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实用五份

首页 / 调查报告 / |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1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

  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

  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

  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

  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

  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2

  一:调查原因: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哈佛夏哈尔教授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什么是幸福?在物质日益丰沛的现代社会,为何人们却难以感受心灵的幸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幸福的含义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它不是由外在的物资条件或者所处环境决定的,它更加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满足。幸福的标准既不能用尺来量,又不能用秤来称,它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的。而我们认为,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由于感受到自身存在价值生活目标与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所持的根本态度和观念体系。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群体可能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在现实中,幸福观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认知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对追求实现幸福途径的认识,构成其幸福观。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此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了解大学生的幸福观,这关系着我国的未来。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3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4

  摘要: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成绩,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我们经过分析,将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大家对幸福的把握。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

  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5

  一:调查原因: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哈佛夏哈尔教授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什么是幸福?在物质日益丰沛的'现代社会,为何人们却难以感受心灵的幸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幸福的含义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它不是由外在的物资条件或者所处环境决定的,它更加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满足。幸福的标准既不能用尺来量,又不能用秤来称,它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的。而我们认为,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由于感受到自身存在价值生活目标与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所持的根本态度和观念体系。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群体可能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在现实中,幸福观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认知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对追求实现幸福途径的认识,构成其幸福观。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此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了解大学生的幸福观,这关系着我国的未来。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实用五份(扩展1)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菁华5篇)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1

  摘要: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本校大学学生,其中低(一、二)年级20人,高(三、四)年级2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

  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调查过程及预想:

  由于时间匆忙和实践经验不足,我组成员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讨论,确定了问卷试题。并对四十名大学生(其中每年级10人)进行问卷调查,因为人数较少,对于所得数据也许会有所偏差。预先估计,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尚可,而造成部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和学*中的困难。调查后,又经小组成员共同统计,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70%,感到一般的占15%,不满意的占15%.上述数据表明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32.5%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17.5%的大学生则处于茫然状态,40%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学*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生活成就、人际关系、经济状态、精神空虚、现实理想差距、没有恋爱、没有参加团体活动(可多选)分别占75%、85%、35%、70%、23.2%、17.5%、35%、67.5%、2.5%、10%、13%,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其次是学*压力,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追求幸福做过的努力(可多选),80%的学生表示乐于关心他人,7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努力学*,45%的学生勤于交友,获得幸福。只有12.5%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志愿者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97.5%的人选择了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87.5%的人认为幸福的人应该努力奋斗,72.5%的人则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的大学生打100分,12.5%的大学生打80~99分,67.5%的大学生打60~80分,17.5%的大学生打30~60分,0%的大学生低于30分。

  注:此结果真实有效,且从整体来看,与预测状况基本符合。

  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结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

  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17.5%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对大学生自身提升幸福感的建议:

  1. 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与其他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例如个人的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和生活目标。外倾性的人能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让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喜欢并相信自己,恰当的认同和接纳别人,能够理性的面对和接受现实。大学生应该以学*为主,不断地汲取知识,知识可以让人聪慧、充实更能体现自身素养。

  2. 积极的改善社会关系,尤其是舍友关系和朋友关系。要能正确处理得到社会支持与付出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它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因此通过扩大人际交往,结识朋友,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更多地使自己接触人群,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3. 职业生涯规划。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幸福指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有一个好的选择,就应该尽早的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让自己充实、自信,提高幸福指数。

  4. 休闲。要学会在忙碌的学*中分出想当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上的休闲。例如参加体育锻炼,看电影,参加社团活动,听音乐,参加志愿服务等。这些工作都能增加个人的身心健康。

  5. 培养积极情绪。情绪是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放大镜,好的情绪总是作为一面积极的暖色镜来加工所面对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而更倾向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使自己渐渐的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的循环圈中,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其他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做法建议:

  *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前途,更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取向,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共同的关注,并做好其协助工作。如 教育者要重视增强其自我效能,让同学在价值展现时,体现快乐,重塑自我。提升幸福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自己学*能力的估计和期望,提高学业成就,而学校应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挖掘现实中的积极因素。去感受生活,体验幸福。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扭转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社会支持能让人内心感到快乐和幸福。大学生作为没有经济独立的群体,外界的社会支持会使他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使大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密切,更能体验幸福。

  我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与*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使其幸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2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

  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xxxx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3

  *日我小组进行了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活动,全体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次调查活动当中,每个成员都分配到了任务,都做好了自己的任务,找资料,搜图片,统计数据等,下面就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和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关注。大学生主观体验的幸福感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情感、生活和未来预期。从个体自身的发展来讲,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从简单的学校生活到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过渡期,也是他们完成学业和完善学业的关键时期。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来讲,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竞争空前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得至关重要。

  调查对象: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北京地区包括清华,北大,人大,交大在内的20所高校*千名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之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并且一项一项的认真统计,虽然数据量很大,依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客观的说调查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北京地区各个高校的学生对待幸福的看法,以及自身感觉幸福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幸福程度。

  调查内容:

  (1)性别

  (2)性格

  (3)幸福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4)对未来目标

  (5)幸福主要关联因素

  (6)恋爱幸福感

  (7)幸福程度

  下面为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总结:

  1、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与父母关系特别好或很好(*93%)。

  2、*9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幸福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不少同学对未来的目标不明确。

  4、*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是充实的,但是也有不小一部分人为学*是枯燥无味的。

  5、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与幸福关系紧密,在现在这个商品经济充斥各个角落的社会,这点的确很让人深思。

  6、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不是很幸福,或者说一般幸福。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有几大素,即学校学*、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其中,人际交往与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要因素,均消费上差异显著次之,专业、年级上差异不显著。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常有幸福的体验,但是幸福指数不是很高,大都是感觉一般幸福,只有3~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不幸福。说明大学生这个群体整体是健康的,大学生群体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群体。不健康的比例符合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幸福感基本和男生比例相同。家庭关系

  众所周知想要有所成就必须有个好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心有余力全心全意做其他的事情,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就是与父母的和睦程度,调查显示,只要是和父母关系很好的,很大一部分都感到幸福。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治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4

  摘要: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本校大学学生,其中低(一、二)年级20人,高(三、四)年级2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

  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调查过程及预想:

  由于时间匆忙和实践经验不足,我组成员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讨论,确定了问卷试题。并对四十名大学生(其中每年级10人)进行问卷调查,因为人数较少,对于所得数据也许会有所偏差。预先估计,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尚可,而造成部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和学*中的困难。调查后,又经小组成员共同统计,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70%,感到一般的占15%,不满意的占15%上述数据表明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32.5%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17.5%的大学生则处于茫然状态,40%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学*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生活成就、人际关系、经济状态、精神空虚、现实理想差距、没有恋爱、没有参加团体活动(可多选)分别占75%、85%、35%、70%、23.2%、17.5%、35%、67.5%、2.5%、10%、13%,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其次是学*压力,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追求幸福做过的努力(可多选),80%的学生表示乐于关心他人,7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努力学*,45%的学生勤于交友,获得幸福。只有12.5%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志愿者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97.5%的人选择了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87.5%的人认为幸福的人应该努力奋斗,72.5%的人则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的大学生打100分,12.5%的大学生打80~99分,67.5%的大学生打60~80分,17.5%的大学生打30~60分,0%的大学生低于30分。

  注:此结果真实有效,且从整体来看,与预测状况基本符合。

  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结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

  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17.5%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对大学生自身提升幸福感的建议:

  1、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与其他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例如个人的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和生活目标。外倾性的人能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让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喜欢并相信自己,恰当的认同和接纳别人,能够理性的面对和接受现实。大学生应该以学*为主,不断地汲取知识,知识可以让人聪慧、充实更能体现自身素养。

  2、积极的改善社会关系,尤其是舍友关系和朋友关系。要能正确处理得到社会支持与付出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它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因此通过扩大人际交往,结识朋友,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更多地使自己接触人群,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3、职业生涯规划。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幸福指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有一个好的选择,就应该尽早的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让自己充实、自信,提高幸福指数。

  4、休闲。要学会在忙碌的学*中分出想当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上的休闲。例如参加体育锻炼,看电影,参加社团活动,听音乐,参加志愿服务等。这些工作都能增加个人的身心健康。

  5、培养积极情绪。情绪是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放大镜,好的情绪总是作为一面积极的暖色镜来加工所面对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而更倾向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使自己渐渐的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的循环圈中,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其他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做法建议:

  *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前途,更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取向,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共同的关注,并做好其协助工作。如教育者要重视增强其自我效能,让同学在价值展现时,体现快乐,重塑自我。提升幸福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自己学*能力的估计和期望,提高学业成就,而学校应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挖掘现实中的积极因素。去感受生活,体验幸福。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扭转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社会支持能让人内心感到快乐和幸福。大学生作为没有经济独立的群体,外界的社会支持会使他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使大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密切,更能体验幸福。

  我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与*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使其幸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5

  *几十年来,我们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说*特色社会主义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化词,现在的*国情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主义岌岌可危。

  也有人说这几十年来,*愈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走了社会*特点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沿着*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人们一直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那么在我们坚持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有多少呢?是不是人们的幸福感也可以做一个判定我们所走道路对错的指标呢?

  为此,我在*特色主义的前沿阵地广东做了关于幸福感的调查。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核心。如何在保证经济*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从"血汗GDP"的数字标签到宜居"幸福指数"的人文标签的转型?如何将"幸福"的概念转化为民众切实感受的幸福生活?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比较幸福水*"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9%,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59.2%,两项相加为74.2%,也就是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9.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

  调查中从"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别计分为1—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均幸福水*为3.74,标准差为0.912,也就是说整体*均分接*"比较幸福"水*。

  二、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来看

  ⑴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男性52.9%,女性47.1%.调查结果显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说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经卡方检验,男性和女性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男性的*均水*低于女性,为3.71低于总体*均水*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

  ⑵领导群体的幸福感最高

  统计分析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人员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组,商业服务人员组,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组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组的*均幸福感得分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

  三、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离异居民幸福感最低。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居民选择"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为14.9%,和丧偶居民,这一比例为11.7%,离异居民的比例最低,仅为5.4%.把"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合并来看,未婚居民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为65.30%,已婚居民为77.40%,离异居民为53.10%,丧偶居民为61.70%.做负向评价的趋势与此相同,离异居民倾向于不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离异和丧偶各组居民*均幸福感分别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从有无子女受教育一项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高于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反向评价上结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无受教育子女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幸福感*均值为3.78,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这一数值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组,比例分别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组。有自有住房居民组的幸福感*均数为3.8,租房居民组为3.5。

  4、家庭收入差别。把被调查居民分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组、1001—2000元组、2001—5000元组、5001—10000元组和10000元以上组,结果发现幸福感评价与家庭收入高低有线性关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组幸福感*均值分别为3.40、3.62、3.78、3.89和3.95.各组在幸福感各选项上的选择比例与这一结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越高,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虑到家庭人口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发现,家庭人均收入与幸福感的评价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评价波动较大,随着收入增加表现为从低向高震荡变化,特别是人均2000元以下变化复杂,之后的变化幅度减小逐渐*缓,达到一定高点后不再变化,甚至略微下降。

  四、对于幸福感调查结果的讨论

  (一)经济发展水*与幸福感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东、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异,基本上可以认为,幸福感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有关。

  经济发展水*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美国人总体上要比新西兰人富裕,但并未觉得更幸福。更富的奥地利、法国、日本和德国人并不比巴西、哥伦比亚和菲律宾人更幸福。从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增加。

  这并非说经济发展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研究发现,富足国家的人们明显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们幸福。对那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国家来说尤其明显。没有任何富足国家的人们的幸福*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国家中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对幸福值又太明显的影响。而在低端,许多发展*家和过渡阶段国家的人们对生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虽然,经济发展水*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不断升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提高全民整体幸福感。

  (二)民生与幸福感

  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布伦诺·S·弗雷等人的多国对比研究发现,幸福感与收入的相关为0.20;在较低的收入水*,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但一旦年收入达到1.5万美元,收入水*的提高对幸福感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小。

  本次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为0.106,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收入虽然是一个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量化指标,但是,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而和谁去比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指标,而不应该看作是一个经济指标,相对收入是一个比收入绝对数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合理就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结:

  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在*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的不公*问题等等,如何正确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实用五份(扩展2)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菁选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10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1

  一、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衡,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和竞争的实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选择的调查对象是L大学的大学生,有效问卷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级和专业.

  二、L大学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对L大学813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理论的分析.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比较正确的,对亲人的关心、拥有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幸福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是决定他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谈到了家庭幸福.他们认为:家庭氛围的和谐温暖、亲友的关心爱护、亲人的*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他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幸福的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对L大学大学生的调查中积极的情绪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满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的健康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系使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3.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意义与目的.情感的赋予,就是事物的意义,意义的事物在情感里的关系程度,就是意义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二)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响,当然也会受到学校的影响,校方应该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倾注更多的关注.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2

  【摘 要】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当代大学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异化了他们对幸福感和幸福观的追求。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和幸福观,使高等学校自身功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是目前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幸福需要及他们的幸福追求,以便更清楚地探寻大学生积极心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社会工作实务;调查

  一、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衡,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和竞争的实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选择的调查对象是L大学的大学生,有效问卷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级和专业。

  二、L大学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对L大学813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理论的分析。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比较正确的,对亲人的关心、拥有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幸福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是决定他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谈到了家庭幸福。他们认为:家庭氛围的和谐温暖、亲友的关心爱护、亲人的*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他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幸福的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对L大学大学生的调查中积极的情绪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满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的健康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系使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3.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意义与目的。情感的赋予,就是事物的意义,意义的事物在情感里的关系程度,就是意义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二)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响,当然也会受到学校的影响,校方应该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倾注更多的关注。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3

  一、调查内容、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1、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专业、性别、生源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共计100份问卷。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问卷》,运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能够比较合理的反映江夏学生的基本幸福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年级的不同显著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女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男生。性别角色特征不同,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易和别人说出自己的心事。而男生更多的是选择承担。男生所面临的'压力比女生大,男生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对未来有着较高的抱负。作为即将毕业的在学生,大部分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找一个好工作。然而,双向选择、公*竞争、自主择业的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给在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三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学*的功得性使他们对未来期望很高,却有对未来迷茫。

  三、总结与建议

  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本质,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以“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切实加强与父母问的沟通和交流,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4

  摘要: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本校大学学生,其中低(一、二)年级20人,高(三、四)年级2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

  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调查过程及预想:

