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1

  人是符号的动物,而语言则是所有符号中最为重要的符号,因此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文化与其他任何关系都不可取代的。如果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因为人有文化而动物没有文化,那么,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语言。

  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由这些话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密切,以及它们所涉及的范围的广博。下面就来看看有那些方面吧!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比方说,昆明*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咖啡coffee、可可cococa、朱古力chocolate等;音兼义的(即有些借字虽然音译的,但所选用的字往往和那种物件的意义有些关系):广州话把领事叫做江臣(consul),把电话叫做德律风(telephone),还有美国凉爽饮料译作可口可乐(coca-cola);还有音加义的:广州话衬衣叫恤衫(shirt),普通话冰激凌(icecream)、卡车(car)、卡片(card)等。

  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中华民族原来是融合许多部族而成,尽管每个部族华化的程度已经很深,可是从姓氏上有时还可以窥察它的来源。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和现代人里都容易找到。比方说,尉迟氏是唐朝的望族。相传于阗王室在唐以前就属Vijaya(藏语)一族。于是于阗国人到*来往的都以尉迟为姓氏。

  至于唐代流寓长安的尉迟氏诸人,大概出自3个来源:一支出自久已华化的后魏尉迟部一族;一支是隋唐之际因冲质子而到*来的;还有一支是族系和来历都不明白的。还有慕容氏本来是鲜卑姓,他的后裔分化成了两支:一支是广东东莞容氏,一支shiite山东蓬莱慕氏。这两姓看起来你毫不相干,其实是出于同一个祖先的。姓氏和别号有事也可以反映出宗教信仰。**徒的姓固然有和*相同的张、王、刘、杨、李等等普通姓;同时也有他们特有的回、哈、海、虎、黑、鲜等纯回姓和马、麻、白、满、蓝等准回姓。纯回姓都以*徒的谱系作基础,准回姓就有依据汉姓来的。因此我们有时可以根据这些姓氏就可以推断他们是不是*徒。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2

  《语言与文化》一书出自“大家小书”第三辑,作者罗常培。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较一些罢了(出自“大家小书”袁行霈的《序言》)。其中收录有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品,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整齐地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家民众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眼界,一窥学术堂奥。而一册小书,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浓缩了学者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所谓大家,就应该是把他的学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让所有的读者都可以品味出个中奥妙。那些所谓晦涩难懂的文章,不仅显示不出作家学术的高深,而且更意味着作家学问的贫瘠。

  本书作者罗常培,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北京市人,满族。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后,筹建*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卓有成绩,被学术界誉为“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大师。

  本书引言中,引用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且说明想从语词的含义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内容分六段:

  第一、从此与的语言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

  第二、从造词心里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第三、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

  第五、从形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重要问题,作者想做的就是尝试给语言学和其他学科搭起一座桥梁。

  每一章节中,作者都大量举例说明,足以见得作者在语言学领域的广博学识。第二章,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语义演变,继而了解到文化演变的清晰片影。例如,英语pen从拉丁语penna来,原意羽毛(feather),最初之严格应用于原始的鹅毛笔(quillpen),后来笔的材质虽变化,但这个字依然保存着,如果由此分析现代语词和羽毛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古代笔的制度。我国著名的《说文解字》中的字,大都可以看出一些历史遗迹,如“安”,静也,从女在宀下,会意,就是说把女子关在家里便可安静,由此可见*古代对女性的观念。

  第三章,从很多语言的*用语或俚语中,我们可以窥探出造词的心理过程和民族的文化程度。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3

  罗常培先生的《语言与文化》是从语言学跨入文化人类学的成果,被誉为*文化语言学的“先驱”和“开山之作”。该书开拓了联系社会文化指导语言研究的新道路,这一大胆的突破为今后的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搭起了一座桥梁,为建设*语言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罗常培

  罗常培,字莘田,号恬庵,笔名贾尹耕,斋名未济斋。北京人,满族。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新*建立后,1950年筹建*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一生两次被评为*大会代表并出*会议。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语言学界的“三巨头”。其学术成就对当代*语言学及音韵学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二、开拓性著作——《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了联系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及历史来研究语言的宗旨,引言第一句话引用了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的话:“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惯和信仰的总合,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简要介绍了其余七章的内容范围。

  第二章为“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看过去文化的遗迹”,罗常培先生用汉语中和外国语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词义演变与文化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而具体地分析了英语中“wan、window、fee、money”等词的词源以及所反映的文化印迹,几种北美印第安语中几个词源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变迁,以及汉语中从“贝”的字和古代货币制度的关系、“纸”的偏旁所反映出最初的造纸原料、“安”所反映的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斩”和车裂惨刑、“家”的原始形式等有关问题。本章结尾还提出了语言学和社会学可以相互启发的观点。

  第三章为“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用*西南少数民族语言里的例子、北美怒特迩语的例子、现代英语里的畜牧词语、*古代畜牧词语的死亡、汉语和印第安语中语义结构对应的词等例子来讨论造词的心理过程与民族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

  第四章为“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包括“借字”(借词)的定义,汉语借词所显示的中外文化交流、*代*借词的四种方式(声音的借贷、新谐声字、借译词、描写词)、汉语里借词多于贷词的四个原因、外国语里的汉语贷词研究、贷词还原的误会、研究贷词的困难、英语里的汉语贷词的研究。

  第五章为“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包括地名研究对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功用、凯尔特语在欧洲的一条地名带、地名所反映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在英国的殖民痕迹、北美的印第安语地名、*地名所显示的古代民族交通的踪迹、侨置郡县和民族迁徙、壮语地名所显示的古今民族的差异、滇缅边境上几个地名的语源等内容。这一章关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材料都是第一次发表的。

  第六章为“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该章包括“从姓氏所反映的民族来源”、“从姓氏和别号所反映的宗教信仰”、“‘父子连名制’是藏缅族的文化特征”等内容。这一章着重研究了“父子连名制”。

  第七章为“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该章包括“亲属称谓在初民社会里的重要性”、“黑夷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交错从表婚制”、“交错从表婚制的分布区域”,“亲属称谓所反映的其他婚姻制度”以及用例说明从亲属称谓推断婚姻制度所应有的审慎态度。

  第八章为本书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跟着社会的进程而演变”、“语言学的有机联系”、“语言学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文化变迁对于语音和语形的影响”、以及“*语言学的新方向”。其实,这一章才是这本书有关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除了上面的八章正文以外,《语言与文化》还包括邢公蜿写的再版序,陆志韦原来为该书第一版写的序和作者的“自序”。罗常培的自序中回顾了该书的写作过程;本书还包括四项附录,分别为:“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茶山歌”、“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和“语言学在云南”。这些附录都是作者早些年所撰的论文和报告,也是产述书中一些观点的基础,附录在书后,分别为前面不同章节的内容提供了更细的例证。

