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菁华9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1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这篇游记充分发挥了他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全篇文章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2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为能至也。”

  是说也,其义易见: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诀。

  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高远。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在艰苦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月的奋斗,她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被称为“镭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活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丧夫的悲痛。她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着,那就是——要实现自己的宏愿。

  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祖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土人情,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才为《史记》积累了丰富史料。

  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会百折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标挺进。艰难、险阻又何足挂齿?一个人一旦坚定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之势。

  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然正气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摆脱贫油国之名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他们哪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其内在动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们期待幸运之神带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成功,不,应该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竟不择手段、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面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的一种表现。

  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自问:吾志何在?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3

  *日读王安石的散文"游褒禅山记",文章讲述作者与三位朋友同游褒禅山时,作者被山洞中瑰丽的景致所陶醉。当他游兴正浓时,一位同游者的怠惰、胆怯,再三要求出洞,声称"不出去,火把就要燃尽了",其他几个人受了他的感染,也担心火把熄灭的严重后果,就陪他一同返回。这次游览的深度不足他人游程的十分之一,因自己的盲从而没能尽兴,成了王安石此后的遗憾。

  徐志摩先生游览风景名胜时,曾表示不要玩伴,主张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甚至称女性游伴是美丽的花蛇,他的这些话潜藏着隐患。尝闻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人旅行在大自然里,容易发生各种料想不到的意外,遭遇险情将无人营救。此公单人独行秉性,冒险有余、谨慎不足的个性,造成飞机撞击山崖的惨剧,这次意外既是偶然,又是必然,以致造成文学巨星坠落尘埃的遗憾。

  一次,我们同事七人去成都学*一项先进技术,期间抽空瞻仰了*和昭烈庙。因各人的爱好不同、兴趣各异。当我沉浸在三国故事中,与神龛上诸葛孔明麾下的部属一一对号入座,以及欣赏镶嵌在墙上颂扬诸葛的众多石刻,尤其是我熟悉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时,一位同伴催促道"这泥巴菩萨有么看头,不是等你们两个,大伙坐上一乘车子就走了。我本来还想去观赏听鹂馆啼叫的黄鹂,在游伴催促下只得悻悻离去。

  1958年是火红的年代,我和工友白天漫山遍野的工地上挖炼铁的洞穴,在旷野里架设临时照明线路,晚上参加红专学院的夜校读书。往往附*炼钢炉的鼓风机启动声响,教室里顿时灯暗如鬼火,再加上年轻的我实在劳累,往往上课不久就酣然入梦。尽管夜校报名时,曾以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自己,决心做一块好钢,争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绝不到垂老时再悔恨。虽然这夜校环境十分恶劣,但它却不能继续存在,在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大好形势下,红专学院只得停课以钢为纲了。

  六十年代的前期,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有条不紊地走上正轨,工厂领导号召青年职工参加业余学*,我就积极报了名,学*电工及电子技术,憧憬做一名青年鲁班。在两年的夜校中,我非常认真,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我做了,他没有布置的我也做了。因此为了我一人,额外增加老师改作业的负担,我感到非常内疚。只是让老师高兴的是,每回作业都是100分,成了班上的佼佼者。刚刚我感到学*文化知识的无限乐趣时,聂元梓的一篇*问世,击碎了我与其他青年求知的美梦。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司令部发出了一篇篇的战斗檄文,仅仅只知道埋头读书就会成为白专道路的典型,革命青年要响应号召,积极投身伟大的无产阶级。正规的大中小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职工夜校焉能独存于世。

  七十年代末恢复了高考,似乎学*的机会又来了。可惜我从一个享受父母荫庇的小青年,后变成两个孩子的父亲,除了要天天上班养家以外,还要和爱人一起抚养孩子、督促辅导孩子的作业,只能在睡梦中重温学生时期的旧梦。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回顾此生,我仅仅只是没有游完"褒禅山"全程的一名游客,亦是一块没有练成好钢的半成品。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4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其视为座右铭,为了不断地激励着自己。但是,是否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诺言而成功呢?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学生,都大胆的自称“我将来一定会成为.......”“我相信只要我有志气就会....”可是是否真正的会成功呢?我们应该去质问。

  “有志”固然重要,这是对于以后发展起根本作用的条件。没有“志”谈何成功与否?但是“有志”是不够的,“然力不足者”依旧不能够到达洞的最深处,依旧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想要成功,道路就变得艰难险阻、坎坷绊人了。但是当拥有“志”和“力”的同时,还需要外物的辅助或许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成功。

  品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者后悔自己没能够游玩尽兴,而跟着别人走出洞口。就有了如此之深的感悟和体会。是啊!倘若自己有能力做某事,而未成功岂不是让人嘲笑、让人数落,而自己也会很后悔。倘若,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到的事。即使是失败了,但是有了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毅力,任何人都不会嘲笑你,自己心里也会满足的。

  现在,我们作为学生都是在人生旅途上最憧憬的时候。难免有许许多多的挫折困苦压制着我们、阻挠着我们。但是,我们不可以失去信心,不可以因为暂时的难而摔倒。我们应该振奋,应该追求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我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成功,会为自己尽心尽力而成长的更加辉煌!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5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这篇游记充分发挥了他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全篇文章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6

  *时经常会听父母诉说“不辛苦就没有世间财”,还小时可能不太懂事,总不明白什么叫作辛苦,后来随着学*压力的增多也稍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至学*《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后更明白到凡事开头难,要坚持不懈、经历辛苦,才有实现理想与梦想的机会。

  山河虽壮美,但其有巍然且令人感到心寒的地方,而只有好游者才有意志、毅力去闯荡,令旁人羡慕不已。但这些旁人又是否有过去闯荡的那种意志与毅力呢?

