瑕不掩瑜之处,思考之后,个人愚见如下:“有教无类”是箴言,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孩子的秉性与天赋很大一部分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而后天教育引导作用也是有限的。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不少家庭环境很差、父母素养低下的孩子靠自我认知、自我锤炼最终成为成功的典范。

  当下孩子的身体素质是应该引起家长、老师与社会的关注,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惯可以增加抗压能力并受益终生。书中作者的孩子因为跳级而影响了体育成绩,身体素质跟不上,那为什么不抓紧提升身体体能呢?

  上述两点在书中很难看到作者的详细陈述,这也是本人要与作者商榷之处。

  无论如何,在目前我国家教图书数量庞大而内容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出版状况中,《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确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其书品是独树一帜的,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很强,不愧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当手捧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时,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从读“序”开始,就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

  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无痕。作者从爱、学*、品格、*惯、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让我深受启发。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一位母亲也好,教师也好,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孩子心理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错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作为母亲或教师,自己的行为表率,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只有自己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自己单纯,孩子才能善良无暇;只有自己坚韧,孩子才能不畏艰险;只有自己上进,孩子才能努力向上……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所说的“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二、一个好母亲,需要不断地去关注、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个好老师也需要用一颗真心善待每一个孩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虽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心里却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来分配给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挂在嘴上,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无形的压力,为孩子今后生命中留下心理的影响,给他的生命留下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作为双重角色的教育工作者更应用睿智去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发展。“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他们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善于观察他们,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正确引导孩子。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那么也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犯了错误可以改,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们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我们不仅要做个好妈妈,还要做个好老师,做个胜过妈妈的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每年我都会利用假期这个比较充裕的休息时间阅读一些书籍,给自己充充电。初为人母,所以*两年选择的幼儿教育的比较多。这次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我在学*教育子女的同时也联想到了许多学校教育,受到很多启发。

  刚开始阅读这本书,就被书中的贴*生活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它让我认识到原来教育的方式还可以那么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甚至是不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认真的把学*给学好。所谓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特别是书中的“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

  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用“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们好”这句话来要求孩子好好学*,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设计孩子的人生。然而,我们应该想想,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很喜欢家长那说为了我们好却又给我们无限的压力呢?我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小孩,和现在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差不多,儿时最多的快乐的记忆就是和邻居小孩在院子里玩耍,和同学们在操场上打闹,却一直没觉得学*能够是快乐的。直到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明白原来学*是可以快快乐乐的,是可以喜欢上的。

  利用假期的一段时间,我学以致用,马上在侄女和儿子身上进行试验。我的侄女一直跟着父母,又比儿子大挺多,是非常懂事的,父母忙的时候她都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但是就是有点胆怯和害怕犯错误;儿子淘气捣蛋,但是喜欢阅读。我先分析了他们的学*情况,对侄女给予了表扬,并鼓励她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侄女在家期间,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也和他们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儿子对电视里的一些台词能够跟着模仿。她们也跟着我看我喜欢的人与自然,了解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法则。我尽量克制自己,在家尽量的夸奖他们的优点和做的对的地方。我还和他们一起比背诵《三字经》,对我,这也是很大的提高。我不以长者的身份要求他们做什么,而是给他们讲这么做的意义。

  本书前言告诉我,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每一个父母都是雕塑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手中的一块玉。多年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如同一把锄头--当我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要如何才能做的正确,让我们手中的玉石绽放光彩呢?雄关漫道艰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之道,任重道远······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是我们真正站在为孩子发展的角度去为他着想了吗?有的父母又爱孩子渐渐变化为惯着孩子,有的老师从爱学生演变成了惩罚学生。不但如此,他们还给自己编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我想说,如果你是真正为了你的孩子想,那就培养他自我独立的能力吧;如果你是真正为了你的学生好,那就努力去提高自己,真正帮学生懂得学*的乐趣,让他们爱上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10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当我翻开朴实的扉页,我就被前言《我们的书中有块玉时》深深的吸引,被尹建莉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前后一共读了两遍,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位“好”妈妈受益匪浅。每读完一篇,我都会马上对照一下我自己,发现我自己原来也在用着锄头一样的工具在雕琢着自己手里的玉,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只不过用的次数多少而已。细读下去,很多教育观念使我受益匪浅。

  学*不要"刻苦努力""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如果把学*做成一颗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苦药,孩子又如何能喜欢?""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样。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千万不要用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针对如何培养良好学**惯,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爱上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

  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其实有部分老师*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激发了我读这本书的兴趣。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一个教育专家尹建莉16年的教子手记,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还未读完整本书,就已收获颇丰。

  第一章的第一个故事“打针有些疼”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我的孩子还不到1岁,正是每月都去打预防针,每次都嚎啕大哭的时候。看到这个标题,我如饥似渴般一口气读完这个故事。故事中用对话的方式介绍了妈妈是如何引导圆圆,让圆圆主动接受打针的。不仅有语言的心理疏导,还有亲情动作的“亲亲脸蛋”,加油打气、及时鼓励,最后还给了孩子退路“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作者谈到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按照她的方法,我也这样引导自己的女儿,效果确实出乎意料。文中总结到: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用的几个原则。一是*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二是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三是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惯,这是我们想知道的,家长想知道的。作者神奇的命名为“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这一充满魅力的标题吸引我仔细阅读,原来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文中还提出了“好阅读”与“坏阅读”,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好;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我想学校的阅览室的工作也是要达到让学生品味阅读本身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依据此观念,我对阅读也有了新的`了解,我要给孩子按照书一字一字读故事,我要引导孩子多读书,快读书。

  书还未读完,相信每一章节都会让我有收获,读有所获,学有所获。我愿带着美好心情多读书,乐读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当我还没拥有自己宝宝的时候,读这本书更多的是用来对照自己父母,对照自己,看看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在我身上留下多大的痕迹?

  我是个害羞、自卑的人,一直害怕面对社会,面对陌生环境。小时候,妈妈说女孩子要文静,结果行为处处受限制,不爱说话反而成了她心中优点。长大后,妈妈发现我实在太“文静”了,反而要求我活跃,说她那么活泼的人却生了我这样的人。其实,我好想对她说,小孩子出生就是一张白纸,除了先天遗传,后天的更多也是父母教育。每当我说道育儿这个话题,她也不会和我讨论,总不耐烦说一句,等你有了孩子就懂了。这一句话也恰好是她与我地位不*等体现,不容我辩驳,绝对权威。小时候被塑造成那样的人,长大后又如何轻易改变呢?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正如书中说的,父母暗示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她不会懂的,正如她现在逢人就不停说,我太文静,太不敢面对社会。说多了,我更加不会当着她的面去和人们聊天、沟通。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惯的“奴隶”;他的坏*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枉格。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我不愿成为自卑、害羞的奴隶,可是我实在无法摆脱。

  我不知道这样的妈妈是好是坏,她塑造了我性格不好的一面,但也塑造了将来好的一面:学会如何对待我将来的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起初看到这么本书被吸引,是因为当了妈妈后,一直很注重对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希望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正确引导孩子。在网络发达的现况下经常听说这本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来到公司后,公司为了员工有一个好的*惯,每个月要求每位员工读一本书。在借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公司有这本书,便想着借来来看看,好好继续学*学*。毕竟,孩子现在4岁半,这些年,虽然很努力的去做一个好妈妈,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其实,就像这么本说的: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麻麻,更要做的极致,因为你的一个错误的做法,就会导致,孩子胆小、懦弱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这本书,分为7大板块,分别是:爱的质量、轻松学*、品格教育、学**惯、家长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教育误区.每一个板块都有一个内容举例,引导家长怎样去做,通过读这本书,也会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比如: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不可以去抢,如果你想要,要学着去商量交换,如果对方小朋友不愿意,你可以先玩自己的或者玩其他的再或者你没有,麻麻觉得可以,可以买给你,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抢。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东西,你不愿意给别人的时候或者你很喜欢,那么你有权利保护好它,不被抢走。其实,就是想告诉孩子,东西不可以靠抢来解决,因为抢惯了,长大以后是很可怕的,但是,也不可以懦弱,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要自己保护好,不然长大了,失去什么都会觉得正常。还有就是从孩子1岁半会走以后,早教、游泳、乐高再到现在的思维机器人、识字、英语、钢琴、围棋、跆拳道,真的不知道现在这么做对不对,觉得孩子都没有玩的时间。

  可是,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社会,不得不让我这么去做,因为,我不想他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很无奈,就像有句话说的:现在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你以后去选择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选择你。加油吧,亲爱的自己。再接再厉去做一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

  “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是你自己的主观感觉。那孩子呢?是不是也觉得你对得起他,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7

  自从荣升为妈妈,看书的范围大多被圈了起来,主要围绕育儿方面学*。现在孩子快三岁了,懂得事情越来越多,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会说的词语和句子也越来越丰富,开始了理论上的“三岁第一个叛逆期”。初为人母,没有经验,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发展她的语言、引导她的正确行为、激发她的语言敏感期、应对各种哭闹及不合理的要求,还有家庭中各种教育孩子存在的矛盾。都需要学*过来人的做法,他们有各种生活中的事例,更有强有力地理论支撑说明,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本和第二本非常喜欢的说,可谓是百读不厌,尹老师的例子说的那么贴*生活,她的分析问题又是那么“入木三分”透彻并让读者信服。

  在寒假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本和第二本连续读完,现在正在读尹老师的第三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三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跟孩子相处的各种“不知所措”找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孩子马上该入幼儿园,读的第三本书更好涉及到孩子入园的各种准备和各种存在的问题。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路上学到了很多,同时对于对待学生也收获很多。

  做一个好妈妈,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是妈妈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幸福。

  做一个好老师,能让学生快乐地成长,是老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

  要培养孩子有自信心,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作者讲到:她从女儿本子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女儿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她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师怎么给打了错号呢?“于是她招呼女儿,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既要装糊涂又要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思维,女儿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母亲一起来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孩子把题做错了,但是至少纠正了妈妈的“错误“。作者巧妙的引导让孩子纠正了错误还有成就感;同时之前没有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

  尹老师在好多章节里谈到一个关于培养孩子学*能力的问题。作者的感受是让孩子从小学会阅读,有良好阅读*惯就像孩子学*有了“魔杖“,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能力一般都表现出*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阅读量大的孩子在学*上有很强的爆发力。所以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

  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同样地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件积累的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

  所以我们在管教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面去。遇到每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豪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

  看完这本书我到有种感觉在教学中当遇到学生为题时千万不可随便一处理,而是要静静地思考,选择最佳解决方法,尽可能达到最好效果。真就像作者所说孩子事件件是大事,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特的门路。拿起教育类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翻来阅读几页,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助孩子们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

  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佩服这位作者妈妈是何其的伟大,这不是随便一个母亲可以做到的,这背后包含多少辛苦与耐力,从她女儿呱呱落地到她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打针、识字、古诗’阅读、惊喜等等生活的*惯是那么地真挚感人和不厌其烦。

  读了这本书,有几点我归纳了一下很值得去学*和借鉴。

  第一,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学**惯很重要。一个孩子树立了良好的学**惯和风格,就等于在他对以后做人,做事的生活*惯都有一个很好的帮助!可是说者容易,实施起来也不易,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做母亲的极其耐心和正确的指导方式,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这是得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第二,要想改变一个孩子的一切*惯,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态度。身教重于言传,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随时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自己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胜过讲千万遍道理。实在孩子不懂的就给他破解一下,如果我们的道理讲得富丽堂皇,但自己又不是这样作的,在孩子的心里第一反应妈妈是在撒谎,这一点我身有体会,有时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作?不要让他有太多的疑问和不解。

  第三,就是不要轻易破灭孩子的希望。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但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所以孩子也不例外,孩子虽小,但他也有思想,也有愿望,往往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孩子心中往往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能够在己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他一起完成。当然我们并不是无条件去答应他的无理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不是爱,这是溺爱,只是要去尊重他的兴趣和爱好!不要随便破灭他的愿望和否定他自己,不要老说这不是你做的,这不是你能完成的等等话语。就算不能也要让他明白为什么?

  第四,已退为进的说服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说服教育,当孩子做错事时,或者和xx同学打架时,不要过分地去指责一通甚至暴力,这一点有很多家长控制不住,有时脾气上来了,我也不例外,但没办法,为了孩子我们只能收着点。遇到事多沟通以退为进,让他消除恐惧感和惩罚的顾虑心*气和地去交谈,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在大脑里有一个思维的转换,当然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听得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多数孩子应该是能接受的,只能说特殊的孩子特殊对待。

  最后一点,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氛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和一些矛盾纠纷,有时大人的争吵难免不让孩子听见或者看见,这都对孩子有不利身心发展。可是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应该尽量避免,哪怕我们有再多的恩怨纠葛都不要去触及他幼小的心灵,我们生了他,不仅要养活他长大,更有责任让他生活得幸福!所以尽量给他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让他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学*。

  我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妈妈,没有高的学历,对于教育我这说得远远不够,在以后的教育路上真是一部深奥而又绵长的小说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们应该更努力去做好一点,完善一点!所以我也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只希望孩子在学*的同时养成优秀的品质和好的性格更为重要,因为性格决定命运!

