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9篇)

首页 / 作文 / | 作文

龙门石窟作文1

  今天,我们又一起去了龙门石窟,买了门票以后,坐着电瓶车到了景区,从远处看,里面有好多的石窟,非常壮观,刚开始,石窟里面只是小的佛像,后来,我又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佛祖,我以为那是最大的,就在那里照了相,后来,我又看见了一个最大的佛像,我又在那里照了相,我觉得真的好壮观呀!

  爸爸说:“龙门石窟是*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三大石窟之一,它展现了*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也代表*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听了爸爸的讲解,让我增长了知识。我们又看了湖和柳树,我顿时觉得大自然可真美呀!最后,我们就坐车回家了。

龙门石窟作文2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请大家不要在文物上乱涂乱画,不乱丢垃圾,做个文名的游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龙门石窟那里香山于龙门山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如同一座天然门厥,史称“伊厥”,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门面对“伊厥”,而史称“龙门”。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公元495年),后来经过西魏、东魏、北齐、唐朝、隋朝这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的石窟遗存,。现存的2100个龙门石窟中,有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40多座,造像十万多尊。最大的是卢舍那佛像,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而最小的佛像只有2厘米。

  至今,保存在伊厥两山之间的像龛,绝大多数都是北魏和唐朝这两个时期建造的,北魏建造的主要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火烧洞、魏字洞、石窟寺、普泰洞。唐朝建造的主要有奉先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敬善寺、万佛洞、双窑、惠简洞、擂鼓台三洞、高*郡王洞、看字寺、唐字洞、极南洞、净土堂和麻崖三佛龛。今天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龙门石窟作文3

  我们今天和妈妈 一起龙门石窟游玩。

  本来我们要坐班车的,可是吉利到洛阳的车来的比较早,我们想早点去,就只好坐这趟车了。

  一路上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龙门石窟,一下车我们就找到了去龙门石窟的公交车——八十一路车。经过了快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买票口,我是免门费,我妈妈是全票,姥姥和姥爷是半票。我们拿着票高高兴兴的进到了里面。一进去就看到右边的一面山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小洞,洞里有好多石像。姥姥每到一个佛像前面都要拜一拜。走到一半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佛像,旁边还有很多小佛像,他们都穿着古代人 的服装,还摆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有的手里拿着大刀,有的手里拿着长棍,还有的盘腿坐在莲花台上。姥姥在一个大佛的前面不磕了头。遗憾的是好多佛像都不完整,却胳膊少腿的,好多连头也没有了,真是可借啊。

  走到最前面的时候我看到一条桥,从桥上一直走到头就到了山上的另一边,另一边还有个千手观音,它有很多手,我们爬了很长时间的山才到了山下,这时候我们都很累了,妈妈介意我们坐观光车来到了出站口。回来的路上我们很幸运的坐了一辆带空调的双层公交车,我坐在了最上面,这是我第一次坐这样的车,好开心啊!

龙门石窟作文4

  “哇,太壮观了!”咦?这是谁在说话声呀,告诉你们吧,这是我们在龙门石窟里发出的感叹声!

  进入景区,一座古老而苍桑的石门——龙门便映入眼帘。我与同伴早就等不及了,一个箭步就跃起过了龙门,可我们却因为一座小山峰而停住了脚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座看似普通的小山上被古人刻满了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佛像,远远看去,密密麻麻的。洞里端端正正地坐满了佛像,他们有的面貌慈祥,有的开怀大笑,有的怒目圆睁,让人仿佛来到了佛国仙境一般。

  最厉害的还是大佛洞了,大佛洞里有一尊巨大无比的大佛像,他的手上足以容纳几百号人在上面开会,如果想要爬上他的身躯,得要半小时呢,从他的眼神里就能让人觉得*静,庄严的神情。最有意思的就是他的那双胖乎乎的大脚,许多人笑着来到他的脚下“临时抱佛脚”呢!

  最让人觉得震憾的还是千佛洞,不知道古时候在有多少个能工巧匠才能在这崖壁上雕刻出77490个佛像,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么多的佛像光让我们数都要数花了眼,更何况要一个个的精雕细凿,精美无比。只是有许多让人遗憾的地方,许多的佛像被人偷走或毁坏,有的佛像有头却没有手,或有手没有脚,总是缺胳膊少腿,看了让人心痛不已,这可都是古人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更好的保护。

  龙门石窟,你真是一座宝藏,你给后人留下了美妙的记忆和精神财富。

龙门石窟作文5

  2020年8月5日,我们来到了洛阳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还有云冈石窟并称为“*三大石窟”。

  踏着青石板路,追随古人的脚步,没走多远,就能看到巨大的岩石上大大小小的石窟和神龛。这块区域叫做万佛石窟。里面石窟和神龛里的佛像大大小小加起来一共有一万多个,所以被称之为“万佛窟”石窟大而深,神龛小而浅,但都独具特色。石窟展现的佛像较为壮观,都是大型的,石窟顶上还有很多壁画,此中以莲花居多。而神龛相对来说就小的很,但是在这些一个个小小的神龛里,也有各种各样的佛像。有的小佛像神情泰然,仿佛在静静冥想;有的微微颔首,露出慈祥的微笑;有的嘴巴张着,似乎在默念神圣的经文。这些佛像虽然个个都很小,但是个个雕刻的都很精致,无论是佛像的双眉,还是佛像身上的衣褶,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

  离开了万佛窟,再往前走百余米。此时正是盛夏,河南正在遭受着巨大的旱灾,两千多万亩的田地遭到了破坏。但是今天的天气异常得好,只有二十多度。伊水旁,风凉凉的,吹起了柳条,带起了涟漪,拂过了这些沉睡着的千年石窟。继续往前走,前面就是世界上最壮观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我很早以前就了解过这尊大佛的故事,卢舍那大佛是一位主持以武则天为原型修建的,所以通过卢舍那大佛的面容我们可以看到武则天的容貌。卢舍那大佛于唐高宗咸亨四年竣工,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爬上高高的石阶,我强忍着心中的好奇,告诉自己一定要等到在上面了再欣赏大佛。快爬到的时候,我听见旁边的其他几名游客都在感叹“太美了”,我跟加快了爬行的速度,终于来到了这个大型露天窟龛。

  我往上一看,这是一种十分奇异的感觉,当我仰起头,眼神刚好与卢舍那大佛对视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似乎整个世界只剩下我和这尊大佛,其他的一切都空荡荡的。那一瞬间,我感觉我的内心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我注视着佛像,佛像慈祥地看着我,我们仿佛穿越千年与这尊大佛进行无声的交流。仔细看那大佛,它以武则天为原型,表现出了女性的柔美,并且也表现出了武则天的女权主义。古书中记载,菩萨非男非女,亦男亦女,也表现出了武则天对于权利的.欲望。这尊大佛通高17.14米,耳长1.9米,头高4米,是一个十分宏大的工程。卢舍那大佛眉目清秀,鼻梁挺直,嘴唇饱满,我猜想武则天一定是个美人。卢舍那大佛的身旁还有其他几座小佛,虽然雕工都不逊色与卢舍那大佛,但是卢舍那大佛是最让人震撼的,它带着我们穿越千年,感受风雨沧桑,用一颗*和包容的心态感受世界。

  卢舍那大佛,深深地震撼了我。龙门石窟游,值了。

龙门石窟作文6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

  它位于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十三公里,当我走进去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龙门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第一个石窟是一个双腿盘坐的大佛,由于当时是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所以这尊大佛面丰体肥。

  走了三十多米后,我来到了“牡丹石”旁。“牡丹石”是因为石头上面是由白色水滴状的图案一个一个的组成的,那些白色的图案很像一朵朵白色牡丹,因此人们称它为“牡丹石”。

  看完“牡丹石”后,我们就会看到清澈无比的伊河,伊河在阳光的照射下,由绿色的河变成了金黄色的丝带,一阵微风吹过,一圈圈的涟漪在水面上酥酥地颤着……

  我们爬上了楼梯,有一座大佛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座大佛从远处看只能看到一尊高大的佛像,墙壁上还有很多凹凹凸凸的东西,等你走*后才会发现,那些凹凹凸凸的东西,竟然是一些只有两厘米大小的小佛像。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佛像,我不禁古代人们高超的工艺而折服,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小的石头都能雕刻的这么精致。

