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作文 (菁华5篇)

首页 / 作文 / | 作文

故乡的年作文1

  “大人望种田,细伢盼过年。”记得儿时,在寒风中听着肥猪嘶叫闻着蒜苗飘香捏着冻胞翘起颈子望过年的时候,常听到大人如是说我们这些小孩儿。那时候过年,才真是三百多天才一遇的大喜事。

  老家座落在四川盆地东部的边缘,大巴山的西南方,长江北的支流边上一座无名大山的山腰。坐在家门口就能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山,起伏不断,绵亘不绝。山上稀稀落落有几户人家或几个院子隐在梯田坡地边的树林里,听到鸡鸣狗叫方才觉得山村其实挺热闹,尤其是过年的那段日子。

  土地刚从集体下放到个人的时候,没有杂交水稻和转基因食品,粮食产量并不高。几乎家家户户都缺口粮,尤其是二三月间青黄不接的时候。冬天把红薯磨粉之后的渣捏成团晒干储备起来,就是为了度这荒月。此时仍能吃上白米饭甚至喝上稠点的玉米糊的,都算是家庭环境好的殷实户。过年的大鱼大肉理所当然是人所共盼的美味佳肴。

  如此隆重的节气,自然要郑重其事地张罗准备。多数人家在农历十月尾就开始忙活,第一件大事就是杀猪。那时候养猪不兴饲料,一是少有,二是没钱买也舍不得买。最常用的就是土豆红薯玉米小麦之类的粗粮,拌上一大锅煮熟的野草菜叶,倒在草棚下石头槽里,看猪儿摇圆尾巴,嗵嗵嗵地连汤带水全部吃光。脸上溢满笑意,眼里仿佛看到过年时墙上挂满的一串串白瓜瓜的腊肉。它就是一年的油水指望。

  队里通常有一两个杀猪匠,和谁关系好就在前一晚打着电筒叼着叶子烟去他家恭请,运气好的不用排轮次。次日清早在房屋旁边的坪地上挖个临时的灶坑,架上*日煮猪食的大铁锅,把满满一锅水烧得滚滚开。杀猪匠就扛着家什来早早来到,入门喝口热茶,就吩咐几个早已请来帮忙的亲戚邻居从猪棚里拖出肥猪,按倒在特制的木板上,看着杀猪匠将明晃晃的尖刀从猪的脖子直插入心脏。女主人早已将洗净的木盆装碗清水撒点盐接住流血。肥猪尖叫几声,流尽鲜红的血,待它猛抽之后不再动弹,大家这才松手。最后喷出的猪血则另用碗接好,那叫仓血,炒着吃特香,只是吃了之后排出来是纯黑的,不好看。

  杀猪匠在猪后腿蹄子上斜着割一条小口,然后用小指粗四五尺长的铁杖由小口捅到肥猪的各大部位,然后歪着头对着小口吹气,直到肥猪全身鼓胀,才用麻绳绑好口子。然后几个人把肥猪被拖到地灶旁用开水淋烫刮毛,白瓜瓜的肥猪尽现眼前,小狗也忙不叠前来舔腥,偶尔被一脚踹得汪汪叫,看得众人乐呵呵。

  肥猪刨净之后被抬到用门板架起的案上,师傅解开猪腿上的.麻绳,熟练地将猪头沿脖子切下,从嘴边剖开半边,用早几天准备好的棕叶绾子串好挂起。主人便赶紧找来秤杆抬起猪身称重,再加上猪头重量,算一算今年的收成,计划明年的油水。要是哪家杀了一头大肥猪,那家的女人一定会被称赞一年,公认她是一个能干的女人。

  杀猪匠用大铁钩钩住猪屁股,几个人把猪身抬起挂在斜支在墙上的木梯上,让杀猪师傅分解切块。师傅熟练地开膛剖肚,将内脏分开扔到准备好的簸箕里面,女主人则挑选部分安排当天中午丰盛的伙食。小孩从杀猪师傅手里接过长长的“连铁”注①用蕉藕叶包住哀求母亲放在灶里烧熟了吃,糊得一脸的焦黑。男主人则提着大肠到附*的水塘里清洗。猪小肠留一段自己灌香肠注②,其余的则用棕叶绑起挂在墙上或树上,让师傅和那长长的猪鬃毛一并提去,算是工钱。

  待师傅将整头猪砍块分解完毕,午饭也差不多准备好了。这一年一次的杀猪饭甚是重要,附*诸如舅爷姑妈姨娘之类的亲戚都请来吃饭,自家的叔伯兄弟更不用说,除非关系闹得很僵,则是另一码事。娘家远的不能来,则吩咐师傅砍一小块留着送给娘家,让他们也尝尝家养的肥猪。到了吃饭时间,菜上完了,开饭前首先得摆上几副碗筷,碗里盛点白饭,将筷子横架在碗上,再倒上一口白酒,配上一副空碗筷,口里念念有词,说的是请本家先人吃饭喝酒之类的话。这些事都是男人去做,不让女人插手,方显神圣。后来有些人怕羞,便使唤小儿去做。到了现在这年代,能郑重其事心存诚意做这仪式的家庭恐怕是越来越少了。

  吃完杀猪饭,下午的任务比较繁重,需要一丝不苟地做,这便是腌制腊肉。将砍成块的猪肉全部抹上食盐,肥厚的地方还需要扎上几个洞,让盐水能浸入。整块的猪板油也如法炮制,再卷成卷儿,用棕叶捆好。散边油也码盐腌制。所有这些码了盐的肉和内脏以及猪油都整齐有序地装进一个大木桶或者大瓦缸里,盖上盖子防老鼠偷吃,就这样腌渍一个星期。之后一块块提出来挂在墙上自然风干。有的家里老鼠特别多,那腊肉便挂在房间里脊梁下吊着的横梁上,上面罩上一片胶纸,若那老鼠想偷嘴,必然踏空坠落,摔个头晕眼花。甚至还能看到一排长长短短的腊肉边上,还悬挂着一长串烟熏老鼠干,那也是下酒的好料。

  “冬豌豆,腊麦子。”川东山区天气较冷季节来得迟,到了腊月播下的小麦还有收成。整个冬月就忙碌得紧,又是种豌豆,又是下小麦。还得铲田边地角的草皮,晒得半干之后再压在半干的柴禾上烧成火灰,供腊月间播种土豆时作农家肥料。虽是刀耕火种,却少用化学肥料,所以极少有什么难治之症,至于癌症之说简直闻所未闻。

  一直到腊月底仍然有人家杀猪,在山间干活听到哪家猪叫,十有八九能估中是哪门哪户。*时除了种些土豆,其余时间便到山林中砍树割柴。能成材的小树自然舍不得砍掉,那年头木材不得流通,没有家具店,也买不起家具,全指望这山上的树儿成材之后打点家具。所以时常能听到哪家砍柴的妇女又在林里大骂偷树的强盗。若是指桑骂槐太过明白,被针对被怀疑的那家女人就站出来对骂,爆隐私翻历史骂祖宗发誓赌咒,骂偷人骂养汉,说些过不得年的毒话。山间干活的人们都听在耳边,笑在嘴上,绝不希望也不相信这年边三十真有过不得年的事,倒是偷人养汉的爆料特别吸引人,男人女人各有想法,天不知地不知自己知。

  若是哪天早上开门见到门前草地上有一层白白的明霜,恰好那天又农闲,女人则知道今天一定艳阳高照,进屋拆了棉被套子,烧上一锅热水,有肥皂的用肥皂,没肥皂的用皂荚树上的皂角,在家里把里三层外三层刷洗一遍,然后装在背篓里去到水库边上,找块没人占用的干净石板,用木槌捶打搓洗。山谷里传来高低不同捶打衣服的回声,和着妇女们嘻嘻哈哈的大笑,别样趣致。洗好的被子晾在桑树上,雪白的是被套,粉红的是里子,淡淡的米黄则是烟熏黄的蚊帐。远远看去,象一朵朵盛开的大花。和煦的阳光下,波光粼粼,笑声不歇,年就在这笑声中慢慢地走*,悄然无声。

  一旦闲下来,妇女们白天坐在屋檐下阳光里,晚上坐在火炉边赶天赶地给一家大小纳鞋底做布鞋。麻绳是自家麻地里采来刮出来拧成的,碎布角儿是*日里积攒下来的,除了套在指间的铁环顶针是花钱买的,其他全是自给自足。一家人的脚有没有鞋穿就靠妇女的一双巧手,那也是和养肥猪一般的荣耀。

  腊月二十边上,家家户户开始泡汤圆米。那时候的糯米金贵,绝没有全用糯米做汤圆面粉的。即便是坐街的富家,反倒更难得到质量上乘的糯米,家里的糯米要么是亲朋好友赠送的,要么就是花钱买的。只因那时糯米的产量非常低,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决舍不得种植低产量的糯米。所以浸泡汤圆米都是多数粘米少数糯米,基本上二十斤粘米配五到十斤糯米,条件富裕的或更多点。如若全用糯米,做成的汤圆则太软,粘口粘喉粘天膛注③。若是全用粘米,则做成的汤圆太硬,象石头不肯下喉。

  两种米称好后,分别淘净浑水,先将粘米倒进大半铁锅开水里翻烫,停火并不停搅动。表皮软熟之后再倒入糯米,继续浸泡搅拌。待到米粒小半熟之后,掏起用筲箕滗箅干热水,再用冷水过滤几次,让米冷至常温后,倒入大瓦缸或木桶,加清水淹*浸泡一个星期待磨浆。

  转眼到了小年二十四(有的地方是二十三),传说这天是灶神上天报到,反映世情的日子。家家户户在这天打扫灶屋,做上两个小菜请灶神喝酒吃饭,指望他上天多说几句好话,保得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好运连年。常见父亲头戴草帽身披蓑衣,手持长长的新竹,竹尖上绑着一簇细竹枝叶,象一个大大的扫帚,把屋顶和墙角象蜘蛛网结在一起的灰尘扫尽,整个灶屋焕然一新。后来听说这叫扫年。从这天开始,年就来了。而我们老家则称作打“扬尘”。从这天开始磨黄豆打豆腐,准备找裁缝给一家大小缝制一套新衣裳。应该准备过年的必需品就得赶紧准备。

  最热闹的应该是逢场天去赶场采年货。“有钱莫买腊月货”,这时候的什么东西都“贵得咬人”。但红糖、芝麻块之类的不能自己准备,必须得买。高山人喜欢吃低山人种的大包菜,低山人用它来换高山人的白米。白糖白酒、麸醋巴油、海带粉条、花椒胡椒、生姜辣椒面、八角五香粉,一应俱全,还有火纸香烛彩色纸,外加几封小鞭炮,该有的必须备齐。爱抽烟的还顺带一小捆叶子烟,还不能忘了女人叮嘱要买的针线什活。

