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

《南渡北归》读后感1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爲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书的封面有个副标题(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吸引着我一本本的读下去,来探索验证这个答案。

  此书共有三本,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越读到后面越沉重,它呈现了从日本侵略*开始一直到新*成立之后,20世纪*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在剧烈的历史变迁中的结局。处处引证、各处搜罗,相对真实地还原了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等等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大师们感伤的命运。

  读第一本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初年学风极盛,海龟众多,大师辈出,办学恪守学术之自由独立之精神,学术研究蔚然成风,真可谓人才济济,但随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大师们只得叹声无奈地踏上那悲壮而浩大的南渡之旅。在西南*那么艰苦的教学环境下,依然激情四射地给学生们讲课,连“跑警报”跑的都很浪漫,苦难让师生们变得更加坚韧,让中华文明的血脉得以延续,并相继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而对比我们今天的.年轻人,这么好的学*条件,生活衣食无忧,却少有大师们的成就,真是要感到惭愧啊!

  经全国军民与知识分子的共同奋战,终于赢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南渡之后的北归,本可以快慰人心,可谁又想到不出三年,内战爆发,大师们的命途依旧多厄,又需做出一次无奈地人生抉择,忍痛别离,自此天各一方,海峡*遥遥相望,命运从此不同。

  最后一部离别,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废待兴需重建,而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则需要迎接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人性的贪婪展现的是和战争一样的残暴,让我们在运动中送走一位位大师;而在台湾的傅斯年、梅贻崎、胡适等也纷纷驾鹤西去,相继离别。

  大师们虽已远去,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是永存的,面对国难、国乱,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勇气和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守信仰,无问东西。

《南渡北归》读后感2

  《南渡北归》共有三部,但由于时间问题,我才看完第一部《南渡》。《南渡》讲述的是抗战爆发前后,*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说实话,以往我是不愿看描述抗战时期的书籍,因为不愿去揭开那段历史。

  但如今,合上这本书,我只觉神清气爽,一位又一位大师的经历在我脑海中回荡,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抗战岁月。

  《南渡北归》的作者名为岳南,《南渡》所述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尽管作者对大师们的'叙述有时是批驳,但这反而展现出大师们别样风采。正如王安石所说:“不以其善而非其善。”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他人是了解其为人的基础。作者的客观叙述更让我对曾经知晓的大师们产生了别样的感受,感受到大师们的人性光辉。作者参考浩繁的资料,引经据典,治学严谨,让我充分的了解大师。

  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大师们拖着沉重的书籍纷纷南渡。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安逸去接受敌人的糖衣炮弹,出卖祖国,而是奋力保护祖国文化,那是一个时代的幸事。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的血脉才被保存下来。

  在这些大师的故事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梁启超和李济的友谊”这一部分。梁启超对李济的推荐与鼓励不仅是对人才的重视,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更有甚者,梁启超为科学牺牲自己,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完这句,让人不免扼腕叹息。虽然那个时代的大师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和学术成果仍被有幸保留下来,供后人敬仰。而且我相信在这些精神的引领下一定会有新一代的大师出现来带领下一代人。读完这本书,我感叹于大师们的坚守与执着,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缺少的,这本书也许会在我的思想上产生一些触动,让我再次面对挫折时,有勇气去战胜它。

  正如岳南在采访中所说:“希望读者看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是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是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了张显的那种历史温情。”大师们所带给我们的历史温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大师已远去,风范犹长存。

《南渡北归》读后感3

  今年暑假跟随叙事者共读了南岳老师写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它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笔,止笔于大陆*后。*四十年光景,*烽火连天,风雨飘摇。最后一批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以及卷滚在大潮里的众生学者,从历史的苍茫中走来,又消失在那幽暗尽头。这样情形下,一大批知识分子、学界精英奔波向祖国西南,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蒙自、李庄,在几*食不果腹时,仍专心学术,不忘民族复兴,用知识去触摸那“为万世开太*”的理想。

  一个月的时间,仅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颇多,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许多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国外取得学位后,大多选择回国,即使当时的*非常落后,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很多,但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为国家服务,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从民国知识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传统知识分子那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情怀。这正是我们当前最缺乏的,当前社会,拜金主义盛行,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选择在国外,*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大师们求学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计个人得失而从容投身祖国怀抱,且在条件非常艰苦前提下,做出伟大功绩和壮举,将以八股论优劣的时代,翻开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们从海外归来,谱写历史,创造辉煌,这二三十年代产生我国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学,甚至在抗战的艰苦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建的西南*仍是*大学史上的光辉。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的几个大字,貌似决绝地渗出那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曾离我们很*的大师们,当时光逝去,他们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贵的灵魂却却与年轮共生,“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静。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


《南渡北归》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南渡北归》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 (菁华3篇)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1

  纵观历史从戊戌变法到民国,*人民在各个方面从未抬起头来。但在民国后,有一群大师,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或写诗,或考古,或研究科学,都在为中华做出伟大的贡献。

  今天,我便推荐一本书《南渡北归》,作者是岳南,该书有上中下三册。它讲述的是20世纪*学术大师群体的一系列故事。

  南渡北归封面(刘彦江摄)

  大师虽然早已远去,但是,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当时北京大学一潭死水,是蔡元培当上了北大校长后,兼容并包,锐意进取,才把北大从深渊里拉了出来,成了一个崭新的北大。他认人为贤,这是大家都公认的。

  除了蔡元培了以外,还有一些人,他们也有宝贵的精神,譬如傅斯年,他虽然无比高傲,但是,他有才气,被形象的称为“傅圣人”。他在这期间创办了史语所,为历史学和语言学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我欣赏的,就是傅有着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贡献,我们才能追上世界的步伐。

  再譬如金岳霖,他是非常有名的哲学家,他对哲学,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在逻辑学上有着伟大的成就,把他的学生殷海光教导成有名的学者、教授。但这不是重点,我还想说的是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便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其实,在当时,这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在他的一些同行中,有些因为自己在爱情方面的问题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金岳霖却没有插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自己静享孤独,留下了一段佳话,被世人所称颂。

  还有陈寅恪,他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也是一位文化大师。我认为,他留下的精神就是“独立的精神,自由之思想”,还有他在晚年时,对他著作的执著和专注。他虽然受尽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文人的风骨。还有很多大师,他们也留下了很多精神,但在这里,我不一一赘述了。

  确实,作者在写此书是带着浓烈的主观感受,而且“虽缺史家之大视野,少史家之大悲悯,无史家之深思考。”但是,它仍然是一本不容质疑的好书,它揭露了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丰富了我们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也可以让我们学到历史,以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这些问题,以此来避免更多的悲剧。

  在看今朝,面对着周国家以及大国的虎视眈眈,我们要勇往直前,有着独立的思想正确的分析我国形式,积极想上,不枉先人为中华做出的努力。

  人虽已去,但精神不灭,我们要继承大师们的精神,为民族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2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内部的动乱时期除了打打杀杀的士兵将领,文人学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他们的精神从不动、毫不畏惧。