  由于时间匆忙和实践经验不足,我组成员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讨论,确定了问卷试题。并对四十名大学生(其中每年级10人)进行问卷调查,因为人数较少,对于所得数据也许会有所偏差。预先估计,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尚可,而造成部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和学*中的困难。调查后,又经小组成员共同统计,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70%,感到一般的占15%,不满意的占15%.上述数据表明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32.5%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17.5%的大学生则处于茫然状态,40%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学*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生活成就、人际关系、经济状态、精神空虚、现实理想差距、没有恋爱、没有参加团体活动(可多选)分别占75%、85%、35%、70%、23.2%、17.5%、35%、67.5%、2.5%、10%、13%,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其次是学*压力,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追求幸福做过的努力(可多选),80%的学生表示乐于关心他人,7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努力学*,45%的学生勤于交友,获得幸福。只有12.5%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志愿者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97.5%的人选择了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87.5%的人认为幸福的人应该努力奋斗,72.5%的人则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的大学生打100分,12.5%的大学生打80~99分,67.5%的大学生打60~80分,17.5%的大学生打30~60分,0%的大学生低于30分。

  注:此结果真实有效,且从整体来看,与预测状况基本符合。

  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结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

  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17.5%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对大学生自身提升幸福感的建议:

  1. 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与其他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例如个人的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和生活目标。外倾性的人能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让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喜欢并相信自己,恰当的认同和接纳别人,能够理性的面对和接受现实。大学生应该以学*为主,不断地汲取知识,知识可以让人聪慧、充实更能体现自身素养。

  2. 积极的改善社会关系,尤其是舍友关系和朋友关系。要能正确处理得到社会支持与付出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它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因此通过扩大人际交往,结识朋友,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更多地使自己接触人群,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3. 职业生涯规划。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幸福指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有一个好的'选择,就应该尽早的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让自己充实、自信,提高幸福指数。

  4. 休闲。要学会在忙碌的学*中分出想当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上的休闲。例如参加体育锻炼,看电影,参加社团活动,听音乐,参加志愿服务等。这些工作都能增加个人的身心健康。

  5. 培养积极情绪。情绪是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放大镜,好的情绪总是作为一面积极的暖色镜来加工所面对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而更倾向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使自己渐渐的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的循环圈中,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其他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做法建议:

  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前途,更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取向,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共同的关注,并做好其协助工作。如 教育者要重视增强其自我效能,让同学在价值展现时,体现快乐,重塑自我。提升幸福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自己学*能力的估计和期望,提高学业成就,而学校应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挖掘现实中的积极因素。去感受生活,体验幸福。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扭转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社会支持能让人内心感到快乐和幸福。大学生作为没有经济独立的群体,外界的社会支持会使他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使大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密切,更能体验幸福。

  我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与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使其幸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5

  学院:XXXX学院

  姓名:XX 班级:XXXX 学号:XXXX

  *日我小组进行了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活动,全体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次调查活动当中,每个成员都分配到了任务,都做好了自己的任务,找资料,搜图片,统计数据等,下面就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和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关注。大学生主观体验的幸福感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情感、生活和未来预期。从个体自身的发展来讲,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从简单的学校生活到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过渡期,也是他们完成学业和完善学业的关键时期。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来讲,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竞争空前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得至关重要。

  调查对象:这项研究的总体是北京地区包括清华,北大,人大,交大在内的20所高校*千名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之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并且一项一项的认真统计,虽然数据量很大,依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客观的说调查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北京地区各个高校的学生对待幸福的看法,以及自身感觉幸福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幸福程度。

  调查内容:

  1) 性别 2) 性格

  3) 幸福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4) 对未来目标 5) 幸福主要关联因素 6) 恋爱幸福感 7) 幸福程度,等等。

  下面为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总结:

  1,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与父母关系特别好或很好(*93%)。 2,*9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幸福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不少同学对未来的目标不明确。

  4,*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是充实的,但是也有不小一部分人为学*是枯燥无味的.。

  5,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与幸福关系紧密,在现在这个商品经济充斥各个角落的社会,这点的确很让人深思。

  6,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不是很幸福,或者说一般幸福。 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有几大素,即学校学*、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其中,人际交往与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要因素,均消费上差异显著次之,专业、年级上差异不显著。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常有幸福的体验,但是幸福指数不是很高,大都是感觉一般幸福,只有3~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不幸福。说明大学生这个群体整体是健康的,大学生群体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群体。不健康的比例符合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幸福感基本和男生比例相同。 家庭关系

  众所周知想要有所成就必须有个好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心有余力全心全意做其他的事情,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就是与父母的和睦程度,调查显示,只要是和父母关系很好的,很大一部分都感到幸福。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治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它的武器装备,它的GDP,更在于它的国民对它的认知度。而决定这种认知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HI——国民幸福指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我们这个群体对国家的认知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抱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秉着实事求是、不惧艰苦的态度,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在暑假做了数量大、区域覆盖广的“大学生生活幸福指数调查”,凭借得到的`丰富、详细、真实的数据,和之后认真的总结、分析,最终得以窥见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全貌。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7

  摘要:

  作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当代大学生,受中西文化的影响,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享乐主义,唯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异化了他们对幸福和快乐的追求。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和幸福感,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可以了解他们的幸福需求和追求,从而更清晰地探索他们的积极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幸福;积极心理学;社会工作实践;调查

  一、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深化,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各阶层利益分配的不*衡,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们似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研究他们的幸福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我选择了L大学的学生,有效问卷813份,包括不同年级和专业。

  二、大学学生幸福度调查结果

  对L大学8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分析相关文献和理论。从各种因素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是相当正确的,对亲人、健康身体、知心朋友的关心都体现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其次,他们被理解和尊重,人际关系良好。可以看出,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幸福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物质条件丰富也是决定自己幸福与否的因素之一。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谈到了家庭幸福。他们相信,家庭氛围的和谐温馨,亲朋好友的关心爱护,亲人的安全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结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他们的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幸福的`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己、他人或事物的积极、积极、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对于大学生来说。调查中的积极情绪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比如有一份理想而满意的工作,人际关系良好,家庭成员健康,这些都反映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投资。在字典里,投入是指一个经济体利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

  3.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的直接心理联系。

  4.意义和目的。情感的给予是事物的意义,情感中有意义的事物的联系程度是意义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在意识和观念的中介作用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设定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意识形态,目的反映了人与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2)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外部影响,当然还有学校。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

  根据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成绩、个人价值观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学*和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目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经过分析,我们会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大家把握快乐。

  天空中的幸福是蓝色的;森林的幸福是绿色的;阳光的快乐镶嵌着金黄色;但是我们拥有的幸福是多彩的。

  小时候每天吃好吃的糖果,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能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是幸福。等你老了,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开心了。这种幸福虽然*淡简单,却是充实的。

  而现在,一个独生子女,一个找成龙,一个找女人变成凤凰。如今,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于学*专业知识和塑造人格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和生活现状将影响未来社会的方方面面。*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很多,我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幸福。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8

  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的幸福感,构建和谐校园,该小组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重点分析了他们的社会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和健康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建议。

  一、调查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年级、性别、专业等。,以及生活条件、人际关系、性格等其他条件。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目前的幸福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参与者:瘦西湖校区所有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形式为选择题加一个主观题。本次调查共发出10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回收率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主要目的。奋斗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目前,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了他们能否更好地学*和生活,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一般感受。

  1.就总体感觉而言,8.25%的人选择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和满意,47.42%的人选择相对快乐,39.18%的人选择普遍快乐,5.16%的人选择不快乐。

  2.在学校和专业满意度方面,3.09%选择非常满意,38.14%选择相对满意,19.59%选择无所谓,34.02%选择相对不满意,6.19%选择非常不满意。

  3.就人际交往环境而言,6.19%的人选择不太和谐,16.50%的人选择普遍和谐,75.26%的人选择更和谐,12.37%的人选择非常和谐。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感,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主观幸福感这一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在美国出现,不可量化的幸福感成为可操作性、评价性和实证性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考察了人们对情感和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并探讨了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在内的认知评价。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一般认为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整体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绪体验。

  我国对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身上,而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渐开始的。根据这项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如果他们的经济状况良好,如果他们自由快乐地生活,他们就会幸福。可以看出,现在学生的观点多少有些片面,但也不能说完全错误,这与现在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时代特点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压力、家庭状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因素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有一定的影响。

  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是因为觉得前途未卜,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是因为担心找不到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小是因为我有信心能找到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有就业压力是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0.62%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多,27.84%认为可以,17.53%认为不可以。

  2.在心理问题上,3.09%的人对自己的外貌和体型满意,43.30%的人满意,29.90%的人普遍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以看出,就业压力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这是每个人即将面临的现实问题,而爱情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同。

  三、三点建议

  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理解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意志力的培养,提高其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职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认识和处理个人需求与集体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使个人需求自觉服从并融入集体和社会需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挫折,消除悲观情绪,振奋精神,增强应变能力,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帮助,确保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应环境,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方面和层面为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和机会,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某种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保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

  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发展规律,提高自我意识的方法,从而促进自我调整,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和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对于提高幸福感,我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女朋友,读研,找到生活的激情,充实自己的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你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在校期间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更加注重企业用人的要求和标准,锻炼自己适应企业的需要,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老师和社会的沟通和互动,积累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立、独立、稳定的有利于提高幸福感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瘦西湖校区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多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并具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这归因于当代大学教育制度的完善、大学生自身素质水*的提高和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要氛围是爱学*,勤奋,上进。虽然有少数奢侈的比较,但毕竟是少数。在学术上,学生互相学*,互相指导;课外活动中,喜欢运动,增强体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一方面丰富了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减轻了家庭负担。可见,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未来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将是积极健康、幸福舒适。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9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xxx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10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xxx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x%。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

  1.就总体感觉来说,x%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x%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x%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x%的人选择了不幸福

  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x%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x%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x%的人选择了无所谓,x%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x%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

  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x%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x%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x%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x%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x%的人觉得 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x%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x%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x%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x%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x%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x%的人认为还可以,x%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x%的人很满意,x%的人比较满意,x%的人一般满意,x%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实用五份(扩展3)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菁选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1

  学院:XXXX学院

  姓名:XX 班级:XXXX 学号:XXXX

  *日我小组进行了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活动,全体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次调查活动当中,每个成员都分配到了任务,都做好了自己的任务,找资料,搜图片,统计数据等,下面就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和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关注。大学生主观体验的幸福感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情感、生活和未来预期。从个体自身的发展来讲,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从简单的学校生活到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过渡期,也是他们完成学业和完善学业的关键时期。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来讲,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竞争空前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得至关重要。

  调查对象:这项研究的总体是北京地区包括清华,北大,人大,交大在内的20所高校*千名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之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并且一项一项的认真统计,虽然数据量很大,依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客观的说调查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北京地区各个高校的学生对待幸福的看法,以及自身感觉幸福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幸福程度。

  调查内容:

  1) 性别 2) 性格

  3) 幸福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4) 对未来目标 5) 幸福主要关联因素 6) 恋爱幸福感 7) 幸福程度,等等。

  下面为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总结:

  1,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与父母关系特别好或很好(*93%)。 2,*9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幸福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不少同学对未来的目标不明确。

  4,*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是充实的,但是也有不小一部分人为学*是枯燥无味的。

  5,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与幸福关系紧密,在现在这个商品经济充斥各个角落的社会,这点的确很让人深思。

  6,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不是很幸福,或者说一般幸福。 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有几大素,即学校学*、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其中,人际交往与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要因素,均消费上差异显著次之,专业、年级上差异不显著。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常有幸福的体验,但是幸福指数不是很高,大都是感觉一般幸福,只有3~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不幸福。说明大学生这个群体整体是健康的,大学生群体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群体。不健康的比例符合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幸福感基本和男生比例相同。 家庭关系

  众所周知想要有所成就必须有个好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心有余力全心全意做其他的事情,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就是与父母的和睦程度,调查显示,只要是和父母关系很好的,很大一部分都感到幸福。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治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2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xxx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3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XXX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

  1、就总体感觉来说,%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的人选择了不幸福

  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的人选择了无所谓,%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

  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

  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

  1就业压力方面,%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2恋爱问题方面,%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的人认为还可以,%的人认为不能

  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的人很满意,%的人比较满意,%的人一般满意,%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4

  一、调查内容、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1、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专业、性别、生源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共计100份问卷。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问卷》,运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能够比较合理的反映江夏学生的基本幸福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年级的不同显著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女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男生。性别角色特征不同,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易和别人说出自己的心事。而男生更多的是选择承担。男生所面临的压力比女生大,男生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对未来有着较高的抱负。作为即将毕业的在学生,大部分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找一个好工作。然而,双向选择、公*竞争、自主择业的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给在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三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学*的功得性使他们对未来期望很高,却有对未来迷茫。

  三、总结与建议

  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本质,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以“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切实加强与父母问的沟通和交流,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5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它的武器装备,它的GDP,更在于它的国民对它的.认知度。而决定这种认知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HI——国民幸福指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管理者、经营者,我们这个群体对国家的认知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未来。抱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秉着实事求是、不惧艰苦的态度,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在暑假做了数量大、区域覆盖广的“大学生生活幸福指数调查”,凭借得到的丰富、详细、真实的数据,和之后认真的总结、分析,最终得以窥见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全貌。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6

  【摘 要】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当代大学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异化了他们对幸福感和幸福观的追求。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和幸福观,使高等学校自身功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是目前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幸福需要及他们的幸福追求,以便更清楚地探寻大学生积极心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社会工作实务;调查

  一、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衡,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和竞争的实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选择的调查对象是L大学的大学生,有效问卷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级和专业。

  二、L大学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对L大学813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理论的分析。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比较正确的,对亲人的关心、拥有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幸福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是决定他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谈到了家庭幸福。他们认为:家庭氛围的和谐温暖、亲友的关心爱护、亲人的*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他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幸福的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对L大学大学生的调查中积极的情绪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满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的健康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系使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3.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意义与目的。情感的赋予,就是事物的意义,意义的事物在情感里的关系程度,就是意义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二)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响,当然也会受到学校的影响,校方应该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倾注更多的关注。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7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

  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

  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

  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

  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

  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8

  摘要: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的标准。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本校大学学生,其中低(一、二)年级20人,高(三、四)年级2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

  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调查过程及预想:

  由于时间匆忙和实践经验不足,我组成员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讨论,确定了问卷试题。并对四十名大学生(其中每年级10人)进行问卷调查,因为人数较少,对于所得数据也许会有所偏差。预先估计,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尚可,而造成部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和学*中的困难。调查后,又经小组成员共同统计,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70%,感到一般的占15%,不满意的占15%.上述数据表明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32.5%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17.5%的大学生则处于茫然状态,40%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学*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生活成就、人际关系、经济状态、精神空虚、现实理想差距、没有恋爱、没有参加团体活动(可多选)分别占75%、85%、35%、70%、23.2%、17.5%、35%、67.5%、2.5%、10%、13%,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其次是学*压力,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追求幸福做过的努力(可多选),80%的学生表示乐于关心他人,7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努力学*,45%的学生勤于交友,获得幸福。只有12.5%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志愿者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97.5%的人选择了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87.5%的人认为幸福的人应该努力奋斗,72.5%的人则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的大学生打100分,12.5%的大学生打80~99分,67.5%的大学生打60~80分,17.5%的大学生打30~60分,0%的大学生低于30分。

  注:此结果真实有效,且从整体来看,与预测状况基本符合。

  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结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

  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17.5%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对大学生自身提升幸福感的建议:

  1. 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与其他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例如个人的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和生活目标。外倾性的人能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让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喜欢并相信自己,恰当的认同和接纳别人,能够理性的面对和接受现实。大学生应该以学*为主,不断地汲取知识,知识可以让人聪慧、充实更能体现自身素养。

  2. 积极的改善社会关系,尤其是舍友关系和朋友关系。要能正确处理得到社会支持与付出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它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因此通过扩大人际交往,结识朋友,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更多地使自己接触人群,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3. 职业生涯规划。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幸福指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有一个好的选择,就应该尽早的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让自己充实、自信,提高幸福指数。

  4. 休闲。要学会在忙碌的学*中分出想当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上的休闲。例如参加体育锻炼,看电影,参加社团活动,听音乐,参加志愿服务等。这些工作都能增加个人的身心健康。

  5. 培养积极情绪。情绪是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放大镜,好的情绪总是作为一面积极的暖色镜来加工所面对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而更倾向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使自己渐渐的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的循环圈中,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其他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做法建议:

  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前途,更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取向,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共同的关注,并做好其协助工作。如 教育者要重视增强其自我效能,让同学在价值展现时,体现快乐,重塑自我。提升幸福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自己学*能力的估计和期望,提高学业成就,而学校应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挖掘现实中的积极因素。去感受生活,体验幸福。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扭转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社会支持能让人内心感到快乐和幸福。大学生作为没有经济独立的群体,外界的社会支持会使他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使大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密切,更能体验幸福。

  我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与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使其幸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9

  一、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衡,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和竞争的实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选择的调查对象是L大学的大学生,有效问卷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级和专业.