  到了腊月二十五六,就得赶紧推石磨打豆腐磨汤圆面了。据说二十七那天不能推石磨,不然的话,家里的猪就会象石磨吱吱嘎嘎那样哼叫不停。所以误工错过日子的人家常在二十八九夜里吱吱嘎嘎地推磨。尤其是打豆腐特别费劲儿。泡黄豆、磨浆、滤浆、煮浆、点卤、压制等无一不是关键,特别辛苦。尤其滤浆,姿势十分优美,却最是费力。吊在房檩上的十字夹架起四方包帕(白色细纱滤布),里面兜着磨好的黄豆浆,两手扶着十字夹的其中两端,上下左摇右晃,滤出精华,剩下的豆渣则是上好的猪饲料。煮好豆浆之后,把在石磨嘴上磨好的石膏水一点点加到里面,边试边看,待豆浆凝成豆花之后,不能再搅动,稍后装帕压制,第二天就有豆腐吃了。不过,据说其中有一关键禁忌,制豆腐过程中不得有癞头或略懂巫术的人经过房屋,否则豆浆不结块,煮得一锅清水。我不曾亲自动手打豆腐,虽不信邪,却也不敢试探其真实可信的程度,所以至今记得的也只是道听途说的传说。

  相对来说,磨汤圆粉耗的是气力,没有打豆腐那么复杂。磨浆前要把泡过几天的米淘洗几次,去掉其中的酸潲味道,然后只需要慢慢添磨尽量推细就行。磨完后用白布包好滤掉清水,没有新的白布通常用干净的白被套代替。如果当初开水泡米过了头,则米浆难以滤水,总不易干。有的就将布包住的米浆埋于干净的子母灰(木材燃烧后的粉灰)中,一夜便吸干了水分。次日便将湿粉团掰成三角小块,摊在簸箕中置于房前鸡啄不到狗打不翻不易污损的高处晾晒。据说吹了雪风的汤圆粉,煮熟之后就成了红色,想必是霜打发酵的结果,虽然见过吃过红色的汤圆,却也不曾研究查证。

  弟兄多的家族则要早早商计轮家吃团年饭的事。通常是老大家开始,老幺家结束。记得我家常在二十八就开始办团年饭,请爷爷奶奶和几个叔父到我家吃头一顿团年饭。正因为是头一顿,办的菜式和份量自然要多一些,虽然*时差口粮缺油水,也不能在团年饭上克扣小气输了志气。轮在后面的心里也过意不去,就会提出来明年倒轮过来,这样互不吃亏。

  办团年饭是一件非常郑重非常隆重的大事。头一晚便取下腊肉烧好洗净,放在大铁锅里细火慢慢地炖上几个小时。特别担心老人没牙咬不动,所以特地留些在锅里炖得用筷子轻轻一挑就烂的程度再才捞起待用。炖肉烧成的木炭则留下用来除夕之夜烤火。准备工作通常要忙到大半夜,次日清早还得起早床,说不定还有计划漏买的东西要赶着买回来。

  “三十一清早,团转要打扫。”大年三十一大早,男人就会扛上锄头挑着撮箕把房屋后面檐沟里的积泥掏尽,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摊派给小孩子的事情多数是扯蒜苗洗菜之类的轻松活。原本黑乎乎的桌子板凳早已用热水烫洗现出了原有的木色。厨房里肉香蒜香萝卜香香香拥挤,桌子上炒菜汤菜凉拌菜菜菜竞味。第一家办团年饭的自然是荤多素少。一个猪头,一个大的猪后腿,一个圆尾注④,一块硬肋注⑤,再杀一只大公鸡,宰条草鱼,蒸几条五香腊肠,拣两墩雪白的豆腐。再看桌子,两碟蒜苗回锅肉,两碟青椒精瘦**,两碟盐菜扣碗,两碟喜沙肉注⑥,两碟胡萝卜肉片,两碟酸辣椒爆猪肝,两碟炒得二面金黄的三角豆腐块,一盘凉拌猪舌,一盘凉拌猪耳,一盘凉拌拱嘴儿注⑦,一盘凉拌香肠,一碟蒜梗做的蒜花注⑧,一碟鲜绿的芫荽,一盘清炒白萝卜丝,一盘素炒细菜注⑨,中间一大钵猪脚浓汤,基本全是肉。旁边还有一盘炸鱼块,一盆草鱼汤,一碟红烧鸡肉,两小碟白糖。咸菜则是两碟姜卷儿注⑨,再加两人一碟麻辣调料,喝白酒的人手一小杯,喝饮料的则是几人一瓶桔子汽水。木甄子注⑾里面蒸了够吃几天的白米饭,这冬天的天气放上几天也不会变味儿,图的是年年有余。第一件事仍是摆好碗筷酒盏添酒加饭,毕恭毕敬念到“请某家所有老辈子团年”,招呼列位祖宗吃团年饭。约摸一刻钟后便口念“请老辈子下*”,小心翼翼地撤去筷子,把酒环倒于地,碗中白饭不得与小孩晚辈食用,通常撒在地上被鸡啄完。然后再依辈分按*位高低就坐,之间往往还会谦让一番,推推拉拉,嘻嘻哈哈。*间你钳我奉,添杯助盏,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吃了一阵,女主家又端来滑肉注⑿汤添到猪脚汤钵里,热菜热汤,整个屋里热气腾腾,喜气洋洋。一顿团年饭吃下来,少则个多钟,多则两三个小时,炒菜汤水也不知道热了多少遍。

  吃完饭的小孩到院子里嬉戏,大人们继续喝酒说话。女人又泡了一大壶红糖姜开水,里面加上两片桔皮,据说能消食袪风除油腻,吃了肉不上头。若是大年三十那天,吃完饭,女人在家收拾清洗,男人则扛着锄头带上坟票儿注⒀领着小孩去先人的老屋注⒁垒坟。告诉小孩哪个祖先埋在哪里,教他们如何给旧坟添新土。然后挂上彩纸,燃起香烛,趴在地上毕恭毕敬地磕上三个头,心中默默许愿求祖先保佑。再点上一串鞭炮,看着白烟在林中飘散方才归去。“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大年三十的晚上,铁锅里烧了满满的一锅热水。屋角放上一个大的木盆,试好水温,小孩子被赶着脱得精光,蹲在盆里洗澡。最脏不过是膝盖,黑乎乎的一大片,保存了一个冬天的油腻污垢被搓成无数干条子,掉在盆里,大人会说,“三天不洗有嘎嘎(肉)吃”。夜里一家人围着火盆烤火聊天,有总结有期盼,希望来年吃饱饭,粮食收成翻一番,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争取墙上多贴几张红红的奖状。没完全干透的树根疙瘩冒出的青烟熏得眼泪流,小孩虽然对大人的说话不怎么感兴趣却还是不肯去睡,因为还没有拿到那崭新的毛票,不管是一毛两毛还是五毛。直到深夜十二点过,大人把新衣服叠在枕头边上,嘱咐明天早起要如何如何图个吉利,小孩子才抱着衣服幸福地睡去。

  大年初一清早,父母早起床准备搓汤圆过早。小孩子则穿好新衣服赶紧爬起来,按在大人的吩咐不敢乱说,直接到屋外抱上一小捆前一天准备好的干柴到灶屋,意为“进财”,然后跑去爷爷叔叔家双手抱拳,“恭喜新年发大财”,为的是讨得一张新毛票,同样不论大小,图个开心吉利喜气。

  汤圆通常包成两种馅,一种甜的,一种咸的。甜馅多用红糖加少许白糖和芝麻块剁成细末而成,咸的则用豆腐块加瘦肉炒成。做的时候甜的捏得小一些,咸的则大了许多,煮熟浮在上面,一眼可辨,各取所爱。首先依旧在空桌上摆上两副碗筷,装上两个汤圆,敬请老辈子过早。然后端上一大碗送去爷爷奶奶家,让他们尝尝。最后才轮到自己一家人各端一碗到处走,吃一口热腾腾的汤圆,馅流到下巴,甜到心底。

  初一天通常不走亲戚,老家人有爬山登高的*惯。怀揣一把五香瓜子炕籽花生,边走边嗑,遇上小孩则掏出一小把分享快乐。玩到下午才回家,热些冷菜冷饭随便吃了。初二则开始背上礼物走亲戚,第一家就是去娘家。背篓里除了糖食烟酒之外,最显眼的是长长的猪后腿,送去表示感谢娘家的养育之恩。接下来的几天,就东奔西走,吃了这家去那家,天天在亲戚中走动。到了初七八,多数回了家。初九是上九,第一个九,含有长久的意思,也算是一个节气。十五元宵,老家有偷青的*俗。晚上月亮光里,年轻人跑去远一点的地方,把人家蒜苗里的蒜苗扯上一把,去附*熟悉的人家拜访,让主人出点肉菜,炒上蒜苗,喝上两盅。这丢了蒜苗的人家知道是被人摸了青,也绝不咒骂,即使心里嘀咕,也不刻意责怪,那是人家瞧得起,而且自家也有去偷别家的蒜苗,彼此彼此,乐乐而已。

  这一夜,小孩子们最是快乐。手拿泡过晒干的葵花梗,点燃作成火把,三五结队,在山间小路行走,边走边吼,“虫虫儿蚂蚁噱嗬,噱到对门岩脚。”意思是将房屋周围的虫子蚂蚁之类的害虫全部赶走,越远越好。也有乱编顺口溜的,若是开了某人过分的玩笑,也有对骂的情形出现。不过这年要过完了,也不作多大计较。

  如今,故乡依旧在,却物是人非。许多*俗早已被抛到九宵云外,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祖先葬于何处,尊老爱幼也变了味道。化学肥料污染了庄稼,吃的也不及以前的味道浓厚。偶尔想起故乡的年味儿,缅怀起祖先,不知不觉怅然泪下,郁郁缠绵。

  附:

  注①:“连铁”,即猪的脾脏。

  注②:“香肠”,即腊肠,用小肠灌拌了五香粉的五花肉制成。

  注③:“天膛”,口腔上颚内的空凹处。

  注③:“圆尾”,猪屁股被分成两半之后,带尾的那部分。

  注⑤:“硬肋”,胸腔部位带排骨的肉块。

  注⑥:“喜沙肉”,将肥肉煮熟两刀深一刀浅切成两片连在一起的肉片,然后在中间塞满炒熟过的红(黄)豆沙和少量糖,象扣碗一样叠好入碗,然后放入蒸笼中蒸透。

  注⑦:“拱嘴儿”,猪唇翻出的部分。

  注⑧:“蒜花”,将大蒜头去掉,取叶与头之间的白绿色梗,切成寸段,用刀将两头劈花,装盘蘸麻辣调料吃。

  注⑨:“细菜”,菠菜。

  注⑩:“姜卷儿”,,姜切成面条大小的丝,拌辣椒面和少量五香,用晒至七成干的白萝卜切片包成,置于坛中保存,香浓清脆。

  注⑾:“木甄子”,用木头做成的桶状蒸器,下面有竹篾做成的锥形底盖,上面铺上纱布,将煮至半熟的米滗干后倒入,加盖蒸到上汽即熟。

  注⑿:“滑肉”,又叫酥肉,分两种,一种是用新鲜瘦肉剁碎后,沾拌红薯粉或土豆粉和调味料制成的浆糊捏成团,下水煮熟即食,叫水滑肉。一种是捏成团下油锅炸熟。

  注⒀:“坟票儿”,用彩色纸剪成各种花样挂在坟头表示祭奠的彩纸。

  注⒁:“老屋”,特指祖先的坟墓。

故乡的年作文2

  车窗外,是一排排绿树。转过那间小卖部,走进那条巷子,便是到了奶奶家。那个矮小的身影,正在环顾四周,见到我们,连忙乐呵呵地迎了上来,笑得皱纹都卷成一团了。一年不见,奶奶白发好似又多了不少。安顿我们以后,她又一头扎进了厨房。