  三、读后感想

  罗常培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各方面都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并有突出贡献。罗常培先生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这门科学不懈的开拓者。*语言学界将罗先生称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准确定评。

  (一)勇于接受新事物,开创新事物的精神

  该书中提及了大量的国外和国内的例子,将语言学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这在当时的四十年代是个很大的尝试和挑战,为今后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勇于接受新事物,开创新事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的。

  (二)书中例证丰富、文字有简单易懂

  在书中罗常培先生讲到了许多有趣的事儿,一部十万字的书,包含了丰富的例证,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字里行间体现出罗常培先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并运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来说明,这样读起来很轻松,又体会了书中的乐趣。

  (三)架起语言学与文化学的桥梁

  在四十年代的*,把社会文化与语言联系起来可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书中从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的落后的语言来透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作为本书的主要内容,为*语言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一的道路。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1

  罗常培先生的《语言与文化》是从语言学跨入文化人类学的成果,被誉为*文化语言学的“先驱”和“开山之作”。该书开拓了联系社会文化指导语言研究的新道路,这一大胆的突破为今后的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搭起了一座桥梁,为建设*语言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罗常培

  罗常培,字莘田,号恬庵,笔名贾尹耕,斋名未济斋。北京人,满族。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新*建立后,1950年筹建*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一生两次被评为*大会代表并出*会议。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语言学界的“三巨头”。其学术成就对当代*语言学及音韵学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二、开拓性著作——《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了联系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及历史来研究语言的宗旨,引言第一句话引用了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的话:“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惯和信仰的总合,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简要介绍了其余七章的内容范围。

  第二章为“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看过去文化的遗迹”,罗常培先生用汉语中和外国语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词义演变与文化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而具体地分析了英语中“wan、window、fee、money”等词的词源以及所反映的文化印迹,几种北美印第安语中几个词源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变迁,以及汉语中从“贝”的字和古代货币制度的关系、“纸”的偏旁所反映出最初的造纸原料、“安”所反映的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斩”和车裂惨刑、“家”的原始形式等有关问题。本章结尾还提出了语言学和社会学可以相互启发的观点。

  第三章为“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用*西南少数民族语言里的例子、北美怒特迩语的例子、现代英语里的畜牧词语、*古代畜牧词语的死亡、汉语和印第安语中语义结构对应的词等例子来讨论造词的心理过程与民族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

  第四章为“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包括“借字”(借词)的定义,汉语借词所显示的中外文化交流、*代*借词的四种方式(声音的借贷、新谐声字、借译词、描写词)、汉语里借词多于贷词的四个原因、外国语里的汉语贷词研究、贷词还原的误会、研究贷词的困难、英语里的汉语贷词的研究。

  第五章为“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包括地名研究对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功用、凯尔特语在欧洲的一条地名带、地名所反映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在英国的殖民痕迹、北美的印第安语地名、*地名所显示的古代民族交通的踪迹、侨置郡县和民族迁徙、壮语地名所显示的古今民族的差异、滇缅边境上几个地名的语源等内容。这一章关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材料都是第一次发表的。

  第六章为“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该章包括“从姓氏所反映的民族来源”、“从姓氏和别号所反映的宗教信仰”、“‘父子连名制’是藏缅族的文化特征”等内容。这一章着重研究了“父子连名制”。

  第七章为“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该章包括“亲属称谓在初民社会里的重要性”、“黑夷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交错从表婚制”、“交错从表婚制的分布区域”,“亲属称谓所反映的其他婚姻制度”以及用例说明从亲属称谓推断婚姻制度所应有的审慎态度。

  第八章为本书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跟着社会的进程而演变”、“语言学的有机联系”、“语言学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文化变迁对于语音和语形的影响”、以及“*语言学的新方向”。其实,这一章才是这本书有关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除了上面的八章正文以外,《语言与文化》还包括邢公蜿写的再版序,陆志韦原来为该书第一版写的序和作者的“自序”。罗常培的自序中回顾了该书的写作过程;本书还包括四项附录,分别为:“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茶山歌”、“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和“语言学在云南”。这些附录都是作者早些年所撰的论文和报告,也是产述书中一些观点的基础,附录在书后,分别为前面不同章节的内容提供了更细的例证。

  三、读后感想

  罗常培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各方面都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并有突出贡献。罗常培先生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这门科学不懈的开拓者。*语言学界将罗先生称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准确定评。

  (一)勇于接受新事物,开创新事物的精神

  该书中提及了大量的国外和国内的例子,将语言学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这在当时的四十年代是个很大的尝试和挑战,为今后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勇于接受新事物,开创新事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的。

  (二)书中例证丰富、文字有简单易懂

  在书中罗常培先生讲到了许多有趣的事儿,一部十万字的书,包含了丰富的例证,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字里行间体现出罗常培先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并运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来说明,这样读起来很轻松,又体会了书中的乐趣。

  (三)架起语言学与文化学的桥梁

  在四十年代的*,把社会文化与语言联系起来可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书中从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的落后的语言来透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作为本书的主要内容,为*语言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一的道路。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2

  《语言与文化》一书出自“大家小书”第三辑,作者罗常培。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较一些罢了(出自“大家小书”袁行霈的《序言》)。其中收录有关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文科领域的作品,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整齐地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家民众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眼界,一窥学术堂奥。而一册小书,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浓缩了学者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所谓大家,就应该是把他的学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让所有的读者都可以品味出个中奥妙。那些所谓晦涩难懂的文章,不仅显示不出作家学术的高深,而且更意味着作家学问的贫瘠。

  本书作者罗常培,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北京市人,满族。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9年后,筹建*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一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对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研究卓有成绩,被学术界誉为“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大师。

  本书引言中,引用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且说明想从语词的含义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内容分六段:

  第一、从此与的语言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

  第二、从造词心里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第三、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

  第五、从形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

  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重要问题,作者想做的就是尝试给语言学和其他学科搭起一座桥梁。

  每一章节中,作者都大量举例说明,足以见得作者在语言学领域的广博学识。第二章,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语义演变,继而了解到文化演变的清晰片影。例如,英语pen从拉丁语penna来,原意羽毛(feather),最初之严格应用于原始的鹅毛笔(quillpen),后来笔的材质虽变化,但这个字依然保存着,如果由此分析现代语词和羽毛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古代笔的制度。我国著名的《说文解字》中的字,大都可以看出一些历史遗迹,如“安”,静也,从女在宀下,会意,就是说把女子关在家里便可安静,由此可见*古代对女性的观念。

  第三章,从很多语言的*用语或俚语中,我们可以窥探出造词的心理过程和民族的文化程度。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3

