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心理,教育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

  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业务考试,考试前,单位通知要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为了顺利过关,每天不得不啃那些难懂的、干涩的文字,本就不喜欢读书的我,更是被打败了,不读这些书还好,每次一拿出来就如同催眠曲一样,困意马上来袭,眼睛困涩的睁也睁不开。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凡是牵涉到这两个内容的*题,我基本靠蒙。

  至此,《心理学》《教育学》一类的书成了我的噩梦,但凡是看到此类书籍,我就会绕道而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2

  今年假期里,学校布置了教师读书作业,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实际上,在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的兴趣减少了,学*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第一组的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钱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

  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这种结果中第一组的结果就是认知和想法协调,第二组认知和想法不协调。

  当得到1元报酬的人,中间有情绪的时候,就选择用改变行为,从中找到有趣的事情来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觉得任务有趣、有意义。

  这就是第一点: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那个班级有个非常优秀的家委会,尤其是在给孩子买礼物这里特别的大方,那个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华丽的水壶,可是孩子并不觉得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接手之后,就果断把礼物这点给卡掉了,换成了奖状,不换物质,用表现积分兑换奖状,最后以奖状的数量来兑换礼物,所以在角色上让孩子成为了主动申请礼物的人,那么自己的想法就会改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点:改变想法,使想法符合行为。在给孩子奖状的时候,就已经备注了,几张奖状可以换什么奖品,而奖品从一开始的昂贵的奖品,变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铅笔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关注奖品是什么了,更多的'关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获得奖状以此来标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本书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过的类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4

  以前经常抱怨教育学心理学太抽象,而且太枯燥无味,又没什么用处!好多概念性的东西也不知道在教学实践中怎么应用,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有点改变我观点。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第一个看到的心理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主要讲的是老师让学生出来背书,学生只记得开头结尾,中间老是忘。其实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东西还与心理学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应,*因效应有关。结合我们*时的教学,《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的兴趣减少了,学*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5

  对于一个走上班主任岗位已有几年光阴的人,像我,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面对着班里40多个不同个性的学生,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与管理效果,这是我时刻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探索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德儒等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结合了大量的事例来把那些高深的心理学理论生活化,让读者一下子就消解了阅读这本书可能产生的严肃感,使读者从心理上一下子亲*了这本书。同时,对每一条效应的阐述,作者一般都是先讲一个与本效应有关的事例,然后从心理层面上具体分析“阐述这条效应的概念”作用,最后作者再例举一个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事例具体说明该怎么运用这样一条效应。虽说这是一本介绍心理学知识的书,但是作者的这种讲述方法既给读者一种轻松阅读的愉悦感又使读者获得一种理性的提升。

  在我看来,这既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同时又是一本非常生动的教学案例,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来介绍,阅读时能使读者激活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使原本觉得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就和自己的实际工作挂上钩。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在学*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所选出的这64条效应都具有现实的意义。掌握记忆规律可使学生轻松学*;明白思维定势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明白首因效应和*因效应的利弊,可告诫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与了解学生,不会“一叶障目”;读读“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就会知道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原来竟有那么多的诀窍;理解“马太效应”、“互悦机制”“自己人效应”“霍桑效应”等,教师就能恰当地处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师生良好的互动机制;知道什么是*、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我们就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

  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要想掌握这门艺术,必须掌握教育中的大量规律。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所以,学*教育中所出现的心理效应,对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适用性:

  一、它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

  当面对学生群体时,我们的工作更多地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如研究群体去个性化现象和群体极化现象,而在面对单一的学生个体时,个体的差异更多地被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我们的教育也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这个理念。刘儒德老师著的心理效应一书中主要针对的就是个体的心理效应,而且举例极其详尽,这对我们今后工作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在面对学生个体事件的剖析时,我们就可以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心理,在教育措施上有的放矢,使自己的工作更具科学性,更加切合学生心理特点,更加切合教育教学规律。

  二、它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

  学生的行为是通过学生的心理反映出来的,所以要想管理好学生的行为、纠正学生的行为,首先要从他们的心理入手。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归根到底是他们的心理认知出现偏差,“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熟知学生心理的老师,才知道怎样做才能够将学生的心理拉回正常的轨道,还原他们正确的认知,而这种过程,是空洞的说教和反复的批评所不能达成的,需要的是以爱与关怀为主旨的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功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发现他们巨大的潜能,不断鼓励,使他们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在书中,刘儒德教授用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话:“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中。”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想在教育中树立威信,必须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人性化,而掌握教育中的心理学,就是一种最便捷的方法。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教师工作的繁复性,就在于它不仅仅关注教学,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素质的培养,所以,把心理学应用到教育过程当中,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本书为指导,继续深入研究教育中的心理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许艳华)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读后感 (菁华3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读后感1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的兴趣减少了,学*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读后感2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在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读后感3

