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

首页 / 调查报告 / | 2022-11-29 00:00:00 调查报告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1

  一、调查背景及概要: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不容乐观,很多同学在毕业之后都会专业不对口,被迫违背最初的意向,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也用不上。作为师范生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上更是颇为坎坷,像目前我们的这个教育专业就有很多同学是被迫调配进来的,大多数学生都不是自愿的。对于这些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师范生以后的就业意向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这样我们可以更明确的了解师范生对将来的就业道路是做怎样的安排与打算,同时了解到有多少师范生毕业之后愿意踏上教师岗位,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教育未来的希望。

  二、调查人员:

  组长:彭均

  问卷制作:朱艳、彭均

  问卷、采访分析:杨葶、杜珊

  报告制作:潘雨、朱艳、彭均

  调查、采访人员:邓倩、潘攀 记录员:潘雨星

  三、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40份,收回138份,有效回收率99%。我们选取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08级、09级、10级4个班的同学,从在校生到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内,调查所涵盖面广,调查结果比较全面,数据可靠性高,关于师范学院就业意向的调查比较能反映实际情况。

  四、调查数据概要说明:

  在我们调查的138人中,男生有61人,占调查人数的44.20%,女生人数为77人,占总人数的55.80%。其中,来自农村的人数为79人,占57.25%,来自城镇的人数为46,占33.33%,来自城市的人数为13,占9.42%。在回答我们设置的问题中,对自己本专业满意度一般的人数为93人,占了调查人数的67.39%,在是否希望毕业后继续深造这一问题上,原意继续深造和不原意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大,在回答“你是否会为未来就业需要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还是表示会研究或是正在研究;并且大部分人都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但是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感到有压力者还是占了多数;由此可以看出,当下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对自身有一定的要求,但对社会的认识不够。而在“未来你就业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是排前三位的;而对目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73.19%的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而对选择比较理想的就业地区,50%的调查者选择成都,32.61%的人选择四川省,对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选择的同学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当下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还是比较实际和理智的。通过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想法和规划,也在做一些毕业的准备,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识,而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非常渴望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相关指导。

  五、调查时间

  20xx年9月——10月

  六、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口头采访、整群抽样等

  七、调查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全组成员经讨论确定调查方向,拟定题目和调查计划 2、组长分配各成员任务

  (二)开展调查工作

  1、经开会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调查人数

  2、由彭均和朱燕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3、全组人员对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的口头调查

  (三)整理资料并分析

  收回调查问卷后由杨婷和杜珊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图标表等直观图像。

  (四)撰写调查结果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由潘雨星、邓倩、潘攀制作初步报告,由彭均、朱燕、潘雨星制作最终报告。

  八、调查主要内容:

  本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首先采用大量的开放式访谈,在广泛搜集各专业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看法的基础上,根据聚类分析的原则进行归类,确定了就业指导需求、就业态度认知、就业行业及地区选择和自我认知评价四个因子,共确定15道题目。我们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师范生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以及师范生对就业的期望。

  九、调查情况与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师范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小组积极的对20xx级、20xx级和20xx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本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探讨分析:

  1、你对自己本专业满意吗?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对本专业满意的学生只占17%,大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都是不满意的,有67%的学生是不喜欢师范这个专业的。从而可知学生在填志愿的时候并没有选择这个专业,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同学因为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从而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只是抱着敷衍和得过且过的态度来对待本专业的所开设的课程,学*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2、你 希 望 毕 业 后 继 续 深 造 吗 、 A、 希 望 B、 不 希 望 C、 不 清 楚

  对于毕业后是否继续深造,有47%的同学希望可以继续深造,48%的学生不想毕业后继续深造,由此可知,有相当部分的同学是不想继续深造的。

  3、你认为本专业是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吗? (1)是 (2)不是 (3)不清楚

  由于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师范这个专业是不满意的,从而导致了54%的同学对自己未来是否从事教师行业持不确定态度,其中有34%的学生明确自己未来不会从事教师工作而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4、你会为未来就业需要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吗? (1)会,正在看 (2)不会 (3)不清楚,视情况而定

  由图表可知,64%的同学会为未来就业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32%的同学不会去研究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而只有4%的同学到目前为止对是否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还不清楚。

  5、 你有自身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吗? (1)有 (2)没有 (3)目标还不明确

  由图表可知,到目前为止,有49%的同学对自身的人生职业生涯有了规划,36%的同学目标还不明确,而还有15%的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目标还没有规划

  6、你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预测是一种什么感觉? (1)自信 (2)迷茫 (3)有压力

  由图表可知,66%的同学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感到有压力,21%的同学感到迷茫,而只有13%的同学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感到自信

  7、你 在 大 学 中 对 自 己 的 身 份 定 位 是 ( )

  A、 学 * 者 B、 未 来 的 教 师 C、 其 他 职 业 者 D、 不 清 楚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多数的师范生已经做好了将来做教师的准备,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清楚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8、你是否考虑过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1)是 (2)否 (3)没有考虑成熟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超过38%的师范生考虑过自主创业,比重超过了未考虑过创业的人。由此可知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占相当比重的。

  9、未来你就业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多选)

  (1) 薪酬 (2)专业对口 (3)实现自我价值 (4)个人兴趣爱好

  在就业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上,薪酬是师范生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地区、工作环境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比例,考虑专业对口因素的比例偏低,这说明,师范生的专业期望与现实环境不一致。

  10、预计在择业过程中你将遇到的主要问题?(多选)

  (1)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

  (2)缺乏社会关系难以找到工作

  (3) 信息太少

  (4) 性别歧视

  (5)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6)其他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的就占25%,没有关系找不到工作的占50%,信息太少的占20%,性别歧视的占5%,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能力的却高达65%,其他的只占5%;由此,虽看出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更多的却是学生自己缺乏能力,所以要解决就业中的最后问题应该先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11、你了解目前就业形式和就业政策吗

  (1)非常了解 (2)了解 (3)不太了解 (4)一点不了解

  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得并不是很乐观,从图中可以看出非常了解形势的仅占6%.而不太了解的占大多数,竟然高达75%。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才能更好的就业。

  12、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你希望是? (1)选修课 (2)自学 (3)必修课

  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更多的学生偏向于必修课,而自学的学生却占了仅仅的一小部分,其中必须课答50%,选修的占40%,自学的仅占10%。可见更多的学生偏向学校给他们选课,自己的主见性比较少。

  十、调查结果:

  (一)存在的问题

  1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普遍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必要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以及求职面试技巧。大多学生对于利用网络资源求职以及求职面试技巧方面普遍欠缺,需要学校提供更多帮助。职业能力测评与择业心理辅导的需求比例信息,也反映了部分毕业生已经开始注意到从心理方面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加就业的砝码。 2 、就业态度的认知方面理性思考与感性评价同时存在。

  毕业生在选择工作考虑的主要因素中,行业前景、个人喜好及办公环境等方面趋于理性思考,而薪水与地理因素的考虑带有明显的感性倾向。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准备不足与缺乏实际技能经验方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普遍欠缺,同时也表明某些专业设置中操作性的实践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3 、就业方式、就业地区与就业行业的选择过于集中。 师范类毕业生受多方面影响,在就业方式、就业地区选择与就业行业选择上表现为过于盲从、相对集中的倾向。

  4 、就业过程中的自我认知表现出较大偏差。

  调查数据表明,师范类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自我认知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就业前景评价、上大学的目的以及专业前景和技能的认识等方面。

  (二)、建议与对策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各个方面。

  1、*有关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制定师范招生计划。要改革招生计划管理制度,加强宏观预测,要根据师资的需求,加大师范本科、研究生招生数量,减少专科、中师招生数量,解决培养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2、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调查,调整教学计划,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完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级教学*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3、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针对师范类毕业生的特点,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毕业教育、离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生动有效的思想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就业光荣、基层奉献光荣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4、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加大力度,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有形与无形、大型与小型、综合与专门、定期与不定期等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活跃毕业生就业市场。

  附件

  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20xx/10/09 会议地点:08501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讨论小组成员分工情况,以及组长下达任务。确定了杜姗和杨婷负责调查表和数据统计分析,潘雨星、潘攀、邓倩负责成文和会议记录,彭均和朱燕负责数据汇总。

  会议记录2

  会议时间:20xx/10/15 会议地点:3107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筛选资料,确定内容。在此次会议上,我们确定了各自负责的基本内容,并由组长初步审核,指出问题所在。

  会议记录3

  会议时间:20xx/10/20 会议地点:08203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最后汇总。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2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件是人们都很关心的事,上到国家领导下到*民百姓,大家都在关注着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严重的打击,世界整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就更加让人担心。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就这个问题我们对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从就业单位、就业地点、工薪福利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调查情况的陈述;第二部分是分析总结调查结果,第三部分是针对现状提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类专业大学生 就业意向 调查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项民生问题,又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20xx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大学生就业想方设法做好服务与推介工作已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对于就业会不会有新的想法或新的要求呢?对此,我们对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查报告。

  一、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的对象与范围。本次调查覆盖了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等三个学院大三年级与大四年级的学生。我们按照各个学院总人数的比例从其中随意抽取同比例的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小组同学共同设

  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并整理调查数据、分析归纳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从“毕业后的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心态”、“就业去向”、“就业因素”、“就业薪酬期望值”、“就业政策”等七个方面展开,设计了15个选择题。

  (四)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从20xx年4月19日至20xx年4月22日进行。从最后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回收率达到85%以上,没有无效问卷,故本次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调查分析以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毕业后的选择。根据本次调查,有17%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58%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部分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另外还有较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出国深造、自主创业。由此可见,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继续学业,所以,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减少一部分竞争对手;对于各就业单位来说,可供选择的应届大学生人数也减少了。

  (二)就业准备。从本次调查来看,有90%的大学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经开始关注就业了,其中从大一开始关注就业资讯的占26%,从大

  二开始关注的占28%,从大三开始关注的占37%。可见,在就业准备上大部分学生具有主动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有:人才招聘市场,校园招聘会,网上投简历,父母朋友的介绍。其中,人才招聘市场与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表明学生能开拓多种渠道求职,另网上求职的方式也开始为学生所接受。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园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另外我们对找工作时同学愿意为就业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所做的金钱投资也进行了调查,其中愿意投入500~1000元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45%。有13%的人不愿意为其投入过多的资金,17%的人愿意投入500元以下,还有25%的人愿意花费1000元以上为找工作做准备。这表明大部分同学愿意在找工作前先武装自己,这样做会给同学增加成功的机会。

  (三)就业心态。在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有52%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有信心,33%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没有信心,另外还有8%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心灰意冷毫无信心,5%的同学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说明,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虽然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过半的大学生还是有信心的,然而那些对未来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的同学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上,66%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有关联性但不一定对口的工作,有13%的大学生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还有14%的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工作,有7%的同学也愿意选择工作性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其中,选择专业与工作性质有关的比例最高,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学以致用”的工作认识。

  (四)就业去向。关于就业单位的意向,除学校、科研设计单位只有少数人(不到10%)愿意考虑外,其它就业单位都被大学生所接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或私人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均有超过17%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可见,学生基本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就业行业意向相对分散,已明显呈多元化趋势,这也相对拓宽了大学生就业的路子。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只有不到15%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有21%的大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有将*30%的大学生选择在上大学的地方即太原就业,另外还有34%的大学生选择在其他大众城市就业。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会避开竞争压力过大的经济发达地区转而选择中等水*的城市,还有部分大学生想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建立的人脉关系而选择留在太原工作。

  (五)就业因素。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考虑最多的两个因素是经济收入与个人发展机会,它们分别占到37%和32%的比重。此外大学生考虑的因素还有工作地点(占15%的比例)、工作单位性质(占9%的比例)。但是考虑专业对口的人数不到5%。由此可见,个人的收入与利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另外大学生在应聘时最看重企业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占40%),有37%的大学生看中个人的发展空间,16%的人看重薪水的高低,13%的人看重公司重视人才的程度,只有不到5%的人看中的是公司的名气。这说明大学生看待企业已经不仅仅是看企业的外在而更加注

  重企业的内在发展了。

  (六)就业薪酬期望值。对于将来就业薪酬的期望值,800~1000元的占4%,20xx~3000元的占56%,3000~4000元的占26%,4000元以上的占14% 。 而且大学生对薪酬标准的考虑是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因素确定的:第一,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占45%);第二,用人单位的实力(占29%);第三,人才市场的行情(占26%)。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薪金的要求主要集中在20xx~3000元,这与太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和消费水*是比较相符的,而且大学生对薪酬也可以依据企业状况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薪金要求已趋于理性化,能开始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以提高应聘工作的成功率。

  (七)就业政策。关于国家和各级地方*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着有不到4%的大学生非常了解,24%的大学生比较了解,57%的大学生不太了解,6%的大学生不了解。这就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级*的就业政策不关心,而且学校等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没有起到很多作用。

  三、总结与建议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大学生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自我定位较准确,就业态度务实,就业选择趋于理性,但也发现少部分学生存在对就业形势过分悲观,就业态度相对被动,或者就业准备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其一,从资源稀缺性角度考虑,大学生应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我们知道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从我们对未来无限的欲望来看,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而且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教育由精英化逐渐向一般化转变,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所以大学生应该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就业观,摆正心态,正式现实,既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面对稀缺的就业资源,善于抓住机会,自己做出选择。其二,对于就业目标的选择,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每个人必须做出的选择,而且我们都会努力

  达到效用最大化即使自己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深入地认识自己,选择自己认为可以达到效用最大的就业单位。其三,大学生应该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边际分析法考虑,只有当大学生到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上去的时候,社会所收获的利益才能达到最大化。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短期来说,自身的效用可能没有达到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身潜力不断开发,边际效用也会不断增加,实现学以致用,发挥自身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二)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指导。第一,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与时俱进。各个高校都应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如果高校脱离社会,不管市场变化而只顾埋头教书,最终会造成供求结构矛盾,毕业生不符合市场需求,最终会使学生就不了业。第二,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简单求职技巧等方面,而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深入的针对性强的指导。同时,高校还应增加就业指导的内容,如:①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讲授就业形势与择业观点、就业政策与择业程序、就业市场求职向导、择业方法与求职技巧;②邀请专家、校友等举办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题系列讲座;③广泛邀请用人单位,举办校内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洽谈会和招聘会不要求“大而全”,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学生参加,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及时准确地把当前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大学生那里,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里掌握就业动向与国家*的就业政策。

  (三)*部门应加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部门应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方法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取消那些不合理社会壁垒,如:性别歧视,户籍档案等因素的限制。各级*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大学生就业纳入合法化合理化的轨道。其次,*应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是守夜人,它更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可以掌握全部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从而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行政政策的辅助,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组合。第三,*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失业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3

  一、调查背景及概要: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不容乐观,很多同学在毕业之后都会专业不对口,被迫违背最初的意向,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也用不上。作为师范生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上更是颇为坎坷,像目前我们的这个教育专业就有很多同学是被迫调配进来的,大多数学生都不是自愿的。对于这些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师范生以后的就业意向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这样我们可以更明确的了解师范生对将来的就业道路是做怎样的安排与打算,同时了解到有多少师范生毕业之后愿意踏上教师岗位,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教育未来的希望。

  二、调查人员:

  组长:彭均

  问卷制作:朱艳、彭均

  问卷、采访分析:杨葶、杜珊

  报告制作:潘雨、朱艳、彭均

  调查、采访人员:邓倩、潘攀 记录员:潘雨星

  三、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40份,收回138份,有效回收率99%。我们选取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08级、09级、10级4个班的同学,从在校生到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内,调查所涵盖面广,调查结果比较全面,数据可靠性高,关于师范学院就业意向的调查比较能反映实际情况。

  四、调查数据概要说明:

  在我们调查的138人中,男生有61人,占调查人数的44.20%,女生人数为77人,占总人数的55.80%。其中,来自农村的人数为79人,占57.25%,来自城镇的人数为46,占33.33%,来自城市的人数为13,占9.42%。在回答我们设置的问题中,对自己本专业满意度一般的人数为93人,占了调查人数的67.39%,在是否希望毕业后继续深造这一问题上,原意继续深造和不原意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大,在回答“你是否会为未来就业需要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还是表示会研究或是正在研究;并且大部分人都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但是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感到有压力者还是占了多数;由此可以看出,当下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对自身有一定的要求,但对社会的认识不够。而在“未来你就业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是排前三位的;而对目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73.19%的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而对选择比较理想的就业地区,50%的调查者选择成都,32.61%的人选择四川省,对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选择的同学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当下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还是比较实际和理智的。通过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想法和规划,也在做一些毕业的准备,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识,而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非常渴望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相关指导。

  五、调查时间

  20xx年9月——10月

  六、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口头采访、整群抽样等

  七、调查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全组成员经讨论确定调查方向,拟定题目和调查计划 2、组长分配各成员任务

  (二)开展调查工作

  1、经开会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调查人数

  2、由彭均和朱燕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3、全组人员对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的口头调查