  “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一齐为这些小不点的未来加油吧!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9

  *日我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颇受启发,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被文中朴实的语言、作者的育儿智慧深深的打动。使身为教师和母亲的我深感惭愧,受益非浅。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千万不要用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0

  这学期利用工作之余,我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我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作者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该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加上作者作为教育专家的独特视角为读者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和点评。把一般家长经常认为很正确的事情从孩子和教育的角度进行了颠覆。而通过她自己对女儿16年的实践教育,告诉家长们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难,把一块玉雕琢成艺术品靠的是正确的工具。

  作者十分重视阅读*惯的培养,书的第二章几乎都在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带来的好处,阐述得很详细,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例如在如何培养良好学**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往往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总而言之,看完以后自己觉得需要学*的太多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每年我都会利用假期这个比较充裕的休息时间阅读一些书籍,给自己充充电。初为人母,所以*两年选择的幼儿教育的比较多。这次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我在学*教育子女的同时也联想到了许多学校教育,受到很多启发。

  刚开始阅读这本书,就被书中的贴*生活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它让我认识到原来教育的方式还可以那么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甚至是不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认真的把学*给学好。所谓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特别是书中的“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

  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用“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们好”这句话来要求孩子好好学*,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设计孩子的人生。然而,我们应该想想,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很喜欢家长那说为了我们好却又给我们无限的压力呢?我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小孩,和现在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差不多,儿时最多的快乐的记忆就是和邻居小孩在院子里玩耍,和同学们在操场上打闹,却一直没觉得学*能够是快乐的。直到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明白原来学*是可以快快乐乐的,是可以喜欢上的。

  利用假期的一段时间,我学以致用,马上在侄女和儿子身上进行试验。我的侄女一直跟着父母,又比儿子大挺多,是非常懂事的,父母忙的时候她都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但是就是有点胆怯和害怕犯错误;儿子淘气捣蛋,但是喜欢阅读。我先分析了他们的学*情况,对侄女给予了表扬,并鼓励她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侄女在家期间,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也和他们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儿子对电视里的一些台词能够跟着模仿。她们也跟着我看我喜欢的人与自然,了解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法则。我尽量克制自己,在家尽量的夸奖他们的优点和做的对的地方。我还和他们一起比背诵《三字经》,对我,这也是很大的提高。我不以长者的身份要求他们做什么,而是给他们讲这么做的意义。

  本书前言告诉我,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每一个父母都是雕塑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手中的一块玉。多年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如同一把锄头——当我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要如何才能做的正确,让我们手中的玉石绽放光彩呢?雄关漫道艰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之道,任重道远······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是我们真正站在为孩子发展的角度去为他着想了吗?有的父母又爱孩子渐渐变化为惯着孩子,有的老师从爱学生演变成了惩罚学生。不但如此,他们还给自己编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我想说,如果你是真正为了你的孩子想,那就培养他自我独立的能力吧;如果你是真正为了你的学生好,那就努力去提高自己,真正帮学生懂得学*的乐趣,让他们爱上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是你自己的主观感觉。那孩子呢?是不是也觉得你对得起他,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是尹建莉,亲子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本书主要记录的是她如何培养自己女儿方面的,书中指出很多父母在教育过程中陷入了误区,怎样走出误区,本书给出了很多实操性很强的方法。本书简单通俗易懂,提出了很多简单又实用的操作方法。下面我来分享下我看了这本书后的一点心得:

  1、家庭教育影响深远且长久

  家长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孩子极具模仿的天赋,他们的行为举止最有可能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需学会科学的育儿方法,学会欣赏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拉*与孩子的距离。光有爱是不够的,若用错了方式,反而会把事情越办越糟糕。同时,家长需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

  2、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是独一无二的,妈妈不应过多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即便是普遍性的标准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3、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妈妈。

  其实每个妈妈都是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但若孩子使出破坏的本领,很多时候瞬间会让妈妈的关爱及耐心消失殆尽,即使脾气最好的妈妈也有时候会有给孩子一巴掌的冲动,尤其是面对熊孩子不听劝阻,内心崩溃感到沮丧,似乎听话乖巧的宝宝只是存在于“别人家”。

  我们总喋喋不休的说孩子的各种不当行为,总认为教养孩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觉得很头疼。其实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很美好的一件事,若觉得自己的孩子难管教,那一定是我们哪里出错了。

  另外,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正确对待孩子犯错,给他犯错的机会,孩子犯错其实就是很好的学*机会。

  4、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部分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也有些父母虽与孩子住在一起,但每天忙于工作,几乎没时间陪伴孩子。对于孩子来讲,任何物质生活都比不了父母的陪伴,在一起才是最需要的童年时光。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很多美好的瞬间转瞬即逝,所以,即使父母再忙也还是多花点时间好好陪伴他们。

  5、无条件的爱

  爱需要孩子能感受到,爱要表现出来,需要说出口来,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时刻被爱着的。若感受不到爱,就容易陷入失落,进而产生逆反。不用恼骚及呵斥去回应孩子,而用无条件的关爱及支持去温暖孩子。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父母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他们经常会许诺孩子”如果期末考试分数排名班级前十名””考试成绩一百分”……孩子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比如奖励一部新款手机、外出旅游……若孩子没有达到要求,就会取消所有的奖励。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受到爱是有条件的。父母不应给这样过多的要求,不如给更多的鼓励,让孩子不再恐惧学*,激发学*的潜力。同时,把它当成刺激孩子学*的唯一手段,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是为了得到奖励才学*的。

  6、不因孩子年龄小而忽视或者轻视他的自尊心。

  不把孩子看成是父母的下属,尊重他的自主选择,不再持有:“我的想法都是对的,不按我的来就是错的”“我是为你好”这样单边的思维方式,不把自己的任何想法强加给孩子。

  7、信任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想控制自己的孩子,主要是源于恐惧和不信任,总是担心,故总是干预很多。若改为不干预太多,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加以辅导,不事无具细的横加干涉,反倒这样会使得孩子更自信。

  8、树立终身学*的理念

  好家长不是天生的,不断学*持续进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好家长。要做一位好妈妈,不简单,除了要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要扮演好多的种角色,做孩子的好朋友,引路人,教练员,要做到这些需要妈妈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与孩子共同成长,给孩子起好榜样作用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孩子如镜,会映射出你的影子,做好自己,也就教育好了孩子。

  9、教育过程中如何判断自己的教育方法否是否正确?

  简单方法:父母看自己是否觉得痛苦,好的方法一定是不痛苦的,只有你做错了才会觉得痛苦。

  10、儿童教育中无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惯或坏毛病,首先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开始着手。

  很多家长面对小孩磕碰,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然后安慰孩子说,咱们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从此,小孩遇到此类情况,首先就会先去打桌子、沙发等等。这种“复仇行为”会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

  若我们转变为“给小板凳揉揉痛”思维方式,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学会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在孩子1岁的时候,读完了这本书。假期又读此书读到最后的时候,有种感觉,,对孩子以后将会出现的状况有了一个大概的预期。明显感觉养孩子真是不容易,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光是对孩子,对大人也是一种挑战。

  以我原来的想法,教育孩子只要给她们无限的爱,以理性的态度教育她们,孩子自然地会健康成长。我也不要求他成为优秀的人,只要他能追随自己的内心,健康快乐的成长就行了。直到读到这本书才知道,养孩子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不光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态度,其他的,比如周围的环境、接触到的人、一些突发的状况等等都会给孩子在成长中造成困扰。

  本书的作者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性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阅读。作者非常强调从小要养成孩子的良好阅读*惯,可以说是在书中不遗余力的宣传。最开始阶段是如何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跟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讲故事。在家中的时候,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地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有乐趣的。如果家长都不愿意读书,孩子又怎么会喜欢上读书呢。

  孩子在刚开始接触到阅读的时候,作者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一边查字典一边读书,那样做会破坏阅读的连贯性和读书的乐趣。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家长要尽量的告诉孩子,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当孩子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后,作者还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读大部头的书,即使当时读的有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作者还强调了阅读对孩子学*的重要性,长时间的坚持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也对孩子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这对今后的学*将大有帮助。

  阅读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性格形成影响,因为既然能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的话,以后在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也可以不受打扰。

  第二是保护孩子学*兴趣。这方面作者提出了几个比较有效的建议。其一是,当孩子碰到目前基础教育中的“暴力作业”的时候,家长的做法。作者提出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体的做法是代替孩子去完成,而给孩子留出业余时间去阅读。姑且不论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起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孩子的学*兴趣。第二个是,不要拿学*作为惩戒孩子的手段。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把不良的嗜好当惩戒手段,比如:长时间的玩电脑游戏、无节制的看电视等。这么做既不会让孩子感觉学*是不好的,只会让她们觉得学*应当从始至终都是让人快乐的。

  第三是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作者主要介绍了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首要的前提是家长要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有信心,不要包办孩子所有事情。这在当前的社会尤为重要。现在的家庭中的孩子都可以说是家庭的中心,家长本来就都是独生子女,摘生了这么一个孩子,她(他)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在这样的家庭中,普遍的情况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隔辈人全都围着孙子、孙女转,害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可以说是拿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也是,深知道现在的社会压力和学*压力大。一方面想让孩子多学点,另一方面又怕孩子太辛苦。所以为了让孩子轻松一些,往往把孩子除了学*以外的所有事情全部包办了。但是这么做,久而久之的就造成了孩子除学*以外的其他能力就越来越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技能一点也没有学会。针对这些情况,作者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鼓励让家长勇敢的“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相信孩子有完成的能力。作者之后举了一个让自己孩子独自坐火车回老家的例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出孩子的能力有些方面已经很强了,只是有些家长不舍得“放手”,造成了孩子的信心越来越差,到最后就真的什么都不行了。这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到了能走的时候,家长越早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走,孩子就会越早地学会走路。但是有的家长怕孩子磕到碰到,孩子也就迟迟地学不会走路。这方面就需要家长有两方面的智慧了,一个是准确的把握孩子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能力,另一个是勇敢的“放手”的勇气,两者缺一不可。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发生其他情况的应对技巧。比如应对教师的“冷暴力”,作者建议家长要及时的跟教师沟通,甚至可以去“贿赂”教师,目的无非是不给孩子造成潜在的伤害源。又比如如何对待老欺负自己孩子的“坏孩子”,一方面是要做到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加强沟通。诸如此类的情况,作者都提出了许多亲身使用过的方法。核心的原则就只有一个:不给孩子造成干扰,不能因为大人的干涉,给孩子带来麻烦。

  以上皆为本书的一些主要内容,了解了这些,对我的启发相当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对作者孩子管用的方法不一定对我的孩子也管用,作者能应用的方法不一定我也能很好的应用。还是得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的实际环境,合理的做出判断,明智的选择应对手段,来解决遇到的情况。但是原则肯定都是作者所写的,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概莫如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在怀孕期间买来为了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搁浅了,只是偶尔翻看一下,但是它的实用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本接地气的书。

  这段时间再次细阅了这本书在看书过程中,我结合作者的观点和教育方法,不断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受益良多。无论是作为妈妈还是老师,这都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为了让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所以,我也一直给家人推荐阅读。

  一天,我晒着太阳看着书,宝贝在院子里玩耍,突然他搬着凳子跑过来坐在我旁边说:我和妈妈一起看书。我心里一阵惊喜,尽管他有时左手拿笔,甚至有时连书都拿反了还看得津津有味。不由得感叹,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细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感触颇深。笔者尹建丽女士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有学校教育实践经验,接触过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当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家长,女儿被她教育得非常出色。以下几条是我阅读过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

  一、“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这首小诗看起来很好玩,但是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孩子们的感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细腻,很多时候大人总是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每个孩子眼睛里看到的都是他的全世界,孩子的世界无小事,他的每一次经历和体验集合起来形成了今后的性格,甚至影响或决定了他的人生。在我们看来很小的一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对于子女的教育除了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外,还要能很善于处理还一些“小事”。儿童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也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家长要善用观察孩子,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问题,并以恰当的方式解决。每一种和儿童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教育,也是一种心理辅导

  二、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

  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世态度会更加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三、不要追求完美。分数只反映小孩在某个时间内的学*水*,最重要地是让小孩有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方法、*和的学*心态等等。次次追求考一百分,都想超过别人,会给小孩很大的压力,起反作用。让他做最好的自己的就好了,尽力而为就够了。

