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作文,读后感,论语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1

  *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新崛起,对孔子的研究不仅是国内文化热点,而且也成为全球文化热点之一。孔子作为世思想闪烁着界十大文化民人之首,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

  儒家文化影响了*各代人的思想,而《论语译注》是一本必读书,里面记载着孔子对于生活、学*、为人处事的态度。下面我就着重说一我读了这本书后深刻的心得吧!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孔子也曾经这样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说,温*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和理解,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但是现在的学生又有多少可以做到把温故而知新作为一种快乐呢?特别是现在的80、90后的大学生又有多少是在下课后去看书的呢?这样的学*状态,我认为是很难有人才的出现了,也是*现在的一个状况吧。

  但是我相信*人可以做到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乐乎。因为*人传统以来都是好客的,我们都喜欢热闹,喜欢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玩、说说话,这样的快乐,我想不会有人不喜欢吧。最后,“人不知而不愠”我想很少有人做到吧。我觉得90后是希望得到别人理解的一代,在被误解的时候,我们会苦恼,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篇第二十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亨犹犬羊之亨。”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棘子成道:“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那些礼节、哪些形式)干什么?”子贡就说,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假如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拔去有文采的毛,那么这两类皮革就很少有区别了。

  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就是作为人,本质必定是很重要的,本质甚至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是有思想的,能够完全决定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好的本质是从好的文采和好的礼节中体现出来的,那么着能够说是君子不需要有好的文采和礼节吗?我认为不,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好的礼节可以使人们之间更加亲密和融合;而文采就是看出这个人的文化水*了。

  读了《论语译注》之后,我真的获益匪浅。让我在为人处世,交友、学*、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感悟。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2

  *人是讲究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渐变的,最终达到了一个“神于天,圣于地”的境界。

  这“神于天,圣于地”六个字其实是*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

  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他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稳,需要哪几条呢?

  孔子的回答说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

  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这个故事在《论语》里叫做“子贡问政”。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乍富的阶层,总还有让自己不*衡的事物。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让每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

  子贡问了孔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孔子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孔子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是“仁”字。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

  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有一则托尔斯泰写的小寓言,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就这三个问题,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

  他很苦闷。后来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

  半夜里,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

  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

  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有没有看到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

  后来追兵走了,那个被追捕的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也走了。老汉关上门继续睡觉。

  第二天国王问老汉说,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

  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都解决了。

  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

  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3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就出来做工作;不太*,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有时候,我们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三观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孔子提出了他的想法,供我们参考:

  1.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去学*它、实践它,捍卫它。在深入研究和对比之前,不要别人说哪个好,就信哪个,要自己去选择和验证。

  2.居住在太*之地。可以放眼全球,不必拘泥于一个地方。

  3.在清明之国,不努力以致贫贱,是个人的耻辱;在黑暗之国,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也是耻辱。

  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有一个让我们坚定相信的道吗?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贫贱和富贵是如何得来的?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扩展1)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1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与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不朽的追求。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愿将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们一起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将一只只凝聚着师爱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蓝天!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一种*和的心态。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静,要能够体味到*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凡人的*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2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就出来做工作;不太*,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有时候,我们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三观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孔子提出了他的想法,供我们参考:

  1.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去学*它、实践它,捍卫它。在深入研究和对比之前,不要别人说哪个好,就信哪个,要自己去选择和验证。

  2.居住在太*之地。可以放眼全球,不必拘泥于一个地方。

  3.在清明之国,不努力以致贫贱,是个人的耻辱;在黑暗之国,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也是耻辱。

  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有一个让我们坚定相信的道吗?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贫贱和富贵是如何得来的?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3

  关于《论语》的译注,从古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儒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现代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等等。

  最*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明白译了一下,以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为蓝本,加之本人读论语时的感受和想法,期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想透过学*古圣先贤的典籍对自己有所裨益的人们有所帮忙。

  起初我在编译的时候能够说只字不敢有违杨先生的想法,原本抄录。但这天,摘录到第三天,我有个感悟:这距今数千年的典籍能够流传到如今,时代背景完全不一样,孔夫子如置身当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认为,正是为人所用的结果。