  罗常培先生的《语言与文化》是从语言学跨入文化人类学的成果,被誉为*文化语言学的“先驱”和“开山之作”。该书开拓了联系社会文化指导语言研究的新道路,这一大胆的突破为今后的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搭起了一座桥梁,为建设*语言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罗常培

  罗常培,字莘田,号恬庵,笔名贾尹耕,斋名未济斋。北京人,满族。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新*建立后,1950年筹建*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一生两次被评为*大会代表并出*会议。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语言学界的“三巨头”。其学术成就对当代*语言学及音韵学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二、开拓性著作——《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了联系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及历史来研究语言的宗旨,引言第一句话引用了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的话:“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惯和信仰的总合,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简要介绍了其余七章的内容范围。

  第二章为“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看过去文化的遗迹”,罗常培先生用汉语中和外国语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词义演变与文化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而具体地分析了英语中“wan、window、fee、money”等词的词源以及所反映的文化印迹,几种北美印第安语中几个词源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变迁,以及汉语中从“贝”的字和古代货币制度的关系、“纸”的偏旁所反映出最初的造纸原料、“安”所反映的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斩”和车裂惨刑、“家”的原始形式等有关问题。本章结尾还提出了语言学和社会学可以相互启发的观点。

  第三章为“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用*西南少数民族语言里的例子、北美怒特迩语的例子、现代英语里的畜牧词语、*古代畜牧词语的死亡、汉语和印第安语中语义结构对应的词等例子来讨论造词的心理过程与民族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

  第四章为“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包括“借字”(借词)的定义,汉语借词所显示的中外文化交流、*代*借词的四种方式(声音的借贷、新谐声字、借译词、描写词)、汉语里借词多于贷词的四个原因、外国语里的汉语贷词研究、贷词还原的误会、研究贷词的困难、英语里的汉语贷词的研究。

  第五章为“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包括地名研究对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功用、凯尔特语在欧洲的一条地名带、地名所反映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在英国的殖民痕迹、北美的印第安语地名、*地名所显示的古代民族交通的踪迹、侨置郡县和民族迁徙、壮语地名所显示的古今民族的差异、滇缅边境上几个地名的语源等内容。这一章关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材料都是第一次发表的。

  第六章为“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该章包括“从姓氏所反映的民族来源”、“从姓氏和别号所反映的宗教信仰”、“‘父子连名制’是藏缅族的文化特征”等内容。这一章着重研究了“父子连名制”。

  第七章为“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该章包括“亲属称谓在初民社会里的重要性”、“黑夷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交错从表婚制”、“交错从表婚制的分布区域”,“亲属称谓所反映的其他婚姻制度”以及用例说明从亲属称谓推断婚姻制度所应有的审慎态度。

  第八章为本书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跟着社会的进程而演变”、“语言学的有机联系”、“语言学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文化变迁对于语音和语形的影响”、以及“*语言学的新方向”。其实,这一章才是这本书有关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除了上面的八章正文以外,《语言与文化》还包括邢公蜿写的再版序,陆志韦原来为该书第一版写的序和作者的“自序”。罗常培的自序中回顾了该书的写作过程;本书还包括四项附录,分别为:“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茶山歌”、“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和“语言学在云南”。这些附录都是作者早些年所撰的论文和报告,也是产述书中一些观点的基础,附录在书后,分别为前面不同章节的内容提供了更细的例证。

  三、读后感想

  罗常培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各方面都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并有突出贡献。罗常培先生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这门科学不懈的开拓者。*语言学界将罗先生称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准确定评。

  (一)勇于接受新事物,开创新事物的精神

  该书中提及了大量的国外和国内的例子,将语言学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这在当时的四十年代是个很大的尝试和挑战,为今后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勇于接受新事物,开创新事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的。

  (二)书中例证丰富、文字有简单易懂

  在书中罗常培先生讲到了许多有趣的事儿,一部十万字的书,包含了丰富的例证,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字里行间体现出罗常培先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并运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来说明,这样读起来很轻松,又体会了书中的乐趣。

  (三)架起语言学与文化学的桥梁

  在四十年代的*,把社会文化与语言联系起来可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书中从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的落后的语言来透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作为本书的主要内容,为*语言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一的道路。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 (菁华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1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

  这个寒假,我品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后,在为人处事上领悟到了许多的道理。

  我一直沉浸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里;感动于一个个克服万难而成功的人物之间;穿梭在一首首韵味无穷的唐诗宋词中同时也让我懂得如何爱父母、重亲情、勤奋学、立志向,这些思想像一股清流,沁入心间,浸润心灵,拨云见日。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孟母三迁。孟母为了让儿子孟轲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多次搬家,可孟轲却不晓母亲的用心良苦,还是不思进取,心急如焚的孟母就将织布用的梭子摔坏,久久凝视着孟轲,语重心长地说:我摔断这根梭子就如同你荒废了学业一样。孟轲终于幡然醒悟,深感惭愧。从此,他昼夜勤奋学*,日后成了有大学问的人。读了这个典故,我深有感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在背后默默注视着她们的子女成长。

  我不禁一颤:我现在不就像当初的荒芜学业的孟轲吗?

  原来我们一家四口稳居在桥头村,住着200多*的大房子,离我所读的小学仅2分钟的路程。我每天不用早起,不用父母接送,令身边好多的家长和同学羡慕。然而爸爸妈妈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人文教育等诸多因素,毅然通过辛苦努力,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又买了一套环境优美的学区房,同时我也如愿以偿进了更好更美的新校园里学*。爸爸妈妈的付出我并没有领情,依然不好好学*,成绩也不理想,总是对父母抱怨不适应新学校,不喜欢新同学,不适应新老师爸爸妈妈不是责怪、厌烦,而是循循善诱开导我,帮我去适应一切,依然每天起早贪黑为我做可口的饭菜,不管日晒雨淋准时接送我上下学。

  此刻,一抹如水的月光倾洒在窗帘一角,我倚在窗前,轻轻合上书,望着妈妈此刻还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顿时五味杂陈,泪水模糊了双眼我的妈妈不就是现代版的孟母吗?哦!原来我一直沐浴在妈妈的慈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的!