  (三)整理资料并分析

  收回调查问卷后由杨婷和杜珊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图标表等直观图像。

  (四)撰写调查结果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由潘雨星、邓倩、潘攀制作初步报告,由彭均、朱燕、潘雨星制作最终报告。

  八、调查主要内容:

  本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首先采用大量的开放式访谈,在广泛搜集各专业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看法的基础上,根据聚类分析的原则进行归类,确定了就业指导需求、就业态度认知、就业行业及地区选择和自我认知评价四个因子,共确定15道题目。我们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师范生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以及师范生对就业的期望。

  九、调查情况与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师范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小组积极的对20xx级、20xx级和20xx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本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探讨分析:

  1、你对自己本专业满意吗?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对本专业满意的学生只占17%,大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都是不满意的,有67%的学生是不喜欢师范这个专业的。从而可知学生在填志愿的时候并没有选择这个专业,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同学因为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从而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只是抱着敷衍和得过且过的态度来对待本专业的所开设的课程,学*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2、你 希 望 毕 业 后 继 续 深 造 吗 、 A、 希 望 B、 不 希 望 C、 不 清 楚

  对于毕业后是否继续深造,有47%的同学希望可以继续深造,48%的学生不想毕业后继续深造,由此可知,有相当部分的同学是不想继续深造的。

  3、你认为本专业是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吗? (1)是 (2)不是 (3)不清楚

  由于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师范这个专业是不满意的,从而导致了54%的同学对自己未来是否从事教师行业持不确定态度,其中有34%的学生明确自己未来不会从事教师工作而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4、你会为未来就业需要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吗? (1)会,正在看 (2)不会 (3)不清楚,视情况而定

  由图表可知,64%的同学会为未来就业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32%的同学不会去研究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而只有4%的同学到目前为止对是否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还不清楚。

  5、 你有自身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吗? (1)有 (2)没有 (3)目标还不明确

  由图表可知,到目前为止,有49%的同学对自身的人生职业生涯有了规划,36%的同学目标还不明确,而还有15%的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目标还没有规划

  6、你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预测是一种什么感觉? (1)自信 (2)迷茫 (3)有压力

  由图表可知,66%的同学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感到有压力,21%的同学感到迷茫,而只有13%的同学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感到自信

  7、你 在 大 学 中 对 自 己 的 身 份 定 位 是 ( )

  A、 学 * 者 B、 未 来 的 教 师 C、 其 他 职 业 者 D、 不 清 楚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多数的师范生已经做好了将来做教师的准备,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清楚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8、你是否考虑过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1)是 (2)否 (3)没有考虑成熟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超过38%的师范生考虑过自主创业,比重超过了未考虑过创业的人。由此可知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占相当比重的。

  9、未来你就业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多选)

  (1) 薪酬 (2)专业对口 (3)实现自我价值 (4)个人兴趣爱好

  在就业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上,薪酬是师范生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地区、工作环境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比例,考虑专业对口因素的比例偏低,这说明,师范生的专业期望与现实环境不一致。

  10、预计在择业过程中你将遇到的主要问题?(多选)

  (1)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

  (2)缺乏社会关系难以找到工作

  (3) 信息太少

  (4) 性别歧视

  (5)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6)其他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的就占25%,没有关系找不到工作的占50%,信息太少的占20%,性别歧视的占5%,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能力的却高达65%,其他的只占5%;由此,虽看出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更多的却是学生自己缺乏能力,所以要解决就业中的最后问题应该先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11、你了解目前就业形式和就业政策吗

  (1)非常了解 (2)了解 (3)不太了解 (4)一点不了解

  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得并不是很乐观,从图中可以看出非常了解形势的仅占6%.而不太了解的占大多数,竟然高达75%。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才能更好的就业。

  12、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你希望是? (1)选修课 (2)自学 (3)必修课

  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更多的学生偏向于必修课,而自学的学生却占了仅仅的一小部分,其中必须课答50%,选修的占40%,自学的仅占10%。可见更多的学生偏向学校给他们选课,自己的主见性比较少。

  十、调查结果:

  (一)存在的问题

  1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普遍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必要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以及求职面试技巧。大多学生对于利用网络资源求职以及求职面试技巧方面普遍欠缺,需要学校提供更多帮助。职业能力测评与择业心理辅导的需求比例信息,也反映了部分毕业生已经开始注意到从心理方面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加就业的砝码。 2 、就业态度的认知方面理性思考与感性评价同时存在。

  毕业生在选择工作考虑的主要因素中,行业前景、个人喜好及办公环境等方面趋于理性思考,而薪水与地理因素的考虑带有明显的感性倾向。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准备不足与缺乏实际技能经验方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普遍欠缺,同时也表明某些专业设置中操作性的实践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3 、就业方式、就业地区与就业行业的选择过于集中。 师范类毕业生受多方面影响,在就业方式、就业地区选择与就业行业选择上表现为过于盲从、相对集中的倾向。

  4 、就业过程中的自我认知表现出较大偏差。

  调查数据表明,师范类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自我认知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就业前景评价、上大学的目的以及专业前景和技能的认识等方面。

  (二)、建议与对策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各个方面。

  1、*有关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制定师范招生计划。要改革招生计划管理制度,加强宏观预测,要根据师资的需求,加大师范本科、研究生招生数量,减少专科、中师招生数量,解决培养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2、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调查,调整教学计划,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完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级教学*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3、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针对师范类毕业生的特点,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毕业教育、离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生动有效的思想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就业光荣、基层奉献光荣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4、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加大力度,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有形与无形、大型与小型、综合与专门、定期与不定期等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活跃毕业生就业市场。

  附件

  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20xx/10/09 会议地点:08501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讨论小组成员分工情况,以及组长下达任务。确定了杜姗和杨婷负责调查表和数据统计分析,潘雨星、潘攀、邓倩负责成文和会议记录,彭均和朱燕负责数据汇总。

  会议记录2

  会议时间:20xx/10/15 会议地点:3107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筛选资料,确定内容。在此次会议上,我们确定了各自负责的基本内容,并由组长初步审核,指出问题所在。

  会议记录3

  会议时间:20xx/10/20 会议地点:08203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最后汇总。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1)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5篇)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1

  20xx年4月-10月,市妇联与xx大学、xx科技大学等六大驻青高校联合开展了这一调查。据统计,六大驻青高校20xx年应届毕业生中女大学生10782人,本次调查共发出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种调查问卷共7005份。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月收入均低于同届男大学生。那么,女大学生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调查报告《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求职过程中遇性别歧视

  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

  而用人单位被问及选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86%的单位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看劳动力成本。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

  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因缺乏工作经验和应试技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女大学生高达87%。在问及用人单位女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有哪些不足时,59%的单位回答是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成本高,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招聘有过工作经历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2

  一、大学生择业心态特点

  1.成就动机水*高,但害怕面对现实。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择业中,大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有着希看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倾向。他们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气力,有较高的抱负水*。不过现实却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2.择业心理咨询期看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期看值从进校开始就很高。这种高期看值历经四年更加高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咨询期看值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

  3.实现自身价值愿看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咨询预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往,到他们以为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单位往。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咨询预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到边远山区、到基层往。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他们固然也愿为国家繁荣富强作贡献,却过分夸大自我价值;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刻苦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咨询预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咨询矛盾。

  4.全面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大学生就业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全面素质(综合素质)竞争。大学生对全面素质重要性的熟悉十分明确,但是有些人大学四年却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大学生择业心态矛盾冲突原因

  1.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首先,大学生择业是在各种矛盾中的艰难选择。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理想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等。其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心理咨询矛盾的突出时期。他们心理咨询发展不稳定、不*衡、不健全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再次,大学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心理咨询还不成熟,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咨询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在择业中就表现出内在心理咨询特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2.高等教育处于过渡期。当前,高校进行大幅度扩招,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目的快速增长和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看。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改革,进步师资水*,加强高校的配套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和调整心态,保证他们择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高校甚至全社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题目,这个题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它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的过程。这种状况是毕业生产生不同择业心态的直接原因。

  三、调整大学生择业心态

  我们应当正确熟悉大学生择业心态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决不能笼统地以为都是消极心态。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态使其碰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但积极方面是主流。这种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咨询现象和心理咨询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大学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高校与社会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进行公道择业。

  1.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回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留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预备。自觉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咨询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毕业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同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题目,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3.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改革措施。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咨询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高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4.社会和毕业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的竞争机制。这是对大学生择业心态调适的最有力的措施。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咨询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咨询压力,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时下又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了,很多人已开始进进“准工作”状态。快速成长是每个毕业生的理想,但好高骛远的策略会让他们赔上老本。因此,必须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才能在稳健中不断增长才干,获得职位的升迁与报酬的增加。

  四、选准原点——从基本做起

  应届生别图高职位,现在很多公司在招聘中都美其名曰招聘“销售经理”、“客户主任”来吸引应届生前往应聘。当学生信以为真地往了,才被告知是从事拉广告、直销、甚至是陪客户饮酒等工作。有些学生不愿意屈就,愤而离开;可也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外地来的大学生,迫于工作难找就委曲留了下来。实在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应该从基本做起。在一两年工作期间,表现出你的天分和潜力,被治理层认可,才会把你放上治理岗位。所以,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努力。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于东兴讲:“从基本做起,即使高学历的人也要风雨无阻跑业务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这就是青啤的用人风格。企业用人,专业不重要,看中的是人本身:有潜质,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让吃苦刻苦成就你的职业生涯。”

  有些治理专业的学生往往会被这样的观念束缚:“我是学治理的,是治理人的,怎么甘心从基层做起呢?”这种想法往往限制了他们自身在企业里的发展。事实上,专业技术人才从事治理,往往更加到位。凡事要从基本做起,假如脱离了企业运行的过程,变得浮于表面,难以忍受*淡,那对个人的职业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脚踏实地——不要眼高手低。即使是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能在短时间内转换为优秀员工的人也是很少见的。心态不正确,异想天开,甚至有严重的幼稚病,是毕业生的另一大通病。

  一个刚刚毕业走进社会的年轻人,应该带着学*的态度往对待工作,专业再好,经验你总缺乏吧,眼高手低,看不起试用期是不对的。实在试用期不是你吃了亏,而是公司给你发工资培训。即使是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再上岗,也是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的。很多毕业生往往一味追职位提升、工资增长,没有考虑到表现,以致于必须都会为此付出一笔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代价。更有些毕业生随时都在改变策略性目标,并在上班时这山看着那山高,导致不能全心投进工作,影响了工作绩效与上级的评价。

  五、换位思考——深化老板满足度

  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到驰骋职场的成功人士,必然经过艰难的成长历程。要知道公司聘用有工作经验的人时,可以依据他以往的工作业绩对其进行评估,而对新*毕业的学生,刚几乎无据可查。博思人才网高级猎头顾问滕超臣常将聘用大学生比作将酒存在地窖里赌未来,有些人可以发展成“浓香可口的美酒”,而另一些人则会让人失看。企业用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自身创造价值。而你的薪水是不可能超过你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的。这是人力资源治理的公理。在这个公理的条件下,我们来看看企业为什么而招人,企业发你薪水,是为了买他所需要的技能,买你现在的绩效,而不是为了给你的大学学费买单。

  毕业生都是商品,我们的目标是在人才市场上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目的是要较高的收进和一个好的职业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所作的一切都应当满足企业的要求,符合企业的标准,而不是首先满足自己的愿看。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做事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破坏性地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10%的人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在做,而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10%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5%的人属于高绩效人士,做事到位。

  老板们欣赏做事到位的人。假如你能够尽到自己的天职,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为所欲为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假如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蜂。对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尽不犹豫地把他排斥在自己的选择之外。向左走?向右走?——精明的跳槽

  占有关人士对某7所高校的216名毕业生统计表明,有67%的人在进职6个月内有跳槽行为,其中22%的毕业生在第一家企业60天内选择了离职或被单位炒了鱿鱼。对此,职业顾问李金保先生以为:毕业生在就业后短时间内频繁跳槽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从学生本身来讲,由于大学生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和对工作想像过于单纯等原因,第一次择业正确性很小。从学校方面来讲,尽管高校都有就业指导服务,但由于教育体制等原因,校方对学生接触社会的引导不够,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

  从用人单位方面看,“国”字号企业要人少,而民营、私企往往在待遇、规范度、稳定性等方面不能尽如人意,提供给毕业生的“好”机会相对较少。跳槽看做一个逐渐改善个人生存环境的过程,表明现在的年轻人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意识很强,主动将自己置于活动的市场化的竞争状态,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李金保先生还告戒广大毕业生朋友:“初涉职场,大学生一要明白‘频繁跳槽,出发点永远是零’的道理,二要公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未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之前,最好不要盲目跳槽。”

  结论:追求成长是每一位毕业生的理想,如何达成目标却须经过层层考验。好的成长策略可以协助毕业生一步一脚印地累积成长实力,但好高骛远的成长策略终极可能会让毕业生赔上老本,两者之间的取舍不可不慎。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3

  1. 引言

  ***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2.调查形式与结果

  2.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2.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xx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1.*方面 *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3.大学生方面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麦肯嘉顿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 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 所学专业性知识;

  ② 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③ 吃苦耐劳的精神;

  ④ 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

  ⑤ 良好的个人养成*惯;

  ⑥ 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

  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唯一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从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修炼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修炼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修炼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 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4

  一、热能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52%的同学没有签约任何单位,只有6%。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25%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30%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28%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交流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四成认为需要资金36%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二、环境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有七成同学选择就业,择业观念方面,69%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没有人愿意一步到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学渴望更好的教育环境。25题中,八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21%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选择各个方面的同学人数很*均。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高达61%,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广州深圳,没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更好的学*机会,其次则是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外企,*部门、民营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对于首份工资六成同学选择1500--xx,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关心的占11%,了解比较少的共有74%;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网上相关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19%,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学员就业网站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5%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7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81%的同学没有任何签约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五成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有32%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我学*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在校参加技术锻炼机会少、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经验少。

  三、建环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8%,其中选择就业的要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到有10%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共有43人选择考研,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3%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九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零八年的持续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 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对此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对这个令人烦恼而大家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从总体情况来看,零九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其中提供的职位数达到了二十四万余个,创历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场接待、登记的求职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十七万余人次,这个数字里面虽然存在着有重复登记和已经就职而想跳槽的在职人员等情况,但仍明显反映出了零九年我省的就业压力巨大。

  为了促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所属的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将在今年开展一系列的就业服务活动,包括每季度在省内上召开的全省人才市场共同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和每年开展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进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组织实施一村一大 、 三支一扶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专项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等系列服务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则应该更进一步的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积极主极的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见*实*活动,同时更深层次的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转变择业地区观念,面向基层、面向大量急需人才的困难地区就业,争取成功的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将会妨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由于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实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语口语能力,妨碍了我国发展服务型产业, 尽管我国大学大量扩招,每年生产出大量毕业生,但从我国现在的制造型模式转向服务和研究型产业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不断扩展业务,它们将面临着招聘高质量工作人员的困难。丰裕的大学生中存在匮乏的知识,大批量的毕业生,很少有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出口服务行业工作。

  我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英语教学对话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我国教育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 联合机制 ,让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我国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想出对策。当然作为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宽泛的发展自己的见识。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临*年底,大中专毕业生开始进入应聘高峰。我*日走访部分中高职院校了解到我市内一些中高职院校现已开始积极筹划零九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但受经济形势变化及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今年的高职生就业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

  首先,物流毕业生过半专业却不对口。前几年,物流专业火得不能再火,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应该是小菜一碟。然而物流专业往日风光不再,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坦承,物流专业已成就业最困难的专业之一。

  去年某院首届物流专业招生时共招了四个班两百多学生,然而去年毕业之后,据某院流专业毕业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当初第一届物招生就业办统计,目前仍在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职业的学生已不到四十人。为此,他们今年在招生的时候,仅仅只招了一个班。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物流企业业务量萎缩,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往年大幅缩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几年物流专业大热,不少院校根据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的原则,大量招收物流专业学生,几年之后导致物流专业人才太多,而市场需求不多。对于已经在物流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导致大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转行的重要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方面与一般的普工几乎没有差别,且大部分物流公司规模偏小,一些毕业生甚至沦落为仓管员、搬运工等,因此一些毕业生纷纷转向市场营销等领域。另外中高级焊工供不应求。在物流专业就业遇冷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专业的毕业生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例如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专业,基本上学校培养的人才每年都被企业提前预订。