  王安石本可众览褒禅山之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而且他也有闯荡的意志与毅力,但他为什么会后悔呢?他为什么并不能尽情地享受游洞之乐呢?正是因为他盲从别人,对游洞有所怠慢,以至令自己后悔不已。

  看!那只是一次*常的游山却包含了不少哲理,这就正如我们的学*,什么时候都要有决心不能轻易受到诱惑。

  学*就正如游山的一条路,也是一条长远不息的路。有志者能以读书、活学、利用为己任树立好明确的目的,然后经历种种的挫折、辛酸,加上不懈的意志与毅力,明白“读书不容易,要读好书更加不容易”,因此不要轻易受到不良诱惑而产生无心向学的心态。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偶然也会有波涛的起伏。在遇到困难时,并不能灰心丧气,记住把希望寄在明天,把失落弃于过去,要享受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就要放眼未来,面对困难,要抱有理想去生活。要拥有意志与毅力去迎接生活。我们的生活就像河溪中的石头,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与摩擦才会变得圆滑。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意志与毅力,正因为这样别人才会欣赏你。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7

  经验总有惊人的相似又有不同的哲思:王之涣曾在高楼吟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裘马清狂”、“望岳”归来,高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啊,难怪王荆公从褒禅山走来,秉烛且行且叹,悔其不能极尽山洞,悔其未能领略“无限风光”,悔其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失之交臂。

  人生百年,曾看到绚烂如朝霞的欢乐彩带,也发现过黯淡如愁云的痛苦症结。王荆公未能把褒禅山的山洞美景尽收眼底景韵涵养其心雅趣告知世人,可他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为世人之警示,用他的失败集结成一种智慧: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毅力,更须全力以赴、坚持不懈之精神。

  清晨,我与学子朗读一本书,生活中的纠结忽然被打开。我们完全可以摒除李密心中的苦衷和所处时代的尴尬,他立志“供养祖母”、冒死“拜表以闻”,先乞养祖母后报效朝廷,这种慈光朗照我心。终于,孝情打动了晋武帝,四十四岁的李密立志报答祖母感动了千万学子,志在,孝行,李密是忠孝两全的李密,虽如履薄冰,命悬一线,但李密做到了。奏章有限,孝忠永存,有志者可以达也!

  距离李密的奏章五百多年后,柳河东说:“段太尉逸事有三……”段太尉何许人也?是勇者,不畏权贵;是仁者,为民*;是清者,拒绝贿赂。他是精神的践行者,出发前,如果没有立下必死的志向,他可以在无赖军士残杀无辜百姓中知难而退,他可以在焦节度使威逼饥民交租时保持沉默,他可以在朱泚谋反时唯唯诺诺明哲保身,可他不是,他的志向如同封存的“大绫”,岁月更替,光彩依旧照人,精神依然秉照后人。生命有涯,精神无限,有志者可以达也!

  细数经典史学古籍,我们有太多绵密的情结,但有一个情结总是属于司马迁的。他42岁时开始创作《史记》,47岁陷李陵之祸遭宫刑,52岁时完成《史记》。十年啊,一个圆,一个愿,这是生命的曲线!这是血泪的曲线!他说:“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假如复活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失豪壮、雄伟、韬略,无不风尘仆仆、栩栩如生,司马迁,真丈夫也!皆因“垂空文以自见”,立志发愤著书,所以,《史记》是如同司马迁的人格一样,那么完整,那么完美!境界与文采永存,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历史总有写不尽的立大志行大德的人,现实生活也不乏其人。

  捧起饭碗,我们忘不掉“泥腿子专家”袁隆*,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神话,他帮*千千万万人民实现了有饭吃的目标,如今,他成为国人敬仰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他还有一个大志,那就是亩产900公斤,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目标,年过7旬的他还忙碌在田间在实验室。

  翻开报纸阅看新闻,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李政道,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打假斗士方舟子,立志“裸捐”的慈善使者陈光标……哪个不是这样的人?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8

  品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感触颇深。文章内涵深刻,只是一次小小的游玩,作者却悟出了深刻的人生智慧。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当我读到此处时,我的内心触动至深。这是作者的游山之得,也是治学处事之道啊。

  何为志?我想应该是坚定刚毅的志向。没有清醒的头脑,再快的脚步也会走歪;没有谨慎的步伐,再*坦的道路也会跌倒。只有意志坚定且永不停息的人才有"诗和远方"。同样恶劣的环境,对有志者且来说,那只是一时的逆境,终有夜尽天明之时。这种志,便是不畏艰险的追梦精神。

  有位哲学家说:"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确实如此,人生之路,很多人途中失利并非为外界事物所阻挠,被外物所击败,而是输给了自己。

  追梦的道路必然崎岖艰难,只要有志向、有意志才可到达心中的目的。一代画家徐悲鸿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鸿当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留学时,我国正处在军阀混战、国家积贫积弱的时期。面对法国同学的歧视,可谓"山穷水尽"。但他心中有志。以自己的勤奋苦读实现了"自拔",用优异的成绩让歧视他的法国同学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人的对手!"假如他缺乏"自拔"的勇气和志向,又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至理名言呢?又是怎样面对这条千难万险的追梦之路呢?无疑,他必有志。他以实际行动印证了王丞相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伟大的荷兰画家梵高,坚守梦想,追随心灵,在追梦的路上历经磨难。他的画在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副。没有收入的他,靠弟弟的接济生活。人们不认可他的画作,有很多朋友亲人劝他放弃,可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梵高。他一如既往视绘画创作为生命,没有轻易改变自己心中的梦想。在他去世后,他的画很快受到人们的追捧,人们为梵高凭艺术而获得永生而欣慰感动。

  其实*凡和伟大并不对立的,恰恰相辅相成。人在*凡的生活中,若心中拥有伟大的志向,通过积累,也会成就伟大的事业。而人生是一个立志和尽职的过程。立了志才有走下去的方向,有了力才有走下去的条件。对于那些,"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更应该坚定志向,一路披荆斩棘,以"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到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9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当你有一个目标,而又无法实现它时,仔细想想,你是没有能力去实现还是没有胆量去实现呢?王安石说得好:“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真正的宝物没有一个是在你的面前摆好了的,一定是要你用意志、能力与作为坚强后盾的物质条件去奋斗得来的。然而,先有志,其次是力,再次是物。只有先敢想,才能敢做。假如你连想都不想,更何况做好它呢?