  三、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这个世界,你会理解他的很多行为。

  我的班里,有一位新转来的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开学第一个月上课根本进入不了状态,每节课都处于“神游”状态,从来不张嘴读,这让我深感苦恼,那段时间我也经常和他的妈妈沟通,发现他的妈妈也是心急火燎,“恨铁不成钢”,总是批评孩子,甚至吼骂孩子……我也在思考,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我整理思路,试图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一切: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生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更要命的是身边的同学都可以流利的说很多英语,可是我却什么都不会,于是,我开始躲避,上课不敢张嘴和大家一起读,不敢看老师的眼神,更怕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害怕老师和同学们会笑话我,最伤心的是,以前最爱我的妈妈好像也不温柔了,不爱我了……想到这些,我自己仿佛变成了这个孩子,如果我是他,内心应该是很恐慌的吧!接下来,我尽量去理解他,首先要建立起自信,给他制定可行的目标,上课提问时,挑选简单的单词,回答正确后,与其他孩子一起表扬他的进步,让他感到自己被接纳了,同时也是在用行动告诉其他同学,我们是一个集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课下碰面了也会偶尔一两句的鼓励或肯定,我也会把他的进步传达给他的妈妈,老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双方积极的引导,孩子在前进的路上可能会轻松一些。现在,这个孩子仍然不是班里最优秀的,但是我看到他的整体状态在进步,他比以前的自己优秀了,这就是我眼里的优秀。

  这本书包含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会遇到的问题及接地气的解决方法,非常值得借鉴。通过学*,孩子的很多看起来无厘头的行为有了特别合理的解释;我明白了只要是安全范围内不要对他过多的限制,那是他在尝试,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体会到了孩子有时无缘由的哭闹,实际上是因为大人不明白他的想法和苦恼;要尊重孩子们的每一个感情,我常常试图去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并且乐在其中,因为我发现小孩的世界真的很有趣,小小的脑袋瓜会不停的给我惊喜……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值得去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做一个好妈妈好老师是同一场修行,我将和宝贝们一起在学*探索中进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10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当我翻开朴实的扉页,我就被前言《我们的书中有块玉时》深深的吸引,被尹建莉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前后一共读了两遍,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位“好”妈妈受益匪浅。每读完一篇,我都会马上对照一下我自己,发现我自己原来也在用着锄头一样的工具在雕琢着自己手里的玉,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只不过用的次数多少而已。细读下去,很多教育观念使我受益匪浅。

  学*不要"刻苦努力""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如果把学*做成一颗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苦药,孩子又如何能喜欢?""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样。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千万不要用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针对如何培养良好学**惯,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爱上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

  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其实有部分老师*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激发了我读这本书的兴趣。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一个教育专家尹建莉16年的教子手记,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还未读完整本书,就已收获颇丰。

  第一章的第一个故事“打针有些疼”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我的孩子还不到1岁,正是每月都去打预防针,每次都嚎啕大哭的时候。看到这个标题,我如饥似渴般一口气读完这个故事。故事中用对话的方式介绍了妈妈是如何引导圆圆,让圆圆主动接受打针的。不仅有语言的心理疏导,还有亲情动作的“亲亲脸蛋”,加油打气、及时鼓励,最后还给了孩子退路“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作者谈到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按照她的方法,我也这样引导自己的女儿,效果确实出乎意料。文中总结到: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用的几个原则。一是*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二是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三是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惯,这是我们想知道的,家长想知道的。作者神奇的命名为“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这一充满魅力的标题吸引我仔细阅读,原来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文中还提出了“好阅读”与“坏阅读”,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好;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我想学校的阅览室的工作也是要达到让学生品味阅读本身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依据此观念,我对阅读也有了新的`了解,我要给孩子按照书一字一字读故事,我要引导孩子多读书,快读书。

  书还未读完,相信每一章节都会让我有收获,读有所获,学有所获。我愿带着美好心情多读书,乐读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当我还没拥有自己宝宝的时候,读这本书更多的是用来对照自己父母,对照自己,看看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在我身上留下多大的痕迹?

  我是个害羞、自卑的人,一直害怕面对社会,面对陌生环境。小时候,妈妈说女孩子要文静,结果行为处处受限制,不爱说话反而成了她心中优点。长大后,妈妈发现我实在太“文静”了,反而要求我活跃,说她那么活泼的人却生了我这样的人。其实,我好想对她说,小孩子出生就是一张白纸,除了先天遗传,后天的更多也是父母教育。每当我说道育儿这个话题,她也不会和我讨论,总不耐烦说一句,等你有了孩子就懂了。这一句话也恰好是她与我地位不*等体现,不容我辩驳,绝对权威。小时候被塑造成那样的人,长大后又如何轻易改变呢?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正如书中说的,父母暗示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她不会懂的,正如她现在逢人就不停说,我太文静,太不敢面对社会。说多了,我更加不会当着她的面去和人们聊天、沟通。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惯的“奴隶”;他的坏*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枉格。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我不愿成为自卑、害羞的奴隶,可是我实在无法摆脱。

  我不知道这样的妈妈是好是坏,她塑造了我性格不好的一面,但也塑造了将来好的一面:学会如何对待我将来的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起初看到这么本书被吸引,是因为当了妈妈后,一直很注重对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希望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正确引导孩子。在网络发达的现况下经常听说这本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来到公司后,公司为了员工有一个好的*惯,每个月要求每位员工读一本书。在借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公司有这本书,便想着借来来看看,好好继续学*学*。毕竟,孩子现在4岁半,这些年,虽然很努力的去做一个好妈妈,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其实,就像这么本说的: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麻麻,更要做的极致,因为你的一个错误的做法,就会导致,孩子胆小、懦弱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这本书,分为7大板块,分别是:爱的质量、轻松学*、品格教育、学**惯、家长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教育误区.每一个板块都有一个内容举例,引导家长怎样去做,通过读这本书,也会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比如: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不可以去抢,如果你想要,要学着去商量交换,如果对方小朋友不愿意,你可以先玩自己的或者玩其他的再或者你没有,麻麻觉得可以,可以买给你,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抢。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东西,你不愿意给别人的时候或者你很喜欢,那么你有权利保护好它,不被抢走。其实,就是想告诉孩子,东西不可以靠抢来解决,因为抢惯了,长大以后是很可怕的,但是,也不可以懦弱,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要自己保护好,不然长大了,失去什么都会觉得正常。还有就是从孩子1岁半会走以后,早教、游泳、乐高再到现在的思维机器人、识字、英语、钢琴、围棋、跆拳道,真的不知道现在这么做对不对,觉得孩子都没有玩的时间。

  可是,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社会,不得不让我这么去做,因为,我不想他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很无奈,就像有句话说的:现在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你以后去选择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选择你。加油吧,亲爱的自己。再接再厉去做一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

  “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是你自己的主观感觉。那孩子呢?是不是也觉得你对得起他,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7

  自从荣升为妈妈,看书的范围大多被圈了起来,主要围绕育儿方面学*。现在孩子快三岁了,懂得事情越来越多,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会说的词语和句子也越来越丰富,开始了理论上的“三岁第一个叛逆期”。初为人母,没有经验,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发展她的语言、引导她的正确行为、激发她的语言敏感期、应对各种哭闹及不合理的要求,还有家庭中各种教育孩子存在的矛盾。都需要学*过来人的做法,他们有各种生活中的事例,更有强有力地理论支撑说明,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本和第二本非常喜欢的说,可谓是百读不厌,尹老师的例子说的那么贴*生活,她的分析问题又是那么“入木三分”透彻并让读者信服。

  在寒假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本和第二本连续读完,现在正在读尹老师的第三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三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跟孩子相处的各种“不知所措”找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孩子马上该入幼儿园,读的第三本书更好涉及到孩子入园的各种准备和各种存在的问题。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路上学到了很多,同时对于对待学生也收获很多。

  做一个好妈妈,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是妈妈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幸福。

  做一个好老师,能让学生快乐地成长,是老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

  要培养孩子有自信心,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作者讲到:她从女儿本子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女儿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她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师怎么给打了错号呢?“于是她招呼女儿,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既要装糊涂又要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思维,女儿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母亲一起来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孩子把题做错了,但是至少纠正了妈妈的“错误“。作者巧妙的引导让孩子纠正了错误还有成就感;同时之前没有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

  尹老师在好多章节里谈到一个关于培养孩子学*能力的问题。作者的感受是让孩子从小学会阅读,有良好阅读*惯就像孩子学*有了“魔杖“,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能力一般都表现出*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阅读量大的孩子在学*上有很强的爆发力。所以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

  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同样地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件积累的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

  所以我们在管教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面去。遇到每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豪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

  看完这本书我到有种感觉在教学中当遇到学生为题时千万不可随便一处理,而是要静静地思考,选择最佳解决方法,尽可能达到最好效果。真就像作者所说孩子事件件是大事,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特的门路。拿起教育类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翻来阅读几页,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助孩子们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

  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佩服这位作者妈妈是何其的伟大,这不是随便一个母亲可以做到的,这背后包含多少辛苦与耐力,从她女儿呱呱落地到她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打针、识字、古诗’阅读、惊喜等等生活的*惯是那么地真挚感人和不厌其烦。

  读了这本书,有几点我归纳了一下很值得去学*和借鉴。

  第一,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学**惯很重要。一个孩子树立了良好的学**惯和风格,就等于在他对以后做人,做事的生活*惯都有一个很好的帮助!可是说者容易,实施起来也不易,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做母亲的极其耐心和正确的指导方式,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这是得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第二,要想改变一个孩子的一切*惯,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态度。身教重于言传,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随时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自己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胜过讲千万遍道理。实在孩子不懂的就给他破解一下,如果我们的道理讲得富丽堂皇,但自己又不是这样作的,在孩子的心里第一反应妈妈是在撒谎,这一点我身有体会,有时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作?不要让他有太多的疑问和不解。

  第三,就是不要轻易破灭孩子的希望。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但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所以孩子也不例外,孩子虽小,但他也有思想,也有愿望,往往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孩子心中往往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能够在己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他一起完成。当然我们并不是无条件去答应他的无理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不是爱,这是溺爱,只是要去尊重他的兴趣和爱好!不要随便破灭他的愿望和否定他自己,不要老说这不是你做的,这不是你能完成的等等话语。就算不能也要让他明白为什么?

  第四,已退为进的说服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说服教育,当孩子做错事时,或者和xx同学打架时,不要过分地去指责一通甚至暴力,这一点有很多家长控制不住,有时脾气上来了,我也不例外,但没办法,为了孩子我们只能收着点。遇到事多沟通以退为进,让他消除恐惧感和惩罚的顾虑心*气和地去交谈,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在大脑里有一个思维的转换,当然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听得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多数孩子应该是能接受的,只能说特殊的孩子特殊对待。

  最后一点,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氛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和一些矛盾纠纷,有时大人的争吵难免不让孩子听见或者看见,这都对孩子有不利身心发展。可是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应该尽量避免,哪怕我们有再多的恩怨纠葛都不要去触及他幼小的心灵,我们生了他,不仅要养活他长大,更有责任让他生活得幸福!所以尽量给他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让他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学*。

  我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妈妈,没有高的学历,对于教育我这说得远远不够,在以后的教育路上真是一部深奥而又绵长的小说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们应该更努力去做好一点,完善一点!所以我也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只希望孩子在学*的同时养成优秀的品质和好的性格更为重要,因为性格决定命运!

  “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一齐为这些小不点的未来加油吧!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9

  *日我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颇受启发,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被文中朴实的语言、作者的育儿智慧深深的打动。使身为教师和母亲的我深感惭愧,受益非浅。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千万不要用学*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0

  这学期利用工作之余,我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我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作者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该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加上作者作为教育专家的独特视角为读者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和点评。把一般家长经常认为很正确的事情从孩子和教育的角度进行了颠覆。而通过她自己对女儿16年的实践教育,告诉家长们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难,把一块玉雕琢成艺术品靠的是正确的工具。

  作者十分重视阅读*惯的培养,书的第二章几乎都在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带来的好处,阐述得很详细,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例如在如何培养良好学**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往往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总而言之,看完以后自己觉得需要学*的太多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9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真的是本难得的家教读本,作者尹建莉既是好妈妈也是好老师,书中内容既能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读完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还记得其中的一篇《“不陪”才能培养好*惯》,解决了现在很多家庭陪孩子写作业的难题。原来我总是陪着孩子写作业的*惯是错的,真正意义上的“陪”是心理上的支持和信任。在培养学生*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惯;如果经常让孩子又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惯。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他们甚至必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学生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了。

  作为父母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我也如此,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总想多给儿子弄点家庭作业让他多写多练*,或许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好。可是孩子不是这样的,每天都不及时的完成作业,边写边玩磨磨蹭蹭的到九点多,更别说什么我布置的家庭作业了。有时候作业写得潦草,我看了一气之下全擦了重写,孩子就会大哭起来,我更生气,他边哭边写,对学*产生逆反心理。从这本书中,我明白我的做法太过生硬了,有点拔苗助长了。我必须马上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惯,来影响孩子一点点去改变她已经养成的不好的*惯。我必须想办法使得他对学*感兴趣,对自己有信心,让他感到学*是一种享受,或许能改善这种状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让我明白了:“我们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用叫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的象形文字。”“高考语文试卷,除了一些古诗外,绝大多数内容与教材无关,它考查的基本是学生语文的真实水*。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学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学生的成绩和阅读量成正比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坚持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海量阅读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仅仅从教材中获取知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细细品读,每次都有新收获。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几天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有戚戚焉。尤其是读到教育问题上时,认字包括多种方式和方法,但是我们的小学教育好像选择了一种最笨,最出力不讨好的方式。如果把生字词放到文章当中去学*,我相信孩子们对于词语的意思的理解和应用会更好。因为即使他(她)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可以通过语境和上下文揣摩个八九不离十。阅读量上去了,识字的数量还有必要担心吗?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多阅读,勤阅读,争取像周武王一样“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每每读到好书,好的语句段落,每个读书人都会眼前一亮,哦,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这样写!这个词语还可以这样运用。自然而然的,不用专门背诵生字词。多读之后,不但能掌握生字词,下次还可以很好的运用。

  多读书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好妈妈,其实真的胜过好老师,因为妈妈(监护人)对孩子的影响是远远大于传统上的老师的!