  我们走下楼梯大约五十米后,又看到一尊大佛,这尊大佛很有意思,这尊大佛摆着人们*常拍照时所做出“耶”的动作,他的一只手正摆,一只手倒摆,我看到这尊造型奇特的大佛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后来我听了导游的讲解后,才明白这尊大佛其实是指上帝保佑的意思。

  最后我来到了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佛前,导游说,他叫卢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看到这尊高大威武的大佛,我感到很震惊,这么高大威武的大佛,古代人没有现代化建筑机械又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在*景拍了一张照片,又走过伊河来到一座大山上,这里是最佳观景区,我环顾四周后,我心想:这里真的好美啊!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龙门石窟的大部分景色,还可以看到像一条金黄色丝带环绕的伊河,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人群。

  龙门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我还没有全部介绍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或者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去游览一番。

龙门石窟作文7

  在元旦节放假之际,我和爸爸、姑姑、姑父和爷爷一起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

  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我和爸爸买了门票,随着人流走进了带着神秘色彩的龙门石窟。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我们进入了龙门石窟后,顺着指示牌的方向前进,我们参观了一个又一个的洞窟,赞叹之声一声比一声大,我们领略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也领略了古人的心灵手巧,古人实在是太伟大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整个龙门石窟最大的石佛——卢舍那大佛。这尊大佛神态安详,凝视着前方,好像在欣赏着清澈见底的伊河的美丽。*静的伊河就在这尊石佛的前方。

  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河东,站在伊河东面,望着西面的像马蜂窝一样的大大小小的石窟,我的心十分震颤,古人都能把这么大的一个石窟修好,我们*时在学*上也要多下功夫,只有多下功夫了,我们才会有所成就。

龙门石窟作文8

  龙门石窟位于龙门山与香山上,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那里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这里满山都是佛像,每个都雕得惟妙惟肖,姿态不一,大水也不相同,最大的高17.14米,头长4米,耳朵长1.9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长,无论大小,都雕刻得很精致,动作也不一样,有的佛像一手朝一手朝下,有的双手拉拢朝上,有的是盘腿坐,有的不盘腿坐,还有少数佛像是站着的。

  往前走,登上六十级台阶,抬头一看,七个巨大的石像耸立在你眼前,他们每个人神态都不一样,中间一个坐在莲花上,一只手朝上,一只手朝下,双眼*视前方,听说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替身像,我敢说这石像是世界上最像武则天的石像了。雕刻这石像的师傅*时肯定很细心观察,把这石像雕得这么栩栩如生,把她的特征都雕刻了出来,比如:武则天丰满的体态,方正的脸庞,嘴唇上一般很难发现的条纹等等。站在旁边的两尊石像是她的侍卫,形态紧张,好像从不放松警惕,随时准备迎战!余下的四个侍卫也都表情严肃,有的手持长矛,有的手托铁塔,动作很是威武。

  龙门石窟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里面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建筑等实物资料。

龙门石窟作文9

  *的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石窟里全部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佛像,它映照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光辉足迹。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游览了龙门石窟。

  一进石窟,抬头就可以看见几尊屹立在佛洞中的佛像,至于是什么名字,我也叫不出来。顺着几千年以前修建的石阶向上走,似乎可以感受到那古老的气息。走到一个大洞前,便看到了许多魏晋南北朝以来雕塑的石像,有大有小,大的有一层楼那么高,小的只有一个水瓶那么大,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都在自己的洞中享受着人们对他们的崇拜。

  我们越看越起劲,不知不觉走到莲花洞。洞门上面刻着一朵大大的莲花,听导游说,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在莲花旁,所以佛教里常常出现莲花的意象。旁边还有一个洞,洞口端坐着一个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很是逗人喜爱。我随意探头往里面看了下,霎时惊住了,我被古代先民的鬼斧神工震撼!原来在洞门处雕刻着*千尊小佛,每个佛身长不到一厘米,却栩栩如生、清晰异常,中华民族的能工巧匠们用双手创造了多么精美的艺术珍品啊!

  接着我来到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佛像前,据说那是唐代女皇帝武则天捐了两万贯胭脂钱才雕成的,有几十米高,如果我站在这尊佛像身上,还不及他的一个耳朵那么大呢!

  我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开,那就是我发现这么多佛洞中竟然没有一个是完整的,每个洞都被破坏过!后来,听导游解释,我才明白,龙门石窟曾多次遭到破坏,一些丧心病狂的人凿下佛像拿去卖钱。天哪!这种行为是多么的可恨啊!

  这壮丽神秘的龙门石窟,浓缩了我国佛教文化的精华,印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历史,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再不能让它受伤害了。


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9篇)扩展阅读


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9篇)(扩展1)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 (菁华9篇)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1

  这个寒假,我游览了不少地方,有陕西西安的秦兵马佣,河南郑州的少林寺,河南开封的开封府,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受益匪浅的就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一走进龙门石窟,我看到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佛像,真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佛像价值连城,虽然有些已经因在地表长期受风雨等侵蚀而分解崩溃,残缺不全,但是依旧富有浓厚的佛教艺术特色。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组佛像是奉先寺,它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处摩崖佛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大佛龛环北,西,南三壁雕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共九身大佛。正中是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是洛阳龙门石窟*十一万尊造像中,体型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最最富有佛教艺术特色的佛像。传说自古以来,众多男男女女纷纷向卢舍那大佛恭敬祁福,随心所愿。我也在大佛面前许了不少心愿,希望能够随心所愿。

  来到龙门石窟,让我学到和看到了不少东西。它是我们人类的艺术结晶,是唐代石雕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东方佛教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2

  那儿,真的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地方--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有个成语叫做“洛阳纸贵”就是说的洛阳的牡丹,所以洛阳是牡丹城,也是一个佛教圣地。白马寺和龙门石窟都是洛阳佛教的代表,龙门石窟尤为著名。暑假,我有幸来到了这个地方参观游览。

  进入龙门石窟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达二三十米的大河叫做伊河,河水清澈,水里的鱼儿若隐若现。离河岸约十米便是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了。

  石窟依山傍水,显然是风水宝地。石窟的前端都是些小雕像,有佛、有菩萨、还有金刚,这些是民间老百姓为了祈福而雕刻的小佛像。民间佛像虽小,但民间艺术家把它们雕刻得很精细,从炯炯有神的眼睛到华丽服饰的皱褶,无不体现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

  再往后走。我们看到了一尊大佛。佛像很高,约几十米,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光是佛像的耳朵就有2米。目光炯炯,佛像原来有两颗琉璃制的眼珠,可惜被盗了。这尊佛像头发向后盘成髻,眉心处点着一抹艳红,身披蓝色袈裟,整座佛像大而精,是皇家作品。

  我们漫步来到一个大广场前,一级级台阶仿佛是成佛之路。这里有九尊大佛,中间是一尊坐着的释迦摩尼佛,释迦摩尼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高*严,左右两边各站着他的大弟子和关门小弟子,两弟子旁边是两尊菩萨和四大金刚,每一尊都有几十米高,十分威武,令人生畏。

  释迦摩尼面露安详,双眼微闭,脸型圆阔,身材微胖,是唐朝作品。佛像身披袈裟,袈裟的褶皱雕刻精细,有一种流淌的动感,仿佛还在随风飘动。大小两个弟子站在师傅两边,仿佛正专心礼佛呢!两弟子旁边的菩萨,身着华丽的唐代宽袖长裙,飘飘的衣裙、宽大的袖口、柔软的衣带,环形的玉佩,体现了唐代服饰之美!为了衬托释迦摩尼,故意将菩萨面部表情雕刻的略显呆滞。再看四大金刚,巍然耸立,手持各自独门妙器。九尊大佛*看雕刻精细,远看雄伟威武,我不禁啧啧赞叹。

