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庙导游词 (菁华3篇)

首页 / 导游词 / | 2022-11-29 00:00:00 导游词

尧庙导游词1

  中华始祖之一的尧身后,后工钱了眷念他——古代的第一个名君,在临汾城南四公里的处所构筑了尧庙。地址地叫尧庙村,因为帝尧建都临汾,因而史称“尧都*阳”。尧庙建于临汾,更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

  尧,听说是帝喾的后世,黄帝的五世孙,名放勋,号陶(音yao)唐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古帝。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惟天为大,唯尧侧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见尧王好事无量,众民爱慕。

  尧庙前有一古朴门楼,正中刻有“古帝尧庙”四个大字,东、西双方横楣上写着“就日”和“瞻云”。庙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建筑,不绝扩大。庙内前面有对象朝房、光天阁、尧井亭,后头有尧宫、舜宫、禹宫、万寿宫,最后是寝宫,对象双方尚有很多房舍、庭院。据史传,尧庙局限最大时占地七百八十余亩。

  进了尧庙,起首看到的是奇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汗青。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宏伟。楼顶竖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异常雅观。听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其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

  五凤楼的后头有尧井亭。该亭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汗青。亭为六角高檐楼阁情势,小巧玲珑,很是别致。亭中水井听说是尧王亲手所掘。井的直径八寸,井壁为两层,外层有卯榫砖九块一圈,叠圈砌成。相传尧井通海,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

  广运殿亦称尧宫,是召见众臣共商国是的处所,也是庙内的主体构筑。始建于唐显庆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汗青。殿高二十三米,通进深二十六点三米,通面宽四十三米。殿内有十二米通顶立柱四十二根。柱下石基座镌刻风雅,狮子、麒麟有声有色,各式花草竟斗可妍,实为海内有数。大殿龛内,有高达二米八的唐塑尧王像,双方站着两位宰相和两位阁老。尧王,听说姓伊,是尧庙南八里伊村人。伊村现尚存刻有“帝尧茅茨土阶”的石碑。相传尧王早年就住在土阶上的茅草房子里。《韩非子.五蠹》中写道:尧王住的茅草屋,吃的野菜根,不加调味,用土缸盛饮水,粗布仅掩身材,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堪不换。可见尧王的糊口异常费力。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老婆的像。听说尧王的老婆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一亩多大)、梳妆台等。

  庙内苍劲的古柏,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异常有数。个中的柏抱槐、柏抱楸,每至夏季,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秋花、奇趣盎然,堪助游兴。

  尧陵位于尧庙东北30公里的郭村和涝河之间。尧陵的陵丘为纯净黄土建成,高五十米,环周八十米,陵上松柏翠,周围土崖环峙,涝河水经陵前南流。远眺如一高耸的丘峦,异常壮观。尧陵前筑有祠庙,听说是唐初建设。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碑记说,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另外,因谒尧陵遂塑己像。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祠内现存有山门、牌楼、厢屋、献殿、垛殿、寝殿、碑亭等构筑,机关紧凑,木雕风雅,红墙绿瓦,分外精明。

  祠内,存有碑碣十余通,碑文记实了尧王故绩及尧陵沿革;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立的一块碑上刻有尧陵全图,至此生涯齐备。

尧庙导游词2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帝尧之都*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下面我们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黄河母亲的心脏--壶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从90版的50元人民币上一睹过了壶口瀑布的风采了,那当各位身临其境时感觉又是如何呢?刚才在车上有为先生问我为什么叫做“壶口”瀑布,下面就请大家一边欣赏瀑布一边听我的介绍。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高山流向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颜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时由于受到了吕梁山脉的阻挡,转南进入著名的晋陕大峡谷之中,上游数百米的水面当留到下游的龙王辿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滔滔河水骤然收敛成约50余米,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看起来就像从茶壶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称她为“壶口瀑布”。

  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势之猛,形成了她独有的四大景观:水底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起雷。我们大家现在可以看到,水由于惯力跌入几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数十米的水雾,这个景观就是“水底冒烟”。有时天气好时,遇上太阳光的折射,还会看见一条彩虹横跨*。

  这些壮观的美景,往往是艺术家、诗人们最爱捕捉的瞬间,伟大诗人李白就在这里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万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驾汽车飞越黄河时的助跑线。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柯受良驾汽车飞跃黄河不久后,在99年我们的黄河娃朱朝晖骑摩托车也同样从这里飞过了壶口瀑布的上空。现场10多万观众和通过卫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亿的观众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又一飞跃黄河的壮举。这挑战自我,战胜大自然的壮举,展现了我们黄河儿子的英勇气概。

  如果大家细看脚下这黄河石岸,就会发现断断续续的摩擦痕迹,这就是壶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国古代,黄河的商业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时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黄河水运南下进行销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龙王辿时,由于壶口落差大,龙槽窄,水流急,货船根本无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纤拖出水面,延山西一侧拉过龙槽,再进入河中继续航行。旱地行船时艄公们唱着船歌,纤夫们喊着号子,推、拉、牵、挽互相呼应,场面极其壮观。因此,凡到壶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黄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绝活,可惜随着运输业的发展这个行当已没什么传人了,在古渡的老镇上只剩下两位老艄公孤独地生活在他们集体宿舍一样的老窑洞里,任青春同老镇的繁华一样渐渐消逝。

  朋友们,今天的讲解就先到这里了,有人说壶口瀑布是可以触摸的威风锣鼓,是可以凝视的黄河大合唱。下面给大家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您尽情的融入这壮观的景象中拍照留念,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太过靠前观赏景观拍照留念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护您的相机免受水雾的侵扰。愿这次游览能给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尧庙导游词3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和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心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大禹殿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地形立体微缩图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石刻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清徐县尧庙

  在清徐县尧城村,元至正中年建,有无梁殿、塑象,为文物保护单位清泉寺在清徐县北五里*泉村,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建,群峰环抱,风景颇幽。古人赞曰“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

  古帝尧陵

  古帝尧陵位于临汾市东,郭行乡北郊村西,距市区35公里。尧陵依山傍水,建在山脚下一个半岛形的岩石丘上,

  涝河环绕,岩崖下潺潺西流,陵丘高50米,周3O0米,古柏葱茂,世称神林。山门面河临岸,上建戏台,下为砖券门洞,呈楼阁式。进了山门,东西原为看戏楼台,北面为仪门,系木构牌坊,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左右排出,结构精妙,巧夺天工。坊上前书“*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过去此处为下马坊,文武官员晋谒尧帝陵寝时,至此均须下马落轿。入仪门中院正中为献殿,面阔三间,高大敞朗,东西为配殿。献殿后有石阶13级,踏阶而上,原有正殿五间,现存搭建的碑廊,中竖“古帝尧陵”作为标志的石碑,与殿宇同为明代万历年间修造,两旁排列着元、明、清时代碑碣。中轴线两侧,各有厢房耳房,碑廊下石阶两旁,东西各有一院,正面留下砖券窑洞一排,原献殿东西的斋室12间以及神厨已毁,陵西守墓人组成的村落亦荒废了。


尧庙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尧庙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1)

——临汾尧庙导游词 (菁华6篇)

临汾尧庙导游词1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2

  中华始祖之一的尧身后,后工钱了眷念他——古代的第一个名君,在临汾城南四公里的处所构筑了尧庙。地址地叫尧庙村,因为帝尧建都临汾,因而史称“尧都*阳”。尧庙建于临汾,更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

  尧,听说是帝喾的后世,黄帝的五世孙,名放勋,号陶(音yao)唐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古帝。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惟天为大,唯尧侧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见尧王好事无量,众民爱慕。

  尧庙前有一古朴门楼,正中刻有“古帝尧庙”四个大字,东、西双方横楣上写着“就日”和“瞻云”。庙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建筑,不绝扩大。庙内前面有对象朝房、光天阁、尧井亭,后头有尧宫、舜宫、禹宫、万寿宫,最后是寝宫,对象双方尚有很多房舍、庭院。据史传,尧庙局限最大时占地七百八十余亩。

  进了尧庙,起首看到的是奇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汗青。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宏伟。楼顶竖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异常雅观。听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其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

  五凤楼的后头有尧井亭。该亭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汗青。亭为六角高檐楼阁情势,小巧玲珑,很是别致。亭中水井听说是尧王亲手所掘。井的直径八寸,井壁为两层,外层有卯榫砖九块一圈,叠圈砌成。相传尧井通海,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

  广运殿亦称尧宫,是召见众臣共商国是的处所,也是庙内的主体构筑。始建于唐显庆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汗青。殿高二十三米,通进深二十六点三米,通面宽四十三米。殿内有十二米通顶立柱四十二根。柱下石基座镌刻风雅,狮子、麒麟有声有色,各式花草竟斗可妍,实为海内有数。大殿龛内,有高达二米八的唐塑尧王像,双方站着两位宰相和两位阁老。尧王,听说姓伊,是尧庙南八里伊村人。伊村现尚存刻有“帝尧茅茨土阶”的石碑。相传尧王早年就住在土阶上的茅草房子里。《韩非子·五蠹》中写道:尧王住的茅草屋,吃的野菜根,不加调味,用土缸盛饮水,粗布仅掩身材,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堪不换。可见尧王的糊口异常费力。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老婆的像。听说尧王的老婆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一亩多大)、梳妆台等。

  庙内苍劲的古柏,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异常有数。个中的柏抱槐、柏抱楸,每至夏季,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秋花、奇趣盎然,堪助游兴。

  尧陵位于尧庙东北30公里的郭村和涝河之间。尧陵的陵丘为纯净黄土建成,高五十米,环周八十米,陵上松柏翠,周围土崖环峙,涝河水经陵前南流。远眺如一高耸的丘峦,异常壮观。尧陵前筑有祠庙,听说是唐初建设。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碑记说,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另外,因谒尧陵遂塑己像。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祠内现存有山门、牌楼、厢屋、献殿、垛殿、寝殿、碑亭等构筑,机关紧凑,木雕风雅,红墙绿瓦,分外精明。

  祠内,存有碑碣十余通,碑文记实了尧王故绩及尧陵沿革;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立的一块碑上刻有尧陵全图,至此生涯齐备。

临汾尧庙导游词3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4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临汾尧庙导游词5

  临汾市是山西主要的粮食产区,该区境内有雄伟高峻的山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贵的动植物。在普遍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临汾市的绿化成果相当可观,因而又有"花果城"之称,并正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到临汾旅游主要是为了欣赏距其165公里处的壶口瀑布,至于临汾市本身的景点则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临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帝王——尧的都城,由此可知,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场所。