  二、L大学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对L大学813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理论的分析.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比较正确的,对亲人的关心、拥有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幸福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是决定他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谈到了家庭幸福.他们认为:家庭氛围的和谐温暖、亲友的关心爱护、亲人的*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他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幸福的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对L大学大学生的调查中积极的情绪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满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的健康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系使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3.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意义与目的.情感的赋予,就是事物的意义,意义的事物在情感里的关系程度,就是意义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二)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响,当然也会受到学校的影响,校方应该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倾注更多的关注.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实用五份(扩展4)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菁华5篇)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1

  如果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们需要仔细地调查清楚,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怎么写才逻辑紧密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通用2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2

  几十年来,我们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说*特色社会主义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化词,现在的*国情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社会主义岌岌可危。

  也有人说这几十年来,*愈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走了社会*特点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沿着*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人们一直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那么在我们坚持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感有多少呢?是不是人们的幸福感也可以做一个判定我们所走道路对错的指标呢?

  为此,我在*特色主义的前沿阵地广东做了关于幸福感的调查。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核心。如何在保证经济*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从"血汗GDP"的数字标签到宜居"幸福指数"的人文标签的转型?如何将"幸福"的概念转化为民众切实感受的幸福生活?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比较幸福水*"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9%,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59.2%,两项相加为74.2%,也就是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9.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

  调查中从"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别计分为1—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均幸福水*为3.74,标准差为0.912,也就是说整体*均分接*"比较幸福"水*。

  二、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来看

  ⑴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男性52.9%,女性47.1%.调查结果显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说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经卡方检验,男性和女性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男性的*均水*低于女性,为3.71低于总体*均水*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

  ⑵领导群体的幸福感最高

  统计分析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人员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组,商业服务人员组,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组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组的*均幸福感得分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

  三、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离异居民幸福感最低。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居民选择"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为14.9%,和丧偶居民,这一比例为11.7%,离异居民的比例最低,仅为5.4%.把"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合并来看,未婚居民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为65.30%,已婚居民为77.40%,离异居民为53.10%,丧偶居民为61.70%.做负向评价的趋势与此相同,离异居民倾向于不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离异和丧偶各组居民*均幸福感分别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从有无子女受教育一项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高于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反向评价上结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无受教育子女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幸福感*均值为3.78,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这一数值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组,比例分别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组。有自有住房居民组的幸福感*均数为3.8,租房居民组为3.5.

  4.家庭收入差别。把被调查居民分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组、1001—20xx元组、20xx—5000元组、5001—10000元组和10000元以上组,结果发现幸福感评价与家庭收入高低有线性关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组幸福感*均值分别为3.40、3.62、3.78、3.89和3.95.各组在幸福感各选项上的选择比例与这一结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越高,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虑到家庭人口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发现,家庭人均收入与幸福感的评价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评价波动较大,随着收入增加表现为从低向高震荡变化,特别是人均20xx元以下变化复杂,之后的变化幅度减小逐渐*缓,达到一定高点后不再变化,甚至略微下降。

  四、对于幸福感调查结果的讨论

  (一)经济发展水*与幸福感

  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东、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异,基本上可以认为,幸福感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有关。

  经济发展水*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美国人总体上要比新西兰人富裕,但并未觉得更幸福。更富的奥地利、法国、日本和德国人并不比巴西、哥伦比亚和菲律宾人更幸福。从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增加。

  这并非说经济发展水*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研究发现,富足国家的人们明显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们幸福。对那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国家来说尤其明显。没有任何富足国家的人们的幸福*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国家中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对幸福值又太明显的影响。而在低端,许多发展*家和过渡阶段国家的人们对生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虽然,经济发展水*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不断升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提高全民整体幸福感。

  (二)民生与幸福感

  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布伦诺·S·弗雷等人的多国对比研究发现,幸福感与收入的相关为0.20;在较低的收入水*,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但一旦年收入达到1.5万美元,收入水*的提高对幸福感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小。

  本次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为0.106,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收入虽然是一个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量化指标,但是,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而和谁去比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指标,而不应该看作是一个经济指标,相对收入是一个比收入绝对数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合理就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结:

  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在*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的不公*问题等等,如何正确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3

  一.调查背景:

  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2xx年,“十二五”规划开局幸福成为地方*热词。很多地方逐步呈现了“GDP减速,幸福提速”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幸福指数”被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将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准备:

  为反映居民主观幸福程度,在调查问卷设计中,分别设计了基本情况和问卷部分的调查项目,包括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社会保障、社会环境)、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幸福指数。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0-70周岁之间的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年龄、各阶层、各行业。并且在中山市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会中民众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xx年7月15日—20xx年8月31日

  2.调查对象:普通社区居民及及街道路人

  3.调查单位:中山市

  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居民的幸福感,加深对此社会问题的了解与重视,

  了解*工作的成效。

  5.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网上问卷。

  6.内容概述:

  (1)被采访者所从事行业所对应经济收入多少。

  (2)被采访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3)被采访者的居住环境。

  (4)被采访者的家庭关系情况。

  (5)被采访者对自身工资及生存现状感受如何(自身价值满意度)

  (6)被采访者对于影响自身幸福感因素排序

  四.数据统计:

  调查表共制了60份,收回60份。网上问卷76份。

  典型举例:

  1.身份:公民

  性别:男

  工作:企业职员

  年龄段:31~45

  婚姻状况:已婚

  对目前收入满意度:比较不满意

  幸福感较低

  影响因素:收入比较低,与周围人关系欠佳

  2.身份:学生

  性别:女

  年龄段:18~30

  收入:0

  幸福感较高

  影响因素:家庭和睦、人际关系,社会环境比重

  3.身份:普通居民

  性别:男

  年龄段:45~60

  收入满意度:一般

  幸福感较强

  影响因素: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态乐观

  五、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市区的改造,人性化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城市中干净的免费公厕、环境优美的街心公园、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化、越来越齐全的健身设施、越来越便捷的交通设施,这些都是对于*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提高的依据。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

  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

  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是所有社会物质条件中对幸福感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古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人们对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对幸福感影响程度颇深,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讲,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已然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

  家庭和睦及社会环境:

  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影响人们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社会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其中生活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居民的心情和生活方式,其次,交通便利会不仅可以方便

  居民的出行,还关系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外出旅游,购物逛街等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从而幸福感也会比较高一点。

  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

  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增强自信心,居民在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时,还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便利和一定的帮助,自然也就能提高社会幸福感。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乐观的心态,自身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

  六、调查结果总结

  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

  (1)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百姓的幸福感,心理和和身体越健康,越有机会接触新事物,越有能力和活力去创造新生活。家不仅仅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还是人们爱的发源地,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员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去为家庭拼搏,有更多的心情去进行家庭活动。因此,健康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家庭和睦对居民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

  (2)收入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指数,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感较低的居民,往往是那些收入不高或者是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的人群。而收入水*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幸福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随着收入水*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呈阶梯式增长,这就充分体现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性。

  (3)不同年龄的人群其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幸福感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31~45年龄段的居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幸福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幸福感最高,18-30岁之间的次之。

  (4)女性的幸福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庭,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幸福感;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幸福感要高于男性。

  (5)幸福感较强的是*人员、在校学生,幸福感较弱的职业是个体户,普通居民,企业职员及其他。前者有固定收入,职业稳定性较强,社会地位高,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险,这些方面都优于其他职业,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在校学生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压力还没有太多机会体会,故其幸福感较高。而对于幸福感较低的相关职业,如何提高这部分人对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幸福率看,超过74.70%被访者感觉生活比较幸福。

  所谓幸福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群众中表示幸福的群众所占的百分比,是用来测评群众幸福广度的一种方法,其单位是百分比。

  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效用/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分为五种层次,从下至上: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可以从答案中得到,以得数1为分界岭。比1小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比1大就证明是幸福的。如果我们的欲望指数高,而在目前生活方式中得到的效用低,那得出来的幸福指数就是零点几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不好,让我们感觉不幸福,而不幸福的严重程度是根据数字来衡量的,数字越小就代表越不幸福,如果效用比欲望高,得出的得数就比1大,那就证明是个幸福的人。同理,幸福的指数也是根据得数来判断,数字越大就证明越幸福,即幸福感越高。即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4

  家庭和睦是幸福第一标准

  幸福感调查,是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居民健康、社会文明、生活环境入手,围绕居民在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就业状况、健康状况、社会状况、环境状况等方面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开展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70%的被访市民感觉幸福。在被调查的750人中,回答“很幸福”的比例为16.13%,回答“幸福”的比例最高,为53.87%;倾向于感觉不幸福的比例为30%,其中,8.53%的被访市民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

  从调查结果来看,市民对幸福感构成因素的价值取向中,认可度高低依次是家庭和睦(81.7%)、身心健康(80.8%)、生活环境(65.5%)、社会保障(64%)以及经济收入(61.5%)、人际关系(57.1%)、理想职业(50.1%)等。

  调查报告显示,有婚姻的居民71.93%感觉幸福,而未婚居民仅有59.83%感到幸福,离异居民有66.67%感到幸福,独居居民中仅有47.22%感觉幸福。这说明,完整的家庭对市民来说非常重要。

  超高收入群体,幸福感反倒最低

  从收入层次看,幸福感较高的人群,主要分布在月收入5001元~10000元之间,75.23%的市民感到幸福;位列第二的收入层次是2000元以下,感到幸福的市民占73.77%;2001元~5000元间及10000元以上市民感到幸福的分别有65.28%和64.71%,分列第三和最后一位。

  可见,幸福感高低与收入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有较为丰厚且稳定收入的人群,更易感受到幸福。而超高收入群体,或许有更多收入之外的因素困扰,在本次调查中,幸福感反倒位列最后。

  从文化程度看,学历越高幸福感越低。调查显示,高中以下和高中、中专学历人群的幸福感最高,分别为78.08%和67.01%;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幸福感只有57.14%。这说明低学历人群比较安于现状,高学历人群有较强的危机感。

  就职业看,离退休人员和学生的幸福感最强,分别为86.32%和85.71%;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及商业服务人员幸福感较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幸福感居中,分别为64.71%、65.69%。

  翔安区居民幸福感最高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男性48.4%,女性51.6%。调查结果显示,两性的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很幸福”和“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

  数据显示,幸福感与年龄大小成正比,70岁以上的老年人幸福感最高,占94.6%;77.8%的46岁至69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感到幸福。

  从区域看,岛内外市民的幸福感介于70%~80%之间,翔安区最高,为80.0%。总体而言,岛内外居民的幸福感差别不显著,一方面反映出*几年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使得岛外发展迅速提升,岛内外居民的幸福感正在趋同,岛外居民的幸福感甚至略超过岛内居民;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的拥挤及生活成本,影响了岛内市民幸福感的进一步提升。

  *提案,为“幸福厦门”支招

  本报讯连日来,在厦门*中,“幸福厦门”建设备受委员们关注。民进厦门市委对“幸福厦门”建设的整体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幸福厦门”建设水*的对策建议,并提出《“幸福厦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案认为,厦门在打造“幸福城市”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不过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厦门民生事业发展与百姓的期望值尚有一定的差距,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有较大差距,在社区调查中发现,当前物业公司、业委会、开发商之间的居民公共空间利用及利益分配矛盾纠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物业、社区居民甚至其他部门之间引发矛盾的焦点。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几年,虽然厦门私家车的逐渐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个体的幸福指数,但他们也对越来越凸显的停车难、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事故不断上升等问题表示出强烈的担忧,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于私家车普及而带来的幸福感提升。

  提案建议,经济发展是“幸福厦门”建设的经济基础,在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必须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为指导原则,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此,厦门应以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为契机,合理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在推进“幸福厦门”建设过程中,厦门应当以打造公共财政体系,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增加对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生态环保、公共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更好地让厦门发展的成果为全市人民所共享。

  提案提出建议,“幸福厦门”建设需要营造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培育良性的“社会心态”,这点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打造“诚信*”,包括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大人大、*、*、媒体舆论和公众对*诚信的监督。同时,*要组织有关机构建立非营利性的公共社会征信机构,强制工商行政管理、银行、保险、电力、电信、自来水、煤气等单位提供各自掌握的信息,建立社会基本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发布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包括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文化教育及企业信用管理培训,以此来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意识。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5

  昨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xx年成都市民幸福感调查报告,成都市民幸福感总体评价为82.15分,满意度较高,且较xx年提高了1.58分,较xx年提高了5.48分,连续两年实现持续提升。