  我走到阳台上。远处,红红的灯笼挂着,家家户户的灯亮着,袅袅炊烟升起——那个让我觉得繁琐的新年,又来了。

  不是不喜欢故乡,只是觉得在故乡过年实在是太多规矩了。

  年夜饭上桌的,一定得是“九大簋”;每一道菜都要考虑今年什么年呀,奉什么神呀,还要色香味俱全;每次吃饭前奶奶都得“讲故事”,要把每一道菜的意义讲一遍——这道菜吉星高照,这道菜人丁兴旺,那道菜好运连连。实在吊人胃口!我和其他小朋友其实都只看着一个方向——那盘年年都会有的烧鸡,红亮的嫩皮,咸香的气味,引诱着我们,恨不得奶奶马上宣布开吃。

  故乡的年是要守夜的,大年三十这关头,不守到年初一凌晨两点,奶奶是决不会罢休的。到了十二点,小朋友们都累倒在沙发上了。奶奶也不忍心,看了一眼时钟,又看了看我们,眼里闪过一丝遗憾,只能先让我们先回去睡。她呢?坐在那,看着,看着;其他大人也一样,两眼炯炯有神。我心想,为什么要如此认真呢?

  不仅人要守夜,灯也要守夜。家里的灯也不能关,还一定要把门口的大红灯开着。有一回,奶奶发现了父亲忘了开大红灯,急得她连忙打开,又抓住父亲絮絮叨叨地讲说了一顿,说什么得罪了神明。这大概真的,那天晚上,父亲总是东坐坐,西站站,眼睛看着电视,但魂不知跑哪去了——大概是被神抓去问话了吧。

  年初一大早是要拜年的。所谓的拜年,就是拜神——摆台,上贡品,十分讲究。我和婶婶便一大早起来吃完早餐过来帮忙。一进奶奶家。咦?奶奶人哪去了呢?我和婶婶正恼着时,就见到奶奶回来了。原来,她一大早就去买之后几天的菜了,匆忙放下菜后,就开始摆弄着神台上的祭品,跟我们说这怎么摆那怎么分:“这边八对碗筷、八个杯,那上面三支香、两根大蜡烛,这边金银角要这样分,记得加几张这个……”还没点完,她又跑进了厨房重新热早餐——她听到了小朋友们起床的声音了。终于摆完,要开始了,但还有人没起床。奶奶眯了眯眼,笑了笑,让我们耐心等着。

  拜神,年年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奶奶站在前头,我们人手一份金银角,在后面站着。奶奶开始了祭拜,一连串的祭辞从她的口中流出:“玉皇天帝,阿公,阿伯,今年系个团圆年,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事事顺利……”奶奶念完后,便一一念我们的名字,让我们轮流向前祭拜。轮到我时,奶奶总站在我身后,用粗糙而又温暖的手抓住我的两只小手,教着我双手合十上下摆动,然后反复念着我的名字、住址,向神汇报。小时候,我总是很厌烦,老往旁边看,巴不得仪式早点结束;却总会见到父亲红着脸死死地盯着我,吓得我又马上转过头去,凝视着神台上一张张祖先的照片,继续那一次又一次的鞠躬。

  拜完神就要烧金银角。奶奶拖出一个满是焦痕的铁桶,点起了火,我们轻轻地将金银角放进去。顿时火光冲天,将屋子照得亮堂。奶奶那双略微泛黄的眼睛盯着火焰,闪烁着希翼的金光。在火焰中,神台上那一张张曾经清晰、现在模糊的脸,渐渐浮现在了我的面前,微笑着,看着我们美好的生活,看着这新春的家乡。

  走到阳台向远方看去,小巷中的排排绿树,房屋上的点点灯笼,青天里的缕缕炊烟。这一刻故乡的年,多么温暖美好!

  故乡人,是多么看重自己的亲人啊!他们,害怕遗忘,害怕遗忘掉了那些亲人,于是有了许许多多融进了他们血脉中的*俗。守夜,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希望,在黑夜之中,已故的亲人们在红灯的带领下回到家中。“天空没有翅膀飞过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鸟儿已过,但却给亲人们留下了念想。他们已逝,但却成为了更美好的存在,守护着这个家族。

  故乡的年啊,故乡的年啊!你使亲人团聚,你使逝者不灭,你使家族紧密相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故乡的年作文3

  岁月如风,轻轻飘过记忆的海洋,勾起那潮水般的回忆。也许你拥有漓江的清澈见底,也许你拥有长江的汹涌澎湃,也许你也拥有青藏高原的风情万种,但我拥有的却是一个小小的村落——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啊,是我童年快乐的场所,是哺育我成长的摇蓝,那儿有我勤劳、善良的长辈。

  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乡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一块世外桃源。但故乡的人却没有沉浸在美丽的环境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创新的面貌,靠的是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和那灵活的头脑,把故乡建设得格外美丽。

  故乡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没有闪烁的街灯,有的是双手开恳的梯田,有的.是整齐的砖瓦房,有的是长势茂盛的庄稼,有的是一颗颗朴实的心。他们自己兴学办校,他们修建自己的发电站,他们用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一个人……他们把一生的热情和青春融入了故乡那一颗颗大树的根系,沐浴在故乡的风雨中,他们留下了一片永不褪色的记忆。故乡的人啊,我爱你们!

  最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的栗子,满山遍野的栗子树,绿油油的叶子衬托出一团一团的小毛球,球内就装着栗子。那小毛球浑身是刺,形如刺猬一般,为了致富,故乡人绞尽脑汁,请专家,办夜校,搞实验,终于研制出新的品种,那又大又香的栗子哟,闪烁着故乡人智彗的笑脸,体现着时代的丰彩。故乡的人啊,我为你们骄傲。

  如今,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在变,生活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我们小孩也在变,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是人们快乐的笑声,故乡美,故乡的人更美。

  故乡的一切一切早已在我幼小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那儿有祖国进步的真实写照,那儿有祖国强大的见证。

  我爱我的故乡,一个小小的村落!

故乡的年作文4

  19岁时,我离别家乡去北京深造,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我现在已经从当时的普通员工进阶成白领,在一家北京知名饰品公司工作。我已经有20年之久没回家乡了,老板特地给我放了三个星期的小长假,我赶紧收拾行李回家。

  “极速动车号”列车已到站,“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已到萧山站,请在萧山站下车的乘客快速下车,列车即将关门。”,啊!萧山,我又回来了,看见大街上来来往往的太阳能动力车,蔚蓝的天空,我不经感叹:“这20年变化真大!”随手叫了一辆太阳能动力车,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

  “咚”“咚”“咚”稍过片刻,爸爸开了门,一脸惊喜地说:“哟!看谁来了!”妈妈乐得合不拢嘴,冲上来给我一个拥抱,“妈!您慢点!”“看把我高兴的。”“好了,好了,别谈了,快坐下来吃饭!”“对,快吃饭,你肯定饿了!”面对热情的爸妈,我就不能拒绝了!

  “铃,快起床!快起床!”我的起床小帮手“猫铃”在叫我了,嗯!我睁开松懈的眼睛,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干菜饼味,不用猜,一定是妈妈做了我最喜欢吃的干菜饼和馄饨,我一骨碌爬起来,伴着“爱心早餐”的诱惑,我结束了清晨;上午,爸爸安排了行程:去金山小学!

  坐着太阳能动力车我们来到了亲爱的母校,以前的大门已经变成了自动门,但“点石成金”还在,一排排矮木丛变成了参天大树,一棵棵高耸挺拔、枝繁叶茂,书上果实硕硕;综合楼里有着一些嘈杂的声音,我好奇地进去了。哇!图书馆,里面干净整洁,有一股淡淡的幽香,书架排得整整齐齐,架上书本整齐划一,我轻轻地抚摸着,是那样的熟悉,我们以前刚搬进学校时我一直梦寐以求,能有一个大图书馆,现在实现啦!我忍不住欢呼起来,突然一根手指戳了戳我的后背,我回过头来,机器人?“您好,同学,我是这里的机器人老师206号,请不要在这里大声喧哗,谢谢!”学校还有机器人老师?这变化也太大了吧!我诧异地看着这位机器人:头上一根天线,瞳孔呈深棕色,手指形成鲜明的五节,穿着一套正规西装。

  “哇塞!”我惊叹道,“原来你是教幸福彩课的老师!”母校变化真大,参天大树,图书馆和机器人老师,这足以说明世界越来越科技化了。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小长假很快就接*尾声了,再多的回忆,再多的不舍,我终究还是要踏上北去的列车,列车飞速前进着,故乡在我眼里渐渐缩成一个点,最后连这个点也模糊不清了。

  故乡,我想你了,你想我了吗?

故乡的年作文5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慕容《乡愁》

  年关将至,外婆又问我们何时回去过年。妈妈追问,过年的米酒寻到了吗?

  我很好奇,妈妈一直叨念的米酒与普通的酒相比有什么特别呢。于是我一探究竟,妈妈提起此事就两眼放光,娓娓道来。

  故乡宜兴,冬天有酿酒的*惯。春节走亲串友,主人家总会拿出自家酿的米酒来招待客人。办喜事的人家更是隆重,专门请做酒师上门做几缸好酒,特别是富裕大户人家酿制状元红酒,那真是一等一的考究。

  冬天农闲时,家家都会选好一百斤上好糯米,先将五十斤糯米浸透蒸熟,放入酒曲,待酒酿熟后冲入五十斤冷开水。冲缸后待酒糟浮起,要用木把搅动,大约二三十天酒成熟。原酒还要再发酵,再冲下剩下五十斤糯米所做的酒酿中。将二次原酒并入陶都丁蜀出的酒瓮中。

  做一坛好酒,需要很多乡土元素,三担头陶瓮,竹笋壳、苎麻、羊皮纸。这酒未喝人已醉了。无论是富裕人家十几年做成的状元红,还是寻常人家酿米酒,都是一件庄重又热闹的事。隔壁邻居都会过来帮忙,有技术的出技术,没技术的打下手。糯米蒸熟后腾腾的热气把孩童们引来,偷偷抓上一把放嘴里是常有的事,惹得大人直叫“小心,别烫着!”酒酿成熟后,开缸都是甜甜的酒味,请老爷爷老奶奶尝个鲜,老人条条皱纹都流淌着笑意。

  “可惜现今的人缺了耐心,器具、材质也不那么讲究了。用塑料纸盖酒瓮,塑料桶装酒,这酒便缺了一种味儿。工业化酿酒更是缺了浓浓的乡里情。”妈妈悠悠地叹息。

  从前慢,从前岁月静好,十八年才能做成一坛状元红,其中透着朴素、耐心与精致,如今已然消逝。故乡的村子里已经建起现代化的酿酒厂,只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只看到一条条冷冰冰的流水线。再也闻不到家家酒缸里浓郁的酒香,看不见糯米出锅时腾腾的热气,听不到乡邻们相互帮衬时的欢声笑语。

  妈妈还清晰地记着,她小的时候总是盼着过年,盼着自家酿的米酒。那时若是晚上写作业口渴了,就蹑手蹑脚地溜到酒缸旁,揭开蒲团舀上一杯。米酒冰凉冰凉的,冲到胃里很快变暖,脸也变得红扑扑的。外公见了妈妈的脸,就知道妈妈又偷酒喝了。妈妈总是说:“只喝了一杯,就一杯。自家酿的酒真好喝!”外公听了喜滋滋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孩子们偷酒喝了。

  十几年前,外公外婆也搬到了大城市,石臼、石磨、陶瓮之类的旧物无法带到城中,遗憾地留在故乡的老屋,渐渐地蒙尘。

  现在,家家酿酒的热闹景象已经看不见,当农家酿酒工艺已经进入了“非遗”名录时,寻找地道的家酿米酒越发困难。每年末寻找米酒成了外婆的一件心事,失望也是常有的。

  妈妈的神情渐渐落寞,喃喃自语:“故乡,再也回不去了。”

  是啊,到哪儿找真正的家醅呢?


