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0)份

首页 / 读后感 / |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1

  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我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可是你明白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期望自我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婷婷,*时在学校里学*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异常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可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一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我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可是和我在一齐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景、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之后,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明白:婷婷的爸爸又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欢倾诉,总觉得欢乐的事情应当与每个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明白了我的情景,也会很欢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齐学*,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欢与父母交谈,觉得自我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因为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我的儿女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婷婷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期望她能经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日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明白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必须会明白她的想法的吧!

  我期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2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3

  初识龙应台,源于她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而在这本书里,她更多的是一位母亲,一位与普通女人无异的母亲,慈爱,唠叨,渴望与孩子交流,又失落于孩子渐渐的成长与离去。

  书源自于母子之间三年的书信往来,代价“你不要打那么多电话‘骚扰’我”——安德烈如是说。安德烈的观念此刻看来与当下的我们并无差异,渴望独立的人格,对前途的茫然,对政治事件的批判,对东西方文化的感知,对父辈观点的质疑等等。安德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睿智的学者母亲,能够将自我的思考化作一封封书信。或许,这些书信的意义在于,她写出了许多人想到却道不明的思考。

  以下是书中几段触动的文字。

  关于成长中的得与失

  ——安德烈,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可是给了我一种本事,悲悯的本事,同情的本事,使得我在日后应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礼貌的核心关怀所在。你懂的,是吧?

  同时我看见自我的缺陷。十八岁时所不明白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职责、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可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是补不来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属于知识范围,不属于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我去坚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一天浇水的心爱植物,可是生活艺术,应当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像呼吸,像不自觉的举手投足。我强烈地感觉自我对生活艺术的笨拙;渔村的贫乏,使我有美的贫乏,而有知识没有美,犹如大海里没有热带鱼。

  而你们这一代,安德烈,明白什么、不明白什么?网络让你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你们*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会是什么?终极的关怀会是什么?你,和那个甘肃来的疲惫的少女之间,有没有一种关联?我的安德烈,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有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地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为自我而活?

  关于国家认同感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导以作中国人为荣,“为荣”和“为耻”是连在一齐的。我当年流传很广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位有名的前辈写的是“丑陋的中国人”,批判的都是我们自我。然后突然,“中国人”这词变成了别人,甚至是“敌人”,而我们变成了“台湾人”。

  一个被长年灌食某种饲料的人,见到饲料都想吐。民族主义的饲料——不管是中国牌还是台湾牌的,我们都被灌得撑了,被剥夺的,就是一份本来能够自自然然、单单纯纯的乡土之爱,纯洁而珍贵的群体归属感。它被弄得变形了。

  关于*庸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我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我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终,还是“自我”二字。所以,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贴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关于痛苦

  ——我不明白你们这一代的德国少年是否读过《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和你一样,在法兰克福成长,他的故居我也带你去过。23岁的歌德爱上了一个已经订婚的少女,带给他极深的痛苦。痛苦转化为文字艺术,他的痛苦得到升华,可是很多其他的年轻人,紧紧抱着他的书,穿上“维特式”的衣服,纷纷去自杀了。安德烈,我们自我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我,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关于家

  ——给你一个家,深深地扎在土地上,稳稳地包在一个小镇里,是因为期望你在泥土上长大;期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我的村子;期望你,在将来浪迹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远有一个不变的小镇等着接纳你,永远有老友什么都不问地拥你入怀抱。不要你和我一样,做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完美境界,却是生活的苦楚。没有人期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为苦楚而成为比较深刻的艺术家。

  关于父母

  ——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4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5

  这段时间读了几本书,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是龙应台女士的《亲爱的安德烈》。

  看这本书时,心情是激动的,因为我和龙应台一样,想要了解我十六岁的女儿,即将**的她,在想些什么,今后想要干什么,这个世界在她眼里究竟是怎样的。

  龙应台女士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岁的儿子,这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已经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爱的小男孩“安安”,而是变成了一个棱角分明,有点“冷”的陌生人。为了了解自己的儿子,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以书信的方式,历时三年写成这本书。

  这本书带给我许多的惊喜,虽然龙应台女士和我母亲同龄,而且她和儿子生活的背景更国际化,台湾、香港、德国,她们接触到的世界更广阔,所以她们谈话的内容更丰富,涉及亲情、爱情、价值、国家、历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书中最核心的内容,母子之间通过书信表达的爱与关切,是最打动我的。

  做为一个有着十六岁女儿的母亲,我也渴望和女儿的交流,我们也爱着彼此,但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不会交流,不懂表达。吵架成了我们之间沟通最多的方式。

  这本书涵盖了太多的东西,让我了解到了台湾、香港、德国种。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我惊奇于龙应台女士的敢说,对时事、对政坛敢于批评。也惊异于安德烈的思想丰富,对国家、对价值观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而我和女儿,在这方面欠缺的太多,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貌似信息极其开放多元的时代,可我们在谈论什么,在思考什么呢?