  再往前走,有许多小佛像,宛如千佛洞一般。这些小佛已经有些风化了,但他们并非粗制滥造,仔细一看仍有昔日华丽景象。

  这千尊万尊的佛像,或北魏、或唐代、或彩色、或本色,都深深印在我心中!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3

  我的家乡在河南的洛阳,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龙门石窟。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很久以前,洛阳的南面有一片烟波浩渺的湖,被苍翠的龙门山环绕着。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村子里有一个勤劳的孩子,天天上山帮妈妈放羊。一天,他在树下打盹的时候,忽然听到地下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龙门山开不开?”于是,放羊的孩子想了想,鼓起勇气大声喊道:“开!”,这时,只见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缝中倾出,奔腾咆哮的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龙门山的石壁上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石窟,里面是千姿百态的佛像。有的眉目清秀,有的形态狰狞,真是形态各异。从此,龙门石窟就成了洛阳的第一景点。

  看,现在我们面前的寺庙,名叫“奉先寺”,寺里有尊美丽的大佛,名叫“户舍那”,它身边的二位弟子是阿难和迦叶。弟子两旁,是两位仁慈的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再往旁边,是南方增长天王和北方多闻王。勇猛的金刚力士和坚固力士在二位天王的左右。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短暂,在这里要祝福大家事事顺心,还有,不要在景区内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祝大家天天快乐!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4

  五一三天假期,我、姐姐、哥哥和爸爸妈妈去了龙门石窟,一路走了很长时间,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那里游人很多,我们买了门票就进去了下面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国家AAAAA级景区,还是*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是: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和*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我们先从一个大大的石门进去,那个石门叫龙门。进去后就看到许多的石窟,我和爸爸还到一个石窟照了相呢。每一个石窟都要上很多台阶才能看到。我们看到了一尊很大很大的佛像,她高大魁梧,必须仰起头才可以看清楚,让人惊叹古人的伟大。这就是西山石窟。然后我们过了一个桥,名叫漫水桥。站在桥上远看万佛洞,更加壮观,所有的石窟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山下碧水环绕,美得像一幅画。

  过了漫水桥,东山有: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园。爸爸说:“这里离出口还很远呢,咱们坐一辆游览车下山吧。”于是我们就坐着游览车下去了。

  我们又去了步行街,那里真繁华、热闹啊!有各种各样的衣服、小吃、书画、古玩等。姐姐买了两袋能吃的牡丹花可好吃了。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金色的子弹壳*模型,我们还买了一瓶香甜可口的樱桃,晚上我们定了一家酒店,正好这个酒店在一个广场的旁边,于是,我们又到广场里的美食街吃了晚饭。

  第二天早晨,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儿童乐园,我看到了我喜欢的海绵宝宝、熊大熊二、长颈鹿等。吃完早饭我们就愉快的返回了西安。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5

  国庆节假期,我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门左边有一条河,清澈的河水缓缓的流着,进去大门就看见一个大水池,池子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小鱼,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黑色的,他们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来回的游动,相互交错着,漂亮极了。我们接着往里走,抬头一看,看到了一个大石像,大大的耳朵,双手合拢,面目慈祥。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像,大的几丈高,小的有几厘米,姿态多样,形态不一。还有大大小小的石洞多的数不清。

  我们边走边看,人越来越多,人山人海,走都走不动,连照相的空隙也难找到。真是又兴奋又累呀!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6

  早就听父亲说过家乡龙门石窟闻名天下,却一直没有机会欣赏它婀娜多姿的样子,心里有些感慨。七岁那年,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老家——河南洛阳。最后,我们可以投入到历史的长河中,走*龙门石窟,探索神秘和遥远。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在爷爷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在我进入景区大门之前,我被站在路中间的一块巨石吸引住了。巨石高五米多,长七八米,表面布满了蜿蜒的花纹,就像许多蚯蚓在上面玩耍一样。巨石正面正中刻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九个大字,字迹雄浑大气,笔法刚健。正面右下角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签字确认时间。站在巨石前,看着外国游客赞赏的目光,心里有一种自豪感,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很多。

  参观悬崖佛洞?方子洞?经过万佛洞等景点,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卢什纳大佛前。我一到那里,就迫不及待地想感受一下石像。父亲制止了我的行为,告诉我这些石像最早是北魏雕刻的,先后经历了北魏?隋?唐?大周朝的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其中,我们面前的这尊大佛,据说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粉和钱雕刻而成的,奉命临摹。它是整个龙门石窟的标志性雕像。听了父亲的介绍,我又一次仔细观察了眼前的大佛像及其丰满的外形?细纹?表情生动,再加上周围流行的不同表情?罗汉大大震撼了我的内心,让我的心情更加肃穆?庄严肃穆,伟大祖国的灿烂历史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了,我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但兴奋了很久很难*静下来。我认为,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天天向上,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好,把先辈们创造的伟大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7

  露天的石寺里有一尊巨大的佛像,迷人的微笑透射出1000多年前武则天的愿望;一群石窟仿佛定格了1000多年前的宗教。它就是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五公里外的伊河*,龙门石窟建于493年,现存窟龛2345个,佛像十万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这里的佛像神态庄严、肃穆。来到龙门石窟,不得不观赏的是万佛洞和奉先洞。

  来到万佛洞前,环顾四周,用一个字即可以形容这里的佛像,就是小。在一个5.8米高,6.5米深,5.9米的洞内,竟有上万个佛像,单单两壁就有佛像15000尊,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洞内主佛是阿弥陀佛。他坐在莲花宝座之上。佛像背后有54枝莲花,花里有54位菩萨,菩萨或沉思、或嬉戏、或端庄坐立,形态万千、栩栩如生。在南北壁面的基座上,分别有一群乐伎,一群舞伎。乐伎们手执各种乐器,尽情弹奏;舞伎们则随乐起舞,婀娜多姿。在洞口南壁,有龙门石窟里最美的一尊菩萨。只见她身穿宝衣,左手食指与中指夹着玉将瓶,右手将拂尘摆到背后,好一个潇洒的菩萨。

  离开万佛洞后,大约走三百米的路就来到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唐代摩崖造像群。位于山腰间的凹形的崖壁上,没有开洞凿窟,而是在南北宽36米、深40米的凹形崖面上依崖而建。在九佛背后有一些方洞,那是宋朝为了保护佛像而建成大型木廊檐所凿的固梁枋洞,因长期风雨侵蚀,现已毁坏,只留这些枋洞了。奉先寺也因称为“九间房”。

  奉先寺主佛卢舍那大佛龛11尊巨佛主从分明,高低有别,各司其职,气势磅礴。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大佛丰满圆润,眉清目秀,神情聪慧,嘴角微翘,含笑而不露齿,人们都说主佛酷像武则天,是武则天至尊权利的象征;两旁的阿难佛和迦叶佛通高10.65米,两菩萨通高13.3米,供养人通高*米,两天王和力士通高10.3米。仅从造像高度即可看出地位的高低、等级的差别了。两菩萨衣着漂亮,姿势也很完美,美中不足是好像双眼无光,瞎子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理由很简单:菩萨服饰精美,如果再画龙点睛,很容易抢走主佛的“风头”。因此,建造者给了菩萨一双特别的眼睛。

  两则的天王手持宝塔,脚踩夜叉,力士一副雄伟而暴烈的模样。每尊佛像都雕刻得惟妙惟肖,给人以强烈的宗教艺术感染力。

  龙门石窟经过1000多年的风雨洗礼,佛像依然用*和的目光看着远方。龙门石窟是古人用智慧和血汗凝结而成的。每当我回想起卢舍那大佛时,真想再次参观令我难以忘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8

  10月3日那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去了十三朝古都洛阳,我们坐高铁来到了洛阳。

  我们下了高铁后就迫不及待地打车来到了龙门石窟。虽然今天还下着雨,龙门石窟人依然非常多,人山人海,怎么这么多人呢,我想大家都是对龙门石窟仰慕很久了吧。我们走进了龙门石窟的大门,龙门石窟真是壮观。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大石门,高大宏伟,顺着游览路线一路走来,接下来是禹王池,禹王池的水很温暖,它历史很悠久。不久,我们来到了潜溪寺,虽然有些小佛龛已经损坏,但还是能从其他的佛龛上看出当时的工艺是多么先进。我最喜欢的是卢舍那大佛龛,卢舍那大佛龛上有三个菩萨,其中中间的最高大,神态慈祥、端庄,据说是模仿武则天的相貌所建造的。那尊佛像真大呀!