故乡的年作文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故乡的年作文 (菁华5篇)(扩展1)

——故乡的年味作文 (菁华5篇)

故乡的年味作文1

  我的故乡陕北进入腊月之后,是家庭主妇们的忙月。最先列入议事日程上的一个环节不可省略,便是发酵黄酒,正月里来人待客少不了它。黄酒的味道浓烈清香,回味无穷。十冬腊月,土地冻结,农村呈现一片清寂肃穆气氛。农闲时分,庄户人无需上地干活了,饭后盘腿坐在炕头上,喝一碗黄酒,醒脑清心,悠闲地靠在铺盖卷上看电视里播放的怀旧小品,那种幸福满足的滋味,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主妇们则一刻也闲不住,顶着凛冽的西北风,高高挽起袖子,浆浆洗洗了一年的尘垢。又从萝卜窖里挖出水灵灵的萝卜,剔除了鲜嫩嫩的萝卜缨子,反复刮擦洗净,再用擦子擦成丝,开水焯过后捏成团状,储存在肉仓里准备包饺子用。

  做豆腐算是一个大工程,前一天用井水泡好白黑豆,次日在石磨上磨豆腐。主妇们抡着小勺子将泡涨的'豆子喂到磨眼里,喜看洁白的豆浆牛乳一样随着磨牙慢慢地倾流到木桶里。过滤去渣这个力气活,一般需要家里的壮劳力亲自上手了。当白花花的豆腐蛋白在漆黑的大铁锅里沸腾翻滚时,主妇们红扑扑的脸上绽开了难得的笑容,仿佛六月间盛开在山坳里的山丹丹一样美丽。点卤凝结后,香豆腐便新鲜出炉了。

  之后,从每家每户的气窗里相继飘逸出蒸黄米馍和炸油糕的香味,袅袅白气,月余不散。会过日子的巧手女人还会想方设法做出不少新鲜花样来,有炸油圈,炸糕角,仅这炸糕角就有枣泥馅、洋芋馅、豆腐馅,芝麻白糖馅。还有的爱好人家做了炸油花花和炒糕泡泡,这些都是为正月里来串门访亲的小朋友准备的小零嘴。

  随着一声声猪羊惨烈的嚎叫,村头的张屠夫刀起手落,案头摊着白花花的肉,大小盆里盛的是殷红的猪血和羊血。不久,家家户户的厨房里便会飘出香喷喷的卤肉,和熬羊肉的味道。年味愈演愈烈,仿佛庄户人家自酿的高粱酒一样醉人。

  故乡的年味,是含在舌尖上的一缕乡愁,无论你活到多大年纪,漂流到天涯海角,永远不会淡去。相反,这年味会随着这时空距离的拉长,愈来愈浓烈。

故乡的年味作文2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条晃晃悠悠的乌蓬船,把我从他乡载回了魂牵梦萦的故乡绍兴,也拉开了年的序幕。

  故乡的年味藏在那喜庆的对联里。每到除夕,我都会为家人写一幅春联。毛笔饱蘸浓墨,在禧红的纸上行云流水般尽情挥洒,渗透着,勾勒出春节的身影。泼墨邂倾心,那对春联红如火,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照暖了每个人的心头。我们把它贴在门上,祈盼着新的一年福星高照、吉祥如意。

  故乡的年味藏在那团圆的饭菜里。早在我回乡的路上,外婆就给我准备好了一顿丰盛的菜肴,可爱的妹妹欢笑着迎接我的到来。那一桌的年夜饭,满满都是家的味道:糯糯的粽子、软软的年糕、香气四溢的酱鸭、腊肉、鱼干这些外婆亲手制作的绍兴美味,不仅勾起了我的食欲,也勾起了儿时的记忆。我可等不及啦!赶紧用手抓起一块,迫不及待地塞进嘴巴里。就当我心满意足地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饭时,一盘炸得金灿灿的春卷上桌了。那春卷的皮脆脆的,嚼起来咔嚓、咔嚓十分带劲。可此时的我,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美食而兴叹了。

  故乡的年味藏在那鼓鼓囊囊的红包里。年夜饭后,最开心、最令人期待的时刻终于到了。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舅妈一人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红包上面印着福满金春四个金笔写的大字,在灯光的照耀下闪动着,红得锃亮。而此刻,我却觉得,那红包里装的不仅是钱,更是家人那一份浓浓的爱,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努力学*,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故乡的年味更是藏在那独特的味道里。它是甜的安昌古镇的扯白糖,从一锅焦黄的糖汁冷却后经人的拉扯,竟然变成了白色。放入口中,便会慢慢漾成一缕甜香。它是醇的女儿红顾名思义:从女儿出生时埋入地下,直到出嫁时方才取出。饮上一杯,满满都是父母对女儿未来幸福生活的祝福。它还是臭的漫步街头巷尾,一股熟悉的臭味儿扑鼻而来。循着臭味儿找过去,尝一块煎得外焦里嫩的臭豆腐。真是臭在鼻腔,香在舌尖,美在心田。

  这就是我的春节,我那看似简单却又饱含着亲情和乡情的春节!

故乡的年味作文3

  一群意气风发、喜气洋洋的阿姨和爷爷,身后是锅碗瓢盆、茶托和醋茶。他们正在烹饪新年。

  沉闷的房间里立刻爆发出一股汤味,使油变得刺鼻而滚烫;剪刀的声音是花馍即将诞生;一块块雪白的蛋糕,甜丝丝柿饼已经收割完毕。

  看看爷爷们的手和刀,用快而猛烈的刀法把食材:肉片、大肠、葱花、豆腐切好,然后在灵巧的刀光下切成块、丝、块。锅里放很多辣椒面,熬一锅油,在辣椒面上浇上浓油,爆脆。这时将配料加入沸水中,在浓油和沸水的交织下,提炼出一壶浓郁的麦泡。孩子早已承受不住跳动的心脏,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圈。当他们出锅的时候,他们不能把手拿出来吃。30年和亲人玩的开心,享受家乡的味道。

  抓抓,抓抓,老人左手拿着包子,右手拿着剪刀。他们手指上下飞舞,用,绚丽的花朵和美丽的色彩在面包上剪下盛开的构图。剪刀像白鸽一样飞舞,展翅飞翔。时而升上云端,时而隐没汇聚,静静梳理羽毛,停在包子上。终于出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花髻。煮熟的馒头可以称为手工艺品,让人难以下咽。

  黄澄澄,满满的黄色灯笼被摘下来晒干。这时时间会冲柿子的硬气,沉淀柿子的糖分。初霜时,柿子被霜覆盖,充分发挥柿子的甜味。柿子产品源于时间的沉淀和升华。之后柿子被压扁,一片片柿子诞生了。柿子蛋糕通常是手工制作的。它们不加糖水是甜的,口感不比水果糖差。

  家乡是我记忆中最远的'一年的味道。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有吃有喝,享受着最美好的团聚。这是明年的期待,是明年的牵挂,是明年回家的守望。

  第二天一早,完成养老的人就去休息了。

  鼻翼之间依然有一种当年的醇香味道

故乡的年味作文4

  在城里待久了,人们不是被卷入忙碌的快节奏生活,就是迷失于西方节日的乐趣与浪漫,但新年仍是人们最期盼的节日……

  每逢过年,我都会千里迢迢的回祖屋里过年,虽不是农村,但年味真的浓了不少。年二十九,街道上早已挂上了灯笼,从人们浓厚的乡音中,我听到了和谐安详和过年的欢喜。

  三十这天是热闹的,一大早就被父母叫起来,去走访亲戚,互助新年。午饭过后,还得跟着爷爷去贴对联。从大门到仓库,从室内到对门,全是红红的颜色,这是大城市里见不到的。

  午夜饭十分热闹。首先人们都要请过世的长辈回家吃年夜饭,酒茶鞠躬一个都不能少。仪式过后,饺子上场。为了吃到那个包着硬币的幸运饺子,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抢着吃——第一个吃到的人会被认为今年会行大运,随后被吃到的人人都会沾沾自喜,互相祝福。年味的饺子香在空中弥漫……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顿时楼下,窗外,路边……人们放起震耳欲聋的鞭炮,绚丽的彩花。行走在街上,大人,孩子个个都喜上眉梢,空气中添上了浓浓的火药味,年的气息散布在空气中……

  大年初一,按照农村的规矩是要上祖坟的。我随着爷爷一家去了老爷爷和奶奶的坟,这真是下乡了啊!

  这村里的人都是一家似的',在外回乡的老朋友见了都能聊上半天。路上我看见一家贴着真正用毛笔写的对联,粗大而有利的笔锋,仿佛每根毛都留下了印记,这真是无比精妙的*书法啊!年味,自古藏在*的传统文化中……

  过年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更是数万*人心灵的寄托。我想说:即使有一天在钢铁大厦林立的城市里,消失了鞭炮声,红对联,但那飘香的饺子,声声的祝福,和那团团圆圆的浓浓年味,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因为我们是*人!