  我们谈论的最多的是学*、功课、考大学,可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他们几乎没有讨论。他们讨论的事太丰富、太多元,他们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们呢?有多久没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韩剧的我们,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见自己头顶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辽阔,多么精彩。

  看完这本书,我反思了很多,虽然我们因为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学识经历有限,导致目前这种肤浅的生活,贫瘠的思想,但只要认识到了,什么时候都不晚。

  多读书,多写字,对女儿多了解多沟通,把她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让我们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里,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深入了解生命的真相。

  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听女儿喜欢的音乐,哪怕觉得很吵,也要听完。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6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7

  这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正因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爱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爱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刻没有生活在一齐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貌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刻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正因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必须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正因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正因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因此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靠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因此不好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好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盘得来的真经,必须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刻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好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感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期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期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能够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能够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齐,不得不应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代替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正因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明白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刻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能够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刻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透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到达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发奋,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要随时刻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8

  读龙应台和儿子的书信集《亲爱的安德烈》。书拿到手,由衷地喜欢。慢慢读下去,突然明白为什么龙应台的图片为什么这么不加处理和修饰,任由岁月的痕迹坦露无遗,原来在这本书里,她只是一个和我们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成长和越来越远的距离而不断挣扎的本色母亲,心里一下子变得非常温暖。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正是这样的两代人,所受的教育熏陶迥然不同的两代人,两种环境下长大**的两代人。却相互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进行交流。

  在龙应台的笔下,我们总能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还是那本风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现在被称为育儿典范的《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全书,我惊奇的发现龙应台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笔,俨然成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安安的内心深处。遇到两代隔阂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龙应台总能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中国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而这本普通的书籍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在三十多封书信中,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动。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9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的长大**,心中都是由衷的高兴的,但说真的对他们的忧虑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忠告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这些都会让父母感到担忧和痛苦,不可否认,年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社会价值观变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带去帮助和指导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10

  “你18岁的时候,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最遗憾的是什么?你和你父母谈过吗?”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很多学生都会问我这些问题。当时,他们与父母的沟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的关系甚至处于冰点。所以,我决定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读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是一位凶猛的文学斗士,被誉为中国最强大的笔;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亲,有两个反叛独立的混血儿子。”《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大儿子安德烈的书信集。它包含36个字母。这36封信反映了母子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意识形态的影响。它们记录了两代人为消除隔阂和冲突所作的努力,为中西文化碰撞提供了清晰生动的例证。

  在序言中,作者说:“要遇到一个18岁的孩子,你必须从头开始。你必须放手。”不管我们是谁,我们18岁的孩子可能很熟悉,相信理想,向往自由。但面对我们18岁的学生或孩子,我们总是在他们的地位和身份方面与他们进行不公*的沟通。他们会反抗,他们会挣扎,他们甚至会开始逃跑。我们生活中许多18岁的孩子和父母都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正如作者所说,“就像水上的浮萍,他们彼此分离,对世界其他地方漠不关心”。我们更需要的是一起努力。让我们在生活中再遇到一个18岁的孩子。他们也第一次认真地了解父母。无论是通过信件、对话还是游戏,我们都需要找到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联系。

  想想我18岁的时候,忙碌紧张的高中,我早晚都遇到了父母。我们的谈话似乎都是关于“你想吃什么?”今天学*怎么样?”考试怎么样?”这样的关心和问候。现在学生的情况也差不多了。家长更注重孩子的学*。似乎他们对孩子的情感、爱好和愿望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深入的交谈和理解了,更何况,几天不跟家长说一句话是不可能的。”我只知道有多少父母和孩子住在同一个房间里,但没有什么可谈的。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认识对方。他们渴望接触,却找不到一座桥。在《亲爱的安德烈》中,两代人之间的对话可以如此广泛和直接,没有说教,而是敞开心扉。从“当德国人在德国踢球时,你会为他们欢呼吗?”为了探索儿童对历史和国家的理解,从一部关于阶级与贫富差别的电影和社会公正两方面探讨生活中的两种道德,从一夜之间的新闻事件谈起民主理想主义的观点,从香港和德国的咖啡馆谈起文化。从彼此的问题中谈论死亡和未来。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你可以试着瞄准一个问题,不仅是你的提问和回答,而且是互动交流,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果18岁的担心不是生死攸关,肯定是一些小事,但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家长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像鸡汤一样*衡,但很难体谅别人的感受,照顾好自己的位置。但这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学会处理的麻烦,因为我们的思想是独立的,但我们是社会群体中的人。对于未来,我们需要牢记龙应台的话。”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功,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的框架下,什么样的工作更有可能给你带来幸福?首先,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对你很有意义。如果你的工作没有绑架你,让你成为工作的囚徒,让你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更有可能幸福。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时,你就会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了你时间,又没有剥夺你的生命时,你就有了尊严。成就感和尊严感会让你快乐。”长久以来,无论是高考、考研、就业、升学、恋爱、婚姻、家庭等,都需要在*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认清生活的本质。我们的最终责任对象是“我们自己”。而那些18岁的老路,无论谁有高人的指点,有多少深坑和险情你都要避免,还是自己走。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的交流,是我们生活中的望远镜和放大镜,它使我们能够看到远处的天空,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和*凡。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找到18岁问题的正确答案。我们也慢慢地用眼泪和离开去理解:所谓的父母是那些不断地快乐和悲伤到背后,想要找回拥抱却不敢说出来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这是第一次出生并成为人类。再说,他们是第一对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批孩子。事实上,我们都在成长。当孩子因为父母而幸运时,他们为父母感到骄傲。这是我们必须独自走的路!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0)份扩展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0)份(扩展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有些路,你必须独自走——