  思想永远是跑在身体前面的。目标确定了,只有你去想好你该如何做,一条有你的思想开辟的路就已经在你眼前了。然而,“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沿着自己所想好的线路前行,会不仅仅遇到自己思想上已经制定出计划如何克服的困难,还会有意料之外的。唯一的办法,只有将每一个困难的背后都看作是一个小目标,暗示自己能冲过去,不知不觉地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几分钟前仰望观叹的山顶了。因此,有“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意志、能力兼备,假如仍寻不见自己的目标、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则还差一“物”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定的物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物质条件,是指真正的体验与身处其境的感受,或者行进途中的动力。空想,是绝对不能将你推进半步的。这令我想起了《殷芸小说》中的一则故事。

  有贫人止能办只瓮之资,夜宿瓮中,心计曰:“此瓮卖之若干,其息已倍矣。我得倍息,遂可贩二瓮,自二瓮而为四,所得倍息,其利无穷。”遂喜而舞,不觉瓮破。

  翁破了,一切的空想都泡汤了,何谈“其利无穷”呢?由此看来,物质也是成功路上的一大要素。

  游褒禅山记,只不过是一篇游记。如此之高的立意,确实体现出王安石无人能比的才华,这也是为何这篇游记给我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阅读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1)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菁华9篇)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1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很多的旅行,我们虽然从出生就就是有自由得,但是我们拥有者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甚至根本没有方向,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妙,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跟着旅游团,却都不敢独自去旅行。在《游褒禅山记》中,我非常敬佩王安石的一番话,是:“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世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坦距离又*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其实,我们应该努力的去探索这未知的道路,而不是在已知的道路上安逸享乐,这么做是不对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意志力,力量和借助物,才能到达自己理想的境界,但是如果自己的力气明明可以达到但却没有达到,那这就太可惜了。如果自己尽力了也还是没有达到,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感到可惜的了,因为至少我们还努力过。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能够看到,如果我们要想看到奇丽的景观,就一定要有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在会更加的'强大!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2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其视为座右铭,为了不断地激励着自己。但是,是否只要有志气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诺言而成功呢?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学生,都大胆的自称“我将来一定会成为.......”

  “我相信只要我有志气就会....”可是是否真正的会成功呢?我们应该去质问。

  “有志”固然重要,这是对于以后发展起根本作用的条件。没有“志”谈何成功与否?但是“有志”是不够的,“然力不足者”依旧不能够到达洞的最深处,依旧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想要成功,道路就变得艰难险阻、坎坷绊人了。但是当拥有“志”和“力”的同时,还需要外物的辅助或许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成功。

  品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者后悔自己没能够游玩尽兴,而跟着别人走出洞口。就有了如此之深的感悟和体会。是啊!倘若自己有能力做某事,而未成功岂不是让人嘲笑、让人数落,而自己也会很后悔。倘若,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到的事。即使是失败了,但是有了全力以赴的精神和毅力,任何人都不会嘲笑你,自己心里也会满足的。

  现在,我们作为学生都是在人生旅途上最憧憬的时候。难免有许许多多的挫折困苦压制着我们、阻挠着我们。但是,我们不可以失去信心,不可以因为暂时的难而摔倒。我们应该振奋,应该追求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我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而成功,会为自己尽心尽力而成长的更加辉煌!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实在令人叹服。

  人生、治学,亦如游山。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郑板桥曾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于断岩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青松的高贵的品质。

  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达尔文22年写成《物种起源》,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苏武羁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最后“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蒲松龄屡试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名青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追溯以住历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险远之地”,“壮志难酬”之人也并不是没有,“长使英雄泪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数。然而,“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人生、治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险也罢,难也罢。有志之人定将“上下而求索”而至险远之地,便可无悔矣。谭嗣同一代烈士,从小便立志救亡图存、救民于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变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而被捕于狱,题一诗于狱壁说:“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他甘愿为变法牺牲,希望以自己的鲜血报答皇上,警醒世人。

  有志者,有所成就,实为一大壮美。有志者,无所成就,亦为一大壮美。“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记得郑板桥曾洒脱地说过:“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可折本买卖”。

  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学,要时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态度,则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为能至也。”

  是说也,其义易见: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诀。

  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高远。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在艰苦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月的奋斗,她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被称为“镭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活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他人的诽谤,丧夫的悲痛。她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着,那就是——要实现自己的宏愿。

  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祖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土人情,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才为《史记》积累了丰富史料。

  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会百折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标挺进。艰难、险阻又何足挂齿?一个人一旦坚定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之势。

  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然正气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摆脱贫油国之名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他们哪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其内在动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们期待幸运之神带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成功,不,应该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竟不择手段、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面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的一种表现。

  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自问:吾志何在?