故乡的年味作文5

  年三十了,一放鞭炮,家家户户开始吃年夜饭。我们家里十分热闹,不仅我一家,还有姑姑一家在我们家过年呢!桌上的菜十分丰盛、鸡、鸭、鱼、蒸的、煮的、红烧的、炒的,各种蔬菜一盘盘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筷子、碗规规矩矩地排列着,杯子有大有小,有的倒酒、有的倒果汁。米饭用锅盈着在一旁,馒头出锅了,还有米糍粑和发糕等点心。

  吃完年夜饭,孩子们放花炮去了,大人们有的打麻将;有的看春晚;有的在嗑瓜子聊天;更有饮酒娱乐的妈妈给我们姐弟发了红包,奶奶也发了。大街小巷里声声炮响,街上满地红红的,家家户户赶着贴春联,门上也有贴福字或是门神。窗上贴窗花或是红纸,小孩子穿上新衣,等12点一过就去拜年要红包。远处,烟花在夜空中旋开了,灯火斓姗。灯笼高挂,每一盏灯都得开。桌上要摆上瓜果还有糖,客人来了,大人叫小孩泡茶,递上瓜果。常见的瓜果有花生、瓜子、杏仁或是干生姜和红薯条,糖都是奶糖和巧克力。有时,会有贡糕或者年糕、糍粑吃。

  十二点一过,家里就有拜年的人来了,钟声一响,小镇里每家每户一起放爆竹和烟花。声音响澈云霄,就是辞旧迎新的意思。我的故乡是不吃饺子的,我们更多的是吃年糕。

  到了初一,我们故乡的人们都会去庙里烧香拜佛。今年,人照例有许多,但浓浓的年味,却会一直延续……


故乡的年作文 (菁华5篇)(扩展2)

——故乡的冬作文 (菁华5篇)

故乡的冬作文1

  我的故乡在那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

  当萧瑟的秋风强行带走最后一片留恋在柳树上的枯叶时,故乡的冬来了。

  天气开始越来越冷。却也有万里无云,青烟直上的时候。这是冬最温柔的时刻。这时,村子里的几位老人便会凑到一起,摆出一盘几乎分辨不出红色和绿色的象棋,一面悠闲地捋着花白胡子,一面思考着下一步棋该如何走;女人们不约而同地揣着针线活走出家门,闻声来到某家草垛下,随意找个木桩或粗树干坐下来,拉着家常,做着各自手中的活儿,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而真实的笑声;男人们会聚在那个固定的向阳场地上,踏着软绵绵的黄土,背着高高的土坯墙,聊着来年该去何方;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们则做着永不疲倦的捉迷藏游戏,欢笑着,寻找着;少男少女也不愿错过这大好的天气,暂时搁下繁重的作业,碎步于阡陌之中,去寻找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去追求最真实的自然韵味。

  柔柔的阳光惬意地抚摸着每个人的脸庞,似乎试着抹去父辈母辈们脸上岁月的纹络。忙碌了大半年的他们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洋溢着的幸福和着暖暖的阳光洒向村庄的各个角落,温暖了渐冷的冬。

  然而,毕竟是北国的冬,“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是只有在*的词中才能领略到的。温柔过后的冬应该是银装素裹的。这不,几天的阳光照耀,几天的阴阴沉沉过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当纷纷扬扬的雪花装扮这个季节的时候,万物便安静下来了,乖乖地接受这白色精灵的任意摆布。于是,大地上,屋顶上,树枝上,远处绵绵的群山上,全都换上了厚厚的冬装,白花花的纯棉外套,出奇地统一。

  一片安静。

  直到夜色慢慢拉下帷幕,炊烟袅袅升起,村庄的交响曲开始上演。叽叽喳喳的麻雀儿争着回巢,吠个不停的狗们开始喊饿,牛儿,羊儿,猪呀,鸡呀,也争相向主人发出信号。负责喂养小鸡的小弟弟捧着两颗红红的鸡蛋,兴奋地朝刚喂完小狗的我叫到:“姐姐,快看,我的蛋!”望着可爱的弟弟冻得发红的小手,我笑弯了腰,“好,好,姐看到了,你的蛋好大哦,快拿去给爸妈看!”未等我进门,就听到屋子里的哈哈大笑声。景融融,情融融,其乐也融融,意亦融融,我幸福地笑了……

  这就是故乡的冬,没有花香,却有鸟语;没有虫鸣,却有禽叫;没有霏霏细雨,却有纷纷大雪;没有绿树,却有玉树;没有风景如画,却也在童话中。

故乡的冬作文2

  等待着,等待着,西北风吹起来了,害羞的冬姑娘终于坐着*稳的雪车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雪娃娃来玩了,坐着风的滑梯*稳地落在这坚实的土地上,用那洁白晶莹的身躯诠释冬天的到来。

  宽阔的河面上早已结下一层厚厚的冰,将鱼儿、虾儿冻在那冰冷的水下沉眠。或许因为这水太清了,几个天真的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蹲在冰上,瞪着眼睛,仔细观察一动不动的鱼虾,看到小虾儿的须微微颤动了一下,也会用那稚嫩的童音叫来同伴。

  雪一夜之间就下了满地,仿佛大地也是那小小的婴儿,等待雪母亲为它带来温暖。这时候,祖母一定会穿好棉衣戴好棉帽,轻轻地用铲子铲去门口的一点雪,用手慢慢的捧起,如获瑰宝似的捧进一个大桶中微微的笑了笑,进屋了。祖母爱雪,因为有了雪精灵,来年庄稼一定会长的倍加完美会有一个好收成。

  雪,是庄稼生长的代表。

  门口那两棵挺拔的松树也证明了雪给予它的青春。它们的松枝上都落满了雪,但这些雪,包裹了它们的灵魂和那坚强翠绿的身躯,太阳光照在上面,闪闪发光。

  故乡的冬天,蜡梅是必看不可,必写不可的,也许只有这里的蜡梅才能称的上是艳丽,别的地方的蜡梅太娇嫩。

  蜡梅在小河的西北面,虽称不上数量众多,但每一株,不,每一片花瓣都经过了冬姑娘的细心挑拣。

  这些梅花很镇定的在那里默默的开放。花瓣白里透红,像一滴红墨水滴在每朵花的边缘,又任性的把那洁白晶莹的花瓣染上那诱人的粉红,有些花朵则不那么积极,含着苞等待着开放的时节,从远处观察这些花苞像一个个泛着粉光的迷你灯笼,挂在那些满是积雪的枝头。

  “哗啦”,一阵强韧有力的西北风袭来,这里属于西北面,自然是风力最强的地方。梅花这如细丝般的枝头强力的摆动。不慎落下一片晶莹的花瓣深埋泥土。那些花苞却是坚强的,无论枝条怎样摇动都努力站稳在生命的顶端。谱写出一首雄壮的生命之歌。也许,你认为这很普通,但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上百棵树的林子里,所有的树都枯萎了,只有这几株蜡梅在西北风的卷袭下仍然保持这坚定的身躯,努力绽放生命的光彩呢!

  蜡梅花热爱生命,它想树立一个生命,将世界装点的更加美丽。

  冬像一个小精灵,把世界装点的更加美丽,将来年变得更加完美。

  冬像一个魔法师,把世上的万物做了改变。

  冬像一个雕塑家,用自己的本领来烘托事物,来塑造一切。

  我爱故乡的冬!

故乡的冬作文3

  已是隆冬,天上下起了点点细雪,浪漫而有诗意,一旁的人却在抱怨长沙的雪太多了,出行不便,使人厌烦。我有些惊讶,想起了另外一个个在我手中聚拢、成型的亮晶晶的冬天。

  故乡的冬天没有雪,只是会在年前变得很冷,结两寸冰。河面鲜少封冻,少有的也就是薄薄的一叶,连小婴儿也不能爬过去,所以河面上滑冰是不可能的。但调皮的孩子总会想出无数各玩儿的法子。我与伙伴偷偷拿过家中洗澡的塑料盆,在河中放好,轻手轻脚地踏到正中,然后拿上一根竹竿做橹,想象出“破冰前行”这个刚字的词语,向前轻轻划动,就听到清脆的细响。之后便声势浩大地拉拢三五个小伙伴践行“舰队”这个词,即使这样做,回头一被大人发现了就免不了骂一场,但当船长的威风令人欲罢不能。没有雪只有一层薄冰的冬天,在我们的“闹腾”下,显出了别样的趣味。

  冬天的室内总是燃着红热的煤炭。故乡有种说法,烤热的橘子能治咳嗽,而我却喜欢听它在火上烤时发出一阵阵的叭啦响和独特的属于烧焦橘子的香味,烤过的橘子味道尤其独特,像几种烧着的香木混着的'味道。我也喜欢烧焦的红薯,一打开黑乎乎的还滚烫的外皮,就闻到了金灿灿的香。说闻到,是一点儿也不夸张的,你只要吃过一次,下回一闻,就知道,哦,这是烤红薯的香。故乡的冬天仍然没有大雪,但一年到头最甜蜜的就是这一段时光,几个孩子面红耳赤争一个红薯吃,至于其它时候,从朦胧着水汽的锅里端出来的,那是什么?只是硬邦邦的番薯。

  故乡冬天少雪,每到年关也只是在灶台上,搪瓷杯和水缸里浮沉着一层晶莹的冰。

  故乡长大的小伙伴十几年没看过雪,便天真地认为雪就是零碎的冰,冰琪淋就是加了甜味的雪。犹记得大年初三时,邻居家的孩子请我到他家吃冰琪淋庆祝生日,我们俩便哆哆嗦嗦地含着酸甜的冰块度过了一个下午。后来才知道那是白糖加醋再冰了一晚的冰块,但它却甜了我们整个童年。

  现在,听到有人抱怨这里的雪太多,扰人休息,吃食也太过粗糙,不尽如人意,我却想到了或许世上的雪本是无所谓无,无所谓有的。天空下,真正的快乐,只是乐在心态罢了。

  又或许,当时那一场雪一直悄然落在我的心中?

故乡的冬作文4

  等待着,等待着,西北风吹起来了,害羞的冬姑娘终于坐着*稳的雪车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雪娃娃来玩了,坐着风的滑梯*稳地落在这坚实的土地上,用那洁白晶莹的身躯诠释冬天的到来。

  宽阔的河面上早已结下一层厚厚的冰,将鱼儿、虾儿冻在那冰冷的水下沉眠。或许因为这水太清了,几个天真的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蹲在冰上,瞪着眼睛,仔细观察一动不动的鱼虾,看到小虾儿的须微微颤动了一下,也会用那稚嫩的童音叫来同伴。

  雪一夜之间就下了满地,仿佛大地也是那小小的婴儿,等待雪母亲为它带来温暖。这时候,祖母一定会穿好棉衣戴好棉帽,轻轻地用铲子铲去门口的一点雪,用手慢慢的捧起,如获瑰宝似的捧进一个大桶中微微的笑了笑,进屋了。祖母爱雪,因为有了雪精灵,来年庄稼一定会长的倍加完美会有一个好收成。

  雪,是庄稼生长的代表。

  门口那两棵挺拔的松树也证明了雪给予它的青春。它们的松枝上都落满了雪,但这些雪,包裹了它们的灵魂和那坚强翠绿的身躯,太阳光照在上面,闪闪发光。

  故乡的冬天,蜡梅是必看不可,必写不可的,也许只有这里的蜡梅才能称的上是艳丽,别的地方的蜡梅太娇嫩。

  蜡梅在小河的西北面,虽称不上数量众多,但每一株,不,每一片花瓣都经过了冬姑娘的细心挑拣。

  这些梅花很镇定的在那里默默的开放。花瓣白里透红,像一滴红墨水滴在每朵花的边缘,又任性的把那洁白晶莹的花瓣染上那诱人的粉红,有些花朵则不那么积极,含着苞等待着开放的时节,从远处观察这些花苞像一个个泛着粉光的迷你灯笼,挂在那些满是积雪的枝头。

  “哗啦”,一阵强韧有力的西北风袭来,这里属于西北面,自然是风力最强的地方。梅花这如细丝般的枝头强力的摆动。不慎落下一片晶莹的花瓣深埋泥土。那些花苞却是坚强的,无论枝条怎样摇动都努力站稳在生命的顶端。谱写出一首雄壮的生命之歌。也许,你认为这很普通,但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上百棵树的林子里,所有的树都枯萎了,只有这几株蜡梅在西北风的卷袭下仍然保持这坚定的身躯,努力绽放生命的光彩呢!