  今年假期里,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的兴趣减少了,学*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0)份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1

  大学里学*心理学,还记得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揭示发展规律的科学。所以在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之前,觉得此书肯定是关于一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的,提不起兴趣。可是读起来发现书中的个个小故事似乎很多都是自己*常教学中的缩影,上个月我阅读了前40页,里面的超限效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了我继续阅读的欲望,这个月我阅读了思维定势,小步子,大目标—连锁塑造,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心灵再一次被震撼,我将这些原理与我的教学结合起来收获颇丰。

  一、应用连锁塑造矫正孩子的行为*惯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涛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到自*课,他总爱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老师发现小涛在离开座位之前,一般能在座位上待5分钟。老师和小涛面谈了一次,告诉他如果他能连续5分钟都待在座位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而且时间要从上课开始,每隔5分钟他都有机会获得奖励,一周以后,老师告诉小涛他做得很好,现在要求小涛必须连续坐在座位上10分钟才能得到奖励,但是,这次的奖励要比以前更多。又过一周后,老师告诉小涛连续坐在座位上15分钟才能得到奖励,而且他会更喜欢这次的奖励。

  在这阶段中,小涛表现很好,在自*的30分钟内,小涛没有擅自离开座位一次。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班一个比较调皮的同学颜铭辰,他的纪律特别差管不住自己,年级周通报下来每条几乎都有他的名字,早晨纪律差,课前准备差,桌洞物品摆放杂乱,作业抽查也有他不认真,中午自*和同桌说话等等,看到这样的通报全班同学笑了,他也很无奈的笑了,我也尝试将故事中老师对小涛的做法运用到颜铭辰同学身上,我说如果下周你上通报的次数能减半我不但不惩罚你还给你们小组加2分,结果你猜怎样,渐渐的,他的行为*惯有所改观,效果真的很好。连锁塑造这一心理效应,鼓励学生一点一点进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行为*惯,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二、打破思维定势对英语学*的干扰

  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我们之前也做过“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大乐,老二叫二乐,那么老三叫什么?我们的答案是什么呢?三乐,小乐还是小明?”这就是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情况,思维定势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我不禁思考自己的英语教学,很多同学在学*了when和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之后,形成了思维定势,那就是先行词是时间时,则引导定语从句需用when,先行词是地点时则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应用where,所以在做题时,常常会出错:很多同学往往会一挥而就,看到先行词是地点,就选where,而忽略考虑先行词在从句中起的作用,如果在句子中做地点状语,此时应用where,但先行词在从句中做宾语,应用which或that或省略。像can,may,must,could等情态动词,学生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看到他们就说接动词原形,但是情况真是这样吗?所以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及早发现英语语法中的“思维定势”问题,打破思维定势对英语学*的干扰。

  三、要想吃肉,先得吃蔬菜,合理利用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又叫祖母原则,由于祖母常常对孙子说“乖,吃了这些蔬菜就让你吃肉”“做完作业后,让你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先让孩子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学*了普雷马克原理,我马上将这一原理用到我的课堂上做实验,结果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总有几个同学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毫无兴趣,课堂上我想尽办法也激不起他们学*的兴趣,学*了祖母原则,我灵感一闪,打探了一下他们在乎的东西,他们视小组竞赛的得分如命,以期望得到减免作业的奖励,所以我就投其所好,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单独布置任务,谁能如期完成任务,就能得到奖励分数,结果效果极佳,他们学*的热情大涨。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不但提高了我的自身修养,也改进了我的教育方法,书中的心理效应如同实验中的催化剂,使我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欲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学*运用心理学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2

  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业务考试,考试前,单位通知要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为了顺利过关,每天不得不啃那些难懂的、干涩的文字,本就不喜欢读书的我,更是被打败了,不读这些书还好,每次一拿出来就如同催眠曲一样,困意马上来袭,眼睛困涩的睁也睁不开。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凡是牵涉到这两个内容的*题,我基本靠蒙。

  至此,《心理学》《教育学》一类的书成了我的噩梦,但凡是看到此类书籍,我就会绕道而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3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每一部分下面又分很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从一个小故事引出,用典故、案例、新闻故事穿针引线地穿插到每个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效应中去,用一些实验证明这些效应的存在,形象地告诉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处理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教育问题。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惯的初始学*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的效率。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对一些极其*常的生活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心理效应有了一个恰当的形象的解释,我感觉受益匪浅。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4

  *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他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来诠释,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管理三部分。阅读时,能让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识经验活跃起来,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润泽。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风效应。开篇刘教授就给我们送上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地刮,寒风凛凛刺骨,结果人们为了抵御被封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此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获胜,就是因为它顺应的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班里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成长道路上经常犯错误的孩子更适合运用南风效应。

  记得上学期放生在班里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刚到教室门前的楼道口,一位女生来到我面,着急地对我说:“老师,今天上午我刚带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没了。”

  “什么时候发现没得?”我追问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课间操回来一看就没有了。”

  “什么?上午丢的`,怎么不早给我说呢?”