  临汾景点以临汾为中心向四周呈现辐射状。洪洞县的霍山广胜寺,其飞虹塔是*最高的琉璃宝塔;古大槐树,是明初山西向中原大移民的集合出发地;明代监狱(又称苏三监狱)是*现存最早的古代县级衙狱;襄汾的丁村文化遗址,以发掘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而闻名中外;丁村民俗博物馆,原为典型的明、清民居,现为展示晋南民俗文化的场所;侯马的晋国遗址,是春秋时代晋国都城新田所在地;尧庙和尧陵的存在,足以证实尧都*阳之说。

临汾尧庙导游词6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的,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必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广运殿为尧庙建筑群的.主殿。该项目为国家级重点修复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余*米,工程造价为105万元(1983年造价)。建筑为清代无斗拱大木作建筑。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资深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根据现状构件和历史资料,主持勘测、复原设计和工程技术指导。该项目修复设计时间为1983年6月-- 1987年7月。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

  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

  大禹殿

  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

  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

  *地形立体图

  位于华表广场的*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尧庙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2)

——尧庙导游词通用五篇

  尧庙导游词 1

  中华始祖之一的尧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古代的第一个名君,在临汾城南四公里的地方建筑了尧庙。所在地叫尧庙村,由于帝尧建都临汾,因而史称“尧都*阳”。尧庙建于临汾,更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

  尧,据说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名放勋,号陶(音yao)唐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古帝。孔子在《论语 . 泰伯》中说:“惟天为大,唯尧侧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见尧王功德无量,众民爱戴。

  尧庙前有一古朴门楼,正中刻有“古帝尧庙”四个大字,东、西两边横楣上写着“就日”和“瞻云”。庙始建于晋代,后经唐、元、明、清历代修建,不断扩大。庙内前面有东西朝房、光天阁、尧井亭,后面有尧宫、舜宫、禹宫、万寿宫,最后是寝宫,东西两边还有许多房舍、庭院。据史传,尧庙规模最大时占地七百八十余亩。

  进了尧庙,首先看到的是秀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

  五凤楼的后面有尧井亭。该亭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亭为六角高檐楼阁形式,小巧玲珑,非常别致。亭中水井据说是尧王亲手所掘。井的直径八寸,井壁为两层,外层有卯榫砖九块一圈,叠圈砌成。相传尧井通海,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

  广运殿亦称尧宫,是召见众臣共商国事的地方,也是庙内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显庆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殿高二十三米,通进深二十六点三米,通面宽四十三米。殿内有十二米通顶立柱四十二根。柱下石基座雕刻精细,狮子、麒麟栩栩如生,各式花卉竟斗可妍,实为国内罕见。大殿龛内,有高达二米八的唐塑尧王像,两边站着两位宰相和两位阁老。尧王,据说姓伊,是尧庙南八里伊村人。伊村现尚存刻有“帝尧茅茨土阶”的石碑。相传尧王以前就住在土阶上的茅草屋子里。《韩非子 . 五蠹》中写道:尧王住的茅草屋,吃的野菜根,不加调味,用土缸盛饮水,粗布仅掩身体,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堪不换。可见尧王的生活十分艰苦。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夫人的像。据说尧王的夫人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一亩多大)、梳妆台等。

  庙内苍劲的古柏,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十分罕见。其中的柏抱槐、柏抱楸,每至夏日,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秋花、奇趣盎然,堪助游兴。

  尧陵位于尧庙东北30公里的郭村和涝河之间。尧陵的陵丘为纯净黄土建成,高五十米,环周八十米,陵上松柏翠,周围土崖环峙,涝河水经陵前南流。远眺如一高耸的丘峦,十分壮观。尧陵前筑有祠庙,据说是唐初创建。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碑记说,唐太宗征辽曾驻跸于此外,因谒尧陵遂塑己像。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祠内现存有山门、牌坊、厢屋、献殿、垛殿、寝殿、碑亭等建筑,布局紧凑,木雕精细,红墙绿瓦,格外醒目。

  祠内,存有碑碣十余通,碑文记载了尧王故绩及尧陵沿革;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立的一块碑上刻有尧陵全图,至今保存完好。

  尧庙导游词 2

  古帝尧庙位于临汾市南约三公里处。尧庙汉魏时代始建于汾西古*阳城,晋惠帝元康年间徙尧庙于汾东原上。唐显庆三年(658)徙庙于城南今址。历代修葺,屡遭战乱,今存山门、五凤楼、广运殿、寝宫等,棂星门、仪门已毁。

  山门正中门额嵌“古帝尧庙”四字,旁门东刻“就日”,西镌“瞻云”,意为人们依就如葵花向太阳,万民瞻望如五谷盼甘霖。山门以南两旁栽植柏树,原东西厢房百余间无存,仅有零散竖立着的历代碑石。西边新迁建琉璃九龙壁一座,面东。正面耸立五凤楼,雄奇俊秀,原名光天阁,意为尧舜光天下之明。楼下有三个砖券门洞直通中院,楼上重檐之下,围设围廊门台,登高望远,宫内外景物尽收眼底。顶上脊饰陶俑31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五凤和鸣象征天降仁君,君臣团结,河清海宴,国泰民安。穿过五凤楼,便是尧井亭,亭形六角,周设围栏,井深十米,上加篷盖,传说为帝尧亲凿,实为启示后人饮水思源,不忘帝尧功德。原来两侧的獬羊亭、冥荚亭今已无存。现存对称的四株古柏,一日柏抱楸、二日柏抱槐、翠柏丛中紫红楸花、洁白槐花盛开。三日鸣鹿柏,四日夜笑柏,传说曾有梅花鹿来树下嘶鸣。夜笑柏或说原产于印度,每年腊月三十日夜,树上沙沙作响,似笑语声,故名。

  再后的广运殿高大雄伟,为祭祀帝尧之主殿。1987年**拨款大落架重修,庙貌崭新。殿基高2米,长五条压边。殿前月台宽阔可容数百人参祭。月台前正中砌滚砖成坡,边砌石条,中心嵌有二龙戏珠青石巨雕,除皇宫外,非一般庙殿所有。殿高27米,宽九间,进深五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似故宫太和殿。该殿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饰边,脊立五彩琉璃脊饰,龙飞凤舞,金碧辉煌。殿内竖立12根18米高的通天柱子,每根柱下都有石雕柱础,水磨青石,光洁可鉴。浮雕麒麟、狮、象、花卉、禽兽,形象逼真,刻工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殿中砖木神龛中,彩塑帝尧圣像,高2.8米,身着九章服,头戴*天冠,帝王威仪,神采奕奕,旁立四男侍,龛台下四大臣分立两旁,传说左为方季、五满,右为单非、禾覃。龛前居中竖立两根盘龙大往,彩塑缠柱盘龙,威严可怖,名曰虬柱。殿前正中上方有二层彩楼,与大殿一体构成,新颖别致。殿内靠前墙两分各有悬空木梯可上彩楼。登楼眺望,尧宫景色,一览无余。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民无能名”依张守节《谥法解》为:“民无能名曰神。”后院为帝尧寝宫,宫内彩塑帝尧及其夫人像。寝殿两旁新修长廊东西各20间,供展览参观之用。北魏诏祀帝尧于*阳,以后历朝“谨按祀典,诸前代帝王,三年一祭,其时以春之仲月,其地以当时所居国邑,祭祀……唐尧于*阳府”。元初大规模重建,“为地上百亩,为屋四百间”,忽必烈帝诏赐其宫曰“光宅之宫”,殿日“文思之殿”,门曰“宾穆之门”,并赐白金200两,良田15顷,为赡宫香火费。明代扩建为三圣(尧舜禹)庙,清康熙帝亲临*阳诏令重修尧庙,建万寿行官,御笔题匾,尧殿曰:光披四表;舜殿曰:浚哲文明;禹殿曰:万世永赖。诺示每年三月十八日起庙会,会期一月,至四月二十八日祭尧。届时官绅侨民隆重祭祀,三台唱戏,庙会热闹非凡。战乱以后,庙会废止。令人遗憾的是,1997年,广运殿被人故意纵火焚烧,火灭殿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广运殿已于1999年复建。

  古帝尧陵位于临汾市东,郭行乡北郊村西,距市区35公里。

  尧陵依山傍水,建在山脚下一个半岛形的岩石丘上,涝河环绕,岩崖下潺潺西流,陵丘高50米,周3O0米,古柏葱茂,世称神林。山门面河临岸,上建戏台,下为砖券门洞,呈楼阁式。进了山门,东西原为看戏楼台,北面为仪门,系木构牌坊,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左右排出,结构精妙,巧夺天工。坊上前书“*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过去此处为下马坊,文武官员晋谒尧帝陵寝时,至此均须下马落轿。入仪门中院正中为献殿,面阔三间,高大敞朗,东西为配殿。献殿后有石阶13级,踏阶而上,原有正殿五间,现存搭建的碑廊,中竖“古帝尧陵”作为标志的石碑,与殿宇同为明代万历年间修造,两旁排列着元、明、清时代碑碣。中轴线两侧,各有厢房耳房,碑廊下石阶两旁,东西各有一院,正面留下砖券窑洞一排,原献殿东西的斋室12间以及神厨已毁,陵西守墓人组成的村落亦荒废了。

  尧陵祠宇始建年代不详,据金代碑载,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曾屯兵于此,祭扫帝尧。唐初改建陵园祠宇,并塑唐太宗像于配殿之中,宋、元、明、清历代修葺。传说尧死以后,万民悲痛,人们不约而同,从数里外的土丘上挖土背负到这沙石岩丘上来,于是掬土成山,留下此纯净黄土堆积的陵丘。相传献殿后13级石阶中的第七阶后有洞可通悬棺井穴。传说有人撬开阶石,找到洞口,用绳索缚鸡吊下,初则闻鸡叫声,待提绳而上时,却不见了鸡头,此后这无人再去探究。还说悬棺穴底,有清水潜流,登殿顶俯首侧耳,犹闻潺潺水声。陵东3里有下马庄,再东3里有上马台,传为尧往浮山巡察或避暑由此上马,回来时到下马庄下马步行,去尧庙祭拜其母,至今履迹可辨。过去尧陵由周围八村共管,官府减免其差徭,确保祀尧的香火费用,春秋二祭相沿不废,逢会唱戏,邻县乡民齐集。日寇入侵、战乱以后庙会废止,至今未复。

  尧庙导游词 3

  临汾市是山西首要的粮食产区,该区境内有宏伟高大的山峰,清亮奔涌的泉水,罕有贵重的动植物。在广泛缺水的黄土高原上,临汾市的绿化成就相等可观,因而又有“花果城”之称,并正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惠临汾旅游首要是为了浏览距其165公里处的壶口瀑布,至于临汾市自己的景点则是以汗青文化遗迹为主。临汾是我国汗青上第一个有笔墨记实的帝王——尧的国都,由此可知,在好久早年,这里就是人类生息劳作的场合。