  据我调查市场了解到,一个模具专业培养出来的焊工,经过在企业半年到一年的实操训练,熟悉工作流程之后,收入比其它专业要高很多,如果考取焊工证,他们的月工资最低不会低于三千元。而这类人才一直颇受格兰仕、长虹等企业的欢迎,而随着广船等大型央企落户我市这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地产、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在我市的兴起,无疑需要大量人才为其服务,为此,我市中高职院校纷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相应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他灯饰专业人才一将难求 。但是在灯饰人才集聚方面,确实无法与它灯都的身份相称。日前,我市有十余所中高职院校,但是目前基本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业的灯饰专业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据我了解,在部分中职院校中,与灯饰比较相*的专业就是五金电子类,但是基本上没有灯饰外形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在各种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中,往往设置有五金电子类、灯饰照明类招聘专区,但是灯饰照明类应聘毕业生与企业招聘专业的灯饰人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毕业即失业 已成为当今不少大学生的口头禅。其实,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除了就业形势严峻以外,很多大学生不愿为生存而打工 、宁愿 为理想而待业 的思想观念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因素。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扎堆于城市,就业不均衡的现象依然严重。

  当下,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已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重中之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适时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人才紧缺的地方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现在,最让我们担心的是,自己如果选择到基层工作,以后是否还有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毕业生,*能否出台相应的政策。

  所以我又特地从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今年十月,为全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市*结合我市实际,特别制订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中制订的多项优待政策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台。各部门及教育机构也将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就业,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门复核后,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之和计算。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相应薪酬或生活补贴。另外,对于到城市社区基层岗位就业并已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市、县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成绩加五分;对到农村基层岗位就业并已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参加市、县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成绩加十分;对经考试或考核到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服务满四年的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补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于市场就业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提供帮扶与补贴。

  据我最*调查了解,截至目前,对于尚未就业的我市高校毕业生可在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按照相关规定将其纳入本地失业人员统筹管理,享受国家关于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我市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和高校将把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及长期失业、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积极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并由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组织力量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利用*购买的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等多项帮扶措施,有效促进困难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5

  xx年,武汉天区高校毕业生(原科)同93449人,他们的就业状态怎样?昨夜,市己事局颁布了20xx暮年度文汉地域大教毕业生就业率指数讲演。蒙金融安机影响,取去年比拟,往年的《呈文》只要“一半”:便仅无就业率演讲,却出无对于本年度大先生就业的猜测。纲后,危机对于威严汉的影响借已睹顶,就业形势的佳好仍易预测。据引见,20xx年,包含硕士生正在外的高校毕业生,将会送来就业“最费劲”的时代。

  下考期*,如何猜测将来的便业压力,当怎样挑选本人的博业?市己事局淌静分配处处少王星称,除了小教毕业生就业才能需培育外,挑选佳博业非最主要的影响之一。就纲后形势望,农科专业毕业生,一夕失业,不只薪火较高,而且很易被为代,而理科博业薪火较矮,且呈没有稳固状态。

  20xx年,文汉高地区高校原科毕业生比上一年仅增加56人,远7年来毕业生人数删少率为最矮,缘由非一些沉面高校,如武汉大学、华外科技大教招支的本科生持仄或者加长。

  统计成果隐示,20xx年威严汉地域下校原科毕业生便业率为67.53%,失业率比下年矮出6.59%,就业率指数降落8.07。重要缘由非蒙邦际金融安机影响,20xx暮年用己双位的需供质较来年同早期小幅加长。

  从纲后了系的情形来望,影响次要散外正在金融、证券、房天产、从事入入口产品减农制作等止业;自范围下瞅,重要为外大企业战官营企业。

  20xx年武汉高地区高校大学毕业生考研率为21.54%,取上年15.37%比拟大幅增添,否睹20xx年的就业形势严酷,委婉而考研,考研数质在xx年降落先,委婉而上降,到达历史最高程度。

  据引见,文汉天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减上考研人数实践到达88%借少,其他1万人归了小野,出邦1%,守业0.1%及三四千人自事集体户,从就业、考研及出邦人数来瞅,武汉地域高校毕业生就业“降真率”约90%。

  自第一季度来望,威严汉市的gdp增加坚持正在9%以下,但金融安机的影响尚已睹顶,高校毕业生失业仍遭到猛烈冲打。据猜测,往年,下校毕业生便业固然里临很小困易,但亮暮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将步进最难题的“费劲早期”。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2)

——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1

  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xx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xx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校园,走向社会。预计20xx年7月,将有毕业生671万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在校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持怎样的态度呢?经调查,四成在校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但认为自己能够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仅为8.4%。

  大学生在求职路上遇到了哪些问题?他们期望的薪酬是多少?对于就业,他们又持有怎样的态度?最新20xx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五成大学在校生对未来就业感到担忧,七成应届毕业生认为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同时,应届毕业生期望薪酬大幅降低――研究生已逼*本科生。

  一半在校生对就业感到忧心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20xx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以下简称“调查”),调查显示,今年*九成毕业生的毕业安排是就业,截至本月,有7.5%(其中6.5%为求职考研两手准备者)的20xx届毕业生准备投入到新的一年考研中去。

  在校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持怎样的态度呢?经调查,四成在校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但认为自己能够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仅为8.4%;对找到工作感到忧心忡忡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3.2%;感到就业形势严峻、很难找到工作的比例也达到了15.4%。

  职场专家表示,虽然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担忧,但对就业付出的实际行动却并不积极。今年毕业生至今依然有56。7%的人没有职业规划,甚至低于在读生55.1%的比例。

  七成毕业生认为应先就业后择业

  到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这个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比较困惑的。调查显示,有72.8%参与调查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其实这两个方面并不互相冲突。”智联招聘职业顾问祝红艳说,大学生在就业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个清晰的目标,在这个清晰的目标下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放低求职期望。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还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行业和职业也只是模糊的概念。在经过社会工作的磨练后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一方面切忌盲从认定一些热门行业,另一方面也不要期望值过高。凭借大学生目前对于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很难根据自己的判断“择业”。因此,在基本确定方向后,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在社会的摸索中学会择业。

  研究生期望薪酬逼*本科生

  20xx届毕业生的期望薪酬是多少呢?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20xx至3000元,比例为45.4%。研究生的期望薪酬集中在3000至4000元,比例为34.3%,期望薪酬在20xx至3000元的比例也达到了2*%,逐步逼*本科生。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期望薪酬,基本在5000元以上,比例为43.6%。

  而大学生毕业后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去基层?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首选地与其就读的高校所处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京毕业生八成以上想在北京就业,其次是到沿海城市,排在第三位的是广东深圳地区。在上海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首选地九成以上是上海,其次是沿海城市,之后是广东深圳地区。

  从城市性质来看,大学生希望在发达大城市就业的比例为32.3%,排首位。其次是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比例为30.1%。县级以下排在最后,仅为0.6%。

  大家选择就业首选地的考虑因素都是哪些呢?发展机会较多、较大的原因排在了首位,比例为75.9%,遥遥领先于其他因素所占的比例。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是良好的文化及教育环境,大家选择就业地的原因多样,比如说能和家人在一起也是大学生选择就业地的主要原因。“人生的发展道路是多样的,选择就业地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大家做决定,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关键。”职场专家表示。

  职业规划辅导迫在眉睫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大学生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不少大学生都表示,在大四前就要开始进行职业规划。调查显示,大学生最想得到的就业方面的辅导为职业规划辅导,比例达到了34.9%。

  祝红艳指出,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比较难以制定出系统的职业规划,但在进入大学以后,应该逐渐形成一个大致的目标。就业、考研或是出国,无论是哪一种,制定最基本的目标后,就应该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略有侧重。“如果选择就业,则应该开始有计划地考虑自己未来想从事哪个行业或者哪个职业的工作,逐渐摸索自己感兴趣做的事情和能做好的事情,及时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实*工作。”该专家称。

  在求职辅导的内容中,大学生认为在就业阶段帮助最大的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其次是职场工作技巧课程,另外,职业素质类课程与简历撰写与求职面试技巧也是目前大学生期望得到辅导的内容。

  自主创业缺资金缺人脉缺理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大学生自主创业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白手起家没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创业从何谈起?大学生创业最需要来自于哪些方面的支持?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比例为35.8%。其次是人脉,比例为21.7%。核心的技术和理念排在第三位,比例仅为18.9%。国家今年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消息。

  祝红艳分析指出,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前并没有雄厚的经济背景支持,核心技术和理念是吸引资金的关键。创业在*几年越炒越热,但创业并不适合于所有大学生。事实上,上述几种因素,缺了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导致创业的失败,相对于有社会经验的职场人而言,大学生创业难度更大,盲目进入创业的潮流并不可取。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理念正在逐渐趋于理性,体现在对个人发展机会的看重,对待遇的期待值降低,对于自身综合能力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认识等方面,但是大学生对于很多信息的不了解,以及就业信息不够通畅也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比如对三线以下城市缺乏兴趣,以及对体制外职业的认知偏见,都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很多大学生也因此而延误了工作机会。解决大学生全面就业问题,不仅需要转变大学生职业的定位,同时也需要教育部门、学校的综合努力,在如何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放开择业视野,明确职业规划与职业定位等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

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2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对怀化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物流管理、国贸、人文教育、法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经济学系、社会管理等专业及系别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

  二、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三、 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根据数据调查统计显示,在求职意向方面,有52.5%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就业,仅有2%的学生选择升学,这可能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关,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主要的因素的酬薪待遇,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工资待遇多少比较看重。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追求稳定的工作 。在求职准备中,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程及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方面,有62.5%的学生对其有所了解,说明大学生比较关心自己就业前景,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有33.3%的学生是通过努力学好的专业知识的方式去实现的,另外,通过兼职或实*获取工作经验和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各占21.7%。在就业观念中,有65%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大体的了解,反映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关心,在面临就业时,22.5%的人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共同协调能力,而对于专业技能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就业需要方面,47.5的学生认为学校最需要提供的就业服务是引进用人单位和提供就业信息,反映出的问题是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对这方面进一步加深,认为本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学生占62.5%,比例最少的是没有设为必修课,为7.5%,有45%的学生认为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最适宜的形式是形式多样的小型专场招聘月。在这次调查中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

  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动寻求就业主,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

  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3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项民生问题,又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2007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大学生就业想方设法做好服务与推介工作已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对于就业会不会有新的想法或新的要求呢?对此,我们对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查报告。

  一、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的对象与范围。本次调查覆盖了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等三个学院大三年级与大四年级的学生。我们按照各个学院总人数的比例从其中随意抽取同比例的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小组同学共同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并整理调查数据、分析归纳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从“毕业后的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心态”、“就业去向”、“就业因素”、“就业薪酬期望值”、“就业政策”等七个方面展开,设计了15个选择题。

  (四)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从2010年4月19日至2010年4月22日进行。从最后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回收率达到85%以上,没有无效问卷,故本次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调查分析以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毕业后的选择。根据本次调查,有17%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58%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部分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另外还有较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出国深造、自主创业。由此可见,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继续学业,所以,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减少一部分竞争对手;对于各就业单位来说,可供选择的应届大学生人数也减少了。

  (二)就业准备。从本次调查来看,有90%的大学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经开始关注就业了,其中从大一开始关注就业资讯的占26%,从大二开始关注的占28%,从大三开始关注的占37%。可见,在就业准备上大部分学生具有主动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有:人才招聘市场,校园招聘会,网上投简历,父母朋友的介绍。其中,人才招聘市场与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表明学生能开拓多种渠道求职,另网上求职的方式也开始为学生所接受。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园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另外我们对找工作时同学愿意为就业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所做的金钱投资也进行了调查,其中愿意投入500~1000元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45%。有13%的人不愿意为其投入过多的资金,17%的人愿意投入500元以下,还有25%的人愿意花费1000元以上为找工作做准备。这表明大部分同学愿意在找工作前先武装自己,这样做会给同学增加成功的机会。

  (三)就业心态。在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有52%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有信心,33%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没有信心,另外还有8%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心灰意冷毫无信心,5%的同学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说明,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虽然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过半的大学生还是有信心的,然而那些对未来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的同学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上,66%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有关联性但不一定对口的工作,有13%的大学生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还有14%的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工作,有7%的同学也愿意选择工作性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其中,选择专业与工作性质有关的比例最高,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学以致用”的工作认识。

  (四)就业去向。关于就业单位的意向,除学校、科研设计单位只有少数人(不到10%)愿意考虑外,其它就业单位都被大学生所接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或私人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均有超过17%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可见,学生基本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就业行业意向相对分散,已明显呈多元化趋势,这也相对拓宽了大学生就业的路子。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只有不到15%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有21%的大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有将*30%的大学生选择在上大学的地方即太原就业,另外还有34%的大学生选择在其他大众城市就业。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会避开竞争压力过大的经济发达地区转而选择中等水*的城市,还有部分大学生想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建立的人脉关系而选择留在太原工作。

  (五)就业因素。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考虑最多的两个因素是经济收入与个人发展机会,它们分别占到37%和32%的比重。此外大学生考虑的因素还有工作地点(占15%的比例)、工作单位性质(占9%的比例)。但是考虑专业对口的人数不到5%。由此可见,个人的收入与利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另外大学生在应聘时最看重企业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占40%),有37%的大学生看中个人的发展空间,16%的人看重薪水的高低,13%的人看重公司重视人才的程度,只有不到5%的人看中的是公司的名气。这说明大学生看待企业已经不仅仅是看企业的外在而更加注重企业的内在发展了。

  (六)就业薪酬期望值。对于将来就业薪酬的期望值,800~1000元的占4%,2000~3000元的占56%,3000~4000元的占26%,4000元以上的占14%。而且大学生对薪酬标准的考虑是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因素确定的:第一,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占45%);第二,用人单位的实力(占29%);第三,人才市场的行情(占26%)。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薪金的要求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这与太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和消费水*是比较相符的,而且大学生对薪酬也可以依据企业状况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薪金要求已趋于理性化,能开始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以提高应聘工作的成功率。

  (七)就业政策。关于国家和各级地方*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着有不到4%的大学生非常了解,24%的大学生比较了解,57%的大学生不太了解,6%的大学生不了解。这就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级*的就业政策不关心,而且学校等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没有起到很多作用。

  三、总结与建议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大学生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自我定位较准确,就业态度务实,就业选择趋于理性,但也发现少部分学生存在对就业形势过分悲观,就业态度相对被动,或者就业准备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其一,从资源稀缺性角度考虑,大学生应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我们知道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从我们对未来无限的欲望来看,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而且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教育由精英化逐渐向一般化转变,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所以大学生应该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就业观,摆正心态,正式现实,既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面对稀缺的就业资源,善于抓住机会,自己做出选择。其二,对于就业目标的选择,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每个人必须做出的选择,而且我们都会努力

  达到效用最大化即使自己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深入地认识自己,选择自己认为可以达到效用最大的就业单位。其三,大学生应该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边际分析法考虑,只有当大学生到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上去的时候,社会所收获的利益才能达到最大化。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短期来说,自身的效用可能没有达到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身潜力不断开发,边际效用也会不断增加,实现学以致用,发挥自身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二)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指导。第一,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与时俱进。各个高校都应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如果高校脱离社会,不管市场变化而只顾埋头教书,最终会造成供求结构矛盾,毕业生不符合市场需求,最终会使学生就不了业。第二,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简单求职技巧等方面,而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深入的针对性强的指导。同时,高校还应增加就业指导的内容,如:

  ①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讲授就业形势与择业观点、就业政策与择业程序、就业市场求职向导、择业方法与求职技巧;

  ②邀请专家、校友等举办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题系列讲座;

  ③广泛邀请用人单位,举办校内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洽谈会和招聘会不要求“大而全”,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学生参加,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及时准确地把当前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大学生那里,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里掌握就业动向与国家*的就业政策。

  (三)*部门应加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部门应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方法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取消那些不合理社会壁垒,如:性别歧视,户籍档案等因素的限制。各级*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大学生就业纳入合法化合理化的轨道。其次,*应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是守夜人,它更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可以掌握全部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从而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行政政策的辅助,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组合。第三,*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失业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3)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汇总五篇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1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件是人们都很关心的事,上到国家领导下到*民百姓,大家都在关注着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严重的打击,世界整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就更加让人担心。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就这个问题我们对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从就业单位、就业地点、工薪福利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调查情况的陈述;第二部分是分析总结调查结果,第三部分是针对现状提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类专业大学生 就业意向 调查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项民生问题,又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20xx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大学生就业想方设法做好服务与推介工作已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对于就业会不会有新的想法或新的要求呢?对此,我们对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查报告。

  一、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的对象与范围。本次调查覆盖了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等三个学院大三年级与大四年级的学生。我们按照各个学院总人数的比例从其中随意抽取同比例的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小组同学共同设

  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并整理调查数据、分析归纳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从“毕业后的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心态”、“就业去向”、“就业因素”、“就业薪酬期望值”、“就业政策”等七个方面展开,设计了15个选择题。

  (四)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从20xx年4月19日至20xx年4月22日进行。从最后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回收率达到85%以上,没有无效问卷,故本次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调查分析以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毕业后的选择。根据本次调查,有17%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58%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部分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另外还有较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出国深造、自主创业。由此可见,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继续学业,所以,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减少一部分竞争对手;对于各就业单位来说,可供选择的应届大学生人数也减少了。

  (二)就业准备。从本次调查来看,有90%的大学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经开始关注就业了,其中从大一开始关注就业资讯的占26%,从大