  蜡梅花热爱生命,它想树立一个生命,将世界装点的更加美丽。

  冬像一个小精灵,把世界装点的更加美丽,将来年变得更加完美。

  冬像一个魔法师,把世上的万物做了改变。

  冬像一个雕塑家,用自己的本领来烘托事物,来塑造一切。

  我爱故乡的冬!

故乡的冬作文5

  我的家乡在水乡兴化,那是个美丽的地方。

  说起我的家乡,就不得不提起家乡的冬天,故乡的冬天一般都是寒冷的,可我们非常喜欢家乡的冬天。到了四九严寒,便下起了纷纷大雪,这时我们几个伙伴就约好去推雪人,打雪仗,滑冰……。其中最好玩的莫过于在冰上钓鱼了,我们在结冰的河面上找好位置,用凿子把冰面凿开一个盆大的洞口,拌上饵料,装上鱼钩,静静的坐在冰面上钓起鱼来,这时就要精神集中,容不得有半分马虎,有可能在你分心的刹那间,鱼儿就从你的鱼竿前溜掉,我喜欢冰上钓鱼除了好玩外还有一个其他原因,就是可以磨练我沉着冷静,全神贯注。当鱼上钩时不能急着把它拉上来,要慢慢的拖着鱼竿在水里拉着鱼,等鱼筋疲力尽时再把它拉上来,这样成功的几率会高一点。钓着满桶的鲫鱼拿回家,母亲也会非常高兴,给我们做鱼吃,有清蒸的,红烧的,炖汤的,简直一桌全鱼宴,伙伴们在一起有说有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水乡孩子喜欢吃鱼,因为这是童年的美好。

  家乡的冬天除了孩子们喜欢,农民伯伯们也喜欢。鹅毛般的雪花自天而降,大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被,农民伯伯们一张张朴素的脸上乐开了花,大家都说明年一定好收成啊!我问外公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说,外公笑呵呵的告诉我:“傻孩子,瑞雪兆丰年啊”。是啊,这是丰收的预兆,来年家家户户都能收获满满的金黄麦穗,这该是多么美的一幅图啊!

  冬天把秋天的落叶全都埋藏在厚厚的泥土里,为大树提供着足够的养分,来年春天才会更加的生机勃勃,更加的枝繁叶茂!

  冬天在人们的心中也许并不是美的,甚者可能是凄厉的,可它在我心中恰恰相反,我觉得我家乡的冬天是极美的,这是一种情感寄托,童年回忆!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冬天!


故乡的年作文 (菁华5篇)(扩展3)

——故乡的雨作文 (菁华5篇)

故乡的雨作文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并且故乡都会下雨,那我接下来就给你们介绍我故乡下雨的情景吧!故乡的细雨缠绵,细腻,恬静。它们一丝丝地密织着,似乎正在编织着美,编织着淳朴。然后那雨滴又一串串,一层层的把自己的晶莹揉渗到老巷的青石板裂缝里,使你完全感觉不到它们滑动的痕迹。雨淅淅沥沥地洒满老巷里的每个角落,那动作是那样的轻,那样的柔,就像梦一样。当你刻意把它的轻柔记录下来的时候;那细雨已过去了,只剩下一树挂着雨珠子在摇晃。那时候的你,只好通过雨珠子去偷袭它们单纯的世界。随着雨水的渗透,老巷里的青石板就像抹上了一层奶油,腻腻的,有一种很自然的味儿。那长在裂缝里的苔藓便轻轻浮动起来,朦朦胧胧,就像刚睡醒似的。

  淡淡的绿韵时隐时现,似有似无,让你觉得世界在此刻都不是真实的。而它岁月的痕迹,却不知不觉的淡化了起来,铜色的墙,龟裂的缝,厚实的石板,在此时已成为梦里的痕迹了。

  我们这些小鬼总爱踏在雨后的老巷里,企图去扣醒绿韵们温馨的梦。那溅起的水花揉碎了我们爽朗的笑声,只剩下一片”哗——哗“的声音。清脆的笑声不知何时长了翅膀,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便偷偷地溜出了芭蕉叶下的小天地,把我们在雨中的童趣带到深巷,带到田野。故乡是孕育我们每个人思想的地方,那么,故乡雨就是牵连这童年记忆的'丝线。

故乡的雨作文2

  我喜欢故乡的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撑着一把花绿的油纸伞,走在故乡的田间小路上,微风吹拂,无边的麦浪一高一低地起伏着,好似自己成了这绿的海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一般,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此时真的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

  远处,不知是谁家的半大孩子,将一本书顶在头上,骑在一头水牛身上,正在吆喝着往前急促地赶路,而那头老牛呢,和春天的雨一样,没有个性子,慢慢悠悠地往前挪着宽厚的身躯,还不时地扭头扯上几口嫩绿的麦苗儿。

  转眼到了夏天,兴许是因为高温的炙烤吧,故乡的雨突然变得暴烈起来。一个不耐烦,就大呼小叫起来,黑压压地扑面而来,豆大的雨滴劈头盖脸砸下来,人们抱头鼠窜,躲之不及的,便成了落汤鸡。

  我就有多次被夏雨淋的经历。散步,是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常态,不只是在春花秋月的时候。夏日的`傍晚,吃了饭,暑气渐减,黑夜还迟迟不肯来临,这时候一家人悠闲自在地去野外兜一圈,那份惬意,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验到,言语是无法描述其一二的。然而就在你陶醉之际,夏雨猝不及防地来了,它可不管你一家人温馨不温馨的,它不能委屈了自己的脾气。

  说实话,我可不像父母那样如临大敌,我是不会跟着他们乱跑一气的。我还想顺手摘几朵风雨中飘摇的狗尾巴草呢,放在鼻尖嗅嗅,凉凉的,香香的,真的是份美好的享受呢。不信,你试试,保准你乐而忘雨。

  或许是太累了,秋天的雨一改往日的脾气,也可以说是没有脾气了吧,既不温柔,也不热烈。它似乎不*人情,冷冰冰的,硬硬的,且动辄让人不自在。你一个不在意,和它不期而遇,它就会让你伤风感冒。

  而秋雨给我更多的感受,却是雨后大地的那份悠远辽阔,那份静谧苍凉。此时拿着一本书,漫步到田野高处,极目远眺,我的心就如苍天一般,澄澈,纯净,真的与天地融为一体了。

  故乡的冬天,几乎很少下雨的。偶尔下几滴雨,多半是冻雨,或伴随着雪花,雪花也不大。时常听父母说,很早以前,故乡的冬天常常是冰天雪地,一片茫茫,而屋内则是一盆炭火,全家人围火而坐,聊聊闲,嗑嗑瓜子,静听墙角冬虫的唧唧声。不知怎么了,每每此时,就突然羡慕起父母来,羡慕起父母的父母来。

  雨,是稀松*常的。但故乡的雨,却不同寻常。

故乡的雨作文3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故乡的雨如此飘渺,绵如飘絮,细如青丝。在我的脑海中,唯有故乡的雨是那道最美的风景。

  故乡的雨,没有那样磅礴,也不那样渺小,只是朦胧而又清新,而它落在故乡的古巷中,便更显美丽,彷佛是一幅被画家精心雕琢的画。走在古巷中,一抬头,便是窄窄的天空布满了棉絮般轻柔的云。雨,悄悄地从云的指尖溜走,跃入人间,细小的雨滴,轻轻拍打在古巷的羊肠小道,轻轻的拍打着古巷边的榕树枝,然后柔柔落入了故乡。雨滴,它又像是一位如细瓷般娇贵的女孩,彷佛轻轻一碰,就会支离破碎。它随着风拂过古巷那泛黄已久的白墙,但最终,娇贵的身子碎了,轻轻凋落。雨滴还是不肯罢休,拍打,破碎,拍打,破碎,颇有几分“精卫填海”的执着。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小雨渐渐酝酿成了大雨,纷落而至。虽说是大雨,倒不如说是如烟雾般飘渺,清新脱俗,世间的一切事物彷佛都被它蒙上了一层薄纱朦胧而神秘。古巷的榕树,久远的房屋,泛黄的白墙,都被它染上了一抹晶莹的色彩。被雨滴浸湿的小道,积起了一些雨水,长得比白墙还高的大榕树,伴着雨声,轻轻落下了几片叶子,躺在积水中,彷佛一叶小舟,是那样的安静美丽。每当看见那古老的房屋,好像历史重现,而唯有在雨落下时,才让人感觉焕然一新,给这幅尘封已久的'画卷增添了些许生机。

  大榕树依旧随着雨轻轻摇曳,古巷依然是陈旧的,细雨依旧霏霏地下着,挽着春风,又一次落入古巷,又一次浸润了我深爱的故乡。

故乡的雨作文4

  我的家乡是不常下雨的,但每一场雨往往都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仿佛,前一秒暖融融的阳光还普照田野,可下一瞬风就起了,吹的各家各户的大铁门带着大钢锁“哐当哐当”的,吹得小树东倒西歪,大树沙沙作响,吹得正在劳动的人走路都要极费力。

  这时正在劳作的`人们就停下手中的活,急急忙忙的往家赶,而家里的奶奶就连忙把晾晒的被子往回收。这时你只要抬头看看天上,就会发现黑云已经把天空塞满了。我们太了解这儿的雨了,她是性格刚烈的女子,每次都会来得轰轰烈烈。在老母鸡咕咕的幽怨声中,“哗啦”就下起雨来了。

  如果说蒙蒙细雨是一幅优雅细致的画,那么我们这儿的倾盆大雨就是一幅浑浊色彩的印象画。不为别的,只因雨太厚重,从窗户往外看,院子里所有景物的颜色都拼接在一起。

  下雨的时候,特别喜欢在屋檐下玩。在大铁门后面,扫出一块儿空地,用红砖画出房子,拉上邻居家的孩子,就可以跳房子玩儿了。大雨像是一堵厚厚的墙,把我们隔绝在这一小方世界。丝丝凉风透过大门吹着我们的脚腕,舒爽极了,也不用怕玩儿得一身臭汗。周围是呼呼风声,里边是欢声笑语。现在我也十分喜欢玩跳房子,可惜没有玩伴,也没有如此绝佳的环境。