  临汾景点以临汾为中心向附*泛起辐射状。洪洞县的霍山广胜寺,其飞虹塔是中国最高的琉璃宝塔;古大槐树,是明初山西向华夏大移民的荟萃出发地;明代牢狱(又称苏三牢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县级衙狱;襄汾的丁村文化遗址,以掘客出旧石器期间人类化石而有名中外;丁村*惯博物馆,原为典范的明、清民居,现为展示晋南*惯文化的场合;侯马的晋国遗址,是春秋期间晋国国都新境地址地;尧庙和尧陵的存在,足以证实尧都*阳之说。

  尧庙导游词 4

  今天是国庆节,下午妈妈带我去尧庙。

  我进去的时候第一4102眼就看见的就是风光秀丽的五凤楼,两层我们1653从旁边的楼梯上去的,那楼梯真高,上去后,我还看到了《圣旨展》我在认识了慈禧太后,听导游简介,五凤楼是由,一人升天,四凤齐鸣,四凤是指尧身边的大臣,应而得名。

  五凤楼的后面就是《尧井亭》,据说是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太阳落在地下,地下十分干旱,以前,人们都是用河流来吃水的,因为天气干旱,河流里的水都干了,人们就发愁,尧有一天在大树下休息,突然看到蚂蚁的洞穴,蚂蚁一般都居住在潮湿的洞穴里,于是尧便开始挖起了井找到了水源,为了纪念尧把这口井叫尧井,也称天下第一井,井的旁边有,“夜笑柏”“鸣鹿柏”“柏抱槐”“柏抑楸”这四种树。我们又见到了尧字璧大约有一千多个尧字,都是名人写的,有一个尧字像人在跑步真有。

  我们去看了铜钟,重大约有21吨,厚度大约一分米,还有尧殿两侧树木桩,叫诽谤木,是尧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就是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便于改进朝政,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还有尧和夫人睡觉的地方,叫寝宫,后来,我们来到天下第一鼓,是世界上最大的鼓,鼓的直径大约3米,高大约1。2米。鼓的两面是整张牛皮做的,在20xx年前纳入世界纪录,听导游讲解,鼓内有弹簧,击小鼓就能听大鼓的声音又叫母子连心鼓,这就是尧庙的风光秀丽!

  尧庙导游词 5

  龙凤之脉

  尧宫甬道中间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叫“龙凤之脉”,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长达300米。龙和凤均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这里的龙凤之脉就是中国最吉祥的龙凤通道。

  文物雕塑

  陈列于尧宫甬道两旁的器物是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和700年前我们祖先的生产方式,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生活器具、以及礼仪用品和乐器等。这些文物石雕生动地展示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使尧庙更具有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民百姓,凡到此处,心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宫内历尽沧桑劫难而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

  “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尧井台

  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尧宫古柏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的古柏,西侧这两棵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

  柏抱楸,每年四五月间,柏枝丛中盛开红色楸花,游人无不称奇。柏抱槐据传是600多年前从西安慈恩寺移植而来,每逢夏初,柏树从中槐花盛开,芳香四溢,甚为可观。

  东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一棵叫“夜笑柏”。传说唐代在寝宫雕塑帝尧与夫人鹿仙女的圣橡时,突然跑来一对梅花鹿在柏树下欢蹦鸣叫,故称此树为“鸣鹿柏”,至今它的枝丫树杈,长相酷似梅花鹿角。

  “夜笑柏”系古时一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昼伏夜长,树寿绵长,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夜笑柏”。

  蟠龙图雕

  镶在尧殿月台台阶上的这个“蟠龙图雕”,是根据1978年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畋象放大制作的,这贴画蟠龙畋是我国最早的龙的图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龙”。龙型简洁古朴,龙嘴衔含稼禾,反映了人类对农业文明的追求与崇尚。

  广运殿楹联

  广运殿楹联是20xx年尧宫大修之后,由尧都区区长宿青*所撰,著名书法家樊*一先生书写。对联以根祖为题,高度概括了尧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突出了尧庙的根祖本色。

  上联:“居*阳倚河汾深植民族之根”,意为尧定都*阳,依托黄河、汾河流域的优越条件,协和万邦,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所以说,中华民族始于尧,尧都是民族根祖所在。

  下联:“启文明定中华垂誉国家先祖”,意为尧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才有“中国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广运殿

  “广运殿”亦称尧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殿宽9间,进深5间,周设围廊32间,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广运殿取广以配天,运以配地之意,故曰“广运殿”。殿前彩楼两旁悬有“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说帝尧功德无量,人民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他。尧与四位大臣的铜象是20xx年元朋18日安放的。威仪祥慈的帝尧坐像高达5米,形象逼真朴实的四大臣圣像高达4.1米。

  尧是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因而亦称陶唐氏。尧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用古朴的科学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设立“华表木”“敢谏鼓”,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孔子赞尧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帝尧高寿114岁而终,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尧两侧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四位大臣是:四岳,尧时期掌管山岳祭祀的官儿。后稷,是主掌农业的大臣。羲和,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皋陶,尧时期任大理之职,是方管刑律的大臣,他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据说“画地为牢”就是他民明的。

  寝宫

  尧的寝宫始建于唐麟德年间(公元664年),宫内供奉着帝尧与其夫人鹿仙女的塑像。传说帝尧定都*阳不久,去仙洞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双方相爱,择日成婚。成婚之处就在鹿仙洞。成婚那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腊烛。此后,人们把帝尧与夫人分女成婚的山洞称之为“洞房”,世上才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所以华夏儿女反成婚之居皆称为“洞房”。

  祭祖堂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崇拜祖先的美德,尧舜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是伟大的先祖。尧庙祭祖堂是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殿堂,供奉着尧舜禹君臣后裔姓氏牌位,涵盖了千家姓大部分。在祭祖文化堂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先祖,知道自己的根脉,寻到血缘之根,精神之魂和根祖文化之源。

  虞舜殿

  舜殿的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殿内虞舜塑像高3.5米,打破了神化官化色彩,以人文先祖的形象进行了设计雕塑。尧在位70年时访到舜,考察三年后由舜辅政20年,禅让于舜,而后8年故世。舜又效仿帝尧,在老年将帝位禅让于禹。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被千古颂传的“尧舜禅让”。舜姓姚,名重华,属有虞氏,故称虞舜。舜接替尧位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刑罚,广旋仁政,使四海宾服,国泰民安,将国家治理得政通人和,天下安乐,创建了千古颂扬的“尧天舜日”太*盛世。舜20岁时以孝闻名,30岁时尧举用他,50岁时代行天子政事,61岁接替尧登上帝位。登位39年到南方巡视,逝于苍梧境内,葬于江南九嶷山。大禹殿大禹殿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模式,系重檐歇山顶式,殿高15.5米。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将其位禅让于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国号为夏后,故禹也被儿为夏禹。殿内大禹塑像高3.5米,取材于“大禹治水”,突出了先祖对农业水利的贡献,塑像古朴自然,与我们更加贴*,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中华帝尧钟

  钟楼内悬挂的在华帝尧钟,重达21吨,喻指铸造于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农历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一年24个节令;钟齿为12个,寓意一年12个月;钟面镶铸着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羲和制历,皋陶神判,和合议政,藜羹鹿裘,历山访贤,禅让虞舜八幅图案,展示着丰厚了尧文化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赞誉了钟鸣鼎盛的尧天舜日。

  尧典壁廊

  “尧典壁”位于尧宫东侧,南北长达300米,高3.3米,镶有碑石380块,镌刻3万余字,是全国第一座雕刻尧、舜、禹历史文献的纪念壁,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碑文内容由南往北伸展,图文并茂,共分为13辑,即:《尚书。尧典》、《尧典图说》、《尚书。舜典》、《舜典图说》、《尚书。大禹谟》、《大禹谟图说》、《尚书。禹贡》、《禹贡图说》、《帝王赞尧》、《先贤咏尧》、《本纪尧传》、《典籍评尧》、《史载记尧》等。“尧典壁”是一部三圣功绩的精化史,“尧典壁廊”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天下第一鼓

  “中华帝尧鼓”称之为天下第一鼓。迄今为止,天下还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20xx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帝尧“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除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了“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此鼓是襄汾县红跃鼓厂承制。厂长卫红跃历经半载,寻遍全国十三个省市才觅到了这两张牛皮,制成了这面象征先祖民主精神的大鼓。

  华表

  尧殿两侧木桩,是尧设立的“诽谤木”,亦称华表木。《辞海》记载:“华表,亦称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桩”。尧是开启华夏文明的贤明君主,设立诽谤木正是要博纳众谏,广泛听取民众意见,以便改进朝政。为了打消大家的顾忌,达到言者无罪,畅所欲言,就特意树起了这一诽谤木。可以说,“诽谤木”是体现尧民主政治的初评。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但已失去帝尧设立诽谤木的本意,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物和帝王尊严的标志物。华表为尧所创,始于尧都。20xx年我们在尧都广场筑建了“尧都华表”,高达21米,寓意21世纪;柱身蟠曲着中华世纪龙,苍劲威武,顶端的冲天吼,生机勃勃,预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底座有长城图案和黄河壶口瀑布图案,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社稷永固,为中国第一华表。

  千家姓纪念壁

  在尧宫门前的广场西侧,有高达6.6米,长达100米的千家姓纪念壁,以长城造型,花岗岩构筑,气势宏伟,可谓天下之最。纪念壁镌刻1566个姓氏,以中国传统书法真、草、隶、篆四种字体雕刻,并镶有“华夏子孙,同根共祖”八个显赫大字。纪念壁前的“叶落归根”大型铜雕,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根深,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中国地形立体微缩图位于华表广场的中国地形立体图,是按十亿分之一的比例微缩制作,面积为9600*米,分为四种色区,山川、河流、高原、*原、湖泊、岛屿等立体展现,新颖别致,气势壮观,可谓全国最大的中国地形立体微缩景观。

  石刻二十四节气图

  尧任命羲和、羲仲等人观察天象,根据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一年以366天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用润月的办法解决,这就是农历的来历。尧钦定历法,有序了农业,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因而在宫前尧门通道两侧刻制了象征日月星辰的石雕和二十四节气日历图,使帝尧功绩得以形象展现,国祖尧庙更具文化特色。

  清徐县尧庙

  在清徐县尧城村,元至正中年建,有无梁殿、塑象,为文物保护单位清泉寺在清徐县北五里*泉村,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建,群峰环抱,风景颇幽。古人赞曰“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