  二开始关注的占28%,从大三开始关注的占37%。可见,在就业准备上大部分学生具有主动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有:人才招聘市场,校园招聘会,网上投简历,父母朋友的介绍。其中,人才招聘市场与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表明学生能开拓多种渠道求职,另网上求职的方式也开始为学生所接受。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园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另外我们对找工作时同学愿意为就业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所做的金钱投资也进行了调查,其中愿意投入500~1000元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45%。有13%的人不愿意为其投入过多的资金,17%的人愿意投入500元以下,还有25%的人愿意花费1000元以上为找工作做准备。这表明大部分同学愿意在找工作前先武装自己,这样做会给同学增加成功的机会。

  (三)就业心态。在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有52%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有信心,33%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没有信心,另外还有8%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心灰意冷毫无信心,5%的同学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说明,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虽然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过半的大学生还是有信心的,然而那些对未来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的同学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上,66%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有关联性但不一定对口的工作,有13%的大学生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还有14%的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工作,有7%的同学也愿意选择工作性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其中,选择专业与工作性质有关的比例最高,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学以致用”的工作认识。

  (四)就业去向。关于就业单位的意向,除学校、科研设计单位只有少数人(不到10%)愿意考虑外,其它就业单位都被大学生所接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或私人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均有超过17%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可见,学生基本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就业行业意向相对分散,已明显呈多元化趋势,这也相对拓宽了大学生就业的路子。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只有不到15%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有21%的大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有将*30%的大学生选择在上大学的地方即太原就业,另外还有34%的大学生选择在其他大众城市就业。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会避开竞争压力过大的经济发达地区转而选择中等水*的城市,还有部分大学生想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建立的人脉关系而选择留在太原工作。

  (五)就业因素。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考虑最多的两个因素是经济收入与个人发展机会,它们分别占到37%和32%的比重。此外大学生考虑的因素还有工作地点(占15%的比例)、工作单位性质(占9%的比例)。但是考虑专业对口的人数不到5%。由此可见,个人的收入与利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另外大学生在应聘时最看重企业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占40%),有37%的大学生看中个人的发展空间,16%的人看重薪水的高低,13%的人看重公司重视人才的程度,只有不到5%的人看中的是公司的名气。这说明大学生看待企业已经不仅仅是看企业的外在而更加注

  重企业的内在发展了。

  (六)就业薪酬期望值。对于将来就业薪酬的期望值,800~1000元的占4%,20xx~3000元的占56%,3000~4000元的占26%,4000元以上的占14% 。 而且大学生对薪酬标准的.考虑是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因素确定的:第一,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占45%);第二,用人单位的实力(占29%);第三,人才市场的行情(占26%)。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薪金的要求主要集中在20xx~3000元,这与太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和消费水*是比较相符的,而且大学生对薪酬也可以依据企业状况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薪金要求已趋于理性化,能开始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以提高应聘工作的成功率。

  (七)就业政策。关于国家和各级地方**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着有不到4%的大学生非常了解,24%的大学生比较了解,57%的大学生不太了解,6%的大学生不了解。这就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级**的就业政策不关心,而且学校等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没有起到很多作用。

  三、总结与建议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大学生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自我定位较准确,就业态度务实,就业选择趋于理性,但也发现少部分学生存在对就业形势过分悲观,就业态度相对被动,或者就业准备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其一,从资源稀缺性角度考虑,大学生应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我们知道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从我们对未来无限的欲望来看,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而且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教育由精英化逐渐向一般化转变,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所以大学生应该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就业观,摆正心态,正式现实,既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面对稀缺的就业资源,善于抓住机会,自己做出选择。其二,对于就业目标的选择,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每个人必须做出的选择,而且我们都会努力

  达到效用最大化即使自己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深入地认识自己,选择自己认为可以达到效用最大的就业单位。其三,大学生应该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边际分析法考虑,只有当大学生到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上去的时候,社会所收获的利益才能达到最大化。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短期来说,自身的效用可能没有达到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身潜力不断开发,边际效用也会不断增加,实现学以致用,发挥自身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二)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指导。第一,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与时俱进。各个高校都应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如果高校脱离社会,不管市场变化而只顾埋头教书,最终会造成供求结构矛盾,毕业生不符合市场需求,最终会使学生就不了业。第二,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简单求职技巧等方面,而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深入的针对性强的指导。同时,高校还应增加就业指导的内容,如:①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讲授就业形势与择业观点、就业政策与择业程序、就业市场求职向导、择业方法与求职技巧;②邀请专家、校友等举办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题系列讲座;③广泛邀请用人单位,举办校内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洽谈会和招聘会不要求“大而全”,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学生参加,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及时准确地把当前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大学生那里,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里掌握就业动向与国家**的就业政策。

  (三)**部门应加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部门应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方法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取消那些不合理社会壁垒,如:性别歧视,户籍档案等因素的限制。各级**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大学生就业纳入合法化合理化的轨道。其次,**应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是守夜人,它更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可以掌握全部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从而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行政政策的辅助,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组合。第三,**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失业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2

  *日,在重庆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启幕的招聘会上,相当一部分企业遭遇了尴尬一幕:3.4万毕业生入场求职,共有1100家用人单位为同学们提供了4万个工作岗位。但最终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仅9400人。并且有约1/3的招聘展台受到了冷遇,有的公司一上午甚至没收到一份简历。

  重庆的此次招聘会状况恰好印证了毕业生就业结构错位的理论。这边门庭若市,那边门可罗雀,大学生在遭遇就业严冬的同时,众多企业的招聘状况也有着云泥之别。而大学生在不惧待业的背后,真实反映了当下大学生择业的新思考、新变化。如此趋势,企业方若想吸引更多毕业生的目光并且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新人,也需与时俱进,洞悉大学生的择业意向。

  那么目前应届生以及在校学生是如何看待就业的?针对该问题,前程无忧与联合人力网及时展开了网上调查,调查经历3周,收到样本数759人。其中在读学生所占比例为32.41% ,应届毕业生为 44.01%。

  求职途径:55.80%大学生利用招聘网站获取招聘信息

  网络招聘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调查显示,55.80%的大学生主要利用专业的招聘网站获取企业招聘信息,而校园招聘获取信息大学生比例仅为8.58%。(见图1)

  图1:你主要利用哪些途径获得企业招聘信息?

  在获取信息之后的求职方式上,不少同学同样认为,现场招聘会的形式不免有些落伍。一位外贸学院的邱同学告诉笔者。“我认为去招聘会之前最好对参加的公司有一定的了解与准备,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如此。招聘会多为一天的规模,学生也只好拿了简历在人山人海中盲投,看似面对面,其实更为盲目。身边有许多同学都不参加招聘会了。” 确实,网络招聘在人性化、便捷性上要优于现场招聘会。而对于年轻的学生人群,借用网络招聘*台来撰写并且投递简历不存在没有任何技术障碍。

  如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均对网络招聘的形式越发热衷有佳。另一位刚就业的小张告诉笔者,他是网络招聘的绝对拥护者,他目前的工作就是通过前程无忧招聘网站投递简历获得的。自己曾遭遇过一段时间的“海投”状态,也有过一段时间的查无音讯的真空期。但随着对网络招聘*台的深入接触,自己逐步掌握了一些门道与技巧。对于招聘网站的设置、页面信息的排列有了更细致的了解,这对投递简历的时机把握有帮助。而经常刷新与修改简历也能使得自己的简历更容易曝光在企业HR的眼底。同时,他表示更愿意把简历投递给职位描述更详细的企业,认为职位描述详尽的企业更能给他安全感。

  求职专业:47.89%大学生希望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口号已被传唱多年,但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择业对象仍然是与自己学修的专业相关的对口工作。不过,这个比例有下降趋势,不少同学已经能够接受专业不对口的现实,其中更不乏因为自身兴趣的原因、或者行业发展因素而主动选择专业不对口。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以个人兴趣为主”为择业导向的学生为23.09%,“看经济走向,选择投身热门行业”的比例为10.16%。而“没特定方向,有雇主聘用就可”为13.32%。(见图2)

  图2:你会据以下哪个方向选择第一份工作?

  工作收获:48.42%大学生最渴望收获工作经验

  从工作中最想获得什么?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一半大学生认为“宝贵的工作经验”是工作中首要收获的。目前,工作经验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是否顺畅的最直接障碍,在最缺失此项经验的前提下,从实践工作中获得便成了学生们的当务之急。不过,“规划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的所占比例也达到了值得关注的32%(见图3),无忧专家认为,随着职业规划理念的深入,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的定位与发展以及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会愈发敏感,以此作为第一就职收获的比例还会有所提升。

  图3:你最希望能从第一份工作中得到什么?

  调查还显示,大学生希望在半年至1年的就能收获自己工作目标的人为27.04%,1年至年半的人为20.58%。希望半年内速成的也达到18.34%。无忧专家认为,学生对工作目标的达到较为迫切,这也给企业方作了提醒。如调查数据显示的,若在此期间没有工作可以上手,或是认为没有发展机会,则会大大打击其工作积极性,而换工作随之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工作性质:78.76%大学生愿意被派出国

  如果是派去发达国家工作,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美差,但事实上此等好事一般不会轻易的落在职场新人的肩上。今年刚毕业在某外资设计公司就职的小磊说,“公司这次有一批去巴比亚新几内亚的机会,自己虽然知道那边比较苦,但挣扎之后仍然报了名,原因在于公司将提供给出国的员工一批较为可观的收入,而如果在那边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回来升职加薪的速度将可提升。”

  无忧专家认为,在这点上,目前的大学生要较原先的职场人有了更开放更积极的心态,他们认为年轻就是奋斗的资本,先苦后甜是可以接受并且有着一定的认同感。而如果是去一些偏远或者较穷苦的国家或地区工作,只要有加薪或者较为明朗的升职机会,如果综合考虑下来条件尚可,则大多数大学生愿意为之拼搏。

  薪资:41.63%大学生认为起薪会低于市场*均水*

  从调查结果来看,“工作经验”与“职业发展空间”是大学生目前就业最主要考察的两个环节。而薪资对于大学生而言还没达到最主要的地步。通过采访中获悉,学生普遍认为,在学生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强调过高的薪资不太实际。调查数据显示,过四成的学生自认为自己的首份工作的起薪会低于市场水*。而认为会达到市场*均水*的占到52.96%,余下仅5.40%的同学自己的薪资会高于市场水*。

  不过,在被问及“你预期自己工作2至3年后的薪金有多少升幅?”时,23.58%的学生认为将在56%以上,选择16-25%的薪资上升幅度的比例为18.31%。26-35%的比例也达到18.18%。可见,学生对自己薪资的涨幅期待甚高,有些同学甚至喊出“可以开头苦,但不能一直苦”的就业宣言。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3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件是人们都很关心的事,上到国家领导下到*民百姓,大家都在关注着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严重的打击,世界整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就更加让人担心。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就这个问题我们对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从就业单位、就业地点、工薪福利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调查情况的陈述;第二部分是分析总结调查结果,第三部分是针对现状提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类专业大学生 就业意向 调查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项民生问题,又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20xx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大学生就业想方设法做好服务与推介工作已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对于就业会不会有新的想法或新的要求呢?对此,我们对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查报告。

  一、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的对象与范围。本次调查覆盖了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等三个学院大三年级与大四年级的学生。我们按照各个学院总人数的比例从其中随意抽取同比例的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小组同学共同设

  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并整理调查数据、分析归纳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从“毕业后的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心态”、“就业去向”、“就业因素”、“就业薪酬期望值”、“就业政策”等七个方面展开,设计了15个选择题。

  (四)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从20xx年4月19日至20xx年4月22日进行。从最后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回收率达到85%以上,没有无效问卷,故本次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调查分析以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毕业后的选择。根据本次调查,有17%的同学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58%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部分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另外还有较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出国深造、自主创业。由此可见,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继续学业,所以,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减少一部分竞争对手;对于各就业单位来说,可供选择的应届大学生人数也减少了。

  (二)就业准备。从本次调查来看,有90%的大学生在大四之前就已经开始关注就业了,其中从大一开始关注就业资讯的占26%,从大

  二开始关注的占28%,从大三开始关注的占37%。可见,在就业准备上大部分学生具有主动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有:人才招聘市场,校园招聘会,网上投简历,父母朋友的介绍。其中,人才招聘市场与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表明学生能开拓多种渠道求职,另网上求职的方式也开始为学生所接受。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园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另外我们对找工作时同学愿意为就业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所做的金钱投资也进行了调查,其中愿意投入500~1000元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45%。有13%的人不愿意为其投入过多的资金,17%的人愿意投入500元以下,还有25%的人愿意花费1000元以上为找工作做准备。这表明大部分同学愿意在找工作前先武装自己,这样做会给同学增加成功的机会。

  (三)就业心态。在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有52%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有信心,33%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没有信心,另外还有8%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感到心灰意冷毫无信心,5%的同学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说明,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虽然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过半的大学生还是有信心的,然而那些对未来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的同学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上,66%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有关联性但不一定对口的工作,有13%的大学生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还有14%的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工作,有7%的同学也愿意选择工作性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其中,选择专业与工作性质有关的比例最高,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学以致用”的工作认识。

  (四)就业去向。关于就业单位的意向,除学校、科研设计单位只有少数人(不到10%)愿意考虑外,其它就业单位都被大学生所接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或私人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均有超过17%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可见,学生基本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就业行业意向相对分散,已明显呈多元化趋势,这也相对拓宽了大学生就业的路子。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只有不到15%的大学生愿意选择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有21%的大学生选择在北京就业,有将*30%的大学生选择在上大学的地方即太原就业,另外还有34%的大学生选择在其他大众城市就业。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会避开竞争压力过大的经济发达地区转而选择中等水*的城市,还有部分大学生想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建立的人脉关系而选择留在太原工作。

  (五)就业因素。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考虑最多的两个因素是经济收入与个人发展机会,它们分别占到37%和32%的比重。此外大学生考虑的因素还有工作地点(占15%的比例)、工作单位性质(占9%的比例)。但是考虑专业对口的人数不到5%。由此可见,个人的收入与利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另外大学生在应聘时最看重企业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占40%),有37%的大学生看中个人的发展空间,16%的人看重薪水的高低,13%的人看重公司重视人才的程度,只有不到5%的人看中的是公司的名气。这说明大学生看待企业已经不仅仅是看企业的外在而更加注

  重企业的内在发展了。

  (六)就业薪酬期望值。对于将来就业薪酬的期望值,800~1000元的占4%,20xx~3000元的占56%,3000~4000元的占26%,4000元以上的占14% 。 而且大学生对薪酬标准的考虑是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因素确定的:第一,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占45%);第二,用人单位的实力(占29%);第三,人才市场的行情(占26%)。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于薪金的要求主要集中在20xx~3000元,这与太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和消费水*是比较相符的,而且大学生对薪酬也可以依据企业状况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薪金要求已趋于理性化,能开始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以提高应聘工作的成功率。

  (七)就业政策。关于国家和各级地方**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着有不到4%的大学生非常了解,24%的大学生比较了解,57%的大学生不太了解,6%的大学生不了解。这就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级**的就业政策不关心,而且学校等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没有起到很多作用。

  三、总结与建议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类专业大学生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自我定位较准确,就业态度务实,就业选择趋于理性,但也发现少部分学生存在对就业形势过分悲观,就业态度相对被动,或者就业准备不足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其一,从资源稀缺性角度考虑,大学生应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我们知道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从我们对未来无限的欲望来看,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而且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教育由精英化逐渐向一般化转变,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所以大学生应该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就业观,摆正心态,正式现实,既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面对稀缺的就业资源,善于抓住机会,自己做出选择。其二,对于就业目标的选择,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每个人必须做出的选择,而且我们都会努力

  达到效用最大化即使自己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深入地认识自己,选择自己认为可以达到效用最大的就业单位。其三,大学生应该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边际分析法考虑,只有当大学生到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上去的时候,社会所收获的利益才能达到最大化。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短期来说,自身的效用可能没有达到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身潜力不断开发,边际效用也会不断增加,实现学以致用,发挥自身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二)完善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指导。第一,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与时俱进。各个高校都应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如果高校脱离社会,不管市场变化而只顾埋头教书,最终会造成供求结构矛盾,毕业生不符合市场需求,最终会使学生就不了业。第二,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简单求职技巧等方面,而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深入的针对性强的指导。同时,高校还应增加就业指导的内容,如:①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讲授就业形势与择业观点、就业政策与择业程序、就业市场求职向导、择业方法与求职技巧;②邀请专家、校友等举办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题系列讲座;③广泛邀请用人单位,举办校内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洽谈会和招聘会不要求“大而全”,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学生参加,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及时准确地把当前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大学生那里,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里掌握就业动向与国家**的就业政策。

  (三)**部门应加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部门应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方法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取消那些不合理社会壁垒,如:性别歧视,户籍档案等因素的限制。各级**应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大学生就业纳入合法化合理化的轨道。其次,**应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是守夜人,它更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可以掌握全部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从而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行政政策的辅助,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组合。第三,**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失业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4