  “你的新书写名字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说:“还没来得及写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时给我说,还好找到,这下午才说怎么找呢?正在纠结时,忽然灵机一动,就将错就错吧!一看学生都到齐了。我心*气和地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学捡到了这本书,正急于还给丢失的同学,可是打开书一看,里面没有写名字,不知道还给谁?暂时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没有写名字,要不早就有热心的同学把书送给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紧时间看然后送给小玉。“

  第二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小玉跑过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的书回来了。”我心想:当时如果刮起“呼呼的北风”只能引起那个孩子对立的情绪、恐惧心理,我就和那个孩子之间就隔了一堵厚厚的墙,既不利于改正错误,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是这“暖暖的南风”,它看起来*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份温暖,增添一份感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起一过,不如奖其一长。”面对犯错的孩子,让我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多一份*和与鼓励,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让“一缕缕悠悠的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这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让我们记住刘儒德教授的这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5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比如蝴蝶效应:书中介绍,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惯。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6

  暑假中,我阅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试验、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曾让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学知识,很有可读性,一时竟舍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读下来,常常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的效率。

  同样的,读了书中的“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有很深的感触。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我想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也经常像牧师一样讲了又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要避用“超限效应”。

  例如复*阶段的字词巩固练*,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复的听写,必然只会造成浪费时间,而收效甚微的结果。我们安排的每一次听写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有些*时掌握字词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全班性的听写中能够获得通过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听写了,他们可以把时间花到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去。有些基础不扎实或者记忆力不太好的孩子,他们需要听写,但是要针对个人,对的字词说明已经掌握了,他们的难点在于写错的字需要反复强化。而这种强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写,靠听写,如果方法是如此单一,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的情绪。我们在进行练*的设计时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只注意练*内容,而缺乏一定的数量,达不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数量而不注意练*质量的重复性练*,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是劳而无功的,还会挫伤学生的学*积极性,得不偿失。

  我们不仅在教学中应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给学生留点“空白”。学生犯了错,只批评一次,千万不要一件错事重复批评,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变换角度、方法,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在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这种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真正将教育渗透到心灵。要运用民主的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愉悦的情境中互相触动,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批评应注意“度”,对学生的表扬其实也需要一个度。《杰米扬的鱼汤》: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喝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一碗,觉得很满意;杰米扬请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点撑;可杰米扬又热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无可忍,拂袖而去。这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人过度时,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在教育学生中对学生的表扬不能太“廉价”。如果对一个调皮的学生总是用表扬的方法,一开始他可能会很有改进,但时间久了他会觉得老师在哄他,甚至是变相批评他,这样难免有抵触心理。

  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

  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读了此书以后的收获。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7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在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8

  忙里偷闲,认真拜读了领导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时的日常琐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何尝不是再犯如牧师同样的错误呢?当学生无意或有意做错事时,当学生因粗心经常出错时……为了确保他能够记住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讲解这样做的危害……而学生则听之任之,收效甚微。读罢《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一章,心中豁然开朗。殊不知,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宽容他,理解他,少批评,变换角度、方法,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批评应有度,在表扬学生时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

  同样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应避免超限效应——认知超载。如果老师上课拖堂、布置作业太多,就会犯认知超载的问题。这些不应随时提醒我们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理念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学育人的对策宝典,它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点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俨然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9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在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10

  在校讯通博客中我读了驻马店市朱密林老师写的一篇书评,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朱老师极力推荐我也读一下。之后上网找了电子书下载读了,很受启发。

  比如书中介绍“霍布森效应”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给女儿穿衣服时,孩子经常不穿这不穿那,我就问她你是穿那件黄色裙子还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袜子还是红色的?

  在二选一的问题下孩子往往会选一种,衣服也就顺利穿好了。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我的“小计谋”得逞还不如说是孩子自我选择的实现,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暑假期间我让儿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他总是不情愿,后来我就选两首古诗:比如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另一首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让儿子选一首背诵,我则背诵另一首,儿子这时总是选择那首短的来背诵,然后挑我背诵,一个假期他居然背会了28首唐诗和宋词,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由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多学*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也需要这些理论支撑。我想,教师的幸福应该就在于不断的学*,阎学老师在《读书教学写书》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成材之路:多读书用知识和理论完善自我,指导我们的教学,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张道明老师也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的幸福在哪里”中写道:教师的幸福在阅读中,教师的幸福在写作中,教师的幸福在成长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都需要用阅读、思考、写作为佐料,加上爱心、激情与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调出幸福的味道!

