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亲爱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有些路,你必须独自走——

  “你18岁时,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你跟父母会聊天吗?”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很多学生会问我这些问题,而那时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关系甚至处于冰点。于是,我决定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是一位激烈的文学战士,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亲,有两个叛逆而独立的混血儿子。《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他的大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全书共收录了36封书信。这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所做出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在序言中,作者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无论是谁,我们的18岁或许都似曾相识,信奉理想,渴望自由。但面对我们18岁的学生或者孩子时,我们却总是以后来人的立场与身份与他们不*等地沟通。他们会抗拒、会挣扎,甚至开始逃避。生活中很多18岁的子女与父母的现状正如作者所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我们更需要的是共同努力地去做尝试。让我们去再次认识人生里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们也第一次认真去认识自己的父母。不管是通过书信、交谈还是游戏等形式,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沟通孩子与父母的纽带。

  想想自己的18岁,忙碌而紧张的高中时期,我与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地碰面。我们之间的对话好像也都是围绕着“想吃什么?”“今天学*怎么样?”“考试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关心与问候。现在的学生情况也同样类似,父母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似乎对孩子的情绪、爱好、心愿少有了解。更别说深度的交谈与了解,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可能和父母好几天不说话。“我才知道,多少父母与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两代人,两国人交谈的话题可以如此广泛、直接,没有说教,而是袒露心声。从“作为德国人在德国队比赛时,会为他们加油吗?”探讨孩子对历史、对国家的认识,从一部关于阶级跟贫富差异、社会公义的电影探讨生活中的两种道德,从一晚上的新闻事件谈到对于民主理想主义的看法,从香港与德国的咖啡馆谈到文化,从对彼此的提问谈到死亡与未来。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那么不妨尝试着针对一个问题,不仅仅是你问我答,而是交互式沟通交流,也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十八岁的烦恼如果不是什么关乎生死大事之类,就一定是一些芝麻小事,但是却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家长们会像说鸡汤文一样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衡,可是既要体贴到别人的感受,又要照顾到自己的立场,是很难的事情。但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学会应付的烦恼,因为我们思想独立但却是社会化群体中的人。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将龙应台的话牢记于心。“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的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漫长的人生,不论是高考、考研、就业、升职还是恋爱、婚姻、家庭等,你都要在*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认清生活的本质。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而那些十八岁的路,无论有哪些高人指点,帮你避过多少的深坑艰险,还是得靠自己走一走。

  安德烈和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就是我们生活的望远镜和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天空,也窥测到了生活中的不易与*凡。我们十八岁的问题,在这里也能寻找到合适的答案。我们也慢慢用泪水与离开去懂得: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在这世上,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何况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儿女,其实我们都是在长大。当儿女的因父母而幸运,当父母的因子女而骄傲。这些路,是我们必须独自去走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妈妈曾经看过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她极力推荐我看这几本书,可我当时不愿看这本书。现在也到了该看的年龄,我愿意去好好品味。

  这本书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安德烈问龙应台:怕不怕安德烈以后过于*庸,无法及龙应台与安德烈父亲的成就。

  为什么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呢?本人认为所有兴趣都是感同身受,经历过或思考过同样问题,就像遇见知己(无论是人,亦或是物)。没错,十三岁的我也思考过同样的问题。就连我这“等闲”人也思考过的问题,能证明“问题大了”。可以说思考过的人不在少数。身为一个孩子,有老师说我有好胜心,且强,所以好胜心定会激起我与父母的攀比之心。我相信这是人皆具有的。我自认为是成绩不比父母差,自身与学*有关的所有条件比之父母也只强不弱。可我十分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原因是在父母那个年代没有过多的竞争对手,而我的竞争对手数量令人“叹为观止”。*有文化的人多了,竞争也就更为激烈了。以前*只有一部分人读过书,他们都很努力,而现在社会进步了,所有人都在努力,你不加油就会被他甩在身后。所以我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读到好的高中、大学,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于是我开始想:为什么这么累?人生这么短,不是应该享乐的吗?这么累有什么用,死了之后还不是一无所有?还不如自己活得开心,珍惜眼前,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不留遗憾,还满足。学*这么累……

  而龙应台缺一语惊醒“半步入歧途”的人们(咳咳,可能只有我):“你现在好好学*不为别的,只为你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权利”。这是在工作上,在家里,在社会上……,是的,我们努力学*是为了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工作选择我。有了这个权利,我就能拥有一份有时间“享受”的工作,或者直接得到一份自己享受的工作。明显这份享受比之前的享受“正派”,而且比之前的诱惑更大,因为这个理由更为富丽堂皇,我有付出,就有收获。反观之前想放弃学*的想法,如果成了,就真的连温饱都要担忧了。这个念头一闪现,我把自己吓了一跳。赶紧把这个念头扔掉,太可怕了!

  我十分愿意主宰自己的人生,因为它是我的,为什么不呢?工作先是能满足温饱问题之后,就是要考虑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成长才有意义,有帮助。读后感·如果不断做一些无意义的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用管他人的想法,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像龙应台所说的:“人自强努力不是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

  《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影响很大,把走上弯路的我不断地“掰直”,就像这“将军饮马”的解题思路,它为青少年做了多少贡献!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之后要看的《目送》,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已带给我许多。我很期待,希望《目送》能带给我更多的新思考、新方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的长大**,心中都是由衷的高兴的,但说真的对他们的忧虑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忠告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这些都会让父母感到担忧和痛苦,不可否认,年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社会价值观变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带去帮助和指导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题记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龙应台那个年代的贫穷,那样的生活,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落后,是我无法想象的。而安德烈这一代,及我们只一代,这是另一个世界。这个时代,与时尚接轨:疯狂地听音乐,无止地跳舞,拼命地玩耍,这些与龙应台那一代截然不同。而这样的差异,会选择的人总是站在安德烈的那一年代,殊不知,当人们的生活,文化随着时间逐渐提高时,往往会丢弃一些原始的东西,被金钱所束缚而变得残忍。而那被丢弃的东西,正是龙应台那时所普遍拥有的单纯与互助。现在的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友谊、亲情变得一文不值,而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又是否看清什么呢?还是在享受着贩卖心灵后得到的物质呢?也许,我们能期望某一天在我们享受物质时,回头想想逝去的心灵。

  也许,我和安德烈是同一代,一个新新时代,懂的快乐,玩耍和音乐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伟大理想。我们不是只懂玩的叛逆少年,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向往,所以也请天下的父母能理解我们,别总用“轻狂”指责我们,别总用“清狂”批评我们,别总用“不行”给我们下死刑。在信中龙应台写过这样一句话: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上的荆棘。这句话然我感受很深,是呀,人生的荆棘太多,困难太多,每一个困难都需要花上你大多时间去克服去打败,而在人生的时间中就给自由的,玩耍的却所剩无几,毕竟这个社会残酷。虽然我还是一个初中生,但只属于小学生的自由,我却无法在享受,也许这正是龙应台在信中所说的“寂寞无比”。

  信中,安德烈说自己是一个百分百的混蛋,我的想法和龙应台一样,我并不认为他是混蛋。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有一些有优点,不能因为他人在受苦自己在享受而自贬。其中,安德烈与龙应台都写了自己对道德的看法,安德烈因为面对道德而厌恶自己,但我认为只管这样厌恶自己是没有用。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条件优越时,不该更加努力地生活着,用更好的方法帮助他们吗?毕竟他们的贫穷鄙视自己造成的,我们不必厌恶自己。同样,既然意识到这一点了,就应该让自己节省一点,不浪费东西和金钱,就给需要帮助的人。此外,我们在吃穿住行,也是给自己一个良好的条件去挣金钱和爱心,所以我们需要心存善心并付出行。

  在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感受,我不会像安德烈一样去烦恼,而是坚决地支持自己的想法。在权威的世界里,人际关系仿佛显得很重要,它可以将你从山峰摔到低谷,也许会让你一炮而红,所以,掌握好人际关系很重要。对每一个人都露出微笑,面对那样的“英语老师”我们大不用消极的方式去反抗,我们可以与那样的权威坐下来沟通,解决好所在问题,而不是将那无谓的反抗化作让自己受伤的一把剑。至于那对于我来说还很遥远的爱情,在龙应台的话中,我也找到了最好的诠释: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肩并肩立在船头的,浅酌低唱*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的人。对于爱情,也许我还想得很简单,但这句话却和我想的一样,爱情不需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只需**淡淡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书中,何必要纠结于“左”“右”之分呢?就如菲利普所说的,极左跟极右,就像站在一个圆圈上,看起来是在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其实最后会碰头的。在我看来,只要做出的决定对人民对国家有好处,都可采用,不必计较谁好谁坏。有时候,今天的问题用一种方式解决,明天用另一种。也许,支持“左”“右”之分的人都是为人民好,那不如将左右结合,即可“左”也可“右”,既能解决政治问题,也可摆*争吵,岂不万事大吉,皆大欢喜?有时候,不需要问到底,探个透,适中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有争议的问题,若你看后解决不了什么,那你不如当做看了一本故事书,不用无风起浪的分出胜负。要知道,有些问题就是这样。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暑假里,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让我感受颇深。此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这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读了这本书,不经让我想到曾经班里的一个学生,她的成绩很优异,在班里也是名能干的班干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开厂很忙,*时一直要加班,所以没有时间与父母交流。

  所以我也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她,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孩子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这位学生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她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姑娘。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能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你的想法的!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多想想,不要紧扣“我是为你好”而“胡作非为”。同时,我们更要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同样的意思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更容易的接受,我们也应该多学学,虽然没有龙博士那样的智慧,可我们有很多学*的途径和借鉴的方法可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哦……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学会了与父母相处,还学会了许多事情。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扩展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扩展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早秋的上午,阳光跳跃在桌面上,微风拂过脸颊扰乱了额前的发丝。教室里冷风呼呼作响,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所震撼。

  三年的时间,让母子二人由“陌生”变为“熟悉”。龙应台说:“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吧。但当龙应台发现那个可爱的安安变成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的安德烈时,她想到了用一种最温婉的方式---写信。文字,真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力量,两代人的沟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词透露的温情中逐渐消融。