  龙门石窟中也用了很多现代化的科技设施,比如有微信购票、刷脸入园、微信讲解,尤其是微信讲解内容非常丰富,讲解的非常细致,完全可以替代导游。

  我的脚泡在凉凉的水上,但我还在坚持游览。因为下雨,所以我们只看了四个景点中最有名的西山石窟。小朋友们,龙门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哦!

龙门石窟优秀作文9

  大家好!

  有幸让我为大家解说,我们今天的旅游景点是“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得伊河*,它青山绿水,万象生辉,能让人有流连忘返的感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一句话:“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是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之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

  龙门石窟分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南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万佛洞。万佛洞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才得名,这些佛像有些小巧玲珑,有的像在悠扬的乐曲中翩翩起舞,有的体态轻盈,有的婀娜多姿。在洞口的南边还有一尊观音像,它的整个姿态显得那么优美端庄。洞内主佛是阿弥陀佛,它端坐在双层莲花座上,无所畏惧,主佛背后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坐着一位菩萨,他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整个佛洞金碧辉煌,感觉很热闹。

  这里是莲花洞,莲花洞里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这本是佛教象征的名物,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洞顶也有许多以莲花作为装饰的,但是像莲花洞里的这样硕大而精美的莲花,在龙门石窟是很少见的,莲花洞里的飞天细腰长裙,姿态自如,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各位旅客们,龙门石窟的景色实在太多了,说也说不尽,希望您这次收获很大,不枉此次一行,希望下一次还能和我一起来感受龙门石窟的壮丽的景象。


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9篇)(扩展2)

——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6篇)

龙门石窟作文1

  今天上午,我们用了早餐,就出发去了河南龙门石窟。

  到了龙门石窟,我们走进去一看,发现许多地方都有空洞和残缺的菩萨石像,几乎都是没了雕刻最精致的佛首。听导游说,这些都是被偷盗走的,也有一些是被砸破和自然破坏的。而令我们最愤怒的是,佛首和佛像都是一些被钱冲昏了头的*人为外国人盗的,看着一个个空洞,让我心痛不已。我在莲花洞中还看见了一个只有1.9厘米的佛像。当然,我也看见了最大的佛像,有17多米高,耳朵有1.9米长,让我赞叹不已。

  下午,我们去了中岳嵩山中的少林寺。我们去了寺庙、陵园、武功馆。最另我恋恋不忘的就是武功表演。他们每个人的年龄*均是14岁左右,但却个个身手不凡,让我五体配服。

  今天,我们参观了两个佛地,让我受益匪浅。

龙门石窟作文2

  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但只要可以意识得到,就不算晚,哪怕从现在做起!

  ——题记

  好不容易的假期,日盼夜想终于来到了身边。今天,我决定放下所有的压力,去看看这石窟有何出众。

  虽然烈日炎炎,但始终阻挡不了游客的热情,亦或者这本身就是对游客的一种挑战。刚刚步入这旅游胜地便已是人山人海,不过,大家却依旧井然有序,丝毫没有带给人任何“乱”的感受,也没有像城市里面汽车一般的嘈杂而又刺耳的声音。

  一切是那么的和谐,随着这美妙的旋律,我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是石窟内的雕像,尽管我在这方面是一个完全的大外行,但我仍可以看出那一个个、一尊尊石像是多么的栩栩如生。石像大多为神佛,长耳垂、大眼睛、身披袈裟古袍,有的在笑,笑的十分自然。与之对视,仿佛对方看到了远道而来的客人,正在一笑为礼,上千接待。

  遗憾的是,它们似乎遇到了点儿小麻烦,不方便施以全礼。

  这些堪称完美的五A级景区中的“艺术品”如今却收到了时光老人的嫉妒,一个个饱受着时光的沧桑。曾经多么完美的、毫无瑕疵的作品,经过多年来岁月的摧残,如今大多已是残破不堪。一想到这儿,我想无论是我,还是来这里游览的旅客们都会为此而叹息吧。

  不过,显然,现代人与当时的人还是有着不同之处的。

  虽然当初人们不懂得重视,没有对它们进行定期的“体检”导致了这样的“惨”状,可现在不同。人们只有在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才懂得它们的价值,才知道它们的宝贵。如今,许多的物品已经被放进了厚厚的玻璃之内,使得游客们“只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即使不可碰触,我也依旧很开心,因为能够看到这些比自己爷爷的年纪还要大的物品,倒也不虚此行。

  坏时光,度年入日,好时光,度日如年。在这里的时光,我努力挽留,可依旧会逝去,我无能为力,只能将这些永远的刻画在我永久的回忆。我伸了一个懒腰,依依不舍得离开了这里,离开了这个令我留恋往返的地方——龙门石窟。

  游览完毕,生活讲求劳逸结合。大队的作业书本正静静地呆在我的书桌上,与我对视。我顿时怒了,心理大声的怒骂道“看什么看!再看本主分分钟“灭”了你们……”

龙门石窟作文3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间穿流而过,远望就像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地方,爸爸担任起我们的“导游”。

  我们首先去了禹王池,池子里有很多大金鱼,还有一个两米高的小瀑布,真好看。

  走了一段路,来到了潜溪寺,爸爸说潜溪寺是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据我观察,这个大窟高、宽大概九米多,深进七米。主佛阿米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衣纹斜垂座前,整个姿态给我一种静穆慈祥的感觉。

  接着来到了宾阳三洞,爸爸说宾阳三洞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

  最值得一提的是万佛洞和奉先寺。先说奉先寺,他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一组群雕。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释迦牟尼的佛像,高约17米,头高约4米,二朵长达2米。释迦牟尼的眼睛被雕刻的炯炯有神,这座大雕像,旁边还有好多没有婴儿手掌大的小佛像,不仔细看,还看不见呢!

  万佛洞,顾名思义,洞里面有上万个雕刻出来的佛,有的佛高达十几米有的则只有两厘米高,真是千奇百怪。

  古人的智慧令我佩服,激励我前行。

龙门石窟作文4

  今天,我们来到了与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三大石窟的龙门石窟,它来自美丽的地方——河南。

  终于到了,我们一进门,就感受到壮观:各种各样的小佛坐或立在石壁上,好像欢迎大家来参观呢!

  我深深记在脑海里的是莲花洞,它因顶上的石壁有一朵大荷花而得名。中间立着三尊大佛,那三尊大佛立在石壁前,一副严肃的样子,三双眼睛直盯着热闹的人群,看起来炯炯有神。在左右石壁上,还有数不完的小千佛,似乎在招呼中外游客前来欣赏呢!

  我们继续向前走,走到著名的卢舍那大佛前面时,我不得不惊叹一声“哇!真威风啊!”才停下来。不知能有几十米高呢?简直是一座高山屹立在我们的旁边啊!卢舍那大佛坐姿端正,耳朵长长的,越看越严肃。大佛身后的石壁刻得栩栩如生,真像活了起来。

  擂鼓台北洞也让我记忆深深,像高2米左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面,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东壁主佛为毗卢遮那佛,讲解员给我们详细地介绍。它头戴宝冠,胳膊上戴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是我最喜欢的佛像之一。

  美丽的龙门石窟!我恋恋不舍望着东山石窟,那些游客来来往往,似乎在兴奋地交谈。小佛好像在说:“再见!欢迎你们再来!”