  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层庸庸碌碌活过一生的很多,层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确实寥寥无几。对于想往高处走的人来说,怎样攀到更高的塔层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问题。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顶的人也绝攀不到塔顶。有一个试验,把跳蚤放在一个不深的容器中,盖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过几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远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须踌躇满志,告诉自己:“就是我,要开始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志存高远者实繁,达高远视者盖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类早年就有翱翔蓝天之志愿,奈何无扶摇直上之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如此费力。在*时逐步积累,关键时迸发而出,这就是力,用现在观点看就是素质。多积累善发挥是关键。

  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汉室之志,却殒星五丈原,为何?答:时代造就英雄。没有外部环境,成功实难。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术重返人间发动战争,实在是杞人忧天。没有二战时德国向外扩张的外部环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头流浪。事物总是集偶然与必然于一体的,外因虽非决定性因素,但没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比方说你带上一根绳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征途果然漫长,条件多么苛刻。其实并非如此,“志、力、物”三个条件并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弥补的,可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物理学上分析,大黄蜂翅小体重,几乎不可能飞起来,但大黄蜂飞了起来,甚至成为空中霸主,只因为它们志在蓝天,告诉自己:我能飞!——以志补力与物之不足。孙宾膑而创兵法,司马迁刑而书《史记》,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补物之不足。人类千百年前的那个梦想今天也能靠飞机这个钢铁怪物实现了。只要用好一个支点和杠杆,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补力之不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个人高度越高,对社会这个整个金字塔来说,也正会有一个可喜的进步。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4

  *日读王安石的散文"游褒禅山记",文章讲述作者与三位朋友同游褒禅山时,作者被山洞中瑰丽的景致所陶醉。当他游兴正浓时,一位同游者的怠惰、胆怯,再三要求出洞,声称"不出去,火把就要燃尽了",其他几个人受了他的感染,也担心火把熄灭的严重后果,就陪他一同返回。这次游览的深度不足他人游程的十分之一,因自己的盲从而没能尽兴,成了王安石此后的遗憾。

  徐志摩先生游览风景名胜时,曾表示不要玩伴,主张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甚至称女性游伴是美丽的花蛇,他的这些话潜藏着隐患。尝闻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人旅行在大自然里,容易发生各种料想不到的意外,遭遇险情将无人营救。此公单人独行秉性,冒险有余、谨慎不足的个性,造成飞机撞击山崖的惨剧,这次意外既是偶然,又是必然,以致造成文学巨星坠落尘埃的遗憾。

  一次,我们同事七人去成都学*一项先进技术,期间抽空瞻仰了*和昭烈庙。因各人的爱好不同、兴趣各异。当我沉浸在三国故事中,与神龛上诸葛孔明麾下的部属一一对号入座,以及欣赏镶嵌在墙上颂扬诸葛的众多石刻,尤其是我熟悉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时,一位同伴催促道"这泥巴菩萨有么看头,不是等你们两个,大伙坐上一乘车子就走了。我本来还想去观赏听鹂馆啼叫的黄鹂,在游伴催促下只得悻悻离去。

  1958年是火红的年代,我和工友白天漫山遍野的工地上挖炼铁的洞穴,在旷野里架设临时照明线路,晚上参加红专学院的夜校读书。往往附*炼钢炉的鼓风机启动声响,教室里顿时灯暗如鬼火,再加上年轻的我实在劳累,往往上课不久就酣然入梦。尽管夜校报名时,曾以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自己,决心做一块好钢,争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绝不到垂老时再悔恨。虽然这夜校环境十分恶劣,但它却不能继续存在,在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大好形势下,红专学院只得停课以钢为纲了。

  六十年代的前期,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有条不紊地走上正轨,工厂领导号召青年职工参加业余学*,我就积极报了名,学*电工及电子技术,憧憬做一名青年鲁班。在两年的夜校中,我非常认真,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我做了,他没有布置的我也做了。因此为了我一人,额外增加老师改作业的负担,我感到非常内疚。只是让老师高兴的是,每回作业都是100分,成了班上的佼佼者。刚刚我感到学*文化知识的无限乐趣时,聂元梓的一篇*问世,击碎了我与其他青年求知的美梦。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司令部发出了一篇篇的战斗檄文,仅仅只知道埋头读书就会成为白专道路的典型,革命青年要响应号召,积极投身伟大的无产阶级。正规的大中小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职工夜校焉能独存于世。

  七十年代末恢复了高考,似乎学*的机会又来了。可惜我从一个享受父母荫庇的小青年,后变成两个孩子的父亲,除了要天天上班养家以外,还要和爱人一起抚养孩子、督促辅导孩子的作业,只能在睡梦中重温学生时期的旧梦。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回顾此生,我仅仅只是没有游完"褒禅山"全程的一名游客,亦是一块没有练成好钢的半成品。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5

  *时经常会听父母诉说“不辛苦就没有世间财”,还小时可能不太懂事,总不明白什么叫作辛苦,后来随着学*压力的增多也稍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至学*《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后更明白到凡事开头难,要坚持不懈、经历辛苦,才有实现理想与梦想的机会。

  山河虽壮美,但其有巍然且令人感到心寒的地方,而只有好游者才有意志、毅力去闯荡,令旁人羡慕不已。但这些旁人又是否有过去闯荡的那种意志与毅力呢?

  王安石本可众览褒禅山之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而且他也有闯荡的意志与毅力,但他为什么会后悔呢?他为什么并不能尽情地享受游洞之乐呢?正是因为他盲从别人,对游洞有所怠慢,以至令自己后悔不已。

  看!那只是一次*常的游山却包含了不少哲理,这就正如我们的学*,什么时候都要有决心不能轻易受到诱惑。

  学*就正如游山的一条路,也是一条长远不息的路。有志者能以读书、活学、利用为己任树立好明确的目的,然后经历种种的挫折、辛酸,加上不懈的意志与毅力,明白“读书不容易,要读好书更加不容易”,因此不要轻易受到不良诱惑而产生无心向学的心态。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偶然也会有波涛的起伏。在遇到困难时,并不能灰心丧气,记住把希望寄在明天,把失落弃于过去,要享受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就要放眼未来,面对困难,要抱有理想去生活。要拥有意志与毅力去迎接生活。我们的生活就像河溪中的石头,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与摩擦才会变得圆滑。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意志与毅力,正因为这样别人才会欣赏你。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6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就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奋斗的意义远大于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尽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奋斗”吗?是的,成功源于奋斗。但是,奋斗并不都一定成功。有些奋斗者历尽艰难困苦却与成功无缘,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看到成功,但他们的奋斗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奋斗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不会单凭成败论英雄。

  就像提出“尽志可以无悔”的王安石,他试图变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尽了一些方法,努力奋斗过,但最终没有成功。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问心无愧。我们后代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视他为一个无能的失败者。他竭力争取的过程不同样值得我们钦佩吗?