  透过书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德国长大,深受欧洲古典艺术和美的熏陶,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喜欢单纯地享受聆听。在他的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爱国情怀与避政心态,安分保守与热情奔放。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种文化。

  我最喜欢的一封信是龙应台给安德烈写的《文化,因为逗留》。在香港这座繁华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随处都能看见急冲冲赶路的白领公务员,各种嘈杂声充斥着人耳,快节奏的生活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想起暑假里和妈妈一起去台湾诚品书店,在这里书是一种文化,而读书更是一种享受。不同年龄的人因书在此汇聚,甚至还有人提着行李箱,只为感受书本的魅力。书店里橘色而温暖的灯光将书本笼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文化经典就是被时间的筛子所挑选的金块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经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过了龙应台和安德烈的来信,我不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会出现叛逆情结,渐渐地与父母的交流变得少了,每天都单调地重复三点一线地生活。看到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想和我沟通交流的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

  与经典里所描绘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妈妈并不是细腻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的,*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爱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为要上晚自*,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买饭。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炖好排骨送到校门口。当爸爸转身离开时我看到他被汗水湿透的衬衫,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有多少次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母子二人的对话,让我的心灵有很大触动。反思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心中释然,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家三口拉长的身影,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题记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要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我们有自己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但不能忽视的是,*只是世界上20xx多个独立的国家之一,所谓外国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N个国家的统称,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要学会放眼世界,学会认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最*,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乐,他旅行,开聚会……可是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天都在学*,大人和老师们光知道让我们学*,不给我们自由,我觉得生活少了许多乐趣。我知道学*对我们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放松。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他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每每看到他们的书信,让我嫉妒,又让我喜欢。我嫉妒他能有这样充满智慧的母亲,但我也深深喜欢他们的文字,感觉心灵在享受着一次次盛大的洗礼。他们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沟,这并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记了和父母的交流,他们*惯于在网络上敲打文字,以无声的方式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从而很多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叛逆,这就是缺少沟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长大时,他是否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 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在书中,安德烈对人生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的坚持,我也曾经深切的感受到,可是幸运吧如安德烈,他能有如此通情达理的母亲和他*等的交流。联想到最*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家长和子女的交流,却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很大的不足,恰逢最*母亲节来临,很多人都在朋友圈上晒出对母亲的关心,可是落实到现实中,有多少人在*日的生活中真正的关心母亲和我们的亲人呢?交流和沟通,带著最大的诚意和坦诚和我们的亲人交流和沟通,才是我们互相之间架起最*坦的桥梁的唯一方法。

  通过此书,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叙述了安德烈如何捍卫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如何从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在叙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子的辈分关係。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首先我要说,这对母子的关系可够铁的。“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哦,天哪!也许他们老外写信在名称前都必须写个“亲爱的”,总之在十年以内,我和妈妈还不会出现这种称呼。

  安德烈和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我承认,我比他年轻一点,他比我帅很多。然后,我们都拥有一种令人懊恼的东西————过盛的母爱!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岁时,他妈上厕所前还要问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厕所一样。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十三岁的我,每次过马路妈妈还要强制性拉我的手,所以使尽全力把手抽出我妈的手掌心成为了每次过马路的必修课。

  我并不贪心,说真的我妈要是有龙应台大妈的一半就很好,因为她已经认识到了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而我娘却把我完全当作幼儿园小朋友来照顾。

  看了他们母子三十多封信,我感觉那不像是母子通信,而是两位老友在闲谈,又是表达政治立场又是闲扯时尚。龙大妈倒也强大,脏话脏字都敢往上放!尽管这种母子关系比起那种“儿啊!注意身体!”“娘啊!您辛苦了!”之类的要怪许多,但就我而言,我更向往前者,原因很明显,那更适合当代少年,不是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扩展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作者龙应台用她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父母的无奈和辛酸,还有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方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给她儿子安德烈的第一封信“十八岁那一年”。

  因为这一封信让我看到了一个想深入孩子内心,想真正了解孩子,想打开那扇神秘的、无形的大门的母亲。而那时虽然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却也还是远远不够的',不是吗?从这封信中间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被母亲爱着的孩子是幸福的,我们也都和安德烈有过相似的经历和感触,比如:父母的关心,可能被不懂事的我们嫌弃,被我们当做唠叨,不想去听。

  当我看完这本书,我看到安德烈的变化,他从无奈的跟妈妈说几句,就觉得没什么话可以跟妈妈说,还觉得很厌烦,到最后主动的想跟他妈妈多说话,多交流。想想现实中的我,虽然懂得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是行动上却做不到对父母的关心。

  通过这本书我也知道了自己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好好学*,不让父母担心和烦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有些路,你必须独自走——

  “你18岁时,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你跟父母会聊天吗?”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很多学生会问我这些问题,而那时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关系甚至处于冰点。于是,我决定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是一位激烈的文学战士,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亲,有两个叛逆而独立的混血儿子。《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他的大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全书共收录了36封书信。这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所做出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在序言中,作者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无论是谁,我们的18岁或许都似曾相识,信奉理想,渴望自由。但面对我们18岁的学生或者孩子时,我们却总是以后来人的立场与身份与他们不*等地沟通。他们会抗拒、会挣扎,甚至开始逃避。生活中很多18岁的子女与父母的现状正如作者所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我们更需要的是共同努力地去做尝试。让我们去再次认识人生里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们也第一次认真去认识自己的父母。不管是通过书信、交谈还是游戏等形式,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沟通孩子与父母的纽带。

  想想自己的18岁,忙碌而紧张的高中时期,我与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地碰面。我们之间的对话好像也都是围绕着“想吃什么?”“今天学*怎么样?”“考试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关心与问候。现在的学生情况也同样类似,父母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似乎对孩子的情绪、爱好、心愿少有了解。更别说深度的交谈与了解,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可能和父母好几天不说话。“我才知道,多少父母与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两代人,两国人交谈的话题可以如此广泛、直接,没有说教,而是袒露心声。从“作为德国人在德国队比赛时,会为他们加油吗?”探讨孩子对历史、对国家的认识,从一部关于阶级跟贫富差异、社会公义的电影探讨生活中的两种道德,从一晚上的新闻事件谈到对于民主理想主义的看法,从香港与德国的咖啡馆谈到文化,从对彼此的提问谈到死亡与未来。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那么不妨尝试着针对一个问题,不仅仅是你问我答,而是交互式沟通交流,也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十八岁的烦恼如果不是什么关乎生死大事之类,就一定是一些芝麻小事,但是却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家长们会像说鸡汤文一样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衡,可是既要体贴到别人的感受,又要照顾到自己的立场,是很难的事情。但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学会应付的烦恼,因为我们思想独立但却是社会化群体中的人。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将龙应台的话牢记于心。“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的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漫长的人生,不论是高考、考研、就业、升职还是恋爱、婚姻、家庭等,你都要在*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认清生活的本质。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而那些十八岁的路,无论有哪些高人指点,帮你避过多少的深坑艰险,还是得靠自己走一走。

  安德烈和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就是我们生活的望远镜和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天空,也窥测到了生活中的不易与*凡。我们十八岁的问题,在这里也能寻找到合适的答案。我们也慢慢用泪水与离开去懂得: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在这世上,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何况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儿女,其实我们都是在长大。当儿女的因父母而幸运,当父母的因子女而骄傲。这些路,是我们必须独自去走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里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文明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意义;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文坛的一笔损失和*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一、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可以不必了。”

  老师对学生似乎也永远有一种这样的以爱作借口的不爱,比如说我们常听常说的“这是为你好”,因此而不沟通不解释的种种,并没有把学生当成能思考,有主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有办法明白:你的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了,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跨越两代人的三十六封家书,跨越两代人中间隔的三十年,跨越着两国人不同的东西文化差异,跨越着他们不一样的十八岁。“认识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我想这是龙应台对于三年专栏的有始有终。

  从第一封信读起,我们不难感受到龙应台对自己儿子许久未见得陌生,品尝到弥漫在书信里安德烈的天真与青春的自由。从前可爱的安安、躺在她怀里依偎的安安、金灿灿毛茸茸的安安如今也要展开翅膀单飞去了;从前而二十岁的焕发容颜,如今的鬓发苍苍,蹒跚而来又扬长而去。那些站在远处的曾经,都随时间而去了。

  父母终究是父母,会时时刻刻牵挂,会嘘寒问暖慰问,会和声细语教育,会把孩子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会倾尽自己所有,只为成全更好的他;孩子也终究是孩子,会感恩父母的良苦用心,会鞭策自己努力奋斗,会愿意用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

  父母没法强求成为我们的知己,就像我们没办法强求任何一个人成为我们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我们热衷于不同的事情;因为经历,他们所走过的路我们还没有起步;因为时代,我们选择表达爱的方式都大不相同。所以,我们会选择越来越靠*志同道合的伙伴,渐渐脱离了全心依赖的父母;我们会学着自己独立的去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不再让父母手把手教我们完成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件事;我们会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所喜欢的事情中,不花一点点的时间敷衍任何人。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爱的港湾,一个人在海上独立的航行,尽管我们会经历一波又一波的困难,我们也愿意用自己力量乘风破浪。

  走过崎岖坎坷的路,尝过辛勤劳碌的汗水,听过肆意而起的流言,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更愿意用他们凤凰涅盘般的宝贵经历告诉我们,指导我们在人生路上走的一帆风顺。生怕我们没有在他们给我们铺好的路上走,否则我们就会遭受挫折,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这样哪能让他们不担心?