龙门石窟作文5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

  它位于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十三公里,当我走进去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龙门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第一个石窟是一个双腿盘坐的大佛,由于当时是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所以这尊大佛面丰体肥。

  走了三十多米后,我来到了“牡丹石”旁。“牡丹石”是因为石头上面是由白色水滴状的图案一个一个的组成的,那些白色的图案很像一朵朵白色牡丹,因此人们称它为“牡丹石”。

  看完“牡丹石”后,我们就会看到清澈无比的伊河,伊河在阳光的照射下,由绿色的河变成了金黄色的丝带,一阵微风吹过,一圈圈的涟漪在水面上酥酥地颤着……

  我们爬上了楼梯,有一座大佛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座大佛从远处看只能看到一尊高大的佛像,墙壁上还有很多凹凹凸凸的东西,等你走*后才会发现,那些凹凹凸凸的东西,竟然是一些只有两厘米大小的小佛像。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佛像,我不禁古代人们高超的工艺而折服,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小的石头都能雕刻的这么精致。

  我们走下楼梯大约五十米后,又看到一尊大佛,这尊大佛很有意思,这尊大佛摆着人们*常拍照时所做出“耶”的动作,他的一只手正摆,一只手倒摆,我看到这尊造型奇特的大佛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后来我听了导游的讲解后,才明白这尊大佛其实是指上帝保佑的意思。

  最后我来到了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佛前,导游说,他叫卢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看到这尊高大威武的大佛,我感到很震惊,这么高大威武的大佛,古代人没有现代化建筑机械又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在*景拍了一张照片,又走过伊河来到一座大山上,这里是最佳观景区,我环顾四周后,我心想:这里真的好美啊!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龙门石窟的大部分景色,还可以看到像一条金黄色丝带环绕的伊河,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人群。

  龙门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我还没有全部介绍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或者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去游览一番。

龙门石窟作文6

  大家好,欢迎来到龙门石窟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钟梓健,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健,祝愿大家在我的带领下,可以玩得开心,游得愉快。

  龙门石窟始建于东魏,后来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也断断续续刻凿了400年之久,其中唐代占其60%,北魏占30%,其余几朝只有10%,里面现存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要得到这个成果,花费了不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呢:从前有一个勤劳的孩子上山牧羊时,常听到地下传来“开不开”的声音,孩子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大叫:“开”!话音未定,只见山崩地裂,龙门山裂开了,出现了无数山洞,而里头到处是佛像,从此,龙门石窟便闻名中外,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千里迁迁的赶来,游赏这里。

  说到龙门石窟,就不得不提到莲花洞。莲花洞以顶部的浮雕有一朵美丽的大莲花而得名,大家不防去看一看,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保护环境,时时劳记留影不留垃圾。

  出了莲花洞,我们就来到古阳洞前,古阳洞高1120厘米,宽727厘米,深1183厘米,内有佛龛1000余个,硬刻题记800多品,是这里开凿最早,年代延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是拍照绝佳圣地。

  关于龙门石窟,我就先介绍道这里,大家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两个小时后莲花洞口集合,我带了照相机,有需要的旅客也可以叫我,再次祝大家旅行愉快!


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9篇)(扩展3)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菁华6篇)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咱们此次旅行的导游员钱宸琦,大家能够叫我小钱或钱导,我很荣幸也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能够提出,我会尽可能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种缘分,我期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注意安全,为这段旅程留下一个完美而难忘的回忆。

  大家都明白,我国有四大石刻艺术宝库。它们分别为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而另一个呢,就是我们这天要去参观的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因古代的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的植物而得名。另一座为西山,是我们这天参观的主要景点。大多的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的。相传两山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

  龙门石窟,在北魏太和年间(447-49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就在此营建,经历了众多的朝代,开凿时光长达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现有佛像十万余尊,佛窟,佛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3600多块,洞内造像多为唐代河北魏时期开凿的、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莫北人民智慧的结晶,艺术实践的结果,堪称我国雕刻艺术宝库,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饰带给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它是佛教流传到我国后,与*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朋友们,此刻大家已经来到龙门石窟北端第一大窟,钱西寺,这是唐高宗初年雕凿的一个洞窟,洞中主佛是阿弥托佛,她面部丰满,双肩宽厚,衣纹整洁流畅,主佛左侧是大弟子家业,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第子两侧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钱西寺洞高19米,大势至菩萨是龙门石窟雕刻中最精美的雕像之一,雕像躯体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文雅文静,开起盛唐时期那种丰满,典雅的造型风格的序曲。

  此刻我们面前的三座洞窟合称宾阳三洞,以中洞为代表,它是北魏宣武帝为他的父亲孝文帝和母亲文昭皇后做功德而建,洞中三壁早三连像,从南到北依次为过去连佛燃灯佛,此刻连佛释迦牟尼和弥勒佛,完成于六世纪中叶,显示了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高超水*。

  前面那便是石佛洞,洞内两侧雕刻有整齐排列的15000尊小佛。石佛洞即由此得名,是龙门石窟中造像组最完整的洞窟之一。

  沿着台阶而上,此刻我们看到的是凤先寺,它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洞中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有17.14米,,头高4米,身长7.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雕像。

  大家请看那佛首微垂,呈俯视状,下垂的目光,似在关注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少中的俯首和下垂的目光是整个卢舍那大佛的精髓所在,更是雕塑的画龙点睛之笔,卢舍那大佛的双目,利用光的折射使用阴刻的刀法把眼球雕刻成前凹进去,而又持续着瞳孔部分的凸出,利用光线的反差,也就早就出了大佛睿智深邃的目光,他那智慧的目光,恰好和朝拜者虔诚的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撼,凤先寺的整个布局好像是黄氏在预兆文武百官的场面,它既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又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好了,各位游客,这天的讲解就到那里,下方留给两个小时的自由参观时光,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在龙门石窟全场留念。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2

  大家好!

  我叫冰冰,是开心旅游团的一名导游,欢迎大家的到来。大家都知道“洛阳牡丹甲天下”,实际上洛阳还有一处人人都知道,家家都晓得的地方,那就是洛阳的龙门石窟!今天,我就来带领大家去龙门石窟看一看,但愿我的讲解,能让大家满意。

  游客们,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就是龙门石窟了。大家请看:中间的就是主像卢舍,像高17.14米,规模之大居龙门石窟所有造像之首

  请大家看,右边那里有5个佛像,左边也有5个佛像,这些佛像都没有卢舍高大龙门石窟导游词300字四年级作文。大家有谁知道龙门石窟开凿于哪一年呢?没人知道呀!呵呵,龙门石窟于魏太和十二年(488)开凿古阳洞开始的。

  大家现在一定想更*距离地欣赏她的雄伟和神奇吧?好,给大家留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两个小时后在此集合。请大家注意:不要攀爬佛像!不要乱扔垃圾!更不要乱涂乱画!请大家注意安全!两个小时后在再见。

  ……

  今天的旅行结束了,朋友们,再见。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3

  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4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为使各位游客能对洛阳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初步的了解,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途中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龙门石窟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11万尊。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龙门石窟脚下,我们下车,首先沿着伊水西岸游览西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千佛窟。千佛窟只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两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像,说他是千佛库真是名副其实。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却只有两厘米,可别看它们的个头儿像个小不点儿,但都雕刻的很精细,虽然数目众多,但是排列的却非常整齐。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龙门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间的佛像最大。这尊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它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

  由于时间的关系,龙门石窟西山的讲解到处结束,给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时间,龙门石窟还有更多的美景:东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园大家可以再去细细游赏!希望大家玩得开心、不虚此行。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洛阳龙门石窟,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龙门”吗?这要从地形说起,这里的地形为三山夹一水,远远望去,犹如一道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隋炀帝建都洛阳后,因为宫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都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隋炀帝时改称“龙门”。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大约493年),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断续雕刻达400余件,现有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块,佛塔80座,造像10万尊,内容除佛像外,涉及建筑、服饰、音乐、书法等,如同包罗万象的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时候开凿的奉先寺了。那么现在,我带领大家前往奉先寺参观。

