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作文 (菁华6篇)

首页 / 作文 / | 作文

放飞蜻蜓作文1

  今天,我捉住了一只蜻蜓,它像一架矮矮的“小飞机”。

  这只蜻蜓非常漂亮,蓝色的身子蓝得发亮,又长又细的尾巴上有一节一节的,就像一根弯弯的蓝色竹子,它的翅膀上有着一条条蓝色花纹,看起来好象会发光,翅膀上有一点一点的朱红色,一双透明的大眼睛上能看到里面有无数的小蓝点,好像亮晶晶的钻石里有一个个蓝荧荧的小珍珠。它在我的手中无力地挣扎,漂亮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坏了,我将永远失去自由!”

  我轻轻地将它放了,因为它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蜻蜓,我要让它回归大自然,让它永远获得自由,得到永远的快乐!

  看!它已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展开了自由的双翅,它将飞遍全球,给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带来快乐与幸福。

放飞蜻蜓作文2

  童年时,家乡水多、鱼多、芦苇多,因此年年繁衍了好多蜻蜓,最珍贵的当属红蜻蜓和蓝蜻蜓。每年夏季傍晚,成群的蜻蜓飞舞在村口、河边、街道的上空,我和小伙伴们拿着扫帚去扑,追逐半天也捉不到几只。每当大雨来临气压低,蜻蜓超低空飞翔正是捕捉的好时机。谁要捉到一只红蜻蜓,那可是兴奋极了。听大人们说,红蜻蜓是灶王爷的“坐骑”,很有灵性,一般不容易捉到。

  捕捉蜻蜓的方法很多,最笨拙的方法是举着大扫帚,迎着蜻蜓飞的方向扑。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捉到的母蜻蜓用细线拴在它的大腿上,攥住线头儿,在小河边不停地晃动,一会儿工夫,一只雄性蜻蜓就俯冲下来,死死咬住雌性蜻蜓,这时一收手中的线,一对“恩爱”的蜻蜓便被俘获了。这招儿捕捉蜻蜓十分灵巧,但不免有些残忍。

  蜻蜓属益虫,吃蚊子。故乡水多、草多、蚊子更多,我们就把捉来的蜻蜓放飞在屋里,蜻蜓趴在窗户上,进屋来的蚊子都被它吃掉。到了秋季早晨,浓浓的雾水淋湿了苇叶,蜻蜓的翅膀被淋湿,趴在苇叶上动弹不得。清晨打草时,我们毫不费劲儿就捉到几只。秋季早晨,我们都喜欢去割草,当然不仅是主动完成父母派下的任务,而是因为蜻蜓在吸引我们。

  村里有我一个十分要好的伙伴,他长我四岁,打草、捉蜻蜓都是他带着我,形影不离。一天早晨,我们割完草,他在芦苇叶上捉到一只蓝蜻蜓,我捉到一只红蜻蜓,我们俩躺在草地上,看着各自手里的蜻蜓。面对这有灵性的.小家伙,也许是童心善良的一些怜悯,我俩默默无语,半晌,同时举起手,把蜻蜓放飞了。让它们自由地飞到属于它们的天空,去找它们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吧……

放飞蜻蜓作文3

  一天,小红写完作业在楼下的花园里玩儿。玩着玩着,突然,她发现一只漂亮的红蜻蜓停歇在一朵花上。多漂亮的蜻蜓啊!小红小心翼翼地走向花朵,一把抓住了红蜻蜓。

  回到家里小红把红蜻蜓装进笼子里,红蜻蜓蔫儿蔫儿地,看样子快要死了。小红心里很难过,决定把它放了。于是,小红把窗户打开,放飞了红蜻蜓。

放飞蜻蜓作文4

  童年时,家乡水多、鱼多、芦苇多,因此年年繁衍了好多蜻蜓,最珍贵的当属红蜻蜓和蓝蜻蜓。每年夏季傍晚,成群的蜻蜓飞舞在村口、河边、街道的上空,我和小伙伴们拿着扫帚去扑,追逐半天也捉不到几只。每当大雨来临气压低,蜻蜓超低空飞翔正是捕捉的好时机。谁要捉到一只红蜻蜓,那可是兴奋极了。听大人们说,红蜻蜓是灶王爷的“坐骑”,很有灵性,一般不容易捉到。

  捕捉蜻蜓的方法很多,最笨拙的方法是举着大扫帚,迎着蜻蜓飞的方向扑。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捉到的母蜻蜓用细线拴在它的大腿上,攥住线头儿,在小河边不停地晃动,一会儿工夫,一只雄性蜻蜓就俯冲下来,死死咬住雌性蜻蜓,这时一收手中的线,一对“恩爱”的蜻蜓便被俘获了。这招儿捕捉蜻蜓十分灵巧,但不免有些残忍。

  蜻蜓属益虫,吃蚊子。故乡水多、草多、蚊子更多,我们就把捉来的蜻蜓放飞在屋里,蜻蜓趴在窗户上,进屋来的.蚊子都被它吃掉。到了秋季早晨,浓浓的雾水淋湿了苇叶,蜻蜓的翅膀被淋湿,趴在苇叶上动弹不得。清晨打草时,我们毫不费劲儿就捉到几只。秋季早晨,我们都喜欢去割草,当然不仅是主动完成父母派下的任务,而是因为蜻蜓在吸引我们。

  村里有我一个十分要好的伙伴,他长我四岁,打草、捉蜻蜓都是他带着我,形影不离。一天早晨,我们割完草,他在芦苇叶上捉到一只蓝蜻蜓,我捉到一只红蜻蜓,我们俩躺在草地上,看着各自手里的蜻蜓。面对这有灵性的小家伙,也许是童心善良的一些怜悯,我俩默默无语,半晌,同时举起手,把蜻蜓放飞了。让它们自由地飞到属于它们的天空,去找它们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吧……

放飞蜻蜓作文5

  在愉快的暑假里,我经历了一件令我十分难忘的事情。

  那是一个天气睛朗的下午,我和蓝颖姐姐在鱼塘边漫步,蓝颖姐姐无意中发现一只美丽的大蜻蜓,便叫我帮她捉来玩一会,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我也非常喜欢那只美丽的大蜻蜓。

  我慢慢地踮起脚尖,悄悄地向那只美丽的大蜻蜓靠*,反复捉了几遍,终于捉住了,大蜻蜓在我手中动着,用美丽的大眼睛十分痛苦地望着我,引起了我的沉思:大蜻蜓啊!你曾经为我们捉蚊子,为人们消除一点搔扰,让我们愉快地进入梦乡,那我就应该保护你,而不是去伤害你。

  想到这里,我向蓝颖姐姐走去,把我的想法告诉她,蓝颖姐姐听了,便说:“既然它那么可怜,就让它飞走吧!”我应声说:“好。”我张开手,让大蜻蜓飞走了,蜻蜓没有马上飞走,而是绕着我飞了几圈,好像在感谢我。

  我把大蜻蜓放飞之后,我仿佛觉得今天的天空特别的`清晰,晴朗。

放飞蜻蜓作文6

  童年时,家乡水多、鱼多、芦苇多,因此年年繁衍了好多蜻蜓,最珍贵的当属红蜻蜓和蓝蜻蜓。每年夏季傍晚,成群的蜻蜓飞舞在村口、河边、街道的上空,我和小伙伴们拿着扫帚去扑,追逐半天也捉不到几只。每当大雨来临气压低,蜻蜓超低空飞翔正是捕捉的好时机。谁要捉到一只红蜻蜓,那可是兴奋极了。听大人们说,红蜻蜓是灶王爷的“坐骑”,很有灵性,一般不容易捉到。

  捕捉蜻蜓的方法很多,最笨拙的方法是举着大扫帚,迎着蜻蜓飞的方向扑。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捉到的母蜻蜓用细线拴在它的大腿上,攥住线头儿,在小河边不停地晃动,一会儿工夫,一只雄性蜻蜓就俯冲下来,死死咬住雌性蜻蜓,这时一收手中的线,一对“恩爱”的蜻蜓便被俘获了。这招儿捕捉蜻蜓十分灵巧,但不免有些残忍。

  蜻蜓属益虫,吃蚊子。故乡水多、草多、蚊子更多,我们就把捉来的蜻蜓放飞在屋里,蜻蜓趴在窗户上,进屋来的蚊子都被它吃掉。到了秋季早晨,浓浓的雾水淋湿了苇叶,蜻蜓的翅膀被淋湿,趴在苇叶上动弹不得。清晨打草时,我们毫不费劲儿就捉到几只。秋季早晨,我们都喜欢去割草,当然不仅是主动完成父母派下的任务,而是因为蜻蜓在吸引我们。

  村里有我一个十分要好的伙伴,他长我四岁,打草、捉蜻蜓都是他带着我,形影不离。一天早晨,我们割完草,他在芦苇叶上捉到一只蓝蜻蜓,我捉到一只红蜻蜓,我们俩躺在草地上,看着各自手里的蜻蜓。面对这有灵性的'小家伙,也许是童心善良的一些怜悯,我俩默默无语,半晌,同时举起手,把蜻蜓放飞了。让它们自由地飞到属于它们的天空,去找它们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吧……


放飞蜻蜓作文 (菁华6篇)扩展阅读


放飞蜻蜓作文 (菁华6篇)(扩展1)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菁华6篇)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练*读好人物的对话。

  2、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启发猜想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一个谜语给大家猜。“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着翅膀空中飞,专捉害虫有本领。”请同学们猜一种昆虫。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蜻蜓,你们喜欢吗?看到这么可爱的蜻蜓大家肯定都喜欢。

  3、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蜻蜓。 齐读课题:放飞蜻蜓。

  4、看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质疑: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谁让他们放飞的?为什么放飞?)