  前言

  (一)研究背景

  *年来,随着高校本科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尤其是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不景气,工作岗位减少,众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客观环境导致的,另一方面源于于毕业生个人因素。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个人定位不合理、对就业信息及政策了解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是阻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今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20xx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超过600万,比07年高出100多万。

  然而从用人单位来看,09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有小幅增长,远远低于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中国人才热线最*发布的20xx年首份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七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沪这四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区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这说明在当前国家对大

  学生到西部发展的“西部计划”政策鼓励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国家政策出现错位,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转变。

  在20xx年关于大学生最想去就业的单位调查中,50%的学生把考公务员排在第一位,20%的学生把事业单位排在第一位,20%的学生把国有大型企业排在第一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仍为大学生的首选,主要是认为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收入稳定、福利好;国有大型企业比较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工资待遇较高。这说明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合理,在职业、行业选择上有盲从现象。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此次调查主要从大学生的求职地区选择;大学生的求职行业、职业选择;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及定位;大学生对就业外部环境的认识这四个方面了解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人文学院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出现的新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人文学院院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事实资料和建议。意向,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表现为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谋虑等行为反应倾向,是特定行为发生前人们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就业意向是指就业主体(这里主要指大学生)关于将来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方面的想法、考虑、愿望、态度,包括具体的职业、就业的单位和地区、就业环境的选择,工作薪酬的考虑等。

  (三)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以定量统计调查为主的方式。调查的总体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06、07、08级的同学,采用分层抽样和定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法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三个专业各抽取90个样本,运用自填式问卷来收集材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问卷258份,其中有效问卷228份,有效回收率为84.4%。被调查者中男生占44.3%,女生占55.7%,三个专业中法学占38.2%,社会学占38.6%,公共事业管理占23.2%,三个年级中06级占26.3%,07级占36%,08级37.7%。本次调查总体有540人左右,样本容量大约占总体的50%,抽样时样本数量在年级、专业包括性别上基本上是*均分配的,总结起来本次调查的样本有足够的代表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没有涉及05级的同学,主要是考虑到05级的同学即将毕业,就业已经是他们经历过了的事情,这样的调查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故而舍去。

  本次调查针对的是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问卷总共涉及了26个问题,对就业意向进行概念操作化得到反映就业意向的四个主要的大指标:求职地区的选择、求职行业的选择、自我定位和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及态度。其中求职地区的选择由问题12~15四个问题得到,主要包括的变量有最想就业的城市或地区及原因说明、是否愿意到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反映求职行业的选择的问题是10、11和16,包括变量有最想进入的行业及原因和首选的就业单位;问题6、7、8、9、19、21、22、26对自我定位进行测量,包括的变量有对就职薪酬的考虑、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做过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对决定自身就业成败因素的看法和现在进行的就业准备;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及态度由问题4、17、18、19、23、24、25反映得到,其中包括的变量有择业观念、对就业形势的判断、自己就业所持态度、对当前就业中存在问题的看法、首选的求职渠道和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态度。另外问卷的开头5个题反映的是背景情况,包括的变量有性别、所学专业、所属年级、家庭所在地(农村、城镇、城市)和家乡所属地区(东部、中部、西部),这些问题主要作为自变量来分析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家庭、地区的学生就业意向的区别。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我们采用的是SPSS统计软件,主要用到的分析方法有基本的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等。

  (四)研究类型

  本次调查属于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意向做一个基本描述,其中涉及较少的原因解释。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5

  一、调查背景及概要: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不容乐观,很多同学在毕业之后都会专业不对口,被迫违背最初的意向,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也用不上。作为师范生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上更是颇为坎坷,像目前我们的这个教育专业就有很多同学是被迫调配进来的,大多数学生都不是自愿的。对于这些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师范生以后的就业意向做一个简单的调查,这样我们可以更明确的了解师范生对将来的就业道路是做怎样的安排与打算,同时了解到有多少师范生毕业之后愿意踏上教师岗位,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教育未来的希望。

  二、调查人员:

  组长:彭均

  问卷制作:朱艳、彭均

  问卷、采访分析:杨葶、杜珊

  报告制作:潘雨、朱艳、彭均

  调查、采访人员:邓倩、潘攀 记录员:潘雨星

  三、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40份,收回138份,有效回收率99%。我们选取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08级、09级、10级4个班的同学,从在校生到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内,调查所涵盖面广,调查结果比较全面,数据可靠性高,关于师范学院就业意向的调查比较能反映实际情况。

  四、调查数据概要说明:

  在我们调查的138人中,男生有61人,占调查人数的44.20%,女生人数为77人,占总人数的55.80%。其中,来自农村的人数为79人,占57.25%,来自城镇的人数为46,占33.33%,来自城市的人数为13,占9.42%。在回答我们设置的问题中,对自己本专业满意度一般的人数为93人,占了调查人数的67.39%,在是否希望毕业后继续深造这一问题上,原意继续深造和不原意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大,在回答“你是否会为未来就业需要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还是表示会研究或是正在研究;并且大部分人都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但是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感到有压力者还是占了多数;由此可以看出,当下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对自身有一定的要求,但对社会的认识不够。而在“未来你就业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是排前三位的;而对目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73.19%的调查者表示“不了解”;而对选择比较理想的就业地区,50%的调查者选择成都,32.61%的人选择四川省,对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选择的同学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当下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还是比较实际和理智的。通过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想法和规划,也在做一些毕业的准备,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识,而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非常渴望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相关指导。

  五、调查时间

  20xx年9月——10月

  六、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口头采访、整群抽样等

  七、调查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全组成员经讨论确定调查方向,拟定题目和调查计划 2、组长分配各成员任务

  (二)开展调查工作

  1、经开会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调查人数

  2、由彭均和朱燕制作调查问卷,并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3、全组人员对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的口头调查

  (三)整理资料并分析

  收回调查问卷后由杨婷和杜珊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图标表等直观图像。

  (四)撰写调查结果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由潘雨星、邓倩、潘攀制作初步报告,由彭均、朱燕、潘雨星制作最终报告。

  八、调查主要内容:

  本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首先采用大量的开放式访谈,在广泛搜集各专业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看法的基础上,根据聚类分析的原则进行归类,确定了就业指导需求、就业态度认知、就业行业及地区选择和自我认知评价四个因子,共确定15道题目。我们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师范生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以及师范生对就业的期望。

  九、调查情况与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师范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小组积极的对20xx级、20xx级和20xx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本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探讨分析:

  1、你对自己本专业满意吗?

  (1)满意 (2)一般 (3)不满意

  对本专业满意的学生只占17%,大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都是不满意的,有67%的学生是不喜欢师范这个专业的。从而可知学生在填志愿的时候并没有选择这个专业,在采访过程中,很多同学因为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从而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只是抱着敷衍和得过且过的态度来对待本专业的所开设的课程,学*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2、你 希 望 毕 业 后 继 续 深 造 吗 、 A、 希 望 B、 不 希 望 C、 不 清 楚

  对于毕业后是否继续深造,有47%的同学希望可以继续深造,48%的学生不想毕业后继续深造,由此可知,有相当部分的同学是不想继续深造的。

  3、你认为本专业是你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吗? (1)是 (2)不是 (3)不清楚

  由于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师范这个专业是不满意的,从而导致了54%的同学对自己未来是否从事教师行业持不确定态度,其中有34%的学生明确自己未来不会从事教师工作而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4、你会为未来就业需要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吗? (1)会,正在看 (2)不会 (3)不清楚,视情况而定

  由图表可知,64%的同学会为未来就业而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32%的同学不会去研究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而只有4%的同学到目前为止对是否研究一些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还不清楚。

  5、 你有自身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吗? (1)有 (2)没有 (3)目标还不明确

  由图表可知,到目前为止,有49%的同学对自身的人生职业生涯有了规划,36%的同学目标还不明确,而还有15%的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职业目标还没有规划

  6、你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预测是一种什么感觉? (1)自信 (2)迷茫 (3)有压力

  由图表可知,66%的同学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感到有压力,21%的同学感到迷茫,而只有13%的同学对自己实现就业的前景感到自信

  7、你 在 大 学 中 对 自 己 的 身 份 定 位 是 ( )

  A、 学 * 者 B、 未 来 的 教 师 C、 其 他 职 业 者 D、 不 清 楚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多数的师范生已经做好了将来做教师的准备,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清楚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8、你是否考虑过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1)是 (2)否 (3)没有考虑成熟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超过38%的师范生考虑过自主创业,比重超过了未考虑过创业的人。由此可知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占相当比重的。

  9、未来你就业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多选)

  (1) 薪酬 (2)专业对口 (3)实现自我价值 (4)个人兴趣爱好

  在就业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上,薪酬是师范生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地区、工作环境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比例,考虑专业对口因素的比例偏低,这说明,师范生的专业期望与现实环境不一致。

  10、预计在择业过程中你将遇到的主要问题?(多选)

  (1)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

  (2)缺乏社会关系难以找到工作

  (3) 信息太少

  (4) 性别歧视

  (5)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6)其他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的就占25%,没有关系找不到工作的占50%,信息太少的占20%,性别歧视的占5%,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能力的却高达65%,其他的只占5%;由此,虽看出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更多的却是学生自己缺乏能力,所以要解决就业中的最后问题应该先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11、你了解目前就业形式和就业政策吗

  (1)非常了解 (2)了解 (3)不太了解 (4)一点不了解

  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得并不是很乐观,从图中可以看出非常了解形势的仅占6%.而不太了解的占大多数,竟然高达75%。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才能更好的就业。

  12、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你希望是? (1)选修课 (2)自学 (3)必修课

  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更多的学生偏向于必修课,而自学的学生却占了仅仅的一小部分,其中必须课答50%,选修的占40%,自学的仅占10%。可见更多的学生偏向学校给他们选课,自己的主见性比较少。

  十、调查结果:

  (一)存在的问题

  1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普遍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必要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以及求职面试技巧。大多学生对于利用网络资源求职以及求职面试技巧方面普遍欠缺,需要学校提供更多帮助。职业能力测评与择业心理辅导的需求比例信息,也反映了部分毕业生已经开始注意到从心理方面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加就业的砝码。 2 、就业态度的认知方面理性思考与感性评价同时存在。

  毕业生在选择工作考虑的主要因素中,行业前景、个人喜好及办公环境等方面趋于理性思考,而薪水与地理因素的考虑带有明显的感性倾向。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准备不足与缺乏实际技能经验方面。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普遍欠缺,同时也表明某些专业设置中操作性的实践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3 、就业方式、就业地区与就业行业的选择过于集中。 师范类毕业生受多方面影响,在就业方式、就业地区选择与就业行业选择上表现为过于盲从、相对集中的倾向。

  4 、就业过程中的自我认知表现出较大偏差。

  调查数据表明,师范类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自我认知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就业前景评价、上大学的目的以及专业前景和技能的认识等方面。

  (二)、建议与对策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等各个方面。

  1、**有关职能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制定师范招生计划。要改革招生计划管理制度,加强宏观预测,要根据师资的需求,加大师范本科、研究生招生数量,减少专科、中师招生数量,解决培养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2、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调查,调整教学计划,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完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级教学*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3、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针对师范类毕业生的特点,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毕业教育、离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生动有效的思想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就业光荣、基层奉献光荣的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价值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4、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加大力度,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有形与无形、大型与小型、综合与专门、定期与不定期等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活跃毕业生就业市场。

  附件

  会议记录1

  会议时间:20xx/10/09 会议地点:08501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讨论小组成员分工情况,以及组长下达任务。确定了杜姗和杨婷负责调查表和数据统计分析,潘雨星、潘攀、邓倩负责成文和会议记录,彭均和朱燕负责数据汇总。

  会议记录2

  会议时间:20xx/10/15 会议地点:3107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筛选资料,确定内容。在此次会议上,我们确定了各自负责的基本内容,并由组长初步审核,指出问题所在。

  会议记录3

  会议时间:20xx/10/20 会议地点:08203

  会议**(主持人) :彭均

  会议出*、列*和缺*情况:全部到齐 会议内容:最后汇总。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4)

——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5)

——就业调查报告 (菁华5篇)

就业调查报告1

  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大学就业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 ,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一、热能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52%的同学没有签约任何单位,只有6%。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25%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30%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28%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交流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四成认为需要资金36%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二、环境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有七成同学选择就业,择业观念方面,69%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没有人愿意一步到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学渴望更好的教育环境。25题中,八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21%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选择各个方面的同学人数很*均。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高达61%,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广州深圳,没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工作报告。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更好的学*机会,其次则是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外企,*部门、民营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对于首份工资六成同学选择1500--XX,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关心的占11%,了解比较少的共有74%;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网上相关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19%,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学员就业网站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5%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7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81%的同学没有任何签约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五成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有32%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我学*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在校参加技术锻炼机会少、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经验少。

  三、建环专业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8%,其中选择就业的要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到有10%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共有43人选择考研,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3%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九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只有4%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岗位的多元化和发展机会要大,其次则是工作待遇和国际化水*。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部门,外企、事业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 11%的同学愿意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五成同学选择1000--XX,极少数选择800--1000或XX--30000

  3、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27%,不关心的占9%,了解比较少的共有6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院张贴通知公告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24%,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6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76%的同学已经签约了3个以上的单位

  四、调研结论:

  1、纵向比较

  对于热能专业,目前仍有过半的同学没有签约就业,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或考研。除了金融风暴对于产业的影响,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招聘信息、区域产业发展信息流通不畅也是主要原因,同学们在学校训练的数据处理能力、获得的专业职业证书并不如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重要,特别是同学们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环境专业,与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学没有就业,其中多数选择考研,另外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欠缺数据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低。对于建环专业就业,同学们的就业率突破七成,但仍认为学校的就业信息支持比较匮乏

  2、横向比较

  1、比较实际就业情况,建环专业的同学就业率最高,其次为热能和环境,其中环境专业的同学考研人数最多。2、在大学期间,有自己职业规划的同学不足三成,其中环境专业最高为21%,其余同学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认知。3、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学们的普遍认识实现就业后择业,能够接受工资待遇较低的工作,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成为同学们择业的首要标准,国有企业依然是同学们的首选。4、归纳同学们的经验教训,学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间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首先需要重视的方面。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应当在职业规划教育、自主学*教育、实*实践教育以及信息支持方面加强工作;作为同学自己,应当为自己的未来早作准备,认清当前的外部环境,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通过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就业调查报告2

  第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1999年开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渐露端倪,成为*几年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20xx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xx年增加68万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20xx年增加58万;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90万的记录。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高达727万,就业形势紧张的现状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大学生就业难!这已成为社会上“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

  “毕业就失业”是所有将要走出大学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他们的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目前*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家,自古就有尊崇教育的优秀传统。可是走到今天,我国的高校体制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一、社会

  (1)、经济发展不*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导致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及乡镇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

  (2)、是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三是就业竞争激烈,市场达超饱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然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绝对减少大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等,使他们在求职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3)就业过程存在着不足。首先,就业信息的双向不畅通,毕业大学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完备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也由于信息不完善无法找寻到最合适的人才。再者,就业环境中存在着不公*的现象,男女就业不公*,文理就业不公*以及面试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学生就业的趋势更加严峻。

  (4)社会壁垒的形成。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

  二、学校

  (1)、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进行主动调整,往往依据自身师资条件等,专业设置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失衡。()

  (2)、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对于实用性强的技术岗位招聘,很多单位在通过与学生面试中反映,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无法与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

  (3)、忽略职业素质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设了赏析课,却没有高校在课程中设计职业素质课。这让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连最基本的职场礼仪都不了解,为自己职场发展造成了障碍。

  (4)、教师工作量加大,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没有时间补充新知识,缺乏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研究。

  三、大学生自身

  (1)、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①、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②、能力水*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③、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

  (2)、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大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科学的认识,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社会需求不关心,对职业目标模糊,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过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质的职业和社会提供的条件,缺乏正确的择业定位。主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普遍过高,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而并未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实力;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 “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原因。

  (3)、大学生自身性格缺点。*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缺乏独立的为人处世的能力,而且社会对“90后”这一代的评价褒贬不一,用人单位认为“90后”大学生员工普遍存在着散漫、忠诚度低、责任心弱等缺点,使用人单位招聘时有所顾忌。

  第三部分、解决措施

  (一)、国家

  (1)、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就业。通过各项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消除户籍、档案等人为限制毕业生自由就业的障碍,加大对支边、支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应注重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协词增长。经济的发展不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还要增进人民的福利。国家应该构建以大学生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在有的时候还应该不惜牺牲一点经挤增长速度栗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应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企业是消耗大学生的第一大基地,所以*应通过合理的优惠经济政策来引导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通过法律法规已经其它政策来规范企业行为,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3)、利用市场经济来推动和加快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专业设置上要改造传统专业和基础学科,加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力度,适当减少专业数量和专业知识课程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得专业设置更加优化;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建立学用结合的培养体制,依据企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决定性环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4)、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素质。高校在推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同时,要狠抓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和实践相结合。教书应先育人,学校在育人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引导。高校还应该加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有目标地安排大学生活,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用人单位