  通读全书后我最深的感受是:监护人和孩子之间,良性的关系应该是彼此合作,或者监护人辅助孩子。但不少的家庭,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变成服从,竞争甚至敌对,虽然打着是爱的旗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相信没有哪个家庭的父母生下来就不爱自己的孩子,但仅仅有爱人的动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方法,和正确的行动。否则,家长不正确的但自以为是无私的、伟大的爱,有可能会徒增孩子对你的不难,甚至怨恨。

  尹建莉老师通过这本书对“爱是什么”、“怎么去爱”这两个问题,给出了清晰而又易懂的回答,而且可操作性高,很多做法放下书本后就可以实际应用。有一些例子看似有些非主流,甚至难以想象,譬如替孩子写作业,鼓励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等等,似乎在挑战传统教育的底线。但看完老师的分析就释然了。不管外面周遭变化如何,我只执行一条战略思想:坚决和孩子站在统一战线!给孩子充分的犯错机会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家长在心底里必须认同孩子性本善,给予尊重和自由,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怎么给孩子更多的爱,让他自身去发展,而不是依靠父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书本不是为了让家长照搬应用,而是认同作者的育儿原则,从而生发出适合自己家孩子的养育方法。

  共勉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多年以前,在新华书店的畅销书架子上,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没有大概翻一翻书的内容,也从没听别人提过这本书。不知怎么的,10秒之内,我拿了书去付款。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眼缘”吧。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暗自庆幸我遇到“她”还算早,因为那时我的大女儿才2岁多。如果我过去的某些教育方式有错的话,至少还算没有错的太远,还来得及改,不至于贻误孩子的一生。如今,十年过去了,我的小女儿也快要两岁了。再读此书,唤起太多的回忆,也为小女儿的教育再学*。

  本书前言这样写道:“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她就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她16岁的女儿圆圆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圆圆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健康、成熟又自立。而她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本书开篇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例举了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比如小圆圆打针,撞上小板凳等之类小事。打针时,不是去哄骗、威吓孩子,而是告诉她打针有些疼,但能治好你的病。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它。在小板凳上撞疼时,妈妈亲亲她,安慰她,但也不忘亲亲小板凳,安慰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正是在这些小事中,家长见微知著,细心教育引导,使孩子从小懂事乖巧。小小年纪就善良豁达。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做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她要把学*做成轻松的事。她做到了,圆圆学的轻松愉快。

  我们得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本书的序言中也说到,“尹建莉给书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丝毫没有在妈妈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较的意思,老师在学校和课堂中是孩子的引路人、指导者,甚至是行为上的楷模和榜样,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此书名只是想要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书中记叙的许多事情,也证明了虽然不是“妈妈”,作为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够聪明、总是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时候,我们可曾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可曾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当下,很多家长,甚至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分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作为老师,我也曾无数次将教鞭在孩子手掌心“啪啪”敲响。而那样的时刻,总有个声音在心底强调“我是为你好。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现在想想,这些都是我们自私的想法、逃避心灵谴责的想法。我们觉得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今天扫读了一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两个地方引人深思。

  许多人在*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 要好好和他谈。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你居然还……”,“你怎么那么不小心……”,过火的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还是忍不住先发一通火。一些家长只好用“我脾气不好”来为自己开脱,来*衡自己。“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脾气不好是家长的毛病,是家长的错误,在要求孩子改正错误的同时,我们也要改正自身的错误,切记,不要冲孩子发火。忍耐忍耐,再忍耐。

  1、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2、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3、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4、让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要读“缩写本”或“缩印本”。

  这四句关于阅读的话真是至理名言。引导孩子阅读时,遵循遵循再遵循。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就拿打针这件事来说,从宝宝出生以来就要打无数次,可是如何面对打针这件小事,家长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认为只是打针而已,没有必要害怕。以哄骗的方式,告诉孩子打针一点都不疼。以承诺的方式,告诉宝宝打完针就可以吃零食、买玩具。

  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打针这件事情还是无法克服,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原则,这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一些痛苦,如打针、吃药时,我们可以遵循原则:

  1、*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2、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3、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4、激发孩子的勇气。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5、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7

  最*阅读了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教师,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工作,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这本书是作者联系自身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女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她以一位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为讲出来。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我认为这本书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内容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看了这本书后,该书似乎开始影响我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下面我就谈谈看了本书后的一些感想:

  有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以自认为是对的方法去教育和关心孩子,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只是强行把自认为对的道理说给孩子听,孩子不听,就一遍一遍的重复教育,时间一久,孩子也会觉得厌倦。在"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中"所阐述的是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用"活"的方法,而不是灌输给幼儿死板的硬道理,可以告诉幼儿为什么要这么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说,否则他永远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另外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孩子一时间有可能达不到你所要求的,那就要降低一些要求,让孩子慢慢的去学会并达到要求。

  第二章为:把学*变成轻松的事。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而苦恼,凡是因为学*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就可能变得轻松愉快。幼儿园的教育亦是如此,幼儿对于枯燥乏味的知识及教育形式的单一贫乏难以接受,他们喜欢轻松、愉快的学*氛围、新奇的事物和鼓励的语言,不喜欢被拘束的感受。过早的对幼儿园孩子施加学*的压力,会让他们对学*感到厌倦,变得不喜欢学*。现在的家长对幼儿要求过高,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寄予较高的期望,要求他们会做算术、认识并会写多少多少字。

  其实,不用过早的要求孩子学会这个、学会那个,只要家长的教育得法,幼儿会自然而然地学会你所期待的东西。就如卢梭所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子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这说明和谐、合理的方法往往是最美的,也是最有效的,坏的方法会把原本简单的事变的复杂、低效。

  我们在儿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好方法,不要想当然地用坏方法去教孩子。这章同时也说明了幼儿的最佳学*状态是在游戏中显现出来的,应该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放在第二位,想办法保护幼儿的兴趣,树立他对学*的自信。和生活结合的学*效果更好,源于生活的教育无处不在。就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认为,"儿童学业落后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学会思考。周围世界里的各种事物、现象、依存关系和相互关系,没有成为儿童的思考的源泉,让实际事物教给儿童思考——这是使所有正常儿童都变得聪明、机敏、勤学、好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第三章为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文中阐述了幼儿说谎的事例。说谎对于幼儿或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惯,儿童说谎的原因有两个:一时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就像家长在生活中为了对孩子达到某一种教育目的,用一些谎话来哄骗他,或是家长出于**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会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并无道德上的不妥,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留下说假话的印象,教会他们说假话。墨子就染丝这件事比喻教育上的影响,"染于苍则老,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甚也。"所以如果孩子出现说谎的毛病,家长一定要首先自我反省,对于我们教师也一样。

  作为一名教师要为人师表、恪守自律,这一点对于幼儿教师更为重要,因为幼儿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的言行举止会被幼儿所模仿,如果教师缺乏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不规范,也会影响幼儿的行为发展。幼儿说谎的另一个原因就会是"压力",所以家长在教育幼儿目的的同时放宽要求,不要对幼儿过于苛刻,不容许幼儿犯错,不尊重孩子,那样会让他们情绪紧张和不*衡,为了逃避处罚而说假话。

  第五章为: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如果家长能领悟到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或是其他客观方面的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把孩子放在爷爷或奶奶处,让他们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或*时工作太忙,很少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不常关心他,增强他的失落感。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上一代祖辈,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作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多烦恼和不和谐。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做一个"人"来*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不要以**的知识嘲笑孩子的无知,不要以**业已成熟的思维方式批评孩子想法的幼稚可笑,每一种和儿童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教育,也是一场心理健康辅导。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

  今天花费3个小时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概给看了一遍,整体感觉,这本书对小学生家长是必备的,他里面讲到了关于写作业,暴力作业,学*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绍。对我震动最大的有2个点。

  1、对学*成绩的提升,在小学,乃至是初中,这些都是可以逆袭的,这个魔法棒就是课外浏览。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书,将现在的看书时间再增加。而这个看书是孩子感兴趣的书,不要给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动。这些对他以后的爆发有很大的影响。对这2个孩子,现在要把陪他们的读书时间扩大到每天的1。5小时,不要只是限制在他们的绘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东西。在他们上小学以后就能够让他们去看长篇小说,这个对读书*惯的养成,提升浏览速度很重要。里面讲到“当浏览量上去了,浏览速度也会提升”

  2、一个家长应有的智慧里讲:最好的“管”就是“不管”,这让我想到最*和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特别是大宝,最*让我很苦恼,早上起来开始哭,不愿意上学。自己不穿衣服,洗脸刷牙都是磨叽的,没有很干脆的完成。上学校之前有时还会闹一场。在回来家以后,吃饭前看电视,吃饭后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脸刷牙,上床看书,玩玩具,听故事,该睡觉时不愿意睡觉。

  想一想自己给孩子定的目标,现在发现我其实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这个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管,这类管会让孩子失去主观能动性,不会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成为一个很好的履行者,而没有成为一个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这类“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这个和我给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间是甚么样的关系呢,我给他制定这么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对的呢还是不对的呢?如果是对的,那怎样样做,才能让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去自己做呢,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和自控力,之间是甚么关系呢?

  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是属于管的比较多的家长了,这个到底对我们家的两娃是甚么样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愿,把书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满足了,照旧值得把她买下来,花时间去看。也合适将它推荐给其他需要的人,这本书要比《完全的成长》少烧脑很多,那本相对是心理学的书,需要一句句去体验。而这本给了很多现在家长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9

  读过一遍这本书,今天又听了一篇作者尹建莉自己的解读,是目前在亲子教育方面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

  价值都喜欢给宝宝喂饭,其实孩子只要2岁以后就可以自己吃饭。这方面我之前一直和家人没沟通好。儿子自己吃饭的时候很少,家人认为孩子还太小,担心他自己吃不饱。今年春节放假,自己带儿子,把儿子吃饭的*惯培养起来了,今天发现他自己找水喝。经常在外面发现3岁以后的孩子吃饭还需要家长喂食,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本质上还是对孩子缺乏信任,不相信他可以自己做到。吃饭虽然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ICPS就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孩子的社会能力。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作为父母,需要真正放到心里面。家长要勇于改变自己,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最简单的比如不希望孩子边看电视变吃饭,你自己就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反思自己之前因为家里面的事情和家人吼叫,感觉孩子非常害怕。虽然不是针对他,但对他还是有影响的。作为家长,同时也是孩子的老师,每天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孩子做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1

  说真的,我很庆幸自己能够看到这么好的一本书,在看书的态度上,只要不是出于任务,我向来由着自己的性子,若内容足够吸引人,我就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就是通宵达旦在所不惜,若内容枯燥乏味,我就没有耐心读下去。这个周末连续下了两天的雨,而我却并不为此烦恼,因为我遇见了一本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实这本书买来已经好久了,只是也许因为教育类的书看多了,难免会有厌倦,想着不过又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内容,便迟迟没有翻动,正好这个周末下雨不出门,闲在家中便信手翻来,慢慢读来,真是惊喜连连。我想若以后有了孩子,我仍会把这本书好好再看一遍。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她的真诚,书中没有任何枯燥的理论,书中的母亲是一位教育专家,通过多年的教育,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女儿,而书中所举的例子多半就是她教育女儿时的一点一滴细节,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都是相似,不同的是家长面对孩子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读完此书,我的心似乎也跟着温柔起来了,作者在跟女儿相处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都是怀着一颗温柔的心在对待。

  书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如书中提到孩子摔跤是常有的事,很多家长看见孩子摔跤了就会去责怪让孩子摔跤的东西如板凳,以此来安慰孩子,但作者却教自己的女儿摔跤后学会互相体谅,反过来给板凳揉揉痛,是啊,一个对物有情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是一个心善的人,虽是一个细节,却足以看见作者不凡的功力。读到这里,我真是暗暗佩服,但让我惊喜的还在后头。比如作者看见自己的女儿罚抄数学公式,在得知女儿已经会背的前提下,这位妈妈居然替孩子抄写要罚的公式,因为作者认为这些都是“暴力作业”,而如果机械重复抄写只会让孩子消磨对这门功课的兴趣;还有如我们经常觉得应该从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作者恰恰相反,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不刻意回避吵杂,让孩子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事实证明这对她以后的学*很有帮助;又比如我们经常让孩子要听话,但在作者眼里,做父母的才应该适时的“听话……