  但是,朱熹、杨先生,也包括杨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们对于《论语》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的明白都遵循了夫子们那年那时的本意了吗?我说未必。毕竟那个擂鼓震震、战马齐鸣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仍去诵读经史子集,只正因它能够为时代所用,为人的行为做向导。可见,真理亦或信仰,必须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更不受人们的身份地位所限。虽然不一样时代、不一样社会、不一样阶级、不一样人群对它的明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典教与大家要仁爱,要宽容,要讲孝悌,仍是我们如今的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因此,不好拘泥于某种解释中,按自己觉得舒服合理的解释去看它们,其实越是典籍离我们就越*,正因真理就应是最浅显易懂的,晦涩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的,必定是伪真理。

  千人读《论语》必有千种解释。不好为了解释而解释,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们的灵魂。否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扩展2)

——《论语》读后感_读后感 (菁华3篇)

《论语》读后感_读后感1

  《论语》是*古代的四书之一,一直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去领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今天有幸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不由豁然开朗。通过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诠释,在那简短的文字、朴素的语言里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种精神的升华,穿越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沧桑,感受到远古圣贤们那种温暖,*和而不失庄严的人格魅力。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论语》的思想精髓之一“忠恕”。他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激烈的时代都应该调整好心态,做最好的自己,不强人所难,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会包容和理解。拿于丹教授的话说,就是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所谓,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因为宽广的胸怀足以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爱人”,“知人”是《论语》里孔子的另一个思想精髓所在。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我们只有具备了一种仁爱之心,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其譬,可谓人之方也已。”的理想境界。当我们在做好自己有所建树的同时,还应该身怀仁爱之心,帮助他人,助人为乐,使我们的内心有一种“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满足感。

  细读《论语》,仔细体会一番,它所带给我们的那种*和、淡定的精神之光时时触动着我们躁动游移的心灵。它告诉我们如何用*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当我们贫穷时学学颜回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无论生活多么的清苦,颜回都不改变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被物资生活所累,始终保持一份恬淡安宁的心境。《论语》告诉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善良高尚的人,还教给我们君子之道,孔子谦虚的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一个内心无比仁厚,宽和的人,不会计较得失,可以真正做到内心的安静、坦然。而强大的内心足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遗憾。“君子不忧不惧,不怨天,不尤人,上学而下达。”纵然我们离君子的距离还远,我们也应该不断学*,做最好的的自己,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只有内心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我们才不会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不断得以提升,使我们的生命充满价值,充满意义。

《论语》读后感_读后感2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能告诉我一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就是恕字吧。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点就够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因为别人欺骗了你,你也就用同样的方法去骗取别人,这种处世方法实在是不可取的。我曾经与财务经理说过,不能因为有客户不讲信誉,不按合同支付车款,一拖再拖,心中产生怨气,就对我们的供应商也采取同样的付款方法,也不讲信誉,将来公司如何生存呢?无论何时,都要诚信为本,这样企业才能做得长久啊!

  所谓恕字,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伤害,你也应尽量宽容。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中曾被两个所谓的小人伤害过,尽管他们两个人目前的处境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们是否还象以前一样天天算计别人,曾经我在内心暗暗发誓,将来有一天我要报复,但随着锐意进取的学*和工作,心境不断地调整,时至今日,心境变迁,以往那种过激的想法已淡忘,甚至想不起来,但内心深处当时的痛楚还隐约记忆。

  现如今拥有一份宽容,奉献一份真诚,执着一份情节,,把持一份矜持,回头再想想过去的思潮是十分的不成熟,但当时的处境所崩发出来的想法却是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所以现在想想,**的讲话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日渐成长成熟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总结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将走回头路,弄不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的!

  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从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

  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现如今,生活中仍有许多的人在进行进取,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忘我的工作,不要健康,不要家人,忘记了朋友。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对照起来,我是否也有相同之处呢,心灵相照的快乐的生活似乎离我不是遥遥无期了

《论语》读后感_读后感3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即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难情绪。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补救。就是说,学生心理的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如子路、颜回,子贡和子夏就是这样做的。

  性率直而鲁莽的子路,出于对孔子的爱护,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评性的意见,孔子也很关心、爱护子路,对他的批评也能接受,当有的学生对子路不太尊重时,孔子对他们说:子路的学问是不错的,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由于颜回从未对孔子提出过疑问和批评,孔子曾不满意地说过: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他经常向孔子请教《诗》。有一次,子贡引《诗经·卫风·淇奥》篇上的话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意思是,《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孔子听了高兴地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是孔门晚辈中的高足,长于文学。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诗经》上说:有酒涡的脸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真叫人喜爱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接着进一步阐明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高兴地说: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进一步讨论《诗》了。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