  一如既往猛烈的大雨,也会调皮的。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去鸡窝取鸡蛋,拿了两个圆滚滚的蛋,正要回去,“吧嗒”一滴雨水,从我颈后一直流到衣服里,我不禁打了一个机灵,我疑惑地看了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没有半分下雨的迹象,可雨确实在下,虽然很疏,可是分量极重,待我回过头去,只见那些鸡被砸的一愣一愣的,长长的脖子,一缩一缩,黑米大的小眼睁得溜圆。一只爪子半举着,机警地看着四周。显然它们也没见过这种天气,我看着它们呆呆的样子,不禁咯咯笑了,突然间脚下一滑,我只感觉眼前一花,然后耳边有母鸡扑扇翅膀的声音……现在母亲和我聊天还时不时提起我摔倒在鸡窝里的事,还告诉我那是太阳雨,那时起我就意识到嘲笑别人是不好的,毕竟,后果我是尝过的。

  故乡的雨像一条线,串起童年无数的回忆。

故乡的雨作文5

  故乡的雨不比江南的雨来得长,来得迷蒙。曾经在异乡的一隅里,听着思乡的歌曲,念着思乡的诗句,迷着眼睛想起故乡的事事物物,故乡的雨总占据了大半的思维。

  是啊,故乡在江北,一块鲜为人知的穷乡僻壤。自古江南的雨缠绵悱恻,让文人墨客痴醉,赞美它的文章写了一大堆。可惜百里之外的故乡呢,却从名书巨典里找不到半点的痕迹。

  做人总是恋根的吧,所以我无法违心地把江南的雨捧上天去,而把故乡的至纯至拙的雨的忽略不言。是一种天命使然,我必须把滋润我生**处的雨变成文字,用笔把它描成花,添在中华雨景的百花园里。

  雨是有表情的,仿佛一个人有喜怒哀乐。春天来了,江南的雨正值盛季,一如多情女子的泪水,过多哀伤;而故乡的雨来得总是那般及时,春雨如油是它的宗旨,一如伤心处垂泪的男儿,豪壮多于哀伤。我喜欢女子垂泪的姿态,比如林黛玉的娇媚,但是男子之阳刚则更令人感叹。故乡的春雨豪壮得令人珍惜,常常令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去为之注目,为之欢呼雀跃。故乡的春雨带得声音—春雷震天响,不似江南春雨哑巴般地单调。这春雷似吟着“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的那位好汉的一声吼叫。在春眠不觉晓的时节,突然被震天的雷惊醒,不免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和那种特殊的感动。

  雨水是地方人食用水的来源之一,俗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想必这居民的性格也是由这水里汲取的。吴侬软语是绵绵江南的雨的品性,楚腔汉调又是故乡的雨的风格。

  雨丝的粗细是雨的性格。江南的雨时常细微的,不必打伞,人们任着尘灰般的雨毛粘着衣服,不必担心着凉感冒。

  这雨性子是慢的,不比故乡的雨的快刀斩麻的气势。曾见得故乡暴雨的气势,那种把天地联体的恢弘,那种把天地所有的尘嚣全冲掉的豪壮,那种涤荡夏日烦闷躁热无聊的可爱,让每个注目它的人为之嗟叹,为之狂欢。

  故乡的雨带来多少的渴望,多少的故事,在它的滋润下,我们一代一代地生长,绵延不绝。故乡的人以前少得可怜,如今田多人稠,盛世景象,如同几棵小树苗荫出一片浓茂的森林,而这故乡的雨则为浇灌这片森林的甘露。

  记得在童年时,为故乡的雨感动过。那是初春,地旱无雨,所有的河沟都漏出了身躯。我们一群孩子自栽的果树都因为干旱,而收拢了叶枝,像非洲的饥童。我们的浇水不能挽回它们枯去的模样,心如火燎。

  我在心底默默地祈祷,故乡的雨能早些来,早些来。我祈祷后那个寻常的午后,竟然真的来了一阵雨,就是那么的一阵雨,拯救了我的童心,让我感激不尽,让我第一次劳动的果实重新活了起来。我忘不了那雨后,我的那几棵果树绿如油的光泽。哦,我是多么的感谢故乡的雨。

  在我们被夏季的炎热折磨得思念春冬的时候,那铺天而来的乌黑乌黑的云,带来了久违的凉风,带来豪放的号角——电闪雷鸣,带来了那上天的水晶,把我们欢乐找了回来。

  人们常把雨水比做大地的乳汁,而大地呢,有把她的一切贡献给了我们。那么,故乡的雨对于我们则又有一种亲情。故乡的雨正如故乡的亲人,比不上大雅的江南的雨,但是它的那份真挚的感情,只有它的孩子们才能体会得到。美不是故乡的雨的外表,正如故乡的贫困,但是那份真那份美永远留它的游子的心中,激励他们奋发。

  祝福故乡的雨,故乡的一切!


故乡的年作文 (菁华5篇)(扩展4)

——故乡的饺子作文 (菁华5篇)

故乡的饺子作文1

  炉火烧的很旺,连空气都被映衬得红艳艳的,火苗劈啪地跳跃着,不时迸射出一两点快乐的火花,喜气洋洋的。还有梁上的灯笼,门外的春联,悬起的鞭炮……故乡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浓浓的过年的味道。

  每逢春节,我们都要回远在农村的奶奶家过年,团聚的年夜饭,饺子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三十的下午,奶奶家挤满了人,所有的亲戚都来了,其乐融融。一群小表弟的嬉闹声使年的气氛更浓了。大家都在忙碌着,包饺子可是重头戏,不一会儿,面儿、馅儿等都备齐了,花花绿绿的馅儿端上了,香喷喷的,这熟悉的味道,是我最爱的三鲜饺子馅。围在圆桌旁,大人们开始一边有模有样地包饺子,一边拉着家常,说着自己这一年的喜怒哀乐,饺子皮在她们手中变成了少女的裙摆,在擀面杖下翻飞着,旋转着,越来越大,而笑容也如裙摆般飞扬在大人们的脸上。我在一边和小表弟们玩着,但只要一看见奶奶开始往饺子中包红枣、糖块和硬币,我就会安静下来,十分乖巧的在奶奶身边坐下,以帮忙为由,摆着案板上本已摆放整齐的饺子,实则是在一个个肚内有宝的饺子边上揪起一个小尾巴,统一藏在饺子皮的“裙褶”下,十分隐蔽,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不一会儿,板上就有了十多个翘着小尾巴的饺子了。大人们还在开心地聊着,我便悄悄回到了小表弟们中间,想到自己的杰作,不禁暗暗窃喜。

  年夜饭上桌了,而我却眼巴巴的盼望着被留作压轴最后登场的饺子,只见他们还安稳的躺在案板上,没有人发现我对他们动了手脚,小表弟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声称自己要吃多少个包钱的饺子,我表面不做声,心里却暗自想,有我在你们谁也别想多得。终于,等到饺子下锅了,只见它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跳进翻滚的水中,欢快的挤着,不一会儿就肚皮朝天浮了上来,转眼间,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就在我们的簇拥下上了桌,我一马当先的翻动饺子,寻找着“小尾巴”,小表弟们也不甘落后,都站了起来,伸长脖子仔细的盯着,一双双筷子在盘中拨弄着,忽地看见一个冲天的“小尾巴”,我毫不犹豫的夹了起来一口咬去,“哎哟,咯着我的牙了”,只见白白的皮里,粉嫩的虾仁,紫红的肉丁和青葱的韭菜中间,赫然立着一枚硬币,在小表弟们眼馋的目光中拔得头彩的我不禁眉开眼笑,而大人们也边吃、边聊、边看着我们笑着……

  又是一年过年时,因故不能回到家乡,饭店的年夜饭依旧丰盛,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了,我咬了一大口,依然是我最爱的三鲜味,但没有了红枣和硬币,也少了一份期待,更少了一份亲切的故乡味道。故乡的饺子,包进的不仅是美味的馅儿,更是亲人们满满的祝福和爱。腾腾热气中,我仿佛又看到了亲人们盈盈的笑脸……

故乡的饺子作文2

  每逢一年中的最后一两个月,我们家就经常吃饺子。饺子犹如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又像一个个白色的耳朵。

  大约从冬至就开始吃饺子了,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家人在前一天晚上把面发了,第二天就早早的起来包饺子,煮饺子,如果不吃饺子,就会把耳朵冻掉。吃完后,肚子里暖暖的感觉再冷的天也不怕了。

  到了除夕,吃饺子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我看着妈妈包饺子,筷子加了些馅然后用手一捏一捏就包成了耳朵状的饺子了。馅也很丰富,用白色的笼布把白菜里的水分过滤出来,再把肉剁成肉捏,用酱油、盐等调料搅拌后就成了饺子馅。爸爸把白色的面团擀成面皮;妈妈包饺子,我看着心痒痒,便让妈妈教我。妈妈告诉我先把面皮*铺在手上,大拇顶在圆形面皮的一个半径上,然后再放馅,可我不是添得多就是添得少,包的时候太多会溢出来,我就包了一层又一层的面皮,可是我觉得只有面不好吃所以我才一层层的都放了些馅,就做成了“千层饺子”。

  过了一会儿,饺子熟了,我肚子里的馋猫早就被钩出来了,我尝了我的“千层饺子”啊!好难吃,虽然放了很多馅,但也有很多面啊,可是能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也心满意足了。

  家乡的饺子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开心、更充满了幸福!

故乡的饺子作文3

  一说起美食就会想起一句俗语“民以食为天”。不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也有不同的饮食风味。我家乡的美食有很多,如粽子、油果、豆腐等,但我还是对饺子情有独钟。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是我国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率先发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人喜爱的传统特色美食。

  饺子的做法十分简单,首先准备好适量的饺子皮和饺子馅。左手拿皮,把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正中间。这一步看似好做,实则有很多讲究,馅儿不能放得太多,也不能放得太少。放多了包不严,煮时容易撑破;放少了煮时变扁,也不好吃。馅放好后收起来捏紧,在后边捏一个折子。接着把折子和前面的皮粘在一起,重复此步骤。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下收边,一是为了防止漏馅儿,二是捏薄点口感更好。最后用蒸、煮、煎、炸等方法,将饺子煮熟便可以吃了。各种做法的饺子,我都吃过,但最喜欢的还是烙饺子。端上一盆热气腾腾的烙饺子,细细一看,露出来的饺子,两面金黄,香味扑鼻,就像一把小扇子。我夹起一个圆鼓鼓、胖乎乎的饺子,闻一闻,香味扑鼻!咬一口,肉嫩汤足、味美可口!我只用了两口就把饺子吃完了,可锅里的饺子飘香十里,让我忍不住再吃几个。