  人生正如一条曲线,转折多变,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条直线那样一帆风顺,然而,却时常事与愿违,曲线的人生需要经受许多磨练。尽了力不能获得成功的事在这样的人生中屡见不鲜。如果只是因为尽了力却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获得成功?所以,失败了并不要紧,只要你认为在这条路上尽了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只要没有成功,就继续努力,就算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觉得悔恨的,因为“尽志可以无悔”。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7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当你有一个目标,而又无法实现它时,仔细想想,你是没有能力去实现还是没有胆量去实现呢?王安石说得好:“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真正的宝物没有一个是在你的面前摆好了的,一定是要你用意志、能力与作为坚强后盾的物质条件去奋斗得来的。然而,先有志,其次是力,再次是物。只有先敢想,才能敢做。假如你连想都不想,更何况做好它呢?

  思想永远是跑在身体前面的。目标确定了,只有你去想好你该如何做,一条有你的思想开辟的路就已经在你眼前了。然而,“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沿着自己所想好的线路前行,会不仅仅遇到自己思想上已经制定出计划如何克服的困难,还会有意料之外的。唯一的办法,只有将每一个困难的背后都看作是一个小目标,暗示自己能冲过去,不知不觉地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几分钟前仰望观叹的山顶了。因此,有“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意志、能力兼备,假如仍寻不见自己的目标、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则还差一“物”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定的物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物质条件,是指真正的体验与身处其境的感受,或者行进途中的动力。空想,是绝对不能将你推进半步的。这令我想起了《殷芸小说》中的一则故事。

  有贫人止能办只瓮之资,夜宿瓮中,心计曰:“此瓮卖之若干,其息已倍矣。我得倍息,遂可贩二瓮,自二瓮而为四,所得倍息,其利无穷。”遂喜而舞,不觉瓮破。

  翁破了,一切的空想都泡汤了,何谈“其利无穷”呢?由此看来,物质也是成功路上的一大要素。

  游褒禅山记,只不过是一篇游记。如此之高的立意,确实体现出王安石无人能比的才华,这也是为何这篇游记给我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8

  飞檐、斗拱、六角玲珑,纳四方之景,聚八方来客。

  亭,源于周,盛于宋,历经千年,素有“园林之眼”的美称。古往今来多少名山好水、江山胜迹,多少赏心乐事,风流余韵,都少不了亭的点缀,都是与亭相伴相生。亭,不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更是*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有着丰富的人文意蕴。

  “亭者,停也,亦人所停集也。”停的用处是供人途中遮阴避雨,稍事休息的简易建筑。在奔波的道路上忙了,累了,便寻一清静之地,择亭而憩。明代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有一亭,名叫“且停亭”,他在亭上书有一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亭。”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为名忙为利忙,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快节奏,抓住更多的机会,做更多的工作。于是工作、升职、挣钱逐渐成为人们每日的奋斗目标,而幸福与*静反到成为了奢侈品,渐渐离我们远去。不妨在心中多设几座且停亭,何必急匆匆地赶往终点呢?且在亭中歇一歇,停一停,观一眼山水,品一口香茶,梳理一下思绪,步履轻盈的继续赶路。在茫茫人海,急匆匆的人生中莫要丢掉赶路的自己!

  亭者,停息凭眺之所也。亭的审美在于它的“空”和“虚”。空故纳万境,苏东坡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全天。”亭,玲珑精巧,四面临风,然而人生坐于亭中却可赏四方风光,览众景之美。这就是亭的神奇之处,它可以将无限的风景融于有限的空间结构中,集于一点。看似狭小简易的亭,却因为它的空与虚反而可以容纳万象。我们的头脑中总是充盈着太多东西,有工作关系,人际交往,有他人对自己的议论评价,还有大大小小的欲望……,然而当我们的头脑中装满这些纷且杂、繁而乱的事情时,我们的`内心却日益僵化,渐渐丧失了本应轻松愉快的生活,丧失了轻盈灵巧的心灵。倒不如放开手,放宽心,且在心中设座亭,让山水入怀,让生命浩荡,胸襟和眼界宽阔了,自然便能坐观万景得全天。如此方得闲适,方得自在。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是诗经里的一句话,形容高大建筑的屋檐如鸟的羽翼般灵巧轻盈,这也是亭的结构形态最好的写照。亭不仅要飞入山水间,更应飞入人们的心灵!

  且在心中设座亭,让江山无限好都聚于亭中,集于心间。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9

  王安石于褒禅山一游,一代文豪就在此山抒发了志、力、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生就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过程。

  立了志,才有走下去的方向;有了力,才有走下去的条件;有了物,才能让尽志之路更加顺畅。对于那些“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我想他们“可以无悔矣”!只要尽志了,就算真的无法到达险峰,无法领略那万千的美好风景,又何必在乎呢?

  就像王安石自己本身一样,他试图变法,他想改变百姓现有的疾苦的生活,可阻碍他的人实在太多,他的“物”太少了,尽管他用了很多的办法,努力地奋斗过,还是没能成功。但即使是这样,我想他也可以无悔了。能书写结局的不仅仅是他本身,还有便是那外物。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谁能讥笑一个“尽志而不至”的人?

  人生就像是一座山峰,有些人从出生就直达云霄,而有些人也许奋斗了一辈子都无法到达山腰。但是千万不要因为外物的原因便开始懈怠,开始叹息命运的不公。即使这外物不同,使你和他人千差万别,这也绝不是你责怪他人而放弃自己的理由。因为能做决定的,永远都只有你一个人!