  古帝尧陵

  古帝尧陵位于临汾市东,郭行乡北郊村西,距市区35公里。尧陵依山傍水,建在山脚下一个半岛形的岩石丘上,

  涝河环绕,岩崖下潺潺西流,陵丘高50米,周3O0米,古柏葱茂,世称神林。山门面河临岸,上建戏台,下为砖券门洞,呈楼阁式。进了山门,东西原为看戏楼台,北面为仪门,系木构牌坊,斗拱层层叠架,飞檐左右排出,结构精妙,巧夺天工。坊上前书“*章百姓”,背书“协和万邦”,过去此处为下马坊,文武官员晋谒尧帝陵寝时,至此均须下马落轿。入仪门中院正中为献殿,面阔三间,高大敞朗,东西为配殿。献殿后有石阶13级,踏阶而上,原有正殿五间,现存搭建的碑廊,中竖“古帝尧陵”作为标志的石碑,与殿宇同为明代万历年间修造,两旁排列着元、明、清时代碑碣。中轴线两侧,各有厢房耳房,碑廊下石阶两旁,东西各有一院,正面留下砖券窑洞一排,原献殿东西的斋室12间以及神厨已毁,陵西守墓人组成的村落亦荒废了。


尧庙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3)

——天水伏羲庙导游词 (菁华5篇)

天水伏羲庙导游词1

  千百年来呢,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俨然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起龙的来历呢,不得不提到就是三皇五帝了,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所以也被称为“太昊”。史*载,伏羲之母华胥氏在雷泽踩了巨人的脚印,于是怀孕生下了伏羲,听起来很可笑,但是古代人真的很相信这些都哦!伏羲“人首蛇身,有圣德”蛇身即龙身。民间传说啊,伏羲和女网都是人首蛇身,结成夫妻,繁衍后代。于是有了我们这群黄皮肤黑头发的龙的传人。所以说呢,伏羲氏我们民族的始祖。说对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伏羲庙,我们,就当是寻根祭祖来了。

  伏羲庙,原来被叫做“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创建于元至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347年,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庙宇坐北朝南,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10座古建筑,以及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建筑,现占地面积6000多*方米,庙宇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布局相当严谨规则。

  大门前的这座“开天明道”牌坊,是明嘉靖二年,也就是公元1523年建造的。当初匾额上本来是“太昊宫”三个字,后来遗失了。到了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西宁道杨应琚进京觐见后返回路过天水,天水知州李鋐请他书写“开天明道”匾额,补了空缺,这块牌坊檐楼三架庑殿顶,依旧保持着明代的风格。牌坊下各立一石,刻有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表示对伏羲的尊敬。一会路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虔诚哦。

  大门又称门坊,现在有5间,上面“与天地准”的匾额,是明代甘肃著名学者胡缵宗的手笔。门柱上还有副对联,现在呢,保密,一会啊,要考考大家谁理解的最好。

  重头戏来了。伏羲庙的主体在中院。中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主体建筑就是庄严雄伟的先天殿了。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7米。这里可是供奉伏羲的地方哦。先天殿里的伏羲泥塑彩绘像,浓眉长胡子,树叶为衣,手托八卦,赤膊跃足,俨然原始部族首领的形象,可是他的神情聪慧凝重,目光如炬,灵气逼人,又名副其实的“开天明道”“人文始祖”的化身。这个塑像是全国最大也是最精彩的。大殿雄踞在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雄伟,重檐歇山大顶,龙吻屋脊。上有雕花天公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几经重修,却依旧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大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配合装饰,井口天花是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正中的藻井绘画着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即是装饰,又颂扬了伏羲的业绩。大殿里面,右边有个浑身有鳞,长着翅膀的龙马,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它本是龙,但有个马达形状,从黄河中走来,鳞片下藏着图,就是藻井上画着的河图,也就是八卦。左边呢,还有一对叠在一起的磨盘,上面刻画着河图洛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伏羲时代,天降洪水,人类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看,另一个版本吧)幸免遇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他们决定结为夫妇。但这样做不和伦常,两人很为难。最后两个人各自上了昆仑山的南北两山,背着各自所带动磨盘,一起从山顶往下滚。他们发誓:如果两石结合,就表示上天同意他们结为连理。结果大家猜怎么着?天随人愿啊。磨盘滚到山脚居然合二为一。于是二人成婚,繁衍了我们的民族。那个磨盘啊,人们都说,已成婚的人摸了,夫妻会永远和睦。大家可要抓紧机会啦。

  还有很多很多的景点,等我们到了再一一介绍。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庙里的古树了。相传院里原有64株古柏,是按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的。但遗憾的是现在只剩下37棵了。这些古柏苍劲挺拔,被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珍品。一会啊,大家就会大饱眼福了。

  总之呢,伏羲庙浓浓的人文气息,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天水伏羲庙导游词2

  大家好,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伏羲庙。

  伏羲庙原称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公元1490年,也就是明弘治三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伏羲庙整个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大家能够看到,伏羲庙大门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牌坊上的匾依次写的是“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开天明道”。

  那么大家此刻站的这个地方便是伏羲庙的前院,走过仪门我们将进入伏羲庙的中院,伏羲庙按照*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它坐北朝南,占地1.8万多*方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局,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后应,具有典型的*古代建筑风格。

  此刻,我们进到大殿里面看看。大家此刻看到的大殿正中央神龛内的塑像就是伏羲的像,它是我国保存最大的明代塑像。伏羲身披树叶,目光炯炯。大家能够看到他手中拿有一个盘状物,那这个盘状物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先天八卦太极盘”。相传是伏羲创造绘制的,伏羲画卦的基础是以阴爻和阳爻象征阴阳,伏羲发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因素组成的,于是发明了八卦,用阴阳相互结合的八种符号:乾、坤、震、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成为世界的物质基础,伏羲创造的易称为“先天易”,其图称为“先天图”,其卦称为“先天卦”。

  我们继续前行,此刻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便是先天殿了,那里是整个伏羲庙的中心,是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在大殿两旁大家能够看到很多柏树,这些树基本上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原先纵八行,横八列,共有64棵古柏,是按照八卦里64卦方位排植的。

  大家此刻再来看一下这匹浑身有麟,长着翅膀的马,这匹马就是龙马,为什么那里会出现这样一座雕像呢?根据古*载和民间传说,伏羲氏受到龙马负图的启示创画了八卦。

  那么伏羲是在哪里看到龙马的呢?据说龙马出于天水北道三阳川卦台山下的渭河,那里流传着伏羲画卦的神奇传说。在卦台山下,渭河中心有一块巨石,高出水面3米多,呈圆形,中空外实,形似太极。相传有一天,伏羲画卦是忽然望见从渭河北岸上的一个洞中飞出了一匹龙马,伏羲看到了龙马身上的图案,受到阴阳变化的启发,创画了八卦。

  看完了龙马塑,我们再来看看神龛左侧的这两个相互叠合的石盘,这就是著名的河图洛书石盘。相传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灭绝了人类,只有善良的伏羲、女娲受到雷公的启示,钻进了一个大葫芦内才幸免于难。洪水退后,兄妹俩历经千辛万苦,承担起重建家园的神圣职责。为了繁衍后代,伏羲和女娲务必结亲,但他们是兄妹,不能结亲,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两个人约好分别应对面站在天水南北两山上,将两个石盘滚下山,如果石盘刚好重合在一齐,那么就说明上天同意他们结合。结果石盘滚下来后结合在一齐,人类才得以繁衍生存。那里的当地人相信已成婚的人摸一下伏羲庙中的磨盘,夫妻便会永久和睦。

  为了弘扬伏羲文化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是龙的生日,那里会举办节庆活动“伏羲文化旅游节”,海内外华夏子孙纷纷来到天水朝圣祭祖,观光旅游。

  好,我的讲解就到那里,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天水伏羲庙导游词3

  千百年来呢,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俨然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起龙的来历呢,不得不提到就是三皇五帝了,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所以也被称为“太昊”。史*载,伏羲之母华胥氏在雷泽踩了巨人的脚印,于是怀孕生下了伏羲,听起来很可笑,但是古代人真的很相信这些都哦!伏羲“人首蛇身,有圣德”蛇身即龙身。民间传说啊,伏羲和女网都是人首蛇身,结成夫妻,繁衍后代。于是有了我们这群黄皮肤黑头发的龙的传人。所以说呢,伏羲氏我们民族的始祖。说对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伏羲庙,我们,就当是寻根祭祖来了。

  伏羲庙,原来被叫做“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创建于元至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347年,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庙宇坐北朝南,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10座古建筑,以及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建筑,现占地面积6000多*方米,庙宇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布局相当严谨规则。

  大门前的这座“开天明道”牌坊,是明嘉靖二年,也就是公元1523年建造的。当初匾额上本来是“太昊宫”三个字,后来遗失了。到了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西宁道杨应琚进京觐见后返回路过天水,天水知州李鋐请他书写“开天明道”匾额,补了空缺,这块牌坊檐楼三架庑殿顶,依旧保持着明代的风格。牌坊下各立一石,刻有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表示对伏羲的尊敬。一会路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虔诚哦。

  大门又称门坊,现在有5间,上面“与天地准”的匾额,是明代甘肃著名学者胡缵宗的手笔。门柱上还有副对联,现在呢,保密,一会啊,要考考大家谁理解的最好。

  重头戏来了。伏羲庙的主体在中院。中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主体建筑就是庄严雄伟的先天殿了。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7米。这里可是供奉伏羲的地方哦。先天殿里的伏羲泥塑彩绘像,浓眉长胡子,树叶为衣,手托八卦,赤膊跃足,俨然原始部族首领的形象,可是他的神情聪慧凝重,目光如炬,灵气逼人,又名副其实的“开天明道”“人文始祖”的化身。这个塑像是全国最大也是最精彩的。大殿雄踞在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雄伟,重檐歇山大顶,龙吻屋脊。上有雕花天公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几经重修,却依旧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大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配合装饰,井口天花是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正中的藻井绘画着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即是装饰,又颂扬了伏羲的业绩。大殿里面,右边有个浑身有鳞,长着翅膀的龙马,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它本是龙,但有个马达形状,从黄河中走来,鳞片下藏着图,就是藻井上画着的河图,也就是八卦。左边呢,还有一对叠在一起的磨盘,上面刻画着河图洛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伏羲时代,天降洪水,人类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看,另一个版本吧)幸免遇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他们决定结为夫妇。但这样做不和伦常,两人很为难。最后两个人各自上了昆仑山的南北两山,背着各自所带动磨盘,一起从山顶往下滚。他们发誓:如果两石结合,就表示上天同意他们结为连理。结果大家猜怎么着?天随人愿啊。磨盘滚到山脚居然合二为一。于是二人成婚,繁衍了我们的民族。那个磨盘啊,人们都说,已成婚的人摸了,夫妻会永远和睦。大家可要抓紧机会啦。

  还有很多很多的景点,等我们到了再一一介绍。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庙里的古树了。相传院里原有64株古柏,是按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的。但遗憾的是现在只剩下37棵了。这些古柏苍劲挺拔,被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珍品。一会啊,大家就会大饱眼福了。