  “你18岁时,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你跟父母会聊天吗?”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很多学生会问我这些问题,而那时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关系甚至处于冰点。于是,我决定和学生共读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是一位激烈的文学战士,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亲,有两个叛逆而独立的混血儿子。《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他的大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全书共收录了36封书信。这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所做出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在序言中,作者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无论是谁,我们的18岁或许都似曾相识,信奉理想,渴望自由。但面对我们18岁的学生或者孩子时,我们却总是以后来人的立场与身份与他们不*等地沟通。他们会抗拒、会挣扎,甚至开始逃避。生活中很多18岁的子女与父母的现状正如作者所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我们更需要的是共同努力地去做尝试。让我们去再次认识人生里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们也第一次认真去认识自己的父母。不管是通过书信、交谈还是游戏等形式,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沟通孩子与父母的纽带。

  想想自己的18岁,忙碌而紧张的高中时期,我与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地碰面。我们之间的对话好像也都是围绕着“想吃什么?”“今天学*怎么样?”“考试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关心与问候。现在的学生情况也同样类似,父母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似乎对孩子的情绪、爱好、心愿少有了解。更别说深度的交谈与了解,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可能和父母好几天不说话。“我才知道,多少父母与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两代人,两国人交谈的话题可以如此广泛、直接,没有说教,而是袒露心声。从“作为德国人在德国队比赛时,会为他们加油吗?”探讨孩子对历史、对国家的认识,从一部关于阶级跟贫富差异、社会公义的电影探讨生活中的两种道德,从一晚上的新闻事件谈到对于民主理想主义的看法,从香港与德国的咖啡馆谈到文化,从对彼此的提问谈到死亡与未来。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那么不妨尝试着针对一个问题,不仅仅是你问我答,而是交互式沟通交流,也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十八岁的烦恼如果不是什么关乎生死大事之类,就一定是一些芝麻小事,但是却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家长们会像说鸡汤文一样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衡,可是既要体贴到别人的感受,又要照顾到自己的立场,是很难的事情。但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学会应付的烦恼,因为我们思想独立但却是社会化群体中的人。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将龙应台的话牢记于心。“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的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漫长的人生,不论是高考、考研、就业、升职还是恋爱、婚姻、家庭等,你都要在*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认清生活的本质。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而那些十八岁的路,无论有哪些高人指点,帮你避过多少的深坑艰险,还是得靠自己走一走。

  安德烈和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就是我们生活的望远镜和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天空,也窥测到了生活中的不易与*凡。我们十八岁的问题,在这里也能寻找到合适的答案。我们也慢慢用泪水与离开去懂得: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在这世上,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何况他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儿女,其实我们都是在长大。当儿女的因父母而幸运,当父母的因子女而骄傲。这些路,是我们必须独自去走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妈妈曾经看过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她极力推荐我看这几本书,可我当时不愿看这本书。现在也到了该看的年龄,我愿意去好好品味。

  这本书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安德烈问龙应台:怕不怕安德烈以后过于*庸,无法及龙应台与安德烈父亲的成就。

  为什么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呢?本人认为所有兴趣都是感同身受,经历过或思考过同样问题,就像遇见知己(无论是人,亦或是物)。没错,十三岁的我也思考过同样的问题。就连我这“等闲”人也思考过的问题,能证明“问题大了”。可以说思考过的人不在少数。身为一个孩子,有老师说我有好胜心,且强,所以好胜心定会激起我与父母的攀比之心。我相信这是人皆具有的。我自认为是成绩不比父母差,自身与学*有关的所有条件比之父母也只强不弱。可我十分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原因是在父母那个年代没有过多的竞争对手,而我的竞争对手数量令人“叹为观止”。*有文化的人多了,竞争也就更为激烈了。以前*只有一部分人读过书,他们都很努力,而现在社会进步了,所有人都在努力,你不加油就会被他甩在身后。所以我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读到好的高中、大学,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于是我开始想:为什么这么累?人生这么短,不是应该享乐的吗?这么累有什么用,死了之后还不是一无所有?还不如自己活得开心,珍惜眼前,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不留遗憾,还满足。学*这么累……

  而龙应台缺一语惊醒“半步入歧途”的人们(咳咳,可能只有我):“你现在好好学*不为别的,只为你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权利”。这是在工作上,在家里,在社会上……,是的,我们努力学*是为了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工作选择我。有了这个权利,我就能拥有一份有时间“享受”的工作,或者直接得到一份自己享受的工作。明显这份享受比之前的享受“正派”,而且比之前的诱惑更大,因为这个理由更为富丽堂皇,我有付出,就有收获。反观之前想放弃学*的想法,如果成了,就真的连温饱都要担忧了。这个念头一闪现,我把自己吓了一跳。赶紧把这个念头扔掉,太可怕了!