  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正统学说,《论语》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这一来,当时的读书人都要把《论语》奉为“圣典”,背得滚瓜烂熟。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扩展3)

——论语译注读后感 (菁华10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1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俗、心理*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读后感)及名物制度、风俗*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论语译注读后感2

  *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礼貌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寄托了我们先辈对于人格与道义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日,人类社会正处在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宽广{所以少了许多忧愁};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多了许多忧愁}。教育我们,宽容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宽容。当今社会,纷争不断,就是因为很多人心胸都很狭窄,别人的一点错误一点缺点也不原谅,换个角度来说,自我的缺点是不是更多,犯的错误是不是更大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仁德的人,自我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我要行得通,也是别人能行的通。这句话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我,不管别人。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社会就和谐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言义为:多优秀啊,颜回!吃的是一篮捞饭,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多优秀啊,颜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今,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也没有必要必须吃捞饭,喝清水,住简巷,但“颜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为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有点“颜回精神”,心里才能*衡,事业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生家庭富裕,让他们体会一点“颜回精神”更具深远意义。

  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研究四书五经,能够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做人。

论语译注读后感3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爱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爱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就应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此刻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生,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样着也算得上是个性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主角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样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此刻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就应与他的潜质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爱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爱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论语译注读后感4

  《论语》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现代化社会,论语中的思想依然具有意义。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我们变得浮躁,尤其是对于金钱名利的'追求,有时甚至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而《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段对话讲的是子贡认为境界,重在”克制“二字,克制内心的欲望而达到清心寡欲,实则可取。然而其危险万分,稍一动摇,便至于不仁不义之地,实在不够坚定。而孔子所谓的君子,则将德行化为自发之道,由内心顺乎自然地感到快乐与敬礼,则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欲望功名如何进攻,都不可动摇,才是正道。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以为做到子贡所说的就好了,其实孔子所指的自发之道才是真正的境界。

  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更是都独到见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人不庄重,就无威严可讲,品行浮滑,学问的根基也不能稳固。作为君子,应该有忠信的品德,不要轻教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失,不要放弃对德行的追求,不要害怕悔改。人谁无过。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坚持过失,有不怕改正的勇气。好的品行,不在步步不偏不倚,而在心中存在随时把自己的行为努力向好的一方矫正。君子,不过是内在不”小“的那些人而已。

论语译注读后感5

  妈妈告诉我,十三岁之前是人记忆最好的时候,所以,我一直坚持诵读经典。四年级的时候,我背完了《论语》上册,班上进行“国学经典”考查时,我总是高高地举起手积极回答问题。每次我背诵原文都很流利,但老师让我讲解意思的时候,我却很多都不知道,于是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看看《论语》的译文。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论语译注》上册,书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释,阅读这本书可以一边复*原文,一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这使我收获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学而第一”,这是《论语》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学*”主题的对话讨论,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学*”,还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

  有子,姓有名若,他是孔子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经常提出孔子的优点,并心向孔子学*。其为人处世也深得孔子的赞赏。

  曾子,姓曾名参,也是孔子的学生,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这是他的学*方法之一,他每天都会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了心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都复*了呢?”

  子禽,姓陈名亢,孔子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非常好问,遇到什么小问题也要请教孔子,所以进步总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无数,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学生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帮助并耐心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保持谦虚,很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人们夸他他也从不骄傲。他总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三个人走在一起,当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去学*,以他的短处为自己改正的参照。”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并学*别人的优点,就算有天大的学问,也要像孔子那样谦逊好学。

  有子懂得欣赏他人,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子禽总是勤学好问,孔子更是善于以他人为师,这些都是我学*的好榜样。以后我还要进一步研读《论语》,做一个有思想、有学问;爱反省、善学*;不骄傲、不自满;懂礼貌、又孝顺,拥有美好品德和更多学识的.真正优秀的人。

论语译注读后感6

  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试想一下在距今如此遥远的时代,就有人能发出如此真确的主张。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错,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子的思想,何愁无法在这世上立足?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集齐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告诉读者大大小小做人的道理。虽然孔子的政治道路不是那么的理想,但是他的教育事业还是十分成功的。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论语译注读后感7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俗、心理*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以前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透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构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好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好处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礼貌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这就是圣人的学*!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能够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论语译注》读后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俗、心理*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以前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于传统的*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语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论语译注》汇编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论语》二十篇,并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和解注。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和孔圣人正面晤对,聆听他性相*,*相远的人性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各因其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学方法而在我脑海中最难以忘却的是他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时时想彻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国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这一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透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