  不忍忆王国维大师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详*常,却被那投湖一声脆响刺的干干净净。头陷淤泥足可见王大师一心求死的态度之坚决精神之强大。正如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让人久久从难以回神。

  是的,或许在*凡人眼里,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然而,这正是大师超越*凡人的地方。作者认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作出的*似“尸谏”的抗争。

  简单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原来,文化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原来,文学大师沉默的反抗是这么的让人震撼。当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对方,并给予最真实的赞扬。难怪陈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再说到另一位国学大师梁启超。从教科书上我们也对梁启超的爱国、他的先进思想充满敬佩。从《南渡》中,再一次认识更加生动的梁启超大师。他看到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速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他对这种现状颇为不满和不服气,很希望有*人自己出面做这一工作。他认为“以*地方这样大,历史这样久,蕴藏的古物这样丰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极高的位置。”这种自信与魄力让人折服,也唤起了我们普通人对大*、对自己的信心。

  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将自己两个孩子培养成*历史上又两个杰出人才。

  李济,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鸣,而和梁启超走到一起,成为相差23岁的挚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遍地皆黄金,可惜没人会捡。”从李济这形象的一句话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辽远,以及与梁启超的相契合。当然,更加相像的还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国有的。”李济先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眼光并没有使他在爱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做任何让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鸣而结成的友谊是绝对纯粹而坚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血液而氤氲而生的爱国之忠情,更是让*爱国人士自发的团结及渴望和*。

  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是人力无法控制与收敛的。我们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们所能做的,是利用并发扬它。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3

  《南渡北归》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岳南的南渡北归,写**战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不畏艰难取得胜利的史诗。世人常常说,苦难是铸就文学的一把坚实的榔锤。话说到这个地步,免不了又是那些老掉牙的议论式举例——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写下的《史记》,鲁迅始终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马尔克斯的处女作《枯枝败叶》出版前,他每夜都把手稿抵扣在自己居住的旅馆当作押金;三毛将生活里的颠沛流离作成灵感,拾进自己的文学作品里……文学在个人身上所体现出的规律,也能在时代的变迁中被发现。地势最为险峻的悬崖,如果能开出花朵,那它总是沁人心脾、芳香万里的。就如同战火纷飞的年代,若是出现了一丝能撼动人心的思想,那它便能成为照亮青年的明灯。为什么有人能在魏晋那混乱的国家关系中立足,找到自己的信仰;为什么有人能在盛唐溃败离析时忧心天下,依然不放弃对国家的希望;为什么也有人能在宋朝国力羸弱,向他国低下头颅的那一瞬间,仍紧握手中的长枪,为守卫疆土的愿望奔赴死亡?我想,答案一定是清楚明了的。

  看看*文化的脊梁。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又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然而,一场抗战,生存状态被打破,那样多的读书人在纷乱的战火中不忘初心,坚守学术精神与情操,乱世之中更显*文化本色。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年,一定离不开人的努力,我的脑海中突然想起了岳飞,屈原,谭嗣同等等,中华民族万岁。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南渡北归》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南渡北归》 读后感 (菁华3篇)

《南渡北归》 读后感1

  *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在这种家风的一代代传承下,曾家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在本书中提到了曾昭抡和曾召燏两位。算得上是曾国藩后代中代表。前者是*化学学科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后者考古学界的翘楚,南京博物馆馆长。他们的成长历程得我们去思考,两位人物的杰出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单挑出来说一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当时曾家里的一位大家长即曾国藩的次子曾纪鸿的夫人郭筠,也就是二位的奶奶,这老太太是一位不简单的家长,虽是女子身份,在嫁入曾家后更是读书不辍,郭曾坦言,自己的大部头的书都是在曾文正公指导下完成的,因为郭的努力,自己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曾国藩对儿媳的培养同样在曾家后辈的身上得到了印证,郭筠在曾家家风的传承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提出了家训六条:儿孙要谋求自强自立,不要求女子缠足,不赞成八股,不愿孙辈去考秀才,却学*英文接受新式教育。这些教育理念上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地开明。何况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的名门望族呢?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南渡北归》 读后感2

  看过《南渡北归》后,只想再悲叹一次:21岁了,我才明白真正的*历史。

  小学到高中,我花了12年时间学*历史。高中时,历史成绩常常全班第一,也是文科班的尖子生。不过,上大学四年,我才发现之前学的历史教材,错误的知识占到一半,甚至还多。这是什么样的感慨呢?生在这样的时代,年轻人,继续努力吧。

  该著作分三部,约180万字,包括《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书的封面写着一段话,颇具震撼力,“首部全景再现*最后一代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封面下半部分写着八个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然后就是9个大师的肖像,有胡适、蒋梦麟、傅斯年、张伯苓、鲁迅……乐哥在第一页批了八个字,“大师远去,专家横行”。

  回想起高中和大一大二时期读小说,《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小二黑结婚》……这些所谓的名著都是历史书上推荐的,它们花费了我好久的时间,读完之后也带来了许久的感动。

  但是,当看过《南渡北归》后,突然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原来民国期间还有这么多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为什么中学时期的教材不向我们着重推荐他们,而单单选择介绍郭沫若、沈从文、何其芳、吴强、孙犁这些人。

  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李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朱家骅、吴宓、陈寅恪、曾昭抡、董作宾、曾昭橘、叶企孙、刘文典、俞大维……可叹这些人物竟然不能够在*历史书中占据一些地位。还有卢作孚、张自忠、方先觉……看着这些感天动地的事迹,我想抹眼泪。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历史的角落,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人。

  西南*数百人旅行团,从长沙到云南,徒步3000多里,这样的壮举令今天的大学生汗颜。更发人深思的是,过路百姓,甚至土匪也主动对他们加以照顾,为民族之未来保存希望。跟随保卫学生的军队官兵,在完成任务后婉拒了学校的酬谢。如此义举,怎不动容。

  作为史语所所长兼台大校长的傅斯年,临死前急着写文章拿稿费,让其妻买一条棉裤御寒;董作宾主持史语所建造办公大楼和宿舍工程,一晃几年过去,眼看一座座楼舍立起,而董家生活依然极其艰难。当时建筑业与学术机关的知识分子,很少搞建筑拿回扣。对比今世“站起一座楼,富起一群狗”或“建成一条路,倒下一群狗”,往事实不堪回首。

  梁再冰最初报考清华大学,未被录取。林徽因曾怀疑清华判分有误,当通过有关人员调看女儿的试卷之后,认可无误,遂让梁改投北大,并被西语系录取。梁从诫报考清华建筑系,因2分之差未被录取,不得已改为历史系。后世很多人认为凭借梁思成夫妇的地位和权力,遂两个孩子心愿是件并不难办的事,但梁思成夫妇没有这样做。就当时的情形而言,清华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尚属清廉,还没有太大的歪风邪气,教授们的思想差不错都是这样,特殊的例子倒是少见。