  大家抬头请看,几个台阶之上的正是著名的奉先寺,它是唐高宗所建,为政治需要,武则天曾捐2万贯脂粉钱。历时三年零九个月于675年竣工。寺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及二供养人等一铺十一尊大像。造像布局匀称,俨然一个佛国朝廷,大家请看,这就是主佛“卢舍那”,它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美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您看它略带微笑,仿佛给人已深深的同情和殷殷的关切。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应是理想化的圣贤形象,我们来仔细端祥它,你有没有发现无论你站在他面前的那个位置,他都在注视着你呢?石刻的眼睛为什么这么传神?对了,这正是雕像的画龙点眼之处,卢舍那的双目,采用阴刻方法,把眼球雕洞浅凹进去,又保持瞳孔的突出,利用光线反差也就造就出了大佛睿智深邃的目光,配以少垂的佛首,使朝拜者的目光与大佛目光交汇时,畏而不惧,可亲可敬。

  在卢舍那佛的左侧是弟子迦叶,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他年轻睿智,整个一帅小伙子,旁边衣着华丽端庄矜持,二天王严肃威武硕壮有力,力士们坚毅勇猛,性格暴躁,以及那无所畏惧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俏,整个布局反映了唐代高超技艺,折射出当时佛教的繁荣和唐朝国力的强大。

  出了奉先寺,我们再来参观北魏的代表作——莲花洞。因洞顶雕有一大浮雕莲花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可并不多见,洞内正壁为尊式造像。主佛释迦牟尼身穿袈裟,衣襟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就是这种形象。两侧弟子是浅浮雕,左侧迦叶深目高鼻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形象,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象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如此生动细致雕于莲花洞坚硬的石壁,实为龙门一绝!洞口北壁崖壁有“伊阙”二字,这是明代河南巡抚赵岩所题词,证明了“龙门”的原称。

  好了,各位游客,由于时间关系,先讲到这里,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6

  安徽的朋友这边来!大家好,我是本次带你们游玩洛阳龙门石窟的导游,你们就叫我焦导吧。现在我们正在前往龙门石窟的路上。龙门石窟在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接下来我带你们去欣赏它的真面目。

  龙门石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位于龙门山系的熊耳山上,那儿有许多断裂的巨大石块,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创造出这么多尊佛像。龙门石窟现在有窟龛2345个,佛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多块,就连佛塔都有60多座,可是*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哦。自古以来,龙门石窟都为帝王游幸、文人荟萃之地,这在雕刻史上很了不起的哦!但是现在很多尊佛像的面目已经被破坏的残缺不堪,所以请大家爱护文物,不要往护栏里钻。

  好,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万佛洞。我身后的这个洞里面一共有几尊大佛和数万尊小佛像,所以被称作万佛洞,它居今天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种雕刻在古代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啊!它和修长城一样,也累死饿死了许多人。你们看,正中央的大佛像头上那盏莲花灯上面也有许多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呢!可见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你们知道吗?在这万佛洞里面,没有哪两尊佛像的姿态是一模一样的。据说,这里面的佛像都是先画在纸上,再由皇上修改和批准,才开始造的,先后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呢!

  在龙门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我身后的奉先寺。你们知道吗?它是劈山而造,其中九尊大型佛像的身高均在10米以上,居中的卢舍那大佛更是高达17米多,仅头部就有4米,耳长1.9米,现在中学的历史书的首页就是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见证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毅力和智慧。这里精美的石像非常多,我说也说不尽,还是请你们细细游赏吧!


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9篇)(扩展4)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菁华6篇)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1

  接着昨天继续,话说上星期日王城公园赏完牡丹,已是傍晚时分,从公园出来,去安喜门马道街吃了一顿酸牛肉。

  说起酸牛肉,最正宗的是在洛宁,我前年国庆节假期去爱和小镇玩时,爸爸妈妈曾带着我,专门找了一家当地最正宗的酸牛肉吃,洛阳的这家味道也很棒,也算正宗。

  去年暑假,我曾来龙门石窟,就想欣赏夜景中的大佛,但是夜游早就停止了,未能如愿。这次重新开放龙门石窟夜游,也就是前几天的事,趁着欣赏牡丹的机会,刚好弥补一下上次的遗憾。

  夜游的感觉很美妙,整个景区只有二十来位游客,一位导游带领我们一路讲解,四位保安护驾,两位在前边开道,两位在后边守护,简直是超级贵宾待遇。

  这里东边香山,西边西山,两山对峙,伊河从中间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被称为“伊厥”,也就是现在说的“龙门”。但是这个龙门,并不是“鲤鱼跳龙门”的龙门,“鲤鱼跳龙门”,是在黄河的上游。

  几道橘黄色的灯光照亮了大佛,灯光中的大佛,侧光照射出阴影和轮廓,更增加了大佛的庄严和神秘。爸爸告诉我,几年前的龙门石窟夜游,打出的灯光是彩色的,给大佛穿上了鲜艳的外衣。而我却不喜欢,彩色灯光虽然使大佛变得华丽,但却失去了威严和庄重,而此时的大佛,在单一却暖暖的灯光中,充满了灵性,用端庄而慈祥的目光俯视着芸芸众生。

  关于石窟就写这么多吧,这一次过来,就是想体验一下夜游的感觉,欣赏灯光中大佛的美。

  石窟所在的山叫西山,隔伊河相望的.是香山。香山顶上有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年间,武则天称帝时重修,并经常驾临香山寺。白居易也曾捐资重修香山寺,并撰写《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清康熙年间再次重修,乾隆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

  香山不高,石阶路也不陡峭,拾阶而上,几分钟就到了香山寺,大雄宝殿前有钟楼鼓楼各一座,夜色沉寂,微弱的灯光映照着,我抬头望着夜空中的点点星光,仿佛听到了晨钟暮鼓的回响。

  香山寺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还有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详细内容百度一搜便知,我就不细说了。白居易钟情香山,干脆自号香山居士,曾赋诗道:“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下了香山,再次站在伊河岸边,欣赏对面西山的石窟全景,夜空如墨,山顶的轮廓依稀可辨,大佛笼罩在一片璀璨的光中,橘黄色的光影倒映在河水中,宁静而祥和。

  妈妈说,她上大学时,香山寺还没有在景区内,站在这边,与龙门石窟可以隔伊河相望,有精明的人,拿个望远镜就可以观赏龙门石窟了。

  离开香山寺,夜已深,半轮明月高高挂在夜空,伴随着我们回家的路。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2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佛教建筑有许多种类,石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称为“石窟寺”。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之间,印度佛教的建筑艺术向东传播,我国甘肃的敦煌,山西的云岗,河南的龙门,它们都是吸取了印度石窟造型艺术而建造的,也是*有名的三大石窟。不过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莫高窟以壁画和泥塑为主,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以石刻为主。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有人把它们分为:魏窟和唐窟,大概是魏朝年间建造和唐朝建造的吧。

  古阳洞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这里的书法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还有一个药方洞,是把140个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最值得欣赏的还是那些形态各异的佛像。当你进入奉先寺石窟,正面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长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人敬而不惧。使人情不自禁的和他做心灵的交流。

  万佛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置身与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众神之中,莲花祥云相伴,使人心态*和温馨愉悦。如果你要详细的了解石窟瑰宝,你就要有很充裕的时间来细细欣赏,认真记录。我们走马观花,用半天时间看完这些历代大师们精雕细作的艺术精品,深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艺术的博大精深,国人的聪明智慧,为做为其中的一员感到欢欣。

  龙门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也为我们今天享受古代文明留下了详尽的实物。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3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一处壮观的世界文化遗产。

  进了龙门石窟的大门,走过散落各处的小石窟,就是大名鼎鼎的万佛洞了。万佛洞里雕刻着一万五千尊精美细致的佛像。这些佛像有的只有三、四厘米高,有的却有两米多高。不论大小位置,这些佛像的构造都十分精致。她们都美若天仙,犹如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坐在一朵朵娇艳的莲花上,双手合十,似乎在为人们祈福。那些菩萨有的手持嫩粉色的莲花;有的两腿交叉,盘腿坐在莲花上认真地诵经;有的侧着身窃窃私语……

  再往前走,就是闻名中外的卢舍那大佛了。卢舍那大佛面带慈祥的微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大佛一只手掌朝上,一只手掌朝下,似乎在说:“上至天,下至地,全由我掌管!”佛像的裙子微微翘起,好像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大佛似乎在翩翩起舞。更为壮观的是,卢舍那大佛有17多米高,仅头部就有4米,真是宏伟啊!