  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构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好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好处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礼貌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这就是孔子的学*!这就是圣人的学*!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能够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译注读后感8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

  诸于实践的人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治疗良方了呢,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归宿已经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论语》大致成书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完成于战国初期,这个时代,*还处于十分动乱的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社会礼制崩塌,各种思想泛滥,东周其时已经是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货币单位等等,俨然一副分裂景象。而当时的孔子怀揣着一个伟大理想,游走于各国,希望能够付诸实践。这种思想便是礼制的思想,希望通过恢复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礼数规则,来重新构建社会。比如老百姓能够认真耕作,士大夫能够治家有方,诸侯能够治理好国家,这样整个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个阶层不要总想着越级,你是一个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诸侯王赶下台,不要在礼制上超越诸侯王,参见诸侯王的时候要保证诸侯王的威严,这样社会各个阶层就都稳定下来了。所以,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欲望,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做好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恐怕相当于乌托邦了。其实通过后代的发展也基本能够看得出来,儒家思想用来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是要严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根基正是一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这么说来,《论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吗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终生学*、谦虚、仁慈等等,这些对于现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的。说儒家类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目标,甚至于孔子认为在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永远也无法达到,因为有一个终极目标在那里摆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终止这个无休止的轮回,可是也许需要几世的修行才能达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谁还记得。那么你就要接着修行,因为你知道现在不是终点。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说你的仁已经修行的很好了,不,因为孔子都没有达到,而你,连孔子还没有达到。那么儒家可以成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会和谐的。我看仅此而已。

  另外,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说《论语》不好的言论,我看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当时的孔子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当时的孔子只是想要表达一种伦理纲常的想法而已,因为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完全乱套了。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看一本书,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可以乱理解的。当时,社会战争频仍,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没有人再遵守以前的旧秩序,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不过可惜,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可能与社会的发展想违背了。还有“死读书”的问题,其实孔子是最反对这个观点的。“学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学活用”。还有就是“学而优则仕”,后世拿这句话为根本,指挥着万千读书人在科举,其实这个话还有半句。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紧学*,学*好的,有余力的,要出来做官。你看,这断章取义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要把《论语》放在一个神的位置顶礼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脚下踩上两脚,这本书是中华民族承继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们不能轻易把他忘掉,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着《论语》的血,《论语》是我们的根。

论语译注读后感9

  读《论语译注》已有三周,这本书大概是同学们在所有已读书籍中读的最慢的一次。从不懂到看翻译,从看翻译到得不到智慧,读的慢,读不懂是自然的.。为此,推荐赵文瑄主演的《孔子》电视剧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看一看,来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语录。从上课的回答中,从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从周记中,慢慢发现他们读出了少许的味道,这实在是让我兴奋不已的事。

  半部《论语》治天下,“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希望《论语译注》这本书的阅读带给学生更多的人生智慧。

  在欣赏《论语》时,我慢慢地去咀嚼它,规范我的言行和学*方法。印象最深的那一次:步入高一时,我急于求成,忽略了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学得不扎实,使一次次的考试失利。现在,我读《论语》时深有体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等一些话语使我受益匪浅。它倡导老实、严谨的学*态度,多复*,多重复更有用。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它的原则,不仅仅是学*,更是生活。否则,必然失败。我豁然开朗。

论语译注读后感10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论语。别说里面的资料了,就单单简介就把我吓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诺贝尔奖获得主在法国巴黎说:”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确,我读了大半部论语,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学*的道理。

  论语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说的话。背论语,真是受益匪浅。

  8月8日,是奥运会的开幕式。有一个环节,是有2008个人在击缶,他们一边击缶一边诵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当时,我大声地跟着背,我弟弟则在一旁跟着小小声的背。

  论语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了,并且都是精华。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考,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光思考而不去学*,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尝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没用。两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的热爱学*的人,我们就应当像那种人学*;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的人,我们就应当问问自我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有时候,我们考试成绩下来了,考了95分,自我感觉不错,因为还有好多同学排在我后面呢。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明白这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华,在我们此刻那么发达的社会都那么需要它。