  总之呢,伏羲庙浓浓的人文气息,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天水伏羲庙导游词4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向来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众喜爱。

天水伏羲庙导游词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此刻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礼貌的摇篮。这块秀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古史中的首*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mi)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十分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12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礼貌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代替了结绳记事的方法,之后促成*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礼貌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Gu),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超多的史籍文献和现**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1992年8月,**视察天水期间,欣然挥毫,题写了“羲皇故里”,充分肯定了天水作为羲皇故里的历史地位。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最后构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尧庙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4)

——扁鹊庙导游词 (菁华3篇)

扁鹊庙导游词1

  河北历史悠久,文明璀璨,这是一片环绕首都北京的广袤大地,他西倚太行之魏巍,东临渤海之涛涛,坐拥万顷之沃土,尽享物产之丰饶。他就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京畿重地——*河北!今天我们要到达的就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邢台。京津外围“卧牛城”,古称燕赵第一城。千年古刹开元寺,邢窑白瓷糖盛行,邢台武术梅花拳,中华医术最高明,历史名人不胜数,慷慨侠义大英雄。这段快板书说的就是邢台,这里有3500年的建城史,600余年的建都史,是唯一一个以古国命名的城市,也是河北省内做过国都最久的城市,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同这座城市一样古老的扁鹊庙。

  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随我一起下车。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回生桥了。传说当年扁鹊高明的医术惊动了上天,王母娘娘亲自下来验看。来到鹊山,见扁鹊为患者治病不厌其烦,便想试试扁鹊有多大医道。于是,化作乞丐,晕倒桥头。扁鹊急忙上前救治,把脉良久后说:“此人无疾也!”王母娘娘暗自吃惊,心里非常佩服。扁鹊又说,行医乃行善之举,让他喝碗人参汤吧。王母娘娘见扁鹊治病救人,善心一片,又医术高明。于是,仙袖一摆,河上立即出现一条彩虹,接着雀山上的喜鹊铺天盖地而来,千万只喜鹊衔石云集,积石成桥。为啥叫回生桥?相传,有一年,鹊山一带瘟疫蔓延,尸横遍野。扁鹊为救治百姓,用鹊山的中草药配置“驱瘟”药方,在桥北头安置几口大锅熬制药汤,让百姓服用。服用药汤后,疫病马上就好了,于是,人们蜂拥而至,只要踏上桥,喝口汤药就能起死回生,于是桥便取名回生桥,主要是形容扁鹊的医术之高,因为古时人们觉得无论得了多重的病,只要走过这座桥来到扁鹊的住所,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相传,在此桥上走第一遭可以祛病消灾、强身健体;走第二遭可以延年益寿、长命百岁;走第三遭可以身心具轻、飘飘欲仙。

  走过回生桥,我们可以看到路上有许多九龙石柏,其仙风道骨堪称一奇,九龙柏前有一石刻,刻有“药石”二字,药就是中药,石就是古时石针。相传,扁鹊生前医术高明,死后在这块刻石上常有他开列的药方或丹丸出现,神奇有效,所以人们成群结队前来朝拜扁鹊,抄写药石,领取药丸。相传,扁鹊有几大弟子,各个医术精湛,身怀绝技,在师傅遇害后继续行医治病。他们去世后,相继被埋在扁鹊庙对面的石山上,给师傅作伴,每人墓前栽下一棵柏树。久而久之,葱茏茂密,傲骨铮铮的柏树各抱地势,迎日月升落,送冬春去归。

  好,亲爱的游客朋友们,路过元碑之后,我们来到的就是扁鹊庙了,这是一座以道教为主的庙宇,起初完全为了纪念扁鹊的,故名扁鹊祠。随着扁鹊祠的香火日益兴旺,各路神仙也来这里安家落户,现今保存的扁鹊殿具有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殿内扁鹊神像在全国药王庙内呈现的也是独树一帜,头戴冕旒冠,身着直领宽袖长袍,腰束垂带,足蹬高履,完全是一幅侯王之相。两排十位弟子,东西各五位,恰好包罗了中华医学全部治疗的方法,证明了扁鹊作为中医药医。

  走到这里,我们本次扁鹊庙之旅就要结束了,相信这座城市的'古色古香,这座城市的玲珑秀丽,这个城市的红色精神,这个城市的青山碧水,一定让您意犹未尽,流连忘返。小杨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一路上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心中纵有万般不舍,分别却是必然的,但我相信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许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导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也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个导游小杨,随时等待着您的到来,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安!学鼻祖的身份和尊位。

扁鹊庙导游词2

  扁鹊纪念馆庙宇甚多,大概也是因为扁鹊行医足迹广布所致。明明没有多点执业证……而且他到某个地方,听说这里人对妇人或者老人或者小孩的健康比较关注,就从事相应的医生,我一直觉得这个很市场经济嘛。好了说正经的。我来的这个在河北邢台内丘县神头村鹊王山。据说比较正宗,因为扁鹊就是这儿的地主。据记载扁鹊治好了晋国大夫赵子简的病,赵子简氏赏了他好多地,其中就有这一块,而扁鹊也就在这儿行医了。扁鹊之后赴秦国行医,技术高超为御医所嫉,遂使人刺杀之。扁鹊殁后,村民将其首级盗回葬于此地,故名为神头村。扁鹊又被后世封为神应王,鹊王,故又名鹊王山。也正因为被正式封王,故图中扁鹊着王服。鹊王山剧内丘县城也有二十多三十公里,打的过来五十出头,开半小时多。自驾游最合适,因为回去的车不好找。游客不多,门票四十。据说庙会时人多。扁鹊庙为道教宫院,除扁鹊纪念堂纪念扁鹊及其弟子外,尚有三清四御等。长春真人丘处机曾在此结庐,图七即是遗址。扁鹊墓为其首级埋葬处,然原墓被毁首级两三千多年了也不可识,如今的墓在原址重修作纪念,墓碑倒是元朝的。医家胜地,有时也有学术活动在此召开,比前两天看的几位名医纪念馆好多了。扁鹊曾言,非能使之生,是其自当生,鹊使之起耳。不是我治好的,是你本来就不该死,天假我手而已,*医至今,每逢幸中,总想起这句话。

扁鹊庙导游词3

  扁鹊,是*名医的标识,用现代话说,叫名医形象代言人。20xx年8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共4枚,其中第一枚便是名医扁鹊。我自从学医以来,就有拜访扁鹊故里的迫切心愿,这样的机会总算来了。

  20xx年10月,我自驾车前往河北省内丘县拜访扁鹊庙。出北京,顺京珠高速公路南行,过保定、石家庄,就到了邢台市的内丘县。下高速,依内丘――昔阳的省际公路(河北省至山西省)向西北直行,约走20公里,就远远地看到了西边的巍巍太行山,而路边则有小河流过,河边柳树成荫,这就是柳林镇。过柳林,路边有“扁鹊庙”指示牌;下公路,顺指示牌沿乡间小道向正西山中行去,约行4公里,就到了扁鹊庙。

  扁鹊庙位于鹊山脚下,鹊山原名蓬山,是太行山脉的一个小分支,春秋时为晋国“专国事”的大夫赵简子的属地。赵简子曾得重病,5天不省人事,最后扁鹊治好了赵简子的病。赵简子为了答谢扁鹊,就将内丘蓬山4万亩土地赐封扁鹊。扁鹊原为河北省任丘县州人,从此就在此居住下来,上山采药,下乡巡医,内丘就成了扁鹊的第二故乡,人们也就把蓬山改称为鹊山。

  扁鹊庙,又名鹊山庙、鹊王庙,宋代加“神应”之号,为神应鹊王庙。庙坐北朝南,庙前是一条小河,据说是由鹊山上9条小溪汇流而成,故名九龙河。河上有一石桥,称为九龙桥,因扁鹊能起死回生,又称为回生桥,传说人从上走过,就可去病免灾。回生桥体现了人们对死的恐惧和生的追求,也是对医生的奢望,对此,扁鹊有非常绝妙的论述。扁鹊周游到虢国,治好了虢太子假死的病,从此,天下人便都说扁鹊能起死回生,扁鹊却说;“越人(扁鹊)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我哪能使死人复活,不过是使不死的人病愈罢了”。多么精辟,多么高尚!

  桥的南头有9棵汉柏,苍翠奇特,称为九龙柏。9棵柏树扎根于石缝之中,与山石融为一体,其生长年代之久远,组合之巧妙,生境之奇特,国内罕见。《内丘县志》上对其描述有一首诗:“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体,石山不老柏长存。”柏树下有一块石刻,名为“药石”,为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3年)龙峰所题。“药”指的是中药,“石”指的是由砭石磨成的针,合起来代表扁鹊当年行医的两大法宝――中药与针灸。

  站在九龙桥上,向下一望,眼前是一片秀丽的山村,这就是“神头村”。神头村原名上焦村。当扁鹊行医到秦国以后,由于扁鹊医术高明,秦太医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鹊,十分嫉妒,就派人刺杀了扁鹊。虢太子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悲痛,就千方百计把扁鹊的头颅从秦国找回,葬在内丘鹊山,并立庙祭祀,从此,这个山村就改名为神头村。

  从九龙柏过回生桥,就到了扁鹊庙山门前。一进山门,庙内古柏参天,建筑错落,碑刻林立。正面就是扁鹊殿,殿内正中是扁鹊塑像,呈古代皇帝样,可能与扁鹊在宋代被封为“神应王”有关。扁鹊殿的两侧是扁鹊的十大弟子塑像,其中有虢太子,主管采药。墙上是扁鹊行医的壁画,逼真生动。

  殿的东厢,是碑廊,廊内陈列有众多石刻,并有出土的汉代“辟邪”等文物。扁鹊殿的后部,是一大片后土总司殿、玉皇殿等道教建筑,与扁鹊的医家身份不大协调。扁鹊作为一位著名医家,曾提出“病有六不治”观点,“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道教虽不能算巫,但总与医相差万里,把扁鹊庙融化在道教建筑群中,未免遗憾。只有紧挨扁鹊殿的东北角,修有药王孙思邈殿,算是一种宽慰。

  庙的西北部有一偏院,建有扁鹊墓。墓呈圆球形,墓前有一斑剥风化的石碑,上书“神应王扁鹊之墓”七个大字,为“大元国中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立”。墓的正后方是一棵柽柳树,生长旺盛,据说为善男信女从别处移植而来,称为神树。仔细观察,周围山野确实没有柽柳树生长,这也真是一种奇事。柽柳本身是一种中药,称其为神树,也不为过。扁鹊墓的左后方,是一棵皂角树。墓的前面花园中,种有大量的金银花、鸡冠花等中药材,给人以扁鹊采药治病的许多联想。

  看看日头,太阳已经开始西落,因还要赶路,只好匆匆离开扁鹊庙。


尧庙导游词 (菁华3篇)(扩展5)