  就像本书前言所说,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出生时就像一块未雕琢的玉,而多年之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另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我们常常责怪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不懂事,但是否曾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时我也常常感叹,家长如此野蛮,又怎会教育出乖顺的孩子呢?家长如此任性,教育的孩子又怎会不任性呢?所以对待孩子我们应该温柔,再温柔些,因为他们原本没有错,他们犯错,有些只是因为年纪小,没有经验,有些原因若深究下去,间接的也是因为家长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如孩子撒谎,只看见孩子欺骗了你,却没看见他宁愿忍受欺骗带来的负罪感,而不愿把事实告诉你,其实已经说明你和孩子之间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读完此书,你会对教育孩子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最后我想说,若有了孩子,我希望能和她手牵手一起成长,一起读古诗,一起数星星,一起感受生命中的酸甜,温柔再温柔些,其实好妈妈也就是好老师,而好老师也一定是一个好妈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2

  侄女来我家和我推荐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说尹建莉写的很好,很实用。但我没在意。直到暑假侄女往郑州走时的头一天,这本书才有幸走进我家一睹为快。读后觉得还不过瘾,索性就又让侄女婿从网上购买了五本,赠与了几个好友。一页一页深读一个月并摘录了很厚的笔记,但还觉得没有读够,它像好妈妈词典手边书。读过此书有以下感受:

  一、它像清泉滋润着心田,让你感到患得患失;它像照妖镜折射出自身的不足;它像黑夜里的明灯高高挂起,给你方向;它像种子给家的土壤洒下希望;它像利剑剖析身上的赘瘤;它像山峰留给社会和教育界永无止境的攀登路线。

  二、社会和教育界从在的不足,家庭父母育儿的素质落差太大只会养不会育。就此从在的一系列问题给以解答,并给予良方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育儿小窍门。

  三、育儿是一件大事,关系着我们的明天,关系着祖国的未来,父母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让爱、宽容、自由的花朵在身边开放,舒张胫骨,。

  一至六年级注重培养孩子的学*兴趣;初中注重培养学*方法;高中培养勤奋。这一系列都要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像构建金字塔一样从基础做起。点点滴滴不忽略每件小事,为明天加油喝彩。四、亲爱的死党们如有育儿兴趣,尽快拜读此书,我有一种感觉这本书早一十六年问世,我少走很多弯路,也不至于在教育孩子身上无所适从。此书对照自生经历无比的愧感,像一根一根的钢针刺在心口,恨相见晚矣。望亲爱的朋友们别错失良机,早读早受益。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优秀读后感3

  尹老师的好书里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不管就是最好的管。也诱发了我写第二篇读后感的愿望。说到“管”我想不乏有多种理解,控制是一种管、指挥是一种管、打骂是一种管、说教是一种管、引导是一种管、貌似不管却帮助孩子建立自控的意识并训练该能力也是一种管,这是我认为最高层次的管。然而达到这种管的境界真是太难了,稍有偏颇就有可能差之千里。

  看了好书中尹老师对于圆圆貌似不管实则关注的例子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也让我再次摆正了我和女儿的关系,正视了自己很多急功*利的想法和做法。

  让孩子听话恐怕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然而极少有家长会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要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也许在以大欺小的态势下孩子屈服了,表面的听话却埋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小小的心眼儿恐怕已在预谋着用何种方式摆脱这种压迫了。

  唠唠叨叨是女性的通病,除了招致子女的反感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通过反复地读好书,我感到管孩子不是难事,首先成年人对儿童就有年龄优势;其次家长对子女又有地位上的优势,再加上人都有对其他人的控制欲,管住孩子不难,难的是不管

  闭上自己的嘴、放下自己作为**和家长的架子、收起自己的巴掌,我想这样的不管会比管收到更好的效果,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再过十年我们肯定会见到成效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6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激发了我读这本书的兴趣。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一个教育专家尹建莉16年的教子手记,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还未读完整本书,就已收获颇丰。

  第一章的第一个故事“打针有些疼”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我的孩子还不到1岁,正是每月都去打预防针,每次都嚎啕大哭的时候。看到这个标题,我如饥似渴般一口气读完这个故事。故事中用对话的方式介绍了妈妈是如何引导圆圆,让圆圆主动接受打针的。不仅有语言的心理疏导,还有亲情动作的“亲亲脸蛋”,加油打气、及时鼓励,最后还给了孩子退路“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作者谈到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按照她的方法,我也这样引导自己的女儿,效果确实出乎意料。文中总结到: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用的几个原则。一是*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二是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三是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要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惯,这是我们想知道的,家长想知道的。作者神奇的命名为“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能力强”,这一充满魅力的标题吸引我仔细阅读,原来作者认为阅读是需要诱惑的,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让孩子本身对阅读有兴趣,从阅读中得到快乐。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文中还提出了“好阅读”与“坏阅读”,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好;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我想学校的阅览室的工作也是要达到让学生品味阅读本身的兴趣,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依据此观念,我对阅读也有了新的`了解,我要给孩子按照书一字一字读故事,我要引导孩子多读书,快读书。

  书还未读完,相信每一章节都会让我有收获,读有所获,学有所获。我愿带着美好心情多读书,乐读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2

  周六上午,孩子去上兴趣班,我正好利用闲暇时间,看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感触颇深。

  作者在书的引言中写道,“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文章的前言写道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可他手里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他们的形状却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年轻的父母也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这个学期开学后,老师让他当组长,一个小组有六个同学,每天小组在学校的积分第一名可以得到第二天领读的机会,说心里话我自己都对他们组没信心。第一天下学回家,孩子不开心的说“妈妈,今天我们小组倒数第一,有个同学扣了10分,我们挣了6分,最后都成-4分,我给老师说说不想要他了”,我耐性的告诉他“今天你们小组挣的分数是每个同学得1分挣的对吧,如果你们能够帮助他,让他改正错误,表现良好,大家每个人都挣分,你们6个人是不是就比5个人多挣分啊”,孩子看着我,想了想点点头。星期五下学,孩子高兴的对我说:“妈妈,今天我们小组是第一名得了23分,其实我们组的同学也很好啊,下周一可以领读了!”我赶紧说:“看看你们小组经过大家的努力取得的成绩,真的非常棒!”鼓励夸奖的多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成功。

  书中提出要尊重儿童,对孩子管制、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孩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经过作者的对比分析,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很多时候都做错了。看到这里我也深深的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一次中午吃饭,我给孩子加了两块鱼,我先把鱼刺剔除,孩子生气不吃,我就对他发脾气,孩子大哭起来:“妈妈为什么什么都听你的,我想自己荚鱼,我自己可以”。当时我很生气,我告诉他:“你自己能吃好吗?那么多刺,卡着嗓子怎么办?”后来想想,不是孩子做不好,只是我们把自己的爱强加给孩子,对孩子干涉太多,把孩子的能力、信心给否定吧,我们其实应该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说中说“真的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

  当我读到“如果把学*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会喜欢?”再想想我,孩子写作业时,我总爱指指点点,夸他很少,总以为严师出高徒,刚开始应该严格要求,尹老师让我明白,让孩子写字,先让孩子爱上他。想办法吧。孩子又一次写作业了,这次我帮他找找兴趣。先没让他去写,我跟他说,孩子,今天我们来个字体大变身,就像机器人一样,会变形的,孩子一听就来劲了。字还会变身吗?我说能啊。我先给他写了一个“口”字,然后启发他,好好想想,这个口字可不一般,他能变成日字,他低头一想,有了,他在上面加了一撇,我趁机夸他,真聪明,还可以变成什么,他又在上面加了一点,变成“白”子了,这么一来,他开始兴奋了,自言自语道:“字还会变身,真神奇。明天我给他们讲讲。”我窃喜,只要他高兴就行,那天写作业因为高兴所以很快,不是以前的唉声叹气了。看来只要想办法,孩子还是愿意写的。

  这本书纠正了我好多错误的观点,让我在教育孩子上学了好多招,比如早上了,他自己能穿衣服,写完作业能自己收拾好东西,吃饭后能主动帮助收拾碗筷,还有好多的*惯,都是从书里学来的,这本书是我的良师益友,让我受益匪浅。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我想说,只有家长好好学*,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3

  书中的作者尹建莉不光是一位母亲,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更加让我觉得欣喜的是她也和我一样有一位宝贝女儿,所以在很多介绍的方法上面,更加适用于我。在整本书中她很详细的记录了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所发生的一些心理变化,还有一些家长的应对办法,让我觉得非常的实用。我也参照书中她讲的很多方法在燕熙身上试验了一下,真的有不错的效果。

  我家燕熙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如果没有大人的督促很多时候自律性会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个样子。我按照书中的小奖励方法也给她制定了一个奖励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她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我就给她记一条小奖励,满十条奖励一面小红旗,攒够五面小红旗就满足她的一个小愿望。比如自己洗内衣裤,自己练琴,干家务,在学校得到喜报等等都可以记在上面,她经常会拿出小本来数一数,就在年前终于攒够了五十条,得到了她的一份小礼物,很是开心。

  从做妈妈的那天起我就深深的感到了身上的责任,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对于初为父母的家长来说,教育孩子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没有回头路,所以使得现在的很多家长更是小心翼翼,恐怕走错半步。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验的家长,一些像这样的书真是很好的帮助了我们,使我们走了很多弯路。*时带孩子会因为孩子学*中的一些小错误而要发脾气的时候,想想书中作者说的一些话再仔细回味一下,也就很快转过弯来。参照书上写的一篇"不陪才能养成好*惯"一文,我也试验了一下,尽量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燕熙倒是一点也不拖拉,唯一的一点就是粗心,帮她检查完以后,也只是告诉她有几道错题让她自己检查并改正。

  晚上在家的时间燕熙除了完成作业一般还要练琴一小时,;练完以后一般休息玩耍半小时就上床看书阅读再休息。有时候觉得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剥夺了许多童年玩耍的时间,有点于心不忍,心里非常纠结,所以在周末或者一有时间就会带孩子出去玩,看电影或者外出游玩以弥补一下心里的内疚。

  看到书中的作者在教育孩子上花的种种心思,就深感自己离"智慧的母亲"一职还差的很远,其实在很多时候家长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等孩子**以后,家长的心智就都完全成熟了。在一个家庭中妈妈这个角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因为一般来说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最长,所以我们不光要求孩子还要丰富自己,经常跟其他的家长或者老师交流沟通一下,互相学*一下经验。

  每一个宝贝都是天使,都拥有纯洁的心灵和明亮的眼睛,愿我们和孩子一样一起成长,用老师的神奇知识之笔,为宝贝勾画五彩缤纷炫丽的人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4

  在暑假期间,我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觉得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一本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最重要的还有无处不在的爱心。

  在本书中,作者分了七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引导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更好的教育孩子。这些内容不仅对家长教育孩子很有帮助,对我们这些从事幼教的教师同时也有很大帮助,纠正了我们长期形成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教育误区。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章节中,作者主要引导了我们“如何提高爱的质量”。引言中说“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

  我从本章节内容中主要了解到:在我们成年人眼里的幼稚的小事,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正好与第六章节中所注重的关注点相吻合。作者举了很多与自己女儿相处的事例,让我看到*时忽略掉的细节。在我的成长经历和所见所闻中,很多父母对于打针一事,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哄孩子,然而每次打针孩子还是怕得要命、嚎啕大哭等;而作者却教会我们一种新方法:提前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关于“捉弄孩子”,我们可能自己就有过这样的行为而不自知,而我们这些行为却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要利用孩子的幼稚来逗大人开心,而要以孩子的快乐为前提。在“给小板凳揉揉疼”中,作者说“善良与豁达是相随的,遇到问题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在这点上,我们应注意到孩子于**眼光的不同,他们对人对物都一视同仁,我们对待每一个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应该充满善意,这样才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在其他部分作者也告诉我们,一些不容忽视的小细节,让孩子保持一颗童心很重要;我们应正确处理孩子在青春期和异**往这件事,正确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好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不可避免,正确看待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在这些缺失的方面得到完善。我们教育孩子应掌握合适的正确方法。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苦恼,凡是因为学*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在第二章中,作者主要讲述怎样正确的引导孩子去学*,我们不要把学*强加给孩子,而是要让孩子自主、快乐的去学*,发现学*的趣味。在另一方面,作者着重于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阅读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更多新知识,一方面书中所传达的*、正能量,也会对孩子的品德形成一定的影响。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孩子的学*就是轻松而愉快的。

  “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这是作者在第三章节引言部分所说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个人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品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孩子的模仿、学*能力都很强,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孩子。

  在第四章节“培养良好的学**惯”。作者在本章节提出很多令人吃惊的观点,如“惩罚你,也不让你写作业”“替孩子写作业”“学*不要刻苦努力”“不考100分”这些大胆而不失理性的做法,可能会有很多人不了解不赞同。但我们要看到作者这些做法背后的实质,我们不是在放纵孩子,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让孩子自觉的学*,保持孩子对学*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被繁杂而沉重的学*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要方法用对了,我相信良好的学**惯将伴随孩子终生。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作为家长,必须具备家长应有的智慧。有智慧的家长,才能带好孩子,让孩子觉得幸福。作者在文中说到“做家长的素养和理性就表现在,每当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采取的手段思考一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付出许多理性与思考,教育其实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你付出一点理性思考和智慧,孩子会用十倍的优秀来回报你。