  通过调查,报告建议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提升市民幸福感。调查中,在问到对幸福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方面,68.88%的市民认为“家人健康”、47.70%认为是“子女教育”、47.13%认为是“医疗状况”、42.28%认为是“食品安全”、41.63%认为是“住房条件”、36.54%认为是“社会保障”、32.51%认为是“婚姻家庭”、31.69%认为是“家庭养老”、21.51%认为是“人身安全”、18.31%认为是“伪劣商品”。

  “75后85前”幸福感最低

  xx年成都市女性市民幸福感总体评价为82.19分,略高于男性0.11分。从具体构成看,女性在生活信心、幸福感知、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四项幸福感满意度高于男性,而在生存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便利三项则低于男性。

  年龄段的不同对幸福感知程度也不一样。其中,16—19岁的青少年幸福感评价,为83.63分;其次为50—59岁的老年人群,幸福感满意度为82.95分;再次为20—29岁和40—49岁年龄段人群,分别为82.60分和82.00分;而处于30—39岁的“75后85前”幸福感满意度最低,为81.23分。

  记者注意到,“75后85前”群体在七个方面评价分都最低,特别是工作环境和幸福感知两项,分别为71.19分和77.47分,分别比分少了3.21分和4.32分。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幸福感

  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人士幸福感得分为82.46分,已婚人士幸福感为82.29分,丧偶人士幸福感为81.13分;离婚人士幸福感最低,仅为78.94分。从构成项目看,离婚人士在家庭环境和幸福感知方面满意度低,分别为79.39分和72.50分;而未婚人士在生活信心和家庭环境方面满意度较高,分别为87.24分和86.02分。

  从职业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和教师群体幸福感,为85.32分;其次为离退休人员和个体经营户,幸福感分别为83.32分和83.05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一般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幸福感依次为81.89分、81.80分和81.35分;待业、失业人员幸福感最低,仅为77.79分。

  幸福感和学历高低关系不明显

  从学历方面看,小学群体的幸福感,为82.94分;其次为大专、大学群体,为82.59分;接下来依次为初中群体和中专、高中群体,分别为82.14分和81.48分;而硕士群体的幸福感最低,仅为79.90分。

  其中,硕士群体在工作环境方面满意度较低为72.65分,在幸福感知方面满意度为74.49分。而小学群体尽管满意度较高,但在工作环境方面满意度最低,仅为67.67分。

  收入与幸福感呈一定正相关

  按照500元的等距将收入分成九组,从调查结果看,收入在xx元以下的三组低收入群体幸福感较低,分别为80.37分、80.95分和80.15分;收入在—4000元的四组中等收入群体的幸福感分别为82.02分、83.35分、82.53分和82.82分;而收入在4000—45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幸福感,分别为85.91分和86.54分。

  不同收入群体在工作环境满意度差距较大,低收入群体满意度最低,仅为66.54分;而高收入群体满意度较高,达76.56分。

  第三圈层幸福感

  从区域看,一、二、三圈层的幸福感呈倒序排列,即三圈层幸福感,评价分数为83.74分,二圈层次之为81.6分,一圈层最低为81.16分。从七个一类指标看,生存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是各圈层间的幸福感拉开距离的主要因素。

  全市幸福感排前列的区(市)县为新津、崇州和龙泉驿。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实用五份(扩展5)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10)份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1

  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也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所以这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新兴现象。在此同时,为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纷纷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指导以及创业培训等诸多方面,其中在税收方面,还对创业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不同行业不同税务的优惠政策。在校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有“科技奥林匹克盛会”之称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感受创业的乐趣。在此看来,这些都为创业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不错的条件。

  而此次,我们分别对外语专业、计算机专业和电子专业三个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创业意识和意愿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大三及大四刚毕业的大学生。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其创业意愿及对相关的创业政策的熟悉程度,还有对以后的创业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等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不同的专业特点对大学生创业的意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今需求量大的理工科专业如电子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意向的百分比远远大于文科专业如外语专业的创业意向百分比。但是尽管有90%的电子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打算创业,他们当中却只有18%的人有着长远计划,去为自己的创业理想写过创业计划书,而以外语专业为代表的文科类大学生,虽然有50%的人有创业的念头,但却没有实际行动。而从创业所需的能力,所需的创业能力第一个就是目标能力。从成功人士俞敏洪的经验中,我们得知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就需要具有目标能力,要有个属于自己的创业计划,不应盲目随大流。而现在的大学生有一股自主创业的劲头,但是缺少一套完整的创业计划,所以成功的机率很低。我们的调查结果也与京华时报十分相*,据其报道,一份针对全国20xx所高校发放的20万份问卷调查显示,去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0.9%,而且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约为30%,中国只有10%。创业光凭运气不行,只有热情也是靠不住的,如果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没有充分扎实的准备,不要轻易创业。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我们懂得个体是离不开集体的,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但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看,在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中,毕业后他们对自己所要追求的创业优惠政策不了解的百分比却高达40%。其实对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了解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而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国家在此问题上,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方面也作了详细的规定:1、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当地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即:免税); 2、新成立的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国家的特殊行业除外),当年安置待业人员(含已办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下同)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相关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免纳所得税3年。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相关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半缴纳所得税2年。除此之外,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向银行申请开业贷款担保额度最高可为7万元,并享受贷款贴息。同时,各级**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更细化,更贴*实际,而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档案保存和社会保障办理方面也有对应的优惠,也是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创业的后顾之忧,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服务。由此可见,当今形势对大学生创业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大多数想创业的大学生却不在意,而导致创业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他们的创业梦只能永远被搁置。

  其实自主创业除了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外,还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发现无论是理工类大学生或是文科类的大学生中有做兼职经历的人均占90%,但也存在有10%有创业念头的大学生常待在校园里,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很不了解,尤其在市场开拓、企业运营上,很轻易陷进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中。经过专家分析,很多大学生都怀有创业激情,但是由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因此,大学生创业前应该要做好充分的预备,一方面,往企业打工或实*积累相关的治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进步创业成功率。此外,创业的大学生更要利用好在校的资源,如通过课堂学*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这将在创业过程中受益无穷,而在大学图书馆寻找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而对于多样的大学社团活动,参与其中更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些都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另外,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难题,但是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此外,由于创业的难度较大,这也考验着创业的大学生社交能力。因为对于技术水*、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一个人往往很难同时承担所有的工作,所以需要团队合作创业,各有分工。这样不仅可以让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可以一同创业,也可以实现自己当初的创业梦想,借着这一股热情,带着条理的分工,他们更靠*成功。

  根据我们的调查,文科类的大学生对自己创业前景的信心度远小于理科类的大学生。但是同样作为大学生,不论学*哪个专业我们都同样有着创业的优势与劣势。优势: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都是创业者应有的素质。

  2.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

  3. 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4.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

  劣势:1. 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2. 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

  3. 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

  4. 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迈进一大步。

  20xx届自主创业人群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都选择了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谈判技能、判断和决策。而公认的最重要知识则包括“销售与营销”。总的概括来说正好符合成功人士俞敏洪所说过的大学生创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里面的三个能力: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和营销能力。如果大学生对一个专业不懂就去创业,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原则上大学生必须在想创业的这个领域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达到专业水*,才能控制好自己的创业。大学生初入社会,一开始难免适应不了,但社交能力一定不可或缺,如果你不懂如何跟别人打交道就可能处处受制于他人。当然,产品销售也是必不可少,如果你的创业产品无人问津,毫无疑问的,创业结果是失败的。所以,利用营销能力把产品推销出去,把品牌推销出去,把你自己推销出去,变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要说竞争,在这个社会,没有哪一行哪一业没有竞争的了。可因为有竞争,才使企业发展更加快速,社会发展才会多元化。但如果希望在风*浪静的日子获得创业的成功,也许只有梦中才存在。”从事顾问服务的金宏文化传播公司总裁邹先生如此说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无论大学生选择就业或创业都面临着重大的竞争,但是创业者就必须到社会的浪潮中接受洗礼。只有竞争过才会知道自己与对手的差距、自己对市场的不足。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为自己的创业梦打下更好的基础。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2

 

  新的一年意味着又一批大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面对就业的压力,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道路。然而在目前得到的统计数据里,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创业成功仅为0.3%,可谓是凤毛麟角。与西方国家对比发现,他们的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约占20%左右,悬殊相差这么大,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如此之低,且听听本人的分析。

  一、教育理念不同

  中国的大学生为何创业成功率低?我认为,首先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像美国、日本青少年的创业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了,或者是参加社会实践,为自己赚学费或者零花钱。由于他们很早与社会有了接触,因而更容易经受的起创业的失败与风险,也能让他们更容易的去适应社会。

  而中国的基础教育现阶段还是一片空白,与西方国家相比落后了一大截。而我国的大学生又很少参与社会实践,他们就像是被圈养的笼中的小鸟,知识、技能没有发挥,在离开学校之后很难适应社会,无法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正是因为缺乏实际经验与具体操作能力,常常面临资金缺乏等现实问题,创业失败也理所当然。

  二、创业扶持政策不同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创业率高?据了解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有诸多校外力量支持大学生创业,例如在东京,**联合相关企业、投资团体举办学生企业家大赛,扶持帮助具有优秀商业发展计划的大学生创业者,获奖者可得到资金等创业资助。

  而美国则设立了多渠道的方式自助大学生创业,包括小企业事业开发援助机构、企业信息中心和小企业发展中心等。此外针对大学生创业,**还设立了力求简化流程的一站式创业窗口,为广大创业者节省了时间。正因为有国家的**的大力支持,西方的大学生才有胆量去闯,不怕任何的创业风险。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等政策,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为大学生打开“方便”的大门。

  以小张夫妇为例。他们自办一家培训公司,运营一年多了,业务开展还算正常。但说起创业的酸甜苦辣,她感触最深的还是“衙门口”事难办。

  以报税为例,一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说,只提供3项资料不够,需要5项。回去补充了2项,再办理被安排到另一个窗口,又告知有3项都不需要。一个人一个说法,对政策的把握宽严不一,常常搞得人一头雾水。那就选择网上报税吧,据说简便快捷。但首先要购买一个价格280元的报税专用U盘,一旦遇到问题需要咨询,语音电话繁琐不说,还解决不了问题。经过漫长等待,接转人工服务,被告知如果是税务具体问题要找相关税务所,网上技术问题要找技术支持公司,两边都往外推,时间搭进去不少,问题却未解决。小张夫妇感慨,其中滋味非亲历不能体尝。

  三、创业能力和意识不同

  据我了解,在中国很多小孩从小是在教育模式的体制上进行学*,比如交小孩子怎么做题,怎么背书。这样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大学生创业者缺乏承受挫折、失败的心理素质以及脚踏实地的耐心,对创业的市场运行情况以及经营风险等问题预计不足,导致创业失败。

  而在日本虽然有**的鼓励,但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绝大多数大学生更愿意求职就业。在他们看来,意识到了创业回来的风险,比如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具体的管理操作能力。因此他们更愿意做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结束语:

  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热情高涨,踌躇满志是好事,但也要脚踏实地,从小逐渐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此外我国**还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了解国家支持政策,真正为广大创业者解决后顾之忧!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3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由于大学扩招引起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就业,这部分大学生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大学生创业主要有哪些优势和弊端

  优势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弊端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3、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4、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必要特质

  大学生要想有创业能力,必须把握核心能力的如下特征:

  (1)价值优越性

  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

  (2)异质性

  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

  (3)不可仿制性

  核心能力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深深地印上了该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复制。

  (4)不可交易性

  核心能力与企业相伴而生,虽然可为人们感受到,但却无法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

  (5)难以替代性

  和其它企业资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没有核心能力的创业不过是昙花一现。

  创业途径

  途径一:大学课堂、大学图书馆与大学社团

  创业者通过课堂学*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

  途径二:媒体资讯

  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专业的《XXXXXX报》、《XXXXXX报道》、《XXXXXX》

  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XXXXXX网》、《XXXX网》、《XXXX网》等。此外,从各地创业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知名的民营企业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

  途径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

  商业活动无处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围,找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在他们那里,你将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更多的时候这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你甚至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拜访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询与你的创业项目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团体,你的谦逊总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途径四:曲线创业

  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毕业后,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

  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而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你可以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创业知识。

  途径五:创业实践

  真正的创业实践开始于创业意识萌发之时。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是学*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间接的创业实践学*主要可借助学校举办的某些课程的角色性、情景性模拟参与来完成。例如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对知名企业家成长经历、知名企业经营案例开展系统研究等也属间接学*范畴。

  直接的创业实践学*主要可通过课余、假期在外的兼职打工、试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试办商标申请等事项来完成;也可通过举办创意项目活动、创建电子商务网站、谋划书刊出版事宜等多种方式来完成。

  途径六:校园代理

  大学生由于经验、能力、资本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直接创业存在很大困难,既不现实成功率也很低,而校园代理对经验、资金等方面一般没有太高要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代理校园畅销产品,积累市场经验、锻炼创业能力,做校园代理没有成败之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多多益善,如果做得较好,还可以积累一定的资金,总之,通过校园代理可以为毕业后的创业之路准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总之,创业知识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学*、生活的视野之中,只要善于学*,总能找到施展才华的途径,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是很重要的。善于学*和总结永远是赢者的座右铭。

  大学生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己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中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这些风险出现,你应该如何应对和化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大的损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并渡过难关。

  大学生创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一:项目选择太盲目

  大学生创业时如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

  风险二:缺乏创业技能

  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一方面,大学生应去企业打工或实*,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风险三: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在创业初期会一直伴随在创业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相当多的企业会在创办初期因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拓展,甚至错失商机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另外如果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风险四:社会资源贫乏

  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时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通过这个*台,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人脉。

  风险五:管理风险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技术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创业成功,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从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

  创业失败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等。特别是大学生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理素质明显不足,更会增加在管理上的风险。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4

  在XX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413万,XX年年到500万,比往年增加了87万人,增长率为21.1%,加上往年待就业毕业生人数,XX年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600万人。据了解XX年年大学生就业缺口是10年以来最大的,可见当今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单靠人力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是要开辟一条有效、创新和适合当代青年发展自身潜能的新道路!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时下各地方**机关积极开展的方针政策,而且成效比较好,还适合当代青年的发展意向。有见及此,中山市团市委正创立一个中山市青年创业基金,来推动本土青年的自主创业,更好的解决中山市内青年就业的问题也是大势所趋。为了使这个项目更好的开展,中山市大专院校社会实践指导中心进行了一个中山市大中院校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的校园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共发问卷有2669份,有效问卷有2134份,有效调查率为80.0%。其中大一1124份,大二666份,大三294份,大四41份。在调查中,男生1231人,女生1044人。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创业所需要的各方面因数、期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内容。

  中山市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本次的调查显示:中山市目前已经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只有4.4%,而创业成功就少之又少了,只有1.1%。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之艰难,同时大学生也迫切需要外界给予创业上的支持和帮助。

  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并于XX年设立了中国青年创业基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以及我省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相继开展青年创业行动,通过设立青年创业基金、举办青年创业大赛等,推动了一大批青年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

  而目前中山市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20xx年5月16日中山市正式创立了中山青年创业基金, 该基金是中山市首个青年创业基金,该基金将为有创业计划但缺乏资金的青年创业者提供贴息贷款,并且可以免除前两年的贷款利息,到两年期满后再全部偿还。此次中山设立的青年创业基金明确规定,将中山市高校大学生和35岁以下中山户籍青年,作为创业基金的扶持对象。而在XX年7月3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就创立了中山创业联盟,这是一个汇集了校内有志创业青年聚集而成的以研究创业理论、指导创业实践、探索创业道路为方向的大学生创业组织。该联盟的宗旨是:同心共创业,携手创未来! 帮助大学生就业,帮助大学生创业!