  板书:

  出示陶行知资料(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创办了多所学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清顺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看看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检查词语:慈爱、抚摸、田埂、孑孓、复杂、四面八方、成千上万

  3、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不错,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一天,陶行知看到几个孩子在 ,后来他和孩子们 ,最后,孩子们 。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三、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学*1——6自然段

  1、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自由读1—6自然段。

  2、通过读书,大家说一说为什么要放掉蜻蜓呢?

  重点: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1)为什么说吃害虫就是我们的朋友了呢?

  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几个自然段。老师做陶行知,指生读旁白、翠贞、一个男孩,其他同学做孩子们。

  4、刚才你们都异口同声,齐读的吃草吃树叶吃泥土,课文中却说“七嘴八舌”,这是怎么说?你们快试试。

  5再分角色读1——6自然段。

  (二)学*7——10自然段

  1、看来,现在孩子们都知道蜻蜓吃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有没有别的原因也使孩子们最终放飞了蜻蜓?

  2、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什么知识?再来读读7——10自然段。

  重点交流:

  (1)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A、出示前一句读,尾巴有什么特点、作用?

  B、出示图片。

  C、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要读出尾巴的特点来。

  D、你还了解蜻蜓尾巴的哪些知识?

  E、出示后一句读,它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同学们不敢肯定,老师也不敢肯定,陶行知敢肯定吗?你怎么知道的?

  F、通过 “据说”这个词我们知道了陶行知也不确定,课下我们继续研究考证这个问题。

  G、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2)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

  A出示句子读,眼睛有什么特点、作用?

  B再读这几句话。

  C省略号:陶行知讲完了吗?你还了解哪些关于蜻蜓头部的知识?

  D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构成的大眼,我们叫它复眼,几乎占了头部的一半,多么神气啊!

  E再读描写眼睛的句子,把眼睛的特点读出来。

  3、了解了蜻蜓眼睛、尾巴有这样神奇的作用,你觉得蜻蜓怎么样?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出示: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4、陶行知和孩子们谈论蜻蜓,让我们了解到有关蜻蜓的这么多知识,我们越来越喜欢蜻蜓了,其实陶行知不仅用语言告诉孩子们蜻蜓吃害虫,它身体的特点和作用,我们也来关注关注他的动作,看看你从中有没有新的认识?再来默读1——10自然段,画出相关词句。

  5、你找到了哪句话?从他的动作中你了解了什么?(爱孩子们,爱护蜻蜓)

  (三)学*11自然段

  1、孩子们明白了陶行知的用心了吗?读读11自然段,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2、再请同学读读这个自然段。

  3、配乐课件:当我们看到蜻蜓展开翅膀在澄澈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可能它将飞到广袤的田野里,呢喃的溪水里,停留在河塘边、麦秸垛旁,你现在想对蜻蜓说些什么?

  四、总结课文,感悟深情

  1、课文学到这儿,课前,大家提出为什么要把蜻蜓放飞?现在你知道原因了吗?

  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孩子们捉蜻蜓是因为喜欢,放飞也是因为喜欢啊。板书:擦?

  2、作业:

  (1)通过今天这篇课文的学*,你对小蜻蜓有了哪些了解,课后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介绍小蜻蜓。

  (2)查阅资料,了解蜻蜓真的能吃自己的尾巴吗?

  (3)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益昆虫知识。

  板书:

  放飞蜻蜓

  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喜欢、爱护有益昆虫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3、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捉蜻蜓”的?

  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

  3、想想,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会说些什么?(快乐)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来!

  第二—十段过渡: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1、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自然段多读几遍,陶行知先生和孩子谈了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

  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4、交流讨论:

  A、从蜻蜓本身讲:(三方面:吃食、尾巴、眼睛)

  吃食:

  (1)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

  (翠贞、一个小男孩、几个七嘴八舌的孩子,角色扮演,体会“七嘴八舌”。)

  (2)后来陶先生怎么介绍的?(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是益虫。)

  (3)补充知识:

  (一只蜻蜓每小时吃20只苍蝇、840只蚊子,每天吃1000多只小飞虫。还吃稻飞虱、浮尘子等。)课件展示水虿、孑孓。读第6自然段。

  (4)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

  填表:

  特点作用

  尾巴一节一节,又细又长。保持*衡,调整方向。

  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5)课件欣赏:复眼。

  (6)除了尾巴、眼睛,你还知道蜻蜓的什么知识?

  (7)课件出示小知识:(种类、飞行、产卵、低飞原因。)

  (8)说话训练:听了、读了这些知识,用上“我知道......还知道......”说说你对蜻蜓的了解。

  (9)指导朗读6—10自然段。

  B、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

  课文中陶行知是怎样劝说孩子们的?自由读文,划出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2)谈话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入手。

  (3)从孩子“七嘴八舌抢着说”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页”、“吃泥土”的样子。

  (4)陶行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尊重*等)

  5、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想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说说原因。(要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清楚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

  6、将这些描写陶先生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出示:陶行知肖像及个人简介、名言、伟人们的题词。

  简介: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1927年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即晓庄学校)。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

  1、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万世师表。 ——*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郭沫若

  三、总结全文。

  1、学完这篇课文,你都有什么收获?

  2、出示老师的收获: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向善的心!

  四、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陶行知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尊重*等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难点:

  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1、继续学*放飞蜻蜓,请同学们回忆,课文围绕蜻蜓只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介绍陶行知

  1、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法。

  2、 学生了解陶行知

  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这个环节的设计,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概述,既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对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介绍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指导精读,感悟知、情:1、走*蜻蜓

  2、走*陶行知

  学*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

  反复练读,深化感情

  拓展、延伸

  作业

  1.借助教材,走*蜻蜓

  (出示蜻蜓休息实物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请同学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可以用我知道了……还知道了……

  3、理解“七嘴八舌”

  4、媒体出示:陶行知说:“据说,在它……”这个说法正确吗?“据说”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谁查找了资料?请你为大家作介绍。

  5、引读:它的眼睛很……,结构……是由……可以……

  6、指导朗读

  蜻蜓的眼睛很特别,那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才能读出它的特点呢?

  2. 活用资料,走*蜻蜓

  1、关于蜻蜓,同学们手中还有一份资料,大家都读过了吧?你能借助资料把蜻蜓介绍得更加具体吗?

  2、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作补充。课文介绍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但没讲吃多少,资料上是怎样说的?

  3、看看介绍蜻蜓眼睛和尾巴上你还有没有补充?

  3.创设情境,在言语交际中走*蜻蜓。

  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蜻蜓的知识,老师也感到受益匪浅,也喜爱上蜻蜓了。

  瞧,这位同学也很喜爱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网兜捉蜻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⑵交际训练。(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

  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捉蜻蜓的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

  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

  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影象?

  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

  3、 扩展阅读《小孩不小歌》

  1、怎么把这篇课文读好呢?在读陶先生的话要亲切和蔼的语气、读孩子们的话要天真,热情

  老师描述:

  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请大家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吧!