——伏羲庙导游词实用二十份

  伏羲庙导游词 1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纪念馆。”府中的明代建筑之一。1963年,人民**宣布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瓜台山古建筑被彻底破坏;但由于天水市***门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天水市伏羲庙的主要建筑、雕像等文物基本保存完好。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重视对这一建筑群的保护,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探索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具有十分重要的物质价值。据史**载,元朝统治者对“黄三”影响很大,尤其推崇。他们认为“黄三”应该是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仁宗寺。伏羲庙临街而建,庭院众多,四口四院。寺内古建筑包括10个剧场、牌楼、大门、礼仪门、先天堂、太极堂、钟楼、鼓楼、莱河堂。有六座新建筑,包括方超、北朗和展览馆。有76栋新老建筑。整个建筑群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堂、太极堂沿纵轴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所有寺庙、亭台楼阁、房屋、走廊等建筑都严格布置在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紧凑,密度适宜且有条理;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引领全局,豪放端庄。当游客沿着天水市的西行大街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能看到一个隐藏在绿芽中的大牌坊,也就是伏羲庙的正门。这座牌楼高2米,宽6.5米,长17.6米。桥台四周是砖砌的纠察线,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垂直的步行带。走上楼梯,可以看到牌楼三宽,山顶有单檐歇脚,主脊两端饰有浣熊;檐下斗拱铺砌四层七层,单拱六册,角斗拱两头,都是精雕细刻的佳作。对明代木结构建筑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牌楼正中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田凯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代乾隆湟中观察石羊所用,历来被游客称赞为文笔雄健、潇洒流畅。最初,伏羲庙前的东西两侧有两个牌坊,面对着相位,上面的过梁分别被命名为“开拓新事物”,继田丽之后”,以及门匾“田凯明道”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讴歌。庙门南面,大门牌楼对面的街道上,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时期的戏楼,宽三层,高两层,飞檐走角,造型精美,深受群众喜爱。

  伏羲庙导游词 2

  自1988年开始,天水市**每年在伏羲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祭。

  伏羲,炎黄儿女共同敬卯的仙祖,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明,正是由于耸开天名道,诏起礼貌,才有了我们这个在世界礼貌史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吴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走进伏羲庙,但见庭院疏阔,古树森森,相传院内原有64株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遗憾的是此刻只剩37棵,这些古柏苍劲挺拨,冠盖参天,自然得到园林专家的称赞,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殂品,明静清雅的环境衬抚出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一部世界性经著作,它不仅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地理遗传不科领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代和现代一些重要科学技术的进展,都与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伏羲以上古礼貌的伟大贡献,所以我国祭祀伏羲之礼世代绵延,经久不衰,每年春秋两次,每年正月十六为伏羲诞辰,实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九,为伏羲祭日,举行秋祭,昔皇故里天水对这位人文使祖的祭祀更加重视,每年春秋二季都在伏羲庙隆重举行,在那里多次举办伏羲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寻幽访古,唱着我的中国人,迎着月是故乡明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敬意,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一批批越过万水千山,轻轻地步入伏羲庙寻根祭庙,显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华夏儿女中产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伏羲庙导游词 3

  大家好!此刻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礼貌的摇篮。这块秀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十分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12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礼貌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代替了结绳记事的.方法,之后促成中国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礼貌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超多的史籍文献和现代的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最后构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伏羲庙导游词 4

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mi)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20xx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20xx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促成中国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Gu),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在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1992年8月,江视察天水期间,欣然挥毫,题写了“羲皇故里”,充分肯定了天水作为羲皇故里的历史地位。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伏羲庙导游词 5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面积1.3万*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间,庙堂为一座两进三门的建筑群,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特别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先天殿”内有伏羲塑像、屋顶有六十四卦图,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

  自1988年开始,天水市**每年在伏羲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祭

  伏羲,炎黄儿女共同敬卯的仙祖,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明,正是由于耸开天名道,诏起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个在世界文明史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吴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走进伏羲庙,但见庭院疏阔,古树森森,相传院内原有64株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遗憾的是现在只剩37棵,这些古柏苍劲挺拨,冠盖参天,自然得到园林专家的称赞,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殂品,明静清雅的环境衬抚出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一部世界性经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地理遗传不科领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代和现代一些重要科学技术的进展,都与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伏羲以上古文明的伟大贡献,所以我国祭祀伏羲之礼世代绵延,经久不衰,每年春秋两次,每年正月十六为伏羲诞辰,实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九,为伏羲祭日,举行秋祭,昔皇故里天水对这位人文使祖的祭祀更加重视,每年春秋二季都在伏羲庙隆重举行,在这里多次举办伏羲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寻幽访古,唱着我的中国人,迎着月是故乡明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敬意,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一批批越过万水千山,轻轻地步入伏羲庙寻根祭庙,,显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华夏儿女中产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伏羲庙导游词 6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13000*方米,建于明朝郑德年间。寺庙是一个建筑综合体,有两个入口和三个门。从南到北有牌坊、寺庙、*台、碑亭、大殿、古柏,尤其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 ldquo先天性太阳穴& rdquo内有伏羲造像,屋顶六十四卦。正殿高26.7米,深13.5米,宽7间,长2***米。是典型的明朝风格建筑。

  自1988年以来,天水市**每年伏羲生日(传说中的龙的生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公祭仪式,吸引了海内外许多黄帝子孙前来祭拜。

  炎黄儿女的不朽祖先伏羲,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行者。正是因为开辟了世界闻名的道路,宣告了文明,我们才有了一个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武关,俗称仁宗寺,是伏最大、最雄伟、保存最完好的礼庙。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

  走进伏羲庙,可以看到庭院宽阔,古树茂密。据说院内原有的64棵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的方位栽种的。可惜只剩下37个了。这些古柏苍劲雄壮,自然受到山水专家的称赞。它们被誉为中国罕见的古代木制品。安静优雅的环境反映了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世界经典,同时也促进了数学、物理、天文和地理等领域的发展。*代一些重要的科技进步与周易思想密切相关。正是因为伏羲以上古文明的巨大贡献,祭祀伏羲的`仪式才得以世代延续,并延续了很久。每年春秋两次,正月十六是伏羲的生日,其实是春节。农历七月十九日,伏羲祭秋。前皇帝的故乡天水,更注重对这位人文始祖的祭祀。每年春秋两季,在伏羲庙隆重举行。伏羲文化节多次在这里举行,吸引着海内外各界人士来参观古代,唱响我的中国话,迎来了家中月色多么明亮!带着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台湾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国外的中国后裔,分批渡过万水千山,轻轻进入伏羲庙寻根,显

  伏羲庙导游词 7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面积1.3万*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间,庙堂为一座两进三门的建筑群,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特别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先天殿”内有伏羲塑像、屋顶有六十四卦图,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

  自1988年开始,天水市**每年在伏羲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祭伏羲,炎黄儿女共同敬卯的仙祖,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明,正是由于耸开天名道,诏起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个在世界文明史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吴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

  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走进伏羲庙,但见庭院疏阔,古树森森,相传院内原有64株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遗憾的是现在只剩37棵,这些古柏苍劲挺拨,冠盖参天,自然得到园林专家的称赞,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殂品,明静清雅的环境衬抚出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一部世界性经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地理遗传不科领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代和现代一些重要科学技术的进展,都与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伏羲以上古文明的伟大贡献,所以我国祭祀伏羲之礼世代绵延,经久不衰,每年春秋两次,每年正月十六为伏羲诞辰,实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九,为伏羲祭日,举行秋祭,昔皇故里天水对这位人文使祖的祭祀更加重视,每年春秋二季都在伏羲庙隆重举行,在这里多次举办伏羲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

  寻幽访古,唱着我的`中国人,迎着月是故乡明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敬意,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一批批越过万水千山,轻轻地步入伏羲庙寻根祭庙,显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华夏儿女中产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伏羲庙导游词 8

  伏羲庙导游词自1988年开端,天水市**每年在伏羲诞辰日农历蒲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诞辰)举办规模隆重的公祭仪式,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祭伏羲,炎黄儿女独特敬卯的仙祖,中华民族长久历史的先明,恰是因为耸开天名道,诏起文明,才有了咱们这个在世界文化史山盘踞举足轻重位置的古老而巨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吴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范围最巨大,气概最宏伟,保留最完全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

  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走进伏羲庙,但见庭院疏阔,古树森森,相传院内原有64株古柏,是依照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遗憾的是当初只剩37棵,这些古柏苍劲挺拨,冠盖参天,天然得到园林专家的称颂,喻为海内常见的.古木殂品,明静清雅的环境衬抚出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一部世界性经著述,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发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地理、地舆遗传不科范畴也起到了推进作用,*代和古代一些主要迷信技巧的进展,都与周易的思维有着亲密关联,正是因为伏羲以上古文明的伟大奉献,所以我国祭祀伏羲之礼世代连绵,经久不衰,每年春秋两次,每年正月十六为伏羲生日,实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九,为伏羲祭日,举行秋祭,昔皇故里天水对这位人文使祖的祭奠更加器重,每年年龄二季都在伏羲庙盛大举办,在这里屡次举行伏羲文明节,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游览观光,寻幽访古,唱着我的中国人,迎着月是家乡明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敬意,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一批批超出万水千山,微微田地入伏羲庙寻根祭庙,显示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华夏儿女中产的强盛凝集力跟向心力。

  伏羲庙导游词 9

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mi)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20xx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20xx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促成中国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Gu),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在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1992年8月,江视察天水期间,欣然挥毫,题写了“羲皇故里”,充分肯定了天水作为羲皇故里的历史地位。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伏羲庙导游词 10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12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造了书契,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促成中国文字的产生。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代的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伏羲庙导游词 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是全国最大最早的伏羲庙。是一处古柏参天,浓荫盖地;庙宇辉煌,亭角挑翘;布局严谨清幽雅静;高墙围绕,芳草添色的所在,委实有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初祖的宏伟气魄。是天水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临街而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占地200万*方米。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布局规则严谨,屋顶皆饰琉璃筒板瓦,雕梁画栋,巍峨壮观。景色特点主体建筑太极殿高大雄伟,稳坐在院正北高1.8米,长2***米,宽13米的月台上。殿宇重檐琉璃瓦顶,饰螭首。顶上*脊两端有翘转向内的“鸱尾”。斗拱五铺,三抄、三*昂,刻卷云和龙头。门扇饰透花金线艾叶纹。圆窗透花,刻有二龙一珠,障水板刻松鹿图,雕刻精绝,别具一格。