  当知识分子一个个被打成“右派”时,当他们一个个走上绝路自杀时,当*后清华要为吴晗立雕像旋即遭到质疑时,我只想在说一句:历史终将还世人公道,即使需要一百年。

《南渡北归》 读后感3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期间中断了一段时间。搁置的那段时间,又添了许多新书,但想着这本书实在很不错,所以还是读完了。《南渡北归》系列总共有三本——《南渡》、《北归》和《离别》,是一幅恢宏的民国知识分子命运变迁的群像画,即群体人物传记。不同于一般的单个人物传记,这本书整体架构是时间轴,再在时间轴上“横切一刀”,把在横截面上要重点描写的人物作详细刻画,而该人物其他时间段上的经历一笔带过,等到写下一个横切面时,继续把之前的人物的经历“拎过来”接着写,所以在看单章的时候,思绪会稍有些散,只有把好几章看完以后,才能对一个人物的命运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北归》包含的历史时间段大致在1937年至1940年前后,但书中对于一些活跃于这段时期的知识分子的个人的成长过程也着墨甚多,所以时间跨度很广。书中描写的主体是原本活跃于各地高校或研究机构、而战争爆发后,随着学校的迁移而辗转于全国多地的知识分子,比如王国维、赵元任、胡适、陈寅恪、傅斯年等等;描写的事件也基本与这群人相关。而对于当时的大环境,比如党争,比如战争本身,都只是点到即止;即使描写到,也只是为了刻画某个人物,所以书中内容看起来比较“纯粹”。书中容纳了大量的真实史料,这一点从每一章后面多达二十面的注释就可见一斑(全书共十一章);注释的内容多是所描写人物的日记、书信、作品以及亲*之人的口述等,所以足以见书中对人物刻画时都是基于事实,而非信口雌黄。

  书中的人物,大多活跃于这几个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北大),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国立南开大学,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及其下属机构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营造学社等。在空间上着重描写的,主要有北京(当时的北*),长沙,昆明和四川南溪李庄等。

  整本书的故事主线其实很简单: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城沦陷,于是原在北京的高校,以及南开大学和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昆明,共同组建成西南联合大学;后来战事恶化,昆明也遭到了严重袭击,于是西南*及相关的人员和科研机构又被迫迁往四川李庄。但在这段时期之内,发生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让人既感慨于山河破碎、人民命途多舛的凄凉,又感慨于这些知识分子对知识的热爱,甚至要胜过对自己的生命;也正是这种热情,才让众多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免于战火的涂炭。

  1937年的*,遍地狼烟。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知识分子们也同样不能免于战争的苦难,诺大的*,放不下一张*静的书桌。日本军队进攻北*和天津时,并没有顾忌城市中的高校,反而把炮口对准了这些地方。南开大学当时基本被炸成废墟,北大和清华校园里,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都在轰炸中飞灰湮灭。在迁往昆明时,各高校为了能在昆明继续教学研究,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尽一切办法搬运教研物资。不仅是图书,当时自然科学中的动植物标本、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都纷纷从陆路、水路运往昆明,期间经历的艰辛不言自明,甚至还因为船翻了而使不能沾水的古籍损失了一部分,实在令人扼腕。当时日本空军在*多地进行不加区分的大轰炸,百姓被炸死炸伤者不计其数,所以,书中对于师生跑警报、躲避轰炸有许多描写。第五章“弦诵在山城”和第十五章“国破花开溅泪流”里,刻画了当时昆明城频繁遭空袭时的众生百态。令人稍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的是,一些学生因为“跑警报”(有日军飞机飞过城市上空时则拉响警报示意民众到城外或防空洞躲避)过于频繁而逐渐麻木,反其道而行之,趁着别人都去“跑警报”、室中无人时,尽情使用*常因为太稀缺而使用不上的资源,比如水;甚至还有年轻的学生们在跑警报时产生了感情,书中描写:“同学跑警报,成双成对者越来越多。跑警报说不上是同生死、共患难,但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危险感,和看电影、遛翠湖时不同。这一点危险感使两方的关系更加亲*了??”但这终究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挣扎于炮火中苦不堪言。眼见昆明也陷入战火,西南*于是又被迫迁往四川南溪李庄。在李庄,虽然相比于昆明,类似于炮轰这种苦难要减轻许多,但教学、研究和生活的条件也都十分艰苦。不论是粮食、医药还是衣物,都面临僧多粥少的窘境,大学的教室、宿舍和办公地点严重短缺,不论是当地学堂还是山头上的山寨,能征用的都被征用了,甚至“办公室”与牛棚仅一墙之隔,也根本没有挑剔的余地。以上写到的这些,只是艰苦环境的冰山一角,真的很难想象,当时的这些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人们,是凭着怎样一种信念,在咬牙支撑着。

  即便是环境这样恶劣,这群知识分子也始终潜心学术,甚至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在我国考古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掘工作,比如河南殷墟(甲骨文、彩陶与仰韶文化)遗址,山东济南城子崖(新石器时代的黑陶与龙山文化)遗址,以及对东北地区的“昂昂溪文化”的发掘考证工作等等,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时局动荡的环境下完成的。抗战爆发后,即便物资极度匮乏、身如浮萍漂泊不定,学术大家们也总是希望能在知识中获得些许慰藉。书中对于梁思成和陈寅恪都有较多的描写,这两人都展现出了对于“研究”的高度的热爱。抗战期间,梁思成一家为躲避战火而长途奔袭,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林徽因险些因肺病得不到救治而丢掉性命;逃难之时,即便再拮据、再疲惫,梁思成也始终把之前的研究成果——调查*古建筑时留下的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和记录等,完好无损地带在身边,尽一切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编著《图像*建筑史》和《*建筑史》。陈寅恪就更是这样,1937年日军攻占北*城时,陈寅恪逃出城时,不带金银细软,却带了满满一汽车的书籍、手稿;而后辗转于多地,都不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抛弃。

  这些把自己的研究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流亡的知识分子,实在是令人心生敬佩,也实在为他们多舛的命运感到叹息。国破家亡之时,武人血战沙场、保家卫国,而文人想要在书桌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是何等的艰难。并不是这些大师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国仇家难置之不理,而是他们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潜心学术、教书育人,也是对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祖国做出的力所能及的贡献。军人上阵杀敌,普通老百姓专注生产,知识分子专注于文化,这都是在各自的战场上保卫着国家,都有一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国家只有安定强大了,才能为生活在国家中的每一个人民都提供一片自由发展的净土。


《南渡北归》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 (菁华3篇)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1

  *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被人们成为“大师”,这个称号越来越廉价,只要是稍微有点儿能耐的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上被叫一声“大师”。大师真的有那么廉价吗?大师真的有很多吗?显然不是。而事实是,不是大师变多了,而是社会上的浮躁之气变多了。一直以来,“大师”这两个字,于我而言乃是重若千斤,绝不是如今这般轻浮荒率的外号。这就是我去读《南渡北归》的原因,在这本书里,岳南先生完整地向世人解释了何谓“大师”。

  全书一共几百万字,字数很多,但字字如玑。讲述了一群能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大师们波澜壮阔的样子。通篇阅读下来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有设么感想,而是解脱。全书从头到尾的气氛都是苦闷,压抑,沉郁。从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烧杀掳掠,祖国大地惨遭践踏,城市的沦陷与百姓的伤痛;到西南*的一群大师们,在民族危难之际的艰难与鉴定;再到**前夜,大师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选择了在海峡*的离别之苦······与其说是在描写大师们的意志,不如说是在描写大师们的挣扎!