  但是已经有了独立思想的我们,却是渴望一种可以自凭做主的愉悦。自由分很多种,而父母所给我们的自由却是最复杂的。这样的自由是父母想给又不想给的,而我们却又十分的渴想与期待。在这给予与企望的来回道路上,夹杂着来自不同方向、不计其数的情愫。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也许会辗转反复,也许会一波三折,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来自生活的乐趣,体会它带给我们最独特的感受,才能经历到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财富。

  父母给我们的爱,不计代价的付出,他们愿意用最无私的方式来铸就更好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心里,父母的位置永远独一无二、无可替代,他们对我们的付出,我们终会回报,尽我们最大的爱与孝顺。我们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儿,请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尽我们为子女最大的孝心。我愿意将来把我的第一份工资交到他们的手上,愿意用自己挣的钱让他们过上宽裕、美好的生活,让他们尽可能的享**神与物质欢愉。也许,这是我读完他们的信最大的收获。

  龙应台和安德烈原来也可以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他们做了不同的尝试——她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日后的人生旅程,淡然还是要浮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记刻下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生活岁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母亲是当你与整个世界为敌,她也会默默支持守护着你的女人。母亲是当你漂泊到世界尽头,她也会不断寄出一封封家书的女人。母亲是当你受到伤害,她会用你最爱吃的糖醋小排安慰你的女人。母亲是当你无数次跌倒,在一旁不断加油,看着你自己慢慢爬起来,越走越稳,笑中带泪的女人。

  而母亲却也是将要看着你成长,坚强,然后和她分离的女人。读《亲爱的安德列》,深深体悟到了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掩卷之后,不由泪流满面。想到了龙应台对孩子的用心之真挚,也想到了天下所有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我的妈妈是一个很风趣很幽默的人,她曾经对我说我是一个更年期的小孩,而她是一个青春期的母亲。的确,有时候我对她实在是太暴躁了,面对她的叮咛和嘱咐,我只会一边摇头一边说不。而她呢,她始终怀着一颗少女的心,用最诚挚的爱来对待我,即使我对她发脾气,她也只会笑呵呵的看着,因为——我是她的女儿,是她血肉相连,用生命的力量孕育出来的骨肉啊。所以她只是那么看着我,用心,用爱来温暖我,引导我面对这峥嵘世界,然后看着我抽身离去,长大后只是偶尔来一个电话,吃一顿饭,她就会很满足。想来天下母亲都是如此,甘愿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默默坚持,默默守候,默默离开。很喜欢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

  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凡母亲,她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嘲笑,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昨晚在女儿复*时,我应读书会的要求在写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想。其实我的女儿对她的妈妈的童年也有很多好奇呢,妈妈5、6岁的时候在做什亚洲色图区么,嗯,把镜头拉长,你会看到一个半高的小女孩在夏日昏睡的午后坐在小矮凳上,头昂的高高的,目不转睛地在看五斗橱上的电视,此时电视里传来音质不是很好的歌声,我所有童年最初的记忆都定格在夏日里一个小女孩守着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在听歌,这算不算妈妈最早的音乐启蒙呢。

  而我的女儿,在这更早些时候已经开始跳舞、唱歌、画画、小提琴了,你比妈妈幸运,更早接触艺术和美的熏陶,而一直到十二、三岁现在的你更是可以经常出入图书馆、美术馆、音乐节、电影院。正如龙应台所说你们这一亚洲色图区代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姿的热带鱼啊!而十二、三岁的妈妈正穿过一条又一条亮晶晶的田间小路去给早起劳亚洲色图区作的外公送早饭。夏日的早晨,还有一层薄雾若有似无地飘散着,走在满是露水的青草田埂上,初升的太阳光照在露珠上,亮晶晶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穗灌满了浆,不时的有小青蛙,小蚱蜢从脚边跳过,还有小水蛇哦,也会被它吓一跳,在这样静谧而美好的夏日早亚洲色图区晨,我才是那个侵入者哦!

  这个时候也是最爱美的年纪,邻居院子亚洲色图区里的栀子花树(真的是好大一棵),篱笆墙上的金银花,菜园地上的“指甲花”,我每天都会去摘,戴在头上、衣服上,还带给老师、同学。而这些都是对小时妈妈美的熏陶,对吗?

  蝉声拉长了一整个夏天!哈,妈妈的童年都是夏天里,这会不会跟我是夏天出生有关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里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文明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意义;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文坛的一笔损失和*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一、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可以不必了。”

  老师对学生似乎也永远有一种这样的以爱作借口的不爱,比如说我们常听常说的“这是为你好”,因此而不沟通不解释的种种,并没有把学生当成能思考,有主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这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正因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爱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爱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刻没有生活在一齐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貌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刻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正因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必须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正因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正因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因此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靠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因此不好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好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盘得来的真经,必须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刻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好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感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期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期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能够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能够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齐,不得不应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代替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正因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明白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刻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能够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刻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透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到达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发奋,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要随时刻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暑假里,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让我感受颇深。此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这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读了这本书,不经让我想到曾经班里的一个学生,她的成绩很优异,在班里也是名能干的班干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开厂很忙,*时一直要加班,所以没有时间与父母交流。

  所以我也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她,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孩子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这位学生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她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姑娘。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能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你的想法的!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多想想,不要紧扣“我是为你好”而“胡作非为”。同时,我们更要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同样的意思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更容易的接受,我们也应该多学学,虽然没有龙博士那样的智慧,可我们有很多学*的途径和借鉴的方法可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扩展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早秋的上午,阳光跳跃在桌面上,微风拂过脸颊扰乱了额前的发丝。教室里冷风呼呼作响,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所震撼。

  三年的时间,让母子二人由“陌生”变为“熟悉”。龙应台说:“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吧。但当龙应台发现那个可爱的安安变成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的安德烈时,她想到了用一种最温婉的方式---写信。文字,真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力量,两代人的沟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词透露的温情中逐渐消融。

  透过书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德国长大,深受欧洲古典艺术和美的熏陶,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喜欢单纯地享受聆听。在他的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爱国情怀与避政心态,安分保守与热情奔放。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种文化。

  我最喜欢的一封信是龙应台给安德烈写的《文化,因为逗留》。在香港这座繁华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随处都能看见急冲冲赶路的白领公务员,各种嘈杂声充斥着人耳,快节奏的生活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想起暑假里和妈妈一起去台湾诚品书店,在这里书是一种文化,而读书更是一种享受。不同年龄的人因书在此汇聚,甚至还有人提着行李箱,只为感受书本的魅力。书店里橘色而温暖的灯光将书本笼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文化经典就是被时间的筛子所挑选的金块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经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过了龙应台和安德烈的来信,我不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会出现叛逆情结,渐渐地与父母的交流变得少了,每天都单调地重复三点一线地生活。看到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想和我沟通交流的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

  与经典作文里所描绘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妈妈并不是细腻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的,*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爱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为要上晚自*,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买饭。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炖好排骨送到校门口。当爸爸转身离开时我看到他被汗水湿透的衬衫,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有多少次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母子二人的对话,让我的心灵有很大触动。反思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心中释然,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家三口拉长的身影,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去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亲爱的安德烈》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必然的结果,却未曾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飞过万水千山,酿成了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将两代人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留有心灵与心灵之间*等的交流。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而彼此的心灵却依然清晰。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通的内容——自己所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纸抵达的日期。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是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问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凶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学者。

  他们之间的家书,是*等的母与子的`交流。他们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内容。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文章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在图书馆兜了两年,每次瑟瑟去检索学校网站检索,永远都是“已借出”状态,没想到最后是微信读书让我圆梦了,感恩~

  安德烈,*惯了德国自由的生活,真切体会了liberal,很欣赏他,完全独立的思想,还有自己的.喜好,听歌消遣。而MM则是从历史从现实中走出来的时代智慧女性。很喜欢龙应台的文笔,每个对生活小细节的刻画都让人能真切体会到彼时彼景。

  看完这本书,我最想说的反倒不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我庆幸我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而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可能我是一个可以让人放心的孩子。有时候也觉得放荡不羁也要有度吧,毕竟人生活在这世上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indivisual,而是别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或深刻或浅痕,都存在过。

  看过1988的人可能会比较能理解做父母的不容易吧,德善排行老二,她不喜欢吃黑豆,她也想吃鸡蛋,但是每次都那么刚好只有两个煎蛋,她没有跟姐姐弟弟抢,因为她知道爸妈难做,但是有一天她还是忍不住了,总是被忽视肯定不好受,她爸爸过后跟她说 “对不起,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有了你们也是第一次经历,所以希望你能包容”。

  鼓起勇气,好好生活吧。你若不负生活,生活便温柔待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终于读完了“人生三书”之一——《亲爱的安德烈》。这是一本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分隔在异国他乡,两人的'关系似乎没有曾经那么亲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龄、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等。

  对一位母亲而言,不论你的年龄有多大,都始终是她的孩子。龙应台,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只是我认为她的爱有些过盛,自始自终都将安德烈当作一个幼童来对待。而安德烈,虽然有爱,但却成为了一个彼此不认识不了解的人。

  在最开始,这份母爱名曰“占有”,但后来,却成了“放手”。孩子就像鸟儿一样,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与其让孩子每天像一个提线娃娃似地听从指挥,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开创一片新天地。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家长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尝试,并且没有中途放弃的,又有几个呢?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相当重要。写信这种方式其实比面对面更好。因为在有些时候,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会忍不住端起长辈的架子。而写信,能更好地让父母换个角度与孩子沟通。由此观之,龙应台很成功。她处在一个朋友的视角,与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够接受那些大多数家长无法忍受的词汇、言语。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希望我们能走在他们为我们铺好的路上。但我们走远了,他们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护,我们全部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当然,我们也愿意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的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母爱的回信,也许会对父母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就像我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本书我还真的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说我能在十八岁或者更早的时候读过这本书,或许我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会有所转变,即使是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也足以让我受益一时。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妈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妈妈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妈妈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还有,你们谈的总是房子、车子、票子、关系,官场,乐此不疲,你叫我怎么好意思插话,和你们畅谈一个二十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啊?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妈妈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也许在*人的生活*惯里,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妈妈的襁褓中。