  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孝在心中,从心出发。我一定珍惜光阴,刻苦勤奋,像孟珂那样做个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我敬佩我的母亲,也敬佩像孟轲这样的人,他们都是我一生学*的榜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古诗古文之类的,更有古代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分为:1、论语2、古诗3、人物故事4、诗词5、文化遗产6、小吃等。

  在这本书中我最爱看的便是小吃这篇了,毕竟我是一吃货呀。而且“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而我们著名的美食就有:佛跳墙鸡汤氽海蚌、荔枝肉什么的,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又会吃汤圆、馅面和饺子肉粽。论吃相信大家都会,而且变着法的吃,如福建的'芋泥、莆田的兴化粉……看得我口水都跑出来了。在这一章里我认识了许多菜的传统煮法、也知道了配菜的方法。虽然听起来很*常,但至少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这本书的意义也就在于这个。

  还有,在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便是文化遗产了。什么万里长城,明清故宫,兵马俑,苏州园林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人们为了歌颂这些遗产也浮现出了许多故事和诗句,这让我有了继续观察学*文化遗产的好奇心,也使我有了继续勘查的信心。

  你想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吗?想看看美味的美食吗?想了解更多的英雄人物吗?自己去看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3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

  这个寒假,我品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后,在为人处事上领悟到了许多的道理。

  我一直沉浸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里;感动于一个个克服万难而成功的人物之间;穿梭在一首首韵味无穷的唐诗宋词中同时也让我懂得如何爱父母、重亲情、勤奋学、立志向,这些思想像一股清流,沁入心间,浸润心灵,拨云见日。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孟母三迁。孟母为了让儿子孟轲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多次搬家,可孟轲却不晓母亲的用心良苦,还是不思进取,心急如焚的孟母就将织布用的梭子摔坏,久久凝视着孟轲,语重心长地说:我摔断这根梭子就如同你荒废了学业一样。孟轲终于幡然醒悟,深感惭愧。从此,他昼夜勤奋学*,日后成了有大学问的人。读了这个典故,我深有感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在背后默默注视着她们的子女成长

  我不禁一颤:我现在不就像当初的荒芜学业的孟轲吗?

  原来我们一家四口稳居在桥头村,住着200多*的大房子,离我所读的小学仅2分钟的路程。我每天不用早起,不用父母接送,令身边好多的家长和同学羡慕。然而爸爸妈妈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人文教育等诸多因素,毅然通过辛苦努力,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又买了一套环境优美的学区房,同时我也如愿以偿进了更好更美的新校园里学*。爸爸妈妈的付出我并没有领情,依然不好好学*,成绩也不理想,总是对父母抱怨不适应新学校,不喜欢新同学,不适应新老师爸爸妈妈不是责怪、厌烦,而是循循善诱开导我,帮我去适应一切,依然每天起早贪黑为我做可口的饭菜,不管日晒雨淋准时接送我上下学

  此刻,一抹如水的月光倾洒在窗帘一角,我倚在窗前,轻轻合上书,望着妈妈此刻还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顿时五味杂陈,泪水模糊了双眼我的妈妈不就是现代版的孟母吗?哦!原来我一直沐浴在妈妈的慈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的!

  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孝在心中,从心出发。我一定珍惜光阴,刻苦勤奋,像孟珂那样做个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我敬佩我的母亲,也敬佩像孟轲这样的人,他们都是我一生学*的榜样!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后感 (菁华3篇)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后感1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很排斥的,尤其是前十几页,大段大段的概念阐述和口号就跟那些心灵鸡汤一样毫无涵养。第一章反复的讲“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业的根源”,用很大的词语,例如:君子、圣贤,还有宽泛的例子,来解释“心,道,德,事业”之间的关系。这样泛泛而谈的文字让我非常煎熬,直到看到了苹果树的类比,我才体会到了前面所有内容铺垫的重要性。我想象着人们分别在果实,树干枝叶,树根和土地、种子、阳光、水分上面努力,最终得到相差巨大的结果,我感叹着这个苹果树生长的精妙,同时对四部曲有了更确信的概念。

  我记得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课上我们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那个故事。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班里有个同学说想做个司机,我在心里对这种不上进的想法嗤之以鼻,然而现在想想,我自己说得却是“做个歌手”。立志对于那时候的'我和前几天还未学*致良知的我是一样的,只是一种未来的职业规划,一个大学专业的选择。然而,做什么事和做什么样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从“志”这个字来看,一个“士”在“心”的上面,也就是说“志”是心上面的事,是我们从内心深处发的愿,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个理想;而单一个“士”可指某些专业人员。因此,做什么事是“立士”,做什么人是“立志”。第十三页上,*的讲话中提到最大的商道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同频共振”,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别人,大家,人民放在心里,放在我们自己前面,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人。作为一位留学生,我觉得为了*的复兴只是阶段性的,为了全人类,为了世界,为了地球,甚至为了宇宙才是更长远的目标。在这样宏大志愿的驱使下,选择做什么事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无论做什么事,在哪个行业里,我们都可以传播正能量,给社会带来益处。所谓厚德载物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回到文中的内容,作为企业经营者和教育工作者,面对消费者和孩子,他们花得功夫都从表面逐渐转移到内心。我既不是企业家,也不是老师,但是反观自己,作为一个学生,我也应当像他们一样把功课做到心里去。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或是拿到学位,而应该是锻炼思维,开拓视野和明理修心的过程。我理解的三个境界为:

  第一种,理解老师教学的知识;

  第二种,自主研究和探讨所学的知识;

  第三种,帮助其他人理解这些知识。

  相比较企业对消费者表示诚意,我们学*是对自己担当、对自己表示诚意。

  明白了心灵力量的强大和其带给人们的改变,剩下最重要的就是修心的过程。致良知里面分成了明心和净心的功夫。

  明心里面最重要的两个真理:

  一是,我们要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

  二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法则。

  *最经典的语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潜能是无限的意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对于大脑和内心的探索只有冰山一角,剩下的庞大冰川在科学的层面于我们是未知的但在修行的层面却是充满着无穷能量的。在“书正宪扇”中有一句话我感触深刻:“内心没有力量,他才会呈现出那样的傲慢相,目的是为了证明个别人看,自己很‘强大’。”自从进入高三以后,我就很难鞭策自己再上一层楼。学*已经到了前列,但是内心无法支持自己再做更多的努力。很多本身用来学*的时间都用在了和同学攀比上,时不时就跟别人比成绩,或者刷朋友圈。但每当我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内心是空虚的。这种空壳状态越发的让我沉不住气,每次都想通过别人的赞美或者失败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最懦弱和最失败的表现。第二个真理可谓妇孺皆知,但大部分人的理解只停留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层面。通过这几天的致良知学*,我发现因果法则不仅仅是针对于我们自己,更多的是建立在我们对他人的影响上。现在是互联网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便利了人们交流也扩大了一条内容的影响范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普遍来看人们只有30秒的集中力。这就意味着人们对于一条信息的处理能力只停留在字面,很少人会看到一条消息后去验证它的真实性。通过层层转发,那些谬论偏见,炒作误导会带给无数人负能量,同理,那些真理美德,关怀体恤也会带给无数人正能量。用文中的一句话:“天地万物一体,教坏他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好的念头让我们心中的不明和欲望变得更加严重…其结果必定是充满烦恼和痛苦的人生,而所有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言论自由是一个社会的良好价值观,但是人们应该谨言慎行,三思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影响,然后再付诸于行动。文中用示人、能人、君子、贤人和圣人所种的看似相同的因简单解释了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关系。他们不同层次的思考所种下的种子也是不一样的。像圣人那样“大我”境界的种子是很多人都悟不到的。那是真正看透因果法则并不再为此而束缚了自己内心的一种大爱。不再纠结于结果,而更关注付出的过程;让自己的内心开满友善的花朵,追求心上的*和。