  我爱家乡的美食,更爱家乡的饺子。

故乡的饺子作文4

  别看我骨瘦如柴,要论吃,我比谁都能吃。除夕是吃的日子,红烧肉、糖醋排骨、炸鸡腿、清蒸鳊鱼....可谓是应有尽有,但最让我垂涎三尺的还是那美味可口的荠菜饺子。

  荠菜一年四季都会生长,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折服。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春风轻轻地吹着,春雨柔柔地下着。这时候,荠菜会不请自来。家乡的田间小埂上、沟渠边到处都有荠菜的踪影,绿绿的,嫩嫩的,这儿一团,那儿一簇,煞是惹眼。吃罢午饭,奶奶、妈妈和姑妈总会提着一个小竹篮去挖荠菜,只消半个小时便会挖回满篮的荠菜。奶奶做荠菜饺子馅儿,通常是掐去荠菜的黄叶、老根,洗净后用开水一焯,捞出来挤掉里边的水分后切碎,再给剁好的肉馅打上鸡蛋,加人料酒、葱末、姜末、味精、麻油等作料,搅成糊状,最后同荠菜拌在一起。这样包出来的荠菜饺子颜色鲜亮、纯厚爽口,没有腻歪之感。

  接着便是擀饺子皮。饺子皮,一定要不薄不厚,为了保证饺子皮的大小一致,奶奶常常用易拉罐口扣,这样扣出的饺子皮大小-致,圆如望月,除夕的饺子,不仅在饺子皮和饺子馅上比较讲究,就连摆放也有规矩。奶奶常说:“千忙万忙,饺子不能乱行。”先在匾子中间摆放几个元宝形的饺子,然后围着“元宝”一圈一圈往外逐层摆放,说是“圈福”,而且每个匾子只能放九十九个饺子,意思是说“久久福不尽”可以煮饺子了。煮饺子的薪火也有讲究,奶奶说:“除夕煮饺子要烧芝麻秸秆,这样,来年我们家的生活一定是‘芝麻开花一一节节高’,财源滚滚进门来。”等到水开了,把饺子倒人沸水中,但不能乱搅动,AITRIPLECAMERASHOTONMI9SE得顺着一个方向。等饺子浮出水面的时候,还要戳破几个。而每当此时,不谙世事的我总会大叫“别戳破了,截破的饺子不香”。而奶奶就会大声说:“饺子涨了荠菜,我家涨了齐财。”(家乡话说“菜”、“财”谐音,“齐财”就是“大财”。)

  俗语说:“大年三十吃饺子个—没有外人。”除夕的饺子是亲人团聚的象征。饺子熟了,可不允许谁先吃,必须等全家人都到齐了才能吃。我咬了一口饺子,香气立刻充盈口中,准知这一发不可收拾了,吃了个肚大腰圆,躺在床上还直打饱喝呢!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荠菜饺。家乡的荠菜饺子虽然算不上“*美食”,.但却那么诱人,牵住了我的胃,也牵住了我爱家乡的心。

故乡的饺子作文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俗,我们这里的*俗肯定也有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但是饺子这一食物大家应该都知道,当然饺子也是我们这里除夕必吃的食物,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一种*俗。

  饺子,是*传统食物,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是我们河南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有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吃了饺子就过年了,我们这里除夕晚上家家吃饺子,妈妈当然要早些准备了,在腊月二十七那天,妈妈说要到街上去买菜,准备包饺子的馅料。我一听特别高兴,带香甜美味的饺子。

  妈妈,爷爷和奶奶他们各司其职,妈妈擀皮,爷和奶奶包饺子,他们之间互不打扰。他说要叫我包饺子,直接妈妈把一张饺子皮用手指托住,用勺子挖出来馅料,再用勺子把饺子馅儿抹匀,然后把两边的饺子皮捏到一起用手折出一个像头发辫一样的花纹,一个饺子就大功告成了。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心里不禁想包饺子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在饺子皮上放一些馅料再把两边捏起来就行了。

  可是,妈妈说你包一个吧,没想到包饺子也不容易,不是馅放少了就是放多了,有的像摇头晃脑的小人,有的像挺着大肚子的弥勒佛,各种各样,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我说:“包饺子也太难了,干脆不包了,”我起身就想走,可是奶奶只是说了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从困难中出来的人,一定就是强者!听了奶奶的这句话,我心里立起燃起了斗志,跟着奶奶认真的学*,终于一个又一个的既漂亮,又均实饺子从我手中诞生了,看着包好的一个又一个的饺子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包好了饺子,把饺子煮熟,一家人在坐在一起津津有味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我不禁觉得今年的饺子格外的香。


故乡的年作文 (菁华5篇)(扩展5)

——20年后的故乡作文 (菁华5篇)

20年后的故乡作文1

  清晨,闹钟突然把我给闹醒。起床时我想起了故乡。一眨眼,我都30年没回故乡了。我急急忙忙的收拾好行李,带上了我的生活员和信息员,因为我现在已经是一名科学家。我乘着我发明的航空极速飞机,几小时后,终于到达我多年未见的故乡(宜宾)。

  到了故乡,让我大吃一惊!这是我的故乡吗?这里不再像以前,以前的高楼大厦怎么就变成了挨家挨户的*房呢;人行道已经变成了果园,苍翠玉滴的树木、像是站立在保护山村的哨兵;停车场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草坪和花园,上面有着群芳吐艳的花儿。

  原来的故乡是尘土飞扬,汽车尾气不断增大;抽烟的烟气缓缓上升,升到天空变成了一层层的.黑团:工厂不断排放污水,让清水的河水变成了漆黑的污水;我经常在梦中听到小河的哭诉:“河里的小于已死去,所以不想再让它可爱的孩子们继续死去,请求上帝赽还我们一面宁静的山庄吧”。

  现在的人们过干着农活,丰收着果实,就这样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现在这里到处都是林荫大道,树木如海洋,空气清新,真是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地方。

20年后的故乡作文2

  “悠悠天地阔,切切故乡情。”在国外考察了20年的我总算回可以回家了,我坐在我的私人飞机上,两个小时就到达了我的故乡---禹州。

  下了飞机,眼前繁花似锦的城市,让我惊叹不已。三四十层的高楼拔地而起,掩映在重重的绿树中,头上新型直升机呼啸而过,两旁的别墅排列整齐,好似一条龙在行走,每家别墅门口都有一个智能垃圾桶,正常说是一个机器人,它可以把所有垃圾变成可回收垃圾。突然,我发现我坐的汽车往下坡走来,我连忙问司机咋回事?他说:“我们到超级地下车库”我打开窗户,四面八方的汽车都开往地下车库。

  这不禁想起我小时候的情况,道路上垃圾极臭,而且臭水沟也很多,道路非常的堵,跟现在比起来,真是天壤地别呀。走在街道上,宽阔的柏油路,干净的路面,真是舒服极了。突然,我发现头上有一列列车,吓了我一跳,原来是空中悬浮列车,我不禁暗暗赞叹今日的科技强国了。

  在家里,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我觉得特别开心。

  滋的,我祝愿我的家乡明天更“起床了。”闹钟响了,我迷迷糊糊睁开眼睛,虽然是一个美梦,但是我心里美滋。

20年后的故乡作文3

  我一踏上离别20多年的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这一尘不染的土地,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将我长途旅行的疲劳消除了,浑身充满了活力。环顾四周,除了正南方向有一块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长满了小树。树下面零零碎碎地盛开着五色的野花,长着黄色的野菌。一条小河带着远古的情致静静地在这片树丛中穿梭着,成群的小鱼在河水中或嬉戏着,或上窜下跳地寻找着食物。

  天*黄昏时我来到了母校。走进校园,望见以前校园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同学们的娱乐场所。两排绿树成阴,像两支强壮的队伍在听从命令。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是从以前的学校时留传下来的,榕树旁边还有许多的小草和同学们的欢笑陪伴着它,另它不会觉得孤独。同学们有的在那里跳绳,有的在那里玩游戏,有的在那里聊天,同学们累了的时候还可以在草地上休息、睡觉。让同学们的下课十分钟是多姿多彩的。走到小花园时,我也不免想起,上小学时,常常与同学们在操场上打打闹闹。

  “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美丽的歌曲,只是它听起来不在那么陌生,因为我现在还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还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我爱我的故乡!

20年后的故乡作文4

  2008年10月1日,我回了一次老家,我坐着子弹头火车回到了老家_*许昌。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国际研究所工作,这次我能有时间回老家已经很不错了。刚下火车,就见我的两个哥哥开着小型中子能无污染车来接我,我看了一下座垫,这是一种采用羊毛再生技术,冬天可以变成羊毛座,夏天可以变成凉*座,而且座垫下层有冷热空调装置。

  很快到了老家,我眼前一片迷茫,看着现在的老家,心想,这是我的老家吗?哥哥说:“别傻看了,快走吧!”我一边看一边走,路,不再是那坑坑洼洼的泥路,而是很*坦的柏油路,路的两边种着几排白桦,白桦树身后则是绿油油的稻田,哥哥说:“每到收获的季节,地下机器蝼蛄会收到电脑的指令,自动割麦,而且不会收错麦子,如果有虫子吃,或有人偷,它就会把它(他)赶跑。然后等着自动粮车来收,自动粮车上有机器翻译收麦子,收完后,地下机器蝼蛄会休睡在地下!”我走时忽然看见前面有“人工降雨馆”、“地震的预测处”、“机器人修理处”等几家小馆。我看了一下路上的行人,他们穿的衣服都是用一种“变装器”控制的,他们只要说一声想要的衣服的样式、样式和大小就行了。到了家门口,我才发觉已经到家了,我看着这栋三层的漂亮的小洋房,进去了,刚进门口,忽然出来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式的东西,它说了一句“请说一下您的姓名”,我说了自己的名字,它就缩回去了。哥哥说如果有小偷来偷东西,如果电脑里没有这个人的资料信息,它会把那个人用激光墙围起来(我们全家所有人和亲人都取的有)而且会自动报警。我看了一下厨房,里面有冰柜、冰箱、烤炉、电磁炉、微波炉等现代化的东西。爸爸说这栋大房子靠一个5*方米的核电站发电,还靠沼气发电。我看了一下车库,里面足有20多辆汽车,有的还在烤漆呢。爸爸说全部房子都由电脑控制,网络不法分子是入侵不了的。我看了看客厅,怎么没电视?爸爸指着旁边的一个黑箱子说:“在这里,是折叠超薄液晶电视,全展开有一座电影院那么大!”

  我出去滑着滑板出去了,电影是《钢铁侠3》,我看完后,又去了科技馆,然后去图书馆,我被里面现代化惊住了。只要说出书的名字,拿书器就会立刻拿出来,如果没有,它就停止不动。我又去了游戏城,玩了《钢铁侠3》,就在这时,我口袋里的蛋形手机响了,上面存了整个太阳系的地图。哥哥说让我回来吃晚饭。

  我一边滑一边看着夕阳,情不自禁地说:“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20年后的故乡作文5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风景如画,是一个绿色的大家园,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都有了斧头,风沙大了,自然灾害多了,这时……

  *站了出来,第一步,大量植树造林;第二步继续保持。*的发言激起了植树风波,从小孩、成年人、学生甚至老人都加入了这一计划,道路两旁又重现粗壮而茂密的大树……

  几年前的利津县又回来了,风沙不大了,大雨也造不成灾害了,黄河也不那么咆哮了,大自然的红牌收回去了,人们又过上了富裕又环保的日子。 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二十年以后的家乡环境。

相关词条