  就像在本文中,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他被作为“怠而欲出者”。他一个人说,火把将要灭了,快些出去。于是其他人便尾随而出,等到真的出来了,却有人开始责怪他,就连王安石也开始后悔了。

  也许那人是松懈了一些,懒惰了一些,胆小了一些,但错却不全在他。那些真正想进去,继续游玩的人,大可将火把接过,极尽游乐!而如果本身便已有了懈怠之心,再由他人指出这一点,于是便欣然接受,放弃前行。这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甚至能说是外物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本身之错!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有些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而有些人却随波逐流。这其中的缘由,我想不说大家也都应该清楚吧!

  生命不息,那么奋斗也将不止!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志与力都是来自于本身,都还好受控制。但物却难以管理,变幻莫测。也许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接触的事物不同,连最初想要的,努力想去实现的东西都会改变。

  所以,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在内心开辟出一片净地,只留给志与力,让它们好好安顿生长,不要颠沛流离。对于外物的帮助,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相信自己,练好自己的能力,向着人生的高峰冲吧!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2)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 (菁华3篇)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二、三题。

  4.联系学*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政治缘由。

  【重难锁定】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治国,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3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提问:(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 → 仆碑 → 华山洞 → 仆碑 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

  上刻什么字? ( 花山)

  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 *、旷)

  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 众)

  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

  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 深) 愈(难)其见愈( 奇)。而随洞深入, 题记者( 少),乃至( 加少)。

  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 悔随之出)。

  三、转——说理记文

  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

  次问题:

  (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

  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

  (2)作者“叹”的是什么? 作者又为什么叹呢?

  明确: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

  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

  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

  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主张古*新,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

  明确:

  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改革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决心。

  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3)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菁华3篇)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

  游褒禅山记

  宋代: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此时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此时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然后我的弟弟王安国,字*甫;王安上,字纯甫。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此时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建舍定居。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词,并且。卒:最终。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译为“因此”。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此时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禅院:佛寺。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此时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漫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

  11.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2.问:探究,追究。深,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此时则:副词,然后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穷:穷尽。

  13.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14.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5.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

  16.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17.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

  18.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

  19.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20.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此时形容词或用作动词,照明。

  21.既:已经,……以后。其:助词。

  22.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

  23.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夫:这,那,指示代词。

  24.于是:对于这种情况,因此。焉:句末语气词。

  25.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

  26.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指思考问题广泛全面。

  27.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然后则:此时表假设的连词,那么。

  28.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此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9.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30.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然后以:连词,表结果,然后以致,以至于。

  31.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

  32.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

  33.于人:在别人(看来)。为:是。

  34.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

  35.得:心得,收获。

  36.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

  《游褒禅山记》是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式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是做学问,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坚持不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品格和他的治学态度,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从开头至“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为第一部分,只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第二部分,主要写游山的感想体会;从“四人者”至“临川忘某记”为第三部分,记游山的同伴和时间,第三部分为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第一部分记游和第二部分说理则是文章的主体。

  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即第一自然段。文章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所游之地,照应题目。接着,文章介绍了褒禅山名称的来历,考证了禅院的由来,引出了华山洞的位置及其命名原由的说明,为下一层记游叙述作铺垫。文章进而辨明碑文音读之误,为第四自然段的议论铺设伏线。作者没有运用彩笔去描绘山水的明媚秀丽,而着重通过事物本原的考查和探索,使景物方位分明,作者行踪清楚。这段文字看上去似乎显得“*淡”,但是,这都是作者妙笔独运之处。读者可以从“*淡”的记叙中领略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细究这段文字,读者便可发现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晰。

  第二层即第二自然段。这一层作者紧扣一个“游”字,继续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一句写“前洞”,仅用了十九个字便概括了它的特征,并为下文游“后洞”作比较、发议论做好准备。第二句写“后洞”,处处与前洞作对照,强调了后洞的“窈然”、“甚寒”,以及“好游者不能穷”的奇景。两调相互映衬,险者更险,夷者更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略写了前后洞的概况,便顺势而下,详细地记叙游后洞的情景。为了探求后洞的奥秘,“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句话既是游后洞经过的概括叙述,又是下文议论的事实依据。由于作者不以记游为文章重点,而是借题发挥,抒发感想,所以下文没有继续写后洞之“深”、“难”、“奇”。作者笔锋一转,叙述出洞的原由:“有怠而于出者,曰:‘石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入”一“出”,作者深有感触。他发现洞越深而游者越少,“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只因同游者欲出,自己盲目跟随,为自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悔之莫及;同时,从反面引出了生活中的哲理:无志者,难以事成。作者未能极尽游兴,游的方面内容叙述得少些是很自然的。而游前洞、后洞的继续也都是为下文说理议论作铺垫。

  第二部分亦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文章由记游过度到议论。作者先分析“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接着,作者联系自己游洞的所见所闻,感到“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由此,作者体会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人们要想在“险以远”的道路上前进,到达预想的境地,“非有志者不能至”,“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作者在这里揭示了“志”、“力”、“物”这三者的辨证关系。首先必须有坚定的志向,其次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此外还得有外物的帮助,三者缺一不可。这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助记游所要阐明的一个重要道理。作者还认为,有力量可以到达险远境地而未至,他人就会嘲笑,自己也应悔恨;如果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而未能到达,别人就不能嘲笑,自己也于心无悔。“此予之所得也”一句,是对这一层议论作结,照应这一层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联贯。

  第二层即第四自然段。这一层作者回应第一自然段中“有碑仆道”而就仆碑再作文章,提出了本文另一条重要道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在写法上,作者先引自己想到许多年代久远的古书未能流传下来,致使“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为例证,最后得出“做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这一层阐明的做学问须深思而慎取的道理,是对前面提出的要到达险远境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观点的补充,使其更为充实、周密。研究学问除有志、有力、有物相助以外,还得讲究方法──“深思而慎取之也”。至此,读者可以理解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选取与治学态度有关方面记游的匠心。