  (1)、 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实际的人才观。单位要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

  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最后,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5]。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将能够更好地增加用人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单位招到理想的人才,求职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2)、 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用人单位不应该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是国家花大力气花培养出来的人才,用人单位应该积极吸纳各层次的大学毕业生。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承担起社会责任。

  (3)、建立合理、科学的组织人事制度。减少“人情关系”对就业干预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合理、科学的组织人事制度的基础,要坚决实行“德为前提,能为本位”的组织人事制度,即公开选人,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唯情、唯圈;建立竞争上岗的优胜劣汰的岗位流动机制;对人和工作岗位进行科学测评,知人善任,合理分工;根据能绩大小实行奖惩;科学地将职权和才能功绩分开度量,明晰二者的界限和度量标准,充分调动职权和才能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信息透明化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公*行政的有力保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和透明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建立合理、科学的组织人事制度会从根源上防止利用关系以权谋私的行径。唯有如此,才能科学合理地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地位升迁和职业流动问题。

  (三)、学生

  (1)、培养并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来增强自己的就业心理能力。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

  “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完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的规划的建立与执行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3)、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高贵的品质。成材必先**,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惯是成材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树立团队精神,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提高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大学生还要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努力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变,向年轻、有为、责任的青年转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

  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5)、 要摆正心态,树立全新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摆脱天之骄子的思想,低姿态走进职场,不要眼高手低,而错失就业良机。不能一味追求“孔雀东南飞”。大都市就业竞争压力大.而城乡基层单位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

  (6)、加强社会实践。多多利用假期和周末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7)、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充分利用招聘会、网络资源等途径,主动把自己的真才实学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自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四部分、结论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且大学生要树立好择业的观点,调整好就业心态。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就业调查报告3

  在今年暑假,我对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由于这几年的经济不是很好,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职工的下岗,然而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在*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仍然困难重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日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国一季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再就业遭遇“淡季”。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的指令性计划。在此情况下,受利润最大化法则与严格成本约束机制的双重驱动,消除内部隐性失业、裁减冗员就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与态势,作为传统就业主导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反而向社会释放大量的闲置劳动力。

  只是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就业强有力的竞争者。因此,*年来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拓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与空间,但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年龄、心理承受力、未来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空间。

  并且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劳动用工的终身制、所有制的差异性等体制缺陷赋予了国有企业职工特有的“身份特权”,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择业过程中的“体制心理偏好”,总是期望把自己的择业活动与国有企业永远联系在一起。这一制度惯性及其由此引发的心理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步伐。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合同制度的日趋完善,传统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对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时转换就业观念,增强对失业的危机感与适应性,缺少割断与国有企业联系的心理准备,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职工正常的角色转换过程。在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着明显的职业评价偏见与不合理的就业倾向。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要重视,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的可靠食品保证;

  2。促进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

  3。再就业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引进市场机制,调动县全社会教育、培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积极性。

  4。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难点有所突破。在扩大社会保险参统面方面,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政策调整到位,宣传到位;二是通过区县把目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三是抓住配套环节,加大执法力度;四是抓住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在工作中,劳动部门一方面注意加快社会保险的社会化进程,解脱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多元化就业的新情况,研究制定个体经济组织、非正规就业和存档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暂行办法,解决了这一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然而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容乐观,部分企业领导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后重新就业信心不足,在这方面的开拓意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下岗职工择业、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仍存在误区,一些下岗职工怕与企业断绝关系,不愿离开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一些用人单位歧视下岗职工,不愿招用下岗职工或故意提高招聘条件,压低下岗职工报酬;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下岗职工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关系理不顺,市场就业机制不好建立,但由于缺少处罚措施,解决的难度很大;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健全,一方面,目前只在企业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实行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尚未实行;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尚未覆盖所有城镇劳动者。

  总之,再就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让自己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而在这过程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学*书本外的东西来增强我们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就业调查报告4

  摘要: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随之产生了,*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下降,供需比日趋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我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相关原因和一些措施。

  一、主题简介

  1、了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2、了解造成就业难的原因

  3、了解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

  二、活动日程

  1、20XX年2月5日:去太仓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报刊资料;

  2、20XX年2月6日: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向附*的公司、工厂以及周围工作的亲戚朋友了解情况;

  3、20XX年2月7日:整理资料,完成报告。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按要求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一份真实科学的调查报告;

  2、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问题,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相关准备;

  3、调查对象

  就业的大学生以及周围工作的亲戚朋友;

  4、调查方法

  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查询网上信息;询问亲戚朋友、公司职员;

  5、现状与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状况严峻,面临就业难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原因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也就是供过于求,而且差距逐年增大。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持续的扩招进一步稀释了大学原有的教育资源,部分学校以营利为目的,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亲戚中有几个民办高校的学生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2)自身原因

  首先,大学生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大学专业设置脱离社会的需求,学生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此外,有些在校大学生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校时没有想到就业的残酷,并没有有把心思花在学*,而是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玩乐。我询问的人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在择业时往往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只能听从长辈的建议,从而导致工作不适合自己而缺乏兴趣,最终失业。最后,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这样势必会在求职过程中受挫。

  6、解决方法

  (1)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要出台相关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如举办大型招聘会等。除了企业,各高校也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2)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要摆正就业心态,不要局限于某些岗位和区域问题,抓住政策优势,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大学生不能等待机会,而是要清楚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积极的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

  四、结语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了解到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而且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虽然通过*的努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得到了部分解决,但问题的根本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对就业来说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学*,努力提升自己,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希望我们大学生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己,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就业调查报告5

  《*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日前公布。本次调查由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调查共选取7000个青年样本和220个企业样本。调查对象为15岁至29岁的青年以及他们的雇主。昨天,记者在采访本次调查的主要负责人、劳动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宾时获悉,青年失业率为9%,高于社会*均水*;*部门和国企为青年就业首选,失业青年大部分为长期失业。失业率青年高于社会*均水*

  本次调查显示,15岁至29岁的*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目前6.1%左右的社会*均失业率。张丽宾说:“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业率一般都高于社会的*均失业率。因此,青年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青年失业率如此高?报告指出,*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在XX万上下。由于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则在1000万至1600万之间。由于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表现为高于*均水*的失业率。22岁前就业,15%先失业

  调查显示,80%的青年在17岁至23岁之间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另有13%的青年在16岁以前进入劳动力市场。只有2%的青年在26岁以后才进入劳动力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22岁以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经历失业的过程,这一比例约为15%;而此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则几乎没有人一开始就经历失业。

  张丽宾表示,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22岁以前的青年就业经验、就业渠道少造成的。72%失业青年长期失业

  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占72%。失业者在求职时,超过60%的失业青年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文化水*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员在失业期间进行了学*培训,多数人只是呆在家里、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务杂活。

  失业青年中,职业中等教育水*的青年(37%)和初中文化水*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专生的比例均为13%,大学生的比例为5%。相对于此次被调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构成,实际上职业中等教育水*、初中和高中文化水*青年的失业率要高于各类文化程度青年的*均失业水*。工作意愿机关和国企成就业首选

  在*部门、国有企业或者自己创办的企业工作是大多数*青年的就业理想。分别有21%和22%的受访青年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单位是*部门和国有企业,20%的青年希望创办自己的企业。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工作。就创业愿望而言,男青年强于女青年,年龄越大创业意愿越强。

  农村青年理想的单位主要是自己创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部门和跨国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单位则依次是*部门、国有企业、创业、跨国公司和私营企业。有10%左右的青年对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不确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确定程度越高;还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业,主要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计算机和金融业最受喜爱

  *青年最喜欢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金融业。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业。而住宿和餐饮、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行业,成为较少青年人选择的行业。

  总体上,70%的青年就业集中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较低层次的服务业以及个别新兴行业,如批发零售业(15%),居民服务业(1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

  张丽宾在分析原因时表示,一方面,这些行业劳动力需求总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数青年自身缺乏能力进入其他行业;另外,其他多数行业劳动力需求总量小,高素质劳动力竞争激烈,大部分劳动力不愿“向下”流动转入其他行业,进而形成青年就业的“行业锁定”。农村就业青年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城市青年则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40%就业青年不想换工作

  大部分人对现在的工作表示满意。有40%的就业青年不想换工作,另外,分别有*30%的就业青年不一定换工作和打算换工作。而且农村青年的满意度高于城市青年。

  想换工作的就业青年中,63%的人是为了提高报酬,有16%的青年是为了有更好的职业预期,另外还分别有9%的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条件或获得稳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转换工作的农村青年是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条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仅为69%。城市青年比农村青年更关注未来的职业发展。工作情况*均每天工作9.6小时

  就业青年工作状况如何?调查显示,青年的就业质量相对较低。大部分青年就业无保障,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依靠“青春讨饭吃”。低龄青年和农村青年尤为如此。

  总体上,38%的就业青年没有任何劳动合同,还有20%的签订了1年以内的临时合同,36%的签订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业青年*均周工作时间为48小时,按每周工作5天计算,*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是9.6小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每周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而15至19岁青年以及农村青年的*均周工作时间均为53个小时。90%的青年都没有兼职行为。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6)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5篇)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1

  20xx年4月-10月,市妇联与xx大学、xx科技大学等六大驻青高校联合开展了这一调查。据统计,六大驻青高校20xx年应届毕业生中女大学生10782人,本次调查共发出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种调查问卷共7005份。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月收入均低于同届男大学生。那么,女大学生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调查报告《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求职过程中遇性别歧视

  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

  而用人单位被问及选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86%的单位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看劳动力成本。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

  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因缺乏工作经验和应试技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女大学生高达87%。在问及用人单位女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有哪些不足时,59%的单位回答是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成本高,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招聘有过工作经历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2

  一、大学生择业心态特点

  1.成就动机水*高,但害怕面对现实。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在择业中,大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有着希看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倾向。他们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气力,有较高的抱负水*。不过现实却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2.择业心理咨询期看高,但缺乏信心和竞争力。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期看值从进校开始就很高。这种高期看值历经四年更加高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咨询期看值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

  3.实现自身价值愿看强,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咨询预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择业十分重视自身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往,到他们以为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单位往。可是,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咨询预备,现实中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到边远山区、到基层往。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他们固然也愿为国家繁荣富强作贡献,却过分夸大自我价值;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雄心壮志,但对吃苦刻苦恐惧,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心理咨询预备,产生恐惧和彷徨,形成强烈的心理咨询矛盾。

  4.全面素质重要性意识强,但自身欠缺且培养不够。大学生就业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全面素质(综合素质)竞争。大学生对全面素质重要性的熟悉十分明确,但是有些人大学四年却未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大学生择业心态矛盾冲突原因

  1.毕业生自身处于矛盾期。首先,大学生择业是在各种矛盾中的艰难选择。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理想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等。其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心理咨询矛盾的突出时期。他们心理咨询发展不稳定、不*衡、不健全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再次,大学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心理咨询还不成熟,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咨询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在择业中就表现出内在心理咨询特征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2.高等教育处于过渡期。当前,高校进行大幅度扩招,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目的快速增长和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看。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改革,进步师资水*,加强高校的配套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和调整心态,保证他们择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高校甚至全社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题目,这个题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高校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它是一个长期性和渐进性的过程。这种状况是毕业生产生不同择业心态的直接原因。

  三、调整大学生择业心态

  我们应当正确熟悉大学生择业心态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决不能笼统地以为都是消极心态。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态使其碰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但积极方面是主流。这种矛盾心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咨询现象和心理咨询发展趋向成熟的动力。除了大学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高校与社会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保持稳定、积极、正确的择业心态进行公道择业。

  1.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回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留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择业预备。自觉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咨询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毕业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在择业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同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题目,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3.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要适应新形势,采取相应改革措施。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心理咨询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高校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4.社会和毕业生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引导。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的竞争机制。这是对大学生择业心态调适的最有力的措施。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毕业生择业期间的心理咨询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缓解心理咨询压力,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时下又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了,很多人已开始进进“准工作”状态。快速成长是每个毕业生的理想,但好高骛远的策略会让他们赔上老本。因此,必须从基本做起,累积实力,才能在稳健中不断增长才干,获得职位的升迁与报酬的增加。

  四、选准原点——从基本做起

  应届生别图高职位,现在很多公司在招聘中都美其名曰招聘“销售经理”、“客户主任”来吸引应届生前往应聘。当学生信以为真地往了,才被告知是从事拉广告、直销、甚至是陪客户饮酒等工作。有些学生不愿意屈就,愤而离开;可也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外地来的大学生,迫于工作难找就委曲留了下来。实在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应该从基本做起。在一两年工作期间,表现出你的天分和潜力,被治理层认可,才会把你放上治理岗位。所以,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努力。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于东兴讲:“从基本做起,即使高学历的人也要风雨无阻跑业务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这就是青啤的用人风格。企业用人,专业不重要,看中的是人本身:有潜质,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让吃苦刻苦成就你的职业生涯。”

  有些治理专业的学生往往会被这样的观念束缚:“我是学治理的,是治理人的,怎么甘心从基层做起呢?”这种想法往往限制了他们自身在企业里的发展。事实上,专业技术人才从事治理,往往更加到位。凡事要从基本做起,假如脱离了企业运行的过程,变得浮于表面,难以忍受*淡,那对个人的职业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脚踏实地——不要眼高手低。即使是学校最优秀的毕业生,能在短时间内转换为优秀员工的人也是很少见的。心态不正确,异想天开,甚至有严重的幼稚病,是毕业生的另一大通病。

  一个刚刚毕业走进社会的年轻人,应该带着学*的态度往对待工作,专业再好,经验你总缺乏吧,眼高手低,看不起试用期是不对的。实在试用期不是你吃了亏,而是公司给你发工资培训。即使是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再上岗,也是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的。很多毕业生往往一味追职位提升、工资增长,没有考虑到表现,以致于必须都会为此付出一笔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代价。更有些毕业生随时都在改变策略性目标,并在上班时这山看着那山高,导致不能全心投进工作,影响了工作绩效与上级的评价。

  五、换位思考——深化老板满足度

  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到驰骋职场的成功人士,必然经过艰难的成长历程。要知道公司聘用有工作经验的人时,可以依据他以往的工作业绩对其进行评估,而对新*毕业的学生,刚几乎无据可查。博思人才网高级猎头顾问滕超臣常将聘用大学生比作将酒存在地窖里赌未来,有些人可以发展成“浓香可口的美酒”,而另一些人则会让人失看。企业用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自身创造价值。而你的薪水是不可能超过你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的。这是人力资源治理的公理。在这个公理的条件下,我们来看看企业为什么而招人,企业发你薪水,是为了买他所需要的技能,买你现在的绩效,而不是为了给你的大学学费买单。

  毕业生都是商品,我们的目标是在人才市场上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目的是要较高的收进和一个好的职业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所作的一切都应当满足企业的要求,符合企业的标准,而不是首先满足自己的愿看。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做事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破坏性地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10%的人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在做,而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10%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5%的人属于高绩效人士,做事到位。

  老板们欣赏做事到位的人。假如你能够尽到自己的天职,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为所欲为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假如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蜂。对这种类型的人,任何老板都会尽不犹豫地把他排斥在自己的选择之外。向左走?向右走?——精明的跳槽

  占有关人士对某7所高校的216名毕业生统计表明,有67%的人在进职6个月内有跳槽行为,其中22%的毕业生在第一家企业60天内选择了离职或被单位炒了鱿鱼。对此,职业顾问李金保先生以为:毕业生在就业后短时间内频繁跳槽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从学生本身来讲,由于大学生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和对工作想像过于单纯等原因,第一次择业正确性很小。从学校方面来讲,尽管高校都有就业指导服务,但由于教育体制等原因,校方对学生接触社会的引导不够,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

  从用人单位方面看,“国”字号企业要人少,而民营、私企往往在待遇、规范度、稳定性等方面不能尽如人意,提供给毕业生的“好”机会相对较少。跳槽看做一个逐渐改善个人生存环境的过程,表明现在的年轻人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意识很强,主动将自己置于活动的市场化的竞争状态,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李金保先生还告戒广大毕业生朋友:“初涉职场,大学生一要明白‘频繁跳槽,出发点永远是零’的道理,二要公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未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之前,最好不要盲目跳槽。”

  结论:追求成长是每一位毕业生的理想,如何达成目标却须经过层层考验。好的成长策略可以协助毕业生一步一脚印地累积成长实力,但好高骛远的成长策略终极可能会让毕业生赔上老本,两者之间的取舍不可不慎。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3

  1. 引言

  ***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2.调查形式与结果

  2.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2.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xx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1.*方面 *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3.大学生方面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麦肯嘉顿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 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 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 所学专业性知识;

  ② 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③ 吃苦耐劳的精神;