  “儿童无小事”这一点就要求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确的观念,不误导孩子。很多我们看起来幼稚、可笑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如果处理得稍不恰当,就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在小事上父母正确的观念,很有可能就是帮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会以做大事的气质回报家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让父母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这本书不但告诉我们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我们怎么教孩子做人,教我们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5

  在孩子1岁的时候,读完了这本书。假期又读此书读到最后的时候,有种感觉,,对孩子以后将会出现的状况有了一个大概的预期。明显感觉养孩子真是不容易,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光是对孩子,对大人也是一种挑战。

  以我原来的想法,教育孩子只要给她们无限的爱,以理性的态度教育她们,孩子自然地会健康成长。我也不要求他成为优秀的人,只要他能追随自己的内心,健康快乐的成长就行了。直到读到这本书才知道,养孩子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不光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态度,其他的,比如周围的环境、接触到的人、一些突发的状况等等都会给孩子在成长中造成困扰。

  本书的作者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性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阅读。作者非常强调从小要养成孩子的良好阅读*惯,可以说是在书中不遗余力的宣传。最开始阶段是如何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跟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讲故事。在家中的时候,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地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有乐趣的。如果家长都不愿意读书,孩子又怎么会喜欢上读书呢。

  孩子在刚开始接触到阅读的时候,作者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一边查字典一边读书,那样做会破坏阅读的连贯性和读书的乐趣。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家长要尽量的告诉孩子,以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当孩子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后,作者还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读大部头的书,即使当时读的有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作者还强调了阅读对孩子学*的重要性,长时间的坚持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也对孩子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这对今后的学*将大有帮助。

  阅读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性格形成影响,因为既然能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的话,以后在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也可以不受打扰。

  第二是保护孩子学*兴趣。这方面作者提出了几个比较有效的建议。其一是,当孩子碰到目前基础教育中的“暴力作业”的时候,家长的做法。作者提出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体的做法是代替孩子去完成,而给孩子留出业余时间去阅读。姑且不论这种方法的正确与否,起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孩子的学*兴趣。第二个是,不要拿学*作为惩戒孩子的手段。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把不良的嗜好当惩戒手段,比如:长时间的玩电脑游戏、无节制的看电视等。这么做既不会让孩子感觉学*是不好的,只会让她们觉得学*应当从始至终都是让人快乐的。

  第三是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作者主要介绍了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首要的前提是家长要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有信心,不要包办孩子所有事情。这在当前的社会尤为重要。现在的家庭中的孩子都可以说是家庭的中心,家长本来就都是独生子女,摘生了这么一个孩子,她(他)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在这样的家庭中,普遍的情况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隔辈人全都围着孙子、孙女转,害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可以说是拿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长也是,深知道现在的社会压力和学*压力大。一方面想让孩子多学点,另一方面又怕孩子太辛苦。所以为了让孩子轻松一些,往往把孩子除了学*以外的所有事情全部包办了。但是这么做,久而久之的就造成了孩子除学*以外的其他能力就越来越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技能一点也没有学会。针对这些情况,作者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鼓励让家长勇敢的“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相信孩子有完成的能力。作者之后举了一个让自己孩子独自坐火车回老家的例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出孩子的能力有些方面已经很强了,只是有些家长不舍得“放手”,造成了孩子的信心越来越差,到最后就真的什么都不行了。这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到了能走的时候,家长越早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走,孩子就会越早地学会走路。但是有的家长怕孩子磕到碰到,孩子也就迟迟地学不会走路。这方面就需要家长有两方面的智慧了,一个是准确的把握孩子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能力,另一个是勇敢的“放手”的勇气,两者缺一不可。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发生其他情况的应对技巧。比如应对教师的“冷暴力”,作者建议家长要及时的跟教师沟通,甚至可以去“贿赂”教师,目的无非是不给孩子造成潜在的伤害源。又比如如何对待老欺负自己孩子的“坏孩子”,一方面是要做到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加强沟通。诸如此类的情况,作者都提出了许多亲身使用过的方法。核心的原则就只有一个:不给孩子造成干扰,不能因为大人的干涉,给孩子带来麻烦。

  以上皆为本书的一些主要内容,了解了这些,对我的启发相当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对作者孩子管用的方法不一定对我的孩子也管用,作者能应用的方法不一定我也能很好的应用。还是得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的实际环境,合理的做出判断,明智的选择应对手段,来解决遇到的情况。但是原则肯定都是作者所写的,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概莫如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

  亲爱的顺顺,

  顺顺,我的宝贝,妈妈想和你分享一本书的观后感,这本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是我读完的第二本关于育儿的书,第一本是《关键期关键帮助》,此前写过观后感。读完这一本,感受更多一点,可能是因为她是以问答的形式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也可能是我更关注如何做好妈妈,读得格外入迷。

  书里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都传达一致的观点,就是要赋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自由。自由的孩子最自觉,相信孩子自发的、本能的、向上向善的力量,不要和孩子讲条件,不要强制,不要以大欺小。我很赞同。

  此前,我和你爸爸探讨最多的就是能否用“棍棒”教育你。爸爸之前说要用,因为你小不明白,涉及原则问题,说不通就得打。我坚定说不行,我相信只要有心有爱,你会信服自己的父母,会听话。即使偶尔闹脾气,发泄自己的小情绪,也应该被允许和接纳。不过,最*爸爸带你时间多了,觉得你很可爱也很机灵,他自己也说舍不得了,我想不涉及底线问题,他是不会使出杀手锏的。

  成长是缓慢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为人父母真的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有坚定的精神内核,保护孩子成长。我和爸爸都还年轻,愿意去不断的学*反思,和你一起成长。

  我们第一次做父母,遇到你的大事小情基本都会商量磨合,也都关注育儿书籍、网络知识,愿意通过与他人交流修正完善自己的育儿理念。我们也在学*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佛系,对于你的日常我们约束的越来越少,对于你的未来设计的越来越少,但我们会更多的关注每天陪你的效率,每天你的身心状态,想要在未来给你创造更多的选择,想要激发出你自身更多的力量。

  我们一起加油,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汇总10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1

  起初看到这么本书被吸引,是因为当了妈妈后,一直很注重对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希望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正确引导孩子。在 网络发达的现况下经常听说这本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来到公司后,公司为了员工有一个好的*惯,每个月要求每位员工读一本书。在借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公司有这本书,便想着借来来看看,好好继续学*学*。毕竟,孩子现在4岁半,这些年,虽然很努力的去做一个好妈妈,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其实,就像这么本说的: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麻麻,更要做的极致,因为你的一个错误的做法,就会导致,孩子胆小、懦弱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这本书,分为7大板块,分别是:爱的质量、轻松学*、品格教育、学**惯、家长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教育误区.每一个板块都有一个内容举例,引导家长怎样去做,通过读这本书,也会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比如: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不可以去抢,如果你想要,要学着去商量交换,如果对方小朋友不愿意,你可以先玩自己的或者玩其他的再或者你没有,麻麻觉得可以,可以买给你,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抢。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东西,你不愿意给别人的时候或者你很喜欢,那么你有权利保护好它,不被抢走。其实,就是想告诉孩子,东西不可以靠抢来解决,因为抢惯了,长大以后是很可怕的,但是,也不可以懦弱,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要自己保护好,不然长大了,失去什么都会觉得正常。还有就是从孩子1岁半会走以后,早教、游泳、乐高再到现在的思维机器人、识字、英语、钢琴、围棋、跆拳道,真的不知道现在这么做对不对,觉得孩子都没有玩的时间。

  可是,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社会,不得不让我这么去做,因为,我不想他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很无奈,就像有句话说的:现在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你以后去选择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选择你。加油吧,亲爱的自己。再接再厉去做一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2

  *几天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有戚戚焉。尤其是读到教育问题上时,认字包括多种方式和方法,但是我们的小学教育好像选择了一种最笨,最出力不讨好的方式。如果把生字词放到文章当中去学*,我相信孩子们对于词语的意思的理解和应用会更好。因为即使他(她)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可以通过语境和上下文揣摩个八九不离十。阅读量上去了,识字的数量还有必要担心吗?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多阅读,勤阅读,争取像周武王一样“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每每读到好书,好的语句段落,每个读书人都会眼前一亮,哦,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这样写!这个词语还可以这样运用。自然而然的,不用专门背诵生字词。多读之后,不但能掌握生字词,下次还可以很好的运用。

  多读书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3

  在我做妈妈之前,我的家长就很热情地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当我拿到学生妈妈印好的用A4纸装订起来的这本“书”,那种马上就要做妈妈,要准备好为一个孩子的一生负责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带着这种强烈的期待和憧憬,我认真地拜读了好几遍,尤其是女儿出生后这4年的时间里感觉受益匪浅。作者尹建丽同我一样,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与我不同的是,她还是一位作家,一位成功的作家,她把自己的教育实践细细地揉进自己的笔尖下,让一段段生动又鲜活的育儿小故事,绢绢细流般润泽着每个捧起这本书的人。这本书中我最倾心的,不是作者培养了一位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的女儿,而是,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那位小主角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而她身上的出色,要归功于这位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对她实施的有爱心又充智慧的教育。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例如书中提到的家长和老师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深刻痛苦和迷惑,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这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确实是有些做法欠妥。这个观点再次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们常在孩子学*不认真或犯了错的时候,会罚他把课业重写一遍,还*惯将学生的错误向家长告状,其实,当我们用这种做法我们可能在那个瞬间取得了胜利,得到了孩子表面的应允,却在他们内心埋下了厌恶写字的种子。我们一方面要求孩子认真,一方面又把学*作为惩罚手段用在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当孩子书写的时候,想到老师惩罚的情景,不反感才怪呢。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不是让学生讨厌上学*的同时,还要他去学好它。“学*不要刻苦努力”,也是作者的一个观点之一。

  我们人为地把学*过程变成苦,却只把结果设想成甜,试想要孩子天天吃着苦来畅想着有一天有可能会尝到甜——过程天天具体而真实地陪伴着孩子,目标却遥远得虚无缥缈。当他吞咽苦涩而感到厌倦时,如何自发地以那想象中的“甜”来压抑这真实的“苦”呢?正象作者说的,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讲过,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离到什么程度,活动的意义就减少到什么程度,并使活动成为一种苦工,一个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会逃避。”。当学*活动没有唤起他的愉快体验时,他就无力去调动自己的主动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懒散、不刻苦、不认真等——许多人以为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实是他上进的天性被扭曲了。作者还提出了“不考100分”的建议。过分重视考试结果,经常以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其实这样是庸俗的,错误是把学*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这样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满足感。“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方法,*和的学*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4

  多年以前,在新华书店的畅销书架子上,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没有大概翻一翻书的内容,也从没听别人提过这本书。不知怎么的,10秒之内,我拿了书去付款。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眼缘”吧。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暗自庆幸我遇到“她”还算早,因为那时我的大女儿才2岁多。如果我过去的某些教育方式有错的话,至少还算没有错的太远,还来得及改,不至于贻误孩子的一生。如今,十年过去了,我的小女儿也快要两岁了。再读此书,唤起太多的回忆,也为小女儿的教育再学*。

  本书前言这样写道:“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她就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她16岁的女儿圆圆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圆圆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健康、成熟又自立。而她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本书开篇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例举了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比如小圆圆打针,撞上小板凳等之类小事。打针时,不是去哄骗、威吓孩子,而是告诉她打针有些疼,但能治好你的病。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它。在小板凳上撞疼时,妈妈亲亲她,安慰她,但也不忘亲亲小板凳,安慰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正是在这些小事中,家长见微知著,细心教育引导,使孩子从小懂事乖巧。小小年纪就善良豁达。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做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她要把学*做成轻松的事。她做到了,圆圆学的轻松愉快。

  我们得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本书的序言中也说到,“尹建莉给书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丝毫没有在妈妈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较的意思,老师在学校和课堂中是孩子的引路人、指导者,甚至是行为上的楷模和榜样,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此书名只是想要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书中记叙的许多事情,也证明了虽然不是“妈妈”,作为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够聪明、总是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时候,我们可曾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可曾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当下,很多家长,甚至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分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和恶*。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作为老师,我也曾无数次将教鞭在孩子手掌心“啪啪”敲响。而那样的时刻,总有个声音在心底强调“我是为你好。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现在想想,这些都是我们自私的想法、逃避心灵谴责的想法。我们觉得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5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最早,只是时间最长,影响力最远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我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推荐的那时候对于当刚刚做妈妈的我来说,一切都是懵懂的,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妈妈,所以说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现在重拾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教育是相通的,通过案例的分析给人们阐述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好孩子的妈妈,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作为教师一员的我身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笔者提出要言教更要身教的观点我很是认同,好妈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在校园里好老师也要为学生做好好榜样,小到一个站立,一个坐姿的标准,进入校园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个人的卫生及穿衣打扮,活动时的纪律,每天的本职工作,遇事处理的态度与方法等等,在在师德师风42条负面清单出台后,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