  龙门石窟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4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龙门石窟,这是我第一次去龙门石窟,去的时候我很激动,但一去那儿就心烦,因为没有什么好玩的。虽然那里没有好玩的,但是让我懂了不少东西。

  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很多佛像,有的高约2厘米,有的高约4厘米,还有的高约18厘米,最高的有18米,高约18厘米的菩萨,体态阿娜,站姿成S型,浮肩搭在肩上,手拎宝瓶很有唐朝美女的感觉。我们站在较高的石山上又见了几个“阿弥陀佛”它们比菩萨大一些,但也是缺胳膊少腿,有的头还掉了呢!我们转了40分钟就来到了最大的大佛——卢舍那大佛。这个大佛很高,有十八米多,它盘座在那儿。只见它双耳下垂,慈眉善目,眼睛凝视着我,而且你不管站在它的哪个方向,都觉得他直看着你。对我们来说它像一个大巨人,对它来说我们像一群小蚂蚁。我们看了看这个大佛,又看了一些小佛,我爸爸累的要命,我却不感觉累。

  于是,我又去爬山了,而我爸却成了“跟屁虫”,这次去龙门石窟,学了不少知识,朋友们,如果你们也有兴趣的话,也去看看吧!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5

  坐落于洛阳的龙门石窟,拥有千百年的文化底蕴。从北魏修建至今,充满了佛教风气,尤其在唐代盛极一时,被大肆加工修建,颇为壮观。今日,我也有幸来到古都洛阳,瞻仰者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

  刚进入游览区,便远远望见远处横亘在路上,约有十多丈厚的巍峨城墙,好似用精钢铸成的关隘,及其雄伟。过了桥,漫步过绿柳花红的河道,登上高台,赫然看见一尊巨佛——慈眉善目,嘴角轻启,眉心一点红纱,手中盘着一串舍利子。令人心生好感,不禁去尊敬。

  之后的一段路是祭拜神佛的天坛。各路普世大佛,渡世观音皆在其列,令人赞叹称奇又心怀崇敬。这时一阵吵杂的声音将我的思路打乱,还没来得及动气,就被眼前的事物深深的震撼!

  一尊巨大的卢舍那大佛嵌在山体中心。雕工精细,连佛珠之上也有一龙一凤在飞舞。他*地而坐,拉低了他的高度,可即便如此,和之前的那些佛像相比也是庞大了数倍,不怒自威。其周边也有四大天王护法,规模只弱半分,让人不由得感到壮观雄奇。绕过半边山体,即便是隔着一湖之距远观,也感到余威仍在,实在是令人敬叹古文化底蕴之雄厚,我华夏民族之强盛!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6

  龙门石窟从远处看,它就是打凿在石壁上的一个个大洞。我不禁疑惑:这地方好玩吗?直至我游览完龙门石窟后,不禁感叹:“龙门石窟真的是‘中华一绝’啊!”

  一进入龙门石窟风景区的大门,一张张照片映入眼帘,原来是一些国家高级官员在此地的留影。我发现,照片中的佛像,有的没头,有的没手,个个残缺不全,我去问导游是怎么回事,导游说:“由于自然的风化和人为的破坏,佛像大多都残缺不全了。”我听了,只觉得太可惜了。不过,既然一个个佛像都被破坏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来观看呢?站在一旁的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小傻瓜,往前走走就知道啦!”

  我们来到了卢舍那大佛前,这是龙门保存得最好的大佛,据说是以唐代女皇武则天为原型雕塑的,面部刻画得果然很细致,仰首望去,充满了慈悲庄严。然而这个佛像也有几根手指断了,可是在照片里看到的残缺丑在这里都感觉不到了,残缺仿佛不再是他的缺陷,通过这样的残缺,我还感受到了大佛的悲壮之美,大佛就象有了生命一样。

  “真是不虚此行!”回头的路上,我们异口同声地赞叹不已。


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9篇)(扩展5)

——龙门石窟游记的作文实用五篇

  龙门石窟游记的作文 1

  我的家乡在河南的洛阳,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龙门石窟。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很久以前,洛阳的南面有一片烟波浩渺的湖,被苍翠的龙门山环绕着。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村子里有一个勤劳的孩子,天天上山帮妈妈放羊。一天,他在树下打盹的时候,忽然听到地下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龙门山开不开?”于是,放羊的孩子想了想,鼓起勇气大声喊道:“开!”,这时,只见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缝中倾出,奔腾咆哮的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龙门山的石壁上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石窟,里面是千姿百态的佛像。有的眉目清秀,有的形态狰狞,真是形态各异。从此,龙门石窟就成了洛阳的第一景点。

  看,现在我们面前的寺庙,名叫“奉先寺”,寺里有尊美丽的大佛,名叫“户舍那”,它身边的二位弟子是阿难和迦叶。弟子两旁,是两位仁慈的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再往旁边,是南方增长天王和北方多闻王。勇猛的金刚力士和坚固力士在二位天王的左右。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短暂,在这里要祝福大家事事顺心,还有,不要在景区内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祝大家天天快乐!

  龙门石窟游记的作文 2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姐姐去洛阳龙门玩。

  在领略了洛阳的一草一木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参观著名的龙门石窟,终于到了。

  天气可真热呀!热得我汗流夹背的,姐姐都撑起雨伞了。爸爸妈妈也躲在伞底下,生怕给太阳晒到。这里的石梯也非常滑。我差点就掉下去了。我看到了很多石窟,有“佛祖”、“菩萨”,和佛祖的两大弟子“阿难”和“伽叶”都有两米多长,非常壮观。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好多石窟,有连在一起的石窟,还有有很多“佛像”和很多“房子”的石窟。呀!爸爸的相机从来没有停过,每到一个石窟他都会迫不及待、兴奋不已的拍照留念,姐姐告诉我,龙门石窟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我想,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来这里旅游了。

  不知不觉地观赏完整个景区,回头看那千姿百态的石窟,那一级级的石梯,不禁为祖先的智慧而感叹!

  龙门石窟游记的作文 3

  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

  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子千姿百态。

  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佛像跟前,在卢舍那佛像面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导游讲这尊佛像有17米多高,仅其头部高度就达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慈善安详,好像在为我们的祖国祈福。

  随后我们又观赏了潜溪寺、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著名景点。其中莲花洞中有一个最小的佛像,它仅有两厘米大小,被称为“微雕”。

  不知不觉观赏完整个景区已是下午4点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我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壮丽的瑰宝而骄傲!

  龙门石窟游记的作文 4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壮观的世界文化遗产。

  进入龙门石窟的大门,穿过散落各处的小石窟,就是著名的万佛山洞。万佛山洞雕刻着一万五千个精致的佛像。这些佛像中有些只有3,4厘米高,但有些有2米以上高。不管大小位置,这座佛像的结构都很精致。他们都像美丽的精灵一样美丽,像美丽多彩的少女一样,坐在一朵美丽的莲花上,双手合十,为人们祈福。那些菩萨中有些拿着浅粉色的莲花。有些腿交叉,盘腿坐在莲花上努力念经。也有人在旁边窃窃私语。

  更进一步的话,是以中外闻名的露西亚纳大佛。露西娜大火带着慈祥的微笑,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大佛的一个手掌朝上,一个手掌朝下,好像3360说:“天,地,地,都由我掌管!”好像在说。佛像的裙子微微翘起来,像被风吹走,大佛像在跳舞。更壮观的露西亚大火有17米高,只有4米高,真是雄伟啊!