  写到这,我想起了发生在我们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饭,酒足饭饱之余,我爷爷突发奇想,建议我们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游。三叔听后,便问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一早有没空一起去郊游,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太早了不愿出去。这时爷爷不高兴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这是家里少有的聚会,明天一早你们必须去!话音刚落,轮到三叔不高兴了,他反驳道,孩子去不去是他们的自由,你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去呢?结果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弄得最后好好的饭局不欢而散。其实,爷爷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爷爷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长幼辈分之分,要有家庭礼节,辈分小的必须服从家里安排,以家庭大局为重。而三叔的观点是,小孩再小也有他们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什么可以同意,什么可以拒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就算是父母也无权干涉。照我理解,爷爷和三叔的争论进一步可以说是*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种冲突,在这里我还真的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家庭稳定重要,个人自由也同样重要,要我在这两者之中取其一,我还真的做不出选择。我只能说,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处,交融。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前几日去书店,给外甥女买童书,浏览了龙应台的书籍,初识她是因为《目送》,在当当网上很是畅销。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让自己很是感慨。我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可以这样的交流。当龙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但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起写了三年专栏,通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内容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通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可以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知道什么叫披萨不知道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非常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先生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可以节约,可以不浪费,可以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但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积极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诶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大量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又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的我的问题,许多次我徘徊于消极和积极的道德之间不知如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先生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己会一直*庸下去,而问龙先生是否会失望,龙先生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可以带来快乐便不是*庸,*庸是和别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亲爱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这样说。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书信的印迹,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这本书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是啊,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像他们母子一样无法聚在一起。有的母亲为了生存离家弃子,外出打工赚钱,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母亲因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缠身,离开了孩子,亲人再也无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离了母亲的陪伴。所以,现在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渐渐地,母亲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她已经渐渐远离了孩子的心。

  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们通过书信诉说着自己的生活、学*与工作,有玩笑话,有关心与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诚的交流。

  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书信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书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四封信——《年轻却不清狂》。这封信是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里面讲述了他十八岁的生活。他的十八岁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纵的时光。对此,龙应台在回信中给予了理解:“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玩,也同样是在达成一个集体的意志”。但她也同样给予了提醒:“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深沉的母爱渗透在每个字眼之中。

  爱,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无非就是家人、朋友给予的温暖与体贴,它更多的来自于家人。在看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当两个无法经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对爱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长久相处在一块的母子,其中的代沟也赫然存在。就如现在的我和妈妈,我们每天都会见面,这样的无间无疑是件让人羡慕的、特别幸福的事情。有时我也会惹妈妈生气,*时别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当事情过后,当时觉得理直气壮的我,内心其实还是很后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现,让妈妈觉得欣慰。

  是啊,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中的我们渐渐明白,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却总是忽视他们的辛苦,把这些无私的奉献看成理所当然。扪心自问,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时间的变迁,带走了父母还来不及挥霍的年轻,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沧桑。感恩,理解,支持,帮助……趁我们现在还与母亲在一起,好好沟通,别让母子关系再次生疏。

  在人生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要遭遇未知的艰难险阻,尽管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要珍视亲情,善于沟通,把父母丰富的人生经历分享,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爱,只是十个笔画、两个拼音拼成的一个字,只是四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但正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蕴涵着很深的含义。不能轻易看待任何一个*凡的事物,或许就是因为*凡,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凡。

  爱,是一场心灵之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烈与母亲的思想交锋,一个德国青年与*母亲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在争辩中陷入深思,在人世的比照中达到和解。

  很多人羡慕这对母子,认为他们可以无话不谈,而自己与孩子从来没有交过心,往往只言片语结束对话。

  那么,安德烈与母亲究竟聊了什么?他们就像朋友一样,没有不可以交流的,爱情、友情、亲情、性与恶俗、政治、音乐、兴趣、理想、大学生活、东西方对民主的理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龙应台把自己的十八岁告诉安德烈,安德烈把自己二十一岁的想法向母亲倾诉,龙应台不赞同儿子吸烟,却也尊重他作为一个**的选择。龙应台希望儿子陪在自己身边,却也接受安德烈和菲力普的独立宣言。

  正如龙应台所说,“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虽然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儿子,但是文化的差异让彼此还是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我很喜欢这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思想碰撞。

  安德烈写的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镇》,他说在德国小镇克伦堡,他有一种眷恋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个很国际的小镇,身为混血儿的他一点也不突出。朋友穆尼尔是德国和*的混血,生在沙特*,然后在迪拜、*长大。弗瑞第是德国和巴西的混血,除了德语之外还会讲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像这样的混血儿太多了。

  对于我来说,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人,血缘没有那么复杂,很纯粹,面对安德烈笔下这么多的混血儿,我还是觉得心灵受到一点触动,原来世界的流动性竟是如此之大,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大跨度地结合,原来人生还可以有这样美丽的奇迹。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可以说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世界并不是单一的,“每一个人一定属于一个国家”的观念早已过时,如今的人都具有多样性,远超过国家与时代的界限。

  安德烈就香港与德国进行了深入比较,安德烈认为香港缺少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情趣,香港人似乎永远在赶时间。而在德国,或者说整个欧洲,人与人之间愿意花时间交流,坐下来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聊天而聊天,是欧洲很重要的一种生活艺术。作为*大陆的一员,我深知香港人压力究竟有多大,工作究竟有多忙,摸爬滚打一辈子可能还只是一个“棺材房”,可是一切还是无限忙碌着。他们何尝不想找一个咖啡馆悠闲地喝咖啡,何尝不想找个假期去旅行,可是他们没法从竞争激烈的生活中抽出身子,这真的很难。

  就像大陆很多的年轻人,身上背着房贷和车贷,生了孩子更是没有一刻喘息的机会,你说他还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悠闲?

  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但这也正是*人努力的方向。

  龙应台面对儿子这样的困惑,她说不能说香港没有文化,如果从广义文化来说,香港有通俗文化、商业文化、管理文化、法治文化,如果从狭义文化来说,一切与人文思想有关的深层活动,香港的确是匮乏的。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母亲的见识和阅历,针对儿子的困惑总是有足够的宽度与深度进行解读,所以他们母子也成为读者心中的模范母子。

  其实,安德烈并不是纯粹的“西化”,难能可贵的他可以理解第三世界的辛酸与无奈,从来没有摆出一副高姿态,随时表达真正的自己,抒发真正的感情,让人家不觉得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公子哥,而是一个*易*人的大哥哥。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扩展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2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寒假,读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合作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受益匪浅。整本书我读出了两个词,尊重和自由。

  龙应台对儿子的尊重和儿子与母亲交谈的自由,颇让我们感动与羡慕。我们常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可是能做到的家长又有多少?龙应台女士在这36封家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书中这样叙述到,龙应台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吸烟,每当他吸烟的时候,都想狠狠地训斥安德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理智告诉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做家长的和龙女士所区别的,就是我们面对这样的行为,常常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因为我们恐惧,恐惧孩子走弯路,恐惧孩子走向我们所不希望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人甚至亚洲的传统教育方法。《独立宣言》一文中写道:

  一天,一些*大陆记者来采访龙应台,她的二儿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刚离开,菲利普便说道:“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的华人朋友的特征?”

  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甚至亚洲传统思想中,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龙应台女士对于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能够以一颗*常心对待孩子的“*庸”。作为*的家长,我们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当中,便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样,害怕自己的*庸,害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这里,很喜欢龙应台女士给安德烈的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这两句话使我醍醐灌顶,因为我也是一名家长,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不*庸,但是对于不*庸的意义,我理解的很狭隘,能上一流的大学,能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其实,正如龙应台女士对安德烈说的“*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其次,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冲击就是安德烈在母亲面前是自由的。从书中可以看出来,安德烈,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毫无顾忌,就像对待自己的同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等对话。即使说得有些过分,有些无礼,对方也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记得,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学》中,安德烈在和妈妈讨论音乐,说了这样一段话:

  “拿着曲子和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大伙一起听,然后会有无穷无尽的讨论,讨论歌词里最深刻的隐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观念,那真是不可言传的独特经验——我不能给你解释,因为那种经验是只为那一个时刻和气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传而独特。”

  又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我不知道你要怎么回复我这封信,因为你不是乐迷,但是,MM,你‘迷’什么呢?你的写作,或者文学,所带给你的.,是不是和音乐所带给我的一样,一种独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窥探的一种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

  这哪是和妈妈对话呀,这就是和同龄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讨自己的隐私。

  真好,通过这样的对话形式母亲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儿子,儿子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要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我们有自己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但不能忽视的是,*只是世界上20xx多个独立的国家之一,所谓外国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N个国家的统称,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要学会放眼世界,学会认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去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亲爱的安德烈》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必然的结果,却未曾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飞过万水千山,酿成了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将两代人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留有心灵与心灵之间*等的交流。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而彼此的心灵却依然清晰。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通的内容——自己所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纸抵达的日期。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是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问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凶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学者。

  他们之间的家书,是*等的母与子的`交流。他们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内容。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文章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

  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但是学*没有间断。读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有几天了,尽管读的时候很有感觉,但是写的时候却感觉无从下笔。今天又细细回想了一下,不由地询问自己:

  1、如果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还会和我好好沟通吗,如果想要那时我们继续好好沟通,我从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2、龙应台的格局很大,知识也很渊博,从书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和见地也很棒,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这里面家庭氛围和父母的影响作用肯定非常大,相比之下,自己是不是该更加努力呢,一方面给孩子个好的影响,另一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小一些;

  3、该死死盯着孩子还是给她更大的自由度,或许都这样都太绝对了,应该两者好好结合,希望培养的孩子是个有思想的人,必须有她的自由,但是还要关注不能太走弯路?