  其实有部分老师*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大的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细节的方面还是做得不够,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加以效仿,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反映,我们管不住呀!但老师的话孩子可以当圣旨,渴望而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好重要,就好比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的头脑中。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这种老师们*时无意识产生的一些,也是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一天,在学校里面看见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在那里起争执,其中一位学生讲出了自己的道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说了一句,我们老师说的怎样怎样,说明这个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说老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给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做好孩子的人生榜样,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让自己的教育溃于蚁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6

  感一:"暴力"作业问题

  尹老师的家庭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家教。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看到这里,我也想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也会布置孩子们写单词写N遍,自己觉得这样的作业毫无意义,但有时也很无奈。所以,我看到尹老师的做法后也产生了共鸣。我想,以后在布置作业方面,还是应该多考虑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以致在抄写过程中让孩子对这门学科产生反抗情绪。我想,这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也不是老师的初衷。

  感二:读书给我的启示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本上。语言是相同的,英语也不例外。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我想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走过很多误区,先教学单词,再学句子,觉得这是一种学*的规律,但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完后,在课下再问却一问三不知,这也着实让我困惑过,读后感《转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所以后来再听了市里优质课以及省级优质课后,了解了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在语境中学*单词与句子。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它由很多要素组成,而这些要素的学*需要放在句子和语篇中来学*,这样孩子们学起来轻松,老师也轻松,事半功倍。

  感三:独立自主成长

  书中很多的事例,我也经历过。而我的父母和尹老师的的做法却截然相反。当然我不是否定我父母的做法,只是来做下比较。作者书中谈到了女儿9岁时单独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的事例,让我很感动,我很羡慕圆圆有这样一位豁达的妈妈。有了独立出远门的经历,对圆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到后来她独自去青岛乃至周末逛街乐不思蜀,她的妈妈都持支持的态度,难怪在引言中谈到她女儿的自主自立。这些都是妈妈的功劳啊!我从上学前班一直到高中,都在家门口上学,到学校骑自行车最远不到10分钟的路程,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周末爸妈从不主张我出门,即使迫不得已出门也规定好几点之前回来,更别说自己出远门了。也许,现在对家的依赖性都是那时慢慢积淀下来的。我们不能说自己父母的出发点不好,他们也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我们都可以理解。只是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长大后不同的性格。

  感四:由瑶瑶不爱吃饭想到的

  小侄女快三周岁了,吃饭成了一家人发愁的问题,上了宝宝座就要下来,不愿意吃饭。嫂子着急上火,却也拿她没有办法。我妈说小孩饿饿她就好了。嫂子不舍得,硬往嘴里喂,瑶瑶不仅仅不买账而且满地跑,这下可麻烦了。我看到尹老师在书中对孩子不爱吃饭支招:饿几顿。我心里一乐:我妈还真有招数!接着,在全家的劝说下,嫂子就忍耐了一下,不给瑶瑶吃零食,饭前只喝水、吃水果,第一天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她还真的主动叫着上宝宝座吃饭,虽说吃得不多,但总算有进步了。可见,对孩子的爱不该是溺爱和强迫,应该用智慧来疏导孩子。大爱无痕嘛!

  感受还很多,自己慢慢体会吧。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再实践,愿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越来越融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7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就拿打针这件事来说,从宝宝出生以来就要打无数次,可是如何面对打针这件小事,家长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认为只是打针而已,没有必要害怕。以哄骗的方式,告诉孩子打针一点都不疼。以承诺的方式,告诉宝宝打完针就可以吃零食、买玩具。

  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打针这件事情还是无法克服,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原则,这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一些痛苦,如打针、吃药时,我们可以遵循原则:

  1、*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2、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3、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4、激发孩子的`勇气。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5、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8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对一本书如此的喜欢啦!刚开始还不以为然,经过同事的推荐,我到网上看了一小部分,这一看,竟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孩子只能成长一次,是不可逆转的。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没有弥补的机会,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妈妈更是当中最重要的一角。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尽管教子方法各有不同,关键点在于能把孩子当朋友,这拉*了孩子和我的关系,使我和孩子之间更加*等和自主。教育要从尊重开始。我是妈妈,因此我深有感想。

  第一,家长别扮演孩子的“监工”角色,注重培养良好的学**惯。当我读到第四章时,内容是:培养良好的学**惯。作者在章节开头写道“家长陪孩子学*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惯,而是在瓦解好*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就如作者所说的,对于孩子写作业的问题,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惯。我个人也有同感,家长陪写作业或者经常检查作业,无形中时在剥夺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觉得非要“陪”才能写;作业做完有家长检查,自己就不会自觉检查,而且家长检查后,发现有错,孩子改正了,老师就不知道孩子错在哪里,讲课的时候就抓不到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了解,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和老师都不利的`,特别是数学课的练*,老师更加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错题,重点评讲。我觉得这样不是家长不管,而是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自己去做,因为毕竟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可能一直陪着。要靠孩子的自觉性,爱读书的孩子才能读好书。我觉得作者在处理女儿忘记做作业这个事情上,做的很好,我们不少当妈妈的都做不到,就如作者说的:“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是的,父母不是警察,孩子也不是罪犯,没必要时刻监督着孩子。孩子在过度的监督中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父母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监督自己。

  读到这里,我就深深地感到自己教育的失败,我常常在处理孩子这些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责备。还好,让我读到了这本书,让我及时能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第二,家长要当孩子的“拉拉队员”与孩子建立“朋友式关系”。本书的第五章主要讲“做家长应有的智慧”,文中提到: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是的,父母要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孩子就像在空中翱翔的风筝,妈妈的支持就如牵着风筝的线,永远牵系着孩子,让孩子在天空随风飞翔,而且有足够的安全感。而当孩子每一个进步,妈妈都会为孩子鼓掌,因为我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赞美和掌声、是妈妈的拥抱。这会使孩子更自信。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每有一点点进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点点,我都为他送上掌声和鼓励,送上一个拥抱,孩子从中受到感染,他会用更大的进步来回应我的鼓励。

  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做朋友,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将考验着每个家长的智慧。我认为要时刻将孩子当成朋友,分享着孩子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不说伤害孩子的话,还有就是要“大耳朵,小嘴巴”,就是跟孩子交流要多听少说。我家的小男孩就喜欢跟妈妈说这说那,有时我根本就不想听,但还是很高兴的回答:“哦,是啊,这样啊!”孩子也很高兴,他每天都会把学校里的新鲜事儿跟我说。我觉得这是好事,增进沟通。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思想路程,心灵变化,妈妈都与他共同分享,全程参与,这是很幸福的事儿。

  第三,家长当好孩子品格养成的引路人。作者在第三章中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我觉得不管孩子将来能不能读好书,但是良好的品格却是受用一生的,是伴随孩子整个人生的。如何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奖惩,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里。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决定一生。

  是的,童年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同样影响孩子的一生。感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她将自己成功的经验与众分享,让我们从中学*,从中收获为人父母,教育后代的喜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9

  *期我借读了统博家长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自觉受益匪浅。作者尹建丽既是一位母亲,又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更是一位好作家。书中讲到了“妈妈是朋友,是老师,更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一点都讲得很详细,让人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感人,朴素生动;让我们看的心服口服,而且把自己接触的实例,教育的问题一一摆在我们眼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使孩子更好地受到教育而又不受到自尊心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完美的保持孩子那份纯真的乐观、健康自信、聪明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此外,在书中我除了看到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还隐约看到了一位伟大父亲的身影。尽管作者着墨不多,但从文中提到的好些事例来看,我得知作者有一位好先生,孩子圆圆有位好父亲。他很好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积极与妻子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自己有错时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试问有多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啊?

  所以,家庭教育绝并不单纯是母亲的事;一个成功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教育看似神圣而简单却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吸取总结经验,想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在孩子面前,家长也要装得无能、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从错误中才能慢慢地学会思考与做事的技巧。

  这本书值得我们大家去读,能让我们瞬间得到教益的好书!所以读完这本书倍感收获满满的!也希望更多的家长们都能从本书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再此我由衷的感谢作家尹建丽给我们读者编着了这本人人受益的好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10

  家长会的最后,彭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完后写篇读后感。听完以后,心里不禁一乐,这本书以前听朋友介绍说非常好、很有可读性,就买了一本,就在我读完最后一页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它让我对宝贝在成长中许多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也感谢彭老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让我也再次地细细品味其中的乐趣。

  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的第一篇就写了“打针有些疼”。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了婧扬小时候打针的场景来。婧扬小时候体质较弱,上医院打针的次数也较多,因为孩子生病时做家长的特别着急,到医院后开好针立刻就想给打上去,也没有过多的考虑孩子的感受,心里总想哭就哭吧,哄一哄就好了。自从看了书后,再去打针前,就先告诉婧扬“宝贝现在生病了,身体是不是不舒服?”“是”“那我们到医院让医生看一看,听一听好不好”“好”“吃药不能好的话,我们就需要打针,打针时有点疼,就像被小虫子叮了一下,宝贝现在都长大了,我们要勇敢不哭,如果你感觉疼坚持不住想哭也没关系”婧扬用力的点点头。到医院后,护士准备好后,让婧扬把手伸出来,小家伙下意识地往后缩,护士说“小朋友要勇敢呀”我接着说“生病会很难受,都没有力气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打完针就不难受了,宝贝要加油”婧扬好像受到了鼓舞,小手慢慢地伸出来,针刚一扎进去,小家伙哇地哭了两声,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出来后坐在椅子上,就已经不哭了,读后感《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等到第二天再去打针时,小家伙自已主动地告诉护士,“阿姨,你轻轻地打”出来时也没哭还告诉我“妈妈,我坚持住了!”虽然现在再去医院,婧扬还是说“妈妈我不打针”,但只要给她讲清楚道理,她还是愿意配合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孩子是不可以哄骗的。捉弄孩子,是家长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

  家长的目的暂时达到了,但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给孩子真实的说明情况。不要轻描淡写,也不要夸大其词。信任孩子,并给孩子一段接纳事物的时间。特别是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讲道理的孩子。像婧扬那样,虽然知道应该看病,但内心的担心和害怕让她不敢向前。

  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家长同样适用。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家长在首次教育孩子时也是一张白纸。那么请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孩子一起成长。

  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

  婧扬从出生到现在,除去上班的时间,我都尽可能的抽出所有的时间和她在一起,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能和她们在一起时间真的是非常有限,特别是0-3岁不论是从身体、大脑的开发方面更是需要父母细心照顾的阶段。从婧扬出生开始就给她放音乐听,只要一听到音乐声响起,小家伙的眼睛就去寻找声音的方向,非常专注的去听,遇到欢快的节奏时,她的小手小脚也跟着欢快的挥动,小嘴也咧开,啊啊啊地叫着。大一点时自已就会和着音乐翩翩起舞,婧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看智慧树的开场歌曲时,每次都跟着一起跳舞,跳得可是有模有样的噢!

  除去在音乐方面,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婧扬还在呀呀学语时,经常拿着书给她读《三字经》,读书时,她总是盯着我的嘴在看,虽然有人觉得给她读这些能听懂吗?能记住吗?可事实证明,当婧扬两岁时,一次看智慧树里的节目正放《三字经》,看了一遍后,她就能自已诵读出来。包括后来的《弟子规》,通过动画的形式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看了三遍后,婧扬就能跟着诵读出来。婴儿正是在这种无意识、不经意的状态下吸收知识,储存能量,一但开启,就会无限的爆发。也正是这样的积累,婧扬在语言发展方面,一直都没有让我担心,在一岁半时已经能够成句成句的说出来,并会使用“因为……所以、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再大一些给她买了绘本书,告诉她已经长大了可以拥有自已的书了。由于小时候经常看到外婆在读书,她也会拿来装模作样的翻来翻去的看,现在知道自已也有书了,兴奋的不得了,也沟起了她的阅读欲望,培养了阅读兴趣。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量地让孩子阅读,让她自己挑选喜欢的书来阅读。才是让孩子认真学*的最好途径。在这当中,父母的陪伴和理解必不可少。父母也在不断的学*中培养着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结合婧扬事例自已的一点看法,非常有幸能读到这本好书,给予了我很多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启发,少走了许多弯路。希望有时间再读第三遍、第四遍,不断地找到最适合自己宝宝的教育方式,也希望我和婧扬在她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学*、不断成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8)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5)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 1

  这本书买回来已经很久很久了,而且放在我的床头柜上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随着豆豆的成长,我才感觉到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力不从心!