  然而大师就是大师,在挣扎中,人能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在艰难岁月里,时时刻刻想的是国家和民族。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傅斯年、陈寅恪······他们拥有的渊博知识然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上是专家、是博士,继而加上他们伟大的品格和情操,这才成就了“大师”之称号。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既做到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又做到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师!

  所谓大师,不仅是个人之伟大,更要有超凡之贡献。在我看来,大师们最伟大最深远的影响莫过于教育事业。《南渡北归》全书精彩的地方有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描写蔡元培的北大,那时的北大,云集了当时*可以说是所有的大师,野无遗坚,表现出一副百花齐放、学术自由的天地。我很羡慕当时的那群学生,有这样好的大师们指导,有这样好的学*氛围。于是,这群北大学生,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一代英才,也参与到了新*的建设中去,这就是大师的力量。书中有一段描写我记忆犹新:梅贻琦到职,发表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演讲。同时强调大学教育“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看到了吧,我们*当今的教育理念早在民国那群大师的手上就已经被奠定,这就是大师。

  那么,现在回答我的问题:何谓“大师”?《南渡北归》给了大家一个简单的答案,坚贞的学者即为大师。

  惜哉,当今真正的学者有几何?其坚贞者有几何?为何再难有人比肩鲁迅、胡适?当今之大师,少也!

  也罢,既然回不到那个时代,就让现在变得更好吧。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淡泊;少一点知识分子的傲气,多一点文人的傲骨。新的大师是迟早的事儿。

  感谢《南渡北归》给我们的答案。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2

  《南渡北归》一共三部《南渡》、《北归》、《伤别离》,将*60万字,假期只是草草浏览了一遍,却着实遇到了诸多困难,知识盲区太多,导致阅读时障碍重重。读书少了,真的连书都读不懂了。

  本书主要讲了民国时期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到后来的抗日胜利,一群大学教授和学生们拼死保护文物南下到后来北上的故事。将这些大师们戏剧性的经历展现于眼前,陪着他们一起经历了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铭记的更多是冲锋陷阵的大英雄们,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用别样的方式在同敌人抗争着,在用生命维护着国家的文化和尊严,他们同样是时代的英雄,他们就是岳南笔下的大师们。

  北*沦陷,日军进城,在这局势异常严峻之际,郑天挺——北大秘书长兼历史系教授,大家都忙着逃离这危城,他,仍然每天到校办公,解决职工教授生活、安全、校产保护等问题,甚至自掏腰包,向经济困难的滞校生发款,想法设法帮助他们离开。

  炮火连天,人心惶恐,郑天挺一直坚守到最后一批离开沦陷的北*,危难面前,民族大义,人格尊卑,诠释的漓淋尽致。

  在内外交困,险象环生的大混乱大动荡时,众人忙着逃离的北*城清华大学教授赵忠尧却偷偷潜回来,冒着生命危险,一路狂奔驶入清华园,取出那50毫克极其珍贵的放射性镭。之后昼夜前行,风餐露宿,用一个咸菜罐子让那珍贵的“物资”脱离了日本人的魔爪。

  枪林弹雨又如何,只要祖国有需要,一样舍身逆行。

  1926年初,梁启超身染重疾,此时西医才刚刚进入*,笃信科学的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坚持去最好的西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治疗,力排众议后却没能像电视剧中一样出现剧情反转,在手术中,因为医生失误将其好的肾割除而留下坏的。若无这次失误,也许这时代的巨星也不会那么快陨落。得知真相的梁任公不仅没追究医院责任,反而发声力挺西医。

  在他看来,西医就是科学的代表,维护西医就是维护科学,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

  他默默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与痛苦,甚至用生命为代价来维护他笃信的科学。

  国家的灾难兴亡,民族的悲壮兴衰,除了他们,还有吴宓、李济、傅斯年、梁思成、陈寅恪、罗家伦等等数不尽的大师们,在这悲壮的历史长河中用生命在起舞。

  什么是民族气节?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风骨?这些大师们给的就是答案。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确实,他们的信仰、追求,他们的气节、风骨是难以超越的!(玲子)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讲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图书,文物转移到西南地区,抗战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册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书中,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记忆。

  全书开始于沦陷后的北*,屈辱与尊严,征服与抗争。每一个人,都是毫无杜撰有血有肉的人。这批人,他们护送*文物和大学图书在烽火下南渡。在军阀混战,中日战争的硝烟中描绘出*最初的考古,建筑轮廓。也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本该在优越实验室中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不放弃。他们,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为有这批坚守信念的大师们,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浸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风骨凛然,这是*式的风骨,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

  在逃亡路上,为了不丢弃人才培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在艰难的日子里讲课声常伴随敌机的轰炸,师生们却把躲防空洞的事儿风趣地写成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晚上停电时,刘文典就一袭长衫,对月讲《月赋》。但却这么艰难的日子里,它为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战争时,梁思成焦灼地在楼上转圈,一看到有飞机在北*上空飞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罗哲文回忆,梁思成在二战末期经常抱着日本地图标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图交给美军请求他们不要轰炸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日本知晓后极为感激——梁思成此时却早已死去多年。

  看过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们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镜头,林穿着合体的旗袍,脚下踩着一双*底布鞋,他们正进行维修测量工作。那时候,所有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关心的不会是林徽因的脸蛋长得美不美,也不会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没有色彩。它展现的是*大师们的坚定信念,在一个古国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时间抢记建筑的记印。

  书本仍在读,它在慢慢展现更完整更浩瀚的*,我想,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归》的意义吧。(黄湘闽)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3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这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内容太多,自己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激情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激情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文明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一定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南渡北归》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南渡北归》 读后感 (菁华3篇)

《南渡北归》 读后感1

  *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在这种家风的一代代传承下,曾家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在本书中提到了曾昭抡和曾召燏两位。算得上是曾国藩后代中代表。前者是*化学学科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后者考古学界的翘楚,南京博物馆馆长。他们的成长历程得我们去思考,两位人物的杰出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单挑出来说一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当时曾家里的一位大家长即曾国藩的次子曾纪鸿的夫人郭筠,也就是二位的奶奶,这老太太是一位不简单的家长,虽是女子身份,在嫁入曾家后更是读书不辍,郭曾坦言,自己的大部头的书都是在曾文正公指导下完成的,因为郭的努力,自己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曾国藩对儿媳的培养同样在曾家后辈的身上得到了印证,郭筠在曾家家风的传承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提出了家训六条:儿孙要谋求自强自立,不要求女子缠足,不赞成八股,不愿孙辈去考秀才,却学*英文接受新式教育。这些教育理念上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地开明。何况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的名门望族呢?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南渡北归》 读后感2