  论语的资料实在太深奥了。一时是理解可是来的。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慢慢的体会到它的精髓。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扩展4)

——《论语》读后感与践行作文 (菁华3篇)

《论语》读后感与践行作文1

  读了《论语》这篇著作,我受用不尽,不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还亲密接触,让我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

  《论语》书是对孔子日常生活的举止与语言方式,还有记载*史代伟人对孔子的评价与生活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反应了孔子与别处俩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师傅,还反应了孔子好问好学的不屈不挠的学*精神;他还非常谦虚,自己成了老师,还是求学,对问题都不耻下问;不像我们,遇到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困难就不理不睬。在我练字期间,我在书法班的名誉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骄傲,在学校的作业本上写得乱七八糟,还差点被批入“差字黑名单”;自从读了这本著作,我在数学方面的字体大有进步,连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有一次,还在课堂上公开赞扬我的作业本呢!原来论语是多么重要啊!

  因此,我们要向孔子学*,不能骄傲自大,要做一个谦虚有学问的人,并向孔子取长补短,让自己更完美!

《论语》读后感与践行作文2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咦?大上午的,谁在读书呀?哦,原来是焦作日报社组织校园记者在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呢!

  以前,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给他们说的话他们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们不相信我。我很生气,为什么不相信我呢?但自从读了《论语》后,想起《论语》里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我马上就不伤心了。

  还有一次,我的同桌不喜欢学*,我就耐心地给他讲:“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的道理,使他感到学*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令人讨厌。后来,他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学*,学*成绩也提高了。

  虽然再有两节课就不能和任老师共同学*了,但是,任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会永远牢记在心。以后,我还会多读好书,做一个像孔子一样有学问的人,并且还要多读圣贤书,做一个少年君子!

《论语》读后感与践行作文3

  《论语》这本书有道德、仁爱、孝道、教育等多种思想,其中主要思想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从中我也懂得了不少: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有我的老师,向他好的方面学*,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应该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在生活中,我要谦虚,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向他的优点学*,改正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的跳绳跳得好,琴弹得好,但是胆子小,不敢上台朗诵,应该向胆子大的同学学*,及时改掉自己的缺点。

  孔子曰:“学而时*之后,不亦说乎?”这句活的意思是:学了之后,要反复的再看,复*,这不是件高兴的事吗?在我们的学*生活中,也应该是这样。背英语、语文的词时,要每天巩固,才不会忘记。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的单词我第一天就背会了,可是过了一星期后老师听写,二十个单词只有五六个能记住,其它全忘了。

  《论语》这本书非常好,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件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扩展5)

——中学论语读后感 (菁华3篇)

中学论语读后感1

  我和父亲一起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通过我自己的理解与父亲的解释,我了解到了《论语心得》的内容以及《论语》的道理。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论语心得》*讲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论语心得》中的第一道,读这一道时,我的感触也是最大的。

  我们现在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隆、事业成功的基础。但人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内心的时候,他的强大,无坚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就是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仅此简单而已。读到这里,我想,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只要你的胸怀无限大,许多事情就小了,原来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宽容。但是,真正做到宽容,又谈何容易呢?有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老是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咀嚼中,一次又一次再受伤害。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了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要实现理想马上也要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叫“仁义”。

  读完这一道,联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万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蛮横、无理、霸道,这跟书中相差了多远啊!我仔细的考虑了,我以后一定要做到宽容、关心爱护他人等。这样,自己的人生不是才会更完美吗?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以个民族的精神。

  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但我的心灵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学论语读后感2

  《论语》,记载的是孔子与他的学生的对话。它是一部对我们很重要,教我们如何做人,学*,是我们必读的名著。论语里有一句话:“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讲出了做人的几个道理和学*的方法,给予我们启迪,也指引我们学*的方向,目标。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告诉了我们要孝敬父母,尽孝的方法。说明了做人要知恩图报,孝敬父母。许许多多,说都说不完。人只要按照《论语》里所要求的,做到其中的一点就比许多人好多了。

  总之,《论语》记载了仁,孝,信等道德范畴,是我们须认真阅读、学*的一部典籍。作为一个略知一点*历史的'*人,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的历史。也正正因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随便发表什么评论。据中学的历史课本记载,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开始,一向到清末,《论语》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认可的正统思想,统治了*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