  她每一天的进步和反抗,以我的原有能力已经无法应对,我已经不能再单纯的陪她玩,现实迫切地需要我去学*,去学*如何来应对她的成长所带来的困惑,去学*如何在陪她玩的过程中引导她走向健康正确的道路!这不单单是为她负责,更是为未来的社会负责。一栋楼盖起来很容易,但是如果地基没有打牢固,那么它将容易倒塌。育人同理,喂她吃饭,她会长大,喂她精神粮食,她会更加丰富,不单单是吃饱饭那么简单,所以,我又拾起了这本书,仔细阅读。

  妈妈是朋友,陪着孩子玩耍。妈妈是老师,引导孩子学*的兴趣,本书的作者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从书中的案例及作者女儿亲身实际成果,我也赞成作者的观点。孩子从小爱上阅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阅读中可以体会故事带来的乐趣,可以增加识字量,可以拓展书本教材以外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提高写作水*。书中也指出了现实教育中的弊端,一味的追求作文分数,而死搬硬套,僵化学生的思维,写不出真实的作文是多么失败的事情啊!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看到这一观点,不要再扼杀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写作热情!

  对于孩子的品格,是影响她一生的因素,我希望我的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她能淡然的面对人生,包容一切人世现象,不计较,不争求,做最简单的自己,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我们的各种希望,寄托,目的而背负沉重的包袱。在此,作者提到了“实事求是”四个比黄金珍贵的东西,是的!有人能做到实事求是吗?不要批评孩子,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是一张白纸,怎么画?是你谱写的!

  如果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是不是该检讨下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呢?尊重孩子,把她当做朋友一样对待,不要以小孩子的眼光对待,她也是有自尊心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 2

  暑假期间在书店买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认真看了一下,感触很深,书中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妈妈们学*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没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们较为有用。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甚至是一生,妈妈的职责不仅是把孩子养大,更要精心教育和栽培,养育孩子是同步进行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妈妈应该不断增长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琢磨相关的技巧,这样对教育孩子是非常有用的。

  首先,相信阅读的神奇魅力,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理解文字的作用,读的多了,生字白字就自然融汇贯通了。并且也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能力。但是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妈妈需要认真地指导,及时纠正错字白字,有补理解的地方耐心去讲解,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学*的兴趣慢慢融入日常生活中。

  其次,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围的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出了认大人们认为不好的行为,其实那些都称不上是错误,只不过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硬要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应该从大人身上找问题的根源,大人们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说妈妈是个关键。

  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契机,关键是你拥有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让我们记住书中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成长或成功。”成长,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要融于浓浓的爱中。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 3

  这是我读完的第二本关于育儿的书,第一本是《关键期关键帮助》,此前写过观后感。读完这一本,感受更多一点,可能是因为她是以问答的形式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也可能是我更关注如何做好妈妈,读得格外入迷。

  书里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都传达一致的观点,就是要赋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自由。自由的孩子最自觉,相信孩子自发的、本能的、向上向善的力量,不要和孩子讲条件,不要强制,不要以大欺小。我很赞同。

  此前,我和你爸爸探讨最多的就是能否用棍棒教育你。爸爸之前说要用,因为你小不明白,涉及原则问题,说不通就得打。我坚定说不行,我相信只要有心有爱,你会信服自己的父母,会听话。即使偶尔闹脾气,发泄自己的小情绪,也应该被允许和接纳。不过,最*爸爸带你时间多了,觉得你很可爱也很机灵,他自己也说舍不得了,我想不涉及底线问题,他是不会使出杀手锏的。

  成长是缓慢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为人父母真的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有坚定的精神内核,保护孩子成长。我和爸爸都还年轻,愿意去不断的学*反思,和你一起成长。

  我们第一次做父母,遇到你的大事小情基本都会商量磨合,也都关注育儿书籍、网络知识,愿意通过与他人交流修正完善自己的育儿理念。我们也在学*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佛系,对于你的日常我们约束的越来越少,对于你的未来设计的越来越少,但我们会更多的关注每天陪你的效率,每天你的身心状态,想要在未来给你创造更多的选择,想要激发出你自身更多的力量。

  我们一起加油,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 4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给我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说妈妈,老师发的让妈妈看,妈妈你得好好看看这本书,做个好妈妈,别总骂我,我们老师都不骂我的。初为人母时也或多或少的看了很多关于教育的书,但是说实话,收获不多。读的时候总觉得句句有理,放下书却觉得什么都不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正如书中所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当周骏屹在生活、学*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总是责问强调孩子的错误:“你怎么就不能有点耐心别乱发脾气“、”吃饭快一点不要边吃边玩“、“赶快去洗脸刷牙吃早饭,别磨蹭了“、“妈妈叫你几遍了你怎么就不动“等等。

  是的,我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却没有尹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地和孩子*等对话,而是居高临下,命令责问的语气,蛮横强硬的举措。长此以往造成周骏屹脾气很大很爱发火,遇事耍赖不会和我沟通,没有耐心总是用发脾气和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举止折射出来的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我真是需要好好的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反思自己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妈妈我应该以身作则,好好修身养性,做到无条件接纳孩子,正言、正行、正方法,对待孩子用肯定、欣赏、赞美、认可的态度,接受孩子的一切行为。

  孩子一天天长大,在教育的道路上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我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智慧。孩子的童年将一去不复返,让我们做孩子的好朋友,和孩子一起努力进步,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美好、幸福、快乐的童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600字 5

  *期我借读了统博家长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自觉受益匪浅。作者尹建丽既是一位母亲,又是一位老师、教育学者,更是一位好作家。书中讲到了“妈妈是朋友,是老师,更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一点都讲得很详细,让人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感人,朴素生动;让我们看的心服口服,而且把自己接触的实例,教育的问题一一摆在我们眼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使孩子更好地受到教育而又不受到自尊心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完美的保持孩子那份纯真的乐观、健康自信、聪明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此外,在书中我除了看到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还隐约看到了一位伟大父亲的身影。尽管作者着墨不多,但从文中提到的好些事例来看,我得知作者有一位好先生,孩子圆圆有位好父亲。他很好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积极与妻子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自己有错时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试问有多少父亲能做到这一点啊?

  所以,家庭教育绝并不单纯是母亲的事;一个成功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教育看似神圣而简单却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吸取总结经验,想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在孩子面前,家长也要装得无能、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从错误中才能慢慢地学会思考与做事的技巧。

  这本书值得我们大家去读,能让我们瞬间得到教益的好书!所以读完这本书倍感收获满满的!也希望更多的家长们都能从本书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再此我由衷的感谢作家尹建丽给我们读者编着了这本人人受益的好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9)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50字通用五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50字 1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最*在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其中关于帮助孩子克服打针恐惧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就拿打针这件事来说,从宝宝出生以来就要打无数次,可是如何面对打针这件小事,家长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认为只是打针而已,没有必要害怕。以哄骗的方式,告诉孩子打针一点都不疼。以承诺的方式,告诉宝宝打完针就可以吃零食、买玩具。

  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打针这件事情还是无法克服,反而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尹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原则,这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一些痛苦,如打针、吃药时,我们可以遵循原则:

  1、*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2、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比如告诉孩子你现在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3、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解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4、激发孩子的勇气。

  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5、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要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这是很糟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50字 2

  寒假我认真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使我对教育孩子和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有了新的认识,更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

  文中讲到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就是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都说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单单是父母,更是孩子的老师。我们应该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书中还概括了很多教育孩子的要点,内容通俗易懂,使我对教育孩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其实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是在教育孩子,但我觉得最应该学*的是家长,因为身教永远大于言教,改变自己比单纯教育孩子更加的重要,对于我的孩子来说,他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可能与我们做家长的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在外面经常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好,使他自己觉得不自信,所以导致孩子不大喜欢和人交谈,这是我们的错误,现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和同学们多交往,融入到班级的生活中去。我们应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一种方式方法,放下我们做大人的架子,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慢慢改变。希望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也在长大一次。对于孩子的学*,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下学*,不要让孩子觉得学*是一种负担,别让孩子讨厌学*,孩子的学*好坏,是在日常学*中不断的积累的,而不是突击出来的,不要写暴力作业,让孩子快乐的学*。

  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才,天才就是运用资源快乐重复次数最多的人。其中就讲到快乐的重要性。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孩子的童年不会重复,让我们做孩子的好朋友,让孩子们在我们每个家庭里都能快乐地成长!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50字 3

  起初看到这么本书被吸引,是因为当了妈妈后,一直很注重对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希望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正确引导孩子。在网络发达的现况下经常听说这本说,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来到公司后,公司为了员工有一个好的*惯,每个月要求每位员工读一本书。在借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公司有这本书,便想着借来来看看,好好继续学*学*。毕竟,孩子现在4岁半,这些年,虽然很努力的去做一个好妈妈,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其实,就像这么本说的: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麻麻,更要做的极致,因为你的一个错误的做法,就会导致,孩子胆小、懦弱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这本书,分为7大板块,分别是:爱的质量、轻松学*、品格教育、学**惯、家长的智慧、小事儿就是大事情、教育误区.每一个板块都有一个内容举例,引导家长怎样去做,通过读这本书,也会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比如: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不可以去抢,如果你想要,要学着去商量交换,如果对方小朋友不愿意,你可以先玩自己的或者玩其他的再或者你没有,麻麻觉得可以,可以买给你,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抢。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东西,你不愿意给别人的时候或者你很喜欢,那么你有权利保护好它,不被抢走。其实,就是想告诉孩子,东西不可以靠抢来解决,因为抢惯了,长大以后是很可怕的,但是,也不可以懦弱,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要自己保护好,不然长大了,失去什么都会觉得正常。还有就是从孩子1岁半会走以后,早教、游泳、乐高再到现在的思维机器人、识字、英语、钢琴、围棋、跆拳道,真的不知道现在这么做对不对,觉得孩子都没有玩的时间。

  可是,现实的生活、现实的社会,不得不让我这么去做,因为,我不想他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很无奈,就像有句话说的:现在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你以后去选择生活,而不是,生活来选择你。加油吧,亲爱的自己。再接再厉去做一个好妈妈,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50字 4

  很早就有朋友向我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寒假得空,为了做个好妈妈,去书市一逛,买回一本,细细品读,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和打动。

  这本书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它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成功的`妈妈,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并且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最主要的是,这么优秀的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的内容不仅让我懂得了为人父母的家教之法,更让我深思为人师者的教育之道。

  首先是如何对待孩子的犯错。很多时候学生犯错之后,我们的第一反映就是生气,继而对其批评教育一顿。书中的作者认为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其实孩子犯错之后心里已很难过了,老师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即使说,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犯错,改错,在犯错,再改错的过程,孩子从犯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乐趣和生活的经验。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需要理解错误带来的价值,看到错误和正确同样具有正面教育功能。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要冷静,分析具体问题,对症下药。

  再者,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作者认为“强权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孩子要求独立,孩子要求有自己的天地,他们不再好好地听话,而是离经叛道。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孩子的很多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因此会强迫孩子去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我们经常采用强权手段,让孩子服从自己,其结果只能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适得其反。其实我们要改变想法:孩子要求独立,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开始思考问题,开始长大,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感到高兴,要以客观、疏导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反抗。有一个故事,两个母亲得知了孩子之间早恋的事情,女孩子的母亲勃然大怒,对孩子批评教育,并给她办理了转学手续,孩子哭着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和同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850字 5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一直在当当网热销榜中居前不下,最*,我也买了一本。

  看完之后,有些感触,书中的确有值得学*的地方,尤其是对于没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较实用。约四、五岁时让孩子背优美的古诗;重视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她有更多时间去看课外书,阅读有用小说;正面鼓励孩子:只设记功簿,让孩子有快乐的童年;正确对待多动症(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我也建议若不是离谱得厉害,不要让这个痕迹流经孩子的生活,当开始诊断和吃药的时候,本有希望的病也会无力回转了)等。

  但我更多的是质疑,一个能将教自己小孩的老师公然用"蠢笨"等词语形容,便将最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毁之一旦。难道说女儿考进了清华,这样的个体就代表着她成功了吗?她的教育实践放之四海而皆准了吗?我发现周围活得幸福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质:感恩。而不是某种利益驱使,对老师面上和谐,背后切齿。

  老师现在难当,真正想要做个好老师,在学校的评价系统,社会的评价标准和自我的认知中就需要有不一样的水*,在横向比较中,会让你承受压力,打击你的自信;在纵向比较中,人们少有记起自己的启蒙老师;自己在周遭一片怀疑的目光中,走得坚定,可有谁肯定过他们的付出。有素质的家长会评判你的种种行为,动不动就是破坏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扼杀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为什么不反思现在的年轻人那么脆弱,经不起一些风浪;缺少知识的.家长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个个体不同,每班有五十多个人。哪怕是五十多人一同去点菜,也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尹建莉处于小学老师的处境,我相信她断然写不出如此的形容。不是说现在的教育不存在问题,只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个当过老师的人,一个肯定会为自己女儿选择老师的人。我相信教她女儿的老师肯定不会很差。用周围的亲人、朋友、老师来衬托自己的高屋建瓴,让人不由得唏嘘。

  这点是对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真的培养孩子成功的话,的确需要一位好妈妈,她坚持、豁达、上进、包容,和自己的孩子一同认识世界。

  有心学*的人只需学*她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她那样一份心和毅力,你也会做得不错。而且,要知道不少没有读过北大清华的人同样过的很幸福。不凡自己去寻找快乐之泉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