  我十分愿意主宰自己的人生,因为它是我的,为什么不呢?工作先是能满足温饱问题之后,就是要考虑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成长才有意义,有帮助。读后感·如果不断做一些无意义的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用管他人的想法,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像龙应台所说的:“人自强努力不是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安适”。

  《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影响很大,把走上弯路的我不断地“掰直”,就像这“将军饮马”的解题思路,它为青少年做了多少贡献!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之后要看的《目送》,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已带给我许多。我很期待,希望《目送》能带给我更多的新思考、新方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的长大**,心中都是由衷的高兴的,但说真的对他们的忧虑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忠告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这些都会让父母感到担忧和痛苦,不可否认,年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社会价值观变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带去帮助和指导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题记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龙应台那个年代的贫穷,那样的生活,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落后,是我无法想象的。而安德烈这一代,及我们只一代,这是另一个世界。这个时代,与时尚接轨:疯狂地听音乐,无止地跳舞,拼命地玩耍,这些与龙应台那一代截然不同。而这样的差异,会选择的人总是站在安德烈的那一年代,殊不知,当人们的生活,文化随着时间逐渐提高时,往往会丢弃一些原始的东西,被金钱所束缚而变得残忍。而那被丢弃的东西,正是龙应台那时所普遍拥有的单纯与互助。现在的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友谊、亲情变得一文不值,而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又是否看清什么呢?还是在享受着贩卖心灵后得到的物质呢?也许,我们能期望某一天在我们享受物质时,回头想想逝去的心灵。

  也许,我和安德烈是同一代,一个新新时代,懂的快乐,玩耍和音乐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伟大理想。我们不是只懂玩的叛逆少年,我们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向往,所以也请天下的父母能理解我们,别总用“轻狂”指责我们,别总用“清狂”批评我们,别总用“不行”给我们下死刑。在信中龙应台写过这样一句话: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上的荆棘。这句话然我感受很深,是呀,人生的荆棘太多,困难太多,每一个困难都需要花上你大多时间去克服去打败,而在人生的时间中就给自由的,玩耍的却所剩无几,毕竟这个社会残酷。虽然我还是一个初中生,但只属于小学生的自由,我却无法在享受,也许这正是龙应台在信中所说的“寂寞无比”。

  信中,安德烈说自己是一个百分百的混蛋,我的想法和龙应台一样,我并不认为他是混蛋。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有一些有优点,不能因为他人在受苦自己在享受而自贬。其中,安德烈与龙应台都写了自己对道德的看法,安德烈因为面对道德而厌恶自己,但我认为只管这样厌恶自己是没有用。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条件优越时,不该更加努力地生活着,用更好的方法帮助他们吗?毕竟他们的贫穷鄙视自己造成的,我们不必厌恶自己。同样,既然意识到这一点了,就应该让自己节省一点,不浪费东西和金钱,就给需要帮助的人。此外,我们在吃穿住行,也是给自己一个良好的条件去挣金钱和爱心,所以我们需要心存善心并付出行。

  在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感受,我不会像安德烈一样去烦恼,而是坚决地支持自己的想法。在权威的世界里,人际关系仿佛显得很重要,它可以将你从山峰摔到低谷,也许会让你一炮而红,所以,掌握好人际关系很重要。对每一个人都露出微笑,面对那样的“英语老师”我们大不用消极的方式去反抗,我们可以与那样的权威坐下来沟通,解决好所在问题,而不是将那无谓的反抗化作让自己受伤的一把剑。至于那对于我来说还很遥远的爱情,在龙应台的话中,我也找到了最好的诠释: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肩并肩立在船头的,浅酌低唱*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的人。对于爱情,也许我还想得很简单,但这句话却和我想的一样,爱情不需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只需**淡淡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书中,何必要纠结于“左”“右”之分呢?就如菲利普所说的,极左跟极右,就像站在一个圆圈上,看起来是在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其实最后会碰头的。在我看来,只要做出的决定对人民对国家有好处,都可采用,不必计较谁好谁坏。有时候,今天的问题用一种方式解决,明天用另一种。也许,支持“左”“右”之分的人都是为人民好,那不如将左右结合,即可“左”也可“右”,既能解决政治问题,也可摆*争吵,岂不万事大吉,皆大欢喜?有时候,不需要问到底,探个透,适中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对于那些有争议的问题,若你看后解决不了什么,那你不如当做看了一本故事书,不用无风起浪的分出胜负。要知道,有些问题就是这样。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暑假里,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让我感受颇深。此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这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读了这本书,不经让我想到曾经班里的一个学生,她的成绩很优异,在班里也是名能干的班干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开厂很忙,*时一直要加班,所以没有时间与父母交流。

  所以我也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她,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孩子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这位学生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她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姑娘。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能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你的想法的!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多想想,不要紧扣“我是为你好”而“胡作非为”。同时,我们更要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同样的意思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更容易的接受,我们也应该多学学,虽然没有龙博士那样的智慧,可我们有很多学*的途径和借鉴的方法可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哦……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学会了与父母相处,还学会了许多事情。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0)份(扩展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早秋的上午,阳光跳跃在桌面上,微风拂过脸颊扰乱了额前的发丝。教室里冷风呼呼作响,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所震撼。