  事实上,这两千年中,官家推行论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统治的工具。正因论语讲“礼”、讲“仁”;讲“忠”,将“孝”;或许也正因《论语》中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有人说我的这种言论是在抹杀*古代优秀的文化。其实不然。我主张打-倒的,是那个作为思想枷锁的《论语》,是那个用所谓的“仁义道德”(鲁迅语)来禁锢人们的思想的《论语》。将其打-倒,反而有助于我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论语》。首先,论语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伦理著作不一样,他没有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专门的论述,他只是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断,并且其中的主角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言语将被记录下来。因此显得十分自然。正是正因《论语》来自生活,是生活鲜活的再现,因此我们才就应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去读它。个人认为,与其风格比较像的一部书是晋代的《世说新语》。我们怎样读《世说新语》的我想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出于学术目的(例如需要写一篇论文或读书报道什么的),必须不会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话是多么曲折地表达了一个多么深刻的学术理论――我们大都会把它当成一种生活的纪录,以一种闲心来读它。我觉得,其实闲谈的心境才是最适合读这样的书的。读到会意处,拊掌一笑,自然就明白了他要表达什么。或许比条条框框地分析加分家长寄语

  解来得好一些。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就应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一样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中学论语读后感3

  在我读过的书中,我觉得《论语》是我读过最有含义,最有蕴含的一本书。这本书教给我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无价的,因为,它教会我了很多人生道理。

  比如,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学过的知识,并且,还要懂得新的知识,这样才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这一则让我明白了,不要把新知识学会就可以了,还要加强巩固学*过的知识。

  比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了解怎么学*的人,不如爱好学*的人,爱好学*的人,又不如以学*为乐的人。这一则让我明白了要以学*兴趣爱好才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比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明白了时间的宝贵。孔子在河边感叹到:”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日夜不停。什么都可以用金钱买到,但唯独时间不可以,因为它是无价的,可以称的上是”无价之宝“。

  还有一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逢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这一则中我知道了,在三个人当中,其中一位必定是我的老师。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所以,要学*他好的一面,同时,也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更加完善自己的优点……

  这本书里的每一败都很有价值的,我会把每一则都牢牢的记在心里。


《论语译注》读后感作文 (菁华3篇)(扩展6)

——论语译注读后感通用十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 1

  母亲告诉我,十三岁之前是人记忆最好的时候,因此,我一向坚持诵读经典。四年级的时候,我背完了《论语》上册,班上进行“国学经典”考查时,我总是高高地举起手用心回答问题。每次我背诵原文都很流利,但老师让我讲解意思的时候,我却很多都不知道,于是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看看《论语》的译文。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论语译注》上册,书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释,阅读这本书能够一边复*原文,一边明白每句话的意思,这使我收获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学而第一”,这是《论语》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关于“领悟”主题的对话讨论,不仅仅让我学*并领悟了“如何领悟”,还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

  有子,姓有名若,他是孔子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经常提出孔子的优点,并心向孔子领悟。其为人处世也深得孔子的赞赏。

  曾子,姓曾名参,也是孔子的学生,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兄弟姐妹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这是他的领悟方法之一,他每一天都会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了心呢?与兄弟姐妹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都复*了呢?”

  子禽,姓陈名亢,孔子的学生之一,他的特点是十分好问,遇到什么小问题也要请教孔子,因此进步总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无数,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学生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帮忙并耐心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持续谦虚,很善于从别人身上领悟,人们夸他他也从不骄傲。他总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三个人走在一齐,当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的长处去领悟,以他的短处为自我改正的参照。”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并领悟别人的优点,就算有天大的学问,也要像孔子那样谦逊好学。

  有子懂得欣赏他人,曾子坚持每日三省,子禽总是勤学好问,孔子更是善于以他人为师,这些都是我领悟的好榜样。以后我还要进一步研读《论语》,做一个有思想、有学问;爱反省、善领悟;不骄傲、不自满;懂礼貌、又孝顺,拥有完美品德和更多学识的真正优秀的人。

  论语译注读后感 2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集齐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告诉读者大大小小做人的道理。虽然孔子的政治道路不是那么的理想,但是他的教育事业还是十分成功的。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论语译注读后感 3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论语译注读后感 4

  《论语》,一篇充满高尚的文章。今日,我们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开国丞相赵曾说:“半部《论语》知天下。”可见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本书上层说过,孔子。一个2000多年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日看来依然是那么的先进,那么贴切,何以想象《论语》这本书却通知了中国*二十一个世纪。

  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说的话综合在一起,写下了这篇文章,他所说的不仅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还有学*的好处和如何学*。

  我喜欢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这句话所要表达中的一样,可我们此刻的社会,却连这一句话都做不到!