  彭兴顺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师》一书中也提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谈心、辅导,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与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热情的拥抱,将本职工作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都来做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吧!不断的读书、学*、成长,向幸福出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6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1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由学校统一为每位教师所订的本学期阅读书籍之一。从教多年,对教育中的规律及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与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研究都不深入,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仍然不够自如。本书从简单的心理学概念和心理效应入手,引导教师在*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针对如何去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告示等,易明白,易上手,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对自己有帮助,也很乐意地去读。今天,就其中的第一部分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一、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记忆能力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多大——7±2法则

  假如你的短时记忆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回忆出7个数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个,最多回忆出9个,即7±2个。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

  2、超越7±2——“组块记忆法”

  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一个单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中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还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这5个字就只有一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一些办法将大量可用的信息组成少量的组块,自己记忆的广度将会大大增加;通过专门训练,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可以扩大。就像S·F·一样,你也可以根据信息对你个人的意义对它进行组织(例如,将电话号码与亲戚朋友的生日相联系);或者还可以采用一种节奏模式或者时间模式来对项目进行简单的组织,例如我们记忆手机号码时往往会采用3个或者4个一组来记忆,1369停顿,再继续下面的号码。节奏模式还对语言有着很好的组织作用,有一个学音乐的人,他把与别人的谈话当作了一种节奏,按照这种节奏来理解别人的意思,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推销员。

  3、十年磨一剑

  要知道即使是最有才能的人也需要约十年时间方能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除了从开始下棋到达到大师水*只用了九年零几个月的博比·费希尔,还没有任何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第一流的专业水*。除了莫扎特,从来没有一个作曲家认真研究和练*未满十年就写出第一流作品的;即使对于莫扎特,他开始谱曲的头七年到十年间作的曲子是作为少年曲(Juvenalia)而出名的,算不上是“大师"之作。如何获得这些可调用的知识呢?这需要读者朋友用心积累。积累有法,其一,戒骄戒躁;其二,绘制地图,给自己的专业知识绘制一张地图,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其三,反复应用。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的学生,如果不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到的知识只能是僵化的,表现不出优势。那些被我们称为象棋大师的人,绝不仅仅能把许多的棋局烂熟于心,还一定身经百战,就是这个道理。

  4、系列位置效应——抓好开头和结尾

  读书这么多年,我们发现,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学*,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结尾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早已烂记于心,中间的诗情画意却总是模模糊糊,不敢背诵出口,因为自己知道一出口肯定会出错的。后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脑子中才有了整篇文章的印象。然而再后来,长时间没有回味后能回想起的还是《再别康桥》的开头和结尾。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就是说要在一年的开始和一天的开头做最重要的事情。记得在大学里,一个教授做讲座,告诫同学们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早晨起来就写写信啊、散散步啊,把最好的时光都浪费了。这些话很通俗,但也最真挚,合理利用时间会使你的学*、工作更高效。

  5、神奇的“记忆丸”——坚持不懈

  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其一,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好相关学*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本的过程中废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其二,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背诵单词或文章,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其三,每次学*的时闻不宜过长。学*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效率就会下降。其四,合理安排学*材料的顺序。同一学*材料学*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兔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莫等墙倒再造墙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通过对大量的人群进行测试后发现,让人记忆一些相互间毫无关系的信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信息后被遗忘。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要勤于复*,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之后要立即进行复*,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几次,但复*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比如学*的第一天后进行第一次复*,三天后再复*一一次,下次的复*则可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及时复*,克服遗忘。当遗忘之后再去复*,我们就要重新花很多功夫才能恢复我们的记忆,我们与其在遗忘发生以后再重新去记忆,还不如在遗忘刚发生时就不断地巩固它,这样我们就能牢固地记住它。所以,新学*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及时复*,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以减缓遗忘的进程。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拘精髓——及时复*。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在建筑物崩溃之后才去修补。”然而,很多学生并不如此,他们*时不复*,临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复*。“考试时仓促填塞的知识,如果不通过进一步的学*进行巩固,并随后进行充分复*,是会很快遗忘的”。等他们需要再一次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嫉。还需要再来一次加班加点的头悬梁、锥刺股的痛苦生活。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及时复*,不要对知识的学*是从零开始。