  关于陶行知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蜻蜓,关于有益昆虫的话题也有很多,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小朋友课后去搜集,去了解。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学生交流自学的结果(吃食、眼睛、尾巴)

  学生表演,理解“七嘴八舌”

  生读这句话

  学生交流课外资料(蜻蜓吃尾巴)

  蜻蜓咬尾巴——自吃自

  “大、复杂、成千上万、四面八方”

  学生交流课外查阅到的资料,帮助理解

  1、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中也能消灭孑孓等害虫。

  2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

  3、(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

  学生利用文本的语言来跟老师进行交际。

  明白不仅要爱护小动物,而且要懂得爱科学。

  学生交流对陶先生的总影象。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

  集体交流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

  学生朗读《小孩不小歌》进一步感悟陶先生的思想。

  分角色朗读

  学生表白

  继续查资料

  通过朗读,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摘录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蜻蜓。在学生熟悉了蜻蜓的外形特点和作用,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喜爱之情,对理解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就水到渠成了。

  利用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七嘴八舌”,显得生动形象,使得课堂活跃,学生也乐学。

  补充课外资料,深化文本,帮助学生记忆。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来朗读,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授之方法

  查找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并能在文本处注释,这叫批注,这是一种好的学**惯。课堂上要注重培养这样的能力。

  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给学生说话提供一个舞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和“文”。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懂得爱护益虫益鸟的道理,还要通过有关词句的学*,体会陶先生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以身作则保护益虫的高尚师德。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和说话神态的词语用得很准确,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大有裨益。

  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语言的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创设情景,让学生同文本中孩子感情产生共鸣,有感而发。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4

  一、初读感知大意

  1、第一遍读。

  (1)读课题。

  (2)提问:课文的题目是“放飞蜻蜓”,蜻蜓有翅膀,可以自由自在地飞,为什么要“放飞”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后回答。

  2、第二遍读。

  (1)读课文思考:孩子们捉到一只蜻蜓肯定不容易,怎么舍得把它“放飞”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画出字词。

  (2)指名同学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简介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辈子爱教育、爱人民、爱孩子,他是第一个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的人,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3)教师出示有关生字词,要求学生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弄懂生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需要正音的字:“贞、蚊”是前鼻音;“埂、衡、朋、蝇、抢”是后鼻音;“舍、贞”是翘舌音;“慈”是*舌音。还有多音字的读音:“露水”的“露”(lù),“调整”的“调”(tiáo)。

  3、第三遍读。

  (1)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概括出来。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4、用钢笔描红10个生字。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上面的设计,先让学生读过三次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简介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指导精读,感悟知、情

  1、提出问题,学生读书思考:

  (1)在遇到陶行知先生之前,孩子们懂得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笔画出来。

  (2)陶先生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在课文的哪几小节?用笔画出来。

  2、朗读对话,图文对照。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

  (1)分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感情,读出语气。

  (2)指名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说出蜻蜓的身体结构和作用。

  眼睛:一闪一闪、很大、结构很复杂、成千上万的小眼睛、看清四面八的虫子。

  尾巴:一撅一撅、点水、掌握飞行方向、一节节、又细又长、保持*衡、吃掉又长。

  教师补充:关于蜻蜓的尾巴有一句很有趣的歇后语:蜻蜓咬尾巴——自吃自。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摘录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 看图说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一画一说,有关知识就能记得比较牢固。

  3、学*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尊重。

  (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印象?

  (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位怎样的教育家?

  a、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慈祥和蔼、爱抚孩子。)

  b、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与孩子们*等亲切地相处。)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5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略)

  二、导入,揭题。

  1、同学们,现在我们继续来学*有关蜻蜓的文章。 21、放飞蜻蜓

  2、谁愿意把课题读一读?齐读课题

  3、上节课我们学*了生字,初读了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想了解哪些问题?看谁最会提问题?

  (为什么放飞蜻蜓?谁放飞蜻蜓?怎样放飞蜻蜓?蜻蜓的尾巴有什么作用?蜻蜓吃什么?孩子们为什么愿意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

  4、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讨:孩子们捉到了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飞呢?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自由朗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四、体验捉蜻蜓的快乐 (出示课件)

  1、大家请看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2、谁能说得具体一点呢?我们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体会。同桌互相说一说。(一天下午,一群孩子在草地上捉蜻蜓,他们玩得很开心。)

  3、课文第一段也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请大家把第一段朗读一遍(齐读)板书:蜻蜓、陶行知、孩子

  四、放蜻蜓,学*有关蜻蜓的知识

  1、、一个名叫翠贞的女孩也捉到了一只蜻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孩子们为什么把高高兴兴捉住的蜻蜓给放了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2、汇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是陶行知劝他们把蜻蜓给放了。)那他是怎么劝的呢?抓住了蜻蜓的几个方面?(抓住了蜻蜓吃的东西和蜻蜓的眼睛来说的?)出示句子:“陶行知拉着……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为什么说吃苍蝇、蚊子就是好朋友呢?(因为蚊子它吸血,会传染疾病)(加介绍蜻蜓吃食知识)一只蜻蜓一小时就能吃4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一只幼蜻蜓一年就可以吃3000多只孑孓,所以说,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3、出示句子第六段 大家把这一段朗读一遍。这里要读出夸奖的语气,如“还是”要重音,“你们说……”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4、陶行知除了向孩子们介绍蜻蜓吃的东西外,还介绍了什么?(出示第十段及课件)(尾巴和眼睛)

  (1)他是怎样介绍尾巴的?(出示句子)请大家说说,他介绍了几方面?(样子、功能)齐读句子。蜻蜓点水是蜻蜓往水里产卵,每点一次产一只卵,连续动作,人们就看作蜻蜓点水了。后来经常用来比喻工作不深入。

  (2)他又怎样介绍蜻蜓的眼睛呢?(看课件)出示句子

  引读“蜻蜓的眼睛特点是(很大)结构(很复杂)是……”

  同学们,蜻蜓的眼睛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奇怪、神奇、奇特) “神”在它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四面八方所有的方位。“奇”在它的小眼可达几万个。这两个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你还能说说含有数字的成语吗?细心的小朋友发现没有,课文里也有一个含有数字的词哦。(七嘴八舌、五颜六色等等)这些都是成语,我们要学会积累,用了这些词,会使句子更生动。

  (3)我们再把句子读一遍

  6、小结:陶行知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结构特点,让孩子们明白蜻蜓身体结构独特,是捉虫的能手,要保护好蜻蜓。那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五、再读课文,认识陶行知

  这次要求静静地读,找出有关语句来。(默读)

  请各小组讨论交流。

  1、汇报:(1、)陶行知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第六段、第十段)

  你能用“他知道……,他还知道……”来说话吗?

  (2)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陶行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出示句子)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看出来他和蔼可亲?(慈爱、抚摸、商量)

  第1句边读做动作读、范读,齐读,赛读。

  第二句用商量的口吻来读。

  2、小结:陶先生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对人和蔼可亲、教育有方,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

  六、放蜻蜓,想象说话

  1、经过陶行知的谆谆教导,此时孩子们愿意把蜻蜓放了吗?(愿意)从哪可以看出来?(孩子们纷纷说……)伴动作朗读

  2、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它会说些什么?孩子们又会说些什么?你又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会说:小蜻蜓你飞吧,我们不会再伤害你了……蜻蜓会说“小朋友,再见,你们真是好孩子……)

  四、小结:通过陶行知孩子们的对话,让我们懂得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知道了陶行知是个和蔼可亲、教育有方的大教育家。大家来找找他们的对话。

  1、请各小组先练读(指导朗读)

  2、分角色朗读

  七、总结全文,体验人性自然美:

  同学们,通过学*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吗?(陶和孩子、孩子和蜻蜓、蜻蜓和陶,老师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是呀,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好朋友(如蜜蜂、青蛙、蚯蚓、七星瓢虫等等),他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心爱护这样的朋友。这样我们人与自然就能和谐相处,,那样我们的世界也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八、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有关蜻蜓的资料或观察蜻蜓,进一步了解蜻蜓的特点。

  板书设计

  21、放飞蜻蜓

  陶行知

  好朋友

  孩子们 蜻蜓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6

  文本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语言中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交错的目光,有可触的肌肤,有流淌的血液,有感情的余温,有民族的灵魂。《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文中的对话中去,在阅读中触摸文本的灵魂。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流程]

  一、 揭题导入

  1、课前反复播放歌曲《红蜻蜓》(小虎队演唱)

  2、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3、指名根据老师提示读课题。

  4、简要谈谈读了课题后的感受。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评析: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朗读才有正确的方向,学*才会主动。]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故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通、读顺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学生认真朗读、思考。

  3、检查初读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读得最得意的自然段朗读。

  (2)交流: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评析:新课标提倡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本环节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自觉思考、交流读后感受。使每个学生都能各抒己见,读出各自的感悟。]

  三、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指名读第一段。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2、你捉过蜻蜓吗?能给大家说说吗?(学生自由说)

  3、课文中的这群孩子捉了蜻蜓后是怎样处置的呢?课文哪里告诉我们了?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孩子们捉了几只蜻蜓?