  4、龙应台对孩子也有诸多的不满,比如抽烟,可是她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跳出安德烈是自己的孩子的局限,站在“如果是别的成熟的个体自己会干涉吗”的角度看问题。

  自己也该明白: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不是自己精神和肉体的一部分,即使自己的身体一部分也会有不受控的时候,何况已经脱离了母体的孩子呢,所以自己该明白和孩子的界限,控制自己的情绪,跳出自己的局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和自由*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妈妈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哦……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学会了与父母相处,还学会了许多事情。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扩展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9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马力

  拜读《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是我过了而立之年后,说心里话,这本书籍我遇到的有点晚了。在这本书里,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的交流,互动,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作者的创作背景,是离开欧洲,去往台北市工作,四年后回到儿子身边的时候,儿子已经是十八岁的小伙子了,因为儿子有点“冷”,所以龙应台想重新认识这个十八岁的小伙子,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用通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生活,学*,以及心灵。

  与其说是一本书籍,不如说是一本通信合集。无论是什么,作者龙应台与儿子的思想交流,沟通让我感触颇多。一个家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沟通的方式是值得家长的深思。

  第一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导师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接触最早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大家都知道,学龄前的孩子最爱模仿大人的动作,好的*惯也是从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前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

  1、爱情中的烦恼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经历爱情的烦恼,主人*德烈也不例外,失恋了。人生的第一次感情,对于一个十九岁的男生来说,还是很残酷的。因为初次恋爱,那个人带给你的感动,喜悦或者泪水会让你终生难忘。

  失恋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而且很多人不止一次的失恋,有的人会很快的走出这种悲伤,而有些人却不一直被痛苦所缠绕。

  龙应台站在儿子的角度理解他的处境以及痛苦,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报告:“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是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2、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人生的方向和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洛特克在《人类价值观的本质》一书中指出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首要要素“成就感”。

  你在学*和工作上,如果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获得别人的认可,便能有成就感,成就感能让人保持稳定且正向的心理状态。

  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而龙应台对儿子说:“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无论是从责任,还是影响力来说,父母是教给孩子生活常识与人生道理的第一人,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孩子榜样的时候,就不会轻而易举的推给学校,推给社会。

  第二,孩子的沟通是一门艺术

  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贬义的意思,但是能反应出沟通的技巧,良好的沟通关健就是认清自己,把控情绪,在试同了解对方的基础之上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

  有的家长在孩子抽烟的时候,会骂骂咧咧的教训孩子,在孩子刚恋爱的时候,会加强孩子的管控,美其名曰:“为孩子好。”管控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在青春期,可能带给孩子更多的逆反心理。

  亲子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绝对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它关系到孩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成功的家庭沟通有许多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尊重。

  父母每天无论多忙,都应该留点时间跟孩子在一起,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并且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第三,阅读,知识积累,沉淀生活

  周国*说:“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我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有这个思想’,最快乐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阅读是很好的积累,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可以在书中得到答案,一个人的知识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多读书增长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的前进,不断地成长。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更聪明,变得有智慧,你就可以勇敢的面对困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困难,让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宽广。

  多读书,也能使你心情愉快,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是一件无限快乐的事情

  当然,教育孩子,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不然,与孩子沟通的时候,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话题,我们无言以对。只有丰富的知识,你传递给孩子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并且能匹配给孩子确实需要的内容。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不错的教育书籍,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有许多的年轻人并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人生需要经历许多的路口,当有一个爱你的父母为你指点迷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会少走许多的弯路。许多的80后,90后已经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些优秀的方式方法,淘汰一些落后的教育方法,与新时代的孩子共同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今年暑假在妈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来阅读,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两个人之间的36封家书。我和妈妈一起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读完后,我们还互相交流了感想,让彼此更加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读了这本书,我站在妈妈的角度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妈妈也开始站在我的立场上认识了我的世界。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这句话是龙应台写给她儿子的,我跑去厨房问正在做饭的妈妈:“如果我以后没有你们所期望的那么优秀,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长大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过着*庸的生活,你们会不会对我很失望,很讨厌我?”

  妈妈听了我的话之后很惊讶,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对我说:“孩子,你是我们的女儿,无论以后你选择了哪条路,我们都会支持你。你不用与别人比,而是应该与自己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争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会无怨无悔了,我们就会很开心,失望可能会有一些,但你永远都会是父母的宝贝父母的骄傲啊!”

  爸爸妈妈才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爱自己的人啊!其实妈妈说的话与大作家龙应台所写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读到这里,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妈妈的内心。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经常与妈妈谈心,但经常不欢而散,总是聊两句就吵了起来,因为妈妈总是不自觉地把话题转向了学*或中考,我听多了就很不耐烦,就与妈妈争辩,妈妈的脾气也很急躁,所以**脆就不聊了,然后谁也不理谁。其实我也能理解妈妈,因为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现在的社会风气决定的,爸爸曾给我说过:“其实不是我们想逼你,而是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学*,而别人在学,你就会在这场竞争中被别人淘汰,被这个社会抛弃,将来你就不会有好的工作,爸爸妈妈陪不了你一辈子,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了你,我们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长,不需要依赖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乐的生活下去。”同样的,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类似的一段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和妈妈心*气和的进行了一次心灵沟通,我发现妈妈的观点,几乎和龙应台的观点如出一辙,通过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信,我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妈妈也向我道了歉,检讨了自己,因为她通过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回信,进入了我的世界,原谅了我的叛逆。

  我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温了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正是这本心灵鸡汤般的家书,让我和妈妈又一次认识了彼此!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亲爱的爸妈:

  您们好!

  说实话,信的第一句便把我纠结坏了。我该问好吗?这样的正式,会不会让你们紧张?我该称“您”们吗?这样的尊敬,是不是不符合我们相处的日常?我该称“你”们吗?这样的随意,怕不怕在外人面前“没面子”?唉,三个问句,将自己连细枝末节都要纠结犹豫的天性暴露无遗,也揭示了,我对你们其实没那么了解。(爸妈,我决定用“你们”,这是我真实的声音)

  爸妈,你们知道龙应台和安德烈吗?知道他们间有书信往来吗?绝对不知道!不用问了!我们间的谈话,仅限于衣食住行,尤其以“饿冷渴”为最。我们几乎不谈政治、历史、文化的东西,这些东西,与爸爸有关、与妈妈有关、与我有关;但是,与爸、妈和我,无关。嗄?什么意思?天晓得!

  当然,我们会一起吃饭、看新闻、越来越少的逛街散步,你们也会问起我的工作、关心我的身体以及未来的打算等等,但都被我三言两语“打发”,或者**话题。机智如我,尴尬如我们。我知道,我们都潜藏着对彼此的爱意,但要说出、表达出,总觉得难以适从,叫人好生羞涩。典型的*式父母和*式儿女。

  爸爸妈妈,为加深了解,让我来采访一下你们:

  问题一:爸妈,你们年轻时有过梦想吗?是什么呢?如今已经年过半百,梦想实现了吗?

  问题二:你们过往这几十年,最骄傲的事是什么?最委屈的事是什么?

  问题三:你们都不曾读过大学,感到可惜吗?

  问题四:如果有一次乘坐“时光机”的机会,你们最想到哪个时间点?是过去,还是未来?抑或,你们缺乏这样的想象力?

  问题五: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是你们儿时的第一个偶像吗?你们觉得,你们是我儿时的偶像吗?你们有偶像吗?任何领域都好。

  问题六:你们的女儿,也就是我,令你们自豪吗?叫你们难过吗?自豪与难过,孰轻孰重?你们对我的期许是什么?往昔二十多年,我达到过吗?

  问题七:你们最好的朋友是谁?保持联系吗?你们如果聚在一起,会聊什么?

  问题八:爸妈,你们因为什么而结婚?

  问题九:爸妈,你们*常交流,除了儿女子孙,还有什么?

  问题十:爸妈,喜欢网上购物吗?

  问题十一:如果你们去旅行,会去哪里?

  问题十二:对于未来,你们向往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半生浮沉的你们,现今又恐惧什么?

  ……

  爸爸妈妈,我对你们有许多好奇的问题,希望你们能回答,又担忧你们看到,勾起唏嘘和伤怀。

  唉,郑板桥至理名言:难得糊涂!别回答了,距离才产生美,就继续糊里糊涂生活吧!

  不孝女

  敬上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一位母亲,一位已满十八岁的儿子,他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相隔着文化。这位母亲与这个儿子在信*同交谈着他们自己的十八岁,时代不同青春就不同,一个如同黑白的电视机,一个如同彩色的电视机。两代人,两代心,通过信来熟悉对方,通过信去熟悉心,也通过这本书去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父母。

  这本书中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这句对于我来说,有一些不太懂,但她语重心长的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说的话,她们比我们看的世面要多,给我们的都是最温暖、对我们最好的提醒关爱。现在耳边又回想起了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姑娘,多喝点水。姑娘,今天冷不冷,要冷,多穿些。姑娘,姑娘……”她说是因为爱我;爱我,她才会说。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妈妈,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渐渐明白,因为我们是两代人,我们之间有相隔的代沟,可能只有像这位作者与她儿子一样,双方相互了解,让屏障一层一层减少,两人之间才会慢慢认识对方,母女或母子之间要和朋友一样,因为他们才是你最忠实的听者与陪伴者。我变了,妈妈也变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影响了我,也改变了我,我和妈妈从一开始的“形同陌路”,到现在的嬉戏打闹,中间变化很大,我与妈妈从“路人”变成了朋友。我们是两代人,中间相隔二十六年,现在也成为了“一代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爱是不存在隔阂的,别让亲情成遗憾。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最大的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做为儿子的安德烈慢慢随着岁月成长,自然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自己的思考,有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和抱负,他的生活圈——那也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进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渐渐*淡了。

  做为母亲的龙应台显然慌了,因为她发现曾经和她无话不说的儿子,变得对她几乎无话可说。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希望能借此走入十八岁儿子的内心世界,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的——过的好还是不好?