  一、实际情况

  现在很多大中院校的学生都对自主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觉得自主创业是一个很好体现个人才能的*台,还对自主创业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多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创一个事业或者一所企业,而并不了解创业除了建立企业,还要懂得怎样去运行和管理这个企业,这样才是真正了解创业是怎样一回事,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没有创业是怎样一回事。如以下图表所示:

  1、你对创业概念的理解为:

  创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没有好的准备,就算能够创建了一个企业,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有计划的创业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现在社会上或者高校里都开始举办职业规划大赛或者创业计划大赛,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就业或者创业有个提前的认知与了解。但是很多同学都没有参加过校内或者社会上的创业计划大赛,而且觉得这种比赛只是比赛而已,并没有真正能够帮助个人自主创业提供一些经验,所以并没有抓紧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只有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良好预见性,并积极的参与其中,来提高自己对就业以及创业的新认知。如以下图表所示:

  2、你写过创业(商业)计划书吗?

  3、你参加过创业计划大赛吗?

  4、你认为创业计划大赛对大学生创业有多大帮助?

  正是因为对创业缺乏了解,很多学生都是对创业抱着一个空想的态度,毕竟自己认识不多,而且创业的难度较大,因而大多数人都是想想而已或者不去想这样的问题。只有一些对自主创业有着深厚兴趣,并做出真正行动的学生开始了创业或者管理着自己事业。在生活中,金钱不能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安定或者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富翁,很多人都是很努力的赚钱。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可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之外,还可以累积工作经验,发掘自己的才能,使自己以后能够更好的发展,这些同学们都能够体会得到。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因而创业的观念也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的人都是由于家里的亲人或者朋友在做生意,耳濡目染地也会受到他们的对拥有自己的事业有着美好的憧憬,还有传媒对事业有成的人士的报道和探讨,使很多人对这些成功人士产生一种崇拜,例如比尔盖茨是很多年轻人的偶像,想自己也成为这样一个有自己的事业王国和社会地位的人,因此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以下图表所示:

  5、你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吗?

  6、你进行创业的目的.是什么?

  7、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是来源于

  有创业意向的人都会先去了解一些创业的条件,才去开始创业之路。看创业的书籍、到企业实*和寻求创业家的帮忙是很多人为自己创业而做的先前准备,而且这些也是很多人认为最为可行和最快的了解创业是怎样一回事,所以在校期间就很少人去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可见创业计划大赛在学生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在创业之前,有很多因数需要考虑,例如自己的资金来源,工作经验以及社会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很多有意创业的人所烦恼的,不过现在的家庭都比较赞同创业的,这也是现代思想观念的改变,给创业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不过在校学生实际上都是比较看重继续升学或者就业情况,除非自己真的有条件,才去考虑毕业后去创业的,这样也是正常的。如以下图表所示:

  8、你在创业之前,您会做哪些准备?

  9、你认为本(专)科生创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10、您毕业后的计划是什么?

  在学校里学的,自己也想学有所用,不过现实中,并不是很多机会可以在自己的事业里可以用得上,所以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所学专业对创业关系不是太大,更多的是向着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去创业,或者是一些启动比较容易、热门的方向发展,而发展与专业相关的领域的人比较少。在创业方式上,比较多人倾向合伙或者个人创业,而家庭创业相对较小,不过这些创业方式也是因人而议,也没有哪个特定的方式比较有优势。在选择地方来创业,都会倾向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这里商机与机会都比较多,而想去西部地区的就少很多。如果在中山本地居住的学生,也是比较多人在这里创业,毕竟对这里的环境熟悉,在选择创业方向和社会人脉都有比较大的优势,一些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学都很少愿意回家发展。确定好创业的方向,就要想想自己要投入的资金了,对此比较多的学生觉得幅度在10-50万的启动资金比较合理,不过启动资金比较充裕的话更有利于创业的启动。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5

  一、 调研背景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市场经济发展的下的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业也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认同自主创业,认为其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渴望这能凭借自己创业一展身手,但能其付诸实践的却属于少数。大学生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就业成为我国三大就业问题。目前,我国的结构性事业问题难以解决,应积极采取措施,吸取国外经验,鼓励大学生创业。

  在这样的严峻的背景下,长春大学光华学院的学生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调查。

  二、 调研内容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就业意愿等调查以及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调查,来分析现在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有哪些,从而进一步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学*。

  (二)调查方式和方法

  1.调查方式

  调查方法是以问卷的方式展开,将在整个长春大学光华学院的A、B两个校区内的寝室、食堂、操场、教室等地进行随机调查。

  将取得的调查结果采取分层抽样法,先将大学生按照性别分为两类,分析男女比例。再按年级划分为四类,抽取样本。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内的在校大学生,由于数量较多范围广,从而采取非全面的调研。

  (三)调查具体内容

  1.调查大学生创业受性别影响的程度;

  2.调查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比率;

  3.调查大学生创业受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调查结果整理

  (一)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市场调查采取了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保证回收问卷满足90份这一样本容量,采取人员全程陪同,认真填写的原则。最终,达到90份有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受访问男女比例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约48.8%为女生,约51.1%为男生。男女比例较为*均。

  2.受访问年级分布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大一有30位学生,大二47位,大三11位,大四2位。由于调查时间原因多数大四人员以退校,所以除大四人员以外,年级分布较为合理。

  (三)具体情况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对创业的意愿还是很强的,男生的自主创业的意愿相对与女生要强烈一点,女生更倾向于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在选择创业地点时也往往会选择离自己家庭较*的地区。而男生在创业问题上更大胆,更有主见性。现在校学生中正在创业的学生几乎没有,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完成学业之后进行创业计划,毕竟对现如今的我们来说,要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

  大一中选择找合适的工作人数所占比重较高,但自己创业的人数有23%,而出国留学则相对较少。由于,大一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少,故存在着一定的理想主义;大二学生中,找工作的比重明显比大一高,自己创业的比重只有12.8%;而大三学生中,对未来有了一定的现实认识,故而找工作的比例很高,想要一份安稳的工作。

  在表2中,我们看到在大学生创业方向中,有10%的大学生选择对当今热门专业进行创业;有20%的大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进行创业;有70%的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创业。而相对于对启动资金较少和开发风险较小的方面没有选择,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对创业的激情还很大,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还很小,故而没有想到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在对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选择感兴趣的行业时,76%的人选择了小型餐饮行业,12%的人选择了商品零售业,极少数的人选择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产业。从中可以看出,人们更偏向于市场上的服务行业,在我们调查的众多人群中,管理学院占了绝大多数比例,因此,普遍大家都选择与自己专业有一定关系的行业。

  在调查中也发现,96%的人认为社会状态和政治情况对创业有影响,而在创业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困难中缺乏创业资金是被他们视为了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富二代,有父母的资金援助,他们想要创业更多的得靠自己,而资金往往也是创业的基底,也是最不能轻易得到的东西。所以,也有部分人希望在大学生创业途中得到资金的保障。缺少管理经验也被大部分人视作了最大困难,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宁愿让职位空缺,也不愿意聘请那些没有必要技能、经验的大学生。因此,这不仅是光华学院学生所感受到的压力,也可能正是所有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困难。

  在调查中我们也得知,87%的大学生希望在创业环境、社会的关注程度和政策支持上得到保障,这也与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极大的关系。

  83%的调查者认为,在竞争相对激烈的创业环境下,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是他们的优势,学*能力强也是大学生所具备的竞争优势。

  资金仍是大家所要面对和承受的重要问题,其次是市场环境,随着*几年经济的稳步发展,市场越来越广阔,人们不再单一地将目光放在国内市场,开始有计划地开拓国外市场,对此,占领商机十分必要。人脉关系也是影响创业最重要的客观因素的三项中的一项,人们常说,人脉关系就像一张大网,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所以,*时我们就要注重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可以说,不知不觉我们就在为今后作铺垫。

  80%的大学生选择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开展创业,东部有良好的创业条件,有丰富的资源和多元化的市场,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13%的学生选择离自己家庭较*的地区,有熟悉的环境和已经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都可以成为创业的垫脚石。

  四、调查的局限性

  (一)调查方法的不完善

  此次调查没有完全按照调查方式的设想,为了更好的获取第一手资料小组六人在食堂、操场、班级以及寝室分别进行调查。调查方法不够科学,有些盲目。

  (二)调查结果的不精确

  本次关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调查中,回收的问卷全部靠手工统计、整理。因此,在统计、整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误差,而小茶本身样本容量不大,因此这些误差可能会使调查的结果出现一些偏差。

  (三)调查结论的片面性

  整篇调查报告为本组人员的整理,其中涉及到的数据以及本小组人员能力都存在局限性。所以,调查结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整个调查问卷仅限于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小范围内的发放,不能代表所有的大学生。

  五、调查结论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作为当今社会就业难的情况下的很多大学生选择,而社会经验不足的我们对于创业过程会遇到重重的困难,其中,主要的问题集中在资金,选择项目,社会情况等因素。

  在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所受到的影的问题来展开的,从得到的各种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虽然强,但概念很模糊,很多想法对于真正的创业是不可行的,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没有联系到实际,男女的想法也有很大程度不同,但是,大学生的思想新潮,有活力,有积极的态度,对于创业是宝贵的,综上所述,是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的主要情况。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很好的方法,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想法,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六、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可能面临的困难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很多困难,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诸多,依照气重要性排列:个人能力、基于、市场环境、创业伙伴、**的政策、家庭因素。可见个人因素和机遇主导着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个人因素即是大学生所具备的创业素质。个人因素中的创业性思维和经济、管理素质决定这大学生创业中对机遇的把握,大学生的个人因素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创业的成与败。

  大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首要障碍是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和资金不足。因此,大学生希望在大学的学*、工作中提高自己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填补在创业中的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的缺陷。现实中大学生创业除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外主要是资金问题,由于银行贷款的利息高和自己的积累有限,所以照成大学生在筹集资金面临困难,从而让自己的创业梦想与努力摧残在无资金支配的淤泥中。

  (二)建议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跟创业方面有关的活动,例如“创业规划打赛”通过参赛,锻炼个人综合能力,大大提高自主创业的信心,坚定决心,充分了解创业知识,为走上创业之路做好准备,在活动中加以训练。

  2.作为学生,对于创业应化被动为主动,应积极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到校外做兼职,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或工厂打工。这样可以在社会充分得到锻炼,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3.学校是最好的资源,大学生应珍惜学校学*的机会,努力学*并且掌握专业知识,多阅读各种有关书籍,了解有关商业法律,尽可能的完善自己这事将来创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了解社会,深入社会实践的同时关注所优惠给大学生的毕业政策

  5.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合理的人生规划

  6.寻找适合的团队,对创业的成功有更好的帮助。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6

  时下,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个时代流行的新名词,自从我国实行大学生毕业自主择业制度以来,大学生选择回到小县城或者农村自我勤劳致富,开办属于自我的小型企业或工厂,或几个人合伙成立专业合作社承包大片荒山和土地进行养殖和种植业,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一种时尚选择。

  笔者有幸能够接触和紧密联系他们的工作,对20xx年至20xx年时间段的我县32名大学生创业者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从调研中了解到,32名大学生中从事工业生产项目的有3名,其中2名大学生的公司已走入正轨,1个公司举债经营。从事服务业项目的有16名,有11个公司运转正常,4个公司举债经营、1个公司濒将倒闭。从事手工业项目的有6人,有3个公司发展良好,1个公司举债经营,2个公司已倒闭。从事农村种植、养殖业的有7人,目前有5家在正常经营,2家已转行。综上所述,32名大学生中有21名创业基本成功,有11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成功率为65%。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对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失意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请失意者对再次创业畅谈了一些感受和想法,再结合成功企业家的一些观点,对大学生创业的知识积累途径、大学生创业时应规避的风险、大学生创业的优点和弊端、对大学生创业供给社会支持的提议等方面进行一个深入浅出的分析,期望到达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大学生创业知识积累途径:

  大学生在学*期间对自我的将来要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如果选择自主创业,那么在各方面都要早作准备,要从多方面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高个人的业务和管理本事,归结起来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过大学课堂,大学图书馆和网络媒介积累

  大学生创业者经过课堂学*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异常是经过教师的讲解和察看实例后,对所学知识能加深理解,记忆犹新,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将会受益无穷。另外,能够针对性地到图书馆找一些关于创业理论方面的报刊和书籍进行学*,纸质媒体中的人才类、经济类等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专业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等。网络媒体中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华英才网》,《中华创业网等》。此外,从各地创业中心、创新科技园、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知名民营企业的网站等都能够学到很多的创业知识。经过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拓展个人的思维方式、丰富个人的社会知识,提高自我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经过与政、商界人士广泛交流积累

  一是大学生毕业后应多与自我创业项目所对应的**部门取得联系,如工业、农业、商业、科技、创业办等单位。一方面深入了解创业政策及一些地方性规定,咨询大学生创业国家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经过他们推荐多参加一些**和商界主办的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人脉资源,信息渠道,很好地融入市场。二是经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请教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询与创业项目密切联系的商业团体,异常是初次创业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你的谦逊总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三)经过“曲线创业”积累

  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由于自我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毕业后,先到相关的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必须的经验和知识再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工作中对企业产品的生产、人员的管理、公司的运作都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能够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信息和创业知识,对企业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以及加强和改善的措施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有利于自我创业后举一反三努力的克服和纠正。

  总之,创业知识来自于大学的学*、生活和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与实践,只要善于学*,刻苦钻研,总能找到施展自我才能的途径,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是很重要的,善于学*和总结经验教训永远是赢者的座右铭。

  二、大学生创业可能遇到的风险

  大学生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我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这些风险哪些是能够控制的,哪些是不能够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这些风险出现,应当如何应对和化解,异常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明白的风险是什么,的损失可能有多少,自我是否有本事承担并渡过难关,大学生创业的风险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选择太盲目