  孔子,一个创下无数辉煌的学家,此刻却已成了一个历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论语译注读后感 5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译注读后感 6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此刻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明白?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结合起来,仅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我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当感到无比欢乐与荣幸,我们能够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当坚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明白了怎样学*,我明白了该怎样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论语译注读后感 7

  最*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理解先译一下,再结合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最后读完论语有了以下感受和想法:

  全书共20篇,采用语录体,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它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辩等等,每个人物描述地都十分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在于刻画人物方面,在内容上也让我获益很多。20篇中将“学”放在首篇,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教导我们要善于学*并且多加思考。“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是关于知道的真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这告诉我们在学*上和生活上,要善于反省,取长补短,并且要多向优秀的人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教育了我们要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可信,多学*知识。

  在八佾篇中提到了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我想和大家更深一层来探讨这句话,鲁国大夫季桓子在自己的庭院中演出了天子才能享用的“八佾之舞”,违背了礼的规定,引起了孔子的极度愤慨才说出了这一番话。但站在音乐发展的角度来看季桓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敢于冲破礼制观念的束缚,不仅敢“八佾舞于庭”还敢摒弃雅乐欣赏民间流传的俗乐,这也造就了后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从此礼乐制度成为历史的陈迹。

  论语译注读后感 8

  还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论语是过年的时候妈妈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时候太小,不知道是《论语》里的,但是却马马虎虎知道它的意思了,“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妈妈解释的很简单就是对远方朋友的欢迎。自古以来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华五千年文化一直是历史上的一朵奇异之葩,而中华礼仪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自然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传播发展自然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义务。从小到大,从身边的很多大事小事,生活里的*惯的方方面面上可以看得出来,家长、学校、国家都在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灌输中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颗种子质量再好还是需要水分和营养才能健康成长的,所以,从小我们就被教导着。我们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现在正在上大学,可以说直接接学*,间接理解到的论语知识有很多很多的,而《论语译注》一本就较好的整合了我们以前学过或者没见过的论语语录知识。在阅读过程中有惊喜,有重逢,有懵懂,有领悟,惊喜其中的奥妙,重逢旧时的“故人”,懵懂于其中的古文言,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家知道,《论语》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的弟子及其后人对孔子,孔子弟子言论的记载的整合所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一是“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二是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例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对于《论语》,我们通过这些了解到它最根本的来源,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它是很有帮助的。读了《论语译注》对其中的孔子的许多言论和主张肯定是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孔子这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更多的了解。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感触最深的几则吧,但绝对是不只是这些的。春秋时代重视“礼”,“礼”包括礼仪、礼制、礼器等,却很少讲“仁”。《左传》“礼”字被统计一下,一共讲了462次,但讲“仁”不过33次。《论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却109次。由此看来,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认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仁”并不是孔子所认为的更高境界,“圣”才是更高境界。“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舜他们都未必能达到。“孔孟”经常被我们说在一起的,可以说孟子

  是对孔子的继承吧。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孔子讲究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我们的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一直以来被许多人传颂着,孝感动天、、鹿乳奉亲、百里负米、芦衣顺母、亲尝汤药、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尝粪忧心、弃官寻母等。现在,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关于子女对父母的不赡养越演越烈,这在迫切的要求人们对于孝道的发扬是不可懈怠的。这儿还有一个小故事,是很久以前在某个杂志上看到的,很具讽刺意味:一对夫妻父母早逝,家中无长,缺憾承膝之欢,妻子便责令丈夫外出寻亲。另外一对夫妇,家中有一耄耋老母,口流涎眼生疮,越看越令人生厌,于是妻子责令丈夫将老人送至野外,盼其“自然”死亡。从这些故事我们感悟到了什么呢,大家自己可思考。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

  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据说有一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试问,乌鸦尚会反哺,那么人呢。

  作为每一个莘莘学子,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不耻下问的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闹着也要去。妻