  利用复*周期要做到及时复*,我们可以使用复*周期这个小工具,对识记过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及时复*,以达到我们想忘记也忘不掉的效果。

  以上两部分内容,本人也都做为专门的主题班会内容召开了主题班会,其对学生的帮助还是较大的,也让更多的学生懂得了一些心理效应,并如何去更加高效地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2

  大学时,就学*过教育心理学这一门课程。当时的老师经常把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规律、效应、法则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兴趣盎然。如今再次研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对那些熟悉的道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它们,让我们对*凡、琐碎和繁重的教育生活形成新的真知真信,给予我们付诸行动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第十名现象

  以香港大学对内地入学者的面试,不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的“书呆子”故事为例,深入浅出为我们介绍第十名教育现象。

  学*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是现实生活中真正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创造性能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学业成绩考查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多元化评价。要相信: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二、绝望的体验—*

  一个学校里,一位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说: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是A,将来他可能是杰出的科学家;如果他的成绩是B,他有可能会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他的成绩是C,也许他会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如果他的成绩是D,你更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很有可能去竟选州长或总统。多么让人深思的提醒!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教育的氛围、社会的潮流、工作的压力而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有所偏离。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给失败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学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根据对记忆特点的研究得出的遗忘曲线、系列位置效应、首因和*因效应等对我们的教学也大有裨益。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配套效应更让人深思。管理学中的互惠原则、鲶鱼效应、最后通牒效应……这些精彩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一定会让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也让我们的孩子更会学*。好书会让人常读常新,希望我们在书中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己。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3

  在校讯通博客中我读了驻马店市朱密林老师写的一篇书评,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朱老师极力推荐我也读一下。之后上网找了电子书下载读了,很受启发。

  比如书中介绍“霍布森效应”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

  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给女儿穿衣服时,孩子经常不穿这不穿那,我就问她你是穿那件黄色裙子还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袜子还是红色的?

  在二选一的问题下孩子往往会选一种,衣服也就顺利穿好了。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我的“小计谋”得逞还不如说是孩子自我选择的实现,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暑假期间我让儿子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他总是不情愿,后来我就选两首古诗:比如一首岳飞的《满江红》,另一首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让儿子选一首背诵,我则背诵另一首,儿子这时总是选择那首短的来背诵,然后挑我背诵,一个假期他居然背会了28首唐诗和宋词,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声声慢》等。

  由此,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多学*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的实践也需要这些理论支撑。我想,教师的幸福应该就在于不断的学*,阎学老师在《读书教学写书》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成材之路:多读书用知识和理论完善自我,指导我们的教学,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写出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张道明老师也在《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教师的幸福在哪里”中写道:教师的幸福在阅读中,教师的幸福在写作中,教师的幸福在成长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都需要用阅读、思考、写作为佐料,加上爱心、激情与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调出幸福的味道!

  彭兴顺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师》一书中也提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谈心、辅导,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与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热情的拥抱,将本职工作当作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都来做一名幸福快乐的老师吧!不断的读书、学*、成长,向幸福出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4

  暑假期间拜读了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虽说是拜读,其实是囫囵吞枣。刘儒德教授把我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站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的角度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书中筛选了66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学,直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之才,印证了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的结论。

  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我们大多喜欢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学*好、表现好,各方面比较突出,深得我们的信任。相反对于后进生,我们往往表现出漠不关心、任其发展的姿态,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态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关注后30%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差,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关怀,在活动中我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老师的好,学生记得;老师的情,多年后学生会牢记;老师的爱,可直入学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诫我们的老师,*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好与坏,他都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学得怎样,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以爱育爱,就无愧教师这一职业,我们都是成功的。

  阅读需要积淀与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应用。今天聆听教委办举办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导读讲座,重温了书中66条心理效应,让我更加明白这些心理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中,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愿我们在“用心教育”时,“巧用心理战 四两拨千金”、“明暗结合 登高望远”,让我们“同学*,共进步”,进一步深刻地领悟“教育的科学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5

  忙里偷闲,认真拜读了领导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时的日常琐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何尝不是再犯如牧师同样的错误呢?当学生无意或有意做错事时,当学生因粗心经常出错时……为了确保他能够记住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讲解这样做的危害……而学生则听之任之,收效甚微。读罢《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一章,心中豁然开朗。殊不知,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宽容他,理解他,少批评,变换角度、方法,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批评应有度,在表扬学生时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

  同样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应避免超限效应——认知超载。 如果老师上课拖堂、布置作业太多,就会犯认知超载的问题。这些不应随时提醒我们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理念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学育人的对策宝典,它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点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俨然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6