  大学生创业时如果缺少前期市场的调研和论证,只凭自我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必须会碰得头破血流,在创业初期必须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餐饮行业倒闭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搞好调研工作,其选择的餐饮位置地段较为偏僻,又没较广的人脉资源和固定的客源,在开张一年半后便只能另僻门路。

  (二)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在创业初期会一向伴随在创业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研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相当多的企业会在创办初期因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拓展,甚至错失商机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另外如果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能够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或者申请创业富民扶持资金等融资渠道。在32个大学生创业者中,有8人因懂创业政策申请到了3至10万元不等的创业扶持资金,在必须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

  (三)社会资源贫乏

  企业创立、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都感到十分吃力。*时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我人际交往的范围。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生产生物制剂的公司,其产品能够增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提高农作物20%的产量,应当说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企业,但由于没有对产品进行很好的推介,人民群众对其产品没有普遍认可和理解,没有销售市场,所以只得关门大吉。笔者认为,该公司应多与农业部门合作,极力推介自我的产品,如果能得到农业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相信它的创业结果会截然不一样。

  (四)管理上的风险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技术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本事普遍不足,想创业成功,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开虚拟店锻炼创业本事,也能够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在调研中发现,11名创业失败者基本上都是管理出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异常是大学生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理素质明显不足,更会增加在管理上的风险。

  (五)竞争风险

  竞争在经济社会中是必然的,如何应对竞争是每个企业都要随时研究的事,而对新创企业更是如此,如果创业者选择的行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那么在创业之初极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强烈排挤。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规模效益和实力雄厚,短时间的降价并不会对它造成致命的伤害,而对初创企业来说可能意味着彻底毁灭的危险。所以,研究好如何应对同行的残酷竞争是创业者生存的必要准备。

  (六)团队分岐的风险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团队的力量,创业企业在诞生或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力量来源一般都是创业团队,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能使创业企业快速的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风险也就蕴含在其中,团队的力量越大,产生的风险也就越大,一旦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不能到达统一时,极有可能会对企业造成强烈的冲击。事实上,做好团队的协作并非易事,异常是与股权、利益相关联时,很多初创时很好的伙伴都会闹得不欢而散。

  (七)核心竞争力缺乏的风险

  对于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创业者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所以,企业是否具有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最主要的风险。一个依靠别人的产品或市场来打天下的企业是永远不会成为优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要谋求重要的发展,就是最不可忽视的问题,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究会被淘汰出局。

  (八)人力资源流失风险

  一些研发、生产或经营性企业需要面向广阔的市场,很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或业务队伍是这类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防止专业人才及业务核心人员的流失应当是创业者时刻注意的问题,在那些依靠某种技术或专利创业的企业中,拥有或掌握这一类关键技术的业务人员的流失是创业失败的最主要风险。

  (九)意识上的风险

  意识上的风险是创业团队最内在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无形,却有强大的毁灭力。风险性较大的意识有投机的心态、侥幸的心理、试试看的心态、过分依靠他人、回本的心理等,这些意识作为一个新生企业来说都是要极力避免的。

  总之,大学生创业,首要的原则就是让自我学有所用,“做熟不做生”。

  三、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弊端

  (一)存在的优势:

  1、有“敢闯”精神。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必须具有的素质。

  2、有“科技”精神。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企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进行投资。

  3、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业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二)存在的弊端:

  1、“承载本事”较弱。

  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许多大学生创业,看到的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梦想主义,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仅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社会经验”欠缺。

  急于求成,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虽然掌握了必须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本事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主角。

  3、“梦想主义”较浓。

  一部分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甚至有人想利用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而对于诸于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此刻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企业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有多大,都是现实主义。另外,有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对于这些产品和服务,你也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才可能赢得投资。

  四、对大学生创业供给社会支持的提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鼓励、帮扶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为此提议:

  (一)加强创业宣传,营造创业氛围。应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共青团、青联等青年群众组织和媒体要运用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型,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务实图强”的创业精神,在全社会确立创业为荣、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本事。高校要高度重视,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体系,有条件的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在高校开展与专业相对应的从业资格培训。提议有关部门推出一批大企业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创新创业中心或创业园区。

  (三)完善创业政策,供给创业保障。重点是针对大学生创业计划经专业评估机构认定具有成功创业可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供给切实保障。包括提高贴息的小额贷款额度、延长偿还期限;建立创业投资风险基金,缓解创业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经济压力;鼓励建立创业孵化器,鼓励工业集聚区域建立创业孵化器,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优先进行孵化等等。

  (四)建设服务*台,提高服务水*。经过出台政策,重点支持建立专利项目代理、创业项目评估、政策法规咨询和公司财务代理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的不足;加强信息*台建设,便于大学生创业者及时获取政策以及资金、项目、人才和市场动态等创业相关信息;建立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大学生创业供给便捷、高效的服务。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目前社会关注的大问题。大学生群体具有文化水*高、思维活跃、发展潜力大等特点,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家的培养。鼓励、帮扶大学生自主创业,让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创业者并实现成功创业,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期望全社会都来鼓励、关心、支持大学生创业,为优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开创新的局面。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7

  *日,全球化智库(CCG)在京发布《20xx中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报告通过对国内百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探究我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分析影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着重从**、高校和社会不同层面提出了促进高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建设性建议,针对性地就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举措提出建议。调查报告涉及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意向创业区域和领域、创业资金来源、创业能力评估、创业教育参与度与满意度等多个维度,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的发展。

  高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新动能,为了促进高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CCG于20xx—20xx年分别对国内100所高校(包括重点高校、地方本科高校、高职高专等)及2797位学生(包括高职高专生、本科生以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开展了问卷调研,形成了此报告。

  根据《调查报告》,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学生超过60%,其中位居前三的是工学类、管理学类和经济学类的学生;学生创新创业的首要原因不是经济收入,而是期待创业能够使个人不断成长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创业团队和个人能力被认为是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二线城市是学生意向创新创业的首选区域,高科技行业是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意向行业。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希望在大学阶段尝试创新创业,意向选择在大三时期开始创新创业的学生占五分之一;仅有34%的受访学生认为自身能力基本满足创新创业需求。受访学生认为缺乏资金是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向学校和**申请资金扶持是学生创新创业考虑的主要资金来源。

  超过8成的受访学生表示了解创新创业配套服务,对于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的评价情况一般,认为提供了较好创新创业配套服务高校学生不到30%。高校学生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人不多、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和缺乏创新创业课程是当前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超过97%的受访学生希望设立创新创业课程;由创新创业领域专家和创业者教授课程的方式更受青睐。

  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认为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是高校学生对于**支持方面的主要需求;学生们需要全面的创新创业配套服务,特别是资金支持和创新创业辅导课程。

  针对调查结果,CCG认为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高校学生所处的时期是生活压力相对较小、时间相对充裕、失败成本相对较低的阶段,因此高校学生也更愿意去尝试创新创业。而高校学生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包括个人经验、创业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人才、设备、资金和政策投入等方面需要**、高校和社会各层面的关注与支持。因此CCG提出以下建议。

  在**层面,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第一,设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从国家层面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予以认可和必要的支持,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税费给予优惠和减免等。第二,引导高校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通过创业基金、合作教育、合作基地等方式,形成持续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第三,在地方**层面,可以从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两个部分来为该区域内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如设立区域内的高校创新创业资金池,区域内好的学生创业项目优先在本区域进行产业化发展等。第四,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重点省份酌情创立创新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将创新创业内容融入现有教学体系之中,鼓励开展创新创业的学*体验,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同时,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

  在高校层面,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与支持。高校是学生从事创新创业的最直接的支持主体,可以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好的环境。第一,加强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第二,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相关的事务。第三,开放校内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源的支持。第四,设立和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孵化机构。第五,根据自身能力设立校友会创业基金或与企业联名设立创业基金等,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第六,具体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建议有条件的高校与国际名校合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借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颁发创业文凭的经验,试点对高质量的创业项目颁发创业文凭;鼓励创办中外合资创业大学,联通师资、教学、实*与实践,甚至早期风险投资等各个环节,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全链条”培育;鼓励中外联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通过海外进修、培训,或直接与国外创业大学、创业学院、培训项目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模拟仿真教学方面的应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体验,通过在线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手段,促进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分享,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实战学*,鼓励学生开展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学*,不断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积累创新创业经验。

  在社会层面,需要对学生创新创业有更多的宽容与支持。第一,创新创业存在失败的风险,需要社会更加积极地看待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对于成功的案例应当更加理性,避免夸大宣传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出现误区,而对于失败案例,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宽容与鼓励,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氛围;第二,在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需要做好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险保障,比如,面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实施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补助等措施,设立心理辅导和引导基金,帮助创新创业失败学生重新就业或继续开展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等;第三,进一步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辅助设施,包括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非盈利的社会组织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全链条的辅助与服务水*。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8

  一、调查问卷分析

  在对于大学生择业观与创业观的调查中,我小组设计了8个主要的问题以便更完整地了解大学生的具体思想情况。

  首先,对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看法,半数人(22人)普遍认为较有压力,有些不自信。有11人认为“车到山前自有路”。此问题主要想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诚然,在国际国内经济不稳定的时刻,就业前景普遍暗淡,我们大学生对此觉得有些压力是必然,还是有小部分人(3人)觉得“很有压力,甚至很焦虑”,这就需要好好调整了,些许压力会促人奋进,过多则适得其反。

  第二个问题为:大学生创业最应具备的条件。大部分人选择了“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素养”(24人)和“由广大的人脉关系和资本积累”。看来,我们大学生都有正确的大学目标,认为学*和人脉都是关键,有这样的想法就不会在大学中无所事事,糜烂度日了。

  第三个问题为:对于大学生就业标准的调查。22人认为的标准是实现个人梦想,理想和人生价值,10人认为收入和社会地位是标准,8人认为工作稳定,条件适宜最好。各有各的标准,但总体看来人生价值在工作中的体现最能令大学生向往。

  第四个问题为:大学生对择业与创业的选择,18人认为先择业积累工作经验后创业,12人认为择业找份稳定的工作慢慢积累,9人认为要创业打拼出一片天地,5人远在徘徊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今的大学生有半数已不满足于在别人手下打工而是要让别人在自己手下打工,这样的志向是否能够将社会推向高潮呢?暂且拭目以待。

  第五个问题为:大学生就业的行业选择,23人选金融类,15人选服务类,14人选教育类,9人选研究类,4人选IT类,2人选其他。可见,在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的上海,大学生们都选择了热门的行业。

  第六个问题为:对大学生择业的苦恼进行的调查。17人认为金钱,权利等影响公*竞争,11人认为自身能力不足,不足以适应社会需求,10人认为选择机会不均等,7人认为没有理想的职业选择。的确,在如今尚未完全化的社会中存在着种种不定因素,这番苦恼是我们大学生暂且无法解决的。

  最后七八合题为:大学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后的去向,以及社会需求与个人利益的取舍。大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并以社会为主,个人为辅。我想,怀着为社会奉献的心态,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综上所述,如今的大学生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懂得如何在大学奋斗,了解就业的行业前景,对于社会形态充分了解,虽然有不定因素存在,但清晰地懂得社会需求与个人利益的取舍,故对于今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二、采访记录

  (1)采访对象的选择和原因:

  我们的社会实践共外出3次,地点分别为民星公园,五角场广场以及复旦大学校园。民星公园主要采访对象为中老年人,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采访对象的原因是考虑到这些中老年人的子女或孙辈曾经或正在面临和我们的调查所相关的问题,他们对此一定有其独到的见解抑或是宝贵经验。五角场广场的采访对象主要为年轻的上班族,他们在不久前就曾面临我们调查的问题。而现在,我想他们都已解决此问题,他们也对择业和创业的问题有所思考及感悟了吧。同时,由于年轻上班族与我们大学生年龄层次较*,在沟通方面会比较顺利,这点对于我们采访是有促进作用的。最后是复旦大学的学生,以他们为采访对象是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大学生,此外他们都是精英,因此,我们认为在择业和创业的问题上,也许会有出众的见解。通过采访他们,还可和本校学生的问卷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更全面地更客观地做出分析。

  (2)采访所得信息:

  在民星公园的采访过程中,中老年人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难,创业更难!择业难是因为我们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又由于一些不良风气如开后门搞关系和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都给了我们应届毕业生择业不小的困难。创业难,首先是因为大学生普遍为普通家庭子女,没有初始的启动资金,其次,现在是国际贸易时代,创办一个企业面临的对手异常强大。再者,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人脉以及社会经历,即使“硬件”跟上了,“软件”依然落后,又有诸如家人不支持,合作者一直不坚定等因素,大学生创业在中老年人眼里广泛不被看好。

  在五角场广场,多数年轻上班族认为现在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择业实属不易,即使择业,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素质,最基本的包括学位、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这些都是敲门砖,纵使有了这些也不能保证择业的成功。和中老年群体不同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上班族认为在当今形势下可以创业,上班族所关心的是大学生创业的领域。在采访过程中,多数上班族认为大学生创业最好是创办和自己专业技术有关的企业。网店被许多人亲睐,甚至有几位被采访者表示自己就曾经开过网店,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虽然最终方向还是择业,但在如今择业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创业对于年轻人依旧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复旦大学的采访过程中,被采访者的意见不太统一。有些人认为现今就业形势不利,打算继续读研深造,也有人准备出国留学,但大多数人对于未来择业和创业很有信心,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认为金融危机很快回过去,同时也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很多新兴产业需要专业人才,这为大学生择业开辟了一条道路,也有人正在用空余时间给自己充电镀金,相信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之后,其竞争力会大大提高,因此,也就对就业比较乐观。对于创业,不少人持赞同的态度。“年轻人就应搏一下”,有人对我们这样说,他们认为,当今大学生虽不如以往含金量之高,但依旧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尝试,即使失败,来日方长,当作经验的积累过程也未尝不可。

  采访之后,我们认为中老年人的看法较为实际,同时略带保守,悲观;年轻上班族则比较客观,能全面考虑问题;而复旦的大学生则因人而异,但相对较乐观,积极。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9

  一、前言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深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跟随着前辈们的足迹,纷纷跳入创业的大潮。可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创业初的一腔热血未必就能换来财富与经验。资金的匮乏,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全面,社会、家庭的冷眼相对,都不断地对那些毅然走在创业路上的学子们以打击。有人说创业的结果半是惨淡的,更有人说创业就是一起玩命,果真如此吗?