  所以两条真理一起告诉我们:心向外求只会让心丢失,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发掘自己心中的宝藏。这就讲到了净心的功夫——观照、反省和引导。观照的意思是时刻检查自己内心深处的念头,在根源上就消除那些不好的念头,同时努力揣摩君子甚至圣贤的起心动念,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分辨好与不好的念头。反省是找出病垢的唯一办法,也是去除心灵垃圾的最有效方法。通过第一步观照,我们可以发觉自己的不好的念头,然后通过第二步反省,打开心扉,忏悔罪过,最终去除毒瘤。文中建议我们刚开始先做一次单独的三小时庄严的反省,其实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小小的抽搐了一下,我心底的那个怪兽似乎意识到了这样反省的威力,在隐隐的跟我的意识抗拒。我仿佛都能感受到结束反省的我心底会非常的清爽舒适。在反省的时候我一个人规矩的坐在我的书桌前,非常庄重的拿出了纸和笔,慢慢的写下我心底的烦恼和恶念。刚开始非常的宽泛,后来越写越细节,也从现象,慢慢写到感受,过程,最后到内心深处的念头,就像剥洋葱一样。我的心越来越*静,在剖析自己邪恶一面的时候,我感觉就像在寺庙里跪拜佛祖,每一跪,一个罪恶就消失了。结束以后,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欢喜,但我知道,作为一个刚开始的修行者,我内心的污垢还未连根拔起,日常定期的反省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时间推移,前功尽弃。引导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更多好的念头,通过读圣贤书,营造正能量的氛围等,我们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升心灵品质,挖掘更多心灵宝藏。

  *的方针就是发扬*五千年圣贤文化,追随着*的步伐,文中主要以企业家为主体人群,讲解了如何从1.0企业进化到3.0企业来造福社会。从“德”到“道”,再到“心”;从扩大企业到战略创新,再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一个企业从小我的格局上升到大我的境界,从物质的供给到精神的支持,真正做到造福人类。虽然我没有当企业家的想法,但是通过阅读婚纱摄影公司和物业公司的故事,我也渐渐明白了作为一个学生,一个留学生,我现在可以做到的事情。当我们把心思从事上面真正的放到人身上面,心上面,所有的结果都有了质的飞跃。以前我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国外的知识和文化,而现在我的想法是在学*国外知识的同时,让国外人有更多机会了解*文化。其实很多外国人对于*的了解还停留在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作品上面,他们甚至觉得每个*人都会去少林寺*武。如果我们能把*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融会贯通,把*博大精深的思想传播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受益于东方思想,那就从本质上做到了*所说的“利天下”了。

  从刚开始的抵触到现在完成这篇三千字的分享,我其实自己内心的想法是变化了很多的。我仍记得坐在北京的四合院里对于墙上的字所发出的质疑,也还记得我妈妈跟我讲致良知时候的不以为然,但当我真正加入学*,并实践上面提出的方法,我能时刻感受到内心里要喷涌出来的暖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我内心有无尽的宝藏等着开发,我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后感2

  国家的大战略下,与伟大时代同行的五年。正如*所说,阳明心学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确实如此。过去的五年,致良知学*小组,企业家致良知论坛的举办,还有"致28学*小组",这些行动,核心都是"读原文,悟真理,知行合一,以生命唤醒生命"。知行合一,多么简单的四个字,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难做到,这句话直译并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简单关系,是行动需要和认知达成匹配,这样有了为什么我们要先致良知,然后再知行合一。通过学*实践,无不证明了致良知对于企业家的重要性。也让我相信,这样的文化是我们所信仰的,是值得我们为之学*,加以实践的。领悟圣贤化育天下之道,中华文化的五千年发展,有着我们独特的中华文化,在时间沉淀下来的精髓,我们要持有相同的价值观。心,道,德,事业,这是总结下来的四部曲,深深体会到,不同人生阶段,不同阶级,不同的认识。士人,能人,君子,贤人,圣人,这五类人,我是属于哪类人,士人还是能人呢?不管是属于哪类,都要向上一类人看齐。

  阳明先生教诲我们,圣人之道,悟性自足。我们心中原本拥有与圣人一样的道。只要我们以圣贤之心为心,在心灵深处建设心灵品质。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都是可学而至。其实作为员工,我们要以企业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常听人说,工作,不是给老板工作,而是你自己。很多人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所以工作和生活的一切,都是以个人核心利益为导向,这样的人生,只能处于停滞不前。大爱和宽广的胸襟,去看待一件小事,一份简单的工作,一段生活,视角不一样,行动自然不一样。

  一直以来,做销售,确实是在做人。产品和销售密切的关系,常常在想,我们销售产品,到底是在销售产品,还是销售我们自己。要让别人相信你,需要让别人知道产品的价值,回头来,知道产品的价值之后,又更一步让别人相信了你。这个阶段,错综连接的复杂关系,孰重孰轻的价值趋向,难以决策。从书中所学到,我们要以更高的姿态,更长远的。认知,来决定我们当前所行。这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事业导师,企业家可以成为员工的事业导师。确实如此,每一个刚出生的人,每一个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人,谁能说,我们的素质就很高,我们是需要学*的。那这样,学*榜样便是我们身边的同事,我们的上级领导。作为同事,我们要以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姿态,做好自己,影响身边的人。作为领导,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不会教人把第一粒扣子扣错,继续扣扣子,只会一直错误。始终相信一点,教坏一个人,就是教坏无数人,反之,用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影响一个人,就是影响无数人。

  明心是心灵品质建设之母,所谓明心,就是要深深明白和体证关于心的两个真理,一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二是遵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静心,就是在心灵深处建设心灵品质,净化心灵的污垢。通过学*这两者的关系和方法,了解,深入明心,就会促进持续静心;通过持续静心。才会进一步深入明心。明心和静心,相辅相成,相互发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所以,我们要坚信我们心中的宝藏,坚定信念,持续静心,深入明心。