  龙门石窟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说起来也没完没了,希望你有机会仔细游览。

  龙门石窟游记的作文 5

  那儿,真的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地方--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有个成语叫做“洛阳纸贵”就是说的洛阳的牡丹,所以洛阳是牡丹城,也是一个佛教圣地。白马寺和龙门石窟都是洛阳佛教的代表,龙门石窟尤为著名。暑假,我有幸来到了这个地方参观游览。

  进入龙门石窟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达二三十米的大河叫做伊河,河水清澈,水里的鱼儿若隐若现。离河岸约十米便是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了。

  石窟依山傍水,显然是风水宝地。石窟的前端都是些小雕像,有佛、有菩萨、还有金刚,这些是民间老百姓为了祈福而雕刻的小佛像。民间佛像虽小,但民间艺术家把它们雕刻得很精细,从炯炯有神的眼睛到华丽服饰的皱褶,无不体现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

  再往后走。我们看到了一尊大佛。佛像很高,约几十米,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光是佛像的耳朵就有2米。目光炯炯,佛像原来有两颗琉璃制的眼珠,可惜被盗了。这尊佛像头发向后盘成髻,眉心处点着一抹艳红,身披蓝色袈裟,整座佛像大而精,是皇家作品。

  我们漫步来到一个大广场前,一级级台阶仿佛是成佛之路。这里有九尊大佛,中间是一尊坐着的摩尼佛,摩尼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高大庄严,左右两边各站着他的大弟子和关门小弟子,两弟子旁边是两尊菩萨和四大金刚,每一尊都有几十米高,十分威武,令人生畏。

  摩尼面露安详,双眼微闭,脸型圆阔,身材微胖,是唐朝作品。佛像身披袈裟,袈裟的褶皱雕刻精细,有一种流淌的动感,仿佛还在随风飘动。大小两个弟子站在师傅两边,仿佛正专心礼佛呢!两弟子旁边的菩萨,身着华丽的唐代宽袖长裙,飘飘的衣裙、宽大的袖口、柔软的衣带,环形的玉佩,体现了唐代服饰之美!为了衬托摩尼,故意将菩萨面部表情雕刻的略显呆滞。再看四大金刚,巍然耸立,手持各自独门妙器。九尊大佛*看雕刻精细,远看雄伟威武,我不禁啧啧赞叹。

  再往前走,有许多小佛像,宛如千佛洞一般。这些小佛已经有些风化了,但他们并非粗制滥造,仔细一看仍有昔日华丽景象。

  这千尊万尊的佛像,或北魏、或唐代、或彩色、或本色,都深深印在我心中!


龙门石窟作文 (菁华9篇)(扩展6)

——龙门石窟观后感(精选五篇)

  龙门石窟观后感 1

  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南郊的伊河**,这里香山,龙门山两山相对,伊水中流。形似天然门阙,故,又称“伊阙”。1961年空门石窟就成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可了不得!

  石窟密布于**的岩壁上,非常壮观,可是象我这样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望去,密密麻麻的佛像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它开凿去孝文帝到明,达500余年,现存河**山崖峭壁间的20xx余座窟龛和10万余尊佛像多数于北魏和盛唐两个时期雕塑而成。东西两山现存2100多个佛龛,可是这些佛龛里的大多被砸断了头或者被抢走了。我们中国这么珍贵的文物居然被抢走这么多,我们国家那时候就不应该反抗吗?这些国外来的强盗,中国的文物就是中国的,你把它抢走冒充你们自己国家的文物,难道不可笑吗?不劳而获,抢劫别人,可耻!

  这次观赏对我启发很大,我想,那些坏人,不仅会遭到世人的嘲笑,而且早晚也会得到他们应得的报应的!

  龙门石窟观后感 2

  在回到洛阳奶奶家的第五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来到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

  据说来到不得不观赏的是万佛洞和奉先寺。来到万佛洞前,环顾四周,用一个字即可形容这里的佛像,那便是“小”。在一个并不大的洞内竟有上万尊佛像,单单两壁就有佛像15000尊,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神态各异。

  离开万佛洞后,大约走二百米的路就来到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中间的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此佛像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目秀,仪表堂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佛的,双臂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不禁令人感到有些惋惜,但在惋惜的同时我也痛恨那些破坏佛像的人。

  出得龙门来,只见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色与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更显得相映成辉。仅此龙门石窟一游,便是不虚洛阳此行了,我在心底对自己说,同时依依挥手,不舍地作别这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自然宝库。

  冰果熊的爱

  龙门石窟观后感 3

  大自然崇高卓越又美丽,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还安排了一处处胜境,它把目光停留在洛阳,轻描淡写留下了一处秀美的.龙门石窟。

  买过票踏上了通往西山石窟的征程,走过一段路,从石窟下看见一座高桥。这条桥的长度大致有六里多路。在桥上,遥望伊河岸大大小小的石窟,密密麻麻。走过桥,再往下走到了检票口。高耸的城门,连检票口都这么壮观,里面的景色到底有多么壮观呢?

  到了西山石窟,走上楼梯,人群拥挤的喘不过气。这时就很容易和家人走散。爸爸紧紧的拉着我和妹妹的手走到了主佛洞。

  从岸上看伊河上“飘”过几只观光船,它们把湖水“一切两半”。紧接着是引人注目的小佛像,有的小如指甲盖儿,有的小如木偶,有的小如铅笔长。如果仔细看,你就会注意到这些佛像头都没有了。

  再走*,主佛便映入眼帘,这几尊佛是因为开元贞观盛世所立功而修建的。看!佛像高达几十米,真是威武、壮观!

  洛阳之美,全在龙门石窟。它以特有的魅力名扬四海,每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为之流连忘返。这次龙门石窟之旅,真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龙门石窟观后感 4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一处壮观的世界文化遗产。

  进了龙门石窟的大门,走过散落各处的小石窟,就是大名鼎鼎的万佛洞了。万佛洞里雕刻着一万五千尊精美细致的佛像。这些佛像有的只有三、四厘米高,有的却有两米多高。不论大小位置,这些佛像的构造都十分精致。她们都美若天仙,犹如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坐在一朵朵娇艳的莲花上,双手合十,似乎在为人们祈福。那些菩萨有的手持嫩粉色的莲花;有的两腿交叉,盘腿坐在莲花上认真地诵经;有的侧着身窃窃私语……

  再往前走,就是闻名中外的卢舍那大佛了。卢舍那大佛面带慈祥的微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大佛一只手掌朝上,一只手掌朝下,似乎在说:“上至天,下至地,全由我掌管!”佛像的裙子微微翘起,好像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大佛似乎在翩翩起舞。更为壮观的是,卢舍那大佛有17多米高,仅头部就有4米,真是宏伟啊!

  龙门石窟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龙门石窟观后感 5

  我的家乡在洛阳,洛阳是九朝古都,它拥有许多的名胜古迹,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洛阳八大景之首的“龙门石窟”游览。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它全长大约有一公里。

  走进龙门石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由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元帅亲笔题写的“龙门”二字。前方不远处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从山上淙淙地流下来。

  我们边走边看,最小的石佛只有两厘米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叫人惊叹。随后,我们来到了龙门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们先看到的是卢舍那大佛,她大约有十七米高,头有四米高,耳朵有两米长。从正面看卢舍那大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地俯视着我们,从下面仰望,她威严地盘坐在莲花座台上,她的手一只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据说:因为它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她的这个动作表示“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导游说:奉先寺完工于武则天统治的唐朝鼎盛唐时期,所以她的面容与武则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还雕刻有七尊佛像,两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这七尊佛像神形兼备,巧夺天工。

  游览了龙门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赞叹:龙门石窟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宝库啊!我是个洛阳人,我为洛阳而骄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