  如今创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当代的大学生也非常关注创业,为此我针对在校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创业想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主体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份,计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样本分布在本校大一,大二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信息调研具体结果大致如下:

  创业深得“民心"

  调查问卷显示:4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44%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却反对创业,他们认为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除此以外的同学对创业的概念不清楚。

  由此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可以创业的。我想现在的我们已经越来越视“社会”这个大家族,已经认同社会与学校的关系密不可分,也注重社会实践,树立比较乐观的创业

  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融入这个社会中去。

  而且大多数同学认为创业总体来讲还是有很多好处的。32%的同学认为创业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12%的认为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43%的认为可以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剩下的13%觉得可以获得经验.以后好就业。

  面临现在的就业前景,竞争激烈,想要找到一份合自己爱好的工作更加困难,所以有创业想法的人就会虑毕业后自己创业,更重要的是成就感,心理的满足,自己愿望的实现。调查问卷了解到有33%的同学在毕业后会选择创业,他们认为创业可以解决就业困难的压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获得宝贵的经验他们中有7%的会在在校期间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提前为以后准备,l5%的会选择看创业书籍来增长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创业作铺垫,更多的同学则是选择在假期去企业实*,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但其中有部分同学具体还没有想过怎么操作,单单只有想的程度而已。有17%的同学不想创业,认为风险大,而且资金,经验,人际关系缺乏,而且父母也不会支持。剩下有50%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觉得目前学业重要,就没多想创业方面。

  虽然创业的道路中会遇到诸多坎坷,但33%的有创业思想的大学生则充满信心,没有资金可以通过贷款,向亲戚朋友借,或者自己先工作,等足够资金了再创业也可以。对于合作伙伴,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些种种乐观的因素很好的回答了那些不想创业或没想过创业的同学的问题。在一半同学没考虑过(相当于弃权)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创业还是深的同学的认可,可以说是“深得民心”。

  大学生创业应该基于一技之长

  资金的匮乏,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全面,社会、家庭的冷眼相对只要你有创业的决心与勇气,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必太担心会失败,况且“失败乃成功之母”啊!沿有尝试.何来成功与否呢?除了信心之外,还必须掌握过硬的本领,有广阔的知识面,具备强大的专业技能,使自己在行业上做到游刃有余。同时,绝大多数同学选择的创业地点是在自己家乡或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选择西部地区的人是少之又少。

  这和同学所学*的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林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同学们大多选择回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学*经济管理或者理工一类的人更倾向于沿海发达地区。他们认为这些地方更有让他们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机会而没有人想过什么专业对于西部地区有优势。

  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创业优势是:年轻有活力,敢于拼搏,时机良好,学*能力强,专业素质高。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90%的同学清楚地表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地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 资金匮乏,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经验有限”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父母的不支持”和其他另外因素使得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

  另外,据新浪调查,目前中国70%的大学生仍仅限于自己同学或儿时的玩伴为朋友。社交范围太窄,很难同没陌生人交流势必造成了人脉的`匮乏。而人脉对穿业者来说又极其重要,所谓人脉决定财脉。此次调查中6%的学生表示,其他因素,譬如合伙人就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

  自主创业.应具备良好的素质

  调杏显示.大多数同学选择创业是因为想赚钱.但也有部分同学右自己的资源想法与理想,并不局限于狭隘的赢利,通过自己创业,给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也是对社会做出的一种贡献。所以选择创业首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别让金钱蒙蔽了自己。

  "良好的创业素质使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应具备以 下条件:

  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创业前利用兼职等机会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对自己今后的创业大有裨益,而这也是所有大学生创业者的一个共同点。

  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通过多种渠道认识更多的人,尤其是对自身创业有帮助的人。同时多多接触社会,在学生时期就走进社会中,积累各方面的人脉。

  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管理沟通能力。当代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能力,在创业时应抓住自身的优势,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上下级的沟通能力。

  当然,还有更多如强烈的挑战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

  有自己的创业团队是关键

  即使有了好的人脉以后,组建创业团队仍然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关键性问题。在人脉网上,我们需要好的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但是,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团队,则另当别论。大多成功的企业家认为:组建创业团队的时候,不要倾向于“明星效应”。简单的说,当一家公司成立了以后,创始人如果都是MBA(工商管理学硕士)的话,那么开会决定谁来做公司的CE0就要半年的时间来讨论,不用做事情了。所以,更多的观点支持于创业起初,队员要选择有责任心、态度谦虚、勤奋无私的人。这样创业的道路才能走的更成功。

  通过此次创业问卷调查,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创业在大学生的眼中,并非只是狭隘的赚钱的一种途径或手段,它可以提高我们创业初试者的各方面素质,增加经验,锻炼交际能力与独立能力还会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看事物更加全面,而且还历练了我们的胆识与能力,让我们更加肯定“爱拼才会赢”。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创业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人认为创业可以赚钱,可以享受生活,同时还了解到,创业在大学生的眼中,并非只是狭隘的赚钱的一种途径或手段,它可以提高我们创业初试者的各方面素质,增加经验,锻炼交际能力与独立能力,还会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看事物更加全面,而且还历练了我们的胆识与能力,让我们更加肯定“爱拼才会赢”。

  如今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趋势,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趋势肯定还会持续。对这一问题还没有考虑过的同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为学校在教育学生时提供了重要依据。尤其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空余时间还是挺多的,为了不荒废时间,不虚度光阴,选择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提前与社会接触也会使自己收益良多。

  我们这次通过问卷调查首先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了解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从大学生是否会自己创业,去哪方面创业,创业前会做哪些准备,如何来解决创业中的资金问题,以及在校时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等等。

  调查结果是:大部分同学字赞成需要创业,通过到企业实*积累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保持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等为创业做好准备。至于资金问题,大部分选择贷款方式。学校方面,学生希望举办创业或各类设计大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由此可得,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趋势,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趋势肯定还会持续。对这一问题还没有考虑过的同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为学校在教育学生时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报告 10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等教育管理者认为,深层次分析,大学生创业还面临三类问题:

  一是现行就业创业政策不够完善,青年就业创业必须面对政策门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青年创业获取相关政策比较容易,*年来,我国各级**虽也陆续推出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小额信贷等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但整体上还不够完善,这在一定层面上使想就业创业的青年常常找不到相关政策,或者对已有的政策手续不太解,

  二是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有待加强,共青团重庆市委调查分析认为,与高等教育已“大众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青年*均教育水*相对较低,农村地区大多数青年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城市青年大多数也只接受12年中等教育,绝大多数青年求职前没有经过职业技能训练,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许多已取得高校文凭的青年没有做好创业的心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准备,

  三、就业创业服务不够健全,发达国家相对完备的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就业创业服务机制相比,俺们在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和就业创业指导、营造就业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相应的服务机构也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在此次调查中有29.8%的人认为是缺乏经验,30%的人认为是缺乏资金,22.8%的人认为是缺乏人才,缺乏技术核心、缺乏政策支持、缺乏专业素质、缺乏好的创业项目等也被认为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难题,

  资金和经验是困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最大难题,宁波高校毕业的陈青杰目前正在宁波创立网络企业,他说:“由于资金有限,企业很难在业务上有所扩展,目前宁波地区的网络企业大概有5000家,像俺们这种小型企业一不小心就会被市场吞没,前景不乐观,”此外,根据创业项目不同,他们对人才、技术、政策等的需求也不同,阻碍他们自主创业的因素是多元化的,

  那么大学生们究竟需要什么样切实有效的辅助政策呢?52.6%的人认为应该减免税收,35.1%的人认为应该放宽借款,另外根据创业类型的不同,有22.8%的人选择土地使用,26.3%的人选择公司孵化支持,26.3%的人选择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还有17.5%的人选择培训教育,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显着特点

  大学生创业存在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大部分青年对目前工作不满足,调查显示,大部分青年对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不满足,尤其是对职位和收入待遇不满,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善工作环境,在对625名固定职业者关于“对目前工作现状是否满足”的调查中,表示“不满足”的有377人,占60.3%;关于“是否考虑自主创业”的调查中,表示“有”的有354人,占56.64%,

  二是缺少启动资金,对政策较少解,打算独立创业的青年准备从事的行业比较分散,从事销售行业和社会服务行业的相对集中,其次是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其普遍特点是初期投入资金少,起步容易,在关于对“自主创业资金承受额度”的调查中,选择“两万元以内”的有273人,占27.86%;“10万元以内”的447人,占45.61%,选择“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有206人,占21.02%,答案补充 三是创业优势劣势明显,调查显示,青年就业创业优势主要在于:首先是青年尚处于职业发展初期,创业一次不成可以东山再起,在关于创业失败的调查中,选择放弃二次创业的有163人,占16.63%;选择“筹备资金准备二次创业”的有405人,占41.33%;选择“等待时机,积累经验”的有42.03%,

  此外,青年总体受教育水*较高,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学*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合作精神好,注重团队建设,容易形成创业团队等都是青年就业创业中的优势,青年创业的劣势在于:首先,大多缺乏商业方面的经验,职业工作和人际交往经验不足,其次,青年创业容易眼高手低,对创业的辛苦和困难认识不足。

  第三是普遍缺乏资金,一般都面临信贷信用不足的问题,第四是青年一般热衷“体面职业”初期创业新鲜感强,但不容易持之以恒!


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实用五份(扩展6)

——大学生情况调查报告实用五份

  大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1

  一、摘要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但是其中也分为了两派,一派人热衷于网络购物,而其他人则对网络购物有一定的顾虑。针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市场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

  二、引言

  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中国网民数量在急剧的增长,而在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中国网民的购物比例也随着上升。20xx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三亿,而网购的用户群体也占到整个互联网用户群的三成。这就代表着中国在09年已经有了1亿用户的网购市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大。

  中国网民的购物潜力仍未被完全释放。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网民中网络购物比例已经超过2/3。各大网络购物网站致力于打造更加简单易行的购物*台,网络购物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会上网就可以学会网络购物。中国网络购物的潜力还远未被释放。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网络购物市场的成熟,网络购物市场必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统计数据显示(如下图),09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2483.5亿元,同比08年的1281.8亿元,继续大增93.7%.

  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技术的群体,大学生对电脑和互联网更是情有独钟。而从网络购物者的文化程度来分析,上网购物的大学生已经达到总数的49.3%。

  作为“高触网”的大学生,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群体中的主体。他们往往扮演者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尽管在校期间没有收入来源,在消费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学生4年之后都会获得一份高于社会*均水*的收入。所以在校大学生一旦突破了资金的限制,将会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其在校期间的消费行为会代表未来几年的`消费趋势。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特征。

  三、调查报告正文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实情况简介

  淘宝、支付宝、商家信誉、旺旺——这些词语如今是大学生的常用语,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宿舍楼下摆开一长串各式各样的邮件。但是还有许多同学不懈于或者不愿尝试网上购物,阻碍他们的原因是什么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学生,他们的购物动机、购买物品特点又是什么男女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有什么样的区别

  阻碍大学生进行网上购物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是: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可靠性、保质期等方面,以及网站上同类产品的信息丰富程度、可筛选性、可对比性是否能够达到购买者的预期标准。此外,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方便与否也是影响因素。男生更多怀疑的是网站信息的可靠性,而女生则更多怀疑的是网上购买产品的质量。求乐、求廉、求方便是大学生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动机,男女消费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较看重便捷,而女性更加重视价格。从网上买来一件商品自己是否满意,除了商品本身外,支付方式、商家信誉、运送满意度也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几个重要方面。因此,网上购物对于大学生而言的利弊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将就此类问题进行简述与分析。

  (二)、调查方案

  1、调查的背景:随着网络普及,电脑成本的不断下降,网上购物已经从当时雾里看花遥不可及的状态,变成了当今最火爆,最适合上班族、年轻族群购物口味的一种购物方式。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对网络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网上购物行为接受很快,是未来购物市场上的潜在用户。然而,*年来,根据消协统计,网购成为增长行最快的投诉热点之一。网络诈欺层出不穷,商品也不总是物美价廉,卖家中也出现了因一句差评而线下“追杀”买家的现象,服务质量差强人意。

  2、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了解并寻求大学生购物的趋向以及大学生的购物标准等问题。这次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消费态度,正确指导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以及未来对网购发展潜力的期望。

  3、调查方法与对象: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网购问题的看法,我们小组以福州教育学院为试点,针对08级同学展开了调查。调查中,我们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投放了100份调查问卷,还采访了20余名同学,收集同学们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为主,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

  大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2

  一调查目的

  (一)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问卷情况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xx份,收回有效问卷xx 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分层次发放。

  二 整体结论。

  潍坊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结构基本合理。总体来说:

  (x) 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

  (x)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其中低年级的学生花费总额较小,特别是大一学生,生活除额外娱乐消费较小。而高年级的,及部分学生消费惊人。

  (x)学生基本都有理财观念,但观念普遍不强,理财思路不够清晰,成效不大。

  三 问卷分析

  x、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

  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由图表知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学*方面的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x、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支出正在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的方向发展。

  x、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xx.x%的学生集中在xxx—xxx之间,xxx—xxx元之间的约为xx.x%,高消费群体(xxx元以上)为xx.x %,低消费群体(xxx元以下)为x.x %,低消费群体的比重与高消费群体的比重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xx.x%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xx.x %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数据显示:xx.x%的被访者*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xx—xxx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要高于男生。

  除去衣食住行消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x 休闲娱乐及学*消费

  调查表明: 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当前我校大学生娱乐方式主要集中于上网,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等。同时迪厅、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女生在这方面的支出要稍低于男生,因为女生们的休闲娱乐时间主要用于外出购物。而男生们的泡吧费用要远远高于女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相对单调的.