  朝向伟大,哲学与战略,金蝶集团徐少春*的分享让我体会很多。现在这个阶段,我所做的工作,金蝶就是我事业存在的客观背景,大的方向,依赖于集团的发展,反之,小的个体也承担发展的任务。徐*通过学*致良知一年半来,找到了道,确定了金蝶新的使命和愿景。新的使命是: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新的愿景是:成为最值得托付的企业服务*台。新时代,需要创新,需要转型,需要实践。金蝶这样一个*台,一直走在财务领域的前沿,我愿意和金蝶,一同前进。徐*愿意为了让天下没有假账奉献他自己的力量,能与天下的CFO打造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财务管理新世界。我愿意,做好目前工作,给企业带来价值。

  我是这个世界74亿人口中的一个,世界确实很大,我很渺小。但庞大的集体都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我们以各种链接产生万千关系,我们在世界不同的角落正在经历自己的人生,我们要以"大家"的姿态,致良知,知行合一,过好自己的人生。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读后感3

  过去的一年,欣慰的是,我跟自己死磕,好像经历了千山万水,长途跋涉,站在这里。

  过去的一年。骄傲的是,过去的那个悲观阴郁的我已离我而去,迎来的是一个阳光富有朝气的我。

  过去的一年,自信的是,每周带领团队一起,打造学*型组织,践行使命远景价值观,团队已拥有抵御一切风险的能力。

  而这一切都源于同一本书的缘分。那本书就是《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人和书是一样的。有的书在你的生命中出现,就是来帮助你认清自己迷途知返的。

  以前呢,自己出现问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去找什么样的书来读,比如说管理有问题,就去看管理的书,营销有问题就去看营销的书去读。当然,比如说心累了疲倦的时候,还会看一些名人传记格言警句来激励自己。比如说像打不死你的只能使你更强大等等什么的,但这么做了好像也并没有使我更轻松和更有力量,反而感到比以前还要累,还脆弱。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但是根本无济于事吧。

  可是看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后,我知道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知道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道了要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就要做到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业的根源,厚德才能载物。所以,从心上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之后,你会感觉到浑身充满力量,感觉到自己无所不能,仿佛一跳都能飞到天上去。

  我从事的是教育培训工作,实际教育呢,在当下的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自我教育太婴幼,不能做到自立自理、自强;家庭教育很落后,越是学历高的人,好像越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学校教育很陈旧,各地的学校学历教育好像差别不大;社会教育在生锈,人人都逐利,做大敛财上市。

  唤醒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首先的唤醒我们自己。唤醒我们自己沉睡的灵魂。如果我的灵魂就很*庸,就很自私和自利,怎么样去唤醒老师,老师又怎么样去唤醒学生和家长?我从自身做起不说一句对孩子成长不利的话,不做一件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事,时刻体察自己的言行,进行取舍。实现老师和学生深层次的链接。我从来不相信自己不爱学*,自己不爱学*,怎么能够让孩子们做到爱学*?自己不不热爱生活,怎么能做到让孩子热爱生活,所以,我认为教育是一个生命的觉醒,来唤醒学生生命的觉醒。教育是爱生活,爱国家,爱自己,培养学生,看到一丛野菊花怦然心动的情感,教育是生命灵魂教育,只有这些都做到了,才是学科知识的学*。

  所以我同我们的老师坚定要做这样的教育,我我相信只有这样的教育,一个人享有这样的教育,才是一个自信的人,一群人享有这样的教育,是一个有希望民族,是一个复兴的民族。所以在学校里呢,成立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学*小组,提升大家的认知水*和看待事物的水*,一边修一边剪,就是把身上的坏毛病坏*气修剪掉,一边剪一边养,就是读书学*。通过修剪养,我们慢慢就会变成一个有修养的人。

  所以清醒后的生命呢,一年相对于过去的40年的生命,只有舒展了,才会找到生命的意义,不问生命的长短,只问奉献,像我们的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了,还在抗疫的第1线,我觉得他的2020年的这几个月的生命已经超越了我的几辈子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子女,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做好我们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反省

  这本书呢,使我的灵魂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按照书中的方法,我把自己一个人关到卧室,坐在桌子边放上纸和笔,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反省,把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全都写在纸上,真诚面对自己过去的一幕一幕,像电影一样出现在脑海里,所有的恶之恶念,恶行恶语,像照妖镜一样现了原形。慢慢梳理,慢慢流泪,慢慢后悔,慢慢忏悔,就跟像自己动了一场大型手术一样,感到浑身无力,同时又感到酣畅淋漓的轻松。通过反省认识到自己以前就像操纵在别人手里的木偶,别人一句好话,自己就会心花怒放;别人一句恶语,自己就会怒气冲天。

  让反省继续继续继续,在反省的过程中出现了我们国家波澜壮阔的建设场面,很多人都投入到了国家复兴,文化自信的大潮中去,我寻找着寻找着,但是没有我的身影,我摸着自己的胸口问,自己这么多年你都干了些什么?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也被自己无数个无数个可怕的念头所震惊!所以通过反省之后呢,坚决的和过去那个小我进行彻底的诀别,反省过后,我决定在反省的基础上进行践行。

  践行

  首先呢,重新链接我和我家庭的关系。

  因原生家庭的缘故,所以我结了婚之后呢,20多年了,基本上很少回家跟母亲见面,我父亲去世的早,但内心里也渴望亲情,每当在事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无处倾诉,也会开车到母亲住的地方,望着窗户静静的坐一会,好像心里就会好受许多。反省过后呢,我做了一个决定,在母亲生日过后,我提议一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大家都欣然应允。在我的记忆当中,我们一家人好像从来都没有一起出去旅游过。我哥后来跟我说,出游的前几天,我母亲晚上睡不着,那次旅游大家都很开心,当我和母亲四目相对的时候,坚冰融化了,我觉得我们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又回来了。

  在学校和老师这方面呢,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觉得是否把员工和学生家长的利益放在第1位,是否有一颗公心来对他们,是否符合员工的利益,是否符合家长学生利益,以此为原则和标准,我相信总不会错的。所以去年呢,我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工资福利奖金绩效比往年高出100万,用于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水*。

  以上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悟和实践,分享给大家,和大家共勉!