  这只蜻蜓当时是在谁的手里?

  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的吗?从哪里看出?

  朗读感悟。

  引导学生从“纷纷”一词体会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放飞。

  引导学生从两个“放了它”体会孩子们放飞蜻蜓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4、激起悬念

  过渡: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掉呢?关键这里面哪个人起了作用?(陶行知)究竟陶先生和这群孩子谈了些什么?怎样谈的?才使得这些孩子心甘情愿、迫不及待地把捉到的蜻蜓放掉了呢?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找陶行知先生问了孩子们几个问题,孩子们是怎样回答的?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爱的方式朗读他们的对话,再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理解,教师参与其中。)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感受课文中孩子们对待蜻蜓的与众不同,从而产生疑问,然后围绕“放飞”这个中心问题去自主阅读,自我感知,再小组合作研读,既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的能力。]

  四、 汇报交流,解读“放飞”情结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练*分角色朗读,进行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表达,练*分角色朗读,教师相机点拨,把握重点。)

  2、全班一起交流学*成果。

  3、教师相机作适当的指导。

  ★“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一段

  抓住陶行知说话的内容,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说话的方式进行朗读、体会。

  抓住“慈爱、七嘴八舌、抢着、拉着”等词语练*对话分角色朗读。

  体会:

  a陶先生让孩子们明白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等害虫,是我们的好

  朋友。

  b从“慈爱”“抚摸”“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中可体会出陶先生说话很和气,从而感知陶行知很爱孩子。

  c从陶先生问的两个问题“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体会出陶先生对孩子的尊重爱护,循循善诱。

  d从“七嘴八舌”中体会出陶先生和蔼可亲,尊重爱护孩子。

  小结:陶先生让孩子们明白了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又是这样地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孩子们心里很快就觉得应该放飞蜻蜓。

  ★“蜻蜓尾巴和眼睛特点和功能”一段

  抓住陶行知说话的内容,动作,方式进行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各自的语气练*分角色朗读。

  体会:

  a集体交流“眼睛和尾巴的特点和功能”,从而感受蜻蜓的了不起。

  交流完成表格(课件演示出表格)

  蜻蜓

  特点

  功能

  尾巴

  眼睛

  b(课件播放蜻蜓有关图片):神奇的尾巴和眼睛。

  学生谈谈感受。(体会小小的蜻蜓竟有这么神奇的功能,从而对蜻蜓产生敬佩之情)

  c陶先生只是告诉了孩子们蜻蜓的的尾巴和眼睛的知识吗?(不是)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

  抓住句末省略号让学生再猜猜、说说陶先生还讲了蜻蜓的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

  蜻蜓是除害飞行家。

  蜻蜓低飞可以告诉我们天气要下雨了。

  ……

  d分角色表演朗读,体会陶行知先生知识的渊博,教育方法的巧妙。

  4、总结: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掉,为什么?是因为陶先生让他们明白了蜻蜓是我们的朋友,是因为陶先生让他们明白了蜻蜓很了不起,是出色的除害飞行家,更因为陶先生对孩子的尊重、爱护、循循善诱,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娓娓道来,让孩子们乐于接受,让他们心甘情愿、迫不及待地要去放飞蜻蜓。

  [评析: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一环节的教学,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的充分朗读,进入了对话情境,充分体验人物的情感。鼓励学生不断探索、讨论,在自读自悟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学*语文的乐趣和学*的能力。]

  五、 总结延伸

  1、学完全文,我们知道蜻蜓的作用很大,它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么,你们知道蜻蜓还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还有哪些昆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果看到别人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

  2、陶行知先生真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这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3、老师也喜欢这位教育家,我还把他说过的一句话当作是我的座右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这些故事。


放飞蜻蜓作文 (菁华6篇)(扩展2)

——小蜻蜓作文 (菁华6篇)

小蜻蜓作文1

  在美丽蜻蜓王国有一个规矩:都不准骗人,不然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有一天,一个叫花花的小蜻蜓在语文期中考试中只考了54分,她想:我回家肯定会被妈妈骂的,怎么办呢,偶尔骗一下妈妈应该没事吧!反正谁也不知道。谁会罚我呢?

  小蜻蜓花花回到了家,用很高兴的语气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的期中考试考了100分,试卷都在学校展览了。”“啊,真的吗?”妈妈说:“我的女儿真聪明啊,妈妈真是太开心了!”

  第二天,小蜻蜓早上起来一照镜子,吓了一跳,她头上竟然长了一对蜗牛的触角,翅膀上也长了十几个痘痘。妈妈一看差点吓晕过去。花花想起昨天发生的事情,心里惭愧极了。她终于鼓起勇气,向妈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突然,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蜻蜓头上的触角没有了,翅膀上的痘痘也消失了。妈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并没有责怪花花,反而夸她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从此,小蜻蜓花花就再也没有说过谎话了。

小蜻蜓作文2

  在美丽蜻蜓王国有一个规矩:都不准骗人,不然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有一天,一个叫花花的小蜻蜓在语文期中考试中只考了54分,她想:我回家肯定会被妈妈骂的,怎么办呢,偶尔骗一下应该没事吧!反正谁也不知道。谁会罚呢?

  小蜻蜓花花回到了家,用很高兴的语气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的期中考试考了100分,试卷都在学校展览了。”“啊,真的吗?”说:“的女儿真聪明啊,真是太开心了!”

  第二天,小蜻蜓早上起来一照镜子,吓了一跳,她头上竟然长了一对蜗牛的触角,翅膀上也长了十几个痘痘。妈妈一看差点吓晕过去。花花想起昨天发生的事情,心里惭愧极了。她终于鼓起勇气,向妈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突然,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蜻蜓头上的触角没有了,翅膀上的痘痘也消失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并没有责怪花花,反而夸她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从此,小蜻蜓花花就再也没有说过谎话了。

小蜻蜓作文3

  雨后的傍晚,忙碌了一下午的小蜻蜓停在叶子上睡觉。“呜……呜……呜”一阵马达声吵醒了小蜻蜓。它揉了揉眼睛一看:白色的外壳,四只翅膀托着一个“大脑袋”。小蜻蜓想:水蜻蜓、“竹蜻蜓”我都见过,就没见过这种带螺旋桨的“白蜻蜓”。

  “喂!白蜻蜓,你好哇!”“你好,我不是白蜻蜓,我是无人机。”“无人鸡?”小蜻蜓吃了一惊“鸡怎么能飞呢?”“哈哈哈,我不是家禽的鸡,是机器的机。”“白蜻蜓”说道。

  “我是轻型无人机,有多个旋翼,旋翼上装了小型螺旋桨和陀螺仪,它可以让我保持*衡。下面还有可以接电池或充电器的线。”小蜻蜓听了,很惊讶地看着它的高科技身体。

  “我还有一些兄弟:有的可以从军营起飞,前去危险的地方巡逻;有的可以去拍全景照片,帮助人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的可以去喷洒农药,减轻人类的工作量;总之,我们是人类的好助手。”无人机说。

  小蜻蜓正听的如痴如醉,只见无人机的大脑袋下面旋转出了一个“大眼睛”。只听“咔擦”一声,无人机拍下了夕阳的照片。小蜻蜓顺着它拍照的方向看去,“哦,那夕阳真美。”小蜻蜓赞叹道。

  小蜻蜓正想再发问,之间无人机身上亮起了红色的指示灯。“哦,我快没能量了,主人召唤我回去了。”看着小蜻蜓欲言又止的`样子,无人机一边调整方向一边说:“虽然我全身的高科技,但我也需要能量,我的电能来源于下方的电池,要使没了电池,我就什么也做不了了,所以让我先回去充电,明天我们再见面吧。”小蜻蜓听了直点头。

  只见无人机在天空中转了个圈,飞走了。回家的路上,小蜻蜓想:我要赶快回家,告诉妈妈我认识的新朋友。

小蜻蜓作文4

  蜻蜓是个挺奇特的家伙。它的头呈三角状,两对睁得滴溜圆的黑眸子炯炯有神,好像能看懂你的心思似的。小巧玲珑的身子好像风一吹就能把它刮到地球的极端去。扑扇的大翅膀与它的身体是多么匀称,飞翔时好似一个窈窕淑女轻悠悠的漫步。

  蜻蜓是个很挑剔的淑女呢!它们只选择雨后的竹林安家,有时也会调皮的到人们家去做做客。不过,它可友善了,不会打搅你。蜻蜓就喜欢到我家来!所以,我经常和蜻蜓戏耍,梦里,她就是国色天香……

  蜻蜓可是消灭害虫——蚊子的好帮手哩!捕食时,绿色的花纹能帮它作掩护,等悄悄的'靠*猎物时,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牢牢咬住猎物。但它毕竟是个窈窕淑女,吃东西当然也是细嚼慢咽啦!它在捕食猎物时是英勇的战士,可吃东西是就是脱下粗犷面孔的花木兰喽。

  我喜欢蜻蜓,它真是个空中厉害的飞行员,可爱的昆虫,俊俏的淑女,你真可爱啊!