  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对,这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不只是古时候的故事在教育我们诚信的重要性,现代也是的。“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这样,朱家4口人,除了朱邦月本身一条腿被截肢,后来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吃喝拉撒全靠他照料。为了一个承诺,他付出了一生。

  “仁义礼智信”,这些是对《论语》的总体内容的总结,不要小看这五个字,在我们的学*与生活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学*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成为当代和未来都有用的人。

  学*《论语》不应局限于何地、何时、何书,对于《论语》的学*应该是一生的,不应该局限于任何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学*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马上”随地可以学*《论语》、思考《论语》。同时,也不应局限于任何时间,随时想起,随时都可以思考《论语》,学*《论语》。一颗颗的珍珠容易散失,而把它们互相连接相织就可以一直保存了。

  论语译注读后感 9

  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当时没对答上来。孔子听说后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愤用功,连吃饭都会忘记,学得高兴了,一切忧愁都忘到脑后,不知不觉,就上了年纪了,如此而已。

  孔子作为一代圣人终其一生都奋发好学,他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圣人回首一生对自己的评价。孔子在离开鲁国后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他这一生有诸般>挫折却毫不气馁,仍然刻苦好学、积极进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老夫子如此勤奋,后人自是不敢懈怠的。'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这是那头悬梁的孙敬。'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个是锥刺股的苏秦。此二人一人为汉朝大儒,一人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身任六国宰相,皆为名留青史的人物。抛却二人本身才思不说,勤奋好学确是其身后功名的重要推动。

  中学时期听说过一个曾国藩与贼人的>故事,至今铭记在心。据说曾先生小时候天分不高,想要背下一篇文章需要重复不知多少遍。一天晚上曾先生在家读书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贼人,那贼人想等曾先生睡着之后从屋里捞点好处,便藏在了屋檐下面,谁知左等右等曾先生还是反复背诵那篇文章。贼人便大怒,跳着脚蹦出来说:'这种水*还读什么书。'说着把那篇文章背诵一遍后扬长而去。那时候是把这个故事当笑话来听的,后来才明白,贼人即使有这样的天资也只能成为贼人,而曾先生确是连***都佩服的人物。曾先生论天赋不如贼人,但要比勤奋和坚持贼人自是比不上曾先生的。他曾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这些都是曾先生对后辈们的谆谆教导了。

  我想我是要学孔老夫子,学孙敬苏秦,学曾国藩先生那样勤奋好学无止息的。如方仲永和贼人那样的天赋我不曾有,更要学吕子明让人赞叹'非复吴下阿蒙'的。即使不能得愿,也应是'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然而,孔老夫子给人的指示不止勤奋,更兼有学*的方法。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学*,知道怎么学*的人,不如爱好学*的人;爱好学*的人,又不如以学*为乐趣的人。这是强调兴趣的重要行了。后来肖复兴又说:'学*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在学*态度方面,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在学*方法方面孔子又说:'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它,不也高兴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德行好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在我看来,孔老夫子必然不会为时间流逝而感慨伤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就像奔腾翻滚的河流,不舍昼夜的向前奔流,不知疲倦。人生会有很多挫折,你必须为你所做的每个决定的结果负责,如果做错了也不必悲伤,只当做日后行为的参考。人生苦短,也许日子就在你春悲秋之时过去了。过去的怎么也挽不回,将来的还不确定,我们可以做的惟有把握当下了。在该有的迷茫都过去之后,是不是该好好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呢?

  读罢论语,除了膜拜孔子的圣哲之外,更加感叹他是一位浊世翩翩的佳公子。诗经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据说孔子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八个字极为激赏的。而在我眼中,孔子就是先秦岁月中雕琢打磨出的君子,尽管有挫折也无所畏惧。孔子的学生曾参所作《大学》中开篇即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恐怕曾参就是以自己的老师为参照的,孔子也的的确确叫人'终不可谖兮'的。

  论语译注读后感 10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就出来做工作;不太*,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有时候,我们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三观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孔子提出了他的想法,供我们参考:

  1、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去学*它、实践它,捍卫它。在深入研究和对比之前,不要别人说哪个好,就信哪个,要自己去选择和验证。

  2、居住在太*之地。可以放眼全球,不必拘泥于一个地方。

  3、在清明之国,不努力以致贫贱,是个人的耻辱;在黑暗之国,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也是耻辱。

  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有一个让我们坚定相信的道吗?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贫贱和富贵是如何得来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