  最后还是以*的一段话来结束:“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让我们都做时代的坚定者,奋斗者和搏击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留下我们坚实的足迹!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 (菁华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1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想到*,我心中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什么尊老爱幼,什么执著追求,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代名词。风流人物、九州风景、民间故事、艺术符号、八方*俗、文学瑰宝。都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与改革。我沉浸在这一则则故事里,犹如置身于广大的海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记载了许许多多,有神话、有历史、有艺术、有瑰宝。其间我最喜爱那美轮美奂的民间故事。那牛郎不顾那汹涌奔流的银河,同儿女拿起粪瓢去舀那天河的水。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那坚强而执着的爱情,感动了皇母娘娘,终于允许他们相见一次。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把爱情去掉一个字,那就是爱。是啊,这就是纯真而坚韧的爱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死都要相见,在坟墓里化作一对鸳鸯鸟,飞到高高的树上去了。那扯下的裙角,化作蝴蝶,也化作心里沉淀的爱意了。

  如此美丽的爱情,如此纯真的爱,也值得我为之感动。但还是文学瑰宝更对我的胃口。我同书本一起探讨谁才是《三国演义》的“一号人物”。《三国演义》我看过,但不过草草翻了一下而已,根本不记得什么“计”。这个故事里却贬低诸葛亮,抬高反派曹操的身价。其实也不算是贬低抬高,事实证明就是这样。诸葛亮表面谦虚内心却十分狂傲,不但编造歌谣搞当地个人崇拜,还广告扬名,即使属下是个能人。反而曹操却真实得多,他是一个生来就有领袖能力的人,也是个浪漫主义者,他干的那些坏事,也多半是“不得不”的。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周瑜气量小,心胸狭窄,恨不得杀死处处都胜过他的诸葛亮,就是教科书也是这样说。其实并非如此。杀诸葛亮是为了护国家的安全,是替大众着想。这样一分析,我想你也改变了传统的看法吧。

  九州风景也是美丽的很。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连火红的果实也沾染上了一丝素白,草尖上几滴雾气凝成的水珠,映出远处朦胧的山峰。走在这样的雾里,连衣服都会湿淋淋的。这样轻幽淡雅的风景,无不显露出中华秀丽的自然风光。

  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是令人兴奋难以忘怀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2

  《*优秀传统文化》主要讲了*一些值得我们铭记与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本书中,我犹如走进了历史,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血肉的人物,让我第一次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去感受历史,令我心潮澎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是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深深地激励了清华学子,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刚健宽厚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精髓,不仅仅是清华大学多年来奉行的校训,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的标杆和风向标。当我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瞬间有过放弃的想法,猛然想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遇事不能知难而退,而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及时纠正错误,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古代书法,笔下春风”,可算是让我开眼界了。书法有楷、行、草、隶、篆体,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北宋书法家苏轼,他们的字龙飞凤舞,抑扬顿挫,将*汉字诠释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斓,让我在敬佩这些书法家的同时,又十分的自豪。老师常说,字写的好与坏,代表着这个人的能力高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练*,从记笔记、写作业开始,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个字,传承我们*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完全了解这博大精深的*文化,并有更多的年轻学子传承着令人振奋的*文化。

  而我,现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沐浴在*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肩上的担子仍然沉甸甸的。做为炎黄子孙,我为*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今天而自豪。做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要更加勤奋刻苦的努力学*,长大后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让祖国更强大,让*文化永放异彩!

  简评:*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阅读,小作者不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了*文化,更树立了为让*文化永放异彩而努力学*的志向。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3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多元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中华文字起源,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岁时节庆,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的各个方面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从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不断发展,创新,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风俗*惯,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的认识转变帮助我们养成良好*惯。

  由历史证明“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民族,必先灭其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力量,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给予丰厚滋养,让孩子们接触最优秀的文化基因,严格要求自己。知识可以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改变命运,还有我们通过学*《道德经》,《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认识,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就会明白其中的很多道理和做人的准则。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传承为我们后人所品读,这些留给我们代代相传学以致用,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在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我们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五自”精神,蕴育“绿动”少年,社会实践研学系列活动,我感触很深,特别是尊老孝亲我先行,绿动少年显美德,中华传统文化使我知“孝”,使我尊“师”,还明白很多很多的道理,增长文化知识,砥砺道德品质,提升我们学生的文明素质。从我做起,我们会把中华传统文化铭记于心,永世相传。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老人与海》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

《老人与海》的优秀读后感1

  最*我看了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这本书。海明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9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给我启发很深。

  这本书的内容是:从前古巴有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他已经八十多天没有打到鱼了。这天他决定去很远的地方打鱼,于是,他还没有等天亮就划着小船去打鱼了。幸运的是他看到一条十分罕见的“怪兽”————两米长的马林鱼。老渔夫立即拿起船上的绳子套住马林鱼,可鱼大劲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最终马林鱼因疲惫不堪死了。老渔夫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然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将马林鱼拖到船头。正当老渔夫沾沾自喜时灾难又降临在他的头上:一群凶狠的鲨鱼正侵略着他的“战利品”。老渔夫立即拿起鱼叉跟鲨鱼做殊死搏斗,可最终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渔夫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了。

  虽然老渔夫最终还是输,但他这种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永远感动并激励着我。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我相信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老人与海》的优秀读后感2

  在今年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好书————《老人与海》,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著作的,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海明威全名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老人与海》也是一样的,他讲述了:一位以捕鱼为生的贫困的老人和小男孩,一连几个月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小男孩只能从饭店借饭充饥。到第八十七天时,终于钓到了一条鱼,两人很高兴。但之后连续八十四天没钓到鱼,第八十五天时,老人终于钓到了一条鱼,但是鱼很大,老人与它打斗了三天,鱼终于被收服了。在回去的途中遭到了鲨鱼的袭击,老人又与鲨鱼展开了漫长激烈的争斗,最后大鱼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老人只好带着剩余的残渣回去。

  老人虽然没获得丰盛的收获,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时时刻刻去学*,他的勇气值得我们每时每刻都敬佩。

  老人并不是什么也没得到,其实他有一颗勇敢的心,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他并没有真正的消失,而是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他并没有真正的老,而是像书中的老人一样,永不衰老。

  老人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胆怯、勇于拼搏,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学*。

  人生的道路也是坎坎坷坷,我们的学*生涯也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学*老人那种面对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去面对现实生活和学*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吧!一位勇敢伟大的老人!

《老人与海》的优秀读后感3

  重量级的书籍中,我比较喜欢《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这本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是一部象征意义意义的小说。桑提阿果是一个古巴老渔夫,他年轻时非常出色,曾和一名黑人比赛扳手腕,比了一天一夜,终于战胜了对方。但到了晚年,身体当然不如以前。妻子死后,他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海边简陋的小茅棚中。

  有一段时间,老人连着打了八十四天鱼,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又一次出海,终于打上了一条非常大的鱼。但这条鱼却引来了一群不速之客————鲨鱼。精疲力尽的他又一次顽强拼搏打败了鲨鱼,但大鱼却只剩下了骨头,可这残骨却见证了老人的伟大!