小蜻蜓作文5

  公公给了小蜻蜓一封信,那是要送给夏娃娃的。可是,夏娃娃的家在哪里呢?小蜻蜓并不知道呢!这可怎么办呢?

  蜓想啊想,决定向朋友们求助,于是它问小青草:“小青草、小青草,夏娃娃的家在哪里啊?你知道吗?”“当然知道啦!夏娃娃就住在我们的大草坪上。”小青草说。小蜻蜓向草坪望去,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夏娃娃。

  它有飞到池塘边问小荷叶:“小荷叶、小荷叶,夏娃娃的家在哪里啊?你知道吗?”“当然知道啦!夏娃娃就住在我们池塘里最漂亮的那朵荷花上。”小荷叶说。小蜻蜓高兴地飞到池塘里最漂亮的那朵荷花上,找了又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夏娃娃。

  蜓有些失望,但是它没有放弃,它来到小青蛙身边问道:“小青蛙、小青蛙,夏娃娃的家在哪里啊?你知道吗?”小青蛙一听,立刻呱呱地叫起来:“当然知道啦!当然知道啦!夏娃娃就住在我们周围,它喜欢美丽的.地方,我们快把世界变得再美丽一些,夏娃娃就会出来了。”

  蜓听了小青蛙的话,开心极了。它赶紧叫来了伙伴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大家赶紧行动了起来。很快,青草和荷叶更绿了、荷花更红了、蝉宝宝也不停地叫起来……

  夏娃看见了,开心的来到了这里。夏娃娃来了,大家可开心了,小蜻蜓把太阳公公的信送给了夏娃娃,伙伴们一起玩耍,多开心啊!

小蜻蜓作文6

  蜻蜓是个挺独特的家伙。它的头呈三角状,两对睁得滴溜圆的黑眸子目光灼灼,如同能看懂你的心思似的。娇小玲珑的身子如同风一吹就能把它刮到地球的极端去。扑扇的大翅膀与它的身体是多么匀称,翱翔时恰似一个窈窕淑女轻悠悠的散步。 蜻蜓是个很挑剔的`淑女呢!它们只挑选雨后的竹林落户,有时也会狡猾的到人们家去做做客。不过,它可友善了,不会打搅你。蜻蜓就喜爱到我家来!所以,我常常和蜻蜓戏耍,梦里,她就是国色天香…… 蜻蜓但是消除害虫——蚊子的好帮手哩!捕食时,绿色的斑纹能帮它作保护,等悄悄的接*猎物时,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牢牢咬住猎物。但它毕竟是个窈窕淑女,吃东西当然也是细嚼慢咽啦!它在捕食猎物时是勇敢的兵士,可吃东西是就是脱下粗暴面孔的花木兰喽。 我喜爱蜻蜓,它真是个空中凶猛的飞行员,心爱的昆虫,漂亮的淑女,你真心爱啊!


放飞蜻蜓作文 (菁华6篇)(扩展3)

——玩竹蜻蜓作文 (菁华6篇)

玩竹蜻蜓作文1

  周五下午,天气晴朗,我背着书包去补作文。我们上课表现好,老师带我们玩儿竹蜻蜓,我们高兴得像小白兔一蹦三尺高。

  老师请出五颜六色的竹蜻蜓,整齐的摆在讲桌上。我一看,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竹蜻蜓像小士兵整装待发,也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外面的包装就像它穿的.一件白纱裙。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袋,包装袋“沙沙”的响,它好像在说:“小主人,你轻点儿,别把我的衣服撕坏了!”

  我一手拿着竹蜻蜓的身子,一手拿着竹蜻蜓的翅膀,眼睛瞄准它翅膀上的小孔,把它的身子**小孔里,轻轻一搓,一转,竹蜻蜓就完整的安装好了,它望着我,好像在说:“谢谢你小主人,把我安装好了。”我握着它的身子,放在掌心中,用力来回搓,感觉手心热热的、痒痒的,它好像在给我按摩呢!它的翅膀飞快的转动,好像在跳芭蕾舞呢,有趣极了!我越搓越快,翅膀“呼呼”地似乎在说:“小主人,你别转了,我都快转晕了,快把我放飞到天上去吧!”我一松手,把它放飞了。瞧,它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翔,越飞越高,似乎在快乐地说:“我终于飞上天了!”我在旁边欢呼起来。

  过了一会儿,它似乎飞累了。眼看它快撞到墙上去了,我像脚底抹了油一样跑过去把它接住。幸亏它没撞墙“机毁人亡”,不然我可心疼了。

  我非常喜欢玩竹蜻蜓。小朋友,你们喜欢玩儿竹蜻蜓吗?

玩竹蜻蜓作文2

  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天空透蓝透蓝的,像一面无边无际的水晶镜子。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来袁老师作文补*。

  我到了那里,就正式开始上课了。我们课堂上表现好,老师就让我们玩个游戏——竹蜻蜓。老师拿出了一排排彩色的竹蜻蜓,就像一条彩虹似的。外面的一层透明袋,就像它的白纱裙,可漂亮啦!

  老师把竹蜻蜓发给了我们,我激动地手舞足蹈,立即把它的“白纱裙”给撕开了,发出了“沙沙”的声音,就好像在说:“小主人,轻点儿,别把我弄疼了!”我一手拿着它的身子,一手拿着它的翅膀,眼睛瞄着翅膀上的孔,往上一插轻轻一转,就安装好了。它好像在说:“谢谢你,小主人,我终于自由了,你真棒!”

  我伸出双手,把它的身子握在手心里一搓,痒痒的,热热的',就像在给我按摩呢。它的翅膀旋转得可真快呀,好像在表演杂技呢!翅膀发出“呼呼”的声音,好像在说:“小主人,让我飞起来吧!你都把我转晕了。”

  我松开了手,竹蜻蜓像一只小鸟飞在天空中,旋转得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孩在空中跳舞,似乎在说:“我终于飞向蓝天了!”看着它在空中不停的旋转,飞舞着,我心里乐开了花!

  竹蜻蜓就快降落了,我飞快的接住了它,它好像在说:“谢谢你,把我接住了!”我喜欢竹蜻蜓,你们呢?小朋友!

玩竹蜻蜓作文3

  小时候,我们的玩具是竹蜻蜓,周围我的小伙伴们都爱玩,虽然我喜欢的玩具有很多,但唯独竹蜻蜓是我的最爱。

  小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他们直接掏出了竹蜻蜓,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竹蜻蜓放在手中一搓,那竹蜻蜓便在空中跳起了优雅的舞蹈,最后那竹蜻蜓又飞回了主人的手里,我羡慕得不得了。

  我正看得入迷,突然爸爸说:“看什么呢?这么入迷?”“竹蜻蜓啊,你看他们。”爸爸看了一眼就去看手机了。我觉得爸爸并不感兴趣,没看一会,爸爸又拉我,说:“走,回家!”

  只见爸爸找出了一根毛笔,一把小刀,一瓶粘性很强的胶水和木板,只见爸爸把手笔锯成三小段,并把留下的`那三截掏空,爸爸说:“你不是想玩竹蜻蜓吗?快来一起做!”于是我就把爸爸弄好的那三截给用胶水小心翼翼地粘上了,差点粘到我的手!粘完就把它放进了小型烘干机里。然后就看到爸爸把木板锯好了,我又要粘了。粘完了,那个也烘干好了,就把那三个粘在一起的木板粘在一起再把他们合体,放入烘干机。过了一会儿,这个很轻的竹蜻蜓就出炉了。

  等待第二天晚上,我们又聚在一起,而这次,我也自豪地掏出了我的竹蜻蜓。他们笑着说:“这是你做的吗?能飞起来吗?哈哈!你还是去买一个吧!我们都是买的!”我生气了,说:“切!那我们就比赛!”他们也答应了。

  我这几天一直在练技巧,想赢他们,我就和爸爸对战找弱点。就这样,竹蜻蜓闯进了我的生活。

  比赛那天到了,我拿出竹蜻蜓一转,他们也一转,嘻嘻,我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我自己做的竹蜻蜓结实,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竹蜻蜓一个、一个掉下来,而我的竹蜻蜓则飞回了我的手里。有人不服气了,说他用三个对我一个,我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结果他的三个都被我强有力的叶片打飞了。

  我就这样成了几个人中的“王”的称号!其实结果并不出我所料,因为我自己做的竹蜻蜓是独一无二的!