  记得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太过枯燥,学起来很吃力,但是手中的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却用了一些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将诸如以前学过的首因效应、德西效应、晕轮效应等概念介绍了心理学的规律,在读完每个故事的时候,在心中总会问一下自己*时是怎么做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在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 (菁华5篇)

《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1

  暑假里,我读了曹文轩的'《山谷中的秘密》,我真的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被饿死的人。之前妈妈总跟我说不能挑食、不能浪费食物。说老一辈的人饿的都没饭吃,只能吃一些树皮、草根、野菜之灯的,找不到吃的只能活活饿死。那时我还觉得妈妈是为了不让我挑食编的故事编我呢。

  故事中树鱼和小伙伴们个个都忍着饥饿但都坚守承诺不偷摘一个柿子。当丘石儿要离开时,树鱼却在小伙伴们的见证下亲手摘下第一颗柿子送给他,这份友谊让我十分感动。我的眼睛不由的湿润了,想到我们*时幸福生活,却总还是挑三拣四不知道珍惜,文中的小伙伴们却饿到连一颗柿子也不舍得吃。

  小伙伴们靠着柿子树上柿子的精神支撑,撑到了收到远方的救济粮食熬过了饥荒,这强大的意志力让我敬佩,那一树的柿子是小伙伴们活下去的希望,也是我克服困难的坐标。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我们不会饿肚子。所以从今往后我一定要珍惜粮食。我还要跟我的妹妹还有身边的朋友们说粮食的珍贵及老一辈人生活的不易。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粮食,珍惜现在的一切;要学会与人分享,要做个有诚信的人。

《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2

  看了《山谷中的秘密》这本书后,其中一个情节我看后很受感动。

  书中说过去有个村子,由于从夏季到秋季没下过一滴雨,受了旱灾,本是秋收季节,不但没有收成,连家家户户的米缸米桶都是空的。人瘦了,牛瘦了,马瘦了,连天上的鸟都饿瘦了,飞不动了,从天空掉下来死了。路过村子里的一个乞讨者讨不到食物,也死在村子小学的教室里。第一个发现乞讨者尸体的女同学蓬草吓的半天说不出话来,眼神是恐惧的,似乎她在沉思着什么?

  看到这里,我受到了震撼,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大人们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的慌。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得不易,天天有饭吃,还有好菜。可我时常吃饭打的多,吃不完就倒掉,没有光盘行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现在想想那些饥荒受饿的动物和村子里的人,感到实在不应该。如果把倒掉的那些饭给鸟吃,鸟就不会饿得从天空掉下摔死,如果把倒掉的那些饭菜给乞讨者吃,他就不会饿死在教室里了。珍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请大家都来珍惜每一粒粮食吧!

《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3

  又一个暑假来临,我开心不已。自我放飞数日后,开始我的阅读之旅。语文老师推荐的《山谷中的秘密》,这本书分为两个章节,山谷中的秘密和风哥哥。山谷中的秘密给我的感触比较大,我从中学会了要与人分享的'重要意义。

  有一年,饥饿*卷了这百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一切生命都在变瘦,满目荒凉。惨不忍睹。他们真的好可怜呀!文章描述到,米缸、米桶都空了,真的空了,一丝不剩,干干净净的空,读到这里,我想到自己的幸福生活,自己应该更加珍惜才对,我们比故事中的孩子幸福多了。

  主角是一个名叫树鱼的孩子,实在是太饿了,便往后山上走去。等他走到山顶时,他眼前发黑,一下子滚动到了谷底,然后竟然意外的发现了一棵柿子树,树上挂满了柿子。树鱼刚想爬树摘几个柿子的时候,山顶上传来了呼唤声,是小伙伴们的声音。他不想让孩子们看到柿子树,因为那柿子树是属于他的,他不想跟别人分享柿子。树鱼看到小伙伴们都来寻他,下山时还唱着歌,本想独吞柿子树的念头动摇了,他巧妙地带领着孩子们又回到了那座山,又滚动到了谷底,最后蓬草发现了柿子树。大家都看到了柿子树。树鱼带着孩子们摘了其中的一颗,35颗红彤彤的柿子陪伴了他们一整个难熬的冬天。

  即使最后大家只得到一颗柿子,但是大家的心里总是暖暖的,红彤彤的柿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树鱼在艰苦环境下也能想到与大家分享唯一的一颗柿子树,他的这种思想很值得我学*,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让我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更加感恩父母的奉献,今后我会更加珍惜所有的一切,并能帮助更多的人。

《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4

  暑假里,我读了曹文轩的《山谷中的秘密》,我真的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被饿死的人。之前妈妈总跟我说不能挑食、不能浪费食物。说老一辈的人饿的都没饭吃,只能吃一些树皮、草根、野菜之灯的,找不到吃的只能活活饿死。那时我还觉得妈妈是为了不让我挑食编的故事编我呢。