  三年的时间,让母子二人由“陌生”变为“熟悉”。龙应台说:“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吧。但当龙应台发现那个可爱的安安变成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的安德烈时,她想到了用一种最温婉的方式---写信。文字,真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力量,两代人的沟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词透露的温情中逐渐消融。

  透过书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德国长大,深受欧洲古典艺术和美的熏陶,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喜欢单纯地享受聆听。在他的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爱国情怀与避政心态,安分保守与热情奔放。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种文化。

  我最喜欢的一封信是龙应台给安德烈写的《文化,因为逗留》。在香港这座繁华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随处都能看见急冲冲赶路的白领公务员,各种嘈杂声充斥着人耳,快节奏的生活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想起暑假里和妈妈一起去台湾诚品书店,在这里书是一种文化,而读书更是一种享受。不同年龄的人因书在此汇聚,甚至还有人提着行李箱,只为感受书本的魅力。书店里橘色而温暖的灯光将书本笼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文化经典就是被时间的筛子所挑选的金块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经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过了龙应台和安德烈的来信,我不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会出现叛逆情结,渐渐地与父母的交流变得少了,每天都单调地重复三点一线地生活。看到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想和我沟通交流的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

  与经典里所描绘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妈妈并不是细腻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的,*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爱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为要上晚自*,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买饭。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炖好排骨送到校门口。当爸爸转身离开时我看到他被汗水湿透的衬衫,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有多少次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母子二人的对话,让我的心灵有很大触动。反思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心中释然,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家三口拉长的身影,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题记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要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我们有自己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但不能忽视的是,*只是世界上20xx多个独立的国家之一,所谓外国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N个国家的统称,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要学会放眼世界,学会认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最*,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乐,他旅行,开聚会……可是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天都在学*,大人和老师们光知道让我们学*,不给我们自由,我觉得生活少了许多乐趣。我知道学*对我们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放松。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他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每每看到他们的书信,让我嫉妒,又让我喜欢。我嫉妒他能有这样充满智慧的母亲,但我也深深喜欢他们的文字,感觉心灵在享受着一次次盛大的洗礼。他们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沟,这并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记了和父母的交流,他们*惯于在网络上敲打文字,以无声的方式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从而很多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叛逆,这就是缺少沟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长大时,他是否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 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在书中,安德烈对人生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的坚持,我也曾经深切的感受到,可是幸运吧如安德烈,他能有如此通情达理的母亲和他*等的交流。联想到最*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家长和子女的交流,却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很大的不足,恰逢最*母亲节来临,很多人都在朋友圈上晒出对母亲的关心,可是落实到现实中,有多少人在*日的生活中真正的关心母亲和我们的亲人呢?交流和沟通,带著最大的诚意和坦诚和我们的亲人交流和沟通,才是我们互相之间架起最*坦的桥梁的唯一方法。

  通过此书,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叙述了安德烈如何捍卫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如何从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在叙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子的辈分关係。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首先我要说,这对母子的关系可够铁的。“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哦,天哪!也许他们老外写信在名称前都必须写个“亲爱的”,总之在十年以内,我和妈妈还不会出现这种称呼。

  安德烈和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我承认,我比他年轻一点,他比我帅很多。然后,我们都拥有一种令人懊恼的东西————过盛的母爱!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岁时,他妈上厕所前还要问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厕所一样。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十三岁的我,每次过马路妈妈还要强制性拉我的手,所以使尽全力把手抽出我妈的手掌心成为了每次过马路的必修课。

  我并不贪心,说真的我妈要是有龙应台大妈的一半就很好,因为她已经认识到了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而我娘却把我完全当作幼儿园小朋友来照顾。

  看了他们母子三十多封信,我感觉那不像是母子通信,而是两位老友在闲谈,又是表达政治立场又是闲扯时尚。龙大妈倒也强大,脏话脏字都敢往上放!尽管这种母子关系比起那种“儿啊!注意身体!”“娘啊!您辛苦了!”之类的要怪许多,但就我而言,我更向往前者,原因很明显,那更适合当代少年,不是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0)份(扩展3)

——《亲爱的安德烈》的优秀读后感 (菁华3篇)

《亲爱的安德烈》的优秀读后感1

  几许,无论在什么时代,写信可以变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远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看天下》

  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彼此写信来了解对方。《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写给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编成的书,信里包括了讲述时代差距,*期生活,新闻观点……

  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惊。在这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手机、*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还有多少人用信来交流?别说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愿意写吧。到底是为什么让他们能够写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这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在经历几次无果后就放弃了。但龙应台和安德烈却通过写信的方式,跨越了鸿沟,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与心灵。龙应台说“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最后,她成功了,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没有看这本书以前,我觉得看别人的信枯燥无味,家书更是会让我烦燥不堪,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这些信是一对母子心灵相贴的过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让我能透过这个方式,找到与父母了解沟通的方法,能让很多读者寻求心灵深处的慰籍。它们让我第一次觉得,信,拥有强大的力量。