  啊!竹蜻蜓啊!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比赛,就想到了小时候的那个“王”。

玩竹蜻蜓作文4

  昨天,大哥给我买了个竹蜻蜓。我非常喜欢,我用手一搓竹蜻蜓的杆子,竹蜻蜓就慢慢飞起来了。

  有时飞得很高很高,飞到了2楼,有时碰到了墙壁上,然后直掉下来。大哥见我玩不高,就指着竹蜻蜓吹牛说:“太低了,这样,你到三楼去,我来玩,竹蜻蜓一定能飞到三楼去。大哥转动了竹蜻蜓,竹蜻蜓满厂飞舞,怎么也飞不到三楼,突然碰到了二楼的窗户,掉了下来。大哥坚持不泄,引起了工人们的注意,有个工人还去教大哥。

  可惜的是,大哥还是破不了记录。竹蜻蜓真好玩!

玩竹蜻蜓作文5

  我玩过的游戏有很多,其中最爱玩的是玩竹蜻蜓。

  竹蜻蜓是一种简单又好玩的小玩具,是由一根又粗又长的吸管和两片小塑料组成的,只要轻轻一搓,再轻轻一放,就会飞上高空。

  我们常常在一起比赛,谁的竹蜻蜓飞得高,大家都使劲地搓了搓,再轻轻一放,看着竹蜻蜓飞上高空。我们个个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的竹蜻蜓飞不高。妹妹说:“看!我的竹蜻蜓快碰到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了。”弟弟说:“我的竹蜻蜓像架小飞机。”……

  大家玩着说着,看着竹蜻蜓飞上高空,好像要带着我们的梦想,飞越山巅,跟着夕阳西去。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玩竹蜻蜓作文6

  小时候,我们的玩具是竹蜻蜓,周围我的小伙伴们都爱玩,虽然我喜欢的玩具有很多,但唯独竹蜻蜓是我的最爱。

  小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他们直接掏出了竹蜻蜓,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竹蜻蜓放在手中一搓,那竹蜻蜓便在空中跳起了优雅的舞蹈,最后那竹蜻蜓又飞回了主人的手里,我羡慕得不得了。

  我正看得入迷,突然爸爸说:“看什么呢?这么入迷?”“竹蜻蜓啊,你看他们。”爸爸看了一眼就去看手机了。我觉得爸爸并不感兴趣,没看一会,爸爸又拉我,说:“走,回家!”

  只见爸爸找出了一根毛笔,一把小刀,一瓶粘性很强的'胶水和木板,只见爸爸把手笔锯成三小段,并把留下的那三截掏空,爸爸说:“你不是想玩竹蜻蜓吗?快来一起做!”于是我就把爸爸弄好的那三截给用胶水小心翼翼地粘上了,差点粘到我的手!粘完就把它放进了小型烘干机里。然后就看到爸爸把木板锯好了,我又要粘了。粘完了,那个也烘干好了,就把那三个粘在一起的木板粘在一起再把他们合体,放入烘干机。过了一会儿,这个很轻的竹蜻蜓就出炉了。

  等待第二天晚上,我们又聚在一起,而这次,我也自豪地掏出了我的竹蜻蜓。他们笑着说:“这是你做的吗?能飞起来吗?哈哈!你还是去买一个吧!我们都是买的!”我生气了,说:“切!那我们就比赛!”他们也答应了。

  我这几天一直在练技巧,想赢他们,我就和爸爸对战找弱点。就这样,竹蜻蜓闯进了我的生活。

  比赛那天到了,我拿出竹蜻蜓一转,他们也一转,嘻嘻,我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我自己做的竹蜻蜓结实,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竹蜻蜓一个、一个掉下来,而我的竹蜻蜓则飞回了我的手里。有人不服气了,说他用三个对我一个,我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结果他的三个都被我强有力的叶片打飞了。

  我就这样成了几个人中的“王”的称号!其实结果并不出我所料,因为我自己做的竹蜻蜓是独一无二的!

  啊!竹蜻蜓啊!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比赛,就想到了小时候的那个“王”。


放飞蜻蜓作文 (菁华6篇)(扩展4)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优选【10】份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难点:

  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1、继续学*放飞蜻蜓,请同学们回忆,课文围绕蜻蜓只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介绍陶行知

  1、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法。

  2、 学生了解陶行知

  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这个环节的设计,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概述,既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对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介绍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指导精读,感悟知、情:1、走*蜻蜓

  2、走*陶行知

  学*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

  反复练读,深化感情

  拓展、延伸

  作业

  1.借助教材,走*蜻蜓

  (出示蜻蜓休息实物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请同学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可以用我知道了……还知道了……

  3、理解“七嘴八舌”

  4、媒体出示:陶行知说:“据说,在它……”这个说法正确吗?“据说”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谁查找了资料?请你为大家作介绍。

  5、引读:它的眼睛很……,结构……是由……可以……

  6、指导朗读

  蜻蜓的眼睛很特别,那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才能读出它的特点呢?

  2. 活用资料,走*蜻蜓

  1、关于蜻蜓,同学们手中还有一份资料,大家都读过了吧?你能借助资料把蜻蜓介绍得更加具体吗?

  2、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作补充。课文介绍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但没讲吃多少,资料上是怎样说的?

  3、看看介绍蜻蜓眼睛和尾巴上你还有没有补充?

  3.创设情境,在言语交际中走*蜻蜓。

  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蜻蜓的知识,老师也感到受益匪浅,也喜爱上蜻蜓了。

  瞧,这位同学也很喜爱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网兜捉蜻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⑵交际训练。(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

  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捉蜻蜓的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

  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

  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影象?

  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

  3、 扩展阅读《小孩不小歌》

  1、怎么把这篇课文读好呢?在读陶先生的话要亲切和蔼的语气、读孩子们的话要天真,热情

  老师描述:

  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请大家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吧!

  关于陶行知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蜻蜓,关于有益昆虫的话题也有很多,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小朋友课后去搜集,去了解。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学生交流自学的结果(吃食、眼睛、尾巴)

  学生表演,理解“七嘴八舌”

  生读这句话

  学生交流课外资料(蜻蜓吃尾巴)

  蜻蜓咬尾巴——自吃自

  “大、复杂、成千上万、四面八方”

  学生交流课外查阅到的资料,帮助理解

  1、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中也能消灭孑孓等害虫。

  2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

  3、(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

  学生利用文本的语言来跟老师进行交际。

  明白不仅要爱护小动物,而且要懂得爱科学。

  学生交流对陶先生的总影象。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

  集体交流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

  学生朗读《小孩不小歌》进一步感悟陶先生的思想。

  分角色朗读

  学生表白

  继续查资料

  通过朗读,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摘录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蜻蜓。在学生熟悉了蜻蜓的外形特点和作用,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喜爱之情,对理解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就水到渠成了。

  利用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七嘴八舌”,显得生动形象,使得课堂活跃,学生也乐学。

  补充课外资料,深化文本,帮助学生记忆。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来朗读,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授之方法

  查找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并能在文本处注释,这叫批注,这是一种好的学**惯。课堂上要注重培养这样的能力。

  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给学生说话提供一个舞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和“文”。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懂得爱护益虫益鸟的道理,还要通过有关词句的学*,体会陶先生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以身作则保护益虫的高尚师德。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和说话神态的词语用得很准确,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大有裨益。

  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语言的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创设情景,让学生同文本中孩子感情产生共鸣,有感而发。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2

  一、初读感知大意

  1、第一遍读。

  (1)读课题。

  (2)提问:课文的题目是“放飞蜻蜓”,蜻蜓有翅膀,可以自由自在地飞,为什么要“放飞”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后回答。

  2、第二遍读。

  (1)读课文思考:孩子们捉到一只蜻蜓肯定不容易,怎么舍得把它“放飞”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画出字词。