  龙应台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她的18岁,住在一个偏僻、穷困、只有一条窄马路的海边渔村。白衣黑裙,准备考大学,对阿波罗登月、**一知半解,外边的世界对于她来说不存在。她的儿子80后,生活在德国。他的18岁,踢足球,在酒吧和朋友聊天、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音乐和美术对龙应台来说只是知识,不属于内在涵养,自然有对追求美的贫乏和对生活艺术的笨拙。而安德烈在舒适、有教养的家庭长大,网络给予其丰富的知识,艺术和美的熏陶也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生活*惯、个性发展、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学*其中的是坦诚和爱。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是成功的,母子收获了巨大的幸福。

  对于此我感到羞愧,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书本,课外*题等等充斥着我的生活,我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即使有接触也没什么话题。是啊,并且是两代人的差距,或许我们可以和同龄的人聊几个小时,但绝不会和父母谈心。

  我明白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许有很多的人觉得自己和母亲之间有着很大的代沟,觉得自己和父母无法沟通,可是相信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有人说距离可以抹掉一切,但我觉得距离抹不掉的是亲情,那份爱是不存在隔阂的,下一刻,请带着爱去理解你的家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欢《给河马刷牙》这一篇,针对儿子未来的工作选择,龙应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因为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如果你喜欢的是动物研究而不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那么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也是有意义的。我觉得这样的择业观是很正确的,可是很多人却被世俗的标签迷失了双眼,选择外表风光,实则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为了让别人艳羡,实则苦了自己。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认为,这是全世界鼓励孩子认真读书最好的理由!儿子安德烈对母亲说了许多人生的困惑,母亲龙应台也做出了解答。安德烈说,在这么多邪恶,这么多痛苦的世界里,还能保持同情的纯度,那可是一种天分;在*,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轻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无时间想根本问题……

  龙应台跟儿子说,面对失恋,面对当下的痛苦,学会把人生的镜头拉长来看,就不那么绝对了;“愚昧无知”的渔村,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人生是从*原走向森林的过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终身奉读的经;人生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希望儿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龙应台还说,她不希望儿子做一个灵魂的漂泊者,也许那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苦楚。没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为苦楚而变得比较[]深刻。这段话,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大师级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快快乐乐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写了这么多读后感,我发现《亲爱的安德烈》是最难写的,里面的思想太丰富,差异性太大,政治、经济、文化、时代什么样的主题都有。

  有时候不得不选择站队,站在母亲龙应台这一边,还是站在安德烈一边,同一个问题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同为20多岁的年轻人,我很多时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样的,却也知道母亲龙应台此时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后可以理解的。

  写到最后,我好像从复杂的主题中找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整本《亲爱的安德烈》,其中《给河马刷牙》《两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这两章令我感触颇深。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觉得自己普通*庸。可是“你真的*庸吗?”其实要看你站在哪一条跑道上。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会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大树和小草,小草就*庸吗?书中举了个提摩的例子:他从18岁开始失业,到41岁还在失业中。那么大了还没有工作,因为没有工作,也就没有结婚,没有家庭。每个家长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为什么害怕呢?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每天为了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与其为了金钱和名声成为工作的俘虏,不如找一份能充分体验生活的工作。

  龙应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很多读者回信说自己就是在被迫谋生,我相信我身边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谋生。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义呢?

  不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寻找自己安适之所在,那还谈何“*庸”?“*庸”是跟别人比,我们的终极负责对象是自己,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庸”与否,不是在于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于你做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快乐。这样看来,小草*庸吗?答案肯定是“不!”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发奋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发奋。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里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礼貌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好处;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文坛的一笔损失和*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爱,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爱,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正因有爱,因此正常的沟通能够不必了。”

  老师对学生似乎也永远有一种这样的以爱作借口的不爱,比如说我们常听常说的“这是为你好”,因此而不沟通不解释的种种,并没有把学生当成能思考,有主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你18岁时,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你跟父母会聊天吗?”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很多学生会问我这些问题,而那时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关系甚至处于冰点。于是,我决定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是一位激烈的文学战士,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亲,有两个叛逆而独立的混血儿子。《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他的大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全书共收录了36封书信。这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所做出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在序言中,作者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无论是谁,我们的18岁或许都似曾相识,信奉理想,渴望自由。但面对我们18岁的学生或者孩子时,我们却总是以后来人的立场与身份与他们不*等地沟通。他们会抗拒、会挣扎,甚至开始逃避。生活中很多18岁的子女与父母的现状正如作者所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我们更需要的是共同努力地去做尝试。让我们去再次认识人生里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们也第一次认真去认识自己的父母。不管是通过书信、交谈还是游戏等形式,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沟通孩子与父母的纽带。

  想想自己的18岁,忙碌而紧张的高中时期,我与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地碰面。我们之间的对话好像也都是围绕着“想吃什么?”“今天学*怎么样?”“考试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关心与问候。现在的学生情况也同样类似,父母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似乎对孩子的情绪、爱好、心愿少有了解。更别说深度的交谈与了解,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可能和父母好几天不说话。“我才知道,多少父母与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两代人,两国人交谈的话题可以如此广泛、直接,没有说教,而是袒露心声。从“作为德国人在德国队比赛时,会为他们加油吗?”探讨孩子对历史、对国家的认识,从一部关于阶级跟贫富差异、社会公义的电影探讨生活中的两种道德,从一晚上的新闻事件谈到对于民主理想主义的看法,从香港与德国的咖啡馆谈到文化,从对彼此的提问谈到死亡与未来。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那么不妨尝试着针对一个问题,不仅仅是你问我答,而是交互式沟通交流,也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十八岁的烦恼如果不是什么关乎生死大事之类,就一定是一些芝麻小事,但是却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家长们会像说鸡汤文一样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衡,可是既要体贴到别人的感受,又要照顾到自己的立场,是很难的事情。但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学会应付的烦恼,因为我们思想独立但却是社会化群体中的人。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将龙应台的话牢记于心。“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的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漫长的人生,不论是高考、考研、就业、升职还是恋爱、婚姻、家庭等,你都要在*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认清生活的本质。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而那些十八岁的路,无论有哪些高人指点,帮你避过多少的深坑艰险,还是得靠自己走一走。

  安德烈和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就是我们生活的望远镜和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天空,也窥测到了生活中的不易与*凡。我们十八岁的问题,在这里也能寻找到合适的答案。我们也慢慢用泪水与离开去懂得: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在这世上,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何况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儿女,其实我们都是在长大。当儿女的因父母而幸运,当父母的因子女而骄傲。这些路,是我们必须独自去走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扩展6)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2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

  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和自由*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从《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开始。

  龙应台说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要认识这个人。

  这让我想起,所谓的亲子关系:母亲和孩子成长时候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关于沟通,关于理解。

  回想起自己的成长过程,心里总会有些疙瘩在,所谓的幸不幸福只能抛开一边,只能从心理感受谈起。断断续续的十年间,有时候觉得幸福大抵如此,只要心存感恩,换位思考就足够,但是这远远不够,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关爱和理解。

  童年的不幸多过确幸,18岁以后我越发觉自己是一个心思敏感,缺乏安全感的人,有时候活得患得患失。18岁以后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但或多或少总会给我留下心理炸弹,踏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我总会思考长远,关乎未来,关乎他人的感受,如果无法十全九美,那就宁愿不要开始了。

  龙应台说得对: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漂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开始,从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回忆自己的十八岁,重新回忆和认识当年的自己,试着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找到新的自己,原谅过去和原谅自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绩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一句话在脑海盘旋许久,许久。

  在我们孩子看来,读书无用,而一些学生变相的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成绩就是父母的脸面,而父母逼着我们学*,孩子会不停的厌倦,没有了幸福,没有了快乐,甚至是亲情。

  原来在*淡的日子里,父母早已用心,把未来打造得尽可能简单、舒适,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一个孩子的未来,他们早已经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缓缓的放下那双疲惫的饿瘦,让我们更加幸福、快乐去度过后半生,他们可能也曾后悔,也曾在夜深人静是偷偷抹下眼泪,第二天依旧笑对我们,而我们只是一度的自责、嫌弃甚至是厌恶、憎恨。从现在起,爱上父母、爱上父母为你做的一切。感恩、感激、感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第一次看到《亲爱的安德烈》时还没有书,只是顺手翻阅第8期《读者》,读到龙应台和大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的节选,感动的涟漪便一圈圈地在心中荡漾开来,经久不能*静。如同一个好看且有意义的连续剧,我迫不及待地想看下去。安德烈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也许有一天我也会遇到也会经历吧。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感谢安德烈无私地把与母亲沟通的经历和我们分享。当我由懵懂无知,凡事依赖父母的孩提,成为了叛逆,急于追求自我与独立却因不够成熟而不时令人头的疼青少年,或轰轰烈烈,或跌跌撞撞得走过,直到我第一次看到那本书。我自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如鸿雁一般,在自己的天空中翱翔。我抗拒,尝试著逃跑。想跑离父母经验的网,跑离父母呵护的关怀。我坚持要往父母认知的远路甚至是错路走去,我强烈的逾越出父母所架设起的是非对错。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实在是过于冲动过于自负。后来,我买下了这本书。第一次阅读时,那感动却在不经意间被一个问题所取代。

  为什么?为什么年龄相差*三十岁,又隔着两个不同文化的安德烈与他母亲能如朋友一般在信中畅谈?再往下读下去,我对这本书有了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对于母子关系的描写让我觉得无比新奇,却又见解独到。安德烈的天真烂漫却又睿智幽默的性格让我印象深刻。母亲龙应台对安德烈的尊重与鼓舞令我感动。渐渐的,我仿佛看到安德烈与龙应台面对面的谈话,有时是互相寒暄,有时是互相鼓励,有时在激烈的'争论着什么,但这些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那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的淡淡的爱。对,是了,正是这其中的爱,再加上母子二人的互相理解才有了这温馨美好的画面。再看看我呢,骄傲自负让我几乎完全听不进爸妈的劝告,有时和他们谈话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现在想来,多半是我的不对。或许,我需要好好想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亲爱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这样说。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书信的印迹,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这本书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是啊,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像他们母子一样无法聚在一起。有的母亲为了生存离家弃子,外出打工赚钱,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母亲因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缠身,离开了孩子,亲人再也无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离了母亲的陪伴。所以,现在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渐渐地,母亲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她已经渐渐远离了孩子的心。

  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们通过书信诉说着自己的生活、学*与工作,有玩笑话,有关心与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诚的交流。

  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书信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书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四封信——《年轻却不清狂》。这封信是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里面讲述了他十八岁的生活。他的十八岁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纵的时光。对此,龙应台在回信中给予了理解:“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玩,也同样是在达成一个集体的意志”。但她也同样给予了提醒:“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深沉的母爱渗透在每个字眼之中。