  ④ 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

  ⑤ 良好的个人养成*惯;

  ⑥ 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

  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唯一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从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修炼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修炼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修炼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 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4

  一、热能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52%的同学没有签约任何单位,只有6%。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25%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30%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28%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交流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四成认为需要资金36%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二、环境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有七成同学选择就业,择业观念方面,69%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没有人愿意一步到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学渴望更好的教育环境。25题中,八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21%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选择各个方面的同学人数很*均。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高达61%,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广州深圳,没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更好的学*机会,其次则是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外企,*部门、民营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对于首份工资六成同学选择1500--xx,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关心的占11%,了解比较少的共有74%;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网上相关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19%,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学员就业网站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均在15%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7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81%的同学没有任何签约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五成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有32%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我学*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在校参加技术锻炼机会少、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经验少。

  三、建环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8%,其中选择就业的要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到有10%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共有43人选择考研,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3%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九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零八年的持续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 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对此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对这个令人烦恼而大家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从总体情况来看,零九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场供需两旺,其中提供的职位数达到了二十四万余个,创历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场接待、登记的求职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十七万余人次,这个数字里面虽然存在着有重复登记和已经就职而想跳槽的在职人员等情况,但仍明显反映出了零九年我省的就业压力巨大。

  为了促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所属的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将在今年开展一系列的就业服务活动,包括每季度在省内上召开的全省人才市场共同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和每年开展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进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组织实施一村一大 、 三支一扶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专项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等系列服务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则应该更进一步的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积极主极的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见*实*活动,同时更深层次的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转变择业地区观念,面向基层、面向大量急需人才的困难地区就业,争取成功的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将会妨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由于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实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语口语能力,妨碍了我国发展服务型产业, 尽管我国大学大量扩招,每年生产出大量毕业生,但从我国现在的制造型模式转向服务和研究型产业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不断扩展业务,它们将面临着招聘高质量工作人员的困难。丰裕的大学生中存在匮乏的知识,大批量的毕业生,很少有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出口服务行业工作。

  我国学生的教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大学教育采用的是理论化的、局限于书本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英语教学对话能力也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我国教育应当提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 联合机制 ,让毕业生能够学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我国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想出对策。当然作为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宽泛的发展自己的见识。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临*年底,大中专毕业生开始进入应聘高峰。我*日走访部分中高职院校了解到我市内一些中高职院校现已开始积极筹划零九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但受经济形势变化及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今年的高职生就业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

  首先,物流毕业生过半专业却不对口。前几年,物流专业火得不能再火,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应该是小菜一碟。然而物流专业往日风光不再,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坦承,物流专业已成就业最困难的专业之一。

  去年某院首届物流专业招生时共招了四个班两百多学生,然而去年毕业之后,据某院流专业毕业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当初第一届物招生就业办统计,目前仍在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职业的学生已不到四十人。为此,他们今年在招生的时候,仅仅只招了一个班。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物流企业业务量萎缩,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往年大幅缩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几年物流专业大热,不少院校根据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的原则,大量招收物流专业学生,几年之后导致物流专业人才太多,而市场需求不多。对于已经在物流公司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导致大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转行的重要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方面与一般的普工几乎没有差别,且大部分物流公司规模偏小,一些毕业生甚至沦落为仓管员、搬运工等,因此一些毕业生纷纷转向市场营销等领域。另外中高级焊工供不应求。在物流专业就业遇冷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专业的毕业生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例如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专业,基本上学校培养的人才每年都被企业提前预订。

  据我调查市场了解到,一个模具专业培养出来的焊工,经过在企业半年到一年的实操训练,熟悉工作流程之后,收入比其它专业要高很多,如果考取焊工证,他们的月工资最低不会低于三千元。而这类人才一直颇受格兰仕、长虹等企业的欢迎,而随着广船等大型央企落户我市这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地产、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在我市的兴起,无疑需要大量人才为其服务,为此,我市中高职院校纷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相应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他灯饰专业人才一将难求 。但是在灯饰人才集聚方面,确实无法与它灯都的身份相称。日前,我市有十余所中高职院校,但是目前基本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业的灯饰专业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据我了解,在部分中职院校中,与灯饰比较相*的专业就是五金电子类,但是基本上没有灯饰外形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在各种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中,往往设置有五金电子类、灯饰照明类招聘专区,但是灯饰照明类应聘毕业生与企业招聘专业的灯饰人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毕业即失业 已成为当今不少大学生的口头禅。其实,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除了就业形势严峻以外,很多大学生不愿为生存而打工 、宁愿 为理想而待业 的思想观念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因素。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扎堆于城市,就业不均衡的现象依然严重。

  当下,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已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 重中之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适时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人才紧缺的地方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现在,最让我们担心的是,自己如果选择到基层工作,以后是否还有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毕业生,*能否出台相应的政策。

  所以我又特地从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今年十月,为全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市*结合我市实际,特别制订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中制订的多项优待政策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台。各部门及教育机构也将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就业,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门复核后,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及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之和计算。对于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相应薪酬或生活补贴。另外,对于到城市社区基层岗位就业并已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市、县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成绩加五分;对到农村基层岗位就业并已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参加市、县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成绩加十分;对经考试或考核到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服务满四年的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补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于市场就业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提供帮扶与补贴。

  据我最*调查了解,截至目前,对于尚未就业的我市高校毕业生可在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按照相关规定将其纳入本地失业人员统筹管理,享受国家关于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我市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和高校将把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及长期失业、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积极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并由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组织力量实施职业指导。通过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利用*购买的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等多项帮扶措施,有效促进困难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5

  xx年,武汉天区高校毕业生(原科)同93449人,他们的就业状态怎样?昨夜,市己事局颁布了20xx暮年度文汉地域大教毕业生就业率指数讲演。蒙金融安机影响,取去年比拟,往年的《呈文》只要“一半”:便仅无就业率演讲,却出无对于本年度大先生就业的猜测。纲后,危机对于威严汉的影响借已睹顶,就业形势的佳好仍易预测。据引见,20xx年,包含硕士生正在外的高校毕业生,将会送来就业“最费劲”的时代。

  下考期*,如何猜测将来的便业压力,当怎样挑选本人的博业?市己事局淌静分配处处少王星称,除了小教毕业生就业才能需培育外,挑选佳博业非最主要的影响之一。就纲后形势望,农科专业毕业生,一夕失业,不只薪火较高,而且很易被为代,而理科博业薪火较矮,且呈没有稳固状态。

  20xx年,文汉高地区高校原科毕业生比上一年仅增加56人,远7年来毕业生人数删少率为最矮,缘由非一些沉面高校,如武汉大学、华外科技大教招支的本科生持仄或者加长。

  统计成果隐示,20xx年威严汉地域下校原科毕业生便业率为67.53%,失业率比下年矮出6.59%,就业率指数降落8.07。重要缘由非蒙邦际金融安机影响,20xx暮年用己双位的需供质较来年同早期小幅加长。

  从纲后了系的情形来望,影响次要散外正在金融、证券、房天产、从事入入口产品减农制作等止业;自范围下瞅,重要为外大企业战官营企业。

  20xx年武汉高地区高校大学毕业生考研率为21.54%,取上年15.37%比拟大幅增添,否睹20xx年的就业形势严酷,委婉而考研,考研数质在xx年降落先,委婉而上降,到达历史最高程度。

  据引见,文汉天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减上考研人数实践到达88%借少,其他1万人归了小野,出邦1%,守业0.1%及三四千人自事集体户,从就业、考研及出邦人数来瞅,武汉地域高校毕业生就业“降真率”约90%。

  自第一季度来望,威严汉市的gdp增加坚持正在9%以下,但金融安机的影响尚已睹顶,高校毕业生失业仍遭到猛烈冲打。据猜测,往年,下校毕业生便业固然里临很小困易,但亮暮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将步进最难题的“费劲早期”。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7)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 (菁华6篇)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1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应该了解会计就业的前景。因此,我们小组11月15日至17日走访了学校附*很多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包括三一重工,可口可乐,省新华书店公司,开元酒店,老树咖啡店等并对他们的财务室进行了相关调查,发放了调查问卷,同时与其会计等人员进行了一些交流。

  一、调查目的

  了解各企业设置哪些会计工作岗位,各会计人员的学历水*,职称及工作年限等。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以便在今后的学*生活中进行改进.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主要在长沙市区和星沙地区,设有会计岗位的各大中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

  三、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各单位的性质和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情况,会计人员的学历水*,会计职称,会计年限,所学专业,性别,以及对会计就业前景的看法等

  四、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试书面问卷调查和现场交流了解*50名会计从业人员相关情况以及他们的主要看法。共发放问卷25份,收回16分,本调查问卷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五、调查结果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我们调查的企业类型比例如下:

  (1)大专生在这一领域竞争力相对较强。男女比例方面,男女比例为2:3。可以看出,女性占了大半江山。但男性担任会计主管的要多,而女性担任出纳和一般会计人员的较多。工作年限方面,一年的很少且基本都是担任出纳,2-3年的所占比例较多,其次是3-5年的。其中,会计年限越久一般担任的岗位级别越高。这印证了那句“会计越老越吃香”。职称方面,一般会计人员和初级职称较多,中级次之,高级和注会较少,这反应出当今社会还是缺乏高端顶尖人才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另外,从表五可以看出,会计专业还是一个比较对口的专业,在这些被调查的会计人员中有百分之六十以前是会计专业的。因此,同学们以后从事会计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

  (2)调查中,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应用是异常突出的,而其它的经济业务处理能力、税务业务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审计能力等相应地应用较少。它们的应用比例如下图所示:

  (3)在调查问卷中问到会计在部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地位这一题时,很多人在比较重要这一项打钩,这说明,我们会计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分析经济形势,经济决策的能力。另外,有45%的人认为会计专业前景为较有前途,15%的人认为无前途,13%较无前途,20%的人认为因人而异。10%认为很有前途。在会计工作稳定方面,有55%的人认为会计工作的稳定性为一般稳定,15%的人认为不稳定,30%的人认为因人而异。

  (4)通过对会计人员的交流,他们认为在任职的基本要求中,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是比较重要的,其次就是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以及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态度,由此可以说明,现在大多数的会计从业人员中,都是具备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为主的。下面是对会计知识结构的总结。

  六,调查体会

  1,总结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需具备以下几点:

  (1)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

  (2)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2)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把基础理论知识学扎实。

  (3)广泛的知识面要坚持学*。但不能只学*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与经济相关的知识。

  (4)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英语水*。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

  2,对学院教学的建议。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强化电算会计,专业课每门课程配套模拟实训,与企业联合办学。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2

  【摘要】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应该了解会计就业的前景,从而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我在今年暑假期间走访了贵州省石阡县很多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包括银行,酒店,咖啡店等并对他们的财务室进行了相关,发放了调查问卷,从而获取一些有用的数据,最后分析总结。

  一、调查目的

  了解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寻找自身能力结构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主要县区设有会计岗位的各大中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

  三、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各单位会计人员的性别,学历水*,所学专业,会计职称,会计年限,以及对会计就业前景的看法等。

  四、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书面问卷调查了解40名会计从业人员相关情况以及他们的主要看法。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40份,本调查问卷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详见调查附表)。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我们调查的对象类型比例如下:

  (1)从表一看,男女比例为9:11,可以看出,女性在会计人员这一块占了大多数,但在了解中可知,男性担任会计主管的要多,而女性担任出纳和一般会计人员的较多。从表二看,大专学历占的比例比较大,其次是本科。这说明会计专业对学历的要求相对还不是很高。大专生在这一领域竞争力相对较强。从表三可以看出,会计专业还是一个比较对口的'专业,在这些被调查的会计人员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点五以前是学会计专业的。这说明同学们以后从事会计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在表四会计职称方面,一般会计人员和初级职称较多,中级次之,高级和注会较少,这反应出当今社会还是缺乏高端顶尖人才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虽然从表二中得出会计专业对学历的要求相对还不是很高,但同学们也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会计技能,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很大的优势。从表五看,在了解中得知,会计年限越久一般担任的岗位级别越高。这说明“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你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迟早有你发光的时候。

  (2)在这次调查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对会计的第一印象就是算账,记账,这说明很多人在刚接触会计这一词汇时都不是很了解它真正的意义,很多同学现在也许还不是很了解会计的真正含义,这也包括我,但不要为此担心,这只是一个开始,只要你努力就会成功。其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认为我国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高,受人们的普遍尊重,会计环境是影响会计人员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而在所有影响会计制度发展的环境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国60多年的会计史证明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另外,在会计行业的前景方面,有42%的人认为需求量还很大,就业容易;38%的人认为发展前景还较好,就业一般;20%的人认为基本已经成饱和状态,就业困难。而且,在会计行业中,诚实,稳重,细心是人们认为必不可少的。

  (3)调查中,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应用是异常突出的,而其它的经济业务处理能力、税务业务处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审计能力等相应地应用较少。

  六、调查体会总结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需具备以下几点:(1)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2)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2)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把基础理论知识学扎实(3)广泛的知识面要坚持学*。但不能只学*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与经济相关的知识。(4)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英语水*(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要做到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我自认为自身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一定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3

  一本书中这样写到: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而且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就业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就业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就业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就业也是大学生学*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所以,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我过去的一年也尝试了不同类的社会就业工作,按照自己的规划,在大学四年中要尝试多种工作,争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且鉴于我们学校的自身优劣势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的局限性和就业现状不是很理想,而且自身对现在的专业也不是很感兴趣,因此,我将考虑辅修一些其他专业作为弥补。希望在毕业以后从事其他工作或相关工作。

  因此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就业,而是在一个同学亲戚开的一家会计事务所进行这次寒假社会就业。希望通过这次就业了解会计相关知识,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社会就业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就业工作内容

  我此次社会就业的会计事务所是重庆兢业会计服务公司的分公司,主要承接一些小公司和个体经营户的代理记账。在年前由于大量的工作堆积,在过年的时候也处于忙碌中,我才得到机会和我同学一起在事务所帮忙。

  会计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对会计的工作不了解,我在事务所里负责的主要工作就是录凭证和整理凭证资料。工作很简单,经过一天的简单学*就基本掌握了技巧,但接下来的工作真的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一连着几个小时面对着电脑,重复着输入收入——成本——费用——结转的数据,按照会计科目表,很多项目都有特定的编号,比如101现金,501经营收入,503销售费用等,工作前我对每个科目编号都要进行记忆,记住了编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不停的重复这样的工作还是会让大脑混淆科目编号。刚开始的时候我害怕出错,每一个凭证都录得很慢,打印出来后都会核对一遍。但到了后来自己都懒得再去多看了,但速度提高了不少,为了协调自己的工作,我和我的同学每人录30分就交换一次工作,也就是整理打印出来的凭证资料,并和国税单和地税单合并装订。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了好几天,我也熟识了事务所的长辈们。

  当然,工作简单,但也容易出错,每次出错都得影响工作进度,做会计得有耐心还有细心,在完成自己的那份工作之余,我也会去学*了解会计其他的工作,会计讲究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工作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矗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这为其三。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二.就业心得

  1. 我这次的机会是通过我同学得到的,就算我在事务所犯了小错,长辈们也不好加指责,但这也让我感觉到压力,如果这么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那么我还能做什么呢。我虽然是无薪的.新手,但好在我对电脑的操作比较熟悉,很快就能上手,所以在学校多学一点知识是很有用的,我不是本专业的学生,但可以通过自学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在就业的几天里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去弥补自己的知识,同时更体会到就业中理论的应用是不易的,简单枯燥的工作更要求我们能克服心理的厌烦情绪,也许我们以后的工作就是重复某些无聊琐碎的事,我们抱怨了,但依旧得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2. 在工作中,要多动脑寻找提高效率的方法,比如说电脑上某些快捷键的设置,文件的合理放置等,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投机取巧也是可以的,这算是理论在就业的应用吧。同时很重要的就是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3.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税务单我们还可以发现里面含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它记录了各种个体经营户的营业收入,我们利用这些商业价值信息可以做出调研报告,了解我们当地的消费*惯,甚至分析消费心理,找出在当地最有市场的商品,以及分析商店地理位置,季节因素对商品的销售影响。当然作为会计师也必须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不得随意透漏。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合理收集各种信息。

  4. 在社会就业中我们都会发现我们在社会交际方面显得很稚嫩,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和别人接触,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但要真正的锻炼自己就要敢于去接触社会上的人,不怕犯错,克服自己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能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对自己的能力保持足够的自信,但又不能自大,我们作为一个学生,要学会虚心向别人请教,敢于提问,不要等到别人表现出亲和力你才肯去问,那样你会做得很辛苦,同时要尽快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娶耐心、虚心地接受。

  三.就业意义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就业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就业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就业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就业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就业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就业活动范围,挖掘就业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就业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就业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通过此次社会就业,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就业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就业,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就业相结合,另一方面,就业可以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今的*发展是飞速的,世界的变化是飞速的,所以,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更新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从就业中学*,不断完善自己,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才能在今后的学*工作中表现的更好。