  正如他说的那样:一个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正是这一次次打击和挫折,锤炼了老人的铮铮铁骨!造就了不败的神话!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 (菁华3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1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想到*,我心中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什么尊老爱幼,什么执著追求,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代名词。风流人物、九州风景、民间故事、艺术符号、八方*俗、文学瑰宝。都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与改革。我沉浸在这一则则故事里,犹如置身于广大的海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记载了许许多多,有神话、有历史、有艺术、有瑰宝。其间我最喜爱那美轮美奂的民间故事。那牛郎不顾那汹涌奔流的银河,同儿女拿起粪瓢去舀那天河的水。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那坚强而执着的爱情,感动了皇母娘娘,终于允许他们相见一次。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把爱情去掉一个字,那就是爱。是啊,这就是纯真而坚韧的爱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死都要相见,在坟墓里化作一对鸳鸯鸟,飞到高高的树上去了。那扯下的裙角,化作蝴蝶,也化作心里沉淀的爱意了。

  如此美丽的爱情,如此纯真的爱,也值得我为之感动。但还是文学瑰宝更对我的胃口。我同书本一起探讨谁才是《三国演义》的“一号人物”。《三国演义》我看过,但不过草草翻了一下而已,根本不记得什么“计”。这个故事里却贬低诸葛亮,抬高反派曹操的身价。其实也不算是贬低抬高,事实证明就是这样。诸葛亮表面谦虚内心却十分狂傲,不但编造歌谣搞当地个人崇拜,还广告扬名,即使属下是个能人。反而曹操却真实得多,他是一个生来就有领袖能力的人,也是个浪漫主义者,他干的那些坏事,也多半是“不得不”的。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周瑜气量小,心胸狭窄,恨不得杀死处处都胜过他的诸葛亮,就是教科书也是这样说。其实并非如此。杀诸葛亮是为了护国家的安全,是替大众着想。这样一分析,我想你也改变了传统的看法吧。

  九州风景也是美丽的很。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连火红的果实也沾染上了一丝素白,草尖上几滴雾气凝成的水珠,映出远处朦胧的山峰。走在这样的雾里,连衣服都会湿淋淋的。这样轻幽淡雅的风景,无不显露出中华秀丽的自然风光。

  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是令人兴奋难以忘怀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2

  《*传统文化》这门课使我受益非凡。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讲*书法的老师,知识渊博,举的例子深刻有趣,上课轻松快乐,使那些埋头作业的同学都忍不住听课。但在这里我想讲一讲读*传统史学文化的感想。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史学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的同时,也是对后来这个民族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对这个民族向前良好地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古代史学是座瑰丽的宝库,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是世界文明古国,正是因为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这些信息都是由历代的历史学家记录在史学著作上保存下来的。

  历史上有很多很出名的名著。例如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从汉代就开始,《史记》的文学价值就被人们进行着广泛的分析与研究,到唐代《史记》的文学地位被奠定下来。《史记》以人物为叙事的核心,是历史学创造中的一次全新革命。宋代的众多学者对于其叙事写人的风格充分进行了分析。

  比如: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对于《史记》叙事写人的评价特点是简而明、直而宽、隐而章。如:苏洵评价到《史记》在写人叙事中对于像廉颇、郦食其等人物缺点进行指出时,往往是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进行叙述,而在其本人的传记中则充分的`展示出此人的优点与长处。这种互见性的风格使得《史记》的叙事写人更加饱满。可见司马迁在文学史上所做出的贡献是无人可比的。这也使*传统史学更加丰富多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古诗古文之类的,更有古代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分为:

  1、论语

  2、古诗

  3、人物故事

  4、诗词

  5、文化遗产

  6、小吃等。

  在这本书中我最爱看的便是小吃这篇了,毕竟我是一吃货呀。而且“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而我们著名的美食就有:佛跳墙鸡汤氽海蚌、荔枝肉什么的,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又会吃汤圆、馅面和饺子肉粽。论吃相信大家都会,而且变着法的吃,如福建的芋泥、莆田的兴化粉……看得我口水都跑出来了。在这一章里我认识了许多菜的传统煮法、也知道了配菜的方法。虽然听起来很*常,但至少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这本书的意义也就在于这个。

  还有,在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便是文化遗产了。什么万里长城,明清故宫,兵马俑,苏州园林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人们为了歌颂这些遗产也浮现出了许多故事和诗句,这让我有了继续观察学*文化遗产的好奇心,也使我有了继续勘查的信心。

  你想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吗?想看看美味的美食吗?想了解更多的英雄人物吗?自己去看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吧!


《语言与文化》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7)

——*文化书籍读后感 (菁华3篇)

*文化书籍读后感1

  最*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因为有爱所以你的生活就充满阳光。

  阳光洒在公路上,公车缓缓的靠站停下。被华丽的服饰裹着的人们,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拥上车。可怜的小妹妹却被挤得离车门一点一点远去,最后终于上了车,一个阿姨让了座埋头走了。接踵而来的大叔,满脸躺着汗水,略喘息着。行李没有空位放,无奈的一声轻叹。抱着孩子的妈妈靠着座位,身体伴随车的惯性倾斜着,然而抱着孩子的双手姿势还保持着,宝宝依旧在手中静静的睡着。车门正要关闭,最后上来的是那位可怜的老奶奶,佝偻的身体,伸出一只干瘪了的手拍着车门。门始终再次打开,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门的阶梯处。端详了一下双鬓,一直凝视着玻璃外面的世界~~~~~

  车上座无虚*。连谈笑声也只存在过去。车开了,是那么缓慢而显得沉重。

  冰凉的空气萦绕在我们的身边。是金钱蒙蔽了双眼,是欺骗历练出冰冷的心,还是社会的风气笼罩了灰蒙蒙的世界?

  黑夜,被繁华的城市点缀得灿烂迷人,也许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东西却悄无声息的失去着。我们一起仰望这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我们需要更多的互动,来交流彼此的心扉。我们需要那一抹温柔的微笑,来包容对方。我们需要伸出每一双手编织美丽了未来!让爱伫立在心中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可分为直接学*和间接学*,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文化书籍读后感2

  品读《弟子规》,走进了一片灵气盈天的园地;携手《弟子规》来到一潭至纯至净的湖泊;感悟《弟子规》,学会了一种至真至诚的感情。鉴古今,百行孝为先,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很好的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可现在我们这个社会道德品质缺失了太多。这段时间看到很多诸如在街上有老人摔倒没人敢去扶;碰到交通事故没人敢停车救助;大年初二,八旬老人睡在女儿家门口楼道里,其子女众多却无人问津……这些事件经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曝光之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沸沸扬扬的讨论。我看了以后,结合这段时间学*的《弟子规》,也有很多的感想:古人尚且懂得“卧冰求鲤”“孔融让梨”,崇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诚信待人。而在当下,经济高度发达,物质生活丰厚,比起古人来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越来越冷漠了。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了诚信,没有了相互关爱才发生了这么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刻学*和理解国学经典,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于是我又坐在书桌前,捧起一本《弟子规》大声的诵读起来:“弟子规,圣人训”嫩稚的声音回荡在空中,荡进了我的心里,荡进了人们的一言一行,我按捺不注的笑了。

*文化书籍读后感3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