  故事中树鱼和小伙伴们个个都忍着饥饿但都坚守承诺不偷摘一个柿子。当丘石儿要离开时,树鱼却在小伙伴们的见证下亲手摘下第一颗柿子送给他,这份友谊让我十分感动。我的眼睛不由的湿润了,想到我们*时幸福生活,却总还是挑三拣四不知道珍惜,文中的小伙伴们却饿到连一颗柿子也不舍得吃。

  小伙伴们靠着柿子树上柿子的精神支撑,撑到了收到远方的救济粮食熬过了饥荒,这强大的意志力让我敬佩,那一树的柿子是小伙伴们活下去的希望,也是我克服困难的坐标。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我们不会饿肚子。所以从今往后我一定要珍惜粮食。我还要跟我的妹妹还有身边的朋友们说粮食的珍贵及老一辈人生活的不易。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要珍惜粮食,珍惜现在的一切;要学会与人分享,要做个有诚信的人。

《山谷中的秘密》读后感5

  故事里的秋天和夏天都没有下雨,庄稼全都枯死了。一到冬天来临时,米桶和米缸里全是空的,一粒不剩的空,干干净净的空。孩子们终于不再玩游戏,人们度过了一场饥饿的日子后,天和地都变大了。

  粮食太少了,树鱼一天只吃一碗稀粥,实在是太饿了,所以他去找东西了。树鱼找到一根棍子,当作拐杖,他走啊走,突然眼前一黑,滚落到了谷底,在谷底意外发现一棵柿子树,树上足足有36颗柿子,树鱼决定先吃一颗柿子,再摘两颗柿子回家,当他准备爬树时,山顶上隐隐约约地传来了呼唤声,——呼唤他的。他听出来了,有桐子的声音,有蓬草的声音,有丘石儿的声音。树鱼原本想独吞柿子树的念头随着小伙伴的歌声中渐渐打散,并巧妙的带领小伙伴重新回到谷底,重新发现了在那边柿子树。大家约好等没粮食了在一起来吃。

  这本书让我知道,我们要学会诚实守信,故事里的其他小朋友再饿都没有偷摘柿子,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珍惜粮食,有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 (菁华5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1

  由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转折点!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带着一颗赤诚的心踏走了工作岗位,来到学校,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们身上那独有的特点!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但是充满着天笑脸的孩子们的脸,让我有一股莫名的、向上冲的冲劲!但是,老师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为达到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了解学生心理,这时,我阅读了刘儒德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它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教会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每讲到一个教育心理的原理或规划时着先讲一则寓言或小故事,以此来引导对这一原理,规则的讲解,每读毕一节,有一种令人振奋、心悦神怡之感,这将在我今后教学中有很大帮助,我主要以教师地位的转换角度来浅谈我的.感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期教育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与教师相比,学生是不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因此,学生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指导,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追求的指路人、心理困扰的排忧者。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状态、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存方面,更需要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热情、聪明才智和人格魁力去感染、激励和唤醒。而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领着学生走向知识,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参与创造。

  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协助者。师生交往的学*是一种民主性学*,教师不再是控制者,知识的权威,学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双方都处于*等地位,拥有完整生命的人。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相互新生彼此的个性,自由交换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学生的学*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而不是拿出现实真理的人……”支持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教师还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是青少年,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更是迷茫,无所适从。这就是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所以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爱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责任”。

  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后再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是倾听的艺术。这种倾听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更可以关注学生健康的人格成长。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适时调整教育手段,可以做到事事功倍的效果,“作为一个真正倾听着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植根于生命的活力,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教学相长,教师也是一名学*者。师生交往中的学*是终身性的学*。教师与学生都是终身学*者。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扩大、流行、社会文化层次的大幅度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扩大,学*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知识却是教师行使权力的基础、依据。因而,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不断地学*、充电、更新知识,实现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极富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学*者,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策略、行为等方面,并加以改进,完善自我,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的话。他将是一名完美的教师”。研究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促进教学,教育的成功源自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2

  大学时,就学*过教育心理学这一门课程。当时的老师经常把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规律、效应、法则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兴趣盎然。如今再次研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对那些熟悉的道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它们,让我们对*凡、琐碎和繁重的教育生活形成新的真知真信,给予我们付诸行动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第十名现象

  以香港大学对内地入学者的面试,不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的“书呆子”故事为例,深入浅出为我们介绍第十名教育现象。

  学*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是现实生活中真正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创造性能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学业成绩考查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多元化评价。要相信: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二、绝望的体验—*