  古时,信承载着或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或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对战前战士们的鼓励……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爱情是友谊的精华,书信是爱情的妙药”等名句,极言书信的珍贵。

  而今,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热切地盼望书信的到来,传达信息不过几秒钟的事;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担心长时间没见面导致感情冷却而分手,相见不过一张车票的事;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那么重视书信,也许写信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表示我们不再需要书信了吗?当然不。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有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的诗句;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有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样的诗句;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丽诗句,这难道是一种好现象吗?或许,现在的科技时代并不是一个完全美好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书信,让人们创作出更多的诗句,让世界不变成一个没有诗人的世界。

  再者,当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的信息也变的随意,感情不增反减。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在写信时,会比*时发短信更认真地写,生怕出了差错,这时,信上的字能表现出写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实、浓厚。龙应台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够更快地认识对方,更深刻地了解对方,更贴切的感受彼此的爱。所以,信不只是单单的一张纸,它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足够的力量连结相隔万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两代的人的心灵。

  望所有人,能够执笔,认真诚挚,书一封信,不论给谁。

《亲爱的安德烈》的优秀读后感2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的优秀读后感3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和自由*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0)份(扩展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2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寒假,读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合作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受益匪浅。整本书我读出了两个词,尊重和自由。

  龙应台对儿子的尊重和儿子与母亲交谈的自由,颇让我们感动与羡慕。我们常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可是能做到的家长又有多少?龙应台女士在这36封家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书中这样叙述到,龙应台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吸烟,每当他吸烟的时候,都想狠狠地训斥安德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理智告诉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做家长的和龙女士所区别的,就是我们面对这样的行为,常常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因为我们恐惧,恐惧孩子走弯路,恐惧孩子走向我们所不希望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人甚至亚洲的传统教育方法。《独立宣言》一文中写道:

  一天,一些*大陆记者来采访龙应台,她的二儿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刚离开,菲利普便说道:“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的华人朋友的特征?”

  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甚至亚洲传统思想中,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龙应台女士对于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能够以一颗*常心对待孩子的“*庸”。作为*的家长,我们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当中,便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样,害怕自己的*庸,害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这里,很喜欢龙应台女士给安德烈的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这两句话使我醍醐灌顶,因为我也是一名家长,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不*庸,但是对于不*庸的意义,我理解的很狭隘,能上一流的大学,能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其实,正如龙应台女士对安德烈说的“*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其次,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冲击就是安德烈在母亲面前是自由的。从书中可以看出来,安德烈,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毫无顾忌,就像对待自己的同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等对话。即使说得有些过分,有些无礼,对方也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记得,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学》中,安德烈在和妈妈讨论音乐,说了这样一段话:

  “拿着曲子和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大伙一起听,然后会有无穷无尽的讨论,讨论歌词里最深刻的隐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观念,那真是不可言传的独特经验——我不能给你解释,因为那种经验是只为那一个时刻和气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传而独特。”

  又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我不知道你要怎么回复我这封信,因为你不是乐迷,但是,MM,你‘迷’什么呢?你的写作,或者文学,所带给你的.,是不是和音乐所带给我的一样,一种独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窥探的一种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

  这哪是和妈妈对话呀,这就是和同龄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讨自己的隐私。

  真好,通过这样的对话形式母亲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儿子,儿子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要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我们有自己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但不能忽视的是,*只是世界上20xx多个独立的国家之一,所谓外国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N个国家的统称,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要学会放眼世界,学会认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去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亲爱的安德烈》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必然的结果,却未曾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飞过万水千山,酿成了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将两代人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留有心灵与心灵之间*等的交流。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而彼此的心灵却依然清晰。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通的内容——自己所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纸抵达的日期。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是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问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凶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学者。

  他们之间的家书,是*等的母与子的`交流。他们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内容。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文章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

  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但是学*没有间断。读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有几天了,尽管读的时候很有感觉,但是写的时候却感觉无从下笔。今天又细细回想了一下,不由地询问自己:

  1、如果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还会和我好好沟通吗,如果想要那时我们继续好好沟通,我从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2、龙应台的格局很大,知识也很渊博,从书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和见地也很棒,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这里面家庭氛围和父母的影响作用肯定非常大,相比之下,自己是不是该更加努力呢,一方面给孩子个好的影响,另一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孩子之间的差距小一些;

  3、该死死盯着孩子还是给她更大的自由度,或许都这样都太绝对了,应该两者好好结合,希望培养的孩子是个有思想的人,必须有她的自由,但是还要关注不能太走弯路?