  内有伏羲泥塑彩绘像。后有先天殿,原祀神农,内塑神农像一尊。侧有朝房、碑房、庑殿、鼓乐亭。亭殿间镶以古柏37株,古槐1株,奇形怪状,俨然是一院人物一幅画卷。庙东北有池,跨池有桥,池畔有亭,名曰“来鹤亭”。据说昔日有白鹤栖息其上,故此得名。庙祠内,柏槐苍茂,花木芬芳,黄莺鸣啭,燕语呢喃,碧树亭影,交相辉映,景色幽静,令人神思向往。风俗*惯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当地人相传伏羲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六,因而祭奠伏羲最隆重的就是这一天。人们在这一天赶庙会、唱戏、烧香、磕头、施舍,在心里把许多话"告诉"伏羲,以求从他那里获得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突出的.事情,就是求伏羲医病。伏羲庙院里原有八八六十四棵柏树,人们说那是伏羲按八卦的演化序列排列的;说那些树,每一棵都能懂凡人之言,都能解伏羲之意。人们按照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的循环规律来套,每一年都要推选出一棵柏树,让它在庙院内"值班";轮流到值班的树,便是"神树"了,也就是伏羲的代表。

  伏羲庙导游词 12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面积1.3万*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间,庙堂为一座两进三门的建筑群,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特别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先天殿”内有伏羲塑像、屋顶有六十四卦图,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

  自1988年开始,天水市**每年在伏羲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祭

  伏羲,炎黄儿女共同敬卯的仙祖,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明,正是由于耸开天名道,诏起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个在世界文明史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吴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

  走进伏羲庙,但见庭院疏阔,古树森森,相传院内原有64株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遗憾的是现在只剩37棵,这些古柏苍劲挺拨,冠盖参天,自然得到园林专家的称赞,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殂品,明静清雅的环境衬抚出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一部世界性经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地理遗传不科领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代和现代一些重要科学技术的进展,都与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伏羲以上古文明的伟大贡献,所以我国祭祀伏羲之礼世代绵延,经久不衰,每年春秋两次,每年正月十六为伏羲诞辰,实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九,为伏羲祭日,举行秋祭,昔皇故里天水对这位人文使祖的.祭祀更加重视,每年春秋二季都在伏羲庙隆重举行,在这里多次举办伏羲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寻幽访古,唱着我的中国人,迎着月是故乡明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敬意,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一批批越过万水千山,轻轻地步入伏羲庙寻根祭庙,,显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华夏儿女中产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伏羲庙导游词 13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13000*方米,建于明朝郑德年间。寺庙是一个建筑综合体,有两个入口和三个门。从南到北有牌坊、寺庙、*台、碑亭、大殿、古柏,尤其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 ldquo先天性太阳穴& rdquo内有伏羲造像,屋顶六十四卦。正殿高26.7米,深13.5米,宽7间,长2***米。是典型的明朝风格建筑。

  自1988年以来,天水市**每年伏羲生日(传说中的龙的生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公祭仪式,吸引了海内外许多黄帝子孙前来祭拜。

  炎黄儿女的不朽祖先伏羲,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行者。正是因为开辟了世界闻名的道路,宣告了文明,我们才有了一个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武关,俗称仁宗寺,是伏最大、最雄伟、保存最完好的.礼庙。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

  走进伏羲庙,可以看到庭院宽阔,古树茂密。据说院内原有的64棵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的方位栽种的。可惜只剩下37个了。这些古柏苍劲雄壮,自然受到山水专家的称赞。它们被誉为中国罕见的古代木制品。安静优雅的环境反映了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世界经典,同时也促进了数学、物理、天文和地理等领域的发展。*代一些重要的科技进步与周易思想密切相关。正是因为伏羲以上古文明的巨大贡献,祭祀伏羲的仪式才得以世代延续,并延续了很久。每年春秋两次,正月十六是伏羲的生日,其实是春节。农历七月十九日,伏羲祭秋。前皇帝的故乡天水,更注重对这位人文始祖的祭祀。每年春秋两季,在伏羲庙隆重举行。伏羲文化节多次在这里举行,吸引着海内外各界人士来参观古代,唱响我的中国话,迎来了家中月色多么明亮!带着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台湾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国外的中国后裔,分批渡过万水千山,轻轻进入伏羲庙寻根,显

  伏羲庙导游词 14

  大家好,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伏羲庙。

  伏羲庙原称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公元1490年,也就是明弘治三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伏羲庙整个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大家能够看到,伏羲庙大门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牌坊上的匾依次写的是“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开天明道”。

  那么大家此刻站的这个地方便是伏羲庙的前院,走过仪门我们将进入伏羲庙的中院,伏羲庙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它坐北朝南,占地1.8万多*方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局,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后应,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此刻,我们进到大殿里面看看。大家此刻看到的大殿正中央神龛内的塑像就是伏羲的像,它是我国保存最大的.明代塑像。伏羲身披树叶,目光炯炯。大家能够看到他手中拿有一个盘状物,那这个盘状物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先天八卦太极盘”。相传是伏羲创造绘制的,伏羲画卦的基础是以阴爻和阳爻象征阴阳,伏羲发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因素组成的,于是发明了八卦,用阴阳相互结合的八种符号:乾、坤、震、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成为世界的物质基础,伏羲创造的易称为“先天易”,其图称为“先天图”,其卦称为“先天卦”。

  我们继续前行,此刻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便是先天殿了,那里是整个伏羲庙的中心,是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在大殿两旁大家能够看到很多柏树,这些树基本上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原先纵八行,横八列,共有64棵古柏,是按照八卦里64卦方位排植的。

  大家此刻再来看一下这匹浑身有麟,长着翅膀的马,这匹马就是龙马,为什么那里会出现这样一座雕像呢?根据古**载和民间传说,伏羲氏受到龙马负图的启示创画了八卦。

  那么伏羲是在哪里看到龙马的呢?据说龙马出于天水北道三阳川卦台山下的渭河,那里流传着伏羲画卦的神奇传说。在卦台山下,渭河中心有一块巨石,高出水面3米多,呈圆形,中空外实,形似太极。相传有一天,伏羲画卦是忽然望见从渭河北岸上的一个洞中飞出了一匹龙马,伏羲看到了龙马身上的图案,受到阴阳变化的启发,创画了八卦。

  看完了龙马塑,我们再来看看神龛左侧的这两个相互叠合的石盘,这就是著名的河图洛书石盘。相传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灭绝了人类,只有善良的伏羲、女娲受到雷公的启示,钻进了一个大葫芦内才幸免于难。洪水退后,兄妹俩历经千辛万苦,承担起重建家园的神圣职责。为了繁衍后代,伏羲和女娲务必结亲,但他们是兄妹,不能结亲,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两个人约好分别应对面站在天水南北两山上,将两个石盘滚下山,如果石盘刚好重合在一齐,那么就说明上天同意他们结合。结果石盘滚下来后结合在一齐,人类才得以繁衍生存。那里的当地人相信已成婚的人摸一下伏羲庙中的磨盘,夫妻便会永久和睦。

  为了弘扬伏羲文化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是龙的生日,那里会举办节庆活动“伏羲文化旅游节”,海内外华夏子孙纷纷来到天水朝圣祭祖,观光旅游。

  好,我的讲解就到那里,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伏羲庙导游词 15

  千百年来呢,我们中华民族一向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俨然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起龙的来历呢,不得不提到就是三皇五帝了,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所以也被称为“太昊”。史**载,伏羲之母华胥氏在雷泽踩了巨人的脚印,于是怀孕生下了伏羲,听起来很可笑,但是古代人真的很相信这些都哦!伏羲“人首蛇身,有圣德”蛇身即龙身。民间传说阿,伏羲和女网都是人首蛇身,结成夫妻,繁衍后代。于是有了我们这群黄皮肤黑头发的龙的传人。所以说呢,伏羲氏我们民族的始祖。说对了,我们这天的目的地,就是伏羲庙,我们,就当是寻根祭祖来了。

  伏羲庙,原先被叫做“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建立于元至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347年,此刻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庙宇坐北朝南,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等10座古建筑,以及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建筑,现占地面积6000多*方米,庙宇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布局相当严谨规则。

  大门前的这座“开天明道”牌坊,是明嘉靖二年,也就是公元1523年建造的。当初匾额上本来是“太昊宫”三个字,之后遗失了。到了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西宁道杨应琚进京觐见后回到飘过天水,天水知州李鋐请他书写“开天明道”匾额,补了空缺,这块牌坊檐楼三架庑殿顶,依旧持续着明代的风格。牌坊下各立一石,刻有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表示对伏羲的尊敬。一会飘过的时候大家必须要虔诚哦。

  大门又称门坊,此刻有5间,上面“与天地准”的匾额,是明代甘肃著名学者胡缵宗的手笔。门柱上还有副对联,此刻呢,保密,一会阿,要考考大家谁理解的最好。

  重头戏来了。伏羲庙的主体在中院。中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主体建筑就是庄严雄伟的先天殿了。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7米。那里但是供奉伏羲的地方哦。先天殿里的伏羲泥塑彩绘像,浓眉长胡子,树叶为衣,手托八卦,赤膊跃足,俨然原始部族首领的形象,但是他的神情聪慧凝重,目光如炬,灵气逼人,又名副其实的“开天明道”“人文始祖”的化身。这个塑像是全国最大也是最精彩的。大殿雄踞在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雄伟,重檐歇山大顶,龙吻屋脊。上有雕花天公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几经重修,却依旧持续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大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配合装饰,井口天花是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正中的藻井绘画着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即是装饰,又颂扬了伏羲的业绩。大殿里面,右边有个浑身有鳞,长着翅膀的龙马,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它本是龙,但有个马达形状,从黄河中走来,鳞片下藏着图,就是藻井上画着的河图,也就是八卦。左边呢,还有一对叠在一齐的磨盘,上面刻画着河图洛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伏羲时代,天降洪水,人类大部分都被淹死了。只留下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看,另一个版本吧)幸免遇难。为了使人类得以繁衍,他们决定结为夫妇。但这样做不和伦常,两人很为难。最后两个人各自上了昆仑山的南北两山,背着各自所带动磨盘,一齐从山顶往下滚。他们发誓:如果两石结合,就表示上天同意他们结为连理。结果大家猜怎样着?天随人愿阿。磨盘滚到山脚居然合二为一。于是二人成婚,繁衍了我们的民族。那个磨盘阿,人们都说,已成婚的人摸了,夫妻会永久和睦。大家可要抓紧机会啦。

  还有很多很多的景点,等我们到了再一一介绍。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庙里的古树了。相传院里原有64株古柏,是按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的'。但遗憾的是此刻只留下37棵了。这些古柏苍劲挺拔,被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珍品。一会阿,大家就会大饱眼福了。

  总之呢,伏羲庙浓浓的人文气息,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伏羲庙导游词 16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向来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众喜爱。