  看过《南渡北归》后,只想再悲叹一次:21岁了,我才明白真正的*历史。

  小学到高中,我花了12年时间学*历史。高中时,历史成绩常常全班第一,也是文科班的尖子生。不过,上大学四年,我才发现之前学的历史教材,错误的知识占到一半,甚至还多。这是什么样的感慨呢?生在这样的时代,年轻人,继续努力吧。

  该著作分三部,约180万字,包括《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书的封面写着一段话,颇具震撼力,“首部全景再现*最后一代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封面下半部分写着八个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然后就是9个大师的肖像,有胡适、蒋梦麟、傅斯年、张伯苓、鲁迅……乐哥在第一页批了八个字,“大师远去,专家横行”。

  回想起高中和大一大二时期读小说,《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小二黑结婚》……这些所谓的名著都是历史书上推荐的,它们花费了我好久的时间,读完之后也带来了许久的感动。

  但是,当看过《南渡北归》后,突然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原来民国期间还有这么多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为什么中学时期的教材不向我们着重推荐他们,而单单选择介绍郭沫若、沈从文、何其芳、吴强、孙犁这些人。

  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李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朱家骅、吴宓、陈寅恪、曾昭抡、董作宾、曾昭橘、叶企孙、刘文典、俞大维……可叹这些人物竟然不能够在*历史书中占据一些地位。还有卢作孚、张自忠、方先觉……看着这些感天动地的事迹,我想抹眼泪。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历史的角落,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人。

  西南*数百人旅行团,从长沙到云南,徒步3000多里,这样的壮举令今天的大学生汗颜。更发人深思的是,过路百姓,甚至土匪也主动对他们加以照顾,为民族之未来保存希望。跟随保卫学生的军队官兵,在完成任务后婉拒了学校的酬谢。如此义举,怎不动容。

  作为史语所所长兼台大校长的傅斯年,临死前急着写文章拿稿费,让其妻买一条棉裤御寒;董作宾主持史语所建造办公大楼和宿舍工程,一晃几年过去,眼看一座座楼舍立起,而董家生活依然极其艰难。当时建筑业与学术机关的知识分子,很少搞建筑拿回扣。对比今世“站起一座楼,富起一群狗”或“建成一条路,倒下一群狗”,往事实不堪回首。

  梁再冰最初报考清华大学,未被录取。林徽因曾怀疑清华判分有误,当通过有关人员调看女儿的试卷之后,认可无误,遂让梁改投北大,并被西语系录取。梁从诫报考清华建筑系,因2分之差未被录取,不得已改为历史系。后世很多人认为凭借梁思成夫妇的地位和权力,遂两个孩子心愿是件并不难办的事,但梁思成夫妇没有这样做。就当时的情形而言,清华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尚属清廉,还没有太大的歪风邪气,教授们的思想差不错都是这样,特殊的例子倒是少见。

  当知识分子一个个被打成“右派”时,当他们一个个走上绝路自杀时,当*后清华要为吴晗立雕像旋即遭到质疑时,我只想在说一句:历史终将还世人公道,即使需要一百年。

《南渡北归》 读后感3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期间中断了一段时间。搁置的那段时间,又添了许多新书,但想着这本书实在很不错,所以还是读完了。《南渡北归》系列总共有三本——《南渡》、《北归》和《离别》,是一幅恢宏的民国知识分子命运变迁的群像画,即群体人物传记。不同于一般的单个人物传记,这本书整体架构是时间轴,再在时间轴上“横切一刀”,把在横截面上要重点描写的人物作详细刻画,而该人物其他时间段上的经历一笔带过,等到写下一个横切面时,继续把之前的人物的经历“拎过来”接着写,所以在看单章的时候,思绪会稍有些散,只有把好几章看完以后,才能对一个人物的命运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北归》包含的历史时间段大致在1937年至1940年前后,但书中对于一些活跃于这段时期的知识分子的个人的成长过程也着墨甚多,所以时间跨度很广。书中描写的主体是原本活跃于各地高校或研究机构、而战争爆发后,随着学校的迁移而辗转于全国多地的知识分子,比如王国维、赵元任、胡适、陈寅恪、傅斯年等等;描写的事件也基本与这群人相关。而对于当时的大环境,比如党争,比如战争本身,都只是点到即止;即使描写到,也只是为了刻画某个人物,所以书中内容看起来比较“纯粹”。书中容纳了大量的真实史料,这一点从每一章后面多达二十面的注释就可见一斑(全书共十一章);注释的内容多是所描写人物的日记、书信、作品以及亲*之人的口述等,所以足以见书中对人物刻画时都是基于事实,而非信口雌黄。

  书中的人物,大多活跃于这几个学术机构:北京大学(北大),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国立南开大学,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及其下属机构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营造学社等。在空间上着重描写的,主要有北京(当时的北*),长沙,昆明和四川南溪李庄等。

  整本书的故事主线其实很简单: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城沦陷,于是原在北京的高校,以及南开大学和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昆明,共同组建成西南联合大学;后来战事恶化,昆明也遭到了严重袭击,于是西南*及相关的人员和科研机构又被迫迁往四川李庄。但在这段时期之内,发生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让人既感慨于山河破碎、人民命途多舛的凄凉,又感慨于这些知识分子对知识的热爱,甚至要胜过对自己的生命;也正是这种热情,才让众多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免于战火的涂炭。