  (2)指名同学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简介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辈子爱教育、爱人民、爱孩子,他是第一个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的人,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3)教师出示有关生字词,要求学生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弄懂生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需要正音的字:“贞、蚊”是前鼻音;“埂、衡、朋、蝇、抢”是后鼻音;“舍、贞”是翘舌音;“慈”是*舌音。还有多音字的读音:“露水”的“露”(lù),“调整”的“调”(tiáo)。

  3、第三遍读。

  (1)读课文思考:这 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概括出来。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4、用钢笔描红10个生字。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上面的设计,先让学生读过三次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简介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指导精读,感悟知、情

  1、提出问题,学生读书思考:

  (1)在遇到陶行知先生之前,孩子们懂得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笔画出来。

  (2)陶先生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在课文的哪几小节?用笔画出来。

  2、朗读对话,图文对照。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

  (1)分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感情,读出语气。

  (2)指名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说出蜻蜓的身体结构和作用。

  眼睛:一闪一闪、很大、结构很复杂、成千上万的小眼睛、看清四面八的虫子。

  尾巴:一撅一撅、点水、掌握飞行方向、一节节、又细又长、保持*衡、吃掉又长。

  教师补充:关于蜻蜓的尾巴有一句很有趣的歇后语:蜻蜓咬尾巴——自吃自。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摘录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 看图说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一画一说,有关知识就能记得比较牢固。

  3、学*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尊重。

  (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印象?

  (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位怎样的教育家?

  a、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慈祥和蔼、爱抚孩子。)

  b、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与孩子们*等亲切地相处。)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3

  文本解读:

  本文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文层次清楚,语言见解,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

  本课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位语言文字,激起对蜻蜓及其他动物的有关知识的求知欲,并领略老一辈教育家的风范。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重难点:

  1、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文字,体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放飞蜻蜓》这一课。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上节课学到了什么? (板:吃虫子、陶行知)

  所以孩子们要――读题。

  2、你从哪里知道每一个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

  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什么?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

  读出这种心情来!(指名)

  二、教学课文7―10小节:

  1、这节课,我们就当自己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认真读一读课文的7―10小节,想一想:你愿意放飞蜻蜓吗?找找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划一划有关的词和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

  (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蜻蜓是我们的朋友?)

  3、课堂讨论。

  a、从蜻蜓本身讲:

  (1)出示: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理解“据说”:表明他也不是很有把握,只是听说而已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查了资料?请你为大家做介绍。(蜻蜓繁殖后代时,由于生理的需要,会咬自己的尾巴,看起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真是一种有趣的昆虫啊!(板:尾巴 保持*衡)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其实是蜻蜓在河里产卵。成语: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2)出示: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多可爱的昆虫呀!你有没有看到蜻蜓的样子?谁还会补充几个这样的句子?

  蜻蜓好象会说话,你听到它说什么了吗?

  (3)出示: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哪个词给你印象比较深?“成千上万”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板:眼睛 四面八方)

  (4)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听了陶行知先生谈了这么多有关蜻蜓的知识之后,你会对蜻蜓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更喜欢蜻蜓了)

  (5)是呀,因为了解蜻蜓,才会更喜欢蜻蜓,也才会――读题(放飞蜻蜓)。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4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个生字,绿线内的7、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

  2、学*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学*,了解蜻蜓的*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活动。

  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学*课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一、复*回顾,问题导入

  1、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

  3、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

  (1)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

  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

  (3)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

  4、练*分角色朗读。

  (1)同座间练*,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

  (2)指名演读,集体评议。

  5、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点评)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

  2、学生整体默读全文,从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

  3、指名谈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相关段落。

  4、课后研究性学*: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5

  【教学难点】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放飞蜻蜓

  2、齐读题目。

  3、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谁放飞了蜻蜓?为什么要放飞蜻蜓?)

  4、提得非常好,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学*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没有把握读好的字。

  2、放课文范读课件。

  (要求学生特别听准刚才画出来的生字词的读音,并标上拼音。)

  3、同桌互相认读预*时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读音。

  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订正读音。

  5、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要求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⑴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⑵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谁为什么放飞了蜻蜓?)

  6、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相机简介陶行知生*。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线,只有读通,才能读懂,按循序渐进原则,先读准字音,再读通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⑴、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别人,看看谁的方法多。

  ⑵、指名全班汇报交流,新方法予以鼓励推广。

  2、指导书写。

  ⑴、仔细观察每个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⑵、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老师或会写的同学示范。

  ⑶、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写给大家看看。

  3、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观。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应予以巩固提高,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对识字、写字能力应有更高的标准,并为之奋斗。】

  四、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人人必须完成好)

  1、比一比,再组词。

  抢( ) 蝇( ) 构( ) 复( )

  枪( ) 绳( ) 够( ) 夏(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谁) 因为 所以 地放飞了蜻蜓。

  拓展性作业(人人都来试一试,看谁独到,看谁勤)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捉( ) 吃( ) 停下( ) 调整( )

  放( ) 送( ) 展开( ) 保持( )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基础性作业是对本节课堂教学重点的检测与巩固,拓展性作业设计为下节课的学*奠定基础。】

  第 二 课时

  一、复*引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愿说一说?

  2、谁愿汇报自己不理解的的问题。

  (1、陶行知为什么劝孩子们把蜻蜓放了?2、他为什么还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设计意图:子曰“温故而知新”,此环节的设计既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的把握情况,又是将学生思维引入本节课学*的重点,使两节课的学*内容在学生的学*过程中连接起来。】

  二、细读感悟

  (一)、围绕“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想想:陶行知先生说了几次话,用“-----”画出他说的话。

  2、汇报后,自由读读这些话,自主体验这些话的意思。

  3、看看课文,再想想: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对孩子们说这些话的?自由读读这些话,读出语气。

  4、指名读,读出语气,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大家评一评。

  5、重点体会陶行知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说的两句话:①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一个名叫翠贞的小女孩儿的头,说:“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②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⑴、换成陈述句与原句比较,体会陶行知说话语气的委婉,

  ⑵、读出慈爱的、商量的委婉语气。

  6、每次陶行知说完话后,孩子们有什么表现?

  (从孩子们的反应进一步衬托出陶行知的*易*人、对孩子真诚的关爱。)

  (二)、探究课文,寻找答案。

  直接劝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就行了,为什么陶行知要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眼睛和尾巴?

  (1)认真读陶行知介绍蜻蜓眼睛和尾巴的语言,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2)说说蜻蜓各部分特点及功能。播放相关介绍蜻蜓各部分特点及功能的课件,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3)说说陶行知这样对孩子们详细介绍,目的何在。

  (只有更多地了解蜻蜓,才会更加喜欢蜻蜓,保护蜻蜓。)

  (三)、继续朗读,说说感受,分角色表演。

  1、放飞了蜻蜓,孩子们什么心情?读出这种感觉。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人的不同语气和心情。

  3、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读。指名表演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整过教学环节设计上,紧紧围绕读书与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特别是分角色表演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体验更加细腻,使感知更加深刻。】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说说你的收获。(可以引导学生从字词、语句、懂得科学知识和道理等多方面来谈。)

  2、学完课文,你还有问题吗?如“蜻蜓尾巴被自己吃掉了一截,真的会再长出来吗?”“蜻蜓眼睛为什么能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可指导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课下查资料,教师提供一些途径、方法。比如网络搜索等。)

  【设计意图:遵循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留给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自主选择,使语文课堂有效向课外延伸。】

  四、布置作业

  基础性作业(人人必须完成好)

  1、把你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

  2、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拓展性作业(人人都来试一试,看谁独到,看谁勤)

  1、你见过的蜻蜓是什么样的?用几句话把它的样子写下来。

  2、搜集更多关于蜻蜓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蜻蜓的特点和它对人类的好处,向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把学生的学*由课堂引向课外。】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6

  一、初读感知大意

  1、第一遍读。

  (1)读课题。

  (2)提问:课文的题目是“放飞蜻蜓”,蜻蜓有翅膀,可以自由自在地飞,为什么要“放飞”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后回答。

  2、第二遍读。

  (1)读课文思考:孩子们捉到一只蜻蜓肯定不容易,怎么舍得把它“放飞”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画出字词。

  (2)指名同学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简介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辈子爱教育、爱人民、爱孩子,他是第一个把小孩子称作“小朋友”的人,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3)教师出示有关生字词,要求学生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弄懂生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需要正音的字:“贞、蚊”是前鼻音;“埂、衡、朋、蝇、抢”是后鼻音;“舍、贞”是翘舌音;“慈”是*舌音。还有多音字的读音:“露水”的“露”(lù),“调整”的“调”(tiáo)。

  3、第三遍读。

  (1)读课文思考:这 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概括出来。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4、用钢笔描红10个生字。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上面的设计,先让学生读过三次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简介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指导精读,感悟知、情

  1、提出问题,学生读书思考:

  (1)在遇到陶行知先生之前,孩子们懂得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笔画出来。

  (2)陶先生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在课文的哪几小节?用笔画出来。

  2、朗读对话,图文对照。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

  (1)分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感情,读出语气。

  (2)指名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说出蜻蜓的身体结构和作用。

  眼睛:一闪一闪、很大、结构很复杂、成千上万的小眼睛、看清四面八的虫子。

  尾巴:一撅一撅、点水、掌握飞行方向、一节节、又细又长、保持*衡、吃掉又长。

  教师补充:关于蜻蜓的尾巴有一句很有趣的歇后语:蜻蜓咬尾巴――自吃自。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摘录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 看图说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一画一说,有关知识就能记得比较牢固。

  3、学*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尊重。

  (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印象?