  爱,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无非就是家人、朋友给予的温暖与体贴,它更多的来自于家人。在看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当两个无法经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对爱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长久相处在一块的母子,其中的代沟也赫然存在。就如现在的我和妈妈,我们每天都会见面,这样的无间无疑是件让人羡慕的、特别幸福的事情。有时我也会惹妈妈生气,*时别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当事情过后,当时觉得理直气壮的我,内心其实还是很后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现,让妈妈觉得欣慰。

  是啊,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中的我们渐渐明白,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却总是忽视他们的辛苦,把这些无私的奉献看成理所当然。扪心自问,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时间的变迁,带走了父母还来不及挥霍的年轻,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沧桑。感恩,理解,支持,帮助……趁我们现在还与母亲在一起,好好沟通,别让母子关系再次生疏。

  在人生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要遭遇未知的艰难险阻,尽管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要珍视亲情,善于沟通,把父母丰富的人生经历分享,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爱,只是十个笔画、两个拼音拼成的一个字,只是四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但正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蕴涵着很深的含义。不能轻易看待任何一个*凡的事物,或许就是因为*凡,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凡。

  爱,是一场心灵之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在安德烈十四岁那年,龙应台离开欧洲去台北市*工作,这一走,就是四年。等龙应台四年之后再回到安德烈身边时,她发现安安变了,以前那个让妈妈拥抱、亲吻、牵手,以至于让妈妈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站在龙应台面前的,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样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等,龙应台都一无所知。四年的时间,犹如一道鸿沟,把龙应台远远地阻隔在一个鲜活的世界之外,以至于“想和他说话,可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应对母子之间这样的陌生和距离,龙应台决定打破。

  这样的场景,一点也不难理解,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个阶段,成长的不仅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当两人的交往出现四年休眠期时,当两人有了四年的距离时,你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就必须想办法打破阻隔两人的坚冰,即使你们是母子。

  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

  在35封来来*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了儿子的世界;在35次来来*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这35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是两种文化在对话。

  对于作为母子关系的两个人来说,两人之间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母亲拒绝奢华、崇尚简单生活,在生活上从不浪费、不奢侈,对于这样简单的生活,儿子怎样看待呢?儿子的评价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地毯”,儿子十分疑惑:“为什么不花点时间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自我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再例如,对待写作,龙应台总是在好多天前就准备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写稿子;龙应台写作时是“吹毛求疵,注重细节”,安德烈写作时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和朋友写MSN一边写信给妈妈;龙应台把写作当做“事”,安德烈把写作当做“玩”,他期望写的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

  这就是妈妈,这也是孩子,很多时候,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于家长的看法。家长要想培养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许孩子对自我说“不”。

  对于作为中西方代表的两个人来说,两人的对话又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这种差别体此刻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上。龙应台很惊奇欧洲青年为什么没有任何畏惧,背起背包就敢千里闯荡;为什么满脑子都是玩;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要求他们努力读书,出人头地;为什么他们的学校对他们没有期待,期待他们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其实,这一系列的疑惑背后,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崇尚“个人思维”,东方人崇尚“团体思维”。也就是说,在西方人意识里,一个人背起背包就能够走天下;而在东方人的意识里,即使玩,也应当是一群人围在一齐,唱歌、跳舞,玩大风吹或者躲猫猫,也要有必须的意义和价值,要从群体中寻找安全和欢乐。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则是更为闲适的生活方式:三两个朋友,坐在咖啡馆里,就为了友情而来相聚,就为了聊天而聊天,就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感受一下微风**的午时……

  这就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东方人*惯于团体主义思维模式,西方人*惯于个人思维模式。很难说,是“团体思维”高于“个人思维”,还是“个人思维”优于“团体思维”,但有一点不能否定,在西方个人思维模式下,他们变得愈加的独立和自尊,而我们的盲从和随大流意识,跟我们的团体思维也应当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龙应台的文字,我再次审视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到底是什么关系?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吗?是父母的私有产品吗?父母有权利对子女的一生做出规划吗?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一向采取的是“放养”态度。但,看看龙应台的文字,我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父母仅仅是子女来到世界的一个通道,父母仅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护者以及**后的守望者。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热切地望着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愿景,而父母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线有多远,有多长。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对于长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权利参与他的生活,或者帮他做出决定呢?我们再看看龙应台的做法。当二十一岁的安德烈开始抽烟时,龙应台也很生气,恨不得把他嘴里的香烟***,“扔进大海”。但,龙应台没有这样做,她在内心对自我说:“你面前坐着一个**,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是一个‘别人’。”二十一岁,已经到了独立自主的年龄,是**就得为自我的行为负责,也为自我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理解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做父母的就没有权力或权威约束他。龙应台只能说的一句是:“你得尊重你共处一室的人,所以,请你不在室内抽烟。”

  关于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看法,龙应台的文字也给人很大的启示。当安德烈对妈妈说,他也许会很*庸时,龙应台这样说:“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欢乐。什么样的工作能够给你欢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你欢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比较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庸’。每一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还不如每一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是的,人生过程本无意义,而我们就是要赋予它意义,我们赋予它意义的唯一方式就是体现自我的价值,感受生活的欢乐。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时,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欢乐。

  除了对工作的看法,龙应台对朋友关系的思考也很精辟。她又打了一个比方:“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原上同伴能够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拦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仅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能够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职责捆绑,被自我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很多时候,我们在感慨友情的难得,殊不知,是自我没有精力和本事再去培植友谊。

  较之龙应台的《目送》和《野火集》,《亲爱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种温情,因为她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去书写,但,即使是和十八岁的儿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里行间播撒下思考。亲爱的朋友们,在读艰涩的文字之余,在繁忙走亲访友的间隙里,不妨,也拿起这本书,放松一下,看龙应台到底在怎样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陆陆续续的最终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景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教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教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教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可是,*的家长和教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教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如果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我读这本书的感觉,应该丝毫不过分,当我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以惊人的速度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突然觉得,遇到《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幸福。

  每个做母亲的都希望能够跟自己的孩子,以恰切的方式进行交流,了解孩子,靠*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大概是地域和工作的原因,龙应台选择了通信的形式跟儿子沟通:她跟儿子有一个约定,就是母子共写一个“专栏”并发表。三年的时光,在母子之间的“飞鸽传书”中,徐徐度过。

  《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入了龙应台和儿子之间的三十多封书信,每一篇读来都是那么亲切自然。他们谈生活、谈学*、谈工作……读他们的文字,似乎是在体验一种别样的人生,不仅可以增长智慧,而且可以丰富心灵。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观点明晰、思想深刻、充满睿智的“教科书”,也许它会帮助许多彼此越来越陌生的母子、或者“隔膜”不断加剧的父子敞开心扉,走出“陌生”、“冷漠”的泥潭,走向洒满阳光、开满鲜花的美好境地。

  可以说,龙应台和安德烈,无话不谈,而他们选择的话题往往给人以触动和启迪。他们谈音乐,谈交友,谈爱情,谈贫富,谈种族,谈环保,谈文化,谈国籍,谈品位,谈成败……甚至谈到生死,但他们的交流总是在一种*和、*等、尊重、商讨、自然、温婉的气氛中进行的。一场交谈,就是一场倾心的“华章”,没有咄咄逼人,更没有与粗暴与轻率。儿子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秉性与人格,他大胆表达自己认识世界、感受周遭的体验、收获和疑惑,母亲的言语则有种春风化雨的力,讲故事,打比方,拉家常,旁征博引……不论采取那种方式,总能让儿子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从而接*事物的“真相”。

  比如,龙应台跟儿子谈到“玩”的问题时说,不懂得“玩”确实是一种缺点。她引用*慕蓉的话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有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有第一手接触过美”。她还说:“上一百堂美学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到大自然里走一天……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但是她又对儿子说:“我是否一点也不担心我的儿子将来变成冬天里的蟋蟀,一事无成?我当然担心……性,药、摇滚乐是少年轻狂时的自由概念,一种反叛的手势;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再闪避道上的荆棘。”

  这样的谈话多么富有魅力而充满艺术色彩啊,看得出,她即鼓励儿子玩,但又要儿子区分玩的界限,把握玩的方式、方法和度。如果说劝诫是一种艺术,那么在龙应台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比如,谈到“将来想做什么”的时候,作者跟儿子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什么样的工作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即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有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多么生动而又震撼的声音啊,发自心底,娓娓道来,入情入理,怎么能不让听者为之感动?

  读到这些话,我就在想,不管是为人师,还是为人父母,我们是不是也曾经或者常常这样替孩子着想?让孩子快乐而又尊严的活着?就像有些孩子说的:“妈,你过你的人生,我过我的,好吗?”

  ……

  读《亲爱的安德烈》,每一封信,都有一个明确、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或者主题,它带给读者的思考是深远的。因为,也许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读这些信,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母亲的龙应台的良苦用心和思维智慧,也读懂了作为母亲的心愿、责任和使命,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也许,他的成长正是我们自己孩子未来人生的一种印证。

  不过,我明显的感觉到,用书信和文字交流,确实有种特殊种特别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扩展7)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早秋的上午,阳光跳跃在桌面上,微风拂过脸颊扰乱了额前的发丝。教室里冷风呼呼作响,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所震撼。

  三年的时间,让母子二人由“陌生”变为“熟悉”。龙应台说:“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吧。但当龙应台发现那个可爱的安安变成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的安德烈时,她想到了用一种最温婉的方式---写信。文字,真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力量,两代人的沟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词透露的温情中逐渐消融。

  透过书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德国长大,深受欧洲古典艺术和美的熏陶,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喜欢单纯地享受聆听。在他的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爱国情怀与避政心态,安分保守与热情奔放。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种文化。

  我最喜欢的一封信是龙应台给安德烈写的《文化,因为逗留》。在香港这座繁华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随处都能看见急冲冲赶路的白领公务员,各种嘈杂声充斥着人耳,快节奏的生活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想起暑假里和妈妈一起去台湾诚品书店,在这里书是一种文化,而读书更是一种享受。不同年龄的人因书在此汇聚,甚至还有人提着行李箱,只为感受书本的魅力。书店里橘色而温暖的灯光将书本笼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文化经典就是被时间的筛子所挑选的金块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经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过了龙应台和安德烈的来信,我不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会出现叛逆情结,渐渐地与父母的交流变得少了,每天都单调地重复三点一线地生活。看到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想和我沟通交流的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