  一个学校里,一位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说: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是A,将来他可能是杰出的科学家;如果他的成绩是B,他有可能会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他的成绩是C,也许他会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如果他的成绩是D,你更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很有可能去竟选州长或总统。多么让人深思的提醒!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教育的氛围、社会的潮流、工作的压力而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有所偏离。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给失败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学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根据对记忆特点的研究得出的遗忘曲线、系列位置效应、首因和*因效应等对我们的教学也大有裨益。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配套效应更让人深思。管理学中的互惠原则、鲶鱼效应、最后通牒效应……这些精彩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一定会让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也让我们的孩子更会学*。好书会让人常读常新,希望我们在书中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己。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3

  拜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让我有哑然失笑、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的案例,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屡见不鲜。刘儒德教授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让原本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挂上了钩,激活了我熟悉的知识经验,受到了智慧的启迪。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不同方面的工作。通览全书,感慨良多,归纳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课堂艺术,注重“鸡尾酒酒会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要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如此才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不让自己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威符号,就能变成学生过滤不掉的声源。

  2.作业布置,注意“超限效应”:“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心理学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u形记忆:学*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学*效果也不同,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制约相似,抑制越严重。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

  二、教育管理方面

  1.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在*时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2.巧妙运用“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配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四颗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巧用南风效应的经典事件。“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对犯错误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教育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和技术。

  3.师生交往之道---“互悦机制”。卡耐基的成功说明,“互悦机制”可以产生奇迹。“亲其师,而信其道。”

  4.“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连锁塑造”可用来矫正学生的行为,也类似于教学中的最*发展区原则:“跳一跳,摘果子”。

  5.教育无小事。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敞亮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4

  利用课余的点滴的时间,我接着阅读北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在刘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浩瀚海洋中,40到80页的规律和效应,主要体现为詹森效应、普雷马克原理、头脑风暴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其中不少效应令我触动,让我学*到新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常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告诉我怎样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充满关爱的;我感觉它是神奇的魔术棒,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期待,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其中,普雷马克原理就是对我们教师和家长有实效的一个心理效应。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和家长的接触较多。经常听到家长的诉苦和抱怨:“孩子不好好学*,总是玩电脑、看手机”、“做作业草草了事,应付工事完后就跑出去了”、“让孩子做事情,他不搭理你,真是气死人了”……当时我只是粗暴的建议:“你也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是适当地惩罚一下孩子,比如拒绝给他感兴趣的东西或是必须完成这件事,不然就怎么样!现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普雷马克原理告诉我,别忘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宛转,用高频活动奖励低频活动。所以,在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会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作一张“行为矫正表”,让孩子明白你享受一些权利之前或同时你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否则一切免谈。休息日,我也事先和学生们约定一天中他能享受的和他必须做到的事情,效果很不错。选用学生的最爱作为奖励的方法可以让家长和老师省去较多的烦恼呢!

  当然,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普雷马克原理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与巩固。对于新知识的学*与掌握,学生一下子接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就将难以接受的大目标或是知识体系分解成一个个学生容易接受的小目标去要求学生,并用普雷马克原理去恰到好处地激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识记生字、背诵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记少量的生字,读熟课文,再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增加一定数量或难度,并适时给以合理的激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变得更轻松、愉快,学*的效果比我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高目标要好得多、有效得多。

  在课堂上,我时不时普雷马克原理拿来用一下,结果总是有着巨大的收获。在这一系列豁然开朗后,我更加跃跃欲试,迫切地继续探究我还不了解的规律和效应。我体会到只有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的芳草地里才有花红柳绿,才焕发春天的盎然。我解读着这部“教育字典”,从这位良师益友身上,我汲取着智慧的营养、教育的技巧,我不断进步着,走向超越的高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心得5

  忙里偷闲,认真拜读了领导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数以百计的心理效应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惊喜地发现,*时的日常琐事原来都有心理效应的存在,这本书好像洞悉我们的一切心理活动,把所有的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归纳了出来,同时指引我们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回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我们何尝不是再犯如牧师同样的错误呢?当学生无意或有意做错事时,当学生因粗心经常出错时……为了确保他能够记住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讲解这样做的危害……而学生则听之任之,收效甚微。读罢《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一章,心中豁然开朗。殊不知,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宽容他,理解他,少批评,变换角度、方法,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来思考、反思,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批评应有度,在表扬学生时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则会过犹不及。表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表扬也要适当,要注意度,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出现反面的效果。

  同样在课堂教学上同样也应避免超限效应——认知超载。 如果老师上课拖堂、布置作业太多,就会犯认知超载的问题。这些不应随时提醒我们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理念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导学育人的对策宝典,它更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我们指点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已俨然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