  4、龙应台对孩子也有诸多的不满,比如抽烟,可是她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跳出安德烈是自己的孩子的局限,站在“如果是别的成熟的个体自己会干涉吗”的角度看问题。

  自己也该明白: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不是自己精神和肉体的一部分,即使自己的身体一部分也会有不受控的时候,何况已经脱离了母体的孩子呢,所以自己该明白和孩子的界限,控制自己的情绪,跳出自己的局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和自由*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妈妈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愿意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只是一封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哦……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总而言之,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不但学会了与父母相处,还学会了许多事情。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0)份(扩展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10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早秋的上午,阳光跳跃在桌面上,微风拂过脸颊扰乱了额前的发丝。教室里冷风呼呼作响,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可我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为两代人的思想沟通所震撼。

  三年的时间,让母子二人由“陌生”变为“熟悉”。龙应台说:“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吧。但当龙应台发现那个可爱的安安变成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的安德烈时,她想到了用一种最温婉的方式---写信。文字,真的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力量,两代人的沟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词透露的温情中逐渐消融。

  透过书信,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在德国长大,深受欧洲古典艺术和美的熏陶,喜欢听旋律优美的音乐,崇拜爵士乐,喜欢单纯地享受聆听。在他的来信中,我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爱国情怀与避政心态,安分保守与热情奔放。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种文化。

  我最喜欢的一封信是龙应台给安德烈写的《文化,因为逗留》。在香港这座繁华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随处都能看见急冲冲赶路的白领公务员,各种嘈杂声充斥着人耳,快节奏的生活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生活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吗?想起暑假里和妈妈一起去台湾诚品书店,在这里书是一种文化,而读书更是一种享受。不同年龄的人因书在此汇聚,甚至还有人提着行李箱,只为感受书本的魅力。书店里橘色而温暖的灯光将书本笼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关照。文化经典就是被时间的筛子所挑选的金块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经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过了龙应台和安德烈的来信,我不禁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会出现叛逆情结,渐渐地与父母的交流变得少了,每天都单调地重复三点一线地生活。看到龙应台给儿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们也想和我沟通交流的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

  与经典里所描绘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妈妈并不是细腻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达的,*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爱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为要上晚自*,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买饭。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炖好排骨送到校门口。当爸爸转身离开时我看到他被汗水湿透的衬衫,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有多少次父母对我们的付出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拥有的美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书中母子二人的对话,让我的心灵有很大触动。反思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父母。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心中释然,昏黄的路灯下是一家三口拉长的身影,留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的家长在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后,觉得那是自己的“授权”或“施予”,他们并不觉得那是孩子们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他们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他们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他们的儿女不是他们的儿女,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他们的“别人”! 题记

  读《野火集》从此知道了龙应台,知道了原来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有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可以通过笔端展现出来。还记得当时的震撼,以及在无数次的作文中给我的启示。很敬佩这位女性,可能比起鲁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笔触,龙应台是温和的,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这个世纪,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更觉得亲切,觉得真实。带给自己更多的尊敬。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要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我们有自己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但不能忽视的是,*只是世界上20xx多个独立的国家之一,所谓外国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N个国家的统称,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要学会放眼世界,学会认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最*,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乐,他旅行,开聚会……可是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天都在学*,大人和老师们光知道让我们学*,不给我们自由,我觉得生活少了许多乐趣。我知道学*对我们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放松。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他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每每看到他们的书信,让我嫉妒,又让我喜欢。我嫉妒他能有这样充满智慧的母亲,但我也深深喜欢他们的文字,感觉心灵在享受着一次次盛大的洗礼。他们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沟,这并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记了和父母的交流,他们*惯于在网络上敲打文字,以无声的方式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从而很多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叛逆,这就是缺少沟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长大时,他是否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 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在书中,安德烈对人生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的坚持,我也曾经深切的感受到,可是幸运吧如安德烈,他能有如此通情达理的母亲和他*等的交流。联想到最*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家长和子女的交流,却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很大的不足,恰逢最*母亲节来临,很多人都在朋友圈上晒出对母亲的关心,可是落实到现实中,有多少人在*日的生活中真正的关心母亲和我们的亲人呢?交流和沟通,带著最大的诚意和坦诚和我们的亲人交流和沟通,才是我们互相之间架起最*坦的桥梁的唯一方法。

  通过此书,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叙述了安德烈如何捍卫自己喜欢的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如何从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在叙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子的辈分关係。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首先我要说,这对母子的关系可够铁的。“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哦,天哪!也许他们老外写信在名称前都必须写个“亲爱的”,总之在十年以内,我和妈妈还不会出现这种称呼。

  安德烈和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我承认,我比他年轻一点,他比我帅很多。然后,我们都拥有一种令人懊恼的东西————过盛的母爱!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岁时,他妈上厕所前还要问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厕所一样。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十三岁的我,每次过马路妈妈还要强制性拉我的手,所以使尽全力把手抽出我妈的手掌心成为了每次过马路的必修课。

  我并不贪心,说真的我妈要是有龙应台大妈的一半就很好,因为她已经认识到了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而我娘却把我完全当作幼儿园小朋友来照顾。

  看了他们母子三十多封信,我感觉那不像是母子通信,而是两位老友在闲谈,又是表达政治立场又是闲扯时尚。龙大妈倒也强大,脏话脏字都敢往上放!尽管这种母子关系比起那种“儿啊!注意身体!”“娘啊!您辛苦了!”之类的要怪许多,但就我而言,我更向往前者,原因很明显,那更适合当代少年,不是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10)份(扩展6)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菁华5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个东西文化。——龙应台

  龙应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很大差异,虽然谈不上天差地别,但差别也不小。这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安德烈觉得香港没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人们都甚至无法停下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连这些都被剥夺,更别说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游时,站在香港繁忙的街头,车水马龙,匆匆的行人随处可见,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脚步越来越快,进入快节奏模式。感觉稍微慢下来,就耽误了什么,心中不踏实。于是原本好好的旅游计划变了,并且是从性质上改变,变成了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然后,大家都抓紧时间,抓紧时间购物,抓紧时间逛多几个景点,抓紧时间多吃几样小吃。为何不慢一些,为何那么匆忙,为何一次性干那么多事情?我们是来旅游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闲的气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几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没有遗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惊喜啊!