  1937年的*,遍地狼烟。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知识分子们也同样不能免于战争的苦难,诺大的*,放不下一张*静的书桌。日本军队进攻北*和天津时,并没有顾忌城市中的高校,反而把炮口对准了这些地方。南开大学当时基本被炸成废墟,北大和清华校园里,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都在轰炸中飞灰湮灭。在迁往昆明时,各高校为了能在昆明继续教学研究,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尽一切办法搬运教研物资。不仅是图书,当时自然科学中的动植物标本、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都纷纷从陆路、水路运往昆明,期间经历的艰辛不言自明,甚至还因为船翻了而使不能沾水的古籍损失了一部分,实在令人扼腕。当时日本空军在*多地进行不加区分的大轰炸,百姓被炸死炸伤者不计其数,所以,书中对于师生跑警报、躲避轰炸有许多描写。第五章“弦诵在山城”和第十五章“国破花开溅泪流”里,刻画了当时昆明城频繁遭空袭时的众生百态。令人稍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的是,一些学生因为“跑警报”(有日军飞机飞过城市上空时则拉响警报示意民众到城外或防空洞躲避)过于频繁而逐渐麻木,反其道而行之,趁着别人都去“跑警报”、室中无人时,尽情使用*常因为太稀缺而使用不上的资源,比如水;甚至还有年轻的学生们在跑警报时产生了感情,书中描写:“同学跑警报,成双成对者越来越多。跑警报说不上是同生死、共患难,但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危险感,和看电影、遛翠湖时不同。这一点危险感使两方的关系更加亲*了??”但这终究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挣扎于炮火中苦不堪言。眼见昆明也陷入战火,西南*于是又被迫迁往四川南溪李庄。在李庄,虽然相比于昆明,类似于炮轰这种苦难要减轻许多,但教学、研究和生活的条件也都十分艰苦。不论是粮食、医药还是衣物,都面临僧多粥少的窘境,大学的教室、宿舍和办公地点严重短缺,不论是当地学堂还是山头上的山寨,能征用的都被征用了,甚至“办公室”与牛棚仅一墙之隔,也根本没有挑剔的余地。以上写到的这些,只是艰苦环境的冰山一角,真的很难想象,当时的这些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人们,是凭着怎样一种信念,在咬牙支撑着。

  即便是环境这样恶劣,这群知识分子也始终潜心学术,甚至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在我国考古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掘工作,比如河南殷墟(甲骨文、彩陶与仰韶文化)遗址,山东济南城子崖(新石器时代的黑陶与龙山文化)遗址,以及对东北地区的“昂昂溪文化”的发掘考证工作等等,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时局动荡的环境下完成的。抗战爆发后,即便物资极度匮乏、身如浮萍漂泊不定,学术大家们也总是希望能在知识中获得些许慰藉。书中对于梁思成和陈寅恪都有较多的描写,这两人都展现出了对于“研究”的高度的热爱。抗战期间,梁思成一家为躲避战火而长途奔袭,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林徽因险些因肺病得不到救治而丢掉性命;逃难之时,即便再拮据、再疲惫,梁思成也始终把之前的研究成果——调查*古建筑时留下的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和记录等,完好无损地带在身边,尽一切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编著《图像*建筑史》和《*建筑史》。陈寅恪就更是这样,1937年日军攻占北*城时,陈寅恪逃出城时,不带金银细软,却带了满满一汽车的书籍、手稿;而后辗转于多地,都不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抛弃。

  这些把自己的研究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流亡的知识分子,实在是令人心生敬佩,也实在为他们多舛的命运感到叹息。国破家亡之时,武人血战沙场、保家卫国,而文人想要在书桌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是何等的艰难。并不是这些大师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国仇家难置之不理,而是他们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潜心学术、教书育人,也是对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祖国做出的力所能及的贡献。军人上阵杀敌,普通老百姓专注生产,知识分子专注于文化,这都是在各自的战场上保卫着国家,都有一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国家只有安定强大了,才能为生活在国家中的每一个人民都提供一片自由发展的净土。


《南渡北归》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归园田居》读后感 (菁华3篇)

《归园田居》读后感1

  在世俗的尘埃中混混沌沌,时间久了,自然就心生倦意。无意中又一次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顿觉神清气明。忍不住反复吟读,并粗浅解读,希望没有误解五柳先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千古一唱,耐人寻味,生命智慧,尽在其中。“归隐”可能曾经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很多人只是在不得意的时候暂时逃避,真正能够像陶渊明一样,饱含深情并坚决地喊出“归去”的,“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从《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归隐不是逃避,不是矫情,不是无奈,不是无路可走时唯一的选择。 “归去来兮!”一个“归去”,富含着对故乡、对心灵归属地的确认,“有四方之事”和“风波未静”的官场对诗人来说只是“异地”,是“异乡”,是个人精神无法生根的“漂泊地”。在漂泊中,牵挂心灵的永远是故土田园。“田园将芜”,自己的精神又何尝不是*乎荒芜呢?庭院中的松菊似乎也在思念着诗人吧?否则,如何会与诗人一样在思念中日渐憔悴?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表明作者的归隐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不是源于外界的“仕途不意”,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是对前途和命运的理性抉择,是源于对自己本性的思考和保持。在这里,陶氏的“归去”源于“知止”和“自知”的智慧,他的归田之喜是一种智者的喜悦,正是这种智慧,使陶渊明显示出与当时及后世诸多“隐士”的不同。 看,无论是庭中孤松,还是山间闲云,田园的一草一木都值得他留恋往返。亲戚晤谈,弹琴读书可以乐其心;参加春耕,登山巡壑可以快其意。或登高舒啸,临流赋诗。

  从此,孤寂、惆怅与他绝缘。虽然人生有限,但他既不要求富贵,更不期望仙境,所以只愿眼下时光美妙,自己融入其中,孤往独游,无忧无虑,了此一生。 他已经确认官场的生活是耗费生命,完全应该抛弃。因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啊。 所以说,他的归隐是对官场的主动放弃之归,是执著人生寻找真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岁生命和自然满怀真挚和热爱,他所做的是追求内在的生命自由,将心灵寄托与田园,在*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读觞咏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大解脱。 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唯我不变,所求不变,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的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人生因此而圆满。 能够找到心灵归属的人都是幸福的,陶渊明也是幸福的。陶渊明的幸福还在于他有个温柔可人的妻子。《归园田居》中并没有刻意写到那个可爱的女人,但是,她的形象却在陶渊明的文字中清晰的凸现。想想,会有多少人对“不争气”、不求上进、不能把官做得更大进行讥讽、抱怨、责备、甚至怨恨,可是这个女人却一声没出,尊重和理解了丈夫的选择,善解人意的安排家里人欢迎辞官归来的陶渊明,让他感到轻松;温酒让陶渊明尽兴,让他感到温暖;处理好家里的各种事务让他无忧无虑……这些事情说起来好像很简单,真正要做到,却又是那么不容易。 滚滚红尘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找到寄托自己身心的真正的归属地,找到最适宜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找到有多少人可以像陶渊明一样,有一个熨贴的,知心的伴侣。 “归去来兮!”只是,你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吗?

《归园田居》读后感2

  已不记得是第几回在课本上看到先生之作了。先生之所居,神州也。神州之地甚广,故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而先生家堂前院后都是菊,亦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人多闻先生爱菊之情切,甚于一提及先生就不得不想起他家东篱下一簇簇的芳华。大抵都是金黄的明灿的,像那些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多是不合先生品性的,它们许太娇嫩,禁不住南山下的秋风,也就没能来陪伴先生,而成了皇家园苑的风景。爱菊如痴、视菊如命的先生倒在凄风冷雨中落了个洒脱。后人便说“秋丛绕舍似陶家”或是“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先生慕菊,菊亦慕先生否?