  同时这次就业也让我对会计也有了新的认识,并意识到会计师并不适合自己,虽然我们现在的专业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但只要我们继续充实自己,努力学*,用更专业的知识武装自己,我相信无论什么专业,如果没有辛勤的付出,没有过硬的基础,即使是最热门的专业,也无法成功就业,因此,我们应从自身找原因,重新振作起来,努力在未来的社会中寻到一处立足之地!认真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总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4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生活,学*、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虽然会不*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5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广东省副*宋海指出,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20xx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7万人,比20xx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28%,加上外省院校来粤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前两年未落实就业岗位省内外高校毕业生,预计20xx年在我省求职择业的毕业生可能超过40万人。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难、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现状和就业形式: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特色的就业行情。说起来可笑,现在为就业发愁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世界是你们的要有历史的使命感为21世纪*四化建设贡献力量。N年寒窗下来,才发现自己不但不是什么国家栋梁,而是连参与建设的机会都几乎没有了。曾经的天之骄子,你被谁抛弃。大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抛弃!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招过来搞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低低的(尤其应届生)。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由于*年来的大学生扩招,使得市场上的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就日益严峻了,而究其原因,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生活,学*、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2)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

  1、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虽然会不*衡,冷热不均,但是社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够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应该说无论是热门专业的学生,还是冷门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2、招聘单位将更加理性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3、民营企业将成为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名企仍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

  4、就业空间将就一步扩大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5、人才市场趋向在转变

  据调查显示,人才市场未来长期的趋向是,有新知识,高技能的良好品质的人才有机会,而非大学生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继续学*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如前所述,我们学院毕业生*三年的就业率虽高,但仍面临着就业难问题。要有效解决此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端正就业意愿和提高供求匹配的效率。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构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要素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求职者才会显得有内涵。而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追踪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则是能否持续工作和取得工作成功的关键。

  2、进一步端正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意愿。

  这些事例和数字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前年轻人的求职意愿明显偏离社会用人需求。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等观、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

会计就业调查报告6

  一、内资企业

  1、职业特点: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

  2、职业状况: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国内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戚)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戚)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帐

  3、建议:工作任务少,压力小,特别是国企这就给你很多的学*时间,给你的鲤鱼跳龙门梦想提供了舞台如果你的学校不是很好,会计专业在国内不是很牛,那笔者建议你选择这些企业,因为可以利用时间,参考注册会计师或ACCA,既能积攒经验,又能继续努力拿证书。

  在校期间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有条件的参加ACCA考试前者在一些省市在校会计学生就能报名,而且费用相对低,总共5门,考过一门在5年内持续有效;后者全面,总共14门课程,英文试题,大二及以上就可以报名培训培训后不仅能掌握国际财务会计操作,更重要的是其课程涉及管理、金融等方面,还能提高专业英语水*根据调查,上海现有ACCA会员年薪在10万到80万之间,缺点在于报名和培训费用稍微有点高。

  参加上述两项考试在国内企业(包括外资)中的认可程度非常高,拥有ACCA认证因为其知识全面,如果要跳入外企,绝对是再好不过的资质了,在其中的发展也将顺利不少。

  要想通过关键在于坚持,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通过率低是出了名的它对每科(《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的知识点考查的特别细,ACCA的培训全球通过率在50%左右,成为会员需要通过考试后需3年工作经验。

  二、外资企业

  1、职业特点:待遇好,学得专业

  2、职业状况: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你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适用。

  3、建议:要进外企,英语好是前提然后如果能通过CBRA或ACCA考试的几门课程,也能增加一些砝码。多看面试经验谈外企的面试大都是动真格的,而且方式奇怪(借用某同学的话)很多同学的专业功底和英文水*都很不错,最后却拿不到Offer的原因就在于不适应他们的面试风格建议大家在网上下载或书店购买一些目标单位的面试资料,提前演练和熟悉,顺便也注意一下应聘其他环节的事项,例如着装和表达等等。

  最*,法律+财会的法务会计也是很受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欢迎的人才选修了法律专业并有所成就或拿到法学第二学位的同学,其发展前途也很光明。

  三、事务所

  1、职业特点:小所和外资大所的云泥之别

  2、职业状况:所有的事务所工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累!区别在于很多小事务所所,待遇低,加班不给加班费,杂事多……外资事务所例如普华永道则待遇要好的多,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的工作任务更重,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在那里是“女人当做男人用,男人当做牲口用”,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著名的“安达信日出”就是指员工经常加班后走出办公楼就能看到的日出但在事务所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小所,因为人手的问题,对于一个审计项目,你必须从头跟到尾,包括和送审单位的沟通等等,能充分锻炼能力大所则是对团队合作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性、意志等方面能给予地狱般的磨练。

  3、建议:进事务所不一定要通过CBRA,但有这个资格竞争力要强的多,尽管可能你在校只能通过两三门所以建议同学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争取在学校通过两三门科目。

  假期实*找个事务所做实*助理,通过社会关系,包括导师、师兄寻找这样的实*机会对你的就业很有好处,以学*经验为目的,给不给工资还是别计较那么多。

  想进外资所的同学,一定要把英语练好,特别是会计专业英语最少要做到能顺利用英语沟通另外,找一些关于介绍会计审计项目,以及其中的团队协作的书看看笔者的一位在毕马威任过高级财务经理的朋友说,在他们的眼中,专业水准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潜力和合作沟通能力是第一位。

  四、理财咨询

  1、职业特点:方兴未艾的阳光职业

  2、职业状况:去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会的同学应该知道,现在对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而且,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财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炎龙老师认为,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

  3、建议: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前,先问问自己那个性是否适合从事投资理财,比如自己是否是那一类独立思考、不情绪化的人,这一点在投资理财(无论是公司理财还是个人理财)上是关键的因素。再次,判断一下自己是否有在这方面的有利优势,比如独特的见解,对宏微观经济信息的掌握,是否有相关的人脉和导师等等。然后,要想让自己能从容入行,学校方面开设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你得选择培训班让自己能掌握充分的基本知识,例如CFA.也可以为了实践和人脉,选择当地的由投资方面高手办的讲座,然后寻找机会找到自己的导师,说不定你要跨过门槛时他能帮你一把。

  五、公务员、教师

  1、职业特点:稳定有余,发展不足

  2、职业状况:会计人考上公务员或被招进高校做老师,和其他专业的人从事这些职业一样,有稳定、压力小的优势,也有发展艰难的缺点。

  3、建议:对于自己想当老师的,其实,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进入体制内工作,虽说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创业前景,但足够稳定!总而言之,还是要看个人的发展需求了。


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菁华3篇)(扩展8)

——大学生返乡就业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大学生返乡就业调查报告1

  一、调查背景

  火热的六月,马上又有一批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几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随着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的增加,一批创业者和即将创业者也渐渐走进我们的视线。我市大学生自主创形势如何?面临哪些困境?出路又在何方?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型,而作为祖国的栋梁——当代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队伍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愈显严峻。

  我们在20xx年4月份面向本院学生进行了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了294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有229份,调查对象中男性147人,女性82人,其中一年级124人,大二年级105人,涉及的专业有金融学、税务、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营销与策划、法学、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艺术设计、商务英语、法语等,基本上覆盖所有专业。调查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关注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程度,既了解我院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看法,也可以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所在,挖掘他们的创业才能,为他们的创业之路提供支持。

  二、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

  (一)、自主创业的源头

  大学生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就业成为我国三大就业问题。一些家庭花几万、十几万培养出来的学生,为何在就业路上还不如一些技校毕业生吃香呢?目前,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难以解决,应积极采取措施,吸取国外经验,鼓励大学生创业。从调查数据显示,创业意愿主要来自于家庭,占到69.43%。下面是调查过程中,家长对创业所持的态度: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支持的占40.61%,一般支持占43.23%,反对的占0.87%,无所谓占15.19%。显然,大部分的家长都支持自己的子女自主创业,解决就业压力。而另一方面,也有小部分家长反对,他们担心的可能是,大学生还属于增知识、长身体的年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承担创业的各种压力,而且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还未具备创业的心理条件,这也是令人担心的问题。如果大学生投资创业失败,反而会加重父母的负担。

  当下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如能找到一份工作,虽然省去了自主创业的麻烦,但收入会不理想,自主创业会带来不错的收入。听别人的不如自己做主,不愿意听别人的派遣,更愿意自己说了算。

  (二)、兼职、专业、创业的三者关系

  相信大学生当家教这是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赚钱方式,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刚刚从高考硝烟里走来,正是现炒现卖的好机会。因为差不多谁都能干,所以想找份好的家教工作非常难。一些城市的学校、公园附*,经常能看到一些青年学生把纸板绑在自行车上,上面写着“家教”。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当家教占调查人数的58.95%。然而,另外的41.05%则选择的是有过除家教外的兼职经历。尽管如此,但是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把家教这份兼职作为首选。

  三、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社会来讲,还是新生事物。但从*几年的趋势来看,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全国逐渐蔓延的同时,我们看到它产生的整体效果并不是令人特别满意。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大学生自身知识和技能不足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教导下,大学生缺少对社会、现状和自我的挑战,缺少除了专业以外的知识的学*和领悟。自主创业需要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和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的知识,在缺少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企业必然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经验

  虽然创业经验不是生而具有的,但是没有长期的社会阅历积累很难形成生活经验。大学生群体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只有想法,缺少经验。

  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自主创业初期容易受到一些成功案例的影响,没有深刻体会创业成功背后的付出与艰辛。盲目乐观的激情创业很容易挫败大学生的薄弱意志和自信。

  大学生自主创业市场经验不足。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对市场缺乏了解,特别是市场开拓、企业运营商,很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还有对于创业选择缺乏市场调研和长效分析。

  (三)自主创业缺乏启动资金

  调查显示,有接*43%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初期最大的困难。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规模较小却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许多风险投资公司都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大学生自主创业中。没有启动资金,大学生即使有很好的创业设想和项目,也会被迫叫停或放弃。在创业初期的大学生筹措资金除了向家人、朋友借款以外,大部分需要通过银行的小额贷款来解决。但在实际的调查中,有*28.5%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可以小额贷款,有*62%的大学生表示从银行小额贷款手续太麻烦,再加上找不到人担保等因素,很多大学生放弃贷款来筹措资金,仅有不到10%的大学生通过贷款实现自主创业。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有待完善

  国家和地方*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出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还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健康有序的创业环境。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观望的层面上,没有形成一种尊重和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

  (五)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涉及的面还不是非常广泛,具体执行起来还是比较困难,地区差异较大。这给大学生的创业带来了不少麻烦。

  (六)高校创业教育跟进不到位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支持,也需要高校承担起引导和教育的职责。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高校并未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仅有不到10%的大学生接受过创业课程的系统学*。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能够成功的开展自主创业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创业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四、对策与建议

  *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王艳茹花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才把20xx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各类创业政策梳理清楚。她指出,目前国家各部门之间在制定政策时有时会缺乏沟通和协作,各部门的创业促进政策整合性不强,“如果有一个像美国的中小企业局一样的机构,专门负责创业事务的部门就好了。综合上述资料,从*层面、高校层面和大学生自身层面提出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各级*应有的措施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据了解,93.49%的*部门表示“已经或正在制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82.38%的地方制定了相关规定,保证毕业生创业投资程序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但只有3.12%的高校学生认为所在地的创业扶持体系已经较为完善;认为自主创业促进体系的运营管理机制上存在缺陷的有31.38%。由此可见,各级*部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扶持工作还有待完善。具体如下:

  1、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大学生的最大实际是“一有三无”,即有知识,经过大学的学*和训练,已经具有了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这种知识可能内化为能力,外化为创造,这也是大学生的最大财富;无资金,学生是消费者,读书花的是父母的钱,家庭再有钱,他们是不太可能找家里要钱去创业的;无经验,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不可能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无关系,大学四年,他们的交际圈子仅限于同学和老师,社会关系基本是空白。创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这种实际,把他们既不能等同于下岗职工,也不能当作失业青年,因为在他们身上寄托着社会的创业理想。

  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此后,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除国家限定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自主创业且符合前提的毕业生,在其自筹经费不足时,可向当地经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对以自由创业、短期就业、个体经营等各式格局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级当局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形态保险交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财政和社会形态两条渠道筹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

  2、首先是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创业者注册资金分期到位,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容易进功创业的市场准入前提。要以解决创业资金为重点。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传统的创业资金来源于创业者自身的积累,现在靠这种方法筹集资金创办企业已不适应要求,更何况就业的压力迫使学生跨出校门就要进行自主创业,来不及进行资金积累。现在各级*虽然出台了一些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使这项政策推动很难,落不到实处。各级*必须下大力气来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探索利用技术、专利、知识、信用等担保的融资渠道,真正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

  3、要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创业目标。

  政策就是导向,有什么样的创业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创业目标。创业政策要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则一时难于实现,过低则容易造成自身价值贬值,甚至束缚创业能力的发挥。这就要求创业政策有明确的导向,鼓励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都要体现出来。最重要的是要反映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趋势,积极鼓励他们创办以科技型为主的企业,创办产生较大社会价值的企业,而不能过多引导他们去从事那些简单化的经营项目。网上开店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选择之一,新华网杭州1月14日电(记者谢云挺)20xx年,在校大学生杨甫刚在淘宝网上开起了一家名为“嘟嘟靓妆”的化妆品网店,现在网上成交数量已有1万多笔,网店的信誉度获得了两个“皇冠”,*均每月收入3万多元。

  4、要尽量减少限制性条件。

  对大学毕业生创业不能纯粹从解决就业的角度去看,而应该从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岗位的方面去认识。如果有大批大学生老板出现,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就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创业政策应该尽量减少限制、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方便快捷、搞好服务,用良好的创业政策催生富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培育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学生创业英雄。

  五、总结

  本次调查仅局限于浙江财经学院,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大学生返乡就业调查报告2

  *年来,回乡务农成为一些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的新选择。当然,这些大学毕业生回乡务农,有许多人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是主动到农村去寻找创业机会的。

  2008年夏天,山东农业大学的毕业生谢思惠却放弃免试研究生的机会,回到福建农村老家。“当时,村里人议论纷纷。很多人拿我作反面教材,教育孩子千万别跟着学。”但谢思惠却从那时起就立志当一名懂科技、能创新的农民,把最新技术带回来,让家乡每亩土地的产出也由500元变成5000元。今年10月,他联合本村青年,成立专业合作社,吸收了100多户会员,种植品种从生姜扩大至茶叶、地瓜。“乡亲们看到效益,都说上过大学就是不一样。”

  从“大学白念了”到刮目相看

  2004年,潘学鹏从山东大学毕业回到惠民县李庄镇,贷款创办了一家绳网加工企业。两年后,公司发展成为年产值100万美元、利税8万美元、产品达9大系列120个品种的知名绳网出口企业。

  2000年,毕业于*农业大学的吕群山回到家乡招远市金岭镇。他发现,城市绿化需要大量树木,便承包了村里8亩土地,从事苗圃培育,发展高端绿化树木。2002年,他将产品搬到烟台果蔬会上,得到育苗同行、绿化用苗圃单位的认可,购货订单纷至沓来。目前,他的苗圃每年实现利润20多万元。“回乡之初,许多人说我大学白念了。渐渐地,村里人才对我这个农校毕业生开始刮目相看。”吕群山说。

  *和社会支持很关键

  采访中笔者发现,回乡创业成功的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除了自身就业观的及时转变和调整,最值得一提的是*和社会在关键时刻的大力支持。

  济南大学毕业生艾宝荣以养蝇著称。可是,随着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她的资金严重缺乏。正当她求助无门时,济南市妇联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帮她贷到100万元。2004年,正当吕群山为扩大种植规模而发愁时,*为他送来2万元小额贷款。当年,他的苗圃从8亩扩至24亩。

  山东团省委的“青春创业行动”也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在政策方面,山东各级团组织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40余条有利于青年创业的政策;在资金方面,团省委联合有关机构设立“高新投基金”等30多个不同额度、不同使用方向的青年创业基金。在“青春创业行动”的支持下,成千上万青年得以成功创业。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主要有:

  一、根据《*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文件,“使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的.精神,对所有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都能享受到免费创业培训,培训合格并创办企业具备一定条件者,可以申请小额贷款和享受税费减免政策。具体联系电话:0352—502xxxx。

  二、社会保险补贴。对创办企业吸纳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或自己是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从事了个体经营,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三、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属微利项目的可享受补贴贷款利息。

  四、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五、税收减免。对开办企业当年新吸纳了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或自己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在3内年可减免一定范围内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大学生返乡就业调查报告3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1.引言

  *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2.调查形式与结果

  2.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2.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xx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1.*方面

  *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3.大学生方面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麦肯嘉顿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所学专业性知识;

  ②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③吃苦耐劳的精神;

  ④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

  ⑤良好的个人养成*惯;

  ⑥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

  ⑦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唯一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从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修炼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修炼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修炼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