  由此看来,龙应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适。港人不逗留,观光客也无法逗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尽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务。环境造就了循环如此之快的社会,这种社会适合鸢飞戾天者,努力拼搏开发能力得到功名和财富。但不适合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潜心创作,即使有这么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财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为一个浮躁的社会。

  香港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周末要加班,工作礼拜天回来就是一顿睡把睡眠补回来,然后又是星期一。留学生的生活——上课,谈文化,喝咖啡、啤酒,读书,旅游,休息,上课,聊天,谈文化……无忧无虑。

  这两类人的生活差异一眼便知,也许欧洲学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无忧无虑的吧。香港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欧洲学生如此闲适。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地区的氛围造成的,香港没有历史根基,欧洲各种名胜古迹,香港想达到那样的氛围——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让“它”拉*我们心灵的距离妈妈,最*我发现,你越来越不喜欢我了。总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当我做不好的时候,你还总是拎着我大骂一顿。还记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时,就因为东西卖得有些贵,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数落我,并叨叨絮絮地给我算了“一笔账”:什么书本费啦、衣食住行费啦、甚至水费、电费都算上了,我听着实在不耐烦,便“反驳”了两句,没想到这两句在我看来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话语,在你耳中却被灌上了一个新名词——顶嘴。众目睽睽之下,你举起手要煽我,我扭头躲开。于是,我发现你越来越讨厌我。相应的,我也越发的不喜欢你。

  其实,我们还是互相深爱着的,就像《亲爱的安德列》一书中说的那样:爱,并不代表喜欢。爱,有时也会是不喜欢吧!我们的关系是愈来愈僵……那时,我感到我们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之间,就像白昼和黑夜,永远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却因那所谓的“尊严”而不敢……幸亏在这个暑假,“它”来了。它的全名叫《亲爱的安德列》。

  我万万没有想到,它被带回家时,从来不爱看书的你,会第一个打开这本书,而且打开之后,就再也舍不得放下。我惊讶于那本书到底有怎样的魔力,会让以前“本书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读书之列……于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我也翻开了此书。只轻轻打开了一页,我便再也禁不住这本书的诱惑了……因为,书中母子俩的关系和我们太像了,不是吗?随着龙应台和安德烈的脚步,我们慢慢地走,直到到达对方心灵深处,解开了死结,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间……

  从此,我明白,白昼与黑夜之间还存在着黎明,黑与白总还有交汇的灰,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纳呢?现在,我终于明白,也感受到了,我们一直相互深深地爱着。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在很小的时候,他便坐上了前往异乡的航班,从此身边环绕着不同发色的人,耳边充斥着各色的口音,透着阵阵寒气的冰块在舌尖翻滚,五光十色的鸡尾酒在嘴角丝丝跳跃,从此忘了时间,在快感与茫然中等待阳光和清晨。

  在银丝垂满额间时,她的脑海与回忆充斥着他的背影,隔着茫茫的海洋,望着散着淡淡秋色的白玉盘挂在枝头,从此任由相思浸满淡薄的月色。只是,她勇敢地向前追去,执笔迎接一个个续写的明天。

  他是安德烈,而她是龙应台。一对身在异乡的母子,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彼此飘渺而坚定的身影。

  那一封封微不足道的信封,却装着两颗匀匀跳动而赤诚的心灵。有一次,他问她,能否挑战权威,言语中尽是少年的跃跃欲试,像一股狂风,似携卷飞舞的残叶;而她则轻柔地娓娓道来,似柔中带刚的柳枝,在逆风中从容地舒展着纤细的身躯,枝尖盈盈地点向远方。当十八岁的他在感情中跌跌撞撞,在弯曲的路上尝尽酸甜苦辣时,又不小心与寂寞撞了个满怀;而将一切收进眼底的她,并没有苦口婆心地陈铺那些烂熟于心的大道理,而是如娟娟流水,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温暖他那被千疮百孔的灵魂,为他洒上满天繁星,任他在自己心灵港湾栖息,静静倾听他匀匀的心跳。

  柔月在枝头栖息,虽然他们身居两地,但每当他在现实生活被千疮百孔时,在异国四处漂泊时,她便会第一时间,用一封封诚挚的信件诉说那一段段深情,用最*常的文字写尽一个母亲的柔软心肠。淡淡的词句,却可以霎时填充那个或迷茫或青涩的小小心灵。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应该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或许某天,他走在繁华的街道,身边的行人络绎不绝,灯光五光十色,而她则轻轻漫步于弯弯曲曲至前方右转的泥径,淡薄的阳光旁是一树梨花洋洋洒洒,这时他们或许会想到彼此,心间徒添一点温暖。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