  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结尾,记同游者姓名和游山的时间,这是古代游记散文的常用格式。这段文字既是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又照应了前文,文字紧凑,富有感染力。

  清代刘熙载认为王安石写文章在取材和立意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他说“荆公文是能以品格胜者,看其人取我弃自处地位尽高”。又说:“介甫文于下愚及中人之所见,皆剥去不用,此其长也”(《艺概·文概》)。《游褒禅山记》在取材与立意上,确实与众不同。它没有像一般游记详细描绘山景,而只是记了一块仆碑和游华山后洞的情景,其余一概略写或不写。一般游记文章往往寄情山水,娱心悦目,或者抒发羡慕隐逸之情;而这篇游记则是通过游记形式来谈论生活中的哲理和治学精神,蕴意深刻。

  这篇文章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记叙时句句为后面议论做伏笔;议论时,又处处紧联前面记叙,前后呼应,环环相生,记叙使议论的抽象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议论使具体的记叙增加思想深度。无论记叙还是议论,作者运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游华山洞,作者以后洞为记游重点。第二部分所阐述的两条道理中,说明第一条道理作者用墨如泼,极力渲染;说明第二条道理作者惜墨如金,高度概括。这样详略得当的写法,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

  [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坦。“夷以*”。②铲*、削*。“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三)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谈一下。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教师范读,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则游者众”和“其下*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作介词用:因、由于。)

  ② “无物以相之”。 ( 作介词用:用来、拿。)

  ③“夫险以远”。(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修饰。)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菁华9篇)(扩展4)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范本10份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一)课文分析:《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理解课文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文知识。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教学本课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讲授记游山的部分,第二课时是讲授发议论的部分,我的说课内容是针对第二课时来说的,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虚词“者”、“其”的意义与用法,教学难点是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二)学情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高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文本中词语的活用,了解文言虚词“者”、“其”的意义与用法。

  2、能力目标――熟读背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事必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二、说教法

  《游褒禅山记》是一首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也是很难把握的,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反复诵读法”、“串讲翻译法”和“问题探究法”的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理清“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三、说学法

  我将结合作者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等写作手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诵读、齐读、品味,力争能通过这三方面使学生领会作者所阐发的“深思慎取”的道理并培养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南朝刘勰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之乐在于陶冶性情,也在于一山一水给我们诸多的联想与点滴的感慨,你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吧?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只有内外条件都具备,才能欣赏到无限风光。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是学*作者叙议结合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反复诵读法”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感悟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这篇文章。

  2、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四)艺术特色

  本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

  (五)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

  (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6)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二

  4、特殊句式,如: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二、三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3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过程,学会学*。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 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 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 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 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旷 幽深

  甚众 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 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提问和展开讨论。

  提问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 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三”)。

  完成课后练*“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四”。

  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山 → 院 → 洞 →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前洞 → 后洞) 后洞(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本单元的学*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3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2.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该课。

  (二)课堂教学过程

  我计划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对“言”的解读;第二课时完成对“文”的品赏。每课时各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学过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游记导入。

  设计理由:回顾学过的类似文言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对此课文的学*状态。

  二、课文导读

  1、学生读题注,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教师强调注意读准字音。

  3、播放朗读录音,教师纠正学生诵读时不正确的读音

  设计理由:扫清文言文阅读的初步障碍

  三、语言积累

  1、小组合作。借助注解,疏通课文,学生整理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2、练*巩固。(配发*题、实物投影)

  (1)重点词:卒、文、道、极、观、得、夷、相、悲、胜

  (2)词类活用:舍、名、穷、谬、传

  (3)特色句式翻译:(教师点拨,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②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设计理由:以解释加点词、特色文句翻译题形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惯的培养,也落实了重点词句积累这个学*目标,为下节课“文”的品赏做准备和铺垫。

  3、课时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

  (2)总结文言知识学法:一要熟读,二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意。

  四、课后练*

  1、熟读课文,整理虚词“以”、“其”在文中的用法。

  2、背诵课文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课文1、2段

  2、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交代看,作者参加游览的三个点是什么?(出示游褒禅山示意图)

  由学生思考前两段与后文的关系导入本课时的学*。

  二、思考讨论

  1、学生自读全文,思考本文与其他游记的异同。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弄清本文形式上是游记,内容上其实是议论文。

  2、议论的标志是哪个句或字?(“于是余有叹焉”的“叹”,“有所得”的“得”),“叹”“得”指的是什么?(两个观点:①尽吾志;②深思慎取)

  3、教师结合资料补充王安石变法及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

  4、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有“得”,你还会有哪些“得”?以此来落实教学目标

  三、反馈巩固

  1、归纳写法。

  问题设置: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处世治学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意在指导学生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2、理清思路。(幻灯片出示课文结构图)

  3、指导背诵3、4段。

  4、简要总结:文言文学*要熟读精思,要因言悟道。

  四、拓展迁移

  1、学以致用:联系学生实际谈谈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可以预设名校、重点班问题;家教问题。老师、学校都是“物”、是外因,学*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板书设计

  记叙(议论的基础)——山院洞碑

  议论(记叙的深化)——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5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文言文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选自高中语文必修2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古代的山水游记类散文,其他两篇分别是《兰亭集序》和《赤壁赋》。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的同时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情。

  《游褒禅山记》就是在写景记游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因此游不畅而产生的感慨。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它提出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有“深思慎取”的态度。这来自生活的体悟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再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和课时安排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难度不大,而且注释详细,因此我准备将文言知识的积累通过课内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解决的方式完成。文中的重点细节品读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准文言句读。

  2.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

  3.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整体感知古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古文思想内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味作者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表现的积极人生态度。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方法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过程。良好的引导,就不能简单地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当启发铺垫,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讨论中逐渐明了,并且最终由学生之口讲出来。露滋苗始发,渠成水自流。所以,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铺垫。做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凭借到位的铺垫,把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体悟出来,自己总结出来。