  先生自己也说本性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又绝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又为何“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样的案牍劳形、污浊官场不正是束缚先生的樊笼吗?先生怎能不向往自由的世界呢?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得了什么,而是不想做的事没人能强迫你做。先生可谓是得了真自由,从此躬耕隐居,一代名士自风流!误入歧途算不幸,得以返归是万幸。一旦羁鸟回旧林、池鱼归故渊、先生归田园,愉悦之心得无异乎?自此“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十多亩薄田、八九间草屋不觉困苦,凡享受着榆柳成荫、桃李争妍、东篱从菊与君伴、袅袅烟缓缓飘升入那青青天、深深巷声声吠共赏轮夕阳圆、矮矮篱阵阵鸣飘出了桑树颠。多像世外桃源!就是世外桃源!

  原先被世俗的规矩羁着,伸展不开拳脚。羁着、压着一腔愤懑、整整三十年!而今房前屋后无尘世杂务,简陋屋中清清闲闲。终于释了重负,了无矫饰的心摒弃繁华、清静淡然。

  先生性慕高洁、爱菊好酒。尘世纷杂半生、官场沉浮几载;已而复获自由,宅院树木、村落炊烟。似涓流之入真淳海、以淡墨绘天成田园。留诗126首,人私谥“靖节”,自号“五柳”。

《归园田居》读后感3

  归园田居(其三)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实,让人觉得很亲切。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萧统说他为人率直,不矫饰言辞,曾与人饮酒,不论贵贱,若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诗人襟怀坦荡如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陶诗于*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

  “带月”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种豆南山下”*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南渡北归》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南渡北归读后感(精选10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 1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爲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书的封面有个副标题(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吸引着我一本本的读下去,来探索验证这个答案。

  此书共有三本,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越读到后面越沉重,它呈现了从日本侵略中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在剧烈的历史变迁中的结局。处处引证、各处搜罗,相对真实地还原了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等等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大师们感伤的命运。

  读第一本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初年学风极盛,海龟众多,大师辈出,办学恪守学术之自由独立之精神,学术研究蔚然成风,真可谓人才济济,但随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大师们只得叹声无奈地踏上那悲壮而浩大的南渡之旅。在西南**那么艰苦的教学环境下,依然激情四射地给学生们讲课,连“跑警报”跑的都很浪漫,苦难让师生们变得更加坚韧,让中华文明的血脉得以延续,并相继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而对比我们今天的年轻人,这么好的学*条件,生活衣食无忧,却少有大师们的成就,真是要感到惭愧啊!

  经全国军民与知识分子的共同奋战,终于赢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南渡之后的北归,本可以快慰人心,可谁又想到不出三年,内战爆发,大师们的命途依旧多厄,又需做出一次无奈地人生抉择,忍痛别离,自此天各一方,海峡**遥遥相望,命运从此不同。

  最后一部离别,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废待兴需重建,而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则需要迎接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人性的贪婪展现的是和战争一样的'残暴,让我们在运动中送走一位位大师;而在台湾的傅斯年、梅贻崎、胡适等也纷纷驾鹤西去,相继离别。

  大师们虽已远去,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是永存的,面对国难、国乱,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勇气和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守信仰,无问东西。

  南渡北归读后感 2

  中国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中国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在这种家风的一代代传承下,曾家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在本书中提到了曾昭抡和曾召燏两位。算得上是曾国藩后代中代表。前者是中国化学学科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后者考古学界的翘楚,南京博物馆馆长。他们的成长历程得我们去思考,两位人物的杰出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单挑出来说一说。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当时曾家里的一位大家长即曾国藩的次子曾纪鸿的夫人郭筠,也就是二位的奶奶,这老太太是一位不简单的家长,虽是女子身份,在嫁入曾家后更是读书不辍,郭曾坦言,自己的大部头的书都是在曾文正公指导下完成的,因为郭的努力,自己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曾国藩对儿媳的培养同样在曾家后辈的身上得到了印证,郭筠在曾家家风的传承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提出了家训六条:儿孙要谋求自强自立,不要求女子缠足,不赞成八股,不愿孙辈去考秀才,却学*英文接受新式教育。这些教育理念上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地开明。何况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的名门望族呢?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 3

  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全景了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慢慢读来,不知不觉被大师的情怀所感动。

  各大院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之际,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突然来到梁家,对梁思成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如今北*沦陷,日军已经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赵忠尧想起梁思成这位“铁杆”校友有一辆雪佛兰牌小轿车,决定找梁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二人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潜入清华园,抢救出这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科学珍宝。赵忠尧把盛满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奔向长沙。他一路风餐露宿,蓬头垢面、破衣褴褛,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如乞丐般到达临时大学办事处时,梅贻琦校长热泪盈眶……这是怎样的信念。

  “九一八”事变之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职演讲,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特别提醒师生“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份子,不能不关心的。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这是怎样的理念。

  自离开北*南下,辗转*万里逃难,梁家几乎全部“细软”都丢光了,战前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同仁调查古建筑的原始资料——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记录等,被他们视为最宝贵的财富,紧紧地带在身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李庄上坝月亮田几间四面透风的农舍里,梁思成和患病的林徽因,一面讨论,一面用一台古老的、噼啪震响的打字机,撰写并绘制向西方世界科学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奥秘和成就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是怎样的坚守。

  1935年主持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发掘的梁思永,肋膜炎病愈不久,白天里,他骑着自行车在各工地到处奔跑巡视。对于各工地在发掘中出现的新现象和产生的新问题,他随时都加以注意,加以解决。有时详细地指点助理员去做,有时甚至下坑亲自动手。晚上油灯下,他有时和工作人员谈论当天发觉中的新发现,有时查阅各人的田野记录簿,有时看着助理员们剔花骨等,有时整理当天出土品……常常忙碌到深夜。这是怎样的敬业。

  68天的长途跋涉,“湘黔滇旅行团”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到书本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结合湘西、黔东一带的地形地貌,讲解河流、岩石的构造形成,以及黔西岩溶地貌和地质发育理论。闻一多指导学生收集当地民歌、民谣,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并对当地风土人情进行写生。北大化学系教授曾昭抡,每天自清晨走到傍晚,不走小道捷径,沿着盘山的沙石公路走,每当休息时,就坐下来写日记……这是怎样的言传身教。

  这样的大师在书中比比皆是,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是我要说:大师虽去,情怀永在。

  南渡北归读后感 4

  《南渡北归》讲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图书,文物转移到西南地区,抗战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册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书中,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记忆。

  全书开始于沦陷后的北*,屈辱与尊严,征服与抗争。每一个人,都是毫无杜撰有血有肉的人。这批人,他们护送中国文物和大学图书在烽火下南渡。在军阀混战,中日战争的硝烟中描绘出中国最初的考古,建筑轮廓。也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本该在优越实验室中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不放弃。他们,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为有这批坚守信念的大师们,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浸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风骨凛然,这是中国式的风骨,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