  还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为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惜以外出租房为代价,这就使得他们原本就不充裕的生活费更加捉襟见肘了。

  此外,尽管目前大学生们在学*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用于学*方面(购买电脑除外)的消费还是低于娱乐方面的消费。

  x 耐用消费品消费 (价值xxx元以上)

  调查数据表明:在深入访问中发现,拥有MPx、MPx、MPx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价格在千元左右的手机在大学生校园中较普遍。在电脑消费上,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拥有个人电脑的多数为学*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当然,我校大学生们使用的电脑多为价格在xxxx元左右的组装机,拥有品牌机以及手提电脑的也不少。在上述的耐用消费品调查中,男女生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尽管女生在手机拥有量上与男生相当,但在电脑的拥有量上要远远低于男生。但这些学*工具大多是被用来玩游戏、听歌和看电影,而并不是学*的。

  x 爱情、友情消费

  爱情和友情是大学校园不得不说的故事。爱情是神圣的,但爱情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过爱情,更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但爱情的巨大投入仍会令不少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当然,这并不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的执着追求者的障碍。“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经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

  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两成(xx.x%)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这与我们在私下统计的数字相差较大)。从这不到两成的问卷上显示:有了男/女朋友之后,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相对减少,其他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出相对增加,男生在这方面尤其突出。xx.x%的“男主角”们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在xxx元左右。而对于有了异性朋友却又不同校的同学来说,每个月生活费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贡献”给电讯业了。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调查数字表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 、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社团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前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也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朋友、同学间的你来我往,请吃请喝是在所难免的;生日聚会等各种形式的庆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与不在一起的亲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也是绝对重要的。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

  据统计,*六成大学生的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花费每年要在xxx元左右,*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xxx元左右每年。更有极少的一部分同学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此外,对于那些没有异性朋友而又有手机的同学来说,每月手机费中的大部分也用在此上了。据统计xx.x%的手机族每月的花费在xx—xxx元之间。没有手机的同学,电话卡则是不可或缺的。校园内固定电话的开通,给我们打电话提供了方便的同时,电话费的开支也水涨船高,xx.x%的大学生的每月的电话消费约为xx—xx元之间,还有*两成(xx.x%)的大学生的电话卡消费在xx—xx元之间。极少的大学生们用书信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联系着。

  x 其它消费

  对于有抽烟嗜好的男生来说,其“烟费”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通过问卷和深入访问所得数据表明,约占三成的男生有长期抽烟的*惯。根据“烟瘾”的程度不同,花费也不相同,绝大多数的“烟民”的品位集中在中低档层次上,因此每月的花费约为xx-xx元之间。此外,有x.x%的男生有购买xx的*惯,其花费也主要集中在每月xx元左右。

  零食对于xx.x%的女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她们的每个月花费在xx元左右。此外化妆品的消费对女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xx.x%的女生每月的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xx元左右,另有少数(x.x%)女生的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xx-xx元之间每个月,极个别的女生在此方面的消费达到xxx元以上。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们总的消费理念呈现的特点有:

  x. 个性与模仿同在: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现在的青年已开始追求时尚化和风格化,而大学生恰好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会找同学或相关人员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

  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不离,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今天,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大学生对时尚的领略和把握更为及时准确,尽管他们还不一定拥有,但却能对许多时尚品牌如数家珍。与此同时,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x . 多样与实用并存:

  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多样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多重比较,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

  在消费状况分析中,不论是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中的衣食费用,还是其学*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等;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都越来越趋向于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这从调查统计的休闲娱乐方式和花费上可以明确的表现出来。

  x. 消费差异日趋明显:

  一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的消费构成相对简单、总体消费水*也较低。二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总体消费水*要相对高于农村的学生,同时,消费构成也相对多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发达与否,不仅影响着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水*,也影响着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构成和消费理念。

  (二)部分学生消费误区

  x、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

  调查数据表明,xx.x%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x.x%)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xx.x%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xx.x%)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

  x、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异心理。

  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xx.x%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也乐于去旧货市场或路边的地摊小店淘金。主要考虑是否喜欢的占到xx.x%,也有x.x%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在上述两类学生的心目中,广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xx.x%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均水*。此外,x/x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x/x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调查显示:只有x/x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x.x%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xx.x%)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家们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

  四 建议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x)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x)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x)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3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一.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剖析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20xx年沪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万人大关,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二.综上我们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点

  1.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有一位19岁的四川大学的学生在放暑假时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他并未告诉自己的女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来他迷路了。无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来。直到警察赶来才解决此事。

  在危急时刻,人类最基本的应变能力,生存能力,我们认为他没有。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

  由此可见,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供过于求

  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我国的gdp当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同时,我国又以出口商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小商品为主,而这些产业并不需要这种高素质人才。国外恰好相反,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正是这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产业对大学生这种搞素质人才,才会大量要求。所以国外的大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要求。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电子产业,管理业都好似第三产业的范围,而这些产业正式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产业。20xx年的就业报告分析中调查社会对不同毕业生的需要,大专生占49、16%,本科生占65、52%。研究生占66、66%。研究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生仍然被大多企业所热衷。在专业排行榜上,前十一名分别是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经济、机械、外域、土建、医药、法学、交通运输、化工、制药。第三产业仍是前列。

  20xx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袭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相继倒闭。这场危机同样波及到了中国。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于开放度有限,所以受损程度有限。不过,这次危机同样给中国带来了很**动。我们多年以出口商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显现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亏损严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停产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由金融危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裁员,不准备招聘人员了。所以,打部分大学生面临无业问题。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卖肉等等。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不断探究着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方法

  1.从大学生主观的自身角度出发:

  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身专业技能,同时,端正就业心态。

  2.从客观角度讲:

  大学生应了解各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与社会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关注各类就业动向,从而对症下药,为自身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与奋斗目标。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选择逃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底的深渊,只有选择面对,际遇才会眷顾我们,我们才能看见明日的曙光。面对这一危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前一阵,国家xx下阶层时差时说将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为工作重点来做。**xx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大学生们交谈。可见,国家已经意识到就业文图的严重性,它与整个是个会的经济政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联。所以,解决它并不是一个想法,一项措施可以奏效的。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科学发展观,长远地,发展地看待整个问题。而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

  四.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就业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大学是我们许梦和圆梦的地方,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绝对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虽然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绝不要就这样失去了信心。或许我们以后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有我们来时的那颗火热的心,把我们的热情投入到学*中去,不要管以后会怎么样,只要我们在这四年内无愧于心,这样就够了,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话我们有可能欣赏不到沿途的美丽的风景,毕竟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想通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信心了,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现在,把什么就业烦恼都抛到一边,认真学*,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大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4

  一、前言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通过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明德学院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也许我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自己的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的新理念。 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当前明德学院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调查,以得出21世纪初的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消费差异以其影响其消费构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过对明德学院的抽样调查,力图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等。

  二、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界定总体为明德学院全体在校学生。为了更好地细分目标群体,将访问对象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和校门口商贩的形式。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问卷发放时间为20xx年10月14日至20日,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大一

  学生为70人,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50人。其中男女比例11:4。

  三、调查现象分析

  总体状况,当前明德学院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衣 、食、住、行),学*消费(学费、书

  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表格1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明德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0%,衣物支出占13.1 %。休闲娱乐占4.3%,与学*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6.1%。由此可知:

  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由图表知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在学*方面的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支出正

  在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的方向发展。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40.0%的学生集中在350—500之间,500—650元之间的约为21.3%,高消费群体(800元以上)为10.2 %,低消费群体(200元以下)为9.1 %,低消费群体的比重与高消费群体的比重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 %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数据显示:47.3%的被访者*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要高于男生。

  除去衣食住行消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休闲娱乐及学*消费

  调查表明: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当前我校大学生娱乐方式主要集中于上网,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等。同时迪厅、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女生在这方面的支出要稍低于男生,因为女生们的休闲娱乐时间

  主要用于外出购物。而男生们的泡吧费用要远远高于女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相对单调的。

  还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希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为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惜以外出租房为代价,这就使得他们原本就不充裕的生活费更加捉襟见肘了。

  此外,尽管目前大学生们在学*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用于学*方面 (购买电脑除外)的消费还是低于娱乐方面的消费。

  2.耐用消费品消费(价值200元以上)

  调查数据表明:文曲星、电子词典、随身听在当前大学生中的拥有比例是较高的。在深入访问中发现,拥有MP3、MP4、MP5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价格在千元左右的手机在大学生校园中是较少。在电脑消费上,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拥有个人电脑的多数为学*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当然,我校大学生们使用的电脑多为价格在2700元左右的组装机,拥有品牌机以及手提电脑的也不少。在上述的耐用消费品调查中,男女生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尽管女生在手机拥有量上与男生相当,但在电脑的拥有量上要远远低于男生。但这些学*工具大多是被用来玩游戏、听歌和看电影,而并不是学*的。

  3.爱情、友情消费

  爱情和友情是大学校园不得不说的故事。爱情是神圣的,但爱情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过爱情,更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但爱情的巨大投入仍会令不少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当然,这并不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的执着追求者的障碍。“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经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

  信条。

  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0%)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这与我们在私下统计的数字相差较大)。从这不到两成的问卷上显示:有了男/女朋友之后,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相对减少,其他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出相对增加,男生在这方面尤其突出。30.0%的“男主角”们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在100元左右。而对于有了异性朋友却又不同校的同学来说,每个月生活费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贡献”给电讯业了。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

  调查数字表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 、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社团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前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也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朋友、同学间的你来我往,请吃请喝是在所难免的;生日聚会等各种形式的庆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与不在一起的亲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也是绝对重要的。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

  据统计,*六成大学生的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花费每年要在500元左右,*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每年。更有极少的一部分同学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此外,对于那些没有异性朋友而又有手机的同学来说,每月手机费中的大部分也用在此上了。据统计59.1%的手机族每月的花费在50—100元之间。没有手机的同学,电话卡则是不可或缺的。校园内固定电话的开通,给我们打电话提供了方便的同时,电话费的开支也水涨船高,67.1%的大学生的每月

  大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5

  学生是社会中的消费主体之一,他们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消费意识和特点。学生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代人,他们新型的消费观也必将备受瞩目,新型消费观可能从中衍生,并引导未来社会的消费主流。与此同时,他们一些超前的理财观念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审视。理财作为一种技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在以后的社会中,理财将作为一种作用不容小觑的能力,体现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学生消费的总体情况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全体的消费水*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学生已经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支主力,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从一定角度看,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未来经济的发展。

  (一)学生月生活费情况的结果映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学生群体的消费水*也日益提高。与以往相比,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学生的消费基数在不断增,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正在学生消费领域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炫富消费等。消费观念正确与否对于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月生活费的相关情况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学生月生活费总额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生活费水*集中在800~1500元这个区间内,生活费水*在8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体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仅占2%。由此可见,当代学生的消费水*致位于800~1500元这个水*上。学生生活费水*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当今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学生生活费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比如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去做兼职,一方面可以赚取学费,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或者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用并且锻炼自己。

  (三)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学生生活费来源还是以父母供给为主,但相比历年情形,学生通过做兼职方式来赚取生活费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其中22%的学生表示曾有过兼职经历。4%的学生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得了一定资助,2%的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作为获取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四)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学生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总体来说,学生消费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购物、交际等方面。但相比较以往,学生消费更加多元化,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分不开。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餐饮食宿方面,这一比例占到总消费额的59%,总消费额的18%用于交际娱乐,在*年来,这一比重正有所增长。通讯网络费用占到学生总消费额的13%,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长。此外,总消费额的10%用于教育学*。

  (五)学生的预付消费

  当今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改变,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不再囿于时间的框架,超前消费的形式也开始为学生所接受,一些学生也已经开始尝试预付消费。预付消费和超前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费具有很强的享乐色彩,是一种不值得推崇的消费方式。而预付方式是一种健康的新型消费方式,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六)学生对预付消费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学生坚决对预付消费,有33%的人对预付消费持无所谓的`态度,26%的学生认为预付消费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论。所占比例最多的学生认为,预付消费可以接受,但要引导其理性消费。

  二、学生理财的总体情况

  学是了解理财的起步时期,也是学*理财的黄金阶段。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和演练尤为重要,它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理财*惯。理财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完成财富累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的是可以通过学*理财而实现的。没有科学、适当的理财,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的影响。理财投资,对于精神财富相对富有,而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学生对理财的认识情况

  如何更好的理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学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会前沿的学生已经开始对理财有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些学生己经开始尝试自己理财,接触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通过自身实践来进行理财训练。

  (二)学生理财目的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最主要的理财目的是养成良好的*惯,为将来做准备。有23%的同学理财目的是盈利。17%的学生理财是为了今后消费更合理。由此可见,学生理财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钱的能力,为以后的理财道买下基础。另外,由于学生可利用资金较少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希望通过理财获得盈利,改善生活。

  (三)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

  图6映了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由图可知,有71%的学生只知道有哪几类理财产品,具体不了解。15%的学生一点也不了解,9%的学生比较了解,而只有5%的学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技术。以上表明,学生对理财产品缺乏了解,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学生理财能力,应该提高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

  (四)学生理财能力的现状

  学生理财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学生理财的现状也将关系到学生理财观的形成。作为社会精英的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财观,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理财进程顺利运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五)学生理财能力自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中,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财能力,73%的人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19%的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仅仅是一般。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的还是多数,说明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一般。

  (六)学生的理财需求

  理财在*些年来形成了一股热潮,不知不觉间,理财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了一项事业。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理财这个概念,然而要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学生的理财需求。

  (七)学生对理财能力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对理财能力的需求较。有15%的人认为理财是一种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认为理财的作用很,仅有6%的人认为作用不,6%的人认为无所谓。

  另外,通过走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未来理财规划,他们的理财需求较为明朗。他们表示,建立家庭账户体系,实现家庭现金管理是理财能力的一种体验。而对外投资理财要考虑到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规划资产配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方法。

  三、对学生消费和理财中出现的问题的综合分析

  经调查分析,从整体上看,学生消费比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攀比心理、冲动消费、他人引导等。

  (一)学生的消费观念的问题映

  1.消费差异性的体现。在此次社会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在学生月总消费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76%的学生消费水*在800~1500元,仅有2%的学生每月消费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见,学生普遍能够理性消费,消费观念也比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现象只是个别存在。另外,消费水*相对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和城镇群体中。这一现象也在一定层面上映了城乡收入和消费水*的不*衡。

  2.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比较。学生普遍能理智消费,其在消费中各项支出分配为59%用于食品开支,13%用于通讯网络,18%用于休闲文娱,10%教育学*。由此可见,学生消费分配比较合理,部分的消费用于食品支出。同时,相对于*几年来的消费结构,学生在休闲文娱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这也体现出学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由此体现出学生消费心理较为积极,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少。

  (二)学生的理财观念的问题映

  由于学生年龄较轻,群体特殊,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学生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立,消费和理财也会受到很的制约。因此我们首先对学生可支配费用进行调查并整理如下数据:91%的学生表示对可支配费用的结余不满意,一般学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费的6%左右。

  其中,我们也对学生如何理财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3%的同学基本局限于将生活费活期存入银行,只有6%同学进行了理财投资。由此我们发现学生理财存在如下问题:

  1.理财观念薄弱。家庭或者是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是绝多数在校学生生活费得来源,生活费的用途也普遍局限于把将钱存入银行,支付生活费的开销。不但花钱没有计划,甚至有的学生奢侈浪费,缺乏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不能够深刻了解理财产品。因此,他们的理财意识相当匮乏,甚至可以说并不具备应有的理财观念。还有同学认为理财就是炒股,基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风险过,这些都是对理财的误区。

  2.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部分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时,或者把生活费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其他的投资渠道;或者把钱量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规避风险,行情不好时往往会带来较损失,导致以后的生活费也没有着落。由此可见,学生理财还存在着较强的主观随意性、极端性。

  针对学生理财问题我们认为学生应该合理制定投资计划,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了解更多适合的理财产品。虽然学生面临的经济局限较多,而投资理财产品收效又较低。但是学生仍旧可以通过深入学*理财投资,合理规划个人可支配收入,掌握理财技巧,不盲目追求过高的收益,最终获得投资理财的益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