  伏羲庙导游词 17

  大家好,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伏羲庙。

  伏羲庙原称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公元1490年,也就是明弘治三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伏羲庙整个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大家能够看到,伏羲庙大门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牌坊上的匾依次写的是“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开天明道”。

  那么大家此刻站的这个地方便是伏羲庙的前院,走过仪门我们将进入伏羲庙的中院,伏羲庙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它坐北朝南,占地1.8万多*方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局,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后应,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此刻,我们进到大殿里面看看。大家此刻看到的大殿正中央神龛内的塑像就是伏羲的像,它是我国保存最大的明代塑像。伏羲身披树叶,目光炯炯。大家能够看到他手中拿有一个盘状物,那这个盘状物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先天八卦太极盘”。相传是伏羲创造绘制的,伏羲画卦的基础是以阴爻和阳爻象征阴阳,伏羲发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因素组成的,于是发明了八卦,用阴阳相互结合的八种符号:乾、坤、震、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成为世界的物质基础,伏羲创造的易称为“先天易”,其图称为“先天图”,其卦称为“先天卦”。

  我们继续前行,此刻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便是先天殿了,那里是整个伏羲庙的中心,是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在大殿两旁大家能够看到很多柏树,这些树基本上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原先纵八行,横八列,共有64棵古柏,是按照八卦里64卦方位排植的。

  大家此刻再来看一下这匹浑身有麟,长着翅膀的马,这匹马就是龙马,为什么那里会出现这样一座雕像呢?根据古**载和民间传说,伏羲氏受到龙马负图的启示创画了八卦。

  那么伏羲是在哪里看到龙马的呢?据说龙马出于天水北道三阳川卦台山下的渭河,那里流传着伏羲画卦的神奇传说。在卦台山下,渭河中心有一块巨石,高出水面3米多,呈圆形,中空外实,形似太极。相传有一天,伏羲画卦是忽然望见从渭河北岸上的一个洞中飞出了一匹龙马,伏羲看到了龙马身上的图案,受到阴阳变化的启发,创画了八卦。

  看完了龙马塑,我们再来看看神龛左侧的这两个相互叠合的石盘,这就是著名的河图洛书石盘。相传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灭绝了人类,只有善良的伏羲、女娲受到雷公的启示,钻进了一个大葫芦内才幸免于难。洪水退后,兄妹俩历经千辛万苦,承担起重建家园的神圣职责。为了繁衍后代,伏羲和女娲务必结亲,但他们是兄妹,不能结亲,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两个人约好分别应对面站在天水南北两山上,将两个石盘滚下山,如果石盘刚好重合在一齐,那么就说明上天同意他们结合。结果石盘滚下来后结合在一齐,人类才得以繁衍生存。那里的当地人相信已成婚的人摸一下伏羲庙中的磨盘,夫妻便会永久和睦。

  为了弘扬伏羲文化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是龙的生日,那里会举办节庆活动“伏羲文化旅游节”,海内外华夏子孙纷纷来到天水朝圣祭祖,观光旅游。

  好,我的讲解就到那里,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伏羲庙导游词 18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

  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安排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相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

  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研究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观察史杨应举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向来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众喜爱。

  伏羲庙导游词 1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占地面积1.3万*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间,庙堂为一座两进三门的建筑群,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特别是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先天殿”内有伏羲塑像、屋顶有六十四卦图,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

  自1988年开始,天水市**每年在伏羲诞辰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祭

  伏羲,炎黄儿女共同敬卯的仙祖,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明,正是由于耸开天名道,诏起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个在世界文明史山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吴官,俗称人宗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地伏羲氏礼祭祀庙宇。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地重要地点。走进伏羲庙,但见庭院疏阔,古树森森,相传院内原有64株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遗憾的是现在只剩37棵,这些古柏苍劲挺拨,冠盖参天。

  自然得到园林 专家的称赞,喻为国内罕见的古木殂品,明静清雅的环境衬抚出伏羲庙的周易,堪称一部世界性经著作,它不仅对哲学、宗教、军事学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数学、物理、天文、地理遗传不科领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代和现代一些重要科学技术的进展,都与周易的 思想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伏羲以上古文明的伟大贡献,所以我国祭祀伏羲之礼世代绵延,经久不衰,每年春秋两次,每年正月十六为伏羲诞辰,实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九,为伏羲祭日,举行秋祭,昔皇故里天水对这位人文使祖的'祭祀更加重视,每年春秋二季都在伏羲庙隆重举行,在这里多次举办伏羲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旅游观光,寻幽访古,唱着我的 中国人,迎着月是故乡明怀着浓浓的乡情,与深深的敬意,海峡**的 专家学者,侨居异国的炎黄子孙一批批越过万水千山,轻轻地步入伏羲庙寻根祭庙,,显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华夏儿女中产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伏羲庙导游词 20

  第一部分:伏羲庙导游词

  欢迎来到被誉为“龙上小江南”的天水。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部与陕西省接壤,是甘肃省东南部的门户,总面积14300*方公里,总人口300多万。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南线东段的龙观路和秦南路的交叉口,以“天河注水”的传说命名。它是甘肃东南部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来到天水,你会情不自禁地去参观伏羲庙,这个人类始祖伏羲的祭祀之地。每个中国人都一直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并以此为荣。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标志和崇高的象征。说到龙的起源,不能不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黄三是伏羲、神农、黄帝,伏羲是黄三第一,在神话传说中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史记·黄三列传》“太格Xi姓冯,代随仁氏为王。我的母亲华旭住在雷泽,但她出生在季承。蛇头有德。”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关于伏羲的诞生,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据说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曾经在一个叫热泽的地方踩过一个巨大的脚印,12年后生下了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个世纪,傅的出生地也叫。这是中国最早的怀孕神话,说明了中**系氏族只知母不知父的社会现象。

  现在,我们来到了伏羲庙。伏羲庙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即公元1490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仁宗寺。整座寺庙由北向南而坐,现有建筑有两扇门和三个入口。从南到北有牌坊、寺庙、*台、石亭、大殿、古柏。如你所见,伏羲庙门前有三座牌坊,呈之字形,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牌坊上的匾额依次写道:“立天后极”、“开地成业”、“开天开明道”。

  所以现在大家站的地方是伏羲庙前院。进门就要进入伏羲庙中院。伏羲庙是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建造的。它面朝南,占地面积超过18000*方米。主楼沿南北中轴线。从南到北,有戏楼、牌坊、大门、城门、先天堂、太极堂、钟亭、鼓楼,沿轴线朝东朝西。整个建筑群采用*衡对称的格局。

  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殿就是先天大殿,它是伏羲庙的中心,也是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在大厅的两侧,你可以看到许多柏树,它们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原本有64株古柏,纵八排,横八柱,按八卦中的64卦种植。

  现在,我们去大厅看看。正殿中央神社里的塑像是伏羲的形象,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代塑像。傅披着树叶,眼睛亮亮的。你可以看到他手里拿着一张磁盘。这是什么磁盘?这就是“先天八卦泰。相传伏羲创造并绘卦。伏羲画卦的依据是阴卦和阳卦象征阴阳。伏羲发现宇宙万物都是由两个对立统一的因素组成的,于是发明了八卦,以阴阳结合为代表:甘、坤、贞、侃、理、艮、兑。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匹长翅膀的马。这匹马是龙马。为什么这里会有这样的雕像?根据古籍记载和民间传说,傅是受龙马负片的启发而创作八卦的。

  那么伏羲是在哪里看到龙马的呢?据说龙马来自天水北路三阳川瓜台山下的渭河,有伏羲绘卦的神奇传说。瓜台山下,渭河中心有一块巨石,高出水面3米多。它是圆的,空心的,实心的,看起来像太极。相传,有一天,伏羲画卦时,突然看到一匹龙马从渭河北岸的一个洞里飞出来。伏羲看到龙马上的图案,受到阴阳变化的启发,创造了八卦。

  看完龙马雕塑,我们再来看看神社左侧的两块重叠的石板,这就是河图洛书著名的石板。相传古代洪水泛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毁灭了人类。只有善良的伏羲和女娲受到雷公的启发,钻进一个大葫芦里活了下来。洪水退去后,兄弟姐妹们在经历了许多苦难后,承担了重建家园的神圣职责。伏羲和女娲为了繁衍后代,必须结婚,但他们是兄妹,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们约好面对面站在天水南北山上,把两块石板滚下山。如果石板刚好重叠,说明上帝同意他们的结合。于是,石板滚了下来,连在一起,人类得以繁衍生息。这里的当地人相信,结了婚的人碰了伏羲庙的磨盘,夫妻就会永远和睦相处。

  为了弘扬国家文化瑰宝伏羲文化,农历五月十三日据说是龙的生日。()将有一个节日“伏羲文化旅游节”,海内外炎黄子孙来天水朝圣观光。

  好了,我的解释到此为止。请随意访问。谢谢你。

  第二部分:伏羲庙导游词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这座寺庙占地13000*方米,建于明朝郑德时期。是两个入口三个门的建筑群。有牌坊、寺庙、*台、碑亭、大殿、古柏等。从南到北,尤其是古柏,是按照六十四卦排列的。“先天庙”内有伏羲泥塑,屋顶六十四卦。大厅高26.7米,深13.5米,宽7间,长2***米。是典型的明式建筑。

  自1988年以来,天水市**每年伏羲生日(传说中的龙的生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公祭仪式,吸引了海内外许多黄帝子孙前来祭拜。

  伏羲是黄艳儿女的唯一祖先,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先行者。正是因为开辟了世界闻名的道路,宣告了文明,我们才有了一个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老而庞大的民族。伏羲庙,又名太武关,俗称仁宗寺,是伏最大、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礼庙。1963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维修单位。今天,它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进了伏羲庙,只见庭院宽阔,古树茂密。据说院内原有的64棵古柏是按照伏羲先天64卦的方位栽种的。可惜当初只剩下37棵古柏。这些古柏苍劲高耸,自然受到山水专家的称赞。它们被誉为海洋中常见的古代木制品,伏羲庙的《周易》被清澈优雅的环境所感动,堪称世界经典。此外,它还促进了数学、物理、地理、地理和遗传等范畴的发展。古今一些主要迷信技巧的进步,与周易思维密切相关。正是因为伏羲之上的古文明的伟大奉献,中国的伏羲祭祀仪式才得以世代相传,延续了很久。

  每年春秋两次,正月十六是伏羲的生日,其实是春节。农历七月十九日,为伏羲的生日举行中秋节。前皇帝的故乡天水,更注重向这位人文始祖致敬。每年第二季度在伏羲庙隆重举行。伏羲文明节多次在这里举行,吸引着海内外各界人士来游览古代,唱响我的中国话,迎月是我带着浓浓乡愁的故乡。海峡**的专家学者,侨居国外的中国人后裔,一批批地越过万水千山,进入伏羲庙寻根祭祀,显示出中国儿童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