  (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位怎样的教育家?

  a、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慈祥和蔼、爱抚孩子。)

  b、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与孩子们*等亲切地相处。)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7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个生字,绿线内的7、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

  2、学*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学*,了解蜻蜓的*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活动。

  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学*课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一、复*回顾,问题导入

  1、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

  3、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

  (1)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

  (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

  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

  (3)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

  4、练*分角色朗读。

  (1)同座间练*,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

  (2)指名演读,集体评议。

  5、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点评)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

  2、学生整体默读全文,从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

  3、指名谈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相关段落。

  4、课后研究性学*: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3、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第一段:

  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捉蜻蜓”的?

  1、指名读。

  2、是一个孩子在捉蜻蜓吗?

  3、想想,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会说些什么?(快乐)

  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

  5、个别读孩子们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来!

  第二—十段过渡: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

  1、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

  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自然段多读几遍,陶行知先生和孩子谈了有关蜻蜓的哪些知识?

  3、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4、交流讨论:

  A、从蜻蜓本身讲:(三方面:吃食、尾巴、眼睛)

  吃食:

  (1)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

  (翠贞、一个小男孩、几个七嘴八舌的孩子,角色扮演,体会“七嘴八舌”。)

  (2)后来陶先生怎么介绍的?(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是益虫。)

  (3)补充知识:

  (一只蜻蜓每小时吃20只苍蝇、840只蚊子,每天吃1000多只小飞虫。还吃稻飞虱、浮尘子等。)课件展示水虿、孑孓。读第6自然段。

  (4)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

  填表:

  特点作用

  尾巴一节一节,又细又长。保持*衡,调整方向。

  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5)课件欣赏:复眼。

  (6)除了尾巴、眼睛,你还知道蜻蜓的什么知识?

  (7)课件出示小知识:(种类、飞行、产卵、低飞原因。)

  (8)说话训练:听了、读了这些知识,用上“我知道......还知道......”说说你对蜻蜓的了解。

  (9)指导朗读6—10自然段。

  B、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

  课文中陶行知是怎样劝说孩子们的?自由读文,划出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

  (2)谈话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入手。

  (3)从孩子“七嘴八舌抢着说”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页”、“吃泥土”的样子。

  (4)陶行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

  (5)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尊重*等)

  5、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想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说说原因。(要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清楚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

  6、将这些描写陶先生的句子读一读,看看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出示:陶行知肖像及个人简介、名言、伟人们的题词。

  简介:

  陶行知(1891-1946),中国教育家。1927年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即晓庄学校)。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

  1、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标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万世师表。 ——***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郭沫若

  三、总结全文。

  1、学完这篇课文,你都有什么收获?

  2、出示老师的收获: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向善的心!

  四、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陶行知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尊重*等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对资料的合理运用,了解有关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难点:有选择地运用摘抄有关蜻蜓知识的资料,丰富对蜻蜓的认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1、继续学*放飞蜻蜓,请同学们回忆,课文围绕蜻蜓只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介绍陶行知

  1、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法。

  2、 学生了解陶行知

  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两个来回: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这个环节的设计,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概述,既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对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介绍陶行知先生,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指导精读,感悟知、情:1、走*蜻蜓

  2、走*陶行知

  学*重点词语,体会陶先生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

  反复练读,深化感情

  拓展、延伸

  作业

  1.借助教材,走*蜻蜓

  (出示蜻蜓休息实物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请同学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可以用我知道了……还知道了……

  3、理解“七嘴八舌”

  4、媒体出示:陶行知说:“据说,在它……”这个说法正确吗?“据说”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谁查找了资料?请你为大家作介绍。

  5、引读:它的眼睛很……,结构……是由……可以……

  6、指导朗读

  蜻蜓的眼睛很特别,那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才能读出它的特点呢?

  2. 活用资料,走*蜻蜓

  1、关于蜻蜓,同学们手中还有一份资料,大家都读过了吧?你能借助资料把蜻蜓介绍得更加具体吗?

  2、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面来作补充。课文介绍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但没讲吃多少,资料上是怎样说的?

  3、看看介绍蜻蜓眼睛和尾巴上你还有没有补充?

  3.创设情境,在言语交际中走*蜻蜓。

  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蜻蜓的知识,老师也感到受益匪浅,也喜爱上蜻蜓了。

  瞧,这位同学也很喜爱蜻蜓,他在干什么呢?(用网兜捉蜻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⑵交际训练。(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

  现在老师就是这位同学捕捉蜻蜓的同学,你想对我说什么?

  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先生的话。

  1、读了课文,你对陶先生这位教育家有什么影象?

  2、再读一读课文,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画出来,体会一下,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

  3、 扩展阅读《小孩不小歌》

  1、怎么把这篇课文读好呢?在读陶先生的话要亲切和蔼的语气、读孩子们的话要天真,热情

  老师描述:

  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请大家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吧!

  关于陶行知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蜻蜓,关于有益昆虫的话题也有很多,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小朋友课后去搜集,去了解。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

  学生交流自学的结果(吃食、眼睛、尾巴)

  学生表演,理解“七嘴八舌”

  生读这句话

  学生交流课外资料(蜻蜓吃尾巴)

  蜻蜓咬尾巴——自吃自

  “大、复杂、成千上万、四面八方”

  学生交流课外查阅到的资料,帮助理解

  1、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虫在水中也能消灭孑孓等害虫。

  2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

  3、(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

  学生利用文本的语言来跟老师进行交际。

  明白不仅要爱护小动物,而且要懂得爱科学。

  学生交流对陶先生的总影象。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

  集体交流陶先生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

  学生朗读《小孩不小歌》进一步感悟陶先生的思想。

  分角色朗读

  学生表白

  继续查资料

  通过朗读,学生从人物的语言中摘录出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蜻蜓。在学生熟悉了蜻蜓的外形特点和作用,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喜爱之情,对理解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就水到渠成了。

  利用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七嘴八舌”,显得生动形象,使得课堂活跃,学生也乐学。

  补充课外资料,深化文本,帮助学生记忆。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来朗读,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授之方法

  查找资料帮助理解文本,并能在文本处注释,这叫批注,这是一种好的学**惯。课堂上要注重培养这样的能力。

  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给学生说话提供一个舞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和“文”。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蜻蜓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懂得爱护益虫益鸟的道理,还要通过有关词句的学*,体会陶先生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以身作则保护益虫的高尚师德。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和说话神态的词语用得很准确,让孩子们细细品味,大有裨益。

  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语言的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创设情景,让学生同文本中孩子感情产生共鸣,有感而发。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10

  一.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 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 指名读第十一自然段。

  (1) 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2) 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3) 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哪里看出?

  (4) 个别读孩子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读这种心情来!练*朗读。

  3. 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题目“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 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 自渎课文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如果你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吗?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明自己乐意放飞蜻蜓原因的句子。

  2. 指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同桌商量。

  3. 课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

  (1) 从蜻蜓本身讲。(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了解蜻蜓的尾巴,眼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

  (2) 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讲。

  a. 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方法巧妙。

  b. 不摆架子,尊重孩子。

  c. 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

  4. 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放飞蜻蜓。

  5. 你们愿意同桌分角色来朗读一下课文吗?

  6.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 归纳总结。

  1. 老师指着题目,问学完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群孩子为什么同意放飞蜻蜓吗?

  2. 看到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时,此时,你们会想些什么?或者会说些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