  所以本节课以诵读法和引导法为主,合作讨论法、点拨法、串讲法相结合。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形象导入,激发热情

  二、反复诵读,全面把握

  (一)一读正字音

  (二)二读通文意

  (三)三读抓关键

  (四)四读探(叹)中心

  三、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四、课堂延伸,升华主旨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只有内外条件都具备,才能欣赏到无限风光。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是学*作者叙议结合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反复诵读法”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感悟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这篇文章。

  2、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四)艺术特色

  本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

  (五)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

  (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6)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二

  4、特殊句式,如: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二、三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自读课文。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此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立意不同凡响,写法别具一格。它的主旨不在于通过记游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情,即事明礼,最终以精警独到的理趣取胜。这篇记游,由此及彼,拓宽视野,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规律性启示。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四、说教法

  我主要采用了“反复诵读法”和“问题探究法”

  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明白在人生路途上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归因。

  五、教学设想

  在这里我要强调指出,文本解读的本质不仅仅是认识文本讲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读者要从文本中汲取什么,认识什么。具体到《游褒禅山记》,读者应从积极方面看王安石要人们坚持“尽志无悔”的哲学。淡化“志、力、物”三者辩证关系的传统解读。

  王安石把游山(准确说是游洞)的成功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四,当然还有难度:“险以远,则至者少”。但是他最强调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吾志而无悔”。

  王安石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归因方法,一个人做事的成功和失败,怎样的归因才有意义?一般归因可以是任务的难度,可以是客观的条件,可以是个人的能力,可以是努力的情况(四归因)。

  但归因到任务的难度,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电影里“国军”打了败仗,将领对蒋介石说,“不是我们无能,是**太狡猾!”他们的错误是把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失去自信。归因到客观条件,不是积极的态度,因为人改变客观较难,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归因到个人能力,往往产生悲观情绪,觉得自己不行,因为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提高的。只有归因到自己的'努力程度,才是积极的。因为努力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努力去做。

  我认为我教这节课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解读王安石的成功归因方式,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正确的归因。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大家都有从众心理,即使文学大家王安石也不例外。今天让我们继续学*《游褒禅山记》,看看王安石为什么也会”从众”,“从众”后的他,是怎么反思自己的行为的?

  (二)思考、交流

  研读第三段

  1、王安石认为,真正的奇伟瑰丽的景在哪里?明明奇伟瑰丽的美景在险远之地,可为什么是“人之所罕至”?试在文段中找出提到“不能至”的句子。

  明确:常在于险远。(板书:难度)“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试用三个字概括到达险远之地的三个条件。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到了自己也没有能到达那险远之地而极夫游之乐。试以此三个条件看,作者因何而没有到达的?

  明确:志、力、物。(板书)

  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力与物的条件具备了;未至乃是因为志不坚。

  3、作者不得极夫游之乐,当他回味过来,发现力与物的条件都具备时,是什么心情?作者感慨,要怎样才无悔

  明确:后悔。“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试以四字概括作者游洞后的心得体会。

  明确:尽志无悔。(板书)

  研读第四段

  5、作为一名学者,王安石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他游洞观景而深得体会可见一斑。此次游褒禅山,他除了对游洞生出感触外,还对什么事情做了一个小小的考证?由这一考证又引发作者怎样的思考?

  明确:因仆碑而考证华山当为花山,但大家都弄错读音了,却是以讹传讹。感叹古书不存、讹误必多,而众人不得而知。做学问要深思而慎取。(板书)

  (三)、感悟表达

  1、事实上,生活中、人世间,以讹传讹而造成谬误的,又何止是一个字的读音或一本书的真义了。对此,你有何看法或感悟呢?

  2、王安石把自己没有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归“自己的努力程度”,你怎么看待取得成功的归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做怎样的归因才能走向成功?

  (四)、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别具一格的散文。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写作目的并不在于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而是在借景生论、即事明理。作者通过游洞不得穷尽和华花读音缪传两事,得出“尽志无悔”和“深思慎取”的道理。这也给我们以启示:无论是治学还是修身立业,都得有坚强不屈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思慎取的态度。愿我们共勉。

  (五)、板书设计:

  游——即事明理——叹

  洞志、力、物———尽志无悔

  难度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8

  一、说课标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文言文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选自高中语文必修2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古代的山水游记类散文,其他两篇分别是《兰亭集序》和《赤壁赋》。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的同时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情。

  《游褒禅山记》就是在写景记游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因此游不畅而产生的感慨。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它提出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有“深思慎取”的态度。这来自生活的体悟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再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和课时安排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难度不大,而且注释详细,因此我准备将文言知识的积累通过课内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解决的方式完成。文中的重点细节品读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准文言句读。

  2.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

  3.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整体感知古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古文思想内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味作者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表现的积极人生态度。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方法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过程。良好的引导,就不能简单地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当启发铺垫,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讨论中逐渐明了,并且最终由学生之口讲出来。露滋苗始发,渠成水自流。所以,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铺垫。做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凭借到位的铺垫,把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体悟出来,自己总结出来。

  所以本节课以诵读法和引导法为主,合作讨论法、点拨法、串讲法相结合。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形象导入,激发热情

  二、反复诵读,全面把握

  (一)一读正字音

  (二)二读通文意

  (三)三读抓关键

  (四)四读探(叹)中心

  三、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四、课堂延伸,升华主旨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10

  教学目的:

  1、学*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总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的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积累词义。

  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所归纳的词义及例句抄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三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四、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地*、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本题可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

  五、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背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所讲授的叙议结合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二、启迪思维,深入研究。

  从游览来看,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从中,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

  提示:

  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严密。

  三、指导背诵第三段

  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1)用“叹”领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论的标准:“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阐述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

  3、结合提示,争取当堂背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