  在逃亡路上,为了不丢弃人才培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在艰难的日子里讲课声常伴随敌机的轰炸,师生们却把躲防空洞的事儿风趣地写成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晚上停电时,刘文典就一袭长衫,对月讲《月赋》。但却这么艰难的日子里,它为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战争时,梁思成焦灼地在楼上转圈,一看到有飞机在北*上空飞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罗哲文回忆,梁思成在二战末期经常抱着日本地图标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图交给美军请求他们不要轰炸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日本知晓后极为感激——梁思成此时却早已死去多年。

  看过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们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镜头,林穿着合体的旗袍,脚下踩着一双*底布鞋,他们正进行维修测量工作。那时候,所有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关心的不会是林徽因的脸蛋长得美不美,也不会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没有色彩。它展现的是中国大师们的坚定信念,在一个古国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时间抢记建筑的记印。

  书本仍在读,它在慢慢展现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国,我想,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归》的意义吧。

  南渡北归读后感 5

  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读后感 6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写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希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南渡北归读后感 7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国内部的动乱时期除了打打杀杀的士兵将领,文人学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他们的精神从不动、毫不畏惧。

  不忍忆王国维大师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详*常,却被那投湖一声脆响刺的干干净净。头陷淤泥足可见王大师一心求死的态度之坚决精神之强大。正如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让人久久从难以回神。

  是的,或许在*凡人眼里,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然而,这正是大师超越*凡人的地方。作者认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作出的*似“尸谏”的抗争。

  简单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原来,文化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原来,文学大师沉默的反抗是这么的让人震撼。当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对方,并给予最真实的赞扬。难怪陈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再说到另一位国学大师梁启超。从教科书上我们也对梁启超的爱国、他的先进思想充满敬佩。从《南渡》中,再一次认识更加生动的梁启超大师。他看到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速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他对这种现状颇为不满和不服气,很希望有中国人自己出面做这一工作。他认为“以中国地方这样大,历史这样久,蕴藏的古物这样丰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极高的位置。”这种自信与魄力让人折服,也唤起了我们普通人对大中国、对自己的信心。

  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将自己两个孩子培养成中国历史上又两个杰出人才。

  李济,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鸣,而和梁启超走到一起,成为相差23岁的挚友。

  “以考古家眼光***,遍地皆黄金,可惜没人会捡。”从李济这形象的一句话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辽远,以及与梁启超的相契合。当然,更加相像的还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国有的。”李济先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眼光并没有使他在爱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做任何让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鸣而结成的友谊是绝对纯粹而坚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国血液而氤氲而生的爱国之忠情,更是让中国爱国人士自发的团结及渴望和*。

  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是人力无法控制与收敛的。我们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们所能做的,是利用并发扬它。

  南渡北归读后感 8

  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全景了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慢慢读来,不知不觉被大师的情怀所感动。

  各大院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之际,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突然来到梁家,对梁思成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如今北*沦陷,日军已经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赵忠尧想起梁思成这位“铁杆”校友有一辆雪佛兰牌小轿车,决定找梁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二人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潜入清华园,抢救出这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科学珍宝。赵忠尧把盛满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奔向长沙。他一路风餐露宿,蓬头垢面、破衣褴褛,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如乞丐般到达临时大学办事处时,梅贻琦校长热泪盈眶……这是怎样的信念。

  “九一八”事变之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职演讲,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特别提醒师生“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份子,不能不关心的。……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这是怎样的理念。

  自离开北*南下,辗转*万里逃难,梁家几乎全部“细软”都丢光了,战前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同仁调查古建筑的原始资料——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记录等,被他们视为最宝贵的财富,紧紧地带在身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李庄上坝月亮田几间四面透风的农舍里,梁思成和患病的林徽因,一面讨论,一面用一台古老的.、噼啪震响的打字机,撰写并绘制向西方世界科学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奥秘和成就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是怎样的坚守。

  1935年主持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发掘的梁思永,肋膜炎病愈不久,白天里,他骑着自行车在各工地到处奔跑巡视。对于各工地在发掘中出现的新现象和产生的新问题,他随时都加以注意,加以解决。有时详细地指点助理员去做,有时甚至下坑亲自动手。晚上油灯下,他有时和工作人员谈论当天发觉中的新发现,有时查阅各人的田野记录簿,有时看着助理员们剔花骨等,有时整理当天出土品……常常忙碌到深夜。这是怎样的敬业。

  68天的长途跋涉,“湘黔滇旅行团”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到书本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结合湘西、黔东一带的地形地貌,讲解河流、岩石的构造形成,以及黔西岩溶地貌和地质发育理论。闻一多指导学生收集当地民歌、民谣,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并对当地风土人情进行写生。北大化学系教授曾昭抡,每天自清晨走到傍晚,不走小道捷径,沿着盘山的沙石公路走,每当休息时,就坐下来写日记……这是怎样的言传身教。

  这样的大师在书中比比皆是,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是我要说:大师虽去,情怀永在。

  南渡北归读后感 9

  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北归读后感 10

  第一章一开始便描述了北*战火纷飞的历史背景,作者是以写实的语气叙述的,许多文人学者被迫集体南下。第一次对蒋介石这个人物有了新认识,以前一度认为他是一个“坏人”。1937年12月13日,放下武器的国民官兵**军集体屠杀,30万无辜市民被残暴的日军屠杀,连续40天的大屠杀,这就是引起公愤的让我们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南京大屠杀”,我要把这点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不要忘记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犯下的这项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杀”之后,蒋介石提出和谈条件其中有“与其屈服而之,不如战败而亡”,让我对蒋有了更新的认识。而张学良这个人物,之前都是从父亲嘴里听来的,后来又是从一些电视剧中看到的,书中对他的描述却和我了解的不一样,有疑惑。

  书中大多笔墨都是叙说一些文人志士的,提到王国维,现在提起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他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人,可惜最后坠河自杀。梁启超由于肾病在协和医院做手术,主刀大夫的助手是一位外国人,竟然误将梁先生的那个健康的肾切除了,这也为他日后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埋下了雷,但梁启超先生却并没有埋怨和责备医生。梁启超的两个儿子分别叫梁思成和梁思永,林徽因是梁思成的爱人,兄弟二人秉承父愿分别学了建筑与考古专业。李济是当时学成回国后较年轻的,在考古方面很有研究,后来在同样年轻有为的傅斯年的邀请下,去了厦大,专门研究考古,后来梁思永学成归来后也加入了考古工作,为我国的甲骨文发现等考古工作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清华的赵忠尧在大家撤退后又冒着危险返回来拿镭的事件很感人。现在听来很有名的一些学者当时都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大学的老师。

  最初主张不战的胡适后来还被蒋介石派去美国当了“外交官”,日本人的日渐猖狂与侵略最后让胡适也改变了原来的主张。由于战事吃紧,日本人的先进武器,国军节节败退,文人们不得不南下,撤退图书资料,考古文物等等,梁思成夫妇决定去昆明,长沙临时大学也撤退,“十大金刚”分离告别的场面……叶公超给女儿和儿子起名源于《诗经》里“管彤有炜”,突然产生了想看《诗经》的念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