  与经典作文里所描绘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妈妈并不是细腻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的,*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爱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为要上晚自*,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买饭。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炖好排骨送到校门口。当爸爸转身离开时我看到他被汗水湿透的衬衫,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有多少次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母子二人的对话,让我的心灵有很大触动。反思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心中释然,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家三口拉长的身影,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去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亲爱的安德烈》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必然的结果,却未曾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飞过万水千山,酿成了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将两代人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留有心灵与心灵之间*等的交流。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而彼此的心灵却依然清晰。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通的内容——自己所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纸抵达的日期。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是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问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凶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学者。

  他们之间的家书,是*等的母与子的`交流。他们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内容。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文章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在图书馆兜了两年,每次瑟瑟去检索学校网站检索,永远都是“已借出”状态,没想到最后是微信读书让我圆梦了,感恩~

  安德烈,*惯了德国自由的生活,真切体会了liberal,很欣赏他,完全独立的思想,还有自己的.喜好,听歌消遣。而MM则是从历史从现实中走出来的时代智慧女性。很喜欢龙应台的文笔,每个对生活小细节的刻画都让人能真切体会到彼时彼景。

  看完这本书,我最想说的反倒不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我庆幸我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而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可能我是一个可以让人放心的孩子。有时候也觉得放荡不羁也要有度吧,毕竟人生活在这世上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indivisual,而是别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或深刻或浅痕,都存在过。

  看过1988的人可能会比较能理解做父母的不容易吧,德善排行老二,她不喜欢吃黑豆,她也想吃鸡蛋,但是每次都那么刚好只有两个煎蛋,她没有跟姐姐弟弟抢,因为她知道爸妈难做,但是有一天她还是忍不住了,总是被忽视肯定不好受,她爸爸过后跟她说 “对不起,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有了你们也是第一次经历,所以希望你能包容”。

  鼓起勇气,好好生活吧。你若不负生活,生活便温柔待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终于读完了“人生三书”之一——《亲爱的安德烈》。这是一本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使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分隔在异国他乡,两人的'关系似乎没有曾经那么亲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龄、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等。

  对一位母亲而言,不论你的年龄有多大,都始终是她的孩子。龙应台,也是这样一位母亲,只是我认为她的爱有些过盛,自始自终都将安德烈当作一个幼童来对待。而安德烈,虽然有爱,但却成为了一个彼此不认识不了解的人。

  在最开始,这份母爱名曰“占有”,但后来,却成了“放手”。孩子就像鸟儿一样,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与其让孩子每天像一个提线娃娃似地听从指挥,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开创一片新天地。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家长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尝试,并且没有中途放弃的,又有几个呢?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也相当重要。写信这种方式其实比面对面更好。因为在有些时候,父母在面对孩子时,会忍不住端起长辈的架子。而写信,能更好地让父母换个角度与孩子沟通。由此观之,龙应台很成功。她处在一个朋友的视角,与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够接受那些大多数家长无法忍受的词汇、言语。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希望我们能走在他们为我们铺好的路上。但我们走远了,他们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护,我们全部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当然,我们也愿意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的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母爱的回信,也许会对父母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就像我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本书我还真的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说我能在十八岁或者更早的时候读过这本书,或许我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会有所转变,即使是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也足以让我受益一时。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妈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妈妈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妈妈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还有,你们谈的总是房子、车子、票子、关系,官场,乐此不疲,你叫我怎么好意思插话,和你们畅谈一个二十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啊?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妈妈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也许在*人的生活*惯里,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妈妈的襁褓中。

  写到这,我想起了发生在我们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饭,酒足饭饱之余,我爷爷突发奇想,建议我们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游。三叔听后,便问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一早有没空一起去郊游,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太早了不愿出去。这时爷爷不高兴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这是家里少有的聚会,明天一早你们必须去!话音刚落,轮到三叔不高兴了,他反驳道,孩子去不去是他们的自由,你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去呢?结果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弄得最后好好的饭局不欢而散。其实,爷爷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爷爷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长幼辈分之分,要有家庭礼节,辈分小的必须服从家里安排,以家庭大局为重。而三叔的观点是,小孩再小也有他们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什么可以同意,什么可以拒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就算是父母也无权干涉。照我理解,爷爷和三叔的争论进一步可以说是*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种冲突,在这里我还真的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家庭稳定重要,个人自由也同样重要,要我在这两者之中取其一,我还真的做不出选择。我只能说,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处,交融。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前几日去书店,给外甥女买童书,浏览了龙应台的书籍,初识她是因为《目送》,在当当网上很是畅销。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让自己很是感慨。我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可以这样的交流。当龙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但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起写了三年专栏,通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内容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通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可以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知道什么叫披萨不知道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非常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先生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可以节约,可以不浪费,可以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但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积极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诶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大量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又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的我的问题,许多次我徘徊于消极和积极的道德之间不知如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先生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己会一直*庸下去,而问龙先生是否会失望,龙先生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可以带来快乐便不是*庸,*庸是和别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亲爱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这样说。

  看了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跟随他们书信的印迹,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这本书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是啊,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像他们母子一样无法聚在一起。有的母亲为了生存离家弃子,外出打工赚钱,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母亲因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缠身,离开了孩子,亲人再也无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脱离了母亲的陪伴。所以,现在的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渐渐地,母亲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个人,她已经渐渐远离了孩子的心。

  母亲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们通过书信诉说着自己的生活、学*与工作,有玩笑话,有关心与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诚的交流。

  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书信也许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书里,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四封信——《年轻却不清狂》。这封信是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里面讲述了他十八岁的生活。他的十八岁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一种没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纵的时光。对此,龙应台在回信中给予了理解:“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玩,也同样是在达成一个集体的意志”。但她也同样给予了提醒:“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深沉的母爱渗透在每个字眼之中。

  爱,这个字眼对我们来说,无非就是家人、朋友给予的温暖与体贴,它更多的来自于家人。在看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当两个无法经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对爱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长久相处在一块的母子,其中的代沟也赫然存在。就如现在的我和妈妈,我们每天都会见面,这样的无间无疑是件让人羡慕的、特别幸福的事情。有时我也会惹妈妈生气,*时别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当事情过后,当时觉得理直气壮的我,内心其实还是很后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现,让妈妈觉得欣慰。

  是啊,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中的我们渐渐明白,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们却总是忽视他们的辛苦,把这些无私的奉献看成理所当然。扪心自问,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时间的变迁,带走了父母还来不及挥霍的年轻,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沧桑。感恩,理解,支持,帮助……趁我们现在还与母亲在一起,好好沟通,别让母子关系再次生疏。

  在人生这个过程中,尽管我们要遭遇未知的艰难险阻,尽管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要珍视亲情,善于沟通,把父母丰富的人生经历分享,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爱,只是十个笔画、两个拼音拼成的一个字,只是四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单词。但正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蕴涵着很深的含义。不能轻易看待任何一个*凡的事物,或许就是因为*凡,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再*凡。

  爱,是一场心灵之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烈与母亲的思想交锋,一个德国青年与*母亲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在争辩中陷入深思,在人世的比照中达到和解。

  很多人羡慕这对母子,认为他们可以无话不谈,而自己与孩子从来没有交过心,往往只言片语结束对话。

  那么,安德烈与母亲究竟聊了什么?他们就像朋友一样,没有不可以交流的,爱情、友情、亲情、性与恶俗、政治、音乐、兴趣、理想、大学生活、东西方对民主的理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龙应台把自己的十八岁告诉安德烈,安德烈把自己二十一岁的想法向母亲倾诉,龙应台不赞同儿子吸烟,却也尊重他作为一个**的选择。龙应台希望儿子陪在自己身边,却也接受安德烈和菲力普的独立宣言。

  正如龙应台所说,“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虽然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儿子,但是文化的差异让彼此还是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我很喜欢这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思想碰撞。

  安德烈写的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镇》,他说在德国小镇克伦堡,他有一种眷恋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个很国际的小镇,身为混血儿的他一点也不突出。朋友穆尼尔是德国和*的混血,生在沙特*,然后在迪拜、*长大。弗瑞第是德国和巴西的混血,除了德语之外还会讲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像这样的混血儿太多了。

  对于我来说,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人,血缘没有那么复杂,很纯粹,面对安德烈笔下这么多的混血儿,我还是觉得心灵受到一点触动,原来世界的流动性竟是如此之大,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大跨度地结合,原来人生还可以有这样美丽的奇迹。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可以说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世界并不是单一的,“每一个人一定属于一个国家”的观念早已过时,如今的人都具有多样性,远超过国家与时代的界限。

  安德烈就香港与德国进行了深入比较,安德烈认为香港缺少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情趣,香港人似乎永远在赶时间。而在德国,或者说整个欧洲,人与人之间愿意花时间交流,坐下来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聊天而聊天,是欧洲很重要的一种生活艺术。作为*大陆的一员,我深知香港人压力究竟有多大,工作究竟有多忙,摸爬滚打一辈子可能还只是一个“棺材房”,可是一切还是无限忙碌着。他们何尝不想找一个咖啡馆悠闲地喝咖啡,何尝不想找个假期去旅行,可是他们没法从竞争激烈的生活中抽出身子,这真的很难。

  就像大陆很多的年轻人,身上背着房贷和车贷,生了孩子更是没有一刻喘息的机会,你说他还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悠闲?

  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但这也正是*人努力的方向。

  龙应台面对儿子这样的困惑,她说不能说香港没有文化,如果从广义文化来说,香港有通俗文化、商业文化、管理文化、法治文化,如果从狭义文化来说,一切与人文思想有关的深层活动,香港的确是匮乏的。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母亲的见识和阅历,针对儿子的困惑总是有足够的宽度与深度进行解读,所以他们母子也成为读者心中的模范母子。

  其实,安德烈并不是纯粹的“西化”,难能可贵的他可以理解第三世界的辛酸与无奈,从来没有摆出一副高姿态,随时表达真正的自己,抒发真正的感情,让人家不觉得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公子哥,而是一个*易*人的大哥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